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局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0 03:15:30

文化局

文化局范文篇1

局一如既往地将消防平安工作特别是文化娱乐场所消防平安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2011年。全县娱乐场所一年来未发生一例消防平安事故,继续坚持近几年来的良好势头。现将我娱乐场所消防平安工作中的主要做法汇报如下:

一、牢固树立“平安第一”意识

多次对娱乐场所消防平安工作进行研究,今年以来。大会小会,逢会必讲安全工作,思想上时刻绷紧平安工作这根弦。年初,局就对全县娱乐场所专项治理的组织领导、工作目标、整治重点、主要措施、实施方法、经费保证、责任追究都作了具体明确的规定。2月份,县文化局分管领导与所有文化市场经营业主签订了娱乐场所平安生产工作责任状。

二、从源头抓起。

坚持消防平安一票否决制,娱乐场所审批和年检时。必需以其场所消平安合格为前提,否则,对新办的娱乐场所不予审核发证,对有证的娱乐场所不予年检。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到2011年上半年结束的文化娱乐场所专项治理暨重新审核登记工作,全县上报到市文化局重新审核的文化市场经营户,其场所全部经消防部门验收合格,受到市文化局的好评。核准演出活动时,也以场所消防平安合格为前置。为确保该项工作落到实处,全县演出场所的核准,歌舞厅的申办、演出活动的核准,一律由县文化局扎口管理。

三、加强日常巡查。

县文化局召开专题会议,年初。对全县娱乐场所消防平安检查进行了具体安排,同时派出由分管副局长带队的督查组,各小湾等乡镇和整个城进行督查。从督查情况看,所有经营业主对此项工作均高度重视,发现的隐患,基本整改到位。一年来,县文化局共对全县娱乐场所进行了6次消防平安检查,由局长和分管副局长分别带队。日常巡查和执法检查中,文化市场执法人员把娱乐场所消防平安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抓,依法查处了一批夜间关闭门窗、超时经营的网吧”游戏室和歌舞厅。

四、大力加强宣传教育。

文化局与工商局局、公安局联手,2月初。对全县文化市场经营业主进行消防安知识和有关法律法规的培训。上半年举办广场宣传咨询活动1次,通过挂横幅、发传单和现场咨询等形式,大力宣传娱乐场所消防平安有关法规和要求。县文化局派出专人到小湾、营盘等地对“网吧”业主和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把消防平安作为培训和测试的重要内容。查处“网吧”关闭门窗私自营业和夜间关闭门窗超时经营案件,以及开展文化娱乐场所行政执法时,均通过电视台公开曝光,收到良好的威慑作用。

文化局范文篇2

20*年上半年主要工作

一、以舞台表演艺术为重点,以推动精品工程为目的,狠抓文艺精品创作。

我们于今年二月份召开了20*年厦门市春秋剧目工作会议,认真传达文化部及市里关于抓好艺术精品工程创作的指导精神,落实厦门市重点剧目创作任务,重点抓好参加今年在福州举办的全省第23届戏剧会演的剧目,力争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届时我们将邀请北京省专家及有关领导、主创人员讨论我市参加省23届戏剧节剧目创作。创作方面我们进行了如下工作及讨论:

(一)抓好重点剧目的创作和生产

1、邀请北京、省、市戏剧专家及我市有关领导商讨今年在“台北歌仔戏创作艺术节”的创作剧目,加大歌仔戏《邵江海》的加工、复排、修改工作力度,做好参加文化部组织的全国南北片戏剧展演,和赴台参加“台北歌仔戏创作艺术节”工作,并创作排演两台小戏:传统歌仔戏《山伯与英台》和实验型小剧场歌仔戏《秦始皇与孟姜女》,力争取得好的成绩。

2、确定创作、生产参加省***戏剧汇演剧目:高甲戏《阿搭嫂》、歌仔戏《窦娥冤》、音乐话剧《雁叫长空》,进行前期创作排练等工作。

3、完成大型音乐史诗《海峡》的二度创作及排练和演出,准备于中秋节上演,若条件成熟,积极申报20*年至20*年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

4、继续加工、修改我市文华新剧目奖的歌剧《阿美姑娘》和南音乐舞《长恨歌》,努力开拓海内外市场。

5、抓好文化旅游演出,进一步开拓音乐舞蹈剧《榴莲飘香》的市场运作,今年10月准备到新加坡商演。

二、狠抓各种大型艺术活动及各种节庆活动,效果显著

1、圆满完成了宣教系统离退休干部迎春座谈会演出、20*年春节团拜会文艺演出、元宵演出、五一专场等节庆活动演出17场。

2、组织、协调局属各专业剧团圆满完成“文化与电信”专场演出、亮灯开幕式演出、闽商聚厦演出、闽南地方戏曲专场演出、厦门花车巡游开幕式演出等重大艺术活动演出5场。

3、圆满完成接待朱镕基总理等中央领导、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演出以及宁夏回族自治区党政代表团艺术团、上海京剧院来厦演出等接待性演出6场。

4、组织、协调局属各专业剧团分别到海沧、同安等地下乡慰问演出,到五通、软件园、天竺山、艺术中心工地等慰问演出6场。

今年上半年个专业剧团共演出318场,其中:金莲升高甲戏剧团97场、厦门歌舞剧院46场、小白鹭民间舞团57场、歌仔戏剧团66场、南乐团52场。

三、加强对外对台的文化交流工作

近年来对外、对台文化交流发展迅速,在国内外影响力不断扩大,局属专业剧团商业性演出取得相当大的成效,友城交流访问日趋频繁。

(一)我市对外文化交流来访方面:

1、接待文化部非洲处处长及中国驻非文化参赞一行、法国史学家&汉学家CorrinedeMenonville一行、台湾汉唐乐府一行、日中文化交流协会代表团一行访厦(28人)

2、办理邀请韩国、马来西亚、台湾歌手赴厦门大学参加《同一首歌》演出、邀请台湾演艺界人士参加《十大闽南语经典名曲评选揭晓晚会》、台湾云门舞集赴厦演出等外事手续(60人)

(二)我市对外文化交流出访方面:

1、厦门南乐团一行40人赴新加坡参加***“春城洋溢华夏情”文化、艺术、旅游展演

2、厦门小白鹭民间舞团一行35人赴菲律宾宿务市进行演出和文化交流

3、厦门翔安民间戏曲学校高甲实验剧团一行27人赴金门县金湖镇新头伍德宫广场进行为期6天的闽南民间戏曲文化交流演出

4、厦门翔安民间戏曲学校高甲实验剧团一行43人赴金门县金城镇浯岛城隍庙管委会进行为期6天的闽南民间戏曲文化交流演出

5、厦门爱乐乐团郑小瑛等一行90人赴金门县进行为期3天2场的交响音乐会演出

6、第四届合唱比赛筹备工作团4人赴德国&瑞士、厦门市戏剧家访问团一行5人赴美国、厦门市文化艺术参访小组一行6人赴台湾、厦门市音乐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吴火荣赴台湾、文化局市场处处长王玉宗同志赴日本进行交流考察

文化局范文篇3

招商引资是发展文化产业的根本。年初,区委、区政府下达了招商引资目标。根据目标责任,制定了我局切实可行的实施措施。为响应区委、区政府“大干一百天,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号召,在全局上下做到思想再解放、目标再加码,凝心聚力,一心一意招商引资。首先,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百日会战”领导小组并担任主要负责人,将工作主要精力和主要人员集中到招商引资工作上来。其次,层层分解落实指标,做到项目定人、责任到人、跟踪服务、逐个过堂。同时进一步扩大信息收集,拓宽信息渠道,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并举,一手抓现有项目跟踪落实,一手抓新客商源、信息源、项目源,为今后的项目建设作好准备。先后接待了上海天辰股份公司等5家大集团来扬考察、洽谈。第三,加强考核,进一步明确目标、明确责任,专门下发局“百日会战活动”方案,落实奖励制度和考核办法。经过奋力冲刺,提前完成区委区政府下达的引进民资1000万元(注册资金)的目标任务,实际引进民资1054.8万元(注册资金),总投资1716万元。其中注册资金50万元以上的6家,新增文化经营户66家,引进文化新项目5个。

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的同时,进一步调整、充实四望亭商品城。根据市场需求,对四望亭商品城的经营格局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进一步扩大经营摊位,增加经营品种,扩充经营门类,提高经营档次,逐步创立具有特色的经营品牌。目前,四望亭商品城400平方米近70个摊位重新全部招满,运势良好。

积极配合相关部门搞好东区古运河旅游资源的考察、利用,制定出与古城、湾头古镇相适宜的旅游方案,为我区东部规划与发展献计出力。

二、以强化特色为抓手,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

将“强化特色、贴进群众、倡导健康”作为群众文化工作思路,力图把先进文化更加具体、更加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今年10月顺利地通过省群众文化先进区的复查。

1、精心组织,多方参与,群众文化活动争奇斗妍。深入开展全区性群众文化活动。元旦春节期间,组织全区艺术骨干为区人大、政协“两会”开展送节目、送春联慰问演出和现场展示活动。4月份,配合市“烟花三月经贸旅游节”在瘦西湖风景区,组织表演具有地方特色的扬州清曲等节目。同月,参与筹备了建区二十周年大型文艺演出。从策划、组织到辅导排练,历时一个多月,其中辅导区十几个单位新编、新创了16个节目。虽然在临演出前一天,因防治“非典”暂停演出,但是通过这个活动,在全区上下营造了健康、文明、祥和的文化氛围,推动了企业、校园、广场、乡镇文化的开展。10月,策划并组织了我局和机关工委、汤汪乡联合举办的“广陵区机关干部汤汪•爱心杯才艺大赛”。全区6个街道、乡镇和21个系统部门派出27支代表队参加角逐,充分展示了机关工作人员的多才多艺。此外配合“二分明月文化节”、市社区艺术节,组织在冶春、文昌等广场举办广场演出多次。全年共策划或组织大型文艺演出10场,利用现有场地、举办少儿国际、民族舞蹈等培训班26期。

在工作中,十分注重对群众文化专业干部的使用,多渠道、多形式地培养文艺骨干。今年,先后几次召开全区文艺骨干座谈会。进一步加强了文艺创作,组织了全区新作调演。在此基础上,选调节目参加了市第三届文艺新作调演,我区创作的11个节目荣获1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1个优秀创作奖和1个创作奖。在全市7个县市区中,我们参赛的节目最多,获奖总分也名列前茅。少儿芭蕾舞蹈《雁归来》获选参加省“五星工程奖”一、二等奖的比赛。在全市农民歌手大赛中,我区选送的农民歌手高慧通过角逐,入选参加全省农民歌手大赛的复、决赛。

年初,根据省文化厅“资源共享工程”要求,派专人深入到社区调查、制订方案,在琼花社区首先建立了“资源共享”网点。着力建立与完善文化馆、站、室为一体的社区文化工作网络,加强对社区文艺骨干的培养,使市民成为社区文化的活动主体。全年组织或协助各社区相继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非典”期间,在社区开展“远离非典、倡导健康”活动。在第七届广陵区社区文艺节上,群众自编、自演的节目精彩纷呈,发动全区34个社区共举办了近60场文艺活动,使曾经一度因非典影响而沉寂的广陵区社区文化舞台又变得热闹起来,为城市营造了一个文明、和谐、活跃的文化环境。

