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论纲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8 20:13:11

影响论纲范文篇1

关键词:信息技术公共行政

在信息时代,信息技术是最基本和最为普遍的技术手段,在人类社会生活的每一个领域、每一个方面都必然会普遍应用着信息技术,公共行政的领域也不例外。当前,我们正处在公共行政信息技术化的起点,预测信息技术在公共行政中带来变革的合理形态,对于我们在公共行政领域中自觉接纳和应用信息技术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信息技术对行政人员的影响

行政人员由于身处现代信息社会,不可避免地要受到信息技术发展的影响。具体表现为:

·体能的延伸与增强。借助于信息技术,如电信、机器办文办事、远程会议,打破了时空限制,行政人员可以看到、听到、触觉到以前无法感知的事物,可以完成以前体能无法完成的工作。

·开阔视野,提高判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的开发可使行政人员及时获得大量信息,有助于他们逻辑地、辩证地和系统地思考问题。互联网提供了获取信息的极大便利,使得行政人员“秀才不出门,而知天下事”、“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成为可能。·时间和精力的节约。信息技术节约了原来靠人脑和文件处理信息所消耗的大量时间和精力。跨越时空,降低了信息传输的时间成本、人力成本。

·观念的更新。行政人员要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就必须更新传统观念,树立效率观念、创新观念、服务观念、竞争观念、民主观念、法治观念等现代化观念。

·激励行政人员的全面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既对行政人员的知识和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又节约了行政人员的精力与时间。前者成为行政人员不断学习与培训的直接动力,后者则提供了可能与机会。信息技术带来的教育方式的更新(如网络学校)更为行政人员学习现代化的管理知识,掌握与运用现代化的行政管理技术和工具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二、信息技术对行政决策的影响

行政决策是行政决策者为达到某一特定目标,对若干备选方案进行选择,以确定行动方案的过程。信息技术发展对行政决策的影响是围绕着提高行政决策的有效性和行政决策的效率展开的。

·对行政决策目标的影响。信息技术发展改变了人类生活的环境,为此对公共行政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公共产品的提供者--政府而言,一切应以公共产品的消费者的满意为决策的根本目标,决策过程的行政参与民主公开就成为一种必然选择。随着各地政务公开活动的开展,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也相应提高。·削弱以至取消决策者与执行者之间的严格分界。在马克斯·韦伯所设计的科层制中,组织内部层层授权,下级对上级严格负责,“只有处在金字塔顶端的人才能掌握足够的信息而作出熟悉情况的决定。”[i]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每个人都能及时获得所需要的信息,在工作现场就可以作出必要的决策,无须事事先向上司汇报,再执行上司的决策,真正做到“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正如约翰·奈斯比特在其《大趋势》一书中所描述的:“由于新科技发展给社会生活带来的多样性和时效性,中央政府的集中决策愈来愈缺乏效率,谁是总统再也无关紧要,因为实际的政治力量,即把事情处理好的能力,已从国会和总统的手中转移到州、市、镇和邻里手里。”[ii]

·改善行政决策者的有限理性。管理决策的基石是由西蒙提出的“有限理性”学说,而信息的不完备是影响人们进行理性判断和决策的直接原因之一。信息技术的发展可逐步实现在适当的时候、把适当的信息提供给适当的管理者,这样就改善了决策者的有限理性。网络化电子政府的实现,使得公共行政决策者可以在广泛了解决策所需信息的前提下进行决策,避免了靠经验决策和决策信息不完备导致的决策的盲目性现象,从而提高了行政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支持与强化行政决策过程。行政决策可分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两类。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完成程序化工作的效率与功能是不言而喻的。在计算机尚处于实验室阶段时,美国10年一次的人口普查只能用制表机来处理普查数据,以至于在人口普查结束4年后,数据尚未处理完毕。第一台专门设计用于商业目的的计算机UNIVAC[iii],就因总共服役7万多个小时并成功处理了美国人口普查局的人口普查数据而被载入电脑史册。这是计算机处理程序化决策的成功范例。而对于非程序化决策,信息技术也可以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持。1952年下半年,美国朝野都忙于为次年大选作准备。候选人分别是在二战中立下赫赫战功的62岁的艾森豪威尔将军和演说家阿德莱·史蒂文森,由于前者早已解甲归田,新闻界舆论对后者获胜的把握几乎一边倒。出于好奇,新闻界请出UNIVAC来做个预测。数据分析结果出乎人们的意料,电脑认为获胜者是艾森豪威尔将军,而且票数与史蒂文森相差悬殊。人们对此不以为然,因为UNIVAC依据的不过是5%的选票,根本不足为据。然而,大选结果却是艾森豪威尔将军大获全胜,且选票超过对手五、六倍。[iv]UNIVAC又一次证明了信息技术在非程序化决策中的强大作用。

三、信息技术对行政方法的影响

信息技术与行政方法密不可分。所有行政方法都要有相应的信息支持,而有些行政方法就是专门为保证信息流通而创立的。信息技术发展引起行政方法的创新主要通过以下途径:

·改善现有行政方法的信息基础和信息通讯手段。例如目前行之有效的网络规划技术,就运用了先进的信息技术予以支持,从而大大提高了行政管理效能。网络规划技术源于十九世纪末美国学者甘特发明的甘特图,后发展为横条图形计算法,这是一种较为简单的安排工序和时间的图表。后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改进成为网络规划技术。著名的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就因为使用了网络规划技术而使原定14年的计划提前5年实现。网络规划技术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其工作程序的模型化建立就得益于计算机等信息技术的运用。

·创立全新的行政方法和行政措施。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决策支持系统(DSS)、电子会议系统(EMS)、远距离控制、分布式工作的统一协调、动态网络计划成为可能。目前,我国政府上网工程就采用了一整套全新的管理方法,如人民银行网上支付、海关总署报关单和外汇联网的外汇核销系统、工商局红盾信息网提供企业数据库、国税总局增值税发票稽核系统和电子报税等。这些管理方法提高了行政效率,降低了行政成本。四、信息技术对行政组织的影响

传统的行政组织形式是科层组织结构。它的创立与发展不仅与素质较低的人员和平稳的管理环境相对应,而且也是受信息技术不发达制约的无奈选择。科层组织结构的最大优点是效率很高,其弊端在于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差,而且压抑组织成员自身的全面发展。社会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使得科层组织的革新不可避免,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中间管理层的缩减以至取消。中间管理层是信息通讯技术落后的产物,它的存在既减缓了信息传递的速度,又易造成信息的严重失真。这种失真的原因有多种,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中间层次为了争功诿过而导演的“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现象,这也是信息传递不畅的结果。现代信息技术将通过加强操作执行层与高层决策的直接沟通,逐步缩减以致最终取消中间管理层。·管理幅度增宽。信息技术使管理者和其下属可以随时了解对方的状态和意图,而且仅占用很少的精力和时间。所以一个管理者能够指导更多的下属人员,增宽管理幅度。这一趋势对于行政机构改革有一定的启发。

·行政组织绩效的改进。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使得一个行政组织要完成与过去同样的工作量所需行政人员大为减少,从而行政组织更加精干高效。行政组织中信息技术的采用有利于提高行政组织产出绩效和促进行政组织成员的自身发展。信息技术可保证行政组织成员间的全方位沟通和组织与组织之间的信息交流。五、信息技术对行政公文的影响

行政公文,是指机关、部门、团体在处理公务活动过程中,按特定体式形成与使用的、具有法定效用的文件。[v]信息技术日益渗透到办公或其他业务环境,如行政部门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和电子商务等,便产生了电子文件,这是一种特殊性质和特殊形式的行政公文。它具有许多与传统行政公文不同的特点:(1)信息的非人工识读性;(2)系统依赖性:电子文件的使用依赖于一定的硬件设备、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3)载体的无信息性:从远古的甲骨、缣帛、竹简到纸张,载体的意义远大于“承载物”这一项,它和载于其上的外部特征,如字迹、书写材料、签字、印章等共同构成文件原始身份的“证明人”,但对于电子文件,载体本身及其上的外部信息消失得无影无踪;(4)信息的灵活处理性:制作电子文件时,我们可以任意地增、删、改。单纯从电子文件本身来看,修改的痕迹荡然无存。

电子文件的上述特点对行政公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文件记录的原始性、凭证性受到冲击。严格意义上的法律证据必须是原始文件,其形式与内容同等重要。如审理经济纠纷所依据的主要是合同原件。传统的文件,内容一旦依附于某一载体之后,一份“原件”就产生了。即使被更改,也会在原件上留下痕迹。电子文件由于其复制的简便和文字编辑软件功能中引以自豪的整齐而美观的标准字体和字号,谁又能确认电子文件的原始性呢?传统文件利用封泥、骑缝、按指纹、画押、签字、盖章等方式来确认身份,而在电子文件那里,这些方式则无能为力。出于维护某种既定的社会秩序或维护某种经济利益的目的,人们对电子文件提出了身份认证的要求。现在诸如数字签名、存取控制、信息追踪加密和防火墙技术为这一要求的实现提供了部分可能。但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美国国防部数次被黑客侵入,印尼总统电子邮箱被炸,某些网上主页被篡改等等都说明了电子文件的脆弱性。

·重要原始文件的流失。由于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许多电子文件都将会随着电子脉冲流进历史的黑洞之中。或者是电脑遭遇病毒或者是受到黑客袭击,甚至在你不经意的一敲一点中,某一重要文件就荡然无存了。许多管理信息系统具有在适当时候自动删除或更新某些数据的功能。形成文件的业务人员往往考虑用这份文件处理现实事务,对于其中哪些东西今后有用,需要保存而考虑不周,甚至全然忘记。对传统文件的管理,已经形成了一整套严密的收、发、签、办、归档等工作流程的规章制度,因此传统文件的管理步步为营,井然有序。而电子文件的管理中还远未形成类似的严谨而有效的措施。这就要求文件及档案管理人员在信息系统设计的初期积极参与,提出有关功能要求,在系统运行的适当环节,加入签发、签收、鉴定、制作原数据信封、归档保存等管理步骤,最后将电子文件保存在系统硬盘、软盘或光盘上留存备查。

·数字文献的长期可读性“朝不保夕”。电子文件的载体有硬磁盘、软磁盘、光盘等。杂散磁场、氧化作用,材料的老化变质、污染、划伤和皱褶,会很容易地抹掉这些载体上记录的信息。另外,因为不断有新的、不兼容的媒体形式和存贮格式出现,数字式文献常常会在存贮它的媒体还没有破损之前就不再被使用了,现在还有多少人使用5英寸的软盘呢?涉及电子文献长期可读性的另一个因素是计算机病毒。大多数电脑系统都很容易受到旨在破坏它们的病毒的侵害。1998年流行的能破坏硬盘上的数据的“CIH”的病毒给人们造成的恐慌绝不亚于一场战争。

·电子文件的法律意义。从法律角度来看,一般较重大的行政行为都应采取书面表现形式,而未采取书面形式的,在许多情况下应被视为无效行为。从实践上看书面形式各种各样,没有统一的法律规定,但结合电子文件的实际,可将网上的行政通告视为一种新的书面形式的行政行为。

