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化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6 00:54:11

文化产业化

文化产业化范文篇1

我国文化资源异常丰富,是文化资源大国,但又是文化产业弱国,实现文化产业化是刻不容缓的任务。文化产业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社会经济发展、政治进步和综合国力增强的推动力量。

1.文化产业化是发展先进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的重要途径

当今中国,广大人民温饱问题已经解决,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提到议事日程。管子说:“衣食足则知礼仪,仓廪实则知荣辱”。江南一带“堂前无字画,不是旧人家”的民谚,也反映了人们物质需求满足以后,便开始追求精神需求的满足。特别是“五一”、“十一”长假,上千万人参与休闲旅游的情况,就说明了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享受着过去只有少数富人才能拥有的闲暇,生活的内容向更高级的精神消费提升。根据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收支抽样调查,在总消费支出中,娱乐教育文化服务的消费支出比重,1985年为8.2%,1999年已提高到12.3%,并且,随着社会生活的多样化,大众文化消费也呈现多层次、多样化的趋势。

中国文化要成为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就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体现出民族性、科学性和大众性。在塑造先进文化的过程中,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一样,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文化产业化加快了文化迈向现代化的步伐。发达国家的文化,都是伴随着产业化的过程走上现代化的发展道路的。可以说,文化产业化是文化面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产业化促进了现代科学技术向文化的各个领域的渗透,促进了精神产品生产过程的现代化,使文化作为精神生产活动能够生产出满足现代人需要的精神产品。目前,在文化领域已经或正在形成的科技产业、大众传播业、艺术产业、休闲娱乐产业、体育产业等都体现出了明显的时代特征。与文化事业相比较,文化产业能在更大程度上满足人们的文化消费需求、引领人们的文化消费时尚。比如互联网是现代人享受、消费文化产品的最具时代气息的新手段。它可以满足人们多方面的精神需要,如帮助人们进行网上阅读、信息传递、心灵交流、接受教育,通过网络游戏进行娱乐等。它把科技产业、大众传播业、艺术产业、娱乐休闲产业等方面的文化成果集中起来。可以说,互联网是由这些文化产业共同建立起来的。没有文化产业提供支持,互联网这样一个现代文明的标志就失去了它存在的基础。

其次,文化产业化有力地推动着我国文化走向世界。世界上许多标志性的文化现象都渗入了产业化的因素。奥运会是世界体育文化的最高殿堂,北京能够成功地申办2008年奥运会是我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一个大手笔,是政府行为和商业运作的结果。没有产业化提供商业支持,单靠政府行为是根本做不到的。在表演艺术方面,一些商业性质的文化机构,把我国的传统艺术、民间艺术、现代的优秀艺术成果介绍到世界各国。

再次,文化产业化能积极地引导文化的未来发展方向,充分体现文化的民族性、科学性和大众性。文化发展的方向性蕴涵在它的民族性、科学性和大众性当中。民族性使世界文化更加丰富多彩;科学性使文化摆脱愚昧,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大众性塑造了大众文化,使文化发展更加具有方向性。大众文化产品的社会需求量大,消费人群广泛,传播的速度快,消费需求随社会环境的变化而经常改变。正是由于大众文化具有这些特点。所以,单靠政府去引导大众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消费是很难做到的。只有通过产业化,引入市场机制,进行商业运作,才能实现供求关系的平衡。文化的大众性的发展方向才能更加清晰地体现出来。

2.文化产业化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社会经济向前发展的有效动力

党的十六大确定了“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的经济发展战略,特别强调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现代服务业大体相当于第三产业,其中包括文化产业。在我国现有的产业布局中,第三产业的发展还不充分,而在第三产业中,文化产业又是相对薄弱的环节。要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除了第一、第二产业及其内部各部门之间要进行调整之外,还应该通过发展文化产业等途径来加大第三产业的比重,提高其运行质量。文化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在发达国家表现得十分明显,在我国也已经显现出来。美国的影视业已经成为全美国居于前列的创汇产业,可以与其航天工业、航空工业、现代电子工业并驾齐驱;英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平均速度是整个经济增长率的近两倍;日本娱乐业的收入与汽车工业的产值大体相当。在推行积极财政,以消费拉动需求,进而带动社会经济总量增加的政策环境下,我国通过发展文化产业,已经在一定范围内刺激了国内消费需求。据统计,我国2000年实际文化消费总量为800多亿元,到2005年达到6000亿元。这两个数字之间的差是5200亿元,这意味着从2000年到2005年这5年间,我国的经济增量当中有5200亿元是由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的。同时,化消费总量的增加也引起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它会使我国衡量居民生活质量的恩格尔系数继续下降,进而使我们离完全意义的小康社会更进一步。

3.文化产业化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助推器

文化作为精神产品,它首先表现为政治法律思想。政治法律思想及其相关的政治舆论、政治信息作为文化产品在社会政治制度建设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政治法律思想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先导,是党和国家制定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的依据,它影响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水平,也影响着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进程。文化产业能够提高政治法律思想以及政治舆论、政府信息的传播速度和内在质量,保证政治制度建设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进而提高政治的文明程度。比如现代大众传播业、出版业已经走上了产业化道路。它们除了承担着社会公共舆论信息的传播任务之外,还承担着社会政治舆论的传播任务。传播的内容就包括政治法律思想。由于大众传播的介入,政治法律思想以及政治舆论、政治信息的公开程度增强,使它们的真实性、健康性更能得到保证。随着大众传播产业化水平的提高,传播技术和手段的发展进步,传播范围的扩大,社会舆论、政治舆论的公开、公正程度的加大,不健康的舆论信息将被有力地阻挡在传播路径之外。这将会提高党和国家决策的科学性,增强公民的民主与法律意识,提高政府行政的透明度,推动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建设走向民主与文明。

4.文化产业化是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

综合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国际影响力的综合评价指标,它是一个国家各方面实力的总和。在这个评价指标体系当中,不仅包括政治实力、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和外交实力,也包括含有科学技术在内的文化实力。文化实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构成要素。不论在人类的发展历史当中,还是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国力的竞争始终都表现为经济实力、政治实力、军事实力和文化实力的竞争。

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发达国家不仅在经济、政治和军事上对处于弱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施加巨大压力,而且还在文化上利用其发达的文化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进行渗透。甚至一些国家在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上推行强权的同时,也不断地推行他们的文化霸权。

与霸权文化的渗透力相比,发展中国家抵御外来文化入侵的能力较弱。其原因在于文化产业化水平不高,文化产品的生产能力差,制约了文化国力的提高。中国是文明古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但是,随着文化产业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兴起,大量文化产品在发达国家被作为工业产品生产出来或被直接作为精神商品投入消费领域,中国文化在国际竞争中面临的压力与挑战越来越大。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们还将面临如何应对文化霸权的问题。我们要提高综合国力,除了其他方面的竞争力要继续保持不断增强的势头之外,还必须加快发展包括科技在内的文化产业,提高科技文化的国际竞争力,进而促进综合国力的提高。

二、文化产业化的内涵

所谓“文化”,人们通常是指作为意识形态的精神文化。它包括科技、教育、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旅游等部门的活动及其产品。“文化产业”,就是以创造和销售某种文化观念、文化符号和文化服务为主的产业。“文化产业化”,用一句通俗简单的话说,就是文化走向市场,把文化当产业一样经营。说白一点,就是用文化来赚钱,然后再用赚来的钱发展文化。

文化产业的崛起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未来学家沃尔夫·伦森说:“人类在经历狩猎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之后,将进入一个以关注梦想、历险、精神及情感生活为特征的梦幻社会。人们消费的注意力将从物质需要转移到文化需要,从科学和技术转移到情感逸闻趣事。”这就是说,一个以满足心理需要、文化需要为主体的新世纪正在崛起,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人们在基本的物质生活得到满足以后,就更多地关注文化上、精神上、心理上的需要。即使是物质上的衣、食、住、行需要也大大文化化了。比如穿衣,不再讲结实、耐穿,而是更多关注美丽、时髦和品牌。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文化,这叫“经济文化化”。在经济文化化的同时,要求文化经济化,即文化进入市场,文化进入产业,这就是“文化产业化”。

如今,“文化产业化”已成世界潮流。当今世界,在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以日本为例,1995年娱乐业一项生产经营收入就高达35万亿日元,超过当年日本汽车工业的总产值。美国的文化产业就更发达,1996年仅版权产业的产值就达4250亿美元,占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6.7%。美国的视听产品,是仅次于航空航天的第二大出口产品。《泰坦尼克号》一部影片的年收入高达几十亿美元,相当于中国好几个大企业的年收入总和。美国的《读者文摘》,已发展成为年收入20亿美元的国际性大产业。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有了长足进展。据统计,1999年全国文化市场产业单位已达27万多家,从业人员113.4万,固定资产价值315.7亿元。但是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当中,文化产业还处于低迷状态。以1998年的统计为例,全国文化产业的增加值仅占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值的0.75%,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2.33%,从业人员仅占就业人数的0.4%。而英国的文化产业,平均发展速度是整个经济增长率的近2倍,从业人员占全国总人数的5%。在我国现有消费结构中,文化消费只占3%,仅是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1997年我国实际文化消费总量大约为650亿元。到2005年我国文化产业的消费能力达6000亿元,增长空间极大。数百亿元的实际消费量与数千亿元的潜在消费需求,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这说明在21世纪,“文化产业是财富之源”一点不假。

