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科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3 04:47:39

政治学科

政治学科范文篇1

关键词:政治学科科学性

就当代中国知识状况而言,没有一门学科像政治学那样,在发展的途程中还要为自己的科学存在进行辩护。由于政治学长时间被视为伪科学,只是到了20世纪最后20年,才得到恢复和重建。学科的稚嫩与知识的薄弱,使不少人对其科学性产生了疑问。再加上人们将“政治挂帅”、“阶级斗争为纲”时代痛苦的经历与政治学科荒唐地扭在一起,以至于时至今日,仍有不少人对政治学还怀有偏见,认为它不可能成为科学。这种状况不能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现代政治学的健康发展。要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政治科学,就必须对政治学的科学性进行论证。

一、思维水准与学科差异

种种关于政治学不是科学的论据中有一个共同的方面即都用物理学作为科学的典范来衡量政治学。在自然科学乃至整个科学系统中,物理学的确发展得比较成熟,从其客观性、精确性、规范性来说,它完全有资格充当自然科学中具有代表性的学科。用自然科学中最具代表性的学科来同政治学比较,并以此来衡量政治学的科学性,这应当说是允许的,也是正当的。问题是,怎样进行比较,从比较中应当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比较是一种常用的逻辑方法。任何比较都是为了从异中求同或从同中求异。对于从同中求异来说,其出发点应当是具有某种相同前提、同等程度或某些相似性的事物、现象、系统。如果需要比较的两个系统本身就具有客观的差异性,那么在进行具体的比较时,如果不去考虑这种差异性,只是简单地类比,其结论就不可能是可靠的。

这一原则也应当运用到物理学和政治学的比较上来。从科学发展的历史来看,力学、物理学是自然科学中比较早就创立起来的一个门类。以物理学为典型代表的自然科学同社会科学中的各个门类之间在客观上显然有着巨大的差异性。对物理学来说,它所考察的、研究的客体是无意识的。这种无意识性在所有的自然科学门类中都毫无例外地存在着。当然,也有人会举出动物学的例子来反驳。其实,动物,特别是高等动物,虽有感觉、知觉,但都是无意识的。因为,即使再高等的动物也不可能有理性思维。

正因为自然科学所面对的研究客体不存在自觉的意识,因此,自然科学在获取经验材料时可以进行客观性观察,一块石头、一条小溪、一颗流星,其运动的轨迹,其运行的速度,不会因为有人在记录、在测定而有意地发生变化。石头的下落、溪水的奔流、流星的飞逝,都是不以任何观察者、研究者的意志为转移的。从而自然科学,特别是物理学所得出的规律的客观性也是不言而喻的。

物理学知识的科学性还同这一学科实验的特点密切相关。在自然界存在的物理现象是复杂的,比如气体,除有体积、温度、压力的因素外,还有流动的速度、比重等其它方面的物理属性。但是,物理学家们却在实验室里利用各种装置使气体处于理想状态下,并探求理想气体的温度、体积与压力之间的关系。再比如,物体的运动都会有摩擦力,但为了求得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时间、路程三者的函数关系,物理学家可以在实验室中限制某些种因素,创造某些条件,从而得出理想状态下物体的运动规律。而且,无论是在物理学中还是在化学中,人们为了获得某方面的知识,可以创造相同的条件,反复地做某个实验。一种特定的实验不仅可以在同一个地方做,还可以在世界上的不同地方做。在科学上,只有经得起人们依据规定的条件在同一地点或者在不同的地点进行同一种实验并且得出相同的结果,这样获得的规律或定律才能得到科学界的普遍承认。

自然科学包括物理学在内的这些特性显然不是政治学也不是其它社会科学所能具备的。在政治生活中发生关系的、活动着的都是有目的、有意识的人。这是政治学同物理学乃至一切自然科学的巨大差别,在政治学研究中,政治学家们决不可能把人们请进实验室中创造理想的政治生活,也不可能在某个民族中反复地进行完全相同的政治试验。如果想用物理学上述的研究与实验方法套用政治学的研究上面来,并以政治学不可能使用这类方法为依据得出这一学科不是科学的结论,这显然是不公平的,也是违背科学的。政治学有无科学性决不能以这种方法或标准来裁定,它应当从另外的角度来衡量。

想否认政治学是科学的人们之所以用物理学的发展水平来要求政治学,其中还包含着另一个思维假设,即在同一时代,各门学科的成熟程度应当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在20世纪,物理学已成熟了,相当精确了,规范了,按理说,与之同处一个时代的政治学也应当如此。假如不是这样,即政治学并不成熟,并不精确,并不规范,那么,问题就出在政治学按其本性来说是不可能有成为科学上。这种看法的依据是,在同一时代,科学思维的水平应当是一样的,具有同等思维水平的思想家们无论在哪个领域工作,都能够使这个领域的知识达到同等程度的科学性。

问题是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就人类思维的发展来说,每一时代确有代表这一时代的思维水平,正是因为在不同时代存在着不同水平的思维,人们才能知道人类思维发展的轨迹,但是,承认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思维水平,并不意味着承认在同时代所有的人都处在同一思维水平上。尽管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某个时代的人类思维”这一用语,它只是就某一时代有代表性的思想家们所能达到的思维高度而言的,绝对不是指这一时代所有的人都达到了如此高的思维水平,也不是指生活在这一时代的所有研究者和思想家都毫无例外地在同一个思维层次上进行精神文明的创造。关于学科发展上的这一差异性,美国著名社会学家罗伯特·金·默顿有一段合情合理的评论。他认为,也有不少的社会学家存在同样的误解,他们觉得既然社会学家与物理学家同处在20世纪,而同一时代的文化应当有相同的成熟程度。因此社会学也应当达到像物理学那样的成熟与完善了。默顿嘲笑了社会学界这种麻木自满的情绪。他说:“虽然物理学与社会学同处于20世纪中叶,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凭借一门学科的成熟来推断另一学科。毫无疑问,当今社会学家生活的时代是物理学相对而言已达到理论上高度概括、实验上极大精确、研究手段多样化、技术副产品十分丰富的时代,因而,许多社会学家把物理学的成熟作为自我评价的标准,他们欲与大哥相提并论,同享殊荣。而当他们明显意识到自己既没有大哥那样健壮的体格,又缺乏势不可挡的冲锋,一些社会学家就气馁了。”〔1〕>

默顿认为,在20世纪的物理学和20世纪的社会学之间相差着亿万个小时持续的科学化和积累性研究。现在社会学或许还不到爱因斯坦的时候,因为还没有开普勒,更不用说还得有牛顿、拉普拉斯、吉布斯、麦克斯韦尔和普朗克。如果把政治学同物理学比较一下,我想,其间的差距可能还要大一些。二、科学性与主观性

反对政治学能够成为科学的人所提出的上述种种论据应当说是值得人们认真思考的。如果将这些论据简单地抛弃在一边,认为那些统统是“荒谬”的话,那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做法,也是一种非科学的态度。对于一个严肃的和科学的政治学理论研究者来说,他必须接受这种挑战,必须对每一个论据作出切合实际的、客观的评价。在政治生活中,政治行为主体,无论是政治角色还是政治组织或集团,其“意志自由”的表现主要是能够对行为的目的、方式进行选择。这种选择从表面上看似乎是“任意的”、“随心所欲的”,但仔细地研究一下行为主体选择的过程,人们就会发现,行为主体头脑中的目的并不是主观自生的,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由这一主体所处的现实环境,条件同他的需要之间相互作用或相互映照的结果,即就是说,政治行为主体的行动目的决不是任意的、随心所欲的,它是行为主体的客观需要同行为主体所能遇到的实际条件相对照的产物。因此,目的就不是随意的、纯主观的,而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正是在具有客观性的目的作用下,政治行为主体的活动方式、活动途径才是一定的。方式、手段、途径总是服从于一定的目的的。因此,人的“自由意志”并不像有些人所想象的那样,自由得无法捉摸。其意志的作用也不是如某些人所说的那样,纷繁复杂得无从认识。从正常的理性思维出发,我们不得不承认意志自由完全是有边界的。这种边界就是现实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以及行为者完全由客观条件所规定的需要。

在政治组织或政治集团那里,政治行为的自由选择决不像政治角色那样充满表面的偶然性。在政治组织或政治集团对行为的目的、方式进行选择时,起作用的是由政治组织或政治集团内的各个成员个别的目的和由目的所决定的个别的行为方式在相互作用中所形成的带有合力性质的因素。对于个别行为主体的活动来说,它们仅仅是这一系统中的一个个分力,这些分力是严格地按照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而构成对整个系统的作用的。合力对于分力来说具有一种不受其影响的客观必然性。

这种“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不仅适用于对某个政治集团行为目的和行为方式的分析,而且它也完全适用于对处于更大范围内乃至整个社会系统中的政治行为的分析。在全社会范围内,每个政治角色、每个政治集团,其行为的目的和方式,无论从某个局部看来是多么重要,但在整个社会系统中,它只不过是一个个“分力”,它们最终都要被综合到总的“合力”之中去。这种合力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是完全客观的。由此可见,人的自由意志决不妨碍人们对政治生活作出客观的研究,也决不妨碍政治学能够成为科学。

由于政治行为主体有选择行为的目的、方式的自由,而不同的选择又会出现不同的过程和结果。正是这一点使得政治生活变得复杂起来。但是借口这种复杂性而不愿去作过细的、持久的研究工作,轻易地得出政治学难以成为科学的结论,这是不对的。说一门学科的研究对象简单,另一门学科的研究对象复杂,这其实只有相对的意义。不少人举出物理学,认为物理运动所出现的参量很少。物理学正因为具有了这种对象上的简单性,才成为科学的。其实这种说法是没有说服力的。因为,现实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远比牛顿用三条定律所概括出来的物理学体系复杂得多。可能其复杂程度丝毫也不比政治现象逊色。只不过物理现象复杂、多样和多变的属性已被物理学家在实验室中通过严格控制条件的方法给大大简化了。他们实际处理的是“理想气体”、“理想固体”、“理想液体”,他们只对这些处于物理学家所要求的理想条件下的现象进行研究,努力从少数的参量中找出相互关系和某些规律性的东西来。这种研究方法,政治学家也完全可以撇开种种非基本的限制因素,只对影响政治行为的一些基本参量加以研究,从中找出内在的和稳定的联系。

也许有人会对这种研究方法表示疑义,认为只考虑政治生活中的某些主要的东西,会造成片面性。这种疑义从表现上看似乎有道理,人们对政治现象的研究应当力求全面,最好能将政治生活中的所有现象都考虑进去。但是,这种想法在实际的研究中是行不通的。人们最多能做到的只是尽可能地去把握政治现象中的最为基本的部分,而不可能去研究政治生活中的所有细节、环节和处在次要地位上的属性。人们唯一能做到的并且只应当做的是依据实践的需要,科学地找寻政治生活的主要方面、主要环节、主要属性和它们之间的主要联系。

要求政治学家毫无遗漏地把握所要研究的客体的一切环节、一切方面、一切属性,也就等于要求物理学家去掌握物理现象的一切环节、一切方面、一切属性,这种要求是不合理的,也是永远不可能达到的。因为没有一个物理学家能够做到这一点。哪怕只是对一只在地上滚动的小球来说,即使是牛顿在场,他也无法对这只小球在运动中所遇到的一切情况,比如小球一旦碰到地面上稍微有点高低不平所产生的微小偏斜或波动等等都用精确的公式表达出来。物理学家在对付这类简单不过的运动时尚且如此,我们又怎么能对比物理学要稚嫩得多的政治学提出那些不近人情的苛刻要求呢?

