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战略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2 04:56:26

石油战略

石油战略范文篇1

全球石油资源分布与消费概况

根据英国石油公司关于全球石油资源储量、产量及消费量的统计(BPStatisticalReviewofWorldEnergy,June2004,Oilsection),至2003年底,世界探明石油总储量为1567亿吨,主要分布在中东、南美、俄罗斯、北非及中亚等地,其中OPEC成员国储量为1204亿吨(约占总储量的79%)。在世界石油储量十强国家中,OPEC成员国就占了八席,其余两席为俄罗斯(95亿吨,居第七位)和美国(42亿吨,居第十位);前五名国家位于海湾地区,依次为沙特、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和阿联酋,其储量均在130亿吨以上,约占世界的54%。因此,世界原油市场的产量和价格由沙特、伊朗、伊拉克等为首的OPEC组织所控制也似乎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中国的探明储量为32亿吨,约占总储量的2%,居第十一位。

2003年世界原油总产量约为36.97亿吨,其中欧佩克(OPEC)国家产量约为9.975亿吨(占27%),原油产量超过1亿吨的有:沙特阿拉伯(4.748亿)、伊朗(1.901亿)、委内瑞拉(1.534亿)、阿联酋(1.178亿)、科威特(1.102亿)、尼日利亚(1.072亿),伊拉克产量为0.659亿吨(受伊拉克战争的影响而大幅下降,2002年为1.015亿吨)。除了委内瑞拉(南美)和尼日利亚(非洲)外,其余都位于中东海湾地区,这与该地区富庶的石油资源储备极其相称。石油产量世界十强的非OPEC国家有:俄罗斯产量为4.214亿吨,美国3.411亿吨,墨西哥1.888亿吨,中国1.693亿吨,加拿大1.419亿吨。

2003年,中国的石油消费量首次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二位,达2.752亿吨,仅次于美国的9.143亿吨。从原油贸易的供给方面看,现今石油净输出国前十名中,中东占了5席(沙特4.681,伊朗1.361,阿联酋1.028,科威特0.965,卡塔尔0.395亿吨),俄罗斯居第二位(2.967亿吨),拉美北美各占一席(墨西哥1.062,加拿大0.455亿吨),北非中亚亦各占一席(阿尔及利亚0.69,哈萨克斯坦0.427亿吨),这也从供给能力上解释了当前石油战略争夺的焦点地区的所在。从原油贸易的需求方面看,就石油消费缺口而言,2003年中国排在第四位,为1.059亿吨。美国以其庞大的经济总量,长期占据着石油消费量和消费缺口的榜首位置,这也是美国尤其重视其石油安全的主要原因。

中国石油安全战略

2003年中国原油净进口8330万吨,原油外贸依存度高达30.3%。中国现在的原油进口结构为:中东原油占进口总量的56%,非洲占22.5%,亚太地区占14%。石油进口运输主要通过海路,且多集中于波斯湾(经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中国海→台湾海峡一线(占总进口量近80%)。

鉴于当前过于倚重海上运输的单一进口路线所隐藏的巨大风险,我国正加紧实施进口多元化战略,即从进口的来源和运输途径上进行多元化的选择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进口风险。该战略目前主要通过地缘政治关系和经济关系开展积极主动的石油外交,改善中国现有的石油进口格局,避免对中东、非洲和海上线路的过分依赖。积极寻找更多的石油贸易伙伴国:如尽快推进哈萨克斯坦→中国、俄罗斯西西伯利亚→哈萨克→中国的陆上石油运输管网的建设。努力改善石油进口通道:如进一步加强和扩大中俄石油铁路运输贸易,积极推进中俄远东石油管线的建设;促进中巴在石油管线运输方面的合作,将进口自中东/非洲的石油,借道巴基斯坦敷设陆上石油管线进入中国新疆,既避开了海上咽喉要道马六甲,又降低了运输成本。多维开展国际能源合作:如加强同东北亚地区能源消费大国日本、韩国的能源合作,避免恶性石油竞争;利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成员国优势,努力开展同东盟各国的石油能源合作;加强同拉美地区石油输出国的能源合作等。通过实施进口多元化战略,预计到2020年中国原油进口的构成为:中东45%~50%,非洲25%,亚太5%、俄罗斯和中亚20%~25%。当然,也存在同南美进行石油能源合作的可能性。

值得重视的是,在全球主要石油进口大国中,中国是惟一尚未建立起战略石油储备体系的国家。一旦发生能源危机,石油供应中断,后果将不堪设想。目前,美国石油储备可以维持150天的紧急状况,日本石油储备可供165天使用,德国储备规模达112天,韩国96天。

作为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同时也是最大的石油消费国家,美国将其敏感的石油触角探触到了世界上任何一个石油输出国或潜在的输出国所在的地区,通过政治、经济、外交和军事手段拉拢或逼迫这些国家作为其全球石油安全战略体系的合作者或非对抗者,并积极遏制其所谓的非盟友石油消费大国的石油安全战略的实施。基于我国进口多元化战略的思想,要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缘政治优势和强盛的经济发展势头,在这场牵动国人神经的石油“大博弈”中,抓住机遇,拓展在相邻地区的地缘经济影响,努力成为一支重要的地缘政治力量。为此,中美之间在石油问题上的博弈是一种遏制与反遏制的博弈,主要体现在中东、中亚/里海等资源国的石油输出及海湾、南亚等地区的石油运输通道上。

中东石油来源

在中东,美国屯兵海湾,以其强大的海军力量为其海上石油运输提供安全保障。同时,为了控制该地区的石油资源,美国利用各种借口遏制两伊,极力阻止其他国家进入两伊能源区域,而伊朗是中国传统的主要原油进口国,约占中国进口量的18%。美国在占领伊拉克后,已将目标瞄准了伊朗,并在积极寻找战争借口。一旦战事爆发,美国将切断伊朗经波斯湾的石油出口。这对于石油消费缺口日益扩大的中国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中哈石油管线

里海及其周边地区巨大的石油储量可缓解世界石油市场对中东的依赖。为此,美国联合欧美的大型石油公司挺进里海地区,同俄罗斯逐鹿中亚,展开激烈争夺,并对石油需求急剧膨胀的中国保持高度的戒备心理。在里海诸国中,哈萨克斯坦又是争夺的焦点。哈萨克斯坦石油资源丰富,陆上石油可采量为28.8亿吨,里海地区可采石油储量为36亿吨,里海大陆架远景储量高达70亿吨。根据哈政府的规划,2010年将达到1.18亿吨(可输出1.03亿吨),2015年约为1.8亿吨(可输出1.61亿吨)。目前哈通过俄罗斯出口的石油约占其石油出口总量的70%,可以说在石油出口方面完全受制于俄罗斯。为减轻对俄罗斯的依赖,哈一直在寻求石油出口的多元化。由美国、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格鲁吉亚和土耳其六国提出的巴库-第比利斯-杰伊汉输油管道设计过油能力5000万吨,计划于2005年完工。但是,哈原油经巴杰线的外运方案需要扩大发展油轮船队和港口设施建设,加上该管线途经四国,运输利益的协调也存在一定困难。

对于中国而言,中亚/里海地区的石油资源是中国实现多元化进口战略、保障石油安全的关键来源,而中国日益膨胀的市场容量,也给中亚石油稳定低成本的输出带来了可预见的光明前景,中哈石油管线的筹建就明确地印证了这一点。该管线将成为中国联通里海、俄罗斯西西伯利亚甚至是海湾地区(如伊朗)石油资源的重要纽带。目前,中国仅通过铁路每年从哈萨克进口约150万吨原油。中哈管线一旦建成,可将运力迅速提升至5000万吨,除哈输出的2000万吨外,还可利用该管线从俄罗斯西西伯利亚进口原油3000万吨,极大地改善中国的原油进口结构,并大大降低进口运输成本。这条线路很有可能促成中俄石油对美合作博弈。此外,更具战略意义的是,中哈石油管线有可能逐步发展成为泛欧亚能源桥梁,东衔亚太、西接中东,在现代全球石油安全战略中,其作用可与古丝绸之路相媲美。

中巴石油运输系统

美国在插手里海石油的同时,积极倡导的南向通往印度洋的土库曼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石油和天然气管道也已签署协议,向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出口里海/中亚地区的油气资源,使里海石油摆脱俄罗斯和伊朗的控制,并以此利诱巴国,影响修建中的中巴石油运输系统,后者用于中转从中东北非进口的石油,经巴基斯坦进入中国境内,以避开海盗猖獗、美军重兵把守的咽喉要塞马六甲海峡。

当然,美国在博弈中坚持突出“有效遏制”的特点,其目的是减缓中国的发展速度,以便为其对华战略调整提供一个缓冲。中美双方都强烈意识到了中国在全球经济中不可或缺的地位及其迅猛发展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正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对策建议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中美石油博弈直接关系到我国石油进口多元化战略的实施,其中的关键在于中哈石油管线的建设。它不但可以拓展新的石油来源,更为中国的原油进口开辟出一条安全稳定的通道,甚至是一座泛亚能源桥梁。从全球资源优化配置的角度出发,中美能源博弈应该追求一种理性的战略均衡。即,在全球生产一体化和市场一体化的条件下,不要过度强调自身的既得利益,应适当照顾到区域的、全球的合理利益,谋求共同进步,努力避免产生不良政治博弈带来的恶性石油竞争,少数国家受益的格局必然被均衡发展所替代。为此,中国一方面应充分利用地缘经济产生的积极影响,加强同俄罗斯、哈萨克等石油输出国的能源对话,在适当认同其效益最大化的同时突出能源多边合作机制的健全和完善,借助能源合作的契机,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共同、稳健发展,达到双赢的目的。另一方面,应尽快建立同美国、日本等石油进口大国的能源战略协商机制。毕竟,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作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能源需求大国,中国经济能否健康、稳定发展,不仅关乎中国的前途,也关乎日本经济的复苏、东亚地区的稳定以及世界经济的发展。

此外,我们还应结合其他措施有效强化石油进口战略的安全性,如大力开展石油外交,改善与推进同石油输出大国的友好政治经济关系,为多样化石油来源建立坚实的政治基础;通过国际石油期货市场进行“风险采购”,从目前的防御型体系向主动出击型体系转变,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建立海外石油战略基地,尽快营建中国的全球能源多边合作体系。

石油战略范文篇2

全球石油资源分布与消费概况

根据英国石油公司关于全球石油资源储量、产量及消费量的统计(BPStatisticalReviewofWorldEnergy,June2004,Oilsection),至2003年底,世界探明石油总储量为1567亿吨,主要分布在中东、南美、俄罗斯、北非及中亚等地,其中OPEC成员国储量为1204亿吨(约占总储量的79%)。在世界石油储量十强国家中,OPEC成员国就占了八席,其余两席为俄罗斯(95亿吨,居第七位)和美国(42亿吨,居第十位);前五名国家位于海湾地区,依次为沙特、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和阿联酋,其储量均在130亿吨以上,约占世界的54%。因此,世界原油市场的产量和价格由沙特、伊朗、伊拉克等为首的OPEC组织所控制也似乎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中国的探明储量为32亿吨,约占总储量的2%,居第十一位。

2003年世界原油总产量约为36.97亿吨,其中欧佩克(OPEC)国家产量约为9.975亿吨(占27%),原油产量超过1亿吨的有:沙特阿拉伯(4.748亿)、伊朗(1.901亿)、委内瑞拉(1.534亿)、阿联酋(1.178亿)、科威特(1.102亿)、尼日利亚(1.072亿),伊拉克产量为0.659亿吨(受伊拉克战争的影响而大幅下降,2002年为1.015亿吨)。除了委内瑞拉(南美)和尼日利亚(非洲)外,其余都位于中东海湾地区,这与该地区富庶的石油资源储备极其相称。石油产量世界十强的非OPEC国家有:俄罗斯产量为4.214亿吨,美国3.411亿吨,墨西哥1.888亿吨,中国1.693亿吨,加拿大1.419亿吨。

2003年,中国的石油消费量首次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二位,达2.752亿吨,仅次于美国的9.143亿吨。从原油贸易的供给方面看,现今石油净输出国前十名中,中东占了5席(沙特4.681,伊朗1.361,阿联酋1.028,科威特0.965,卡塔尔0.395亿吨),俄罗斯居第二位(2.967亿吨),拉美北美各占一席(墨西哥1.062,加拿大0.455亿吨),北非中亚亦各占一席(阿尔及利亚0.69,哈萨克斯坦0.427亿吨),这也从供给能力上解释了当前石油战略争夺的焦点地区的所在。从原油贸易的需求方面看,就石油消费缺口而言,2003年中国排在第四位,为1.059亿吨。美国以其庞大的经济总量,长期占据着石油消费量和消费缺口的榜首位置,这也是美国尤其重视其石油安全的主要原因。

中国石油安全战略

2003年中国原油净进口8330万吨,原油外贸依存度高达30.3%。中国现在的原油进口结构为:中东原油占进口总量的56%,非洲占22.5%,亚太地区占14%。石油进口运输主要通过海路,且多集中于波斯湾(经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中国海→台湾海峡一线(占总进口量近80%)。

鉴于当前过于倚重海上运输的单一进口路线所隐藏的巨大风险,我国正加紧实施进口多元化战略,即从进口的来源和运输途径上进行多元化的选择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进口风险。该战略目前主要通过地缘政治关系和经济关系开展积极主动的石油外交,改善中国现有的石油进口格局,避免对中东、非洲和海上线路的过分依赖。积极寻找更多的石油贸易伙伴国:如尽快推进哈萨克斯坦→中国、俄罗斯西西伯利亚→哈萨克→中国的陆上石油运输管网的建设。努力改善石油进口通道:如进一步加强和扩大中俄石油铁路运输贸易,积极推进中俄远东石油管线的建设;促进中巴在石油管线运输方面的合作,将进口自中东/非洲的石油,借道巴基斯坦敷设陆上石油管线进入中国新疆,既避开了海上咽喉要道马六甲,又降低了运输成本。多维开展国际能源合作:如加强同东北亚地区能源消费大国日本、韩国的能源合作,避免恶性石油竞争;利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成员国优势,努力开展同东盟各国的石油能源合作;加强同拉美地区石油输出国的能源合作等。通过实施进口多元化战略,预计到2020年中国原油进口的构成为:中东45%~50%,非洲25%,亚太5%、俄罗斯和中亚20%~25%。当然,也存在同南美进行石油能源合作的可能性。

