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板书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0 05:59:03 版权声明
语文板书范文篇1
在传统语文教学中,板书的特性主要表现为如下四个方面:
1.明确的目的性。语文板书是教师为完成语文教学任务,配合口头讲授,而在黑板上运用文字、符号、图表等传递教学信息的书面表达形式。其存在的价值就是辅助性地完成语文课堂教学任务。为此,它必须根据语文教学的目的和要求精心构思,反映教材的特点,突出教材的重点,揭示教学内容的难点和关键。
2.高度的概括性。概括性是将教学内容加以提炼给出的言简意赅的表述,让学生“管中窥豹”简明扼要地抓住文章的“内核”。可以说,板书应是提纯的金,琢成的玉。以最洗练的语言传达丰富的信息,板书才能发挥以简驭繁、提纲契领的作用。
3.明晰的条理性。条理性是将语文教材内容的主干从逻辑上加以排序,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从中可以看出重点难点和思路,使学生能从整体上把握教材,促进学生对教材全面、深入的记忆、理解。优化设计的板书,能让学生一目了然。
4.直观的形象性。即直观地再现课文内容和特点,要求教师把教学的主要内容浓缩成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文字、图表等,使学生通过板书能直观地把握课文重点,明确学习目标,减少学习过程的盲目性。
上述四个方面是语文板书的应有之义,但是在新课标下,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此,还应力争做到如下两点:
一是要有较强的开放性。在新课程理念中,非常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认真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为此,在设计板书的过程中,无须面面俱到,应适当留下空白,在虚实之中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训练,使它如同导演向演员做示范动作,如同舞台追光总牵动着观众的心,使学生深切关注课文内容,又为他们留下了思考、想象及创造、发挥的空间,从而真正起到增强教学效果、开发学生潜能的作用。
二是要有较高的艺术性。语文板书设计是建构在视觉心理基础之上的,因此,它既要符合规范、科学的实效性,又要追求美的视觉和美的感受。它不是文字与线条的简单组合,而是一种教育艺术,是教师通过对教材中精华的提炼而精心设计并画出的直观图形,它既要有助于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又要有利于让学生从中得到美的感受,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为此,在设计板书时,要充分考虑到板书的布局美、语言美、字体美、色彩美、符号美,使板书结构形成美观艺术的有机组合体,成为沟通教师、学生、教材三者之间的心灵之桥。
古人云:“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总之,好的语文板书设计应该详略得当、脉络分明、要点明确、灵活多样,这样,它才成了无声的语言,召唤学生向知识进取;成了教学的眼睛,向学生传递知识的信息;成了美丽的图画,给学生以美的熏陶。
二、语文板书设计的基本形式及创新样式
从内容上看,语文板书通常可分为主板书(系统性板书)和副板书(辅助性板书)两大类。主板书主要有:序列式板书:全面概括本课的内容,是板书内容构成的基本形式;强调式板书:起强调作用,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设问式板书:启发学生思考。副板书则主要为字、词、句、数字、符号、草图等。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和要求,能设计出各色各样的板书样式,如通常使用频率较高的有如下几类:
1.提要式板书
提要式板书由于板书的内容是课文内容的“纲”,可以“纲”带“目”,牵动全篇,因为它的概括力很强,常用于文章结构严谨、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的课文,特别适应于知识性、常识性以及论点、论据、论证很清楚的议论文或说理性散文。这类板书可以展示作者的思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巴尔扎克葬词》一课的板书:
演说思路:悼念——评价——讴歌
(1-2)(3-9)(10-12)
感情脉络:悲壮——激越——景仰
特点:既有激情,又富哲理,情蕴于理,理缘情发
2.词语式板书
常用于词汇丰富、用词准确生动,或课文出现大量生字新词、学生难以理解,或要求背诵、复述的课文。这类板书可以丰富学生的词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如《沁园春·长沙》一课的板书:
立足:寒秋湘江橘子洲头
远眺: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上阕写景:近观:漫江碧透,百舸争流触景生情,问:
独立寒秋图仰视:鹰击长空苍茫大地,
湘江秋景图俯察:鱼翔浅底谁主沉浮?
总结:万类霜天竞自由
峥嵘岁月:携来百侣曾游
下阕抒情:年龄气质:同学少年,风华正茂胸怀大志,答:
峥嵘岁月图精神状态:书生意气,挥斥方遒中流击水,
中流击水图实际行动: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浪遏飞舟!
