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课程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7 20:57:53

政治课程

政治课程范文篇1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政治;课程优化

现今,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高中政治课程教学的前提和关键。高中政治教师需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不能只关注学生对课本知识的记忆,还要重视他们对各种概念方法的理解,以及思想意识的发展,以核心素养为依据,构建多元化的课程目标,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充分发挥政治课程的育人作用。但目前来看,高中政治课程教学与核心素养的要求之间还有一定的距离。作为高中政治教师,应当在实践中不断反思总结,探索出更加高效的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概述

1.政治认同。政治认同指的是社会政治生活中,个体在参与时形成的情感归属,是基本价值观念与政治信仰的基础。就高中政治课程而言,政治认同是高中政治课程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教授,还要加强对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的培养,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政治核心素养的重要内涵,也是学生必须要具备的素质。教师要让学生通过客观科学的认知与分析,把握事物的规律,在此基础上对实际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与思考,进而做出正确的决策,以理智的心态来参与政治生活。教师要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态度,理性地看待各种事物,促进其综合素养的提升。3.法治意识。法治是指实施法律制度的理念,法治意识则是自觉遵守和维护法律制度的思想意识,是对于社会法律法规的认可与肯定。从本质上来看,法治是社会秩序,需要依靠每个人的共同遵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法律法规,让学生明白自身的权利与义务,以及在现实生活中如何规范自己的行为,对自己行为产生的后果能够做出较好的判断。4.公共参与。公共参与是一种基础性的社会政治活动,涵盖了公民在社会活动的行为,包括遵守公共秩序、遵守法律、政治参与等。公共参与作为政治课程核心素养之一,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目标。具体来说,公共参与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公共决策,学生应依照法定权利,对社会管理、文化发展、经济建设等工作提供个体意见;二是公共事务,学生应当在解决公共问题、运用公共权力、维护公共利益方面承担相应的责任与义务;三是公共监督,学生需明确自身在公民监督、政治监督、舆论监督等方面的权利。这三个方面构成了公共参与的框架,是培养学生公共参与素养的重要内容。

二、优化课程教学的原则

1.目标性原则。在课堂教学过程,目标是十分关键的环节。在课程开始时,教师首先要预设正确的目标,对于课堂教学活动应当达成的效果作出明确的规划。同时,教学目标的设定必须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落实以生为本的理念,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可操作性的教学目标。在任何学科的教学活动当中,目标的制定都至关重要,关系到课堂教学活动的整体走向。就高中政治课程而言,根本目标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使他们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他们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高中政治教师要以此为目标,探索优化课程教学的有效方法。同时,还要对总体目标进行细化,针对每堂课的具体内容和主题,制定出三维目标,以此来推动课程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2.整体性原则。教学活动是一个整体,由不同的环节组成,各个环节的形式、内容和方法不尽相同,但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层层递进、相互影响的关系。因此,教师要把握好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从整体角度出发,来设计教学活动中的每一个环节,明确不同环节在整体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和应当达成的效果。课堂教学通常由教师、学生和教学资源三部分组成,其中教师居于主导地位,学生居于主体地位。因此,高中政治教学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就要充分考虑到自身、学生与教学资源之间的关系,不能只关注某一要素,而是要从整体性的角度出发,将教学当作一个完整的系统,协调好不同部分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各部分的作用,以此来提升政治教学的效果。3.主体性原则。在新时代下,教师应当始终坚持主体性原则,将学生当作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关注学生的知识水平、情感状态、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等多个方面的发展变化情况,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与需求出发,设计教学活动。同时,要努力把课堂还给学生,改变过去理论灌输的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思考与探索,让课堂变得更加活跃有趣。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认知活动的主体,是信息获取与加工的主体,也是实践参与的主体,教师要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积累经验,给学生更多的信任与支持,引导他们养成主动参与的意识与能力,更好地达成课堂教学的目标,促进其核心素养的发展。4.生活化原则。知识是从生活中而来的,并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体现与应用。高中政治课程更是一门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课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坚持生活化的原则,把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环境结合起来,构建出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教学情境。政治课程不仅仅是对理论知识的学习,还包括学生多种素养的发展。只有在具体的生活情境当中,学生才能切实理解各种政治概念、观点的意义与作用,实现思想意识与行为习惯上的转变。政治课堂既是学习知识与技能的平台,也是学生感受生活、观察生核心素养活的过程。因此,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更多的生活化元素,使教学内容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经验水平,引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内心共鸣,增强教学的有效性。

三、优化课程教学的切入点

1.优化课程目标。在高中政治课程的优化过程中,教师首先要优化课堂教学的目标。在核心素养的要求下,教师要转变传统观念,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导向,不仅要教授给学生知识,更要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实现能力、情感、态度、思维等多方面的发展。在教学目标的价值取向上,不能将应对考试作为唯一的目的,而是要意识到政治课程的学习对于学生现实生活以及未来发展的重要作用,从更加长远的角度来看待政治课程教学的作用,优化课堂教学的目标。例如在教学《伟大的改革开放》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要求学生认识改革开放的过程;2.能力目标,要求学生通过对改革开放进程的学习,认识到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相关内容,使学生明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推动中国的发展。通过多维化的目标,改变过去理论为主的教学模式,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同时,教师还可以针对本课的具体内容进行解读,分析其对于学生政治核心素养的发展意义。如在政治认同方面,通过对改革开放进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明确我国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性,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使他们树立为之奋斗的崇高理想;在科学精神方面,通过改革开放相关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正确地看待改革开放取得的成果,深化认知程度,增进学生对于党的领导以及人民群众勤劳智慧的认识,培养学生用辩证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的能力。2.利用并整合教材。教材是教学活动开展的基础,确定了教学的主题与基本内容。因此,要推动政治课程的优化,教师首先要对新教材进行深入的解读与研究,充分利用与整合教材,最大化地发挥教材的作用。高中政治课程的教材包含了不同方面的内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政治与法治》等,其设定的主体与目标各有不同,每本教材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过程中都具有针对性与独特的作用。教师需要充分发掘教材的潜在作用,将其与核心素养的各部分内涵连接起来,增强核心素养的培养效果。在教材整合过程中,教师要以新课程标准为导向,参照考试大纲,对各章节的目标与内容进行适当地调整,制定出符合学情的教学计划,明确哪些内容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哪些是需要学生能够复述的,哪些只需要学生了解即可。同时,要明确不同教材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的作用,比如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讲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确立的过程,讲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可以作为培养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的主要载体,有利于使学生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而树立起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又如必修4《哲学与文化》,在教学中可以将重点放在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上,高中阶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个性意识,情绪敏感易冲动,但由于本身的社会经验不足,思想意识不够成熟,在看待问题上容易片面、偏激,通过《哲学与文化》的教学,可以使他们把握世界的本质规律,掌握正确分析问题的方法,形成理性看待、科学分析的意识,对于学生政治核心素养以及未来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3.优化课程实施方案。传统的高中政治课程大多采用灌输式的教学,将重点放在学生对课本知识的记忆上,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师生之间的交流较少,这种方式显然无法满足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需求。因此,在政治课程的优化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课程实施方案的改进,采用更加丰富有效的教学方式,适应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需求。比如在《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播放一些关于我国各民族文化习俗的纪录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对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多样化与丰富性形成深刻的认知。接着,教师再引导学生讨论自己对于传统文化的感受,思考如何有效地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又如在教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时,教师可为学生播放最新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的相关视频,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讲解,让学生深入具体地了解人民代表大会的形式与流程,增强他们的公共参与意识与能力。4.提高评价的针对性与时效性。在课堂教学中,评价是一个重要环节,是了解学生发展情况、分析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然而,政治课程的根本目标是立德树人,而德育本身较为复杂抽象,无法通过简单的纸笔测验进行评价。因此,教师要改进政治课程的评价方式。一方面,要提高评价的针对性,不能只通过固化的考试或作业形式进行评价,而是要针对核心素养的要求,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从科学精神、政治认同、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四个方面出发,设置教学评价的具体要求,对学生的发展情况作出全面的评价,具体到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细节,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真实,从核心素养出发来提高评价的针对性。另一方面,要提高评价的时效性,在传统教学模式中,评价以阶段性考试为主,教师在平常教学中较少进行评价,以至于评价具有滞后性,在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中,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提高对评价的重视程度,对学生的行为表现及时作出相应的评价与指导,促使他们不断完善和提升自我,实现核心素养的持续发展。总之,在现代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要将核心素养放在重要位置,改变以往以理论知识为主的观念,把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放在第一位,深入理解政治课程核心素养的内涵,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不断探索更加高效的教学策略,通过教学目标、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以及评价方式的转变,实现高中政治课程教学的优化,增强政治教学的有效性,落实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推动学生政治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陈晓.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策略[J].中外交流,2018(50):146-147.