值得重视的是,在全球主要石油进口大国中,中国是惟一尚未建立起战略石油储备体系的国家。一旦发生能源危机,石油供应中断,后果将不堪设想。目前,美国石油储备可以维持150天的紧急状况,日本石油储备可供165天使用,德国储备规模达112天,韩国96天。

作为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同时也是最大的石油消费国家,美国将其敏感的石油触角探触到了世界上任何一个石油输出国或潜在的输出国所在的地区,通过政治、经济、外交和军事手段拉拢或逼迫这些国家作为其全球石油安全战略体系的合作者或非对抗者,并积极遏制其所谓的非盟友石油消费大国的石油安全战略的实施。基于我国进口多元化战略的思想,要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缘政治优势和强盛的经济发展势头,在这场牵动国人神经的石油“大博弈”中,抓住机遇,拓展在相邻地区的地缘经济影响,努力成为一支重要的地缘政治力量。为此,中美之间在石油问题上的博弈是一种遏制与反遏制的博弈,主要体现在中东、中亚/里海等资源国的石油输出及海湾、南亚等地区的石油运输通道上。

中东石油来源

在中东,美国屯兵海湾,以其强大的海军力量为其海上石油运输提供安全保障。同时,为了控制该地区的石油资源,美国利用各种借口遏制两伊,极力阻止其他国家进入两伊能源区域,而伊朗是中国传统的主要原油进口国,约占中国进口量的18%。美国在占领伊拉克后,已将目标瞄准了伊朗,并在积极寻找战争借口。一旦战事爆发,美国将切断伊朗经波斯湾的石油出口。这对于石油消费缺口日益扩大的中国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中哈石油管线

里海及其周边地区巨大的石油储量可缓解世界石油市场对中东的依赖。为此,美国联合欧美的大型石油公司挺进里海地区,同俄罗斯逐鹿中亚,展开激烈争夺,并对石油需求急剧膨胀的中国保持高度的戒备心理。在里海诸国中,哈萨克斯坦又是争夺的焦点。哈萨克斯坦石油资源丰富,陆上石油可采量为28.8亿吨,里海地区可采石油储量为36亿吨,里海大陆架远景储量高达70亿吨。根据哈政府的规划,2010年将达到1.18亿吨(可输出1.03亿吨),2015年约为1.8亿吨(可输出1.61亿吨)。目前哈通过俄罗斯出口的石油约占其石油出口总量的70%,可以说在石油出口方面完全受制于俄罗斯。为减轻对俄罗斯的依赖,哈一直在寻求石油出口的多元化。由美国、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格鲁吉亚和土耳其六国提出的巴库-第比利斯-杰伊汉输油管道设计过油能力5000万吨,计划于2005年完工。但是,哈原油经巴杰线的外运方案需要扩大发展油轮船队和港口设施建设,加上该管线途经四国,运输利益的协调也存在一定困难。

对于中国而言,中亚/里海地区的石油资源是中国实现多元化进口战略、保障石油安全的关键来源,而中国日益膨胀的市场容量,也给中亚石油稳定低成本的输出带来了可预见的光明前景,中哈石油管线的筹建就明确地印证了这一点。该管线将成为中国联通里海、俄罗斯西西伯利亚甚至是海湾地区(如伊朗)石油资源的重要纽带。目前,中国仅通过铁路每年从哈萨克进口约150万吨原油。中哈管线一旦建成,可将运力迅速提升至5000万吨,除哈输出的2000万吨外,还可利用该管线从俄罗斯西西伯利亚进口原油3000万吨,极大地改善中国的原油进口结构,并大大降低进口运输成本。这条线路很有可能促成中俄石油对美合作博弈。此外,更具战略意义的是,中哈石油管线有可能逐步发展成为泛欧亚能源桥梁,东衔亚太、西接中东,在现代全球石油安全战略中,其作用可与古丝绸之路相媲美。

中巴石油运输系统

美国在插手里海石油的同时,积极倡导的南向通往印度洋的土库曼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石油和天然气管道也已签署协议,向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出口里海/中亚地区的油气资源,使里海石油摆脱俄罗斯和伊朗的控制,并以此利诱巴国,影响修建中的中巴石油运输系统,后者用于中转从中东北非进口的石油,经巴基斯坦进入中国境内,以避开海盗猖獗、美军重兵把守的咽喉要塞马六甲海峡。

当然,美国在博弈中坚持突出“有效遏制”的特点,其目的是减缓中国的发展速度,以便为其对华战略调整提供一个缓冲。中美双方都强烈意识到了中国在全球经济中不可或缺的地位及其迅猛发展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正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对策建议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中美石油博弈直接关系到我国石油进口多元化战略的实施,其中的关键在于中哈石油管线的建设。它不但可以拓展新的石油来源,更为中国的原油进口开辟出一条安全稳定的通道,甚至是一座泛亚能源桥梁。从全球资源优化配置的角度出发,中美能源博弈应该追求一种理性的战略均衡。即,在全球生产一体化和市场一体化的条件下,不要过度强调自身的既得利益,应适当照顾到区域的、全球的合理利益,谋求共同进步,努力避免产生不良政治博弈带来的恶性石油竞争,少数国家受益的格局必然被均衡发展所替代。为此,中国一方面应充分利用地缘经济产生的积极影响,加强同俄罗斯、哈萨克等石油输出国的能源对话,在适当认同其效益最大化的同时突出能源多边合作机制的健全和完善,借助能源合作的契机,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共同、稳健发展,达到双赢的目的。另一方面,应尽快建立同美国、日本等石油进口大国的能源战略协商机制。毕竟,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作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能源需求大国,中国经济能否健康、稳定发展,不仅关乎中国的前途,也关乎日本经济的复苏、东亚地区的稳定以及世界经济的发展。

此外,我们还应结合其他措施有效强化石油进口战略的安全性,如大力开展石油外交,改善与推进同石油输出大国的友好政治经济关系,为多样化石油来源建立坚实的政治基础;通过国际石油期货市场进行“风险采购”,从目前的防御型体系向主动出击型体系转变,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建立海外石油战略基地,尽快营建中国的全球能源多边合作体系。

石油战略范文篇3

关键词:石油产业战略性贸易政策经济安全国民福利

战略性贸易政策是,政府通过实施合适的干预手段改变或维持不完全竞争企业的某种战略行为,使国际贸易朝着有利于本国获取最大限度利益的方向改进。战略性贸易政策是在当代国际贸易形势从自由贸易走向战略博弈的背景下,伴随市场结构的变化而产生的,是新贸易理论演进的自然结果。1般而言,战略性贸易政策包括3个主要内容:战略进口政策、战略出口政策以及以进口保护促进出口政策。战略进口政策是指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1国政府通过对特定产业采取选择性的保护政策,达到从外国企业那里抽取垄断租金,保护本国企业市场或将外国企业逐出本国市场等目的,使本国获取最大限度的利益。战略出口政策是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下,1国政府通过研究、使用研究开发补贴和出口补贴等手段对本国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进行干预,帮助本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中获取更多的利益。以进口保护促进出口政策模型的前提假设与传统幼稚产业保护理论不同,更为贴近全球经济运行现实。其前提条件为寡头垄断、市场分割以及规模经济。

1、我国石油产业迫切需要

政府的战略性干预

石油产业具有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客观条件,其市场结构属不完全竞争的寡头垄断市场,垄断形式以自然资源垄断和规模优势垄断为主,其核心业务领域进入门槛高,只有大型垄断性企业才能生存发展。石油产业是当今世界经济中举足轻重的战略性产业,从其市场影响力、产业规模及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看,很少有其他产业能够与其相提并论,石油产业有众多纵向和旁侧关联产业群,其发展关乎国家整体安全。

我国石油产业关系到国家经济安全。中国石油供应缺口严重,未来需求增长迅速,对进口石油的依赖程度逐年增加,在全球获取增量石油资源的难度正不断加大,其供应的稳定性关系到经济增长。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资源短缺将是突出矛盾,也将产生诸多负面影响。

在全球范围内,油气进口、石油服务和产品出口国际竞争激烈,中国企业的对手多是美欧等发达经济体的跨国企业。在石油上游领域,围绕油气资源的获取和石油版图的影响力,我国企业无论走到何处,跨国企业接踵而至,就地开展面对面的竞争,而这些外国企业的背后无1例外地有本国政府的力量在支持,这些支持或是补贴政策方面的,或是外交、政府间交流形式的,或是跨产业的利益交换,这些支持手段的背后都指向1个目标,各国政府通过战略性质的扶植和引导,增强本国企业对油气资源控制和获取能力,扩展本国油气来源,提高本国总体福利。

当前全球已进入高油价阶段,石油产业竞争将更加激烈。与国际石油产业巨头相比,中国石油产业在布局、规模、成本、技术、产业结构等方面的差距仍然存在。在石油产业的某些链条中,需改变结构相对单1、产品档次较低的局面,增产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功能化、精细化和系列化产品。在石油工程技术服务和装备制造等领域,1些著名的跨国公司凭借技术、装备、人才、资金、品牌等优势,牢固地控制着相当大的市场份额,先发优势明显,中国企业想进入国际市场,必将与之发生竞争。

不可否认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实力壮大和进步,但鉴于中国石油企业在国际竞争中许多领域大多处于“跟跑者”或“斯塔克尔伯格追随者”角色的现状,需要政府战略性地引导本国石油企业通过参与国际竞争,在国际化运作中积累经验,实现“干中学”效应。

2、在国家经济安全视角下

审视石油产业战略性贸易政策

从1般均衡角度考察,中国石油产业的发展与国内许多产业是正、负相关的,直接影响整体国民经济的发展。从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基本模型、扩展模型和通常研究方式看,学者们常把目标产业作为唯1研究对象,产业内企业利润水平的提高,被认为国民整体福利的提高。而现实经济中,与石油产业密切相关的产业很多,石油产业的需求或产品,对其他产业来说,往往意味着影响其发展的要素资源和战略变量。1项应用于石油产业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工具,可能对其他产业的发展产生不易察觉的影响。石油产业巨无霸性质的产业规模及其无孔不入的影响力,决定了在现实中必须从1般均衡角度研究石油产业的战略性贸易政策。

石油供给波动对经济发展有非对称的影响。由于石油是许多产业生产和运行的要素资源,从供给角度看,石油产业对其他产业的运行安全的影响是非常不对称的,石油供给的短期过剩不会对这些产业的发展造成过多的扰动,而石油供给的短缺则会对这些产业乃至整个宏观经济产生多方面的冲击,往往通过引起价格扭曲和经济大幅波动而产生破坏性影响。

中国石油产业在实施“走出去”战略中需要实现如下主要目标:获得来源稳定、价格合理、渠道多样、运输安全的石油资源,维护整个经济安全;提高国家对世界石油版图的影响力,增强在全球石油产业中的话语权;提高本国石油产业内服务、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扩大在世界石油市场中的份额,通过产业的外延式发展提高国民福利;发挥产业带动和“外溢”作用,在走出去的同时带动其他产业共同走向国际市场。石油产业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制定应服从于国家“走出去”整体战略。要树立“泛石油产业贸易发展”的整体观念。尽量采取“泛战略性贸易政策工具”干预石油产业。

第1,在现实中放宽政策工具的定义和范围。补贴来源不1定抽取自公共基金,赋予补贴的形式也不1定局限于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税收返还等。补贴可以通过国家的政策调节,直接从本国其他产业输送,如:为在国外获取石油资源,政府可以把本国其他产业的局部福利视为补贴和筹码进行输送。补贴的形式可以更隐蔽,只要其抽取形式等同于公共基金,作用于石油产业,实施的效果等同于(进出口、研发、生产)补贴即可。如:政府主导的针对性文化交流、跨产业援建、策略性投标等补贴形式,并没有直接作用于石油目标产业,但其提升国民福利效果的路径却是指向石油产业的“利润转移”,并且容易避免对手国的非合作博弈。补贴可以是风险基金、低息贷款、特别捐助等各种形式。关税工具手段并不1定直接来自进出口关税环节,只要是由政府主导实施,目的在于促进本国石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实现利润转移,提升国民整体福利,而实施效果又等同于关税的贸易政策手段,都可作为关税政策工具。如:对企业征收环境特别费,颁布技术标准、政策性条例法规、行业门槛等。

第2,选择政策工具并评判实用性时,充分考虑“外部经济”下的整体正向效果。1项作用于石油产业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其产业内的福利效果可能产生外溢,会通过其他产业利润的提升而提高国民总体福利。如:政府可通过适当政策引导本国企业参与国外风险区块开发、油气管道建设、石油工程技术项目中部分低收益项目的策略性投标。通过这些项目,石油产业本身可能所获收益不高,但如果政府确信或有把握通过项目的实施为其他产业带来稀缺资源,带动其他相关产业走出去,增加国内港口、运输等各种相关行业的利润,并使国民福利提高,则可以将之作为有效的政策工具使用。与此相反,如果实施1项有利于石油产业的战略性贸易政策会对其他产业或其他方面国民福利造成损害,则需要慎重实施。当前,为从1些主要产油国获取稳定的石油和中间化工原料,政府事实中在鼓励国内特大型石油、石化企业与产油国的垄断企业合资建设大型石油化工基地,如果仅从石油产业内考察,这是1项成功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出让股权之后让度给合作伙伴的这部分利润,可以看作政府为进口石油资源所施加的补贴,换来的是成本适中、来源稳定的石油和原料资源,提升了本国福利水平。而从总体国民福利看,合资建厂隐含这样1个事实,大型石油化工基地向中国转移可能的负面潜在影响是,加剧土地、水等要素资源的短缺,造成经济扭曲,产生对植被、空气等环境的破坏,而这些影响可能是长期、持久、超乎原先评估和可控范围的。这种出于战略进口目的而引入外资进入其他目标产业,从而造成对整体福利负面影响的案例很多。因此,从石油产业战略进口角度看,出台战略贸易政策性质的举措要慎重,对不同情况要充分论证、慎重对待。第3,加强石油产业战略性贸易政策工具的选择、归类、甄别和整体福利效果评判。在制定中国石油产业战略性贸易政策时,政府不仅要考虑石油产业,而且需要跨行业跨部门地研究、选择、归类、甄别各种政策工具和手段,尤其应当认真考虑整体福利效果评判。从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研究前沿来看,国外研究比较超前全面,国内研究方兴未艾;从研究侧重看,理论、实证、行业内研究多、1般均衡条件下的研究少;从政府主导研究的力度和实践看,美国等发达国家领先、中国系统性研究少。围绕石油产业,中国政府需要协调跨行业、跨部门研究机构,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共同参加的联合机构和统计体系,尤其应加强改善整体福利、避免短视行为,纠正经济要素扭曲等方面的战略贸易政策的研究。