3.对比式板书
对比式板书以板书的基本特征——显明性为基础,它着眼于突出比较对象的异同点,以达到对知识的深层次理解。它常用于两篇文章或某一篇文章的两个方面进行的对比,突出人物的思想或揭示一个道理。其好处是:形成鲜明的对比效果,产生强烈的感知性,有利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与求同思维。
如《药》一课“人物形象简析”板书,通过列表对比,使小说中主要人物所代表的社会阶层、性格特点及作者的态度及所采用的主要描法等一目了然:
4.图示式板书
图示式板书直观明朗,一目了然,常用于游记、参观、访问之类的课文,根据游者所走的路线、参观的顺序进行图解,标出参观游记的所见所闻和景物特点,尤其在建筑物说明方面具有超越其他板书形式独到的优点。这类板书的好处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可以使学生学会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如《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的板书:
以上四种板书形式都是以课文的内容、作者的思路和教师的教学设想、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等有机结合所设计的。我们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根据不同的文体特点设计出其它一些别致实用的板书,充分发挥其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辅助作用。下面介绍几种创新样式:
1.解题式板书
抓住学生容易忽略文章标题这个视点,将题目和课文内容的精髓融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学生找到文章的灵魂和作者创作的聚集点,并用线条和箭头标示出课文内容的研讨流向,显示出了课堂结构的流程,使课题和课文内容有机协调,体现出课堂教学结构的整体优化效应。如《我的空中楼阁》一课的板书:
2.点睛式板书
着眼于文章中的一个或多个关键字词,精心设计,巧妙布局,突显主题。如《我的叔叔于勒》一课的板书:
3.回环式板书
在造型上展现一种回环美,活跃了教学形式,丰富了教学内容,有较强的启发性和趣味性。如《塞翁失马》一课的板书:
语文板书设计的创新样式还有很多,如回目式、设疑式、填充式、演变式等,甚至有人总结出近30种各色各样的板书,但是,必须强调的一点是,不管使用哪一种方式来设计板书,都要因文因人而异,不能也不必生搬硬套。
参考文献:
[1]钱威,徐越化.中学语文教学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倪文锦,欧阳汝颖.语文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王文彦,蔡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语文板书范文篇2
在传统语文教学中,板书的特性主要表现为如下四个方面:
1.明确的目的性。语文板书是教师为完成语文教学任务,配合口头讲授,而在黑板上运用文字、符号、图表等传递教学信息的书面表达形式。其存在的价值就是辅助性地完成语文课堂教学任务。为此,它必须根据语文教学的目的和要求精心构思,反映教材的特点,突出教材的重点,揭示教学内容的难点和关键。
2.高度的概括性。概括性是将教学内容加以提炼给出的言简意赅的表述,让学生“管中窥豹”简明扼要地抓住文章的“内核”。可以说,板书应是提纯的金,琢成的玉。以最洗练的语言传达丰富的信息,板书才能发挥以简驭繁、提纲契领的作用。
3.明晰的条理性。条理性是将语文教材内容的主干从逻辑上加以排序,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从中可以看出重点难点和思路,使学生能从整体上把握教材,促进学生对教材全面、深入的记忆、理解。优化设计的板书,能让学生一目了然。
4.直观的形象性。即直观地再现课文内容和特点,要求教师把教学的主要内容浓缩成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文字、图表等,使学生通过板书能直观地把握课文重点,明确学习目标,减少学习过程的盲目性。
上述四个方面是语文板书的应有之义,但是在新课标下,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此,还应力争做到如下两点:
一是要有较强的开放性。在新课程理念中,非常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认真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为此,在设计板书的过程中,无须面面俱到,应适当留下空白,在虚实之中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训练,使它如同导演向演员做示范动作,如同舞台追光总牵动着观众的心,使学生深切关注课文内容,又为他们留下了思考、想象及创造、发挥的空间,从而真正起到增强教学效果、开发学生潜能的作用。
二是要有较高的艺术性。语文板书设计是建构在视觉心理基础之上的,因此,它既要符合规范、科学的实效性,又要追求美的视觉和美的感受。它不是文字与线条的简单组合,而是一种教育艺术,是教师通过对教材中精华的提炼而精心设计并画出的直观图形,它既要有助于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又要有利于让学生从中得到美的感受,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为此,在设计板书时,要充分考虑到板书的布局美、语言美、字体美、色彩美、符号美,使板书结构形成美观艺术的有机组合体,成为沟通教师、学生、教材三者之间的心灵之桥。
古人云:“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总之,好的语文板书设计应该详略得当、脉络分明、要点明确、灵活多样,这样,它才成了无声的语言,召唤学生向知识进取;成了教学的眼睛,向学生传递知识的信息;成了美丽的图画,给学生以美的熏陶。
二、语文板书设计的基本形式及创新样式
从内容上看,语文板书通常可分为主板书(系统性板书)和副板书(辅助性板书)两大类。主板书主要有:序列式板书:全面概括本课的内容,是板书内容构成的基本形式;强调式板书:起强调作用,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设问式板书:启发学生思考。副板书则主要为字、词、句、数字、符号、草图等。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和要求,能设计出各色各样的板书样式,如通常使用频率较高的有如下几类:
1.提要式板书
提要式板书由于板书的内容是课文内容的“纲”,可以“纲”带“目”,牵动全篇,因为它的概括力很强,常用于文章结构严谨、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的课文,特别适应于知识性、常识性以及论点、论据、论证很清楚的议论文或说理性散文。这类板书可以展示作者的思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巴尔扎克葬词》一课的板书:
演说思路:悼念——评价——讴歌
(1-2)(3-9)(10-12)
感情脉络:悲壮——激越——景仰
特点:既有激情,又富哲理,情蕴于理,理缘情发
2.词语式板书
常用于词汇丰富、用词准确生动,或课文出现大量生字新词、学生难以理解,或要求背诵、复述的课文。这类板书可以丰富学生的词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如《沁园春·长沙》一课的板书:
立足:寒秋湘江橘子洲头
远眺: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上阕写景:近观:漫江碧透,百舸争流触景生情,问:
独立寒秋图仰视:鹰击长空苍茫大地,
湘江秋景图俯察:鱼翔浅底谁主沉浮?
总结:万类霜天竞自由
峥嵘岁月:携来百侣曾游
下阕抒情:年龄气质:同学少年,风华正茂胸怀大志,答:
峥嵘岁月图精神状态:书生意气,挥斥方遒中流击水,
中流击水图实际行动: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浪遏飞舟!
