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学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4 14:29:46

影像学

影像学范文篇1

【关键词】医学影像技术;医学影像诊断;关系

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医用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医学影像技术的创新发展进程逐步推进,医学影像技术开始引入计算机技术,实现计算机X线影像技术,超声、SPECT、ECT、PET、MRI等等,这些技术的引入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医疗质量的发展,虽然不同技术的成像原理以及检查手段各有千秋,实际适用范围存在一定差距,但影响技术对影响诊断的影响性越打越大,从传统单一的形态转变到如今多样化的代谢改变,功能与形态的多元化发展,满足综合性诊断的需求,尤其是体层摄影技术(CT)以及核磁共振成像技术MRI在医学影像诊断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1医学影像技术与医学影像诊断专业特性

现阶段我国医疗机构的医学影像技术人员处于饱和状态,但在影像诊断人员十分稀少,一方面由于医学院中影像诊断人才较少,由于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对于影像急速以及诊断的培养目标发生改变,多数院校注重于影像技术的掌握,对于影像诊断的培养实践性不足,因此比较符合医疗结构医学影像技术人员的需求,导致影像诊断人员出现断层现象。熟悉医学影像技术以及医学影响诊断的专业人才处于缺失状态,能够在临床中具备生物医学工程能力的专业人才是医疗体制改革的社会急需人才。因此在医疗改革背景下,医学院校应该强化对影响诊断以及影像技术人才的综合性培养,从培养目标到课程体系实现改革与发展,针对各级医疗机构的需求实现人才与医疗设备的共同发展,从影像诊断与影像技术的关联性入手,实现综合性课程的设定,通过医院实践以及案例分析等等,提高医学诊断技术人才的培养,是提高医学影像诊断以及医学影像技术发展的根本,也是联系两者和谐共进的必要条件。专业独立性是医学影像诊断技术的人才培养特点,由于涉及到多个学科内容,因此人才培养中,既需要从电子学,临床医学以及基础医学理论知识入手,提高对医学影响诊断技术以及临床影像诊断知识的了解,从X线影像技术,超声、SPECT、ECT、PET、MRI等设备以及技术掌握入手,强化基础理论与操作技巧的提升,实现医学影像学的各个分支理论知识与发展方向,从而促进影像诊断技术人才的培养,提高其对疾病诊断以及医疗设备使用的准确性,提高临床诊断正确率以及提高患者治疗的针对性。这是目前论医学影像技术与医学影像诊断的综合型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高校需要进一步提高对医学影像人才的培养。

2医学影像技术与医学影像诊断的专业互补性

2.1影像技术与影像诊断实践工作整体性。在医疗机构中医学影像诊断与影像技术的工作是紧密连接的整体,患者通过影像技术的医疗设备进行影响诊断疾病,然后反馈给医生进行治疗,这是医院医疗过程中常见的流程。实际工作中影像诊断工作的开展需要影像技术的支持,患者以及医院对高水平影像诊断的需求,反馈到影像技术的拓展与发展中,伴随着影像技术的创新,影像诊断标准亦会逐渐上升,如此影像技术与影像诊断之间构成良性循环,互为整体,虽然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双方共同制约以及促进对方的发展。实际工作中纵使成像原理存在本质差异,但是影像技术的局限性以及专业性都会在实际应用中展现出现,无论是超声、SPECT、ECT、PET、MRI还是计算机X线技术,都具有自身的特性以及整体的共性,所以在临床诊断中,需要根据实惠、方便以及影响最小原则进行选取,以影像金叉信息的客观性和互补性进行综合利用,确保现代医疗技术促进医学影像诊断技术与医学影像诊断的融合,满足医疗体制改革下临床治疗融合整体的形成,提提高治疗效果以及诊断效率,实现医疗诊断技术整体的共同发展。2.2医学影像诊断中常见的影像技术临床应用。临床诊断中医学影像诊断技术的应用,是提高工作效率以及实现医疗质量提升的关键,在影像诊断中需要减少对人体的辐射与损伤,软组织鉴别中需要优化工作机制,利用影像技术的先进行以及患者诊断的需求,针对性影像技术的使用。(1)CT技术的应用主要是针对于骨骼肌肉或是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诊断效率,例如重视系统以及寄生虫等等疾病而言,临床应用价值较高,故而常用鼻窦疾病、鼻咽早期肿瘤疾病。(2)CR技术的临床应用十分广泛,多数临床诊断中都会采用这类工具,因为鉴别能力较高,及时对人体造成一定的损伤,却可以有效发现软组织中的疾病,所以常用与骨骼或是神经系统的疾病诊断。(3)磁共振技术,对直肠的检查效果高于CT,但肺部的检查低于CT与CR,因此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看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多用于人体创伤情况、炎症情况、肿瘤情况、子宫情况,肝脏与胰腺检查中不推荐使用。

3展望

总体而言在影响技术临床诊断应用中,需要根据各技术的使用优势,合理分配技术的应用范围以及区域,才能够实现高校的综合性影像技术应用,不仅全面提高了诊断范围以及诊断内容,其诊断效果以及诊断技术得到改善,提高临床对患者身体生态指标的掌握,有利于临床诊断以及治疗的开展提高影像诊断效果与准确率,便于现代化医疗体制改革下医疗治疗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赫明锋.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5,10(03):171-172.

[2]杨东奇.论医学影像技术与医学影像诊断的关系[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16):155-156.

[3]谈彩琴.论医学影像技术与医学影像诊断的关系[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28):5921+5924.

[4]许凯,于枝秀.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03):146-147.

