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衔接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2 20:08:52

制度衔接

制度衔接范文篇1

多层次医保制度要衔接什么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多层次医保制度衔接的目标是:解决重特大疾病的保障需求。事实上,多层次医保制度的性质不同,制度结构不同,资金来源、保障对象、保障范围、保障水平、运营方式、经办方式均不相同,因而,多层次医保制度相关当事人法律关系的性质、权利、义务、责任的配置均存在差异,在立法上多层次医保制度应该分属不同单行立法调整。因此,多层次医保制度衔接,实际上是不同医保法律制度的衔接。因为不同性质医保法律制度衔接的多层次,就不可能机械地在每种医保制度上进行单项衔接规范设计,而需要对多层次医保制度进行统筹规划,在界分多层次医保制度的性质、给付范围、给付水平基础上,明晰多层次医保制度的关联性,并构建专项的衔接法律制度。至于多层次医保专项衔接法律制度的表现形式,既可进行单项条例设计,也可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为本体,在基本医疗保险条例中专设一章“规范”。多层次医保专门衔接法律制度的构建,需要解决围绕什么样的“衔接点和衔接构成要素”构建具体的法律规范。首先,要明确多层次医保制度“衔接点”是各种医保制度医疗服务待遇的衔接。因为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广覆盖和保障全体国民的普惠性追求,以及基本医疗保险为保障对象提供的是最基本的医疗服务待遇,世界范围内,多层次医保制度医疗服务待遇的衔接,都是以基本医疗保险待遇为基础和核心,辐射衔接其他多层次医疗保障待遇。〔3〕其次,为了多层次医保制度待遇无缝衔接能够具有可操作性,具体衔接制度的设计还得围绕多层次医保行政主管统一、信息平台统一、经办衔接、服务待遇衔接,解决多层次医保待遇衔接的结算顺序等构成要素,具体制定操作性规范。就中国特色的多层次医保制度的衔接,还需要解决几个特别问题:一是建立两类多层次医保衔接体系。我国存在两类多层次医保体系,主要基于各自保障对象的职业特点、收入差距、资金筹集结构和待遇水平差别而设计,因此,围绕两类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要分别辐射衔接多层次医保制度形成两大差别体系。二是将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社会保险制度根据不同的社会群体,建立不同的实施制度,以便于实现制度全覆盖,这是国际经验。但是,社会群体的分层要适度。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制度将城乡非正规就业者和无业者,以二元户籍分割成“两项”制度,不符合我国加速转型期城乡居民非正规就业者家庭结构、就业结构变化的实际。实践不断证明,在同一个医保统筹区域内,城乡居民的非正规就业和无业方式、收入水平、所处的基本医疗待遇环境基本相同或相近,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两制”的性质、制度架构、筹资方式、财政资助方式、待遇水平也基本一致或类似。事实上,“两制”并轨已成学界共识,也为全国“两制”并轨自发实验所证实。〔4〕那么,整合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就成了简化多层次医保衔接制度的前提。三是基于城乡居民非正式就业收入的不稳定性和脆弱性,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低水平,保障待遇非基本性,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还处于向基本医疗保险“基本性”提升的过渡中。为此,以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为基础的多层次医保制度衔接的任务就存在多元性,应该允许城乡居民多层次医保制度衔接的探索性、灵活性和多元化模式存在。与此对应,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基于城镇职工正式就业收入的稳定性特征,其基本保障水平已经实现,因此,衔接的任务相对单一,其制度构建就应该定型、稳定。

多层次医保制度如何衔接

(一)统一行政管理,统筹规划,统一法律政策。多层次医保制度不仅性质、制度结构不同,管理机构分设也是显而易见的,导致多层次医保制度法律、政策、管理、服务流程、技术支持、信息系统均不统一。但是,多层次医保制度的目标却具有同一性,即保障人民患病时医疗费用风险得以分摊。因此,多层次医保待遇的衔接,医保待遇的“一站式”提供,使得构建综合性系统的行政管理体制成了多层次医保制度衔接的必要条件。现阶段,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分属人社部、卫生部主管,医疗救助和公益慈善救助属于民政部门主管,商业健康保险属于保监会主管,行业互助保险又属于工会系统或其行业主管部门主管。多层次医保制度衔接迫切需要整合改革现行行政管理体制,将分管多层次医保的卫生部的新农合部门、民政部的社会保障部门、人社部的社会保障部门整合升格为卫生福利部的“大部制”部门,把上述并列行政管理关系变成内部协调关系,将管理成本内部化,同时,也将公民健康责任主体明确到这一具体部门。(二)统一信息平台,参保记录衔接,医疗待遇衔接。多层次医保制度因为分割建立,其信息管理平台分别建立成了基本特征。为此,多层次医保制度的参保记录、缴费信息、医疗待遇支付信息等保障数据的记录都有各自的信息系统。互联网的廉价以及迅速获取和快速传播信息的能力,为“多层次”医保待遇“一站式”提供了可能和技术支持。但是,现代IT技术一旦遇到条块分割、等级分明的官僚政府体系和信息体系,就会形成垃圾和高额成本,难以发挥其优势。因此,多层次医保制度衔接要具有可操作性,其基础条件便是统一多层次医保制度的信息平台。统一多层次医保制度的信息平台,并非是让多层次医保信息统一登记,而是指统一信息管理平台,统一信息登记口径,统一信息登记的法律和政策规范。在统一信息平台和操作规范的基础条件上,多层次医保数据各自分账建立,但是却能够在统一的信息平台上实现多层次医保数据的信息共享,形成参保记录衔接,打通经办服务衔接通道,为多层次医疗服务待遇的衔接提供基础信息和操作条件。(三)以基本医疗保险经办为基础,辐射衔接多层次医保经办。只有统一管理、统一信息平台,多层次医保经办才能实现有效衔接。多层次医保待遇的衔接,是以基本医疗保险待遇为基础和核心的衔接,即是以基本医疗保险经办为基础和“总经办”,辐射衔接多层次医保经办。具体操作是:当受保障主体患病就医时,基本医疗保险经办机构首先为其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和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报销;遇有受保障主体支付基本医疗保险自付部分困难、或者医疗花费超过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支付最高限额时,由基本医疗保险经办机构通知医疗救助以及其他多层次医保经办机构,并由他们分别审查受保障主体享受资格和享受待遇,最后交由基本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协调差异、整合保障待遇,并统一向受保障主体支付待遇。(四)理顺多层次医保待遇衔接的支付结算顺序。多层次医保待遇支付结算,应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支付结算为先,衔接两端,低端为医疗救助待遇支付结算,高端为政策性商业保险、各种补充商业保险、自主商业保险以及公益慈善医疗待遇支付结算。针对中国特色两大多层次医保体系制度建设的现状,具体又有两条衔接顺序:一是城乡居民多层次医保待遇支付结算的顺序。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支付结算为基础,衔接城乡居民医疗救助结算,救助城乡居民参保以及医保自付不起的资金;在享受基本医保待遇基础上,衔接城乡居民“再保险”形式的政策性商业保险待遇、公益慈善待遇以及自主商业保险待遇的结算。二是城镇职工多层次医保待遇支付结算的顺序。主要用于救助暂时沦为救助对象的参保费缴纳困难和基本医疗保险自付不起的费用;在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基础上,超过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支付范围的,衔接互助保险、自主商业保险以及公益慈善救助待遇的结算。

本文作者:孙淑云周荣工作单位:山西大学

制度衔接范文篇2

一、认清形势。充分认识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和紧迫性

深入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高度关注民生、坚持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具体体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消除绝对贫困现象的现实需要;也是今后一个时期扶贫开发的基础性工作。做好这一工作。统一思想,一是要充分认识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的重要性。实现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对提高农村低收入人口的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具有重大意义。要深刻领会国家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有关精神和要求。高度重视,坚定信心,将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抓实、抓好。

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最低生活保障和扶贫开发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再加上群众的素质和认识水平参差不齐,二要充分认识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的复杂性。两项制度有效衔接是一项全新的工作。而农村的情况又千差万别。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工作的复杂性。这就要求我实事求是杜绝弄虚作假,对骗取农村低保和扶贫扶持的一经查实,不但要取消扶持户资格,还要追究相关干部的责任。此外,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又有严格的程序,稍有疏忽就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这就要求我必须做到宣传动员、责任落实、操作方法、信访处置、扶持政策五个到位,实际工作中把好群众申报、入户调查、民主评议、公示监督、确认审核这五关,积极稳妥地推进我县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

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要在10月底前全面完成。今天已经是9月14日。有效的工作时间只有一个月,三要充分认识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的紧迫性。按照省上统一部署。掐指一算。时间非常紧迫。而这项工作又是一环扣一环,环环相扣,一旦某一环出现断档或脱节,就会影响到下一环节、延误时间。

各乡镇、各有关部门一定要深刻认识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因此。牢牢把这项工作抓在手上、放在心里。要把工作的难度考虑得充分一些,措施想得全面一些,迅速启动工作,精心组织安排,集中时间,集中精力,打好攻坚战,为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突出重点。扎实有效地推进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的开展

涉及部门多、涉及农户多、工作环节多。统一标准,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因此工作中必须突出重点。严格程序。当前最主要的任务是对象识别,科学严谨的识别确认低收入户,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的基础和核心。实际工作中为了准确识别出工作对象,必须抓住一个重点环节、防止两种倾向、严格三个程序、突出四个步骤。

