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素质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3-08-08 17:16:48

课堂素质教育

课堂素质教育范文篇1

初中地理教学中的素质教育,注重学生地理素质的提高。地理素质教育由三部分构成,即地理知识素质、地理能力素质和地理品德素质。

1.地理知识素质教育:是指通过地理教学,让学生掌握那些在地理科学知识体系中处在基础地位的知识,它包括初中地理教材中的基本事实、地理概念、地理成因、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等。

2.地理能力素质教育:是指通过地理教学,掌握地理思维能力、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等,能运用地理知识去处理和解决所遇到的地理问题,如小到看地图、辨方向,大到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工业布局等。

3.地理品德素质教育:是指让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和培养能力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道德行为准则,并用于规范其行为的教育。

以上三个层次地理素质教育的构成是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成功的地理素质教育必然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身心、知识、能力、品德等为目的,从内容到形式的全面教育。

二、教学原则

地理课堂教学要很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除了要遵循直观性、启发性、理论联系实际、精讲巧练、可接受性、巩固性等教学的一般原则以外,还要注意体现:

1.整体性原则:使知识、能力、品德教育一体化,克服只抓知识教育而忽视能力培养和品德教育的做法。

2.改革性原则:教师要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学观念,努力改进教学方法,注意成功教育、创造教育、愉快教育、和谐教育等体现素质教育思想的教学模式或教学整体改革经验的运用吸收。

3.多向性原则:要有效地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

4.发展性原则:教师要通过各种地图、直观教具、电教媒体的合理运用和组织各种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智力,增强心理素质,努力培养、强化学习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充分调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持续性。

5.全面性原则:教学要做到面向全体学生,注意转化学习困难生,使每一位学生的地理素质都得到应有的提高。

6.民主性原则:教师和学生要建立起平等友好、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合作性师生关系,形成民主、和谐的氛围。

7.自主性原则:通过地理教学,使学生逐步具备和不断强化独立学习的能力。

8.实践性原则: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实用性较强的学科。教学时要结合课外活动的开展,注意加强教学的实践性环节,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锻炼,学用结合能力得到培养。

三、备课要求

备课是搞好课堂教学的前提和保证。必须认真、扎实地备课和编写地理教案。地理教案的编写应做到以下几点:

1.深钻大纲、教材,确定教学目的

近几年来,初中使用的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地理教学新大纲和新教材,从教育的指导思想、教育功能、体系结构等方面,都做了大的改革。新大纲、新教材的特点:一是教学目的更加清晰明确,条理分明;二是教学内容的安排更符合公民素质教育的要求和学生的年龄、心智特征;三是教学的内容和要求更加具体、明确、清晰,便于师生遵循;四是突出了人口、资源、环境的教育和国情教育;五是技能训练、能力培养更加切实,对教学、评价、考核等问题提出了较合理、明确的建议;六是简化和降低了一些要求,减轻了学生的负担,有利于素质教育的落实。

教师教学时,进一步选择组织教材,把握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采取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安排好教学的全过程。

2.掌握教材层次,编好教学提纲

教学提纲是课堂教学活动具体安排的重要组成部分。编写教学提纲时,要掌握教材结构,分清教材主次,注意内在联系,使之合乎地理学科的逻辑顺序和地理教学法的基本要求。

3.区别教材主次,突出教学重点

通过钻研,教师要从教材内容中找出其主体部分和核心部分,作为教学的重点。还应分析找出重点、难点和关键这"三点"的关系。要善于突出重点、排解难点、抓住关键,带动一般,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目的。

4.把握教学的结构,构思承转和小结

教师要依据课堂的各个环节及其顺序和时间分配,考虑如何引入新课、各个教学环节的承转、各部分的小结和全课的总结。

5.设计教学方法,准备直观教具

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备课时教师要估计到上课时可能出现的情况和问题,发挥好教师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使教学活而不乱、有声有色、紧张有序地进行。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还必须考虑直观教具的选用和设计、制作。教具何时用、如何用,做到心中有数。

总之,地理备课是一项经常、艰巨的工作。这就需要教师认真、细致、周密地考虑各种教育因素,不断地学习、探索,付出辛勤的劳动,克服困难,做到备知识、备能力、备素质的教学步步到位,达到备课的更高要求,以保证上课的最佳效果。

四、抓好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

传统的地理课堂教学结构,多是围绕"组织教学-复习提问-讲授新课-总结巩固-布置作业"的模式。九年义务教育大纲教材的变革和素质教育的实施,当然也给非升学考试科目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必须适应教育、教学形势的变化和新大纲教材的变革精神,重新构建课堂结构。

建立新的地理课堂教学结构,一是要考虑如何把教材中的课文、图像、训练三部分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适时、适当地加以处理;二是研究如何恰当地安排和实施"立纲、活读、勤动、精讲、巧练、细评"几个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其中的"立纲、精讲、细评"以教师的教为主,"活读、勤动、巧练"以学生的学为主。

立纲:是指教师在备课时根据大纲、教材的要求和内容,精心设计建立教学提纲、教学纲目,它包括板书提纲,指导学生读书的提纲等,并做到简洁明了,线索清晰,纲举目张。

活读:是指在教师的策划下,让学生有目的、灵活地读书、读图,较准确地勾画、标注出课文中的知识要点和图像中的重要界线、范围及注记等。

勤动:是指学生在课堂上的动脑、动口、动手的各种活动,它包括上述读书、读图,勾书、勾图,教材中的"想一想"、"读一读"、"做一做",课堂上的问答、讨论、填图、作业训练等。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恰当安排,将活动内容有机地穿插在整个课堂教学的45分钟之内,使学生积极、充实、愉快、有兴趣。

精讲:是指教师对重点难点、易混易错知识的讲解,对地理规律性的概括总结,对学习方法的指导等。教师讲的着力点应在于"画龙点睛",在于释疑解惑,在于精讲讲活,而面面俱到、照本宣科"满堂灌",学生不感兴趣、不欢迎,教学效果也不好。

巧练:是指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巩固强化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启发训练思维、形成各种能力的训练包括答问、填图、读图、"做一做"、完成作业等口头的和书面的练习。教师应精心设计、巧妙安排"练"的材料、"练"的时间,把"练"贯穿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使讲、练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细评:是指学生或教师对学生口答、笔答、训练、操作等练习答案和结果所作的认真、仔细地评析、评价、评讲。教师应抓住一切学生练习训练的机会,引导学生对同学的答案进行评讲或由教师对学生所答进行评析,以便及时弥补知识缺陷,顺利达到学习目标。

课堂素质教育范文篇2

那么如何使素质教育落实到课堂中去呢?我认为应该创设三种氛围。

一、创设融洽、和谐的人际氛围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认为,良好和谐的人际环境是重要的教育因素,它包括一系列的人际关系,其中主要的是师生关系。只有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才能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亲其师而信其道”的心理效应,强化师爱的作用,教师从步入教室开始,就要把微笑带给课堂的全过程,把激励运用到课堂的始终。教师微笑进课堂,以打消学生对教师的惧怕和隔阂心理,在学生面前树立可亲、可信的教师形象。善待每一位学生,杜绝声色俱厉的训斥。批评要准确有针对性、严禁偏心,无的放矢。学生回答问题不正确时,严禁用讽刺、挖苦语言或鄙视的神态对待学生。教师从宣传布上课向学生问好开始眼神、表情、话语、举动都要充满爱意,用自己的形象去感染学生,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创造出一种宽松和谐、相互信任的教学氛围。如教师在授课中出现错误,敢于开诚布公地向学生承认自己的错误,并加以纠正。这样做既显示了高尚的师德,又对学生进行了“身教”。不仅不会被学生“轻视”,相反,教师会在学生中获得更多的信任。古人说的好:“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之,人皆仰之。”