2、立足实际,强化特色,地方文化呈现勃勃生机。挖掘弘扬地方文化,创出地方特色是我区文化工作的重点之一。一年来,将扬州清曲的研究进一步拓展,加快了扬州清曲申报世界“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的工作进度,积极筹备数十万字的《扬州清曲大观》一书的组稿、编辑出版。配合大学古典文学的教学,组织将昆曲这个高雅艺术送进大学校园。注重对外交流,扩大广陵地方文化影响。首先抓好《扬州曲讯》、《扬州曲艺之友》、《扬州清曲研究》三个刊物的编辑,扩大交流范围,提高编辑质量。全年共编发18期,对外交流约4000份。其次是加强艺术交流,多次接待美国、捷克、台湾学者来扬进行文化交流,共同探讨昆曲音乐与扬州清曲、评话等艺术。邀请了北京、南京等地8位昆曲专家担任昆曲工作室研究顾问,推动了昆曲研究的发展。11月中旬,还专门组团参加苏州举办的第四届虎丘曲会。组织了“扬州民俗研讨会”,并就市民提出如何抢救“扬州清曲”的几点建议进行探讨,从解决经费、培养新人、挖掘整理曲目,建立载体等几个方面拿出具体措施。第三是加强媒体宣传工作,多次接待国家、省、市新闻媒体采访报道我区地方文化发展的动态,如新华日报《关注扬州清曲申报“世遗”》、《扬州唱热昆腔雅韵》、解放日报《拯救清曲、拯救绝唱》;北京卫视、河北卫视分别录制、播放了扬州清曲《清和天气》、《八段景》。九月份,接受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邀请,组织我区6名清曲演艺人员赴京拍摄了《扬州清曲“茉莉花”》[鲜花调]。该台十二频道“魅力12”栏目又专程来我区拍摄了《千姿百态茉莉花》,并对全国播放。这对宣传我区,打造文化广陵,提升我区群众文化工作的形象和城区文化档次起到积极的作用。我区曲艺之友社被省文化厅命名为“特色文化团队”。

三、以转变职能为目的,最大限度地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文化市场管理工作实践使我深深认识到,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繁荣是根本,服务是关键,管理是手段,必须把工作重点放在繁荣市场和服务上。按照“放心、放手、放开、放活、放宽”发展经济的指导思想和“尊商、亲商、安商、扩商、富商”的要求,转变思想,更新观念,牢固树立政府部门的职责就是服务的意识。开展了向社会承诺“为文化经营活动提供优质服务,为发展文化产业创造宽松环境”活动,快速办理文化经营许可证,为经营者提供尽可能多的便利。在工作中注意用正确的政策引导和发展文化市场体系,促进我区音像、歌舞娱乐、书刊、印刷、演出等市场发展壮大,逐步建立各类市场主体良性竞争、运行规范、健康文明的文化市场环境。有目的扶持、培育有市场、有发展前景、有效益的文化经营项目,着力培植“浪漫之都”、“金鹰”等有经济实力的场所,帮助他们引进文化项目,扩大规模、提高档次,从而使他们成为我区文化市场的“领头羊”。

在抓好服务的同时,对管理也不放松。一方面是加强对执法人员的管理,实行每周严格的会议、学习制度,通报工作情况、检查情况、案件处理情况。在平时执法中,要求稽查人员做到文明执法、公正执法、按程序执法,注意执法态度、执法艺术,用实际行动重塑新形象。11月份组织执法人员述职述廉,每个执法人员对照自己一年来的工作情况,廉洁情况进行一次回头看,促进了我局执法人员的行为规范。另一方面是加强对文化市场经营队伍建设与管理,重点抓好准入关、培训关、引导关。今年对85名经营业主进行了培训。积极组织广场法律咨询、送法下乡活动。全年共接待法律咨询人员132名,散发文化市场法律法规宣传材料2500份,努力使经营户提高守法意识。对于不能自觉守法经营的,实施重拳打击。根据省、市统一部署,以整顿音像市场和书刊市场为重点,首先对校园周边环境进行专项治理,并加大处罚力度。其次对音像市场中盗版、违法违规现象坚决打击。今年4月,组织执法人员会同公安部门联合捣毁在曲江小商品市场进行非法地下批销盗版音像制品的窝点。下半年,根据省、市文化新闻出版部门要求,组织对本区域音像书刊市场正版率进行检查,确保了辖区内音像制品正版率达75%以上。全年组织突击检查100多次,收缴盗版光盘35000多张,非法出版物1215册。

“防治非典”是今年上半年文化市场管理工作重点之一。5月下旬成立了局“防非”工作领导小组,自己任组长。根据“防非”工作要求,对辖区260家经营户进行宣传、培训,共散发“防非”宣传材料500多份。同时要求稽查人员落实行业包干、责任到人,每天逐户就通风、消毒等方面情况进行检查,并填写《文化娱乐场所“非典”防治工作检查记录》,做到每户一日一报,急事即报。一个多月来,放弃休息时间,夜以继日,确保文化市场“防非”工作万无一失,为扬州成为“无役区”、“零病例”作出贡献。我局文化市场稽查队被区委、区政府命名为先进集体。通过“防非”,进一步完善了文化经营单位的管理制度,改善了文化娱乐环境。

四、以十六大精神为动力,把力量凝聚到实际工作中

文化局范文篇4

一、通过不断学习,努力提升综合素质

作为一名文化局副局长,作为一名市人大代表,我深深懂得新形势下学习的重要性。我把学习作为提高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的重要手段,把注重学用结合作为做好工作的立足点。

一是政治学习做到主动。我十分注重政治学习,不断强化自身思想政治素质。今年以来,我始终保持了良好的精神状态,坚持政治的高标准,主动加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政治理论的学习,积极参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学习活动,写了3万余字的心得体会。树立了正确的政绩观,做到了讲纪律、讲原则、讲风格,时时处处从严要求自己。

二是业务学习做到经常。一年来,我尽可能多地从较为繁忙的行政事务中挤出时间,加强业务学习,做到边工作边学习。在一些学术研究活动中,我虚心向兄弟单位的领导、专家请教,为搞好业务管理工作打下理论基础。我还经常主动和业务干部交流沟通,尽一切可能掌握业务工作规律,进而引发新的思考,有针对性地指导实际工作。年内,我针对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下乡调查过农村文化,对我县农村文化工作有过最直接的接触,掌握了第一手资料。

三是学用结合到位。学习是为了应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做好工作的法宝。我十分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能从理论的角度思考一些实际问题,指导具体工作。我当选市人大代表以来,一直把履行人大代表职责当作一项神圣的使命。人大会议期间,我积极发言,主动参政议政,大胆提出议案和建议,先后独立提出议案5件,参与提出议案20件,市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在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我提出了《关于将电影“2131工程”列入政府财政支出预算》等议案和建议,得到了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和高度重视。

二、通过开拓创新,切实提高工作实效

文化局范文篇5

一、认真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行政管理能力和理论素养

作为领导者,必须要有过硬的本领。要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实践再实践。今年,我认真阅读了《文选》、《党章》、十六届五中全会《建议》和有关理论文献,提高了理论修养。平时,通过书报刊、电视、网络学习经济理论、法律法规和领导管理艺术,全年共作学习笔记近5万字。通过学习,吸收了新的知识、自己的创新、管理、协作等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二、廉洁自律、团结共事、清清白白做人

从参加工作那天起,我就坚持不拿别人一丝毫,坚持只谋事不谋人。特别是走上领导岗位后,我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吃人口软,拿人手短。手中的权力是组织、人民信任我才给我的,而不是给我谋私的!我坚持自己的原则,不乱吃喝、不收礼、不公车私用。局里需购买一些物品,我都要求二个经办人到场,督促他们从节约的角度出发,决不能循私。作为副局长,我恪尽职守,不越位,不错位,严守会议纪律,不能说的决不说。有些同志思想上有情绪,我主动找他们谈心、沟通,化解矛盾,引导他们抛开顾虑,努力干工作。

三、艰苦奋斗,扎实、创造性完成各项任务

作为一名女同志,除了工作还有繁重的家庭琐事,要想干好工作,要付出男同志的3倍努力。针对分管工作的特点,我主动找三级单位干部职工了解情况,帮他们出点子,对工作难题尽力帮助。自己经常参与、掌握第一手资料,督促他们把工作做好、做细、做实。对自己所分管的工作,主动提出自己的意见、方案给领导,争取得到领导的重视,得到大家的支持,并扎实地去落实。具体工作情况如下:

1、办公室工作成绩斐然

办公室是文化局的中心部门。工作繁琐又不起眼。但办公室工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整个全局工作的开展。年初,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并对办公室人员进行量化考核。不管什么时候,文化局干净整洁,电话畅通。在信访维稳工作中,办公室人员起到了骨干作用。对于来访者,办公室尽量做好思想工作,实在解决不了的,再向领导汇报,尽量减少领导的工作量,确保了本系统的稳定。不论是市场稽查还是下乡搞点,不论是信访、计划生育还是安全生产、财务、综治、招商引资、人事等各项工作,办公室工作人员加班加点,主动做好。今年共上报各种信息、经验材料共60余篇。经过大家的努力,办公室工作名列全市前茅。

2、文物工作有新突破

文物所人员少,平时看起来事不多,但责任却重大,它是文化局的二顶“帽子”之一,我时时督促他们做好文物安全工作。实行通宵值班制度,做好地下文物保护工作。主动、及时对“七古山”220KV变电站进行了文物勘探,有力地支持了变电站的建设。

做好文物保护单位“四有”工作。组织有关单位划定了省保单位——状元桥保护范围,受到省文物部门的表扬。

清理库藏文物。请省文物专家重新定级,我县又增加了十余件上等级的文物,丰富了库藏文物。

3、机关党建工作有声有色

文化局范文篇6

一、以招商引资为主线,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步伐

招商引资是发展文化产业的根本。年初,区委、区*下达了招商引资目标。根据目标责任,制定了我局切实可行的实施措施。为响应区委、区*“大干一百天,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号召,在全局上下做到思想再解放、目标再加码,凝心聚力,一心一意招商引资。首先,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百日会战”领导小组并担任主要负责人,将工作主要精力和主要人员集中到招商引资工作上来。其次,层层分解落实指标,做到项目定人、责任到人、跟踪服务、逐个过堂。同时进一步扩大信息收集,拓宽信息渠道,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并举,一手抓现有项目跟踪落实,一手抓新客商源、信息源、项目源,为今后的项目建设作好准备。先后接待了上海天辰股份公司等5家大集团来扬考察、洽谈。第三,加强考核,进一步明确目标、明确责任,专门下发局“百日会战活动”方案,落实奖励制度和考核办法。经过奋力冲刺,提前完成区委区*下达的引进民资1000万元(注册资金)的目标任务,实际引进民资1054.8万元(注册资金),总投资1716万元。其中注册资金50万元以上的6家,新增文化经营户66家,引进文化新项目5个。

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的同时,进一步调整、充实四望亭商品城。根据市场需求,对四望亭商品城的经营格局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进一步扩大经营摊位,增加经营品种,扩充经营门类,提高经营档次,逐步创立具有特色的经营品牌。目前,四望亭商品城400平方米近70个摊位重新全部招满,运势良好。

