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分析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1 17:27:09

临床分析论文

临床分析论文范文篇1

【论文摘要】分析12例卵巢妊娠的临床特征,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卵巢妊娠的发生因素及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特征为卵巢妊娠比输卵管妊娠更易出现腹痛、肛门坠胀、妊娠部位破裂、失血性休克等症状,无明显停经史。结论卵巢妊娠的病因可能与盆腔炎、宫内置节育器有关,术前误诊率高,治疗以手术为主。

卵巢妊娠(ovarianpregnancy,oP)是一种罕见的异位妊娠形式,自然受孕后的发生率约为1∶7000~1∶40000),占异位妊娠的0.5%~3.0%,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增高。因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和特征,术前很难确诊,早期易发生破裂大出血,难以诊断,故应引起关注。我院自1996年1月至2006年8月共收治卵巢妊娠12例,现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年龄和生育史12例患者年龄为21~40岁,平均28.6岁。未产妇3例,经产妇9例,产次为1~5次,口服避孕药2例,工具避孕1例,采用宫内避孕环者9例,放置时间为1~11年,类型不详。有输卵管妊娠病史者1例,剖宫产史者2例,人工流产史者8例。

1.2临床表现12例均有腹痛史,有停经史者8例,停经天数33~35d,阴道出血5例,晕厥伴休克4例,盆内触及包块6例。

1.3辅助检查10例测定血β-HCG48.9~1280.4IU/L,6例测定尿HCG均为阳性。10例后穹隆穿刺阳性,6例B超检查均提示附件区囊性包块或囊实混合包块。

1.4手术及病理情况12例全部行剖腹探查术。患侧卵巢均可找到破裂口,破口直径0.8~2cm,在破口处或血块中有6例可找到绒毛,其余6例未找到明显的绒毛,但术后病理均证实为卵巢妊娠。患侧及对侧输卵管均正常,并发现患侧的卵巢经子宫卵巢韧带与子宫相通。12例均行卵巢楔形切除术,术后病理均证实为卵巢妊娠。2讨论

2.1诊断卵巢妊娠这一概念由Muurice在1682年提出,并于1878年由Spiegelberg提出了诊断标准并使用至今。内容包括:①患侧输卵管完整并与卵巢分开;②胚囊位于卵巢组织内;③卵巢与胚囊以子宫卵巢韧带与子宫相连;④胚囊壁为卵巢组织。在有第①、②项的基础上,加上第③项或(和)第④项即可确定为卵巢妊娠。本组所有患者均符合此诊断标准。由于卵巢妊娠部位出血较早,容易误诊,一些患者往往无明显停经史,即以腹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就诊,不易与黄体破裂相区别,有时误诊为急性阑尾炎、卵巢肿瘤等。本组有33%的患者无停经史,仅5例患者出现阴道流血,1例患者术前诊断为卵巢肿瘤。B超检查可发现附件包块及腹腔游离液体征象,不易与输卵管妊娠区别。由于卵巢妊娠的症状和体征与输卵管妊娠相似,故术前鉴别诊断较困难。本组12例卵巢妊娠患者中,术前均诊断为“异位妊娠”,缺乏准确定位。根据胡丽娜等人的研究,卵巢妊娠比输卵管妊娠更易出现腹痛、肛门坠胀、妊娠部位破裂、失血性休克等症状,而有停经史、阴道流血症状的比例较低。由于卵巢妊娠更易出现腹痛症状,且大部分患者因腹痛就诊,所以对无确切停经史,无阴道流血但有下腹疼痛或休克症状者,结合β-HCG阳性,应高度怀疑卵巢妊娠。

2.2病因学研究OP的确切病因至今尚未明确,然而不少学者认为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宫内节育器(IUD)的广泛使用,IUD的存在可产生炎性细胞浸润,其分解产物既可影响宫内环境,也可影响输卵管功能,但不影响卵巢。同时,IUD使前列腺素分泌增加,造成输卵管逆蠕动,使受精卵逆行种植于卵巢内。研究发现IUD可有效阻止99.5%的宫内妊娠和95%的输卵管妊娠,但无法阻止卵巢妊娠。本组资料显示77%患者使用IUD,IUD与卵巢妊娠有一定的相关性;②盆腔炎(PID):PID可使输卵管逆蠕动减少,卵巢白膜继发性增厚,阻止卵泡裂开而导致卵泡内受孕;③辅助生殖技术(IVF)的应用:近年来IVF的广泛开展,易导致异位妊娠的发生。异位妊娠的发生率虽为0.08%,但IVF后发生率升为5%,其中约6%为原发性卵巢妊娠。然而由于IVF和ET后通常有严密的随访,故OP常在未破裂前得到早期诊断。

临床分析论文范文篇2

论文摘要:目的探讨下肢溃疡中药外治疗效果。方法通过对25例下肢溃疡运用中药黄芪、当归、丹参、紫草、白芷为主,加减外贴于溃烂处。结果总有效率96%。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externaltreatmenteffectofusing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forlowerlimbulcerMethodChinesemedicinesuchasastragalusmongholicus,angelica,danshenroot,radix,dahuriaangelicarootaremainlyimpliedto25casewithlowerlimbulcer.Theinflamedplacewastreatedbyexternallybondedherbs.ResultsThetotaleffectiveratewas96%.

【Keywords】Lowerlimbulcer;Ecthyma;Treatedwiththe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

下肢溃疡属祖国医学“臁疮”范畴,是发生在小腿部的慢性溃疡。其特点是经久不愈或愈合后虽然收口,但因损伤而常复发,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多年来,笔者长期从事中医药工作,现将在工作中采用中医外治方法治疗“臁疮”25例,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25例患者明确诊断为下肢溃疡。其中男16例、女9例;年龄最小13岁,最大79岁,平均46岁。病程2个月—3年,其中有静脉典张伴湿疹8例、烫伤引发4例、外伤引发2例、脱疽引发1例、其他都有相应的原发病因所致。溃疡病程为初期16例、后期9例。溃疡好发部位在小腿下1/3的内侧,经久难愈。

1.2辨证分期分为前期和后期。局部色红、糜烂、形成溃疡为初期。溃疡日久疮口凹陷、边缘形如缸口、色灰白,流溢灰黑或带绿色,味腥臭,流脓水、溃疡周围皮肤有色素沉着,或伴湿疹或下肢静脉曲张,甚至溃烂至胫骨为后期。

