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资源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5 14:15:21

文化资源

文化资源范文篇1

一、慈慧文化的实践体系

慈慧文化围绕立德树人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慈”“慧”为抓手,从课程建构、环境建构、师资队伍、学生评价四个角度,培养学生爱国重家、崇礼修身、中和融通、刚柔相济、仁爱互助、谦逊诚信等核心素养。(一)课程文化体系。第一,整合国家课程。从科学求真、艺术求美、道德求善的角度,将语文、政治、数学、物理等科目的通识性知识、技能整合起来,打造学科超市,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意识、人文精神。第二,开发地方课程。立足校情和地域文化特色,编写慈诚、慈孝、慈廉等故事丛书,编写毛笔制作、手工剪纸等校本教材,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爱国爱家等基本素养。(二)资源文化体系。第一,强化教育设施的现代化。近年来,学校主动探索基于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的“互联网+”现代教育模式,抓住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等项目机遇,按照“双一类标准”配备教育设施,大力加强教育信息化和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建设,实现教育装备的现代化。第二,强化教育思想的现代化。学校紧紧围绕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集中力量开展课题研究和常规教研,以“问题的解决”促进教师观念、思想的现代化转变,促进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的现代化转变。(三)师资队伍体系。第一,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依托绵阳市教科所、绵阳师院、西南科技大学、四川音乐学院绵阳分院等科研院所,对教师进行知识技能培训;依托课题研究,邀请课题专家对教师进行针对性指导。第二,教学辅导员队伍建设。争取上级主管部门支持,从绵阳非物质文化传承中心等社会机构聘请兼职辅导员,丰富师资队伍。(四)考核评价文化体系。学校坚持多元化考核评价原则,制定《学生考核评价方案》,通过实践报告、节目汇报、成果展示、问卷调查等形式,对学生综合素养进行科学评价。

二、慈慧文化的实施路径

(一)营建学校环境文化。学校布局充分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天人合一的理念,让学校融入自然,望得见山,看得见水,找得到历史,寻得到乡音。学校建筑外观和结构为唐宋书院风格,显得古朴典雅,又有历史厚重感。配以吟诗亭、《慈慧赋》、慈慧文化石、竹制风铃、读书吧台、文化浮雕;其间,点缀蔷薇、月季、君子兰、麦冬等花卉。校园里,女贞、榕树、紫荆等乔木俯仰生姿,文化奇石星罗棋布,既有“天然去雕饰”之美,又有“大江东去”之气概和“小桥流水”之雅。学校是书香浓郁的地方。学校建有书香长廊,设置书架和书柜,陈列大量图书,让学生自行借阅,拓展学生阅读空间。笔墨纸砚是中国文化的载体。学校建石雕书、笔、文化墙等,放置书籍、毛笔、石桌石砚等立体模型,汉字形体演变版画,建立毛笔制作演示厅,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的传承历史,感受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此外,学校还建立学校发展史展示墙、抗震救灾纪念馆、地方文化陈列馆等,对师生进行人文熏陶。(二)丰富学校活动文化。第一,模块化课堂教学活动。运用互联网平台,结合学科性质,采取板块式、任务驱动式和情景创设式等模块化教学,在学科教学中,拓展、增加、渗透人文教育,给学生“慈”和“慧”的培养。第二,第二课堂活动。在课外活动时间,开设师生讲坛、品味经典、棋类、书法、绘画、川剧、唢呐、舞蹈、剪纸、小合唱、淘书乐等活动,提高学生文学、艺术、科技方面的兴趣爱好。第三,阳光体育活动。在每天一小时的阳光体育活动时间,开展体能组合训练操、跑步、跳绳、趣味运动等体育活动,全面践行“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我成长”的健身理念,增强学生体质,健全学生身心。第四,假日社会实践活动。节假日,根据学生的兴趣,开展“走进森林”“保护芙蓉溪”“中华水学校”“生物养殖”“劳技科技创新”“环境治理”等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五,校际人文交流活动。学校先后与台湾慈济大学附属中学、香港圣保禄学校、阿坝州壤塘县中学缔结为姊妹学校,定期开展人文交流活动。活动中,师生共同生活学习,不同地域的文化在交流中碰撞,让学生体验紫荆文化、红场文化、科技创新文化、赛马文化、高山族文化、藏地文化、寻根文化,让学生感受孝心、爱心、善心、环保等人文思想,增进巴蜀、藏区、香港、台湾等地域文化间的融合,共同传承中国文化,加深两岸三地同胞“同宗同源”的文化认同,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和与人为善、济世救人的人文情怀,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

三、教育现代化视野下的慈慧文化实践反思

文化资源范文篇2

一、发挥港口优势,唱响山海之歌,确定文化产品经营方略,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当务之急。

连云港在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的地位确立后,它就成了新时代世界人民建设发展的新丝绸之路,有利于连云港市经济发展和文化的对外交流。它要求我们一切经济活动都直接或间接地与国际市场接轨。而市场机制是促使生产要素流动和资源配置的基础运行机制,文化产业作为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充分发挥本土文化,抓龙头,抓时机,创造精品,建成有实力文化产业体系,让文化产业成为连云港新的支柱产业。文化领域大多是公益性,但意识形态属性延伸,也有经济属性,因为文化并不全然都是文化活动,而且文化产生本身也可以成为经营的对象,所以要针对实际情况,必须遵循一些规则。

首先,港口文化资源的合理配置,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走向。将港口的演艺业、娱乐业、旅游业文化资源的合理配置,是文化产业最具有可持续发展特性的产业,因为它主要消耗文化资源本身是可以不断重复的,也可以通过开发更加丰富,更加有价值。但并不是所有的文化产业都进入市场运作,有相当的文化产业实际上是以政府购买的方式,或者直接由以社会公益的方式向社会来提供,从古至今,文化设施都设立在人口集散最多的场所,在港口更是独占优势。其人流量的优势,带来了政治、经济、文化协调发展,因此,港口的商业经营价值、房屋土地价值、娱乐消费价值等一些资源都给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走进市场的先天条件。

其次,文化产业走向市场和不断完善,是带动文化事业的繁荣必不可少的物质准备。连云港要发展文化产业,提高在经济增长中文化产业所占的比例,还是要从战略上考虑。要适应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必须让文化产业发展在“十一五”规划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文化产业市场化运作,并以此带动文化事业的繁荣和文化产业向深度发展。文化娱乐业是以文化部门为主渠道,文化单位有的是房屋、土地等存量资产,充分开发和盘活,启动自力,借用外力,提供发展和开发的优惠政策,以吸引国内、国外投资者将资金投向文化项目,方法上采取租赁、出让、股份等形式吸引外资,实施多种所有制经济形式下的大联合,走出一条容吃、住、行、玩为一体化服务,规模经营的文化产业路子。

再次,文化产业要融入经济建设之中,形成独有的港口特色文化内涵的新创意。要打出港口的品牌和声誉,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形成独有的港口文化产业的新创意,使其成为经济建设的一个新的重要增长点,并把港口文化产业变成经济建设的重要支柱之一。还注重文化功能,港口文化品牌的创塑要向外发展,引进外来资金技术,把发展文化产业的目标定位在宣传港城,树立港城形象,让国内外更加了解连云港,让投资者信任连云港、建设连云港。从而让文化产业成为对外交流的窗口,走出市门,走进全国,走向世界。

二、利用旅游资源,开拓市场空间,寻找科学发展投资主体,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必然趋势。

连云港地处江苏北部,发展的不平衡和经济增长的滞后,不具备发展现代工业的基础现实决定着生态经济的发展前景,文化的多样与旅游经济的提高,保持生态环境的良好和文化的利用,打造以文化为主要载体的新支柱产业发展思路更加清晰。

1、利用旅游资源,发展文化产业,必须挖掘本地文化资源的独特性。文化资源重要的是一种独特性,要用独特的视角去利用自己拥有的文化资源。连云港的旅游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优势是,蔚蓝的海,青翠的山,壮观的潮,天然的金沙滩浴场,可让人尽情享受大自然;吴承恩笔下神奇的花果山,群猴戏舞;水帘高悬,洞天福地,名人石刻,让人留连忘返;像宝石般镶嵌在海中的秦山岛、前三岛等海岛,可观壮丽海潮和威力无比的龙卷风暴,这是我国沿海少有的奇观之一;乘船在海湾漂流,处处是景,海浪的杰作把海岸巨石雕凿成红一片黄一片,奇岩怪石,让人百看不厌;面对港口忙碌的码头,垂钩者尽得陶然之乐。还有羊窝头上看日出、连岛游海堤,宿城观瀑布等美不胜收的景观。可以说连云港占尽了人间的山光水色,这是大自然厚赐给连云港人的造化,文化人应把它作为一种宝贵的文化资源,加以全方位的开发利用。

2、开拓市场空间,从大文化观念出发,才能寻找科学发展投资主体。把文化事业当作产业来办,以市场化来实践效益原则,讲求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是文化事业科学发展的宗旨。一是,把文化项目推向市场。2008年连云港市文化局已推出39个公益性文化项目,用来对接市场。从设计名胜古迹纪念品,制作民族文化艺术品,创作文学艺术作品,培植演出市场等文化人得心应手的绝活做起,这是文化产业化发展促进文化事业繁荣昌盛迈出的可喜一步。二是,注重拓展文化产业空间,把文化产业扩大到能够通过文化现象打通行业、区域的限制,构造一个海阔天空的大文化世界。三是,努力做到投资主体多元化,能公能私,市场动作能活能死;人员优胜劣汰,能上能下,能进能出,严格管理,强化竞争。四是,学习国外多方融资、跨国经营运作的经验,既解决文化建设资金不足问题,又带动文化产业,服务等行业的发展。五是,增强文化竞争力不从心,随着现代商品中的文化含量,文化附加值日益增加,新世纪经济赛局,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力的竞争,而文化力是一种强大的内在驱动力,必将激发其他产业与文化产业的相互渗透,现代市场经济趋势就是向经济与文化一体化推进。所以港口旅游业发展,在带动全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占主导地位,而在旅游业中无处不体现文化的内涵和文化的外延,这就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必然趋势。

三、延伸文化主业,提升文物价值,立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拓宽产业道路的有效途径。

文物是具有深厚文化渊源的珍贵文化遗产,历史文物资源是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无形资产,尤其在我们强调和谐发展,强调科学发展观,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强调绿色GDP在这个时期应该说有特殊的意义。文化产业的特点,就是它的自然消耗比较低。虽然任何一个文化都必然是有物质消耗的,文化产品某种意义上讲是一个文化形态加上一个物质载体,它的传递过程也会有资源消耗,整体上讲,文化产品它的资源消耗的幅度比较低,另外一个文化资源本身可以重新利用,如果正确加以开发和利用的话它就会越来越增值,是一个累加的效应。笔者认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要发展文化产业,必须注意几个问题。