3.对比式板书
对比式板书以板书的基本特征——显明性为基础,它着眼于突出比较对象的异同点,以达到对知识的深层次理解。它常用于两篇文章或某一篇文章的两个方面进行的对比,突出人物的思想或揭示一个道理。其好处是:形成鲜明的对比效果,产生强烈的感知性,有利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与求同思维。
如《药》一课“人物形象简析”板书,通过列表对比,使小说中主要人物所代表的社会阶层、性格特点及作者的态度及所采用的主要描法等一目了然:
人物
代表典型
性格特点
作者态度
描写方法
夏瑜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
坚贞不屈
赞扬、痛惜
语言
华老栓
未觉醒的劳动群众
愚昧麻木
哀其不幸
怒其不争
行动
心理
康大叔
封建统治阶级的爪牙
凶残贪婪
憎恶、鞭挞
外貌
4.图示式板书
图示式板书直观明朗,一目了然,常用于游记、参观、访问之类的课文,根据游者所走的路线、参观的顺序进行图解,标出参观游记的所见所闻和景物特点,尤其在建筑物说明方面具有超越其他板书形式独到的优点。这类板书的好处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可以使学生学会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如《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的板书:
以上四种板书形式都是以课文的内容、作者的思路和教师的教学设想、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等有机结合所设计的。我们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根据不同的文体特点设计出其它一些别致实用的板书,充分发挥其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辅助作用。下面介绍几种创新样式:
1.解题式板书
抓住学生容易忽略文章标题这个视点,将题目和课文内容的精髓融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学生找到文章的灵魂和作者创作的聚集点,并用线条和箭头标示出课文内容的研讨流向,显示出了课堂结构的流程,使课题和课文内容有机协调,体现出课堂教学结构的整体优化效应。如《我的空中楼阁》一课的板书:
2.点睛式板书
着眼于文章中的一个或多个关键字词,精心设计,巧妙布局,突显主题。如《我的叔叔于勒》一课的板书:
3.回环式板书
在造型上展现一种回环美,活跃了教学形式,丰富了教学内容,有较强的启发性和趣味性。如《塞翁失马》一课的板书:
语文板书设计的创新样式还有很多,如回目式、设疑式、填充式、演变式等,甚至有人总结出近30种各色各样的板书,但是,必须强调的一点是,不管使用哪一种方式来设计板书,都要因文因人而异,不能也不必生搬硬套。
参考文献:
[1]钱威,徐越化.中学语文教学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倪文锦,欧阳汝颖.语文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王文彦,蔡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Abstract:Chineseblackboard-writingisanaccessorywaytoaccomplishChineseclassroomteachingtask.Inthelightofnewcurriculumstandard,andbasedonthesummarizationoftraditionalcharacteristicsofChineseblackboard-writing,weshouldbringtheuniquefunctionsofblackboard-writinginChineseclassroomteachingintofullplay.
Keywords:newcurriculumstandard;Chineseclassroomteaching;blackboard-writing
语文板书范文篇3
板书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语文课堂教学有两种手段:一是口授,再就是板书。二者各尽其职,相辅相成,相互为用,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一堂语文课,除了必须的口授外,还必须有相应的板书。因为口头语言的讲授缺乏直观性,而教学过程中,许多知识的传授,又必须要通过板书的形式来完成。这就决定了板书有以下作用:一、实施教案,展示教学意图,规范教师的讲授思维,使讲授的内容不离“谱”;二、在讲授的过程中,对知识的重点作精要的总结,给学生学习的难点作注解;三、引导学生的思维,配合教师的讲授;四、让学生做笔记,课后有温习的纲要和思考的余地;五、板书还有给学生对听讲的内容正视听的校正作用。这些作用取决于板书的直观教学的功能,依据教与学的需要,通过黑板白字,使教师教有所据,学生学有指南,从而使教学得以落实。
可是某些教师对板书的这些特有的教学作用认识不足,认为板书在课堂上可有可无。可多可少,无关紧要;于是上起课来随心所欲,乱写一气。某校一教师在讲授王愿坚《七根火柴》时是这样板书的:
(附图{图})
纵观两节课,两幅板书,共21字;整个板书毫无计划,杂乱无章,根本体现不了教学意图。难怪教师“满堂灌”,学生昏昏然,这怎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这种状况必须改观。
上述板书的不容忽视的作用,确立了板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不可轻视的地位,板书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它与口授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它与口授教学互为表里,相辅相成,板书有着口授不能及的优点——示范性和直观性强,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它。
板书设计的基本原理
语文教学的板书设计是一门教学科学,它有着自身的科学规律,只有掌握了它,才能设计出成功的、行之有效的板书,那么板书设计有哪些科学规律呢?在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它有以下科学规律:
第一、板书设计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性。
板书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种手段,作为教学手段,它就必须具有明确的教学目的。语文教学的板书决不是简单地、盲目地在黑板上写写画画,而是根据教案中确定的目标,实施教学。因此,板书应是教案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服务于整个教学意图。因而,板书设计也必须依“纲”据“本”,服从教案。只有钻研教材,精选教法,才能科学地设计。这样设计的板书,才能有效地完成教学意图。
第二、它与口授教学应有必然的联系性。
