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费用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3 02:57:03

医疗费用

医疗费用范文篇1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已参加我县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并建立个人账户的在职职工、退休人员(以下简称参保人员)。

第三条参保人员特殊疾病门诊医疗补助费用,从城镇职工(含退休人员)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单位缴费基数划入个人账户中划转,划转比例为0.5%。不足部分,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结余中支付。

第四条参保人员患下列疾病,在门诊治疗发生的医疗费,可以纳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补助范围。本办法所称门诊特殊病种(以下简称特殊病种)是指:

Ⅰ类: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治疗、腹膜透析治疗);器官移植术后抗排异治疗;恶性肿瘤的放疗、化疗、镇痛治疗。

Ⅱ类:糖尿病;肺源性心脏病;精神病;肝硬化;白血病。

Ⅲ类:偏瘫;再生障碍性贫血;原发性高血压;类风湿症(肢体功能障碍、关节变畸)。

第五条特殊病种的支付标准:

Ⅰ类:统筹基金起付标准为400元;起付标准以上最高支付限额以下的费用,统筹基金支付标准在职职工为75%,退休人员为80%。一个年度内最高支付限额为5000元。

Ⅱ类:统筹基金起付标准为400元;起付标准以上最高支付限额以下的费用,统筹基金支付标准在职职工为75%,退休人员为80%。一个年度内最高支付限额为4000元。

Ⅲ类:统筹基金起付标准为400元;起付标准以上最高支付限额以下的费用,统筹基金支付标准在职职工为75%,退休人员为80%。一个年度内最高支付限额为3000元。

第六条门诊特殊疾病的界定,必须严格按照《*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特殊疾病门诊治疗病种诊断标准》(武劳社发〔2008〕184号)诊断确定。经确认患有特殊疾病的参保人员,在确定的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符合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用药范围、诊疗项目范围、医疗服务设施范围和支付标准的门诊医疗费,纳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的支付范围。虽患有符合本办法规定范围的特殊疾病,但进行该病症以外的治疗、检查和用药所发生的门诊医疗费用,仍按我县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七条参保人员经定点医疗机构专科医生临床诊断,明确属于本办法所列疾病(1种或1种以上),且病史在二年以上、至少有一次在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记录、并继续需门诊治疗的需出具以下资料:(1)《*县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特殊病种门诊治疗申请表》、(2)住院病历(近两年的)、(3)疾病证明书、(4)检查、化验资料(二级甲等以上或专科医疗机构)、(5)医疗保险证(仅申报、领证时出示)、(6)一寸免冠照片一张(领证时用)等,报县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以下简称社保局)审查确认。必要时由县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相关医学专家按照《*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特殊疾病门诊治疗病种诊断标准》进行复查。符合规定条件的,由县社保局发给《特殊疾病门诊就医证》和特殊疾病门诊专用病历,实行双处方。

第八条根据本人意见,确定一家二级以上的定点医疗机构或专科医疗机构作为本人特殊疾病门诊的定点医疗机构。鉴定结果原则上有效期为一年,期满后,需要继续门诊治疗的,应重新办理门诊就医手续。县社保局应对享受特殊疾病门诊医疗费补助的人员每半年定期进行复查,经复查痊愈且临床指征消失的,不再继续享受门诊医疗费补助。

第九条接诊医生对患有特殊疾病的参保人员诊治时,应在基本医疗保险用药范围、诊疗项目范围内进行必要的检查治疗,一次处方给药量最长不得超过30天。

第十条同一患者患有两种以上特殊慢性疾病,只按最高一类疾病标准支付。患特殊慢性疾病一个年度内每住院1次,报销比例、最高支付限额分别下降5%,住院2次以上者不享受特殊门诊医疗补助。

第十一条符合享受特殊疾病门诊医疗费补助的参保人员,门诊医治所发生的医疗费用,由本人垫付,待医疗终结或年度期满后,持《特殊疾病门诊就医证》和医疗处方、定点医疗机构开具的专用票据以及检查费、治疗费、材料费、用药清单,到县社保局审核报销。

第十二条定点医疗机构应对门诊治疗特殊疾病参保人员病历、处方单独管理,并据实提供检查治疗的费用明细清单。

第十三条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以及经办机构、各定点医疗机构应加强对特殊疾病门诊医疗费用的管理。对在申请办证和治疗过程中有弄虚作假、违反规定行为的,依据有关规定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医疗费用范文篇2

一、特殊医疗费用的范围和待遇

特殊医疗费用的范围和待遇,在我国还没有对其进行一个固定的划分,各个地方均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不违反国家原则规定的基础上,对适合自己地方特殊情况的特殊医疗费用范围和待遇进行了制定,因此,有特殊医疗费用政策的各个地区之间,也是各不相同的。当然,从总的方面、大原则上还是有很多相通的地方。比如一般情况下,对因病情需要,进行组织或器官移植的,在购买组织或器官的时候,以及对超出《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目录》的抗排斥药和免疫调节剂的使用费用,可以采用个人支付20%,单位支付80%的方式来划分特殊医疗费用范围。这里的组织和器官主要是指限于肾脏、心脏瓣膜、角膜、血管、皮肤、骨髓等。另外,因病情需要,在体内安装人工器官、体内置放材料时所需的费用,可以采取个人支付10%,单位支付40%,剩下的一般费用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进行支付的方式来划分特殊医疗费用范围。或者抢救的时候,超出《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目录》的费用,可以采用个人和单位各支付一半的方法来划分特殊医疗费用范围。而在确定特殊医疗费用待遇的时候,可以建立特殊医疗补充保险基金,以更进一步的为参保人员提供保障。各个地方在制定相应政策和制度的时候,一定要客观地从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考虑本地的各种因素,制度适合本地区的特殊医疗费用范围和待遇。

二、管理特殊医疗费用的措施

特殊医疗费用在实际施行过程中,需要强有力的管理措施来保障其正常、良性运行,对特殊医疗费用的增加加强控制,对分担特殊医疗费用的合理性进行不断改善,逐渐达到完善的效果。首先,管理过程中要实行事前征询制度。在特殊医疗费用产生之前,参保人员一定要在相关单位和结构了解好特殊医疗费用的相关政策,对特殊医疗费用做到了然于胸。参保人员不方便告知或有困难的,则告知其家属,待征得参保人员或者其家属的同意,并且还要在“征询意见单”上签字之后,才能进行特殊医疗。其次,管理中要实行严格的审批制度。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对特殊医疗费用产生的审批一定要严格,要一丝不苟地进行。当然,特殊医疗费用的产生往往伴随着很多偶然性,如果参保人员确实有特殊情况不能进行审批程序的,可以在特殊医疗进行过后进行补报,补报的期限在一周之内。在对特殊医疗费用进行报销的时候,需要由相关负责单位进行预审,通过预审的特殊医疗费用,才能由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审核报销。第三,在特殊医疗费用中,对人工器官目录、体内置放材料、报销的额度等进行限制,设置一定的界限。参保人员在进行报销的时候,如果产生的特殊医疗费用超过或与设定的界限值相当,则按照最高界限值进行报销,超出最高界限值的部分由个人进行支付。如果产生的特殊医疗费用比最高界限值低,则按照实际产生的费用进行报销。第四,特殊医疗费用的管理中一定要控制好医疗保险基金支付特殊医疗费用的总额。

三、特殊医疗费用管理实践改进

特殊医疗费用在应用过程中,应该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对其管理进行适当的改进,使其更加完善和高效。第一,单位支付的比例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适当的降低,在条件合适的情况下,还可以取消单位支付政策,以提高大病医疗统筹金筹资额度的方法进行代替。或者结合实际情况,可将特殊医疗费用改由个人、单位和大病医疗统筹金三方或其中的两方支付。第二,将个人年度内支付特殊医疗费用,累计起来超出一定额度的,对超出部分纳入社会医疗救助范围。对个人支付年度累计超出一定额度的特殊医疗费用,将超出部分纳入社会医疗基本救助范围,由救助基金支付一定比例费用。比如城镇居民家庭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员的医疗费用负担,就可以通过多渠道筹资,建立社会医疗救助基金。第三,取消特殊医疗补充保险政策。根据实际情况,对商业补充医疗保险,鼓励参保人员参加,用以解决个人负担的特殊医疗费用问题。

