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经济常识范文10篇

时间:2023-11-07 17:18:47

基本经济常识

基本经济常识范文篇1

一、掌握基本理论,明确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性和完善哪些制度。

经济常识基本理论包括三大部分:商品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体说来,商品和商品经济理论部分包括商品、货币和价值规律;市场经济包括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包括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经营管理制度等)

二、综合解读各个经济环节,按照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的思想要求,优化结构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1、优化所有制结构。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鼓励、支持和引导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2、完善分配结构。个人消费品的分配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同时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提高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合理配置经济资源。国民收入的分配要正确处理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关系。

3、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提高经济效益,发挥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支柱作用。

4、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农村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提高工业的主导作用,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5、改善人民的消费结构,提高人民的消费水平和质量。通过经济发展,逐步增加享受和发展方面的消费,增加文化消费的比重,提高人民群众的素质。在公共消费中,科学预算,保证财政支出合理有效,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6、适应经济全球化要求,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三、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坚决破除一切妨碍发展的观念和体制弊端,规范各种市场主体的权利与义务,激发广大人民的创业愿望和动力,形成有利于创业的环境和保障,从而促进社会物质财富极大增加。

1、企业经营者应提高自身的素质。企业经营者的素质,对企业经营管理状况和企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要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依靠科学管理,必须提高企业经营者的思想政治、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保证企业沿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健康发展,使企业在优胜劣汰的竞争环境中求生存、求发展。

2、坚持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作为社会主义劳动者,要依法行使劳动者的权利,忠实履行劳动者的义务,自觉发扬主人翁精神,遵守职业道德,积极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基本经济常识范文篇2

一、农业科普图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优秀作者,编辑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首先,农业科普图书既要求作者有很深厚的科学知识和理论积淀,又要求有较高的人文素养,这样才能把实用的生产技能,深入浅出地介绍给读者;第二,农业科普创作对农业科学相关内容的把握要十分准确,语言上又要考虑到读者的阅读和接受习惯。但由于农业科普图书往往销量抵不上一些传记、经济类图书或者小说之类,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作者进行农业科普创作的积极性;第三,编辑队伍素质不高。农业科普图书的出版除了要求编辑具备基本的编校技能、强烈的市场意识、发现和培养作者的能力外,还要具备广博的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然而,目前很多参与农业科普出版活动的编辑,其综合素质并不能适应新时代科普出版的要求。

(二)选题面窄,种类不丰富

农业科普图书应以适合农民口味、贴近农民生活实际为标准。目前,农村读者急需的选题包括:农业实用技术,它是当今农村科普的主要内容。农民购买这类图书就是希望从中获得能科学致富的信息;农业基本经济知识,当前涉及农村经济领域方面的图书还较欠缺,农村科普图书应增加价值规律、生产、销售等基本的市场经济知识,特别是农民生产时需要的最新生产信息,帮助农民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基本法律常识,目前法律的普及在农村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普及基本的法律常识也是农业科普出版应增加的选题;生态环保意识,我国农民的环保意识还相对落后,生态环境的破坏在农村还较为普遍,农业科普图书还应增加引导人们用科学精神去改造生活、改造落后环境等内容。当前,农业科技类图书的大量出版适应了新农村经济建设的需求,但是却忽视了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和农村少年儿童的精神文化和学习需求。

(三)选题重复,定位不准,缺乏创新

当前,农业科普图书选题重复较多,内容上多停留在对基本知识、基本技术的介绍,滞后于当代科学研究的前沿成果,忽略了科学知识、技术的不断更新,群众很难及时读到优秀的农业科普作品。同时存在互相抄袭、胡乱拼凑、知识老化等现象,创新内容严重缺乏。另一方面,科普图书自身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必须对读者进行细化、对市场进行细分,了解读者的需要,明确自身优势,才能避免随意性和盲目性。然而,相当数量的农业科普图书在叙述和表达上较为生硬及厚重,失去了应有的通俗性、趣味性,很难为读者所接受,直接影响了农业科普市场的培育和开拓。

(四)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有待加强

我国大多数出版社多是请农业专家和教授编写农业科普图书,大部分农业图书编辑在策划选题时通常是通过网络、期刊、报纸等媒介来寻找信息,而不是通过到农村与读者直接面对面的交流来获取信息,很多编辑对农村发展调研不多,对农村的情况和农民的需求了解较少,导致选题和图书内容脱离了农村实际情况,图书生产者与图书消费者出现出版信息脱节的现象。此外,有些出版社是受近几年“三农”图书市场快速膨胀的吸引才开始出版农业图书的,缺乏农业图书选题策划、组织编辑及出版经验,对图书质量把握不准,难以满足农村读者的要求。

(五)出版发行模式单一,营销力度不够

目前我国农业科普图书的发行模式仍以新华书店为主,而且新华书店发行工作一般只能做到县一级。按照新华书店的发行模式,图书从出版社到读者手中需要的时间长且环节多,影响了图书的流通速度。而且,正因为流通环节多,从读者到出版社的信息反馈也难以做到及时和准确,不利于科普图书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虽然网上销售、直销等非店铺销售处于发展中,但在当今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内,店铺销售仍将是图书销售最根本、最重要的方式,对于地域分散、交通不便的广大农村更是如此。农村图书发行网点的覆盖面严重不足,直接导致农业科普图书供需脱节,农民买书极为不便。所以,在关注科普作者的培养和科普图书本身质量的同时,科普图书的发行模式也应紧跟时代,推陈出新。另外,科普图书的经济效益往往不高,出版社往往不愿意花太多的人力物力进行宣传和其他方式的营销。

(六)农村图书市场庞大但不成熟

首先,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区文化氛围不浓,农民的生产生活更多还是习惯于凭经验办事,没有从书本上获取知识的习惯,农民很少主动购书读书。其次,从阅读心理探究,较之看电视和接触多媒体相比,读书是一种复杂的信息处理方式,属于更深度的阅读,文化程度普遍不高的农民对读书学习存在畏难心理,他们对自己能够通过看书来解决现实问题没有信心,自然也很少会购书读书。

二、解决农业科普图书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努力打造科普人才队伍

培养专业的农业科普创作人才是解决农业科普作者缺乏问题的根本途径,应加大吸收与培养力度,可以在高校中发现和培养青年教师和学生从事农业科普创作。国家有关部门应出台相应政策以明确科普著作是科技成果的一部分,在有关职称评定中,应明确科普图书与学术专著、科研论文享有同等地位。对于科普编辑而言,应明确工作要求:首先,要更新农业科普观念及出版观念,勇于创新。其次,应适时补充农业科学知识,关注农业科技发展的热点和前沿问题。第三,还要树立市场意识,拓展工作职能。

(二)针对不同内容的题材选用恰

当的表达方式对于农业实用技术类,要以实用性、可操作性、多引入实例为基本特征,所介绍的知识与方法应切合当前农业生产的实际,能回答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对于农业基本经济知识类,要以深入浅出的理论和形象生动的实例帮助农民了解市场经济规律,找到市场缺口,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对于基本法律常识类,应避免采用生硬的分条罗列的形式,避免出现难懂的法律名词,注重实例和图片说明;对于生态环保意识类,在举例时应侧重找一些与农村生活、生产相贴近的例子,使广大农民读者切身感觉到科技只是人们改造社会的工具和手段,要慎重考虑到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否则将付出惨痛的代价。

(三)迅速找准自身定位

农业科普图书市场的竞争是十分激烈的,明确了定位,才能求得发展。一方面要注意读者定位。只有拥有了读者,农业科普图书的内容和形式才有意义,农业科普的效果才得以实现。读者既是农业科普图书的消费者,是农业科普图书信息的接受者,也是农业科普效果的反馈者。另一方面还要注意市场定位。农业科普图书的市场定位应考虑读者对农业科学技术的现实需要和潜在需要,还应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及行业状况分析。

(四)强化科普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农业科普图书是“三农”图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出版受广大读者欢迎的精品农业科普图书,就必须做到选题要贴近不同地域农民的生产实际、编写要贴近农民文化水平、定价要贴近农村经济实际,即出版科普书籍要体现农民“用得上,看得懂,买得起”的原则。

