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素养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0 05:14:00

影像素养

影像素养范文篇1

丹尼尔·贝尔的断言大家早已耳熟能详:“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印刷文化,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①当影像符号的书写、表达、接受和理解日益成为重要的传播手段与生存方式的时候,国内“大多数视听从业者,仍然不懂视听语言的基本规律和思维方式。他们的思维方式仍然属于传统艺术语言的思维方式尤其是文学的思维方式”。②著名栏目《东方时空》甚至需要从景别、轴线这些最基本的概念开始,训练自己的创作队伍。③在电影界,类似批评也不绝于耳:“我们目前有很多影片的电影语言太陈旧了。”④“如何解决好叙事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电影不可回避的课题”。⑤近年火爆上演的《夜宴》、《无极》、《英雄》等大片虽然标志着中国电影工业在运作机制上与好莱坞逐渐接轨,但在原创性、叙事力、影像造型等方面却多受诟病。《无极》被指责“故事单调,内容太空”⑥;《夜宴》则“显出中国导演对电影语言审美感悟及表现力的贫乏”。⑦有人甚至认为以陈凯歌、张艺谋为代表的第五代导演“具有叙事上的基因性缺陷”。⑧那么,我们的影像文化是否真的存在某些基因性问题呢?在视觉素养日渐受到关注的今天,我们尝试从一些基础性问题上展开对我们视觉文化传统的思考和审视。

由于视觉艺术的相通性,不同艺术形式的视觉思维方式和表现方式也具有内在的稳定性和承传性,并积淀到我们的视觉语言中。绘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主要的视觉艺术形式,它与影像艺术都是在二维空间创造三维形象,关系密切。因此我们认为,作为影像精神具体体现的机械复制技术,正如本雅明所言——“与绘画作一下比较仍然是有意义的”。⑨我们尝试在东西方绘画艺术的发展中挖掘一些本源性的元素,试图从中寻找影响国人影像素养的一些原因。

二、对东西方传统视觉观念的反思

通过光电转化或光影转化,影像符号被看做真实物象的摹写,是物质世界的复原和现实的渐进线。从再现特征来看,影像更接近西方视觉艺术的写实传统。从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说开始,西方的雕塑、古典绘画在透视、明暗、色彩等方面始终追求对真实的摹写。从13世纪到巴罗克时期,写实绘画追求形似。安·马尔罗认为,“巴罗克艺术拼命追求的,不是改变画面本身,而是一种连环画。一门艺术如此迷恋于剧场性效果并求助于表情动作和情绪,它最后以电影为归宿是毫不足怪的”。⑩到文艺复兴初期西方美术家写实之风渐盛,达·芬奇甚至“拜镜子为师”,并在其《画论》中声称:“最可夸奖的绘画是最能形似的绘画。”到十七八世纪,荷、意画家设计“暗箱”作为绘画辅助工具,到19世纪后半期,写实绘画更是发展壮大形成体系。因此有学者言:“西方绘画从文艺复兴期以来趋于写实而接近摄影术,实在是一股十分强大的历史潮流。”(11)西方古典绘画所积淀的深厚的写实精神和精湛的写实技巧为旨在“再现物质世界”的影像艺术做了精神和物质上的铺垫。

在中国,《墨经》上虽然有光学八条,汉武帝时有灯影戏的传说,〔宋〕沈括《梦溪笔谈》、〔元〕赵友钦《革象新书》中进一步解析过光学折射现象,但是上述观念像中国其他萌芽状态的科技思想一样,最终没能促成现代影像技术的诞生。作为一种重要的视觉艺术形式,两千多年来传统中国绘画中所折射出的美学思想和审美方式,与直接催生了“完美复制现实”影像技术的欧洲视觉艺术思想有相当大的差异。可以说,在一些基本特点上,中国人与欧洲人在影像认知上的差异,与传统中国绘画和西方绘画的差异存在某种精神上的一致性。

在中国文化史中,“言”—“象”—“意”三者之关系和地位似乎经历了一个戏剧性的此消彼长的过程。《老子》第二十一章“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对“象”作出了初步规定,“象”为“道”所包含。《易传·系辞传》上有言,“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不仅突出了“象”这个范畴,而且将之置于语言之上,强调了形象在概念表述上对语言的优越性。但是,在之后中国文化的实际发展中,言与象的工具地位却发生颠倒。刘师培指出,“秦汉以降,士有学而工无学,卿大夫高谈性命,视工艺为无足轻重”,(12)在以训练科场技巧为目的的公私教育机构中,绘画一科根本没有插足之隙,官僚士绅阶层绘画趣味和绘画技巧的训练,往往被视为超乎世俗功利的自我精神满足。在儒家实用理性思想的擢拔下,语言在治国平天下的过程中地位逐步提高,文字成为求取功名的唯一工具,以至“立象”的活动“在文字占据主流优势之后(约在汉魏以后),颇受批评,逐渐被挤压成了旁支,成为较次要的表意方式,甚至还被贬抑”。(13)而绘画艺术只有在文人士大夫修身养性的琴棋书画中才能找到其存在空间。

从画论上看,南朝画家谢赫的“六法论”中“气韵生动”居六法首位,而“应物象形”处于较次要位置。到了北宋苏轼已是“论画与形似,见与儿童邻”了。(14)克莉丝特娃(JuliaKristeva)认为西方文化在13世纪到15世纪之间发生了从象征到符号的转化过程,她认为这是人们抵制抽象的概念,而以可视化的形象符号代替的演变过程。(15)而就在这个时候,东方中国的绘画却正在由写实的“象物之作”向写意的“空摹之格”转变。宋以后中国绘画的三大传统形式:文人画、工匠画、宫廷画当中,“文人写意画广泛流行并最终蔚为画学‘正宗’”。(16)在传统绘画中对写意的独尊掩盖并导致了写实造型能力的弱势,在色彩、明暗、透视等方面技法单一、观念保守已成为后期主流绘画的一个不争事实。

绘画艺术与影像艺术并不是一回事,从总体上来看,电影和电视是一种视听传播媒介,影视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视听语言系统。光、声、时空、运动构成了视听语言的几大基本元素。但是,“始终贴切的活语言仍然把电影叫做‘活动图画’,或者简称为‘图画’”。(17)影像元素与绘画元素仍然具有某种精神一致性。从一些基本元素的具体解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传统绘画艺术对影像文化的一些潜移默化的影响。

(1)空间意识

西方人惯于在平面上创造三维空间。西方许多绘画原理如透视法、人体解剖学、明暗投影法等,与电影、电视一样都是艺术与科学交叉的产物。创造纵深空间,还世界以立体的原貌,一直是摄影(像)师们的共同追求。相比之下,中国画不注重从固定角度刻画空间幻景,而是追求“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境界。(18)在传统绘画的创作中,中国画家利用与焦点透视相异的散点透视的方式达到创作的自由,使得在有限空间营造万里之势成为可能,这一点已经成为共识。然而,从在平面上塑造虚幻的三维空间的角度来说,散点透视比较焦点透视要弱。宗白华先生认为,“西洋透视法在平面上幻出逼真的空间构造如镜中影、水中月,其幻愈真,则其真愈幻”。(19)这种由真入幻的路径,正是电影这种造梦机器的基本特征。

西方电影心理学者认为,“中国和波斯的画家们不知道或瞧不起深度、纵深、布光和表现。欧洲已在绘画的功能观念上与其他地方殊异。而在巴罗克时期结束之后,西方艺术和所有其他艺术(包括过去的和现在的)之间便存在这个根本性的分离:前者致力于探求一个立体的世界”。(20)当西方绘画与摄影这两种视觉艺术形式进入中国的时候,东西方视觉观念的冲突就变得格外鲜明。清代邹一桂在《小山画谱》中说:

西洋善勾股法,故其绘画于阴阳远近,不差锱铢。所画人物屋树,皆有日影。其所用颜料与笔,与中华绝异。布景由阔而狭,以三角量之。画宫室于墙壁,令人几欲走进。

这种“令人几欲走进”的高度写实的再造立体空间效果,的确让中国的画师大感殊异。东西方两种艺术观念的碰撞,反映出长期艺术心理积淀下焦点透视与散点透视两种成像方式的差异性(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曾批评透视画法,“似此如何成画”)。焦点透视与散点透视不仅是两种不同的造景手段,同时也体现了两种不同的艺术空间观。但是纵深构图所带来的空间感与影像世界更接近,同时景深镜头使单个镜头的信息量更大,含义也更丰富。相形之下,国内不少影视作品在镜头的空间意识和构图表现上不同程度地呈现出单一、平面化等不足,不能不说与中国绘画几千年来追求平面效果所形成的单一的空间意识与技能有着渊源关系。宗白华先生在《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索》中指出,“中国和欧洲绘画在空间观点上有这样大的不同,值得我们的注意”。(21)在此我们和宗白华先生一样无意对这两种伟大艺术传统的空间意识比长较短。但不可否认,欧洲绘画艺术的空间意识与影像艺术的空间观念之间能够轻易地转化,而对于散点空间艺术观的中国艺术家来说,这种转化相对要困难得多,这种能力直接影响了影像画面的构图和镜头内的场面调度能力。

(2)光影造型

在摄影造型规律和表现方法中,光影成为最重要的成像因素。我们从西方经典的影视作品中可以欣赏到创作者对光影这一艺术语言运用的娴熟与精彩,而这种娴熟与西方绘画之间也具有相当明显的传承关系(美国导演西席·地密尔就坦言曾师法伦勃朗绘画的用光方式,创造了其影视风格(22))。

西方绘画一直强调光影、明暗的重要性。黑格尔说:“如果要问绘画所用的究竟是哪一种物理的因素,回答就是光。”(23)光不仅仅是一种照明的技术指标,更是一种艺术手段和体现艺术风格的视觉语言成分。光线丰富的艺术表现潜力,成为影像思维的一个重要元素。通过对不同性质、强度和方向的光线的光效处理,体现出作者的创作风格(荷兰画家伦勃朗因此被称作“光的诗人”。法国雕刻家罗丹的韵律也被称为“光的韵律”)。

传统西画中至关重要的光影变化不是中国传统绘画青睐的对象。“中国画是线的韵律,光不要了,影也不要了”。(24)笔墨成为中国画之灵魂。古人云:“凡画,气韵本乎游心,神采生于用笔”,(25)“笔墨之妙”造就了传统国画独特的艺术风格,然而,中国传统绘画这种追求笔墨韵味,平面、无光影变化的审美风格也深深地影响了国人的影像观念。当摄影术刚刚进入中国之时,中国早期摄影师很不适应,在摄影用光上,一般中国照相师只用平光照明,明显受到了中国传统绘画的影响。另外,中国早期摄影师在日光拍摄中,为了避免过高的反差,多应用散射光,拍出的照片,类似国画的效果。1906年摄影家施德之提出:“顾士人论像,贵白而不贵黑。不知白为光,黑为阴。非阴不起白,非黑不浮。骨骼高耸,精神外露,必藉黑以施其巧,倘白太多,则像与纸平,焉能浮凸。”(26)这种见解,指出了国人光感的缺乏和光影造型能力的缺失,以及中国绘画论和摄影造型规律的某些带根本性的区别。电影是光影的艺术,如何在胶片上创造出中国意境的画面,对我们来说尚是一个需要学习、研究的问题。

(3)色彩表现

色彩作为一种重要造型因素,在影视艺术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从古典主义的写实到印象主义的表现,西方人以科学的精神将色彩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进行了系统而深刻的研究,可以说西方对于色彩的认识与运用在绘画领域已达到相当的高度。宗白华先生认为,“西洋油色的描绘不惟幻出立体,且有明晴闪耀烘托无限情韵,可称为‘色彩的诗’”。(27)现代影视中的色彩不仅仅是如布列松所言的使影像有力、令实在更真的手段。色彩作为一种语言已经上升到哲理思考的层面,色彩不仅是现实层面,更是精神层面的象征。

马尔丹在《电影语言》中指出,“所有生理和心理方面的试验都证明,我们更多感受的是色彩的价值,而不是色彩本身。”(28)“色彩的价值”即是色彩的表现性。但是在深受老庄哲学影响的中国传统绘画观念里,五色令人目盲,更习惯从黑白浓淡中寻找心与物的体验。“中国绘画的主流是文人水墨画,理论上对绘画色彩的研究也基本以‘黑色’为主”(29)。如果说南朝时宗炳《画山水序》中尚注意色彩作为一种造型语言的作用和它与自然物象的关系,认为“画家布色,构兹云岭”,“以形写形,以色貌色”,到了唐朝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则变为弃色求墨,支持运墨重于用色的水墨一体,称赞“草木敷荣,不待丹碌之采,云雪飘扬,不待铅粉而白。山不待空青而翠,凤不待五色而翠”。这种墨可胜色的实践与理论,最终演化为中国绘画“意足不求颜色似”的审美追求与批评标准。即便是青绿山水与工笔花鸟,仍然是在有限简约的色彩中表现大千万象。所以有批评者认为,“魏晋以降关于色彩的讨论,实际上是一个淡化色彩意义的过程”。(30)

现代影视中的色彩作为一种语言已经越来越摆脱简单的外部描摹而进入人物的内心世界。康定斯基认为,“一般说来,色彩直接地影响着精神。”(31)由于色彩所具有的情感含义和表意功能,使它成为某种抽象思想和理念的升华。欧美许多著名导演的色彩运用能力往往从绘画中师法。电影艺术家列·柯斯玛托夫就谈到,“在研究伟大的现实主义画家的绘画作品时,我们应当学习他们对彩色的物理性质的规律、对明暗与彩色现象的规律的理解,以及他们对彩色协调和彩色对比的美感性能的掌握,学习他们运用彩色的感染作用的本领。”(32)与西方绘画色彩相比较,中国传统绘画在色彩形式上的单一,在观念上对色彩的摒弃也多少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国内传统电影工作者对影像色彩的感觉力与表现力。翻开中国绘画史,色彩不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学科,对色彩的系统研究几为空白,这不仅是绘画艺术的缺失,也多少成为日后影视艺术发展的隐患。

(4)影像叙事

绘画的叙事性包含了写实技巧与时空安排等方面的元素,这与影像叙事性有着很大程度的相似性。虽然罗兰·巴特认为所有的图画,在某种意义上都是叙述,但是这种“叙述”,在中国主要是情与意,西方则主要是讲故事。西方绘画具有强烈的叙事性。亚里士多德在《论诗》中就提出“情节是悲剧的第一原则”,“绘画也是这样”。(33)西方中世纪的宗教绘画,多讲述圣经故事,中世纪晚期的乔托更被称为“伟大的讲故事者”(storyteller),因为他是用图画在讲故事。在中国画史上,也曾产生过具有较强叙事性的优秀画作,《山海经》古图及同时代出土文物上的图画,开启了我国古代以图叙事的文化传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数五代南唐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画家无论在人物的刻画还是场景的安排上都表现出高超的叙事能力,然而这道关注世俗人生的现实主义光芒在中国绘画的天空一闪即逝。南北朝王微在《叙画》中指出,绘画“非以案城域,辨方州,标镇埠,划侵流”,对绘画叙事性予以了否定。在宋以后的传统中国画中,文人画成为绘画主流,画家普遍将绘画作为逃避现实抒情写意的工具,主要绘画对象由人物变为山水。综观中国传统绘画史,叙事性确实不是中国画家重视的对象,对此,宋人郑樵在其《通志略·图谱略》中就意识到这个问题,其《图谱略·索象》专论“图”、“书”携手的重要性,并对当时“离图即书、尚辞务说”的“后之学者”及“见书不见图”的阅读现状进行了批评:

“见书不见图,闻其声不见其形;见图不见书,见其人不闻其语。图,至约也;书,至博也。即图而求易,即书而求难。古之学者为学有要,置图于左,置书于右;索象于图,索理于书。故人亦易为学,学亦易为功,举而措之,如执左契。后之学者,离图即书,尚辞务说,故人亦难为学,学亦难为功”。

古之学者早已形成“左图右书”的阅读传统,为何到了宋代即有“见书不见图”之弊呢?究其原因,如果追本溯源,可上至东汉,“刘氏之学,意在章句”。刘向、刘歆编《七略》创立体例时收书不收图。“父子纷争于章句之末,以计较毫厘得失,而失其学术之大体”。图谱传世的可能性,远不及文字书籍。

19世纪末,《申报》的创办者英国人美查(ErnestMajor)面对当时的中国出版现状,惊讶于中国报纸盛行而画报独缺,美查深入研究,希望找到中国人过于迷信文字魅力的根源,并对此现象作了如下解读:中国人相对重视文字而忽略图像,此前中国人之使用图像,只是补充说明,而并非独立叙事。“要之,西画以能肖为上,中画以能工为贵。肖者真,工者不必真也。既不皆真,则记其事又胡取其有形乎哉?”讲求笔墨情趣,排斥“能肖”,不求逼真,“仅以文字传之而不能曲达其委折纤悉之致,则有不得已于画”,而非以图像作为另一种重要的叙事手段,所以“中国人‘以图叙事’的传统始终没有真正确立。即便让人赞叹不已的绣像小说戏曲,其中的图像仍然是文字的附庸,而不曾独立承担书写历史或讲述故事的责任”。(34)

影像艺术与绘画都是视觉艺术的一个部分,影像生产受到绘画的深刻影响是毋庸置疑的。电影美学家B.日丹认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把书籍插图跟戏剧一起看做电影形象的先驱,书籍插图的蓬勃兴起正是银幕艺术诞生前夜的特点。插图书籍既面向读者又面向观众,它已处于通向综合形象的门槛。对插图版画发展途径的各种研究著作中都强调指出,在所有造型艺术中,版画不仅涉及空间,而且涉及时间,因而直接逼近了电影艺术。”(35)影像与绘画作为一种表意符号,在时间上有时序性,文化特征上更具有承传性,基本元素更具有内在的相通性。从以上基本构成元素与基本特点的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出影像生产与西方古典绘画在精神内核上似乎更具有与生俱来的一致性。(在北京电影学院举办的“国际学生影视作品展”上,不少人认为“俄罗斯的《稻草人》、《飞翔》、《电话》等几部影片,基本功非常好,这种基本功来自这个国家悠久而璀璨的文化,更多地来自‘传统’、‘古典’”(36))。

三、影像素养——从何处入手?

