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灵性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7 12:18:19

艺术灵性

艺术灵性范文篇1

山东省荣成市石岛实验中学自1994年建校以来,坚持以“让每个人都成为最好的自我”为办学宗旨,坚守“严格规范、自主平等、修身健体、笃学励志、鼓励扬长、创新发展”办学方针,以强化艺术教育为突破口,按照“用艺术浸染生命,让艺术美化心灵”的理念,探索出了具有我校特色的艺术教育新思路,走出了一条硕果累累的艺术办学之路。

一是多途径提升学生艺术素养。学校注重学生整体艺术素质的提高,在艺术课程改革创新和艺术活动开展方面进行了探索。学校制订的《艺术教育课堂指南》提出了以下要求:歌,唱准旋律不是目的,要学会演唱方法;曲,认真聆听不是目的,要学会情感感知;画,临得逼真不是目的,要学会设计创新;字,写得漂亮不是目的,要写出神韵风格。在此基础上,我们把书法和鼓乐作为必修艺术课程。为拓宽文化艺术活动种类,周一至周五的活动课程分别开设拉丁舞、陶艺、古筝、快板等选修课程,并延请校外艺人前来教授。此外,按照“低年级段激发兴趣爱好,中年级段打好基础、高年级段重在提高”的思路,各班组建了绘画、摄影、舞蹈、写字、陶艺等各种兴趣小组,形成人人都参与、班班有活动、全校有特色的具有浓郁艺术氛围的良好局面。在艺术特长生培养方面,学校注重对各类有潜质、有特长学生的塑造,坚决落实“四到位”:措施到位、保障到位、管理到位、指导到位。加强特长生的专业化、标准化训练,保证训练的专业水准。

二是多举措构建学校艺术氛围。为促使艺术教育工作向纵深发展,实现艺术教育活动的经常化、制度化,学校成立了“艺术教育办公室”来落实艺术教育的各项制度和措施,对艺术教育课程、兴趣小组的设置及教研活动的开展等都有明确的分工。同时,学校还加大了艺术教育的投入力度,不惜重金购置了陶艺工具、打击乐器、铜管乐器等。此外,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上也十分注重艺术氛围的营造,如组建了“小百灵”广播电台和校园电视台,开设了中外名曲欣赏栏目;修建了40米长的艺术长廊,开展一年一度的科技文化艺术节活动。

三是多方面结出艺术教育硕果。育英才,创名校,提升学校内涵,是我们的不懈追求。几年来,学校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特长生,有两千多人次在学校、区、市级的各类艺术比赛中获奖,有300余名同学获得了各类艺术等级证书,“小海星”艺术团连续几年获得了全市中小学生文艺汇演比赛第一名。另外,艺术组教师的业务水平也得到了众多的认可,如孙波老师被评为“山东省音乐教学能手”,并连续两届被评为“威海市音乐学科带头人”;姜涛和王福兵老师分别荣任荣成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荣成市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

学校先后获得“山东省教学示范校”、“威海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单位”、“威海市素质教育先进单位”、“威海市科研示范校”、“威海市艺术教育示范校”、“山东省艺术教育示范学校”等多项荣誉称号,连续十一年被评为荣成市教育质量先进单位。《山东教育》以《撷艺术教育之花,建和谐发展校园》为题,对学校的艺术教育办学实践进行了报道。在艺术教育办学过程中,我们深深体会到:艺术教育是陶冶情操,净化灵魂,影响人一生的教育。艺术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全力打造艺术教育特色,用艺术的灵性去浸濡学生的生活,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艺术灵性范文篇2

一本好书,在设计之前要了解书籍本身的内容,虽然可能会有各种原因使得不能够将书读完,但是也要去对书的内容概述进行详细了解,通过已有的对书的了解,如何去查阅收集资料素材,最后确定整本书的设计方案。一本书,最先看到的是对书的客观形象,通常形象对于人的心灵感受是书中的文字无法比拟的。好的设计师往往就会抓住这个关键,一个具有心灵震撼力的设计是读者能够去读下去的必要前提,这往往会形成书籍的附加价值。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往往会根据图书的整体性质进行对书籍的艺术性设计,其中在设计过程中会对开本、封面、护封、书脊、版式、环衬、扉页、插图、封底、版权页等诸多的书籍自身硬实力进行设计,同时在书函在内的开本设计、封面设计、版式设计和装订设计形式,使用材料等诸多软实力方面进行充分考虑。目前在国际上对于书籍的设计通常会以一个专业词性统称,即bookdesign,指的是对于书籍整个整体进行全方面的设计,其中主要是在对于书籍本身制作过程中,所有的参与者,如作家、编辑、设计者、印刷者诸多人员,在文字、内容以及诸多方面上共同投入浓厚感情的生命体。是他们将自己对于书籍的感受用自己的想法用自己的方式融入到书籍中去,以此形成了具有浓厚的文学气息的书籍状态。

二、书籍设计教学要具备灵性

书,一本好书,在设计过程中,就要有自己的灵性一面的展示。每本书都是有自己的灵性对于书的灵性,要熏陶,要领会。同样的书出自不同的设计者手中,就会体现出不同的文学风格以及自身魅力的体现。在书的设计过程中,主要是要强调书籍的灵性,书是具有生命灵性的立体物,是能够从书本身逐渐延伸到方方面面的灵性物体。书的灵性要用书的内容中所联系到的各种要素进行梳理协调后才能体现出来。一本书,一本好书,如果没有了它灵性的一面,那么这本书就失去了它的生命力以及它的设计意义。也就是因为灵性对于书的重要使得我们不断的开拓思维推动设计的创新。

三、书籍设计教学中民俗文化的回归

改革开放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全球化的发展,西方文化对于我国社会文化的冲击以及目前艺术设计教育的全盘西化等等,对于我国现在的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由于我国设计师在和设计的教育体制从出现就被灌输着西方设计的思维,学习的是西方的艺术设计。这些对于中国这一代设计师的设计思维以及思维方式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得我国的设计师在设计灵性书籍过程中失去了自身的意识。的确,现有的西方设计理念对于设计师来说是一个捷径,但是往往就是这样一个捷径使得我国的设计师永远走在原来设计师的道路上,而失去了自身的道路,真正的路是需要我们的设计师用时间去磨砺,用自身的设计理念以及中华民族共同的艺术语言进行融入的道路,这才是中国设计师要走的道路,也是整个教学的重点。

(一)书籍设计教学中民俗文化的体现

中国传统艺术在设计过程中,首先会想到的是以图案、纹样等中国传统的艺术教学方式来作为设计理念的表现。其中很多的具有优秀性质的图案、纹样都是从古人手中流传下来,它能够一直流传,不仅仅是因为其自身的魅力,更重要的是它具备的深刻意义以及它在流传过程中融入的中国人文情怀。在偌大的中国中,艺术或是华丽或是朴素,或是高雅或是通俗,它们的形式多样,但是却具有同一个特性那就是其存在的永恒意义:立意的悠远以及含蓄。是中华人文情怀的特性,这是从骨子里流露出来的与西方艺术差别的地方。例如民间图案的“喜上眉梢”、“连年有余。这些都是中华传统文化以及文化精神的主要创造者以及传承者,也是中华精神以及中华情怀的体现。虽然现在依旧能看到不少运用了中国传统的现代设计历练,但是却依旧是停留在人文情怀的浅层次罢了,以为得到某一方面的出彩之处就以为得到精髓所在。

(二)书籍设计教学中民俗艺术的具体应用

只有具备着中华文化特色与内涵的,只有满足大众审美心理以及精神内心需求的设计作品,才是一件优秀的作品。优秀的作品往往能够具备形象的立意,靳埭强先生在给中银集团与中国银行设计标志过程中,就充分展示了形象的立意,其铜钱作为标志,是对于中国历史中流传几千年的铜钱思想概括,以大众根深蒂固的思维概念来充当中银的象征标志,同时在铜钱标志中隐约出现的“中”字来对整个形象进行点出,凸显其中华人文情怀。再比如说中国联通的标志,其以中国结作为原型,其自身的意义也得以展现,大众对于其设计的图案也有欣然接受心态。其中中国联通中,对于“联”与“通”进行点题,来彰显中国传统意味。如此说来,要想体现出中国现代艺术的设计理念以及设计特色,只有在设计过程中,将设计的理念、设计作品中融入中国传统的人文情怀,使得在具备精深的美学气息上,又能够与大众在文化的情感上拥有共鸣。

(三)书籍设计教学中要引入民族民俗

当下艺术设计教育中明显存在着种种漏洞,而文化艺术的传承以及其创造的能力,最后是民族的特性方面,在整个教育体系中能够体现出其主体地位。而作为古老的传承方式,图案为设计的基础教育并不应该被摒弃,而是在目前的设计理念中被重新赋予更多更具有魅力的性质。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加强对于民间艺术的学习,让学生能够去懂得,去了解,去领会中国传统艺术气息的魅力,这对于学生在审美方面以及对于美的直观表达够具备一种较高的艺术气息,使得作品在这样的方式下,设计出来的作品才不会缺失它的艺术内涵以及艺术的底蕴。在设计中融入中国优秀的艺术元素,但是现在优秀的艺术元素蕴含在民间之中,所以设计者需要去领会,去发现艺术的魅力,对于艺术的魅力进行自我的理解,对于艺术的魅力进行提炼,使得对于设计者自身的艺术修养得到提升,同时也是对于传统文化进行传承。鉴于此,我们的书籍设计不能只有眼花缭乱的现代元素或者是全盘西化,当然也不能全盘本土化。应该在书籍设计中融入“人文精神”,彰显个性。在应用现代手法与设计元素时,也要继承与发扬中国传统艺术。

