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保障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4 04:19:23

制度保障

制度保障范文篇1

一、就业和社会保障是政府的首要职能之一

减少失业,力争劳动力的充分就业,是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的需要,而社会保障是社会公平的具体实施,是社会稳定的“安全网”,各国都将就业与社会保障工作当作政府的首要职能之一,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

(一)美国就业与社会保障现状和演变过程

美国政府一直把充分就业视为经济发展的目标之一。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政府除了通过经济手段增加就业机会外,还通过立法手段保障在业人员的就业。根据统计,美国全国人口近3亿,劳动力总数为1.7亿左右。**年国内生产总值为12万亿美元,人均为37610美元。**年中等收入家庭的平均年收入为46326美元,贫困线(9973美元)以下人口有3700万。据不完全统计,美国已连续五年将失业率控制在5%之内,适龄劳动力就业较为充分,就业率达95%以上。总的来看,美国经济在过去十年中保持稳定增长,以强大的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以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为目标,大力推动国家经济的市场化发展,积极促进风险投资,实现了消灭政府赤字和保持低通货膨胀率的目标,为创造更多工作岗位,促进就业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基础条件。

相对于其他西方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美国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时间较晚。从**年罗斯福总统上台实施新政,参众两院通过了《社会保险法》,当时仅限于老年保险,**年增加了遗属保险,**年又增加了残疾保险,**年建立了老年医疗保险,通过60多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以老年、遗属、残疾保险和老年医疗帮助为内容的社会保障制度。

1、养老保险制度。美国的养老保险体系分为三个层次或叫三个支柱,即国家强制性保险、私营企业养老金计划、个人退休金计划。

(1)法定养老保险制度。美国法定的养老保险制度是政府举办的第一层次的保险,是**年8月联邦政府通过老年人的社会福利法案建立的。通过征收社会保障税筹集养老保险基金,税率是15.3%,由雇主和雇员各负担7.65%。这一制度目前已覆盖了大约95%的职工。其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主要从三个方面计算:一是年满65岁退休。65岁退休时可拿到100%的退休金,目前职工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替代率大约在40%~60%左右。提前退休限制到62周岁,每提前一个月退休,养老金减发0.56%,提前24个月退休只能领取80%的养老金;也可以推迟退休,每退休一个月退休,养老金增发0.25%。二是按在业时间的长短、收入和工作情况加起来算点数。每工作3个月算一个点,满40个点数,即工作满10年可在退休后领取应得的养老金。三是看在业期间交纳社会保险税的情况。

(2)企业退休金计划。美国的私营企业退休金计划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属于第二层次的保险。企业退休金计划由各企业自愿建立,具体办法由企业自定。到目前为止已有55%的员工参加了这项计划,积累的资金已达5万多亿美元。美国企业退休金计划法规是由联邦政府劳工部、国税局和退休保险计划(组织)三个部门制定的,三个部门各负其责,管理退休保险。现在退休福利局负责退休金的投资问题,同时要向联邦政府、劳工部报告,管理监督退休基金。

(3)个人退休金计划。在美国退休是要私人预做安排的,政府不直接干预,仅以立法辅导及公司团体设立减税退休计划,鼓励人们储蓄为个人退休养老之用。

2、医疗保险制度。美国的医疗保险制度是构筑在市场运作为主,政府保障为辅的思想基础上。医疗保险的主要方式有两种:一是政府为老年人、残疾人和一些穷人提供的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计划;二是雇主为他们的雇员及其被供养人提供的医疗保险,称为私营医疗保险计划。这两类计划在津贴水平、资金来源、费用支付办法等方面都有区别。目前美国已有2.3亿人享有医疗保险,占人口总数的82%。

(1)政府主办的医疗保险计划和医疗救助计划

——医疗保险计划是根据《社会保障法》建立的。这个政府计划只对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低于65岁的残疾人和肾病患者提供,分为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的三部分:即A部分,强制性的住院保险,是专门为老人提供住院治疗、专门互利、家庭健康和生命晚期医疗服务等内容的保险项目。资金主要依赖于雇主和雇员分别缴纳的1.45%医疗保险工薪税,共计为2.9%,存入医疗保险信托基金,资金的使用原则为现收现付。B部分,自愿性的补充医疗保险,其原则上是自愿的,但实际上,每个享受住院保险待遇的65岁及以上的退休人员都参加了补充医疗保险,其缴纳的补充保险费从退休金中扣除。C部分,配药医疗保险,药品保险相关法律于**年12月通过,**年1月1日起执行。**年每位参保人员平均每月能得到35美元药品保险费用。

——医疗救助计划是由美国联邦政府及州政府共同组织的,是向低收入家庭、最贫穷的人员提供医疗及与健康有关的服务计划。这是属于联邦政府和州共同合作的州级医疗辅助计划,双方共同筹集资金。生活困难者的住院治疗和门诊医疗费用一律由州政府全额支付。

(2)私营医疗保险计划

美国企业的医疗保险在80年代以前的20年中,基本上实行实报实销制度,具体由半官方机构蓝十字、蓝盾经办。但这20年中医疗费用增长了200%,大多数私营公司的雇主认为这种半官方的机构自身虽不盈利、但由于无利益机制,在控制医药费上很不成功,自**年开始,部分企业改为向人寿保险公司投保,采用定额付费方式参保。在美国,规模较大,效益较好,工会力量强大的大、中型公司、企业一般都参加医疗保险,而一些小公司、小企业不参加医疗保险。

3、失业保险制度。**年,在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同一年,美国国会通过立法授权各州政府建立失业保险制度。失业保险项目由州政府进行管理,联邦政府只是制订一些措施鼓励各州政府建立失业保险制度并尽量在州际之间保持统一性,这项制度涵盖了97%的工资收入者。失业保险金的主要来源是雇主缴纳的失业保险税,按规定,失业保险税分为联邦税和地方税,联邦失业保险税为工资总额的1%,州失业保险税则视各州的具体情况而定,平均为工资总额的5%左右。

凡投过保的失业者,在失业的第二周起就可领取保险金,保险金一般为原工资的50%。各州对于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时间规定不一,取决于本人工作年限,最长不得超过26周;假如在规定期限内还没有找到工作的,则停发失业保险金,失业者可以申请社会救济金,救济金额则远远低于保险金。从1987年开始,失业保险金收入也需交纳联邦个人所得税,但不须交纳社会保障工薪税,因其不属于工薪。

美国失业保险一个重要特点是:为了制约公司任意裁减雇员,政府在失业保险法规定:政府按雇主过去裁员人数征收失业保险金,这就意味着解雇率越高,税率也越高,裁员越多,缴纳的保险金就越多。这被称为“经历定率”法。

4、工伤保险制度。美国《工伤赔偿法》规定,绝大部分雇主都必须通过购买工伤保险的方式来保护雇员。工伤保险一般由州出台法律,商业保险运作,收缴比例按工伤发生率确定,一般在5%左右。目前,92%的雇员受到《工伤赔偿法》的保护,余下8%是受雇于只有3个或5个(州与州之间在数字上有差别)职工的小企业雇员,法律允许这些小企业不购买工伤保险。除了这类小企业之外,所有雇主都必须购买工伤保险。

(二)美国就业状况和社会保险制度的特点

1、就业状况及其特点

(1)市场化就业为主体,推进多元化充分就业进程,失业率相对较低

美国历来高度重视劳动者的充分就业工作,并将其作为政府的一项主要工作目标来抓。一方面政府积极引导,制定了《就业法》、《人力开发与培训法案》、《紧急就业法》、《劳动力投资法案》、《行业调整改革法案》等一系列法律,构成了美国促进就业的法律体系。同时政府通过有效的经济手段从扩大劳动力需求和改善劳动力供给两方面来改善劳动者就业状况,采取对新投资实施加速折旧和税收抵免以及新一轮的家庭退税等措施,以减轻公司税负,刺激投资,增加就业。另一方面,美国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高度重视在业和失业人员的就业再就业培训工作,努力促使使他们通过培训掌握新技术和新技能,适应经济发展和市场就业的需要。目前,美国的就业再就业培训工作由州、地方政府、企业和个人配合进行,联邦政府虽然不直接参与就业再就业培训工作的组织和实施,但是州政府实施的就业再就业培训所需的大部分资金均是由联邦政府负责提供。近年来,美国政府用于在业和失业人员的就业再就业培训专项资金逐年增加,每年约通过社区为250万人提供免费提供各种就业再就业培训,为失业人员重新就业奠定了坚实基础。因此,美国的劳动力流动性虽然较大,但劳动者失业后很快就能找到新的就业岗位,因而短期失业者居多,失业率相对较低。

(2)雇主增加职场的多元化

美国第一代和第二代移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控制著国家长期经济发展的命脉。了解其它国家的文化,尤其是新兴经济地区国家的文化,对美国长期就业增长至关重要。在这一波经济周期,多数新增加的就业机会不是发生在这个国家,而是在印度、菲律宾及中国,这些受益于企业外包、代工及全球化经济的国家。在新经济下,就业市场的最大赢家是新美国人,他们受过良好的教育,有亚洲,非洲,中东和拉美文化的根源,符合日益全球化市场的多样性。

(3)灵活就业现象普遍

在美国,灵活就业的劳动者非常多。鼓励灵活就业不仅仅是政府缓解就业矛盾的权宜之计,更是美国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是其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灵活就业适应了市场要求,满足了劳动力供求双方的需求。目前,美国的灵活就业主要分为非全日制工作、临时性工作、季节性工作、合同制工作、自雇就业和远程工作等几种类型,其中从事非全日制工作的人数约为2000余万人,约占劳动力总数的15%,这也是美国失业率较低的一个重要构成。

2、社会保险制度特点

(1)社会保险覆盖面宽,保障制度完善

美国通过政府推行和企业补充的形式开展社会保险,其保障范围较宽,制度比较完善。一方面政府强制推行了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计划,保障了老人的养老、医疗以及职工失业、发生工伤后的利益;另一方面企业有着完善的商业保险计划,作为政府保险计划的补充,弥补了参保范围以及享受待遇方面的不足,建立了相对完善的保障体系。

(2)社会保障法制化,征缴费率较低

美国社会保障体系有着严谨的法律法规作为依据,各险种均出台了相关法律,以社会保险税的形式依法征缴社会保险费用。且美国社会保险税征缴比例较低,如政府实施的养老保险为15.3%,医疗保险为2.9%,失业保险为6%,与我市的29%、9%、3%相比相对较低。

(3)社会保障号一号终身,功能强大

美国社会保障卡最早出现于1936年,上面记载有个人社会保障号码。社会保障号码具有独一无二性、不可伪造性和终身不变性,自推出后,便成为重要的社会管理工具。在美国,必须提供社会保障号码才能发工资,享受政府提供的福利,办理银行帐号、保险、驾驶执照和财产登记。个人资信机构正是通过社会保障号码收集、鉴定个人信用记录,可以说,没有社会保障号码的支撑,美国个人信用体系不可能发展的如此迅速、完善。

(4)商业保险发达,企业、个人参加商业保险的行为非常普遍

美国国家举办的社会保险制度相对来说范围不宽,如养老保险有55%的企业员工参加了企业养老金计划;医疗保险国家只针对65岁以上的老人以及部分特困人群,大多数企业职工参加私营医疗保险计划;工伤保险也大多由商业保险公司承办。美国国家社会保障之外的补充养老保险市场已经非常成熟。

(5)享受医保待遇无需进行“生计检验”,即与收入水平无关

医疗保险项目不需进行生计检验,如医疗保险项目中的“住院医疗保险”部分就是不必征得本人的同意,由政府依法以医疗保险工薪税的形式筹集资金,有关个人需要享用医疗保险福利时,也不必进行生计检验,他本人是富是穷与享用医疗保险的程度完全无关。

二、就业和社会保障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减震器”与“安全网”

1、实现充分就业,控制失业率可以促进社会稳定

通常失业率处于3%~5%范围,标志就业率达到95%~97%,这就是一般意义上的充分就业,意味着经济健康发展,社会稳定。一旦失业率突破5%,就说明就业机会过少,意味着经济社会运转失常,有可能引发社会动荡。因此包括美国、我国在内的各国政府都积极采取措施千方百计发展生产,增加投资,促进消费,加大就业投入,强化技能培训,扩大就业渠道,营造稳定的经济社会环境。**年美国失业率为5%。

