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5 14:10:32

政治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范文篇1

自1979年诞生新贸易理论以来,国际贸易理论经历了新经济地理、贸易与新增长理论、内生贸易政策理论、新新贸易理论等多次理论创新,这些理论解释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无法解释或是解释不全面的内容,并对传统贸易理论加以修改与完善,在一定呈上也影响了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国际经济学中的国际贸易理论主要是分析发展中的收益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它的分配法则,同时研究相关政策条例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对这些利益有哪些影响,重点阐述了微观经济基础在社会经济中的竞争性,分析了其竞争性。国际政治经济学诞生在上个世纪60年代,主要探讨了国际政治和国际经济之间的交叉影响,并提倡在学术经济上可以进行跨学科的理论研究。国际经济学与国际政治经济学在研究内容、方法论和学术平台这三大领域的研究上有非常大的差别,其中方法论上的差别是最为明显和最关键的。IPE是是一种国际职位评估系统,是国际关系学科下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的一个格外重要的分支,同时,在当代国际关系体系中,随着国际政治经济学地位的提高而显得更加重要。利用IPE研究体系的开放性和包容性的特点,可以将国际经济学研究中牵涉的经济和政治内容全部纳入其中,针对所得信息进行具体的讨论。我国的经济学者对这一体系已经完全认可,同时对于IPE的跨学科研究特性也比较认同。就是国际经济学(IE)、国际关系(IR)和国际政治经济学(IPE)的关系。国际经济学和国际政治经济学之间的相处模式相对融洽,没有排斥现象,那么,国际经济学和国际关系中重叠的内容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IPE体系的研究对象。这一点对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研究题材和研究理论。

二、新贸易理论前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成果

国际经济学中的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政治经济学在学术理论上有很多重叠的部分,但二者在具体理论的钻研方法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研究对象上也不尽相同。但是,抛开这两点,二者在跨国域交易的经济行为中对于利益分配的研究有着共同点,同为研究的基础力量,同时,二者也共同致力于全球化的研究,并且也在复杂的研究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20世纪70年代,产业组织理论有了理论上的大突破,使国际贸易理论有了更全面的解析。一是博弈论在经济学的探讨中发挥着越来越广泛的作用,二是目前竞争市场的整体格局发生了大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向前发展了一步,从而促进了新贸易理论的诞生。其诞生之后推出的各种新理论都对以往的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之间的矛盾内容重新思考、分析,对国际政治经济学上的意见分歧也提供了大量新的研究依据,使其研究体系更加完整、准确。

三、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制度理论

新贸易理论提出的理论意见是市场不完全存在竞争,但是企业的生产却可以有经济利益。新贸易理论的分析工具我们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建立在垄断竞争市场结构上的迪西特-斯蒂格利茨模型分析手法,一种是建立在寡头市场结构上的博弈论分析手法。但更多时候,前者的影响更大,影响范围更加广泛,也有大量的理论体系在其的发展上被建立起来。但是由于后者推出了我们熟知的战略贸易政策,所以其在贸易理论界之外的领域中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为相关人员的研究工作提供了依据。在国际贸易理论体系研究中,战略贸易政策指的是在一个实际的或是潜在的国际寡头市场上,能够对企业战略起到影响作用的贸易政策,简言之,“战略”就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各种竞争状态。在这个探讨体系中,国家政府重点针对国家整体收益情况进行分析与总结。

四、全球化发展

政治经济学范文篇2

关键词:高职院校;《政治经济学》;教学改革现状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和国内、国际经济形势的发展。为了让高职院校的学生与当前的社会更加的融合,高职特意开展了《政治经济学》教学。虽然《政治经济学》这门学科的开展给学生补充了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大量知识,让学生对当前的经济形势有了一个更加细致化的了解。即便如此,在高职院校的《政治经济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教学改革以此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一、对高职院校《政治经济学》教学效果的分析

为了适应新时期素质教学背景下的教学发展,高职院校积极开设了一些文体类型的娱乐课程,让学生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发展自己的课余爱好,并且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正因如此,高校不得不在课程的设置上,压缩原有的文化课程,致使《政治经济学》这样的课程次数越来也少,但是教师的教学内容并没有得到缩减。因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得不对《政治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快速的讲述,一些知识点的讲述上也就粗略而过[2]。这种方式,虽然帮助教师完成了《政治经济学》的“教学目标”,但是却给高职院校的学生留下了无限的疑惑,长此以往,根本不利于学生对《政治经济学》知识的了解和吸收。此外,高职院校《政治经济学》的教学改革应该给学生一个适应阶段,因此,《政治经济学》的教学改革应该保留一个过渡期,然而,在实际的《政治经济学》教学中,高职教师忽略了过渡阶段的重要性,使得学生在迷茫当中步入了《政治经济学》的教学改革,必然会影响最终的教学效果[1]。

二、高职院校《政治经济学》教学改革分析

针对当前高职院校《政治经济学》的改革,之所以会出现教学效果比较问题,体现在题材上的多样化、教学体系的复杂化等方面。例如高职院校《政治经济学》的教学改革版本多达上百种[3]。其教学模式有改良模式、嫁接模式、混合模式。虽然目前的《政治经济学》已经经过修改,但是在内容和体系的衔接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如下:

(一)高职《政治经济学》教科书问题

首先从高职院校《政治经济学》教材的内容来看(以21世纪政治经济学教材(第四版)为例),该教材的教学内容一共有21章。《政治经济学》内容涉及马克思、恩格斯哲学、列宁的理论、现代西方经济学以及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但是内容的介绍上只是对这些内容的浅显概述,粗略估计教材字数均在50多万字。然而,《政治经济学》的内容报表与当下2015年的政治经济发展严重脱轨,且时下政治经济学的理念素材涉及篇幅相当匮乏。

(二)《政治经济学》教材体系结构不科学

《政治经济学》的第一篇内容是“政治经济学一般理论”有七章,第二篇是:“资本主义经济”有6章,由此可见,《政治经济学》的教学题材中设计的理论知识过多,于课程次数根本无法实现有效的协调。而且章节直接的内容多有重复且关联性不强。例如,“信用制度与虚拟资本”与“竞争与垄断”的关联程度不紧密。此外,第二篇“资本主义经济”中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及其对经济的干预”与第一篇“政治经济学一般理论”中“竟争与垄断”这段内容具有重复性。针对于上述的《政治经济学》教材中的不合理现象,在教学改革中仍然存在,因此严重阻碍了《政治经济学》的教学步伐。以上表述说明,《政治经济学》在体系架构上的承上启下理论内在逻辑关系存在不紧密、关联度不高等问题,因此,高职院校在《政治经济学》的应用中,教师无法对整个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编排和衔接,从高职院校的教学视角看,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治经济学》的教学效果。

三、高职院校《政治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建议

从高职院校《政治经济学》教学改革总体角度来看,其改革的整体方向还是不错的,但是在高职院校《政治经济学》的实质教学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例如教材的编制不合理[4]。基于此,编写一本体系合理内容精炼的政治经济学教材依然是改善《政治经济学》教学现状的必然途径。只有解决《政治经济学》教材体系架构中的内容不衔接、逻辑不紧密问题,才能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政治经济学》的教学成果。另外,针对《政治经济学》的体系问题还需要高职院校的教师积极参与到体系框架的调整中。从高职院校《政治经济学》教学改革的长远角度看,《政治经济学》教材的重新编写。还需注重以下三个部分的调整:一是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二是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概论,三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将以上三个部分结合当下的政治经济现实进行重新的编订,即涉及到重要的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素材的概括,进而加深高职院校的学生对《政治经济学》的理解。最后,还需要有效的控制整个《政治经济学》的内容篇幅,结合教课次数进行整改。

综上所述,《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经济学领域的基础学科。然而,在实际的《政治经济学》教学改革中,因为各种教学题材和课程设置的问题,致使《政治经济学》教学改革达不到预期效果。所以,针对当下的《政治经济学》还需要采取一些科学化的措施进行整改。

作者:卢德炳 单位:广安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周娟.新时期下高职《政治经济学》教学的新思路[J].网友世界•云教育,2013,(24):101-101.

[2]徐济民,张时(王卢).关于搞好高职学生政治经济学教学的思考[J].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7(1):37-38.

政治经济学范文篇3

一、讲好导论是教学成功的起点

导论部分是学生接触政治经济学这门课程的开始。学生在高中阶段虽已了解到一些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但他们的许多认识是粗浅的、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因此,纠正他们对政治经济学的错误认识,厘清政治经济学的准确内涵,就成为导论教学中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其次,多数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对经济学还没有一个基本的正确认识,因此,经济学的概念、研究内容以及经济学专业的作用等也应成为导论部分必须讲解的内容。我们的教学经验是,导论部分的讲授一般要花费4-6个学时,在讲授过程中,教师通过巧妙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解除学生对经济学专业的疑惑,纠正其对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的各种误解,提高学生学习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的兴趣。最后,介绍一下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最新动态,以及本课程的学习方法和考核方式。导论部分讲授的内容一般包括:

1、通过提问和讨论方式,了解学生学习经济学专业的动因,以及他们是如何认识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的;

2、从经济学发展史出发,介绍什么是经济学,什么是政治经济学;

3、介绍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厘清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政治理论课、邓小平理论课等相关课程之间的关系;

4、介绍政治经济学的学科特色和最新动态;