1、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建设并重。连云港厚重的文化,国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五大宫调”、“淮海戏”、“将军崖岩画”等,优秀的文化遗产、传统美德处处可见,历史文化和可开发的文化资源比比皆是,山水秀丽与便捷的交通给文化交流提供条件。在发展经济社会的同时,必须保留和弘扬这些文化资源,把文化事业发展和文化产业建设并驾齐驱,才不至于出现经济发展环境恶化,道德滑坡。

2、将文物管理权限进行充分利用。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这是智力资源,人才和知识的占用在经济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文化部门是对文物古迹有绝对的权威解释、保护权和宣传功能,开发、占有文化智力资源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当务之急。进行精神产品和文化服务的生产、再生产、交换和传播,要采取丰富多彩的方式方法将历史文物宣传出去,建立大陆沿线的全国性文化旅游网络进行传播,以文化有偿服务来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3、以文物价值发展文化生产力。要发挥文物、文化商品的巨大增值功能,以投入到文化服务中去。比如开发珍贵文物仿制品,既可以自行仿制、经营,也可以与外单位、个人及外商合作开发,还可以拍卖仿制权等。也可运用竹编、木刻、针锈、贝雕等极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间工艺,开发出适合不同消费层次的文物文化旅游工艺品。使古今优秀的港口传统文化转化为适应现代人需求的文化服务产品,使无形虚拟的文化变为有形的产业,使固定文物裂变为滚动宣传品,让无形资产创出经济效益,这在文化产业中开发的潜力是很大的。在实际应用中要根据人们的需求,不断提高文物商品、文化商品的质量和技术含量,这样才有市场,要逐步呈现文物、文化商品市场经营和人民需求互动之势。

4、推动产业渗透和文化主业延伸。文化产业渗透的空间很大,如:市民族博物院推出的文化服饰和传统婚庆仪式,市博物院可把建筑装璜与文物古迹神话传说图案挂勾等;这些商品因为有了文化的渗入而增值,而文化经营者从中获取报酬和效益;大力发展《西游记》动漫业和演艺活动,使连云港的历史文化富于新的经济价值。这既可以发挥自身优势,又可以减少资金的投入,缩短开发周期,这是文化产业短平快的发展路子。

文化资源范文篇3

本文作者:潘晓飞周宁工作单位:安徽财经大学

从近年来天长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的现状,我们可以看出当地政府在开发历史文化资源的过程中所做出的艰辛努力,是值得肯定的。但也必须认识到目前所取得的成绩与天长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相比,还十分有限,推动天长历史文化产业的大繁荣大发展还面临着诸多问题。(一)已开发历史文化资源的规模不大,影响力不足目前,天长已开发的历史文化资源并没有形成大的项目,甚至部分产业尚未形成规模,因此影响力不够,消费群体主要集中在周边地区,经济效益相对有限。尽管千年古城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但由于缺少相关宣传,加之景点分散零乱、数量不多,尤其是缺乏大型综合性景区,所以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无法做到长时间吸引游客,同时也限制了餐饮业和零售业的发展。饮食文化方面,鸡头米和京彩松花皮蛋销路虽好,但主要依靠人工进行生产加工,生产能力十分有限;进贡甘露饼近年来重视力度不足,始终无法走出天长。民间工艺品,长期以来,销售没能形成规模,很难吸引高档次的消费群体。红色革命文化,也存在着类似问题,规模尚需扩大。(二)缺乏深层次的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相关产业文化内涵欠缺当前对于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还主要停留在文物古迹、饮食文化、传统工艺等物质文化的开发和建设上,缺乏对地方风俗、娱乐活动、文学艺术等精神文化的认识,因而也就无法展现天长特色历史文化的丰富内涵。就开发旅游业而言,人文景观目前依然停留在对文物遗迹的修复和重建上,而对于它们的文化底蕴开发却没有得到重视,对于游客而言只能带来感官上的刺激,却无法引起情感上的共鸣。饮食文化产品的相关历史文化内涵也未做足,例如有关进贡甘露饼和“唐殿春”白酒的传说和原始工艺都有待于进一步做出开发。天官画、天寿玉雕等民间工艺以及抗大精神同样缺乏充分展示。(三)部分传统文化工艺在传承中没能培养出接班人才,无法形成产业规模作为天长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工艺不容忽视。但由于这些传统工艺尚未形成产业规模,无法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人们更多的只是将它们作为业余爱好,既没有专门成立有关组织或机构来培养专业人才,传承艺术技艺和经验,更没有涌现出知名艺人,因而这些传统工艺目前处境艰难。

针对上述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现状以及开发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采取一定的保护和建设措施已迫在眉睫,当地政府应当着重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为天长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建设创造有利条件,推进天长市的全面健康发展。(一)加大历史文化资源开发规模,以精品工程和天长特色扩大影响力继续利用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不断引进相关投资,开发出集“孝文化”、“状元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等为一体的具有代表性的大型旅游观光项目,并致力于将其建设成为全省乃至全国著名的风景区,打造天长旅游业精品工程,带动天长旅游业上档次上规模,吸引更多游客。饮食文化方面可以通过兴建大型工厂,扩大鸡头米和京彩松花皮蛋生产能力,将这些富有地方特色和历史文化内涵的产品做大做强,争创国内知名品牌,同时还可适量开发当地秦栏卤鹅、铜城雪片糕等地方特产。对于天官画、长兴锣鼓等民间传统文化艺术应当抓好机遇,适时借助商业化运作模式,实现产业规模化,这必将成为天长历史文化资源开发过程中的亮点。(二)进一步挖掘天长历史文化资源内涵,加紧对新项目的开发开发新旅游景观,在不断深化天长文物古迹历史文化的同时,更当注重历史文化艺人在天长留下的文化遗迹,比如宣鼎写下的晚清文言小说的压卷之作《夜雨秋灯录》,曾受到鲁迅先生的赞誉,可以对宣鼎和《夜雨秋灯录》故事深入挖掘。另外,高邮湖、界牌鹭鸟生态园等优美的自然风光也给天长留下了丰富的旅游观光资源,都有很大开发价值,不但能够提升天长旅游业的文化品位,也有利于拓宽游客来源渠道。特色饮食文化方面,继续立足于天然无公害绿色食品品牌,在恢复传统工艺和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还要注意加强对进贡甘露饼和“唐殿春”白酒相关的故事传说的宣传,丰富饮食产品的历史文化底蕴。红色革命文化方面,在强化发展红色旅游业的同时,也有必要将抗大精神沿袭下去,炳辉中学在立足于自己办学特色的前提下,更应负担起传承抗大精神的重要使命,为天长历史文化的建设注入新的活力。(三)加强民间传统艺术的开发和管理,推动民间艺术与旅游等相关产业共同发展针对民间传统艺术尚未形成产业规模,从业人数较少,以及传承的过程中没能培养出接班人等现状,需要充分利用政府扶持,通过成立研究会、艺术团和培训基地等方式来培养专业人员和优秀人才,促进艺人队伍发展壮大。尤其在对天长天官画的传统工艺进行拯救时,应当在保留天官画原有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吸收凤阳凤画等优秀传统技艺,并利用现代科技进行改造,绘制出更多精美的天官画作品,而对于天寿玉雕也可以考虑开发出与旅游业相关的旅游商品,从而赢得更多的消费者。另外,在旅游观光景区设立专门表演场所,经常举办民间歌舞表演,充分展示长兴锣鼓、打对子、走旱船等民间活动的艺术魅力,这样不仅可以弘扬天长民间传统文化艺术,还可以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做到将民间艺术与旅游业等相关经济产业紧密结合,实现共同发展。(四)制定符合自身特色的历史文化发展战略,不断提升天长历史文化产业竞争力天长自设县级市以来,城市的基础设施、商业用地、居民住房也就随着城市化的飞速发展而急剧增加。新一轮城市规划的修编,经济开发区的快速扩张,为天长市发展拓展了新的空间。但是由于在城市西进南扩的过程中忽略了新城区的开发建设对旧城区的疏解作用,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民居群、传统商业街等在旧城改造的浪潮中被拆毁,[5]甚至古建筑周围的历史环境也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当地政府在制定城市发展规划战略的过程中,必须坚持把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和建设的观念纳入到城市总体规划之中,使城市功能、城市环境与城市文化形象有机地统一起来,[5]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浓郁的地域特色,不断提升天长历史文化产业的竞争力,推动天长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文化资源范文篇4

一、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突出德育教育主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把握,是小学阶段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必须考虑的一个要点,如何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做好德育教学引导,是促进德育教育工作发展的关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德育资源在应用过程中,要立足实际,把握本质和内涵,以提升教学质量。在进行阶梯性、分学段推进过程中,要切实把握以下几点内容:(一)引经据典。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由于小学生心智不成熟,其对文化内涵的理解较为困难,如何对小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是提升德育教育效果的关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德育资源开发中的应用,要注重营造一个良好的活动氛围,通过活动方式,使小学生更加积极的投入,潜移默化的对小学生价值观进行影响[1]。例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教育阶段应用时,可以将一些文化典故与德育教学进行联系。比如熟知的、“精忠报国”、“孔融让梨”等典故,这些典故与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通过对典故的讲解,可以使小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下对传统文化内涵进行理解[2]。如精忠报国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孔融让梨中的谦让、礼貌品质。(二)由浅入深。中华优秀文化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的应用,要注重采取分学段阶梯性的方法进行推进,能够由浅入深,使小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神内涵和精神要领进行更好的理解和把握。结合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观点“儿童认知具有特定的规律,必须依据其认知特点进行教学内容的设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阶段德育教学工作中应用,需要对德育资源的选择进行把握。例如教师在对低年级小学生进行德育教学过程中,可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道理比较浅显易懂的内容进行引入,例如“曾子杀彘”。教师需要把握曾子杀彘中体现出的道理,对故事的主旨进行体现,使小学生在听故事的愉悦氛围下,对故事体现出的诚信品质进行把握。在对高年级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过程中,可以将中华优秀文化中的“卧薪尝胆”典故进行讲解,使小学生对“卧薪尝胆”中体现出的精神品质进行把握,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小学生成为一个勤学上进的人。总之,在小学阶段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用于德育教育工作当中,注重把握小学生的特征,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使小学生能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的道德品质进行感知和理解,潜移默化的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德育观,为打造良好的道德品质奠定重要基础[3]。