[摘要]文化产业的崛起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文化产业化”已成世界潮流。我国是文化资源大国,又是文化产业弱国,实现文化产业化是刻不容缓的任务。

[关键词]文化产业化必然性

参考文献:

[1]周莹张志勇:发展文化产业化是社会全面进步的客观需要.理论观察,2004年第2期

文化产业化范文篇2

[关键词]文化产业化必然性

一、文化产业化的内涵

所谓“文化”,人们通常是指作为意识形态的精神文化。它包括科技、教育、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旅游等部门的活动及其产品。“文化产业”,就是以创造和销售某种文化观念、文化符号和文化服务为主的产业。“文化产业化”,用一句通俗简单的话说,就是文化走向市场,把文化当产业一样经营。说白一点,就是用文化来赚钱,然后再用赚来的钱发展文化。

文化产业的崛起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未来学家沃尔夫·伦森说:“人类在经历狩猎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之后,将进入一个以关注梦想、历险、精神及情感生活为特征的梦幻社会。人们消费的注意力将从物质需要转移到文化需要,从科学和技术转移到情感逸闻趣事。”这就是说,一个以满足心理需要、文化需要为主体的新世纪正在崛起,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人们在基本的物质生活得到满足以后,就更多地关注文化上、精神上、心理上的需要。即使是物质上的衣、食、住、行需要也大大文化化了。比如穿衣,不再讲结实、耐穿,而是更多关注美丽、时髦和品牌。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文化,这叫“经济文化化”。在经济文化化的同时,要求文化经济化,即文化进入市场,文化进入产业,这就是“文化产业化”。

如今,“文化产业化”已成世界潮流。当今世界,在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以日本为例,1995年娱乐业一项生产经营收入就高达35万亿日元,超过当年日本汽车工业的总产值。美国的文化产业就更发达,1996年仅版权产业的产值就达4250亿美元,占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6.7%。美国的视听产品,是仅次于航空航天的第二大出口产品。《泰坦尼克号》一部影片的年收入高达几十亿美元,相当于中国好几个大企业的年收入总和。美国的《读者文摘》,已发展成为年收入20亿美元的国际性大产业。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有了长足进展。据统计,1999年全国文化市场产业单位已达27万多家,从业人员113.4万,固定资产价值315.7亿元。但是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当中,文化产业还处于低迷状态。以1998年的统计为例,全国文化产业的增加值仅占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值的0.75%,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2.33%,从业人员仅占就业人数的0.4%。而英国的文化产业,平均发展速度是整个经济增长率的近2倍,从业人员占全国总人数的5%。在我国现有消费结构中,文化消费只占3%,仅是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1997年我国实际文化消费总量大约为650亿元。到2005年我国文化产业的消费能力达6000亿元,增长空间极大。数百亿元的实际消费量与数千亿元的潜在消费需求,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这说明在21世纪,“文化产业是财富之源”一点不假。

二、我国文化产业化的必然性

我国文化资源异常丰富,是文化资源大国,但又是文化产业弱国,实现文化产业化是刻不容缓的任务。文化产业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社会经济发展、政治进步和综合国力增强的推动力量。

1.文化产业化是发展先进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的重要途径

当今中国,广大人民温饱问题已经解决,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提到议事日程。管子说:“衣食足则知礼仪,仓廪实则知荣辱”。江南一带“堂前无字画,不是旧人家”的民谚,也反映了人们物质需求满足以后,便开始追求精神需求的满足。特别是“五一”、“十一”长假,上千万人参与休闲旅游的情况,就说明了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享受着过去只有少数富人才能拥有的闲暇,生活的内容向更高级的精神消费提升。根据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收支抽样调查,在总消费支出中,娱乐教育文化服务的消费支出比重,1985年为8.2%,1999年已提高到12.3%,并且,随着社会生活的多样化,大众文化消费也呈现多层次、多样化的趋势。

中国文化要成为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就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体现出民族性、科学性和大众性。在塑造先进文化的过程中,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一样,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文化产业化加快了文化迈向现代化的步伐。发达国家的文化,都是伴随着产业化的过程走上现代化的发展道路的。可以说,文化产业化是文化面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产业化促进了现代科学技术向文化的各个领域的渗透,促进了精神产品生产过程的现代化,使文化作为精神生产活动能够生产出满足现代人需要的精神产品。目前,在文化领域已经或正在形成的科技产业、大众传播业、艺术产业、休闲娱乐产业、体育产业等都体现出了明显的时代特征。与文化事业相比较,文化产业能在更大程度上满足人们的文化消费需求、引领人们的文化消费时尚。比如互联网是现代人享受、消费文化产品的最具时代气息的新手段。它可以满足人们多方面的精神需要,如帮助人们进行网上阅读、信息传递、心灵交流、接受教育,通过网络游戏进行娱乐等。它把科技产业、大众传播业、艺术产业、娱乐休闲产业等方面的文化成果集中起来。可以说,互联网是由这些文化产业共同建立起来的。没有文化产业提供支持,互联网这样一个现代文明的标志就失去了它存在的基础。

其次,文化产业化有力地推动着我国文化走向世界。世界上许多标志性的文化现象都渗入了产业化的因素。奥运会是世界体育文化的最高殿堂,北京能够成功地申办2008年奥运会是我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一个大手笔,是政府行为和商业运作的结果。没有产业化提供商业支持,单靠政府行为是根本做不到的。在表演艺术方面,一些商业性质的文化机构,把我国的传统艺术、民间艺术、现代的优秀艺术成果介绍到世界各国。

再次,文化产业化能积极地引导文化的未来发展方向,充分体现文化的民族性、科学性和大众性。文化发展的方向性蕴涵在它的民族性、科学性和大众性当中。民族性使世界文化更加丰富多彩;科学性使文化摆脱愚昧,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大众性塑造了大众文化,使文化发展更加具有方向性。大众文化产品的社会需求量大,消费人群广泛,传播的速度快,消费需求随社会环境的变化而经常改变。正是由于大众文化具有这些特点。所以,单靠政府去引导大众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消费是很难做到的。只有通过产业化,引入市场机制,进行商业运作,才能实现供求关系的平衡。文化的大众性的发展方向才能更加清晰地体现出来。

2.文化产业化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社会经济向前发展的有效动力

党的十六大确定了“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的经济发展战略,特别强调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现代服务业大体相当于第三产业,其中包括文化产业。在我国现有的产业布局中,第三产业的发展还不充分,而在第三产业中,文化产业又是相对薄弱的环节。要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除了第一、第二产业及其内部各部门之间要进行调整之外,还应该通过发展文化产业等途径来加大第三产业的比重,提高其运行质量。文化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在发达国家表现得十分明显,在我国也已经显现出来。美国的影视业已经成为全美国居于前列的创汇产业,可以与其航天工业、航空工业、现代电子工业并驾齐驱;英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平均速度是整个经济增长率的近两倍;日本娱乐业的收入与汽车工业的产值大体相当。在推行积极财政,以消费拉动需求,进而带动社会经济总量增加的政策环境下,我国通过发展文化产业,已经在一定范围内刺激了国内消费需求。据统计,我国2000年实际文化消费总量为800多亿元,到2005年达到6000亿元。这两个数字之间的差是5200亿元,这意味着从2000年到2005年这5年间,我国的经济增量当中有5200亿元是由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的。同时,化消费总量的增加也引起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它会使我国衡量居民生活质量的恩格尔系数继续下降,进而使我们离完全意义的小康社会更进一步。3.文化产业化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助推器

文化作为精神产品,它首先表现为政治法律思想。政治法律思想及其相关的政治舆论、政治信息作为文化产品在社会政治制度建设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政治法律思想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先导,是党和国家制定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的依据,它影响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水平,也影响着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进程。文化产业能够提高政治法律思想以及政治舆论、政府信息的传播速度和内在质量,保证政治制度建设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进而提高政治的文明程度。比如现代大众传播业、出版业已经走上了产业化道路。它们除了承担着社会公共舆论信息的传播任务之外,还承担着社会政治舆论的传播任务。传播的内容就包括政治法律思想。由于大众传播的介入,政治法律思想以及政治舆论、政治信息的公开程度增强,使它们的真实性、健康性更能得到保证。随着大众传播产业化水平的提高,传播技术和手段的发展进步,传播范围的扩大,社会舆论、政治舆论的公开、公正程度的加大,不健康的舆论信息将被有力地阻挡在传播路径之外。这将会提高党和国家决策的科学性,增强公民的民主与法律意识,提高政府行政的透明度,推动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建设走向民主与文明。

4.文化产业化是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

综合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国际影响力的综合评价指标,它是一个国家各方面实力的总和。在这个评价指标体系当中,不仅包括政治实力、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和外交实力,也包括含有科学技术在内的文化实力。文化实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构成要素。不论在人类的发展历史当中,还是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国力的竞争始终都表现为经济实力、政治实力、军事实力和文化实力的竞争。