六、公共行政管理模式的变革:政府信息化与电子化政府的实现

随着Internet的快速发展,网络时代的大潮正以不可抵挡之势扑面而来。它将深刻地改变我们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同时也给政府的管理模式带来一场革命。政府信息化,就是工业时代的政府(即传统政府)向信息时代的政府(即现代政府)演变的过程。[vi]而电子政府是一个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有效地实现行政、服务及内部管理等功能,在政府、社会和公众之间建立有机服务系统的集合。总体来说,电子政府的目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政府机构各部门实行电脑化、网络化和信息化,帮助提高政府在行政、服务和管理方面的效率。电子政府利用信息技术,积极推动精减组织和简化办公等工作。

·利用政府内建立的网络、信息和应用,为公众社会提供优质的多元化服务。政府的信息网络覆盖政府的各级部门。电子政府利用统一的信息资源,通过语音、互联网等现代化手段,为公众提供简便的多元化服务。

·以政府的信息化发展推动和加速整个社会的信息化发展。只有向公众展示高新技术的应用,让社会享受信息网络的便利,才能切实地推动全社会信息化的发展。

政府上网工程具有跨世纪的历史重任,是提高全社会的经济效益和国家综合实力及国家竞争力的最有力的保证。然而,不容忽视的是信息技术必然导致传统的国家主权弱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增加了国际活动的透明度。遥感器和卫星技术把大多数国家具有战略意义和部分具有战略意义的目标置于全时辰、全天候的监控之下;视频和多媒体技术、信息高速公路和卫星通信技术使图文信息即时传递成为现实。在国际社会的注视、舆论的监控和可能的外部干涉的影响下,国家在国内外事务,特别是在核军备竞赛、军备采购、能源政策、污染标准等具有全球影响的事务上作出决定的自主性日益受到削弱。

由于因特网是现实社会的延伸,它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受到各种不良现象的污染,如:网络色情、网络暴力、网上走私、网上贩毒、网上黑客,等等。这就提出了一个严肃的课题:如何规范网络行为?积极寻求对策是公共行政部门不可推卸的责任。

(承蒙张康之教授提出宝贵意见,谨此致谢)

参考文献:

[1]于丽娟:《保存人类的历史》,北京,《研究生时代》1997年第4期。

[2]罗伊:《无网不胜》,兵器工业出版社,1997年9月第1版。

[3]赵旭东:《新技术革命对国家主权的影响》,北京,《新技术革命及高技术产业》,1998年第1期。

注释:

[i]戴维·奥斯本等著:《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版,第16页。“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ii]转引自赵旭东:《新技术革命对国家主权的影响》,北京,《新技术革命及高技术产业》,1998年第1期,第5页。

[iii]实际上,第一台生产出来的商业计算机是BINAC,但由于BINAC是利用了UNIVAC的专门设计技术而抢先“克隆”出来的,所以第一台设计用于商业目的的计算机的桂冠应非UNIVAC莫属。参见叶平著《第一家电脑公司的命运》,《中国电脑教育报》1999年第14期。

[iv]叶平:《第一家电脑公司的命运》,北京,《中国电脑教育报》1999年第14期。

影响论纲范文篇2

关键词:信息技术公共行政

在信息时代,信息技术是最基本和最为普遍的技术手段,在人类社会生活的每一个领域、每一个方面都必然会普遍应用着信息技术,公共行政的领域也不例外。当前,我们正处在公共行政信息技术化的起点,预测信息技术在公共行政中带来变革的合理形态,对于我们在公共行政领域中自觉接纳和应用信息技术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信息技术对行政人员的影响

行政人员由于身处现代信息社会,不可避免地要受到信息技术发展的影响。具体表现为:

·体能的延伸与增强。借助于信息技术,如电信、机器办文办事、远程会议,打破了时空限制,行政人员可以看到、听到、触觉到以前无法感知的事物,可以完成以前体能无法完成的工作。

·开阔视野,提高判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的开发可使行政人员及时获得大量信息,有助于他们逻辑地、辩证地和系统地思考问题。互联网提供了获取信息的极大便利,使得行政人员“秀才不出门,而知天下事”、“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成为可能。·时间和精力的节约。信息技术节约了原来靠人脑和文件处理信息所消耗的大量时间和精力。跨越时空,降低了信息传输的时间成本、人力成本。

·观念的更新。行政人员要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就必须更新传统观念,树立效率观念、创新观念、服务观念、竞争观念、民主观念、法治观念等现代化观念。

·激励行政人员的全面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既对行政人员的知识和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又节约了行政人员的精力与时间。前者成为行政人员不断学习与培训的直接动力,后者则提供了可能与机会。信息技术带来的教育方式的更新(如网络学校)更为行政人员学习现代化的管理知识,掌握与运用现代化的行政管理技术和工具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二、信息技术对行政决策的影响

行政决策是行政决策者为达到某一特定目标,对若干备选方案进行选择,以确定行动方案的过程。信息技术发展对行政决策的影响是围绕着提高行政决策的有效性和行政决策的效率展开的。

·对行政决策目标的影响。信息技术发展改变了人类生活的环境,为此对公共行政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公共产品的提供者--政府而言,一切应以公共产品的消费者的满意为决策的根本目标,决策过程的行政参与民主公开就成为一种必然选择。随着各地政务公开活动的开展,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也相应提高。·削弱以至取消决策者与执行者之间的严格分界。在马克斯·韦伯所设计的科层制中,组织内部层层授权,下级对上级严格负责,“只有处在金字塔顶端的人才能掌握足够的信息而作出熟悉情况的决定。”[i]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每个人都能及时获得所需要的信息,在工作现场就可以作出必要的决策,无须事事先向上司汇报,再执行上司的决策,真正做到“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正如约翰·奈斯比特在其《大趋势》一书中所描述的:“由于新科技发展给社会生活带来的多样性和时效性,中央政府的集中决策愈来愈缺乏效率,谁是总统再也无关紧要,因为实际的政治力量,即把事情处理好的能力,已从国会和总统的手中转移到州、市、镇和邻里手里。”[ii]

·改善行政决策者的有限理性。管理决策的基石是由西蒙提出的“有限理性”学说,而信息的不完备是影响人们进行理性判断和决策的直接原因之一。信息技术的发展可逐步实现在适当的时候、把适当的信息提供给适当的管理者,这样就改善了决策者的有限理性。网络化电子政府的实现,使得公共行政决策者可以在广泛了解决策所需信息的前提下进行决策,避免了靠经验决策和决策信息不完备导致的决策的盲目性现象,从而提高了行政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支持与强化行政决策过程。行政决策可分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两类。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完成程序化工作的效率与功能是不言而喻的。在计算机尚处于实验室阶段时,美国10年一次的人口普查只能用制表机来处理普查数据,以至于在人口普查结束4年后,数据尚未处理完毕。第一台专门设计用于商业目的的计算机UNIVAC[iii],就因总共服役7万多个小时并成功处理了美国人口普查局的人口普查数据而被载入电脑史册。这是计算机处理程序化决策的成功范例。而对于非程序化决策,信息技术也可以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持。1952年下半年,美国朝野都忙于为次年大选作准备。候选人分别是在二战中立下赫赫战功的62岁的艾森豪威尔将军和演说家阿德莱·史蒂文森,由于前者早已解甲归田,新闻界舆论对后者获胜的把握几乎一边倒。出于好奇,新闻界请出UNIVAC来做个预测。数据分析结果出乎人们的意料,电脑认为获胜者是艾森豪威尔将军,而且票数与史蒂文森相差悬殊。人们对此不以为然,因为UNIVAC依据的不过是5%的选票,根本不足为据。然而,大选结果却是艾森豪威尔将军大获全胜,且选票超过对手五、六倍。[iv]UNIVAC又一次证明了信息技术在非程序化决策中的强大作用。

三、信息技术对行政方法的影响

信息技术与行政方法密不可分。所有行政方法都要有相应的信息支持,而有些行政方法就是专门为保证信息流通而创立的。信息技术发展引起行政方法的创新主要通过以下途径:

·改善现有行政方法的信息基础和信息通讯手段。例如目前行之有效的网络规划技术,就运用了先进的信息技术予以支持,从而大大提高了行政管理效能。网络规划技术源于十九世纪末美国学者甘特发明的甘特图,后发展为横条图形计算法,这是一种较为简单的安排工序和时间的图表。后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改进成为网络规划技术。著名的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就因为使用了网络规划技术而使原定14年的计划提前5年实现。网络规划技术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其工作程序的模型化建立就得益于计算机等信息技术的运用。

·创立全新的行政方法和行政措施。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决策支持系统(DSS)、电子会议系统(EMS)、远距离控制、分布式工作的统一协调、动态网络计划成为可能。目前,我国政府上网工程就采用了一整套全新的管理方法,如人民银行网上支付、海关总署报关单和外汇联网的外汇核销系统、工商局红盾信息网提供企业数据库、国税总局增值税发票稽核系统和电子报税等。这些管理方法提高了行政效率,降低了行政成本。四、信息技术对行政组织的影响

传统的行政组织形式是科层组织结构。它的创立与发展不仅与素质较低的人员和平稳的管理环境相对应,而且也是受信息技术不发达制约的无奈选择。科层组织结构的最大优点是效率很高,其弊端在于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差,而且压抑组织成员自身的全面发展。社会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使得科层组织的革新不可避免,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中间管理层的缩减以至取消。中间管理层是信息通讯技术落后的产物,它的存在既减缓了信息传递的速度,又易造成信息的严重失真。这种失真的原因有多种,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中间层次为了争功诿过而导演的“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现象,这也是信息传递不畅的结果。现代信息技术将通过加强操作执行层与高层决策的直接沟通,逐步缩减以致最终取消中间管理层。·管理幅度增宽。信息技术使管理者和其下属可以随时了解对方的状态和意图,而且仅占用很少的精力和时间。所以一个管理者能够指导更多的下属人员,增宽管理幅度。这一趋势对于行政机构改革有一定的启发。

·行政组织绩效的改进。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使得一个行政组织要完成与过去同样的工作量所需行政人员大为减少,从而行政组织更加精干高效。行政组织中信息技术的采用有利于提高行政组织产出绩效和促进行政组织成员的自身发展。信息技术可保证行政组织成员间的全方位沟通和组织与组织之间的信息交流。五、信息技术对行政公文的影响

行政公文,是指机关、部门、团体在处理公务活动过程中,按特定体式形成与使用的、具有法定效用的文件。[v]信息技术日益渗透到办公或其他业务环境,如行政部门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和电子商务等,便产生了电子文件,这是一种特殊性质和特殊形式的行政公文。它具有许多与传统行政公文不同的特点:(1)信息的非人工识读性;(2)系统依赖性:电子文件的使用依赖于一定的硬件设备、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3)载体的无信息性:从远古的甲骨、缣帛、竹简到纸张,载体的意义远大于“承载物”这一项,它和载于其上的外部特征,如字迹、书写材料、签字、印章等共同构成文件原始身份的“证明人”,但对于电子文件,载体本身及其上的外部信息消失得无影无踪;(4)信息的灵活处理性:制作电子文件时,我们可以任意地增、删、改。单纯从电子文件本身来看,修改的痕迹荡然无存。

