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特性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3 09:29:09

艺术特性

艺术特性范文篇1

一、童心性——走入儿童世界,体验童心“生活是艺术创作的唯一源泉”。

我们在创作少儿舞蹈时,必须深入孩子们的生活,体验孩子们的童心,从独特的视角选取新颖的题材进行构思创编,提炼出富有儿童个性、生动活泼的舞蹈语汇,才能创造出充满生命力的少儿舞蹈作品。深入少儿生活,寻找童心,关键还需要创作者的“眼睛要善于发现,心灵要与之共鸣”。淅沥的细雨中,一群女学生打起蓝色透明的雨伞,优美的旋律,明快的节奏,潇洒的舞步,女孩们活泼可爱。一位坐轮椅的少年冒雨而来,雨水向他无情地洒去。无可奈何时,突然觉得雨停了,是女孩们在他头顶升起了一片“蓝天”。舞蹈《小雨伞》以其精巧的结构,丰富的内涵,优美动人的乐舞,让人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真情流露,善意洋溢,舞蹈形象生动完美,趣味高雅,于细微之处见精神。舞蹈创作要求作者不仅要“身”入生活,更要“心”入生活,尤其是少儿舞蹈的创作,更有它的特殊要求。全身心地融入孩子们的生活当中,与孩子们交朋友,建友谊,我们就会发现更多更好的少儿舞蹈素材。

二、童趣性——了解儿童心理,突出审美特性了解儿童心理,突出其审美特性,需要创作者捕捉儿童精神世界的闪光点,突出儿童兴趣的“兴奋点”。

儿童的想象力极为丰富,他们的动作行为常常背离成人的思维模式而使人感到妙不可言,人们把它称为“童趣”。童趣来自儿童的生活,出自儿童的本性,不能有半点矫揉造作,是孩子们内心流露出来的。在舞蹈创作中,如何让故事或舞蹈本身一下子就能“抓住”孩子的心,这是创作者的一个基本功。这就要求创作者对少儿审美的心理特点了如指掌,这也是少儿舞蹈创作(包括其它艺术形式的少儿作品)独有的难点,它需要创作者有长期深入生活的体验。2005年我创作的一个儿童舞蹈,在给呼和浩特市某小学排练一个舞蹈后发现,由于他们原来的舞蹈的编排与音乐感觉与情绪不符,动作编排比较成人化,加上孩子们的舞蹈基础不高,舞蹈看起来凌乱和不完整。后来我运用了葵花作为道具,不但突出了主题,而且简化了舞蹈动作,使学生跳起来比较得心应手,使〔舞蹈看起来主题鲜明,结构完整。

由于音乐是3∕4拍,我把原来繁琐的脚步动作改为碎步动作,使舞蹈看起来比较流畅和舒展。为符合儿童审美特点,我加强和丰富上身动作,然后又增加了表演人数,加强了欢乐气氛,由模仿成人的舞蹈转变为孩子自己的舞蹈。当孩子们以自己是祖国的花朵形象出现在舞台上,一下子引起了台下小朋友们的兴趣,这些可爱的舞蹈形象会引发他们的无限联想。可见,少儿舞蹈创作的选材要选取那些孩子们身边的、感兴趣的、容易激发联想的生活元素,这一点尤为重要。我们要习惯从孩子们的兴趣中发掘素材、精选素材,把握好少儿审美心理的特征,因为缺少了童趣,少儿舞蹈就失去了感染力。

三、童肢性——把握儿童舞蹈语汇,体现童真少儿的性格特点是天真幼稚,富于幻想,这也决定了他们的动作特点往往是蹦蹦跳跳。

艺术特性范文篇2

关键词:全媒体背景;播音主持:语言艺术特性

当下我们已经进入了全媒体时代,新的时代下受众的媒介素养和认识水平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也越来越高,在全新的传播时代背景下,播音主持语言也展现出与传统媒介时代不同的特征。众所周知,语言既是一门工具,又是一门艺术,是搭建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也以其独特的艺术特性影响着社会交往和人际传播。播音主持语言与日常社会交往中使用的语言既有联系,又有所区别。学界关于新的传播背景下播音主持语言艺术特性研究已经是比较丰富了,本文也以此为研究对象,承接既有的研究成果,试图从全新的角度来探讨全媒体背景下播音主持语言艺术的特性,同时也期望本文中的一些观点能够为相关的学术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1全媒体背景下传播环境的嬗变

1.1传受关系的变化。信息的传播者和接收者之间关系的改变是全媒体背景下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当下已经是互联网时代,各类媒体依托互联网技术已经获得了质的飞跃和发展,在全新的媒介环境下,传播的互动性大大增强,新闻对象由传统的受众角色也逐渐向用户角色进行转变,在这一转变的过程中,受众的能动性大大的得到了增强,在传统的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过程是单向性的,新闻信息对象的反馈能力是比较缺乏的,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是因传统媒体本身的特质所造成的,传统媒体诸如报纸广播电视等几乎很少有方便快捷的受众反馈渠道或者是传授互动渠道,所以导致新闻信息对象的能动性较差。其二,也正是这种相对比较封闭的传播环境,造成了大众的媒介素养低下的状况,新闻信息对象对于信息的反馈并不十分积极,所以会产生反馈迟延的现象。随着信息接收者的能动性大大增强,受众的地位大大上升,那么信息传播者在进行传播活动的过程中,也必将会越来越在乎受众,甚至以受众为导向来进行内容生产和传播。传受关系的变化也会影响到播音主持语言的变化,播音主持的语言使用也将会越来越像受众喜欢的方向去进行靠拢。1.2主流媒体的媒介身份感降低。在全媒体时代,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媒介的高高在上的身份感有所降低,这种身份感降低突出体现在主流媒体之中。那么造成媒介身份感降低的主要原因有两点:其一,传受关系的变化。在上文中也有所论述,传受关系的变化使得传播者越来越会关注到受众,在关注信息接收者的过程中,媒体自然要降低自己的姿态来寻求和受众平等对话的空间。其二,自媒体的兴盛给主流媒体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一些有影响力的自媒体其粉丝量以及受众的喜欢程度甚至会超越一些主流媒体,这样一来,自媒体的流量以及广告收益都会在市场的竞争之中分得一杯羹。面对自媒体的竞争,主流媒体也必须放下姿态,来和自媒体抢夺受众、抢夺市场,获得更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在媒介放下身份感的过程中,广播、电视台以及一些网络媒体的播音主持语言选择上都会有所考究和变化。1.3网络语境影响力上升。在当下的主流媒体甚至包括大量的官方媒体、政务媒体中,一些网络的流行词汇随处可见,网络语境已经成为主流媒体常见的话语空间。通过网络语境的融入,构建一个与受众平等对话的空间,自然也会获得更多的关注度。将网络用语融入到新闻信息的传播之中,使得整个信息呈现出一种全新的面貌,网络语境影响力的大幅度提升也是新的传播环境和时代背景所塑造的,网络语境的融入,对于播音主持语言会产生直接而又深刻的影响,播音主持过程中将网络语境融入其语言的表达之中,这就会产生全新的一种面貌和效果,语言的表达会更加平民化、更具生动性,而传统的严肃、刻板的播音主持语言特性将逐渐地消失不见。

2全媒体背景下播音主持语言艺术特性分析

2.1播音主持语言个性化表达特性。个性化表达是播音主持语言艺术在全媒体时代下呈现出最显著的一个特征。在新的环境下,由于传受关系的改变、网络语境的融入等众多原因,很多主持人或者播音员在新闻播报的过程中已经不再拘泥于传统的播音主持形式,在语言的运用上已经非常具有个性化了。以央视新闻的主持人朱广权为例,朱广权一改人们心目中严肃端庄的央视主持人的形象,化身为网络段子手,用段子的方式来进行新闻信息播报,将关于天气的新闻信息等变成顺口溜的方式,这种极具个性化的播报语言使得观众耳目一新,在网络中被广泛传播,形成了现象级的传播效果。同样,全媒体背景下播音主持语言的也应该注意个性化语言的使用,在一些新闻信息的播报上可以结合播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改变,当然这种改变要防止矫枉过正的现象的发生,以免引起不适。2.2播音主持语言时尚化表达特性。有学者曾经针对国内的影视剧创作提出了“双主流对接”的理论概念,所谓“双主流对接”,就是让主流价值理念和主流人群实现对接,这里的“主流人群”指的是年轻、时尚,具有青春活力和强大传播力的青年群体。其实当前的播音主持语言也是逐渐在向“双主流对接”的方向靠拢,播音主持语言的时尚性自然就体现出来了,语言的时尚性特征也是根据其目标对象所决定的。当然要注意的是,播音员在语言的使用上要依据自身的内容来进行时尚化表达,切不可为了追逐时尚而生搬硬套,这样一来反而会适得其反。同时,针对于那些适合时尚化表达的语言内容,要紧紧跟随时尚潮流,在跟随潮流的同时,需要努力做到引领潮流,这项才能缔造出现象级的传播内容。2.3播音主持语言口语化表达特征。口语并不等于书面语,因此也不具备书面语应用性的特点,更体现不出书面语的贴近性与日常性。语言口语化的体现主要表现在对美的二次解读,设法将生活美与艺术美相结合便是播音语言的日常工作。口语化不仅仅是体现在语言的使用上,也体现在播音员的播音语气上。在语言的使用上,能够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同时在一些时候语气也一改平时严肃端庄的感觉,更加具有亲切感和亲和力。2.4播音主持配音元素呈现多元化。在此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本文中所提到的配音,专指为电视节目画面配录解说词,不包括影视作品中人物语言的配音。在人们的心目中,最为经典的配音应该是赵忠祥老师的《动物世界》了,同时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配音语言也逐渐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其中一方面是由于电视节目的工业化发展,使得配音语言越来越细化。目前,国内外已有大批具有独特音质与语言表现力的播音员专门从事电视或影视节目的配音工作。另一方面是由于当今文化语境的变化使受众的需求形成了多元化的格局,致使受众的审美观产生了改变。不难发现,在当今时代下,传媒技术高速发展,一些媒介技术的使用也不再是遥不可及了,这些技术已经影响到了播音主持,各类的配音技术使得整个内容的呈现更加生动,一改传统单调枯燥的配音风格,这同样也给我们留下启示,在全媒体时代,要充分地去利用各种传媒技术,将整个播音主持内容生动化、形象化处理。

