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合同管理范文10篇

时间:2023-08-08 17:16:48

会计合同管理

会计合同管理范文篇1

关键词:合同管理内部控制高校管理依法治校

一、高校合同管理的特点

高校合同管理是指高校作为独立的民事主体与市场经济活动中的其他平等主体依法进行起草、签订、履行、变更、解除等一系列行为,以及后续的审查、监督等工作的总称。高校合同管理主要表现出如下特征:(一)合同业务有鲜明的校园性。高校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专利成果转化等自筹经费、社会捐赠资金等,对外所签订的合同类型比较封闭,集中在与教师、学生相关的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内容,包括纵向科研、横向科研、物资采购、合作办学等多个方面。(二)合同管理有明显的复杂性。高校的法人地位具有“双界性”,即跨民商法、行政法两个法律界别,高校的合同管理也需要经过更为复杂的程序。在实践中,高校一方面往往需要在内部建立制度,在合同管理中经过采购部门、财务部门、审计监督部门等多个部门的把关,并在必要时引入社会力量,以期达到优化管理模式、实现效益的目的;另一方面,高校的公共性要求高校严格遵守上级的管理规范,如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因此,相较于企业等其他主体的合同管理,高校合同管理在严谨性上有更高的要求。

二、高校开展合同管理的背景

(一)高校开展合同管理的必要性。高等学校是兼具教育功能和服务性质的国家公共机构,也是行使权力并履行作为公共权力主体的义务的法人,它以培养人才为目的,既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行政法的规范下承担以学术、科研为代表的社会职能,也在《中华人民共和民法总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民事法律规范的约束下开展民事活动。高校的法人地位表明高校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也相应地具有法人的意思表示、执行等内部机关,能够独立地构建内部治理结构,并对内部制度加以完善。如今,高校参与经济活动较以前更加频繁,形式也趋于多样,这使高校面临的经济态势更为复杂;除了承担依靠政府财政拨款开展的纵向科研活动外,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拓展了高校的资金来源,也使得横向科研活动呈现出更为普遍化的特征。同时,由于高校在社会中还承担着教育等社会职能,高校参与经济活动还具有不同于其它市场主体的特色。合同内容是否规范、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要求,是否能发挥其作用,这需要高校对合同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根据内部控制理论,单位需要通过在内部制定和落实制度,实现对经济活动的风险的预防和管控。教育部于2016年制定的《教育部直属高校内部控制指南》指出:“直属高校需要建立健全一整套合规、完备、高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并用以规范校内经济活动,确保高校经济活动合法合规、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财务信息真实完整。”合同管理是高校内部控制体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内控理论表现在高校的合同工作中,则体现为建立合理、合规、合法的合同管理制度并加以落实。高校开展合同管理工作是对政府会计制度全面实施的回应。由财政部制定的《政府会计制度》于2019年初在全国各级各类行政事业单位全面施行。这一制度对高校经济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要求高校在财务管理中的会计核算和账务处理中贯彻权责发生制的原则,并合理地确认财务中的各款项,实现了高校财务管理制度的一次更新。而财务和审计对精确性的要求则需要以严谨的合同管理流程为支撑,只有通过完善合同管理体系,将合同业务的各环节、全过程纳入规范化管理,才能从数据提供、合规性监督等各方面为政府会计制度的执行和实施提供支撑,进而推动高校组织和管理的体系化。(二)高校开展合同管理的重要性。加强合同管理首先是依法治校的要求。依法治校旨在实现高校治理的法治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最终指向使高校与政府、企业、社会之间的关系得以理顺。在依法治国和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国教育领域的立法正不断完善,教育部于2013年的《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也对学校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提出了新要求。在新形势下加强合同管理有助于贯彻依法治校、依法治教的精神,将合同管理纳入规范的轨道也能更好地保障教师、学生的主体地位,明确各项事务中的权利义务关系,为维护师生以及校方的权益提供完善的制度保障。合同管理涉及多部门、多流程,规范的合同管理可以帮助解决部门之间目前在合同管理上存在的权责不清、分工混乱、资源分散等问题,达到优化高校内部管理结构、提升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的效果,并促进工作水平和工作质量的飞跃,帮助实现科学化管理;建立合同管理的信息化系统不仅能让管理更为便利,也符合环保原则、助推半纸化办公的实现;科学有序的合同管理也能起到更好的服务广大师生与合同相对方的作用。建立健全高校的合同管理制度也能发挥风险防范的作用。规范的合同管理意味着包括审批、监督在内的全方面的制度化,实现“在起草中预防可能出现的风险、审批中及时排除文本存在的漏洞、履行中迅速解决已经出现的问题”,这对于更好地发挥合同本身的作用无疑是极为有利的。从宏观层面来看,高校以平等民事主体的身份参与市场经济活动、成立与其他主体之间的合同关系,又因为自身的公共性将会在社会层面上起到示范作用。高校完善自身合同管理,以合法合规的方式参与市场经济,不仅有助于维护双方权益,还能起到遵守经济活动规则的模范带头作用,在树立优质的社会形象的同时,帮助构建和谐、规范的市场秩序。

三、高校前期合同管理的问题和症结

会计合同管理范文篇2

【关键词】内部控制;经济合同;合同管理

近年来,财政部、教育部陆续了多项有关高校内部控制的规定和指南,这对规范高校内部控制、防范经济风险、提升高校的管理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随着国务院及各地方省市“双一流”“高水平”大学建设方案的推出,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办学实力不断提升,相应的对外经济合同数量和种类日益增加。合同管理是高校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合同管理能有效防范法律风险,为高校减少因经济合同纠纷而承受的经济损失和声誉影响。

一、规范高校经济合同管理的重要性

(一)规范合同管理是完善高校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环节。根据《教育部直属高校经济活动内部控制指南(试行)》相关规定,高校内部控制要实行经济领域全覆盖,具体包括控制环境、财务预决算管理、资产及负债管理、收入和支出管理、合同管理、采购及工程项目管理、科研及财政专项管理、经济活动信息化管理、附属单位(企业)及教育事业基金会管理等多项内部控制模块。高校合同管理是高校经济活动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建设中的重要环节,主要贯穿于高校资产、债务、收入、支出、采购、工程、科研等多个模块中,合同控制管理的合法合规性、全面性、重要性、适用性直接影响着高校经济活动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评价。(二)规范合同管理是高校依法治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相关法律政策要求,高校要建立健全依法治校工作机制,完善现代大学管理制度体系,提高学校依法办事、依法进行科学决策、依法进行科学管理的能力。高校经济合同从论证与评估、立项、招投标、签订到执行、终止全过程中,涉及了项目管理、采购管理、招投标、资金管理、资产管理、审计监督等多方面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高校的所有重大对外经济行为,如商品和服务采购、合作办学、科学研究、对外服务等,都是以合同方式确定,为了维护和保障高校的合法权益,提升依法治校、科学治校的能力和水平,促进高校健康快速地发展,高校应当加强和规范经济合同的管理。(三)规范合同管理是政府会计制度落地实施的有力保障。2019年1月1日起高校开始执行《政府会计制度》,新制度在会计核算模式上首次采用了双功能、双基础核算模式。2019年以前,高校的会计核算主要实行的是收付实现制,按资金流入和流出的时间作为会计处理的时间点,以实际现金流来确定收入和支出,但按照新制度要求,高校财务会计核算要实行权责发生制,要以权利和义务的发生为核算基础,而经济合同是记录高校权利和义务的主要载体,是高校会计业务计量的重要依据。为了能更加真实、准确、及时地反映高校的财务状况,会计人员要实时掌握高校经济合同的签订和履行情况,严格按照合同条款的约定和合同相关业务完成的进度标准来核算和确定合同相关的收入和费用。因此,规范高校合同管理是进一步提升高校会计信息服务质量、有序推行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重要保障。

