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艺术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9 07:21:50

哲学艺术

哲学艺术范文篇1

关键词:文艺美学;学科;审美

一门学科之能否存在和发展,归根到底决定于它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就学科自身来说,一是要有自己的研究对象,二是要有自己的研究方法,三是要有自己的研究问题。

文艺美学,当然有着自己的研究对象。文学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现象,包括美文学和鲁讯所说的广义的美术,乃是人类审美和创美活动一种集中而特殊的形态,自有其审美特性和创美规律。文艺美学的对象,就是研究文学艺术的审美特性和创美规律。文学艺术当然和其他审美活动有着共同性,但又有自己的特殊性,各个艺术部类(电影、戏剧、文学、音乐、舞蹈等等)则又有各自的个别性。文艺美学的研究重心,乃是放在文学艺术的审美特性和创美规律这一层面,兼及其他两个层面。

文学美学也有自己的研究方法。这就是从美学的观点来研究文学艺术,必须把审美体验、艺术感悟和理性分析、理论概括结合起来。从艺术现象的感性具体——知性抽象——理性具体的提升过程中,时常要唤起艺术现象的“表象”,最后作出整体把握。

文艺美学更有自己所要研究的问题。文学艺术的创造、接受的整个流动过程中,都充满了美学问题。这里,既有艺术活动和其他审美活动共有的问题,又有文学艺术自身特有的问题。尽管,按照当代美学中有些说法,似乎艺术都只有个性,至多只有“家族类似”或“近邻关联”。我说,那也总存在那“类似”、“关联”是什么的问题。而文学艺术发展到当代,更有许多新的问题出现,需要文艺美学回答。

那末,文艺美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

这不是传统的艺术哲学,也并非过去说的文艺理论,而是和美学、文艺学相交义的新兴学科。为了和艺术哲学、文艺理论相区别,我在北京大学研究生院招收研究生时,就新辟了文艺美学这个专业方向,和文艺理论分开。我在八十年代初撰文,说的就是《文艺美学是什么》(最早是在《大学生》杂志,后在《美学向导》刊载。)

我所以要称之为文艺美学的深层原因,乃缘起于对文学艺术的理解。

历来,对文艺和审美的相互关系至少存在三种不同的理解。

一种理解,文艺和审美毫不相干,各行其道。审美不是艺术,美和美感乃是哲学思辩的对象,因而从哲学中孵化出了美学。而文艺也不是审美,只是一种技艺。审美活动是一种精神活动,而文艺制作则是一种技艺,各不相干。所以美学和文艺学也就并行不悖,各行其道。

另一种理解,文艺和审美,两相重合、基本等同,文艺即审美,审美即文艺。凡是人类按照“美的规律”所从事的一切活动,都是审美活动,也就是艺术活动。人自身的梳妆打扮,对物的加工制作,一直到园艺栽培、环境美化,都是艺术的创造,贯穿着审美活动。因此,美学就是艺术哲学。

还有一种理解,文艺包含审美这一个维度,但文艺之美仅只限于形式。文艺的内容则要比审美广阔得多,经济、政治、道德、宗教、整个人类文化都可进入文学艺术。文艺的审美价值,只是一个侧面,艺术价值包含了政治价值、道德价值、宗教价值、经济价值。因此,文艺学所要研究的,远比美学所要研究的范围广阔得多。

我并不认为,文艺和审美毫不相干,也不认为文艺和审美完全等同。依我看来,文艺和审美乃是一种交叉关系。审美活动不一定就艺术活动。我们面向大自然可以进行自然审美,这种审美,在德国古典美学家黑格尔看来是低级审美,可是在我国古典艺术家看来,却是高级审美,乃是文人雅士才有的雅兴。但却不能因为这是高级审美而把它称之为艺术。只有当艺术家把对自然的审美体验组织起来予以符号化,创造出一种可以看得到、听得见的美来,才可以称之为艺术。对文化审美亦是如此。因此,真正的艺术创造乃是包含了审美内容的一种创美活动,是在审美基础上进行的创美,而这种创造出来的美,既为别人的审美提供了“文本”,也为后人的创美铸造了“模型”。

既然文艺和审美有联系又有区别,那末,文艺美学和美学在我心目中也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在我看来,文艺美学既非哲学美学,又非艺术哲学。文学家、艺术家在艺术创造之前,就有着人生实践,从事各种活动,在人生中体验到不少赏心乐事,获得审美的乐趣。如果到此为止,那还不能算是文学家、艺术家,而只是一般的审美接受者。这种审美也会留下痕迹,那就是影响审美接受者的心灵,审美的不断建构,形成人的审美品格,甚至可以达到高尚的审美鉴赏家的水平。但是,要成为文学家、艺术家,还必须把自己从人生中得来的审美体验予以提炼、组织,提升为审美意象,予以符号化,创造出一个美的“文本”或“模型”。这是艺术创造不同于其他审美活动的特殊之处:不是一般的审美,而是按美的规律的独特创造。而这个已被创造出来的“文本”、“模型”,一旦定型,也就成了独立于文学家、艺术家的客体,它有自己独立的结构、性质和功能,和其他人工产品(无论是物质产品还是精神产品)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文艺美学不能不对此作全面的探索。这个“文本”“模型”如何被别的主体(读者、听众、观众)所解读、接受,对别的主体发生什么样的作用,主体如何在接受过程中获得审美和创美能力,当成为文艺美学的题中应有之义。但是,获得了审美品格的主体,如何投入社会实践,按美的规律去改造世界,那就超出了文艺美学的使命,而要进入哲学美学的领域之中。

艺术审美,只是人类审美活动中一种形态,尽管是集中凝炼的形态。人类的审美活动领域要广阔得多。人在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中获得了自由,获得审美体验,实践活动就可能转为审美活动。在人和物,人和人,人和自身的相互作用中,都可能引起审美活动的出现。浩荡的大自然,渺无人烟的天然环境,原始森林、空气、阳光和水流,都可以成为人的审美对象,产生审美体验,对真、善、美产生审美快感,对假、丑、恶产生审美反感,从而在心灵深处达到人和环境的平衡。哲学美学当然也要研究艺术审美,但更应研究文化审美,也回避不了自然审美。自然审美、文化审美和艺术审美,有什么联系,又有什么区别?审美活动有什么共通的普遍规律?人类的审美活动如何从实践活动(生产、交往、生活等等)中发生?审美活动的结果怎样形成审美关系,审美关系又如何制约审美活动?这些美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美学恐怕不能不回答。至于更深一层的问题,审美活动如何按照美的规律进行,人类要不要、能不能以及如何才能按照美的规律来把握这个世界,是不是哲学美学题中应有之义?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已提出了问题,但还未得到科学的解决。依我看来,在当代,人和世界如何按照美的规律达到动态平衡,这正是当代美学最关键、最重要的问题,更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主题,也是人生的根本目的。

文艺美学只能探索作为艺术创造主体的文学家、艺术家如何把自然审美、文化审美提升为艺术创美:这艺术创美的产物,作为一个新创的客体,被作为审美主体的读者、听众、观众所审美,在审美主体心灵中如何留下痕迹。文艺美学无法回答人类更为宏观的美学问题,例如人的高尚的审美品格如何培养,人类怎样才能按照美的规律去改造世界、安排生活等等。

甚至,文艺美学也难以解决文学艺术的审美和创美以外的其他问题。文学艺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在社会中发生、发展、受到社会中其他因素的影响,也影响着社会。政治、经济、道德、哲学、文化等等都在影响着创作主体、接受主体,因而对创作、文本、接受都发生作用。文学艺术的创造,文本的传播、接受,是整个社会的生活——交换——消费中的一个部分、一个方面。它甚至也是一种商品,具有交换价值,会产生剩余价值。可以把文学艺术都放在整个社会整体中来考察,从社会学的观点研究文学艺术,这就有了文艺社会学或艺术社会学。还可以从政治学、道德学的观点去研究文学艺术的政治维度、道德维度,也可以发展为文艺政治学,文学道德学。这都不是文艺美学所能涵盖得了的。

但是,在文学艺术中,政治、经济、道德、哲学、文化的各种因素,都被作了审美的改造,被组织和吸纳进审美结构之中,转化为审美价值。艺术之美,乃是文学艺术的核心价值,甚至象托尔斯泰这样以宗教、道德价值为最高价值的伟大文学家,都一生在孜孜以求美的实现:“我是一个艺术家,我的一生都在寻找美,如果你能向我展示美,那我就跪下来乞求您赐给我这最大的幸福”。[1]政治的、经济的、道德的、哲学的、文化的各种力量都在按照各自的规律对文学艺术发生着作用,但对文学艺术来说,都只是“他律”,自律和他律形成“合律”,按照艺术规律来创造,才创造出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美的、喜的、悲的、茺诞的等等)的文学艺术产品。作为一种精神实践的特殊形式,艺术创造当然受到物质实践和其他精神实践(道德实践、文化实践等)的影响,但这些“他律”要通过艺术实践的“自律”起作用,受“他律”和“自律”相互作用的“合律”所支配,即我们常说的按艺术规律的创造。在文艺社会学中,探索了其他社会因素的“他律”如何对文学艺术发挥作用。那末,“他律”如何通过“自律”而形成“合律”,文艺美学是否亦应研究,值得加以反思。

二十年来的文艺美学,重视了对文学艺术的审美特性在研究,对艺术创造的自律作过许多探索。心理美学、形式美学、音乐美学、舞蹈美学、雕塑美学、绘画美学、书法美学等等比文艺美学更为具体的艺术部门美学的出现,说明探索美的规律正在向各门艺术的深层发展。

但是,开放改革二十年社会剧变,商品经济急速发展,社会意识发生振荡,价值观念、审美标准随之发生变化,影响着文学艺术的生产、传播和消费,文学艺术走向多元发展,就这向文艺美学提出一系列新问题。新潮艺术冲击着传统审美,一些新潮美学甚至提出:文学艺术已经毋须再具审美特性,或者把审美降为娱乐,只要激发感官刺激就行;创作自由被眨低为胡编乱造,任意宣泄;艺术没有规律,也毋需规律。文学艺术中的审美判断被消解,甚至价值观念颠倒,对真、善、美冷淡无情,却对假、丑、恶津津乐道。文艺美学必须面对当下现实,在理论上作新的探索:文学艺术究竟是否还需审美价值?文学艺术的审美价值和交换价值、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应是什么关系?艺术创作究竟还有没有艺术规律、需不需要遵循艺术规律?社会的发展,使得艺术的性质、结构、功能和规律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看来,文艺美学确应更多地在文学艺术自律和他律的相互作用的张力关系中来探索艺术的特性和规律,回答当下现实的艺术实践中提出来的时代课题。因此,新时代应发展文艺美学,文艺美学要创新。

哲学艺术范文篇2

进入新的世纪,在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历史终结论”、“哲学终结论”、“意识形态终结论”、“艺术终结论”、“文学终结论”等等的“终结论”思潮。这股思潮对文学艺术界冲击很大。它像“梦魇”一样萦绕在人们的心头。如何面对这种现实?这股思潮何以存在?它是否预示着文艺的终结?迫切需要我们结合实际予以理论上的回答。

本文首先分析了“终结”论出现的历史文化语境,认为它的滋生与发展,是与高科技的发展,“读图时代”的到来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指出世界文学艺术的历史表明,随着各民族诗意的生存方式和艺术地掌握世界的方式的丰富、发展和变化,在文学艺术领域出现萌发与消亡、起始与终结,是一种带有规律的现象。我们需要的主要是以清醒的、冷静的头脑,面对中外文艺的实际,从不同的层面上去认识“终结”论的方方面面。

通过分析,作者认为:文学艺术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奇葩。她因人而存在,为人而存在,只要有人类的存在,就会有文学艺术的存在。“艺术的终结,恰恰是艺术新生的起点,艺术的黄昏则是艺术的黎明的前夜。”在新的世纪,文学艺术必将走向更大的辉煌。

[关键词]艺术终结;读图时代;黄昏与黎明

人类怀着对未来美好的憧憬,迎来了21世纪。但是新的世纪世界并不平静,西风东渐,众声喧哗的不同声音,不断地震动着人们的耳鼓。“历史终结论”、“哲学终结论”、“意识形态终结论”、“艺术终结论”……,像一棵棵小小的飞弹,不仅打进了书刊、报端和各种媒体,而且打进了文学艺术的圣殿,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哲学家、美学家、文艺理论家、作家、艺术家的惊悸和恐慌。

当代法国著名哲学家、美学家雅克·德里达惊呼:“在特定的电信技术王国中(从这个意义上说,政治影响倒在其次),整个的所谓文学的时代(即使不是全部)将不复存在。……而且会确定无疑地导致文学、哲学、精神分析学、甚至情书的终结。”[1]

国际文艺理论学会主席j·希列斯·米勒也发出了“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还会继续存在吗?”的哀叹,他断言:“新的电信时代正在通过改变文学存在的前提和共生因素(concomitans)而把它引向终结。”[2]

中国学者仿佛刚从睡梦中惊醒,突然发现:“艺术终结”成为压在人们心头的梦魇。[3]专门从事中西文艺学比较研究的余虹先生,在《文学的终结与文学性蔓延――兼谈后现代文学研究的任务》一文中,也以判断性的语句说:“曾经风光无限而被人追逐的文学成了人们避它不及的弃儿。”[4]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的学者也不得不承认,“作为基本原理的文学理论所面临的危机却已迫在眉捷,文学理论不再是人人向往、人才济济的显学,而成了弃之可惜、食之无味的鸡肋。”有的学者甚至忧虑地认为,文学理论“成了没有根据地的流寇,到处受到冷遇。于是‘向何处去?’便成了萦绕在文学理论心头挥之不去的难题。”[5]

中国出版界江苏人民出版社引时代风气之先在新世纪伊始,于2001年9月推出了由周宪许钧主编的“终结者译丛”,包括:《意识动态的终结》(〔英〕丹尼尔·贝尔),《教育的终结》(〔美〕威亷·斯班诺)、《男性的终结》(〔美〕约翰·马林斯)、《哲学的终结》(〔美〕劳伦斯·卡弘)、《艺术的终结》(〔美〕阿瑟·丹托)、《组织化资本主义的终结》(〔美〕斯科特·拉什约翰·厄里)、《人权的终结》(〔英〕科斯塔斯·杜齐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作为部级出版社于2003年1月将美国著名学者弗朗西斯·福山于1992年在纽约首版的《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经黄胜强许铭原翻译,在中国正式出版发行。在福山看来,20世纪末发生的苏联解体、东欧巨变,标志着源自18世纪法国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确立的自由主义民主制度最终将成为所有人类社会的共同选择,历史将“终结”于一种自由、民主、平等的现代社会的国家形态,西方的自由主义民主也将普遍成为“人类政府的最终形式。”福山的“历史终结”论一出,西方那些专为资本主义世界永世长存进行辩护的各方人士,无不为之欢呼雀跃,而一些有识之士,则坚持真理,根据历史发展的实际,批驳福山的“终结”论的片面和谬误。这场关系到人类历史命运的论争,正在各个领域广泛而深入地展开。

从文学时代的终结、艺术的终结,转向一切的终结,即“历史的终结”,研究其理论依据,可以追溯到黑格尔精神哲学中关于“新时代”诞生的辩证发展的历史观。早在1806年写的《精神现象学》的序言中黑格尔指出:“我们这个时代是一个新时期的降生和过渡的时代。人的精神已经跟他旧日的生活与观念世界决裂……,成长着的精神也是慢慢地静悄悄地向着它新的形态发展,一块一块地拆除了它旧有的世界结构。只有通过个别的征象才预示着旧世界行将倒塌。现存世界里充满了的那种粗率和无聊,以及对某种未知的东西的那种模模糊糊若有所感,在在都预示着有什么别的东西正在到来。可是这种逐渐的、并未改变整个面貌的颓毁败坏,突然为日出所中断,升起的太阳就如闪电一下子建立起新世界的形相。”[6](p6-7)在《美学》中,黑格尔进一步具体发挥了他的精神理念自我发展的美学观和艺术观,他认为“每个民族文化的进展一般都要达到艺术指向它本身以外的一个时期。”[7](p132)发展到喜剧的发展阶段,也就达到了“美学这门科学研究的终结”,艺术则被宗教和哲学所取代。阿瑟·丹托在《艺术的终结》中完全接受了黑格尔的观点,承认“艺术随着它本身哲学的出现而终结。”[8](p98)他引证马里于斯·德·萨亚斯的诗说明:

艺术死了。

它现有的运动绝非生命力的征兆;

它们也不是死前痛苦的挣扎;

它们是尸体遭受电击时的机械反应。[9](p74)

艺术终结论所以得到滋生和泛滥,是与高科技的发展,“读图时代”的到来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图像”和“视觉中心主义”有着悠久的历史。电影、电视的发展、网络的广泛运用,使传统的经典的印刷文本的阅读,逐渐被直接地“读图”所代替。在后现代主义的语境中,文学艺术的中心舞台,“则被视觉文化的靓丽光辉所普照。此外,这个中心舞台变得不仅仅是个舞台,而是整个世界。”[10](p34)如同詹姆逊所说,通常被空间和视觉形式殖民化的现实,又是“与全球规模的同样强大的商品殖民化的现实一致和同步的。”[11](p89)由于经济文化的一体化趋向愈来愈明显,商品艺术化、艺术商品化,打破了传统的艺术观念,模糊了艺术与非艺术的界线。“自此,文化生产领域发生了变革,传统形式让位于各种综合的实验,摄影、电影和电视开始渗透和移入视觉艺术作品(和其他艺术形式),正产生出各种各样的高技术的混合物,包括从器具到电脑艺术。”[12](p107)进而,使整个“现代社会空间完全浸透了影像文化。”[13](p108)后现代艺术,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直接地展示客体,并使这一对象把自身所特有的、无关紧要的和任意的特性彰显出来。”[14](p268)20世纪末兴起的物品艺术及其他类似的艺术,其先驱是20世纪初轰动一时的马塞尔·杜尚的作品。1917年他将一个磁制的三角型小便器签上名,送到纽约艺术博物馆,名之曰“喷泉”。这是一件反传统、反理性的先锋派艺术品。到20世纪末,一些先锋派艺术家又将它奉之为经典性的艺术品,并以此解构一切传统的艺术。解构主义的大师德里达明确宣布:“我们不能说一部作品属于某一范畴或门类,根本不存在什么文学本质或者可以严格鉴定的文学领域;或者说,的确,文学这一名谓大概注定是不适当的,因为没有标准,没有让人确信的概念或依据。”[15](p124)这样一来,不仅长期人们信守的文学艺术观念被解构了,而且一切传统的文学艺术都被消解了,代之而起的就以马塞尔·杜尚的那个以“喷泉”命名的小便器为代表的一类艺术了。随之,一向被视为真善美的结晶的艺术,自然也就荡然无存,真正“终结”了历史是作为过程展开的。“一切过程都有始有终,一切过程都转化为它们的对立物。一切过程的常住性是相对的,但是一种过程转化为他种过程的这种变动性则是绝对的。”[16]周宪许钧先生在《终结者译丛序》中,对他们之所以推出“艺术的终结”等“终结者译丛”的缘由和价值说得很清楚。文中说:“所谓起始者,指事之不必上承他事,但自然引起他事发生者;所谓终结者,乃事之上承某事而下无他事其后者。亚里士多德如是说。太阳升起落下,海水涨潮落潮,生命诞生死亡,王朝更替兴衰……旧的终结意味着新的开始;新的开始又必然脱胎于旧的终结。循环往复,生生不息,此乃生活世界之真谛。……反观种种‘终结’图景,社会发展变迁的脉络赫然眼前。所以谈论‘终结’,不啻于奠基新起点。”[17]综观人类艺术发展史,随着各民族诗意的生存方式和艺术地掌握世界的方式的丰富、发展和变化,不断有新的文艺形式产生,并进而走向发展和繁荣,同时也有一些不能适应时代需要的文体走向消亡。萌发与消亡、起始与终结,不论是在文体的变迁,还是文艺思潮的更迭方面,都是一种带有规律性的现象。刘勰《文心雕龙》时序中说:“时运交移,质文代变,古今情理。……故知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原始以要终,虽百世可知也。”[18]阿瑟·丹托在《艺术的终结》中,面对西方当代艺术发展的现实,把艺术从前现代向现代、现代向后现代的转向视之为艺术走向终结的不同阶段和模式,这种观点显然并非空穴来风,自有其现实性和理论价值。周宪、许钧先生主编的“终结者译丛”的出版,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它为我们提供一种新的视角和一种新的对照系,对我们全面认识进入信息化、数字化的后现代时期的文学艺术和文艺学、美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是有益的。