[2]宋佳.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高中政治课堂转向[J].中外交流,2018(51):433.

[3]郑志东.浅议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7(17):80.

[4]徐凤,郭静静.浅谈如何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11(23):149.

政治课程范文篇2

1.课前预习。课前预习是引导学生积极融入课堂的前导环节,笔者采用启发式教学,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时,主要设计了三个预习问题,让学生通过思考来完成对课文的预习。结合课本的图片,使学生对走向自立的人生有了初步的了解,为正式教学的切入提供了条件。问题1:看课本第34页中关于自立的图画,并思考。问题2: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哪些是自立的表现?问题3:自立对自己的成长有哪些好处?

2.课程导入。《小狮子的不同命运》是进行课程导入的一个经典小故事,笔者在进行PPT课件编写时,仍选择了投影这个故事来切入“第一部分:自己的事自己干”的教学。故事讲述了几只小狮子在笼子中被猎人精心喂养,一只小狮子从笼子偷偷跑出去,经过独立觅食、找水、养伤等生存竞争,顺利地活了下来,而笼子中的小狮子在猎人外出未归后,都被饿死在笼子中。投影出的动画与图片栩栩如生,经过声、色、光的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被吸引,激发了兴趣。笔者接下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发言,说说几只狮子的命运为何不同,以及从这个故事中获得的启示。学生们经过讨论发言后,基本上对自立获得了概念,经过教师的总结与引导,明白了自立的重要性,完成了第一部分的教学目标。

3.课堂活动与互动。

(1)活动一:看图分析。解析课前布置的预习问题1,即结合第34页图片来看图分析,图片展现了小曦和萌萌在公园玩时的不同表现,让学生分析小曦和萌萌的做法有何不同,赞同谁的做法。课本图片中,小曦自己的东西自己拿,关心和体贴长辈,而萌萌则在父母长辈的溺爱下自立意识较差,对长辈关心体贴不够,萌萌不拿自己的东西,父母背着沉重的旅行包在身后气喘吁吁。经过课前预习、课程导入等环节,学生们普遍理解了自立的含义,分析了萌萌身上存在的问题,赞同小曦的做法。

(2)活动二:独立性测试。1)组织学生谈一谈自己会做哪些事。这些自立的表现包括:是否会在没有父母督促的情况下自己做作业、是否会自己骑车或坐公车上学等;是否会为家庭打扫卫生、饭后是否洗碗、父母外出时能否照顾好自己等。结合学生的回答,引出自立的主要表现:独立而科学地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在集体生活中承担自己的责任等。2)对学生进行独立性测试,总结自己在生活中的自立表现以及自立能力对自己的影响。经过独立性测试后,学生们对于自立的表现和个人的自立能力都有了较清晰的认识,可以进入下一环节——人生需自立的学习。

(3)活动三:分组讨论。使用合作探究学习法,通过大量的正反方面的例证,鼓励学生自主分析讨论,认识自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正面例证:连续13年稳居世界首富之位的比尔?盖茨在退休后,将580亿美元的财产全部回馈了社会,而没有留给自己的孩子,盖茨认为拥有不劳而获的财富对于子女的自立能力的形成并非好事。反面例证:1988年,北京大学计算机系退学学生彭晖因惧怕离开父母无法独立生活,在接到北大寄来的复学通知书后跳楼自杀。经过正反例证的对比,学生们通过分组讨论和学习,认识到自立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情感得到升华,坚定了锻炼自主生活能力、培养自立品质的决心。

二、练习

政治课程范文篇3

关键词:课程改革;核心素养;德育课程;发展趋势

德育课程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衔接与内容的重复问题,这不仅仅涉及基础教育,包括大学也存在这一问题。由于德育的特殊性,解决好这个问题并不容易。目前,教育部正组织有关人员进行高中课程标准的修订,本人受命担任高中政治课程课标修订组组长,正在进行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修订的核心问题就是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构建。核心素养不在于知道什么知识,而在于能灵活地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并且运用这一知识解决问题,是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表现。基于本轮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修订,我就德育课程发展的基本趋势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

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

(一)中国社会的转型与发展: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

中国用了短短30余年,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尽管总体来说仍是发展中国家,实际上已经进入到全球中等偏上发达国家行列,迅速实现了社会的转型。为什么中国出现这么多问题,就在于很多人没有理解中国的变化,世界也未必理解中国的变化。中国面临这样一个转型时期,很多学习方式也逐渐从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同世界各国的发展一样,中国社会的转型与发展也主要体现在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现代知识经济三个时期,这三个时期具有不同的知识形态。农业经济的知识形态是经验形态,经验形态的知识主要靠岁月积累。为什么过去传统农业社会老人比较有权威,这不仅仅是一个文化问题,实际上是一种知识形态所决定了的一种生活方式。老人经历的岁月成就了他们的知识优势。工业社会是一种标准化生产,此时的知识形态是一种原理式(principal)的形态,也就是一切情况都要符合某一原则标准。正所谓“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也不怕”,因为到处都用的是同样的原理。知识经济时代是技术介入后的样式创新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实际上是一个差异性创新性的时代,这个时代的创新不同于传统社会的创新,创新本身成为了知识驱动社会的主导力量。农业社会尽管也有创新,但是表现不突出,主要还是依据劳动力体力解决问题。工业社会尽管也有创新,但是主要靠大规模生产解决问题。而现代社会,没有创新的事物,就会被颠覆,这与知识形态本身发生变化有关。

(二)全球化与国际形势的变化

到目前为止,我们仍未适应全球化这个形势。尽管中国也是文明古国,但是过去的中国是在地理相互隔绝情况下的文明古国。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但从未扮演过全球性角色。就这个意义上而言,中国文化从来没有世界范围内的影响。西班牙首先发现新大陆,初步进入了世界级影响,也就是新旧世界纳入了全球视野中,但是西班牙很快衰落下去。随后是英国的崛起,美国持续的统治地位,这样才形成了盎格鲁-撒克逊文化占主导地位的世界。中国强盛时期是汉唐,而汉唐仍然是在地理隔绝情况下发展起来的。所以说世界强国这个角色,我们从未扮演过。邓小平基于当时的国际局势,曾经强调中国需要“韬光养晦”,否则会引来很多麻烦。而当下,中国确实到了有所作为的时候,如果不有所作为,就无法进入这个世界。现在,中国已经是第二大经济体,从过去的“跟随者”已经进入了下一个阶段,即“引领者”角色。中国仅仅作为跟随者,包括知识领域在内的各个领域就再也不能发展了。因为中国该跟随的该学习的已经学到了,再想有所发展必须有自己的创新。比如说,为什么我们现在要做亚投行,因为原来的发展模式、现有的发展体系再也不可能有新的突破了,必须具备自己的建构能力。亚投行就是话语体系的一个制度性安排。什么是最佳的金融标准,不是美国标准,也不是西方标准。如果美国标准或西方标准是最佳标准,就不会有金融危机,就不会有欧元危机了。因此,金立群强调,最佳金融标准应该在西方的金融标准基础上吸收新兴发展中国家的经验,特别是中国的发展经验。这就是说,中国的角色已经从学习者转变为一个引领者,才可能有新的突破发展。因此,我们的教育为什么从教变成学,教需要现成的东西,学就是创新,就是培养创新意识。过去我们是一个人口大国或经济制造业大国,但是要成为强国就必须要有创新性,而创新首先是教育创新。教育优先发展,如果教育没有创新,不可能真正成为一个强国。国家的强大来自产业的创新,而产业的创新来自技术的创新,技术的创新来自知识和理论的创新,而所有这些创新都基于教育的创新。