2、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基本生活,稳定社会秩序

社会保障的产生原因之一是降低或消除群体中的某些个体在一定条件下面临的风险,确保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受影响,因此,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实际上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了稳定社会生活的安全网,并进一步发挥着稳定社会秩序、减少社会冲突、缩小贫富差距、缓解社会矛盾的功能,在实现社会公平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社会保障制度保障社会生产循环的顺利进行

一方面,社会保障除了满足社会成员基本生活的物质需要之外,其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等保障内容还起到保障社会劳动力再生产的作用。所以,任何国家、社会都重视社会保险,只是存在成都、形式和范围的不同而已。另一方面,社会保障中的国家或政府的财政转移等制度还对经济运行产生一定的调节作用。

4、社会保障制度在市场经济改革进程中起到稳定社会的作用

市场经济是以逐利为基本特征的一种风险经济,在发展过程中有着背离社会发展目标的地方,比如收入差距的两极分化、为经济利益而产生诸多的社会负效应、经济行为的短期化和盲目性对资源与社会劳动的浪费等。这时就需要社会保障制度在市场经济初次分配的基础上进行有国家或政府参与的二次分配,对机会、过程以及结果的不均等以及偏离社会目标的情况加以校正和弥补。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正是通过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来解决社会失业、贫富差距、生活水平的差距以及由此引起的社会稳定问题。

三、美国社会保障制度与我国的比较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和社会互助等内容,其中,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

1、养老保险

我国的养老保险与美国比较有三点相同之处。一是政策形式与美国非常相似。目前我国实行的是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多层次的养老保险制度,这与美国养老保险三个支柱的格局基本相同;二是基本养老金的计算方法也很相似,对高收入者有限制机制;三是发展趋势也相同,即要降低基本养老保险的替代率,实现养老保障责任向企业和个人的部分转移,为补充养老保险留出发展空间。

不同的主要有四点。一是美国企业和个人购买商业保险的行为非常普遍,补充养老保险市场已经非常成熟,而我国企业和个人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的热情和潜能需要大力开发;二有就是美国政府在企业为职工办理的私人养老金计划时给予税收优惠,我国关于企业年金的税收优惠政策尚未出台。三是我国养老保险征缴比例较高,如我市为29%,远远超过美国的15.3%,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养老保险要负担1986年制度实施前的、不缴费的老职工而造成的。目前的高比例缴费给企业带来了比较重的压力;四是美国职工退休年龄比我国高,规定为65岁,同时美国对于提前或延长退休人员领取养老保险金有着积极合理的政策,最多可延迟到70岁退休,领取130%的退休金,其制度既考虑了参保人的利益,又考虑到社会保险基金的承受能力。

征缴比例其中领取养老金年龄养老金替代率统筹层次

单位个人男女

美国15.3%7.65%7.65%656550%全国统筹

**29%21%8%605075%市区统筹

2、医疗保险

美国与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主要不同点在于美国政府实施的医疗保险范围小,政府主办的医疗保险只包括65岁以上的老年人和部分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绝大多数人员的医疗保险由企业和个人负担,商业医疗保险市场广大,发展稳定。但由于美国中小企业职工数量较少,不能有效地分散风险,它们支付的保险费用相应也就更高,因此中小企业雇员没有医疗保险的数量很多。根据美国劳工部的统计,只有49%的中小企业为雇员提供医疗保险,而在大公司,这个比例达到98%,目前美国还有4600万左右职工没有医疗保险。

而我国实施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广,遵循的是“低水平、广覆盖”的原则,国家主办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保障了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在职职工和退休人员的基本医疗需求,还覆盖了灵活就业人员。我市缴费比例为9%,其中单位7%,个人2%,平均住院报销比例达到68%左右。企业在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同时,有条件的可以为职工和退休人员建立企业补充医疗保险,为商业医疗保险提供了一定的发展空间。

3、失业保险

相对其他社会保险险种,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发展比较稳定。与美国失业保险主要有两点不同:一是缴费不同。我国是由雇主和雇员共同负担,**市缴费比例为3%,其中单位负担2%,个人负担1%。而美国失业保险税全部由雇主负责,缴费比例在6%左右;二是享受期限不同。我国规定失业人员累计缴费时间满1年不足5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限最长为12个月;满5年不足10年的,最长为18个月;10年以上的,最长为24个月。美国失业者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时间长度取决于本人工作的年限,计算公式各州也不相同。在多数州中,最长的期限为26周。

四、美国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对我们提升地区竞争力的思考与启示

作为一个典型的市场经济国家,美国的就业社会保障制度总体上比较成型。从整个国家的社会保障安全网来看,与其他国家相比,市场的参与和作用要大得多,如保险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医疗市场、药品市场、中介机构等都很发达,同时政府的引导作用丝毫不缺位。“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是基本模式,而我国则是一个正在转型的国家,发展不充分的市场经济是个基本现实。其基本的制度设计、组织和管理方式对于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就业和社会保障面临巨大挑战的我们来说,有很多启示和值得借鉴的地方。

1、推进多种渠道促进充分就业,努力提升地区竞争力

美国为实现充分就业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促使失业率逐年下降,目前调查失业率仅为5%左右,其中一些做法值得我们参考与借鉴。充分就业是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方面,对此,我们一是要高度重视就业再就业培训工作。要积极实施“政府购买培训成果”机制,围绕市场需求和就业结构的变化为劳动者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技能培训,增强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促进失业人员提高市场就业竞争力;要积极开展“订单培训”和“定向培训”,切实加强用人单位、资源单位和培训单位的紧密合作,提高劳动者的就业成功率;要鼓励开展创业培训工作,通过实施国际劳工组织推荐的SYB(帮你创办企业)和SYIB(帮你创办并改善你的企业),积极鼓励有创业愿望和创业能力的人员成功创业,从而实现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二是政府要引导和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对劳动者技能普遍要求不高,便于吸纳初级劳动力,而且就业容量大,安排就业相对容易,是缓解当前就业压力的一条很好途径,因而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通过制定特殊优惠政策,解决劳动密集型企业对资金、信息、技术等方面的需求,积极发挥其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作用。三是要积极扩大第三产业。从扩大就业而言,第三产业的服务性行业容量巨大,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各式各样的服务需求量越来越大,因而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发展创业和就业成本较低的社区服务、餐饮、商贸流通、旅游等行业,大力发挥三产服务业增加就业的主要着力点和扩大就业的主渠道作用。四是要推进下岗失业人员和失地农民充分就业。目前我市下岗失业人员中“4050”等人员和失地农民的就业压力仍然较大,他们的就业观念落后,劳动关系复杂,文化水平较低,就业技能单一,就业再就业的形势依然严峻。因而我们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始终贯彻落实“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围绕经济发展多渠道多形式开发就业岗位,以就业困难群体帮扶为重点,以街道、社区为依托,进一步完善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平台,综合运用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再就业培训、优惠政策扶持等手段,努力使城镇社区内有就业愿望和就业能力的劳动者以及由就业愿望和就业能力的失地农民达到相对充分就业,尚未就业的人员要广泛组织在各种积极的就业准备活动中;五是要规范劳动力市场与失业保险制度,保护失业人员权益。美国的经验告诉我们,劳动保障部门致力于规范劳动力市场的正常秩序,规范失业保险的运作规则,才可以为劳动者充分就业提供坚强后盾,保证劳动者最大可能地实现充分就业。

2、积极推动灵活就业形式发展,建立适应劳动者的结构性就业模式

从劳动者的自身条件出发,以服务对象的需要为本,应该是我们开展就业服务工作的根本原则。我们目前全社会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对正规就业以外的各种灵活就业方式的模糊认识,仅仅认为是在就业压力加大,工作岗位不足情况下的一个替代办法。而美国的经验表明,灵活就业方式之所以存在和发展,是因为它适合经济发展的需要和一部分劳动者的自身条件。在我国,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就业体制的进一步改革,这个道理也是越来越明显了。作为劳动保障部门,一方面有必要以满足劳动者的需要为目标,在促进就业工作中加强对灵活就业方式的管理和服务;同时也需要继续开展宣传工作,使劳动者乐于接受适合其自身条件的各种就业方式,促进灵活就业方式的发展,建立适应劳动者自身特点的结构性就业模式。

3、建立健全用工服务快速反应机制,积极为招商引资企业提供优质人力资源服务,努力为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发展“保驾护行”

近年来我市经济发展迅速,就业容量不断增大,招商引资企业贡献巨大。作为劳动保障部门来讲,为招商引资企业提供快速、优质的人力资源服务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我们要坚持“提前介入、内引外联、市场运作、跟踪服务”的原则,进一步完善用工服务快速反应机制,在引导更多本地劳动力就地就近务工的同时,花更多的精力保持与外地人力资源基地的频繁接触,拓展建立新的基地,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引进更多更优的人力资源服务**经济发展。同时要进一步完善“绿色通道”和“一条龙”服务的工作机制,积极为招商引资企业在签订用工合同、参加社会保险等方面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以实际行动让来扬投资者切实受益。

4、推进农村适龄劳动力充分转移,对城乡新成长劳动力和贫困户劳动力充分培训,提升其技能与竞争力

我市城乡劳动力资源丰富,“十五”期间新增劳动力28.6万,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126.5万。但目前我市农村劳动力和新增劳动力中许多人由于种种原因,无力参加培训,加之政府投入培训费用不足,导致其缺乏技能。因而要进一步完善劳动预备制度,多层次、多形式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狠抓培训质量,按照劳动保障部“能力促创业计划”的要求,不断提升我市城乡劳动者的创业和经营能力。同时对农村贫困劳动力实行免费培训,建立困难群体救助机制。建立健全惠及农村适龄劳动力的城乡公共服务机制,完善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不断拓宽农村适龄劳动力转移就业渠道,力争“十一五”期间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25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30万人,创业培训0.75万人,对平均每年60%以上的新增转移人员在转移前实施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以培训促能力,通过提升劳动力素质达到提升地区竞争力的目的。

5、加快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社会保险体系,实施特殊群体充分保障,为提升地区竞争力打好保障基础

鉴于我国当前生产力发展水平比较低,政府只能提供基本养老、医疗等保险制度。而美国在强制性的社会保险基础上,制定优惠鼓励措施,拓展保障渠道,提供多层次的保障,且美国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对特殊群体予以充分倾斜,如国家举办的医疗救助计划向低收入家庭、最贫穷的人员提供医疗及与健康有关的服务,出台了贫困家庭儿童保险计划;失业保险制度设定上,为了制约公司任意裁减雇员,采取裁员越多,缴纳的保险金就越多的方法。这些措施都有效保护了一些社会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权益。

我市目前各项社会保险制度保障了基本人群,但一些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难以实现,如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开展不平衡,各县(市)保障人数偏低;部分下岗失业人员年龄偏大、技能单一,再就业困难,无力接续社会保险关系;农村养老保险保障覆盖面低、保障水平低;城市贫困人员医疗保险尚未解决。这些问题都关系到社会稳定,关系到经济建设的大局,我们考虑应积极学习美国的先进保障做法,结合我市实际,在“十一五”期间逐步解决困难群体的充分保障问题。

一是加大宣传和组织力度,全面实施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引导被征地农民自愿参保,对目前全市尚未纳入保障的3.5万名被征地农民加大工作力度,分期分批纳入。同时对新发生的被征地农民确保做到即征即保。

二是多方筹措资金,制定灵活的政策,重点解决无力接续社会保险关系的下岗失业人员。如考虑研究政策,对缴费年限在15年以上的下岗失业人员,若确无经济能力,考虑允许其断保,根据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原则,在享受退休待遇时进行折算;探索建立助保基金,通过社保基金、政府补贴和团体、个人募捐等多种形式广募资金。委托银行管理,建立助保基金,由下岗失业人员申请,通过房屋抵押、养老金待遇担保等方式,签订还款协议,通过这些形式资助无力参保的下岗失业人员接续养老保险关系。

三是采取有效措施,争取政府支持,全部解决破产、关闭企业退休职工参加医疗保险问题。目前,我市困难和破产关闭企业退休职工还有5751人尚未参加医疗保险。我们将力争在**年底将他们全部纳入医保范畴。

四是实施“平安计划”,解决农民工的大病医疗和工伤保险。根据部、省关于实施农民工“平安计划”的要求,加快推进农民工参加大病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在医疗保险方面,**年,全市农民工40%以上参加大病医疗,**年参保80%以上,**年底全部参保;工伤保险方面,**年将各类煤矿山企业农民工全部参保,40%以上的非煤矿山企业、制造业、建筑业和乡镇区域内企业农民工参保,**年70%以上的非煤矿山企业、制造业、建筑企业和乡镇区域内企业农民工参保;**年底基本实现全部煤矿、非煤矿山企业、大部分制造业、建筑企业及乡镇区域内企业农民工参保。

