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性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0 02:50:10

文化性

文化性范文篇1

一、在景区管理方面

风景秀丽,文化浓厚的旅游景区大多远离都市的乡村小镇。在景区管理过程中,如何处理好村民与景区的关系,关系到景区的健康发展。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因景区未能与当地居民处理好利益关系,产生矛盾冲突而使景区无法正常运行的事件时常发生。由于景区所在地是村民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他们是当地文化的传承者,若是管理者能够入乡随俗,吸纳更多的村民进入景区就业,给他们提供参与管理、决策的机会,企业文化富于当地特色,如此,不仅景区实现健康发展,村民以入股的形式参与分红,还极大地调动村民的积极性,从而推动景区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工作除了解决物质上的需要,还要求受到尊重和认可。因此,在以本地员工为主的旅游企业里,管理者需熟悉当地文化,除了秉持现代旅游企业管理理念,还需要尊重当地人的文化和信仰,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如此,员工才能有更多的幸福感,才能对企业更加忠诚。除了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还需要处理好旅游企业与当地居民的利益问题。景区与当地居民的利益冲突是景区管理过程中时常遇到的问题,此类问题的除了依法依规解决,还需要遵循乡规民约进行解决。通常,需要找村里办事公道、德高望重的长者出面协调。因此,管理者既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又要遵循当地习惯法,情法结合才能更好地解决矛盾冲突。尽管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但是,村民出于情面,除非不得已才对簿公堂,多数情况下,人们习惯通过乡规民约进行调解。因此,在旅游管理过程中,熟知民族文化尤为重要,关系到旅游企业是否可持续发展问题。在以往的旅游管理过程中,主要讲解景区管理的基本规则,而较少涉及到民族文化知识部分。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导致管理呆板,缺少人文关怀,或者员工流失严重,或者因利益、环境等方面与村民产生冲突,因不熟悉当地乡规民约而使矛盾无法得到有效解决,甚至导致矛盾恶化,演化为群体性事件。

二、在旅游规划策划方面

除了景区管理,在旅游规划策划方面,更需要凸显了文化特色,这关系到景区的兴衰成败,关系到旅游的健康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旅游规划不仅仅是教会学生规划的技能,还应该教会学生如何把本土文化融入其中,旅游规划中的文化性是旅游景区与众不同之处,是凸显其特色的重要环节。例如广西因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地貌而形成了秀丽迷人的自然风光,桂林山水更是闻名于世,但是长期以来,广西历史文化尚未得到有效挖掘,许多地区打造小桂林的旅游口号,也因此,自身的优势被桂林屏蔽。大同小异的山水风光使游客产生了审美疲劳,同质化的旅游产品失去竞争力。因此,在诸如山洞、溪流、青山等容易出现同质化的旅游产品,如何富于它独特的文化内涵,使之与众不同,是在激烈的旅游市场中取胜的关键。因此,在旅游规划教学中,不仅仅教会学生规划技能,也要培养学生学会应用民族文化于规划中,使规划的旅游景区具有独特性。在旅游策划方面,例如旅游节庆活动策划,策划人员需要掌握民族文化知识和具有人文关怀意识,一些景区为了吸引眼球,曲解了当地的婚恋文化,使婚恋文化出现庸俗化,伤害到当地人的感情。更有甚者,由于对当地文化不熟悉,把过去带有歧视和偏见的称呼用于景区、旅游活动命名,从而引发民族矛盾与冲突。或者有些旅游规划者不熟悉当地文化,嫁接移植其他民族文化,甚至出现张冠李戴。如此规划,不仅仅给企业造成损失,还制造了不稳定因素。旅游产品因文化而富于内涵,文化因旅游产品而得到传播、传承和充满生机。作为旅游规划策划人员,需要有人文关怀意识,规划的旅游产品,策划的旅游活动需要凸显本土优秀的民族文化,自觉摒弃糟粕和庸俗的文化。旅游规划策划人员在传播优秀民族文化的同时,也促进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他们肩负起不断挖掘当地文化,向游客展现当地积极向上的文化的重任。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需要不断挖掘乡村本土文化,才能把现代农业与旅游相结合。我国农业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积淀着深厚的农耕文化。几千年来,农业的重要功能是解决人们的物质需要。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对现代农业进行规划,融入民族文化,例如采用不同颜色的粮食种植铜鼓造型、旗袍造型等造型的稻田画,使农业不仅满足人们物质需要,也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的景观。策划农耕稻作节庆活动,让游客参与体验农事,人们在体验中,加深对文化的理解,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因此,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在教授学生旅游规划策划方法技能的同时,不断增厚民族文化底蕴,树立人文关怀意识,做特色旅游产品的设计者,优秀文化的传播者与传承者。

三、在酒店管理教学方面

酒店管理教学需要标准化的技能,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酒店个性化服务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酒店管理融入地方文化,是满足顾客个性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在以往的酒店发展中,由于按照统一的标准,统一的模式,使得许多酒店无论是内部装修还是提供的服务大同小异,甚至在菜品上也颇为相似,因此,出现了酒店间的恶性竞争。随着温泉度假酒店、养生养老酒店的兴起,人们住宿酒店不仅仅是解决住宿和餐饮问题,更需要体验不同民族的健康饮食文化、民族体育健身文化、民族医药文化。因此,在未来酒店管理过程中,酒店外部设计、内部装修需要体现文化体色,挖掘当地特色菜品,不同节庆和不同人生礼仪均体现当地文化特色,从而不断提升酒店的文化内涵,突出与其他酒店的差异性,从而提高竞争力。选择酒店管理的学生已经不再仅仅满足于毕业后到酒店谋职,希望自己在酒店管理积累经验后,自主创业,开设自己的特色民宿。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迎来了发展机遇。民宿是乡村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旅游吸引物之一,许多游客为了体验某一地方的特色民宿而不远千里到当地旅游。也有部分游客到当地后,发现富于特色的民宿,希望住下几天,放松心情。因此,特色民宿与一般的农家乐不同,无论是外部建筑设计还是内部装修上,均需富于当地文化特色,在餐饮和服务上,更具有乡土气息。让游客忘却工作的压力,生活的烦恼、城市的喧闹,找到心灵的休憩地,回顾乡村田园。因此,在酒店管理教学过程中,需要融入地方民族文化内容,带学生到富于民族特色的酒店、特色民宿见习,让学生了解民族文化在酒店管理中的应用。

四、在国际文化旅游教学方面

文化性范文篇2

关键字:文化性;民族文化;包装设计;运用

文化作为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精神物质财务,是社会发展的见证,也是一种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包装设计的发展往往是基于文化发展的。因此,包装设计也从其各个方面展现了一定的文化性。随着社会生活生产方式的变化和人们物质水平的提升,包装设计过程中文化性的运用和传承探究成为亟待攻克的课题。

一、文化、设计的关系解析和包装设计的作用

1、文化和设计的关系解析

包装设计必然具有一定的文化性,这是包装设计本质决定的。而涉及和文化之间也是一种紧密相连且不可分割的关系。这是因为设计文化的本质就是一种文化的创造,是人们通过艺术的方式构建一种物质文化。纵观设计发展史,几乎所有的设计都和当时时代文化相互联系在一起的。所以,文化和设计是相互相成的,设计是文化的内容之一,而文化的发展又需要设计更新作为依托。

2、包装在当代社会的应用

产品包装上的各种信息是为了更好的传递给消费者使用,保护和提升产品的价值。包装设计现在已经成为主流,广受消费者欢迎以及被企业所接受和应用。一套全面的设计产业,它也有一个商品和艺术性。选择对应的材料所涉及的包装,采用技术和融入产品本质和艺术性所修改设计的外观包装。

二、文化和包装设计的联系

1、融入审美文化

审美文化作为人类文化和人类文明发展的一种高级形态体现了美学和人本哲学的结合。审美文化是社会文明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中,商品价格和使用价值关注度逐渐降低,商品包装情趣价值和审美情感逐渐提升的一种趋势。同时,审美文化也凸显了包装设计中的一种审美教化和审美作用,体现了一种美学和人本哲学的融合。任何一个成功或者成熟的包装设计必然带有视觉传达所展现的诸如朴素、精制、简约、大方亦或者电压等心理感受。而这种包装设计中审美文化的融入是符合当下大众美学规律和情趣追求的。

2、展现时尚文化

流行文化和设计文化是不同文化背景和社会时期下的一种独特观念体系。而且,随着时代背景和文化背景的变化,年龄、地区、文化背景、生活背景和职业背景存在差异的消费群体也会发生变化。而这种变化也会产生出一种全新的消费文化形态,即消费群体的流行性。包装文化也是流行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也具备了流行文化的基本特征。所以,包装设计的发展过程中必然需要根据时代需求和时代信息凸显时尚文化动态。