(五)积极创新选题的思路

对于科普图书而言,内容的先进性是第一位的,介绍陈旧知识的科普图书是没有市场的。这就需要从科学内容、出版思路、装帧设计等方面不断地为农业科普图书注入创新元素。为此,应根据新生代农民的需要积极拓宽选题的覆盖面,丰富选题的类型;随着形势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及读者需求的变化,应及时策划出版一批介绍新成果、新观点、新构想、新操作规程的图书,以保证用最新的知识占领市场,服务农民;对于有市场潜力的好选题应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立体开发,以使其效益最大化。另外,科普图书还可以与影视专业合作,将一些优秀的科普影视节目制作成科普图书,使优秀的科普影视作品能够以图书的形式广为流传。

(六)采取多种措施扩大发行

基本经济常识范文篇3

(共30题)

一、定义判断:每道题先给出一个概念的定义,然后分别列出四种行为,要求你严格依据定义从中选出一个最符合或最不符和该定义的答案。注意:假设这个定义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

1、劳动报酬:是指劳动者因提供劳动而获得的所有报酬的总和,它等于工资和福利之和。根据以上的定义,下面哪种组合构成劳动报酬:()

A、刘昕完成计件任务500件,按单价4元计,获得2014元人民币

B、刘昕因完成计件任务获得2014元人民币,公司奖励他到海南旅游一次

C、刘昕因完成计件任务获得2014元人民币,且他把上月获得的2014元人民币投资股票又获得了200元的收益

D、刘昕完成计件任务获得2014元人民币,又因其加班,获得300元的加班费

2、资本输出:是指资本家、资本家集团或资本主义国家政府为了获得高额利润或利息对国外进行投资或贷款。根据以上的定义,下面哪个不属于资本输出?

A、在国外投资办工厂、开矿山

B、私人银行和企业的对外贷款

C、购买国外企业的有价证券

D、向海外发行本国企业的股票和债券

3、技术创新:在经济发展理论中,指新技术、新发明在生产中的首次应用,是在生产体系中建立新的生产函数或供应函数,引进一种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经济学强调技术创新具有非独占性、不确定性、市场性和系统性等特点。根据以上的定义,下面哪种行为属于经济学范畴的技术创新:()

A、欧洲协和飞机试飞成功,因其飞行成本巨大,故机票价格极其昂贵

B、美国的航天技术极其发达和先进,航天飞机在太空自由飞翔

C、五粮液集团经过长期的配方试验,在市场推出了低度酒,取得了极好的市场回报

D、美国铱星公司的技术可使人在地球的任何一个角落收发信息

4、无效劳动合同:指当事人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订立的不具有法律效力的劳动合同。它虽是当事人双方协商订立的,但经国家规定的专门机构认为无效合同后,国家则不予确认,法律不予保护。根据以上定义,下述哪种行为是典型的无效劳动合同:()

A、农民工小王被某印刷厂雇佣,书面合同规定管吃管住,月薪800元人民币,无节假日

B、农民工小王,在公开劳动市场被某餐馆雇佣,签定劳动合同,并当场作了合同公证

C、四川民工小王,在劳动行政部门的鉴证下,与某水泥厂签定了劳动合同

D、农民工小王被某印刷厂雇佣,书面合同规定月薪800元人民币,并口头约定遵循国家相关的政策和法律

二、演绎推理:每题给出一段陈述,这段陈述被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要求你根据这段陈述,选出一个答案。注意,正确答案应与所给的陈述相符合,不需要任何附加说明即可以从陈述中直接推出。

15、为了保护某些新开发的工业,A国政府禁止这类在国内刚刚开始研制的产品进口。但这类产品的购买者是A国几家从事国际贸易的大公司,对该类产品的禁止进口大大提高了这些产品的价格,从而严重地削弱了这几家公司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可见,

A、这些产品的价格,进口要比在A国国内自行生产便宜得多。

B、A国政府希望那些新开发工业成熟以后,再反过来出口它们的产品。

C、A国只进口它的出口国的产品。

D、进口的产品必须是对A国经济起关键作用的。

16、在当今社会中,一个人的知识大致有百分之十至二十是从学校中学到的,百分之八十到九十是在职业实践中不断学习获得的。在一个人的知识总量中,从学校中学到的将越来越多,但所占的比例却越来越少。因此,

A、应该尽可能多地参加职业实践。

B、学校越来越不重要了。

C、不断接受各种形式的再教育,已是必然发展趋势。

D、学校中所学的知识越来越少。

演绎推理其它习题略

三、图形推理:(略)

第三部分常识判断

(共40题)

一、常识判断:常识部分涵盖政治、经济、法律、公共管理、人文、科技等方面、考察应试者在这些方面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基本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请注意,正确答案可能是一个,也可能是两个以上,请根据题意做出正确选择。

1、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的、首要的理论问题是:

A、确定我国社会主义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搞清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的科学论断

D、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模式

2、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指:

A、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总和

B、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

C、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具体实现形式及运行方式

D、社会主义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体系

3、把我国领土台湾割让给日本的不平等条约是:

A、《马关条约》B、《北京条约》

C。《辛丑条约》D、《天津条约》

4、《民法通则》第64条规定,包括:

A、委托B、代位

C、法定D、指定

5、公文对语句的基本要求是:

A、含义明确、清晰、完整、便于准确理解无歧意

B、句子成分搭配得当

C、可以隐去句子中的必须有的成分

D、改变语序安排

6、行政行为成立的要件有:

A、主体要件B、功能要件

C、内容要件D、权限要件

7、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督促日本无条件投降的会议是:

A、德黑兰会议B、开罗会议

C、雅尔塔会议D、波茨坦会议

8、法律渊源实质上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对法进行的分类,根据法律渊源的含义,我们可以把法律分为:

A、宪法、民法、刑法、诉讼法等

B、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

C、宪法、民法、刑法、商法等

D、宪法、法律、行政法、条例等

9、同志在建党八十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的理论品质。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与时俱进

D、一切从实际出发

10、商品交换必须实行等价交换,这是商品经济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下列选项中对等价交换的正确认识有:

A、交换双方的商品在使用价值量上相等

B、交换双方的商品在价值量上相等

C、货币出现后,要求价格与价值相一致

基本经济常识范文篇4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2、2004年12月5日在京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明年经济工作的一大重点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2005年2月19日,总书记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时事解读:

经济常识: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2、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要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3、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按生产要素分配原则与国家宏观调控相结合,一方面,坚持通过市场分配来实现效率优先,另一方面,又依靠国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来实现兼顾公平,这样,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就有了可靠保证。

4、分清合法收入与非法收入的界限。对合法收入依法加以保护,取缔非法收入。对非法手段牟取利益的,坚决惩处。整顿不合理收入,纠正凭借行业垄断和某些特殊条件获得的额外收入。通过税收等手段对过高收入进行必要的调节,使收入差距趋向合理,防止两极分化。

5、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6、通过国家财政的合理支出,满足文教卫生等社会事业的需要,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通过税收等手段加强收入调节,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7、宏观调控是国家运用法规,政策等手段对经济进行干预和调整,把微观经济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宏观发展的轨道,以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宏观调控有助于缩小贫富差距悬殊,实现社会收入分配的相对公平。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是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政治常识:

1、正确的政治领导主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

2、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协调人民内部的关系和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保持社会的安定和全国人民的团结。

3、我们党既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总代表,它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中国共产党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4、坚持党的领导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政权的社会主义性质的根本标志,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的根本保障,是关系到我们国家前途和命运的一个根本问题。只有党的领导,才能始终不渝地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建设道路;才能统一全国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意志和行动;才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创造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

5、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它是我党保持生机和活力的根本途径;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它是我党的生命力所在;本质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学以致用:

例题1: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①有利于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的历史任务

②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依靠人民群众

③有利于形成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④其根本目的是使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参考答案:A

例题2:2004年12月5日在京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明年经济工作的一大重点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请运用政治常识的有关知识,论述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2)请运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论述如何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参考答案:

(1)①体现了正确的政治领导成果,主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和人民物质生活的改善上。

②体现了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协调人民内部的关系和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保持社会的安定和全国人民的团结。

③体现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④体现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利于加强党的领导。

(2)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②积极扩大就业,努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理顺分配关系,加快社会事业发展,维护群众利益、促进社会公平。

③认真抓好安全生产,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惩处各种违法犯罪行为。

④通过国家财政的合理支出,满足文教卫生等社会事业的需要,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基本经济常识范文篇5

物流作为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已经引起了企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被称为“第三利润源泉”的现代物流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正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为了适应对新型的国际化管理人才、外经贸人才、物流人才的需求,物流英语作为一门新兴的专业课,也越来越被高等院校和社会培训机构重视,为国际贸易、国际商务、商务英语或外贸英语等专业已经具有一定英语基础和国际贸易知识的学生开设。物流涵盖了从原材料和零部件的采购、装卸、运输、生产、包装、仓储、配送、销售到最后将商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整个过程,所以也被形象的称为“供应链”。它与国际贸易、市场营销、会计、人力资源、零售分别有不同的接口,贯穿了整个商业活动的始终。

物流英语因为侧重实际运作,实践性和实用性强,并且与经贸专业紧密相关,已经成为一门普及物流知识的有效的专业课程。近几年来,开设该课程的院校增多,重点的、普通的、财经的、非财经的、外语的和非外语的院校都开设该课程。但是在课程设置、教学手段和师资情况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培养的学生往往只掌握刻板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不够、不能满足用人单位要求。为了培养复合型人才,物流英语作为一门新兴的专业课程应该受到更多的关注,弥补现有的经贸类各个专业课,如国贸、金融、财政、会计、管理等的缺口。

二、教学目标与课程定位

基本经济常识范文篇6

第一个要素看土地。在很多讨论中我都一再强调:事实上,我们国家农村的土地是不可能增加的,而且随着人口的增长,人均土地面积在下降,再加上土地的不可移动性,使它不可能象其他生产要素一样,可以用市场这个看不见的手来调节。这使我感到,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在中国农村很难找到适用的前提。一是由于人均土地面积不断减少;二是由于土地承载的双重功能。在农村政策研究领域中,人们都知道大包干以后国家不再承担农民的社会保障,而转由土地来承担,这样就形成了土地的双重功能。中国农村的耕地不仅具有双重功能,而且越来越多地转变为以承担农民的生存保障功能为主。

人们20年来约定俗成的共识是,中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可以被简化为“大包干”。但什么是大包干?

我在去年出版的《中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研究》一书中特别强调了一个观点:大包干其实是一种形成制度改变的交易。80年代初期政府集权控制的解体、允许农民以集体所有的名义分户承包土地,农户实际上占有了土地的完整使用权和大部分收益权。政府之所以同意做这样根本性的制度改变,是由于在原来的制度框架内交易费用太高。在这种以土地为中心的财产制度创新中,政府在放弃对农村土地和其他资产的控制的同时,也放弃了对占中国人口70%左右的农村人口的社会保障,例如对村社的行政管理、抚养乡村鳏寡孤独,以及其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一般公共品的供给等;这些公共责任作为农民占有土地使用权的代价转移到土地上。因此,在我们中国农村现行的基本经济制度条件下,农村土地不能被单纯地当作一种生产资料来完全交给市场处理。

第二个要素是劳动力。农业人口和劳动力严重过剩,是清末以来的长期问题,本来不是建国以来才有的现象。其实,人们只是对中国近代史上追求工业化导致二元结构体制下城乡差别扩大引起更多的关注。现在中国农村有五亿劳动年龄人口。另外,上到60岁以上的老头老太太,下到半大小子,他们只要能动,总要到地里去干活,所以,农村整、半劳动力加起来不止五亿,估计有六亿以上。农业需要多少劳动力呢?一亿多。那么总共有多少劳动力需要转移呢?至少三四个亿。往哪转移?因此,如果劳动力不能转移或者转移得不那么顺畅,在这种情况下,土地也不能增加,那么劳动力投入的边际效用只能递减到零以下。尽管如此,劳动力仍然不可能减少,怎么办?农民作为劳动力的拥有者,只能被迫减少劳动时间。按现行法律规定一个劳动力一年应该劳动300天,然而却只能在农业上劳动20多天,那剩下90%以上的时间用来干什么呢,没有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劳动力不吃饭,不消费,结果呢,一个活劳动所有的消费,也就是劳动力的简单再生产过程,都得由土地产出来保证,假如他没有外出打工的话。因此,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就不可能提高,不仅不能提高,实际上这些年农村的劳动生产率一直在下降,大幅度低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平均水平。在有些资源严重短缺的地方,农业甚至连维持劳动力的简单再生产都不行了。

第三个要素看资金。在上述情况下,作为龙头要素的资金当然就进入不了农业领域。因为资金投入必须要产生利润。但是,农户家庭经营条件下的农业生产是负效益的,导致每年农业资金至少净流出几千个亿。为什么农业资金会流出呢?农业生产连平均利润都达不到,资金怎么会进来呢?有人说,可以通过政府的“农业投入政策”,用政策性的政府资金来加强农业投资,但这也是杯水车薪,且不说增加投入并不能增加产出,也不能增加产出效益,如果产出效益不增加,投资敢增加吗?就算政府真投了,那高度分散的2亿多农户到底应该投给谁,怎么投才能到那些真正需要的户?事实上这些年政府增加投入的结果是,投入大多数下达到有关部门,转变为部门收益和乡村基层负债的增加。

而且,90年代以来农业的硬成本每年增加10%,从9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农业的主产品几乎没有国际竞争力,大部分高于国际价格。这是硬投入方面。

软投入呢?软投入就是所谓服务,也同样有成本问题。例如加强技术服务,提高技术含量,等等。硬成本在九十年代中后期每年增加了10%,软成本年平均起码增加了9%,其结果是农业的负效益越来越严重。农户调查显示,1997年以后,家庭经营条件下,农业资金和劳动力的投入产出比逐年递减,纯收益已经是负值,1995年种植业亩均可以获得340多元的现金收入,而到了2000年,亩均只能得到161元,下降了一半以上。如果农民真的以土地收入为主,那么在那些占全国1/3的农村人均土地不足一亩的地方,实际上一年一个人就只能收入100多元,这还没有把劳动力的投入成本算在内。这样看来,农村种植业人均每年一两百块钱的现金收入水平,怎么能保证农业的正常发展呢?

综上所述,人们现在之所以终于接受了三农问题的提法,是因为“好一个农业了得”。这么多矛盾错综复杂地搅和在一起,使得我们至少在政策层次上不可能再讨论纯粹的农业问题。

学术界一般性地跟我们这些长期搞农村问题研究的人谈市场经济的ABC,本来就意义不大。我们是1988年最早提出农村改革是市场经济取向的,那时面上的提法还是“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市场如何在农村经济中发挥作用的道理,当时我们就已经说得很清楚,有兴趣的人不妨翻阅一下当时的资料再参与讨论。但是,情况是在不断变化的,十几年过去,以现在这样的国情矛盾制约,怎么搞单纯农业领域的市场化?在目前这种三要素不能被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自发调节的情况下,假如农业这个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跟不上的话,市场经济体制以及建筑其上的高成本的管理制度在农村中如何体现?市场的话语在农民和农村经济的语境中变得很尴尬。而我们现在强调的这些政策,请问有多少在这样的三农问题上是不尴尬的?人们应该知道,在过去的计划体制中,农业其实从来就不是一种符合计划经济特征的生产,因此才有所谓“改造农民”的问题。由于人们对农村改革的认识过于意识形态化,以为农村改革就等于市场经济。其实,无论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都无法根本解决与分散小农的交易问题。但当人们把市场经济作为一种具有政治正确性的话语放在这里的时候,似乎对现实问题就失去了解释力。

我们可以分析一下当前人们提出的失去解释力的那些认识误区。

当前第一个重要的认识误区是私有化。切不要以为,只要土地私有化就能解决农民问题,就能成规模地集中土地,而只要规模经营能够参与国际竞争。这个道理看上去逻辑完整,实际上似是而非。现在中国人均土地就是这么少,在南方有600多个县,人均耕地面积都低于0.8亩,有三分之一的省人均耕地少于一亩。土地已经基本上转化为农民的社会保障,世界上有哪个国家把社会保障私有化?而那些人均耕地面积多于一亩的地方多在北方,然而北方缺水严重,旱魔肆虐,经常是数以千万亩的土地遭受干旱,中国水土资源都严重缺乏,总体上水太少。尽管有些地方土地资源相对宽松,但水资源缺乏,仍然不能以所谓的耕地私有化来形成规模经济,来提高生产能力,不可能依靠提高规模效益来参与国际竞争。这些所谓用西方现代经济学理论来考量农业问题的思路,在目前我们这样的资源环境中都要碰壁。

有人问,为什么不革新农业技术?靠技术创新提高农业效益。需知,任何一项技术都需要前期成本,这些前期成本谁来付?现在讲知识产权保护,因为前期成本高才要知识产权,技术是要拿来卖的。更何况,分散的小农经济条件下,哪个单家农户能够成为这种技术和投入的载体?