3、确保经济安全和整体福利的石油

产业战略性贸易政策引导

石油产业贸易政策的最终目标服务于国家能源供应安全下的整体福利提高。中国近年在其他战略性产业的经验教训很多,如在铁矿石等基础原材料领域失去定价话语权后,为经济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应该看到,石油产业战略性贸易政策不同于其他产业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关系到国家关键利益,要通盘考虑。政府在制定实施石油产业战略性贸易政策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与其他关键产业的联动和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要与政治、外交、文化、其他相关产业的政策配套使用;要增强话语权和定价权。针对在中东市场亚洲国家获取原油成本比西方国家高出1~2美元/桶的歧视性价格——“亚洲溢价”,应在油气资源、石油中间品、产业技术、石油储运等方面与亚洲国家广泛开展合作,通过政府主导能源合作提高议价能力。

目前,决定世界石油定价的有两大集团,1个是通过金融市场形成定价机制的美欧集团,1个是通过调节石油供给来影响国际石油价格的欧佩克石油组织。中国的目标不仅是要增强话语权,还要成为定价中心。应逐步建立和上市自己的石油等品种的期货市场,形成我国自己的能源价格定价中心来影响国际价格,增强在国际市场中的话语权。要加强渠道控制,降低渠道可靠性变动造成的成本提升。通过战略进口政策对国内企业的引导,实现供应更加多元化。调整目前主要依赖中亚、中东等地的石油进口格局,缓解地缘政治危机引发的能源进口风险。要调整石油天然气消费结构。加强天然气供应和利用,缓解石油供应压力,强化需求管理,减少向外界的利润转移。面对居高不下的石油价格,应制定针对性的战略进口政策,降低石油进口依存度。如:加快国内石油勘探开采力度,选择性地增加国内开采量,开发具备开采价值的边际小油田,通过进口替代减少向外部的利润转移。

与石油产业正相关的产业主要为汽车、钢铁、航空、港口、陆上运输物流、信息、环保等产业。石油产业发展对上述产业的正向的促进作用表现为:本国石油产业贸易的改善、竞争力的提高和发展,直接增加了对这些产业的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进1步促进其规模和收益水平的提升;直接增加了这些产业发展瓶颈资源的供给,降低了要素价格,避免了市场扭曲的冲击。

与石油产业负相关的产业主要为其他能源、以水资源、土地、草场等各种自然资源为要素的产业以及生产石化产品替代品的产业。石油产业发展对上述产业的负面作用表现在:与其中部分产业生产竞争性的替代品,争夺市场份额;与其中部分产业争夺水资源、土地等各种稀缺资源,扭曲这些产业的要素配比;破坏这些产业的发展环境,主要是自然环境等,另外,环保管理不善等对公共利益的损害其实质是隐性损失了国民福利。

基于以上分析,为提高国民整体福利、促进相关产业协调发展,避免石油产业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产业局限性,应在如下方面加强石油产业战略性贸易政策措施选择:

1是尽量避免与其他产业争夺稀缺要素。发展规模经济,避免在能源、原材料、自然资源等方面与其他产业发生不必要的争夺;关闭不规模、不经济、结构不合理产业;发展核心业务,避免在其他非核心业务层面与其他产业开展低水平竞争。

2是在“走出去”过程中发挥本产业对其他产业的带动作用。鼓励石油产业在“走出去”过程中发挥产业间的龙头带动做用,如“工程带产品、产品带服务”等;以大型石油装备制造基地、石化基地为依托,瞄准高附加值出口产品,建立产业带、精细化工业园,延伸产业链。建立对石油产业企业的奖励机制,鼓励其在“走出去”过程中,在外部市场加强与其他产业在信息、资源等方面的共享,共同拓展市场。

3是建立石油产业战略性贸易政策的预警机制。及时发现某些国际竞争对国内石油产业和国民福利的潜在危害,研究各种战略对策,并动态跟踪解决;加强石油产业进口保护,精选受保护的子产业,精心设置贸易政策工具,积极研究反倾销、报复性补贴等各种有效的贸易博弈工具;预防过度出口,及时发现国内石油企业间在国内外市场上无序价格竞争对福利的损害,及时制止与石油产业自身发展和其他产业发展有关的要素资源的流出,如成品油和急需石化原料的出口;避免过度补贴和补贴不足,避免石油企业依赖过度补贴在国际市场上与外国竞争对手开展低水平价格竞争;避免由于补贴不足,而放大本国石油企业在外部市场上的风险;避免服务和产品出口的巨额资金沉淀风险;避免并限制幼稚弱小石油企业在国际市场与强劲寡头竞争后的退出成本沉没,避免非核心业务在国际市场上的低效拓展;发挥政府、研究机构的作用,建立完善评价、分析体系,及时研究、分析、发现国内石油产业战略性贸易政策对其他产业的负面影响。

四、其他约束条件下

我国石油产业的战略性贸易政策

在对石油产业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各种政策工具进行比较分析时,政府要考虑解决石油产业规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政策工具效果的策略。当前环境下政府需要消除的不利行为主要有石油产业内的低水平重复建设、行政引起的价格和市场失灵等。包括:对价格管制水平的重新研究、确定;鼓励核心业务整合;设立国内石油企业进入的行业门槛,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按国际标准加强企业管理,避免规模不经济的发生;加强产业结构研究,避免产业能力过剩和不足,降低GDP单位能耗的扭曲。

石油战略范文篇4

全球石油资源分布与消费概况

根据英国石油公司关于全球石油资源储量、产量及消费量的统计(BPStatisticalReviewofWorldEnergy,June2004,Oilsection),至2003年底,世界探明石油总储量为1567亿吨,主要分布在中东、南美、俄罗斯、北非及中亚等地,其中OPEC成员国储量为1204亿吨(约占总储量的79%)。在世界石油储量十强国家中,OPEC成员国就占了八席,其余两席为俄罗斯(95亿吨,居第七位)和美国(42亿吨,居第十位);前五名国家位于海湾地区,依次为沙特、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和阿联酋,其储量均在130亿吨以上,约占世界的54%。因此,世界原油市场的产量和价格由沙特、伊朗、伊拉克等为首的OPEC组织所控制也似乎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中国的探明储量为32亿吨,约占总储量的2%,居第十一位。

2003年世界原油总产量约为36.97亿吨,其中欧佩克(OPEC)国家产量约为9.975亿吨(占27%),原油产量超过1亿吨的有:沙特阿拉伯(4.748亿)、伊朗(1.901亿)、委内瑞拉(1.534亿)、阿联酋(1.178亿)、科威特(1.102亿)、尼日利亚(1.072亿),伊拉克产量为0.659亿吨(受伊拉克战争的影响而大幅下降,2002年为1.015亿吨)。除了委内瑞拉(南美)和尼日利亚(非洲)外,其余都位于中东海湾地区,这与该地区富庶的石油资源储备极其相称。石油产量世界十强的非OPEC国家有:俄罗斯产量为4.214亿吨,美国3.411亿吨,墨西哥1.888亿吨,中国1.693亿吨,加拿大1.419亿吨。

2003年,中国的石油消费量首次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二位,达2.752亿吨,仅次于美国的9.143亿吨。从原油贸易的供给方面看,现今石油净输出国前十名中,中东占了5席(沙特4.681,伊朗1.361,阿联酋1.028,科威特0.965,卡塔尔0.395亿吨),俄罗斯居第二位(2.967亿吨),拉美北美各占一席(墨西哥1.062,加拿大0.455亿吨),北非中亚亦各占一席(阿尔及利亚0.69,哈萨克斯坦0.427亿吨),这也从供给能力上解释了当前石油战略争夺的焦点地区的所在。从原油贸易的需求方面看,就石油消费缺口而言,2003年中国排在第四位,为1.059亿吨。美国以其庞大的经济总量,长期占据着石油消费量和消费缺口的榜首位置,这也是美国尤其重视其石油安全的主要原因。

中国石油安全战略

2003年中国原油净进口8330万吨,原油外贸依存度高达30.3%。中国现在的原油进口结构为:中东原油占进口总量的56%,非洲占22.5%,亚太地区占14%。石油进口运输主要通过海路,且多集中于波斯湾(经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中国海→台湾海峡一线(占总进口量近80%)。

鉴于当前过于倚重海上运输的单一进口路线所隐藏的巨大风险,我国正加紧实施进口多元化战略,即从进口的来源和运输途径上进行多元化的选择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进口风险。该战略目前主要通过地缘政治关系和经济关系开展积极主动的石油外交,改善中国现有的石油进口格局,避免对中东、非洲和海上线路的过分依赖。积极寻找更多的石油贸易伙伴国:如尽快推进哈萨克斯坦→中国、俄罗斯西西伯利亚→哈萨克→中国的陆上石油运输管网的建设。努力改善石油进口通道:如进一步加强和扩大中俄石油铁路运输贸易,积极推进中俄远东石油管线的建设;促进中巴在石油管线运输方面的合作,将进口自中东/非洲的石油,借道巴基斯坦敷设陆上石油管线进入中国新疆,既避开了海上咽喉要道马六甲,又降低了运输成本。多维开展国际能源合作:如加强同东北亚地区能源消费大国日本、韩国的能源合作,避免恶性石油竞争;利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成员国优势,努力开展同东盟各国的石油能源合作;加强同拉美地区石油输出国的能源合作等。通过实施进口多元化战略,预计到2020年中国原油进口的构成为:中东45%~50%,非洲25%,亚太5%、俄罗斯和中亚20%~25%。当然,也存在同南美进行石油能源合作的可能性。

值得重视的是,在全球主要石油进口大国中,中国是惟一尚未建立起战略石油储备体系的国家。一旦发生能源危机,石油供应中断,后果将不堪设想。目前,美国石油储备可以维持150天的紧急状况,日本石油储备可供165天使用,德国储备规模达112天,韩国96天。

作为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同时也是最大的石油消费国家,美国将其敏感的石油触角探触到了世界上任何一个石油输出国或潜在的输出国所在的地区,通过政治、经济、外交和军事手段拉拢或逼迫这些国家作为其全球石油安全战略体系的合作者或非对抗者,并积极遏制其所谓的非盟友石油消费大国的石油安全战略的实施。基于我国进口多元化战略的思想,要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缘政治优势和强盛的经济发展势头,在这场牵动国人神经的石油“大博弈”中,抓住机遇,拓展在相邻地区的地缘经济影响,努力成为一支重要的地缘政治力量。为此,中美之间在石油问题上的博弈是一种遏制与反遏制的博弈,主要体现在中东、中亚/里海等资源国的石油输出及海湾、南亚等地区的石油运输通道上。

中东石油来源

在中东,美国屯兵海湾,以其强大的海军力量为其海上石油运输提供安全保障。同时,为了控制该地区的石油资源,美国利用各种借口遏制两伊,极力阻止其他国家进入两伊能源区域,而伊朗是中国传统的主要原油进口国,约占中国进口量的18%。美国在占领伊拉克后,已将目标瞄准了伊朗,并在积极寻找战争借口。一旦战事爆发,美国将切断伊朗经波斯湾的石油出口。这对于石油消费缺口日益扩大的中国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中哈石油管线

里海及其周边地区巨大的石油储量可缓解世界石油市场对中东的依赖。为此,美国联合欧美的大型石油公司挺进里海地区,同俄罗斯逐鹿中亚,展开激烈争夺,并对石油需求急剧膨胀的中国保持高度的戒备心理。在里海诸国中,哈萨克斯坦又是争夺的焦点。哈萨克斯坦石油资源丰富,陆上石油可采量为28.8亿吨,里海地区可采石油储量为36亿吨,里海大陆架远景储量高达70亿吨。根据哈政府的规划,2010年将达到1.18亿吨(可输出1.03亿吨),2015年约为1.8亿吨(可输出1.61亿吨)。目前哈通过俄罗斯出口的石油约占其石油出口总量的70%,可以说在石油出口方面完全受制于俄罗斯。为减轻对俄罗斯的依赖,哈一直在寻求石油出口的多元化。由美国、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格鲁吉亚和土耳其六国提出的巴库-第比利斯-杰伊汉输油管道设计过油能力5000万吨,计划于2005年完工。但是,哈原油经巴杰线的外运方案需要扩大发展油轮船队和港口设施建设,加上该管线途经四国,运输利益的协调也存在一定困难。

对于中国而言,中亚/里海地区的石油资源是中国实现多元化进口战略、保障石油安全的关键来源,而中国日益膨胀的市场容量,也给中亚石油稳定低成本的输出带来了可预见的光明前景,中哈石油管线的筹建就明确地印证了这一点。该管线将成为中国联通里海、俄罗斯西西伯利亚甚至是海湾地区(如伊朗)石油资源的重要纽带。目前,中国仅通过铁路每年从哈萨克进口约150万吨原油。中哈管线一旦建成,可将运力迅速提升至5000万吨,除哈输出的2000万吨外,还可利用该管线从俄罗斯西西伯利亚进口原油3000万吨,极大地改善中国的原油进口结构,并大大降低进口运输成本。这条线路很有可能促成中俄石油对美合作博弈。此外,更具战略意义的是,中哈石油管线有可能逐步发展成为泛欧亚能源桥梁,东衔亚太、西接中东,在现代全球石油安全战略中,其作用可与古丝绸之路相媲美。