二、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采取灵活性的教学手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德育教学中应用,如何对教学方式进行把握,使教学方法具有针对性,是提升教学效果的关键。在这一过程中,要注重采取灵活性的教学手段,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功能和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强调德育要点,突出育之要求。小学德育教学工作开展,要注重对教学内容进行把握,围绕这一点进行教育工作,以增强德育教育的效果和质量。小学德育教育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用时,需要对教育资源进行把握,并结合教育资源对教育方法进行活化,突出教育的实用性,避免德育教育沦为苍白说教。例如在开展小学德育教育过程中,要积极开展课堂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围绕传统文化的某一内容进行讲解。例如对“囊萤映雪”、“凿壁偷光”的典故讲解时,可以让小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对典故体现出的文化内涵进行分析。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播放视频短片,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进行更加生动、形象的表述。通过这一方式,小学生可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更好的理解,并且也可以发挥传统文化的教育意义,更好的促进德育教学效果的提升。(二)注重对节庆教育方式进行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教育中应用时,要注重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应用方法,能够为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应用创造有利的条件。例如在小学德育教育过程中,可以定期的开展课外活动,使小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体现出的精神内涵进行把握,使小学生精神品质和道德品质得到提升。比如重视节庆教育,充分利用“五一”、“十一”、“端午节”、“中秋节”这些传统节日,开展主题节庆活动,使小学生对节日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感知,通过“五一”、“十一”节庆活动,能够使小学生树立国家意识。通过“端午节”、“中秋节”这类的节日,可以使小学生对传统民俗风情和传统美德更好的认知。采取活动的形式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工作进行衔接和结合,考虑到了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使小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同时,这一方式的应用,还考虑到了小学生之间的群体交流,为小学生更好的融入社会,引导小学生处理人际关系,奠定了重要基础。

三、结语

小学阶段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德育教育,要注重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做好妥善的安排,使德育教育能够更好的结合实质,以突出教育效果和教育质量。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要对原有的教育模式进行改善,能够立足于传统文化所体现出的精神实质,将其与现代德育教育内涵进行结合,在对传统优秀文化进行继承和发扬的基础上,更好的提升德育教育的效果。小学阶段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还要考虑到小学生的心理特征,采取灵活的教育手段,使教学工作开展更具针对性,只有这样,才能够全面的提升小学德育教育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姚永辉.文博资源的“活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化改革推广新思路[J].基础教育,2017,(02):40-47.

[2]于晴.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维度的民办高校学生德育探究[J].法制与社会,2015,(28):228-229.

文化资源范文篇5

*市文化系统现有干部职工400多人。下设文化馆、图书馆、电影公司、影剧院、博物馆、文化市场管理办公室、剧目组、蒲剧团、文管所、铸鼎原文物管理所、文华艺术团等11个单位。建有乡镇区文化中心17个,村文化大院420个,其中一星级180个,二星级165个,三星级75个。*市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地上地下文物非常丰富,现有库藏文物7354(套)件。其中一级品1件,二级品177件,三级品2784件。境内有各级人民政府公布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64处。其中部级1处,省级9处,市级5处,县级249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底蕴丰厚,被各级人民政府公布列入名录的共60项。其中《*剪纸》被公布为部级名录;被公布为省级的有《*道情皮影戏》、《齐天圣鼓》、《虢州石砚》、《黄帝的传说》、《王莽撵刘秀的传说》、《东西常骂社火》、《扬高戏》7项;三门峡市级有《夸父神话》、《菩萨庙会》、《娘娘山的传说》、《亚武天锣》4项;*市级有48项。王蓬草、杨仰溪、索辛酉、左昌义等4人被公布为省级、25人被公布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蓬草和杨仰溪还被公布为部级杰出民间文化传承人。*市文化产业发展较快,城乡文化活动场所众多,文化产业门类齐全。有歌舞厅、KTV厅10家。印刷厂15家、打字店21家、音像图书销售70家、文艺培训10多家、专业文化艺术团体3家、网吧73家,拥有影剧院、剧场、戏台近200座,电影放映队20多个,文化产业年产值1.2亿元。主要产品有:虢州石砚、剪纸、道情皮影、布制工艺品、灵芝盆景、青铜器制作等。河西村、朱阳镇被命名为省级特色文化产业村、镇。西车村、杨家村、尹庄镇、焦村镇被命名为三门峡市级文化产业特色村、镇。虢州砚、道情皮影被命名为省级知名文化产品。*市群众自发兴办文艺团体和文化活动的热情空前高涨。现有乡镇、村组组织的各种职业半职业剧团48个,道情皮影剧团3个,唢呐队100多支,锣鼓队200多个。他们活跃于乡镇山村,为群众的文化庙会、传统节日、红白喜事、乔迁新居、集市贸易等增加了文化氛围。另外,群众自发组织的卡拉OK大赛、金城歌手选拔赛、唢呐大赛、群众文艺晚会、社火、焰火等文化活动此起彼伏。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庙会文化、农村文化争奇斗艳、交相辉映,极大地活跃了城乡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市民间艺术和民间工艺种类繁多。全市共有文学、美术、书法、摄影创作人员800多人,每年在各级报刊发表文艺作品500篇(幅)以上。每年举办的200多处传统文化庙会,成为民间工艺品展示的盛会,使当地的剪纸、刺绣、纸扎、编织、面塑、泥雕、印花布、窗花、花灯、金银饰品等民间工艺美术事业有了极大发展,工艺品制作人员达到万人以上。其中30人被国家、省、市有关协(学)会吸收为会员,有10人入选《中国名人录》。*市文物旅游资源极其丰富。有以铸鼎原遗址群为代表的考古学文化,以黄帝、老子、杨震为代表的名人文化,以函谷关、铸鼎原为代表的历史文化景观,以亚武山、娘娘山、龙湖风景区、鼎湖湾为代表的山水景观。还有正在开发或亟待开发的朱阳红色旅游景区、佛山、汉山、燕子山、菩萨堂、员家大院、三鳝书堂、杨公寨等。*市已于1999年被文化部命名为“全国文化先进县(市)”和“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焦村、阳平、尹庄、大王等4个乡镇被省文化厅命名为先进文化乡镇。阳平镇等7个乡镇文化站被命名为百强文化站、示范文化站和先进文化站。东车村、河西村等7个文化大院被命名为示范文化大院、西车村、杜家村、沟东村等3个村被命名为特色文化村。枣花、解放、涧东等3个幼儿园被文化厅命名为“省级儿童文化园”。

文化资源范文篇6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德育资源;贵州

古往今来,少数民族人民创造了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贵州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总体来说丰富且特色鲜明。全省共有49个民族成分,少数民族成分之多居全国第三位,少数民族人口在总人口的比重居全国第5位。各族人民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用独特的智慧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文化。这之中既蕴含着珍贵的德育资源,又是各族人民文化认同和民族情感的来源。例如贵州省黔东南延续至今的“姊妹节”、“吃新节”、“开秧门”等苗族节日和踩塘、对歌等民俗;水书,风雨桥建筑,瑶族、侗族、土家族等族的乡规民约,都是少数民族人民留下的丰富文化资源。

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德育资源

(一)人生礼仪文化中的德育资源。人生礼仪是指“人在一生中几个重要阶段上所经历的不同的仪式和礼节,主要包括诞生、成年、结婚、丧葬等礼仪,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礼仪活动,如满月、百日、周岁、生日等也都属于人生礼仪的范畴。”贵州从江加鸠地区苗族就有60年一次集体悼念死者的习俗,这种悼念活动的内容是集体悼念本寨60年来死去的最有威望的长者和所有死去的人们。通过生者对逝者的悼念和憧憬,激发晚辈对先贤、尊长的追思与怀念,对死生大事的理解定义,转而衍生出无限的责任感与传承意识。这些由丧葬仪礼所引发的道德育化之功效是其它仪礼无法相比的。(二)民间传承文化中的德育资源。“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一般指民间歌谣、神话、史诗、叙事长诗、民间传说、民间故事以及谚语、格言、谜语、歇后语等。”少数民族所处的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使其民间传承文化带有明显的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特色。例如,享誉海内外的“土家族傩堂戏”,至今还在土家族聚居的贵州德江、思南等地传承。又如,最早形成于贵州的黎平、榕江、从江一带,由侗族土秀才吴文彩倡导形成的,后流传到广西的三江和湖南的通道等侗族聚居地区的侗戏。再如,被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侗族大歌。极富特色的少数民族民间传承文化,对学生审美的培养有着积极的作用。(三)传统节日文化中的德育资源。“节日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最重要的载体,集中地展现出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因而是一种综合性的门类文化”民族节日文化作为一个文化体系,有其独特的内在结构、文化特征和社会功用。“例如‘四月八’是贵州苗族人的传统节日,但各地的意义不同。贵阳等地,是纪念为民族利益而战死的先辈英雄祝狄弄。在铜仁、松桃一带,则是与农业生产有关的‘牛王节’。而黄平苗族的‘四月八’则是为了纪念祖先开拓飞云洞名胜。”缤纷的民俗特色节日,共同构筑了别具风格、饶有风趣的民族民俗文化。使厚重的感恩思想沉淀在族群心理,助力和谐、文明的社会风气的形成。(四)信仰崇尚文化中的德育资源。民族认同、社会管理、文化教化无一不在少数民族信仰文化功能的包罗之中,这些功能对保证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行,对人们良好道德规范形成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例如苗族认为“石大有鬼,树大有神”,凡是生长在村寨周围的巨石、古树等,皆不许乱动乱砍。因此,在长时间的自然崇拜信息习俗影响下,少数民族形成了一系列维护生态平衡的行为准则,并作为习惯法一直延续下来,这之中即蕴含着大量的生态德育资源。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观念,养成热爱自然的习惯。