又有人说,为什么不提高产业层次?只有搞产业化才能解决农业的出路问题。不错,这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但在我们这里,农业主要投入品中,资金、化肥、农药、种子等,以及产出品的加工、购销领域基本上被垄断了,产业层次如何提高?进一步看,能把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企业与负效益的农业结合起来吗?当大部分涉农经济领域几乎都是被政府下伸的部门和政府控制的国有部门垄断、并且凭借加强垄断获取利润的时候,农业能产生利润吗?再说,搞产业化经营是要成本的,假如在不产生利润的农业领域从事生产经营,组织成本从何而来?

所以,以前约定俗成的看法,在今天复杂的三农问题面前都要重新思考。在最近一次座谈会上,我提出,要“慎言三农”。为什么要慎言呢?因为学术界已经多年不了解基层情况,不做调查研究,往往习惯于在两个极端上跳舞,往往缺乏对国情问题的常识,因此会犯一些幼稚的错误。

我说慎言三农,并非要占有话语权。虽然首先应该感谢大家关注三农,这当然是一件好事。但我哪怕再谦虚谨慎,有时候也会不耐烦十几年来总被人家“耳提面命”;不愿意听“今天的你我还在重复昨天的故事”。因为,人们往往用基于各种理论的约定俗成的概念来套到三农问题的解释上,这的确有可能帮倒忙。如果没有大量的实地调查资料的积累和政策经验的积累,套上去会出现很多问题。其实我们现在遇到的复杂局面,在一定意义上与长期照搬照套的做法有关。所以我大胆向学术界呼吁慎言三农。

基本经济常识范文篇7

第一个要素看土地。在很多讨论中我都一再强调:事实上,我们国家农村的土地是不可能增加的,而且随着人口的增长,人均土地面积在下降,再加上土地的不可移动性,使它不可能象其他生产要素一样,可以用市场这个看不见的手来调节。这使我感到,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在中国农村很难找到适用的前提。一是由于人均土地面积不断减少;二是由于土地承载的双重功能。在农村政策研究领域中,人们都知道大包干以后国家不再承担农民的社会保障,而转由土地来承担,这样就形成了土地的双重功能。中国农村的耕地不仅具有双重功能,而且越来越多地转变为以承担农民的生存保障功能为主。

人们20年来约定俗成的共识是,中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可以被简化为“大包干”。但什么是大包干?

我在去年出版的《中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研究》一书中特别强调了一个观点:大包干其实是一种形成制度改变的交易。80年代初期政府集权控制的解体、允许农民以集体所有的名义分户承包土地,农户实际上占有了土地的完整使用权和大部分收益权。政府之所以同意做这样根本性的制度改变,是由于在原来的制度框架内交易费用太高。在这种以土地为中心的财产制度创新中,政府在放弃对农村土地和其他资产的控制的同时,也放弃了对占中国人口70%左右的农村人口的社会保障,例如对村社的行政管理、抚养乡村鳏寡孤独,以及其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一般公共品的供给等;这些公共责任作为农民占有土地使用权的代价转移到土地上。因此,在我们中国农村现行的基本经济制度条件下,农村土地不能被单纯地当作一种生产资料来完全交给市场处理。

第二个要素是劳动力。农业人口和劳动力严重过剩,是清末以来的长期问题,本来不是建国以来才有的现象。其实,人们只是对中国近代史上追求工业化导致二元结构体制下城乡差别扩大引起更多的关注。现在中国农村有五亿劳动年龄人口。另外,上到60岁以上的老头老太太,下到半大小子,他们只要能动,总要到地里去干活,所以,农村整、半劳动力加起来不止五亿,估计有六亿以上。农业需要多少劳动力呢?一亿多。那么总共有多少劳动力需要转移呢?至少三四个亿。往哪转移?因此,如果劳动力不能转移或者转移得不那么顺畅,在这种情况下,土地也不能增加,那么劳动力投入的边际效用只能递减到零以下。尽管如此,劳动力仍然不可能减少,怎么办?农民作为劳动力的拥有者,只能被迫减少劳动时间。按现行法律规定一个劳动力一年应该劳动300天,然而却只能在农业上劳动20多天,那剩下90%以上的时间用来干什么呢,没有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劳动力不吃饭,不消费,结果呢,一个活劳动所有的消费,也就是劳动力的简单再生产过程,都得由土地产出来保证,假如他没有外出打工的话。因此,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就不可能提高,不仅不能提高,实际上这些年农村的劳动生产率一直在下降,大幅度低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平均水平。在有些资源严重短缺的地方,农业甚至连维持劳动力的简单再生产都不行了。

第三个要素看资金。在上述情况下,作为龙头要素的资金当然就进入不了农业领域。因为资金投入必须要产生利润。但是,农户家庭经营条件下的农业生产是负效益的,导致每年农业资金至少净流出几千个亿。为什么农业资金会流出呢?农业生产连平均利润都达不到,资金怎么会进来呢?有人说,可以通过政府的“农业投入政策”,用政策性的政府资金来加强农业投资,但这也是杯水车薪,且不说增加投入并不能增加产出,也不能增加产出效益,如果产出效益不增加,投资敢增加吗?就算政府真投了,那高度分散的2亿多农户到底应该投给谁,怎么投才能到那些真正需要的户?事实上这些年政府增加投入的结果是,投入大多数下达到有关部门,转变为部门收益和乡村基层负债的增加。

而且,90年代以来农业的硬成本每年增加10%,从9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农业的主产品几乎没有国际竞争力,大部分高于国际价格。这是硬投入方面。

软投入呢?软投入就是所谓服务,也同样有成本问题。例如加强技术服务,提高技术含量,等等。硬成本在九十年代中后期每年增加了10%,软成本年平均起码增加了9%,其结果是农业的负效益越来越严重。农户调查显示,1997年以后,家庭经营条件下,农业资金和劳动力的投入产出比逐年递减,纯收益已经是负值,1995年种植业亩均可以获得340多元的现金收入,而到了2000年,亩均只能得到161元,下降了一半以上。如果农民真的以土地收入为主,那么在那些占全国1/3的农村人均土地不足一亩的地方,实际上一年一个人就只能收入100多元,这还没有把劳动力的投入成本算在内。这样看来,农村种植业人均每年一两百块钱的现金收入水平,怎么能保证农业的正常发展呢?