3、社会文化冲击

社会文化囊括了当今存在的社会交往文化、社会审美文化、社会科学文化以及社会观念文化等。社会文化本身是社会物质生产中的一种文明,包装设计则是社会物质生产衍生的一种社会文化形态。所以,社会文化和包装设计存在较大联系。包装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对于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和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影响,但是包装设计却又收到社会文化中新气象、新思潮和新观念的冲击,使得原有包装设计方式方法和观念出现嬗变。

三、文化性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和传承方式

1、logo设计与寓意

一个logo是表达企业文化以及产品内涵的象征。它是企业,品牌,产品的象征。商标涵盖了一个相对固定的空间,很多方面和需求,表达尽可能多的思想内容,而且消费者也需要了解,在短短的时间它的意义。

2、图形的设计与应用

图形设计指的是对包装形式和一些辅助装饰的设计。是设计中最为重要的表达方式之一,作用就是将产品的外在形象跟产品的本质内涵融合到一起,以最直观的肉眼形式将产品的作用、信息等直观的传递给消费者。充分理解产品的作用、内涵以及实质,以及商标对于产品本身的寓意在图形设计中的重中之重。对于产品的理解跟定位、观察产品生产过程,对自家的产品了如指掌的情况下对其他同类产品也要有所了解,从而更能充分设计出更适合自己产品的图形设计。列如,当我们利用竹子、木头等材料作为设计载体的时候,在载体上多会铭刻一些祥云、动物、回纹等古代图形来装饰载体和寓意一些吉祥如意的兆头。而回纹在汉族的美术设计文化中有富贵不停的含义,是一种祥纹。

3、色彩的应用

在包装设计中,色彩的搭配跟运用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这是因为色彩是彰显产品最为直观的重要元素。色彩是考验一个设计师画面思维和色彩感知度最直观的方法。在包装设计中颜色的搭配和运用是根据产品本质跟各种色彩联想搭配来使用的。例如,中国民间艺术常常红色象征富贵吉祥,所以在商家或企业常常把红色的包装产品作为逢年过节的专用,这和我国人民长久以来的观念是分不开的。黄色和红色可以用来给一个有尊严的,丰富的感觉,这是因为黄色的古代皇家使用,因此故宫的色调便是以红黄两色为主。

4、文字的应用

文本是自古以来表达思想、感触和交流的基本载体,最简单的就是书信的运用以及古诗、词曲等表达情感的方式。文字在设计的运用中,可以用来象征和寓意产品的作用跟内涵。最基本的产品名称、使用说明、广告语等是来反映产品的本身性质。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字体种类繁多,且应用及寓意颇广。不同的字体作用在不同的载体上,所表达的情感方式也丰富多样。比如,在我国古代,楷体会给人一种美观、工整的视觉感受,相比草书以及行书会使人有一种奔放、狂野不受拘谨的感受。

5、地域性文化的设计

当代的包装设计已经突破了简单的传统单一设计、单纯为了产品宣传的过程,而是向着与多种区域传统文化相互融合的方向锁发展,有一定的文化促进作用。地域文化穿越历史,日益增长的沉重积累对包装设计有着至关重要的指向、导向作用,包装设计师充分利用地理和文化因素同时创建个性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内涵商品变得更成为现代及未来的流行趋势。在相同地域所生长的人们,当地的风俗习惯,会使得他们的思维逻辑方式、性格以及审美观点会更能接受融合了跟他们同种文化的设计产品,设计找到包装设计中文化的熟悉元素,让这些相同的设计和文化元素,形成群体,个体在这样的设计文化已与其他个体精神达成共识,结成拥有紧密关系的集团,形成了密切的关系;自产设计的感情不再只是一个孤立的经验,并成为集团的共识,足以唤起共鸣的记忆。由于生长的地域、文化、风俗所不一样,相同的文化认知度更能让林立的个体相凝聚,更能发现个人的归属感。正所谓“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当今社会已经突破了局限仅仅局限在当地化创意的落后表达模式,而是以当地模式融合各地域共同观点的创新型设计模式,不光能对单一地域风俗做出解答,在不同地域也可以得到广泛的应用。所以说,在当代设计中,我们既能从历史上得到感悟,在这之后还能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在不断修改在,创造出很多赋予时代意义的元素。另一方面,历史文化发展中存在着不同的文化趋同性,从而造成不同的文化差异,然而二者叠加,在包装设计中的影响也是千奇百怪,然而随着历史的发展不定性又造成了对包装设计推动和抑制的交替,包装设计中的各种文化渗透也出现了轻重不一的现象,由此,包装设计是不定性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以及不同的文化差异,包装设计是时代的风向标和潮流,设计者不能有局限性,要迎合时代的发展和文化差异对包装设计做出指导和修改。才是包装设计的理念跟未来。

四、结束语

文化性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和传承本质上是一种现代文化和民族传统文化的大融合。所以,在包装设计中文化性的运用和传统一定在基于传统民族文化基础上进行文化的借鉴和吸收。只有在传统文化发展和传承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设计技术充分展现文化效应,才能促进包装设计文化素养的提高,进而达到包装设计的发展和传统文化的传承。

作者:孙平 单位:渤海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参考文献:

[1]毕凤霞.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J].包装工程,2010,18:69-72.

[2]李鹏斌.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J].包装工程,2014,08:18-20+25.

[3]黄莓子,郑晓东.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包装装潢设计中的基础性[J].包装工程,2005,01:160-162.

[4]张志华,郭智勇.论民族文化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J].包装工程,2005,02:172-174.

文化性范文篇3

是位农民出身的知识分子,有着割舍不断的恋农情节,其文化性格也无疑与之息息相关,并存在着明显的双重性。作为信仰马克思主义学说、并力求创造崭新文化思想的现代知识分子,他竭力要用无产阶级的现代思想去影响、教育和改造农民,让他们摆脱封建传统的束缚;但在感情上、气质上,他与中国农民又有着割舍不断的精神联系[2]。

他理解农民,了解农民,甚至将之理想化,特别是在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走向农村并开始发动农民起来革命的时候,他几乎是无条件地全面肯定农民的一切反抗地主阶级的斗争。无论他们采取什么方式,无论这些方式是否夹杂着一些传统的消极因素。1926年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讲课时,他曾说过这样一段意味深长的话:“洪秀全起兵时,反对孔教提倡天主教,不符合中国人的心理,曾国藩即利用这种手段,扑灭了他。这是洪秀全的手段错了。”中国农民革命,不仅不能一下子断然否定传统,在某种程度上还要借助传统,以其为达到目的的手段。他赞赏彭湃同农民一起去拜菩萨,多少说明了这一点。后来在农村环境的长期武装割据斗争中,也多少熔铸了他那农民本色的思维方式和认知心理。而这一特性,又恰恰是中国这块古老文化土壤上从事革命斗争所需要的。

重农抑商一直是传统经济文化中占支配地位的思想和基本政策,先秦的韩非子甚至把商、工之民列为“五蠹”之一,这是小农自然经济结构在观念上的反映。对传统“农本工商末”的概念,“重本抑末”、“重农抑商”的做法,不管是否在理论上承认,但在实践上多少有所继承。尽管对商品经济问题也做过不少探索,但总体上说来,他的晚年毕竟几度设想消灭或限制商品经济、货币交换,在农业生产中一味强调粮食自给自足,几乎将中国的经济推向了崩溃的边缘。

建国后,他读了不少马列著作,至于经济学方面的书,特别是国外有关社会化大生产管理方面的书读得却很少,在潜意识中,支配他的思想和行动的仍然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这一情况不能不使他的思想受到一定的局限,产生某些消极的影响。例如他根据古籍和传说,确认人类历史上曾有过一个没有剥削和压迫的“大同”世界,并以此建构了他的农业社会主义理想。早在“五四”新文化滥殇时期,新村主义就对他产生过较大的影响。这种思潮倡导一种财产公有,人人平等,个个自由,共同劳动,共同生活的田园牧歌式生活。青年的这一选择,实质上是庄子的小国寡民与西方思潮交合影响的结果,与自幼接受的小农经济社会悠长久远的“大同”、“均贫富”的社会愿望不谋而合。所以在战争年代实行供给制,后急于实行合作化,接着又不断革命,建立“带有共产主义因素”的。

在1958年8月21日的一次会议上,他提出:“所有制解决以后,要考虑取消薪水制、取消商品、恢复供给制问题。过去实行供给制,过共产主义生活,22年战争(1927年—1949)都打胜了,为什么建设共产主义不行呢?……一办起来,人们不约而同地追求供给制,即平均分配制。”在他视察过的河北徐水县随即进行“共产主义试点”,成立“县人民总公社”。社员取消了按劳取酬的工分,干部、职工取消薪金,全县实行吃饭、穿衣、住房、鞋袜、毛巾、肥皂、灯油、火柴、烤火费、洗澡、理发、看电影、医疗、丧葬等“十五包”。主观上他是企望当时的五亿农民迅速摆脱贫困,过上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丰衣足食的社会主义生活,客观上却使广大农民更加陷入物质极度匮乏的缺食少穿的严重灾难。