积极配合相关部门搞好东区古运河旅游资源的考察、利用,制定出与古城、湾头古镇相适宜的旅游方案,为我区东部规划与发展献计出力。

二、以强化特色为抓手,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

将“强化特色、贴进群众、倡导健康”作为群众文化工作思路,力图把先进文化更加具体、更加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今年10月顺利地通过省群众文化先进区的复查。

1、精心组织,多方参与,群众文化活动争奇斗妍。深入开展全区性群众文化活动。元旦春节期间,组织全区艺术骨干为区人大、政协“两会”开展送节目、送春联慰问演出和现场展示活动。4月份,配合市“烟花三月经贸旅游节”在瘦西湖风景区,组织表演具有地方特色的扬州清曲等节目。同月,参与筹备了建区二十周年大型文艺演出。从策划、组织到辅导排练,历时一个多月,其中辅导区十几个单位新编、新创了16个节目。虽然在临演出前一天,因防治“非典”暂停演出,但是通过这个活动,在全区上下营造了健康、文明、祥和的文化氛围,推动了企业、校园、广场、乡镇文化的开展。10月,策划并组织了我局和机关工委、汤汪乡联合举办的“广陵区机关干部汤汪•爱心杯才艺大赛”。全区6个街道、乡镇和21个系统部门派出27支代表队参加角逐,充分展示了机关工作人员的多才多艺。此外配合“二分明月文化节”、市社区艺术节,组织在冶春、文昌等广场举办广场演出多次。全年共策划或组织大型文艺演出10场,利用现有场地、举办少儿国际、民族舞蹈等培训班26期。

在工作中,十分注重对群众文化专业干部的使用,多渠道、多形式地培养文艺骨干。今年,先后几次召开全区文艺骨干座谈会。进一步加强了文艺创作,组织了全区新作调演。在此基础上,选调节目参加了市第三届文艺新作调演,我区创作的11个节目荣获1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1个优秀创作奖和1个创作奖。在全市7个县市区中,我们参赛的节目最多,获奖总分也名列前茅。少儿芭蕾舞蹈《雁归来》获选参加省“五星工程奖”一、二等奖的比赛。在全市农民歌手大赛中,我区选送的农民歌手高慧通过角逐,入选参加全省农民歌手大赛的复、决赛。

年初,根据省文化厅“资源共享工程”要求,派专人深入到社区调查、制订方案,在琼花社区首先建立了“资源共享”网点。着力建立与完善文化馆、站、室为一体的社区文化工作网络,加强对社区文艺骨干的培养,使市民成为社区文化的活动主体。全年组织或协助各社区相继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非典”期间,在社区开展“远离非典、倡导健康”活动。在第七届广陵区社区文艺节上,群众自编、自演的节目精彩纷呈,发动全区34个社区共举办了近60场文艺活动,使曾经一度因非典影响而沉寂的广陵区社区文化舞台又变得热闹起来,为城市营造了一个文明、和谐、活跃的文化环境。

2、立足实际,强化特色,地方文化呈现勃勃生机。挖掘弘扬地方文化,创出地方特色是我区文化工作的重点之一。一年来,将扬州清曲的研究进一步拓展,加快了扬州清曲申报世界“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的工作进度,积极筹备数十万字的《扬州清曲大观》一书的组稿、编辑出版。配合大学古典文学的教学,组织将昆曲这个高雅艺术送进大学校园。注重对外交流,扩大广陵地方文化影响。首先抓好《扬州曲讯》、《扬州曲艺之友》、《扬州清曲研究》三个刊物的编辑,扩大交流范围,提高编辑质量。全年共编发18期,对外交流约4000份。其次是加强艺术交流,多次接待美国、捷克、台湾学者来扬进行文化交流,共同探讨昆曲音乐与扬州清曲、评话等艺术。邀请了北京、南京等地8位昆曲专家担任昆曲工作室研究顾问,推动了昆曲研究的发展。11月中旬,还专门组团参加苏州举办的第四届虎丘曲会。组织了“扬州民俗研讨会”,并就市民提出如何抢救“扬州清曲”的几点建议进行探讨,从解决经费、培养新人、挖掘整理曲目,建立载体等几个方面拿出具体措施。第三是加强媒体宣传工作,多次接待国家、省、市新闻媒体采访报道我区地方文化发展的动态,如新华日报《关注扬州清曲申报“世遗”》、《扬州唱热昆腔雅韵》、解放日报《拯救清曲、拯救绝唱》;北京卫视、河北卫视分别录制、播放了扬州清曲《清和天气》、《八段景》。九月份,接受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邀请,组织我区6名清曲演艺人员赴京拍摄了《扬州清曲“茉莉花”》[鲜花调]。该台十二频道“魅力12”栏目又专程来我区拍摄了《千姿百态茉莉花》,并对全国播放。这对宣传我区,打造文化广陵,提升我区群众文化工作的形象和城区文化档次起到积极的作用。我区曲艺之友社被省文化厅命名为“特色文化团队”。

三、以转变职能为目的,最大限度地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文化市场管理工作实践使我深深认识到,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繁荣是根本,服务是关键,管理是手段,必须把工作重点放在繁荣市场和服务上。按照“放心、放手、放开、放活、放宽”发展经济的指导思想和“尊商、亲商、安商、扩商、富商”的要求,转变思想,更新观念,牢固树立*部门的职责就是服务的意识。开展了向社会承诺“为文化经营活动提供优质服务,为发展文化产业创造宽松环境”活动,快速办理文化经营许可证,为经营者提供尽可能多的便利。在工作中注意用正确的政策引导和发展文化市场体系,促进我区音像、歌舞娱乐、书刊、印刷、演出等市场发展壮大,逐步建立各类市场主体良性竞争、运行规范、健康文明的文化市场环境。有目的扶持、培育有市场、有发展前景、有效益的文化经营项目,着力培植“浪漫之都”、“金鹰”等有经济实力的场所,帮助他们引进文化项目,扩大规模、提高档次,从而使他们成为我区文化市场的“领头羊”。

在抓好服务的同时,对管理也不放松。一方面是加强对执法人员的管理,实行每周严格的会议、学习制度,通报工作情况、检查情况、案件处理情况。在平时执法中,要求稽查人员做到文明执法、公正执法、按程序执法,注意执法态度、执法艺术,用实际行动重塑新形象。11月份组织执法人员述职述廉,每个执法人员对照自己一年来的工作情况,廉洁情况进行一次回头看,促进了我局执法人员的行为规范。另一方面是加强对文化市场经营队伍建设与管理,重点抓好准入关、培训关、引导关。今年对85名经营业主进行了培训。积极组织广场法律咨询、送法下乡活动。全年共接待法律咨询人员132名,散发文化市场法律法规宣传材料2500份,努力使经营户提高守法意识。对于不能自觉守法经营的,实施重拳打击。根据省、市统一部署,以整顿音像市场和书刊市场为重点,首先对校园周边环境进行专项治理,并加大处罚力度。其次对音像市场中盗版、违法违规现象坚决打击。今年4月,组织执法人员会同公安部门联合捣毁在曲江小商品市场进行非法地下批销盗版音像制品的窝点。下半年,根据省、市文化新闻出版部门要求,组织对本区域音像书刊市场正版率进行检查,确保了辖区内音像制品正版率达75%以上。全年组织突击检查100多次,收缴盗版光盘35000多张,非法出版物1215册。

“防治非典”是今年上半年文化市场管理工作重点之一。5月下旬成立了局“防非”工作领导小组,自己任组长。根据“防非”工作要求,对辖区260家经营户进行宣传、培训,共散发“防非”宣传材料500多份。同时要求稽查人员落实行业包干、责任到人,每天逐户就通风、消毒等方面情况进行检查,并填写《文化娱乐场所“非典”防治工作检查记录》,做到每户一日一报,急事即报。一个多月来,放弃休息时间,夜以继日,确保文化市场“防非”工作万无一失,为扬州成为“无役区”、“零病例”作出贡献。我局文化市场稽查队被区委、区*命名为先进集体。通过“防非”,进一步完善了文化经营单位的管理制度,改善了文化娱乐环境。

四、以十六大精神为动力,把力量凝聚到实际工作中

文化局范文篇7

一、提高执法水平,加强监管,为文化市场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1、强化内部管理,加强法律法规学习,全面提高执法水平为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切实做到依法行政,今年以来,我们全面加强了文化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法规培训工作,坚持每周一次的业务学习制度,通过案例分析、法规研讨,使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有了显著提高,执法工作得以顺利有序开展,办案质量明显提高。年1—8月,共办理网吧行政处罚案件82家次,其中警告54家次、罚款20家次、责令停业整顿8家次。所有案件均严格依法处理,未引起一例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

2、网吧、游艺娱乐场所总量与布局规划及视频安装落实情况,目前网吧视频监控系统(除市区外)已全部安装完毕。游艺娱乐场所视频监控系统的安装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之中,目前安装率达到90%以上。

3、四川省网吧智能监查管理软件《版》升级情况

十一月下旬,按照省文化厅关于开展全省网吧智能监控管理软件升级及《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有效期延续工作的通知精神,我们要求各县(市、区)文化稽查部门及时召开了网吧经营业主会议,对新版软件的安装工作进行布置,明确要求每家网吧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到指定网站下载软件并实施安装,并对网吧经营场所新版软件的安装认真督促和检查,严把行政审批关,对凡是未安装()版四川省网吧智能监控管理软件的网吧,一律不予有效期延续。截止年3月10日,我市560家网吧经营单位均已完成了软件升级工作。

4、认真开展城乡环境治理工作,巩固治理成果

从5月开始,按照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安排部署,我局成立以副局长黄伟为组长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领导小组,设立日常巡查小组,专门负责文化和出版物市场的环境治理和经营行为监管,对全市文化、新闻出版市场分片区、分重点进行了督查。责令62家次经营户改正门前车辆停放秩序、28家次经营户更换户外招牌、164家次经营户改正环境卫生。在上级的督察中,我市文化主管市场的城乡环境治理工作未出现任何问题。

5、再接再厉,继续深入开展网络文化市场专项整治行动,有力寸丁击网吧接纳未成年人、不履行对上网人员身份登记义务等违规行为,网络文化市场经营秩序得到有序规范为巩固我市网络文化市场专项整治成果,全面遏制网吧违规

经营活动,我们继续加强了对网吧经营场所的监管力度,始终保持对整个市场的高压态势,在提高巡查密度和检查频率同时,我们加强了对网吧行业协会的指导,充分发挥其桥梁沟通作用,及时将有关文件精神和违规网吧情况予以通报,起到了良好的警示和教育作用。通过提高执法水平,加大监管力度,文化市场案件与去年同期相比,呈明显下降之势。会同工商部门加大对“黑网吧”的查处取缔力度,严厉打击经营盗版音像制品等违规违法经营活动。1—8月,出动执法车辆2044台次,执法人员6232人次,加大对音像制品市场的监管力度,收缴非法音像38843册(盘),取缔无证音像摊点56家。今年6个县(市、区)共取缔等地黑网吧5家次,查封、扣押、没收设备120多台。