综上所述,人们现在之所以终于接受了三农问题的提法,是因为“好一个农业了得”。这么多矛盾错综复杂地搅和在一起,使得我们至少在政策层次上不可能再讨论纯粹的农业问题。

学术界一般性地跟我们这些长期搞农村问题研究的人谈市场经济的ABC,本来就意义不大。我们是1988年最早提出农村改革是市场经济取向的,那时面上的提法还是“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市场如何在农村经济中发挥作用的道理,当时我们就已经说得很清楚,有兴趣的人不妨翻阅一下当时的资料再参与讨论。但是,情况是在不断变化的,十几年过去,以现在这样的国情矛盾制约,怎么搞单纯农业领域的市场化?在目前这种三要素不能被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自发调节的情况下,假如农业这个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跟不上的话,市场经济体制以及建筑其上的高成本的管理制度在农村中如何体现?市场的话语在农民和农村经济的语境中变得很尴尬。而我们现在强调的这些政策,请问有多少在这样的三农问题上是不尴尬的?人们应该知道,在过去的计划体制中,农业其实从来就不是一种符合计划经济特征的生产,因此才有所谓“改造农民”的问题。由于人们对农村改革的认识过于意识形态化,以为农村改革就等于市场经济。其实,无论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都无法根本解决与分散小农的交易问题。但当人们把市场经济作为一种具有政治正确性的话语放在这里的时候,似乎对现实问题就失去了解释力。

我们可以分析一下当前人们提出的失去解释力的那些认识误区。

当前第一个重要的认识误区是私有化。切不要以为,只要土地私有化就能解决农民问题,就能成规模地集中土地,而只要规模经营能够参与国际竞争。这个道理看上去逻辑完整,实际上似是而非。现在中国人均土地就是这么少,在南方有600多个县,人均耕地面积都低于0.8亩,有三分之一的省人均耕地少于一亩。土地已经基本上转化为农民的社会保障,世界上有哪个国家把社会保障私有化?而那些人均耕地面积多于一亩的地方多在北方,然而北方缺水严重,旱魔肆虐,经常是数以千万亩的土地遭受干旱,中国水土资源都严重缺乏,总体上水太少。尽管有些地方土地资源相对宽松,但水资源缺乏,仍然不能以所谓的耕地私有化来形成规模经济,来提高生产能力,不可能依靠提高规模效益来参与国际竞争。这些所谓用西方现代经济学理论来考量农业问题的思路,在目前我们这样的资源环境中都要碰壁。

有人问,为什么不革新农业技术?靠技术创新提高农业效益。需知,任何一项技术都需要前期成本,这些前期成本谁来付?现在讲知识产权保护,因为前期成本高才要知识产权,技术是要拿来卖的。更何况,分散的小农经济条件下,哪个单家农户能够成为这种技术和投入的载体?

又有人说,为什么不提高产业层次?只有搞产业化才能解决农业的出路问题。不错,这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但在我们这里,农业主要投入品中,资金、化肥、农药、种子等,以及产出品的加工、购销领域基本上被垄断了,产业层次如何提高?进一步看,能把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企业与负效益的农业结合起来吗?当大部分涉农经济领域几乎都是被政府下伸的部门和政府控制的国有部门垄断、并且凭借加强垄断获取利润的时候,农业能产生利润吗?再说,搞产业化经营是要成本的,假如在不产生利润的农业领域从事生产经营,组织成本从何而来?

所以,以前约定俗成的看法,在今天复杂的三农问题面前都要重新思考。在最近一次座谈会上,我提出,要“慎言三农”。为什么要慎言呢?因为学术界已经多年不了解基层情况,不做调查研究,往往习惯于在两个极端上跳舞,往往缺乏对国情问题的常识,因此会犯一些幼稚的错误。

我说慎言三农,并非要占有话语权。虽然首先应该感谢大家关注三农,这当然是一件好事。但我哪怕再谦虚谨慎,有时候也会不耐烦十几年来总被人家“耳提面命”;不愿意听“今天的你我还在重复昨天的故事”。因为,人们往往用基于各种理论的约定俗成的概念来套到三农问题的解释上,这的确有可能帮倒忙。如果没有大量的实地调查资料的积累和政策经验的积累,套上去会出现很多问题。其实我们现在遇到的复杂局面,在一定意义上与长期照搬照套的做法有关。所以我大胆向学术界呼吁慎言三农。

基本经济常识范文篇8

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教学大纲》和《教学资源建设规范》是教学资源规划、开发制作、资源库建设和管理以及制定实施性教学计划的基本依据。

对教学资源进行了4级分类。其中第二级和第三级分类分别用一位大写英文字母作为分类号,从“A”到“Z”进行排序,第四级分类用两位阿拉伯数字作为分类号。如;波儿山羊养殖技术,分类属于农村先进适用技术(G)、畜禽养殖技术(C)家畜养殖技术(01),分类号即为GC01

1.1教学内容规划纲要

(A)政治理论

(B)政策法规

(C)典型经验

(D)市场经济知识

(E)农村经营管理知识

(F)市场信息

(G)农村先进适用技术

(H)农村卫生

(I)计划生育

(J)科普知识

(K)文化体育

1.2教学资源内容分类

1.2.1政治理论(A)

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基本知识(A)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B)

党的十六大精神(C)

我国的国家制度(D)

我国的民族和宗教(E)

党章和党的基础知识(F)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G)

农村基层政权建设(H)

我国农村的村民自治制度(I)

1.2.2政策法规(B)

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政策

包括:粮食、生态、林业、流通、产业结构、乡镇企业、劳动力转移、扶贫开发、土地、税费、金融、科技推广等

我国的基本法律制度

包括:宪法、民事法律制度、行政与经济法律制度、刑事法律制度

农村基本法律制度

包括:土地承包、村民组织、市场行为、自然资源、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婚姻、妇女权益、未成年人保护、人口与计划生育等。

1.2.3典型经验(C)

农村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典型

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示范性工作典型

发展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典型

包括:人物、组织、家庭、企业等

1.2.4市场经济知识(D)

商品和商品经济

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的基本经济制度

“三农”问题

发展农村经济的战略选择

科教兴农、可持续发展、西部大开发等

1.2.5农村经营管理知识(E)

农村综合管理

农村土地承包管理

农民负担监督管理

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结构调整

农业企业管理

1.2.6市场信息(F)

市场基本知识

农产品特性与经营要求

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信息

农业生产投入品市场行情

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市场准入

1.2.7农村先进适用技术(G)

作物生产技术

林业生产技术

畜禽养殖技术

水产养殖技术

农业工程技术

农村环境保护能源生态

农林产品加工技术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应用

1.2.8农村卫生(H)

健康教育

农村环境卫生

常见病预防

意外伤害与急救常识

营养与食品卫生

地方病、职业病防治知识

用药知识

中医药知识

1.2.9计划生育(I)

人口与计划生育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与生殖保健

宣传教育

工作机制

1.2.10科普知识(J)

科普法制化

基本科学常识

当代科学技术成就与现代农业科技革命

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

1.2.11文化体育(K)

传统文化

民族文化

艺术欣赏

文史知识

文化旅游

体育健身常识

群众体育

竞技体育

二、教学资源技术标准与节目设计要求

2.1教学资源建设的技术标准

教学资源建设的技术标准严格按《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建设规范》执行

2.2节目(课件)设计要求

2.2.1电视节目

构图合理,背景选用适当,字幕板书规范,画面视觉效果突出。

镜头运用流畅,组接合理,推、拉、摇、移和切换等操作不丢失有效画面,不出现没有准备好的画面或经提示的痕迹,不出现空画面。画面无明显抖动、摇晃、倾斜、虚焦等现象。

灯光运用合理,无阴影,无布光不均现象。

注重发挥媒体表现手法和特长,在电视节目中注重采用现场、图解、表演、模拟、示范、访谈、案例分析等表现手法。

2.2.2语音节目

录制清晰、饱满,音色修饰得当。

音乐和背景声的选择适合教学内容。

注重发挥媒体表现手法和特长,在语音节目中注重采用现场、音乐、访谈等表现手法。

2.2.3计算机课件

知识组织结构符合内容内在逻辑体系和学习者认知规律

使用多种与学习内容相关的教学策略,有效地引起和维持学习者的注意和兴趣

提供充分的交互机会,引发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积极投入、操纵和思考

提供练习或测试

提供知识运用活动情景,学习者借助工具或真实工具的代替物,能够将知识灵活应用在模拟情境或现实生活中

必要的自学建议或指导,为自学者提供学习方法或内容的建议和帮助

提供及时、有效和可靠的评价与反馈

三、教学资源的开发

教学资源的开发制作要把好调研、规划、选题、初评、制作、评审、入库、播出、反馈等几个环节。

2005年我省开发制作300小时的电视教学节目,已分解到各有关单位。按全国远程办要求,重点开发制作贴近河南“三农”实际,具有河南地方特色的“乡土教材”。主要内容包括《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教学大纲》规定的十一大类内容。