影像学范文篇2

【关键词】影像组学;宫颈癌;综述

随着医学影像大数据与临床辅助诊断技术的快速发展,影像组学技术通过从患者的医学影像资料中提取出大量影像学特征来量化疾病相关指标,经过分析可以帮助解决因肿瘤异质性而难以定量评估的一些临床问题,因而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以下将介绍影像组学技术,阐述影像组学的基本概念、处理流程及其在宫颈癌影像学评估中的应用前景、未来的发展方向及挑战。医学影像技术的起始最早可追溯到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X线[1],而影像组学这一概念最早于2010年提出,其影像学特征信息具有潜在的肿瘤诊断、预后与预测价值。目前,影像组学在肿瘤的筛查、诊断、分期、放疗靶器官勾画等方面已经有相对成熟的应用[2],特别是在肺癌、乳腺癌筛查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3-4]。

1宫颈癌的诊疗及影像表现

宫颈癌在我国的恶性肿瘤的女性患者中发病率较高且有明显上升趋势[5],在妇科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中亦是最高,是危害我国女性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MR影像是目前正在不断普及的宫颈癌影像学诊疗手段,具有更好的软组织分辨率,可多方位、多序列成像,对宫颈癌的诊断和分级分期显著优于其他影像检查。在MR图像中,宫颈癌的影像学表现为宫颈形态不规则,密度不均匀。增强扫描时,宫颈癌表现为早期早于宫颈肌层迅速强化,强化曲线呈快进慢出、持续强化。T2WI序列的宫颈间质环中断是判断宫颈肌层及宫旁受侵的指征,结合带的完整性是判断宫颈肿瘤是否浸润肌层的重要标志。研究认为,宫颈癌在T2WI图像上呈稍高信号或高信号,与周围组织分界明显,更易取得其组学特征,在影像组学应用中有较高的价值[6]。融合组学算法,能够研究宫颈癌肿瘤内部特征及肿瘤异质性,有助于探索肿瘤和图像间更深层次的联系。

2影像组学的工作流程

2.1图像采集

影像组学的图像来源于患者在诊疗过程中采集到的CT、MR、PETCT等图像序列,高质量、标准化的图像采集也更有利于得到准确可靠的预测结果。

2.2图像分割

通过在采集到的图像中勾画出感兴趣区(ROI),将图像中需要重点研究的区域标记出来。计算机自动、半自动、手动分割等都是目前常见的图像分割的办法。宫颈癌的图像分割仍以临床医生手动分割为主,计算机辅助勾画和自动勾画技术也正逐渐成熟[7]。

2.3特征提取和筛选

这一步是采用多样化的统计分析和数据挖掘方法从大批量ROI图像信息中提取和剥离出真正起作用的关键信息,将所选择的特征降维后再筛选出其中的有效特征。影像组学特征主要包括外形特征、一阶直方图特征、二阶直方图、纹理特征,或将图像用滤波器处理后建立有关模型[8],还有一些来源于特定图像的影像组学特征等。其中常用的特征提取和筛选方法有LASSO筛选、最大相关最小冗余(mRMR)、主成分分析法(PCA)等[9]。

2.4建立模型

将筛选出的影像学特征进行整合统计后,找到少数真正有关键意义的特征,建立起数学模型并加以验证。Logistic回归模型是目前最为常用的一类监督分类器。常用的机器学习模型还有支持向量机、人工神经网络、聚类分析、随机森林、交叉验证、自举法、回归模型等[10]。

3影像组学在宫颈癌诊疗中的应用

经过局部放疗和全身化疗的宫颈癌患者,可以观察到肿瘤的远处转移和复发都能得到有效控制。而在制定宫颈癌患者的治疗计划和随访策略时,确定肿瘤远处转移和复发的预测因素就显得更为重要。淋巴结转移是宫颈癌复发的预测因素之一,也能够作为宫颈癌术后放疗的适应证之一。Li等[11]分析了153例Ⅱa~Ⅱb期宫颈癌的盆腔淋巴结转移患者的MR图像,认为基于ADC图像的影像组学模型能够发挥一定的预测作用。实验中宫颈癌患者的临床分期、MR图像中的灰度不均匀性等影像组学特征在训练组和验证组中表现出良好的预测性能,其中MR图像的影像组学特征模型的预测性能较其他单因子性能更优。因而在预测Ⅱa~Ⅱb期宫颈癌的淋巴结转移方面,从原发病变ADC图像中提取的纹理特征有着良好的预测效能。Kan等[12]联合T2WI及DCE序列纹理特征,基于143例宫颈癌患者MR图像提取出超过900个影像组学特征及7个临床特征,淋巴结是否转移可通过影像组学特征进行有效区分。通过为宫颈癌患者在术前评估其淋巴结的转移情况,多序列MR影像组学特征可以为早期宫颈癌患者的治疗决策提供帮助。CT-MR、超声-MR等图像融合技术的应用也有助于提高影像诊断的准确率。在一项宫颈癌的DCE-MRI特征数据分析实验中,药代动力学参数具备了较高的精度和一定的诊断意义,体现了影像组学在肿瘤生物学领域蕴含的发展前景[13]。Reuze等[14]在一项晚期宫颈癌患者的回顾性研究中,提取并分析了118例接受局部放化疗患者的纹理特征,如低灰度区突出和高灰度区突出、峰值标准化摄取值、同质性等,发现这些特征在预测晚期宫颈癌治疗后的局部复发具有一定作用。Lucia等[15]利用宫颈癌患者的PET-CT和MR图像纹理特征建立模型预测接受放化疗后的复发情况。经实验验证,DFS模型达到90%的准确率,法国及加拿大队列的LRC模型的准确率也分别达到98%、96%。临床医生通过影像组学能够更准确地预测宫颈癌患者治疗后的复发风险,从而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制定出个体化的诊疗方案,提高宫颈癌患者的生存率。

4影像组学研究及其在宫颈癌影像的应用中仍存在的问题

4.1肿瘤生物学特征方面

宫颈癌肿瘤的生物学特征存在较大差异,如病理类型、分期分型、位置形态等,目前的研究进度不一,主要集中于宫颈癌的鉴别诊断及其预后评估、生物学行为评价等方面。

4.2图像应用方面

宫颈癌图像的采集、感兴趣区勾画分割、特征提取、统计学建模等尚无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影像特征经不同的统计手段和筛选方法得出的结果也会产生一定差异,需要更多的研究选择出最为可靠的方法。

4.3数据处理方面

目前大多数的回顾性研究样本数量有限,宫颈癌影像组学阈值标准的设定受到限制。预测模型的过拟合风险可能随着算法的复杂度增加,在人群中的验证、测试和应用中产生限制[16]。

4.4模型的可解释性及语义方面

影像组学中多数的纹理特征不能赋予有效的生物学、病理学意义,缺乏确切的医学术语描述和标准化语义规范,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医学研究和临床运用。

5影像组学在宫颈癌中的应用展望

影像学范文篇3

1什么是医学影像技术

医学影像技术主要是学习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断层解剖学、医学影像技术与设备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医学影像设备的操作以及相关设备的维护管理等。常见的医学影像技术设备有:CT、B超、X线片、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心血管造影、彩色多普勒超声等。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培养的是面向21世纪,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现代医学影像必备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各级医疗第一线从事医学成像技术及影像设备维修等方面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