1.3药物组成黄芪30g,当归20g,丹参20g,紫草20g,白芷20g为主,局部红肿加地丁、黄柏,伴有湿疹渗水加马齿苋、地榆、艾叶,疼痛甚加乳香、没药等随证加减。上药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煎40分钟,过滤,去渣,取汁。再将消毒好的敷料放入药汁中浸泡24小时后,即可贴敷于溃烂处,每天换药1次。

2治疗结果

本组25例中完全愈合19例,好转(下肢溃疡面经治疗,面积缩小了30%~50%)5例,未愈1例。治疗时间21-87天,平均36天。

3典型病例

王××,男,54岁,农民。2005年5月28日来我院就诊。患者小腿溃疡1年余,初因皮肤瘙痒,抓破后继则鲜红、漫肿、溃烂疼痛,曾使用抗生素及局部用药,未见好转,诊见左小腿肿胀,浅部静脉曲张,轻度疼痛,内臁有4cm×3cm溃疡面,疮内肉芽紫暗,疮口下陷,流出淡黄渗出液,疮边高起,疮周皮肤暗黑伴湿疹,味腥难闻,舌质紫暗,苔薄黄腻,脉滑数,证属湿热下注,瘀阻所致,诊断为“臁疮”,用中药外敷,每天换药1次。1月后小腿肿痛消,湿疹已愈,继之疮面转健,红活,周围皮色淡黑,治疗共72天,溃疡愈合。

4讨论

中医认为下肢溃疡是由于湿热下注,阻遏经络,以致局部气血凝滞,肌肤失养,肉腐肤溃而成。本病常因下肢静脉曲张引起局部瘀血,组织营养不良或因经久站立,或担负重物,致下肢脉络淤滞不畅,加之湿热之邪下迫,气滞血凝,酝酿成疮,局部皮肤搔抓、碰伤、虫咬、烫伤、温疹等均可为本病的诱发因素。臁疮因湿热下注所致,故用黄连、白芷清热燥湿,解毒疗疮。明·缪希雍《本草经疏》认为“白芷性善祛风,能蚀脓,辛香散结入血止痛,故长肌肤”。丹参、当归活血通脉,使血行脉通,瘀腐自去,紫草清热解毒、抗菌、收敛,促进上皮生长,加快创面愈合。上药共奏清热除湿、活血通络,解毒祛腐生肌之功,促使溃疡愈合。此外平时宜用绷带缠缚保护,抬高患肢,减少活动,以利于静脉回流,减少水肿,加速愈合。

临床分析论文范文篇3

1撰写护理论文存在的难点

起点低、累积少:尽管近十年普及不同形式的护理大专及以上教育,但目前我国护理队伍仍以中专学历为主体,即使在比较发达的上海市,在职护士中、大专以上学历仅占3.1%[2,3],造成文化水平的局限;目前,临床护士在业时间短,流失多,尤其是现在聘用合同制人数日趋增多,人员年轻、流动快、文化素质不高,使临床护士整体的知识、经验累积少,难以在理论上进行总结。

提高慢、更新难:护理学科的相对弱势和对工作“简单重复性”的误解,护士外派学习机会相对较少,且自身也满足于简单重复性工作,因而获取知识的途径、能力受限,知识难以更新。

主动性差、创新难:在临床工作中,护理工作平凡、琐碎,多呈被动性,限制了自我发展的空间和创新意识的发挥。

缺乏写作技巧:对初学者来说,由于缺乏写作经验,第一道难关便是找不到写作的素材,其次是有了素材,又找不到写作的灵感、方法和技巧。尽管不同论文的撰写有其相对固定的格式,但面对不同的写作方法、形式,写作者的写作水平、经验也各不相同,有好的素材不一定能写出好的文章。

2提高撰写质量的对策

2.1改善自身薄弱的知识基础

2.1.1加强“三基”学习、强化“三新”:“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是临床医务工作者完成医疗、护理任务的前提,也是写好护理论文的基础。如今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三新)层出不穷,要把“三新”学习融入到工作中,带着问题学、向专家请教,勤看书、多动脑;同时,应积极参加各种学术活动,了解专科发展前沿,获得新信息,掌握新方法,有利于专业理论知识的提高和确定写作主攻方向。

2.1.2立足本职、深入实践:实践是获取知识、发现问题、积累经验的重要途径,也是文章素材来源的基础。立足本职、深入实践,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难点的过程中找到写作题目和素材。例如,1名膀胱肿瘤女病人因尿流改道手术后产生了轻生念头,作者在为其实施心理疏导时萌生了研究并制定可控膀胱病人心身护理模式,其经验总结发表在中华护理杂志,并获全国护理科技进步奖。立足本职还意味着护理人员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和资历对待护理论文写作。如低年资护士主要抓好“三基”,积累必要的知识和经验;高年资护士可进行“个案病例的护理分析”写作,积累必要的写作技巧和经验;主管护士应进行护理方法、器具的改进或创新方面的实践和写作;高级职称护士可对护理问题进行前瞻性研究,完成有创意的、高质量的护理论文。

2.1.3勤于思考、促发“灵感”:灵感来自于对从事工作的投入和追求,当自己置身于复杂的矛盾中,勤于思考常会有解决方法的“一闪念”出现。这种“一闪念”常包含有创新内涵,应抓紧相关资料的检索、查新,在此基础上付诸实施常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新”效果。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观察、不断发现问题并改进,总结出的文章才有特点和新意,并争取早日成文和获得首先发表的机会。例如尿道下裂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分泌物排泄不畅导致的尿瘘,解决分泌物引流的关键是做好管道护理。作者通过设计与众不同的冲洗、抽吸、挤压三步清理法,有效解决了这一关键问题。总结的2篇文章顺利发表并获军队科技进步奖。

2.2增强知识累积技能

2.2.1个案病例的护理分析:主要针对某些特殊、复杂、意外、重大抢救等少见或罕见病例,当前又缺乏有效的系统治疗和护理经验,及时报道这类病例诊疗或护理的经验、教训,分析病因、机理,提出注意事项等。这种回顾性总结是护理论文撰写的初级阶段,但个案护理所积累的经验,不仅丰富了护理理论和实践,也可促进临床护理水平的提高。

2.2.2护理方法、器具的改进或创新:在临床工作中常遇到新的护理问题或科室开展新技术等医疗性问题,需进行方法改进或器具创新。在护理实践中,面对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去引发对解决问题的联想和切入点。对于医疗所带来的护理问题,可以通过参加病历讨论、医疗查房,了解和查找解决医疗工作中面临的护理配合问题。例如,小口径引流管的连接问题,由于引流管口径小、引流袋连接头大导致衔接费力、不易套牢,在连接时造成漏液、污染。对此,作者选择一次性输血器上的连接头作为桥梁,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总结的“一次性输血器的妙用”已在杂志上发表。对新的护理问题及其解决方法的介绍,可达到知识共享,具有实用性和可行性。