5、介绍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6、讲授经济学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从实践经验来看,导论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导论部分的学习,学生对政治经济学的兴趣大增,这便为我们下一步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引入案例教学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案例教学法,即运用案例来培养和训练学生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它通过向学生提供具体案例,组织学生围绕一个或几个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各自的见解,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早已被广泛应用于经济管理类、法学类及其他许多应用学科的教学中,并且收效明显。政治经济学课程具有理论性强的特点,抽象的理论推导,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采用案例教学法,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案例教学中,教师经过精心准备,把抽象的理论转换成具体生动的事例即案例交给学生,并组织学生开展讨论。由于每一个案例的内容都是不同的,对青年学生有特殊的吸引力,可以激发他们主动思考,积极探讨。引入案例教学,把学生关心的现实问题拿到课堂上来,并让学生亲自参加讨论和分析,这不仅符合青年学生的思维特点,容易引起他们的共鸣,同时也为政治经济学课理论联系实际找到了结合点,使学生学会自觉的运用所学理论去认识和解决社会实际问题。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和讨论,使学生感受到了政治经济学理论与社会实践的关系,从而增强了深入理解和接触政治经济学理论的自觉性,使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提高。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公认的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有效方法。由于这种教学法是通过一个真实的或模拟的具体情景,让学生置身于该情景之中,凭借案例材料所提供的信息和自身的认知能力,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相关理论,以当事人的身份去分析研究,寻找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学生之间的充分讨论去优选解决问题的方案。因此,在这种方式的学习中,即没有标准答案,也没有老师按部就班的讲解,学生没有了任何依靠,只能靠自己动脑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并独立地做出判断和决策。可见案例分析为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架起了一座桥梁,使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例如,在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中揭示了社会生产按比例发展规律以及后来列宁提出的生产资料优先增长规律,过去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大部分学生只能机械的记公式、背概念,根本不理解其内在的必然性。我们将前苏联和我国在改革开放前制定并执行了几十年的“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国民经济发展方针,以及执行这一方针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加工整理成一个教学案例。把大量有关我国和前苏联国民经济发展的统计数字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做出分析和判断。通过充分的讨论,可以看出,学生不仅掌握了什么是“按比例发展”和“生产资料优先增长”规律,以及这些规律存在的必然性,而且认识到了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些规律的重要性,许多学生还从不同的角度剖析“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利弊,指出应该充分利用市场调节和政府宏观调控的合力来实现这些规律的要求并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这种教学效果,是采用传统教学法很难达到的。实践证明,将案例教学法引进政治经济学课教学不仅是必要、可行的,而且是有效的。所以,我们认为,引入案例教学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三、坚持教研相长是教学成功的法宝

在历史上,经济学的发展体现为其研究内容中政治与经济关系的分分合合,经济学的名称曾经是政治经济学,近十余年来西方经济学界又兴起了新政治经济学的研究热潮。从古典政治经济学到现代经济学、再到现代经济学中新政治经济学的兴起,实际上是人们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认识过程不断深入的体现。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价值不容置疑。高校教师积极投身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工作,不仅可以提升其学术水平,而且可以增强其政治经济学素养。而教师要想教好政治经济学,必须拥有良好的政治经济学素养。故坚持教学与科研相长是教学成功的法宝。我们知道,《资本论》所阐述的共产社会是对未来的预期,需要高度的抽象能力和思考能力,而且在论述过程中,引用大量的实例进行分析,所阐述的是事物的本质。教师是《资本论》教学实践的主体,能否教好《资本论》,取决于教师的知识储备、教学经验以及教学方法。《资本论》是宏观且抽象的,缺乏直观性。试想,如果教师自己都不熟悉《资本论》的历史、背景,没有深刻领会《资本论》的思想,如何能教好学生?所以,教师在讲授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广度,同时也要注重知识的深度与准确性。即,教师在想尽千万百计改进执教方法的同时,还要深入开展政治经济学专业的科学研究工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政治经济学的教学之路上长盛不衰。简言之,政治经济学的教学工作,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功底,在某些重要的问题上要以一定的理论研究做积淀。同时每位教师更要深刻地认识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与树立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科研为教学服务的理念是密不可分的。

政治经济学范文篇4

1政治经济学的特点

政治经济学是一门具有极强的理论性的学科,是其他经济类学科的基础学科,它具有自身独有的特点。1.1基础性特点。政治经济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是一门可以培养学生经济思维和使学生了解经济发展规律的重要的理论型课程[2]。它是学习会计、金融、管理以及管理等学科的基础。政治经济学的基础知识掌握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后续更加高层次的课程的学习。1.2抽象性特点。政治经济学是经过多年的发展,经过无数前人的整理和总结,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精髓的理论型的基础学科。它主要采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维方法,以马克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观点、方法来分析现实的经济,它具有极强的抽象性。1.3动态性特点经济的发展会使经济制度发生改变,制度的改变是为了能和经济发展更好地契合,能更好地限制和鼓励经济中相关利益者的行为,使经济发展的环境更加稳定和健康。在此基础上,经济制度的理论指导课程就必须跟随现实经济的变化而变化,除了要改变原有的部分理论以外,还必须引进新的经济理论来和最新的经济变化相契合。

2政治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的政治经济学的教学中,还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也没有更新,老师和学生的互动极少,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政治经济学在实际中的应用。2.1教材内容陈旧老套,与时代脱离。当前的政治经济学在其教材的内容上还没有摆脱前苏联的政治经济学的影响,内容除了在我国改革开放以后有一些改变以外,其他内容已经沿用至今,与现在经济发展的新时代严重脱离[3]。例如,其中的内容还是主要分析西方的资本主义经济和和社会主义经济两大部分,而且,在内容的占比中,西方的资本主义经济占据了一半以上的篇幅,这虽然和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还处于基础阶段有很大联系,但是对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分析也还停留在西方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经济阶段,对于现在的资本主义经济出现的新问题、新方向及新理论没有进行重点分析。而且,对于社会主义经济的部分,还是以改革开放时代体制改革的过程为基础进行编写,没有对当今中国的经济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分析,内容严重滞后。就内容的逻辑来说,比较松散,不如西方资本主义经济部分的编写,也没有和资本主义经济的理论相结合,没有统一的理论体系。总体来说,当前的政治经济学内容陈旧,已经被时代拉得越来越远。2.2内容抽象,学习难度大,难以解释当前经济实际。首先,政治经济学是一门基础课程,其内容比较深奥,其中的概念、原理等比较抽象,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要求很高。经调查,大部分学生反映政治经济学的学习难度高。而且因为现在的政治经济学的内容与时代严重脱节,这也导致学生无法通过实际的情况来理解其内容。其次,政治经济学的基础理论是在19世纪由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和创立的理论,在两个世纪的发展中,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相较于初期的经济都有了新的发展和进步,出现了新的经济特点、新的经济现象以及新的经济问题,这导致初期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已经不能对现在的新经济时代进行有力的解释和说明。2.3教学方式单一,缺乏师生互动。在政治经济学的教学中,最常见的现象就是老师在讲台上不停地进行讲解,学生在讲台下记着笔记。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虽然在教学时有一些效果,但是教学质量较低。在这种教学方式中,老师只是简单地对学生进行了知识的灌输,但是对学生是否理解了知识的内容,掌握了其中的精髓没有重视,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下降,没有学习的积极性,最终换来的是学生只是死记硬背下来了其中的知识,但是没有掌握和理解,只能勉强应付考试,没有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政治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实践应用

政治经济学的教学改革已经是现在高校必须进行开展的活动,教学改革在实践中可以从教学的内容、教学的方法以及考核的方式来进行改革。3.1改革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政治经济学是经济类专业的基础课程,一般是在大一时开设,对于刚由高中升入大学的学生来说,内容抽象、深奥的政治经济学会让学生陷入苦恼。因此,在教学中,老师应该注意在将理论知识讲完之后,还要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首先,可以从政治经学的基本概念介绍来入手。老师在讲授基本概念时可以引入一种经济学现象或者一个案例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再将需要讲授的基本概念进行讲解[4]。其次,老师可以结合当前的经济现象来解释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由于当前的政治经济学教材中的主要内容还是19世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于当时的经济现象的解释,对于现在的经济学现象是否还具有解释力,这是教学中不能回避的问题。因此,老师在讲解时需要结合当前的经济形势来进行阐述,加强学生对于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的理解。比如,山西财经大学对政治经济学的教学内容作了改动,它要求老师要对当前政治经济出现的新现象、问题有深入的了解,在给学生授课时,要用当前政治经济环境来帮助学生理解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3.2改革课堂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性。现有的课堂教学方式单调无味,对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只有微乎其微的作用。因此,老师在教学方式上可以采用案例教学、课堂上自由讨论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提升学生学习的热情。其中,案例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在听案例的过程中,再结合理论知识进行理解。这种方法不仅可以使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有趣,还可以使学生进行自主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老师要一边讲述案例,一边用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在此过程中再让学生进行讨论,提高学生对于学习政治经济学的积极性。近年来我国多所高校在政治经济学的教学方式上有了一些改动,其中,案例教学法是学校推行的主要的教学方式。学校要求老师在备课时要充分搜集关于政治经济学的案例,比如,在2002年,中国将电力行业中的国家电力公司拆分重组为11家公司、2002年中国的民航改革等。并且还要求老师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进行自由讨论来提高教学质量。3.3结合实践,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上的教学方法改革可以使学生充分地理解政治经学的概念、原理等,在此基础上还必须让学生能结合实践来更好地运用政治经济学。教学实践可以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结合来进行。实践教学要根据制定的教学计划和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来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教学顺序等方面,校内实践主要是开展一些课堂上的情境教学、辩论赛及情景短剧表演等活动,还可以利用学校的多媒体设备、网络设施来进行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比如,让学生利用网络来自己制定一些政治经济学的案例或者习题等。校外实践要根据教学计划组织学生到社区、农村、公司进行实际的调查实践,有条件的情况下也可以尽量建立一些固定的实践场所,为学生进行调查实践提供帮助。通过校内外的实践教学,增强学生运用政治经济学的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目前,我国的一些高校已经和社会的一些企业、公司展开合作,以供学生可以进行教学实践。3.4改革考核方式,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全面评估。学习知识是为了能在实际中应用,现在的考试方法只能测试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程度,很难测试出学生在实际中的应用能力。因此为了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综合实力,学校应该改革对学生的考核方式:首先,可以加大平时表现的比重。可以根据学生平时在课堂上的表现来对平时成绩打分。其次,在最终的考试时,考题可以加大案例、材料分析的题目,着重考查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目前,我国的一些高校在对学生的政治经济学进行考核时,将平时的表现比重已经加到40%以上,笔试试卷的题型也进行了改动,对一些考察记忆力的题型作了相应的减少,对考查学生应用能力的题型作了相应增多的处理。

4结语

从全文可以看出,我国高校现在的政治经济学教学还是以理论教学为主,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培养应用型人才已经成为高校的主要目标。我国现在的政治经济学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尤其是在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政治经济教学改革还不彻底,本文提出了一些政治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方法,希望可以对我国的政治经济学教学改革有一些帮助。

参考文献

[1]刘燕,肖娜.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政治经济学教学改革探析[J].教育现代化,2017,4(4):45-46,61.

[2]张时玲.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政治经济学教学改革探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4(5):150-152.

[3]左红艳,王涛生,叶菊华.应用型本科学院政治经济学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轻工科技,2013,29(10):162-163.