在即将步入21世纪的今天,我们有的教师还常以“圣人”自居,高高在上,一览众“生小,在课上出现错误时,往往不能正确的对待,总能找出自己开脱的理由。更有甚者,还训斥学生,压制学生的不同意见。这不仅有损于教师的形象和威信,而且失去了一次对学生言传身教的机会,使让学生当学习的主人”成了美丽的空话。由此,我又不禁想起前人一句话: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激励,唤醒与鼓舞。而教师放下架子还课堂以民主,视学生为平的等合作伙伴,不正是最好的激励,唤醒与鼓舞吗?因此,我们应当形成这样一个共识: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真正民主、平等、融洽、和谐是我们课堂教学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这种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产生强大的推动力,促进师生一道共同努力完成素质教育任务任务。

二、创设轻松,愉快的心理氛围。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如者。”由此看出,在课堂上要千万百计地创设轻松,愉快的心理环境是提高教学效益的核心。因而在教学中,教师要倾注满腔的热情,架设心灵沟通的桥梁,从学生心理特点和个性特点出发,为他们创造开朗、活泼、进取、向上的心境,以此产生强有力的乐学“磁场”,诱导、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需做到:解放学生的眼睛,解放学生的大脑,解放学生的双手,解放学生的嘴,解放他们的时间和空间,尽量让学生自己观察,动脑、动手、使他们在素质教育的课堂上增强表达能力,操作能力,思维能力,引导他们标新立异,让他们做学习的主人,时间的主人。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始终保持旺盛情绪,愉快心境和浓厚兴趣的进入“书山有路趣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的最佳境界。

心理学家詹姆斯说过:“成功的法则是轻松,而不是紧张。”寓教于乐,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活泼,是语文教学应当努力探索的课题。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采用播放恰当的乐曲,创设情景,启迪学生思维,提高教学效益。比如《月光曲》一课,为了突破难点,教学中可以播放《月光曲》奏鸣曲,使学生如临其境,与作者共鸣,从而感悟到文学所表达的意象,电影是一种综合性的电教手段,有声有形,有色有光,能强烈地刺激学生的感官,引起注意,获得多种感受,强化教学效益。比如《桂林山水》,可以让学生看风光片《桂林山水》。先分放漓江山水,使学生感受漓江水的静、清、绿,体味桂林山的奇、秀、险,并深入理解课文的词句。然后是放全片,给学生以整体感受。通过声像渲染,强化情趣。学生获得知识过程,是从“有所感”到“有所知”,从“有所知”到“有所得”的过程。运用电教手段,教学内容变得形象、生动、直观,所以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光趣和注意力。我在教《白杨》一课时,就采用声声像结合,给学生创设赏心悦目的情景,吸引学生尽快乐入境。把学生带到那一望无际的大戈壁,展现面前的是:画面辽阔,色彩灰黄,天地浑黄一片,空中风沙迷蒙。然后我又在浑黄戈壁图上,沿着铁路线拼贴上一行行高大挺秀的白杨树。教师一边演示,一边感叹:“如此荒凉的戈壁滩上只有高大挺秀的白杨树不屈地生长着。白杨是多么坚强!”这样的教学,为理解白扬和爸爸的品格作了很好的铺垫。为了突出白扬坚强不屈的性格,我又用声像渲染的方法,让学生一边听白杨在风、沙、雨、雪、干旱、暴雨、洪水中的音乐,一边读,一边想象。使他们在脑海中把声音和看幻灯画画的表象联系起来,进一步激发情感,知道白杨是怎样与恶劣自然环境作斗争的,让学生在真切的环境中理解白杨的性格特点,实质上是比喻爸爸服从祖国需要,不畏艰险,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志向。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终于明白了文章深刻的寓意。正是电化教学引起共鸣,才使学生感到学习语文是一种乐趣。

创设轻松、愉快的心理氛围除了上述手段外,还可以采用角色表演,让学生感受乐趣。动手操作,满足心理需要,促进全面发展。续编故事,展开合理想象。动手绘画,深化理解,发展思维。开展竞赛,提高兴趣。总之,让每个学生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三、创设授之以渔的学法氛围。

古人说:“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授之以渔,可享一生。”可见教师在教学中只有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才能使学生受用无穷。因此,要使学生“会学”和“学会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自己的教为学生的学树立榜样,以好的教法促使好的学法形成,做到以教示法,教中授法。教学中,还要善于抓住知识的内在联系,揭示知识的相同点,相似点,进行概括归类,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要善于课内外并举,做到课内打基础,课外得发展;还要进行学习方法的系统讲授和训练,教给学生各类基本的学习方法,合理使用时间的方法,科学用脑的方法等,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其自我学习能力,使他

们终生受益。怎样创设授之以渔的学法氛围呢?我认为要让学生们在愉快中学会学习。我们把课堂教学环节分为“课开始、课进行与课尾声”这三个阶段。在三个阶段中明确五步操作程序。即为:课开始,趣即生——激兴趣,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学习之乐。课进行,趣更浓——铺台阶,引导探知,让学生感受攀登之乐。抓训练,举一反三,让学生感受成功之乐。重小结,找出规律,让学生感受会学之乐。课尾声,趣犹存——求拓展,内外结合,让学生感受再学之乐。重视趣味性是愉快教学的关键。趣味性必须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基本步骤是:“激趣——探知——训练——归纳——扩展。”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结合课题,课文内容或问题,发掘以趣激学的因素。在教学中可通过画面、幻灯、录像、小品、游戏、实物道具和绘声绘色的文学语言这些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来再现教材提供的情境,使学生感到有趣,爱学。如三年级语文《葡萄沟》一课,教师把课插图放大,问学生“你们在图上看到了什么?你喜欢图上的什么?”接着老师又问同学你喜欢“葡萄沟这个地方吗?你想知道葡萄沟为什么有名吗?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一课。”学生看得兴奋,听得认真,吸引了他们想学,乐学。

教师根据教材特点,注意挖掘教材内在情趣,引导学生思考、理解与掌握,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动探索的精神。二年级语文《我要的是葫芦》这课,教师先引导学生看图,提问:“你们觉得这果葫芦长得怎么样?找一找书上写这棵葫芦的句子读一读。”然后教师又拿出第二副图,问学生:“没过几天,这棵葫芦怎么了?”教师没有让学生急着回答,而是引导学生边读边思,学生在一边找一边读,边读边思中,感受到了攀登之乐,由于在引导探知中,引发了学生思维上的兴奋点,因而学生的智慧潜能(观察力、思考力、理解力)和主动探求知识的能力在课上得到了充分的调动。在一扶一放的指导、引导下让学生感受到了成功之乐,会学之乐。

教师在“三段五步”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中,融进并接受了“兴趣教学”的教育思想,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教师的教学注意力开始引向设计多种多样的让学生想、学、做,让学生先去发现,有自己创造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开始注意让学生听觉、视觉、触觉一起活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调动了学生学做学习主人的积极性。