2医学影像技术实习生在学习影像诊断中存在的问题

2.1学习积极性欠缺:医学影像技术实习生学习的重点是设备的操作上,他们心态也往往有些微妙,总想着自己不是影像诊断方面的,学习起来积极性会比影像诊断的实习生差点。并且刚经过枯燥的在校学习阶段,不少实习生进入医学放射临床后没有具体任务的限制,在思想上会有一个放松期,从而降低了学习兴趣[1],这也使得学生对影像学诊断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进一步下降。2.2影像诊断学基础不足:由于医学影像技术实习生在学校理论学习的侧重点在影像技术,所以影像诊断学的基础会有些不足,这反过来会增加他们对影像诊断学习的畏难情绪。对于刚接触医学影像诊断实习的学生只能在实习过程中由带教被动地传授知识,对于影像诊断的病因、病理、影像学表现方面知识的掌握是一知半解。在实习期间,影像技术学生普遍认为这些专业知识过于抽象、晦涩[2]。基础不足反过来会影响他们学习影像诊断的积极性。2.3带教方法不当:我们带教老师对影像技术实习生的教学方法不当,教学结果也会往往不佳,很多时候学生接受了一大堆知识,常常消化不了,带教老师没有很好地评估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掌握程度,致使他们达不到学习的目的。传统带教模式以填鸭式教学模式为主,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也不利于培养实习生阅片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这已不能满足影像技术专业教学的需求[3]。另外,有些带教老师对学生放任自由,采取的是以学生自学为主、老师点教为辅的方式,致使学生无的放矢,不知道如何学习,这对学生的影像诊断实习是不利的。

3医学影像技术实习生在学习影像诊断的策略

3.1鼓励学生学习影像诊断知识,提高他们的主动性:适当给医学影像技术实习生灌输影像诊断知识的重要性,告知他们“拍片子”往往需要一定诊断知识才能知道如何拍摄,才能拍出好的影像照片,才能对各种病变有针对性地进行拍摄。以前我们的学生对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不了解,技术员也往往被称为“拍片子的”,致使他们对职业产生了误解。在实习带教期间,带教老师可以利用实习间隙与学生进行交流,通过自身、科室内或国内优秀影像技术人才的先进事例的列举,展示影像技术专业良好的发展前景,从而树立学生的职业荣誉感[4]。带教老师可以尽心尽力地引导他们学习影像诊断知识,通过言传身教,会使学生对本专业认识有所改变,加强他们对学习影像诊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对以后从事的影像技术工作大有裨益。3.2多种教学方法运用:带教过程中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平时工作中,先让学生坐一旁观摩老师书写报告,学习如何阅片分析,带教老师写报告的同时可以向学生讲解一些基础的知识,如影像解剖、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表现等,让学生迅速掌握影像诊断知识,并要求学生查阅教科书,把相关的理论知识复习一遍,也可以让学生提出问题,带教老师针对问题进行深入讲解。通过各种教学方法能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对实习生掌握专业知识及技能更加有利,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提升了实习生对于带教的满意度[5]。3.3放手学生书写报告:学习到一定程度,可以让医学影像技术实习生亲自书写诊断报告,带教老师一边批改,一边讲解,学生书写报告会增加对疾病的影像诊断的认识,提高他们影像诊断能力。医学影像技术的实习生转到诊断组时,可要求实习生每日书写几份报告,且在报告系统中备有常见部位的报告模板,让学生先熟悉书写各个部位的正常报告,随后对常见病报告进行书写,最后可尝试书写部分疑难病例的报告。带教老师对报告的书写进行讲解,对报告之间的区别进行分析,由此进行反复练习,使学生在出科时能得心应手的对一些常见病的阳性报告进行书写[6]。通过书写诊断报告,我们发现实习生对疾病影像诊断的掌握会加深,这对他们如何有针对性地对各种病变进行拍片起到很大的作用。3.4加大带教经费的投入:带教老师在教学活动中要付出一定的时间和精力,要让他们的付出得到回报,就需要支付一定的带教费。经费不足和科室条件差是影响实习生带教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应当加大教学经费的投入,提高带教老师的带教费,使带教老师在教学期间能够不受工资绩效等问题的影响,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实习生带教中去[7]。比如我们把小讲课、病例讨论、病理读片的带教经费比原来提高20%,反馈的结果是带教老师会对这些教学活动更加重视,做出的课件质量也更高。3.5鼓励实习生积极参与科室各项活动:我们科室每个月均会开展科室晨读片、病例讨论、病理读片、小讲课等,这为实习生创造了更多的学习平台,这些教学会针对影像技术检查的标准化、规范化等进行细致的阐述和讨论,使实习生积极的参与到相关学术讲座中,开阔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专业学习能力,并且将自身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临床实践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讲座学习前,会告知学生标题内容,让学生进行先期复习。讲座活动期间,可以提问学生,内容主要是针对技术方面的影像诊断基础知识,带教老师通过循循善诱,深入的讲解,会让学生学习后能学以致用,举一反三,对他们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对医学影像技术实习生要巧妙运用一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最短时间内适应临床的工作结构,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实习质量,为其今后的影像技术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规范的带教能够促进他们影像诊断知识的熟练掌握,使他们在毕业后能够更好、更快地进入工作状态,成为高素质、能力强的影像技术人才[1]。

参考文献

[1]黄燕涛,冷媛媛,仲建全,等.提升影像技术专业学生实习期间临床技能的策略与思考[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20,21(3):262-263.

[2]刘宁,吕晓虹,张祥林,等.虚拟教学法在医学影像技术教学应用中的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2(7):19-21.

[3]周欢,王佳宁,殷小平,等.PBL教学在影像技术专业本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特别健康,2020,3(27):237-238.

[4]刘欣杰,陈维娟,陈金华,等.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临床实习教学模式的思考和改革探索[J].继续医学教育,2020,34(11):5-6.

[5]张清华.PBL教学法在医学影像技术专业MRI检查技术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0,20(73):233-234.

[6]陈芳,王雪梅,钟李强.带教模式在影像实习生管理中的教学质量影响[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16):252-253.