政治经济学范文篇5

政治经济学是在古典经济学时代形成的。古典经济学对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规定是政治经济学之后发展的基础,因此,探讨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需要从古典经济学开始。

研究对象是对某一学科研究内容、范围的高度概括。它确定学科研究的内容、范围、方向等问题。确定研究对象的意义在于,它是学科研究的起点。只有确立了科学的研究对象,才能建立科学的学科体系。任一学科都有特定的研究对象。学科间的区别主要在于研究对象的区别。

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建立是由古典经济学完成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最初的确立也是由古典经济学完成的。斯密和李嘉图等人关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确立,是通过萨伊等人阐述的。萨伊是斯密理论在法国的阐释者。由于斯密的《国富论》是经济学专著,不适合于教学,萨伊将其改编成教科书,1803年出版。书名为《政治经济学概论——财富的生产、分配和消费》,全书由生产、分配、消费三篇构成。此所谓“三分法”。此后,李嘉图的追随者詹姆斯·穆勒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分为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方面,此所谓“四分法”。

人类的经济行为涉及到两个方面的关系,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二是人与人的关系。前者表现为经济行为的生产力方面或者资源配置问题或者经济运行机制问题;后者表现为经济行为的生产关系方面或者经济制度问题。在古典经济学那里,经济学或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体现两个方面内容的统一即资源配置研究与制度分析的结合和统一。或者说,古典经济学研究研究资源配置,是在结合经济制度及其演变的背景下进行研究的。或者说,古典经济学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确定为一定制度背景下的资源配置或经济运行。

(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的确定受研究任务的制约。从古典经济学以来,经济学或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基本上确定为一定制度背景下的资源配置。但是,在不同的具体任务下,具体对象会有所差别。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确定,是由其产生的背景和面临的任务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产生于19世纪中叶。十九世纪中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洲已经确立,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日益暴露出来,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危机使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利益矛盾日益激化,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公开化。斗争一开始是自发的,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为了从理论上武装无产阶级,为无产阶级斗争指明方向,需要从经济上分析资本主义制度,揭露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灭亡的规律。适应这种需要,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以1867年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发出版为标志。

关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序言中:“我在本书中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认为:“政治经济学,从最广的意义上说,是研究人类社会中支配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交换的规律的科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各种社会进行生产和交换并相应进行产品分配的条件和形式的科学。”

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人类的经济行为的两个方面即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和人与人的关系方面被叫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这二者的结合叫做生产方式。从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上述论述中,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的生产方式,但强调生产关系,这是由其所面临的任务决定的。

(三)现代经济学关于政治经济学或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古典经济学中所包括的制度分析或生产关系方面的内容随着经济学的发展逐渐消褪。在边际学派那里,古典经济学中所包含的有关生产关系或经济制度方面的内容被认为是规范的或不可实证的,从而不应该属于经济学研究领域。瓦尔拉斯研究边际效用价值论和一般均衡理论的巨著取名《纯粹经济学要义》,就是要表明其研究对象与古典经济学的不同,古典经济学中的“政治”因素被剔除。到1890年马歇尔出版《经济学原理》,自孟克列钦以来的政治经济学传统发生了逆转,经济学研究中的“政治”命运终结了。一是自此以后,研究理论经济学的著作不再冠名为“政治经济学”而是冠名为“经济学”;二是这种似乎仅仅是形式上的变化内涵着经济学研究内容、对象和方法的变化。除了在研究方法上数理方法的大量引用外,最主要的变化就是将制度分析的内容割裂出去。虽然马歇尔关于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定义似乎是要恢复色诺芬传统:“政治经济学或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一般生活事务的学问;它研究个人和社会活动中与获取和使用物质福利必需品最密切有关的那一部分。”([英]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上),P23,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但是,色诺芬传统是无法恢复了,经济学研究正以坚实的步伐偏离古典经济学的轨道。这种偏离或背叛的最明确的证据是1932年来昂内尔·罗宾斯《经济科学的性质和意义》中对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规定。他说:“经济学是把人类行为当作目的与具有各种不同用途是稀缺手段之间关系来研究的科学。”(来昂内尔·罗宾斯《经济科学的性质和意义》,P20,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从此,在西方经济学领域,关于经济学研究对象取得了一致的认识。经济学就是研究稀缺资源在其多种用途见选择的科学。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相应被定义为研究稀缺资源的配置问题或者经济运行机制问题。

资源配置总是在一定的制度背景下完成的,制度状况必然对资源配置的效率产生影响。产权制度的完善与否就影响资源配置的效率。现代经济学将古典经济学传统中的制度分析排除在外,忽视制度的变迁及其对资源配置的影响,暴露了其理论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也影响了理论对现实经济运行的解释能力。科斯将这样的经济学称之为“黑板经济学”。

(四)关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确定:

在我国传统政治经济学那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被确定为“生产关系”或者“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这种观念,基本上是受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研究》和五十年代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影响而形成并定型的。将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确定为生产关系或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导致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虚无化、教条化和简单化,经济学研究和教学远远脱离现实。一个经济落后,急需发展生产力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国家,其经济学研究却将生产力和资源配置排除在外,这本身就是一个笑话。

政治经济学范文篇6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发展的理论基础与现实背景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的创新。科学的理论要能够反映特定时代的主题和精神,是引领时展的精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正是基于对社会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深刻认识,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正确指导下,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实践经验总结提升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是对传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继承和创新,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渊源和丰富的现实背景。(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发展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国家建设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理论指导作用。纵观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整个历史进程,无不贯穿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指导,其先进的思想方法论精髓为积极开展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经济学理论的逻辑过程是对社会经济发展过程和历史变迁的思维再现,是以社会经济发展实际为基础的抽象概括和加工修正,具有鲜明的历史感[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思想深深植根于社会经济发展实践,在理解和认识社会经济运动过程中始终坚持逻辑过程和历史进程的辩证统一,因此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科学性,其在我国经济改革和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和作用是无可替代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不断创新的经济学,其科学价值在于能够根据实践的变化和社会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以新的理论和观点揭示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这正是马克思主义圆园18年第2期政治经济学理论历经一百多年演变进化而经久不衰,在当代仍然具有强劲生命力的重要根源。面临经济发展与改革中的新问题、新矛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坚持以发展的、辩证的和整体的逻辑思维审视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外在表现。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当前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现实背景,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与发展。(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发展的现实背景。理论来源于实践,最终也必须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面临诸多挑战的关键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深深植根于中国的现实土壤,其创新发展必须立足于当前国内经济的发展实践。经济新常态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一个客观状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具有其发生发展的内在必然性和外在原因。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和后金融危机时代经济不确定因素的日益增加,世界经济总体的持续低迷使得外需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严重削弱。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是国内经济内生因素和国际金融危机双重作用下的必然结果。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趋势和现象,经济新常态意味着今后国内经济的发展将面临不同的环境和条件,是中国经济告别传统粗放型增长方式、开启内涵式增长方式的重要标志。一方面,新常态给中国经济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经济增速的放缓、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增长动力的多元化为中国经济转型、均衡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说,新常态下国内经济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虽然发生了变化,但仍处于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大趋势,中国经济仍然保持良好的发展韧性和充足的发展潜力,现阶段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虽然发生了变化,但仍然具备支撑和促进国内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基础和因素,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依然保持稳中求进的发展态势[2];另一方面,新常态必然派生新问题、新矛盾和新风险,如一些长期积累的失衡因素和隐性风险将伴随增速下行和结构调整而逐步显性化,创新环境的缺失和经济增长动力的不足可能导致新旧增长动力的接续出现断档,宏观经济调整和平衡的难度将进一步加大。面对新常态下出现的各种新挑战,如何有效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突破社会发展瓶颈,已经成为社会治理的核心课题。经济新常态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与突破提供了现实背景。

二、经济新常态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范式创新的辩证思考

中国经济体制的变迁和发展模式的转型始终伴随着思想和意识形态的发展转变,这突出地体现在政治经济学范式的动态发展和不断创新之中。“范式”一词最早源于美国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Thomas•Khun)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是人们公认的并且共同接受的一种对事物的观点或思维的框架,是一种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综合体[3]。理论创新“范式”既是一个世界观层面的思想、立场问题,也包含方法论层面的方法和实践问题,是理论与实践、历史和现实、主观和客观的辩证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范式的动态发展和不断创新是在实践中所形成的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理论发展新视界、新成果的客观展示,也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中国发展、创新的具体表现。(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范式创新应坚持以实践为本。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原则之一,也是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范式创新应注重和坚持以实践为本,立足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经济发展的新实践,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与时俱进。习强调,要立足我国国情和发展实践,揭示新特点、新规律,提炼和总结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规律性成果,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4]。这一重要论断表明,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中国化的创新发展必须坚持以我国的国情和社会经济改革发展的实践作为现实基础和基本立足点,不断揭示和提炼总结新常态经济的运行特点和发展规律,并将其系统化、理论化。理论思维源于实践,以实践为理论源泉和归宿。“从当前的国民经济的事实出发”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一贯主张。经济新常态是对当前国内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现实描述和高度概括。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实际上,这正是中央对于经济新常态的重要表述。在新常态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范式的创新发展应继续坚持以实践为本,总结新常态下经济发展和运行的规律,在有效破解我国经济发展瓶颈和解决经济新常态下调结构、转方式主要矛盾过程中不断突破和创新,以理论创新指导新的实践,以实践创新丰富新的理论,在实践过程中实现两者的协调发展。(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范式创新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整个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追求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过程。人是变革和创新社会制度的决定性力量,其自身的发展水平将会对社会和经济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指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根基”[5]。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主体论”充分体现了人民是推动经济发展根本力量的唯物史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范式创新也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一方面,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过程受到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主导和制约,是在一定的社会发展条件下,与现实密切相关的具体的历史过程。在经济新常态下,我们面对经济增速放缓的现实,更加强调提高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的的经济发展质量,其内在的人学向度为人的不断创造和自我实现提供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和坚实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纵观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整个历史,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的直接来源,为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根本的动力。基于新常态下的新问题、新矛盾和新实践,新的理论诉求呼吁政治经济学理论的不断突破和创新,同时,新常态的人学向度也为在新阶段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范式创新提供了核心路径,即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坚持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的基本立足点和归宿。(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范式创新应以问题为导向。从本质上来说,问题的本质是矛盾,是理论与实践、甚至理论内部之间存在的对立统一的相互关系。马克思说过,“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历史本身除了通过提出新问题来解答和处理老问题之外,没有别的方法。”[6]由此可见,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鲜明特点,其核心思想就是通过解决新问题、新矛盾而获得新的理论和新的知识,从而不断引导理论创新和指导新的实践[7]。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在中国的创新和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党领导人民在时展和社会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以为核心的新中国第一代领导集体围绕如何认识和开展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及社会主义革命的重大时代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道路,形成了思想。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新的问题重新研究“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问题,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等重要创新理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理论成果。除此以外,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中国共产党人结合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新特征和新问题,不断对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进行创新发展和大胆尝试,形成了丰硕的理论成果。新常态下,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一系列新的理论问题、时代课题和现实问题。继续坚持问题导向,强化问题意识对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明确强调,全党要树立和增强问题意识,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坚持以重大问题为导向,着力研究和解决经济建设和改革中出现的一系列新的突出矛盾和关键问题[8]。“五大发展”理念、“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两手合力”论等新的经济战略思想无不贯穿着强烈的问题意识和鲜明的问题导向,是现实中带有根本性问题的科学回应。问题导向是理论创新的重要范式,“问题范式”内含于“哲学范式”之中,从根本上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的领域和方向。新常态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范式创新必须树立和强化问题意识,始终坚持以新常态重大问题、关键问题为导向,不断推进问题范式与理论范式创新的良性发展。(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范式创新应立足新常态经济特征。思维是主体对事物表象与概念的深入分析、综合判断和推理的认知活动。思维范式则是思维主体本身所具有的思想观点、价值观念以及在推动理论范式创新中所采用的思维方法,是推动其他理论范式创新的催化剂和内生动力。辩证思维的实质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中的坚持和进一步发展,是辩证唯物主义理论基本原理的具体表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以辩证思维审视和分析国内外经济发展的新局面、新动向和新趋势,深入研究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新特点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完善、市场与政府关系、经济体制改革等多个方面的现实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系列新的重大战略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为其增添了中国特质和鲜明的时代特色。随着国内经济全面步入新常态的新阶段,融合新常态下新问题、新实践的辩证思维使政治经济学理论范式能够科学地解答新常态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关键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范式创新的基本要求。经济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从本质上来说,经济新常态是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核心问题在于提质增效,追求全面均衡、整全性发展和可持续的高速发展[9]。辩证认识和审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是推动我国国内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学理论范式的创新应以经济新常态下所呈现出来的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为客观依据和立足点,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辩证思维方法,科学把握新常态经济的动态性、规律性和发展性,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引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三、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范式创新发展的几点建议

