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教育近代史教学研究

时间:2022-03-01 11:26:31

道德教育近代史教学研究

【摘要】作为社会学科中不可缺少的就是历史学科,对于建设文明的社会主义精神与确立高尚的道德品质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中国近代史因自身存在的独特教育价值,在中国大部分学校当中都以中国近代史作为对青少年爱国精神加以培养的主要途径,历史责任心及其民族精神的相关教材,因此,教师必须以所见的中国近代史当成课堂的主要特征,并在实际的思想道德教育当中合理的融入该教学。本文围绕中国近代史教学的实际情况,具有针对性的基于道德教育的视角下,深入阐述中国近代史教学的实际问题。

【关键词】道德教育视角;中国近代史;教学探索

一直以来,我们都知道作为社会学科当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就是历史,其也是帮助青少年建设社会价值观很重要的一门学科。中国近代史将丰富化的思想道德教材供应给广大青少年,对培养其道德品质、社会责任心、爱国精神等具有重大作用。建立中国近代史学科既能对学生历史思维加强培养,促使其在思考问题时合理的应用历史思维,并且还能对学生的思维道德实现潜移默化的培养。只要将思想道德教育与近代史教学相融合,能够在很大限度上实现学生思想道德意识的逐渐提高。

一、道德教育视角下中国近代史教学的实际情况

近些年来,很多高校通常都会围绕社会的相关需要,实施课程的深化改革,学生综合发展方面已然形成学校和教师致力于追逐的共同目标。然而,在实践的教学过程中,仍具有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教师具有怎样的教学素养作为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但目前的现状就是教师的教学方面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基于教师的角度来说,作为历史教学的基础就是历史学科的专业知识,若是专业知识欠缺,教师极易出现难以深入挖掘出中国近代史当中涵盖的思想道德问题,若是教师无法通过先进的史学观念为学生传授知识,学生将很难具有先进性的史学思想,在这样的情况下,无法对学生的思维发挥积极的影响。若是教师无法在实践史学中为学生发挥正确的向导作用,也难以合理的分配好知识和能力的比重,那么史学教学观念和教学内容极易遭受怀疑。历史学科中包含的很多信息学科对学生和教师提出必须维持相应的互动性,但目前部分教师依然难以和学生展开合理的相互交流,同时也无法为学生供应高效的学习氛围。诸多史学教师讲述的历史知识过于表面化、形式化,单一的为学生教授道德口号,这样自然也就不会形成良好的教学效果。随着时代的变化,教师的教学手段理应随之逐渐转变,以实现顺应社会与时代的需求。如今的社会随处可见因不良文化影响着学生的思想道德出现巨大改变,价值传统理念与固有思维方式的限制,家庭环境的影响,部分学生记极易受到各种因素的严重影响。社会中潜在的负面形象定会严重影响到德育教师日常的实践教学。以上的影响因素定会在一定层次上越过高校对于学生形成的影响。同时,中国近代史中牵涉诸多的思想道德观念无法呈现在实际的社会当中,这就大大的增加了实际与教育之间的间距,教师的教育方式难以让学生接受。另外,导致高校学生史学德育教育效果不良的主要因素还有学生受传统学习形式的束缚,仅是单一的背诵历史知识,并未对历史学科当中的思想道德给予重视。

二、道德教育视角下中国近代史教学的必要性

社会当前需要综合性发展的人才,人才必须具备的条件就是德才兼备,这就对学生提出不仅要具备专业的技术与能力的要求,还要具备高效的思想道德,而中国近代史教学正好能够实现对人才的培养标准。中国近代史的帷幕由鸦片战争拉开,从那时中国就开始受到列强的不断压迫与侵略。而先进的中国人在受到压迫之下,正在探寻拯救人民的渠道,虽然也失败过但从未放弃前行的脚步。对中国近代史特殊历史加强学习就是为了吸收教训,以防我国再次蹈其覆辙,并且基于这一段历史我们感知自身为国家应该肩负的职责。近年来,大部分高校正在逐渐提升重视中国近代史的教学程度,致力于强化学生的审美情操与人人文精神,并促使自身的爱国精神最大化提高。高校在平常的中国近代史教学过程中,将思想道德融入其中有利于促使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意识有所提高,使其建设出正确的人生观念,以培养学生爱国精神与民族自豪感,从而演变为社会责任感及民族使命感,促使学生建设出给祖国事业奉献的人生思维意识。在德育教学视角下强化历史教学工作,不仅是对学生爱国精神的加强培养,还能使学生积极的构建出历史知识构架,从而形成自我真善美的辨别能力。伴随着实践教学中逐渐引入德育教育,给高校历史教育工作供应全新的教学路径,利用世界历史与中国历史进行教学,尤其是中国历代、世界交往、世界对于中国造成的影响等知识促使学生在实践的学习可以尊重与全面的了解世界各个国家的文化,使其能够清晰的认知当前世界的局面,并积极的分析当下的热议问题。