三、科学性与价值性

在政治学,乃至在一切社会科学中,人们都会碰到价值评价的问题。政治生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政治现象、政治过程对人类的和平、发展有着直接的关联。任何一种政治结构、政治规范乃至一个政治事件,对人类来说,不考虑其作用和影响,不从个人、集团的利益出发作出赞同或反对的评价是不可能的。尽管在现实的政治生活中会程度不等地存在政治冷漠阶?但是这种冷漠绝不是与政治隔离,它正好表明某些政治角色对它目前所处的政治地位和政治环境的不满与反感。冷漠本身就是一种政治评价。因此要想在现实的政治形态中生存与发展,只讲政治事实,不讲对政治事实的评价,不考虑那些已经发生过的政治事实究竟是不是应当发生,这是不可能的,也是办不到的。虽然戴维·伊斯顿将乔治·霍兰·萨拜因看成是保守的政治理论家,并攻击他把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联系起来,但是,仔细读一读萨拜因的书,你会发现他的话还是有合理性的。在《政治学说史》的第一版前言中,萨拜因认为:“忠于史料———这是每一个严肃的历史学家的义务———或承认有所偏爱———这是每个诚实的人都会有的—也不可声称自己是公正无私的。否则,以不偏不倚自诩,不是浅薄就是自吹自擂。”〔2〕

萨拜因所说的偏爱,是对价值评价的一种委婉的说法。问题还不仅仅在于政治学研究中要不要进行价值评价,而是这种评价会不会使政治学知识失去科学性。在人类的知识发展中,真理、正义、美德是统一的。真理总是代表着正义、美德;而正义、美德又总是真实的。因此,事实与价值,“是什么”和“应当是什么”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在政治生活中,任何对“应当”的规定,都来源于人类向前向上发展的要求,而这些要求最终又只能是依据政治生活内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来作出。因此,如果政治学家们能坚持站到代表人类历史发展方向的阶级、阶层、政党和集团的立场上,运用反映人类政治生活发展规律的规范、原则、理想来对政治事实作出合乎实际的价值评价,这种评价非但不会削弱政治学知识的科学性,相反,由于它将真理与正义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使政治学既反映了政治生活的实际情况又符合了全部政治生活中的能动者和创造者即人类的要求,因此,它就更富有科学性。

行为主义政治学家经常谈论自然科学研究中的价值中立的倾向,并以此来要求其它的政治学家在非此即彼的逻辑框架中进行痛苦的选择:或者是坚持像自然科学那样的科学性,那么,就应当也像自然科学那样,拒绝或排斥价值评价,即所谓的“价值无涉”;或者是坚持在事实判断的同时进行价值判断,那么,就同自然科学的本性相背离,使政治学失去科学性。

行为主义者的上述观点包含着一个不证自明的“公理”即对自然科学无法使用,也不能使用价值判断。换句话说,对自然科学是不能进行价值评价的。这种所谓“公理”其实是荒谬的。自然科学既然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产物和工具,因此,人类在自然科学的发展中就必然处在中心的位置上,人应当是自然科学的尺度。人的这种地位和作用必然要求自然科学为自己服务,要求它从人的需要出发去完善和发展。这就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出人类对自己所进行的自然科学研究加以价值评价的问题。自然科学当然不会因为有这种评价而失去自身的科学性。同样,政治学也像所有的自然科学一样,并不排除价值判断,并且正是在严格的价值评价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性。四、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

与价值性相关的是意识形态。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不同的对意识形态的理解。一种理解把意识形态看成是社会中存在的从某些阶级的利益出发而形成的错误的认识或一整套与客观现实不相符合的政治神话与政治幻想。这种理解与意识形态的最初起源有关,也与西方的政治传统有关。另一理解是把意识形态(以下缺),它是同以社会心理形式表现出的社会意识相对应的范畴。

“意识形态”这一概念最早起源于欧洲文艺复兴的启蒙运动。在这一运动中,一批理论家和思想家为反对欧洲中世纪的宗教学而提倡某种“思想科学”,他们认为要驱除宗教迷信、反对神学幻想,就需要寻找和创立某种思想的工具与手段。这类作为思想的工具与手段就是“意识形态”。显然,这种对意识形态的起源性理解中已经包含着某种带有主观性的、强制性的、功利性的成分。

这种对意识形态理解的消极成分后来被某些资产阶级思想家所承袭,并加以滥用。它渐渐演化为一种替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病态进行辩护的政治神话和政治偏见。对于这种意识形态,马克思和一些进步的思想家曾经对其进行过批判。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马克思明确指出,在当时的德国思想界弥漫着体现没落的封建阶级和新兴资产阶级私利的错误思想和一整套政治幻想,他把这些称之为当时德国社会的“意识形态”。并指出,无产阶级必须在同一切反动阶级的斗争中,才能认清这种意识形态的反动性,并建立起正确的哲学思维。

西方政治学家曼海姆也从另外的角度区分了两种“意识形态”,一种是特定的意识形态概念,它“或多或少的有意识掩盖真实情况”;一种是包含更广泛内容的概念,它是“一个时代或一个具体历史社会集团或一个阶级的”意识形态。〔3〕这样,在人类的现实政治生活进程中就存在着三种“意识形态”因素:一种是掩盖政治生活真相、以虚假的东西混淆视听的政治宣传与说教;一种是代表某个阶级与集团的政治原则、立场与理想的政治观念;一种是作为系统化、规范化的社会政治心理而存在的精神观念。这三种意识形态因素又往往交织在一起。

在美国的政治生活中,就存在着代表美国垄断资产阶级利益的、包含着这三种因素的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认为:“美国社会的本质是正确的,好的,作出其它的选择安排是不现实的”。〔4〕美国的官方就是以这一套观念来推行其全球战略的,凡是与美国的意识形态一致的,美国就会去支持,凡是与美国的意识形态相左的,美国就会去讨伐。美国想在全球将它的意识形态普遍化。美国的官方政治学研究就渗透着这种意识形态。

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政治生活中,起着较大作用的意识形态,不仅代表着当代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体现着垄断资产阶级的政治原则、立场、理想,而且它还包含着许多掩盖事实、欺骗公众、麻醉人民的货色。虽然西方的不少政治学家想竭力地否认意识形态对政治研究的作用,但事实上这种具有强制性的带有神话色彩的西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不能不对西方政治科学的发展产生坏的影响。

部分政治学家制造的神话政治学研究的实际状况

意识形态不再是恰当的到处存在传统的与新兴的意

识形态

政治学在价值上是中立的美国的政治学建立在意识形

态的基础上,受制于统治机构

政治生活依据的是多元、占统治地位的英美模式无法

平稳、谈判与一致去质疑资本主义和权势政治

的真正意义

参见R·H·奇尔科特:《比较政治学理论:新范式的探索》〔5〕

伴随着西方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种种政治偏见,许多政治学家提出了“意识形态终结”的命题。这一命题本身既包含着合理性,也潜伏着神话色彩。当这一命题只是用来消除西方政治家言论中和富有欺骗性的大众传媒中掩盖严峻的社会现实成分时,它是合理的。但是,如果想用这一命题来表明任何政治立场、政治观念都不会对政治研究产生影响,它又在宣扬另一种迷惑人的政治神话。

否认意识形态对政治学研究的影响,或者企图取消意识形态,这两者的性质是相同的,即都是在宣扬一种自欺欺人的神话。凭借这种神话是不可能达到政治学研究的科学性的。在现实的政治学研究中,政治学家总是带着一定的意识形态去观察、思考政治生活,去描述、评价政治生活存在与发展的状态。只有承认意识形态对政治学研究的影响,并充分考虑这种作用对政治学研究的客观性、科学性可能产生的消极影响,政治学家才能在在研究中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与冷静的态度,从而努力坚持研究的科学性。

五、科学性与统一性

相当多的否定政治学具有科学性的人,都以物理学理论的统一性作为标准,断言存在着众多处于相互竞争状态的理论体系的政治学不可能有科学性。但是,如果我们能稍微考虑一下科学发展的历史就会发现,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在遵循着“分散———统一———分散”的规律向前发展。人们喜欢今天的物理学,是因为它基本上统一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并且很少有其它学派、流派起来与之相抗衡。但是,物理学也不是一下子就达到今天这种状态的。

在此以前,物理学家们对本学科中许多重要范畴的见解都是不太一致的,争论也很激烈。比如,在对光的本质的看法上,就出现过“微粒说”和“波动说”的长期论战。又比如,在关于什么是物理的“实在”问题上,爱因斯坦学派和海森堡学派也有过长期的论争。但是,物理学家并没有因为存在这些不同的学派、体系的分歧、争论,就轻易地下结论,否定物理学的科学性。

对于同一领域的不同学派、体系之间竞争、争论,默顿发表过看法。他认为,学科中理论或体系的论争以及分化具有积极的功能,它会使各种问题、各种观点得到充分的阐释,并逐步汇合到一个更大的理论系统中去。同时,默顿也客观地分析了体系、理论的纷争会有负面的影响。例如,在这种争论中会产生成见,这些成见又会自然而然地成为固定的模式。他谈到社会学科中的情况,“每一个阵营的社会学家只是带选择性地观察其他阵营的研究工作,在对方的研究中首先看到的就是唤起应战状态的敌对模型,然后很快就把对方一句偶然的话当作理论核心,把某一强调当作整个信念。在这一过程中,双方都越来越不愿意去研究对方的成果,因为对方的理论纯属谬误,他们两眼盯着对方的文章,只去发现猛烈攻击的目标。”〔6〕这种情况会导致理论研究的两极分化,使本质上并不对立的而是互补的理论变成势不两立的体系。

对于不同学科来说,理论和体系的争论与分化的程度是不一样的。越是处在发展中的但还不够完善的和成熟的学科,体系分化和争论的程度就较为厉害。但这种分化和论争是学科走向成熟而不断具备科学性的必经环节。政治学目前的发展水平也决定了这一学科体系、理论的繁杂性和竞争性,但它决不是这一学科不具备科学性的论据,相反,它标志着政治学正在走向发展和完善。

在学科由科学性程度不高到充满科学性的发展过程中,体系和流派的纷争会一直延续下去。当一个问题的争论结束以后,统一的法则、规范就会被牢固地建立起来。但这种知识发展中的均衡状态是很快就会被打破的,它会为新的创见和新的争论所取代。因此,政治学在自身的发展中避免不了争论,也不应该绕开争论。正确的做法是,依据政治生活的实际情况,自由地展开讨论,在正常的学术论争中,使政治学知识更加接近客观的政治生活过程。

注释:

〔1〕〔6〕[美]罗伯特·金·默顿:《论理论社会学》,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第64—65页。

〔2〕[美]乔治·霍兰·萨拜因:《政治学说史》,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前言第4页。

政治学科范文篇2

思想政治课具有教育合一的学科性质,要求在进行学科教学的时候充分的将内容和形式进行灵活的结合。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概念也是在这样的背景和要求下提出来的。新一轮修订的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指出:“学科课程采取包括社会活动在内的活动设计,即课程内容活动化;或者说学科内容的课程方式就是一系列活动设计的系统安排,即活动设计内容化”的内在要求。无论是活动设计内容化还是课程内容活动化,都要求我们的老师在课堂中,转变以往的较多的完全的课堂讲授的方式。教师从主讲者向导演者转变,学生从听众向主角转变。因此需要我们对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教育的活动中的师生关系做进一步的研究,以期满足课堂角色和课堂过程的变化的需要。

2.师生关系范式研究

据现有的师生关系研究结论,我们可以知晓师生关系主要分为3中范式。2.1师生间的工作关系。师生间的工作关系表现位教育活动中教师和学生协调一致的合作关系。在教学活动中建立起一种协调一致的关系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教师作为知识的传输者,学生作为知识的接受者,从本质上来讲,存在一种上下关系。教师需要具备扎实的学科基础才能让学生信服;学生需要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理解,并满足“上”的要求,这样才能达到协调一致的合作关系。但是当前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作为知识的发起者,课程的安排者,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在课程的安排,知识的教授上,存在教师认为可以的,学生认为不行,从而导致了师生中的工作关系不协调,存在别扭。2.2师生间的人际关系。师生间的人际关系主要指师生间建立起来的亲密好友的交往关系。师生作为教学活动中朝夕相处的两块单元,每天都进行着各式各样的交流,师生间存在着朋友式的谈心,开到等活动。同样的在当前的管理中,虽然强调师生间的人际关系应当平等,亲密,和谐。但是作为教师,无论从学业上,还是人生上都是学生长辈式的人物,在人际关系的建立中存在着学生不愿意与老师交心,教师对学生的事务或心里活动不理解。因此在师生人际关系的建立中,存在着天然的隔阂。2.3师生间的组织关系。师生间的组织关系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和所履行的职责不同从而组织上和制度上决定下来的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这是教师中的一部分作为班主任的存在所承担的组织工作,其余的授课老师作为辅佐。在学生中间也有班委等学生组织。在师生的组织关系中,当前的环境下,教师作为这个组织的权威者,学生大部分处于被组织者的地位。当前的这种组织关系不具备有自我领导,自我发挥的组织。这种组织关系也就谈不上完全的健康的组织关系。

3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教育课堂中的师生关系改进

通过研究发现,在当前教学活动中的师生关系,主要存在的问题就是不灵活的被动形态。不灵活的被动形态我们可以理解为在上述三种关系中,无论哪一种,教师都作为主动的发起者,学生都作为被动的接受者。但是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教学又需要我们的师生关系从以往的关系中改变过来。其核心是学生的参与感,活动性。在一种参与,活动,实践中学习知识,养成性格。因此在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教育的要求下,从师生关系下的工作关系,人际关系,组织关系上,我们对师生关系在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教育活动的课堂中应做如下创新和研究。首先,把教学过程中的活动当成一种工作,师生在此活动中就是合作完成一项工作。在工作的安排上,就不能太过于按照教师的经验来安排,应当活化工作安排,也就是活化我们的课程安排。好的课程课程安排是良好教学活动开展的必要条件,因此在教师全面掌握教学方向,培养计划的基础上,教师应该将课程的安排与学生进行有益的商讨,活化我们的课程设计,充分发挥学生在议题设计中的作用,让学生在课程的设计中占有重要的比例,能够按照学生自己的意愿进行学习。这是我们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教育课程下要求和内容。因为通过合作的关系将课程设计议题活化,不仅能够让师生双方在此项工作中充分交流意见,增进工作的更好开展,也能够让学生通过充分的参与,对课程目标有清楚的认识,能够更有目的学习。其次,把教学过程中的活动当作一种人际关系的培养,师生关系应该摆脱以往的范式。活动型学科课程,不仅是学科知识技能的培养,更是核心素质的培养。因此在活动型学科课程的实施需要渗透学为先导的形态,而此形态的建立需要我们的教师能够深入学生群体中,与他们打成一片,在培养中,教师能够以学生为朋,学生能够以教师为友,彼此之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让学生在与老师的相处过程中,在接受老师的教学过程中没有心里负担和压力,是一种朋友式的,娓娓道来般的沁入学生的心里。最后,把教学过程中的活动当作一种组织关系,师生关系就应当是每个人都是参与者,都是组织的创立者,都有责任和业务把共同的组织维护好,建设好。活动型学科成要求我们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其中核心素养不仅包含了基本的学科知识,还包含了内在的全方位的技能培养,在活动型学科课程的培养中,我们将学生作为师生组织关系的重要一员来看待,让学生能够参与组织关系的建立,就是让我们的学生能够在此过程中能够学习老师的基本技能,学会怎么与同学,与老师建立良好的组织关系,培养出超越学科基本知识的核心的与人交流,交往的能力。同时,良好的组织关系也能够让学生具备主人翁意思,能够积极,热心的思考,行动,成为一名合格的当代学生。

4结论

本文探讨了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基本要求和核心内容跟,通过挖掘师生间的工作关系,人际关系,组织关系,探究了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教学活动下的师生关系应当具备什么样的形态和内容,为思想政治良好的活动型学科教育活动提供了有益的研究与补充。

参考文献

[1]韩震,朱明光.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2]全,易连云.教育学概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刘强.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靳玉乐.现代教育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15.