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发达国家不仅在经济、政治和军事上对处于弱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施加巨大压力,而且还在文化上利用其发达的文化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进行渗透。甚至一些国家在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上推行强权的同时,也不断地推行他们的文化霸权。

与霸权文化的渗透力相比,发展中国家抵御外来文化入侵的能力较弱。其原因在于文化产业化水平不高,文化产品的生产能力差,制约了文化国力的提高。中国是文明古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但是,随着文化产业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兴起,大量文化产品在发达国家被作为工业产品生产出来或被直接作为精神商品投入消费领域,中国文化在国际竞争中面临的压力与挑战越来越大。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们还将面临如何应对文化霸权的问题。我们要提高综合国力,除了其他方面的竞争力要继续保持不断增强的势头之外,还必须加快发展包括科技在内的文化产业,提高科技文化的国际竞争力,进而促进综合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周莹张志勇:发展文化产业化是社会全面进步的客观需要.理论观察,2004年第2期

文化产业化范文篇3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乡文化建设的差距日益拉大,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文化产品及其文化服务虽然在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的艰苦努力下有所改变,但尚未从根本上按照和谐社会的要求,全面协调发展,乡村文化建设在整体上滞后于农村经济发展,是不争的事实。一些地区在推进城乡一体化或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也因考量指标的影响而忽视乡村文化的建设,有的地方甚至只字不提乡村文化与城乡一体化的内在联系。我认为,没有文化全面渗透、全面支撑的城乡一体化是片面的、蹩脚的一体化。不能从思想文化上关心农民的精神需求,关注农民知识文化素质的提高,关切农民的文化承传与创造,是难以从农民的心性发展上表达社会的文化关怀和文化责任的。一方面,社会文化成果享有的不平等,必然进一步扩大城乡差别,造成乡村新的知识贫困、科技贫困、智力贫困;另一方面,乡村所蕴含的巨大而丰富的文化传统和文化资源将会被忽略而失去文化魅力。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不是集中在城市(城市是现代文明的典型代表),而是体现在乡村。现代城市加速扩张的危机日益明显,“城市病”日趋严重,向自然回归、远离都市、重返乡村,已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一个趋势。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加速发展乡村文化不仅是解决城乡矛盾的路径之一,而且是保证民族文化在全球化浪潮中不致泯灭的战略举措。

怎样发展乡村文化?完全依靠政府加大投入,像城市文化建设那样修建图书馆、群艺馆、大剧院、电影院等,在现阶段是很难做到的。最近,我们在成都一些乡镇调查发现,为精简机构裁员,不少乡镇文化站被合并,文化站工作人员也被裁了,公共文化事业设施不够健全,有的镇电影院成了危房。我们相信,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在完善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的同时,国家将会加大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彻底改善和提高农民的文化生活质量。但在目前国家对农村文化建设投入较少的情况下,我认为,绝不能“等靠要”,而应抓住国家加速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机遇,积极推动乡村文化走上产业化道路,利用乡村文化资源优势,改变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格局,把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资源转变为文化资本。乡村文化产业化将会改变传统第一产业(种植业、畜牧业等)的经营观念和产业格局,扩展农民职业内涵,农民不仅可以耕田种地,而且可以从事文化旅游、文化服务、民间工艺加工、民俗风情演展等第三产业,使农民的社会身份发生深刻变化。这不仅可以丰富乡村文化生活,提高农民劳动素质,调整和优化乡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增强乡村市场竞争力,而且将会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和谐社会的全面发展。

文化产业在乡村的发展和壮大,是富有超前战略意识的举措。中国乡村文化资源异常丰富,从总体上审视,是尚未开垦的处女地。承载千百年历史文化积淀的乡村文化,显示出无比诱人的文化韵味。它与现代城市文化形成了强烈反差和对比。这正是乡村文化吸引城市市民和异地游人的地方。如果我们在地域性、个别性、差别化方面整合乡村文化资源,予以优化配置,就能形成市场竞争力和文化竞争力,打造出独特文化品牌。

中国乡村的历史变迁、历史人物、神话传统、民间故事、民间艺术、民间工艺、能工巧匠、竞技游艺、民俗风情、村寨文化、园林艺术、民居艺术、古镇风貌、祠堂庙宇、乡村教育、风味餐饮、生活智慧等等,保存着中国农业文明的文化因子,展现出极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文化价值和文化魅力。我们在发展乡村文化产业时,首先应对这些资源进行盘点梳理,摸清家底,做到资源清楚,然后按照优先发展原则,对具有浓厚文化特色的资源进行产业转化;对一般性的具有生长可能性的文化资源维持伏,不宜匆忙开发;而对那些非转化资源予以有力保护,绝不能破坏性开发,以确保乡村人文生态的平衡。对这三种资源分门别类和科学开发,有利于乡村文化事业的建设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乡村文化产业持续健康推进,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和发扬。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现代传媒信息、现代生活方式不断进入乡村,农村和小城镇民风的民俗正在逐渐消逝。这一方面,让农民享受到了现代物质文明成果,是全社会整体进步的必然趋势;另一方面,乡村特色文化也会因民俗风情的失落失传而失去独有的文化意味。因此,我们在发展乡村文化产业时,应有意识地对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民俗风情进行现代性改造,吸收传统民俗文化中科学有益的养料,培育村民们的文承传意识,开展民俗风情演艺,吸引社会公众前来参与体验。在这一过程中,绝不能把农村落后现状等同于原生态文化,把原汁原味当作文化底蕴而不按照现代人的心性需求和审美观念来加以改良改革。因此,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不是和盘托出某种文化资源,而是按照现代产业生产要求和规律,根据文化消费市场的变化,精心呵护乡村文化,精心打造乡村文化,精心发展和丰富乡村文化。

乡村文化产业要立足市场、走进消费,面临着多样化的路径选择。一是可以通过特色乡村文化旅游来推出文化产品(这与交通状况密切相关),吸引城市和外地游客前来感受独有的淳朴的乡村生活风味;二是可以通过体验经济来多样化展现乡村文化的参与互动魅力,将乡村生产、生活、民俗、农舍、休闲、养生、田野等系统链接,打造乡村文化产业链条;三是开发乡村石器、木器、竹器、藤器、草编、剪纸、泥塑、砖雕等土特名优工艺品,组织农民进行特色文化产品加工生产和经营;四是组织乡村歌舞、乡村竞技、乡村风情、乡村婚俗、乡村观光、乡村耕织、乡村喂养等表演和竞赛活动,提供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文化服务;五是开展乡村休闲娱乐、地方风味餐饮、感受乡村生活等活动,为城市老年人、为国外旅游者提供居家式服务和自助式生活服务;六是开展乡村文化历史文化展览,生动系统地反映农耕文化、游牧文化、渔猎文化的特色和历史,开辟针对中小学学生的乡村文化教育基地,等等。这些经营方式,仅是乡村文化产业的基本模式,在实践过程中,应鼓励和支持乡村文化产业运营创新。因此,我们的创意、策划、咨询机构和文化艺术专家应重视乡村的建设,走进田野,走进村寨,提供智力支持,帮助和扶持乡村文化产业的项目定位、产业布局、经营管理和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站在城乡统筹发展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高度,科学发展乡村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化范文篇4

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是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和其它方面创新的核心和灵魂,是推动人类创新活动的巨大精神力量。因此,人类的一切创新活动总是首先把创新的关节点放在理论创新上。人类实践活动这一特点,决定了理论的指导地位。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在文化产业化的发展上没有创新的理论,就没有创新的实践,从而也没有创新的成果。人类的一切创新实践活动,都源于创新理论的创立和指导。

伴随2008北京奥运的申办成功,中国文化逐渐成为了世界文化多元格局中的一极。中国文化产业的飞速发展,文化产业化进程的不断递进,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既有机遇又有挑战。如何审时度势,把现实的挑战变成潜在的机遇,使我国文化产业跃上一个新台阶,这既是适应世界潮流的迫切需要,也是增强文化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更是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的重要保证,要求我们在新时期要不断创新文化理论,创新内容要提升到新高度。文化产业的根在于人民群众对文化的消费需求。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人民群众对文化的消费需求是与人们收入成正比的,中国目前年人均GDP近2800美元,处于精神消费的临界点上,这充分说明,连云港的文化产业发展正当其时,且市场潜力巨大。一个地方的文化资源不在其多,而贵在其用——用最有限的人力、最科学的手段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目前连云港市经济快速发展,文化市场处于初期阶段,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振兴连云港的“跨越式发展战略”,连云港文化产业化发展也进入了跨越式发展阶段,此时,我们要与时俱进敢于开拓创新,在面对待高端文化项目各方面运作经验不足时,我认为我们有必要主动出击“先拿进来才能掏出去”构筑文化高地(这里的“拿进来”指的是引进连云港境外高端的优秀项目,学习运作经验;“掏出去”指的是文化系统运用已磨练成熟的运作方式对连云港市文化事业、产业进行建设)。“拿进来”?拿些什么?我认为我们可以去拿别人已经运作成功,有长期制作经验的文化艺术作品,当然这些作品要在很大的成份上适合连云港,可以在连云港成功的运作。“拿进来”,不是指一味的去照搬,也不是“拿来”就功德圆满了。而应该是因地制宜的将这些作品与我内部的资源进行整合、优化、运作,我们在整合、优化、运作的同时吸收外来文艺作品的精髓,包括大型活动的商业运作经验,现场筹备调度经验,策划与创新的意识,舞台美术经验、也包括大量的外来资金。我市的文化市场是需要培育的,在“出去拿”的过程中也是我们以逸待劳的去培育文化市场的过程,是促进我市文化产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文化系统自身壮大的重要举措,为“掏出去”积累大量的运作经验、宣传平台、合作渠道、外部资金,所以只有“拿得进来”才能更好的“掏得出去”。