6、加大对电子游戏市场的监管力度,进一步规范经营秩序我市执法人员在日常市场巡查监管中发现电子游戏市场无证无照经营行为有所抬头、呈蔓延之势。年6月中旬至8月底,各县(市、区)抽调专人对全市电子游戏经营场所进行逐家排查,掌握动向,认真对摸排情况进行登记造册。先后出动执法人员634余人次,对城区电子游戏市场进行了拉网式的清理,排查出无证电子游戏室194家。调查情况表明,目前我市无证无照电子游戏经营单位在数量上虽然比过去同期有所下降,但经营呈现出新的特点,即规模大、机型种类多,且开设于城区比较繁华路段,在一定程度上已对我市电子游戏市场的正常经营秩序产生了严重影响,无证无照经营行为亟需整治。日前,根据省厅要求,已向市政府报告,建议根

据我市文化市场实际,有计划、有步骤地集中力量对无证无照经营的电子游戏厅进行整治和清理,对违法经营行为予以坚决打击和取缔,以推动我市文化市场持续健康有序发展。

7、加大校园周边文化市场的监管力度,努力营造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环境为进一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中发[]8号)和《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促进末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意见》等文件精神,我局结合文化新闻出版市场监管工作的实际,认真部署、积极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工作。除对在校园中或在学校周边的书店日常检查外,今年在3-6月还开展了校园周边非法出版物专项检查。在行动期间,要求所辖县(市、区)的文化稽查部门采取一检查、二核实、三暂扣、四教育、五追溯的步骤,重点对集全市40多家学校进行了检查。先后取缔无证电子游戏厅32冢,查获无证音像摊点85家,收缴盗版、刻录光盘1835余盘。同时,我们加强了行政审批管理,对拟于中小学校园周边开设的文化娱乐场所一律不予审批,先后取缔或责令搬迁位于校园周边200米范围内的电子游戏14家,责令停止无证违法经营电子游戏厅65余家次。目前,我市中小学校园周边200米范围内无违规开设的文化娱乐场所。

8、及时处理群众来信来访和各类举报

1—8月,我们共接到群众举报30多起(件),主要涉及歌舞厅噪声扰民、网吧接纳未成年人、黑网吧等方面的问题,对这些举报和来信来访,我们均及时记录,认真调查,并迅速作了妥善处理,及时回复,得到了举报群众的一致好评。

9、3月份举办了二期经营者培训、法律法规知识记讲坐及座谈会等,教育和引导广大经营者不断强化法律意识,提升自身素质,增强自我约束能力,促使经营者自身维护网络和娱乐场所文化市场经营秩序。与此同时,还依据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等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向社会印发“致家长、学生一封信”,组织学生、教师、家长观看教育影片《网迷》等,引导未成年人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加强自我管理,强化学校、家长的教育监护责任。特别是强化家长作为未成年人监护“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意识,共同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10、今年以来,我市相关部门对网络运营商、电信服务商、网络广告商进行了全面清查,压缩了淫秽色情网站的生存空间。同时,推进域名实名注册,建立了工信、公安、电信、通信等部门联动机制,网络信息安全水平有很大提高。目前,全市未发现一例手机涉黄案件。下一步,联合公安、工商将把整治合法网站变相传播淫秽色情信息作为工作重点,严格栏目审批。部分电信业务经营单位放松、甚至放弃对手机代收费的管理,仍在为淫秽色情网站投放的增值业务提供代收费服务,一些广告商和第三方支付平台仍在为淫秽色情网站提供广告费和支付服务。针对该现象,我们将联合相关部门切断利益链条作为关键环节,对违法违规的要严厉处罚。

二、抓住文化市场监管,存在问题及建议

(一)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我市文化市场存在主要问题是:一是全市380万人口,而文化执法编制只有42人,只占十万分之一,执法人员编制明显太少,影响到我市文化市场监管力度。二是执法设备欠缺,比如车辆、专用监控设备、摄像取证设备等,这影响到严格执法、精准执法的运行。三是上级文化部门所核准的我市电子游艺娱乐场所总量与本地实际需求量差距较大,导致经营无证电子游戏场所的行为屡禁难绝,在管理上存在较大困难。省文化厅给我市核准的电子游艺娱乐场所类许可证为138个,而据我们不完全统计,全市有意向从事电子游戏经营活动的单位或个人却多达200余家,市场供求呈明显的不均衡态势。虽然每年我们都要会同本地公安、工商等职能部门开展多次打击无证经营电子游艺场所的专项行动,但始终难以从根本上禁绝。我们认为,要加强电子游艺市场监管,建立健康有序发展的市场经营秩序,应在提高行业进入标准的同时,根据各地实际,适当调整电子游艺类娱乐许可证总量,有效疏导和强化管理双管其下,才能取得较好的管理效果,引导市场向规范经营发展。

(二)根据文化市场发展规律,结合我市实际情况,提出建议以下:一是加强文化市场管理机构建设。通过不断健全和规范管理机构,使文化市场的管理的总量和市场发展的趋势相适应;二是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综合素质。组织文化市场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学习文化市场管理法规和相关法律法规,增强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加强和充实基层文化市场执法队伍,充分发挥乡镇综合文化站的辐射监管作用;三是创新监管方式,丰富管理手段。利用先进的管理手段来调控和引导文化市场的发展,实现从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四是为更加有效监管日益繁荣的文化市场,希望增加执法人员编制,解决执法人员与监管市场比例严重失衡的现状。

三、强化文化市场监管,科学制定下一步工作计划

1、继续加强网络文化市场监管,严厉打击网吧接纳未成年人上网,充分利用网吧视频监控系统来提高管理工作的技术含量,使本地区网络文化市场管理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2、坚持“一手抓管理,一手抓繁荣”的方针,把社会效益作为首要准则,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维护合法经营,加强日常管理,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违规经营,保护知识产权,积极培育和发展我市文化市场。

3、坚持不懈地开展“扫黄打非”。坚持集中清理整顿同日常管理相结合,坚决清除反动、淫秽、丑恶的,文化垃圾,集中力量会同公安、工商等有关部门做好“扫黄打非’’专项治理工作。

4、加强演出市场的管理,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5、继续加强校园周边文化市场的管理。

6、加强公众聚集文化经营场所的安全检查,制定预案措施,杜绝一切安全隐患。

文化局范文篇8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党的***六中全会和市委***二次全会精神,总结20*年工作,部署20*年任务,动员全市文化系统的干部职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抢抓机遇,合力拚搏,为开创沈阳文化工作的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现在,我代表局党政领导班子做工作报告。

一、20*年工作的简要回顾

20*年,全市文化、新闻出版工作,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的工作思路,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合力拚搏,全面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新的成绩。

艺术生产成果突出,演出市场不断繁荣。一是第六届沈阳艺术节的成功举办,不仅反映了我市舞台艺术创作的整体水平,丰富了演出市场,也展示了全局干部职工敢于突破陈规和努力创新的成果,得到了文化部副部长陈晓光、中国剧协主席尚长荣以及省市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创造了我市艺术发展史上的奇迹,荣获市直宣传文化系统“优秀成果”一等奖。二是全力打造艺术精品。沈阳演艺集团通过改革,集聚优势,调动了演职人员的积极性,一举推出8台剧目,充分展现了改革的成果。沈阳京剧院创排的《青石山》作为武戏实验剧目进京演出,受到了李长春同志和有关专家同行的高度称赞。沈阳评剧院创排的《天堂花》参加第五届中国评剧节荣获金奖。沈阳话剧团依靠自身力量创排出一台精彩话剧《我们的公主图兰朵》,深受观众喜爱。沈阳歌舞团创排的大型舞蹈秀《满风神韵》,特色鲜明、风情浓郁,尽显了艺术魅力。沈阳曲艺团排演的相声《团结一心拿大奖》参加第三届CCTV相声大赛,荣获专业组第一名,是建国以来我市乃至东北地区曲艺界荣获的最高荣誉。市艺术学校排演的杂技晚会《雏燕凌空》,青春洋溢,技艺非凡,展示了艺术教育的成果和新一代艺术人才的风采。三是艺术人才脱颖而出。贾承博荣获全国第三届CCTV相声大赛唯一的最佳捧哏奖,青年歌手孟红获全国青年歌手大赛辽宁赛区优秀歌手奖,市艺术学校也获得了省第七届“桃李杯”舞蹈比赛表演二等奖和创作三等奖的好成绩。全年共有15个剧目、30人次获得省、国家和国际奖项。四是积极开拓演出市场。与市委宣传部、文改办共同打磨了10台大戏,其中演艺集团创排的综艺晚会《盛京红磨坊》以其新颖的舞台设计、精湛的艺术表现和强烈的互动性深受观众喜爱,显现出良好的市场前景。沈阳评剧院创排的现代评剧《神圣的天职》,定位准确,表演精湛,为全省司法战线的干部职工演出100多场,全年演出收入首次突破200万元大关。20*年各专业艺术院团共演出1000场,演出收入突破1200万元,全市100多家民营演出团体共演出15000场。初步形成了国有、民营演出团体同城竞演、各种艺术门类争奇斗艳的繁荣局面。五是广泛开展艺术交流。市演出公司全年举办了韩国李喜芽钢琴音乐会、任贤齐、周杰伦演唱会等大型演出活动40多场。艺术研究所、剧目创作室服务大局,主动工作,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特别是剧目室善抓机遇,与棋盘山管委会共同举办了世界钢琴大师里查德•克莱德曼沈阳演奏会。艺术学校赴日本演出了100多场大型杂技晚会。广泛的艺术交流,不仅丰富了沈城文艺舞台,而且进一步扩大了沈阳的国际影响。六是努力营造文化氛围。一年来,围绕全市重大节庆活动,策划组织实施了世园会、国际旅游节、制博会等9项大型活动的文艺演出,对提高城市品位,完善城市功能,营造发展环境,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做出了贡献。

群文工作广泛深入,特色品牌更加靓丽。一是文化活动遍及城乡。全年共组织各区、县(市)开展节庆文化、社区文化、田园文化、广场文化等8大系列文化活动20000余场,覆盖了社区、村镇、厂矿、校园、军营等各个角落、各个层面,受益群众达千万人次。市群众艺术馆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策划组织了市级大型活动47项。朝文馆吸引社会资金开展文化活动,受到少数民族群众的热烈欢迎。市图书馆在推行标准化、规范化服务的同时,不断拓展服务空间,在全市城乡新建了110个流动图书点,接待读者200万人次。少儿图书馆组织开展系列读书竞赛活动,吸引了全市百万中小学生、近10万个家庭参加。二是文化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按照全市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的总体规划,市里投入1200万元,新建了4个乡镇文化活动中心、8个社区文化活动室、30个村文化活动室,改扩建162个村文化活动室。沈北新区新建了1万多平方米的文化艺术中心,康平县文化馆新馆舍已经投入使用。全市基层文化设施质量实现了跨越式提高。三是活动档次明显提升。“春满家园”电视大赛、文化四进社区、文化广场、“欢乐进农家”农村文化活动覆盖面广、影响大,已成为我市群众文化活动的品牌项目。特别是全国大学生首届短剧小品大赛暨第九届沈阳大学生文化节,首次作为部级文化活动,吸引了全国44所高校、120多部作品参加了比赛,还有75所高校来沈观摩,举办了9项全市性主题活动、630项校园活动,规模档次、参与人数为历届之最。以此为标志,沈阳大学生文化节这一品牌跨出东北,走向全国。四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重大进展。东北大鼓、谭振山口头文学等4个项目入选部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居全省首位。奉天落子、“面人汤”技艺等7个项目入选省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新民传统二人转等17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列为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彰显了沈阳群众文化的深厚底蕴。五是基层文化特色鲜明。和平区的皇寺庙会、沈河区的社区文化、铁西区的工人文化周、大东区的群众文艺创作、皇姑区的读书活动、辽中县的“欢乐进农家”文化活动、浑南新区的送文化下乡活动都独具特色、影响广泛;于洪区“文化大篷车”叫响全国;苏家屯区、东陵区、法库县的文化广场活动丰富多彩;蒲河新城、沈北新区、新民市、棋盘山开发区圆满地承办了国家、省、市的多项大型文化活动;康平县在全市率先实施了农村电影“2131”工程。全市共获得省以上奖励70多项次,市政府文化广场、皇寺文化广场被命名为“全国特色文化广场”。