影像学范文篇4

【关键词】影像科;医学影像设备;保养;质量控制

医院的整体工作水平提升需要各个科室的配合,所以对各个科室的工作质量进行提升与改进非常必要。作为医院的重要科室,影像科的地位不容小觑,管理和利用医学影像设备对患者的疾病确诊和治疗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科室工程技术人员需要高度重视设备的保养和质量控制。就目前的分析来看,影像科医学影像设备的保养和管理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导致设备使用效率下降,这不仅对医院的效益水平有相当的影响,对医院的服务水平提升也不利,所以积极的讨论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影像科医学影像设备保养和质量控制的意义

影像科医学影像设备保养和质量控制具有两方面的意义:首先是就医院而言,目前的医院实践活动需要控制成本,而医学影像设备是精密性贵重仪器,一旦保养不善,设备会提前结束寿命,医院需要再次花重金购进设备,这于医院而言,成本明显偏大,不利于医院经济效益实现[1]。而强调全面性的保养可以有效的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从而使设备添置所消耗的成本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其次是对于患者而言,设备保养不及时会造成设备运行异常,从而引发误诊等情况,对于患者而言是非常不利的。总之,强调影像科医学影像设备的保养现实意义巨大。

2影像科医学影像设备保养和质量控制问题

对目前的影像科医学影像设备保养和质量控制做分析,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以下三方面[2]:其一是保养工作存在着明显的漏洞,而且保养也存在随意性现象,这主要是因为保养工作没有明确的内容,也没有相关的周期确定。其二是保养工作的执行存在着混乱性,这与保养工作制度的不完善有关。其三是保养工作的质量较差,这方面问题的出现与工程技术人员整体素质有关。

3影像科医学影像设备保养和质量控制问题的解决

影像科医学影像设备保养和质量控制问题的具体解决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就目前的实践调查来看,从以下三个方面采取措施,相关问题会得到有效解决,医学影像设备的保养质量会明显高。3.1明确内容,确定保养和质控周期。就具体的保养和质量控制工作开展来看,第一项重要的工作是明确保养的内容,确定保养的周期[3]。就明确保养内容而言分为两步:(1)对设备保养的大项目进行确定,比如部件检修、性能测试、零部件润滑等等。做好大项目的划分,设备保养的统一性会明显的加强。(2)基于保养的大项目进行保养小类的划分,这样,具体的保养工作推进会更加的全面。比如在部件检修中,有电气线路检修,设备运行状态检测等,通过细节内容的确定,确保整个保养工作开展可以有条不紊的进行。在保养内容确定后,接下来的重要内容是确定保养的周期。从具体的分析来看,医学影像设备的具体运行需要多个系统的配合,而各个系统又有着完全不同的零部件,这些部件的使用寿命有限,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磨损,所以在设备使用中需要对其做经常性的检视,从而确定零部件的运行状态。基于此,构建设备保养的大小周期,在小周期内主要是进行零部件的检视,一般以半个月或者1个月为一个周期,在大周期内,对设备进行全面的检修保养,一般以3个月或者半年为一个周期。通过实施大小周期的保养,保障整个设备的稳定运行。3.2完善制度,为保养工作的实施提供保障。在影像科医学影像设备的具体保养和质量控制中,完善保养制度也具有重要的价值。从目前的分析来看,保养和质量控制工作的具体实施需要有稳定的制度支撑,以保障工作实施的专业性、标准性[4]。基于此,构建相应的制度具有十分的必要性。就具体的制度而言,主要有三项:(1)责任制度。对保养工作进行具体的责任区域划分,由相关人员进行具体区域的负责,实现保养责任到人,这样,保养工作的质量化推进会更有效果。(2)执行制度。保养工作的具体执行需要有执行制度做统一和约束,以避保养的随意性问题。(3)监管制度。监管制度的落实是对责任制度和执行制度进行强调,使得具体问题的解决更加的彻底。简言之,完善的工作制度能够保障相应工作的顺利实施。3.3强化队伍建设,提高工程技术人员综合素质。在具体的保养和质量控制实践中,人员要素也非常关键,所以需要强化队伍建设,以此来提高工程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5]。就工程技术人员素质的具体提升来看,一方面是需要对工程技术人员加强意识和理论教育,使其对设备保养和维护有足够的重视度,这样,其工作会有明显的改变。另一方面是需要对工程技术人员的工作方法、技术利用等进行培训,时其在工作实践中表现的更加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简单来讲,加强工程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够保障影像设备保养和质量控制工作实施的效果。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医院影像科医学影像设备在医疗实践中的价值巨大,一旦出现保养不善导致其运行质量下降,所造成的损失与后果是无法挽回的,所以对设备的具体保养和质量控制做分析讨论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王国树.重医一院放射科成功主办“影像设备维护及保养”培训[J].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2017(5):57.

[2]张钤玮.区域化医学影像中心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1):69-70.

[3]李迅茹,杨德武.构建面向社会需求的高等职业教育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实验实训平台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17,14(3):134-136.

[4]殷焱,谈伟华,吴晓芬,等.医学影像报告质量控制评分系统在医学影像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7,37(5):771.

影像学范文篇5

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特点

医学影像学是通过各种成像技术,反映人体解剖、病理与生理的一门医学桥梁科学,与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均有密切联系。目前已从传统的X线诊断学,扩展为包括X线、CT、MRI及超声等多种影像诊断治疗手段的综合性学科[2]。近年来,医学影像学已从解剖成像发展到功能成像及分子成像,其快速发展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学影像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可使医学生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自如地选择各种影像技术和方法,能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二、职业学校教学的难点

医学影像学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虽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卫生职业学校教学中却有较大难度。由于涉及的影像技术种类繁多,且不同的影像技术具有不同的成像原理和应用范围,但职业学校开设的课时普遍较少,对教师而言,如何进行合理的课程设置是一大难题;对卫生职业学校的学生而言,自身薄弱的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知识,要理解和掌握这门桥梁学科具有较大的难度。同时,由于大部分学生毕业后是进入乡镇级卫生单位或是做乡村医生,因此对医学影像学的重视不够,兴趣不足,增加了教学难度。另外,卫生职业学校在医学影像学师资方面存在不足,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能掌握影像学各门技术及其进展的教师较少。这些都是制约卫生职业学校医学影像学教学质量提高的因素。

三、职业学校医学影像学教学改革

1.教学内容改革

医学影像学涉及的内容多,课时少,要在有限的课时内保证教学质量,必须对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进行调整,既要兼顾全面,又要突出重点,有的放矢。针对各专业的特点和今后从事工作的需要出发,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调节不同的教学内容。如护理专业和临床专业的影像学教学,重点应放在掌握各种影像学技术在不同系统疾病诊断中的优势,学会如何选择最佳影像学方法,并掌握各系统常见疾病的影像学诊断,而对各种影像学技术的成像原理、特点及发展等内容仅作了解即可。这样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能基本完成教材目标培养的要求,体现出思想性、科学性、启发性、先进性和适用性的教学特点,以及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重点。