电子文件的上述特点对行政公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文件记录的原始性、凭证性受到冲击。严格意义上的法律证据必须是原始文件,其形式与内容同等重要。如审理经济纠纷所依据的主要是合同原件。传统的文件,内容一旦依附于某一载体之后,一份“原件”就产生了。即使被更改,也会在原件上留下痕迹。电子文件由于其复制的简便和文字编辑软件功能中引以自豪的整齐而美观的标准字体和字号,谁又能确认电子文件的原始性呢?传统文件利用封泥、骑缝、按指纹、画押、签字、盖章等方式来确认身份,而在电子文件那里,这些方式则无能为力。出于维护某种既定的社会秩序或维护某种经济利益的目的,人们对电子文件提出了身份认证的要求。现在诸如数字签名、存取控制、信息追踪加密和防火墙技术为这一要求的实现提供了部分可能。但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美国国防部数次被黑客侵入,印尼总统电子邮箱被炸,某些网上主页被篡改等等都说明了电子文件的脆弱性。

·重要原始文件的流失。由于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许多电子文件都将会随着电子脉冲流进历史的黑洞之中。或者是电脑遭遇病毒或者是受到黑客袭击,甚至在你不经意的一敲一点中,某一重要文件就荡然无存了。许多管理信息系统具有在适当时候自动删除或更新某些数据的功能。形成文件的业务人员往往考虑用这份文件处理现实事务,对于其中哪些东西今后有用,需要保存而考虑不周,甚至全然忘记。对传统文件的管理,已经形成了一整套严密的收、发、签、办、归档等工作流程的规章制度,因此传统文件的管理步步为营,井然有序。而电子文件的管理中还远未形成类似的严谨而有效的措施。这就要求文件及档案管理人员在信息系统设计的初期积极参与,提出有关功能要求,在系统运行的适当环节,加入签发、签收、鉴定、制作原数据信封、归档保存等管理步骤,最后将电子文件保存在系统硬盘、软盘或光盘上留存备查。

·数字文献的长期可读性“朝不保夕”。电子文件的载体有硬磁盘、软磁盘、光盘等。杂散磁场、氧化作用,材料的老化变质、污染、划伤和皱褶,会很容易地抹掉这些载体上记录的信息。另外,因为不断有新的、不兼容的媒体形式和存贮格式出现,数字式文献常常会在存贮它的媒体还没有破损之前就不再被使用了,现在还有多少人使用5英寸的软盘呢?涉及电子文献长期可读性的另一个因素是计算机病毒。大多数电脑系统都很容易受到旨在破坏它们的病毒的侵害。1998年流行的能破坏硬盘上的数据的“CIH”的病毒给人们造成的恐慌绝不亚于一场战争。

·电子文件的法律意义。从法律角度来看,一般较重大的行政行为都应采取书面表现形式,而未采取书面形式的,在许多情况下应被视为无效行为。从实践上看书面形式各种各样,没有统一的法律规定,但结合电子文件的实际,可将网上的行政通告视为一种新的书面形式的行政行为。

六、公共行政管理模式的变革:政府信息化与电子化政府的实现

随着Internet的快速发展,网络时代的大潮正以不可抵挡之势扑面而来。它将深刻地改变我们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同时也给政府的管理模式带来一场革命。政府信息化,就是工业时代的政府(即传统政府)向信息时代的政府(即现代政府)演变的过程。[vi]而电子政府是一个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有效地实现行政、服务及内部管理等功能,在政府、社会和公众之间建立有机服务系统的集合。总体来说,电子政府的目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政府机构各部门实行电脑化、网络化和信息化,帮助提高政府在行政、服务和管理方面的效率。电子政府利用信息技术,积极推动精减组织和简化办公等工作。

·利用政府内建立的网络、信息和应用,为公众社会提供优质的多元化服务。政府的信息网络覆盖政府的各级部门。电子政府利用统一的信息资源,通过语音、互联网等现代化手段,为公众提供简便的多元化服务。

·以政府的信息化发展推动和加速整个社会的信息化发展。只有向公众展示高新技术的应用,让社会享受信息网络的便利,才能切实地推动全社会信息化的发展。

政府上网工程具有跨世纪的历史重任,是提高全社会的经济效益和国家综合实力及国家竞争力的最有力的保证。然而,不容忽视的是信息技术必然导致传统的国家主权弱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增加了国际活动的透明度。遥感器和卫星技术把大多数国家具有战略意义和部分具有战略意义的目标置于全时辰、全天候的监控之下;视频和多媒体技术、信息高速公路和卫星通信技术使图文信息即时传递成为现实。在国际社会的注视、舆论的监控和可能的外部干涉的影响下,国家在国内外事务,特别是在核军备竞赛、军备采购、能源政策、污染标准等具有全球影响的事务上作出决定的自主性日益受到削弱。

由于因特网是现实社会的延伸,它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受到各种不良现象的污染,如:网络色情、网络暴力、网上走私、网上贩毒、网上黑客,等等。这就提出了一个严肃的课题:如何规范网络行为?积极寻求对策是公共行政部门不可推卸的责任。

(承蒙张康之教授提出宝贵意见,谨此致谢)

参考文献:

[1]于丽娟:《保存人类的历史》,北京,《研究生时代》1997年第4期。

影响论纲范文篇3

关键词:信息技术公共行政

在信息时代,信息技术是最基本和最为普遍的技术手段,在人类社会生活的每一个领域、每一个方面都必然会普遍应用着信息技术,公共行政的领域也不例外。当前,我们正处在公共行政信息技术化的起点,预测信息技术在公共行政中带来变革的合理形态,对于我们在公共行政领域中自觉接纳和应用信息技术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信息技术对行政人员的影响

行政人员由于身处现代信息社会,不可避免地要受到信息技术发展的影响。具体表现为:

·体能的延伸与增强。借助于信息技术,如电信、机器办文办事、远程会议,打破了时空限制,行政人员可以看到、听到、触觉到以前无法感知的事物,可以完成以前体能无法完成的工作。

·开阔视野,提高判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的开发可使行政人员及时获得大量信息,有助于他们逻辑地、辩证地和系统地思考问题。互联网提供了获取信息的极大便利,使得行政人员“秀才不出门,而知天下事”、“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成为可能。·时间和精力的节约。信息技术节约了原来靠人脑和文件处理信息所消耗的大量时间和精力。跨越时空,降低了信息传输的时间成本、人力成本。

·观念的更新。行政人员要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就必须更新传统观念,树立效率观念、创新观念、服务观念、竞争观念、民主观念、法治观念等现代化观念。

·激励行政人员的全面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既对行政人员的知识和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又节约了行政人员的精力与时间。前者成为行政人员不断学习与培训的直接动力,后者则提供了可能与机会。信息技术带来的教育方式的更新(如网络学校)更为行政人员学习现代化的管理知识,掌握与运用现代化的行政管理技术和工具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二、信息技术对行政决策的影响

行政决策是行政决策者为达到某一特定目标,对若干备选方案进行选择,以确定行动方案的过程。信息技术发展对行政决策的影响是围绕着提高行政决策的有效性和行政决策的效率展开的。

·对行政决策目标的影响。信息技术发展改变了人类生活的环境,为此对公共行政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公共产品的提供者--政府而言,一切应以公共产品的消费者的满意为决策的根本目标,决策过程的行政参与民主公开就成为一种必然选择。随着各地政务公开活动的开展,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也相应提高。·削弱以至取消决策者与执行者之间的严格分界。在马克斯·韦伯所设计的科层制中,组织内部层层授权,下级对上级严格负责,“只有处在金字塔顶端的人才能掌握足够的信息而作出熟悉情况的决定。”[i]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每个人都能及时获得所需要的信息,在工作现场就可以作出必要的决策,无须事事先向上司汇报,再执行上司的决策,真正做到“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正如约翰·奈斯比特在其《大趋势》一书中所描述的:“由于新科技发展给社会生活带来的多样性和时效性,中央政府的集中决策愈来愈缺乏效率,谁是总统再也无关紧要,因为实际的政治力量,即把事情处理好的能力,已从国会和总统的手中转移到州、市、镇和邻里手里。”[ii]

·改善行政决策者的有限理性。管理决策的基石是由西蒙提出的“有限理性”学说,而信息的不完备是影响人们进行理性判断和决策的直接原因之一。信息技术的发展可逐步实现在适当的时候、把适当的信息提供给适当的管理者,这样就改善了决策者的有限理性。网络化电子政府的实现,使得公共行政决策者可以在广泛了解决策所需信息的前提下进行决策,避免了靠经验决策和决策信息不完备导致的决策的盲目性现象,从而提高了行政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支持与强化行政决策过程。行政决策可分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两类。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完成程序化工作的效率与功能是不言而喻的。在计算机尚处于实验室阶段时,美国10年一次的人口普查只能用制表机来处理普查数据,以至于在人口普查结束4年后,数据尚未处理完毕。第一台专门设计用于商业目的的计算机UNIVAC[iii],就因总共服役7万多个小时并成功处理了美国人口普查局的人口普查数据而被载入电脑史册。这是计算机处理程序化决策的成功范例。而对于非程序化决策,信息技术也可以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持。1952年下半年,美国朝野都忙于为次年大选作准备。候选人分别是在二战中立下赫赫战功的62岁的艾森豪威尔将军和演说家阿德莱·史蒂文森,由于前者早已解甲归田,新闻界舆论对后者获胜的把握几乎一边倒。出于好奇,新闻界请出UNIVAC来做个预测。数据分析结果出乎人们的意料,电脑认为获胜者是艾森豪威尔将军,而且票数与史蒂文森相差悬殊。人们对此不以为然,因为UNIVAC依据的不过是5%的选票,根本不足为据。然而,大选结果却是艾森豪威尔将军大获全胜,且选票超过对手五、六倍。[iv]UNIVAC又一次证明了信息技术在非程序化决策中的强大作用。

三、信息技术对行政方法的影响

信息技术与行政方法密不可分。所有行政方法都要有相应的信息支持,而有些行政方法就是专门为保证信息流通而创立的。信息技术发展引起行政方法的创新主要通过以下途径:

·改善现有行政方法的信息基础和信息通讯手段。例如目前行之有效的网络规划技术,就运用了先进的信息技术予以支持,从而大大提高了行政管理效能。网络规划技术源于十九世纪末美国学者甘特发明的甘特图,后发展为横条图形计算法,这是一种较为简单的安排工序和时间的图表。后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改进成为网络规划技术。著名的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就因为使用了网络规划技术而使原定14年的计划提前5年实现。网络规划技术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其工作程序的模型化建立就得益于计算机等信息技术的运用。

·创立全新的行政方法和行政措施。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决策支持系统(DSS)、电子会议系统(EMS)、远距离控制、分布式工作的统一协调、动态网络计划成为可能。目前,我国政府上网工程就采用了一整套全新的管理方法,如人民银行网上支付、海关总署报关单和外汇联网的外汇核销系统、工商局红盾信息网提供企业数据库、国税总局增值税发票稽核系统和电子报税等。这些管理方法提高了行政效率,降低了行政成本。四、信息技术对行政组织的影响