艺术灵性范文篇3

关键词:灵性作文;素质教育;语文教学

1什么是有灵性的作文

我理解的灵性作文就是用一个又一个新奇的点子去丰富作文的效果,为作文添加有创造性的美,并享受这个过程。

2灵性作文对语文教学和素质教育的推动作用和意义

2.1有助于教师改善语文教学方式和质量。艺术是一种精神表达,它与语言艺术本身是相通的。灵活的作文,首先要求教师是一个富有精神或善于发现灵性和精神启迪的人。有的老师会写会画,有的老师会唱歌跳舞,有的老师擅长表达,有的老师喜欢“动”。但是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他们可能没有发挥这些优势。然而,在素质教育要求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背景下,将文字符号构成的语言艺术与舞蹈、绘画、手工艺、表演艺术有机地结合起来,给学生上了一堂富有个性、令人难忘的好课。虽然有些老师不是专业语文老师,甚至与普通老师教语文完全相反,却能善于发现和启发学生的心灵闪光;他满口方言,普通话极差,但在他的智慧提炼下,他的学生都豁然开朗,会读一篇有声有色、波浪形的文章。“放飞自我”的灵性作文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越来越多的中学教学改变了“实施素质教育”从一个纯粹的口号变成实际行动,这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培养的道德、知识、体育、美育和劳动品质,并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这种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体现在语文中,尤其是反映语文综合素质的作文中,可以理解为学生认识自己和生活的能力等。从这个意义上讲,灵性作文正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的主题。2.2引导学生认识自我、战胜自我和超越自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胜利和自我超越意识。这种主张也充分体现了指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思想,使学生不断完善自我,发展自我,挖掘潜能,产生巨大的动力,从根本上提高学习效率。2.3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让学生观察学校、家庭和社会。这种命题能激发学生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探索,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和认知能力,引导学生善于发现真、善、美,追求良好的品德和情操,从而产生自豪感和幸福感。这些都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2.4有助于中学生“放飞自我”,丰富创造力和想象力。例如,在作文中引导学生预测未来,大胆想象幻想的命题。想象力是创造力的翅膀,它对下一代想象力的发展非常重要,也符合当今世界作文教学的新趋势。引导学生的目光走向明天和未来,让他们对未来充满憧憬,对未来充满责任,用创造的欲望去冲击他们。2.5培养学生对自然、对生活的热情。引导学生认识自然。目的是安排学生利用假期旅游,探索大自然的奥秘。为作文找素材,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细致、敏锐的观察力和持久的注意力,培养学生探索自然、追求知识情趣。2.6让语文成为“学科语文”,成为其他学科的推动力。引导学生理解各学科之间的内在关系命题。有意识地使学生意识到汉语在其他学科学习中的工具性作用。使学生认识到各门学科的知识紧密相连,摆脱作文的神秘感,提高作文的趣味性。由此可见,作文和教育、素质教育是密切相关,灵性作文引导学生写的真实感受,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写出来的内容是自己的眼睛看,心的感觉,充满了生活的思想和独特的个性。充分发挥作文对学生心理和人格的塑造作用。作文与怎样做一个人在一起,通过作文对学生进行德育和美育,引导学生认识自己,认识自然,认识生活,认识美好的事物,热爱美好的生活。通过作文发展学生的智力,以适应时代和社会的需要。通过作文教学,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发和培养智力因素,使语文教学能有效地开展智力教育。

3总结

“灵性”缺失,世界便会扁平。“灵性”能使人们发现身边的小美和小智慧,使生活不再单调,心灵更加丰富,工作更加方便。相应地在语文教学当中,灵性的作文能激发老师的教学灵感,另一方面也是学生自我提升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沈建林.初中作文活动化教学[J].新课程(中),2016(8):187-187.

[2]熊文强.初中语文教学重要意义及现状[J].初中生优秀作文,2016(2).

[3]论初中写作教学中学生情感表现力的提升[D].东北师范大学,2010.

艺术灵性范文篇4

关键词:舞蹈作品无音乐伴奏运用

随着时代的进步,编创者思维方式的拓展,舞蹈作品打破了从开始到结尾都用音乐的传统模式,出现了在作品中音乐休止、无伴奏的状态,让观众想象力空间得到无限的发挥,舞蹈得以个性化的发展。音乐休止、无伴奏在舞蹈作品中的运用,能形成一种节奏的对比和内心的冲击,更能够深刻地表达感情,引起观众的共鸣,具有一种传情达意、以此物幽彼物和寄托隐含意念的比喻和寓意的功能。同时,它是前面一系列动作所要表达的“结果”,也是后面某些动作所要表达的“原因”,为舞蹈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在编舞中,如果能很好地运用这种无声的艺术,那将会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境界。

一、为舞蹈创造“意境”美

“意境”来自于文学艺术中的专业术语,是作者得于心、观众会于意的产物。著名舞蹈家贾作光很精辟地论述了这个观点:“意境就是景与情的交融,客观的境与主观的意完善结合。”从审美欣赏角度来看,艺术意境的创造是靠审美创作者和审美欣赏者共同完成的。在无音乐伴奏的状况之下,作品给予编导和表演者更大的创造意境的平台。在无声的环境中,舞者对作品的控制力来自于内心真实感受,舞者内心的音响带动他的肢体语言牵动了欣赏者的情绪,制造出作品用音乐无法表达的意境。想要这种若有似无的意境能够更充分地展现在舞蹈作品里,我们不能单纯只靠音乐与舞蹈一成不变的组合,更多的是需要音乐与舞蹈的多元化结合,不仅仅在作品中注重流动的音乐与舞蹈结合,同时也注重音乐休止、无伴奏手法在舞蹈中的运用,给作品营造高境界的“意境美”。

贾作光的《海浪》在舞蹈动作的处理上,开端是以静止的形式出现,演员背向观众,坐在平台上,伏腰低头,慢慢地张开双臂,像要把整个大海拥抱起来,这里没有音乐。当音乐慢慢响起,一只只海燕在海面上飞舞,让人感觉一种浩大的气势,忽而海燕展翅,忽而波浪起伏,这两种形象互相配合而且有机地连接起来,赋予了整个舞蹈诗的意境。

二、让作品具有广阔的想象空间

作品《读梁祝》中,编导在这部6分20秒的作品中,在剧目的开端整整1分30秒没有使用任何音乐。这1分30秒所占的是全剧时间的1/4左右,给人唯一感觉就是寂静,舞台上灯光昏暗,只看到一人在捧书夜读,周围的一切都很平静,正是这种安静衬托出他不安逸的思绪,从而带动观众的情绪时起时伏。正是由于这里的“静”,才能使欣赏者用心去探究表演者究竟要表达怎样的情绪;作品一开始就给了表演者和欣赏者无限的遐想。当音乐响起时,舞者的表演进入了另一个阶段,观众的情绪也为之一振,随即进入另一个想象的空间,去探索新的韵味。在这样的情景下,观众和舞者都已完全沉浸到作品中。

此作品的编者抓住了观众善于想象的特点,来引导观众对这一时段无声作品的兴趣不减。无音乐伴奏的运用,在整个舞蹈欣赏的过程中,改变了观众被动欣赏的心态,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后面有声的部分。虽然是无声的,但是笔者相信每一位用“心”的观众都会知道此时的无声是相对的,其实在每个不同的欣赏者心中都赋予了它不同的声响、不同的乐音,这样的音乐才是最有意义、最美妙动听的音乐。三、赋予舞蹈作品人性化

舞蹈作品《我心中的世界》,主要是表现一个盲女心中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无限的渴望。剧目的开头无音乐伴奏,一个看不见东西的人,周围的世界即使再喧闹,对她来说依旧是寂静的,编导用一个安静的环境来反映盲女的生活状态,给这一剧目定下了哀伤的基调。音乐响起,盲女尽情享受着自己心中所想的世界,原本以为自己也能感受到和其他人一样的快乐。可音乐再次消失了,盲女又陷入了绝望当中,她要面对的依旧只是那黑暗无声的世界。剧目的尾声没有了音乐,没有了任何声音,也没有了女孩的笑容,只剩下内心永远的落寞。这个剧目的音乐编排巧妙恰当,前后呼应,使得剧目的整个情节生动感人,人们在欣赏时容易进入角色,和女孩一起感受人生的坎坷与无奈。“静”在舞蹈作品中运用得恰如其分,赋予作品更深的人性化内涵。

四、使舞蹈作品更具灵性

舞蹈剧目《出走》,青年编导万玛尖措把蒙古族传统舞蹈语汇与现代舞相结合,体现了他对新民间舞的认识和探索,在这部作品中编导应用了音乐这一要素作为他达成这一目标的手段之一。表演者跳到中段时音乐戛然而止,但舞蹈里节奏律动仍在继续。音乐停了似乎也预示着舞蹈的停止,但是恰好相反,编导正是以这时的休止给欣赏者一个缓和的倾听期,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是对欣赏者听觉疲劳的一种解放,这样的解放客观上促使了欣赏者对后面的作品产生强烈的关注欲望,也就在另一个层面加大了此作品的灵性。我们欣赏舞蹈最基本的条件就是用心去感受,而不是木然地去面对这一切。我们必须承认的事实是,音乐影响情感的方式很特殊,音乐突然袭击我们,它比任何其他艺术更快,更强烈地影响我们的心情。只有经过戛然而止,才能感受到突然袭击;只有经过无声的舞蹈,才能感受到有声的强烈。一切含蓄的思考与表达都可能在无声中获得更深层的领悟,赋予作品灵性,给予作品更强的生命力。

五、巧用无声胜有声

艺术灵性范文篇5

关键词:灵性文学;基督信仰;圣经;文学创作

手捧这套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和中国电影出版社联合出版的小说家兼诗人施玮主编的“灵性文学丛书”,[1]

非常高兴。终于在中国见到了有中国作家自己撰写的,正式出版发行的,切入当今生活的又与基督教文化有着某些关联的文学作品。这套丛书主要选编了海内外一百多位当代中国作家的文学作品,包括散文卷《此岸与彼岸》、诗歌卷《琴与炉》、小说卷《新城路100号》(上、下)、长篇小说《放逐伊甸》(中国电影出版社)共五册。

心想何不干脆就用“基督教文学丛书”,为何却要绕着弯子起名“灵性文学丛书”呢?掩卷三思,终于还是明白了施玮先生之所以这样做的独特见解和良苦用心。我在举双手赞成的同时,甚至也萌生了一点个人的领悟和感受。适逢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博士点与“灵性文学丛书”主编施玮合作,于2008年10月11日(星期六)在上海师范大学举办“汉语灵性文学”学术研讨会,金秋十月,佳美良机,旧朋新友,学术畅谈,我也来凑凑热闹,把自己的这点看法谈出来,岂不快哉!