2.2.3护理问题的前瞻性研究:前瞻性研究指的是某些尚未发生但可预见存在问题的探索性立题研究。它既可以通过工作调研,找出对严重影响医疗、护理质量的实际护理问题,也可以依托医疗进展、尤其是专科特色技术和主攻方向所带来的护理问题而确立护理研究方向与课题。例如尿道下裂的处理是我院泌尿科的特色技术,由于新尿道分泌物的淤积,手术的一期成功率低,因而,它是值得研究的护理课题,作者根据此进行了前瞻性立题、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效并完成系列护理论文。

2.3强化护理论文撰写技巧

2.3.1临摹法:有了素材以后,走捷径的方法可以是在护理杂志上找一篇类似的文章格式作参照,把自己收集的资料“按葫芦画瓢”完成。这种模仿他人文章格式的写作既容易掌握写作的方法,又是及时了解杂志对书写格式、表达方式要求的途径。

2.3.2经验法:当有一定写作经验,作者可针对不同内容和题材,选择不同的写作方法,在遵循不同论文撰写的相对固定格式的前提下,自成一派。这类文章主要来自临床工作的新发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体会等,是有一定写作经验的临床护士常采用的写作方法。

2.3.3选题法:它是护理问题的前瞻性研究,通过选题、立题论证、方案设计、工作实施、资料整理和总结后所发表的论文形式。虽然这种论文形式较单一,但由于着重创新或新理论探讨,论文内容和格式有严格要求,这类文章写作难度相对大,对作者综合能力要求高,为护理论文的高级阶段。

临床分析论文范文篇4

第一,医患关系的影响。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也在不断加强。医患纠纷也在逐年上升,使实习生的动手机会大幅减少。而实习生操作技术的熟练性有待于在临床实践中得到提高。增加实习医生的操作机会必然会增加事故的发生概率,导致医患纠纷的发生率增多。加之一些医患纠纷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使一部分患者对医院的实习医生不配合,甚至强烈排斥,有些则直接拒绝接受实习医生的服务,这是现实中存在的表现也最为突出的问题。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得不到实践性的锻炼,直接打击了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实践的热情。

第二,学生就业压力的影响。随着科技型社会发展进程的加快以及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知识经济带来的社会浮躁现象也愈加突出,人才的竞争方式也表现出了日趋多元化。同时,也使社会分配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当代的毕业生成了双向互为的自主选择体。医学生也不例外,在医学生面临这一人生抉择时,又要占用许许多多的实习时间,接纳的实习方(医院)也无心顾及对他们进行很重要的临床实习帮助。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对人才要求亦是追求高学历,这又使得大部分学生把实习的时间用于考研或者参加各种辅导班,有的医学生私自离开实习医院,去寻求辅助性的创收经济,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与缓解家庭经济压力,这些又都是现实中存在的现象。

第三,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医学生从单纯的学校课堂到人员复杂的医院,其学习方式、所处环境以及接触的对象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就导致了部分学生不能很好的适应。在临床实习中欠缺学习方法、甚至不能很好得处理好人际关系,导致医学生在学习实践和生活中受到困惑。有的医学生基础不牢,加之面对当前复杂的医疗环境,不知所措,产生恐惧不安的心理,这些极易犯错,又怕犯错的心理,最终致医学生对临床实践兴趣的降低。爱因斯坦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仅仅从责任感产生,而是从人对客观事物的爱与热忱产生。”因此医学生只有对临床实习有浓厚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和富有创造性地去完成临床实习任务。

2思考与对策

面对上述问题,我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来培养医学生对临床实践的兴趣与缓释不安定的心理现象。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本来就是上级与下属之间的关系,古语有“恩师如父母”之称。我们应该像在学校一样尊重他们(带教老师)。一般情况下,学生上大学即离开父母,远在他乡求学,实习亦是如此,生活上我们亦可把他们当作我们的父辈们,相信已为人父人母的他们会在生活和学习上尽力尽力的帮助我们的。建立了融洽的师生关系,师生感情产生共鸣,气氛就会相对轻松,也更有利于医学生的临床实习。2、勤于思考善于发问古人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人非生而知之,知识是在辛苦付出日益月累中获得的。在临床实习中我们要养成遇到问题先独立思考、进行综合分析,实在不能解决时,可以向带教的老师请教,但千万不要觉得不好意思或者觉得问这样的问题好像很幼稚,其实老师也曾走过我们这个时代,他也是经历了这些才慢慢成熟起来的。还要值得指出的一点:毕竟实习不像在学校学习,学习环境变了,相应的学习方法也要做出相应调整与改变。总之,有重点有目的学,把无限的理论结合有限的实践,只有这样效率才会提高,记忆也才会深刻。3积极构建和谐的医患互信体系

临床实习是一个实践过程,它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更是一个人际交往与互动的过程。对于一个实习医学生来说,和患者的沟通能力不但影响诊疗效果,更影响医学生的实习效率。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除了要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扎实的医学理论及实践技能外,更重要还要具有高尚的医德医风。作为医学生,应该积极热情的与患者沟通,精心为患者诊治,设身处地的为患者着想,要尊重病人,为病人排忧解难,从而获得病人的信任与理解,使其心甘情愿地配合临床实践教学。带教的老师要千方百计的为学生创造接触病人的机会与条件,经常把医学生带到病床边,让医学生积极与病人及家属交谈,了解病人的文化社会背景、生存状态和心理素质。让医学生充分了解病人,让病人从心里接纳学生。通过积极沟通,改善医患关系,从而创造良好的实习氛围,医学生将有更多时间与病人接触,心理压力释放了,将有利于医学生更好的参与和投入到临床实习中去。

总之,每个医学生都要经历临床实习阶段,临床实习是医学生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临床实习是学生向医生发展的必由之路,市场经济下的医疗市场竞争体制也更加透明,只有适应变革的医疗环境,并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努力探索新形势下的医疗实习体制的新途径,才能在急剧变革的医疗环境中,用学到的医疗技能,靠其精湛而高超的医疗水平撑起一方天空。