当然,文化市场初期阶段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对中低端项目和对初期市场的培养,我觉得我们有必要设立“五万元项目计划”——此计划以连云港的中低端市场为目标,所策划的项目针对连云港中小型商业促销、开业庆典、企业宣传等以不超过五万元的费用承接,进一步满足连云港经济发展中部分中小型企业的宣传需求,收拢连云港市场中零散的文化资金,对文化产业化进程的原始资本充分积累,建立良好的服务机制和从而拓展更多市场。“五万元项目计划”不是计划经济体制在新时期的复辟,而是针对现有连云港当地文化市场迈出的重要一步。五万元是一个坎是连云港目前大部分客户大约可以承受的坎,“五万元项目计划”更多的是遵循市场规律的同时以小项目吸引客户用小项目吸收资金。“五万元项目计划”是一个套餐式的文化快餐,它整合文化资源从中低端着手,以更迅速、更直观、更便捷的套餐式文化产品展现给客户,供他们选择。

在我市文化产业发展面临巨大发展机遇的同时,同样也存在着严峻的挑战。只有观念的解放与创新,树立全新的文化产业意识,是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文化竞争力的前提保证。只有文化体制和机制的改革创新,是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文化竞争力的根本动力。发展文化产业必须做好战略定位,做好文化产业化的发展创新的理论,从而取得更好的成果。

文化产业化范文篇5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乡文化建设的差距日益拉大,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文化产品及其文化服务虽然在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的艰苦努力下有所改变,但尚未从根本上按照和谐社会的要求,全面协调发展,乡村文化建设在整体上滞后于农村经济发展,是不争的事实。一些地区在推进城乡一体化或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也因考量指标的影响而忽视乡村文化的建设,有的地方甚至只字不提乡村文化与城乡一体化的内在联系。我认为,没有文化全面渗透、全面支撑的城乡一体化是片面的、蹩脚的一体化。不能从思想文化上关心农民的精神需求,关注农民知识文化素质的提高,关切农民的文化承传与创造,是难以从农民的心性发展上表达社会的文化关怀和文化责任的。一方面,社会文化成果享有的不平等,必然进一步扩大城乡差别,造成乡村新的知识贫困、科技贫困、智力贫困;另一方面,乡村所蕴含的巨大而丰富的文化传统和文化资源将会被忽略而失去文化魅力。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不是集中在城市(城市是现代文明的典型代表),而是体现在乡村。现代城市加速扩张的危机日益明显,“城市病”日趋严重,向自然回归、远离都市、重返乡村,已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一个趋势。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加速发展乡村文化不仅是解决城乡矛盾的路径之一,而且是保证民族文化在全球化浪潮中不致泯灭的战略举措。

怎样发展乡村文化?完全依靠政府加大投入,像城市文化建设那样修建图书馆、群艺馆、大剧院、电影院等,在现阶段是很难做到的。最近,我们在成都一些乡镇调查发现,为精简机构裁员,不少乡镇文化站被合并,文化站工作人员也被裁了,公共文化事业设施不够健全,有的镇电影院成了危房。我们相信,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在完善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的同时,国家将会加大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彻底改善和提高农民的文化生活质量。但在目前国家对农村文化建设投入较少的情况下,我认为,绝不能“等靠要”,而应抓住国家加速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机遇,积极推动乡村文化走上产业化道路,利用乡村文化资源优势,改变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格局,把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资源转变为文化资本。乡村文化产业化将会改变传统第一产业(种植业、畜牧业等)的经营观念和产业格局,扩展农民职业内涵,农民不仅可以耕田种地,而且可以从事文化旅游、文化服务、民间工艺加工、民俗风情演展等第三产业,使农民的社会身份发生深刻变化。这不仅可以丰富乡村文化生活,提高农民劳动素质,调整和优化乡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增强乡村市场竞争力,而且将会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和谐社会的全面发展。

文化产业在乡村的发展和壮大,是富有超前战略意识的举措。中国乡村文化资源异常丰富,从总体上审视,是尚未开垦的处女地。承载千百年历史文化积淀的乡村文化,显示出无比诱人的文化韵味。它与现代城市文化形成了强烈反差和对比。这正是乡村文化吸引城市市民和异地游人的地方。如果我们在地域性、个别性、差别化方面整合乡村文化资源,予以优化配置,就能形成市场竞争力和文化竞争力,打造出独特文化品牌。

中国乡村的历史变迁、历史人物、神话传统、民间故事、民间艺术、民间工艺、能工巧匠、竞技游艺、民俗风情、村寨文化、园林艺术、民居艺术、古镇风貌、祠堂庙宇、乡村教育、风味餐饮、生活智慧等等,保存着中国农业文明的文化因子,展现出极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文化价值和文化魅力。我们在发展乡村文化产业时,首先应对这些资源进行盘点梳理,摸清家底,做到资源清楚,然后按照优先发展原则,对具有浓厚文化特色的资源进行产业转化;对一般性的具有生长可能性的文化资源维持伏,不宜匆忙开发;而对那些非转化资源予以有力保护,绝不能破坏性开发,以确保乡村人文生态的平衡。对这三种资源分门别类和科学开发,有利于乡村文化事业的建设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乡村文化产业持续健康推进,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和发扬。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现代传媒信息、现代生活方式不断进入乡村,农村和小城镇民风的民俗正在逐渐消逝。这一方面,让农民享受到了现代物质文明成果,是全社会整体进步的必然趋势;另一方面,乡村特色文化也会因民俗风情的失落失传而失去独有的文化意味。因此,我们在发展乡村文化产业时,应有意识地对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民俗风情进行现代性改造,吸收传统民俗文化中科学有益的养料,培育村民们的文承传意识,开展民俗风情演艺,吸引社会公众前来参与体验。在这一过程中,绝不能把农村落后现状等同于原生态文化,把原汁原味当作文化底蕴而不按照现代人的心性需求和审美观念来加以改良改革。因此,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不是和盘托出某种文化资源,而是按照现代产业生产要求和规律,根据文化消费市场的变化,精心呵护乡村文化,精心打造乡村文化,精心发展和丰富乡村文化。

乡村文化产业要立足市场、走进消费,面临着多样化的路径选择。一是可以通过特色乡村文化旅游来推出文化产品(这与交通状况密切相关),吸引城市和外地游客前来感受独有的淳朴的乡村生活风味;二是可以通过体验经济来多样化展现乡村文化的参与互动魅力,将乡村生产、生活、民俗、农舍、休闲、养生、田野等系统链接,打造乡村文化产业链条;三是开发乡村石器、木器、竹器、藤器、草编、剪纸、泥塑、砖雕等土特名优工艺品,组织农民进行特色文化产品加工生产和经营;四是组织乡村歌舞、乡村竞技、乡村风情、乡村婚俗、乡村观光、乡村耕织、乡村喂养等表演和竞赛活动,提供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文化服务;五是开展乡村休闲娱乐、地方风味餐饮、感受乡村生活等活动,为城市老年人、为国外旅游者提供居家式服务和自助式生活服务;六是开展乡村文化历史文化展览,生动系统地反映农耕文化、游牧文化、渔猎文化的特色和历史,开辟针对中小学学生的乡村文化教育基地,等等。这些经营方式,仅是乡村文化产业的基本模式,在实践过程中,应鼓励和支持乡村文化产业运营创新。因此,我们的创意、策划、咨询机构和文化艺术专家应重视乡村的建设,走进田野,走进村寨,提供智力支持,帮助和扶持乡村文化产业的项目定位、产业布局、经营管理和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站在城乡统筹发展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高度,科学发展乡村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化范文篇6

摘要:我国有着辽阔的地域、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长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历史变迁中,不同区域逐步形成并拥有别具一格的文化资源优势。只有积极挖掘、有效保护和充分利用好当地独特的文化资源,进一步加大文化资源产业化创新力度,才能更好、更快地实现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的转换。

关键词:区域文化;资源优势;产业优势;经济优势。

丰富多彩的区域文化资源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宝贵财富。新的历史时期,怎样挖掘和保护好历史文化资源,如何利用和发挥好区域文化资源优势;怎样发展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如何实现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向区域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转换?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决策遇到的难点和理论界研究的热点。本文拟从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视角,试图对区域文化传承与文化资源产业化之间的内在关系、当前我国区域文化产业化面临的挑战以及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路径选择做些分析探讨。