当然只打算来凑凑热闹,随意发言估计还是不行,诚如会议主办者所言,此次会议是此方面研究领域学者的一次聚会,将汇集在基督教文化与文学研究方面的朋友,将对于“灵性文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既然如此,就当慎重。言下之意,就是把赞成的这点原因,借着发言讲出来,与大家分享,共同探讨。

一、文学与基督信仰

基督宗教与文学是一个意味深长的话题。一段时期以来国内各家出版社纷纷出版基督宗教与文学的专著,甚至基督教与中国文学也越来越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注意。最近的出版界接二连三地抛出有关的专著,如:上海师大扬剑龙教授的《旷野的呼声——中国现代作家与基督教文化》、[2]暨南大学王列耀教授的《基督教与中国现代文学》、[3]西南师大王本朝教授的《20世纪中国文学与基督教文化》、[4]济南大学刘丽霞教授的《中国基督教文学的历史存在》[5]等,正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这一特殊的学术现象。

一般来说,基督宗教有社会功能、神学思想和文化艺术三个层面上的特征。基督教会自身的建设和发展及其在社会的传播和影响,到了现当代社会可能不能完全应付社会所要求的整合,但其神学思想和文化艺术却仍然有其活力,且越来越彰显其在思想和文化影响上的重要性。诚如杨慧林先生所论:“在有关‘价值’的各种人文学思考中,神学的视角越来越显示出无可替代的意义;因为在世俗的领域里追索价值,我们最终只能发现一切‘价值’都充满了相对性。通过后现代主义批评对于‘宏观叙述’的结构,基督教神学实际上得到了更大的空间。在一定意义上说,这种空间显示了人文学与神学的深层同构。”[6]

这世界需要文学,因为文学可用想象为我们提供一个方式来认识世界,也为我们和世界提供了一个有力又有效的对话渠道。而基督信仰更需要文学,因为基督信仰很大一部分是建立在“话语”的传递上的,而文学的本质便是把语言、文字推到极致,像用杠杆推动一个沉重的观念,举重若轻。文学中的故事更有其魅力,可直指人心渴望,同时又能呈现世界本相。想一想,圣经各卷作者不约而同地采用文学手法来书写,岂是巧合?这其中必有上帝的心意。所以在信仰中,文学应和神学、护教学相辅相成。我们需要大声疾呼,也需要轻声细语,我们需要促销,也需要渗透。没有文学的信仰,就像断翅的鸽子,飞不高也飞不远,更遑论深入人心。[7]

那么如何认识基督教与文学的关系呢?假如只说基督教文学是用文字作见证,那就是一种误解。当然,能写出好的见证也可以是文学,但真正的基督教文学却不仅是用文字写成见证而已。而一部上乘的极具灵性的文学创作,很可能整部作品中不见一个基督教的惯用术语或专有名词,却仍然可以成功地传达基督信仰的精神。而相反地如果作者对基督信仰没有较深的了解,整篇作品中尽管采用了许多基督教的名词与圣经章节,仍然不能算是基督教的文学作品。就拿两个日本现代作家来说吧,比如三浦绫子,从基督信仰的角度看,她只是一个普通的信徒,但却对基督信仰有深刻的认识。她从创作小说《冰点》[8]开始了她的写作生涯,后来的作品越来越多,在日本基督教文学界中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技巧上她坚持以间接的方式传达基督信仰的信息。她对以文学传福音有她自己独到的看法。她说如果今天施洗约翰忽然出现在东京的街头,大声疾呼:“看哪!上帝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人们一定会莫名其妙,不知所云,因为东京没有基督教的文化背景。施洗约翰能为耶稣预备道路,而她认为她只能为施洗约翰预备道路。这就是三浦绫子对文学创作与基督信仰的关系的看法。而她实际上也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因为许多日本青年正是在读了三浦绫子的小说后而悔改归向了基督。就连翻译她小说的翻译家朱佩兰女士的受洗归主,也是因长期研读三浦绫子的作品而受到影响的。至于日本另一位作家远藤周作,他作品中所蕴藏的基督教信息和神学思想,可能更为深湛。他的代表作《沉默》[9]是一部相当有深度的基督教文学作品,不仅在日本有极大的反响,早已拍成电影,即使放到世界基督教文学中来看,也有其卓越的地位(早已译成十几国文字)。远藤周作对圣经和基督宗教神学有相当深入的研究,才能写出《沉默》那样的巨作。在这方面我们中国基督教文学作家们,可能需要作更多的努力,不单是在写作题材或创作技巧上,而且还要对基督宗教,特别是圣经,有精深的了解与认知,换言之,即对基督信仰的内涵要痛下功夫。[10]

所以说把定点放在作品与基督信仰的关系上来认识和把握这种文学就显得尤其重要。

圣经说“太初有道,太初有道,道与上帝同在,道就是上帝。这道太初与上帝同在。万物是藉着他造的。……。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地有恩典,有真理。我们也见过他的荣光,正是上帝独生子的荣光。”[11]西方的与基督信仰关系密切的作家和诗人,频频提到,文学在信仰中,深具“道成肉身”的力量。怎么说呢?文字书写本来就是以有限描述无限,以具体呈现抽象,以象征来指向神圣。当作者用具体的意象、人物和故事来包裹、呈现属灵真理时,就是一种“道成肉身”的方式。就像上帝藉着拿撒勒耶稣的肉身,来彰显望不见、也摸不着的自己一样。[12]而基督教文学家施玮更进一步地扩展了这一认知。她说:“道不仅具有太初原有并永恒存在的客观性,也具有让人可以亲身看、听、触摸,而产生的主观体验性;道不仅具有创造性,同时也具有同在性;万有藉道而造、从他而出、在他里面,他又道成肉身,住在万有中间,与被造之人同住;道具有真理的光照性和审判性,同时又具有救赎的丰满完全性与恩典性;道具有自我存在的荣光,同时又具有自我表明的启示性。”[13]她鉴此而进一步认为中国基督教文学是基督信仰在中国文学和文化语境中的一种“道成肉身”;是藉着表述人亲身对这道的主观体验而见证这“道”(基督信仰);是以上帝赐于人的创造性来表述这道与人同住,见证道在人里面,人在道里面;是在真道的光中重新解读自己、他人、社会、世界,并传递出这种以道(耶稣基督)为中心的新的世界观、人生观,描述出一种新的思想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在这道启示性的光照下,认识人的犯罪与上帝的救恩,形成一种对罪的弃绝和痛悔,同时藉着对上帝救恩的信心与盼望而创造出充满喜乐和心灵安息的文学。[14]

可喜的是这种“道成肉身”的文学创作(即与基督信仰有关的文学)正在中华大地悄悄崛起。当代中国以北村、施玮、莫非、鲁西西、刘光耀、齐宏伟等一大批中青年作家正在我们身边一一涌现。他们大多数都有基督信仰。他们在圣经的光照下,以上帝的启示性真理作视角,以文学创作的各种形式为表达,解读和阐释自己、他人、和社会。他们有的擅长吟诗,有的喜欢写小说,撰散文,题材不一,形式多样。比如施玮,她擅以诗的形式抒写灵性之光和肉身之道,着意把深刻的灵性凝铸为优美的意境,在人间情爱中映射那属天的真爱。[15]她同时又撰写小说,如在《放逐伊甸》里刻画了像李亚、赵溟、戴航等为代表的栩栩如生的知识分子人物形象。他们透过死亡窥见了生命的意义;穿过罪恶认清了自我的本相;冲破怨恨懂得了爱情的真谛。张鹤先生曾评价说:“《放逐伊甸》的确为当代中国信仰小说创作提供了一种讲述的可能性。”[16]再看早已名扬四海的小说家兼诗人北村,他早年曾被誉为中国先锋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后以“神性写作”又成为中国小说界的一个独特现象。像小说《施洗的河》、《老木的琴》、《玛卓的爱情》等早已为人们所熟知。而读了他的诗,我们一定也会像施玮那样产生共同的认知:“他的诗歌却让我在一片晨曦中,看见一只突然腾空飞起的鸽子。温润、雪白,是他灵魂的歌吟。歌唱着天国和爱情。透过这些简朴、内敛、温暖而充满哲思的诗句,我被带入他心灵的深处,被一份爱的炽热灼痛。”[17]还有像莫非、区曼玲、鹤子、陈卫珍等的短篇小说;像鲁西西、刘光耀、齐宏伟、姜庆乙、匙河、王怡等的诗篇,像宁子、小莹、范学德等的散文,无不浸透着生命、爱情、和智慧。他们有的讲述朴素,却发射出活泼生命的力量;有的表达犀利,却蕴涵着真爱的温存;有的言说浪漫,却散发出智慧的馨香。