中巴石油运输系统

美国在插手里海石油的同时,积极倡导的南向通往印度洋的土库曼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石油和天然气管道也已签署协议,向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出口里海/中亚地区的油气资源,使里海石油摆脱俄罗斯和伊朗的控制,并以此利诱巴国,影响修建中的中巴石油运输系统,后者用于中转从中东北非进口的石油,经巴基斯坦进入中国境内,以避开海盗猖獗、美军重兵把守的咽喉要塞马六甲海峡。

当然,美国在博弈中坚持突出“有效遏制”的特点,其目的是减缓中国的发展速度,以便为其对华战略调整提供一个缓冲。中美双方都强烈意识到了中国在全球经济中不可或缺的地位及其迅猛发展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正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对策建议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中美石油博弈直接关系到我国石油进口多元化战略的实施,其中的关键在于中哈石油管线的建设。它不但可以拓展新的石油来源,更为中国的原油进口开辟出一条安全稳定的通道,甚至是一座泛亚能源桥梁。从全球资源优化配置的角度出发,中美能源博弈应该追求一种理性的战略均衡。即,在全球生产一体化和市场一体化的条件下,不要过度强调自身的既得利益,应适当照顾到区域的、全球的合理利益,谋求共同进步,努力避免产生不良政治博弈带来的恶性石油竞争,少数国家受益的格局必然被均衡发展所替代。为此,中国一方面应充分利用地缘经济产生的积极影响,加强同俄罗斯、哈萨克等石油输出国的能源对话,在适当认同其效益最大化的同时突出能源多边合作机制的健全和完善,借助能源合作的契机,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共同、稳健发展,达到双赢的目的。另一方面,应尽快建立同美国、日本等石油进口大国的能源战略协商机制。毕竟,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作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能源需求大国,中国经济能否健康、稳定发展,不仅关乎中国的前途,也关乎日本经济的复苏、东亚地区的稳定以及世界经济的发展。

此外,我们还应结合其他措施有效强化石油进口战略的安全性,如大力开展石油外交,改善与推进同石油输出大国的友好政治经济关系,为多样化石油来源建立坚实的政治基础;通过国际石油期货市场进行“风险采购”,从目前的防御型体系向主动出击型体系转变,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建立海外石油战略基地,尽快营建中国的全球能源多边合作体系。

石油战略范文篇5

从我国资源的实际状况出发,维护我国石油安全的立足点应放在“走出去”上。当前在对我国石油安全的研究中,应当重点探索我国石油安全战略从消极的防御型体系向积极的主动出击型体系转变的新思路,探索走出国门和立足国外、参与多方面市场竞争、建立多角化战略同盟、规避国际市场风险以及运用多种避险手段等方面的政策与战略。

在海外资源的获取上不能服从超级大国的政治指挥棒

当前,尽管对国民经济未来中长期发展过程中的石油需求量还有不同预测,但一个可以基本确定的共识是,我国在“十五”及此后一段时期内的新增石油需求几乎将全部依赖于进口。特别是从一个长期过程看,到2020年前后,我国的石油进口量就很有可能要超过日本(日本目前的石油进口量约为2.5亿吨/年)而突破3亿吨/年,成为世界第一大油品进口国。而1999年全世界石油实际产量才只有33亿吨(含中国)。面对这样一个数量巨大的资源进口预期,仅仅从应对当前国际油价波动的角度探索石油安全的措施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及早在获取稳定的海外资源供给上采取战略性对策。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参与对海外石油富集地勘探开发权的竞争。

在过去一些年中,尽管我们已在参与海外油田勘探开发及获取“份额油”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由于此前我国的石油进口仅是一种“补偿型”、“调剂型”的进口,总体上海外开发的努力仍属尝试性质。当前国际上资源富集的大油田仍主要掌握在西方的国际垄断资本手中,世界排位中前20家大型石油公司垄断了全球已探明优质石油储量的81%。今后我国的石油勘探开发要在一定程度上实施战略性外移。目前我国海外项目平均每桶原油的发现成本仅为2.41美元,平均操作成本仅为2.1美元。“与其贫中找,不如富中争”。我们要敢于、善于大规模加入到对国外油气前景非常优秀的地域的投资竞争中去。

在当前世界政治格局中,尽管和平仍是主基调,但个别大国操纵世界的企图非常明显。在事关国家经济安全的战略举措上,我们不能被动地服从大国的指挥棒,一定要有我们自己的利益取向,注重和那些石油资源富集的第三世界国家主动建立多元化的战略联盟关系。从目前看,中东地区应当是我们重点出击的地区。其中,伊拉克的石油储量居世界第二位,2000年世界格局中的一个重要动向是很多国家已经开始用各种方式打破个别大国的封锁靠拢伊拉克,其目的就是要在新一轮资源竞争中获取先机。我国的石油战略要走出去,就要选准走出去的目标;而且要赶紧走,坚定不移地走,排除阻力地走。

要加入对伊拉克这类国家的资源竞争,需要对我国目前的海外投资战略与政策进行必要调整。尽管随着人类对自然资源认识的深化还会有新的发现,但世界上有利的资源富集地已经所剩不多,这个基本状况不会有大的改变。“走出去”不是应对短期危机的措施,而是直接关系到我国长期经济发展目标能否实现的根本性举措。要从抢占新世纪发展制高点的高度、从资源战略重大转折的意义上来认识海外石油投资的重要性。

考虑到资源开发周期长、投资大的特点,规模小了不行,决策慢了也不行。因此在“十五”期间的国家战略性投资规模中,有必要对此作出专项安排。此外,由于运费及许可证、关税等方面原因,我国目前通过海外投资获取的“份额油”(2000年度预计达550万吨)大部分都在国际市场上卖掉了,因此在“份额油”进口上,国家有必要采取等同于国内自产油的税赋政策,以鼓励海外勘探开发。一个基本的估计是,如果到2010年我国通过海外投资获取的“份额油”达到3000万吨以上,海外石油生产基地的产量占到国内供给缺口的25%-30%时,我们就能在国际油市的采购价格和采购规模上取得较大的主动权。

要重视价格安全,积极参与国际期货市场的竞争

人们已经逐步认识到,在关于国家石油安全的探索中要重视价格安全的问题。我们不仅要着眼于在实物供给方面买到足够数量的油,还要着眼于买到风险尽可能低、价格尽可能便宜的油;我们的“走出去”战略不仅要包括走到海外石油资源勘探开发领域中去的战略,而且还应包括走到国际风险市场中去的战略。

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要高度关注国际石油价格上涨问题,指出“西方国家正在全球掠夺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控制权”。可以说中央的这个判断非常准确。从1998年以来国际油价暴跌、暴涨的巨幅波动并非是石油供求关系变动的正常反映,而是国际石油垄断资本和国际投机资本操纵的结果,是西方大国政治层面纵容的结果。历史地看,整个20世纪中世界的不安定始终是和西方大国对包括石油在内的资源控制权的争夺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其手段,从掠夺和瓜分殖民地开始,到跨国公司垄断世界石油资源,到发动局部石油战争,到利用民族矛盾等鼓动某些政治势力颠覆石油战略要地的政府,20世纪末已发展为利用充裕的国际游资操纵国际石油市场。国际油价巨幅波动的实质是西方大国在力图利用市场化手段争夺资源控制权。这一新特点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战略对策。

当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石油需求量增长最快的国家,而且很快会成为世界上石油进口量最大的国家。作为仍处于工业化中后期的发展中国家,我们是国际油价巨幅波动的最大受害国。在过去很长时期中,我国的石油进口基本采取了对国际油价“被动接受”的方式。在国际石油期货市场上的“套期保值”以致“高抛低吸”等规避、抵御价格风险的操作只有少量尝试性参与。资料显示,由于缺乏经验和战略性筹划,在过去3年中,我国几乎总是在价格高位时在国际市场上的采购量最大,价格低位时相反。这个问题应当引起高度关注。我国在2003年时石油进口量就可能突破1亿吨,每桶采购价多花3美元,1亿吨就要多花20余亿美元(依不同油品,一吨约折合7桶计)。现在看,单纯的“内外贸一体化”改革不能满足规避价格风险的要求;从1999年末以来依靠不断调整成品油价格,毫无屏蔽地把国际市场风险向国内的下游产业释放也不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运行。

对我国这样的需求大国来说,参与以期货市场为主的国际风险市场的竞争是维护国家利益的必然选择。参与国际风险市场竞争需要重点考虑四个方面的政策。

一是我国应当积极、主动、规模逐步扩大地进入国际石油期货市场。我们要走出总是被动防守的格局,用市场化的手段来对抗市场化的风险。建议在国家石油安全战略中将进入国际期货市场作为重要措施之一。

二是对石油石化领域的部级企业(集团),在国际期货市场上实行战略性分工,一部分重点作套期保值,以规避价格波动风险为主,例如可由目前中石化、中石油集团下属的联合石化和联合石油负责;另一部分重点进行高抛低吸的投机性运作,以降低价格波动的损害为主,例如可由中化公司负责。

三是积极培育参与国际风险市场竞争的企业主体和市场人才,研究国际风险市场的运作规律,制定对国际风险市场操作的相关政策,如金融支持政策、境外证券监管政策等。

四是在国内建立制度化

的风险采购屏障,由用油企业按进口量的一定比例与在国际市场上从事风险采购的企业签订固定价格的长期合约,部分地锁定资源成本,把一部分风险屏蔽在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之外。从我国的油品价格形成机制看,到2005年左右,我国在国际期货市场上采取有“保价”措施的采购规模应当至少占到石油进口量的一半以上,才能使国民经济运行成本初步摆脱被国际油市过度频繁地“牵着鼻子走”的被动局面。

进入以期货交易为主的国际风险市场并不意味着国民经济运行风险的增大。实际上,在价格波动的特定周期内风险总是有的。这些风险如果不能在国外释放,就要在国内国民经济运行体系中集中释放。参与国际风险市场竞争的根本意义,一是要打破西方大国对资源控制权的垄断,二是把国际市场上的价格风险尽可能多地释放在国际市场中。

全方位地走出去,建立“石油金融”战略体系

应当强调,经济全球化下的竞争已经是实物市场与虚拟市场联动的全方位竞争。当前,不仅国际油市上的操作(实际上)已经变成了金融化的操作,期货交易量已经完全脱离了实物供给量与需求量,而且在其价格波动的背后,国际金融资本已经大规模参与到了实物市场中来。应对这样的竞争格局,我们也需要在“走出去”的战略中制定相应的金融对策,要把石油领域的“走出去”与金融领域的“走出去”、石油安全与金融安全联系起来考虑。从目前看,我国的对策重点在三个方面。

一是要在参与国际风险市场的操作中学会更大规模地利用国际金融资源,要特别注重培育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高信用能力的期货市场交易主体。我国的外债规模监控体系应当适应新的变化,要对战略性期货储备所需的长期融资和短期投机运作所需的短期融资制定不同政策,同时赋予参与期货市场交易的主体以较灵活的海外融资权限。

二是要建立对实物储备的金融支持体系。目前我国的外汇储备已经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这实际上也孕育着较大的市场风险,有必要采取合理对策,把单纯的货币储备及外汇储备与更灵活的石油等资源的实物储备、期货储备密切结合起来,一方面通过变换资产存在形态来提高金融资产质量和规避金融风险、汇率风险,另一方面通过国内金融支持(包括国家财政贴息等政策性金融措施)大幅度提高国内企业的实物储备能力,给在国际市场上从事风险采购与投机运作的企业以调整仓量的更大进退余地,为其留下更安全的退出通道。

三是制定专门的“石油金融”货币政策,具体规定紧急情况下国家银行提供融资的条件,为国际石油期货市场上的风险操作提供战略性的后备金融授信额度,提高操作主体遭遇恶意狙击时的持仓安全性。

调整进口结构,合理利用国际成品油和石化产品市场

我国石油需求量的快速上升是难以避免的客观趋势,但从国际市场上买到油或采到油并非是“走出去”、“多种途径”和“多元化”战略的全部内容。在未来发展过程中调整进口结构,在成品油和石化产品上更多利用国外市场,可能会在相当大程度上缓解我国石油短缺的压力,同时将有利于国家石油安全。

石油“走出去”要和下游产业的发展通盘考虑。我国的原油进口主要是用来满足成品油炼制和石化产品生产的。但是一个已经非常突出的矛盾是下游产业对不同石油制品的需求并不均衡。例如,当前在汽、煤、柴等燃料油中,我国短缺的主要是柴油,进口原油炼制后把柴油留下,还得想法把汽油出口。再如,乙烯仍是我国严重短缺的石化产品,“十五”期间我国的乙烯规模仍将是基础产业中扩张最快的。生产乙烯的最好原料是石脑油,但石脑油在石油中的含量很低。为了满足国内乙烯生产对石脑油的需求,我们目前的做法也是大量进口原油,提炼石脑油后再想法把其他油品在国内或国际市场上消化掉。这种状况极大地增加了我国在国际原油市场上的采购规模,也同时加大了我们的采购风险。