五是统筹城乡发展,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城乡统筹发展,大力推行“财政投入、集体扶助、个人出资相结合”的新型农保制度建设,**年,各县(市、区)试点调研,**年全面推开,“十一五”期末基本实现新型农保制度。

六是积极调查研究,解决城镇贫困居民医疗保险问题。进一步调研政策,研究城镇贫困人员、少年儿童等各类困难人群的医疗保障问题,参保资金由财政实施补贴,通过大病救助等办法,将他们纳入医疗保障体系。

6、各类企业劳动合同充分覆盖,巩固扩大就业成果,提供社保征缴依据,规范企业行为,为企业长远发展提高竞争力

劳动合同的充分建立对整个劳动保障事业运行起着基础性的作用,但目前我市一些非公企业主和职工劳动合同法制意识不强,对劳动合同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同时劳动合同的管理还不够,管理网络不健全,动态管理、科学管理仍有欠缺,导致一些民营企业、乡镇村非公企业、餐饮、建筑等行业劳动合同签订率不高。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分类推进的原则,做到“劳动者就业到哪里,劳动合同就覆盖到哪里”,将工作重心下移,通过劳动保障所、社区工作站设立劳动合同管理工作平台,调查摸底,建立数据库,编制劳动合同管理信息平台。加强日常巡查、举报检查和专项执法检查工作,对拒不签订劳动合同的单位,依法予以行政处罚,切实提高劳动合同签订率,为就业和社保工作打好基础。

7、提升统筹层次,统一工作开展,为企业公平竞争创造有利条件

美国社会保障实行全国统筹,人员和费用全部由国家统一管理,基金统一使用,对各州来说不存在收不抵支的问题。这种垂直的管理体制,十分有利于工作的开展、基金的调剂。而我国大部分地区还停留在市级统筹或县级统筹,管理不统一、风险集中、基金无法调剂使用。目前我市正在实施社会保险市区统筹工作,按照“政策统一、分级落实,预算统一、分级考核,征缴统一、分级申报,管理统一、分步实施。”的原则将原市本级、邗江、维扬三个统筹区域提升为一个统筹地区,为下一步市级统筹打好基础。实施市区统筹后,市区的所有企业将站在同一起跑线上,避免了以往的缴费、待遇享受等方面的差异,有利于企业的公平竞争。

8、大力整治现存体制中的拖欠、拒缴、逃避缴费现象,推进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提升地区整体竞争力

由于我国缺乏强有力社保基金收缴的监督和约束手段,现行的改革措施在实施中遇到了很大阻力,主要表现为拖欠、拒缴、逃避缴费等现象屡禁不止。很多已经参加社会保险的企业往往采取低报工资额、少报职工人数等方法减少养老金缴费额,造成企业之间的不平等竞争,也促使企业拖欠或者拒绝缴纳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如我市**年我市本级共稽核参保单位2216户,参保职工15.8万人,查出漏报缴费基数9003万元,应补缴金额3303万元。企业拖欠、拒绝缴费和逃避参与养老保险的背后原因在于缺乏相应的积极性。在这点上可以借鉴美国的做法,美国采取了强制参与国家养老保险的政策,虽然企业同样没有积极性参与,但是其税收和监管体制十分健全,偷逃不易,从而在征收社会保险费上取得了成功。从美国的经验上能够看到,法制是社会保障制度运转通畅的关键。因此,我们要依法征集社保资金,依法实施保障支付,为社会保险费的开征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

制度保障范文篇2

一、以完善制度为抓手,不断增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规范性。

一是深入调研,建立巡查抽查制度。为深入了解全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现状,及时掌握各基层单位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动态,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成员采取听汇报、查台账、问情况、看成果等形式,定期、不定期地对各街道、系统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进行巡查、抽查。2003年以来,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共巡查、抽查14人次,抽查了20个街道、系统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15条次。

二是加强调控,完善干部教育培训申报制度。进一步加大区干部教育培训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全区培训工作综合情况的调控力度,每年年初,对基层申报培训班次的筹备情况进行认真研究,及时对其培训内容、师资力量等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2003年以来,共受理街道、系统办班申报手续26件次,调整充实相关培训内容7批次。

三是科学管理,开发干部教育培训微观管理系统。与软件公司共同研制开发了干部教育培训微观管理系统,为全区科级以上干部开设学习“户口”,建立了学习档案,通过计算机对干部参训的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出勤情况、遵守纪律情况、学习成绩、考评鉴定等情况进行电子档案登记,并做到跟踪管理。在年终时,根据微观系统掌握的情况,评选出干部教育培训积极份子,从而进一步完善干部教育培训评价激励机制。

二、以质量评估为动力,不断增强干部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一是全面推行质量评估,强化课堂效果。通过2003年的基础调研和试验推行,2004年年初印发《关于建立雨花台区干部教育培训质量评估制度的通知》,全面推行干部教育培训质量评估制度。在所有主体班次中,按照量化分析、分类评估、综合评估的原则,对学员学习、遵守规章制度、书面测试和理论联系实际开展工作进行评估;对培训承办单位组织领导、师资力量、教学内容、教学管理、后勤服务等方面的工作进行评估;对培训班次的效果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估,不断提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规范化程度,确保教育培训工作的质量。每年年底,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主体班次评估情况,出具全年综合评估报告,分析热点、难点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供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决策参考。质量评估制度实施以来,全区共发放各类调查问卷536份,进行学员个别谈话56人次,收集意见、建议42条。同时针对少部分学员中存在的迟到早退、上课接听手机等现象,我们结合领导干部谈心谈话制度的实施,共进行警示性诫勉谈话6人次,在学员中引起了较大的反响,有效地提高了干部教育培训质量。

二是积极实行成果转化,提高调研效果。进一步强化培训成果转化,规定干部在教育培训期间必须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撰写1篇调查报告或理论文章,教育培训之后,由学员所在单位对其运用所学理论改进工作情况进行考察考核,引导学员真学真用,不断增强创新能力。2003年,我们紧紧围绕村干部“双带”、社区党建等热点工作,带领党务干部培训班40多名学员赴苏州潢泾镇、杭州等地进行学习考察,所有学员根据考察情况撰写调研文章,由组织部汇总形成调研文章集,有效地提高了学习培训效果。

三、以整合资源为抓手,不断满足培训需求的多样性。

(一)全面拓宽干部教育培训渠道,扩展干部教育培训空间。

1、坚守主阵地,充分发挥党校干部教育培训的作用。突出党校主阵地作用,进一步加强党校的硬件建设,引进师资力量、加强现有教师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党校的综合办学能力和教育水平,2003年由区政府下拨专项资金共28万元,对党校教室建设、多媒体设备、后勤服务设备等硬件设施上加强了建设。同时,选派5名教师外出学习培训,挑选3名教师参加研究生学历深造,为提高党校的办学和教学水平创造了条件。目前,区委党校主体班次和专题培训已经成为我区干部政治理论和业务技能培训的一个主要途径,近两年来共举办各类培训班39期,培训学员2346人次。

2、挖掘潜力,充分利用区内教育资源。在充分发挥党校教育主阵地作用的基础上,我们根据一些业务培训班的不同特点,放眼全区充分利用区内教育教学的资源,积极实现区内教育资源利用最大化,不断开辟干部教育培训新渠道。一是充分利用驻区教学单位的教师资源。在进行业务知识培训时,优先考虑聘请驻区单位的教师前来授课。例如,我们在安排国防、法律等方面的授课内容时,优先聘请南京国际关系学院、区人武部、江苏警官学院的教师。既解决了自身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又加强了驻区单位与地方的联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二是有效利用区内学校的教学资源。加强与区内学校的合作,在不影响学校教学的前提下,将一些专业性的教学内容交给区内学校承担,例如,在部署机关干部实用英语学习工作过程中,由于区委党校不能满足外语教学的师资和设备方面的要求,我们及时与雨花台中学(省重点)进行协商,顺利解决了这一问题,既解决了设备和师资方面的问题,确保了培训质量,又充分利用了教育资源。同时,我们还积极与区教师进修学校、中华职教中心、区文化馆等部门和单位协商,利用他们的场地、师资力量和设备,为全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供便利和服务,进一步拓宽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思路和视野。三是有效利用区内闲置的教学资源。在2003年举办的中青年干部教育培训班上,积极与区人武部取得联系,提出了利用闲置的区民兵训练基地对学员进行封闭式军事训练的设想,得到了人武部的大力支持,经过认真的策划和筹备,中青年干部教育培训班军训阶段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3、放宽视野,积极协调区外教育资源。一是邀请高等院校教授讲学。每年我们都邀请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和省委党校的知名教授来我区举办专题讲座。二是组织参加高等院校深造培训。连续几年来,都坚持把区管正职领导干部集中到苏州农干院、省委党校等教学条件较好、师资力量较强的培训中心,进行10天左右的集中培训。三是吸收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多次组织干部到上海、浙江、无锡、昆山等发达地区,听取发达地区的同志和企业家的经验介绍,对比查找自身存在的不足和差距。

(二)着重创新干部教育培训形式,激活干部教育培训手段。

针对干部自身特点和素质状况,坚持做到“六个结合”。即:集中培训与自学相结合,区内培训和外出考察相结合,教师精心辅导与学员主动思考相结合,理论灌输和交流研讨相结合,传统教学与电化教学手段相结合,请进来与送出去相结合。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培训形式,突出灵活多样、简捷适用的培训形式,不断增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针对性。

一是联系干部需求实际,针对干部自身要求开展“菜单”培训。当前的干部在大培训大教育的氛围影响下,自身学习的渴望不断增强,对学习的内容也产生不同的需求。针对干部的实际需求,我们开展了“菜单”式培训,即对所有科以上干部专门下发了调查表,收集每位干部对培训内容的需求,然后根据反馈的资料来制定培训菜单,供干部对照菜单提供的课程和教师进行二次选择,以此来制定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并尊重干部的意愿安排到相应的班次,真正做到按需培训。

二是联系干部作风实际,针对共性问题开展素质培训。根据区委对区管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考核过程中,干部群众对干部,尤其是年轻的领导干部今后工作中的希望与要求,我们有针对性地增加对年轻干部党性观念、组织纪律观念和团结协助精神的教育,并在区中青年干部教育培训班上,尝试溶入军事训练这一新的培训形式,采取将培训班学员组织到民兵训练基地进行封闭训练的方式,加强对年轻干部组织纪律观念、吃苦耐劳、团结协助精神的培养与锻炼。根据区委组织部做的一项调查表明,学员们对这一形式的认同率达98%以上。

三是联系干部工作实际,针对业务问题开展“订单”培训。当前不断变化的新形势,使业务知识对机关干部有效开展工作起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机关部门对业务知识的培训也更加重视。为了避免机关部门培训组织管理经验和培训资源的稀缺,我们开展业务培训“订单”培训。由相关单位提出培训需求,组织部根据“订单”制定培训计划,安排业务培训。2004年,已成功举办了2期对重要执法、司法部门的公务员进行“依法行政”的专门培训,1期城建管理干部教育培训班,1期“招商引资业务”培训班和现代经济管理、现代科技和领导科学等干部教育培训班,共培训学员780人次。

四、以全面提升为目标,不断增强全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系统性。

制度保障范文篇3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社会保险稽查,是指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依法对参加社会保险的单位或者个人遵守社会保险法律、法规,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和领取社会保险待遇情况,以及对社会保险基金筹集、支付、管理、运营等情况进行检查,并对违反社会保险法律、法规的行为依法作出处理的行政执法活动。

第三条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对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各种社会保险进行稽查,均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社会保险稽查应当遵循公开、公正和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社会保险稽查工作。

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可以委托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具体承办本统筹范围内的社会保险稽查工作。

第六条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或者其委托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下统称社会保险稽查机构)进行社会保险稽查,可以行使下列职权:

(一)对参加社会保险单位或者个人与社会保险有关的用人情况、财务帐簿、记帐凭证、工资报表、财务报表、统计报表等进行检查;

(二)对与社会保险有关的问题和情况进行调查;

(三)对与社会保险有关的资料进行记录、录音、录像、照相和复制;

(四)对违反社会保险法律、法规的行为,依法予以处理。

第七条社会保险稽查机构进行社会保险稽查,应当承担下列义务:

(一)依法履行职责,不得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二)保守在稽查中知悉的参加社会保险的单位或者个人的商业秘密;