一、区域文化资源优势与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的内在关系。

区域文化资源与产业化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文化资源产业化不仅有助于彰显区域文化的时代价值,实现区域文化资源的产业价值,而且还可以更好地宣传、保护和传承优秀区域文化。

1.文化资源产业化:彰显区域文化资源优势的重要方式。

“进入20世纪后半叶之后,人们对于文化的产业化已经有了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并认为它将在今后的整个文化发展和经济发展中,具有独特的地位。”[1]区域文化资源是一定区域内的历史文化积淀,是区域文化产业的核心要素和灵魂。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则是实现区域文化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重要途径。区域文化产业一旦离开区域文化,就会失去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现实竞争力。当今社会,文化不仅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厚底蕴和持久动力,而且成为新一轮区域竞争的新焦点和新亮点。

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及其文化产品所产生的文化力已经开始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引擎。文化的地域性或民族性差异越大,区域性文化产品的特色就越鲜明,也就越容易受到文化消费者的青睐,区域文化资源的经济开发价值也就越明显。

此外,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还通过文化产品凸显其宣传效应,更好地激发人们热爱家乡、热爱故土、热爱民族和热爱祖国的情怀。区域文化产品折射出的优秀传统观念和人文精神对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增进社会和谐也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文化资源产业化:保护区域文化资源的有效手段。

“就一国内部而言,许多国家都是多文化、多民族的,维护文化多样性主要在于对少数群体权利的尊重。”[2]随着外来文化的渗透和市场经济的冲击,文化资源保护问题越来越显得重要和迫切。区域文化资源保护可以通过立法途径进行强制性保护,也可以通过普查、建立数据库、复制等传统手段进行保护。然而对文化资源最好的保护方式莫过于文化资源产业化。通过文化资源产业化不仅可以实现文化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而且可以使文化资源在开发利用中得到保护和升华。区域特色文化资源保护不是简单地为抢救而抢救、为保护而保护,而是为了更好地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近年来,各地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势头日益强劲。在其刺激下,各地进一步加强了对当地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工作。民俗馆的修建使一些濒临绝迹的生产、生活用具得到保护和再现,地方特色文化节目的表演挖掘了当地历史文化的深刻内涵,大量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品开发,使当地历史文化资源通过有效的开发利用,于无形中得到了保护和传承。

3.文化资源产业化:推进区域文化互动的独特途径。

“多样文化的共存是一种包容,是对差异性文化的欣赏。只有平心静气地看待一个多文明并存和文化互动的世界,才能实现求同存异。”[3]文化之间的差异性要求区域文化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沟通,在多样性文化的互补共荣中吸取营养,不断发展,从而更好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神支撑和不竭动力。从某种意义上讲,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过程也是一种文化交流和文化互动的过程。不同区域的文化资源特质赋与其文化产品某种特别的文化内涵。文化产业化过程不仅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借助于文化产品的销售,使某种文化观念和价值理念在潜移默化的文化消费中,得到更为广泛、更为有效的传播。一些文化产业比较发达的国家正是凭借其具有强势地位的文化产品,传播其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如美国的电影业不仅赢得全球市场,获取丰厚的商业利益,而且在传播美国文化、输出美国价值观方面起到了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因此,当人们通过文化产品来了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以及不同区域之间文化差异的时候,其本身就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一种文化交流活动。通过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使每个前来观光的游客深深地领略到当地文化的独特韵味,从而激发游客对当地文化产品的极大兴趣,并通过他们将当地的文化和文化产品带回自己的家乡。正是通过这种独特的方式,不同区域文化之间在无形中碰撞、交流、互动与融合。

二、当前我国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换面临的挑战。

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特色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之路,文化产业得到较快发展,已经开始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重要增长极。毕竟,我国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实践还处在探索阶段,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问题需要我们去克服和解决。

1.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换的认识不足。

在区域文化资源优势与区域文化产业优势的转换问题上,上到党政机关干部下到普通群众,至今仍有不少人在思想认识上还存在不足甚至误区。一是守着区域文化资源金矿当乞丐。我国绝大多数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区域文化资源,有的甚至还是文化资源的富矿区。这本来是文化产业发展得天独厚的优势,可是不少人不是认识不到就是无视这种优势在发展文化产业中的作用。整天守着文化资源优势不去动脑子、想办法。其实,文化资源优势是不会自然而然地转变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的。这个转化过程不仅需要投资、需要技术,而且需要创意。二是抱着文化资源优势到处炫耀。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地方政府到处宣扬甚至炫耀自己的文化资源优势,却不知道文化资源是非独占性的。如果我们一味地强调自己的文化资源优势,而不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开发利用,就完全有可能随着宣传力度的不断加大而被别人异地开发,最终使当地文化资源由优势变成劣势。三是盲目开发利用文化资源。一提到文化资源优势转化问题,有的人就不顾当地现有经济环境和经济条件,完全不顾经营性文化资源和非经营性文化资源的区别,对那些不能产业化或还没有条件进行产业化的文化资源也不加选择地提出要走产业化发展道路。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文化资源都可以开发成文化产品或文化服务。一些概念性的地域文化、部分宗教文化以及部分历史名人等,所承载的更多的是一种形象价值、宣传价值和教化价值,难以转化成直接带来经济价值的文化产品。

然而,有的地方官员为了追求政绩最大化,在文化产业发展热潮的推动和刺激下,丧失应有的理智和清醒,恨不得在一夜之间把一切与文化沾边的东西都弄成能够立足市场的拳头产品,于是不惜人力、物力和财力,忙于做一些不切实际的规划,盲目上一些很难看到市场前景的项目。结果往往是得不偿失,既造成大量浪费又在不同程度上对当地的文化资源造成了破坏,更为严重的是大大挫伤了人们发展文化产业的积极性。

2.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换的能力不强。

我国不少地方虽然拥有相当丰富的区域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的比较优势非常明显,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将区域文化资源转变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的能力还不强。这一点在中西部地区表现得尤为突出。一是开发利用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的资金不足,文化产业基础薄弱。投入不足一直以来就是制约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也是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换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二是开发利用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的创意人才缺乏。人才资源是全球化时代首要的战略资源,也是实现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转化的关键性资源。现在的高校毕业生数量虽然一直呈上升趋势,但真正懂文化产业的人才不多,创意人才更少。更为严重的是绝大多数高校毕业生向往的是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不愿意到偏远的地方去创业。三是文化产业市场机制不健全。文化产业管理上存在着政出多门、交叉管理、多头管理现象,一些地方依然存在政府大包大揽,习惯于用计划经济手段管文化、办文化,把经营性文化产业与公益性文化事业混为一谈,政企不分、政事不分、管办不分的管理机制依然未能得到彻底有效地改观。四是文化资源产业化水平普遍不高。从目前来看,大部分地区的文化资源产业化还处在起步阶段,有的偏远地区仍然是守着资源睡大觉。中西部地区无疑是我国文化资源的富矿区,尤其是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更是令人艳羡。但多数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发展现代文化产业的条件和基础还不够坚实。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我国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实力就难有实质性的提升。

3.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过程中资源保护的力度不够。

在现代化生产技术、高科技手段和创意能力不足的条件下,文化资源只能是粗放式的、简单的、低水平的开发利用,由此生产出来的文化产品大多只是附加值较低的初级产品。这样必然会对一些市场潜质极高的文化资源造成浪费甚至埋没,并且有可能失去再度开发的机会。与此同时,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进程中还或多或少地存在文化资源开发的短期行为,从而对文化资源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如许多古迹、文物被改头换面,重新包装,失去了古迹、文物的原貌;许多民间舞蹈、仪式、风俗习惯被庸俗化、简单化,失去了原有的神韵;不少地方的古迹、文物在开发名义下遭到严重破坏,有些甚至是毁灭性的破坏。没有保护的掠夺式开发,无异于竭泽而渔,最终必然导致资源枯竭。古朴浓郁的民俗风情、神奇独特的古迹只有保持原汁原味,才能吸引更多喜欢异质文化的游客。时下,不少地方为了招徕游客,不惜投入大量资金打造旅游景观,文化资源越来越受到“伪文化”的侵蚀。“伪文化”的泛滥不但降低了人们的审美水平,使人们的文化追求变得廉价和肤浅,而且对真实的文化失去了一种自我维护的抵抗能力。这显然不利于文化资源保护。我国许多城市中新建的大量的微缩景观主题公园,采用现代化的复制手段,把一些世界各国著名文化遗产加以拷贝,浓缩在公园中。这种所谓的文化资源开发,开发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而是为了商业目的向人们提供了一种虚假的文化幻象而已。这是“伪文化”思潮泛滥的表现。因此,保护文化资源就是要保护文化的历史真实性,引导人们去体验真实的文化内涵,在真实的文化情境中去了解历史。这对于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无疑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做到这一点,首要的就是保护文化资源的完整性与真实性,防止被庸俗化。

三、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化优势转换的路径。

产业化是将文化资源优势做强做大的重要途径。只有改革创新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模式,建立和完善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制度机制,培育催生文化产业新业态,才能实现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的有效转换。