课堂素质教育范文篇3

关键词:素质教育数学教育数学课堂教学

1引言

当前我国教育正处在由应试教育逐步转向素质教育的过渡阶段。初中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的更新无疑是一个重要方面。数学教育在素质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数学教育中强化素质教育,既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也是完善学科教育体系所必需。素质教育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体现,是摆在数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而数学课堂教学是完成这一任务的重要场所。要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就必需在课堂教学中加强素质教育。

2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处理好基础知识教育与能力培养的关系

素质教育的最终要求是学生既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又具有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素质教育中,必须既重视知识教育,又重视能力的培养。回顾过去,我们只重视知识教育,而忽视能力的培养,其结果是我们的学生学到的知识是“死知识”,不能灵活地运用知识。从这一角度讲,在对学生进行数学教育时,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数学基础知识教育是素质教育所离不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等。这“三基”是掌握数学技能技巧的源泉,是进行正确思维的工具。只有把这些知识透彻理解,熟练掌握,才谈得上对学生进行各种能力的培养,才能进行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必须扎根于基础知识的教育中。否则素质教育就会变成空中楼阁、无米之炊。

3改革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强化素质教育

课堂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阵地,也是学生学习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场所。当前,数学课的学时少,任务重,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同时又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这是我们数学老师亟待解决的一个课题。过去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体,整节课都是老师在上面讲,学生被动地在下面听,实行满堂灌。而数学中的很多内容很抽象,学起来枯燥无味,所以很多时候是老师在讲台上讲得眉飞色舞、喉干舌燥,学生在底下昏昏欲睡,这样既没有使学生学到知识,更谈不上能力培养。要解决这一问题,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必须进行改革,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加强素质教育,应注意以下五个环节。

3.1学生预习

数学课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每堂课的教学内容多。通过预习,同学们事先了解本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让他们带着问题去听课,这样就可以使他们变被动听课为主动思维,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2教师复习

教师复习应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评讲学生上次的作业。学生课后做作业是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学习、巩固知识、训练能力的重要手段。所以,对学生的作业,笔者每次都是全批全改,指出作业中的典型问题,对于作业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在上课前做一评讲是十分必要的。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通过教师对错误的评讲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记忆,提高学生进行正确思维的能力。其二是对上次课的教学内容进行简短的复习。教师在复习时,不一定要花很长时间,可以是三言两语,关键是要从复习前面内容的过程中,提出问题,然后顺利过渡到本次课的教学内容上来,要注意知识的衔接。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印象,又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3教师的课堂讲授

在课堂上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意识,具体讲授时应抓住重点,采取启发式、主动式等先进的教学方法,应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维的意识。

首先,教师在课堂讲授时,应根据本堂课的教学内容的特点,结合学生实际,确定素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力求自然、贴切,要把重点放在概念、定理的形成过程中,而把计算能力、计算技巧的训练放在次要位置。教师讲授概念的形成过程,是在教会学生如何分析、归纳、抽象客观事件的过程。这样既传授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其次,教师在讲授时,应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缺乏独立思考的训练,而启发式教学,是由教师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通过不断地提出问题,然后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线索,直至最终解决问题,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使他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思维,加深了记忆;同时,也使他们在听课过程中,学到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3.4教师应结合多种教学法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教师应注意自己的教学方法。好的数学教学方法应当是强调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方法。

3.4.1发现式教学

由教师提供一些预备知识,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思考、引申、发挥的空间,让学生去积极探索,从而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并验证假设,进而自己获取知识的方法。这就是发现式教学。发现法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素质大有裨益。不妨引导学生在做各种类型的练习时,自己去发现问题、总结规律。这样,学生对自己总结出来的规律印象深,且计算中出错率较低。

3.4.2发散式教学

发散思维即求异思维,运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方式解决问题。教学时适时地采用这种发散式教学,能使学生逐渐变得敢于联想,敢于突破条条框框去标新立异。

3.4.3分析式教学

分析教学是指教师引导学生从“未知”出发,逐层深入地分析找出“需知”,逐渐靠拢到“已知”,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3.5学生课堂复习

教师每次课都应安排几分钟时间,让学生对本次课所学的知识进行消化、吸收,让他们归纳、总结本次课的重点、难点。开始时,教师可以加以引导、提示,经过多次训练后,使同学们养成习惯,然后慢慢地过渡到让他们自己归纳、总结。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归纳、综合的能力,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课堂素质教育范文篇4

一、课堂信息传输中的教师地位

“传道、受业、解惑”这个教师职责的传统理论,是我们长期奉行的职业准则,它虽然跟素质教育不构成矛盾,但是一味地让教师守旧在这个标准上,恐怕达不到素质教育的目标。课堂是信息传输的主阵地,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这个主导作用具体体现在教导学生系列化的学习,正如有人提出的“授之鱼,不若授之以渔”;如何将深奥的道理,浅显明快地展示给学生,这应该是以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前提的。我们教师在教与学的活动中,不能执着于课堂信息的灌输,也不能认为传授知识是教学的全部内容。我认为教师的任务是在课堂信息传输中成为导演或传输体。教师首先应准确而有机地把握学生的特点,即在备课(指备学生)、实施教学方案时,把每个学生的自我爱好、态度和思考能力、判断力,表现力有机地综合起来,使学生信息的接受、知识的理解、自我技能的形成融为一体,成为一个连续的有机整体,最终能够使学生接受准确的信息,并对这些信息归类、综合、演绎、类比,获得知识技能,提高素质。其实,要真正地做到这一切,并非一件轻松的事,这要求教师应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高超的引导学生学习的教育艺术,造就高素质合格人才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教师任重而道远。

二、课堂信息传输的终点和增长极—学生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他不仅是课堂信息传输的终点,更重要的是他们是知识信息的增长极。我们传统的教育只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就认为是完成了任务。其实不然,因为我们教育的对象,信息的接受者是有各自的“学力”,有不同的个性,是发展的具有创造力的一个个鲜活的人。当信息传输到他们的脑海中之后,首先被接受,被消化,但更重要的是增长、创造。学生是课堂信息传输中的增长极,有了这个增长极,才有了科学文化知识的发展,才有了社会的进步。人类对现有的科学文化不仅在于继承,而且更应当立足于发展、创造,这也恰恰是素质教育的目的和归宿。素质教育要以学生为本,立足于学生本性的教学,让课堂信息的传输自动化、兴趣化,让学生主动地有效地接受这样的教育。通过课堂教学,传输给学生钻研的精神,创造的能力,开拓勇气,进取的力量。让课堂教学成为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切实促进素质教育健康发展。

课堂素质教育范文篇5

摘要:中国的现代教育是上世纪初开始的。先学,后学英国,再学苏联,而根子始终扎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上。“应试教育”的阴影笼罩着中国大地。

1992年,一部分数学教育工作者提出了“素质教学教育”的设计,界定了数学素质的概念,从学术上构筑了数学教育的改革蓝图,之后数学教育界也在逐渐实践,形成了一系列素质教育的新观念[1]。“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将“应试教育”转化为“素质教育”,把“知识传授”转化为“能力培养、智力开发”,提高中学的数学教学质量,“数学的素质教育”或者说“数学素质的教育”便成了广大教师的实践目标。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学的主阵地,提高学生的素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在众多教学改革中,课堂教学的改革是最为重要的,可以说,数学的素质教育在课堂,如何让学生的学习活动有机地注入到学科知识的自主学习之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的兴趣,以形成学生主动发展的动因,提倡让学生通过观察,不断积累丰富的表象、感性认识,让学生在实践感受中逐步认知知识,为学好数学、发展智力打下基础,真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数学素质[2]。