(三)为举报人保密;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八条社会保险稽查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法律知识,忠于职守,清正廉洁,秉公执法。

第九条社会保险稽查人员依法行使职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阻碍稽查人员依法行使职权。

第十条社会保险稽查人员与被稽查单位或者个人有下列关系之一的,应当回避:

(一)与被稽查单位或者个人有利害关系的;

(二)与被稽查单位有关人员或者被稽查个人有近亲属关系的;

(三)与被稽查单位或者个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

第十一条社会保险稽查的内容包括:

(一)社会保险登记、变更登记和登记验证情况;

(二)社会保险费申报和代扣代缴情况;

(三)职工人数、工资基数、财务状况和缴费能力等情况;

(四)社会保险费缴纳和缴费费率执行情况;

(五)欠缴社会保险费的,其补缴计划的制定和落实情况;

(六)社会保险待遇享受者的资格条件和领取的待遇项目、标准情况;

(七)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支付、管理、运营等情况;

(八)法律、法规规定需要稽查的其他情况。

第十二条各级社会保险稽查机构应当根据参加社会保险的单位或者个人情况,确定社会保险稽查对象,编制年度社会保险稽查计划并组织实施。

第十三条社会保险稽查可以采取报送稽查、实地稽查等方式进行。

第十四条社会保险稽查机构应当在稽查实施3日前,向被稽查单位或者个人下达稽查通知书。但有群众举报或者有根据认为单位或者个人有违法行为或者违法嫌疑的除外。

第十五条社会保险稽查机构实施稽查时,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有2名以上的稽查人员共同进行,并出示行政执法证件;

(二)告知被稽查的范围、内容及要求;

(三)现场检查或者调查应当制作笔录。笔录应当由稽查人员和被稽查单位有关人员或者被稽查人签名或者盖章。

第十六条社会保险稽查机构在稽查中,发现被稽查单位或者个人有违法行为的,应当责令其限期改正;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由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依法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七条被稽查单位或者个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由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予以警告,并处以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不按规定办理社会保险登记、变更登记或者注销登记的;

(二)伪造、变造社会保险登记证的;

(三)不按规定申报社会保险费应缴数额的;

(四)不按规定向职工公布本单位社会保险费缴纳情况的。

第十八条被稽查单位或者个人违反法律、法规规定,迟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责令其限期缴纳;逾期仍不缴纳的,除补缴欠缴数额外,从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2‰的滞纳金,并可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九条对不符合享受社会保险待遇条件,骗取社会保险金或者其他社会保险待遇的,由社会保险稽查机构责令其限期退还;情节严重的,由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处以骗取金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条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在处理社会保险违法案件时,认为应当追究违法单位有关责任人员行政责任的,可以向其所在单位或者其上级机关、行政监察机关提出给予有关责任人员行政处分的建议。

第二十一条拒绝、阻碍社会保险稽查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应当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处罚。

第二十二条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制度保障范文篇4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原则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一分配原则已经得到社会公众的普遍认同和接受。社会保障属于社会再分配的范畴,因此,引入市场化机制,通过提高效率来缓解日益增大的社会保障压力,成为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而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市场化取向力度更大,从各地正在推进的医疗保障改革方案来看,尽管改革的方式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与过去相比个人的医疗保障责任在扩大,政府责任在缩小,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医疗行业。医疗保障改革的市场化取向,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激励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提高了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效率,但是其负面效应也是显而易见的。

其一,医疗机构市场化运作,优胜劣汰,导致城市大医院的技术水平、设备条件越来越好,而城市社区医院,尤其是农村乡镇医院维系艰难,逐步萎缩,甚至到了无法生存的地步。政府卫生投入也越来越向大医院倾斜,加剧了这种分化的程度。目前,全国80%的医疗资源集中在大城市,其中30%又集中在大医院。结果是城市人往大医院跑,农村人往城市跑,大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门可罗雀。

其二,我国连年对医疗机构投入减少和药品涨价的补偿机制缺乏,迫使医疗机构出现较强烈的逐利倾向,追求利润的最大化逐步成为其主要的功能。由于医疗市场是一个特殊市场,医患信息不对称,市场竞争往往使价格升高。例如医疗机构为了在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往往竞相购买高精尖设备,使我国本来就不足的医疗资源重复配置而浪费,设备购入后为尽快收回成本并获得利润,往往过度提供医疗服务。医疗行业作为一种特殊行业,很容易形成市场垄断的地位,市场垄断条件下医疗费用持续上涨将不可避免。医疗保障费用与日俱增,政府、个人、企业都承受了巨大压力,占我国人口70%以上没有医疗保障的农村人口更是难以承受高昂的医疗费用。

因此,笔者认为,医疗事业改革的市场化取向,虽然有其积极作用的一面,但是却背离了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基本规律。与一般消费品不同,大部分的医疗卫生服务具有公共品或准公共品性质。具有公共品性质的服务是营利性市场主体干不了、干不好或不愿干的,也是个人力量所无法左右的。必须而且只能由政府来发挥主导作用,否则就一定要出问题。政府的责任应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公平优先的理念下,全面干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发展。二是强化政府的筹资和分配功能,满足所有人的基本医疗需求。从以上两个方面的政府责任来看,中国的医疗保障所存在的问题,根源主要不在于缺少公共资金,而在于缺少公平优先的价值理念和有效的政府管理。

政府如何在医疗保障方面发挥主导作用,贯彻公平优先的价值理念,构建公共保障体系,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最基本的医疗保障呢?笔者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有了很大的增强,但人口多、人均经济水平低、社会保障能力差的基本国情并没有改变,中国还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水平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基本医疗保障水平与生活水平相适应[2].因此,在基本医疗保障方面,要以政府投入为主,针对绝大部分的常见病、多发病,为全民提供所需药品和诊疗手段的基本医疗服务包,以满足全体公民的基本健康需要。具体实施方式是,政府确定可以保障公众基本健康的药品和诊疗项目目录,政府统一组织、采购,并以尽可能低的统一价格提供给所有疾病患者。其中所用的大部分成本由政府财政承担。为控制浪费,个人需少量付费。对于一些特殊困难群体,自付部分可进行减免。

即便部分医疗领域引入了市场机制,政府也要进行严格监管。发达国家的政府对所有引入市场机制的医疗领域,其监管极为细致和严格。我们做到这一点的前提是要遵循“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原则,而不是只顾效率而不顾公平。为了保证公众获得最基本的医疗保障,政府有责任采取有效措施抑制药价虚高,让广大公众看得起病,也有责任为贫困人群设立平民医院,以解决弱势群体看病难的问题。

二、医疗保障制度设计应当遵循利益均衡性原则

在公平优先的理念指导下,为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医疗保障提供制度安排,需要调整医疗、医药、医保、医患四个方面利益主体的关系,鉴于医疗、医药、医保、医患四个方面利益主体价值目标的差异,通过调整利益关系来整合主体价值目标,是医疗保障制度设计的一个重要原则。笔者认为,医疗保障制度设计应当遵循利益均衡性原则。医疗机构是提供医疗服务的机构,即使在适度市场化条件下,追求利润也是无可非议的。医患也就是病人,必然追求高质量的、充分的医疗保障,而不是“基本医疗保障”,更不会主动考虑医疗保险基金收支平衡问题。医药企业,由于处在完全市场化条件下,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十分明确。医疗保障管理机构,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提供基本的医疗保障,并确保收支平衡。医疗保障制度设计就是要在以上四个利益主体的不同价值目标之间寻找利益的平衡点。首先,医疗保障制度设计要立足于调动各个利益主体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整合各个主体利益。从各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来看,医疗机构与医患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供需关系、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3].在医疗保障制度设计中,“提供基本医疗保障”的目标需要通过医疗机构有效的工作来实现。这就是说,医疗机构作为医疗保障体系中的一个主体要素与医患之间基本目标是一致的,即一方的工作是为了实现基本医疗保障,另一方的目标是得到基本医疗保障。医药企业则需要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实施顺利的前题下,才能获得稳定的药品市场和稳定的利润来源。医保机构管理也只有在医疗、医患、医药的价值目标都基本实现的前提下,才能做到最大限度地提供基本的医疗保障,实现医疗保障基金的收支平衡。因此,医疗保障制度设计要做到兼顾各个方面的利益是可能的。

其次,医疗保障制度设计要能够发挥制约各个利益主体行为的作用。我国改革的市场化取向,不可避免地会诱导逐利行为,医患想获得良好的医疗服务,医疗服务行业想获得更大的效益,医疗保障管理机构想投入经济。在信息不对称的前提下,供方诱导需求成为一个普遍现象。诱导需求是指医疗服务提供者为了自身利益,利用掌握的知识和信息影响(诱导,甚至强制)患者进行不必要的消费。供方过度服务的表现形式有大处方、抗生素滥用、大检查和手术滥用等。越来越多的卫生资源用于购买费用昂贵的城市医院服务,用于购买低廉社区医疗服务的经费很少,同时,也挤占了用于购买成本效益较优的公共卫生服务的经费,严重危害了我国的医疗保障事业健康发展。因此,优先保证基本的医疗保障的投入,同时采用低成本的医疗技术,从而使我国在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条件下大体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医疗需求。

再次,医疗保障制度设计要体现在医疗卫生事业中的主导作用。在为社会成员提供基本医疗保障方面,政府应当承担主要责任。目前,我国城镇医疗保障采取个人、企业、政府三方面承担责任,通过个人自负和社会统筹相结合的方式提供基本医疗保障,在目前的社会保障制度中,政府承担的是有限责任,如果地方政府面临财政困难,就会利用公共权力缩小自己的责任,加大个人和企业的责任。这样的制度安排,不利于医疗保障事业中各个利益主体关系的调整,政府只有在基本医疗保障方面确保稳定的财政投入,承担无限责任,才能维持利益主体对社会保障事业的信心。当然,医疗保障领域实施适度的市场化改革,对于调动各利益主体积极性是有效的。但是这不包括基本医疗保障。对于基本医疗服务以外的医疗卫生需求,政府不提供统一的保障,由社会成员自己承担经济责任。政府鼓励发展自愿性质的商业医疗保险,推动社会成员之间的“互保”;鼓励企业在自愿和自主的基础上,为职工购买补充形式的商业医疗保险;鼓励有条件的农村集体参加多种形式的商业医疗保险。在这方面政府的主导作用应当体现在通过制度安排,提供激励措施,如提供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鼓励基本医疗保障以外的医疗保险事业健康发展。因此,政府应当以基本医疗保障为核心,通过制度安排,建立起多层次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

三、医疗保障制度设计应当推动诚信体系的建立

诚信缺失是我国医疗保障体制运行中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也是医疗保障制度设计中需要重点规范的问题。由于医疗保障制度安排中,诚信管理体制建设相对滞后,失信成本过低,以至医疗保障事业中的利益主体诚信缺失行为泛滥且屡禁不止。因此,强化诚信管理是我国医疗保障制度设计的一个重要价值理念基础。

第一,医疗保障制度设计要平等公正地调整不同利益主体间的相互关系,医疗保障的具体政策应体现平等公正的道义精神,并运用多种调节手段,通过利益补偿和对弱势群体的援助,在公平优先的前提下,维持公平与效率的动态平衡。在保护医疗、医药、医保、医患各利益主体合法权益的同时,统筹兼顾,抓住各方利益的契合点,扩展共同利益,推动共同利益的整合。医疗保障政策应体现“一碗水端平”的平等公正精神,加强政策导向力度,遏制医疗保障关系中强势方侵害弱势方合法权益的非诚信行为,要确保医疗保障关系的诚信互动性质,避免行为主体间,因权利义务分配显失公平而蜕变为各方以非诚信手段相互报复的尔虞我诈。政策愈能体现平等公正的价值取向,便愈能为医疗保障诚信体系的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第二,建立稳定的医疗保障诚信管理制度。管理体制上,建立公共信用诚信管理数据库,失信行为一旦被数据库记录,就会留下污点,并要为此付出十分沉重的代价。建立针对诚信活动的约束监控机制、防患纠错机制、评估奖惩机制和导向模塑机制,借助国家机器的强制性力量,以法律法规形式赋予上述要求以权威性的普遍效力。在运行机制上,应该细化对各种不讲诚信行为的处理规定,加大对医疗保障事业中诚信缺失行为的惩罚性打击力度,让“失信成本”远远高于“守信成本”,让失信者得不偿失,不敢冒失信的风险。医疗保障诚信缺失本质上是一种违约行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主体是否选择违约,关键在于违约成本的高低,当违约的预期效益超过守信活动所带来的收益时,主体便会自觉或不自觉地选择违约。目前,我们对不诚信的行为处罚只是补偿损失,显然起不到有效约束毁信者行为的作用。医疗保障制度设计要建立鼓励守信者、处罚毁信者的机制,让不讲诚信的个人和医疗服务机构付出沉重的代价,这样,有利于我国医疗保障体制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医疗体制改革总体上不成功[J].医院领导决策参考,2005(14)。