医疗费用范文篇3

1资料来源

本次研究选择了4个样本县,分别是苏南地区的A市、苏中地区的B市和C市、以及苏北地区的D市等4个县(市)作为样本,进行现场考察;通过半结构深度访谈的方法,对4个样本县(市)的新农合管理人员进行深度访谈;从4个样本县(市)的新农合管理办公室收集各地新农合政策文件和近年来的主要运行数据;向当地参合农民发放调查问卷1200份,其中,有效回收1118份(有效回收率93.2%),以了解参合农民对新农合的看法。调研时间为2010年5~9月。2样本县的基本情况2.1A市新农合筹资基本情况A市地处长江南岸,是苏南地区的城市交通枢纽。2009年A市农业人口61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75%,农民人均纯收入10070元,新农合参合率为100%。在新农合筹资方式上,一直采用专人上门收缴方式,在筹资顺序上,采取自下往上的方式,即首先由农民缴纳参合费,然后县级财政、市级财政和省级财政按照参合人数依次配套资助。筹资基本情况见表1.新农合实施以来,需求释放导致定点医疗机构参合农民的年门诊、住院次均费用增长幅度过大,如果医疗费用上涨过快的趋势得不到遏制,有限的新农合基金将不堪重负而出现危机,农民即使参合,从新农合获得的医疗费用补偿收益也将被医疗费用的上涨所抵消。因此,如何控制医疗费用上涨过快的趋势是新农合能否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造成医疗费用上涨的因素有很多,如人口老龄化、医疗新技术的应用和通货膨胀等,但相对于这些不可控因素,像医疗保险支付范围、保险费用支付方式、费用分担比例、监督与管理力度及其奖惩机制等可控因素更应该是我们研究的重点。本文以医疗保险费用控制机制理论为基础,分析当前费用控制机制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建议。1医疗保险理论中的医疗费用控制机制医疗市场供需双方的行为与医疗费用的增长直接相关,因此,应从影响供需双方行为的机制入手,发现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措施,遏制不合理的医疗消费,使医疗费用控制在相对合理的水平。按照医疗保险理论,费用控制的机制主要包括提供者支付机制、风险分担机制、提供者竞争机制、费用责任约束和激励机制、监督和管理机制。(1)提供者支付机制。提供者支付机制包括支付方式、支付时机等。支付方式是支付机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支付时机也将对提供者是否有控制费用的动机产生影响,即对提供者费用的支付是采取后付制还是预付制,将影响其医疗费用的支出水平。(2)风险分担机制。大量研究与实践显示,如果从源头上控制需求方的医疗费用,实行费用分担是首选机制。不同的支付方式,通过风险分担机制,将对需方医疗需求产生重要影响,如起付线和封顶线的设立,分别从两个方面对被保险人不同的风险分担的经济激励,使之在是否寻求医疗服务、寻求何类医疗服务等方面更为理性。(3)提供者竞争机制。要控制医疗费用,就要控制医疗服务的成本。在一定竞争机制下,医疗服务提供方就会产生降低医疗成本的动机。在同等服务质量条件下,更低的价格将会获得优势。英国通过签订合同来进行提供者价格竞争,要求提供者公示其服务价格,使购买者在满足同等质量的情况下,选择低价的服务提供者。(4)费用责任约束和激励机制。医疗保险理论中,对提供方的费用约束机制有多方面,可通过制定和实行基本诊疗规范和用药规范,来约束提供者医疗服务提供行为和医疗费用的支出水平。(5)监督和管理机制。大量实践已证明,监督和管理机制在医疗保险运行与医疗费用控制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保险理论中,出于各自的经济利益,供需双方都会出现不规范的行为,监督与管理机制将使这些现象得到制约和控制[1]。

2新农合费用控制机制分析

2.1提供者支付机制(1)主要问题。当前,中国医疗服务补偿方式普遍采用按项目收费,大量的国际比较研究证明,按项目付费的方式虽最简便易行,但也最不利于医疗费用的控制[2,3]。在按服务项目收费的支付制度下,医生的收入与其提供的服务和所开的药品挂钩,甚至推行科室承包,更是加剧了医疗成本的上涨。在这一激励结构中,医生通过诱导需求,提供大量的检查、开大处方,尤其是提供那些有利可图但事实上没有必要的服务来增进自身和医院的利益,是很难避免的。另外,新农合支付时机上也存在不足,新农合现行的支付方式多数是按服务项目报销制(即后付制),这一方式易使医疗供方诱导需求及费用支出,而合管机构只能进行事后偿付,难以有效控制费用上涨[4]。(2)控制机制。目前国际上通用的支付方式主要有预算(专项或总额)制方式、按病种支付、按人头预付、按服务项目支付以及各种方式的综合支付[5]。选择适宜的支付方式,应在比较各种支付方式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本地区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通过适当的混合方法,能够发挥各自的长处,限制其短处,达到缺陷最小化的管理要求,这在城镇医保支付方式实践中已达成共识,并成为支付方式发展的趋势。王柯等[4]在2005年对江苏部分试点县的新农合支付方式和费用控制进行了调研,并结合国内医疗保险的理论、做法与新农合的特点,提出在新农合中可采取如下混合支付方式:对住院费用采取以总额控制为基础,结合按病种付费的支付方式;门诊费用可采取按人头预付为主,结合按服务项目付费的方式予以补偿。按病种付费是目前被认为最好的支付方式,可以借鉴重庆、陕西等地按病种付费的做法,深入认识该方式的优点和缺点,扬长避短,探索出符合当地情况的特色支付方式。

2.2风险分担机制(1)主要问题。参合农民对优质医疗服务的过分追求是导致不合理医药费用过快增长的重要原因[6]。导致参合农民过分追求优质服务的原因主要有:第一,基层卫生机构服务能力不足。相对于县及县以上卫生机构而言,乡村卫生服务机构的发展相对滞后,服务能力相对较低,这导致更多的患者选择到县及县以上卫生机构就医。第二,生活水平和交通条件的改善。随着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相比较健康的重要性,医疗费用的大小对农民的就医行为影响逐渐变小。同时,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和农民群众交通工具的不断增多与更新,方便了农村患者到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就医。第三,疾病谱的转变。我国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已由急性传染性疾病转变为慢性病,有研究发现,农村慢性疾病患者要么选择村卫生室治疗,要么直接到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治疗,流向乡镇卫生院的相对较少。以上原因导致参合农民生病往往选择县级及以上医院就诊,小病要求住院治疗,治疗过程中希望医生用好药,多用药,在这种情况下医生为了增加自己的收入,很容易与患者达成默契,给患者开好药,多开药[7]。同时,没有形成成熟的包括转诊制度的医疗服务分流机制,这也是当前患者就医流向不合理的重要原因。(2)控制机制。国内外大量实践已经证明,共付制对于抑制过度医疗需求和医疗费用的支出是十分有效的。如美国兰德公司曾对不同的供付率下被保险人的需求行为进行研究,发现门诊服务利用概率随着个人自付比例的增加而递减,当共付率由0%增加到25%时,共付率的弹性系数0.17;其中共付率增加10%,年医疗费用减少1.7%[1]。因此,应建立合理就医引导机制,为正确引导参合农民的合理就医,增加基层卫生机构资源的使用,间接降低农村居民的医疗费用。根据医院级别,制订不同的起付线和报销比例。同时,要建立既保证各级医疗机构的功能,又方便农民,不至于延误病情的、灵活的转诊制度,这对减轻农民医疗负担,节约合作医疗基金具有一定的作用[8]。另外,要规范患者不合理就医行为,定点医疗机构必须严格执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用药目录,对参合农民使用基本目录外的药品费用比例应控制在总药品费用的一定范围以内,并对于医患勾结者进行严厉打击。