2.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是保证教学质量的一大要点,需要与教学内容和教授对象的实际特点相符合的教学方法。传统的以教师对中心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而采用问题式、启发式及讨论式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对医学影像学进行教学,可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课堂上结合临床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兴趣,再由浅入深,逐步讲解影像学知识,同时结合解剖学、病理学、组织学及病理生理学等基础学科相关知识,对各种疾病产生的影像学表现从产生原理到临床表现,甚至治疗加以讲述,使学生对该种疾病的影像学诊断有连贯、深刻的掌握,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热情,加深对影像的认识。此外可结合案例教学法,提出典型案例,指导学生从病史、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等提出影像学检查技术的选择,以及在相应的影像学表现等方面展开讨论,培养学生自学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创新思维的能力。多媒体课件教学具有趣味性、娱乐性、科学性及声文图像并茂等特点,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多媒体课件教学能够较好地模拟动态过程,有助于学生对医学抽象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可根据与教学内容相关图像的具体情况,快捷方便地使用多媒体课件,学生能在单位课时内,获取较大量的图文信息,可高效率地培养分析思考和读片能力[3]。总之,多媒体课件的成功运用,可使医学影像教学更加形象直观,从而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影像学范文篇6

转化医学(translationmedicine)是近年国内外医学领域流行的一个新概念,2003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正式提出“转化医学”概念。它以人的健康为本、以重大疾病为研究出发点、以促进科学发现转化成医疗实践为宗旨。其主要目的是打破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领域固有的隔阂,搭建两者间的桥梁,使日新月异的基础医学研究成果转化为改善人类健康的防治措施[3]。因此,转化医学本质上是一个双向开放、往返循环、持续向上的研究过程[4,5]。转化医学理念已逐渐成为世界医学研究领域的共识,其应用有利于推进临床医学更好、更快速地发展。

2肿瘤影像医学教学的现状

肿瘤影像学是医学专业中较为特殊的一门学科,其教学主要包括肿瘤医学影像诊断和肿瘤医学影像技术两方面。肿瘤医学影像诊断的教学模式比较成熟,主要注重临床常见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但肿瘤医学影像技术教学则较为欠缺,尤其是对肿瘤影像新技术的研发、功能拓展、临床医学与工程技术结合及运用等方面的授教还较为薄弱。目前肿瘤影像医学教学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传统的肿瘤影像医学教学授课的模式过于单一,跨学科联系较少,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②现行课程安排中有关学习方法、获取知识手段的课程较少,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③缺乏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方法,单纯从理论和阅片等教学手段难以让学生对肿瘤影像表现与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地理解。④教学内容陈旧。该学科知识更新快,教材、教案等教学内容和方法不足以满足临床工作的需求[6]。⑤学生技术研究能力的培养与临床实际应用能力脱节。肿瘤影像医学教育要求培养既会诊断又会技术研究,既有转化理念和能力又有肿瘤影像学基础知识与临床实践经验的综合型人才。因此,开展转化医学教育尤为必要,它是当前培养综合型人才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提倡“从实验桌到病床旁”的转化医学教学理念在肿瘤影像医学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转化医学教育理念在肿瘤影像医学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3.1促进肿瘤影像医学教学多学科的合作

不同学科、不同思想、不同理念的相互碰撞有利于创新思维的产生,而一个学科的发展壮大,也需不断加强不同学科间的知识与技术合作,加强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因此建立肿瘤影像学、基础肿瘤学、工程技术学、物理学等多学科的科研小组,让各组组员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形成多学科交叉研究,通力合作及协调发展,形成纵横交错的综合体系,才有望实现肿瘤影像医学的可持续发展[7]。转化医学教育强调理念的改变,它打破以往的单一学科或有限合作的教育模式。首先为学生提供一个学科交叉的开放式研究平台,鼓励将物理工程实验室发现的有意义的成果转化成能为临床提供实际应用的手段,有效将肿瘤的基础研究成果转化到临床实践中,同时也对肿瘤影像征象进行基础研究。其次,不同的影像成像手段各有优劣,将彼此的优势互相融合已成为医学影像设备研发的潮流。转化医学教育对这一潮流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从而进一步为肿瘤的诊断提供更多的成像手段,有利于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如在既有的CT、MRI、PET、B超等设备的基础上研发PET-CT、PET-MRI或将几种成像设备融合的机器。多学科交叉研究的平台具有稳定而强大的效果,所形成的多学科介入机制能够满足临床及基础研究的需求。

3.2为肿瘤影像医学教学搭建理论与实践的桥梁

转化医学理念的应用一方面能增强肿瘤医学影像学专业的学生加深对临床知识的重视和理解,另一方面也为临床医技人员提供进入实验基地探索基础研究的机会。以转化医学理念为指导,重视从临床中凝练课题,可以培养医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意识,自觉做到理论联系实践,使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相结合[8]。如肿瘤医学影像学专业的学生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发现某种肿瘤具有相同的影像征象,但是纯粹的临床实践无法为其提供相应的基础理论支撑依据。转化医学理念主张临床医生与研究员密切合作,提倡由临床医生仔细观察肿瘤的影像特征,将相关信息提供给基础研究员,再由基础研究员对此进行研究,进而将科研成果反馈到临床,为临床提供有力的依据,通过探究性研究达到解决临床问题的目的,从而提高医疗总体水平。

3.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转化医学理念的应用为肿瘤影像学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多学科合作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的能力,并在交流过程中获得多种学习方法,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9]。如肿瘤影像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X射线、CT、MRI、PET、B超检查等的成像原理时,可与物理学专业的学生合作学习。通过观摩物理学专业学生的操作,共同探讨相关问题以获得深层次的实验体验,从根本上理解相关概念及原理,将枯燥、深奥的理论学习转化为有趣且自主参与的实验操作。另外,通过与其他学科学生的交流,可进一步培养肿瘤影像学专业学生的团队精神,培养适应学科发展所需的医学影像技术工程师,塑造能灵活将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融为一体的专业人才,构建合作融洽的专业团队。