从阿瑟·丹托到雅克·德里达、希利斯·米勒,他们提出的艺术终结论、文学终结论,对我们来说,也可以说是一支清醒剂。他们看到文学艺术的边缘化、庸俗化和走向衰落的趋势,解构和反对逻格斯中心主义、工具理性主义、政治功利主义,否定一切僵化的传统艺术,毫无疑问,这是具有真理性的。然而,真理越过雷池一步,便是荒谬。他们企图以复活黑格尔的幽灵来阐释后现代艺术出现的危机,并以黑格尔的艺术解体论、消亡论作为他们提出的艺术终结论、文学终结论的理论框架的哲学基础,这样以来,他们就不可避免地犯了一个早被费尔巴哈和马克思恩格斯批判过的历史性的错误,重新陷入了一个黑格尔式的唯心主义精神哲学的怪圈。关于这一点,只要我们认真读一下恩格斯在120多年前写下的《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就可认清西方当代文学艺术的“终结”论、“消亡”论的鼓吹者,在哲学基础上失足。

主观设定的哲学构架,决定了他们对于文学艺术的未来和文艺研究的未来作出了悲观的估计。j·希利斯·米勒曾无可否认地感叹,在新的全球化的文化中,他“一生从事的职业日益失去其重要性无疑令人痛苦,但必须面对现实。”[19](p294)从黑格尔的艺术解体论到当代西方出现的文学、艺术终结论,都对文学艺术的未来作了悲观主义的预测,他们所谓的艺术的终结,是说艺术将被哲学所取代。因此,他们所说的“终结”,实际是艺术史的中断,而不是把它看作这是艺术发展史上出现的否定之否定,更不是旧的扬弃、新的萌发的推陈出新的过程。这种艺术“解体论”和“终结”论,对于黑格尔来说,是对他自己所深刻阐发了的辩证法的发展观的背叛。同时,这也是他的辩证法的形而上学的一面和不彻底性的重要标志。对于当代西方的终结论者,则说明他们不仅没有冲破黑格尔的精神哲学的锁链,而且他们又深深地陷入了西方后现代的技术理性王国的困惑之中。

文学艺术的历史长河奔腾不息,从过去、现在,走向未来。高科技的发展与“世界图像”的出现,迅速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思维方式和艺术掌握世界的方式,引起了文学的急剧的发展与变化。一些过去被视为高雅的艺术走向边缘化,一些新的艺术形式与媒介的革命相适应,获得蓬勃发展。如影视艺术、网络艺术、波普艺术、光效艺术、实物艺术、行为艺术、身体艺术……,纷纷登台亮相。大众文化的兴起,传媒的发展,更使这些新的艺术尽展其时代风骚。在这些新兴的艺术潮流中,泥沙俱下,真善美与假恶丑相伴而行,崇高与滑稽、进步与反动、拜金主义、色情主义、暴力主义……,无不涌向我们生存于其中的这个正在建构的“图像世界”。面对这个迅速发展的图像世界,人们对文学艺术的存在产生危机感,提出文学何为,艺术何为的质询,那是完全可理解的。

那么,在新世纪的数字化、信息化的时代大潮中,文学艺术是否完全丧失了自己生存的根基和发展的未来呢?文学艺术是生存还是毁灭,是从黄昏走向黑洞,还是从黎明走向辉煌?这的确是值得我们结合实际加以认真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文学艺术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奇葩。她因人而存在,为人而存在,只要有人类的存在,就会有文学艺术的存在。海德格尔说:“人是能言说的生命存在。……唯有言说使人成为作为人的生命存在。”[20](p165)他还特意引证荷尔德林的诗,阐明人作为能言说的生命存在,是一种诗意的存在。荷尔德林诗云:

人充满劳绩,但还

诗意地安居于这块大地之上。[21](p93)

人是安居在大地之上的诗意的存在。诗意的存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的存在。我认为诗意的存在的本意就是美的存在。追求美是人的本性,是人生存、享受和发展的强大内驱力和生命的根本的需要。德国著名现象学美学家米盖尔·杜夫海纳明确指出:“在人类身上,有一种对美的渴求吗?答案应该是肯定的,……美就是这种从事物之中被感受到事物的价值,是那种在表象的独立自在之中直接显现的价值;在那种情况下,知觉不再是一种实用的反应,实践不再是功利性的。在审美经验中,如果说人类不是必然地完成他的使命,那么至少也是最充分地表现了他的地位:审美经验揭示了人类与世界的最深刻和最亲密的关系。他需要美,是因为他需要感到自己存在于世界。”[22](p2-3)文学艺术是审美的主要的、也是最集中的对象,它是人的诗意化生存的生动的符号和鲜明的标志。杜夫海纳认为,在当今世界中,当然,艺术可以退位,要么失之于过分严格而了无生气,要么失之于过于狂放而毫无节制。然而,冒险与狂热是可以加以控制的,在形式与非形式之间也是可以达成一种默契。为此,“艺术还将在世界上继续下去,或者说得更确切些,艺术返回到世界的本源,牢牢地立足在这块大地上,并让我们也站定了脚跟。……经过挣扎和痛苦,躁动在即将临盆的世界的腹中,艺术可能仍然是幸运的,而且有着美好的未来。”[23](p201-202)身居有着悠久艺术传统和浓郁现代、后现代艺术特色的法国美学家杜夫海纳的这些见解,应当说是一种经过深思熟虑的理性认识,也是符合艺术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

数字化时代,为文学艺术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新的条件。但是,它并不是要求艺术家成为一个独裁者,艺术家自己说什么是艺术,什么就是艺术。它不仅要求艺术家做一个现代人,换脑、换笔,更新知识结构,而且要求艺术家在继承人类优秀文艺传统的基础上,更加自觉地掌握现代艺术的特点和规律,创造出无愧于新的时代的艺术珍品。在新的世纪,我们坚信,文学艺术有着美好的未来。艺术的终结,恰恰是艺术新生的起点,艺术的黄昏则是艺术的黎明的前夜。艺术发展的历史辩证法,将证明艺术的终结与新生、艺术的黄昏与黎明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1〕〔2〕〔美〕j·希利斯·米勒:《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还会继续存在吗?》(J)《文学评论》,2001,(1)。

〔3〕参见汪代明《电子游戏,艺术的终结者?》(J),《理论与创作》,2003,(5)。

〔4〕见余虹《文学的终结与文学性蔓延――兼谈后现代文学研究的任务》(J),《文艺研究》,2002,(6)。

〔5〕参见上李春青《文学理论还能做什么?》(J),季广茂《现状·生长·期待――关于文学理论摆脱危机的思考》(J),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3,(3)。

〔6〕〔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M),贺麟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7〕〔德〕黑格尔:《美学》第1卷(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8〕〔英〕阿瑟·丹托:《艺术的终结》(M),欧阳英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9〕〔英〕阿瑟·丹托:《艺术的终结》(M),欧阳英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10〕〔斯〕阿莱斯·文尔雅维茨:《图像时代》(M),胡菊兰、张云鹏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11〕〔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文学转向》(M),胡亚敏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12〕〔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文化转向》(M),胡亚敏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第107页。

〔13〕〔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文化转向》,胡亚敏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14〕〔斯〕阿莱斯·文尔雅维茨:《图像时代》,胡菊兰、张云鹏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15〕〔法〕雅克·德里达:《文学行动》(M),赵兴国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16〕《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7〕周宪许钧《终结者译丛序》见《艺术的终结》(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18〕刘勰周振甫注:《文心雕龙注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19〕参见〔美〕j·希利斯·米勒《重申解构主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20〕〔德〕M·海德格尔:《诗·语言·思》,彭富春译,戴晖校,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1〕见海德格尔《人,诗意地安居》,郜元宝译,张汝伦校,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

哲学艺术范文篇3

进入新的世纪,在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历史终结论”、“哲学终结论”、“意识形态终结论”、“艺术终结论”、“文学终结论”等等的“终结论”思潮。这股思潮对文学艺术界冲击很大。它像“梦魇”一样萦绕在人们的心头。如何面对这种现实?这股思潮何以存在?它是否预示着文艺的终结?迫切需要我们结合实际予以理论上的回答。

本文首先分析了“终结”论出现的历史文化语境,认为它的滋生与发展,是与高科技的发展,“读图时代”的到来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指出世界文学艺术的历史表明,随着各民族诗意的生存方式和艺术地掌握世界的方式的丰富、发展和变化,在文学艺术领域出现萌发与消亡、起始与终结,是一种带有规律的现象。我们需要的主要是以清醒的、冷静的头脑,面对中外文艺的实际,从不同的层面上去认识“终结”论的方方面面。

通过分析,作者认为:文学艺术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奇葩。她因人而存在,为人而存在,只要有人类的存在,就会有文学艺术的存在。“艺术的终结,恰恰是艺术新生的起点,艺术的黄昏则是艺术的黎明的前夜。”在新的世纪,文学艺术必将走向更大的辉煌。

[关键词]艺术终结;读图时代;黄昏与黎明

人类怀着对未来美好的憧憬,迎来了21世纪。但是新的世纪世界并不平静,西风东渐,众声喧哗的不同声音,不断地震动着人们的耳鼓。“历史终结论”、“哲学终结论”、“意识形态终结论”、“艺术终结论”……,像一棵棵小小的飞弹,不仅打进了书刊、报端和各种媒体,而且打进了文学艺术的圣殿,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哲学家、美学家、文艺理论家、作家、艺术家的惊悸和恐慌。

当代法国著名哲学家、美学家雅克·德里达惊呼:“在特定的电信技术王国中(从这个意义上说,政治影响倒在其次),整个的所谓文学的时代(即使不是全部)将不复存在。……而且会确定无疑地导致文学、哲学、精神分析学、甚至情书的终结。”[1]

国际文艺理论学会主席j·希列斯·米勒也发出了“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还会继续存在吗?”的哀叹,他断言:“新的电信时代正在通过改变文学存在的前提和共生因素(concomitans)而把它引向终结。”[2]

中国学者仿佛刚从睡梦中惊醒,突然发现:“艺术终结”成为压在人们心头的梦魇。[3]专门从事中西文艺学比较研究的余虹先生,在《文学的终结与文学性蔓延――兼谈后现代文学研究的任务》一文中,也以判断性的语句说:“曾经风光无限而被人追逐的文学成了人们避它不及的弃儿。”[4]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的学者也不得不承认,“作为基本原理的文学理论所面临的危机却已迫在眉捷,文学理论不再是人人向往、人才济济的显学,而成了弃之可惜、食之无味的鸡肋。”有的学者甚至忧虑地认为,文学理论“成了没有根据地的流寇,到处受到冷遇。于是‘向何处去?’便成了萦绕在文学理论心头挥之不去的难题。”[5]

中国出版界江苏人民出版社引时代风气之先在新世纪伊始,于2001年9月推出了由周宪许钧主编的“终结者译丛”,包括:《意识动态的终结》(〔英〕丹尼尔·贝尔),《教育的终结》(〔美〕威亷·斯班诺)、《男性的终结》(〔美〕约翰·马林斯)、《哲学的终结》(〔美〕劳伦斯·卡弘)、《艺术的终结》(〔美〕阿瑟·丹托)、《组织化资本主义的终结》(〔美〕斯科特·拉什约翰·厄里)、《人权的终结》(〔英〕科斯塔斯·杜齐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作为部级出版社于2003年1月将美国著名学者弗朗西斯·福山于1992年在纽约首版的《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经黄胜强许铭原翻译,在中国正式出版发行。在福山看来,20世纪末发生的苏联解体、东欧巨变,标志着源自18世纪法国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确立的自由主义民主制度最终将成为所有人类社会的共同选择,历史将“终结”于一种自由、民主、平等的现代社会的国家形态,西方的自由主义民主也将普遍成为“人类政府的最终形式。”福山的“历史终结”论一出,西方那些专为资本主义世界永世长存进行辩护的各方人士,无不为之欢呼雀跃,而一些有识之士,则坚持真理,根据历史发展的实际,批驳福山的“终结”论的片面和谬误。这场关系到人类历史命运的论争,正在各个领域广泛而深入地展开。

从文学时代的终结、艺术的终结,转向一切的终结,即“历史的终结”,研究其理论依据,可以追溯到黑格尔精神哲学中关于“新时代”诞生的辩证发展的历史观。早在1806年写的《精神现象学》的序言中黑格尔指出:“我们这个时代是一个新时期的降生和过渡的时代。人的精神已经跟他旧日的生活与观念世界决裂……,成长着的精神也是慢慢地静悄悄地向着它新的形态发展,一块一块地拆除了它旧有的世界结构。只有通过个别的征象才预示着旧世界行将倒塌。现存世界里充满了的那种粗率和无聊,以及对某种未知的东西的那种模模糊糊若有所感,在在都预示着有什么别的东西正在到来。可是这种逐渐的、并未改变整个面貌的颓毁败坏,突然为日出所中断,升起的太阳就如闪电一下子建立起新世界的形相。”[6](p6-7)在《美学》中,黑格尔进一步具体发挥了他的精神理念自我发展的美学观和艺术观,他认为“每个民族文化的进展一般都要达到艺术指向它本身以外的一个时期。”[7](p132)发展到喜剧的发展阶段,也就达到了“美学这门科学研究的终结”,艺术则被宗教和哲学所取代。阿瑟·丹托在《艺术的终结》中完全接受了黑格尔的观点,承认“艺术随着它本身哲学的出现而终结。”[8](p98)他引证马里于斯·德·萨亚斯的诗说明:

艺术死了。

它现有的运动绝非生命力的征兆;

它们也不是死前痛苦的挣扎;

它们是尸体遭受电击时的机械反应。[9](p74)

艺术终结论所以得到滋生和泛滥,是与高科技的发展,“读图时代”的到来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图像”和“视觉中心主义”有着悠久的历史。电影、电视的发展、网络的广泛运用,使传统的经典的印刷文本的阅读,逐渐被直接地“读图”所代替。在后现代主义的语境中,文学艺术的中心舞台,“则被视觉文化的靓丽光辉所普照。此外,这个中心舞台变得不仅仅是个舞台,而是整个世界。”[10](p34)如同詹姆逊所说,通常被空间和视觉形式殖民化的现实,又是“与全球规模的同样强大的商品殖民化的现实一致和同步的。”[11](p89)由于经济文化的一体化趋向愈来愈明显,商品艺术化、艺术商品化,打破了传统的艺术观念,模糊了艺术与非艺术的界线。“自此,文化生产领域发生了变革,传统形式让位于各种综合的实验,摄影、电影和电视开始渗透和移入视觉艺术作品(和其他艺术形式),正产生出各种各样的高技术的混合物,包括从器具到电脑艺术。”[12](p107)进而,使整个“现代社会空间完全浸透了影像文化。”[13](p108)后现代艺术,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直接地展示客体,并使这一对象把自身所特有的、无关紧要的和任意的特性彰显出来。”[14](p268)20世纪末兴起的物品艺术及其他类似的艺术,其先驱是20世纪初轰动一时的马塞尔·杜尚的作品。1917年他将一个磁制的三角型小便器签上名,送到纽约艺术博物馆,名之曰“喷泉”。这是一件反传统、反理性的先锋派艺术品。到20世纪末,一些先锋派艺术家又将它奉之为经典性的艺术品,并以此解构一切传统的艺术。解构主义的大师德里达明确宣布:“我们不能说一部作品属于某一范畴或门类,根本不存在什么文学本质或者可以严格鉴定的文学领域;或者说,的确,文学这一名谓大概注定是不适当的,因为没有标准,没有让人确信的概念或依据。”[15](p124)这样一来,不仅长期人们信守的文学艺术观念被解构了,而且一切传统的文学艺术都被消解了,代之而起的就以马塞尔·杜尚的那个以“喷泉”命名的小便器为代表的一类艺术了。随之,一向被视为真善美的结晶的艺术,自然也就荡然无存,真正“终结”了。历史是作为过程展开的。“一切过程都有始有终,一切过程都转化为它们的对立物。一切过程的常住性是相对的,但是一种过程转化为他种过程的这种变动性则是绝对的。”[16]周宪许钧先生在《终结者译丛序》中,对他们之所以推出“艺术的终结”等“终结者译丛”的缘由和价值说得很清楚。文中说:“所谓起始者,指事之不必上承他事,但自然引起他事发生者;所谓终结者,乃事之上承某事而下无他事其后者。亚里士多德如是说。太阳升起落下,海水涨潮落潮,生命诞生死亡,王朝更替兴衰……旧的终结意味着新的开始;新的开始又必然脱胎于旧的终结。循环往复,生生不息,此乃生活世界之真谛。……反观种种‘终结’图景,社会发展变迁的脉络赫然眼前。所以谈论‘终结’,不啻于奠基新起点。”[17]综观人类艺术发展史,随着各民族诗意的生存方式和艺术地掌握世界的方式的丰富、发展和变化,不断有新的文艺形式产生,并进而走向发展和繁荣,同时也有一些不能适应时代需要的文体走向消亡。萌发与消亡、起始与终结,不论是在文体的变迁,还是文艺思潮的更迭方面,都是一种带有规律性的现象。刘勰《文心雕龙》时序中说:“时运交移,质文代变,古今情理。……故知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原始以要终,虽百世可知也。”[18]阿瑟·丹托在《艺术的终结》中,面对西方当代艺术发展的现实,把艺术从前现代向现代、现代向后现代的转向视之为艺术走向终结的不同阶段和模式,这种观点显然并非空穴来风,自有其现实性和理论价值。周宪、许钧先生主编的“终结者译丛”的出版,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它为我们提供一种新的视角和一种新的对照系,对我们全面认识进入信息化、数字化的后现代时期的文学艺术和文艺学、美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是有益的。

从阿瑟·丹托到雅克·德里达、希利斯·米勒,他们提出的艺术终结论、文学终结论,对我们来说,也可以说是一支清醒剂。他们看到文学艺术的边缘化、庸俗化和走向衰落的趋势,解构和反对逻格斯中心主义、工具理性主义、政治功利主义,否定一切僵化的传统艺术,毫无疑问,这是具有真理性的。然而,真理越过雷池一步,便是荒谬。他们企图以复活黑格尔的幽灵来阐释后现代艺术出现的危机,并以黑格尔的艺术解体论、消亡论作为他们提出的艺术终结论、文学终结论的理论框架的哲学基础,这样以来,他们就不可避免地犯了一个早被费尔巴哈和马克思恩格斯批判过的历史性的错误,重新陷入了一个黑格尔式的唯心主义精神哲学的怪圈。关于这一点,只要我们认真读一下恩格斯在120多年前写下的《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就可认清西方当代文学艺术的“终结”论、“消亡”论的鼓吹者,在哲学基础上失足。

