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内容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1 06:50:31

作文内容

作文内容范文篇1

先说学生作文选择心不由己。

巴金早晨起来就写作,闻一多却让灯光漂白了四壁,这只是说作家的写作习惯。写作习惯却严重地制约了写作机智。学生不是作家,学生也有自己的学习习惯。比如有些学生爱早晨读书,晚上做题目;有些学生却爱早晨做题目,晚上读书。这就说明学生也有学习习惯。

这种习惯是他们在寻找最佳学习时机中自然形成的。学生课堂作文却不能按照自己的学习习惯,自由选择作文的时机。有时甚至刚上完一堂数学课,一道难解的几何题还在头脑中盘旋,而语文老师走进来,半截粉笔在黑板上一挥,写下一个作文题来,限在九十分钟——甚至四十五分钟内完成,这时的写作心理就不卫生了,其结果必然影响作文效果,难以进入作文的角色,有时还可能诱发“厌倦作文”的情绪。

《普通心理学》用“疲劳曲线”揭示了人体的奥秘,一个人一天之中,神经有时处在兴奋状态,有时处在抑制状态。处在兴奋期,工作学习的效率最高,处在抑制期,学习工作的效率最低。兴奋与抑制总是曲线循环,周而复始。我们把学生课堂作文时精神状态也作个简单的分析。学生的学习时间可分做早晨、上午、中午、下午、晚上五个阶段,根据“疲劳曲线”显示,在课堂作文时,神经处在兴奋区的人,约占全班人数五分之三。但学生是一个群体,长期过着共同的学习生活,其兴奋周期也容易接近,因此,课堂作文时,处在兴奋区的人可能多于五分之三,也可能少于这个比例。现在假设处在兴奋区的人数占作文人数的二分之一,另一半人数还处在抑制区。如果将处于“疲劳曲线”上不同点的两种学生放在一起,同时进行一次作文竞赛的话,同样的文题,平时同样的写作水平,处在兴奋区的那一半人的作文成绩必然优于处在抑制区的那一半人的作文成绩。那些处在抑制区的人当然想在自己神经兴奋期来写了,然而,教师站在讲台前,是不受“疲劳曲线”的影响的,专等作文交齐,容不得学生自己选择作文的时机。这是作文选择心不由己的原因之一。课堂作文,无一不是命题作文。虽然有些命题是给材料作文,但这种给材料作文,是绳索上的活扣,越拉越死,最束缚作文者的观点和选材了。一个命题,就是一个圈子,把学生固定在一个圈子里作文,比“戴着镣铐跳舞”(闻一多语)更加艰难。因为“镣铐”锁住的只是诗歌的形式,“圈子”圈住的却是作文的内容。作文命题和写作过程,有着极不和谐的一面。写作的过程,就是把已学过的语、修、逻、文知识综合运用到某种具体的载体中去,这个载体又是作者的社会实践或生活阅历与自己的思想观点、情感因素的复杂组合。其中,知识、实践阅历、思想情感三个要素缺一不可。一个作文的命题,很显然是对这三个要素作出严格的要求和限制。对知识的要求,具有科学性,也是公平的。因为命题的难度,总是根据学生获得知识的程度来确定的,而做同一命题文章的人,又都是学历相等的同学。对实践阅历和思想情感作出限制,就不公平,一个班(考试时往往还是一个区、盛国)几十号人,虽然学历相等,年龄相仿,但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环境、性格特征以及社会教养不同,他们的社会实践,生活阅历,思想观点,情感基因等,也决不可能相同。一个命题,就强将这些非智力因素不同的学生拉进了同一个圈子里来作文,有一部分人就会得心应手,而另一部分人就苦不堪言。即使苦不堪言,也不敢不按命题的要求来写,这是作文选择心不由己的原因之二。

学生的作文,一般都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教师的指导,一方面传授了写作技巧,是学生获得写作知识的最佳时机,另一方面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唤醒积聚在学生头脑中的各种素材,使他们迅速地进入作文状态。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写的能力的提高,但客观上也制约了学生在选材和构想方面的尽情发挥,有远功而无近利。教师的指导,总是要比学生的实际能力高一级,意在“取法乎上,得之于中”。学生往往会把教师的“高指导”理解成高要求,照老师的意图写,力不从心;不照老师的意图写,又怕离题,不合要求,思维就在老师的暗示圈里僵持着,老半天也醒悟不过来。临近交稿,只好东拼西凑,画虎不成反类犬了。教师又不可能不指导。若不讲,从远处看,那些审题立意,谋篇布局,神形聚散,人事合一,理论相彰之类的作文知识和那些以小见大,烘云托月,删繁就简,叙议结合,扣人心弦之类的写作技巧,学生从何处获得,又何时领悟呢?从近处看,只有一个光杆题目,学生又会觉得徒手抓刺猬,不知何处下手,两眼瞪着黑板,一筹莫展,最终还得请教老师,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任务。这是作文选择心不由己的原因之三。

课堂作文,是自有教育以来逐步形成的一种老套路。用它,已培育了无数的文章好手。可见,这种套路,老则老矣,生命力却极强盛。虽然许多教师同情学生的这种作文处境,常有自由作文,课外作文,周记作文,假日作文,无限制课内作文等形式的花样翻新,让学生暂时摆脱一下课堂作文的困境,吸一口自由创作的新空气,但是,命题作文的形式,并不因为老师的同情就终止。在考卷的尾题如法定一般属于命题作文且分值诱人的教育现实中,教师必定恪守陈规,使它长期延续并光大下去。作文选择心不由己,是教学改革的春风吹不到的“玉门关”。

再说学生的作文内容言不由心。

教师在审阅作文时,对立意好的文章便格外垂青。学生从作文知识中也得知立意的重要意义。但是老师眼中的立意和学生笔下的立意往往有些差异,前者侧重主题的统帅作用,后者侧重主题的政治意义。学生看清题目之后,就“意在笔先”,决定提炼一个什么样的主题了。主题的确立,只有一条途径可走,说:“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高尔基也曾经说过:“主题是从作者的经验中产生,由生活暗示给他的一种思想。”这就有力地证明了社会实践是主题来源的唯一途径。学生在根据命题暗示而提炼主题时,有两种可能:一种,提炼出来的主题是对社会实践的理性认识后的结果;另一种,提炼出来的主题不是对社会实践的理性认识的结果。前者叫做主题明确,后者叫做主题模糊。主题模糊的人,本来就把生活和认识分了家,因此,他在行文过程中,对题材就无所谓“驯,无所谓不“驯,只凭主观推测,把母猪写成了大象,还自以为想像大胆。这类产品,无论怎样精雕细刻,也只能立于“伪劣”之列。例如,有个高一学生写“我的父亲”这个文题时,把父子关系写得似亲非故,似友亦敌,叫人啼笑皆非。后来我才得知他从小没了父亲,从未受过父爱与父教,通篇题材都是根据“严父慈母”这个词“想”出来的。他认为父“严”必定和母“慈”相对,母亲的慈爱与宽容必定和父亲的冷漠与严肃相对,但自己与父亲毕竟血脉相连,父子的感情也应是天生的,和朋友那种后天性的友情有区别。从这种认识出发造材料,哪能不令人啼笑皆非?主题明确的人,作文又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照着自己的社会实践和对社会实践的理性认识去写,好的作文都是出自这些人之手;另一种是放弃“生活暗示给他的思想”不用,偏要写些对社会实践缺乏理性认识的东西,这类作文也往往掩盖不了捏造题材的假相。例如,有一篇“我的理想”(高三作文),一个学生写道:“我将来一定能够征服太空。”我知道这个学生的理想并不想做太空飞行员,他成绩平常,只想考个技校,学一门实用技术,做个普通劳动者。但作文中,却写了一件和自己的实际理想毫无关联的事件,也将实践和认识分了家。结果形式虽华丽,“理想”却如太空人一样缥缈超脱,找不到“我”了。其实,做个普通劳动者的理想并不差,后来我问他为何不实写,他说,怕立意平淡,没多大意思。一个“怕”字,就道出了写假的缘由,也表明了学生对“立意”的曲解。或因没有生活和对生活的感知,矫情做作,或求立意深远,不表真情,是作文内容言不由心的原因之一。这类作文,假话连篇。