临床分析论文范文篇5

【论文摘要】目的分析应用动力髋螺钉(DynamicHipScrew,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我院自2004年至2007年间应用DHS治疗股骨粗隆间Ⅰ至Ⅳ型骨折60例患者的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随访6至24个月,除1例髋内翻并低毒感染,1例断钉外,余58例均骨性愈合。结论DHS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较好的内固定方法。。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发病率逐渐上升。随着交通事故的增多,该病具有年轻化趋势。治疗不当常遗留髋内翻。过去保守治疗卧床时间长,并发症多,由于内固定技术的发展,目前国内外学者都主张采用手术治疗以提高疗效。动力髋螺钉是近年来用于该类骨折较好的内固定器械。通过髓内拉力螺丝钉的滑动加压作用,使骨折端保持稳定,有利于骨折愈合和早期下床活动。我院自2004年8月至2007年12月对6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动力髋螺钉骨固定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60例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45~88岁,平均67.5岁。致伤原因:车祸28例,跌倒30例,重物压伤2例,左侧21例,右侧39例。伤后手术时间:最短7d,最长13d。骨折按Evan分型:Ⅰ型24例,Ⅱ型19例,Ⅲ型11例,Ⅳ型6例。

1.2方法持硬或全麻,平卧位臀部垫高,在股骨粗隆部做一股外侧直切口,依侧方钢板长度,切口一般为15~20cm。患者仰卧位,适当垫高患臀,做牵引复位,透视示复位满意后,在股骨粗隆做切口,显露股骨大粗隆及股骨干上端,在粗隆下2~3cm处,按135°方向经钻入导针,导针应在股骨头颈正中央或正位偏下,位置准确后测量其深度,选取合适粗纹螺丝钉,攻丝后缓慢拧入,钉头离股骨头软骨面约1~1.5cm,选取合适长度的套筒钢板,保持钢板与股骨干皮质相贴,固定后拧上尾加压螺丝钉,逐层关闭伤口。术区内置负压引流管。术后24~48h拔除,术前半小时常规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次日即可坐起活动患肢,1周后可坐在床边伸屈膝关节锻炼股四头肌,对骨折不稳定及严重骨质疏松患者,可延长至8周后可扶双拐下地负重行走。

2结果

60例患者住院时无肺炎、褥疮与尿路感染,出院时伤口均一期愈合;无明显髋内、外翻以及旋转畸形。共随访6至24个月,平均13个月,除1例术后髋内翻并低毒感染行二次手术外(钢板螺钉断裂钉板分离1例后到外院治疗),骨折均在3个月内愈合,未见骨折不愈合及钉头穿出骨头现象,无其它并发症及死亡病例。1例术前有脑血栓,屈伸肌力4级,髋关节屈曲80°,1例二次矫形后下肢短缩2cm,余功能恢复满意。

3讨论

DHS具有动力性和静力性双重加压作用,固定稳定,承受能力强,而且该钉有张力带作用,其固定效果理想。同时此钉加压与滑动双重功能并存,当骨折断端压缩时,螺钉可从钉尾后退,避免了钉尖穿出股骨头的可能,也使髋内翻畸形发生率大为降低,对稳定型粗隆间骨折可达到患肢早期负重的目的,从而老年患者早期离床,减少因骨折卧床而出现并发症起到重要作用。

无论老年人或青壮年的股骨粗隆间骨折均应可能获得良好复位,早期坚强内固定。能否手术及手术时机主要取决于[1]:①伤前生活处理能力或心肺功能如何;②神志清楚,能积极配合排痰与活动肢体。对严重心律失常、失代偿心衰,半年内心肌梗塞病史及3个月内有频繁发作,尿毒症,肝昏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均不考虑手术。另外老年人不稳定性粗隆间骨折、骨质疏松严重及粗隆间骨折内固定失败者可选择人工髋关节置换。

髋螺钉的放置必须遵守双中心原则[2]。导针的放置一定要正确,导针与股骨干成130°~135°,导针位置就位于头颈中央或稍偏内下为宜,入针点应在股骨粗隆下2~3cm处,并在C臂X线机下确认,防止导针偏外偏上而发生切割,导致螺纹钉移向股骨头上方而失去固定作用;②套筒钢板必须与股骨干相贴,否则会发生骨折内侧部分张开或螺纹钉松动、钢板折断而影响骨折愈合时间或髋内翻的发生;③骨折复位对于Ⅱ、Ⅲ型的粉碎不稳定型骨折不要过牵,内侧骨皮质破坏严重得就将远端向内侧移位穿针固定,可以将不稳定骨折变为稳定骨折,本组中16例严重粉碎性骨折采用内移穿针内固定均取得优良效果;Ⅳ型骨折为粗隆区和近端股骨干多平面骨折,复位后就行两个平面固定,本组病例中5例骨折患者均采用松质骨昆钉或克氏针辅助固定;④动力髋螺钉不但具有静力性加压作用,而且具有动力性加压作用,在骨折端吸收、压缩的同时,该钉仍能起到加压及骨固定作用。使用该钉以后,患者可以早期下地活动。不过动力髋螺钉虽然结构坚硬,基本能有效地承受体重,具有早期扶拐下地活动的条件,但下地时间和负重程度应根据患者的体质、骨折类型、骨质疏松程度和手术时内固定情况来决定,不应过分强调早下地活动;⑤本组有3例逆粗隆间骨折运用DHS治疗也获得了效果,我们认为逆粗隆间骨折也并非是DHS内固定的禁忌症,如果复位满意固定可靠,也可以使用135°DHS治疗。当然临床上仍需进一步观察其疗效。

参考文献

临床分析论文范文篇6

【关键词】颅内血肿诊治

我院自2003年1月~2007年8月共收治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delayecltraumaticintracerebralhematoma,DTIH)16例,现将其临床特点和防治措施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本组16例,男性11例,女性5例;年龄20~72岁,平均年龄52岁,>50岁以上6例。道路交通伤10例,坠落伤4例,其他外伤2例。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13~15分3例,9~12分7例,6~9分2例,3~6分4例。首次CT时间:伤后0.5~3小时8例,3~12小时4例,12~24小时4例。首次CT扫描正常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5例,脑挫裂伤伴点状出血4例,颅骨骨折5例。伤后24小时内复查CT发现血肿12例,72小时3例,超过3天1例。其中2例于开颅血肿清除术后24小时内对侧又出现血肿。复查CT出现DTIH而病情无明显变化3例;意识清楚,诉头痛加重,伴恶心、呕吐4例;GCS评分下降8例;其中一侧瞳孔散大4例,双侧瞳孔散大2例。

