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托管服务范文10篇

时间:2023-10-08 17:21:39

基本托管服务

基本托管服务范文篇1

一、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

(一)总体要求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精神,以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落脚点,以服务学生、家庭和社会为宗旨,着力破解学生放学后,家长下班前孩子难以接回、无人看护的问题。按照教育部《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一厅〔2017〕2号)和《省教育厅等四部门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通知》(吉教联〔2018〕14号)文件精神,着力破解“三点半难题”,解除群众后顾之忧,使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明显增强。

(二)基本原则

1.坚持自愿参加。以服务学生、家长为宗旨,着力破解“三点半难题”。本着家长自愿参加的原则,充分尊重家长需要和意愿,由有需要的家长自愿报名,接受课后托管服务。

2.坚持以学校为主体。课后托管服务由学校组织实施,在教育局的指导下和监督下进行,确保托管科学、规范、安全、有序。

3.坚持规范操作。各校在本方案指导下制定本校的实施方案,完善制度,落实责任,规范操作。以学生自习、为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供辅导,以帮助学生培养兴趣、发展特长为主。坚决不允许利用课后托管时间进行集体授课、补课。

4.坚持以安全为主。加强课后服务安全管理,发挥学生校园保险作用,切实保证课后服务期间学生安全问题。

二、实施范围、课后托管时间及实施步骤

(一)实施范围

从2020年秋季开学开始,在城区各小学全面实施课后托管。

(二)托管时间

托管时间:星期一至星期四(法定节假日、寒暑假除外)下午3:30放学后至5:00(夏季可延长至5:30)。每周五下午3:30放学,3:30-5:00为教师集备或者政治、业务学习时间。

(三)实施步骤

1.调查动员阶段:

各个学校要成立课后托管工作领导小组,召开教师大会,做好教师动员工作,向家长做好宣传工作。

2.工作准备阶段:

学校制定课后托管工作实施方案及安全预案等各项制度,进一步明确托管工作职责分工,上报教育局审核。结合学校实际确定特色活动科目、教师、场所等,为实施课后托管服务做好准备。

3.实施阶段:

课后托管开始实施,学校课后托管工作领导小组对托管服务全程监督管理,进一步明确职责,确保托管服务安全运行。教育局也将加强对课后托管的过程性监管和指导,对学校课程设置和活动安排进行规范。

三、托管服务师资力量、课程内容、管理形式

(一)师资力量。学校管理和服务工作要由校内教师自愿承担,要筛选身心健康、业务能力精专的教师负责具体工作,学校和教师要签订责任状。

(二)课程内容。采取作业辅导加特色活动课的形式,其中特色活动以体育、艺术、社团活动为主,将琵琶社团活动纳入其中。不得利用课后托管时间进行集体授课、补课,不得将课后托管作为学校教学的延伸。

(三)管理形式。以“静态辅导+动态活动”为基本托管运行模式,主要以学校为主,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实施。

四、托管经费来源、使用、管理

(一)托管经费来源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要求,“各地可根据课后服务性质,采取财政补贴、收取服务性收费或代收费等方式筹措经费。设定服务性收费或代收费的,应当坚持成本补偿和非营利性原则。按有关规定由省级教育部门和价格主管部门联合报省级人民政府审定后执行。”基于我区实际,拟采用收取服务性费用的方式筹措课后服务经费。考虑我区的学校实际、教师工作量、家长承受能力等,同时借鉴其他县市的收费标准,我区收费标准拟暂定为每生每月80元,按月收取。将来省相关部门确定统一收费标准后,如有偏差再依据规定重新核算。

(二)托管经费的使用

课后服务经费专项用于保障学校开展课后服务所产生的开支,如参与课后服务的一线教师、带班领导、后勤保障人员的补助费和因开展课后服务而产生的水电费、开展活动所用设备和耗材的购置、管理运行经费及集体培训等。各学校要定期公示托管经费的使用情况,经费不得截留、挤占和挪用。

(三)托管经费的管理

区教育局财务科、监察室对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指导和监督,要确保托管经费专款专用。

五、托管服务程序

是否参与课后托管服务,由学生和家长自愿选择。参加托管服务的学生,由家长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经学校同意并公示确定后,学校与家长签订托管协议,按照本校工作方案实施。学校要成立课后服务领导小组,实行领导带班制度,每天由副校级领导和中层干部督促检查课后服务情况,同时设定专人以年组或者楼层为单位进行监管,做到全程有效监管,确保课后服务安全。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实施学生课后托管服务,事关百姓福祉、事关社会和谐,事关青少年健康成长。区教育局成立工作小组,全面负责学生课后托管服务工作的谋划、指导和监督。局相关科室、直属部门、各小学校要统一思想,切实把学生课后服务作为民生工程抓实、抓好,积极稳妥推进。

(二)强化学校主体责任

学校要制定完善的服务方案和管理制度,负责学生课后托管服务工作的具体实施,要成立组织机构,每学期要制定详细的课后服务方案和应急预案,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要建立学生安全保障机制、家校联系制度、准入和退出机制、公示制度、课后看护日志等各项管理制度和机制,做到集中有人监管,活动有安全措施、进出有统一组织,保障工作安全有序开展,要建立信息平台,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托管的科学化水平。课程设置要科学合理,学校要审核任课教师的教学内容,并给予恰当的指导,确保课后托管服务让学生满意。要加强对参与课后托管服务教师的在岗培训,树立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观念。

(三)加强安全管理

要加强课程设置、活动场所、设施设备的风险预评估,同时积极协调保险公司,将该时段纳入校方责任险和学生校园意外伤害险的承保范围。各学校要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建立托管服务安全管理办法,做好活动安全预案,保障师生的安全,确保托管服务顺利实施。

(四)坚持利民惠民

课后托管服务坚持成本补偿和非营利原则,严禁以课后服务名义乱收费。贫困家庭学生参与课后服务的给予适当的费用减免政策(以建档立卡为主的贫困学生,每月按收费标准减免一半费用),让贫困家庭的孩子也能享受到托管服务,确保惠民实事落到实处。

基本托管服务范文篇2

一、农业生产基本情况

区辖2乡2镇7个街道办、105个行政村,耕地面积25.18万亩,全区粮食播种面积16.72万亩(其中玉米面积6.29万亩,占粮食作物种植总面积的37.6%)。

截至2020年底,我区大中型拖拉机总量达到75台,配套农具总量达到165台(套);玉米收获机总量达到10台,全区农机总动力达到4.1万千瓦。全区机械化耕地面积达到14.9万亩,机械化播种面积达到14.8万亩,机械化收获面积达到8.2万亩。

二、项目实施的范围及任务

以玉米、马铃薯、杂粮等产业为主,引导小规模分散经营农户走现代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发展道路,着力解决小农户分散化生产问题。以支持农业生产托管为重点,推进服务带动型规模经营,在尊重农户独立经营主体地位前提下集中连片推进规模化生产。

2021年实施农业生产托管服务试点项目1.58万亩(其中:信义镇8300亩,吴城镇6500亩,枣林乡1000亩),发放补助资金131万元(其中:中央资金91万元,市级资金40万元),推动稳定活跃的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市场快速形成,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不断发展壮大,初步建立可复制、可推广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和项目管理运行机制。

三、项目实施内容

(一)补助对象。全区范围内有一定规模、服务能力较强的村集体经济组织、服务型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等托管服务组织。

(二)补助作物品种。主要包括:玉米、马铃薯、谷子、杂粮等。

(三)补助环节。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实施的环节主要包括:玉米、马铃薯、谷子、杂粮等机播、机收、机耕、秸秆还田、旋地以及玉米机械化烘干等环节。

(四)补助标准。坚持以市场为主导,补助标准不得干扰我区农业服务市场的正常运行。原则上财政补助占服务价格的比例不超过30%,单季作物亩均补助规模不超过130元;已享受相同试点项目补贴的不再重复享受;防止“政策垒大户”,重点支持小农户接受社会化服务,服务小农户的补助资金和面积不少于60%,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业生产企业等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单个补助金额不得高于5万元。服务组织只向农户收取补助后的差价,具体环节补助标准如下:

(1)机耕作业服务成本60元/亩,财政补助资金18元/亩,补助金额占服务价格的30%;

(2)农作物的机播服务作业成本50元/亩,财政补助资金15元/亩,补助金额占服务价格的30%;

(3)秸秆还田(或捡拾打捆)服务作业成本60元/亩,财政补助资金18元/亩,补助金额占服务价格的30%;

(4)农作物的机收服务作业(包括运输),玉米成本180元/亩,财政补助资金54元/亩,马铃薯成本180元/亩,财政补助资金54元/亩,谷子成本300元/亩,财政补助资金100元/亩,杂粮成本180元/亩,财政补助资金54元/亩,补助金额占服务价格的30%;

(5)玉米烘干作业服务成本40元/亩,财政补助资金12元/亩,补助金额占服务价格的30%;

(6)玉米青贮服务作业成本200元/亩,财政补助资金60元/亩,补助金额占服务价格的30%;

(7)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成本50元/亩,财政补助资金15元/亩,补助金额占服务价格的30%;

(8)农作物苗期管理、中耕、追肥管理作业服务成本50元/亩,财政补助资金15元/亩,补助金额占服务价格的30%。

财政专项补助资金131万元全部用于以上环节,单环节财政补助金额占服务价格的30%,环节合计财政补助资金每亩不超130元,补助农田面积1.58万亩,具体补助金额按实际完成量为准。

(五)托管服务效果及标准。

1.作业机手要严格按照机械调试标准进行规范操作,确保托管环节作业到位。

2.耕要深浅一致,纵到边横到面,不留死角,作业面平整。

3.种要下籽均匀,深度适当,不断点,不遗漏。

4.防要做到药水配释到位,作业区内喷洒匀称,覆盖无死角,机械平缓作业。

5.收要做到无明显漏收漏割,籽粒破损率在最低范围内。

以上标准在不适宜机械大面积作业等情况不参照。

四、项目实施流程

(一)宣传发动。印发宣传资料,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专题培训学习,召开农业生产托管服务调研座谈会,学习领会上级有关试点工作政策精神,讨论试点方案编制要求,布置落实试点工作任务,明确试点工作责任。

(二)优选服务组织。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农经部门及所涉乡镇(街道办)要深入调研,广泛了解广大农户和规模生产经营主体需求意愿,掌握社会化服务组织的规模、能力、信誉、服务价格等情况,公开规范择优选择服务组织作为项目实施主体,确保服务效果。要通过公众网站等公共媒体公示服务组织名单,并公示举报电话。

农业生产服务组织的标准

1.服务能力强、服务范围广,财务管理规范、制度健全;

2.有一定的社会化服务经营,原则上从事社会化服务达两年以上;

3.拥有与其服务内容、服务能力相匹配的专业农业机械设备和农业技术力量,各类机械经过年审,农机人员证照齐全;

4.在农民群众中享有良好的信誉,与其提供的服务在质量和价格方面受到服务对象的认可和好评;

5.能够接受社会化服务行业管理部门监管;

6.社会化服务组织应在我区相关部门登记注册。

(三)签订服务合同。参与项目实施的服务组织要与用户签订服务合同,明确服务地块、服务内容、作业时间、作业标准、验收方式等,同时参与项目实施的服务组织要与区农经中心及所涉乡镇(街道办)签订目标责任书。

(四)提供作业服务。服务组织按照服务合同要求提供相关服务。

(五)检查验收。乡(镇)、村在服务组织实施作业期间,要对项目实施区域、服务对象、作业环节、作业面积、作业质量严格把关,及时登记和公示;作业完成后对作业质量、作业面积进行核实验收(见附件4),掌握基本情况,并对本村享受项目作业补贴的农户或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按户登记、汇总、整理备案。乡(镇)、村对服务组织实际作业情况和备案资料的一致性、准确性、真实性把关负责,完工后进行全面验收。区项目领导组不定时对各环节进行随机抽查,区抽验农户比例不低于作业户数的5%,并出具验收报告。项目完成后,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提出明确的整改措施,对验收不合格整改后仍不符合标准的,取消其补助资格。

(六)兑付补助资金。资金补助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先服务后补助的方式,即每个环节实施完毕并经审核验收合格后,对项目实施区域内的服务组织按环节或年底完工后兑付补助资金。区农经中心对服务组织或村提供的每一个服务环节服务面积、服务质量进行科学核查,及时汇总有关资料,对资料的合规性进行审核,无异议后,及时兑付补助资金(见附件5)不得拖延。

(七)监督项目实施。项目乡(镇)政府负责组织村委落实计划任务和核实验收作业面积工作。项目村负责本村项目任务实施,按照下达任务指标,监督服务组织和农户签订服务合同,组织协调服务组织完成作业任务,作业单位要认真填写托管服务作业单(见附件6)。区农经部门负责试点项目的实施管理和组织协调、督查验收工作。区财政按照服务合同实际作业量对服务组织进行补助。

(八)总结及绩效评价。项目实施过程中及完成后,所实施乡镇要及时总结典型模式和成功经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等,将绩效评价报告、工作总结和下年度工作计划,报送区农经中心,区农经中心汇总总结上报市农村经济管理局,并书面申请省、市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绩效考核。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区政府成立区农业生产托管服务试点项目领导组。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农经中心,农经中心主任李卫平兼任办公室主任,人员从区农经中心、财政局等成员单位抽调。领导组负责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项目的领导工作,财政局主要承担项目资金的安全使用,农经中心主要负责项目工作日常事务,要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试点内容、支持环节和运行机制,聘请农机等专家顾问开展项目技术指导,做好项目落实和政策典型宣传工作,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二)强化督促指导。建立健全监督机制,明确分工,强化责任,扎实做好巡回督导和业务指导工作。要强化社会监督,公布举报电话,设置举报信箱,及时受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区乡农经部门要加强调研督导,组织巡回检查,及时掌握项目实施进展情况,推广先进典型做法,及时解决实施中的问题,推动行业规范管理,推进项目顺利实施。

(三)保障工作经费。区财政安排项目前期不低于5万元

基本托管服务范文篇3

了加快局属国有企业改制步伐,妥善处理改制遗留问题,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和队伍稳定,经商业局党委研究决定,于二00六年二月十五日正式筹建商业局托管中心。

一、明确职能、规范操作

根据阜商发[2005]63号文件精神,商业局托管中心服务范围面向商业系统全部改制企业。主要负责为改制后企业职工(人员范围包括:已办理离休、退休手续的人员;经市劳动部门鉴定为公伤、残疾人员、遗属;未参加“并轨”的职工;改制后离开企业的“局管干部”)提供托管服务工作。办公地点设在百货公司四楼,抽调三名劳资、财务、计算机专业人员为托管中心工作人员。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我们决定筹备办公设施与规范管理制度同时操作。原创:根据托管中心职能设置了主任室、财务室、办公室、档案室。经过紧张筹备,配备了现代化程度较高的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等办公设备,其他办公设施一律从简。即节约了开办费,又做到了办公现代化,系统化。同时,规范了相关的管理制度。制定了《商业企业职工托管服务中心档案保管人岗位责任制》、《商业企业职工托管服务中心档案管理制度》、《商业企业职工托管服务中心档案提档调档制度》、《商业企业职工托管服务中心计算机管理制度》、《商业局托管中心资金收缴发放制度》、《商业局托管中心托管职责及服务事项》等,在短短的一星期内托管中心硬件、软件设施准备完毕。

