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质疑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7 04:46:45

学生质疑

学生质疑范文篇1

心理学认为:激发是使个体在某种内部和外部刺激的影响下,始终维持兴奋状态的心理过程。质疑即提出疑难问题。激发学生质疑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可以启发思维、发展智力;可以反馈评价,调控教师的教学;也可以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扩大思维广度,提高思维层次,但更重要的在于可以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如何思考。正如教育家克莱·P·贝德福特所说:"你一天可以为学生上一课。但是如果你用激发好奇心教他学习,他终生都会不断地学习"。作为中学化学教师,不仅要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好奇心,也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不断提出问题,教师更要认真地解决学生所提出的问题。那么,中学化学教师在教学中究竟应当怎样去培养和激发学生质疑的技能呢?

首先,教师应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养成经常设疑的习惯。其一,应在教学过程的最佳处设疑。因为适当的目标设置能够唤起对象的多种需要如成就需要等并促使对象激发相应的动机。选择好的设疑时机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及时反馈学生信息。教学的最佳处可以是以下几种情况:即当学生的思想囿于一个小天地无法"突围"时;当学生疑惑不解,厌倦困顿时;当学生各执己见,莫衷一是时;当学生受旧知识影响无法顺利实现知识迁移时。例如在讲授氢氧化铝的两性知识时,教师可以先演示Al(OH)3分别和HCl、NaOH反应的实验,然后设疑:为什么Al(OH)3既能和盐酸反应又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盐和水呢?氢氧化钠究竟是酸还是碱呢?接下来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去解决问题。这样,学生的兴趣能较好地得到激发,并促使学生去认真地研读教材。其二,应在重点、难点处设疑。教学内容能否成功地传授给学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本节内容重点、难点的把握。有教学经验的教师往往在备课时就非常注意对重点、难点教学方法的选择,而在重点、难点的教学上恰当的设疑则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当然,教师此时所提的问题也应当是经过周密考虑并能被学生充分理解的。例如,《摩尔》一节的教学重点之一是"物质的量"这一概念,教师可以在讲授了物质的量这一概念后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思考:物质的量和物质的质量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又如"电子云"的教学是《核外电子运动状态》一节中的一个难点,学生往往难以理解,教师应在此不断对学生提出问题,耐心讲解问题,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对教材中重点、难点问题的释疑,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启发诱导的方式进行:可以从联系旧知识入手进行启发;可以增设同类,对比启发;可以指导读书,让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也可以从直观进行启发;同时,仔细把握教材内在逻辑关系,逐步提问引导也是重要的一环。教学实践已充分证明,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激活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其三,应在关键处设疑。众所周知,中学化学教学中注意提高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效率是极为重要的,在关键处设疑不仅能起到对教学内容的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能激发并维持学生良好的学习状态。重点、难点是关键处,内容与内容之间的过渡是关键处,一节课上学生最疲劳时也是关键处,由于学习内容的抽象性而使学生感到乏味时更是关键处,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用自己敏锐的眼光捕捉学生心灵的信息,巧妙设疑、及时设疑,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质疑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四,教师在设疑时应注意恰当地组织问题,人为增加问题的不一致性,从而起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的作用。

其次,教师应鼓励学生主动质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设疑,其另一作用在于让学生学会质疑。"给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充分肯定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并耐心予以解答,并应以不同的方式肯定并鼓励学生质疑,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因为学生是否具有适宜的充分的自信,是影响其活动积极性和效果的必要条件。教师应在教学中强化学生的提问意识,这也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教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应引导学生特别注意对关键词的理解。具体来说,就是在讲解新课时要鼓励学生敢于追问;在知识的上下联系比较中要敢于反应;在总结知识时还要不断追问。例如在讲授硝酸的实验室制法时,可以让学生思考可否用NaCl和浓硫酸共热的方法制硝酸,这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硝酸制法和性质的理解,同时也复习了浓硫酸的性质。在教学中对于不同视角的问题应引导学生善于用不同的方式给于解决。主要有因果法、反问法、推广法、比较法、极端法、转化法、推理验证法、变化法等等。

教师激发学生质疑的另一途径便是善于逼着学生提问题,有经验的教师往往经常在课堂上讲解某个学生在课外的提问或是直接鼓励学生自己来讲,并对经常提问的学生给予适当的表扬或奖励。例如赞扬问题提的巧妙、提的深刻,或是赠书给某个学生,这些方法都能在其他学生身上引起震动,因为好胜心是每个学生的天性。这样长期坚持,必定会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为了达到逼学生提问,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中不要把一切问题都讲出来,让学生有问题可提。

2.发现和提出问题要有个过程,切不可心急,欲速则不达。

3.因势利导,逐步克服为提问题而提问题的倾向,使提问更有价值。

心理学研究表明,技能的形成过程是有阶段性的,即有一个由初级阶段到熟练掌握的阶段。学生质疑技能的培养也要遵循这个规律。因此,化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一定要重视激发学生质疑技能的培养。马卡连柯曾指出:"一般地说来,教育学是最辨证、最灵活的一种科学,也是最复杂、最多样化的一种科学"。中学化学教师只有认真学习和掌握各种教学方法和理论,才能在处理各种教学问题上游刃有余,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资料