二、灵性文学的名称

就在不久前美籍华人基督教文学家施玮借主编一套“灵性文学丛书”率先提出了一个崭新的概念——“灵性文学”。这样径直用“灵性文学”代替“基督教文学”,显得尤

其大胆而率真,因为丛书表现了这批中国当代作家对基督信仰与基督教文化的高度认识和洞见,也展示了他们对中国当代文学创作的一种挑战和超越。说真的起先我也有些疑惑,心想何不径直使用“基督教文学”,而要转弯抹角地使用“灵性文学”呢?后来我经过思考还是明白了使用后者更是明智之举,也有其自身的道理。虽然就这套丛书的编撰、内容及其对象来看,它显然属于基督教文学作品,再从目前中国灵性文学的现状来看,用基督教文学可能更容易被学术界认可。但我还是以为用“灵性文学”更有其内涵和深远的意义。首先教会传统在对文学的认知上有着种种铁板钉钉的框框调调。有些人总是戴着传统和礼仪的眼镜来看待文学。你即使用了“基督教”,也还是免不了他们在基督教与文学关系上的吹毛求疵。再从国情和读者的角度着想,毕竟中国是无神论国家,大多数读者可能会对“基督教文学”要比“灵性文学”更加敏感。许多国人一看是“基督教”,有的敬而远之,有的躲而避之,有的见就反感,而碰都不碰就嗤之以鼻的也大有人在。于是我想,用“灵性”来避重就轻,绕开锋芒,碰到尚有“性灵”之识的国人,他们只要不是像上面提及的那些碰都不碰就嗤之以鼻的人,或在好奇之中,或处误解之下,可能也会开卷有益。当然对于文化层次较高的人士或从事基督教研究的学者来说,用“基督教文学”和“灵性文学”则大同小异,没什么两样。

从理论上看,“基督教文学”更侧重于学术研究的范围;而“灵性文学”则可以从更宽广的层面上朝向全体大众,也更能彰显文学自身所特有的审美性和启迪性价值。“灵性文学”可以在形式上更为丰富多样。它不仅可以向无神论者传递基督福音的信息,也可以扩展基督徒的精神生活,甚至提升他们的属灵生命;其表达形式既可以小说、戏剧和诗歌等虚构性为主,也可以散文体非虚构性为主;它既可以是浅显的、直吐其心的,贴近现实生活的,也可以是深邃的,隐藏含蓄的、展现精神世界的;既可以,解读中国的基督教精神。

三、人与灵性

既然“文学是人学”这一命题已经举世公认,我们就当好好理解以人为核心的实际含义,或更进一步以人为线索,来把握灵性在文学中的意义。人学的文学,就是反映人里里外外、方方面面的心灵与肉体的活动。人在不断地与自然、社会、自我的交互作用中推动着文明的进程,人学的文学也始终描绘着社会中人的生存状况。文学既表现人们为展示人的本质力量和外在行动,也表现人们因丧失自我,丧失自由时的内在的精神痛苦,回荡着不同时期社会中人对自我灵魂的拷问之声,贯穿着深刻而深沉的生命意识和人性意蕴。甚至可以说,什么样的人就产生什么样的文学,因为“文学是人最深刻的表现”(立松和平语)。

打开圣经,恐怕通篇找不到“基督教”这词,但却处处可见“人”和“灵性”二字。让我们先从上帝对人的基本定位来做一番考查。上帝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象,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于是“上帝就照着自己的形象造人,乃是照着他的形象造男造女。”[18]接下来,“耶和华上帝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在他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名叫亚当。”[19]从此,一个完整的人昂首挺立于世界的东方。上帝的这一创造就使人的本质包括了一个有形的体(也称身体或肉体)和一个无形的灵(也称灵魂或灵性),简称“人”。[20]后来圣经又在另一处对这个伟大的创造作了进一步的说明:“赐气息给地上的众人,又赐灵性给行在其上之人的是上帝耶和华。”[21]所以我们说人的身体虽来自尘土,人的灵性却出自上帝。

后来亚当和夏娃违背上帝的吩咐(就是灵性与上帝隔绝),吃了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而受到上帝的咒诅和责罚,结果就是在世生活要劳累受苦,将来身体要回归尘土。亚当的身体回归尘土就是肉体经历死,这死却不单指肉体的消亡,而更是从深层含义上指灵性离开了上帝。今天的人因为都是从亚当的身体经代代遗传而来,所以都要回归尘土,就是说都要经历死亡;可灵性与上帝隔绝却不是从亚当的肉身而来,而是亚当把罪(违背上帝的吩咐或称冒犯上帝的权柄)引到了世界后,我们自己在这有罪的世界里犯了罪,就如使徒保罗所提示的那样:“这就如罪是从一人(指亚当)入了世界,死又是从罪来的(因为罪的工价乃是死);于是死就临到众人,因为众人都犯了罪。”因犯罪使自己的灵性与上帝隔绝的人就是因自己犯罪而成了罪人,而不是生来就是罪人。这种将人认定为生来就是罪人的遗传观(或称原罪观)乃是西方传统基督教神学违背圣经真理的结果。犯了罪的人若不及时悔改,就会越来越远离对上帝的敬畏。在上帝的眼里,人虽有肉体,若无灵性,也就没有了生命,成了“行尸走肉”。因为人看人是从下往上,人看人是先注重身体,再看上灵性,甚至只注重外貌。人以为人的身体不存在了,人的灵性也就不存在了,也就没有意义了。可上帝不这样看,上帝看人是从上往下,上帝看人是先看人的灵性(或称内心)。人的灵性不存在了,或说人的灵性与上帝隔绝了,也就成了圣经里所称的死人,耶稣在世时曾向他的门徒们提醒说:“叫人活的乃是灵,肉体是无益的。”这实际上是说人有了灵性,人的生命才真正存在,反之,灵性离开了肉体,即与上帝隔绝了,人的生命也就结束了。[22]

虽然世人都倾向于犯罪,但仍有像罗得那样为罪恶和不法的事义心天天伤痛的人,上帝看他们是忧伤的义人,“就不愿长久发怒,恐怕他所造的人与灵性都必发昏。”[23]于是就差遣他的儿子耶稣基督籍着永远的灵到世上来,搭救敬虔的人(指像亚伯拉罕、罗得那样的义人)脱离试探,把不义的人留在刑罚之下,等候审判的日子。这敬虔的人,在上帝的眼里,就是那些肉体还未回归尘土,灵性却因犯罪(偶尔或经常)而与上帝隔绝但却痛悔的人。因为圣经早有应许说:“耶和华靠近伤心的人,拯救灵性痛悔的人。”[24]

四、灵性、理性和文学创作。据圣经记载,耶和华上帝将亚当安置在伊甸园后,便吩咐他说:“园中各样树上的果子,你可以随意吃,只是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你不可以吃,因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可后来夏娃听了蛇的劝诱摘下上帝吩咐“不可以”吃的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来吃了,又给他丈夫,她丈夫也吃了。他们的行为和在上帝面前所受的咒诅和责罚清楚地表明,他们是冒犯了上帝权柄,违背了上帝的吩咐,是错误的,也就是犯罪的。[25]人对自己要做的行为所做出的判断和选择,都是依着自己的从上帝那里所得的灵性。人在对自己要做的行为做出判断和选择时,就像亚当和夏娃面对上帝的吩咐“可以”或“不可以”时一样,顺从上帝的吩咐,就是顺从灵性,就是灵性与上帝同在,反之,就是灵性与上帝隔开(绝)。圣经记载古时听命而顺服的大有人在,如亚伯、以诺、挪亚、亚伯拉罕、雅各、约瑟等。[26]后来上帝拣选了以色列人,向摩西颁布律法,用以代替直接的“可以”和“不可以”的吩咐来做判断和选择的标准,是叫以色列人来顺从执行,为外邦人作表率;[27]而对外邦人来说,圣经上则称“是非之心”或称“良心”和“思念”;对“是之心”就称“律法的功用”,有时也称“无亏的良心”。[28]再后来直到如今,乃上帝用耶稣和耶稣的使徒借着他的灵(即圣灵)颁布了基督的律法,即新约,为全人类每一个人做每一件事作判断和选择的标准。

再依圣经,当人所依据的灵性或是非之心或思念出现不信任或不顺从的时候,就是在心里或思念里产生骄傲的时候[29],有时也称跟上帝争辩或跟上帝理论时的心态。[30]对这类人,圣经又称他们为文士、或辩士,甚至称智慧人,他们就像是我们今天所指的理论家和哲学家。这类人对自己要做的行为或作判断和选择时所依据的标准,圣经称之为“本性”或说“没有灵性”。[31]这也就是我们今人根据哲学和心理学所称作的理性或理智、或自由意志。

由于灵性是顺从上帝的吩咐或标准(即灵性与上帝同在),而理性却出自人自身所认定的错误判断(即灵性与上帝隔绝),所以说人的灵性高于人的理性。人的理性必因错误判断而导致人的选择失误。或者说,灵性是神圣者的智慧。这神圣者,就是赐灵性给人的上帝。灵性总是无我的,超我的,就连我们的现实人生,也是运用神圣的力量和灵性去领受这位神圣者所赐给的恩惠、智慧和慈爱。人若以为自己有智慧,其实那智慧乃是神圣者的智慧,因人依附自我判断所产生的智慧其实只是理性,到头来终必归于无有。难怪圣经曾这样警醒人说:“有一条路,人以为正,至终成为死亡之路。”[32]