文题摆在面前,主题含在心中,材料还要到记忆的仓库中去寻找、选择。穷家还有三担家什,一个仓库可供选择的材料又何止“三担”?究竟选些什么材料放到文章中去才好呢?总不可能把所有的凡能为中心服务的材料都写进去吧?同类题材的再选中,学生决定取舍的因素很多,主要是价值取向因素和信心因素。学生对题材的价值的认识往往受到语文课的德育教育的影响,认为好的主题,就是要好的材料来表现,好的材料才能载现好的主题,产生诸如此类的肤浅认识。究竟什么材料是好材料,却不能从范例中获得启发,只从题材的表层意义去推断,黄金要比木头贵重,列宁咳嗽一声,比班长说一箩筐还有威力。这就是学生作文时选材的价值取向。从这种价值观出发,作文者在选材时,往往“登泰山而小鲁”,见磐石而不见金沙。写入作文中,便非部级大事不举,非伟大名人的言论不引,一心用这种大套子做成的气球,把主题高飞到天上去,还自以为中心明确,材料典型,说服力强大。比如,我让高三同学写了一篇关于捐助“希望工程”的“爱的奉献”的命题作文。写这个文题,本来可以把同学们捐赠钱物的具体事迹写一写,把自己对此活动的认识表一表,凭借高三的写作功底,完全可以写出一篇感人的作文来。可是,多数学生写的却是从报纸、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中了解到的事例,并加上评论:“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这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题材之大,引用之多,大出我的所料。这种价值取向偏差太大,偏离了自己的生活和体验,妄求有得,其实是失。学生在选材时,还存在着有没有自信心的问题。从中学所学的范文来看,主题有大小之分,题材也有大小之分,一般说,多大的题材,就表现多大的主题,要表现大的主题,就要把选材的品位提高,只有把握好了尺度,小题材才可以表现大主题。学生在作文中,对大的题材较有信心,对小的题材普遍缺乏信心。虽然以小见大的方式,课堂上讲过不少的例子和理论,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生却生怕把握不装斜的尺码,流于庸俗,载不住主题,得不到高分。这不仅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而且对小的题材也缺乏信心。与其没有信心冒险运用同样没有信心的小材料来“见大”中心,不如写那些自己虽不熟知却有典型意义又保险值高的大材料来“放大”中心。学生出于这样的价值取向和信心不足两种原因,作文中,便尽写些大事件,大人物,大道理,而对这些大事件的背景,大人物的思想,大道理的内涵又缺乏应有的了解和分析,夸夸其谈,惑人耳目,是作文内容言不由心的原因之二。这类作文,大话连篇。

由于观点和选材被命题严格限制,或者由于对所选素材缺乏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因此,学生作文时不是束手缚脚,言而无物,便是蜻蜓点水,言不及义。下面举一个“好”的例子来作些简短的分析。

我总认为: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不虚伪的,所不同的只是虚伪的程度而已。不知是从什么时候起,童年时的那份纯真已离我而去,随之而来的却是虚伪。如对我认识的一个人(此句有语病,引者注),明明这件事她做得不好,我却会碍于我们之间的情面而硬是说:“这件事她做得多么好!”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好在我严于自剖,勇于改正错误,所以我也有不少知心朋友。虽然如此,虚伪,它还是或多或少淹没了真正的自我。以后,我一定要努力改掉,寻回我失去的那份纯真,以获得更多的朋友。

这段话抄自《语文月刊》1995年第5期总158期“习作园地”郭丹珍的《虚伪·骄傲·勤奋——说说我自己》。全文五段,结构是总分总式;中间三个分论点,布局是并列式。所摘是第二段,即第一个分论点,说“虚伪”。文末有荐评:“……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学生佳作。”这是一个言过其实的评语。只要稍一细心,就不难发现摘出来的这个分论点,空洞得几乎无物。所引段首一句,初看像是分论点,看完全段之后,才发现它不是分论点(第二句才是),只是一个又空又大的帽子而已。再总观全段,段中所写的“虚伪淹没了自我”,例证实在太少,而至于后来“努力改掉,寻回纯真”之语,找遍全段以至全文,也看不到究竟怎样“改”,哪里“寻”的实际内容。这些内容恰恰是该文最具说服力的,竟然避而不谈了!对“严于自剖”,也只是轻描淡写一笔而已。这样以说教代行动,以口号代真情,叫人如何认识“我自己”?“说虚伪”的分论点,接近一只空壳。这类作文(不单指以上所引的“说虚伪”)只涉及一种超然的人生态度,未显示对生活较深层次的感知和思辨,光有中心突出于前,而无论据陈述于后,可以说是隔靴搔痒,理不服人。还有更严重的,甚至脱离思想实际,无的放矢,空发感叹,滥发议论,无一可龋有熟练的写作技巧,却无“生活暗示给他的一种思想”,只好“避己之短,扬己之长”,在形式上下功夫,在技巧里转陀螺,做一篇漂亮的文字游戏。这是作文内容言不由心的原因之三。这类作文,空话连篇。

作文内容范文篇2

作文是个大课题。在听、说、读、写四项基本能力中,我认为写的能力运用最难。它要求学生读万卷书,还须行万里路,更须具备心理稳定的素质。我无意对此作全面的分析,况且各类语文期刊、专著已论述极丰。我只想联系学生的课堂作文,找出学生作文选择心不由己和作文内容言不由心的原因。

先说学生作文选择心不由己。

巴金早晨起来就写作,闻一多却让灯光漂白了四壁,这只是说作家的写作习惯。写作习惯却严重地制约了写作机智。学生不是作家,学生也有自己的学习习惯。比如有些学生爱早晨读书,晚上做题目;有些学生却爱早晨做题目,晚上读书。这就说明学生也有学习习惯。

这种习惯是他们在寻找最佳学习时机中自然形成的。学生课堂作文却不能按照自己的学习习惯,自由选择作文的时机。有时甚至刚上完一堂数学课,一道难解的几何题还在头脑中盘旋,而语文老师走进来,半截粉笔在黑板上一挥,写下一个作文题来,限在九十分钟——甚至四十五分钟内完成,这时的写作心理就不卫生了,其结果必然影响作文效果,难以进入作文的角色,有时还可能诱发“厌倦作文”的情绪。

《普通心理学》用“疲劳曲线”揭示了人体的奥秘,一个人一天之中,神经有时处在兴奋状态,有时处在抑制状态。处在兴奋期,工作学习的效率最高,处在抑制期,学习工作的效率最低。兴奋与抑制总是曲线循环,周而复始。我们把学生课堂作文时精神状态也作个简单的分析。学生的学习时间可分做早晨、上午、中午、下午、晚上五个阶段,根据“疲劳曲线”显示,在课堂作文时,神经处在兴奋区的人,约占全班人数五分之三。但学生是一个群体,长期过着共同的学习生活,其兴奋周期也容易接近,因此,课堂作文时,处在兴奋区的人可能多于五分之三,也可能少于这个比例。现在假设处在兴奋区的人数占作文人数的二分之一,另一半人数还处在抑制区。如果将处于“疲劳曲线”上不同点的两种学生放在一起,同时进行一次作文竞赛的话,同样的文题,平时同样的写作水平,处在兴奋区的那一半人的作文成绩必然优于处在抑制区的那一半人的作文成绩。那些处在抑制区的人当然想在自己神经兴奋期来写了,然而,教师站在讲台前,是不受“疲劳曲线”的影响的,专等作文交齐,容不得学生自己选择作文的时机。这是作文选择心不由己的原因之一。课堂作文,无一不是命题作文。虽然有些命题是给材料作文,但这种给材料作文,是绳索上的活扣,越拉越死,最束缚作文者的观点和选材了。一个命题,就是一个圈子,把学生固定在一个圈子里作文,比“戴着镣铐跳舞”(闻一多语)更加艰难。因为“镣铐”锁住的只是诗歌的形式,“圈子”圈住的却是作文的内容。作文命题和写作过程,有着极不和谐的一面。写作的过程,就是把已学过的语、修、逻、文知识综合运用到某种具体的载体中去,这个载体又是作者的社会实践或生活阅历与自己的思想观点、情感因素的复杂组合。其中,知识、实践阅历、思想情感三个要素缺一不可。一个作文的命题,很显然是对这三个要素作出严格的要求和限制。对知识的要求,具有科学性,也是公平的。因为命题的难度,总是根据学生获得知识的程度来确定的,而做同一命题文章的人,又都是学历相等的同学。对实践阅历和思想情感作出限制,就不公平,一个班(考试时往往还是一个区、盛国)几十号人,虽然学历相等,年龄相仿,但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环境、性格特征以及社会教养不同,他们的社会实践,生活阅历,思想观点,情感基因等,也决不可能相同。一个命题,就强将这些非智力因素不同的学生拉进了同一个圈子里来作文,有一部分人就会得心应手,而另一部分人就苦不堪言。即使苦不堪言,也不敢不按命题的要求来写,这是作文选择心不由己的原因之二。

学生的作文,一般都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教师的指导,一方面传授了写作技巧,是学生获得写作知识的最佳时机,另一方面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唤醒积聚在学生头脑中的各种素材,使他们迅速地进入作文状态。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写的能力的提高,但客观上也制约了学生在选材和构想方面的尽情发挥,有远功而无近利。教师的指导,总是要比学生的实际能力高一级,意在“取法乎上,得之于中”。学生往往会把教师的“高指导”理解成高要求,照老师的意图写,力不从心;不照老师的意图写,又怕离题,不合要求,思维就在老师的暗示圈里僵持着,老半天也醒悟不过来。临近交稿,只好东拼西凑,画虎不成反类犬了。教师又不可能不指导。若不讲,从远处看,那些审题立意,谋篇布局,神形聚散,人事合一,理论相彰之类的作文知识和那些以小见大,烘云托月,删繁就简,叙议结合,扣人心弦之类的写作技巧,学生从何处获得,又何时领悟呢?从近处看,只有一个光杆题目,学生又会觉得徒手抓刺猬,不知何处下手,两眼瞪着黑板,一筹莫展,最终还得请教老师,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任务。这是作文选择心不由己的原因之三。