板书是直观教学,它不能独立,必须与口授教学相结合,才能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这取决于两个方面:其一,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对象是青少年学生,而不是接受函授教育的成年人。他们较子函授学员,无论在分析理解的能力上,还是在归纳记录的水平上,都远不及函授学员。他们在语文学习的听、说、读、写上,既需要教师反复的讲析,也需要教师提纲挈领的板书。因为教师讲授快,他们听不清、记不全的地方,尤其是那些容易导致歧义误解的同音字、词、句式等,需要板书来校正。其二,教师的教学也必须有个“谱”来规范,使讲授分析的发挥不至于“串调”。这个“谱”既起着对教师讲授的提示作用,也有着制约作用。因此,有必要将它设计进板书中来,时时提醒教师,使之口授不至于“走腔串调”。总之,板书设计,既要考虑教师的教,也要顾及学生的学;既要给口授有充分发挥的机会,也要让板书有实施教学的余地。
第三、语文板书设计必须有直观性。
直观教学的特点是:通俗浅显,一目了然。那些艰深复杂、抽象含蓄的语文知识,口授教学往往说不清,道不明,这就需要板书来弥补其不足了,或用精炼通俗的文字,深入浅出地“点睛”,或有简明的表格来归纳,或用形象的画面来图解,从而使学生一目了然,心领神会。为此,板书设计的文句必须浅显明白,图表要简明扼要,画意要生动形象,容易认知,富于启迪。只有这样,板书才能将其直观作用发挥到最佳程度。
第四、板书设计要循循善诱,富有启发性。
语文课的启发式教学,不是口授的“专利”,板书也可以使用。因为学生的思维,既可以从口头引导得到启示,也可以通过板书受到激发。下列板书充分证明了这点。
(附图{图})
这是某教师为鲁迅的《药》一文所设计的导入新课的板书。一开课,教师就把它板书出来。学生一见,就议论纷纷,引起悬念,开始思索……当阅读完小说后,学生们立即醒悟了题旨:“药?”,原来是老栓为儿子高价买的治痨病的医药“药!”原来是革命者夏瑜的鲜血做成的“药;”“药——”暗寓着鲁迅在寻找救治愚弱国民的救世良“药”。这幅板书一个字、三个标点符号,引起学生一连串的思考,一步一步深入地探索。既简炼,又含蓄,富有魅力,没有多费教师的口舌,就激发了学生对课文的兴趣,调动了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这幅板书,可谓循循善诱,独具匠心,深得启发艺术的真谛,值得学习。
第五、板书设计要力求新颖,具有趣味性。
语文板书设计是一门教学艺术,它有着艺术美的魅力。板书的设计是否有这种魅力,体现在能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上,如果教学板书千篇一律“甲乙丙丁,开中药铺”,久而久之,学生难免产生枯燥、呆板之感,如果能变换一下形式,学生就会有新奇感,就能保持求学的兴趣。比如教说明文和议论文,你多用图表式和提纲式板书,如果你突然变换为图解式板书,那学生的新奇感就来了。
我讲授叶圣陶的《景泰蓝的制作》,对其中的“制胎”、“掐丝”、“点蓝”时,先用红色粉笔勾画出花瓶的图形和花纹,再用各色粉笔“点蓝”配以口授分析。结果,学生对景泰蓝的这些抽象概念有了立体感,理解了景泰蓝的手工艺的精细和繁复。板书设计的趣味性远不止这些,只是看你能否发掘创新。
第六、板书设计应有示范性。
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言行神态,读书写字,无不是在向学生作示范,教化和熏陶着学生。这种示范作用,在板书中尤为重要,因为,它关系着培养学生的学风问题,所以板书的文字必须正确、规范、美观、艺术;文句必须文从字顺,通情达意;布局必须有规范,美观大方。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将会受到潜移默化,养成严谨治学的好学风。反之,教师的板书不好,不但谬种流传,而且导致学生养成粗枝大叶,敷衍塞责的坏习惯。
以上所述,是语文板书设计的基本原理,按照它去精心地设计板书,板书就能得到优化。发挥它在教学中的应有作用。
几种常用板书形式
中学语文板书设计是一门新兴的科学,广大的中学语文教师在探索中创造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格式,本文仅介绍几种基本形式。
第一种:综合型板书
这种类型将教学意图诸多要点熔为一炉,它的优点是:精简扼要,一目了然。如《琐忆》:
(附图{图})
这幅板书将唐tāo@①《琐忆》一文的教学意图综合突现于一板。中心明确——论证鲁迅人格的伟大,重点突出——对鲁迅的爱憎(七件小事)分析;难点突出——小事的含义;结论完整——爱憎分明。板书简明扼要,仅仅150余字。
第二种:专题型板书
这种类型是将所授课文的重点分门别类,系统地板书,让学生对重点知识有较完整的认识。如分析鲁迅的《祝福》中祥林嫂的眼神变化,可以集中反映其遭遇的不幸,在形象描写上很有特色,是讲授重点,可以用下列图表式专题板书,设计如下:
(附图{图})
这种图表式板书示范性强,教师可为学生分析一、二例,让学生“依样画葫芦”,自己练习。这既可以减少教师分析课文的时间,又能让学生得到训练。这类板书适宜于长课文,或比较复杂的课文之分析。
第三种:提纲式板书
这类板书是从内容结构的内在联系上来设计的。引导学生从逻辑联系上打开思路,深入课文内容。例如广西王松泉编的《初中语文板书示范》中的《什么是知识》的板书设计就是典型。
《什么是知识》板书:
(附图{图})
这类板书提纲挈领,逻辑性强,利于启迪学生的逻辑思维。
第四种:应变型板书
这种板书是为临场解答学生质疑而设计的,它只需将黑板留一角当堂处理学生提出的字、词、句之类的小问题,但必须有规划,不能草率乱写。
中学语文教学的板书设计,属于教法范畴。“教无定法”,根据教师的教学意图、教学特长,可以各显神通,灵活设计,但教学有规律可寻,有科学可循,只要掌握了它的规律,中学板书设计这门教学艺术,一定会在教学改革中发挥出它的巨大潜力,有力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作者单位凯里三中
责任编辑杨明兰
语文板书范文篇4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现代教育技术实验的不断推广,多媒体这一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中得以广泛的运用,多媒体课件以特有的大信息量、大容量的特点,增加了课堂教学容量,突破空间限制,节约了教学时间,扩大了学生知识视野。但在很大程度上,多媒体教学又存在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多媒体教学的不足之处
1、不利于师生交流
教师上课前花费了很大的精力搜集资料、整合素材,制作了多种形式的课件,在上课过程中便按照设计好的程序进行操作解说。为了教学的顺利进行,有时竟忽略学生的本可以点燃思维火花的质疑,而生硬地往课件上靠。老师的思维也便局限于记住下一页要展示的内容,而不敢大胆的放手去引导课堂。
2、限制了学生的想象思维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语文教学就是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情感、价值观等,对文本进行欣赏与再创造。但是现代教学以多媒体演示代替上课,用做课件代替备课,学生对作品的解读变成了模具下的产品,把生动的艺术形象固化在简单罗列的图片、动画和教师事先做好的文本解读上,其结果是引发了学生的思考惰性,扼杀了学生的想象思维力。
3、不利于形成整体认识。
多媒体课件信息量非常大,内容的繁杂及展示的迅速,容易对学生造成信息污染;过于注重课件的形式,也易造成喧宾夺主;整篇文章被解读地支离破碎,不易形成对全文的整体认识,课件不能重放内容,也不易逐步形成一个完成的屏幕板书。影响对教学内容本身的学习和消化。
笔者认为,语文教学中应将多媒体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对那些普通条件下无法呈现的、学生因生活阅历限制而无法想象理解的地方等,才适合使用多媒体帮助教学。而对于文中的关键语句及整体思路的把握,还应由教学板书来体现。
二、教学板书的作用