就是要抓住进村入户这个重点环节。入户调查是对申报对象是否符合条件的基本认定。每一个调查员必须深入到农户家中,抓住一个重点环节。准确掌握申报对象的家庭基本情况是决定工作成败的关键。入户调查必须切实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调查必须入户。开展入户调查工作中。采取询问当事人、察看家庭情况、向其他群众了解情况等方式进行调查,切忌闭门估计、电话询问和以第三人介绍作为代替。二是标准必须统一。调查中,必须严格统一标准和程序,从技术上确保调查的客观公正。三是杜绝错误倾向。根据在县前期试点和其他地方试点的经验,要注意临时分户头,照顾子女上学,解决遗留问题三种现象的发生。一些农户为了被识别确认为对象,将年老体弱的父母临时分立户头,制造符合识别对象的假象,以将其父母赡养的责任转嫁给政府;有的乡、村在识别确认过程中,把两项制度有效衔接政策用于解决一些多年来未解决的历史遗留问题,如土地征用补偿、公益性建设占地补助、学生家庭困难补助等。这些现象在各地试点中比较突出,希望各乡镇在工作中要特别加以重视。此次识别确认对象只能是以户为单位,不能将一个家庭的一个人或几个人识别确认为低保和扶贫对象。

就是要防止怕麻烦、畏难倾向和少报、漏报、瞒报农户收入的倾向。这次调查统计工作涉及农户多、任务重。没有入户调查的情况下,防止两种倾向。要坚决杜绝部分工作人员怕麻烦的思想。抱着想当然的态度,应付差事,一填了之,导致公示后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甚至引起上访。同时农户收入又是两项制度有效衔接最重要的基础性数据。部分群众为了能享受国家低保和扶贫开发政策,主观因素的作用下,可能会出现漏报、少报、瞒报收入的现象。因此实际工作必须要实事求是地反映我县低收入农户的真实情况,坚决防止这两种错误倾向的发生。

必须通过各种手段将两项制度有效衔接的政策宣传到位,做到家喻户晓。然后按照入户调查的要求,做好调查识别工作。第二个程序是入户调查识别对象后,要坚持公开、公正、透明的原则,村组进行张榜公布。要让群众既清楚自己的收入,又清楚其他户的收入。第三个程序是利用开好村民会议和民主评议会来确认对象,调查前。就是要严把村民签字、张榜公布、民主评议三个程序。第一个程序是把好入户调查关。严把三个程序。要特别注意群众的思想动态,加大相关政策的宣传,积极引导群众公平、公正地开展评议。如果在张榜公布期限内,有群众对其他农户的收入提出异议,村组要及时召开会议进行民主复议,经乡村两级确认后,方可填表上报。

就是要突出“望、闻、问、切”四个步骤。望、闻、问、切”国中医学传统诊断的好经验、好做法。这次入户调查识别对象时。二层楼,突出四个步骤。也要借鉴这种好经验和好做法。一要做到三望。即一望住房条件。还是砖木房,土坏房;二望家具、家电摆设,家具、家电是否齐全,还是房子里空空荡荡。三望交通工具。否有农用机械和摩托车。二要做到三闻。即一听本人说,二听乡镇村组干部说,三听左邻右舍群众说,多层面、全方位的解群众家庭的收入情况。三要做到三问。即一问收入,既要问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也要问转移性收入、财产性收入。二问支出。三问农户家庭现状,比如家里有几口人,有没有病人或者残疾人,否遭过灾等。同时要讲究问的方式方法和技巧,善于察言观色、识别真假,以便全面了解和掌握农户的收入情况。四要做到三切。切,这里指综合分析农民人均纯收入。第一切,指的要综合三望、三闻、三问的情况,初步掌握农户的收入情况。第二切,指的要按照农户提供的情况,根据县上制定的统一标准,换算农户的收入。第三切,指的要将农户提供的收入情况与入户调查时工作人员分析掌握的收入情况进行对比,并与农户进行沟通确认后填表上报。

三、加强领导。确保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取得实效

时间紧迫。涉及面广,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任务繁重。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加强领导,紧密配合,精心组织,抓好四个落实,确保衔接工作顺利完成。

各乡镇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分管领导具体组织实施,一要落实机构。县上成立了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领导小组。主要领导要亲自任组长。迅速启动此项工作。

工作人员由县政府办、扶贫办、民政局、财政局、统计局、残联抽调组成。各乡镇也要明确固定的领导和干部负责此项工作。二要落实人员。县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扶贫办。

变压力为动力。制定信访预案,三要落实责任。各乡镇要明确责任。切实做好各项工作。要按照辖区负责制原则。层层处理好信访问题,防止集体上访和越级上访。县扶贫办、民政局、财政局、统计局、残联等相关部门要各负其责,加强沟通联系,积极支持和帮助解决乡镇在衔接工作中遇到实际问题。县两项制度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大协调力度,按照时限要求,统筹安排衔接工作,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积极稳妥地推进此项工作的开展。

制度衔接范文篇3

关键词:高校;会计制度

一、新旧会计制度衔接的总体分析

2017年10月24日,财政部印发了《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财会[2017]25号,以下简称新制度)的通知,自2019年1月1日执行;2018年8月14日财政部印发《关于高等学校执行<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的衔接规定》(财会[2018]19号,以下简称《衔接规定》),《衔接规定》要求根据原《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财会[2013]30号,以下简称原制度)编制2018年12月31日科目余额表,根据新制度及补充规定设立2019年1月1日新账,根据《衔接规定》要求登记及调整新账的各会计科目余额,并编制2019年1月1日科目余额表和资产负债表。通过认真研究以上制度和规定,新制度中财务会计科目与原制度会计科目没有本质的改变,主要细化了存货、投资、固定资产等科目,增加了受托资产和负债科目的核算,新增了坏账准备、待摊费用、研发支出、长期待摊费用等成本核算科目,整合了原制度净资产类科目。按照《衔接规定》对原账会计科目余额进行清理和调整后,对应转入新账财务会计科目,新制度财务会计余额衔接不是难点,难点是在执行新制度后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各类教育成本的核算对高校财务、资产、合同等管理规定的冲击。新旧制度余额衔接的难点是新制度的预算会计,主要原因是原制度的核算基础不是严格的收付实现制,需要对原制度中已支付资金未计入支出和已计入支出但尚未支付资金的业务进行梳理,这里所指的资金为新制度中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的资金。根据新制度,预算收入和预算支出类科目期末余额为零,不存在余额转化,以下对新制度预算结余类科目和原制度净资产类等科目的关系进行分析并建立他们之间的勾稽关系,用以核对数据的准确性。

二、新制度预算会计科目和原制度相关科目的关系分析

(一)“资金结存”科目新制度“资金结存”科目核算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的资金,高校现在执行的全口径预算,除去受托资产、暂收暂付往来款等,其他资金均纳入部门预算管理。资金结存设置三个明细科目: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货币资金、财政应返还额度。其中:“资金结存——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资金结存——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应返还额度”货币资金对应原制度的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以下对不纳入单位预算管理的资金进行梳理:1.清理货币资金形式的受托资产;2.清理“其他应收款”科目中已支付需要收回资金的金额,其中职工预借的差旅费、拨付给内部有关部门的备用金未报销前预算会计不核算,待报销时预算会计以实际报销金额入账,应向职工收取的各种垫付款项、应向附属单位收取的垫付人员经费预算会计不进行处理,因此以上核算内容的其他应收款均应进行调整;3.清理“待处置资产损溢——处理净收入”科目中收到货币资金的余额,该余额应缴财政,不进行预算会计处理;4.清理“应缴国库款”和“应缴财政专户款”余额,年末一般无余额,在新制度中统一为“应缴财政款”,不进行预算会计处理,上缴返还高校后再进行预算会计处理;5.清理“其他应付款”中押金和采用实拨资金方式通过本单位转拨给下属单位的财政拨款等暂收款项余额,这部分不属于部门预算管理资金,存入保证金相关账务处理参见“固定资产”科目,预算会计要相应进行处理;6.清理“专用基金——留本基金”未转给基金会和进行投资的余额,该科目预算会计不做处理。依据以上方式清理出的金额,我们可计算出“资金结存——货币资金”的期初余额:“资金结存——货币资金”=“库存现金”+“银行存款”-“货币资金中受托资产”+“其他应收款”-“待处理财产损溢——处理净收入”-“应缴国库款”-“应缴财政专户款”-“其他应付款”-“专用基金——留本基金”。(二)“财政拨款结转”科目新制度“财政拨款结转”科目与原制度“财政补助结转”科目核算内容基本一致,但存在部分已支付财政资金但尚未计入预算支出和已经计入预算支出但尚未支付财政资金的金额,需要对相关科目进行一一清理分析并对财政拨款结转期初余额做出调整:1.清理“存货”科目用财政资金购买的余额,减少财政拨款结转余额;2.清理“预付账款”用财政资金支付的金额,减少财政拨款结转余额;3.清理“应缴税费”、“应付职工薪酬”、“应付票据”、“应付账款”科目中对应已计入财政经费支出的余额,“其他应付款”“长期应付款”中的质保金等已计入财政经费支出的余额,增加财政拨款结转余额;根据以上分析梳理,新账“财政拨款结转”科目与原账相关科目的关系如下,并根据清理出的金额计算出“财政拨款结转”科目期初余额:“财政拨款结转”=“财政补助结转”-“存货”-“预付账款”+“应缴税费”+“应付职工薪酬”+“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长期应付款”。(三)“财政拨款结余”科目“财政拨款结余”科目与原制度中“财政补助结余”科目核算内容一致,按照原账“财政补助结余”科目余额登记。(四)“非财政拨款结转”科目“非财政拨款结转”科目核算内容与原制度“非财政补助结转”基本一致,清理出已用非财政专项资金支付但尚未计入预算支出和已经计入非财政专项预算支出单尚未支付非财政专项资金的金额,参照财政拨款结转公式,调整并计算出非财政拨款结转科目期初余额。(五)“非财政拨款结余”科目“非财政拨款结余”科目核算非限定用途的非财政非专项资金,预算会计将投资和借款纳入预算管理,比原制度中事业基金科目核算内容更广,根据《衔接规定》,对非财政拨款结余对应相关科目逐项进行梳理调整,但《衔接规定》中依然有需要完善的地方,以下进行分析说明:1.“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等因高校开展经营活动应收取或支付的款项,在“经营结余”有借方余额的情况下,要对其进行具体分析,属于经营活动发生的,不能转入非财政拨款结余;2.“其他应收款”在原制度和新制度的定义基本一致,《衔接规定》中提到的原账其他应收款中的预付款项属于原记账科目差错,应对原账进行分析区分后在原账调整至预付账款科目,按预付账款科目进行处理,其他的预借差旅费、备用金等“其他应收款”余额不影响非财政拨款结余,此处不包括用于核算使用借款形成的在建工程的“其他应收款——待核销基建支出”科目余额;3.高校的“长期投资”按照原制度对应科目“非流动资产基金——长期投资”,不需要调整非财政拨款结余科目余额;4.短期借款、长期借款由于预算会计将借款纳入债务预算收入,期初调整时增加非财政拨款结余,但因借款形成的在建工程在原制度中并未形成支出,金额体现在“其他应收款——待核销基建支出”科目,该科目余额应相应减少非财政拨款结余;5.“其他应付款”科目,衔接办法中提出保证金属于周转类金额,这个保证金应该不包括质保金,根据新制度中规定“涉及质保金形成的其他应付款,相关账务处理参见“固定资产”科目”,质保金在原制度确认时计入了支出,应属于支出类金额,需要调增非财政拨款结余科目余额。根据衔接规定和以上分析,新账“非财政拨款结余”科目与原账相关科目间的关系,并可根据清理出的金额计算出“非财政拨款结余”科目期初余额:“非财政拨款结余”=“事业基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存货”+“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其他应收款——待核销基建支出”+“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应缴税费”+“应付职工薪酬”+“预收账款”+“其他应付款”+“专用基金”。(六)“专用结余”科目“专用结余”核算从非财政拨款结余中提取的具有专门用途的资金,要对原账“专用基金”进行分析,从非财政拨款结余分配中提取的专用基金转入新账“专用结余”科目,用列支方式提取的,转入“非财政拨款结余”科目。(七)“经营结余”科目原账“经营结余”科目如果有借方余额,不能按照衔接规定直接将余额转入新账“经营结余”科目,需要参照非财政拨款结余进行分析调整,由于经营活动购买的存货未确认费用的,经营活动确认的收入费用形成的应收应付款,都需要在新账“经营结余”科目进行调整。