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高校开发利用途径

“作为中国的学生,要有一个立足点,即要对中国历史文化有一定的修养。惟其如此,才能有辨识世界文化的能力,才能有更高度的爱国情操和民族情感。”发挥少数民族地区优势,挖掘乡土民俗文化中的德育资源、转变学校德育教育方式,对于合理构建德育资源、促进区域社会发展有着不可或缺地作用。一般来说,少数民族自身进行文化传承大多是通过夜间全家围着火塘憩息闲谈之际,零星灌输、不断重复、潜移默化,自幼参与家族、宗族、村寨等更大范围的种种社会实践逐渐积累所至。而系统地整合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使之成熟的运用于民族地区学校教育过程中,则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工程。下文仅从高校角度对其开发利用途径略作探讨。(一)深度挖掘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收集、分类与整理后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整理,改变过去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认识不深,思政教师授课仅局限在课本知识的局限。用生活化、日常化的语言开展德育教育,增强德育的吸引力和说服力。组织开展相关课题的专项研究,研究成果不仅可以达到对在校学生的传统民族文化认知和德育教育,更有利于促进教育多元化和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开辟新的路径和视野。(二)加强德育师资培训。通过各种途径对教师进行专门培训,帮助教师树立德育教育意识,激发德育教育活力。诸如举办专题讲座,讲授民族文化、德育课程目标与教学设计;组织研讨活动,交流德育教学的经验与成果;制定相应的教育制度、奖惩机制、发展评价机制和保障机制,引导教师由被动变为主动,注重受教者的体验感,使德育教学真正符合学生的发展规律和特点,提高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德育资源转化率,深化教育效果。(三)营造校园民族文化氛围。开展各类积极有益的校园文化活动,将少数民族优秀的德育资源寓于其中,不失为一种德育资源开发的有效载体和途径。例如传统节庆活动、仪式教育和传统游艺竞技训练;民族历史微电影、民族文化专栏、少数民族服饰展演等。增加线上线下的民族文化活动体验活动,让其与课堂教育互为补充。增强受教育者的体验感,身临其境去领悟少数民族传统的德育思想,激发受教育者的积极情感。(四)高水平用好新媒体平台。随着时代的发展,多元价值观念的冲击,高校学生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信仰缺失、道德失范、法律意识淡漠等问题。可采用在易班、辅导猫等高校学生管理应用中,设立少数民族文化专区,用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来进行德育定制教育。例如,可以在平台上开展一些少数民族传统工艺品展示专区,方便学生查看,鼓励学生多交流、多讨论。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德育素养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知识,进而激发学生的共鸣,从而达到加强文化认同、地区认同的效果。如前所述,若能合理地将少数民族优秀的德育文化资源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拓宽德育教育路径,运用于民族地区青少年德育之培养,对于增强高校学生国家与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促进区域社会和谐,助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目标的实现,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秀梅主编.中外民俗[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6:86.

[2]贵州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贵州省志•民族志(上)[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2:139.

[3]莫雪玲.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以广西为例[J].桂林:广西师范学院,2011.

[4]贵州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贵州省志•民族志(上)[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2:335-339.

[5]宋蜀华,陈克进主编.中国民族概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208.

[6]贵州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贵州省志•民族志(上)[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2:142.

文化资源范文篇7

关键词:湖南;红色文化;保护;开发

作为中国近代革命的摇篮和红色文化发源地之一的湖南,有着门类齐全的红色物质内容和永恒的红色精神内涵,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是红色文化资源大省。深入保护和开发湖湘红色文化资源有利于进一步传承红色基因,有利于提升湖南省的整体文化形象,有利于湖南精神文明建设。

一、湖湘红色文化资源概述

湖湘红色文化资源是指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湖南人民为民族解放和国家富强而艰苦奋斗、奋发图强所形成和积累的集物态、事件、人物和精神为一体的物质与精神财富。既包括秋收起义浏阳文家市会师旧址、水口革命旧址、芷江旧址等革命旧址,各地烈士遗物与革命文献资料等文物,长沙烈士陵园等各地烈士陵园及纪念馆,、刘少奇、等伟人将帅故居、烈士陵园等物质资源;也包括炎陵红军标语博物馆等各地的红色标语,《浏阳河》《东方红》等革命歌曲,《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等红色影视剧,两把菜刀闹革命、红军长征《半床被子》、欧阳海舍身救列车等革命历史故事,桂东沙田镇“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军规等红色制度文化,诗词等文学作品,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心忧天下的担当精神等革命精神,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以及物资资源所承载的精神财富等非物质资源。作为近代革命的摇篮、伟人将帅的故里、工农红军的故乡、思想的策源地,湖湘红色文化资源具有内涵丰富、历史悠久、门类齐全、分布广泛、形式多样的特征。湖南是少数几个红色旅游资源景点多、门类齐全的省份之一,14个市州都有自己代表性的红色文化资源,有众多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还有岳麓山、新民学会旧址等红色教育基地以及长沙会战、衡阳会战、常德保卫战等红色遗址。湖湘红色文化资源内涵丰富、历史悠久还表现在相关历史文献资料、影音作品、革命故事、革命精神等多方面。湖南走出了、刘少奇、、、、罗盛教、刘维汉同志等一大批红色人物代表,他们的革命理想、坚定信念、爱国精神等先进事迹都是生动的教材,也是湖南宝贵的红色文化资源。湖湘红色文化具有鲜明的湖南地方特色的文化属性,是源远流长的湖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出自湖南的一大批伟人将帅身上所体现的心忧天下的爱国情操、经世致用的务实作风、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斗争意志,是革命精神也是湖湘文化精髓。又如湖南境内的伟人故居、博物馆、纪念馆等红色物质财富也有湖湘文化的鲜明特色。湖南红色文化中有形的物质形态和无形的非物质形态都是具有明显的湖南特色的资源属性,其开发利用的方式、价值都深深地体现了湖湘文化烙印。当然,湖南红色文化资源因其多样化形态的存在而产生历史性、政治性、教育性等不同的属性,但都有明显的湖湘文化特色。湖湘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体现在因其丰富的内涵而具有的十分珍贵的历史史料价值,因其具备政治信仰导向功能而具有重大的政治价值,因其具备可保护、传承、开放而具有的可观的经济价值,也因其鲜明湖湘文化特色和教育属性而具有的文化价值和教育作用。

二、湖南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传承现状

近年来,湖南依托红色文化节大力传播和弘扬湖南红色文化;依托红色纪念性场馆建设,拓展湖南红色文化宣传窗口和教育阵地;依托红色旅游,湖南红色旅游成为全国旅游产业的排头兵。湖南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湖湘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和传承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应该看到存在的问题。(一)红色文化资源内涵挖掘不够,特色定位不突出。湖南作为红色文化资源大省,孕育出的红色精神财富丰富,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但在保护、开发的过程中,个性化内涵挖掘不足,本地域特色欠缺。主要现状是普遍存在对红色文化认识较为模糊、理解不够透彻和过于笼统的现象,很多时候是被动地承载传统、反映历史,没有将其上升为社会实践活动的思想源泉、精神动力。湖南红色文化资源中湖湘文化特色定位需要进一步强化,找准湖南红色文化在中国近现代革命发展史上的“特色”,特别是要挖掘当下其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特色”功效之处。(二)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传承的体制、机制不健全。湖南缺乏统一的红色文化资源管理体制与机制,存在多头管理、政出多门、条块分割、运行不畅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红色文化资源跨行业、跨区域的优化配置,影响了红色文化资源的传承与开发。[1]目前,湖南省的相关规划仅见于文化行政部门的行业规划,且内容概括性强,构想多,实质不足。缺乏总体规划,导致省内各地各自为政,追求各自利益,缺乏全局观念,为满足眼前利益盲目开发,甚至由于缺乏保护意识而破坏了宝贵的物质红色文化资源。(三)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传承缺乏整体、科学的规划。湖湘红色文化资源遍及全省各地,门类丰富,保护与开发的涉及面广、形式多样的现状,要求对其保护与开发的层次和重点进行整体、科学的规划,以合理分配资源,实现价值最大化。湖南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处于初级和粗放型的阶段,地区发展不均衡,不少地方保护意识淡薄,破坏严重。旅游市场兴起后,没有根据自身的特点、知名度、影响力和市场需求进行规划,导致出现急功近利、贪大求全、过度开发、甚至市场混乱的现象。(四)整合红色文化资源的认识不够、创新不足、方式不新。红色文化资源是我国优秀的文化资源,在保护和开发过程中发挥红色文化资源最大价值,必然存在其内部交融、或与其他资源交融的情况,这就需要有效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整合。虽然湖湘红色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影视文化资源、文物保护等方面的整合进行了较为有效的尝试,但各红色文化资源管理地方政府和部门相互合作的案例不多见,管理机制与体制整合、地区间的资源融合串联、与其他文化产业交流互动以及市场整合等方面的经验不足。(五)红色文化资源传播同质化问题严重湖南各类型的红色文化资源传播存在形象不明朗、主题不突出、参与面窄、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现有的传播途径以红色影视剧、红色歌曲、红色旅游为主,单一而陈旧的形式与内容导致可接受程度不高。在湖南红色旅游活动中,旅游产品雷同、形式单一现象很常见,场馆多而特色不鲜明,红色文化教育形式简单、传统,导致群众参与意愿低。

三、具有湖湘特色的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传承对策

(一)深挖湖南红色文化资源的湖湘文化特色。文化内涵是红色文化资源的灵魂,只有深挖红色文化资源所承载的政治、教育、艺术等多重内涵,发挥和传承其价值、功能,红色文化资源才会释放强大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感召力。湖湘文化是湖南得天独厚的知名文化,是长期以来在湖南境内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区域文化,体现了湖南人的气质、风气、价值观等。心忧天下的爱国精神、经世致用的求实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等湖湘文化精神在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群体体现的淋漓尽致。湖湘文化也生动体现在湖南境内红色遗址上,无论是伟人故居、纪念馆、纪念广场,还是革命旧址、博物馆等,其结构、特色、表现形式都具有浓厚的湖湘文化气息。湖南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离不开湖湘文化,只有紧抓、发扬和体现湖湘文化特色,全面展现湖湘红色文化的历史,赋予其新的时代特征,才能发挥其吸引人、影响人和教育人之功效。(二)科学规划、统筹协调,健全湖湘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传承的机制。重视顶层规划设计,编制红色文化资源专项规划,指导全省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建立领导协作机制,定期研究解决在红色文化保护与开发中遇到的问题;建立责权机制,明确党政部门的权利和职责,并纳入工作考核指标;建立考核评价机制,对各地、各部门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力度与成效,开发利用的科学化、合理化和经济、社会效益进行定期考核,形成评价意见;建立问责机制,约束主体责任人承担职责和履行义务。(三)拓展湖湘红色文化资源育人价值与功能的渠道。红色文化资源是我们党奋斗历程中所创造的巨大精神财富,具有革命性、先进性的红色基因,为社会发展与进步提供了思想源泉、精神养分和创新动力,具有强大的育人价值。充分发挥湖湘特色红色文化的育人价值,创新湖南红色文化的宣传形式,推出符合时代要求和社会需求的文化产品,并将新涌现的先进人物、事迹和形成的新精神纳入红色文化资源。[2]注重发挥红色文化育人价值的社会引领功能,根据不同年龄层次和知识水平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挖掘红色文化资源中平民化、生活化、“乡土”化的内容,用群众易于接受的语言表达和形式展现,实现育人目的。(四)整合湖湘红色文化资源,实现其新时代价值最大化。结合时代特点和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整合保护与开发创意,丰富文化类型,形成独具湖湘特色的红色文化产业链。把先进的技术融入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实现红色文化资源的真正转化。[3]积极推动红色文化与其它文化整合发展,推动红色文化与旅游产业结合,培育一批红色文化市场主体。着力打造红色文艺精品,重点推出系列优秀文艺作品。省内各地区间需进一步加强资源整合,在发展自身特色的同时争取打通地域限制,在交通串联、宣传推介、市场拓展等方面抱团发展,形成合力。同时,通过实施政府财政支持为主渠道,引进社会资本参与的措施,实现资本与文化资源的深度融合。(五)创新湖湘红色文化资源的传播内容、表现形式。在融媒体时代,湖湘红色文化传播必须满足受众的需求,利用大数据平台分析社会的红色文化需求,精心设置湖南红色文化传播内容。红色文化的表现形式多为历史文献资料、影音、资讯和其他反映红色精神的文艺作品,湖南应结合自身的特色,推陈出新一批具有时代表现形式的红色文艺作品,如微电影、动漫、网络游戏等。将新技术、新形式应用于红色场馆建设,及时更新换代。继续用好节日仪式与活动仪式的开展,推介和传播好湖南红色文化。加强红色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网络平台和数据库,让红色资源得到永久保存。

参考文献:

[1]莫志斌.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新析[J].红色文化资源研究,2017(1).