一、重视教学的模式

时代呼唤数学教育的改革,的确,数学素质教育已势在必行。一位美国学者曾尖锐地指出:“现行的数学教育,在贻误一代青少年”。事实上,许多青少年因为数学的“拦路虎”而失去继续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素质教育应使学生全面发展,上海关于数学教育的行动纲领明确地指出“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标志着数学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满足学生的需要,注重学生的发展。教师应尽可能地配合新教材,采取低起点,多层面,具体化,现实化,分散难点等的方法,运用多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如“层次教学法”、“四环递进教学法”,它有层次地实现课堂教学,具体而言,第一层展现本课时的全体知识点;第二层攻克本课时的重点;第三层解决本课时的难点;第四层深化本课时的内容。广泛地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做到师生互动。

此外,“整体教学法”、“范例教学法”等也有其妙,许多事,讲一般道理很枯燥,而举一个例子,马上清楚了;“数学以解题为特征”。“问题解决教学法”也是流行的模式;“发现式教学法”、“学生建构为目标的教学法”等等。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地选择恰当的教学模式,以至创造出新的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二、重视过程的教学

数学的素质教育,绝不是“应试教育”中数学知识的传授,故不能将重点放在数学知识的层面上,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数学的能力,使学生掌握数学思维,数学方法,甚至数学文化。所以,不但要重视数学结果的教学,更重要的是重视数学的过程的教学。

一方面是数学家的思维,创造,推理等的过程,在教材中,这些过程有的已被过滤成了捷径,就是这样的捷径,有时也被教师所忽略,这是相当可惜的浪费。所以,数学家的数学思维过程要有所重现才好。

另一方面是教师的思维过程,也应当揭示给学生看,学生是来向教师学习的,不是来看教师表演的,结论再精彩,也是教师一个人的,要使学生真正学好数学,必须将数学结果与数学过程一道上,才使学生真正有所收获。

再一方面是学生的思维过程,也是相当宝贵的教学资源,不可浪费和忽视,特别是高中生,更富于创造性,其思维方法也特别便于同龄人接受,是引诱学生讨论、参预、探索的良好开端。

在教学中重视上述三种过程的揭示,可以帮助学生弄清数学知识、技能、原理、思想、方法的来龙去脉,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为以后的应用创造条件,同时可以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使学生有一个展现自己才华的机会,学生的创造欲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满足,进而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水平,甚至其它水平,这才是素质教育啊。公务员之家

三、重视教案的设计

教案的设计是教师工作的主要内容,务必把它做好,做精,尽管这相当难,但也要这样努力,事实上,一堂课上得好不好,教案的好坏是关键,所谓“台上一刻钟,台下十年功”。作为一个优秀的教师,一定要认真备好每一节课,设计好每一个教案,每一个教案都要花费尽可能多的精力,学生的资料不在多,教师的资料不能少,从各种资料中去搜集和整理一些重要的信息,给学生用,用教师的劳动去减轻学生的负担,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

一则优秀的教案,应与该课的内容,受教的学生,所选择的教学理念、方法等完美结合的。

课堂素质教育范文篇6

21世纪是以知识经济为主要特征的世纪,是创新的世纪,是激烈竞争的世纪。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是素质教育的最高层次。课堂教学作为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更应加强这方面的探索。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几点认识。一、课堂民主,师生和谐在重视培养创新能力的课堂上,教师必须在明确学生主体的前提下,结合学科教学任务的要求和教学活动性质的特点,放弃权威思想,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方案。使课堂变为师生的互联互动阵地。教师与学生要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以深沉而持久的师爱创设民主、和谐、积极、开放的课堂气氛。尤其是学生在课堂上出错时,教师更要以宽厚与亲切相待,而不是讽刺、挖苦,不耐烦。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在这方面为我们做出了榜样。于老师说过:“我最喜欢发言错的学生,因为对于教育者来说,这恰恰是一笔财富。”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一次公开课上,有一个学生读课文时有一个地方总是出错,试了三遍后,连他自己也失去了信心。于老师却鼓励他说:“不要紧,三遍读不好,我们还有第四遍、第五遍……我相信你一定能读好!”信任和期待使奇迹得以产生,学生读通顺了句子,满面欣喜地落座,其余学生甚至听课的老师也不禁为之鼓掌。多么可贵的“还有第四遍、第五遍……”它使学生消除了紧张、畏惧,鼓起了学生勇于探索求知的信心。二、重视质疑,鼓励探究孔子说:“学源于思,思起于疑”,亚里士多德也说过:“发现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因此,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善于发现疑问,并积极探究解答,是培养创新能力不可或缺的手段。在执教《田忌赛马》一课时,我引导学生利用教具,演示了第二次赛马的经过,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过程中弄清了田忌获胜的主要原因:同等级的马相比,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马快不了多少:就在我为顺利突破了教学难点而感到松了口气时,一名学生突然举手发问:老师,我觉得课文中不应用“胸有成竹”来形容孙膑,因为在第二次比赛时,齐威王在胜了第一场后,如果注意到田忌调换了马的出场顺序,也调整对策:用下等马去对田忌的上等马,用中等马去对田忌的中等马,这样齐威王在第二次赛马中输一场赢两场,仍然获胜,所以我觉得说孙膑对获胜“胸有成竹”是不恰当的。“一石激起千层浪”许多学生立刻对这一问题表现出了热烈的关注。我马上意识到这正是让学生自己读书解决问题的大好时机,于是我又把这个“球”抛给了学生,鼓励他们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经过激烈的争论,学生终于从“得意洋洋、轻蔑”等描写齐威王表现的词句上认识到:齐威王已经被一连串的胜利冲昏了头脑,即使他看到田忌调换了马的出场顺序,也不会在意,更不用说去思考对策了。孙膑正是从齐威王的神情、语言中揣摩透了他的骄傲心理,再加上对参赛马匹作了仔细观察,心中确实对第二次获胜充满了信心,用“胸有成竹”来形容孙膑,非常恰当。在这一质疑、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深刻认识了孙膑的足智多谋,也体验到了发现和探索的乐趣。三、赞赏求异,欢迎挑战在鼓励学生质疑问难积极探索的同时,我们还应该激发学生大胆求异,积极进行思维发散,敢于向书本和现成答案发难,敢于向同学、向老师、向权威挑战。多问“真是如此吗?”“只是如此吗?”并去积极探索。对学生即使不恰当的驳问、发难和新解,师生不能嘲讽,对其胆量意识和精神要给予充分肯定,热情鼓励。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应该成为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如我在教《捞铁牛》时,当学生了解了怀丙和尚所使用的方法后,我让他们想想:如果让你去捞,你会怎样做?有一个学生思考后回答:“如果我去捞,我会再加两只船,捞的时候,把沙铲到空船里,这样河里就不会增加泥沙了。”多么可贵的环保意识,你能说这不是创新的火花在闪烁吗?我当即肯定了他的想法,并鼓励同学们都向他学习。又如,在教学《海底世界》时我正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描写海底奇异景色的句子时,一个学生突然指出,把游动的深水鱼发出的光点比作星星不合适,我立即表扬了他这种敢于向书本挑战的的精神,并让他讲出理由。他大声说:天上的星星乍看上去是位置不变的,而深水鱼是流动的,所以不合适。经他一说,师生都深有同感,于是我们师生一齐讨论这个比喻怎么写才合适?有的说:像夏日飞舞的流萤,有的说:“像节日的夜晚小朋友手脖上带的萤光灯……”学生们沉浸在创新的快乐中。四、借助教材,训练想象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它包含着世界上的一切。”这里的“一切”,当包括着世界上已被创造出来的或已被发现的,也包括那些还未被创造出来的或未被发现的。现代科技的发展证明,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因此,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在创新教育中是一项非常关键的内容。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大力运用语文学科这一独特优势,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一是结合课文叙述进行想象,二是根据课文原文进行创造性复述,改写,三是给课文进行续写,四是进行想象作文。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式与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但总的说来,培养创造性的思维是关键,只要教师在课堂上能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善于发问、敢于挑战,并培养他们丰富的想象力,我们的课堂必将成为培养创新能力的摇篮,展现创新魁力的舞台。

