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应试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1 04:03:39

作文应试

作文应试范文篇1

作文题是对应试者的逻辑思维、创造思维及书面表达等多方面能力进行测试的一种综合性较强的试题。我国公务员录用考试中的作文题包括命题作文和条件作文两种。命题作文部分主要是要求考生依据一定的材料或图画写一篇议论文或说明文,条件作文主要是公文写作。公文写作我们将另作详细介绍,在此,我们重点讲讲命题作文的解答。

一般说来,写命题作文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弄清题意

命题作文的题目本身往往就是文章的中心议题,因而考生应仔细体会题意,通过仔细审阅确认了文章的主题之后,应试者需要对主题的内涵进行完全的分解,不可遗漏任何内容,以免写作中出息偏差或失误。2、论点新颖

在确立文章论点的时候,考生应仔细推敲,最好能够使自己的论点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区别于他人而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同一主题进行阐述。这不仅可以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而且还能够给人们带来一种耳目一新的感受,从而提高了阅卷人员的阅读积极性。

作文应试范文篇2

什么是话题作文呢?所谓“话题作文”,是就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劳动或社会现象等方面的某一个“话题”所引发出来的作文。

从2004年课改区语文中考作文来看,话题作文的命题类型很多,如:①命题式,这类题是直接写出话题的题目,不作任何提示,要求考生围绕此话题作文;②提示式,在话题前后有提示语,这是出题者铺叙的一段话,这一段话不是材料,它的作用是把考生引到“话题”上;③范围式,题面没有出现“话题”两字,只提供写作的内容或范围,同时说明你想在这个范围写什么都行,文体也不限制;④材料式,除提供文字材料(故事、.哲理性文字、.诗歌)外,还有图画材料供考生思考;⑤选择式,,题面提供几个话题,任考生从中选择一个作文。

话题作文具有如下特点:

1、命题的开放性。话题作文只提供写作的范围、写作内容的指向。它观念开放、题材开放、文体开放。淡化文体,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张扬,让学生有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

2、思维的发散性。以话题为定点向四面八方发散,话题仅仅是一个触发点,引导考生做纵向、横向、顺向、逆向的多方向、多角度思考。

3、行文的自主性。话题作文立意自定,考生可根据话题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或通过具体事例对观点、看法进行形象地反映。文体自选,考生可根据题意选择适合自己的文体;题目自拟,考生可自拟文章标题。

4、创新的导向性。它旨在启发考生独立思考、独立发现,激活考生思维,激励和培养考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话题作文体现了中考作文改革的方向:“作文要减少审题障碍,淡化文体,鼓励学生写真情实感。”这样一种开放、宽松、灵活的命题形式,深受广大考生的喜爱。那么,怎样才能写好话题作文呢?

1、审题谨慎

话题作文的审题包括审材料、审“话题”和审要求。材料是提出“话题”的媒介,划定了写作范围和思考对象,因此,它是审题的重点,必须认真阅读,深刻理解。既合乎材料,又合乎“话题”的文章内容.才没有超出题意的范围。如果考生仅仅局限在材料提供的内容本身来写“话题”,就束缚了表达自由;如果超出了“话题”限定的内容范围,考生写出的文章就会偏题、跑题。

如:一个人遇到困难时能得到他人的帮助,会感到非常幸福,而帮助他人的人也会感到快乐。在初中三年的生活学习中,每个人都有帮助他人或得到他人帮助的经历和感受,从中体会到人与人之间最美好的真情。

请以“帮助”为话题,写一篇6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题目自拟。

此题审题的关键:①、“提示性材料”中有“……感到幸福……感到快乐……最美好的真情”等语,所以,文章的立意只能是表达“帮助”的积极的正面的意义,如果有人写“帮助”造成的“尴尬”或“误会”等,无疑会被判为“走题”。②、“提示性材料”中还有“在初中三年的生活学习中”的限制语,如果阅卷标准严格的话,写初中三年以外的内容,也可能被判为“偏题”。③、“写作要求”中有“诗歌除外”的限制,也是不能忽视的。

2、立意创新。

话题作文为考生写作提供了广阔的选材空间,这就便于立意的出新。出新就是要突破—般立意的平面,围绕话题从大处着想,进行多角度的立意;要按住时代的脉搏,反映时代的特点、风貌,展示时代的意义;还要有独创性,善于开掘、提出别人没有提出过的真知灼见,解决别人没有解决的问题,或在某一点上有超过别人的认识,在某一方面有新的发现,特别要关注当今社会中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这样作文时才能有创新意识,言他人所未言,发他人所未发。

写话题作文最忌思路闭塞,材料贫乏,人云亦云,千部一腔,东拉西扯,胡编乱造。解决这些弊端的最好方法是运用联想和想像的方法激活思维,开启思路,充分调动生活积累和思想积淀,拓宽选材领域,深化文章主题。

首先,要从多角度联想,对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寻求多种答案,从中选择最新最佳的角度来立意。

如:以“台阶”为话题,其立意可以多角度、多方位地发散:由台阶的层级特点,可以提炼出“不断迈向新的高度”的观点;由台阶的曲折,可以提炼出“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由台阶的作用,可以提炼出“奉献”的“陡者级之,战胜困难前进”;由台阶上下级的关系,可以提炼出“万丈高楼从地起”,“夯实基础,才能成就大业”;由各个台阶的群体作用,又可提炼出“团结奋斗,各司其职,才能跃上高峰”。

其次,要敢于突破常规,大胆设想。

如:《我渴望……》,可写的素材很多,考生有写《我渴望成功》的,有写《我渴望朋友》的,而另一位考生却写《我渴望后娘》。一般来说,小孩都怕有后娘,但为什么这位考生却盼望有后娘呢?原来,考生体念父亲生活的艰难,希望有个后娘能关心父亲,为父亲分担忧愁和负担。好写道:“尽管人们说蝎子的尾巴后娘的心,尽管她可能不喜欢我和妹妹,但这些都不要紧,只要她对父亲好。”考生深沉的爱令人感动,文章的成功就在于“出新”。

立意必须坚持四个原则:(1)准,切题但不跑题;(2)深,深刻而不肤浅;(3)稳,稳妥而不走险;(4)新,新颖而不俗套。为此,力求多中选稳,稳中选优,优中选深,深中选新。

3、文题醒目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内容和读者情感心理之间的第一个接触点,是让人一见钟情的因子,也是提供给读者窥视文章内容的独特视角。古人曾把拟题比作“点睛”,画龙既毕,点睛尤为重要,它能使龙活而腾飞,这样,才能可能使自己所拟的面孔清新脱俗,让阅卷老师“一见钟情”。话题作文的题目,一定要准确、醒目、生动、新颖、简洁,做到紧扣文章的内容,能提示文章的中心,对文体亦有所揭示。拟题一定要选好角度。角度大,范围广,在特定的考试时间里放得开却收不拢,难于写出结构完整的考场佳作;角度小,更集中,更能找准紧扣“话题”的切入点,既方便于迅速构思成文,又不至于“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拟题的方法有很多种。

⑴、直接以话题为标题。这种办法省事可靠,不会跑题。前提是所给的话题本身就新颖、简洁、醒目、动人、出彩,同时,这个话题的范围小,不宽泛。

⑵在所给的话题前面或者后面加上适当的词语。

如:以《诚信》为话题作文,其标题就可以拟为《诚信,为人的底线》、《我们需要诚信》、《带着诚信上路》、《诚信,归来吧》、《诚信是金》、《诚信不可抛》。这种拟题方法,一般在标题中恰如其分地冠以动词,使之具有一种力量美,或在标题中开诚公布地表明自己的观点、态度,达到一种无以辩驳的力度美。

⑶、巧用修辞

修辞能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能够生动鲜明地把意思表达出来。

①比喻

如:以“挫折”为话题——《别抱怨手上的牌》、《不可多得的教师》;以“环保”为话题——《点燃绿色的火焰》、《我想有个美丽的家》;关于“孝”——《请给老人一轮暖阳》;“关注生活”的话题——《我爱曲线的生活》。

②引用

可分为直接引用和化用。

A、直接引用:

引用诗词。

如:99年高考“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陈子昂《登幽州台歌》),表示对移植记忆的困惑;2000年高考“答案是丰富多采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苏轼《题西林壁》)。

引用歌词。现在的流行音乐中,不少歌曲的歌名、歌词非常优美,借用它们作文章的标题,既显得活泼风趣,又容易把读者带入文章所创设的情境。

如:以“宽容”为话题——《一笑而过》(那英);以“素质教育”为话题——《未来的主人翁》(罗大佑);以“家庭”为话题——《我要的幸福》(孙燕姿);以“心愿”为话题——《一千零一个愿望》。

引用名句。

如:以“素质教育”为话题——《救救孩子》(鲁迅《狂人日记》);以“关注生活”为话题,写生活对人的考验——《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高尔基《海燕》);以“友谊”为话题——《百年孤独》(加西亚马尔克斯同名小说);以“亲情”为话题——《滴滴香浓,意犹未尽》(麦氏咖啡广告语)。

B、化用。

如:以诚信为话题——《若为人生故,诚信不可抛》,化用了诗句“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以环境为话题——《都是风沙惹的祸》,化用歌词“都是你惹的祸”;以读书为话题——《读书就是爱自己》,化用娃哈哈矿泉水广告语“爱你就是爱自己”。

③对偶

如:以环境为话题——《一头白发,满山青葱》;以读书为话题——《读智慧之书,做有用之才》。

④拟人

如:以“树”为话题——《树的“叹息”》;以“环保”为话题——《地球就诊记》。

⑷、反常法

如:以“竞争”为话题——《感谢你的敌人》、《珍惜你的痛苦》、《败了,多好》;以“关注生活”为话题——《往事并不如烟》、《以胖为荣》;以“素质教育”为话题——《真想做个后进生》、《渴望停电》。

4、材料新奇

考场作文是与他人竞争之作,超越他人是关键,而要胜人一筹,在选材上非新非奇非巧非深是难以奏效的。庸俗、陈旧、平淡是考场作文之大忌。有的同学一写老师,就是每天备课到深夜,病了还坚持为学生上课。再不就是有同学病了,老师背着上医院。挂号、取药都花老师的钱,还安慰学生要安心养病。又过了些时日,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老师又来到学生家,给病愈的学生补课……一写妈妈,不是送雨伞,就是送我去医院,哪有这么多的雨天,这么多的病号啊?诸如此类,千篇一律,不但让人大伤胃口,还给人胡编乱造、不切实际的感觉。就像前几年的考场作文,一谈挫折与磨难,就有相当一部分考生,写自己从小失去双亲,生活是多么地艰难。阅卷老师看头一篇这样的文章尚可,看的多了,不禁发出这样的感慨:现实生活中哪有这么多特殊的家庭。某些考生在作文中造假,已经昧着良心达到诅咒自己父母的地步了。这样的作文无论编造得情节多么离奇,结构多么巧妙,感想多么深刻,也获不了高分,而真正获取高分的必须是独辟蹊径、选材新颖的文章。

如:一位同学以《家庭“一把手”之争》为题,写的是妈妈不服爸爸这位家庭“一把手”,决定一显身手,挽回“家庭地位”的故事,文中有一种浓浓的家庭氛围,也有一种让人忍俊不禁的幽默情趣。

5、文体恰当

话题作文的主要特点之一便是“文体不限”,打破了命题作文规定体裁的单一要求,让考生有广阔的选择文体的余地。但是在实际写作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的考生将文章写成了“四不像”。开头针对话题发表一些议论,接着以“我最近就遇到过一件这样的事”作为过渡,再讲述自己身边的故事;也有的开头模仿话题作文中的提示语,用散文的笔法去抒写,接着又提出个观点、看法,然后再用论据来证明这个论点。这种无体的作文岂能成为考场中的上乘之作?