三、预算会计科目新旧衔接分析

根据以上分析可计算出预算结余类科目的期初余额,《衔接规定》中预算会计科目的衔接方法为:“财政拨款结转”、“财政拨款结余”、“非财政拨款结转”,“专用结余”、“经营结余”科目根据计算出的余额进行登记;“非财政拨款结余”科目衔接规定中提出两种方案:第一,按以上分析的对非财政拨款结余有影响相关科目逐项进行调整登记,第二,根据以上分析计算出资金结存余额,减去以上已登记的财政拨款结转等科目的余额,差额登记“非财政拨款结余”科目余额。本文认为任何单一一种方式计算都会出现疏漏而导致数据不准确,应该采用两种方案并行,既按分析计算结余结转科目余额逐项进行登记,又单独计算资金结存科目余额,通过科目余额内部之间的关系,核对数据的准确性。预算会计中预算结余科目余额之间的关系为:“资金结存”=“财政拨款结转”+“财政拨款结余”+“非财政拨款结转”+“非财政拨款结余”+“专用结余”-“经营结余(借余)”。新制度预算会计的目标是提供与政府预算执行情况有关的信息,综合反映政府会计主体预算收支情况,预算会计收支结转后,期末余额都在预算结余科目上,预算结余各科目的余额反映了高校的“家底”,“资金结存”为政府部门预算管理资金余额,预算结转结余科目体现了政府部门预算管理结存资金由哪些来源构成,通过以上的分析,能得到符合政府会计制度的相对准确的数据。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政府会计改革是必须的途径,政府会计改革成效如何,哪些方面需要完善,需要有准确的数据作为基础,因此高校需做好前期基础工作,全面梳理存货等科目、经费项目及资金来源,清理债权债务和往来款项,分类并归集整理,认真透彻的学习新制度和衔接规定,做好新旧制度的衔接工作,并进一步提高学校的财务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财政部.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Z].财会[2017]25号.

[2]财政部.关于高等学校执行<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的衔接规定[Z].财会[2018]19号.

制度衔接范文篇4

关键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衔接问题

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衔接转化期间,单位要做好改革的准备,然后为新制度的落实奠定基础。本文着重地通过研究新制度改革的重点内容,并对事业单位在改革期间所面临的一些问题进行重点分析,来研究如何去做好新旧制度的衔接过渡。

一、会计制度改革的要点研究

(一)对单位的会计制度进行整合。在2019年1月1日之后,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相关的制度不能再继续实施。国家政府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会计制度,新制度是在原有的制度上进行了修订完善,使制度内容更加全面灵活,具有较强的政策性。新制度主要是在原有的框架下,做出了一定的调整和转变。(二)对现有会计核算模式创新。政府会计制度通过应用平行记账的核算模式,使单位的核算方式进行变革,将财务会计核算、预算会计核算都纳入单位财务系统上。单位会计核算工作中,要做到统筹兼顾,使各类的会计信息数据相互关联,使数据信息更加完整。(三)核算事业单位所有资产。新制度明确地规定了单位的固定资产、公共基础设施固定资产等会计科目,以确保单位对国有资产能够实现彻底的清查盘点,转变了原先资产管理模式,并丰富了单位的资产报表数据,保证单位内的资产数据账实相符,助推单位资产核算工作效率的提升,来准确地反映公司实际的资产价值,提高资产管控效率。

二、新制度与旧制度在会计核算和报表方面的差异分析

(一)核算模式不同。事业单位要重点关注预算方案编制和制定状况,但是当前使用收入实现制的核算模式已经无法对单位的资产负债和收支状况进行正确真实反映,也给高层领导在投资决策方面带来许多的不便之处。新制度的落实需要应用财务会计、预算会计两种方式来开展核算,使用权责发生制,对于会计事项,应用财务会计、预算会计双重分录的方式来开展平行记账,这两种核算方式要适度分离,也要相互衔接。应用平行记账核算方式,有利于财务部财务会计、预算会计的分离,也能够增强单位的预算控制。新制度提出了财务资产负债计量方法,伴随着国内经济稳定发展,单位的资本结构、资产管理也在发生变化,新制度更加侧重对现有资产价值、公允价值的计算。(二)会计要素发生变化。单位内的会计要素包含资产、负债、收入、支出、净资产等五大会计要素,新制度也对单位的会计要素进行重新地定义、界定,明确了单位的会计要素科目,而且新制度加入了收入预算、预算支出要素。新制度能够真实地将单位的财务状况反映出来,并为核算人员提供真实高价值的核算数据,使现有会计核算有较强的可对比性。预算会计的要素可以直接反映出单位的预算支出内容,也能够加强预算执行状况的监督,提高单位财务管控能力。单位要注重预算执行效率,去反映出单位真实的活动状况。(三)采用双报表事业单位在开展财务报表的编制中,需要使用新制度规定的双报表机制,来编制财务分析报告,制定预算,设计收入的新增长点。新会计制度以双报表和单位内部资金的运作作为基础,来细化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报表数据,并加强预算数据的考核。双报表与传统的财务报表有较大的区别,而且双报表内部的覆盖范围较广。通过对比分析,就可以了解到单位财务会计与预算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新制度优化调整收益的财务结构,并细化了报表附注的内容,完善了报表体系编制。财务报表更多的是以权责发生制作为基础,来开展数据的核算,并编制财务预算报表。

三、新会计制度实行中单位面临的问题分析

(一)现有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不高。新会计制度在落实中,需要转变传统的核算模式,这就会给现有工作人员带来一定的管理压力。新制度更加详细地明确财务预算标准和计算方式,也对现有会计核算进行了重新定义,给财务人员的专业能力、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制度在执行之后,我国有很多单位内部的财务人员处理账务数据的方式,还停留在传统的模式上,未能够及时地掌握相关的专业技能和知识,而且员工的运营能力管理能力还不足,在思想和技能方面,还停留在传统核算层面,未能够掌握完善的财务知识[1]。(二)新会计制度增加了资产管理的难度。新会计制度中明确地指出了对固定资产、存货、累计折旧等项目进行明确规定和细化,并且还增加了预计负债、受委托负债等相关的项目,使现有的会计核算科目,逐步地细化和完善。但是新会计制度拓宽了单位资产核算的范围,也导致会计核算的工作更加精细而且烦琐,新制度增加资产计提折旧,以实时地反映资产的真实价值,确保账表中的账目价值与实务资产价值相匹配,避免产生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在实际的运营工作中,会计制度改革、衔接对于单位财务管控有着较大的影响,对现有财务工作发展也有较大影响。新制度能够助推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水平的提升,在实际新制度应用中,会受到各方面的影响,而造成新制度无法有效落实。

四、新制度实施会受到信息化水平的影响

近年,信息技术被大范围的普及和应用,很多事业单位都在单位内部构建信息管理平台,应用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新技术,来建立财务信息平台。单位要想实现新会计制度的落实,就需要使新制度与现有的财务信息系统有较高的契合度。新会计制度会转变传统核算模式,对单位内部的核算流程也带来较大的改变,扩大了核算的范围,细化核算科目。单位就要建立与之相匹配的信息系统,新制度对单位的财务信息化水平要求更高,单位要创新数据的处理方式。此外,在新旧制度的衔接中,也会产生许多不必要的数据信息,在衔接中应用信息的辅助系统,来获取高价值的数据,剔除无关的数据。应用信息网络的技术,来加大各业务系统与资产系统的连接,来实时实地监管资产,打通资产系统与国库支付系统、报表系统和财务软件的衔接,使各个系统相互对接,数据高效流通,来提高单位资产的核算效率。当前国内单位的财务信息化水平普遍偏低,财务系统功能不完善,未能够将财务会计核算、预算会计核算都纳入系统平台上,这会造成新制度的落实遭受一定的阻碍[2]。