二、建立科学系统管理工作流程

为了明确托管中心工作程序和工作范围,也让转制企业及进入中心的托管人员了解我们的服务程序,我们理清思路,多方咨询,研究制订了《阜新市商业企业职工托管服务中心工作流程图》。图中清晰注明每项工作,每项服务,托管中心的整体工作也一目了然。为了作好与改制企业的对接工作,让改制企业做好进入托管中心之前的准备工作,我们设计制定了《阜新市商业局托管中心档案移交程序及内容》,明确了进中心的交接程序,企业档案移交前的准备工作、档案移交内容和办理进入托管中心手续的具体事宜,其中也包括企业进入托管中心要求详细填写的《企业托管人员人事档案移交明细表》、《离退休人员托管费用明细表》、《未并轨人员托管费用确认明细表》和《进入托管中心协议书》等,这些企业资料、个人资料,为日后托管人员进入中心确认各项待遇,提供准确的第一手资料。也只有这几张确认表准确无误,才能真正减少进中心人员因待遇问题产生矛盾而造成上访。目前,局长办公会已经通过了我们的工作流程,现已作为接管入托人员的必要程序投入正常使用。为了科学管理入托人员劳资信息,适应随时调整及汇总的要求,我们又请专业人员编制建立了企业托管人员数据库,并开发其软件应用程序,以便对托管人员的基本信息、档案信息、待遇信息、养老和医疗保险信息等重要数据进行系统化管理和保存。这也为提高托管中心工作人员的办事效率提供了保证。

三、多方协调建立商业局托管中心独力帐户

为了抓早抢先的做好接收工作,让托管中心在最短时间内与改制企业顺利交接,我们就企业托管人员养老、医疗保险问题咨询了相关部门。我们到劳动局养老保险科、社会保险局、医疗保险中心、地税等部门咨询了为托管企业的退休人员、残疾、公伤等人员建立托管中心帐户,代为参保缴费等事宜。正常情况下非事业、非企业单位是不能开独立帐户的,经我们多方协调,讲明托管中心存在的意义,社会保险局、医疗保险中心终于同意了建立商业局托管中心帐户,对托管人员养老和医疗保险进行统一管理。

四、学习相关政策创新服务方式

对于托管中心在以后的工作当中,企业托管人员在不了解有关政策的前提下有可能会上访的问题,托管中心工作人员认真学习了有关信访的法律法规,对有可能造成托管人员上访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认真分析,为了解并掌握相关政策,我们又到劳动局、民政局、老干部局、市残联、矿区社会保障管理中心等部门咨询了相关政策和收集了一些相关的规范性文件等。

为了强化管理、维护稳定,托管中心工作人员在服务上深入研究,制订了一系列服务措施:

1、托管中心的工作责任重大,工作做得如何,直接影响到改制进程,直接影响全局上访数量。为此,强化工作人员责任心,树立大局意识,服务意识,是工作人员要具备的首要素质。为了强化工作人员责任心,托管中心人员对日常工作进行了明确的分工,制定了《商业局托管中心工作人员职责公示牌》,即有工作标准,又有亲情提示。我们还确定了团队歌曲《相信自己》,我们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一定会给企业托管人员一个温馨的家。

2、托管人员大多年龄较大,为了方便托管人员咨询各种问题,我们特地制作了《阜新市商业局托管中心联系卡》。印有托管中心的联系电话、联系人和办公地点,让托管人员在有困难、有疑问时能够及时和工作人员取得联系,以便减少来访次数,又可以为托管人员提供及时、准确、优质、热情的咨询和服务。

3、在托管中心与企业交接程序结束后,召开企业托管人员见面会。通过与他们耐心细致的座谈,让他们了解托管中心的职责和服务项目,让他们对企业改制后自己的待遇问题放心,生活舒心,进而减少改制带来的不便和矛盾,并为我局企业改制提供舆论上的支持。

基本托管服务范文篇4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发10号文件精神,以为农服务服务为宗旨、综合平台建设为重点、线上线下融合为方向,加大开放办社力度,充分利用现有经营服务网点,整合全区涉农服务资源,打造比较完善的县、乡、村三级惠农服务网络,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动供销合作社由流通服务向全程农业社会化服务延伸,向全方位城乡社区服务拓展,在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发挥独特作用。

二、目标任务

到2022年,全区基本建成运营中心、乡镇有服务平台、村有服务站点的三级惠农服务网络,构建起比较完善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农综合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惠农综合性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区建成1个惠农服务运营中心,70%的乡镇建成惠农服务平台,50%的行政村建成惠农服务站点,基本形成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网络体系分散化、碎片化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市场化可持续服务机制初步形成。重点推广以农业生产托管为代表的农业经营新方式,密切与小农户的利益联结;各级服务组织互联互通、共享共赢,服务运营衔接顺畅、功能配套,探索形成现代农业服务新机制。

全程一体化服务功能明显增强。全区、乡、村三级惠农服务网络基本建成,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产销衔接和农民生活服务功能有效强化。全区建成2家设施先进、功能配套的区域农业生产服务企业,5个规模适度、功能适用的土地托管服务中心,5家新型庄稼医院,2个智能配肥中心,土地托管面积达到3000亩。

三、创建内容和方式

(一)创建区级惠农服务运营中心。

1.功能定位。区惠农服务运营中心是集农资和日用品供应、农产品流通加工、土地托管、电子商务、快递物流、农技培训等多种服务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实体和运营枢纽,具备向下级实体和乡村一线延伸专业化、系列化、连锁化服务的基本功能,能够承接相关为农服务项目和政府购买的社会化服务。

2.创建方式。由区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牵头,依托现有的农资、农机、农产品、日用品、再生资源、电子商务、产业扶贫等生产经营企业,以及各类市场、商场、培训中心、生活服务机构等联合组建;采取市场化办法,通过股权合作、加盟入社等多种方式,引进龙头企业,吸纳其他涉农资源加入,壮大经营服务实力;在做大做强的基础上,向集团化方向发展。区惠农服务运营中心名称为“区供销惠农服务运营中心”。

(二)完善乡镇惠农服务平台。

1.功能定位。乡镇惠农服务平台是以乡镇为主,开展农资日用品供应、农产品收储加工销售、土地托管、电子商务、快递物流、合作金融、农技培训等多种服务的经营服务实体,具备“供”“销”服务基本功能,能够承接区级运营中心服务项目,对村级服务站提供商品配送和综合服务支持。

2.创建方式。以基层供销社为基础,通过改造提升,整合吸纳相关服务资源,因地制宜,分类打造综合性惠农服务平台。耕地集中连片、农业产业规模较大的乡镇,侧重打造以现代农资供应、良种推广、新型庄稼医院、统防统治、农机作业、土地流转托管等为主的生产性服务平台;蔬菜、果品等鲜活农产品主产乡镇,侧重打造以农产品仓储加工、冷链物流、网上交易等为主的储加销服务平台;商贸集散地和人口集聚乡镇,侧重打造以商贸流通、电子商务、文体娱乐、养老幼教等为主的生活服务型经营服务综合体。乡镇惠农服务平台名称可以为“供销社”“中心”“公司”等。

(三)延伸村级惠农服务站点。

1.功能定位。村级惠农服务站点是设在村一级的供销社服务实体,就近为农民提供生产生活服务,在农资、日用品供应服务基础上,加快拓展农特产品营销、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基础金融等服务内容,其主要功能是架通乡镇惠农服务平台与小农户之间的桥梁,实现惠农服务进村入户、深入地头。

2.创建方式。依托村级综合服务社改造一批,在原农资、日用消费品门店基础上升级硬件设施,配备信息化设备,增加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基础金融等惠农服务内容;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一批,利用合作社经营服务设施,承接乡镇惠农服务平台有关服务;开展“村社共建”新建一批,由乡镇惠农服务平台或基层社牵头,围绕农民生产生活需要,联合村“两委”共建特色产业、共育经营主体、共创服务平台;争取财政项目资金创建一批,由县级供销合作社牵头组织,选择产业基础好、村集体凝聚力强的村建设一批设施好、功能全、信息化水平高的示范服务站点。村级惠农服务站点名称可以为“服务社”“服务站”“供销社”“中心”等。