从中国最广大的农民群众的现状出发,极力主张新文化的大众化,以为只有大众化,新文化才能得以广泛传播。1920年7月31日在《发起文化书社》一文中,他指出:“湖南人在湖南省内闹新文化,……其实湖南人和新文化,相去何止十万八千!新文化,严格说来,全体湖南人都和他不相干。”这是因为这些新文化大都是文人知识分子们创造的,反映他们的生活体验、社会认识及其理想愿望,并只能为他们所欣赏和了解,与广大农民毫无关系。只有为大多数工农大众所接受、理解,并反映他们的生活和愿望的文艺和文化,才算是“新”的。

1926年国共合作期间,他曾一度主持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工作。在这年4月发表在《政治周报》上的宣传工作报告中,他特别提出“图画宣传的重要”。认为中国人不识文字者占百分之九十以上,全国民众只能有一小部分能接受国民党的文字宣传,因此“图画完全乃特别重要”。在1942年5月的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中,他又进一步从普及与提高的关系入手,提出当时的文学创作和传播所需要的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的结论。

文化的大众化,说到底,在当时的中国就是农民化。因为当时中国的工人数量很少,且农民是他们的前身,兵的来源也主要是农民。现代文化史上的有识之士,都注意了这个问题。在中国共产党内,是继彭湃之后较早着手探索和解决这个问题的人。在文化建设中,他一直在努力寻找和建立属于工农大众的新文化。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他为何那样煞费苦心地强调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相结合,强调文艺的普及,强调通俗、生动、活泼的文化风格。

三文人的情趣、大本源的追寻与意志的张扬

作为一个农民出身的知识分子,融合了农民的自然朴实和知识分子的深邃敏感,这些就构成了他为人处世及其生活作风的两个方面性格特征。他的一生,活得真实而又洒脱。在情感表达方式、日常生活小节方面,是一个很本色的人。他爱其所爱,憎其所憎,绝少掩饰。他吃饭很不讲究,时常只拈就近的菜碟,高兴了,想吃肉了,便来一碗红烧肉。建国后有一年夏天会见越共主席胡志明时,他劝客人脱掉汗衫,而他自己只穿着一件白色衬衣,脚踏一双布制拖鞋,终于胡志明也“袒露着上身。两国领导人于是分坐两张沙发上,开怀畅谈。”这些不拘小节的本色,或许正是那亲切真实、平易近人的方面,人们不会在伟人面前感到有压力,这种性格不仅使人感到容易接近,而且使人难于在他面前作假,自觉不自觉地接受他的情绪风格感染。

在党的领导人中,是最富有文人情趣的了。他交了很多党外民主人士的朋友,有的还是“右派”朋友,这些朋友大多有着深厚的古代文史素养,不少还是有名的专家学者,多少有点传统的士大夫气。他和这些“旧式”朋友“交往甚频,而工作往来却不多。他和他们一道纵谈古今,吟诗唱和,一派文人墨客气象。就是信物往返,也是高深典雅,智慧含蓄。1958年炮击金门时,章士钊曾给写过一信。对这位右倾朋友信中的话十分欣赏,如“台澎金马,唇齿相依,遥望南云,诸希珍重。”还有“溪口花草无恙,奉化庐墓依然。”在与章士钊谈到大陆和台湾关系时,指出,就如《长恨歌》所说:“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3]

青年曾潜心探求宇宙间的大本大源,企望以此正“人心”、救世界,这一思想或强或弱、或显或隐地影响着他的一生。在1917年8月23日《致黎锦熙》中写道:“今吾以大本大源为号召,天下之心其有不动者乎?天下之心皆动,天下之事有不能为者乎?”这里的大本大源究竟为何物?如果仅将本源解释成“宇宙真理”,毕竟有些云遮雾障。其实落实到具体事物上,大本大源就是“人心”,就是人生观、价值观、思想道德等等,我们统称之为人格。的确,在从洋务运动到辛亥革命的整个历史进程中,大多数有志之士都不同程度地认识并探讨过这一问题。船坚炮利的洋务运动不见成效,政治体制的维新运动血洒刑场,人们不约而同地把“国民性”的改造当作振兴中华的良方。在青年一系列政治和文化主张中,他那种从“变化民质”,改造“人心道德”(《致黎锦熙1917年8月23日》)入手的救国图存的观点,一直表现得显明而强烈。

从救“心”、救“世”的大本大源观点出发,青年将历史上一些有作为的人物分成为“传教”之人和“办事”之人。他在1913年的《讲堂录》中写道:“宋韩(愈)、范(仲淹)并称,清曾(国藩)、左(宗棠)并称。然韩、左办事之人也,范、曾办事而传教之人也。”

范仲淹,北宋仁宗的一位副宰相。他是一位政治家,“庆历新政”改革派的领袖,又是一位地位显赫的文学家,还是一位为人敬仰的人格道德楷模。他写《岳阳楼记》时对于他当时被罢相不置一句怨言,相反认为个人的进也好,退也好,个人利益得失不值得喜悲,而应该学习古之圣贤仁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远志向。史载“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能自充。而好施予,置义庄里中,以赡族人。”从而矫正了一时的奢糜时尚风气,“中外想望其功业”。在《讲堂录》中,谈到范仲淹为官砥砺廉洁,世人才“始守纲常而戒于不轨”,终于改变了五代以来纲维横决的不良的风俗习气。为此,青年才将他列为一心向往传教而兼办事的圣贤人格。

青年对于曾国藩更是敬服,曾云:“吾于近人独服曾文正公。”青年求学时,他就自觉不自觉地以曾氏言论为治学、穷理、修养的依据,膜拜之情,跃然纸上。在《讲堂录》中,他记下了曾国藩提出的修身、治学、治军、从政的“八本”。即:读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养生以少恼怒为本,事亲以得欢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作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他熟读并记下的曾国藩格言中,便有“不说大话”、“不骛虚名”、“不行架空之事”、“不谈过高之理”等等。

事实上,青年就是按照范仲淹、曾国藩这种“传教”之人的言行行事的。他淡泊明志,简朴过人,力求以最简单的办法解决生活问题,以腾出精力求索其理想。他不带盘缠,与同学外出乞讨游学,体察社会民情。他磨练身心,劳其筋骨,砥砺气节,强固意志。在组织新民学会时,他特意把“不虚伪”、“不懒惰”、“不”、“不浪费”、“不狎妓”等,赫然写进必须遵守的会章。出身农家的他深深懂得“成事”与艰苦辛劳是密不可分的,“不问耕耘,哪有收获”。这种带有禁欲色彩的自觉行为,目标是远大的、宏伟的、浪漫的,但实行起来却要付出十倍的勤劳,忍受百倍的苦痛。在这个意义上,青年主张道德自律,同时也实践道德自律。正是在奋斗不息的劳苦实践中,理想与现实方达到合二为一,理想具有了可行性、操作性。

大本大源的探索,完美人格的追求,使信奉精神力量的无以穷尽。作为一个时刻关注自己生命力量,凭借坚强意志向旧制度挑战的人,他以为首先必需立“人”,处理好“人格”与“事业”的关系。

在1921年1月给彭璜信中,他认为“救世”先要“救己“,二者关系犹如根本与枝叶、工具与事业的关系。“吾人有心救世,而于自己修治未到,根本未立,枝叶安茂?工具未善,工作奚当?”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道德”与“功业”的关系,也就是早年津津乐道的传统的“修齐治平”的从人格向政治转化的逻辑。他公开自我解剖云:“知最弱莫如我之意志!我平日态度不对,于人总是@①@①,讨人嫌恶,兄或谓为意强,实则正是我弱的表现。天下唯至柔者至刚,久知此理,而自己没有这等本领”。他认为“意弱”之人不仅要善于坦诚解剖别人,也要善于坦诚解剖自己,如此人格上才会不断完善,这就是儒家的“慎独”精神。

继承了湖湘学所倡导的修身养性,有着极大的忍耐力、抑制力的精神,似乎有着曾国藩“打落牙齿和血吞”的毅力。1945年他赴重庆谈判,住了44天,与会谈10次。他本来嗜烟如命,手执一缕,绵绵不断。但见蒋时,他绝不抽一支。这一细节引起了的深深感慨,他对陈布雷说:“此人不可轻视,据说他每天要抽一听烟(五十支装),但他知道我不吸烟后竟一支不抽,对他的决心和毅力不可小视啊!”他就是以这种铁的毅力在艰难险阻中奋战了一生。

