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能力培训范文10篇

时间:2023-11-15 17:19:03

课堂教学能力培训

课堂教学能力培训范文篇1

[关键词]高校;翻转课堂;保障机制;教学质量

“翻转课堂”的出现看似偶然,即由美国一所山区学校的两位化学老师在偶然间为缺课学生补课而开发的一种授课模式,但是偶然中孕育着必然,翻转课堂出现在开放教育资源运动在全球范围的普及以及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结合这一背景下,并逐步发展成为有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1]

一、翻转课堂的内涵

关于翻转课堂的内涵,学界对此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界定。学者赵俊芳、崔莹、郑鑫瑶认为“翻转课堂借助信息技术创设翻转环境,以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为宗旨,以课堂内外作为教学时间与空间的分割点进而翻转传统课堂”。[2]指出了翻转课堂产生的前提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目的是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提升教学质量,并且指出了翻转课堂相比较于传统课堂而言的时空翻转。学者毛齐明、王莉娟、代薇指出:“翻转课堂之‘翻转’有两层含义:一是课堂学习任务与家里学习任务的翻转;二是课堂上以教师教为中心向以学生学为中心翻转。”[3]他们从教学活动顺序的翻转和师生地位的翻转对翻转课堂进行了界定。学者潘炳超指出:“翻转课堂是将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翻转过来,让学生在课前完成知识的学习,在课堂上完成知识的吸收与掌握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4]也从教学活动顺序和学习时空的翻转两个方面对翻转课堂进行了界定。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翻转课堂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创新,它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原有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方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式,学生可以通过在课前观看微课、浏览网络信息等方式来学习浅层的知识,针对重难点知识要在课堂上通过老师讲授与共同探讨进行内化,从而实现师生地位、教学活动顺序以及学习时空的翻转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

二、翻转课堂运用于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翻转课堂在教学中的运用可以拓展课程的教学场域,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但是也存在部分教师“翻转”意识不强、学生学习主动性未被激活的问题,阻碍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

(一)部分教师的“翻转”意识不强

虽然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已经被广大教育者所认可,但是真正在教学中采用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师并不多。部分教师的“翻转”意识不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教师自身存在畏难心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施的首要条件就是建立并完善思政课线上教学平台。线上教学平台建设不仅涉及教学资源的上传,还涉及教师要根据教材知识点录制微课,更涉及线上的辅导答疑,这些都需要教师消耗大量的精力才能完成。而且要想做出精品,不仅需要消耗精力,还需要有能力,这些都导致一些教师望而却步。第二,教师自身翻转动力不足。一些高校受自身办学条件的限制,一方面学校无法提供相关的软硬件条件,教师想要建设翻转课堂却没有流畅的网络平台的依托,也就丧失了将翻转课堂引入课程的兴趣。另一方面,对尝试翻转课堂教学的教师,学校无法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教师无法获得翻转课堂建设的前期资金投入,自然也就打消了尝试开展翻转课堂教学的念头。

(二)学生学习主动性未被激活

翻转课堂的引入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中的主导者,但是目前学生借助翻转课堂开展学习的主动性尚未被激活。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线上课程完成率低。翻转课堂线上学习任务的完成有赖于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但是很多大学生却缺乏对及时完成线上学习任务的积极性,大多数学生认为只要在结课前学完就可以,殊不知线上学习任务的完成是线下课堂教学开展的基础,没有完成线上学习任务,线下的学习就会跟不上教师的教学思路,学习效果就差,以致出现恶性循环,越学不会越不愿意学。第二,线下课堂主动发言积极性差。翻转课堂的线下课堂主要是通过讨论、发言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但目前一些高校的翻转课堂线下教学中,部分学生却缺乏主动发言的积极性,发言的总是那么几个同学,被动发言现象普遍存在。

三、翻转课堂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的建设

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针对教师“翻转”意识不强、学生学习主动性未被激活的问题,需要加强翻转课堂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建设,以促进翻转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建立提升教师翻转意识的培训机制

随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引用,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及能力有了新的要求,因此,学校的教师培训机制体制也应做出相应调整来适应这种新变化,以此来促进教师翻转意识的提升。1.加强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翻转课堂本身就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而发展起来的,并且是以网络课程开发和运用为前提的一种教学模式,因此对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使这种模式在课堂“扎根”,就必须从培训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做起。首先,要加强教师视频制作能力的培训。通过培训教会教师熟练运用录播软件进行教学视频的录制、剪辑等。其次,要加强教师网络技术运用能力的培训。要让教师熟悉学校自建的网络教学平台的特点及功能,并教会教师熟练运用网络课程教学平台建设网络课程。2.加强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培训高校应该从两个方面加强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培训:一方面,学校要请在翻转课堂教学方面经验丰富的教师,从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的具体流程入手,传授给其他教师如何使课前、课中、课后任务的设计更能够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更便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另一方面,还要请各学科的专家,对不同学科的教师展开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学习者特征、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培训,提升教师的学科素养。3.加强教师课堂教学组织能力的培训教师课堂教学组织能力的培训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第一,加强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培训。在语言表达能力培训上,一方面要注重口头语言的培训,通过培训要让教师语言流畅,富有感染力;另一方面要注重肢体语言的培训,教会教师利用眼神、手势等肢体语言表达鼓励、警告、制止等想法,全面掌控课堂的局面。第二,加强对教师教学过程把控能力的培训。要重点教给教师带动课堂气氛的技巧,教会教师在教学的关键节点设置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发言的技巧等,全面提升教师对教学过程的把控能力。

(二)建立完备的物质保障机制

翻转课堂的有效展开需要充足的物质支撑。一定的物质、资金的投入是前提,成熟的网络技术支撑是基础。只有建立充足、完备的物质保障机制,翻转课堂教学才能在学校教育中得到广泛使用。1.充足的物质、资金投入采用翻转课堂开展教学的教师作为改革的实施者,承担了进行教学创新的重任,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也比过去多得多,校方理应给予教师更多的资金支持与鼓励。一方面,学校应给予教师开展前期准备工作的资金支持,如购买慕课资源以及相关设备、建立录播室、组建专业团队、到其他学校学习交流等的费用,为教师翻转课堂的有效展开提供充足的物质保障;另一方面,校方还应划拨一定比例的资金,以教研立项的方式,对于有意愿进行翻转课堂教学改革的教师进行资助,这些资金支持对于教师开展翻转课堂教学具有巨大的鼓励作用。2.成熟的网络技术支撑翻转课堂的“翻转”需要教师课前做好网络课程的建设,这就需要学校提供成熟的网络技术支撑。目前,随着国家对教育投入力度的加大,多数学校都有了自己的网站,但是,平台卡顿,无法满足教师开展线上教学的技术要求,或者虽创建了网络教学课程平台,但疏于管理、推广和应用,整个平台处于搁置状态的情况也不鲜见。为此,学校一方面要有意识地根据课程要求和教师意见创建实用性强、利用率高的线上教学平台,为有进行翻转课堂教学改革愿望的教师提供线上教学场所。另一方面要组建专业的技术队伍,对此平台进行监督和管理,对教师和学生在实际运用平台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进行解决与完善,确保网络教学课程平台的正常运转,使平台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三)建立健全的教学评价机制

合理科学的教学评价方式是提高翻转课堂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也是彰显翻转课堂实施效果的重要方式。构建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相契合的教学评价体系应当从学校评价和学生评价两方面来进行。1.全面的学校评价体系从学校评价角度来说,目前,大多数学校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还主要是通过教学督导听课、教务部门抽查课堂秩序、学生学习效果评价等方式来进行。对于采取翻转课堂模式开展教学的教师来说,这些评价方式就存在一定的弊端。其一,就教学督导听课评价来说,因为翻转课堂分为线上、线下两个部分,如果教学督导听课,他听的只能是线下课,而这对于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线上课堂建设的教师来说就不合理。尤其是线下课堂教学主要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展开,教学督导听课时都是学生在发言,教师只是起了引导的作用,督导人员就会对教师的理论水平、对教师对课程内容的把握程度产生怀疑,影响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其二,就教务部门抽查课堂秩序来说,采用翻转课堂开展教学的教师的课堂由于采用的是分组教学,课堂上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讨,课堂嘈杂在所难免。但是教务部门的抽查常常通过在教室外面听课或者在课堂门口查看的方式进行,由于其对小组讨论式教学并不了解,看到嘈杂的课堂环境也不可能给出高分。其三,就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来说,很多课程单从考试结果是很难看出学生的学习效果的,尤其是对于一些文科类课程。因此,要想改变这种现状,高校应该变革传统教师教学评价机制,采取统筹兼顾的方法,齐头并进,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一起抓,将线上课堂建设成效以及线上课堂学生学习的参与度与线下课堂的教学效果相结合对教师进行评价。同时,还必须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作为学生学习效果检验的重要指标,构建多元化、全过程的教学评价理念,使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更好地融合,提高教师运用翻转课堂开展教学的热情。2.客观的学生评价体系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不能单单由学校的教务部门负责,学生也应该成为评价的主体。就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而言,每学期各学校都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教师进行学生评教。学生评教内容主要包括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能力水平、教学组织、教学效果等。但是,受传统评教习惯的影响,很多大学生还是习惯对教师线下授课的情况进行评价,而线下授课教师并非主角,他起的只是引导的作用,而这种引导作用恰恰是发挥于无形的,很难从表面上让学生感知到。而同时,花费了大量精力建设的线上课堂却游离于学生评价之外,所以对于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开展教学的教师来说,其学生评教成绩常常并不高。因此,学校必须建立客观的学生评价体系。可以采取计算机测评和调查问卷测评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一方面,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要求学生对教师的线下课堂进行评价;另一方面通过填写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教师线上课堂的建设情况进行评价,综合两者评价结果给出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开展教学的教师的最后教学评价成绩。

参考文献:

[1]UNESO.FinalreportofForumontheImpactofOpenCourseWareforHigherEducationinDevelopingCountries[DB/OB].

[2]赵俊芳,崔莹,郑鑫瑶.我国高校翻转课堂的实践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2018(6):89.