课堂作文,是自有教育以来逐步形成的一种老套路。用它,已培育了无数的文章好手。可见,这种套路,老则老矣,生命力却极强盛。虽然许多教师同情学生的这种作文处境,常有自由作文,课外作文,周记作文,假日作文,无限制课内作文等形式的花样翻新,让学生暂时摆脱一下课堂作文的困境,吸一口自由创作的新空气,但是,命题作文的形式,并不因为老师的同情就终止。在考卷的尾题如法定一般属于命题作文且分值诱人的教育现实中,教师必定恪守陈规,使它长期延续并光大下去。作文选择心不由己,是教学改革的春风吹不到的“玉门关”。

再说学生的作文内容言不由心。

教师在审阅作文时,对立意好的文章便格外垂青。学生从作文知识中也得知立意的重要意义。但是老师眼中的立意和学生笔下的立意往往有些差异,前者侧重主题的统帅作用,后者侧重主题的政治意义。学生看清题目之后,就“意在笔先”,决定提炼一个什么样的主题了。主题的确立,只有一条途径可走,说:“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高尔基也曾经说过:“主题是从作者的经验中产生,由生活暗示给他的一种思想。”这就有力地证明了社会实践是主题来源的唯一途径。学生在根据命题暗示而提炼主题时,有两种可能:一种,提炼出来的主题是对社会实践的理性认识后的结果;另一种,提炼出来的主题不是对社会实践的理性认识的结果。前者叫做主题明确,后者叫做主题模糊。主题模糊的人,本来就把生活和认识分了家,因此,他在行文过程中,对题材就无所谓“驯,无所谓不“驯,只凭主观推测,把母猪写成了大象,还自以为想像大胆。这类产品,无论怎样精雕细刻,也只能立于“伪劣”之列。例如,有个高一学生写“我的父亲”这个文题时,把父子关系写得似亲非故,似友亦敌,叫人啼笑皆非。后来我才得知他从小没了父亲,从未受过父爱与父教,通篇题材都是根据“严父慈母”这个词“想”出来的。他认为父“严”必定和母“慈”相对,母亲的慈爱与宽容必定和父亲的冷漠与严肃相对,但自己与父亲毕竟血脉相连,父子的感情也应是天生的,和朋友那种后天性的友情有区别。从这种认识出发造材料,哪能不令人啼笑皆非?主题明确的人,作文又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照着自己的社会实践和对社会实践的理性认识去写,好的作文都是出自这些人之手;另一种是放弃“生活暗示给他的思想”不用,偏要写些对社会实践缺乏理性认识的东西,这类作文也往往掩盖不了捏造题材的假相。例如,有一篇“我的理想”(高三作文),一个学生写道:“我将来一定能够征服太空。”我知道这个学生的理想并不想做太空飞行员,他成绩平常,只想考个技校,学一门实用技术,做个普通劳动者。但作文中,却写了一件和自己的实际理想毫无关联的事件,也将实践和认识分了家。结果形式虽华丽,“理想”却如太空人一样缥缈超脱,找不到“我”了。其实,做个普通劳动者的理想并不差,后来我问他为何不实写,他说,怕立意平淡,没多大意思。一个“怕”字,就道出了写假的缘由,也表明了学生对“立意”的曲解。或因没有生活和对生活的感知,矫情做作,或求立意深远,不表真情,是作文内容言不由心的原因之一。这类作文,假话连篇。

文题摆在面前,主题含在心中,材料还要到记忆的仓库中去寻找、选择。穷家还有三担家什,一个仓库可供选择的材料又何止“三担”?究竟选些什么材料放到文章中去才好呢?总不可能把所有的凡能为中心服务的材料都写进去吧?同类题材的再选中,学生决定取舍的因素很多,主要是价值取向因素和信心因素。学生对题材的价值的认识往往受到语文课的德育教育的影响,认为好的主题,就是要好的材料来表现,好的材料才能载现好的主题,产生诸如此类的肤浅认识。究竟什么材料是好材料,却不能从范例中获得启发,只从题材的表层意义去推断,黄金要比木头贵重,列宁咳嗽一声,比班长说一箩筐还有威力。这就是学生作文时选材的价值取向。从这种价值观出发,作文者在选材时,往往“登泰山而小鲁”,见磐石而不见金沙。写入作文中,便非部级大事不举,非伟大名人的言论不引,一心用这种大套子做成的气球,把主题高飞到天上去,还自以为中心明确,材料典型,说服力强大。比如,我让高三同学写了一篇关于捐助“希望工程”的“爱的奉献”的命题作文。写这个文题,本来可以把同学们捐赠钱物的具体事迹写一写,把自己对此活动的认识表一表,凭借高三的写作功底,完全可以写出一篇感人的作文来。可是,多数学生写的却是从报纸、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中了解到的事例,并加上评论:“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这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题材之大,引用之多,大出我的所料。这种价值取向偏差太大,偏离了自己的生活和体验,妄求有得,其实是失。学生在选材时,还存在着有没有自信心的问题。从中学所学的范文来看,主题有大小之分,题材也有大小之分,一般说,多大的题材,就表现多大的主题,要表现大的主题,就要把选材的品位提高,只有把握好了尺度,小题材才可以表现大主题。学生在作文中,对大的题材较有信心,对小的题材普遍缺乏信心。虽然以小见大的方式,课堂上讲过不少的例子和理论,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生却生怕把握不装斜的尺码,流于庸俗,载不住主题,得不到高分。这不仅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而且对小的题材也缺乏信心。与其没有信心冒险运用同样没有信心的小材料来“见大”中心,不如写那些自己虽不熟知却有典型意义又保险值高的大材料来“放大”中心。学生出于这样的价值取向和信心不足两种原因,作文中,便尽写些大事件,大人物,大道理,而对这些大事件的背景,大人物的思想,大道理的内涵又缺乏应有的了解和分析,夸夸其谈,惑人耳目,是作文内容言不由心的原因之二。这类作文,大话连篇。

由于观点和选材被命题严格限制,或者由于对所选素材缺乏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因此,学生作文时不是束手缚脚,言而无物,便是蜻蜓点水,言不及义。下面举一个“好”的例子来作些简短的分析。

我总认为: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不虚伪的,所不同的只是虚伪的程度而已。不知是从什么时候起,童年时的那份纯真已离我而去,随之而来的却是虚伪。如对我认识的一个人(此句有语病,引者注),明明这件事她做得不好,我却会碍于我们之间的情面而硬是说:“这件事她做得多么好!”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好在我严于自剖,勇于改正错误,所以我也有不少知心朋友。虽然如此,虚伪,它还是或多或少淹没了真正的自我。以后,我一定要努力改掉,寻回我失去的那份纯真,以获得更多的朋友。

这段话抄自《语文月刊》1995年第5期总158期“习作园地”郭丹珍的《虚伪·骄傲·勤奋——说说我自己》。全文五段,结构是总分总式;中间三个分论点,布局是并列式。所摘是第二段,即第一个分论点,说“虚伪”。文末有荐评:“……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学生佳作。”这是一个言过其实的评语。只要稍一细心,就不难发现摘出来的这个分论点,空洞得几乎无物。所引段首一句,初看像是分论点,看完全段之后,才发现它不是分论点(第二句才是),只是一个又空又大的帽子而已。再总观全段,段中所写的“虚伪淹没了自我”,例证实在太少,而至于后来“努力改掉,寻回纯真”之语,找遍全段以至全文,也看不到究竟怎样“改”,哪里“寻”的实际内容。这些内容恰恰是该文最具说服力的,竟然避而不谈了!对“严于自剖”,也只是轻描淡写一笔而已。这样以说教代行动,以口号代真情,叫人如何认识“我自己”?“说虚伪”的分论点,接近一只空壳。这类作文(不单指以上所引的“说虚伪”)只涉及一种超然的人生态度,未显示对生活较深层次的感知和思辨,光有中心突出于前,而无论据陈述于后,可以说是隔靴搔痒,理不服人。还有更严重的,甚至脱离思想实际,无的放矢,空发感叹,滥发议论,无一可龋有熟练的写作技巧,却无“生活暗示给他的一种思想”,只好“避己之短,扬己之长”,在形式上下功夫,在技巧里转陀螺,做一篇漂亮的文字游戏。这是作文内容言不由心的原因之三。这类作文,空话连篇。

作文内容范文篇3

作文是个大课题。在听、说、读、写四项基本能力中,我认为写的能力运用最难。它要求学生读万卷书,还须行万里路,更须具备心理稳定的素质。我无意对此作全面的分析,况且各类语文期刊、专著已论述极丰。我只想联系学生的课堂作文,找出学生作文选择心不由己和作文内容言不由心的原因。

先说学生作文选择心不由己。

巴金早晨起来就写作,闻一多却让灯光漂白了四壁,这只是说作家的写作习惯。写作习惯却严重地制约了写作机智。学生不是作家,学生也有自己的学习习惯。比如有些学生爱早晨读书,晚上做题目;有些学生却爱早晨做题目,晚上读书。这就说明学生也有学习习惯。