1927年大革命失败,1935年苏区丢失殆尽,但作为彻底的反抗者和挑战者的并没有气馁,而是以更顽强的意志,更坚韧的精神走完了二万五千里的长征,完成了旷古未有的壮举。关于的心理意志,美国学者莫里斯·迈斯纳在其《的中国及后的中国》一书中曾有一段颇耐人寻味的分析。他说:至少就而言,长征的经验强化了他的唯意志主义的信念,这就是,人只要有高度的意志、精神和革命觉悟,就能够克服所有的物质障碍并按照自己的观念和理想铸造历史现实。对那些受过严峻考验的幸存者和那些为长征精神所鼓舞的人来说,长征的经验使他们恢复了对革命的希望和对自己力量的信念,而不管这种经验在当时有多么痛苦。在中国共产主义革命的历史上,再没有任何事件,可以像长征——以及长征所产生的传奇故事——那样将这种希望和信心提供给革命者,使他们坚信,即使在最绝望的环境中,意志坚定的人也能够取得胜利。也再没有任何人,可以像那样将这种对外来的信念灌输进人们的心灵中,从而鼓舞起人们的斗志。那些我们今天已经很熟悉的主义的情操,如不断斗争、英勇献身、自我批评、勤劳勇敢和大公无私等,不仅是自己信奉的价值观,而且也是所有参加过长征的老战士所实行和信奉的价值观,对他们来说,他们所实践的价值观念是他们得以幸存、也是他们为之献身的革命得以幸存的根本原因。

似乎总有一股“偏偏对着干”的心理态势,其自信,其顽强,透露出近乎执拗和任性。在他的斗争哲学中存在着这样一种奇妙的逻辑:在他看来越是顽强、艰难的人和事,他越有兴趣,越是要对着干。但是物极必反,由一极端走向另一极端,有时也会给事业带来损害。如越穷越好,就会越革命,越乱越好,从而达到大治。由于他反复强调解放思想、破除迷信、一鼓作气,以为只要充分发挥个人意志,就可以打破经济、自然的常规,达到“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就可以无往而不胜,从而导致了1958年的“”的大灾难和1966年至1976年“”的大混乱。

在生命的最后10年,尽管有过从大乱到大治的设想,但不停歇的政治运动注定了天下不可能大治。历史的运行最大的一次逾越出了他设定的轨道,一般悲凉,千般遗憾,开始在他暮年的心里涌现,动摇了他的自信心和意志论,使他深深地陷入了困惑。迟暮之年,似乎看到了人的意志和政治斗争所能达到的界域终究是有限的,单凭哲学思考和热情想象要达到那个“彼岸世界”,毕竟太迷茫、太遥远了。与此同时,他越来越强烈地感到生命的界限,进入70年代,他多次谈到要去见马克思,见上帝。1975年4月18日会见金日成时说得最具体,也最伤感。他说:董必武同志去世了,总理生病,康生同志也害病,同志也害病,……我今年82了,快不行了,靠你们了,……上帝请我喝烧酒。这个时候,他甚至对与之半个世纪以来兵戎相见、战场厮杀的国民战犯也宽容大度了。1975年2月27日,看到公安部党的核心小组《关于第七批特赦问题的报告》和准备送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说明书后,作出了批示。说:“放战犯的时候要开欢送会,请他们吃一顿饭,要多吃点鱼肉。每人发100元零用钱。每人都有公民权,不要强迫改造。”当秘书读到报告中提出仍要继续关押改造13人时,斩钉截铁地说:“都放了算了!强迫人家改造也不好。的时候,我们杀恶霸地主,不杀,老百姓害怕。这些人(注:指战犯)老百姓都不知道,你杀他干什么!所以,一个不杀。”当读到安置在农村的释放人员每月发生活补贴费15元至20元时,听了,明显地表示出不满意,说道:“气魄太小——15元太少!”稍停,又说:“有些人有能力,可以做点工作。年老有病的要给治病,跟我们的干部一样治。人家放下武器25年啦”。由此,原先花了很大时间准备的分类处理在押战犯的大量材料一律作废,所有在押战犯不分有无“改恶从善表现”,一律特赦释放,释放后也不分他们原有的级别和表现,一律安排在城镇居住,非常复杂的事情竟然忽然变得如此简单。一代伟人的悲苍心境、彻悟胸怀,溢于言表,他的思想又复归于大本大源的天性。

1988年前后,社会上出现了“热”,而且一直延续至今天。吸引世人研究的,不仅是他伟大的政治事业,更在于他那独特、深厚、纷繁的文化性格。那种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恋农情节与文人情趣,大本大源的追寻与个人意态的张扬,还有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等等,就构成了文化性格中对立与统一的诸多方面,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深探讨、研究的。

收稿日期:2002-09-12

【参考文献】

[1]汪澍白.思想与中国文化传统[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87.

[2]陈晋.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3]纪敏.临终对台湾问题的批示[J].炎黄春秋,2000,(6).

文化性范文篇4

学校的人文精神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它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是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主要包含三个层次,以人的生命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和以人的自我实现为本。学校作为传播文化知识、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场所,除了具有一般意义上的人文环境和人文精神外,还应有其自身特色的内在气质和价值追求。只有具有学校个性特征、并符合学校核心价值观的人文精神,才能被学校师生所接受、认同并大力提倡。在建筑设计中体现的人文精神,主要是指建筑文化要以人为本,从人自身的特点出发去衡量建筑的价值。校园建筑是校园文化的物质形态,是人文精神得以依托的物质基础。校园建筑中,人、环境与建筑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美好的校园建筑不仅有利于提升人的精神愉悦感,还可以通过人的精神思想,促使人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行、行为模式和价值观、审美观以及科学的思维模式。因此,构建校园的人文精神,就要求学校提升校园建筑的品味,把学校的人文精神不同程度地渗透、附着在校园各类建筑身上,如校门、图书馆、教学楼、宿舍楼、走廊等,让人从方方面面深切感受到学校独特的校园文化和人文精神。在温州第二职业中学宿舍楼的建筑设计中,我们努力关注现代中学生生活习惯的方方面面。以便从青少年成长、发展的人本需要出发,设计出相对温馨、合理、平实的日常居所环境。

二、建筑文化思考——简洁的现代中式

所谓建筑文化,是人们的观念形态在建筑上的反映或体现。它不仅体现在“美观”这一要素上,在有关建筑的所有方面和建筑活动的全过程中,凡是反映出人的观念形态的都可以称之为建筑的文化现象。建筑文化是建筑艺术的基础,只有有着深刻文化底蕴的建筑艺术,才会更有生命力。建筑文化不等同于文艺,它是人类物质、精神财富的结晶,也可视为建筑文明。物质功能总是它的第一属性,建筑文化是社会的、入世的,而不是空灵的。建筑文化是社会文明的结晶,推动着社会和人类的进步与发展。科技、功能、环境以及它的经济效益,一切都是要有利于社会,其核心是利于大众的“人”。继承温州建筑文化传统,挖掘地方建筑文化元素,引领城市建筑文化理念,设计温州地域特色城市建筑,培育和重视建筑文化的社会氛围,创造出更多体现时代特色、反映温州地域文化的好作品是我们此次温州市第二职业中学建筑设计的基本目标。单体建筑立面造型追求强烈的地域气息,并注重简洁与庄重的校园建筑特色,强调建筑空间的通透性与连贯性,将建筑内外空间的渗透、伸延与融合、美感与舒适作为空间塑造的重点。建筑造型设计方面,在追求建筑、空间及环境和谐的前提下,努力追求富有独特个性的建筑空间及建筑形象。建筑群反映出了新世纪标准的生态式校园,中式风格中隐含着现代气息。它既是温州的,又是民族的,还是世界的。

三、园林文化思考——温州的瓯江情怀

校园的园林文化是地域文化、地方特色的生动体现,要用地方文化特色营造一种新的环境,让学生进入校园便能感受到浓郁的地方文化气息,接受传统文化的感染熏陶,获得文化的教育启示,最后形成强大的吸引力和求知欲。中国古典园林注重围中有透、小中见大,按步移景异的景深空间层递展开。校园景观建筑要使校园内教学、休息等功能与人的户外活动、文化、生态环境进行有机的融合设计,这有利于改善校园的生态环境、提升校园的文化品味、体现校园的新形象。温州市第二职业中学按照“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环境优美、适度超前”的原则进行设计和建设。以“绿色校园”为理念,依托现有的自然环境和条件,科学构思、精心设计,努力改善校园环境质量,努力把学校传统、文化、精神渗透到环境建设中;突出“园林文化”特色,以期创造出优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营造出别具特色的校园育人环境。遵从园林文化中场地风水学的基本要求,主要的教学楼、宿舍楼最好坐北朝南;而职业高中里大量的实训楼对朝向的要求并不高,可顺应城市道路来布置,并同时和南北向布置的教学楼形成一定的夹角;再通过连廊把主要建筑串联起来,形成多变而不死板的灵活庭院,彰显了园林文化的建筑设计特点。这样园林化的校园应该是一个有利于师生学习、交流、生活的新型现代化校园,能够给师生们提供一个有利于陶冶情操、开阔胸怀、恢复疲劳、激发智慧的空间环境。

四、结语

文化性范文篇5

关键词:广播电视语言;文化性;规范性;功能

在新媒体不断出现、媒介融合趋势更加明显的当下,媒介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为了迎合更多的受众需求,新闻语言呈现出了平民化与个性化的特征,这在吸引更多受众、提升媒介传播速度和影响力、体现媒介社会价值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带来了新闻语言日趋随意化、媚俗化等问题,造成了一定的不良社会影响。作为我国的传统媒体,广播电视媒体工作者一定要认识到自身工作在传播良好社会风气中的重要责任,进一步认清新闻语言的文化性与规范性要求,从而促进新闻语言在信息传播中的价值发挥。