[3]毛齐明,王莉娟,代薇.高校翻转课堂的实践反思超越路径[J].高等教育研究,2019(12):77.

课堂教学能力培训范文篇2

关键字: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培训人力资源

随着我国高校的不断扩招,高等教育机构数量的不断增加,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青年教师已经逐步成为教师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执据教育部教育统计年鉴的数据,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共有教师107.6万人,其中,35岁及以下的青年教师占教师队伍总数的48.3%,40岁以下教师占64.3%。因此,培养青年教师成为高校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要素,尤其是培训面向教学第一线的青年教师,成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现状

1.课堂教学情绪波动大,教学质量不稳定

在教学中,青年教师初为人师,乐于向学生传授知识,其思想活跃,观点新颖,易与学生产生共鸣,深受学生的欢迎。但是,由于受工作负担繁重,生活压力较大,发展愿望迫切等因素的影响,情绪波动较大,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的稳定。

2.课堂教学经验缺乏,教学方法单一

虽然青年教师经过系统的教育学习,专业知识贮备量大,但由于缺乏课堂教学经验,往往不能准确地把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有机结合,无法将学生吸引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使教与学脱节。具体表现为课堂随意性大,教学方法单一,甚至照本宣科,从而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3.学缘结构不够合理,教学创新能力缺乏

高校教师多由“垂直教育体系”培养出来,即本科、硕士、博士的各个学历阶段都在同一个学校、同一个专业连着就读。学科视野不够宽阔,研究方向和研究空间也较狭窄,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教学创新能力和发展后劲。

4.重视科研轻视教学,影响教学能力发展

由于社会和高校各种现行政策的导向,再加上现实利益的诱使,导致价值取向失衡,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在一些青年教师身上表现得较为明显,主要工作精力向科研一边倒。整天疲于跑项目、写论文,而课堂教学则处于应付状态,无暇钻研教材和教学技能。这种倾向必定不利于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

二、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培训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各高校逐步认识到青年教师作为教师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在关注青年教师群体成长的同时,也构建了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培训体系,但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二:其一,培训形式大于内容,效果不显著。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培训多以讲授型为主,授课方式单一,且形式大于内容,考核方式简单,相当一部分的培训无检验措施;甚至有的连最基本的培训表现、出勤情况考核都没有,仅在培训结束后每人颁发一个证书,这就造成某些培训活动变成“走过场”,减低了青年教师的参与积极性,更有甚者误把培训理解为舒缓教学压力或个人职务晋升的手段,导致青年教师产生厌学和浮躁心理,降低了培训的效果。

其二,培训活动缺乏针对性和层次性。主要表现为培训内容没有针对青年教师的特点和培训对象笼统。部分学校仍存在“一刀切”或敷衍了事的现象,没有依照教育规律办事,没有重视青年教师身体、心理及能力发展上的优劣势,缺乏对培训活动实施对象进行需求分析,明确培训目标的认知。同时,高校包括各个院系提供的一些培训,多数情况下都是针对本专业的,更多的是注重让教师接触本专业最新的理论知识,了解国际前沿的最新资讯,而针对于提高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培训较久因为教学能力的培养需要长期坚持不懈,且见效慢,不易于考核,所以很多高校选择在很小范围内,如一个教研室定期开展一下活动,各自汇报一下近段时间的教学情况。

三、培训体系的构建与设计

师资队伍结构制约着良好梯队的形成,据预测,高校教师退休人数在逐步达到峰值,为了使高校师资避免青黄不接的局面,必须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墙养,使其快速、健康地成长起来,挑起教学的重任。因此,针对高校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现状及培训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将培训体系的构建分为以下步骤:

1培训体系设计的原则

应以高校的总体发展方向为基础,以使青年教师获得或改进与课堂教学相关的知识、技能、动机、态度和行为,提高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教学效率为目的。结合高校的总体发展方向,分别制定出长、短期培训计划,同时培训的内容也应按需施教、全体参与、系统完善的原则来安排。其重点应围绕青年教师通过对培训需求分析,确定培训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设置出合理的培训课程,制定出有效的考核办法,确保通过培训实现青年教师的培训需求和高校的发展目标。同时,为了检验培训效果还需要对结果进行评估分析,找出培训过程中的差距,发现新的培训需求,加以改进和完善,制定新的培训计划。

2.培训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是培训体系合理构建的重要环节,其中包括高校组织需求层面、课堂教学工作需求层面、青年教师个人需求层面三个方面。

(1)高校组织需求层面的培祖”分析。高校需求层面的培训分析有二:其一是发展方向分析,面对日趋激烈的生源竞争和高级人才竞争,高校必须制定长远的发展规划。为了保持高校的持续发展,青年教师培训必须在立足于现在的同时,着眼于高校的未来发展。根据近期规划和长期发展规划,对高校青年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提高、开发和使用。其二是高校现存问题分析,通过发现课堂教学中的现存问题,并对此进行深人分析,从而对青年教师进行有针对性地全面培训。

(2)课堂教学工作需求层面的培训分析。工作需求层面的培训分析包括两方面:一是通过教师岗前培训内容进行培训需求分析,明确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的职责和要求。二是通过对教学评估体系实施结果的分析,了解青年教师行为、态度及教学效果与理想目标之间的偏差,在教学薄弱环节或有待提高的领域进行培训分析。

(3)青年教师个人需求层面的培训分析。随着高校的发展和青年教师的不断进步,即使青年教师目前的教学效果是令人满意的,但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教学大纲、教材和教学要求的更新也会产生新的培训需求,从青年教师职业发展前瞻性培训需求分析,也需要对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和管理水平进行培训以满足青年教师自身的需求。

3.培训的内容和形式

培训的一般内容包括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模式等,但培训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所以高校在选择培训时应注意把培训的内容和形式有效地结合起来,多方选择一条适合自己学校青年教师培训的模式。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将培训内容和形式分三种:首先是职前教氰职前教育不仅是青年教师在教师岗位中发展自己职业生涯的起点,而且是适应课堂教学的要求和目标,学习新的教学方式方法的开始,更是帮助新青年教师建立与同事和教学团队的关系,建立符合实际期望和积极态度的契机。其次是在职培训。即建立在提前作出计划与目标的基础上,由系或教研室领导和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对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进行必要的知识、技能、教学方法等的培训。再次是脱产培训。对每一位青年教师来说,当面临新教材和新一届的学生时,都需要经历相应的短期脱产培训,以便更决地了解当下该专业的社会需求、前沿情况、教改情况,从而满足所教授的新教材或者新学生的需求。最后是自我开发,即指青年教师自己主动地通过一些方式提高自身包括职业道德、知识技能、身体素质等内在的整体素质的培训活动。自我开发也是一种有助于青年教师不断更新知识和不断成长完善的培训方式。

4.培训的组织结构、计划及实施

(1)培训组织结构。与高校其他部门的管理一样,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培训的管理问题直接关系到培训效果,一个完善的培训组织结构可以使培训活动从一开始就系统进行,保证培训需求分析、培训组织实施、培训课程选择、培训计划实施、培训评估过程切实有效地进行,使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的培训工作围绕着培训目标执行,保持培训的新颖性和内容的实用性。

(2)高校培训计划的制定。无论是年度培训、学期培训,还是月度培训,甚至是钊一对某一特定的培训需求而制定的专项培训,培训计划在整个培训体系中都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只有运用科学的方法来制定培训计划才能取得良好的培训效果。例如根据青年教师的发展阶段,可将培训分为从事课堂教学工作0一3年、3一5年、5一8年、8一10年四个阶段,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科学规划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培训计划的架构及内容,以SW1H中的六要素作为构成和组织培训的主要依据。公务员之家

(3)培训的实施。根据培训实施的流程,对培训内容进行具体实施,以及处理培训过程中的一切具体问题,完成培训实施总结。同时,不仅包括与青年教师进行培训反馈,与相关培训主讲人沟通培训内容改进建议,而且还包括对培训效果进行具体评估。实际上,培训的实施是培训体系中所有工作成果转化为实际的执行过程。

5.培训管理

高校为青年教师培训进行各项投入和为青年教师个人发展提供支持,其效果等同于投资,目标是为了通过提高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的教学能力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提升高校的总体水毛因此,必须加强培训管理和效果的跟踪,对培训的结果进行有效评估,不断改善培训内容和方法,以提高培训效率,达到预期效果。

课堂教学能力培训范文篇3

关键词: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技能;提升途径

1研究背景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自1999年高校开始扩招以来,高等教育逐渐普及。在校生数量的增加要求高校引进大量教师,此时很多非师范类院校毕业的高学历人才进入高校从教,由于他们没有受过严格的教育、教学训练,对高等教育的教学规律与教学方法了解不多,在如何更好开展教学,完成对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培养方面还存在不足之处。青年教师比例的增加,使得他们的教学水平对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培养质量产生了更多的影响,课堂教学技能是其教学能力的集中体现,因此,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提升就显得十分重要。

2内蒙古高职高专院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教学经验不足。在高校中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多数教师在从事教学岗位前,没有教学经验,并且基本都是毕业后直接到学校从事教学工作,而这些高职高专教师绝大多数是非师范类院校毕业。在接受调查的116名教师中,有近一半的教师在从教前没有接受过培训。“缺乏教学经验,不知如何开展教学”成为青年教师上岗前最大的障碍,占到被调查教师的50%。2.2教学理论知识不系统。在被调查的教师中,尽管有将近一半的教师参加过培训,但相对于师范类院校毕业的教师,他们所掌握的教学理论知识是非常有限的,并且通过几次的培训也很难成系统。这些教师的教学经验大多来自自己上学时从大学老师那里学到的,还仅限于课堂教学。至于怎么样进行教学设计、如何组织教学过程是无从下手的。在调查的过程中,当高职院校的教师被问到希望学校组织开展哪方面的培训时,“课堂教学设计的方法”一项排在首位。2.3课堂教学授课方法不够丰富。能够进入高职院校从事教学工作的老师学历都比较高。大多教师沿用他们老师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方法比较简单。但高职院校的学生与本科生不同,他们的高考成绩普遍不高,学习主动性差,用给本科生授课的方式给他们上课,教学效果不会好。而青年教师在刚开始从事教学工作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往往因为授课方法不够丰富,不能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2.4课堂互动较少,方法单一。青年教师与学生互动的方式使用最多的是提问,这一点与学生调查得出的结论一致,有将近20%的学生认为老师“基本没有互动,一直在讲课”。究其原因,还是老师没有把学生看成课堂的主体,而是把学生看成一张白纸或者装知识的口袋,老师一味的想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老师说的太多,学生也只能被动的听。