(四)拓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

1.培育托管服务主体。鼓励社有企业、基层社和领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参与土地托管、代耕代种、统防统治等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采取出资创办、合作联办、开放办社等方式,发展农业服务企业。同时,从实际需求出发,打造多元化、规模化的托管服务主体,通过农资经营企业独立或联合创建具备农资供应、测土配方、统防统治、农技推广等服务功能的新型庄稼医院,带动全系统庄稼医院改造升级;区供销联社通过股权投资和连锁经营等方式,创建区域智能配肥中心,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生产基地建设配肥站、加肥站,面向小农户提供测土、供肥一条龙服务;围绕农资供应、农机作业、统防统治等需求,整合系统内外农业服务资源创建农资联盟、农机联盟等具有跨区域服务功能的农业经营服务主体。

2.增强托管服务功能。托管方式由单环节、少环节向多环节和全程托管服务拓展;探索开展联耕联种试点,创办土地股份合作社,创造性地服务农业生产。从大田托管向林果、高原农业托管方面拓展,托管服务对象由规模经营主体向小农户覆盖,服务链条由耕、种、管、收向产后加工、包装、仓储、物流、销售等环节延伸。

(五)创新涉农协同服务机制。

1.强化系统内部联合。区级惠农服务运营中心、乡镇惠农服务平台、村级惠农服务站点要在沟通信息、完善体系、功能协调等方面紧密配合,形成三级联动格局。社有企业进一步加大上下联合力度,把参与惠农服务平台创建行动作为转型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全力予以推进。

2.强化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合作。积极引导系统内外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参与惠农平台创建行动,着力推进供销合作社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服务对接,组织带动小农户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努力使小农户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积极参与者和直接受益者。

3.强化与涉农部门及有关单位协同。区供销联社主动寻求党政涉农部门支持,积极承担相关服务职责或政府购买服务,要加强与其他涉农企业事业单位的联系合作,依托自身服务网络整合各类服务资源,推进一网多能、一网多用,提升服务的竞争力。

四、保障措施

开展惠农服务平台创建行动是深化综合改革、提升为农服务能力的重要举措,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推进机制,加大协调力度,强化督促指导,确保落地见效。

(一)落实领导责任。区社强化工作指导,积极与有关部门的对接,协调落实配套政策;相关科室落实惠农服务平台创建行动;区社加强具体指导和合作对接,引导社属企业主动参与,努力成为惠农服务平台创建行动的引领者,充分整合资源,切实落实创建区级中心、乡级平台、村级站点的主体责任。

基本托管服务范文篇5

一、找准重点难点,理清全年工作思路

2015年,县社的工作思路是按照全市供销社工作总体部署,紧扣深化供销社改革发展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两条主线,突出基层供销社改革、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新网工程”实施、再生资源网络体系建设、招商争资5项重点工作,妥善处理好安全信访维稳难点,加快经营创新、组织创新、服务创新,圆满实现年度目标任务,为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一)以改革创新打造新型基层供销社

在基层供销社建设中,不是一个简单的恢复,而是要建立新型的基层供销社。要坚持开门开放办社思想,组建一个有事业心、责任感强,有活力、能创新的团结拼搏班子。新型基层供销社,县供销社控股或参股,要有专业合作社、农村社区综合服务社,标准化农资经营门店和庄稼医院,有日用消费品中心超市,有再生资源回收门店。要建立新的用工和利益分配机制。

(二)以产业提升推进专业合作社发展

依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积极指导帮助专业合作社依法进行工商登记,健全组织机构和章程,建立和完善经营管理机制、运行监督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积极推行社务公开,努力做到有组织、有机构、有经营场地、有骨干经营项目。创新成员出资方式,鼓励成员以土地、林地、水域经营权出资,将更多的土地、林地或水域集中到专业合作社进行开发利用。引导专业合作社通过产品升级、科技创新和标准化生产,建立优质特色农产品基地,向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特色农产品加工延伸,实现农产品效益的最大化。引导专业合作社推行财会制试点,帮助专业合作社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三)以项目攻坚推动“新网工程”建设

按照“加快推进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建设,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开拓农村市场,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工作要求,积极做好项目培育工作,以“政府扶持、供销社指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推动“新网工程”建设。加快农资供应网点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打造一批农资放心店,不断完善农资网络体系。积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农资商品与农副产品双向流通平台,推进鲜活农产品流通服务体系建设。

(四)以开放办社强化为农服务工作

整合社会资源,通过加盟、招商、内引外联等方式,加快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参与镇级商务中心、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依托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庄稼医院,切实解决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的技术难题,保障生产物资供应,着力营造便利实惠、安全放心的农资服务体系。

按照“边发展、边规范、边提升”的思路,稳步推进家庭农场建设。培育和扶持一批经营规模大、人员素质高、综合效益好、示范作用强的示范性家庭农场,发挥典型带动示范引领的作用,促进全县家庭农场快速健康发展。

(五)以考核创新推动招商争资工作

坚持全员招商不动摇,完善考核机制,不断强化招商意识,力争在去年的基础上有新的突破。

积极做好企业基础工作和项目储备。认真开展工作对接,争取省供销社、省财政厅专项资金不低于50万元,争取省农委、省财政厅专项资金不低于200万元。

二、突出工作重点,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一)一季度工作取得新成效

1.各项经济指标实现开门红

2015年1-3月,全社销售汇总实现2.5亿元,完成年计划的26.7%,利润306万元,完成年计划的25.5%,农产品购金额5903万元,完成年计划的27.2%,连锁销售额3673万元,完成年计划的26.3%,组建专业合作社7个,完成年计划的70%,发展社会化服务体系流通网点8个,完成年计划的26.7%。

2.土地托管服务工作稳步推进

从2013年开始,县供销社主动作为,积极探索参与农村土地托管服务工作,采取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涉农企业为依托,开展种、管、收、加、销全过程托管服务或半托管服务,多措并举,推进土地托管服务工作开展。

截止2015年3月底,全系统托管服务土地面积已达1.84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5.86%。全托管面积1.2万亩,占托管面积的65.2%,其中:流转式托管0.8万亩,打包全程托管0.4万亩。半托管面积0.64万亩,占托管面积的34.8%。涉及托管服务的农民专业合作社5个,涉农企业1家。

3.两节平安及其它工作情况

一是认真做好信访维稳工作,确保了元旦、春节两节平安。信访维稳工作是县供销社一个难点工作,维稳形势十分严峻。1、全县供销社通过退休(移交社保)、辞职等办法,分流了3100人,这些人员已与供销社没有联系,但这些人上访只要说原来是供销社的人,信访就是供销社的责任。2、企业改制还存在一些遗留问题。3、全县供销社有企业军转干部29人。

二是认真做好春节慰问工作,提升供销社形象。一是我社积极向县委、县政府汇报,争取到全县财政统筹春节慰问名额30个(每户慰问金200元,价值200元礼品1套)。对全社22名系统老领导、老党员、老职工、联系乡镇的5名和联系社区的3名贫困户进行了慰问。二是组织召开了机关退休职工迎春座谈会。

三是切实开展“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活动,为联系的县天保镇狮子寨村送去了价值2450元的化肥。党建、党风廉政建设、政治思想、精神文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财务管理、统计、档案、普法、县志、统战、应急、防邪、工会等工作正有序开展。

三、积极主动作为,为改革争取最大支持

今年,供销社虽然未被省供销社列入综合改革试点单位,但我社积极主动作为,制定3条措施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

一是主动汇报。

今年4月份,我先后将中共中央、国务院供销社综合改革文件精神和供销社基本情况、工作思路、存在问题和今后打算分别主动向县委书记、县长和分管常委、副县长汇报,加深领导对供销社的了解和重视。