教学板书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的需要以凝练的文字或形象的图表,有步骤、有过程地传递教学信息的教学行为方式,是师生在课堂上最简易、最直观的利用视觉交流信息的渠道,恰当的板书不仅使教学重点一目了然,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
1、提纲挈领的作用
教学板书是教师在综合研究了教材重难点、教学思路及学生情况精心设计的,它既能体现本节课的目标与重点,又是对文本核心思想的高度的概括、形象的体现,以最洗练的语言传达丰富的信息。它是提纯的金,琢成的玉,起到了以简驭繁,提纲挈领的作用。
2、增强记忆、开拓思维
语文课堂教学板书的形成有一个过程,它是教师依据教材,通过分析、综合,把教材的各知识点按一定的时间、空间、逻辑顺序逐步展示出来的,这一过程实际是一个完整的知识网思维最终形成的过程,并通过板书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运用板书这一直观形象的手段,对文本的认识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接受具体知识的同时,学生理解、掌握了思维方法,促进思维能力的提高。
3、直观影响学生
教学板书是教学整体思路的形象体现,又是教师教学风格的凝练和浓缩。教师广博的学识、流畅潇洒的作图、动作娴熟的实验演示,都能给学生留下终生难忘的深刻印象。漂亮的字迹、美观的板书,给人以美的享受并能对学生产生或直接或潜移默化的影响。
4、便于整体感知,提升认识
板书作为课堂教学中最醒目、最持久的环节贯穿课堂始终,板书的内容可以长时间的保留在黑板上,这样便于教学的归纳总结、巩固复习,这显然是多媒体的屏幕板书没有的优势。
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恰当地使用板书,对激发情趣、陶冶情操、增强记忆有着积极的作用,正如朱绍禹先生所指出“:板书能点睛指要,给人以联想;形式多样,给人以丰富感;结构新颖,给人以美的享受。”所以,在教学手段多样化的今天,板书的艺术性当成为语文教师共同的追求。
三、板书艺术的形式
板书包括主板书和副板书。主板书是课堂内容的中心体现,它是作者的写作思路、教师的教学思路的有机统一,是有效引导学生学习思路的微型教案,是开启学生思路的钥匙。下面结合语文课堂教学板书实例谈谈主板书的几种形式。
1、线条式板书
这类板书是通过运用文字及简单的符号(线条、箭头等)组成简单的图案,从而形象的展现教学内容的板书形式。这种板书要对教材进行高度概括,提炼中心,使人感到简明准确,一目了然。如李白的《行路难》一诗,在现实与理想的交替变换中,主要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情怀,但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对未来仍怀有希望,表现了诗人失望与希望交织在一起的复杂的矛盾心理。
2、提纲式板书
提纲式板书是将文章内容进行精心概括,体现行文思路,一提纲的形式展示给学生的一种板书形式。这种板书具有提纲挈领、条理性强等优点,易于显示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如杜甫的《登高》:诗前两联写景,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从形、声、色、态等方面,渲染整个秋天肃杀悲凉的气氛,同时也映照出诗人心上的凄凉。后两联抒情,先从时间、空间两个方面表现诗人深沉忧广的忧思,又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这种板书,既理清了诗的思路,又帮助学生理解“一切景语皆情语”,情景交融,这样杜甫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纸上。
3、逻辑式板书
逻辑式板书是按照文章的内在逻辑性、因果明显等特点,形成一个简明扼要的纲要信号,直观形象地将讲授内容展示在学生面前。这种设计精巧、结构新颖,能增强课堂教学艺术的感染力。如:
这是《塞翁失马》的板书设计,形象地解释了“祸福相依”、在一定条件下却可以相互转化的哲理。这种设计易于把握课文重点,突破难点,还以其直观性增强理解,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培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良好心态。
4、线索式板书
这种板书设计是以文章线索为线,串联文章内容,体现其穿针引线的作用。线索式板书有多种形式,可以按情节发展、情感变化、地点转变、时间推移等不同线索进行设计。它可以将较为复杂的文章化繁为简,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脉络层次,理解文章的主题。如鲁迅的《药》的板书设计:这则板书设计正事采用明、暗两条线索贯穿故事情节,双线平行推进,交汇于刑场、茶馆和坟场三个场景,帮助学生理清故事情节,了解人物形象,更深刻地揭示了主题。
5、图画板书
前苏联教育学家沙塔洛夫说:“多种多样的形式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注意力集中。”图画板书是教师通过对教材中精华的提炼而精心设计出的直观图形,既可以增加板书的形式美,又可以利用画面的直观性,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审美情趣。如朱自清的《春》的板书设计,用“孔雀开屏式”展示文章内容,从“盼春”、“绘春”、“颂春”三个方面歌颂了春天的美好。
语文板书范文篇5
关键词:小学语文;板书教学法;应用
目前,板书教学法已在小学教学中得到普遍应用,特别是在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板书教学能帮助学生认识到教学的重点,实现有效的学习,并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思维,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板书能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实现互动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促进学习目标的完成。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重视板书教学法。
一、板书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板书从出现伊始就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是目前教学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同时,板书教学加强了师生在教学上的联系,实现了很好的互动,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还培养了学生的思维。目前,新课程改革的推行对板书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但板书教学法还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小学阶段的教学,板书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书写知识、帮助学生认识和加强学生理解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是其他教学工作所不能替代的[1]。同时,小学生年龄比较小,教学中注意力不集中,使用板书教学法能够帮助教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对板书教学的认识