3.4有利于培养具有转化医学理念和能力的学生

肿瘤影像医学蓬勃发展,临床应用技术不断更新,而现有的教材、教案等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却停滞不前,不利于医学生第一时间掌握肿瘤相关研究新进展及新技术。许多学生毕业后开始到临床一线工作,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相应的技术问题时,常常无法到实验室通过相关研究来解决当前技术的缺陷,不利于技术的改进与发展。转化医学的应用一方面为肿瘤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人员熟悉和参与临床工作创造了条件,鼓励学生到临床进行实践,让学生在相关教材内容还未能及时更新的情况下,通过到临床实践仍能及时掌握最新的技术。另一方面,为学生参加工作后再次进入实验室进行技术研究打下铺垫,真正做到将临床影像医学的应用与工程医学授课有机结合,有利于培养具有肿瘤医学影像诊断能力和肿瘤医学影像技术研发能力的综合型人才。

4结语

影像学范文篇7

【关键词】周期护理管理;危急重症患;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护理方法使用在影像学科室的护理中,该种方法要求护理人员有较高的护理专业素质,因此,使用人文关怀护理方法能够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素质。同时使用人文关怀护理方法,还可以保证护理安全,使危急重症患者顺利完成检查,以此来保证患者的诊疗效果。

1影像学检测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

1.1人文关怀因素。影像学科开展危急重症患者检测工作时,需要检测的内容多,患者在检查过程中由于对环境不了解,或者是对检查的设备不了解,该种情况下患者会担心检查效果,引起患者心理紧张,有些患者还会因为心理紧张出现焦虑症状,护理人员在检查护理时稍有不慎,会引起患者不满,导致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并且在影像科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如果护理责任心不强,在护理时没有用心对患者服务,该种情况下患者也会对护理人员不满意,产生护理矛盾[1]。1.2护理人员专业素质护理风险。在影像科的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包括多个方面的内容。从实践中分析,护理人员因为专业素质差导致的护理不良事件中,其主要因素是护理人员沟通能力差引起。影像学科开展危急重症患者影像检测时,需要护理人员使用沟通方法帮助患者解决问题,指导患者采用合理的体位开展检查,提高检测质量。但是在影像科的有些护理人员,自身交流能力差,无法实现和患者有效交流,因为交流不畅问题,导致和患者关系紧张,容易引起护理不良事件,威胁护理安全[2]。1.3检测安全及护理。影像科开展检查过程中,有些设备和使用药剂可能会对危急重症患者身体造成伤害。患者在开展影像学检测以前,需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减少患者因为使用影像学检测造成的身体伤害。但是在实际的检测过程中,由于影像科每天需要服务患者众多,护理人员在对患者服务时,由于疏忽因素导致患者检测遭受到身体伤害,引起患者不满,导致医患纠纷发生。

2危急重症患者影像学护理管理中体现的人文关怀

2.1明确岗位标准。影像科开展护理工作时,需要建立护理考核小组,使用科学的考核方法来评价护理人员护理质量,并且使用考核方法,实现护理人员自评和自我改正,以此来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同时在护理工作中,对护理人员专业水平不高问题影响到护理质量,可以使用培训方法,邀请专家开展护理培训工作,而且在培训过程中建立考核机制,护理人员只有通过考核,才能够参与到影像科护理中,实现护理人员专业素质提高目的。护理人员为了提高护理质量,在实际的影像科护理时,还需对患者检测环境护理,使用优质环境为患者服务,也可以获得患者较高的满意度[3]。2.2明确人文要求。影像科对危急重症患者开展人文关怀护理过程中,需要对护理人员明确人文关怀护理要求。护理人员开展的人文关怀护理要求有两个方面:(1)使用标准化护理流程,提高护理质量。在对危急重症患者开展护理工作时,护理人员首先需要使用标准的护理流程为患者服务,对标准的护理流程获得,科室可以使用培训和训练的方法帮助护理人员掌握标准的护理流程。标准护理流程护理使用在影像科危急重症患者的护理中,不仅可以保证护理质量,同时使用标准患者的护理流程方法,还可以保证患者影像检测的安全,以此来提高影像科的护理质量。(2)增强护理人员业务能力,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4]。影像学科的护理人员开展护理工作时,使用的护理业务主要是和患者沟通,帮助患者摆正检测体位,以及对患者进行心理指导和健康教育等业务范围。这些业务范围的开展,需要护理人员有较高的业务能力,才能够保证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护理人员业务能力方面,除使用培训模式以外,最为重要的是要鼓励护理人员自我学习,护理人员通过不断自我学习,开展业务的能力才能够不断提高,以此来获得患者护理满意度。2.3提高护理人员能力同时建立管理体系。影像科开展护理工作时,护理质量和护理管理质量有直接管理,护理管理质量的提高,可以在管理护理人员时使用规章制度管理方法。影像科使用规章制度来管理护理人员时,为了保证规章制度的实用性,需要对规章制度不断完善,只有符合实际情况需要的规章制度才能够发挥其效力[5]。完善管理规章制度后,还需要保证规章制度的有效落实,使其对护理人员管理中发挥作用。护理人员在按照规章制度开展护理工作时,为了能够满足护理规章制度要求,护理人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比如提高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方便对患者沟通,减少因为沟通不善导致的护理不良事件。2.4加强法律知识培训。护理人员开展人文关怀护理时,为了保证护理人员有较强的护理责任心,可以对护理人员使用法律知识培训方法。护理人员通过法律知识培训后,可以在工作中提高责任心。同时护理人员学习法律知识后,在护理时遇到侵犯自身利益行为时,也可以使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以此来保证护理人员的安全。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影像科采用全周期护理管理下的人文关怀护理方法,可以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实现患者和护理人员和谐共处。同时使用人文关怀护理方法,还可以提高护理人员自身专业素质,使影像科整体护理水平提高。

【参考文献】

[1]卢杏娟.全周期护理管理及人文关怀在危急重症患者影像学检查中的作用[J].吉林医学,2020,41(02):480-481.

[2]王姝丽,王莉,赵健.危急重症患者影像学检查全周期护理管理及人文关怀研究[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19):65-66.

[3]王鑫鑫,姚世秋,付玉芳,等.整体护理在影像检查中的应用体会[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20):249-250.

[4]田椰.对接受影像检查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效果探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13):223-224.