石油战略范文篇6

受地质条件限制,印度的石油储量十分有限,已探明石油储量为16.6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0.8%;人均占有量只有1.6吨,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42。随着印度经济的起飞,对石油的需求迅速攀升。目前印度日均石油消费量达200多万桶,居世界第6位,70%的石油需求却依靠进口。如果不能发现新的油田,以现在的开采速度3000~3500万吨/年,石油储量只能用到2016年。另据国际能源情报署预计,到2018年,印度的石油需求有可能增长一倍,日耗油将达到400万桶,届时印度对海外石油进口的依赖将高达9o%。能源供应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印度经济的瓶颈,印度国内经济开始受国际石油价格的严重影响。2OO4—2005财政年度,印度因油价上涨造成的外汇损失就达36亿美元。印度财政部长Chidambaram指出:国际原油价格每上升5美元/桶,将使印度GDP增速放慢0.5%,并导致通货膨胀上升1.5%。这种形势使印度政府认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那就是如果不能解决自己的能源供应问题,印度今后的发展将会受到能源供应国的制约。对于一心想做“有声有色大国”的印度来说,这是一个不能接受的现实。为改变这种状况,印度政府制定了雄心勃勃的“能源独立”战略,即摆脱对石油、天然气、焦炭等能源的进口依赖,以资产能源供应确保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这种战略意味着印度可以在任何时候以消费者能够接受的价格向其提供源源不断的能源,也是印度实现其大国梦的关键步骤。为完成能源独立这一历史使命,印度政府早在20世纪9o年代经济起飞时就制定了许多意义深远的政策,鼓励本国能源工业的发展,特别是新型和可再生能源工业的发展。其目标是到2030年通过利用煤炭、水能、核能、风能、太阳能、生物柴油等形式的新型和可再生能源,大大降低对进口油气的依赖,最终实现能源的独立。印度这项战略是有着科学依据和切实可行的政策支持的,总统卡姆拉和总理辛格2005年在印度独立日和其他公开场合多次提到了这项宏伟的战略。其主要内容是:

1.继续发展煤炭工业印度煤炭储量超过2400亿吨,其中35%以上为探明储量,占世界煤炭可采储量的6.8%,储量产量比为227年。丰富的煤炭储量为印度发展煤电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原料,在印度当前l2.1万兆瓦的发电装机容量中,煤电所占的比例为56%,是最大的电力生产部门。为充分利用煤炭资源,保证煤电单位能够得到价格合适的优质煤炭,2003年印度政府成立了专门的煤炭资源部,对全国的煤炭资源和煤田进行监管。为确保今后经济对能源的需求,印度政府计划在第十个和第十一个五年计划中以每年67%的速度增加煤炭的产量,使煤炭的产量在2011年达到4.45亿吨。同时,继续加大对煤电的投资,并鼓励私人和外国公司投资煤电事业,投资比例可以达到100%,目标是到2030年使煤电的装机容量达到20万兆瓦,使煤电在整个电力供应中的比例维持在5o%左右。为解决煤炭含硫量和含灰量高的难题,政府联合德里大学、印度能源与资源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开发出了煤炭气化联合循环发电技术,并开始在一些电厂投入使用。

2.大力开发小水电印度拥有巨大的经济上可行的水电潜能,在6o%的负荷条件下估计约为8.4o万兆瓦。此外,小型及微型水电工程的潜在装机容量为6782兆瓦。随着印度对国际石油市场的依赖逐渐增大,政府深刻认识到了开发小水电的重要意义,在加大对小水电投资的同时允许私人投资该项目,并在2003年通过《国家电力法案》,对投资者的利益进行保护。政府还成立专门的非常规能源部,对小水电项目的开发进行规划和监管。以BOT方式或其他适合的管理方式开发大量小型或微型水电工程,简化了中央电力局(CEAs)的技术、经济和环境等许可证的转让程序,制定合理的水电工程电价,并允许在峰荷期间上调电价,允许开发者向政府提出一些可接受的追加成本的建议,政府将对征地、移民、修复及流域的开发给予支持。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印度计划在第十和十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增加3.4万兆瓦的水力发电能力,主要是小水电的开发。目标是到2012年使每一个家庭都能用上电,实现电气化并把电费控制在l卢比/千瓦时(约0.2元人民币)以内。

3.加大投资的同时积极研发新燃料核电站印度核电设计和应用技术在第三世界国家中名列前茅,除个别是当年美国和加拿大援建的外,绝大部分核电站都是印度本国设计和建造的。印度的第一座国产快堆于2005年1O月l8日完成了20年的运行,它极大推进了印度使用钍基燃料反应堆的研发。目前,印度已有l4座核电站和8个重水工厂,核电在整个电力供应中所占的比重为3%。当前印度正在加快建设8座核电站,其中6座为重水反应堆核电站,2座为轻水反应堆核电站,计划到2008年核电装机容量将由目前的3000兆瓦增至670o兆瓦,2015年计划增加到4万兆瓦。印度的铀储量约占世界总量的0.8%,对于印度目前建造的反应堆的容量来说是非常不足的,因此印度目前仍需进口大量铀矿。但印度钍的储量十分惊人,约占世界钍储量的32%。印度核电发展的长期计划已经集中于开发可以使用钍燃料的快中子增殖堆。印度原子弹之父,总统卡姆拉在2005年8月15日印度独立日的讲话中指出了印度钍基反应堆的计划,指出这是印度能源独立的有效保证。

4.保持在风能利用中的领先地位印度位于南亚次大陆,属于印度洋季风气候,风力资源丰富,潜在风能为4.5万兆瓦,其风能利用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印度是继德国、西班牙、美国和丹麦之后世界第五大风力发电国家。印度的风力发电的装机容量在2005年达到3000兆瓦,风力发电设备的生产已形成规模,国内已形成一定规模的风力涡轮机生产基地,最先进、现代化和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风力涡轮机正在印度生产和安装。为保持印度在风能利用中的领先地位,同时也为了解决日益严峻的能源短缺问题,印度政府也对风能事业给予了大力支持。政府通过推广示范为风力发电的技术开发开辟新的思路,使工业界更多地了解风力发电的作用;制定综合指导方针以保障风能产业健康有序地发展;建立风能创业园为私人投资提供各种优惠服务;通过建立风能技术中心加快风能利用技术的转移。印度政府的目标是到2012年,使风能发电的装机容量达到9OOO兆瓦,在整个电力供应中所占的比重上升到6%。

5.积极利用太阳能太阳能是所有能源中最清洁的能源,世界各国都在致力于太阳能的开发利用。在发展中国家,印度太阳能产业发展最快。目前太阳能电站的年产能为3O兆瓦,累计装机容量为5O6o兆瓦;在某些方面例如纳米管高效太阳能电池的研发上,印度科学家已经走到世界前列。太阳能发电占印度电力供应的比重为O.2%,但大量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泵在印度广大农村投入使用多年。印度也建有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项目,该项目位于拉贾斯坦邦的马萨尼亚镇,安装了l7.5万千瓦联合循环机组,3.5万千瓦为太阳能,l4万千瓦为矿物燃料。为减少太阳能的投资成本,印度正在推广100兆瓦栅极锁定超大型太阳能电池(VLSPV),国家科学实验中6,~IE在加快高效太阳能电池的研发。印度开发太阳能的主要目的是加快农村地区的电气化,解决农田灌溉和海水淡化中的能源短缺问题。

6.开展生物燃料开发利用的可行性研究生物燃料是将植物的果实进行脂化处理的产物,可直接用于内燃机,而且由于不含硫和其他杂质,对空气的污染很小。长期以来,印度就在开展这种燃料的研发工作,目前已经取得不少成绩。印度能源与资源研究所长期致力于麻风树的研究,发现麻风树果实的30%可以用于提供生物燃料,65%可以作为高效氮肥,经济前景可观。印度有近6OO0万公顷荒地,其中3OOO万公顷可以用于种植麻风树等能源植物,而3OOO万公顷麻风树每年可提供约6OOO万吨生物柴油,开发潜力十分巨大。印度铁路部门已经开始在部分路段上尝试使用这种生物燃料,并在铁路沿线种植了约750万棵麻风树。印度能源与资源研究所在麻风树培育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目前正在编写麻风树种植操作手册,并为感兴趣的企业提供免费咨询服务以加快推广这种植物的种植。同时,其他科研部门也在研究提高麻风树产油率的技术。

7.掀起全国范围内的节能运动印度于2001年通过《能源节约法》,并在2005年对其作了进一步调整,其中涉及工业企业及部门管理的相关条文,尤其是坚决制止一些陈旧过时的生产技术或无节电功能的生产设备和家用电器进入印度市场。根据计划,印度所有政府部门及公用设施必须切实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确保在未来几年内将能源消耗降低至少30%。新的措施还包括,各个政府部门、国有工业用电如果每年超过了1兆瓦,就会被列入电力消耗大户“黑名单”,自动执行能源强制审计制度,每年必须将电力的使用情况向管理部门详细报告。计划还着重强调,即使是特殊行业特殊部门,如机场、港口以及军事设施等也不能例外。此外,利用经济杠杆来调节能源的使用分配。印度总理辛格多次在讲话中均提到了电力、天然气等能源的合理定价问题。他表示,政府今后可能会考虑采取多方面的措施,包括提高价格,使人们意识到节约能源的重要性,以确保有限的能源尽可能得到高效合理的使用。

二、印度的能源战略对中国的启示

同为发展中大国,中国对能源的需求比印度大许多,煤炭需求是印度的5倍,石油需求是印度的2.5倍,电力需求是印度的2倍,能源紧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远远超过对印度的影响。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能源供应上,我们应保持清醒的头脑,认清形势的严峻性,制定出符合中国国情的能源独立战略,保证今后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通过分析印度的能源独立战略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要实现我国能源独立,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大力提高我国能源利用率,以尽量低的能耗产出尽量多的GDP,这不仅能降低能源需求,而且有利于环保。目前,我国的能源利用率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而且与印度也有很大的差距,印度当前的能源利用率是中国的1.3倍。低效的能源利用率,不仅使宝贵的能源资源白白浪费,而且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因此,今后我国能源战略的重点应放在提高能源使用率上。

2.实行弹性的石油开采制,即在国际油价高涨时加大本国油田的开采,而在国际油价低廉时增加购买。并尽量保留国内石油资源以供后用。自从中国在大庆地区发现石油之后,二十多年内中国向日本等国输出了近2亿吨的石油,虽然换回一些外汇但现在却使中国面对石油紧缺的局面。因此,今后我们应该谨慎开采国内能源以应对未来更为严重的能源紧缺问题,在国际能源价格下降时果断动用我国雄厚的外汇储备购进能源。

3.加大水电资源的开发力度,使水电在整个电力供应中所占的比重提高到4o%。中国是世界上水能蕴藏量最大的国家,除了长江、黄河、红河等大江大河外,大量的水能蕴藏在一些支流上面。开发这些支流的水能不仅花费小而且可以切实解决偏远山区群众的用电难问题,在这方面应加强向印度学习。

4.加快煤液化技术的推广应用。形成规模经济以降低成本。中国的煤炭存储量居世界第一,而且煤质较好,所以今后我国的能源利用的重点还是应该放在煤炭上。火电厂应尽量建在煤矿附近降低煤炭运输成本。要解决好煤炭的液化技术,也就是煤变油的研发。目前神化集团500万吨/年的煤变油生产规模还应该再扩大,以满足市场对各种油料的需求。

5.在引进技术的同时。加快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电设备的研制。做到技术上的独立。我国的核能和平利用技术在发展中国家中处于领先地位,但与发达国家比较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大型核电站的设计上。“十一五”计划期间的几大核电站都准备对外招标,上千亿美元的市场将为外国公司占有。因此,加快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大型核电站的研发,应成为今后十年我国能源安全战略的重点。

石油战略范文篇7

关键词:石油产业战略性贸易政策经济安全国民福利

战略性贸易政策是,政府通过实施合适的干预手段改变或维持不完全竞争企业的某种战略行为,使国际贸易朝着有利于本国获取最大限度利益的方向改进。战略性贸易政策是在当代国际贸易形势从自由贸易走向战略博弈的背景下,伴随市场结构的变化而产生的,是新贸易理论演进的自然结果。一般而言,战略性贸易政策包括三个主要内容:战略进口政策、战略出口政策以及以进口保护促进出口政策。战略进口政策是指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一国政府通过对特定产业采取选择性的保护政策,达到从外国企业那里抽取垄断租金,保护本国企业市场或将外国企业逐出本国市场等目的,使本国获取最大限度的利益。战略出口政策是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下,一国政府通过研究、使用研究开发补贴和出口补贴等手段对本国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进行干预,帮助本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中获取更多的利益。以进口保护促进出口政策模型的前提假设与传统幼稚产业保护理论不同,更为贴近全球经济运行现实。其前提条件为寡头垄断、市场分割以及规模经济。

一、我国石油产业迫切需要

政府的战略性干预

石油产业具有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客观条件,其市场结构属不完全竞争的寡头垄断市场,垄断形式以自然资源垄断和规模优势垄断为主,其核心业务领域进入门槛高,只有大型垄断性企业才能生存发展。石油产业是当今世界经济中举足轻重的战略性产业,从其市场影响力、产业规模及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看,很少有其他产业能够与其相提并论,石油产业有众多纵向和旁侧关联产业群,其发展关乎国家整体安全。

我国石油产业关系到国家经济安全。中国石油供应缺口严重,未来需求增长迅速,对进口石油的依赖程度逐年增加,在全球获取增量石油资源的难度正不断加大,其供应的稳定性关系到经济增长。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资源短缺将是突出矛盾,也将产生诸多负面影响。

在全球范围内,油气进口、石油服务和产品出口国际竞争激烈,中国企业的对手多是美欧等发达经济体的跨国企业。在石油上游领域,围绕油气资源的获取和石油版图的影响力,我国企业无论走到何处,跨国企业接踵而至,就地开展面对面的竞争,而这些外国企业的背后无一例外地有本国政府的力量在支持,这些支持或是补贴政策方面的,或是外交、政府间交流形式的,或是跨产业的利益交换,这些支持手段的背后都指向一个目标,各国政府通过战略性质的扶植和引导,增强本国企业对油气资源控制和获取能力,扩展本国油气来源,提高本国总体福利。

当前全球已进入高油价阶段,石油产业竞争将更加激烈。与国际石油产业巨头相比,中国石油产业在布局、规模、成本、技术、产业结构等方面的差距仍然存在。在石油产业的某些链条中,需改变结构相对单一、产品档次较低的局面,增产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功能化、精细化和系列化产品。在石油工程技术服务和装备制造等领域,一些著名的跨国公司凭借技术、装备、人才、资金、品牌等优势,牢固地控制着相当大的市场份额,先发优势明显,中国企业想进入国际市场,必将与之发生竞争。