1.《教学技能》胡淑珍等编湖南师大出版社

学生质疑范文篇2

1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养成经常设疑的习惯

1.1教学过程的最佳处设疑。因为适当的目标设置能够唤起对象的多种需要如成就需要等并促使对象激发相应的动机。选择好的设疑时机可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及时反馈学生信息。教学的最佳处可以是以下几种情况:即当学生的思想固于一个小天地无法“突围”时;当学生疑惑不解,厌倦困顿时;当学生各执己见,莫衷一是时;当学生受旧知识影响无法顺利实现知识迁移时。例如在讲授氢氧化铝的两性知识时,教师可以先演示Al(OH)3分别和HCl、NaOH反应的实验,然后设疑:为什么Al(OH)3既能和盐酸反应又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盐和水呢?氢氧化钠究竟是酸还是碱呢?按下来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去解决问题。这样,学生的兴趣能较好地得到激发,并促使学生去认真地研读教材。

1.2在重点、难点处设疑。教学内容能否成功地传授给学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本节内容重点、难点的把握。有教学经验的教师往往在备课时就非常注意对重点、难点教学方法的选择,而在重点、难点的教学上恰当的设疑则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当然,教师此时所提的问题也应当是经过周密考虑并能被学生充分理解的。例如,《摩尔》一节的教学重点之一是“物质的量”这一概念,教师可以在讲授了物质的量这一概念后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思考:物质的量和物质的质量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又如”电子云”的教学是《核外电子运动状态》一节中的一个难点,学生往往难以理解,教师应在此不断对学生提出问题,耐心讲解问题,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对教材中重点、难点问题的释疑,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启发诱导的方式进行:可以从联系旧知识入手进行启发;可以增设同类,对比启发;可以指导读书,让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也可以从直观进行启发;同时,仔细把握教材内在逻辑关系,逐步提问引导也是重要的一环。教学实践已充分证明,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激活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

1.3在关键处设疑。众所周知,中学化学教学中注意提高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效率是极为重要的,在关键处设疑不仅能起到对教学内容的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能激发并维持学生良好的学习状态。重点、难点是关键处,内容与内容之间的过渡是关键处,一节课上学生最疲劳时也是关键处,由于学习内容的抽象性而使学生感到乏味时更是关键处,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用自己敏锐的眼光捕捉学生心灵的信息,巧妙设疑、及时设疑,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质疑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四,教师在设疑时应注意恰当地组织问题,人为增加问题的不一致性,从而起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的作用。

2教师应鼓励学生主动质疑

学生质疑范文篇3

一.限制学生质疑意识发展的原因分析

1.自卑心理和紧张情绪是发展质疑意识的天敌。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儿童阶段的天真与活泼正在日渐消退,成人的稳重与虚荣正在不断凸显。在学习过程中,他们为了脸面不敢提出问题,尤其是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他们自认反应较慢,学习动力欠缺,这种自卑在很大程度上打压了他们主动质疑的念头。此外,提出问题也需要勇气,很多学生害怕提出的问题被老师与同学所耻笑,越是害怕则越是紧张,这样他们在提出问题时就会出现词不达意、语无伦次的情形,经过几次失败之后,学生将彻底失去主动提问的信心,他们也因此不敢再主动质疑。2.依赖心理将导致质疑智能的萎缩。长久以来,我们的课堂一直都以教师为中心,这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形成了依赖的习惯,很多学生认为物理探宄是老师和那些成绩好的学生的事情,与自己无关,结论出来后该记就记、该背就背。这些学生总是希望别人将他们的学习包办到位,从而实现问题的快速解决,他们只会进行模仿,而不会独立思考。这种情况反映在作业和考试表现为:学生面对讲过的问题或是提问较为直接的问题,他们可以翻开教材,或依样画瓢、或套用公式,实现问题的解决,但是一旦面对一个全新的问题,他们将不知所措。比如我们讲过速度单位“m/s”和“km/h”的换算之后,让学生换算“km/min”和“m/s”之间的关系,有的学生将显得很是茫然,显然长期形成的依赖心理让学生的智能发生萎缩,他们不会质疑,自然也就不敢探索和独立思考。3.盲从心理制约着学生质疑意识的发展。初中物理有很多基础性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从表述层面来讲,内容还比较繁琐,所以有些老师为了省事,就让学生以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记忆,甚至某些典型例题的处理,教师也会让学生以记忆的方式将分析方法复制在头脑中。这样的教学方法限制了学生思维发展的空间,不利于学生主动质疑和独立分析,只强调学生的盲目服从,久而久之,学生质疑的积极性将被严重遏制。此外,学生的质疑意识还受到其他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比如自身的保守心理和逆反心理,来自家庭、社会和同学的外界因素也严重干扰着学生质疑意识的发展。