政治经济学范文篇7

【关键词】行政学派;批判学派;传播政治经济学;制度经济学

一、引子

由于世界范围媒介产业和市场的巨大变化,最近,美国一些重要的高等院校传播学院正在大力搜罗研究传播政治经济学的教授,并开设与此相关的课程。在中国,走向市场经济的传播媒介也在积极探索这一产业的经济规律。传播政治经济研究逐渐成为热门学科。

我对传播(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广播电视)的政治经济学问题感兴趣,大约是在1993年前后。那时候,由于邓小平南方讲话的号召,中国开始大步迈向市场经济,学者开始讨论市场经济与传播的关系。当时我所在的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和研究领域主管部门——广播电影电视部政策研究室都曾召开这方面的会议。我开始考虑广播电视的商业性问题,也做过几次发言。但是,这些发言大多遭受了客气的冷遇——当时,媒介的商业性还是一个敏感的话题。我还申报过研究广播电视商业性的课题,也没有获得批准。如今社会各界对广播电视商业价值(被称为“产业性”——一个独特的中国词语)的重视与开发是人们始料不及的。

研究商业广播电视,应该说我有一点基础。我完成于1982年的硕士论文研究的对象就是1949年以前上海的商业广播电台。但是当时,我只注意了这些电台在历史变动中的政治倾向,并对它们播出节目的娱乐特征进行了一些分析,对其经济机制基本是忽略的。不过,采访电台旧主人时,他们不断强调的“我们是做生意的啊”,“就是卖广告(时间)啊”,却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对上海旧时代商业广播的知识促使我认识80年代后期新兴的“经济广播电台”的实质。1993年5月,中国记协在武汉召开“市场经济与新闻改革”研讨会,我提交了一篇论文——《商业广播电视辩证》。①在谈到广播电台这种商业性实质时我指出:“电台‘出售’了受众存在的事实,获得了广告费;厂商兜售了广告,获了消费者;视听者出让了时间(主要指忍耐广告的时间),换得了娱乐,三方各有所求,也各得所需,走了一个三角形,实现了某种交换——具体的商品交换和抽象的价值交换,这种经营方式是一种特殊的商业行为,是广播电台、电视台所特有的商业行为。”②

以上引述的观点,虽然出自我的手笔,却并非我的发明,而是从某些书或者某些文章中读到的,从而引发出同感。但是显然,它来自不知转第几手资料的非权威性来源,所以我甚至不知道这种观点的最初出处。不过,这种观点如此地不同凡响,它成为我观察相关问题的重要思路。

感谢我的朋友赵月枝博士,③她给了我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系统“启蒙”。1995年,在加拿大的温哥华,我从她那里第一次听说了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泰斗——达拉斯·斯麦兹(DallasW.Smythe)其人其事。事实上,“广告—电台—受众”这个“看不见的三角形”正是斯麦兹的观点。那时候,整整一星期,我呆在她家中,读她的博士论文,并接受她的理论“轰炸”。1998年夏天,她到北京广播学院讲座,介绍了传播学研究的各个支派,其中追根溯源,讲到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发展,包括“受众商品论”的来源。

月枝的确是特别具有这种介绍资格的。她与斯麦兹和另一位传播政治经济学的领袖人物赫伯特·席勒(HerbertSchiller)都有过交往。在加拿大的西蒙·弗雷泽(SimonFraser)大学,她曾听过斯麦兹讲课。毕业后,她立即来到席勒所在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地亚哥加州大学(UCSD)教书。她给硕士生讲授《国际传播的政治经济学》(PoliticalEconomyofInternationalCommunication)。她给博士生讲授侧重美国情况的《作为一种社会力量的传播》(CommunicationasaSocialForce);给本科生的同名课程则是国际与国内综合的。这些课程都是由席勒开创的。目前,月枝回到西蒙·弗雷泽大学,仍教授传播政治经济学课程。因为传播政治经济学课程最初是由斯麦兹设计和开教的。所以,丹·席勒(DanSchiller,赫伯特·席勒的儿子,传播学教授)曾说,月枝是世界上惟一有幸在两所著名大学教授由两位大师开创的两门课程的人。在圣地亚哥,月枝与席勒一家交往密切,成了朋友。2000年初,赫伯特·席勒去世,月枝用电子邮件给我转发来讣告,嘱我翻译成中文在网上公布。她还鼓励另一位朋友为丹·席勒的新著《数字资本主义》(DigitalCapitalism)一书撰写了中文的书评。此书中译本现已出版。不久前,她还与丹·席勒合写了一篇文章——《与狼共舞?中国融入数字资本主义》(DanceswithWolves?China''''sIntegrationintoDigitalCapitalism),他们对中国现状的分析发人深省。

1995年在加拿大进修期间,我阅读了一些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文章和书籍。对传播政治经济学的兴趣引导我关注殷尼斯(HaroldA.Innis)、贝伯(BobertE.Babe)、莫斯考(VincentMosco)等人对加拿大传播进行的政治经济分析。后来,莫斯考全面系统阐述传播政治经济学理论的《传播政治经济学》(ThePoliticalEconomyofCommunication.SAGEPublic,1996)一书出版了,④并被认为是这个领域的权威之作。这本著作我很久没有时间仔细阅读:但是,由于对莫斯考研究的问题十分关心,1999年,我到加拿大访问时,特地采访了他,写了一篇访谈。⑤

2001年,我终于有足够的时间认真研读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书籍了,这还得感谢韩国高等教育财团主持中国学者在韩国作一年研究、而又不限定研究范围的国际交流项目,使我们得以整日倘佯在书海中,或者流连于网络上――自由的时空对于研究者来说,是十分宝贵的。

二、关于传播政治经济学的几个问题

政治经济学是传播研究的一种思路,或者称一种途径(approach)。传播学的传统学派我们现在是比较了解了。与此相对的,是传播学的批判研究。活跃在批判舞台的传播学研究目前主要有两大学派:一个文化批判学派;另一个是政治经济学派。两大批判学派都与西方马克思主义有密切的联系。

1.传播研究与政治经济学的关系

传播学与政治经济学有什么关系?学习新闻传播的学生在刚刚接触这一学科的时候大多会提出这样的问题。的确,虽然年龄稍大的中国学者大多研习过马克思主义,知道政治经济学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但政治经济学不是我们研究传播的传统思路。

20世纪80年代初传播学引进时,我们遵奉的是传统学派(或者按北美的习惯,叫作行政学派⑥)的思路和方法。在那一学派,公认的大师是施拉姆(W.Schramm)。行政学派的研究思路是大众传播的效果,目标是提高传播的效率,研究方法则主要是采自社会学的抽样调查,心理学的实验测试等经验主义、实证主义的方法。那种传播学研究特别强调其“社会科学”的实证性、数量化特征。行政学派是为政府、为媒介、为大工业出谋划策的,特别是其中的公共关系研究,其传播研究取向避重就轻、舍大取小,具有明显的商业性和实用性特征。行政学派的主流学者常常附属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权力体系——政府和大企业,总体上是为维护现存统治秩序服务的。

批判学派是后起的、站在社会的角度对现状持批评态度、主张改革的学派。过去,我们通常认为批判学派起源于欧洲,特别是英国,以文化批判为标志,这是不错的;但文化批判学派只是批判研究的主要一支,而另一主要的分支起源于北美,也存在于南美洲和欧洲,便是以更加宏观的构架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政治经济分析和批判的传播政治经济学派。对这一学派及其研究,我们要么尚不熟悉它的研究方法,要么虽知道方法而不了解其学派的来源及形成。

