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研究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1 14:41:13

文化研究

文化研究范文篇1

晚近以来,视觉文化课程在欧美大学本科和研究生不同层次上开设,有的学校开设了视觉文化专业。以下我们选择几所西方大学的视觉文化专业或课程设计,以期了解这一领域专业和课程设置情况。

1.美国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ofWashington)的视觉文化课程(本科)

授课教师:

AlexanderCampbellHalavais(halavaisu.washington.edu)

课程说明:

课程集中在以下理论的阅读和讨论上:视觉和符号传达与知觉、认知和社会关系的关系。课程将从社会学和心理学开始,进入到知觉研究、美学、符号学、空间研究和信息环境设计等领域(该课程在网上教学)。

授课内容:

第一周:知觉理论

阅读材料:柏拉图,《洞穴寓言》;埃柯,《一张照片》;曼诺维奇,《知觉的工作》

第二周:视觉知识和权力理论

阅读材料:米歇尔,《意图和人工性》;马特拉和马特拉,《文化工业,意识形态和权力》;莱维,《艺术和赛博空间的建筑》

第三周:符号

阅读材料:图夫特,《逃避平面国》;迪尔凯姆,《三种信仰的起源》;伯克,《人的定义》;弗洛伊德,《拜物教》;荣格,Aion;索绪尔,《任意的社会价值与语言学符号》

第四周:社会符号学和创造意义

阅读材料:巴特,《照片的信息》;马克思,《商品拜物教和秘密》;霍杰和克莱斯,《社会符号学》;费斯克,《电视:多义性与流行性》

第五周:视觉的机制

阅读材料:拉塞,《形象分析导论》;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罗维,《电影形式与叙事》

第六周:模拟

阅读材料:鲍德里亚,《仿像与模拟》;埃柯,《在超现实中旅行》;莱姆,《第七次突围》

第七周:作为视觉域的城市

阅读材料:魏特姆,《物理空间》;西美尔,《大都市与精神生活》;芒福德,《隐形城市》;米歇尔,《进入生活的计算机》

第八周:信息环境

阅读材料:哈拉威,《虚拟狗宣言》;麦克卢汉,《机器新娘》;克卢兹,《本世纪的十大界面》;克兹维尔,《精神与机器即临的融合》

第九周:狂欢、交游、混乱和文化壅塞

阅读材料:贝伊,《时间自动区域》;埃柯,《走向一个符号游击战》;莱里,《屏幕》

2.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MonashUniversity)视觉文化研究计划(研究生)

研究计划说明:

视觉文化学科包括艺术史和艺术理论(包括建筑)、电影和电视研究。研究生研究或课程包括以下一些领域: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和建筑,1920世纪欧洲艺术和建筑,澳大利亚艺术和建筑,美学艺术和建筑,电影和电视研究,摄影、艺术画廊和博物馆研究,亚太艺术等。

研究性学位:

哲学博士学位

艺术研究硕士学位

澳大利亚艺术研究硕士学位

画廊和博物馆研究硕士学位

课程性学位:

澳大利亚艺术课程硕士学位

画廊和博物馆课程硕士学位

课程资格硕士学位

艺术研究生证书

视觉文化教师证书

3.美国加州大学河畔分校(UniversityofCaliforniaatRiverside,本科)

专业名称:电影与视觉文化

主修:电影与视觉文化主修课程提供关于电影、电视、录像、多媒体和视觉文化的多学科考察,首先强调历史与理论,其次强调生产,主修课程由三组课程构成:

1)电影与视觉媒介;

2)电影、文学与文化;

3)人种志、纪录片与视觉文化。

辅修:电影与视觉文化辅修课程提供对于电影、电视、数字多媒体和视觉文化的多学科考察,突出理论和历史而非生产,以便培养学生的媒体知识。

课程选录:

电视艺术导论;当代艺术批评导论;数码成像导论;现代西方视觉文化;电影研究导论;世界电影批评方法;视觉人类学导论;电影与媒介理论;电影与媒介史专题;媒介之间:艺术、媒介与文化;大众媒介与通俗文化;居间摄影;社会性别、性征与视觉文化;种族、族性与视觉文化;电影与视觉文化专题;高级摄影实践;脚本写作;舞蹈与视觉研究;电影与媒介体裁专题;国际电影、独立制片电影和另类电影;比较电影研究;高级数码成像;摄影史:20世纪;日本电影与视觉文化;电影、录像与艺术:理论与历史。

返回>>

二、视觉文化研究英文文献选目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Barnard,M.Art,DesignandVisualCulture(《艺术、设计与视觉文化》),London:Macmillan,1998.

Baudrillard,J.SimulacraandSimulation(《仿像与模拟》),NewYork:Semiotex(e),1983.

Berger,J.WaysofSeeing(《看的方式》),London:BBCPublications,1972.

Best,S.&D.Kellner.ThePostmodernTurn(《后现代的转向》),NewYork:Guilford,1997.

Bourdieu,P.TheFieldofCulturalProduction:EssaysonArtandLiterature(《文化生产场:论文学与艺术》),Cambridge:polity,1993.

Bourdieu,P.Photography:AMiddlebrowArt(《摄影:中产阶级的艺术》),Oxford:Blackwell,1996.

Bourdieu,P.TheLoveofArt:EuropeanArtMuseumsandTheirPublic(《热爱艺术:欧洲美术馆与其公众》),Oxford:Blackwell,1997.

Brothers,C.WarandPhotography:ACulturalHistory(《战争与摄影:文化史》),London:Routledge,1996.

Bryson,N.VisionandPainting:TheLogicoftheGaze(《视觉与绘画:注释的逻辑》),NewHaven:YaleUniversityPress,1981.

Bryson,N.etal.eds.VisualTheory(《视觉理论》),Cambridge:Polity,1992.

Bryson,N.etal.eds.VisualCulture:ImagesandInterpretations(《视觉文化:形象和解释》),London:WesleyanUniversityPress,1994.

BuckMorss,S.TheDialecticsofSeeing:WalterBenjaminandtheArcadesProject(《看的辩证法:本雅明与拱廊计划》),Cambridge:MIT,1989.

Burgin,V.In/DifferentSpace:PlaceandMemoryinVisualCulture(《在/不同空间:视觉文化中的地点与记忆》),Berkeley: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1996.

Cary,J.TechnologyoftheObserver:OnVisionandModernityinthe19thCentury(《发现者的技术:论19世纪的视觉与现代性》),Cambridge:MIT1993.

Chambers,I.PopularCulture:TheMetropolitanExperience(《流行文化:大都市的体验》),London:Routledge,1986.

Cohen,S.VisionofSocialControl(《社会控制的视觉》),Cambridge:Polity,1993.

Dandeker,C.Surveillance,PowerandModernity(《监视、权力与现代性》),Cambridge:Polity,1990.

Debord,G.TheSocietyoftheSpectacle(《景象的社会》),NewYork:Zone,1994.

DeCerteau,M.ThePracticeofEverydayLife(《日常生活实践》),Berkeley: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1984.

DerBerian,J.ed.TheVirilioReader(《魏瑞里奥读本》),Oxford:Blackwell,1998.

Entwistle,J.TheFashionedBody:Fashion,DressandModernSocialTheory(《时髦的身体:时尚、服装和现代社会理论》),Cambridge:Polity,2000.

Featherstone,M.UndoingCulture(《解析文化》),London:Sage,1995.

Fiske,J,UnderstandingPopularCulture(《理解流行文化》),London:Routledge,1989.

Foster,H.ed.VisionandVisuality(《视觉与视觉性》),Seattle:BayViwePress,1988.

Foucault,M.TheBirthoftheClinic:AnArchaeologyoftheHumanScience(《诊所的诞生:人文科学考古学》),London:Pantheon,1973.

Foucault,M.DisciplineandPunish(《规训与惩罚》),Harmondsworth:Penguin,1977.

Freedberg,D.ThePowerofImages:StudiesintheHistoryandTheoryofResponse(《形象的权力:历史与反应理论研究》),Chicago: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89.

Frisby,D.&M.Featherstone,eds,SimmelonCulture(《西美尔论文化》),London:Sage,1997.

Goldman,R.&S.Papson,SignWars:TheClutteredLandscapeofAdvertising(《符号的战争:广告的凌乱图景》),NweYork:Guilford,1996.

Harvey,D.TheConditionofPostmodernity(《后现代性的状况》),Oxford:Blackwell,1990.

Heywood,I.&B.Sandywell,eds.InterpretingVisualCulture(《解释视觉文化》),London:Routledge,1999.

Jay,M.DowncastEyes:TheDenigrationofVisioninTwentiethCenturyFrenchThought(《低垂的眼睛:20世纪法国思想中对视觉的诋毁》),Berkeley: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1993.

Jenks,C.ed.VisualCulture(《视觉文化》),London:Routledge,1995.

Jervis,J.ExploringtheModern(《探索现代》),Oxford:Blackwell,1998.

Kellner,D.MediaCulture(《媒介文化》),London:Routledge,1995.

Levin,D.M.ed.ModernityandtheHegemonyofVision(《现代性与视觉的霸权》),Berkeley: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1993.

Levitt,H.WayofSeeing(《看的方式》),Durham:DukeUniversityPress,1996.

Lown,D.M.,HistoryofBourgeoisPerception(《资产阶级知觉的历史》),Chicago: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82.

Lyon,D.TheElectronicEye:TheRiseofSurveillanceSociety(《电子眼:监视社会的兴起》),Cambrige:Polity,1994.

Lyotard,J.F.ThePosmodernCondition(《后现代状况》),Minneapolis:UniversityofMinnesotaPress,1984.

McGuigan,J.CultureandthePublicSphere(《文化与公共领域》),London:Routledge,1996.

Melvill,S.&B.Readings,eds.,VisionandTextuality(《视觉与文本性》),London:Macmillan,1995.

Metz,C.TheImaginarySignifier:PsychoanalysisandCinema(《想像的能指:精神分析与电影》),Bloomington:IndianaUniversityPress,1982.

Michell,W.J.Iconology:Image,Text,Ideology(《图像学:形象,文本,意识形态》),Chicago: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86.

Michell,W.J.TheReconfiguredEye:VisualTruthinthePostPhotographicEra(《重塑的眼光:后摄影时代的视觉真相》),Cambridge:MIT,1992.

Michell,W.J.PictureTheory(《图像理论》),Chicago: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94.

MilesM.Art,SpaceandtheCity(《艺术、空间与城市》),London:Routledge,1997.

Mirzoeff,N.,ed.TheVisualCultureReader(《视觉文化读本》),London:Routledge,1997.

Mirzoeff,N.,ed.AnIntroductiontoVisualCulture(《视觉文化导论》),London:Routledge,1999.

Neal,S.CinemaandTechnology:Image,Sound,Colour(《电影与技术:形象、声音和色彩》),London:Manderin,1991.

Nochlin,L.ThePoliticsofVision:Essayson19thCenturyArtandSociety(《视觉政治:19世纪的艺术与社会》),London:ThamesandHudson,1991.

Phillipson,M.Painting,LanguageandModernity(《绘画、语言与现代性》),London:Routledge,1985.

Pollock,G.ed.GenerationsandGeographiesintheVisualArts(《视觉艺术中的代与地理学》),London:Routledge,1996.

Poster,M.ed.JeanBaudrillard:SelectedWritings(《鲍德里亚文选》),Stanford:StanfordUniversityPress,1988.

Rose,J.SexualityintheFieldofVision(《视觉领域里的性征》),London:Verso,1986.

Tagg,J.TheBurdenofRepresentation:EssaysonPhotographiesandHistories(《表征的重负:论摄影与历史》),London:Macmillan,1988.

Tulloch,J.WatchingTelevisionAudiences:CulturalTheoriesandMethods(《看电视的受众:文化理论和方法》),London:Arnold,2000.

Urry,J.TheTouristGaze(《旅游者的凝视》),London:Sage,1990.

Virilio,P.TheVisionMachine(《视觉机器》),London:BritishFilmInstitute,1994.

文化研究范文篇2

晚近以来,视觉文化课程在欧美大学本科和研究生不同层次上开设,有的学校开设了视觉文化专业。以下我们选择几所西方大学的视觉文化专业或课程设计,以期了解这一领域专业和课程设置情况。

1.美国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ofWashington)的视觉文化课程(本科)

授课教师:

AlexanderCampbellHalavais(halavaisu.washington.edu)

课程说明:

课程集中在以下理论的阅读和讨论上:视觉和符号传达与知觉、认知和社会关系的关系。课程将从社会学和心理学开始,进入到知觉研究、美学、符号学、空间研究和信息环境设计等领域(该课程在网上教学)。

授课内容:

第一周:知觉理论

阅读材料:柏拉图,《洞穴寓言》;埃柯,《一张照片》;曼诺维奇,《知觉的工作》

第二周:视觉知识和权力理论

阅读材料:米歇尔,《意图和人工性》;马特拉和马特拉,《文化工业,意识形态和权力》;莱维,《艺术和赛博空间的建筑》

第三周:符号

阅读材料:图夫特,《逃避平面国》;迪尔凯姆,《三种信仰的起源》;伯克,《人的定义》;弗洛伊德,《拜物教》;荣格,Aion;索绪尔,《任意的社会价值与语言学符号》

第四周:社会符号学和创造意义

阅读材料:巴特,《照片的信息》;马克思,《商品拜物教和秘密》;霍杰和克莱斯,《社会符号学》;费斯克,《电视:多义性与流行性》

第五周:视觉的机制

阅读材料:拉塞,《形象分析导论》;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罗维,《电影形式与叙事》

第六周:模拟

阅读材料:鲍德里亚,《仿像与模拟》;埃柯,《在超现实中旅行》;莱姆,《第七次突围》

第七周:作为视觉域的城市

阅读材料:魏特姆,《物理空间》;西美尔,《大都市与精神生活》;芒福德,《隐形城市》;米歇尔,《进入生活的计算机》

第八周:信息环境

阅读材料:哈拉威,《虚拟狗宣言》;麦克卢汉,《机器新娘》;克卢兹,《本世纪的十大界面》;克兹维尔,《精神与机器即临的融合》

第九周:狂欢、交游、混乱和文化壅塞

阅读材料:贝伊,《时间自动区域》;埃柯,《走向一个符号游击战》;莱里,《屏幕》

2.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MonashUniversity)视觉文化研究计划(研究生)