参考文献

[1]赵珊瑛.播音主持的语言艺术之我见[J].新闻采编,2018(6):44-45.

[2]王铭渝.论播音主持语言创新方法[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论文集卷二——课程改革.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8:2.

[3]方攀.全媒体背景下播音主持语言的艺术特性[J].西部广播电视,2018(22):124,126.

[4]李勤.新媒体时代播音语言水平的提高方法[J].新媒体研究,2018,4(21):137-138.

[5]李静.基于新媒体语境之下的播音主持语言的艺术性探究[J].传播与版权,2018(11):20-21.

艺术特性范文篇3

一、抒情性抒情性是舞蹈艺术最基本的审美属性。

舞蹈是抒情的艺术,是以人的情感为动力,以人体为表现工具,以艺术化的人体动作为表现材料,以社会生活与人的思想感情为表现对象,在音乐、灯光、布景、服装、化妆、道具等的共同参与下完成的一门综合性的视觉艺术。舞蹈艺术鲜明而又形象地反映出人们不同的思想、感情、理想、信仰、审美需求,既供人欣赏娱乐,又通过“以情动情”的方式起到潜移默化的美育作用。

舞蹈在揭示人的心灵,抒发人的情感方面,具有强大的艺术魅力。从某种意义上说,舞蹈是人类表达情感的最高方式和最后手段,关于这一点,我国汉代的《毛诗序》就说得十分透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则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种无声的“手舞足蹈”,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作用。舞蹈正是充分运用了人们表达情感的这种特殊方式与特殊形态,构成它独特的审美属性,做到心神与形体结合,以“情动”驱动“形动”,又以“形动”表达“情动”,以“情”“形”一体,身心一致,收到独特的艺术效果。在舞蹈艺术中,情感是从动作、姿态、表情、手势、身段、步伐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的,而不是情感的简单图解。例如《红绸舞》的热烈欢快的情绪、《荷花舞》的清新幽静的情绪、《天鹅之死》的奋力拼搏的情感、《罗米欧与朱丽叶》的无限纯真的爱情。尤其是当今流行的现代舞,几乎没有任何情节或事件,主要表现某种特定的情绪,通过强烈的情感氛围来震撼观众的心灵。可以说,舞蹈艺术本身就是灵与肉、情与思的美妙结合,是身体与心灵一起飞翔的艺术。

因此,只有用“心灵的眼睛”去体会那动作中所蕴含的情绪与意境,才能看懂一部舞蹈作品。例如上面提到的世界经典芭蕾舞名品———女子独舞《天鹅之死》,就含有多层次的情绪和意境,给人以无限的感怀与遐思。舞台上,一只垂死的“天鹅”,在奋力展翅,意欲重上蓝天,但却力不从心。对生的渴望和对死的抗拒,使她一次又一次地拍动着双翅,又一次次地垂下双翅,直到最后一次呼吸,她还在奋力展翅。这个舞蹈的动作十分简练,以双臂做波浪式颤动为基本动作,足尖不停地碎步行进,没有什么高难度的技巧了,也没有大幅度的单腿控制,更没有“平转”和“大跳”、“倒踢紫金冠”,只用一双颤动的手臂,把生的渴望、死的过程、死的抗拒表现得细致入微,感人至深。这个仅有7分钟的独舞,仅以优美的双臂颤动,就表现出人的复杂的思想感情,难以用文字去描述,也难以用语言去传递,以不言而“言”出无限深意。

二、形象性形象性也是舞蹈艺术的本体审美属性之一。

艺术特性范文篇4

得益于莎士比亚出色的艺术才华,其戏剧作品具有丰富的文学内涵和较为前卫的道德伦理观念,为后人研究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伦理道德提供了良好的素材。在莎士比亚戏剧中总是能够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社会道德伦理观念,尽管这种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当时社会发展条件等因素的严重制约,但是其追求真善美的艺术行为仍然为后来主流社会伦理道德观念的形成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莎士比亚所构建的道德伦理体系建立在公平正义的价值观之上,出于对人性善恶的辩证观察,对正义和邪恶的标准作出了明确的界定,而这也在戏剧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很多人物角色都具有叛逆的性格,他们为了反抗压抑人性的封建社会制度和道德伦理观念不惜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在这些人物身上寄托了莎士比亚对于未来社会的美好向往,期望着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新型社会制度的出现。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不朽的名作,这是一曲赞颂美好爱情的颂歌,通过开普莱特和蒙太古两大家族的长期纠葛和两家子女之间传奇性的爱情为剧情基础,最终演变成为一部为爱情牺牲的悲剧。在文艺复兴早期,封建道德伦理观念长期统治着人们的思维,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受到不合理的规定和约束,严重压抑着人性,在这种情况下,自由恋爱和婚姻是不存在的,广大青年男女只能在父辈的安排下度过自己的一生。在封建道德伦理观念中,子女没有自主选择生活的权利,一切均应当服从长辈的安排和道德伦理观念的制约。显然,莎士比亚对这种不合理的社会道德伦理观念极为不满,试图通过文艺创作的形式启蒙人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打破封建观念,大胆追求自己理想中的生活。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恋爱充满了自由主义和浪漫主义色彩,但这种恋爱与当时的道德伦理观念是格格不入的,它甚至触动了长久以来的封建礼法制度。因此,罗密欧与朱丽叶虽然为追求理想中的爱情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是仍然无法撼动传统道德伦理观念的统治性地位,并逐渐演变成一场爱情悲剧。莎士比亚意识到新道德伦理观念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形成的,需要广大社会成员自由民主意识的觉醒,只有这样才能够产生推翻封建道德伦理观念的力量,才能产生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才能真正将美好的理想愿望转化为现实。

二、莎士比亚戏剧中的悲剧色彩

莎士比亚的悲剧戏剧作品可以代表近代欧洲悲剧文学创作的最高艺术成就,不论从人物角色的性格特征、剧情的发展变化,还是悲剧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观念,都对后世的悲剧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莎士比亚所有的悲剧作品都紧紧围绕展现真实的人物内心这一目标而进行,为了更好地展示悲剧的独特魅力,莎士比亚刻意赋予各种人物显赫的社会身份和重要的权力,为他们破坏力量的发挥埋下伏笔。身为一个位高权重的大人物,他的行为可以影响一大批人甚至是整个国家,当他从王公贵族变成阶下囚的时候,会给人们带来一种前所未有的心理震撼,不禁感叹命运的变幻莫测,而这是普通的悲剧故事所无法达到的效果。由此可见,莎士比亚在人物角色的选择上是非常讲究的,他力求通过人物角色来最大限度地展现出悲剧艺术的独特美感。莎士比亚在进行悲剧创作的时候非常注重悲情色彩的过度使用,他会在悲剧中适当地加入一些喜剧情节,采用悲喜相结合的手法让作品的艺术价值得到提升。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其中贯穿着各种喜怒哀乐,从辩证的角度看,悲剧不可能从头至尾都是悲情色彩,只有悲喜交加才更符合人们的思维习惯,才能最大限度地引起人们对作品的共鸣。莎士比亚悲剧作品的结局往往较为特别,即代表正义的人物必将与代表邪恶势力的人物同归于尽,让正义最终得到伸张。在正义与邪恶激烈对抗的过程中,莎士比亚总是给正义人物设置重重障碍,甚至在很多时候让他们的努力付诸东流。例如,哈姆雷特具有聪慧的头脑和坚定的意志,但这些优势并没有帮助他在与敌人的周旋中占得先机,反而因为运气不佳而频频落入敌人所设的圈套中。