由于对现状持批评、否定态度,通常,批判学者被排除于权力体系之外,但是,文化批判学者的批评由于目标不大,分析通常局限于文本和话语,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颠覆威胁似乎有限。⑦而传播政治经济学者的批判矛头直指资本主义的制度体系,因此,他们在社会中、甚至在学术界(大学和研究团体中)更是少数派。但是,近年来,无论是在北美还是欧亚,包括韩国,我发觉,政治经济批判的声音有日益增强的趋势。其原因,按照我的猜测,是随着研究的深入,大工业、大媒介侵犯民主的集权本质日渐昭然,从而在道德方面陷于孤立。⑧资本主义的逻辑虽然在现实中通行无阻,但在理论上却是不得人心的。他们的实践方法是只宜于做而不宜于说的。⑨批判学派则反之。

从事传播政治经济研究的学者,虽不都自称批判学者,但按照传播政治经济学的思路,他们大多得出的是批评性的结论,却是毋庸置疑。政治经济学这一学科的集大成者是英国的亚当·斯密,传播政治经济学尊崇的最重要理论权威却是马克思。

在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学科的母体或者方法论是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是以传播媒介为核心的人类传播行为及其活动。传播政治经济学是将传播活动作为一种经济活动,以生产、分配、流通、交换及其宏观决策活动这种政治经济学的思路来观察媒介及其传播行为的。

对于中国新闻传播学者来说,传播政治经济学还属于一个新的领域。这是因为,媒介属于新兴的独特的文化产业,其经济方式与传统的工业并不一样,因此,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批评对现实的解释还未能透彻。目前我们也还没有真正与国际传播政治经济学界接轨,表现在文献引证方面的薄弱。尽管有一些可以归入传播政治经济分析的研究课题,但采用的却是自创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并且未能形成学派。

2.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式

长期以来,中国学者习惯于将传播研究分为历史、理论、业务三大部分。这是一种传统上的划分。它们与各种不同层次的抽象对象及其认识方法(也就是所谓的研究“范式”)并不完全相同,由此形成的不同研究领域或者研究学科其实是交叉的。

历史研究以过去发生的事实为工作对象,它考订一些历史事实,发现史实之间的若干联系,或者以史实解释和说明学者对历史的看法。历史方法是最普遍的、所有学科都会遇到、都可能使用的最普遍最重要的观察认识方法。历史通常回答的是“怎么样”的问题。

理论主要是大脑思辩性逻辑推理活动的产物。理论大致可分为标准化的和解释性的两种,标准化的理论提出理想的目标。亦即提出“应该怎样”的问题;解释性的理论则是对既有现象的认识,亦即回答“为什么会这样”的问题。虽然我们不能一概而论,但行政研究主要是描述现状,为它辩解、并使之巩固完善的理论。批判理论通常是理想化的,因而对现状也常常是否定的。

业务研究不是一种方法,而只是指研究对象。业务研究关注的是比较具体的“怎么做”的问题,它运用历史和理论的知识,结合实际问题,探讨有效的操作,因而是最实用的研究。在业务研究中,人们大多并不执着于某一种方法,而是多种思路并用。

政治经济学属于宏观研究,侧重历史和理论的范畴。据莫斯考认为,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具有4大特点:历史分析;广泛的社会整体理解;道德哲学(价值观,社会良好秩序);社会干预(即实践)。(Mosco,p.17)在传播政治经济学中,媒介不是惟一的关注对象,而只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媒介与教育、家庭、宗教等制度体系一道,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能动的作用,学者追踪它的变化。以道德的眼光审视它的影响,这是一种复调式的、多声部的“交响乐”是一种综合的方法。也就是说,它既要回答“怎么样”、“为什么会这样”的问题,也要回答“应该怎样”、“怎么做”的问题。传播政治经济学与认识(规律)和决定(政策)等传播领域的各种问题都有关系。

传播政治经济学具有“经济的”和“政治的”的双重特点。只有在北美(更准确说,是美国),从一开始,媒介及其传播便径直坦露出其经济本性(叫作商业化)。⑩从而被学者提出,并深入分析。对中国传播学者而言,媒介“政治”、“宣传”等等不是陌生的思路,而对传播经济实质的洞察,却是新的尝试。因为,自1949年以后,甚至在之前,中国的经济便不是相对独立的自治领域;中国当代的市场也是在很大程度上被政治决策所规定和左右的。而且,中国与韩国等东方国家有一种相同的现象,按照韩国学者的说法,就是“非正式的决策支配正式的决策”。⑾如果说,北美批判学派的重大贡献是从“经济”中发现了“政治”的话,中国的传播学者却要反其道而之,从“政治”、“宣传”、“文化”、“精神”的外衣下辨认出“经济”的实质。我想,这是中国与西方的媒介研究应该不同的理由及有所不同的地方。

自从中国开始走向市场经济以来,学者的确是对经济问题有了更多的兴趣和关注。许多“市场知识分子”积极地为媒介出谋划策,帮助媒介改进经营,提高效率;采用的方法也更偏重流行的新经济学思路。这对于新中国传统上“政治第一”的思路无疑是一种进步。但是,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知识告诉我们,媒介研究的主要视角可以而且应该是政治社会决策,而不是一般的经济活动。传播政治经济研究的突出特点是具有宏观思考、历史观察、道德追问和主动实践的特点。作为公共领域之一的大众传播媒介所从事的,不是一般的商业活动;而作为“社会良心”体现的知识界所追求的,也应该是社会的目标,而不仅仅是媒介的目标。是大众的公益,而不仅仅是传播媒介的经济效益。这种“公共”的思路,是我们不应当忽略的。研究传播的政治经济学学者应该关注不同于主流新经济学派思想的其他选择,而与当前大多数企业咨询性经济研究不同。我想,既要研究媒介的经济规律。又要重视社会的道德评价,用一种宏观的、历史的、能动的和辩证的范式进行研究,这是传播政治经济学的批判学者对我们最重要的启示。

3.传播研究与政治经济学的转型

在中国,不能说缺乏对媒介的批评。事实上,近年来,报刊上,书籍中,对利益驱动、不负责的媒介运作,谴责的声音日益响亮。但我感到,多数批评是激情性的、文学式的,其中不乏故作惊人之语的煽情,理论分析似有不足。其实,某些媒介批评,可能出于商业动机,本身就是一种市场行为。

在此,我想简单介绍一下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思路。

要掌握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特点,首先要了解一般政治经济学的知识。政治经济学主要有三个大的分支:自由主义(现在也被称为新经济学派)、马克思主义、制度学派。

自由主义即新旧古典(或称经典,classical)政治经济学。最著名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家除了亚当·斯密之外,还有一位是我们大家耳熟能详的马尔萨斯(ThomasMalthus)。他们各自侧重一个方面。亚当·斯密主张“自爱”即“爱人”,利己同时利人。他在发表于1759的《道德情操论》(TheTheoryofMoralSentiments)中批评了商人的为富不仁,并对工人的困境表示同情。其后继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派,包括马尔萨斯,却由斯密的立场而倒退了。他们是站在有产者一边的。例如马尔萨斯,他反对拯救贫困的社会计划、反对医疗保险与和平,因为战争、饥荒、疾病和瘟疫都是阻止人口增长的“自然”手段。他还为允许街道上污水横流的做法辩护,说这是控制人口,使适者生存的手段。根据马尔萨斯的观点,政府不应该控制疾病的蔓延,这种控制只会带来长期的更大的痛苦,因为无限制的人口增长和资源消耗会使社会变得更弱。一些为资本辩护的经济学者说:“商业有一个、也只有一个社会责任——使用它的资源和活动创造利润,只要它遵守游戏规则,也就是说,在无欺骗和无假造的公开、自由的竞争限度内行动”,否则才是破坏性的。(转引自Babe,1995,pp.91~94)

[page_break]

现在新经济学的自由主义学派继承了斯密的某些观点,主张自由竞争,市场的中心作用,反对托拉斯、垄断等影响自由经济的商业权力,但他们主张排除了政治因素的经济中心主义。按照贝伯的说法,新古典主义的经济学派有三大神话:市场、技术及机器、进化(他用三个M来表示——Market、Machine、Marchoftime)。(Babe1995,pp.75-85)

新经济学派的自由主义是当前西方的主流经济思想。新经济学派有几个重要的特点:一个是研究买者与卖者关系的个人主义重心;二是认为市场是人的自发本性具体化的观点。三是市场本身具有调和冲突能力的和谐理论。主流行政学派的传播研究继承了这些特点。在山农和韦弗(Sharnon&Weaver)的传播流动线性公式中,我们可以看到正统学派的共同点:中心是个人;传播过程从一方自动流向另一方;对传播的解释是效果及反馈。

政治经济学认为,经济政策的中心问题是权力的分配(Babe,1995,p.63)。因为信念、知识、神话、“常识”、意识形态等因素均在经济架构中起作用,所以政治经济学将对经济(商业、金融的经营)的理解与对政治(立法、管理的程序)的分析结合在一起;主流经济学派的新古典经济学派为了分析的需要,却将商业与权力、经济学与政治科学硬性地分割开来。但是,这些思想被批判政治经济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者发扬光大了。

马克思主义认为,希望通过积极的竞争达到公平,纯粹是幻想。传统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分析围绕工业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生产资料、生产条件等制度因素进行。现代马克思主义者不再将生产模式具体化。例如阿多诺(TheodorAdorno)转向了对“文化产业”的分析。他认为,文化产业是霸权集团教导劳动大众“有用”价值观及引导其思维和感觉的手段。在新马克思主义那里,大众传播被视为霸权教化和宣传的工具,而新经济学被视为服务于霸权利益的学术意识形态。⑿

可能因为对马克思主义已经比较熟悉的缘故,在三大分支中,我对制度学派最为注意。制度学派也称“制度和改良经济学派”,这个学派诞生于20世纪前后,是政治经济学的重要一支。据贝伯(Babe,1995,p.75)认为,制度学派的创始人是韦伯伦(ThorsteinVeblen)和康门斯(mons),继承者中有殷尼斯。

制度学派将制度(而非个人)置于分析的焦点。按照韦伯伦的定义。制度是广泛流传的社会习俗或者思想习惯,或称思维习惯(habitofthought)。“思维习惯”是习惯化的预存倾向和思想模式,它组成了各种文化的前提、背景和基础,认识和解释也由此形成。制度经济学认为,只有制度才能解释社会的变化或者改良。积累的变化使得文化、社会和经济转型。制度学派批评自由主义的市场和谐论,认为制度才是中心,而制度是冲突的和变化的,以此区别于古典主义试图建立永恒不变的普遍法则的努力。制度学派也责备马克思主义简单的阶级分析,它与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区别是,认为阶级内部的斗争更甚于阶级之间的斗争(所谓制度冲突)。