二.学生质疑意识的激发策略

1.巧妙引导,搭建有助于学生质疑的平台。初中阶段是学生刚刚接触物理的时期,很多学生对物理学科还比较陌生,因此他们也没有正确的质疑方法,而这也正需要教师有意识的引导。比如在设计导学案时,教师不仅要考虑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更要对学生施以巧妙的引导,让学生深入展开探索,于无疑处生疑,并指导学生对所学的信息进行收集和整合,启发他们从同质信息中提炼出新的见解,让学生从异质信息中发现疑问,让学生不要被原有的框架所限定。此外,我们在教学中还要积极开展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他们围绕共同的问题展开讨论,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平台,让学生交流自己对问题的不同看法,由此也将刺激学生问题的提出。比如有关“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的探究,教师可以设计导学案,要求学生在小组合作时相互协商,在各自提出猜想的基础上进行相互质疑,即某学生提出:物体在水中所受浮力的大小和物体自身重力相关,则其他学生可以通过质疑要求他提供相应的佐证材料,也可以通过相应的实例列举来否定该同学的猜想。这样学生就可以在相互质疑中完善猜想,并结合猜想的提出逐步搭建验证实验的基本框架。2.创设情境,诱导学生产生质疑。在实际教学中,为了更加有效地引导学生展开探宄,我们会设计一些导学案,在具体操作中,我们要注意知识点的问题化、问题的层次化、层次的科学化。笔者认为,任何探究活动都应该从问题开始,而情境又是问题产生的基础。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合理的构想、恰当的选材、精炼的讲解,来营造一种能够启发学生思维的氛围,诱导学生提出问题。比如,在引导学生研究“蒸发”的概念时,教师可以通过一张生活中的图片:炎炎夏日,一个大狗张大着嘴巴,将长长的舌头露在外面。对此,教师无需多言,学生也会联系到生活中的这样一件常见事例,并展开思考:炎热的夏天,为什么狗要张大嘴巴吐舌头呢?事实上,这些生活现象一直存在于学生的心里,可能部分学生也对此有过疑问,但是他们不知道这一现象和哪些物理原理相关,因此也就不知道何时提出来。教师此刻通过图片来创设情境,由此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这样的教学设计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3.联系生活,启发学生展开质疑。初中生的思维有这样的特点:他们的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依然依赖于具体形象与直接经验。因此,我们的物理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具体经验来展开思考,并启发学生展开质疑。比如再引导学生研究“浮力”时,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导学问题:(1)在水中搬运块石头和在空气中完成操作有什么不同的感觉;(2)结合密度的认识,我们都知道金属的密度比较大,为什么金属制成的轮船却能漂浮在水面上。这些问题完全来自于学生的生活,这些问题学生不一定会立刻给出答案,但是却可以通过生活小实验来进行研宄和探索,比如第一个问题,学生准备一块小石头和一盆水就可以完成实验,实验的结果也将启发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在水中搬运石头时,感觉轻了不少?学生对自己所提出的问题当然会倍感兴趣,他们最终会在问题的探索中明确浮力的基本概念。

三.学生质疑意识培养的注意事项

我们在对学生的质疑意识进行培养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和导学案编写时,一定要注意火候和时机的把握,不能矫揉造作,要顺其自然。心理学研究指出,人的认知水平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己知区、最近发展区和未知区,人们的认知过程正是在这三个层次间往复循环、螺旋上升的。结合这个规律,我们在引导学生的质疑时,必须要依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并按照由形象到抽象的次序来进行多角度的规划,藉此引导学生于无疑处生疑。学生的质疑内容应该更加具备针对性、开放性和可探索性,这些也需要教师多方引导、多加点拨。其次,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做好知识的铺垫工作,由此来降低知识的门槛,以实现知识的逐个突破,让学生在稳扎稳打的过程中深度思索,并在相关过程中提出自己的疑惑,形成自己对有关过程和情境的理解。须知,学生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个性化差异,我们在教学中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要让每一个同学都能在引导下获得成长。面对这种情况,笔者认为光靠教师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我们要充分开展合作学习,让学生在相互协作中彼此启发,进而实现共同进步。众所周知,疑问可以强化学生探索的动力,疑问也孕育着学生的发现。在新课程的物理课堂上,为了优化教学质量,同时对学生的质疑意识进行针对性的培养,教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教学设计,特别是情境创设和问题设计,一定要选择合适的切入口,以便对学生产生更好的启发效果和引导效果。而且学生的质疑意识激发得好,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物理知识,同时学生也将形成一种深入思考、不断探索的习惯,这种习惯将成为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发展的基础,对他们以后的学习和发展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成程.浅谈初中学生物理意识的培养[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4(9).

学生质疑范文篇4

【关键词】物理实验;大胆质疑;科学思维;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指凸显学科本质、具有独特重要育人价值的素养。物理核心素养主要由“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等四个方面的要素构成。科学思维主要包括模型建构、科学推理、科学论证、质疑创新等。科学态度与责任表现之一是学生具有学习和研究物理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能主动与他人合作,实事求是,不迷信权威,能基于证据和推理发表自己的见解;基于此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要鼓励学生不迷信权威,大胆质疑。

我们在设计和开展教学时要以物理核心素养为导向,将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等要求,至始至终贯穿在教学活动之中,使物理教学过程成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过程。例1.在学习分子间的作用力时,有一个较经典的实验,将两个铅块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铅块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吊一个钩码,都不能把它们拉开,如图1所示,这个实验说明了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学生质疑会不会是大气压的作用把它们压在了一起?学生质疑很有道理,这样设计实验不排除大气压的作用,引导学生讨论改进,如果能设法排除大气压的影响,不就能说明问题了。经过充分讨论,提出改进措施,如果把两个已经粘在一起下面挂有钩码的铅块放进真空罩内,如果铅块还不分开就证明是由于分子间的作用力。