这种习惯是他们在寻找最佳学习时机中自然形成的。学生课堂作文却不能按照自己的学习习惯,自由选择作文的时机。有时甚至刚上完一堂数学课,一道难解的几何题还在头脑中盘旋,而语文老师走进来,半截粉笔在黑板上一挥,写下一个作文题来,限在九十分钟——甚至四十五分钟内完成,这时的写作心理就不卫生了,其结果必然影响作文效果,难以进入作文的角色,有时还可能诱发“厌倦作文”的情绪。

《普通心理学》用“疲劳曲线”揭示了人体的奥秘,一个人一天之中,神经有时处在兴奋状态,有时处在抑制状态。处在兴奋期,工作学习的效率最高,处在抑制期,学习工作的效率最低。兴奋与抑制总是曲线循环,周而复始。我们把学生课堂作文时精神状态也作个简单的分析。学生的学习时间可分做早晨、上午、中午、下午、晚上五个阶段,根据“疲劳曲线”显示,在课堂作文时,神经处在兴奋区的人,约占全班人数五分之三。但学生是一个群体,长期过着共同的学习生活,其兴奋周期也容易接近,因此,课堂作文时,处在兴奋区的人可能多于五分之三,也可能少于这个比例。现在假设处在兴奋区的人数占作文人数的二分之一,另一半人数还处在抑制区。如果将处于“疲劳曲线”上不同点的两种学生放在一起,同时进行一次作文竞赛的话,同样的文题,平时同样的写作水平,处在兴奋区的那一半人的作文成绩必然优于处在抑制区的那一半人的作文成绩。那些处在抑制区的人当然想在自己神经兴奋期来写了,然而,教师站在讲台前,是不受“疲劳曲线”的影响的,专等作文交齐,容不得学生自己选择作文的时机。这是作文选择心不由己的原因之一。课堂作文,无一不是命题作文。虽然有些命题是给材料作文,但这种给材料作文,是绳索上的活扣,越拉越死,最束缚作文者的观点和选材了。一个命题,就是一个圈子,把学生固定在一个圈子里作文,比“戴着镣铐跳舞”(闻一多语)更加艰难。因为“镣铐”锁住的只是诗歌的形式,“圈子”圈住的却是作文的内容。作文命题和写作过程,有着极不和谐的一面。写作的过程,就是把已学过的语、修、逻、文知识综合运用到某种具体的载体中去,这个载体又是作者的社会实践或生活阅历与自己的思想观点、情感因素的复杂组合。其中,知识、实践阅历、思想情感三个要素缺一不可。一个作文的命题,很显然是对这三个要素作出严格的要求和限制。对知识的要求,具有科学性,也是公平的。因为命题的难度,总是根据学生获得知识的程度来确定的,而做同一命题文章的人,又都是学历相等的同学。对实践阅历和思想情感作出限制,就不公平,一个班(考试时往往还是一个区、盛国)几十号人,虽然学历相等,年龄相仿,但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环境、性格特征以及社会教养不同,他们的社会实践,生活阅历,思想观点,情感基因等,也决不可能相同。一个命题,就强将这些非智力因素不同的学生拉进了同一个圈子里来作文,有一部分人就会得心应手,而另一部分人就苦不堪言。即使苦不堪言,也不敢不按命题的要求来写,这是作文选择心不由己的原因之二。

学生的作文,一般都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教师的指导,一方面传授了写作技巧,是学生获得写作知识的最佳时机,另一方面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唤醒积聚在学生头脑中的各种素材,使他们迅速地进入作文状态。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写的能力的提高,但客观上也制约了学生在选材和构想方面的尽情发挥,有远功而无近利。教师的指导,总是要比学生的实际能力高一级,意在“取法乎上,得之于中”。学生往往会把教师的“高指导”理解成高要求,照老师的意图写,力不从心;不照老师的意图写,又怕离题,不合要求,思维就在老师的暗示圈里僵持着,老半天也醒悟不过来。临近交稿,只好东拼西凑,画虎不成反类犬了。教师又不可能不指导。若不讲,从远处看,那些审题立意,谋篇布局,神形聚散,人事合一,理论相彰之类的作文知识和那些以小见大,烘云托月,删繁就简,叙议结合,扣人心弦之类的写作技巧,学生从何处获得,又何时领悟呢?从近处看,只有一个光杆题目,学生又会觉得徒手抓刺猬,不知何处下手,两眼瞪着黑板,一筹莫展,最终还得请教老师,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任务。这是作文选择心不由己的原因之三。

课堂作文,是自有教育以来逐步形成的一种老套路。用它,已培育了无数的文章好手。可见,这种套路,老则老矣,生命力却极强盛。虽然许多教师同情学生的这种作文处境,常有自由作文,课外作文,周记作文,假日作文,无限制课内作文等形式的花样翻新,让学生暂时摆脱一下课堂作文的困境,吸一口自由创作的新空气,但是,命题作文的形式,并不因为老师的同情就终止。在考卷的尾题如法定一般属于命题作文且分值诱人的教育现实中,教师必定恪守陈规,使它长期延续并光大下去。作文选择心不由己,是教学改革的春风吹不到的“玉门关”。

再说学生的作文内容言不由心。

教师在审阅作文时,对立意好的文章便格外垂青。学生从作文知识中也得知立意的重要意义。但是老师眼中的立意和学生笔下的立意往往有些差异,前者侧重主题的统帅作用,后者侧重主题的政治意义。学生看清题目之后,就“意在笔先”,决定提炼一个什么样的主题了。主题的确立,只有一条途径可走,说:“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高尔基也曾经说过:“主题是从作者的经验中产生,由生活暗示给他的一种思想。”这就有力地证明了社会实践是主题来源的唯一途径。学生在根据命题暗示而提炼主题时,有两种可能:一种,提炼出来的主题是对社会实践的理性认识后的结果;另一种,提炼出来的主题不是对社会实践的理性认识的结果。前者叫做主题明确,后者叫做主题模糊。主题模糊的人,本来就把生活和认识分了家,因此,他在行文过程中,对题材就无所谓“驯,无所谓不“驯,只凭主观推测,把母猪写成了大象,还自以为想像大胆。这类产品,无论怎样精雕细刻,也只能立于“伪劣”之列。例如,有个高一学生写“我的父亲”这个文题时,把父子关系写得似亲非故,似友亦敌,叫人啼笑皆非。后来我才得知他从小没了父亲,从未受过父爱与父教,通篇题材都是根据“严父慈母”这个词“想”出来的。他认为父“严”必定和母“慈”相对,母亲的慈爱与宽容必定和父亲的冷漠与严肃相对,但自己与父亲毕竟血脉相连,父子的感情也应是天生的,和朋友那种后天性的友情有区别。从这种认识出发造材料,哪能不令人啼笑皆非?主题明确的人,作文又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照着自己的社会实践和对社会实践的理性认识去写,好的作文都是出自这些人之手;另一种是放弃“生活暗示给他的思想”不用,偏要写些对社会实践缺乏理性认识的东西,这类作文也往往掩盖不了捏造题材的假相。例如,有一篇“我的理想”(高三作文),一个学生写道:“我将来一定能够征服太空。”我知道这个学生的理想并不想做太空飞行员,他成绩平常,只想考个技校,学一门实用技术,做个普通劳动者。但作文中,却写了一件和自己的实际理想毫无关联的事件,也将实践和认识分了家。结果形式虽华丽,“理想”却如太空人一样缥缈超脱,找不到“我”了。其实,做个普通劳动者的理想并不差,后来我问他为何不实写,他说,怕立意平淡,没多大意思。一个“怕”字,就道出了写假的缘由,也表明了学生对“立意”的曲解。或因没有生活和对生活的感知,矫情做作,或求立意深远,不表真情,是作文内容言不由心的原因之一。这类作文,假话连篇。

文题摆在面前,主题含在心中,材料还要到记忆的仓库中去寻找、选择。穷家还有三担家什,一个仓库可供选择的材料又何止“三担”?究竟选些什么材料放到文章中去才好呢?总不可能把所有的凡能为中心服务的材料都写进去吧?同类题材的再选中,学生决定取舍的因素很多,主要是价值取向因素和信心因素。学生对题材的价值的认识往往受到语文课的德育教育的影响,认为好的主题,就是要好的材料来表现,好的材料才能载现好的主题,产生诸如此类的肤浅认识。究竟什么材料是好材料,却不能从范例中获得启发,只从题材的表层意义去推断,黄金要比木头贵重,列宁咳嗽一声,比班长说一箩筐还有威力。这就是学生作文时选材的价值取向。从这种价值观出发,作文者在选材时,往往“登泰山而小鲁”,见磐石而不见金沙。写入作文中,便非部级大事不举,非伟大名人的言论不引,一心用这种大套子做成的气球,把主题高飞到天上去,还自以为中心明确,材料典型,说服力强大。比如,我让高三同学写了一篇关于捐助“希望工程”的“爱的奉献”的命题作文。写这个文题,本来可以把同学们捐赠钱物的具体事迹写一写,把自己对此活动的认识表一表,凭借高三的写作功底,完全可以写出一篇感人的作文来。可是,多数学生写的却是从报纸、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中了解到的事例,并加上评论:“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这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题材之大,引用之多,大出我的所料。这种价值取向偏差太大,偏离了自己的生活和体验,妄求有得,其实是失。学生在选材时,还存在着有没有自信心的问题。从中学所学的范文来看,主题有大小之分,题材也有大小之分,一般说,多大的题材,就表现多大的主题,要表现大的主题,就要把选材的品位提高,只有把握好了尺度,小题材才可以表现大主题。学生在作文中,对大的题材较有信心,对小的题材普遍缺乏信心。虽然以小见大的方式,课堂上讲过不少的例子和理论,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生却生怕把握不装斜的尺码,流于庸俗,载不住主题,得不到高分。这不仅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而且对小的题材也缺乏信心。与其没有信心冒险运用同样没有信心的小材料来“见大”中心,不如写那些自己虽不熟知却有典型意义又保险值高的大材料来“放大”中心。学生出于这样的价值取向和信心不足两种原因,作文中,便尽写些大事件,大人物,大道理,而对这些大事件的背景,大人物的思想,大道理的内涵又缺乏应有的了解和分析,夸夸其谈,惑人耳目,是作文内容言不由心的原因之二。这类作文,大话连篇。

