中国电影“去艺术化”趋同性转变

时间:2022-02-06 10:44:02

中国电影“去艺术化”趋同性转变

一、新媒体与电影产业结合的现状概述

2014年被称为互联网巨头全面进军电影产业的“元年”,以BAT(百度、阿里、腾讯)为代表的一批中国互联网公司,通过融资、并购和战略合作,布局电影产业的速度大大加快,直接冲击和改造着传统影业的格局。这种融合趋势是必然的,根据2017年1月22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31亿,相当于欧洲人口总量,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3.2%。网民数量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互联网的发展速度,还在另一个层面上展现了互联网自身传播范围的广泛性,新媒体与电影产业的融合趋势不可阻挡。新媒体给电影产业带来的有利因素几乎遍布电影产业链的整个过程。在电影制作过程中,互联网不仅可以为其提供诸如IP内容的开发方式并提供制作平台,还可以使用大数据技术监测受众心理基于此生成受欢迎的电影文本;在电影投资过程中,互联网公司通过众筹的方式可以使影迷爱好者成为投资人,投资规模可多可少,使得爱好者能够参与到电影的运营之中;在电影营销的过程中,互联网对电影的影响甚至使电影产生了深刻的变革,传统电影的营销方式多为海报和预告片,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这种传统的宣传方式已经让位于话题炒作和创意营销,电影营销商还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提升电影营销的针对性;在电影发行放映过程中,在线票务不仅可以扩大电影票的购买量,还可以通过购买电影片源实行线上放映,以此扩大电影的收视率;在电影衍生品的生产方面,虽然中国还没有比较成功的衍生品案例,但衍生品对于电影盈利发挥的巨大推动作用已经初现端倪,例如“迪士尼”系列动画电影,其音像制品、书籍、玩具、服装、道具等衍生品甚至能创造超过票房的收入。我国也在逐渐摸索这种盈利模式,大部分电影商选择同步推出游戏制品、同名电视剧、电视节目来增强电影的长尾效应,以获取更多效益。