二、高校经济合同管理现状分析

(一)合同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有些高校的合同管理机制不健全,未进一步建立校级层面的合同管理台账,缺乏对高校合同的统筹管理,可能会使高校面临法律诉讼或经济利益受损的风险。而且高校的经济合同管理涉及面广、牵涉的部门多,制度不健全容易造成各业务部门的责任不明,当合同管理出现问题时,各部门容易相互推诿卸责或者扯皮。有些高校未进一步建立财务部门与合同归口管理、相关业务部门间的沟通协调工作机制,不利于更好地实现合同管理与财务预算管理、收支管理相结合,不利于有效提高高校财务部门科学、合理配置资源,导致高校合同资金管理的使用效益和合同归口管理效率低下。(二)合同归口部门不明确。大部分高校未明确全校合同的归口管理部门,一般按合同业务部门多头管理,如实验室管理与设备处负责设备材料采购的合同管理、科技处负责科研设备采购合同管理、校长办公室负责合作办学合同管理等。各合同业务部门按照各自的方式方法对所管理的合同进行登记和保管,未成立专门的合同管理部门对全校所有合同的合同签订、合同的编号、合同的变更及合同签订和履行的情况等信息进行统一的统计和管理,不利于高校从总体管理层面及时了解合同签订和执行的情况,不利于高校及时发现合同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三)合同范本管理工作有待规范。高校虽然有一些合同范本,但普遍存在覆盖面不全、更新不及时等问题,致使合同文本内容缺乏完整性、条款缺乏合法性、适用性较差,或存在欺诈、缺项漏项、对关键条款不作规定或约定简单的情况,从而加大了合同审核难度,增加合同审核人员的工作量,降低审核工作效率,提高后续环节如合同签订、合同履行的难度,甚至会增加经济合同的违约风险。(四)对合同履行情况缺乏有效监控。目前,高校对合同的立项和签订环节比较重视,合同承办单位、业务主管部门、审计部门、财务部门都会参与管理和监控,但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却缺乏实时动态监控。在合同执行过程中,因对方或高校自身原因导致可能无法按时完成或无法合同履行的,合同双方应及时采取补救和应对的措施,但由于高校对合同的管理环节缺乏有效的监控,出现问题时如果没有单位和个人主动上报,往往要等到合同收付款或者合同验收阶段才会发现,致使高校有可能要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和经济损失。(五)合同管理信息化水平较低。近年来,为了进一步提升管理效率和治理水平,部分高校在智慧校园建设方面投入巨大,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合同管理信息化水平普遍不高。虽然合同立项、签订会通过OA系统、网上办事大厅等信息平台会签,但仅仅是审批层监控,合同签订后存档在各业务主管部门,没有统一的信息平台进行管理。高校缺乏完整的信息化合同管理数据,则无法全面掌握合同的签署和履行情况,财务部门更难以真正实现按合同约定和合同完成进度来确定相关收入和费用。

三、高校经济合同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高校内部控制存在缺陷。高校虽然按要求明确了内部控制的牵头部门,但很少在学校层面建立专门的内部控制职能部门,一般由财务处牵头联合其他部门设立相关内部控制工作小组,但内控部门往往未开展实际性业务,在高校经济活动决策、执行和监督上未能发挥应有作用,也难以做到从内部控制业务层面来考虑经济合同管理。高校审计监管部门应定期或不定期对经济合同的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但有些高校审计部门轻检审核,把工作重心放在合同立项和签订的审核环节,不利于全力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二)高校对合同管理不够重视。高校部分管理者对经济合同的风险认识不足,导致很多管理流于形式。高校本是法律、财务、审计、纪检、信息化等各类专业化人才聚集的地方,但很多高校不重视经济合同管理的人员配备,由各部门办公室人员兼职,很多人员不具备合同管理的专业知识,也很少组织合同管理人员的培训。没有专业化的合同管理人员和队伍是高校合同管理水平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三)高校缺乏对合同管理的绩效评价。近年来,高校专项经费已全面实施绩效管理,但将合同管理的全过程纳入绩效考核体系的高校并不多,由于未将合同论证与评估、立项、招投标、签订、执行等管理流程纳入评价体系,无法对合同的标的质量、执行进度、资金使用效率、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等指标进行具体评估,很难科学有效地实施考核奖惩机制,不利于高校经济合同的有效管理。

四、加强高校经济合同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建立健全合同管理机制,明确归口管理部门。高校的经济合同项目数量大、种类不一,完全实行集中管理的机制和模式不适宜,为此,应尽快建立“统一指导、分口管理、各负其责”的合同管理机制。高校决策机构应明确合同的归口管理部门,可以直接在校长办公室下设一个合同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对全校的经济合同统一指导和管理,主要职责包括:负责组织制定、完善合同管理办法;组织标准合同文本的起草、审查、和定期修订维护;对合同业务主管部门进行合同管理的业务指导和检查;负责合同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负责学校合同的备案保管工作。同时,高校合同归口管理部门应进一步按合同类别明确合同的业务主管部门,业务主管部门的主要职责包括:负责制定、完善各类业务合同管理的实施细则,明确各类业务合同管理事项的范围、授权签署的权限;负责业务主管职责范围内各类合同业务的审批、备案、监督、检查等管理工作;起草和定期修订维护标准合同文本。合同的承办单位负责最终的履行和实施,具体负责所属合同的起草、上传、签订、执行、报销、入账、保管和归档等工作。经济合同与财务预算和收支业务核算密切相关,经济合同签订和履行会直接关系到高校资源和现金流的增减,因此,高校财务部门与合同归口管理部门、业务管理部门和承办单位应建立有效的沟通和协调工作机制。另外,高校应建立经济合同纠纷处理制度,明确负责纠纷处理的机构和处理原则,规范纠纷处理程序。当纠纷发生时,合同承办单位应当及时上报学校合同归口管理部门,并积极进行协商解决;合同归口管理部门应在协商过程中给予指导和配合,并在一定情况下参加谈判;合同纠纷经协商无法解决的,应当根据合同约定选择仲裁或诉讼方式解决。(二)规范经济合同编号,做好合同登记管理。高校应制定规范合同编号的指导性文件,统一合同分类和编号规则与要求,做好经济合同登记管理。合同台账是全校经济合同主要信息一览表,可采用“总分账”的形式进行管理,合同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建立总账、各业务管理部门建立分账,以实现校内合同信息共享。合同台账内容可包括但不限于:合同类型、合同编号、合同名称、合同对方名称、合同经办人、合同签订时间、合同实质内容、合同履行情况等,从而全面、连续地掌控合同履行过程。合同归口管理部门应建立合同文本统一编号规则。学校所有的合同都应按统一标准进行分类并连续编号,规则可参照AA-BB-CC-DD,AA为合同业务主管部门缩写,BB为合同类型缩写,CC为合同签订年份,DD为该年份内所签合同份数顺序号,其中合同业务主管部门缩写、合同类型缩写需制定统一规范。(三)分类制定合同范本,加强合同标准化管理。高校应规范合同范本管理工作,建立较为完备的合同范本库,明确管理职责,固化工作流程,提升合同审核效率,有效防范法律风险。对于经常发生的经济业务,如仪器设备采购合同、维修工程合同、科技服务合同、合作办学协议等,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学校的实际管理要求,应分类制定合同范本,形成合同范本库。合同范本制定可参考以下流程:起草标准合同文本(合同业务主管部门)→审查标准合同文本(合同归口管理部门)→修订并重新提交标准合同文本(合同业务主管部门)→复核修订合同(合同归口管理部门)→审议标准合同文本(学校决策机构)→标准合同并备案(合同归口管理部门)→使用标准合同文本(合同承办单位)。高校的合同范本经过审核后,应及时公开,直接发送至相关人员或公布在学校办公网站上,方便教职工查看和下载;对于学校占主导地位的合同,应当要求、鼓励学校教职工尽量采用学校制定的合同范本起草合同。合同归口管理部门要负责搜集相关法律法规或监管动态的新增、变更、废止信息,定期审阅原有合同标准文本,并与业务归口管理部门进行沟通,确定并发起标准合同文本更新维护工作。各合同业务主管部门需负责标准合同范本的使用和日常监测工作,评估合同范本的适用性,当发现标准合同范本与有关法律法规相冲突或有其他不妥之处时,应及时提出修改建议。(四)加强信息化建设,对经济合同实施全流程监管。高校合同管理归口部门应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协调各业务管理部门和承办单位,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合同信息化管理平台,全过程详细记录高校经济合同的审批立项、签订、登记、归档、履行和合同变更等情况,全流程实行封闭监控和信息化管理。信息化管理平台的主要功能模块包括:合同订立、合同审批、履行监控、价款结算、登记归档、纠纷管理、基础数据、系统管理等。合同订立管理模块主要包括合同模板管理、经费授权、合同保证金管理、合同审批、收款/付款合同订立等功能;合同履行监控模块主要包括截止日期提醒、保证金到期提醒、签订日期监控、合同金额监控、合同期限监控、执行监督监控、执行进度分档等功能;合同价款结算模块主要包括收款/付款合同发票管理、收款/付款合同结算功能;合同登记归档主要包括合同归档、影像管理、收款/付款合同查询、合同报表分析、图标统计等功能;系统及权限管理模块主要包括基础信息设置、权限管理、日志管理、数据备份恢复等功能。合同管理部门要依据高校合同管理办法,按合同类别、金额大小认真梳理各类合同的审批流程和流转节点,明确要登记的合同信息,做到无盲区、全过程留痕,信息化管理平台在运行过程中要不断优化流程,查漏补缺。合同管理信息化平台应设置提示和警示模块,在经济合同到期日和收付款日前,设置一个时间点,由信息平台以微信或手机短信方式主动提示合同承办单位和财务部门相关责任人,未按时履行的合同,平台应给相关部门责任人发出警示。另外,合同管理信息平台应根据不同部门和身份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查询和报表生成功能,为高校经济合同的有效管理和监控提供方便。