2.3提供者竞争机制。(1)主要问题。当前,我国农村医疗服务提供方的垄断性为医疗服务的费用上涨带来压力。区域规划通过供给方控制,从某种程度上对新竞争者的进入形成了障碍[9]。即便在垄断格局业已形成的局面下,新农合的服务定点安排进一步加剧了公立医疗机构的垄断地位,这既不利于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又会使得费用上涨,难以控制,造成参合农民对新农合的不信任。(2)控制机制。在定点医疗机构选择上引入竞争机制,适当增加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数量。新农合经办机构可根据医疗机构的费用、服务质量,对定点医疗机构进行考评,考评不合格的将取缔其定点医疗机构资格。同时,参合农民可自主选择到哪家定点医疗机构就医。

2.4费用责任约束和激励机制(1)主要问题。当前新农合对费用的约束和激励机制还不健全,对供方的不合理医疗和需方的不合理就医都缺少完善的约束和激励,如对于定点医疗机构不合理用药、不合理检查等不规范的医疗行为缺少行之有效的控制措施,对于参合农民过度需求和消费的行为也缺少有效的约束,在激励参合农民节约医疗费用方面的探索更是比较缺乏。(2)控制机制。对于定点医疗机构,应严格执行新农合基本用药目录和基本诊疗项目,将费用控制结果作为绩效的主要指标,也可与医生的业绩直接挂钩,以强化费用控制意识。对于定点医疗机构和医生的违规行为,可有罚款、取消定点医疗服务资格和吊销医生执业资格等措施。经办机构对医院医疗保险费用的补偿也可采取一些奖惩方式,对于医疗服务行为规范、费用支出合理的医院年终给予一定奖励,对于因提供行为不规范造成费用超支的医疗机构,则采取处罚及超支部分不予补偿等方式。江苏省镇江市就采取了这种方式,其经验可以借鉴;对于参合农民,也可采取一些必要激励措施,鼓励其节约医疗费用,可对合理医疗消费者给予一定奖励,如德国对一年内未就医者奖励相当于一个月保费的红利。山东寿光市规定对年度内没有报销过医药费的参合农民进行包括胸透、B超和心电图等在内的免费健康体检[10]。

2.5监督和管理机制(1)主要问题。在当前新农合费用控制相关法制不健全的情况下,导致农村许多地方的新农合推行很容易受当地领导的主观需要而变化,且出台的地方性规定和政策在实践中缺乏权威性,这样,费用不合理增长就得不到有效控制。另外,如何保证资金的安全性和实现监管的有效性,真正降低管理成本,防治费用转嫁到农民身上,提高基金的受益水平,保证基金平衡,这也是新农合监管所面临的挑战。(2)控制机制。面对新农合监管中的问题,应通过立法,明确合作医疗保险组织的组建方法及其职能,规定参合农民的权利和义务及医生的选拔方法、职能,明确医疗费用报销比例等。新农合经办机构应加强对新农合医疗运行的监管,建立健全组织管理机构,对新农合基金、医疗服务提供等进行科学管理,加强审计与监督,确保经费使用公平与合理。

医疗费用范文篇4

关键词:费用;管理;利用

医疗费用反映了医疗服务资源的消耗,其费用结构反映的是不同服务类别、医疗资源所占比重。因此,做好医疗费用信息的挖掘利用工作,对医院运营管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通过医院HIS系统,根据不同需求和医院管理工作需要,在建立了若干数据仓库和费用分析表前提下,进一步挖掘医疗费用信息在医院管理中的利用。为医院、科室、部门准确、及时、全面地掌握医疗资源运营情况提供重要参考信息。

1、数据仓库的建立

根据医院管理工作需要和统计分析工作需要,通过HIS系统建立如下医疗费用分析表:住院疾病费用分析表;重点疾病住院费用分析表;单病种疗效费用分析表;损伤中毒病人费用表手术病人费用分析表;重点手术住院费用分析表;住院医保病人费用分析表;出院病人费用明细表;临床科室业务收入表;重症监护室(ICU)业务收入表;手术麻醉科业务收入表;转科病人费用表;护理费用分析表;抗菌药物临床使用表;物供科费用支出表;总务库房支出表;医疗库房支出表;医技科室工作量费用分析表。

2、数据内容

包括:(1)自然信息。病人姓名、性别、年龄、职业、民族、费用类别。(2)诊断信息。入院诊断、出院诊断、ICD编码、手术编码、损伤中毒码。(3)费用信息。床位费、诊疗费、放射费、放疗费、化验费、检查费、麻醉费、手术费、护理费、材料费、药品费、血费、氧气费、其他费。(4)病情信息。危重、抢救、护理等级。通过提取上述信息,为医疗费用的数据挖掘作好数据准备。

3、方法

3.1统计指标:出院人数、增长率、贡献率、增长速度、拉动率、出院病人人均费用、住院日均费用、每医生担负床日、医护人员人均担负费用。

3.2统计方法:描述性统计、对比分析法、动态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结构分析法、秩和比法、环比、定基比。

4、利用效果

4.1在医院运营考核的利用:医疗费用信息是反映医院运营状况的重要的业务指标之一,是年度工作总结,评优的重要参考依据。利用出院病人费用明细表(按医疗组长统计)、转科病人费用明细表,将有转出病人费用从该病人相对应费用项目中减出,将有转入病人的费用加入到该医疗组长病人费用相对应费用项目中,最后形成医疗小组本期业务收入。科室本期业务收入是根据各科医疗小组本期业务收入汇总而成。对科室和医疗小组的业务收入数据分析是通过计算增长率、贡献率、拉动率、每医生担负床日、医护人员人均担负费用等统计指标进行评价,较好地反映了医院、科室和临床医疗小组本期的运营状况。

4.2在医院、科室成本核算中的利用:每月通过对出院病人医疗费用数据统计,结合物供科提供的分科非卫生材料消耗;总务库提供的水、电、气消耗和医疗库房提供的分科卫生材料消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及时、准确地将医院、科室、部门本期收支情况呈现了出来,使医院领导、科室及部门主任能及时地了解本期运营成本情况,对医院和科室加强成本控制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4.3在药品使用管理中的利用:加强抗生素使用管理、降低药品比例是医院常抓不懈重要工作。我们利用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情况动态分析表,通过抗菌药物使用量、使用金额、使用强度、使用率、出院病人药品占比等指标分析,及时、准确地反映医院和临床科室本期用药情况,对药品比例和抗菌药物使用的控制起到了很好的监督作用,形成了临床医生主动及时到统计部门关心药品使用情况。

4.4在单病种医疗费用控制的利用:单病种医疗质量及费用评价标准,反映的是某一疾病在一定时期总体的平均水平。单病种医疗质量评价是考核临床医生和科室工作质量优劣的有效方法,对临床医疗管理导向性强,能引导医生积极收治危重病人、注意诊断质量、提高疗效、缩短住院日、合理用药、提示医生关注医疗成本。[1]根据分科收治疾病不同选择病种,本分析表共选择50种疾病分别从出院病人数(含疗效)、病人付款方式、平均住院床日、平均每一出院病人住院医疗费(含药费、检查费、手术费)进行同期费用对比分析。为医院进行成本分析,缩短平均住院日,控制不合理费用支出,减轻病人经济负担提供重要参考数据。

4.5在考核医疗设备使用的利用:通过医技科室工作量和业务收入分析表达到对放射科、检验科、放疗科、超声波室、纤维镜室、心电图室、肺功能室、心导管室、血液透析室、理疗室本期检查、治疗人次和业务收入进行统计,分析临床科室对该医技科室的贡献率,对大型医疗设备如:核磁共振仪、CT、彩色超声仪等单个进行使用效率分析,为决策者了解医疗设备的运行提供了参考数据。

4.6在统计预测中的利用:根据数据仓库存储的历史数据,每季度运用移动平均法和指数评滑法等统计方法对下一季度的诊治病人数、业务收入进行预测,为医院和科室运营管理提供了参考数据。