确定选什么样的文体,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⑴、认识自身优势,扬长避短。

文本天性,所以宜顺性为文。有的人性格开朗,激情洋溢,喜欢影响他人,适合选择开放性的文体,如开门见山的议论文、演讲稿等;有的人性格文静,波澜不惊,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适合选择自我倾诉的日记体;有的人才华毕露,咄咄逼人,而又洞察深刻,适合选用匕首投枪式的杂文;有的人善于叙述,长于交谈,适合选择娓娓而叙的记叙文或推心置腹的书信;有的人想像丰富,善于虚构,则宜选用亦幻亦真的寓言、童话或微型小说;有的人天性严谨,循规蹈矩,适宜选择传统思路的议论文或记叙文;有的人天性诙谐,喜笑成文,则宜选用幽默小品。同时,作者生活阅历的不同,积累的素材不同,适应的文体范围也不同。具有理性启迪性质而事实简单的材料,适宜运用记叙类文体,如一般记叙文、微型小说、童话、寓言等;具有画面感的材料和感情浓郁的材料,则适宜运用诗歌和散文的体裁;具有激烈冲突性,强烈动作性和对话表现力的材料,最适合运用戏剧类体裁。

⑵、正确理解题意,因题选体。

审题清楚了,确定了主题,文章有了灵魂,才谈得上选择文体。如果想直陈观点,发表见解,宜采用议论文;如果要针砭时弊,激浊扬清,宜采用杂文;如果要抒发感情,情理交融,宜采用散文;如果要写人叙事,借事明理,宜采用记叙文体。总之,以最能表现主题为选择文体的基本原则。

⑶、明辨文体得失,量体裁衣。

不同的文体各有自身的表达优势,也有其不足之处。

议论文以以理性思维为主,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具有理论性强、逻辑性强、针对性强的特点,要求通过判断、推理、分析、综合等方式组成严密的逻辑论证,言之有理,持之有据,最后实现以理服人,擅长于理性思维或逻辑思的人宜采用议论文体。但是,富有理性的议论文常常显得形象性不足,文采不够。为此,在写作议论文时,适当地运用形象而富有情感的语言,灵活多变的句式,形成一种议论性散文,表达效果会更好。

记叙类文体包括散文、小说、童话、寓言等,其优势是主题的表达要通过写人叙事来实现,因而情节性和情感性带来的形象性,使其具有较强的感染力,而合理必要的虚构,又给作者提供了驰骋想象的余地。但是,记叙类文体如果仅仅是就事写事,就人写人,在立意构思和行文时缺乏理性的光泽,文章也难以出水准。因此,写作该类文体时,适当地增加一些理论色彩,比如画龙点睛的议论,富有哲理的语言,往往能提升文章的高度。

随着作文对文体的开放,种种新的文体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有的把应用文进行创造性改造,艺术地加以运用,如:《“创新”会议纪要》、《征稿启事》、《代抛弃诚信者拟墓志铭》;有的移植专业文体,如:《诊断书》、《吴良心病例》、《患者吴诚信的就诊报告》、《中国国家大剧院招标简介》。这些“另类作文”因其富有独创性,故在众多考生采用常式文体的情况下,也就容易脱颖而出,但写另类作文也带有一定的风险,如容易因形式杂乱而写得“四不像”,或文体格式虽正确,但主旨浮浅,缺乏深度等,因此要慎重持之。

总而言之,选择话题作文的文体,首先要有自知之明,明白自己的性情专长,素材积累的表达优势,做到从实际出发;其次,准确理解题意,确定最佳主题;再次,在自己熟悉的文体的基础上综合比较,权衡优劣,选定最佳的写作文体。不过,对中考作文来说,考生应尽量选写记叙文(包括小小说、散文),因为写记叙文,便于塑造丰满的人物形象,便于编制曲折的故事情节,也便于描绘逼真的画面,抒发真挚的感情。

6、布局精巧

文似看山喜曲不喜平,作文时根据材料、主题的需要,安排恰当的结构,往往能使文章更酷。如恰当地运用倒叙能引人入胜、增强读者阅读的兴趣;突破议论文三段论结构,纵横捭阖、挥洒自如。文章的布局有法而无定法,考生完全可以根据需要推陈出新,创造发展。

⑴、小标题结构法

小标题结构法就是将若干个围绕中心选用的典型的、能显示作者独特视角及立意的材料,分别统领在几个小标题下,有机组接成篇的结构方法。

如:2002年江苏徐州市中考要求以“水”为话题作文。有个考生拟题《水祭》,颇具创意地以杜牧绝句《清明》中的四句诗作小标题,第一段以“清明时节雨纷纷”为小标题,书写与春雨有关的种种喜怒悲欢;第二段以“路上行人欲断魂”为小标题,展示了旱灾肆虐的荒年一杯水要卖1000元的拍卖会场面;第三段以“借问酒家何处有”为小标题,通过李白、苏轼的呼喊进一步渲染缺水的悲哀;第四段以“牧童遥指杏花村”为小标题,描写了保持着古朴之风的杏花村山清水秀的美景。生动的正反对比,引发人们对珍惜和改造水资源的深沉思考。作者用四句诗作小标题,使理性思考寓于形象语言较典型的小标题中。

较典型的小标题结构法有:

①、时间串联法:

即按时间先后安排材料。将几则材料浓缩在一日或几年之中。

如:表现师生情的小标题“晨练”、“午睡”、“晚自习”,通过清晨、中午、晚上三个特定时间来表现师生间的关爱;将材料分化在一个人的一生中,以大的时段间隔剪接而成,有篇以“环保”为话题的作文《画家的一生》,文章用了四个小标题。分别是“公元1989年”、“公元2015年”“公元2024年”、“公元2047年”,作者选取画家一生中的四幅画作为内容,暗示性地巧妙地表现了环保主题。

②、空间排列法。

即按不同的空间安排材料,材料可按有主有次,有近有远,由实到虚等方式排列。

如:《新世纪畅想》将小标题定为“生态园”、“海底世界”、“月球村”。有考生写以“压力”为话题的文章,用了“教室”、“寝室”、“办公室”三个标题,反映学生繁重的学习负担,沉重的精神压力。

③、形状串联法

如:湖北有一学生以“中学生活”为话题的作文,文章分别用“多边形”、“正方形”、“圆形”为小标题,写自己从初一到初三,由懵懵懂懂的顽童成为品学兼优的初中毕业生,而校园,在这三年中,也由没有围墙的“多边形”,到有模有样的“正方形”,再到师生共建绿色操场的“圆形”,表达了热爱母校,感谢母校培养之恩的思想感情。

⑵、日记式

日记层次分明,过渡简便,感情真挚,用在考场作文中,易获高分。

如:一考生以《都是考题惹的货》为题,用三则日记展开,分别写教室里老师刻薄的批评,宿舍里同学恶意的讥讽,家庭中父母粗暴的责骂,且三则日记巧用“小雨”、“大雨”、“暴风雨”来暗示情节的发展,传递作者心情,布局巧妙,感情真挚。

又如:写学校生活的《老师,让我小憩一会吧》,用七则日记展开。“星期一,心惊胆寒”、“星期二,拼它一搏”、“星期三,哀怨声声”、“星期四,冬天里短暂的春天”、“星期五,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星期六,苦战题海”、“星期日,再向虎山行”,通过一周生活的描写,将学校单调重复,紧张苦闷的生活真切地表现出来。

⑶、镜头式

作文应试范文篇3

什么是话题作文呢?所谓“话题作文”,是就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劳动或社会现象等方面的某一个“话题”所引发出来的作文。

从2004年课改区语文中考作文来看,话题作文的命题类型很多,如:①命题式,这类题是直接写出话题的题目,不作任何提示,要求考生围绕此话题作文;②提示式,在话题前后有提示语,这是出题者铺叙的一段话,这一段话不是材料,它的作用是把考生引到“话题”上;③范围式,题面没有出现“话题”两字,只提供写作的内容或范围,同时说明你想在这个范围写什么都行,文体也不限制;④材料式,除提供文字材料(故事、.哲理性文字、.诗歌)外,还有图画材料供考生思考;⑤选择式,,题面提供几个话题,任考生从中选择一个作文。

话题作文具有如下特点:

1、命题的开放性。话题作文只提供写作的范围、写作内容的指向。它观念开放、题材开放、文体开放。淡化文体,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张扬,让学生有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

2、思维的发散性。以话题为定点向四面八方发散,话题仅仅是一个触发点,引导考生做纵向、横向、顺向、逆向的多方向、多角度思考。

3、行文的自主性。话题作文立意自定,考生可根据话题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或通过具体事例对观点、看法进行形象地反映。文体自选,考生可根据题意选择适合自己的文体;题目自拟,考生可自拟文章标题。

4、创新的导向性。它旨在启发考生独立思考、独立发现,激活考生思维,激励和培养考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话题作文体现了中考作文改革的方向:“作文要减少审题障碍,淡化文体,鼓励学生写真情实感。”这样一种开放、宽松、灵活的命题形式,深受广大考生的喜爱。那么,怎样才能写好话题作文呢?

1、审题谨慎

话题作文的审题包括审材料、审“话题”和审要求。材料是提出“话题”的媒介,划定了写作范围和思考对象,因此,它是审题的重点,必须认真阅读,深刻理解。既合乎材料,又合乎“话题”的文章内容.才没有超出题意的范围。如果考生仅仅局限在材料提供的内容本身来写“话题”,就束缚了表达自由;如果超出了“话题”限定的内容范围,考生写出的文章就会偏题、跑题。

如:一个人遇到困难时能得到他人的帮助,会感到非常幸福,而帮助他人的人也会感到快乐。在初中三年的生活学习中,每个人都有帮助他人或得到他人帮助的经历和感受,从中体会到人与人之间最美好的真情。

请以“帮助”为话题,写一篇6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题目自拟。

此题审题的关键:①、“提示性材料”中有“……感到幸福……感到快乐……最美好的真情”等语,所以,文章的立意只能是表达“帮助”的积极的正面的意义,如果有人写“帮助”造成的“尴尬”或“误会”等,无疑会被判为“走题”。②、“提示性材料”中还有“在初中三年的生活学习中”的限制语,如果阅卷标准严格的话,写初中三年以外的内容,也可能被判为“偏题”。③、“写作要求”中有“诗歌除外”的限制,也是不能忽视的。

2、立意创新。

话题作文为考生写作提供了广阔的选材空间,这就便于立意的出新。出新就是要突破—般立意的平面,围绕话题从大处着想,进行多角度的立意;要按住时代的脉搏,反映时代的特点、风貌,展示时代的意义;还要有独创性,善于开掘、提出别人没有提出过的真知灼见,解决别人没有解决的问题,或在某一点上有超过别人的认识,在某一方面有新的发现,特别要关注当今社会中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这样作文时才能有创新意识,言他人所未言,发他人所未发。

写话题作文最忌思路闭塞,材料贫乏,人云亦云,千部一腔,东拉西扯,胡编乱造。解决这些弊端的最好方法是运用联想和想像的方法激活思维,开启思路,充分调动生活积累和思想积淀,拓宽选材领域,深化文章主题。

首先,要从多角度联想,对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寻求多种答案,从中选择最新最佳的角度来立意。

如:以“台阶”为话题,其立意可以多角度、多方位地发散:由台阶的层级特点,可以提炼出“不断迈向新的高度”的观点;由台阶的曲折,可以提炼出“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由台阶的作用,可以提炼出“奉献”的“陡者级之,战胜困难前进”;由台阶上下级的关系,可以提炼出“万丈高楼从地起”,“夯实基础,才能成就大业”;由各个台阶的群体作用,又可提炼出“团结奋斗,各司其职,才能跃上高峰”。

其次,要敢于突破常规,大胆设想。

如:《我渴望……》,可写的素材很多,考生有写《我渴望成功》的,有写《我渴望朋友》的,而另一位考生却写《我渴望后娘》。一般来说,小孩都怕有后娘,但为什么这位考生却盼望有后娘呢?原来,考生体念父亲生活的艰难,希望有个后娘能关心父亲,为父亲分担忧愁和负担。好写道:“尽管人们说蝎子的尾巴后娘的心,尽管她可能不喜欢我和妹妹,但这些都不要紧,只要她对父亲好。”考生深沉的爱令人感动,文章的成功就在于“出新”。