灵性文学家依着灵性所创作的文学作品也就自然浸透着这神圣者的智慧,为实现某种特殊的创作目的,即上帝的旨意,其构思必然独特而不落俗套。而把理性看作神圣者的创作,只能表现为“以自己的智慧(实际上只是理性)来实现自己的目的”这样的创作过程。

在文学创作中,人的理性从来都是习惯与于因果思维的方式,而灵性文学创作中只有手段和目的的关系,没有因果关系,而且这手段归根结底是目的运用灵性为自己创造出来的。对于实现神圣者(上帝)之核心的旨意的敏感,是中国新一代灵性文学家最重要的素质。事实上,灵性文学家总是同时洞察到神圣者的目的和智慧。换句话说就是,神圣者的目的笼罩了他们的创作,神圣者的智慧则渗透了他们的作品。

五、结束语

本文对在中国出现的灵性文学这一特殊的现象谈了几点我个人的看法。基调是肯定而赞成的。同时也尽自己对圣经所能了解和认知的程度,从人与灵性、灵性与理性以及灵性文学的创作特点等方面作了些探讨。我的宗旨就是为中国灵性文学在通往“圣城”的创作之路上“铺一根树枝或一件衣服。”[33]这样认为或许会引起文学界和理论界一些作家和学者的误识和不快。但要知道,一个新的事业在起初的阶段就像是一棵幼苗嫩枝,最需要的是浇灌,而不是修剪。[34]更何况这个新的事业是与耶和华的伊甸园和耶稣的客西马尼园紧密相连呢。[35]

虽然中国灵性文学创作正处在拓荒阶段,但它不就像一棵香柏树的嫩枝吗?上帝曾这么提醒说:“我要将香柏树梢拧去栽上,就是从尽尖的嫩枝中折一嫩枝,栽于极高的山上;在以色列高处的山栽上。它就生枝子,结果子,成为佳美的香柏树。各类飞鸟都必宿在其下,就是宿在枝子的荫下。田野的树木都必知道我耶和华使高树矮小,矮树高大;青树枯干,枯树发旺。我耶和华如此说,也如此行了。”[36]后来耶稣也曾用一个比喻说出了类似的提醒:“天国好像一粒芥菜种,有人拿去种在田里。这原是百种里最小的,等到长起来,却比各样的菜都大,且成了树,天上的飞鸟来宿在它的枝上。”[37]

因此我们的学者和作家就不要主观地轻看当代中国的灵性文学这芥菜种或嫩枝。而灵性文学家们更不要以为你们所从事的好像只是那穷寡妇的两个小钱,但就是这两个小钱却在耶稣的眼里看为宝贵。[38]我们知道,天下任何事情没有不在上帝的掌管之中,因为凡事都有定期,天下万务都有定时。[39]中国灵性文学创作的确是正处在

栽种和浇灌的时期,但它必会在上帝所特定的时间里长大。圣经曾应许说:“我栽种了,亚波罗浇灌了,惟有上帝叫它生长。”[40]

因此,我们要认识到中国灵性文学创作是一个令人振奋的开疆拓土的事业,是上帝必会祝福的事业。但灵性文学家们所走的路又可能是一条漫长而孤寂的十字架道路。而作为一件庄严的使命的灵性文学,其产生的影响力当是无与伦比的,它会超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因此把握中国灵性文学走向和发展就显得尤其重要。学者们甚至可以思考灵性文学可能会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的特别希望,就像俄罗斯文学那样,走向世界的俄罗斯文学正是从灵性文学起步的,它从来不以简单地表现人生、爱情、婚姻、家庭为目的,而是结合俄罗斯民族的命运和苦难为己任,朝着上天发出心灵的呐喊。所以中国灵性文学家们也当这样对中国人的命运倾注关怀;对人的犯罪和社会的问题进行反思和批判;让每一个中国读者能从灵性文学作品中看见上帝的形象和属性,就如爱、公义、真理、宽容、赦免、怜悯、接纳……等,而最最重要的是让读者领悟基督的救赎精神。从这一点上看,中国灵性文学创作和研究可能会肩负拯救中华人文精神之重任。

鉴于圣经曾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世界级文人巨擘,因此中国的灵性文学作家和批评者也要努力了解圣经,要对圣经的文学性、艺术性、哲思性加强研究和探讨。可能的话,深入思考基督的救赎之路的重要意义,了解基督的大使命,依据信主之法,领受悔改赦罪的道和信而受洗必然得救的理。[41]

让我们团结一致,在圣经的光照下,顺从上帝的定期,成就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一个独特而崭新的事业。

(原载杨剑龙主编《灵魂拯救与灵性文学》论文集,新加坡青年书局,2009年2月版

--------------------------------------------------------------------------------

[1]2008年版。

[2]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3]暨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4]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6]参杨慧林:《基督教的底色与文化延伸》,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59页。

[7]参莫非文:“重拾彩虹尽头的金钥匙——基督教文学探索”。

[8]安徽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9]尚未见汉译本,原版于1966年出版。

[10]参殷颖文:“中国基督教文学的困境”。

[11]约1:1-2,14。

[12]参莫非文:“重拾彩虹尽头的金钥匙——基督教文学探索”。

[13]参施玮文:“华文基督教文学浅议”。

[14]参施玮文:“华文基督教文学浅议”。

[15]参施玮主编:《琴与炉》(诗歌卷),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页001。

艺术灵性范文篇6

关键词:素质教育;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所谓灵性作文是指学生的智慧与灵气外化的才能,它能借助文字呈现出新意、具体、独特的情感思想。但当下,由于学生受电子产品影响颇深,使得大多数学生在写作文时都缺少灵性,造成文字所蕴含的文化有所欠缺。那怎么样让我们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充满灵性呢?“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学生们应该立足生活,不仅从“课内”汲取老师给予的养分,更应该从“诗外”了解生活的真谛。而这时候老师就需要充分发挥领路人的作用,具体来说就是以下几个方面:

1激活灵性,使学生“心动”

如果我们想激活学生的语言灵活性,我们必须有源头活水,而作文中活水的来源是古老的,唯一的答案是阅读。阅读丰富了学生的文化内涵,那么什么更适合阅读呢?我认为阅读应该打开两个窗口:古诗阅读的窗口和古典作品阅读的窗口。著名哲学家周国平先生指出:“任何有效的阅读,不仅是吸收和接受,而且是投入和创造”,因此,在古典阅读中,教师也应该引导学生将现有的文化内涵转化为写作中的灵性,由此展现更加美好的作文心境。我国独特的唐宋诗歌被称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奇葩”。四声调的语调和挫折,连词的回声响亮,重叠词的声音苍翠,对句的节奏和谐„„音乐和形象丰富的语言特点适合小学生阅读和背诵。通过“口头背诵,唯心”的语言意识的影响,学生的语言实践逐渐受到影响,有助于语言风格的形成,由此在潜移默化中地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在无形的积淀中慢慢形成胸有成竹的底气。比如学生们以前写过关于雪的文章,大多是“雪如鹅毛从天而降”,或者“像棉花,像柳花”等等。但这一次,它让雪焕然一新。例如,引用“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展现雪的气势;“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出了雪的奇景壮观;“深夜知雪重,时闻折竹声”写出了的造势盛大。再说古典作品,自然会想到中外名著。这对学生来说是合适和可接受的,通过童话、寓言、科幻作品等能唤起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自然、生活的关注;借助阅读散文和简单的诗歌,感受语言的美,获得最初的情感体验;阅读成长过程和经验的作品,净化心灵,似乎能与许多受过教育的人交谈;阅读科普书籍,体验科学的发展过程和严谨的文本结构。

2调动灵性,使学生“笔动”

灵感“潜能是每个人都有的,但很少有人能“触发”出来,并能自觉地“掌握”。这是灵性远离某个环境,成为一种被动的水,无根的木。写作将扎根于生活的土壤中,用我的笔迹我的心,调动学生的灵性。灵感来自生活和实践,生活越丰富,实践越充分,就越有可能产生“灵性”思想。学生周围的生活是如此丰富多彩,以至于学生们忽略了它,在他们的作文中没有什么可说的,由此可见学生缺乏对生活的发现和思考。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入现实生活,教他们仔细观察,仔细思考。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思考自己读过的书,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把它们运用到写作中,做到“我想说什么,我想说什么”。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学生们会发现平凡事物所蕴含的哲学,体会到细微事物所反映的奇妙。其次,形象丰富的生活经验为写作提供了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能写出好的作文。此时,教师应适当分配学生表达自己的愿望,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写作空间,突破课本要求的局限,自由选择教材,选择内容,自主选题。在教学中,我分三个阶段进行训练。在原始阶段,学生可以随心所欲地写作,满足于其能开始写作,并敢于把它写出来即可;提高阶段,渗透写作技巧,将写作技巧运用到内容上,在写作中尝试布局和修辞表达;在上升阶段,将内容与写作技巧结合起来。通过这三个阶段的训练,让作文成为学生传达情感和思想的手段和手段。

3留住灵性,使学生“行动”

灵性的保持需要教师积极改变评价机制,创造各种条件,保持学生的精神状态和能力。灵性的巩固决不是一个技术问题,它要求我们好好照顾它,为学生继续精神生活奠定人文背景,因为精神需要滋养,精神需要滋养。在批改作文时,要尽可能肯定学生的优点,用委婉语指出作文中的缺点。如果老师用批判性的眼光和批判性的语气盲目地批评作业,学生会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认为学习语文是一件很难接触的事情。因此,鼓励评论保持学生灵性创作的积极手段。并且鼓励学生创造,让他们的精神在创作中继续和深化,是培养他们创作热情的唯一途径。通过建立学生作品展示平台,及时展示文章,是激发学生创作的重要保证。教师要要抓住每一个机会,征集论文,推荐优秀作品参加评选,这样对学生来说都是一种有形的鼓励和无形的支持。

4总结

新时代是讲究个性,注重全面,追求创新的时代,激发学生的灵性,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主动性,让他们在学习与生活中进行创造,这既是学习的需求,也是时代的需求。灵性的作文能激发老师的教学灵感,另一方面也是学生自我提升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张宏云.浅议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7).