主观设定的哲学构架,决定了他们对于文学艺术的未来和文艺研究的未来作出了悲观的估计。j·希利斯·米勒曾无可否认地感叹,在新的全球化的文化中,他“一生从事的职业日益失去其重要性无疑令人痛苦,但必须面对现实。”[19](p294)从黑格尔的艺术解体论到当代西方出现的文学、艺术终结论,都对文学艺术的未来作了悲观主义的预测,他们所谓的艺术的终结,是说艺术将被哲学所取代。因此,他们所说的“终结”,实际是艺术史的中断,而不是把它看作这是艺术发展史上出现的否定之否定,更不是旧的扬弃、新的萌发的推陈出新的过程。这种艺术“解体论”和“终结”论,对于黑格尔来说,是对他自己所深刻阐发了的辩证法的发展观的背叛。同时,这也是他的辩证法的形而上学的一面和不彻底性的重要标志。对于当代西方的终结论者,则说明他们不仅没有冲破黑格尔的精神哲学的锁链,而且他们又深深地陷入了西方后现代的技术理性王国的困惑之中。

文学艺术的历史长河奔腾不息,从过去、现在,走向未来。高科技的发展与“世界图像”的出现,迅速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思维方式和艺术掌握世界的方式,引起了文学的急剧的发展与变化。一些过去被视为高雅的艺术走向边缘化,一些新的艺术形式与媒介的革命相适应,获得蓬勃发展。如影视艺术、网络艺术、波普艺术、光效艺术、实物艺术、行为艺术、身体艺术……,纷纷登台亮相。大众文化的兴起,传媒的发展,更使这些新的艺术尽展其时代风骚。在这些新兴的艺术潮流中,泥沙俱下,真善美与假恶丑相伴而行,崇高与滑稽、进步与反动、拜金主义、色情主义、暴力主义……,无不涌向我们生存于其中的这个正在建构的“图像世界”。面对这个迅速发展的图像世界,人们对文学艺术的存在产生危机感,提出文学何为,艺术何为的质询,那是完全可理解的。

那么,在新世纪的数字化、信息化的时代大潮中,文学艺术是否完全丧失了自己生存的根基和发展的未来呢?文学艺术是生存还是毁灭,是从黄昏走向黑洞,还是从黎明走向辉煌?这的确是值得我们结合实际加以认真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文学艺术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奇葩。她因人而存在,为人而存在,只要有人类的存在,就会有文学艺术的存在。海德格尔说:“人是能言说的生命存在。……唯有言说使人成为作为人的生命存在。”[20](p165)他还特意引证荷尔德林的诗,阐明人作为能言说的生命存在,是一种诗意的存在。荷尔德林诗云:

人充满劳绩,但还

诗意地安居于这块大地之上。[21](p93)

人是安居在大地之上的诗意的存在。诗意的存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的存在。我认为诗意的存在的本意就是美的存在。追求美是人的本性,是人生存、享受和发展的强大内驱力和生命的根本的需要。德国著名现象学美学家米盖尔·杜夫海纳明确指出:“在人类身上,有一种对美的渴求吗?答案应该是肯定的,……美就是这种从事物之中被感受到事物的价值,是那种在表象的独立自在之中直接显现的价值;在那种情况下,知觉不再是一种实用的反应,实践不再是功利性的。在审美经验中,如果说人类不是必然地完成他的使命,那么至少也是最充分地表现了他的地位:审美经验揭示了人类与世界的最深刻和最亲密的关系。他需要美,是因为他需要感到自己存在于世界。”[22](p2-3)文学艺术是审美的主要的、也是最集中的对象,它是人的诗意化生存的生动的符号和鲜明的标志。杜夫海纳认为,在当今世界中,当然,艺术可以退位,要么失之于过分严格而了无生气,要么失之于过于狂放而毫无节制。然而,冒险与狂热是可以加以控制的,在形式与非形式之间也是可以达成一种默契。为此,“艺术还将在世界上继续下去,或者说得更确切些,艺术返回到世界的本源,牢牢地立足在这块大地上,并让我们也站定了脚跟。……经过挣扎和痛苦,躁动在即将临盆的世界的腹中,艺术可能仍然是幸运的,而且有着美好的未来。”[23](p201-202)身居有着悠久艺术传统和浓郁现代、后现代艺术特色的法国美学家杜夫海纳的这些见解,应当说是一种经过深思熟虑的理性认识,也是符合艺术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

数字化时代,为文学艺术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新的条件。但是,它并不是要求艺术家成为一个独裁者,艺术家自己说什么是艺术,什么就是艺术。它不仅要求艺术家做一个现代人,换脑、换笔,更新知识结构,而且要求艺术家在继承人类优秀文艺传统的基础上,更加自觉地掌握现代艺术的特点和规律,创造出无愧于新的时代的艺术珍品。在新的世纪,我们坚信,文学艺术有着美好的未来。艺术的终结,恰恰是艺术新生的起点,艺术的黄昏则是艺术的黎明的前夜。艺术发展的历史辩证法,将证明艺术的终结与新生、艺术的黄昏与黎明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1〕〔2〕〔美〕j·希利斯·米勒:《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还会继续存在吗?》(J)《文学评论》,2001,(1)。

〔3〕参见汪代明《电子游戏,艺术的终结者?》(J),《理论与创作》,2003,(5)。

〔4〕见余虹《文学的终结与文学性蔓延――兼谈后现代文学研究的任务》(J),《文艺研究》,2002,(6)。

〔5〕参见上李春青《文学理论还能做什么?》(J),季广茂《现状·生长·期待――关于文学理论摆脱危机的思考》(J),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3,(3)。

〔6〕〔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M),贺麟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7〕〔德〕黑格尔:《美学》第1卷(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8〕〔英〕阿瑟·丹托:《艺术的终结》(M),欧阳英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9〕〔英〕阿瑟·丹托:《艺术的终结》(M),欧阳英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10〕〔斯〕阿莱斯·文尔雅维茨:《图像时代》(M),胡菊兰、张云鹏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11〕〔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文学转向》(M),胡亚敏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12〕〔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文化转向》(M),胡亚敏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第107页。

〔13〕〔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文化转向》,胡亚敏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14〕〔斯〕阿莱斯·文尔雅维茨:《图像时代》,胡菊兰、张云鹏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15〕〔法〕雅克·德里达:《文学行动》(M),赵兴国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16〕《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7〕周宪许钧《终结者译丛序》见《艺术的终结》(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18〕刘勰周振甫注:《文心雕龙注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19〕参见〔美〕j·希利斯·米勒《重申解构主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20〕〔德〕M·海德格尔:《诗·语言·思》,彭富春译,戴晖校,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1〕见海德格尔《人,诗意地安居》,郜元宝译,张汝伦校,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

哲学艺术范文篇4

本文首先分析了“终结”论出现的历史文化语境,认为它的滋生与发展,是与高科技的发展,“读图时代”的到来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指出世界文学艺术的历史表明,随着各民族诗意的生存方式和艺术地掌握世界的方式的丰富、发展和变化,在文学艺术领域出现萌发与消亡、起始与终结,是一种带有规律的现象。我们需要的主要是以清醒的、冷静的头脑,面对中外文艺的实际,从不同的层面上去认识“终结”论的方方面面。

通过分析,作者认为:文学艺术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奇葩。她因人而存在,为人而存在,只要有人类的存在,就会有文学艺术的存在。“艺术的终结,恰恰是艺术新生的起点,艺术的黄昏则是艺术的黎明的前夜。”在新的世纪,文学艺术必将走向更大的辉煌。

[关键词]艺术终结;读图时代;黄昏与黎明

人类怀着对未来美好的憧憬,迎来了21世纪。但是新的世纪世界并不平静,西风东渐,众声喧哗的不同声音,不断地震动着人们的耳鼓。“历史终结论”、“哲学终结论”、“意识形态终结论”、“艺术终结论”……,像一棵棵小小的飞弹,不仅打进了书刊、报端和各种媒体,而且打进了文学艺术的圣殿,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哲学家、美学家、文艺理论家、作家、艺术家的惊悸和恐慌。

当代法国著名哲学家、美学家雅克·德里达惊呼:“在特定的电信技术王国中(从这个意义上说,政治影响倒在其次),整个的所谓文学的时代(即使不是全部)将不复存在。……而且会确定无疑地导致文学、哲学、精神分析学、甚至情书的终结。”[1]

国际文艺理论学会主席j·希列斯·米勒也发出了“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还会继续存在吗?”的哀叹,他断言:“新的电信时代正在通过改变文学存在的前提和共生因素(concomitans)而把它引向终结。”[2]

中国学者仿佛刚从睡梦中惊醒,突然发现:“艺术终结”成为压在人们心头的梦魇。[3]专门从事中西文艺学比较研究的余虹先生,在《文学的终结与文学性蔓延――兼谈后现代文学研究的任务》一文中,也以判断性的语句说:“曾经风光无限而被人追逐的文学成了人们避它不及的弃儿。”[4]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的学者也不得不承认,“作为基本原理的文学理论所面临的危机却已迫在眉捷,文学理论不再是人人向往、人才济济的显学,而成了弃之可惜、食之无味的鸡肋。”有的学者甚至忧虑地认为,文学理论“成了没有根据地的流寇,到处受到冷遇。于是‘向何处去?’便成了萦绕在文学理论心头挥之不去的难题。”[5]

中国出版界江苏人民出版社引时代风气之先在新世纪伊始,于2001年9月推出了由周宪许钧主编的“终结者译丛”,包括:《意识动态的终结》(〔英〕丹尼尔·贝尔),《教育的终结》(〔美〕威亷·斯班诺)、《男性的终结》(〔美〕约翰·马林斯)、《哲学的终结》(〔美〕劳伦斯·卡弘)、《艺术的终结》(〔美〕阿瑟·丹托)、《组织化资本主义的终结》(〔美〕斯科特·拉什约翰·厄里)、《人权的终结》(〔英〕科斯塔斯·杜齐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作为部级出版社于2003年1月将美国著名学者弗朗西斯·福山于1992年在纽约首版的《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经黄胜强许铭原翻译,在中国正式出版发行。在福山看来,20世纪末发生的苏联解体、东欧巨变,标志着源自18世纪法国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确立的自由主义民主制度最终将成为所有人类社会的共同选择,历史将“终结”于一种自由、民主、平等的现代社会的国家形态,西方的自由主义民主也将普遍成为“人类政府的最终形式。”福山的“历史终结”论一出,西方那些专为资本主义世界永世长存进行辩护的各方人士,无不为之欢呼雀跃,而一些有识之士,则坚持真理,根据历史发展的实际,批驳福山的“终结”论的片面和谬误。这场关系到人类历史命运的论争,正在各个领域广泛而深入地展开。

从文学时代的终结、艺术的终结,转向一切的终结,即“历史的终结”,研究其理论依据,可以追溯到黑格尔精神哲学中关于“新时代”诞生的辩证发展的历史观。早在1806年写的《精神现象学》的序言中黑格尔指出:“我们这个时代是一个新时期的降生和过渡的时代。人的精神已经跟他旧日的生活与观念世界决裂……,成长着的精神也是慢慢地静悄悄地向着它新的形态发展,一块一块地拆除了它旧有的世界结构。只有通过个别的征象才预示着旧世界行将倒塌。现存世界里充满了的那种粗率和无聊,以及对某种未知的东西的那种模模糊糊若有所感,在在都预示着有什么别的东西正在到来。可是这种逐渐的、并未改变整个面貌的颓毁败坏,突然为日出所中断,升起的太阳就如闪电一下子建立起新世界的形相。”[6](p6-7)在《美学》中,黑格尔进一步具体发挥了他的精神理念自我发展的美学观和艺术观,他认为“每个民族文化的进展一般都要达到艺术指向它本身以外的一个时期。”[7](p132)发展到喜剧的发展阶段,也就达到了“美学这门科学研究的终结”,艺术则被宗教和哲学所取代。阿瑟·丹托在《艺术的终结》中完全接受了黑格尔的观点,承认“艺术随着它本身哲学的出现而终结。”[8](p98)他引证马里于斯·德·萨亚斯的诗说明:

艺术死了。

它现有的运动绝非生命力的征兆;

它们也不是死前痛苦的挣扎;

它们是尸体遭受电击时的机械反应。[9](p74)

艺术终结论所以得到滋生和泛滥,是与高科技的发展,“读图时代”的到来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图像”和“视觉中心主义”有着悠久的历史。电影、电视的发展、网络的广泛运用,使传统的经典的印刷文本的阅读,逐渐被直接地“读图”所代替。在后现代主义的语境中,文学艺术的中心舞台,“则被视觉文化的靓丽光辉所普照。此外,这个中心舞台变得不仅仅是个舞台,而是整个世界。”[10](p34)如同詹姆逊所说,通常被空间和视觉形式殖民化的现实,又是“与全球规模的同样强大的商品殖民化的现实一致和同步的。”[11](p89)由于经济文化的一体化趋向愈来愈明显,商品艺术化、艺术商品化,打破了传统的艺术观念,模糊了艺术与非艺术的界线。“自此,文化生产领域发生了变革,传统形式让位于各种综合的实验,摄影、电影和电视开始渗透和移入视觉艺术作品(和其他艺术形式),正产生出各种各样的高技术的混合物,包括从器具到电脑艺术。”[12](p107)进而,使整个“现代社会空间完全浸透了影像文化。”[13](p108)后现代艺术,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直接地展示客体,并使这一对象把自身所特有的、无关紧要的和任意的特性彰显出来。”[14](p268)20世纪末兴起的物品艺术及其他类似的艺术,其先驱是20世纪初轰动一时的马塞尔·杜尚的作品。1917年他将一个磁制的三角型小便器签上名,送到纽约艺术博物馆,名之曰“喷泉”。这是一件反传统、反理性的先锋派艺术品。到20世纪末,一些先锋派艺术家又将它奉之为经典性的艺术品,并以此解构一切传统的艺术。解构主义的大师德里达明确宣布:“我们不能说一部作品属于某一范畴或门类,根本不存在什么文学本质或者可以严格鉴定的文学领域;或者说,的确,文学这一名谓大概注定是不适当的,因为没有标准,没有让人确信的概念或依据。”[15](p124)这样一来,不仅长期人们信守的文学艺术观念被解构了,而且一切传统的文学艺术都被消解了,代之而起的就以马塞尔·杜尚的那个以“喷泉”命名的小便器为代表的一类艺术了。随之,一向被视为真善美的结晶的艺术,自然也就荡然无存,真正“终结”了。

历史是作为过程展开的。“一切过程都有始有终,一切过程都转化为它们的对立物。一切过程的常住性是相对的,但是一种过程转化为他种过程的这种变动性则是绝对的。”[16]周宪许钧先生在《终结者译丛序》中,对他们之所以推出“艺术的终结”等“终结者译丛”的缘由和价值说得很清楚。文中说:“所谓起始者,指事之不必上承他事,但自然引起他事发生者;所谓终结者,乃事之上承某事而下无他事其后者。亚里士多德如是说。太阳升起落下,海水涨潮落潮,生命诞生死亡,王朝更替兴衰……旧的终结意味着新的开始;新的开始又必然脱胎于旧的终结。循环往复,生生不息,此乃生活世界之真谛。……反观种种‘终结’图景,社会发展变迁的脉络赫然眼前。所以谈论‘终结’,不啻于奠基新起点。”[17]综观人类艺术发展史,随着各民族诗意的生存方式和艺术地掌握世界的方式的丰富、发展和变化,不断有新的文艺形式产生,并进而走向发展和繁荣,同时也有一些不能适应时代需要的文体走向消亡。萌发与消亡、起始与终结,不论是在文体的变迁,还是文艺思潮的更迭方面,都是一种带有规律性的现象。刘勰《文心雕龙》时序中说:“时运交移,质文代变,古今情理。……故知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原始以要终,虽百世可知也。”[18]阿瑟·丹托在《艺术的终结》中,面对西方当代艺术发展的现实,把艺术从前现代向现代、现代向后现代的转向视之为艺术走向终结的不同阶段和模式,这种观点显然并非空穴来风,自有其现实性和理论价值。周宪、许钧先生主编的“终结者译丛”的出版,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它为我们提供一种新的视角和一种新的对照系,对我们全面认识进入信息化、数字化的后现代时期的文学艺术和文艺学、美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是有益的。

从阿瑟·丹托到雅克·德里达、希利斯·米勒,他们提出的艺术终结论、文学终结论,对我们来说,也可以说是一支清醒剂。他们看到文学艺术的边缘化、庸俗化和走向衰落的趋势,解构和反对逻格斯中心主义、工具理性主义、政治功利主义,否定一切僵化的传统艺术,毫无疑问,这是具有真理性的。然而,真理越过雷池一步,便是荒谬。他们企图以复活黑格尔的幽灵来阐释后现代艺术出现的危机,并以黑格尔的艺术解体论、消亡论作为他们提出的艺术终结论、文学终结论的理论框架的哲学基础,这样以来,他们就不可避免地犯了一个早被费尔巴哈和马克思恩格斯批判过的历史性的错误,重新陷入了一个黑格尔式的唯心主义精神哲学的怪圈。关于这一点,只要我们认真读一下恩格斯在120多年前写下的《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就可认清西方当代文学艺术的“终结”论、“消亡”论的鼓吹者,在哲学基础上失足。

主观设定的哲学构架,决定了他们对于文学艺术的未来和文艺研究的未来作出了悲观的估计。j·希利斯·米勒曾无可否认地感叹,在新的全球化的文化中,他“一生从事的职业日益失去其重要性无疑令人痛苦,但必须面对现实。”[19](p294)从黑格尔的艺术解体论到当代西方出现的文学、艺术终结论,都对文学艺术的未来作了悲观主义的预测,他们所谓的艺术的终结,是说艺术将被哲学所取代。因此,他们所说的“终结”,实际是艺术史的中断,而不是把它看作这是艺术发展史上出现的否定之否定,更不是旧的扬弃、新的萌发的推陈出新的过程。这种艺术“解体论”和“终结”论,对于黑格尔来说,是对他自己所深刻阐发了的辩证法的发展观的背叛。同时,这也是他的辩证法的形而上学的一面和不彻底性的重要标志。对于当代西方的终结论者,则说明他们不仅没有冲破黑格尔的精神哲学的锁链,而且他们又深深地陷入了西方后现代的技术理性王国的困惑之中。

文学艺术的历史长河奔腾不息,从过去、现在,走向未来。高科技的发展与“世界图像”的出现,迅速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思维方式和艺术掌握世界的方式,引起了文学的急剧的发展与变化。一些过去被视为高雅的艺术走向边缘化,一些新的艺术形式与媒介的革命相适应,获得蓬勃发展。如影视艺术、网络艺术、波普艺术、光效艺术、实物艺术、行为艺术、身体艺术……,纷纷登台亮相。大众文化的兴起,传媒的发展,更使这些新的艺术尽展其时代风骚。在这些新兴的艺术潮流中,泥沙俱下,真善美与假恶丑相伴而行,崇高与滑稽、进步与反动、拜金主义、色情主义、暴力主义……,无不涌向我们生存于其中的这个正在建构的“图像世界”。面对这个迅速发展的图像世界,人们对文学艺术的存在产生危机感,提出文学何为,艺术何为的质询,那是完全可理解的。