立意必须坚持四个原则:(1)准,切题但不跑题;(2)深,深刻而不肤浅;(3)稳,稳妥而不走险;(4)新,新颖而不俗套。为此,力求多中选稳,稳中选优,优中选深,深中选新。

3、文题醒目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内容和读者情感心理之间的第一个接触点,是让人一见钟情的因子,也是提供给读者窥视文章内容的独特视角。古人曾把拟题比作“点睛”,画龙既毕,点睛尤为重要,它能使龙活而腾飞,这样,才能可能使自己所拟的面孔清新脱俗,让阅卷老师“一见钟情”。话题作文的题目,一定要准确、醒目、生动、新颖、简洁,做到紧扣文章的内容,能提示文章的中心,对文体亦有所揭示。拟题一定要选好角度。角度大,范围广,在特定的考试时间里放得开却收不拢,难于写出结构完整的考场佳作;角度小,更集中,更能找准紧扣“话题”的切入点,既方便于迅速构思成文,又不至于“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拟题的方法有很多种。

⑴、直接以话题为标题。这种办法省事可靠,不会跑题。前提是所给的话题本身就新颖、简洁、醒目、动人、出彩,同时,这个话题的范围小,不宽泛。

⑵在所给的话题前面或者后面加上适当的词语。

如:以《诚信》为话题作文,其标题就可以拟为《诚信,为人的底线》、《我们需要诚信》、《带着诚信上路》、《诚信,归来吧》、《诚信是金》、《诚信不可抛》。这种拟题方法,一般在标题中恰如其分地冠以动词,使之具有一种力量美,或在标题中开诚公布地表明自己的观点、态度,达到一种无以辩驳的力度美。

⑶、巧用修辞

修辞能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能够生动鲜明地把意思表达出来。

①比喻

如:以“挫折”为话题——《别抱怨手上的牌》、《不可多得的教师》;以“环保”为话题——《点燃绿色的火焰》、《我想有个美丽的家》;关于“孝”——《请给老人一轮暖阳》;“关注生活”的话题——《我爱曲线的生活》。

②引用

可分为直接引用和化用。

A、直接引用:

引用诗词。

如:99年高考“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陈子昂《登幽州台歌》),表示对移植记忆的困惑;2000年高考“答案是丰富多采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苏轼《题西林壁》)。

引用歌词。现在的流行音乐中,不少歌曲的歌名、歌词非常优美,借用它们作文章的标题,既显得活泼风趣,又容易把读者带入文章所创设的情境。

如:以“宽容”为话题——《一笑而过》(那英);以“素质教育”为话题——《未来的主人翁》(罗大佑);以“家庭”为话题——《我要的幸福》(孙燕姿);以“心愿”为话题——《一千零一个愿望》。

引用名句。

如:以“素质教育”为话题——《救救孩子》(鲁迅《狂人日记》);以“关注生活”为话题,写生活对人的考验——《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高尔基《海燕》);以“友谊”为话题——《百年孤独》(加西亚马尔克斯同名小说);以“亲情”为话题——《滴滴香浓,意犹未尽》(麦氏咖啡广告语)。

B、化用。

如:以诚信为话题——《若为人生故,诚信不可抛》,化用了诗句“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以环境为话题——《都是风沙惹的祸》,化用歌词“都是你惹的祸”;以读书为话题——《读书就是爱自己》,化用娃哈哈矿泉水广告语“爱你就是爱自己”。

③对偶

如:以环境为话题——《一头白发,满山青葱》;以读书为话题——《读智慧之书,做有用之才》。

④拟人

如:以“树”为话题——《树的“叹息”》;以“环保”为话题——《地球就诊记》。

⑷、反常法

如:以“竞争”为话题——《感谢你的敌人》、《珍惜你的痛苦》、《败了,多好》;以“关注生活”为话题——《往事并不如烟》、《以胖为荣》;以“素质教育”为话题——《真想做个后进生》、《渴望停电》。

4、材料新奇

考场作文是与他人竞争之作,超越他人是关键,而要胜人一筹,在选材上非新非奇非巧非深是难以奏效的。庸俗、陈旧、平淡是考场作文之大忌。有的同学一写老师,就是每天备课到深夜,病了还坚持为学生上课。再不就是有同学病了,老师背着上医院。挂号、取药都花老师的钱,还安慰学生要安心养病。又过了些时日,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老师又来到学生家,给病愈的学生补课……一写妈妈,不是送雨伞,就是送我去医院,哪有这么多的雨天,这么多的病号啊?诸如此类,千篇一律,不但让人大伤胃口,还给人胡编乱造、不切实际的感觉。就像前几年的考场作文,一谈挫折与磨难,就有相当一部分考生,写自己从小失去双亲,生活是多么地艰难。阅卷老师看头一篇这样的文章尚可,看的多了,不禁发出这样的感慨:现实生活中哪有这么多特殊的家庭。某些考生在作文中造假,已经昧着良心达到诅咒自己父母的地步了。这样的作文无论编造得情节多么离奇,结构多么巧妙,感想多么深刻,也获不了高分,而真正获取高分的必须是独辟蹊径、选材新颖的文章。

如:一位同学以《家庭“一把手”之争》为题,写的是妈妈不服爸爸这位家庭“一把手”,决定一显身手,挽回“家庭地位”的故事,文中有一种浓浓的家庭氛围,也有一种让人忍俊不禁的幽默情趣。

5、文体恰当

话题作文的主要特点之一便是“文体不限”,打破了命题作文规定体裁的单一要求,让考生有广阔的选择文体的余地。但是在实际写作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的考生将文章写成了“四不像”。开头针对话题发表一些议论,接着以“我最近就遇到过一件这样的事”作为过渡,再讲述自己身边的故事;也有的开头模仿话题作文中的提示语,用散文的笔法去抒写,接着又提出个观点、看法,然后再用论据来证明这个论点。这种无体的作文岂能成为考场中的上乘之作?

确定选什么样的文体,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⑴、认识自身优势,扬长避短。

文本天性,所以宜顺性为文。有的人性格开朗,激情洋溢,喜欢影响他人,适合选择开放性的文体,如开门见山的议论文、演讲稿等;有的人性格文静,波澜不惊,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适合选择自我倾诉的日记体;有的人才华毕露,咄咄逼人,而又洞察深刻,适合选用匕首投枪式的杂文;有的人善于叙述,长于交谈,适合选择娓娓而叙的记叙文或推心置腹的书信;有的人想像丰富,善于虚构,则宜选用亦幻亦真的寓言、童话或微型小说;有的人天性严谨,循规蹈矩,适宜选择传统思路的议论文或记叙文;有的人天性诙谐,喜笑成文,则宜选用幽默小品。同时,作者生活阅历的不同,积累的素材不同,适应的文体范围也不同。具有理性启迪性质而事实简单的材料,适宜运用记叙类文体,如一般记叙文、微型小说、童话、寓言等;具有画面感的材料和感情浓郁的材料,则适宜运用诗歌和散文的体裁;具有激烈冲突性,强烈动作性和对话表现力的材料,最适合运用戏剧类体裁。

⑵、正确理解题意,因题选体。

审题清楚了,确定了主题,文章有了灵魂,才谈得上选择文体。如果想直陈观点,发表见解,宜采用议论文;如果要针砭时弊,激浊扬清,宜采用杂文;如果要抒发感情,情理交融,宜采用散文;如果要写人叙事,借事明理,宜采用记叙文体。总之,以最能表现主题为选择文体的基本原则。

⑶、明辨文体得失,量体裁衣。

不同的文体各有自身的表达优势,也有其不足之处。

议论文以以理性思维为主,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具有理论性强、逻辑性强、针对性强的特点,要求通过判断、推理、分析、综合等方式组成严密的逻辑论证,言之有理,持之有据,最后实现以理服人,擅长于理性思维或逻辑思的人宜采用议论文体。但是,富有理性的议论文常常显得形象性不足,文采不够。为此,在写作议论文时,适当地运用形象而富有情感的语言,灵活多变的句式,形成一种议论性散文,表达效果会更好。

记叙类文体包括散文、小说、童话、寓言等,其优势是主题的表达要通过写人叙事来实现,因而情节性和情感性带来的形象性,使其具有较强的感染力,而合理必要的虚构,又给作者提供了驰骋想象的余地。但是,记叙类文体如果仅仅是就事写事,就人写人,在立意构思和行文时缺乏理性的光泽,文章也难以出水准。因此,写作该类文体时,适当地增加一些理论色彩,比如画龙点睛的议论,富有哲理的语言,往往能提升文章的高度。

随着作文对文体的开放,种种新的文体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有的把应用文进行创造性改造,艺术地加以运用,如:《“创新”会议纪要》、《征稿启事》、《代抛弃诚信者拟墓志铭》;有的移植专业文体,如:《诊断书》、《吴良心病例》、《患者吴诚信的就诊报告》、《中国国家大剧院招标简介》。这些“另类作文”因其富有独创性,故在众多考生采用常式文体的情况下,也就容易脱颖而出,但写另类作文也带有一定的风险,如容易因形式杂乱而写得“四不像”,或文体格式虽正确,但主旨浮浅,缺乏深度等,因此要慎重持之。

总而言之,选择话题作文的文体,首先要有自知之明,明白自己的性情专长,素材积累的表达优势,做到从实际出发;其次,准确理解题意,确定最佳主题;再次,在自己熟悉的文体的基础上综合比较,权衡优劣,选定最佳的写作文体。不过,对中考作文来说,考生应尽量选写记叙文(包括小小说、散文),因为写记叙文,便于塑造丰满的人物形象,便于编制曲折的故事情节,也便于描绘逼真的画面,抒发真挚的感情。

6、布局精巧

文似看山喜曲不喜平,作文时根据材料、主题的需要,安排恰当的结构,往往能使文章更酷。如恰当地运用倒叙能引人入胜、增强读者阅读的兴趣;突破议论文三段论结构,纵横捭阖、挥洒自如。文章的布局有法而无定法,考生完全可以根据需要推陈出新,创造发展。

⑴、小标题结构法

小标题结构法就是将若干个围绕中心选用的典型的、能显示作者独特视角及立意的材料,分别统领在几个小标题下,有机组接成篇的结构方法。

如:2002年江苏徐州市中考要求以“水”为话题作文。有个考生拟题《水祭》,颇具创意地以杜牧绝句《清明》中的四句诗作小标题,第一段以“清明时节雨纷纷”为小标题,书写与春雨有关的种种喜怒悲欢;第二段以“路上行人欲断魂”为小标题,展示了旱灾肆虐的荒年一杯水要卖1000元的拍卖会场面;第三段以“借问酒家何处有”为小标题,通过李白、苏轼的呼喊进一步渲染缺水的悲哀;第四段以“牧童遥指杏花村”为小标题,描写了保持着古朴之风的杏花村山清水秀的美景。生动的正反对比,引发人们对珍惜和改造水资源的深沉思考。作者用四句诗作小标题,使理性思考寓于形象语言较典型的小标题中。

较典型的小标题结构法有:

①、时间串联法:

即按时间先后安排材料。将几则材料浓缩在一日或几年之中。

如:表现师生情的小标题“晨练”、“午睡”、“晚自习”,通过清晨、中午、晚上三个特定时间来表现师生间的关爱;将材料分化在一个人的一生中,以大的时段间隔剪接而成,有篇以“环保”为话题的作文《画家的一生》,文章用了四个小标题。分别是“公元1989年”、“公元2015年”“公元2024年”、“公元2047年”,作者选取画家一生中的四幅画作为内容,暗示性地巧妙地表现了环保主题。

②、空间排列法。

即按不同的空间安排材料,材料可按有主有次,有近有远,由实到虚等方式排列。

如:《新世纪畅想》将小标题定为“生态园”、“海底世界”、“月球村”。有考生写以“压力”为话题的文章,用了“教室”、“寝室”、“办公室”三个标题,反映学生繁重的学习负担,沉重的精神压力。