艺术灵性范文篇7

一、改变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课标指出:一切的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氛围。教育家叶澜提出:“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在上课开始时,我改变了传统复习旧知识的方法,即把由教师问学生答,由教师带领学生走向课堂的教学模式,改为由师生、生生互动的教学模式。通过尝试,不仅调动了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能力,而且学生为了在课堂上能顺利的进行问答、对话讨论,课前就要自觉地对要学的知识进行预习,对已学知识进行复习,使学习的效果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二、从学生的情感着手,引领学生展开想象,展现自我

主动性是产生灵性的温床,是产生灵性的基础。而情感是灵性的主旋律,有了情感,才会发现美、理解美、创造美。作为教师,就应该俯下身来听听学生的心灵之音,重视他们的喜怒哀乐,关注他们的情感倾向。学生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教师不能把自己的情感强加于学生,在课堂这个大舞台上,一定要从学生的情感、兴趣出发,把课上到学生的心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拘无束地塑造,并张扬自己的个性。在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引导下,让学生真正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张扬自己的个性,展现自已的才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应该给学生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任务,例如,在教学JEFCBook1Unit20Lesson77What’syourfavouritesport?一课时,在学生说出了他们最喜欢的运动之后。我就设计了一个任务:Whyisityourfavouritesport?而且在一部分学生讲了理由之后,我一再鼓励学生:Canyougivemedifferentideas?Ithinkyouareallveryclever.并及时给予每一位学生评价,激起了学生好表现的心理,学生们争着发言,有的说:Ilikeplayingtabletennisbecauseitcanmakemyeyesquick.有的说:Ilikeplayingvolleyballbecauseit’sournationalball.还有的说:Ilikeplayingfootballbecausemyfatherlikesplayingfootball.等等。这对在农村刚上初中而小学又没学过英语的初一学生来说,真的是很了不起。又如,在教学JEFCBook3Unit15Lesson58Adoctorforanimalvet一课时,我设计的任务是:Whatkindofanimalwouldyoumostliketokeep?ThenIaskedthemtosaydifferentreasons.学生说出了各种各样的动物及其独特的理由。有学生说喜欢蜘蛛因为他喜欢影片蜘蛛侠。我想,正是因为我设计课堂任务时,考虑到了学生的情感,抓住了特征,才使得课堂教学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学生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出自己独特的感受,时常让作为教师的我也为之惊叹不已。

三、给学生一点空间,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风采的舞台

英语是一门语言,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让他们提炼生活、展示风采、追求成功、感受欢愉是一个学习、发展的过程。给孩子一点时间,给孩子一点空间,他们一定会呈现给你一个意想不到的、更为精彩纷呈的新天地。因此,让我们的课堂充满灵性和活力,应是始终回荡于课堂教学的主旋律。教师必须善于驾驭学生的主动性,放飞学生的个性,并使其从中得到更大的收获。例如,在教学JEFCBookOneLesson110Howdoyoucometoschool?时,我把学生分成了四个小组,设计了一个任务:Ifyouwanttogotoacertainplace,andyoucangotherebybus,byship,byplane,bytrainorbyship.Howwouldyouliketogothereandwhy?让学生分小组展开辩论。有些学生说:Iliketogotherebyplanebecauseit’sexciting.也有学生说:IliketogotherebyshipbecauseIcanseetheblueseaandthewaves,andit’sromantic.还有的说:Iliketogotherebytrainbecauseit’scheaperandsafer.等等。又如,在学JEFCBook2Unit11Lesson41Dates,monthsandseasons时,我就设计了一个任务:Whichseasondoyoulikebest?Andtellusthereasons.并且允许学生在课外制作出课件,让学生走上讲台,在课堂上展示自己所制作的作品,并加以说明或解释,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己。这些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全员性与参与性,真正体现了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中获得了双赢。

四、创设情境,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艺术灵性范文篇8

(一)灶画溯源与民间信仰的关联。如发源于中国本土道教中八仙,铁拐李、汉钟离、吕洞宾、张果老、曹国舅、韩湘子、蓝采和、何仙姑的敬仰,在民间流传着他们惩恶奖善、抑富济贫的故事,传说中八仙分别代表着男、女、老、幼、富、贵、贫、贱。而八神仙故事,早期出现在东汉末年的《理感论》一书中。在对福、禄、寿、禧、财五神的渴望和追求,代表着民间智慧对吉祥体现,五神早在汉代《史记天官书》中已提到,类似主题的绘画多出现在灶头主体,据上述分析可得出民间对吉祥、幸福、财富的依托和梦想是灶画由来的因素之一,而在起源时间上可追溯到秦汉或隋唐时期。

(二)灶画溯源与吉祥图案的关联。就民间百姓而言,人生的最高理想是加官进爵、长命富贵、子孙满堂等,故而“多子”、“多福”、“多寿”成为我国民间追求的永恒主题,由此江南灶画也产生了大量相关的主题纹饰。如荷花、石榴、鲤鱼、喜鹊、大公鸡等。大公鸡的图案,在江南灶画中较为常见。公鸡具有文、武、勇、仁、信五德。头顶红冠,文也;脚踩斗距,武也;见敌能斗,勇也;找到食物让之,仁也;按时报告时辰,信也。灶画中将公鸡鸣叫,引喻为“功名”。一只大公鸡引颈长啼,旁边配上几株牡丹,牡丹为花王,雍容华贵,其结合意味“功名富贵”。由一只公鸡和五只小鸡画在一起,寓意“家庭和睦”、“五子登科”“金榜高中”。吉祥图案内容非常丰富、寓意深刻、极富想象力。表达了民间智慧对美好祈求和平安如意的体现,反映了人们求全、求美、求富的普遍心理。吉祥物图案均源于商周,始于秦汉,盛于唐宋,发展在明清,这说明以吉样图案为主的灶头画产生的时间是非常久远的。

(三)灶画溯源与历史故事的关联。戏曲故事和小说为题材创作的灶画多是采用遵循伦理道德规范的故事,在娱乐的同时起到教化的作用。我们设想在文化生活匮乏的年代,戏曲和小说为百姓带来了精神的愉悦,经典故事广为流传,拥有广泛的受众群体。在选择这类题材时,一般都截取忠君报国、仁人义士、忠于职守、遵守伦理道德的片段进行创作。如“三英战吕布”、“岳飞挑梁王”、“桃园结义”、“萧何月下追韩信”等。《汉书霍光传》关于《曲突徙薪》故事中,在灶口上方有写“火”倒置的图案,汉代出现的能操一家生死祸福的灶神。[1]综上分析,灶画溯源至汉代的可能性应该是存在的。

二、从对“理想”的梦幻到灶画艺术生命之源

灶画是江南重要的文化现象。在烟雨江南的农村民间灶画流传广泛,直至今日仍是民间生活的一种重要符号,代表了独特而浓厚的江南民间文化传统与人民群众的民间智慧。这种在民间传承近两千年的艺术形式为何具有如此坚韧和旺盛的生命力,是笔者一直思考的问题,也是本文撰写的初衷和探讨的核心。当走进江南农家厨房时,依附于灶头上的壁画,当地人称“灶头画”。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幅生命延续与繁荣的画卷:“鱼跃荷塘,莲花盛开,龙飞凤舞,彩蝶翩翩;生命之树长青,……”笔者感悟到灶画维系着一种理想,让人们看到艺术与她源出于斯的人们之间的鲜活的关系,其价值不在于在怎样程度上接近了专业绘画和城市观众的趣味,而在于它在怎样的程度上发掘了乡土气息和农民的生命活力。作为农业与农村的主体,农民在中国,不仅代表一种职业,代表了千百年民间生活延续的辽阔的农村。农民远离城市及其全球趋同的文明,而被寄予某种希望:在他们身上存持着某种人之初的灵性,存持着与大地相望相约的原发状态。这种灵性与原发状态总是被保存在某些原发而自由的语言之中。[2]我们相信这里边隐存着某种原生的视觉境域。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论述道“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根本的东西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要想使自己的作品鲜活起来,就要汇入乡土融入生活。所以当我们看到民间灶画时,无不被这种由理想(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祈盼)维系、寄予某种人之初灵性的、隐存着某种原生的视觉境域的艺术生命力所折服。正如张仃先生谈到“他们热爱生活,自己是生活的创作者,房子自己盖,衣服自己缝,百褶裙自己绣,雕花床自己刻”!对于艺术上“丝毫不见半殖民地半封建、十里洋场颓废庸俗的美学污染”,反而与中国古代壁画、民间年画一脉相承的现象由衷感言,只要“不带偏见,虚心对待,就会得到启发和反省。”总之,理想(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祈盼)在江南灶画艺术创作实践中,己经成为创作活动的基木动力和符号,成为灶画艺术经验的核心成分。