2治疗与结果

本组手术治疗13例,保守治疗6例。其中行开颅血肿清除术8例,清除血肿并去骨瓣减压5例。经治疗,患者恢复良好7例,中残5例,重残2例,死亡2例。

讨论

发生机制(1)脑挫裂伤后局部脑血管痉挛、缺血、缺氧,血管壁继发性受损破裂出血,形成DTIH[1]。本组4例首次CT仅发现脑挫裂伤伴点状出血,后复查CT发现DTIH。(2)颅骨骨折时,由于颅内压高及颅骨与硬脑膜黏连不易分开等原因,首次CT未发现血肿,但由于过早大剂量使用脱水剂甘露醇,或由于开颅手术处理欠妥,导致颅内压迅速下降,压力填塞效应减轻或消除,可能致已破损的血管和板障出血引起DTIH。本组2例首次CT仅见颅骨骨折,在使用甘露醇2~6小时后很快形成巨大硬膜外血肿。2例开颅术后颅压降低明显,24小时内对侧出现血肿。(3)凝血功能障碍:对因凝血因子缺乏或异常而致全身凝血功能障碍者,外伤后易加重或继发出血,形成新的血肿。本组2例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均于伤后72小时内出现迟发性血肿。

注意事项(1)观察意识状态。意识变化是颅脑损伤患者最常见的变化之一,正确识别意识障碍的程度,对患者的治疗、预后都有较大参考价值。意识障碍加重,提示颅内病变加重,本组7例意识障碍加重,复查CT发现迟发血肿。(2)观察瞳孔。瞳孔散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意识障碍加重,提示颅内压增高,本组4例病人瞳孔散大,复查CT均证实颅内迟发出血。(3)生命体征、四肢活动的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即病情变化。如血压升高,脉搏慢,呼吸深慢,提示颅内高压。肢体活动障碍,局灶性体征和偏瘫出现,均示病情改变,都应及时复查CT,注意并发DTIH。为了更好地防治DTIH,在常规治疗颅脑损伤患者的基础上我们建议:(1)要详细了解患者受伤部位及下一步出现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除脑疝征象外,对轻、中度高危患者需脱水治疗,在12小时内采用小剂量甘露醇脱水,避免强力脱水,同时使用止血药物。(2)对外伤后或颅脑术后患者忌头低位,以免增加颅内出血。(3)患者翻身时动作轻柔、缓慢,头部转动幅度不宜太大,以免头造成脑组织移位,过度牵拉血管致撕裂出血。

治疗体会迟发性颅内血肿的治疗包括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对症状轻、血肿小的患者采取非手术治疗,包括氧疗、止血、降颅压、激素、预防感染、脑保护剂的应用。对幕上血肿>30ml,中线结构移位>1cm,后颅窝血肿量>10~15ml,出现脑疝或脑疝的早期表现患者,应及早采取颅内血肿清除术和(或)去骨瓣减压术。DTIH患者的预后差,文献报道死亡率高达25%~55%[2]。降低迟发性颅内血肿病死率和致残率关键在于及早发现及时治疗,对占位效应明显者应尽早手术,及时清除血肿,以解除脑受压。

参考文献

临床分析论文范文篇7

【论文摘要】目的探讨保脾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可行性和手术方式。方法对60例非手术治疗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脾破裂全部采用保脾手术治疗,58例治愈,治愈率96.6%;2例死亡,死亡3.4%。结论保脾手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疗效肯定,安全可行,值得推广。

脾脏是腹腔内最容易受损的器官,在闭合性腹外伤中,脾破裂占20%~40%,在开放性腹外伤中脾破裂占10%[1]。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脾脏解剖学及其功能的深入认识,外伤性脾破裂的手术不再仅仅限于施行单纯的全脾切除术,保脾手术就是近年来临床新兴的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手术。我院1994.2005年期间保脾手术治疗脾破裂60例,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60例,男44例,女20例。年龄10~55岁,平均30.2岁,就诊时间1~48h。车祸伤45例,坠落伤2例,打击伤6例,刀刺伤7例。所有患者均经腹部B超或CT确诊。脾损伤按第六届全国脾脏外科学术研讨会制订的Ⅳ级分类法[2]:Ⅰ级15例,Ⅱ级16例,Ⅲ级25例,Ⅳ级4例。给缓泻剂,保持大便通畅,防止腹压增高引发延迟性出血。

1.2手术方法手术均采用左肋缘下斜切口,游离脾周韧带,无张力托脾脏于切口外。对裂口深在0.5~3cm者,则清除裂口血凝块和失活组织,用“7”号丝线,细长圆针,贯穿裂口底部,行间断单纯缝合或间断褥式缝合进行修补:针距1.0cm,边距0.5~1.0cm。缝合时裂口边缘加盖凝胶海绵,使进出针均经过凝胶海绵。如果裂口对合困难或渗血多者,则填入凝胶海绵后打结。对裂口深长、多发性裂伤且局限于脾脏上下极者,我们采用脾脏局部切除术。具体操作:结扎所切脾段分支血管,上极结扎胃短血管,下极结扎胃网膜左血管。大多数脾脏在正常与无血供组织间出现一清晰的界限,在保留侧距此界限(切除线)约1.0cm,用“7”号丝线,细长圆针做一排间断全层交锁褥式缝合,在线下垫凝胶海绵打结。脾断面覆盖凝胶海绵间断缝合固定。还纳脾脏于原位,观察无明显渗血后,用大网膜将脾脏包裹(注意脾脏正确解剖位置,防止脾蒂扭转)。常规用生理盐水,0.2%甲硝唑溶液彻底冲洗腹腔,在脾脏周围放置引流管。

2结果

本组60例中50例康复,其中10例随访3个月至2年,未发现近远期并发症。

3讨论

3.1脾脏功能近年来不少学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临床意义是:①脾脏具有抗感染、免疫功能[3]。脾脏内富含有T、B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共同作用于抗原,发挥免疫效应。脾脏切除后,机体免疫能力下降,易发生以肺炎球菌为主要病原菌的脾切除后凶险性感染(OPSI),病死率高达30%~80%[4];②脾脏具有一定造血、储血、滤血功能。脾切除后这些功能丧失,容易影响血液流变学变化。血小板数量减少,增加了血栓形成的几率;③脾脏有抗肿瘤作用。其作用是通过巨噬细胞、NK细胞、干扰素、Tuftsin等吞噬溶解肿瘤细胞;④脾脏对性激素、肾上腺素、甲状腺素等均有不同程度的调节作用。