【参考文献】

[1]王春晖,曹越.内部控制视角下对高校经济合同管理的思考[J].会计之友,2016,(19).

[2]乔春华.新时代高校财务管理主要矛盾的探讨[J].教育财会研究,2018,(04).

[3]褚珊,林君.高校招标内部控制的信息化应用研究[J].财会研究,2018,(11).

会计合同管理范文篇3

1.1会计人员应重视销售动态管理

在企业销售的过程中,会计人员为了保证销售情况和产品信息能够相匹配就需要按照生产情况编制生产计划,不过企业生产、销售、运营等活动是由不同的部门管理的,但是当前这些部门之间的沟通并不紧密,这就可能造成企业发货不够及时,进而给企业的信誉产生不良影响,销售量也达不到企业的标准。如果部门和部门之间,员工和员工之间能够及时地沟通,那么遇到任何问题都能够及时地找到解决办法。企业也能够根据产品在市场上销售情况及时地更改生产销售策略,为企业赢得更多的利润。所以在企业合同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实行动态管理,外部环境的变化,市场需求的增减都是企业决策的参考方面。

1.2合同与应收款管理部门人员应重视参与全合同过程

企业应收账款和合同管理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而是相关联系的。作为参与应收账款管理中的人员也会参与到企业合同管理当中。由于企业合同的签订和生效是十分复杂的过程,我们应该对对方的财务情况基本掌握,这就要求企业的财务部门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和沟通能力。会计部门相比其他部门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合同谈话的过程中需要掌握一定的话语权,使得合同建立在公平、平等的基础上。财务管理风险是企业发展过程中必须关注的方面,会计人员必须通过企业合同管理工作提高企业抵抗风险的能力。合同管理期间会计人员必须对每个流程加以了解,并参与到各个环节中,保证合同的有效运行。例如有些企业为了规避应收账款风险,就在企业销售管理的过程中使用合同管理制度,并授权一些人员和客户签订合同的权利,通过专业人员的审核,在签订后不得随意改变。这就体现了会计人员应该加强自身能力的提高,积极参与到企业活动中,不断地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1.3会计监督合同管理工作纳入企业制度考核中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企业合同的管理,我们需要把合同管理工作直接纳入到企业制度考核中,为企业实现发展目标提供可靠依据。会计监督工作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构建科学的合同管理制度,必须重视会计人员工作,将其纳入到构建企业制度的工作中,把管理制度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保证各方面工作的有效进行。同时,企业也可以建立责任考核机制,并落实到每个部门,特别是财务部门。这样就你能够保证企业合同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对企业有贡献的人加以奖励,损害企业利益的人加以惩罚,全面依照合同管理制度开展工作。

2会计工作人员要加强对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

2.1重视应收账款日常管理

作为会计人员应该做好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工作能够及时准确地记录企业和用户之间的应收账款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和总结,归纳出用户的信用情况以及信用关系发生的具体时间,拖欠款项的具体金额,及时地了解信用情况的变化,并对所有应收账款的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在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工作中,我们特别需要注重对相关客户的信用等级的评价和核查,时刻观察其信用额度有没有超出规定限额,避免用户的款项拖欠数额超出规定的数目。针对那些拖欠账务已经超出信用期限的用户,我们必须要对他们进行及时地提醒,科学开展催款工作。同时,会计管理人员应该深入分析企业的应收帐款在周转周期及平均收账期是否合理,时刻关注企业资金的流动情况,对企业应收帐款的相关管理事项进行科学评价,对于那些信用条件不够合理的情况要及时给予调整和改正。

2.2加强应收账款的事后管理

会计合同管理范文篇4

关键词:HRP;合同管理;内控信息化

近年来,信息技术如何影响合同管理成为大家关注的方向,已有文献从合同管理的信息化手段、系统构建、控制方法等方面进行研究。刘华等认为,可以应用知识管理的理论与方法构建合同管理信息平台,其原理是以网络为基础,在总的合同管理信息平台下构建合同库、知识库、专家库和知识交流中心四个模块[1]。马颖认为,建立合同内部控制系统的过程是以控制为导向,使其在制度安排上更注重在合同准备、签订、履行及履行后的过程中,安排有效“体制”、“制度”、“人”以及“途径”,使得合同的动态风险在每个过程中都有相应的控制手段发挥作用,成为一个适时的动态过程控制系统[2]。闫秀杰认为,合同款收付进度是判断合同履行风险的重要参考证据,可以从会计核算角度,增设“合同”辅助核算方式对合同款收付涉及的会计业务进行独立归集,实现合同款收付过程明细管理[3]。耿桂凤等认为,通过完善合同管理,医院将财务管理与经营管理有机结合,拓宽了财务管理领域,实现全方位财务内部控制,并且对合同管理所涉及的每一个岗位、每一个操作环节都进行了规范,尽量做到精益求精;同时,通过对财务在合同管理中所分管内容进一步细化岗位职责、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使财务工作由记账核算型向经营管理型转变,财务工作领域由事后的静态核算向全过程、全方位的动态控制转变,财务工作由被动接受向主动服务转变[4]。这些现有研究,为从信息化的角度对基于HRP平台的公立医院合同管理内控优化提供了有力的借鉴。

一、医院合同管理内部控制的现状

合同管理尚处于传统手工管理阶段,信息化程度不高。医院采用EXCEL表格形式对合同进行登记,合同原件通过扫描采集后形成电子档与Excel链接后供相关部门共同使用。采购、审计、财务等部门均采用人工核对方式管理经济合同,管理效率低下。