影像学范文篇8

1病例来源及特征

2016—2021年间医院采用影像学方法确诊的30例卵巢癌患者,后期经其它方法诊断及病情观察,发现误诊患者4例。患者平均年龄为45.97±4.91岁,平均体质量指数为21.9±1.3。根据组织学特点,将患者分为以下四类:肿瘤来源于卵巢生发上皮的患者25例,肿瘤来源于卵巢生殖细胞的患者2例,肿瘤来源于卵巢特异性性索间质的患者2例,肿瘤原发于其它器官的患者1例。其中误诊患者4例,1例来源于卵巢生殖细胞,3例来源于卵巢生发上皮。

2影像学检验方法

对就诊的30例患者实施影像学检验,在进行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的前一天晚上8点后停止进食行为,检查前1~1.5小时内口服1000~1500ml3%的泛影葡胺溶液,随后仰卧于检查床上,使用CT机对患者自膈顶部开始至耻骨联合下缘进行腹盆腔联合扫描,自髂嵴开始至耻骨联合下缘进行盆腔扫描。

3误诊原因

3.1观察不仔细

由于医生个人原因导致对检验结果的观察不仔细,例如,将恶性肿瘤看成良性肿瘤,将卵巢双侧侵犯看成单侧侵犯等均会导致肿瘤类型的判断错误,造成误诊[5]。相关医护人员在检测过程中应仔细观察患者的影像学成像结果,根据不同疾病的外在表征判断疾病种类[6]。

3.2影像学的局限性

人体不同部位对射线的吸收和透过率不同,CT是利用X射线、超声波等方式对人体的某一部位进行断面扫描,再由探测器将其转换为数字信息,利用计算机处理成图像[7-8]。具有扫描时间快、图像清晰等特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临床检测,但由于其设备昂贵,因此检查费用昂贵,对患者造成一定的经济负担,且CT设备中发射的射线与普通X射线相比辐射性更强,不适合怀孕的女性使用。CT检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在使用64排螺旋CT成像时,图像中无法显示乳头状囊腺癌中的乳头结构,造成误诊。并不是所有的疾病、所有的人体部位都可以通过CT进行定性诊断,临床上不宜将CT检查作为常规的疾病诊断手段。

3.3思维局限性

疾病诊断思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临床上采用CT诊断疾病类型普遍遵循一元论原则,当观察到两种疾病的典型表现时,常选择较为符合逻辑的一种疾病作为诊断结果,很容易造成疾病的漏诊和误诊。应该拓宽诊断思维,根据观察到的疾病的具体表现综合分析病情,对患者病情做出合理的、准确的诊断。

3.4理论知识不足

对肿瘤知识不够了解,对疾病的具体表现缺乏全面的认识,对囊壁结节的认识不足,理论知识的缺乏会导致对患者病情诊断不准确,造成误诊。

4经验与体会

卵巢癌作为死亡率最高的妇科癌症,其发生可能与持续排卵、环境因素、饮食习惯、遗传因素等有关,具有腹部不适、月经失调、尿频便秘、消瘦乏力等临床症状,临床上可采用超声波检查、细胞学检查、腹腔镜检查、肿瘤标记物测定、放射学等方法进行诊断。本文对卵巢癌影像学诊断及误诊原因进行探究,结果表明,影像学检查可以显示患者的肿瘤形状、大小、外观等特征,可以基本确定肿瘤恶性、良性和具体类别,对卵巢癌的诊断和鉴别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5参考文献

[1]毛磊.卵巢癌影像学诊断及误诊原因分析[J].现代实用医学,2015,27(5):573-574,580.

[2]任春燕.常见卵巢肿块的MRI诊断及误诊分析[D].重庆:重庆医科大学,2015.

[3]陈山川,文星.陈旧性异位妊娠影像学检查误诊为卵巢癌原因探析[J].中国美容医学,2011,20(z3):277-277.

[4]毕艳娜.MRI对卵巢交界性肿瘤和上皮性卵巢癌的鉴别诊断价值[J].健康大视野,2020(6):68-69.

[5]黄伟鹏.食管小细胞癌临床生存分析及肿瘤标记物在其诊断中的价值[D].郑州:郑州大学,2019.

[6]陈朔,许乙凯,贾飞鸽.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及误诊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0,20(2):274-277.

[7]施素华,倪观太,凌利.CA125升高的盆腔结核误诊为卵巢癌12例报告[J].皖南医学院学报,2014(4):314-316.

影像学范文篇9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本院医学影像科室接收的12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选择2015年接收的12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两组分别接受DR、增强CT、MRI等检查。对照组男性患者65例,女性患者63例,年龄在22~78岁,平均年龄为(48.93±5.61)岁;观察组男性患者68例,女性患者60例,年龄在22~79岁,平均年龄为(48.62±5.16)岁。两组患者均具有主观判断能力,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管理方法

2015年医学影像科室护理人员主要对患者进行检查护理配合,即做好检查前基本教育,介绍检查的作用及目的等,并告知患者相应的注意事项。2016年医学影像科室护理人员均接受人性化护理管理培训工作,学习先进的护理理念和方法,接受护士长及医生的监督,并尽量满足和配合患者的合理需求等。首先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做好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并专业解答患者的疑虑,消除顾虑,同时依据检查控制患者的饮食,如介入检查需要患者患者禁食。此外护理人员还需要做好患者状态的评估,观察患者的呼吸状态和心跳状态等,若患者出现不愿配合和其他不良状态,必须及时进行处理,做好心理疏导。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利用本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调查,由患者进行主观打分评价,非常满意为分数在90分以上,一般满意为分数在70~90分,不满意为分数在70分以下,护理满意度为非常满意度与一般满意度之和。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记录的数据资料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加强医学影像科室的人性化护理管理具有重要价值。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χ2检验,当P<0.05时认为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8.44%,其中非常满意68例,一般满意58例,不满意2例,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4.38%,其中非常满意52例,一般满意56例,不满意20例,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更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由于医学影像学的重要性,医院需要制定健全的管理制度,制定科学合理的日常工作制度、无菌操作制度、护理人员工作职责等,并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教育和培训,确保护理人员提高专业素质[3-5]。护理人员应当掌握基本的影像学专业知识和护理知识,并了解影像科室的规章制度,能够熟练使用起搏分析仪、心电监护仪等,并在护理期间严格落实无菌操作原则[6-8]。此外护理人员应当重视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充分体现人性化护理理念,让患者感受到护理的专业性和舒适性,继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9-11]。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8.44%与84.38%,P<0.05,表明人性化护理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促使患者积极配合医学影像学检查措施,保证检查结果的可靠性,为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综上所述,

作者:倪凤荣 单位: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人民医院放射科

参考文献

[1]于红梅,李垚.探讨护理工作在医学影像检查中的作用[J].世界临床医学,2016,10(1):198.