不可否认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实力壮大和进步,但鉴于中国石油企业在国际竞争中许多领域大多处于“跟跑者”或“斯塔克尔伯格追随者”角色的现状,需要政府战略性地引导本国石油企业通过参与国际竞争,在国际化运作中积累经验,实现“干中学”效应。

二、在国家经济安全视角下

审视石油产业战略性贸易政策

从一般均衡角度考察,中国石油产业的发展与国内许多产业是正、负相关的,直接影响整体国民经济的发展。从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基本模型、扩展模型和通常研究方式看,学者们常把目标产业作为唯一研究对象,产业内企业利润水平的提高,被认为国民整体福利的提高。而现实经济中,与石油产业密切相关的产业很多,石油产业的需求或产品,对其他产业来说,往往意味着影响其发展的要素资源和战略变量。一项应用于石油产业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工具,可能对其他产业的发展产生不易察觉的影响。石油产业巨无霸性质的产业规模及其无孔不入的影响力,决定了在现实中必须从一般均衡角度研究石油产业的战略性贸易政策。

石油供给波动对经济发展有非对称的影响。由于石油是许多产业生产和运行的要素资源,从供给角度看,石油产业对其他产业的运行安全的影响是非常不对称的,石油供给的短期过剩不会对这些产业的发展造成过多的扰动,而石油供给的短缺则会对这些产业乃至整个宏观经济产生多方面的冲击,往往通过引起价格扭曲和经济大幅波动而产生破坏性影响。

中国石油产业在实施“走出去”战略中需要实现如下主要目标:获得来源稳定、价格合理、渠道多样、运输安全的石油资源,维护整个经济安全;提高国家对世界石油版图的影响力,增强在全球石油产业中的话语权;提高本国石油产业内服务、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扩大在世界石油市场中的份额,通过产业的外延式发展提高国民福利;发挥产业带动和“外溢”作用,在走出去的同时带动其他产业共同走向国际市场。石油产业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制定应服从于国家“走出去”整体战略。要树立“泛石油产业贸易发展”的整体观念。尽量采取“泛战略性贸易政策工具”干预石油产业。

第一,在现实中放宽政策工具的定义和范围。补贴来源不一定抽取自公共基金,赋予补贴的形式也不一定局限于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税收返还等。补贴可以通过国家的政策调节,直接从本国其他产业输送,如:为在国外获取石油资源,政府可以把本国其他产业的局部福利视为补贴和筹码进行输送。补贴的形式可以更隐蔽,只要其抽取形式等同于公共基金,作用于石油产业,实施的效果等同于(进出口、研发、生产)补贴即可。如:政府主导的针对性文化交流、跨产业援建、策略性投标等补贴形式,并没有直接作用于石油目标产业,但其提升国民福利效果的路径却是指向石油产业的“利润转移”,并且容易避免对手国的非合作博弈。补贴可以是风险基金、低息贷款、特别捐助等各种形式。关税工具手段并不一定直接来自进出口关税环节,只要是由政府主导实施,目的在于促进本国石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实现利润转移,提升国民整体福利,而实施效果又等同于关税的贸易政策手段,都可作为关税政策工具。如:对企业征收环境特别费,颁布技术标准、政策性条例法规、行业门槛等。

第二,选择政策工具并评判实用性时,充分考虑“外部经济”下的整体正向效果。一项作用于石油产业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其产业内的福利效果可能产生外溢,会通过其他产业利润的提升而提高国民总体福利。如:政府可通过适当政策引导本国企业参与国外风险区块开发、油气管道建设、石油工程技术项目中部分低收益项目的策略性投标。通过这些项目,石油产业本身可能所获收益不高,但如果政府确信或有把握通过项目的实施为其他产业带来稀缺资源,带动其他相关产业走出去,增加国内港口、运输等各种相关行业的利润,并使国民福利提高,则可以将之作为有效的政策工具使用。与此相反,如果实施一项有利于石油产业的战略性贸易政策会对其他产业或其他方面国民福利造成损害,则需要慎重实施。当前,为从一些主要产油国获取稳定的石油和中间化工原料,政府事实中在鼓励国内特大型石油、石化企业与产油国的垄断企业合资建设大型石油化工基地,如果仅从石油产业内考察,这是一项成功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出让股权之后让度给合作伙伴的这部分利润,可以看作政府为进口石油资源所施加的补贴,换来的是成本适中、来源稳定的石油和原料资源,提升了本国福利水平。而从总体国民福利看,合资建厂隐含这样一个事实,大型石油化工基地向中国转移可能的负面潜在影响是,加剧土地、水等要素资源的短缺,造成经济扭曲,产生对植被、空气等环境的破坏,而这些影响可能是长期、持久、超乎原先评估和可控范围的。这种出于战略进口目的而引入外资进入其他目标产业,从而造成对整体福利负面影响的案例很多。因此,从石油产业战略进口角度看,出台战略贸易政策性质的举措要慎重,对不同情况要充分论证、慎重对待。第三,加强石油产业战略性贸易政策工具的选择、归类、甄别和整体福利效果评判。在制定中国石油产业战略性贸易政策时,政府不仅要考虑石油产业,而且需要跨行业跨部门地研究、选择、归类、甄别各种政策工具和手段,尤其应当认真考虑整体福利效果评判。从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研究前沿来看,国外研究比较超前全面,国内研究方兴未艾;从研究侧重看,理论、实证、行业内研究多、一般均衡条件下的研究少;从政府主导研究的力度和实践看,美国等发达国家领先、中国系统性研究少。围绕石油产业,中国政府需要协调跨行业、跨部门研究机构,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共同参加的联合机构和统计体系,尤其应加强改善整体福利、避免短视行为,纠正经济要素扭曲等方面的战略贸易政策的研究。

三、确保经济安全和整体福利的石油

产业战略性贸易政策引导

石油产业贸易政策的最终目标服务于国家能源供应安全下的整体福利提高。中国近年在其他战略性产业的经验教训很多,如在铁矿石等基础原材料领域失去定价话语权后,为经济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应该看到,石油产业战略性贸易政策不同于其他产业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关系到国家关键利益,要通盘考虑。政府在制定实施石油产业战略性贸易政策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与其他关键产业的联动和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要与政治、外交、文化、其他相关产业的政策配套使用;要增强话语权和定价权。针对在中东市场亚洲国家获取原油成本比西方国家高出1~2美元/桶的歧视性价格——“亚洲溢价”,应在油气资源、石油中间品、产业技术、石油储运等方面与亚洲国家广泛开展合作,通过政府主导能源合作提高议价能力。

目前,决定世界石油定价的有两大集团,一个是通过金融市场形成定价机制的美欧集团,一个是通过调节石油供给来影响国际石油价格的欧佩克石油组织。中国的目标不仅是要增强话语权,还要成为定价中心。应逐步建立和上市自己的石油等品种的期货市场,形成我国自己的能源价格定价中心来影响国际价格,增强在国际市场中的话语权。要加强渠道控制,降低渠道可靠性变动造成的成本提升。通过战略进口政策对国内企业的引导,实现供应更加多元化。调整目前主要依赖中亚、中东等地的石油进口格局,缓解地缘政治危机引发的能源进口风险。要调整石油天然气消费结构。加强天然气供应和利用,缓解石油供应压力,强化需求管理,减少向外界的利润转移。面对居高不下的石油价格,应制定针对性的战略进口政策,降低石油进口依存度。如:加快国内石油勘探开采力度,选择性地增加国内开采量,开发具备开采价值的边际小油田,通过进口替代减少向外部的利润转移。

与石油产业正相关的产业主要为汽车、钢铁、航空、港口、陆上运输物流、信息、环保等产业。石油产业发展对上述产业的正向的促进作用表现为:本国石油产业贸易的改善、竞争力的提高和发展,直接增加了对这些产业的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进一步促进其规模和收益水平的提升;直接增加了这些产业发展瓶颈资源的供给,降低了要素价格,避免了市场扭曲的冲击。

与石油产业负相关的产业主要为其他能源、以水资源、土地、草场等各种自然资源为要素的产业以及生产石化产品替代品的产业。石油产业发展对上述产业的负面作用表现在:与其中部分产业生产竞争性的替代品,争夺市场份额;与其中部分产业争夺水资源、土地等各种稀缺资源,扭曲这些产业的要素配比;破坏这些产业的发展环境,主要是自然环境等,另外,环保管理不善等对公共利益的损害其实质是隐性损失了国民福利。

基于以上分析,为提高国民整体福利、促进相关产业协调发展,避免石油产业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产业局限性,应在如下方面加强石油产业战略性贸易政策措施选择:

一是尽量避免与其他产业争夺稀缺要素。发展规模经济,避免在能源、原材料、自然资源等方面与其他产业发生不必要的争夺;关闭不规模、不经济、结构不合理产业;发展核心业务,避免在其他非核心业务层面与其他产业开展低水平竞争。

二是在“走出去”过程中发挥本产业对其他产业的带动作用。鼓励石油产业在“走出去”过程中发挥产业间的龙头带动做用,如“工程带产品、产品带服务”等;以大型石油装备制造基地、石化基地为依托,瞄准高附加值出口产品,建立产业带、精细化工业园,延伸产业链。建立对石油产业企业的奖励机制,鼓励其在“走出去”过程中,在外部市场加强与其他产业在信息、资源等方面的共享,共同拓展市场。

三是建立石油产业战略性贸易政策的预警机制。及时发现某些国际竞争对国内石油产业和国民福利的潜在危害,研究各种战略对策,并动态跟踪解决;加强石油产业进口保护,精选受保护的子产业,精心设置贸易政策工具,积极研究反倾销、报复性补贴等各种有效的贸易博弈工具;预防过度出口,及时发现国内石油企业间在国内外市场上无序价格竞争对福利的损害,及时制止与石油产业自身发展和其他产业发展有关的要素资源的流出,如成品油和急需石化原料的出口;避免过度补贴和补贴不足,避免石油企业依赖过度补贴在国际市场上与外国竞争对手开展低水平价格竞争;避免由于补贴不足,而放大本国石油企业在外部市场上的风险;避免服务和产品出口的巨额资金沉淀风险;避免并限制幼稚弱小石油企业在国际市场与强劲寡头竞争后的退出成本沉没,避免非核心业务在国际市场上的低效拓展;发挥政府、研究机构的作用,建立完善评价、分析体系,及时研究、分析、发现国内石油产业战略性贸易政策对其他产业的负面影响。

四、其他约束条件下

我国石油产业的战略性贸易政策

在对石油产业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各种政策工具进行比较分析时,政府要考虑解决石油产业规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政策工具效果的策略。当前环境下政府需要消除的不利行为主要有石油产业内的低水平重复建设、行政引起的价格和市场失灵等。包括:对价格管制水平的重新研究、确定;鼓励核心业务整合;设立国内石油企业进入的行业门槛,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按国际标准加强企业管理,避免规模不经济的发生;加强产业结构研究,避免产业能力过剩和不足,降低GDP单位能耗的扭曲。

石油战略范文篇8

一、中国油气资源前景堪忧

目前我国石油资源量约为1040亿吨,天然气资源量约54万亿立方米;石油最终可采资源量135亿—160亿吨,天然气最终可采资源量10万亿-12万亿立方米。

按2002年人口统计,我国人均石油剩余可采储量1.87吨,人均天然气剩余可采储量1552立方米,分别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7.8%和6%。

(一)油气资源日益紧缺

(二)资源潜力仍然较大

(三)未来保障任务艰巨

二、我国油气资源面临的问题

在目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油气资源勘探和开发面临五大问题:

l、后备可采储量不足

2、风险勘查投入不足

3、缺乏供给保障机制,很难适应市场变化

4、科技总体水平不高,不能满足增储上产需要

5、环境问题严重,尚未得到充分重视

三、中国致力于解决油气供需不平衡矛盾的措施

1、油气的大力勘探、开发

2、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增强我国油气进口的安全性

3、加快建立国家石油储备体系,保障国家石油安全

正文:

一、中国油气资源前景堪忧

国际权威机构近日公布的预测数字显示,中国目前石油需求增长将占同期世界石油需求增长的1/3。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介绍,中国石油市场是世界需求量增长最快的市场(国家)之一,2000年中国的原油净进口量为5983万吨,2002年为6941万吨,成品油进口2034万吨;据海关统计,2003年1-10月,我国进口原油7415万吨,成品油2374万吨。预计2004年中国将取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石油消费国。近年中国经济保持持续高速增长,由于经济增长速度与石油消费量之间呈高度正向相关关系,预计今后几年中国石油消费量将继续保持较高增长态势。比较保守地估计,2010年中国原油的需求量将达到3亿吨,原油需求缺口达到1亿吨,2020年需求量达到3.8亿吨,缺口达到1.6亿吨。

但是目前中国人均石油开采储量只有2.6吨,是世界平均值的1/10,这意味着中国石油消费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将越来越大。更有人预测,到2010年,中国原油进口依存度将逼近50%。

(一)油气资源日益紧缺

目前我国石油资源量约为1072.7亿吨,其中约71.61%分布在陆上,约22.93%分布在海洋。

表1第三次全国油气资源评价石油资源状况

单位:亿吨、%总计可采储量=可转化资源量+已探明资源量

我国目前已发现500多个油田,其中大庆油田、胜利油田、辽河油田、克拉玛依油田、四川油田、华北油田、大港油田、中原油田、吉林油田、河南油田、长庆油田、江汉油田、江苏油田、青海油田、塔里木油田、吐哈油田、玉门油田、滇黔桂石油勘探局、冀东油田等油田产量、储量较为可观。

但是,在我国已发现的油田中,除大庆、胜利等主要油田外,其他油气田单位面积储量普遍较小,低品位油田居多,而且埋藏较深、类型复杂、品质较差、工艺技术要求高。在剩余可采储量中,优质资源不足,低渗或特低渗油、稠油和埋深大于3500米的超过50%,而且主要分布在西北和东部地区。随着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剩余石油资源中质量差、难开采的比重将越来越大。

总的看,勘探难度逐渐增大,隐蔽、复杂油气藏已成为勘探主要对象,地表及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区正成为勘探的重点目标区。老油田已进入高含水、高采出阶段,综合含水率高于80%,平均采出程度大于65%,原油产量呈递减趋势,开发难度越来越大,开采工艺要求越来越高。