制度保障范文篇5

一、失业保障制度的需求分析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一种称为“单位福利社会主义”不仅保证单位雇员终身就业,而且还提供了包括住房、医疗、养老、教育和儿童福利等所有的保障。然而,随着经济体制转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被确立并要求不断完善,因而,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单位”在新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再继续推行“单位福利社会主义”已力不从心,因而过去的充分就业被一种转型期的失业增长所代替。在这样的背景下,失业现实很自然地提出对失业保障制度的需求。

1.国有企业改革对失业保障制度的需求。

改革开放以来,搞活国有企业一直被作为改革的核心问题,然而,时至今日,国有企业的改革仍步履维艰。其中,一个最大的障碍是国有企业内部大量的富余人员无法释放,严重地制约了国有企业改革的进程。因此,一个自然的逻辑是,要想继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就必须设法解决国有企业的富余人员。从理论上来讲,解决富余人员一方面可以堰过扩大企业规模,提高劳动边际生产力来内部精化;月一方面就是把窗余人员排斥到市场中去。表面看来,第一种方案似乎最忧,但是,它对资金和技术的要求,使其实现的成本很高,实施比较困难,如此,靠企业自身消化富余劳动力已缺乏现实性。所以,要想减轻国有企业的冗员负担,只有选择释放这条路。然而,它将引发的问题足以为实施者所顾虑。诸如,人们对社会主义主人感的认同,要求在被释放的同时,必须得到某种补偿。因此,建立失业保障制度是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重要条件。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对失业保障制度的需求。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运行,受到价值规律的调节,自然会在各市场主体之间形成激烈的市场竞争,而作为竞争的结果,必然是一部分企业或因经营困难裁减工人,或因破产导致全体工人失业。这种情况,即使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也都是政府想极力避免或努力控制的事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确立了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地位后,也不可避免的地存在着竞争,无论是上述的国有企业,还是不断扩大的非公有制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内,都是按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的,其中包括劳动力资源。在这个过程中,会不断地发生劳动力被游离并引起某些障碍,为了克服这一障碍,必须有一个完善的失业保障制度来缓解由失业引起的压力。失业保障能够提供的社会稳定的功能不仅使它成为正在形成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且,还可以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起到保障这种转型实现的重要作用。因此,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失业保障制度也提出强烈的需求。

3.实现工业化的过程对失业保障制度的需求。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二元经济结构的特征还十分明显。所以,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实现工业化。按照发达国家走过的道路,在工业化过程中,农业中的剩余劳动力逐步向城市转移,这一方面使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逐步降低;另一方面使工业得到不断的进步,最终实现以工业为主导的新型的产业结构。然而,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后发展特征决定了它们并不能很顺利地走发达国家的道路。托达罗模型表明,发展中国家在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时。面对的是城市中也存在大量失业的情形。这一点在我国正在实现工业化的进程中表现得更加明显。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把城乡分割为两个相对独立的领域,城市经济在其运行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就业体制,由于我们所熟悉的一个原因,即城市劳动力需求经历了一个先扩张后停滞的过程,所以,在城市的各部门中逐渐积累了大量的富余人员,随着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软,就会释放为失业人口。尽管如此,为最终实现工业化还必须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改革开放以来,已经有部分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在城乡之间流动,但是,受制于一些制度的约束,这种流动远不能满足农业中的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要求。有人估计,从2005年开始,农村剩余劳动力将逐步变成一个重要的社会不安定因素。其原因是,在2005年以前的五、六年内,全球信息化的浪潮可以波及到农村大多数地区,特别是随着农村人均国民收入的不断提高,随着电视机、寻呼机、电话等资讯产品的普及使用,中国农民会越来越深刻地感悟到自己在社会环境中所处的生存位置,他们追求财富,并付诸行动的欲望将日渐强烈。如此,2005年后将会有大规模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显化”成为公开的失业大军。不管这种估计是否准确,但它所反映的趋势是符合我国实际的。面对这种日益紧张的趋势,我们需在扩大城市劳动力需求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不过,可以预期,单靠经济手段来解决这种日益紧迫的就业压力,显然是不充分的。为此而加快建立失业保障制度是我们不能不考虑的一项重要措施。所以。我国特殊的工业化过程对失业保障制度也有非常迫切的需求。

总结我国目前经济发展对失业保障制度的各种需求,不仅表现在对失业保障制度建立的迫切性上,而且对失业保障的程度也提出非常高的要求。为此,努力提高对失业保障制度的供给就成为一种自然的选择。

二、失业保障制度的供给分析

虽然中国的失业保障工作可以追溯到建国初期,但中国失业保障制度的真正开始应在1986年,其标志是《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的公布。这是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失业保险方面的法规,以此为发端,表明中国的失业保障制度开始建立。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发展,国务院于1993年了《国有企业职工待业保险规定》,使得失业保障制度有了雏形。但是,发展到目前:失业保障制度远没有达到完善的程度。这明显体现为失业保障制度的供给不足。

1.失业保障的覆盖面过窄。

失业保险的本质特征之—是具有普遍性,这就是说,所有有劳动能力且愿意就业的失业者都应包含在失业保险的保障范围内。具体到中国现阶段,农民被排除在失业保障的范围之外,这似乎还可以用中国当前的国情和农民的实际情况来解释。不过,仅就城镇而言,个体经营者和学生便不在保障范围内,私营企业的工人、农民合同制工人基本上没有失业保险。到1998年底,全国参加失业保险的职工总数占城镇职工人数的比例为63.7%,这就是说,在城镇职工中尚有36.3%的人未参加失业保险。可见,失业保障仅在城镇还有较大的未

覆盖空间。

2.失业保险资金筹措不足。

在已经实施的失业保险中,国家规定的失业保险资金筹措渠道是企业和国家财政,在实际执行中也有少数地区由劳动者个人筹措,但总的来说,企业和国家财政在失业保险金筹措当中占有绝对的比例。显然,这种资金负担方式不尽合理,特别是由于企业(主要是国有企业)的效益不好,拖欠失业保险金情况严重,再加上国家财政也比较困难,因此,仅依靠这两个方面来筹措失业救济金明显力不从心。所以,开辟失业保险资金筹措的新渠道,是完善失业保险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

3.失业救济水平低下。

失业救济金的发放一开始规定的标准是按照职工标准工资的60%—75%,后来改为按当地社会救济金额的120%—150%。这本来就十分有限,但许多地方有时还达不到这个标准。据统计,1995年全国城镇发放失业救济金为8.2亿元,领取失业救济人数为261.3万人,平均每人每月领取失业救济金26元;1996年全国城镇发放失业救济金为13.8亿元,领取失业救济人数为330.8万人,平均每人每月领取失业救济金35元。如此的失业救济状况根本不能保证基本生活的要求。

4.失业保障的管理混乱。

这一方面体现在失业保险资金的支出极不合理。1995年全国共支出失业保险资金18.9亿元,其中,用于失业救济,促进再就业的为15.1亿元,这就是说,尚有3.8亿元,占总支出的20%以上的失业保险资金支出并未用于失业救济等费用上。这说明,失业救济资金的使用渗漏十分严重。另一方面在管理体制上也极不完善。现行的失业保险制度并不是一个统一的体系,而是条条管理与块块管理相互交叉、分级式保险与行业性保险各行其事,结果必然是造成各自为政、业务交叉、成本上升。此外,失业保险机构内部管理也存在问题,诸如机构设置、管理费提取比例等缺乏严格规范。从中国失业保障的基本情况和失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来看,中国失业保障制度还处于初创时期,面对日益严重的失业压力,失业保障制度的供给与需求的失衡非常突出。为此,必须加快失业保障制度的建设。

三、实现失业保障制度供求均衡的对策

根据中国失业保障制度供求失衡的现状,健全失业保障制度需作如下几方面的努力:

1.区分失业保险与救济的不同功能。

目前,我国在实施失业保障时,只是通过失业救济来提供失业者的基本生活费,还没有划分失业保险与失业救济的严格界限。其实。失业保险与失业救济是有区别的。失业保险是一种保险制度,失业保险金的发放要体现不同失业者在失业前对失业保险基金贡献程度的差别,即发放金额与当事人失业前缴纳的失业保险金有关。而失业救济是对那些具有领取失业保险金资格的失业者,在领取保险金的期限内没有实现再就业仍处于失业状态而发放的救济性资金,以保障其基本生活。这意味着对失业者实现了双重的保障,更有利于完善失业保障制度的功能。

2.提高失业保险和救济的给付水平。

失业保险和失业救济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失业者实现再就业和维持其失业期间的基本生活。然而,就目前我国的失业保险和救济水平来看,很难达到上述的目标。

仅以1996年为例,城镇失业人员领取的救济金平均每人每月为35元,这大大低于全国最低生活标准,如果再考虑还有一大批失业人口没有纳入失业保险和救济范围的情况,我国的失业保障水平可谓极其低下。因此,提高失业保险和救济水平应成为扩大失业保障的一项重要任务。为了实现这一任务,一个重要的前提是改变失业保险和救济的资金来源。第一,要改变过去失业保障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和企业缴纳这两个渠道对失业保险金筹措的限制,实现国家、企业、个人共同负担的失业保险金筹措方案。随着个人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这种方案实施的现实性越来越强。第二,把部分国家资产货币化,用以补充失业保险金和失业救济金。按目前国有净资产的规模,我们只要把1%的国有资产转化为失业保障资金,就会有近200亿元的资金,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目前只有13.87亿元(1996年)的失业救济金造成的失业保障不足的局面。在解决了失业保险与救济的资金来源的基础上,要使我国的失业保险与救济给付水平达到就业收入的60%(国际标准为60%—80%),这意味着失业保险与救济金的发放水平可以达到3080元(1995年)。

3.建立以失业保障促进失业者再就业的机制。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由此决定的财力不可能实行高度保护的失业保障体制。这就使我们的失业保障主要用来保证失业者的基本生活。然而,基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趋势,很容易使我们步西方高福利政策的后尘。虽然这可能是若干年后的事情,但是有鉴于发达国家在实行高福利政策过程中表现出的诸多弊端,我们应该未雨绸缪,主要是建立一个既能保证失业者基本生活要求,又能激发失业者寻求再就业的积极的失业保障体制。为此,我们不能把对失业者的高度保障作为发展目标,而应该走目前成为西方发达国家趋势的再就业培训的道路,即我们要尽早地把失业保障的重点放在对失业者的再就业培圳上,努力实现一个以再就业培训为主导,兼顾失业者基本生活的失业保障体制。之所以如此,我们还应该看到我国传统的自发保障功能的作用。在我们的传统中,以家庭、亲友为基础的保障功能比较发达,这也是我们目前虽然在统计数字上有相当规模的失业人口,但是处于生活绝对困境的失业者并不多的一个重要原因。以此作为一个条件,加快失业者再就业培训体制的建设可以有相对宽松的社会承受力为基础。如果我们能以此作为失业保障制度发展的方向,那么我们就可以建设一个有效的失业保障体制,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提供最有力的保障。

制度保障范文篇6

发展渊源

各国的国情不同,各自制度不断演变,但是在医疗保障制度发展史上却呈现出来一些典型模式。英国是最早进行工业化的国家,在福利经济学、社会公平思潮影响下,确定了以贝弗里奇报告为蓝本的福利制度框架,形成了全民医疗保健服务的福利模式,这种模式在北欧和一些盎格鲁—撒克逊国家有了传承和借鉴。

德国在新历史学派、社会改良思潮影响下,在社会矛盾和工人力量的驱动下,建立了缴费和待遇相挂钩的医疗保险模式,亚洲和南美洲一些国家选择了这种模式。

美国受凯恩斯理论和自由主义的影响,作为罗斯福新政的重要内容,建立了以市场运作为主,政府仅为老人和穷人提供基本医疗保障的市场保险模式。虽然完全借鉴美国模式的国家很少见,但是通过市场运作的商业补充医疗保险在很多国家都存在。