三、让灶画艺术在创作中实现自我显现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在探索艺术的原初根源时,强调艺术既不是对象性的客体,也不是主体对外在事物的“模仿”,而是生命自身的自我显现,它是生命自身在其“在世存在”的过程中的“自我展现”。“在世存在”,意味着艺术,从一开始,就赋有内在生命力,它是一种有生存欲望、指向、情绪和意念的“存在本身”,又是必须在其“在世存在”中,充分考虑到自身存在的周围条件,必须全面考察“在世存在”时所遭遇的“天”、“地”、“人”、“神”四方的最基本的状况。[3]在其“在世呈现”的自我创造的本真过程中,随着艺术家自身的生命活动,“自显自说”,即让艺术自己来表现它自身的生命,由它自己来“说话”。通过对江南民间农家厨房中的灶画分析,我们看到的,已经不是一只普通的灶头,也不是被描摹得很逼真的人(英雄)、神(财神)、物(动、植物)、事(传说故事)、景(人文景观);而是在这个灶头以及其所承载的灶画所显示出来的、灶画以及所依附的灶头本身所经历的一切在世过程的自我显现。实际上是在向我们“说”话,在向我们倾诉它所经历过的一切“在世存在”的活生生状态。当一个灶头画亲自敞开、揭示出其自身的生命历程自我表演的同时,也是一切存在中最富有创造生命力的“存在”,因为它集一切存在的在世过程的奥秘,又能够在其自我显现中,生动地再现出“源初的现象”的自我显现过程。江南灶画艺术之所以能产生强大的感人力量,就在于这个艺术品在展示过程中所显示的那种“存在”的“在世”过程以及其所经历的生活世界,正是同我们生活在其中的生活世界息息相通的,因而也才使我们产生了共鸣。共鸣中产生的“世界”,是艺术品中的“世界”同欣赏者在观赏中所召唤的“世界”的沟通交流,是被欣赏的艺术品中的艺术力量和艺术生命力的又一次“在世显示”的过程。

艺术灵性范文篇9

1、关键词:“尘土”“生气”“有灵的活人”。“尘土”的人接受了“生气”成了“有灵的活人”。诗歌亦如此。一首诗歌的意象,语境、比喻、借代等是“尘土”的必要构成部分,我们称之为“诗客体”。诗歌反映的对象是真正意义上的“有灵的活人”,通过“有灵的活人”所体现出来的“有灵的诗歌”。所谓真正意义上的“有灵的诗歌”是反映了诗歌的一筋一骨一肉,一举手一投足,都闪耀着神本的光辉。

“耶和华神便打发他出伊甸园去,耕种他所自出之土”。(创世纪3:23)

2、关键词:“出”“出自土”。由于罪的介入,“有灵的活人”和神的形象产生了分离和隔阂而被逐伊甸园,并在“出自土”的“荆棘和蒺藜”上繁衍出各种诗派。目前中国诗坛有“格律派”、“山水派”、“土豆派”、“三指派”、“波波派”、“立根派”、“先锋派”、“后卫派”、“QQ派”、“梦幻派”、“流浪派”、“智性派”、“非非派”、“口语派”、“垃圾派”等等。每一派都有自己的“风动说”、“旗动说”、“心动说”。这些在“荆棘和蒺藜”中产生的作品,有的唯古是求,亦步亦趋,有的生吞活剥,东施效颦,怪模怪样、有的作品疯狂、色情、变态,粗鄙不堪;有的作品形式古怪,如无字天书,无人能解。然而这些汗流满面的耕作只能是“糊口”而已,并不能喂养里面的灵,年复一年的“糊口”仍要归于尘土。

“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林后5:17]

3、关键词:“新”。在西斯廷教堂的天花板上,有世界美术史上最大的壁画之一—《创世纪》。当神把有着无限力量的手伸向亚当,

而亚当将在握住上帝之手的刹那获得生命和力量。当亚当没有触及到神这双手时,他黄金比例的身躯,强健的机体、只是相对完美的“尘土”之人。只有当亚当握住了神的手时才获得了“生气”。作品体现的精神正是“有灵的活人”。我们在欣赏这幅作品时透过了“尘土”的人,看见了里面的灵。

在原文圣经中有两个“新”字,一个新字是指时间的先后称为“尼阿司”(提前4:12)。另一个新字叫“开那司”,是本质上的新。如新人(弗2:15)当亚当被用泥土创造时,虽然他是“新”的;但是这个“新”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质的变化(归于尘土)。只有触到神之手时,另一个不改变的“新”就进入了他的心灵,成为一个新造的人了。

在中国诗坛也有一些出类拔萃的诗歌,对于继承和发扬汉语诗歌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从诗经,楚辞、汉赋、乐府、唐诗、宋词、元曲到现在的汉语诗歌不乏许多优秀作品。但是这些作品只是相对完美的“尘土”作品,它的审美意识局限在人的感官情趣或自我喜好上。它只能是糊口的存在,并不能抵达灵性的彼岸。

“以我们借着洗礼归入死,和他一同埋葬,原是叫我们一举一动有新生的样式,像基督借着父的荣耀从死里复活一样”。(罗6:34)

4、关键词“埋葬”“新生的样式”。诗歌要离开熟悉的家乡。“耶和华对亚伯兰说,你要离开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创世记12:1)要使诗歌成为“有灵的诗歌”你必须离开家乡的审美意识,抛弃你熟悉的审美情趣、砸碎那些经典的偶像,往神所指示的地方去。请你的温暖围裹我的灵魂/请你的手牵引我/深入光的内部(《接近谛造恩宠的源泉》空夏)。灵性诗歌的特点就是“风格即人”,是埋葬后从死里复活的新人、一举一动有新生的样式,这样的诗才能“深入光的内部”探到生命的本质。毫无疑问,没有埋葬也就没有新生的样式,没有新生的样式也就没有自己的风格,当然就不称其为诗人。这也是诗歌创作的重要法则,对谁都一样。

一首有灵性的诗歌就象老子所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诗歌越有灵性,它的承载和融合性越强,诗歌必须进入主的活水;这样你的诗歌处在一种永远不渴的境界。诗人空夏用这样的句子来描写埋葬与新生,直接插入诗句的内部/点燃一个独特的词/(《穿行于归隐的歌者》空夏)这里的“插入”即是一次“埋葬”,“内部”即是心灵栖息之地,是可安息的溪水边;而“独特的词”正是灵性诗歌的本身。

“看哪,弟兄和睦同居,是何等的善,何等的美”。(诗篇133:1)

5、关键词:“和睦同居”。法国存在主义作家萨特有句名言:“他人就是我的地域”。萨特的思想表现了人性心灵的冷漠和不融性。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很简单,“地狱”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疏离和隔阂,是恐怖的陌生。在这种情形下,诗人笔下的诗歌是孤立的,排他的、冰冷的文字。不关注生活,不关注他人,不承载对现实、历史与未来的责任。这样的诗往往是喧泄狭隘的内心呓语,远离真善美,毫无意义和价值。

诗人施玮把这种形态下的生存环境喻成“字洞”。“一个字就是一个洞”,这个“字洞”就是萨特所说的“地狱”。在这个“字洞”里,他人变成了我的地狱,“彼岸的存在”完全被“字洞”淹没。而灵,像“一匹急欲挣脱肉体的骏马”渴望“抵达,字另一端的真实”。另一端的真实是什么?很明显指的是人类和睦相处的美善。这种美善存在于“未见之信”中。一首好的诗歌一定是在“和睦同居”的基础上发出美善的光亮,并以弟兄相称。一信,一洗、一灵、将生命中的爱与人分享;在这个团契中,诗歌的自觉性是在圣灵中运行的。

“起初神创造天地。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创世记1:1-2)

6、关键词:“起初”。在诗歌中也有“起初”,这个“起初”是人最原始的心灵之处;是没有罪污染过的净地,我们称之为上帝创造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它的美丽,组织、排列、一切都是那么的井然有序;如“佩戴黄金装饰”(耶4:3),“神看着一切所造的都甚好”(创世记1:31)。自从始祖犯罪以后,人心灵的秩序就被彻底破坏了。藏在人心里的是傲慢、贪婪、饕餮、淫欲、懒惰、嫉妒、暴怒如吼叫的狮子遍地游行。由此可见,诗歌的回归实际上也是人性的回归。诗歌的语言必须用心灵去表达,在形式上诗歌是各种体裁的语言艺术的浓缩,诗歌可以在“只言片语”之间说尽“千古巨变”;诗歌可以用一字千金来诠释事物在一瞬间的细微变化;可以深入到万事万物神秘的内部世界,又可以反过来把万事万物在一瞬间同时囊括其中,诗歌作为一种艺术,首先必须沉淀了丰富,深厚的思想,文化底蕴,符合原始的“真,善,美”的审美观。一首诗歌只有拥有了它想达到的信仰高度,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的心灵高度。

诗人北村在他的诗中是这样描述人性之回归。“从现在开始不再醉酒”,为的是“做一个清醒的人”,并用“用眼睛注视孩子”,“做所有人的朋友”。诗中所表达的正是人性中“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的“起初”。在北村《活着》这首诗歌中,所有的语词的运用是平实的、简单的,诗的意义是深广的、多层次的、凝练而又密度。如果没有信仰作为心灵的载体,语言就会显得苍白无力。诗歌只有在“起初”中才能看见人性的率真和淳朴,这种自我意识不是狂热和媚俗,而是表现在真实的性情和美善的良知之中。