③、形状串联法

如:湖北有一学生以“中学生活”为话题的作文,文章分别用“多边形”、“正方形”、“圆形”为小标题,写自己从初一到初三,由懵懵懂懂的顽童成为品学兼优的初中毕业生,而校园,在这三年中,也由没有围墙的“多边形”,到有模有样的“正方形”,再到师生共建绿色操场的“圆形”,表达了热爱母校,感谢母校培养之恩的思想感情。

⑵、日记式

日记层次分明,过渡简便,感情真挚,用在考场作文中,易获高分。

如:一考生以《都是考题惹的货》为题,用三则日记展开,分别写教室里老师刻薄的批评,宿舍里同学恶意的讥讽,家庭中父母粗暴的责骂,且三则日记巧用“小雨”、“大雨”、“暴风雨”来暗示情节的发展,传递作者心情,布局巧妙,感情真挚。

又如:写学校生活的《老师,让我小憩一会吧》,用七则日记展开。“星期一,心惊胆寒”、“星期二,拼它一搏”、“星期三,哀怨声声”、“星期四,冬天里短暂的春天”、“星期五,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星期六,苦战题海”、“星期日,再向虎山行”,通过一周生活的描写,将学校单调重复,紧张苦闷的生活真切地表现出来。

⑶、镜头式

作文应试范文篇4

从当前中学作文教学的现状看,却不可否认存在着一些误区。本文试对这些误区作些考察与分析,以期使作文教学中的问题引起大家的注意,对今后的作文教学也许能有所帮助。

误区之一:把教完课文作为硬任务,把作文教学当作软

任务。

有相当数量的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会有意无意地把按教学计划教完课本中规定要教的课文作为硬任务,也就是说,对那些课文,必须要认真去教完教好的,因为它与考试有极重要的关系。倘若没有教完教好那些课文,一旦在考试时考到那些课文中的内容,就会令考生一筹莫展,难以对付,拿不到好分数了。而把教作文当作软任务,也就是说,多教几次作文,少教几次作文都无妨。持这种想法和做法的教师,他们可能出于这样的考虑:一是考试时,作文不管出什么题目,写什么文体,每个学生总可以写一点的,因而也总可以拿到一些分数的。它不像教课文,做客观题,对不上“参考答案”就会“颗粒无收”了。二是由于目前统改统考作文阅卷(如初中毕业考、初中升学考、高中会考、高考等),还没有可用客观性较强的办法,因而在阅卷中随意性尚较大,同一水平的两篇作文在不同阅卷者的手中或同一阅卷者在不同时候、不同情绪的情况下打出来的分数往往有差距,有时甚至会有较大的差距。因而,平时花大力气练习写作文,似乎觉得并不划得来。这样,把作文教学有意无意地看成了软任务了,这样来认识作文教学,这无疑是作文教学的悲哀。

误区之二:教课文往往有计划性,教作文却无计划性。

按照教育行政部门或各自学校所规定的教学常规,每位语文教师在新学期开学之初,都会对自己的语文教学(包括对课文的教学及作文的教学、测试及练习、复习、第二课堂教学等)认真地制订出一个都较合理的教学计划。但无可否认,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教课文往往是按教学计划进行的,教作文却不按计划进行了。有的甚至对作文教学根本没作预先的全盘考虑,随意性很大,无计划性可言。有的即使有计划,这计划也往往是局部性的,临时性的。这种“事前无计划,当事随意行,事后无收获”的结果当然是可想而知的了。

误区之三:重视写作方法的教学,轻视生活的体验和语言的

积累。

当前中学的作文教学,教师往往注重的是写作方法的教学。在难得的几堂写作指导课上,教师经常从如何开头,如何过渡,如何呼应,如何交代,如何照应,如何结尾等等方面进行指导。在讲到如何开头的方法时,又分出所谓的“悬念式”“开门见山式”“回忆式”等等方法。结尾的方法又分为“总结式”“展望式”“号召式”“水到渠成式”等等。这样,让不少学生逐渐产生一种共同的印象:写作文首先要把写作方法学好,把写作技巧提高,这样就能写出好作文来。于是,许多学生到书店里专拣“作文技法”之类的书买,以为买到了这类书,就得到了写好作文的秘诀,看了这类书,就能写出优秀作文来了。

其实,这类问题,早在鲁迅先生在世时,就存在了。鲁迅先生对这类问题有过一个明确的态度,谈过一个很好的意见。他在《创作要怎样才会好》中说过:“不相信‘小说作法’之类的话。”他还在一封信中说:“如果内容的充实,不与技巧并进,是很容易陷入徒然玩弄技巧的深坑里去的。”诚然,就写作来说,技巧应该说是重要的,但技巧不应该是为技巧而技巧,它的上达,必须以内容的充实为前提。没有充实的内容,光在技巧、文章作法上动脑筋,也是于写出好文章无补的。对于中学生来说,要写出好文章来,应该要十分重视生活的体验、认识水平的提高和语言的积累。这才是写出好作文之根本,才是把作文真正指导在点子上。

误区之四:比较注重写作文的篇数,却忽视了对作文的认

真讲评。

有相当数量的语文教师,似乎都明白多写、勤写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一条捷径。他们每10天或者每星期让学生交一篇作文。另外,还要写日记、周记、学习名言警句的心得体会、每天的观察所得、一些重要的节假日里的见闻……但却忽视了对作文的讲评。以为既是实行了“广种”,就必能获得“薄收”。这是“题海战术思想”在写作上的反映。要知道,没有对学生的作文作认真的事前布置,事后讲评,不讲清写得好的作文怎样的好,为什么会好,写得差的作文,有怎样的欠缺,其原因又是什么……那么,对学生中的大多数来说,不管你怎样大面积去“广种”,也都是难保其一定能“薄收”的,恐怕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仍然是比较慢的。经验表明,多写对提高写作水平,增强写作能力有帮助,但对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不少学生来说,其写作水平的提高还有待于适当少写几次多增加几次讲评。

误区之五:过多过滥的征文竞赛,影响了作文的正常教学。

对任何事物来说,我相信都有一个“度”。达不到这个“度”或超过了这个“度”,往往会出现“病态”,带来比较严重的后果。对作文教学来说,也是这样。不搞几次征文比赛,对作文教学也许会缺乏推动力。适当搞几次作文竞赛能增强中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的吸引力,同时,能使中学生在“实践”中练就本领,提高写作水平。但是,现在从各地的情况来看,往往搞得过了头。现在有多种全国级的作文竞赛(有的还包括海内外),还有大区级的(如华东六省一市中学生作文比赛等),有各种省级的作文比赛,还有各系统的更有市县级的作文比赛,再下就是校级的作文比赛。除此以外,还有多种报刊杂志举办的作文比赛,许多“学会”举办的写作比赛,甚至很多的电视台、广播电台也都举办各有主题的征文活动。“作文比赛”何其多!多了,不免滥;滥了,免不了低劣。尤其是它会带来对中学作文教学的某种冲击。许多学校,许多语文教师,为了按上级要求参加作文比赛,参加征文活动,往往只得让正常的作文教学让路,临时决定去参与比赛。有时虽有一些优秀作文出自学生们之手,但对正常的作文教学的冲击后果也不可低估。有人把这种现象戏称为:“平时不养兵,战时乱用兵。”平心而论,此说并非过头。

误区之六:应试作文教学顽症难治。

“言为心声”,照理说,作文写的应是心声,也就是说,写作文应该写的是作者的真情实感,写那些感人的东西。但是,现在的考试模式,却较少甚至根本不可能让同学们去写真情实感。不管你有没有某种真情实感,一律要以这试卷上规定的题目和要求,迅速认真地下笔了。这样,同学们只得根据作文要求,硬着头皮来凑来虚构。被认为凑得好的,就得高分或较高的分,凑得差的,就得低分。这样,应试教学、应试作文就应运而生,而且越来越被重视。报刊杂志上还发表大量的关于应试作文的文章,出版社还出版许多关于应试作文的书籍。一些有名气的教师还经常被邀到各地去介绍指导写应试作文的经验。这样,应试作文的教学几乎成了学校作文教学的攻坚任务了。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拼命从写应试作文的方法上进行大力指导,因而大量的无病呻吟、内容空洞、言之无物的作文都从考生的笔下生产出来了。应试作文教学已成顽症。

由于当前的中学作文教学存在着不少误区,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中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不少高中毕业的学生,有许多甚至已成为名牌大学的学生了,写出的文章还是错别字连篇,真令人不敢相信写作者的学历与身份。

产生当前作文教学中的误区,其原因是复杂的。

首先是与教育思想有关。

应试教育,顾名思义,是应付考试的教育。为了应付考试,学校教育一切围着考试转,只要考试能得高分,就拼命去抓去做;暂时与考试的分数关系不大的,就少做甚至不做。写作教学也当然是如此,只要能让学生会应付考试,得到较高的分数就行,别的一些对写作来说要较长远才能发挥作用的事往往不去做。如果教育思想由应试教育转移到素质教育上来,正确处理好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在存在着各级升学考试,并用考试成绩作为录取条件之一的情况下,应试教育不可能被完全取消),那么,中学的作文教学就决不会是目前的这种状况了。教师们会从要求学生加强生活体验,多去学校外走走、看看,多去接触社会,积累生活,积累感受,注重语言的积累,语言的运用,从根本上来提高写作的能力等方面去多花力气了。

其次与社会上人们的评价有关。

社会上的人们,对一所学校的评价,几乎全看一所学校的升学率。升学率高,就是一所好学校,升学率低,就是一所质量差的学校。评价一位语文教师,主要看他教出来的学生的语文成绩是否高,而不问其写出来的文章,平时的写作能力是否强是否好。人们对用上述标准衡量出来的“好学校”赞不绝口,并趋之若鹜地把孩子往这些学校送,有的地方甚至形成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这样,高价读“择校生”的问题也就出来了。试想,在这样的社会压力袭来的情况下,一个语文教师在教作文时,他会没有顾虑,没有考虑的吗?

再次,与家庭及一些班主任有关。

作文教学的误区与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与家庭及一些班主任有一定关系,这一点,初听起来,似乎觉得不成道理。但从不少家庭及一些班主任的情况来看,这道理还是可以成立的。

现在的家庭,多独生子女家庭。父母视孩子为掌上明珠,他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之心甚切。把孩子送到学校,父母双眼盯着的就是孩子的分数。至于孩子的其他方面的情况,一般他们不怎么关心,或者说等到有了问题才去注意。因此,不少家庭为了孩子的成绩,往往把孩子管得很死。每天除了到学校学习外,回到家不让他们做家务,不准他们看电影电视,也不准阅读课本以外的书报杂志,在节假日也不准他们去外面走走、看看。这样做的结果是,同学们虽然集中精力把课本中的内容熟悉了,甚至把大部分的书本知识也都掌握了,但论知识面基本上属于该年龄层中的孤陋寡闻者。他们不知农民怎么种田,不知米怎么被生产出来,不知怎么上菜场买菜,怎么烧菜,也不知怎么待人接物,怎么去与人交往,去增长见识,增长才干。而一些班主任,为了自己班中的学生能在考试的时候考出好成绩,也往往把学生管得较死,常规定许多不准:不准看与课本无关的书报,不准晚上看任何栏目的电视……总之,从家庭到学校的班主任,把孩子把学生都紧紧地捆在教科书这一较窄的范围里。这样的结果,真正让不少学生成了“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人了。这样的人,别的能力如何不必说它了,光从写作能力上看,也是可想而知的了。难怪不少学生遇到写作文,皱着眉,咬着笔,搜肠刮肚,无事可写,无话可说。即使写不出的时候也硬写,也只能写些从家里到学校,从学校到家里的无病呻吟之作。

第四,与现在的考查方法有关。

作文应试范文篇5

毋庸讳言,作文的分值虽然占到了试卷总分的五分之二,但在实际的备考当中,由于有纲无本,我们的作文教学往往处于一种无序状态,不少人实际是一种“望天收”的心态,脚踩西瓜皮滑到哪是哪,所以费时费力见效慢。作文的备考,实际上成了我们提高学生语文成绩的一个瓶颈。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有效的备考呢?本文试图结合个人的一些实践,谈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以就教于方家。