二、基于HRP平台的合同管理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

(一)建设目标。将内控理念、控制流程、控制方法等要素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固化到医院信息系统中,实现内控控制体系的系统化与常态化,减少或消除人为操纵因素,保护信息安全,确保交易处理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授权性和有效性,以期实现合同管理的合规性与风险管控。(二)合同管理业务流程规划。结合重庆市财政局颁布的《重庆市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操作指引》中的合同控制内容、合同全生命周期管理过程、合同各环节主要风险和合同业务关键控制点,基于现有HRP平台中开发合同管理系统功能应用,主要从合同对象资信的调查、拟订合同草稿、确定合同内容、合同履行、执行追踪、合同风险预警、风险防范等方面为重点重构对合同管理的内部控制。重建的合同管理业务信息化流程如下图所示。1.合同订立由业务部。门(按业务归属分属相应职能部门)具体负责经济合同的前期准备、调查、谈判及文本的起草。在合同调查阶段,借助互联网采集资信数据与合同调查对象提供的资信数据进行核查比对,在HRP平台上开设信息版块系统地收集、存储签约对象的基本信息、纳税信息、业务活动、资质、信誉和能力等。对签约对象进行科学、全面、准确的资信调查,分析合同对象的竞争力和潜在风险,更加规范管理合同调查对象,为签订合同提供决策支持,规避合同风险。在HRP平台中设立合同起草功能,合同信息的录入采用标准合同方式和框架合同方式,一种通过选择合同类型、填写有关合同的关键性要素自动生成;另一种设置通用框架和条款模块,通过选择框架和条款模块进行修订后快速生成自定义合同。合同起草录入后,由系统将文本内容与标准化模板进行对比并提醒不全事项或错误事项。合同草稿完成后,形成《经济合同备审表》进入审批流程,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审查后再由复核小组(审计、法律、纪检、财务)进行审核,合同内容审改后签订经济合同。2.合同履行。合同履行阶段流程由基于HRP平台的合同管理系统进行,在合同签订完毕后由合同业务承办人在“合同录入”功能录入合同签约对象的信息、金额、编号、日期等基本数据,并扫描合同文本及相关资料上传到HRP平台上,通过附件的形式保存,同时完成合同的收付计划,设置到期提醒。在收付计划时间的前五个工作日,由系统自动提示财务部门进行合同款项收付操作,财务人员根据授权审批制度确认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已审批复核后,根据合同履行的进度向合同对象收付款。合同中的各项义务履行完毕之后,财务部门进行合同结算后转承办部门进行归档操作。在HRP平台为各职能、业务部门工作人员授予相应的权限,相关职能审查部门及合同复核小组成员通过登录院内平台完成审核合同、实时查询执行进度,通过台账、图表等分析合同履行情况,获取多维度合同信息,提高合同管理内部控制的水平和效率。3.执行追踪。在HRP平台的合同管理系统中建立合同执行追踪机制,录入合同实施进度阶段信息,在各个关键节点设置提醒以防控风险,完成对合同的动态监管。系统在关键节点推送消息提醒,采用弹出信息窗的形式提醒相关人员及时跟进履行进度,根据合同类型的差异做不同程度的提醒,防范合同违约的风险。合同履行过程中,收付计划根据合同中的具体条款自动生成,系统自动监控合同中界定的责权利及完成情况,含合同款项收付提醒、记录实际收付执行情况及项目执行情况。在合同订立阶段的信息化是将内控工作嵌入合同管理过程,在合同生命周期内实现信息化作业管控,从录入登记、审批、履行管理、监控执行、评估、查询、统计等实现规范化控制目标。4.风险防范。在HRP平台中,系统基于合同分类形成风险数据库,梳理不同环节的初审要素、风险点。在合同管理系统中,对物资采购合同、收支合同、基建合同及科研合同进行风险梳理,由系统进行初审,并向各合同审核流程的成员提示每个环节需要重点防范的风险,按授权审批权限界定的金额,系统自动传输到具备相应权限的职能部门负责人进行审批。5.合同归档与评价。合同管理信息化建设后,合同文本及相关资料以文字、图像等电子文件在HRP平台上实现电子档案管理,为签约对象资信分析、合同执行效率分析、管理水平分析提供不同维度的目标数据集,全面分析评价合同对象资信情况、审查复核签署管理、变更管理、合同执行进度、合同款收付进度、合同档案管理、资金统计,提供合同风险管控信息支持。

以信息系统为支撑,建成权责一致、制衡有效、运行顺畅、执行有力、管理科学的内部控制体系,有助于提升内部治理水平。公立医院在内部控制的建设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合同管理制度、流程和信息化实现差异性较大,内部控制信息化实施需要结合具体的制度与流程来设计。HRP平台中融入合同管理内控系统,有利于强化对合同管理的内部控制,较大程度防范合同管理风险,提升了管理效率与效果,互联网+和云会计将为全面内部控制信息化开拓更广阔的时空。

参考文献:

[1]刘华,刘秀丽.论知识管理在构建合同管理信息平台中的应用[J].企业经济,2010,(5):31-33.

[2]马颖.过程控制导向的企业合同内部控制系统研究[J].会计研究,2011,(9):61-65.

[3]闫秀杰.利用辅助核算实现合同款收付明细管理[J].财务与会计,2015,(20):66-68.

[4]耿桂凤,马迎民.完善医院合同管理,提高财务精细化管理水平[J].中国医院管理,2016,(36):70-71.

会计合同管理范文篇5

关键词:管理会计;财务会计;融合;发展策略

一、引言

当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出现,现代企业已经从工业时代的竞争转为信息时代的竞争,企业面临着瞬息万变的内外部环境。而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财务管理仍以传统会计为主,财务人员年复一年,月复一月,都是忙于记账、算账和报账,主要履行财务会计的事后反映和监督职能。传统的以财务会计为主的财务管理工作越来越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要求。而管理会计更注重预测目标利润、收入、成本、费用等,对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降低经营风险,为决策层和管理层管理和控制经营活动指明方向。所以如何将传统的财务会计与现代的管理会计融合,无论是针对会计理论的研究,还是对会计的应用、发展都会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如果从理论的角度来看,管理会计以及财务会计之间应归属于同根同源。所以,对于二者的融合是存在可行性的,并且在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实现二者的融合,也必然会成为发展的主要趋势。

二、融合的理论基础

虽然二者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别,但是其来源却是相同的,于是,这也成为二者融合的重要理论基础。(一)两者控制与考核功能具有一致性。对于财务会计而言,其基本职能就是为了可以针对企业的经营活动以及相关项目展开相应的核算以及监督,简单地说就是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基于企业成本而展开的考核与检查,同时还要将企业当前的经营状况和企业预期展开比对,准确判定对预期目标的完成程度。而对于管理会计而言,其主要职能集中于对企业相关经济活动的预算以及相关成本费用的使用进行管控。与此同时,企业人员需要对具体的管理情况作出考核与评估。在具体的核算以及监督的过程中,如果发现与预定目标存在差异,不管任何一方都必须要找出其中的原因,并加以有效解决。因此,对于二者而言,虽然其所监督的范围并不相同,但是却存在着相同的监督目的,那就是为了可以有效促进企业的发展。它们在融合之后,同时还可以实现相互补充,由此可以对企业展开全面的监督和管理。(二)两者基本信息来源具有一致性。对于管理会计而言,可以为企业的管理者提供相应的战略决策依据,因为其所获取的相关资料范围非常广泛,不仅如此,其中一个较为关键的部分会来自于企业的会计核算资料,也就是来自于财务会计的各种财务信息数据,比如财务报表等。虽然表面上看二者之间的职能侧重点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如果从信息源的角度上来看,都是可以充分反映企业日常生产经营以及管理水平的最原始信息,所以二者之间存在相同的信息来源。(三)两者的最终目标具有一致性。除此之外,二者的共同目标就是为了实现企业价值的增值。因此二者的融合,对于企业获利水平的提升具有极大的助益,并且它们之间同时还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比如,当财务会计在获取相应的财务信息的同时,会充分考量管理会计的需求,因而会扩大信息的搜寻范围;而对于管理会计而言,在其发展过程中,同样需要基于财务会计的相关准则以及制度,从而规范化管理,保证其全面发展。由此可见,虽然从表面上看,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实际上它们之间仍然可以实现相互渗透以及相互促进,实际上这也为二者的融合打下了扎实的基础,由此也体现出二者的融合必然会成为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

三、融合的发展策略

(一)建立并完善合同管理制度是前提。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合同管理同样是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构成。近年来,合同管理制度正逐步走向完善的发展道路。对于企业财务管理而言,合同管理可以为其提供必要的保障,特别是针对其中的应收账款,可以实现对各种形式坏账的有效管控。如果从理论的角度上来看,合同管理实际上同样应归属于会计管理的范畴。但是,就当前的企业发展来看,很多企业并没有设定专门的管理会计岗位,所以相关财务工作主要还是以财务会计而开展。为了可以全面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首先应当加强对合同管理机制的逐渐完善,不但包括合同的签订以及货物的收发,还包括贷款的回收以及销售提成方面的计算等,不管任何一个环节都必须严格遵循合同。比如在货款回收的过程中如果出现逾期,则可以选择使用法律手段实现清收。对于合同管理机制的完善,实际上也是为管理会计以及财务会计的融合提供了强有力的策略支持。(二)加强管理机构的有机融合是关键。在我国,管理会计暂时还是较为新型的管理模式,时间短,研究少,所以就当前的大多数企业来看,都未能实现对管理会计职能的充分认知,所以原本属于管理会计的预算决算以及成本核算等工作,仍然由财务会计部门承担。但是鉴于财务人员的素养以及工作缺陷,实际上管理会计工作的水平仍然处于较低的发展状态。据此,针对二者的融合发展,可以首选从机构着手对其进行改革,应单独在企业内部设立会计管理部门,同时,为其配置相应的总部门负责人。在这一部门中分设两个独立的部门,分别为财务会计部门以及管理会计部门,针对二者关系的协调和统筹,都需要总负责人来实现。同时,对于总负责人来说,其职责还在于为各个部门分配相应的工作,并维持相互帮助、相互监督以及相互促进的关系。(三)全面预算、控制成本费用是保障。与此同时,在推动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融合的过程中,全面预算管理也是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职责。通过全面预算管理的具体过程能够充分体现出二者的融合水平。对于全面预算管理来说,既需要明确企业全年的生产以及经营目标,同时还包括成本消耗额度的确定等。除此之外,还需要依托于预算方案实现对具体经济指标的设定,并展开定期考核,而针对考核过程中的所有工作,都应当归属于管理会计部门。但是,在考核过程中所需要的相关数据,仍然需要来自于财务会计部门。由此工作是否具备较高的质量必然会对考核产生直接影响。所以,必须要实现二者的融合,既能够为管理会计人员提供准确可靠的财务信息,同时也有助于全面预算管理目标的实现,保障对企业成本的有效管控。