莎士比亚在进行悲剧创作的过程中保持着理性的思维,他清醒地认识到在不公平的社会环境下,新生力量总是被传统势力所压制,社会前进的道路不可能是平坦的,必然充满了痛苦和艰辛,甚至要付出血的代价。然而,暂时的失败和挫折并不能逆转历史的发展潮流,正义最终会战胜邪恶,所以在莎士比亚的悲剧作品中,最终具有悲情色彩的结局往往伴随着正义的实现,这与莎士比亚积极乐观向上的思想是密切相关的。有一位著名的文学评论家曾经说过,莎士比亚悲剧作品中的每一个字都是一幅画,给人美的感觉。这说明了莎士比亚的悲剧创作通俗而不低俗,新奇而不离奇,其作品所包含的意象也是非常丰富的。其实每一种人物角色的塑造都反映了莎士比亚对生活的深刻理解,这种理解使得戏剧中的人物更加生动亲切,更加能够赢得人们的认同感。虽然这些作品的结局一般是悲情的,但是,当人们在看完之后并没有对生活充满悲观,而是能够引导人们从中汲取积极的力量,以全新的态度去创造幸福的生活,这无疑也是莎士比亚艺术创作的高明之处。

三、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喜剧元素

在各种题材的莎士比亚戏剧作品中都包含了大量的喜剧元素,将人物的喜怒哀乐逼真地刻画了出来,莎士比亚对喜剧元素的成功运用,为其作品的创作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莎士比亚较早的几部喜剧作品中,明显具有模仿的痕迹,缺少自身的特色,其喜剧情节也大多偏向于单纯的滑稽行为和幽默语言,并不具有过多的思想内涵。随着莎士比亚艺术造诣的加深,对喜剧元素的运用也更加得心应手,这使得他的喜剧作品在博人一笑的同时,也能够引发人们深层面的思考。例如,《仲夏夜之梦》等作品在艺术价值方面已经取得了质的突破,闪耀着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光辉。莎士比亚的喜剧又被称为浪漫喜剧或者抒情喜剧,因为作品中的抒情色彩和浪漫色彩较为浓厚,包含着大量的夸张手法,并且将剧情紧密地与现实生活相关联,不知不觉中便拉近了人们与剧中人物的距离,进而使作品得到了更大范围内的认可。《仲夏夜之梦》重点描写了自由恋爱与封建制度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整部戏剧充满了梦幻色彩,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并存,喜剧元素与悲剧元素交融,剧中包含了大量的歌舞表演,让戏剧充满了浓郁的欢乐气氛。在诙谐幽默的剧情中,封建等级制度压抑人性的邪恶本质,进而领悟文艺复兴的社会意义和历史意义。

莎士比亚喜剧作品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情节丰富且有内涵,错综复杂的剧情设计为喜剧增加了不少情趣和笑料,给人轻松愉快的感受。《威尼斯商人》中有三条主要的线索在引导剧情的发展,头绪多、层次多、枝节多,尽管剧情发展的线索较多,但是每一个线索都代表了一个主题,而且主题往往能够随着剧情的发展进一步得到深化,从而提升整部戏剧作品的艺术价值。《温莎的风流女人》中也有三条剧情线索在交替发展。一是心胸狭隘的福德化妆成为乡绅,通过收买福斯塔夫去引诱福德夫人,然后自己再去捉奸;二是法官的侄儿蓝德、医生卡尔斯与贵族少年范顿同时向佩奇的女儿求婚,为了赢取少女的芳心,三个男人不断上演着滑稽的闹剧;三是福斯塔夫向佩奇的妻子求爱,企图骗取财物,结果被对方识破,自己却陷入了感情纠葛之中,痛苦不已。

艺术特性范文篇5

关键词:新媒体;播音主持;语言艺术

进入21世纪,世界发展逐渐开始向新媒体时代过渡,人们所接受的媒介素养和认知水平都在不断增长。在这种全新的传播途径下,播音主持语言出现与之前不同的特点。人们生活中所用的语言,不仅是一种人们赖以生存的工具,还是一种生活的艺术,是人与人之间进行沟通的工具,它用自己独特的魅力,推动了社会交际和人际关系的发展。播音主持语言与我们日常交流所用的语言具有衍生关系。有关专家对如今的新媒体背景下的播音主持语言的特点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和探讨,本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新媒体背景下播音主持语言艺术的特点,并通过本文所阐述的观点和建议,为今后相关的研究提供借鉴。

1新媒体背景下产生的新的传播环境

1.1传受新型关系的产生。经过时间的沉淀,在新媒体背景下,信息的传播和受众之间形成了一种新的关系。在全新的背景下,互联网时代到来,不同种类的媒体在互联网的点缀下已经得到了质的飞跃,比如通过互联网平台,可以增强受众之间的互动和交流[1]。传统的受众这一角色在时代的变迁中逐渐转向用户这一角色。看似平凡的转变,却使受众的能动性得到了改变。传统的媒体只是进行单向的媒体传播,甚至缺少新闻信息对象的反馈。究其根源,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因为传统媒体的传播媒介,如报纸、电视、广播等这些并不便捷的传播方式,导致新闻信息对象的反馈性及能动性偏低;第二,正因为在这种单向的传播环境下,较多媒介素质较低的行为开始出现。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因为新闻对象对于某一信息的反馈不及时,势必产生反馈脱节的现象。在新的媒体时代,受众接受信息的能动性提高,受众地位也会不断提高,在进行信息传播的同时,会越来越多地考虑受众的想法,甚至以他们的需求为核心进行信息传播。而这种关系的转变,也将推动播音主持语言发生变化,播音主持语言也要为更好地迎合受众的喜好而调整。1.2主流媒体的媒介身份感降低。新媒体时代,主流媒体媒介的身份感发生了由高到低的变化,之所以会产生这种变化是因为存在两个因素的影响。第一,传受关系发生变化。根据上文的描述,受众的地位不断上升,传播者对受众的关注也不断提高,为了迎合受众群体的喜好,主流媒体自然要放低姿态,以平等的心态同受众群体进行互动。其二,日益兴盛的自媒体逐渐动摇了主流媒体的地位,无论是从粉丝数量还是从受欢迎度上都对主流媒体产生不小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自媒体势必会瓜分主流媒体的市场收益,面对这种强势的竞争,主流媒体也势必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态,极力与自媒体抢夺市场,争夺资源,希望能获得更大的影响力,捍卫自己的利益。在主流媒体逐渐降低姿态的过程中,广播、电视台以及一些网络媒体在选择播音主持语言上,也发生较大的变化。1.3网络语境关注度提高。在互联网时代,大量的不同种类的媒体逐渐产生,这其中包括官方、政务媒体等主流媒体,随着网络流行语出现,主流媒体也以网络语境为常见的话语形式[2]。因为网络语境和媒体的有机融合,形成了与一个受众平等对话的环境,所以其关注度必定上升。在这种有机融合的背景下,网络语境的关注度提高也是必然的。网络语境和媒体的融合,对播音主持语言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播音主持也有了一种不一样的体验和感受,使这种语言表达更加贴合大众价值观,之前古板的播音主持的语言特性也将会被之取代。

2新媒体背景下播音主持语言艺术特征

2.1播音主持语言的个性化特点。播音主持语言艺术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表现出了个性化这一显著特征。在这新产生的环境条件下,受到传播者和接受者关系的改变以及互联网的融入等一些因素影响,越来越多的主持人和播音员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改变了传统的播音方式,在语言的应用上加入了更多的个性化语言[3]。以央视新闻联播主持人朱广权为例,在人们普遍的印象中,朱广权是一个严肃端庄的央视主持人形象,在互联网时代,他改变了人们对他的看法,在网络上他化身为一个段子手,将新闻信息用讲段子的方式传递给人们,将天气信息也改编为脍炙人口的顺口溜。这个极具个性化的传播方式增加了新鲜感,在互联网的运营下,瞬间成为现象级传播方式。2.2播音主持语言的时尚化特点。在国内的影视剧创作的领域,有专业学者提出了“双主流对接”的理论概念。“双主流对接”的概念就是主流理念与主流人群进行对接,作为有朝气、有活力的年轻人,引领时尚潮流的人,就是“主流人群”的主力军[4]。与此同时,播音主持语言也随着这一趋势不断发展,因此就体现出播音主持语言的时尚性特点。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播音员应根据实际情况融入时尚元素,不能为了追求时尚强行融入。同时,除了要跟紧时代潮流,还要更加注重引领时代潮流,做时尚潮流的先锋者。2.3播音主持语言的口语化特点。口语不同于书面语,也不具备贴近性和日常性等特征,所以,它不应该和书面语采用相同形式的表达。语言口语化特点主要体现在将生活与艺术完美融合,并且从生活中的细节来发现美,这就是播音主持的日常工作[5]。口语往往能生动地表达一种情感,所以,播音员的语气显得尤为重要,要求在语言的使用上,贴切生活,贴切广大人民群众,同时符合生活实际,播音员在播音的过程中应该用富有亲和力的语气来播报,不能一味严肃端庄,要拉进与受众之间的距离。2.4播音主持配音元素的多元化特点。在人们的心目中,至今还印象深刻的经典配音是赵忠祥老师的《动物世界》,但是时代的快速发展,不断推动配音元素的多元化。一方面,目前中国的电视节目制作技术和水平不断提高,同时对配音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语言也越来越细致精炼。在此情况下,国内外出现大量的专业性很强的配音播音员。时代的革新促进了语境出现多元化的特点,同时,社会大众的需求也出现了多元化,审美观也随之发生变化。另一方面,在新媒体背景下,媒介传播的技术手段也不断发展,这对播音主持产生较大的影响。采用高科技手段进行配音,能够使表达效果更加生动,内容更加具有吸引力,与传统比较枯燥的配音效果对比,体现出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优越性。所以,新媒体就要善于利用新科技,使播音主持更加形象、生动。