[2]曾长秋.论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提升与功能拓展[J].红色文化资源研究,2016(1).

文化资源范文篇8

关键词:地理标志 知识产权 文化信息 资源信息 资源开发 非物质文化遗产

引言:《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1]提出推动地理标志与历史文化传承以及乡村振兴有机融合的目标。《地理标志保护和运用“十四五”规划》(下称《地理标志“十四五”规划》)指出地理标志是重要的知识产权,是保护和传承传统优秀文化的鲜活载体[2]。国家在把地理标志工作上升到新高度之时,对其文化价值的论断为这一宝贵资源的开发指明了方向。文化与信息是一体两面不可分的关系[3],对某事物予以文化价值开发,实质是对其文化信息资源的开发。文化信息资源开发是信息资源管理(IRM)学科的研究热点,目前研究对象集中在档案[4]、红色史料[5],以及少数民族[6]、地方特色文化[7]、非物质文化遗产[8]、传统村落[9]等方面,虽然部分内容与地理标志在客观上形成交叉或重合,但对地理标志的专门研究尚未纳入学科视野。上述事实反映了我国IRM学科与当前国家地理标志事业的战略发展目标不协调、不匹配。另一方面,对文化信息资源的关注不能仅局限在精神层面的创造活动、表现形式与结果,还应扩展为人们具有价值和意义的生活方式[10]。地理标志正是一种两者兼具的事物,如借助地理标志可将原住民饮食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生产力,使文化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形成良性互动[11],地理标志饮食文化实质是社会政治价值观和秩序的反映[12]。因此,它应成为IRM学科重点关注的文化信息工具和对象。然而,我国大多数地理标志未能充分挖掘自身文化资源并展现文化价值[13]。总体而言,我国地理标志领域面临文化信息资源全貌难以概览、文化信息资源开发缺乏模式、文化叙事挖掘缺乏整体图景依据等短板。因此,推动地理标志文化价值的实现需要对我国地理标志的文化信息属性及其信息资源概念等基本问题进行讨论。笔者利用“地理标志and文化”“地理标志and人文”“地理标志and信息资源”等检索词在读秀、中国知网数据库,利用“((證明標章or地理標示)and(文化or人文))”“((證明標章or地理標示)and(資訊or訊息))”等检索词在我国台湾华艺学术文献数据库,利用“geographicalindicationandcultureandChina”“geographicalindicationand(humanismorhumanity)andChina”“geographicalindicationandinformationresource”等检索词在Scopus和WebofScience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之后逐一筛选,归纳总结。本文首先分析我国地理标志的文化基因,从信息特性和价值等方面讨论其文化信息属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地理标志文化信息资源概念,并阐释其结构,最后提出我国地理标志文化信息资源的开发策略,并进行了案例分析,以为后续开发研究与产业实践提供参考。

1我国地理标志中的文化信息

我国地理标志具有文化基因,蕴含丰富的文化信息,并以人文因素为表征,向外界传播中华文化。本节对我国地理标志的文化基因进行分析,对地理标志人文因素与文化信息的关系进行讨论,据此对地理标志的文化信息特性和价值进行总结。

1.1我国地理标志的文化基因

目前国际上对建立地理标志制度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形成普遍共识,但“地理标志”概念尚未统一界定[14]9,最有代表性的定义来源于WTO《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即:地理标志是指识别一商品来源于一成员领土或者该领土内一地区或地方的标记,该商品的特定质量、声誉或其他特征主要归因于其地理来源[15]8。这一定义在于强调商品(特征)与地理来源之间的联系,但没有对“地理来源”的内涵作出阐释[16],无法解读出“地理环境”为何会影响商品的质量、声誉等特征。我国政府在解析“地理环境”时,将“人文因素”视作其核心内涵并写入地理标志的定义,这一举措属于我国地理标志制度的创新[17]1-3。“人文”即“文化”的现象[18]1064,文化才是根基。可见,我国政府在界定地理标志时,便将“文化”基因注入其中,为从文化层面开发地理标志资源埋下了伏笔。

1.2地理标志的人文因素与文化信息

地理标志是一种文化现象[19],体现了一个区域的文脉和生活方式,代表了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甚至一个国家的文化形象,是区域文化的具象符号[20]序言、[21]4。保护地理标志就是对它所承载的传统文化的保护,利用好地理标志就是对传统文化的最好弘扬[22]123-124。从长远视角刊,地理标志保护的文化意义超过经济意义[23]223。文化的显性与延续需依托于人文因素这个“接口和窗口”。人文因素本身较难发生转变,质变所需周期较长,因而具有相对永久性[24]13。可以说,人文因素是地理标志的灵魂[25]。然而,目前地理标志领域对“人文因素”尚未有统一的界定,相关讨论可以按照“概念化、具象化、活态化”3类进行归纳(表1)。从表1诸多观点中可进一步提炼出“人文因素”的特征:一是人文因素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密不可分,它从实践中总结再回到实践中发展;二是人文因素覆盖地理标志的全生命周期,涵盖生产和利用全过程;三是它是人的集体智慧结晶,但在形式上既可能呈现为无形的信息,也可能依托在有形的物品之上;四是它的诞生和获得需要较长时间的沉淀;五是它带有鲜明的区域特色;六是它可以分为与技术相关的(如工艺、方法、诀窍)和与技术无关的(如生活方式、审美观念、价值取向、历史传统、宗教情结、文化个性、情感特征、思维方式[19])两类。对地理标志而言,人文因素固然重要,但它只是地理标志文化现象的外在表征。文化是作为信息而存在的,是特定信息的凝聚[3]。因此,“文化信息”是地理标志文化现象的本质。每一个地理标志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内涵,并通过各不相同的人文因素对外呈现。

1.3地理标志的文化信息特性

一是与客体共生。地理标志制度一方面决定了其文化信息都与特定产品客体一一对应,具有鲜明的属地性[40];另一方面也决定了文化信息的发展和进化始终受对应产品客体的约束。这一互动关系可以用“文化因产品而流传,产品因文化而成名[17]46”来概括。二是须史料存证。在既有制度下,地理标志在申请和认定时须有与产品相关的历史发展证明材料,在其品牌塑造和传播的过程中更是需要人文因素资料的存证支撑。这里既包括历史人文证据,也包括现代人文证据。此外,对于已认定的地理标志应做好当展史的信息记录与归档,以为后世开发文化信息资源打下基础。三是在社会活化。地理标志文化保护的目标是成为“活文化”[41]。地理标志产品与人们的生活态度和方式结合在一起,一方面消费者选择什么地理标志产品反映其对地理标志中蕴含的相应文化信息价值的认可。另一方面,消费者反过来也会促使地理标志产品中的信息资源内涵及其形式迭代,如产品特性概念重心调整、叙事逻辑更改、价值取向革新、行为方式改造等按照当代文明进程做出必要且适当的调整。

1.4地理标志的文化信息价值

文化具有物质、精神和交往3种价值[42]64,文化信息自然继承了这些价值属性。在物质价值方面,地理标志的文化信息由于对应于地理标志产品实物,以及与其生产、使用相关的服饰、装饰、工具、道具、用品,乃至建筑、环境,因此与人们吃、喝、穿、用、行等密切相关,直接作用于人的物质需要。在精神价值方面,地理标志对保护区域文化心理至关重要[43],对生产者和消费者具有身份认同的作用,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44]。我国地理标志的文化信息普遍蕴含求真、淳朴、向善、和谐等精神追求,如与茶地理标志关联的中国茶道“七艺一心”的内涵便是典型代表。在交往价值方面,地理标志作为高品质特色产品的信号,在更大的空间范围、更高的人际层级中流动具有独特优势,在亲情、友情、爱情等情感交流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社会制度、礼仪、风俗、伦理,甚至宗教等形成和塑造过程中显示出独特的能量。依托于前述3种价值,地理标志的文化信息在传承和创新中国传统文化上扮演着五大角色:文化传播的内容、文化传承的依据、文化前进的根基、文化创意的源泉、文化旅游的内核。

2从文化信息到文化信息资源

信息资源是可利用的信息[45]17。地理标志的文化信息必须资源化才能彰显价值,发挥效用。本节在对地理标志的文化信息属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地理标志的文化信息资源进行初步界定,并从物质载体和知识内核两方面阐释其整体特征。

2.1地理标志的文化信息资源概念

信息资源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经过加工处理并大量积累起来的、有用的、有序化的信息的集合[45]17,包括数据、信息、显性知识、各种来源、各种载体和表示方式、各种传递方式和渠道、各种使用场合和用途[46]15-16。地理标志的文化信息资源作为信息资源的子集可使用该定义进行总体界定,只是其内容聚焦在地理标志人文因素这个范畴之内。数智时代,数据已成为信息资源的主要形态[47]。在这一趋势下,数字信息资源的重要性凸显。数字化不仅是地理标志文化信息资源形态发展的重要趋势,也将为地理标志发展,特别是人文因素的多元展现、沉浸感知、关联体验、多维交互等赋能。在此,对地理标志的文化数字信息资源进行界定,即:“把所有以数字化形式存在的与地理标志人文因素有关的文字、数据、图像、声音、动画等类型的信息存储在磁、光介质等载体中,通过网络通信、计算机或其他终端设备再现出来的资源。”它包括所有以电子数据形式记载的信息,是传统基于纸质或其他非纸质载体的信息资源在数字时代的延伸和发展。