由于观点和选材被命题严格限制,或者由于对所选素材缺乏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因此,学生作文时不是束手缚脚,言而无物,便是蜻蜓点水,言不及义。下面举一个“好”的例子来作些简短的分析。

我总认为: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不虚伪的,所不同的只是虚伪的程度而已。不知是从什么时候起,童年时的那份纯真已离我而去,随之而来的却是虚伪。如对我认识的一个人(此句有语病,引者注),明明这件事她做得不好,我却会碍于我们之间的情面而硬是说:“这件事她做得多么好!”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好在我严于自剖,勇于改正错误,所以我也有不少知心朋友。虽然如此,虚伪,它还是或多或少淹没了真正的自我。以后,我一定要努力改掉,寻回我失去的那份纯真,以获得更多的朋友。

这段话抄自《语文月刊》1995年第5期总158期“习作园地”郭丹珍的《虚伪·骄傲·勤奋——说说我自己》。全文五段,结构是总分总式;中间三个分论点,布局是并列式。所摘是第二段,即第一个分论点,说“虚伪”。文末有荐评:“……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学生佳作。”这是一个言过其实的评语。只要稍一细心,就不难发现摘出来的这个分论点,空洞得几乎无物。所引段首一句,初看像是分论点,看完全段之后,才发现它不是分论点(第二句才是),只是一个又空又大的帽子而已。再总观全段,段中所写的“虚伪淹没了自我”,例证实在太少,而至于后来“努力改掉,寻回纯真”之语,找遍全段以至全文,也看不到究竟怎样“改”,哪里“寻”的实际内容。这些内容恰恰是该文最具说服力的,竟然避而不谈了!对“严于自剖”,也只是轻描淡写一笔而已。这样以说教代行动,以口号代真情,叫人如何认识“我自己”?“说虚伪”的分论点,接近一只空壳。这类作文(不单指以上所引的“说虚伪”)只涉及一种超然的人生态度,未显示对生活较深层次的感知和思辨,光有中心突出于前,而无论据陈述于后,可以说是隔靴搔痒,理不服人。还有更严重的,甚至脱离思想实际,无的放矢,空发感叹,滥发议论,无一可龋有熟练的写作技巧,却无“生活暗示给他的一种思想”,只好“避己之短,扬己之长”,在形式上下功夫,在技巧里转陀螺,做一篇漂亮的文字游戏。这是作文内容言不由心的原因之三。这类作文,空话连篇。

作文内容范文篇4

九年义务教育教材语文课本从第六册起,除了在基础训练中安排作文外,还在课文后面安排了“练笔”,如第六册就安排了五次练笔。由于它是一种新的作文训练形式,为了提高训练效率,有必要弄清其特点、作用乃至教学方法。现以第六册中的“练笔”为例,初步探讨如下:一、“练笔”的特点和作用“练笔”,安排在课文之后,体现了读与写的直接结合。在写法上,以仿写为主。既仿内容,也仿写法,可以把课文中学到的写作方法直接迁移到“练笔”的实践上来。如我爱故乡的杨梅》,“练笔”安排的是写一种水果,和课文内容相对应;在写法上,要求写出它的样子、颜色、味道,同课文的写法也相对应。根据心理学迁移原理,相似点越多,越容易实现迁移。因此,这类“练笔”,较容易使学生把从课文中学到的写作方法应用到练习上来。“练笔”的作用有四:(1)弥补基础训练中作文训练量的不足。统编教材中每学期安排8次作文,实践证明是不够的;“练笔”的设置,使作文训练量增加50%以上。(2)加深对课文写作方法的理解。“练笔”安排在课文后面,在让学生理解了课文是怎样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内容之后,通过仿写实践,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写作方法的理解,从而提高阅读能力。(3)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练笔”次数的增加,使观察的对象多样化,这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4)多进行片断练习,为基础训练中的作文做好铺垫。“练笔”同基础训练中的作文比较,从要求来看,两者的要求一致。如第四组课文中的两次习作(一是“练笔”写水果,二是作文写校园活动),都要求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从写作范围来看,一是状物,二是记事。从与课文的联系来看,“练笔”内容、写法、与课文内容、写法更密切,可以直接仿写,因而难度小些,而基础训练中的作文则和课文直接联系较少。如第二组基础训练中的作文是记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和本组课文没有内容上的直接联系,习作时只能间接模仿,因此难度大些。大多相似,模仿容易;不尽相似,仿作较难。先易后难,能促进迁移能力的初步形式。二、“练笔”的教学方法1.从读悟写阅读教学要不折不扣地贯彻教学大纲指出的“指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正确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提高认识,受到教育,教师还要指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特别是安排“练笔”的课文,更要走完后半段,即从思想内容回到语言文字,做到从读悟写,把练笔建立在理解、吸收、积累上。如教学《我爱故乡的杨梅》,在逐段理解课文内容后,要指导学生回头看作者是怎样写杨梅果的样子、颜色、味道等特点的,并注意通过板书揭示写作方法:样子圆遍身生刺几乎是黑的(先……随后……最后……,品尝所见)味道未熟透又酸又甜熟透甜津津甜中带酸(品尝感觉)回头看表达,学生的注意力放在学习表达上,而不是放在对内容的理解上,这有利于把读中学到的写作知识迁移到“练笔”上来。2.从扶到放(1)扶。先摆出一种水果,让学生当场观察、练笔。老师当堂巡视,发现典型,然后讲评。采用对比讲评法,先讲评一个好的片断,评好在哪里?是怎样写出样子、颜色、味道方面的特点的?再讲评一个差的片断:差在哪里?要怎样帮助修改?以上的扶,是扶中有放,放中有扶,把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结合在一起。(2)放。课后练笔,让学生在课后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水果来写,然后带到班上在小组中交流,把写得好的作文贴在学习园地上。必须指出的是,基础训练中的作文安排有专门的训练时间,而“练笔”则没有,一般是阅读教学过程中进行,因此,要提高“练笔”的效率,必须科学安排阅读教学过程,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保证腾出时间安排练笔。否则,“练笔”会由于没有时间保证走过场。

作文内容范文篇5

观察现实生活,激发相关想象

无论哪一类想象作文都脱离不开现实,离开现实的想象是空洞的。例如童话式想象作文,它是根据小学生喜爱动物的特点,用动物代替人类的形象来表达他们对世界的认识。这类作文实际上是对现实的再现。

小学六年制第九册《积累·运用七》的作文练习中让学生围绕“未来——”进行想象,写一篇习作。这一类写未来生活的想象作文对学生而言更有难度。未来是什么样的,学生除了接触到一些科幻片、科幻小说以外,其他的就十分抽象,不知写什么好。其实这些想象都与我们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可引导学生勤观察,例如现在的房屋,一旦完工,它便固定下来,设想一下,未来的建筑由一个个组装件构成,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组合,这样既适合不同人的需求,又便于搬迁、移动。当看到学校操场只有一处,它的空间过于狭小,能不能想象未来会同时拥有地下或空中操场,用升降机来回启用……这些现实中人们追求的更加便捷、完美的东西,都可以大胆想象它的样子、形状、功能,那么展现在学生面前的空间该有多大呀!