1.改革创新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模式。

文化资源是历史发展的产物,随着时代的发展需要赋与新的时代内涵。文化资源的动态性特点要求我们对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也要做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要牢牢把握其发展变化规律,以发展的辩证的眼光来看待它。在开发利用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首先,要有一种开放的目光和创新的意识,不能墨守成规,要善于把文化资源开发与文化资源创新有机结合起来。其次,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由于不同区域的区位、地理环境、民族、经济发展状况以及文化传统等诸多方面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差异,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乃至同一个地区的不同区域,其文化资源的类型和特点都会有所不同,因此,要对文化资源进行分类评估,区别对待;要允许各地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探索最适合自身资源类型和特点的开发利用模式,绝不能简单地模仿和套用固定统一的开发模式。最后,要整合当地优秀文化资源,进行优化组合。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竞争优势往往最初来源于当地特有的历史文化资源比较优势。要想上规模、上档次,一方面要将本地区相关文化资源打包;另一方面,还要与当地的地理资源、生物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等捆绑,从而形成产业发展的综合优势。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整个地球变成了一个地球村,文化资源也逐渐丧失其独占性,成了文化再造的资料。在当地缺乏历史文化资源的情况下,照样可以发展文化产业。美国人利用中国的花木兰传说和恐龙蛋化石加工创造出动画片《花木兰》和《侏罗纪公园》就是典型的例子[4]。总之,在开发利用文化资源、发挥区域文化资源优势的过程中,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创新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模式,提高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能力和水平。

2.建立和完善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制度机制。

为有效发挥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必须冲破观念、体制、资金和人才等瓶颈,建立和完善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制度机制。首先,要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政策和法规。法制保障是国外开发利用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的成功经验。用法制化手段来约束和规范文化资源开发行为,也就是说,要根据文化资源开发行为的发展变化,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使文化资源开发逐步走上法制化轨道。我国虽然制定了一些与文化产业相关的保护条例和政策,但大都是一些宏观性的政策或法规,缺乏可以阶段性实施的、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可操作性强的具体细则。这样,在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往往出现急功近利、盲目上马、随心所欲、无序开发等非规范性行为,不仅破坏了文化生态,而且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其次,要优化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协调机制。开发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是一种集多种要素于一体的综合行为,必须建立健全有效的协调机制。比如,政府管理部门与开发者之间的协调、民族民间文化传承和宣传教育之间的协调、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协调、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之间的协调、外来投资收益与当地社区利益之间的协调、区域之间特别是行政区划之间的协调等。只有建立和完善各种协调机制,才能有效避免文化资源开发的雷同及低层次的同质化竞争。最后,要建立和完善文化资源开发保护互动机制。尽管文化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可循环利用、反复开发,但同样存在保护的问题。为此,确立科学的开发利用观念,尊重文化发展规律,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做到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形成保护与开发并举、以保护为重的良好局面。同时还要在文化资源开发过程中强调“谁开发、谁受益、谁保护”的原则,把部分开发收益应用到资源的保护上。

3.培育催生文化产业新业态。

文化产业新业态是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糅合传统的文化艺术因子,采用新的管理模式和体制,在传统产业基础上加入文化内容和科技成分的一种新的生产与盈利模式。要想尽快实现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化优势转换,必须冲破观念、体制、资金和人才等方面的发展瓶颈,积极培育文化产业新业态。其一,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突破“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老框框,树立“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理念,积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拓展文化产业主营业务;突破陈旧经营管理方式,树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开拓进取、敢想敢试的市场竞争意识,大力发展新兴特色文化产业。其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准一两个有地方特色和发展前途的文化产业项目,制定可行的实施方案、开发规划和相关配套措施,从土地使用、项目审批、税收减免等政策方面进行重点扶持和重点突破,以体制性“松绑”和政策性推动来培育和催生新的文化业态。其三,打破长期形成的文化管理条块分割的管理模式,树立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理念,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和科技手段如文博、动漫、游戏、网络传输等新兴文化产业,延伸文化产业链条。其四,强化人才支撑体系。

一是建立和创新用人机制。对现有文化创意人才的利用要突破资历、职称等限制,根据个人素质、能力和业绩量才选用。二是建立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建立集产、学、研于一体的文化创意人才培训基地,定期组织开展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培训学习,从中选拔优秀骨干到高校进修。三是建立和创新人才按需流动机制。采取公开招聘、客席聘用、签约等多种形式,从基层选拔和从省外甚至国外引进高级经营和管理人才,建构梯级人才队伍。四是制定文化创意人才的奖励措施,营造培养和吸引文化人才的良好政策环境。其五,拓宽融资渠道。一要降低市场准入门槛,逐步取消已经产业化的国有文化单位享有的特殊政策保护和垄断地位,放宽民间资本和外资进入文化产业的种种限制,真正实现市场主体间的公平竞争。二要组织专业服务机构,积极引导和鼓励文化企业通过发行股票、企业债券等途径吸引民间闲散资本进入文化产业尤其是新兴文化产业。允许和鼓励文化企业通过直接上市、与上市公司合作成立子公司或收购上市公司进入资本市场。三要不断完善文化产业投融资服务体系。政府可以安排专款、采取银行贷款贴息办法支持金融机构参与动漫、创意等新兴文化产业发展,并对各种投资行为加以规范,以确保我国文化产业资本市场的形成和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华文。文化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229.

[2]吴汉东。文化多样性的主权、人权与私权分析[J].法学研究,2007(6).

[3]钟淑洁。文明对话与世界文化的和谐发展[N].人民日报,2005-12-22.

文化产业化范文篇7

一、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加强队伍建设和机关建设

按照区委的部署和要求,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进一步加强文化干部队伍建设,把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到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统一到区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上来,把干部群众的精神统一到抓落实、干事业、促发展上来,提高建设“五宜”城区、构建和谐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理论学习和理论教育工作的重点要放在学习贯彻十七大报告和科学发展观上,结合我区文化工作实际,围绕文化建设的主题进行学习、讨论和研究,引导大家牢固树立和认真实践新的文化发展理念,推动科学发展观在文化系统深入贯彻落实。

二、不断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和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文化工作在开展创建“五宜”城区活动中的作用。

1、继续抓好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搭建良好群众文化活动平台。抓住市上加大对文化设施建设投资力度的重要机遇,利用城中村改造和棚户区改造的有利时机,积极与规划、建设部门联系,进一步加强文化馆、站的设施建设,保证文化馆、站在基层文化建设中发挥组织、示范和引导功能。

2、坚持对业余文化辅导员的培训,不断提高业务素质。进一步提高、扩大、完善业余群众文化活动团队的水平。建立完善制度,深入社区业余群众文化活动团队,进行排练,开展活动,带动全区群众性文体活动蓬勃发展。

3、繁荣文艺创作,为建设“五宜”城区,构建和谐增光添彩。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3周年,我们要以此为契机,组织好群众艺术各个门类的艺术创作。在选择题材和内容上,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创作一批讴歌身边的先进典型,宣传身边的先进事迹,反映的发展、实践和取得的巨大成就的新品佳作。

4、以深入开展“乐民文体行动”为载体,丰富群众文化生活。重点组织开展以“祖国颂”为主题的群文演出、夏日社区广场文化活动,积极参加在我市举办的第二届中国诗歌节等一系列群众文化活动,激发广大社区群众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努力形成和谐欢乐的群众文化活动新格局,不断提升社区居民文明素质和城区文明程度。

5、深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全面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的基础上,建立我区保护名录。对我区已列入国家、省级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进行保护、研究和开发。加强对传承人的政策保护和培训,鼓励和支持他们开展传习活动。

二、加大文化市场的监督管理力度,引导规范文化市场经营活动。

1、深入开展“扫黄打非”工作。要以净化文化市场和网络文化环境为主线,以遏制政治性非法出版物和清除网上违法有害信息为主要任务,坚持开展集中治理,切实加强日常监管,坚决保护知识产权,确保意识形态和文化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不断巩固和扩大“扫黄打非”工作成果。

2、加强对网络服务经营场所的管理力度。建立网吧管理台帐制度,实行科学有效地动态管理,规范网吧经营行为,严厉打击接待未成年人等违法经营活动,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3、做好公共娱乐场所安全检查工作。配合公安、安检等部门,加大对娱乐场所的安全检查力度,纠正消防器材失效、老化和消防通道堆积杂物等消防安全隐患,确保公共娱乐场所安全。

4、继续加强对“文化市场行业协会”的监督管理,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组织文化市场经营单位负责人法制法规、经营管理和安全生产学习培训,确保文化市场经营者依法经营,安全经营,为广大市民提供一个祥和安全的文化休闲场所。

三、发挥地区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1、重点打造演文艺路特色产业街区,为文艺路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积极搭建文化产业信息平台,完善市场体系,提供优质服务,鼓励支持驻地文化单位进入文化市场,努力使文艺路形成开放、竞争、有序、演艺业聚集的现代文化市场。

2、积极协调沟通,加快对董仲舒墓的合理开发利用。为进一步加强保护、开发和科学管理董仲舒墓,发挥其文物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旅游价值,我们将按照《董仲舒墓保护规划》,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和“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积极与遗址驻地单位协调沟通,为下一步董仲舒墓的永续保存、研究和利用奠定基础。

3、落实省、市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有关政策,进一步宽投融资渠道,形成多元的文化投入机制。努力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导,以企业投入为主体,以市场融资为主力的文化投入机制,鼓励、支持、引导、开创多元资本进入我区的各类文化企业,完善投资服务体系.