虽然目前的教学中,板书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仍然有很多教师对板书教学的认识存在问题,甚至有些小学教师在教学中很少用到板书。同时,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对板书的设计存在问题,教学设计不到位,而且板书杂乱,导致学生理解出现困难,影响了教学质量。主要的原因还是教师对板书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充分发挥板书教学的作用。另外,多媒体教学的引入对板书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导致许多教师忽略了板书教学,不利于展开有效的教学。因此,要加强教师对板书教学的认识。
三、多媒体教学的发展对板书教学产生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多媒体技术开始广泛地应用于教学,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方式。而且多媒体技术具有集声音、图画于一体的功能,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另外,新课改的推行,也要求教师要掌握这项基本的教学技能。不可否认,多媒体技术具有多方面的优点,但也要避免让多媒体技术完全取代板书教学[2]。板书教学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对学生的学习,以及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价值。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处理好两种教学方式的关系。
四、小学语文板书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在使用板书教学时,要注意结合小学语文的学科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板书的设计要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实现有效教学。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学生的知识储备,教师要很好地利用板书,加强学生的理解,针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科学地设计板书,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3]。另外,板书的设计要结合小学生的特点,特别是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锻炼和培养。要通过板书教学,让学生实现思维模式的提升。同时,重视学生的反馈,对于学生不懂的问题,教师要及时进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此外,还要加强和学生的互动,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有针对地提供帮助,以提高教学质量。
五、小学语文教学对板书教学的具体要求
首先,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板书的设计要有一定的目的性。使用板书的主要目的是对重难点知识进行强化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因此,主要的目的还是为教学目标服务。在教学中,教师不能随意书写,要注意板书的思路清晰和版面整洁。而且要有一定的目的性,不同的内容写在不同的位置,要方便学生观看和理解。所以,教师要在上课前进行一定的规划和设计,将板书作为引导学生思考的重要工具,对学生实施有效的引导,培养学生的思维。其次,板书的设计要科学,特别是不能出现错误。小学生往往对教师比较依赖,对板书的错误也不容易发现,不经意的错误会造成学生的理解障碍,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所以,教师在使用板书教学的过程中要认真仔细,合理安排和布局,争取将板书做得清晰,同时,避免出现错误。板书的效果对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小学语文教学,涉及许多的生字、生词,所以,教师要充分发挥板书的作用,加强对学生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六、结语
小学语文教学对学生学习和成长有重要的影响,使用有效的教学方法非常重要。因此,需要加强教师对板书教学法的认识。同时,提高板书教学的质量,充分发挥板书教学的效果,注重板书的科学性,促进学生的学习。
参考文献:
[1]李端果.小学语文教学板书研究[J].学周刊,2014(18):113.
[2]张巧文.案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论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101-105.
语文板书范文篇6
板书是课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密切配合口头语言传递教学信息的媒介,是形成视听兼具的教学艺术活动。在语文教学中,精美的板书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美化教学形式,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接受美的熏陶。那么,语文教师如何在教学活动中做好板书设计呢?下面我结合自己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十多年的实践,就如何恰当、高效地运用板书设计,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谈谈看法。
一、要“精”
板书,是对教学内容的高度概括和浓缩,语言一定要精炼,言简意赅。“精”就是要求教师对板书精心设计,精选内容,精炼文字,合理布局。
1.精心设计。板书是教师在有限的空间、时间里进行的教学活动。因此,教师兴之所至,这里写个成语,那里写个标题,写了擦,擦了写,而应在备课时就设计板书格式,并在讲稿和教案上画出板书示意草图。板书的常用模式是把黑板分为主体部分和辅助部分。主体部分作为讲授教材内容的系统板书,就像文章的纲;辅助部分可灵活机动,常用来作为书写需要提示的字、词和与本节课有联系的旧知识等。板书计划要周密,尽量做到课堂主板不擦也够用,这样一节课结束回顾时,学生在对照笔记时能回忆并再现这节课的基本内容论文。
2.精选内容。教学板书的内容是有限制的,不可能照搬教学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板书时做到语精字妙,使板书富于弹性和张力,不做一览无余的交代,而是注意留给学生思考和想象的余地,即“空白”。要有的放矢,有实有虚,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思维。如讲《失街亭》时,我就设计了一个充分体现“空白”的板书——街亭位置的重要性体现在哪里?学生看到这个问题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积极思考、热烈讨论,最后达到目标要求。对于教材以外的补充内容,板书要清晰、完整,便于学生做笔记;属于课文分析、重点讲解的内容,板书要能概括问题的关键,必要时要用箭头或彩色粉笔标注出来。比如分析鲁迅先生的小说《药》,其情节的发展和线索可以这样板书:明线:老栓买药(开端)→小栓吃药(发展)→茶客谈药(高潮)→华大妈上坟(结局);暗线:夏瑜就义(开端)→夏瑜的血被吃(发展)→茶客谈夏瑜(高潮)→夏四奶奶上坟(结局)。这样板书,一目了然,学生记忆加深。