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再造想象

课文是学生写作的范例,充分利用课文资源,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练习改写、续写、扩写等想象性作文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再造想象途径。

例如《凡卡》一文,当凡卡满怀希望地把信寄出去后,爷爷能收到吗?爷爷在乡下会怎样想念凡卡?小凡卡后来的命运又会如何?让学生去想象,续写出符合事情发展的故事,这样既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激活了学生想象的火花。

另外,还可以根据文中的插图进行补充或扩写。《我的战友》一文的插图是在烈火中的形象,被烈火烧身时的巨大痛苦都是通过“我”的心理活动侧面描写的,那么的心理感受会怎样,可引导学生观察他的神态、动作进行想象。

作文内容范文篇6

关键词:层递式教学法;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作文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综合运用能力,在创作中展现学生的个性特点,促进其全面发展。因此,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应该充分发挥其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双重特点,以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为依据,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在教育体制改革当中,初中语文教师也应该转变教学理念与方法,消除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帮助学生掌握作文写作技巧的同时,激发其创造力与想象力。层递式教学法是一种循序渐进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先进教学方法,在引导学生整合素材、理解写作要求的同时,对作文论点进行细致划分,增强作文内容之间的衔接性。在实际教学工作当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制订针对性层递式教学法应用方案。

一、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

首先,初中生的作文基础普遍较差。很多学生的语言网络化严重,在作文中会使用大量的网络用语,导致作文的创新性较差。缺乏一定的素材积累,在作文中反复出现同样的内容。其次,教师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认为只要帮助学生提升作文成绩就万事大吉了,缺乏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这会导致学生的思维僵化,作文内容与思想情感千篇一律。最后,教师未重视学生观察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很难在作文中体现自己的真情实感,纵使有了较多的素材积累,也不会运用自己的逻辑进行有效整合。

二、层递式教学法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日常积累。作文水平的提升是一个持续且漫长的过程,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运用层递式教学法时,应该引导学生对作文素材的积累,为提升写作能力奠定基础。缺乏写作素材的积累,学生在表达观点与思想时就会遇到阻碍,导致作文内容空洞乏味。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加强课外阅读,并在阅读中摘录好词佳句。比如,教师可以在教室内部设置阅读角,为学生选择符合其年龄特点的文学著作和学生的优秀范文,供学生借阅和学习。在课外学习当中,教师还应该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按照学生的兴趣点为其推荐书籍,以增强其自主阅读的积极性[1]。鼓励学生写读书笔记,在不断的积累中获得丰富的素材,为写作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二)布置任务。合理的作文任务能够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其体会到创作带来的乐趣,提升语文作文教学水平。日记、周记和读书笔记等,是作文教学中常用的几种训练方式。在引导学生完成作文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为写作创设合理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教师可以让学生针对身边的见闻每周写一篇周记,并在作文课堂中交流沟通。在作文训练课当中,还应该引导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写作要点,并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帮助学生找到自身的不足之处。(三)模仿训练。任何一位伟大的作家在写作初期都离不开对他人的模仿,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运用层递式教学法,也应该鼓励学生的模仿训练,以掌握丰富的写作技巧,逐渐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为了体现层递式教学法的优势,应该让学生从简单的句式模仿开展,逐渐拓展到整篇文章的模仿[2]。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对文章的结构层次、思想情感表达方式进行深入剖析,增强学生模仿训练的针对性。也可以针对修辞手法和结构形式进行模仿,以帮助学生掌握丰富的技巧。(四)创新写作。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拓展思维,对于写作内容和形式进行大胆创新,防止出现千篇一律的问题。首先,应该引导学生深入观察周围事物,加强其逆向思维能力的锻炼,在独立思考中提出对事物的不同想法。其次,应该鼓励学生灵活运用句式[3]。在写作当中不一定要按照范文的结构形式,而是可以按照自己的逻辑思路完成写作内容。最后,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从不同角度看待事物,针对社会热点话题展开讨论,深入剖析作文素材,以增强其内容深度。

三、结语

在当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学生普遍存在基础较差的问题,不能通过具有逻辑性的表述而展现自己的创意想法,导致作文内容空洞乏味。教师的教学模式较为单一,也会降低学生的写作兴趣,出现千篇一律的问题。为此,应该将层递式教学法应用于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通过鼓励学生重视日常积累、合理布置写作任务、加强模仿训练和激发学生创造性等方式,逐步增强其作文水平,促进其综合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志刚.层递式教学模式在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摭探[J].成才之路,2019(3):41.

[2]曹二平.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层递式教学的实施[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1):97.

作文内容范文篇7

这个过程,也就是借助一个教材阅读的过程,采用恰当的方式把一系列读书方法归纳出来,并指导学生在实践中理解认识这些方法。

1.指导学生带着课后问题读书。“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提问能唤起注意,启迪思维,而课后提示中的思考题又是文章的重点,带着课后问题读书能更准确地理解课文内容。

2.指导学生按提出的要求读书。“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提出要求指导学生读书,“其义”就会更明白,学生还会学到读书的方法,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学生可以根据要求,边读边思,圈点勾画,分层理解,提出疑难。

3.指导学生展开想象后有感情地朗读。边读边思,这是我们常用的读书方法,在学生读书后,要指导他们展开合理的想象,以便更深刻地理解文意。

4.结合作文教学,指导学生读书。大纲指出:“作文教学和阅读教学密切配合。阅读教学是作文教学的基础。”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在阅读教学中,针对学生表达中存在的问题.指导读书,解决存在的问题,使学生学到一些写作方法。

5.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读书。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仔细品味,提高其鉴赏力,陶冶其情操,作为理解课文的突破口。

6.指导学生前后联系,整体感知地读书。指导学生读书要翻前看后,读后想前,上下联系,整体感知,全面理解课文的内容。

7.让学生进入情境后,再指导表情朗读。在授课时要多进行情境描绘,把学生带入一定的境界中,体会感情,再指导学生表情朗读,更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8.叙述画面内容后,再指导读书。首先让学生仔细地观察画面,可以用概括性的语言提示,再引导学生摆脱框框,发表议论,然后指导学生有顺序地看图和表达图意,最后图文对照理解课文。

二、学生习练,尝试自读

学生自读能力的提高,不能只依靠老师的指导,还必须让学生经常习练,尝试自读。习练的过程,也就是创设以上适应各种读书方法的学习情境,提供类似的课题或阅读材料,并给予适当的必要的点拨,让学生运用自己已经认识的读书方法尝试自读。

三、运用读法,形成能力

读书能力的形成,关键在于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自觉读书习惯。我是这样培养学生良好的自觉读书习惯的:

1.鼓励学生运用已掌握的读书方法多读课外读物。在读课外读物时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边读边思边勾点图画和批注,把一些好词语、好句子,还有一些好的写作方法,都积累在读书笔记本上。

作文内容范文篇8

怎样做好初中、高中两个学段的教学衔接工作呢?

一、温故知新,循序渐进

教师要熟悉初中教材,作好衔接的准备工作。现行初中新编教材系统介绍了拼音、文字、标点、词汇、语法和修辞等基础知识,还设置34个作文训练、9个听说训练和23个语文活动,内容全面,实用性强。每册附录里还专门介绍了各种主要文体的一般常识和阅读方法。高一教师应将初中教材的有关内容进行分类整理,结合高中一册教材分项列出对应的知识体系和训练序列,恰当安排衔接计划。例如高一册第一单元记叙文,在《写景状物的一般要求》中,强调了“抓住景物特征”、“注意观察点”和“须有明确的立意”。与此对应的内容,在初中一册《作文训练》中有《观察细致才能写得具体》的知识短文,并且指出随观察位置的不同,可分为“定点观察”、“动点观察”和“散点观察”。又在初二册的附录中有《课外练笔》,要求写观察记录,并提供例文,以作借鉴。这样把高、初中有关观察的知识集中在一起进行训练,衔接自然,温故知新,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二、着眼基础,融会贯通

在单元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作好基础知识的衔接。高中一册有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和散文单元,能与之对应衔接的有初二册的记叙文、散文,初三册的说明文,初四册的议论文。在单元教学中,要求学生结合初中相关单元的知识内容,了解每一种文体文章的特点和阅读的规律。在具体操作中,要在学生独立研读课文的基础上把握课文内容,分清文章层次,理清作者思路,明确中心意思,领会写作意图,评价内容和写法。由学生分析综合,归纳概括,经互相研讨,以谋求结论。教师根据情况,适时引导,教会方法,不把结论直接告诉学生,由学生自己下结论,如有不妥,教师纠正。例如高一册的议论文单元中,在《基础知识·把握观点和材料的关系》一文中,介绍论点和论据的知识就比初中教材深刻些。教学中结合初中四册《议论文的阅读》,可以在学生认真研读上述两篇文章之后,提出了一个口头作文练习:《谈谈议论文的论点》。首先师生根据短文列出要点,明确思路,理清层次,然后作口头作文。一位同学的口头作文如下:

论点是议论文的三要素之一,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一篇议论文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还可以提出几个分论点,用来补充和证明中心论点。议论文的论点必须是正确鲜明的,表述的文字必须简明、确切,在形式上应该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论点提出的方式有以下几种:用标题标明中心论点,在文章的开头提出中心论点,在文章末尾出现中心论点,在论述过程中提出中心论点,在文中没有集中明确的表述,要由读者自己用明确的语言把它概括出来。

这则口头作文要点突出,思路清楚,语言准确,赢得了全班同学的热烈掌声。从眼神、情绪上看出不少学生也能作出这样的回答。随后,学生自己提出一个课外作文题《谈谈议论文的论据》,以加深对这方面的认识。