研究计划说明:

视觉文化学科包括艺术史和艺术理论(包括建筑)、电影和电视研究。研究生研究或课程包括以下一些领域: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和建筑,1920世纪欧洲艺术和建筑,澳大利亚艺术和建筑,美学艺术和建筑,电影和电视研究,摄影、艺术画廊和博物馆研究,亚太艺术等。

研究性学位:

哲学博士学位

艺术研究硕士学位

澳大利亚艺术研究硕士学位

画廊和博物馆研究硕士学位

课程性学位:

澳大利亚艺术课程硕士学位

画廊和博物馆课程硕士学位

课程资格硕士学位

艺术研究生证书

视觉文化教师证书

3.美国加州大学河畔分校(UniversityofCaliforniaatRiverside,本科)

专业名称:电影与视觉文化

主修:电影与视觉文化主修课程提供关于电影、电视、录像、多媒体和视觉文化的多学科考察,首先强调历史与理论,其次强调生产,主修课程由三组课程构成:

1)电影与视觉媒介;

2)电影、文学与文化;

3)人种志、纪录片与视觉文化。

辅修:电影与视觉文化辅修课程提供对于电影、电视、数字多媒体和视觉文化的多学科考察,突出理论和历史而非生产,以便培养学生的媒体知识。

课程选录:

电视艺术导论;当代艺术批评导论;数码成像导论;现代西方视觉文化;电影研究导论;世界电影批评方法;视觉人类学导论;电影与媒介理论;电影与媒介史专题;媒介之间:艺术、媒介与文化;大众媒介与通俗文化;居间摄影;社会性别、性征与视觉文化;种族、族性与视觉文化;电影与视觉文化专题;高级摄影实践;脚本写作;舞蹈与视觉研究;电影与媒介体裁专题;国际电影、独立制片电影和另类电影;比较电影研究;高级数码成像;摄影史:20世纪;日本电影与视觉文化;电影、录像与艺术:理论与历史。

返回>>

二、视觉文化研究英文文献选目

Barnard,M.Art,DesignandVisualCulture(《艺术、设计与视觉文化》),London:Macmillan,1998.

Baudrillard,J.SimulacraandSimulation(《仿像与模拟》),NewYork:Semiotex(e),1983.

Berger,J.WaysofSeeing(《看的方式》),London:BBCPublications,1972.

Best,S.&D.Kellner.ThePostmodernTurn(《后现代的转向》),NewYork:Guilford,1997.

Bourdieu,P.TheFieldofCulturalProduction:EssaysonArtandLiterature(《文化生产场:论文学与艺术》),Cambridge:polity,1993.

Bourdieu,P.Photography:AMiddlebrowArt(《摄影:中产阶级的艺术》),Oxford:Blackwell,1996.

Bourdieu,P.TheLoveofArt:EuropeanArtMuseumsandTheirPublic(《热爱艺术:欧洲美术馆与其公众》),Oxford:Blackwell,1997.

Brothers,C.WarandPhotography:ACulturalHistory(《战争与摄影:文化史》),London:Routledge,1996.

Bryson,N.VisionandPainting:TheLogicoftheGaze(《视觉与绘画:注释的逻辑》),NewHaven:YaleUniversityPress,1981.

Bryson,N.etal.eds.VisualTheory(《视觉理论》),Cambridge:Polity,1992.

Bryson,N.etal.eds.VisualCulture:ImagesandInterpretations(《视觉文化:形象和解释》),London:WesleyanUniversityPress,1994.

BuckMorss,S.TheDialecticsofSeeing:WalterBenjaminandtheArcadesProject(《看的辩证法:本雅明与拱廊计划》),Cambridge:MIT,1989.

Burgin,V.In/DifferentSpace:PlaceandMemoryinVisualCulture(《在/不同空间:视觉文化中的地点与记忆》),Berkeley: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1996.

Cary,J.TechnologyoftheObserver:OnVisionandModernityinthe19thCentury(《发现者的技术:论19世纪的视觉与现代性》),Cambridge:MIT1993.

Chambers,I.PopularCulture:TheMetropolitanExperience(《流行文化:大都市的体验》),London:Routledge,1986.

Cohen,S.VisionofSocialControl(《社会控制的视觉》),Cambridge:Polity,1993.

Dandeker,C.Surveillance,PowerandModernity(《监视、权力与现代性》),Cambridge:Polity,1990.

Debord,G.TheSocietyoftheSpectacle(《景象的社会》),NewYork:Zone,1994.

DeCerteau,M.ThePracticeofEverydayLife(《日常生活实践》),Berkeley: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1984.

DerBerian,J.ed.TheVirilioReader(《魏瑞里奥读本》),Oxford:Blackwell,1998.

Entwistle,J.TheFashionedBody:Fashion,DressandModernSocialTheory(《时髦的身体:时尚、服装和现代社会理论》),Cambridge:Polity,2000.

Featherstone,M.UndoingCulture(《解析文化》),London:Sage,1995.

Fiske,J,UnderstandingPopularCulture(《理解流行文化》),London:Routledge,1989.

Foster,H.ed.VisionandVisuality(《视觉与视觉性》),Seattle:BayViwePress,1988.

Foucault,M.TheBirthoftheClinic:AnArchaeologyoftheHumanScience(《诊所的诞生:人文科学考古学》),London:Pantheon,1973.

Foucault,M.DisciplineandPunish(《规训与惩罚》),Harmondsworth:Penguin,1977.

Freedberg,D.ThePowerofImages:StudiesintheHistoryandTheoryofResponse(《形象的权力:历史与反应理论研究》),Chicago: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89.

Frisby,D.&M.Featherstone,eds,SimmelonCulture(《西美尔论文化》),London:Sage,1997.

Goldman,R.&S.Papson,SignWars:TheClutteredLandscapeofAdvertising(《符号的战争:广告的凌乱图景》),NweYork:Guilford,1996.

Harvey,D.TheConditionofPostmodernity(《后现代性的状况》),Oxford:Blackwell,1990.

Heywood,I.&B.Sandywell,eds.InterpretingVisualCulture(《解释视觉文化》),London:Routledge,1999.

Jay,M.DowncastEyes:TheDenigrationofVisioninTwentiethCenturyFrenchThought(《低垂的眼睛:20世纪法国思想中对视觉的诋毁》),Berkeley: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1993.

Jenks,C.ed.VisualCulture(《视觉文化》),London:Routledge,1995.

Jervis,J.ExploringtheModern(《探索现代》),Oxford:Blackwell,1998.

Kellner,D.MediaCulture(《媒介文化》),London:Routledge,1995.

Levin,D.M.ed.ModernityandtheHegemonyofVision(《现代性与视觉的霸权》),Berkeley: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1993.

Levitt,H.WayofSeeing(《看的方式》),Durham:DukeUniversityPress,1996.

Lown,D.M.,HistoryofBourgeoisPerception(《资产阶级知觉的历史》),Chicago: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82.

Lyon,D.TheElectronicEye:TheRiseofSurveillanceSociety(《电子眼:监视社会的兴起》),Cambrige:Polity,1994.

Lyotard,J.F.ThePosmodernCondition(《后现代状况》),Minneapolis:UniversityofMinnesotaPress,1984.

McGuigan,J.CultureandthePublicSphere(《文化与公共领域》),London:Routledge,1996.

Melvill,S.&B.Readings,eds.,VisionandTextuality(《视觉与文本性》),London:Macmillan,1995.

Metz,C.TheImaginarySignifier:PsychoanalysisandCinema(《想像的能指:精神分析与电影》),Bloomington:IndianaUniversityPress,1982.

Michell,W.J.Iconology:Image,Text,Ideology(《图像学:形象,文本,意识形态》),Chicago: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86.

Michell,W.J.TheReconfiguredEye:VisualTruthinthePostPhotographicEra(《重塑的眼光:后摄影时代的视觉真相》),Cambridge:MIT,1992.

Michell,W.J.PictureTheory(《图像理论》),Chicago: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94.

MilesM.Art,SpaceandtheCity(《艺术、空间与城市》),London:Routledge,1997.

Mirzoeff,N.,ed.TheVisualCultureReader(《视觉文化读本》),London:Routledge,1997.

Mirzoeff,N.,ed.AnIntroductiontoVisualCulture(《视觉文化导论》),London:Routledge,1999.

Neal,S.CinemaandTechnology:Image,Sound,Colour(《电影与技术:形象、声音和色彩》),London:Manderin,1991.

Nochlin,L.ThePoliticsofVision:Essayson19thCenturyArtandSociety(《视觉政治:19世纪的艺术与社会》),London:ThamesandHudson,1991.

Phillipson,M.Painting,LanguageandModernity(《绘画、语言与现代性》),London:Routledge,1985.

Pollock,G.ed.GenerationsandGeographiesintheVisualArts(《视觉艺术中的代与地理学》),London:Routledge,1996.

Poster,M.ed.JeanBaudrillard:SelectedWritings(《鲍德里亚文选》),Stanford:StanfordUniversityPress,1988.

Rose,J.SexualityintheFieldofVision(《视觉领域里的性征》),London:Verso,1986.

Tagg,J.TheBurdenofRepresentation:EssaysonPhotographiesandHistories(《表征的重负:论摄影与历史》),London:Macmillan,1988.

Tulloch,J.WatchingTelevisionAudiences:CulturalTheoriesandMethods(《看电视的受众:文化理论和方法》),London:Arnold,2000.

Urry,J.TheTouristGaze(《旅游者的凝视》),London:Sage,1990.

Virilio,P.TheVisionMachine(《视觉机器》),London:BritishFilmInstitute,1994.“公务员之家有”版权所

文化研究范文篇3

首先,这里的“框架”(fames)与“语境”(context)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语境”是事实的一种外在体现;“框架”指的是一种内在的心理状态,在很多情况下并不是字面意义,它构成了我们观察世界的一种图式;因此,“框架”并不是“真实的”,就好似我们认识世界的图式并不是实际区域环境真实、完整的再现[3](P34)。例如:“Ihateyou”从表层意义上来看,是说话者在表达对听者的厌恶之情,但是这句话的深层意义可以是“Iloveyou”;即表层意义“Ihateyou”是深层框架“Iloveyou”的戏谑之语,这种“框架”反映了表层意义(surfacemeaning)与深层意义(deepmeaning)之间的差距。除了对于真实世界的内在的心理再现,“框架”也包括人们心理预期的一种典型范例或原型(Prototype):它是人们自己理想化的、意中的一种具体形象,是抽象的具体化,是典型的反复出现的意象;为了交际的进行,人们自然而然地会把自己的内在心理图式与真实场景中的事物进行一定形式的匹配。不同的文化对于同一事物或概念会有不同的理想原型,即使处在同一文化大背景下、不同民族和区域的群体和个人,也会产生不同的心理预期。例如:当提到“鸟”时,美国成年人首先会联想到“知更鸟(robin)”,但是十二岁左右的儿童则会想到“鹦鹉(Parrot)”,而我们中国人则想到“麻雀(sparrow)”。显然,这种“框架”是由文化决定的(cultur-allydetermined),也可以称之为“文化框架”(culturalframes):即把文化视为一个框架体系,在这个框架内部,人们可以对外部事物进行理解和阐释;所以,框架对于文化具有阐释的辅助作用。Tannen[3](P125)则从文化翻译的视角,将其定义为“人们关于文本已有的知识、以及对该文本作出的概括和预期内容的集合体”。因此,文化翻译者要特别注意的是:意义并不是内在固有的,而是不同的文化群体和个体经过自己的理解和阐释而附加上去的;翻译是不能过于强调字面表层意义,也不能过于强调内涵深层意义。(从认知学出发,“文化”被定义为一种共有的、观察世界的心理模式或图式(mentalmodelormapoftheworld);文化就是认知;认知不同,产生的文化也就不同。文化心理图式是积淀着特定文化蕴涵的心理结构,或者说是一种文化无意识;它影响着在特定文化中生存群体的思维方式、感知方式和情感模式。1.影响因素。Hofstede[3](P88)列出了影响人类感知世界的“感知过滤器”(Perceptionfilters)———人类活动过程中特有的三个层次,从低层到高层依次是:人类本性(humannature)、文化(culture)和人格特征(Personality)。Katan[3](P88-89)在此基础之上,加入了“语言”因素,从而总结出了四个影响人类心理感知的因素。首先是“生理因素”(Physiological),这与Hofstede的“人类本性”是相对应的,属于最低层次。此时,我们与外界唯一的接触,就是解读自我感觉接收器传递给我们的信息。一方面,人类的感觉器官在进化领域内并不是最先进的,如我们的听觉和触觉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且不是永恒的;另一方面,我们对于这种感官上的局限是无意识的。其次是“社会工程因素”(socialengineering),即对应Hofstede的“文化”因素。人类通过神经能够感知、触及的世界是非常广泛的,因此我们必须根据自我的“感觉性需求”(Perceivedneed)对听觉、视觉、触觉等不同方面进行选择这种。选择过程就是所谓的“社会工程”(socialengineering);它不仅因文化而异,也因人而异。再者是“个体因素”(individual),对应Hofst-ede的“人格”因素。这种因素不仅取决于先天性的、个体独有的基因结构,也受后天教化的影响。最高层次的就是“语言因素”(language)。在很大程度上与Sapir-Whorf假说相类似:一方面,语言影响着我们理解和思考世界的方式;另一方面,语言在构建、反映事实的同时,也会有压制和曲解。2.实现工具。既然真实世界(realworld)与人们感知的文化心理图式不同,人们更倾向于文化心理图式;而“文化心理模式”正是通过“元模式”(meta-model)这一工具在语言中加以应用。和地理结构图式一样,文化图式也往往过于详尽和繁琐;为了提高其有效性,必须对真实世界进行一定程度的概括(generalize)、曲解(distort)或删减(delete),使文化心理图式得以简化。这种起简化作用的模式就是“元模式”。“元模式”是文化的集合模式,不仅明确了意义简化模式的三种形式,也为我们的交际提供简略的表达方式。第一种是概括(generalization),是预知世界的最简便、最有效的方法,只有人类才具有这种概括能力。第二种是删减(deletion),对于感知的事物,只能抓住其中重要的部分,不重要的内容就要有意删除;例如“鸡尾酒会现象”(cock-tailpar-ty)就是与会者有意删减不必要的东西,即使在如此嘈杂的环境下也能听见对方所讲话语。第三种是曲解(distortion),它可以是有意、也可是无意的:有时为了更方便地把握事件内容,便会故意曲解,把明知不是的那些事物变作是的东西———这在翻译中时很普遍的,“意译”就是一种曲解;而有时曲解完全是由于人类经验的有限造成的。