课堂素质教育范文篇7

关键词物理课堂思品素质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道德素质教育安全素质教育

中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学方针,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根本综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并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奠定基础。其中关键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目的,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任务。

提高全民族素质,分为提高整个民族的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和劳动技能与审美素质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也是物理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

在物理教学中的思想品德素质教育,是向学生传授正确的思想政治观点和共产主义道德规范,培养学生形成良好和完美人格的教育。具体包括政治素质教育、思想素质教育、道德素质教育、法制素质教育。思想品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是青少年个体发展的主导因素,它对学生其他方面素质的发展起着方向和动力的作用。

(一)物理课堂中的政治素质教育

政治素质教育是指爱国情怀、民族、阶级、社会、国家、国际关系等立场和态度方面的教育。

在物理课堂中我结合课本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在讲《声现象》这一章后我就向学生们介绍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是明清两代皇帝每年祭天和祈祷五谷丰收的地方。天坛以严谨的建筑布局、奇特的建筑构造和瑰丽的建筑装饰著称于世。特别是回音壁、三音石、圜丘三三处有非常美妙的声音现象。回音壁呈正圆形,直径65.1米,厚0.9米,墙面光洁平整,如果两人分别站在东西两侧墙根,面向北低声说话,就像听电话一样清晰。原来,墙面内圆,表面又极平滑,声波沿墙面有规则地连续反射前进,传到对方所站的地方,所以能听得很清楚;三音石是皇穹前石陛下甬道的三块石板,会产生人间私语天闻若雷的回音现象,站在第一块石板上发一声,可以很清楚地听到一声回音;站在第二块石板上发一声,能有两次的回音;站在第三块石板上,就能有三声回音。原来,围墙是正圆形,每块石板距四周墙壁距离不等,发声的位置不同,所以能听到次数不同的回音;圜丘坛在天坛南部,坛中心的圆形石板,叫天心石,站在上面高喊或发出敲击声,周围即起回音,自己听起来声音很大,好似一呼百应。这充分显示出我国古代高水平的建筑声学和建筑工艺。

再如在讲完磁现象这一节后,由磁的指南性向同学们介绍我国的古代的四大发明,使学生知道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纸张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人类现代生活时刻离不开纸张);印刷术(发展过程:手抄→雕版印刷→活字→激光照排→电脑打字);指南针(辨方向,用于航海、航空、地质堪探等);火药(用途:军事、工程建设)。使学生知道四大发明是我国劳动人民的长期劳动中集体智慧的结晶,为人类的进步世界科学技术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神六”返回后,我结合课本内容,在一次考试中出了如下一道试题:

2005年10月12日上午9时“神六”载人飞船腾空而起,飞船升空时速度不断增加,这时它受的平衡力(选填“是”或“不是”);飞船绕地飞行过程中,宇航员聂海胜和费俊龙处于失重状态,他们的质量(选填“变”或“不变”),他们惯性(选填“有”或“无”);飞船于2005年10月17日凌晨4时33分安全着陆,共绕地飞行了约76圈,飞船绕地飞行过程中以地面为参照物是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从这道题中告诉同学们:中国第二艘载人飞船“神舟六号”成功着陆,标志着中国航天科技的又一次突破。这对进一步提升中国国际地位,增强中国的经济、科技、国防实力和民族团结具有重大意义。这样成功的航天项目增加了中国民众的凝聚力,让民众对国家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潜力更加充满信心。

这样从我国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成就,讲述祖国和家乡建设的发展前景及国家对青年一代的殷切期望,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增强同学们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号召同学们为祖国和家乡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和奋斗。

(二)物理课堂中的思想素质教育

思想素质教育是指责任意识、思想信仰、信念追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处事方式、行事原则等方面的教育。

我在讲《光的传播》这一节时是以一个故事开始:一场大雪后,有父子俩走在雪地上,父亲指着前方的大树说:“孩子,你看前面的大树,我们从这走到大树前,比一比谁走的脚印更直。”儿子说:“好,爸爸,我肯定走的比你直。”当父子俩走到大树前时,儿子回头一看,他惊奇的发现他爸爸非常的直,而他自己的脚印却是弯曲的。儿子问:“爸爸,你的脚印怎么这样直?”让同学们也带着这个疑问进入课堂。

在讲完光的直线传播后,我再接着把故事讲完,爸爸说:“孩子,爸爸在前进的路上眼睛一直看着这棵大树(光的直线传播),而你是怎样的呢?”儿子回答说:“我刚才东张西望的。”

我接着告诉同学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同样要有一个目标,因为人生的目标指引着我们的生活方向,影响着我们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决定着人们一生的价值目标和生活道路。有了人生的目标我们才不会走弯路,有了人生的目标,我们才有努力和奋斗的方向,我们的一生才不会虚度。并要求同学们思考以下几个问题:人究竟为什么活着?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人应当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应当使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等等。

最后我要求同学们把自己人生的目标(可以是学期或学年的)制订好,并放入各自的《学生成长记录袋》中。

(三)物理课堂中的道德素质教育

道德素质教育是指遵守各种社会道德规范的自律品质、奉献精神、合作精神、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以及对中华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发扬。

在讲完杠杆后,我向同学们提出一个现象:当你们与父母抬重物的时候,你们的父母是把重物移向你还是他们自己呢?(因为学生是农村的孩子,基本上都有这样的经历)为什么?(为了使孩子们承受更小的力)

从这件小事情就可以看出父母亲是多么的关爱自己的孩子,当孩子病了时,我们的父母亲痛恨这个病为什么长在他们自己的身上。但父母亲的爱又岂止是这些呢?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永无止境的,可同学们,你们对自己的父母有过些许关心吗?请同学回答三个问题:1.你知道你爸妈的生日吗?2.你爸妈最喜欢吃什么?3.在你记忆中,爸妈对你所做的哪一件事而感动过?