3结语

新媒体行业的发展,促进了播音主持语言的改善,作为一名播音主持人,应该充分了解新媒体背景下播音主持语言的多方面特点,跟上时展潮流,用更加贴切的、符合实际的语言,在展现艺术魅力的同时,向社会大众传递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通过不断创新、实践和积累,成为一名优秀的播音主持人。

参考文献:

[1]刘梓怡.全媒体背景下播音主持语言的艺术特性[J].新媒体研究,2019,5(2):93-94.

[2]方攀.全媒体背景下播音主持语言的艺术特性[J].西部广播电视,2018(22):124-126.

[3]陆德福.浅析高中体育教学中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2018,8(16):2-3.

[4]黄蕾.新媒体背景下播音主持语言的艺术特性[J].电视指南,2018(10):86-87.

艺术特性范文篇6

论文摘要:艺术创作是一种带有强烈个人色彩的精神活动,艺术的无尽魅力就存在于其作品的独特风格之中。油画艺术的创作过程无疑就是在创作实践中将自己城立的艺术观念、创造性思维、审美意识以及个人的艺术追求进行最集中的体现和展示。凝聚着艺术家的艺术观念、创造性思维、审美意识以及个人的艺术追求的“艺术个性”,构成了绘画艺术的生命,无疑也是绘画艺术最为恒久的动力之所在。

翻看人类的艺术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出艺术发展的脉搏,在各个时期艺术发展的背后,有那么多热血沸腾,充满激情的画家,通过对艺术个性的张扬和执着追求,才使他们艺术作品大浪淘沙般地载人灿烂多彩的、充满文化气息的绘画艺术史册。当我们在为这些伟大的艺术家们而倾倒和敬仰之时,我们也许无法抑制自己的想象,会情不自禁地问:是什么使这些艺术家们在渴望着张扬自我个性的状态中,以饱满的热情创作出那么多感人的充满个性色彩的艺术作品。

一、艺术风格的多样性

在汉语中,风格一词最早见于南北朝,指人的风度品格,用以说明一个人的个性气质或行为方式。所谓艺术风格,则主要是指“艺术作品在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中体现出来的整体特征”,它是通过艺术品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更为内在和深刻、从而更为本质地反映出时代、民族或艺术家个人的思想观念、审美理想、精神气质等内在特性的外部印记。

1.艺术的多样性是由艺术的本质特性所决定的

艺术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如何超越生活,创造出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真实。伴随着现代主义艺术的浪潮,艺术也逐渐被看成一种人类所特有的认识世界(区别于现实世界的一种“观念的世界”)的方式。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体现为艺术家依靠自己所特有的感性方式,通过认识的深化,进而完成从素材向绘画语言的转化,并最终塑造出可视、具体的艺术形象。在这一过程中,艺术家的思维方式,构成了艺术创作所特有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种艺术化的思维方式无疑是由艺术的本质特性所决定着的,艺术家的这种思维能力越强,感受能力也就越敏锐,判断力与创造力也就越强。

从艺术的本质看,艺术创作是一种带有强烈个人色彩的精神活动,无法想象没有创作个性的艺术作品会打动人、感染人。画家的素养、天赋、经历、学识、性格、思想、情趣、理想以及在绘画造型、色彩、表现技能技巧方面,均是画家个性的组成部分。它们是画家对于客观自然的感知和对自身主体的心灵观照与表现能力的综合表现。一个画家越是在艺术创作中不断探索与追求,就越能够具有独到的富有特色的艺术见解和创作个性。但画家的创作个性是要受到客观(即社会、历史的大环境)的制约,所以,必须考虑到创作个性的解放是有条件的。必须附合本国国情、民族心理、固有文化背景。当然,只有从文化素养、思境境界,技能技巧锻炼、生活感受、传统学习、时代精神、艺术宗旨等方面下苦功夫,才能懂得创作个性形成的真谛,扩充个性容量,获得最大限度的创作自由,从而迈人较为开阔的艺术境界。

2.艺术的多样性是时展的必然趋势

当欧洲18世纪的工业革命伴随着隆隆的机鸣声,将大量的机械制品以人们意想不到的速度和数量源源不断地推向市场时,一种在工业社会形成的“技术理性”左右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趋势近三百年。它反映了人预测与控制自然的技术旨趣,也导致了工业社会的一整套基本的文化价值观念,如人类对自然的征服、自然的量化、有效性思维、社会组织生活的理性化和人类物质需求的先决性等。此种生存逻辑在其发展之初的确起到了进步的作用,可是至20世纪,这种生存方式因其对自然的肆意掠夺给人类家园带来了毁灭性的生存危机,同时也造成了人自身的异化,使人成为单向度的、零件式的、片面畸形的人。机械化、标准化、组织化等现代方式,严重腐蚀着人类的精神世界。网络通讯技术的高速发展,似乎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然而却是一种被压缩的、异化了的平面,在心灵的世界里,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已然淡化,空间距离与心理距离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在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压力下,人们不再欣赏玻璃幕墙光斑的闪耀,也不再眷念水泥丛林里的躁动与喧哗。当今社会中,人们更期待回归,回归到自然,回归到文化的源头。人们普遍寻求通过艺术来补偿现实中的精神的失落,抚慰疲惫的心灵。在这里,艺术作为一种来自心灵空间的变换多彩的语言,以其极具个性化的浑茫意象,正体现着深刻的人文内涵和生命状态,净化着人类心灵。

时代的发展已使我们逐渐认识到,只有发挥创作个性,开发艺术生产力,才能扩展艺术的种类,达致艺术的多样性。因此,艺术间的相互借鉴、吸收、渗透、融合,将导致艺术的多样化、交叉化,使当代艺术发生很大的质的飞跃,许多艺术创作艺术上的问题也才能相应得以解决。总之,没有艺术个性的创作行为,会使艺术停留在无法创新、无法变通,没有民族意识和风格、没有文化心理、时代精神,导致艺术形式上的单一化,甚至产生艺术创作的枯揭,逐渐失去艺术的恒久生命力。

二、油画创作中的艺术个性

艺术个性不同于现实生活中的个性,它能充分的发展,不受束缚。当作者将自己思想感情熔铸于自己笔下的形象时,由于它们饱含着生活气息,又高于生活,给人的启示、联想,往往会大于超越作者原来的思想,而具有更广、更深的、更为普遍,更为丰富的意义。在西方绘画发展史上,作品的个性问题一直为人们所重视。至西方近现代,作品是否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乃至成为衡量艺术家成就高低的最为重要的标志。

1.创作情感的个性化

情感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在认识和改造世界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一种极其复杂的高级精神活动。情感往往体现为人类内心生活的最深层次,是人的生命本体的动力。由于情感的主观性最强,因而也就最容易被幻觉化和诗意化,同时,情感也才能引起欣赏者的审美幻觉,使之深深沉浸在自我创造的主观幻象之中。强烈的情感会使人们分析能力和自控能力急剧减弱,大脑皮层的兴奋过程导致情绪激化而放纵了想象机能。因此,当人们情感冲动时,起初都苦于找不到适当的词和言语来表达自己的心情,从而有一种紧迫感,这就是艺术语言的蓄势。这种蓄势所蕴含的能量越大,就越使语言出现畸形。可以看出,艺术语言的产生是为了适应人们情感活动的需要而创造的一种言语形式。我们也应该看到,一方面,赋予艺术语言的情感信息是客观的,但由于人们的情绪记忆不同,经过主体化了的情感信息就会有一定的差异性。个性化的艺术情感的价值也正体现在:艺术语言的交际价值。从艺术创作与欣赏的全过程看,就观照者而言,他必须理解艺术语言的情感信息之后才能产生自己的情感。可见,观照者情感模式的重新建构,是他的情绪记忆与艺术语言的情感信息之间同化与顺应的相互作用的结果。换言之,正是创作情感的个性化,才使艺术在人类的观念世界得以永生。