3.文字精炼。板书内容文字不要太多,应提纲挈领,重点突出,字简意明。板书太多太杂,就会使整个黑板出现“甲乙丙丁,一二三四”等现象。语文教学板书应该是经过精心提炼的语言合金,符号与图像也应是精当节省的,既是概括精炼的,又是准确适当的,能够深刻反映出教学内容的本质。这就要求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找出最本质的联系据以板书,追求以少胜多,间处求丰。如在教学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时,我首先让学生概括三层主要内容。学生分别概括为:“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向往与热爱;描绘了美好的田园生活;抒发了作者归田园之后的愉快心情。”概括虽然准确,但失之精炼。为了培养、训练学生精练的概括能力,我又引导学生把三层内容分别概括为:爱田园、田园美、心情娱,进一步引导学生概括为爱、美、娱、归。这样的板书既简明扼要,又能准确地反映教学内容。如果经常引导学生以极其精炼的语言概括内容要点,就能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4.抓住重点。要使板书“精”,必须抓住重点,板书内容作为课堂教学内容的核心,必须体现出教学的目标、教学的重难点。就像写论文一样,板书就是一堂课的摘要和关键词,通过它让学生快速掌握课堂内容。因此,教师的板书设计必须深入教材,务必抓到重点,最好做到深入浅出。
二、要“巧”
“巧”就是板书构思要新颖别致,独具特色。板书在黑板上的书写时间与教学内容应配合巧妙,做到恰到好处,通常采用“对比法”、“喧染法”、“画图与讲解配合法”。所谓“对比法”,就是把字义相近的词、字形相似的字、读音容易混淆的词语板书在一起,以便于学生对照、比较、区别、消化。这种板书由于对比强烈,教师用意清晰,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就准确牢固。所谓“渲染法”,就是放大字体或用彩色粉笔装饰,用来创设情境,催人深省,强化效果。比如把一篇文章的标题写大些,把重点难点部分用彩色粉笔划起来,从而很醒目,就像电视的特写画面,色彩鲜明,特点突出,使人久而不忘。所谓“画图与讲解配合法”,是按教材要求和课文顺序逐步完成的,比如讲授说明文,教师的画图要逼真、艺术,讲解要生动形象,还要求边画边讲,在“动”中进行。这比用现成的挂图或先完成画图而后再讲,对学生更有启发性,往往可以收到看起来自然,听起来明白,记起来深刻的良好效果。
三、要“美”
板书是一种视觉艺术,要整齐美观,讲究美学效果。所谓整齐美观就是写字要规范,不要写错别字,笔顺要正确,书写要清楚。教师工整隽秀的字体,可以对学生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字如其人”说的就是一个人的字体可以体现其性格和修养,所以,教师要以身示范,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语文板书范文篇7
一、板书艺术的作用
①板书作为一门艺术,它体现了教学的直观性原则。运用板书有助于提纲挈领,突出教学重点,剖析教学难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概括的表达能力。如《苏州园林》一文,从点题、总说、分说到结语,可以依次列出下面这板书设计,使学生一目了然,既层次分明又统观全局。
(附图{图})
由此可见,板书艺术的正确运用,不仅能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而且能帮助教师顺利完成教学过程,最终达到教学目的,是教师教案由制定到实施的有效体现。
②好的板书,能给人以鲜明突出的印象,给人以艺术美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发展学生智力,真正实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目的。如:《从三到万》这篇议论文,由于它旨在“明理”,是结合故事说道理,所以,学生要理解故事与“道理”间的“双向”关系,即从故事中生发出道理,在议论中紧密结合故事内容进行分析,可列出如下板书:
(附图{图})
通过板书这样排列式说理,就浅显易懂,说服力强。
③一个好的板书,就是一幅精美的文章结构图,它是文章结构教学的有效手段。通过板书,可以指导学生从“视读”学写作,理解、掌握课文的行文线索、层次结构、表现方法,理解作者的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过程,指导学生审题立意、编拟提纲,增强写作能力,真正实现“以读导写,以读促写”。如《岳阳楼记》板书:
(附图{图})
④精美的板书设计,具有强有力的示范作用。许多学者认为,一名教师的“硬功”之一,就是先要会写一手漂亮的粉笔字。所谓“漂亮”,就是字要写得端正大方,匀称清秀,同时,板书设计要规范合理。只有教师养成了这样良好的习惯,给学生以“规矩”,才能使学生“成方圆”。俗话说:“言传不如身教”,“良师出高徒”,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就有这样的感受,听一位优秀教师的课,欣赏优秀教师优美的粉笔字,简直就是一种不可多得的艺术享受。
二、板书艺术的要求
精美的板书艺术是教学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手段。那么,板书艺术要达到怎样的要求呢?笔者认为:
1.要目的明确。
因为板书是为教学目的、内容服务的,所以,在设计板书时,教师一定要依据教学目的、教学要点而定,或体现其结构,或表现其行文特点,或突出主题,不能为板书而板书。如:《我的叔叔于勒》板书:
(附图{图})
从该板书中可看出,小说情节始终围绕“钱”这一轴心,从而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有力地揭示了文章的主题。
2.要精确、周密。
因为板书要充分显示教学内容,突出课文重点,体现课堂教学结构,所以设计板书时,要把握课文中心,了解课文重点,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哪些该保留,哪些可随时擦除,都应做到精确无误,“胸中有丘壑”。
3.要讲究形式的多样性。
古人说“教无定法”。教学内容不同,教学对象不同,板书的内容和形式也千差万别。所以,设计板书时,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形式,或以图示,或用符号。
4.要悦目、醒目。
既然板书是一门教学艺术,所以,教师设计板书时,就要充分考虑到它的审美作用,强调赏心悦目,给学生以艺术的感染。同时,为达到醒目的效果,可用不同色彩的粉笔,或勾划,或圈点;在字形的选择上也要加以思考。
5.要精而美。
语文板书范文篇8
板书不仅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直观表达的艺术,板书设计的精、全、美是最重要的问题。
一、板书设计要力求“精”
板书设计力求“精”,就是要用简练的文字,高度概括较复杂的课文内容。
要达到对课文内容进行有主次轻重的概括,教师首先必须吃透教材,抓住重点、难点和一些关键性的词语,在此基础上精心构思,反复筛选,用最精练的语言在黑板上列出课文线索或内容提纲、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等,达到以简驭繁、语约义丰的目的,起到便于学生记忆的效果。
特级教师于漪在讲授朱自清的散文名篇《春》时设计的一幅板书堪称板书之“精”的典范;