传统的翻译方法采用的是“解码-编码”(decoding/encoding):先在源语内部对文本进行解码,从文本表层意义揭露其深层意义;然后通过语际转换成目的语的深层意义,并以此为基础,在目的语内部编码成表层意义,最终形成目的语文本。但是这种局限于语言层面的翻译方法,无法解决不同文化框架内部、不同文化心理图式作用下的文化差异问题,无法对抗文化冲突。“解构”和“重构”作为一种文化对抗策略,已成为文化翻译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因素。解构阅读是一种揭露文本结构与其西方形上本质(Westernmetaphysicalessence)之间差异的文本分析方法:文本不能仅仅局限于被解读成单一作者在传达一个明显的讯息,而应该被解读为在某个文化或世界观中各种冲突的体现。一个被解构的文本会显示出许多同时存在的各种观点,而这些观点通常会彼此冲突。若将一个文本的解构阅读与其传统阅读来相比较的话,也会发现源文本中有许多被压抑与忽视的观点。在语言文化差异甚至冲突不可避免的文化翻译过程中,若没有准确的语义文化诠释,就谈不上文本的解读[5]。因此,传统的语言层面上的文本解码已远远不能满足译者与目的语读者的期望和需求,这也就更加突显出译者“文化协调者”的身份与作用———在实际翻译活动开展之前,必须首先在源语文化框架内部,对源语文本实行“文化框架解构”,全面分析源文本语言中的文化信息分布,为有效的文化翻译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解构”源语文化框架,充分掌握源语中的文化信息及其体现的文化心理图式,并输入到目的语大背景下,接下来“文化协调者”的另一个关键任务就是在目的语文化中“重构”文化框架。“重构”(reconstruction)是指编码后在不更改代码的外部行为的前提下,通过更改代码的内部结构来改进代码的过程。顾名思义,广义上的“文化重构”(culturalreconstruction)就是文化的重新构建,它包含两个层次:低层次的是同一文化背景下自身的“重构”,即对于已有某个文化现象的再加工、再创造,也是人们对于已有文化现象的再认知,例如对经典影视作品的翻拍、或者将某一文学作品改编为影视作品,都属于重构;高层次的“重构”是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跨文化重构”(cross-culturalreconstruction)———即以保留再现源语文化功能为前提,在目的语文化框架内部对于某个已有的或缺省的文化现象的再加工、再创造,尽可能追求文化间的“留异存同”。在中国,“除夕”是农历新年的前一个夜晚,而西方的“平安夜”(ChristmasEve)同样也是西方新年“圣诞节”的前一夜;参照中西方在新年及新年前一夜这一文化现象上的共性,把中国的“除夕”译为“ChineseNewYear’sEve”,既实现了“存同”———“eve”,又达到了“留异”———“Chi-neseNewYear”。而文化翻译过程中的“文化框架重构”显然隶属于“跨文化重构”。鉴于文化差异性,必须关照目的语文化心理图式,顺应其独特的思维方式、感知方式和情感模式,运用概括、删减或曲解等一系列策略对新输入的源语文化进行适当处理,以目的语读者熟悉、可接受的语言方式,再现源语所承载的文化功能。纵观整个文化翻译过程,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步骤:文化框架解构、文化框架转换、文化框架重构。从操作内容来看,“文化框架解构”(decon-structionofsourcecultureframes)是在在源语文化框架内部全面分析源文本中的文化信息及其分布,“文化框架转换”(shiftingfromsourcecultureframestotargetcultureframes)是采用适当的策略方法加工源语文化信息使其顺利进入目的语文化语境,“文化框架重构”(reconstructionoftargetcultureframes)则是在目的语文化框架内依据其独特的文化心理图式创造新的文本并成功再现源语所承载的文化功能。从过程本质来看,“文化框架解构”和“文化框架重构”都属“语内转换”(intralingualtransformations),“文化框架转换”则是“语际转换”(interlingualtransformations)。一种语言转换到另一种语言的翻译活动,必然涉及到文化框架的转换,即从源文本解构后的框架到目的语文本重构前的框架,这就要求译者必须熟知两种文化各自的本质特征(包括文化框架和文化心理图式)以及两者之间的差异。总之,这一核心环节不仅是文化翻译者作为文化协调者与传统译者之间的本质区别,而且译者转换文化框架的能力更是决定译文成败的关键。具体来说,框架转换主要包括三种策略:归纳(generalization)、删减(deletion)和曲解(distortion)。特别要强调的是,这里的三种翻译策略虽然与元模式中的三种意义简化形式名称相同,但本质是不同的:在元模式中,这三者作为人们感知世界、认知世界的方法是抽象的、理论心理层面上的;而在翻译过程中,作为处理文化异同现象的策略,是具体的、实践操作层面的。

为了更好地理解我们身处的环境、所经历的事物,常常会通过语言对事物现象进行范畴化,即归类:用某一上义词(superordinate)来统领众多的下义词(hyponyms),类似于“原型(Prototype)”理论;或者用已有的文化意识和观念来引领对于未知事物和现象的观点看法。这种归纳分类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它不仅受文化的影响、与文化密切相关,且通常情况下是无意识的。不同的文化背景、即使同一文化大背景下的不同群体或个人,都可能会采用不同的归纳方式;有时这种归纳是不准确、以偏概全的,有时又包含了正反两面观点。总之,任何一种归纳法都只适用于特定场合下的目标群体,而非所有场合、所有对象[6]。这里“归纳”作为文化翻译的一项策略,适用于文化不对等或文化缺省现象:即当源语文化框架中的某一文化现象,在目的语文化框架中不能够找到与之对等的或近似的语言词汇,就只能翻译成语义范畴上更广泛的词汇———上义词(superordi-nate)。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汉语文化中纷繁复杂的家族称谓词,如“爷爷”与“外公”,“奶奶”与“外婆”,“舅舅”、“伯父”、“姑父”、“叔叔”等等,在西方文化中没有如此细化的上下义关系,因此可以归纳翻译为“grandfather”、“grandmother”、“uncle”等汉语中对应的上义词。在某一文化框架内部,人们往往会把大众普遍认知的、已成惯例的文化信息省去,或者说这已经成为了该文化群体共享的文化心理图式,甚至是一种文化定势。这种隐藏在文本内部、看似缺损的文化信息,是可以通过文本以外的“文化语境”(contextofculture)推导并重新获得的,对于文化翻译者来说却是至关重要的。“文化协调者”一方面要凭借自己的素养敏感地感知这些隐含信息(implicitinformation),使之从文本中突显出来,另一方面必须采用一定的策略手段对这些信息加以处理,最后传递给目标读者。1.从隐性到显性:增译/补译。在一定场合下,如果目标读者缺乏源语读者特有的那部分文化信息知识,就无法准确地体会原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或情感,更无法了解和体会外来文化,这就违背了文化翻译的跨文化交际宗旨与意图。这时就需要采用“增译/补译”(addition)的方法,将原文本隐含的信息完整地呈现,即目标文化的读者(tar-getculturereader)也能感知源文化读者(sourcelanguagereader)享有的文化框架。例如:…WhenIshutthelastlunchboxandhadthehousetomyself…文中的主人公是一位家庭女性,从“shutthelastlunchbox”(盖上最后一份午餐盒)可以看出文中的具体时间是在为家人准备好午餐后,因此是中午以前,即早上;“hadthehousetomyself”是指“我一个人独居家中”,结合前半句“为家人准备午餐”及以此推断出的时间信息,可以进一步推测出这里隐含了“送走丈夫和孩子”的前提条件。若按照原文直接译成“在盖上最后一份午餐盒后,我独居家中”,会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为什么准备好午餐后就一定是一个人在家呢?这里必须将作者隐含的其“家庭妇女”的身份信息加以交代:“盖上最后一份午餐盒,送走丈夫上班和孩子们上学后,独居家中时……”2.从隐性到删去:减译/删译。在其他场合下,隐含的信息不一定能增加目标读者对于源文化思维、处事方式的知识储备,反而会使目标读者在理解源文化框架核心内容的道路上南辕北辙。所以说,最捷径有效的方法就是删去隐含的信息不译,或者减译更多内容。例如: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里隐含的源文化框架信息就是历史人物诸葛亮,这在目标文化框架内是空缺的。如果直译为“ThreecobblerswiththeirwitscombinedequalChukehLiang”,英语读者根本不能明白这句谚语的内涵意义。但是,若将“诸葛亮”背后隐藏的信息补译出来,那么译句就会过于冗长,不像是谚语了。所以,完全可以大胆地采用“减译/删译”方法,删去“诸葛亮”和“臭皮匠”及其背后隐藏的信息,从而意译为“Two/Manyheadsarebetterthanonehead”,这样既短小精悍,又保留了原句所要传达的“齐心协力、团结一致”的思想意图。除了上述的文化缺省和空缺,对于文化差异现象,可以采用“曲解”(distortion)策略。这里的“曲解”是属于中性词汇,它是译者把目标读者导向说话人或作者所认为的重要内容的一种方式。通过这种翻译策略,目标读者仅仅聚焦于某些方面,而忽视了整个大背景下的其他部分。其具体方法主要是意译、替换等。1.词汇-语法重心转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不同的语言会采用不同的词汇-语法形式来表述同一个深层次意义或概念:不同的主语、不同的重心、以及不同的强调内容。例如:Althoughtheproductionofsuchtransgenicstrainsofanimalscarryingforeigngenesisnowarela-tivelyroutinetechniqueinmanylaboratories…尽管目前在许多实验室里,培养这种携带异体基因的动物转基因株是一种较常规的技术英语是一种“名词优势于动词”(Preponder-anceofnounsoververbs)的语言,倾向于使用抽象名词来代替动词;汉语作为一种最缺乏屈折形态的语言,其语法结构在各个方面都表现出较强的象似性(iconicity),即汉语“以动词为中心”。英汉两种语言文化在名词化上表现的不同,又反映了两种语言在意念、结构上的差异2.前景化。在文本翻译中,译者特别注重某些语言要素或句子成分并对此做特殊的处理,就能“突显”(foregrounding)译者认为的文本中的关键信息,并引起读者的关注。例如:Ispentaninterruptedmorningwriting,whichIlove.我花了整个上午进行写作,无人打搅———我非常喜欢写作。译者把“interrupted”一词特别拎出来,放到译句的最后,特别强调“不受人打搅”这一关键信息,并把它一下子突显出来,瞬间抓住了目标读者的眼球。3.操控。在大多数情况下,译者的这种“操控”(manipulation)是有意识的、故意为之的,目的就是强调那些他认为重要的文化信息。例如:TocarrycoalstoNewcastle.运煤到纽卡索,多此一举。纽卡索是英国的一个产煤中心地,如此煤矿丰富之地却还把煤运往那里,言下之意不言而喻。但若是直接将之译成“运煤到纽卡索”可能会给读者造成相当的阅读困难,因为大部分中文读者并不了解这一背景预设,因此译者相应的增添了一条信息“多此一举”,从而更加强调原文的深层关系。4.替换法。有时译者为了加强原文中所要表达的情感、语气,更加突出作者的目的、意图,译者将某些信息“替换”(translationshifts)为目的语文化中具有同等地位和作用的文化意象。例如:IfyouareexpectingthestorktovisityourhomethisyearandhehastocomebywayofRoycecit-y,hewillhavetobringacheck-booktopayhisbillbeforedelivery.如尊夫人有喜,要来罗伊斯城留产,请备足款项交费,才能接生。特此通告。该句是德克萨斯州罗伊斯城两位医生所登的一则广告,目的是为了预防经济大萧条年代的美国人产后赖帐。对原文的理解关键在于如何理解stork内涵。根据英国民间传说,婴孩是由鹤鹤stork带来的,因此“expectingthestork”的表达意图就是指“生孩子”,这是较正式的表达。在汉语文化中表达相同意义的正式说法就是“有喜”。因此,这种替换使得译文与原文一样符合特定的文本类型、具有相同的内涵作用。新形势下的译者必须重视文化翻译,即通过文化输入和文化建构,在目的语文化中再现源语所承载的文化功能。因此,译者在文化翻译过程中,与其说是翻译者,不如说是一位“文化协调者”。不同的文化群体拥有不同的文化心理图式,因而也构建出不同的文化框架。文化翻译过程主要包含三个步骤:解构源文化框架,源文化与目的文化之间的框架转换,重构目的文化框架。文化翻译的关键,一方面是全面、准确诠释源语语文化,因为有效的文化翻译,必须首先充分掌握源语中的文化信息,若没有准确的语义文化诠释,就谈不上对文本的解读,也就不会有成功的译本产生;另一方面就是框架转换,从源文化框架转换到目的文化框架,这一过程主要通过归纳、删减和曲解这三种策略进行。综上所述,文化框架是文化翻译的充要条件。如果把跨文化交际比作一棵参天大树,文化翻译是主杆,那么文化框架就是肥沃的土壤;主干必须根植于土壤中,源源不断地从中吸取充足的养料,从而输送到全树的各个分支丫节。总之,只有根植于文化框架理念、基于文化框架解构、转换和重构的文化翻译,才能真正传递文化信息,在目的语中再现原语的文化负载功能。