文博工作扎实推进,展馆建设再添亮点。一是创新展览方式,丰富展览内容。全市文博单位依托自身优势,内引外联,互通有无,使展览水平实现了新的提高,全年接待观众166万人次,门票收入4616万元,同比增加17%。沈阳故宫在引进了《法国卢浮宫藏铜版画展》的同时,走出国门,在比利时举办了《沈阳文化遗产展》,并以建院80周年为契机,深入挖掘馆藏资源,新推出了《清代宫廷瓷器展》、《院史展》、《郎士宁宫廷画展》等大型专题展览,进一步扩大了世界文化遗产的影响力。张氏帅府以纪念西安事变70周年为契机,新推出了系列专题《百年张学良展览》,引起社会各界和媒体的广泛关注。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紧密围绕抗战题材,与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等国内同类展馆多馆联动,举办了《九•一八事变75周年图片展》、《日本侵略东北史实展》、《前日本战犯绘画展》等专题展览,成功地走出了一条资源共享、合作办展的新路子。新乐遗址博物馆引进了《世界百大考古发现》临时展览。文物古迹博览中心将《永远的丰碑》展览在世博园和学校、社区巡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二是考古勘探进一步拓展,文物保护成果显著。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全年完成文物勘探面积近40万平方米,考古发掘面积3700平方米,抢救文物1200余件,新发现青铜时代遗址等一批历史遗迹,还参与了南水北调工程考古发掘工作。高句丽石台子山城已申报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和锡伯族家庙、高台山文化遗址被国务院定为部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是沈阳金融博物馆建成开馆,续写了我市专题博物馆建设的新篇章。该馆设计独特、场景精美、形式新颖,成为目前国内外同类博物馆中规模最大、观众参与项目最多的专题博物馆,得到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全市广大文博工作者以惊人的毅力、超常的效率,创造了我市博物馆建设的又一奇迹。

新闻出版强化监管,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一是改进了报刊审读。对《芒种》、《诗潮》、《沈阳日报》、《沈阳晚报》、《青年科学》等20家重点报刊进行了全面审读,促进了报刊的个性化改革和品牌化定位。二是加大了监管力度。在中国沈阳书刊批发市场设立了行业管理办公室,建立了销售出版物审读制度。加强了电子出版物市场的日常检查,对集中经营场所实行严格管理。开展了印刷复制业专项整治,集中检查了800余家印刷企业,对40家违法违规企业进行了处罚,使市场秩序大为改观。三是加强了队伍培训。举办了全市编辑业务人员专题讲座,组织了20期法律法规培训,培训1000多人次。促进了从业人员法制意识的增强和业务素质的提高。四是推进了政府软件正版化进程。组织了四次政府招标采购,市级政府部门办公软件基本实现了正版化,版权保护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五是搭建了产业发展平台。举办了20*中国沈阳民间文化藏品展销会,整合我市古旧书画、民间收藏、工艺品交易活动,吸引参展商450余家,成交额达1200万元。组织了20*东北(沈阳)国际印刷技术设备展览会,参展企业达到了100余家,交易金额达1800万元,展会的规模,参展商数量,成交额等均创历届之最。沈阳市新闻出版局被国家人事部、新闻出版总署授予“全国新闻出版系统先进集体”称号,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体制改革平稳实施,发展势头保持强劲。一是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演出公司在资金极度困难的情况下,通过资产变现,筹集改革成本2300万元,安置了235名符合“530”政策的人员,解决了全公司900多名职工拖欠多年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转企改革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二是沈阳演艺集团做强做实。充分发挥京、评、歌舞、艺校等舞美设备和主创人才的集聚效应,有效地进行资源整合,先后组建了满风神韵股份有限公司、红磨坊演艺公司、舞美公司等新的市场主体,正在步入良性发展轨道。此外,全市公益性文化单位内部改革全面铺开,内部管理和运行机制不断创新,服务功能和服务质量明显提高。

培育与监管并举,文化市场日趋规范。一是加强市场培育。调整娱乐业发展布局,深入开展娱乐业普查调研,借鉴先进地区的发展经验,制定了行业发展规划和政策,鼓励娱乐业向旅游区、商业区发展,使全市娱乐业布局更趋合理。改善网吧行业结构,通过制定实施《加强网吧管理工作的意见》,引导全市网吧行业向集约化、规模化、品牌化方向发展,重点扶持网通家园、任逍遥、绿云、浩森四家大型连锁网吧,发展成员单位近200家,在全市网吧行业举足轻重。加强行业引导,在全市网络、娱乐、演出、音像、文物美术等行业开展了“十佳”评选活动,重点推广了“快乐迪”的先进经验,引导文化经营单位树立“安全、健康、欢乐、时尚”的经营理念。积极发展连锁经营音像企业,有11家被评为“辽宁省正版音像经营单位”。二是加强市场监管。以“打击盗版,保护知识产权”为重点,联合开展执法检查,清理电子市场违法违规业户13户,销毁盗版光盘240万张,有力地维护了出版物市场的正常秩序。将行政监管与社会监督有机结合,实行了网吧义务监督员制度,800名义务监督员尽职尽责,对网吧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我市文化市场管理工作受到国家文化部的高度评价,在全国会议上作了经验交流。三是加强市场服务。推行政务公开,实行一个窗口对外、一次性告知、一站式服务、首问负责、限时办结等制度,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全年办结审批事项372件,无一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受到业户的一致好评。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将娱乐场所审批权下放到各区、县(市)。制定了《沈阳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责任制》和《沈阳市文化市场审批管理统一文书》,培训经营业户和管理人员2000余人,提高了从业人员的法制意识和经营水平。

20*年,全市文化经营单位发展到5200家,呈现出规范发展,日益繁荣的良好局面。

党建工作全面加强,队伍素质明显提高。一是大力实施思想解放工程。开展了“解放思想,繁荣文化”主题学教活动,使“东北领先、全国一流、国际水准”成为全局上下的自觉追求。二是实行干部竞聘上岗。全年有近20名干部通过竞聘走上了领导岗位,演艺集团、文博中心、少儿图书馆、朝鲜族文化馆、考古所等单位的领导班子得到充实和加强。三是全面加强思想作风建设。以争创“五型”机关、争做“五型”干部竞赛活动为载体,以加强基层领导班子建设为重点,全局上下团结和谐、正气上升,呈现出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良好局面。四是扎实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完善了领导班子议事规则和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实行了领导干部外出请假报告制度和领导干部公务用车管理规定等措施。对重大决策、工程项目、财务管理、选人用人等关键部位和环节加强监督,全局党员干部克己奉公、廉洁自律的自觉性大大增强。此外,统战、综合治理、工会、信访、老干部、共青团、《沈阳文化》等工作也取得了新的进步,在服务工作大局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同志们:

20*年,是全市文化系统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一年,是埋头苦干、合力攻坚的一年,是各项工作突飞猛进、创造奇迹的一年。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辛勤努力的结果,也是全市各部门大力支持的结果。我代表局党政领导班子,向关心支持文化事业的各级领导和奋战在一线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还要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主要是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工作方式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文化产业发展没有形成较大的突破;特别是面对市委、市政府领导的要求、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和建设和谐社会等一系列新课题,更需要不断地探索。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决不能盲目乐观,决不能有丝毫的懈怠。

二、20*年工作安排

20*年,是我国入世五年过渡期结束的一年,世界文化市场将更加开放,文化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国内各大城市纷纷将文化产业从战略层面上作为支柱产业,对文化资源的争夺也更加积极,为我市文化产业的引资、合资、合作提供了难得机遇和崭新环境。20*年也是我市实施“***”规划和实现“三大目标”的关键年,是全市工作的“创新年”,市委、市政府着眼于和谐沈阳建设,更加重视文化发展,明确提出了要从生产力的角度看待文化工作。多年的实践表明,文化事业的发展也要以文化产业的发展为基础和保障。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能否抓住并乘势而上,是对我们的严峻挑战,更是对全市文化战线广大干部职工意志品格、创新能力的严峻考验。全市文化战线广大干部职工必须增强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推动文化工作跃上新台阶,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七大召开。

20*年文化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党的***六中全会和市委***二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东北领先、全国一流、国际水准为目标,以“文化产业年”为主题,以深化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动力,努力突破传统理念,全面发挥管理职能,真正实现从管脚下向管天下转变,从以事业为主向事业产业并重转变,进一步打造品牌文化,培育产业文化,创建特色文化,强化基层文化,为构建和谐沈阳,加速实现“三大目标”做出更大的贡献。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我们要紧紧围绕“文化产业年”主题,着力做好以下七方面工作:

(一)打造精品,促进繁荣,在发展演艺产业上取得新成果。精品建设可以提升演艺产业的品质,没有精品就不可能形成品牌,没有品牌也不会有演出市场的繁荣,这应成为我们的共识。20*年发展演艺产业的目标是:局直各院团全年演出1200场,产业收入争取实现1500万元。全市民营演出团体达到120家,全年演出场次突破15000场,实现南有长沙,北有沈阳,天天有演出,夜夜有戏看。

第一、打造艺术品牌。进一步打磨第六届艺术节推出的10台大戏,使之进入产业轨道,成为品牌,以常年的市场作为终极目的。修改现代京剧《革命家庭》等剧目,参加中国第五届京剧节展演;修改现代评剧《天堂花》,力争夺得中国戏剧节入场券;推荐话剧《我们的公主图兰朵》、《大漠可以作证》参加全国纪念话剧百年展演和辽宁省话剧展演;积极备战第七届辽宁省艺术节,以优异的艺术成果展示我市专业艺术院团的综合实力。

第二、开拓演出市场。今年要在开拓国内与国际两大市场上取得新的突破。一靠精品赢得市场,打造一台具有中国气派、沈阳地域特色,以满族民俗风情为主题的歌舞秀《满风神韵》,实现“南有《云南映像》、北有《满风神韵》”的目标。继续做好综艺晚会《盛京红磨坊》的常态演出,使之成为文化旅游演出品牌。创作舞台风情剧《贾六在北市场》系列剧,面向东北巡演。二是加强演艺交流。引进3—5个国内外一流团队来沈演出,提升沈阳文化演出的艺术水准,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抓紧做好京剧《无底洞》、《花木兰》、歌舞秀《满风神韵》和歌舞杂技晚会赴法国、日本、韩国的演出,同时认真组织策划好“澳门沈阳文化周”活动。三是推出“文艺演出星火工程”。从今年5月份开始,组织若干支小分队深入企业、学校、社区、村屯演出百场,使广大市民在得到艺术享受的同时,接受戏曲知识普及教育,进而培育新的观众群体。此项工程计划3年内惠及全市各层次群众,同时,鼓励民营各类艺术团体参加。