新加坡作为摆脱殖民统治的高度市场化国家,采取了独树一帜的完全个人账户的强制公积金模式,印度尼西亚、中国等一些实行完全账户和部分账户的国家借鉴了这种模式。

各国的医疗保障制度虽然不同,但都可以从这几种模式中找到渊源和相似之处。每个国家的医疗保障制度体系往往可以看作是按照不同国情对不同模式所进行的有机结合。

变迁历程

早期实现工业化的欧美国家以及日本、韩国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大致经历了相似的改革过程,这些国家经济体制和社会保障体系已经定型,医疗保障制度发展重心在于制度的微调和管理革新。英国从20世纪80年代起,为提高管理效率、缓解财政压力、控制开支,实行了鼓励建立补充医疗保险、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调整收支标准的改革。虽然改革难以解决制度固有的问题,但是围绕提高管理效率和控制开支的改革会长期进行下去。德国由于费用增长过快、卫生投入的宏观效率低下,投入水平在国际上领先,而预期寿命等重要指标排名却居中游,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针对费用增长数次出台了医疗费用控制法案,德国通过将医疗保险同卫生服务相结合,引入行为干预和疾病预防机制,建立老年护理保险等措施来控制费用上涨和适应老龄化趋势。

纵观发展中国家的医疗保障制度发展轨迹,可以看出医疗保障制度发展是以制度建立和完善为导向的,同时也在探索改进管理和服务效率,以满足保障群体的需求。墨西哥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位于前列,但是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民和无固定职业者难以纳入现有医疗保障体系,2004年起,墨西哥政府正式在全国实施了“大众医疗保险”计划。泰国是亚洲的发展中国家,政府重视医疗保障的公平性,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建立医疗救助制度,80年代又在农村推行“健康卡”制度,通过家庭自愿缴费参加、政府补贴的形式建立包括预防项目在内的医疗保障制度。

制度保障范文篇7

保险保障基金制度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为了保障保单持有人利益,维护市场信心,维护保险业的行业安全与稳定,在保险体系中通过筹集专项资金来补偿破产保险公司客户利益的一种制度安排。保险保障基金制度的出现,与保险经营的特殊性和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是分不开的。保险业的脆弱性、保险经营对象的风险性、保险成本未来的不确定性以及保险责任的连续性等经营特质,与保险经营环境的融合和交织,使保险公司的经营较一般工商企业的经营更具有风险性。保险经营风险轻则波及和影响保险公司的正常经营,重则危及保险经营财务的稳定,甚至可能导致保险公司的破产。而保险公司一旦破产,所带来的社会财富损失、恐慌和信心危机等负面影响将是巨大的。因此需要建立一套既有助于保险业的风险控制又能够为问题保险公司提供解决方案的制度,保险保障基金制度正是为解决这一问题而建立的制度安排。纵观世界保险业发达国家,除了欧洲大陆一些国家的保险业由于采用卡特尔定价法而很少出现保险公司市场退出的问题,没有设立保险保障基金外,其他国家都普遍建立了保险保障基金制度,构建“保单持有人的最后安全网”,用以对保险公司发生支付困难时实施紧急援助和市场退出后补偿被保险人。

2005年1月5日,中国保监会正式《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依照该办法规定,保险保障基金由保险公司缴纳形成,按照“集中管理、统筹使用”的原则,在保险公司被撤销、被宣告破产等情形下,用于向保单持有人或者保单受让公司等提供救济。保监会将从保险公司总资产中提取出20亿至24亿元人民币保险保障基金,十年后将达到200亿元的规模。

保险保障基金制度的建立是我国金融领域的一项重大改革和制度创新,它意味着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金融机构退市,国家财政兜底”体制在保险领域被率先冲破,它将保险市场上隐形的国家信用直接转换为制度化的行业信用,在增进行业自律、降低政府等公共机构的救助支出成本和保护消费者利益方面的作用不可替代。

二、保险保障基金制度的负效应

1.道德风险。道德风险是指“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时作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动。道德风险存在于下列情况:由于不确定性和不完全的、或有限制的合同使负有责任的经济行为者不能承担全部损失(或利益),因而他们不承受他们的行动的全部后果,同样地,也不享有行动的所有好处”。在存在保险保障基金制度的情况下,道德风险源于外部风险分散机制所引发的风险制造者与风险承担者的分离,其产生的制度根源有二:其一,固定比率的基金计提方式;其二,保险保障制度从客观上降低了保险公司的破产概率和成本,使保险公司在不需要改变成本函数的前提下,提高了保险经营的风险收益。具体而言,保险保障制度主要在三个方面造成道德风险:

(1)对保单持有人来说,削弱了消费者对保险公司现有和未来偿付能力及财务状况进行分析的动力。在完全竞争的情况下,消费者应有完整的信息以分析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并从财务健全的公司购买保单,或要求财务不健全的公司提供价格折扣以补偿公司可能无力偿付时自己承担的损失。但由于得到了保险保障基金的保护,消费者自我保护激励明显不足,其事前选择保险公司以及事后收集保险公司信息,监督保险公司业务和经营活动的动力将大大降低,因为即使保险公司破产倒闭,保单持有人的损失也是有限的,小于其在无保险保障制度时的可能损失。这将导致那些经营不善,甚至是在经济上已经没有偿付能力仅在法律上尚未破产的保险公司还能继续开展业务,从而使保险市场也产生类似“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这样,财务健全但通常价格较高的保险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就会处于不利地位,为了不失去顾客,它们可能会与财务不健全的保险公司展开价格竞争,最终可能会导致整个保险业偿付能力的降低。

(2)对保险公司来说,保险保障基金对保单持有人的保护意味着保单持有人退保威胁对保险公司施加的惩戒力量受到削弱。这将诱使保险公司提高对保险保障制度的依赖度,倾向于从事风险较高、利润较大的保险及投资业务,从而加大了保险公司过度承担风险的动机。尤其是在采取固定比率的基金计提方式下,基金计提只考虑保险公司经营规模,而忽视保险公司的财务状况和风险水平,这会鼓励一些保险公司从事高风险的业务来增加其预期收益,但其承担的风险将由经营保守的保险公司补贴,不符合激励相容原则,也使得保险公司间苦乐不均,出现不公平竞争。因此,尽管保险保障制度旨在保护保单持有人而不是保险公司本身,但它在一定程度上转移了保险公司的部分经营风险,放松了保险风险对保险公司冒险经营行为的抑制,保险公司由此获得承担更大风险的激励机制。

(3)对于监管当局来说,减少了监管机构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进行有效监控的动力。如果保险保障基金来自于保险公司,纳税人和保单购买者都不会因保险公司无力偿付而支付任何直接费用,对监管机构防止保险公司无力偿付的压力就会相应减小。如果保险保障基金来自于纳税人,那么保险公司监督同行偿付能力的动力就会减小,而它们往往了解同行公司的很多财务信息,是监管机构加强对保险公司监管的重要途径。此外,保险保障制度还有延缓保险风险暴露的作用,由于监管者认为退保行为等不会在保险保障制度下发生,监管者往往更加容忍濒临破产的保险公司继续在市场上生存,而不要求其立刻采取及时纠正行动,从而导致风险不断积累,由此加大解决问题将要付出的代价,最终损害整体经济意义。

保险保障基金制度在以上三个方面造成的道德风险,不仅会削弱市场规则在抑制保险公司风险方面的积极作用,而且使经营不善的保险公司继续存在。由于这些保险公司的高风险、高回报举措,使得经营谨慎的保险公司在业务经营上无法与之公平竞争,这间接地允许和鼓励了保险体系内部的质量恶化和风险累积。由此导致的实际结果与设计保险保障基金制度以维护保险体系稳定的初衷完全相悖。

2.委托—问题。当人试图追求自己的利益、而不是委托人利益时,就会出现委托—问题。在保险保障基金制度下,这一问题表现在保险公司与保单持有人之间的关系上(即利益冲突上),保险保障基金理事会与保险业的关系上(即监管争斗),以及保险保障基金理事会(或监管者)与纳税人的关系上。保险保障基金理事会或监管者有可能将自身利益至于保单持有人、纳税人的利益之上,或由于行政因素的影响,延缓对问题保险公司的处置,而处置时间越长,成本就会越高,从而出现监管宽容问题。当监管机构缺乏充足的资金来关闭保险公司并偿付保单利益时,当保单持有人更为关注保险保障基金的运作而较少关注保险公司本身的运作时,监管宽容的问题就更易发生,最终增加了转嫁到纳税人身上的成本。甚至,监管当局还有可能迫于政治压力而做出对整个保险业不利的事情,这也使保险保障基金制度的存在背离维护保险体系稳定的设计初衷。

3.市场效率与社会福利。保险保障基金制度本质上是解决有效运行市场上的危机救助问题,而危机救助除了包括清算成本、财务重组成本、赔偿和协调成本等可见成本外,还包括不可见的资金机会成本、对市场信心不可预计的效应以及对市场效率与社会福利的牺牲。一方面,因为保障基金制度意味着市场有效经营主体对市场无效经营主体破产成本以及相关可见成本必须进行分摊,那么,具有较强市场控制力的保险公司可通过提高保费将其承担的保障基金费用转嫁给消费者,迫使消费者及保单持有人最终承担保险公司经营失败的成本;而如果监管机构卷入危机,则所有纳税人都需要承担成本,长此以往,整个社会对保险的需求将不可避免地受到抑制、市场效率会得不到保证;另一方面,如果把完全竞争但没有保险保障基金的情况下的偿付能力作为一个标准,那么建立保险保障基金后的偿付能力可能高于或低于这个标准,这样就会导致不理想的福利水平。高于标准的偿付能力迫使消费者支付他们不愿支付的费用,低于标准的偿付能力则让消费者面临高于他们愿意承受的风险标准。保险保障基金制度的引入在没有其他措施如完善的保险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配合下将不可避免地降低社会的福利水平。三、我国克服保险保障制度的负效应需采取的措施

保险保障制度的建立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达到预期效果,还需要良好的制度设计和制度监管环境,以创造一种激励相容的保障机制,发挥这种制度的积极效果。其总体思路集中在两方面:一是从保险公司的角度,对保险公司提取的保险保障基金、资本、投资方向等进行要求,限制保险公司从事过度风险行为;二是从保单持有人的角度,使保险公司经营失败时消费者仍要为自己的保险决策承担相应的风险,加强消费者对保险公司进行监督的动力。

1.与市场激励相容的保险保障制度的调整。

(1)逐步采取风险费率制,按保险公司风险程度大小收取保险保障基金。固定比率的基金提取方式制度设计成本较低,实施起来较简便易行,但它对风险规避型的保险公司来讲极不公平,是一种“劫富济贫”的作法,会受到作风谨慎和资金雄厚的大保险公司的抵制,也是道德风险产生的根源之一。理想的保险保障基金提取方式是使保险公司的风险程度与其所交的保险保障基金金额成正比,风险程度大的公司支付较高的基金比率,风险程度较小的公司则支付较低的基金比率。但由于以下原因此方法在我国很难顺利实行:其一,风险基金比率计算的复杂性、风险指标选取的困难及指标数据本身的不规范和不准确,使风险比率制难以推行;其二,保险公司风险加权比率的确定要求绝对保密,因为指标数据一旦泄露,由于人们对保险公司经营安全性的担心,将会出现退保及保单转移现象,从而导致弱小保险公司破产。因此,在中国目前人们还没有建立起对整个保险市场的信心、保险信息保密措施和制度尚不健全、人们职业道德水准不高的情况下,很难做到对各保险公司风险比率信息的绝对保密。其三,风险比率制有可能导致各保险公司之间的不平等竞争。目前在我国大保险公司在内控制度及经营管理水平上远高于其他中小保险公司。一旦实行风险比率,中小保险公司的保险保障基金提取规模将给其经营造成较大的负担,无法同大保险公司平等竞争。

因此,基于我国保险体系的寡头主导、大中小保险公司并存的特征,目前可以在固定费率制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类型保险公司的风险抵御能力,采取“机构类别差异费率”,等条件成熟时,再转向按照保险公司风险等级确定保险费率的办法以来平衡保险保障基金缴付中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2)调整税收结构,确保保险保障基金来源。按保险业的特性、现状及社会保障对保险业的要求,适当调整保险产业税收政策。对减免的税收部分可首先用于交纳保险保障基金;对拟破产或财务困难公司的收购,应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对交纳保险保障基金的费用应允许计入成本,并抵消税收。