一、广播电视语言的文化性

(一)广播电视语言的文化属性。广播电视语言的文化属性有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方面是指广播电视语言绝对意义上的文化性,即广播电视节目中节目主持人的播音活动必须采用标准的普通话,而电视画面中出现的文字必须使用规范的汉字。广播电视语言的文化属性,能够克服我国各民族之间的语言差异,有助于民族的团结和国家的统一。但是在这里我们要提到的是,我国很多民族地区以及方言地区,存在着大量的民族语言以及方言播报的广播电视节目,这类节目的传播带动了地区的文化发展,为我国文化的多样性增光添彩,因此也符合广播电视语言文化属性的要求。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广播电视语言的文化属性,还包含广播电视语言作为载体而传达的文化内容的含义,这种内容属性借助于具有文化性的广播电视语言得以传播,从而推动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以及现代文明的传承与弘扬。比如,我国中央电视台推出的《百家讲坛》节目,就是邀请很多著名的文史学家进行节目的录制,这些学者以准确、精炼、通俗的语言向社会大众讲解相关的历史典故和文化名著,受到了观众的欢迎和好评,也使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得以广泛传播。(二)广播电视语言的文化功能。广播电视语言的文化功能,主要体现在传承文化、构建文化、传播文化、交流文化四个方面。所谓的传承文化就是指类似于上文提到的《百家讲坛》之类的节目,其以更加符合现代观众接受和理解的语言表述,使传统优秀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得以在社会上广泛传播。而构建文化,就是指在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意以及努力之下贡献出的种种栏目,在引导全民观看热情的基础上而向社会大众传递的一种进步的文化意识形态,比如央视的《感动中国》节目,通过讲述普通人的光辉事迹,推动了努力奋斗、勤劳务实、甘于奉献、勇于创新等优秀思想的传播,从而发挥了社会价值观的引领作用。传播文化,就是指利用广播电视语言,将新兴的或者小众的文化意识形态推广开来,从而使更多的人形成对于此类文化的深入了解,促进社会文化的多元性和多样性。交流文化,是指广播电视节目利用广播电视语言与受众展开的交流、探讨活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广播电视媒体的开放性和互动性逐渐增强,广播电视观众可以收听、收看节目的同时就与广播电视节目主体展开即时的交流,这种双向沟通,不只有利于增进节目与受众之间的联系,还有利于我国舆情的上传下达和下传上达,能够促进我国文化交流的活跃性。

二、广播电视语言的规范性

(一)广播电视语言的规范属性。广播电视语言的规范属性,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的含义:首先,广播电视语言必须符合我国词汇、语言、语法的相应规则,必须以标准的普通话发音和汉字字形传递相应的节目内容,以此形成与受众的有效沟通,从而促进广播电视节目信息的有效传递;其次,广播电视语言必须与社会语言的发展相一致,必须符合社会的公序良俗,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语言的使用规则和使用习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了保证传播的有效性,广播电视语言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在尊重语言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社会语言的特点,避免歧义词汇引发的有关社会公序良俗的纷争;最后广播电视语言的规范属性,还要求广播电视语言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相关要求,以充分普及法律知识,保证自身节目的权威性。(二)广播电视语言的规范功能。广播电视语言的规范性,是保证广播电视节目信息有效传递、提升节目权威性的基础,也是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宣传国家法律法规、体现国家意志的需要,广播电视节目工作者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语言运用能力,以保证广播电视语言的规范性。

三、结语

广播电视语言的文化性与规范性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只有保证语言的规范性,才能为优秀文化的传承、传播和升华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确保广播电视语言文化功能的发挥。而只有保证语言的文化性,才能不断提高广播电视节目的规范性,从而促进节目价值的有效发挥。

参考文献:

[1]刘涛.浅谈广播电视语言的影响力[J].新闻知识,2014(12):110,92.

[2]姜秀莎.广播电视语言对社会语言的影响分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11):317-318.

文化性范文篇6

[关键词]城市特色;既有建筑;更新改造;利用

保留既有建筑本身就是城市特色中的一大组构要素,针对其而展开的保留利用以及更新改造对于城市而言意义非凡。除了表面上所展现出来的对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资金节约措施外,其亦是对于人文精神的一种持久延续,是一种对于城市历史文化的传承以及再现。笔者在本文中先是描述了城市特色视域下既有建筑的保留利用以及更新改造的原则,然后基于城市的整体特色设计这一视角,点明了环境融合、文化传承、时代更替这三大既有建筑的改造更新策略,以力求建筑和街区、建筑和城市、历史和未来的高度统一。

1既有建筑保留利用及更新改造原则

1.1保留利用的基本原则

针对于既有建筑而展开的保留利用工作应当要契合于真实性以及完整性这两大基本要求。既有建筑以及其相关环境本身所具备的地方特性或是民族特性,则是对保留利用措施展开真实性以及完整性判定的依据,基于这一点,可着重的去突显出城市中既有建筑本身的特色。就真实性来讲,需对其予以考量的问题具体有,保护利用措施要能够体现出传统方法的建设地点、朝向、具体位置、空间布局、样式结构、使用功能、特殊工艺、民俗等有关要素。而就完整性来讲,则应当要考虑到保留以及维持既有建筑在各大有关要素间(譬如说单体和群体间、建筑和环境间)实际存有的无形与有形的本质关联。

1.2城市特色视域下既有建筑的更新改造原则

1.2.1时代性原则。更新改造城市中的既有建筑,应当要将建筑视作一个持续的新陈代谢的活力生命体。对其加以改造并且再利用的全过程,实际上就是要使得生命能够拥有“时代性”的特点。当既存建筑已实现了某个历史阶段的特有使命之后,应当要将时代进步后的新功能融入其中,使既有建筑得以适应现代化城市中的多彩的文化、商业活动。如此一来不但可以使得原本和现代化城市格格不入的旧建筑重焕活力,且还可以借助于建筑的自我良性循环,来促进经济的持久发展,令既然有建筑所处的地段得以逐步复兴。

1.2.2文化性以及历史性原则。在城市特色的诸多组构要素中,建筑本身以及建筑身上所具备的文化性,都显得尤为重要。而既有建筑所具备的文化性,又常常难以脱离于其历史痕迹,因此,这两者可谓是紧密连接的。所以我们在对既有建筑加以改造时,应当要着力的去保留其文化性以及历史性,应当要对城市既有建筑中所存有的文化及空间、历史及空间的本质逻辑关系,以及建筑体量间所存的联系性、结构体系、空间特点等,合理性的去突显出其本身所具备的历史文化以及艺术价值。当针对既有建筑来加以更新及改造时,应当要明晰化的去展示出既有建筑的历史文化痕迹,展示出新建和原有的部分这两者间的和谐性,同时还要明晰化的展示出其时代性。就原有的那一部分来讲,切忌随意性的或是过度的去拆改它、装饰它,而应当要能够谨慎一些的去开展一些必要的、轻度的改造,令其不但能够契合于新功能,而且还能够契合于建筑美学的要求。

1.3城市特色视域下既有建筑的更新改造策略

1.3.1和自然环境相融合自然环境无疑是现代城市的构建基础,一座城市形成自身特色风貌的全过程即是对于自然的适应以及改造的长久的演化过程。而对于城市而言,其特色风貌的形成还和该城市区域范围内的山水格局密切相连,同时和城市中持续的演化着的、传承着的城市民俗文化相互依存。既有建筑是城市特色风貌中的一大组构部分,因此,既有建筑必然也要受到城市的整体山水格局以及民俗文化要素的影响。所以,当我们在对既存建筑加以改造更新时,应当要能够对城市中的诸多自然人文资源加以借鉴,以此为参照,去用心的将既有建筑身上所潜含的城市特色元素科学的提炼出来,以使其物质价值以及精神价值均得以提升,形成城市街区的格局、既有建筑的蜕变格局、城市现代化新建格局的相融。

1.3.2传承既存时间较长的建筑从其空间尺度以及建筑肌理等要素上本就和现今时代的城市发展理念以及需求不同,而且其所在的街区往往亦和新建设的街区有着极大的风貌差异,这一点带来了城市的总体特色风貌有所偏移。因此,应当要把既有建筑视作是城市现代化进程脉络上的一个使古今可相互串联的关键节点,对既有建筑本质上的城市记忆加以总结,然后将其和自身所在街区进行串联,而其外在则以现代的新建筑元素加以改造,以使其能够和新建设城区的总体视觉相融,对既有建筑自身的业态功能给予基本的尊重,同时将城市所具有的地理特性与之结合起来,以此来完成城市特色风貌的和谐塑造,对既有建筑本身的场所精神进行延续。通过城市总的风貌的综合梳理,将城市空间以及文化资源、历史资源科学的整合起来,对有关离散场所加以串联后再将其归于一个系统中,使得既有建筑物能够和新的建筑物和谐一致,共同被归入于城市特色风貌这一总体框架下。

1.3.3功能更替既有建筑的改造更新实践务必要对原本所存的建筑功能业态充分尊重,并对现代性缺失的有关功能加以更新,可借助于对高新科技的应用来将有关的缺失功能植入进来,而对既有建筑原本的空间格局以及肌理分布加以保留,以使得城市得以保持文脉连续性。这一功能若需实现更新,还是应当要以技术手段为其基本策略,可以借助对诸多绿色技术的应用来完成改造城市中的既有建筑,使其得以和现代城市发展的总体需求相合,减少既有建筑的能耗,防范有不利于其周边环境的影响,使得既有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都得以延续,促进既有建筑发展的可持续性。借助该手段来尽最大限度的减少对本来建筑的过度影响,使得建筑内部的那份集体记忆得以延续下来,达到真正的新与旧的无缝更替,使人们对于新的部分不至于有疏离感,引发城市记忆的遗憾缺失。

参考文献

[1]刘淑婷主编.中外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李萱,赵民.旧城改造中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经济分析[J].城市规划,2002(7):39-42.