第一个问题知道的很少,有一位同学记住了爸爸的生日,是由于爸爸的生日与他的生日只隔一天。还有一位同学记住了自己爸爸的生日是正月初一日。第二个问题知道的同样很少,同学的理由是没问过。第三个问题还是只有极个别的同学能说出来。

针对这一现状,我决定召开以“感谢父母”为主题的班会。班会课上同学们轮流发言,结果平时嘻嘻哈哈的同学们都流下了眼泪(我同样被同学的情绪所感染),并表达了自己的决心,班会课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我又趁机向同学们提出了两个要求:1、向父母说出“谢谢”。2、给自己的父母写一封感谢信。

在进行《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和《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时,我向同学们介绍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也是社会公德的基本内容之一。它涉及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保护环境不仅仅是指讲究公共卫生、美化个人生活环境等,还包括减少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能源等广泛内容。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不多,保护环境对于可持续发展,维护子孙万代的根本利益,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在讲《光的反射》时,由课文中的文字和课堂演示:如果你在一块平面镜中看到了另一位同学的眼睛,那么,不论这个平面镜多么小,你的同学也一定会从这块平面镜中看到你的眼睛。从“你看见我,我看见你”到“你的眼中有我,我的眼中有你”,再引申到“你尊重我,我也尊重你”。告诉同学们人与人的交往要“互相尊重”。

(四)物理课堂中的法制素质教育

法律素质教育是指对相关法律的学习、理解、遵守和运用,加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物理课堂中的安全素质教育

安全重于泰山,防范胜于救灾。在全国进行安全专项运动时,我们更应该防止事故的发生,因此为了减少此类事故的发生,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在讲述电路的短路情况时,应提醒学生注意短路时电路中的电阻很小,电流很大,超过电路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时,易引起火灾。例如1980年11月21日,美国内华达州的米高梅饭店发生的一场震惊世界的大火,死85人,伤679人,经济损失约1亿美元,起火的原因就是电线短路;1994年12月8日,新疆克拉玛依发生的悲剧,夺去了325个宝贵的生命,其中,中、小学生有288人,另有130人重伤。依据这些血的教训教育学生在连接、检修电路是,正确操作、细心谨慎,避免引起短路,防止发生火灾。

在讲解用电常识的时候,应讲述电击伤的原理,当通过人体的电流超过30mA时,会使人感到剧痛,甚至神经麻痹,呼吸困难,有生命危险;电流超过100mA时,只要很短的时间就可以使人窒息死亡。电击伤还与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有关,电流通过心脏的危险性最大。造成触电的原因多数情况是直接或间接接触带电体,因此教育学生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不用手误触各种带电的电器裸露处、不用湿手接触开关,不在电线上晾晒衣物等。

在讲解惯性现象时,介绍行驶中的汽车和自行车刹车时,由于惯性不能立即停下来,即使是紧急刹车,也要向前运动一段距离才能停下。惯性是造成许多交通事故的原因,因此对机动车辆行驶行驶都有最高限速,骑自行车时不能骑的太快,这都是为了避免由于来不及停车而造成交通事故。

在讲解光的反射时,介绍在夜间行驶的汽车,车内开灯的话就会使车内的物体在司机的前档玻璃上成像,司机会把这个“像”当成是车前的物体,且看不清前面的路,就会容易出现交通事故。因此为了保证行车安全,汽车在夜间行驶时,车内不允许开灯。

物理学科与生活联系密切,很多内容都与安全教育有关,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材内容,运用具体事例,渗透安全教育,使学生既深刻理解了物理知识,又加强了自我防范教育,规范了日常行为,培养了安全意识,有效避免了伤害事故的发生,让安全教育从小抓起,让安全意识从小树立,让安全思想深入人心。

课堂素质教育范文篇8

关键词:思政课堂;高职学生;思想素质教育

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强调了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推进教育改革的重大意义。[1]高职学生作为社会的主力军,他们的思想素质水平,不仅影响个人今后的发展,更加对国家长治久安、民族复兴、国家崛起起着一定的影响作用。高校作为教书育人的主战场,传授专业知识是主要任务,落实素质教育是根本任务。因此,笔者所在院校将思政教育引入课堂教学,紧紧围绕国家和区域发展需求,结合学校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的思政课堂。通过深入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让学生通过学习,提高思想素质,掌握事物发展规律,丰富学识、增长见识,努力成为全方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

1思政课堂的内涵

学校人才培养是以育人和育才二者相结合为目标,思政课堂不是把思政教育生搬硬套到专业教育的过程中,而是以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以各专业教学标准为指南,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法规意识、道德修养等思政内容供给,将中国梦的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法律法规、心理危机及健康状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教学中。不同专业,其思政内容也各不相同。目前高校设立的专业一般有文史哲学类、经管法学类、理工学类、农学类、医学类、艺术学类、教育学类。因此要深入梳理各专业课教学内容,结合人才培养方案,确定各专业的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相关课程的思政元素,有机融入专业课程教学,达到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的育人效果。不同类别课程,其思政内容也必不相同。公共基础类课程的思政内容主要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具体包括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培养科学精神、提高法规意识、增强安全意识、培养奋斗精神等方面,使学生具有健康体质、健全人格、坚韧意志以及创造创新活力。专业类课程的思政内容主要是根据不同专业的育人目标,从不同学科专业的特色和优势出发提升学生在知识体系中所具备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具体包括加强专业课程的广度和深度、增加课程的人文性和时代性。实践类课程的思政内容主要是注重学生的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具体包括增强创新精神、培养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激发创造意识、锻炼创业能力、巩固劳动精神、锤炼意志品质。

2思政课堂对高职学生思想素质教育的影响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高校课堂教学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指导意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湖北省委高校工委《关于严格高校教师管理严格高校课堂管理的通知》,通过“课前三分钟”将思想政治教育的七个方面融入课程教学中,使育人和育才同向同行、协同发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2.1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在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3]在学生的思想素质中,政治立场的正确性、理想信仰的坚定性显得至关重要。现在的高职学生大多都是“00后”,正处于互联网时代经济快速发展阶段,社会结构转型之快、竞争压力之大,矛盾和冲突的加剧必然对他们的思想素质产生较大的影响。要想使他们具有相对稳定的政治理想、政治信念、政治态度和政治立场等基本品质,思政教育不仅依靠专门的思政课程,更要融入各专业课。通过思政课堂的教育,加强学生对党的理论方针政策的认识,包括党的精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治国理政思想、中国梦、强军梦、教育梦、青年梦等,引导学生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鼓励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地理解人生和事业的意义[4]。2.2法律法规、党规党纪、校规校纪。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作为普通公民,应遵守国家制定的一切法律法规;作为党员,应遵守中国共产党的党章及各级各类条例、准则;作为学生,应遵守学校制定的各类规定、纪律。目前的高职学生,普遍存在法律法规意识淡薄的现象。“马加爵事件”“复旦投毒案”、校园贷、电话诈骗等事件恰恰证明了这点。很多学生因为不懂或者不知道,在社会生活中不能判断自己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或者有些学生明知道不能做,却还要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做出违反校规校纪、法律法规的行为。有的学生在受到伤害后,也不懂得使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丧失了应有的保护。通过思政课堂的教育,加强学生的法律意识,普及法律常识,树立依法治国的法规概念,避免学生出现违法行为。2.3社会公德。学生的社会公德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而是从小学到高中,从家庭生活到学校生活,在各个方面的影响下逐渐形成。因此,每个学生的社会公德都不一样,但是高职人才培养的思政教育目标是一样的。目前的高职学生中存在穿着拖鞋进课堂、端着餐食去上课、破坏公共设施、抽“游烟”、丢垃圾等不良的违反社会公德行为。为遏制不良行为的扩散,思政课堂须从新生入学开始,将理想信念、文明礼仪、励志成才、诚实守信、心理健康、法纪法规等多方面融入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社会公德教育,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表现,并将遵规守纪、志愿活动、诚信实践、团队协作等纳入每学期的综合素质测评。唯有将这每一步都做对做好,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立德树人。2.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作为文明古国,其传统文化包罗万象、内涵丰富,许多短而精的名言警句都是古人智慧的结晶。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有助于我们走好人生路程,有助于提高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然而随着国际化的发展,不知从何时起,圣诞节的氛围不亚于元旦节,很多学生愿意为万圣节置办服饰,却不会制作端午节的粽子。中国的很多优秀传统文化犹如世界的稀有动物一样,日益消失。因此,思政课堂将从中国优秀“百家”思想、健康民风民俗、乡规乡约、传统节日等方面,重拾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增强学生作为中国人的文化自信。2.5时代精神。时代精神具有较强的引领作用,它是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集体意识,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和推动作用。时代精神不仅是引领时代进步的潮流,还是社会进步发展的风向标,是社会的主旋律。通过思政课堂,从老一辈革命家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到助力生产的“铁人精神”,再到科学工作者“两弹一星精神”“航天精神”,以及运动场上的“女排精神”和各行各业的改革创新精神等,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学生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时代精神,并将此精神融入自身的思想素质中。2.6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一种知识体系,更是一种思考方式。通过对科学知识体系的学习,发现自然现象,进而提出相应规律,再结合更加精确的观察来检验这一规律。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科学精神与一个人掌握的科学知识多少并非成正比关系,高级知识分子也可能并不具备足够的科学精神。因此,我们通过思政课堂,引入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以及客观理性精神,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精神,远离迷信、反对邪教,客观认识科学与哲学、文学、艺术、宗教一样,都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2.7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人们在制作或工作过程中追求精益求精的态度与品质,是各行各业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高职学生毕业后终究是要走向社会,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来开展职业领域的专业活动,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不断地丰富和拓展知识体系,并形成与职业相关的行为规范。质量是企业生存的保障,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通过思政课堂,要大力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因为它体现了对社会、公众的高度负责和极致关怀的人文精神,是工匠精神的价值体现[5]。