从上述中西绘画艺术基本特征的比较中可以看出,传统绘画观念与影像本体特征的先天错位,再加上经济和技术因素导致的后天的雪上加霜,在精神和物质层面上影响了国人的影像观念乃至影像文化的发展,普通民众的影像思维能力未能得到有效开发,以致在2001年首届民间独立影像展上,当拿起摄像机的影视爱好者的作品首次向社会全面展示时,“才意识到自己以前对镜头语言的麻木和无知”,“影像叙事技巧粗糙和稚嫩”,“没有想象力”。(37)笔者在十余年的电视实践中,在自身转型和对从业人员进行影像思维训练的过程中,更是深感传统视觉观念的顽固和思维方式转换的不易,这也成为诱发本文思考和写作的一个直接缘由。

那么,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思维范式的转换呢?我们认为,这种思维范式的转换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从文字思维向影像思维的转换。

影像思维,即人们对视觉形象的观察力、感受力、发现力和表现力,对影像符号的想象、联想、综合、重构、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以及蒙太奇、节奏等美学创造。其基本要素包括我们前面提及的空间意识、光影造型、色彩表现,以及影像叙事能力。影像思维是视觉素养的核心。教育家J.戴伯斯(Debes)把视觉素养从低向高分为三个层次的能力构成:视觉感知能力、视觉理解能力和视觉表达能力。(38)作为视觉素养(visualliteracy)的一部分,影像素养(imageliteracy)也包括两方面,一是对影像语言符号的理解和运用,二是对影像符号的高水平、有效使用能力及影像思维的能力。目前影像素养日渐成为全球教育界关注的热点。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在中学广泛开设了“荧屏教育”(ScreenEducation)课程,美国也掀起了“视觉素养运动”(VisualLiteracyMovement),对影像媒介的认识、了解、熟练乃至批判意识的培养则是视觉素养的基本内容。在以影像为中心的视觉文化传播形态中,当形象符号的接受理解、书写和表达正日益成为个人必要的生存手段与生活方式的时候,国人影像思维能力的挖掘、训练与提高就显得日益迫切。

在视觉素养尤其是影像素养教育逐渐进入中国的过程中,照单全收肯定是不可取的。要使我们的影像素养教育卓有成效,首要工作是找准问题,认真对民族影像优缺点做一些全面的清理,尤其是一些基因性的问题,更要有清醒的认知,进而才可望对症下药,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影像教育体系,并为中国电影的发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地基。但是,仅仅停留在对中西绘画优秀成分的消化和吸收仍然是不够的。影像思维不同于文学、戏剧、音乐之处,就在于其视觉的真实性、图像的运动性、视觉形象的丰富性,在于通过或简或繁的图像,或虚或实的形象,或紧或慢的节奏,或明或暗的光影色彩表现不同的思想与意绪,而这一切能力均需要在影像生产活动中去锻炼、培养、积累、提高。导演谢飞说,“有很多电影大师总结经验,最好学习拍电影、电视的方法,一是看电影、电视,二是拍电影、电视,一是看别人好坏,二是自己体验”。(39)因此在影像思维的训练中,以影像生产工具为依托的实践活动至为关键。阿恩海姆认为,“媒介本身实际上也是灵感的一种丰富源泉,它经常提供许多形式因素,这种形式因素到头来都会成为表现经验的极有用的东西。”(40)媒介不仅是信息,没有媒介,就没有思维。正如毛笔、水墨影响了中国传统视觉艺术的特征,决定了传统中国绘画对线条的敏感,对气韵、骨法、用笔的讲究,并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传统艺术家澄怀味像的意象思维一样。利用某种媒介的长期训练,人的特定能力就可以激发、催生出来,就像印染工人能分辨出三四十种黑色色度,而一般人只能分辨出二三种色度一样,实践的专业性和经常化会培养出不同的感知能力。苏珊·朗格曾言:“每一种艺术都能引出或招致一种特殊的经验领域。”(41)道进乎技,庖丁解数千牛然后才达到游刃有余,“以神遇而不以目视”的境界。随着DV、非线性编辑的普及,随着影像生产的大众化,通过有意识的实践锻炼、积累和提高,将有助于把影像思维训练成为一种潜意识的本能反应,积淀为一种以感知为基础的直觉思维,即黑格尔所称的“实践性的感觉力”。(42)

当然,一部优秀影视作品的成功肯定不会停留于技法的基础层面。本文无意否定中国影视艺术的辉煌成就,更不会也不可能抹杀中国传统绘画在世界艺术史上的伟大贡献,而是试图找寻国内影视人才培养中所需要跨越的一些思维障碍。我们认为,中国的艺术与美学理论自有它伟大独立的精神意义。在影像的时空里,在跨越了基本的技法层面后,中国画旷邈幽深的意境,虚实相生的空灵,悠然生动的气韵,完全可以在影像生产中得到更多的展现和更好的张扬。而如何将中国传统视觉艺术的精华与机械复制的电影艺术有机融合,在世界影视艺术中创造出真正的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正是我们这一代影视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由绘画看影像的真正含义在于从一个更接近本源的角度来寻求国人影像素养提高的可能性与方法。我们不得不承认,影视艺术与西方古典绘画在精神内核上更具有与生俱来的同源性,影视专业课程的设置应注重视觉艺术本身的规律,强化绘画基本元素的学习和了解,尤其加强在中西绘画相比较的基础上对西方绘画知识的消化吸收,从技法及观念上来深入领悟,并在影像生产实践中来锻炼和提高,这无疑会对当今乃至未来的中国影视人才培育和影视艺术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注释:

①[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蒲隆,任晓晋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154.

②宋杰.影像与声音.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34.

③于爱群.万法归于心——全国十佳制片人陈虻管理之管窥.见:电视研究,1997,(4).

④张暖忻,李陀.谈电影语言的现代化.载:电影艺术,1979,(3)

⑤贾樟柯.在音乐和电影的交叉之处.载: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4,(2).

⑥看过首映我们忍不住对《无极》指指点点.载:东方早报,2005-12-16.

⑦赵学勇.中国大片的集体走火.载:深圳商报,2007-1-16.

⑧朱大可.一个话语馒头引发的文化奇案.载:中国新闻周刊,2006-3-3.

⑨[德]华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王才勇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52.

⑩[法]安·马尔罗.电影心理学概说.邵牧君译.见:电影理论文选.中国电影出版社,1990.104-105.

(11)吴甲丰.论西方写实绘画.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14.

(12)刘师培.论美术与征实之学不同.见:刘申叔先生遗书.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

(13)龚鹏程.文化符号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31.

(14)苏轼.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之一).

(15)刘纪蕙.受难剧的激情:大众传播,电影工业与文化批判.载:台湾《中外文学》,22卷3期.

(16)李伟铭.引进西方写实绘画的初衷——以国粹学派为中心.载:二十一世纪,2000,(59).

(17)[美]欧·帕诺夫斯基.电影的风格与表现手段.见:电影理论文选.中国电影出版社,1990.41.

(18)见:郭熙.林泉高致·山水训.

(19)宗白华.美学散步.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119.

(20)[法]安·马尔罗.电影心理学概说.邵牧君译.见:电影理论文选.中国电影出版社,1990.103

(21)宗白华.美学散步.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48.

(22)颜纯钧.电影的解读.中国电影出版社,1995.201.

(23)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上).商务印书馆,1979.234.

(24)宗白华.美学散步.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42.

(25)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一·论用笔得失.

(26)施德之:《耀华照相说》,见《时报》光绪三十二年十月十九日

(27)宗白华.美学散步.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107.

(28)[法]马塞尔·马尔丹.电影语言.何振淦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48.

(29)周青.功能与图式——古代色彩研究的一个视角.载:美术,1989,(11).

(30)周青.功能与图式——古代色彩研究的一个视角.载:美术,1989,(11).

(31)[俄]瓦·康定斯基.论艺术的精神.查立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35.

(32)[苏]列·柯斯玛托夫.电影肖像的艺术.载:罗晓风选编.电影摄影创作问题.中国电影出版社,1990.106-107.

(33)[希]亚里士多德:《论诗》1450a,见: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九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34)[英]美查(ErnestMajor).点石斋画报缘起.(略).转引自:陈平原.以图像为中心——关于点石斋画报.见:二十一世纪.2001,(6).

(35)[苏]B.日丹.影片的美学.于培才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88.

(36)黄燎原.学生们的电影./newsreel/dv/200210250041.htm.

(37)反对歧视DV——面对民间影像的尴尬与宽容.载:南方周末,2001-9-27.

(38)Horton,J.(1983).Visualliteracyandvisualthinking.Contributionstothestudyofvisualliteracy(pp.92-106).InternationalVisualLiteracvAssociation

(39)《著名导演谢飞做客搜狐娱乐嘉宾聊天室访谈实录》/27/31/article214763127.shtml

(40)[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视觉思维.滕守尧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6.229.

影像素养范文篇2

丹尼尔·贝尔的断言大家早已耳熟能详:“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印刷文化,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①当影像符号的书写、表达、接受和理解日益成为重要的传播手段与生存方式的时候,国内“大多数视听从业者,仍然不懂视听语言的基本规律和思维方式。他们的思维方式仍然属于传统艺术语言的思维方式尤其是文学的思维方式”。②著名栏目《东方时空》甚至需要从景别、轴线这些最基本的概念开始,训练自己的创作队伍。③在电影界,类似批评也不绝于耳:“我们目前有很多影片的电影语言太陈旧了。”④“如何解决好叙事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电影不可回避的课题”。⑤近年火爆上演的《夜宴》、《无极》、《英雄》等大片虽然标志着中国电影工业在运作机制上与好莱坞逐渐接轨,但在原创性、叙事力、影像造型等方面却多受诟病。《无极》被指责“故事单调,内容太空”⑥;《夜宴》则“显出中国导演对电影语言审美感悟及表现力的贫乏”。⑦有人甚至认为以陈凯歌、张艺谋为代表的第五代导演“具有叙事上的基因性缺陷”。⑧那么,我们的影像文化是否真的存在某些基因性问题呢?在视觉素养日渐受到关注的今天,我们尝试从一些基础性问题上展开对我们视觉文化传统的思考和审视。

由于视觉艺术的相通性,不同艺术形式的视觉思维方式和表现方式也具有内在的稳定性和承传性,并积淀到我们的视觉语言中。绘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主要的视觉艺术形式,它与影像艺术都是在二维空间创造三维形象,关系密切。因此我们认为,作为影像精神具体体现的机械复制技术,正如本雅明所言——“与绘画作一下比较仍然是有意义的”。⑨我们尝试在东西方绘画艺术的发展中挖掘一些本源性的元素,试图从中寻找影响国人影像素养的一些原因。

二、对东西方传统视觉观念的反思

通过光电转化或光影转化,影像符号被看做真实物象的摹写,是物质世界的复原和现实的渐进线。从再现特征来看,影像更接近西方视觉艺术的写实传统。从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说开始,西方的雕塑、古典绘画在透视、明暗、色彩等方面始终追求对真实的摹写。从13世纪到巴罗克时期,写实绘画追求形似。安·马尔罗认为,“巴罗克艺术拼命追求的,不是改变画面本身,而是一种连环画。一门艺术如此迷恋于剧场性效果并求助于表情动作和情绪,它最后以电影为归宿是毫不足怪的”。⑩到文艺复兴初期西方美术家写实之风渐盛,达·芬奇甚至“拜镜子为师”,并在其《画论》中声称:“最可夸奖的绘画是最能形似的绘画。”到十七八世纪,荷、意画家设计“暗箱”作为绘画辅助工具,到19世纪后半期,写实绘画更是发展壮大形成体系。因此有学者言:“西方绘画从文艺复兴期以来趋于写实而接近摄影术,实在是一股十分强大的历史潮流。”(11)西方古典绘画所积淀的深厚的写实精神和精湛的写实技巧为旨在“再现物质世界”的影像艺术做了精神和物质上的铺垫。

在中国,《墨经》上虽然有光学八条,汉武帝时有灯影戏的传说,〔宋〕沈括《梦溪笔谈》、〔元〕赵友钦《革象新书》中进一步解析过光学折射现象,但是上述观念像中国其他萌芽状态的科技思想一样,最终没能促成现代影像技术的诞生。作为一种重要的视觉艺术形式,两千多年来传统中国绘画中所折射出的美学思想和审美方式,与直接催生了“完美复制现实”影像技术的欧洲视觉艺术思想有相当大的差异。可以说,在一些基本特点上,中国人与欧洲人在影像认知上的差异,与传统中国绘画和西方绘画的差异存在某种精神上的一致性。

在中国文化史中,“言”—“象”—“意”三者之关系和地位似乎经历了一个戏剧性的此消彼长的过程。《老子》第二十一章“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对“象”作出了初步规定,“象”为“道”所包含。《易传·系辞传》上有言,“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不仅突出了“象”这个范畴,而且将之置于语言之上,强调了形象在概念表述上对语言的优越性。但是,在之后中国文化的实际发展中,言与象的工具地位却发生颠倒。刘师培指出,“秦汉以降,士有学而工无学,卿大夫高谈性命,视工艺为无足轻重”,(12)在以训练科场技巧为目的的公私教育机构中,绘画一科根本没有插足之隙,官僚士绅阶层绘画趣味和绘画技巧的训练,往往被视为超乎世俗功利的自我精神满足。在儒家实用理性思想的擢拔下,语言在治国平天下的过程中地位逐步提高,文字成为求取功名的唯一工具,以至“立象”的活动“在文字占据主流优势之后(约在汉魏以后),颇受批评,逐渐被挤压成了旁支,成为较次要的表意方式,甚至还被贬抑”。(13)而绘画艺术只有在文人士大夫修身养性的琴棋书画中才能找到其存在空间。