文化性范文篇7

[关键词]广播电视;文化性;规范性;综合探析

一、广播电视语言的文化功能

(一)构建文化。我国幅员辽阔,居民的构成具有多样性。尤其在少数民族地区,要考虑到其语言的特殊性。因此,在广播电视信息传播的过程中,需要采用“双语播报机制”。[1]例如先用汉语进行首次播报,在播报完毕后使用相应的少数民族语言进行二次播报。同时,为了提升播报的准确性,电视节目需要在少数民族语言的翻译中做到“细致化”以及“精准化”。此外,广播电视语言自身也具有“特殊性”以及“直观性”。在信息的传播介质中,除文字外,视听语言是最容易被人们所感知的一种文化形式,这种文化形式自身也构筑了我国深厚文化的重要传播平台。[2]同时,在播报中,加入不同的观点可以激发群众不同的认知,在思想传递中具备无可比拟的优势。在新媒体迅速崛起并发展的今天,大量的选秀节目应运而生。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还可以进行娱乐类节目的播报,达到雅俗共赏的效果。(二)传播文化。在信息的传播中,不同的传播方式对应了不同层次的受众需求。正如文中所言,作为我国主流信息媒体,广播电视拥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为了保证其综合发展的特性,广播电视语言也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与新媒体技术融合,通过“互联网计算机技术”“网络连接技术”“信息通信共享技术”等高科技手段,全面提升自身的实际传播效果。在传统媒体时代,由于技术受限,广播电视的传输范围较小,无法进行大规模地信息传递以及思想传播,导致了人们接受信息的“被动性”;而在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与新媒体进行了高效融合,通过媒体与受众之间的广泛互动,为文化的传播提供便利性条件,为实现全面传播奠定了基础。在对广播电视语言的文化属性进行分析后,可以得知其具有两个层面的特性。一是其具备了语言自身的文化属性,这种属性对于后续的精神传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另一方面则是我国的广播电视语言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其对于语言的选取可以全方位满足我国居民对于信息的需求,同时也有效地满足了其自身对于语言呈现的文化需求。此外,这种需求的供给也具有“及时性”以及“延伸性”。因此,从宏观意义上来讲,广播电视语言的使用体现着我国的民族意志与民族尊严。

二、广播电视语言文化性与规范性关系分析

(一)语言的规范性得到加强。在广播电视节目的播放过程中,其自身的文化特性得到了显著加强,进一步拓宽了平台,并通过集中性的平台有效地推动了语言文化的规范建设。[3]就目前情势来看,广播电视的主要功能是保证受众可以及时获取信息,并以此作为基本的媒介,形成自我认知。因此,广播电视必须具有可信度,这就要求在使用广播电视语言的过程中,不但要体现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也需要严格遵守语言传播的规范。(二)语言规范性是文化性的基础保障。在我国的综合发展中,通过广播电视语言传播,可以进一步促进文化体系的构建,并在构建过程中继承和发展文化。此外,由于我国的广播电视节目是基于传统平台进行播放的,因此其播放具有“一次性”。在文化的传递中,不能像传统的报纸等文字媒介一样,可以让人们进行反复阅读,通过反复阅读领会其中的含义。因此,为了保证传播有效性,广播电视语言必须保持规范性。此外,不同类型的媒体和节目也需要根据其自身特点,在播放过程中通过合理有效的方式进行系统化语言规范。

三、结语

综上所述,广播电视语言的传播不仅是信息资讯的传播,同时也是精神和文化的传播。在传播过程中,需要通过合理有效的方式加强广播电视语言的文化性和规范性。并通过不断改进,全面提升媒体语言的水平。

注释:

[1]卫志芳.融媒体如何强化新闻语言的规范性[J].新闻研究导刊,2020,011(008):150-151.

[2]杨华庆.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语言的规范及创新探究[J].传播力研究,2019,003(030):145-145.

文化性范文篇8

关键词:城市环境设计;传统文化资源;文化符号

我国历史文化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累积大量的文化资源。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愈发关注传统文化的重要地位,开始探索对于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开发的有效途径。城市是传统文化资源的重要载体,正是由于传统文化的存在,城市才具备独特个性,才能提高城市给人的文化认同感,因此探索现代城市环境设计中的传统文化性是极为必要的。

1现代城市环境设计与传统文化元素

1.1现代城市环境设计。随着城市化发展进程的日益推进,现代城市发展愈发强调环境优化及艺术美感。现代城市环境设计主要是合理利用环境因素,有效促进环境设计与空间设计之间的充分融合,以环境为基础,合理利用空间元素、光影元素、色彩元素及材料元素进行艺术化的环境设计,充分融合设计理念,促进设计作品与城市环境之间的相互融合。城市环境设计内容较为广泛,包含城市景观设计、建筑装饰设计及城市规划设计等内容。城市环境设计内容包括物质环境设计及非物质环境设计,前者包括城市景观及人工环境,是一种具体化的空间环境展现,后者包括文化、艺术等抽象化元素。在城市环境设计中,应当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与发展理念,满足人类在生活、艺术及精神层面的审美需求。城市环境设计是一种艺术活动,也是一种社会活动,在开展城市环境设计时,要充分考量其功能性、艺术性、经济性、社会性及文化性,通过科学合理的现代城市环境设计可以有效推进城市化的发展进程。另外,随着信息技术及先进设备的应用日益广泛,现代化城市环境设计对于信息化媒介与手段的应用也愈发广泛,学科交叉情况日益普遍,极大地促进了公共环境艺术的优化发展,也成为促进城市环境设计优化的重要推动力。城市环境设计具备学科广泛性,融合了工程设计、景观设计、城市规划、材料学及美学等学科,兼具科学性及艺术性,是一种对于各种环境元素及文化元素的优化整合。1.2城市环境设计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城市的发展根源在于人类的聚居活动,这是一种较为自然的演变方式,而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今天,城市的演变与发展,受到了更多的历史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及环境因素的影响,人为干预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最初的城市环境设计,大多是出于城市环境美化的需求,追求视觉上的冲击,追求大规模广场、山水景观等,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城市环境的雷同,出现了“千城一面”的现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生活环境的艺术性追求也日益突出,人们开始了解到城市环境中文化元素的重要性,开始强调通过突出城市环境的文化元素,树立独特的城市形象,维护民族自尊及文化自信,这一过程中,传统文化资源得以大力开发,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元素被应用于城市环境设计当中[1]。我国历史悠久,文化精深,每个城市都有自身独特的发展轨迹与鲜明文化特色,尤其是一些历史文化名城,如西安、洛阳、北京、南京、杭州、开封、成都、延安等,其历史文化元素十分丰富,文化个性十分鲜明,这些城市在现代化发展中,也十分注重对于自身文化资源的优化利用,继承并创造性地突出城市个性与特色。但实际上,我国的许多城市对于文化元素的挖掘与利用也并不完善,一定程度上存在滥用及乱用等现象,大量传统文化符号在不考虑其文化内涵及实际用途的情况下被胡乱使用,传统文化符号与其载体之间毫无联系,张冠李戴。这些现象的存在,严重地影响了对于城市传统文化资源的优化利用。