迎\
绘—春
颂/
这幅板书只有廖廖数字,但却揭示出了作者行文的思路,概括了全文的内容,体现了文章的结构,启发学生掌握课文内容。文字虽少,但内容丰富,印象深刻。
再如《变色龙》的板书设计:
奥楚蔑洛夫名贵的狗怪伶俐的狗骄贵的动物
│/\/\/
│/\/\/
狗疯狗野狗下贱胚子
这个板书文字亦很少。围绕“这到底是谁家的狗”这一问题的发展变化,从一波三折的曲线中可以启发学生去思索奥楚蔑洛夫的善变,他为什么会以狗的主人的变化而迅速转变自己的态度?进一步启发学生去了解奥楚蔑洛夫对有钱有势者诌媚的奴性,对贫穷者专横粗暴的官气,见风使舵,反复无常的本质。
二、板书设计要“全”
板书设计“全”,即全面完整,有较强的系统性。板书不是无规则的罗列,而是经过教师的编排设计,确定写哪些内容,怎样布局,达到“语不接而意接”、“藕断丝连”的效果。
例如鲁迅先生的《故乡》中关于闰土形象描写的板书设计:
少年时的闰土中年时的闰土
紫色的圆脸脸色灰黄、眼睛通红
头戴小毡帽头戴破毡帽
颈上戴着银项圈身穿极薄的棉衣
红活园实的手手像松树皮
很高兴欢喜而凄凉
装箩捕鸟要香炉敬神
多子饥饿││苛税兵匪官绅
┌───────┘└────────────┐
语文板书范文篇9
一、板书艺术的作用
①板书作为一门艺术,它体现了教学的直观性原则。运用板书有助于提纲挈领,突出教学重点,剖析教学难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概括的表达能力。如《苏州园林》一文,从点题、总说、分说到结语,可以依次列出下面这板书设计,使学生一目了然,既层次分明又统观全局。
(附图{图})
由此可见,板书艺术的正确运用,不仅能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而且能帮助教师顺利完成教学过程,最终达到教学目的,是教师教案由制定到实施的有效体现。
②好的板书,能给人以鲜明突出的印象,给人以艺术美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发展学生智力,真正实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目的。如:《从三到万》这篇议论文,由于它旨在“明理”,是结合故事说道理,所以,学生要理解故事与“道理”间的“双向”关系,即从故事中生发出道理,在议论中紧密结合故事内容进行分析,可列出如下板书:
(附图{图})
通过板书这样排列式说理,就浅显易懂,说服力强。
③一个好的板书,就是一幅精美的文章结构图,它是文章结构教学的有效手段。通过板书,可以指导学生从“视读”学写作,理解、掌握课文的行文线索、层次结构、表现方法,理解作者的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过程,指导学生审题立意、编拟提纲,增强写作能力,真正实现“以读导写,以读促写”。如《岳阳楼记》板书:
(附图{图})
④精美的板书设计,具有强有力的示范作用。许多学者认为,一名教师的“硬功”之一,就是先要会写一手漂亮的粉笔字。所谓“漂亮”,就是字要写得端正大方,匀称清秀,同时,板书设计要规范合理。只有教师养成了这样良好的习惯,给学生以“规矩”,才能使学生“成方圆”。俗话说:“言传不如身教”,“良师出高徒”,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就有这样的感受,听一位优秀教师的课,欣赏优秀教师优美的粉笔字,简直就是一种不可多得的艺术享受。
二、板书艺术的要求
精美的板书艺术是教学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手段。那么,板书艺术要达到怎样的要求呢?笔者认为:
1.要目的明确。
因为板书是为教学目的、内容服务的,所以,在设计板书时,教师一定要依据教学目的、教学要点而定,或体现其结构,或表现其行文特点,或突出主题,不能为板书而板书。如:《我的叔叔于勒》板书:
(附图{图})
从该板书中可看出,小说情节始终围绕“钱”这一轴心,从而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有力地揭示了文章的主题。
2.要精确、周密。
因为板书要充分显示教学内容,突出课文重点,体现课堂教学结构,所以设计板书时,要把握课文中心,了解课文重点,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哪些该保留,哪些可随时擦除,都应做到精确无误,“胸中有丘壑”。
3.要讲究形式的多样性。
古人说“教无定法”。教学内容不同,教学对象不同,板书的内容和形式也千差万别。所以,设计板书时,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形式,或以图示,或用符号。
4.要悦目、醒目。
既然板书是一门教学艺术,所以,教师设计板书时,就要充分考虑到它的审美作用,强调赏心悦目,给学生以艺术的感染。同时,为达到醒目的效果,可用不同色彩的粉笔,或勾划,或圈点;在字形的选择上也要加以思考。
5.要精而美。
语文板书范文篇10
板书不仅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直观表达的艺术,板书设计的精、全、美是最重要的问题。
一、板书设计要力求“精”
板书设计力求“精”,就是要用简练的文字,高度概括较复杂的课文内容。
要达到对课文内容进行有主次轻重的概括,教师首先必须吃透教材,抓住重点、难点和一些关键性的词语,在此基础上精心构思,反复筛选,用最精练的语言在黑板上列出课文线索或内容提纲、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等,达到以简驭繁、语约义丰的目的,起到便于学生记忆的效果。
特级教师于漪在讲授朱自清的散文名篇《春》时设计的一幅板书堪称板书之“精”的典范;
迎\
绘—春
颂/
这幅板书只有廖廖数字,但却揭示出了作者行文的思路,概括了全文的内容,体现了文章的结构,启发学生掌握课文内容。文字虽少,但内容丰富,印象深刻。
再如《变色龙》的板书设计:
奥楚蔑洛夫名贵的狗怪伶俐的狗骄贵的动物
│/\/\/
│/\/\/
狗疯狗野狗下贱胚子
这个板书文字亦很少。围绕“这到底是谁家的狗”这一问题的发展变化,从一波三折的曲线中可以启发学生去思索奥楚蔑洛夫的善变,他为什么会以狗的主人的变化而迅速转变自己的态度?进一步启发学生去了解奥楚蔑洛夫对有钱有势者诌媚的奴性,对贫穷者专横粗暴的官气,见风使舵,反复无常的本质。
二、板书设计要“全”
板书设计“全”,即全面完整,有较强的系统性。板书不是无规则的罗列,而是经过教师的编排设计,确定写哪些内容,怎样布局,达到“语不接而意接”、“藕断丝连”的效果。
例如鲁迅先生的《故乡》中关于闰土形象描写的板书设计:
少年时的闰土中年时的闰土
紫色的圆脸脸色灰黄、眼睛通红
头戴小毡帽头戴破毡帽
颈上戴着银项圈身穿极薄的棉衣
红活园实的手手像松树皮
很高兴欢喜而凄凉
装箩捕鸟要香炉敬神
多子饥饿││苛税兵匪官绅
┌───────┘└────────────┐
语文板书范文
时间:2023-04-10 05:59:03 阅读:0
推荐度:
相关文章
中学语文“微写作”实践 2023-03-03 10:27:58
统编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研究 2023-02-16 09:04:53
教育学校生活语文教学的意义与措施 2022-12-05 11:48:18
小学语文诗歌中植物书写的特点及教学 2022-11-25 14:24:23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重要性 2022-10-28 09:29:15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改进策略 2022-10-27 09: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