会计合同管理范文篇6

关键词:财务工程台账;辅助核算

一、项目业主单位建立财务工程台账的一般状况

编制财务工程台账是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业主单位财务核算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受种种客观因素制约,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业主单位的财务工程台账格式多种多样、五花八门,大多停留在手工编制阶段,即在完成支付合同款项和账务会计处理的同时或以后,再手工编制录入相关财务工程台账。这样不但大大增加了财务人员的工作量,而且很难保持财务工程台账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可检验性。繁重的日常财务会计工作之外,财务人员还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编制、核对、汇总财务工程台账。最后导致财务工程台账往往流于形式,错误百出;加之财务部门与相关业务部门信息沟通不畅,许多问题可能直到项目竣工决算后才集中暴露出来,影响了建设项目竣工决算的顺利进行。

二、加强财务工程台账核算的方法

为了从根本解决以上问题,笔者根据建设项目业主单位的会计核算特点,紧紧围绕工程项目建设成本核算重点,以用友NC会计核算软件为主要载体,在用友NC会计核算软件“总账”模块中逐步建立了建设项目工程建设成本辅助核算系统。其主要方法为运用用友NC帐套“总账”模块中“标段”、“合同”、“往来客户”等辅助核算科目模块,对会计科目核算内容根据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要求进行再分类,将合同支付台账、合同成本归集台账、标段资金支付台账与用友NC会计核算软件系统无缝链接。通过用友NC辅助核算查询分析功能,基本实现了在用友NC会计核算软件中及时查询各合同成本归集及合同支付情况、预付工程款情况、工程质保金扣除情况、各标段成本归集情况,极大地丰富了会计核算内容使用的灵活性、多样性,提高了项目公司财务核算和建设成本管理水平,为整个项目竣工决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了抛砖引玉,现将该用友NC辅助核算系统的建立流程、日常核算方法、数据查询统计等具体操作介绍如下:

(一)启动相关辅助核算

在NC财务软件系统中“客户化-自定义项档案定义”模块下启动“合同”、“标段”等相关自定义档案辅助模块核算功能,并将全部合同、标段的具体信息输入到用友NC系统。输入信息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为便于今后统计分析相关数据,各种合同应先分类后输入,可以根据项目管理需要分为“施工类合同”、“设计类合同”、“拆迁类合同”、“监理类合同”、“合作类合同”、“其他类合同”、“无合同”。也可以直接采用与合同管理部门相同的分类方法。2.标段名称、合同名称应录入全名或全称,合同如为补充合同应单独录入,不能直接并入主合同。合同编号应与计划合约部合同管理系统编号保持一致,并形成一一对应关系,以便今后与之核对方便。应定期与合同管理部门核对相关名称、编号,如编号、名称出现变化,应及时变更。3.对于没有纳入业务部门合同管理系统HCS的合同(如借款合同、部分行政采购合同等)可根据项目自身管理需要自行选择是否录入相关信息。但为了便于统计财务相关数据,保持各类合同管理的完整性,建议自编号录入相关合同信息,并与其他类别合同区分开;在与业务部门核对合同数据时,应忽略相关数据。4.应始终保持合同编号、合同名称的唯一性(可通过NC系统控制),定期检查核对标段、合同的分类、名称、编号。避免出现录入、统计口径混乱。(见图1)

(二)启动相关会计科目的合同、标段辅助核算

激活NC账套下“客户化-财务会计信息-会计科目”设置窗口,启动相关会计科目的“合同”、“标段”辅助核算。应选择“标段”辅助核算的会计科目主要为“在建工程-建安工程投资”以及其下级全部会计科目。应选择“合同”辅助核算的会计科目主要为“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在建工程-建安工程投资”、“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等。选择会计科目辅助核算时请注意以下几点:1.应选择最末级会计科目设置“合同”、“标段”辅助核算。2.除上述会计科目,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如其他会计科目涉及到“合同”“标段”辅助核算的,也应选择相应辅助核算,如“固定资产-车辆”、“在建工程”下“建设单位管理费”中的会议费等等。(见图2)

(三)编制会计凭证时选取相应的会计辅助核算项目

在编制会计凭证时,如涉及到相关“合同”、“标段”辅助核算会计科目,应选择相应的合同或标段。如为新增合同或者标段,应先在辅助核算中录入相关合同、标段信息后方可选择。如在使用已启动“合同”辅助核算的会计科目时不涉及任何合同,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无合同”选项,以保证辅助核算统计的完整性和可验证性。在使用“合同”辅助核算的同时,可使用“客商”辅助核算,用于统计实际支付对方单位。1.支付施工单位工程款(见图3)支付施工单位工程款凭证,一般涉及“客商”、“合同”、“标段”、“往来”等辅助核算。主要反映业务为支付施工单位工程计量款,同时扣回本期已代付施工单位材料款。“客商”辅助核算反映实际支付对方单位,“合同”辅助核算与本合同支付相关会计科目业务。“标段”辅助核算反映各标段计入“在建工程”工程成本金额。2.代付施工单位材料款(见图4)

(四)利用辅助余额表查询

运用用友NC的辅助余额表功能,在一般条件中将会计科目设置为表体,选择待查询合同为表头,就可以查该询合同各项支付情况,包括合同支付金额、预付款金额、应付账款金额、抵扣款金额等信息。(见图5)

(五)利用辅助明细表查询

会计合同管理范文篇7

关键词:高校基建;项目编码;合同管理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大力发展,这对从事高校基建财务管理工作的人员提出了从传统会计角色向管理型会计角色转型的要求。本文分析了高校基建财务工作中合同管理的重要性,结合本人多年基建财务工作的实践经验,提出了构建健全的财务合同管理体制的方法,以期更好地满足基建财务核算的要求。

一、高校基建合同管理的重要性

高校基本建设合同主要由勘察设计合同、监理合同、工程承包土建合同、设备材料供货合同等构成。基建财务的合同管理是控制基建项目投资、保证学校基建项目实施的工作之一,也是基建财务部门深入介入学校发展建设的重要工作。有效的合同管理与控制有助于促进工程建设各方全面履行合同约定义务,保证建设目标的实现。因此,提高合同管理水平,完善合同管理体制对当前高校的基建发展工作意义重大。

二、监督基建工程合同的执行是基建财务工作的重要部分

高校基建财务的主要职责是面向与在建工程相关的财务工作,包括参与基建项目的预算、合同签订、审核、付款、决算、制定相关的基建财务制度、监督基建工程按合同方案执行。为了保障工程建设的项目资金能够按照合同的要求使用,基建财务部门必须严格依据年度基建计划对项目建设过程中签订的各项合同严格把关控制,对不符合规范或超越计划的合同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更正。基建财务的管理人员要严格按照合同办事,按合同约定条款支付各类工程款项,以防止各类合同纠纷情况的发生。由于基建施工过程情况多变,有时会出现超出合同条款以外的施工,但因种种原因没有及时签订增补合同,这给日后施工单位随意违约创造了条件,也给基建财务执行合同及付款控制带来极大不便。如前几年我们建设一栋教学综合楼,在钢结构安装项目上,增加了超出合同以外的钢结构工程,因种种原因没有及时签订增补合同,以致后面和施工单位的谈判很艰难。如果在支付工程进度款时能严格按照所签订的合同条款办事,如付工程进度款时不能超过招标合同的中标额和工程进度款的80%,对基建项目实际投资超过合同中标价的,基建财务人员应及时地要求签订增补合同,对超过合同价又没有签订增补合同的,可不予付款。如果基建财务人员在基建工程合同管理中能充分发挥其监督职能,这类纠纷就会减少发生。