2.2文化信息资源的物质载体

信息虽然是非物质的存在,但它必须借助物质载体来显示自身的存在、运动变化和发挥影响[48]85。信息资源可分为口语、体语、实物和文献4类[49]31,由于人体也是物质,而口语和体语均与人体有关,故也合称体载信息资源。因此,我国地理标志的文化信息资源物质载体可分为3种,即文献、体载和实物。

(1)文献信息资源:它是与地理标志人文因素有关的一切以文字、图形、符号、音频、视频等手段记录在特定物质载体上的信息资源。它是地理标志最基本、最常见的文化信息资源形态。与地理标志历史、文化有关的文献信息资源主要包括诗词歌赋、传说、轶事、传记、典故、方志、书法、绘画、剧本、碑刻、题词、新闻、报道、唱片、胶片等。

(2)体载信息资源:一部分地理标志产品与手工艺技术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密不可分。如“玉屏箫笛”、“牙舟陶”等均同时属于地理标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的产品化过程中蕴含了大量的传统手工艺技术,这些技术主要依托于技艺传承人而延续。此外,许多与地理标志产品相关的民风、民俗、礼仪、歌谣、节庆活动、饮食习惯、烹饪方法等多以口头的形式代代相传,抑或以人们的生产生活行为所传承。如“口孜大蒜”有民谣:“口孜杨楼出大蒜,给个金马都不换”。

(3)实物信息资源:文化实物信息资源主要有地理标志产品本身,以及与其相关的传统村落、民族服饰、民俗仪式器具、技艺工具、古迹、建筑群、遗址等。其中遗址波及的范围更广,影响力也最大。如地理标志“自流井精制盐”背后是自贡地区的千年盐都文化,现存西秦会馆、燊海井、富顺文庙、荣县大佛等井盐历史文化遗址。这些实物信息资源与地理标志产品相伴相生,是地理标志产品发展史的物化映像。

2.3文化信息资源的知识内核

地理标志的文化信息资源具有知识内核,这里的知识专指传统知识,因为任何国家(文化)知识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都是其传统知识[50]。当传统知识所生产的产品因某特别的地理区域而具有特定质量和声誉时,传统知识即与地理标志产生了联系[51]。传统知识与地理标志两者的特点是高度契合的[52],它们都保护一个特定地区累积的知识,都涉及一些传统知识信息[53]。从某种程度上说,地理标志是某一特定传统知识的凝聚,这是地理标志最关键、最核心的部分[54]。与此同时,有学者认为地理标志人文因素就是传统知识[28],甚至地理标志本身就是传统知识的一部分[55]178-179。也有学者认为人文因素与传统知识是相交关系,即一些人文因素本身是传统知识,而一些传统知识则构成了地理标志人文因素[38]。无论如何,人文因素通常就是通过本地区的人们运用传统知识融入产品的制造过程之中[56]。可以说,传统知识在人文因素呈现中占据了很重的分量,是人文因素中最精华、最有魅力的部分。所有传统知识都具有成为地理标志人文因素的可能,而从可能转化为现实的条件是传统知识与地理标志有实质性的联系,即在地理标志(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任一环节,传统知识得到了创造、应用和延续。

3我国地理标志文化信息资源开发策略

3.1总体开发策略

信息资源开发主要是完成信息资源的发现、生成和管理工作[57]。在开发过程中,应深入资源的文化内核进行价值开发(开发目标),应抓住品牌运营这一价值升维要害进行合作开发(开发模式),应依托IRM学科实践进行高效开发(开发条件),应运用数字人文成熟技术进行深度开发(开发工具),还应借力元宇宙先进技术进行前沿开发(开发场景)。

(1)锚定文化内核推动文化信息资源价值开发。随着我国地理标志培育工作的推进,地理标志数量迅速增加,地理标志产品之间日益面临同品类,甚至具有相似使用目的的跨品类产品的激烈竞争。如众多大闸蟹地理标志,由于品牌定位上普遍缺乏文化特征,出现品牌形象重叠,难以区分,消费者精神需求难以满足的局面[58]。应认识到,地理标志的产地信息需要在文化以及历史的脉络下来理解[40]。时至今日,消费者对地理标志产品的识别和区分主要依赖其文化价值及象征意义,对文化信息的消费成为地理标志产品消费的核心。未来地理标志产品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将主要依赖于自身文化信息资源的开发强度和广度。开发强度高,地理标志产品形态可实现实物与虚拟二态相融合的状态,可以衍生出文创产品等周边产品。开发广度大,地理标志产品性质可不局限在物质产品上,还可以拓展到文化旅游和创意服务领域。

(2)立足品牌运营推动文化信息资源合作开发。地理标志文化内涵在对外呈现和传播时需要通过两个步骤来实现:一是文化内涵的信息识别、确认及其可视化和可感知化,二是通过品牌运营使其深入人心,代代相传。走品牌化建设道路是地理标志及产品价值升维的必由之路。打造并运营地理标志文化品牌应整合多方资源共同参与,以为将来的文化消费打下良好社会认同基础。参与者至少应包括地理标志权利人、当地政府、地方史志专家、信息挖掘与分析专家、品牌营销专家和消费者代表。地理标志权利人是地理标志品牌运营的管理者和组织者,通常对持有的地理标志十分熟悉,可发挥牵头者的角色。由于地理标志对本土文化传播和地方形象塑造意义重大,地方政府应站在更高位来思考和引导对地理标志文化信息的挖掘与应用。地方史志专家要在可供挖掘的文化文献方面给予足够的支撑。信息挖掘与分析专家则应完成对文化信息特征抽取、整合、凝练的任务。品牌营销专家从市场的角度对提取到的文化信息特征进行评估,并结合市场反馈进行优化。消费者代表从消费体验角度对地理标志文化信息特征进行感知并提供反馈,以帮助文化信息特征得到进一步确认和塑造。

(3)依托IRM实践实现文化信息资源高效开发。IRM学科不仅提供信息资源开发理论、方法与工具,还能依托既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优势为地理标志的文化信息资源开发提供实践经验。这是因为: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理标志人文因素的内在属性都有“文化性”,另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美术、技艺、医药以特定产品为载体可以成为地理标志的保护对象[59]。因此,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资源的前期研究积累,为地理标志的文化信息资源开发提供经验便顺理成章。此外,IRM学科针对少数民族、地方特色、传统村落保护等方向的文化信息资源开发内容与地理标志相关内容存在交叉的情况。加强对上述资源开发研究的关注,也有利于地理标志文化信息资源开发少走弯路,提升效能。

(4)借力数字人文支撑文化信息资源深度开发。当前人文研究已进入数字时代,地理标志人文因素属于典型的人文研究范畴,借力数字人文提升资源开发效率恰逢其时。首先,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及其信息共享机制的建立为跨区域、跨组织、跨部门的信息交互带来了可能。例如将各国相同品类地理标志的文化信息进行综合研究、对比分析,找出共同之处,引发共鸣,为在全球传播我国地理标志文化找到着力点。其次,数字化技术、数据管理技术、数据关联技术等强化了信息资源的网络化联结关系,为在更宽的边界、更大的尺度、更宏观的视角、更立体多元的维度上开展研究与提供服务带来了机会。如可在方志类书籍数字化基础上,利用元数据建模、实体抽取技术进行地理标志品牌文化内涵挖掘。最后,数字人文作为方法论实现了人文研究范式的变革[60]41,对人文因素的讨论拥有了更精细的颗粒度与更充分的证据。如朱锁玲等以地方志物产数字化资料为对象,通过文本挖掘方法识别了明朝至民国时期江苏地方稻种资源的命名文化特征[61]。此外,地理标志的文化信息资源通过数据化、情景化、故事化层层递进的路径[62],亦可实现由浅入深的开发局面。

(5)依托元宇宙探索文化信息资源的前沿开发。数智时代正向元宇宙时代演化。元宇宙具有的文化、政治、经济、社会、自然生态功能[63],地理标志也均具有,且地理标志的文化、生态和经济价值呈现出融合发展的趋势[64],因此两者功能高度契合。元宇宙的社会性本质需要文化的积累[65],反过来地理标志的文化发展与突破也离不开元宇宙的助力。当前数字孪生可以实现人文因素本宇宙与元宇宙之间的信息流动,虚拟数字人可以助力地理标志的文化传播,数字藏品可以推动地理标志文化产业创新,区块链技术可为文化产品交易提供信用与安全保障,虚拟场景可以增加受众对抽象文化场景的具象感知,AR/VR/MR与脑机交互技术可以为文化沉浸体验创造新的空间……在元宇宙尚处于早期发展阶段之际,对地理标志的文化信息资源进行元宇宙探索性实践,将有可能推动地理标志领域率先打造出元宇宙应用的“示范田”和“旗舰店”。

3.2《方志·物产》中地理标志人文信息挖掘案例分析

我国方志类书籍中记载了丰富的地理标志人文信息,对其进行信息挖掘对于传承和塑造地理标志文化十分重要。20世纪20年代,《方志·物产》由金陵大学农业图书研究部编制,该书辑录、整理国内8,000余种方志中的物产资料,涵盖我国所有省份,时间跨度从宋代到民国。李涛等利用数字人文技术对《方志·物产》进行地理标志人文信息挖掘[39],下文以此案例总结出地理标志人文信息挖掘路径。古籍信息挖掘的前提是对古籍进行数字化。之后对地理标志进行元数据建模,包括地理标志基础信息元数据和关联文化元数据。接着利用信息抽取技术进行地理标志实体抽取,主要包括地理标志产品名称、产地、贡区、时期、志书来源等基础信息,以及名人故事、诗词歌赋、典故等文化信息。表2是四川地理标志产品汉源花椒的信息抽取样例。数字人文技术使汉源花椒的基础信息和人文信息清单化、简明化、易关联化。表2信息既能帮助研究人员高效了解汉源花椒的人文情况,也为深度挖掘人文信息提供了线索。最后建立地理标志人文数据库,既为全面了解地理标志文化家底提供条件,也为后续地理标志文化量化研究提供工具。

4结语

我国地理标志的文化基因决定了其要发挥传承和创新中国传统文化[2]的价值,对其进行文化信息资源开发是实现这一价值的必由之路。方向已然明确,但实施路径仍未明晰,实践细节仍需深入研究。本文对地理标志文化信息属性及其信息资源结构的讨论,可为下一步制定地理标志文化信息资源开发方案提供线索和思路。文中提出的信息资源开发五条策略,可为后续开发实践提供依据和侧重点参考。“十四五”时期是地理标志事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地理标志文化信息资源开发属于刚性需求,这对IRM学科拓展研究边界而言是一次重要契机。IRM学科应积极投入研究资源,推动地理标志实现“文化创意使能器”与“文化传承赋能器”的双重价值,并在这一过程中提升学科影响力。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EB/OL].