二、中国电影产业“去艺术化”的趋同性表现

电影作为一种大众化的艺术表现形式,与新媒体的运营模式是存在一些区别的,新媒体的思维核心是流量导入,它主要是从流量中挖掘数据价值,电影产业链、电影生态的打造全部围绕流量进行,而传统的电影主要依靠票房盈利。因此可以说互联网是基于收视率的大小来运营的,而电影所具有的不仅仅是商业价值,还要保持自身的艺术性质。(一)“去艺术化”导致电影内容的趋同。电影的这种艺术性质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被新媒体环境所消解,早在20世纪30年代,法兰克福学派的创始人霍克海默就提出了文化工业的欺骗性质,但他那时候所面临的问题并不是如今这种新媒体环境,而是工业革命生成的新技术对影视行业所产生的影响,他认为,当时社会状态下宏观和微观之间形成了一种非常显著的一致性,这也就是人们所生存的文化环境:在垄断下,所有大众文化都是一致的,它通过人为方式生产出来的框架结构明显展示出来。电影和广播不再需要装扮成艺术了,他们已经变成了公平的交易。这种电影产业的一致性趋势不仅存在于工业革命时期,也存在于如今的新媒体环境之中。最近几年在中国影视界兴起的“IP电影”已经逐渐成为电影制作的重要方式,IP(Intellectualproperty)就是知识财产,电影通过搜寻关注度较高的IP,它可能是一部小说,也可能是漫画作品。随着市场需求的扩大,传统电影剧本创作和文学作品改编的制作方式已经跟不上市场变化,放眼中国市场,越来越多的影视制作者开始注意到拥有广泛阅读量的网络文学,目前它已经成为电影的重要来源(见表一)。在许多影视公司的剧本库里,30%以上是网络小说,许多电影制作公司也会定期向网络文学网站及出版公司寻求好的作品。以《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为例,其改编自辛夷坞于2007年在起点中文网首发的《致我们终将腐朽的青春》,小说自从在起点网上登载,至今总点击量达到了4063709次,推荐数达到24882次,小说连续7年霸占青春文学销量榜首,再版8次,总销量突破300万册。小说在线上和线下炙热的关注度使得《致青春》成为名副其实的大IP,自2007年起,至电影上映时,累积的庞大读者群和“粉丝”群为电影的票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电影还没有上映前,这些读者群就已经开始在网上讨论小说的内容和对电影的期待,这样的二次宣传使得还没有看过小说的人群对电影产生了好奇,增加了电影的关注度并扩大了收视范围。电影的成功还带动了小说改编成电视剧的趋向,2016年由该书改编的电视剧《致青春》播出,剧集由杨文军执导。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影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休闲方式,这种急剧增长的需求的确给电影产业带来了内容创造上的困难,而网络文学以其庞大的读者群和关注度为电影产业提供了新鲜的IP来源,其在电影制造的过程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从2010年开始,网络小说改编成电影的趋势开始出现,2011年、2012年是网络小说集中向电影行业进军的一年,到2013年、2014年改编自网络文学的电影呈直线上升态势,2015年至今,电影产业离不开“网络文学IP”的现象已经将网络文学和电影绑定。在这种看似繁荣的景象下,其实暗藏着对电影行业构成“去艺术化”的威胁。电影虽然是基于大众群体的文化形式,但它的观看价值主要来自于它的艺术性,电影中的艺术表达使得受众能够获得区别于日常生活中的精神追求,而这种艺术性主要来自电影制作者自身创造性的迸发。这种创造性能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瓦特•本雅明提出的电影通过自动放弃其“光韵”的理论,电影将镜中的影像与人分离,并移动到观众眼前,通过幻觉般的想象和多义的猜测使大众参与其中。技术早已通过拉近电影与大众的距离来消解其艺术性质,在新媒体环境下“网络文学IP”则深化了这种消解状态,可以看到比较有影响力的网络文学大多以青春爱情为题材,这种文学呈现出的是一种大众普遍的价值观念追求,虽然带有一定的社会启示性质,但艺术审美感并不高,在故事的情节设置上往往也比较老套一致,背叛、猜疑、疼痛,甚至堕胎之类的情节充斥在电影之中,这种做作的表达几乎成为了网络文学改编电影的固定模式,受众甚至能够通过前面的内容猜测到最后的结局。这种电影还具有比较大的形式限制,因为网络小说为了吸引读者往往会设置多个戏剧冲突,它的时间跨度是十几年或者几十年,在这样一段漫长的故事发展脉络里,读者有足够的时间来累积情感,在冲突发生时才有足够理由产生情感的爆发,而电影在短短一两个小时之内要讲述十几年或者几十年诸多转折性较强的故事冲突,根本就没办法完成情感的积累。以2015年上映的《左耳》为例,虽然电影收获了40514万票房,但电影展现出来的故事遭到了广大网友的吐槽,小说《左耳》在营造人物性格上运用了很多心理描写,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上丰富曲折且动人心魄,然而在时长117分钟的电影里,碎片化的故事让人在情节的最高潮处丝毫感觉不到内心的波澜,整部电影看起来就是一个平铺直叙的阶段性故事,有网友甚至评论说现在电影最受不了的就是“青春”“情怀”两个词,这何尝不是如今网络文学改编电影的通病呢?导演越来越注重对文本商业价值的追求,而对电影的内容缺乏把控,在“情怀”的外衣下讲述着并不能打动人心的故事,大同小异的情节脉络使得电影不能在“百花齐放”的环境下得到发展。(二)“去艺术化”导致电影技术使用方式的趋同。现如今,新媒体环境对电影的“去艺术化”还导致了技术使用手法的趋同性,数字化技术使得电影在继续发挥其大银幕高画质的同时,呈现出造就视觉奇观的能力,这种强大的“影像造物主”方式史无前例地把许多以前电影人想过却表现不出来的题材变成银幕上栩栩如生的画面。看过《阿甘正传》的人应该对片头和片尾中出现的展现羽毛飘落的长镜头有很深刻的印象,这种无切换的表达方式不借助数字合成技术是很难完成的,将技术运用于浓厚的诗意画面之中,为影片的情感表达增色不少。新媒体技术进入到电影产业之中,本应该是为电影的叙事提供服务的,英国著名文化理论家雷蒙德•威廉斯在其《漫长的革命》一书中指出了对待艺术的变革性思考:艺术家创作作品实际上是在熟悉沟通和传播手段,通过其使社会的共同意义不断被人体验,这种互动关系是个人意义与共同意义的互联,说明意义与手段不可分割。而《阿甘正传》中正是因为使用了技术合成的长镜头,便能够艺术地展示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导演构建了传播手段与受众之间的共同意义,使得技术成为电影情感表达的重要辅助手段。