传统的行政组织形式是科层组织结构。它的创立与发展不仅与素质较低的人员和平稳的管理环境相对应,而且也是受信息技术不发达制约的无奈选择。科层组织结构的最大优点是效率很高,其弊端在于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差,而且压抑组织成员自身的全面发展。社会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使得科层组织的革新不可避免,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中间管理层的缩减以至取消。中间管理层是信息通讯技术落后的产物,它的存在既减缓了信息传递的速度,又易造成信息的严重失真。这种失真的原因有多种,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中间层次为了争功诿过而导演的“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现象,这也是信息传递不畅的结果。现代信息技术将通过加强操作执行层与高层决策的直接沟通,逐步缩减以致最终取消中间管理层。·管理幅度增宽。信息技术使管理者和其下属可以随时了解对方的状态和意图,而且仅占用很少的精力和时间。所以一个管理者能够指导更多的下属人员,增宽管理幅度。这一趋势对于行政机构改革有一定的启发。

·行政组织绩效的改进。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使得一个行政组织要完成与过去同样的工作量所需行政人员大为减少,从而行政组织更加精干高效。行政组织中信息技术的采用有利于提高行政组织产出绩效和促进行政组织成员的自身发展。信息技术可保证行政组织成员间的全方位沟通和组织与组织之间的信息交流。五、信息技术对行政公文的影响

行政公文,是指机关、部门、团体在处理公务活动过程中,按特定体式形成与使用的、具有法定效用的文件。[v]信息技术日益渗透到办公或其他业务环境,如行政部门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和电子商务等,便产生了电子文件,这是一种特殊性质和特殊形式的行政公文。它具有许多与传统行政公文不同的特点:(1)信息的非人工识读性;(2)系统依赖性:电子文件的使用依赖于一定的硬件设备、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3)载体的无信息性:从远古的甲骨、缣帛、竹简到纸张,载体的意义远大于“承载物”这一项,它和载于其上的外部特征,如字迹、书写材料、签字、印章等共同构成文件原始身份的“证明人”,但对于电子文件,载体本身及其上的外部信息消失得无影无踪;(4)信息的灵活处理性:制作电子文件时,我们可以任意地增、删、改。单纯从电子文件本身来看,修改的痕迹荡然无存。

电子文件的上述特点对行政公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文件记录的原始性、凭证性受到冲击。严格意义上的法律证据必须是原始文件,其形式与内容同等重要。如审理经济纠纷所依据的主要是合同原件。传统的文件,内容一旦依附于某一载体之后,一份“原件”就产生了。即使被更改,也会在原件上留下痕迹。电子文件由于其复制的简便和文字编辑软件功能中引以自豪的整齐而美观的标准字体和字号,谁又能确认电子文件的原始性呢?传统文件利用封泥、骑缝、按指纹、画押、签字、盖章等方式来确认身份,而在电子文件那里,这些方式则无能为力。出于维护某种既定的社会秩序或维护某种经济利益的目的,人们对电子文件提出了身份认证的要求。现在诸如数字签名、存取控制、信息追踪加密和防火墙技术为这一要求的实现提供了部分可能。但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美国国防部数次被黑客侵入,印尼总统电子邮箱被炸,某些网上主页被篡改等等都说明了电子文件的脆弱性。

·重要原始文件的流失。由于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许多电子文件都将会随着电子脉冲流进历史的黑洞之中。或者是电脑遭遇病毒或者是受到黑客袭击,甚至在你不经意的一敲一点中,某一重要文件就荡然无存了。许多管理信息系统具有在适当时候自动删除或更新某些数据的功能。形成文件的业务人员往往考虑用这份文件处理现实事务,对于其中哪些东西今后有用,需要保存而考虑不周,甚至全然忘记。对传统文件的管理,已经形成了一整套严密的收、发、签、办、归档等工作流程的规章制度,因此传统文件的管理步步为营,井然有序。而电子文件的管理中还远未形成类似的严谨而有效的措施。这就要求文件及档案管理人员在信息系统设计的初期积极参与,提出有关功能要求,在系统运行的适当环节,加入签发、签收、鉴定、制作原数据信封、归档保存等管理步骤,最后将电子文件保存在系统硬盘、软盘或光盘上留存备查。

·数字文献的长期可读性“朝不保夕”。电子文件的载体有硬磁盘、软磁盘、光盘等。杂散磁场、氧化作用,材料的老化变质、污染、划伤和皱褶,会很容易地抹掉这些载体上记录的信息。另外,因为不断有新的、不兼容的媒体形式和存贮格式出现,数字式文献常常会在存贮它的媒体还没有破损之前就不再被使用了,现在还有多少人使用5英寸的软盘呢?涉及电子文献长期可读性的另一个因素是计算机病毒。大多数电脑系统都很容易受到旨在破坏它们的病毒的侵害。1998年流行的能破坏硬盘上的数据的“CIH”的病毒给人们造成的恐慌绝不亚于一场战争。

·电子文件的法律意义。从法律角度来看,一般较重大的行政行为都应采取书面表现形式,而未采取书面形式的,在许多情况下应被视为无效行为。从实践上看书面形式各种各样,没有统一的法律规定,但结合电子文件的实际,可将网上的行政通告视为一种新的书面形式的行政行为。

六、公共行政管理模式的变革:政府信息化与电子化政府的实现

随着Internet的快速发展,网络时代的大潮正以不可抵挡之势扑面而来。它将深刻地改变我们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同时也给政府的管理模式带来一场革命。政府信息化,就是工业时代的政府(即传统政府)向信息时代的政府(即现代政府)演变的过程。[vi]而电子政府是一个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有效地实现行政、服务及内部管理等功能,在政府、社会和公众之间建立有机服务系统的集合。总体来说,电子政府的目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政府机构各部门实行电脑化、网络化和信息化,帮助提高政府在行政、服务和管理方面的效率。电子政府利用信息技术,积极推动精减组织和简化办公等工作。

·利用政府内建立的网络、信息和应用,为公众社会提供优质的多元化服务。政府的信息网络覆盖政府的各级部门。电子政府利用统一的信息资源,通过语音、互联网等现代化手段,为公众提供简便的多元化服务。

·以政府的信息化发展推动和加速整个社会的信息化发展。只有向公众展示高新技术的应用,让社会享受信息网络的便利,才能切实地推动全社会信息化的发展。

政府上网工程具有跨世纪的历史重任,是提高全社会的经济效益和国家综合实力及国家竞争力的最有力的保证。然而,不容忽视的是信息技术必然导致传统的国家主权弱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增加了国际活动的透明度。遥感器和卫星技术把大多数国家具有战略意义和部分具有战略意义的目标置于全时辰、全天候的监控之下;视频和多媒体技术、信息高速公路和卫星通信技术使图文信息即时传递成为现实。在国际社会的注视、舆论的监控和可能的外部干涉的影响下,国家在国内外事务,特别是在核军备竞赛、军备采购、能源政策、污染标准等具有全球影响的事务上作出决定的自主性日益受到削弱。

由于因特网是现实社会的延伸,它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受到各种不良现象的污染,如:网络色情、网络暴力、网上走私、网上贩毒、网上黑客,等等。这就提出了一个严肃的课题:如何规范网络行为?积极寻求对策是公共行政部门不可推卸的责任。

(承蒙张康之教授提出宝贵意见,谨此致谢)

参考文献:

[1]于丽娟:《保存人类的历史》,北京,《研究生时代》1997年第4期。

[2]罗伊:《无网不胜》,兵器工业出版社,1997年9月第1版。

[3]赵旭东:《新技术革命对国家主权的影响》,北京,《新技术革命及高技术产业》,1998年第1期。

--------------------------------------------------------------------------------

注释:

[i]戴维·奥斯本等著:《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版,第16页。

[ii]转引自赵旭东:《新技术革命对国家主权的影响》,北京,《新技术革命及高技术产业》,1998年第1期,第5页。

[iii]实际上,第一台生产出来的商业计算机是BINAC,但由于BINAC是利用了UNIVAC的专门设计技术而抢先“克隆”出来的,所以第一台设计用于商业目的的计算机的桂冠应非UNIVAC莫属。参见叶平著《第一家电脑公司的命运》,《中国电脑教育报》1999年第14期。

[iv]叶平:《第一家电脑公司的命运》,北京,《中国电脑教育报》1999年第14期。

影响论纲范文篇4

关键词:高校;教学大纲;以学生为中心;模型教学大纲

在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中有着重要的影响。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培养方案明确了培养对象和培养目标,解决了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人才培养方案对人才培养活动中各要素进行具体地界定,如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设置、教育教学模式、实践实验实训设置、评价体系等具体内容进行约定。因此,人才培养方案既是人才培养过程具体实施的方案,也是人才培养的逻辑起点。而培养方案内容具体体现和落实是通过课程教学大纲反映出来,因为课程教学大纲规定了课程的性质、具体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以及教学课时的安排、考核方式和参考书籍等具体内容。教学大纲是具体课程的教学活动标准,因此,教学大纲作为教与学的纲领性文件,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契约功能[1],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教与学的合同[2]。教学大纲不仅仅是组织教学、制定授课计划以及教学质量检查的依据,同时教学大纲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依据,是课程建设与评估的重要内容[3],是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此外,越来越多的学者认同科研与教学紧密结合。一方面通过高质量的教学提升科研水平,与此同时,将科研成就融入到教学内容之中,促进和提高教学质量。而最新科研成果转化到教学内容之中,是通过对课程教学大纲的修订,在教学大纲内容中表现和反映出来。由此可见,教学大纲对高校教育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教学大纲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教学大纲对教学质量有重要的影响,目前我国各高校也在不断强调课程教学大纲重要性,同时也在不断修订完善课程教学大纲内容。目前,我国高校任何一门课程都需要有教学大纲,而且很多学者开展了教学大纲的研究,如新开专业课程互动式教学大纲研究[4],高校微生物课程中互动式教学大纲实践[5]以及普通高校体育运动项目教学大纲的调研[4]等。虽然高校对于课程教学大纲非常重视,但是在课程教学大纲制定、执行以及评价等管理过程中却一直存在诸多问题[3]需要解决。首先,高校从教学管理人员到一线教师对于教学大纲无论是编制还是执行上,多存在形式主义倾向。具体表现在教学管理人员对于大纲的审查和管理,主要注重课程教学大纲的文件格式等形式层面的内容;从专业、二级院校到学校各级层级的相应负责人签字,也主要体现在手续形式上;而教师编写课程教学大纲时缺乏深入研究,主要是为了完成分配下来的课程大纲编写任务。其次,教学大纲的编写组织缺乏集体参与,以教师个人参与为主,导致教学大纲质量难以保障。由于教学大纲的编写需要有教育教学理论基础作为指导,而很多高校教师由于各种原因缺乏相应的理论知识,对于教学大纲的编写基本依靠个人的经验和专业知识,以及参考其他人编写的教学大纲。从而造成教学大纲编写的主观性强,所设定的知识内容不一定能够反映当前学科发展前沿,课时的安排也不一定合理。除了上述问题外,还有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教学大纲与教师教学的脱节问题,也就是教学大纲在教学中的执行问题。高校教务管理部门虽然收集了编写的课程教学大纲,但教师在教学执行中,不一定依据或参考教学大纲执行。这个问题是当前高校面临的一个比较突出问题,有学者对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包括教师投入精力不够、教学大纲动态性差以及教师教学的随意性等原因。最后,教学大纲执行中还存在与学生学习脱节问题。因为教学大纲是指导教学的纲领性文件,而目前很多高校的教学大纲没有发放给学生,甚至没有提供途径让学生查询教学大纲内容,因此,造成学生缺乏对教学内容的全局观,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降低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效果,从而也影响了高校的教学质量。通过对目前能够获得到的有关高校课程教学大纲存在的问题的文献进行分析总结,并结合《北京印刷学院教学大纲》管理、执行与修订的实际情况,我们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是,目前缺乏一种机制或者是管理手段将教学大纲的重要功能与教师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教务对大纲的管理过程紧密结合来体现教学大纲对教学的指导功能,进而导致了对教学大纲重要性的强调仅仅体现在形式上,而没有更好地让所有教学大纲相关人员从自身日常工作与学习中切身感受到教学大纲的意义和重要性。由于目前高校课程教学大纲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如大纲内容的编制,大纲的执行,大纲的修订等,结合目前高校管理现状,从“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出发,站在学生学习角度,创新性地提出一种对教学大纲使用、反馈的模型,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以学生为中心学习范式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明确高等教育发展核心任务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高校中心工作是人才培养,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1998年世界高等教育大会提出,各国高校决策者要把学生作为关注重点,21世纪的高等教育要以学生为中心。而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教材和教室为中心,其特点是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主导地位;学生是知识的传授对象,被动地接受外部刺激;教材是学生学习唯一内容和知识主要来源;传统教学方式,由于对知识深入性弱,师生互动性少,缺乏对学生需求的考虑等原因[6],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参与度低等问题,最终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好。为了改变目前学生作为学习主体主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和教学质量得不到根本提高的现状,高校必须从“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为中心”,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参与度以及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7]。“以学生为中心”可以归结为三点[8]:第一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即促进学生发展要根据学生当前状态为发展基础;其次是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即教学只是帮助学生学习的手段;最后是以学习效果为中心,即“教”和“学”是学习手段,最后“学到”才是目的。因此,“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中学生是学习主体,由学生去发现和构建知识,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掌控自己的学习[9]。