例2.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同学们猜想:“相互平衡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用到的器材有:小卡片、细线、两个固定的定滑轮。在验证两个平衡力方向是否相反时,大多数参考资料出示的方法是,如图2所示,把卡片向下拉,时两个力的方向相同,松手后卡片会回到原来位置,从而说明,相互平衡的两个力方向是相反的。学生质疑,二力平衡受多个因素影响,研究平衡力是否方向相反,应该控制两个力大小相同且在同一条直线上,上述实验,显然没在同一直线上,即没有控制变量。讨论改进实验,使卡片两端的线通过一侧滑轮沿同一直线,发现卡片迅速朝一边运动无法平衡。这样控制了两个力大小相同且在同一条直线上,科学的证明了相互平衡的两个力方向相反。例3.为了探究力能否使玻璃瓶发生形变,甲同学把圆柱形玻璃瓶装满水,然后用带有细玻璃管的橡胶塞塞紧瓶口,组装好的实验装置如图3所示,细玻璃管上有刻度便于观察细玻璃管内水面的变化。甲同学用力挤压玻璃瓶壁,发现细玻璃管内水面上升了,于是得出结论:力可以使玻璃瓶发生形变。乙同学却认为,可能由于手挤压玻璃瓶时,瓶内水的温度升高所致,因此不能说明力使玻璃瓶发生形变。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只利用上述器材,设计实验证明力使玻璃瓶发生形变。经过讨论,排除力这一要素只改变温度,让乙同学轻轻摸住玻璃瓶外壁,过一段时间,如果观察到水面保持不动,则乙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

学生质疑范文篇5

学须有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则不进。一个明智的老师不但要把“释疑”作为天职,更要鼓励学生大胆就学习上不懂的问题提问,以求最后弄懂。但是学生已习惯了只学不问,任何问题只求一个标准答案的思维方式,因此,如何激发学生质疑的兴趣、质疑的信心和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至关重要。

一、启发学生发现问题

SEFC新教材课文内容丰富多样,信息量大,贴近社会生活和实际。在平时教学中,要经常引导学生观察语言材料的异同,然后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如:SEFCBookI(上)Lesson26中有这样两种表达方式,“…Alargenumberofbuildingswerebuilt.”、“Thenumberofpeoplewholosthomesreachedasmanyas250,000.",我启发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What’sthedifferencebetween“alargenumberof”and“thenumberof”?”。

二、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

我国传统教学往往注重发展学生的求同思维,而忽略了学生的求异思维的训练,无形之中使学生形成了一个固定的思维模式,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观察力、好奇心、想象力和主动性的培养。因此,老师应引导学生多角度的思考问题。如在SEFC

BookIII(上)lesson15

中列述了在世界粮食问题处理上的各种错误做法,可以因势利导,让学生多角度地展开思考,各抒己见,谈谈如何纠正这些错误的做法。

三、教给学生质疑的技能

朱熹说:“始读,未知有疑”。要想提出问题,提出好问题,就只有熟读课文,钻研课文,熟读才能多思。为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一是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二是要让学生了解质疑的范围,如:生字和新词、词语和句子的选用、段落的划分、结构的安排、材料的选择以及标点符号的使用;三是要培养学生在难点处求疑,困惑处求疑,关键处求疑,易错处求疑的技能。在课堂上,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质疑水平。如在

SEFCBookI(下)Lesson86教学中,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些问题:

DoyouknowthenamesofthetwolargeislandsoftheBritishIsles?

HowmanyregionsarethereinGreatBritain?Whatarethey?Pleasetellustheirgeographicalpositions.

PleasetellussomethingaboutthemountainsandtheriversinGreatBritain.

WhichisoneofthelongestriversinEngland?

WhydopeopleliketogotoIrelandfortheirholidays?

在课外,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并把能否找出问题当作检查学生是否对新课进行预习的标准。对学生在课外预习中所提出的语音、词汇、语法、篇章结构等方面的问题,应先由学生在小组讨论中互相解答,对解答不了的问题由小组长写在纸条上,在课上进行集中解答。这样学生在“质疑—释疑—再质疑”的过程中学会了质疑的方法,提高了质疑的能力。

四、树立学生质疑的信心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学生思维活跃的表现,也是学生勤于动脑、善于思考的表现。因此,在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同时更应保护学生质疑的欲望,让学生树立质疑的信心。作为老师应努力创设一种宽松、民主、平等、融洽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多提问,让学生知道能大胆质疑是认真学习的表现。如:在SEFCBookIII(上)Lesson30教学中,有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A

学生质疑范文篇6

心理学认为:激发是使个体在某种内部和外部刺激的影响下,始终维持兴奋状态的心理过程。质疑即提出疑难问题。激发学生质疑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可以启发思维、发展智力;可以反馈评价,调控教师的教学;也可以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扩大思维广度,提高思维层次,但更重要的在于可以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如何思考。正如教育家克莱·P·贝德福特所说:"你一天可以为学生上一课。但是如果你用激发好奇心教他学习,他终生都会不断地学习"。作为中学化学教师,不仅要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好奇心,也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不断提出问题,教师更要认真地解决学生所提出的问题。那么,中学化学教师在教学中究竟应当怎样去培养和激发学生质疑的技能呢?