(3)部分补偿与合理信息披露。保险保障基金只提供部分补偿,同时限制保险公司提供给消费者关于保险保障基金的信息。通过制定补偿限额和补偿比例使保单持有人承受保险公司无力偿付的一定的经济后果,并且通过立法,禁止保险公司、人和经纪人在销售保单时夸大保险保障基金的保护范围和程度,以确保保单持有人具有必要的规避风险的自我保护意识,避免投保人仅仅根据保险商品的价格来选择保险公司。

2.事前预防网设计:谨慎性保险监管。有效的保险监管,必须注重外在约束和自我约束的有机统一。监管机构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优化保险公司的内外部监管机制:

(1)加强偿付能力管理。偿付能力是保险公司对所承担保险责任的经济补偿能力,它是判断保险公司财务状况是否良好的重要标准,也是保险业经营的核心指标。充足的偿付能力是保险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保证,是保险公司的“生命线”。因此,应在保险行业内部建立共享数据库、建立行业性的风险监控体系,以及在保险监管部门内部建立科学有效的偿付能力监管体系,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确保保险公司具有充足的偿付能力。

(2)健全保险公司治理结构。如果没有健全的保险公司治理结构作为保险保障制度的基础,任何形式的保险保障基金都不能防范脆弱保险体系的危机和风险。良好的保险公司治理结构应解决好两个基本问题:一是保证投资者的投资回报;二是协调企业内各利益集团的关系。因此,应当加快推进保险公司改革,促使保险公司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使其经营风险可度量、可管理、可控制。

(3)加强保险公司的信息披露。及时定期的信息披露是减少信息不对称、加强市场约束力量和加强保险监管非常重要的前提条件。保险公司披露的信息内容应根据对象的不同而存在区别,因为不适当的信息披露会削弱民众对保险公司的信心,增加保险公司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因此,面向保单持有人,应当披露有关保险公司总体情况的信息,包括保险公司的信用评级情况、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基本状况、资产质量和利润状况;而面向监管机构的专业分析人员,则应披露全面的、详细的保险公司信息,包括全部的财务报表、信用评级情况、关于偿付能力的各项详细指标和各类风险暴露状况。

(4)建立保险风险的预警预报系统,健全保险危机处理机制。保险风险的预警预报,可以帮助监管机构及时识别和有效控制保险公司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将风险尽可能消灭在萌芽状态,避免风险的累积。保险监管机构可根据预警系统及时得到最新的风险信息,变“救火式”的事后管理为预警式的事前和事中管理。危机处理是指当保险公司潜在风险成为现实,运作完全陷人困境时所采取的一系列拯救和治理措施。由于保险公司的特殊性,保险公司的危机极具扩散和破坏性,所以监管机构在处理保险公司的危机时必须及时、果断、妥善,必须具有适应依据危机机构的所有制结构、法律结构及风险严重程度和当时市场环境,以及危机处理成本与效果权衡等各种不同情况的处理危机的手段、方式和具体方案,以及相应的配套法规。

(5)健全市场退出机制。如果没有健全的市场退出机制、即使是设计非常完善的监管也不可能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也就无法有效地防止保险业危机的发生。市场约束的重要作用就在于迫使丧失偿付能力的保险公司退出市场,提高市场机制的运作效率。保险公司管理人员以及股东意识到如果保险公司退出市场,他们将丧失全部权利,就不愿意从事高风险的经营活动,这也有助于降低保险公司的道德风险。因此,只有及时、快速的市场退出才能有效遏制并降低危机传染对其他保险公司及保险业造成更大的影响,只有健全和完善的市场退出机制才能充分利用市场约束力量。适时的市场退出机制具有三个优点:有效地减小破产成本;迫使保险公司充分考虑到自身行为的风险性;增强市场竞争的公平性。

参考文献:

1.(美)丹尼斯·卡尔顿.现代产业组织.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2.《各国保险法规制度译编》编委会.各国保险法规制度译编.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

3.魏华林,李开斌.中国保险产业政策研究.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

4.王振山.金融效率论.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

5.安启雷.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的国际比较与我国的制度选择.金融研究2003,(10).

6.许传华.我国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研究.财贸经济,2004,(9).

制度保障范文篇8

(一)为全面反映全省劳动保障服务业发展规模、水平和行业结构等基本情况,为各级政府制定政策和规划,实行宏观调控和管理提供依据,特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所指的劳动保障服务业统计对象为我省行政区划范围内所有从事劳动保障服务业行业生产经营或业务活动的全部法人单位及所属的产业活动单位,以及其他行业中从事劳动保障服务业行业生产经营或业务活动的产业活动单位。

(三)劳动保障服务业行业包括4个小类:

1、社会保障业

2、职业中介服务业(指除人才市场以外的职业中介服务)

3、技工学校教育

4、职业技能培训

(四)本制度所指的法人单位,是指具备以下条件的单位:

1、依法成立,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2、独立拥有和使用(或授权使用)资产,承担负债,有权与其他单位签订合同;

3、会计上独立核算,能够编制资产负债表。

法人单位包括企业法人、事业单位法人、机关法人、社会团体法人和其他法人。

(五)本制度所指的法人单位所属的产业活动单位,是指具备以下条件的单位:

1、在一个场所从事一种或主要从事一种社会经济活动;

2、相对独立组织生产经营或业务活动;

3、能够掌握收入和支出等业务核算资料。

(六)本制度为综合统计制度。各市劳动保障局应根据本制度规定的统计范围、指标解释、计算方法、统计分类标准和统一代码制定相应基层统计报表,收集本行政区域内劳动保障服务业统计数据(其中由省劳动保障厅批准设立的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和职业中介机构分别由省劳动保障厅培训处、就业和失业保险处负责统计),并按时向省劳动保障厅规划财务和基金监督处报送。

(七)本制度各项资料的综合范围原则上为全社会口径,即包括各类服务业行业的全部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暂不包括个体户)。在实施基层调查时,可以采用多种调查方法,各级直接管理的企业(单位)等可采用定期全面报表调查方法直接取得;对面广量大的小型企业(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或者对部门系统外企业(单位)、或者对非重点行业企业(单位)可以定期也可以按年度采用抽样调查和科学推算等多种非全面调查方法推算取得。

(八)本制度所指的企业会计制度是指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企业(单位)。包括:职业中介机构等。

本制度所指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是指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各类事业单位。包括: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政府、企事业单位举办的技工学校,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本制度所指的行政单位会计制度是指执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的单位。包括各类政党机关、国家机关及社会团体。

本制度所指的民间非盈利组织会计制度是指执行民间非盈利组织会计制度的单位。包括民办职业培训机构。

(九)本制度为年定报调查制度。营业收入等时期指标为报告期期末累计数;单位数、从业人员等时点指标为报告期期末数,本期累计为年初至报告期末累计数。

(十)本制度中凡以“万元”为计量单位的指标均保留2位小数。

二、报表目录

一、服务业财务综合年定报表

单位负责人:填表人:报出日期:200年月日

表中主要审核关系:

1.营业收入合计≥主营业务收入

2.营业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费用合计

3.允许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小于0,并用“-”号表示

4.从业人员劳动报酬>0

5.固定资产原价≥本年折旧

说明:

制度保障范文篇9

“关键词”:弱势群体;最低生活保障;医疗保险;社会救助

庞大的社会弱势群体的存在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面临的一个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弱势群体已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不和谐音。

一、弱势群体的界定及其现状

社会弱势群体是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存在的。目前我国弱势群体是一个规模较大、结构复杂、分布广泛的群体,“弱势群体”之弱,一是弱势的经济基础;二是弱势的社会政治地位及各种公民权利;三是弱势的竞争力。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人:一是下岗失业人员,即城市中以下岗失业者为主体的贫困阶层。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失业下岗的问题日益严重化,不少企事业单位的工人和干部下岗。二是“体制外”的人及其他特殊人员,指那些从来没有在国有单位工作过,靠打零工、摆小摊养家糊口的人,以及残疾人和孤寡老人。三是缺乏利益保障的农民工。农民工是指具有农村户口却在城镇务工的劳动者,是中国传统户籍制度下的一种特殊身份标识,是中国工业化进程加快和传统户籍制度严重冲突所产生的客观结果,他们虽然为城市的发展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劳动权益得不到保护。四是较早退休的“体制内”人员。这部分人中许多人原来的单位无能力给这些退休职工增加工资,交纳社会医疗保险等,需要政府拿出钱来援助。五是久病、重病而无钱医治的人及其家属,以及天灾人祸中的困难者。中国每年有大量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因病失学失业的人员。全国每年需要国家和社会给予不同程度的援助才能摆脱灾难困境的城乡居民约有4000-5000万人①。

弱势群体的生活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贫困是社会弱势群体的首要特征。

社会弱势群体通常都是经济上的低收入者,经济收入低于社会人均收入水平,甚至徘徊于贫困线边缘。经济上的低收入也造成了弱势群体生活的脆弱性,一旦遭遇疾病或其他灾害,他们很难具有足够的承受能力。经济上的低收入性决定了弱势群体在社会生活中的贫困性,既表现为生活水平的数量低下,也表现为生活质量的低层次性。据统计,在弱势群体的消费结构中,困难户恩格尔系数为59%,比全国城镇居民的平均水平高出10个百分点②。

第二,政治上的低影响力。

弱势群体在社会分层体系中处于底层,他们的政治参与机会少,对于政治生活的影响力低。政治生活的产品是公共政策,而公共政策是政府对整个社会的价值作权威性的分配。强势群体在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具有更重要的影响力。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影响力和游说活动,使得公共政策的制定有利于自己的利益需求,或者至少不影响自己的既得利益。而弱势群体由于“远离社会权力中心”,较少参与社会政治活动,难以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这也意味着弱势群体仅仅依靠自身的力量很难或者很难迅速摆脱自身的困境,解决自己的问题。弱势群体问题的解决必须依靠社会的力量。

第三,心理上的高度敏感性。

由于弱势群体在经济上的低收入性和生活中的贫困性,使得他们在社会中的心理压力高于一般社会群体。他们没有职业安全感,收入较低且不稳定,“常有衣食之忧”,对生活前途悲观,心理压力巨大。同时,由于弱势群体在政治上的低影响力等造成了弱势群体在心理上的高度敏感性,使他们觉得自己是市场竞争中的失败者,或者感到自己被社会所抛弃。他们有比较严重的相对剥夺感和较为强烈的受挫情绪,在心理上容易产生不满、苦闷、焦虑、急躁情绪,难以自我调适,进而容易对生活失去信心。

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解决弱势群体问题的关键

第一,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弱势群体和其他社会成员之间的公平。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绩大多数被强势群体所占有,弱势群体却承担了改革的大部分成本,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可以为弱势群体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并通过其补偿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起点公平和过程公平。

第二,社会保障实际上是一种再分配的政策,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缩小弱势群体和其他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这对于社会的稳定无疑起到了重要作用。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可以促进弱势群体自身的发展和转化,可以解除弱势群体成员的后顾之忧,使他们有时间和财力去学习一技之长,去提高自己在社会中立足的本领。

三、完善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体系所采取的措施

第一,扩大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范围。近几年,我国已经启动最低生活收入保障制度,但是这项制度还很不完善。一方面,我国的低保制度主要在城镇中实施,全国目前还有部分下岗职工由于企业拿不出补偿金而无法解除劳动关系;还有一些未进就业中心的下岗职工,未能进入“低保”行列。城市中处于体制外的人更是被拒绝于低保行列之外。另一方面,占弱势群体大多数的农村贫困人口也被排斥在低保范围之外,应该将农村中无生活保障的人也纳入低保的范围。

第二,完善医疗保险制度。由于我国的医疗费用相对较高,许多处于弱势群体地位的人生病以后,小病挺着,大病拖着,无力就医。国家应对医疗单位的乱收费行为严加管制,并适当降低药价。改革要本着国家、集体和个人相结合的原则,适当降低医疗收费,并逐步扩大医疗保险的范围,对于弱势群体的大病保险应该采取由政府建立一个非商业化的机构,由政府出资和个人出资相结合的办法将大部分弱势群体纳入其中。

第三,健全社会救助制度。一要实行经济救助。通过各级政府、社会团体及社区从资金、物质和服务等多个方面对弱势群体进行救助,维持其个人和家庭的生计。二是实行法律援助。弱势群体往往没有能力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是实现社会公正与公平的重要体现。三是实行教育援助。帮助救助弱势群体改变其在知识资源占有方面严重缺乏的局面,采取为弱势群体免费提供职业技能培训等措施,提高弱势群体的职业技能,尽力为其提供就业自救的机会。

注释

①肖文涛。《当今中国贫富分化与社会分层问题研究》,东南学术,1999.5.