三、以学生为中心教学大纲管理模型

以学生为中心教学大纲的管理,建立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上,结合高校教学大纲功能与性质,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方法与手段,实现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根据自身需要了解教学大纲内容与执行进度,并能够对教学大纲内容提供反馈,最终达到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促进学生发展的目标。该模型如图1所示,其核心设计思想为:以学生为中心,通过信息系统技术支持,将教学大纲融入到学生学习的各个活动环节,包括学生的选课活动、学生学习活动、反馈活动以及对教学大纲的修订活动中,落实学生对教学互动,参与学生发展的自我控制;采用信息系统的技术支持,解决信息孤岛问题,例如,在教师的教学环节和学生的学习环节,课程大纲信息自动出现在相应环节,同时会有相应的活动输入信息,通过信息的输入和输出,能够实时记录教学大纲的执行情况。所设计的主要业务流程如下:学生在选课时候,能够点击系统所列被选课程,查看该课程的教学大纲,了解课程教学目标,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个目标蓝图;开课后,每一次教学活动之前,教师将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上传到教学系统中,供学生了解本次教学活动目标和教学内容;学生在进入教师课堂之前,系统提示学生需要查看本次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每一次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需要将本次教学活动的课件与教学视频的资料上传到教学系统中,同时,上课教师还能够提交相应的教学活动心得体会,以及对教学大纲相应内容的评价;学生可以对本次教学活动进行点评;教学管理人员能够查阅课程的教学大纲、每次上课前教师上传的资料、课后的视频资料以及学生的反馈信息;对于听课的教师,能够查看教师的课前上传资料、课后视频资料、学生评价,同时,听课教师能够对所旁听的课程教学活动进行评价;在实施过程中,业务流程模型驱动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可以减少不必要的信息重复,同时,提高信息检索与管理效率。考虑到目前高校教务系统使用的普及,以业务流程驱动的课程教学大纲的执行可以与现有教务系统结合。这样不改变用户的使用习惯,方便高效率地完成教学大纲的执行管理。

四、模型有效性分析

本文设计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大纲执行模型,其有效性在于以下几点,首先,通过对流程模型将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师的教学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教学大纲对教师教学活动指导作用,解决了教学课程大纲管理与执行的分离问题;其次,模型将课程教学大纲与学生学习紧密结合在一起,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应用流程,从选课到上课等环节都与课程教学大纲紧密相联系,指导学习,提高学习效果。另外,教学管理人员和校内听课专家能够访问课程教学大纲,为更加客观合理评价帮助老师提供了客观依据。最后,包括教师、学生、管理人员对教学活动的反馈,为教学大纲的修订完善提供了支持。综上所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大纲管理模型是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型和方法。同时,与当前对教学大纲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相比,不同之处在于,当前研究人员对于高校教学大纲存在的问题认识比较全面,包括大纲制定过程及执行中的问题等,同时,也提出了有建设性的意见和策略,比如在教学大纲的编制过程中,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10],加强教学大纲互动性[11],以及出台相关政策,强制规定教师开课之前将教学大纲提供给学生并严格按照大纲进行教学[12]等解决方法。但缺乏可操作性,而本文提出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大纲管理模型,站在学生角度,在学生选课、学生学习过程中,采用信息技术方便灵活地为学生提供教学大纲,为学生的学习目标提供一个蓝图,帮助实现学生主动学习的目标。同时,将教学大纲内容的执行与学生反馈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为学生参与教学大纲的修订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途径,具有更好的操作性。

五、结语

影响论纲范文篇5

论文摘要:在数千年的中华文明史和近百年的宪政探索史上,《钦定宪法大纲》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宪法性文件,意义重大。大纲具备了宪法的基本内容,为中国建立现代意义上的法律体系奠定了基础;大纲初步确立了分权模式,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由不同的部门行使;大纲初步建构了二元制君主立宪政体。对传统的君权加以限制;大纲初步确立了权利义务观念,与西方宪政初步实现了形式上的对接。

《钦定宪法大纲》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宪法性文件,是清政府预备立宪的一个重大成果,同时也是清末各方政治势力相斗争的产物。大纲从产生的第一天起,一直遭受着众多批评和指责。然而,《钦定宪法大纲》作为中国宪政实践的起点,在数千年的中华文明史和近百年的宪政探索史上,仍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本文从宪政的角度对《钦定宪法大纲》的历史地位进行探析。

一、奠定了现代意义上法律体系的基础

“宪法”一词在我国古代就有,如《国语》中有“赏善罚奸,国之宪法”的说法,《墨子·尚同下》有“发宪布令于国之众…‘发宪布令于天下之众”的话,但是,在我国古代,“宪法”以及涉及“宪”字的词汇只指国家的典章和普通法律规范。近代意义的宪法概念和宪法是随西方法律文化与法律学说的传播而输入中国的。近代意义的宪法与资产阶级的民主制紧密相连。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列强入侵,政局动荡,清政府的统治岌岌可危,内忧外患下的清政府不得不宣布实施新政。关于清末新政,学者有这样的描述:“是指2O世纪初年清政府在其统治的最后十年所进行的各项改革的总称。这次改革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与社会生活等领域的变革。这些变革基本上都是在体制内进行;第二阶段即预备立宪,是政治体制本身的变革,这是前一阶段各项体制内变革发展的必然趋势。”《钦定宪法大纲》就是此背景下的产物。

《钦定宪法大纲》作为制定宪法的依据,具备了宪法的基本内容。现代宪法的基本内容无非是关于国家权力的正确行使和公民权利的有效保障。《钦定宪法大纲》原则性地规定了君上大权和臣民的权利义务,明确了三权分立以及对臣民权利的保障,初具了宪法的模型。“夫宪法者,国家之要根本法也,为君出所共守,白天子以至于庶人,皆当率循,不容逾越。”这表明皇帝的权力要由宪法得到确认,其行为必须符合宪法规定,这就确立了宪法的最高权威,使宪法本身在法理上的至高地位得以确立,同时意味着君主专制制度在中国失去了存在的合法性,宪法至高无上的观念也为人们所接受,《钦定宪法大纲》的制定颁布,是中国法律制度史上的里程碑,也是立宪史上首创的一章。

《钦定宪法大纲》的制定与清末的法制变革有着密切的联系。清朝末年,清政府进行了一系列的修律活动。首先是1908年《钦定宪法大纲》的制定颁布,拉开了清末修律的序幕;同年,沈家本奏请朝廷,聘用日本法学家进行刑法、民法、诉讼法的编纂,自此,中国大规模的修律工作开始。1909年《大清商律草案》制定,1910年《刑事诉讼律草案》和《民事诉讼律草案》完成,1911年《大清民律草案》编纂完成,同年,《大清新刑律》正式公布。《钦定宪法大纲》的颁布以及其他重要法律的修订完成,在中国法制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大纲和法典基本上构成一个全新的、基本符合近代法制规范的、以宪法为统率,包括宪法、民法、商法、刑法、诉讼法等在内的六大法典体系。六法体系的形成,是中国法制大陆法系化的典型标志,从此中国的法律有了近代意义上的明确分工,中国逐步走上了法典化的历程。尽管这些法典、法规未能得到有效的实施,但它们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原有诸法合体的局面,对后来产生了极大影响,成为南京临时政府、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制定法律的基础和重要根据。上述诸法彻底改变了中国古代民刑不分、诸法合一的法律体系,标志中华法系的终结和中国近代法律体系的形成。尤其是大纲的颁布,确立了根本法的地位,为中国建立现代意义上的法律体系奠定了基础。

二、初步进行了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的划分

分权是宪政的基本要求。洛克是近代分权学说的首创者,其分权理论是为防止政府权力过大而侵害个人权利这一目的服务的。洛克把国家政治权力分为:立法权、执行权和联盟权。立法权是指“享有运用权利来指导如何运用国家力量保卫这个社会及其成员的权力”“;而执行权是一种“经常存在”的“负责执行被制定和继续有效的法律”的权力;联盟权是指决定“战争与和平、联合与联盟以及同国外的一切人士和社会进行一切事务的权力”,洛克认为,立法权和执行权“往往是分立的”,不同的人执掌不同的权力,这在“一切有节制的君主国家和组织良好的政府中都是如此”。反之,如果立法权和执行权同时属于一个机关或一些人,就必然会给这些人造成方便条件,使他有可能攫取权力,从而在“制定和执行法律时,使法律适合于他们自己的私人利益”。洛克分权理论实际上是两权分立,其最大特点是强调立法权与执行权的关系,不太重视执行权与联盟权的区分。因为在洛克看来,立法权属于议会,由资产阶级掌握,而执行权属于贵族,由君主掌握。洛克强调两权分立,相互牵制,其主要目的是要为“立宪君主制”提供理论基础,为建立有限政府提供制度保障。洛克的分权理论反映了当时新兴资产阶级要求分享政治上的统治权,以议会来限制君主的权力,这是洛克反对君主专制的一个有力的理论武器。洛克的权力分立理论对西方国家的政治体制产生了重要影响,也为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与制衡”理论奠定了基础。