(三)科学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挑战

过去科学技术也是不断向西方学习,但是现在已经走到这一阶段,不能只是跟踪别人科学技术的发展,要快速发展只能扮演创新性的角色。现在我们的科学技术已经有了快速发展,有人说我们只是论文数量上来了,质量没上来。实际上质量也在上升,引用率已经占到第四位,引用率反应创新性,有量就会有质,科研会逐渐发展起来。下一步按照中国现有人口,创新性技术投入资金已达世界第二位,可以期待有更多的惊喜。而所有这些综合因素集中起来就是传统导向与创新导向的区分。比如,过去曾经是“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现在是年轻人在教老人怎么用新软件新技术,这就是未来创新导向的一个表现。我每换一次手机,都得向我的学生或孩子求教。

(四)时代变化对教育的新要求

首先,应对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需要,应加强法治教育。中国社会已经从原来的传统社会走出来了。传统社会的自然经济,是以血缘、地缘为纽带组织生产的,都是一村一落的,社会治理依靠熟人社会风俗习惯的评判。现代社会进入了陌生人社会,每个人都是自主且往往也是孤立的个体,不能仅仅依靠熟人的监督和他人的眼光,社会治理应该追求规范的法治。其次,应对生活方式变化的需要,突出价值观引导的任务。过去是传统导向社会,后辈延续承继父辈生活方式,价值体系就蕴含在这种生活方式之中,具有超稳定性。但是在现代社会变化过程中,传统价值体系有不适应之处,出现了多种价值取向、思想观念。在这样一个价值多样化的社会,组建一个有秩序、整体统一的社会,就需要共同的核心价值观引导。再次,在全球化和世界文化相互激荡背景下,积极介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工作,强化国家和文化认同教育。过去,爱国是纯粹自然感情,现代全球化社会,面对激烈的国力竞争,需要以民族精神铸就爱国魂。认同本是指一致性、稳定性、连续性的,但恰恰是文化不一致、不稳定、断裂的时候人们才意识到认同问题,社会才强调认同问题。上世纪70、80年代,伴随全球化进程的推进,文化认同问题在西方兴起,也就是遇到不同的人才思考自己是谁,我们自己发生变化的时候才思考自己本质上是谁的问题,才思考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最后,面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到来,应强化创新思维和能力的教育(核心素养)。怎样理解核心素养呢?我个人认为,所谓核心素养不在于知道什么知识,而在于能否创造性地将知识转化成能力,转化成日常行为表现。

二、修订工作的基本思路与德育课程发展趋势

(一)课程结构与内容的调整

课程结构与内容的调整,从根本上说是基于立德树人,培养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具有高尚的道德素养和有社会责任感的人,立德树人的主渠道就是德育或政治课。我们必须全面地看素养,因为人最基本的素养是身体素养。我们不能脱离身体素养和其他方面的素养谈精神素养。对于人来说,身体即精神,国家发展需要健康的国民素质。因此,课改重视学生身体素养,除体育课程外,其他课程学分都下调了。高中政治从8学分调成6学分。由原来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哲学与生活”四门必修课变为“经济与社会”、“政治与法治”、“哲学与文化”三门必修课。此外,课程方案首次把“社会活动”列入政治必修课,并占三分之一学时。为了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就要按照学生兴趣,差异化地构造学生知识结构,因此增加了选修课,也为大学选拔人才提供多样化的选择。关于选修课程的初步设想是:选修1作为高考内容,只设两门课程,包括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法律与生活”,以此减轻学生高考负担;选修2基本是在校本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可以为学生提供多样选择。

(二)从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的整合

课程总目标的陈述,依然着眼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但通过两个思路进行整合。一是通过活动即实践活动进行整合;二是通过过程即学习过程进行整合。把“活动”和“过程”作为通往目标的路径,而不只讲“内容”和“结果”,体现了课程改革一以贯之的基本理念,也是走向核心素养的题中应有之义。具体目标的阐述,以核心素养为框架,即“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四个要素在内容上相互交融、在逻辑上相互依存,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政治认同”决定着学生成长的方向,是“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的共同标识和魂魄;“理性精神”是达成政治认同、形成法治意识、实现公共参与的主观(主体性)要求;“法治意识”是“公共参与”的必要前提;“公共参与”是“法治意识”的必然表现,也是“政治认同”和“理性精神”的必然结果(行为)。总的来说,从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整合的效果就是:在政治认同方面,培养有立场、有理想的中国公民;在理性精神方面,培养有思想、有理智的中国公民;在法治意识方面,培养有自尊、守规则的中国公民;在公共参与方面,培养有担当、有情怀的中国公民。

(三)从注重社会实践到活动型课程的构建

1.理念层面。政治课的目标就是立德树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基于这样的考虑,主要是加强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外在体验把主流价值观内化为学生基本价值取向。因此,课程方案首次把“社会活动”列入必修课,并占三分之一学时,这就为把理论知识教学的“讲授型”课程塑造成“活动型”课程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和动力。2.操作层面。课程结构的设计,把“内容标准”与“社会活动”整合起来,一并呈现,共同考核。这样,一方面使知识性内容的教学通过活动来实施,另一方面使活动设计承载知识性内容的教学,并使学生的素养通过“社会活动”加以可操作的测评。教学提示,既包括课堂教学,也包括社会活动;既提示课程内容,又提示活动建议。每项提示都有一个“议题”,并力求采取“问题”的方式呈现基本观点,既整合相关内容,又引导价值判断。这种围绕“议题”展开的活动将贯穿教学全过程,包括引领学生思考问题的路径、运用资料的方法和共同探究的策略,并给学生提供解释各自想法的机会,使内化变成生成过程。教学方面的建议主要是拓展活动的意义,强调知与行是活动,学而思也是活动,讲问题是活动,提问题也是活动;社会实践是活动,课堂教学也是活动;寻求结果是活动,享受探究过程也是活动;从而使活动成为承载内容目标的基本方式。这一方面解决必修课程结构中“三分之一”(社会活动)和“三分之二”(课程内容)的关系问题,另一方面解决政治课的表现方式问题。相对于一般意义的“活动课”,由于上述各环节的设计,能够赋予这种“活动型”学科课程更丰富的内涵,力求“课程内容活动化”和“活动设计内容化”。“课程内容活动化”也就是使课程活起来,让学生自己真正学起来、探究起来、思考起来。“活动设计内容化”也就是所有活动要有知识性内容加以支撑,要有文化传统和价值观的引导加以支撑,要有社会责任感和情感加以支撑,从而使这种“活动型”课程的塑造,能够成为本课程这次课标修订的一大亮点。