截至2002年年底,石油累计探明可采储量63.95亿吨,其中剩余可采储量24.28亿吨,居世界第12位,人均石油剩余可采储量1.87吨,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7.8%,仍属“贫油大国”。

2002年7月31日,中国石油商务网最新天然气资源评价,我国常规天然气资源量为55.16万亿立方米:根据第三次天然气资源评价,我国常规天然气资源地区分布如下:

表2我国常规天然气资源地区分布单位:万亿立方米,%

截止2002年底,我国天然气累计探明可采储量2.56万亿立方米,其中剩余可采储量2.02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17位,人均天然气剩余可采储量1552立方米,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5%,属于名副其实的“贫气大国”。

(二)资源潜力仍然较大

从总体上看,我国油气资源仍有很大潜力可挖。截至2002年,我国石油待发现可采资源量约为71亿~96亿吨,平均探明率43.4%,其中,东部地区平均探明率超过60%,中西部地区和海域低于30%,均低于73%的世界平均探明率:天然气待发现可采资源量7.4万亿~9.4万亿立方米,平均探明率23.3%,远远低于60.5%的世界平均探明率。由此可以看出,我国油气资源探明率较低,整体上处于勘探的早中期阶段。

另外,由于中国油气开采和勘探技术条件的限制,我国一些埋藏较深、类型复杂、工艺技术要求较高和自然条件较差,以及一些深海油气田的开采、勘探还相当有限,基本处于开发的早中期阶段。随着相关技术的日益成熟和进步,我国油气资源的开发可望取得较大的进展。

(三)未来保障任务艰巨

根据中国经济的高增长率和能源消费弹性系数预测,到2010年,我国原油消费总量将达到3亿到>.2亿吨,届时中国原油的进口依存度将逼近50%。我国的油气资源保障将面临很大压力。

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决定了我国油气资源的需求将与日俱增。预测到2010年,2020年石油需求量将分别达到3亿吨、3.8亿吨,天然气需求量也将分别达到1200亿立方米、2000亿立方米。如果同期我国油气资源得不到重大的发现,国内石油生产能力只能保持在1.8亿~2亿吨之间,缺口分别为1亿-1.2亿吨、1.8亿-2亿吨:国内天然气生产能力大约为1000亿立方米、1500亿-1600亿立方米,缺口分别为200亿立方米、400亿-500亿立方米。可以预测,2010年国内石油、天然气产量对需求的保障程度分别为57%、83%左右;2020年为50%、78%左右。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供需缺口还将继续加大。为了保障我国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我国油气资源勘探工作的压力很大,提高油气资源保障能力的任务十分艰巨。

二、我国油气资源面临五大问题

在目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油气资源勘探和开发面临诸多问题。

1.后备可采储量不足

我国油气资源的后备可采储量少,特别是优质石油可采储量不足,缺乏战略接替区,西部和海相碳酸盐岩等区域的勘查一直未能取得战略性突破,后备可采储量不足已成为制约进一步增加油气产量和满足需求的主要矛盾。

2、风险勘查投入不足

基础性、公益性的油气前期地质工作具有探索性强、周期长、风险大的特点,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国家公共事业,主要应由政府出资,其成果提供全行业、全社会使用。近年来,国家对这项工作投入少,缺乏有效的机制,发现性调查评价工作力度不够,基础地质理论研究长期没有取得重大突破。

3.缺乏供给保障机制,很难适应市场变化

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起完善的油气资源安全供给保障机制,油气的资源储备和原油及成品油储备,还缺乏统一规划和布局。我国部级油气资源战略储备体系刚刚开始建设,进口安全机制和特殊情况下的石油供应应急机制还不完善。

4.科技总体水平不高,不能满足增储上产需要

尽管我国在陆相生油、滚动勘探开发及大型非均质砂岩油田开采技术等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但我国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总体科技水平还不能适应当前增储上产的需要。随着油气资源勘探开发难度的加大,对科技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一系列关键理论和技术,如海相碳酸盐岩成藏理论和深水钻探,山地地震、难动用储量开发技术等亟待突破。

5.环境问题严重,尚未得到充分重视

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油气长距离输送以及油气加工过程等都会对环境带来破坏和影响,有的还非常严重,致使土质严重酸碱化、水质和空气污染,影响了局部地区的土壤和生态环境。但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尚未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在勘探开发中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中国致力于解决油气供需不平衡矛盾的措施

1.油气的大力勘探、开发

最近几年,我国加大了对西部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力度,在西部的塔里木、准噶尔、鄂尔多斯、川西北等地区已经取得了很好的发现。由于我国海上油气勘探、开发力度的逐渐进步,近期在东海、南海等地也有较大规模的资源发现。今后5至10年内,我国油气勘探将集中力量重点对三大战略区——鄂尔多斯盆地、准噶尔盆地、松辽盆地南部地区——和两大战略后备区——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进行勘探。

另外,我国对进入后期开采阶段老油气田进行进一步技术更新改造,进一步延长了其开采年限。

我国在西部塔里木地区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为了解决东部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对油气资源的迫切需求,国家投资建设了东西跨度长达4200公里的西气东输工程,建成以后向长江三角洲的年输气量为100亿立方米,稳定供气30年,另外考虑沿途用气20亿立方米,总计年供气120亿立方米,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我国东部地区油气资源供应紧张的状况。

2.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增强我国油气进口的安全性

积极实行“走出去”的战略,利用我们的技术、资金到非洲、南美等国家去开发石油。目前中国对海外石油资源的利用,除了由政府指定的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进行期货及现货贸易外,也包括在勘探、开采等领域与外方进行合作。中国和国外很多合作项目都采取“份额油”的方式,即中国在当地的石油建设项目中参股或投资,每年从该项目的石油产量中分取一定的份额。这样做有利的一面是,由于中国拿到手的是实物,石油进口量不至于受价格波动太大。中国石油海外石油开采量已达1900万吨,其中份额油约占900万吨。中石油己在海外签订合同项目26个,其中有勘探开发项目22个,管道项目两个,炼油和化工项目各1个,项目分布在四大洲的12个国家,初步形成海外发展的三大战略区,即中东及北非地区、中亚及俄罗斯地区和南美地区。中海油也在2002年斥资12亿美元收购了澳大利亚和印度尼西亚的三块石油天然气田,中石化则以5.58亿美元购买西班牙瑞普索公司在印度尼西亚5个海上油田的部分石油资产。中海油这一跨国资产并购将为其带来每年4000万桶,约500万吨原油的份额。这5个油田共有超过1亿吨的总探明储量,中海油在其中拥有的探明储量约为5000万吨,并将操作其中3个油田的生产。经过这次并购,中海油现在已经成为印尼最大的海上石油生产商。

非洲是世界各国竟相开发的地区,西非地区石油钻井成功率高达35%,远高于10%的世界平均水平。专家预测,未来5年内,非洲探明储量将至少增加150亿桶。国际市场上新增加的来自海湾以外的石油中,将至少有四分之一产于非洲国家,我国各大石油公司也在加紧非洲地区石油开发。

虽然非洲石油的储量不足中东地区的1/6,但其石油含硫量低,很适合加工成汽车燃油,目前西非各国企业基本实现了直接投资的对外开放。除非洲最大的产油国尼日利亚,其余产油国都不是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成员。尽管这些国家政局不稳,但新探明的主要石油储存都位于深海区域,远离冲突地区。且这些国家彼此有摩擦,联合抵制石油供应的情况不太可能发生。中国国家主席2004年初的非洲之行,就中国在非洲地区开发石油资源展开了诸多讨论,在中国开发非洲石油资源方面写下了重要的一笔。

石油不但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消费品,同时也是一个国家重要的战略物资,保障石油的充分供给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当今国际石油市场受到国际政治、军事以及地理位置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石油进口国的石油供应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石油进口的安全性受到很大挑战。我国是世界石油进口大国,进口安全性意义重大。在扩大购油渠道,保证进口安全方面,我国大力开展和平外交,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积极争取从俄罗斯和中亚产油国通过陆地管道进口石油,使我国的石油进口渠道多元化,降低和分散风险,从而更安全。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是新兴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大国,中国同两国在石油和天然气方面的积极合作对保障中国的石油供应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已经同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达成有关修建石油、天然气输送管道,向我国出口能源的协议,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国石油进口严重依赖中东地区的局面,增强了我国石油进口的安全性。

3.加快建立国家石油储备体系,保障国家石油安全

石油储备是稳定供求关系、平抑市场价格、应对突发事件、保障国家石油安全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尚未建立石油储备体系,现有原油、成品油储罐多属生产和流通的配套设施,难以发挥储备功能,一旦遇到突发事件,处境将十分被动。有关资料表明,中国现有的石油储备只够维持7天的时间。另外,国外研究机构普遍认为,未来20年国际油价呈上涨趋势。及早建立我国石油储备体系,可以减少经济代价,有利于我国在国际政治、经济角逐中处于主动地位。

“十五”期间,我国将按照国家储备与企业储备相结合、以国家储备为主的方针,统一规划、分批建设国家石油储备基地。“十五”期间,国家原油储备目标800万立方米、地下储气量11.4亿立方米。

石油战略范文篇9

关键词:金融危机石油企业走出去战略选择

2008年,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及第三大石油进口国,国内石油储量、产量远远满足不了石油消费量的快速增长,石油进口量和对外依存度逐年提高,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石油安全面临严峻挑战。我国石油企业只有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有效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石油的需求,以石油的可持续发展支撑能源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石油供求现状严峻

(一)我国石油储量有限,稳产、增产难度较大

国土资源部2008年5月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石油可采资源量仅有212亿吨。论文百事通在剩余探明可采储量中,低渗或特低渗、重油、稠油和埋藏深度大于3500米的石油储量占50%以上,勘探开发难度极大。近几年来,我国东部主力油田已经进入高含水、高采出、高采油速度的开发中后期,稳产压力大。2000-2007年,我国原油产量保持在1.6-1.9亿吨之间,未来增幅有限。

(二)我国石油消费量持续快速增长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加快,我国石油消费进入快速增长阶段,消费量从1991年的1.18亿吨增长到2008年的3.9亿吨,平均每年增长1600多万吨,年均递增7.4%以上。

(三)我国石油进口量飙升。对外依存度突破50%

石油需求的快速增长与国内石油的有限供应导致的必然后果就是石油进口量越来越大,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2002-2007年,我国石油净进口量从7773.5万吨增加到1.85亿吨左右,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8.7%,石油对外依存度从2002年的31.2%上升到2007年的49.6%。2008年我国净进口石油近2亿吨,对外依存度更是首次突破50%。

面对快速增长的石油需求和国内石油资源有限的矛盾,迅速提高的石油对外依存度和国家能源安全的矛盾,持续高位运行的油价和满足国内石油需求的矛盾,仅仅依靠国内资源是远远不够的。我国石油企业必须从保障国家石油安全和经济稳定的角度出发,积极推行“走出去”战略,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从根本上保证我国的石油安全。

二、我国石油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面临的问题

(一)我国石油企业“走出去”成果显著

自从1993年国家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我国石油企业开始大力开展海外油气合作以来,我国石油企业“走出去”的力度不断加大,海外油气业务发展迅速。目前已经在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油气项目100多个,逐步形成了以非洲、俄罗斯和中亚、南美以及亚太为主的五大海外油气生产区。截至2007年,我国海外油气作业产量将近9000万吨,权益产量4000万吨左右。其中,中石油海外原油产量近3000万吨,中石化700万吨左右,中海油将近130万吨。预计2010年我国海外油气作业产量将达到1亿吨,权益产量超过5000万吨,占国内油气生产总量的比重将超过25%。

(二)我国石油企业“走出去”面临的问题

尽管我国石油企业在走出国门开展国际石油合作上取得了比较大的成绩,但在“走出去”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也遇到了许多障碍。总结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在面临资源国政治风险的同时,法律和经济制约因素越来越多,国际石油合作难度加大。

由于西方跨国石油公司占据了世界石油的中心地带,因此我国石油企业在“走出去”时,更多时候只能进入西方石油公司不愿意进入的国家和地区。而这些国家和地区往往蕴含着较大的政治风险,包括政治体制变动风险、战乱风险、社会风险、东道国经济政策发生变化等,而且我国石油公司同西方公司相比,在应对这些风险方面经验欠缺。同时,资源国国际经济合作2009年第7期为了保护自身利益,制定了诸多法律法规,同时在石油合同里规定了很多限制条款,比如除了支付勘探费、矿产资源税及其他各类税赋外,还要支付资料费或签字费和其他红利等,有成本回收比例的限制,原油出口、设备进出口以及外汇出口限制等,导致我国石油企业获得海外区块的难度不断增大。

2资源国推出的合作区块勘探开发难度较大,经济效益差。

勘探开发作业难度主要体现在技术难度大和成本高两方面。勘探项目如陆上深层勘探、深海勘探、山地等复杂地表条件下勘探;油田开发项目如老油田改造,高含水油田、低渗透油田、稠油、高凝油开发等。如果没有相应的先进技术,是很难介入这类项目的,即使获得此类项目,其经济效益也是比较差的。另外,在东南亚、南美、北非等世界主要产油地区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对外招标区块中都大量存在一些项目,在油田开发初期过分追求产量,致使后期开发难度极大,经济效益很差。此类油田不但对开采技术有很高的要求,工作量大,且增产潜力较小。

3潜在目标地区国际合作困难重重。

除了油气勘探开发的热点地区及一部分油气勘探开发早、技术比较成熟的发展中国家以外,其余油气资源丰富、可以进行国际石油合作的国家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受作业条件或目前的技术条件所限,勘探开发难度很大或无法勘探开发的地区,包括深海、极地、高山和沙漠地区;二是资源国油田基础设施欠缺或远离油气市场,如内陆发展中国家尼日尔和东西伯利亚地区;三是政局不太稳定的国家和地区,如埃塞俄比亚、哥伦比亚等。