生活习惯(habitsoflife,或者惯性行为)产生思维习惯,思维习惯可以称之为“常识”。这种常识被多数人在多数时候不加批判地接受。这种视为当然的、也许是无意识的思维习惯具有模糊的、不言而喻的倾向或者直觉,这种倾向或者直觉则是通过社会交往(传播或称交流)而特定化的。在这里,制度学者不仅预示了霸权产生的方式,而且指出了传播在其中的重要性——传播创造了社会环境。

按照传播的“环境”观点,学者指出了两个基本问题;一个是大众媒介对广告的传播。广告不仅具有宣布所出售商品的信息作用,而且是一种文化,具有“心理疗法”的神奇效果。它促进人们接受特定的生活方式、价值体系,并影响社会对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的评价。然而,正如许多研究所指出的:广告宣扬的价值观基本是不健康的,是反生活的。

另一个是非广告的传播内容,其中最重要的,是新闻选择和界定“真实”的作用。一位著名的传播学者指出:“真实是最稀有的资源。就像许多稀有资源一样,它是需要争取的。……最基本的权力形式便是界定、分配和表现这种资源的权力。”⒀区分“实际”与“幻想”、“事实”与“虚妄”、“可能”与完全“不实际”、“重要的”和“琐碎的”等等,是媒介的“自然”特权。媒介常常引导人们设置社会议程和个人目标。

随着科学技术和信息产业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已经进入了一个新世纪。对这个与工业时代大相径庭的社会,人们给予了不同的名称:后工业社会、信息时代或者信息经济、全球村、断裂的时代、第三次浪潮和后现代主义等等。(Babe,1995,p.9)社会被称为“信息经济”,正体现了新经济学“经济至上”的观点。现在,基本的经济问题不再围绕着土地和工厂产生,而是集中于专利权、著作权、商标、设计进行。文化产业除了报纸、期刊、杂志、广播电视之外,还有新兴的卫星、有线电视、点播录像、电讯和电脑联网。电子传播使来自中心点(发达国家)的管理延伸到国际和全球的范围。人类传播日益商品化,进一步加剧了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社会的疏离——异化,这些都是当代传播研究不能不考虑的问题。

面对广阔的研究领域和众多可资借鉴的思路,中国的传播政治经济研究理应出现大步的发展。

注释:

①这篇论文后来收入北京燕山出版社1993年出版的《市场经济与新闻改革》一书,1997年又收入本人的论文集《传播论稿》,由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出版。

②详见《商业广播电视辩证》,《传播论稿》,P.176,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

③赵月枝本科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后考上出国留学研究生,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西蒙·弗雷泽(SimonFraser)大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她先后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地亚哥加利福尼亚大学(UniversityofCalifornia,SanDiego,UCSD)和西蒙·弗雷泽大学教传播政治经济学方面的课程,已是知名国际学者了。

④此书大陆中译本现已由华夏出版社出版。

⑤详见郭镇之:《新媒介与政治经济学》,《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9年第5期。

⑥行政研究(administrativeresearch,也有称管理研究的)这个词是由著名传播学者拉札斯费尔德(P.Lazarsfeld)合成的。他说,这种研究“是为某种公共或者私营性质的管理机构服务的”,“目的在于解决一般属于经营性质的小问题”。他称相反的研究为批判研究,这种研究的特点是发展出“对我们时代到处流行的各种社会趋势的一种理论”,它隐含着“人类基本的价值观”,并以此评价媒介“实际的或者期望的效果”。批判学者斯麦兹等具体阐述了两个学派的主要分歧:1.选择的问题。前者追求组织机构行为的有效性;后者追问这种行为出现的合理性。2.研究方法。前者采用新实证主义、行为主义和个人性的研究方法;后者采用历史性的唯物主义的方法。3.研究结果的使用,前者保证不扰乱现状;后者呼唤根本的改变。详见Babe(1995),p.65-66。

⑦其实并非如此。文化批判带来的思想解放作用潜力巨大。

⑧中国的情况有点不同。许多已经被发达国家摒弃的冷酷观点正在以“新思想”的方式引进市场化的中国。

⑨极端的例子,如,马尔萨斯认为,瘟疫、贫困都是减少人口的天然办法,从长远来说对人类是有好处的。因此政府不必对此采取措施。(Mosco.p.41)新经济学的一派也认为,对污染,污染者和受害者同样负有责任:污染者是因为污染,受害者是因为自己选择就近居住。另有一派新经济学者则主张将污染的权利市场化和商业化,以确保企业按正确的价格行使污染的权利。(Babe,1995,pp.91-94)这些理论虽然有其“真理”的成分,但难道适于大肆张扬、或者指望获得拥护吗?

⑩商业化不一定是一个“坏词”。它是指一种经济方式,或者市场过程,通常是中性的。

⑾据本人与汉城大学言论情报研究所朴承宽教授的访谈(2001年4月13日)。

⑿Adormo,Theodor(1991).TheCulturalIndudtry:selectedEssaysonMassCulture.EditedbyJ.M.Bernstein.London:Routledge.转引自Babe,1995,pp.74-74。

⒀JamesW.Carey,CommunicationasCulture:EssaysonMediaandSociety.Boston:Massachusetts,UnwinHyman.1989,转引自Babe,1995,P.125

主要参考资料:

Babe,RobertE.(1994).(ed).InformationandCommunicationinEconomics.Boston:KluwerAcademicPublishers

政治经济学范文篇8

【关键词】中职教学;政治经济;学习;兴趣

政治经济学因其学科本身的属性所限,理论知识学习强度大,教学内容相对枯燥,乏味些,导致现今些许学生对政治经济学相关课程的学习毫无兴致,产生极不利于学科教学的心理情绪。教师要从培养学生兴趣和动力为出发点,研究学生学习政治经济课程的方法。

一、政治经济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科课程理论知识内容繁多。政治经济学是一门基础的讲理论知识的学科。当下政治经济学的教材中充斥着到大量的理论知识,冗长的文字书写不易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致,产生排斥心理,学习过程中有太多的逻辑思考问题,在有限的课堂学习时间里,根本无法进行深入的思考,对教学内容疲于应对,无法走心。导致学生学习失去兴趣。2.政治经济学教学模式形式单一。落后的教材机制阻碍政治经济实际教学的发展。查看市面上的所卖的政治经济相关书籍,内容大多千篇一律。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容易照本宣科,进行填鸭式教学,讲解方式固定呆板,学生听起来昏昏欲睡。教学形式缺乏沟通互动,往往是教师在讲台自问自答,学生在下面各玩各的,不予理睬的局面。教学内容的得不到有效的传递,学生提不起学习欲望,教师疲于机械式的论述。过分强调成绩分数,忽视学生自身诉求。传统的教学模式重视经典的理论知识的教育。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极易产生一种思维惯例的模式中,即容易在教学对其教学内容进行长篇大论式的概述,采取强加灌输的方式让学生被动接受学科知识,缺乏自主意识,剥夺学生创新需求。造成课堂气氛压抑,学生产生厌倦心理,思维跳离,或睡觉或玩手机。而教师面对这种情况表现出司空见惯,并未给予及时的制止和规劝,任由其发展。最终结果就是各干各的,互不干扰。到考试时以临时抱佛脚的心态,靠死记硬背对付考试,而教师也只是做好批改的工作,结束教学。3.学生自主学习意志力薄弱。政治经济学属于偏文的一类学科。繁琐的理论逻辑要求学生进行大量劳累的脑力思考,而中职的教学环境较为宽松,学生思想大多懒散。面对政治经济学中涉及的一些理性逻辑知识不宜引起共鸣,加之学生自主学习的意志力薄弱,自信心受挫,更加不宜产生学习兴趣。

二、加强学习政治经济学课程知识的对策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第一,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对经济学的学习兴趣。避开传统教学模式的怪圈,认识到以往教学中的存在的问题。采用新型的教学方式辅助教学。从现今发展的实际情况中不难发现,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已发展成为一种趋势。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是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更加趣味性和生动性。运用声光电学相关原理进行技术的整合,为各个领域的发展提高技术支持并带动其获得发展。政治经济教学中完全可以应用这种技术使用于实际教学中来,为教学效果更好的呈现提供技术支援。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学科课程兴趣的目的。第二,阐明经济观念,有目的性讲解课程内容。政治经济学在日常生活中是润物细无声般的存在着。政治经济学的影响是全方面的。有意识把学科理论分析到日常生活中去,有利于调动学生的自主意识,更多的关注生活,进而认识到经济学在生活的实际运用,产生学习的欲望和热情。如加强生活案例教学,将理论课程与真实生活的案例结合进行现身说法,加深学生印象。在选材时注重贴切生活,难度适宜,结合学生实际接受理解情况进行教学。这样在教学不至于出现一头热的现象。教师在上面讲,学生无动于衷。在案例讲述中注重互动,让学生主动进行发问,提出自己对案例的分析理解,列出相应的理论依据,做出自己的案例总结。第三,发挥授课教师的作用。教师是教学中重要的参与者,起到育人的作用。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应树立正确的教学意识,保持积极向上的教学态度,承担好育人工作的责任。努力培养个人教学技能的提高,与时俱进,用经济学的观念思考教学内容。在日常教学中向学生展现经济学在实际生活应用中的魅力体现和价值影响。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政治经济学与生活间的联系,不再觉得空洞,不着边际。教师在准备教学工作时也要勤于思考,谢绝呆板。多多运用经济观念进行教学模式创新,为学生营造一个愉悦的政治经济学学习课堂,增加学生对学科课程的好感。同时也要多多对学生进行鼓励,帮助他们建立学好学科内容的自信心。让其对学习学科内容保持一个积极向上的思想意识,达到自主学习课程内容的最终目的。在教学中注意循序渐近,深浅结合的方式有序进行。不可一蹴而就的不重视学生自身现有文化水平,设立跳跃性的教学方案,导致学生无从着手,产生消极心理。中职学生的学习基础相对来说较为薄弱,加之自控方面又比较散漫,面对有着严谨逻辑思维要求的政治经济学来说,本身压力就大一些。如果教师又不重视这一方面,一开始就给学生传授理论性强的概念进去,学生极易产生惧怕的心理,产生逆反行为,做出不利于正常教学的行为,破坏正常的教学秩序。所以这时就要求教师在备课选材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学生到实际情况,全面深入的了解到学生现有的理解水平和接受水平,在开始的时候多做一些简单的理论知识和习题,先让学生学习,之后再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结合教学进度和目标等,再适当地加以相应的延伸。这样既引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不打击到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兴致和欲望。2.设立学习动力来源。第一,设想自身前景发展,做好职业规划。政治经济学是经济管理领域例必修研究的课程。通过对其深入的研究,学生形成思维习惯,不自觉用经济思考方式对日常生活各个方面进行分析。那对于自身的未来事业的发展更应该做好经济思索,提前做好职业规划,明确自身发展方向,早日实现个人人生追求。第二,扩大学科课程学习的价值意义。学习政治经济学,不仅有利于个人正确思想意识的建立,对于整个社会发展都有重大实际意义。小到个人生活决策上,大到对国家相关政治经济决策的理解和把控,渗透到自身在社会生活中的所需所求。重视个体与国家社会发展的间的联系,用经济的头脑去对待,关注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拔高个人社会属性。第三,改善对学生个人的考核标准,树立自信心。抛开以偏概全式的考核模式,对学生进行全方位考核,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培养学生重视个人全面素质的发展,提升个人社会价值,增加自身市场竞争力。努力成为一个全能型人才。