4、以文化市场为重点和切入点,打造一批能够产生品牌效应的知名文化企业。在拓展市场的过程中,不断优化配置特色文化资源,形成我区的优势产业群体,使我区的文化产业获得快速、稳步、健康的发展。

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为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文化产业化范文篇8

作为我国直辖市之一的长江上游中心城市的重庆市,其发展目标是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而文化将是城市综合实力和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此外,重庆市也是西部大开发的中心城市之一,而西部大开发把发展科技和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作为重要任务。因此,发展文化产业是重庆市发展都市经济的要求。沙坪坝区作为重庆市的科教文化中心,按照重庆市委市府把沙坪坝区建设成重庆市科教文化中心的要求,把沙坪坝区建设成教育发达、科技进步、文化繁荣、社会文明、环境优美、功能齐全、富有现代化都市风貌的中国西部的科教文化中心城区,发展前景一片光明。因此研究沙坪坝区文化产业对重庆乃至中国文化产业化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沙坪坝区文化产业为研究对象,从分析沙坪坝区文化产业的现状入手,着重分析了沙坪坝区发展文化产业化的有利条件和目前存在的困难及障碍,并提出了发展文化产业化的途径,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文化、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化“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第一章绪论

文化产业化范文篇9

从工业生产的角度看,艺术生产的产业化是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的。1894年爱迪生公司利用爱迪生发明的摄影机和活动视镜,使用伊斯曼柯达(EastmanKodak)供应的电影胶卷,由其公司内的一位名叫佛莱得奥特(FredOt)t的员工负责担纲演出,拍摄了第一部获得版权保护的影片《弗雷德•奥特打喷嚏》。继之,卢米埃尔公司首次拍摄了250米长度,由13个片断陈述一个长篇故事的影片《基督受难》。1896年,原是舞台魔术师和剧院经理的梅里爱,从卢米埃尔兄弟那里买下了电影放映机,建立了他的第一家制片厂,第一次有系统地将戏剧表演的程序和方法运用于电影,创造了真正的“戏剧电影”。据说,他在一生中共拍摄过多达400余部影片。第一次世界年大战后,梅里爱已完全破产。尽管如此,我们依然可以说,这里包含了艺术生产产业化趋向的最早萌芽。正当梅里爱破产前后,产业化的艺术生产却很快传到了美国并在那里得到了先行发展。从1912年起,许多电影公司移师好莱坞,如米高梅公司(MetroGoldwynMayer,简称MGM)、派拉蒙公司(Paramoun)t、20世纪福克斯公司(20thCenturyFox)、华纳兄弟公司(WarnerBrothers)、雷电华公司(RadioKeithOrpheum,简称RKO)、环球公司(Universa)l、联美公司(UnitedArtists)、哥伦比亚公司(ColumbiaPictures)等,纷纷在那里落户。20世纪30年代,当欧洲一些国家的文化产业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发展停滞时,产业化的艺术生产却在美国得到了高速发展。二战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还有东方的日本,也陆续进入了后工业社会,文化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文化产业发达的国家纷纷为文化产业命名,如将之称为“内容产业”(欧盟)、“文化工业”(法国)、“创意产业”(英国、芬兰)、娱乐观光业(日本)等,并出台相应的文化产业政策,以作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因素。〔1〕与此同时,社会学的、文化学的、经济学的文化产业理论纷至沓来,文化产业被提高到了相对于政治经济的“硬实力”的一种“软权力”的高度。〔2〕在这个过程中,艺术生产的产业化既为先行又与之同行,成为了一种世界性的普遍事实,产业化成了艺术生产最显著的当代性特征。

二、艺术生产的产业化表征

产业化的艺术生产不同于非产业化的艺术生产。在共时性的意义上,当代社会在一定的范围内还存在着非产业化的艺术生产,但就社会生产的整体趋势看,主体部分已不再是非产业化的艺术生产,而是产业化的艺术生产。产业化的艺术生产正在整合非产业化的艺术生产,而非产业化的艺术生产也正在融入产业化的艺术生产。在历时性的意义上,产业化的艺术生产是当代性艺术生产,是艺术生产发展的一种历史性形态,因此,不同于此前的现代性的商业化艺术生产,更不同于古代社会的商品化艺术生产。这种不同是以如下表征体现出来的。首先,产业化的艺术生产不再是单纯的商业化艺术生产,而是工业化和商业化的结合。就是说,产业化的艺术生产,一方面是一种按照工业生产流程,使用工业生产技术,进行大规模复制的生产,同时又是一种按照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社会生产过程进行的商业化生产。“文化产业”的概念最早是由法兰克福学派的霍克海默和阿多诺于1944年在《文化工业:欺骗公众的启蒙精神》一文中提出来的。他们当初用的是单数“cultureindustry”,直译可为“文化工业”,是指凭借现代科技手段大规模地复制、传播和消费文化产品的工业体系。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学界也一直将之译为“文化工业”。随着文化产业的外延的不断扩大和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始,由法国开头,欧洲各国陆续使用复数的“culturalindustries”,这就是“文化产业”。〔3〕这表明,文化产业的基本含义是文化工业,工业化是艺术生产产业化的基本历史内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发表的《文化、贸易和全球化》(Culture,TradeandGlobaliza-tion)对文化产业的解释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

芬兰学者芮佳莉娜•罗马用金字塔模型阐释了文化产业的概念:“在金字塔的顶端是必须要得到解释的文化产业。金字塔的底部是由经济、技术和艺术组成的三角。”“文化产业是文化产品的一种规定,其中包含着经济和技术作用。”〔5〕按其所说,文化产业也就是由经济、技术、艺术构成的三元合成,这可谓非常精确地概括出了文化或艺术产业的基本面貌。按照这一面貌,单纯的商品化生产,如郑板桥卖画,甚至单纯的商业化生产,如马克思说到的“剧院、歌舞场、妓院等等的老板,购买对演员、音乐家、妓女等等的劳动能力的暂时支配权”,〔6〕都不能称之为产业化的艺术生产。在历史上,商品化的艺术生产应该说很早就有了它的萌芽。马克思说:“商品交换是在共同体的尽头,在它们与别的共同体或其成员接触的地方开始的。”就是说,在人们突破了地域性的原始共同体的局限时开始,就有了商品交换,就有了“有意为了交换而生产的”的劳动产品。现代社会的艺术生产,亦即进入到资本主义时期的艺术生产,在资本生产的支配下,使传统艺术生产的商品化“潜能”得到了高度发展,成了服膺于资本的生产与增殖,不断扩大再生产的商业化生产。但是当它还没有工业化或完全工业化,即还没有按照工业生产的流程,使用工业生产的技术,进行大规模的复制生产时,也不可能称之为产业化生产。如前述提到的“剧院、歌舞场、妓院等等的老板,购买对演员、音乐家、妓女等等的劳动能力的暂时支配权”,就不是产业化生产。所以说,产业化艺术生产不同于古代社会的商品化艺术生产,也不同于现代的单纯的商业化艺术生产。不过,现代资本主义生产的商业化市场和工业化生产方式却为艺术生产的产业化提供了历史性的前提。有人概括说:“从20世纪20年代文化产业的萌芽算起,到现在其发展已经过了80多年。”〔8〕80多年时间似乎很长,其实很短,但这说法是历史的,是严谨的。其次,产业化艺术生产突破了古代艺术生产分散的个体化模式,也超越了自资本主义产生以来艺术生产的单一企业化模式,而是一种高度社会组织化的“规模生产”。西方的一些大学使用的经济学和管理专业最权威的教科书《产业组织理论》的作者泰勒尔认为,产业是指“生产同类或有密切替代关系的产品、服务的企业集合”,产业化过程大约包括三个层面:商业化、组织化和规模化。

就是说,商业化生产是产业化的最基本层面,企业的社会组织化是不可或缺的中介层面,而最终达到的是广泛协作、深度加工的规模化生产层面。在这种产业组织中,企业是产业的主体,产业是企业的集合,产业化生产就是高度社会组织化的规模生产。这种规模生产,从组织形态上看,表现为集群化特征,如好莱坞集合了高梅(MGM)、派拉蒙(Paramoun)t、福克斯(20thCenturyFox)、华纳(WarnerBros).、联美(U-nitedArtists)、环球(Universa)l、哥伦比亚(Columbia)和雷电华(RKO)等八大影片公司。如今,这种集群化生产已经成了发达国家的自觉意识,并把打造自己的文化产业航母作为发展文化产业的基本策略。在文化产业方面,我国是后发展国家,但近些年来产业集群也在不断增多,并开始走向普遍化。这种规模生产,从生产形态上看,表现为产业链式生产。产业链按迈克尔•波特的概念,又称为产业价值链。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总是很精细的,未必通俗,但其案例分析还是通俗易懂的。其典型的案例是:一个犹太人在美国西部淘金,第二个来此的犹太人就做起了出租淘金工具的生意,第三个犹太人则主动做黄金分销的生意。他们由此形成了既相对独立,又互相关联的生产环节和实现自己的价值追求的链式结构。这就是对产业链的最通俗解释。正是这种产业价值链使文化产业成为了不断向外扩展的同心圆,艺术生产则成了这个同心圆的核心,因而也就成了包含着越来越多的外延生产的规模化生产。