3.1教学资源开发的选题

选题决定了节目的价值

选题的依据是教学大纲

3.1.1做到三个贴近

贴近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

贴近农村党员干部实际

贴近农民群众实际

3.1.2六个结合

与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相结合。在当前要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等相结合。

与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政策相结合。如农村税费改革政策、农村劳动力转移。

与当地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特色产业、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

与本单位的业务职能、行业特点、技术优势相结合。

与推广先进的农业适用技术和新的农业科技成果相结合。

与农村党员干部工作和学习的实际需求相结合。

3.1.3三个突出

突出特色

河南地方特色,名优特新产品特色,地方戏、中草药等

突出重点

农村实用技术、致富技能、农村法律政策、农村文化,农村科技知识、公共卫生知识、要贴近“三农”

突出创新

新的技术、新的品种、新的科技成果、新的典型、新的思路

3.1.4几个注意事项

人物选题全国远程办要求较高,要求必须在全国或全省有影响,因此可转换角度变为写事,如致富经验。

选题要具体不要空泛。如:南阳MAO系黑小麦、金元杏栽培技术、怎样防治番茄的线虫病、青枯病和茎基腐病等等

整体规划,尽量形成系列。(注意点面结合)案例:畜禽养殖(养羊系列);园艺作物(蔬菜、食用菌系列);油料作物系列(花生)

3.2教学节目的标题

每个教学节目都要有一个贴切的标题。

标题要突出主题、通俗易懂、简单明了。

从标题上就可以直接了解主要内容、知道适用区域,这关系到中心资源库和接收站点对教学资源收集整理、分类、存储和有针对性地选择利用。

当一个教学节目有多集时,每集都要有一个副标题。

3.3技术要求和形式

教学节目制作的技术标准,严格按照全国远程办制定的《教学资源建设规范》执行

教学资源的形式为电视教学节目

格式为Betacam-SP和Dvcpro25/50录像带;可购买Dvcpro25/50录像机。

以C类片为主,片长为30分钟;特殊情况下,片长也可为10分钟、15分钟或20分钟。后期尽量用非线性编辑系统。

每个教学节目单独一盒录像带

要保证是新制作的教学节目

技术指标要达到电视频道播出要求

3.4教学资源的质量把关和评审

教学资源要具有针对性、适用性、科学性、先进性、时效性和可视性

教学节目制作单位和主管部门要加强质量的过程控制,把质量落实在整个制作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上

要严把选题关、制片关和审片关,确保选题和制作质量

教学节目制作单位和主管部门要对节目的政治安全负全责,确保节目在政治上不出任何问题

四、保障措施

组织保障

要建立和落实教学资源建设领导责任制和目标责任制;各有关单位都要建立“教学资源建设工作站”。

机制保障

要建立质量评价机制、奖惩机制和信息反馈机制。

队伍保障

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的教学资源建设队伍;建立一批教学资源建设基地。

基本经济常识范文篇9

关键词:《经济学原理》;中国经济故事;课程思政

1梳理中国经济故事,对应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是课程教学的关键,依据教学重点,梳理中国经济故事,引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伟大实践,促进学生“知中国经济、信中国经济、建设中国经济”有机统一起来。同时,让这些思政元素像照耀在学生前行道路上的路灯一样,照亮前进的道路、温暖进步的心灵。《经济学原理》的教材选择范围比较广,在此我们以缪代文教授的《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第六版)教材为例。这本教材偏重经济学常识的介绍和经济学基本技能的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和基本经济学分析能力。首先,我们来看看应该如何进行教学案例的选择。为了更加清晰明了需要哪些中国经济故事,首先应当将不同章节的教学重点罗列出来。再针对不同的教学知识点,搜索、整理、梳理对应的中国经济故事,实现中国经济故事与教学重点内容的有机统一。比如,表1中各章节知识点对应着不同的案例。表中为部分案例,实践教学过程中,应将各章节知识点罗列得更为细致。整理教学知识点,特殊是教学重点,结合中国经济故事,让学生感受和理解经济现象背后的经济规律,认识到中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果、中国经济发展成功的力量,认识到中国自有的经济思想。同时,让学生在批判中学习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认识到西方经济学的优劣,特别是近代西方国家长期处于低速发展及其自身发展实践与其经济学原理相悖之处。从理论、实践等方面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促进学生懂得、理解、赞同“我们走这条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2挖掘中国经济故事蕴含的思政元素

2.1思政元素呈现目的应明确

我们可以从中国经济故事想取得的效果出发,采用倒推的模式。课程思政的目标是在结合专业课程,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爱社会主义、爱共产主义的情怀,培训学生创新、诚信、奋进、自信的品格等,因此,可以从这些角度去展现中国经济故事。

2.2选择正确的典型案例

在中国经济故事选取典型案例,作为各章节教学重点的讲解内容,挖掘中国经济故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这是教学设计中的关键步骤。比如,在讲述我国“农村改革、价格改革、企业产权改革三大战役”的成功经验时,我们对的是“经济增长”部分的内容,进而树立学生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的目标和责任感。

2.3典型案例的思政元素提取

如何将故事引导经济理论再升华为价值观,使学生清晰地理解知识与价值观的紧密关系,激发学生将个人的长远发展与国家需求和民族命运的要求结合起来,是判断课程思政元素提取正确与否重要依据。比如“精准扶贫”这一案例的课程思政元素挖掘。指出与资本主义国家市场经济体制相比较,我国政府干预在解决市场失灵问题方面的制度性优势。最后升华主题,实践证明“共产党人初心不改,始终为人民服务”!在教学设计中,我们还可以从中国古代的一些著名的经济学家人手,促进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的经济思想,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比如中国市场经济思想鼻祖———春秋时期的管仲,在《管子·轻重戊》中记录了他经济战精彩案例。在国际贸易知识点讲解时,他的思想在国家经济安全问题仍然大有裨益。

2.4思政元素挖掘步骤

基本是在思政元素挖掘,我们按这样一个步骤进行,如图1所示。图1思政元素挖掘过程图第一步,确定对应知识点的典型案例;注意不同章节采用不同的典型案例,这些案例预备表达的价值观、精神等元素是多元化、多层次的。第二步,典型案例的分析与梳理,说明其中的经济学规律;同时,凸显思政元素脉络,描述元素的层次。第三步,画龙点睛,表达出案例后的价值观、精神等。

3教学过程设计

3.1教学环节设计

在经济学原理教学过程设计中,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的安排也很重要。针对大学生的学习特点,可以进行课前理论知识认知与案例阅读、课中理论知识梳理与案例讨论、课后理论知识总结与案例感悟,促进学生从内心对现象、理论、价值观、精神等方面的认知———辨识———认同,达到“我知、我信、我行”的教学目标。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呈现更多的教学资源,利用于学生进行学习和思考,具体的教学过程及每个步骤中的教学方法如图2所示。

3.2教学方法设计

基本经济常识范文篇10

一、商品经济的基本理论

(一)商品和商品经济

1.商品

重点把握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特别是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只有重视使用价值才能顺利实现价值。对物美价廉的理解也是有可能考试的知识点,要注意把握物美价廉要求的提出与实现的条件,前者是从商品的基本属性角度提出的,商品的供求关系变化与竞争的存在使其成为可能。

从市场角度看,商品的这一基本属性要求商家要重视使用价值,重视产品和服务的质量,顺利实现价值,这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从宏观调控角度看,要求国家健全法制,加强市场监管,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维护企业和消费者的合法权利。

知识联系: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承担者,与企业的信誉和形象、消费者的合法权利、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密切相关。

时事相关:我国实施以缺陷汽车产品为试点的召回制度;国家重视产品安全,实行市场准入制度;要树立品牌意识,创造中国制造的名牌产品。

2.商品的价值量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而不是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同时又注意把握社会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价值量、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的价值总量的关系。。社会劳动生产率无论怎样变化,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创造的价值量是不变的。