4.7在特特殊科室管理中的利用:ICU作为医院收治危重病人的重要科室,因投入医疗设备多,医疗资源消耗大而被受医院关注;手术室作为医院开展手术的特定场所,因同样会产生医疗费用,特别在药品使用方面,因药品比例最终会反映到出院者所在科室头上而受到临床医生关注。因此,开展对ICU和手术室运营情况的统计分析很有必要。ICU室是通过对该科收治病人数和入住该科期间产生的医疗费用和报告期的费用支出来反映该科运营情况的;手术室是通过对该科展开的手术病人医疗费用及费用结构来反映该科运营情况的。结果是对科室合理用药,降低医疗成本,起到较好的监督作用。

5、讨论

5.1计算费用指标要选择正确的统计方法,众所周知费用数据属偏态分布资料,在统计处理和表述时要选择正确的统计方法和习惯性表述,如出院者人均费用应该用中位数数据而非算术平均数。

5.2精细化成本核算仍以财务数据为准。统计部门计算的临床分科业务收入是用出院者医疗费用计算而得,不仅含本期实际发生额,部分还包含报告期前发生数,而科室费用支出之含本期实际发生额,因此,提供给临床科室的统计分析资料只能作为成本分析参考数据,不能作为精细化成本核算蓝本数据。

5.3医疗收入是反映医务工作者的劳动成果,在评价临床科室、医疗小组工作效率时,要剔除成本费用(如:材料费、药费),计算医生、护士人均担负的床日;人均担负的费用等指标,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反映科室和医疗小组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作者:谢小兵 郑洁 单位: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 重庆市中山医院

医疗费用范文篇5

【关键词】痛苦指数医疗服务费用控制措施

接受医疗服务毕竟不是一种让人愉快的过程,形成的往往是一种痛苦感知,尽管医疗服务的信息是不对称的,但不同就诊人员对诊疗方案还是会产生自己的感知和判断,当诊疗方案低于患者期望的标准时,患者便产生一种痛苦的感知。患者对诊疗方案的痛苦感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会同时对诊疗方案的选择进行干预,进而影响到医疗费用的变化。

一、医疗服务利用痛苦指数的定义与意义分析

1、医疗服务利用痛苦的定义

现代汉语词典对痛苦的解释有五种:一是指身体或精神感到非常难受的一种心理状态;二是指使身体或精神感到非常难受的事;三是指疼痛苦楚;四是指使疼痛苦楚;五是沉痛、深刻。在医疗服务利用中,既有因期望未得到满足的精神痛苦,也有因诊疗方案可能会对身体造成疼痛和伤害的身体痛苦,因而可以将卫生服务利用痛苦定义为:患者在就诊过程中,因诊疗方案的措施未达到预期标准而使患者产生的某种心理不适,或者损伤性诊疗措施对患者造成身体的器官损伤超过期待水平造成的疼痛苦楚。从此定义可以看出,只要是诊疗方案措施使患者在精神上或肉体上产生的负面感知超过预期,就会产生痛苦现象。

2、医疗服务利用痛苦指数的定义

由于痛苦属于一种心理和生理上的感知,在诊疗服务过程中针对相同的诊疗方案,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痛苦感知。造成对诊疗方案的痛苦感知与患者的经济压力、对诊疗方案的认同程度、文化感知、生理损害对生存质量的影响等相关。以上影响因素之间又存在相互矛盾的现象,如疗效越好的药品产生的副作用比较小,但价格也就越高,高端诊疗技术对生理损害的程度较小,但相对医疗费用支出也越大,同样对中医与西医的诊疗措施、药品的感知也在不同的人群之间形成较大的差异。

如果将影响因素之间的作用程度和影响关系综合成一个指标,反映在一次诊疗过程中患者对诊疗方案措施的痛苦感知,就是卫生服务利用痛苦指数。痛苦指数的构建,首先是要明确影响患者对诊疗方案措施感知的要素,如经济承受力、诊疗方案的认同程度、社会文化习俗的认同、预后生存质量损失、就诊过程满意度和心理期待要求等等。然后根据要素的影响作用,确定不同要素的感知方向,如医疗费用支出越高经济承受力越低,其痛苦程度越大;诊疗方案和文化习俗的认同越高,痛苦程度越低。最后利用有关的统计学指标量化方法确定影响要素的权重,并对其进行加权综合获得医疗服务利用痛苦指数。

3、医疗服务利用痛苦指数的意义

任何一位患者总期待在就诊过程中获得较理想的救治效果,尽力避免在诊疗过程中不期望事件的产生,这种就诊心理会影响到患者最终的就诊评价。从表象上看,医疗服务利用痛苦指数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影响患者就诊的满意度,如果患者不得不接受痛苦指数较高的诊疗方案,那么患者预后的满意度就会偏低,进而会导致医患纠纷的产生;二是影响患者对就诊方案的选择或者是诊疗方案的修改,对诊疗方案的选择或修改会导致两种结果,要么重新选择诊疗机构,要么对诊疗方案的措施进行调整,其最终走向是医疗服务成本的多元化走向;三是导致延伸性的医疗服务问题,如基本医疗保险对诊疗项目和药品处方过于基本化,经济条件较好的患者会增加自费项目比例,或者医患之间达成某种利益协议,对诊疗项目和药品进行分解、替换;四是因经济和社会文化习俗等因素造成的,还会导致未就诊率和自我治疗比例增加,影响患者医疗服务利用。

因而,通过分析医疗服务利用痛苦指数可以分析患者未就诊率问题、医疗纠纷的产生问题、医疗成本变化问题、患者就诊机构选择倾向问题,以及如何通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缓解患者的痛苦指数,涉及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政策措施问题。另外,与痛苦指数对应的是幸福指数,即患者参与医疗服务利用以后的某种满足感,这对于研究改善和提高群众的健康保健水平也具有一定的价值。

二、医疗服务利用痛苦指数对医疗费用控制的影响

通过对医疗服务利用痛苦指数的定义和意义分析可以看出,由于痛苦指数可能会影响到医疗纠纷、医疗成本和就诊机构选择等问题,以上这些问题的最终结果就是对医疗费用的影响,也就是说,要改善患者痛苦指数,最终的结果是医疗费用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会推动医疗服务费用的增加。

1、痛苦指数诱导的医疗纠纷会导致医务人员服从患者意志

从医学专业性角度来看,患者往往处于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在正常的医疗服务行为假设下,医生所给予的诊疗方案具有较科学的针对性。但由于患者经常从自身的痛苦感知情况,对医生的诊疗方案进行干预,在缺乏有效的医疗纠纷化解机制的情况下,医生为了规避医患纠纷,就会根据患者的意志和要求对诊疗方案进行调整。医生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会造成医生主动控制医疗费用的难度增加,这在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现象比较普遍,而随着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社会医疗保险机构期望通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首诊制度,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担负起首要责任,这无疑是非常不利的。

2、痛苦指数感知的群体差异性导致诊疗方案的多元化

由于医疗服务利用痛苦指数影响要素构成的复杂性,使得患者对诊疗方案的感知存在较大的差异。感知差异的多样性,使得不同患者对诊疗方案的评价也不尽相同,进而使患者最终可接受的诊疗方案呈现多元化的趋势。诊疗方案多元化为医疗费用控制增加了很大的难度,也使得单病种限价措施的实施有一定的阻力,增加了统一规范医生的诊疗行为和对医生诊疗方案合理性的评估难度。在一切从患者利益出发和一切为了患者的医疗服务宗旨的背景下,如何平衡医生与患者之间对医疗方案的可接受问题,无疑对医院的服务规范化管理战略形成了较大的挑战。

3、痛苦指数的双向调整破坏医疗服务资源利用的均等化

为了改善痛苦指数,诊疗方案往往会在医患之间进行博弈,诊疗方案的调整无非是使医疗费用向两个方向变化,对于经济承受力较低的患者,可能会要求更为保守的诊疗方案,尽管这种调整可能会增加患者的生理痛苦,甚至是预后的生存质量,这对于农村贫困人口的情况比较常见;对于经济承受力较强的患者,多数会强调疗效更好、诊疗手段更先进和对身体生理损害更小的诊疗措施,这种现象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越来越成为主流趋势,其结果就会造成医疗资源过度利用,推动医疗费用大幅度增加。医疗服务费用的两极化发展,与我国当前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改革方向是相背离的。