五、加快推进事业单位新旧会计制度衔接的研究

(一)提高财务人员专业能力水平。为了能够符合新会计制度的要求内容,要保证单位新制度得以贯彻落实。单位要根据自身的运营状况,来整合单位资源,并给现有的财务人员开展统一的管理培训,开展知识技能的培训,要求财务人员充分掌握现有新会计制度要求的内容。根据新制度内容规定编制相应的管理机制,实现新旧会计制度过渡的衔接,给员工做好充足的思想和工作准备,单位还要组织财务人员去学习新制度内容,学习新财务管理方法和相应的管理知识,使工作人员能够获得更专业的工作技能和知识。组织单位的财务工作人员开展知识交流会、座谈会,聘请外部财务专家,来单位开展财务知识讲解、设置讲座,也可以组织财务人员去到外部交流,学习了解新制度的各类内容,以便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还要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化、信息化的财务能力,使其能够熟练地使用财务系统。(二)推动单位资产负债和业务范围划分。为了解决旧制度遗留下来的不良问题,要做好充足的新制度衔接工作,加大对单位资产管理执行工作的监督,要求职工严格按照单位的资产管理机制来进行摊销。加大对固定资产折旧报废的处理,对超出期限的应收账款,应该及时对账务,进行转交认定,确保单位的资产数据得到及时的更新。并且要针对单位内账实不相匹配的现象,及时地向上级单位反馈,并找出账实不符问题的原因。严格执行上级领导的各类命令,并对出现的账实不符问题进行处置,提高数据信息的精确性。此外,还要求事业单位加大新会计制度执行。针对费用类科目都制定明确的规定,清晰地划分各科目的范围,确保新旧制度衔接中,可以使财务数据达到整合[3]。(三)提升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水平。会计信息化建设可以保证新制度贯彻落实,在搭建财务系统中,系统的建设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工程。信息化水平会影响到业务的开展,也会影响到单位给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质量。单位信息化的建设要从会计核算角度出发,通过优化完善财务系统,将财务分析、财务核算、预算管理、资金管理等各项职能放置于系统平台上,为后期平行记账核算模式的应用,而建立信息基础。(四)加大监督力度新会计制度对单位财务制度编制也提出了许多要求,并且新会计制度也提高了报表编制的难度。单位要增强内部监督的力度,使财务管控与预算管理相融合。根据新会计制度的要求和制度的执行状况,来完善监督机制,也要对新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采取财务控制措施来处置这些问题,以保证新制度得以高效的落实执行。

新会计制度实行之后,会推动单位内的会计核算模式产生较大的转变,单位也要积极地优化设计现有财务管理制度,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组织职工做好新旧制度的交替衔接工作,实现会计制度得以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组织职工学习新会计制度内容,对现有财务管理模式进行变革。

参考文献

[1]佟文霞.浅析实施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的影响[J].时代金融,2018(14):231–232.

[2]梁征.会计制度下做好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思考[J].财会学习,2019(34):23.

制度衔接范文篇5

一、关于“两项制度”衔接工作

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是当前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两项基本制度,两者相辅相成,低保维持生存,扶贫促进发展。开展农村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又是建立贫困瞄准机制、解决贫困人口生存和发展问题的现实需要,也是完善农村低保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体系的基础性工作。开展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就是通过调查识别和建档立卡,探索建立扶贫开发和农村低保对象的动态识别机制、监测管理机制和针对贫困户和农村低保户分类帮扶机制,实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保障收入已过低保线但仍比较低的这部分群众的基本生活,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和收入水平,使其尽快摆脱贫困。这项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可以说既是发展工程,又是民生工程。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高度重视,明确责任,加大力度,不断提高贫困群众生活水平。在推进过程中,必须突出三个衔接、抓好三项工作。

三个衔接,就是对象衔接、政策衔接和管理衔接。

对象衔接,是基础、重点和难点。扶贫部门要主动与民政、财政、统计和残联等部门搞好协调沟通,做好各类扶持对象的衔接。尤其在对象识别上,要遵循先严后松的原则,严把群众申报、入户调查、民主评议等关键环节,吃透摸清情况,不多报、不露报,初定后向群众公布,确保客观公正。

政策衔接,是推进“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的目的所在。在政策衔接上,民政部门要继续完善低保到户政策体系,做到应保尽保,绝不脱档;扶贫部门要以1500元以下收入群体为主要对象,重点从产业开发、能力建设、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等方面,制定相应的到户扶持措施,使其尽快跨过贫困门槛。

管理衔接,是实现“两项制度”有效衔接的重要保障。在管理衔接上,要分类建立低收入人口对象档案,实行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逐步完善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数据库,做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

三项工作,就是发动群众、规范程序、加强监督。

发动群众,就是要以群众为重点宣传对象,利用各种手段和媒体,努力将有关政策、操作办法等宣传到群众中去,做到家喻户晓,充分调动起群众参与的积极性,确保“两项制度”衔接工作有效进行。

规范程序,就是在“两项制度”的有效衔接中,严格按照统一制定的工作程序和步骤开展工作,绝不能图简便而减少任何一个环节,尤其是在对象识别的民主评议、村级初定对象和公示这些步骤中,必须熟悉程序,严格实施,环环到位,确保公开透明。要以格式统一、时间统一、地点统一、举报电话统一的规范形式,对村、乡、县三级确认的对象进行三次公示。在对象识别和政策落实等环节上,要坚持集体审核原则,严格程序,严明纪律,严禁优亲厚友。

加强监督,就是要认真做好意见收集、调查核实、纠正偏差、监督检查等工作。要切实搞好投诉处理和信访处置,接到群众举报或投诉,必须派出专门人员深入实地调查情况,并将调查结果向群众公布,确保真正把这件惠及贫困群众的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二、关于农高会组团参会工作

农高会是我国唯一的农业高科技成果的博览会,已连续举办多次。今年农高会我市筹备工作和以往不同的是,全市将按照布大展的思路,统一谋划,突出特色,提升层次,力争在本届农高会上取得宣传展示、招商引资和农产品贸易的全面丰收。现在距第十七届农高会开幕仅剩20天时间了,各级各部门要坚决克服松劲厌战情绪,进一步完善工作方案,细化工作措施,明确工作责任,重点抓好参展布展、项目招商、大会组织等重点工作,确保按时高标准完成组团参会的各项任务。

一要在布展上突出特色。要按照统一布展的要求,分成几大特色板块精心设计,突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高科技和粮果蓄菜等特色产业。尤其要彰显一年多来我市农业高科技的新成果、新产品,以及高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和效果。要建立参展成果征集互动机制,各县市区要全市树立一盘棋思想,按要求积极筛选项目、准备展品,充分体现本县区主导产业和农业科技水平。

二要狠抓农高会项目签约工作。宣传、发改、招商、扶贫等部门要同频共振,紧密配合,切实搞好项目的策划包装、宣传推介、洽谈签约等工作。一是筛选好项目。对外推介的项目要突出我市农业高新技术成果推广应用,精益求精,彰显规模效应。宣传、发改、招商、扶贫等部门要紧密配合,切实搞好项目的策划包装、宣传推介工作。二是抓好项目的洽谈。要有效利用大会开幕前这段时间,与客商充分接洽,把项目的洽谈工作抓好、抓细。三是抓好项目的集中签约。各县市区要保证当会有2个5000万元以上的招商引资项目签约,争取更多项目签约,确保项目质量,以签约项目体现参会成果。

制度衔接范文篇6

关键词:事业单位;新旧会计制度;衔接

近年来应现实发展需求,事业单位体制改革不断推进,此背景下,新会计制度的实施对事业单位至关重要。新制度制定时考虑到了旧制度中存在的不足,新制度的实施可帮助事业单位更好地做好财务会计管理工作。在新旧会计制度更替下,事业单位很可能会因为对新制度了解不透彻、旧制度影响过深等问题出现新旧制度衔接困难的情况,从而影响单位发展。下面将对“事业单位新旧会计制度衔接”进行思考,并提出有益于事业单位新旧会计制度衔接的建议。

一、新旧会计制度更替对事业单位产生的消极影响总结

新制度实施的目的是改进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令财务管理拥有更高水平,以辅助单位更好发展。但在新旧制度衔接过程中,因为单位未做好迎接新制度的准备,很可能出现新旧制度衔接问题。衔接问题的出现,除了令新制度无法顺利落实外,很可能降低财务管理水平,令财务管理问题频发,导致单位运转出现问题并阻碍事业单位发展,下面将总结新旧制度更替带来的消极影响。(一)事业单位的资金运转会因此而受到一定消极影响。事业单位资金运转需要多个部门参与支持,财务部门作为参与部门中的重要部门,工作质量将对资金运转是否流畅产生较大影响。新制度代替旧制度实施过程中,受影响最多的部门也是财务部门,因此,新旧制度更替过程中,事业单位的资金运转很可能会受到负面冲击。例如,财务部门在完成基本工作任务的同时,必须接纳新制度带来的改变,这无疑加重了财务部门工作量、拖慢了财务部门工作效率,可能导致资金运转过程中因财务部门工作效率降低出现资金到位速度较慢等问题,从而影响单位运转。(二)对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人员带来负面影响。事业单位会计人员早已习惯了旧制度,新制度实施时,会计人员可能较难适应新制度带来的变化,从而增大工作压力。导致会计人员受到负面影响的原因有三点:一,单位未重视新制度实施前的相关学习培训,导致新旧制度衔接时会计人员对新制度认识不足;二,单位在开展新制度相关培训时,未深入解到新制度与旧制度的不同,无法高效的将新制度融入实际工作中;三,新制度实施的同时单位没有更新相关软件系统,令会计人员在开展自身工作时缺乏对应的软件系统支持,工作繁琐程度及难度增大。