本文作者:张钧伟工作单位:浙江工商大学

文化研究范文篇4

传媒研究史上第一个比较有影响的调查报告,就是针对美国公众对当时正在兴起的有声电影所抱的成见撰写而成的。有声电影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一出现,就得到众多青少年观众的青睐。很多家长因此担心添加了声音的银幕更具吸引力,对青少年的道德行为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当时的社科学者们针对公众的这种顾虑,进行了一系列包括问卷调查在内的实际调查研究,结果便是后来传播研究史上常提到的“潘恩基金研究”(ThePayneFundStudies)②。此研究得出的结论,现在看来似乎多余而且肤浅,即电影的确对青少年能够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但是,由于套上了“科学”的光环,这一结论在当时公众中影响很大,对后来的传媒研究也起到了一定的规范作用。在此后的30多年里,西方尤其是美国的传播与媒体研究的主流,便停留在关注传媒对受众所施加的影响上,也就是所谓的媒体效果研究(mediaeffectstudies)。

从总体来看,媒体效果研究大都有意无意地落入了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刺激-反应模式(stimulus-response)之中。该模式假定,传媒一旦发出刺激信号,受众(audience)必定会在态度或行为上有所反应,传播研究的任务在于发现并测量这种受众反应。这一模式在后来社会科学对不同媒体的研究中都得以体现,包括对广播、电视以及连环画册的研究。其中,最为突出的是60年代中后期对儿童与电视的研究。与“潘恩基金研究”背后的动机类似,儿童与电视的研究,也起因于公众对电视这一“更新的”媒体的顾虑,人们担心电视这一闯入家庭中的小屏幕比电影院更容易教会儿童一些不良的行为。50年代中后期,电视正在普遍进入西方家庭,当时的研究得以采用实地考察(fieldwork)的方式,把已经普及电视的社区与尚未普及电视的社区进行比较③。

到了60年代中期,随着电视的进一步普及,儿童及电视的研究便从社区转向心理学研究室(laboratoryexperiment),纯量化研究成为一种不得已的时尚。此时在美国,公众舆论的焦点越来越集中在反对电视中的暴力和性。面对这种舆论压力,由政府资助的研究人员便开始企图通过心理学实验来建立电视内容与儿童行为之间的直接因果关系。相当一批实验研究似乎证明了其中的因果关系,但是也有少数得出恰恰相反的结果,即电视中呈现的暴力可以减少实际的暴力行为,亦即所谓的宣泄理论。这种相互矛盾的结论并非偶然,而恰恰说明行为主义心理学研究本身的严重局限性。因为它将研究对象从活生生的实际生活中抽出来,放在人为的实验室里去观察,得出的结论也只能是虚拟的。

这种局限性也正是后来英国的传媒社会学批判和超越的对象。狭隘的经验主义对传播媒体研究的垄断,直到60年代后期才得以解体。它们常被后来的批评者戏称为“皮下注射模式”(thehypodermicmodel),或者“子弹理论”(bullettheory)。当然,这并不等于说,在此之前的几十年里就没有其他非主流的传媒研究存在,只是它们影响甚微。从60年代末70年代初开始,当时在西方世界方兴未艾的批判社会学(criticalsociology)将其矛头指向了大众传媒。批判社会学的兴起和发展与其历史背景和社会基础是分不开的,亦即战后资本主义“黄金时代”的结束。一系列社会动荡取代了平衡发展,包括人们熟知的西欧青年学生运动,美国黑人公民权利运动,以及反对越战示威游行。突如其来的社会动荡,进一步动摇了长期以来作为英美社会科学基础的实证主义哲学,从而也将社会学从安于现状的结构功能主义中解放出来,迫使其成为社会批判的工具。在西欧,马克思主义以及后来被统称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各种流派,为批判社会学的迅速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源泉;在美国,以威伯伦(ThorsteinVeblen)和米尔思(C.WrightMills)为代表的非马克思主义的本土批判传统也得以宏扬。当时正在蓬勃发展中的大众传播媒体自然也成了社会学批判分析的对象之一,批判传媒研究(criticalmediaresearch)从此得以在70年代迅速发展壮大起来④。

2.英国的文化研究

英语世界的批判传媒研究,起于60年代后期,在80年代中期达到鼎盛。在其主要发源地英国,批判传媒研究从一开始就围绕两个大学的研究中心所采取的不同理论和学科立场而展开。成立于1964年的伯明翰大学(BirminghamUniversity)当代文化研究中心(CentreforContemporaryCulturalStudies),从一开始就强调文化与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提供汲取多方面的思想和理论资源,确立了所谓的英国文化研究(Britishculturalstudies)的传统,传播媒体则构成其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方面。晚两年成立的莱斯特大学(LeicesterUniversity)大众传播研究中心(CentreforMassCommunicationResearch),则以社会学为其学科基础,全力以赴地对传播媒体进行全面深入的批判研究。这两个中心先后在80年代中后期,随着其理论骨干的离任而逐步衰落。但是,它们早期和鼎盛时期的研究工作,在理论和方法论上为英国的批判传媒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其开创性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对后来在高校中逐渐普及了的传媒与文化研究来说,是极为重要的也是难以超越的。

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的主要理论家霍尔(StuartHall),致力于重新发掘“意识形态”(ideology)这一关键词,并对其进行理论“整容”,使它成为文化研究和批判的有力工具⑤。马克思所说的意识形态,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是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那么,在电子传媒时代,一个社会中统治阶层的意识形态,又怎样成了包括被统治阶层在内的全社会的意识形态?这实际上是一个争夺和取得文化领导权的问题,也就是霍尔所说的“语言阶级斗争”。在这样一个“和平”而非强制的过程中,传播媒体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文化研究的任务之一就是要解构这一过程,探讨媒体有意无意中采取的意识形态立场。

为了便于实际研究和分析,霍尔还详细探讨了意义创造过程中“编码”(encoding)和“解码”(decoding)这两个不同的阶段⑥,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正是通过这两个实际操作上极其复杂的阶段而实现的。在传媒研究领域,意识形态分析(ideologicalanalysis)代替了过去的效果研究,理论和研究实践长期分离的状态也得以改变。除了对文化研究领域进行理论探讨,更为重要的是,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还作了大量的文本分析和经验研究,对包括大众传媒在内的当代西方社会的文化现象进行多方位的描述、阐释和批判,内容涉及亚文化(subculture)、青年文化(youthculture)、女性研究(women’sstudies)等方面。在追述文化研究的理论和思想根源时,霍尔不但谈到英国本土“鼻祖”郝哥特(RichardHogard)、威廉斯(RaymondWilliams)和汤姆逊(E.P.Thompson),还谈到欧陆的阿尔杜塞(LouisAlthusser)、格拉姆西(AntonioGramsci)、列威-斯特劳斯(Levi-Strauss)、福科(Foucault)和拉康(Lacan),可见伯明翰文化研究从一开始就确立了其理论和方法资源上集大成的原则⑦。

被霍尔誉为英国文化研究开山鼻祖的威廉斯和郝哥特,都是工人阶级出身的人文知识分子。面对英国这样一个阶级划分极为鲜明并且相对稳定的社会,威廉斯形象地将自己这种特殊境遇称作一种“越界”(bordercrossing),即跨越社会阶层的界限。他们对工人阶级生存状况的同情和理解,决定了他们对大众传媒和流行文化采取的特定态度。作为人文知识分子,他们的批判立场是不容置疑的。但是,这种批判与传统精英文化倡导者所持的态度有着根本的区别,这亦即西方社会政治上左与右的区别。传统文化精英对大众流行文化采取的态度是无视和蔑视,手段则是隔离或消灭。威廉斯等则把大众传媒放在更为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对其起源的发展进行认真的探讨。大众文化现象从此也登上了学术这一“大雅之堂”,成为原来只针对经典严肃文本的文艺批判的对象。这在当时英国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是难能可贵的。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威廉斯等才被后来者们推举为英国文化研究的开山鼻祖。

威廉斯早在50年代就对开始对英语中的一些关键词进行词源学和社会学的双重探讨,从词义的变化中把握社会的变迁,反之亦然。英语中culture一词,从原来的拉丁词根发展而来,并延伸出种种不同的意思和用法,成为英语中最难界定的概念之一。只有当culture从狭窄的“高级精神产品”延伸为人类学意义上的“一种生活方式”,大众的生活方式才可能成为“文化”,也才有了大众文化(massculture)和流行文化(ppularculture)的说法。但是,对当代文化研究来说,以上culture的两个定义一个过于狭窄,一个过于宽泛。学者们因而试图在这一窄一宽之间找到更为确切的说法。目前比较为人接受的一种定义认为,文化是一切具有象征意义的东西,包括言说、物品、行动、事件等等。其实,这个定义本身也有过于宽泛和含糊其辞之嫌。文化这一概念本身的模糊不定也导致了后来的文化研究领域的无限扩展和杂乱无章,尤其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后,起源于英国的文化研究在美国和澳大利亚等英语国家逐渐盛行并变异,使得企图对这一领域进行整体综述的努力变得越来越困难。70年代伯明翰大学的文化研究,在理论上认同文化和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有意识地反对一切经济决定论,与20世纪形形色色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论不约而同。在研究实践中,则通过对文化现象的记录和阐释达到一种社会批判。譬如,对工人阶级青少年中产生的、反社会的亚文化的关注,隐含了对英国社会阶级压迫的批判。更如,女性主义理论直接影响和指导了中心的具体研究问题,包括大众传媒对女性形象的塑造和歪曲,以此达到对男权社会里无所不在的性别歧视的批判。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在鼎盛过后,蜕变成伯明翰大学的文化研究系。文化研究也开始被成批生产和仿制,并逐渐成为英语世界高等学院中又一门专业“学科”,其实际社会批判功能也面临被消解的危险。

英国的文化研究从80年代中开始在英语世界里流行起来。在美国,素以实证经验主义为方法论依据的传播研究主流,受到了来自大西洋彼岸岛国的理论冲击,因而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理论繁荣”。澳大利亚由于引进英国的研究人员,也在不同程度上产生过文化研究热。近些年内,英语世界文化研究的重要论坛,除了原来在美国出版发行的《文化研究》(culturalStudies)外,又新增添了《欧洲文化研究》(EuropeanJournalofCulturalStudies)和《国际文化研究》(InternationalJournalofCulturalStudies),均在英国出版发行。这都说明文化研究领域正在试图超越英语世界,在欧洲乃至世界范围内展开。然而,英语世界中新近的一场文化研究热,在过多地关注当下流行文化现象的同时,忽略了伯明翰大学文化研究对各种压迫的直面批判精神。尤其是进入90年代以后,文化研究的繁荣景象,与其说是本领域研究的发展深化,不如说是学术市场对其需求的增加。文化研究的社会批判功能,经常被表面上的喧闹所淹没。其中一些较有影响的文化研究者,更是主动放弃了对深层社会批判的追求,反而对流行文化中包含的所谓反抗霸权和控制的因素沾沾自喜并随意夸大。这种形式上的文化激进,其实已经蜕变成实质上的政治保守了。

[page_break]注释:

①目前国内较常见的经验研究是所谓的受众调查,但是这种调查经常由商业目的所驱动,并非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调查和批判。

②研究结果由H.J.Forman论编为OurMovieMadeChildren(NewYork:Macmillan1935)。

③在此两个有代表性的例子值得一提,一个是英国的TelevisionandtheChild:anEmpiricalStudyoftheEffectsofTelevisionontheYouth(London:theFalmerPress1958),由心理学家HildaT.Himmelweit等共同完成。此研究主要集中讨论电视的到来对儿童的日常生活以及价值观念产生的影响。另一例是美国传媒研究史上经常提到的TelevisionintheLivesofOurChildren(StandfordUniversityPress1961),由W.Schramme等共同完成。

④80年代初期英语世界大众传媒与传播领域曾发生过一场关于批判研究(criticalresearch)与御用研究(administrativeresearch)讨论,讨论结果发表在JournalofCommunication专号“本研究领域中的争鸣”(FermentintheField)vol.33,No.3,1983。

⑤StuartHall‘TheRediscoveryof“Ideology”:returnoftherepressedinmediastudies’,收入M.Gurevitch等编辑的Cuture,Society,andtheMedia(London:Menthuen1982)。

文化研究范文篇5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所近日在京举行“和谐文化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研究”理论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就和谐文化建设应注意把握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研讨。

关于和谐文化的性质和内容。与笔者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是一种社会形态,和谐社会是一种社会状态。与此相适应,和谐文化是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会状态相对应的一种文化状态。和谐文化既包括先进文化,也包括健康有益文化。倡导和谐文化,就是要把和谐确立为社会发展的目标,树立以非对抗的、对话协商的方式解决社会矛盾的思维方式,形成诚信友爱的行为准则,营造相互尊重、相互关爱、相互体谅、相互帮助的社会风气,培育坦诚、大度、宽容、开放的社会心理。

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家认为,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以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前提,进一步提炼概括出既体现社会主义性质又包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既体现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又包含社会主义荣辱观具体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会专家认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表述上,可以借鉴别国对价值观的阐述方式,力求做到内涵丰富、言简意赅,使广大人民群众乐于接受和践行。

关于和谐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关系。***说,和谐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二者同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范畴。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和谐文化的核心内容,在和谐文化建设中处于统领地位;和谐文化建设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供坚实的文化基础和丰富的思想资源,对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具有基础性作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和谐文化互为补充,共同发展,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之中,二者一道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思想保证、精神支撑和文化条件。

关于和谐文化建设应坚持的基本原则。与会同志强调,和谐文化重在建设。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一是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凝聚力量、激发活力,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二是必须坚持“双百”方针。和谐文化不是没有矛盾的文化,建设和谐文化需要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向前推进,既要大胆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文明成果和进行文化建设的经验,又要充分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还应该正确引导宗教文化、非主流文化等,并发挥它们在和谐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文化研究范文篇6

关键词:公共艺术;地域文化;公园;地铁

随着社会发展,我国城市化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人们越来越重视城市的艺术性、文化性,在公共艺术设计方面要求越来越高。城市建设过程中要设计各种各样的公共艺术品,而在设计这些作品时,需要与城市的地域文化特色相结合。设计者要从地域文化中发掘城市特色景观要素,将其融入设计,从而使该城市公共艺术区别于其他城市,展现不一样的独特魅力。