首先,教师应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养成经常设疑的习惯。其一,应在教学过程的最佳处设疑。因为适当的目标设置能够唤起对象的多种需要如成就需要等并促使对象激发相应的动机。选择好的设疑时机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及时反馈学生信息。教学的最佳处可以是以下几种情况:即当学生的思想囿于一个小天地无法"突围"时;当学生疑惑不解,厌倦困顿时;当学生各执己见,莫衷一是时;当学生受旧知识影响无法顺利实现知识迁移时。例如在讲授氢氧化铝的两性知识时,教师可以先演示Al(OH)3分别和HCl、NaOH反应的实验,然后设疑:为什么Al(OH)3既能和盐酸反应又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盐和水呢?氢氧化钠究竟是酸还是碱呢?接下来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去解决问题。这样,学生的兴趣能较好地得到激发,并促使学生去认真地研读教材。其二,应在重点、难点处设疑。教学内容能否成功地传授给学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本节内容重点、难点的把握。有教学经验的教师往往在备课时就非常注意对重点、难点教学方法的选择,而在重点、难点的教学上恰当的设疑则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当然,教师此时所提的问题也应当是经过周密考虑并能被学生充分理解的。例如,《摩尔》一节的教学重点之一是"物质的量"这一概念,教师可以在讲授了物质的量这一概念后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思考:物质的量和物质的质量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又如"电子云"的教学是《核外电子运动状态》一节中的一个难点,学生往往难以理解,教师应在此不断对学生提出问题,耐心讲解问题,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对教材中重点、难点问题的释疑,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启发诱导的方式进行:可以从联系旧知识入手进行启发;可以增设同类,对比启发;可以指导读书,让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也可以从直观进行启发;同时,仔细把握教材内在逻辑关系,逐步提问引导也是重要的一环。教学实践已充分证明,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激活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其三,应在关键处设疑。众所周知,中学化学教学中注意提高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效率是极为重要的,在关键处设疑不仅能起到对教学内容的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能激发并维持学生良好的学习状态。重点、难点是关键处,内容与内容之间的过渡是关键处,一节课上学生最疲劳时也是关键处,由于学习内容的抽象性而使学生感到乏味时更是关键处,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用自己敏锐的眼光捕捉学生心灵的信息,巧妙设疑、及时设疑,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质疑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四,教师在设疑时应注意恰当地组织问题,人为增加问题的不一致性,从而起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的作用。

其次,教师应鼓励学生主动质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设疑,其另一作用在于让学生学会质疑。"给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充分肯定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并耐心予以解答,并应以不同的方式肯定并鼓励学生质疑,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因为学生是否具有适宜的充分的自信,是影响其活动积极性和效果的必要条件。教师应在教学中强化学生的提问意识,这也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教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应引导学生特别注意对关键词的理解。具体来说,就是在讲解新课时要鼓励学生敢于追问;在知识的上下联系比较中要敢于反应;在总结知识时还要不断追问。例如在讲授硝酸的实验室制法时,可以让学生思考可否用NaCl和浓硫酸共热的方法制硝酸,这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硝酸制法和性质的理解,同时也复习了浓硫酸的性质。在教学中对于不同视角的问题应引导学生善于用不同的方式给于解决。主要有因果法、反问法、推广法、比较法、极端法、转化法、推理验证法、变化法等等。

教师激发学生质疑的另一途径便是善于逼着学生提问题,有经验的教师往往经常在课堂上讲解某个学生在课外的提问或是直接鼓励学生自己来讲,并对经常提问的学生给予适当的表扬或奖励。例如赞扬问题提的巧妙、提的深刻,或是赠书给某个学生,这些方法都能在其他学生身上引起震动,因为好胜心是每个学生的天性。这样长期坚持,必定会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为了达到逼学生提问,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中不要把一切问题都讲出来,让学生有问题可提。

2.发现和提出问题要有个过程,切不可心急,欲速则不达。

学生质疑范文篇7

一、创设质疑的氛围,让学生敢问。

课堂上,教师必须放下架子,态度要和蔼,语气要亲切,充分尊重学生,和学生建立一种朋友关系。鼓励学生敢于发表意见,不懂就问,敢于对老师质疑.对学生质疑,对教材质疑。营造一种民主、宽松。师生平等、师生合作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敢问,这是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基础。

二、培养质疑的兴趣,让学生愿问。

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如果问错了,不指责,还要肯定其积极动脑的一面;如果问对了,问得好,要给予肯定、鼓励和表扬。其中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全班同学从文中找答案,一起解决;有争议的问题,组织同学们开辩论会。如讲《可爱的草塘》一课时,一个学生发问:小丽说北大荒好得哪儿都比不上,咱们国家有那么多名胜古迹,她这样说不对。他的话音刚落,立刻遭到好多同学的反对。我趁机把同学们分成两方,让他们各抒己见,进行辩论。意见统一后,我说:“他提的问题很重要,他能提出这个问题真了不起!”再看那位同学,成功的喜悦溢于言表。小学生都喜欢表现自我,他们为了发现问题必定开动脑筋思考,挖空心思找疑问,这样就激起他们质疑的兴趣,愿意去问。