那么,在新世纪的数字化、信息化的时代大潮中,文学艺术是否完全丧失了自己生存的根基和发展的未来呢?文学艺术是生存还是毁灭,是从黄昏走向黑洞,还是从黎明走向辉煌?这的确是值得我们结合实际加以认真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文学艺术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奇葩。她因人而存在,为人而存在,只要有人类的存在,就会有文学艺术的存在。海德格尔说:“人是能言说的生命存在。……唯有言说使人成为作为人的生命存在。”[20](p165)他还特意引证荷尔德林的诗,阐明人作为能言说的生命存在,是一种诗意的存在。荷尔德林诗云:

人充满劳绩,但还

诗意地安居于这块大地之上。[21](p93)

人是安居在大地之上的诗意的存在。诗意的存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的存在。我认为诗意的存在的本意就是美的存在。追求美是人的本性,是人生存、享受和发展的强大内驱力和生命的根本的需要。德国著名现象学美学家米盖尔·杜夫海纳明确指出:“在人类身上,有一种对美的渴求吗?答案应该是肯定的,……美就是这种从事物之中被感受到事物的价值,是那种在表象的独立自在之中直接显现的价值;在那种情况下,知觉不再是一种实用的反应,实践不再是功利性的。在审美经验中,如果说人类不是必然地完成他的使命,那么至少也是最充分地表现了他的地位:审美经验揭示了人类与世界的最深刻和最亲密的关系。他需要美,是因为他需要感到自己存在于世界。”[22](p2-3)文学艺术是审美的主要的、也是最集中的对象,它是人的诗意化生存的生动的符号和鲜明的标志。杜夫海纳认为,在当今世界中,当然,艺术可以退位,要么失之于过分严格而了无生气,要么失之于过于狂放而毫无节制。然而,冒险与狂热是可以加以控制的,在形式与非形式之间也是可以达成一种默契。为此,“艺术还将在世界上继续下去,或者说得更确切些,艺术返回到世界的本源,牢牢地立足在这块大地上,并让我们也站定了脚跟。……经过挣扎和痛苦,躁动在即将临盆的世界的腹中,艺术可能仍然是幸运的,而且有着美好的未来。”[23](p201-202)身居有着悠久艺术传统和浓郁现代、后现代艺术特色的法国美学家杜夫海纳的这些见解,应当说是一种经过深思熟虑的理性认识,也是符合艺术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

数字化时代,为文学艺术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新的条件。但是,它并不是要求艺术家成为一个独裁者,艺术家自己说什么是艺术,什么就是艺术。它不仅要求艺术家做一个现代人,换脑、换笔,更新知识结构,而且要求艺术家在继承人类优秀文艺传统的基础上,更加自觉地掌握现代艺术的特点和规律,创造出无愧于新的时代的艺术珍品。在新的世纪,我们坚信,文学艺术有着美好的未来。艺术的终结,恰恰是艺术新生的起点,艺术的黄昏则是艺术的黎明的前夜。艺术发展的历史辩证法,将证明艺术的终结与新生、艺术的黄昏与黎明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1〕〔2〕〔美〕j·希利斯·米勒:《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还会继续存在吗?》(J)《文学评论》,2001,(1)。

〔3〕参见汪代明《电子游戏,艺术的终结者?》(J),《理论与创作》,2003,(5)。

〔4〕见余虹《文学的终结与文学性蔓延――兼谈后现代文学研究的任务》(J),《文艺研究》,2002,(6)。

〔5〕参见上李春青《文学理论还能做什么?》(J),季广茂《现状·生长·期待――关于文学理论摆脱危机的思考》(J),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3,(3)。

〔6〕〔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M),贺麟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7〕〔德〕黑格尔:《美学》第1卷(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8〕〔英〕阿瑟·丹托:《艺术的终结》(M),欧阳英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9〕〔英〕阿瑟·丹托:《艺术的终结》(M),欧阳英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10〕〔斯〕阿莱斯·文尔雅维茨:《图像时代》(M),胡菊兰、张云鹏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11〕〔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文学转向》(M),胡亚敏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12〕〔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文化转向》(M),胡亚敏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第107页。

〔13〕〔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文化转向》,胡亚敏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14〕〔斯〕阿莱斯·文尔雅维茨:《图像时代》,胡菊兰、张云鹏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15〕〔法〕雅克·德里达:《文学行动》(M),赵兴国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16〕《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7〕周宪许钧《终结者译丛序》见《艺术的终结》(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18〕刘勰周振甫注:《文心雕龙注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19〕参见〔美〕j·希利斯·米勒《重申解构主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20〕〔德〕M·海德格尔:《诗·语言·思》,彭富春译,戴晖校,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1〕见海德格尔《人,诗意地安居》,郜元宝译,张汝伦校,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

哲学艺术范文篇5

进入新的世纪,在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历史终结论”、“哲学终结论”、“意识形态终结论”、“艺术终结论”、“文学终结论”等等的“终结论”思潮。这股思潮对文学艺术界冲击很大。它像“梦魇”一样萦绕在人们的心头。如何面对这种现实?这股思潮何以存在?它是否预示着文艺的终结?迫切需要我们结合实际予以理论上的回答。

本文首先分析了“终结”论出现的历史文化语境,认为它的滋生与发展,是与高科技的发展,“读图时代”的到来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指出世界文学艺术的历史表明,随着各民族诗意的生存方式和艺术地掌握世界的方式的丰富、发展和变化,在文学艺术领域出现萌发与消亡、起始与终结,是一种带有规律的现象。我们需要的主要是以清醒的、冷静的头脑,面对中外文艺的实际,从不同的层面上去认识“终结”论的方方面面。

通过分析,作者认为:文学艺术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奇葩。她因人而存在,为人而存在,只要有人类的存在,就会有文学艺术的存在。“艺术的终结,恰恰是艺术新生的起点,艺术的黄昏则是艺术的黎明的前夜。”在新的世纪,文学艺术必将走向更大的辉煌。

[关键词]艺术终结;读图时代;黄昏与黎明

人类怀着对未来美好的憧憬,迎来了21世纪。但是新的世纪世界并不平静,西风东渐,众声喧哗的不同声音,不断地震动着人们的耳鼓。“历史终结论”、“哲学终结论”、“意识形态终结论”、“艺术终结论”……,像一棵棵小小的飞弹,不仅打进了书刊、报端和各种媒体,而且打进了文学艺术的圣殿,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哲学家、美学家、文艺理论家、作家、艺术家的惊悸和恐慌。

当代法国著名哲学家、美学家雅克·德里达惊呼:“在特定的电信技术王国中(从这个意义上说,政治影响倒在其次),整个的所谓文学的时代(即使不是全部)将不复存在。……而且会确定无疑地导致文学、哲学、精神分析学、甚至情书的终结。”[1]

国际文艺理论学会主席j·希列斯·米勒也发出了“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还会继续存在吗?”的哀叹,他断言:“新的电信时代正在通过改变文学存在的前提和共生因素(concomitans)而把它引向终结。”[2]

中国学者仿佛刚从睡梦中惊醒,突然发现:“艺术终结”成为压在人们心头的梦魇。[3]专门从事中西文艺学比较研究的余虹先生,在《文学的终结与文学性蔓延――兼谈后现代文学研究的任务》一文中,也以判断性的语句说:“曾经风光无限而被人追逐的文学成了人们避它不及的弃儿。”[4]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的学者也不得不承认,“作为基本原理的文学理论所面临的危机却已迫在眉捷,文学理论不再是人人向往、人才济济的显学,而成了弃之可惜、食之无味的鸡肋。”有的学者甚至忧虑地认为,文学理论“成了没有根据地的流寇,到处受到冷遇。于是‘向何处去?’便成了萦绕在文学理论心头挥之不去的难题。”[5]

中国出版界江苏人民出版社引时代风气之先在新世纪伊始,于2001年9月推出了由周宪许钧主编的“终结者译丛”,包括:《意识动态的终结》(〔英〕丹尼尔·贝尔),《教育的终结》(〔美〕威亷·斯班诺)、《男性的终结》(〔美〕约翰·马林斯)、《哲学的终结》(〔美〕劳伦斯·卡弘)、《艺术的终结》(〔美〕阿瑟·丹托)、《组织化资本主义的终结》(〔美〕斯科特·拉什约翰·厄里)、《人权的终结》(〔英〕科斯塔斯·杜齐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作为部级出版社于2003年1月将美国著名学者弗朗西斯·福山于1992年在纽约首版的《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经黄胜强许铭原翻译,在中国正式出版发行。在福山看来,20世纪末发生的苏联解体、东欧巨变,标志着源自18世纪法国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确立的自由主义民主制度最终将成为所有人类社会的共同选择,历史将“终结”于一种自由、民主、平等的现代社会的国家形态,西方的自由主义民主也将普遍成为“人类政府的最终形式。”福山的“历史终结”论一出,西方那些专为资本主义世界永世长存进行辩护的各方人士,无不为之欢呼雀跃,而一些有识之士,则坚持真理,根据历史发展的实际,批驳福山的“终结”论的片面和谬误。这场关系到人类历史命运的论争,正在各个领域广泛而深入地展开。

从文学时代的终结、艺术的终结,转向一切的终结,即“历史的终结”,研究其理论依据,可以追溯到黑格尔精神哲学中关于“新时代”诞生的辩证发展的历史观。早在1806年写的《精神现象学》的序言中黑格尔指出:“我们这个时代是一个新时期的降生和过渡的时代。人的精神已经跟他旧日的生活与观念世界决裂……,成长着的精神也是慢慢地静悄悄地向着它新的形态发展,一块一块地拆除了它旧有的世界结构。只有通过个别的征象才预示着旧世界行将倒塌。现存世界里充满了的那种粗率和无聊,以及对某种未知的东西的那种模模糊糊若有所感,在在都预示着有什么别的东西正在到来。可是这种逐渐的、并未改变整个面貌的颓毁败坏,突然为日出所中断,升起的太阳就如闪电一下子建立起新世界的形相。”[6](p6-7)在《美学》中,黑格尔进一步具体发挥了他的精神理念自我发展的美学观和艺术观,他认为“每个民族文化的进展一般都要达到艺术指向它本身以外的一个时期。”[7](p132)发展到喜剧的发展阶段,也就达到了“美学这门科学研究的终结”,艺术则被宗教和哲学所取代。阿瑟·丹托在《艺术的终结》中完全接受了黑格尔的观点,承认“艺术随着它本身哲学的出现而终结。”[8](p98)他引证马里于斯·德·萨亚斯的诗说明:

艺术死了。

它现有的运动绝非生命力的征兆;

它们也不是死前痛苦的挣扎;

它们是尸体遭受电击时的机械反应。[9](p74)

艺术终结论所以得到滋生和泛滥,是与高科技的发展,“读图时代”的到来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图像”和“视觉中心主义”有着悠久的历史。电影、电视的发展、网络的广泛运用,使传统的经典的印刷文本的阅读,逐渐被直接地“读图”所代替。在后现代主义的语境中,文学艺术的中心舞台,“则被视觉文化的靓丽光辉所普照。此外,这个中心舞台变得不仅仅是个舞台,而是整个世界。”[10](p34)如同詹姆逊所说,通常被空间和视觉形式殖民化的现实,又是“与全球规模的同样强大的商品殖民化的现实一致和同步的。”[11](p89)由于经济文化的一体化趋向愈来愈明显,商品艺术化、艺术商品化,打破了传统的艺术观念,模糊了艺术与非艺术的界线。“自此,文化生产领域发生了变革,传统形式让位于各种综合的实验,摄影、电影和电视开始渗透和移入视觉艺术作品(和其他艺术形式),正产生出各种各样的高技术的混合物,包括从器具到电脑艺术。”[12](p107)进而,使整个“现代社会空间完全浸透了影像文化。”[13](p108)后现代艺术,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直接地展示客体,并使这一对象把自身所特有的、无关紧要的和任意的特性彰显出来。”[14](p268)20世纪末兴起的物品艺术及其他类似的艺术,其先驱是20世纪初轰动一时的马塞尔·杜尚的作品。1917年他将一个磁制的三角型小便器签上名,送到纽约艺术博物馆,名之曰“喷泉”。这是一件反传统、反理性的先锋派艺术品。到20世纪末,一些先锋派艺术家又将它奉之为经典性的艺术品,并以此解构一切传统的艺术。解构主义的大师德里达明确宣布:“我们不能说一部作品属于某一范畴或门类,根本不存在什么文学本质或者可以严格鉴定的文学领域;或者说,的确,文学这一名谓大概注定是不适当的,因为没有标准,没有让人确信的概念或依据。”[15](p124)这样一来,不仅长期人们信守的文学艺术观念被解构了,而且一切传统的文学艺术都被消解了,代之而起的就以马塞尔·杜尚的那个以“喷泉”命名的小便器为代表的一类艺术了。随之,一向被视为真善美的结晶的艺术,自然也就荡然无存,真正“终结”了。

历史是作为过程展开的。“一切过程都有始有终,一切过程都转化为它们的对立物。一切过程的常住性是相对的,但是一种过程转化为他种过程的这种变动性则是绝对的。”[16]周宪许钧先生在《终结者译丛序》中,对他们之所以推出“艺术的终结”等“终结者译丛”的缘由和价值说得很清楚。文中说:“所谓起始者,指事之不必上承他事,但自然引起他事发生者;所谓终结者,乃事之上承某事而下无他事其后者。亚里士多德如是说。太阳升起落下,海水涨潮落潮,生命诞生死亡,王朝更替兴衰……旧的终结意味着新的开始;新的开始又必然脱胎于旧的终结。循环往复,生生不息,此乃生活世界之真谛。……反观种种‘终结’图景,社会发展变迁的脉络赫然眼前。所以谈论‘终结’,不啻于奠基新起点。”[17]综观人类艺术发展史,随着各民族诗意的生存方式和艺术地掌握世界的方式的丰富、发展和变化,不断有新的文艺形式产生,并进而走向发展和繁荣,同时也有一些不能适应时代需要的文体走向消亡。萌发与消亡、起始与终结,不论是在文体的变迁,还是文艺思潮的更迭方面,都是一种带有规律性的现象。刘勰《文心雕龙》时序中说:“时运交移,质文代变,古今情理。……故知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原始以要终,虽百世可知也。”[18]阿瑟·丹托在《艺术的终结》中,面对西方当代艺术发展的现实,把艺术从前现代向现代、现代向后现代的转向视之为艺术走向终结的不同阶段和模式,这种观点显然并非空穴来风,自有其现实性和理论价值。周宪、许钧先生主编的“终结者译丛”的出版,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它为我们提供一种新的视角和一种新的对照系,对我们全面认识进入信息化、数字化的后现代时期的文学艺术和文艺学、美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是有益的。

从阿瑟·丹托到雅克·德里达、希利斯·米勒,他们提出的艺术终结论、文学终结论,对我们来说,也可以说是一支清醒剂。他们看到文学艺术的边缘化、庸俗化和走向衰落的趋势,解构和反对逻格斯中心主义、工具理性主义、政治功利主义,否定一切僵化的传统艺术,毫无疑问,这是具有真理性的。然而,真理越过雷池一步,便是荒谬。他们企图以复活黑格尔的幽灵来阐释后现代艺术出现的危机,并以黑格尔的艺术解体论、消亡论作为他们提出的艺术终结论、文学终结论的理论框架的哲学基础,这样以来,他们就不可避免地犯了一个早被费尔巴哈和马克思恩格斯批判过的历史性的错误,重新陷入了一个黑格尔式的唯心主义精神哲学的怪圈。关于这一点,只要我们认真读一下恩格斯在120多年前写下的《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就可认清西方当代文学艺术的“终结”论、“消亡”论的鼓吹者,在哲学基础上失足。

主观设定的哲学构架,决定了他们对于文学艺术的未来和文艺研究的未来作出了悲观的估计。j·希利斯·米勒曾无可否认地感叹,在新的全球化的文化中,他“一生从事的职业日益失去其重要性无疑令人痛苦,但必须面对现实。”[19](p294)从黑格尔的艺术解体论到当代西方出现的文学、艺术终结论,都对文学艺术的未来作了悲观主义的预测,他们所谓的艺术的终结,是说艺术将被哲学所取代。因此,他们所说的“终结”,实际是艺术史的中断,而不是把它看作这是艺术发展史上出现的否定之否定,更不是旧的扬弃、新的萌发的推陈出新的过程。这种艺术“解体论”和“终结”论,对于黑格尔来说,是对他自己所深刻阐发了的辩证法的发展观的背叛。同时,这也是他的辩证法的形而上学的一面和不彻底性的重要标志。对于当代西方的终结论者,则说明他们不仅没有冲破黑格尔的精神哲学的锁链,而且他们又深深地陷入了西方后现代的技术理性王国的困惑之中。

文学艺术的历史长河奔腾不息,从过去、现在,走向未来。高科技的发展与“世界图像”的出现,迅速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思维方式和艺术掌握世界的方式,引起了文学的急剧的发展与变化。一些过去被视为高雅的艺术走向边缘化,一些新的艺术形式与媒介的革命相适应,获得蓬勃发展。如影视艺术、网络艺术、波普艺术、光效艺术、实物艺术、行为艺术、身体艺术……,纷纷登台亮相。大众文化的兴起,传媒的发展,更使这些新的艺术尽展其时代风骚。在这些新兴的艺术潮流中,泥沙俱下,真善美与假恶丑相伴而行,崇高与滑稽、进步与反动、拜金主义、色情主义、暴力主义……,无不涌向我们生存于其中的这个正在建构的“图像世界”。面对这个迅速发展的图像世界,人们对文学艺术的存在产生危机感,提出文学何为,艺术何为的质询,那是完全可理解的。

那么,在新世纪的数字化、信息化的时代大潮中,文学艺术是否完全丧失了自己生存的根基和发展的未来呢?文学艺术是生存还是毁灭,是从黄昏走向黑洞,还是从黎明走向辉煌?这的确是值得我们结合实际加以认真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文学艺术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奇葩。她因人而存在,为人而存在,只要有人类的存在,就会有文学艺术的存在。海德格尔说:“人是能言说的生命存在。……唯有言说使人成为作为人的生命存在。”[20](p165)他还特意引证荷尔德林的诗,阐明人作为能言说的生命存在,是一种诗意的存在。荷尔德林诗云:

人充满劳绩,但还

诗意地安居于这块大地之上。[21](p93)

人是安居在大地之上的诗意的存在。诗意的存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的存在。我认为诗意的存在的本意就是美的存在。追求美是人的本性,是人生存、享受和发展的强大内驱力和生命的根本的需要。德国著名现象学美学家米盖尔·杜夫海纳明确指出:“在人类身上,有一种对美的渴求吗?答案应该是肯定的,……美就是这种从事物之中被感受到事物的价值,是那种在表象的独立自在之中直接显现的价值;在那种情况下,知觉不再是一种实用的反应,实践不再是功利性的。在审美经验中,如果说人类不是必然地完成他的使命,那么至少也是最充分地表现了他的地位:审美经验揭示了人类与世界的最深刻和最亲密的关系。他需要美,是因为他需要感到自己存在于世界。”[22](p2-3)文学艺术是审美的主要的、也是最集中的对象,它是人的诗意化生存的生动的符号和鲜明的标志。杜夫海纳认为,在当今世界中,当然,艺术可以退位,要么失之于过分严格而了无生气,要么失之于过于狂放而毫无节制。然而,冒险与狂热是可以加以控制的,在形式与非形式之间也是可以达成一种默契。为此,“艺术还将在世界上继续下去,或者说得更确切些,艺术返回到世界的本源,牢牢地立足在这块大地上,并让我们也站定了脚跟。……经过挣扎和痛苦,躁动在即将临盆的世界的腹中,艺术可能仍然是幸运的,而且有着美好的未来。”[23](p201-202)身居有着悠久艺术传统和浓郁现代、后现代艺术特色的法国美学家杜夫海纳的这些见解,应当说是一种经过深思熟虑的理性认识,也是符合艺术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