[2]于美莉.护理管理在医学影像科室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2):147-148.

[3]张贺诚,谭中建,刘悦,等.中医院放射科临床影像诊断及教学质量管理的探讨[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6,14(2):227-228.

[4]黄杰,王晴文,刘艳.MR导引胸腰椎病变穿刺活检术的护理[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5,25(12):2237-2239.

[5]阿瓦古丽,马玲.在急诊重症监护室对病人及家属实施规范化护理告知的效果观察[J].全科护理,2014,12(2):173-174.

[6]陈捷,邱赛琴,崔志丹.麻醉前集中护理管理模式在脑科显微手术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7):1607-1609.

[7]唐文怡,王欣,王扬剑,等.渐进式护理病房在显微外科移植与再植患者术后的应用分析[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6,39(5):514-515.

[8]李金晟,唐亮,沈海燕,等.上臂复合组织缺损的显微外科修复[J].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2011,5(4):286-291.

[9]丰波,武宇赤,张霄雁,等.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12,7(4):24-27.

影像学范文篇10

成像是工具和手段,归根到底是用来“看病”,因此必须了解“病”。在医学上,小儿与成人有许多不同之处,年龄越小,差别就越大,绝不仅仅是缩小版的成人。儿科学的研究对象从胎儿到新生儿、婴幼儿、学龄前儿童、学龄儿童及青春期青少年,这段时期的特点是全身组织和器官逐步成长,体格、心理和精神行为均在不断发育的过程,遗传性先天性疾患最为多见,感染性和其它后天性病症容易发生,环境因素对机体的影响也非常明显,这个阶段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远远超过成人时期。正是由于小儿解剖、生理及病理等方面有特点,疾病谱与成人不同,而且病死率高,所以加强及巩固儿科学相关知识非常重要。只有熟知了相关的知识、理论,才可能得出正确的影像诊断,才可能及时帮助解决临床问题。学好儿科学相关知识,能帮助影像医生形成正确的儿科影像诊断思路。系统地学习儿科学相关知识,可以让我们对儿科生理病理特点、儿科疾病的种类及特点有一个总的了解,结合具体临床工作,逐步形成儿科影像思维方式。这对于非儿科系毕业的医学生、综合医院的进修医生可能更为重要。比如:在成人,上纵隔增宽首先要想到肿瘤;而在儿童,要想到可能是胸腺。儿童在5岁以前,胸腺都可能比较大,在胸片上显得很突出,20岁以后则不应再表现突出了。再如:儿童恶性肿瘤潜伏期短,生长迅速,侵袭性强,罕见与环境中的致癌因素有关;以白血病最多见,其次是脑肿瘤、淋巴瘤、神经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软组织肉瘤及胚胎性癌等。而成人恶性肿瘤多与环境致癌因素有关,多见上皮性肿瘤,如胃肠道癌、肺癌、膀胱癌等。学好儿科学相关知识,临床工作中不易漏诊误诊。儿科临床工作中,常常遇到许多先天发育异常、发育畸形,小儿全身各个系统器官均可发生,而且在一个患儿、甚至一个系统器官常常会合并存在多种和或多处畸形,其中许多是必须进行手术矫正或切除的;熟悉相关儿科学及胚胎学理论知识,则不易漏诊误诊。比如,小儿食管闭锁与气管食管瘘可同时存在,也可分别发生,形态变化也多样;而食管闭锁与气管食管瘘本身又常伴有多种器官、不同程度的其他先天性畸形,大约接近一半的比例。常见的多发异常为VACTERL(V代表骨性脊柱异常,A为胃肠道闭锁,C为先天性心脏病;TE为其他的气管食管异常,R为肾脏及远端泌尿道异常,L为肢体异常)联合体。此外,还可伴有唇裂、腭裂、后鼻孔闭锁和狭窄等等。治疗和预后与伴发的异常、以及异常的部位及程度密切相关。再如,胚肾最初位于盆腔内,随着腹部的生长,肾脏逐渐上升,并旋转了90度。到妊娠的第9周,其触到肾上腺,到达了最终的位置肾窝。在胚肾自盆腔上升和旋转过程中的发育障碍就可形成异位肾和肾轴旋转不良。知道这些,就很好理解为什么会有盆腔异位肾;在影像检查时,若一侧肾窝空虚,则应继续向下寻找看看是否有异位肾。不过,胚肾上升过了进入胸腔这种少见的情况也会有。不同疾病有相同或相似的形态、功能及代谢改变时可以表现出相同或相似的影像学改变,即异病同影:而同种疾病在不同时期或不同状态下可以出现不同的影像学表现,即同病异影;这时除了考虑综合应用多种影像检查技术外,密切结合相关临床资料尤为重要,因此必须有一定的相关临床认识。学好儿科学相关知识,有助于做好治疗前后的影像评估工作。比如,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切除囊肿作胆总管近端(或肝管)空肠Roux-Y式术或间置空肠胆管十二指肠吻合术是普遍采用的术式,可以达到去除病灶和使胰胆液分流的目的,了解了这些术式,就会明白术前后影像评估的要点,才能看明白术后的影像改变。

2学好儿科学相关知识,是开展儿科影像科研工作的重要基础

医院的核心工作是治病救人,医疗服务行业的主旨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满意的医疗服务和健康保障,这是医学科研工作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临床工作中遇到或发现的问题,往往是人类医学科学发现和进步的起点。纵观现代医学的历史,就是一部临床与科研紧密结合、互相推动的发展史。无论是临床型研究,还是基础研究,皆非凭空而来,都是来自于临床实践、临床需要,而前者与临床实际关系更为紧密。临床科学研究应该紧紧围绕临床工作,以解决临床疾病的诊疗为目的,发展新技术新方法、提高认识,因此好的科研工作会促进临床工作的进步,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作为儿科影像医生,开展科研工作仅仅懂得影像技术、影像学表现显然是不够的,要懂得儿科临床疾病,要有丰富的儿科学相关知识,这是我们科研工作的基础与源泉。另一方面,在开展科研工作时,要努力学习儿科学相关知识、积极与临床科室沟通、协作,多学科共同研究同一儿科课题,往往事半功倍,而结果可能会更深入、更科学,更能为临床提供依据。

3学好儿科学相关知识,是做好儿科影像教学工作的重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