从画论上看,南朝画家谢赫的“六法论”中“气韵生动”居六法首位,而“应物象形”处于较次要位置。到了北宋苏轼已是“论画与形似,见与儿童邻”了。(14)克莉丝特娃(JuliaKristeva)认为西方文化在13世纪到15世纪之间发生了从象征到符号的转化过程,她认为这是人们抵制抽象的概念,而以可视化的形象符号代替的演变过程。(15)而就在这个时候,东方中国的绘画却正在由写实的“象物之作”向写意的“空摹之格”转变。宋以后中国绘画的三大传统形式:文人画、工匠画、宫廷画当中,“文人写意画广泛流行并最终蔚为画学‘正宗’”。(16)在传统绘画中对写意的独尊掩盖并导致了写实造型能力的弱势,在色彩、明暗、透视等方面技法单一、观念保守已成为后期主流绘画的一个不争事实。

绘画艺术与影像艺术并不是一回事,从总体上来看,电影和电视是一种视听传播媒介,影视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视听语言系统。光、声、时空、运动构成了视听语言的几大基本元素。但是,“始终贴切的活语言仍然把电影叫做‘活动图画’,或者简称为‘图画’”。(17)影像元素与绘画元素仍然具有某种精神一致性。从一些基本元素的具体解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传统绘画艺术对影像文化的一些潜移默化的影响。

(1)空间意识

西方人惯于在平面上创造三维空间。西方许多绘画原理如透视法、人体解剖学、明暗投影法等,与电影、电视一样都是艺术与科学交叉的产物。创造纵深空间,还世界以立体的原貌,一直是摄影(像)师们的共同追求。相比之下,中国画不注重从固定角度刻画空间幻景,而是追求“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境界。(18)在传统绘画的创作中,中国画家利用与焦点透视相异的散点透视的方式达到创作的自由,使得在有限空间营造万里之势成为可能,这一点已经成为共识。然而,从在平面上塑造虚幻的三维空间的角度来说,散点透视比较焦点透视要弱。宗白华先生认为,“西洋透视法在平面上幻出逼真的空间构造如镜中影、水中月,其幻愈真,则其真愈幻”。(19)这种由真入幻的路径,正是电影这种造梦机器的基本特征。

西方电影心理学者认为,“中国和波斯的画家们不知道或瞧不起深度、纵深、布光和表现。欧洲已在绘画的功能观念上与其他地方殊异。而在巴罗克时期结束之后,西方艺术和所有其他艺术(包括过去的和现在的)之间便存在这个根本性的分离:前者致力于探求一个立体的世界”。(20)当西方绘画与摄影这两种视觉艺术形式进入中国的时候,东西方视觉观念的冲突就变得格外鲜明。清代邹一桂在《小山画谱》中说:

西洋善勾股法,故其绘画于阴阳远近,不差锱铢。所画人物屋树,皆有日影。其所用颜料与笔,与中华绝异。布景由阔而狭,以三角量之。画宫室于墙壁,令人几欲走进。

这种“令人几欲走进”的高度写实的再造立体空间效果,的确让中国的画师大感殊异。东西方两种艺术观念的碰撞,反映出长期艺术心理积淀下焦点透视与散点透视两种成像方式的差异性(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曾批评透视画法,“似此如何成画”)。焦点透视与散点透视不仅是两种不同的造景手段,同时也体现了两种不同的艺术空间观。但是纵深构图所带来的空间感与影像世界更接近,同时景深镜头使单个镜头的信息量更大,含义也更丰富。相形之下,国内不少影视作品在镜头的空间意识和构图表现上不同程度地呈现出单一、平面化等不足,不能不说与中国绘画几千年来追求平面效果所形成的单一的空间意识与技能有着渊源关系。宗白华先生在《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索》中指出,“中国和欧洲绘画在空间观点上有这样大的不同,值得我们的注意”。(21)在此我们和宗白华先生一样无意对这两种伟大艺术传统的空间意识比长较短。但不可否认,欧洲绘画艺术的空间意识与影像艺术的空间观念之间能够轻易地转化,而对于散点空间艺术观的中国艺术家来说,这种转化相对要困难得多,这种能力直接影响了影像画面的构图和镜头内的场面调度能力。

(2)光影造型

在摄影造型规律和表现方法中,光影成为最重要的成像因素。我们从西方经典的影视作品中可以欣赏到创作者对光影这一艺术语言运用的娴熟与精彩,而这种娴熟与西方绘画之间也具有相当明显的传承关系(美国导演西席·地密尔就坦言曾师法伦勃朗绘画的用光方式,创造了其影视风格(22))。

西方绘画一直强调光影、明暗的重要性。黑格尔说:“如果要问绘画所用的究竟是哪一种物理的因素,回答就是光。”(23)光不仅仅是一种照明的技术指标,更是一种艺术手段和体现艺术风格的视觉语言成分。光线丰富的艺术表现潜力,成为影像思维的一个重要元素。通过对不同性质、强度和方向的光线的光效处理,体现出作者的创作风格(荷兰画家伦勃朗因此被称作“光的诗人”。法国雕刻家罗丹的韵律也被称为“光的韵律”)。

传统西画中至关重要的光影变化不是中国传统绘画青睐的对象。“中国画是线的韵律,光不要了,影也不要了”。(24)笔墨成为中国画之灵魂。古人云:“凡画,气韵本乎游心,神采生于用笔”,(25)“笔墨之妙”造就了传统国画独特的艺术风格,然而,中国传统绘画这种追求笔墨韵味,平面、无光影变化的审美风格也深深地影响了国人的影像观念。当摄影术刚刚进入中国之时,中国早期摄影师很不适应,在摄影用光上,一般中国照相师只用平光照明,明显受到了中国传统绘画的影响。另外,中国早期摄影师在日光拍摄中,为了避免过高的反差,多应用散射光,拍出的照片,类似国画的效果。1906年摄影家施德之提出:“顾士人论像,贵白而不贵黑。不知白为光,黑为阴。非阴不起白,非黑不浮。骨骼高耸,精神外露,必藉黑以施其巧,倘白太多,则像与纸平,焉能浮凸。”(26)这种见解,指出了国人光感的缺乏和光影造型能力的缺失,以及中国绘画论和摄影造型规律的某些带根本性的区别。电影是光影的艺术,如何在胶片上创造出中国意境的画面,对我们来说尚是一个需要学习、研究的问题。

(3)色彩表现

色彩作为一种重要造型因素,在影视艺术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从古典主义的写实到印象主义的表现,西方人以科学的精神将色彩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进行了系统而深刻的研究,可以说西方对于色彩的认识与运用在绘画领域已达到相当的高度。宗白华先生认为,“西洋油色的描绘不惟幻出立体,且有明晴闪耀烘托无限情韵,可称为‘色彩的诗’”。(27)现代影视中的色彩不仅仅是如布列松所言的使影像有力、令实在更真的手段。色彩作为一种语言已经上升到哲理思考的层面,色彩不仅是现实层面,更是精神层面的象征。

马尔丹在《电影语言》中指出,“所有生理和心理方面的试验都证明,我们更多感受的是色彩的价值,而不是色彩本身。”(28)“色彩的价值”即是色彩的表现性。但是在深受老庄哲学影响的中国传统绘画观念里,五色令人目盲,更习惯从黑白浓淡中寻找心与物的体验。“中国绘画的主流是文人水墨画,理论上对绘画色彩的研究也基本以‘黑色’为主”(29)。如果说南朝时宗炳《画山水序》中尚注意色彩作为一种造型语言的作用和它与自然物象的关系,认为“画家布色,构兹云岭”,“以形写形,以色貌色”,到了唐朝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则变为弃色求墨,支持运墨重于用色的水墨一体,称赞“草木敷荣,不待丹碌之采,云雪飘扬,不待铅粉而白。山不待空青而翠,凤不待五色而翠”。这种墨可胜色的实践与理论,最终演化为中国绘画“意足不求颜色似”的审美追求与批评标准。即便是青绿山水与工笔花鸟,仍然是在有限简约的色彩中表现大千万象。所以有批评者认为,“魏晋以降关于色彩的讨论,实际上是一个淡化色彩意义的过程”。(30)

现代影视中的色彩作为一种语言已经越来越摆脱简单的外部描摹而进入人物的内心世界。康定斯基认为,“一般说来,色彩直接地影响着精神。”(31)由于色彩所具有的情感含义和表意功能,使它成为某种抽象思想和理念的升华。欧美许多著名导演的色彩运用能力往往从绘画中师法。电影艺术家列·柯斯玛托夫就谈到,“在研究伟大的现实主义画家的绘画作品时,我们应当学习他们对彩色的物理性质的规律、对明暗与彩色现象的规律的理解,以及他们对彩色协调和彩色对比的美感性能的掌握,学习他们运用彩色的感染作用的本领。”(32)与西方绘画色彩相比较,中国传统绘画在色彩形式上的单一,在观念上对色彩的摒弃也多少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国内传统电影工作者对影像色彩的感觉力与表现力。翻开中国绘画史,色彩不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学科,对色彩的系统研究几为空白,这不仅是绘画艺术的缺失,也多少成为日后影视艺术发展的隐患。

(4)影像叙事

绘画的叙事性包含了写实技巧与时空安排等方面的元素,这与影像叙事性有着很大程度的相似性。虽然罗兰·巴特认为所有的图画,在某种意义上都是叙述,但是这种“叙述”,在中国主要是情与意,西方则主要是讲故事。西方绘画具有强烈的叙事性。亚里士多德在《论诗》中就提出“情节是悲剧的第一原则”,“绘画也是这样”。(33)西方中世纪的宗教绘画,多讲述圣经故事,中世纪晚期的乔托更被称为“伟大的讲故事者”(storyteller),因为他是用图画在讲故事。在中国画史上,也曾产生过具有较强叙事性的优秀画作,《山海经》古图及同时代出土文物上的图画,开启了我国古代以图叙事的文化传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数五代南唐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画家无论在人物的刻画还是场景的安排上都表现出高超的叙事能力,然而这道关注世俗人生的现实主义光芒在中国绘画的天空一闪即逝。南北朝王微在《叙画》中指出,绘画“非以案城域,辨方州,标镇埠,划侵流”,对绘画叙事性予以了否定。在宋以后的传统中国画中,文人画成为绘画主流,画家普遍将绘画作为逃避现实抒情写意的工具,主要绘画对象由人物变为山水。综观中国传统绘画史,叙事性确实不是中国画家重视的对象,对此,宋人郑樵在其《通志略·图谱略》中就意识到这个问题,其《图谱略·索象》专论“图”、“书”携手的重要性,并对当时“离图即书、尚辞务说”的“后之学者”及“见书不见图”的阅读现状进行了批评:

“见书不见图,闻其声不见其形;见图不见书,见其人不闻其语。图,至约也;书,至博也。即图而求易,即书而求难。古之学者为学有要,置图于左,置书于右;索象于图,索理于书。故人亦易为学,学亦易为功,举而措之,如执左契。后之学者,离图即书,尚辞务说,故人亦难为学,学亦难为功”。

古之学者早已形成“左图右书”的阅读传统,为何到了宋代即有“见书不见图”之弊呢?究其原因,如果追本溯源,可上至东汉,“刘氏之学,意在章句”。刘向、刘歆编《七略》创立体例时收书不收图。“父子纷争于章句之末,以计较毫厘得失,而失其学术之大体”。图谱传世的可能性,远不及文字书籍。

19世纪末,《申报》的创办者英国人美查(ErnestMajor)面对当时的中国出版现状,惊讶于中国报纸盛行而画报独缺,美查深入研究,希望找到中国人过于迷信文字魅力的根源,并对此现象作了如下解读:中国人相对重视文字而忽略图像,此前中国人之使用图像,只是补充说明,而并非独立叙事。“要之,西画以能肖为上,中画以能工为贵。肖者真,工者不必真也。既不皆真,则记其事又胡取其有形乎哉?”讲求笔墨情趣,排斥“能肖”,不求逼真,“仅以文字传之而不能曲达其委折纤悉之致,则有不得已于画”,而非以图像作为另一种重要的叙事手段,所以“中国人‘以图叙事’的传统始终没有真正确立。即便让人赞叹不已的绣像小说戏曲,其中的图像仍然是文字的附庸,而不曾独立承担书写历史或讲述故事的责任”。(34)

影像艺术与绘画都是视觉艺术的一个部分,影像生产受到绘画的深刻影响是毋庸置疑的。电影美学家B.日丹认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把书籍插图跟戏剧一起看做电影形象的先驱,书籍插图的蓬勃兴起正是银幕艺术诞生前夜的特点。插图书籍既面向读者又面向观众,它已处于通向综合形象的门槛。对插图版画发展途径的各种研究著作中都强调指出,在所有造型艺术中,版画不仅涉及空间,而且涉及时间,因而直接逼近了电影艺术。”(35)影像与绘画作为一种表意符号,在时间上有时序性,文化特征上更具有承传性,基本元素更具有内在的相通性。从以上基本构成元素与基本特点的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出影像生产与西方古典绘画在精神内核上似乎更具有与生俱来的一致性。(在北京电影学院举办的“国际学生影视作品展”上,不少人认为“俄罗斯的《稻草人》、《飞翔》、《电话》等几部影片,基本功非常好,这种基本功来自这个国家悠久而璀璨的文化,更多地来自‘传统’、‘古典’”(36))。

三、影像素养——从何处入手?

从上述中西绘画艺术基本特征的比较中可以看出,传统绘画观念与影像本体特征的先天错位,再加上经济和技术因素导致的后天的雪上加霜,在精神和物质层面上影响了国人的影像观念乃至影像文化的发展,普通民众的影像思维能力未能得到有效开发,以致在2001年首届民间独立影像展上,当拿起摄像机的影视爱好者的作品首次向社会全面展示时,“才意识到自己以前对镜头语言的麻木和无知”,“影像叙事技巧粗糙和稚嫩”,“没有想象力”。(37)笔者在十余年的电视实践中,在自身转型和对从业人员进行影像思维训练的过程中,更是深感传统视觉观念的顽固和思维方式转换的不易,这也成为诱发本文思考和写作的一个直接缘由。

那么,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思维范式的转换呢?我们认为,这种思维范式的转换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从文字思维向影像思维的转换。

影像思维,即人们对视觉形象的观察力、感受力、发现力和表现力,对影像符号的想象、联想、综合、重构、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以及蒙太奇、节奏等美学创造。其基本要素包括我们前面提及的空间意识、光影造型、色彩表现,以及影像叙事能力。影像思维是视觉素养的核心。教育家J.戴伯斯(Debes)把视觉素养从低向高分为三个层次的能力构成:视觉感知能力、视觉理解能力和视觉表达能力。(38)作为视觉素养(visualliteracy)的一部分,影像素养(imageliteracy)也包括两方面,一是对影像语言符号的理解和运用,二是对影像符号的高水平、有效使用能力及影像思维的能力。目前影像素养日渐成为全球教育界关注的热点。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在中学广泛开设了“荧屏教育”(ScreenEducation)课程,美国也掀起了“视觉素养运动”(VisualLiteracyMovement),对影像媒介的认识、了解、熟练乃至批判意识的培养则是视觉素养的基本内容。在以影像为中心的视觉文化传播形态中,当形象符号的接受理解、书写和表达正日益成为个人必要的生存手段与生活方式的时候,国人影像思维能力的挖掘、训练与提高就显得日益迫切。