数字化时代,为文学艺术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新的条件。但是,它并不是要求艺术家成为一个独裁者,艺术家自己说什么是艺术,什么就是艺术。它不仅要求艺术家做一个现代人,换脑、换笔,更新知识结构,而且要求艺术家在继承人类优秀文艺传统的基础上,更加自觉地掌握现代艺术的特点和规律,创造出无愧于新的时代的艺术珍品。在新的世纪,我们坚信,文学艺术有着美好的未来。艺术的终结,恰恰是艺术新生的起点,艺术的黄昏则是艺术的黎明的前夜。艺术发展的历史辩证法,将证明艺术的终结与新生、艺术的黄昏与黎明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1〕〔2〕〔美〕j·希利斯·米勒:《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还会继续存在吗?》(J)《文学评论》,2001,(1)。

〔3〕参见汪代明《电子游戏,艺术的终结者?》(J),《理论与创作》,2003,(5)。

〔4〕见余虹《文学的终结与文学性蔓延――兼谈后现代文学研究的任务》(J),《文艺研究》,2002,(6)。

〔5〕参见上李春青《文学理论还能做什么?》(J),季广茂《现状·生长·期待――关于文学理论摆脱危机的思考》(J),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3,(3)。

〔6〕〔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M),贺麟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7〕〔德〕黑格尔:《美学》第1卷(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8〕〔英〕阿瑟·丹托:《艺术的终结》(M),欧阳英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9〕〔英〕阿瑟·丹托:《艺术的终结》(M),欧阳英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10〕〔斯〕阿莱斯·文尔雅维茨:《图像时代》(M),胡菊兰、张云鹏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11〕〔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文学转向》(M),胡亚敏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12〕〔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文化转向》(M),胡亚敏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第107页。

〔13〕〔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文化转向》,胡亚敏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14〕〔斯〕阿莱斯·文尔雅维茨:《图像时代》,胡菊兰、张云鹏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15〕〔法〕雅克·德里达:《文学行动》(M),赵兴国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16〕《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7〕周宪许钧《终结者译丛序》见《艺术的终结》(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18〕刘勰周振甫注:《文心雕龙注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19〕参见〔美〕j·希利斯·米勒《重申解构主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20〕〔德〕M·海德格尔:《诗·语言·思》,彭富春译,戴晖校,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1〕见海德格尔《人,诗意地安居》,郜元宝译,张汝伦校,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

哲学艺术范文篇6

关键词:文艺;审美特质;文艺美学;新学科

一、现状

文艺美学是20世纪70—80年代中国学者提出并命名的一个具有原创性的新学科,而且两岸学者都付出了努力。

1976年,台湾学者王梦鸥出版了一本篇幅并不很长的书,叫做《文艺美学》。[1]这是我所知道的第一部使用“文艺美学”这个术语和名称的论著,仅此,就有开创之功。该书上下两篇共十一章,上篇七章论述西方自古希腊至20世纪文艺美学思想的历史发展,下篇四章论述文艺美学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在这本书中,虽然作者并没有对“文艺美学”作为一个学科的对象、性质、内容、范畴、方法等加以阐发,看起来,这个书名和术语的使用似非刻意建立什么新学科,也许当时还没有建立新学科的自觉意识,但是,作者显然清醒地意识到、并且十分看重文艺与审美的内在关系。在下篇第一章“美的认识”中,他在引述了韦礼克与华仑著《文学论》中的一段话“艺术是服务于特定的审美目的下之符号系统或符号的构成物”之后,说道:“倘依此定义来看,则所谓文学也者,不过是服务于特定的‘审美目的’下之文字系统或文字的构成物而已。它不同于其他艺术,在于所用的符号不同,但它所以成为艺术品之一,则因同是服务于审美目的。是故,以文学所具之艺术特质言,重要的即在这审美目的。反之,凡不具备这审美目的,或不合于审美目的,纵使有文字系统或构成,终究不能算作艺术的文学。[1]重视文学艺术的“审美目的”,认为它是“重要的”“文学所具之艺术特质”,舍此则“不能算作艺术的文学”;并且把文学艺术的审美特质作为重要的观察角度和研究内容。这,正是后来文艺美学的倡导者们所竭力强调的文艺美学作为一个特定学科的重要品格之一。

几年之后,“文艺美学”作为一个新学科,被大陆学者有意识地提了出来,并进行了积极有效的学科建设。首先是北京学者胡经之在1980年春中华美学学会上提出,应在大学艺术和文学系科开设文艺美学课程,并在1982年的《文艺美学及其他》一文中对这一学科作了说明:“文艺美学是文艺学和美学相结合的产物”,是“关于文学艺术的美学”,文艺学和美学的深人发展,促使一门交错于两者之间的新的学科出现了,我们姑且称它为“文艺美学”。[2]此后一些年,许多学者以浓厚的兴趣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或撰文陈说,或开会研讨,对文艺美学作为一个新学科是否能够成立、如何定位,以及它的对象、性质、内容、范畴、方法等,发表见解,切磋琢磨。更值得重视的是,多年来,有一批学者对文艺美学情有独钟,长期潜心研究,执着著述,发表和出版了一批打着“文艺美学”标志或没有打着“文艺美学”标志实际上却是文艺美学的论著;创办了文艺美学刊物;编辑出版了文艺美学丛书;此外,还出版了一批部门艺术美学和古典文艺美学专著、丛书。许多大学开设文艺美学课程,培养文艺美学研究生。③还有的大学成立了专门的文艺美学研究机构。④总之,学界同仁共同努力,取得了学科建设的实绩。依我之见,如果从1976年王梦鸥出版《文艺美学》算起至今27年或从1980年胡经之有意识倡导开设“文艺美学”课程算起至今23年,文艺美学作为一个独立的新学科,虽然仍有不同意见,但总体上看已经基本确立,渐成气候。关于文艺美学学科建设情况以及它所以能够成立的标志性工作成绩,我在2001年出版的《艺术的哲学思考》[3]一书中《论人类本体论文艺美学》一节里,曾作过粗略的论述,现再作些补充:

第一,初步认定了文艺美学的学科性质。大多数学者认为,文艺美学是介于文艺学和美学之间的一门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是文艺学和美学相杂交、相结合的产物。它同文艺学以及美学一样,属于人文学科。但它既不等同于文艺学—它具有文艺学的某些品格又不完全是文艺学,也不等同于美学—它具有美学的某些品格又不完全是美学。它可以被称为关于文学艺术的美学,也可以说它是对文学艺术进行美学研究的文艺学,因此,当初胡经之“姑且称它为文艺美学”这个命名,20多年来已经得到学界大多数同行认可和使用,它概括了这个新学科来自于双亲(文艺学和美学)的特性,相对而言,叫它“文艺美学”是符合实际的。

第二,与学科性质的认定联系在一起的是学科位置的测定,或者说学科性质的认定同时也意味着学科位置的测定。因为文艺美学介于美学和文艺学之间,既相关于美学,又相关于文艺学,因此可以分别从美学和文艺学两个系统测定它的位置。在美学系统中,纵向看,文艺美学处于一般美学和部门艺术美学之间的中介地位上,有人说:“文艺美学和普通美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而这种联系和区别,又类似于各部门美学和文艺美学之间的关系。如果说,相对于普通美学而言,文艺美学是特殊;那么相对于各部门美学来说,文艺美学则又是一般……文艺美学以普通美学的逻辑终点为自己的逻辑起点,而部门美学则又以文艺美学的逻辑终点为自己的逻辑起点。这样,就形成了整个美学科学中的不同层次、不同系统、不同学科。”[4]就是说,一般美学(普通美学)结束的地方正是文艺美学的开始的地方,文艺美学结束的地方正是部门艺术美学的开始的地方。横向看,文艺美学同现实美学(生活美学)、技术美学等一起,并列共同组成美学的分支学科。在1992年出版的《文艺美学原理》[5]中,我曾画了一个坐标图:

一般美学

|

现实美学—文艺美学—技术美学……

|

部门艺术美学

(文学美学、绘画美学、音乐美学、戏剧美学……)

在文艺学系统中,文艺美学是文艺学诸多分多学科中的一支,它与文艺社会学、文艺心理学、文艺哲学、文艺伦理学等等处于并列关系,如下图:

文艺学

|

文艺美学——文艺伦理学——文艺心理学——文艺社会学——文艺文化学

第三,与学科性质的认定、学科位置的测定联系在一起的是学科对象的确定。文艺美学有自己的特定研究对象。周来祥认为,“假如说,一般美学研究各种审美活动的共同规律,那么文艺美学则是在此共同规律的基础上,对艺术美(广义上等于艺术,狭义上指美的艺术或优美的艺术)独特的规律进行探讨,”;而各部门艺术美学(文学美学、绘画美学、音乐美学、戏剧美学等等)则“研究特殊的文学艺术形态的审美特点与审美规律”。[6]也许周来祥“共同规律”、“特殊规律”等用语带有太强烈的“普遍主义”、“本质主义”色彩,但他这段话的主导倾向和整个意思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我在1992年出版的《文艺美学原理》中也曾论证道:审美活动有着十分广阔的领域,日常生活中有大量的审美活动,生产劳动和科学技术活动中也有大量审美现象存在,文学艺术更是审美活动的专有领地,一般美学以上述所有审美活动为对象范围,它要研究日常生活、生产劳动、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等所有这些领域审美活动带有共同性的一般形态,并且还要在一定程度上研究这种一般形态的特殊表现,研究一般形态和特殊表现的复杂关系。它的研究结果、得出来的结论,应该有更广阔的概括性和适应性。与此相比,文艺美学的对象范围要小得多,它集中研究文学艺术领域中的审美现象甲一研究文学艺术的审美特性或者以审美为视角研究文学艺术的特性,它所得出的结论适应于文学艺术领域而不适应于或不完全适应于其他领域(日常生活、生产劳动、科学技术)的审美活动。譬如,文学艺术总要创造一定的审美物象,即用一定的物质手段和材料把存在于艺术家头脑中的审美意象固定下来、外化出来,使读者或观众能够感受得到;而日常生活中的审美活动则不必如此,到香山看红叶的人不必先用画笔和颜料把红叶的美画下来(即创造出审美物像)再去欣赏。研究如何创造审美物象,就是文艺美学不同于一般美学以及生活美学、劳动美学、科技美学……的特点之一。这仅是一个例子,类此还可以举出许多。这是将文艺美学同一般美学及生活美学、科技美学、劳动美学等相比a1}}如将文艺美学同部门艺术美学相比,则可i%看3?I文艺美学的对象范围比部门艺术美学要广。文艺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所有门类的文学艺术领域的审美活动;而部门艺术美学则只着重研究它那一门类自身领域的审美活动的性质和特点,如文学美学—文学领域,绘画美学—绘画领域,音乐美学—音乐领域,戏剧美学—戏剧领域,等等。如果说文艺美学研究文学艺术所有领域审美活动的一般形态,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研究一般形态的特殊表现,研究一般形态与其特殊表现的关系;那么,部门艺术美学则专门研究自己特定领域审美活动的特殊形态、特殊性质、特殊表现。文学艺术的每一特定门类都有其不同于一般形态的特殊性,各个门类之间也有互不相同的特点。例如,仅从不同媒介这个角度而言,文学用语言创造审美形象,绘画用线条、色彩创造审美形象,音乐用音符、旋律创造审美形象,戏剧用包括演员在内的一切舞台艺术手段创造审美形象……它们之间虽有相通之处但并不相同,这都是各个部门艺术美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是它们同文艺美学的不同之处,也是各个部门艺术美学之间相区别的地方,顺便说一句,从对一般美学、文艺美学、部门艺术美学不同对象范围的考察以及与此相联系对它们学科性质和学科位置的认定,我们可以断定,一般美学可以包括而不能代替文艺美学,文艺美学可以包括而不能代替部门艺术美学,它们都有各自存在的价值和必要。

此外,从文艺学系统来看,文艺美学因其着重研究文学艺术的审美特性,而与文艺社会学、文艺心理学、文艺伦理学、文艺文化学、认识论文艺学、政治学文艺学等的研究对象相区别,这似乎不用多说。

由以上几点,我们能够得出结论:文艺美学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①[1]

二、未来

最近20—30年来的世界,越来越明显地笼罩在“全球化”的天空之下。生活在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人们,就其总体而言,大都在“市场化”脚步的催促声中,选择、追求、竞争、奋斗、发展……社会生活、审美活动、文学艺术、学术文化,也自愿地或被迫地承受着“全球化”、“市场化”无孔不入的渗透,往前运行;而在它们或急或慢的前行身影之中,敏感的学者发现了一些值得注意、值得深思、值得研究的动向和特征,其中与本文讨论的文艺美学问题关系最紧密的就是:生活的审美化和审美的生活化;艺术与生活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不清:艺术是否会终结或消亡的问题再次受到关注……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不能不思考:美学、文艺美学向何处去?美学、文艺美学还有没有存在的理由和价值?

据我所知,上面所说“敏感的学者”中,有两个代表人物值得一提,他们是美国学者理查德·舒斯特曼(RichardShusterman)和德国学者沃尔夫冈·沃尔什(Wolf''''gangWelsch)。他们在最近十余年发表了许多具有广泛影响的文章和著作,特别关注“全球化”语境和“市场化”氛围中出现的生活审美化和审美生活化的动向和特点,提出应对措施,主张突破以往那种脱离生活实践而只局限于艺术领域的狭义美学模式,展现自己新的理论蓝图。

在舒斯特曼看来,审美活动本来就渗透在人的广大感性生活之中,它不应该、也已经不可能局限于艺术的窄狭领域;相应的,美学研究也不应该局限于美的艺术的研究而应扩大到人的感性生活领域、特别是以往美学所忽视的人的身体领域、身体经验的领域。就此,舒斯特曼提出应该建立“身体美学”。他认为,不能将哲学视为纯粹学院式的知识追求,而应看作是一种实践智慧,一种生活艺术;哲学与审美密切相关,传统的哲学应该变成一种美学实践,应该恢复哲学最初作为一种生活艺术的角色。这些思想集中表现在舒斯特曼1992年出版的《实用主义美学》和1997年出版的《哲学实践—实用主义和哲学生活》①之中。舒斯特曼说:“一个人的哲学工作,一个人对真理和智慧的追求,将不仅只是通过文本来追求,而且也通过身体的探测和试验来追求。通过对身体和其非言语交际信息的敏锐关注,通过身体训练—提高身体的意识和改造身体怎样感觉和怎样发挥作用—的实践,一个人可以通过再造自我来发现和拓展自我知识。这种对自我知识和作为转换的追求,可以构成一种越来越具体丰富的、具有不可抵制的审美魅力的哲学生活。”又说:“哲学需要给身体实践的多样性以更重要的关注,通过这种实践我们可以从事对自我知识和自我创造的追求,从事对美貌、力量和欢乐的追求,从事将直接经验重构为改善生命的追求。处理这种具体追求的哲学学科可以称作‘身体美学’。”在这种身体的意义士经验应该属于哲学实践。

德国美学家沃尔什也认为,目前全球正在进行一种全面的审美化历程。从表面的装饰、享乐主义的文化系统、运用美学手段的经济策略、到深层的以新材料技术改变的物质结构、通过大众传媒的虚拟化的现实、以及更深层的科学和认识论的审美化,整个社会生活从外到里、从软件到硬件,被全面审美化了。美学或者审美策略,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美学不再是极少数知识分子的研究领域,而是普通大众所普遍采取的一种生活策略。因此,要重新理解审美与实践之间的关系,把美学从对美的艺术的狭隘关注中解放出来:“美学己经失去作为一门仅仅关于艺术的学科的特征,而成为一种更宽泛更一般的理解现实的方法。这对今天的美学思想具有一般的意义,并导致了美学学科结构的改变,它使美学变成了超越传统美学、包含在日常生活、科学、政治、艺术和伦理等之中的全部感性认识的学科,美学不得不将自己的范围从艺术问题扩展到日常生活、认识态度、媒介文化和审美一反审美并存的经验。无论对传统美学所研究的问题,还是对当代美学研究的新范围来说,这些都是今天最紧迫的研究领域。更有意思的是,这种将美学开放到超越艺术之外的做法,对每一个有关艺术的适当分析来说,也证明是富有成效的。’”沃尔什还说:“自从鲍姆加通对科学的审美完善的设计、康德的审美的先验化、尼采对知识的审美和虚构的理解,以及20世纪科学哲学与科学实践在完全不同的形式中所发现的科学中的审美成分,真理、认识和现实已经显示自己显然是审美的。首先,审美要素对我们的认识和我们的现实来说是基础的,这一点变得明显了。这是从康德的先验感性——接着鲍姆加通的准备——和今天对自然科学的自我反思开始的。其次,认识和现实是审美的,这在它们的存在形式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证明。这是尼采的发现,这一点已经被其他人用不同的术语表达出来了,并达到了我们时代的构成主义。现实不再是与认识无关的,而是一个构成的对象。尽管附加的现实具有的审美特征,非常明显只是第二性的,但我们越来越认识到,我们最初的现实中也存在一个最好被描述为审美的成分。审美范畴成了基础范畴。’,”

舒斯特曼和沃尔什都认为,审美渗透在感性生活领域,生活审美化和审美生活化是一个普遍趋向,目前全球正经历着全面审美化进程。面对这种事实,他们从重新解读鲍姆加通,突破传统的狭义美学的框框,发掘鲍姆加通“美学”(Aea'''':netics'''')的“感性学”含义,将美学研究范围扩大到感性生活领域,使美学成为研究感性生活、研究广大审美活动的学科,成为一种“身体实践”,成为“第一哲学”,成为一种更宽泛、更一般的理解现实的方法。对照我们所能了解到的国外某些文化情况,以及我们所看到的中国目前的文学艺术和美学实际,虽然我并不完全赞成舒斯特曼和沃尔什的看法,但如果不作绝对化的理解,他们是有部分道理的。现在的确出现了某些方面、某种程度的审美生活化和生活审美化、艺术与生活界限模糊的现象。大众文化、流行歌曲、广告艺术、卡拉OK、街头秧歌、公园舞会、文化标准化……所有这些现象都使人难以把审美与生活绝然分开,也很难把生活与艺术绝然分开,同时也难以把审美与功利绝然分开(广告中有审美,但最功利)。这些新的现象,生活中这些新变化,对传统美学的“审美无利害”、纯文学纯艺术、艺术创作天才论、艺术个性化……等等观念,进行了猛烈冲击。它们是审美,也是生活;是生活,也是艺术;是“制作”,也是“创作”;是“创作”,也是“欣赏”……它们已经远远越出以往神圣的纯洁的“艺术殿堂”,普通得像村姑、像牧童、像农夫、像工人、像教师、像蓝领也像白领……它们的参与者不用打上领带、撒上香水、一尘不染地走进音乐厅,而是席地而坐听演唱,有时自己跑上去又歌又舞,是演员也是观众,散场时拍拍屁股上的灰就走;还有,现在“贵族们”穿上了“下等人”的服装,而所谓“泥腿子”则西服革履,在某些场合你辨不清身分。

在某些人看来:既然审美与生活合流了(审美即生活、生活即审美),艺术与生活模糊了(生活即艺术、艺术即生活),那么,艺术是不是就此终结或曰消亡?艺术如果终结了、消亡了,文艺学、美学、文艺美学还有必要存在吗?