[5]刘学利.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6]王芳,宋远航.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研究述评[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7(35).

政治学科范文篇3

【关键词】核心素养;实践;模拟政协

教育部新出台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提出,思想政治课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核心素养的培养不是口号,而是通过实践来实现,实践是理论的目的和归宿,“模拟政协”是培养核心素养的实践方式之一。随着青少年模拟政协活动在全国高中生中的兴起,我校模拟政协社团也已成立三年,在这三年的实践中,我校以每周五开设校本课程为依托,以每年暑假参与全国模拟政协比赛为契机,学生在选题、调研、提案等各项活动中都有效贯彻了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下面以我校模拟政协社团“关于保障外卖配送人员合法权益的提案”为例,总结一下模拟政协对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

一、模拟政协的实践做法

1. 社团初具规模,理论学习打基础学校“模拟政协”社团在每年秋季开学初按照学生意愿和学生兴趣进行自主报名,社团活动的开展以校本课程为依托,安排政治老师进行社团服务和指导,合理安排课时,解决高中生参与活动的时间问题。每学期还会邀请分管学校德育工作的主任、校长以及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品德教研员作为顾问,利用学校每周校本课程定期普及政协知识和课题研究培训。2. 关注社会热点,遴选主题是关键在基础知识的学习后,就可以开始着手选题。成员们按各自选题自主组成选题小组,基本按照全国模拟政协比赛的流程进行初步筛选。经过激烈的内部竞争和参考多方意见后,最终敲定选题。老师在此过程中要指导学生关注热点,选择有现实意义和参政议政价值的提案。3. 实地开展活动,扎实调研显成效确定主题之后,按照调查方式的不同,社团成员进行了第一次分组,分别是问卷调查组、资料收集组、协调联系组、专家咨询组。问卷调查组主要负责针对不同人群的问卷调查的设计和收发工作;资料收集组通过文献、图书、报刊、网络等搜集相关资料,尤其是法律法规政策,并注意标注明确的资料出处与来源,以便后续跟踪查询;协调联系组主要是采访提案相关的部门;专家咨询组采访资深律师,对专业性问题进行采访与记录。4. 寻求各方支持,提升提案辐射力为了提升成员们的提案辐射力,将我们的成果尽可能扩大化,我们寻求各方支持。寻求国家机构的支持,采用宣传单、互联网论坛、媒体多种形式进行政策宣传。

二、从实践中谈核心素养的培养

1. 让“科学精神”放光茫。科学精神是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是在科学领域内取得成功的保证,模拟政协培养青少年的科学精神,尤其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反映在逻辑上把握研究事物的总和,从事物本身矛盾发展、运动、变化的过程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本质。面对一头乱麻的社会问题,我们学会了抽丝剥茧,将大问题归类分组总结,逐条理顺思路,学会了如何思考问题。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平时宅在校园里的学生走上社会、深入社会,从基层到领导层,逐级采访了解细节,最终了解问题的结症与实质。例如我校2017年《关于保障外卖配送人员合法权益的提案》的形成过程中,分为问题提出组、政策分析组、建言献策组、行动反馈组。分组完成后,每个小组撰写调研报告初稿。问题提出组重点运用调查问卷获得的数据分析并归纳现常州市外卖配送人员的生存现状,第一次在问卷中设计的外卖小哥的月收入选项中学生设计了A:1000元—2500元,B:2500元-4000元,C:4000元以上。调查下来C项达到百分之八十五,出乎学生的意料,学生进行了第二次调查,把C项细化为4000元-5000元,5000元—6000元,6000元-8000元,调查下来外卖小哥月收入百分之九十是5000元到6000元。整个问卷调查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精神中的分析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锻炼了学生面对庞大问题时找到切入点,全面调查,拆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2. 让“政治认同”高度一致。“模拟政协”的发展受到了“模拟联合国”“模拟美国国会”等“洋”活动的启发,甚至一度出现了国内中学生对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政治体系的兴趣和了解程度均高于中国政治体系。中国特色的政治体系是优越的,只是西方的政治体系已形成发展几百年,而我们才只有几十年,所以我们更需要不断地完善发展它,首先要在政治认同上要对我们的体制、我们的组织、我们的原则形成一种感情和意识上的归属感。中国“模拟政协”的创始人正是出于中国青年学生需要跳出政治课本去深刻了解和体会中国政治体系和运作模式这一初衷,才有了这样一个平台。与“模拟联合国”不同,“模拟政协”系列活动更倾向于学科知识教学和模拟实践活动的相结合。各支代表队需要经过活动开展与集中展示两大阶段的考验。活动开展阶段是在学校中完成,首先进行理论学习,其次社团内部确定议题,开展各项调研,最终形成提案,并将提案影响扩大。集中展示阶段则是有关校队向大会阐述提案及回答质询,还有界别小组研讨、模拟新闻会、政协知识竞赛等特色活动。“少年强则中国强”,模拟政协目的是在培养青少年的“四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增强“四种意识”——社会主义制度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实践意识和创新意识。尤其是模拟政协社团活动中的社会调查活动更是提升了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参与社会生活实践、为社会服务的社会责任意识,同时提高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政治协商制度的政治认同。3. 在“公众参与”中收获。公众参与包括公民的政治参与,包括所有关心公共利益、公共事务管理的人的参与,要有推动决策过程的行动。杜威说,“教育就是生活,教育就是生长或生长的过程。”为此,我校模拟政协活动的选题均选材于学生生活:2015年网约车,2016年校园欺凌事件,2017年则最终选择了关于保障外卖配送人员合法权益。“在我们身边,有着这样一群‘熟悉的陌生人’——外卖小哥,他们勤劳朴实,为互联网经济和新兴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不畏严寒、不畏酷暑,越是天气恶劣越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他们的辛勤劳动,让我们的生活更便捷。”这是学生关心生活,积极政治参与的体现。在提案形成中,建言献策组的成员们在国务院网站公开征求意见栏目留言,为《快递条例(草案)》提出建言献策,同时将政策建议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发到了市长信箱;行动小组制作“外卖小哥,请加强自我保护”的宣传单,重点向外卖小哥发放,撰写“关爱外卖小哥”的倡议书,在校园内、社区内张贴,向同学们和市民们呼吁关爱外卖小哥,制作“关爱外卖小哥”的横幅,在校园附近的公共场所请市民和外卖小哥签字,扩大宣传影响;行动反馈组来到人社局、社会保障中心和交警大队,将最终形成的提案送达并征求他们的修改意见。学生在活动收获中写道:“十六岁的我们褪去了家中掌上明珠的娇贵之气。面对大人们的不理解、不配合时,始终保持微笑;面对有关部门的拒不接待时,依然不依不饶,当我们被有些公务人员当作是胡闹捣乱的调皮生时,我们依然毫不气馁。我们的诚恳最终打动了有关部门的领导,他们认真听取我们的想法,并提出很多建设性意见。”4. 让“法治意识”贯彻始终。法治意识是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公民法律意识的增强,有助于我们依凭法律捍卫自己的权利,更好地履行法律义务,并对法制的健全、巩固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青少年法治意识增强了,在生活中就会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严守道德底线,维护公平正义,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例如《关于保障外卖配送人员合法权益的提案》的调研报告中学生指出“在对问题的现状以及法律政策进行分析和研究之后,我们提出了解决该问题的建议。”比如外卖人员边驾驶电动自行车边用手机接单,这是违反交通规则的,但是交警部门针对这个问题很无奈,基本上一抓一个,再如学生发现外卖人员送货车辆的改装要求是有法律规定的,可是在具体的行政执法中往往不能具体执行,针对外卖配送行业的法律政策几乎是空白的。所以学生呼吁国务院正在审议的《快递条例(草案)》就外卖配送出台专门细则,呼吁有关部门通过科学立法,尽快出台《网络订餐监督管理办法》等行政性法规,进一步完善网络食品安全监管的法律法规体系,特别建议完善外卖配送环节的行业标准,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在整个参政议政的过程中青年学子们增强了政治认同,在对政策法规的分析研究中强化了法治意识,在一次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了科学精神,在进行问卷调查、实地调研中提升了公共参与。曾说过:“青年一代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中国的未来属于年轻一代,世界的未来属于年轻一代。青年一代必将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社会实践着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增强核心素养,这才是完整的教育。

【参考文献】

①..杨春贵.“模拟政协”的教学实践[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5(6):20.

②..王永友..贯穿科学思维方法的研究生思政课教学[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9):21.

③..张华..论核心素养的内涵[J]..全球教育展望,2016(4):10-23.

④..田慧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深化课程教学改革[J].课程•教材•教法,2015(1):3—8.

政治学科范文篇4

就现代中国而言,本世纪前40年曾开展过以引进和介绍西方政治理论为中心的研究工作,但彼时的政治学毕竟未能摆脱西方政治学的窠臼,严格来说,学科性质的中国政治学并未形成。而新中国建立后的相当一段时间,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政治学更一度被取消,政治学的教学和研究也随之而中断。直到20年前政治学在改革开放这一大的时代前景下才得以重建并得到迅速发展,其研究成果灿然可睹。本文拟对这20年中政治学的发展成就及不足作一简要总结,着重对其未来发展提出若干建设性意见,以推动中国政治学和中国政治的跨世纪发展。

一、中国政治学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特别是1979年小平同志明确提出“政治学要补课”以来,短短的20年中,中国政治学就经历了恢复和发展这两个历史阶段,其间虽多有曲折甚至反复,但成就十分显著:

首先,开展了政治学理论的研究,初步建立了中国政治学的学科体系。中国政治学在恢复之初,很大程度上是以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教育学科体系特别是科学社会主义学科体系为起点,甚至为基本框架的,这使得80年代前、中期出版的一些“政治学原理”教材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原理没有多少区别,缺乏鲜明的学科特色。为改变这一状况,政治学界付出了艰苦的努力,80年代后期一些政治学者开始以政治学的理论逻辑和范畴体系思考政治学问题,出现了一批以《权力政治学》(李景鹏,1993)、《政治学基础》(王浦劬等,1995)、《政治学原理》(汪锡奎等,1997)等为代表的政治学力作。中国政治学开始形成相当独立、自成体系的范畴体系。政治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的学科地位已经无可动摇地确立下来,社会科学界已经普遍认同政治学具有自己独特的范畴、理论和方法,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和价值。

其次,大量引进国外特别是西方政治学理论与方法。西方政治学发展的历史和社会基础决定了西方政治学在世界政治学发展中处于领先地位,对处于初建阶段的中国政治学而言,西方政治学中无疑包含许多值得借鉴之处。有鉴于此,中国政治学界80年代以来翻译了大量西方政治学名著名篇,并对西方特别是现代西方政治学理论、方法如政治结构功能主义、政治系统理论、政治团体理论、政治精英理论、政治沟通理论和政治文化、政治发展等理论与方法以及政治自由主义、保守主义、多元主义、社群主义、法团主义等政治思潮作了初步的整理、分析与研究。这些工作为初创时期的中国政治学学科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学术营养和推动力量,也为其进一步繁荣发展奠定了必要基础。