孟德斯鸠的分权理论受洛克分权理论的影响,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其中,立法权归人民享有,由议会行使;行政权由国王掌握,解决国家需要迅速处理的事务,直接执行国家的意志,如决定媾和与宣战、维护公共安全、防御侵略等;司法权由法院行使,惩罚犯罪以及裁决私人纷争。孟德斯鸠在进行分权的同时,更加强调权力的制衡,他认为:“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他主张不同权力间应当相互牵制,达到某种平衡。孟德斯鸠并不主张共和国,他认为共和国并不一定带来自由,在共和国里,“同一个机关,既是法律执行者,又享有立法者的全部权力。它可以用它的‘一般的意志’去蹂躏全国;因为它还有司法权,它又可以用它的‘个别的意志’去毁灭每一个公民。在那里,一切权力合而为一,虽然没有专制君主的外观,但人们却时时感到君主专制的存在。孟德斯鸠虽然不看好共和国,但他的分权制衡理论在1787年的美国宪法中得到了完美体现,其分权理论成为思想界公认的宪法原则。

在西方宪政的历史上,权力的分立更多地体现了一种对理想政府结构的追求,而社会各阶层的代表分别在不同政府机构中占有各自的地位,则反映了利益团体之间的妥协这一现实。早在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后的第一次官制改革中,就拟订了三权分立方案。“立宪之精意。即以国家统治之权,分配于立法、行政、司法之三机关”。1908年的《钦定宪法大纲》明确规定:“君上有统治国家大权,凡立法,行政,司法皆归总揽,而以议院协赞立法,以政府辅弼行政,以法院遵律司法。”由此可以看出大纲所规范的分权模式:首先,关于立法权的行使。依据大纲的规定,议院议决法律,也即法律由议院制定,但议院制定法律的前提是法律议案必须由皇帝发交,而且在制定法律之后必须由皇帝批准颁布,否则的话,法律不得颁布实施。这表明立法权是由皇帝和议院来共同行使的,起主导和决定作用的是皇帝,而议院处于“协赞”的地位。其次,关于行政权的行使。大纲关于行政权的行使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机构,从大纲的有关条文可以看出,行政权主要由皇帝行使,皇帝通过命令的方式行使行政权,其范围涉及到“设官制禄”和“黜陟百司”以及军事、外交、戒严等,非常广泛。大臣行使部分的行政权,这种行使是皇帝意志的落实,因为大臣仅处于“辅弼”的地位。但大纲也同时规定,皇帝不能以命令改废法律。最后,关于司法权的行使。大纲明确规定,皇帝总揽司法权,但审判衙门、审判官负责对具体案件的审理,案件的审理必须以法律为依据,皇帝不能以诏令更改案件的判决。

从表面上看,这种划分是在皇权之下进行的划分,因为立法、司法、行政这三权之上还有皇权,三权还要受到皇权的“总揽”,甚至直接掌控。而且三权之间的限制几乎不存在,距真正三权分立的要求好像还非常遥远,但正是在这种简单的划分之下,漫无边际的传统皇权要受到诸多的限制和分割,如皇帝虽然“总揽司法权”,但皇帝不能以诏令更改;皇帝的行政权(“发命令及行使发命令之权”)不改废法律等。这些限制和分割明确写在了宪法性文件中,成为以后制定宪法的依据。这种分权的确立无疑是对专制时代无限君权的否定,体现了宪政分权思想。公务员之家:

影响论纲范文篇6

第一次,开始于1950年。新中国刚成立,还没有来得及制订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但在1950年发行使用的初、高级中学两套语文课本中,有以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编审局名义写的两个《编辑大意》,实际上就起到了大纲的作用。“大意”采用了“语文”这个新的学科名称,提出了“听说读写四项并重”的教学原则。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大意”存有明显“思想政治教育第一”的偏向。

第二次是1956年实行汉语文学分科教学,教育部颁布了初高中《文学教学大纲(草案)》和《初级中学汉语教学大观(草案)》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第一套严格意义上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第三次是1963年5月颁布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50年代末6O年代初,针对1958年“”时期语文教学质量严重下降的现实,语文界开展了关于语文教学目的任务和怎样教好语文课的大讨论,在很多问题上取得了共识。这个大纲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制订的,它明确指出:“语文是学好各门知识和从事各种工作的基本工具。”并且规定:“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教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具有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同时,大纲还针对语文教学的实际,明确地指出:“一般不要把语文课讲成政治课,也不要把语文课讲成文学课。”大纲富有远见地提出了“文质兼美”的选材标准,要求选入中学语文课本的课文,要“具有积极的思想内容和优美的艺术形式,足为学生学习的典范”;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应“简明扼要,切合实用”;在教学方法上,主张回归传统,提倡多读多写多练。这些对以后的语文教学均有深远的影响。不足之处是受“阶级斗争为纲”、“反修防修”的影响比较大。

第四次是1978年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这个大纲的重大贡献,就是结束了中学语文教学长期存在的无纲可循的混乱局面。大纲提出的‘“思想内容好,语言文字好,适合教学”的选材标准,要求语文知识教学力求“精要、好懂、好用”,教学要“提倡启发式”等,在拨乱反正中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由于受时代的限制,这个大纲比较粗糙,而且带有明显的“左”的余味,如一再强调‘“政治标准第一”等。1980年,就这个大纲进行了修订,在许多方面基本上恢复了1963年大纲的面貌,并且第一次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根据语文课的特点进行,必须在读写训练过程中进行”的要求。

第五次是1986年国家教委颁布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其宗旨是“降低难度,减轻负担,明确要求”。大纲进一步强调了语文的工具性和重要性,第一次从素质教育及培养“四有”公民的高度来强调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说明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渗透在教学过程中”,在教学目的中还增加了“开拓视野、发展智力、培养健康的审美观”的要求。为了减轻学生负担,大纲明确规定“不用(语文基础知识的)名词术语考学生,只考运用能力”;删去了逻辑知识部分;规定了190篇基本篇目作为考试的范围,其他篇目各地可以相机处理,这就为实行“一纲多本”创造了条件;为适合教材编写‘“一纲多本”的需要,大纲还删去了关于教材编排规定。这些都是具有突破性的改革。这个大纲虽然是建国后颁布的第一个“正式”的大纲,但是鉴于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和九年义务教育的全面实施,到1990年国家教委就颁布了修订本。主要修订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根据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的精神,加强了思想政治教育因素;二是进一步降低了难度,以减轻学生的负担。大纲把原来“教学目的”中关于“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话移到前言之中,并第一次提出了“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的要求。然而,这个大纲仍然是个过渡性的,语文教学迫切期待的是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和与之相适应的高中语文教学大纲。

第六次是1995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它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义务教育性质和任务的理;解以及对语文教学规律的新的认识。与建国以来所颁布的几个大纲相比,它在内容上和框架上都有一些新的特点:(l)终端性鲜明。与以往大纲初高中合编、内容以高。中毕业为“终端”不同,这个大纲以初中毕业为九年义务教育的“终端”,因此有了初中语文独立的、明确的教学目的,就是使学生“具有基本的阅读、写作、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而且提出了一些“基本”要求,比较具体,容易操作。(2)注重基本素质的培养。例如:它把思想政治教育和良好习惯的培养列入了教学要求,把能力训练列入了教学内容并作为核心部分,对汉语基础知识教学的内容和要求作了一些调整,还第一次把课外活动列入了教学内容等等。(3)注意了导向性和灵活性结合。在导向性方面,一是强调了语文能力的训练和语文行为习。惯的培养;二是重视了语感和语境意识的培养;三是强调了思路分析和表达方式的探究。此外在加强思想教育、重视语文课外活动、注意思维能力训练、强调非智力因素的作用等方面,也都有鲜明的导向性。同时,大纲还注意了灵拓性,即给予教材编写者和语文教师必要的、灵活处理的余地。

1996年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供试验用),是与初中大纲配套的。根据这个大纲编写的教材,1997年开始在两省一市(江西、山西、天津)普通高中试验,2000年秋季在全国普通高中实施。这个大纲吸收了语文教学改革和语文教育科学研究的成果,体现了许多新的精神,如对语文学科的性质的表述是:“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它第一次提出了“发展个性和特长”的要求,还对语文能力的训练进一步提出了量化的要求。这个大纲规定,语文课程由学科类课程和活动类课程组成,学科类课程又分必修课、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改革的力度明显加大。

第七次是2000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的颁布。1999年,教育部下发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修订征求意见稿)》,2000年3月,“试用修订版”出版。这个大纲由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要求、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教学评估、教学设备5个部分,外加2个附录组成。对于语文学科的性质,这个大纲是这样表述的:“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目的则要求:“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提高阅读、写作和口头交际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和过去的大纲相比,新大纲有很大的进步,体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重的精神。教学要求也具体化了,有的还量化了,如要求学生识字量为3500字,默读速度为每分钟5OO字左右,课外自读每学年不少于8O万字(其中文学名著2~3部)。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次,字数不少于0.7万字等。“教学评估”和“教学设备”两部分是新增加的,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如对教师的评估要“重视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不要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惟一的评估依据”等。两个“附录”分别是《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和《课外阅读推荐书目(任课老师可补充推荐)》。这些都是富有创意之举,和历次大纲的修订相比,这是变动比较大的一次。

影响论纲范文篇7

针对这一情况,对**省2014年公务员考试大纲进行了解读,以帮助各位考生详细了解考试情况。

**省2014年公务员考试大纲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考试题型、试题顺序与2014国考相同

**省2014年考试大纲与2014年国考大纲相比,基本完全相同。研究分析,**省2014年考试大纲《行政职业能力测试》部分与2014年国考大纲相比,无论是题型设置、题型顺序、还是例题都完全相同。《申论》部分与2014年国考大纲中的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要求完全相同。

根据大纲来看,**省2014年公务员考试试题顺序及题型都将与2014年国考相同,建议各位考生参照国考试题进行备考。

二、题量是否变化未知

**省2014年考试大纲中明确标明了试题题量为120题。2014年大纲中对题量并未提及,在考试内容紧跟国考的情况下,此次**省公务员考试试题题量是否会跟随国考变为140题,目前还不得而知,2014、2014、2014三年**行测题量分别为100题、140题、120题,建议各位考生按照国考140题的题量进行准备,以免在考场上发现题量超出预计,导致心态受到影响。