②吴忠民。《中国现阶段贫困群体分析》,科技导报,1999.7.

参考文献

[1]李强。《转型期中国社会分层结构》,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2]周开文。《年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综述》,中国社会保障,2003.8.

[3]沈立人。《中国弱势群体》,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5.

[4]冯书泉。《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关注弱势群体》,人民论坛,2005.2.

制度保障范文篇10

一、广东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情况

(一)农民养老保险制度

目前广东省的农民养老仍以家庭赡养和土地保障为主,这与全国大多数地区的状况相同。联产承包责任制所实行的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为其提供了制度基础。但在经济发达地区,如位于珠江三角洲的东莞市,由于集体经济实力雄厚,现已建立了现代化的农民养老保险制度。

1东莞模式

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为领先的东莞市,由市财政出资10亿元作为基础资金的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已经于2*0年正式建立。这一制度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农民的保险费由市、镇、村和个人共同承担,农民的基本养老金与参保人的缴费基数和缴费年限挂钩。缴费基数按每人每月4*元核定,从2*2年起每年递增2.5%。保险费以当年缴费基数的一定比例按月供缴。2*0年11月至2*5年12月,所缴的保险费为当年缴费基数的11%,其中集体承担6%,个人承担5%,并将8%记入个人账户。保险费占当年缴费基数的比例每5年增加一个百分点,增加部分由个人承担,并全部记入个人账户。集体承担的保险费,市和镇/区财政各承担20%,村委会和村民小组共承担60%。在民办非企业单位及个体工商户工作的,由业主承担,离开这些工作单位后,再由市、镇、村按比例承担。凡具有东莞市户籍年满20周岁起至男性满60周岁、女性满55周岁的农民均可参加这项保险制度。参保人男性满60周岁、女性满55周岁,按月领取养老金。另外,在该制度实施之日男性满60周岁、女性满55周岁的农民,无须缴纳保险费,可直接享受每月150元的基本养老金。

据统计,现已有60万农民参保,其中男性满60周岁、女性年满55周岁的有16.2万人,他们已经从2*0年12月起领取基本养老金。市财政一年补助农民养老保险费约达34*多万元。

2.农村中的特殊人群:五保户

我国的农村“五保”供养制度早在20世纪五十年代就已产生,它规定集体经济必须保障农村中无法定抚养义务人、无劳动能力、无经济来源的那部分人的吃、穿、住、医、葬(孤人保教)。目前广东省五保户的保障水平要高于低保水平,其生活水准也不低于农村的平均水平,特别是一些富裕地区的农村敬老院的设施完备,服务水平也相当高。有的五保户甚至还有储蓄,可以资助其他困难的亲属。

四会市的五保户有1028人,其中440人在敬老院集中供养。敬老院由县政府拨款,标准为每人每月167-2*元;分散居住的五保户由镇政府负责,每年的农业税附加返还给镇政府,主要用于这项支出,经费标准为每人每月147-180元。此外,节日时每人补助30元,每家敬老院补助8*元;而四会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是104元/人/月,可见五保户的生活标准的确要高些。

(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1拟议中的模式

过去10年中广东省内并没有统一的农村合作医疗模式。去年省人大16位代表提出建立新型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后决定由省政府组织、省农业厅承办,从2*2年起在全省范围内推行新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主要内容如下:

(1)目标:到2*6年覆盖面达到60%。(2)资金筹集:市县镇各补助一部分,在自愿的基础上以农民负担为主。前5年省财政拿出7150万元作为贫困地区医疗补助,其中6*0万元为缴费补助,1*0万元为风险基金,150万元为管理人员的培训费。(3)管理模式:一种是镇村联办,即以乡镇卫生院为载体,辐射到各村卫生站,实为村级统筹;一种是镇级统筹,以镇为主。(4)参保人月定额缴费10-20元,县财政补助1-2元。在镇统筹的地方,镇再补助一部分,以调动农民参加合作医疗的积极性。

2四会市(县级市)的农村合作医疗

四会有14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农村合作医疗实行镇办镇管,由各镇成立自己的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小组,制定当地的具体实施办法。总体上分3个档次:一个是合医不合药;二是合门诊不合住院,三是合医合药。其中第一种方式最为普遍,其基本含义是不管住院和急诊,不管药费;减免挂号费,减少辅助检查费用(如减收40%)。

收费标准各镇不同,3-10元/年/人不等。参加的人员没有年龄限制,据统计50岁以上的参与者占70%以上。参加合作医疗的人员若两年内未看病,可免费体检一次,并建立相应的健康档案。到2*1年底,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率达66.1%。

近年来四会市农村合作医疗总体上收支基本平衡,个别镇的收支缺口由市卫生局补贴。但这并未考虑一些参加者手持票据而未报销的数额。在笔者调查的江谷镇,虽然收入还盈余3万元(收入5万元,支出2万元),但参加者3年才交了一次保费(5年/年/人),农民对合作医疗的热情和依赖性可见一斑。

(三)乡镇企业职工的社会保障

乡镇企业职工按制度规定应包括在国家制定的社会保障制度中,但在执行中有难度。参保覆盖面在镇级迅速变窄,这是因为身份确认上存在问题。

外资企业因为考虑到成本因素,参加社会保险的积极性不高,而地方为吸引外资往往会网开一面,这种状况需要扭转。目前四会市乡镇企业社会保障的加总筹资比例为工资的30—40%。工伤保险按行业分别确定比例,不如养老/医疗覆盖面广。东莞市对外来民工已经实行大病保险。

(四)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1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范围内的农民

广东省从1995年开始实施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自1998年起,这一制度开始覆盖农村,这使得广东的低保制度有了一个鲜明的特色——城乡一体化。

截止到2*1年12月,广东省共有28.5万农民享受到低保制度,支出资金1.7亿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大大低于城镇水平,而各地农村标准的差距也十分显著,最高的是佛山市(310元/人/月)最低的是河源市(60元),难怪有人说广东是“欧洲”与“非洲”并存。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按规定由市、县/区、乡镇(有些地区还有村委会)共同负担,财政负担95%以上。在四会市(县级市),农村的这部分资金由县负担70%,乡镇财政负担30%。

广东低保的享受对象每半年确定一次。与城镇中保障对象通常指三无(无经济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对象不同,农村的保障对象往往是那些供养系数较高的人、残疾人、病人和家庭有突发事件的人。

2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配套措施

由于广东省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涵盖农村,最低保障制度的相关配套措施也使农民受益。这主要是指帮助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解决“四难”问题:

(1)特困人员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1999年底,广东省民政厅、财政厅、社会保险管理局联合实施了特困人员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按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14%给予特困人员医疗补助。

截止到2*1年底,广东全省已经向近7万人的特困人口提供了医疗救助,发放救助金1263万元,其中农村人口2.25万人。在云浮和顺德两市,70%以上的受救助人员来自农村。(2)住房帮助。解决农村特困人员的住房难问题,主要体现在帮助其修建住房上。目前全省已经帮助16310户农村家庭,修建住房面积近83万平方米,资助金额达6891多万元。

(3)法律援助。根据《广东省法律援助条例》,各市的区县成立了法律援助处,同时组织工会、妇联、残联等单位,形成多方位的工作网络,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截止到2*1年年底,广东全省已经有7*0多人接受了这种法律援助。遗憾的是民政部门并没有区分农村和城镇进行统计,因此我们无法了解受益的农村人口数量。

(4)子女入学扶助。为解决农村特困家庭子女上学的问题,省财政专门拨款3亿元用于免收农村人均年纯收入15*元以下的困难家庭子女义务教育阶段的杂书费。标准是农村小学每人每年3*元,初中5*元。广州市把指标落实到从化地区最困难的家庭,共资助学生2774人,资助金额达103.74万元。

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养老保险的覆盖面较窄。就养老保险而言,大部分农村地区并未推广。这首先是由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决定的;其次农民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在农村各项负担偏重的情况下,人们往往把养老保险费看成一种“乱收费”,农民对集体的管理水平也缺乏信任,担心缴的钱让集体吃了。

与此同时,原有的依托于土地的家庭保障模式难以为继。特别是像广东这样的经济强省。随着农村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已呈现出城乡一体的格局。相当数量的农民脱离了土地,或离土不离乡,投身到当地乡镇企业、三资企业中,或转移到其他城镇或城市中。这部分人的风险加大,却处于社会保障的真空地带。

(二)农村合作医疗的保障效果不佳。广东现有的农村合作医疗大部分以“保小病”为主(只有东莞等少数地方实行了“大病保险”),这种定位形成了一个尴尬境地:农村合作医疗的宣传强调目前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较多,但实际上对这种现象的减少却几乎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减免挂号费和辅助检查费对大病患者无关痛痒,许多普通患者对此也缺乏热情。

此外,作为合作医疗载体的乡镇卫生院的经营状况欠佳,一些卫生院连基本的生存都有问题,更何谈向农民提供服务。前两年广东省对乡镇卫生院进行“一无三配套”(无危房,配套设备、技术人员、房屋)改造,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其管理体制上的深层问题并未解决。如在工资体制上,卫生院的医护人员要向公务员看齐,而调资资金要由卫生院自己解决,一些卫生院只好用公用经费保工资,有的甚至还产生了负债。再如现行的药品收费相对农民收入来说也偏高,不甚合理。

(三)各级政府各个部门的职责有待进一步明确。政府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中承担着资金筹措和管理的职责,但目前各级政府各部门的责任并没有明确的分工。

农村合作医疗方面,有的地方统筹到市,有的统筹到镇。如广东基本以镇为单位开展合作医疗,收费水平不一样,保障程度也有差别,这不利于资金的有效利用和财务监管。就主管部门而言,以前为卫生部门(从省卫生厅到市县的卫生局),现在即将改为农业部门(从省农业厅到市县的农业局),使得基层工作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养老保险方面同样职责不清。一些保险公司则多头联系——与妇联一起开展对农村儿童的“平安保险”,与教育部门开展对乡村教师的保险,与组织部门开展对农村干部的保险。这种分割状况及渗透行政色彩的商业保险不利于日后覆盖农村全体居民的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三、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议

(一)总体思路。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也是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总体思路是:从中国农村的实际出发,以保障农民基本生活为目的,以制度建设为核心,分地区(先发达地区,后偏远贫困地区),分项目(先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合作医疗,再养老保险),分重点(先保障农村中的弱势群体,再一般群众),分阶段(先试点,再推广)进行。

(二)具体建议

1强化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力度。广东城乡一体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有力地保障了农村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其成功经验值得全国推广和学习。这不仅体现了公平性,也有利于农村社会秩序的稳定。

(1)合理界定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农村的保障对象往往是那些供养系数较高的家庭、残疾人、病人和家庭有突发事件的人。民政部门应定期核查受保对象的生活情况,避免形成养懒汉的倾向。

(2)农村保障金的发放形式应与城镇一样,财政按指定账号划拨资金,由银行统一发放。这既减少了中间环节,减轻了政府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又方便了群众,有利于各级资金的及时到位,还提高了透明度。

(3)重视各项配套措施。广东低保制度的4项配套措施切实解决了特困人员的四难问题(医疗、住房、法律援助和子女上学),受到了群众的极大赞誉,值得其他各省借鉴。

2大力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1)农村合作医疗的定位有待商榷。农村合作医疗若要真正缓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就要“保大病”,这也是广大农民真正需要的。基层同志认为这不可行——“保小病”尚有困难,更何况“保大病”;若提高缴费标准,则会影响农民的参保积极性。但倘若换一种角度考虑,在不提高缴费标准的情况下也可能“保大病”:大病的发生概率毕竟较低,若参保率较高,则可以用全体的缴费资助大病患者,以体现“互助”精神。这一思路还有待于进一步的试点和实验。

(2)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开展应与卫生体制改革紧密结合。农村合作医疗离不开县、乡、村的卫生机构,同样离不开医疗管理体制、收费政策、药品监督检查等相关制度。只有各项制度的关系理顺了,卫生机构的运转良性正常了,才能切实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医疗需要。

(3)农村合作医疗的统筹级次应适当提高,以县级统筹为宜。镇统筹的资金规模较小,资金管理的效率不高,还增加了人员开支。县级统筹可以在全县范围制定统一的制度,增加了农民就医的选择空间,也可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3依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有差别地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

西方国家大多在国民经济进入工业化的成熟时期才开始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它是工业剩余反哺农业的主要措施。因此,目前我国的东部发达地区有条件进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试点,而中西部地区则尚不具备农村养老保险的基础,仍应以土地和家庭保障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