2现代城市环境设计中凸显传统文化性的有效策略

2.1传统文化的应用原则。对于城市而言,其内在灵魂就在于城市本土传统精神文化,这种传统文化属于一种抽象化的精神文明,正是由于城市传统文化的存在,城市才具备独特性,才能够在不断前行的历史中不断传承与延续,成为城市超越时间限制的重要因素。洛阳的合院、苏州的雨巷等城市元素,都是其深刻历史文化内涵的重要体现,也成为城市的文化名片,这是城市精神、城市灵魂超越时间的一种精神载体。在现代城市环境设计中,对于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应当充分秉承以下原则:其一,要突出场所感,即由于传统文化元素的合理应用,城市具备鲜明的个性特征,城市环境元素与城市文化特质绝不违和,身处洛阳,就不会看到温婉的江南水景,身处杭州,就不会看到豪放的塞外风光;其二,要突出时代感,对于城市来说,她并不仅是人类的聚居区,同时也是深厚历史文化的集中累积,是时代风貌的集中体现,身处城市环境中,要能够体验并感受其时代性,人们可以通过城市环境中的历史文化元素,感受城市历史文化的深厚沉淀,但并不会产生超越时代的“穿越感”;其三,要突出文化认同感,城市给人的文化认同感是一种精神层面的东西,在城市环境设计中,要追求历史与现代的充分融合,通过富有深刻文化内涵的城市环境元素调动人们精神层面的共鸣,给人以文化上的认同感及灵魂上的归属感[2]。2.2传统文化的应用方法。2.2.1对于空间元素的运用。不同的时代下,人们对于传统的认知与理解也有所不同,但在不断发展中,人们对于历史及传统的认知是螺旋上升的,从可见的传统物质及传统符号逐渐上升至抽象化的理性传统,历史传统文化的认识也由模糊认知上升至哲学认知。在信息时代下,人们的生活方式有极大的变化,生活节奏日益加快,艺术文化的表现形式及传播载体也更多地利用了先进的信息化手段,人们开始探索先进技术与传统文化的契合点,开始探索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表现方式。在城市环境设计中,设计者要灵活运用信息化手段,同时也应当充分利用传统文化元素。城市环境设计者应当充分利用城市环境空间,将整个环境空间作为承载传统文化元素符号的重要载体,采用传统或流行的方式进行传统文化的明喻。以洛阳为例,洛阳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历史上曾有多个王朝在洛阳建都,包括夏、商、周、西汉、隋、唐等朝代,因此洛阳的历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在进行城市环境设计时,应当充分发挥空间设计理念,强化对于城市历史空间文化肌理的保护,因而洛阳十分强调对于老城区的保护性改造,注重对于街区空间的整体性保护,对城墙遗迹进行保护性开发,设计城河文化公园,以其为承载宋、金历史文化的重要地标。2.2.2对于文化符号的运用。城市环境设计应当充分提取传统文化资源中的文化符号,通过城市环境设计以实现历史信息的有效传达,结合现代城市环境设计体量,从空间造型、空间细节片段等方面设计隐喻。以洛阳为例,在洛阳城市环境设计中,在公共景观设计及公共景观开发中,充分强调公共景观在视觉引导方面的巨大重用,利用公共景观及空间资源进行更加系统的规划及资源配置,发挥传统文化中的文化元素、空间形态及空间环境的隐喻作用,营造具备文化内涵的景观及造型,利用洛阳市的产业资源及人文特征进行景观空间的有效填充。可充分利用洛阳的道教文化资源,利用现存道教活动场所,提取其道家文化资源符号,通过相关符号设计以实现景观再现,强化对于上清宫、吕祖庵、洞真观等道家古迹,以及老子等文化资源的开发,在城市环境设计中充分利用这些文化符号,打造独特的城市文化环境及文化底蕴,展示洛阳与其他城市相互区隔的地域文化。在城市环境设计中,还可根据周边的历史故事、民俗工艺、文化资源、民间工艺等元素进行小品设计与小品铺装,并通过文化隐喻及景观定位,对当地文化风情加以呈现,展现独特的地方文化。在利用文化符号进行城市环境设计时,应充分利用场所特征,结合其色彩特征、造型特征、图案特征及文化特征保证文化符号应用的合理性[3]。

3结语

在现代城市发展中,城市环境设计是其重要组成,也是推进城市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现代城市环境设计,必须突出自身的文化特色,打造良好的城市文化环境,在城市环境设计中运用传统文化资源,需要首先对当地文化资源进行深入发掘与整合,结合文化资源内涵及本质,从空间设计及文化符号的应用等多种方面入手,打造更加良好、更加具有文化个性的人居环境。

参考文献

[1]胡雯.论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J].居舍,2018(36):88.

[2]杨雪威.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城市环境景观设计[J].大众文艺,2018(4):83.

文化性范文篇9

关键词:再设计;文化性导视系统;功能性;文化性导视系统

作为城市脉络重要的服务性标志,可以有效帮助人们在短时间内了解到区域内的交通、设施、坐标等一系列信息,部分城市或区域由于各种原因所产生的特殊性被赋予或展现出了一定的文化特点及内涵,而具有文化性的城市或区域的导视系统为了凸显区域文化性,除了体现区域基本信息,还需要一定程度的承载区域的文化特征及人文特色等。导视系统由于本身能够承载的信息量有限,而区域文化通常可展现的信息量较大,因此,文章提出一种方法理念将文化信息与导视系统合理的相融合。

1再设计理念及其基本方法

再设计又称为“RE-DESIGN”,其理念核心是将生活中熟悉的事物陌生化,回到原点,重新定义事物存在的价值意义[1]。再设计的过程是设计师将沟通的理念具象化的实验,塑造合理的沟通方式以获取用户深层的需求。人们对所熟悉甚至每天都会接触到的产品,反而会忽视了一些重要的因素,日本设计大师原研哉说过:“人们越是确信自己已经非常了解某物,对它的理解也就越不准确[2]。”正因如此,再设计的理念是一种打破固有思路与常规,重新审视一个产品的价值,将已知变为未知的创造性行为,是当今设计思维所推崇的核心理念。对产品进行再设计时,通常可采用四种方法:重新定义、情感挖掘、符号替换及提供潜在性。重新定义即打破产品本身的存在价值,通过思考与理解用户在当前环境下的需求,重新定义产品存在的价值;情感挖掘,是指设计师先通过了解用户的情感需求,将其表现在设计物上,给用户带来惊喜感,并从中感受到设计师所传达出的某种理念。这要求设计者深层挖掘用户情感,并将语义与产品妥当的结合起来;再设计中的符号替换是指设计师通过挖掘用户最深层唯一并且具有共性的情感需将其提炼为语义符号,再将可以展现这一语义符号的方式运用于产品上,获得用户对于产品的理解。用户理解了情感需求的语义,自然会将自己较熟悉语义的理解套用在产品上;提供潜在性是指在设计的过程中给用户提供一些潜在功能,用户无论有没有注意这些潜在因素都不会影响产品的正常使用,这种潜在因素在潜移默化中给产品的使用带来了便利。

2再设计理念下的文化性导视系统

文化性导视系统,是指一个具有文化积淀、人文情怀、环境特色的城市或区域的导航系统[3],与传统的导视系统不同,文化性导视系统不仅需要对位置坐标、商业场所、公共设施、城市交通等进行引导说明,同时需要将区域的文化性以合理的方式展现出来,以便于人们更加快速有效的理解区域文化特征。多数的文化区域导视系统是通过文化符号的提炼对传统的导视系统进行装饰,没有将区域的文化性与导视系统的功能性有效的结合起来。文化符号仅作为一种装饰运用在导视系统上,一方面没有给用户对区域文化的理解提供有效的引导和说明,区域文化没有以合理的方式将文化语义传达给用户;另一方面,繁杂的装饰可能会干扰导视展现的主要信息,从而影响用户对信息的判断。基于以上因素,文化区域的导视系统需要清晰直观的表现出区域内可见的客观信息,同时还需要潜移默化的体现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艺术信息,使两者互为独立信息又相辅相成。再设计理念下的文化性导视系统要求设计师对区域特征及用户体验两者的充分理解下,对导视系统的重新定义。这需要设计师一方面从用户的思维角度出发,寻找用户对导视系统的理解与需求点有哪些,与传统导视系统的需求点不同,设计师不仅需要寻找用户的功能需求,即所处的位置,想要到达的地点,如何到达等需求,还需要思考用户在当前文化背景下的精神需求,即对文化特色、风景美食、人文风貌等的求知欲。另一方面从区域环境的角度出发,考虑区域的客观环境,即交通信息、设施分布、饮食特色等可以提供的服务。以及主观环境,即区域风貌,人文风俗,艺术文化等可以满足的文化需求。最后将用户体验与区域特征进行比对结合,重新定义区域导视所需要展现的功能以及功能展现的方式。