三、基建财务的合同管理经验分享———以南京师范大学为例

通过完善的合同管理,基建财务部门可以无须再为大量的工程合同付款、统计、查询等工作而烦恼,无须担心合同付款超支,提高工作效率。我单位———南京师范大学使用的是复旦天翼财务软件,在该财务软件中设置合同付款条件,超限自动提示,可以提供按工程项目代码、往来单位、序号统计的合同执行情况。这种方式便于按基建项目与业务单位建立合同关系,按合同进行各类统计查询。具体来看,我单位在基建合同管理上的经验做法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前期工作

由于各种合同最终都要由财务人员执行,所以基建财务人员要积极参与整个基建合同签订的全过程。我单位的基建财务人员甚至参与招标书的制作、询标、议标、评标的全过程,以便对合同的各个条款有更透彻的了解。对于结算办法以及与财务有关的条款,要求财务人员能从财会角度提出合理化建议,帮助学校把好合同审核关。

(二)项目编码

基建财务人员根据基建合同原件设置财务项目核销代码。高校基建财务项目编码有:项目代码、往来单位代码、核销代码三种。一是项目代码:在我校基本建设的账务处理中,项目代码代表需要具体归集成本费用的建设对象,比如一栋学生公寓、一座图书馆等。为了便于分类统计管理,我们用1至9共九个数字中来设置项目代码,每个字段表示项目的不同属性。一至二字段表示该项目所处学校的校区和项目所属类别,三至四字段表示在一至二字段属性下的项目顺序编号,如仙林校区理科科技楼建设项目:仙林校区项目所属类别00,理科科技楼在仙林校区基建项目的项目顺序编号82,因此,理科科技楼建设项目代码为0082。二是往来单位代码:基本建设的账务往来单位主要是和基建项目往来相关的单位,如工程项目承建方、工程项目设备供应方等,我们用1至9共九个数字来设置三个字段的往来单位代码,如南通四建单位在我校基建财务的往来单位代码为705。三是核销代码:核销代码是为方便往来业务的归集和统计而设置的。由于需要核销的每笔往来业务均可归于某一特定的项目或合同,所以把项目代码和往来单位作为核销代码来使用将非常方便。同样如理科科技楼建设土建安装经济业务,该业务的核销代码为00827051,第八位“1”为南通四建单位在仙林校区理科科技楼项目的顺序编号。

(三)合同财务管理

对于合同档案,做到随时可查。我们在第一次付款时,要求业务单位提供合同的原件,并且作为附件装订到会计凭证中。以后每次支付进度款时,需要业务单位提供合同的复印件和工程进度表,并作为附件装订到会计凭证中,方便随时可查。对于合同执行,凭证录入方面,能够做到超额付款及时提醒。在基建会计科目设置上,我们增设了合同管理类两个一级科目,分别为“应结算合同”,科目属性为项目核算,“应结算合同”下设两个二级科目,分别为“原始合同”“变更合同”;另一个一级科目为“合同金额”,科目属性为项目核算及往来核算。与其他高校不同,这两个科目是我校为在财务方面进行合同财务管理而设置的,也是我校基建财务管理独特之处。每一个项目的建设都由若干个不同的经济业务组成,而每一笔经济业务的执行必不可少地要签订合同来加以约束。基建财务人员在支付基建项目经济业务第一笔工程进度款时,所用会计分录如下———借:“预付工程款”,贷:“银行存款”,同时借:“应结算合同”,贷:“合同金额”。预付工程款、合同金额的科目属性皆为项目核算及往来核算。复旦天翼财务系统里往来核算需填制辅助账核算信息,辅助账核算信息里需填制核算代码与往来单位代码。在以后支付的工程进度款时,借:“预付工程款”,贷:“银行存款”。这样,在工程款的支付、付款总额统计、项目清理与结转等环节,如需要对已支付的款项进行查询和统计,可以运用财务项目核销代码为关键词在系统往来账本中查询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度。如果合同业务尚未决算审计,查询的借方金额为已付款金额,贷方为合同金额数,贷余为按合同金额减已支付金额的余款。这样就使得该建设项目的合同台账可以一目了然。此项经济业务结束时,凭决算审计报告和合同内容,财务人员记账所用科目,借:“建筑安装工程投资”,贷方要冲减前期支付的经济业务进度款,即贷:“预付工程款”,根据合同,留下质保金;贷:“其他应付款”,差额支付余款,贷“银行存款”,同时冲销合同管理类“应结算合同”“合同金额”。系统中往来账本查询功能中以核销代码作为查询关键字查询该项业务时,在系统中将查询功能选择为“包括已对冲项”,得出的查询结果为该项业务合同工程款的历年支付情况,通过对各个年度的相应数据的比较分析,可得出每个年度工程资金投入使用情况,这样对于合同执行的进度,就可以一表呈现。若在系统中将查询功能不选择“包括已对冲项”,得出的只有该项业务的应付往来单位的质保金。

四、结束语

笔者结合一线的基建财务部门工作经验,就如何改进和强化高校财务系统的管理与建设,推动基础建设中的合同管理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期提高高校基建财务的工作效率。随着高校基本建设的发展,高校基建财务管理人员应在工作中不断探索和创新,不断完善高校基建财务管理工作,保证学校基本建设资金安全使用,为领导和相关部门提供合理准确的财务数据,充分发挥基建财务人员在项目决策中的控制作用。

作者:曹翠玲 单位:南京师范大学财务处

参考文献:

[1]李志良.财会通讯[J].综合(上),2009,(09).

会计合同管理范文篇8

关键词: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有机融合;创新发展

一般来说,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无论是在职能、服务对象还是在工作要求方面,均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也正是因为如此,才导致在企业中,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占据着不同的地位。随着经济市场的改革,结构调整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将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进行融合,自然成为企业管理者现阶段主要关注的问题。实践结果表明,将二者进行有机融合,既能提升财务管理效率,又能推动企业的发展,因此,本文具有的现实意义较为突出。

一、对会计报告体系进行重新规划

首先需要明确,什么是“会计报告体系”。会计报告体系是指管理会计或财务会计,在统计、分析所获取数据的基础上,最终形成的一系列与企业相关的财务报告。对企业而言,财务会计的职责主要是对资金运行情况进行核算及降低,对企业管理者而言,管理会计的职责是提供制定决策所需的高质量信息。综上,将财务会计报告转变为管理会计报告,更加符合企业管理者在制定决策的过程中具有的需求,与此同时,管理会计报告的优势还体现在形式自由、信息全面等方面。需要注意一点,有关人员应结合企业在管理方面具有的实际需求,对会计报告体系进行重新规划及转变,间接推动二者的有机融合及发展。

二、实现全员参与的目标

管理会计的目标是提升企业价值,管理对象是价值流,工作的侧重点是事前预算、决策以及事中监督、控制,要想将其和财务会计进行融合,以下内容需要有关人员引起重视:其一,企业管理者明确将二者进行有机融合的重要性,以此为核心对企业管理进行变革,为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提供融合及发展所需的良好环境;其二,对融合、发展过程中需要应用到的工具进行完善,这样做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外部因素给组织凝聚力带来不利影响的几率,组织目标缺乏必要完整性的问题,自然得到有效解决;其三,全员参与,保证与管理会计相关的理念和方法,能够向企业内部的各个层面进行渗透,每位管理者、每位员工都应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相应的行动,保证整体管控目标能够高效、优质地完成。

三、有选择性地应用过渡衔接措施

在将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进行融合前,有关人员可视情况选择衔接措施,实现二者间有效过渡的目标。具体来说,应当以管理机构或其他管理部门的角度为切入点,以国内外企业在融合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方面取得的教训及经验为依据,分析不同案例的优势与不足,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向国内企业进行扩展,将管理会计应用所具有的专业性加以提升,其在管理规划、控制等方面具有的作用,自然能够得到充分发挥。需要明确一点,作为中间环节,过渡衔接措施的作用是为企业财务会计过渡至管理会计提供推动力,保证二者间的有机融合及创新发展。