一、公共艺术中的地域文化发展现状

1.公园公共艺术。城市综合公园是设施完备、可以用于开展各类公共户外活动的绿地类型。城市综合公园是城市公园的代表之一,也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拼图,可以较好地呈现地域文化。随着我国城市化的推进,公园公共艺术和地域文化的融合逐渐深入,形成了许多特色鲜明的形式,如,艺术感十足的公共雕塑、艺术壁画、造型别致的长椅、创意电话亭、艺术垃圾桶以及模拟树木的景观灯等,还出现了地域文化特色互动性雕塑、地域文化现代装置艺术等,公共艺术地域文化与城市综合公园的结合越发紧密。地域文化的细节处理和设计,能够让人们接受文化的熏陶,也使公园公共艺术更加人性化。然而,在当前公共艺术的发展中,部分设计者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本地地域文化特色的融合,使一些公共艺术设计出现同质化现象。2.地铁公共艺术。地铁是衡量一座城市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展现了一个城市的发展面貌。地铁公共艺术则可以被视为展现城市地域文化的重要方式,能够凸显城市发展的文化脉络。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不仅可以透过地铁公共艺术这一窗口了解该城市的地域文化特色,而且可以在这一过程中对该城市产生认同感。地域文化和公共艺术是相互扶持、相互影响的。近年来,地铁公共艺术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发展态势,如武汉地铁(图1)、合肥地铁等,以独特、别致的公共艺术装饰地铁城市空间,营造了城市艺术氛围,点缀了市民的日常生活,并以此为依托宣传了城市形象,凝聚了各方旅游者和商家的目光,拓展了城市的旅游市场,推动了城市的经济发展。3.景观公共艺术。景观公共艺术作为城市文化的代表性标志之一,其艺术性地记录了城市发展的历史与文化,在当前社会为人们所关注、欣赏。当前,在我国景观公共艺术与地域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存在一些借鉴、模仿的现象。导致该状况出现的原因不止一种,其根源在于部分设计者的公共艺术创作缺乏文化认同感与创新精神。一些设计者为了使作品从感官上吸引人们的注意,在设计中没有合理采用适当的设计元素,导致城市景观设计的不协调。因此,对于一些景观公共艺术设计,市民会产生审美疲劳,认为其缺乏城市个性魅力与文化独特性。

二、公共艺术中的地域文化实际应用分析

1.公园公共艺术中的地域文化应用——武汉大禹神话园。公共艺术作品会受到其所处环境的风格影响,因此,设计者应当选择与环境契合、能够为大众所接受的主题进行设计,并用一些大众较为熟悉的素材点缀、创新。如,武汉的大禹神话园(图2)选择了“大禹治水”这一神话故事为主题,并围绕该主题进行创作设计。人们通过传说,对大禹治水的形象较为熟悉。武汉大禹神话园正是以大量的历史记录与神话故事为依托进行公共艺术创作,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气息。大禹神话园位于武汉市的汉阳江滩,分为上、中、下三区,其中都陈设有大量的大禹神话故事相关的雕塑。该园用雕塑的形式,向公众展示了大禹治水的经历,也突出了武汉地区悠久的治水文化,回溯了武汉人的治水记忆,从而受到大众的广泛认可。2.地铁公共艺术中的地域文化应用——合肥地铁。地铁是现代社会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而各个国家的文化历史不同,其建设的地铁也风格各异。回顾全世界城市地铁的发展历史,自从1863年伦敦建立起第一条地铁之后,许多座彰显文化特色的地铁站纷纷落成。这些地铁站立足于城市的地域文化,用一定的材料与手法再现了当地的历史、名人、文化风俗等,营造了温暖、富有人文气息的地铁空间,而地铁公共艺术也由此成为城市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如,合肥地铁2号线的公共艺术作品风格鲜明、独树一帜,其是根据能够凸显合肥城市内在精神和地域文化的站点进行挑选创作的,主要有三孝口站的“慈孝文化”、四牌楼站的“时尚节拍”、蜀山西站的“蜀山竞秀”、大蜀山站的“玉兰绽放”等。各个地铁站中的公共艺术设计,都透露出浓厚的地域文化气息,并与周围的环境相得益彰,以人文故事为历史背景,以场所记忆为依靠,深层次挖掘站台的城市记忆,通过公共艺术创作唤醒人们的城市记忆,从而与公众产生共鸣,增加认同感。3.景观公共艺术中的地域文化应用——以咸宁市区为例。公共艺术不仅仅是包装城市形象的工具,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时常能够感受到公共艺术。城市景观的元素包括公共设施、交通、街亭以及护栏等,这些元素在经过艺术加工后,能够与城市景观环境相协调。如,咸宁市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公共艺术则带动了咸宁市区的经济发展,使其获得了多元化收益。咸宁市区公共艺术设计深深植根于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色。咸宁市区以民间“竹乐舞”作为题材,再现传统场景,以此与当地民众、旅游者进行互动,既能丰富人们对城市文化的体验感,又能加深民众和旅游者对地域文化的了解与认识。可以说,这就是咸宁市区公共艺术设计创作的成功之处。

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应当立足于人们的需要,扎根地域文化,充分认知地域文化的重要性,提取地域文化的价值,建设能满足人们物质、精神需求的休憩地。设计者可以将公园、地铁、景观作为地域文化的载体,从而设计出独具特色的城市公共艺术,展现我国城市的本土文化风韵。

参考文献:

[1]韩井磊.城市公共艺术景观中地域文化研究.艺术科技,2018(10).

[2]冯夏.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的地域文化融合研究.智库时代,2019(18).

文化研究范文篇7

关键词: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职能建设

文化对社会的发展具有指导作用,并能丰富人们的日常生活内容。而文化馆作为文化传播、交流、宣传的重要场所,对我国和谐、文明、友爱型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我国文化馆仍存在着文化服务内容单一、服务设施不完善、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这不利于文化馆的良好发展。而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职能建设,可丰富文化馆文化服务内容,改善服务设备,提高服务水平,具有较好的实践性。

1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职能建设的意义

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职能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对文化活动的组织、举办、宣传能力,这决定着文化馆是否可满足人们对文化的需求;二,文化建设能力,这决定着文化馆是否可促进我国社会文化的发展、传扬传统文化。而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的建设,可充分落实文化馆服务职能,提高文化服务质量,对群众文化建设、传统文化创新与传扬具有积极作用。因此,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职能建设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与文化效益,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扩大文化服务范围,使更多的人民群众可享受到文化的成果,并能改善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水平,充分发挥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使用功能。二,发扬与挖掘民族文化与地方文化,实现传统优秀文化的创新与发扬,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在经济的快速发展时代下,各国家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而文化馆对我国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承担着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责,有助于提升我国的软文化建设。因此,文化馆应不断加快公共文化服务职能建设,充分发挥出文化馆的文化效益与社会效益,给其他文化单位提供一定的帮助,以推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

2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职能建设

2.1创新文化馆运营机制。在更新文化馆工作机制时,应对文化馆的社会化参与程度加以重视,积极调动社会组织参与到文化馆的管理服务之中,充分发挥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能力、资源能力及服务能力,弥补现阶段部分地区公共文化服务质量不高、发展水平较低、设备陈旧、内容单一的情况。与此同时,还应打通社会组织参与到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的通道,最大限度地吸纳社会机构资源、人才、材料投入到文化馆公共服务职能建设中,以深化文化馆机制革新,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1]。文化馆社会参与程度的加大需政府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就此,政府可构建公共财政补偿机制,根据服务项目与实施要求,调配相应的资金,尤其是对鼓励抵偿或免费文化馆服务项目,以推进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职能建设。与此同时,文化馆的服务与运用方式还应与时俱进,对文化馆服务模式、用人与分配机制进行相应的创新,革新文化馆管理运行机制,助推多元管理、自我管理、文化管理等现代化运行机制的构建,不断提高文化馆工作团队整体素质,完善文化馆人才分布结构。为进一步完善文化馆公共产品的供给方式,应不断提升日常服务质量,持以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免费服务只是提升文化馆服务的一个起点,还应需不断改善服务基础条件,完善文化馆服务设施,以提高文化馆公共服务的整体水平。与此同时,还应对群众文化活动的策划组织工作加以重视,以加大文化馆与社会的联系,充分发挥文化馆的服务功能[2]。而对于一些较为落后的文化馆应不断完善内部的工作机制、提高自身活力,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发挥出自身最大价值,以提高文化馆职能服务质量。此外,还应构建文化馆工作人员培训机制,为文化馆人才的培养提供一个渠道,不断提升文化馆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尤其是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以推进文化馆学科体系建设。2.2加快推进文化馆标准化建设。各级文化馆的基本设施主要有业务功能、面积、数字化水平、拓展空间、利用率等各项指标,国家文化馆评估标准中都对这些指标具有相应的规定,主要是为考核文化馆的服务职能发挥水平与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就此,文化馆应根据国家有关评估标准,不断改善文化馆的环境建设与硬件设备,以便于充分发挥出文化馆的服务职能,从而加快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职能建设。与此同时,还应注重文化馆的软件设施,根据公共文化单位的相关体制机制,对文化馆的体制机制进行相应的革新,不断丰富文化馆内容,使文化馆成为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主要承载体,以发挥出文化馆的最大服务职能价值[3]。此外,还应积极联合老年大学、学校、社区等,开展差异性服务项目,不断扩大文化馆的服务范围。2.3健全评估指标体系。为丰富文化馆的服务方式、提升群众的满意度,文化馆应对服务的均等化与差异化建设加以重视。就此,文化馆可构建健全的评估指标体系,通过群众对文化馆服务水平的满意程度测试与文化馆职能发挥测试来审查文化馆所达到的社会效益程度,以此为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提供指导。在对文化馆实施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进行评价时,除要考虑文化馆服务内容、项次等硬指标之外,还应综合考虑群众文化辅导员对服务的满意程度、各项软指标、根据不同业务特性而定的各项评价指标,以确保文化馆服务水平评估结果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在制定各项评价指标时,应将群众满意率与社会效应相结合。此外,可将各级文化站根据不同地区划分为农村地区、社区、城区、郊区等类型,在对各级文化馆进行评估时,应根据各地区的经费施工情况、服务情况、实施功能等多方面内容进行考察,并以此评价结果作为制定下一步管理与业务、财政投入方案的重要参考依据。2.4构建多元化推广平台。文化馆除利用各种外部与内部媒体空间开展服务之外,还应借助多种渠道来提高群众对文化馆职能的认识、加大对文化馆的使用力度。就此,文化馆应积极构建多元化推广平台,以丰富文化馆服务方式,提高文化馆的服务力度。首先,可利用网络渠道来文化馆服务信息,建立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交流网络平台,加大群众对文化馆公共服务职能建设工作的关注力度。其次,应积极引入社会资源、文化、人力,并争取政府的支持,以提高生文化馆的服务水平。在此过程中,文化馆应积极向社会推广群众文化服务内容,举办群众文化艺术活动,不断吸纳更多的社会人士参与到文化馆公共服务职能建设工作中,以促进群众文化的发展[4]。例如:某城市文化馆将当地的群众文化项目、各种文化节日活动等融入到文化馆服务内容中,并会定期开展群众文化艺术活动。此外,还让文化馆专职人员积极走入社会、观察社会,并为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到文化馆服务工作中提供了相应的通道。与此同时,该文化馆还构建有文化馆交流网络平台,工作人员会定期更新此平台的内容,对群众所提出的意见进行及时回应。由此,本地区对该文化馆服务尤为满意。2.5充分发挥文化馆带头作用。文化馆业务体系通常有研究工作、辅导、组织构成,工作性质为服务型公共文化事业机构。为充分发挥出文化馆的职能价值,相关管理人员应积极让专职人员走出去,让社会各界人士走进来,有效利用阵地资源,定期开展多元化、多样化的群众性文化艺术活动[5]。群众文化活动作为文化馆直接接触群众的关键手段,对文化馆公共服务职能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就此,文化馆应充分体现自身职能价值,结合本地特色及群众文化特点,组织策划相应的群众文化活动。此外,还应积极向群众开展培训、文艺辅导,不断提高群众文化作品质量,确保群众文化活动处于蓬勃的状态。

3结语

文化馆是群众文化建设的基础与保障,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文化馆应不断加快公共文化服务职能构建,充分发挥出自身优势,推进群众文化建设。在建设公共文化服务职能时,应不断完善文化馆基础服务设施,提高文化服务水平,优化服务体制与机制,积极引进社会各方资源,充分现有资源,精心组织策划群众文化艺术活动,以有效发挥出文化馆的职能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欣.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文化馆体系的职能定位与运营模式[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7(37):124-124.

[2]李建刚.文化馆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祖国,2017(18):82-83.

[3]尹苹苹.优化县级文化馆文化服务职能研究[J].管理观察,2017(30):109-110

.[4]王波.打造文化馆品牌建设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发展[J].文化月刊,2017(6):122-122.