第三,拓宽了政治学研究领域和方法。中国政治学恢复和发展的20年,也就是中国政治学理论体系不断充实、丰富,学科领域不断拓展的20年。这种拓展和丰富又表现在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从广度上看就是逐步涉猎政治学的一些新兴学科、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如政治文化学、政治发展学、政治社会学、政治心理学、政治传播学、生态政治学等;从深度上看,则是对一些传统的政治学研究领域,如政治思想史、政治制度、行政学进行细化和纵深研究。如对行政学研究细化为行政学原理、比较行政学、行政制度、区域行政、部门行政、层级行政等等。与政治学研究领域的拓展相关联的是政治学研究方法的多样化,除传统的规范研究方法,如阶级分析法、价值分析法、历史分析法、机构制度分析法以外,也开始运用现代实证研究方法,如社会学研究方法(如政治精英分析、政治团体分析、政治角色分析及政治文化分析等)、经济学研究方法(如理性选择分析、博奕——联盟理论、公共政策分析等)、心理学研究方法、政治行为研究方法等,对政治生活中的微观现象如个人或集团的政治行为进行分析和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政治学研究的科学性和学术水准。

第四,愈来愈注重中国现实政治问题的研究,从而确立了中国政治学研究的根本生长点和立足点。中国政治学在重视学科建设和体系建构的同时,逐渐加大对中国现实政治的研究力度,特别是对政治发展中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做了研究和回答。如政治发展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关系;政治民主化过程中政治稳定与政治发展的关系;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征与内涵;中国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发展中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的重要性;强化中央权威与合理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中国民主政治;政治体制改革的权力结构调整与制度创新;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则、方法、步骤和突破口;依法治国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的转变,等等。虽然从总体上讲,政治学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和回答还是初步的,但是政治学对这些理论问题的研究,对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方法论指导。在肯定中国政治学20年的发展成就的同时,也应对存在的不足有足够清醒的认识。毋庸讳言,政治学自恢复以来的发展,不仅远逊于经济学,而且与同时恢复的法学、社会学等学科日新月异的发展相比,也显得缓慢迟滞,后劲不足。

在研究内容上,还有不少重大政治理论问题没有得到科学的回答和解决,政治学基础研究还比较薄弱,对政治学的一些基本范畴及其内在的逻辑联系,如政治、权力、民主、国家、共和、宪政等,还缺乏深层次的理论研究。

在研究的取向上,对中国现实政治问题的关注还不够全面和深入,有许多应由政治学回答的问题,政治学没有去研究、去回答。如民族问题是政治学中非常重要的问题,中国又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但对民族政治问题的研究则很薄弱,迄今尚无一本《民族政治学》的专著问世。此外,政治学研究中的“两张皮”现象仍较普遍,或者以政治价值裁剪政治事实,或使政治研究仅停留在制度表面,无法深入。造成此种状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政治学研究队伍以学者型为主,从事实际政治工作的政务型人员很少,学者和政务人员的分割非常厉害,缺乏应有的沟通和合作。

在研究方法上,政治学研究对研究方法的创新重视不够,政治学方法论研究缺乏中国特色、时代特色和学科特色,仍未能实现从“应然”研究方法向“实然”研究方法、静态研究方法向动态研究方法、定性研究方法向定量研究方法的根本转变(注:参见李景鹏:《论权力分析在政治学研究中的地位》,《天津社会科学》1996年第3期。)。因而,从总体上讲,政治学的研究方法还不够丰富。

在研究的学术性上,政治学研究的总体学术水准和科学性还较低,缺乏现实感和原创性。如对国外政治学发展的研究,基本上还停留在客观介绍上,甚至还存在着“食洋不化”的问题,尚未能做到分析、批判、借鉴为我所用。因此,中国政治学亟需在学科建设上取得新的突破和进展。

二、中国政治学的发展前瞻

面对着世纪之交的中国全面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和转型,政治学同样处在不进则退的学科调整和创新的转折关头,它能否从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上,适应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既充分考虑到中国政治学本身发展的现状及其内在的发展趋势,同时也充分考虑到中国社会和政治发展的总体走向,将直接关系到政治学研究能否走向繁荣兴旺,能否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为此,中国政治学界至少应在以下几方面做出艰苦的努力。

首先,当代中国政治学研究必须把政治性与学术性有机结合起来。

所谓政治学的“政治性”就是政治学必须根植于社会政治生活的土壤之中。这一命题包含着两方面的涵义:其一,与其他社会科学一样,政治学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社会政治生活在理论形态上的反映、结晶和升华,它必须也应该与政治生活密切相关,及时地观察和研究政治现象变化、发展的过程,解决社会存在的现实政治问题。与实际的政治生活相脱离的政治学,只能成为一种空洞的抽象物而丧失其存在的价值和应有活力。其二,政治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相比,又有其特殊性,它是社会上层建筑中意识形态领域里最核心的部分,它所涉及的政治生活比其他社会生活具有更为鲜明的阶级性,“更牵涉到统治阶级的利益”(注:《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3页。),因此,政治学比其他学科更直接、更集中地为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或者说,主导政治学各种理论、思潮变化、兴衰、沉浮的因素,归根到底是政治发展规律,简言之是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

就中国而言,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给我国的政治学提出了许多亟待深入研究并予以正确解决的重大新课题,如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目标模式、外部条件、系统体制、结构机能、法律形式、具体政策和管理体制,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主要任务、突破口和重点、途径、步骤和方法等等。这就要求政治学研究必须面向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特别是贴近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的实际,围绕着上述各种重大的现实政治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开拓性研究,为党和政府的决策提供及时、科学而富有成效的理论依据和对策建议,为此要克服以下三种错误倾向:一是从马克思主义原著中寻求新时期中国政治发展的现成答案,或是僵化地、教条主义地拿着某些具体结论任意地规定、查照和裁判政治学的研究;二是生吞活剥地引用、盲目照搬西方政治学的一些概念、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并以此来裁剪中国政治现实,把复杂的中国政治发展概念化、公式化。三是把政治学的政治性片面理解为对现实政治特别是现行法律、政策的单纯注释和论证。总之,我国的政治学研究只有深深扎根于政治实践中,努力从实际政治生活中获取第一手资料,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规律,预测我国政治发展的前景,从而指导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我国的政治学科才会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我们也才能创建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体系。在这方面,需要实现政治权威体系和知识界之间的广泛沟通、交流与合作。所谓政治学的学术性,是指政治学作为一门科学,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范畴和方法体系,它对于社会政治实践的研究应该是科学的、系统的、严谨的研究,以揭示社会政治发展的客观规律。因此政治学对政治的关系并非简单的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政治首先是政治学的研究对象、然后才是服务的对象,政治学研究并不仅仅是提供直接解决具体政治问题的“药方”,更重要的是提供分析和解决社会政治问题的科学理论和方法。有鉴于此,政治学研究就应有其相对独立性和稳定性,要按照学术活动的固有规律开展其研究活动,特别是其中的基础理论研究,更是构建中国政治学的关键,迫切需要理论的创新:一是要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特别是邓小平的政治思想,真正从理论体系、基本立场和方法的层次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和邓小平理论思想的灵魂和精髓,作为政治学研究的基本指导思想和方法原则;二是对西方政治学理论特别现代西方政治学的新思想、新理论进行系统、深入的分析研究,批判地吸取其合理成分;三是总结中国历代政治学说和政治文化,清理中国政治思想发展的源流和脉胳,从而科学地吸收其精华,使之成为我国政治学理论中的有机内容。在前三项工作的基础上,形成真正属于自己的、富有中国特色的和时代气息的相对独立、自成体系、逻辑严密的政治学理论和方法论体系。

其次,当代中国政治学仍应以国家和政治制度为研究的中心内容。

当代中国政治学以国家和政治制度为研究的中心内容,这首先意味着必须正确认识执政党和政府在我国政治发展中的功能。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途径是改革现行政治体制,但有一种流行观点认为,我国现行政治体制所存在的弊端完全是因为我国社会经济、文化水平的落后,故而民主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只能坐等这些条件的成熟才能有所突破。此种看法实际上忽视了执政党和政府的能动作用。从最终意义上中国的政治发展固然受制于国家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但执政党和政府的积极引导,制度或政策正确,措施得当,便可以成为其强有力的推进器。政治学理论工作者在这个问题上应正本清源,更深入地研究与此相关的一系列问题,如政治发展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政治体制中的弊端究竟有哪些源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落后,又有哪些与我们工作中的失误有关,如何克服。一个典型的例证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宪法早已明确规定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但在国家实际政治生活中,人大的权力和职能并未得到充分发挥,其人员配备、机构设置和法律规定等方面均有与其职能不相适应的地方,究其原因,仅仅从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恐怕难以有足够说服力的解释。要真正做到十五大报告所要求的:“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委员会依法履行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我们党和政府的积极努力和创新精神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在这方面,政治学理论工作者应紧密结合政治现实,深入调查研究,并进行科学缜密的论证,及时向党和国家决策部门提供切实可行的实际思想和具体方案。

当代中国政治学以国家和政治制度为研究的中心内容,还意味着必须加强对制度建设的研究。对中国这样一个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制度建设“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33页。)。虽然作为根本性或基本性制度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也已经确立,但它们并未达到成熟和完善的程度,与其相适应的具体的政治体制更存在着种种缺陷和弊端。因此,政治制度的完善和政治体制的改革,就成为现阶段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中之重,也是当代中国政治学研究的重中之重,具体说有以下几方面:一是要研究如何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人大的立法和监督职能,改善人大的组织和人大的工作方法;二是要研究如何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加强人民政协的建设,进一步改善共产党与派的关系,扩大政治协商的内容和形式,加强派的自身建设,充分发挥派的政党功能;三是要研究如何加强直接民主制度建设,主要是加强城乡群众自治制度和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建设,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的实现;四是要研究如何进一步加强选举制度建设,严格执行选举法,并在基层民主选举中引入竞争机制;五是要研究如何进一步完善政治监督制度,包括同体监督制度与异体监督制度,实现以权力制约权力。当代中国政治学对政治制度的研究还要把静态方法与动态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中国政治学对政治制度问题的研究并不仅限于静态的规范化的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而且也包括动态的政治运行机制,例如既要研究在宏观政治结构中如何使党、政权组织同其他社会组织的关系、各国家政权组织之间的关系以及中央、地方和基层之间的关系,依据民主原则形成明确的制度规范;又要研究在微观政治结构和具体的政治实践中,如何把民主原则同执政党的领导方式、组织方式联系在一起,同政府的各项职能和工作联系在一起,同各级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联系在一起,同人民群众的民主实践联系在一起,用沟通、创议、协商、选举、决策、监督、罢免、复决等具体的、制度化的程序来体现人民对国家的统治权和在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从而建立和健全人民当家作主行使民主权利的政治运行机制。对上述这些问题的研究正是中国政治学的现实性和生命力之所在,是中国政治学研究方法和理论进一步繁荣发展的希望之所在。

第三,当代中国政治学研究应将规范方法与经验方法有机结合起来。

政治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它和自然科学既有某种相似性,又有着迥然不同的一面。说两者相似,是因为它们都以揭示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界、社会界和人类思维等领域)运动、发展的规律为己任。就这个意义而言,采用自然科学的一些研究成果、它的一些方法和工具,在一定范围内对政治现象作尽可能准确的量化研究是必要的,它有助于深入探求政治活动的变化和发展过程及其规律性。应该说,这是政治学科本身发展的必然要求。

但是,政治学毕竟和自然科学无论在研究对象还是研究方法上都有重大的差异。自然科学研究的是盲目的、不自觉的、根本无需人参与的自然过程;而政治研究的则是社会领域这一大系统中最为复杂的社会政治现象,其中活动的都是有意识、有目的、有激情的能动主体——政治人,这就决定了政治学所涉及的对象在量的表现上大都呈现出模糊性和规范性。因此无视两类科学性质的不同,醉心于运用自然科学的技术手段对人的政治行为,对错综复杂的常常是随机的政治现象作微观上的“数量确定”和精确描绘,企图使政治学成为一门和自然科学一样的“纯科学”,是失之偏颇的。在西方政治行为主义从风靡一时到陷入困境,在相当程度上正是过分强调了政治学的实证性和精确性,限制了政治学研究的范围所致。而后行为主义政治学则把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静态研究与动态研究、经验—科学方法和规范理论方法有机结合起来,既研究个人的政治行为、政治心理、政治精英这类微观的政治现象,又研究政治制度、政府组织结构及其变迁,政治体系的目的、形式、政治理想等宏观的政治课题(注:参见拙作:《后行为主义政治学述评》,《学习与探索》1997年第3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行为主义的缺陷,弥补了它的一些不足之处,使当今西方政治学理论和方法论体系更趋严密、完整、成熟。

政治学科范文篇5

【关键词】高中;项目式教学;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伴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完善,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成为新时代思想政治课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如何提升学生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1],让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真正落地成为一线政治教师亟待解决的迫切问题。而“项目式教学”是一些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实践性”较强的教学方式之一,主要是根据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由教师创设教学及问题情境,通过项目的设计与实施以及评价来驱动学生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从项目实践中去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实践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这对于新时期引导学生增强“四个自信”,厚植爱国之主义情怀,实现全方位育人,促进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亟须我们去思考研究。