3结语

高职教育首先是育人,然后才是育才。高职学生的思想素质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也不是一门课、一本书就能囊括所有。因此,在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理论的同时,将上述七个方面的思政教育融入其中,既提高了学生的思想素质水平,又能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起到促进作用。思政课堂的新的教学模式,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提供了新思路。

参考文献

[1]出席全国教育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EB/OL].(2018-09-10)[2020-06-23].

[2]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EB/OL].(2020-06-05)[2020-06-23].

[3]叶华光,吴金定.当代高职学生的素质结构特点及素质教育策略研究[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20):20-25.

[4]王义遒.深刻领会积极做好“发展素质教育”[J].中国大学教学,2018(1):31-37.

课堂素质教育范文篇9

一、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学

在课堂上实施素质教育应克服重结果轻过程的倾向,在教学上可设置理论著或实践中

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新知识来龙去脉的背景材料展现出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这要求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有足够的能动活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能动性,使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充分活动,既能够认知、理解、探索和创造,又能得到体验、交流和表现。如概念的学习分几个层次:

(1)直接性理解:即对数学语言、符号的理解能用语言准确地表达数学概念,能识别概念的语言描述正确之处;(2)解释性理解:即对数学概念内在联系的理解,能理顺概念间的关系,深刻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能把握概念产生的过程,揭示概念间的联系等;(3)推断性理解:在充分理解数学概念的基础上,能对有关数学对象作出个人推断;(4)创造性理解:能摆脱有关材料的束缚,对数学概念提出创造性理解;拿绝对值来讲:(直接性理解)(1)绝对值|a|.(2)|a|≥0。(3)|a|是数a所对应的点a到原点的距离,故|a|是非负数。(解释性理解)绝对值可看是距离|a|≥0。(推断性和创造性理解):

有理数集Q实数集R

|a|=a2aA>o|a|=oa=o-aa<o|a|=a2aA>o|a|=oa=o-aa<o

上述内容也可用一表格来概述:

给出定与原认

义(揭知结构区别于将新概

示本质分类建立联辨认原有认强化念纳入

属性、比较系明确知结构已有的

名称和新概念中某些认知结

符号)的内涵概念构

外延

二、要注重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能力是符合活动要求、影响活动效果的个性心理特征。而数学能力应具备数学特点。

数学能力是指通过思考,采用比较、分析、综合、概括、联想,把原认知结构中的知识技能进行组合再组合,从而主动构建起新的认知结构。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素质的核心。因而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过程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上。诸如,教会联想培养思维灵活性,运用同类题型培养思维的深刻性,用分类讨论思想培养思维的严密性,用一题多解培养思维的广阔性,用逆向思维培养思维的批判性,利用选择题培养思维的敏捷,采用归纳猜想方法培养思维的创造性。教师应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发挥学生的表现力。

如:在学习“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推论时,归纳起来遇到两个特殊图形:

AAB

BC

DECD

图(1)图(2)

我们形象称图(1)是“金字塔”,图(2)是“8”字,针对上述两图形,举出下例来一题多解:

例:已知:如图(3),在ABCD中,E为AB的中点,G是对角线一点,且AG:GC=1:3,EG的延长线交AD于F,求的值

AEBAEB

FGFGM

DCDC

图(3)图(4)

M

AEAEB

FGFGM

DCDC

图(5)图(6)

AMEBAEB

FGFG

DCMDC

图(7)图(8)

学生很容易想到从点E、点F、点G作特殊图形得到5种解法,这样提出问题,从变换的角度来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虽然多个角度去观察问题、解决问题,但基础知识点只有一个。经过长期实践,学生的素质会有大幅度提高。

三、重视数学思维方式教学

正确数学思维方式是对数学规律本质的认识,作为数学这门学科,应在建立数学认知结构的基础上,注意数学逻辑思维,注重知识的基本点、连接点、关键点和生长点,把数学基本知识和思想构成统一整体,充分调动学生数学思维的内动力。在整个数学过程中,让学生参与数学的发现过程和思维探求过程,在教学中强调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指导。让学生不断思考,不断对各种信息和观念进行加工转换,基于新知识和旧知识进行综合和概括,解释有关现象,形成新的假设和推论,形成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

如:“分式有意义和分式值为0的条件”一课中,提出:

(1)当X取什么数时分式(x-2)/)2x+4)有意义?

(2)当x取什么数时分式(2x+4)/(2x+1)的值是零?

(3)当x=2和x=-1时,分式(x+1)(x-2)/x的值都是零,对吗?

(4)当x=-3时(x+3)(x-4)/(2x+6)的值是零吗?

(5)当x取什么值时,分式x/(x-2)(x+3)没有意义?

(6)当x取什么值时,分式x/(x2+x-6)没有意义?

(7)当x取什么值时,(x2+x-3)/(x-3)的值是零?