(四)基于素养水平的学业质量标准的把握

描述素养水平与学业质量标准,其共同点是:衡量的对象是学生的日常社会“行为”,而不单纯是考卷上的“答案”;水平的证据是“表现”,而不是“要求”。如果核心素养水平的划分是基于素养要素的构成维度揭示其水准特征,那么学业质量标准的分级更依赖学习方面的任务活动所表现的“学养”加以刻画,与课程内容目标相关联,与高考测试评价相对接。因此,与其说学业质量标准是素养水平的细化,不如说素养水平与学业质量标准是魂与体的关系,倘若“魂不附体”,所谓素养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五)如何做到“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如果说始终与中央精神保持一致是本课程的“规定动作”,那么对“活动型”课程的追求就是“坚持改革方向、问题导向”的“自选动作”。因为,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教育,应充分反映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基于创新理论阐述核心素养,是否有“高大上”之虞?我们认为,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考察过西方中学的人见过西方国家高中生讨论的议题,似乎比我们还要“高大上”,如“人生的意义”、“民主”、“自由”、“人权”、“责任”、“自主自立”———这正是他们掌握价值观制高点和话语权的一个支点。怎样把“高大上”的议题“创造性转化”为“三贴近”的活动,即遵循什么路径、依赖什么方式走向“高大上”的素养。当下,有人认为:避免或免谈这些议题,才是“生活化”的表现,这本身是个误判。其实,搞好“活动”、走好“过程”,高大上可以贴近学生的兴趣;搞不好活动,把握不了过程,小儿科也会索然无味。

(六)德育课程的发展趋势

德育课程发展趋势核心是立德树人。在课程方面,发展趋势就是把理论知识教学的“讲授型”课程塑造成“活动型”课程;在内容方面,发展趋势就是综合化,不能仅仅单方面强调一门学科。政治课无论必修还是选修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学生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能力;在过程方面,发展趋势就是开放性,课标只是设定方向,具体课程实施过程可以超越标准教材,吸纳新知;在方法上,发展趋势就是价值引导与自主发展的统一;在评价上,发展趋势主要是测试学生行为表现,即积极适应社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师怎样应对以核心素养为中心的课程改革

政治课程范文篇4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程资源;开发;有效利用;教学质量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现代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还能进一步推动我国教育体制的发展进程,对高中教育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影响。但是,在目前高中政治教学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影响着政治教学质量,具体表现为:缺乏对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意识、对存在的问题认知不清等。基于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强化课程资源的开发意识与利用能力,设计更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在提升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促进我国高中教育事业的更好开展。

1.高中政治课程资源的开发

1.1开发学生中的课程资源。现阶段,学生的主体地位受到日益关注,不仅成为教学活动中不可替代的要素,同时也是教育事业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在高中教育过程中,学生不再仅仅是教育的对象,更是课程活动的重要资源,具体表现为:第一,学生的经验是一种课程资源。学生的经验主要是指学生已有的结构认知、社会阅历以及知识水平,这也是获取新知识的必备基础。其二,学生的兴趣是一种课程资源。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是学生的学习知识的主要动力,因而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学生更感兴趣的教学活动,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其三,学生的差异性是一种课程资源。我国高中学生的年龄普遍在15-18岁,他们在教学中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如果进行有效引导,不仅能够实现差异共享,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还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而促进我国高中政治课程的顺利开展。鉴于此,我们应做出以下几方面的努力:首先,善加利用学生的社会生活信息。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学生能够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获取教学信息,以满足自身的需求。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所掌握信息进行善加利用,以使教学活动生活化、高效化,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其次,善加利用学生的探索成果。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培养学生逻辑思维与探究能力,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有意识地将学生的探索成果转化成一种课程资源,以深化学生的知识记忆,实现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最后,注重学生的教学体验。在新课程标准下,要求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紧密联系,以强化学生的实践体验,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政治课堂教学质量。1.2开发教师中的课程资源。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与组织者,其本身就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课程资源,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1.2.1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简单来讲,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发展为教学中心,引进先进的教学方法与教学设备,引用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基础生活经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1.2.2重视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高中政治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通过课外实践活动,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对政治知识的学习兴趣,进而深度挖掘学生社会生活方面的资源,促进我国高中政治教学的顺利开展。1.2.3注重教学活动的反思与总结。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应对教学经验、教学思路以及教学方法进行总结与归纳,并结合学生的学习状况、接受能力、学习兴趣等展开教学活动策划,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实现高中政治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1.3开发现代信息资源。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并逐渐发展成为以教科书为中心的课程信息资源,不仅在极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教学内容,还能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帮助师生快速获取相关课程资源,对高中政治课程的有序开展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开发信息资源需要我们做出以下几方面的努力:⑴建立完善的教师备课系统,实现教学资源共享。⑵优化网上学习系统,加大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为高中政治教学的良好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2.高中政治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

在高中政治课程中,应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课程资源,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其中,校内的课程资源主要包含信息中心、图书馆等各种教学设施以及学生团体、师生关系、班级组织等各种关系,是教学活动开展的前提基础。校外的课程资源范围比较广泛,比如市场、革命教育基地、工厂、企业等等,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造能力,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校内与校外的课程资源进行有效融合,并加以有效利用,以提升高中政治课程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我国高中政治课程的顺利开展。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高中政治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愈发重视,并为高中政治课程资源的发开与利用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高中学校与政治教师应牢牢抓住这次机会,坚持以新课程教学理念,加大对政治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力度,实现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的有机融合,从而在提高政治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唐海燕.论新课改背景下思想政治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6(3):97-100.

[2]张文晓.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3.

政治课程范文篇5

关键词:教师初中政治建议

随着新的初中教育标准的颁布,笔者与众多教师一样,把焦点放在当前的课程标准研究之中,如何把简要的教学大纲实施到初中政治课程教学里面?这是我们面临的难题之一,针对新课程标准新理念与新内容的增加,本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教会学生如何以正确地、高效地学习,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切实做到“授人以渔”的教育目的。以下几点是根据当前初中政治课教学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教学实施建议:

1.端正教师作风,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思想政治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的品格得到升华。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者的品行与政治素养是教育的前提,它直接影响到政治课程的质量。在初中的政治新课程里,着重要求培养学生中华民族精神与人文修养。做为初中政治课教师必须具有敏锐的政治触觉与思想觉悟。律人必先律己,教师在课堂实践教学的时候要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在学生面前要树立一个品德高尚的教师形象。

2.提倡以学生为主体

在初中教学中教师要尽量营造一个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给学生,这样才能达到师生平等,且有助于构建师生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利用以下方法把学生以往被动的位置转化成主动。以便提高初中政治课程的教学质量。

2.1政治课程教授要灵活多变。趣味性是当今政治教学所缺乏的,教师在教学方法上面可以追求多变,如果课程教授的时候方式多样化就可以引起学生的关注,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思维空间。如果教师的教学一层不变就会使得学生无心上学,所以政治课程的教授一定要多变,这样才可以将沉闷的政治知识变得灵活起来,使学生容易消化。

2.2激起学生主动思考的积极性。

①初中阶段的学生有着叛逆、轻浮、好奇;在各个科目学习上面常出现偏科,因此课堂的表现很极端。这就要求到教师的教育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态度问题了,加入任课教师善于营造课堂气氛,而学生学得轻松高兴,那么教学的质量自然提升了。

②中学的教育方案在不断的出新,给我们的教学也带来了很多的便捷,教师应该时常的升级自己的教学方式,务求在政治教学方面得到好的效果。在实施新的教学方法的时候,教师还要注意到学生层次不一的特点,尽量做到“因材施教”。

③针对初中生好动、自制力弱的特点,我们可以在政治教学上适当地给予学生一个宽限的思维空间,摆脱旧教学模式“单边”讲课的模式,开设多点相互讨论的空间,让学生在学习政治知识的时候展现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

2.3把握上课进程,提高教学效率。

相对教师来说,课堂教学是教师必用课堂教学法,但是无论用什么教学方式,我们必须把握课堂的进度,政治课程是看重整体性的课程,教师在讲课中不能揪着一个难点讲太久。因此,在备课的时候,我们就要注意计划好大致的课堂节奏。在政治教学中,既要保质也要保证其效率。

3.能够切实解决政治课教学问题的几个方法

3.1朗诵——有助于记忆。俗语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在初中思想政治课程中,我们可以借鉴语文大声朗读来增加记忆力的方法。在政治课程里面很多人文道理的内容,学生听课的时候会表现疲乏,如果他们大声的朗诵,一来可以集中精神,二来可以提高对政治知识的记忆力。通过学生有情感的朗诵,可以使很多抽象的俗语、俚语变得形象生动。因此,学生常朗诵思想政治课文是可以引发学生之间的共鸣,让政治真正到达寓教于乐的效果。