3内蒙古高职高专院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技能提升途径

3.1岗前培训与技能培训相结合,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共同发展。岗前培训是教师进入工作岗位的第一课。如前所述,大多数青年教师在从事教学工作前并没有教学经验,所以通过岗前培训使青年教师了解教师职业的特点和要求,掌握高等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提高职业道德素养就显得特别重要。根据不同的内容,岗前培训的形式可以是多样化的,集中培训、观摩教学、以老带新、经验交流,这些培训能使青年教师更容易、也更快速的进入教师角色。3.2组织观摩教学,促进教师间交流互动。在调查中发现,内蒙古高职高专院校青年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技能的方法最受欢迎的是“观摩教学,听其他老师的课”。这也符合实际情况,再多的培训都不如看优秀教师讲一堂课来的实在。在观摩教学的过程中,青年教师可以学习优秀教师是如何开展课堂教学的,学习他们的授课方法、授课技巧、教学安排、与学生交流互动的技巧等,这比理论培训更具有实用性。定期开展观摩教学活动,对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技能的提高有非常积极的作用。3.3完善评教制度,注重反馈、跟踪。要通过评教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技能的提高,应该更多的将评教与教师技能发展联系起来,落实教师听课制度,让教学方面的专家全面了解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找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引导学生客观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将在评教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发现的教师教学过程中的闪光点及时反馈给当事教师,既让青年教师看到自己的长处,也让他们看到自己的不足,并建立跟踪制度,确保发现问题的有效解决,教师课堂教学技能的切实提高。3.4教学科研并重,加强制度保障。现在,高校中普遍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本科院校比较严重,高职高专院校也有逐渐加强科研的趋势,这些院校在招聘教师和对教师进行考核的时候,更多的看重教师的课题、论文等的数量与质量。所以,要促进青年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要改变这种“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从教师的考核环节入手,建立制度保障,促进高职高专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技能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智安然.我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13.

课堂教学能力培训范文篇4

关键字: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培训人力资源

随着我国高校的不断扩招,高等教育机构数量的不断增加,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青年教师已经逐步成为教师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执据教育部教育统计年鉴的数据,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共有教师107.6万人,其中,35岁及以下的青年教师占教师队伍总数的48.3%,40岁以下教师占64.3%。因此,培养青年教师成为高校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要素,尤其是培训面向教学第一线的青年教师,成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现状

1.课堂教学情绪波动大,教学质量不稳定

在教学中,青年教师初为人师,乐于向学生传授知识,其思想活跃,观点新颖,易与学生产生共鸣,深受学生的欢迎。但是,由于受工作负担繁重,生活压力较大,发展愿望迫切等因素的影响,情绪波动较大,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的稳定。

2.课堂教学经验缺乏,教学方法单一

虽然青年教师经过系统的教育学习,专业知识贮备量大,但由于缺乏课堂教学经验,往往不能准确地把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有机结合,无法将学生吸引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使教与学脱节。具体表现为课堂随意性大,教学方法单一,甚至照本宣科,从而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3.学缘结构不够合理,教学创新能力缺乏

高校教师多由“垂直教育体系”培养出来,即本科、硕士、博士的各个学历阶段都在同一个学校、同一个专业连着就读。学科视野不够宽阔,研究方向和研究空间也较狭窄,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教学创新能力和发展后劲。

4.重视科研轻视教学,影响教学能力发展

由于社会和高校各种现行政策的导向,再加上现实利益的诱使,导致价值取向失衡,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在一些青年教师身上表现得较为明显,主要工作精力向科研一边倒。整天疲于跑项目、写论文,而课堂教学则处于应付状态,无暇钻研教材和教学技能。这种倾向必定不利于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

二、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培训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各高校逐步认识到青年教师作为教师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在关注青年教师群体成长的同时,也构建了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培训体系,但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二:其一,培训形式大于内容,效果不显著。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培训多以讲授型为主,授课方式单一,且形式大于内容,考核方式简单,相当一部分的培训无检验措施;甚至有的连最基本的培训表现、出勤情况考核都没有,仅在培训结束后每人颁发一个证书,这就造成某些培训活动变成“走过场”,减低了青年教师的参与积极性,更有甚者误把培训理解为舒缓教学压力或个人职务晋升的手段,导致青年教师产生厌学和浮躁心理,降低了培训的效果。

其二,培训活动缺乏针对性和层次性。主要表现为培训内容没有针对青年教师的特点和培训对象笼统。部分学校仍存在“一刀切”或敷衍了事的现象,没有依照教育规律办事,没有重视青年教师身体、心理及能力发展上的优劣势,缺乏对培训活动实施对象进行需求分析,明确培训目标的认知。同时,高校包括各个院系提供的一些培训,多数情况下都是针对本专业的,更多的是注重让教师接触本专业最新的理论知识,了解国际前沿的最新资讯,而针对于提高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培训较久因为教学能力的培养需要长期坚持不懈,且见效慢,不易于考核,所以很多高校选择在很小范围内,如一个教研室定期开展一下活动,各自汇报一下近段时间的教学情况。

三、培训体系的构建与设计

师资队伍结构制约着良好梯队的形成,据预测,高校教师退休人数在逐步达到峰值,为了使高校师资避免青黄不接的局面,必须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墙养,使其快速、健康地成长起来,挑起教学的重任。因此,针对高校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现状及培训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将培训体系的构建分为以下步骤:

1培训体系设计的原则

应以高校的总体发展方向为基础,以使青年教师获得或改进与课堂教学相关的知识、技能、动机、态度和行为,提高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教学效率为目的。结合高校的总体发展方向,分别制定出长、短期培训计划,同时培训的内容也应按需施教、全体参与、系统完善的原则来安排。其重点应围绕青年教师通过对培训需求分析,确定培训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设置出合理的培训课程,制定出有效的考核办法,确保通过培训实现青年教师的培训需求和高校的发展目标。同时,为了检验培训效果还需要对结果进行评估分析,找出培训过程中的差距,发现新的培训需求,加以改进和完善,制定新的培训计划。

2.培训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是培训体系合理构建的重要环节,其中包括高校组织需求层面、课堂教学工作需求层面、青年教师个人需求层面三个方面。

(1)高校组织需求层面的培祖”分析。高校需求层面的培训分析有二:其一是发展方向分析,面对日趋激烈的生源竞争和高级人才竞争,高校必须制定长远的发展规划。为了保持高校的持续发展,青年教师培训必须在立足于现在的同时,着眼于高校的未来发展。根据近期规划和长期发展规划,对高校青年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提高、开发和使用。其二是高校现存问题分析,通过发现课堂教学中的现存问题,并对此进行深人分析,从而对青年教师进行有针对性地全面培训。

(2)课堂教学工作需求层面的培训分析。工作需求层面的培训分析包括两方面:一是通过教师岗前培训内容进行培训需求分析,明确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的职责和要求。二是通过对教学评估体系实施结果的分析,了解青年教师行为、态度及教学效果与理想目标之间的偏差,在教学薄弱环节或有待提高的领域进行培训分析。

(3)青年教师个人需求层面的培训分析。随着高校的发展和青年教师的不断进步,即使青年教师目前的教学效果是令人满意的,但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教学大纲、教材和教学要求的更新也会产生新的培训需求,从青年教师职业发展前瞻性培训需求分析,也需要对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和管理水平进行培训以满足青年教师自身的需求。

3.培训的内容和形式

培训的一般内容包括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模式等,但培训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所以高校在选择培训时应注意把培训的内容和形式有效地结合起来,多方选择一条适合自己学校青年教师培训的模式。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将培训内容和形式分三种:首先是职前教氰职前教育不仅是青年教师在教师岗位中发展自己职业生涯的起点,而且是适应课堂教学的要求和目标,学习新的教学方式方法的开始,更是帮助新青年教师建立与同事和教学团队的关系,建立符合实际期望和积极态度的契机。其次是在职培训。即建立在提前作出计划与目标的基础上,由系或教研室领导和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对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进行必要的知识、技能、教学方法等的培训。再次是脱产培训。对每一位青年教师来说,当面临新教材和新一届的学生时,都需要经历相应的短期脱产培训,以便更决地了解当下该专业的社会需求、前沿情况、教改情况,从而满足所教授的新教材或者新学生的需求。最后是自我开发,即指青年教师自己主动地通过一些方式提高自身包括职业道德、知识技能、身体素质等内在的整体素质的培训活动。自我开发也是一种有助于青年教师不断更新知识和不断成长完善的培训方式。

4.培训的组织结构、计划及实施

(1)培训组织结构。与高校其他部门的管理一样,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培训的管理问题直接关系到培训效果,一个完善的培训组织结构可以使培训活动从一开始就系统进行,保证培训需求分析、培训组织实施、培训课程选择、培训计划实施、培训评估过程切实有效地进行,使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的培训工作围绕着培训目标执行,保持培训的新颖性和内容的实用性。

(2)高校培训计划的制定。无论是年度培训、学期培训,还是月度培训,甚至是钊一对某一特定的培训需求而制定的专项培训,培训计划在整个培训体系中都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只有运用科学的方法来制定培训计划才能取得良好的培训效果。例如根据青年教师的发展阶段,可将培训分为从事课堂教学工作0一3年、3一5年、5一8年、8一10年四个阶段,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科学规划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培训计划的架构及内容,以SW1H中的六要素作为构成和组织培训的主要依据。

(3)培训的实施。根据培训实施的流程,对培训内容进行具体实施,以及处理培训过程中的一切具体问题,完成培训实施总结。同时,不仅包括与青年教师进行培训反馈,与相关培训主讲人沟通培训内容改进建议,而且还包括对培训效果进行具体评估。实际上,培训的实施是培训体系中所有工作成果转化为实际的执行过程。公务员之家