三、加强学习政治经济学课程现实意义

从现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社会要全面性推进发展,急需一大批熟知经济学理论的人才,能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发展献计献策,并进一步指导社会经济的发展实践。而学生通过在学校里学习相关的政治经济课程,了解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对于以后更好的社会实践具有重要价值意义。从政治方面来说,有助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马克思主义在政治经济学中包含着极具影响力的人文精神,学生通过学习相关课程,结合社会实践,将其思想主旨更好的做到与时俱进,融会贯通,最大化的发挥其社会价值和意义。同时认识和领会中,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培养中职学生对政治经济学课程产生学习兴趣与学习动力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意义重大,它能够从如何培养学生对于经济学课程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入手,逐渐发展到对于教学形式上的改革,把学生的职业能力目标、学生的学法、教师的教法以及教学环境的建设等诸多元素融合到一起,在教师的精心指导和组织下,不仅学生能对经济学基础这门课程产生浓厚兴趣,与此同时,学生也能够主动完成中职阶段教育设制的目标,形成综合的职业能力,为其将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陈笛佳 单位:福建经济学校

【参考文献】

政治经济学范文篇9

我国高校招生人数分别为27.3万(1977年)、108万(1998年)、275万(2002年)、335万(2003年)、475万(2005年)、567万(2007年)、629万(2009年)、657万(2010年)、675万(2011年)、686万(2012年)、685万(2013年)。这是我国社会生活中发生的一次重大的变革,是高等教育开始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是中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和对应用型人才大量需求的明显标志,其现状主要表现为:(1)大众化教育带来的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导致越来越多的受教育者的基础出现了明显降低的状态;(2)新生的整体素质偏低,在抽象思维能力、理解能力、逻辑性与学习自觉性等方面普遍较差;(3)这样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从数量上来看,是当前中国高等教育的主体。因此,应用型本科学院必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己用,并在制度上保障和促使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健康可持续发展。

2应用型本科学院政治经济学教学目标定位

2.1应用型本科学院政治经济学教学目的

政治经济学教学目的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正确认识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和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2)借鉴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生产力方面的成功经验。(3)掌握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经济理论。(4)掌握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般理论,更好地理解党和政府的经济政策。(5)为学好其它经济学学科的打好基础。

2.2政治经济学教学应体现“应用型”特征

(1)应用型人才是指把成熟的技术和理论应用到实际生产和生活中去的知识应用型人才。(2)其培养目标为:围绕着知识结构和能力来进行培养,打造动手能力强、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高、成熟的技术与基础性理论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3)要求政治经济教学内容上要体现出基本理论的应用,以提高学生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3应用型本科学院政治经济学教学模式现状

3.1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不能满足应用型人才培育要求

(1)在政治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与同中小学课堂教学教师一样,根本不考虑已为成年人的大学生思维和兴趣,依然采用“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并往往是“照本宣科”或者“照屏宣科”,导致大学生对政治经济学的求知欲望和兴趣被抑制,其学习效果必然会大打折扣;(2)政治经济学考核方式一般是还是采用应试教育下的闭卷考试,主要考核大学生对教材中的一些重要的政治经济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闭卷考试方式容易导致当今的大学生依靠考前“临时抱佛脚”,以“囫囵吞枣”式的死记硬背而过关,考完试后就马上忘记。

3.2缺乏案例的政治经济学教学不能满足应用型人才培育要求

应用型本科学院政治经济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偶尔也尝试将为数不多的案例纳入政治经济学教学内容,但仍然不能改变“满堂灌”的政治经济学教学模式,不能让大学生真正参与到内容丰富、数量广泛和应用能力培养明显的案例教学过程,因而,这样为数不多的案例教学当然不能满足应用型人才培育要求。

3.3薄弱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不能满足应用型人才培育要求

(1)由于政治经济学课时较少,应用型本科学院政治经济学教师只能开展正常的课堂教学,很难组织并实施政治经济学校内教学实践;(2)由于政治经济学社会实践经费缺乏,应用型本科学院政治经济学教师当然不能满足大学生进行政治经济学社会考察、调研等的求知欲望。

4应用型本科学院政治经济学教学模式改革

4.1应用型本科学院政治经济学课堂教学环节改革

(1)教学内容适应应用型本科学院人才培养要求处理好政治经济学教学内容的普遍与特殊、基础性与先进性、经典与现代等方面的辩证关系,将政治经济学中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各个领域蓬勃发展的具体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为实现应用型本科学院人才培养目标而添砖加瓦。(2)案例教学满足应用型人才培育要求搜集“斯巴达克起义”、”经济学家的假设”、“价格歧视等”、“海尔是怎样让石头漂起来”等案例,并建立相应的案例题库。在上一次课结束时预先发放给大学生进行提前预习。在课堂教学中,将教师讲授与大学生自学和研讨相结合,实现提高大学生学习理论知识与分析案例、解剖社会的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培育目标。

4.2应用型本科学院政治经济学实践教学环节改革

(1)校内实践

①进行课堂讨论、观看音像视频、请企业家或经济学家到学校作报告、写小论文、小品表演、辩论活动、在网上开设在线讨论区等教学形式;②开展多媒体教学,增强教学的直观性;③开展网络环境下的政治经济学教学活动,如学生自行研制的“政治经济学”课件以及案例习题设计等。

(2)校外实践

根据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要求,尽量争取学校经费支持和相应的企业单位的赞助,让大学生带着政治经济学学习过程中的一些疑问去进行社会调查实践,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大胆争论,在此基础上撰写心得体会、调查报告或小论文。

4.3应用型本科学院政治经济学考核环节改革

(1)改革政治经济学期末闭卷考试成绩作为政治经济学期末考核成绩的考核方式,将平时成绩(占30%)、口试与实践报告(占20%)和政治经济学闭卷考试(占50%)三项成绩作为政治经济学期末考核成绩。(2)改革闭卷考试中客观题比例偏大的问题,将试卷中客观题和主观题的比例控制在1:1左右,同时增加能考查政治经济学知识应用能力的辨析题、分析题等题型。

4.4应用型本科学院政治经济学教学方法改革

针对应用型本科学院大学生状况,提出相应的政治经济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主要体现在浅、宽、新和用等方面。(1)所谓浅就是政治经济学各部分内容的知识深度、难度要浅,要求要降低,知识细节不过多强调,练习题要求掌握基本题,难题偏题不要求。(2)所谓宽就是政治经济学内容的知识面要宽;不局限原有传统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的内容;不局限理想化条件下的政治经济学;知识面扩大到政治经济学所展现的线性和非线性的概念与思维;增加一些20世纪新发展起来的政治经济学内容。(3)所谓新是指在不打乱基本政治经济学教学体系的基础上,遵循政治经济学的发展更新知识,增加20世纪新发展的政治经济学知识。主要为:①增加对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地位的论述;②增加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差距及其调节的论述;③对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经济体制改革及其经验作进一步论述和总结;④突出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论述;⑤增加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内容。(4)所谓用是突出政治经济学思想在一切知识、哲学、世界观等方面的应用,应用政治经济学思想去指导学习、工作和整个人生。通过政治经济学教育,建立学生基本科学观念、思维方式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4.5应用型本科学院政治经济学知识拓展改革

政治经济学范文篇10

关键词:贸易政策;自由贸易;保护贸易;政治经济学

1引言

所有学派的经济学家都确信,自由贸易比保护贸易好。传统贸易理论已经很好地证明,自由贸易可以避免保护政策所带来的效率损失。实际上,他们认为对一个国家而言,即使其他所有国家都实行贸易保护,自由贸易仍然是最好的政策。他们提出,如果其他国家采取贸易保护,保持开放的国家从廉价的进口品中所获得的利润仍将大于其在拒绝出口的市场上的损失。尽管经济学界存在支持自由贸易和开放市场的倾向,但贸易保护从未消失,能真正做到自由贸易的国家为数极少。尽管许多国家想要利用外国市场,但是他们又通常不愿意开放自己的经济。即使支持自由贸易的论据充分,贸易保护主义仍不断以新的面貌出现。

主流贸易理论是将贸易政策视为提高经济效率(或福利)的一种手段,而这恰恰使它在解释现实的贸易政策时面对着一个锁死的怪圈,即如果是追求效率,就要选择自由贸易政策;如果选择贸易干预政策,就不能实现既定的经济效率或福利最大化的目标。这促使我们必须从新的角度来思考贸易政策的本质,那就是收入分配问题——经济学的另外一个主题。“贸易的政治经济学”理论正是从这一主题出发为填补理论与现实之间的鸿沟奠定了基石,成为近二十多年来贸易理论迅速发展的一个令人瞩目的领域。它将政治学的范式引入贸易理论,将贸易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作为公共政策决策的具体形式之一,从国家非经济效率的目标或社会利益(特别是收入)分配及冲突的视角去探寻贸易政策产生和变化的政治过程,因而比纯贸易理论更好地诠释了现实中贸易扭曲政策的存在、形式、结构和演变。

2贸易政策决定的政治经济学模型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政策制定中的政治和社会因素越来越受到经济学家的重视。与此相应地,经济学家们在国际经济学领域中建立了一些政治经济学模型,在这些模型中,政府的目标是成功地掌握政权和维护政权的稳定而非社会福利最大化。