由上题,从易到繁,逐渐加深,这体现了思维方式的转化程序,体现了数学思维方式。

四、加强数学应用性数学,培养实践意识

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实践,数学教育教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重要还在培养学生应用数

课堂素质教育范文篇10

1.培养学生独立性,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

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关键是要把着眼点转向重视对“人”的培养,体现对’人“的教育上来。

素质教育把学生看作是有生命意识的人,看成是学习的主人。因此,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我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在音乐教学实践中,促进学生主体意识,也就是人的独立性、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发展,使每个同学在音乐课中有所收获。

例如:在口风琴进课堂的器乐教学中,我注意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同时非常注意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口风琴是融吹奏、弹奏于一体的一种群体性教学乐器,需学生掌握利用气息控制的平吹、单吐、双吐、花舌等吹奏技巧。为使学生都有充分表现自己的空间,并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主动地学习。我把教学材料,一首32小节单旋律的朝鲜童谣《小白船》,配成一首四声部的全奏曲。学生根据自己掌握乐器的技能和程度,自选声部,使全体学生都能够参与。每个孩子都为自己的声部尽心尽力,并为完成同一个目标而努力。在默契的合奏中,蕴藏着孩子们的自我精神与集体精神。这一教学形式,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演奏能力、感受能力、表现能力与合作能力。从而对青少年健康心理素质的形成,起到了强有力的促进作用。

2.提高审美素质,突出音乐教学的美育功能

在音乐教学的诸多功能中,它的美育功能是在学生审美素质教育中的最为直接和重要的功能。因此,我在教学中,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重点突出了音乐教学的审美教育功能。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和教学方法、手段,来培养学生们的综合审美素质。美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学生作为审美主体,怎样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审美知识和审美情趣。教师如何按照音乐教育的自身规律,发挥音乐艺术以情动人,以美感人的特殊功能。这些问题都显得尤为重要。

例如:在《山谷静悄悄》一课的合唱教学中,我潜心挖掘教材中描绘大自然美丽风光的内涵。为学生创设了能充分感受这首艺术歌曲表达意境的学习环境。当音乐声起,随之播放从电视片《动物世界》中剪辑下来的描绘大自然风光的录像片断:巍峨的群山、壮观的瀑布、静静的山谷、缓缓的小溪、山间的野花……使这首艺术歌曲的形象有静、有动,随着动感的不断加强,高潮后力度由渐弱到最弱。在这音与像完美结合的教学氛围中,孩子们的情感为之所动。他们犹如身临其境,展开了丰富的想象。感受着伟大祖国名山大河的美妙。加上教师形象生动的教学语言,准确漂亮的指挥手势,流畅而富于表现的钢琴伴奏,都对学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熏陶与感染。使他们准确地捕捉到了歌曲的艺术形象,并把自己听觉和视觉的感受,融汇到那有控制的、柔美和谐的音乐中。那起伏的歌声,不仅描绘出充满生机的美丽山谷形象,同时也表达了青少年对祖国大好山河无限赞美的思想感情。同时培养了青少年的综合审美素质。

3.在教学中渗透探究性学习方法,探究音乐美

探究性学习,也称“发现探索法”、“问题解决法”,其寓意是:“发现不限于那种寻求人类尚未知晓之事的能力,而是包括着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种形式”。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教师的引导、点拨,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自己质疑、自己发现问题,这种方法极大地激起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我在教《走近贝多芬》的前一课时时,先问学生关于贝多芬他们最想知道的是些什么?学生们提了很多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总结为以下三个问题:

①为什么他被称为“乐圣”?

②贝多芬有那些传奇的故事?

③贝多芬有哪些值得学习的优秀品质?课后学生们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收集和研究。

在师生共同梳理和交流下,同学们了解了贝多芬贫苦的童年时代、坎坷的青年时代、孤独的老年时代,虽然两耳失聪,但他却从未停止过对音乐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对人类和平的全力向往。他的交响乐《命运》、《英雄》、《田园》、《合唱》,就穿插在这中间,让学生充分了解了贝多芬作品个性鲜明,充满激情的特点。就在学习《命运》一曲的经典片段时,同学们时而伏身倾听,时而振臂挥舞;时而圆睁双眼,时而闭目养神,此时音乐就在每个人的心里激情地流淌。同学们学得津津有味,课后还有许多学生自发学习音乐家作品。

我想,学生们自己查找资料的过程本身就是一次学习的探索,这样即丰富了音乐知识,开拓了音乐视野,又挖掘了音乐内涵,提高了学生鉴赏音乐的审美能力,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展示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

在新课程教学改革中,“关注课堂新生成的学习资源”成为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教学环节,这不仅需要教师有敏锐的洞察力,更需要教师具备课堂即兴组织能力、调控能力、判断能力、和丰富的知识积累。而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这一点尤为重要。

在一次欣赏海浪音乐的过程中,我先让学生带着问题聆听了两遍,于是有人说了:老师,这首曲子把我们带到了辽阔的大海边,海浪层层叠叠向海边涌来,打湿了我的双脚,但是我却觉得格外的轻松和惬意……在学生们用文字语言浪漫地抒发了自己的感受后,我充分肯定了他们的想象,接着试图让他们从音乐的角度来分析问题。同学们通过感悟旋律进而探索到节奏和力度。随着同学们逐渐对这个问题产生兴趣,话题层层深入,我进而又由这首曲子引导同学们了解了许多其他的世界名曲。通过课堂上的讨论与交流,大家一致认为,音乐是一种奇妙又美妙的东西,七个音符在音乐要素的变换下,随作者有意的排列,竟然能创作出这么多优美经典的旋律来,真是有趣。而让我高兴的是,现在他们在分析乐曲和歌曲时思考的更多的是音乐要告诉我们什么?我在课堂中通过运用与不运用的对比,让学生明白了曲子中的装饰符号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音乐美”也是由于它们的加入而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当然,在这之后的演唱让大家再一次被自己的歌声所征服,全班的情绪高潮。

4.在教学中注重音乐表现力的培养,表现音乐美

所谓“表现”即是:“培养学生自信的演唱、演奏能力及综合性艺术表演能力,发展学生的表演潜能及创造性潜能,使学生能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并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使学生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情感的熏陶。”在中小学阶段我认为在“表现”这项教学内容中,“演唱”与“综合性艺术表演”是学生表现音乐美的两种重要途径。

4.1“以情带声,以声助情”演唱教学不变的策略

有表情地歌唱是演唱教学的主要目标,而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演唱技巧如正确的演唱姿势、正确的呼吸方法、自然圆润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对前奏和间奏作出正确的反应,也是有表情演唱的重要保障。人说:“艺高人胆大!”有了较好的演唱水平,就能让我们的感情得到更加淋漓尽致地发挥。而“情”又从何而来呢?这就得由老师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歌词内容、音乐特征、歌曲意境,再配上恰当的速度、力度、节奏、音色,演唱时发自内心地由衷地去赞美。例如我教《在老师身边》一曲时,先让同学们回忆刚进学校时的情景,以及入校来一些难忘的事,点点滴滴勾起了同学们心底里对学校、老师、同学的感恩与热爱,音乐成为沟通了师生之间的桥梁。可以说,这首歌曲无论是节奏还是音调都是很难掌握的,但学生唱来却是丝毫不差,因为音乐就是从他们心里直接流淌出来的。在《解读》中提到:“一首好的音乐作品总是贴近学生的生活,表达学生的心声;或是抒发一种温馨的心曲;这种立意与情境之美对学生有着深刻的感染力,会使心灵萌发美的种子。”有了“情”,“声”自然就美;而在学生聆听到自己优美的声音后内心的愉悦激发起了他们更多的表现欲,在学生表现音乐美的同时,音乐“润物细无声”的审美功效也早已深深植根在心中了。

4.2“你演、我演、大家演”综艺表演重要的指导思想

综艺表演的主要教学内容有:律动、集体舞、音乐游戏、歌表演等。而教学中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是其重要的指导思想。表现音乐美,首先必须让学生敢于表演,只有让学生在不断的表演过程中,通过老师经常的、有意的引导他们比较、鉴别,让学生明白自己在表演中的优缺点,才能更好保证同学们表达音乐的情感,保证表演的艺术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