然而在新媒体环境下技术手段的地位逐渐被改变了,它一改之前的辅助角色,跃升成为电影制作的主要手段,还有什么技术展现不了的电影画面吗?技术甚至成为电影宣传的噱头,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由郭敬明执导的,于2016年9月上映的奇幻片《爵迹》,这部电影打出国产首创全真人CG技术的宣传口号,在上映之前就引发了强烈关注,诸如《郭敬明导演中国第一部真人CG电影<爵迹>》《国内首部真人CG电影<爵迹>预告片来袭》《<爵迹>为国产真人CG电影开创先河》等类似的新闻标题比比皆是。然而电影上映之后,CG技术展现的“九头身”形象遭到了观众对人物形态美感的强烈质疑,这种技术的堆砌丝毫不能掩盖电影在内容上的拙劣表达,很多没有看过书的观众不仅没有弄清人物关系,甚至对故事内容一头雾水,更别说展现什么主题思想和社会价值了,这样的电影还有什么艺术性可言?“对于中国电影产业来说,《爵迹》的意义不是票房,而是中国电影终于有这个类型了。”这是郭敬明对《爵迹》作出的最新说明。电影的价值的确不是票房可以衡量的,然而也不是有没有使用某个类型的技术能够衡量的,仅仅是为了填补技术制作上的空白,大可以磨练好讲故事的功底之后,再去追求技术上的超越。环顾如今影视业,似乎陷入了技术的怪圈,拍得不好的镜头可以通过后期进行调整,演员足不出户就可以利用“抠像”技术嫁接到新的场景之中……这样的技术依赖症在无形之中改变着电影制作者的价值观,所以郭敬明说出这样的话也不足为奇。技术在如今这个新媒体时代被赋予了区别于以前电影制作的意义,技术成为了判断一个电影价值的标准,技术的合理性在当今社会成为高于电影艺术性的手段,这种观点不仅被制作人所接受,而且也被大众所接受,这样的意识形态氛围导致了电影产业对技术运用的追求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影视作品中如果不使用特效,甚至有人会觉得很没档次。在这种思维主导的电影产业中,电影制作人也不得不屈服于对技术的追求,由于技术地位的转换,电影失去了“内容为王”的价值取向,在有限的故事讲述能力下所呈现的对技术的追求,并没有能够超过其他同类电影的闪光点,一提起技术,受众就会想到抠图、滤镜、闪现等手法,这也是技术在弱化电影艺术性的同时带来的趋同化现象。电子艺术“创作”实际上依循的是一种新的原则,就是将业已存在的符码进行再修饰,在不同的选项中作出选择,最后再组合到作品之中,流程上类似现代工厂流水线的组装过程。(三)“去艺术化”导致电影思想观念的趋同。新媒体环境下,作为大众文化的电影包含商业性质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因为电影产业是经济领域的一部分,它的发展离不开我国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其必然会受到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制约。[8]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进入了世界工厂的运转之中,这种全球化环境对中国的影响是变革性的,先进科学技术和文化的交流可以为中国的电影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但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也随着世界工厂的运作,进入到中国电影产业的领域之中,表现出来的不仅是对电影制作的影响,还有对电影中传达的思想观念产生的影响。有这样一道调查题目:您对电影的总体印象是什么?(单选)A.艺术;B.一种文化商品;C.消遣娱乐的工具;D.精神文化产品调查结果显示,42%的被调查者认为,电影是消遣娱乐的工具;30%的被调查者认为,电影是一种文化商品;21%的被调查者认为,电影是一门艺术。而认为电影是一种精神文化产品的仅为7%,这反映人们对于电影的认知定位偏向。[9]电影产业所具有的商业性质不可否认,自从电影进入市场环节中,就被赋予了追求利润的目的,但商业性与电影本身的艺术性这两个特性应该找到一个平衡点,不能因为追逐商业利润而放弃自身的艺术价值,放弃电影中对社会思想观念的正确塑造。在世界电影交流越发密切的环境中产生了一种竞争氛围,各个国家为了占据竞争的制高点,突出发展了对自身文化价值取向的传播,对全球化趋势下的西方思想观念入侵,应该引起电影制作人的重视,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是消费观念对中国电影产业带来的颠覆性影响,这种消费观念正在改变我国电影产业的制作方式和思想观念。存在于电影产业制作方式的消费观念集中体现在对广告的宣传上,以电影《美人鱼》为例,这是周星驰在2016年推出的电影,它一共收获了339212.8万的票房。电影中包含了众多植入广告,这些广告已经不再是简单出现在镜头中比较显眼的地方,而是成为了电影中有价值的道具,例如五粮液是作为解药出现在电影中的,并且它的作用在之前也进行了铺垫。植入广告已经让观众习以为常,电影作为一种大众文化形式,在进入市场之后必然要争取更多的资金,广告成为电影得以制作的重要来源之一,依托电影出现的确是一种有效的宣传方式,但正是因为这样的融合,使得电影越来越被赋予商业化性质。目前电影中的植入广告大多以生硬插入为主,只有很少的导演能够将广告毫无痕迹地融入电影之中,广告的植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电影的制作,导演对广告的植入产生了思维上的限制,电影制作已经不再像之前那样,能够心无旁骛地做好故事情节和镜头语言的表达。除了电影制作方式中存在的消费观念,电影本身内容的制作也传递着一种消极的消费主义价值观念。以郭敬明2013年出品的系列电影《小时代》为例,它的累计票房达到了4.85亿,在中国本土电影中票房是比较可观的。然而电影中赤裸裸地展现出对物质生活的追求,以及几乎病态的消费主义价值理念。其构建的甚至是一个并不存在的虚拟世界:大学宿舍和豪宅没有什么差别;时尚总编是人们追求的社会价值最高点;上海只是一个宏观环境,毫无生机;爱情和友情是如此苍白无力;这是个只有物质才能战胜一切的时代,在电影中能够看到的是灯红酒绿和纸醉金迷。物质的确是支撑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基础,但这种将物质的作用无限放大的电影,影响的不仅仅是观看者的思维,还或多或少影响了整个社会对于物质的看法。在《小时代》构建的世界中,物质成了个人生活追求的终极目标,只有获得了丰富的物质基础,才能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才能收获友情和爱情,才能站在世界的顶端不受他人颐指气使,这样的生活才是我们想要的生活。