5.培训管理

高校为青年教师培训进行各项投入和为青年教师个人发展提供支持,其效果等同于投资,目标是为了通过提高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的教学能力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提升高校的总体水毛因此,必须加强培训管理和效果的跟踪,对培训的结果进行有效评估,不断改善培训内容和方法,以提高培训效率,达到预期效果。

课堂教学能力培训范文篇5

关键字: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培训人力资源

随着我国高校的不断扩招,高等教育机构数量的不断增加,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青年教师已经逐步成为教师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执据教育部教育统计年鉴的数据,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共有教师107.6万人,其中,35岁及以下的青年教师占教师队伍总数的48.3%,40岁以下教师占64.3%。因此,培养青年教师成为高校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要素,尤其是培训面向教学第一线的青年教师,成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现状

1.课堂教学情绪波动大,教学质量不稳定

在教学中,青年教师初为人师,乐于向学生传授知识,其思想活跃,观点新颖,易与学生产生共鸣,深受学生的欢迎。但是,由于受工作负担繁重,生活压力较大,发展愿望迫切等因素的影响,情绪波动较大,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的稳定。

2.课堂教学经验缺乏,教学方法单一

虽然青年教师经过系统的教育学习,专业知识贮备量大,但由于缺乏课堂教学经验,往往不能准确地把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有机结合,无法将学生吸引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使教与学脱节。具体表现为课堂随意性大,教学方法单一,甚至照本宣科,从而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3.学缘结构不够合理,教学创新能力缺乏

高校教师多由“垂直教育体系”培养出来,即本科、硕士、博士的各个学历阶段都在同一个学校、同一个专业连着就读。学科视野不够宽阔,研究方向和研究空间也较狭窄,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教学创新能力和发展后劲。

4.重视科研轻视教学,影响教学能力发展

由于社会和高校各种现行政策的导向,再加上现实利益的诱使,导致价值取向失衡,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在一些青年教师身上表现得较为明显,主要工作精力向科研一边倒。整天疲于跑项目、写论文,而课堂教学则处于应付状态,无暇钻研教材和教学技能。这种倾向必定不利于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

二、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培训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各高校逐步认识到青年教师作为教师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在关注青年教师群体成长的同时,也构建了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培训体系,但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二:其一,培训形式大于内容,效果不显著。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培训多以讲授型为主,授课方式单一,且形式大于内容,考核方式简单,相当一部分的培训无检验措施;甚至有的连最基本的培训表现、出勤情况考核都没有,仅在培训结束后每人颁发一个证书,这就造成某些培训活动变成“走过场”,减低了青年教师的参与积极性,更有甚者误把培训理解为舒缓教学压力或个人职务晋升的手段,导致青年教师产生厌学和浮躁心理,降低了培训的效果。

其二,培训活动缺乏针对性和层次性。主要表现为培训内容没有针对青年教师的特点和培训对象笼统。部分学校仍存在“一刀切”或敷衍了事的现象,没有依照教育规律办事,没有重视青年教师身体、心理及能力发展上的优劣势,缺乏对培训活动实施对象进行需求分析,明确培训目标的认知。同时,高校包括各个院系提供的一些培训,多数情况下都是针对本专业的,更多的是注重让教师接触本专业最新的理论知识,了解国际前沿的最新资讯,而针对于提高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培训较久因为教学能力的培养需要长期坚持不懈,且见效慢,不易于考核,所以很多高校选择在很小范围内,如一个教研室定期开展一下活动,各自汇报一下近段时间的教学情况。

三、培训体系的构建与设计

师资队伍结构制约着良好梯队的形成,据预测,高校教师退休人数在逐步达到峰值,为了使高校师资避免青黄不接的局面,必须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墙养,使其快速、健康地成长起来,挑起教学的重任。因此,针对高校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现状及培训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将培训体系的构建分为以下步骤:

1培训体系设计的原则

应以高校的总体发展方向为基础,以使青年教师获得或改进与课堂教学相关的知识、技能、动机、态度和行为,提高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教学效率为目的。结合高校的总体发展方向,分别制定出长、短期培训计划,同时培训的内容也应按需施教、全体参与、系统完善的原则来安排。其重点应围绕青年教师通过对培训需求分析,确定培训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设置出合理的培训课程,制定出有效的考核办法,确保通过培训实现青年教师的培训需求和高校的发展目标。同时,为了检验培训效果还需要对结果进行评估分析,找出培训过程中的差距,发现新的培训需求,加以改进和完善,制定新的培训计划。

2.培训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是培训体系合理构建的重要环节,其中包括高校组织需求层面、课堂教学工作需求层面、青年教师个人需求层面三个方面。

(1)高校组织需求层面的培祖”分析。高校需求层面的培训分析有二:其一是发展方向分析,面对日趋激烈的生源竞争和高级人才竞争,高校必须制定长远的发展规划。为了保持高校的持续发展,青年教师培训必须在立足于现在的同时,着眼于高校的未来发展。根据近期规划和长期发展规划,对高校青年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提高、开发和使用。其二是高校现存问题分析,通过发现课堂教学中的现存问题,并对此进行深人分析,从而对青年教师进行有针对性地全面培训。

(2)课堂教学工作需求层面的培训分析。工作需求层面的培训分析包括两方面:一是通过教师岗前培训内容进行培训需求分析,明确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的职责和要求。二是通过对教学评估体系实施结果的分析,了解青年教师行为、态度及教学效果与理想目标之间的偏差,在教学薄弱环节或有待提高的领域进行培训分析。

(3)青年教师个人需求层面的培训分析。随着高校的发展和青年教师的不断进步,即使青年教师目前的教学效果是令人满意的,但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教学大纲、教材和教学要求的更新也会产生新的培训需求,从青年教师职业发展前瞻性培训需求分析,也需要对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和管理水平进行培训以满足青年教师自身的需求。

3.培训的内容和形式

培训的一般内容包括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模式等,但培训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所以高校在选择培训时应注意把培训的内容和形式有效地结合起来,多方选择一条适合自己学校青年教师培训的模式。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将培训内容和形式分三种:首先是职前教氰职前教育不仅是青年教师在教师岗位中发展自己职业生涯的起点,而且是适应课堂教学的要求和目标,学习新的教学方式方法的开始,更是帮助新青年教师建立与同事和教学团队的关系,建立符合实际期望和积极态度的契机。其次是在职培训。即建立在提前作出计划与目标的基础上,由系或教研室领导和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对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进行必要的知识、技能、教学方法等的培训。再次是脱产培训。对每一位青年教师来说,当面临新教材和新一届的学生时,都需要经历相应的短期脱产培训,以便更决地了解当下该专业的社会需求、前沿情况、教改情况,从而满足所教授的新教材或者新学生的需求。最后是自我开发,即指青年教师自己主动地通过一些方式提高自身包括职业道德、知识技能、身体素质等内在的整体素质的培训活动。自我开发也是一种有助于青年教师不断更新知识和不断成长完善的培训方式。

4.培训的组织结构、计划及实施

(1)培训组织结构。与高校其他部门的管理一样,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培训的管理问题直接关系到培训效果,一个完善的培训组织结构可以使培训活动从一开始就系统进行,保证培训需求分析、培训组织实施、培训课程选择、培训计划实施、培训评估过程切实有效地进行,使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的培训工作围绕着培训目标执行,保持培训的新颖性和内容的实用性。

(2)高校培训计划的制定。无论是年度培训、学期培训,还是月度培训,甚至是钊一对某一特定的培训需求而制定的专项培训,培训计划在整个培训体系中都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只有运用科学的方法来制定培训计划才能取得良好的培训效果。例如根据青年教师的发展阶段,可将培训分为从事课堂教学工作0一3年、3一5年、5一8年、8一10年四个阶段,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科学规划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培训计划的架构及内容,以SW1H中的六要素作为构成和组织培训的主要依据。

(3)培训的实施。根据培训实施的流程,对培训内容进行具体实施,以及处理培训过程中的一切具体问题,完成培训实施总结。同时,不仅包括与青年教师进行培训反馈,与相关培训主讲人沟通培训内容改进建议,而且还包括对培训效果进行具体评估。实际上,培训的实施是培训体系中所有工作成果转化为实际的执行过程。

5.培训管理

高校为青年教师培训进行各项投入和为青年教师个人发展提供支持,其效果等同于投资,目标是为了通过提高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的教学能力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提升高校的总体水毛因此,必须加强培训管理和效果的跟踪,对培训的结果进行有效评估,不断改善培训内容和方法,以提高培训效率,达到预期效果。

课堂教学能力培训范文篇6

关键词:信息化;高职院校;英语;课堂教学

近年来,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高等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升,社会对于职业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需求越来越高。在信息化环境下开展高职院校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工作既是促进我国高职院校学生英语水平提升的有效策略,同时对于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也具有重要影响。但是在信息化环境下高职院校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究工作开展过程中,部分高职院校师资力量建设存在一定的不足,教师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有待进一步完善;英语课程结构不完善;英语课程教学平台功能不健全;高职院校课程评价机制不完善。所以,在信息化环境下高职院校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究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高职院校要进一步加强英语教师队伍建设,鼓励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创新教学策略;同时,高职院校还要进一步完善英语课程结构,优化英语课程评价模式,提升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促进高校学生英语实际水平的提升。