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意义在于不断降低商品中的劳动消耗,不断增加社会财富;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能够使商品生产者获得的利润增加,效益提高。

考试时如果说的是某企业,常指的是个别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时间;如果指某种商品或某个行业,常指的是社会劳动生产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知识联系: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方法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价值规律的激励作用、提高经济效益方法与途径、集约型经济增长道路密切相关。

(二)货币

1.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货币的职能是其本质的体现。在充当价值尺度时,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行使流通手段职能时,需要现实的货币(包括纸币、电子货币);用于贮藏时必须是足值货币即金银,而不能是纸币;支付手段是流通手段延生出来的一个职能,最大的特点是延时支付,需要现实的货币;世界货币职能一般只有金银才能充当,但随着货币的发展,一些国家的纸币也可以具有某种世界货币职能。

2.纸币是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纸币的发行必须遵循货币流通规律(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的价格总额/货币的流通次数)。违背这一规律,会导致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现象,要注意把握二者的区别与联系。

从市场的要求看,适量的货币是保证商品顺利流通的重要条件;从国家的宏观调控看,既要抑制通货膨胀,又要防止通货紧缩,从而保持物价稳定,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

知识联系: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中央银行的职能。外汇汇率的变化引起的货币升值和贬值与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意义上的升值与贬值的区别与联系。

(三)价值规律

1.要注意把握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作用,特别要注意理解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把握引起价格上下波动的原因和并不违背等价交换原则的原因。

2.价值规律的作用是考试的重点,通常用来考查某个企业或某个部门应如何发展,或某个经济现象中体现的价值规律的作用。价值规律的作用归结为一点就是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1)调节作用,是通过价格与供求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来实现的。这一作用,从市场角度看,要求企业(包括农业生产)必须根据市场的需求来调整生产的品种和数量。企业常把价格作为竞争的重要手段,来影响商品的需求或市场占有额;同时作为宏观调控的手段,国家可以通过制定商品的价格来调节商品的生产和需求。

注意:供求关系只能影响价格,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价格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价值的变化。

(2)激励和分化作用实质是通过竞争机制,使得企业产生压力,通过改进技术,加强管理,提高生产率,提高经济效益,充分利用企业所占有的资源;企业间的优胜劣汰,使得资源向能够高效利用资源的企业流动。

注意:考查时应注意语言转化,不要照搬教材,特别要强调如何利用价值规律的作用,如企业、农业生产应依据市场需求、依靠科技提高劳动生产率,树立竞争意识。

知识联系: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国家宏观调控应自觉遵循价值规律。

时事相关:我国通过实行阶梯水价促进节约用水;我国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投资过热。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

(一)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1.必须理解我国为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原因,同时要理解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具体体现,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多样化的原因和意义。

2.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客观要求,只有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才能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只有支持和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才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3.该考点常通过图表来考查,要注意其内容常一方面要体现公有经济仍占主体地位、国有经济控制力增强,另一方面体现非公有制经济对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增加收入的作用。最后往往落脚于体现或实践证明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进一步则会考查如何巩固公有制或促进非公有制的发展。

知识联系: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与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与按劳分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与公司制。

时事相关:十六大提出的两个"毫不动摇"实质就是坚持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允许非公有制进入法律不禁止的投资领域,给予与公有制经济同等待遇,既坚持基本经济制度,也与市场经济一般特征有关;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我国对工行、建行实施股份制改造。

关键词句:对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能够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壮大国有经济的力量,增强控制力,更好地发挥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的主导作用。

(二)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把握实行这一分配制度的客观依据,特别要结合教材中的例子把握住不同分配的具体范围和内容。

从市场的作用看,确立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原则,才能激励人们更有效地使用生产要素,提高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从国家宏观调控角度看,只有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才能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

知识联系:按生产要素分配与收入差距的扩大,个人所得税的征收与作用。

(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市场经济的概念,市场作用实际就是:价值规律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的变化和相互作用,调节人、财、物的投放方向和数量比例。市场经济的四个一般特征,以竞争为核心,平等是竞争的前提,竞争是平等的表现,竞争必然要求开放,开放促进竞争,竞争要求法律保障,法律维护和体现了竞争的开放平等。

知识联系:国家的宏观调控的手段与市场经济的法制性;市场的开放性与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

时事相关:地方保护主义违背开放性原则,要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政府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公平竞争,允许民间资本进入法律不禁止进入的领域。

(四)国家的宏观调控

考生应注意把握市场的弱点和缺陷的具体内容和表现(必要性)、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三个手段的特点与内容(重视教材中的例子),并且能够根据试题材料,具体判断出国家采用了或应采用哪种调控手段。

注意:自发性表现为,追求不正当利益的违法行为,收入差距的扩大。千万不可认为宏观调控是资源配置的基础。

知识联系:经济手段与财政、货币政策。

时事相关:坚持科学发展观;国家查处制售假冒农资种子的行为;整顿网吧经营秩序;国家完善市场经济的法规;防止经济大起大落,国家对过热的钢铁、电解铝、水泥等行业进行控制、实现东北振兴的关键是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同时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支持的力度。

(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三个基本特征,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坚持我国经济制度的必要性。需要大家把握和理解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意义、如何实现效率与公平及二者的关系。

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都体现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千万不认为按劳分配体现公平,按生产要素分配体现效率。效率的实现更多的靠市场,公平的实现更多的靠国家宏观调控。

千万不要以为只有我国才有宏观调控,由于坚持公有制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一致、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坚持党的领导,我国能够更好进行宏观调控。

知识联系:调节收入差距与个人所得税及税收的作用、社会保障制度。

三、四大经济活动

(一)生产

1.企业

(1)把握企业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经营目的是盈利、企业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公司的类型和特点等知识点。公司的概念重点把握"由法定数额的股东组成",股份有限公司的概念重点把握"发行股票筹集资本",有限责任公司不能面向社会发行股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其实就是要建立公司制。

(2)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支柱作用、现状及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意义。

(3)经济效益是高考的重点。经济效益是一个相对值,单纯的利润或产出的增加不一定能说明经济效益的提高,要全面考虑产出和成本消耗。注意把握提高经济效益的意义、正确方法和途径。企业的兼并、破产、联合现象产生的原因及意义。

(4)企业经营者的素质及其对企业发展的作用,正当竞争的特点及意义,不正当竞争的特点及危害。

知识联系:企业成立的条件与市场经济的法制性和税收;提高经济效益方法与企业的正当竞争、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新型工业化道路;企业经营者的素质与提高经济效益、开展正当竞争,遵守市场交易原则、保护劳动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利。

时事相关:建立现代产权制度与企业成立的条件,法人治理结构与股份有限公司的组织机构、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提出的依据和意义;我国国有企业的领导体制与国有企业改制必须征的职工代表大会的同意;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

2.三大产业

本节内容是高考重点,特别是"三农"问题与新型工业化道路,考试的可能性非常大。

(1)农业,常考为何要重视农业(特别是粮食的生产)与怎样发展农业。

要注意把握农业的地位和作用、我国农业的现状(脆弱、滞后、薄弱)、搞好农业的意义(两个关系到)、怎样实现农业现代化(两高一优、政策、科技、投入、产业化、结构调整)。

从发挥市场的作用看,要求农业发展依据市场需求组织生产、调整结构、依靠科技提高生产率和农产品品质;从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看,就是要通过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支持,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确保粮食安全。

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就是增加农民的收入,农民实现增收的途径有两个,农业和非农产业。实现从农业增收的关键是走"两高一优"之路;实现从非农产业增收,要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加快城镇化进程。

知识联系: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与财政、税收的作用;促进农民增收与共同富裕的目标。

时事相关: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最严格的土地保护制度,确保粮食安全;取消农业特产税,五年内取消农业税,直接对粮食生产补贴,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加强对农民共的培训;近段时间粮食价格上涨的原因及影响。