3.2保脾治疗的适应证脾破裂保脾治疗成功的关键取决于脾破裂的程度、出血量的多少、自身凝血功能的强弱、合并伤的严重程度以及伤后抢救是否及时恰当,严格掌握外伤脾破裂手术治疗的适应证尤为重要。笔者认为以下情况可以采用保脾治疗:①经B超或CT确诊的Ⅱ级脾破裂;②连续生命体征监测血压稳定或血压偏低,经积极输血量小于400ml后,血压恢复稳定者;③没有合并腹腔其他脏器严重损伤者;④动态B超检查或腹腔穿刺,腹腔积血没有进行性增加,腹膜刺激征轻或无;⑤儿童脾损伤非手术治疗疗效优于成人,可以适当放宽标准[5]。

3.3保脾术的手术方式术中保脾技术的熟练掌握是保脾手术成功的关键。现将保脾手术的4种主要术式讨论如下:

3.3.1脾破裂修补术这是临床上最常用的保脾手术方式。适用于小而浅的Ⅰ~Ⅱ级脾损伤,损伤仅达脾实质周围区。我们的经验是:首先把脾脏提出切口外,在直视下清除血凝块和碎裂的脾组织。由于脾实质质地较脆,为了避免缝线切割脾实质而造成出血,我们采用7号丝线或肠线行深及创底的间断U型缝合,线结下可采用大网膜或明胶海棉为衬垫。若创口过深、过宽,可采用水平褥式缝合。缝合时切记不要留死腔,避免感染或迟发性脾破裂。

3.3.2脾动脉结扎加缝合修补术对于Ⅱ~Ⅲ级复杂性裂伤以及脾门裂伤,出血速度快,术野不清,单纯缝合难以奏效,可先行脾动脉结扎,立即控制出血,为缝合修补创造条件。由于有胃短动脉以及脾脏和胃网膜左血管之间的侧支循环,脾动脉结扎后不至于引起脾脏坏死。为了避免脾动脉结扎修补术后发生脾梗死,我们认为应当注意以下几点:①在距脾门3~5cm处结扎脾动脉为宜,尽可能保留胃网膜左血管和胃短血管;②尽可能保留脾周围韧带;③结扎脾动脉前应暂时阻断脾动脉,观察脾脏血供情况,必要时可选择结扎脾段动脉。

3.3.3脾部分切除术主要适用于Ⅲ级脾损伤。脾脏血液的阶段性供应是脾部分切除术的理论依据。对于深而大的脾脏撕裂伤,不能行脾修补术,脾脏横断、脾动静脉分支损伤者宜行脾部分切除术。为了更多的保留有活力的脾组织,可行不规则切除,脾断面血管缝扎或电凝,断面行U型交锁缝合并用大网膜覆盖。

3.3.4自体脾组织移植术对于Ⅲ~Ⅳ级的脾损伤,由于出血迅猛,往往伴有休克,迅速行全脾切除是最有效的止血方法,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的条件下行自体脾移植是保留脾脏的唯一方法。去包膜自体脾片组织大网膜内移植已成为规范化手术。我们的体会是:移植的脾片大小要适宜,一般2cm×1cm,厚度不超过0.5cm,脾移植的量占全脾的1/4~1/3就足够恢复脾脏的功能。

总之,在坚持“抢救生命第一,保留脾脏第二”[6]的原则下,在熟练掌握保脾技术的前题下,采用保脾手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疗效肯定,安全可行,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25.

2陈孝平.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539.

3HawKinsML,WynnJJ,SchmachtDC,etal.Nonoperativemanagementofliverand/orsplanicinjures:effectonresidentsurgicalexperience.AmJSurg,1998,64(6):552.

4夏穗生,主编.现代腹部外科学.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503.505.

临床分析论文范文篇8

【关键词】复发性口疮治疗分析

本病病因至今尚不清楚,一般认为与病毒、细菌感染、消化功能紊乱、微量元素缺乏等有关。关于感染因素,过去人们一直认为本病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即疱疹病毒和I型腺病毒,但这些病毒是否为本病的致病菌,至今尚有争议,因有人用多种细胞进行病毒培养,及采用细胞病理学观察均未能测定出病毒。又有人认为L型链球菌是本病的病原菌,因报道从复发性口疮中分离出L型链球菌,并发现口疮患者对L型仪一溶血性链球菌疫苗的皮肤敏感性增加,且用L型链球菌感染动物可产生类似口疮的表现,但有人认为L型链球菌仅仅是继发性感染。关于遗传因素,不少研究报告,明显地反映出复发性口疮具有遗传倾向。例如,据调查,父母双方均有口疮史者,其子女的口疮患病率明显高于双亲中不患口疮或仅一方患口疮的子女的患病率,说明本病的发病有明显的家族史。

关于某些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缺乏与本病的关系,有人发现有些口疮患者有维生素B12、叶酸、血清铁蛋白、血浆锌含量偏低现象,故认为口疮的发病与维生素B12、叶酸、铁、锌等缺乏有关。

还有研究表明,口疮患者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存在一定程度的异常,故认为口疮可能是机体内、外因素引起的免疫应答或免疫功能下降而造成口腔粘膜组织的损害。

对于植物神经和免疫系统尚不稳定的儿童,其神经营养障碍或免疫功能低下可能是儿童患复发性口疮的重要因素。此外,儿童胃肠功能紊乱,或从食物中摄入的量不足,容易影响对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吸收和利用,往往也与复发性口疮的发病有关。

复发性口疮亦不是单一病因的疾病,发病机制复杂,个体差异较大,一般认为本病是不同病因或不同病理状态引起的相同临床表现。

一临床资料

本院自2007~2009年共收治复发性口疮病人,32人,其中儿童有16人,男性患者21人,女性患者11人,经治疗痊愈者为24人。

二临床表现

好发于唇、颊、舌、腭、龈等口腔粘膜的任何部位,儿童的复发性口疮似多见于牙龈和唇、颊粘膜。

发病初期,局部粘膜出现充血或红斑,此时患儿有烧灼样疼痛,不久便发展成为浅表溃疡,此时疼痛加剧,影响说话和进食,所属淋巴结肿大,患儿家长往往误认为是“牙痛”而就诊。

溃疡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约2~4μm,边缘整齐清晰,周围有1~2mm的粘膜充血红晕区,溃疡表面凹陷呈碟状,其上覆有薄层淡黄色纤维素性渗出物形成的假膜,基底部较软。而后,溃疡面积缩小,上皮长入而愈合。一般持续7~10天,可不治而愈,为自限性,愈合后不留瘢痕。

有些患者间隔一段时间后又会复发,复发间隔时间个人不一,儿童多为偶发性,也有经常复发者。

成人的口疮具有长期反复发生的特点,是口腔粘膜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病,每次可以发生一个或数个大小不同的溃疡,每隔一段时间即可发生,有的甚至无间歇期,此起彼伏,不断发生,可延续十余年或更长时间。而且,开始发病时,往往病程短,间歇期长,反复发作后,则间歇期缩短,病程延长,同时溃疡数目、大小亦可随之增多、增大,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三临床诊断