二是积极宣传。

我社不仅积极组织全社干部职工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而且通过广播、电视、报章等新闻媒体加强宣传,并将文件复印至县上领导。

基本托管服务范文篇6

一、工作目标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建立健全校外托管机构监管机制为着力点,努力构建校外托管机构规范有序发展的长效机制,形成政府、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互相补充的良好局面。

二、管理职责

实行“政府主导、属地管理、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管理体制,建立由各乡镇(街道)牵头,各职能部门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综合治理工作机制,全面落实学生校外托管机构安全管理。

1.各乡镇(街道):将学生校外托管机构纳入乡镇(街道)、社区(村)安全生产管理范围;负责辖区内校外托管机构的摸底登记造册、安全隐患排查及上报工作;协助各职能部门对校外托管机构进行日常监督管理,协助查处、取缔非法校外托管机构。

2.县市场监管局:负责依法办理学生校外托管机构登记注册、食品经营许可工作;负责学生校外托管机构食品安全经营活动的监督管理;依法查处无照经营以及未经许可从事食品经营的校外托管机构的违法行为。

3.县民政局:负责依照《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规定,对取得相应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学生校外托管机构进行登记,并按规定履行登记管理机关的监督管理职责。

4.县教育局:引导家长和学生选择持照经营、符合条件的校外托管机构,建立接受校外托管服务的学生信息台账;加强教师队伍管理,禁止在职教职工开办或兼职学生校外托管机构。

5.县公安局:负责指导、督促校外托管机构做好内部安全保卫工作,加强对校外托管机构周边的治安管理;负责从事接送托管学生的车辆及人员的交通安全管理;配合相关部门做好非法校外托管机构取缔工作。

6.县消防大队:指导各乡镇(街道)及公安派出所组织开展日常消防监督检查,对已登记的校外托管机构从业人员进行消防知识、技能的宣传教育培训。

7.县卫健局:负责对校外托管机构公共场所卫生、消毒措施、生活用水和传染病防控工作进行指导、监督,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8.县住建局:负责指导校外托管机构的房屋安全管理;负责对校外托管机构的新建、扩建、改建工程进行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备案抽查)。

县其他职能部门应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依法做好学生校外托管机构的相关管理工作。

三、基本条件

依法取得营业执照或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证书的托管机构,应当具备以下条件,方可从事校外托管服务:

1.有符合消防(消防验收意见书、消防备案文书或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出具的建筑消防安全评查报告)、建筑(房屋建筑工程竣工验收报告或有房屋安全鉴定资质单位出具的结构安全性鉴定报告)、食品经营、卫生等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相关条件的服务场所、设施;提供自行配餐的校外托管机构应当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

2.与开办规模相适应的工作人员,应具有中职或高中以上学历,主要负责人具备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从业人员应取得有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出具的健康证明。

3.校外托管机构应与乡镇(街道)签订《安全责任承诺书》。

4.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条件。

四、经营规范

校外托管机构应当严格履行主体责任,承担安全管理第一责任,遵守法律法规规定,规范托管经营行为,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1.校外托管机构应具有规范的经营主体名称,依法取得营业执照或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以及应当办理的其他审批手续,并将相关证照在经营场所显著位置悬挂,接受社会监督。

2.校外托管机构要建立和完善内部安全保卫组织和制度,参照校园安全防范建设标准落实“人防、物防、技防”要求,重点是安装视频监控系统,确保重点部位视频监控全覆盖。校外托管机构提供托管的场所应不是“两违建筑”、应当符合建筑结构安全,确保与危险化学品保持法定的安全距离,其建筑面积应当在80㎡以上,托管学生人均建筑面积应当在4㎡以上。校外托管机构提供的托管服务的场所不得与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危险化学品同在一栋建筑内,禁止在地下室、仓储建筑、污染区等场所提供托管服务。

3.校外托管机构要确保学生在被托管期间始终有专职人员看管,配备与其经营规模相适应的看管人员应当无犯罪记录,身体健康,没有精神性疾病、传染病或者其他可能影响学生健康与安全的疾病。托管学生在25人以下的,应当配备2名以上工作人员;每增加15名学生,应当相应增加1名工作人员;要加强对内部从业人员的法制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改进和提高服务质量,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4.校外托管机构要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管理相关制度。提供自行配餐的学生校外托管机构应当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厨房布局合理,内外环境干净整洁,地面无积水、积垢,防蝇、防尘、防鼠等设施齐全,配备能正常使用的食物储存、冷藏冷冻、餐饮具清洗、消毒及保洁等设备;从正规渠道采购食品原料并按要求贮存,执行进货查验和索证索票制度;食品必须当餐加工,不得使用隔餐剩余食品,严禁制作凉菜和其他容易导致食源性疾病的高风险食品,供应的食物应按要求每餐进行留样;厨房工作人员持有有效健康证明。

5.校外托管机构要建立和完善消防安全管理相关制度,经营场所应符合国家有关消防技术规范的要求。

6.校外托管机构要建立和完善公共卫生安全管理相关制度,切实抓好传染病防控、卫生管理工作,定期对环境和物品进行清洁、清洗及消毒,保持环境及物品清洁卫生。

7.校外托管机构要建立和完善学生接送管理相关制度。如有开展接送业务的,应当安排专人接送托管学生,保障学生从学校到托管机构途中的安全。

8.校外托管机构接送大门不宜设置在主干道,其周边一般应具备临时接送场所,不得利用主、次干道作为接送车辆停放场地;要按照公安、交通运输等管理部门要求同步完善其周边道路交通标志、减速警示等交通安全设施。

9.校外托管机构应当与学生监护人签订托管服务协议书,明确委托期限、收费标准、双方权利义务以及违约责任等,切实维护接受托管服务的中小学生及其监护人等有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10.学生校外托管机构在经营活动中违反法律法规的,由相关部门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发生安全事故,造成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的,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五、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街道)、有关职能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托管机构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将校外托管机构管理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履行职责、落实措施,协调配合、齐抓共管,形成管理工作合力,确保工作扎实推进。

2.加强部门联动。各乡镇(街道)、有关职能部门要充分落实主体责任,应加强对校外托管机构事中、事后的监管,每学期开学后1个月内由各乡镇(街道)牵头组织开展一次有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联合专项检查行动,市场监管部门取缔不合格或未经审批的托管机构,督促校外托管机构及时整改存在的安全问题。

3.加强信息通报。各乡镇(街道)要对辖区内校外托管机构进行登记造册、形成台账,并将信息通报各有关职能部门,形成托管机构信息通报、共享制度。台账内容包含:校外托管机构基本情况表、负责人身份证复印件、经营场所相片、从业人员健康证明、安全责任承诺书等。市场监管部门在审批登记过程中,对从事校外托管业务的机构进行登记造册,通报各乡镇(街道)、有关职能部门。教育部门在对托管学生进行登记造册过程中,将校外托管机构信息通报给各乡镇(街道)、有关职能部门。

基本托管服务范文篇7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上半年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扎实抓好农业生产,粮棉枣生产稳定发展。

2021年我县小麦播种面积47.02万亩,同比增长5.2%;单产465公斤,同比增长11.4%;总产21.86万吨,同比增长17.1%。夏粮播种基本完成,预计夏播面积66万亩。盐碱地吨粮田建设示范区再创高产,小麦亩产达503.4公斤。“滨海盐碱地吨粮田示范区建设项目”实现亩产1199㎏,真正实现吨粮田创建目标,《大众日报》进行了专题报道。继续加大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推广力度,全县植棉9.8万亩。建立了4个机采棉示范基地,建设机采棉核心示范区1.63万亩。全县冬枣大棚达到3206亩,完成低产低效园改造5500亩,已建成117亩的枣标准化生产园。