第三、进军影视产业。加速推进话剧团影视中心建设,木偶电视系列剧《乐阳阳》、《智慧岛》年内投拍;电视系列剧《我们的派出所》上半年完成拍摄制作。

(二)巩固品牌,重心下移,在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上形成新格局。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让最广大群众共享文化建设和发展成果是我们工作的坚定抉择。要继续做强春满家园电视大赛、文化广场、文化四进社区、欢乐进农家系列活动等大型活动品牌,打造群众文化精品,力争获得国家群星奖,使全国一流的地位更加牢固。继续扩大活动覆盖,城市覆盖率要达到90%以上,农村覆盖率要达到80%以上,全年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两万场,参与群众达到1千万人次以上。加强文化先进地区创建工作,要有1个区成为部级文化先进区,两个乡镇(街道)成为省级文化先进乡镇(街道),4个村(社区)成为省级文化先进村(社区)。到“***”末期,实现城区文图两馆全部晋升为国家一级馆。继续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全力组织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活动。全面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建立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确保两个项目进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继续推进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力争再投资1200万元,新建村级文化活动室100个,改扩建村级文化活动室100个。以全国第二次文化(艺术)馆评估定级为契机,全面提升群文事业单位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全面推进农村电影“2131”工程,实现每村、每月放映一场电影,全年农村电影放映达到1.6万场次。从20*年开始,用三年的时间,在全省率先完成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框架的建设,进一步拓展公众对文化资源的享受度。

(三)科学规划,突出特色,在构建博物馆体系上树立新形象。加快博物馆建设,做好文物开发与保护,合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培育市民文化素养,提高城市文化品位,扩大城市影响力,是我们光荣的责任。今年要着重做好四项工作:一是开展第三次文物普查,重点做好工业文物的调查,为兴建世界一流的工业博物馆奠定基础。二是恢复建设二战盟军战俘营陈列馆、审判日本战犯特别军事法庭陈列馆,力争年内开馆。三是制定实施故宫方城博物馆建设规划,新建3—5个专题博物馆,形成以沈阳故宫为核心,以张氏帅府、金融博物馆为骨架的博物馆集群,打造故宫方城文博旅游产业区。四是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着手制定全市博物馆建设规划,确定史前文化、清文化、民国文化、抗战文化、革命文化、工业文化和其它专题博物馆等七大博物馆系列。各类博物馆全年吸引国内外游客突破250万人次,产业收入突破5000万元。

(四)把握导向,搭建平台,在打造东北出版物流中心上迈出新步伐。坚持正确的出版方向,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加速新闻出版产业发展,是新形势下新闻出版工作的主要任务。在做好审读、监管、版权保护等长线工作的同时,要努力构建出版产业发展平台。一要办好第二届东北文化产业博览会,成交额突破两亿元,成为部级文化展会,实现东北最大、国内一流。二要组织好东北(沈阳)国际印刷技术设备展览会,规模、档次、交易额再创新高。三要在沈北新区建设辽宁现代传媒产业园,年内有30家企业开工。四要建好新民市胡台包装印刷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年内吸引38家国内外知名企业进驻,形成我市优势印刷企业聚集区。

(五)突出重点,项目牵动,在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发展上取得新突破。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成文化产业优势,不仅意味着政府转变职能的尝试,也必将对推动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作用。为此,局里确定20*年为文化产业年,要举全局之力,围绕产业年做好六项工作:一是科学规划。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依据国家、省“***”时期文化发展纲要,调整充实编制好全市文化系统文化产业“***”专项规划。二是按照全市的统一规划布局,重点做好故宫方城文博旅游产业区、三好电子出版产业区,辽宁现代传媒产业园、东北国际包装印刷产业园的规划建设,搭建东北文博会、沈阳国际印刷设备展销会两个产业会展平台。三是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演艺产业、文博产业、新闻出版产业、会展产业、娱乐产业和网络音像产业。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定位准确、业态先进,有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和规范的运行机制这样一个发展格局。四是实施项目牵动。认真策划重大产业项目,建立文化产业项目资源库,采取有力措施加大招商力度,力争有若干个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着手建立规范的文化产业分类标准和评价体系,对条件成熟的产业项目,予以评审认定。五是抓好人才培训。组织经营管理者到国内外学习先进经验,提高经营管理文化产业的能力,为我市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六是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局文化产业发展组织协调机构,负责文化产业发展的管理、协调、推进工作。

(六)转变职能,创新方法,在实现从管脚下向管天下转变中推出新举措。作为政府的文化主管部门,如何从繁杂的具体事务中解脱出来,实现由办文化向管文化、由管脚下向管天下的职能转变,就必须在不断强化文化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同时,积极创新服务方式。一要转变思维方式、工作方式,由战役上的协调指导向战略性思考转变,由微观层面操作向宏观全面谋划转变。既要重点跟进,又要全面掌控。实现依法规范秩序,管理促进发展,服务增进繁荣,让广大群众更充分、更方便地享受文化发展的成果。二要开展全市文化工作发展状况的调查,摸清底数,找准问题,分析原因,制定措施,为实现从管脚下向管天下转变奠定基础。三要加大文化市场开放力度,进一步简化审批程序,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积极倡导和吸引外资、民资进入我市文化市场,形成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文化市场新格局。逐步建立起开放有序、门类齐全、结构合理、供求关系均衡的文化市场体系。举办中国沈阳首届网络文化节,创建网络行业沟通、交流、发展的新平台。四要建立健全行业协会,加强工作指导,充分发挥其沟通政府和企业的桥梁、纽带作用,逐步形成政府依法管理,企业依法经营,行业组织协调指导的文化行业发展新秩序。

(七)狠抓党建,提高素质,在服务中心工作上要有新作为。文化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对全局干部职工思想素质、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此,一要解放思想,增强创新意识,体现创新精神,在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工作内容上,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工作方式上都要勇于实践,大胆创新,尽快在全局形成有利于创新的体制和机制,形成有利于创新的环境和氛围,形成靠创新求突破、用创新增活力、以创新促发展的工作局面。二要加强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要引入竞争机制,按德才兼备的原则,建立以业绩为重点的人才使用标准和评价体系,要给真正有才华、有创新潜力的人才以施展才华、大展宏图的舞台,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干部、职工和优秀艺术人才以应得的荣誉和奖励。三要认真实施局管领导干部竞聘上岗,加强绩效考核。在局机关继续深入开展争创“五型”处室、争做“五型”干部竞赛活动,要按照工作务实、作风扎实、措施落实的要求,切实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职工队伍建设,努力形成说了就办、定了就干,而且办就办实、干就干好的良好氛围。四要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入开展“两先两优”评选活动,抓好基层党组织换届工作。五要加强廉政建设,搞好廉政教育,完善廉政制度,认真落实对“三重一大”的有关要求,加大监督查处力度,打造一支勤政廉政、成就大事的干部队伍。

同志们:

20*年,我们面临的任务光荣而艰巨,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继续发扬第六届沈阳艺术节形成的“知难而进的拼搏精神、追求超越的创新精神、无私忘我的奉献精神、同心合力的团队精神”,为实现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文化事业的全面繁荣而努力奋斗!

文化局范文篇9

今年上半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委宣传部的直接指导下,在各区文化部门的支持配合下,我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全国、全省文化工作会议及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文艺的“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和“三贴近”原则,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紧紧围绕厦门在构建海峡西岸科学发展的先行区和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先行区中发挥先行先试和示范榜样作用的战略大局,围绕厦门市又好又快地推进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战略任务,围绕厦门创建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的目标要求,以艺术精品创作和品牌建设为中心,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以文化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为保障,全力推动厦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文化建设各项工作持续取得新进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艺术精品纷呈迭出,专业艺术成果丰硕。

一是重点剧目创作顺利。今年,我们主要围绕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北京奥运会、第***中国戏剧节及福建省第***戏剧会演等全局性、重大的赛事与活动抓好文艺精品创作。主要创排重点剧目5台(新剧目3台、修改复排2台)、大型交响乐集、大型交响幻想史诗和小剧场话剧各1部。其中,初步确定高甲戏《阿搭嫂》、《荔镜记》、歌仔戏《新山伯英台》、《月娘月光光》为第***中国戏剧节初选剧目;重点加工修改并推荐申报高甲戏《阿搭嫂》、音乐话剧《雁叫长空》参加第***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评选;完成大型交响乐集《我的海峡》创作,并定于6月中旬公演;预计6月底完成大型交响幻想史诗《海峡》创作,7月份进入排练;小剧场话剧《影痴谋杀》首演取得成功,反响良好。

二是专业剧团创作出成效。上半年,各专业剧团围绕全市文化工作的中心任务,并结合自身业务实际,创作排演了一批精品剧(节)目,包括舞蹈节目23个、歌伴舞节目14个、歌曲10首、新剧目7台,充分展示了厦门市专业艺术的整体实力与风采。其中,厦门市歌仔戏剧团排演的《邵江海》精彩片段《耕田曲》应邀参加2008年中央电视台春节戏曲晚会。小白鹭民间舞团的舞蹈《小白鹭之梦——圣火畅想》也受邀晋京参加奥运重大文化系列活动展演。全市“两会”期间,我们精心组织歌仔戏《邵江海》、音乐话剧《雁叫长空》、高甲戏《阿搭嫂》等剧目为代表委员演出并向社会公演,赢得社会各界一致好评。此外,在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灾害期间,我市音乐工作者还加紧创作排演了歌曲《伸出你的手》、《我们和你在一起》、诗朗诵《情满人间》、高甲戏《风雨同舟渡难关》等节目,积极参加赈灾义演,为灾区人民奉献爱心。

三是专业艺术成果丰硕。今年,我市专业艺术在各项赛事中均取得优异成绩,其中,歌仔戏《邵江海》获得市政府给予的“五个一”工程奖100万元嘉奖表彰;在福建省第五届百花文艺奖优秀文艺作品表彰中,我市的歌仔戏《邵江海》获荣誉奖,音乐话剧《雁叫长空》、舞蹈《鸟仔》、舞蹈《海那边》获一等奖,高甲戏《阿搭嫂》、舞蹈《都市印象》、歌舞《博状元》获二等奖,舞蹈《小河淌水》获三等奖;在第九届福建省水仙花戏剧奖·戏曲音乐奖比赛中,我局直属专业表演团队成绩优异,一共获得优秀组织奖、优秀乐队奖、演奏员金奖等11个奖项;在厦门市第五届“金鹭奖”评比活动中,我市共有6个单位和67位同志获得75项“金鹭奖”表彰;小白鹭民间舞团独舞《圆满》也在“华东六省一市”舞蹈比赛中获表演银奖。