在视觉素养尤其是影像素养教育逐渐进入中国的过程中,照单全收肯定是不可取的。要使我们的影像素养教育卓有成效,首要工作是找准问题,认真对民族影像优缺点做一些全面的清理,尤其是一些基因性的问题,更要有清醒的认知,进而才可望对症下药,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影像教育体系,并为中国电影的发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地基。但是,仅仅停留在对中西绘画优秀成分的消化和吸收仍然是不够的。影像思维不同于文学、戏剧、音乐之处,就在于其视觉的真实性、图像的运动性、视觉形象的丰富性,在于通过或简或繁的图像,或虚或实的形象,或紧或慢的节奏,或明或暗的光影色彩表现不同的思想与意绪,而这一切能力均需要在影像生产活动中去锻炼、培养、积累、提高。导演谢飞说,“有很多电影大师总结经验,最好学习拍电影、电视的方法,一是看电影、电视,二是拍电影、电视,一是看别人好坏,二是自己体验”。(39)因此在影像思维的训练中,以影像生产工具为依托的实践活动至为关键。阿恩海姆认为,“媒介本身实际上也是灵感的一种丰富源泉,它经常提供许多形式因素,这种形式因素到头来都会成为表现经验的极有用的东西。”(40)媒介不仅是信息,没有媒介,就没有思维。正如毛笔、水墨影响了中国传统视觉艺术的特征,决定了传统中国绘画对线条的敏感,对气韵、骨法、用笔的讲究,并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传统艺术家澄怀味像的意象思维一样。利用某种媒介的长期训练,人的特定能力就可以激发、催生出来,就像印染工人能分辨出三四十种黑色色度,而一般人只能分辨出二三种色度一样,实践的专业性和经常化会培养出不同的感知能力。苏珊·朗格曾言:“每一种艺术都能引出或招致一种特殊的经验领域。”(41)道进乎技,庖丁解数千牛然后才达到游刃有余,“以神遇而不以目视”的境界。随着DV、非线性编辑的普及,随着影像生产的大众化,通过有意识的实践锻炼、积累和提高,将有助于把影像思维训练成为一种潜意识的本能反应,积淀为一种以感知为基础的直觉思维,即黑格尔所称的“实践性的感觉力”。(42)

当然,一部优秀影视作品的成功肯定不会停留于技法的基础层面。本文无意否定中国影视艺术的辉煌成就,更不会也不可能抹杀中国传统绘画在世界艺术史上的伟大贡献,而是试图找寻国内影视人才培养中所需要跨越的一些思维障碍。我们认为,中国的艺术与美学理论自有它伟大独立的精神意义。在影像的时空里,在跨越了基本的技法层面后,中国画旷邈幽深的意境,虚实相生的空灵,悠然生动的气韵,完全可以在影像生产中得到更多的展现和更好的张扬。而如何将中国传统视觉艺术的精华与机械复制的电影艺术有机融合,在世界影视艺术中创造出真正的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正是我们这一代影视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由绘画看影像的真正含义在于从一个更接近本源的角度来寻求国人影像素养提高的可能性与方法。我们不得不承认,影视艺术与西方古典绘画在精神内核上更具有与生俱来的同源性,影视专业课程的设置应注重视觉艺术本身的规律,强化绘画基本元素的学习和了解,尤其加强在中西绘画相比较的基础上对西方绘画知识的消化吸收,从技法及观念上来深入领悟,并在影像生产实践中来锻炼和提高,这无疑会对当今乃至未来的中国影视人才培育和影视艺术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注释:

①[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蒲隆,任晓晋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154.

②宋杰.影像与声音.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34.

③于爱群.万法归于心——全国十佳制片人陈虻管理之管窥.见:电视研究,1997,(4).

④张暖忻,李陀.谈电影语言的现代化.载:电影艺术,1979,(3)

⑤贾樟柯.在音乐和电影的交叉之处.载: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4,(2).

⑥看过首映我们忍不住对《无极》指指点点.载:东方早报,2005-12-16.

⑦赵学勇.中国大片的集体走火.载:深圳商报,2007-1-16.

⑧朱大可.一个话语馒头引发的文化奇案.载:中国新闻周刊,2006-3-3.

⑨[德]华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王才勇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52.

⑩[法]安·马尔罗.电影心理学概说.邵牧君译.见:电影理论文选.中国电影出版社,1990.104-105.

(11)吴甲丰.论西方写实绘画.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14.

(12)刘师培.论美术与征实之学不同.见:刘申叔先生遗书.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

(13)龚鹏程.文化符号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31.

(14)苏轼.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之一).

(15)刘纪蕙.受难剧的激情:大众传播,电影工业与文化批判.载:台湾《中外文学》,22卷3期.

(16)李伟铭.引进西方写实绘画的初衷——以国粹学派为中心.载:二十一世纪,2000,(59).

(17)[美]欧·帕诺夫斯基.电影的风格与表现手段.见:电影理论文选.中国电影出版社,1990.41.

(18)见:郭熙.林泉高致·山水训.

(19)宗白华.美学散步.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119.

(20)[法]安·马尔罗.电影心理学概说.邵牧君译.见:电影理论文选.中国电影出版社,1990.103

(21)宗白华.美学散步.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48.

(22)颜纯钧.电影的解读.中国电影出版社,1995.201.

(23)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上).商务印书馆,1979.234.

(24)宗白华.美学散步.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42.

(25)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一·论用笔得失.

(26)施德之:《耀华照相说》,见《时报》光绪三十二年十月十九日

(27)宗白华.美学散步.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107.

(28)[法]马塞尔·马尔丹.电影语言.何振淦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48.

(29)周青.功能与图式——古代色彩研究的一个视角.载:美术,1989,(11).

(30)周青.功能与图式——古代色彩研究的一个视角.载:美术,1989,(11).

(31)[俄]瓦·康定斯基.论艺术的精神.查立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35.

(32)[苏]列·柯斯玛托夫.电影肖像的艺术.载:罗晓风选编.电影摄影创作问题.中国电影出版社,1990.106-107.

(33)[希]亚里士多德:《论诗》1450a,见: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九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34)[英]美查(ErnestMajor).点石斋画报缘起.(略).转引自:陈平原.以图像为中心——关于点石斋画报.见:二十一世纪.2001,(6).

(35)[苏]B.日丹.影片的美学.于培才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88.

(36)黄燎原.学生们的电影./newsreel/dv/200210250041.htm.

(37)反对歧视DV——面对民间影像的尴尬与宽容.载:南方周末,2001-9-27.

(38)Horton,J.(1983).Visualliteracyandvisualthinking.Contributionstothestudyofvisualliteracy(pp.92-106).InternationalVisualLiteracvAssociation

(39)《著名导演谢飞做客搜狐娱乐嘉宾聊天室访谈实录》/27/31/article214763127.shtml

(40)[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视觉思维.滕守尧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6.229.

影像素养范文篇3

丹尼尔·贝尔的断言大家早已耳熟能详:“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印刷文化,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①当影像符号的书写、表达、接受和理解日益成为重要的传播手段与生存方式的时候,国内“大多数视听从业者,仍然不懂视听语言的基本规律和思维方式。他们的思维方式仍然属于传统艺术语言的思维方式尤其是文学的思维方式”。②著名栏目《东方时空》甚至需要从景别、轴线这些最基本的概念开始,训练自己的创作队伍。③在电影界,类似批评也不绝于耳:“我们目前有很多影片的电影语言太陈旧了。”④“如何解决好叙事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电影不可回避的课题”。⑤近年火爆上演的《夜宴》、《无极》、《英雄》等大片虽然标志着中国电影工业在运作机制上与好莱坞逐渐接轨,但在原创性、叙事力、影像造型等方面却多受诟病。《无极》被指责“故事单调,内容太空”⑥;《夜宴》则“显出中国导演对电影语言审美感悟及表现力的贫乏”。⑦有人甚至认为以陈凯歌、张艺谋为代表的第五代导演“具有叙事上的基因性缺陷”。⑧那么,我们的影像文化是否真的存在某些基因性问题呢?在视觉素养日渐受到关注的今天,我们尝试从一些基础性问题上展开对我们视觉文化传统的思考和审视。

由于视觉艺术的相通性,不同艺术形式的视觉思维方式和表现方式也具有内在的稳定性和承传性,并积淀到我们的视觉语言中。绘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主要的视觉艺术形式,它与影像艺术都是在二维空间创造三维形象,关系密切。因此我们认为,作为影像精神具体体现的机械复制技术,正如本雅明所言——“与绘画作一下比较仍然是有意义的”。⑨我们尝试在东西方绘画艺术的发展中挖掘一些本源性的元素,试图从中寻找影响国人影像素养的一些原因。

二、对东西方传统视觉观念的反思

通过光电转化或光影转化,影像符号被看做真实物象的摹写,是物质世界的复原和现实的渐进线。从再现特征来看,影像更接近西方视觉艺术的写实传统。从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说开始,西方的雕塑、古典绘画在透视、明暗、色彩等方面始终追求对真实的摹写。从13世纪到巴罗克时期,写实绘画追求形似。安·马尔罗认为,“巴罗克艺术拼命追求的,不是改变画面本身,而是一种连环画。一门艺术如此迷恋于剧场性效果并求助于表情动作和情绪,它最后以电影为归宿是毫不足怪的”。⑩到文艺复兴初期西方美术家写实之风渐盛,达·芬奇甚至“拜镜子为师”,并在其《画论》中声称:“最可夸奖的绘画是最能形似的绘画。”到十七八世纪,荷、意画家设计“暗箱”作为绘画辅助工具,到19世纪后半期,写实绘画更是发展壮大形成体系。因此有学者言:“西方绘画从文艺复兴期以来趋于写实而接近摄影术,实在是一股十分强大的历史潮流。”(11)西方古典绘画所积淀的深厚的写实精神和精湛的写实技巧为旨在“再现物质世界”的影像艺术做了精神和物质上的铺垫。

在中国,《墨经》上虽然有光学八条,汉武帝时有灯影戏的传说,〔宋〕沈括《梦溪笔谈》、〔元〕赵友钦《革象新书》中进一步解析过光学折射现象,但是上述观念像中国其他萌芽状态的科技思想一样,最终没能促成现代影像技术的诞生。作为一种重要的视觉艺术形式,两千多年来传统中国绘画中所折射出的美学思想和审美方式,与直接催生了“完美复制现实”影像技术的欧洲视觉艺术思想有相当大的差异。可以说,在一些基本特点上,中国人与欧洲人在影像认知上的差异,与传统中国绘画和西方绘画的差异存在某种精神上的一致性。

在中国文化史中,“言”—“象”—“意”三者之关系和地位似乎经历了一个戏剧性的此消彼长的过程。《老子》第二十一章“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对“象”作出了初步规定,“象”为“道”所包含。《易传·系辞传》上有言,“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不仅突出了“象”这个范畴,而且将之置于语言之上,强调了形象在概念表述上对语言的优越性。但是,在之后中国文化的实际发展中,言与象的工具地位却发生颠倒。刘师培指出,“秦汉以降,士有学而工无学,卿大夫高谈性命,视工艺为无足轻重”,(12)在以训练科场技巧为目的的公私教育机构中,绘画一科根本没有插足之隙,官僚士绅阶层绘画趣味和绘画技巧的训练,往往被视为超乎世俗功利的自我精神满足。在儒家实用理性思想的擢拔下,语言在治国平天下的过程中地位逐步提高,文字成为求取功名的唯一工具,以至“立象”的活动“在文字占据主流优势之后(约在汉魏以后),颇受批评,逐渐被挤压成了旁支,成为较次要的表意方式,甚至还被贬抑”。(13)而绘画艺术只有在文人士大夫修身养性的琴棋书画中才能找到其存在空间。

从画论上看,南朝画家谢赫的“六法论”中“气韵生动”居六法首位,而“应物象形”处于较次要位置。到了北宋苏轼已是“论画与形似,见与儿童邻”了。(14)克莉丝特娃(JuliaKristeva)认为西方文化在13世纪到15世纪之间发生了从象征到符号的转化过程,她认为这是人们抵制抽象的概念,而以可视化的形象符号代替的演变过程。(15)而就在这个时候,东方中国的绘画却正在由写实的“象物之作”向写意的“空摹之格”转变。宋以后中国绘画的三大传统形式:文人画、工匠画、宫廷画当中,“文人写意画广泛流行并最终蔚为画学‘正宗’”。(16)在传统绘画中对写意的独尊掩盖并导致了写实造型能力的弱势,在色彩、明暗、透视等方面技法单一、观念保守已成为后期主流绘画的一个不争事实。

绘画艺术与影像艺术并不是一回事,从总体上来看,电影和电视是一种视听传播媒介,影视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视听语言系统。光、声、时空、运动构成了视听语言的几大基本元素。但是,“始终贴切的活语言仍然把电影叫做‘活动图画’,或者简称为‘图画’”。(17)影像元素与绘画元素仍然具有某种精神一致性。从一些基本元素的具体解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传统绘画艺术对影像文化的一些潜移默化的影响。

(1)空间意识

西方人惯于在平面上创造三维空间。西方许多绘画原理如透视法、人体解剖学、明暗投影法等,与电影、电视一样都是艺术与科学交叉的产物。创造纵深空间,还世界以立体的原貌,一直是摄影(像)师们的共同追求。相比之下,中国画不注重从固定角度刻画空间幻景,而是追求“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境界。(18)在传统绘画的创作中,中国画家利用与焦点透视相异的散点透视的方式达到创作的自由,使得在有限空间营造万里之势成为可能,这一点已经成为共识。然而,从在平面上塑造虚幻的三维空间的角度来说,散点透视比较焦点透视要弱。宗白华先生认为,“西洋透视法在平面上幻出逼真的空间构造如镜中影、水中月,其幻愈真,则其真愈幻”。(19)这种由真入幻的路径,正是电影这种造梦机器的基本特征。

西方电影心理学者认为,“中国和波斯的画家们不知道或瞧不起深度、纵深、布光和表现。欧洲已在绘画的功能观念上与其他地方殊异。而在巴罗克时期结束之后,西方艺术和所有其他艺术(包括过去的和现在的)之间便存在这个根本性的分离:前者致力于探求一个立体的世界”。(20)当西方绘画与摄影这两种视觉艺术形式进入中国的时候,东西方视觉观念的冲突就变得格外鲜明。清代邹一桂在《小山画谱》中说:

西洋善勾股法,故其绘画于阴阳远近,不差锱铢。所画人物屋树,皆有日影。其所用颜料与笔,与中华绝异。布景由阔而狭,以三角量之。画宫室于墙壁,令人几欲走进。

这种“令人几欲走进”的高度写实的再造立体空间效果,的确让中国的画师大感殊异。东西方两种艺术观念的碰撞,反映出长期艺术心理积淀下焦点透视与散点透视两种成像方式的差异性(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曾批评透视画法,“似此如何成画”)。焦点透视与散点透视不仅是两种不同的造景手段,同时也体现了两种不同的艺术空间观。但是纵深构图所带来的空间感与影像世界更接近,同时景深镜头使单个镜头的信息量更大,含义也更丰富。相形之下,国内不少影视作品在镜头的空间意识和构图表现上不同程度地呈现出单一、平面化等不足,不能不说与中国绘画几千年来追求平面效果所形成的单一的空间意识与技能有着渊源关系。宗白华先生在《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索》中指出,“中国和欧洲绘画在空间观点上有这样大的不同,值得我们的注意”。(21)在此我们和宗白华先生一样无意对这两种伟大艺术传统的空间意识比长较短。但不可否认,欧洲绘画艺术的空间意识与影像艺术的空间观念之间能够轻易地转化,而对于散点空间艺术观的中国艺术家来说,这种转化相对要困难得多,这种能力直接影响了影像画面的构图和镜头内的场面调度能力。

(2)光影造型

在摄影造型规律和表现方法中,光影成为最重要的成像因素。我们从西方经典的影视作品中可以欣赏到创作者对光影这一艺术语言运用的娴熟与精彩,而这种娴熟与西方绘画之间也具有相当明显的传承关系(美国导演西席·地密尔就坦言曾师法伦勃朗绘画的用光方式,创造了其影视风格(22))。

西方绘画一直强调光影、明暗的重要性。黑格尔说:“如果要问绘画所用的究竟是哪一种物理的因素,回答就是光。”(23)光不仅仅是一种照明的技术指标,更是一种艺术手段和体现艺术风格的视觉语言成分。光线丰富的艺术表现潜力,成为影像思维的一个重要元素。通过对不同性质、强度和方向的光线的光效处理,体现出作者的创作风格(荷兰画家伦勃朗因此被称作“光的诗人”。法国雕刻家罗丹的韵律也被称为“光的韵律”)。