事实证明,初中教材的一些基础知识,由于受年龄、知识水平等局限,学生未必完全明白,进入高中后要求学生回过头认真研读,居高临下,融会贯通,定有新的收获。强化思维训练,培养语文能力。在思维训练的过程中注意培养能力。分析、综合是思维的过程,概括是思维的基础,培养概括力又是语文能力的基矗在日常生活中的听说读写,说和写要有明确的中心,听和读要了解其说和写的意图,这种表明自己的观点,明确对方的意图,都必须概括。只有概括,才能见物知类,触类旁通,实现知识和技能的迁移。另外,在思维训练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培养思维品质。即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和敏捷性。比如对词语的深刻理解就要注意语境,离开语境理解词语,就是静止的、简单的、表层次的,注意语境的多方面因素,才能理解到词语是动态的、综合多种因素的、深层次的。在这样的分析、综合过程中,也就培养了思维品质,训练的能力也就有综合性。再如在阅读课文方面,初中只要求“感知”课文内容,即对课文有一个直接的反映,简单的认识;而高中则要求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也就是要占有课文所涉及到的知识,要变作者的认识为自己的认识,这就要求从整体上理解课文内容,并以此为基础分析课文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分析作者的思路及写作方法等。这种从“感知”课文内容到“把握”课文内容的训练过程,符合学生思维发展由经验型到理论型的轨迹。高中阶段的教学衔接工作做得好,这个转变就好,对教学就有利。高中阶段的“思考和练习”中的问答题,是学生最难掌握的,要想作出符合题意的答案来,必须要有较强的概括力。如果重视回答问题的思维过程训练,也是可以逐步培养的。首先进行分析,认准解题方向,根据要求提出答案的要点,对要点之间的关系作分析后,理清答案的思路,最后组织语句作出解答。这个答题过程的分解,培养了思维品质,训练了概括能力,提高了语文能力。公务员之家

作文内容范文篇9

一、认清小学作文教学的性质,把握小学作文教学的方向

小学作文教学的性质是什么呢?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原理告诉我们:任何一个事物,都有区别于其它事物的质的规定性,这个质的规定性就是事物的本质属性。因此,我们在研究小学作文教学的性质时,必须牢牢把握它的本质属性。要正确把握小学作文教学的本质属性,即小学作文教学的性质,我们必须弄清以下两个问题:

1.小学生作文的性质是什么?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中明确指出:“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显然,所谓“小学生作文”,是指小学生为提高自己的书面表达能力而完成的习作练笔,它与成人的写作有着本质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写作的目的不同。成人的写作,大都是“有所为而作”,其目的主要是为了有效地交流,这种交流往往是超越时空的。通过交流,达到传递信息,沟通思想的目的。这种交流,往往有着一定的社会价值。而小学生习作练笔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地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为他们今后走向社会进行有效地交流夯实基础。

第二,文章表达的要求不同。成人的科学论文是对某一学科领域科学规律的揭示,是对人类真理的探索和发现。在内容上,必须具有科学性、学术性和独创性的特点。在表达要求上,必须以丰富而翔实的材料为基础,以严密的逻辑论证为手段,把自己对科学规律的认识准确地表达出来。同样,成人的文学作品是对社会生活现实的客观反映。在创作时,作者必须以个人对生活的认识和感悟为基础,充分运用虚构和典型化等手段,对众多个别的、特殊的社会生活现象进行抽象概括和提炼,使所创作的文学作品,既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对小学生来说,由于受他们认识水平和表达能力的限制,他们的习作练笔,只要求将自己耳闻目睹或亲身经历的人和事、景和物如实地写下来就行了。

第三,评价的标准不同。我们在评价成人的科学著作或文艺作品时,要看是否适应科学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否具有科学价值,是否产生良好的社会反响,是否做到思想性和完美的表现形式的统一,等等。但是,我们在评价小学生的习作时,主要看《大纲》中规定达到的作文基本功是否已经过关。对小学六年级学生来说,主要看是否达到:字词运用准确,句子通顺连贯,有中心,有条理,内容真实具体,标点正确,字迹工整。显然,这个标准,对搞研究和创作的人来说是远远不够的。但对小学生来说,需要进行五、六年严而有格的训练才能逐步达到。明确这一点极为重要,它可以帮助我们克服目前小学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的小学生作文文学化和评价小学生作文“标准过高,评分过严”的不良倾向。

2.小学作文教学的性质是什么?

小学生习作练笔的活动,是一个特殊的认识活动。在这个认识活动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习作的内容是认识的客体。学生在习作活动中,需要借助语言文字这个重要的中介手段,在观察收集习作素材和进行习作构思时,需要有语言的参与,习作构思的结果更需要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根据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在人脑反映外部现实的生理——心理的机制中,语言担负着第二信号系统的职能。对刚刚上学的小学生来说,他们尚未掌握语言文字这一重要的认识工具。小学生习作活动中认识主体的这些特点,决定了主体尚不能独立地进行习作活动,必须有教师的引导,于是便形成了作文教学活动区别于一般认识活动的独特的“三维结构”(教师、学生、习作内容),这就引出了小学作文教学的性质问题。我认为,所谓“小学作文教学的性质”,是指教师指导学生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文字表达出来。显而易见,小学作文教学的过程,是教师“教”学生“练习”作文的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有机统一的过程。

为了正确把握小学作文教学的性质,我们在教学时,必须着力抓好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要充分发挥学生在习作练笔中的主体作用。在作文教学活动中,学生既是教师“教”的对象,更是习作练笔的主体。因此,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要走出“教师导,学生作”、“奉命作文”、“应试作文”的怪圈,充分发挥学生习作练笔时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可让学生围绕习作要求,通过自己的观察和积极思考,获取习作的素材;让学生通过尝试练笔,发现疑难之处,并做好质疑的准备;让学生通过尝试修改,领悟修改的方法,享受成功的欢乐,等等。可以说,能不能把全体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是衡量小学作文教学成败的关键。

第二,要有效地发挥教师在指导学生习作练笔中的主导作用。我们强调学生在习作练笔中的主体作用,是否可以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呢?恰恰相反,不能有效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就不可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是由小学生的认识特点决定的。要大面积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有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我认为,在作文教学中,衡量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是否有效,主要体现在:①能否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学生主动习作练笔的积极性,让所有学生喜欢练笔、乐意练笔;②能否针对学生积累、构思、修改中的共性问题进行有的放矢的指导,让学生实现由“不会练”到“会练”的飞跃;③能否根据班级学生在知识和智力方面存在的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第三,要努力实现作文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的动态平衡。小学作文教学过程的实质,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个体的认识过程和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教师“教”的动态过程和学生“学”的动态过程。努力实现两个动态过程的平衡,使这两个动态过程同步展开、同步发展,是提高作文教学效率的理想境界。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的动态过程,总是伴随着学生“学”的动态过程而发生、展开,并为学生“学”的动态过程服务的。而且,这种服务贯穿于作文教学的全过程:①在组织启动阶段,表现为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提出明确的习作目标,把学生的习作活动组织起来。②在具体的分类分层指导阶段,表现为及时了解学生习作中的疑难之处,捕捉前馈信息,并针对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学生在习作中遇到的共性和个性问题,及时调控“教”的程序,并给予多种形式的指导和点拨。③在总结评价阶段,表现为对学生的习作是否达到习作目标作出总结和评价。通过总结和评价,一是对没有达标或达标率较低的,采取个别辅导的形式组织补偿教学;二是尽量发掘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进行表扬和鼓励,激发学生习作的成就动机。

二、明确小学作文教学的任务,切实提高小学作文教学质量

我们在把握了作文教学方向的同时,还必须明确小学作文教学的任务,这是切实提高小学作文教学质量的关键。那么,小学作文教学的任务是什么呢?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中指出:“小学以学记叙文为主,也要学写常用的应用文。”“作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用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这为我们规定了小学作文教学的任务。具体地说,从文体方面看,主要学写记叙文和常用的应用文。从能力方面看,主要培养两种能力,即认识能力(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用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能力)。小学生作文是学生认识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为了进一步明确小学作文教学的任务,我们在作文教学时,必须把握以下三点:

第一,明确“小学以学写记叙文为主”的意义所在。我认为,《大纲》规定小学以学写记叙文为主是很有道理的:①记叙文是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文体之一。它以记叙、描写人物、事件和环境景物为主,它是言语交际的主要手段。因此,通过习作练笔,帮助学生夯实记叙的基本功,可以为学生将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②记叙文是以写“实”为主要手段,大都叙写学生亲身经历或耳闻目睹的人、事、景、物,叙写的内容具体、形象、生动,符合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特点。并且,具体、形象、生动的事物,最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乐于习作练笔。

第二,要明确“小学也要学写常用的应用文”的价值所在。记叙文固然是小学生习作练笔的重点,但是,我们绝不能忽视对小学生进行常用应用文的练笔训练。首先,应用文有广泛的实用价值。让小学生学会写常用的应用文,为他们今后走向社会进行交际和生活打好基础,是小学作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我认为,根据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除了让学生学会现行教材中规定的常用应用文外,还应适当补充其它常用应用文的练笔训练。其次,应用文具有语言准确、平实、质朴、简明扼要的特点,这也是训练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

第三,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和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是小学作文教学的根本任务。而且,这两方面的能力从一年级起就要注意培养。值得一提的是,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这两方面能力的培养,绝不是彼此孤立地、一个一个地叠加起来完成的,而是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伴随着作文教学过程一体化完成的。那么,如何保证这两方面的能力培养在作文教学过程中一体化完成呢?