三、医疗服务利用痛苦指数的缓解机制与医疗费用控制措施

从医疗服务利用痛苦指数及其对医疗费用的影响可以看出,患者对痛苦指数的感知会影响到诊疗方案的正常实施,不仅影响到自身医疗服务的利用,也可能会影响实际的治疗效果,因而要减少医疗服务利用痛苦指数,就必须采取有效的缓解机制,合理控制医疗费用。

1、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建设,解决群众基本医疗需求

当前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加上近年来基尼系数不断提高,对于大部分的群众来讲,造成医疗服务利用痛苦感知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因而要缓解低收入群体的痛苦指数,就必须提供廉价高效的医疗服务,这就需要做好基层医疗服务机构建设。我国近年来一直在加大社区卫生服务建设,通过将医疗、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康复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六项功能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集中,有效地缓解了当前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今后应该进一步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做好基本药品目录实施工作,加大政府保障力度,不仅能够有效缓解经济困难群体的医疗服务利用痛苦指数,也能够有效解决医疗费用过快增长问题。

另外,强调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建设,不仅仅是指医疗基础条件的完善,还应该随着医学技术进步和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逐步调整基本医疗服务项目、扩大基本药品目录范围,将更为舒适性的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基本医疗支出范围,特别是社会基本医疗保险的项目要逐步扩大。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医疗主要解决的是经济因素造成的痛苦感知,逐步提高社区卫生服务项目则是改善因就医不适、生理性损害造成的痛苦感知。

2、完善社会医疗保障制度,发挥医疗保险的二次分配调节机制

社会医疗保障属于二次分配范畴,完善社会医疗保障不仅能够增强群众疾病风险抵御能力,而且也通过医疗保险基金的调节平衡医疗资源的利用。当前我国社会医疗保障体系由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和公务员医疗保险等多种保险制度,还有民政部门实施的医疗救助制度。尽管我国医疗保险的多样化有助于满足不同人群的医疗保险需求,但是在不同的医疗保险制度之间,保险水平还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公务员医疗保险和附加补充医疗保险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保障水平,明显高于居民医疗保险,这对于提高医疗服务利用的均等化是不利的,今后应该进一步完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在实现城乡统筹和保险关系转移接续过程中,对保险制度之间的保障水平进行适度调整。

3、改善医疗服务质量,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协调

除经济因素以外,对诊疗方案的感知差异,特别是带有身体损伤性的诊疗方案的怀疑,也与近年来医患双方缺乏信任有关。另外,医生的服务质量和态度,以及患者在服务过程中的排队等候等问题,也是导致患者形成痛苦感知的重要因素。因而,医疗服务提供方首先要改进医疗服务的质量,使患者在一个充满信任的和谐就医环境中完成诊疗过程,在此基础上,才有助于医患之间的真诚沟通,使患者能够从内心接受医生的诊疗方案。改善医疗服务质量是前提,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是寻求理解并降低患者痛苦指数的重要手段,良好的沟通使患者即使面临有身体损伤性的诊疗方案,也不会造成医患纠纷,控制医疗费用的目标也就最终得以实现。

4、建立医疗纠纷化解机制,提高医生对诊疗方案的主控权

医生之所以不愿意与患者之间就诊疗方案产生冲突,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医疗纠纷问题,在没有医疗费用控制硬性标准,并不会对诊疗效果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时,除首诊制度进行特殊的转诊规定以外,高级别医疗机构的医生往往会采纳患者降低痛苦指数的要求,尤其是那些患者要求提高诊疗待遇的方案更容易被医生采纳,医生对诊疗方案的主控权受到一定的抑制。患者单纯追求降低医疗服务利用痛苦指数对诊疗方案的干预,往往会增加合理控制医疗费用的难度,加上医疗机构本身对经济收入的追求,医疗费用过快增长问题也就缺失了医生这一道控制阀门。建立医疗纠纷化解机制,可以缓解医生在诊疗过程中的被动性,使医生能够更好地坚持更为合理的诊疗方案,达到合理控制医疗费用的主动权。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医患纠纷的产生也是医患双方对诊疗方案的一个博弈过程,即双方各自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建立医疗纠纷化解机制,也有助于实现医患双方的博弈均衡,使双方最终受益实现相对平衡。

5、建立先进诊疗设备价格监管机制和共享机制

医疗费用范文篇6

关键词:信息化;医疗费用;付费方式;药品监管

随着近年来医改不断推进,医疗信息化建设步伐也不断加快,医疗信息系统逐渐成为各级医疗机构的必备系统。近年来大量研究指出,通过建设信息化管理系统,完善信息管理程序,有利于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完善医疗机构的监管机制,同时对于推动医院竞争力也有促进作用。

1医疗费用监控管理

医改过程中出现医疗费用大幅上涨、部分医务人员吃红包回扣现象,导致医患纠纷,看病贵,看病难。现简单分析从传统的医疗费用到通过付费方式改革反过来监控和管理医疗费用。1.1传统的医疗费用。传统医疗付费模式是目前我国应用较为广泛的医疗费用结算方式,即通过信息化技术将医生开具的医嘱或由护士等录入医疗服务项目生成相应的费用。这种模式下,部分医生通过多提供医疗服务来增加收入,滋生过度治疗行为,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造成医患矛盾与纠纷。目前对此费用的监控,主要是利用信息系统严格控制药比,耗材占比以及不合理检查等,虽然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但效果不是很明显,也存在束缚医生治疗的灵活性。1.2临床路径下的单病种医疗费用。临床路径作为一种医院单病种管理模式,可以合理有效地利用有限的医疗资源,改善医疗质量,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提高患者满意度。实施临床路径已初步成为世界医疗服务体系发展趋势,也是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发展的探索方向之一。[1]通过临床实践、治疗经验等制定有效的临床路径版本,植入医院信息系统,对符合条件的病人进行入经治疗,医生严格按照路径管理进行治疗,同时信息系统实时监控运行情况,如有变异,是否退出或换经等及时提示,依据路径设定的治疗方案,使用哪些药物和用量多少、何时检查、手术等,包括住院天数都有明确指导,此时的医疗费用都会在设定的总额附近小范围浮动。单病种付费与临床路径在控费方面是相辅相成的,有助于加强成本管理,制定单病种标准治疗、护理流程及诊疗项目,减少医疗纠纷,提高医疗质量;制定科学合理的单病种付费标准,便于控制费用、控制医疗质量、有利于改进质量管理及资金平衡等;降低医疗费用、保障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医疗效率等。1.3按疾病分组付费模式下的医疗费用。疾病诊断相关组(DRGs)是一种以病例的诊断和(或)资源消耗类型作为基本依据,信息系统平台综合评估疾病的诊断类型、患者性别、年龄、身体状况、并发症、伴随证等,将临床过程较为相似,医疗费用较为相似的病例划分到同一个组(DRG)内。DRGs属于一种综合体系,与其他管理理念最大不同在于其注重对不同疾病的严重性和复杂性进行分析,根据医院实际医疗需求和相关资源在就诊过程中的使用情况,更加深入的评价医疗机构服务绩效和医疗费用的管理情况。医院医疗费用管理引入DRGs是发展趋势,其不仅能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医疗质量,发挥显著的导向和制约作用,控制日益增长的医疗经费,优化医疗资源配置。采用DRGs分组,通过针对不同类型患者进行不同管理,为患者提供不同服务,从而有效的确保了管理和服务效果,进一步确保了医疗服务绩效考核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实施DRGs付费之后,将极大的调动医生的积极性,形成多方(临床、医保、医务、质控、病案管理等)互动局面,由对医生医疗费用、医疗行为的严格监控到医生提高业务水平、医生主动控制医疗费用的方式转变。