三、新媒体对中国电影“去艺术化”现状的启示

新媒体的发展对影视创作者的影响已经在潜移默化中发展成为一种“去艺术化”的消极观念,新媒体实践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虚拟空间、虚拟实境等也具有瓦解主体意识、淡化人际关系、分散社会矛盾焦点的潜在危险。[7]郭敬明曾经影响了一代90后,从2008年《小时代》小说出版之后,他由一个作家成为了导演,他所写的文字也由青春感伤变成了物欲横流,他只是中国本土电影导演思想变化的一个缩影。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西方消费主义观念也开始进入我国传统思想观念之中,在这种大环境的竞争中,中国电影已经被悄然改变,然而这种物质性的价值观念是否是我们人生应该追求的目标,人们还没有清醒认识到,在电影的影响下,社会思维的趋同性变化应该值得思考和警惕。当代新媒体的发展使得电影产业日新月异,但是,这种新媒体技术对于电影的冲击也不能小觑。在不断追逐电影创作的过程中,这种暗藏在表象下的趋势值得被相关的电影工作者所注意。电影作为一种集视觉和听觉为一体的现代科技与艺术的综合体,有其独特的艺术特征,这种艺术特征体现为影视创作者的创新能力,在新媒体技术不断发展的潮流之中,电影的创新性逐渐被消磨,呈现出的同质化趋势是对电影本身艺术性的沉重打击。电影内容和技术使用方式的趋同只是对电影本身的创作形成了威胁,其中所传播出来的趋同性观念却能够与社会相联系,在这种不断兴起的文化环境之中,对于社会思潮的多样性发展也是不利的。然而这仅仅是新媒体技术对电影产业发展不良影响的表现之一,如何利用技术提高创造性而不是被技术控制创作,是每个影视工作者首先需要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一琴.互联网巨头进军电影产业[J].今日中国:中文版,2014,(11):70-71.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7-01-22].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701/t20170122_66437.htm

[3]尤解平.互联网+影视:打造多屏时代的影视生态圈[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5,13.

[4]马克思•霍克海默,西奥多•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哲学断片[M].渠敬东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108.

[5]靳斌.重构与融合:电影产业新格局[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6,48.

[6]张歌东.数字时代的电影艺术[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6.

[7]孟建.冲突•和谐:全球化与亚洲影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8]戴建华.中国影视新媒体发展创新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17.

[9]中国电影家协会产业研究中心.电影产业研究之文化消费与电影卷[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191.

作者:胡星 单位:海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