二、关于促进事业单位新旧会计制度衔接的六点建议

(一)制定科目余额表并编报新账。事业单位有必要在新旧制度衔接时制定原科目余额表并编报新账。主要有两点内容:一,在新制度实施前对原账科目余额进行充分了解与适应性调整得出新科目余额表,令新科目余额表更具合理性,以此减小旧制度顺利过渡到新制度的难度;二,编报新账时多参考新制度,依据新制度中的相关标准,以保证新账科目余额表的实用价值。(二)事业单位可加强相关人员对新会计制度的学习与掌握。新制度实施令事业单位在进行财务管理及其他相关工作时多项工作内容都发生了变化,为避免会计人员因掌握新制度不到位出现工作效率降低、工作错误增多等现象,单位可加强会计人员与其他人员学习培训,加深员工对新制度熟悉程度。关于该点要注意的内容:一,令相关人员进行新制度学习与熟悉时可从“新旧会计制度有何差异”入手,通过学习培训帮助相关人员尽快掌握新旧制度间的差异,以此为相关人员适应新制度打下基础;二,在进行新制度学习时,相关人员要多对新制度进行思考、交流与探讨,通过交换意见等方式尽可能总结出新制度的特点、优势以及存在的不足,做好接纳新制度准备,实现旧制度到新制度顺利过渡;三,对新制度融入实际工作过程进行监督,及时发现新制度实践过程中相关人员身上的问题并予以纠正,通过该做法不仅可加强相关人员对新制度的学习掌握,还可令新制度实践更加顺利。(三)事业单位需调和新会计制度与单位内部相关规定、标准之间的矛盾。在新制度落实前,单位许多规定、标准的制定都以旧制度为基础,不对此问题加以关注,很可能出现新制度落实时新制度内容与单位原本的规定、标准存在矛盾的情况,不利于新旧制度衔接,亦不利于新制度融入与实践。单位可在新制度落实前开展相关研讨会议,针对可能与新制度产生矛盾的相关规定与标准进行改进优化,以此调和新制度与单位内部相关规定、标准间的矛盾,促进新旧制度顺利衔接。(四)将原未入账事项进行登记入账。原未入账事项进行登记入账有助于新旧制度衔接,关于将原未入账事项进行登记入账需要注意以下四点:一,单位新旧制度更替时,将原未入账固定资产等在累积盈余科目下登记入账;二,在途物品若原未入账,则应在累积盈余科目下登记入账;三,受托资产若原未入账,应在受托负债科目下登记入账;四,盘盈资产若原未入账,则需考虑盘盈资产与成本进行对应的科目下登记入账。(五)做好会计软件系统升级工作。会计软件系统是支持财务管理工作高效推进的关键,根据新制度要求与特点全面升级会计软件系统是保障事业单位适应新制度的必要任务之一。新制度较旧制度而言发生了较大变化,原本的会计软件系统无法满足新制度下工作需求,针对会计软件系统在新制度下的落后性,单位有必要抓紧新制度特点与要求做好会计软件系统升级工作,令升级后的软件系统更好为财务管理工作的推进提供帮助。例如,在新制度提出前,对固定资产管理较为忽略,故在会计软件系统中也没有对应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块,新制度强调了固定资产管理情况下,会计软件系统缺乏固定资产管理模块势必将阻碍新旧制度衔接,此时很有必要在会计软件系统中添加固定资产管理模块,以便财务管理工作顺利推进。结合上述,要做好会计软件系统升级工作,必须对新制度进行充分解读,站在“如何令新制度更好实践、财务管理工作更好展开”的角度上对软件系统进行升级。(六)事业单位在内部应加强新会计制度宣传。除财务部门外,新制度还将影响其他部门,因此,为令新制度更好在单位落实,有必要在单位内部加强新制度宣传,令单位人员都对新制度有一定了解,加快新制度融入单位的步伐,顺利完成新旧制度衔接。在单位内部加强会计制度宣传时可同时运用多种方式取得更好宣传效果。例如,除了印刷并发放相关材料、发放趣味科普宣传单、开展学习进步会等方式外,单位还可利用网络社交平台(例如微信)的便利,通过在社交网络平台上宣发新制度有关信息,达到有效宣传新制度的目的。

三、结语

新制度代替旧制度在帮助事业单位提高自身财务管理水平的同时,可能伴随着单位资金运转不畅、会计人员需要新制度适应等问题,为减少负面问题对事业单位的冲击,单位必须做好新旧会计制度衔接,通过制定科目余额表并编报新账、加强新会计制度宣传等多种做法,令事业单位更快、更好地接受新会计制度,顺利提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确保事业单位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制度衔接范文篇7

关键词: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制度衔接;基本社会制度;老龄化现象;养老问题

1概述

养老保险制度作为保障我国民生的重要内容,在解决养老问题、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均有着重要意义。但受我国历史、经济、政治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在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态势的社会保障领域的影响下,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当其冲的就是城乡养老保险制度无法实现有效衔接,导致我国城乡统筹发展受到一定影响。因此,了解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分析其主要原因的基础上采取合适的对策促进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是实现养老保险制度城乡统筹一体化的必经之路。

2我国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早在汉朝,我国国家官员正常退休之后被称为“致仕”,辞官后仍能领取一定津贴,这一制度又在唐宋时期得到了完善,形成了现代养老保险制度的雏形。新中国成立之后,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1949~1977年的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构建初期阶段、1978~1999年的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发展阶段、2000年至今的探索覆盖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险体系的探索阶段。虽然自面向未参加职保的农村居民和城乡居民的新农保和城居保实施以来,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和参保人数都有了很大的提升(见表1),但受我国特殊国情和政策的制约,城乡养老制度在衔接过程中,也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造成了社会问题的出现,具体将在下文中进行阐述。

3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存在的主要问题

3.1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缺乏成熟性

虽然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与探索,但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缺乏成熟性仍然是当前导致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困难的最主要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3.1.1“碎片化”特征较为明显,包括养老保险金的最终发放单位存在差异性,导致分工缺乏明确,机构运转效率低;统筹区相互之间存在独立性,养老保险管理过程中无法实现统一管理。例如新农保基金的管理过程多是基于县市级地区所实现的,但县市级地区数量繁多,使得基金管理的风险程度大大上升。

3.1.2缺失对于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制度,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地区的失地农民数量已经越来越多,《2014年中国城市发展报告》指出,中国失地农民的数量已经达到4500万以上,但中国现在养老保险体系的覆盖范围是不包括失地农民的,这就使得农村的稳定性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更是无从谈起。

3.1.3各类保险制度在强制性的执行力上不能达成统一,例如事业单位和企业工作人员只要能够确定劳动关系,就能够享受社会养老保险的福利,但一些农村居民,尤其是低收入农民群体和进城务工人员,却因为企业不与自身签订正式劳动合同、强制延长城市流动工人的用工试用期等现象而导致被“自愿”的挡在了养老保险大门之外。如何强化养老保险制度的“强制性”,加强劳动者的参保维权意识,同样是统筹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3.2城乡养老保险待遇差距过大

养老保险制度设立初期,我国的养老保险体系的身份属性较重,因此职保、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在待遇标准、统筹办法、支付渠道等方面均存在差异。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成熟,现行的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忽视保障属性的缺陷开始愈发明显,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城乡养老保险待遇差距过大,养老保险资源分配开始缺乏公平性。以养老金替代率这一标准为例,工龄在为10~20年的事业单位人员其养老金替代率即可达到40%,且会随着工龄的上升显著增长,最高可达到88%。但以个人身份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连续15年缴纳后其养老金替代率最高也只能达到60%。再加上养老金计算时的调整幅度是依据职工的平均工资增长率所进行的,不同人群的养老金之间的差距将会进一步加大。2009年,国家出台“新农保”,但按照当时2元最低的缴费水准计算,农村居民补贴基础养老金每个月也仅有55元,2015年,国家首次统一提高基础养老金到70元,但与近几年我国CPI和GDP的上涨相比,这一提升所能达到的作用显然是杯水车薪。

4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衔接的对策建议

4.1提高农村人口参保率,实现养老保险全覆盖

根据大数定律,参保人数的增长会显著降低保险制度对应的风险,因此,提高农村人口参保率,实现养老保险全覆盖,是建立统一的城乡养老保险体系的必经之路,具体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4.1.1加强维护农民工参保权益,农民工作为我国城市化过程中的特殊群体,应当具备与之贡献相匹配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可考虑针对农民工的缴费方式与缴费年限进行弹性优化,包括延期补缴、继续补缴等,避免农民工因工作流动导致缴费中断而导致自身承担不必要的损失,还可使得愿意参保的农民工可以以延续缴费年限的方式得到养老保障。同时,按年缴纳、按季度缴纳,按月缴纳等多种缴纳方式共存的参保方式,无疑也会对农民工具有更大的吸引力,从而有效提升农村人口的参保率。

4.1.2吸收失地农民参保,虽然某些地方政府针对失地农民数量日益增大的现象采用一次性补偿款的方式来对农民进行土地补偿,但就长远角度而言,这是对实现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无益处的。结合实际情况,可考虑将失地农民纳入到职工养老保险体系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体系的覆盖范围中,并且在此基础上,土地承包方应当就其责任为失地农民缴纳一定的保险费用,实现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

4.2凸显政府作用职能,提高统筹层次和财政投入

社保保障能力的大小与社会保险资金统筹层次的高低呈正相关,针对现阶段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碎片化”特征明显的情况,可考虑提高保险基金的统筹层次,当社保资金由县级统筹转化为省级统筹直至达成资金的全国统筹,当前社保资金的支付压力和风险程度将会得到明显减轻,社会统筹资金相互帮助的能力及范围则会得到较大提升。此外,政府作为全国公共财政收入的持有者,应当进一步在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过程中凸显自身的作用职能。可考虑结合现有情况合理制定国家与地方间社会保险基金的政府财政转移支付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对涵盖了我国大部分居民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资金加大财政投入,这样一方面可以弥补城乡养老保险待遇的差距,解决过去因农村帮扶城市给农村养老保险造成的诸多弊端;另一方面也可以借助强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现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再分配的达成,进而达到统筹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长远目标。

4.3加强养老保险制度宣传,提升居民参保积极性

对于城市的企业职工而言,了解基础养老保险是他们的基本权利,地方政府应当督促企业按时为其缴纳养老保险。而针对农民工等工作流动性较大的群体,地方政府则应当加强养老保险制度宣传,提升居民参保的积极性。可考虑将职保转迁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新政策进行重点讲解,使得农民工了解到职保转迁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后,个人账户资金也能够同步转移,且职保缴满15年退休后将享有高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待遇,避免因农民工群体对保险制度缺乏了解进而产生“退保潮”。而在农村地区,同样应当对新制度筹资模式中的“政府补贴”用通俗的语言进行重点宣传,重点培养农村地区居民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观念,并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转移接续职保的制度进行解释,培养农村地区居民的维权意识。

5结语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城镇化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全国劳动力的流动也愈演愈烈。在这样的背景下,养老保险制度模块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机制的现状已成为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但我们也欣喜地看到,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出台,这些问题也正在不断被解决,城乡养老保险制度也终将在未来实现完美的衔接。

作者:李金枝 何相成 单位: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局

参考文献:

[1]刘琨.公平视角下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城乡衔接研究[J].博论社区,2014,7(20).