三、给予质疑的时间,让学生能问。

一些专家认为,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大流弊仍是一个“牵”字,老师精心设计出一个又一个环节,牵着学生的鼻子按老师的思路亦步亦趋往前赶。老师问个不休,学生忙于应付,根本没有质疑问题的机会。要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老师首先必须给学生很大的自由度,安排充分的时间,让他们细细地读书,静静地思考,去发现问题;安排充分的时间,让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去提出问题。“要改革教学方法,把质疑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全过程。(1)在预习中提出“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有什么问题”等要求。引导学生认真预习课文,从中发现问题。如我教《苦柚》一课,通过预习,学生一个个举起小手,迫不及待地提出数十个问题:“郑重其事”是什么意思?伯父说:“我们都得了思柚病。”可表妹从未见过柚子,更没吃过,怎会得思柚病呢?对卖柚子的小姑娘的外貌描写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柚子那么苦,伯父为什么把一筐柚子全买下了?小姑娘为什么不要伯父给她的100元钱?……学生思维多么活跃!(2)在讲课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对老师的讲解,对同学的发言提出疑问,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从而引导学生的求异思维。③)在讲读分析课文后,要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再质疑,问问他们还有什么问题。

四、教给质疑的方法,让学生善问。

学生乐于思考,敢于质疑,但有的学生质疑的质量不高,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那个词语是什么意思,疑不到点子上。这里存在着一个善于思考、善于质疑的问题。从何疑起?怎样疑?教师要教给学生多方面的、行之有效的质疑方法。

1.从课题上质疑

教材中许多课文的课题都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引导学生针对课题提出问题,既有利于对文章的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如教《狼牙山五壮士》,出示课题后,引导学生质疑。学生问:五壮士指的都有谁?为什么称他们是壮士?题目改为“狼牙山五战士”行吗?这些问题,直触中心,为更好地理解课文做了铺垫。

2.从课文遣词造句的妙处质疑

引导学生在自读课文时,找出文中精彩的语句或感受最深的地方,从中去寻找问题。如《颐和园》一课有一句:“游船、画肪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痕迹。”学生质疑:我们常说船在水面上“划过”,这里为什么用“滑过”?老师指导学生通过联系上文解答了这一疑问,同时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形象性,既训练了学生的语感,又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3.从课文的重点。难点处质疑

对课文重点、难点句段质疑,既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同时,也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围绕这一线索进行教学。如教《跳水》一课,一个学生提到:“一顶小小的帽子,孩子回家后买一顶不就行了,何必冒着生命危险去追呢?”其他学生听后哄堂大笑,当我反问他们怎么解释时,他们却哑口无言。其实,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提得很有价值。通过这个问题的解决,学生可以更形象地感知事物之间的联系。

4.从矛盾之处质疑

有些课文中有看似矛盾之处,那正是作者匠心独具所在。引导学生读书前后联系起来,找出矛盾的地方,从此处质疑,从而悟出道理,提高认识。如《给颜黎民的信》一课。信的开头称呼是“颜黎民君”,可见这封信是写给黎民的,在结尾鲁迅先生却写道:“祝你们好”,这是为什么?这个问题正揭示了课文中心,表现了鲁迅先生对青年一代的真诚关怀。

5.从标点符号上质疑

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不一样,它能帮助我们识别句子,辨明语气,理解课文内容,所以可以引导学生从标点处质疑。如《跳水》一课,可引导学生质疑:“四十秒钟一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这里的破折号起什么作用?

6.从写作手法上质疑

学生质疑范文篇8

其“暂缓不起诉”的理由大致如下:

1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精英人才。

2该同学涉嫌犯罪完全是一念之差,按照校规、校纪,可能面临开除的窘境。

3该生还可其可塑性,有挽救的可能。

4如此“正确”处理,可以降低在校大学生犯罪率。

xx检方的这种做法已非首次,事实上,2002年曾震惊xx教育界的“307聚众斗殴案”中的11名15岁至17岁犯罪嫌疑人,就全部被该市玄武区检察院“暂缓不起诉”。而且据说这一大胆尝试,还获得了省、市两级检察机关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赞赏,称此案为“执法理念的一次创新”。目前,xx市已被列为全国“暂缓不起诉”试点城市。

或许该检察院的初衷是好的,认为本着“治病救人”的精神,应该放这些“社会精英”一马,给他们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然而,于法于情,这种做法都难以让人接受。检察官不是医生,检察院也不是医院。笔者也是一名在校大学生,本着对法律、对人民,更是对自己负责的精神,对xx市xx区检察院的做法提出以下质疑。真的希望他们能给人们一个真正合情、合理又合法的说法。

质疑一平等何在?