传统西画中至关重要的光影变化不是中国传统绘画青睐的对象。“中国画是线的韵律,光不要了,影也不要了”。(24)笔墨成为中国画之灵魂。古人云:“凡画,气韵本乎游心,神采生于用笔”,(25)“笔墨之妙”造就了传统国画独特的艺术风格,然而,中国传统绘画这种追求笔墨韵味,平面、无光影变化的审美风格也深深地影响了国人的影像观念。当摄影术刚刚进入中国之时,中国早期摄影师很不适应,在摄影用光上,一般中国照相师只用平光照明,明显受到了中国传统绘画的影响。另外,中国早期摄影师在日光拍摄中,为了避免过高的反差,多应用散射光,拍出的照片,类似国画的效果。1906年摄影家施德之提出:“顾士人论像,贵白而不贵黑。不知白为光,黑为阴。非阴不起白,非黑不浮。骨骼高耸,精神外露,必藉黑以施其巧,倘白太多,则像与纸平,焉能浮凸。”(26)这种见解,指出了国人光感的缺乏和光影造型能力的缺失,以及中国绘画论和摄影造型规律的某些带根本性的区别。电影是光影的艺术,如何在胶片上创造出中国意境的画面,对我们来说尚是一个需要学习、研究的问题。

(3)色彩表现

色彩作为一种重要造型因素,在影视艺术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从古典主义的写实到印象主义的表现,西方人以科学的精神将色彩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进行了系统而深刻的研究,可以说西方对于色彩的认识与运用在绘画领域已达到相当的高度。宗白华先生认为,“西洋油色的描绘不惟幻出立体,且有明晴闪耀烘托无限情韵,可称为‘色彩的诗’”。(27)现代影视中的色彩不仅仅是如布列松所言的使影像有力、令实在更真的手段。色彩作为一种语言已经上升到哲理思考的层面,色彩不仅是现实层面,更是精神层面的象征。

马尔丹在《电影语言》中指出,“所有生理和心理方面的试验都证明,我们更多感受的是色彩的价值,而不是色彩本身。”(28)“色彩的价值”即是色彩的表现性。但是在深受老庄哲学影响的中国传统绘画观念里,五色令人目盲,更习惯从黑白浓淡中寻找心与物的体验。“中国绘画的主流是文人水墨画,理论上对绘画色彩的研究也基本以‘黑色’为主”(29)。如果说南朝时宗炳《画山水序》中尚注意色彩作为一种造型语言的作用和它与自然物象的关系,认为“画家布色,构兹云岭”,“以形写形,以色貌色”,到了唐朝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则变为弃色求墨,支持运墨重于用色的水墨一体,称赞“草木敷荣,不待丹碌之采,云雪飘扬,不待铅粉而白。山不待空青而翠,凤不待五色而翠”。这种墨可胜色的实践与理论,最终演化为中国绘画“意足不求颜色似”的审美追求与批评标准。即便是青绿山水与工笔花鸟,仍然是在有限简约的色彩中表现大千万象。所以有批评者认为,“魏晋以降关于色彩的讨论,实际上是一个淡化色彩意义的过程”。(30)

现代影视中的色彩作为一种语言已经越来越摆脱简单的外部描摹而进入人物的内心世界。康定斯基认为,“一般说来,色彩直接地影响着精神。”(31)由于色彩所具有的情感含义和表意功能,使它成为某种抽象思想和理念的升华。欧美许多著名导演的色彩运用能力往往从绘画中师法。电影艺术家列·柯斯玛托夫就谈到,“在研究伟大的现实主义画家的绘画作品时,我们应当学习他们对彩色的物理性质的规律、对明暗与彩色现象的规律的理解,以及他们对彩色协调和彩色对比的美感性能的掌握,学习他们运用彩色的感染作用的本领。”(32)与西方绘画色彩相比较,中国传统绘画在色彩形式上的单一,在观念上对色彩的摒弃也多少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国内传统电影工作者对影像色彩的感觉力与表现力。翻开中国绘画史,色彩不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学科,对色彩的系统研究几为空白,这不仅是绘画艺术的缺失,也多少成为日后影视艺术发展的隐患。

(4)影像叙事

绘画的叙事性包含了写实技巧与时空安排等方面的元素,这与影像叙事性有着很大程度的相似性。虽然罗兰·巴特认为所有的图画,在某种意义上都是叙述,但是这种“叙述”,在中国主要是情与意,西方则主要是讲故事。西方绘画具有强烈的叙事性。亚里士多德在《论诗》中就提出“情节是悲剧的第一原则”,“绘画也是这样”。(33)西方中世纪的宗教绘画,多讲述圣经故事,中世纪晚期的乔托更被称为“伟大的讲故事者”(storyteller),因为他是用图画在讲故事。在中国画史上,也曾产生过具有较强叙事性的优秀画作,《山海经》古图及同时代出土文物上的图画,开启了我国古代以图叙事的文化传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数五代南唐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画家无论在人物的刻画还是场景的安排上都表现出高超的叙事能力,然而这道关注世俗人生的现实主义光芒在中国绘画的天空一闪即逝。南北朝王微在《叙画》中指出,绘画“非以案城域,辨方州,标镇埠,划侵流”,对绘画叙事性予以了否定。在宋以后的传统中国画中,文人画成为绘画主流,画家普遍将绘画作为逃避现实抒情写意的工具,主要绘画对象由人物变为山水。综观中国传统绘画史,叙事性确实不是中国画家重视的对象,对此,宋人郑樵在其《通志略·图谱略》中就意识到这个问题,其《图谱略·索象》专论“图”、“书”携手的重要性,并对当时“离图即书、尚辞务说”的“后之学者”及“见书不见图”的阅读现状进行了批评:

“见书不见图,闻其声不见其形;见图不见书,见其人不闻其语。图,至约也;书,至博也。即图而求易,即书而求难。古之学者为学有要,置图于左,置书于右;索象于图,索理于书。故人亦易为学,学亦易为功,举而措之,如执左契。后之学者,离图即书,尚辞务说,故人亦难为学,学亦难为功”。

古之学者早已形成“左图右书”的阅读传统,为何到了宋代即有“见书不见图”之弊呢?究其原因,如果追本溯源,可上至东汉,“刘氏之学,意在章句”。刘向、刘歆编《七略》创立体例时收书不收图。“父子纷争于章句之末,以计较毫厘得失,而失其学术之大体”。图谱传世的可能性,远不及文字书籍。

19世纪末,《申报》的创办者英国人美查(ErnestMajor)面对当时的中国出版现状,惊讶于中国报纸盛行而画报独缺,美查深入研究,希望找到中国人过于迷信文字魅力的根源,并对此现象作了如下解读:中国人相对重视文字而忽略图像,此前中国人之使用图像,只是补充说明,而并非独立叙事。“要之,西画以能肖为上,中画以能工为贵。肖者真,工者不必真也。既不皆真,则记其事又胡取其有形乎哉?”讲求笔墨情趣,排斥“能肖”,不求逼真,“仅以文字传之而不能曲达其委折纤悉之致,则有不得已于画”,而非以图像作为另一种重要的叙事手段,所以“中国人‘以图叙事’的传统始终没有真正确立。即便让人赞叹不已的绣像小说戏曲,其中的图像仍然是文字的附庸,而不曾独立承担书写历史或讲述故事的责任”。(34)

影像艺术与绘画都是视觉艺术的一个部分,影像生产受到绘画的深刻影响是毋庸置疑的。电影美学家B.日丹认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把书籍插图跟戏剧一起看做电影形象的先驱,书籍插图的蓬勃兴起正是银幕艺术诞生前夜的特点。插图书籍既面向读者又面向观众,它已处于通向综合形象的门槛。对插图版画发展途径的各种研究著作中都强调指出,在所有造型艺术中,版画不仅涉及空间,而且涉及时间,因而直接逼近了电影艺术。”(35)影像与绘画作为一种表意符号,在时间上有时序性,文化特征上更具有承传性,基本元素更具有内在的相通性。从以上基本构成元素与基本特点的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出影像生产与西方古典绘画在精神内核上似乎更具有与生俱来的一致性。(在北京电影学院举办的“国际学生影视作品展”上,不少人认为“俄罗斯的《稻草人》、《飞翔》、《电话》等几部影片,基本功非常好,这种基本功来自这个国家悠久而璀璨的文化,更多地来自‘传统’、‘古典’”(36))。

三、影像素养——从何处入手?

从上述中西绘画艺术基本特征的比较中可以看出,传统绘画观念与影像本体特征的先天错位,再加上经济和技术因素导致的后天的雪上加霜,在精神和物质层面上影响了国人的影像观念乃至影像文化的发展,普通民众的影像思维能力未能得到有效开发,以致在2001年首届民间独立影像展上,当拿起摄像机的影视爱好者的作品首次向社会全面展示时,“才意识到自己以前对镜头语言的麻木和无知”,“影像叙事技巧粗糙和稚嫩”,“没有想象力”。(37)笔者在十余年的电视实践中,在自身转型和对从业人员进行影像思维训练的过程中,更是深感传统视觉观念的顽固和思维方式转换的不易,这也成为诱发本文思考和写作的一个直接缘由。

那么,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思维范式的转换呢?我们认为,这种思维范式的转换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从文字思维向影像思维的转换。

影像思维,即人们对视觉形象的观察力、感受力、发现力和表现力,对影像符号的想象、联想、综合、重构、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以及蒙太奇、节奏等美学创造。其基本要素包括我们前面提及的空间意识、光影造型、色彩表现,以及影像叙事能力。影像思维是视觉素养的核心。教育家J.戴伯斯(Debes)把视觉素养从低向高分为三个层次的能力构成:视觉感知能力、视觉理解能力和视觉表达能力。(38)作为视觉素养(visualliteracy)的一部分,影像素养(imageliteracy)也包括两方面,一是对影像语言符号的理解和运用,二是对影像符号的高水平、有效使用能力及影像思维的能力。目前影像素养日渐成为全球教育界关注的热点。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在中学广泛开设了“荧屏教育”(ScreenEducation)课程,美国也掀起了“视觉素养运动”(VisualLiteracyMovement),对影像媒介的认识、了解、熟练乃至批判意识的培养则是视觉素养的基本内容。在以影像为中心的视觉文化传播形态中,当形象符号的接受理解、书写和表达正日益成为个人必要的生存手段与生活方式的时候,国人影像思维能力的挖掘、训练与提高就显得日益迫切。

在视觉素养尤其是影像素养教育逐渐进入中国的过程中,照单全收肯定是不可取的。要使我们的影像素养教育卓有成效,首要工作是找准问题,认真对民族影像优缺点做一些全面的清理,尤其是一些基因性的问题,更要有清醒的认知,进而才可望对症下药,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影像教育体系,并为中国电影的发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地基。但是,仅仅停留在对中西绘画优秀成分的消化和吸收仍然是不够的。影像思维不同于文学、戏剧、音乐之处,就在于其视觉的真实性、图像的运动性、视觉形象的丰富性,在于通过或简或繁的图像,或虚或实的形象,或紧或慢的节奏,或明或暗的光影色彩表现不同的思想与意绪,而这一切能力均需要在影像生产活动中去锻炼、培养、积累、提高。导演谢飞说,“有很多电影大师总结经验,最好学习拍电影、电视的方法,一是看电影、电视,二是拍电影、电视,一是看别人好坏,二是自己体验”。(39)因此在影像思维的训练中,以影像生产工具为依托的实践活动至为关键。阿恩海姆认为,“媒介本身实际上也是灵感的一种丰富源泉,它经常提供许多形式因素,这种形式因素到头来都会成为表现经验的极有用的东西。”(40)媒介不仅是信息,没有媒介,就没有思维。正如毛笔、水墨影响了中国传统视觉艺术的特征,决定了传统中国绘画对线条的敏感,对气韵、骨法、用笔的讲究,并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传统艺术家澄怀味像的意象思维一样。利用某种媒介的长期训练,人的特定能力就可以激发、催生出来,就像印染工人能分辨出三四十种黑色色度,而一般人只能分辨出二三种色度一样,实践的专业性和经常化会培养出不同的感知能力。苏珊·朗格曾言:“每一种艺术都能引出或招致一种特殊的经验领域。”(41)道进乎技,庖丁解数千牛然后才达到游刃有余,“以神遇而不以目视”的境界。随着DV、非线性编辑的普及,随着影像生产的大众化,通过有意识的实践锻炼、积累和提高,将有助于把影像思维训练成为一种潜意识的本能反应,积淀为一种以感知为基础的直觉思维,即黑格尔所称的“实践性的感觉力”。(42)

当然,一部优秀影视作品的成功肯定不会停留于技法的基础层面。本文无意否定中国影视艺术的辉煌成就,更不会也不可能抹杀中国传统绘画在世界艺术史上的伟大贡献,而是试图找寻国内影视人才培养中所需要跨越的一些思维障碍。我们认为,中国的艺术与美学理论自有它伟大独立的精神意义。在影像的时空里,在跨越了基本的技法层面后,中国画旷邈幽深的意境,虚实相生的空灵,悠然生动的气韵,完全可以在影像生产中得到更多的展现和更好的张扬。而如何将中国传统视觉艺术的精华与机械复制的电影艺术有机融合,在世界影视艺术中创造出真正的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正是我们这一代影视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由绘画看影像的真正含义在于从一个更接近本源的角度来寻求国人影像素养提高的可能性与方法。我们不得不承认,影视艺术与西方古典绘画在精神内核上更具有与生俱来的同源性,影视专业课程的设置应注重视觉艺术本身的规律,强化绘画基本元素的学习和了解,尤其加强在中西绘画相比较的基础上对西方绘画知识的消化吸收,从技法及观念上来深入领悟,并在影像生产实践中来锻炼和提高,这无疑会对当今乃至未来的中国影视人才培育和影视艺术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注释:

①[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蒲隆,任晓晋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154.

②宋杰.影像与声音.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34.

③于爱群.万法归于心——全国十佳制片人陈虻管理之管窥.见:电视研究,1997,(4).

④张暖忻,李陀.谈电影语言的现代化.载:电影艺术,1979,(3)

⑤贾樟柯.在音乐和电影的交叉之处.载: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4,(2).

⑥看过首映我们忍不住对《无极》指指点点.载:东方早报,2005-12-16.

⑦赵学勇.中国大片的集体走火.载:深圳商报,2007-1-16.

⑧朱大可.一个话语馒头引发的文化奇案.载:中国新闻周刊,2006-3-3.

⑨[德]华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王才勇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52.

⑩[法]安·马尔罗.电影心理学概说.邵牧君译.见:电影理论文选.中国电影出版社,1990.104-105.

(11)吴甲丰.论西方写实绘画.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14.

(12)刘师培.论美术与征实之学不同.见:刘申叔先生遗书.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

(13)龚鹏程.文化符号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31.

(14)苏轼.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之一).

(15)刘纪蕙.受难剧的激情:大众传播,电影工业与文化批判.载:台湾《中外文学》,22卷3期.

(16)李伟铭.引进西方写实绘画的初衷——以国粹学派为中心.载:二十一世纪,2000,(59).

(17)[美]欧·帕诺夫斯基.电影的风格与表现手段.见:电影理论文选.中国电影出版社,1990.41.

(18)见:郭熙.林泉高致·山水训.

(19)宗白华.美学散步.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119.

(20)[法]安·马尔罗.电影心理学概说.邵牧君译.见:电影理论文选.中国电影出版社,1990.103

(21)宗白华.美学散步.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48.

(22)颜纯钧.电影的解读.中国电影出版社,1995.201.

(23)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上).商务印书馆,1979.234.

(24)宗白华.美学散步.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42.

(25)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一·论用笔得失.

(26)施德之:《耀华照相说》,见《时报》光绪三十二年十月十九日

(27)宗白华.美学散步.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107.

(28)[法]马塞尔·马尔丹.电影语言.何振淦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48.

(29)周青.功能与图式——古代色彩研究的一个视角.载:美术,1989,(11).

(30)周青.功能与图式——古代色彩研究的一个视角.载:美术,1989,(11).

(31)[俄]瓦·康定斯基.论艺术的精神.查立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35.

(32)[苏]列·柯斯玛托夫.电影肖像的艺术.载:罗晓风选编.电影摄影创作问题.中国电影出版社,1990.106-107.