(二)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文化内涵逐步提升。

一是重大活动成功举办。上半年,共举办重大文化艺术活动4项,完成重要节庆专场演出30场,配合全局性重大活动开展配套文艺演出及指令性活动8场,完成各项接待性演出4场。各专业剧团共演出344场,其中公益性演出185场,占全部演出的54%。为主举办了第二届中国少儿合唱比赛、海峡两岸舞美研讨会、文化部戏曲音乐研讨会等大型文化艺术活动。在第二届中国少儿合唱比赛中,厦门市代表队成绩突出,厦门市音乐学校合唱团获“小百灵奖”,厦门实验小学男童合唱团、厦门市松柏小学合唱团获“小云雀奖”。筹备中的2008夏商杯闽南语原创歌曲歌手大赛即将推出,不仅推动闽南语歌曲创作出作品、出人才,而且还推动了闽南方言、闽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同时还进一步促进了海峡两岸歌曲创作的交流与合作。此外,我们还成功举办了海峡两岸舞美研讨会和文化部戏曲音乐研讨会,受到文化部领导的一致认可和与会者的高度评价。同时,积极做好“海峡两岸歌仔戏艺术节”和“海峡两岸民间艺术节”的前期筹备工作。目前,歌仔戏剧团正在抓紧改编新剧目《荷塘梦》准备参加歌仔戏艺术节;“海峡两岸民间艺术节”的方案也已初步确定,各项筹备工作正在抓紧推进之中。

二是群文活动日益活跃。上半年,全市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先后举办了2008“温馨厦门庆元宵”广场文艺演出、第二届元宵莲花褒歌比赛、“温馨家园”电影放映启动仪式、第三届保生慈济文化节、2008厦门市农民文化艺术展示系列活动、“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启动仪式、第三届福建省曲艺节厦门市分赛区比赛”、“第十届福建省音乐舞蹈节厦门分赛区活动”以及“民族和谐之声-李春华葫芦丝独奏音乐会”等文化活动,受到群众普遍欢迎。其中,市区两级举办各类文艺赛事和专场演出80场次,观众参与人数达18.44万人次;各主要节庆及“温馨厦门、情系百姓”等广场文艺活动非常活跃,半年来,市区两级共组织演出24场次,每季度平均6场次,观众参与人数达3.3万人次。此外,各区的群众文化活动有声有色、亮点纷呈,逐步形成了“一区一品”的特色文化。其中,思明区发挥区域优势,积极打造文化品牌,组织开展了观音山旅游休闲文化系列活动;充分挖掘鼓浪屿文化内涵,策划组织了以“鼓浪屿”为品牌的系列文化活动。湖里区外来打工文化欣欣向荣,结合“温馨湖里”周末大舞台广场文化活动,举办了“为奥运喝彩”湖里区K歌争霸赛,吸引了2000多名市民和外来员工积极参与。海沧区做好“对台文章”,积极打造“保生慈济文化节”等对台文化交流品牌。同安区以服务农村为重点开展了民间绘画、“关爱农民工,送电影下乡”等系列文化活动。翔安区发挥“一镇一品”文化特色,逐步形成了大嶝“三岛腰鼓队”、新圩“拍胸舞”、内厝“宋江阵”等富有闽南地域特色的文化项目。

三是艺术展览精彩纷呈。半年来,全市共组织各类艺术展览27个,吸引近30万市民观看。其中《时代、乡土、农民——中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厦门展》、《20*’全国摄影艺术获奖作品展》、《台湾艺术家法国沙龙学会会员作品展》、《观澜国际版画作品双年展——厦门展》、《海峡两岸戏曲、舞美研讨会暨福建舞美作品展、演艺设备展》、《第一届南洋艺术美食节》、《天佑四川、爱在露岛——厦门市百名美术家为四川地震灾区校园重建义卖作品展》、《海峡两岸少年儿童美术作品展》等展览影响较大,社会反响良好。在组织展览的基础上,我们还认真做好收藏管理工作,半年累计收藏美术作品23件,摄影作品200多幅。

四是群众文化成效明显。上半年,我市群众文化工作取得较好成绩,一批作品获国家、省、市级奖励。其中,话剧《人生是条单行道》获中国戏剧文学奖银奖。文化馆组织的音乐快板剧《北京欢迎您》、对口快板《竹板声声唱计生》和海沧区的荷叶说唱《一代宗师邵江海》在“第三届福建省曲艺节厦门分赛区比赛”分获金、银奖。舞蹈《红旗飘飘》参加市老年大学文艺调演获优秀奖。舞蹈《拍胸》参加市中学生第18届文艺比赛获同安专场演出金奖,《茉莉飘香》、《阿里郎》获市中学生舞蹈比赛一等奖。海沧区选送的美术作品《为奥运加油》(少儿组)和舞蹈作品《龙的传人》(少儿组)获全国第十四届“群星奖”大赛福建赛区铜奖。思明区文化馆的舞蹈《思想起》获福建省第五届百花文艺奖三等奖。

(三)文化建设逐步完善,文化服务全民共享。

一是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顺利推进。上半年,市财政共投入1000多万元建设文化基础设施项目。其中,正在建设的小白鹭艺术中心项目土建部分已完成70%,项目设备采购全部完成,6月底将进行二次装修公开招标,预计年底投入使用。闽南戏曲艺术剧院项目建设有新进展,项目初步方案已基本完成,正在抓紧论证。此外,一批区级文化基础设施项目也在积极推进之中。

二是公益文化事业不断发展。首先,馆场建设上规模、上档次。上半年,市、区二级文化馆评估工作顺利通过文化部验收,市文化馆、思明、湖里、集美、海沧等5个文化馆被命名为一级文化馆,同安区文化馆被评为三级文化馆。全市基层文化活动中心建设示范点命名表彰会在同安区举行,全市31个文化活动中心受表彰,其中17个文化活动中心被命名为“市重点资助文化活动中心示范点”。截止目前,全市共建有文化馆6个,图书馆9个,文化站27个(其中,镇级7个,街道20个),文化室456个,共享工程服务点30个。其次,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得到不断提升。上半年,市图书馆与少儿馆共办理图书借阅118.96万册,读者流通91.55万人次,积极开展各类读书活动和举办各类讲座400场次,吸引读者5.22万人次。其中,少儿图书馆新增联网分馆2个,发展集体业务1个;图书馆新增分馆4个,发展图书流通点13个。截止2008年上半年,全市共建有公共图书馆联网分馆29个、汽车图书馆3个、集体用户60个、分馆流通点53个。市文化馆深入基层开展艺术辅导工作,建立示范点6个,活动基地15个;举办2次全市文化骨干培训班,培训人数200多人次;召开座谈会和理论研讨会9场次,形成学术论文26篇,并结合各类展览开展公众现场教育及中小学课外教育等12次;面向社会积极开展各类公益性艺术培训44期,培训人数1200多人次;加强基层文艺骨干队伍建设,现有市级文化馆馆办团队10个,基层文艺团体与队伍共211支,积极开展各类演出活动,为丰富市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做出较大贡献。

三是文化惠民项目较好落实。积极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和社区流动,深入实施文化惠民项目。其中,与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联合举办“温馨家园”电影进社区放映活动全面展开,放映电影360场,观众达18万人。农村电影(数字)放映工程已完成前期准备工作,各区放映队招标工作已完成,全市共有21支招标队获得认证资质,放映工作全面展开。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实施方案通过修改已上报审定。同时,在调查摸底基础上,做好区级分中心、镇(街)服务点建设。目前,已完成思明区、湖里区26个基层服务点的挂牌,完成厦门市文化信息网栏目设定及改版,并与中国移动厦门分公司积极沟通协调,做好共享工程的宣传推广等工作。大力推进送书送戏下乡工程、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工程、艺术扶贫工程、文化进社区等项目实施,特别是高甲剧团到厦门一中、厦门外国语学校的专场演出,受到了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和一致好评,为地方戏曲进校园、普及闽南戏曲艺术、培育戏曲观众做了很好的尝试。半年来,市级文化部门共组织文化进社区、进农村、进军营、进校园、下基层、下工地活动共92场次,参与人数近10.85万人次;市图书馆、少儿图书馆开展送书下校下点199次,18127册。

四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得到加强。首先,集中整治、强化管理,逐步净化文化市场,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半年来,以“网吧”、书报刊和音像制品经营点及地摊、游商为重点,集中整治校园周边的文化环境,严厉打击了校园周边文化经营场所非法经营活动,其中查处网吧13家;清理音像制品经营点4家、盗版音像制品58270片。其次,广泛发动、扎实推进,全面开展未成年人文化艺术活动,先后举办了“同在一片蓝天下”、“童心同乐”、“我成长·我快乐”等系列文艺晚会、“嫦娥探月”航天主题科技节系列活动、“农民工子女绘画比赛”、青少年免费心理咨询活动以及各种读书活动和讲座,进一步丰富未成年人的文化生活。第三,积极扶持、加强指导,开展青少年文化艺术培训辅导工作,努力提高未成年人的素质教育水平。建立青少年培训基地,建立学校文艺辅导点和示范点。开办近20期公益性艺术培训班,培训次数达2000人次,为加强未成年人艺术素质教育提供了广阔平台。第四,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社会教育功能,进一步完善郑成功纪念馆、破狱斗争旧址、陈化成史迹陈列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为青少年教育实践创造良好条件。

(四)对外交流持续开展,对台交流深入发展。

一是积极推动文化交流互访。今年,我们共组织对外出访项目5批次,出访人员58人次;来访项目3批次,来访人员58人次。组派人员或团队赴新加坡、日本等国家和城市进行考察访问或交流研讨。其中,厦门市歌仔戏剧团第七次赴新加坡交流演出,历时1个月,演出46场,参与观众超万人,获得极大成功,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剧团还将于下半年申报文化部20*-2008年度优秀出口文化产品和服务项目。此外,我们还积极邀请国外艺术团体来厦进行交流演出,其中,邀请美国著名音乐家菲尔南多·莱里斯等到鼓浪屿开展为期21天的“鼓浪屿美国音乐周”交流演出活动,共举办4场音乐会,受到厦门人民的欢迎。先后举办了20*’观澜国际版画双年展暨厦门版画展、第一届南洋艺术美食节等多项展览。特别是“第一届南洋艺术美食节”之“艺术展”,展出泰国、新加坡、菲律宾等众多南洋艺术家的艺术作品,并组织菲律宾、泰国等艺术团体进行文艺交流演出,进一步促进了闽南文化与东南亚等国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加深了厦门与东南亚等国之间的友谊。

二是全方位开展对台文化交流与合作。上半年,我市共组织对台出访项目2批次,出访人员43人;来访项目4批次,来访人员118人,对台文化交流人数比去年同期增长25%。首先,入岛交流演出取得成功。厦门市金莲升高甲剧团随福建文化艺术交流团赴台参加“郑成功文化节”展演交流活动,精心组织了大型高甲戏《乘龙错》、折子戏《三千两金》、《挡马》、《班头爷》及高甲乐舞《喜迎亲》等经典剧目在台南、台北等地开展交流演出,进一步展示了闽南传统戏剧浓厚的文化底蕴和地域特色,受到台湾观众的欢迎。翔安吕塘戏校高甲戏实验剧团积极开展对金交流,半年来,共组织2次交流演出,使对台民间文化交流更加常态化。其次,戏曲交流与合作取得新进展。由中国舞美学会和厦门中华文化联谊会共同举办的“海峡两岸戏曲舞美研讨会”在厦门成功举办,进一步加强了海峡两岸舞美界的交流,为推动两岸传统戏曲在舞台设计观念与技术探讨方面做出了积极努力。期间,厦门艺术学校与台湾戏曲学院缔结“姐妹院校”,并签订了两年的学术合作协议,计划在教学、戏曲、舞蹈、剧目、科研、表演、师资等方面开展常态化的互动合作与交流,为两岸艺术院校交流开启良好先河。第三,美术交流活动频繁。先后举办了台湾艺术家法国沙龙学会会员作品展览、谭玉洲工笔花鸟作品展、海峡两岸少年儿童美术作品展,并举行海峡两岸油画创作研讨会,进一步推动了两岸美术界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了两岸美术事业的发展。此外,我们积极配合市首届海峡两岸文博会推介招展团一行赴台参访交流,收效明显。