政治课程范文篇6

关键词:教师初中政治建议

随着新的初中教育标准的颁布,笔者与众多教师一样,把焦点放在当前的课程标准研究之中,如何把简要的教学大纲实施到初中政治课程教学里面?这是我们面临的难题之一,针对新课程标准新理念与新内容的增加,本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教会学生如何以正确地、高效地学习,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切实做到“授人以渔”的教育目的。以下几点是根据当前初中政治课教学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教学实施建议:

1端正教师作风,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思想政治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的品格得到升华。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者的品行与政治素养是教育的前提,它直接影响到政治课程的质量。在初中的政治新课程里,着重要求培养学生中华民族精神与人文修养。做为初中政治课教师必须具有敏锐的政治触觉与思想觉悟。律人必先律己,教师在课堂实践教学的时候要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在学生面前要树立一个品德高尚的教师形象。

2提倡以学生为主体

在初中教学中教师要尽量营造一个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给学生,这样才能达到师生平等,且有助于构建师生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利用以下方法把学生以往被动的位置转化成主动。以便提高初中政治课程的教学质量。

2.1政治课程教授要灵活多变

趣味性是当今政治教学所缺乏的,教师在教学方法上面可以追求多变,如果课程教授的时候方式多样化就可以引起学生的关注,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思维空间。如果教师的教学一层不变就会使得学生无心上学,所以政治课程的教授一定要多变,这样才可以将沉闷的政治知识变得灵活起来,使学生容易消化。

2.2激起学生主动思考的积极性

①初中阶段的学生有着叛逆、轻浮、好奇;在各个科目学习上面常出现偏科,因此课堂的表现很极端。这就要求到教师的教育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态度问题了,加入任课教师善于营造课堂气氛,而学生学得轻松高兴,那么教学的质量自然提升了。

②中学的教育方案在不断的出新,给我们的教学也带来了很多的便捷,教师应该时常的升级自己的教学方式,务求在政治教学方面得到好的效果。在实施新的教学方法的时候,教师还要注意到学生层次不一的特点,尽量做到“因材施教”。

③针对初中生好动、自制力弱的特点,我们可以在政治教学上适当地给予学生一个宽限的思维空间,摆脱旧教学模式“单边”讲课的模式,开设多点相互讨论的空间,让学生在学习政治知识的时候展现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

2.3把握上课进程,提高教学效率

相对教师来说,课堂教学是教师必用课堂教学法,但是无论用什么教学方式,我们必须把握课堂的进度,政治课程是看重整体性的课程,教师在讲课中不能揪着一个难点讲太久。因此,在备课的时候,我们就要注意计划好大致的课堂节奏。在政治教学中,既要保质也要保证其效率。

3能够切实解决政治课教学问题的几个方法。

3.1朗诵——有助于记忆

俗语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在初中思想政治课程中,我们可以借鉴语文大声朗读来增加记忆力的方法。在政治课程里面很多人文道理的内容,学生听课的时候会表现疲乏,如果他们大声的朗诵,一来可以集中精神,二来可以提高对政治知识的记忆力。通过学生有情感的朗诵,可以使很多抽象的俗语、俚语变得形象生动。因此,学生常朗诵思想政治课文是可以引发学生之间的共鸣,让政治真正到达寓教于乐的效果。

3.2比较法——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分析能力

对于思想政治课程中难以理解的内容,我们可以实行比较法。比如对于公民的权利与公民的义务来讲,它们都是合法公民享有的,学生在这上面就会产生很多矛盾。教师就可以把公民的权利与公民的义务分开罗列出来,再进行多个对比,委婉的告诉学生其实公民的权利与公民的义务是相对的也是相辅相成的。这样比较之下,就会加深学生的记忆,也会使他们认识深刻。

3.3看图说话——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看图说话在这几年里也慢慢的走进了初中政治课考试的大题里面,它的目的是为了考验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心理素质。据调查,这一题得到高分的学生基本很少,由此可见学生在看图说话方面是非常弱的。在初中政治课新课本中,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图片。教师可以在讲课的时候,注意这些图片、设定几个情境问题,就像语文一样层层深入,由此一来既可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提高学生看图题的解题能力。例如,在家庭维护、社会和谐的时候,书本都会出一些图片增加课本内容的形象性。教师可以就这些图片开设一些情境问题:在这些图片里面你能有什么看法?你们觉得他们这样对吗?在实际生活中这些状况正常吗?透过这些问题的创设,可以使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加强,人文情感得到升华。把自己的认识实际实行到生活中,也会为这些问题提供一个完善解决的方案,更好的增进社会的和谐。

参考文献:

政治课程范文篇7

关键词:改革开放40年;思想政治;课程标准

1改革开放以来课程标准概述

1.1课程标准的概念。课程标准的定义,准确来说就是国家对学生的学习结果的目标与要求,是国家制定,能够指导教师开展教学工作,并能够指导学生使其明确其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应该知道什么和能做什么的界定和表述。1.2课程标准的内容。课程标在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等方面做了严密的规定,同时体现了对旧课标的批判、继承以及新课标本身的创新、发展的特点。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建议等几部分阐述的更为详细、明确,特别是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学习基本要求,这一点与教学大纲有所区别。