制度衔接范文篇8

关键词:政府会计新旧衔接问题探讨

一、前言

在政府的工作范围中,政府的财政预算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执政工作内容。在各级政府部门中,财政收入与财政开支的实际情况,只有在财政会计的核算工作结束以后,才能有实际的结果。这样的结果是对政府工作的有效评价,能够体现政府在工作中的效率,还能体现政府在工作中对地方财政的贡献,也是代表政府在解决地方人民生活质量的标准。在财政收入中,投入和收回都能证明一个地方的经济状况。因此,政府在财政管理中,要不断完善管理制度,使这样的制度更加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是,在这样的财政会计制度的更换过程中,就会遇到很多问题,需要想办法克服,还要创新方法来解决问题,使政府财政会计制度更加科学化,更加优化,解决在以前财政中遗留的难题。

二、在政府会计制度中新旧制度对比

(一)会计核算内容的新定位

我国在1997年的财政会计中,计算的方式是以地方政府在财政中的支出和收入为主,在这些资金流运行中,对其进行核实,这就只是对地方政府的预算执行情况和结构进行如实的反映。在2015年新修订的会计制度中,新的制度规定,要满足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这两个需求。在新的会计制度中,要求向其他需要的人员提供政府财政状况方面的信息,这些人员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一是新制度规定中的人大代表,二是新制度中的政府和其他部门人员,三是新制度中的社会公众,四是新制度中的其他会计使用者。这样的制度,就能很好地反映各级政府的财政责任能力和履行经济责任能力。

(二)重新界定会计核算基础

1.会计基础的重新界定。在1997年的旧会计制度中,主要是采用收付实现制度,以此为基础来进行会计核算工作的。在新的制度中,随着国家的财政制度改革,采用了比较适合政府工作制度的集中政府制度,而且还规范了会计的核算方法,还进行了有效的落实。还在国库的集中支付年终计划结余中,采用权责发生制度,并且以此制度进行会计制度核算。这就形成在新的制度中,正常情况下都会采用收付实现制度。而在一些比较特殊的情况下,就需要采用权责发生制进行核算。在2014年的改革中,进一步强调权责发生制,这样就防止出现超范围的列支现象。

2.改革会计核算办法。在1997年的政府会计制度中是采用的单分录的会计核算办法,也就是发生了一笔就进行一笔分录的办法。在新的制度中就采用了双分录的会计核算办法,这个和以往的制度就大为不同,它要求在发生一笔业务中,就需要进行两笔或者三笔的会计分录,而且还要反映至改变资产中与其他附带的业务资产的关系。在新的制度中,主要增加了以下会计工作内容:一是会计工作通过增设了股权投资,二是会计工作通过增设了应收政府债券转贷款,三是会计工作通过增设了应付政府债券(转贷款),四是会计工作通过增设了应付主权外债转贷款,五是会计工作通过增设了资产基金,六是会计工作通过增设了待偿债净资产等会计科目。通过对这些项目的增设,就能很好的反映政府的对外投资、发行地方政府债券、贷款、融资等债权债务事项变动对相关资产、负债和净资产产生的影响。

3.完善资产、负债、净资产核算内容。在新的政府会计制度中,为了更加清楚的了解政府的真实情况,新的制度采取了这样的措施。在全面反映政府的资产、负债和净资产的财务中,要使政府的情况更加清晰、准确和全面,这样的基本信息能够使政府更好地控制债务规模,防范财务风险。新的制度在资产、负债和净资产的核算中进行了增加,在这个新的增加内容中,资产类增加了7个主要内容,还取消了1个内容。这增加的7个内容是:一是增加了国库现金的管理存款,二是增加了转贷地方政府债券,三是增加了股权投资等科目来反映库款结构,四是增加了政府的对外贷款,五是增加了对外投资的情况,六是增加了借出款项,七是增加了在应收地方政府债券的转贷款,取消的是在暂负款科目。在新的会计制度中负债类新增了八个,其中还取消了五个会计科目。这新增的八个是:一是新增加了应付短期的政府债券,二是新增加了应付长期的政府债券,三是新增加了应付政府债券转贷款,四是新增加了应付主权外债转贷款,五是新增加了短期债券和长期债券,六是新增加了应付本金和利息,七是新增加了国内债务和国外债务。八是新增加了其他科目来区分国债和地方债。取消的六个会计科目是:一是取消了暂存款,二是取消了借入外债,三是取消了应付外债利息,四是取消了外债费用,五是取消了与资产相对应。在新的会计制度中净资产类新增加了两个,取消了一个会计科目,增加的两个是:一是增加了资产基金,二是待偿债净资产。取消的是财政周转基金科目。

4.完善财政收支核算内容。在近几年的政府财务变化发展中,这个内容中主要是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完善了大部分会计科目的名称;第二个方面是细化了支出的核算内容;第三方面的内容是调整了部分会计科目核算内容。

5.完善会计报表体系和报表格式。在1997年的政府会计制度中,要求政府资产要以报表的形式表现出来,具体是如下这些报表:一是在旧制度中要编制资产负债表,二是在旧制度中要求编制预算执行情况表,三是在旧制度中要求编制财政周转金收支情况表,四是在旧制度中要求编制财政周转金投放情况表,五是在旧制度中要求编制预算执行情况书和其他附表。在新的会计制度中,对报表进行了优化,要求以新的形势设置报表。比如:在新的政府会计中的债务资产表中,在这个科目中从资产负债结构,就把以下几个内容进行了区分:一是区分了流动资产,二是区分了非流动资产,三是区分了流动负债,四是区分了非流动性负债。在政府的预算执行情况报表中,把此表细分成了以下几种:一是主要细分成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二是主要细分成财政专户管理资金报表,三是主要细分成一般性公共预算,四是主要细分成政府性基金预算。在财政周转资金相关报表中,把它合并成专用基金收支情况表,增加了表白备注,在资金有特殊情况时要在备注中加以说明。

三、新的制度中总预算会计制度和原制度要怎样衔接

(一)梳理原科目余额,把握新科目口径

1.补记国库现金股利存款。二零一四年我国针对国库现金管理事件进行了试点,而且取得的效果非常好,2017年结束试点工作,并且在全国省级政府进行省级国库资金管理,但是在省以下的政府还没有进行该项工作。所以,国家要求省级以上的单位,就需要对资金进行细分:(1)其他财政存款,(2)国库存款,(3)国库现金管理存款。

2.清理暂存款。这个内容中,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个是其他应收款,在这个内容中主要是指属于政府财政临时发生的其他应收、暂付、垫付款项,像这样性质的就要记入到其他应收款项中。第二个是其他应收款,在这个内容中主要是指属于政府财政临时(一年以内)借给预算单位急用并签订了相关借款合同来明确借款期限、借款用途、借款利率及违约责任等事项的暂付款,这样性质的借款就要记入到借出款项中。

3.梳理暂存款。属于预算单位国库集中支付计划结余按照权责发生制列支部分记入应付国库集中支付结余。属于其他应付款和暂收款,像这样的款项,就要记入其他应付款中。属于临时代管的资金要记入到应付代管资金。

(二)明确债务管理部门和资产管理部门,登记原未入账事项

在政府的财政分工中,国家的国库部门只有权限在总预算会计财务处理。而且在相关的内容中,还把具体的内容细分到内部的各个科室和部门,由他们细分进行处理。在各个地方,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规划,以此来指定债务管理部门和资产管理部门。这样的未入资产,要求在2015年12月30日还未入账的债务事项和债权资产,要并入2016年度的及时提供债权、债务增减变化情况,还有加国库部门进账,这些主要包括:一是要提供应付主权转贷款,以及这些贷款的本金和利息,二是要提供应付利息等有关科目余额,三是要提供应付短期政府债券,这些债券包括本金和利息,四是要提供应付长期政府债券,这些债券要包括本金和利息,五是要提供应付政府债券转贷款,这些贷款的本金和利息,在资产管理部门要提供的数据包括:一要提供应收地方政府债券转贷款,还有这些贷款的本金和利息,二要提供应收主权外债转贷款,还有这些贷款的本金和利息,三要提供股权投资,以及这些的本金和利息,四要提供应收股利,包括这些的本金和利息,五要提供应收利息等有关科目余额,包括本金和利息。

(三)对人才的培训

在一线的政府部门会计人员中,总预算会计是财政因素的基础,在这个工作中,还要重视预算管理和调度往来资金以及协调编制相应报表、指导下级财政部门工作、编审财政总结算、财税库银相关业务等工作。因在其开展工作时,政府会计都要参与在里面。因此可见政府财务会计工作繁多而且还比较繁杂,在这样的工作中,要求报表的准确性,还要注意报表的质量。因为这些数据是政府领导在根据报表要进行相应的政策决策,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平稳运行,还关系到民生问题,可以说责任是很重大的。因此,对于政府会计人员,就需要对这个专业知识的培训,保证在新的制度使用中,对政府的经济数据不会有错误的记录出现,保证在会计新制度下,使财务报表的准确性能够更加优化。