一、项目式教学对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可行性分析

1.与新时代教育改革相适应。《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结合新时代、新矛盾,提出新理念,更加注重以德为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更加注重知行合一,将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2]。而项目式教学则注重学生的社会参与和实践,旨在通过项目实践驱动学生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协作意识,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和实践能力,这与新时代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是相适应的。2.与新课程目标相衔接。新课标中的课程目标是围绕着“学科核心素养”为中心展开的。项目式教学通过教师创造性地创设教学及问题情境开展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获取新知、收集和处理信息以及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学生的参与、协作,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加强学生对自然、对社会以及对他人的责任感,推动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实践的发展,从而真正培养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3.与新时期教育资源相匹配。伴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教育资源也得到日益丰富,新时期教育资源不再局限于学校、课堂、教材,校外的社会实践活动等也为学校教学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更加丰富的资源和更加真实的情境。项目式教学改变了不能脱离课堂的教学实际,立足于当前的社会教育资源,让学生走出校园,通过社会项目实践参与去探索现实的世界,解决现实世界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从中获取新知,提升能力,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那么,要如何通过项目式教学来实现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我们可以在教学实践中着重从项目教学设计、项目教学实施以及项目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把握,有方案有实施,有预设有生成,有过程有评价,真正让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生根,培养有基本价值遵循的新时代学生和有信仰、有思想、有担当的新时代公民。

二、项目式教学在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育中的运用

1.项目教学设计上,要做到“一事一议,逐层深化”。项目教学设计是实现有效教学的蓝图,直接影响到项目教学活动以及课程实施的进一步开展。而好的选题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项目教学在项目选题上,要遵循“一事一议”的原则,精选课题,提炼话题,精准指向,始终围绕项目议题展开教学,保证不偏离;在教学设计上,要实现“逐层深化”,遵循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根据教学知识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学习认知水平,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从已知到未知,从具体到抽象,从理论认知到体验感悟,从广度上拓展、深度上深化,以此实现认识进程的不断向前推移。比如,围绕必修一经济生活模块的“税收”这一课题,鉴于高中生与税收相关问题的接触机会不多,对税收的相关知识了解甚少,我们可以尝试与学校所在地相关税务部门联合打造一场“我的税收初体验”社会实践活动,先借助税务人员的专业给学生做相关税收知识的讲解,再深入税务窗口,让学生真实感受税收业务的开展,最后通过自助办税区、导税区、自助机服务区的切身体验,强化学生依法纳税的观念。全程围绕“税收”这一话题,通过项目教学实践,从认知———感受———体验———领悟,逐层深化认识,升华情感,既实现了教学知识的传递,也树立了正确的纳税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2.项目教学实施上,要坚持“因事而异,内外结合”。当前的高中政治课程主要涵盖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生活与哲学四大模块,不同的模块内容不同、性质不同、特点不同,因此在开展项目教学时要“因事而异”,可根据话题内容、知识特点以及目标达成的差异,采取不同的项目实施模式,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开展项目教学,避免千篇一律,陷入形式主义,大大降低项目教学的有效性。比如,经济生活的“投资理财”与政治生活的“党政机构”可以让同学去相关的金融机构、政府机关等进行实地考察,从中加深学生对知识的了解;文化生活的“传统文化”可以让同学利用周末的时间组织学习小团队进行民间调查,了解本地的传统习俗、传统文化、传统文艺和传统思想等,形成调查报告,并从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生活与哲学可通过生活中的一些小实验,从具体实验当中去总结出最一般的本质与规律……还可以通过模拟法庭、回乡实践、模拟创业等方式来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政治认同感以及公共参与能力等。同时,项目教学实施要按照预先设定,课堂内外相有机结合,有序开展。比如,“从小区摊点专项整治行动看政府权力运行”的教学项目,课前让学生调研了小区摊点现状,课上让学生讨论小区摊点为什么要整治,该如何整治,谁来整治等问题,将教学知识融于具体案例探讨中,课后也可将活动结果形成建议性文本,实现生活问题情境与教材理论知识、课堂内外的有机结合。让学生在项目教学实践的同时,实现知识认知、生活体验、情感升华和素养生成无缝连接和有效提升。3.项目教学评价上,要实现“多元评价,全面成长”。项目式教学改变了以往的传统教学不能脱离课堂的教学实际,一定意义上从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走了出来,让教学从课堂之上搬到课堂之外,从课堂教学走向课外实践,从注重课堂理论学习走向注重生活情境实践与感悟。而伴随着教学模式的改变,教学评价也必然要随之而改变。鉴于项目式教学的实践性,以往的教学评价很难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也很难实现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达成要求,这就需要我们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通过多元评价机制来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综合评价。而这种新的评价方式,可以是一些图片、若干条建议、若干件手工作品、一份问卷调查、一篇报告文章,也可以是一首诗、一曲歌、一幅画、一场比赛;可以是理论性总结,也可以是实践性操作;可以是个人的实践感悟,也可以是团队智慧的结晶;可以是书面表达,也可以是语言陈述;可以是结果性的陈词,也可以是过程性的表述;可以是自评,也可以是他评……总之,可以从多元的评价主体、多样的评价方法和多维度的评价内容等方面进行综合性考量,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与碰撞思维与智慧的火花,进一步激发学生求知探索的内在动力,从而促进学生知识与能力的提升,推动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实践的发展,为培养学生核心价值观等提供基本遵循,进而推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真正落地落实。

三、项目式教学在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育中的问题与展望

1.与课改同步伐,与新高考接轨。项目式教学始终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更加注重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品质,更加注重知识的融合与现实生活的结合,与新时代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是相契合的。但是在新的环境和形势下,如何去准确定位、精准设计、有效实施、良性评价,更好地与当下的选课以及“走班制”教学、与新高考接轨,协调好学校内部各部门以及与校外实践活动教育基地之间的关系,实现学校教育与校外实践教育的有效衔接,提升项目教学的实效性,都是我们接下去需要着力研究的新课题。2.是更好的起点,但绝不是终点。项目式教学是当下比较契合新课程改革的一种教学模式,对学生的理论水平与实操技能的提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探究解决问题能力。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也不再是一个答案的提供者,而是一个问题的启发者,思维的激活者,价值的引领者[3],无形之中也开阔了教师自身的视野,提升了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真正实现教学相长。这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教学起点,但学无止境、教海无涯,伴随着新时代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社会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这也决定了,作为教育者,我们只能立足当前教育环境,不断前行,探索教育教学新的方向与未来,项目式教学绝不会是教育教学改革的终点。教育创新的潮水涌动,是永不停息的行动迭代和思考叠加。教学长路漫漫,更是充满未知,但求身在最高层,不畏浮云遮望眼。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项目式教学的实施,只有起点,没有终点,需要我们不断地追求创新,让我们静心思考,砥砺前行,勇踏教育新征程。

【参考文献】

[1]韩震,朱明光.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S].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解读丛书,2018.

[2]顾明远.新时代推进教育现代化要怎么做[N].光明日报,2019-3-5(13).

政治学科范文篇6

一、基于核心素养视野下构建高中思想政治学科课堂活动的重要性

1.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提升农村高中学生学习思想政治学科的兴趣。从某种角度上看,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能否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它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还有利于帮助学生塑造学生健康的生活品格。基于此,思想政治教师应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想政治教育。一般来说,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加强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渗透,能够提高学生对政治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而且对学生学习本学科知识有着极大的帮助。2.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三观,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就教育成效而言,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以及极高的教育价值。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还能提升学生的科学文化修养。在思想政治知识熏陶下,学生能够正确认知社会和生活。通过长期的学习,不断修正自身的三观,从而以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努力提升自身的思想素质。

二、基于核心素养视野下构建高中思想政治学科课堂活动的策略与方法

1.加强对书本教材的开发力度,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意义。众所周知,加强对思想政治学科知识的学习是学生认知社会、理解生活的重要途径,更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方式之一。为了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能力,教师必须要构建良好的课堂活动体系,帮助学生实践思想政治内容。首先,教师应加强对书本教材内容的开发力度。尤其是乡村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更应依托自身的教学经验,丰富教学内容,在最大限度上拓宽学生的政治视野。其次,教师应重视传播和宣扬党的思想,以及社会发展理论,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理解,在实际活动中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再次,教师应加强对思想政治教学的研究,不断丰富教学活动内容,从而为深入性的政治教学奠定基础。通过整合教学资源,落实实践活动,将思想政治知识传递给学生,在坚持立德树人教学原则下,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学科能力。最后,教师应大力开展教研活动,不断挖掘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相关素材,同时在开展活动中,强化思想政治学科的教育意义。2.加强理论教学和实践活动的统一性,开发高中学生学习潜能。加强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是保证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重要方法。基于此,教师必要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原则,在提高学生理论知识能力的同时,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不断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带动学生深入学习和理解思想政治。例如,教师在教《多变的价格》时,可以根据生产、消费、价格等诸多方面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影响和决定价格的因素。依托价格的课题,带领学生一起调研各种商品的价格,从而使学生从市场行情中,找到把握政治的内在规律。另外,为了提升学生的政治能力,教师还可以依据书本教材内容,给学生创设情境教学环境,丰富学生的政治思维。例如,教师在教《政治生活》时,通过依托事先编制的剧本内容,让学生扮演剧本中的角色,从而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和感悟法律知识,进而在提高学生学习政治兴趣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3.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学科的认知度,激发高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的认知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直以来,思想政治作为一门知识内容单一、思想内容枯燥的学科,被学生打上了“死记硬背”的烙印。想要改变学生的认知,提高学生的觉悟,教师必须要以激发意识、培养兴趣为导向,在丰富课堂教学形式的同时,提升学生活动参与能力,从而从根本上转变学生观念,纠正学生错误。为了提升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兴趣,教师必须要转变教学思想,禁止“一言堂”教学情况的产生。通过借助各种教学手段和信息技术,给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亲身感悟思想政治的内涵,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意识,提升思想政治水平。4.依托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构建优质的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优质的课堂教学模式,不仅需要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还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尤其是乡村学校,更需要认识到应用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以及解放教师教学思想的迫切性。另外,作为城市中的一线教师应重视研究信息技术的应用策略。通过优化教学资源、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不断将三者进行有机的结合,从而不断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景,使学生能够在宽松自由、丰富多彩的思想政治实践活动中,学习更多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在此过程中,教师应重视遵循因势利导、因情而化的教学原则的运用,不断开发高效有趣的教学方法,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从而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效能,帮助学生践行思想政治生活,促进学生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政治学科范文篇7

关键词:高中政治;微课;开发与应用

微课,是一种小型的课堂教学,有短小精悍、可供反复学习的优点,信息呈现“碎片化”特点,这使得微课在高中政治课中的运用有了现实的可能。下面谈谈《微课资源在高中政治学科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组在政治学科中引入微课进行教学的尝试和做法。

一、准备工作

在高中政治学科引入微课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调动整个教研组教师参与进来,形成一整套的教学资源和校本教材,从根本上改变师生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首先,要在全组教师中学习微课的含义、意义及发展趋势。如通过专家讲座、网络学习、组内交流,使教师们产生研究和应用微课的兴趣,创新教学理念。其次,要有强大的支持力量。从学校层面争取研究政策和资金的支持,有信息技术教师提供技术指导,吸纳年轻有科研能力、信息技术素养高的教师提供学科专业支持。再次,要有良好的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如通畅的网络,丰富内容的学科资源库,便于沟通、交流、共享的网络平台。最后,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微课制作软件的学习和培训,熟练使用制作软件来录制、编辑出质量较好的微课。

二、微课资源的开发与具体制作

1.确定微课制作范围。微课在高中政治必修教材的重难点和学法指导方面都可以进行运用,如教材中的经济、政治、哲学、文化部分的各个重要知识点,学生在学法方面的学习方法、试题类型和答题规范等要求,都可以利用微课进行精细讲解、集中学习。确定好制作内容后,把全组教师进行分工,分解微课制作的任务,详细分解好四本高中政治必修教材与学法指导的学习方法、题型分类、答题规范等任务。如“文化在交流中传播”一课中,其中文化传播的途径、传播的手段和交流的要求可以分成三段内容制作成微课。可以由一个教师制作三节微课,体现这一知识框的延续性,也可以分配给三位教师共同分担制作任务,体现各自的教学思路和教学特色。

2.微课应用的类型和原则。根据教材内容和学法要求,把微课分成以下几种:一是知识点讲解类,如每一个章节的重点难点、易错易混点;二是题型分解类,对选择题、主观题,意义类、措施类、图表类、体现类主观题分别结合相关例题进行讲述;三是体系类,可以按教材的结构体系和逻辑线索进行构建,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并不是所有内容和知识都适合于微课的制作。如试卷的讲评,简单知识的学习,制作成微课反而浪费时间、影响效果。所以微课的应用应该遵循适用性、短小性、碎片化的原则,不可凡知识就微课、一微到底。