众所周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我国《宪法》规定的一条基本原则。而“刑法面前人人平等”也作为刑法三大基本原则之一被明确规定在97新《刑法》中。然而,xx市xx区检察院对此案的处理给笔者的感受却是对这一原则的公然践踏。“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早已成为历史尘埃而遭现代文明所遗弃,而“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才是当今社会的主旋律。美国总统都险些锒铛入狱,何况我们所谓的“未来社会的精英”?如果是“未来的社会精英”就可以暂缓起诉,那么科学家,企业家,教授,甚至政治家这些现实中的精英岂不更有资格享受如此礼遇?然而法律是神圣的,是应该被信仰并且被遵守的,绝不容许有人把它玩弄于股掌之中。一个在校大学生触犯刑律,我们可以为之惋惜,亦可以表现我们的同情。但是同情和惋惜却不足以成为权力滥用的充分理由。至于该生“有其可塑性,有挽救的可能”更不能说明这种做法的合理性。如若依此观点,我认为任何过失犯罪都应该具有可塑性,都有挽救的可能。难道过失犯罪都可以免于追究刑事责任了吗?显然不可以。而我认为,在法治社会,个体必须对其行为负责。让失足的大学生受到应有的惩罚,将有助于刑罚的惩罚与教育功能的实现,而且更有助于规范所有大学生的行为,对于“降低在校大学生犯罪率”岂不更有效。总之,任何理由都无法打破“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

质疑二谁给你的权力?

不起诉的适用范围,也叫不起诉的法定原因,或者不起诉的条件,是指检察院作出不起诉决定的法定情形。根据新刑事诉讼法,人民检察院作出不起诉决定具有以下三种情形:

(一)绝对不起诉

新《刑事诉讼法》第142条第1款规定:犯罪嫌疑人有本法第15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这种情形我们称之为绝对不起诉,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5条及其他有关法律规定,只要犯罪嫌疑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就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

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3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4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撤回告诉的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6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二)微罪不起诉

新《刑事诉讼法》第142条第2款规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因此,微罪不起诉是相对不起诉,表明检察院在起诉程序上拥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斟酌具体情况来决定是否起诉。

(三)存疑不起诉

新《刑事诉讼法》第140条第4款规定:对于补充侦查的案件,人民检察院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这种“存疑不起诉”与法院“疑罪从无”的思想是一致的。存疑不起诉也是可以不起诉,与微罪不起诉在这一点相同,属相对不起诉,检察机关在适用存疑不起诉时,也拥有一定裁量权。

据该检察院一位处理该案的检察人员称:他们的做法是有法律依据的,而且引用的就是《刑事诉讼法》的上诉规定。可是我们对照上诉规定就可以看出,该大学生的犯罪行为并不符合上诉任何一条。显然,xx检方的做法是没有法律依据的,而且我国并没有“暂缓起诉”的规定。那么,此种做法究竟依据什么呢?事实上,“暂缓起诉”在西方国家,尤其是德国早已存在。暂缓起诉又被称为附条件不起诉。然而“暂缓起诉”即使在德国也是受到严格的限制的。根据《德国诉讼法》153条a规定,检察官可以要求被告人在一定的期限内选择(1)给付一定款项,弥补行为造成的损害;(2)向某公共设施或者国库交付一笔款额;(3)作出其他公益给付;(4)承担一定数额的赡养义务。被告人如在规定的期限内履行这些要求时,对其行为不再作为轻罪追究。被告人如果不履行这些要求、责令,不退还已经履行部分,并且要作为轻罪追究。而且检察机关在作出不起诉决定前要争得法官的同意。在此我们不应该忽略的是,153条a专门规定的附条件不起诉在德国国内也有很大的争议。此项规定依立法原意应适用于轻微犯罪,并且从公共利益的角度出发(如公益给付),但由于在司法实践中,关于"犯罪轻微"及"公共利益"均无统一标准,导致实践中153条a的规定适用面较广,特别是涉及税案及经济犯罪中检察官常以此作出不起诉处理。德国国内一些人批评153条a的适用,认为这一条款使有钱人免受刑事追究,如著名网球明星格拉芙偷税案即适用了153条a作出不起诉决定的。

综上所述,我国法律并未赋予检察机关“暂缓起诉”的权力,那么我们就可以认定xx检方的做法是没有任何根据的,并且由于这种做法没有有效的制度制约,被滥用的危险是很大的。绝对的权利容易导致腐败。

质疑三有可操作性吗?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其实xx区检察院的做法显然是违法的,似乎再讨论这个问题已无必要。实际上,“可塑性”、“有挽救的可能”等概念本身就是很模糊的,很难有统一的标准,不具有可操作性。这样必然带来检察官的自由裁量权过大,进而危及法制的统一。在这里,我并非要否定“暂缓起诉”制度,只是想表明在我国法治尚处幼稚阶段,任何一个制度的建立都需要审慎对待,否则“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学生质疑范文篇9

营造良好课堂气氛

高中学生的问题意识还不够强,在学生的质疑过程中,难免会提出一些“幼稚”的问题,在这种情境中,教师可以通过下列方式创造学生喜爱的环境:通过多种形式肯定学生的提问,比如,面部表情、手势动作以及充满赞赏的话语;尊重学生的不同见解;赏识学生的独创。只要学生有一点新思想、新发现,就应该表扬和鼓励他们,让他们看到自己的价值。