四、结束语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在政府的会计工作中,要求会计人员要在报表填写中,保证好经济数据的准确性,数据的准确性是很重要的。这关系到政府的政策决策,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发展。因此,在会计制度衔接中,要解决好遇到的问题,还要不断创新解决问题的方法,使会计工作在政府职能中发挥好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政府会计制度新旧衔接问题明确[J].商业会计,2018(05):4

[2]熊娜,撒晶晶,曾春丽,王秋娜,田映红.政府会计改革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J].会计之友,2018(03):20-23

[3]刘安天.政府会计制度新旧衔接问题得到明确[N].中国会计报,2018-02-09(001)

[4]崔学刚,叶康涛,荆新,刘子琰.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改革与国家治理———第六届“政府会计改革理论与实务研讨会”综述[J].会计研究,2015(07):92-95

制度衔接范文篇9

关键词:个人破产;适用对象;管理机构;破产免责

一、《企业破产法》的发展困境与个人破产的探索

我国自1986年制定《企业破产法(试行)》至今,一直以企业法人作为破产程序适用的主体,尽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得到发展,但是《企业破产法》依旧限定适用于企业法人,而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仅能参照适用,更不用说合伙人、个人独资企业的经营者等自然人,也因此暴露出大量的社会问题。例如,公司出资人宁愿自杀也不愿意申请企业破产;催债公司恶意伤人、暴力催债等不良事件频发;执行程序面临困境,大量的破产案件因为缺少与企业经营密切相关的自然人破产程序清算而无法执行。由于对自然人的执行僵局严重阻碍企业的破产等问题,已经严重限制了企业破产制度的充分有效施行,也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现代化发展。因此在2021年度立法工作计划中,《企业破产法》的修改被列入议程,而将个人破产制度进行立法或者是否将个人破产制度构建纳入企业破产法的适用中是新的讨论热点。与此同时,《深圳经济特区个人破产条例》(简称《特区条例》)已经于2021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同时深圳市破产事务管理署也挂牌成立,这是我国对个人破产立法进行的一次大胆尝试,尽管这只是一个小的区域性试点,但是《特区条例》的施行是我国个人破产制度的破冰之举,对我们解决个人破产制度的缺失,贯彻企业破产实质是个人破产的延伸的理念,进而建立完整的破产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基于以上背景,将个人破产制度的程序构建纳入现行《企业破产法》中已经具备条件,尽管有关个人破产制度的建立可以单独立法,但是考虑到市场经济发展中,自然人参与经营活动的形式越来越多样,而这些活动极大部分与公司的经营密不可分,而公司破产往往也是与公司经营性债务密切相关保证人的破产。因此将个人破产立法制度构建纳入现行破产法中,有利于处理相关的企业破产案件,将个人破产与企业破产在程序适用上进行统一而无须重复规定,也能够完整处理具有牵连关系的企业和个人的破产案件。通过分析个人破产制度与企业破产制度的相通性,研究将个人破产制度设计纳入企业破产法修订中,同时兼顾个人破产的特殊情况,进而进行不同的制度构建。

二、个人破产制度的立法目的和实际意义

人们对个人破产制度的作用认识实际上存在诸多误解,社会上极大部分反对个人破产立法的人士均认为,个人破产制度是给债务人逃避债务的一条合法途径。但这一认知显然忽略了个人破产立法的真正目的和功能,明确个人破产立法的实际意义对我们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全面建立破产制度,促进市场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今国际上对于个人破产立法的目的,主要体现在救济贫困与促进经济发展的双重价值上。世界各国对于个人破产立法的最终目的都是促进经济发展,鼓励债务人重新振作并积极创造财富,努力实现减少相关利害关系人损失的效果。而我国构建个人破产法的目的也不例外,本着加快完善市场主体退出制度的建立这一指导方案的要求,构建个人破产制度的立法目的在于给予债务人一个“新生”的机会,鼓励合理投资失败和经营失败的债务人重新融入社会,积极创造新的财富,同时也积极减少债权人的损失,在客观上达到使各方利害关系人尽可能减小损失、共同受益的效果,并最终作用于实现促进竞争、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救济贫困、促进经济发展的立法目的。

三、适应现行破产制度的个人破产应有特征

(一)适用对象上的广泛性

从各国现行的个人破产制度来看,个人破产制度基本普遍适用于商自然人和普通消费者;而美国、德国等国家在立法模式上,均采用统一立法的模式,规定平等保护消费者和商自然人,同时设有专门的消费者破产的特殊规定。这些个人破产制度设计思路对我国的个人破产立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我国《特区条例》的起草过程中,主流观点认为生产经营者和生活消费者无法完全区分,而且世界各国个人破产制度均适用于所有的自然人主体。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自然人参与商事经营活动的范围及形式也越来越广泛,区分纯消费者和商自然人已然十分困难,因此最终《特区条例》还是贯彻了主流观点,在立法上对各种自然人主体同样进行平等保护。而《特区条例》对适用对象的规定为我们《企业破产法》的修订提供了思路。通过对引起自然人破产的一般原因进行分析,一些学者认为引发自然人破产的原因通常有商业经营和担保、信用消费借贷、失业贫困这三种主要方式。第一种与企业经营和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后两种则让债务人陷入生存的困境,如果对这两种情形放任,则会使得债务人陷入无力清偿的恶性循环,最终妨碍企业破产制度的实施效果和社会经济的良性循环发展,因此应当建立起个人破产制度提供应对方案和合法救济途径。

(二)设立相应的个人破产行政管理机构的必要性

破产制度的实施除了需要立法途径引导,同时也离不开高效便捷的行政管理体系做保障。我国企业破产制度在运行过程中已经有大量的司法实践证明,破产案件的顺利办结除了需要司法机关做出审判主导进程之外,还需要政府的管理支持。由于破产程序涉及法律、经济、文化、司法体制等多个方面的事项,因此做好司法机关和行政管理机关的分工与配合十分重要。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等单位联合的《加快完善市场主体退出制度改革方案》也明确要求“加强司法与行政协调配合”“加强司法能力及中介机构建设”。基于此,在实践中,我国许多地区建立了破产案件的政府法院双向联动机制,典型的例子就是深圳特区制定《特区条例》,为个人破产建立了深圳市破产事务管理署,力争实现法院裁判与行政机构管理分工负责,破产管理人执行与公众参与监督共同推进的四位一体的破产办理体系。破产办理是一项体系庞大、耗时漫长、流程烦琐的综合性活动,法院在依法行使司法裁判权的同时,无法兼顾到破产事项管理、破产调查与咨询、个人债务评估等其他功能的运行,因此推动建立法院政府的双向联动机制,推动实现破产审判权与破产管理权的分离与协作,促进破产审判的专业化,破产管理的高效化,破产监督的自行化势在必行。《特区条例》已经为个人破产立法提供实际经验,通过建立破产事务管理署划分权能,厘清界限,为我国在探索建立更加完善的破产制度上提供重要方向。

(三)对于恶意逃债的担忧

破产程序的设定初衷是为了实现债权债务的公平清偿,而个人破产制度的构建同样也以此为目标。虽然大部分企业破产案件中,债务无法彻底得到清偿,但是破产程序也起到了有效避免暴力追债、恶意逃债等乱象频发的作用。我国现行的执行程序中规定了参与分配的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参与主体与分配的财产在分配过程中的相对公平,弥补了现行我国对于个人破产制度缺失的弊端,但参与分配的作用也是有限的。为了应对越来越多的经济活动中发生的债务问题,建立起规范的个人破产制度已经十分迫切。但我国个人破产制度构建需要回应一个突出问题,即个人破产制度是否会成为债务人恶意逃债的“保护伞”,债务人一旦通过转移财产、恶意隐瞒财产等手段恶意避债,又通过个人破产制度进行程序性的免责,将会给债权人以及利害关系人造成重大损失,甚至会妨害整个社会的经济秩序和诚信建设。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尚未确立个人破产的免责制度就当然性地对这一制度进行抵触。事实上世界各国对于个人破产制度的功能认识,并不局限于破产免责,而更多的在于集体清偿和按比例公平分配。并且大部分欧洲国家对待免责立法的态度都十分保守,直到20世纪才逐渐采纳个人破产立法中的免责规定。破产免责制度是个人破产制度的基本内容,但不是唯一的追求,出现恶意“逃废债”的债务人与允许个人破产制度的运行并没有必然而直接的关联。我们设立破产免责制度的初衷也是为了激励那些正常经营、诚实却贫困的自然人,为这样的人群提供相应的制度救济,为他们重新振作、生产生活提供法律保障。但破产免责的设立同时应当有诸多限制,如何区分“诚实而不幸”的自然人、确立破产撤销权、无效行为制度等是我们建立个人破产制度需要解决的重点事项。

四、我国构建个人破产制度的程序性设计

(一)设立专门机构,明晰权责

构建破产审判权与破产管理权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理清行政管理机构和法院审理部门的权力清单,避免因为权责界限不明而引发的相互推脱怠工、争权夺利现象,是我们将来修订《企业破产法》与建立个人破产制度的必要要求。同时借鉴企业破产的相关举措,考虑在自然人债务清理过程中,规定相应的破产财产管理人,通过破产债务人自行管理自身财产与管理人实行监督相结合的财产管理机制,强化对个人破产程序中的监督作用,提升破产程序的效率。具体而言,首先,应当设立专门的行政管理机构,专门负责保障企业破产管理与个人破产管理的高效运行。该机构应当与行使审判权能的司法机关相区分,专属于行政机关,具有相应的行政管理权能,包括调查权以及处罚权等等。其次,行政管理机关内部应当选出相应的破产财产的管理人员名单,针对破产管理人进行配套的培训、考核、监督、编制等行政管理举措,帮助管理人在面对破产债务人的零散财产时,能够专业、高效地与债务人一起进行清算。考虑到自然人破产中,自然人的财产往往十分复杂,分布较为零散且具有一定隐私性,部分自然人破产中还存在豁免财产,因此管理人的作用更多地体现在监督和辅助上,而无法做到像对待企业破产时的管理财产一样。自然人破产应当更多地由自然人自行管理自身财产。