3再设计方法在文化性导视系统中的运用

3.1重新定义。再设计方法运用于文化性导视系统中,首先需要重新定义其存在的价值。文化导视系统传统定义为展现文化特点及展现区域路况信息的引导标识,这种定义方式从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引导标识的作用,弱化了展示区域文化的作用。再设计理念下,文化性导视系统可以重新定义为以文化特征为元素向人们提供区域信息及人文特色的引导指示系统,这种定义方式是将文化作为一种展现方式而非展现内容,有效的提升了文化性在导视功能中的重要性。其中需要对文化元素进行准确的提炼,使文化特征也成为导视功能的一部分,更好的融入于功能。例如图1是国外某烤肉餐厅的导视设计,导视的外观是一个木头的造型,在夜晚时,导视牌内部的红灯亮起,橘红色的光从木头缝隙中透出,给人一种木炭被点燃的语义感受。设计的优点在于即使人们在很远的地方看不清导视的内容,也能通过造型清晰的了解区域的功能。木炭是野外原生态烧烤时必备的燃料,设计师将燃烧的木炭作为烧烤的元素符号应用于导视的功能当中,不仅实现了本身的功能,同时传达了烧烤文化所具备的原生态、自然的文化特点及艺术特点。3.2情感挖掘。除了重新定义产品价值以外,设计师通过产品给用户带来情感共鸣也是再设计理念的重要方法,设计师通过了解用户的需求,将其表现在设计物上,给用户带来惊喜感,并从中感受到设计师所传达出的某种理念。在文化性导视设计中,设计师不仅需要挖掘用户对于导视系统的功能需求,还需要理解用户的精神需求,这种需求通常是一种潜在需求,或存在于一定身份、环境下才显露出的需求。例如日本设计大师原研哉为日本梅田医院设计的导视系统中,所有的导视牌均采用圆滑无棱角的白色布料设计而成,原因在于人们对于医院的印象往往是病菌、脏、疼痛等负面词汇,而圆角的和柔软的布料给人一种舒适的安全感,不耐脏的白色布料则侧面证明医院的洁净度,将医院应该具有的干净、健康、安心等正面性区域文化特征通过情感挖掘的方式展现给用户。设计师通过挖掘用户在某种文化性环境中可能会产生的主观感受或需求,将解决办法以合适的语义表现在导视系统上并传达给用户,从而达到与用户的情感共鸣。3.3符号替换。导视系统通常需要快速的向用户传达某些信息,大篇幅的文字信息不仅不利于用户的阅读,甚至可能误导用户阅读的逻辑性,对信息内容产生错误的认知。因此,在导视系统中通常采用一些图形符号替代文字信息代表某种含义,用户通过图形符号所传达的语义认知导视所传达的内容,符号的运用使信息逻辑展现更加清晰,提高了用户获取信息的效率,但同时,若符号提炼的不准确也会使用户解读到错误的语义。符号替换法在区域文化导视的运用中,可以将代表区域特征的语义图形符号替换成区域文化环境下具有相同语义的其他符号,符合区域文化的图形符号不仅不会影响用户对导视语义的解读,同时新符号所展现的个性新鲜感也加深了用户对信息的印象,使区域环境具有更强的统一性及特征性,如图2洗手间的导视符号,在不同场合下所采用的符号不相同,所展现的艺术效果不同,但人们仍可以通过符号间相同的语义判断区域的功能。3.4可提供的潜在性。“潜在”一词在词条中释义为存在于事物内部尚未显露。即潜在性可理解为存在于事物内部尚未显露出的性质。在设计中,一些潜在性的功能往往会给产品带来一丝亮点,甚至成为整个设计的点睛之笔。在具有文化性的区域中,加入一些潜在性的功能,不仅有利于解决某些状况下用户的潜在需求,更便于用户对区域文化的理解。例如伦敦地铁的线路图,除了线路的指示以外,在站与站之间还标有步行所需的步数。这个设计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伦敦地铁的乘坐压力,人们通过步数合理的安排自己的出行方式,“步数”作为一项潜在因素,在没有影响线路图本身功能的同时为可能存在的潜在情况提供了便利,使整个系统更加高效化。再例如作为文化古都的西安,城市中分布着不同文化特色的历史坐标建筑,不同线路的地铁票设计风格及所展示的文化特征与该线路可到达的地标建筑相对应,这种文化性的展示并不影响地铁票的使用,同时加深了外地游客对目的地文化特征的理解。

4结语

文章以再设计理念及其方法为切入点,分析了文化性导视系统在设计过程中文化艺术性与产品功能性的相互关系,阐述了如何通过再设计理念高效的融合两种关系,后通过再设计的四种方法在文化性导视中的实际应用证明了再设计理念及方法可以运用于文化导视系统的设计中。由此可以看出,再设计理念及方法可以应用在更多实际的设计创造活动中,以创造更多的设计价值。

参考文献

[1](日)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M].纪江红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2-50.

[2]陈秋梦.设计无小事》[J].东西南北•教育观察,2012,7.

文化性范文篇10

[关键词]文化民族文化现代包装设计传承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每一种文化都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社会物质生产发展的连续性,决定文化的发展也具有连续性和历史继承性。包装设计的发展是建立在文化基础之上的,包装设计从多方面传递文化信息。文化影响着包装设计的发展方向。

一、设计与文化的关系

每一个民族的包装设计文化都会形成自己的文化系统,这与历史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设计与文化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设计的文化实际上就是造物的文化,是人类用艺术的方式造物的文化。在视觉传达设计过程中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纵观设计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任何时代的设计都是与当时的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正如鲍列夫在《美学》中所说:艺术设计的过程需要重新组合客体,甚至有可能从各个方面借助组合的客体。设计是现代文化的宠儿,它的发展必须要有现代生活、现代工业、现代经济作为依托和基础。

二、审美文化、流行文化和社会文化与包装设计

现代包装设计,正是一门以文化为本位,以生活为基础,以现代需要为导向的设计学科,应把它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来对待。包装设计活动体现的是一种文化现象,它不仅具有简单的物质功能,更是精神文化的综合体。它丰富的内涵是现代包装设计师所必须深入探求的。

1.以情感享受为主导的审美文化

审美文化代表着人类文明和文化的高级形态。中国的“天人合一”是人本哲学和美学的完美结合,注重审美的认识和教化的作用,这正是以“和”为主要特征的中国哲学所决定的。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人们不仅看重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格,而且十分讲究商品包装的审美情感及情趣的价值。成功的包装设计作品往往还伴随着视觉传达所产生的一定的心理感受,如精致、典雅、质朴等。我们在包装设计中所涉及的审美,是符合大众普遍情趣和美学规律的。因为包装设计服务的对象是广大的消费者,它具有大众的特征,所以对包装设计的审美文化的尺度把握要适中。

2.掌握时尚流行文化动态

每个时期都存在着具有独特观念体系的设计文化和流行文化。不同文化背景、年龄、职业和地区的消费群体,随着时代的变化,消费观念也都会变化。这种变化所产生的新的消费文化形态,对于所针对的消费群体而言就是流行性。包装文化作为流行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自然也就体现出流行文化的特点,这也是与目标消费群体形成默契的情感交流的重要手段。对于设计师来说,把握时代的信息,掌握时尚流行文化的动态,关注国际设计新动态是非常重要的。

3.社会文化冲击着包装设计

社会文化涵盖了社会科学、社会审美、交往文化、社会观念等诸多方面的内容。社会文化是物质生产过程中衍生出来的文明。包装是社会化物质生产发展孕育出来的一种物化的社会形态,它与社会文化有着必然的联系。包装设计对社会经济生活起着促进作用。现代包装设计不断受到社会文化现象和新观念的冲击,从而使其传统意识和原有的社会功能不断增添新的内涵,给包装设计带来了新的契机。

三、民族文化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包装设计是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民族文化体现的重要形式,人们可以从一个民族的包装中来了解它的文化。

1.包装设计中的图形符号

包装设计作为文化信息传递的媒介,在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中,除了要满足它原有的功能外,更多的应是体现其文化内涵,与民族文化相切合。具体到包装设计方面,在很多民间艺术中,讲究特定形象组合的特定心理喻意,往往“言必有意,意必吉祥”这些都是世代逐渐积淀传承下来的,至今不衰。如石榴就象征着多子多福,传统图案龙凤呈祥、花好月圆等都代表了古代人民对生活的美好愿望。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则体现了东方文化艺术的特色,极大地丰富了包装的语言,满足了消费者的审美情趣和对文化认同的需要。

2.包装设计中的传统色彩与水墨画

在中国传统的包装设计中,色彩的配色素材的来源非常广阔,可乞灵于古老的民族文化遗产,从一些原始、古典、传统、民间、少数民族的艺术中祈求灵感,如原始岩画中单纯、拙朴、强烈的色彩,工笔重彩中浓烈、华丽的色彩;宫廷及上层社会使用的器物中象征权力与富贵的富丽、浓艳的色彩;或者象征了中国文人出世、超脱的精神境界的含蓄、淡雅、清新的色彩等。虽然色彩本身难以构成独立的形象,但它所营造的氛围却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也使包装设计作品更富有表现力。

中国水墨画作为中华艺术瑰宝之一,笔墨多变、意境深邃,当现代包装设计与传统的水墨走到一起时,其深刻的韵味所表现出的装饰性,体现了独特的视觉效果和文化底蕴。

四、结语

在现代包装设计中,要重视民族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结合。文化的传承必须建立在对本民族文化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在包装设计中对民族文化的运用要善于吸收和借鉴,正确处理传统和求新的关系,不能将设计停留在视觉形态上,只有在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并结合现代设计技术进行再创造,才能形成有中国特色的设计文化,达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砚祖:艺术设计概论[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2:147

[2]鲍列夫:美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3]王安霞:包装装潢设计[M].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