2药品监控管理

2.1不合理配合和用药。信息化药物监测系统的建立,确保医生能够利用系统对处方进行监测,随时检查所用药物处方或者医嘱的合理性,主要包括药物过敏、药物禁忌等项目。同时能够通过系统查询用药说明、方法、配伍禁忌和相关注意事项。同时还能监控患者就诊情况,避免发生医生为了降低患者的均次费用,强迫患者多次挂号就诊情况。[2]门诊处方嵌入信息监管系统进行审查,由药师实施监控,并通知医生及时整改。统计医院临床科室各类药物的应用量和其所占药品总消耗量的比例,为临床用药管控和不合理用药整改方案的决策提供理论依据,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医生的医疗行为。2.2临床医师对医嘱进行监控。能够可通过监管系统对患者用药过程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和报告药物不良反应,协助医生快速选择安全、有效的药物和给药途径、用药疗程等。对于出院带药医嘱,能够在摆药前进行有效监测,包括药品用量、重复用药和不当用药等情况,及时将不合理的处方退回到临床科室进行核实,重新开具处方。2.3抗菌药物应用管理。抗菌药物的应用虽然给人类防治感染性疾病带来了大量益处,但也存在着病原微生物耐药性、毒副作用、过敏反应等一系列问题。另外昂贵的药品开放和其在应用周期呈现不合理比值,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导致部分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呈现药物减效和失效等问题不断发生,不仅影响临床治疗效果,也极易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故而加强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采用信息化药品管理系统,针对不同类型患者建立不同药品数据库,临床应用过程中,可根据医生填写的患者治疗信息自动进入相应的数据库。同时还可对患者应用抗生素的种类和期限进行限定,规范临床中抗菌类药物的使用,确保临床治疗效果,有利于提高医疗机构的管理质量。

3结语

通过引入高效的信息化系统,规范、控制医疗费用和药物使用,有效减少医生大处方、滥用药物等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有效控制了不合理医疗费用的增长,有效规范行业行为,完善了监督和管理机制,为提高医疗机构的综合竞争力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施晓芬,黄平,贾杨,陆国庆.中西医结合单病种临床路径信息化管理的探索.现代医院管理,2010,8,4(37):42-43.

医疗费用范文篇7

摘要如何控制药品费用的上涨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药物经济学研究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工具。本文对药物经济学的定义、研究方法、实施步骤及作用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药物经济学药品费用控制

近年来,我国的医疗费用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长,远远地超出了国内生产总值10%左右的增长速度,从而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何控制医疗费用的迅速增长已成为大家所关心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药品费用是医疗费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医疗费用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是影响医疗费用急剧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我国医院的业务收入中有50%左右来源于药品,因而医疗费用的控制焦点之一就是如何控制药品费用的迅速增长。

控制药品费用迅速增长的关键是弄清楚药品费用上涨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造成药品费用迅速增长的因素很多,但归纳起来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合理因素即不可控因素,如人口增加和老龄化、疾病谱改变、慢性病增加、居民保健意识增加、药品成本提高等;二是不合理因素,如价格管理存在漏洞,医疗补偿机制不完善,以药养医、用药管理松懈,现行的医疗制度存在弊端和不合理用药等。

药品费用控制要从医疗服务的提供方即医院,付费方、需求方即病人等方面着手,重点是在尽可能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的基础上控制费用上涨中的一些不合理因素,核心是合理使用有限的卫生资源,保证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特需性。

目前国内外在控制药品费用方面采取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方法,如药物利用评价[1],药品价格控制,风险共担合同[2],制定基本医疗目录和医疗保险用药目录,实行“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改革城镇职工医疗制度即费用共担[3],以及职业道德教育。这些方法对控制药品费用的上涨确实起到了关键作用,但也存在着某些不足之处。一是它更多地考虑药品的价格,而忽视了药品的成本效果,因而其在控制药品费用短期上涨的同时,可能带来药品费用的长期上涨;二是它对医疗服务的提供方和需求方的控制带有一定的强迫性,没有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药物的经济学评价可弥补这一缺陷,它从药物的成本和治疗效果两个角度出发,综合评价药物治疗的成本效益。

一、药物经济学。

(一)定义:药物经济学(pharmacoeconomics)是指药物治疗对卫生保健系统和人类社会所付出的成本和产生效果的描述和分析。具体地说,药物经济学应用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手段,结合流行病学、决策学、生物统计学等多学科研究成果,全方位地分析不同药物治疗方案、药物治疗方案与其它方案,如手术治疗以及不同医疗或社会服务项目,如社会养老与家庭照顾等的成本、效益或效果及效用,评价其经济学价值的差别。药物经济学的服务对象包括医疗保健体系的所有参与者:政府管理部门、医疗提供单位、医疗保险公司、医生以及病人。药物经济学目前已发展成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重视。

(二)研究方法:药物经济学研究的方法主要有4种:最小成本分析(costminimizationanalysis,CMA),成本效果分析(costeffectivenessanalysis,CEA),成本效用分析(costutilityanalysis,CUA)和成本效益分析(costbenefitanalysis,CBA)。

1.最小成本分析:最小成本分析是在临床效果完全相同的情况下,比较何种药物治疗,包括其它医疗干预方案的成本最小。它首先必须证明两个或多个药物治疗方案所得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然后通过分析找出成本最小者。由于它要求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包括疗效、副作用、持续时间完全相同,应用范围较局限。

2.成本效果分析:成本效果分析是较为完备的综合经济评价形式之一,比较健康效果差别和成本差别,其结果以单位健康效果增加所需成本值即成本效果比值表示。其特点是治疗结果不用货币单位来表示,而采用临床指标,如:抢救病人数、延长的生命年、治愈率等。成本效果分析的比值通常采用两种表示方法:(1)成本与效果比值法:成本与效果比值,即每产生一个效果所需的成本。(2)额外成本与额外效果比值法:是指如果给予一额外成本,是否能产生额外效果,成本效果分析虽然受到其效果单位的限制,不能进行不同临床效果之间的比较,但其结果易于为临床医务人员和公众接受,是药物经济学研究的常用手段。

3.成本效用分析:成本效用分析是成本效果的发展,与成本效果有许多相似之处。从某种程度上讲,两者均用货币来衡量成本,并且测量结果也都采用临床指标作为最终结果的衡量参数。所不同的是成本—效果为一种单纯的生物指标,如延长寿命时间、增加体重、降低的血压数等。相反,成本效用分析中的结果却与质量密切相关,注意到病人对生活质量的要求,采用效用函数变化,即常用单位是生活质量调整年(qualityadjustedlifeyears,QALY),而非健康结果变化。可以进行不同疾病药物治疗措施的比较,是近年来受到推崇的药物经济学研究方法。然而,不同疾病影响病人生活的不同方面,通用的生活质量指标不能反映疾病的特殊性,因此,药物经济学研究界对于成本效用分析的合理性尚有争议。

4.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益分析是一种成本和结果均以货币单位测量的经济学分析方法。与成本效果分析所不同的是结果以货币形式表现出来,它不仅具有直观易懂的优点,还具有普遍性,既可以比较不同药物对同一疾病的治疗效益,还可以进行不同疾病治疗措施间的比较,甚至疾病治疗与其它公共投资项目,例如公共教育投资的比较,适用于全面的卫生以及公共投资决策。然而,许多中、短期临床效果变化,例如患病率、死亡率、残疾状态难以用货币单位衡量,有关长期效果的数据资料很少或者很不全面,而且经济学家以外的临床医疗人员和公众很难接受以货币单位衡量的生命、健康的货币价值。所以,成本效益分析在卫生经济学以及药物经济学研究上的应用远远少于成本效果分析。

(三)实施步骤:药物经济学分析的实施需要10个步骤来完成:(1)明确药物经济学研究的问题;(2)确立研究的观点;(3)治疗方案和结果的确立;(4)选择恰当的药物经济学方法;(5)结果的货币价值;(6)资源的区分;(7)确立结果事件的概率;(8)决策分析;(9)进行成本兑现或敏感性或增量成本分析;(10)结果表示。

必须明确药物经济学所研究的问题和研究观点。

药物经济学的观点可来自于社会、付费方、机构、部门、病人、任何或所有这些方的一个结合。其次,必须区分治疗方案和与它们相关的积极或消积的后果。选择药物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将其治疗结果用货币价值来表示。药物获得成本与医疗成本包含在与临床效果直接相关的成本之中,也可来源于文献或者历史记载,也可以将其建立在合理的假设基础之上。