[2]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印发《地理标志保护和运用“十四五”规划》的通知[EB/OL].

[3]肖峰.科学技术哲学探新学派篇[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21.

[4]胡艳华.文化旅游视角下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创新[J].山西档案,2016(4):98-101.

[5]铁钟,夏翠娟,黄薇.文旅融合视域下红色文化信息资源数据化创新设计与实践[J].信息资源管理学报,2021,11(4):33-39.

[6]李鸿雁.湘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J].现代情报,2011,31(8):58-61.

[7]吴玉华,徐雪琴,温婷.地方特色文化信息资源整合架构与机理研究[J].新世纪图书馆,2019(9):49-54.

[8]李雨蒙.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资源分类——以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为例[J].图书馆论坛,2020,40(2):56-63.

[9]岳艳明.“开平碉楼与村落”信息专题数据库建设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3,(04):49-51.

[10]王丽华,赵清亮.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内涵与视域的拓展——基于雷蒙·威廉斯的文化观[J].图书情报工作,2014,58(23):41-46.

[14]王笑冰.论地理标志的法律保护[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15]翟玉强,刘显彤.地理标志产品的综合价值研究[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18.

[16]梁丽馨.浅析TRIPs协定中的“地理标志”概念[J].法制与社会,2008,(26):131-132.

[17]杨永.地理标志的文化价值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8.

[18]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19]张耕.契合—冲突:民间文学艺术与地理标志保护[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2):117-121.

[20]胡晓云.价值升维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品牌化个案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21.

[21]张雯.地理标志产品知识问答[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1.[22]张术麟.商业标记权的保护[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

[23]李桂玲,贾利光.博物馆与非物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研究[M].北京:华文出版社,2015.

[24]李向楠,张彦敏,禹湘.点燃智慧之光[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9.

[25]韩玉龙.农产品地理标志人文因素研究——以黑龙江省为例[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5(6):21-24.

[26]周方.知识产权法学原理与案例[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

[27]李尊然,兰立宏.知识产权法律实务[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9.

文化资源范文篇9

关键词:文化与自然;结合型景区;廉政文化;旅游资源;产品价值

旅游资源是景区旅游发展的前提,对旅游资源进行价值发掘与评估,是景区开发的前提,有利于对景区的开发进行正确的指导。而旅游景区要转型升级,涉及到产品要升级换代、产品要素要转型扩大,更要求旅游资源价值要深度发掘、价值要重新认识。从多维的角度提炼景区旅游资源所蕴涵的廉政文化内容,是景区旅游资源多元价值提升的实现方式之一。文化与自然结合型景区兼有自然和人文两类旅游资源,两类资源相互衬托,或形成具有观赏价值的环境优势,或形成景点、景观,共同体现其游赏价值,故对文化与自然结合型景区所蕴涵的廉政文化旅游资源价值提炼,进行科学内涵、美学内涵与附会文化资源的深度发掘。

一、景区资源价值

(一)景区旅游资源特色价值

旅游资源的特色价值是资源的特色或特点对游客所产生的吸引性价值。“特色”是旅游资源吸引游客出游的关键性因素,是旅游资源论文开发的灵魂。旅游资源个性特色鲜明,旅游区才能拥有鲜明形象,才有生命力和竞争力。文化与自然结合型景区旅游资源特色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资源的美学观赏性。美学观赏性主要指旅游资源能提供给旅游者观感的种类及强度。文化与自然结合型景区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完美结合构成的空间综合体。凡是吸引力较大的旅游资源,首先必须具有较高的美学观赏性,如黄山、桂林山水、长江三峡、丽江等,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美学观赏性既体现了自然美,又蕴涵着人文美。旅游的基本形式是观光,观光是旅游者鉴赏美的活动,特别美的事物能使旅游者赏心悦目、陶冶性情,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旅游资源的美是多种多样的,自然美是通过山体、河流、湖泊、草原、森林、日光、月影、云雾、雨雪等构景要素的总体特征来体现的;人文美是通过历史遗迹、民族风情、城乡风光、社会风尚等构景要素来表现的,包括形态美、形式美、色彩美、韵律美、动态美、意境美等。文化与自然结合型景区旅游资源既有自然美、又有人文美,更有二者的叠加美,如中国名山胜水的五岳,吸引旅游者的范围比单纯的自然或文化景区更广。

二是资源的和谐性。文化与自然结合型景区悠久的历史文化已经将自然的山水熏染上文化味,在传统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指导下,这些区域处处融会着人与自然和谐的美。所谓资源的和谐性体现在人遵循生态学规律,与自然共同创造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生态系统,除了其感观上丰富的美学外,还有科学及文化内涵吸引着游客,增加参观者的科学兴趣,扩大他们的视野,增长知识。[1]

。三是资源的整体性与系统性。文化与自然结合型景区的整体性是指文化与自然结合型景区旅游资源是由地形、地貌、气候、水文、植物、动物及风土人情等因子所组成的一个综合体。系统性是指旅游资源系统各组分之间,系统的内部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限制的关系,正是这种关系使其构成一个有机的系统。

四是精神价值的无限性。文化与自然结合型景区的精神价值是指其资源带给旅游者的精神力量的不可估计性,包括美学价值、科学价值、文化价值以及环境教育价值。精神价值的无限性是指渗透于有形旅游资源内的无形的精神价值允许留给人们的创造和想象的空间,和有形资源在空间上的有限性相比,这一创造和想象的空间是无限的。[2]

(二)资源规模与组合价值

旅游资源的规模是指景观对象数量的多少、体量及占地面积的大小等等。只有在一定区域内,旅游资源密度较大,类型较为丰富,搭配协调,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旅游资源才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无疑文化与自然结合型景区相比其他类型景区规模优势更明显。

旅游资源的组合状况,一是指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的结合与映衬情况,常见的有山水组合,山与植被、气候要素的组合,山水与建筑的组合;二是指各要素的组合及协调性。资源组合情况良好,则适合旅游开发。文化与自然结合型景区相比其他景区资源组合更丰富多彩,世界上著名旅游景区大都是文化与自然结合型景区,资源组合情况良好。

二、景区资源中包含的廉政文化内容

(一)景区山水审美意象

中华民族是崇尚道德精神的民族,即使是在对自然山水进行审美观照时也不忘宣扬道德精神,儒家的“比德”观就是最好的例证。儒家山水观可称为“比德说”或“情志合一”说。儒家注重社会道德对人的重要影响,强调伦理人格对宗法社会的维系作用。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儒家用符合仁义标准的道德法则来加以规范,面对山水景物,儒家首先想到的并不是景色之形式美,而是景物形象所体现出来的某种属于人的精神品质。“比德说”即是以山水比喻道德、品质的说法,这是中国古代传统的自然审美观念,即认为大自然的品格是人类一切美好品德的母体,人对自然山水的欣赏不能仅仅停留在外部形象上,而应从其神态中发掘内在的精神品质之美,使观赏者得到借鉴和陶冶,从而进入更高的精神境界。

孔子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后来的儒家在解释“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含义时认为,人们爱山爱水是因为山水有美德。山巍峨崇高,为万人所敬仰,山里生长木材,蕴藏宝藏,繁殖飞禽走兽,它养育万物但无厌倦之意,好像志士仁人,所以品德高尚的人爱山。水默默浇灌大地,遵循从高处到低处的规律、浩浩荡荡,出入于险峻的峡谷而毫不畏惧,因此具有德、义、道、勇、公平、明察等多种品德,故而智慧的人喜爱水。显然,孔子的自然审美观注重人与自然的互相感应交流,重视美与善的统一,着重从人的伦理道德的观点去观察自然现象,把它看作是人的某种精神品质的表现与象征。这一思想后来经过历代儒家的发挥,成为内容丰富的“比德说”,它对中华民族自然审美心理的影响非常深远。在欣赏山水时将山水和山水中的自然景物与中华民族的道德精神相比照,赋予山水景物以人的道德精神,这就使得山水景物不再是纯客观的外物,而成为人类道德精神的象征物,成为主客观融合为一体的事物,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审美意象了,由于这种审美意象融入了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底蕴,又是在旅游活动中产生的,所以它们是一种特殊的旅游文化意象。

(二)景区信仰体系中的廉政约束

文化与自然结合型景区往往人文与自然、历史与现代和谐交融,名山多因宗教而得名,如四大道教名山和四大佛教名山就具有代表意义。儒释道都重视人格修养,重视理想人格的实现,以不同方式表现了对人的价值的关切,成为景区信仰体系中的廉政约束。儒家以积极入世的精神,提倡在现实世界中成就最高的道德境界,实现人生的价值;道家则清静无为,道法自然,在天人合一中发掘人的生命价值;佛家则关心愿望与现实之间无法消除的反差所带来的痛苦,在克制欲望,追求涅磐境界的过程中体现今生的价值。儒道佛三家从不同的角度提供精神动力,帮助人们追求人生理想境界,即追求真、善、美的境界。儒家关心天下兴亡,不计个人得失,以直面现实,经世致用为人生最高的追求,并把这种追求归结为“天下为公”的“大同之道”;道家则不刻意人为,追求自然、完美主张通过“体道”回归自然,无私无欲,把与自然同体视为人生的最高价值;佛家倡导无私无欲,自由自在,主张通过行善积德,引导人们追求“真如”佛性。儒道佛三家经过约二千年的互动,相互融合相得益彰,各自以自身的文化特质发挥着各自的优势,在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方面殊途同归,成为中华文明不可或缺的宝贵精神财富。

对自然与自然力的崇拜是景区民俗的共同特点。对于上古先民来说,自然既是他们生存的依托,又是威胁他们生命的魔力,它深不可测、威力无穷。先民们拜倒在其脚下,大到山川日月,小至门户灶厕,皆被视为有神灵主宰,尤其是对山与水的崇拜最为普遍,影响也最大。景区民俗的知识、信仰和规范同样是种廉政约束。行廉政,拒腐败,心中应该有所敬畏。民俗信仰对古代吏治的清正廉明也起着一定的作用。以“敬畏”心理为例,群众相信鬼神,以为“离地三尺有神灵”,神目如炬,人的一举一动都不能逃过鬼神的眼睛;以为天理昭昭,因果相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民俗文化对民众行为实践的控制,其方式之一就是为人们提供自觉遵守的,不带有价值判断性质、模式化的行为方式或行为程序。正是在民俗信仰的基础上,人们形成了一套无形的心理约束机制。一方面,为了来生的幸福修桥铺路,广结善缘;另一方面,时时畏惧因恶行而堕入18层地狱,或遭天打雷轰,断子绝孙的报应。随着社会的进步,民间信仰有些淡薄了,但信仰观念对人心理的制约并未完全消失,这就是“畏天命”思想。