2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变迁

2.1课程性质的变化。在课程性质上,仍然坚定其政治方向,坚持正确政治思想。《1996年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下文称1996年课标)明确指出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必须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心,培养学生使其成为具有崇高素质的公民。《2004年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下文称2004年课标)中阐述:在高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基本内容既包括马列主义等的本质观点的教育,为其发展打好思想根基。《2017年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下文称新课标)指出高中思政课教学其根本任务为立德树人,努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学生确立并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将能够培育学生社会理解和参与能力的综合性、活动型学科课程提上日程。我国课改始终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多元智力理论为基础,本质上坚持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在政治方面的先进性、思想性和坚定性,相比1996年的双基目标,2004年三维目标的提出,严格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关注学生、根据社会生活联系实际,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开展探究学习和实践练习,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生活的价值,建构如识的框架,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等。《新课标》则提出高中思想政治在性质上是一门综合性、活动型课程,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和思想的政治方向、要求建立与发展学科核心素养、增强社会事务的理解和参与能力,完成立德树人这一根本性任务。2.2课程目标的进步。由1996年提出的“双基”目标到2004年提出的“三维”目标向2017年提出的学科核心素养目标的进步。《1996年课标》将教学目标分为一个个部分,明确提出了每个年级都应该有其教学目标,具有积极意义,但过于强调知识的框架掌握以及对知识的死记硬背。《2004年课标》在教学目标上的表述更为精细化,提出三个层次:总目标———分类目标———内容目标,体现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且明确提出素质教育。但在落实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还面临着种种现实问题的挑战,一时间难以将占据中国千百年历史的应试教育彻底转换为素质教育。《新课标》在教学过程中,更加偏向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逐渐走上“育人”的轨道,强调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使教学目标更加具体化,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规定以及更高的要求。2.3课程结构的完善。由固定化完整性的课程结构向可选择性课程结构再向多样化、促进学生个性化的课程结构发展。《1996年课标》其课程结构过于注重知识的系统传授,强调知识内容的固定性和完整性,缺乏一定灵活性,较为系统化,但在一定程度上有碍于学生身心全面发展。《2004年课标》出现了模块化和可选择性的特点,这里体现了《纲要》中提出的课程结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的目标。通过学分制对必修和选修的课程模块中独立内容进行检查与评价。《新课标》延续了《2004年课标》的模块式组织形态并进行了一定的拓展,分为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基于2004年课标强调课程的实践体验的要求,针对必修课程,教学方式采用内容与活动相互嵌入的组合方式,以达到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的目的。2.4课程内容的发展。课程内容由偏重书本知识识记到关注学生生活和发展再到注重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完成一系列转变。《1996年课标》在注重传授系统化知识的同时,片面注重书本如识,而课程内容过于“难、繁、偏、旧”,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2004年课标》指出思想政治课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现实,以学生发展的要求为着眼点,联系社会生活进行教学,建构学科知识结构与生活现象归纳、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契合的课程内容。对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和参与社会实践,以及建构学科知识,提高个人素质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但存在着部分知识被淡化,传授知识不系统、不完整的问题,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来说是严峻挑战。《新课标》旨在通过在实践活动中增添与时俱进、生活化和可选择性的学习内容来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以及核心素养,培养其基本熟练掌握辩证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坚持实事求是,用发展的观点、创新的思维来观察分析社会现象并发现问题,能在学习过程中基本形成正确的三观。2.5课程实施的转变。课程实施过程离不开教师与学生,他们是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既包括教师的教又包括学生的学,既包括教师的教学方式又包括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教学方式方面,课程实施实现了由教师主导课堂教学向以学生为主体教学再向议题式活动型教学的转变发展与进步。《1996年课标》提出了教学要理论联系实际,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学习,坚持知识与思想性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仍然偏向于以教师主导课堂进行知识传递,不利于学生发展。《2004年课标》在继承发展1996年教学原则的基础上,明确提出要采取“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所谓开放互动就是把教学看作是“课程的创生过程与教学相长的双边活动”,使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新课标》在此基础上改进教学方式,要求充分了解现代教育发展趋势,利用科学技术的进步,深入开发教育资源和拓展教育空间;要通过议题的引入和讨论,教师在教学中转变方法,学生在学习中主动参与,使教学在师生互动、开放民主的氛围中进行;要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转变,使学生在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中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在学习方式方面,由接受学习向发现学习转变,再由发现学习向探究学习的发展。《1996年课标》在学习方式上以知识方面的掌握与习得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学活动为主导、教师为主体、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其中也包括其他的学习方式,如开展社会实践相关活动,但并没有深入拓展,导致收效甚微。《2004年课标》着重于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法,由接受学习、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向主动参与、乐于参与和勤于参与转变,从“三个J”向“三个参与”转变,体现了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方面,但在实施过程中还面临一定困难。《新课标》提出在课程进行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探究进行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等,通过活动的开展,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调动同学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以及相互帮助、互相学习的积极性,让同学们在活动中达到掌握知识、发展自我的学习目的。对于一线教师来说,如何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和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是一个重大问题,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情境创设能力、活动设计与引导能力以及学生行为表现的全面评价能力,才能更好地促进课程实施全面深刻的变革。2.6课程评价的改进。课程评价由甄别选拔功能向发展性评价功能再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功能发展。《1996年课标》中提到学习评价不仅能够确认学生学习进度和水平或行为的转变,而且直接反映教师教学的效果及教学能力。《2004年课标》提到要改变过分固定化的评价方式,建立激励性评价机制,提出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对学生能力的发展进行开放性评价和综合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注重思想素质的评价。但在高考指挥棒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仍然摆脱不了应试教育的评价方式。《新课标》同样注重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并且在实施过程中采取了更多的措施,评价的角度多变、方式多样、内容涵盖宽泛全面,着重评估学生解决情景化问题的过程和结果,以反映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2.7课程资源开发的深化。课程资源的开发由只重视教材转向重视课程资源再到加大课程资源的开发力度的发展。《1996年课标》由于一系列外部原因的限制,在内容中没有明确的提出课程资源。《2004年课标》中定义课程资源是课程发展过程中可利用的所有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等,这里的观点是教学的过程不只是有效传递课程内容,更是课程创生的过程。在教学上,教师不再是简单地教教材而是学会用教材,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新课标》在课程资源这一概念提出以来,不断加大课程资源开发的力度,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充分的利用包括校内课程资源、校外课程资源和信息化课程资源在内的三类主要课程资源。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力度,要求教师既要树立远大的教育观与教学观,又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使教学与课程资源相结合,与社会生活相融合,同时也要求学生既要在课堂中学习,也要在社会中、生活中进行学习。

3总结与启示

通过对以往课程标准的分析对比与总结,我们发现,《1996年课标》是我们国家在经济发展起步的前期所提出的为培养有能力有智慧的现代化建设者所提出的有效措施,虽不尽完善,但具有先进意义。而《2004年课标》体现了要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的核心理念,《2004年课标》在核心理念的指导下在课程性质、目标、结构等多方面都进行了深入的改进,体现了批判、继承与创新发展的特点。《新课标》体现出更强的综合性、活动性,并根据新课标提倡的学生观,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对教师教学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活动型教学的提出,建立促进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评价机制,在现代提倡素质教育和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大环境下,《新课标》对我们的思想政治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性意义。由课标的改革与变化我们可以看出,《新课标》与《1996年课标》和《2004年课标》相比是一个扬弃、发展和创新的过程,其全面贯彻了《纲要》的精神。作为一线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师,不仅要全面把握和理解新课标的特点与要求,而且要能够进行深入的学习课改精神与理念,从而用新的教学态度适应新的教学内容,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维去探索,为促进新课程改革做出应有的贡献;作为新时代的学生,不仅要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也要能够积极主动的进行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这是对年青一代学习者的基本要求,而我们只有当教育回归人本身,关注人身心的全面发展,才能引领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国家富强。

参考文献

[1]王梦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的角色转换[J].教育艺术,2009,(9).

[2]张有林.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对比研究[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5,(01).

[3]计旺慧.上海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比较研究———以一期课改和二期课改为例[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4.

[4]唐良平.政治课教师课堂教学的关键能力———基于《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8,(10):90-94.

政治课程范文篇8

摘要:思想政治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主要渠道。在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思维的兴趣,让学生成为探索思维的主人,指导学生掌握思维的方法,是培养学生主动思维的有效措施,也是实施新课程改革下,搞好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

一、要与时俱进更新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观念

根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制定的新课程标准,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目的就是从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成K需要出发,承视和加强思想品德教育,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分析新课标特别注重学生思维、情感和行为方式的培养活动组织的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教学活动组织一定要有问题意识,必须大胆设计课堂教学改革方案,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其创新精神,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使学生感到政治课有趣,有理,有用,使他们快乐地学习政治课,并且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所提高。高中政治课的科学性比较强,因此教师讲课的过程中非常注意以教材为主,把科学性和趣味性统一起来。当然科学性和趣味性主次要分清,科学性是基础,要把趣味性寓于科学性之中。

二、采用灵活的教学策略,倡导探索性学习方式

《高中政治课程标准》要求教师重视在教学活动中灵活运用教学策略,把教师主导的“目标策略评价”过程与学生经历的“活动体验表现”过程结合起来,在明确基本标准的前提下,结合相关内容.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索。在新课标指导下,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直观、生动的教学形式,让学生亲自去体验去尝试,努力创设问题情境,制造矛盾,使学生开发探索思维。探索性学习方式方式,使学生感受到政治课不是那么一成不变,不是那么枯燥无味,不是那么干瘪苍白,要使学生感受到新意和幻彩,感受到活力与激情,感受到生机和奔放。这样,一节课有了很好的烘托和前奏,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也起到营造整堂课良好学习气氖的效果。在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结合新课改的要求和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教师可采用一些探索性问题引进导入新课程的方法。