(1)中点选民模型。中点选民模型假设政府是民主产生的,任何一个政党只有得到了多数选民的支持,该政党才有可能执政,因此,政府在选择任何经济贸易政策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如何得到多数选民的支持。中点选民的意见将会代表多数选民的想法,因而政府要尽可能地选择靠近中点选民的意见的政策,越接近中点选民意见的政策越能得到大多数选民的支持。

(2)集体行动理论。研究公共政策的经济学家提出了所谓的集体行动(collectiveaction)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一种政策是否被政府采纳并不在于受益或受损人数的多少,而在于利益集团行动是否有效。在影响政府政策的游说中,人数较少的利益集团容易统一,从而在集体行动中步调一致,在游说中取得成效。而人多的群体,搭便车的人越多,积极参与的人反而少,意见也不容易统一,集体行动的效率低。

贸易中受损的集团每一分子平均涉及的利益一般会很大,他们一定会不遗余力地游说政府限制贸易以保护他们的收入。人们一定以为在贸易中收益地集团会同样尽力去说服政府放宽贸易限制。事实并非如此,在美国和其他大部分国家,在制定贸易政策时,想限制贸易的人比想放宽贸易的人更具影响力。一般说来,任何产业中贸易收益者的集中程度,对情况的掌握程度,以及组织程度都不如那些贸易受损者。

从政府利益的角度看,尽管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损害了多数人的利益,但是当多数人的利益无法形成一种力量对其决策形成影响,而且政府迎合少数利益集团利益泛、而能够赢得更多的选票时,按照“理性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原则,政府往往会选择总福利水平下降、大多数人利益受损而少数人收益的贸易政策。

(3)次优理论。它最早由理查德•利普塞(RichardLipsey)和凯文•兰开斯特(KelvinLancaster)提出的。他们指出传统的贸易模型只有在其前提条件——所谓均衡条件得到满足的情况下才能成立。具体到贸易领域,只有在所有市场因素都能得到正常发挥作用的时候,自由贸易才是最合理的政策——最优政策。而现实情况是各国或多或少地面临市场失灵的问题,发展中国家尤甚。这样自由贸易的优势就无法得到最大发挥。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政府主动干预,引进或增强激励机制,才能抵消市场失灵的后果。政府插手可能会扭曲经济信号,但如果运用得当,恰好可以平衡市场失灵的市场结构,此时干预贸易的政策就是次优选择,它比自由贸易更实际也更恰当。

(4)战略贸易理论。它由加拿大学者詹姆斯•布兰德(JamesBrander)和芭芭拉•斯潘塞(BarbaraSpencer)创立,他们认为在国际贸易过程中,比较优势的作用越来越小,而争取“租”(某种要素投入某个部门的所得高于该要素用于其他用途所获得的收益)变得日益重要。传统经济学观点认为通过要素的自由流动可以实现要素价格的均等化,进而消除“租”的问题。但规模经济理论对此提出了质疑,他们强调了不完全竞争的和寡头垄断竞争的存在,认为政府可以采取特殊行动帮助自己的寡头企业。政府政策可以帮助企业产生正的外部效应和将利润从外国公司转移到国内企业,以提高自己的国民收入。

(5)新政治经济学分析。根据新政治经济学的观点,国家政策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私人集团为增进自己的利益而利用公共手段制定出来的,而不是为了促进公共福利而无私地制定出来地。这个学派认为,经济政策是权势集团为了私利进行竞争和执行分配策略的结果。他们关于贸易保护主义的经济学文献(内生性贸易理论)就说明了这种做法,它指出关税和其他阻碍自由贸易的手段完全可以被理解为特定集团的寻租行为。

一国国际贸易政策制订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公共选择的过程,但特定的国际贸易政策不可能公平地满足和实现所有需求者的利益,必然或多或少地损害一部分利益集团和政府部门的利益,至于最后选择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和实现一个利益集团或政府部门的国际贸易政策,这要看这个利益集团或政府部门是否拥有更多的权力资源和谈判砝码,因此国际贸易政策形成过程就是不同利益集团和政府部门在权力资源基础上的利益表达和利益选择的结果。

(6)霸权稳定论。霸权稳定论的最初倡导者是美国经济学家查里斯•金德尔伯格(CharlesKindleberger),他认为需要一个政治领导来建立和管理自由经济。金德尔伯格说,领导国建立自由世界经济既是出于自身经济利益的考虑,也是为了全世界的经济利益,而罗伯特•吉尔平(RobertGilpin)和斯蒂芬•克拉斯纳(StephenKrasner)则认为霸主建立自由世界经济主要是为了促进自身的利益,特别是政治和安全的利益。

对霸权稳定论进行最详尽、最系统实证性评论的人是经济史学家巴里•艾肯格林(BarryEichengreen,1989),他说霸权和贸易自由化之间存在着积极的联系。在比较19世纪的历史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历史之后,艾肯格林得出结论说:“在历史记载中,多边主义取得成功的唯一例子恰恰与某一个大国在经济上占支配地位发生在同一个时期。关贸总协定运作越来越困难恰巧与美国经济相对衰落发生在同一时期”。

根据霸权稳定论,当国际体系中具有超群的军事力量、政治力量和经济力量的某一突出国家即所谓霸权国家出现的时候,它必然要求并试图建立开放的国际贸易体制,这是因为自由贸易体制能够增加其全体国民之所得,提高其经济增长率,增进其在全球的政治影响。但是一旦霸权国家的政治经济实力被削弱从而失去盟主地位,它就可能转向保护主义,以维护自己国家的利益,这时稳定的国际经济关系或自由贸易体系就将受到挑战,保护主义可能成为一些国家的选择。

3国内文献考察

我国很多学者针对具体的贸易政策进行了政治经济分析,仝娜(2006)利用中点选民模型对产生保护贸易制度的原因进行分析,从需求和供给的角度分析了保护的成本和收益,并利用布罗克(Brock)、麦基(Magee)和杨(Young)的竞选贡献模型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简单的数学化推导,得出贸易保护的水平和结构是需求方(按照行业来组织的利益集团)和供给方(政府和行政主管部门)相互作用的结果。

朱彤、樊茂勇(2000)对GATT/WTO格局的变化进行了分析,他们认为国内强权利益集团的利益左右着政府的政策导向,国际经济格局的构筑取决于强权国家政府共同博弈的结果,而强权国家的权力则取决于它在国际生产和金融中的统治地位,各国相对经济实力的改变必将引起现存的国际经济格局的改变。

赵君峰(2006)对反倾销进行的分析认为,由于消费者和反倾销的生产者在团结程度以及对政府的影响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导致政府制定的贸易政策多是有利于那些反倾销的生产者,而消费者的福利则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公务员之家

耿伟(2003)认为如果现实中存在收入再分配成本、信息和投票成本、“免费搭车”问题、不完全信息制和代议制等,那么贸易保护主义会在政策决策中以少胜多。经济市场的不完全竞争和政治市场的不完善是影响贸易政策选择的两大因素。经济市场的不完全竞争削弱了自由贸易政策的效率优势,而政治市场的不完善导致游说活动发生,使贸易政策被利益集团左右。

王元颖(2004)指出,关税只是一种表象,是收入或财富进行分配的一种手段,其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是利益之争和利益博弈,由此关税政策成为政治利益集团公共选择的产物。朱启荣(2003)采用博弈论的方法分析了各国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内在动机,指出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是各国追求自身利益博弈的结果。

朱传杰(1999)认为国家利益以及国家内各种利益集团的利益选择倾向,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各个国家国际贸易政策的取向,国际贸易政策不仅是内生变量,而且只要国内市场的竞争不够充分或存在垄断,贸易保护主义就不可避免地像一个幽灵一样飘荡在自由贸易的上空。

盛斌(2001)认为作为收入分配的次优手段,贸易政策可能是“慈善”的政府实现社会福利函数和提供社会保险的途径,也可能是“自利”的政府为了寻求政治支持或竞选获胜向少数利益集团出售的政治商品,也可能是在“民主”的政府目标函数下兼而有之。

周茂荣、杜莉(2004)从静态博弈的角度出发,证明了任何一国试图实施单边自由化的努力都很难成功,短期内各国出于本国利益最大化的考虑,均会选取保护贸易政策

4结语

对国际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较好地弥补了传统贸易理论不能解释现实的缺陷,但仍存在几点不足。

贸易政策的中点选民决定论理论上似乎没问题,但在解释很多民主政府选择牺牲大多数人利益来保护少数人利益的贸易政策方面,却遇到尴尬,不如集体行动理论。集体行动理论认为利益受损集团会尽力游说政府实施贸易保护,而这极容易出现寻租现象,滋生腐败,使政策的选择出现偏差,使贸易政策有可能成为体现个人意志和谋求个人利益的糟糕政策,从而消耗了有限的经济资源,造成社会净损失。

次优理论和战略贸易理论鼓励政府干预经济,却有可能导致政府的无效率干预,因为政府干预政策的成功,需要许多限制条件,如完全准确的信息、恰当的政策工具、战略产业的选择、恰当的干预时机、恰当的干预力度等等,一旦这些限制条件无法满足,就可能导致政府的无效率干预,扶持了没有发展潜力的产业,导致资源的浪费,从而导致整个社会的福利损失。

霸权稳定理论倡导建立一个由霸权国家领导的国际体系,其将霸权假设为国际合作的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论断是没有充分证据的,也不能解释霸权衰退之后国际合作的可能性。霸权一定程度上能带来贸易的自由化,但也可能导致单极世界的产生,出现霸权国家为了自身利益而损害他国利益,弱小国家在国际体系中无话语权的现象。

新政治经济学似乎过于强调利益集团在贸易政策形成中的作用,认为政府的贸易政策是为了换取利益集团的支持“待价而沽”,或者说政府蜕变成了特殊利益的俘虏。这种分析忽视了政府在政策形成中的作用,其实政府在多个利益集团的冲突和博弈过程中可以处于一种相对超脱的地位,它可以选择与不同的利益集团结盟,或是将不同议题捆绑起来,在和利益集团的博弈中更有利地实现自己的利益。

参考文献

[1][美]罗伯特•吉尔平.全球政治经济学:解读国际经济秩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美]保罗•克鲁格曼,茅瑞斯•奥伯斯法尔德.国际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3]海闻,P•林德特,王新奎.国际贸易[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