文化产业化范文篇10

1皖东传统艺术创意产业化存在的问题

1.1创意能力欠缺,产品创新不佳

文化艺术生产和销售的过程其实质是文化的再生产和传播的过程。作为文化产品的艺术品生产过程就是创新的过程,是开拓“技术的新市场”的过程,它要遵循“创意+科技”的发展道路[4]。传统的民间艺术是在长期的社会历史演变中慢慢形成发展起来的,它的形成过程也是一个不断依附新题材、新材料和新思想并不断改进的过程。如今,皖东传统的民间艺术,无论是在新的资源要素整合、创新能力研发、高科技的应用以及市场运作方面都显得相对滞后。如凤阳的凤画,它做工考究,绘画程序复杂,是皖东特有的一种绘画艺术,它已经被录入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并正在申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高雅的艺术品,它被美国、加拿大、法国、西班牙、香港、澳门、台湾等近20个国家和地区博物馆收藏。但由于题材不新,没有融入新时代的文化元素,且篇幅较大,作为旅游产品,携带不方便,所以一直没能打开市场。

1.2营销力度不足,品牌效应不强

以文化产业为平台,把传统艺术的资源优势元素创造性地转化到文化产业之中,为传统艺术的传承和发展确立坚实的经济基础,借此做好传统艺术的品牌,发挥品牌效应,应是发展传统艺术产业的重要途径之一[5]。皖东地域广阔,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如以琅琊山为依托的“醉翁文化”,以帝王之乡凤阳为代表的“明文化”,以吴敬梓为代表的“儒林文化”以及小岗村为代表的“红色文化”,这些文化驰名远近,享誉国内外。这些文化品牌与皖东秀美的自然资源相结合,已带动了皖东旅游业的发展。而作为文化重要载体的传统民间艺术却未能借助这些文化品牌大力宣传推销,因此,很少被外界知晓,如凤画、布画、刺绣、木刻等传统的民间艺术外界知名度就不是很高。1.3人才匮乏,后继无人传统艺术作为一项民间艺术,它是一定区域的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逐渐创造出来,并为该地区的人们世代传承和喜爱。它是当地老百姓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6]。因此,从事传统艺术创作的人需要长期的学习,要耐得住寂寞,才能体会到传统艺术的真谛。由于掌握一门传统艺术的制作手法需要的时间长,而且回报慢,如今已很少有人能沉下心来学习传统艺术。如凤阳花鼓戏是皖东大地特有的曲目,2006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2008年1月14日,《人民日报》发表了记者朱磊的一篇《凤阳花鼓戏只剩一人会唱》的采访报道;来安县秧歌灯的传人如今也只有三人,其中最年轻的已60多岁了。后继无人可以说是皖东大部分传统民间艺术面临的困境。

2皖东传统艺术创意产业发展策略思考

发展文化产业化,皖东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这里有诸多知名的文化品牌,除“明文化”、“醉翁文化”、“儒林文化”和以小岗村为代表的“红色文化”外,还有形式多样的传统民间艺术,其中,以花鼓灯、狮子灯、秧歌灯、洪山戏以及凤画、布画、刺绣、木刻等最具代表性。但由于政府财力的限制等种种原因,皖东的传统艺术产业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很多优秀的文化资源被闲置,在区域经济建设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必须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文化产业道路,让皖东优秀的文化资源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2.1充分利用文化品牌,以品牌优势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品牌优势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巨大的,打造好的文化品牌是发展文化产业有效途径之一。民间艺术产业化发展必须强化品牌艺术,加强品牌建设,通过重塑品牌,带动地方民间艺术产业化发展。皖东地区首先应充分利用“醉翁文化”、“儒林文化”、“明文化”以及“红色文化”的品牌效应,以政府为主导力量,促进传统文化资源与企业结合,发展文化产业。如凤阳花鼓、布花、木刻等传统民间艺术,做工精巧,式样别致,它可以利用“明文化”、“醉翁文化”、“儒林文化”等品牌,与当地旅游业相结合,通过进一步提升工艺水平,制作成旅游纪念品,一定会深受游客的喜爱。这既可以为这些传统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反过来,又可以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这就需要把传统艺术的制作与企业相结合,改传统的手工生产为机械化大生产,个人独自创作为集体规模创作。为此,还必须变革传统的管理模式,去除政企不分、多头管理等弊端。同时,还要解决好文化产业集团化问题,改变文化企业规模小、产权不清晰、资源分散等问题[7]。

2.2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和自然资源,以旅游为依托发展文化产业

皖东地区的滁州是安徽东向发展的桥头堡。它东与南京、扬州、淮安接壤,西与淮南、合肥毗邻,南与马鞍山相连,北与蚌埠交界,临江近海,承东接西,区位优越。京沪铁路和京沪高铁贯穿其中,合宁、合徐、宁洛、宁连等多条高速公路和国道以及多条省道在境内交汇互通,交通便捷。而且距南京市直线距离约50千米,素有“江淮翡翠、金陵锁钥”之称。皖东地区自然环境优美,这里拥有部级森林公园、部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省级自然保护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处,历史文化名城1座,部级重点对外开放寺院2处。有琅琊山度假村、白鹭岛生态旅游国际度假村、天然居乡村生态度假村、九天峰度假村等多个星级度假村。如果把皖东传统的民间艺术与旅游业相结合,不仅可以进一步促进皖东旅游业的发展,同时也可以带动传统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扬。如把凤阳县的“凤画”、定远县的“布画”、滁州市的“琅琊酥糖”、全椒县的“酥芴牌”、天长市的“甘露饼”开发成旅游纪念品和旅游休闲食品是完全可能的。花鼓灯、秧歌灯、狮子灯、双条鼓等民间传统歌舞可用于商业表演,以增加从业人员的收入,从而增强他们从事民间艺术表演的热情。2010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滁州地处皖江城市带,处于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经济辐射区腹地,同时又属于南京都市圈的伙伴城市,它必将迎来新的大发展,与之相对应的产业结构、经济增长模式都将发生革命性的变革。滁州可以依据“南京都市圈文化创业产业发展的战略定位”[8],凭借“南京——都市圈文化创意产业高地”“淮安、巢湖、滁州——都市圈文化创意产业支持区”[8]这股东风,抓住机遇,大力发展产业链中高端环节的文化创意产业,一定能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2.3抓住有利时机,积极与企业合作,拓展文化产业链

传统艺术涉及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是一种立体产业,能带动多种产业的发展。它涉及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及餐饮等行业,可以带动信息业、餐饮业、旅游业、服装业、交通业等十多种产业的发展[3]。当然,发展民俗艺术产业化涉及众多的相关方面,指望一个部门或某一个企业是无法完成的,它是一个相关产业链的完善问题。因此,发展民间艺术产业化,必须有政府出面,在文化与企业之间牵线搭桥,以此形成文化产业链。可喜的是,皖东地区各级政府正在积极为皖东的民俗文化牵线搭桥,寻找好“婆家”。如滁州正认真做好全市文化产业项目在厦门投洽会的宣传、推介和对接工作,充分利用这一国际性投资贸易平台,扎实做好滁州文化产业招商引资,加快推进文化强市建设。全市各地各单位都认真谋划上报文化产业项目,对宣传、推介的文化产业项目严格把关,一批文化产业项目已纳入了安徽省委宣传部统一编制的文化产业项目册。其中,凤阳大明文化园、50集电视连续剧《儒林外史》的拍摄制作项目、明光女山地质公园文化旅游开发项目等4个文化产业项目,投资总额达37亿元,在厦门投洽会上进行专门宣传推介。投洽会期间,滁州市共发放各种文化产业项目宣传资料200多份,与近100个国内外企业代表和客商进行对接,其中,有10个境内外企业客商代表十分青睐滁州市文化产业项目,有的表示将组团来滁州实地参观考察,进一步加强合作,促进滁州市文化产业的发展[9]。

2.4多措并举,保护与开发协调发展

文化遗产的开发和保护存在着既矛盾又统一的关系。“我们必须坚持民间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并重的原则”,“在保护民间文化的基础上,重视特色,打造品牌”,“走边保护边开发的可持续发展道路”[6]。这就要求各级政府部门通过合理的开发,以多元素的投入替代过去单一的政府投入,以市场化的运作方式代替过去只保不用的模式,从而实现从文化遗产到文化生产的创造性转化[10]。实现这一转变的关键就在于要抓住传统艺术的文化内涵,在把握住传统艺术内涵的基础上,生产出市场认可和青睐的产品,实现保护与开发的良性循环,从而达到保护和开发协调发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