(33)[希]亚里士多德:《论诗》1450a,见: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九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34)[英]美查(ErnestMajor).点石斋画报缘起.(略).转引自:陈平原.以图像为中心——关于点石斋画报.见:二十一世纪.2001,(6).

(35)[苏]B.日丹.影片的美学.于培才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88.

(36)黄燎原.学生们的电影.

(37)反对歧视DV——面对民间影像的尴尬与宽容.载:南方周末,2001-9-27.

(38)Horton,J.(1983).Visualliteracyandvisualthinking.Contributionstothestudyofvisualliteracy(pp.92-106).InternationalVisualLiteracvAssociation

(39)《著名导演谢飞做客搜狐娱乐嘉宾聊天室访谈实录》

(40)[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视觉思维.滕守尧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6.229.

影像素养范文篇4

1微博时代新闻摄影的优势

近年,随着数码影像摄取的普及,传输的便捷,摄影在以网络技术为中心的“新媒体时代”产生了前所未有的能量。微博、博客、播客、论坛、即时通讯等以网络为平台,与手机、IPad、平板电脑等移动媒介的高度结合,在新闻及信息传播方面表现突出。在许多新闻事件的报道中,多角度、多视点的报道,吸引了众多网民的关注,掀起了引领时代的风潮。仔细分析,微博时效便捷,短小精悍的基本特征契合了当下的时代需求,其能量巨大,优势明显。

1.1微博新闻摄影操作:更便捷

微博新闻摄影的时效性,突出表现在拍摄者在新闻现场随拍随发,受众随即接收,没有事先策划,没有复杂的编辑制作过程,更没有把关人的审查,所以传播快速高效。新闻摄影从拍摄到晒上网,只有短短的几秒、几分钟时间。当事件发生以后,谁刚好碰上并拍了传了是关键。2011年7月5日,北京地铁四号线动物园站电梯乘客摔倒,导致人员死伤事件。许多网友通过微博第一时间和接收了这一新闻及有关现场图片,“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事故中,微博图片再一次走上前台,微博图片比其它媒体早10多个小时。在新媒体上传播的新闻信息及新闻摄影图片,弥补着传统媒体的滞后及缺位,充当着为公众提供一定的证据和满足公众知晓权等作用。不在乎是否专业,而在乎谁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把照片发到网络上。尤其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中,微博图片的表现更加突出。

1.2微博新闻摄影的传播:更广泛

在移动互联网应用日益普及的今天,普通公民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一按”定格事件,再“一键”上传微博。一旦微博图片,该博主的微博用户,该博主的粉丝都会收到该信息,只要这张图像能激起大家的兴趣,或认为该图片有价值,他们就会转发。这样该图片的受众数量,就会在短时间呈几何倍数增长。微博图像信息的裂变式传播就像核裂变一样,一个重原子的原子核分裂为两个,两个再分裂为更多,并在分裂中释放出巨大能量,不断扩大传递范围,不断地增加能量。

1.3微博新闻摄影的内容:更真切

微博新闻摄影报道往往用“第一人称”,作为“当事人”给受众带来了无与伦比的真实感、体验感。受众对新闻事件现场感同身受,这超越了任何传统媒体新闻摄影图片的报道模式,显示出无法比拟的优势。在重大新闻事件报道中,新媒体的代表微博新闻摄影报道,新闻要件充分,拍摄者和传播者就是新闻现场的当事人、目击者。在新媒体新闻信息传播过程中,摄影图片的使用,成为确保新闻信息真实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现代人许多知识的来源,已经不仅仅是阅读,更多的是通过“观看”的方式获得的。影像对现实的扁平化呈现,更直接地还原了现实生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呈现生活世界的图像是在语言和文字之前发生的文化事件。它所揭示的是最根源世界中的景象,是真理原初发生的情形,所以说摄影图像对于语言和文字有着在先的“超越”意义。”

1.4微博新闻摄影视角:更多元

现代社会,人们有了追问事实真相,崇尚价值观的多元化的可能。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对新闻事实的全面客观了解,更利于对事物或事件作出准确判断,从而希望避免局限性的叙述和评价各种新闻事件。新的传播方式,以其方便、快捷、高效、新颖、时尚而极具吸引力,摄影的优势也正在于此。人们不仅仅表现出对互联网技术应用方面的关心,更多地体现在对发生在身边事件的全新思考。在互联网时代,人人可以利用数码相机、手机、DV、平板电脑拍照、摄像,为人们提供一个参与和交流的空间。这里不分年龄,不分职业,不论资排辈,也不论拍照人使用的工具,无需专业技巧,只要自己愿意,就能将身边发生的事,用图片形式记录下来,通过发送帖子、彩信或电子邮件,以最快的速度,将照片、视频到网上与大家分享。这是改写摄影发展史的奇迹。尽管每个人所处的位置角度不同,但大家话语权相对平等,信息来源丰富多元,每个人提供的影像片段,经过网络传播的汇聚整合,最终就可以还原新闻事实相对完整的原貌。

2微博时代新闻摄影的走向

2.1微博时代新闻摄影的队伍:专业与非专业并存

今天,数字技术能将各种传播工具和媒介进行有效整合,使得信息的传播达到了几何数的增长,其中互联网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新媒体时代,新闻信息的传播平台除了传统媒体,普通公民也可以利用新媒体传播新闻信息。2010年11月15日,上海静安区胶州路高层住宅楼发生火灾,无数人用手机或相机记录下当时的情境,并在第一时间上传微博。普通公民是微博新闻报道、新闻摄影的核心力量。公民微博新闻摄影者,在某些重大事件的摄影报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仅作为传统媒体新闻报道的线索和有益补充,而且在当今中国的新闻信息传播中,将形成与传统媒体的有机融合,报道质量将会进一步得到提升和深化。

2.2微博时代新闻摄影话语:多边表达

微博新闻摄影从诞生初,就作为传统媒体的有益补充。微博新闻摄影,往往更关注那些被主流媒体或价值观,有意或无意忽略的一些社会想象和新闻事实,即使是同样的新闻事件,微博新闻摄影所呈现出来的情景或现场,也往往是主流媒体少见的情节、细节或视角。微博新闻摄影更倾向原汁原味,还原事实,见证现场,而较少考虑传统媒体的宣传功能。微博新闻摄影图片的拍摄者,多数没有经过系统摄影学习和训练,拍摄动机、拍摄行为也较简单和直接,他们一心想的是“清楚地拍下所看到的事件和人物”,用图片来佐证自己的微博文字内容的真实性。微博作为新媒体最具有活力的媒介载体,微博新闻往往成为传统媒体的新闻线索,在网络新媒体传播的基础上,通过传统大众传媒的再传播,微博新闻的效应会被进一步放大,往往能够升级为媒体事件。而微博新闻摄影图片也往往是报刊、电视、网站等媒体对新闻事件进行再报道时的重要影像素材。

2.3微博时代新闻摄影传播:日渐规范

影像素养范文篇5

利用计算机进行包装设计,不管是图形图像处理还是文字编排,其过程大部分将在计算机中完成,从设计人员的角度来看,其流程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模式:

(1)设计创意—→资料输入—→图形图像、文字处理—→立体效果制作—→效果调整(平面设计软件的综合应用)。

(2)设计创意—→资料输入—→图形、图像、文字处理—→包装容器模型制作—→三维贴图—→效果调整(平面设计软件与三维设计软件的综合运用)。

数字化包装设计的设计要素

包装设计的目的是利用包装自身的身体语言向消费者传达各种信息,以达到促进商品销售的作用。因此,在包装的装潢设计过程中应充分了解商品的特点,利用与品牌、产品、消费者等相关联的各种因素来传达商品的信息,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集符合消费者心理需求、美观于一体的商品形象。

1.图形设计

图形总是占据包装画面的绝大部分,它是传达商品信息、刺激消费的重要媒介,其包含的内容有:品牌信息的表达、产品信息的表达、消费者信息的表达等。但不管是采用具象的图形,还是归纳简化的图形或者夸张变化的图形,都离不开对原始图片的再编辑,即精简、修补、特效化处理、拼贴等手段,都离不开图形图像处理软件的应用。Photoshop以及CorelDraw软件正是基于其功能优越的图形图像的编辑功能,才被广泛利用到艺术设计行业当中。

2.字体设计

包装设计中的字体是向消费者传达商品信息的途径和手段,其包含的内容有:品牌形象字体、广告宣传性文字、功能性说明文字、资料文字等。品牌形象文字的设计是代表产品形象的文字,它是包装设计中主要的视觉表现要素之一,因此在其结构上可进行加工、变化、修饰,以加强文字的内在含义和表现力。

在字体的变形处理变化上CorelDraw有其明显的功能,我们可利用其特点设计独特的变形字体。其他诸如广告宣传性文字、功能性说明文字、资料文字就其本身的特点而言,应采用规范而易识别的字体,所以一般只在版面编排时有所注意就行了。

3.色彩设计

色彩是视觉传达力最活跃的因素。色彩的识别性、象征性、传达力都能影响到包装设计作品的最终传达效果。因此,对一名设计者来说,色彩的应用既要运用科学准确的技巧,还要有丰富的色彩理论知识和对色彩敏锐的洞察力和欣赏力,这样才能合理地运用到包装设计制作当中。

各类图形图像处理软件都提供了多种色彩模式,设计者可合理选用。

4.版面设计

包装设计中的版面设计就是将图形设计、字体设计、色彩设计等设计要素调整到有秩序的整体编排当中,使其产生和谐统一的秩序感和表现力。各类软件当中,除了3dsmax以外,都具备版面设计的功能,但专业的版面设计还是以PageMaker最为突出。

数字化包装设计中的图形图像处理

包装设计中的图形图像处理是利用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将绘画作品和影视图像合成、变化,制作成新颖的、具有特殊效果的新图像模式。它的作用在于:利用先进的手段和艺术的形式将包装内容主题形象化。

在计算机上进行装潢图像的处理就是对数字图像的处理,装潢图案生成的过程就是从图像到图像的过程。于是,包装装潢中的特效处理也就转化成了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图像特效主要是指以自然、柔和的方式在屏幕上将一幅图像按不同算法显示出来得到的特殊显示效果。它除了可以像画家一样根据作者的感觉进行处理外,还对每一种处理工具提供了精确的物理描述。例如,在图像设计中,接触比较多的photoshop的滤镜功能。由于图像技术近年来得到极大重视和长足进步,出现了许多新理论、新方法、新算法、新手段、新设备。图像处理软件的核心技术是图像处理技术,即图像处理算法。完成一种特效就是需要一种算法支持,只要有算法的支持是都可以实现所要求的功能的。算法有点处理算法与区域处理算法两种,它们的处理都与像素有关。

1.图形图像设计原则

作为包装设计中重要的视觉元素,它不仅仅对商品、文字有说明的作用,更因为其造型和色彩诸方面的引人注目,而发挥着视觉中心的信息传达作用。因此,图形图像的设计应具有典型、鲜明、集中和构思独特的特征,这样才能使包装通过图形图像起到“无声推销员”的作用。

2.图形图像处理方式

图形图像的内容包括符号图形和图片图像。符号图形是用点、线、面几何图形构成的形象,由于概括、简洁而具备现代美感,主要以商标标志为主。符号图形的制作可利用计算机图形处理软件CorelDraw中各种绘图工具和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中的路径来完成设计,并对其进行修改。由于各有特点,设计者有时有必要结合使用各种软件,以求达到最佳设计效果。

图片图像则包括图案、插图、影像照片等,其采集的手段可通过扫描或数码工具直接输入计算机,其处理方法是利用图像处理软件粘合、修饰的编辑功能,将创作原图、影像照片进行加工处理,以达到最佳艺术效果。Photoshop由于是图像编辑应用程序,它可以对图像的局部或整体进行修描,加入特殊效果,甚至可以进行类似如水彩、油画的创作,所以对图片图像进行处理,它是设计师首选的工具。

总之,在研究包装设计的规律中,必须围绕装潢艺术语言特色的要求去研究图形艺术的规律,即在设计形式上一切都是为了在瞬间或较短的时间内达到简明、快捷地向顾客传达商品信息的目的。所以,在设计中,要选择最恰当的、表现内容尽可能完美的图形艺术,使包装装潢具有最佳的视觉效果,以便达到良好的市场效应。

从事包装设计时,将形态、色彩和文字与它们在平面中不同的位置所产生的不同效果相结合,可以充分表达设计师对产品包装的理解,如果以图形优先、情调渲染、形象展示、图形装饰、情节刻画或情趣引导等的表现手法进行设计,那么,形、色与文字所表达情感就更具有代表性,从而表达出设计师的情感和产品特有的个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素养与审美水平不断提高,对成功运用抽象的形式构成的包装形态及其传达的视觉信息与心理依据,都会为消费者所认同与接受。艺术是社会的镜子,艺术设计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在这个数字化时代,包装设计无处不体现着数字技术的科技之美。但是,设计的关键在创意,创意的关键在人,在于一个有着深厚传统文化内涵和掌握熟练数字技术的人。只有人脑和“计算机”的结合,手工艺术和数字技术的结合,才能创作出这个数字化时代最优秀的包装设计作品。

参考文献:

[1]尹定邦著《设计学概论》,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

[2]王洪、荣字磊、周爱华著《包装设计》,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6年

[3]赖小娟、林旭著《现代图案设计》,河南美术出版社,1999年2月

影像素养范文篇6

利用计算机进行包装设计,不管是图形图像处理还是文字编排,其过程大部分将在计算机中完成,从设计人员的角度来看,其流程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模式:

(1)设计创意—→资料输入—→图形图像、文字处理—→立体效果制作—→效果调整(平面设计软件的综合应用)。

(2)设计创意—→资料输入—→图形、图像、文字处理—→包装容器模型制作—→三维贴图—→效果调整(平面设计软件与三维设计软件的综合运用)。

数字化包装设计的设计要素

包装设计的目的是利用包装自身的身体语言向消费者传达各种信息,以达到促进商品销售的作用。因此,在包装的装潢设计过程中应充分了解商品的特点,利用与品牌、产品、消费者等相关联的各种因素来传达商品的信息,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集符合消费者心理需求、美观于一体的商品形象。

1.图形设计

图形总是占据包装画面的绝大部分,它是传达商品信息、刺激消费的重要媒介,其包含的内容有:品牌信息的表达、产品信息的表达、消费者信息的表达等。但不管是采用具象的图形,还是归纳简化的图形或者夸张变化的图形,都离不开对原始图片的再编辑,即精简、修补、特效化处理、拼贴等手段,都离不开图形图像处理软件的应用。Photoshop以及CorelDraw软件正是基于其功能优越的图形图像的编辑功能,才被广泛利用到艺术设计行业当中。

2.字体设计

包装设计中的字体是向消费者传达商品信息的途径和手段,其包含的内容有:品牌形象字体、广告宣传性文字、功能性说明文字、资料文字等。品牌形象文字的设计是代表产品形象的文字,它是包装设计中主要的视觉表现要素之一,因此在其结构上可进行加工、变化、修饰,以加强文字的内在含义和表现力。

在字体的变形处理变化上CorelDraw有其明显的功能,我们可利用其特点设计独特的变形字体。其他诸如广告宣传性文字、功能性说明文字、资料文字就其本身的特点而言,应采用规范而易识别的字体,所以一般只在版面编排时有所注意就行了。

3.色彩设计

色彩是视觉传达力最活跃的因素。色彩的识别性、象征性、传达力都能影响到包装设计作品的最终传达效果。因此,对一名设计者来说,色彩的应用既要运用科学准确的技巧,还要有丰富的色彩理论知识和对色彩敏锐的洞察力和欣赏力,这样才能合理地运用到包装设计制作当中。

各类图形图像处理软件都提供了多种色彩模式,设计者可合理选用。

4.版面设计

包装设计中的版面设计就是将图形设计、字体设计、色彩设计等设计要素调整到有秩序的整体编排当中,使其产生和谐统一的秩序感和表现力。各类软件当中,除了3dsmax以外,都具备版面设计的功能,但专业的版面设计还是以PageMaker最为突出。