三、道德教育视角下中国近代史教学策略

1.中国近代探索历史。鸦片战争致使中国逐渐沦陷成半封建的社会局势,正是基于此种时代背景,我国许许多多的志士仁人步入拯救国民的路径。鸦片战争炮声将中国天朝上国梦群体惊醒,很多国人先将夷狄传统的观点进行了抛弃,如魏源、林则徐,提倡学习西方的知识,开眼观世界,尤其是对西方军事化技术加强学习。很遗憾他们的思想没有付诸实际行动,19世纪60年代开始在“中体西用”的思想引导下,洋务运动拉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帷幕。但他们对于西方的学习仅是限制在技术方面的学习,而对于西方先进制度学习非常的排斥,最终造成洋务运动以失败落幕。自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后,结合了中国现状与马克思主义思想,促使反帝反封建这一目标有效的完成,最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成功。通过这一段历史可见,在外力的刺激下近代国人开始寻找救国救民的路径,基于最初单纯的西方技术的学习、先进制度的学习、先进思想文化的学习,每次学习都因为主导者本身受到的限制性以及社会环境因素造成的问题,但整体趋势都比较先进。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近代国人百折不挠的探知精神以及他们具备着强烈的拯救国家的责任心。同时我们还将认知到,事实表明无论是资产阶级还是地主阶段都无法拯救中国,唯有共产党员才能带领国人迈向拯救中国成功的道路。通过历史我们了解,只有积极不断的探索才能获得进步,应该在历史逐渐前进的车轮中加强探究前进,以此才能持续不断的发展,使其稳定的屹立在民族之中。2.中国近代抗争历史。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严重影响下,中华民族长期秉承着优容平和的作风,但因为中华民族非常正直且勇敢,在生死存亡之际仍不失反抗的精神,勇于为国家与民族的未来进行勇敢的抗争。纵览中国近代抗争的历史,无论是从林则徐还是三元里的人民,无论是太平天国运动还是义和团运动,无论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还是谭嗣同,在中国近代的历史当中这些例子不计其数,革命先烈利用自己的生命与汗水将自身的一切奉献给国家和民族。这样的抗争历史使得人们百感交集,油然升起对英雄人物的崇拜,并且也为了中华民族具有此种优秀儿女而感觉无比的自豪。基于此种历史而言,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或是挂图等诸多教学形式向学生生动化地展示英雄人物的精神与事迹,还可以对学生提出应用诸多形式积极的收集并深入了解关于英雄人物的相关资料,这样的数据资料有益于为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念,教师还要让学生对英雄人物事迹多加了解的同时,应该重视对学生提取英雄身上的养分加强重视,在以后的日常学习与生活中,自主的将先进人物作为自己学习的模范,努力为了建设祖国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总之,身为历史教学主题,在日常教学中道德教育充分的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这就对教师提出在实践中为学生教授历史知识的同时,要求加强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要想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应逐渐改革自身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的思想教育切不可单一的灌输知识,则是应该擅长启发和点播学生,促使其进一步了解历史知识,以便于实现学生对中国近代史学习积极性的切实提高,进而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爱国主义精神与民族自信心强化培养。与此同时,社会都要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社会与学校理应共同致力于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出品学兼优的青年才俊。

【参考文献】

[1]朱英,李里.高校历史学研讨式教学如何开展课堂讨论——以“中国近代史研究专题”研究型课程为例[J].历史教学(下半月刊),2009(9):68-73.

[2]李朝霞.讲授式、研讨式教学模式整合的研究与实践——以中国近代史课程教学为例[J].学园,2013(1):20-21.

[3]罗小蓉.从道德教育视角看高中中国近代史教学[D].重庆师范大学,2010.[4]任燕.基于道德教育视角的中国近代史教学探析[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7,34(1):92-94.

作者:马瑾琰 单位:长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