三、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组织教学

政治课是一门理论性、系统性较强的学科,它通过抽象的观点、深刻的道理对学生进行政治方向,道德规范等方面的教育。因此,要学好政治,难度较大。对教师来说,上好一堂政治课,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提高抽象思维、逻辑推理、归纳论证等能力是相当关键的。因而恰当的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新课程在内容上大为更新,增加了许多反映社会经济文化科技新进展、时代性较强的新内容,要求教师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学习,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以适应现代教学要求,旧时还要求教师要快掌握体现时代性特征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并应运于教学过程之中。在现代政治课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出教学的开放性,要把一些抽象的理论,讲解得较为生动透彻,除使用必要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外,教师还应当注承教学情景的创设,通过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或者是照片、图片、挂图等生动形象且直观的教学手段,或者也可以通过师生的讲述,把学生带入某种特定的情景之中,使学生有如身临其景其境:通过这种情感渲染和传达,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对知识的诠释和理解,免去了生涩与呆板,也达到使学生学会对知识活学活用的目的。

四、利用学科整合多方面优势培养促进教学

发展的社会需要发展式的人才。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学习和生活,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需要大量的复合型人才。这就需要我们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新课标要求注重学科问的知识整合,充分发挥各学科的特色,从不同学科的不同角度关注对一个知识点的解析和诠释,从而达到对知识的全面理解以及对各方面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新课程强调各科之间的沟通与综合,这就要求教师淡化自己的学科角色,全面拓展个人的各方面学识修养,同时要把学生视为接受完整教育的个体,既让学生快乐地学习,不觉得政治课枯燥无味,又达到了教育目的,提高了教学效果。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了学习任务,掌握了教材观点。使学生从不喜欢政治课到很喜欢政治课,同时也达到了对学生各方面知识素养的提高,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的目的。当然,利用学科整合进行教学,对教师自身也就提出了更高个要求,要求教师自身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与水平,多汲取多方面多学科的知识,才能真正发挥优势,达到好的教学目的。

五、创设轻松自由的课堂教学环境促进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课本上的内容,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能引发不同观点或引发更深次思考的话题。在开展话题时,常用的方法是讨论、启发、引导。形式可以是同桌、小组讨论,男女生轮流发言等。面对全体学生,可以自由回答,鼓励学的主动发言,努力探究。积极参与。课堂活起来,师生之间的感情就容易沟通.情感共鸣就能产生。学生对老师的信任感就能增强。自己就更能发挥在情感教育中的导向作用,从而促进教学的进行。许多学生不重视、不想学政治,主要是他们认为政治不是老生常谈,就是高谈阔论,与己无关。中学政治的哲学部分和经济学部分还略微好些,而政治学部分很多学生就用“假、大、空”来形容。可见我们的政治教学在过去是多么失败的一个结果。政治课的教学,不管是对老师来说,还是对学生来说,都成了一份苦差事。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彻底转变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生硬、平铺直叙式的教学语言,要用彩色的语言、动感的语言融合积极愉快的情感来调动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活动的兴趣和主动参与的动机。教师在上政治课时,充分运用体态语言来传达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对知识点的强调,同时也运用肢体语言和情态语言来表达教师自身对知识、对学生、对课堂的情感。在语气上,通过轻重、缓急、抑扬、快慢等变化进行教学,在语态方面,以平等方式、交谈方式进行情感教学,体现对学生的理解、信任和尊重,达到情感上的共鸣,建立起平等、和谐、融洽的关系,在其乐融融的学习环境下,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就激发出来,主动性自然就发挥出来,也就不再有政治课毫无生趣的结果了。思想政治课的说服力、感召力极大部分来自于教师授课的语言力度、语言技巧、语言风采。公务员之家

政治课程范文篇9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策略

在2019年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教师座谈会指出,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深厚力量。优秀传统文化经历的千年的历史沉积,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和价值观念等,是高校思政教育的宝贵资源,深入挖掘这些资源将其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有着重大而独特的现实作用。将有助于高校大学生理解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当代价值,以增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认同;有助于在高校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增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社会的认可;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以培养大学生对国家民族精神的热爱和自豪感;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以塑造大学生健全的现代人格。那么如何在高校思政课中有的放矢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前思政课教学实施中应去不断思考和探究的问题。

一、汲取传统文化人文思想,增强隐性教育功能

我国的传统文化源于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经验,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思想,将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有机融合,有利于增强思政课程的人文性,凸显思政课的“随风潜入夜”的隐形教育功能。在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教师凸出了“显性”知识的教学,而忽略了“隐性”的育人功能。在这样的课程活动上,表面上看大学生在短时间内习得了教学的重难点,但是却难以在发现、体验的过程之中增强人文素养。例如将传统文化中“先天下忧而忧”的士人精神与爱国主义教育有机结合,将古代的“大同”思想与热爱共产主义、社会主义以及我国当前的外交政策的教育有机结合,将有益于提高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精神认同。随着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增多,例如视频、图像、名师讲堂、微课、短视频等,当前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为思政课程提供了更丰富、生动的教学资源,教师要善于利用好这些手段和资源,在教学中引入传统文化要素,如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历史典故、文学艺术等内容,使大学生在多样化的人文体验中,化枯燥、死板的概念为具体、生动的认知观念。

二、注重传统文化历史探究,增强学理性

我国的传统文化源于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传统,在思政课的教学中引入传统文化的历史知识,通过历史探究,增强思政课程的历史底蕴,从而逐步增强课程的学理性与大学生的历史观。例如在讲解中国当前的民族政策以及“一国两制”制度时引入我国古代的民族政策的发展历史,通过对于民族史的讲解加深大学生对于我国当前民族政策的理解。在教学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路线的内容时,与我国古代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相对比。在讲解“依法治国”的内容时引入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法家”思想与我国古代人民的法则意识,通过传统文化的渗透,增强课程教学中的历史底蕴,在历史知识中辨析“人情社会”与“法治社会”的异同点,从而使大学生了解“依法治国”的本质。再如在教学我国的“一带一路”与“海洋强国”战略的内容中,引入“郑和下西洋”与我国开辟“丝绸之路”的历史知识。教师还可以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来设计“综合实践类项目”与“专题作业”,例如参观革命老区、名人故里,走访老红军等活动,从而真正地实现在历史传统中感悟,使思政知识不再局限于课本之中,不再是枯燥的理论、文本的堆砌物。

三、融入传统文化德育,增强价值性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对高校大学生价值观的引导是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而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教育对于增强思政课培育学生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我国的传统文化的渗透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从而增强爱国主义精神与民族认同感。另一方面,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宝贵的精神财富,将传统文化渗透进高校思政课程中,能够增强思政课的价值性,“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例如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无信则不立”“以友辅仁”等美德观念,其蕴含的核心价值观念对当今仍有其丰富可承接的时代价值。中国古代讲究“仁义礼智信”,在当下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拜金主义”流行,同时贫富差距逐步拉大的时代背景下,传统文化中的“仁”对于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就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部分大学生价值观的追求发生偏移。为此,高校思政课程通过加强传统文化的融入,将有助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入思考”,同时也可加强对大学生的理想道德教育,使大学生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道德涵养得到提升。

四、引用传统文化参照,增强思辨性

当前思政教育课程教学中仍然存在“照本宣科”“填鸭式”等模式单一的老问题,有的思想政治教育还是以灌输为主,立足于解决实际问题启发思考方面还有欠缺。引用传统文化参照,通过古今对比,启发学生辩证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与辩证思维,达到灌输与启发相统一。在教学活动中,尽管有些教师遵循“教学做合一”的原则,设计了各种参与活动环节,但事实上却拘泥于表面,回避了为学生试错、分化、辨别以及批判的创设空间,缺失了“深思冥想”的学习体验。借助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与课程内容进行对比、思考,使学生分析、思考问题时更加理性客观、实事求是,能够从多个角度辩证地看问题,以更加灵活的方式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例如在教学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思想的课程中,可将中国古代的儒家、道家思想与其对比,在分析其相似与差异之处的同时增强其思辨性。针对大学生的情绪、认知能力与心理发展特征,教师要善于借助我国的传统文化巧设“对比”的情境,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优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我国的“依法治国”的制度时,引入中国古代的法治思想与现代社会的法治思想相对比,从而进一步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依法治国”思想的独特性与优越性。同时引入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治”思想,与我国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相结合,讨论“依法治国”与“道德建设”之间的辩证统一的关系。