3.具体制作、应用教学。购买设备,下载软件。组员配备电脑及相关制作软件。形成制度,规范应用。每周一课,课题组成员每周按照课时量写好本周内的教案,制作好微课。并规定在每周三上午组织课题组成员听课,听课的内容和目的是:①评价和交流微课的制作质量、使用效果;②评价和交流师生理念的转变、教与学方式的变革要求;③评价和交流教学目的的达到程度、效果的提升高度。每月一会,交流落实。每月召开一次有关微课教学的教研组会议,组员交流各自制作微课的经验和做法,利用微课进行教学的实践过程,检查好本阶段中的微课制作任务,并把下一阶段的制作应用任务落实下去。

三、资源共享与交流反馈

在制作微课资源的同时,把微课应用于教学实践中,上传至网络平台,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交流。师生互动,运用微课。把前期制作好的微课资源运用到教学中,让学生利用网络设备进行学习。组织全组教师开展讨论,探讨如何充分利用学校的网络设备创设适合学生利用微课进行学习的软件、硬件环境,微课资源的使用和运用对于改革传统课堂具有怎样的现实性和可能性。分类排序,检查成果。把前期已经制作和应用的微课资源进行分类排序,编好目录。在逐一检查好每人所完成的成果后,整理出教材和学法的微课校本教材,形成一整套的高中政治学科微课资源。上传网络,资源共享。利用欧阳荣明老师的平川高中信息技术工作站、徐雪梅老师的平川高中政治名师工作站和平川校园网教学资源库,上传微课资源,构建出政治微课校本资源库,开展网络交流和评价。及时反馈,修改完善。由信息素养较高的政治教师和信息技术教师对网络交流和评价的信息及时进行反馈,并有针对性地对微课资源进行修改,使其趋于完善。调查访谈,检查成效。通过前期教学一线的微课教学使用实践,对实施的试验班级学生进行调查访谈,了解进行微课教学的实效性。

四、实践思考

政治学科范文篇8

就现代中国而言,本世纪前40年曾开展过以引进和介绍西方政治理论为中心的研究工作,但彼时的政治学毕竟未能摆脱西方政治学的窠臼,严格来说,学科性质的中国政治学并未形成。而新中国建立后的相当一段时间,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政治学更一度被取消,政治学的教学和研究也随之而中断。直到20年前政治学在改革开放这一大的时代前景下才得以重建并得到迅速发展,其研究成果灿然可睹。本文拟对这20年中政治学的发展成就及不足作一简要总结,着重对其未来发展提出若干建设性意见,以推动中国政治学和中国政治的跨世纪发展。

一、中国政治学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特别是1979年小平同志明确提出“政治学要补课”以来,短短的20年中,中国政治学就经历了恢复和发展这两个历史阶段,其间虽多有曲折甚至反复,但成就十分显著:

首先,开展了政治学理论的研究,初步建立了中国政治学的学科体系。中国政治学在恢复之初,很大程度上是以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教育学科体系特别是科学社会主义学科体系为起点,甚至为基本框架的,这使得80年代前、中期出版的一些“政治学原理”教材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原理没有多少区别,缺乏鲜明的学科特色。为改变这一状况,政治学界付出了艰苦的努力,80年代后期一些政治学者开始以政治学的理论逻辑和范畴体系思考政治学问题,出现了一批以《权力政治学》(李景鹏,1993)、《政治学基础》(王浦劬等,1995)、《政治学原理》(汪锡奎等,1997)等为代表的政治学力作。中国政治学开始形成相当独立、自成体系的范畴体系。政治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的学科地位已经无可动摇地确立下来,社会科学界已经普遍认同政治学具有自己独特的范畴、理论和方法,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和价值。

其次,大量引进国外特别是西方政治学理论与方法。西方政治学发展的历史和社会基础决定了西方政治学在世界政治学发展中处于领先地位,对处于初建阶段的中国政治学而言,西方政治学中无疑包含许多值得借鉴之处。有鉴于此,中国政治学界80年代以来翻译了大量西方政治学名著名篇,并对西方特别是现代西方政治学理论、方法如政治结构功能主义、政治系统理论、政治团体理论、政治精英理论、政治沟通理论和政治文化、政治发展等理论与方法以及政治自由主义、保守主义、多元主义、社群主义、法团主义等政治思潮作了初步的整理、分析与研究。这些工作为初创时期的中国政治学学科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学术营养和推动力量,也为其进一步繁荣发展奠定了必要基础。

第三,拓宽了政治学研究领域和方法。中国政治学恢复和发展的20年,也就是中国政治学理论体系不断充实、丰富,学科领域不断拓展的20年。这种拓展和丰富又表现在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从广度上看就是逐步涉猎政治学的一些新兴学科、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如政治文化学、政治发展学、政治社会学、政治心理学、政治传播学、生态政治学等;从深度上看,则是对一些传统的政治学研究领域,如政治思想史、政治制度、行政学进行细化和纵深研究。如对行政学研究细化为行政学原理、比较行政学、行政制度、区域行政、部门行政、层级行政等等。与政治学研究领域的拓展相关联的是政治学研究方法的多样化,除传统的规范研究方法,如阶级分析法、价值分析法、历史分析法、机构制度分析法以外,也开始运用现代实证研究方法,如社会学研究方法(如政治精英分析、政治团体分析、政治角色分析及政治文化分析等)、经济学研究方法(如理性选择分析、博奕——联盟理论、公共政策分析等)、心理学研究方法、政治行为研究方法等,对政治生活中的微观现象如个人或集团的政治行为进行分析和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政治学研究的科学性和学术水准。

第四,愈来愈注重中国现实政治问题的研究,从而确立了中国政治学研究的根本生长点和立足点。中国政治学在重视学科建设和体系建构的同时,逐渐加大对中国现实政治的研究力度,特别是对政治发展中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做了研究和回答。如政治发展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关系;政治民主化过程中政治稳定与政治发展的关系;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征与内涵;中国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发展中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的重要性;强化中央权威与合理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中国民主政治;政治体制改革的权力结构调整与制度创新;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则、方法、步骤和突破口;依法治国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的转变,等等。虽然从总体上讲,政治学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和回答还是初步的,但是政治学对这些理论问题的研究,对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方法论指导。在肯定中国政治学20年的发展成就的同时,也应对存在的不足有足够清醒的认识。毋庸讳言,政治学自恢复以来的发展,不仅远逊于经济学,而且与同时恢复的法学、社会学等学科日新月异的发展相比,也显得缓慢迟滞,后劲不足。

在研究内容上,还有不少重大政治理论问题没有得到科学的回答和解决,政治学基础研究还比较薄弱,对政治学的一些基本范畴及其内在的逻辑联系,如政治、权力、民主、国家、共和、宪政等,还缺乏深层次的理论研究。

在研究的取向上,对中国现实政治问题的关注还不够全面和深入,有许多应由政治学回答的问题,政治学没有去研究、去回答。如民族问题是政治学中非常重要的问题,中国又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但对民族政治问题的研究则很薄弱,迄今尚无一本《民族政治学》的专著问世。此外,政治学研究中的“两张皮”现象仍较普遍,或者以政治价值裁剪政治事实,或使政治研究仅停留在制度表面,无法深入。造成此种状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政治学研究队伍以学者型为主,从事实际政治工作的政务型人员很少,学者和政务人员的分割非常厉害,缺乏应有的沟通和合作。

在研究方法上,政治学研究对研究方法的创新重视不够,政治学方法论研究缺乏中国特色、时代特色和学科特色,仍未能实现从“应然”研究方法向“实然”研究方法、静态研究方法向动态研究方法、定性研究方法向定量研究方法的根本转变(注:参见李景鹏:《论权力分析在政治学研究中的地位》,《天津社会科学》1996年第3期。)。因而,从总体上讲,政治学的研究方法还不够丰富。

在研究的学术性上,政治学研究的总体学术水准和科学性还较低,缺乏现实感和原创性。如对国外政治学发展的研究,基本上还停留在客观介绍上,甚至还存在着“食洋不化”的问题,尚未能做到分析、批判、借鉴为我所用。因此,中国政治学亟需在学科建设上取得新的突破和进展。

二、中国政治学的发展前瞻

面对着世纪之交的中国全面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和转型,政治学同样处在不进则退的学科调整和创新的转折关头,它能否从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上,适应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既充分考虑到中国政治学本身发展的现状及其内在的发展趋势,同时也充分考虑到中国社会和政治发展的总体走向,将直接关系到政治学研究能否走向繁荣兴旺,能否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为此,中国政治学界至少应在以下几方面做出艰苦的努力。

首先,当代中国政治学研究必须把政治性与学术性有机结合起来。

所谓政治学的“政治性”就是政治学必须根植于社会政治生活的土壤之中。这一命题包含着两方面的涵义:其一,与其他社会科学一样,政治学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社会政治生活在理论形态上的反映、结晶和升华,它必须也应该与政治生活密切相关,及时地观察和研究政治现象变化、发展的过程,解决社会存在的现实政治问题。与实际的政治生活相脱离的政治学,只能成为一种空洞的抽象物而丧失其存在的价值和应有活力。其二,政治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相比,又有其特殊性,它是社会上层建筑中意识形态领域里最核心的部分,它所涉及的政治生活比其他社会生活具有更为鲜明的阶级性,“更牵涉到统治阶级的利益”(注:《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3页。),因此,政治学比其他学科更直接、更集中地为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或者说,主导政治学各种理论、思潮变化、兴衰、沉浮的因素,归根到底是政治发展规律,简言之是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

就中国而言,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给我国的政治学提出了许多亟待深入研究并予以正确解决的重大新课题,如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目标模式、外部条件、系统体制、结构机能、法律形式、具体政策和管理体制,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主要任务、突破口和重点、途径、步骤和方法等等。这就要求政治学研究必须面向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特别是贴近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的实际,围绕着上述各种重大的现实政治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开拓性研究,为党和政府的决策提供及时、科学而富有成效的理论依据和对策建议,为此要克服以下三种错误倾向:一是从马克思主义原著中寻求新时期中国政治发展的现成答案,或是僵化地、教条主义地拿着某些具体结论任意地规定、查照和裁判政治学的研究;二是生吞活剥地引用、盲目照搬西方政治学的一些概念、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并以此来裁剪中国政治现实,把复杂的中国政治发展概念化、公式化。三是把政治学的政治性片面理解为对现实政治特别是现行法律、政策的单纯注释和论证。总之,我国的政治学研究只有深深扎根于政治实践中,努力从实际政治生活中获取第一手资料,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规律,预测我国政治发展的前景,从而指导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我国的政治学科才会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我们也才能创建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体系。在这方面,需要实现政治权威体系和知识界之间的广泛沟通、交流与合作。所谓政治学的学术性,是指政治学作为一门科学,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范畴和方法体系,它对于社会政治实践的研究应该是科学的、系统的、严谨的研究,以揭示社会政治发展的客观规律。因此政治学对政治的关系并非简单的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政治首先是政治学的研究对象、然后才是服务的对象,政治学研究并不仅仅是提供直接解决具体政治问题的“药方”,更重要的是提供分析和解决社会政治问题的科学理论和方法。有鉴于此,政治学研究就应有其相对独立性和稳定性,要按照学术活动的固有规律开展其研究活动,特别是其中的基础理论研究,更是构建中国政治学的关键,迫切需要理论的创新:一是要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特别是邓小平的政治思想,真正从理论体系、基本立场和方法的层次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和邓小平理论思想的灵魂和精髓,作为政治学研究的基本指导思想和方法原则;二是对西方政治学理论特别现代西方政治学的新思想、新理论进行系统、深入的分析研究,批判地吸取其合理成分;三是总结中国历代政治学说和政治文化,清理中国政治思想发展的源流和脉胳,从而科学地吸收其精华,使之成为我国政治学理论中的有机内容。在前三项工作的基础上,形成真正属于自己的、富有中国特色的和时代气息的相对独立、自成体系、逻辑严密的政治学理论和方法论体系。其次,当代中国政治学仍应以国家和政治制度为研究的中心内容。

当代中国政治学以国家和政治制度为研究的中心内容,这首先意味着必须正确认识执政党和政府在我国政治发展中的功能。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途径是改革现行政治体制,但有一种流行观点认为,我国现行政治体制所存在的弊端完全是因为我国社会经济、文化水平的落后,故而民主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只能坐等这些条件的成熟才能有所突破。此种看法实际上忽视了执政党和政府的能动作用。从最终意义上中国的政治发展固然受制于国家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但执政党和政府的积极引导,制度或政策正确,措施得当,便可以成为其强有力的推进器。政治学理论工作者在这个问题上应正本清源,更深入地研究与此相关的一系列问题,如政治发展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政治体制中的弊端究竟有哪些源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落后,又有哪些与我们工作中的失误有关,如何克服。一个典型的例证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宪法早已明确规定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但在国家实际政治生活中,人大的权力和职能并未得到充分发挥,其人员配备、机构设置和法律规定等方面均有与其职能不相适应的地方,究其原因,仅仅从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恐怕难以有足够说服力的解释。要真正做到十五大报告所要求的:“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委员会依法履行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我们党和政府的积极努力和创新精神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在这方面,政治学理论工作者应紧密结合政治现实,深入调查研究,并进行科学缜密的论证,及时向党和国家决策部门提供切实可行的实际思想和具体方案。