可根据口腔溃疡的大小、深浅、数目以及有无复发史等做出诊断。但儿童的复发性口疮需与疱疹性口炎进行鉴别。疱疹性口炎的溃疡数目多,面积小,约1mm左右,当融合成较大溃疡时则面积较大,形状不规则,溃疡周围粘膜充血、发红。发病前或发病中,患儿多有发烧等全身不适症状。

四治疗

本病应针对可能的致病因素进行治疗。对于儿童主要在于改善消化功能,调整饮食结构,适量的补充某些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例如维生素C、B2、E、B12、B6和叶酸等,如有缺铁或缺锌者,亦可补充铁或锌。

局部治疗有涂布剂、贴敷药膜、含漱剂和中药粉剂等。儿童不宜选用腐蚀剂。

(1)涂布剂

(2)贴敷药膜金霉素药膜、洗必泰药膜局部贴敷1日3~4次。药膜是由各种主药、麻醉剂和羟甲基纤维素等制成,用时剪取一块比溃疡面稍大些药膜贴敷于溃疡面上。

(3)含漱剂2%~5%碳酸氢钠溶液、0.25%金霉素溶液含漱,1日3~4次。

五讨论

临床医师应对复发性口疮病给予足够重视,提高诊断确诊率,如能及早发现,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可以提高治愈率。

参考文献

[1]张震康,樊明文,傅民魁.现代口腔医学2003.

[2]李佩洲,常新华.口疮宁颗粒治疗阴虚火旺型复发性口疮的临床研究[期刊论文]-辽宁中医杂志2002(7).

[3]苗建英.运脾化湿法治疗复发性口疮的体会[期刊论文]-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3(3).

临床分析论文范文篇9

【论文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溃疡性结肠炎的病理机制和治疗效果。方法本组用美沙拉嗪治疗非初发型溃疡性结肠炎36例,1g/次,3次/d。结果完全缓解25例(69.44%),有效6例(16.66%),无效4例(11.11%)。1例急性爆发型合并肠穿孔转外科手术治疗。结论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安全有效。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临床上多呈反复发作的慢性病程,在我国近

年来有增加趋势[1]。2002年5月至2007年5月,我院共收治36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36例,男20例,女16例;年龄:23~42岁,平均32.5岁。病史:6个月~12个月16例,13月~24月8例,25月~30月6例,31月以上6例。本组病例均为非初发型病例。

1.2临床表现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大便次数最多12次/d,最少3次,平均6次。有腹痛-腹泻-疼痛缓解的规律。贫血28例,低蛋白血症16例。肠外表现:外周性关节炎4例,口腔复发性溃疡3例;全部患者均经结肠镜检查确诊。治疗经过:本组患者均不规则的应用过柳氮磺吡啶。

1.3临床分型慢性复发型28例(发作期与缓解期交替),慢性持续型7例(症状持续,间以加重的急性发作),急性爆发型1例(急性起病,病情严重全身毒血症状明显,可伴有并发症)。

1.4方法患者用美沙拉嗪片3.0g/d,分3次口服,8周为1个疗程。对于急性发作患者,同时给予泼尼松40mg/d。治疗前后均行血、尿及大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疗程结束后7d内给予结肠镜活检。

2结果

2.1疗效标准根据中华医学会消化学会2000年重庆会议标准:①完全缓解:临床症状消失,结肠镜检查发现黏膜大致正常;②有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结肠镜检查发现黏膜轻度炎症或假息肉形成;③无效: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内镜及病理检查结果均无改善。

2.2临床结果完全缓解25例(69.44%),有效6例(16.66%),无效4例(11.11%)。1例急性爆发型合并肠穿孔转外科手术治疗。

3讨论

3.1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3.1.1诊断标准[1]临床表现:有持续或反复发作的腹泻、黏液脓血便伴腹痛、里急后重和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可有关节、皮肤、眼、口及肝、胆等肠外表现;结肠镜检查:病变多从直肠开始,呈连续性、弥漫性分布,表现为:①黏膜血管纹理模糊、紊乱,充血、水肿、易脆、出血及脓性分泌物附着,亦常见黏膜粗糙,呈细颗粒状;②病变明显处可见弥漫性多发糜烂或溃疡;③慢性病变者可见结肠袋囊变浅、变钝或消失、假息肉及桥形黏膜等。钡剂灌肠检查:主要改变为:①黏膜粗乱和(或)颗粒样改变;②肠管边缘呈锯齿状或毛刺样,肠壁有多发性小充盈缺损;③肠管短缩,袋囊消失呈铅管样;黏膜病理学检查:有活动期和缓解期的不同表现。活动期:①固有膜内有弥漫性、慢性炎症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浸润;②隐窝有急性炎症细胞浸润,尤其是上皮细胞间有中性粒细胞浸润及隐窝炎,甚至形成隐窝脓肿,可有脓肿溃入固有膜;③隐窝上皮增生,杯状细胞减少;④可见黏膜表层糜烂、溃疡形成和肉芽组织增生。

3.1.2鉴别诊断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慢性血吸虫病、肠结核等感染性结肠炎及结肠CD、缺血性结肠炎、放射性结肠炎等具有类似的临床表现,在排除上述疾病的基础上,可按下列标准诊断UC。根据临床表现、结肠镜检查3项中之任何一项和(或)黏膜活检支持,可诊断本病。根据临床表现和钡剂灌肠检查3项中之任何一项,可诊断本病。

3.2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及病理改变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虽然尚未完全清楚,但是已知肠黏膜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在UC的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环境因素作用于遗传易感者,在肠道菌的参与下,启动了肠道免疫和非免疫系统,最终导致免疫反应和炎症过程。活动期肠黏膜呈弥漫性炎症反应。固有膜内淋巴细胞、浆细胞、单核细胞等细胞浸润是UC的基本病变,同时有大量的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细胞浸润,在固有膜、隐窝上皮,隐窝脓肿及表面上皮。当隐窝脓肿破溃,黏膜出现广泛的小溃疡,并可逐渐融合成大溃疡。造成组织的损害,使肠黏膜不断破坏和修复,甚至因为癌变。

3.3美沙拉嗪的药理作用美沙拉秦主要是通过抑制白三烯,前列腺素E及自由基的产生而挥抗炎作用,5-氨基水杨酸(5-ASA)是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有效药物成分[2],与柳氮磺吡啶(SASP)片比较,国产美沙拉嗪肠溶片不含磺胺吡啶,系pH依赖性缓释剂,可定向在回肠末段和结肠释出。治疗UC的有效成分5-ASA,在结肠局部发挥抗炎作用。SASP是传统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可控制70%左右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疾病活动和诱导缓解.新的5-氨基水杨酸制剂与柳氮磺吡啶相比同样有效.在其治疗的50%~75%患者中,病情明显改善,而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3]。但是,由于美沙拉嗪价格较贵,对初发型的病例,且家庭状况较差者,建议使用柳氮磺吡啶正规治疗,仍然可以获得较满意疗效[3],只是要注意防止并发症。

参考文献

[1]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06-412.

