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实践与道德教育的关系

时间:2022-03-24 11:07:04

道德实践与道德教育的关系

摘要:伴随当今社会的高速发展而来的是不道德行为,这样的环境将对教育下一代不利。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值观趋于多元化。一些人即使知道什么是道德行为也不会去付诸实践。这样的社会令人担忧。本文即探讨了道德实践对教育下一代的重要性,旨在促使人们重视身边的道德实践,并形成道德自律,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道德环境。

关键词:道德实践;道德自律;道德教育

1道德实践的重要性

在当今社会,人们进行道德实践的越来越少,其原因也多种多样。例如老人摔倒没人扶的问题,这是因为人和人之间失去了信任。见义勇为者受到伤害,不但无人同情,反被说成多管闲事。这些都打击了人们见义勇为的积极性。道德实践影响深远。实践的问题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人们往往以一个人的行为结果来判断这个人是否道德。因此实践可以是检验一个人的标准。在现今的社会不道德问题频出,并非人们不知道什么是道德行为,而是他们为了个人利益把道德行为置于最末。这种明知故犯的人对社会危害最深。这样的状况的确令人堪忧。古人说:“言必行,行必果”。当今社会,人们缺乏的不是道德知识,而是道德实践。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即知识。”这里知识具有特定的含义。“这种知识不同于自然哲学家所说的知识……而是通过理性对人的自我的认识,是一种绝对真理性的认识。”但亚里士多德对此作出了批判。他认为美德包含知识而非美德即知识。他“认为‘最高善’相对于‘具有德性’和‘良好状态’而言,更在于德性的‘实现活动’与‘行动’”,认为“幸福是灵魂的一种合于完满德性的实现活动”。美德是习惯的养成。“我们所有的道德德性都不是由自然在我们身上造成的,而是通过习惯养成。”他还提出了手段之善和目的之善。他认为做出美德行为的人有不同的目的,有人为了获得名利,有人是纯粹的习惯使然,有人是出于良心。亚里士多德非常重视道德实践。他认为人们追求的是幸福。而达到幸福的途径就是进行道德实践。道德实践是一个人经过理智衡量的结果。他将德性分为伦理德性和理智德性。伦理德性与社会习俗有关,所以一个人生存的社会环境将会影响他的伦理德性。而理智德性既与一个人的知识有关,也与一个人的判断力有关。所以理智德性在一个人的道德实践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理智德性是一个人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做正确的事情。这种理智德性需要人经过学习,经过深思熟虑的选择才能获得。

2要将道德实践转化成道德自律

哲学家康德提倡人应该为自己内心立法。“在通俗的道德哲学中,人们首先注意的是对他人的义务,而在道德形而上学中,人们更重视的是对自己的义务……因而这种义务更像是一种客观的自然法则。”人们不再因为社会舆论而是根据内心准则来进行道德实践。这种准则是人的“良心”,是先天的不需要外界强迫的一种力量。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阶段,价值多元是当代中国社会日益进步、日益现代化的集中反映。价值观念多元化“第一,是社会进步的衍生物,因而也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形式;第二,推动了中国的思想解放;第三,高扬了个体的主体地位和自我价值。”价值多元使一些人不明是非,为了自身利益对不道德事件进行强词夺理的辩护。这种言论放纵与言论自由是不同的。在萨特看来:“自由是道德哲学的核心概念,而自由就是个人选择的主观自主权。”人们虽然拥有主动选择的权利,但在面对多种选择时,往往只会顺从内心而不顾其正确与否。一个人只有理智地选择,才会做出理智的行动。在契约社会中人们遵循着彼此制定的规则,这是遵循一种具有普适性公共价值观的表现。这种规则遵循既保障了公共利益,也保护了个人利益。我国倡导将社会核心价值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也是一种规则的教育。要达到这样的效果也必须依靠教育。

3有效进行道德实践教育

道德实践教育往往收效甚微的最大原因是教育者个人不能以身作则,造成说服力不强,对被教育对象的影响不深的局面。自古以来我国就有“知行合一”的道德实践传统。人们往往以外在行为来评价人,同时兼顾其行为动机。具体来说,道德实践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第一,注重从小抓起,培养儿童做善事的良好习惯直到使之成为其第二天性,从道德他律走向道德自律。第二,注重方法的多样性。根据教育心理学的规律,要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道德熏陶,知情意行样样都要跟上。第三,有效利用社会资源,形成一种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进行德育的合力。第四,倡导主流价值观。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人的思想状况“从一元到多元,从单一到多样,从贫乏到丰富,从封闭到开放……从激进到渐进,从斗争到博弈......”但主流价值观还是具有普适性,我们要借机对人们进行教育,凝结全社会各个民族的力量。第五,道德实践的保障非常重要。对见义勇为者的表彰要及时有效,以此促发他人更加积极地进行道德实践。

4小结

其实,道德教育不只是为了使人们获得道德知识,更是为了使人进行道德实践,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只因道德奖赏而进行道德实践还不能称之为达到了德育目标。理想的德育状态是使人们从道德他律转向道德自律。只有这样才会进入人人都践行道德的社会状态。

作者:王栋 单位: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建志.浅谈苏格拉底的道德哲学[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

[2]赵景阳.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命题——伦理的目的、德性的养成、幸福的获得[J].唐都学刊,2013,(1).

[3]亚里士多德.尼个马可伦理学[M].商务印书馆,2008.

[4]邓晓芒.康德道德哲学的三个层次——道德形而上学基础.述评[J].哲学与文化,2004,(4).

[5]强以华.价值观多元化刍议[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

[6]陆杰荣.当代外国道德哲学研究的新进展——全国当代外国道德哲学学术研讨会综述[J].哲学动态,2001,(11).

[7]郑佳明.中国社会转型与价值变迁[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