三、与其他省份采用相同试题倾向明显

影响论纲范文篇8

一、中小学德育改革的主要成绩和实践特色

(一)中小学德育改革的主要成绩

1.增强德育的科学性、规范性。德育大纲是德育规范化的具体体现,但长期以来,对德育大纲的研究几乎是空白的。由于德育和社会政治运动联系过于紧密,致使人们认为德育只是随政治形势变化而变化的一种宣传工具,无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可言。故在中小学中,语、数、英等各科都有教学大纲,唯德育无大纲,无要求、无检查、无考核。改革开放以后,德育大纲对于德育实践的指导意义得到了真正的重视,几十年德育无大纲的局面开始扭转。1983年,《我国学校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大纲的研究》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教育科学“六五”重点课题,由北京师大,华东师大,华南师大三所院校共同承担这项研究任务。这项研究成果,为教育部后来制订中小学德育大纲提供了依据。在广泛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国家教委于1988年8月10日和8月20日分别颁发了《小学德育纲要》(试行)、《中学德育大纲》(试行)。经过几年的试行,国家教委于1993年3月和1995年2月正式颁发《小学德育纲要》和《中学德育大纲》,从此中小学德育走上了依纲管理、依纲育人、依纲考评的科学化、规范化的道路。

2.加强政治课改革,不断完善德育教材。政治课(小学称思想品德课)是德育的主渠道,提高政治课的教学效果,与教材设置的科学性关系很大。为此,1982年5月,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大纲》(试行草案),1986年5月,国家教委颁发了重新修订后的六年制的《全日制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大纲》,允许各地根据大纲要求,实行“一纲多本,委托编写,审查通过,自由选用”的原则。与此同时,中学政治课改革也有所动作,1985年确定中学政治课为思想政治课,其课程设置依年级顺序为《公民》、《社会发展简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常识》、《科学人生观》、《经济常识》、《政治常识》。教材中强调注重思想性、知识性、科学性、实践性、趣味性原则。与小学相同,也实行一纲多本。1985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分别规定了我国小学、中学、大学马克思主义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的主要内容;指出要改变注入式的教学方法,尽量实行启发式的教学方法。1996年,国家教委颁发《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试行),其中初一年级的课程内容是心理品质教育。新编的课程内容,较传统的教材单凭政治知识进行选编教材范围较大,内容较充实,编排较科学合理,标志着政治课教科书编写较以前成熟。政治课改革虽取得一定的成绩,但要使这门课程被学生所接受和喜欢,还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3.创设多样化的德育方法。现代德育宗旨,根本上是要使学生形成主体意识和自觉主动的精神,而传统的德育往往凭借“我讲你听”、“我说你服”的生硬的方法实施强制性的灌输,极大妨碍学生自觉自愿精神的形成,所以,创新德育方法势必成为德育改革的重要方面。近年来,德育方法创新主要表现为突破以往课堂坐而论道的局限,扩大德育的空间和影响。一是利用各种媒体与现代传播工具,对学生进行德育,提高德育的覆盖面、渗透力。二是有针对性地开展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健康向上的文娱活动、知识竞赛、社会活动等,使德育活动更具有吸引力,达到让学生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教育的目的。三是通过校风建设和校园建设,发挥“无形教育”的熏陶作用。在具体的德育方法改革上,针对过去空洞枯燥的说教,变“刻意”教育为“无为”教育,如采用“陶冶”、“示范”、“暗示”等方法,另外还注意借鉴国外学校德育和心理辅导的方法,把“角色扮演”、“价值澄清”、“倾听”、“体验”等方法运用到德育中来。这些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自我思考、自我判断、自我体验,故易被学生所接受和喜欢。

4.逐步形成实施德育的测评、量化考核。传统德育对学生品德的考评一般都根据经验,采用定性方式,往往带着较强的主观性。“红不红,朦朦胧胧”,这句使用了几十年的老话,即是强调个体德育的难测,也反映了当时德育考评的笼统和模糊。品德到底能不能量化?如何量化?解决好这一问题,对落实和实施德育大纲,加强德育管理,提高德育实效,克服德育评价的笼统性、模糊性起着很好的促进作用。近十几年来,经过德育理论工作者和实际教育工作者的艰辛的探索,目前对德育评测的必要性、现实性、可行性及其方法原则方面达到某种共识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尤其是学生品德的考评方面,初步建立起科学的考评指标体系和设计出考评的途径与方式。德育测评的产生无疑会推动德育向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进展。但由于品德具有明显的变动性、主动性和隐蔽性,所以测评如何较准确地反映个体品德的全面性、深刻性,比如说,如何反映个体外部行为和内在意识的一致性、如何反映个体知、情、意、行的均衡发展、尤其是如何反映个体思想意识的深度等,这些都是德育测评所要努力的方向。

(二)中小学德育实践的主要特点

1.突出基础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新时期的德育,比较重视基础道德建设。80年代富有成效的“五讲”“四美”的文明礼貌教育,对青少年一代“讲文明,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产生了良好的影响,此后,文明礼貌教育、行为规范教育、校纪校规教育作为德育中富有成效的教育而被坚持下来。

2.引进心理辅导,拓宽德育内容。新时期社会的急剧发展变化,造成青少年因适应不良而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这个新问题的出现,促使德育改变过去“包打天下”的做法,不断引进心理辅导的主要内容,如养成正确的自我观,培养积极的情感,恰当地表现自我,协调人际关系,维护心理平衡等等。而建立和谐民主的谈话气氛、倾听、角色扮演、行为训练等辅导方法也经常被运用。

3.强化德育管理。这也是新时期学校德育的一大特色。眼下各级各类学校都制订了德育工作的规章制度。如德育岗位责任制,各种德育会议制度,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各种常规,学生思想品德评定、评估方案、学生的思想品德奖励条例等等。加强德育管理,有利于保证德育正确的方向,对贯彻中小学德育大纲,对保证青少年身心健康,避免各种消极影响侵害有着重要意义。

4.重视学校、家庭和社区三结合。随着社会影响的复杂多样、价值观的多元,单纯依靠“学校教育”完成培养青少年的任务变得日益困难,强调发挥家庭和社区的教育功能,创造良好的教育大环境的呼声日高。现在不少学校采取各种形式举办“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讲座”等,另外也要求家长和社区的人们参与教育,同时经常组织学生参加社区的各种活动,利用社区优势进行各种有意义的课外活动,藉此加强学校家庭与社区的联系和合作。

二、新时期学校德育存在的问题

这一时期,中小学德育取得了不少的成绩,得到较快的发展,但毕竟处于社会转型期,旧的价值体系解体,新的价值体系尚未建立,使得德育举步维艰,效果不佳。德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可归结为如下几方面。

1.德育的地位不高。具体表现为:一是德育在学校中处于可有可无的状况,“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德育随时都要为升学让路,德育活动的开展受到限制,德育经费不到位等。二是学生对德育不感兴趣,德育没有吸引力。如政治课是德育的主渠道,它不仅传授一定的道德政治知识,更须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但许多学生对政治课不感兴趣,只为考试死记一些条文而思想上却无所触动。社会上功利主义的高扬造成德性在生活中的失落,大大削减了德育在学校中的地位,削减了德育对于学生的吸引力,而德育远离学生的切身利益,没有很好地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

2.德育内容滞后,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相脱离。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商品经济的发展,竞争机制的广泛引进,使得社会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无疑,学校德育理应作出回应。然而,由于德育和生活社会缺乏建立广泛的联系,故德育内容显得陈旧、单薄,不足以解释当前复杂的社会现象,也不能解决学生的思想实际,于是德育就成了与现实生活和学生实际不相干的东西,成了“来自天外的声音”,既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其认同,更难促使其内化。

3.德育重管理,轻人格养成。德育的本质是灵魂的教育,它不仅塑造人规范的行为,还要培养其高尚的情操、美好的情感和健全的灵魂。现在德育工作明显的不足就是把主要精力放在规范行为和校规校纪的教育,通过校、级、班、组层层管理,把学生置于这张无形的网中,不出乱子即可。这种满足于抓外部行为而忽视深层思想情感培养,使德育成了单纯的行为训练,长期以往,将会使德育生命力日趋萎缩。

4.德育中的形式主义和简单化盛行。新时期德育的形式主义主要体现为德育量化的滥用,目前不少学校把品德量化作为德育的“常规武器”大用特用。做好事加分,做错事减分,年终把每个学生的各项表现的分数相加,排等级,便是一年德育的结果。至于在这些“加减分”的背后,学生是否养成自觉的行为,以及平时如何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做好过细的思想工作,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健全的人格,有的教师就考虑得很少,甚至不考虑。学校德育的形式主义和简单化的流行,使学生的道德内化严重受阻,往往为追求表扬或为增加“品德分”而做出符合规则的行为,容易导致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双重人格的养成,这种现象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影响论纲范文篇9

(一)中小学德育改革的主要成绩

1.增强德育的科学性、规范性。德育大纲是德育规范化的具体体现,但长期以来,对德育大纲的研究几乎是空白的。由于德育和社会政治运动联系过于紧密,致使人们认为德育只是随政治形势变化而变化的一种宣传工具,无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可言。故在中小学中,语、数、英等各科都有教学大纲,唯德育无大纲,无要求、无检查、无考核。改革开放以后,德育大纲对于德育实践的指导意义得到了真正的重视,几十年德育无大纲的局面开始扭转。1983年,《我国学校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大纲的研究》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教育科学“六五”重点课题,由北京师大,华东师大,华南师大三所院校共同承担这项研究任务。这项研究成果,为教育部后来制订中小学德育大纲提供了依据。在广泛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国家教委于1988年8月10日和8月20日分别颁发了《小学德育纲要》(试行)、《中学德育大纲》(试行)。经过几年的试行,国家教委于1993年3月和1995年2月正式颁发《小学德育纲要》和《中学德育大纲》,从此中小学德育走上了依纲管理、依纲育人、依纲考评的科学化、规范化的道路。

2.加强政治课改革,不断完善德育教材。政治课(小学称思想品德课)是德育的主渠道,提高政治课的教学效果,与教材设置的科学性关系很大。为此,1982年5月,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大纲》(试行草案),1986年5月,国家教委颁发了重新修订后的六年制的《全日制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大纲》,允许各地根据大纲要求,实行“一纲多本,委托编写,审查通过,自由选用”的原则。与此同时,中学政治课改革也有所动作,1985年确定中学政治课为思想政治课,其课程设置依年级顺序为《公民》、《社会发展简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常识》、《科学人生观》、《经济常识》、《政治常识》。教材中强调注重思想性、知识性、科学性、实践性、趣味性原则。与小学相同,也实行一纲多本。1985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分别规定了我国小学、中学、大学马克思主义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的主要内容;指出要改变注入式的教学方法,尽量实行启发式的教学方法。1996年,国家教委颁发《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试行),其中初一年级的课程内容是心理品质教育。新编的课程内容,较传统的教材单凭政治知识进行选编教材范围较大,内容较充实,编排较科学合理,标志着政治课教科书编写较以前成熟。政治课改革虽取得一定的成绩,但要使这门课程被学生所接受和喜欢,还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3.创设多样化的德育方法。现代德育宗旨,根本上是要使学生形成主体意识和自觉主动的精神,而传统的德育往往凭借“我讲你听”、“我说你服”的生硬的方法实施强制性的灌输,极大妨碍学生自觉自愿精神的形成,所以,创新德育方法势必成为德育改革的重要方面。近年来,德育方法创新主要表现为突破以往课堂坐而论道的局限,扩大德育的空间和影响。一是利用各种媒体与现代传播工具,对学生进行德育,提高德育的覆盖面、渗透力。二是有针对性地开展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健康向上的文娱活动、知识竞赛、社会活动等,使德育活动更具有吸引力,达到让学生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教育的目的。三是通过校风建设和校园建设,发挥“无形教育”的熏陶作用。在具体的德育方法改革上,针对过去空洞枯燥的说教,变“刻意”教育为“无为”教育,如采用“陶冶”、“示范”、“暗示”等方法,另外还注意借鉴国外学校德育和心理辅导的方法,把“角色扮演”、“价值澄清”、“倾听”、“体验”等方法运用到德育中来。这些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自我思考、自我判断、自我体验,故易被学生所接受和喜欢。