一、正本清源,明确几个认识

1.区分话题作文与传统作文的异同

近几年高考命题的改革,最活跃的是语文。而语文中最活跃的一块应是写作。写作的改革有两个明显的变化:一是话题作文的出现,一是作文评分标准的改变。“话题作文”的出现从1998年开始(当年要求写一篇关于“自己的心理承受力”的文章,题目限定了一个内容范围,也就是我们后来所说的“话题”),后来逐步走向成熟,2000年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至今还为人们所称道。大家知道,自从恢复高考以来,高考作文的命题是以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为主,八十年代主要是命题作文,进入九十年代,几乎是给材料作文的一统天下。“话题”也是材料,但它与材料作文的“材料”不同:材料作文的“材料”是写作的出发点与归宿点,它提供的一般是中心意见,而这个中心意见往往是同学们要写作的根本。也就是说,这些材料往往包含着观点,有时甚至规定了写作的体裁,内容比较狭窄,写作不够自由;而话题作文提供的“材料”,只是命题者所作的“写前指导”,是引发同学们思考的一个“由头”,是启发同学们思考的一个例子,是同学们展开联想的一个比附,是举一反三的“一”。在审题的要求上,传统的材料作文,往往要求是“十环”,而话题作文则仅仅为打中靶子即可;在思维方式上,材料作文呈辐射式,而话题作文呈扇形。话题作文还取消了文体限制,让学生自由选择适合自己写作实际的文体,或议论,或记叙,叙谈自己对事物的认识,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

由此可见,从传统的作文命题到话题作文的改革,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性特点,从而也降低了写作应试的门槛和要求。学生不会轻易为审题不准担忧,也不会为题目要求写作的是自己不熟悉的体裁而发愁,让每一个学生尽量处在同一个起跑线上,体现了高考的公平性。

2.充分领会新的评分标准的意义

从2000年开始,全国高考语文科的作文评分标准作了较大的变动,将传统的分项分等评分标准分成“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两大部分。近几年又对等级评分标准进行了调整和修改,使之更准确、更合理、更科学。新的高考作文评分标准的亮点就在于增加了“发展等级”,其目的是为了“尊重个性,倡导创新精神,鼓励考生在思想、语言、写作技巧等各方面的发展有自己的个性特点”(甘德炎)。

高考作文评分标准,既是高考作文评分的依据,也是衡量学生平时作文优劣的一把尺子,更应作为我们备考中努力的目标和方向,它对我们的作文训练起着重要的引导和指导的作用。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理解“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两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呢?笔者的看法就是要立足“基础”求“发展”。“基础等级”是对学生作文的基本情况的评判,是学生求得“发展”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就毫无“发展”可言。一篇文章要说明一个道理(记叙文也是说理,不过是通过“形象”来说理),首先要说得清楚,说得好,只有在这个基础之上才能够说得有特色(有自己的个性、风格等),这个特色就是“发展等级”的要求。再从分值分布来看,基础等级是50分,发展等级是10分,50分你不去求,那你还求什么?!这是我们立足“基础”的重要依据。在确保“基础”的前提下,我们再力求“发展”部分也能得3—5分,甚至更高的分,从而全面提升作文的档次。

3.给应试作文一个客观理性的定位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承载的担子太重。华夏几千年文明史的承传,恨不得让我们几十万个语文教师和十几本教科书就能解决,还有做人的问题,思想性的问题,各种素质的问题,等等,似乎都是语文教学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而且还要体现在短短一个小时中写出的800来字的文章上。贪全求大,好高务远,是目前我们语文界的一个误区,也是一种浮躁心态的体现。反映在高考上,作文就成了一个争论的焦点。在我看来,端正对应试作文的正确认识,对于我们的作文备考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这里,我觉得要区别“应试作文”与“写作”这两个概念。“写作”是指我们所说的广义上的创作,“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中的“文章”应指的是这个“写作”;“应试作文”是指我们学生平时训练的那些东西,从很大程度上讲,“作文”的目的是为了应试,它没有什么社会价值,故我称之为“应试作文”。高考作文首先考查的也是学生使用语言驾御语言的综合能力,而不是它的思想意义和社会价值。要求考生做到“感情真挚,思想健康”(2003年《考试说明》),而不像以前提出的“观点正确”。这并不是否认文章的思想性,恰恰相反,是为了尊重学生的思想实际。不然的话,脱离学生的思想实际,大讲什么“人文性”“思想性”,只能是让学生对写作望而却步,甚至引起思想上的混乱,从而大大影响训练的效果。“应试作文”有应试的要求,如它有时间限制,内容限制,字数限制等,要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完成一篇文章,不讲方法技巧怎么能行?至于说发现那些具有文学天赋的苗子,则是应试的副产品,而不是目的。

二、精心策划,强化备考措施

1.读、理、记,解决“无米下锅”之难

叶圣陶先生说过:“我们知道有了优美的原料可制成美好的器物,不曾见空恃技巧却造出好的器物来。”高考作文时,许多同学的文章内容空洞、虚假矫情,其根本原因就是强为无米之炊的结果。基础等级中要求“内容充实”就是对文章材料的要求。要解决这个问题,做到三个字:读、理、记。

读,就是吸收,但到了高三,“读”的面不可能太宽,要注意精读与略读的相结合。对于精读的内容,要不止读一遍,还要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写作方法等方面认真地想一想,作一番咀嚼回味。考前阅读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报刊杂志,如《中国青年报》、《青年文摘》、《读者》等,每天花十分钟左右读报,针对高考作文范围,了解国内大事,热点问题,尤其是一些评议性的文章,以扩大视野。二是有关论据积累的书,如《智慧的背囊》、《小故事大智慧》、《议论文论点论据手册》之类的书籍,看一看里面作者是怎样从一则小故事或生活中的事例引出其中的道理的。三是教科书、课本,尤其是语文书,其实就是材料或者说是论据的大宝库,我们不要抱着金碗讨饭。

理,就是分类整理,这是为了加深读的印象,便于运用。我们是通过“划线为点,相互协作”的方式来进行。划线为点,就是把作文可能涉及的素材划分为一个个的点,笔者就是按照“生存与生活”、“交往与合作”、“德行与情感”、“学习与教育”、“环境与社会”、“价值与理想”、“方法与效率”、“辩证与科学”、“思想与文化”、“联想与想象”这十个方面来带领学生进行素材积累与整理的。相互协作,意思是对不同的题材,在每个同学全面注意的基础上,再通过同学间的分工来深入进行某一种素材的搜集和整理工作,最后通过相互交流达到全体同学素材丰富的目的。

记,就是要把积累的材料背下来。中医开处方不熟悉每味中草药的药性是不行的,积累的材料不熟悉学生同样不会运用。我们要求学生每周用一个早读来记这些材料,每次作文必须运用材料并不得少于两则。

2.认真写好“规矩文”,适当引导“自由文”

这里的“规矩文”,是指根据写作的内在规律,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不同的文体特点对写作的各个环节进行技法训练,使学生的写作尽量合乎应试“规范”的文章;所谓“自由文”,是指不限制写作内容和表现手法,让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爱好而所写成的文章。“自由文”主要是针对写作基础较好的学生,“自由”的前提是要求有所创新,而不是人云亦云,“自由文”同样是在老师的指导下鼓励学生去写,力求写出富有个性特点的文章来。

在高三备考阶段,我们非常重视学生“规矩文”的训练,这是立足“基础”的根本保证。写作有规律,章法有技巧,我们不能因为“文无定法”而加以否定,这不是科学的态度和做法。也只有在充分掌握了基本规律的基础上,才能够“死”中求“活”。这对于中等以下的学生尤为重要。我们的“规矩文”着重从审题立意、谋篇布局和语言表达等几个方面进行训练,详细的内容参见拙著《高考作文制胜技法》(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一书“基础等级快速达标”部分,在此不再赘述。

对于“规矩文”的训练,我们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如在文体训练部分,可以采取多题多写(每个题目训练一种文体),可以采取一题多写(一个题目让学生分别用几种文体来写),也可以分组多写(同一题目,不同的小组写不同的文体)。

3.激活作文的评改环节

学生作文水平不能提高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思路打不开,往往是拿到材料只会就事论事,把材料重新阐述或发挥一通了事。究其因,有的人是肚中无货(积累不够),但更多的人却是有货倒不出(因为几乎每个老师都会让学生做材料的积累),也就是说,是话题的“材料”不能激活他的创作灵感,他的创作思维是封闭的。要解决这一问题,除了要加强审题立意的训练指导外,我觉得要让学生学会“自我”激发创作思维、激活创作灵感,即让学生自己去“开悟”。

怎样做到这一点呢?让学生互评互改,互相启发。作文是改出来的,但不是老师改出来的,要让学生自己去修改,自己去品评。“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自己亲身参与,亲身活动,自己的思想、情感、看法就会得到充分尊重,这不仅提高了学生作文的乐趣,更重要的是暴露了学生写作的思维过程。我的作文评改分两个方面进行:一是让学生在课堂上自评。我事先挑出几篇有代表性的文章,让这些文章的作者谈题型、谈立意、谈构思、谈得失(我称之为“四谈”),使他们展示出作文思维的过程,再让大家质疑、互评,老师相机作出引导。二是老师要作好学生作文的整合工作。每次作文,我按照“四好”进行整合,即“好观点、好材料、好句段、好文章”四个方面。每篇文章,学生不一定都能写得成功,但只要文章中有闪光的地方,我就选摘下来,然后按照“四好”分类打印出来。这样,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写作思维的能力就会得到较好的强化,学生收益非浅。

4.不可忽视临门一脚的作用

这里我不是主张猜题押题,但我觉得在临考之前给学生几则有导向性的材料或文题,对学生的临场发挥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2001年高考,我注意了《中国青年报》“失信的求职包装”系列报道。考前的晚上,我将当年3月30日的《中国青年报》第一版上的一篇文章——《为了声誉,我很严厉——访英国诺丁汉大学、原复旦大学校长杨福家院士》让学生看,并引用文中“哈佛的告戒”要求做人要讲诚信,结果第二天的话题即是“诚信”。2002年高考,我预测应围绕“生命的价值”这个话题做文章,在拙作《高考作文制胜技法》一书“实战演练”部分的三道题中就有一道题目为“生命的出口”,与当年高考话题“心灵的选择”有异曲同工之处。2003年高考,我觉得应注意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理解与沟通”这方面的话题,学会客观公正地看问题,所以我在期末考试时所拟话题是“墙”,要求学生能够运用辨证的观点来分析问题,从有形的墙直达无形的墙、心灵的墙,这与今年的高考话题“感情的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也有不少相合之处。

作文应试范文篇6

目前,中学作文课教学改革的主攻方向是什么?怎样医治和摆脱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痼疾?本文想就此拙陈管见,就教同仁。

走出作文课“应试教育”的泥沼

先让我们走进校园,深入课堂,看看“应试教育”在作文课教学中的种种表现吧。

1.只盯“指挥棒”不练基本功的教学目的。与不少语文教师谈起“作文课教学目的”问题,几乎所有的人都感到愕然。大家的回答是:中考、高考怎么出题,我们就怎么教。于是练习考题成了作文教学的一切。

2.本末倒置以考代练的训练模式。每学期小考、中考、大考、抽考、练兵考、模拟考、乡统考、县统考、市统考、校联考……简直铺天盖地。限定时间,规定题目,评判分数,排列名次,张榜公布,真是“考考考领导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儿”。写作本是一门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并在高度心理自由和相当兴趣化的境况下循序渐进,综和性实践性极强的应用学科。如此以“考”代“练”,违背认识规律,收效甚微。难怪有人喟叹:初中三年高中三年,能有几人写出像样的文章来!