(二)开展惠农项目建设,各项惠农政策全面落实。

2020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通过市级验收,建成高标准农田7万亩,完成投资1.05亿元。2021年度11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已批复,正筹备招标工作。实施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盐碱耕地改良)项目,测土配方施肥推广面积105万亩。积极开展小麦条锈病防治,完成统防统治作业面积10万亩。全国第二轮土地延包再延长30年试点工作平稳推进。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项目进展顺利,已完成托管服务2.9万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进入收官阶段,已发放股权证书12.4万本,发放率达到85%。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稳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确权登记颁证“回头看”工作已基本完成,全县土地流转面积40.09万亩,土地流转率54.8%。开展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工作,核定小麦面积47万亩。开展农产品仓储保鲜设施建设,建成27个仓储保鲜设施,补贴金额643.8万元。扎实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加快“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进程。2020年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全部建成,总投资1500万元。积极开展“鲁担惠农贷”,2021年以来提供惠农贷款担保375笔,担保金额2.4亿元;目前全县在保业务608笔,总额3.9亿元。大力推广政策性农业保险,全县小麦承保面积27万亩,冬枣承保2568亩,棉花承保工作正在进行中。截止目前,全县共办理各类农机购置补贴机具102台(套),受益户98户,补贴资金544万元。

(三)精心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培训高素质农民。

开展农业产业化市重点龙头企业和市现代农业示范园申报工作,我县申报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6家,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4家。开展市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申报,推荐渤海黑牛产业化联合体、惠农优质小麦良种产业化联合体、妙迪枣制品加工产业化联合体3家申报滨州市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认定。积极开展省级产业园创建工作,目前正在编制创建规划和申报书。引导农机合作社开展托管服务,“三夏”期间共发放跨区作业证21个。认定托管服务组织11家,今年新评选县级示范社14家,示范场20家。任长博入选齐鲁乡村之星,我县齐鲁乡村之星达到5人。做好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开展线上农民教育培训,培训学员8100人次。加大农产品品牌推介力度,“宏振”牌渤海黑牛冷鲜肉、“脊岭岛”牌盐田虾、“丰香园”牌芝麻制品,被纳入农产品知名品牌目录。

(四)深入开展村庄清洁行动,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显著。

扎实推进村庄清洁行动,开展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月活动。全县累计清理农村生活垃圾19707吨、村内水塘467口、村内沟渠725.7公里、畜禽粪污等农业废弃物16327.8吨,开展进村入户宣传教育5638人次,发放宣传资料30386份,张贴宣传标语3243条,发动群众投工投劳78944人次,全县村容村貌较大提升。今年我县美丽乡村建设集中打造3个示范片区,创建5个省级示范村、9个市级示范村、24个省级示范村。截止目前,省、市、县三级示范村全部开工建设,车王镇“果香葚海·田园乡村”示范片区、水湾镇刘李示范片区完成总工程量的80%以上,海丰街道“八里绿洲·富美乡村”示范片区完成40%。开展滨州市乡土产业名品村示范创建工作,拟推荐海丰街道后牛村等12个村申报市级乡土产业名品村示范创建。

(五)强化监管,确保全县农业行业安全。

按照“管行业管安全”要求,我局切实加强农资监管,截止目前,累计出动执法人员90余人次,检查农资经营门店70余个。开展农产品质量专项整治行动,坚守质量安全底线,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积极开展“三品一标”质量认证,新增绿色食品认证1个,到目前取得“三品一标”认证44个,其中,绿色食品认证33个、无公害农产品4个、有机食品7个。以“安全生产月”活动为契机,积极开展农机安全生产宣传和服务活动,宣传“三夏”安全防火及机械作业安全常识,有效防范了农机安全事故发生。

基本托管服务范文篇8

一、坚持疫情常态防控,不断巩固拓展向好态势

今年上半年以来累计排查国内重点地区入返人员1002人次,完成管控831人,全部完成采样、检测,其中231人已移交其他镇街及县区。共累计完成核酸检测1128次,实现了当日返回,当日上报,当日清零的目标。疫苗接种方面,全镇累计完成疫苗接种第一剂次15300剂次,累计完成第二剂次13916剂次,高质量完成了上级分配的疫苗接种任务,正在按计划有序推进60-69岁接种任务;完善全民核酸检测预案,对全民核酸检测系统进行登记,共登记预核酸检测居民27400余人。接收指挥部推送筛查、随访文件120份,对重点地区入返人员、购买退烧药品、次密接触者等人员进行了重点随访,对购买发烧药品的了解身体状况,对有发烧症状的督促到发热门诊就医。确保了我镇疫情防控工作万无一失。

二、扎实推进任务落实,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运行

据统计,1-7月,一般公共预算累计收入4700万元,同比增长30.23%;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3.1亿元,同比增长102.1%。今年以来,紧紧抓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落实重点项目领导包靠制度,实施了镜湖社区三期、海风湿地公园、镇区改造提升等30个重点工程项目。目前,2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公益性墓地二期、社会化服务中心等项目已高标准完成;投资5035万元的新义路债券项目已完成项目开标及中标公示,正在编制规划设计方案,同步做好方案审批相关资料准备工作;正邦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中合繁育场项目超年度任务完成省外进账5.1亿元,东西办公区主体、外墙施工、22栋猪舍土建基础主体基本完成;投资1.6亿元的宝驰、浙东两个小棚虾养殖项目稳步推进,浙东预计9月份投产使用;对全镇符合发展新能源产业的11万亩滩涂进行了摸排和分类,对涉及村集体和企业的进行了手续办理等情况的洽谈推进工作,为今后我区做好新能源产业做好根本保障。

三、打造干事创业平台,以“三变”改革助推乡村振兴

作为全市首批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全区“三变”改革试点镇,镇坚持以强村富民为目标,大胆探索,深度发力,在全域开展“三变”改革。截止目前,9个新村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幅达到20%以上,全镇72%的农民群众实现现金分红。一是强化跨村联建,在抱团融合上深度发力。坚持以“三变”改革为切入点,通过组织联建、产业联动、民生联办等方式,将12个新村、72个自然村分别结成帮带对子,推动农村工作由单兵作战向抱团融合转变,真正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二是强化项目谋划,在模式创新上深度发力。在跟踪监管好原有6个“三变”项目的基础上,坚持谋划生成项目,大胆探索、积极创新,推动改革多点开花。针对农村老龄化、空心化现象,依托镇属国有企业搭建服务平台,统筹各村大型农机等零散资源,为群众提供耕种收等优质低价服务,在减轻农民生产成本的同时,增加村集体收入。三是强化体制创新,在制度赋能上深度发力。将“三变”改革作为抓实抓牢镇村干部干事创业的平台,在原有勤抓严管重奖的基础上,重点探索三项机制:一是清单管理。对今年确定的9个“三变”项目上表上墙,每月一观摩一评比,用项目比出干劲比出成效。二是首创奖励。鼓励各村大胆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三变”模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村想变要变能变的积极性。三是会计工厂。整合司法、农经等站所资源和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计划每半年对所有村级“三变”项目进行一次系统过筛,既看资金流水,又看项目成效,确保每个“三变”项目都经得起群众监督和时间检验。

四、突出党建引领,夯实基层党建基础

一是筑牢堡垒,强化组织阵地“基本点”。镇坚持把村“两委”换届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经过34个日夜,全镇12个行政村、70个党支部全部完成换届任务,新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100%“一肩挑”,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二是创新机制,搭好组织引领“连接线”。建立全镇基层党建工作评星定级体系,实施星级党支部、星级党支部书记、星级党员、星级党建指导员4个评星定级管理,打造“星党建”靓丽名片。三是丰富载体,铺开党史学习“覆盖面”。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镇创新工作载体,丰富学习形式,坚持集中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成立镇级“精品党课宣讲团”,由31名宣讲团成员组成党史理论宣讲组,将党味浓、内容新、形式活的党课送到基层一线。截止目前,全镇开展讲党课活动187场次,参与党员2700余人次;用活用好“板凳课堂”,将党史学习教育从会议室搬到村中的角角落落,打破宣讲的时间和空间限制,用小故事体现大主题,用红色故事感染人、教育人、激励人;开展“送戏下乡”活动,镇作为区第一个党支部—郭家局子党支部的诞生地,蕴含着独特的红色基因、红色传承、红色情怀。镇坚持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基础,深挖本土红色资源,排练红色曲目,通过寓教寓乐的形式,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传播红色精神。截至目前,已组织下村演出46场。