把握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教师要根据“初读感知——细读理解——精读品味”的阅读顺序和学生由浅入深的认知规律,指导学生掌握略读或粗读的方法。比如,首先让学生快速地阅读全篇,掌握所读材料的主旨和大意,设计一些浅层性的问题。对于篇幅较长或信息较多的文章可以用图示法列出重要信息项目,再设计问题。对于文章中尚未弄懂的知识,比如生词、短语、句子、语境等,要指导学生根据上下文,并利用所掌握的句法、构词法和词汇,设计一些猜测性的问题。这一阶段的问题属于初级阶段,答案可以直接在文章中找到。

第二阶段是学生细读以后可以设计两类问题,一类是找出文章中的重要事实或细节设计理解性问题,另一类是辨认哪些细节在文章中没有被提及等问题。教师要鼓励学生放开手脚、广开思路,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把想法和认识通过问题形式表达出来。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在阅读中所产生的好奇、好问、困惑、矛盾等心理特点,采用小组讨论争辩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在学生的质疑过程中,教师要有目的、有意识地让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内涵和外延进行探讨和争辩,鼓励学生提出相互矛盾或两难判断的问题,然后通过师生间的相互启发,达到异中求同,最后,形成一个紧扣教学目标,有目的性、全面性的问题链,最后教师统筹解决,达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质疑范文篇10

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学生不愿提出问题。学生不愿提出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心理上的种种顾虑。二是学生提不出问题。其原因有:1、“一言堂”,“注入式”教学方式的长期影响。传统教学中,在“教师讲课——学生听课”模式下,课堂上学生要用绝大部分时间听老师滔滔不绝地讲授,所以没有时间和机会去思考问题、发现问题。2、教师没有给学生提出问题创造必要的机会和条件。

因此,为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还应把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放到教学的重要位置上来。

一、抓住学生学习中已知和未知的矛盾,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的关键

一般学生认为,语文一看就懂,似乎没有什么疑难。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就要用“问题”激发他们的认识冲突。只要能善于抓住学生之间对问题理解的差异,再循循善诱,对发展他们的智力就会有很大的帮助。学生之间因对问题的不同理解而引发的争论,实际上反映了各自在感知矛盾过程中知识和思维的差异。通过争论,辩清是非,学生会对问题发生兴趣,有利于调动他们发现问题的积极性。在争论中,问题不会使学生愁眉苦脸、望而生畏,恰恰能驱使他们的思想无所羁绊,纵横驰骋。这样,学生容易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求知的热情。

二、要鼓励学生深入地发现问题

譬如朱自清先生的《背影》,要求学生理解在家庭困难的状况下父子惜别的深情,学习围绕中心事件详略得当的写法。根据教学目的,教师可提出如下问题:1.本文记叙的主要事件是什么?2.“背影”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各有什么作用?3.写人一般正面刻画外貌,本文为什么要写背影?这几个问题显示了课文学习中的主要目的,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了课文的重点、难点上来,具有示范性,能促使学生触类旁通,阅读课文时应发现这样的关键问题,能使学生潜心思考深入钻研。

在正确理解教学内容的前提下,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在原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加深和加宽,启发学生展开联想,发挥想象,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提出问题使学生在合理的范围内展开创造性想象,这就培养了他们深入地发现问题的能力,发展了他们深刻认识问题的智力。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的同时,还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这就为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理想教学境界开辟了道路,提供了可能。

三、使学生于无疑处生“疑”,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一)让学生敢“疑”。“疑”是思维的动机。黄宗羲言:“读书始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过了这一番后,疑渐渐解,以致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这种无疑、多疑、解疑的过程就是主动地,积极地学习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疑”是个关键的环节。高水平的教师常常为使学生“有疑”而绞尽脑汁,备尝甘苦。要让学生敢疑,必须坚持教学民主的原则,形成一种师生关系十分融洽、学生乐于提问的良好风气。要想让每一个学生都养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关键是培养出一种能使学生都善思好问的学习风气。这需要各科教师积极配合,共同努力,营造出一种学生乐于探索问题的氛围,使学生觉得提出一个创造性的问题,是一件很光荣的事,让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成为学生展现自我、发展自我的一种方式。

(二)教学生会疑。中学生正处在长身体、增知识的时期,精力充沛,富于幻想,有着强烈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具备愿意生疑和能够生疑的心理基础。如果我们能够充分利用这些特点加以引导,那么,培养学生生疑的能力并非很难。

1.自问生疑。善于生疑的同学多具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他们对事物的认识不以只知其“然”而满足,总喜欢问个为什么,并追根求源。实践表明,学生提出为什么,虽出自一人之口,但反映了多数学生的思考方向,容易激起学生探讨的兴趣。教师如果抓住这类问题,进行启发诱导,就会进一步激发学生探求的欲望,点燃他们发现问题的导火索,使他们的思路无所羁绊,纵横驰骋。

2.比较生疑。有比较方有鉴别。只有通过比较才能区别事物间的相同或差异,从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如小说《范进中举》一文在解决小说描写了怎样的社会环境这一问题时,老师先从浅处提问:范进中举前后,众乡邻、胡屠户及张乡绅的态度有何不同?引导学生对比,让学生发现更深更难的问题,然后一起探讨、分析,就会比较容易地理解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从而对这个问题作出比较全面、准确的回答。这种对比分析,深题浅问的方法,可以化难为易,四两拨千斤。由此看出,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不仅有利于准确理解、灵活掌握知识,而且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