当代中国政治学以国家和政治制度为研究的中心内容,还意味着必须加强对制度建设的研究。对中国这样一个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制度建设“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33页。)。虽然作为根本性或基本性制度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也已经确立,但它们并未达到成熟和完善的程度,与其相适应的具体的政治体制更存在着种种缺陷和弊端。因此,政治制度的完善和政治体制的改革,就成为现阶段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中之重,也是当代中国政治学研究的重中之重,具体说有以下几方面:一是要研究如何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人大的立法和监督职能,改善人大的组织和人大的工作方法;二是要研究如何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加强人民政协的建设,进一步改善共产党与派的关系,扩大政治协商的内容和形式,加强派的自身建设,充分发挥派的政党功能;三是要研究如何加强直接民主制度建设,主要是加强城乡群众自治制度和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建设,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的实现;四是要研究如何进一步加强选举制度建设,严格执行选举法,并在基层民主选举中引入竞争机制;五是要研究如何进一步完善政治监督制度,包括同体监督制度与异体监督制度,实现以权力制约权力。当代中国政治学对政治制度的研究还要把静态方法与动态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中国政治学对政治制度问题的研究并不仅限于静态的规范化的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而且也包括动态的政治运行机制,例如既要研究在宏观政治结构中如何使党、政权组织同其他社会组织的关系、各国家政权组织之间的关系以及中央、地方和基层之间的关系,依据民主原则形成明确的制度规范;又要研究在微观政治结构和具体的政治实践中,如何把民主原则同执政党的领导方式、组织方式联系在一起,同政府的各项职能和工作联系在一起,同各级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联系在一起,同人民群众的民主实践联系在一起,用沟通、创议、协商、选举、决策、监督、罢免、复决等具体的、制度化的程序来体现人民对国家的统治权和在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从而建立和健全人民当家作主行使民主权利的政治运行机制。对上述这些问题的研究正是中国政治学的现实性和生命力之所在,是中国政治学研究方法和理论进一步繁荣发展的希望之所在。

第三,当代中国政治学研究应将规范方法与经验方法有机结合起来。

政治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它和自然科学既有某种相似性,又有着迥然不同的一面。说两者相似,是因为它们都以揭示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界、社会界和人类思维等领域)运动、发展的规律为己任。就这个意义而言,采用自然科学的一些研究成果、它的一些方法和工具,在一定范围内对政治现象作尽可能准确的量化研究是必要的,它有助于深入探求政治活动的变化和发展过程及其规律性。应该说,这是政治学科本身发展的必然要求。

但是,政治学毕竟和自然科学无论在研究对象还是研究方法上都有重大的差异。自然科学研究的是盲目的、不自觉的、根本无需人参与的自然过程;而政治研究的则是社会领域这一大系统中最为复杂的社会政治现象,其中活动的都是有意识、有目的、有激情的能动主体——政治人,这就决定了政治学所涉及的对象在量的表现上大都呈现出模糊性和规范性。因此无视两类科学性质的不同,醉心于运用自然科学的技术手段对人的政治行为,对错综复杂的常常是随机的政治现象作微观上的“数量确定”和精确描绘,企图使政治学成为一门和自然科学一样的“纯科学”,是失之偏颇的。在西方政治行为主义从风靡一时到陷入困境,在相当程度上正是过分强调了政治学的实证性和精确性,限制了政治学研究的范围所致。而后行为主义政治学则把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静态研究与动态研究、经验—科学方法和规范理论方法有机结合起来,既研究个人的政治行为、政治心理、政治精英这类微观的政治现象,又研究政治制度、政府组织结构及其变迁,政治体系的目的、形式、政治理想等宏观的政治课题(注:参见拙作:《后行为主义政治学述评》,《学习与探索》1997年第3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行为主义的缺陷,弥补了它的一些不足之处,使当今西方政治学理论和方法论体系更趋严密、完整、成熟。

政治学科范文篇9

视导期间我们认真听课,详细记录,认真分析,并与被听课教师进行了座谈,交换了意见,提出了建议。并向学校的领导做了汇报。

听课情况表

时间学校授课教师课题

9月26日附属中学胡桂银认识论知识的复习

王立新纸币的产生和发展

谭蕾整体和部分的辨证关系

李玉环实践知识的复习

9月27日北师大实验中学刘凤云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王琪联系

范海红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阎红正确对待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9月28日二中石晓军按客观规律办事

一、主要优点

1.教师年轻化,有较高的工作热情

政治教师共有35名,其中45岁以上的只有2人,工作3-5年的有10人,非常年轻,大部分教师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工作热情,在工作中始终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虚心好学,认真钻研教材和课程标准,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主动搜集教学中所需资料,丰富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更有说服力。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去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有意识地探究调动学生主体性的方式和方法。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教师们克服交通不便的困难,坚持每周去西城、海淀听课,和城里学校的教师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探讨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丰富自身的信息,并充分利用我县内资源,学校之间、教师之间开展了手拉手的活动,教师之间互相听课,取长补短,力求使自己进步更快。

2.课堂教学注重双基的落实,找准发力点。

在所听的9节课中,其中有4节是高三的复习课,2节是要参加会考的高二复习课,这几节课中教师都努力在学生已学过的基础上,强化知识的落实,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比如附属中学的胡桂银和李玉环老师以知识结构图的形式把各个表面无关而实质相关的知识点联系起来,形成知识框架,建立知识网络;实验中学的刘凤云、王琪老师则让学生自己以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为中心建立知识网络,使学生对各知识点由点-线-面-体的联系一清二楚,有效地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聚合性。在高一和高二的教学中教师将教材中的知识体系通过层层设问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学生对知识之间的联系一清二楚,便于对知识的理解。

3.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意识和实践积极性明显提高。

随着我县现代化教学设备的不断完善,教学硬件设施越来越好,教师们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意识和实践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所听的九节课教师们都使用了计算机,在教学中使用自制的课件,特别突出的是实验中学的刘凤云和二中的石晓军老师,所制作的课件图文并茂,直观形象。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密度和容量,提高了教学效率,都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4.教师的教改意识有所改观。

几年来,在教材还是老教材的情况下,教研活动一直宣讲按照新课标、新理念来进行教学,教师们的教改意识有所改观。在教学中教师关注学生生活、思维实际,以生活为主线;有意识去关注学生的思维,从细节中去找有研究的问题;关注一些改革的措施。比如附属中学和实验中在课前都为学生准备了自学导纲,要求学生在上课前进行预习,教师通过这个环节努力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对知识有深刻的认识。

二、问题与建议

1.加强课堂教学设计,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在所听的8节课中,绝大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更多的是集中在如何把课本知识讲清、讲透,而忽视了学生的有效学习,教学方法单一;在一节课中要培养学生的哪方面的能力,往往被老师忽视,对学生思维的深度、思维的广度以及情感上的真实体验认识不足。新课程要求以学生生活为主线,以学科知识为支撑,强调从问题中获得知识,不能从理论到理论,从概念到概念,课堂教学要以能力为核心,到底要培养学生哪方面的能力一定要设计。能力是在平时训练中培养起来的,而不是在某一阶段一促而就的。教学中应把抽象的知识还原到具体的生活中去。更多地要考虑课堂上学生学习情绪是否高涨,学习态度是否积极,是否动手、动口、动脑,在反馈中知识是否掌握牢固,学生的思维是否是深层次的,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学习能力有没有得到增强。应进一步学习新的课标,树立新的理念,用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指导教学。教师教学能力需进一步提升,部分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仍需强化,对如何将先进的教学理念实际应用到课堂教学、如何针对不同教学内容及学校的特定条件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等方面较欠缺,需加强学习、思考,并不断的实践探索。

2.多媒体辅助教学亟需向深层次挖掘

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目的是让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枯燥的生活丰富化,使学生的视野更宽阔,学习的兴趣更高,既有利于教师将课堂教学的知识生动地呈现给学生,便于学生理解,同时也是辅学的重要手段,但在视导中发现一部分教师在利用多媒体上存在着误区,只是将其当成了投影仪,将一些习题作成了投影片,或着是板书的搬家,由黑板上搬到了计算机上,削弱了多媒体的作用,对多媒体的使用还处在浅层次。应进一步挖掘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资源,在辅教和辅学上多下工夫,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更多的作用,为学生更快、更好地学习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创造条件,提供机会。

政治学科范文篇10

毋庸讳言,我国政治学自恢复以来的发展落后于同时恢复的法学、社会学等学科。从我国政治学自身建设的角度看,出现这种状况主要是因为长期存在以下诸方面问题。

首先,政治学自恢复以来,对政治学基本范畴的研究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任何一门学科都应当有自己特有的范畴体系,拥有自己的范畴体系是一个学科自立于学科之林的基本依据,也是一个学科成熟的标志之一。但是,现有的政治学范畴,仍然主要是该学科恢复初期从科学社会主义等传统学科中直接借用来的,而没有形成真正属于自己的相对独立、自成体系、层次严密的范畴体系。由于没有逻辑严密、基点统一的范畴体系,导致我国的政治学还没有形成真正的学科语言,这种状况使得许多政治学研讨没有可供政治学界通用的、专门化的、规范的、严密的、统一的表意符号。同一个词语,从不同人的口中说出来,却具有不同的含义,代表着不同的概念,如何能真正讨论问题?虽然讨论的问题是政治现象,但如果是随意使用“大白话”,或者是原封不动地借用其他学科的概念范畴,就不会成为学科意义上的政治学。

其次,我国政治学也缺乏学科化的基本研究方法。任何一个学科都应该有自己的方法论,有一整套具有鲜明学科特点的基本研究方法。而政治学目前所使用的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基本研究方法仍然是阶级分析方法。阶级分析方法还要不要呢?当然要。但是,任何一门社会科学,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世界观层次的方法论的指导下,还应该有本学科的方法论和基本方法。在政治学中,除了阶级分析的方法外,还应该有哪些方法,这些方法之间应该是一种什么关系,对此迄今尚未见到系统的论述。

由于上述问题,与恢复后发展较快的其他学科相比,政治学的学科体系显得比较陈旧,中国政治学者关系政治学基础理论的研究似乎依然停留在政治学作为一个学科刚刚恢复时编写“政治学原理”教材的启蒙阶段。进入90年代以来,出版的政治学理论性著作不多,现在见到的各种“政治学原理”教材,绝大多数还是80年代前期或中期编写的。由于没有自己特有的范畴体系,某些“政治学”著作和教材与其他学科的内容相仿,缺乏鲜明的学科特色。个别政治学原理教材让人读起来似乎与其他某些学科如科学社会主义的原理没有多少区别;或者只是关于各种政治现象的描述的拼盘,各个部分之间缺乏内在的逻辑联系。这些都说明政治学的基础理论研究需要学界给以更多的重视,付出更多的努力。不过,我们也注意到,新近出版的一些政治学原理教材,在政治学的理论体系等方面,做了一些富有时代气息的探索。

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学理论体系是当前政治学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政治学无论有多么大的区别,它们都必须有一个自己的理论体系,而它们之间的区别也必然集中地体现在理论体系的区别上。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学的理论体系,应该能够反映出构建中国政治学理论体系的主导思想、实践功能和价值取向等等。那么,中国政治学理论体系的中国特色应该有哪些呢?