一、信息化环境下高职院校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究工作的重要性

信息化环境下高职院校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究工作的开展可以进一步完善我国高校英语课程结构,促进高校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的进一步提升;还有助于本校学生英语素养的提高,对于学生今后职业生涯的发展以及职业素养的提高具有重要影响。1.有助于我国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信息化环境下高职院校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学策略探究工作的开展是我国高职院校英语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的有效手段。首先,信息化环境下高职院校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工作的开展有助于提升我国高职院校英语课程教学的信息化程度。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信息化教学设备对相关教学资料以生动直观的方式加以呈现,深化高职院校学生对于英语课程知识点的理解[1]。其次,信息化环境下高职院校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工作的开展有助于英语课程教学结构的优化。高职院校教师可以将信息化教学理念融合到实际的英语课程建设理念中,科学分配英语听说读写译课时,促进高职院校英语课程结构的完善。最后,信息化环境下高职院校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工作的开展还有助于英语课程教学模式的更新,对于学生英语视野的开阔以及英语素养的提高都具有重要意义。2.有助于我国高校学生英语水平提高信息化环境下高职院校英语课堂教学策略有效性探究工作的开展对于我国高职院校学生英语素养的提升也具有重要影响。首先,信息化环境下高职院校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工作的开展促进了我国高职院校教学资源的丰富。该项工作的开展不仅能够拓宽我国高职院校学生接触图书馆以及相关教材的渠道,还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接触相关网络教学资料,促进高职院校学生英语专业视野的开阔[2]。其次,信息化环境下高职院校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工作的开展有助于我国高职院校学生英语成绩的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深刻了解英语教学知识,促进学生英语教学知识掌握程度的提升。最后,信息化高职院校英语课程教学有效性研究工作的开展还有助于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以及词汇掌握程度的提升。3.有助于我国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信息化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策略创新探究工作的开展对于我国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信息化环境下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策略创新工作的开展有助于学生英语自学能力的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可以借助网络信息技术的优势,在课下以及活动时间借助视频以及教学资料进行英语学习,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实际英语水平。其次,信息化环境下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策略创新探究工作的开展有助于学生英语教学知识层面的拓展[3],对于高职院校学生英语知识结构的进一步完善具有重要影响。最后,信息化环境下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策略探究工作的开展还有助于我国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提升。高职院校学生通过网络信息技术手段与国外友人进行交流,可以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在实际工作及生活中对英语知识的运用,对于学生今后职业生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4]。

二、信息化环境下高职院校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究工作过程中的问题

高职院校作为我国应用型、技术型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关注学生实际英语水平的提高。信息化环境下高职院校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究工作的开展对促进学生课堂学习效率以及英语运用能力都具有重要帮助,同时对于学生全面发展也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部分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管理机制不完善,课程教学评价机制不健全,导致部分高校教师所采取的教学策略以及课堂教学行为未能得到客观准确的评价以及科学完善的指导[5],对高职院校英语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提升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同时,部分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平台建设不完善,高校信息化教学平台与英语教学结合方式等问题的存在也阻碍了实际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不利于我国高职院校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1.高职院校英语教师队伍建设存在不足信息化环境下高职院校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究工作的开展对于英语教师队伍建设以及教师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在实际的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首先,部分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管理制度较为松散,导致部分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教学态度消极、课堂教学积极性不高、对于学生英语课堂纪律性强调不足等问题[6],对于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有限,不利于学生英语课堂学习质量的提升。其次,在信息化环境下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究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部分高职院校教师还存在对相关信息化教学设备操作不熟练的问题,导致相关信息化教学设备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未能得到充分的发挥。部分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课上教学数据采集不严谨,对于相关教学设备操作失误等问题的出现对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实际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也造成了一定的阻碍。最后,在信息化环境下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究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部分高校教学培训机制在教师培训内容、培训方式以及教师培训管理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部分高职院校存在参与培训教师名单模糊、教师培训方式单一以及教师培训考核形式化的倾向[7],对我国高职院校英语教师教学机制的完善以及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的提升都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2.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评价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科学完善的教学评价机制可以规范高职院校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还有助于高职院校教师进一步明确自身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促进我国高职院校教师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但是在信息化环境下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策略有效性探究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部分高职院校实际教学评价机制却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我国部分高职院校英语课程评价标准不完善,对于英语课堂教学信息化程度的提升以及师生英语课堂教学体验的优化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8]。其次,在信息化环境下高职院校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究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部分高职院校现有教学评价指标不完善是影响实际教学效果以及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最后,高职院校现有课程评价标准与信息化教学理念衔接不完善也是影响实际教学质量的关键。部分高职院校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所运用的信息化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理念与教学评价机制契合程度不高,[9]高职院校课程评价人员无法按照课程评价机制对其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对于提升高职院校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作用有限。3.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信息化平台建设不全面信息化环境下高职院校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究工作的开展离不开信息化教学平台的支持。科学完善的信息化教学平台可以减轻高职院校英语教师的工作量,帮助教师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并对学生课堂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进行分析,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国高职院校英语课堂教学信息化以及有效性的提升。但是在实际的高职院校英语课堂教学策略有效性探究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首先,部分高职院校英语信息化教学平台功能不健全,导致高职院校英语课程开展过程中教师的教学需求未能得到有效的满足,高职院校学生学习体验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其次,部分高职院校技术人员数量不足、技术水平有限也是影响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的主要因素[10]。高职院校由于师生人数较多,对于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次数较多,网络教学平台承载人数多,网站建设要求较高。但由于我国部分高职院校技术人员队伍建设不足,导致网络教学平台在英语课堂教学上的作用未能得到有效的发挥,对于我国高职院校实际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也造成了一定的阻碍。最后,部分高职院校教学平台教学资源存储数量有限,且教学资源质量参差不齐,这对教师课前备课以及学生课前预习等工作的开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不利于高职院校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4.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课堂教学方式单一信息化环境下高职院校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究工作的开展,需要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将网络信息技术与英语课堂教学进行紧密结合,从而进一步促进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但是在实际的高职院校英语课堂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部分高职院校英语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过于陈旧,导致信息化教学设备仅仅在课前导入以及相关视频图片的展示环节加以运用,对于提升高职院校英语课堂教学质量作用有限。其次,部分高职院校未将信息化教学理念与英语教学理念进行有效融合,导致高职院校教师在课堂教学策略的制定以及教学模式的开发上无法将信息化教学设备的作用完全发挥,对于高职院校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也造成了一定的阻碍。最后,部分高职院校虽然鼓励教师创新课程呈现形式,但仍然坚持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被动接受[11],多元化教学呈现方式对于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提升作用的发挥有限,不利于我国高职院校学生英语课堂学习质量的提升。

三、信息化环境下高职院校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课堂教学能力培训范文篇7

关键词:信息化课堂;教学有效性;校本培训

一、提高信息化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背景

(一)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的信息化已经成为撬动教育领域改革与创新的重要机会和必要手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破解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难题,促进教育的创新与变革,是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重大战略决策。”当前,信息化建设已深入各级各类学校,信息技术已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借助信息技术和各种教育教学理念的深度融合,打造出来的信息化课堂教学模式层出不穷,不同程度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与改革创新成了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面临教育发展与变革,学校必须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促进作用,积极推进学校信息化课堂建设,实施信息化课堂教学改革。(二)课堂教学现状的必由之路。由于我国信息化建设时间不长,信息技术教育普及程度不高,师生在新技术、新设备应用方面的机会不多,导致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师生的信息化素养还无法满足信息化课堂教学的需要,面对信息化课堂教学时还力不从心。一是很多教师对信息化课堂教学模式的认知不全面,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方面不符合信息化课堂的教学要求;二是很多教师对教学设备的使用、信息的处理、教学资源的搜集、微课制作、课件设计、课程开发等方面能力欠缺,无法发挥教学系统和教学模式的真正效果;三是学生在信息处理、设备使用、课堂理念认知、学习方法习惯等方面尚有欠缺,运用信息技术自主学习能力欠缺,导致学习效率低下。面对上述一系列制约信息化课堂教学效益的问题,如何提高教育科研助推区域教育综合改革仁寿专稿师生的信息化素养,使之能够适应信息化课堂教学要求,是我们不得不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三)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必然选择。要切实提高信息化课堂教学效益,扎实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就必须抓住制约课堂教学效益的关键因素———教师与学生两支队伍,把增强师生的信息化素养作为提高信息化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突破口。为此,学校应致力于通过建立和完善信息化背景下的校本培训机制,打造信息化素养高的两支队伍: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一支在学习理念、学习方法、学习能力上适应信息化教学的学生队伍,使师生在信息化课堂教学中配合默契、沟通迅速、反应一致,建立起新型的师生关系,从而提高信息化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提高信息化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校本培训策略

2012年,教育部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中指出了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几个主要维度:从表1可以看出,提高学校信息化课堂教学有效性,要从提升信息化建设基本配置与应用水平,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方式变革和提升信息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等维度进行突破。学校的校本培训应针对性地实施培训项目,提高师生对新技术、新应用的认识和应用能力,加深师生对信息化课堂教学内涵的认识和理解,鼓励师生积极地探索高效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以此提高课堂教学信息化的有效性。(一)优化和完善校本培训内容和方式。积极探索校本培训的方式,通过专家讲座、考察学习、听课观摩、理论研修、实践操作、跟岗学习等方式开展教师培训,造就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教育信息化师资队伍、专业管理团队,为教育信息化提供人才支持。[1]1.优化教师培训内容和方式一是提高教师对新技术、新应用的认识,拓宽教师的教育视野;二是丰富教师的理论修养,加深教师对信息化课堂教学的认识和理解;三是指导教师将教育理论与实践运用相结合,提高对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四是鼓励教师积极探索、实验、创新,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的生成;五是通过分类培训、分级培训、分步培训,建立一支结构合理、衔接有序的适合信息化教学要求的教师队伍。2.完善学生培训的内容和方式一是提高学生对新技术、新应用的认识,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二是丰富学生的理论认识,加深学生对信息化课堂学习方式的认识和理解;三是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四是鼓励学生创造性学习,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方法,养成利用信息技术学习的习惯;五是培养学生认知能力,引导学生具备独立思考、逻辑推理、信息加工、学会学习等意识和能力[2]。(二)搭建卓有成效的信息化校本培训发展支撑平台。以五级培训机制的有机整合为总领,以教师培训者队伍建设为抓手,以深化校本培训模式改革为关键,以加强校本培训机制研究为突破,搭建卓有成效的校本培训发展支撑平台,提高师生信息化素养。一是建好“国培”“省培”“地市州培训”“区县培训”“校本培训”五级培训机制,充分融合五级培训的内容、形式,提升培训的全面性、系统性;二是搭建校内教师、学生信息化培训交流合作平台,促进思维的碰撞和经验的分享;三是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校本培训队伍,促进校本培训的持续性和有效性;四是深化校本培训模式改革,强化培训方式的创新,多渠道、多模式开展教师培训;五是加强校本培训机制研究,总结校本培训经验,探索校本培训新理念、新方法,理论与实践结合,提高校本培训的效果。(三)开发特色信息化校本培训系统课程资源。校本培训课程资源是达成培训目标,增强培训效果的重要载体,开发、建设适应本校实际的校本培训系统课程资源是提高培训时效性、针对性的重要保证。一是开发基于信息化课堂的教师培训资源,介绍翻转课堂的原理、实施方式、教学流程、软硬件操作模式等;二是开发教师新教育理念、新教育方法、新教育模式的系统培训资源;三是形成本校教师在信息化课堂实践中的课程、教法、经验的校本课程资源;四是形成本校学生在信息化课堂实践中的学习、学法、经验的校本课程资源。(四)构建具有适应性的信息化校本培训管理长效机制。构建具有适应性的信息化校本培训管理长效机制,使校本培训管理更科学、更合理,确保校本培训效益最大化。一是构建信息化校本培训的保障机制,在制度、经费、队伍建设等方面形成强有力的支持;二是构建信息化校本培训的评价机制,对培训效果进行科学、系统的评价;三是构建信息化校本培训的激励机制,对校本培训过程实施进行激励和推动,确保校本培训的顺利进行。