但是我认为不必忙着下判断、作结论。必须仔细考察和思索一下:艺术是不是真的“熔化”了、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不存在了,从而,黑格尔的“艺术终结”断言成为现实了?

未必如此。

我的基本看法是:

第一,必须承认生活与审美、生活与艺术关系的这些新变化、新动向。文艺学、美学、文美学必须适应这些变化和动向做出理论了的调整,对新现象做出新解说,甚至不断建立新理论。就此而言,舒斯特曼和沃尔什的理论新说是很有价值的。

第二,对上述生活与审美、生活与艺术的这些新变化、新动向也不能夸大其词,如詹明信所描述的那样:“在后现代的世界里,似乎有这种情况:成千上万的主体性突然都说起话来,他们都要求平等。在这样的世界里,个体艺术家的个体创作就不再那么重要了。艺术成为众人参与的过程,不只是一个毕加索。”似乎艺术、艺术家在这种“平等”、“人人参与”、“标准化”之中,失去意义和价值了,艺术与生活完全合一了;似乎人人都成为毕加索,从而毕加索就销声匿迹了,艺术家就不存在了。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人类的整个生活和艺术并不都是这样。以往把艺术放在象牙之塔中、与生活隔离看来,是不对的;现在倘若把艺术完全视同生活,也不符合事实。以往的那些所谓高雅艺术(剧场艺术、音乐厅艺术、博物馆艺术……)和艺术家作家的创作,并没有消失,恐怕也不会消失。人是最丰富的,人的需要(包括人的审美需要、审美趣味、艺术爱好)也是最丰富、最多样的。谁敢说,古希腊的雕刻、贝多芬的音乐、曹雪芹的《红楼梦》、泰戈尔的诗……过几百年、几千年就没人看了、没人喜欢了?谁敢说,以后就永远不能产生伟大作家、伟大艺术家?帕格尼尼时代的普通人小提琴没有帕格尼尼拉得好,今天的人小提琴没有吕思清拉得好,将来,恐怕还会出现普通人与帕格尼尼、吕思清式的小提琴家之间的差距。艺术天才还会存在,艺术个性还会存在。面对“全球化”浪潮下产生的所谓“文化标准化”,更应该强调艺术个性。詹明信曾说:“全球性的交流,包括互联网,距离感的消除,这些都是积极的,可喜可贺的……全球化在各地都在促进标准化。这种标准化影响到文化问题,使文化也产生了标准化,相同的媒介在全世界到处宣扬。目前的文化远不是差异大的问题,而是越来越趋向同一的问题。我们有一件好东西,就是文化差异,是可喜的。我们也有两件坏东西,一件是经济标准化,另一件是文化标准化。”〔凡〕我赞成这种反对文化标准化的态度。审美趣味永远千差万别(“趣味无争辩”是对的),艺术个性永远千种百样。

第三,即使就上述生活与审美、生活与艺术的新变化、新动向而言,也还要作具体分析。审美融合在生活里了,艺术融合在生活里了,这并不是表明审美和艺术真的消失或消亡,而只是表明它们转换了自己的存在形式。在这里我还想引述美国学者詹明信与中国学者在北京《读书》杂志进行座谈时说过的两段话。詹明信说:“在六十年代,即后现代的开端,发生了这样一种情况:文化扩张了,其巾美学冲破了艺术品的窄狭框架,艺术的对象(即构成艺犬的内容)消失在世界里丁。有一个革命性的思想是这样的:世界变得审美化了,从某种意义上说,生活本身变成艺术品了,艺术也许就消失了。这看卜去是黑格尔的思想,因为黑格尔说,艺术被哲学取代了。但从事这方面研究的人们说,黑格尔并不是说艺术的对象没有了,因为生活需要更多装饰。”又说:“……艺术对象的消失被德里达称之为自由了,从这个意义上说,艺术变成了空间而不是客体……在美国,当今一种重要而兴旺的艺术形式,它正在取代简单的油画和旧的框架意义上的艺术形式,没有艺术对象,只有空间。对艺术对象不进行研究。艺术对象的消失被解构主义者说成是艺术的死亡,是一种毁灭。”但詹明信并不赞同“审美消失论”和“艺术消失论”。现实生活中发生了审美生活化和生活审美化、艺术和生活的界限不清的现象,这都是事实。但这只是表明艺术的对象、构成艺术的内容,消失在世界里了,只是说艺术的对象(构成艺术的内容)转换了存在的位置和形式,却并不是说它们不存在了;更不是说审美和艺术不存在了。譬如,广场歌舞、狂欢,当然可以视之为人们的一种特殊生存形式;但它是人们生存的娱乐、审美、艺术形式,而不是人们生存的生产形式。审美和艺术融合其中了,但还是可以从中找出它们的影子来。它们并非从此消亡和终结。或者按詹明信的说法,只是因为“文化扩张”、“生活本身变成艺术品了”,因此,原来意义上的艺术对象(构成艺术的内容),消融在“文化”、“生活”、“世界”里了,这即产生了所谓“艺术的消失”或“艺术的终结”。其实,艺术还照样存在,审美、装饰照样需要,只是它不是象过去那样与“生活”、“文化”、“世界”隔离开来、独立出来,而是与“生活”、“文化”、“世界”融合在一起,从而也就不易于被人们单独挑出来指指点点而已。美、崇高、丑、卑下、悲、喜……永远存在,艺术永远存在,可能存在的方式、形态有变化,如詹明信所说:“但在如今的社会里,艺术和文化运作具有经济的性质,其形式是广告,我们消费事物的形象,即物品形象中的美。”[8]

因此,审美活动和文学艺术不断发展变化,审美和艺术可以有新的方式、形式、形态,变换无穷。然而,我坚信审美不会消亡、艺术不会消亡。由此,对审美和艺术的JV握和思考不会消失,文艺学、美学、文艺美学也会存在下去,井且随社会现实、审美活动、I.学艺术的不断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

仅就文艺美学而言,第一,目前就急需对审美和艺术的新现象如网络文艺,广场文艺,狂欢文艺,晚会文艺,广告艺术,包装和装饰艺术,街头舞蹈,杂技艺术,人体艺术,卡拉OK,电视小说,电视散文,音乐TV,等等,进行理论解说

第二,的确应该走出以往“学院美学”的狭窄院落,吸收舒斯特曼和沃尔什的有价值的意见,加强它的“实践”意义和“田野”意义。文艺美学绝不仅仅是“知识追求”或“理性把握”,也绝不能仅仅局限于以往纯文学、纯艺术的“神圣领地”,而应该到审美和艺术所能达到的一切地方去,谋求新意义、新发展、新突破。

总之,文学艺术不会消亡,文艺美学不会消亡,它们会应新的历史文化环境和自身内在发展的需求,不断变化、前进。

参考文献:

[1]王梦呜,文艺美学[M].台北:远行出版社,1976.

[2]胡经之.文艺美学及其他[A].美学向导[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

[3]杜书流,艺术的哲学思考[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辽海出版社,2001.

[4]周来祥文艺美学的叶象与范围[A].周来祥美学文选:上[C]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5]杜书瀛.文艺美学原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

[6]周来祥,再论文艺美学的对象、范围与任务[A].周来祥美学文选:上[C].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哲学艺术范文篇7

怎样才能到达存在之澄明?海德格尔认为,从根本说,这是“所有科学都无法通达的”③,它属于“思”的领域。“思”不同于科学认知,“思”的对象是存在之真理,哲学应该以此为己任,而除了哲学,“只有诗享有与哲学和哲学运思同等的地位”④。“诗乃是存在的词语性创建”⑤,诗创造“持存”,诗言说“无”,诗人总是用说出存在者的方式,即“命名”,来说出与说及存在。这也就是说,本来的认识应该是:哲学以“运思”的方式,文学艺术以“命名”(可理解为艺术形式)的方式,二者携手并肩,一道把握存在之真理,而这时,哲学也就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哲学了。

可见,存在主义所期望的即是一个高标着“存在”的世界,这一点是很明确的。这无疑是一个诗意的世界,所以,存在主义者要说,他们所要寻求的乃是“诗意地栖居”,人类本真的存在方式应该是“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显然,这是一个精神的世界。对这个精神世界的期望与追求,也就是艺术真理之所在。艺术真理就是存在之真理,存在之真理只能存在于精神的世界。

就存在主义而言,其观念目的本来无意于对文学艺术说三道四,而是要拯救哲学,进而拯救人类,可是,他们中有的人发现,他们最终并不能将其观念自然地引达目的,而他们苦苦追问的“存在之真理”,却绽现在诗和艺术之中。这就是说,存在之真理或存在之澄明,不能在唯理性的世界即科学求证中获得,却能在诗和艺术中现身。在诗和艺术中,“自行遮蔽着的存在便被澄明了。如此这般形成的澄明之光把它的闪烁光辉嵌入作品中。这种被嵌入作品中的闪烁光辉即是美。美是作为无蔽之真理的一种现身方式”⑥。

海德格尔更为深入地阐释了这样的见解。在梵·高那幅画着农鞋的油画里,只有一双坚实的农鞋,别无其他。然而,在海德格尔看来,正是这双农鞋使存在之澄明得以自行显现:

从鞋具磨损的内部那黑洞洞的敞口中,凝聚着劳动步履的艰辛。这硬邦邦、沉甸甸的破旧农鞋里,凝积着那寒风料峭中迈动在一望无际的永远单调的田垄上的步履的坚韧和滞缓。鞋皮上粘着湿润而肥沃的泥土。暮色降临,这双鞋底在田野小径上踽踽而行。在这鞋具里,回响着大地无声的召唤,显示着大地对成熟的谷物的宁静的馈赠,表征着大地在冬闲的荒芜田野里朦胧的冬冥。这器具浸透着对面包的稳靠性的无怨无艾的焦虑,以及那战胜了贫困的无言的喜悦,隐含着分娩阵痛时的哆嗦,死亡逼近时的战栗。⑦

这里仅仅是作为艺术作品的一双农鞋,但它却让我们看到了整整一个天地,一个生存的世界。存在在这里被揭示出来,那些深藏于人之精神深处的无比丰富而生动的生存体验所呈现的意义,在这里被我们领悟。那双作为“器具”的农鞋在这里完成了存在者的“解蔽”,“存在者进入它的存在之无蔽之中”,“存在者的真理自行设置入作品”。⑧以往人们将此称之为美,而在这里,美之所以为美,就是存在之真理的自行绽现。

海德格尔对梵·高作品的描述使我们意识到,他所说的存在之真理,乃是一种诗意的生存状态和境界之昭示。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来看看他对梵·高所画那双农鞋的“解蔽”的论说:

不过,也许只是在这幅画中,我们才注意到有关这双鞋的一切。农妇不过不经意地穿穿这双鞋而已,如果此不经意果真如此也就罢了。当夜深人静,农妇在沉重而又强健的疲惫中脱下它,当朝霞初升,她又伸手去取它,休息的日子她将它放在一边,她毫不经意,从不思量这一切。这器具的器具性的确就在于它的有用性。但这有用性本身则存在于器具的本质性存在的丰盈之中。我们称此丰盈为可靠性。正是凭此可靠性,农妇才得以参与到大地之无声的召唤中;正是凭此器具的可靠性,她才确信了她的世界。只是在此器具中,世界和大地才为那些与她的存在方式相同的人而存在。⑨

在日常生活中,作为“器具”的普普通通的农鞋,只是由于它的有用性而被使用,这种使用是不经意的,之所以是不经意的,就在于它的本质性存在未能被解蔽,农妇在使用它时是自然而然的,并未意识到她与这双鞋和大地有什么关系。但正是由于农妇自然而然地使用了它,她的存在才得以与世界和大地同样的存在方式显现出来,因为作为“器具”的农鞋对于农妇的有用性是可靠的,它存在于其本质性存在的丰盈之中,将她与这种存在的丰盈性极为自然地联系了起来。在这里,我们被引向了诗意的世界,天空、大地、农妇和鞋构成了一幅诗意的景观,而这一切就仅仅是因为一双农鞋。这双普普通通的农鞋,将人的存在展示了出来,将世界和大地对于人的意义展示了出来。这就是存在者在其存在之中的开启,就是存在的澄明。但这种开启与澄明“只是在这幅画中”才被我们注意到,就是说,存在者在其本身的存在中无法到达的世界只是在这里才得以展现。这就是艺术。艺术将人们日常生活中被遮蔽的诗意揭示了出来,使人彻底摆脱了非本真的浑浑噩噩的生存方式,与世界和大地最本真地最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真正地进入了生活的无蔽和敞开的境界之中,进入了诗意的状态之中,进入了存在的光亮之中。

至此,我们获得了这样的一些认识:存在之真理即是一种最本真最自然的存在;这种最本真最自然的存在即是一种诗意的生存状态和境界,但它被日常生活遮蔽着,而艺术将它揭示了出来;艺术是怎样将它揭示出来的呢?是诗人或艺术家通过“命名”和“思”的方式。这样,海德格尔便通过对真理的重新划界,再建了文学艺术与真理的联系。这个真理只属于文学艺术,当然,从广义上来讲,也属于哲学。

一如存在主义的其他不少理念一样,海德格尔的这些观念对人们来说,或许有几分神秘。尤其是对于“存在”,对于“存在之澄明”及其有关问题,虽然他在其体系中多有论述,但如果要深究,人们还是难免有些困惑。然而,这对中国人来说,其实并不陌生。

事实上,当我们把目光投向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西方圣哲大致同时代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时,就会意识到,海德格尔所苦苦思索的问题,似乎早已被论及,而且,其深广的程度,或许是海氏始料不及的。

在中国文论传统中,我们几乎见不到像西方那样追求绝对精神的文学真理观。中国文化一开始就表现出了深邃而优美的相对辩证艺术精神,很早便认识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10},既重视形下之器,更重视形上之道,并由形下之器而入形上之道,所以,在人人关系上重亲和,在天人关系上重合一。这就是说,中国文化摒弃了单纯的二分法,更否认“二元论”为真理,它一方面植根于现实世界,另一方面又腾冲超拔,趋向崇高的胜景而点化现实。这个崇高的胜景也就是中国文化中的形上之境,对此,儒、道两家皆有所论。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11}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柿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12}对形上境界的追求,乃是中国古人一以贯之的文化思想。在这一方面,虽然向来都以老庄为鼻祖,但儒、道两家其实并无分别,儒家的理想亦总是与之趋于一致的。孔子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13}至于“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14},亦是其精神深处的向往。

作为中国文化源头的这些思想精神,在老子那里形成了一个更为精妙通达的哲理体系。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之名曰大。”{15}在这里,老子说出了天地万物赖以存在的根本,并且将它称之为“道”,同时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即是广大无边的自然法则,“道”的本质即是自然。如此,比较而论,从存在之真理乃是最本真最自然的存在的意义上讲,“存在”即可与“道”相对应,而且,它被赋予了更为深远和广阔的意义。

在确立了“道”乃是世界的根本之后,道家哲学进一步阐述了如何把握道的问题。在此,道家哲学划定了“知”的界限,认为一般的认知是不能把握道的。庄子通过《知北游》这则寓言阐明了道家这一基本观点。庄子说,有一位“知”先生在游山玩水的时候,刚好遇到“无为”先生,于是问了他一连串问题:“何思何虑则知道?何处何服则安道?何从何道则得道?”连续三问,无为却只是一言不发。“知”先生在失望之余,又遇到一位“狂屈”先生,他又问了同样的问题。狂屈说:“我知道,让我告诉你。”但当他正要说时,却又已忘言。“知”先生一头雾水,最后遇到了黄帝,黄帝才回答他:“无思无虑始知道,无处无服始安道,无从无道始得道。”“知”先生顿时大悟,于是告诉黄帝:“现在我和你都知道了,然而他们却不知道,到底谁是对的?”黄帝回答:“那‘无为’才是真正对的,‘狂屈’近似于对,你我都差多了!”

关键词:艺术真理存在道悟意境

摘要:存在主义所论艺术真理即是对“存在”的把握,也就是“存在之澄明”。这是一种诗意的生存状态和境界,从根本上说,这是所有科学都无法通达的。它属于“思”的领域,“思”不同于科学认知,“思”的对象是存在之真理,哲学应该以此为己任,而除了哲学,“只有诗享有与哲学和哲学运思同等的地位”。在中国文化及其文论传统中,亦论及这些问题。“悟”与“思”,“道”与“存在”,都可以找到相当的对应关系。同时,通过中国文学中的意境之说,亦可直达对存在之真理的体认。因此,我们可以从中得到有关艺术真理的更为深刻的认识。

上个世纪中叶,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海德格尔提出了艺术真理的问题。他认为,传统的真理是西方本质主义观念下的产物,是先在的、超验的“本质”或“绝对精神”,它可以适合于客观万物,但并不是艺术所要“揭示”和“呼唤”的东西,因为传统的真理概念乃是“知与物的符合”①,也就是认识与事物的符合。知与物的符合所探讨的是“存在者”而不是“存在”。存在者就是万事万物,就是实实在在的现象世界。所以,科学和传统的哲学探索现象背后的本质与规律而为我们提供的真理,实际上只是关于存在者的“知识”而并不是真理,它并没有深入到“存在者”的真正的“真理”之中,而是存在之遮蔽。海德格尔认为,在“存在者”的后面,还深藏着一个“存在”,而真正的“真理”就是对这个“存在”的把握,就是存在者之“解蔽”。所以,海德格尔期望在人们习惯上称之为真理的知识以外,重新确定真理。这个真理不是认识与事物的符合,而是“存在之澄明”②。

怎样才能到达存在之澄明?海德格尔认为,从根本说,这是“所有科学都无法通达的”③,它属于“思”的领域。“思”不同于科学认知,“思”的对象是存在之真理,哲学应该以此为己任,而除了哲学,“只有诗享有与哲学和哲学运思同等的地位”④。“诗乃是存在的词语性创建”⑤,诗创造“持存”,诗言说“无”,诗人总是用说出存在者的方式,即“命名”,来说出与说及存在。这也就是说,本来的认识应该是:哲学以“运思”的方式,文学艺术以“命名”(可理解为艺术形式)的方式,二者携手并肩,一道把握存在之真理,而这时,哲学也就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哲学了。

可见,存在主义所期望的即是一个高标着“存在”的世界,这一点是很明确的。这无疑是一个诗意的世界,所以,存在主义者要说,他们所要寻求的乃是“诗意地栖居”,人类本真的存在方式应该是“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显然,这是一个精神的世界。对这个精神世界的期望与追求,也就是艺术真理之所在。艺术真理就是存在之真理,存在之真理只能存在于精神的世界。

就存在主义而言,其观念目的本来无意于对文学艺术说三道四,而是要拯救哲学,进而拯救人类,可是,他们中有的人发现,他们最终并不能将其观念自然地引达目的,而他们苦苦追问的“存在之真理”,却绽现在诗和艺术之中。这就是说,存在之真理或存在之澄明,不能在唯理性的世界即科学求证中获得,却能在诗和艺术中现身。在诗和艺术中,“自行遮蔽着的存在便被澄明了。如此这般形成的澄明之光把它的闪烁光辉嵌入作品中。这种被嵌入作品中的闪烁光辉即是美。美是作为无蔽之真理的一种现身方式”⑥。

海德格尔更为深入地阐释了这样的见解。在梵·高那幅画着农鞋的油画里,只有一双坚实的农鞋,别无其他。然而,在海德格尔看来,正是这双农鞋使存在之澄明得以自行显现:

从鞋具磨损的内部那黑洞洞的敞口中,凝聚着劳动步履的艰辛。这硬邦邦、沉甸甸的破旧农鞋里,凝积着那寒风料峭中迈动在一望无际的永远单调的田垄上的步履的坚韧和滞缓。鞋皮上粘着湿润而肥沃的泥土。暮色降临,这双鞋底在田野小径上踽踽而行。在这鞋具里,回响着大地无声的召唤,显示着大地对成熟的谷物的宁静的馈赠,表征着大地在冬闲的荒芜田野里朦胧的冬冥。这器具浸透着对面包的稳靠性的无怨无艾的焦虑,以及那战胜了贫困的无言的喜悦,隐含着分娩阵痛时的哆嗦,死亡逼近时的战栗。⑦

这里仅仅是作为艺术作品的一双农鞋,但它却让我们看到了整整一个天地,一个生存的世界。存在在这里被揭示出来,那些深藏于人之精神深处的无比丰富而生动的生存体验所呈现的意义,在这里被我们领悟。那双作为“器具”的农鞋在这里完成了存在者的“解蔽”,“存在者进入它的存在之无蔽之中”,“存在者的真理自行设置入作品”。⑧以往人们将此称之为美,而在这里,美之所以为美,就是存在之真理的自行绽现。

海德格尔对梵·高作品的描述使我们意识到,他所说的存在之真理,乃是一种诗意的生存状态和境界之昭示。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来看看他对梵·高所画那双农鞋的“解蔽”的论说:

不过,也许只是在这幅画中,我们才注意到有关这双鞋的一切。农妇不过不经意地穿穿这双鞋而已,如果此不经意果真如此也就罢了。当夜深人静,农妇在沉重而又强健的疲惫中脱下它,当朝霞初升,她又伸手去取它,休息的日子她将它放在一边,她毫不经意,从不思量这一切。这器具的器具性的确就在于它的有用性。但这有用性本身则存在于器具的本质性存在的丰盈之中。我们称此丰盈为可靠性。正是凭此可靠性,农妇才得以参与到大地之无声的召唤中;正是凭此器具的可靠性,她才确信了她的世界。只是在此器具中,世界和大地才为那些与她的存在方式相同的人而存在。⑨

在日常生活中,作为“器具”的普普通通的农鞋,只是由于它的有用性而被使用,这种使用是不经意的,之所以是不经意的,就在于它的本质性存在未能被解蔽,农妇在使用它时是自然而然的,并未意识到她与这双鞋和大地有什么关系。但正是由于农妇自然而然地使用了它,她的存在才得以与世界和大地同样的存在方式显现出来,因为作为“器具”的农鞋对于农妇的有用性是可靠的,它存在于其本质性存在的丰盈之中,将她与这种存在的丰盈性极为自然地联系了起来。在这里,我们被引向了诗意的世界,天空、大地、农妇和鞋构成了一幅诗意的景观,而这一切就仅仅是因为一双农鞋。这双普普通通的农鞋,将人的存在展示了出来,将世界和大地对于人的意义展示了出来。这就是存在者在其存在之中的开启,就是存在的澄明。但这种开启与澄明“只是在这幅画中”才被我们注意到,就是说,存在者在其本身的存在中无法到达的世界只是在这里才得以展现。这就是艺术。艺术将人们日常生活中被遮蔽的诗意揭示了出来,使人彻底摆脱了非本真的浑浑噩噩的生存方式,与世界和大地最本真地最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真正地进入了生活的无蔽和敞开的境界之中,进入了诗意的状态之中,进入了存在的光亮之中。

至此,我们获得了这样的一些认识:存在之真理即是一种最本真最自然的存在;这种最本真最自然的存在即是一种诗意的生存状态和境界,但它被日常生活遮蔽着,而艺术将它揭示了出来;艺术是怎样将它揭示出来的呢?是诗人或艺术家通过“命名”和“思”的方式。这样,海德格尔便通过对真理的重新划界,再建了文学艺术与真理的联系。这个真理只属于文学艺术,当然,从广义上来讲,也属于哲学。

一如存在主义的其他不少理念一样,海德格尔的这些观念对人们来说,或许有几分神秘。尤其是对于“存在”,对于“存在之澄明”及其有关问题,虽然他在其体系中多有论述,但如果要深究,人们还是难免有些困惑。然而,这对中国人来说,其实并不陌生。

事实上,当我们把目光投向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西方圣哲大致同时代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时,就会意识到,海德格尔所苦苦思索的问题,似乎早已被论及,而且,其深广的程度,或许是海氏始料不及的。

在中国文论传统中,我们几乎见不到像西方那样追求绝对精神的文学真理观。中国文化一开始就表现出了深邃而优美的相对辩证艺术精神,很早便认识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10},既重视形下之器,更重视形上之道,并由形下之器而入形上之道,所以,在人人关系上重亲和,在天人关系上重合一。这就是说,中国文化摒弃了单纯的二分法,更否认“二元论”为真理,它一方面植根于现实世界,另一方面又腾冲超拔,趋向崇高的胜景而点化现实。这个崇高的胜景也就是中国文化中的形上之境,对此,儒、道两家皆有所论。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11}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柿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12}对形上境界的追求,乃是中国古人一以贯之的文化思想。在这一方面,虽然向来都以老庄为鼻祖,但儒、道两家其实并无分别,儒家的理想亦总是与之趋于一致的。孔子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13}至于“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14},亦是其精神深处的向往。

作为中国文化源头的这些思想精神,在老子那里形成了一个更为精妙通达的哲理体系。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之名曰大。”{15}在这里,老子说出了天地万物赖以存在的根本,并且将它称之为“道”,同时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即是广大无边的自然法则,“道”的本质即是自然。如此,比较而论,从存在之真理乃是最本真最自然的存在的意义上讲,“存在”即可与“道”相对应,而且,它被赋予了更为深远和广阔的意义。

在确立了“道”乃是世界的根本之后,道家哲学进一步阐述了如何把握道的问题。在此,道家哲学划定了“知”的界限,认为一般的认知是不能把握道的。庄子通过《知北游》这则寓言阐明了道家这一基本观点。庄子说,有一位“知”先生在游山玩水的时候,刚好遇到“无为”先生,于是问了他一连串问题:“何思何虑则知道?何处何服则安道?何从何道则得道?”连续三问,无为却只是一言不发。“知”先生在失望之余,又遇到一位“狂屈”先生,他又问了同样的问题。狂屈说:“我知道,让我告诉你。”但当他正要说时,却又已忘言。“知”先生一头雾水,最后遇到了黄帝,黄帝才回答他:“无思无虑始知道,无处无服始安道,无从无道始得道。”“知”先生顿时大悟,于是告诉黄帝:“现在我和你都知道了,然而他们却不知道,到底谁是对的?”黄帝回答:“那‘无为’才是真正对的,‘狂屈’近似于对,你我都差多了!”

庄子这则寓言的意旨,便正是老子所说的“知者不言,言者不知”{16},所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17}。这也就是老子所说的:“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18}

为什么中国哲学家在“道”的问题上往往采取“不言”或“欲辩已忘言”的态度?这正是中国哲学思想的精妙通达之处,因为只有抛弃普通的认知方式,才能把握道。道的本质既然是自然,是广大无边的自然法则,就不能以推验析辨一类的认知方式去把握它,只有“去知”,才能达于道境。“去知”当然也不是简单地、普遍地否定认知,而是严格限定在认识“道”这一境况之中,这就为“知”划定了界限。“去知”犹如存在主义所说的“去蔽”(即“解蔽”),只有揭去那些非真理的知识性的遮蔽,才能走向存在之真理的澄明,这就是所谓“法自然”。这是一种自行绽放的澄明,这也就是“道”的真理,“道”的真理也就是存在的真理。“道”的真理是自然,所谓自然,就是由其所是地自行绽出,一如花的开落,自有定则。“疏瀹而心,澡雪而精神”{19},与天地并生,与万物为一,就是人的“自然”。如此取法自然,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于是,世界即向人敞开,人与世界融为一体,浑然天成,世界便变得澄明,人的精神便变得澄明,“存在”便变得澄明。这乃是一种真正自由的精神境界,人因此而得到提升和升华,走向诗意地栖居。

在中国文化发展的进程中,我们的先辈总是善于以文学艺术作为媒介来表现哲学,用艺术手段将真理世界加以点化,所以,其思想体系的成就便同时又是艺术精神的结晶。缘此之故,中国的文学艺术在根基处便也不把致知析理当作至高至上的使命,亦总是“不涉理路,不落言筌”{20},同哲学一样,讲究的是“悟”,以自身的存在去体悟其他一切的存在,从而与天地精神往来,与宇宙声息相通,用有限的笔墨达于无限的形上境界。

“悟”一如海德格尔所说的“思”,它不同于唯理性主义的逻辑实证方式,不属于一般知识性的理性认知范畴,它乃是出于人最本真的生命精神的体察和感悟。它是理性和感性的合一,而这时的理性,亦是以生命的感性存在作为前提和凭借的。人的生命存在本身即是一种诗意的存在,而生命来自于自然,人的生命精神中充满着自然的信息,以其生命精神去体察一切,感悟一切,自能达于自然的伟大和无限,达于诗意的境界。这就是一种充溢着生命之浩然气韵和优美灵性的艺术精神。

这种艺术精神一直是中国文学的优秀传统。我们可以看一下司空图对这种精神世界的描述:

大用外腓,真体内充。返虚入浑,积健为雄。

具备万物,横绝太空。荒荒油云,寥寥长风。

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持之非强,来之无穷。{21}

这里所描述的是一种形上之境,也是一种积健为雄的生命精神。在中国文化的创造体系中,无论是道家还是儒家,都是这样,主张以人的生命为中心,去体察、感悟直透宇宙大化流行的创造力,从而积聚起劲健而雄浑的生命精神,再贯彻到宇宙的一切神奇奥妙之中。唐代大诗人李白亦说“揽彼造化力,持为我神通”,也就是要把整个宇宙的创造力凝聚而为自己的创造力,以此来表达他的思想和精神。可见,中国哲学智慧的高度发展总是与艺术上的高度精神相配合,而这种智慧与精神又总是以生命精神为其根本的。这也就极为明晰地回应了海德格尔为哲学和艺术重新确定真理的期望,回答了存在之真理怎样被澄明和缘何被澄明的问题。

为此,我们就还有必要说到中国文学中的意境问题。

当艺术的真理被重新确立之后,也就重建了文学艺术的“真”与“美”的联系,因为文学艺术的本质就是审美的。实际上,我们已经看到,中国文学历来就是这样,总是将审美的态度和求真的精神融合起来,将哲学精神处处安排在艺术境界之中,浑然一体,不可分割。

中国文学以达于意境为指归。何谓意境?怎样达于意境?前人有关论说颇多,也不尽相同,但有一点应该是可以趋于一致的,那就是真与美的融合: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天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22}

诗人结庐人境而不被世俗所扰,贫居田园而能愉悦自乐,何也?因为自觉“复得返自然”,“托身得所”,故将生命精神融入其中,心境与处境和谐一致,自然淡泊,恬静悠然,便有了如此之真与美的感悟。能合于生命精神之本真者,我们感悟到真,能达于天地万物之自然者,我们感悟到美,这种真与美的融合,即为意境,而且,它直达于“道”之体认。关于这一点,清代的叶燮更有颇为精辟的理论阐述:

……子但知可言可执之理之为理,而抑知名言所绝之理之为至理乎?子但知有是事之为事,而抑知无是事之为凡事之所出乎?可言之理,人人能言之,又安在诗人之言之!可征之事,人人能述之,又安在诗人之述之!必有不可言之理,不可述之事,遇之于默会意象之表,而理与事无不灿然于前者也。{23}

叶燮区分了两种理、两种事:可言可执之理与名言所绝之理;有是事之事与无是事之为凡事之所出之事。

所谓可言可执之理,就是用概念语言和逻辑思维可以表达和掌握的理,反之则是名言所绝之理;所谓有是事之事,就是某一件具体存在的事,反之则是无是事之为凡事之所出之事,即并不具体存在却是一切事之所以发生的事。诗的使命就是表达概念语言和逻辑思维不能表达和掌握的理,就是写虽不存在却是一切已经发生之事的缘由的事,这即是理之至理,事之本原。

这也就告诉我们,诗的最高境界就是言寻常言不可言之理,述惯常述不可述之事,以达于理之至理,事之本原。此即所谓“言者所以在意也,得意而忘言”,{24}这就是真正的诗意所在。如果要更深刻地理解中国文学中的所谓意境,恐怕也就在这里,因为只有在这里,我们才能更充分地体会生命精神所具有的潜质,才能更真切地体察它所能展示的无限自由广阔和深邃的心灵世界。

可以说,在文学艺术的范域里,这种对富于诗意的“意境”的体认,也就是对“道”的体认,对“存在之真理”的体认,海德格尔所谓诗创造“持存”,诗言说“无”,与此应该是同出一理。

综上所述,我们看到,当文学是“存在之学”的本原逐渐被人们揭示出来以后,人们认识到,文学艺术作为最能切入人的存在的一种文化形态,其本性也就是来自生命、生存的本性。在这种观念层面上重建艺术与真理的联系,确立艺术真理的位置,这对于如何认识文学艺术根本价值取向的问题,无疑具有深刻的意义。海德格尔通过颠覆西方的形而上学传统,重新划分了知识与真理的界限,从而为西方思想和文化开启了一个全新的境界,而它对文学艺术所产生的影响,也依然还在更深层的意义上起着难以估量的作用。但照亮人们认知世界的智慧之光是来自多方面的,它们都是辉映着生命精神的人类心灵之光,海德格尔也曾将这种“光”自译为中国思想文化中最根本的“道”(saying),它来自人的存在,即是“存在之澄明”。这些,都可以引领我们进一步去“解蔽”我们的世界和生存处境,特别是文学艺术自身的律动。

①[德]海德格尔.论真理的本质[A].海德格尔选集[M].孙周兴选编.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2.

②[德]海德格尔.论真理的本质[A].海德格尔选集[M].孙周兴选编.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225.

③④[德]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M].熊伟,王庆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26.

③⑧[德]海德格尔.荷尔德林诗的阐释[M].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45.

⑥[德]海德格尔.林中路[A].海德格尔选集[C].孙周兴选编.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4.

⑦[德]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A].海德格尔选集[C].孙周兴选编.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254.

⑨[德]海德格尔.海德格尔诗学文集[M].成穷等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29.

⑩易经·系辞上[M].

{11}论语·阳货[M].

{12}{19}庄子·知北游[M].

{13}论语·公冶长[M].

{14}论语·先进[M].

{15}道德经·第25章[M].

{16}道德经·第56章[M].

{17}道德经·第2章[M].

{18}道德经·第48章[M].

{20}严羽.沧浪诗话[M].

{21}司空图.二十四诗品·雄浑[M].

{22}陶渊明.饮酒·之五[A].

{23}叶燮.原诗[M].

{24}庄子·外物[M].

哲学艺术范文篇8

关键词:中国古代诗歌;哲学智慧;分析鉴赏

随着时代的更迭,社会主流艺术形式将发生一定的转变。但无论在什么时代,文学艺术都将在艺术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这与民众的精神追求具有密切联系。在民众物质生活日渐富足的当下社会,其精神需求则显得愈发强烈。作为文学艺术中的重要分支,诗歌艺术之于民众生活的影响十分细致全面。从学习到思想,从谈吐到性格都可以窥见诗歌艺术的影子。而探究这一现象的根本,诗歌的哲学内涵则是其强大影响力的重要推动因素。鉴于此,对我国古代诗歌艺术中的哲学智慧进行深度发掘便具备了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古代诗歌所映射出来的生活哲理

哲学是人类生活中精神智慧的集中体现,其不仅反映了人类的思想还反映了人类的价值与终极关怀,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类的行为方式。苏格拉底将哲学比喻成最高的诗,在我国古代文化当中,诗是一种主流的文学形式。其具备韵律美、意境美与情感美,且其韵律、意境与情感均不拘泥于特定的表达形式,在我国古代诗歌当中韵律、意境与情感的种类及其表达方式呈现出了丰富多样的特性。鉴于此,诗歌成为了表达文人自身思想的优良载体。透过诗歌文字的表象,我们可以窥见其深远的哲学内涵,从而引领我们准确地体悟生活。我国古代诗歌的哲学思想寄寓在故事之上,由此达到深入浅出的效果。例如在李白的《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诗中都对朋友送别的场景进行了细致的描写,虽与友人的身份有别,但朋友之间的情谊仍难能可贵。而这之间的哲学意味在于诗中所折射出来的“朋友之间理应肝胆相照、坦诚相待而不被境遇所左右”的道理。将这一道理引申至现代生活当中,这类诗歌中所折射出来的哲学道理就教会了我们如何处理朋友之间的关系。通过这类事例可以看出,我国古代诗歌的哲学智慧具有一定的现实作用,其中的哲理能在潜移默化之中转变大众的思维方式,从而改变其为人处事的态度。

二.古代诗歌对于事物关系的理性分析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世界是由客观存在的物质所组成的。这一思想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其二,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我国古代诗歌的哲学智慧在事物关系方面也有所体现。例如,李白《将进酒》中有“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之句,这一句是对黄河自然发展规律的陈述,黄河之水自西向东奔腾不息,一去不回。这一现象不会因为大众意识而改变,且这一现象高于大众意识所存在。又例如在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亦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之句,此诗对草的生长规律进行了概述,草的生长便有如轮回一般,春繁秋枯,就算被野火燃烧过也会随着春天的到来再次重现生机。这一现象与黄河的流向一样不受大众意识所控制,只要草的根部依旧健康其便存在再生的可能。物质世界的个体变化普遍存在一定的规律,且不同个体之间的发展会存在一定的联系。为准确认知世界,大众应从联系发展角度去分析思考问题,并按可观规律解决问题。例如,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当代人喜欢用这一名句表述对事物焕然一新、乍现生机的感叹,而在诗句中所体现出来的哲学智慧亦十分突出,“春风”与“梨花”之间的关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春风为梨花开放提供了条件。此类表述客观事实的诗句往往可以给大众一定启发并引导大众从实际出发解决生活问题。

三.古代诗歌所透露出来的矛盾分析理念

在维护辩证视角下,世间万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因此矛盾是与生俱来的。我国古代诗歌中的矛盾思想大多借助“对比”、“衬托”的手段来体现,其并不总是展现矛盾的消极影响,更多时候文人运用“对比”与“衬托”手法是为了突显某一事物的特征。从哲学的角度上来看,矛盾即为对立的统一。在我国古代诗歌当中,这一思想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例如在《入若耶溪》中有“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之句,在诗中所描写的意境当中,蝉鸣与鸟鸣是山林的幽静显得格外突出。在诗人的思想当中,噪与静、鸣与幽皆为相互依存的关系,若无蝉鸣与鸟鸣,山林的幽静反倒不显得分外突出。此类“以动写静”的写作手法在我国古代诗歌中常有出现,例如在《山居秋暝》中便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之句,此句中“松”、“石”之静与“清泉”之动相互呼应,如此动静交融的场面是情景更具生动性,诗人所描绘的画面的动态美得到了良好的体现。而从哲学角度上来看,这类运用“对比”、“衬托”写作手法的诗歌大都折射出了“事物相互依赖相互发展”的哲理。而矛盾分析理念最为突出作用便是可以引导大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不同的角度探查事物的核心,从而准确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在相关的政治教学过程当中,大部分政治教师都常用“人间四月尽芳菲,山寺桃花始盛开”这一名句来引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理念。收到地势与气候的影响,虽山脚下的挑花大多已凋零,但山寺中的桃花却刚刚盛开。若不考虑地势与气候的影响,对于这一存在矛盾的现象,我们便无从解释。此外,我国古代诗歌亦突显出了“在人事矛盾是,需掌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这一哲学思想。在《登乐游原》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之句,在此句中夕阳是十分美好的事物,但遗憾的却是黄昏将至美景不长。由此便警示了当代人在分析认知矛盾时应明确矛盾的主要面,从而做出最为合理的取舍。