2.表现形式的个性化

艺术语言是情感的反映形式,情感是艺术语言运思的内趋力,它是创造艺术语言最重要的因素,它激活审美感受。审美感受的动因和目的是情感的表现化,它使整个审美感受过程的心理活动都融汇在情感的体验之中。在这体验中,既体现了发话主体情感的特点,也反映了发话主体认识问题的个胜。艺术语言是情感体验激发下的产物,它与常规语言表达思想、认识的功能不同,它是一种复杂的表情、体验系统。油画艺术的语言形式主要是经由艺术家在画面形式、色彩以及笔触等诸方面构成。事实上,绘画史上一些著名的画家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普遍形成了自己所特有的艺术风格,而被后人所称颂。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西方现代主义各流派中的许多画家也都善于利用直率、粗放、多变的笔触,以及个性化的色彩与形式等去创造强烈的画面效果。如梵高那厚重的笔法,仿佛从颜料管中直接挤出的明亮色彩堆到画布上一样,以旋动而又粗重的笔触,描绘着画家眼中悲情的世界,带着儿童般的稚气和粗野,用强烈而又个性化的色彩去表现自然中的星云、大地、向日葵。

个性化艺术语言价值的实现就在于打破语言的局限性,使话语充分体现出艺术魅力。借用符号学的理论,艺术语言在语言规则与语义设置上的特征为艺术语言的可接受性提供了基础,可接受性的最终实现还要依赖于在具体表达中、在特定语境中与情感体验的融合。

艺术特性范文篇7

关键词:二人转民间戏曲艺术特质文化遗产

二人转是东北黑土地土生土长的地方戏曲形式,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山野情趣,充满了大东北的乡音乡情,在东北民间就有“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的说法,老百姓对二人转的痴迷程度由此可见一斑。二人转也是一部全面反映东北地区人文地理、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的百科全书,是东北地区最有代表性的民间艺术表现形式。二人转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反映的是东北地域文化的特色,同时也反映出这个地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所在。近年来,二人转所散发的艺术魅力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借助传媒的力量,其流行范围甚广。可以说,雅俗共赏的二人转艺术已然成为普通老百姓茶余饭后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探究二人转艺术就要从其发源说起。

一、二人转艺术的历史源头

关于二人转到底起源于哪里众说纷纭,如果想要详细地追其源头还是比较困难的。因为二人转艺术产生于民间,与其发展历史相关的文献记载不是很全面,但是目前有3种观点还是比较有说服力的。

(一)第一种观点,地处辽西走廊东端的黑山县是二人转的发祥地之一。东北二人转已知最早的艺人是王纶生(艺名“老叉婆”)。据1918年编撰的《锦县志略》之《名伶》篇记载:王纶生(1723—1776年),名蹇,字纶生,艺名笑尘,锦州镇远堡(今黑山县)人。1734年(雍正十二年),他在锦州东关老爷庙演唱“蹦蹦”。“蹦蹦”就是二人转当时的民间称谓,还有俗称“双玩艺儿”的,也是二人转最早的称谓之一。在发现《锦县志略》记载王纶生的史料之前,学者认为二人转有250年的历史。但根据对王纶生身世和演出情况的记载,学者们便把二人转历史向前推进了几十年,因此便有了“300年二人转”之说。2008年,辽宁有两位二人转艺人成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一位是赵本山,另一位就是黑山县老艺人李秀媛。

(二)第二种说法,二人转是由河北“莲花落”于清末在东北民间衍变出来的一种歌舞演唱形式。“莲花落,起源于隋唐,是由僧侣们宣讲佛经时演唱的音乐曲牌《落花》和《散花》演变而来的,二人转和“莲花落”在演唱的基本形式上有诸多相似之处,所以有人认为“莲花落”是二人转的母体和源头。二人转大部分唱调都与“莲花落”有关,其中有一些是“莲花落”的原型,另外有许多唱调则是“莲花落”唱调的衍变形式,在结构上也采用了“莲花落”唱调,所以说二人转源于“莲花落”有大量的考证与论据。

(三)第三种说法,二人转与东北地区的民间萨满歌舞有密切联系。两个人的演唱形式是典型的萨满教祭祀歌舞形式的承袭,二人转的音乐唱腔来自于萨满神歌,唱段曲目多数也出自萨满神歌。二人转的舞蹈动作也与萨满祭祀歌舞非常相似。这种说法由于萨满教的失传也已经无从考证了。

二人转的源头现在虽然没有确凿的论证,但是它的发展历史体现出了二人转艺术是多元文化相融合的产物,其艺术魅力来源于多元文化的精华。二人转所涉及的艺术形式众多,它是在广泛吸纳多种东北民间音乐元素的基础上重构与发展而成的。无论是“乞讨之歌”的莲花落、凤阳歌的“要饭曲子”,还是大秧歌的叙事抒情曲,民间艺人都在音乐唱腔上做了一番“滚雪球”式的摸索和积累。经过200多年的沉淀,才形成了现在“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嗨嗨”的多元多体多变的音乐体系。

二、二人转艺术的唱腔特点

二人转能在中国迅速传播,吸引人们的主要还是其独特的唱腔和俏皮的表演。二人转除了“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嗨嗨”的多变唱腔之外,在表演上还有“四功一绝”的特点。“四功”是指说、唱、扮、舞,“一绝”是指在表演中运用手绢、扇子、大板、玉子板等。唱词以七言、十句为主,兼有民歌长短句。说口包括说白和数板,多用韵白。二人转的唱腔通俗易懂,说口幽默风趣,不同地域表现的唱腔特点也不尽相同。

(一)二人转在其发展历史上按照地域划分曾经形成东、西、南、北四个流派,这四个流派在唱腔和表演上各有不同,每个流派都有自身的特点。东路以吉林市为重点的二人转多舞彩棒,在表演中有武打成分;西路以黑山为重点,这一带主要受到河北莲花落唱腔的影响,在唱腔中比较讲究板头;南路以营口市为重点,表演风格受大秧歌的影响比较大,在唱腔上体现出热情豪放及歌舞并重的特点;北路以黑龙江北大荒为重点,在唱腔上受到当地民歌的的影响较大,唱腔优美,内容丰富。这四个流派在唱腔上取长补短相互融合,形成了东北二人转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唱腔上形容二人转的艺术特质有一句俗语:“南靠浪,北靠唱,西讲板头,东要棒。”这也充分说明了二人转在唱腔上具有地域性特色。

(二)辽西地区二人转的唱腔“纯正、优美、字重、腔清”,是黑山二人转的特质。在过去,因为黑山二人转表演的内容与农民生活息息相关,所以主要观众来源是农民,深受当地农民的喜爱,许多农民都会唱上几句。因为二人转的语言多属于“实惠磕儿、扎心话、喜兴词、活动篇和优美句”,从二人转的唱词和说口能感受到东北人那种真挚朴实和憨厚有趣的性格。这对二人转的推广传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二人转就像熔炉一样汲取了多种艺术成分,丰富了伴奏、改进了服饰、充实了舞蹈美术,以崭新的面貌面对大众,并且迅速地由东三省向全国传播开来。同时,各地二人转文化的精髓相互渗透,形成了二人转文化特有的艺术表现魅力。

三、二人转作品的“本色”表演

二人转的创作来源是老百姓生活中的大事小情,每一位熟悉二人转的东北人都会认为二人转说的是家乡事、唠的是家乡磕、唱的是家乡调,这种本色的表演特质也只有二人转才具备。在二人转表演中把东北人粗放、憨厚、自然、纯朴、幽默的特质通过“说、唱、扮、舞、绝”表现出来,老百姓爱看,因为它带给人们的是真实的本色艺术。二人转的“本色”表演贴近生活,其语言的生活化不同于其他民间戏曲的特质。

在二人转《冯奎卖妻》中,故事讲述了妻子李金莲为了让全家在大灾之年能活,不惜让丈夫把自己卖掉,临走时她叮嘱自己的孩子小桂姐。以下是这段唱段:

“别人家小孩打你别还手,别人家骂你别还言,

到晚间妈妈我不回转,给你弟弟做晚餐。

门口还有秫秸半捆,盐娄里还有半把盐,葫芦头里还有一碗小米,炕席底下还有三个大钱……”

唱词中的“本色”和平时老百姓说话的语言没有两样,能使听众产生共鸣。就这段“扎心段”而言,深刻反映了当时关东妇女生活艰辛、勇于牺牲的高贵品质。

二人转在人们心目中始终是一种喜剧的形象,当然在作品中这种幽默式的唱腔也比比皆是。

在《回杯记》中,王二姐骂张廷秀的唱段就充满了幽默的元素:

“从前看你像个竹竿子样,哪曾想长来长去节节空。

从前我看你像个豆芽菜,哪曾想长来长去弯了弓。

车道沟的泥鳅来回跑,你长到多咱也不能成龙。”