第一,中国的政治学理论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巨大成就,是中国人民从事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也是中国政治学发展的理论指南。如果以为中国政治学可以不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或者认为马克思主义指导不了政治学,都是错误的。但是,这里同时需要弄清楚的是:首先,马克思主义与我国政治学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学说中有相当的论述属于政治学的范围和内容,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的某些范畴和概念与政治学有所交叉,其所研究的问题中有不少也是政治学所要研究的问题,但政治学在认识和研究这些问题时也要从本学科特有的视角出发,使用自己特有的范畴体系和基本分析方法,并达到本学科所应有的广度和深度。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在指导政治学的过程中,它的基本精神和分析方法以及某些有关的范畴和概念,在融入政治学的理论体系而成为政治学的灵魂的同时,它们自己也学科化即政治学化了。其次,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它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政治学,这是推进学科繁荣和发展的原则,但并不意味片面地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某些词句,也不是僵化地、教条主义地拿着某些现成的具体结论任意地规定、查照和裁判政治学的研究。再次,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前提下,要积极地大胆吸收当代政治学研究的优秀成果。《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指出:“对当代世界的新变化和各种思潮,要注意研究,科学分析,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以来,尤其是近半个世纪以来,政治学和科学技术一样,也经过了一个迅速发展的过程,产生了一系列新的研究方法、新的概念工具,提出了许多新的研究课题。而恰恰在这段时间里,中国的政治学与世界的政治学的联系和交流中断了许多年。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忽视甚至限制吸收外国政治学的成果,就不可能有中国政治学的繁荣。对外国的东西,不能生吞活剥,盲目照搬。当代国外政治学的成果中,许多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非马克思主义的,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鉴别科学与谬误,吸收和消化那些能够为我所用的东西,用来研究中国自己的问题,并使之纳入中国政治学的理论体系。

第二,中国政治学理论应该研究和反映我国现阶段的国情。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哲学社会科学“要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作为主攻方向,积极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规律”。因此,中国政治学必须面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探讨我国的政治应如何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服务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事业,如何有利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从这个角度说,中国政治学应该关注政治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尤其是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公民政治参与的要求增强之间的关系,由此探讨在实现社会现代化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政治发展与社会稳定之间的关系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必将有一个大的发展。以马克思主义的精神、立场、方法开展对民主政治的研究,应该成为今后一段时间里我国政治学的重要任务。关于社会主义民主,过去对它的本质上的优越性研究得较多,但对它的实现形式(包括机构、程序等)却注意得较少。而在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改革和完善我国的民主制度的时候,民主的形式问题应引起学界的特别重视。为此,就要研究古往今来民主政治建设的得失成败;要用政治学的眼光,科学地总结社会主义各国尤其是我国政治建设的经验教训,为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做出自己的贡献。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为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学理论指明了方向。中国政治学需要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的指导下,认真研究中国的国情,研究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现象及其规律。同时,还要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发展规律,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总结中国古代包括诸子百家在内的政治思想和政治智慧,分析近代以来为探索救国图强之路而出现的各种政治理论,比较西方的政治思想及其发展线索,把各种政治学说放在其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进行考察,理清中国政治思想发展的源流和脉络,比较中国和西方政治思维的共通性和差异性,从而科学地吸收古今中外各种政治思想中的合理内容,使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学的学科体系建立在深厚扎实的基础之上。

第三,中国政治学应当具有自己独特的范畴体系。中国政治学的范畴,应当是在对政治现象的本质加以概括和抽象的基础上,形成观念地反映政治的特性和各种政治现象之间的联系及其发展规律的一系列基本概念,作为认识和掌握政治现象之网的“网上纽结”。在建立学科范畴体系方面,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的研究应该成为我们的榜样。马克思从分析商品开始,把商品作为研究的起点,抽象出了价值与使用价值,并从抽象到具体层层推进,形成了一个庞大、严谨、科学的范畴体系,从而揭开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秘密,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的规律。为了建立政治学的科学的范畴体系,我们就首先需要努力完成对社会政治关系的最高抽象,确认最基本的政治现象,抽象出它的本质一般,将反映这个本质一般的概念确立为政治学的核心范畴。然后,再从抽象到具体、由一般到个别,形成反映纷纭复杂、云诡波谲、变幻万千的一个又一个政治现象的具体概念,再进行新的综合,形成一个含义确定、层次分明、逻辑严密的范畴概念体系,成为反映政治现象之网的政治学概念之网。在建立中国政治学范畴体系时,必须处理好两个借用的问题,一是从其他学科借用某些概念,二是从外国政治学概念体系中借用某些概念。这两种借用都是必要的,但是,都不能简单地“拿来”。前一种借用概念必须使之政治学化;后一种借用概念则必须使之中国化。无论哪一种借用,都必须把借用来的概念改造成为中国政治学的概念,并确认其在中国政治学范畴体系中的位置。借用来的概念,不能游移在中国政治学概念之网以外,也不能是坠入政治学概念之网的网中之物,而必须脱胎换骨,真正成为网上的一个“纽结”。为此,就需要确立它们与政治学核心范畴的逻辑联系,使之在政治学范畴之“网”上定位。

加大基础研究的力度是当前构建中国政治学理论体系的关键。一般说来,一个大的学科都可以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或对策研究两大方面。我们在前面已经说明,政治学当前陷于困境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忽视了基础研究。政治学要走出困境,要维护政治学作为一个学科独立存在的权利,就必须加大基础研究的力度,就要在构建中国政治学的理论体系方面下工夫。作为一个学科的理论体系,必须具备以下三大要素:确定的研究对象和范围、独立严密的范畴体系和基本分析方法。因此,所谓加大基础研究的力度,首先就是要在政治学的研究对象、范畴体系、研究方法这样一些基本问题的研究方面下一番真功夫,不急功近利,不追逐时髦,而是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从头做起,坚持不懈。我们认为,为了加强政治学基础研究的力度,当前应当做到:

第一,在重视政治学应用研究或对策研究的同时,必须重视基础研究。这个问题目前在许多学科中都存在。但由于政治学恢复后发展的历史较短,基础研究尤其薄弱,因此加强基础研究显得更加重要。对此既要解决认识问题,也要解决政策导向问题。在认识上,一谈科学研究要为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服务,就忽视基础研究,这似乎已成为一种思维定势。其实这是把“需要”与“应用”简单地等同起来,把“眼前的实际”与“长远的目标”割裂开来,看不到基础研究对应用研究和对策研究的指导作用。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强调社会科学“要重视基础理论研究”是非常及时的。发展应用研究并不意味着非得以牺牲基础研究为代价。任何一个学科,没有深厚的基础研究的支撑,应用研究是不可能取得丰硕而且先进的成果的,应用研究的发展也是不能持久的。在政策导向上,由于基础研究往往需要下更深的工夫,出成果的周期更长,而现行的科研成果评估机制不够完善,如教学科研人员评定职称虽然也强调科研成果的质量,但对成果质量的评价往往难以掌握,实际操作起来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主要是依据科研成果的数量,这就会误导和驱动人们去追求所谓“短、平、快”的东西。因此,我们主张加大鼓励和支持基础研究的力度。

第二,在基础研究中,尤其要鼓励和支持从政治学的基本问题开始。一个学科的发展和成熟,有赖于长期、扎实的学术积累。从现在起,学界应有计划、分阶段地就政治学自身建设中的基本问题开展充分、反复的讨论。通过研究和讨论,深化对一些基本问题的理解,求得基本共识。这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明确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以及政治的概念、政治的本质、政治的根本功能,政治的伦理和价值判断,政治关系与经济关系的联系,政治学的学科体系,等等。任何一个学科都必须把自己的对象和范围搞清楚,政治学也不能例外。政治学的对象、范围和学科体系,是政治学作为一个学科建设的起点,尤其应该引起学界的关注。这个问题本来在80年代前期曾有过比较认真的讨论,大体上形成了共识,并出版了专门的论文集〔1〕,可惜的是这种讨论没有继续深入,以至于甚至在政治学界内部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又变得模糊起来。因此,重新开展这方面的深入研究和讨论是很有必要的。

其次,构建政治学的范畴体系。为了构建中国政治学的范畴体系,就要分别确定和论证政治学的核心范畴、基本范畴和一般范畴。构建一个学科的范畴体系,是一项非常艰苦的工作,不能指望凭着一时的灵感或感性印象随意列举,而必须通过科学的思维和严密的论证逐一加以证明,并接受逻辑的和实践的双重检验。作为一个政治学者,必须接受的基本训练和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就是会使用政治学的学科语言即本学科的范畴、概念来讨论问题。只有做到这一点,政治学者相互之间才能实现真正的学术沟通,展开真正学术意义上的讨论,中国政治学的研究才能达到更高的学术水准。

再次,确定政治学的研究方法和分析工具。任何一个学科都应该拥有属于该学科的研究方法体系,一个学科的研究方法是多角度、多层次的,不同的研究方法有不同的角度。在学科的方法体系中处于不同的层次,政治学也是如此。处于政治学研究方法体系中最高层次的是世界观层次的根本方法,而处于核心地位、能够体现学科特点的是政治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最后是作为一般分析工具的具体研究方法。

上述三个方面的问题是相互关联、相互照应的,必须围绕这些问题,长期坚持,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推进,进行政治学的学术积累,形成完整的、逻辑严密的中国政治学体系结构,从而自立于学科之林。

第三,为了形成比较成熟的政治学研究方法体系,目前要鼓励和提倡政治学研究方法的多样化,鼓励和提倡探索新的研究方法,吸收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只有研究方法的多样化才能使我们多侧面、多层次地认识学科研究的对象。

在世界观层次上,应该坚持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当然,它们作为人类的科学思维方法,也要不断吸收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要注意吸收现代系统理论和生态理论,丰富和发展我们的科学思维。

在政治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层次上,阶级分析的方法仍然应该占有它应有的位置。同时,应当看到,在我国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消灭了剥削制度,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以后,一方面,阶级斗争还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因而阶级分析方法仍然是我们分析阶级斗争问题和社会政治问题的重要方法。另一方面,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不是阶级矛盾,而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在为了解决这个矛盾,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中,面对的通常是大量存在的社会经济文化矛盾和政治矛盾。这样,仔细地分析和谨慎地处理好这些矛盾,就成为我国推进政治发展、实现政治稳定的关键。怎样才能准确、清楚地分析当前我国的这些矛盾,分析社会的各种利益关系,就成为我国政治学界应特别关注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创造新的分析方法。我们注意到,在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等学科,都有不少研究成果提出了一些新的基本分析方法以及相应的范畴,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用于分析各种社会利益关系的基本概念工具,虽然这些范畴和工具还不一定成熟。面对时代的要求,政治学应当通过努力形成富有时代气息的政治学基本研究方法。

在一般分析工具的层次上,要不惧怕引进国外政治学所使用的许多具体研究方法,如此较研究方法、历史分析的方法、制度分析的方法、行为分析的方法、文化分析方法、计量分析方法,等等。这些方法经过认真消化,是完全可以作为中国政治学的工具性一般方法的。政治学恢复以来,我国政治学界在介绍西方政治学的研究方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现在要做的是不再停留在一般介绍的水平上,而要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用这些方法实际研究几个具体的问题。

第四,要提倡政治学的学术化。政治学要为现代化事业服务,为解决中国的社会政治问题做出自己的贡献。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由政治学来直接解决社会政治问题。政治学的任务是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政治现象,而不是代替执政党和政府直接制定解决社会政治问题的政策和纲领。政治学要实现为社会发展,尤其是经济建设服务的任务,还有待于其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一定的政策和纲领。这个转化过程不能由政治学自己来完成,而应由政策的制定者运用包括政治学研究成果在内的各个学科的成果,通过决策过程来完成。这就是说,政治学是通过学者的学术活动而不是政治活动来为社会服务的。这就要求政治学实现学术化。怎样才能使政治学学术化呢?我们以为,政治学在自身建设中要排除各种非学术的干扰,实现政治学研究的理性化。实现政治学的学术化,首先要实现政治学队伍的学术化和理性化。有一支高水平的学者队伍,是一个学科兴旺、繁荣、发达的根本条件。面对政治学的现状,搞好队伍建设显得十分紧迫。由于种种内部的和外部的原因,政治学的队伍不够稳定,政治学的基础理论功底不够扎实深厚,可以说,政治学队伍的学术化是当前政治学自身建设的关键中的关键。政治学者要讲政治,这是没有疑问的,这里所谓讲政治,就是要在正确的政治方向的指引下,保持清醒的头脑,以理性的眼光,从学术的角度研究政治,以学者的智慧和理性理解、研究、阐释政治。

第五,发挥中国政治学会的协调和组织作用,发挥国家社会科学规划的导向作用,发挥《政治学研究》的主阵地作用,通过研究活动加强政治学自身建设。中国政治学会和各地方的政治学会作为政治学的学术团体,要把积极引导、组织和协调政治学的学术研究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目前尤其要集中组织一部分力量从政治学自身建设的基本问题搞起,使我国政治学的学术水准上一个新台阶。由国家权威机关和各级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所的政治学学科研究课题的指南,直接表明国家提倡、鼓励的研究重点,具有极其重要的导向作用。为了促进和推动整个学科的建设,它们应该具有高瞻远瞩的科学眼光和开放宽容的博大胸怀,兼顾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在当前,则尤其要强调给予政治学自身建设所急需的基础研究以强有力的推动。在课题的设计中,应注意学科结构的完整性。根据不同时期的社会需要,各个分支的课题数量的多寡可以不同,侧重点可以不同,但是,一般说来,在任何时候,学科的各个分支在课题总数中都应占有适当的比例。长期以来,政治学的专业学术园地极少,《政治学研究》最近得以恢复是政治学界的一大幸事,广大政治学者都应关心它,支持它,爱护它。《政治学研究》作为我们唯一的一块专门化阵地,应在推进政治学的自身建设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可以考虑开辟关于政治学自身建设和学科基本问题研究的专栏,通过广泛、深入、反复的讨论,在一些主要问题上求得基本共识。

有了政治学的成熟,才会有政治学的独立和自立,到那时,我们看到的将是中国政治学的发达和繁荣。我们相信,这就是中国政治学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