五、挖掘传统文化经典,增强趣味性

传统文化经典来源于生活的历史积淀,蕴含很多人文色彩和生活气息,是思政课程中“接地气”的教育资源。陶行知倡导“生活教育”的原则,这一思想同样也适用于高校的思政课程教学。我国的传统文化丰富多彩,且与现代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将传统文化与思政课程有机融合,有利于提高思政课程的趣味性。在传统文化渗透中,教师要杜绝“功利化”知识灌输的教学模式,通过汲取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教学资源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的生活化文化经典,丰富学生“发现知识”过程。且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基于理论生活化进行思想政治相关课程知识的探索、提炼与内化,从而解决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枯燥”“吸引力不够”的问题,润物无声中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课程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近代史的相关内容时,引入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剪纸”与“民间音乐”,通过分析剪纸中的经典造型形象的变化,以及民间音乐中的叙事特征与象征要素来分析我国近代社会中的历史变迁,从而使相关知识的学习更加“生活化”,充满趣味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最终要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而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饱含丰富德育资源,将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价值观念、哲学思想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课中,不仅能丰富教育教学资源,更有利于增强高校培养大学生的育人实效。因此,高校教师要打破根深蒂固的教学理念,在思想政治课程中融入传统文化,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与价值观引领,将传统文化教学成效的价值追求与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的价值追求有机结合,从而促进“教学”与“育人”两者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曲江滨,张薇.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与应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1):68-69.

[2]黄高锋.当前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教育探索,2010(3):15-17.

[3]朱淼.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12):37-38.

[4]舒维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2):35-36.

政治课程范文篇10

关键词:课程整合;核心素养;校本课程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是一门具有鲜明综合性特点的课程,不仅包含经济学、哲学、政治学以及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而且还涉及自然科学常识和文学、历史、地理等社会科学基础知识。然而,当前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分注重学科知识的系统教学,缺乏突破教材和学科局限的整合课程。不可否认,以分科形式开展的教学能保证各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独立性,但在真实的生活中各学科却密切联系。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就这一点而言分科教学不如不分科,而以生活为中心,问题为中心,着手教学来得见效。”纵观新课标中关于课程结构的论述即可发现,强调最多的非“生活”莫属,例如,“财经与生活”及“法律与生活”。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中政治教师意识到以分科形式开展教学的弊端,并开始在教学中尝试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例如,有教师在讲授高一政治“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这一专题时,将这部分的内容与初中语文课文《多收了三五斗》相结合,将语文学科与政治教学进行整合。从学生熟悉的课文入手,不仅能使学生快速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还能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现象分析的能力。有教师将政治教学与历史内容进行整合,在讲授“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内容时,引入了对中国朝代更替原因的分析,从而得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规律,这一过程既复习了历史知识又加深了学生对政治教材中理论知识的理解。还有教师将时事资源与政治教学进行整合,注重培养学生利用教材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有教师尝试将政治学科教学与地理、数学、生物、化学等学科进行整合,均产生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可以看出,整合已经成为高中政治教学的一大趋势,“遇见省实”校本课程正是顺应这一趋势而开发的。我们立足于学生的认知基础,充分挖掘政治学科的教学特点和教学内容,挖掘生活与时代的因素,进行整合和创新,形成了“遇见省实”校本课程,旨在探索落实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和高中政治课程整合的有效路径,从而发挥政治学科的德育引领作用。

一、“遇见省实”校本课程的目标整合

整合课程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在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中建立有机联系,在与世界的开放联系中不断拓展思路,开阔视野。“遇见省实”校本课程,以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准绳,以学生知识、能力和态度整体发展为核心,形成了如下目标:掌握基于问题开展调查的方法;形成团队合作的意识,掌握学习小组组建的方法;掌握资源查找、信息获取的渠道及方法;掌握分析知识合理性和正确性的方法;形成批判性思考的能力,能够对所获取到的信息进行全面分析;养成基于证据表达观点、独立思考、理性思考的习惯;形成问题意识,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例如,第四期课程“那些年,我们一起走过的高三”,通过学校校长、年级长、学姐、家长代表和学生的充分讨论与交流,让师生加深了解。高三对教师而言,是有挑战性和艺术性、并且有成就感的一种工作,很多教师都是从高三的经历中成长起来的。对于学生来讲,要直面高考,敢于挑战高考,要有毅力、拼搏、担当的精神。人的潜能是无法估量的。我们要赢得高考,一定要有科学的方法,有目标,科学备考,坚定信念。就此,达成了一致和认同感。

二、“遇见省实”校本课程的内容整合

学科知识内部的纵横交错及与其他学科、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是课程内容整合的重点。“遇见省实”校本课程在内容选择的过程中,关注课程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生活的联系,旨在促进学生运用来自生活的经验去理解知识。课程内容按照“问题引领,联系生活”的原则选择,所谓的“问题引领”是指围绕一个中心问题来组织课程内容,将中心问题作为每期课程的主题。“联系生活”是指,每一期课程主题内容的选择都来自于大时代和小生活,原则是贴近学生,走进生活,反思人生,针砭时弊,因此内容来源多范围广,融合了经济、社会、人文、历史、法治等诸多领域,体现了政治学科的生活性和完整性。

三、“遇见省实”校本课程的实施整合

综合化的教学方法,是“遇见省实”校本课程的一大亮点。通过对人力资源、学习内容和教学空间整合,力图促进师生合作教学意识的形成,密切教材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最终达到学以致用。同时通过学习方式变革,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1.整合人力资源,促进合作教学。教学过程本就不是一个纯粹的知识讲授和知识接受的过程,而应该成为教师引导的知识建构的过程。“遇见省实”校本课程的实施,旨在激发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意识及教师合作教学意识。例如,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为了顺利完成任务,需要自主查阅学习资料,自主组织观点,这个过程有利于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需要学生基于某个观点形成自己的学习小组并且与小组成员合作分工,这个过程能够发展起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合作学习能力。对教师而言,合作贯穿于整个课程实施。例如,在备课过程中,根据每期的内容所需,形成了以政治学科教师为中心、由不同学科教师共同组成的综合备课组,围绕同一个教学主题,分担不同的责任,发挥各自之所长。课程的开展也打破了现有教学中由一名教师主讲的形式,代之以邀请本学科教师、其他学科教师、校外专家、主讲教师共同构成的教师团队,实现了学科知识间的交融互通,培养学生以广阔的视角思考问题的能力。2.问题对话引领,密切知识联系。思想政治课源于并指向社会生活,对学习内容的“问题化”处理,将对“定论”知识的学习转化为对不确定知识的探究,将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化为学生主动发现的过程。因此,在“遇见省实”校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再以知识的系统呈现为主,而是以源于生活的问题(话题)为引领,通过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通过有效的课堂互动引发学生对人生、对社会的思考。例如“女性的社会价值”这一期,在探讨“女性的价值更多是应该倾向于事业还是家庭”这一问题时,有学生拿出统计报告证明自己的观点,有学生从历史的角度来分析为什么女性应该主内,有学生从家庭教育、社会媒体角度提出对“女主内”的质疑,充分体现了在分析问题过程中跨学科的思维,观点因人而异,在对话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关注生活、思考生活,打通知识学习与社会生活之间的隔阂。3.扩大教学空间,实现学以致用。在“遇见省实”校本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我们注重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以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为学习空间,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增长见识,提高动手动脑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例如,在完成每期话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查找不同的书籍、咨询家长、开展社会调查、上网查找数据等方式,以便形成对话题较为全面的认识。这个过程使学习超越了单一的课堂,扩展到整个学校、家庭、社会甚至网络平台等各种环境,大大扩充了学生的学习空间。而在调查的过程中,学生所学的知识也能得到一定的运用,从而帮助学生学以致用。

四、“遇见省实”校本课程的评价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