小学作文教学主要是帮助学生解决“写什么”和“怎样写”两大问题。“写什么”是指作文的内容;“怎样写”是指作文的表达形式,即谋篇布局。小学生的作文也要注意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学生作文的内容从哪里来呢?从对平时的日常生活的观察中来。通过观察,获取感性认识,形成生活的表象。作文内容固然来源于日常生活,但是,日常生活不等于作文内容,不是所有的日常生活都可以写成作文。而且,单凭感官去感知事物,往往是表面的、零碎的,它必须有赖于思维的进一步加工和整理。因此,要使观察到的生活素材上升为作文内容,必须经历一个思维加工和整理的过程。其流程如下:

观察生活→思维的加工和整理→作文内容

作文内容范文篇10

一、认清小学作文教学的性质,把握小学作文教学的方向

小学作文教学的性质是什么呢?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原理告诉我们:任何一个事物,都有区别于其它事物的质的规定性,这个质的规定性就是事物的本质属性。因此,我们在研究小学作文教学的性质时,必须牢牢把握它的本质属性。要正确把握小学作文教学的本质属性,即小学作文教学的性质,我们必须弄清以下两个问题:

1.小学生作文的性质是什么?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中明确指出:“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显然,所谓“小学生作文”,是指小学生为提高自己的书面表达能力而完成的习作练笔,它与成人的写作有着本质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写作的目的不同。成人的写作,大都是“有所为而作”,其目的主要是为了有效地交流,这种交流往往是超越时空的。通过交流,达到传递信息,沟通思想的目的。这种交流,往往有着一定的社会价值。而小学生习作练笔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地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为他们今后走向社会进行有效地交流夯实基础。

第二,文章表达的要求不同。成人的科学论文是对某一学科领域科学规律的揭示,是对人类真理的探索和发现。在内容上,必须具有科学性、学术性和独创性的特点。在表达要求上,必须以丰富而翔实的材料为基础,以严密的逻辑论证为手段,把自己对科学规律的认识准确地表达出来。同样,成人的文学作品是对社会生活现实的客观反映。在创作时,作者必须以个人对生活的认识和感悟为基础,充分运用虚构和典型化等手段,对众多个别的、特殊的社会生活现象进行抽象概括和提炼,使所创作的文学作品,既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对小学生来说,由于受他们认识水平和表达能力的限制,他们的习作练笔,只要求将自己耳闻目睹或亲身经历的人和事、景和物如实地写下来就行了。

第三,评价的标准不同。我们在评价成人的科学著作或文艺作品时,要看是否适应科学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否具有科学价值,是否产生良好的社会反响,是否做到思想性和完美的表现形式的统一,等等。但是,我们在评价小学生的习作时,主要看《大纲》中规定达到的作文基本功是否已经过关。对小学六年级学生来说,主要看是否达到:字词运用准确,句子通顺连贯,有中心,有条理,内容真实具体,标点正确,字迹工整。显然,这个标准,对搞研究和创作的人来说是远远不够的。但对小学生来说,需要进行五、六年严而有格的训练才能逐步达到。明确这一点极为重要,它可以帮助我们克服目前小学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的小学生作文文学化和评价小学生作文“标准过高,评分过严”的不良倾向。

2.小学作文教学的性质是什么?

小学生习作练笔的活动,是一个特殊的认识活动。在这个认识活动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习作的内容是认识的客体。学生在习作活动中,需要借助语言文字这个重要的中介手段,在观察收集习作素材和进行习作构思时,需要有语言的参与,习作构思的结果更需要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根据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在人脑反映外部现实的生理——心理的机制中,语言担负着第二信号系统的职能。对刚刚上学的小学生来说,他们尚未掌握语言文字这一重要的认识工具。小学生习作活动中认识主体的这些特点,决定了主体尚不能独立地进行习作活动,必须有教师的引导,于是便形成了作文教学活动区别于一般认识活动的独特的“三维结构”(教师、学生、习作内容),这就引出了小学作文教学的性质问题。我认为,所谓“小学作文教学的性质”,是指教师指导学生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文字表达出来。显而易见,小学作文教学的过程,是教师“教”学生“练习”作文的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有机统一的过程。

为了正确把握小学作文教学的性质,我们在教学时,必须着力抓好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要充分发挥学生在习作练笔中的主体作用。在作文教学活动中,学生既是教师“教”的对象,更是习作练笔的主体。因此,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要走出“教师导,学生作”、“奉命作文”、“应试作文”的怪圈,充分发挥学生习作练笔时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可让学生围绕习作要求,通过自己的观察和积极思考,获取习作的素材;让学生通过尝试练笔,发现疑难之处,并做好质疑的准备;让学生通过尝试修改,领悟修改的方法,享受成功的欢乐,等等。可以说,能不能把全体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是衡量小学作文教学成败的关键。

第二,要有效地发挥教师在指导学生习作练笔中的主导作用。我们强调学生在习作练笔中的主体作用,是否可以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呢?恰恰相反,不能有效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就不可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是由小学生的认识特点决定的。要大面积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有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我认为,在作文教学中,衡量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是否有效,主要体现在:①能否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学生主动习作练笔的积极性,让所有学生喜欢练笔、乐意练笔;②能否针对学生积累、构思、修改中的共性问题进行有的放矢的指导,让学生实现由“不会练”到“会练”的飞跃;③能否根据班级学生在知识和智力方面存在的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第三,要努力实现作文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的动态平衡。小学作文教学过程的实质,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个体的认识过程和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教师“教”的动态过程和学生“学”的动态过程。努力实现两个动态过程的平衡,使这两个动态过程同步展开、同步发展,是提高作文教学效率的理想境界。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的动态过程,总是伴随着学生“学”的动态过程而发生、展开,并为学生“学”的动态过程服务的。而且,这种服务贯穿于作文教学的全过程:①在组织启动阶段,表现为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提出明确的习作目标,把学生的习作活动组织起来。②在具体的分类分层指导阶段,表现为及时了解学生习作中的疑难之处,捕捉前馈信息,并针对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学生在习作中遇到的共性和个性问题,及时调控“教”的程序,并给予多种形式的指导和点拨。③在总结评价阶段,表现为对学生的习作是否达到习作目标作出总结和评价。通过总结和评价,一是对没有达标或达标率较低的,采取个别辅导的形式组织补偿教学;二是尽量发掘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进行表扬和鼓励,激发学生习作的成就动机。

二、明确小学作文教学的任务,切实提高小学作文教学质量

我们在把握了作文教学方向的同时,还必须明确小学作文教学的任务,这是切实提高小学作文教学质量的关键。那么,小学作文教学的任务是什么呢?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中指出:“小学以学记叙文为主,也要学写常用的应用文。”“作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用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这为我们规定了小学作文教学的任务。具体地说,从文体方面看,主要学写记叙文和常用的应用文。从能力方面看,主要培养两种能力,即认识能力(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用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能力)。小学生作文是学生认识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为了进一步明确小学作文教学的任务,我们在作文教学时,必须把握以下三点:

第一,明确“小学以学写记叙文为主”的意义所在。我认为,《大纲》规定小学以学写记叙文为主是很有道理的:①记叙文是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文体之一。它以记叙、描写人物、事件和环境景物为主,它是言语交际的主要手段。因此,通过习作练笔,帮助学生夯实记叙的基本功,可以为学生将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②记叙文是以写“实”为主要手段,大都叙写学生亲身经历或耳闻目睹的人、事、景、物,叙写的内容具体、形象、生动,符合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特点。并且,具体、形象、生动的事物,最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乐于习作练笔。

第二,要明确“小学也要学写常用的应用文”的价值所在。记叙文固然是小学生习作练笔的重点,但是,我们绝不能忽视对小学生进行常用应用文的练笔训练。首先,应用文有广泛的实用价值。让小学生学会写常用的应用文,为他们今后走向社会进行交际和生活打好基础,是小学作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我认为,根据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除了让学生学会现行教材中规定的常用应用文外,还应适当补充其它常用应用文的练笔训练。其次,应用文具有语言准确、平实、质朴、简明扼要的特点,这也是训练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

第三,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和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是小学作文教学的根本任务。而且,这两方面的能力从一年级起就要注意培养。值得一提的是,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这两方面能力的培养,绝不是彼此孤立地、一个一个地叠加起来完成的,而是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伴随着作文教学过程一体化完成的。那么,如何保证这两方面的能力培养在作文教学过程中一体化完成呢?

小学作文教学主要是帮助学生解决“写什么”和“怎样写”两大问题。“写什么”是指作文的内容;“怎样写”是指作文的表达形式,即谋篇布局。小学生的作文也要注意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学生作文的内容从哪里来呢?从对平时的日常生活的观察中来。通过观察,获取感性认识,形成生活的表象。作文内容固然来源于日常生活,但是,日常生活不等于作文内容,不是所有的日常生活都可以写成作文。而且,单凭感官去感知事物,往往是表面的、零碎的,它必须有赖于思维的进一步加工和整理。因此,要使观察到的生活素材上升为作文内容,必须经历一个思维加工和整理的过程。其流程如下:

观察生活→思维的加工和整理→作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