数字化包装设计中的图形图像处理

包装设计中的图形图像处理是利用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将绘画作品和影视图像合成、变化,制作成新颖的、具有特殊效果的新图像模式。它的作用在于:利用先进的手段和艺术的形式将包装内容主题形象化。

在计算机上进行装潢图像的处理就是对数字图像的处理,装潢图案生成的过程就是从图像到图像的过程。于是,包装装潢中的特效处理也就转化成了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图像特效主要是指以自然、柔和的方式在屏幕上将一幅图像按不同算法显示出来得到的特殊显示效果。它除了可以像画家一样根据作者的感觉进行处理外,还对每一种处理工具提供了精确的物理描述。例如,在图像设计中,接触比较多的photoshop的滤镜功能。由于图像技术近年来得到极大重视和长足进步,出现了许多新理论、新方法、新算法、新手段、新设备。图像处理软件的核心技术是图像处理技术,即图像处理算法。完成一种特效就是需要一种算法支持,只要有算法的支持是都可以实现所要求的功能的。算法有点处理算法与区域处理算法两种,它们的处理都与像素有关。

1.图形图像设计原则

作为包装设计中重要的视觉元素,它不仅仅对商品、文字有说明的作用,更因为其造型和色彩诸方面的引人注目,而发挥着视觉中心的信息传达作用。因此,图形图像的设计应具有典型、鲜明、集中和构思独特的特征,这样才能使包装通过图形图像起到“无声推销员”的作用。

2.图形图像处理方式

图形图像的内容包括符号图形和图片图像。符号图形是用点、线、面几何图形构成的形象,由于概括、简洁而具备现代美感,主要以商标标志为主。符号图形的制作可利用计算机图形处理软件CorelDraw中各种绘图工具和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中的路径来完成设计,并对其进行修改。由于各有特点,设计者有时有必要结合使用各种软件,以求达到最佳设计效果。

图片图像则包括图案、插图、影像照片等,其采集的手段可通过扫描或数码工具直接输入计算机,其处理方法是利用图像处理软件粘合、修饰的编辑功能,将创作原图、影像照片进行加工处理,以达到最佳艺术效果。Photoshop由于是图像编辑应用程序,它可以对图像的局部或整体进行修描,加入特殊效果,甚至可以进行类似如水彩、油画的创作,所以对图片图像进行处理,它是设计师首选的工具。

总之,在研究包装设计的规律中,必须围绕装潢艺术语言特色的要求去研究图形艺术的规律,即在设计形式上一切都是为了在瞬间或较短的时间内达到简明、快捷地向顾客传达商品信息的目的。所以,在设计中,要选择最恰当的、表现内容尽可能完美的图形艺术,使包装装潢具有最佳的视觉效果,以便达到良好的市场效应。

从事包装设计时,将形态、色彩和文字与它们在平面中不同的位置所产生的不同效果相结合,可以充分表达设计师对产品包装的理解,如果以图形优先、情调渲染、形象展示、图形装饰、情节刻画或情趣引导等的表现手法进行设计,那么,形、色与文字所表达情感就更具有代表性,从而表达出设计师的情感和产品特有的个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素养与审美水平不断提高,对成功运用抽象的形式构成的包装形态及其传达的视觉信息与心理依据,都会为消费者所认同与接受。艺术是社会的镜子,艺术设计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在这个数字化时代,包装设计无处不体现着数字技术的科技之美。但是,设计的关键在创意,创意的关键在人,在于一个有着深厚传统文化内涵和掌握熟练数字技术的人。只有人脑和“计算机”的结合,手工艺术和数字技术的结合,才能创作出这个数字化时代最优秀的包装设计作品。

参考文献:

[1]尹定邦著《设计学概论》,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

[2]王洪、荣字磊、周爱华著《包装设计》,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6年

[3]赖小娟、林旭著《现代图案设计》,河南美术出版社,1999年2月

[4](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著《艺术与视知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

[5]向世明著《数字图像与图形处理》,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年

影像素养范文篇7

[关键词]电影;放映质量;措施

电影放映质量的好坏与受众的心理感受有直接的关联,如果电影放映中存在声光模糊、难以看清或听清的现象,则会降低电影放映的效果,影响和损害受众的观赏感受。为此,要充分认识到电影放映质量的重要性,分析电影放映质量的影响因素,从各个方面入手加强和提升电影院的放映质量,提升电影行业的经济效益。

1电影放映质量的重要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电影放映在数字电影技术的普及性应用下,极大地提升了放映质量,引领电影行业进入到崭新的发展新视域,然而由于电影放映管理不够合理、放映技术等问题,导致电影放映质量下降,出现音频播放不够流畅、影片卡带等问题,极大地影响了受众的观感体验。为此,要充分意识到电影放映质量的重要性,提高电影放映质量,使之成为电影行业稳定发展的必要要求和重要渠道。1.1电影放映技术应用因素。现今的电影行业发生了较大的变革,之前的胶片黑白电影已经被数字电影所替代,在数字立体声技术应用的条件下,大功率播放器、立体声处理器等影院声音处理设备进入到人们的视野之中,较好地解决了影院的声音问题,满足了人们的观影要求,使电影放映技术进入到蓬勃发展的阶段,给观影者带来了愉悦、美好的观影享受和体验。在这个过程中,电影放映设备的先进性程度、辅助放映设备的性能、放映操作人员的技术熟练程度都极大地影响了电影放映的水平,对于电影放映质量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当前一些电影院的电影放映中就存在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流露出放映影像灰暗、电影播放屏幕残缺、电影声音与画面播放不相契合等问题,降低了电影放映质量[1]。1.2电影放映工作人员的职业能力因素。在电影放映的过程中,电影放映工作人员的职业能力是关键因素,由于数字电影技术具有复杂性、先进性的特点,表现出相对复杂、繁琐的操作步骤和程序,并牵涉光、电、声等科学技术应用领域的内容,这就对电影放映工作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电影放映工作人员必须突破有关放映银幕、高保真放映镜头等技术难关,才能更好地提升电影放映质量,满足观影者的需求。然而,一些电影放映工作人员的职业能力还明显存在欠缺,没有充分、全面地掌握数字电影放映技术,缺乏电影放映突发故障的处理经验,难以保证电影的高质量放映。1.3环境因素的限制。电影放映质量还受到环境因素的限制和约束,一些乡镇地区缺乏相应的数字电影放映设备和环境,加之电影放映人员没有合理地安排放映时间,缺乏数字电影在乡镇区域放映的经验,导致数字电影放映在区域性的缺失现象[2]。

2提升电影放映质量的措施分析

2.1注重电影放映设备的检测和维护。要达到提升电影放映质量的效果,首先要做好数字电影放映设备的检测工作,避免电影放映设备检测、维护管理不到位而影响电影放映质量的现象。电影院要做好3D电影放映设备的测评,可以选择采用测试架来架构3D眼镜,测试电影放映设备的放映色彩、放映亮度等,以免出现电影放映过程中的色彩和亮度上的误差。相关人员要做好电影放映设备的灯泡检测,确保其完好性,能够较好地满足3D电影放映时的亮度感觉和体验,并且还可以添加辅助设备,以用于对电影放映设备的亮度调节,避免观影者视觉上的不适感。同时,还要测试和调整电影放映设备的色彩,要根据3D电影标准的放映色彩进行适当的调整,使观众能够欣赏到电影中的精彩画面。同时,还要做好电影放映设备的维护工作,要密切关注电影放映设备的运行状态,注重对电影放映设备的日常维护和护理,要做好数字放映设备的映前准备、映中巡视和映后整理等工作,依循数字放映设备的操作流程进行操作,并重点做好以下日常维护工作内容:清洁顶部风机口、过滤网、过滤器、氙灯表面、镜头表面;检查液流的气压及冷却液体达标、电源连接、排风状况等,做好电影放映设备常规状态的监控,如:温度、电压、风扇速度、氙灯运行状况、氙灯稳定性等,填写放映设备检查维护日志,并要求每月作一次维修记录。2.2建立并完善电影放映管理制度体系。要建立并完善电影放映管理的相关制度,在管理制度的约束下,实现对电影放映设备的性能检测、预防机制,确保电影放映设备使用的完好性。要建立电影放映设备的保养检修及技术检验标准,延长影片的使用寿命。同时,建构电影放映奖励制度,实现对电影放映操作人员的薪酬激励,调动电影放映人员爱岗敬业的精神和积极性,掌握数字电影放映的相关技术和方法,加强对自身的技术和职业素养的要求,更好地提升电影放映的质量。2.3掌握新型的数字3D电影放映技术。为了更好地提升电影放映质量,为观影者带来愉悦的观影体验和享受,电影放映工作者要全面掌握先进的数字3D电影放映技术,如:圆偏振分光技术、光谱滤波分色技术,为观影者呈现清晰的幕布画面影像,增加电影画面的亮度,营造良好的电影放映氛围,满足人们的观影需求。同时,还可以采用多种技术方法,以提升电影图像的放映质量,可以采用4K技术,通过提高图像空间分布律的方式,提升和优化电影图像的亮度、色域等图像像素;还可以采用高帧率技术——HFR技术,提高画面的清晰度,为观影者呈现精美的图像画面。另外,可以从制作服务云端入手,合理运用云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使数字电影放映技术与云端服务相链接,建构网络化研发和制造创新模式,促进数字电影放映技术的科学合理发展,推动电影制作的高度专业化,更好地促进电影行业的蓬勃发展。2.4加强数字电影放映管理。数字电影放映工作人员要加强对电影放映的管理,要依循相关的电影放映流程进行操作和控制,并采用一日一检、不定期抽样检查等方式,做好数字电影放映设备的检测和管理,确保数字电影放映的正常运行。还要做好数字电影放映的简单故障处理,要能够正确地判断影像、声音等故障,对于触摸屏中的气流、液流不正常或环境温度过高等问题进行检查,掌握图像画面不正常、声音不正常的故障处理流程和方法,确保数字电影放映的完整性,如果遭遇难以解决的故障问题,则要联络技术管理部门,咨询并寻求援助。2.5提高电影放映操作人员的专业能力。电影放映操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极大地影响了电影放映质量,对于观影者的观影体验和感受有直接的关联,为此,要重视对电影放映操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培养,通过培训的方式提高电影放映操作人员的操作技术和水平,能够熟练掌握电影放映的流程,学会对突发性故障的简单处理,具有灵活变通的能力。同时,还要组织电影放映操作人员参与设备的调试工作,并学会调控电影的声音和影像,避免过亮的图像或画面的重影等现象。可以让电影放映操作人员参与学习氙灯与反光镜的调试培训,掌握电影放映设备的操作方法,有效地控制银幕亮度[3]。另外,还要增强电影放映操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做好电影放映工作,确保电影放映的质量。2.6完善电影院的硬件设施建设。要完善电影院的其他硬件设施的建设,注重电影放映厅的设计结构、装修材料及装修风格,要注重电影院室内地面的铺装、隔音吊顶、放映窗、数码访映孔、公共卫生间、VIP休息室、吸烟室等设计;提供适宜的灯光条件,包括射光灯、探照灯、球形氙灯、微电影摄影灯、补光灯等,使观影者能够体验到和谐感、舒适感,在轻松、悠闲的观影氛围和环境中获得愉悦的观影享受。同时,还要选取和购买标准的电影放映设备,诸如:播放服务器、放映机、银幕、传感器等设备,重点加强对这些电影放映设备的程序检验,确保其具有严密性的性能特点,地方电影协会以及质量检测所可以在适当的时候提供和给予技术指导和支持,确保电影院的电影放映设备能够处于最佳放映状态。

3结语

综上所述,电影观赏是人们消遣娱乐的一种方式,电影院要注重提升电影放映的质量,重点关注和分析影响电影放映质量的因素,从观念、制度、技术、人员、硬件设备等方面,思考切实有效的电影放映质量提升举措,为观影者提供真实、清晰、流畅的电影画面和声音,使观影者能够获得愉悦、轻松的观影体验和享受,促进电影事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鲁跃明.排除电影放映设备故障的技巧探讨[J].西部广播电视,2016(19).

[2]曹健伟.排除电影放映设备故障应特别注意的细节[J].现代电影技术,2007(03).

影像素养范文篇8

【关键词】《小时代》;郭敬明;《少年的你》;易烊千玺;粉丝;青春

近两年来,青春电影突破了旧题材的固定套路情节,在华语影坛冒出创新的枝芽,加上受众关注度不断攀升,青春片重新夺下华语电影市场份额。我国自制的青春片电影原创力度本就不高,2013年《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引领青春片热潮,迎来青春片的百花齐放时期。校园青春文学与青春电影结合的影片数量达到了青春片总量的百分之五十,是众多改编方式中最为庞大的一种。同时小说改编的电影的票房转化力也是最强的,因为书粉与观众的契合度较高,剧本本身自带粉丝流量和期待视野,传播优势与内容优势较高,所以这百分之五十的校园青春文学改编电影就能输出整个青春片市场63.9%的票房。要说最懂得玩转粉丝经济的电影人,当属郭敬明莫属。2013-2019年,郭敬明凭借《小时代》系列影片成为目前青春片电影累计票房最高的导演,四部影片累计票房近18亿。郭敬明三个字已经成为了一种符号,一个青春的代表。电影自产生以来,就频频与文学产生联姻。大量的中外名著改编成电影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影像的魅力无穷之大,而将图书复制到电影便是内容创造其魅力价值的方式之一。

文学创作是郭敬明电影“吸金”的源头。郭敬明笔下的青春小说以及散文一经出版,立即稳占图书销售头把交椅,并迅速将他推上了中国作家富豪榜首位,粉丝数量也成倍增长。他以“文学”为源头、以“粉丝”为受众的独特产业链条,从码字开始,一步步打造出了属于“郭敬明”的文化商业版图。小说的畅销本就积累了高人气,电影从题材上选择了有着粉丝观众基础的故事,符合观众的欣赏口味,加上商业化的营销运营,取得不俗成绩都是投资人意料之事。郭敬明作品鲜明的特点就是迎合青春期学生,所以他的粉丝群体也主要集中在15到25岁,其中又以初高中生为主,粉丝比例大部分是女性粉丝,所以粉丝狂热度和忠诚度极高,号召力很强。正值青春期的他们心理情感细腻,较为敏感,时常感到寂寞无助没有人理解自己,他们冲动情绪化。所以看似反抗成人违背传统文学的作品恰巧能让一群青少年读者感同身受。在经历了前期文学作品像“培育市场”一样地准备投资,随着自己拥有的潜在消费者(也就是“粉丝”)的消费能力逐渐加强,郭敬明开始转战电影圈,套现了巨额收益。郭敬明从文学走向电影,从作家走向商人,不仅做到了经济学中的商业成功,更是传媒业中的辉煌,一直受到当时初高中学生的热烈追捧,并且持续拥有着庞大稳定的读者粉丝群。2010年前后,是“郭敬明粉丝消费”最强势的时间,连载了5年的《小时代》大卖,《爵迹》的预热也轰轰烈烈。细数90后这一代,多少人的青春都是在《最小说》、《最漫画》及最世出版的一系列书籍的陪伴下长大的。2013年,《小时代》搬上大银幕,彼时《最小说》还是年轻人最爱的刊物之一,郭敬明和他手下庞大的作者团队也拥有着一大批死忠粉,为了纪念他们的青春,不少人相约前往电影院,去欣赏那不会存在自己青春里的“高端青春”,去感受文章里描写的华服与名品,为时常“扯头花”的时代姐妹花喊出青春万岁。而组成《小时代》的那批演员,杨幂、郭采洁、郭碧婷、谢依霖、陈学冬等也用自己的高颜值和号召力以及所谓的宽广人脉为《小时代》的电影票房贡献力量。虽然最后电影口碑低到谷底,但好看的票房数据让郭敬明赚了个盆满钵满,也尝到了影视IP的巨大甜头。那些站在青春期尾巴上迷茫的少女们,也就是郭敬明《小时代》电影的目标受众,从激烈的口水战到震撼的电影票房,他们都无一例外的坚定地站在了《小时代》这边,出人出钱捍卫自己的偶像与立场,就像是捍卫自己叛逆的青春一样。粉丝的忠实消费行为也从另一个方面显示电影《小时代》定位目标受众的准确性与有效性。