(五)文物保护持续推进,文化传承成效显著。

一是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得到有效保护与管理。其中,“八二三炮战纪念址”产权置换工作取得新进展,目前产权置换协议已签订并进入报审阶段;正式启动“妙法林”保护用地征地拆迁工作,正积极向有关部门申请追加征地拆迁安置经费;完成南普陀寺法堂、阳翟图书馆等文物保护单位的维修方案报审工作;如期启动江夏堂维修工程;基本完成陈胜元故居迁建工程财务决算及拨款等相关工作。

二是扎实推进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普查第二阶段前期工作已全面展开,目前,全市各区的文物普查工作小组已基本组建,并制定上报了本辖区的普查实施方案,签署了《厦门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责任状》,进一步明确了工作目标与任务。同时,普查专项经费及预算编制工作得到有效落实,普查相关仪器和设备的购置及普查招贴画印制等工作基本完成。

三是积极推进博物馆事业发展。首先,完善厦门博物馆新馆建设。经过努力,厦门博物馆的《厦门历史》、《闽台古石雕大观》两个陈列布展已基本完工,并于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正式对外开放。同时,《闽台民俗展》的前期准备工作也已陆续展开。其次,开展博物馆评估定级工作。根据国家文物局的有关通知精神,组织各区博物馆开展评估定级工作。经过严格评审及推荐,厦门华侨博物院被评定为国家一级博物馆。第三,积极筹建厦门经济特区纪念馆和海堤建设纪念馆。目前,纪念馆建设方案已确定,陈列大纲论证基本完成,正在抓紧工程建设及文物征集等工作。海堤建设纪念馆已于6月17日正式对外开放。第四,建设闽台中医院博物馆。与市卫生局、海沧区政府联合筹建闽台中医院博物馆,协助落实文物征集、陈列大纲制定及布展等工作。目前,该博物馆已于第三届保生慈济文化节期间免费向市民开放。

四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新进展。上半年,我们加大力度,积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1月25日,正式挂牌成立厦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并制定出台《厦门市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方案》,召开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理论研讨会,极大地促进了工作开展。同时,我们加强普查和申报工作,努力做好厦门中秋节传统节日、专题博物馆、民俗博物馆和传习所申报推荐部级民族传统节日保护示范地工作,共组织申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9个,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8个,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1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38人。此外,积极举办活动,加大宣传和推广力度。筹备成立厦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团;为主举办“莲花褒歌”培训班,开展2008元宵“莲花褒歌”(山歌)比赛;配合全国“第三个文化遗产日”开展系列宣传活动,为各级传承人命名并颁发聘书,编辑出版《厦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和厦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巡礼光盘等。

(六)文化市场健康发展、文化产业生机勃勃。

一是文化产业发展提升。上半年,我们积极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认真开展产业调研,对全市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做好文化部第三批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推荐审核工作,我市优必德和惟艺2家漆线雕企业被命名为福建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组织南音乐舞《长恨歌》、厦门惟艺漆线雕艺术有限公司、厦门优必德漆线雕艺术有限公司等7个单位共10多个项目参加第四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协同有关部门做好“首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和“厦门动漫节”的相关筹备工作,筹备并成立厦门市网吧行业协会。今年来,我市商品油画业、娱乐网络业、钢琴制造及琴行培训业、电影放映业、动漫游戏、艺术品制造及拍卖业和艺术表演等文化骨干产业健康发展,规模与效益与去年同期相比均有所提升,截止第一季度,厦门市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17.64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为5.04%,比去年同期增长24.9%。

二是文化市场健康发展。上半年,我市文化市场围绕新一轮文明城市创建和平安厦门建设等中心工作,重点抓好文化市场平安建设和文化市场综合整治活动,全面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工作。首先,积极开展音像市场专项整治工作。以校园周边、主要街道、广场等为重点组织开展音像市场法制宣传和专项整治活动,共销毁盗版音像制品78986片,有效地打击了音像市场的非法经营活动。其次,采取有效形式加强网吧市场管理。以违规接纳未成年人为工作重点,加大对网吧管理检查和处罚的力度;充分发挥网吧监管平台的作用,对网吧监控软件进行技术升级,举办擅自脱离监管查处培训班;成立厦门市网吧行业协会,通过加强管理和全面整治工作,使我市未成年人违规进入“网吧”场所和“网吧”经营不健康内容游戏及有害信息等违法违规行为得到了有效的遏制。第三,加强对歌舞娱乐场所的日常监管。通过召开业者座谈会、定期检查与突击检查相结合等方式,加大对歌舞娱乐场所的监管力度,同时配合公安、工商等部门开展对歌舞娱乐场所进行专项整治。同时认真做好演出市场的审批与监管工作,上半年外来演出团体和个人在厦门共举办商业性演出16场。第四,全面推进行依法行政工作。抓队伍建设,组织26人次参加文化市场行政执法人员培训;抓案件督办,半年共受理各类文化市场投诉42件;抓执法检查,针对节假日、重大活动日和重点时段坚持对文化经营单位实行不定期检查。半年来,全市共组织文化市场检查809次,出动人员4756人,检查文化经营单位116家,查处违规案件25件。

(七)体制改革稳步推进,自身建设逐步完善。

一是抓好学习,提高素质。首先,定期组织机关党员干部开展学习教育活动。上半年,主要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全国文化厅(局)长、全省文化局长会议及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为重点,结合文化工作实际制订学习计划,并通过集中学习、分散自学、授课、实地参观考察相结合的方式,组织领导干部开展各项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上半年共组织各种学习教育活动40余次,约900人次参加。其次,重点抓好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的理论学习培训。上半年,已先后组织21名处以上领导干部参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专题轮训班”、省文化厅(局)长培训班、《干部任用条例》专题培训班以及党校领导干部轮训班等。第三,加强领导干部业务培训。上半年,通过与文化部联合办班、选派干部参加各类业务培训班或高峰论坛等方式,先后组织8批次近百名干部进行各项业务培训,进一步提升了文化系统干部职工的业务素质与工作能力。

二是改革创新,增强活力。始终坚持“和谐、稳定、发展”的原则,扎实稳妥地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上半年,按照中央、省、市有关文化体制改革的部署,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研究制定改革的操作方案,提出需要解决的实际困难、问题及需要研究制定的配套政策,努力推进我市文化体制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其中,以增强活力、改善服务为重点,积极稳妥推进文博图等公益性文化单位进行机构整合、升格,促进内部机制建设,最大限度的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着重抓好博物馆、郑成功纪念馆、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内部整合工作,完成书画社并入文化馆(美术馆)。提出对现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进行布局调整,按照“一团一策”的原则,制定确实可行的改革方案;做好艺术院团内部三项制度改革,制定艺术表演团体综合考评办法,做好演职员转岗、退休奖励机制等工作思路和改革方案。紧抓重塑市场主体这一关键环节,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步伐,初步建立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切实解决湖滨影剧院和新华影剧院撤消后人员分流以及南乐团、高甲剧团参照事业参保等热点、难点问题。

三是加强建设,争先创优。首先,完善组织建设。召开文化局直属党委党员大会,顺利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直属党委班子和直属纪委班子,并起草制定了直属党委议事规则、工作思路等规章制度,为直属党委规范化管理提供了必要保障。其次,大力开展评先创优工作。上半年,积极组织推荐直属各单位参加“巾帼文明岗”评选活动。其中,厦门市图书馆先后被评为市直机关与市级“巾帼文明岗”。小白鹭民间舞团被中华全国妇联会、第二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组委会、全国妇女“巾帼建功”活动领导小组联合授予“全国巾帼文明岗位”荣誉称号。此外,文化系统一批先进集体与个人获省、市级表彰。其中,书画社周煜同志获厦门市劳动模范荣誉称号,高甲戏剧团纪亚福同志获省级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四是积极踊跃,奉献爱心。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灾害以来,全市文化系统积极行动,捐款、捐物,先后共募集善款134.36万元;各艺术团体加紧创排节目,举行赈灾义演共6场;积极参加市直机关妇工委开展的“情系灾区、大爱助孤”活动,共有4个单位助养孤儿9人。此外,还组织22名“家庭志愿者”参加“情感关爱、心理引导”系列爱心活动。

此外,我们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取得明显成绩的同时,文化队伍建设、规章制度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机关效能建设、综合治理与安全生产等工作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文化局范文篇10

一、牢固树立“平安第一”意识。

多次对娱乐场所消防平安工作进行研究,今年以来。大会小会,逢会必讲安全工作,思想上时刻绷紧平安工作这根弦。年初,局就对全县娱乐场所专项治理的组织领导、工作目标、整治重点、主要措施、实施方法、经费保证、责任追究都作了具体明确的规定。月份,县文化局分管领导与所有文化市场经营业主签订了娱乐场所平安生产工作责任状。

二、从源头抓起。

坚持消防平安一票否决制,娱乐场所审批和年检时。必需以其场所消平安合格为前提,否则,对新办的娱乐场所不予审核发证,对有证的娱乐场所不予年检。从年下半年开始到年上半年结束的文化娱乐场所专项治理暨重新审核登记工作,全县上报到市文化局重新审核的文化市场经营户,其场所全部经消防部门验收合格,受到市文化局的好评。核准演出活动时,也以场所消防平安合格为前置。为确保该项工作落到实处,全县演出场所的核准,歌舞厅的申办、演出活动的核准,一律由县文化局扎口管理。

三、加强日常巡查。

县文化局召开专题会议,年初。对全县娱乐场所消防平安检查进行了具体安排,同时派出由分管副局长带队的督查组,各小湾等乡镇和整个城进行督查。从督查情况看,所有经营业主对此项工作均高度重视,发现的隐患,基本整改到位。一年来,县文化局共对全县娱乐场所进行了6次消防平安检查,由局长和分管副局长分别带队。日常巡查和执法检查中,文化市场执法人员把娱乐场所消防平安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抓,依法查处了一批夜间关闭门窗、超时经营的网吧”游戏室和歌舞厅。

四、大力加强宣传教育。

文化局与工商局局、公安局联手,2月初。对全县文化市场经营业主进行消防安知识和有关法律法规的培训。上半年举办广场宣传咨询活动1次,通过挂横幅、发传单和现场咨询等形式,大力宣传娱乐场所消防平安有关法规和要求。县文化局派出专人到小湾、营盘等地对“网吧”业主和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把消防平安作为培训和测试的重要内容。查处“网吧”关闭门窗私自营业和夜间关闭门窗超时经营案件,以及开展文化娱乐场所行政执法时,均通过电视台公开曝光,收到良好的威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