3.猜题押宝投机取巧的教学心理。“应试教育”把作文教学中的猜题押宝现象推上极致。教师如此,学生如此,领导如此,上下左右无不如此。笔者曾听过一位县级教学能手的作文课教学经验介绍,他把近十年来全国绝大多数省份中考的近千个作文题目分门别类梳理成现成的所谓“规律程序”,然后教给学生哪类题目准备哪些材料,怎样开头,如何结尾,逐一训练后让学生熟背熟记,以应考试。他断言:作文命题具有循环式的规律性,只要按他的要求去做就能以不变应万变,无往而不胜。如此高论,如此引导,作文教学不误入歧途,岂不成了咄咄怪事?

4.“惰性”当头的教风学风。可以说这是“应试教育”的必然结果。其表现是教师手懒,而学生则如磨道里的驴听吆喝,毫无主动可言,更无创造可说。据笔者调查,近几年“教作文不作文”的现象已成风气。教师把题目像贴膏药一样给学生向黑板上一贴,万事大吉,至于学生写孬写好,就是另一回事了。学生呢,“要说作难也不难,不抄就编,三下五除二就玩儿完”。而若有好事者,要与学生一同“下水”,或者真的不时有短文见诸报端,则定会十有八九引来非议甚至被冠以“不务正业”。若有学生不甘忍受“应试教育”的“爱抚”,或博览群书,或发起各种名堂的文学社,那就更是祸事了……

5.以迎和阅卷人好恶为宗旨的歪道文风。过去科举考试是老八股,“”几年曾出过新八股,现在又有“考八股”。笔者听过许多写作课教学高手的观摩课,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要求学生一定要在“战时”的几十分钟内写出让阅卷人喜闻乐见的文章,也就是要搞“迎和”。比如,能歌颂的就不要去揭露(避免惹事生非)呀,能歌颂教师的就不要去歌颂别人(因为阅卷人一定是教师)呀!还有,开头必须如何如何写(要考虑阅卷人是在高温下阅卷的)呀,中间务必怎样怎样作呀……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情,由心而发;文,感事而作。真正的好文章是在“忘我”的情势下创作出来的。如此教学,说小了是误人子弟,说大了就是误国误民。

作文课应试教学的弊端还可以历数许多许多。走出这一泥沼,已经是刻不容缓了。

请“导演”务把“主演”推上台

在作文课的教与学中,说到底,教师只是一个导演,一个镜头之外的局内人。“戏”演得好坏,归根结底还得看学生,也就是主演们如何动作。写作本领的获得,尤其不同于其它知识的掌握。其它知识具有固定性或唯一性。一个字,一个词,音、形、义掌握了,就是掌握了;一个文学常识,一个语法知识点,弄懂了,就是弄懂了。而写作就有所不同,它主要表现在能力上。写作,不仅存在一个技巧问题,尤其还有一个与修养、阅历、情操有关的人文水平问题。因此,教写作,就不像教其它知识那样:懂了么?懂了。会了么?会了。那好,写去吧!如此教学,还是写不出。写作是一个逐渐领悟的东西,有时甚至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写作必须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去感、去悟、去闯、去创。就像学游泳,必须先把学生推下大江大海,哪怕呛几口水,游去就是了;就像演员,要紧地是务必去登舞台:成功失败浑不怕,好坏皆在进行中。

那么,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中,中学作文课教学改革应该怎样入手呢?

1.教师要当好写作的领头雁。古人云:“以己昏昏,焉能使人昭昭”。教作文,必须自己会作文;要学生写,必须自己会写、先写。这就像游泳教练教游泳:仰泳、蛙泳、自由泳……你当教练的必须样样拿得起,放得下。这样做一是让学生信服,二是让学生有所遵循。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长于写作的老师必然会带出一茬茬长于写作的弟子。当然,当好写作的领头雁,并不是要求教师以“写”代教。恰恰相反,教师最先通过“深入虎穴”获得“虎子”,从而在具体地感受写作的甘苦中去把握写作课教与学的决窍,寻找教与学的捷径,使作文教学“活”起来。

2.从训练听、说、读、观察、思考入手,养成天天记、天天写的习惯。据教育心理学分析,学生的写作冲动,首先来自“听、说、读、观察、思考”诸因素,这些因素的萌发与形成,直接影响和决定着写作能力的萌发和形成。具体地说,“听、读、观察”就是训练对世界的感知能力,使学生能够把生活中的那些生动、形象、深刻、真知的东西一下抓住,这就是材料。而“说与思考”的训练又是培养运用内部语言进行整理、加工直至运用口头语言给以初步表达的能力,进而为书面写作蓄势。在此基础上再去养成天天记、天天写的习惯,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写作能力。下大气力抓基础,还要务必抓好“练字、练词、写句、写段、完意”的训练,反复抓,不懈地抓。慢,恰恰是最快的。

3.变教师命题为学生“找题”。教师不再规定具体的题目,而是只指定作文范围、题材和体裁。具体的题目,由学生根据老师的指定范围自己去“找”,以给学生尽可能多的思考余地和独立创造的空间。写作是对生活的能动反映,是一个一步一步从现象到本质,从具体到抽象,从内部语言到书面语言的认识实践过程。好的文章,总是先从大量的原始生活中(也可从文字材料中)寻得素材,再从素材中发现生动深刻的东西,然后形成观点(主张或形象),最后确定题目。只有经过这样的大量的反复不懈的训练,学生才能形成真正的写作能力(当然也包括以更高的起点审视题目统摄材料的能力)。相反,单纯的命题作文训练不仅违背了认识规律,同时必然造成学生作文的空洞、做假、拼凑,甚至文不对题的普遍弊病,将写作引向死胡同。

4.改教师评改为学生自我评改。多年来,中学作文教学都是学生写作老师改评,这几乎成了天经地义的法规。实践证明,这是一种最为笨拙的限制主体创造力的做法。据调查,绝大多数学校对教师的作文批改都作了具体而又细致的规定。不仅规定了每学期至少批改多少次,多少篇,还规定了所谓“全批全改”的细则,甚至要求篇篇处处“见红”,什么“题批”、“缝批”、“眉批”、“总批”,什么“改字”、“正词”、“调句”……似乎批改得愈多,教学成绩就愈大。殊不知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费力不讨好”。近几年来,不少致力于改革的老师摸索出了一套“以点评为主,主要让学生自我评改”的新路子,实在可喜可贺。其做法有四:一是表扬为主法;二是重点研讨法;三是学生互评法;四是自我批改法。总之让学生自己在写作和讲评中发现自己的问题,然后自觉地主动地去改掉不足。当然,这绝不是说教师可以撒手不管,放任自流,而应多从宏观上去把握、调控、引导,多做评选、启发、鼓劲工作。

多让学生到生活中去练笔

也就是说,作文教学要开展好第二课堂活动。

深入生活,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成立课外写作兴趣小组。做法有二:一是教师靠上组织活动,与学生一起“摸、爬、滚、打”,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读写训练;二是由学生自己组织小型“文学社”、“写作社”,利用节假日、星期天开展活动,教师适时地请当地外地作家来讲学、辅导,以开阔眼界,拓宽写作思路。

2.开展多渠道写作练习。如,举办人人参加的自写自编的手抄《班级日报》活动,一学期下来,每生可以轮办2-3次;又如开展课前10分钟演讲活动;再如,定期办好黑板报、学生优秀作文宣传栏等。这些活动的开展会极为有利地促进学生练笔。

3.走出校门,丰富自己。就是提倡有计划地组织学生深入工厂、农村、商店去了解社会。过去讲“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个“行万里路”就是:一要感知祖国的大好河山,二要感知五彩缤纷的社会。这就是积累——材料的积累、形象的积累、思想的积累、写作思路的积累。这会对学生的写作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作文应试范文篇7

目前,中学作文课教学改革的主攻方向是什么?怎样医治和摆脱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痼疾?本文想就此拙陈管见,就教同仁。

走出作文课“应试教育”的泥沼

先让我们走进校园,深入课堂,看看“应试教育”在作文课教学中的种种表现吧。

1.只盯“指挥棒”不练基本功的教学目的。与不少语文教师谈起“作文课教学目的”问题,几乎所有的人都感到愕然。大家的回答是:中考、高考怎么出题,我们就怎么教。于是练习考题成了作文教学的一切。

2.本末倒置以考代练的训练模式。每学期小考、中考、大考、抽考、练兵考、模拟考、乡统考、县统考、市统考、校联考……简直铺天盖地。限定时间,规定题目,评判分数,排列名次,张榜公布,真是“考考考领导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儿”。写作本是一门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并在高度心理自由和相当兴趣化的境况下循序渐进,综和性实践性极强的应用学科。如此以“考”代“练”,违背认识规律,收效甚微。难怪有人喟叹:初中三年高中三年,能有几人写出像样的文章来!

3.猜题押宝投机取巧的教学心理。“应试教育”把作文教学中的猜题押宝现象推上极致。教师如此,学生如此,领导如此,上下左右无不如此。笔者曾听过一位县级教学能手的作文课教学经验介绍,他把近十年来全国绝大多数省份中考的近千个作文题目分门别类梳理成现成的所谓“规律程序”,然后教给学生哪类题目准备哪些材料,怎样开头,如何结尾,逐一训练后让学生熟背熟记,以应考试。他断言:作文命题具有循环式的规律性,只要按他的要求去做就能以不变应万变,无往而不胜。如此高论,如此引导,作文教学不误入歧途,岂不成了咄咄怪事?

4.“惰性”当头的教风学风。可以说这是“应试教育”的必然结果。其表现是教师手懒,而学生则如磨道里的驴听吆喝,毫无主动可言,更无创造可说。据笔者调查,近几年“教作文不作文”的现象已成风气。教师把题目像贴膏药一样给学生向黑板上一贴,万事大吉,至于学生写孬写好,就是另一回事了。学生呢,“要说作难也不难,不抄就编,三下五除二就玩儿完”。而若有好事者,要与学生一同“下水”,或者真的不时有短文见诸报端,则定会十有八九引来非议甚至被冠以“不务正业”。若有学生不甘忍受“应试教育”的“爱抚”,或博览群书,或发起各种名堂的文学社,那就更是祸事了……

5.以迎和阅卷人好恶为宗旨的歪道文风。过去科举考试是老八股,“”几年曾出过新八股,现在又有“考八股”。笔者听过许多写作课教学高手的观摩课,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要求学生一定要在“战时”的几十分钟内写出让阅卷人喜闻乐见的文章,也就是要搞“迎和”。比如,能歌颂的就不要去揭露(避免惹事生非)呀,能歌颂教师的就不要去歌颂别人(因为阅卷人一定是教师)呀!还有,开头必须如何如何写(要考虑阅卷人是在高温下阅卷的)呀,中间务必怎样怎样作呀……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情,由心而发;文,感事而作。真正的好文章是在“忘我”的情势下创作出来的。如此教学,说小了是误人子弟,说大了就是误国误民。

作文课应试教学的弊端还可以历数许多许多。走出这一泥沼,已经是刻不容缓了。

请“导演”务把“主演”推上台

在作文课的教与学中,说到底,教师只是一个导演,一个镜头之外的局内人。“戏”演得好坏,归根结底还得看学生,也就是主演们如何动作。写作本领的获得,尤其不同于其它知识的掌握。其它知识具有固定性或唯一性。一个字,一个词,音、形、义掌握了,就是掌握了;一个文学常识,一个语法知识点,弄懂了,就是弄懂了。而写作就有所不同,它主要表现在能力上。写作,不仅存在一个技巧问题,尤其还有一个与修养、阅历、情操有关的人文水平问题。因此,教写作,就不像教其它知识那样:懂了么?懂了。会了么?会了。那好,写去吧!如此教学,还是写不出。写作是一个逐渐领悟的东西,有时甚至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写作必须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去感、去悟、去闯、去创。就像学游泳,必须先把学生推下大江大海,哪怕呛几口水,游去就是了;就像演员,要紧地是务必去登舞台:成功失败浑不怕,好坏皆在进行中。

那么,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中,中学作文课教学改革应该怎样入手呢?