(三)景区文化中的廉政传统

不同社会、不同环境,给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带来了明显的差异,形成不同传统。景区文化中的廉政传统主要指各类乡规民约,乡规民约包括了民族习俗、家族宗法、地方习惯等等。乡规民约所依赖的根本力量是地方伦理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社会契约,是乡土知识与民间智慧的产物。[3]同时乡规民约的地域性比较浓,具有很强的分散性,所谓“十里不同俗”,它的存在体现了一定地域或范围之内的大多数民众的心愿;在条文的修改上,它比国家法律更灵活自如,常常可以因为一件比较简单的事情而产生新的规则,也可能因为某一偶发事件而废除业已久行的规则,所以它比国家权力和正式法律所建立起来的国家秩序与法律秩序更详细、更贴近生活、更符合当地的风俗民间秩序,自然也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乡规民约中预设的制度本身可以抑制腐败得以产生的温床,乡土社会中广泛的监督机制的确立有利于在全社会范围内阻击腐败行为,乡规民约中所体现出来的对于正义的敬畏之心有利于打击腐败活动,乡规民约影响下人们的道德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修正了慕腐心理,倡导了廉政之风。

(四)景区廉政文艺

文艺生态学认为,每种艺术的产生发展都离不开特定的环境,所谓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任何人类群体,首先必须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生存,并以这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作为劳动的对象和交往空间,进而创造出不同的民族文化(包括民间艺术)。景区中存在的各类文艺活动也受到山山水水的影响,一方风水养一方人,也养一方艺术。古人云:“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乐者,音之所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礼记·乐记》]。这些论述说明了外界事物引起人们思想感情的变化,而思想感情的变化却是创造音乐舞踏之内在动力。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口头创作都是以该民族所居住的自然环境为背景的。

民间文艺包括的门类很多。当今的廉政文化建设中,有关部门也已经充分意识到民间文艺的特殊意义和作用。意欲从民间故事中寻找反贪线索,从民间歌谣中检讨干部形象,着手从中采集一些民意信息,了解一些为官者的口碑,以及对现行有关政策的反映等等。这既是廉政文化建设现实的需要,也是民间文艺教育和认识功能的发展。通过民间文艺形式来表达思想感情,从表演者自身角度而言是一种自我表达,而从所处群体的相互关系而言就是一种交流方式、交际手段了。所以,民间文艺也可以被民众用来传达自己的政治见解,揭露流行于官场上的不正之风。在这方面,比较集中地从民间歌谣、民间故事和民间戏曲等体裁中表现出来。其中又以时政民谣和清官故事的作用最为突出。各个历史时期都流传着大量关于当时政治和社会风气等的民谣,有些民谣表现了民众的强烈不平,对政府、官员或社会的尖锐抨击。社会上还常流行一些政治笑话,特别是在有较大政治事件发生的时候,政治笑话的传播尤为兴盛。民间文艺以其活泼多样的形式,辛辣生动的语言,在民间广为传播,既宣泄了民众的情绪,也揭露了社会风气的许多阴暗面。

三、充分利用廉政文化资源,有效提升景区产品价值

(一)注重景区现有产品调研———充分利用廉政文化资源的前提条件

充分利用廉政文化资源离不开科学的调研工作,即景区对自身产品的认知与市场的掌握,前者包括对旅游景区的资源种类、景点组合、所处区域、经营项目、服务质量、管理水平等本底因素的认知,发现自身的独特个性与文化内涵;后者则主要是对现有产品的认知,它包括了解游客及公众对旅游景区的感知、认知与评价,明确游客对景区产品需求的品味、等级、标准及功能。旅游景区管理者应注重充分利用廉政文化资源之前的调研工作,在评价旅游景区资源和区位的基础上,根据市场细分的不同类型,设计不同程度的调研工作,调查游客各方面的真实感受,了解旅游景区各因子在游客心目中的评价程度,客观评价景区在各类游客心中的形象,并推测游客心目中景区理想的形象,寻找出旅游景区现有产品与所需产品的差距,以顾客需求为导向,设计个性鲜明的景区产品,呈现出显著的诉求特征。[4]

(二)深度挖掘景区廉政文化内涵———景区产品价值提升的先决条件

将旅游廉政文化建设与景区山水文化、生态文明、宗教民俗、红色文化、公民素质教育相结合,深度挖掘景区廉政文化,是景区产品价值提升的先决条件。挖掘应当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把文化形态彰显出来。挖掘不是造文化,文化是活态的,是一种氛围、一种空间。[5]活化的文化不是放几个雕塑、摆几个玻璃柜子和凳子椅子,牵强附会地加入一些民间故事、民间传说就能显示出来的。廉政文化的挖掘应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突出地方特色,使其系列化、文史化、艺术化、通俗化、功能化,只要特色鲜明、脉络清晰、生动形象,就可以提高地方文化的感染力、影响力和辐射力,使其成为旅游发展推动力。

(三)建设含廉政文化内涵的精品旅游产品———有效提升景区产品价值的高端体现

所谓精品,是指精良、上乘的作品。旅游文化精品不仅能提升旅游产品的品质,其本身也构成新的旅游吸引力。旅游文化精品就是制作精良、演艺精湛、能够代表景区文化艺术水平、深受广大游客欢迎的优秀文化产品。打造精品,应该对景区廉政文化作进一步挖掘、提炼、升华,使形式上更具美感,程序上更紧凑,场面更贴近游客心理,坚持潜移默化的基本原则。[6]把景点的景观与文学、历史结合起来,寓文化于山水之间,让文化融入旅游之中。景区资源特点不突出,应该利用其多元性的特点,综合分析,制定好旅游主题,策划好旅游线路;另外,通过举办各种大型节庆活动和以文体竞赛作为载体,既更新文化活动内容,又丰富文化内涵,扩大影响力,使活动本身也成为吸引游客的一大亮点。四川黄龙景区鼓励干部职工结合景区实际创作廉政题材作品,聘请专家学者创作富有景区特色的廉政文化精品,提升景点的文化内涵和品位,有效地提升旅游景区的综合竞争力。

要注意到富有创造激情和想象力的产品是产品不断发展的一种成长方式。例如提升红色旅游吸引力的关键,就是把一般的红色文物陈列展示,即“文物旅游”转变为以红色年代的生活体验为核心的“文化旅游”,形成以情境化为基础的参与式、体验式旅游模式,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寓教于情,在红色情境中感悟生活,休闲游乐。完成红色旅游从静到动、从古板到鲜活、从观光到参与体验的系列转变,可以全面提升红色旅游产品的品位与档次,从而有效提升景区红色产品价值。

(四)山水为形、文化为魂营造自然与人文景观和谐统一的廉政文化氛围———顾客体验价值提升的关键

游客对文化旅游资源的体验除了对文化本体的体验之外,更重要的是对文化环境和文化氛围的整体感受。山水为形、文化为魂营造一种氛围、制造一种环境、设计一种场景,使游客在参与中进行自己的、惟一的、从而值得回忆的感受,达到身临其境,感同身受的效果[7]。廉政文化氛围营造坚持潜移默化的基本原则,遵循文化建设的一般规律,适应文化具有渗透性的特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寓教于有益的文化活动之中,做到以德感人、以德服人、以情动人,增强说服力、吸引力感染力和亲和力,使廉政文化与旅游文化有机融合,与景区生态环境和原生文化氛围统一协调,避免在景区直接出现与“廉政”相关的词语,避免生搬硬套和牵强附会,更不能相互抵触、相互矛盾。

文化资源范文篇10

1.1国内外研究水平和发展案例俄罗斯对本国古代宗教文明小城镇——苏仕达的开发、意大利对其南部阿玛尔菲海岸最漂亮的小镇——波西塔诺进行的整体规划。我国四川九寨沟等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以及正在规划的黑河新生乡的鄂伦春族聚居区等。

1.2对于怎么样保护和传承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1)保证民族文化艺术赖以生存发展的土地和环境正所谓“一方水土,一方人”比如黑龙江省黑河市新生乡鄂伦春族聚居区,该村和周围的一些村子至今仍保留着传统的习俗。而正在研究当中的齐齐哈尔市梅里斯区的哈拉新村,民间也还普遍保持着传统的种种民俗,乡村里还自发组织的民间歌舞、民族节日等活动。对民族文化的保护也会使更多的民间艺术表现形式层出不穷。

(2)提高对民族特色文化的自知、自识、自尊、自重的意识民众的文化品位、认识水平、时尚潮流是需要正确地引导的。由于受城市建筑现代化的影响,很多居民都想拆掉传统的土木结构房屋改建钢筋水泥房,认为这才是进步的。事实说明,当前中国的文化建设最为迫切的就是对民族特色文化的自知、自识、自尊、自重的意识,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减少“文化灾难”。

(3)采取多元性的方法进行民间文化的传承发展

①政府扶持

②民间艺术的经营

③居住环境的建设

④当地民族文化与旅游开发相结合

2达斡尔族文化旅游的原则及规划

2.1达斡尔族文化旅游的原则

(1)开发民族旅游资源要做到保证其“原汁原味”由于民族传统文化的生存环境是变化着的,产生于特定环境下的民族文化也就不可避免地要随之变异,要想“原汁原味”地加以保护,需要很多因素结合才能保留它的神韵。

(2)开发民族旅游资源要以市场为导向要针对自己民族的特色以市场为导向,这样才可以为风俗文化旅游创造更多的价值。

2.2达斡尔族文化旅游的规划

(1)开发民俗旅游资源要突出民族特色,避免雷同化如果邻近两地民俗相近且都开发同类型的旅游产品则会导致两地竞争加大,且极有可能导致冲突的发生或者对当地旅游资源的破坏性开发,不利于长期发展。

(2)引进现代的管理模式加强政府的宏观指导和政策性扶持民风民俗的商品化、市场化。由政府制定政策、提供服务,企业归当地政府管辖,自主经营,同时发挥居民的作用,实施保护监管。

(3)充分利用互联网,建立预警机制建立预警机制,要收集信息,建立数据库,迅速有效的处理紧急情况并采取防范措施。

(4)引进、培养专业人才引进、培养专业人才是解决经营、管理、服务等问题的根本措施。

(5)开发民族旅游资源应该采用多种形式,注重创新。如建立民族保护区、开发民族博物馆、农家乐、生态园等多种形式。

(6)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政府主导,主要鼓励民众整合自身的资源开发经营,体现居民原有生活方式,突出原汁原味。专家规划,就是要因地制宜,发展具有达斡尔民族特色的旅游商品、食品、服饰,突出纪念性、实用性等特点。做到传统产品要巩固,新产品要开发。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