(2)工业和建筑业

重点把握工业的主导作用的主要表现与新型工业化。要注意区别工业主导作用与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前者是从产业结构讲的,后者是从所有制结构讲的。一定要结合我国工业生产存在的问题,理解和把握新型工业化的特点(一个结合,五个特点:高、好、低、少、优)、必要性、实现途径。

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企业必须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能耗物耗,降低成本,利用资源优势。新型工业化既反映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对经济效益的追求,也反映了社会的长远利益。

知识联系:新型工业化与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可持续发展。

时事相关: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我国一些地方出现的水电煤"三荒"、水资源短缺等问题(考查方式通过表格比较我国的能源、水等消耗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人均资源拥有量与世界相比的差距,解决方式:依靠科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走新型工业化之路)。

(3)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要重点理解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意义。考试常用图表(或数字)表示我国的三大产业在GDP中的比重的变化,来反映我国国民经济的成绩,同时通过与发达国家比较,来反映存在的问题。一般来说农业的比重越小,第三产业的比重越大,经济就越发达。但千万记住,农业比重(而非绝对值)的减少,并没有改变其基础地位,只能体现国民经济结构趋于合理。

(4)银行

金融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银行是主要金融机构。

①要求大家重点把握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特别是制定执行货币政策职能),银行的作用,同时了解商业银行的业务、利润来源。

知识联系:央行的职能与国家的宏观调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区别,前者主要涉及财政的收与支,由国家行政机关执行;后者涉及货币的贷与存,由中央银行制定执行。

时事相关:中央银行的改革、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维护国家金融安全。

②我国居民的金融投资形式主要有:储蓄、股票、债券、商业保险。要把握它们之间的区别,重点把握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的区别,传统的储蓄依然是我国居民目前最主要投资方式。

3.劳动者

(1)把握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重点把握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平等就业与选择职业的权利;劳动安全保护权;享受社会保险与福利的权利;劳动者提高职业技能的重要性(联系培养高技术工人,人才强国战略)。

(2)把握劳动合同制度订立的原则(核心原则,最基本、最重要原则分别是什么);建立和完善劳动合同制度的意义。注意不能认为劳动合同制度仅仅是保障劳动者的权利,它还保护用工单位的权利,要树立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意识。

(3)社会保障制度要把握其概念与内容,并要能够判断出属于哪个方面的内容。重点把握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原则、意义。

知识联系:市场的自发性与侵犯劳动者的合法权利的现象;建立两个制度与国家宏观调控;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区别;劳动者的权利与国家进行安全生产检查、解决拖欠工资。

知识总结:关于解决就业与在就业。原因: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劳动者获得收入的来源;劳动者有劳动的权利。方法:根本上是要促进发展,只有发展才能增加就业岗位;要支持和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搞好国有企业;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要搞好就业培训,提高劳动者的职业技能;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二)分配

1.国民收入

(1)要理解国民收入与国民(内)生产总值、社会总产值的三个概念的区别。

(2)重点把握如何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要处理好生产与生活、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国家集体个人的关系),特别要注意积累资金和消费资金各个部分的用途,如用于社会保障的资金属于公共消费。要注意区分国民收入的分配是对国民收入的分配与个人消费品分配的不同。

2.财政

(1)财政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而进行的产品分配,国家财政是通过预算实现的。要把握财政预算制定过程。要结合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对财政的状况的三种形式进行正确的认识。

(2)财政的作用是我们考试的重点,考试时要注意结合教材中的例子来理解。

发挥财政作用的关键是增加财政收入,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前者是根本性的,增加财政收入必须要努力发展经济;对于后者要把握好财政收入的"度"。

时事相关:国家对受非典、禽流感影响行业提供财政支持;加大对农田水利设施、农村基础设施、对粮食生产进行直补;对西部地区、东北振兴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提供财政支持等。

2.税收

(1)把握税收的特征、我国税收的性质、税收的作用(特别是调解经济的作用)。农村之所以费改税,是因为税收具有固定性,偷逃税款被处罚适应为税收具有强制性。农村取消特产税有利于结构调整,取消农业税能稳定农业生产。

(2)要把握成为纳税人的条件,自觉树立纳税意识的原因(税收的性质与作用、公民的地位)

时事相关:理解我国税收快速增长的原因主要是经济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进出口总额的增加,增加了税源)、加强了税收征管,减少了偷逃税收、公民纳税意识的提高。

(三)交换

1.商品服务市场,要注意消费品市场中购买者容易受广告的影响这一特点,要正确的对待广告:商家要通过广告宣传商品,引导消费,促进销售,但更要重视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要提高劳动生产率;消费者可以通过广告了解消费知识,但要坚持勤俭节约,适度消费,避免盲目性。

2.市场交易原则是考试的重点,一定要结合教材中的例子来理解,要会用其来评价一些市场行为,特别注意诚实信用原则的内容与意义。

知识联系:遵循市场交易原则与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利;加强诚信教育,建立社会主义信用体系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相结合。

3.世界市场,这是一国国内市场的延伸,是国与国间的商品交换。

(1)了解世界市场的新特点,重点把握外汇和外汇汇率。一定要把握住外汇汇率的表达方式,这是我们理解汇率变化及其影响的基础。在我国汇率的表示方法是采用直接标价法。即100单位外的外国货币与多少人民币等值,也称作外币对人民币的汇率。当外国货币可以兑换更多人民币时,表明外汇汇率上涨即人民币贬值,外币升值;反之亦然。考试时要注意如果是人民币对外币的汇率则恰恰相反。

汇率变动影响进出口,进而影响国际收支状况。一国货币对外贬值会刺激出口,抑制进口,使该国的贸易收支得到改善;反之,若一国货币对外升值则会使本国商品出口竞争力下降,导致该国贸易收支的恶化。

外汇储备增加通常表示一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但超过一定的数量,表明该国没能充分利用外汇,增强本国自力更生能力。

(2)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主要通过不等价交换来对发展中国家进行剥削。

(3)把握我国必须面向世界发展经济即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原因。

(4)把握进出口的关系、关税的作用,重点把握对外贸易的作用。

(5)理解把握我国对外贸易的原则。

时事相关:理解科学发展观中"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其实质就是要利用两种资源,开拓两个市场。要理解其中的原因,并把握自力更生搞好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系。

(四)消费

1.影响家庭消费的因素,要把握家庭消费是受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的;收入水平的高低对家庭消费有直接的影响;物价水平、人口数量也影响消费。提高家庭消费的主要途径,就是增加收入。要注意衡量生活水平高低,可以看生存、发展、享受三种生活资料的消费,其中食物支出在总支出中的比重(恩格尔系数)越小生活水平越高。家庭拥有的耐用消费品的越多生活水平越高。

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1)生产和消费的关系

生产决定消费(方式、水平),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前者要求努力发展生产,正确的引导消费,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要求消费不能脱离生产的实际。后者要求企业要依据市场需求生产,为满足消费需求而扩大生产;通过促进消费,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积极性,带动生产的发展。

知识联系:联系价值规律对生产的调解作用。

时事相关:分析我国互联网、移动通信发展迅速的原因;我国钢铁等行业最近急速扩张的原因。

(2)正确的消费观,包括适度、协调、科学健康,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要注意理解鼓励消费,不是鼓励超前消费和浪费,而是经济发展水平和收入水平允许的消费。这不但有利于个人的发展,而且有利于生产的发展。

时事相关:结合防"非典与互联网信息、短信中存在大量不健康内容的来谈要科学健康消费。

3.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1)把握保护消费者合法权利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客观要求,不但对消费者有利,也有利于企业和社会的发展。

(2)结合教材例子,理解消费者的各项权利在经济生活中的表现。保障知情权是行使自主选择权的前提,安全权与商品服务的质量密切相关,求偿权是建立在其他权利被侵犯的基础之上的。

维护消费者权利,要求商家自觉遵守市场交易原则,遵守法律和道德。也要求国家建立健全保护消费者权利的规章制度,并依法履行其职能。作为消费者必须树立权利意识,要依法维权。

时事相关:转基因食物标示,我国建立产品市场准入、3C认证制度、缺陷产品照会制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