1.教师要当好写作的领头雁。古人云:“以己昏昏,焉能使人昭昭”。教作文,必须自己会作文;要学生写,必须自己会写、先写。这就像游泳教练教游泳:仰泳、蛙泳、自由泳……你当教练的必须样样拿得起,放得下。这样做一是让学生信服,二是让学生有所遵循。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长于写作的老师必然会带出一茬茬长于写作的弟子。当然,当好写作的领头雁,并不是要求教师以“写”代教。恰恰相反,教师最先通过“深入虎穴”获得“虎子”,从而在具体地感受写作的甘苦中去把握写作课教与学的决窍,寻找教与学的捷径,使作文教学“活”起来。

2.从训练听、说、读、观察、思考入手,养成天天记、天天写的习惯。据教育心理学分析,学生的写作冲动,首先来自“听、说、读、观察、思考”诸因素,这些因素的萌发与形成,直接影响和决定着写作能力的萌发和形成。具体地说,“听、读、观察”就是训练对世界的感知能力,使学生能够把生活中的那些生动、形象、深刻、真知的东西一下抓住,这就是材料。而“说与思考”的训练又是培养运用内部语言进行整理、加工直至运用口头语言给以初步表达的能力,进而为书面写作蓄势。在此基础上再去养成天天记、天天写的习惯,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写作能力。下大气力抓基础,还要务必抓好“练字、练词、写句、写段、完意”的训练,反复抓,不懈地抓。慢,恰恰是最快的。

3.变教师命题为学生“找题”。教师不再规定具体的题目,而是只指定作文范围、题材和体裁。具体的题目,由学生根据老师的指定范围自己去“找”,以给学生尽可能多的思考余地和独立创造的空间。写作是对生活的能动反映,是一个一步一步从现象到本质,从具体到抽象,从内部语言到书面语言的认识实践过程。好的文章,总是先从大量的原始生活中(也可从文字材料中)寻得素材,再从素材中发现生动深刻的东西,然后形成观点(主张或形象),最后确定题目。只有经过这样的大量的反复不懈的训练,学生才能形成真正的写作能力(当然也包括以更高的起点审视题目统摄材料的能力)。相反,单纯的命题作文训练不仅违背了认识规律,同时必然造成学生作文的空洞、做假、拼凑,甚至文不对题的普遍弊病,将写作引向死胡同。

4.改教师评改为学生自我评改。多年来,中学作文教学都是学生写作老师改评,这几乎成了天经地义的法规。实践证明,这是一种最为笨拙的限制主体创造力的做法。据调查,绝大多数学校对教师的作文批改都作了具体而又细致的规定。不仅规定了每学期至少批改多少次,多少篇,还规定了所谓“全批全改”的细则,甚至要求篇篇处处“见红”,什么“题批”、“缝批”、“眉批”、“总批”,什么“改字”、“正词”、“调句”……似乎批改得愈多,教学成绩就愈大。殊不知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费力不讨好”。近几年来,不少致力于改革的老师摸索出了一套“以点评为主,主要让学生自我评改”的新路子,实在可喜可贺。其做法有四:一是表扬为主法;二是重点研讨法;三是学生互评法;四是自我批改法。总之让学生自己在写作和讲评中发现自己的问题,然后自觉地主动地去改掉不足。当然,这绝不是说教师可以撒手不管,放任自流,而应多从宏观上去把握、调控、引导,多做评选、启发、鼓劲工作。

多让学生到生活中去练笔

也就是说,作文教学要开展好第二课堂活动。

深入生活,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成立课外写作兴趣小组。做法有二:一是教师靠上组织活动,与学生一起“摸、爬、滚、打”,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读写训练;二是由学生自己组织小型“文学社”、“写作社”,利用节假日、星期天开展活动,教师适时地请当地外地作家来讲学、辅导,以开阔眼界,拓宽写作思路。

2.开展多渠道写作练习。如,举办人人参加的自写自编的手抄《班级日报》活动,一学期下来,每生可以轮办2-3次;又如开展课前10分钟演讲活动;再如,定期办好黑板报、学生优秀作文宣传栏等。这些活动的开展会极为有利地促进学生练笔。

3.走出校门,丰富自己。就是提倡有计划地组织学生深入工厂、农村、商店去了解社会。过去讲“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个“行万里路”就是:一要感知祖国的大好河山,二要感知五彩缤纷的社会。这就是积累——材料的积累、形象的积累、思想的积累、写作思路的积累。这会对学生的写作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作文应试范文篇8

短视行为之一:繁琐的阅读指导、阅读练习现在的阅读教学,其弊端是教师讲得太多,各种各样的分析太多,各种各样的阅读题太多。什么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分析来分析去,好像生动活泼的文章就是那么几根干巴巴的筋。这样的阅读,已经使学生对所谓的阅读产生了厌烦。阅读题海战术,更使学生疲于奔命,根本谈不上什么阅读兴趣。高考语文出现了一种以名家名言为内容的填空题,命题者的意图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多阅读一些古今中外的名篇,让学生平时多记一些名家名言,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提高他们的素质。可是在应试教育者手里却走了样,他们编集了大量的名家名句,让学生死记硬背,在短时间里记住,以至学生进了大学后,一见名家名句就头痛。

短视行为之二:以形式为中心的作文教学体系作文教学中教师指导和讲评,都注重于作文形式,他们给作文规定了许多所谓的“模式”,忽视作文的内容。现在有很多老师在指导学生写作议论文时,设定了许多的“模式”。引申型的作文模式是:引—点—析—联—结;阐述型的作文模式是:是什么—为什么—结论;关系型的作文模式是:提出命题—阐释概念—证明命题—得出结论。如此种种,不一而足。这样的作文指导,看起来教师教得方便,学生学得省力,而且确实能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作文“成绩”,提高应试水平,但由此带来的学生作文程式化,对学生进一步学习语文所带来的负影响,恐怕不是短时间能消除的。如果它造成了学生思维的僵化,更会误人终身。

近几年,语文作文一直强调表现真实的思想,一直强调创新,语文教师也很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方面也出了不少的成绩。但有的教师在学生作文创新能力的培养上,急功近利,操作上有简单化、肤浅化的倾向,甚至出现了作文创新的“模式”:作文语言古典化(模仿中国古典作品的语言),作文体裁多样化(多写日记体、寓言体、病历体、广告体),作文思维多角度(就一个问题进行多角度、逆向思维,不断变换思考角度)。这些所谓的模式,它对提高学生对生活的认识水平,写出学生自己对生活的感悟,作用不大。只能使学生脱离生活实际,写作无病呻吟,套话、假话连篇。

这两种行为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很有市场,很有改正的必要。

首先,要引导学生多读。学生只有经常地、有目的地进行阅读,对言语对象进行认知、感受和理解,才能提高语感素质的水平,使学生由初级的、浅层次的语感水平向高级的、深层次的语感水平推进。语文教师要作好对学生的阅读指导工作,积极开展语文课外阅读活动,使语文课外阅读成为“真实的阅读”,不断拓宽学生的阅读面,应背的背,应记的记。这样通过阅读,让学生获取大量的信息,提高认知思维水平,完成积淀;学生和阅读材料之间存在着的“信息落差”,也会由于学生为了获取未知信息,启动自己的语言习得机制,与阅读材料进行信息交流而消除,从而自然习得母语书面语能力。这与母语习得理论是一致的。

这里的阅读,是指真实的阅读,它有自己的鲜明特点,强调的是让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教师不需要对阅读材料进行内容上、形式上的大量的讲解,也不需要让学生作各种各样的阅读检测题。国外阅读教学有一个很值得教学工作者深思的“杰克现象”,说的是一个名叫杰克的学生,老师们认为他对阅读缺乏兴趣,他常常在阅读课上没精打采,总是说课文枯燥无味。可在家里他却什么作品都喜欢看,有时一张报纸也能看得津津有味、废寝忘食。美国著名语言教学理论家克拉申认为,真实的阅读就是让学生自由地读,没有什么限制,不要求学生作阅读练习,也不要求学生写阅读笔记,让学生的阅读活动直接指向阅读材料的内容或包含的信息,在大量的以了解内容或获取信息为中心的阅读中发展、提高阅读能力和语文水平。让学生在阅读时心无所牵,真正放松,以避免出现阅读教育中存在的“课内海明威没有课外的海明威精彩”的现象。这不是对学生的阅读放任不管,因为学生对原汁原味的作品的品味是实现自我扩张的过程。吕叔湘先生在《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的问题》一文里提到:“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地说得益于课外读书。”许多大作家之所以成功,不是他们听了多少次阅读分析课,做了多少道阅读练习,而是他们阅读了古今中外大量的作品。因此,我们要创造条件,尽可能让学生多看点东西。

作文应试范文篇9

一、依据《说明》,搞好复习应试

《说明》是命题的依据,也是复习应试的依据。只有依据《说明》进行复习应试,才能有的放矢,增强针对性,减少盲目性。

依据《说明》进行复习应试,要求做到下面两点。

1.吃透《说明》精神。

《说明》把考生应该具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浓缩为30条要求,每一条要求都蕴含着丰富的内容。由于《说明》的内容比较抽象、概括,单从《说明》条文字面上去学习,难于理解和吃透其精神,那么,如何才能理解《说明》要求的内涵、吃透其精神呢?

(1)结合课文中相关的知识短文去学习《说明》。课本每个单元后面都有知识短文,结合单元课文的体裁特点,介绍了相关的知识并进行能力训练,把初、高中12册课本中的知识短文贯穿起来,就形成了一个中学语文基础知识和能力的体系和序列,《说明》中的每一条要求,都能在课本的知识短文里找到相对应的内容。例如:“现代阅读”的第1条要求:“能够理解语文中的含义。”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五单元后面的知识短文《理解文章的词语》,介绍了理解词语的要求和揣摩词语的特定表达意义的方法。

(2)结合高考试题去学习《说明》。用高考试题跟《说明》的30条要求进行对照分析,就可以了解每年的高考试题考了《说明》中的哪些要求,是如何考查的?就可从把握高考题的知识内容和能力层次范围以及命题的方式、标准等,从而加深对《说明》的理解,帮助我们吃透其精神。

2.落实《说明》要求。

依据《说明》进行复习应试,贵在落实《说明》各项要求。如何落实?我们的体会是:一是按30条要求去组织复习内容和材料,条条都要落实到复习应试中去,一条也不能遗漏;二是将《说明》的要求落实到每一节课、每一次训练、每一次检测、每一次评讲中去,老师在制订复习计划、在备课时,要胸怀全局,将30条要求化解到各轮复习的各个专题、各个单元、各个环节上去,每一节课、每一次训练和评讲,重点落实《说明》中的一、二条要求,每个专题、每个单元的复习、训练和评讲,重点落实《说明》中的几条要求,通过有计划的、系统的复习,全面落实《说明》的30条要求;三是用《说明》的要求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进行查漏补缺,保证《说明》的30条要求条条落实、全面落实。

二、重视课本,不局限于课本

课本是学习语文基础和培养语文能力的“例子”。如何看待“例子”?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人们的认识也几经折腾。在后恢复高考制度的最初几年里,由于在高考考试题中直接出自课本的命题有较大的比重,于是有人提出“抱着课本打滚”的口号;新高考淡化课本命题,有人说“既然不考课本,何必学课本?”甚至“丢开课本,另起炉灶”,在题海中去游泳。究竟如何对待课本?我们从多年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中认识到,必须重视课本,又不局限于课本。

课本有300多篇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文质兼美的范文,有系统的语文基础知识和能力训练的序列。就拿作文来说,据统计,高中6册课本有122道训练题,其中记叙文45道,议论文43道,说明文19道,应用文19道。在这122道训练题中,训练的方式多种多样,有命题作文、选题作文、给材料作文、自拟题目作文,还有缩写、仿写、改写、扩写、续写等作文练习,有整篇的作文训练,也有片断作文训练,还有审题、拟写提纲的训练。如果以课本的知识短文为指导,以课文范例,认真做好这122道训练题,学生在写作能力上何愁不能提高?