三、结语

当前,信息技术对社会各领域已实现了全面的渗透,改变着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全民教育、优质教育、个性化学习和终身学习成为信息时代的教育发展重要特征[3]。积极推进信息化课堂建设,加快教育教学方式的改革,既是学校提升教育质量的要求,也是时展的必然趋势。在推进信息化课堂建设的过程中,要注重校本培训在两支队伍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探索信息化的校本培训支撑平台建设,开发学校特色的信息化校本培训系统课程资源,构建具有适应性的信息化校本培训管理长效机制,以科学、合理、持续的校本培训促进信息化课堂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

[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

课堂教学能力培训范文篇8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英语;课堂教学

20世纪末期,英语则成为我国高校公共基础课程,作为提高学生英语水平和应用能力的重要学科体系,需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只有不断增强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才能使其适应经济全球化环境,成为新时代社会发展的人才主力。其中英语综合能力,指的是学生实际运用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并非传统课堂教学意义中的应试能力。因此,高校英语教师应打破传统固化思维模式,遵循教育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以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增强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借助合作学习、情境教学等,培育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促进高校英语课堂教学质量提升。

一、新时代视域下高校英语课堂教学面临的问题

(一)英语基础参差不齐

在社会高速发展背景下,我国对人才提出更高要求,特别是对英语能力,要求具备听、说、读、写、译综合能力。高校作为社会人才输送的主要阵地,学生的英语能力培养至关重要,然而近年来,高校招收生源数量不断增加,但学生英语水平却具有较大的差异性,且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偏低,部分学生甚至存在厌学、恐惧心理。究其原因,与高校学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有很大关联性,许多学生认为非英语专业无需认真学习英语知识,缺乏自我管理与提升意识。久而久之,高校英语课堂教学分化十分严重,教师知识输出成效难以理想化。

(二)教学设备建设不足

伴随网络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并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我国各大高校英语课堂着力推进信息化改革,但却受到诸多阻碍因素。许多高校所配备的多媒体教室相对落后,电脑配置较低,难以满足日常课堂教学的需求,学校方面对多媒体教学设备建设投入力度明显不足。然而教学设备的不足和老化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英语课堂教学成效,诸多图片、文字等资料,难以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现给学生,仅能够通过语言描绘的传统教学模式,阻碍了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另外,英语课堂教学的信息化改革,还需要打造线上教学资源库,高校对此缺少重视度,人力、物力资源投入不足,无法为学生展开线上学习提供支撑。

(三)课堂教学模式单一

当前我国高校英语课堂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十分注重英语知识讲解、词汇记忆的教学,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实践教学,无法有效培育学生的英语知识应用能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造成学生掌握充足英语知识,但却很难展开良好的英语交流。另外,英语教师不注重因材施教和合作教学,原本高校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一视同仁的教学模式,导致部分学生难以真正掌握英语知识点。合作学习同样是不可或缺的教学模式,是开展角色扮演、情景演练的基础,亦是提高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知识探究能力以及语言应用能力的必要手段。但许多高校英语教师对此认知不足,仍然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和策略,导致课堂教学效果较差。

(四)教师综合素质待提高

教师与教师之间作为不同个体,综合素质与能力具有显著差异性,而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正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当前高校英语教师综合素质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当前许多高校英语教师仍然秉持传统落后教学理念,在教学中对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秉持怀疑态度,不愿意积极主动创新教学模式,这对课堂教学改革产生较大影响。并且许多教师虽具备较高的学术能力,能够撰写高水平论文和参与各类英语演说,但投入到实际教学却很难获得良好教学成果。究其原因,是自身的授课技巧、教学水平不足,且需要应付日常繁琐的工作内容,缺少学习和外出进修机会。

二、新时代视域下高校英语课堂教学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加强英语词汇教学

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础部分,同时亦是语言表达的必要材料,丰富的词汇储备能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充分证明词汇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然而长期以来,英语词汇教学模式均十分单一,死记硬背的方式导致学生词汇记忆不深刻,学习效率极低。所以,新时代视域下高校英语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要注重词汇教学方法的改革,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引入多样化教学手段,切实增强学生对英语词汇的记忆度,强化课堂教学效果。在英语课堂词汇教学的过程中,应以听音为先,教师要为学生示范正确的词汇读音,并且帮助学生纠正发音不准确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讲解,帮助661学生标准读音的同时,加深学生对词汇含义的理解与记忆。另外,还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选择多种单词讲解方法,例如选择题、半句翻译、选词填空等等,扩充学生的词汇储备量,强化词汇教学效果。

(二)引入现代信息技术

伴随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经在我国教育领域广泛运用成为课堂教学有效的辅助工具,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具有积极意义。因此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可以加强多媒体教学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同时英语教师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一些学生难以理解的英语知识和思维,通过视频、音频、思维导图等多种形式呈现出来,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充分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课堂学习兴趣同时能够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从被动接收英语知识转化为主动探究学习。同时高校英语教师可以自主录制微课视频,将其作为学生课前预习以及课后巩固的有效学习资料,加强学生对英语知识和实际应用的理解,掌握英语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支持下,高校英语教师可以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加强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弥补传统课堂教学时间有限的弊端。

(三)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高校英语贯彻教学改革,通过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来解决传统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其中合作学习是应用率最高且效果最为显著的教学模式,之一,将其应用于英语课堂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英语学习能力与课堂教学质量,并且合作学习还可以衍生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在高校英语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会经常组织拼写比赛、猜词比赛、单词接龙等活动,可以根据学生意愿和英语基础水平,将学生科学划分为若干学习小组,运用合作学习模式,帮助学生完成词汇累积与运用。同时还可以组织不同小组成员进行情景对话,根据教材以及学习材料中的内容真实还原,在情景形成良好的课堂交流氛围,锻炼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合作学习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语言知识体系。

(四)培育学生文化底蕴

英语是高校基础必修课程,课程覆盖面广、持续时间长,但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薄弱,学校方面对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视度有所不足,导致学生语言应用能力较差。同时,由于过度应试教育,导致文化渗透不足或过度注重西方文化渗透,学生的价值观念容易产生偏差。新时代视域下高校英语课堂教学改革,要注重中西方文化的兼容渗透,在文化赏析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英语语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与交流能力。因此,高校英语教师必须要认识到文化渗透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加强文化知识的引入,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英语教师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影响英语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性因素,所以在新时代背景下,要着力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必须要加强高水平英语教师培养,增强高校师资队伍质量的同时,提高教师队伍的稳定性。一方面,加强优质英语师资引进,提高教师招聘门槛,在教师招聘的过程中,不能仅注重教师学历,而是要从文化素养、教学能力以及综合素质水平的全方面考虑,重点考察教师的创新能力,使其加入高校英语师资队伍后,能够发挥自身内在潜能,增强支队伍的整体素质水平。另一方面,对高校现有英语教师展开针对性培训,通过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两种方式,聘请知名教育专家或学者分享教学心得,或为英语教师提供外出学习和进修机会。

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作为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肩负着为祖国和社会培育高质量人才的重要使命和责任,新时代背景下,必须要正确认知传统课堂教学存在的弊端,积极主动探索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着力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具体可以通过加强英语词汇教学、引入现代信息技术、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培育学生文化底蕴、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以正确心态参与英语学习,切实增强学生英语语言表达能力、使用能力、交际能力,为其日后健康成长和更好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于浩.互联网+背景下优化高校英语课堂教学的措施探讨[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32(6):168-170.

[2]宫武.现代信息技术生态环境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优化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6):145-146.

[3]杨雪.高校英语课堂教学中构建多维互动模式的探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25):135-136.

[4]周霓忻.“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英语课堂教学优化策略探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22):67-69.