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力发展社会民生事业

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将群众“问题清单”变为“履职清单”,用实际行动回应群众需求。一是精准掌握群众之所想。通过网格、群众热线征集民需问题,全面排查梳理群众关心的医疗、养老、教育等问题,召开村情会,研究遍访情况反馈,确定第一批村级产业项目57个,为民实事项目483项。二是全力保障群众之所需。针对老年人健康意识弱等问题,不断加大医疗投入,投资100万元,成为全区唯一实行全民健康查体的镇街,为辖区群众免费提供11类43项健康服务。针对农村独居空巢老人生活不方便等问题,投资750万元,建设明湖颐养院,配套助老大食堂,实施“一元餐厅”运行新模式,解决鳏寡孤独老人“生活难”等问题。三是严格落实群众之所求。开展网格代办服务,将居民养老参保登记、老年人优待证办理等70项高频办理事项由网格员代办,减少群众跑腿次数;大力倡议企业募捐,建立“通合奖学金”,学生表彰奖励比例达到了20%,引导形成人人关爱教育的良好氛围;同时在区委区政府和卫生医疗部门的支持指导下,镇为3000多名慢性病患者实现“报销不出村,办事不跑腿”,为出行不便的患者解决了大问题。

下一步,镇将立足镇情实际和资源禀赋,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不断理清完善镇域发展思路,通过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指导和遵循。

一、以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为抓手,加快推进滨海湿地小镇建设

镇村庄规模小、布局散、配套难,群众进城上楼的意愿非常强烈。破解的关键在于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推动人口向镇区集中、土地向适度规模集中。一是高标准做好小城镇规划。基于人口、产业分析,计划保留29个自然村,拆迁25个自然村,规划城镇面积5平方公里,人口规模1.5万人。城镇风格是低密度、大空间,水绿环绕、精致典雅,具有鲁北风貌的特色滨海宜居小镇。城镇布局是以新义路为界,西部布局以商贸为主的产业区,东部布局生活空间,西产东城,产城融合。二是提前谋划项目建设。以“十四五”为基准,围绕路网、商贸市场、市政设施、教育、医疗等领域,超前谋划、编报一批城镇建设项目,为挤入上级盘子和争取债券项目打好谱局。以南部镜湖水库、中部干渠、北部海风湿地为依托,做好“水润”“绿满”文章,赋予城镇灵气。三是稳步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第一批用于城镇建设的债券资金1170万元已到位,镇域改造提升已纳入国家债券的争取项目之中,重点做好镜湖三期建设及房屋安置、镜湖一期二期绿化提升、新义路市场街改造提升等工作,坚持以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为人民建设美丽宜居小城镇。

二、以创建部级产业强镇为契机,加快海洋经济强镇建设

一是发展以对虾养殖为主导的海水养殖业。在现有养殖规模和技术积累基础上,着力引进和落户一批以对小棚虾养殖为主产的海水养殖企业,扩大养殖规模,在产量上求突破,在品质上求创新,补足镇海产品产量不足、质量不高的短板。计划2021年新增小棚虾面积3000亩,对虾总产量达3.4万吨。预计2024年,小棚虾面积达到2万亩,对虾总产量达到12万吨。二是发展以链条延伸为带动的海产品加工业。在养殖规模达到一定基础上,结合养殖品种、产量和品质等因素,发展海产品冷冻、保鲜贮存、精深加工、冷链运输等业态,延长海水养殖产业链条,规划建设围绕海产品生产贸易为主的海产品加工物流园。三是发展以碳中和为引领的新能源产业。以打造全国知名“碳中和”小镇为目标,按照全区统筹安排,筹划建立以海洋光伏、渔光互补、近海风力发电为主的新能源产业基地。

基本托管服务范文篇9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四中全会、五中全会精神,以建立健全校外托管机构监管机制为着力点,努力构建校外托管机构规范有序发展的长效机制,形成政府、学校、家长、社会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的良好局面。

二、治理对象

全镇范围内由公民、法人、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力量在校外开办的,受中小学生监护人委托,在非教学时间段,为中小学生提供接送、餐饮、休息、看管等服务(不含课外辅导)的相对固定场所,泛指“托管中心”“托管班”“接送班”等(以下统称校外托管机构)。

三、工作目标

通过排查摸底、督促检查、全面整改,规范校外托管机构的托管行为,切实保护未成年人。

四、治理内容

此次专项治理行动主要针对以下五类不规范行为开展集中整治:

(一)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校外托管机构要立即取缔。

(二)对具备办理证照条件的,要指导其依法依规办理相关证照;对不符合办理证照条件的,要依法依规责令其停止开办并妥善处置。

(三)对虽领取了营业执照(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的校外托管机构,但其在经营(业务)范围外开展面向中小学生的托管服务,要责令其立即停止托管服务,依法依规办理变更经营范围。

(四)坚决纠正校外托管机构开展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类校外培训的不良行为,严禁校外托管机构组织中小学生参加各类的等级考试及竞赛。

(五)坚决查处在职中小学教师参与或开设校外托管机构,诱导、逼迫学生参加校外托管机构托管等行为,一经查实,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五、工作安排

(一)第一阶段(2020年11月底前)

1.制定工作方案,成立领导小组。成立由镇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镇党政办、派出所、市场监管所、民政办、消防办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附件1),负责全县校外托管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领导、组织、协调和指导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镇文化服务中心,负责开展日常工作。

2.全面调查摸底,建立信息台账,落实属地管理责任,集中对辖区内校外托管机构进行一次拉网式全覆盖排查,逐一进行登记,确保准确无误,无一疏漏,全面摸清校外托管机构的基本情况,找准消防安全、食品安全、房屋安全、治安防范、环境卫生和其它设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为专现治理行动提供底数参考。学校认真填报县公办学校教师参与校外托管机构情况承诺摸底表(附件2)、县中小学生参加校外托管情况摸底表(附件3)、县校外托管机构基本情况摸底表(附件4)。

(二)第二阶段(2020年12月-2021年4月)

集中开展整治,规范托管市场,依照各部门职责及权限,协同开展集中整治,全面纠正校外托管机构不良行为,公布有安全隐患、无资质和不良行为的校外托管机构名单。对无证照的校外托管机构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对缺乏基本开办条件,存在安全隐患的托管机构,开展联合执法,依法予以取缔;对在职中小学教师开办或在校外托管机构兼职行为进行严肃查处。

(三)第三阶段(2021年5月-2021年11月)

开展专项整治“回头看”,巩固治理成果。对专项治理行动开展专项督促和检查,防止不合格和无证照的校外托管机构反弹回潮,确保专项治理成效。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公布专项治理行动举报电话(),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监督作用,做到有举必核、核实必处,对校外托管机构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完善“政府主导、属地管理、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管理体制,建立我镇校外托管机构规范管理工作的长效机制。

六、职责分工

中心小学、县第八中学:建立健全校外托管机构和学生信息台账;适时开展联合督查工作;加强对周边校外托管机构的情况摸查;教育引导学生、家长拒绝无证托管;查处教育系统在职干部和教师开办或在校外托管机构兼职行为。

派出所:加强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管理;指导学校加强校外托管机构做好内部安全保卫工作,配合相关部门做好非法校外托管机构取缔和查处工作,严厉打击、及时查办校外托管机构涉及学生人身安全、财产安全案件,做好校外托管机构周边治安巡查和隐患整治工作。