文化研究范文篇8

今天延边家庭文化研究会正式成立了,这是新时期妇联组织发挥家庭工作阵地,不断拓宽工作领域的重要举措,也是深入挖掘延边深厚的社会文化资源,推动和谐发展的有效载体。这是我州前所未有的工作探索,很有创意,非常符合延边实际。首先,我代表州委州政府对研究会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致力于延边家庭文化研究的会员们表示亲切的问候。借此机会,我就家庭文化研究工作谈几点意见:

一、把握时代性与规律性,充分认识开展家庭文化研究

的重要意义

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离不开家庭。当今社会体制机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出现了大量的新情况、新问题,比如留守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单亲家庭孩子的人格培养、心理健康和能力发展问题,社会转型期的婚姻家庭伦理道德问题,等等。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应对不当,解决不好,势必影响家庭的和谐、社会的稳定,阻碍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家庭文化建设必不可少,家庭文化研究尤为重要。因此,希望广大教育、文化和社会工作者,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家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全面把握新时期家庭生活的规律和特点,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那些我们有能力研究、又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引导树立符合延边地区特色的家庭文化理念,为构建文明和谐新延边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突出针对性与实效性,准确定位不同时期家庭文化研究重点

文化建设是支撑发展的软实力,家庭文化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石。应当说家庭文化建设既包括家庭教育,也涉及价值理念、生活方式和其他意识形态,具有交叉学科多、涉及领域广、综合性强、内涵深刻、外延丰富等特点,因此在从事研究过程中,要避免面面俱到,注重特色研究,着力破解难题,确保研究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延边作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家庭文化底蕴深厚,时代特点鲜明。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和劳务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州家庭结构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留守流动儿童大量涌现,科学家庭教育知识匮乏,不同年龄段的未成年人呈现出的问题复杂化、多样化,这些现象的存在为家庭文化研究提供了极具挑战的课题。延边的发展实际与家庭特点,要求研究工作者要用开放式、国际化的思维深入研究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大形势下,家庭文化在推动经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弘扬民族文化等方面的深刻作用,要善于发现和总结全社会重视的突出问题,选准切入点,通过家庭教育等方面的有益探索,确立建设先进家庭文化的有效途径,提升和定位新时期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朝鲜族特色的家庭文化。

三、发挥广泛性与创造性,切实提升家庭文化研究的能力和水平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家庭文化建设面临着严重的挑战,这个挑战不是个人的问题,也不是某个独立学科的课题,而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整合资源、紧密配合、齐抓共管。作为主管单位,州妇联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优势,指导家庭文化研究会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吸纳不同领域的会员参与研究。要充分利用社会化研究手段,借助社区工作平台、家长学校和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等社会资源,建立家庭文化研究的协调机制和长效机制,形成学校、社会和家庭三位一体的研究网络,拓展研究领域、深化研究主题,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共同做好研究工作。要创新各类研究活动载体,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组织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深入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家庭文化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不断提高会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家庭文化研究的活力。要坚持正确的理论导向,提高会员的理论素养,把优化家庭文化作为重要任务,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研究、吸收国内外家庭文化研究领域的先进经验和科学方法,不断完善具有延边特色的家庭文化研究理论体系。

文化研究范文篇9

一、我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特别是市委九届六中全会以来,伴随着国际性海滨城市、现代化港口工业城市、山海相拥的知名旅游城市战略决策的实施,全市文化建设得到空前重视,文化建设投入大幅增加,文化设施大量出现,文化发展的大环境不断优化和改善,这些,无疑为我市的文化软实力提升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国际性海滨城市的文化建设框架初步拉开,适合创业人居的良好人文环境正在迅速形成

连云港处于中国万里海疆中部,是新亚欧大陆桥的东桥头堡,是我国中西部地区最便捷的出海口,在全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大局当中,承担不可替代的责任,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城市建设的迅速扩张,为建设一个具有鲜明滨海城市特征的文化连云港,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提供了持久、强大的动力和活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滨海城市文化建设,努力塑造具有鲜明时代气息、地域特色的一心三极城市文化形象。重视城市的规划设计工作,积极推进城市的环境绿化和生态建设,城雕、社区广场、旅游景点、城区绿化注重特色,充分体现人文内涵,城市品位、文化价值和文明程度切实提高,城市公共空间和居住环境的文化含量不断增加,连云城区和新海城区正在成为全市文化事业的示范和辐射源。

(二)新时期连云港精神已成为共同的精神认同和文化认同,发挥着其特有的凝聚力、亲和力作用

市第十次党代会报告,站在连云港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浓墨重彩地通过《西游记》及其电视连续剧主题曲《敢问路在何方》对“新时期连云港精神”进行了深刻到位的阐释。当前,以勤奋敬业、拼搏进取、自强不息、创新创业为主要特征的新时期连云港精神,已成为绝大多数港城人共同的精神认同和文化认同,在推动着我们这座城市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同时,始终催发着一种奋发有为、昂扬向上、创新创业的精神状态,充分体现出了连云港人的精神风貌和创业风范,从而为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和动力。特别是在连云港更多地融入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这种既具有时代特征、又具有本土化特点的以人文精神为内核的文化力,更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构成了特定区域的核心竞争力。

在连云港的大地上,社会群体的鼓励创业、宽容失败,和谐合作、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政府的服务、效率意识以及简化手续、强化质量、诚信有序的服务环境等适合创业的人文环境氛围正在形成,这大大有助于激发创业者的创业精神、发挥创业者的知识和能力并对创业者产生了凝聚力和亲和力。

(三)城乡文化设施建设有了较大改善,文化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

近年来,我市对文化体育设施投入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城乡文化设施建设有了较大改善。一是全市重点文化设施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市博物馆、文化馆、少儿艺术中心、妇女活动中心以及正在建设中的市体育中心等一大批重大工程的建成和即将建成,对提升文化连云港的知名度、改善连云港文化环境、完善城市功能、丰富文化内涵和人文景观,都具有重要意义。二是基层文化设施有了较大的改善。近年来,在文化大市建设的推动下,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发展较快,各县区、乡镇、村新建和改造了一批基层文化设施。三是农村文化建设和文化下乡活动有声有色。集镇文化建设得到加强,积极挖掘民俗文化、民间艺术资源,建设农村特色文化。举办形式多样、具有特色的农村文化活动,推动农村旅游文化、商贸文化发展。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据统计,2007年全市剧团共计下乡演出达600多场,观众人数达几十万人次。此外,还有30多家民间剧团及基层演艺团体,长年活跃在农村。通过免费送电影、送演出和送图书到农村,广大农民朋友能更好地享受精神食粮。

(四)文化产业总量规模扩大,文化产业区块特色明显

文化产业是文化与经济、科技高度融合的新兴产业形态,它将会成为国际性滨海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产业。文化产业对于城市的文化、经济以及科技整合将提升城市的持续发展能力和竞争力。目前,在国际性城市(或世界城市)的GDP中,80%以上来源于服务业,其中以知识、创意为基础的文化产业或创意产业扮演了主要角色。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从1980-1997年,国际文化贸易量增长了10倍。国际知名的会计和咨询服务公司——普华永道公司,在世纪之交发表的预测报告说,在今后5年内,全球娱乐与传媒业将以每年7.2%的速度增长,大大高于同期世界平均增长速度(3.2%)。

近年来,我市文化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全市文化体育经营和服务单位固定资产总投资近10亿元,从业人员(包括二、三产业员工)逾10万人。文化产业区块特色明显。在我市块状经济发达的基础上,文化产业区块正得到快速发展。到目前为止,我市文化产业大体形成了四大区块:一是历史文化区块。主要以海州历史文化资源挖掘、品牌打造为主。二是山海风光旅游区块。主要以花果山、连岛、渔湾、孔望山等各类风景旅游区为主。三是文化科教区块。主要以新开发文化科教园区为主。四是中心城市区块。主要以新海城区和连云区块为主,集聚了现代化的各类文化体育场馆设施和代表都市休闲文化、健身娱乐等的文娱产业。

(五)文化体制改革扎实推进,各类资本在文化领域作用得到有效释放

我市文化体制改革在经营性文化产业和公益性文化事业这两大领域上,都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在经营性文化产业领域,完善产业政策,优化服务环境,激发民间资本进入文化领域,重塑文化市场主体,建立了一批民营文化企业。2007年全市个体经营者兴办的文化体育场所占各类所有制成份的76%以上。个体独资企业,大部分集中在文化体育的经营项目和教育培训业中,如各类培训学校、歌舞娱乐场所、网吧、图书经销单位等。此外,还有一些合伙经营企业、股份合作企业。二是加快文化事业单位改革。贯彻“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的方针,对政府兴办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在理顺体制、加大投入的同时,加快转换内部运行机制,大力推进劳动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引入竞争和激励机制,努力拓宽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方式,切实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最大限度地发挥公益性文化事业的社会效益。三是鼓励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加强和改进对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的服务与管理,为非公有资本的发展创造良好政策环境和平等竞争机会。根据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承诺,积极吸引外资,提高文化领域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四是创新文化管理体制。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创新管理手段,推动文化行政管理部门逐步实现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由管微观向管宏观转变,由主要面向直属单位转为面向全社会。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的要求,理顺文化行政管理部门与所属文化单位的关系,做到管办分离、机构分设、财务分开。

二、提升全市文化软实力存在的主要问题

不可否认,近年来我市文化大市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文化软实力有了明显提升。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与国际性海滨城市建设的发展要求相比,与建设文化连云港的现实需要相比,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还存在着许多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认识上存在几种错误倾向

不少地方和部门不同程度地存在认识上的三种不良倾向。一是重硬轻软倾向。在工作中,往往重硬实力建设,轻软实力建设,重经济建设,轻文化建设,认为经济等硬实力可以通过一些指标具体量化,具有可比性,业绩好坏容易显现,而文化等软实力通常较难用指标来细化量化,可比的刚性不强,业绩不易显现,因此认为在文化软实力建设上下功夫简直是吃力不得好,往往采取退而避之的态度不加重视。二是重形式轻实效倾向。有的地方把文化建设只是当作点缀的花架子,摆摆设而己,把搞形式的意义看的比取得实质内容成效还重,大张旗鼓地搞活动,偏重造声势,一阵风过去后,忽视活动成效的巩固。三是重眼前轻长远倾向。有的人认为,文化设施硬件可以在短短几年建成,但一个地区的价值文化精神等并非一朝一夕说改就变得了的,非有五年、十年甚至几十年的长期努力教化不能见效,而自己工作在职在位的时间也不过是短则三五载,长则十年许,舍近求远简直是浪费自己的青春,所以文化设施建设等眼前见得到的功利事业不乏人抓,而长远教化等利在后人之事少有人管。

(二)发展上呈现出不平衡

与经济同等发达程度的地市相比,我市的文化发展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一是文化设施建设滞后于经济的发展水平。高档次、高品位的标志性文化设施欠缺,尚未形成辐射力,各地的文化设施建设也呈现出不平衡的现象。

二是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总量偏少,比例偏低。近年来,尽管我市加大了对公益性文化事业投入,但与我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相比较,我市在公益性文化事业方面的财政投入还是远远不够的,还是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根据国际上的研究,在人均GDP跨域1000美元时,消费支出中吃穿用类比重下降,而文化体育方面开始大大上升,其中文化体育类产品的消费支出所占比例不少于18%,而我市2005年这一数字还只有7%,说明我市人民在文化体育消费方面的潜力还没有充分发挥和满足。

三是文化产业发展规模偏小,科技含量不高。尽管我市文化产业发展很快,但总体上我市文化产业发展规模偏小,产业链不长,产业之间的有机联结不密切,产业组织形式还处于小规模分散化经营状态,产业群没有很好地形成,产品的规模优势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传统文化产业比重大,现代新兴文化产业发展不够,技术水平还比较低,创新能力还不够强,一些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低。2004年连云港全市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1.2%。低于全国2.15%的平均水平。而同年的北京、上海则占到了6%,深圳占到8.6%。

(三)文化资源挖掘利用不够

连云港城市文化上接远古史前文化,中承气势恢弘的大中原文化,外融东亚、东南亚及至更广领域的外来文化,一度时间,是中国沿海颇具影响的经济文化枢纽中心,其文化影响之广、传递之远,即便是今天,在海外一些国家提起古海州,仍有大量的典籍可查、大批的文化知音。历史进入近现代,自然地理上的沧海桑田、经注地理的几番沉浮,港口几曾沦落,城市几曾衰落,经济几曾落后,有名山而不名市外,有大港而不能远航,有名城而不得发展,至于城市文化,更是处于发展的低潮,尽管是“怀抱金碗”,而识之者几人。多姿多彩的古东夷文化,博大精深的老海州文化,气势恢弘的楚汉文化以及独具魅力的淮扬文化,如同一块洁白纯净的美玉,就这样静静地安躺在历史的河床上,度遮蔽了其曾经往日的诱人魅力。与历史悠久的北京、南京、广州、武汉、杭州相比,与诸多同样文化底蕴深厚的兄弟城市,如徐州、淮安等苏北城市相比,即便和同处东部沿海的宁波、烟台等城市相比,都显得底气不足,难以直起文化的腰板。诚然,改革开放以来,一些热衷于连云港城市挖掘整理的专家学者,特别是本市的一些专家学者穷其精力、学力,做了大量文化挖掘、整理、推介、弘扬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丰硕成果,但细致研究,这些工作,大多还仅限于史迹、遗迹、传说的梳理、发掘层面,限于文化的表象研究上,深层次的文化思考、深度的文化研究还失之于少。连云港文化到底是什么,从哪里来,应该走向何处,如何建设等等,需要花上更大的功夫,去加以研究,并使之得到光大。

当然,我们也应该冷静地看到,包含多种文化形态在内的连云港城市文化,说到底在浩如烟海的中华文化中还只能是涓涓细流,在碧波万顷的世界文化中更是沧海一粟,如何适应国际性滨海城市建设的需要,去继承、发展、壮大我们的城市文化,在切实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同时,彰显其优势、凸显其特色,使之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城市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则更需要假以时日,为之殚精竭虑、夙兴夜寐。

(四)文化人才制约精品生产

在文化人才上,长期以来,由于缺乏良好的生存环境和发展空间,缺乏适宜生长的气候和土壤,不仅没有产生过大师级的人物,就连极具发展潜力的新秀在本土刚刚崭露头角后也都纷纷远走它乡,在外地迅速走红;专业技术人员存在着高职称、低学历和队伍年龄老化的现象;具有较强的文化市场意识、熟悉文化产业开发、善管理、懂经营的文化干部缺少。在优秀精神产品的生产上,由于人才匮乏,特别是重量级、影响力广泛的人才缺乏,尽管也生产了许多在市内外有着广泛影响的文艺精品,有的还走出了国门,但从影响的广泛性、持久性、规模性来看,尚没有产生过一件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广泛轰动的文艺作品。其它如举办世界范围内有一定影响的国际性文化活动或文化赛事,固定落户连云港的全国性的文艺节庆或文艺赛事,也还屈指可数,甚至就没有。这些,与连云港沿海开放城市的地位、与其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枢纽地位的形象和需要,都还有着相当大的距离,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和高度重视。

三、着眼国际性海滨城市建设长远,不断提升连云港城市文化软实力

新时期,建设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国际性滨海城市,对提升连云港文化软实力提出了新的历史课题。提升连云港文化软实力,基础在传承,核心在创新,关键在特色,三轮驱动,方能实现连云港文化上的振兴。具体说来,就是要在传承本土文化精髓,彰显地域文化特色的同时,凸显出强烈的开放性、多元性、包容性、创新性,折射出浓厚的海洋文化特质,激活连云港既适应国际性滨海城市发展需要、又不同于它城市的文化生态。传扬历史、面向海洋、走向世界,彰显开放、蕴涵创新、富有个性,使之愈来愈鲜明、愈来愈凸显。

(一)着眼于国际性海滨城市建设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极端重要性

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的觉醒,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文化的支撑,一座城市的崛起振兴,同样离不开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一是从港城跨越发展的实践来看,增强文化软实力,是实现跨越发展的题中之义。发达地区的实践证明,一个城市是否具有持久吸引力、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最终要看它的文化资源、文化氛围、文化发展水平。从一定意义上讲,未来的城市发展就是以文化论输赢,没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先进文化的引领,城市必然会因为缺乏“软实力”在竞争中落后、掉队,而发达的城市文化和较高的市民素质最终必将转化为巨大的创新能力和现实的城市竞争力。实现跨越发展,必然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大发展,既需要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也需要丰富健康的文化生活;既需要展示城市硬实力的GDP,更需要展示城市软实力的文化。可以这样说,实现跨越发展,实力靠经济,影响力靠文化。只有不断提高文化软实力,连云港的腾飞才有了坚强而丰满的两翼。当前,我市正处于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工业化迅猛推进、城市化加速攀升、经济国际化势头强劲,经济起飞、城市变样、发展迅速、人心思进,站在“全面奔小康、重振连云港”的历史新起点上,增强构成综合竞争力的文化软实力,走文化跨越发展之路,是大势所趋,更是具有前瞻性的明智选择,也是跨越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刻不容缓、不容懈怠!