四、完善管理机制和会计制度

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企业现阶段都面临着核算体系所具有精细度较差的问题,该问题会在无形之中加剧规划服务和会计管控间的差距,若管理会计所依托框架在科学性、系统性方面存在不足,给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融合带来的影响,往往十分直观,也正是因为如此,实现二者有机融合、创新发展的企业数量较少,无论是可供借鉴的经验还是教训,均相对稀缺,多数企业仍旧延续着同时发展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理念。要想解决上述问题,关键是结合企业自身在经营方面具有的特点,完善会计制度,在此基础上,制定对企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的管理机制,为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提供融合所需的环境与平台。

五、对合同管理具有的层次进行强化

将企业现阶段所应用财务会计体系作为基础,对合同管理进行重新定位,在此基础上,将合同管理向制度化的方向进行推动,为管理会计与合同管理间的融合,奠定良好基础。延伸合同管理涵盖的内容,基于立体化、系统化,将合同管理具有的层次进行提升,对合同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导致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探索,明确对企业而言,履行合同具有的重要价值。除此之外,还应当将企业所签订合同视为串联资金,开展后续的管理工作,保证在企业所开展的经营活动中,均能够见到会计核算的“身影”,合同所涉及信息的获取难度自然随之下降。

综上所述,现阶段,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融合不仅具有客观基础,还具有实现的可能性,可以说,二者间的有机融合是社会、企业发展的必然结果。在融合、发展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时,对会计报告体系进行重新规划,完善管理机制和会计制度等措施,均具有无法被替代的重要作用,希望文中讨论的内容可以在某些方面为企业管理者和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郑亮.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有机融合与创新发展[J].中国集体经济,2018,(09):123-124.

会计合同管理范文篇9

关键词:管理会计;财务会计;融合;实践

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企业内部的会计方式也逐渐发生改变,尤其是对于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随着股份制的发展、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逐渐分离,企业内部逐渐形成了两大利益集团,一个是以股东为代表的企业收益集团,注重企业的经济效益,另一个是以职业经理人为代表的企业运营管理集团,注重企业内部管理。这两个集团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对企业的信息提出了不同要求,使得企业会计管理实现分化,逐渐形成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个分支。长期以来,财务会计对外、管理会计对内,已经成为会计行业的共识。但根据现代企业管理理论来看,现代企业会计管理是企业管理过程中的一个核心部分,而会计管理则是由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共同组成的,这两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而不应该将其片面地分成对外和对内两个部分。这种传统的分类方式,对会计理论研究以及会计职能的实践都会产生影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变得更加现代化、智能化,信息技术也为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融合提供了技术支持。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在理论上是同宗同源的,因此两者的融合具有可行性,并且在现代经济环境中,两者的融合,也是一个必然趋势。

一、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

管理会计是从传统会计管理中脱离出来的一种全新的会计管理方式,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首先出现在西方发达国家,随后传入我国。管理会计与传统的财务会计相比,有一些相近之处,但也有一些区别,其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服务对象不同。财务会计是根据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会计法等法律法规制定的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相关的会计管理方式,主要负责对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等,并且要定期编制财务报告,将企业的财务情况和经营成果及时地反映出来。管理会计是针对企业内部管理者的要求应运而生的一种会计管理方式,主要运用数量统计的方法,对企业的财务会计资料、内部统计资料等数据信息进行加工,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战略决策依据。因此,两者的服务对象不同。(二)灵活性不同。灵活性体现在很多方面,两者的灵活性差异较大。财务会计管理过程中必须要进行记账,而且计量的单位是货币,在记账的时候一般都采用复式记账方法,其具体工作包括对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每笔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进行审核,编制记账凭证,定期编制财务报告等。由此可见,财务会计的核算方法、核算依据以及得到的会计资料的样式都是确定的。与此不同的是,管理会计的计量单位是多样化的,比如实物、比率、图式等,而且在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预测的时候可以采用多种分析方法,比如盈亏平衡分析、概率分析等,都是管理会计活动中常用的分析手段,给企业管理者提供的会计资料形式也是多样化的。(三)实用性和指导性不同。通常来讲,财务会计是对企业过去的经营活动、业务事项等进行记录和总结的过程,主要反映企业的经营状态,很少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状况进行预测。而管理会计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对企业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从而为企业管理者的决策作出指导指导,其研究的主要问题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比如编制企业预算、制定企业发展决策等,并且还会对企业未来发展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预测,从而提出解决方案。正是由于两者的定位以及职能定义不同,因此财务会计的实用性和指导性相对于管理会计而言,略有不足。

二、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融合的理论基础

尽管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但两者之间的来源却是相同的,这为两者的融合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一)都具有控制与考核的职能。财务会计的基本职能是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和项目进行核算与监督,实质上就是对企业经营过程中的成本进行考核与检查,并且要将企业的经营状况与企业预期目标进行对比,看是否实现了预期目标。管理会计主要是实现对企业经济活动预算的控制情况、企业成本费用控制情况、企业人员管理情况的考核与评价。两者的核算与监督过程中一旦发现与预期设定的目标有所不同,则都必须要找出原因进行解决,虽然两者所监督的范围有所不同,但其监督的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为了促进企业的发展,同时,两者之间的融合还可以实现相互补充,对企业进行全面监督管理。(二)基本信息来源一致。管理会计能够为企业管理者的战略决策提供依据,是因为管理会计获得的资料来源于很多方面,其中一个最核心的部分还是企业的会计核算资料,即财务会计过程中得到的各种财务信息数据,比如账簿、财务报表等。虽然两者的职能侧重点有所差异,但是两者的信息来源都是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的原始资料,因此两者的信息来源相同。(三)两者的最终目的相同。无论是财务会计还是管理会计,其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实现企业价值增值。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两者可以相互促进,比如财务会计在获得相关的财务信息的时候,应该要考虑到管理会计的要求,扩大信息的范围,搜集更加全面的消息和数据,而管理会计发展过程中,也应该要按照财务会计的相关准则、制度等对其具体行为进行规范,从而实现管理会计的全面发展。由此可见,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之间虽然存在差异,但是两者之间可以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为两者的融合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同时,两者融合也是未来的一个必然趋势。

三、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发展策略

(一)建立、完善合同管理制度。合同管理是企业管理过程中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合同管理制度从无到有,并且逐渐完善,合同管理可以为企业的财务管理提供必要的保障,尤其是对于企业应收账款中的各种坏账,可以进行有效控制。理论上讲,合同管理属于管理会计的范畴,但是当前很多企业并没有设定专门的管理会计岗位,因此具体的工作还是由财务会计实施的。为了确保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则必须要加强对合同管理制度的完善,合同管理包括合同的签订、货物的发出、货款的回收以及销售提成的计算等方面,在任何一个环节,都应该要按照合同执行,比如在货款回收过程中,如果逾期货款没有实现及时回收,则可以启用法律手段对货款进行清收。加强合同管理制度的完善,也能为企业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融合提供支持。(二)加强管理机构的融合由于管理会计。在我国属于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其实践研究时间不长,因此当前我国很多企业并没有真正做到将管理会计工作和财务会计供着的区分,当前企业的财务会计部门承担了大量的预算决算、成本核算、绩效考核等方面的工作,这些工作都属于管理会计的职责。鉴于财务人员在某些工作上的缺陷和不足,其管理会计工作的水平不高,对此,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实现两者融合的过程中可以考虑从机构上进行改革,在企业内部设立统一的会计管理部门,但是在会计管理部门中要细分财务会计管理部门和管理会计部门,两者要成为独立的部门机构,设定总的会计部门负责人,对两个部门的工作进行协调和统筹,并且要将两个部门的工作进行分配,各司其职,相互帮助、相互监督、相互促进。(三)实现全面预算管理,严格控制成本费用。全面预算管理是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融合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职责,在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可以很好地体现出两者的融合水平,一般来讲,全面预算管理需要确定全年的生产经营目标、成本费用开支限额等,并且要根据预算方案设定具体的经济指标,按期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在全面预算管理考核过程中,考核的具有工作属于管理会计部门,但考核所需要的数据还主要是从财务会计部门获得,财务会计工作质量会对考核过程产生影响,因此必须要加强两者的融合,财务会计及时为管理会计人员提供真实、全面的数据,便于实现全面预算管理目标,控制企业成本。

四、结语

综上所述,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都属于会计管理范畴,在企业中的具体职能有所不同,但两者之间的联系也十分紧密。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企业会计管理的任务越来越繁重,在企业会计管理过程中必须要加强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融合,两者相互补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从而对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会计问题进行解决,为企业发展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以及未来发展的决策依据,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刘叶 单位: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张雪,李凯旭.论管理会计和财会会计的融合[J].商业经济,2014,33(05):47-48.