二、药物经济学研究在控制药品费用上涨方面的作用。

药物经济学不仅注重药物治疗的成本,同时也关注药物治疗的结果,因而在控制药品费用方面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可接受性。药物经济学的作用主要通过下面几个方面来体现。

(一)指导新药的研制生产: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在市场经济中,商品的需求取决于商品的价值和质量。药品虽作为一种特殊商品,但其仍具有一般商品的特征,其需求同样的取决于药品的价值和质量(效果)。药品的成本效果(效益)越大,其需求量也越大。因此,对研制生产药品的厂商来说,必须尽可能研制生产出成本—效果好的药品,从而获取所需的利润。药品生产厂商可根据药物经济学研究结果,作出是否生产某种药品或在遵循药品价格制定原则的前提下适当降低药品的价格以提高药品的成本效果。

(二)用于制定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医疗用药报销范围:目前我国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主要是根据临床医疗需要来考虑的,即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经济因素、价格因素考虑较少。该药物名录适用于全民,主要是指导和规范临床用药行为。基本医保医疗用药核销范围的药物遴选是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为基础形成的。用药核销范围既考虑临床需要,又考虑经济等综合因素。其经济因素主要指药物的疗程价格,它没有考虑药物治疗过程中的其它费用,如检查化验费、住院费等;它也不考虑药物的成本—效果比或成本效益比,因而存在着一定的缺陷。目前国外如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在确定药品报销范围时,除了要求厂商提供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外,还要求厂商提供该药与国内治疗同样疾病的最常用药物或以适当的非药物治疗措施作为对照比较物的药物经济学结果,国家指导委员会将参考药物经济学的结果来作出是否给予报销的决定。

(三)帮助医院制订医院用药目录、规范医生用药:

目前我国许多省市为了控制医疗费用的迅速上涨,开始实行“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政策。其基本思想是提高医务人员的劳务价值,降低医院的药品收入,使药品费用的增长幅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这一政策的推行,对医院的药品使用提出了新的要求。它要求医院尽可能使用疗效好、价格低的药物,即成本效果好的药物,将成本效果好的药物纳入医院的用药目录中,以便药物费用的增长幅度控制在政策规定的范围内。药物经济学的研究结果有助于医院将那些成本效果好的药物选进医院用药目录中。同时,医院用药目录的制订可规范医生的用药行为,阻止不合理用药。

(四)确定药物的适用范围:任何药物都不是万能的,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对患某种疾病的某一人群有效的药物对另一人群不一定有效,其成本效果也是低的。例如,降胆固醇药物用于治疗具有一定危险因素的高胆固醇血症病人,是公认成本效果好的治疗措施,而用于单纯高胆固醇血症病人,则成本效果不佳。若将降胆固醇药物用于治疗许多没有危险因素的单纯高胆固醇血症病人,则不但不能降低医疗费用,相反将引起医疗费用的上涨。药物经济学研究的是特定人群特定疾病药物治疗的成本效果,因而其针对性较强,目的比较明确。

(五)帮助病人正确选择药物: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的提高以及医疗体制的改革,病人的自我保健意识将逐步增强,医疗服务市场的特殊性也将因此有所改变,不会纯粹是医疗服务的供方市场,尤其是药品服务,越来越多的病人将会自己到医药商店选择和购买药品。因此,病人对有关药品信息的需求将会增加,尤其是药品的价格、效果和成本效果。

病人希望得到成本效果比较好的药品,药物经济学研究可满足病人这方面的需求。

药物经济学可从多方面来控制药品费用的迅速上涨,在我国开展药物经济学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必须给药物经济学在控制药品费用中的作用以一席之地。目前,我国的药物经济学研究还刚刚起步,许多人对其还不了解,知之甚少,国家在制订《公费医疗用药报销范围》没有完全考虑药品的药物经济学特性。因此从现在开始必须大力开展药物经济学的宣传和研究工作,并象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国家一样将药物经济学研究纳入有关的规定中,充分发挥药物经济学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查仲玲1药物利用研究1药物流行病学杂志,1996,2:112.

医疗费用范文篇8

一、所有离休干部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定点医疗机构均可就诊,就诊时需持离休干部专用证和病历。门诊医疗费用由个人现金支付,然后凭发票和处方到经办机构报销;住院费用由定点医疗机构与经办机构直接结算。

二、离休干部在市内住院实行逐级转诊制度,在一级医院就诊的离休干部,因病情需要转诊,应首先考虑转往市内二级医院或专科医院。

需要转往市外医院就诊的,原则上转往我市确定的下列三级综合医院或大型专科医院:扬州市苏北人民医院、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京市鼓楼医院、江苏省肿瘤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苏州血液病医院、上海市长海医院、长征医院、中山医院、华山医院、瑞金医院、肿瘤医院、眼耳鼻喉医院。

三、凡需市外转诊的病人,由经治医师提出建议,科主任同意,经医院医务(医保)科签署意见,到市医保经办机构办理审核手续,经批准后方可赴市外诊治。

离休干部转往市外医院发生的医疗费用,先由个人垫付,待治疗终结,由用人单位或个人凭出院小结、住院费用清单、发票等到经办机构按规定报销。

四、急危病人确需立即转往市外医院抢救者,在时间上不允许按程序报经办机构审核批准的,应由诊治医院领导或总值班签署意见后直接办理,但事后5个工作日内应补办转诊手续。

五、离休干部用药范围原则上执行本市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规定,各定点机构应因病施治,合理用药,掌握用药原则和处方药量(急性病3天量,慢性病7天量,需长期服药的高血压、糖尿病等为1个月量,住院病人出院带药不超过7天量)。如违反规定超量开药的,超出部分的费用将由开具处方的医院承担。

六、住院病人如因病情需要使用药品目录范围外的治疗性药品,须由经治医师提出申请,经院医务(医保)科批准后,方可使用。

各定点医疗机构应严格控制使用目录外药品,目录外药品费用总额一般不超过药品费用总额的15%,每超过五个百分点,扣减该次治疗药品费用总额的5%,扣减的费用划入统筹基金管理;每低于五个百分点,奖励该次治疗药品费用总额的3%,奖励的费用在统筹基金中列支。

七、为了方便离休干部治疗,减少各定点医疗机构承担离休干部住院医疗费用的压力,各定点医疗机构可凭离休干部住院介绍信到医保经办机构领取预付金,预付金标准为一级医院1000元/人次,二级医院3000元/人次;预付金在该次住院费用结算时,由医保经办机构予以扣除。

八、各定点医疗机构单张处方应根据有关要求予以限额,杜绝人情方、大处方,不得搭车开药,对病人进行仪器检查必须根据病情需要,不得随意扩大检查项目,不得以任何形式搞开单拿回扣,如发现明显不合理检查、用药,将根据本市基本医疗保险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九、离休干部统筹基金不予支付的诊疗项目范围

(一)服务项目类

1、挂号费、院外会诊费、病历工本费等。

2、出诊费、检查治疗加急费、点名手术附加费、优质优价费、自请特别护理等特需医疗服务。

(二)非疾病治疗项目类

1、各种美容、健美项目以及非功能性整容、矫形手术等。

2、各种减肥、增胖、增高项目。

3、各种健康体检。

4、各种预防、保健性的诊疗项目。

5、各种医疗咨询、医疗鉴定。

(三)诊疗设备及医用材料类

1、应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装置(PET)、电子束CT、眼科准分子激光治疗仪等大型医疗设备进行的检查、治疗项目。

2、眼镜、义齿、义眼、义肢、助听器等康复性器具。

3、各种自用的保健、按摩、检查和治疗器械。

4、物价部门规定不可单独收费的一次性医用材料。

(四)治疗项目类

1、近视眼矫形术。

2、气功疗法、音乐疗法、保健性的营养疗法、磁疗等辅助性治疗项目。

十、离休干部统筹基金不予支付的生活服务项目和服务设施费用范围有:

(一)就(转)诊交通费、急救车费。

(二)空调费、电视费、电话费、食品保温箱费、电炉费、电冰箱费及损坏公物赔偿费。

(三)陪护费、护工费、洗理费、门诊煎药费、单独炮制膏,丸剂加工费。

(四)膳食费。

医疗费用范文篇9

目前,通过对我国现有医疗保险制度的研究发现,对老年人医疗费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制度覆盖范围较小。诚然,我国在医疗保险制度确立之初始终强调公平性,但是,由于制度覆盖面较小,惠及老年人数量较少,与我国老龄化结构背道而驰,很多老年人,特别是农村地区老人,并没有受益于医疗保险制度,且民营、三资企业等人员参保率极低,受到参保人年龄结构趋于老龄化的影响,保险基金的数量锐减,很有可能影响医疗保险体系发挥可持续作用。其次,难以满足老年人医疗费用需求。基金平衡是保障医疗保险制度落实的关键,但是,就现阶段来看,由于老年人群参保率极低、且结构不合理,使得基金的积累性逐渐萎缩,甚至很多老年人不参保,造成基金筹资率十分低,一旦老年人出现大病、重病或者慢性病等,统筹基金会无法满足资金需求,存在较大缺口,使得参保老人不得不支付高额医疗费用,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老年人经济负担。最后,缺乏对区域卫生的规划。区域卫生规划缺乏合理性,重复建设、结构失衡等现象普遍存在,无法满足老年人医疗卫生需求,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体弱多病的老年人利益,为此,应加强对医疗保险制度进行相应调整和改革,以为我国老年人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二、完善医疗保险制度,增加老年人医疗费用的有效途径

1、调整服务对象,提高公平性

受到各地方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老年人医疗保险存在一定差别,而老年人作为弱势群体,要想真正增加老年人医疗费用,给予老年人安乐晚年,需要扩大制度覆盖范围。政府是宏观调控的重要主体,应将该问题作为日常工作的中心,结合实际情况,构建长效机制满足弱势群体基本医疗需求,适当增加资金投入,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切实帮助困难群体解决看病难问题,同时,还需要创办一些平价医疗服务点,提供一些平价药物,帮助老年人减少医疗费用,使老年人能够获取相应的医疗服务。政府可以通过新闻媒介等途径,吸引企业、社会等主体共同建立医疗救助机制,减少由于个人承担不起医药费用而引起的被迫停药情况。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确保老年人得到相应的医疗保障,还能够有效减少老年人医疗费用。

2、积极开展社区服务,实施退休人员大病保险制度

社区服务作为预防、保健及康复的重要载体,能够覆盖至常见病、多发病及慢性并等多种疾病,具有方便、快捷等特点,与老年人生活不便等特点相符,为此,积极开展社区服务,能够帮助老年人就近治疗,快速得到医疗保健服务,确保老年人身心健康,缓解老年人医疗费用压力。不但如此,相比较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险的重要性更为突出,特别是作为大病医疗保险多层次老年人口医疗保险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退休人员医疗保险的完善显得十分必要,例如:对于老年人常见病、大病及重病等应给予适当的医疗费用支持。

3、适当扩大医疗服务范围,提高老年人生命质量

适当扩大医疗服务范围,主要是提升个人资金的互济作用,最大限度上减少老年人医疗费用负担,发挥基金的互济作用,能够实现以最少投入创造最大产出目标,让更多老年人受益。与此同时,还需要关注健康教育,在老年大学等场所设置健康保健知识课堂,大力普及卫生保健知识等,提倡科学健康的生活,引导老年人树立自我保护意识,逐步提升老年人生命质量。不仅如此,还需要完善医疗保险基金监督机制,建立健全预决算制度、财务会计制度等,并坚持以人为本原则,落实科学发展观,创建良好的医疗环境。医务人员作为医疗服务提供者,应落实自身职责,在有效管理病人住院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措施,控制医务人员跨科开药、重复、滥用药物等现象,帮助老年人缓解医疗费用压力,使医疗保险制度发挥积极作用。

三、结论

医疗费用范文篇10

一、参合农民门诊就医及门诊费用的补助程序

(一)、参合农民到县及乡镇定点医疗机构门诊看病的程序是:挂号、医生看病、检查、开处方(双处方)、算帐后,再持自身的合作医疗证、处方到该定点医疗机构的合作医疗补助窗口办理门诊补助结算、交自付药及超出个人帐户余额部分的医疗费、在合作医疗证上登记后取药、治疗。

参合农民凭合作医疗证,在定点的村卫生室就医的,由村卫生室处方、结算、在合作医疗证上登记,交自付药及超出个人帐户余额的医疗费、取药、治疗。凭《*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门诊医疗费用补助结算单》、处方、正规发票,由村卫生室负责每月15日或31日到所在乡镇(中心)卫生院办理补助,也可由参合农民持合作医疗证、处方及正规发票年内不定时到所在乡镇(中心)卫生院自行办理补助手续。

(二)、村卫生室及定点医疗机构的工作人员必须认真进行合作医疗证、身份证件或户口簿及各种诊疗费用的审核,填制一式三份的《*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门诊医疗费用补助结算单》,并在医疗证上填写本次门诊就医的相关情况及门诊补助的金额、家庭帐户的余额等。交参合农民查对无误,参合农民要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门诊医疗费用补助结算单》上签字和盖章,结算本次门诊费用补助。定点医疗机构的补助窗口要与医疗缴费窗口一起办公,方便参合农民结算。

二、参合农民住院及住院费用补助程序

(一)办理住院手续:参合农民因病住院,持入院证明,身份证或户口簿、合作医疗证到定点医疗机构住院登记处办理住院手续和住院登记,按医院规定缴纳住院费,住院登记处工作人员要逐项填写《住院病人入出院登记表》。

(二)、办理出院及费用补助手续:参合农民出院时首先到定点医疗机构的住院记帐处办理出院结算手续。再持医疗证、《住院病人入院登记表》、出院证、住院结算发票、住院费用清单(记帐单、处方、记帐单需加盖“新合处方”字样)到该定点医疗机构合作医疗管理人员处办理住院费用补助手续。

(三)住院费用的审批报销。定点医疗机构补助窗口管理人员接到参合农民的相关手续后,应先查对病人入住院登记表、住院费用清单、发票、处方等资料进行认真审验和查对,然后按合作医疗的相关政策计算该参合农民应得的住院费用补助金额,填写一式三份的《*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医疗费用补助结算单》,并在医疗证上登记本次住院的相关情况及本年度该参合农民累计住院医疗费用补助。交参合农民查对无误并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医疗费用补助结算单》上签字和盖章后,支付住院医疗费用补助。

三、转诊转院及费用补助程序:

(一)县内转诊:由参合农民所住定点医疗机构经主治医生或病人本人提出,该医疗机构合作医疗经办部门审查同意。住院及费用补助程序按和上条执行。

(二)县外转诊:参合农民因病需转往县外治疗的,应经县级定点医疗机构主治医师或病人本人提出,填写一式两分有主治医师签字同意转院的《*县新型农村医疗农户转诊申报审批表》,由病人家属持表到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服务中心报批,同意后将审批表一份交参合农民,一份留存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服务中心(急诊的可先由所住院主治医生确定转院后补报相关手续,但应于转诊后的24小时内),即可转往县以外医疗机构就诊。

参合农民办理出院时,需取得该医疗机构的诊断证明书、复式处方、医药费用清单、住院费用发票,然后凭上述材料和合作医疗证、身份证或户口簿、转诊申报审批表到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服务中心办理住院费用补助。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服务中心需认真审核,填写《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医疗费用补助结算单》并交参合农民签字盖章,立即兑现补助。

四、参合农民在县外务工、暂住、探亲因病住院及补助办理程序

应先由病人或亲属向县服务中心报告(急诊病人在入院24小时内),县服务中心登记后入住政府举办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出院时应取得该医疗机构入出院证明、复式处方、医药费用清单、住院费用发票,年度内返乡后凭上述材料和合作医疗证、身份证或户口簿、到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服务中心办理住院费用补助。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服务中心要认真审核,填写《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费用补助结算单》,立即兑现补助,未按规定时间报告县服务中心的不予办理补助。

五、定点医疗机构与县服务中心的费用结算办法按《*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财务管理暂行办法》执行。

六、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