不仅在教学中要重视课本的学习,在考前的复习中也必要重视课本的复习。在复习应试中,要以《说明》的30条要求为纲,将课本中的“单元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找出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从而融会贯通,形成能力。还要把各册的课后练习和单元训练的内容和题目进行归类整理,检查一遍,有的题目在平时教学中虽然训练过,但落实得不够的,或训练不成功的,就要重做;如果平时没有练过的、遗漏的,就要补做。在考前的课本复习中,还要选取几篇典型课文,进行整体阅读方法的强化训练和以课文为范文的写作强化训练。

在平时教学和考前复习中都要重视课文,然而,也要注意不局限于课本。

重视课本,不是以学好课本为目的,而是以课本为“例子”去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因而,我们的视野又不能只局限于课本,还要加强课外延伸性、扩展性的阅读,在课外阅读中去巩固和贯通知识,培养和提高语文能力。课外阅读的视野应该开阔一点,各种体裁的课外文章都要涉猎,中国的、外国的、古代的、现代的,都要读一读,特别是要注意阅读一些反映国外高科技的发展和动态的说明文,新高考每年都考了科技说明文的阅读,都注意把国外最新的高科技成果引入命题,1993年的科技说明文阅读的材料是美国K大学研究人员对“生物降解”塑料的研究,1994年的阅读材料是进入90年代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米切尔·洛林在生物进化系统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1995年的阅读材料是两位美国学者对外星人的研究动态。课外阅读,还要注意阅读反映现实生活的文章,引导学生向现实生活学习语言。例如,1994年第21题要求对一则启事标题进行修改,考生如果对我国当前实行聘任制有关的词语诸如“选聘”、“应聘”、“征聘”、“诚聘”、“求聘”、“待聘”、“预聘”、“受聘”等词语不了解、不熟悉、不理解,是很难准确答题的。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新词如“承包”、“集资”、“合资”、“个体户”、“股份制”、“三资企业”、“劳务输出”、“电脑”等词;在现成课本中是学不到的,在《现代汉语词典》里也还未收进去,而这些新词语在高考试题中又经常出现。不加强课外阅读、不注意向现实生活学习语言,就不能适应新高考面向现实生活、面向未来的命题趋势。

三、从语文学科的教学实际和学科特点出发进行教学和复习应试

语文教学的一个实际情况是,讲授新课的时间长、复习的时间短。学生一进入高三年级,有的学科就开始复习了,而语文还有两册新课本还要讲授,往往是其他学科已进入综合复习阶段,语文课本还未授完。这就鲜明地形成了讲授新课和复习应试在时间和效益上的矛盾。如何解决这个矛盾,长时期地困扰着广大语文教师。如果按照起始年级讲授新课的方法去教第五、六册的新课,争取不了复习的时间;如果草草对待新课本的学习,或者只教基本课文而不及其余,或者只“读”不“写”,或者“读”而不精、“写”而不改,这种做法虽然可以赢得复习的时间,却会造成新课的知识学得不扎实,也会造成学生在知识和能力上的遗漏、缺陷,在复习时花费二倍、三倍的时间去查漏补缺,也难以补上。因此,这两种方法都是不足取的。在多年的教学和复习应试的实践中,我们摸索出“以新带旧”法,较好地解决了讲授新课与复习应试之间的矛盾。所谓“以新带旧”法,就是:在备课时,根据《大纲》和《说明》以及课本单元教学要求,确定新课某一单元的知识点、能力训练点和捕捉可考虑因素;在讲授新课时,除了认真落实单元教学要点外,还要将已学过的与新课的教学内容相对应的、有联系的知识点和能力点,渗透到新课教学中去复习;新课授完后,以该单元的“单元知识和训练”为纲去巩固新知识、复习旧知识,初步梳理出本单元所属文体的知识和能力训练序列,对可考因素强的语言材料、知识点和能力点,进行重点学习和训练。高中《语文》第六册安排了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诗歌、文言文等五个单元,在新课教学中运用“以新带旧”的方法,那么,第六册课本学完后,既扎扎实实地学习了新知识,又对这五个单元的基础知识进行了一次系统复习和初步梳理,对读写能力进行了一次综合训练,这样既可缩短复习的时间,又提高了教学和复习的效率。

作文应试范文篇10

(一)文章内容空洞无物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电视、网络等各种社交媒体都带给我们新的生活体验和视听享受。和初中生相比,高中生的生活视野本应相对宽阔一些,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在升学考试的压力下,学生整天被困于题海之中,很少与外界接触,生活的轨迹就是学校——宿舍——食堂这样的三点一线。因此只要老师布置写作文,学生的作文内容总是重复以前用过的陈谷子烂芝麻。爱因斯坦、霍金、居里夫人的事例似乎可以在任何一篇文章中使用,在这样的作文里,天空永远是蓝的,冬天永远是冷的,默默奉献的永远都只是蜡烛和春蚕,文章内容毫无新意可言。此外,学生对一些社会现象和热点问题,不能进行深刻透彻的分析,没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作文语言干瘪无味。

(二)作文教学指导模式化

教师都知道作文在高考中所占的比重,因此为了学生能在考试中得高分,教师们对作文教学进行了一番“研究”,将作文中所涉及到的话题、材料及中心思想等都套入相应的模式,将如何审题、如何构思、如何表达的写法详细地教给学生。开头是“题记”,结尾是“后记”,中间是排比论述,例子是李白、陶渊明,屈原。教师希望学生能够按照自己建立的模式去“填补空白”,害怕学生“出格”。如此,学生的作文就如同工厂加工后的零件一样,选材一致,结构相同,感悟相似,俨然成了新时期的“八股文”,教师对这样的作文却很满意。从而,对于作文中重要的因素,如语言积累、生活感悟、情感体验等,被搁置忽略不管,作文只是一种“纯工具训练”。教师们常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却不知“作文有法,但无定法”,两者的道理是相通的。

(三)学生写作积极性不高

从学生学习写作的经历来看,他们从小学开始学习写作,一直到高中毕业,进行了长达八九年的写作训练,然而大部分学生都不喜欢写作文。每次的作文课,每当老师开始布置作文的时候,学生就开始唉声叹气,两节课的时间用来发呆、走神,或者做其他与写作无关的事情。于是下课铃响了作文却还没写好,有的学生需要好几天的时间才能交上一篇作文,甚至还有少部分学生不交作文。由于作文教学的无序性,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学生没有创作的欲望,审题片面,题材老套,思维逻辑混乱,文体意识淡薄,写作文就是为了凑字数。如此,学生的作文质量就可想而知了。

二、高中作文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应试教育根深蒂固

高考是为了选拔人才,但它的负面影响又客观地存在着。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现行的考试制度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作文成了单纯获取分数的工具,应试成了作文教学的唯一出发点。在这种价值观的指引下,长期以来的作文教学引导学生“说假话”“说空话”,作文教学在观念上和实践上陷入了一种固定的模式,并逐步走进了一条死胡同。在应试的教育氛围里,学生作为人已经变成了达到某种目标的工具,被迫按应试模式写作,逐步形成思维惰性,为作文而作文,成了造“文”的机器。翻开学生的作文,都是千篇一律。教师的这种做法使得学生的“自我”可怜地待在人性最偏僻的角落里,无人问津。

(二)学生自身积累不足

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由于它不像数学化学那样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就可以让成绩得到显著的提高,因此学校教师以及家长对语文特别是作文不是很重视,一部分家长反对孩子阅读课外书籍。而在学校里,阅读与教材无关的书甚至会被老师没收或撕毁。他们认为课IANDAIXUWENY2015.05写作教学外书是与学习无关的书,读了课外书会使学习成绩下降。此外由于繁重的学习负担和升学压力,大部分学生的阅读量都是欠缺的,这些直接导致了学生作文题材积累的不足、文学素养的贫乏,从而不能写出好的文章。

(三)作文批改、讲评方式单一

在作文批改上,常常以教师一人批改为主,有的教师要教两个班级,所以作文批改的工作量很大,很多教师为了应付学校检查,不去认真地阅读学生的作文,而只是写上一个简单的“阅”字,这样教师自然就不能真正看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和不足。因此作文的讲评课自然而然地成了老师的“一言堂”,教师讲评时往往很简单,老生常谈,流于形式,翻来覆去就那么几句话,学生只能成为被点评的对象,不能有效地形成师生、生生之间的对话。因此当学生拿到被老师批阅过的作文后,既没有修改的意识和习惯,也不知具体该怎样修改,如此形成一个恶性循环。长此以往,学生的积极性受挫,对于作文当然也是敷衍了事。

三、提高高中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让作文教学回归生活

生活是作文的源头,作文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素材积累的越多,学生的肚里才有“货”,也就越有可能写出好的文章来。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挖掘身边的故事,鼓励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公益活动,让他们学会认真观察和思考身边的小事。学校还可以在春天的时候组织学生去春游踏青,在夏天的时候去夏令营,秋天的时候去爬山登高,冬天的时候去踏雪寻梅,让学生能够真正地去亲近自然,感受自然。此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关注国内外大事如2015年两会、社会上的热点问题如明星吸毒事件、柴静的雾霾调查《穹顶之下》和新兴的电视节目如《最强大脑》《开讲啦》等等,走出“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学习状态。学生可以利用这些素材进行练笔,久而久之形成自己的作文素材库,在写作的时候能够信手拈来并表达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写作题材拓展了,学生自然“有米下锅”,人生境界也随之升华。

(二)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

“阅读是学生写作的基础,是写作的源泉之一。”它是主体由外而内的吸收、借鉴。写作是主体由内而外的倾吐、表现,它们是语文学习的一体两面。但在现实教学中,在现行的高考制度下,学生很少有时间来阅读,他们获得素材的主要来源就是语文教材。叶老的语文教材观认为“语文课本只是些例子”,它不仅是教师指导学生如何进行阅读的例子,更是写作方法的例子、审美的例子。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类整理,如哪些文章论证了恒心毅力,哪些作品中的人物有人格魅力。一些经典课文如《药》《荷花淀》《守财奴》《雷雨》等,教师在讲解课文的时候,要把握人物的特点,抓好修饰语的运用,为学生分析环境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的关键所在。这样既能立足阅读分析的角度,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课文,又能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写作。学生的写作固然需要从语文课本中积累素材,但作文要保持新颖,用到的素材就要与众不同,这就需要学生扩大自己的阅读量,从课外书籍中去汲取营养。教师平时要向学生多推荐阅读杂志,如《读者》《青年文摘》《意林》等,让学生摘抄优美的语句、经典的诗词、具有代表性的事例,做读书笔记,谈读书体会并在全班进行交流,以此扩大学生的积累,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三)师生的共写共改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不能只有一桶水,而是更需要有“长流水”,水量足且不断地“添水”“换水”使之成为“活水”,教师才能更好地传道、授业、解惑。作文教学亦是如此。教师要教学生写作文,首先自己要会写作文并且能够写得很好。教师可以反问自己:能不能就自己出的作文题写上一篇,能不能根据一道作文题说出多种构思?如果这些都能做到,那么指导学生的作文才能不费力气。因此,教师平时要多读教育理论著作,多写教研论文,提升自己的写作素养。在实际的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参与到学生中去,多些“下水作文”,有了切身的写作体验,教师才能够感受作文的难易程度,判断是否适合学生的写作水平从而避免指导的盲目性。教师还可以将自己的文章当做范文来读,但这里的示范,更多的是一种行动上的示范,教师通过自身的参与来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从而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传统的作文批改都是教师一个人的事,师生之间缺乏互动。笔者以为“自改——互改——再改”是一种有效的批改方式。首先是自改,即学生的自主评价。教师可以根据此次的作文题提供评改的要求,让每位学生根据评分要求来批改自己的作文,从而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其次是互改,即学生之间互相修改。为什么要互改呢?因为我们常常会“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自改的过程中,学生很难发现自身的闪光点和不足,而通过相互修改作文这一环节,就能弥补其中的不足,而且给了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切磋的机会。最后是再改,即教师的再评价。教师既评学生的作文,又对学生的点评进行评价。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知道了“学情”并为下一次的作文指导积累了经验。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多给学生以鼓励,因人而异地给每位学生的作文做出点评。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