4.逐步形成实施德育的测评、量化考核。传统德育对学生品德的考评一般都根据经验,采用定性方式,往往带着较强的主观性。“红不红,朦朦胧胧”,这句使用了几十年的老话,即是强调个体德育的难测,也反映了当时德育考评的笼统和模糊。品德到底能不能量化?如何量化?解决好这一问题,对落实和实施德育大纲,加强德育管理,提高德育实效,克服德育评价的笼统性、模糊性起着很好的促进作用。近十几年来,经过德育理论工作者和实际教育工作者的艰辛的探索,目前对德育评测的必要性、现实性、可行性及其方法原则方面达到某种共识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尤其是学生品德的考评方面,初步建立起科学的考评指标体系和设计出考评的途径与方式。德育测评的产生无疑会推动德育向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进展。但由于品德具有明显的变动性、主动性和隐蔽性,所以测评如何较准确地反映个体品德的全面性、深刻性,比如说,如何反映个体外部行为和内在意识的一致性、如何反映个体知、情、意、行的均衡发展、尤其是如何反映个体思想意识的深度等,这些都是德育测评所要努力的方向。

(二)中小学德育实践的主要特点

1.突出基础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新时期的德育,比较重视基础道德建设。80年代富有成效的“五讲”“四美”的文明礼貌教育,对青少年一代“讲文明,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产生了良好的影响,此后,文明礼貌教育、行为规范教育、校纪校规教育作为德育中富有成效的教育而被坚持下来。

2.引进心理辅导,拓宽德育内容。新时期社会的急剧发展变化,造成青少年因适应不良而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这个新问题的出现,促使德育改变过去“包打天下”的做法,不断引进心理辅导的主要内容,如养成正确的自我观,培养积极的情感,恰当地表现自我,协调人际关系,维护心理平衡等等。而建立和谐民主的谈话气氛、倾听、角色扮演、行为训练等辅导方法也经常被运用。

3.强化德育管理。这也是新时期学校德育的一大特色。眼下各级各类学校都制订了德育工作的规章制度。如德育岗位责任制,各种德育会议制度,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各种常规,学生思想品德评定、评估方案、学生的思想品德奖励条例等等。加强德育管理,有利于保证德育正确的方向,对贯彻中小学德育大纲,对保证青少年身心健康,避免各种消极影响侵害有着重要意义。

4.重视学校、家庭和社区三结合。随着社会影响的复杂多样、价值观的多元,单纯依靠“学校教育”完成培养青少年的任务变得日益困难,强调发挥家庭和社区的教育功能,创造良好的教育大环境的呼声日高。现在不少学校采取各种形式举办“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讲座”等,另外也要求家长和社区的人们参与教育,同时经常组织学生参加社区的各种活动,利用社区优势进行各种有意义的课外活动,藉此加强学校家庭与社区的联系和合作。二、新时期学校德育存在的问题

这一时期,中小学德育取得了不少的成绩,得到较快的发展,但毕竟处于社会转型期,旧的价值体系解体,新的价值体系尚未建立,使得德育举步维艰,效果不佳。德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可归结为如下几方面。

1.德育的地位不高。具体表现为:一是德育在学校中处于可有可无的状况,“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德育随时都要为升学让路,德育活动的开展受到限制,德育经费不到位等。二是学生对德育不感兴趣,德育没有吸引力。如政治课是德育的主渠道,它不仅传授一定的道德政治知识,更须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但许多学生对政治课不感兴趣,只为考试死记一些条文而思想上却无所触动。社会上功利主义的高扬造成德性在生活中的失落,大大削减了德育在学校中的地位,削减了德育对于学生的吸引力,而德育远离学生的切身利益,没有很好地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

2.德育内容滞后,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相脱离。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商品经济的发展,竞争机制的广泛引进,使得社会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无疑,学校德育理应作出回应。然而,由于德育和生活社会缺乏建立广泛的联系,故德育内容显得陈旧、单薄,不足以解释当前复杂的社会现象,也不能解决学生的思想实际,于是德育就成了与现实生活和学生实际不相干的东西,成了“来自天外的声音”,既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其认同,更难促使其内化。

3.德育重管理,轻人格养成。德育的本质是灵魂的教育,它不仅塑造人规范的行为,还要培养其高尚的情操、美好的情感和健全的灵魂。现在德育工作明显的不足就是把主要精力放在规范行为和校规校纪的教育,通过校、级、班、组层层管理,把学生置于这张无形的网中,不出乱子即可。这种满足于抓外部行为而忽视深层思想情感培养,使德育成了单纯的行为训练,长期以往,将会使德育生命力日趋萎缩。

4.德育中的形式主义和简单化盛行。新时期德育的形式主义主要体现为德育量化的滥用,目前不少学校把品德量化作为德育的“常规武器”大用特用。做好事加分,做错事减分,年终把每个学生的各项表现的分数相加,排等级,便是一年德育的结果。至于在这些“加减分”的背后,学生是否养成自觉的行为,以及平时如何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做好过细的思想工作,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健全的人格,有的教师就考虑得很少,甚至不考虑。学校德育的形式主义和简单化的流行,使学生的道德内化严重受阻,往往为追求表扬或为增加“品德分”而做出符合规则的行为,容易导致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双重人格的养成,这种现象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影响论纲范文篇10

【关键词】语素项;频率;词汇教学;大纲编写

一、语素项频率界定

“频率”(frequency)也称为频度,《朗文语言教学及应用学辞典》对频率的定义为“语言项目在语段或语言材料中出现的次数”。语素频率是指语素在语言材料中出现的次数。学界以往在谈及语素频率时往往涵盖语素不同义项的综合情况,以语素在多义义项上的综合频率为准,并没有关注语素项自身具有的频率特征。我们将承载特定义项的语素界定为语素项。(张博,2020)一般而言,一个语素下有几个语素就有几个语素项。如“打”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共有14个义项,所以“打”下有14个语素项。语素项有独立的意义,能单独成词,或者参与构词。(姜自霞,2007)语素项频率则指语素项在语言材料中出现的次数。

二、语素项频率特征及对汉语二语教学的影响

(一)对教学大纲制定的影响

语素项频率是以语素项为单位进行统计的。如果参考语素类型的划分标准,将语素项划分为自由语素项和黏着语素项的话,自由语素项的频率既包含语素项单独成词时的出现次数,也包含该语素项的构词数,而黏着语素项频率只包含该语素项参与构词的数量。我们以语素“天”为例对语素项频率特征进行说明。“天”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的义项为:①名天空;②位置在顶部的;③名一昼夜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有时专指白天;④量用于计算天数;⑤名一天里的某一段时间;⑥季节;⑦名天气;⑧天然的;⑨自然界;⑩名迷信的人指自然界的主宰者;名迷信的人指神佛仙人所住的地方;古代指君主或朝廷;名姓。可见,“天”共有13个语素项,除姓氏义外,表示实在意义的语素项共12项,其中自由语素项7项,黏着语素项5项。我们以“现代汉语多义词义项频率统计”(国家汉办重点项目①,张博、邢红兵,2006)为底本,统计了“天”的各个语素项的分布情况。结果如表1。由上述检索结果可以看出,“天”的不同语素项频率是不同的,最常用的语素项是“天③”(白天),次常用的语素项是“天①”(天空),第三常用的为“天⑦”(天气)。这些高频语素项,从语义上看,为本义或语言中的中心概念;从语法看,则以自由语素项为主。从上述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多义语素的不同语素项频率并不相同。已有研究不对语素项进行分项离析,整体统计语素频率的做法,可能会给教学带来一系列问题。我们统计了“天”的三个高频语素项在汉语二语教学常用大纲即《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新汉语水平考试大纲》《汉语国际教育用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中的分布情况,具体情况如表2。“天”在《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共构成17个词语,其中“天③”(白天)参与构词的词语为“明天”(甲级)。“天①”(天空)参与构词的词语为“天空”(丙级)、“天上”(丙级)、“天长地久”(丁级)。“天⑦”(天气)参与构词的词语为“天气”(甲级)。从上表可以看出,在该大纲中,频率相对最低的语素项“天⑦”出现在了甲级,同一频率的语素项“天①”既可以出现在丙级,也可以出现在丁级。相似问题也存在于其他三个大纲中。从语义角度来看,高频语素义一般为常用语素义或基本义,(高翀,2015)低频语素义一般为非常用义。大纲在划分词汇等级时仅以词形频率统计结果为标准,不考虑多义词语素项频率的做法,不但没能细致地确定多义词不同义项的等级,还导致了非常用义先于常用义出现的情况,给教材编写者及大纲使用者对生词的确认带来混乱。

(二)对汉语二语教学的影响

频率对语言学习的效应历来是诸多二语习得理论所提倡的,“频率效应”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就被国内外众多研究证实。汉语二语词汇教学及习得研究也证明了语素项频率在二语词汇学习中的作用。在汉语二语词汇学习中,存在着学习者倾向于用已知的高频义项来解释复合词中多义语素意义的现象,例如,二语学习者误将“改天”(改到另一天)猜成“改变天意”或者“改变天气”。(陈萍,2005;李琪,2019)语素项频率效应会影响学习者多义语素义项的提取。学习者在词语使用过程中出现偏误时,通常是由非常用义向常用义推移。(张博,2011)在多义语素的加工中,外国学生首先会识别其中使用频率高的义项,而不一定是词语中恰当的义项。(冯丽萍,2013)当让学习者对多义语素构成的复合词进行词义猜测时,他们对含有高频义项的复合词猜测成绩更好。(李琪,2019)从学习者词语加工角度来看,词义学习的过程是不断加强大脑中存储的语义单元之间联结的过程。多义语素的不同义项存储在学习者大脑的联结之中,并通过共享的语义特征形成了义项网络。高频语素项因其使用频率高、出现次数多而更为学习者所熟悉,义项之间的联结也就越强。在学习者学习过程中,更容易帮助他们通过语素义理解词义。二语词汇习得中存在“核心词义表征观”(core-senserepresentation),该理论认为,在人的记忆系统中只存储了多义词的一个基本词义,其他词义是在具体的上下文中通过这个基本义在线扩展生成的。而对二语学习者来说,他们的记忆系统中只存储了语素的常用义,这使得词义的通达过程变得更加直接和顺利。(王意颖等,2017)高频语素项由于多被学习者熟悉,因此具有强势表征的特点,为学习者有效理解词义提供了便利。

三、对汉语二语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