[2]袁璐琪.浅析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融合运用[J].学园,2010,03(07):58-59.

[3]蔡立新,李彪.IT视角下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研究[J].会计之友,2016,34(04):29.

[4]孟须芹,刘姝瑶,郭巍.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相融合的可行性分析[J]魅力中国,2010,06(03):32-34.

会计合同管理范文篇10

关键词:合同管理工程监理单位财务管理

一、前言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工程监理单位加强财务管理与合同管理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会远远大于技术革新、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等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加强工程监理单位的财务管理与合同管理,能够确保工程监理单位实现健康、有序、稳定发展的道路,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及意义。本文就如何加强工程监理单位的财务管理与合同管理进行初探。

二、工程监理单位财务管理与合同管理的基本原则

坚持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的原则,务必要修订完善多项管理制度,把财务管理全面纳入制度管理范畴,使财务管理的各项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要求对票据的领发、核算、填写、使用、保管都有严格规定和要求,并将票据管理工作作为每年财务审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实行审计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从而提高领导和财务人员的责任意识、风险意识和廉政从政意识。坚持勤俭办公的原则,严格做到“五个控制”。控制日常办公用品经费,对购置办公用品涉及资金数额较大的实行工程监理单位领导办公会议研究决定,对零星购置的事先提出购置计划,报经工程监理单位一把手审批同意后实行专人负责、统一购置、统一管理。合同管理是核心,贯穿于整个工程项目,如果工程监理单位没有形成有效的合同管理机制,那么必将无法形成高效率、规范、快捷的监理环境,也无法实现整体项目目标。与此同时,合同管理也能够促进工程监理单位的监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合同管理与成本管理、进度管理、质量管理等都具有同等的地位,并且对于工程监理单位的成本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三、加强工程监理单位财务管理的思路

(一)建立健全工程监理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监督机制

建立健全工程监理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监督机制通常都是从两个方面入手来加强,分别是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对于内部监督而言,第一,务必要坚决执行工程监理单位财务管理民主监督机制;第二,务必要对工程监理单位职工定期进行财务公开,由职工代表大会来审核工程监理单位近期财务资金流动情况,这样一来,既能够提高工程监理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规范办学行为,又能够增强工程监理单位财务管理的透明度。对于外部监督而言,第一,政府相关部门要定期开展工程监理单位资金使用情况的专项检查,尤其是工程监理单位主要领导离任时,务必要严格执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第二,政府要聘请会计师事务所,或者政府财政部门、物价部门、审计部门来共同审计检查工程监理单位的财务收支情况,尤其是重点审计工程监理单位的修缮工程项目、基建工程。

(二)培养成本控制意识

加强与完善工程监理单位财务管理,往往会与工程监理单位每一位职工的成本控制意识息息相关。为了能够培养他们的成本控制意识,需要让他们意识到成本控制会对工程监理单位财务管理的可持续性发展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其次,要实施全员参与成本控制,要将成本控制转化为每个职工的自觉行动,形成一种平等竞争、责利挂钩的良好局面;为了能够更好地加强与完善工程监理单位财务管理,还应该要坚持开展全员管理成本,让工程监理单位的全部部门、全部人员都关心成本、重视成本、以自己的行动来控制成本支出。众所周知,成本支出会在各个部门发生,成本支出直接关系到工程监理单位的财务管理,因此,成本控制不仅仅只是工程监理单位财务部门的责任,而更是每个部门、每位员工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全过程控制成本、全方位控制成本。

(三)加强工程监理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工程监理单位各项工作的物质基础在于国有资产,加强工程监理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也是工程监理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方面。建议工程监理单位对每一项固定资产都建立了相对应的一个固定资产卡片,卡片详细登记了该项固定资产的参数、使用人、所属科室等信息,依据卡片信息对固定资产实行动态管理,当相关科室固定资产发生变化时,固定资产卡片就能发出预警,此举既保证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可靠性、严谨性、固定资产信息的安全性,又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此外,把好固定资产维护保养。众所周知,工程监理单位的固定资产,尤其是仪器设备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很容易出现磨损、老化、变形等现象,也会让仪器设备出现问题,如果不能合理加以维护保养,那么甚至还有可能会完全丧失使用功能,由此可见,采用先进理念来做好固定资产维护保养是极为重要的。值得注意的是,务必要以科学管理为指导、以动态管理为主导、以经济性为原则,最大限度地让仪器设备维护保养率降低,尽量做到维护保养费用的高产出、低投入。

(四)加强工程监理单位预算管理

工程监理单位财务部门务必要加大重视预算管理细节,在预算方案中要提前合理评估所可能会遇到的风险,以便能够进一步加强控制风险、管理风险的能力。在预算过程中,往往会同时面临多种预算方案,那么务必要结合各种先进的预算工具来制定合适的预算方案。此外,工程监理单位财务部门还应该要提前控制、提前管理未来可能出现的风险,并且在预算方案中予以体现,以便能够让各种风险尽量降低。

(五)严格财务管理程序

定期还要组织工程监理单位的全体财务人员学习新的财务专业知识和财务管理制度,提高财务人员自身素质,夯实财务管理基础。认真抓好每个细小环节的工作,每张原始凭证都经过经办人签字、科室负责人签批、财务科长审核、主管领导审批、报销等各个环节,规范会计凭证的录入、记账、财务报表的编报、财务档案归档。另外,在工程监理单位预算管理中,务必要以科学管理为指导、以动态管理为主导、以经济性为原则,合理设置预算目标,最大限度地提高预算管理效率。

四、加强工程监理单位合同管理的措施

在工程监理单位合同管理过程中,不仅需要有专业的合同管理部门和合同管理人员,还需要监理人员都对合同管理工作予以熟悉和理解。工程监理单位定期务必要组织全体合同管理人员学习最新的专业知识和相关法律制度,提高合同管理人员自身素质,夯实合同管理基础,认真抓好每个细小环节的工作。另外,在工程监理单位合同管理中,务必要以科学管理为指导、以动态管理为主导、以经济性为原则,合理设置目标,最大限度地提高合同管理效率。值得注意的是,在设定目标时不可脱离实际,要基于工程监理单位及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来合理设定,目标设定得越具体、越详细,那么就越会取得较佳的效果,只有在这种良好的范围中才能够实现合同管理目标。此外,要创新体系建设,把合同管理同风险、内控管理紧密结合起来,强化流程管理,有序推进合同管理格式化、规范化。随着工程监理单位的发展,对外签订的合同越来越多,每一份合同都必须进行严格审核。工程监理单位应该考虑针对一些同类型的项目拟定专业的标准合同范本,对合同条款逐条进行认真推敲,防止发生歧义和误解,需要签订该类型的合同时,只需在范本上进行简单修改即可。这样既能提高效率,又能避免法律风险的发生。此外,在对合同投标文件进行编制时,为了防止出现不必要的理解错误及纠纷,应该对合同条款项目的内容予以充分明确及理解,并且对各条款项目的特殊性都进行全面的考虑,以便能够让所编制出来的投标文件更加有效、更加合理。

五、结束语

总之,工程监理单位的财务管理与合同管理务必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要紧密结合国家有关财经法规、制度的要求,更好地为工程监理单位的可持续性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运志强,崔春华,张英民.浅谈如何加强工程监理单位的财务管理[J].财税与会计.2003,22(08):120-124

[2]陈红.试论精细化管理在工程监理单位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商业.2013,18(14):113-115

[3]滕云广.工程监理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诸多问题及应对措施[N].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8(08):120-124

[4]何赛玉.工程监理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19(24):141-145

[5]檀朝良,运志强,崔春华,张英民.新会计准则视角下的工程监理单位财务管理及合同管理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19(24):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