(二)免责制度的构建与撤销

个人破产制度的构建核心,是为了实现债务的公平清偿,同时给破产债务人一个“新生”的机会。个人破产制度实际上就是为债务人的合理风险进行清算免单,而个人破产中的免责制度正是这一原则的核心象征。对于免责制度的构建应当有严格的规定,包括免责的申请、免责的界定、免责的时间等等事项。同时为了防止恶意、不诚信的债务人滥用免责制度,我们还应当构建起免责制度的一道防线,即设定免责的撤销情形以及不可免责的事项。同时还应当针对这些“逃废债”的行为、隐匿财产的行为、恶意申请的行为等规定严厉的惩罚措施。我国现行刑法也有关于破产诈骗罪之类的罪名进行刑事制裁,行政机关同样在监督管理的过程中可以行使行政调查权和行政处罚权进行行政制裁。免责制度的构建通过与之衔接,同样可以将恶意的破产债务人进行惩处。在制度设计上,首先应当明确免责制度针对的仅仅是破产自然人,而非法人。原因在于自然人不同于企业法人可以注册消灭,自然人始终存在着,完全可以通过破产程序厘清相关关系后重新进入市场,作为市场主体继续从事一定的经营性行为。因此一旦规定了自然人的债务免责条款,债权人不得就已经免责的债务重新向债务人要求清偿。其次关于免责规定的适用到底是依申请还是自动采用。随着免责制度的核心是对债务人的拯救这一理念的逐渐深入,现国际上大部分国家均采用的是自动启动破产免责;而我国同样应当借鉴,自动启动免责不但有利于个人破产制度发挥核心功能,而且能够避免一些债务人不熟悉法定程序而丧失了应有救济的可能性情形出现。最后,免责制度的设立绝对不能以牺牲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为代价,为了防范一些债务人不诚信、恶意的欺瞒行为,各国立法均规定了不可免责的债务与免责异议制度。就不可免责的债务规定而言,我国亦可以借鉴各国立法中的规定,考虑以下不可免责的情形:第一,故意侵害人身权的行为引起的损害赔偿债务;第二,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第三,基于劳动关系或雇佣关系形成的工资、社会保险、补偿金及劳动报酬请求权债务;第四,行政罚款和刑事罚金不得免责。除了列举的这些不得免责的情形外,还应当设定兜底条款即规定法律规定的其他不得免责的债务作为最后条文,为切实建立不可免责的制度提供一定依据。而免责异议制度则是针对可能出现的债务人欺诈的情形,一旦债务人出现恶意减少财产、转移财产、恶意负担债务甚至毁灭隐瞒相关证据等行为,均通过不正当手段妨害债权人的债权得到实现,也严重阻碍管理机关执行职务,均构成滥用破产免责制度,应当规定允许相应的利害关系人以及破产管理机构、管理人提出破产异议,法院可以裁定异议成立后不予免责。

(三)破产和解制度的构建

破产法调整的不仅包括实体法内容,还包括参与主体的程序性权利内容,而破产制度的设计更是离不开程序的保障。个人破产制度的设计,除了与企业破产一样进行相应的清算、重整之外,如何让债权人与债务人进行沟通,让债务人进行怎样的权利让渡后才能获得破产的资格,是我们在进行个人破产制度设计时应当考虑的问题。我国现行的《企业破产法》在面对破产和解程序时,呈现出和解程序在司法实践中适用十分稀有的特点,并没有发挥破产和解制度的应有价值。而作为个人破产制度设计的实际问题,我们应当考虑破产和解制度是否有其存在的意义。结合国际上一些国家对于庭外和解制度的设计初衷,我们应当明确破产程序的启动应当是一种选择性的手段,假如我们可以通过破产和解程序让债务人与债权人达成共识,解决债务人的债务处理问题,破产就不是唯一的解决方式。并且《特区条例》也规定了和解制度,给予了个人破产中和解制度的独立存在价值,这对我国将来的个人破产制度设计也具有重要的试点意义。

结语

建立个人破产制度是完善我国破产制度的重大举措,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随着《特区条例》的制定实施,对个人破产制度建立的可行性进行了实践,随着2021年度立法计划对《企业破产法》修订的要求,个人破产制度也应当借这个机会转化为具体的法律规定。由于个人破产制度的建立尚存在许多困境需要解决,还需立法者与理论界继续深入探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贺丹.论个人破产中的行政介入[J].经贸法律评论,2020(05):6-20.

[2]刘冰.论我国个人破产制度的构建[J].中国法学,2019(04):223-243.

[3]汤维建.制定个人破产法要克服三大障碍[N].人民政协报,2021-09-09.

[4]白田甜.个人破产立法中的争议与抉择———以《深圳经济特区个人破产条例》为例[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1,35(05):1-16.

[5]自然人破产处理工作小组.世界银行自然人破产问题处理报告[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6.

制度衔接范文篇10

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推行面临劳动关系变革的挑战

我国的劳动合同制度始于20年前,其标志是1986年国务院出台的《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我国的劳动关系主要以国营和集体所有制企业的劳动关系为基本类型,劳动合同制度的适用范围主要限于国营企业。此后,伴随国营企业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和各类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劳动合同逐步走向全员制且适用范围不断扩大。20年后的今天,我国劳动关系的发展现状已不能同日而语,其结构类型、覆盖领域和表现形式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整体上看,我国劳动关系的现状呈现出如下基本特征:

劳动关系多样化。表现为劳动关系已由国有企业的单一类型,呈现为不同所有制企业劳动关系的多重类型。这一变化的深刻原因在于,市场化改革进程,培育并形成了不同所有制企业竞相发展的多元格局。整体上看,我国劳动关系可粗略划分为国有经济组织、外商投资企业、私营经济组织、非正规就业部门和社会公共机构五大基本类型。多样化的特征,不仅意味着劳动关系的结构愈益复杂化,同时也表明劳动关系覆盖经济社会的领域愈益扩展。

劳动关系层次化。尽管劳动合同法的调整对象主要着力于用人单位层面的劳动关系,但是劳动关系的自身发展已不局限于这个层面。也就是说在企业层面,虽然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构成劳动关系存在的基础,然而在行业、产业和社会层面,日渐成熟的工会和经营者代表组织的变往互动以及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的形成,使得劳动关系成为一种基本的社会关系,使得企业层面的劳动者与经营者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愈益受到劳动关系双方代表组织以及三方机制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和制约。

劳动关系市场化。所谓劳动关系的市场化,表现为劳动关系的运作已由政府行为向市场行为转变。无论在企业、行业、产业还是在社会层面,许多直接关乎劳动者和经营者权益的重大事项,主要由劳动关系双方或双方代表组织通过自主交涉的方式得以解决。这表明,劳动关系行为及与之关联的劳动资源主要由劳动力市场机制进行配置。

劳动关系规模化。表现为劳动关系覆盖从业人员规模不断扩展,即在我国目前7.6亿劳动年龄人口中,为劳动关系所覆盖从业人员已逾4亿。此外据专家预测,“十一五”期间在我国农村劳动年龄人口存量中,仍将继续“分离出”约1.5亿的劳动者进入城镇并为劳动关系所覆盖。正是基于这样的判断,由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和谐劳动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劳动关系复杂化。表现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和国内不同所有制企业竞相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受市场竞争机制、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现行劳动法律制度体系不尽完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强资本、弱劳动”的劳动关系格局仍将长期存在,一些漠视和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现象仍将不断凸现,尤其是总量持续攀升的劳动争议案件和各类群体性突发事件,都将进一步造成劳动关系趋于复杂化。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尽管劳动合同法在总结和汲取以往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立足于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但是错综复杂的劳动关系使其面临严峻挑战。我国劳动立法的实践表明,单一推进的劳动合同法及劳动合同制度,事实上难以有效地担负起调整劳动关系的重任,而只有同其他劳动法律制度相互衔接、相互配套、相互支撑,才能最大限度地产生和释放应有的功效。

劳动合同制度应当与其他法律制度衔接配套

令人鼓舞的是,此次颁布实施的劳动合同法的亮点之一,即在内容上鲜明地体现出劳动合同制度与其他相关法律制度衔接配套的基本要求,具体地说,涉及下述五个方面。

集体合同制度。集体合同制度与劳动合同制度是目前用以调整和规范劳动关系的两项基本法律制度。对此,劳动合同法对集体合同作出了专节规定,并较之劳动法的规定有新的拓展。笔者以为,实现二者的衔接配套,至少应把握三个环节:劳动合同的订立应当以集体合同为依据;在两类合同同时运作中,应注重通过集体合同有效规范、制约和引导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在实施中遇有重大问题,可以通过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得以解决;应当把劳动合同作为集体合同履约的基础。实践表明,劳动合同的规范运作和有效履行,有助于从整体上推进集体合同的落实。

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推进厂务公开,支持职工参与管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由此看出,职工代表大会作为保障职工民主管理权利的一项法律制度,其适用范围应由国有企业逐步向其他各类非公有制企业扩展和延伸。就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与劳动合同制度的相互关系而言,根据《劳动合同法》总则第四条规定可以看出,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决定直接涉及劳动者权益的规章制度或重大事项时,应事先经职代会讨论,而此类规章制度或重大事项恰恰是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订立的基本依据。

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三方协商作为协调劳动关系的一项重要机制,其一项重要职能就是通过制定相关的社会政策或采取必要的调控措施,在政府主导下依托劳动关系双方代表组织的力量,协调和处理劳动法律以及劳动合同制度在实施中遇到的重大或普遍性问题,从而确保劳动关系在法律制度的框架内有序运行。因此劳动合同法第五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会同工会和企业方面代表,建立健全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共同研究解决有关劳动关系的重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