郭敬明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自己会定期对粉丝数据做整理、对比,也会关注电影的百度指数、话题讨论和点击排行,进而去分析受众的年龄、性别、教育背景、地域分布等,通过大数据采集信息,找准观众的需求痛点,并用到自己的电影拍摄中。例如《小时代3.0》中着重增加了周崇光这一角色的出场次数,除了剧情需要,主要还是考虑到大数据的分析结果显示这一角色受欢迎度很高。打通了传统出版与影视的链条后,郭敬明的公司也承接了更多电影和电视剧的剧本。不过在口碑方面,我们看到三部《小时代》系列影片豆瓣平均分为4.6分。但在青春片正火热的几年前,即便作品质量一般,制片方仍然能通过流量明星力挽狂澜——《小时代》系列就是最好的证明。时间步入2017年,国内青春片市场越来越多电影盲目跟风以流量明星为主打,有的名利双收,有的花了大价钱邀请到当红明星却最终给了资方一记“甜蜜暴击”。2017年20多部青春片集中上映,但总票房却只有1.66亿元。这直接造成了2018年青春片市场的冷淡。青春片靠改编小说消费粉丝的怀旧风潮大势已退,郭敬明的粉丝消费时代在后来的《爵迹》中已经行不通了。就算拥有多位顶级流量明星加入,《爵迹》还是因世界观太过庞大陷入暂停连载的巨坑状态,郭敬明的口碑一降再降,读者、粉丝、拥护者也开始流失。直到2019年,青春片开始回温,一匹黑马《少年的你》豆瓣评分直冲8.4。截至2019年10月25日,电影《少年的你》累计收获票房15.58亿,成为中国影史上票房最高的青春类电影,电影市场对青春片重拾信心。高票房不但是影片本身的实力体现,也可以说是粉丝经济带动下的流量明星效应的实力体现。《少年的你》女主角周冬雨是众所周知青春片“女主演专业户”。作为金马影后,周冬雨集号召力、演技、观众缘于一身。在2013到2019这七年间,周冬雨共在5部青春片中担任女主演,共斩获票房27.2亿元,是国内青春片当之无愧的票房女王。而影片的男主角易烊千玺作为当红男团TFboys的成员,一直有着超高人气,加上良好的个人形象,不断积累了不同行业不同年龄段的粉丝,个人话题度日渐攀升。因此《少年的你》能有如此好的票房表现,内容肯定是一切的基础,而内容之外该片的顶级流量明星的粉丝应援功不可没。《少年的你》作为一部匆忙定档的电影,能够在上映首日拿到破两亿票房,不得不说,这其中有易烊千玺粉丝很大的功劳。早在《少年的你》正式上映前,该片已经积攒了足够的热度。作为顶级流量易烊千玺主演的首部电影,粉丝在国内外几十个城市大规模的应援,让KOL化身宣发口,不仅极大限度地增加了《少年的你》的曝光度,还吸引到了一定量的路人前去观影。《少年的你》官宣定档不到24小时,猫眼想看人数已经突破100万,预售总票房突破5000万,官宣定档后57小时预售票房已突破1亿元。随后,粉丝在第一时间奔赴电影院观看影片,并在淘票票、猫眼和豆瓣等评分网站填充评分人数,安利影视作品,为《少年的你》的前期热度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直以来,对于单纯想依靠流量演员拉动票房的电影,即使是再大规模的粉丝应援,对长线票房来说也是杯水车薪。客观来讲,易烊千玺的粉丝在应援、包场、控评、安利等方面,确实给电影宣传带来了更大的曝光度。相较于大规模的粉丝应援支持,在日益成熟的电影市场环境下,易烊千玺对于这部《少年的你》,在流量热度与粉丝拥趸为影片增添话题性的同时,本身也在用优秀的表现,在影视作品中尝试转型。当下,粉丝与明星的关系,不再是以往“仰视与被仰视”的垂直关系,而是粉丝有效地介入到明星所在的媒介文本中,自主生产关于明星的海报、各类影像素材、表情包等。明星也因为包装的需要,塑造出不同于自身的形象。综合来看,粉丝眼中的明星在以一个“符号”的形式与之互动。美国社会学家柯林斯在互动仪式链理论中指出“互动仪式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社会结构的基础是互动仪式链,互动仪式的核心机制是相互关注和情感连带。”粉丝观看明星参演的电影,就是一种具有高关注度的互动仪式,影像符号通过视觉神经元镜像式模仿并调动着观众的情感。在互动仪式中,既消耗情感又产生新的情感,一旦符号被注入情境性情感,就能快速传播及循环。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可以把粉丝理解为明星或平台的目标消费群,首先他们喜欢追明星,其次爱屋及乌关注明星或受到他们的影响,产生消费。通过明星本人和商业活动变现,或者说把潜在客户转为消费客户相对比较容易,因为有较为明确的目标群体。跟以前相比,目前的明星和粉丝、和商业活动对接更系统化,已经形成一种商业模式或产业形式,可以说是早期明星代言的一种升级和深化。

总的来说,粉丝经济和流量红利确实能够助推影视作品,前提是作品达到一定的工业品质和情感诉求。因此,虽然粉丝和明星的关系建立在一种彼此精心建构的“符号”之上,但这种“符号”不能够被曲解和神化,任何与粉丝生活经验和正常审美相悖的作品,都会被市场抛弃。明星流量和粉丝消费在影视作品里发挥的作用是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如果片方连基本的剧本和制作都不能保证,想要通过投机取巧的方式把业绩寄托在明星流量和粉丝消费效应上,结果很有可能造成市场对整一类影片的倦怠和审美疲劳。高质量电影的诞生与繁荣,不仅要考虑到受众群体的审美需求,更需要不断提升电影人作为艺术创作者的素养。我们期待靠消费粉丝为主的电影剧本能通过新一代电影人大胆的创新和细致的统筹,成为兼具粉丝属性和艺术价值的高质量青春电影。

参考文献:

[1]占琦.影像乌托邦:网络社交中流量明星与Z世代粉丝的符码互动[J].新闻知识,2019,(08):36-38.

[2]段惠芳.浅析网络小说改编青春电影的特色——以<何以笙箫默>为例[J].电影评介,2015,(16):61-63.

[3]董子昂.“粉丝电影”现象探究[J].西部广播电视,2018,(21):76-78.

[4]刘艳华.媒介融合时代下青春文学的出版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6.

[5]褚金勇,陈楠.新媒体语境下粉丝群体的自我认同和社群建构研究——以“郭敬明百度贴吧”为例[J].教育传媒研究,2019,(06):82-87.

[6]陈书霞.网络青春校园小说的电影改编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6.

影像素养范文篇9

1网络平台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优势

“什么时候用什么方法,才能把这个时代的伟大的技术成就,变成一种成熟的、高级的艺术,这个问题至关重要,在人类文明中具有深远的意义。”较之以往单一呆板无法吸引学生的教学模式,网络课堂教学正如吴刚所言“比之以往的印本(纸笔)文化,信息时代的学习文化借助于赛伯文化(cyberculture),更强调‘视像素养’(risuaIliteracy)。”它整合了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表现形式,并配有超文本超媒体链接方式。使原本呆板的教学内容转化为形象生动的表现形式,从多方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动学生的思维,使其更加主动的接受教学信息。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摇篮包豪斯设计教育体系中倡导:在设计中提倡自由刨作,强调只有当精神获得最大程度自由的情况下,才能充分释放学生创造力并以此激发艺术才能。因此只有在教学方法多样的情况下,才有可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式,释放潜能,从而设计出富有创造力的作品。

2艺术设计网络教学及交流平台的构成

2.1组织教学过程中的视像化

在网络教学中,首先要确定知识点,围绕知识点进行展开,每个知识点成为独立的教授单元,这样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通过知识点来确立教学主题。网络课堂的艺术设计的教学目标应尽可能的利用视像体现教学的多样性、综合性、个性化的要求,通过影像、动画或者虚拟情景尽可能的模拟知识产生的原生情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

2.2教学行进中的网络资源共享

为确保学生教学活动过程中的具体应用,应提供丰富的资源共享,建立畅通的信息平台。如设计软件的共享与安装、图形图像的下载与传送、电子图书的检索等。

2.3教学过程外的自主多样化学习

艺术设计专业不同于传统专业,它的学习过程中更加依靠强调学习者与他人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共享。为了满足学生在课后随机进行学习交流的需要,应建立一个信息畅通的交流平台。应尽可能的实现一对一甚至一对多的集语音及视频于一体的实时与非实时资源共享的交互模式。通过电子邮件(E-mail)、网络论坛(BBS)、博客(BLOG)、中继聊天(IRC)QQ;飞信;MSN等形式,打破传统的面对面交流模式。以西安艺术家建立的西维网为例,该网站注册用户多为西安艺术家及艺术院校学生,网站分为论坛、艺术区、西安派(新浪博客圈)、青年文化、国际艺术讯息、下载、网站联盟等板块,根据用户需求进行点击进入各板块,通过“发帖/回贴”、“查看”、“下载”等形式进行话题讨论、交流学习、展示作品、视频观看、洽谈合作等,成为一个具有区域性质的艺术网络交流平台,使注册用户有很强烈的归属感,有很多毕业学生仍然通过该网站了解地方艺术院校乃至地方艺术的发展,不仅在艺术交流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情感交流方面更具有深远的影响。

3艺术设计教学资料库的构建

传统的教学资料库主要是按一定的分类组织教学资料,主要包括教学大纲、电子教案、多媒体教学课件、参考资料等。以文本、图片、视频、简单动画等形式进行分类存储。其形式内容及种类相对单一。而艺术设计这门学科本身对资源的更新要求非常高,它有其前沿性、多样性、多元化等特点。因此对于艺术设计教学资料库的构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师在课前要根据自己的讲授需要,调用并组合教学基本资料库中的素材,完成具有个性化的电子教案,使其具有网上教学的功能,并提供共享。于此同时教师应在制作教案的过程中不断的补充、更新与专业相关的各种资料到资料库中。其次,开展多向式互动,即学生与计算机与老师三者之间的互动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共享国内外优秀作品、学生自身优秀作品、制作方法与技巧等,并将这些交流过程中相关的图片、网站、文字进行整理分类补充到教学资料库中。最后,根据艺术设计课程连续性的特点,对资料库进行联展。比如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就是标识设计、海报设计、书籍装帧的基础:而这些又是产品设计、包装设计等三维设计的基础。可将这些课程的学生作业整理成连续性资料库,可以宏观的观察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连续方式,有助于学生思维拓展。以上只是建立艺术教学资料库的初探,时代在不断的发展,科技在不断的进步,教学要求同时也在不断的提高。艺术设计教学资料库的构建只是一个开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有更多的问题尚待提出、分析、发展及完善。

影像素养范文篇10

一、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现状

(一)档案信息化建设不够充分

目前,企业早已普遍采用计算机等电子储存设备对文件资料进行保存,但这仅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初级阶段。缺少专业的电子档案管理系统、不能实现远程网络查看和借阅,以及文档一体化程度不高等因素,都会制约企业档案工作的高效管理和高水平发展,这将直接影响档案利用的效果。

(二)传统档案管理手段亟需变革

随着企业规模扩大,档案来源日益广泛,数量剧增,形式多样,如仍然“按照生成、积累、立卷、鉴定、归档、分类、著录等顺序按部就班地管理电子文件,那么结果很可能是很多工作还未来得及开展之前,电子文件就被更改甚至删除了,导致文件流失、失真等现象的发生。并且,还会造成重复劳动”。所以,面对电子文件便捷的形成和转移特性,传统档案管理手段日渐捉襟见肘,企业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

二、档案信息化建设内容

档案信息化,是指应用信息技术管理和开发利用档案的过程,它是以信息技术应用为前提,并且动态发展的。以下将从四个方面介绍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基础设施建设

包括网络基础设施、系统硬件、软件、安全保障系统以及适合工作实际的终端、辅助设备。企业首先应搭建适合电子档案系统正常运行的环境。包括建立与企业规模、发展相适宜的中心机房,布局合适的安全保障体系,购置适合电子档案系统的服务器、存储设备、数据库管理系统,以及终端需要的计算机、扫描仪和数码相机等设备。

(二)数字信息资源建设

1、档案信息数字化是档案信息化的基础档案信息数字化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电子化办公直接生成的电子文件。二是指将以前“摸的着”的档案输进计算机,即“库存档案电子化”。2、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档案数字信息资源形式多样,包含文书、声像、科技、电子邮件、网页等,但不管任何形式的电子文件,其基本要求是齐全完整、标准规范。电子文件在保存时应采用唯一标识符、统一的命名规则,并设置、捕获元数据。3、具体建设内容文书档案电子文件应保存正本、定稿、公文处理单和彩色修改留痕稿,版面格式应符合《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要求,文件格式可采用OFD、PDF、PDF/A等格式归档。有条件的可对电子档案与元数据进行封装。声像档案应注意品质质量,照片类以TIFF、JPEG格式,像素不低于300万,录像类以MPEG2、MPEG4格式保存,比特率不低于8Mbps、录音类以WAV、MP3格式保存,音频采样率不低于44.1kHz。科技和专业类电子档案的图形类应以DWG格式归档,其它档案类型参照文书、声像类。

(三)应用软件建设

企业使用应用软件一般分为自行开发与购买,两者各有利弊。自身开发软件可能更适合企业需求,但对企业信息实力等各方面要求较高,普通企业无法实现。购买软件方便快捷,但一般需针对企业实际修改,进行二次开发,对档案和信息管理人员要求较高。无论采取何种方式,档案管理软件首先应能集成管理各门类数字档案资源,具备分类、编目、用户管理等基本功能。特别关注以下三点:一是系统的可操作性,避免繁琐;二是充分考虑档案室特点,区别于档案馆要求;三是考虑系统对数据真实性辨别,避免篡改。适用软件功能架构可参考基于OAIS(ISO14721-2012)模型设计,具体功能需求可参见《电子文件管理系统通用功能要求》(GB/T29194-2012)。

(四)保障体系建设

1、经费保障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应从长远考虑,纳入企业信息化整体建设的规划,从而保证有适当的经费预算。2、制度保障包括各门类电子文件归档制度,人才配备、经费预算、系统运行管理制度,数字档案备份制度,机关档案管理部门、电子文件形成部门和信息化部门职责分工及奖惩制度。3、人才保障配备具有专业素养的专职人员,注重信息化培训,打通档案管理人员发展和进步渠道。4、安全保障参照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有关要求,从系统安全、人员配备、信息技术等方面采取多种措施,建立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框架和管理体制。

三、数字档案室是目前档案信息化解决方案

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系统性的过程,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说,建立标准的数字档案馆相当困难。中办、国办《意见》中提出的“数字档案室”,是适合目前信息化条件下管理电子档案的形式。它的管理对象是以电子文件为主,重在规范,着眼于现实,可将其定位于信息化条件下档案室的先进形式。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应以此为重要节点,作为企业办公自动化与数字档案馆建设的“中继站”。四、企业档案信息化与企业文化企业档案客观记录下企业每个历史阶段的经营生产活动,具有担负弘扬企业文化,传承企业精神内涵的重要责任。

(一)充分利用信息化特点促进企业文化

传统企业文化形式体现企业文化活力方面缺乏自身个性,员工主动参与企业文化机会有限。利用信息化手段可提供多方位企业文化展示,为员工建立多渠道企业文化感受。员工远程查阅档案,便捷高效,提高了工作效率,缓解了工作压力,有助于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同时提升了企业办事效率;信息传播快速,焕发内部蓬勃朝气,有助于形成团结、有效的企业文化。另外,远程档案查询系统可供随时查阅信息,提高了管理透明度;利用档案影像资料制作内容翔实的企业宣传片,利用企业门户网站、档案管理平台企业管理实时状态,有助于展现企业软实力。因此,充分利用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特色,将企业档案所承载的企业文化浸润到每位员工的日常工作,为企业文化提升提供前所未有的机会。

(二)档案信息化建设应随企业文化动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