在这段风趣的唱段中,没有一个难听字,但是这种幽默的数落听后让人忍俊不禁、哈哈大笑。

二人转的语言生动、有趣,体现出关东人性格的本色。这种语言的艺术特征及表现力完全建立在“东北式”的基础上,主体与对象同构贴切、逼真,这也是二人转所特有的艺术特质。

四、二人转表演的“喜、浪、逗”

二人转的迷人之处在于它在表演中的“喜、浪、逗”。

二人转的“喜”表现在“二人转穿红着绿,高腔本嗓,狂歌劲舞,嬉笑怒骂,铺排渲染,大起大落,见棱见角……其因慷慨,血气为之动荡”。二人转唱词中的祝福话、喜兴词让人听了心里美滋滋的,在关东农村,谁家办喜事都会请二人转剧团唱上半天,二人转已经成为东北农民生活中的一部分。所以,二人转是让人忘记烦恼、消除寂寞的艺术。

二人转的“浪”就是一种美,它的美不是寻常意义上的美,是自由自在、狂放不羁的美,是土野、俗野的美,反映劳动者乐观向上的生活。二人转的唱调“浪”、身段“浪”、表情“浪”,是一种健康的美。同时它的这种美是社会底层劳动人民人性的释放,体现了生命的张扬美。二人转的“浪”是二人转特有的,这种美是二人转的标签,不是所有艺术形式都具备的。

二人转的“逗”就是幽默,具有喜剧性。二人转中丑角就是专门为“逗”而设的,丑角的塑造来源于生活,拉近了演员与观众的距离。在两个人的表演中专门有一个人搞笑,通过服装、语言、动作制造笑料,妙趣横生,让人捧腹大笑。

艺术特性范文篇8

关键词:艺术歌曲理想主义浪漫主义抒情风格

十九世纪初,欧洲文学艺术普遍形成了一种新的潮流、新的风格,音乐的发展也出现了不同的特点并产生了许多民族作曲家、音乐活动家,像罗西尼、柏辽兹、舒伯特等等。他们一方面汲取浪漫主义思潮中有益的部分,另一方面,在民间艺术中寻取创作素材,在作品中重视和反映民族的特点,用幻想的题材和形象来体现自己的愿望,并在创作手法上做了许多革新,在主题的音调上加强了抒情的因素,在器乐作品主题中贯穿了歌曲的音调,在声乐作品器乐伴奏里也增加了诗意的形象刻画,在音调中突出了民族民间因素的联系,加强和声和调性关系的色彩变化。如三度的调性关系、同主音大小调的转换等,特别是在创作手法和形式上做了大胆的革新,丰富和发展了古典的传统。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则是这个时期浪漫主义最突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六百三十四首艺术歌曲,八首交响曲,大量的弦乐四重奏,钢琴奏鸣曲和为数不多的室内乐,此外还有多首弥撒曲和价值影响均不大的歌剧。

一、主要作品

舒伯特对艺术歌曲的创作灵感像泉水一样,不停地喷涌。这和贝多芬有很大的不同,贝多芬的创作构思十分辛苦,不断琢磨和修饰且经常改动,甚至放弃原来的计划。舒伯特却从不做长时间的推敲,经常是一挥而就,一气呵成。传说他的那首著名的《听听!那云雀》就是在咖啡馆内的菜单上画上五线谱写出来的,他的谱曲十分神速,据创作年度统计,在1815年8月这一个月内,他一口气写出了二十九首艺术歌曲,两首交响曲,一首四重奏,四首奏鸣曲,两首弥撒曲和五部歌剧。有朋友问他是怎样作曲的,他只是说:“我写完一首乐曲,就开始写下一首。”然而,这决不是粗制滥造,每一首乐曲都是他心血的结晶,都产生自他的感时伤世的浪漫主义伟大胸怀。他说过:“我的音乐是我的才能和悲惨境地的产物,世人最喜爱的,正是我以最大的痛苦写成的音乐。”

以下是在我国流行广泛、烩炙人口的作品:

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1823年),这部声乐套曲和另一部声乐套曲(冬之旅》都是根据大诗人威廉·缪勒的名诗谱成。两部套曲的创作相距四年,但其风格气质和内心感受却有一脉相承的相似之处,像是姊妹篇,也具有很大的自传性成份。

《美丽的磨坊女》是一部爱情悲歌,它的内容大意是一位青年磨工偷偷爱上了磨坊主美丽的女儿,他每天向女孩倾诉他心里的秘密,把姑娘的名字刻在树枝上,把鲜花种植在姑娘的窗前。然而姑娘让一位英俊的猎手带走了,痛苦的小磨工只能与奔流着的小河作伴,最后在碧澈的河水中埋葬了他痛苦的灵魂。

声乐套曲《冬之旅》(1827年)是舒伯特去世前一年里的最后一部声乐套曲。它的悲剧色彩比前一首强烈很多,在音乐手法上也有更多的变化和发展,描写一个在生活中备受折磨,经历了种种痛苦的流浪者,在漫漫的冬夜踏上凄凉的旅途,四周是一片黑暗与冷酷,他追忆着过去的幸福,明媚的春天,企图作奋力的挣扎,然而现实无情,他万念俱灰,失去了一切希望。只有不断地祈求死亡,以得到最后的解脱。整个套曲的基调是消沉的,舒伯特自己也称这些歌曲是“可怕的歌”。这部套曲共由二十四首小曲组成,它们的标题是:晚安、风标、冻泪、冻僵,菩提树、泪泉、在河上、回顾、鬼火、睡息、春梦、孤独、邮车、白发、乌鸦、最后的希望、在村中、风雨的早晨、迷惘、路标、旅店、勇气、虚幻的太阳、街头艺人。从这些标题中可以看出,这位冬日的流浪者的心境是多么的寂寞,生活是多么的坎坷。它的第五首菩提树是我们最熟悉的一首,也是最具有代表性一首,他情景交融,委婉动人,通过流浪者对家乡屋前菩提树的回忆,显示了他对昔日的美好生活的眷恋和旅途寂寞忧伤心情的对照。音乐含蓄朴实,结构严谨、匀称,常用同名大小调转调的手法来对比不同的心情。

二、创作特征及艺术表现

号称“歌曲之王”的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在同时代的作曲家中其作品更为敏感和细腻。他的一生虽然没有贝多芬的地位显赫,但翻开舒伯特创作的作品,就能摸索到他头脑中大量美丽歌曲的源泉。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以优美的旋律,朴素的织体,温暖而富于色彩的和声打动人心,作品突出音乐性、家庭性、通俗性,音乐形象鲜明。尤为突出的是他作品中超越时代的和声、开放式的调式变异、一体化多层次的乐队结构和他无比非凡的奇思异想。在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中,不仅具有横向、细腻、歌唱性的旋律,还伴有意想不到的,突如其来的和声变化,而每一个和声又暗示着声部的不断进行,在看似平凡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敏感、丰富、脆弱的心灵。

舒伯特善于在艺术歌曲的创作中经常采用一种结构形式—分节歌,即:诗歌的每一段或每一节都重复使用相同的旋律。如旋律轻松、欢畅的《野玫瑰》和在清澈小溪中畅游的《缚鱼》及具有沉思般乐句所阐发情感又仿佛让人进人凝重的《小夜曲》等等。他善于冲破古典和声的严格束缚,达到完全自由的和声走向,冲出调式远近关系的限制,运用多声部、多线条的立体和声与复调、技法来表现旋律色彩的不断变化。从调式、声音、和弦到节奏的不断改变,达到音响色彩和谐而有规则的效果。这一切正是舒伯特音乐的强大艺术力量所在,这种强大的艺术力量能够体现出作曲家内心的祈求与挣扎。长期紧迫的生活压力和内心孤独感交织在一起,处处充满了希望与绝望、黑暗与光明、生命与死亡的抗争,从而获得一种活下去的坚强信念。舒伯特深信:一支动人的曲调本身就蕴藏着无穷的乐趣和魅力,它的经常出现无疑会令听者感到无比亲切和满足。“舒伯特的音乐用平易近人的语言诉说的不是后来浪漫主义者那种孤僻的主观世界,而是大家所熟悉的普遍存在的事物”。在叙述事物时,音调的直率和表现事物时音调的内在气质正包含着今天音乐所有的品质—和谐、美妙、高尚。