课堂教学能力培训范文篇9

关键词:SWOT分析;医疗援助;语言教学;翻转课堂

近年来,我军赴国外执行军事任务及非战争军事行动越来越多,其中不仅包括派遣联合国维和行动随行医疗队,还包括紧急人道主义救援任务和援外医疗队。陆军军医大学自2014年以来先后承担抗击西非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尼泊尔地震救灾、赞比亚军医院援建与医护培训、埃塞俄比亚国防军医院医疗援助及赴老挝、越南卫生列车医疗服务任务。先后有近300名医疗卫生和保障人员赴外执行任务,为国际间医疗合作及人道主义援助作出巨大贡献。非洲地区长期受殖民侵略影响,经济社会发展落后,医疗卫生环境恶劣,民众饱受多种疾病困扰,历来都是医疗援助的重点地区。语言能力作为援外工作的基本能力应当作为医生出国前强化学习的重点[1]。作者曾先后于2015、2016年两次随队赴非洲执行援外外事翻译及语言培训工作,并负责医师出国前语言强化培训教学任务。基于援助期间语言培训与学习的问题,本文依据SWOT分析法对军医援非外语培训翻转课堂教学内容和方式的优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探析,并提出改进建议和完善策略,希望进一步加强我军援外的能力和效果。

一、翻转课堂在援非语言培训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FCM)最先基于美国高中化学教师乔纳森·伯尔曼(JonathanBergman)和亚伦·萨姆斯(AaronSams)的教学实践,即将课程重、难点制作成相关教学视频,学生在课下自主学习视频内容并完成在线知识测试。课堂上师生之间通过交流、互动、分享,使学生最终达到对新知识的内化与吸收。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在教育界引起巨大轰动,被评为影响课堂教学的重大技术变革[2]。翻转课堂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开展为语言习得提供了新的路径和方式。传统语言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侧重于语言内容的阅读与识记;基于建构主义、多模态学习的翻转课堂模式以学生为中心,一定程度上将教师从传统课堂框架中解放出来,由管理者向教学规划者和促进者转变。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在课前及课后自主完成学习内容,通过“提前看材料—做练习—教员指导—总结提升”[3]及视频、音频内容教学和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全方位锻炼学生听、说、读、写、译的能力。援非军医出国前语言培训需求及任务期间语言能力学习应用与翻转课堂所侧重的“自主协作”相契合。培训教学所强调的提升语言综合技能、听说为先的教学重点,要求受训军医可以在语言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和社会文化知识上达到熟练应用,翻转课堂模式即可服务于医师出国培训教学。

二、对援非英语培训翻转课堂教学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方法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管理学教授海因茨·韦里克(HeinzWeihrich)于上世纪80年代提出,是着眼于战略研究的态势分析方法,亦是研究战略最常用方法之一。SWOT分析法最先应用在企业管理,而后在外交(公共)政策、环保、法律等领域也广泛采用。SWOT分别代表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ies)、威胁(Threats)。由这四个要素构成的SWOT分析矩阵具体归纳总结出目标内部、外部的主要内容或问题,再对目标的优势、劣势以及面对的威胁和机遇进行分析,将分析内容按矩阵进行排列并综合分析,最终得到解决方式。这种方法可以对学科教学的应用进行分析,对目标主体的内外部环境分析和考量,进而总结有利因素和不利条件,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改进教学方式,使教学效果达到最大化。援非任务的语言教学培训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要求援外专家们要在有限时间内尽可能掌握更多的工作、生活用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无疑具有可操作性,但是经过近几年的实践,该教学模式还存在着一些阻力和问题,因此有必要通过SWOT分析法对翻转课堂教学现状展开探讨。

(一)优势分析

1.激发语言学习动力和兴趣,互动性增强。翻转课堂利用互联网多媒体资源为援非军医提供内容丰富的医学(学术)英语在线课程视频。翻转课堂将传统专门用途英语课堂中以“读、写”优先、“边教边学”、“先教后学”的教学方式转为“先学后教再评”,创造出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让医师根据自己语言学习特点的进度、方法、规律安排学习行为。医师课下通过个体探索、协作学习,完成医学外语的意义建构。2.鉴于援外军医行前培训时间有限,利用网络视频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医师学习自主性和效率。大学联合地方企业基于“讯飞在线口语练习”软件系统及“英语流利说”手机App软件,促使医师脱离固定课堂局限,将学习任务进行碎片化管理,随时随地进行语言交际练习。同时在线下培训教员作为讨论和案例分析的监督者和评价者,可以更多地设置模拟涉外交流与沟通练习,有助于提高援外医师英语听说能力及跨文化沟通意识。3.创新教学方式,以需求为指引,以任务为导向。涉外军事医学英语作为特殊环境下的专门用途外语(ESP)兼具军事和医学的双重专业属性。军医专家工作环境和任务需求促使其在了解日常生活用语的同时还需熟练掌握(军事)医学术语,特别是常用的(军事)医学缩略语、委婉语、俚语等口语表达。翻转课堂模式下的语言培训可以有效地为医师构建出任务所需的专业表达和日常交流语库。教员在每次培训前设置援外医疗任务场景议题供医师学习,以大学援非军医为例,议题包括涉外礼仪用语、(军事)医学英语基本术语、涉外卫勤训演英语、非洲变体(口音)英语、医学场景处置(含急诊和ICU病房处置、耳鼻喉科诊疗处置、外科手术麻醉处置、口腔颌面外科创伤处置、心内科处置、泌尿外科处置、血液透析处置和MRI、CT影像处置)中的专业术语和医用口语(俚语)。学员课下以网络学习的方式练习,课上进行任务模拟,由教员评估并指导,使教学场景化、实训化。这对于打破传统枯燥、低效,教用不一的语言培训提供了新的视角,对援非任务的需求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劣势分析

1.缺乏合适的教学培训视频、音频资料,教学资源陈旧。翻转课堂教学需要激发学员兴趣,教学视频、音频材料应该生动、有教育意义、富有创造性、引发思考,同时可以理解、富有相关性[4]。翻转课堂对于教学材料,特别是视音频素材要求较高,这就需要教学团队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制作和筛选高质量素材。援非军医工作环境特殊,任务需求针对性强。当前国内尚无专门的教材和资料涉及到援非军事医疗语言教学,因此针对性强的培训资料相对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翻转课堂教学效果。2.教师课前备课、整理材料难度提高。基于援非语言培训任务特点的翻转课堂教学需要培训教师具备扎实的涉外语言经验和跨学科知识储备,特别是对于医学知识及外事处置,因此需要教师课前做好相关医学知识(如各专科常用术语、病历记录文本书写、手术用语、医患沟通用语、医学伦理)的准备工作;准备教学素材过程中要根据受训人员特点找到与相关教学内容相适合且难易度适中的材料,否则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教师需加强对医师线上学习的督促和提醒[5]。3.援非军医语言能力参差不齐,翻转课堂线上线下教学难度增加。援助军医具备医学高等学历,但年龄差距较大。受教育方式和自身背景局限,医师英语基础强弱不一。根据笔者对援非军医专家队内医师语言能力调查统计显示,约50%医师未通过大学英语六级(CET-6)测试,难以适应国外语言工作环境;另外70.4%的医师感到自己英语听说交际能力不足,在援外工作中与国外同行和病患交流时信心不够。基础英语能力水平的差异使基于学员自学和课堂讨论的翻转课堂教学难度加大。培训教员不得不花费更多时间在纠正和提升部分受训医师的基础语言能力上,某种程度上挤占语言应用能力和任务式学习训练的时间。

(三)机会分析

1.日益频繁的涉外(军事)医学合作使翻转课堂应用于医师培训成为可能。随着对外医疗帮扶、合作共建医院及人道主义援助等医疗合作交流任务的增多,我方医护人员的外语交流使用能力愈发重要,语言培训中实施翻转课堂教学的机会和诉求日益增加。我校外语教学自2008年建立基于网络和电脑的小班化教学体系,在教学分层分级的基础上强调以听说为主,构建网络教学平台。使学习者实现自主学习,教员则作为指导者和组织促进者[6]。基于网络自主学习中心、英语学习网站、VOD播放系统、在线外语课程在内的平台不仅可以满足援外专家医师日常交流用语的话题练习,还可以为在线测试、评估提供真实的教学反馈依据。2.信息技术下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5G时代的到来为翻转课堂在线学习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持和海量的学习资源。国内外知名院校纷纷建设网络慕课、公开课。快捷、低廉的学习方式为援外医师提供内容更为丰富和多元的语言学习途径,如国际名校开设的公开课———耶鲁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哥伦比亚大学《神经科学》和《病毒学》、新西兰国立南方大学英语强化课程及可汗学院公开课、TED演讲视频中涉及医学、外语类课程。同时,一些国外医疗影视剧如《实习医生格蕾》《豪斯大夫》《战地医院》等不仅为教员提供教学设计的素材和案例,也可使培训学员平时反复观看学习并模仿。

(四)威胁分析

1.教员与受训医师角色转换问题。相较于传统课堂教学而言,翻转课堂中的教师不再是课堂唯一权威。医师通过课前和课下预先掌握知识和材料并与各自专业相结合,从单纯的学习者、受训者到学习的自主发起者、讨论的组织者和参与者。然而,部分受训军医长期受单向知识传授模式影响,“哑巴英语”学习方式集中显现在医师援助任务的困境中,绝大多数医生已习惯基于读写的应试教学,对网络教学和场景任务模拟参与度低,互动环节完成度低,自主学习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2.语言能力与中非跨文化沟通意识衔接问题。为应对军事医疗援外任务,翻转课堂培训课程内容需让语言现象和话题场景同非洲当地文化风俗和宗教相结合。当前翻转课堂教学内容布置上存在单一性,缺少目标国家或地区文化背景意识和场景意识,同时语言、专业知识和文化同理心的沟通尚无法达到有机统一。国内医师在不了解非洲国家医疗环境、社会文化的情况下会给援外工作带来一定问题和阻碍。

三、建议与对策

基于翻转课堂在培训中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分析的结果,建立SWOT分析矩阵图(如表1),以此为外语培训做以下的调整策略。

(一)S/O策略

一方面翻转课堂教学内容和素材选取要立足强化医师基础语言能力(EGP)和专门用途医学英语(ESP)的交际应用能力,通过医疗场景塑造、任务实训来模拟援外医疗迫切需要的外语能力(如无障碍听说交流、高效准确的双语互译);另一方面要加快建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涉外医疗外语能力培训的机制,通过线上线下练习—课堂辅导—任务场景模拟方式完善教学内容,分配好医师语言学习和专业能力练习的时间。

(二)W/O策略

根据医师外语能力水平,丰富教学资源,进行分层次、分内容教学。教员需结合援外工作实际需求制作、收集和整理涉及急救、战创伤(手术)、热带疾病、人畜共患传染病等教学视频案例及设计,同时对日常急诊、查房、手术和术后康复的工作进行场景式模拟,设置临时议题(如医患沟通、医学理论授课、实操指导、对外义诊)对医师语言能力进行考评,作为最终派遣的参考依据。针对不同科室医师进行专业化教学,如外科医师侧重手术(术前、术后)用语练习,内科医师侧重门诊医学英语练习。在此基础上加快建设涉外医疗英语语料库,内容涵盖日常用语、专业医学外语词汇和常用语表达,方便教员和受训学员查阅学习。