市场监管所:负责校外托管机构收费行为监管和食品安全管理。

民政办:监督非营利性校外托管机构做好登记,依法督促托管机构在章程核准范围内开展活动,按照民办非企业单位相关管理规定对校外托管机构进行监督管理。

消防办:负责指导规范校外托管机构自身消防安全管理,建立消防安全自查、隐患自除、责任自负的自我管理与约束机制。

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负责指导校外托管机构公共卫生管理工作,落实好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对校外托管机构的消毒措施,生活饮用水进行监督管理;监督校外托管机构托管工作人员申领健康证件。

村镇建设规划服务中心:负责指导校外托管机构的房屋安全管理;监督指导校外托管机构做好新建、扩建、改建工程的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备案抽查)。

文化服务中心:负责辖区内校外托管机构的摸底登记造册,安全隐患排查及上报工作;协助各职能部门对校外托管机构进行日常监督管理、协助查处、取缔非法校外托管机构。

七、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校外托管机构涉及面广,关系到众多学生的安全,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各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国务院、省委、市委领导的指示批示精神,务必高度重视此次校外托管机构的清理整洽工作,周密部署,认真落实各项工作责任。

基本托管服务范文篇10

行政区域面积9236平方公里。海拔2089—1136米,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陇东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年降水量300mm左右,蒸发量2000mm。全县县辖10镇10乡,有251个行政村、6个社区、148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6.1万人,其中农村人口32.59万人。全县现有耕地面积365万亩,年平均气温9.2℃,无霜期200天,日照时间2600小时,光照条件充足,农业基础条件良好,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

二、项目目标

为确保粮食安全,通过该项目的实施,使全县范围内的撂荒地全部耕种,高标准农田生地全部熟化,生产托管覆盖小农户比例不断提高,服务规模经营面积不断扩大,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2021年完成全县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任务面积8.3334万亩。

三、项目实施内容

(一)确定服务产业和关键环节。农业生产托管项目实施区指全县范围内的全部撂荒地、高标准农田生地全部熟化(已经耕种的不列入补助范围),包括种植大户、合作社、家庭农场等范围内的小麦、玉米、马铃薯、小杂粮等粮食作物生产的机耕(根据本县农作物实际耕种时间进行机耕)。

(二)制定标准。一是服务组织农机设备具体标准为:服务组织拥有机耕农业机械不低于5台,机耕农业机械每台具备日作业90亩以上能力,必须使用GPS或北斗智能仪器,提供终端数据。二是服务作业标准:机耕:深度≥25cm,土壤种床达到土层虚实并存,地平土细状态。

(三)补助方式和补助标准。一是补助方式。采取“先服务后补贴”的支持方式,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补助资金专项用于补助服务组织。二是补助标准。为防止“政策垒大户”,接受服务的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单个规模经营主体,年补贴最高不得超过10万元。结合我县当地实际服务价格,补助具体标准如下:机耕环节服务补助36元/亩(机耕地是撂荒地、高标准农田生地熟化的给予补助,不是的不补助;费用短缺部分由接受服务方自筹)。

(四)优选服务组织

1.遴选服务组织。严格按照“公开、公正、公平”方式择优选择有农业生产托管服务能力的社会化服务组织为项目实施服务组织,对2020年参与服务表现较好的组织应优先考虑,由服务组织总体负责项目实施,原则上每乡镇承接服务组织不少于2家(农机合作社和种植合作社或家庭农场,对于补贴金额不超过10万元的只选一家),服务组织确定后进行项目具体实施。

服务组织是指依法在市场监管部门登记成立的社会化服务组织,包括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其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①应有一定的社会化服务经验,原则上从事社会化服务达2年以上;②拥有与其服务内容、服务能力相匹配的专业农业机械和设备以及其他能力;③依法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能力,治理结构健全、内部管理和监督制度完善,具有独立、健全的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和资产管理制度,具有依法缴纳税收和社会保险的良好记录,在农民群众中享有良好的信誉,其所提供的服务在质量和价格方面受到服务对象的认可和好评;④愿意接受社会化服务行业管理部门的监管,符合法律、法规规定以及项目要求的其他条件。

2.申报。2021年5月27日前,各乡镇确定符合条件的服务组织上报农业农村局进行审查备案(附件2)。6月7日前,农业农村局与服务组织签订合同,逾期不予受理。

3.公示。2021年6月10日前,由县经管局将确定列入补助范围内的服务组织进行公示,公示期为5天。

(五)监督项目实施。农业农村局、经管局和项目实施乡镇要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强化责任意识,扎实做好检查督导和业务指导工作。农业农村局要加强调研督导,组织巡回检查。经管局要对项目实施工作进行具体指导,并负责办理日常业务工作。各项目实施乡镇具体抓落实,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因特殊原因需要变更项目实施单位、服务对象和内容的,需经农业农村局同意。

(六)检查验收

1.服务组织提出申请:服务项目完成后,服务组织根据实际实施服务情况,将托管服务合同(附件3)、服务对象承诺书(附件4)、经村委会盖章、村负责人核实的服务情况登记、公示表(附件6),以村为单位在村务公开栏进行公示、公告(提供照片),公示期为5天。公示期满后,服务组织向乡镇提出验收申请。

2.乡镇验收:乡镇收到申请后,对服务组织提交的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进行审查,并填写服务情况汇总表(附件5),同时将相关材料装订成册上报县经管局。实际服务面积与申报面积误差5%以内的按照实际面积补助;误差在5%-10%的,按申报面积80%补助;误差超过10%的,不予补助,取消服务资格并追究相关责任。

3.县级核查:农业农村局组织核查小组对乡镇上报的材料复核后,对当季服务组织农业生产服务面积、补助金额进行统计汇总。

(七)兑付补助资金。农业农村局会同财政局对服务组织提供的服务面积、服务质量进行核验。质量验收合格的,由乡镇和实施服务组织向农业农村局和财政部门申请,按实际作业量和补助标准计算办理补贴资金结算,财政部门按照资金管理办法及时拨付项目资金。如绩效评价和验收不合格,责令限期整改,直至评价验收合格,再拨付补贴资金。

(八)绩效评价。项目完成后,各乡镇形成本区域年度项目绩效自评报告(参考提纲见附件8),以正式文件上报农业农村局,乡镇对自评结果和绩效评价相关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农业农村局会同财政局对照《县级农业生产托管项目绩效评价表》(附件7),收集整理在组织项目实施过程中形成的相应证明材料,对项目方案、组织实施、绩效完成情况等进行绩效评价。

四、项目实施流程

(一)制定实施方案(2021年5月17日至5月25日)。项目涉及乡镇要根据本地实际,科学合理选定项目实施的具体区域和实施内容,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实施方案。

(二)签订服务合同(2021年6月15日至20日)。服务组织要与服务对象签订服务合同,明确服务地块、服务内容、作业质量、完成时限、收费标准、补助标准、绩效验收和违规责任等。乡镇要对服务组织实行动态监管,对服务对象满意度低、绩效评估不达标的,及时终止服务合同,充分调动服务组织的积极性、创造性和竞争性。

(三)组织实施(2021年6月21日至2021年11月15日)。项目实施乡镇按照项目总体要求和实施方案,全面推进各项托管服务工作,并根据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不断调整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扎扎实实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四)总结验收(2021年11月16日至12月15日)。项目实施单位完成合同规定的服务作业后,项目实施乡镇要组织服务对象和服务组织共同核实服务数量和质量,填写《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作业单(附件9)》,并签字加盖手印或印章,经农业农村局核实后,填报《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作业补贴资金核算表(附件10)》,以此作为项目验收凭证和资金结算依据。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县上成立由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农业农村局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有关部门和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农业生产托管项目实施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农业农村局,办公室主任由农业农村局局长兼任,副主任由经管局主要负责人兼任,具体负责农业生产托管项目实施的检查指导、协调推进工作。项目实施乡镇是落实此项工作的责任主体,要成立领导机构,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实施目标、任务、内容、支持环节和运行机制,要把项目实施工作当作深化农业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纳入重要工作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