在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中,他不仅善于创作优美的充满内在激情的旋律,而且还有意识地把和声及器乐伴奏等其它音乐因素提高到诗和旋律同等重要的地位,在诗的旋律的主体周围创造出一个均衡完整的音乐机体,使歌声与器乐伴奏水乳交融。他的艺术歌曲的伴奏,既不是象往昔的歌曲那样只是简单的和声上的辅助,也不是象现代某些作曲家那样,只是从管弦乐的角度设想,把声乐部分纳人一个类似交响乐那样的结构中。他在伴奏乐器上所作的感情烘托,色彩和气氛刻划,包括对大自然、对心理上的刻划都是无以伦比的。“他的著名艺术歌曲《缚鱼》伴奏中的鱼跃与和声;他的《小夜曲》伴奏中对六弦琴分解如弦的音响模拟;他为歌德叙事诗《魔王》中的音乐气氛的心理描写,都是十分卓越的”。比如:在歌曲《魔王》一开始,钢琴伴奏就以持续不断的三连音和低音区简短的音阶走向,既模仿了急促的马蹄声和呼啸的风声,又渲染着毛骨惊然的阴森的气氛,音乐形象极为鲜明。它至今仍然是歌曲伴奏上难以涉及的典范。贝多芬当年也准备为歌德的这首诗谱曲,留下了一份草稿,他对这首诗的戏剧性有深刻的理解,但是却放过了歌德诗作中那种神奇的幻境。“舒伯特的《魔王》具有同样的戏剧性,然而却进一步用奇幻的音乐手法来捕捉他的意境,表现出十分生动的心理刻画和气氛刻画,产生出非常富于想象力的神秘幻觉。”冈他在古典主义沃土里培育出浪漫主义花朵,并使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正如哈多爵士这样评价舒伯特的艺术成就:“就乐思与体裁的明晰度而言,他不如莫扎特的成就;就音乐的结构而言,他远逊于贝多芬;但就诗意的表现力及暗示力而言,却是前两者所不能及的”。的确,舒伯特的音乐既有浪漫主义的诗意,又有古典主义的光明。他是音乐史上浪漫与古典交替时期承上启下的人物。从他明确的思维和采用风俗色彩的写作手法来看,他属于古典乐派的作曲家;但从他的处世态度、对大自然的特殊爱好、以及音乐的歌唱性、抒情性和富于多变的舞曲性来看,他属于一个浪漫主义作曲家,他的交响性风格继承的是古典传统,但他的歌曲和钢琴曲完全是浪漫主义的。

三、历史贡献

舒伯特在艺术歌曲的创作上确实有着杰出的贡献,他第一次把歌曲创作提升到可与交响乐相提并论的历史地位,取得了非常卓越的杰出成就。在他创作的六百多首艺术歌曲中,其中有一百多首是以歌德的诗所谱写,其余的则采用席勒、海涅、缪勒等著名诗人的诗歌。舒伯特在旋律写作上有着极高的才能,尤其是歌曲的创作,几乎是不费吹灰之力。他写歌曲总是那么轻而易举,提起笔来不家思索。对于写成的东西,他从不再去反复推敲与修改,一切顺其自然,水到渠成。在这一点上,他完全可与莫扎特相媲美。他常常手执名家的诗集在室内徘徊,然后突然伏案奋笔疾书,短短的几分钟又一首传世佳作诞生在人间。难怪有人说他的歌曲不是“写出来”的,而是“生出来”的。

伴随着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浪漫主义思潮随之席卷了整个欧州。他的实质是理想主义,音乐创作的目的就是为了抒发具有个性的作曲家本人的思想感情。这种感情是复杂多样的,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对大自然的赞美,找不到出路的困惑及逃避现实的自我陶醉等等。

为了表达如此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古典时期朴素的功能和声语言显然是难以胜任了。正是由于这样的表现要求,在浪漫主义初期的作品中,半音化和声,远关系转调,各种变音及不协和和弦的使用开始频繁起来。作为在创作上承前启后的过渡,舒伯特的作品不可避免地流露出某些浪漫派和声的端倪。他和其他浪漫主义艺术家一样打破古典的规矩、追求个性、自由和热情。其中,副三和弦的连续进行及副属和弦的广泛应用是一个重要的标志。这些不稳定和弦的使用,正是作曲家刻画心理变化的手段,和声—这一重要的音乐表现方式,在此已虽然不像古典时期仅为加强和声动力而用,他已作为一种纯粹的表现因素,恰当地烘托出舒伯特意欲倾吐的复杂情绪,极大地丰富了乐曲的抒情性。我们可以从舒伯特的作品中看出浪漫主义艺术家的这一追求,是他奠定了浪漫主义音乐创作的基础。“他的音乐所表现出的随意性、自发性和意料不到的魅力都成了浪漫主义艺术的要素。因此无论是以统一为主题,还是以变化为主体,在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中都为更好的抒发丰富多彩的内在情感,都以“抒情”为最终的主旨和目的。他还十分巧妙地把抒情性和戏剧性的情绪安排在一个紧密的结构空间里,从民间音乐史诗的宝库里吸取养料,继承前人的高超技巧对它们进行梳理、提炼、概括和集中,创造性地将浓郁的个人情感和崇高的社会精神水乳交融为一体,既表现了歌曲中难以表达的思想内涵,又保留了富有个人特征的抒情风格,他遵循古典主义时期崇尚理性的美学原则,要求创作的规范化和程式化及作品形式上的完美统一。在这种美学思想的指导下,古典时期的音乐掘弃华丽与复杂的技巧,和声上以严格的功能逻辑为组织手段,这种音乐也可归纳为以大小调自然音乐为主体,以严格、简单、质朴的功能逻辑为基础的主调音乐。这一特征在舒伯特的许多作品中都有所发映。

艺术特性范文篇9

艺术形象是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加工出来的,但是它融入了艺术家的思想情感和态度,以艺术的构思和手法加工,其审美程度高于生活形象。在现实世界里,只要有一双能发现美的眼睛和一颗能感受美的心灵,便到处都可发现美。舞蹈作品里的走多姿多彩,比现实中的走路优美丰富,这就是艺术加工的结果。现实美已经十分丰富和生动,但它往往是分散的、不充分的,而且常常被不美的、偶然的、虚假的、多余的东西所湮没。所以,创造出艺术美,更能充分地满足人们不断发展提高的审美需要。比如评剧代表作《花为媒》,在这部评剧电影中,集中描写青年男女追求美好爱情的故事。作品中以喜剧的手法表现了追求爱情的过程中,发生幽默风趣的故事,讽刺了“媒婆”的旧俗,讽刺了年轻人的父母们头脑僵化,思想守旧,顽固不化的形象。然而,年轻人勇敢追求,最终获得美好爱情。所以说,这个世界是不完美的,而艺术创作却能够补充这种不完美。

2、艺术要求形式美和内容美统一和谐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任何艺术形象都离不开内容,也离不开形式,必然是二者的有机统一。从艺术创作过程来看,艺术家总是先有一定的内容,然后才选取适当的形式,总是先考虑反映什么样的社会生活,选择什么样的题材,揭示什么主题,然后再根据内容的需要,决定采用什么样的形式来表现。徐悲鸿画马很重视立意。侧如在抗日战争期间他画了一幅《奔马》,并不是简单地画一匹马在飞奔,而是有深刻的寓意,是借奔马来抒发他胸中“忧心如焚”的爱国激情,因为当时正是长沙会战后日寇的侵略气焰很嚣张,所以这幅画虽然画的是马,立意却不全在“马”上。画家在考虑艺术形式时,都是为了表达这种特定的内容。马的躯体远小近大,既符合透视,又给人一种欲放先收,出远及近的感受,表现出奔腾的气势,而马尾,马鬃用笔组犷、激荡、有力,焦墨图与湿墨并用,这种笔墨既表现奔马的特点,也表现了画家忧心如焚的情感。飞动的马尾、马鬃象征着画家胸中燃烧的怒火。这说明艺术美虽然注重形式但不能脱离内容。艺术内容和形式既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又有相对的独立性,而在相互的联系中,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对内容有反作用。内容和形式既是辩证的统一,那么艺术家的任务,就是要创造内容和形式高度统一的艺术作品,就是要寻找那最完美、有效、切实地表现内容的艺术手段,使形式完全适合内容,并体现内容。艺术作品的美好是以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为前提

3、艺术寄托着艺术创造者的审美理想。

美只是一种现实的客观存在,而成功的艺术作品不仅集中地反映了现实生活的审美属性,而且还寄托着艺术创造者的审美理想,从而让感受者更能纵情地驰骋自己的审美想象。如八大山人的水墨画中的鸟单腿独立于荷梗上,上面的荷叶似乌黑的盖子遮住这只鸟(如图2-13所示),这画作里喻含了无限情感和思想;他画中的石头让人感到总是头重脚轻,顷刻就会翻倒,给人以?流逝?之感;他笔下的兰花与荷茎,大都在飘忽中形影绰约,那黑白墨趣与线的动荡,透露出作者内心的不宁与哀思。

4、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艺术特性范文篇10

【关键词】接受美学视域;声乐表演艺术;美学特性

声乐表演艺术是以歌唱为主、器乐伴奏为辅的一种音乐表演艺术,也是一种常见的艺术表现形式。目前,我国比较流行的声乐表演艺术主要有民族声乐、美声和流行音乐等。这种音乐表演形式不但能使器乐和人声完美融合,还能将声乐作品与众不同的艺术魅力呈现在观众面前。在声乐表演艺术中运用接受美学的理论,不但能将声乐表演艺术的美学特性充分展示出来,还能进一步推动声乐表演艺术的发展,提高我国声乐表演艺术者的表演水平。