(三)S/T策略

教员需要排除困难,精心设计和筛选涉外文化知识和常识教学材料,将语言教学寓于跨文化沟通之中,兼具人文情怀和同理心意识。教学在突出中非医患沟通、中非医师共同协作的基础上还应着重展现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在互相尊重的前提下合作共赢,展现我方良好的援外形象,传播中华文化及中国传统医学。同时,结合校内留学生外训教学,组织留学生和援外医生的课堂交流活动,拓宽我方医生语言练习的环境和渠道。涉及到中非医患沟通方面,教学需要参考国外医师资格考核中医患沟通的标准化操作流程,制定相应的模拟演练和小组间线上互评互动的方式,避免任务中因文化差异造成的不信任和误解。

(四)W/T策略

对于语言基础薄弱的医师必要时可采取“点对点”“一对一”指导教学,重点设置任务式场景,增加涉外医疗帮扶、会诊的模拟对话训练。翻转课堂注重受训医师自我管理和自主学习,但在保证网络与视频课件自主学习过程中还要确保课堂展示、场景讨论和师生互动。为激发受训医师语言学习热情,在视频教学和课堂研讨环节应增加趣味性强的教学设计和任务,达到寓教于乐,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医师对自身语言学习的信心。同时建立完善援外培训教学资源库,利用学校丰富的教学资源,基于“网络自主学习中心”中的“新视野大学英语学习系统”夯实英语语言交流能力。加快建设基于网络医疗援助任务的涉外医疗(卫生)外语教学平台,搜集整理更多医学视频、音频、图片,实现交互式学习,帮助医师多模式、多角度进行语言输入,提高学习效率。

四、结束语

医师援非过程中语言培训教学是极为重要的一环。我国卫生部和外交部早在上世纪就援外工作联合下发了关于医疗援助的改进意见,其中明确要求“加强出国人员外语培训工作,使医疗队员在出国前保证集中六个月外语学习。驻外使领馆为医疗队创造必要的工作学习生活条件,重视外语学习以保证医疗队更好地完成任务[7]。”通过SWOT分析可以看出,在援非医师外语培训中实行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符合援外任务需要且与外语信息化教学的目标一致,同时也为医师外语教学提供更多的大数据支持。诚然,在实施过程中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但未来通过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完善职业教育培养机制和教学资源建设,基于技术推动的翻转课堂教学可以为我国医疗援外工作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孙定宇.医科院校援非医师外语交际能力培训策略[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8,17(8):796-800.

[2]崔艳辉,王轶.翻转课堂及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电化教育,2014(11):116-121.

[3]应英,梁端俊.基于SWOT的综合商务英语翻转课堂可行性分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2(11):213-214.

[4]Zaid,A.A.Fromflippedtogamifiedclassroom[EB/OL].

[5]姬程斌.基于SWOT原理的翻转课堂英语教学模式分析[J].新课程研究,2019(11):64-65+77.

[6]杨敏,潘俊锋.“以听说为主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大学英语分级分类教学模式的实践[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9,4(1):117-118.

课堂教学能力培训范文篇10

那么,如何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学模式如何创新才能顺应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针对一系列问题,我校确立了“立足于教研、立足于课堂、立足实际、大胆改革、稳步推进”的课堂教学改革思路,把课堂教学改革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中心工作来抓,紧紧围绕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积极推进和实施课堂教学的改革。制定了《镇中心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立足于县教育局课堂教学改革精神、立足于新课程课堂教学基本要求,不断充实和完善方案,着力提高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性,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在实践中求得进步,在改革中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经过我校全体教师的不懈努力,我校课堂教学改革,获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现将我校主要做的几项工作汇报如下:

一、制定明确的改革目标

以课堂“教与学”的改革为新课程实施的立足点,以改革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切入点,以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发展为生长点,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实践、探索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变革;研究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转变;探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的策略;培养学生在新课程理念下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发现、分析、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寻求适合于、满足于不同学生学习需要的,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的教育教学途径,以实现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要求。

二、确立课堂教学改革的策略

1、成立由校长为组长、分管副校长、教导主任为副组长,教研组长为组员的课堂教学改革工作小组,负责“实施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2、紧紧围绕《小学课堂教学评价量化表》开展课堂改革试验。

3、充分发挥本校教师的积极性,通过点面结合的方法,在不同层面上进行实践与研究。

4、在实施过程中,要结合实际,结合学科实际,不唯模式,掌握好“效度”,真正做到实在、有效。

5、课堂教学改革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巩固深化所取得的成果。必须将课堂教学改革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来抓,切实向课堂教学改革要质量,要效益,求发展。

三、课堂教学改革实施过程

“实施方案”的实施分成三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年3月~年5月

(1)、成立课堂教学领导小组,指导全校课堂教学改革推进工作。

(2)、召开全体教师会议,学习《新课程标准》,把握改革的目的和要求。

(3)、开展领导下课堂听随堂课活动,调研、了解学校课堂教学实际,有针对性的提出改进意见,为制订方案提供依据。

(4)、制订《镇中心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由教导处具体负责新课堂教学改革的日常工作。

(5)、出台《小学课堂教学评价量化表》,并反馈给教师。

(二)、第二阶段:年6月~年7月

(1)组织学校教师召开专题研讨会,学习“学校新课堂教学评价”讨论稿,对“学校新课堂教学评价”提出修改意见。。

(2)组织教师开展新课堂教学改革的方法、策略、模式的研究,初步制订出学校具有学科特色的新课堂教学改革的方法、策略和模式。

(三)、第三阶段:年8月~年12月

(1)、组织教师参与学校新课堂教学改革活动。

(2)、推荐教师参加县级新课堂教学改革大赛活动。

(3)、各教研组在组长组织下,总结交流开展新课堂教学改革取得的成果,以及需改进的方面。

四、课堂教学改革的模式

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我们不断总结经验,积极构建课堂教学模式,为了突出模式的时代化、科学化、人文化、个性化,我们根据不同的年级,不同的学科实施不同的教学模式。

(一)、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模式”

自读识字—合作交流—品读领悟—巩固延伸

1.自读识字: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标出生字,利用多种方法自主识字。此环节要给足学生学习的时间,一般在教师指导下课内完成。

2.合作交流:用多种方式交流认识的生字、识字方法、初读课文的收获、产生的疑问,教师检查、纠错、引导。

3.品读领悟:在初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段反复朗读,结合语境领悟词、句的意思,体会思想感情,指导有感情朗读。此环节要避免平均用力,以讲代读,要重视体验,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读书的效率。

4.巩固延伸:进行背诵、写字、词句积累、运用等方面的训练,适当进行拓展延伸,提高语文知识的应用能力。

(二)、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模式”

预习探究—合作交流—品读体验—巩固延伸

1.预习探究:出示预习提纲,引导学生充分读书,查阅资料,完成预习要求。此环节在中年级可在教师指导下课内完成,高年级逐步放在课前完成。

2.合作交流:小组内交流预习收获、质疑问难。推荐代表在集体交流时发言,其他学生补充;教师点拨、纠误、引申,落实易混易错及疑点问题,适当归纳小结。

3.品读体验:品读重点句段,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赏读重点句段,丰富内心体验;评读重点句段,揣摩表达方法。此环节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重视课堂生成,适时点拨,反对一问(讲)到底,提倡精讲多读。

4.巩固延伸:根据本文基础知识点设计练习,补充相关阅读材料,进行片断读写练习。此环节要重视积累,读写结合,形成能力。

(三)数学情境教学模式

这一模式是与《新世纪版小学数学教材》得叙述模式同步的,主要的形式可以这样归纳:创设情境、揭示问题---探究发现、建立模型---理解应用、强化体验---总结归纳、提升经验

1、创设情境、揭示问题:创设情境指上课开始创设一种宽松的、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喜闻乐见得、能够调动学生“情感参与”的课堂环境。揭示课题是创设情景的最终指向,要通过创设情境来生成一个学生需要探究的数学问题。

2、探究发现、建立模型:这一环节要帮助学生通过观察、实践、探索、思考、交流等活动,揭示出解决问题问题的基本策略,建立基本的数学模型。

3、理解应用、强化体验:这一环节相当于传统教学中的巩固练习,但在目标上又有所不同。传统练习过分强调“滚瓜烂熟”,新课程强调的是充分的“理解和体验”。

4、总结归纳、提升经验:这一环节要对本节知识进行系统归纳、揭示规律,还要对探究发现的过程、方法、经验进行梳理。

这一模式由于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使课堂教学更加具有目的性,教师可以在交流的过程中更加及时地了解课堂的动态,适时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五、结合实际认真开展课改培训工作

我们以培养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为重点,以培养教师适应新世纪、新课程、新教法、新学法的能力为出发点,开展面向全体教师,突出骨干教师培养的有效培训。我们举行了校本继续教育整体培训。组织教师学习“建构主义理论”、“现代认知心理学”等研究成果,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学习国内外教育专家的有关的课程教育理论。选派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后,及时对培训内容依情况选择向全校教师传达或部分推广,同时做好建档工作。

六、课堂教学改革结硕果

按照《小学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推进方案》,我校广大教师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探索新课堂教学方法、策略与模式。在各个层面展示和汇报了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成果。今年上半年进修学校举办的社会学科课堂教学大赛,我校教师张黎明参赛,该教师应用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成果,贯彻新课程课堂改革基本理念,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获得一等奖。在数学学科教学大赛中我校董建平获得二等奖。下半年,在全县语文教学大赛中,我校陈冬梅老师获得第八名的好成绩。

七、存在问题

1、新教材老上法。有的教师无法把握新教材的设计意图,教学中注重落实知识目标而忽视了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穿新鞋走老路”的课堂教学现象还存在。

2、部分教师的专业水平离新课程理念有距离。新教材要求教师能有宽泛的知识储备及灵活的教学策略,把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整合起来,进行课程资源开发与研制,但是部分教师认识不足,难以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