二是从国际性海滨城市建设的宏图伟业来看,增强文化软实力,是提升我市综合竞争力的根本途径。“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多地体现在文化的竞争上,只有重视文化建设才能保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拥有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已成为支柱产业,占GDP的比重已达到20%以上。像英国的文化产业收入与本国汽车工业不相上下,加拿大的文化产业规模已超过了农业、交通、通讯、信息技术、建筑业等,美国的视听产品是仅次于航空航天的第二大出口产品。在国内,上海、宁波、大连、青岛等城市也把文化发展放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环顾周边,许多地区把提升文化竞争力作为增强综合实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并以此来丰富城市内涵,提升城市品位,推动城市加快发展。我们所要建设的国际性海滨城市,是一个大尺度、生态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面向21世纪乃至更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国际性海滨城市,很显然,衡量城市发展和建设的终极标准,不仅仅要看一些硬性指标是否达标,更重要的,还要看人的素质能不能达到现代文明特别是国际性滨海城市文明的水准。兴起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热潮,增强文化软实力,毫无疑问,必然能够全面提升连云港的整体形象和综合竞争力,必然能够为加快建设国际性海滨城市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撑。

三是从构建和谐连云港来看,增强文化软实力,是建设和谐连云港的迫切要求。文化的进步反映着社会的文明进步,文化的发展推动着人的全面发展。和谐需要“文化”“滋润”,文化为和谐大厦提供精神支撑。随着跨越发展的深入推进,经济社会加速转型,人们的思想认识、道德选择、价值取向的独立性、多样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明显,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将比任何时候都显得迫切,和谐文明的愿望将比任何时期都更加强烈。兴起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热潮,增强文化软实力,就是要充分发挥文化的凝心聚力、鼓劲务实、教化激励、化解矛盾等功能,通过文化连云港建设,加快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铸就奋发向上的理想信念,大力倡扬文明道德新风尚,全面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营造有利于社会和谐的文化氛围,形成万众一心共创伟业的生动局面。就是要全面提升全体连云港人的文化意识、道德水准、创新思想和法治观念,引导人们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形成思想共识,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用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更多更好的文化样式和服务、更多更好的文化载体来满足人们多元、多样、多变的精神追求和享受,在更高水平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

(二)着眼于连云港快速融入国际经济循环大格局的发展趋势,突出把握好城市文化的发展趋势

“十一五”时期,将是连云港打造国际性滨海城市文化形态、高起点推进、打响文化品牌的关键时期。这样一个文化发展的关键节点,必须始终着眼于文化经济化、国际化的发展走向,科学实验设计并实施文化建设的核心战略,切实注重城市外在整体文化形态塑造与城市内在文化创造力培育的相互支撑关系;注重高雅精品艺术、健康流行文化、民族经典文化和地方特色民间文化的多样化繁荣及相互依存关系;注重城市规划、设计、建设与历史文化遗存保护的相互协调关系;注重城市文化建设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联动关系;注重倡扬自身特色文化发展与吸收外来优秀文化特别是海洋文化的辩证关系。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新的世纪,人类将更多地关注自身发展和自我选择,更加重视人文关怀。城市文化是城市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城市发展理念、精神性格、价值取向的外在反映,因此传承和创新连云港城市文化,必须以人为本,把尊重人、关怀人、体现人、发展人放在城市文化建设的首位。要通过打文化牌,体现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建设宜居、宜创业、宜生活的良好文化生态环境,创建一流的文化生态空间,以此来凝聚全市480万市民,奔着“全面奔小康、重振连云港”的目标,不断前进再前进,去创造和谐幸福的美好新生活。

——坚持保护性开发的原则。连云港地区,集中了中华文化尤其是古东方文化中的许多精华,是研究、发掘、整理东方文化的活宝库,像有“东方天书”之称的将军崖岩画、“2000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的藤花落史前城址、“大汶口文化的代表之一”大伊山石棺葬、桃花涧遗址等等,这些历史遗存或遗迹,不仅是历史上古东方文化传统精神的载体和见证,同时也构成了古连云港区域的面目和特点,是连云港先民们留给后代子孙的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在城市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必须不遗余力地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保护其历史信息,“整旧如故,以存其真”,并不断加强其研究,把它的风格提炼出来,使之对整个区域文化传承、创新奠定厚实根基。在保护好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更要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连云港历史久远,有着相当数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影响广泛的如五大宫调、淮海戏、海州湾渔民号子、东海跑马灯、徐福海祭等,涵盖了民间文学、曲艺、音乐、手工艺等各个层面,必须集中一定的人力、财力,实行抢救性保护,切实把文化遗产传承好。

——坚持与时俱进原则。城市文化发展,总要带上深深的时代烙印,方能显出其魅力和风姿。坚持与时俱进原则,实质上体现城市文化建设传承历史、面向未来、着眼发展的战略思路。事实上,一个城市的文化建设,无外乎从三个方面着力。一是要突出历史,充分展示一个区域古代杰出的文明成果,凸现城市的历史文化形象。大力发掘本地的历史文化资源,使古城文脉延伸,过去与现在、新与旧、历史与现实接轨。二是要突出当代,充分展现当代风采,提炼当代文化的精髓,给人激昂向上、充满希望的精神感受。突出当代,关键是要突出发展,城市文化不仅需继承,更要求发展,要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继承。事实证明,文化建设快速发展的城市一定是在保持自己文化特色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的地区。三是要突出未来,研究城市文化的发展方向,给出城市文化的发展战略,立足当前,展望未来,超前谋划,打造品牌。

——坚持山海特色原则。一个城市所以与众不同,除了在于其独特的自然遗传,还在于他的人文遗传特性即文化背景的差异。鉴于此,城市文化建设,既不能一味地仿古仿洋仿他人,更不能要求遵循一个模式,应该把重点放在展示文化个性和营造鲜明的特色上。连云港作为全省唯一、全国屈指可数的山海相拥的滨海城市,其独具魅力的仙山神海兼备的自然风景,神、奇、海、古、幽特点鲜明的文化内涵,不知倾倒了古往今来多少文人雅士、诗家骚客,不知迷倒了古今中外多少旅行者、向往者。在城市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上,必须始终彰显山海文化的独特魅力,必须突出这一鲜明的文化背景,并赋予其鲜活的时代特征、充实其崭新的发展精神,打造魅力四射的文化品牌。需要指出的是,在山海文化特色打造上,一方面,要依托古云台山“海中仙山”的神奇背景,依托《西游记》中花果山的名著背景,做好“仙山”文章,扬名山之灵气,展名山之文气;另一方面,传承连云港作为海港城市的文化特征,着重做实“海洋文化”文章,打好“海洋文化”牌,着力改变连云港作为海港城市“海洋文化”不鲜明的文化现状,构建特色鲜明的“海洋文化”形态,展示与国际性滨海相匹配的城市文化特有的气质和形象。

(三)着眼于全面开放的长远实践,充沛连云港城市文化的精、气、神

传承、创新连云港城市文化,必须着眼于建设国际性海滨城市的发展战略,立足现实、展望未来,使之充盈着国际性滨海城市的气质、性格和精神。

一是在文化形态上,要更加突出开放多元、宽松多样。开放、多元,构成了所有国际性滨海城市的文化品格,并成为其无可争辩的第一特征。在经济开放的同时,不同风格、不同层次的文化汇聚于斯,天南地北、种类繁多的文化在此汇流,开放多元,熔融贯通,相融相和,既满足了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又促进了城市文化的高度开放,更是城市文化取得活力的不竭源泉。不夸张地说,每一个国际性滨海城市本身就是一种开放性文化的代名词。事实上,国际性滨海城市作为经济增长极,要带动周边地区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必然要求其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文化结构表现出高度丰富和高度开放。经济的开放为文化注入了新鲜空气和因子,文化的开放多元,反过来又为经济的腾飞凭添了生机和活力。美国的纽约是一个典型的开放滨海城市,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都有移民在纽约,其文化表现出的开放度和多元化更是堪称世界一奇。20世纪80年代,纽约市民使用的语言多达121种。2000年,纽约的“少数”民族成了多数民族,其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61%。难怪一些人惊呼:是开放、多元的文化造就了今天高度发达的纽约。

二是在文化特征上,要更加突出海纳百川、兼容并包。海纳百川、兼容并包是海洋文明的鲜明特征。海洋文明不同于内陆文明,因而相对于内陆性城市而言,国际性滨海城市更崇尚海的博纳、兼容,崇尚“闯海”、“弄潮”的“敢为天下先”精神,可以说,是海洋孕育了其经济文化,促进了其繁荣,也使得这些城市深深地铸上海洋文化的印记,在文化特征上表现了明显的海洋文化特征。像国内的上海、天津、大连、宁波等城市,在其城市发展中,因为各种文化的交融碰撞,不同的生活追求和生活方式并立互存,逐渐确立了一种“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博大、宽容心态。事实证明,具有宽松、兼容的文化环境,是一个国际性海滨城市发展要素集聚的重要条件,也是国际大都市形成的重要文化条件。

三是在文化内涵上,要更加突出敢于创业、勇于创造。一座真正具有文化创造力的城市,才会是具有文化辐射力和吸引力的国际性城市。创业、创造,是世界上任何一座城市走向工业化、现代化和国际化的核心文化元素。国际性海滨城市大多在文明架构中处于农耕文化与海洋文化的结合点,农业资源的捉襟见肘,加之外来文明的海潮般地汹涌澎湃,使得这些城市发展中烙上了深深的忧患意识和竞争意识,正是由于这种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才孕育、培植并不断锤炼着这些城市的人民勇于进取、敢作敢为的创业创造精神,凸显着其不一般的原创性、开拓性与个性化的创业创造特色。而在创业创造灵魂的深处,深藏着的则是“敢为天下先”的文化心态,敢冒风险、善于经营,思想不保守、行为不守摊,在思想底处始终涌动着一股“谋变革、求发展”的思想活力,并成为城市勇往直前的内在驱动力。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蒙·库兹涅茨曾根据统计资料对10国际性城市近20年的经济增长进行了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的构成中,80%源自于城市的创业创新。

四是求在发展战略上,要更加突出文化先行、优先发展。文化不但为国际化城市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塑造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还成为国际化城市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当前,全球无国际性城市发展的共同趋势之一,即充分重视文化在城市发展中的战略意义,大力实施文化发展战略以补充甚至替代传统的城市发展战略。这些城市遍布世界各地;既有伦敦、巴黎、纽约等古老的中心城市,也有像国内的深圳、宁波等新兴的边缘城市,甚至还有不少传统的工业城市靠文化战略改变自己的城市形象。从城市发展的产业转型来看,全球国际化城市,大多从传统以加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向以贸易、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过渡,无论是传统国际化性城市的改造还是现代国际化城市的兴起,都是以第三产业的发展为前提的,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成为了国际化城市的普遍选择。可见,面对全球竞争之势,如何以文化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及综合竞争力,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关键;文化己经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轴,21世纪的成功城市将是文化城市。“十一五”期间,连云港将在国际性海滨城市建设上迈出关键一步,这个阶段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城乡居民的文化消费将出现快速上升的态势,不仅需求总量急剧增长,而且对文化产品提出了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因此,未来几年文化将成为极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成为全市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支柱,成为结构调整后新的经济增长点,即将进入新的发展黄金期。如何在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前提下,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学习引进借鉴国外优秀的文化成果和创新机制,不断提升连云港的文化竞争力,是摆在连云港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谋求跨越发展的题中之义。

(四)着眼于“文化连云港”建设的实际,创新连云港城市文化发展战略

当前,连云港正处于城市文化发展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从国家层面来讲,十七大的召开,吹响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号角;从区域文化建设层面来讲,作为长三角的北翼港口城市,融入大上海,接轨长三角,使连云港区位优势和自然优势更加突出,经济洼地隆起的同时,对文化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从江苏省情来讲,2006年江苏文化工作会议的召开,拉开了“文化江苏”建设的大幕,“文化连云港”自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之一;从连云港自身实情来看,跨越发展、崛起腾飞的伟大实践,对文化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为城市文化建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基础和机遇。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如此众多的机遇,唯有实施正确而务实的发展战略,才能把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把发展机遇转变为发展实践,使加快连云港城市文化建设成为可能、变成现实。