一、接受美学理论的基本概述

接受美学的概念最早是由德国康茨坦斯大学的文艺学教授姚斯所提出,他打破了人们传统的审美观念,将美学实践细分为生产、流通和接受三个方面。接受美学在文学审美方面与传统的文学理论不同,而且欣赏的重心也发生了改变。接受美学更重视接受者的主观感受,从受众的角度出发,淡化了生产和流通方面的重视程度。在接受美学的理论下,人们将作品的创作和欣赏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有机体,从而增进了读者、作者和作品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受众的审美需求为主,加强了作品的文学创作。随着时间的推移,接受美学理论变得更加完善,并被逐渐应用到社会各个领域。声乐表演艺术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不仅要提高声乐表演艺术的美学特性,还要加强对受众艺术的欣赏能力的提升。传统的声乐艺术表演在创作过程中,只重视作品本身,忽略了受众对作品的主观感受,导致声乐艺术表演的发展受到了限制。所以,在创作声乐表演艺术作品时,要运用接受美学的理论,不仅可以提高受众的欣赏水平,还能更好地促进我国声乐表演艺术的发展。

二、接受美学理论在声乐表演艺术中的意义

(一)声乐表演艺术引入接受美学理论的必要性

随着声乐表演艺术的完善和发展,其在艺术领域中艺术魅力,并在艺术体系中呈现出不同于其他艺术表现形式的完整性和独立性。声乐表演艺术的理论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它不但促进了声乐表演艺术的健康有序发展,还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声乐表演艺术中的不足之处。但在传统的声乐表演艺术研究中,专家和学者研究的重点通常只是声乐艺术作品和作曲者,对于声乐表演艺术的受众几乎没有任何研究。因为忽视对受众主观感受的研究,因而给我国声乐表演艺术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而采用接受美学理论对声乐表演艺术的受众进行研究,能够使创作者根据自身的欣赏感受,对作品进行二次创作,从而增强声乐作品的艺术魅力,让更多受众喜欢和接受声乐作品。

(二)接受美学理论引入声乐表演艺术的可行性

接受美学理论引入到声乐表演艺术中,不但能够将音乐和文学融合到一起,还能为接受美学理论在声乐表演艺术中的运用打下坚实的基础。首先,声乐表演艺术和文学艺术具有相同的受众。声乐表演艺术和文学艺术有很多相似之处,两者的受众都是人,而且两者创作的目的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不同的地方在于,接受美学侧重于对受众进行研究。因为两者的受众相同,因而为接受美学理论引入声音表演艺术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次,声乐表演艺术和文学艺术存在相同的构成要素。接受美学产生于文学艺术,而文学艺术的构成要素主要是作者、作品和读者。声乐表演艺术的构成要素是作品、作曲家、受众和歌唱者。两者的构成要素相同,也为接受美学理论引入声乐表演艺术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接受美学视域下的声乐表演艺术

在引入接受美学理论后,声乐表演艺术为了更好地展示自身的艺术魅力,演唱者还要加强与受众之间的互动,在表演过程中给受众留下想象的空间。同时,演唱者还要对作品进行全面分析,掌握一定的表演技巧,以便更好地提升自己的表演水平。

(一)留白

留白就是在表演的过程中,给受众留出一定的想象空间,让受众对此进行艺术想象,并进行艺术填充的表演技巧。如果声乐艺术的表演者在演唱的过程中,能够有效运用留白的技术,不但能够有效激发受众的想象力,还有利于双方的互动,调动受众对声乐艺术作品欣赏的积极性。在文学创作中,留白主要侧重于对人物的性格和心理描述,以激起读者阅读的好奇心。声乐艺术因为留白的空间比文学作品要大,演唱者可以改变表演策略,对留白艺术进行处理。常见的处理方式是通过变换高低声,营造情感变化,例如表演者在演唱过程中的高昂声音逐渐回落、声音渐渐减弱等。

(二)对话艺术

只有声乐作品、受众和演唱者三者紧密相连,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艺术审美体系。所以,上述三要素如果要达到密切关联的目的,首先要对演唱者提出更高的要求。演唱者不仅要掌握声乐作品的表现内容,还要对声乐作品的思想情感有更深入的理解。另外,声乐表演中的演唱者要具备良好的艺术修养、演唱水平和丰富的舞台经验,以便在舞台表演中能够更好地与受众进行互动和对话交流。因为对话艺术在声乐表演艺术中能够起到促进受众积极参与声乐作品表演的作用。例如在声乐表演中,演唱者在表演作品的高潮部分时可以邀请受众参与演唱,或是带动受众跟着音乐节奏打节拍等。

(三)全面观照艺术

不同受众之间的价值观念差异较大,因而在欣赏声乐表演艺术时,受众对声乐艺术作品难以形成一个统一、客观的评价标准。而且,受众都是以自身固有的认知去欣赏声乐作品,所以演唱者在进行声乐表演时,还要从主观和客观的角度对声乐艺术进行全面的观照。在声乐表演中,演唱者一方面要在受众对自身的表演进行审视时保持客观的态度,并对自己的表演进行全面考查,以便确定自己的表演是否存在不足之处。另一方面,还要进行不断的内省,对自身在舞台上的表演进行反思,从而能够及时进行改善。

四、接受美学视域下的声乐表演艺术美学特性

(一)接受美学理论中的审美准备对声乐表演艺术的影响

审美准备作为接受美学理论中受众期待审美活动时的主要动力,既是指受众对声乐表演艺术的欣赏期待,也包含了受众对声乐表演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和理解能力等内容。因为受众在对声乐表演艺术进行审美前,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因而不同受众的审美准备也是不同的。比如,受众的审美准备影响因素有受众的受教育水平、生活经历、社会关系和审美实践等,在种种因素的作用下,受众的审美能力差异会比较大。而且,即便是同一受众,在进行审美活动前的心境不同,也会表现出不同的审美准备。所以,声乐表演艺术中的审美准备对于接受活动的影响是很大的。因此,演唱者在进行声乐表演艺术时,还要将审美准备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依据,并运用到具体的声乐表演艺术创作实践活动中。

(二)接受美学理论中的审美接受对声乐表演艺术的影响

审美接受在接受美学理论中,是指受众完成对艺术作品欣赏过程的心理活动。声乐艺术作品通过演唱者的演绎,不仅能使受众为声乐作品的文艺特性所吸引,还能调动受众对作品产生欣赏的积极性,进而促使受众接受作品,并继续欣赏声乐作品。在声乐艺术表演中,文字和乐谱作为受众接受的审美对象,是演唱者激发受众对声乐作品产生欣赏热情的关键。同时,演唱者也是受众和声乐作品互动交流的桥梁。演唱者本身是声乐作品的受众和创作者,所以,演唱者在舞台上的演唱技巧和现场表演,不但能为受众带去视觉和听觉上的冲击,还能唤醒受众内心的情感流动,从而使受众在欣赏声乐作品时产生情感共鸣。因此,审美接受可以被当作演唱者、创作者和受众者之间的心理互动交流。同时,审美接受也可以将声乐作品的艺术魅力充分展现出来。

(三)接受美学理论中的审美留余在声乐表演艺术中的美学特性

声乐表演艺术是一项不同于其他艺术的艺术表现形式。受众在欣赏完声乐表演艺术后,受众与作品产生的情感共鸣以及声乐作品对受众精神意识造成的影响不会因为欣赏活动结束而停止,这种现象在文学欣赏中被称为审美留余。在声乐表演艺术中,受众的审美活动会不断增多,审美留余也会随之不断增加,对受众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随着时间的积累,受众在审美准备过程中,对声乐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就会得到提高,同时,受众欣赏声乐表演艺术的审美品位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接受美学作为文学艺术发展创新的一种美学理论,不仅被应用到文学艺术创作中,还被运用到声乐表演艺术中。声乐表演艺术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表演,因而演唱者在舞台表演的过程中,不仅要将声乐艺术丰富多彩的一面呈现给受众,同时还要在表演时兼顾感情的细腻性和表演形象的丰富性。在接受美学的视域下,声乐表演艺术不但具有很强的协调性和统一性,而且能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受众的审美情趣和欣赏能力。这不仅能够使声乐表演艺术得到传承和发展,还能促进声乐表演艺术和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融合,进而提高我国声乐表演艺术的整体水平。

作者:王肃 单位:吉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

参考文献:

[1]李超.基于接受美学视角的声乐表演艺术及其美学特征分析[J].音乐生活,2016(10).

[2]赵潇然.接受美学视域下声乐表演的艺术性研究[J].音乐时空,2015(20).

[3]付莉.从接受美学理论视域探讨声乐表演艺术的美学特点[J].戏剧之家,2015(18).

[4]陈金玲.浅析接受美学观下的民族声乐表演艺术[J].艺术教育,2015(11).

[5]李晶瑛.接受美学视域下研究声乐的表演艺术性与美学价值[J].戏剧之家,20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