一首优秀的诗歌,必须在人性最初的答卷上向上帝作出忏悔。这种忏悔不是表现人性,而是发现人性;从而在不完美的人性中向完美的神性靠近,与基督的心合二为一。在最安静的地方/麦田浮现真理的面容/我愿用一生来换取/这神圣的一瞥(《神圣的一瞥》北村)。一颗张狂的心是写不出好的诗歌来的,诗人,首先要作为一个罪人在上帝面前请求赦免和宽恕,从而得到心的清洁和灵的正直。一个诗人要自如地打开灵魂的窗户,内省一切不义的东西;只有回到神的起初中去,我们的诗歌才会有真性情,大境界、并充满神性的大美善。

“我若能说万人的方言,并天使的话语,却没有爱,我就成了鸣的锣,响的钹一般”。《哥林多前书13:1》

7、关键词:“爱”。爱是什么?圣经说: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圣经.新约》哥林多前书十三章四节至八节)灵性诗歌与今天的中国文化不约而至,使我们看到圣灵大能的作为,长期以来汉语诗歌在民族的“巴别”文化中“烧砖建塔”,可悲的是这塔不但不能通天,而且只会在各执一词的陌生言语中失去自己。欣喜的是,汉语诗歌已经从民族文化的自恋中走出来了,它不仅仅是单一的寻找精神出路,而是在深刻的反省和忏悔中认识到基督教文化不只是理性、伦理、道德上的绝对真理,更重要的是进入上帝的生命里。“因为神就是爱”(约翰一书4:81),因着爱,基督的称谓是“并且叫他弟兄,然后称他为父”(北村),因着爱,“疼痛中祝福仍如白鸽般柔情”(《十字架上的耶稣》施玮),因着爱,膝盖上/膝眼触地/就得见天开。(《我跪下》姜庆乙)没有爱的灵魂是脆弱的,没有爱的人生是荒谬的,没有爱的生命是空虚的。这是一种何等的爱,无论是西方的哲学先贤,还是东方的圣人先知都无法完成这种完全委身与人类的爱.人与人之间正是需要这种爱来来维系互相的生命与爱情,惟有这种爱才"千万年都不会冷却,也不被稀释"

诗歌来自生命,而生命却来自上帝.我们将会看见震撼心灵的诗歌会在中国大地上长出参天大树,并硕果累累.因为已经有人在举起诗歌的火把,虽不亮眼却暖人心灵."我趁着靠近你就向你诉说我的爱情你不倦地听着,我就不倦地行"(施玮十字架上的耶稣).是的一切都要过去,惟有爱是永不止息的。

灵性诗歌的宗旨在于体现基督精神,以苦杯的形式饮泣生命中的痛苦,从而完成爱的使命。在汉(民歌)乐府里我们读到的是一种“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情感气势,虽感人肺腑,却不震撼心灵。“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作的,他们不晓得。”唯有耶稣在十字架上所说的话语才折服我们的身心灵。在诗人雁子的笔下,灵性诗歌已经化作心灵的祈祷语言:听的见你的声音温馨在耳边/看的见你的笑脸深夜面对面/闻的见你的发香/一缕在眉间/望的见你的双眼/春水入心田/。这样的语言来自净化的心灵,来自对上帝国度的期盼和仰望,

是经久不息的爱的音符。

诗歌的意境是生命之树在伊甸园的茂密生长。诗歌的理念是心灵之音在天国的奏响。诗歌的意象是语言被圣灵奇特的更新。

================================================

诗歌创作点滴:

1只有心灵的歌者才是诗人。

2诗歌是向上帝说话,象日用的饮食不多也不少。

3诗歌不可虚张声势,空城计不会持久。

4脱掉华丽的外衣,方见诗歌血肉。

5诗歌就象一团面,揉久了才会有韧性。

6有灵性的诗歌象女人的眼睛会说话。

7有一些语言不是诗歌,有一些诗歌却是语言。对于诗人,灵的感动很重要。

8没有灵性的诗歌就像一朵纸花,有色无香。

9诗歌的意象就象岸上的垂柳入水,钓池里的游鱼。

10诗称为斧下之歌,是砍出来的。

11诗歌要精炼,即使心中有千言万语,也要惜字如金。

12写诗就是解剖自己,把那根羞人的刺找出来。

13诗歌要简单。在天堂里每一个人都会写诗,因为他们不再复杂。

14诗人的灵感不是想出来的,而是向上帝求出来的。

15人性象一个杂乱的房间,诗歌的任务是使房间井井有条.

16汉语诗歌的特征就是把“自然界的东西”写成自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指的正是这个意思。

17所谓的诗情画意,指的就是建筑美。不但要有空间,还要有雕梁画栋,每一个部位都要按结构和色彩来表现。

18诗歌的音乐性表现在语句的畅通无阻。

19俗话说:“癞痢儿子娘喜欢”。诗人却不可以有恋我情结,时间长了就会患上诗的自闭症。

20把可感知的“象”和人脑里面原有的记忆和印象发生吻合,这就是意象的根本。

21写长诗固然不错,就怕它分量不足。

22剪不断,理还乱。这是长诗的弊端。

23诗写好后,不要用称去称,要用心去量。

24你给鹰穿上西装,它就飞不动了。诗歌忌讳的就是辞藻的堆砌。

25不能因诗歌语言的独特性而生造词语。

26所谓的诗歌技巧就是用四两的语言去拨千金的句子。

27最经典的诗,是在你的诗里读到我。

艺术灵性范文篇10

在前述的三种主要设计方法之外,公共艺术设计教学内容还包含三种必不可少的设计元素——能动要素、环境要素和功能要素。公共艺术的这三种设计要素是公共艺术作品除形式之外,与人、大自然和人工环境发生互动关系的主要途径,也是公共艺术作品与纯粹雕塑和景观的区别之处。为艺术品添加上可旋转的枢轴机构,艺术品就有了与风、与大气互动的轻盈;为艺术品添加上喷头、管路和水泵,艺术品就有了与水交融的灵性;将原本服务于形式美的结构在离地45厘米的高度水平展开,就可以为游人提供一方休息的乐土;在作品的结构中融入滑梯、隧道,就满足了儿童甚至成年人游乐探幽的天性;按照预定空间的尺度设计作品的形态,作品就有了更多融入环境的机会;将艺术品设置于高山之上、深峡之中,可以让作品更加高峻、奇伟……几乎没有哪件公共艺术作品能够完全摒弃设计要素而存在,相当多的经典公共艺术作品都身兼数职,一专多能。可以说,设计要素在很多时候是一件艺术作品,之所以能够称作公共艺术的关键,这决定了设计要素在公共艺术设计教学内容中占有的重要地位。能动要素、环境要素和功能要素这三种公共艺术设计要素可以融入或嵌入现成品公共艺术、二维型公共艺术或构成型公共艺术当中,成为整体公共艺术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环节。此外,三种要素也可以自成一体,学习者可以仅针对这种要素的属性展开能动性公共艺术、景观型公共艺术和实用型公共艺术的设计训练。由于公共艺术的设计要素往往要与环境和具体人物产生联系,因此人体工学和相关技术规范的讲授都变得重要。如何使作品顺利融入公共空间,介入公众生活中,既实现设计要求,又不致引起危险和公众的不便,需要设计者的理性思考与分析。如何在表达作品艺术观念的过程中不像塞拉的《倾斜之弧》那样引起巨大的争议,则需要设计者放弃艺术精英的自我认同,时时保持一颗尊重公众的心。

二、教学中的两种公共艺术设计主题

在前述的三种主要设计方法之外,公共艺术设计教学内容还包含三种必不可少的设计元素——能动要素、环境要素和功能要素。公共艺术的这三种设计要素是公共艺术作品除形式之外,与人、大自然和人工环境发生互动关系的主要途径,也是公共艺术作品与纯粹雕塑和景观的区别之处。为艺术品添加上可旋转的枢轴机构,艺术品就有了与风、与大气互动的轻盈;为艺术品添加上喷头、管路和水泵,艺术品就有了与水交融的灵性;将原本服务于形式美的结构在离地45厘米的高度水平展开,就可以为游人提供一方休息的乐土;在作品的结构中融入滑梯、隧道,就满足了儿童甚至成年人游乐探幽的天性;按照预定空间的尺度设计作品的形态,作品就有了更多融入环境的机会;将艺术品设置于高山之上、深峡之中,可以让作品更加高峻、奇伟……几乎没有哪件公共艺术作品能够完全摒弃设计要素而存在,通的全部热忱,所以它们就有了生气。这就是具有人文性的主题在公共艺术设计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公共艺术设计的主题可以分为最基本的两种——幽默的和严肃的。前者能够发现生活中的幽默之处,以活跃人文环境,还能转而以辛辣的讽刺批判社会现实。后者甚至可以重新诠释纪念碑这样历史悠久的艺术形式,令对英雄、对重大事件的纪念以一种更为有效的新方式进入当代人心中。两者互为补充,缺一不可,很多时候甚至互换身份。很多深刻思想的表达需要传统的雕塑造型手法,很多年轻学子对社会认识的程度还有待加深,这也是主题部分不对学习效果和进度作硬性规定的原因。但是,在当今的中国,艺术的自觉、文化的传承、软实力的提升,都是留给年青一代的重任。年轻学子不仅应成为熟练掌握表现技法和相关知识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还不应忘记作为一个人所应当具有的人文关怀。我们设计的作品在为环境提供“有意味的形式”之余,在满足人们休息、获取信息等需求之外,还应体现设计者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对善与恶、对美与丑的分辩。只有这样设计出的作品,才不会轻易被人遗忘。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