四.古代诗歌所蕴涵的唯物辩证思想

从大量古代诗歌展现哲学道理的形式上来看,诗人往往不会对于哲学道理进行十分深刻具体的描写,而是借助一定事物从侧面展现其中的哲学内涵。由此以来,在发掘我国古代诗歌哲学内涵的过程当中,读者不能在诗人所想抒发的情感上大费周章,而应对诗人所描写的情景与事物进行深刻的分析。在唯物辩证视角下,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都存在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且新事物必定会战胜旧事物。而这一理念在我国古代诗歌中亦有所体现,对于“内外因共同作用促成事物变化”这一思想,在“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中便有所体现。在唯物辩证理念下,琴声是琴与演奏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其既离不开乐器的结构特性也离不开演奏者的演奏。而之于“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这一理念,在名篇《游园不值》中便有所体现,此诗中“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一名句将“红杏”强大的生命力描写地淋漓尽致。诗人认为“红杏”探墙而出是春天到来的迹象,没有什么力量可以阻挡春天的到来。这与唯物辩证观所提倡的“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的观念基本相符。

五.我国古代诗歌艺术的哲学智慧的综合分析

我国古代诗歌的叙事方式具有间接的特点,诗人倾向于运用“以小见大”、“寓情于景”、“借物喻人”等写作手法。“用典”、“借代”等修辞手法更使得我国古代诗歌的内涵显得愈发难以捉摸。而我国古代诗歌中的哲学智慧便好似一壶茶,若不细品则不能感受其清香。纪实的写作手法为其哲学智慧打下了基础,哲学并非一门脱离生活的科学,相反从某种角度上来看,生活为哲学提供了基础。而作为与民众生活十分贴切的文学艺术,诗歌艺术的哲学智慧得益于其对于生活细节的丰富采写。题材内容多样的古代诗歌几乎涉及了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写作风格与思想感情或许会受到社会与时代的影响,但其中所映射出来的哲学智慧却不会被社会、时代、经济等外界因素所影响。上文中提到,我国古代诗歌中所蕴涵的哲学智慧涵盖了生活哲理、矛盾分析、辩证思想、事物发展观等方面。由此看来,时至今日我国古代诗歌中所蕴含的哲学智慧仍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然而,随着相关科学技术与民众生活方式的改变。现代社会的阅读方式较传统的阅读方式发生了一定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进行“碎片化”、“快餐式”的阅读。这一发展趋势对类似于我国古代诗歌的需要细细品鉴的文学艺术的长远发展具有一定的消极影响。而之于我国古代诗歌中的所蕴涵的哲学智慧,越来越多的教师将其运用于哲学教学之中。借助古诗,教师能以更加形象具体的方式解释哲学。由此来看,在当代,我国古代诗歌的哲学智慧的教育意义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与此同时,其现实意义却得到了一定的衰减,这与当下民众的生活方式具有密切的关系。

六.结语

我国古代诗歌不仅是我国历史的剪影还是我国文化的集中体现。艺术来源于生活,我国古代诗歌艺术的形成与发展都与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本文中,笔者主要就我国古代诗歌艺术所蕴涵的哲学智慧进行了探讨。综上所述,我国古代诗歌艺术所具备的哲学智慧较为丰富,其在生活哲理、矛盾分析、辩证思想、事物发展观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涉及。然而,值得我们深思的是,随着民众阅读方式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人不能体悟到我国古代诗歌的哲学内涵,我国古代诗歌艺术的复兴之路仍备显艰难。

参考文献

[1]沈红梅.探寻古诗的哲学意味——从“微内容”入手[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14(07):55-58.

[2]蔡进余.古诗在哲学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7(08):33-35.

[3]张园园.运用哲学的思维方法把握古诗中的哲理[J].新高考(高三政史地),2010(11):14-16.

[4]张岚.古诗中有深刻的哲学道理[J].新课程(综合版),2011(02):110-111.

哲学艺术范文篇9

第一条为鼓励在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调动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我区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对本自治区在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进行奖励,适用本办法。

对本自治区在哲学研究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进行奖励,适用本办法有关社会科学奖励的规定。

第三条自治区人民政府设立下列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奖:

(一)自治区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

(二)自治区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三)自治区文学、艺术突出贡献奖。

第四条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奖励工作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坚持公开、公平、公正,注重原创性、创新性和实际价值的原则。

第二章评奖范围

第五条围绕国家或者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开展基础理论、应用对策、历史经验、地方特色、区域优势等方面的研究,取得重要学术价值和明显应用价值的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可以申报自治区社会科学奖。

自治区外社会科学工作者以宁夏经济社会为主要内容的研究成果符合本办法规定的,可以申报自治区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第六条下列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可以申报参评自治区社会科学奖:

(一)正式出版或者公开发表的专著、译著、论文、工具书、教材、古籍整理成果、社会科学普及读物以及研究(调研)报告等;

(二)不宜公开发表的被省部级以上国家机关采用、推广的调研报告、咨询报告、有价值的历史经验比较研究报告等。

第七条下列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不能申报自治区社会科学奖:

(一)已获得部级奖励的;

(二)内容偏重自然科学的交叉学科、边缘学科、软科学的;

(三)著作权有争议,且尚未妥善解决争议的。

第八条申报参评自治区社会科学奖的研究成果,原则上是本届评奖年度内发表的。评奖年度前发表未曾获得社会科学奖、并被实践证明有重大经济社会价值的研究成果,也可以申报参评。

第九条申报参评自治区文学、艺术突出贡献奖的个人,应当是在本自治区长期从事文学、艺术创作,取得突出成就的作家和艺术家。

第三章奖励评审组织及其职责

第十条设立“自治区社会科学奖评审委员会”,负责自治区社会科学奖的评审工作。

自治区社会科学奖评审委员会的日常工作由其下设的办公室负责。办公室设在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第十一条自治区社会科学奖评审委员会由从事社会科学工作的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学者和有关部门的负责人组成,其中,专家、学者不少于自治区社会科学奖评审委员会委员的五分之四。

自治区社会科学奖评审委员会的委员每届任期四年,可以连任两届。

自治区社会科学奖评审委员会的委员人选由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提出,报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二条自治区社会科学奖评审委员会的职责是:

(一)制定、修改自治区社会科学奖评审规则;

(二)评定自治区社会科学奖人选、研究成果及奖励等级;

(三)决定自治区社会科学奖评审活动中的其他重要事项;

(四)本办法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十三条自治区社会科学奖评审委员会下设若干学科评审组,由本学科的专家、学者组成。学科评审组负责本学科研究成果的评审,提出获奖人选、研究成果及奖励等级建议。

学科评审组的专家、学者由7名以上的单数组成,所提出的每个获奖人选、研究成果及奖励等级建议须经三分之二以上的专家、学者同意。

第十四条设立“自治区文学艺术奖评审委员会”,负责自治区文学艺术奖的评审工作,其组成形式及其职责参照本办法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第十三条的规定执行。

自治区文学艺术奖评审委员会的日常工作由其下设的办公室负责。办公室设在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第四章评奖标准和奖励年度

第十五条自治区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的评奖标准是:

(一)在某一学科领域或者基础理论研究中,取得了重大突破或者取得了重大的原创性研究成果,为学科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二)在应用对策研究中取得了重大突破,其研究成果居于全国领先水平或者取得了重大社会效益或者经济效益,具有突出和广泛的实际应用价值。

第十六条自治区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评奖标准是:

(一)专著在本学科领域内有创新,对学科建设有较大贡献,对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有重要作用。

(二)翻译引进的国外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先进的研究方法和管理经验,对研究和解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有重要参考价值。

(三)论文在学术上有创新,在本学科领域中居于先进水平,并能正确阐明重要理论问题或者对经济社会发展、学科建设等有重要影响。

(四)工具书的体例科学,资料可靠,知识性强,具有一定的权威性,能反映国内外最新科研成果,并有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

(五)教材在内容、结构上有创新,体例完整,对科研、教学、社会实践有明显应用价值。

(六)古籍整理出版物注释准确,切合原意,对历史考证有新的发现或者有重要价值。

(七)普及读物具有时代特征,并有较强的科学性、知识性和可读性,在传播和普及社会科学知识方面产生了重要作用和影响。

(八)调研报告、咨询报告能够适应社会实践的需要,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明显作用。

第十七条自治区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每四年评审一次,每次授予人数和奖金数额由自治区社会科学奖评审委员会依据本办法规定和其他有关规定提出建议,报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自治区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在没有符合条件的人选的情况下可以空缺。

第十八条自治区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每两年评审一次,分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一等奖在没有符合条件的成果的情况下可以空缺。

自治区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授奖名额不超过申请评奖成果总数的20%,各奖励等次的奖金数额由自治区社会科学奖评审委员会根据奖励经费的数额确定。

第十九条自治区文学、艺术突出贡献奖的评奖标准,由自治区文学艺术奖评审委员会参照本办法有关规定制定。

自治区文学、艺术突出贡献奖的评审年度及授予人数参照执行本办法第十七条的规定。

第五章奖励的实施

第二十条下列组织和个人可以推荐自治区社会科学、文学、艺术突出贡献奖候选人:

(一)设区的市以上人民政府;

(二)自治区有关部门、直属机构、事业单位;

(三)自治区级有关社会团体;

(四)十名以上具有正高级职称的专家、学者联名推荐。

推荐自治区社会科学、文学、艺术突出贡献奖候选人,由推荐组织或者个人向自治区社会科学奖评审委员会办公室或者自治区文学艺术奖评审委员会办公室提交书面推荐意见。

第二十一条申报自治区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由申报人报所在地设区的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或者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所属学会(协会、研究会)进行初选,经初选符合本办法规定的,报自治区社会科学奖评审委员会办公室。

第二十二条自治区社会科学奖按照下列规定评审:

(一)学科评审组对参评的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进行初评,并向自治区社会科学奖评审委员会提出获奖人选、研究成果及奖励等级建议;

(二)自治区社会科学奖评审委员会组织各学科评审组组长对建议获奖人选、研究成果和奖励等级进行复评,提出获奖人选、研究成果和奖励等级建议;

(三)自治区社会科学奖评审委员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对复评获奖人选、研究成果和奖励等级进行投票表决。对自治区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获奖人选投票表决时,应当由自治区社会科学奖评审委员会全体委员参加,获奖人选得票数必须达到全体委员的五分之四以上;

对自治区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入选成果投票表决时,参加投票表决的委员不得少于自治区社会科学奖评审委员会委员总数的五分之四,获奖成果得票数必须达到出席委员的三分之二以上;

(四)自治区社会科学奖评审委员会将投票表决结果报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

第二十三条自治区社会科学奖评审委员会的委员与获奖人选、研究成果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第二十四条自治区社会科学奖评审委员会应当将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的社会科学奖评审结果在公开媒体予以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对社会科学奖评审结果有异议的,自公示之日起30日内,可以向自治区社会科学奖评审委员会办公室提出书面意见。自治区社会科学奖评审委员会办公室应当在征询学科评审组的意见后,将有关情况报自治区社会科学奖评审委员会或者自治区人民政府处理,并由自治区社会科学奖评审委员会办公室将处理意见通知有关单位或者个人。

第二十五条自治区社会科学、文学、艺术突出贡献奖由自治区主席签署并颁发获奖证书和奖金。

自治区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由自治区人民政府颁发获奖证书和奖金。

第二十六条自治区社会科学奖和自治区文学、艺术突出贡献奖获奖结果,记入获奖个人档案,作为考核、晋升、评定专业职称和享受有关待遇的依据。

第二十七条自治区社会科学奖和自治区文学、艺术突出贡献奖奖励经费列入自治区财政预算;自治区社会科学奖和自治区文学、艺术突出贡献奖的评审工作经费经自治区财政部门审核后,从奖励经费中列支。

第二十八条自治区文学、艺术突出贡献奖的评审程序,由自治区文学艺术评审委员会参照本办法的有关规定制定。

第六章罚则

第二十九条已获得自治区社会科学奖或者自治区文学、艺术突出贡献奖的个人,发现弄虚作假、剽窃他人研究成果创作成果的,由自治区社会科学奖评审委员会或者自治区文学艺术奖评审委员会报请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后撤销奖励,追回奖励证书和奖金。

被撤销奖励的,由自治区社会科学奖评审委员会或者自治区文学艺术奖评审委员会对有关人员给予通报批评,自撤销奖励之日起6年内不受理其奖励申报。

第三十条自治区社会科学奖评审委员会或者自治区文学艺术奖评审委员会的委员在评审活动中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的,由自治区社会科学奖评审委员会办公室或者自治区文学艺术奖评审委员会办公室报请自治区人民政府取消其委员资格,并建议其所在单位依法给予处分。

第三十一条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的工作人员在奖励工作中滥用职权、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七章附则

第三十二条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可以设立“自治区文学艺术优秀作品奖”,并组织实施。

自治区文学艺术优秀作品奖的评审年度及授予人数,参照执行本办法第十八条的规定。

自治区文学艺术优秀作品奖的奖励标准、评审程序,由自治区文学艺术奖评审委员会结合本专业的实际,参照本办法的有关规定制定。

第三十三条自治区社会科学奖评审委员会和自治区文学艺术奖评审委员会可以依据本办法,制定有关的评审细则和其他有关规则。

哲学艺术范文篇10

现代社会大学教育以培养高素质综合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因此知识广博、宽基础、精专业的教学理念成为高校教育的精神。通识教育的主旨是将不同学科知识融会贯通,培养出能独立思考、具有独立人格和气质的“全面发展的人”。因此通识教育应该贯穿高等教育整个教学过程,这一点在教育界已经达成共识。可是通识教育在大学中应以什么形式开展,众说纷纭。各个大学都在努力尝试开展通识教育,形式多样,叫的名字也各不相同,如学校开设的素质教育选修课,其实就是通识课。[1]但是,高校通识教育的效果并不理想,最大的弊病就是流于形式而忽视实质,盲目地模仿国外的形式,以制度的方式将通识课强加给学生,造成了不良影响。高校规定学生必须选够一定学分的通识课,为了避免和专业课冲突,通识课常常在晚上或休息日开课。学生为了能修满学分和避开与其它活动的冲突,常常不管是什么课,不考虑自己喜不喜欢,选一门好过的,不耽误“事”的课就行了,根本达不到增加学生知识广度与深度,拓展学生视野,使学生兼备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的目的。要在我国开展通识教育,首先要将通识教育理念融入相关的教学环节,同时营造“人文主义环境”,促进文理交融的发展。[2]

2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也叫通才教育、普通教育、一般教育,它是英语的译文,因此有不同的翻译方法。它实质是非职业和非专业教育,不是为专门从事社会劳动进行的教育,是为培养健全完备的人而进行的教育,是关于人生活的各个领域知识技能的教育,因此通识教育涉及的学科和专业特别广泛全面。但通识教育并不以掌握某一学科或多学课知识为教学目的,也不是各学科或专业知识的大拼盘。通识教育是以训练学生综合能力为教学的最高目标,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能力、判断力、洞察力、逻辑思维能力、社会的适应能力等。上述能力是各个学科融会贯通的结果,它是多元化与多样化的产物。因此通识教育贯穿人的整个教育过程,从人的基础教育开始,延伸到大学教育,直至终身教育。但是通识教育走进大学却是近现代才开始的,原因是现代科学的高速发展导致学术上的分科越来越细化。以物理学为例,我国将物理学定为一级学科,下设8个二级学科,光学、凝聚态物理、理论物理、粒子物理与核物理、原子与分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声学、无线电物理,每个学科下面又有数不清的方向,如凝聚态有材料物理、燃料电池等。知识的细化导致知识人为地被割裂开,失去了知识与知识间的联系,而且培养出的人思维方式也受到局限,学理工科的人只会线性思维,不懂得发散思维,因此对人生和社会的态度也受到局限,这就是所谓的“偏科”和“偏科”弊端。在大学教育过程中通识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打破了学科间的界限,不拘泥于知识的传授和讲解,使各学科间交叉、融合、渗透,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和能力,使学生具有新的世界观、人生观,因此已经成为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3通识教育与物理教学

从物理学的发展来看,它具有广泛的各学科的基础。物理学最开始起源于哲学,是从哲学中分离出来的,涉及到自然科学的方方面面,是自然科学总论,有人称之为自然哲学,因此在物理学中蕴含着大量的哲学思想。但是现在的物理教学只考虑物理知识的教学,一个定理、一个公式、一段推导、一道习题的讲解,都是教学目的、教学重点。很少有人考虑里面孕育的哲学思想,各个知识之间的辩证关系,物理学与其它人文学科的关系。只重视物理学的自然本性,忽略了物理学的社会性,这是现代教育的误区。通识教育特别强调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保证学生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的合理性。因此对物理教学有极重要的指导作用。当然素质和能力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一节课的事,它需要长期训练和全方位渗透。通识教育理念必须贯穿在物理教学的各个环节,无论是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实践教学还是实训,都应该融入通识教育的教学思想。通识教育注重如下几个方面的培养,哲学社会科学素养、美学艺术素养、人文素养、实践能力素养等。因此通识教育思想融入物理教学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a.物理教学和哲学社会学的融合。在物理教学中要将物理学的发展脉络理清,从物理学的形成开始,沿着物理学发展的轨迹,讲解和展示一个完整的物理学发展框架结构。在这个过程中体会物理学的哲学思想,事物变化和发展的辩证规律,了解物理学对社会发展和人观念形成的影响。从而使物理学与哲学社会学有很好的融合,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每时每刻都受到熏陶,提升学生对哲学社会学的认识。

b.物理教学和美学艺术的融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对美学艺术的认识。物理学中存在许多美学艺术思想,很多物理定律就是在追求美和艺术的基础上发现的。如电磁学知识结构的形成过程,当电学的某些定律和定理被发现后,为了追求与磁学的对称美,磁学相对应的问题受到关注和研究,从而得到相似的结论,美学理论的应用使其长足发展。物理学也对美学艺术也产生了很大影响,某些艺术作品的创造灵感来源于物理学的发展。当爱因斯坦相对论问世以后,对时间进行了新的诠释,根据他的理论,允许我们在特定的条件下穿越时空,由这一理论创造出无数优秀的影视作品和艺术作品。这些都可以作为物理教学和美学艺术融合的切入点,在物理教学中渗透,使理科学生有兴趣关注美学艺术,提升他们对艺术的鉴赏能力。

c.物理教学与人文科学的融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要构建人文环境,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这就意味着教学要以人为中心,体现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即人文精神。它包括对学生的价值观、科学精神、艺术精神和道德精神的培养,注重人的想象性和生活的多样化。学理工科的学生容易产生思维的单一化、线性化,因此教学中要一改从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和发挥的空间,使学生思维能够得到充分的训练,注重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d.物理教学与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物理教学不能脱离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包括学习能力、生活能力、公关能力、交际能力等。在教学中我们可以为学生这部分培养划定一个空间,如建设开放式的实验教学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学生对学习的实验进行管理和实践,做到自我管理自我学习,这里是学习的空间,但对于学习空间的管理依赖于学生本身,对实验仪器的管理、实验室规章的管理、实验预约的管理等。学生步入社会之前在这里社会实践能力可以得到训练,这与传统教育只教知识不注重其它能力培养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