一是实施积极的海洋文化战略。作为一座有着近两千年港口发展史的城市,由于历史等诸多原因,连云港没有积淀丰厚的海洋文化形态,与其开放城市的形象极不相称,与国际性滨海城市建设的宏图大业极不匹配。历史毕竟只是历史,过去的再也无法挽回。需要深思和努力的,是要在区域一体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背景下,认真而扎实地补上海洋文化这一短板,使之与现代化海港城市名实相符,使之深深地扎根于城市发展中,融化于城市精神中,成为连云港建设国际性滨海城市的文化之根、精神血脉。一是要积极吸纳世界港口城市文化建设成功经验,有目的有步骤地推进海洋文化建设,努力打造海滨城市文化形象。二是努力挖掘本土海洋文化资源,深度提炼、高点推介,激活沉睡于城市深层海洋文化元素。三是注重吸收引进国际先进港口文化资源、项目、技术、人才、创意等要素,深入揭示海洋文化的内容形式、品质特征和嬗变规律,营造海洋文化氛围。四是大力推进文化交流、融合、贯通,努力使区域的文化品牌、内容、风格、特色和气派,有机融入海洋文化培育过程之中,实现古今融汇、中西合璧、全面创新。五是设计营造海洋文化特色城市标识系统,结合滨海城市发展理念,综合考虑城市标识系统与城市海洋文化环境塑造的协调关系,把城市信息的传递与海洋人文精神、艺术手段巧妙结合起来,用无声语言、图形表达海洋文化的召唤。

二是加快启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战略。按照国际化海滨城市建设进程,建设“文化连云港”的现实要求,适度加快文化基本建设的速度,建设一批惠及全体市民、承载区域功能、贴近多元需求、便利群众享用的文化基础设施。集中力量规划、推进城市公共文化基础性主体工程,用5年时间,使城市初步拥有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能够承办国际文化活动、引领区域文化发展的重大文化基础设施。政府引导、政策推动,规划先行、开放领域、市场运作,大力引进各类社会资本、国际资本,着力推进区域经济文化枢纽城市建设。以特有的山海资源、文化遗址、西游记等特色文化为载体,努力推进文化休闲度假、文化创意产业、中央文化商务服务等城市文化产业基础性主骨工程。到2015年,使连云港的公共文化设施人均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形成覆盖全体市民的文化设施体系,使文化产业的重要区块、重大项目、重点企业初显形态、初具规模。

三是打造魅力独特的人文环境战略。人文环境是一个城市文化特质的灵魂和魅力,是一个城市的人文个性和品格。一个城市要获得好的发展,就必须要有好的氛围,好的城市文化,好的人文环境。可以这样说,一个没有自己人文环境的城市,是没有吸引力和生命力的。

打造成魅力独特的城市人文环境,核心是要提炼一种城市精神。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市的核,一个城市的魂,它反映着这个城市的价值取向、道德准则、思想境界、历史文脉,是这个城市独有的精、气、神。发达城市实践一再证明,一个城市要获得长足发展,必须善于总结提炼自己的城市精神,为城市的跃升提供宝贵的价值资源和精神动力。上海凭借“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城市精神、长沙凭借“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城市精神、大连凭借“创造、创业、创世”的城市精神,营造出了优良的人文环境,集聚、整合、激活了有利于城市发展的各种要素,使城市得以快速发展。连云港是一座既古老而又充满朝气的城市,千百年来,连云港文化在仙山秀海的滋养中生生不息、绵延不绝。准确塑造连云港的城市精神,可以更好地孕育市民的崇高理想与美好憧憬,激扬市民的改革动力与创新热情。当前,市十次党代会提出的以西游记精神为内核的新时期连云港精神,是我市推进城市精神建设的一次成功尝试,它极大地唤起全市人民的热情和激情,凝聚了人心、集合了力量,相信假以时日,经过一番锤炼和磨合,必将使城市在精神和思想上产生前所未有的高度统一和普遍认同。

打造魅力独特的城市人文环境,关键是要提升城市文化形象。城市即文化,文化即城市。城市的人的城市,更是文化的城市,因而,提升城市文化形象,是城市建设的题中之义。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城市精神为价值指向,发掘和张扬城市的文化特质,把文化作为经济跨越发展的动力、社会和谐进步的支撑、城市崛起腾飞的终极意义,努力扩大连云港城市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辐射力。通过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打造中国东部沿海的文化高地,提高连云港人的文化和素质,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形成“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人文环境,不断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为跨越发展提供坚实的文化条件和巨大的精神支撑。

四是创新文化建设的联动发展战略。连云港北接渤海湾、南连长三角,东西贯通新亚欧大陆桥,处于区域经济文化发展的枢纽地位。加强与周边地区及沿桥、沿海城市的文化协作,发挥区域经济、文化中心的有利条件,在充分尊重区域内各地文化发展特点的基础上,积极倡导相互支持、相互合作、共谋发展,推进文化联动发展。

一是要打好陆桥文化牌。陆桥经济带的日渐崛起,陆桥文化也随之悄然兴起。它是一个集地域文化与历史文化、海洋文化与大陆文化于一体的新型文化。在区域经济文化协调发展的今天,陆桥文化正在扮演着特殊的角色,发挥着特殊的作用。陆桥文化现象,对陆桥沿线各地市经济社会产生了全方位的影响,在区位价值、理论研究、观念形态、领导决策、经济发展等多方面都表现了出来。作为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陆桥文化的重要组成城市,连云港城市文化发展不可避免地受到来自陆桥沿线文化的熏陶和洗礼,无论来自政府还是民间的经济文化活动,无不渗透陆桥文化色彩,陆桥文化已毫无悬念地走进这座城市,植根城市文化。由文化接纳上的不自觉为自觉,变文化发展上的被动为主动,陆桥联手、城市联动,让陆桥文化的精神、价值成为连云港及至所有陆桥城市的共同思想基础和价值追求,推动陆桥经济走向繁荣昌盛,理应成为连云港城市文化发展的战略之举。

二是打好“长三角滨海城市文化带”牌。长三角城市扩容,连云港由边缘城市一跃成为长三角重要的北翼港口城市。从历史文化、地理文化和经济文化的发展角度来看,在长三角二省一市的城市经济文化布局中,沿海城市完全可能在经济文化发展上合纵联横、联动发展,形成优势互补、文化相融、互动发展的滨海城市文化带,共同倡扬敢闯敢干的海洋文化、建设富有活力的滨海文化城市,打造“长三角滨海城市文化带”。

三是要打好“淮海文化牌”。连云港地处淮海经济圈,与周边城市存在着天然相近相亲的地缘、人缘、文化缘,正所谓地相近、人相亲、文相融。共建淮海经济文化圈,倡导区域发展主体联合、区域文化资源整合、区域文化市场共同开放的文化发展理念,共同创建区域文化艺术交流、文化服务、文化商贸基地,合力提升整个区域文化发展的国际化、现代化和市场化程度,增强区域特色文化的国际辐射力,逐步构建“淮海文化圈”。

(五)着眼于坚持改革创新、激活活力,不断提升城市文化的魅力和生命力

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积聚经济腾飞的深层推动力,必须始终坚持以根植城市血脉的城市文化传统为根基,以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为核心,博纳外来优秀文化,凸显山海文化特色,大力繁荣发展连云港特色、连云港风格、连云港气派的优秀文化,不断增强城市文化的魅力和生命力。

一是必须立足区域实际,在增强文化的原创力中激活文化发展活力。增强文化的原创力,是增强文化软实力的重中之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要树立原创意识、精品意识,集中精力、整合资源,努力创作一批符合先进文化发展方向、具有区域特色、反映跨越发展时代特点,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时代的文艺原创精品力作,满足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要努力培养一批市内外乃至省内外有领先地位的名理论家、名艺术家、名作家、名记者、名编辑、名主持人、名播音员等连云港文化专业人才队伍,形成文化人才高地,汇集雄厚的创作力量。要依靠本土和国内外高校以及文化界的力量与资源优势,重视文化管理和经营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引进培养,对于文化产业的经营者特别是文化企业家,要承认并高度重视他们是产业价值创造的主导因素,赋予其独立的产业决策权和应有的社会地位。要发挥名人效应,积极引进大师名家来连云港建立创作室、艺术馆,以文化名人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多渠道、多方位增强文化的原创力。

文化研究范文篇10

据不完全统计,到1996年12月底,共召开各类有关安全文化的研讨会20余次,发表有关的学术沦文400多篇,出版专著10多部。理论研究对安全文化的传播和建设起了巨大的推进作用。

1.全民安全文化现状

(1)“安全生产周”活动主题鲜明,安全文化普及有声有色。自1991年开始的一年一度“安全生产周”活动,主题鲜明.目的明确,得到了全国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的积极支持和热烈响应,广泛深入地开展了安全宣传教育活动,使全民的本质安全素质得到普通提高。

“安全生产周”活动的主题体现了“安全第一”的哲学思想。自1991年到1996年,“安全生产周”行动已连续举办了6次。第一次要求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树立‘安全就是效益”的思想;第二次的目的是“为国营大中型企业创建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和提高全社会的安全意识”;第三次的主题是遵章守纪、杜绝三违;第四次的主题是勿忘安全,珍惜生命;第五次的主题为治理隐患,保障安全,第六次的:主题为;遵章守纪,保障安全。“安全生产周”活动的主题都体现了安全文化的哲学思想。

“安全生产周”活动面向全国,重在提高全民的本质安全素质。以1996年5月13日至19口的第六次“安全生产周”活动为例.在活动举行的两个月后就有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15个部门向领导和发起部门劳动部报送了总结。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既有新闻会、电视节目专题报导、专题宣传报导、座谈会,也有街头汇演、专场汇演。同时还进行安全文化学习和各项安全检查。活动尽量做到了人人皆知,人人参与,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第六次“安全生产周”活动情况体现在:

1)领导高度重视,措心部署.层民落实;

2)安全宣传活动丰富多彩.提高全民安全意识;

3)贯彻安全法律法规,加强安全法律的贯彻力度;

4)开展安全生产检查,消除事故隐患;

5)动用可能的宣传机器,向全民普及安全常识。

(2)安全技术学科初具规模,全民安全教育体系正在形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安全科学技术学科建设的现状:

1)安全科研机构。目前已经形成了以劳动部科学研究院为主的安全科学研究机构网络。全国安全、劳动卫生和职业病防治研究机构近300家,专业科研队伍超过2万人,各产业部委、省、直辖市、自治区都有专门的安全研究机构。目的科研机构中存在的问题是科研力量分散,科研经费不足。

2)安全专业教育。1996年12月25日在北京成立了“安全工程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这标志着安全专业教育体系的形成。1990年的统计资料表明.全国没有安全工程专业的大专院校有64所.升办的专业有47个,约有50所院校和科研部门开展了博十、硕士和学士的三级学位教育,每年向社会输送近2千名大专以上程度的专业人才。

3)安全科学技术已享有一级学科地位。

4)安全工程专业的中、高级技术职称评审条件即将通过。

(3)安全制度体系已经形成,乡镇、集体、个体和三资企业安全制度建设是薄弱环节。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以劳动部为核心,在各级政府领导下的劳动安全、劳动监察体系,各行业部委也成立了劳动安全局(司);并制定了大量的、针对国情的劳动安全、卫生法规、标准及各项规章制度。一个安全法规标准的理论研究、制定、、执行监察的安全制度体系已经形成。但由于乡镇、集体和个体所有制企业、三资企业生产地点分散,管理部门不一,职工素质低等特点,在集体和个体企业的劳动安全卫生监察力度不够,成为安全制度体系建设的薄弱环节。

(4)安全精神文化建设已经起步,安全价值观念基本普及,全民安全文化素质有待提高。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加强,安全精神文化建设取得了一些进展。安全精神文化建设已经起步、安全价值观念基本普及的标志为:

1)“安全第一”的哲学思想已经被社会的大多数人接受;

2)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完善,安全经济学的观点逐渐被人们接受,并用于指导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3)在社会、工厂,诸如注意防火、一人安全全家幸福,安全就是效益,珍惜生命……等公益广告到处可见;

4)“安全生产周”活动已经成为劳动部为搞好安全,提高全民本质安全素质的重要活动;

5)安全产业正在起步,安全保健用品和用具种类繁多;

6)从家庭、幼儿园、小学到社会,都十分重视非成年人的安全教育;

7)随生活水平的提高,安全和健康逐渐成为人们的第一追求;

8)安全文艺作品开始走进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全民文化素质较低,特别是安全基础建设比较薄弱,全民安全文化建设仍需要走过艰苦而漫长的路程。

2.企业安全文化现状

企业安全文化是全民安全文化的一个分支,企业安全文化先于全民安全文化的发展。在核电工业、铁道系统、石化系统、煤炭系统、冶金系统等,已经具有了独特的企业安全文化模式。目前我国企业安全文化的现状是:企业安全文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有一定成果;部分行业或企业的企业安全文化模式已经形成,并取得了一定约经验;全国范围的有组织的系统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刚刚起步。

理论研究和实践证明,企业安全文化模式一般都具有行业或企业的特点,即与企业文化相结合,特别是受企业的生产情况和经济状况的影响。广东大亚湾核电站的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成功的例证,其内容包括:

(1)根据国际原于能机构的文件精神和电站建设过程中的安全工作实践经验,总结核电安全的评价条件;

(2)施行各级部属及个人对核安全的承诺;

(3)开展以核安全教育为中心的、与培训相结合的核安全文化教育活动;

(4)施行安全指标定量、定期管理,设备跟踪管理,事件处理和经验反馈.在生产中贯彻核安全文化;

(5)建立规程体系,核电站安全和可用率的所有活动必须根据可用的书面规程、指令和图纸进行;

(6)建立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施行质量保证制度。

金陵万化公司的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处于起步阶段,内容包括:

(1)分析安全生产的基本情况;

(2)建立安全文化影响框架;

(3)建立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全员动手、综合治理为核心的安全生产思想保证体系,施行从思想保证、组织保证、工作保证、监督保证,到安全生产的安全文化管理模式;

(4)开展安全教育,并进行考核。

通过几年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实践,可归纳出10种企业安全文化模式,

即企业安全文化形象模式,企业安全文化精神模式,安全生产标兵企业或

精神激励模式,企业安全效益型文化模式,企业安全科学技术型文化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