临床分析论文范文篇10

论文摘要:目的:分析老年患者心房纤颤的病因和临床特点。方法:将本院2002年至2007年146例心房纤颤患者分成2组,60岁以下为非老年组50例,60岁及以上为老年组9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2组患者病因和临床特点。结果:非老年组和老年组中阵发性、持续性和永久性房颤各占46%、38%、16%和11.5%、8.3%、80.2%;非老年组房颤最常见的病因是风心病(32%),老年组最常见的病因是高血压(36.5%)和冠心病(25%);伴心功能不全老年组为56.3%,高于非老年组的28%;随诊6-12个月,老年患者脑栓塞事件发生率(19.8%)高于非老年组(8%)。2组病例抗凝治疗率分别为老年组38.5%和非老年组28%。结论:随着年龄增加,心房纤颤患者心功能不全、持续性、永久性房颤及脑栓塞发生率明显增加。

Keyword:atrialfibrillation,clinicalcharacteristic,old-agepatient

Abstract:Objective:thispaperistoanalyzetheetiologicalfactorandclinicalcharacteristicofatrialfibrillationofold-agepatient.Method:takethe146casesofatrialfibrillationwhichwerecuredinourhospitalduring2002to2007intotwogroups:non-gerontismgroup(patient’sageisbelow60)andold-agegroup(patient’sageisup60).Therearefiftycasesinnon-gerontismgroupandninetysixinold-agegroups.Retrospectiveanalysisalltheclinicaldata,comparetheetiologicalfactorsandclinicalcharacteristicsofthetwogroups.Result:theratioofParoxysm,persistentandpermanenceauricularfibrillationis46%,38%and16%innon-gerontismgroup,inold-agegroup,itis11.5%,8.3%and80.2%.Thecommonetiologicalfactorofatrialfibrillationisrheumaticheartdisease(32%)innon-gerontism,andinold-agegroup,theyarehypertension(36.5%)andcoronaryheartdisease(25%).Theratioofconcomitantcardiacinsufficiencyis56.3%inold-agegroup,itishigherthanthatinnon-greontism(28%).Follow-upsixtotwelvemonths,theincidenceofcerebralembolismis19.8%inold-agegroup,itishigherthanthatinnon-gerontismgroup(8%).theratioofanticoagulanttreatmentis38.5%inold-agegroupand28%innon-gerontismgroup.Conclusion:amongthepatientsofatrialfibrillation,theelderpatientis,thehighertheincidenceofcardiacinsufficiency,persistentatrialfibrillation,permanenceatrialfibrillationandcerebralembolismis.

本文主要分析我院96例60岁以上老年患者房颤的病因和临床特点,并于非老年组进行比较。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所有病例均来自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住院病例,共146例。所有病例均经过心电图证实,其中男89例,女57例。年龄20-93岁,平均年龄(62.5±8.6)岁,年龄60岁以下50例,其中男34例,女16例;60岁及以上96例,其中男55例,女41例。房颤根据“三P”分类方法,按房颤持续时间分为阵发性、持续性和永久性房颤[1],所有病例均能随诊,随诊6-12个月,统计分析。

1.2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

2.1.12组病例相比,老年组有明显病因者明显多于非老年组,P<0.01。其中老年组病因以高血压、冠心病为主(分别为36.5%,25%),明显高于非老年组(分别为8%、6%),P<0.01。而非老年组以风心病为主(32%),明显高于老年组(3.1%),P<0.01

2.2.1发作时伴胸闷,胸痛,心悸,头晕等症状出现率非老年组(94%)明显多于老年组(81.3%)。房颤发作时有心功能不全老年组明显高于非老年组,脑栓塞事件发生率老年组明显高于非老年组,19.8%比8%,有显著差异。老年组房颤类型以永久性为主,而非老年组则以阵发性为主,2组阵发性、持续性、永久性房颤分别为11.5%、8.3%、80.2%和46%、38%、16%。

2.2.22组病例使用阿斯匹林,噻氯匹啶,华法令等抗凝治疗率,老年组为38.6%,非老年组为28.5%。

3讨论:

本资料显示,随着年龄增加,房颤有明确病因者明显增加,老年患者房颤主要病因为高血压和冠心病,而非老年组则为风心病,非老年组患者有相当一部分(34%)无明显病因,随着年龄增加,房颤发作时伴胸闷、胸痛、心悸、头晕等症状,老年组较非老年组为少,这可能与老年患者对症状的敏感性降低,多合并其他疾病掩盖房颤发作时的症状有关。

随着年龄的增加,房颤发作伴心功能不全发生,老年患者明显高于非老年患者,这可能与老年患者多伴高血压、冠心病及退行性心脏病等器质性心脏疾病有关。随着年龄增加,房颤伴左房扩大,左房愈大,左房压愈高,心肌超微结构损害愈重且不一致,心肌自律性和兴奋性传导异常,较易发生房颤[2]。反复发作的房颤快速搏动导致心房重构,从而有利房颤的发生和维持,从而导致“房颤诱发房颤”[3],这可能是老年患者持续性、永久性房颤明显高于非老年患者的主要原因之一。

本资料研究表明,随着年龄增加,脑栓塞发生明显增加,这可能与老年人血粘滞度增高,易形成血栓,另外,房颤使血流更易产生旋转与粗糙内膜摩擦,也易形成附壁血栓,当心衰时,血流缓慢,增加了血栓形成与脱落机会[4]。

另外,本资料所有病例使用阿斯匹林,噻氯匹啶,华发令等抗凝治疗率较低,说明许多临床医生,尤其是基层临床医生对抗凝治疗缺乏足够重视。

参考文献

1.那开究,余开,郑自慧,心房颤动的诊治误区中国临床医生;200129(10):17-19

2.谢英,胡旭东,老年阵发生房颤的临床特点和预期后中华内科杂志;199433(8):516-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