4多国石油公司参与导致国际石油合作市场竞争激烈。

世界上大部分具有油气资源潜力的国家都对外开放或部分开放其国内油气资源,有成千上万的公司参与其中,使得国际石油合作市场的竞争更趋激烈。国家石油公司拥有资源优势,把资源潜力大、邻近市场且容易勘探开发的区块牢牢控制在手中。大型跨国石油公司以其资金、设备、技术、经验、人才及市场形象等多方面的优势,在国际石油合作中占据主导地位。众多的中小型石油公司经营灵活、善于公关,在获得区块许可证上往往有独到之处。各类基金、财团或投资公司凭借资金优势在全世界寻找各种投资机会,也常常在国际石油合作中分得一杯羹。

5国内石油企业“走出去”过程中缺乏沟通和协调。

国外石油项目多是通过竞标获得,公司之间必然要开展竞争,也包括中国各石油企业之间的竞争。我国石油企业在国际竞争中仍然处于各自分割、单打独斗的状态,显然不利于各个企业的境外发展,也影响了海外直接投资的整体效益。

三、新形势下我国石油企业“走出去”的战略选择

金融危机给我国石油企业带来一定战术上的损失,但就战略层面而言,有可能成为我国石油企业“走出去”历史上的大机遇,有利于我国石油企业克服上述障碍,取得海外石油合作重大突破。金融危机会对我国石油企业“走出去”的战略选择产生重大影响,无论是走出去的目标选择还是方式方法,都需要我国石油企业深入研究,努力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一)石油企业“走出去”的目标市场选择

我国石油企业在“走出去”开发利用海外油气资源时要力求既积极又稳妥,讲究实效,在目标市场选择上首先要选择优先矿产资源丰富,勘查开发潜力大的国家。其次选择投资环境良好的国家,良好的投资环境是多种因素的结合,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法律、人文等。第三选择与我国友好的国家。总结起来,要到有油或可能有油、得到了油能拿回去、矿业权有保障、服务好、市场化程度高的地方去。

金融危机之前,我国企业海外投资最多、作业产量最多的地区是非洲,项目数占我国海外总项目数的35%左右,作业量占海外总产量的43%。我国企业不但在非洲国家进行油气勘探开发,炼油等业务也取得了进展,中国石油和苏丹合作的喀土穆炼油厂年炼油能力达到500万吨。俄罗斯中亚地区是目前中国企业第二大海外油气合作区,主要集中在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俄罗斯。第三则是南美地区,包括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

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并不断深化,世界主要的油气合作区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首先是非洲地区形势严峻。非洲地区资本流入主要是国际援助及贷款、外国投资、侨汇和旅游收入以及资源出口。受金融危机影响,西方国家对非洲的援助、贷款和投资均有所下降,来自欧美的侨汇骤然减少。同时,因欧美游客人数急剧萎缩,外汇收入也大幅减少。能源、矿产品和一些农产品价格猛跌也导致非洲主要产油国收入锐减。其次是俄罗斯中亚地区经济增长普遍放缓。俄罗斯国内经济增速明显放缓,外汇储备不断缩水,几大石油公司已经联名请求政府提供贷款。金融危机本身对哈萨克斯坦等国影响不大,但是国际油价暴跌导致政府收入锐减。第三是拉美地区实体经济受到影响。委内瑞拉、巴西等国因原材料价格的持续下跌导致财政收入锐减,拉美国家在本币贬值、资金逃逸和股市震荡的多重冲击下,实体经济受到影响,之前针对油气行业的民族主义情绪以及政府的国有化倾向暂时缓解。中东地区受金融危机影响相对较小,经济没有出现大的动荡,基本保持平稳发展。亚太地区受到的影响比较严重,出口型经济在欧美订单不足的情况下大幅下滑,大量出口型企业倒闭。

在此背景下,我国石油企业在进行国际油气合作的目标选择上必须进行适当地调整。非洲地区资源丰富,与我国关系良好,此时对外国投资和援助的需求极为迫切,是我国石油企业进入本地区油气勘探开发领域的大好时间。俄罗斯中亚地区资源丰富,且急需境外资金缓解债务压力,帮助企业脱困,我国石油企业应积极把握机会,通过国家石油公司股权收购、石油公司之间的区块权益转让和股权转让、购买中小私营石油公司等方式,积极参与本地区的油气资源合作。拉美地区正在加快与亚太地区的经贸合作,抵御金融危机的冲击,但是鉴于拉美地区长期比较突出的资源民族主义和国有化情绪,我国石油企业应与拉美国家石油公司积极合作,争取到我国建立炼厂。

(二)石油企业“走出去”形式选择

我国石油企业“走出去”的形式包括全资控股、合资参股和非股权安排的投资模式。全资控股即项目股权由我方全部持有。合资参股方式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与东道国石油公司的股权联合,另一种是与国际石油公司联合。非股权安排方式的范围很广,包括租让制、经营合同、产量分成合同、技术援助合同、租赁合同以及各种工业合作。

在金融危机之前,我国石油企业参与国际油气合作的方式主要是合资参股和非股权安排的方式,尤其是以产量分成合同、服务合同等方式为主。试图以全资控股的方式进行国际油气合作的努力往往因为各国政府对进入本国的外国石油公司严格监管和干涉而作罢。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下,我国石油企业“走出去”首选战略就是加强海外资产收购。金融危机影响下,国际油价暴跌,大量投机资金撤出,融资难度加大,国际大石油公司纷纷压缩投资。近几年大量购进区块的公司因为面临融资和债务压力,无法摆脱被收购的命运,一些拥有区块的中小型石油公司由于资金缺乏,已经购入的区块无力开发,甚至破产。而高度依赖石油的中东、非洲和拉美产油国,迫于财政的压力,也有抛售项目资产融资的愿望。我国大型石油企业的资产质量与之相比有很大优势。从融资方面来看,我国主要国有石油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低于很多国际石油公司,中国石油的资产负债率不足30%,融资方面不会有任何问题。我国石油企业应积极把握机会,加紧购买海外资源,去占领一些能源资源,获取我国的战略利益。我国石油企业相对融资机会较多,成本较低,手中握有大量现金,应该充分利用这个机会,积极购买国外区块,或则利用资金优势,与国际大石油公司进行合作开发,甚至大量并购一些拥有区块的中小型石油公司。同时,一些油气资源丰富但是发展相对落后的国家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可能会放松对外国石油公司参与本国油气资源开发的限制,也为我国石油企业进行国际石油合作提供了机会。

四、石油企业“走出去”的战术选择

我国石油企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现有海外油气合作区的基础上,充分利用金融危机带来的有利时机,通过优选目标,方式方法创新,不断拓展新领域和新项目,发挥优势,优化布局,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建立稳定可靠的海外能源供应基地,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跨国石油公司。在实际操作中,还要有合适的战术,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保证战略目标的实现。

(一)政府保障支持选择

1加大政策支持和能源外交力度。

由于石油的特殊地位,海外油气合作竞争异常激烈。目前海外石油投资已经不仅仅是资金、技术等经济因素所能决定的,任何国家的石油企业在国际市场的利益保证,都需要依靠本国的国力优势和政府的石油外交政策支持。我国政府应积极实施能源外交,努力推进与石油资源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加强与国际性的能源组织和国际石油通道沿线国家的官方联系,为我国石油企业“走出去”开展海外油气合作争取比较好的条件。

2完善“走出去”的相关政策与法律法规。

国家出资设立风险基金,为“走出去”的企业提供项目、产品的政治风险和非商业性风险保障。政府应积极同有关国家签订投资保护协定、避免双重征税协定,并利用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公约的有关条款,保护我国对外投资企业的利益,为企业创造对外投资的安全环境,并通过法律法规和适宜的企业管理机制防范海外企业的系统风险。作为高投入项目,石油投资的风险巨大,而“走出去”到海外投资,企业的融资成本就会更高。我国政府应该利用目前的有利时机,广泛拓展融资渠道,综合运用各种金融工具,为我国石油企业“走出去”提供资金支持。

3建立石油公司海外业务的统一协调机制

国家应修改完善境外油气资源开发协调机制,避免在同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项目上与自己的公司互相竞争。为避免我国一些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开展恶性竞争,应该由政府出面建立协调机制,一致对外,凡是几个公司同时感兴趣的石油项目,应组织共同投标,政府应根据各公司的实力、技术特点、在项目所在国的工作基础,在公司间进行有效协调,确定合适的作业者或者各公司的参股比例。除了区域选择,还应鼓励我国石油企业通过兼并、收购和产权互换进行资产结构调整,组建战略联盟,共同携手利用全球资源。

(二)石油企业的战术选择

对企业来讲,要优选战略选区,要在政治、经济等多项评价对比的基础上合理选择目标,要采取灵活多样的项目获取战略,股权购买、股份转让、收购等多管齐下,还应注意采取合适的项目发展战术和项目组织策略。

1采取多样化的项目发展战术。

勘探与开发相结合,早期以油田开发项目为主,逐步增加勘探项目。如果有新油田合作机会,应该成为首选项目。油田项目的进入费用高,操作不当损失可能就会很大。勘探项目进入费用比较低,且划分阶段,每个阶段的义务工作量不是很大,一旦成功,其收益可能很高。国际上的大石油公司都有勘探项目,上游工业的获利主要从勘探开始。

逐步进入海洋勘探开发领域。目前,陆地的勘探程度总体上比较高,而海洋的勘探开发程度比较低,深海区和极地海域的勘探程度更低。海上剩余油气储量增长速度比较快,随着勘探开采技术的进步,海洋勘探从浅水区进入深水区。我国石油企业应积极进入海洋勘探开发领域。

大力参与和积极进入天然气项目。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国外大多数天然气项目中所生产的气难以供我国利用。鉴于天然气存在巨大的剩余可采储量和勘探潜力,近年来天然气的液化技术有很大进展,而且天然气是清洁能源,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积极选择天然气勘探开发项目,也可以通过天然气项目的合作,促进石油勘探开发项目的获得。

重视重油和油砂矿项目。重油、沥青砂资源在地质上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在地理上主要在加拿大、委内瑞拉、俄罗斯的中亚地区和美国的阿拉斯加等地。目前,国际大石油公司正在加大重油和沥青砂的勘探开发力度,我国石油企业也要抓住这个机会,积极进入重油和沥青砂勘探开发领域。

2不拘一格的项目组织策略。

争当海外项目作业者。油气勘探开发项目有作业者和非作业者之分,对于两种角色的能力要求是不同的,对作业者的要求比较高。从能力而言,我国石油企业经过多年来跨国经营的实践,基本上已经有能力当作业者,而且当作业者有利于带动自己公司的劳务、物资、设备出口,比较容易贯彻自己的战略意图。

努力带动劳务、物资、设备出口。我国石油企业在国外的投资很大一部分转化为劳务承包和设备物资输出,我国石油企业的专业技术服务公司通过海外项目作业,取得跨国作业的经验,提高了他们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有利于在国际技术和工程服务市场上投标。同时,各技术服务公司也可以为我国石油企业的海外投资项目提供强大支持。

参考文献:

唐金鸽、邵万钦:石油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探讨,《国际经济合作》,2008年第5期。

陆如泉:中国大石油公司实施国际化战略需要积累五种社会资本,《国际石油经济》,2008年第6期。

谭灿玉:中国石油企业“走出去”战略研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徐淑秋:中国石油企业国际化战略研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石油战略范文篇10

1研究我国石油战略储备和产业安全问题的必要性

(1)国际石油市场原油价格波动剧烈,我们缺乏安全经营的经验。受"9·11"事件的影响,国际石油市场价格进一步降低,2001年10月,美国纽约、英国布伦特、亚洲迪拜等国际石油交易市场的原油现货价格分别降至22.10、20.49和19.63美元/桶,比去年同期下跌30~40%,这对美国来说可能意味着大量进口以扩大储备,对欧佩克可能意味着限制原油产量,因此,我国能否在动荡的国际市场环境中求得国民经济、政治与军事的安全是我国加入WTO后面临的新课题。

(2)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需警惕能源危机的风险。21世纪,还将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时期,石油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与支柱,20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我国国民经济都曾因为石油供应不足而受到巨大影响;60年代和70年代因为有了大庆、辽河和胜利油田才使我国的能源供应有了保障;90年代,因为西部的天然气发现才使我们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但是,这种对本国资源的单纯依赖不是积极的能源发展战略,我们引进外资合作开发石油资源,意味着外资对我国资源的部分拥有,而我们走出国门合作开发国外资源意味着我们对外国资源的拥有,这种资本与资源的结合,国内与国外的融通,给我们的经济安全问题注入了新的内容。

(3)石油产业安全是政治和军事安全的基础。20世纪发生过的所有战争几乎都与能源有关,反映了帝国主义掠夺资源、瓜分世界的暴行。近期的阿富汗战争同样对世界石油业产生了巨大影响,一定意义上,战争为了石油,战争又必需石油。战争是实力的较量,实力是经济发展和财富积累的结果,但是,在开放的经济系统中,实力不是静态的存量,而表现为产生流量的能力,因此,研究能源供应的动态和开放系统就至关重要。

当我们站在资源的可耗竭性立场上时,我们会始终保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即为当代人和后代人来谋求福利的要求是平等的。当我们站在国际化市场经营角度时,石油产业的经营首先存在一个安全问题。国民经济增长对能源的依赖是永恒的课题,因而,石油产业的经营不仅是一个商业行为,也是一个保证国家政治安全、社会繁荣的政治行为,我们的研究目标是用商业手段来完成肩负的政治任务。

2国外石油安全储备战略评述

(1)日本的石油安全储备战略分析。日本是世界第四大能源消费国,但却是能源生产小国,其国内能源资源极为贫乏。日本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形成了“能源需求高度依赖石油,石油高度依赖进口,进口高度依赖中东”的畸形能源消费结构。日本石油消费的数量很大,自给率很低,99.6%靠进口,其中又有77.3%是从中东地区进口。这意味着日本经济极易受到石油价格上升和石油供应中断的冲击,特别是更易受到中东地区政治局势变化的影响。1973年的中东战争触发了第一次石油危机,使日本经济陷入了混乱。1991年的海湾战争,又一次使日本认识到确保石油稳定供应的重要性。因此,日本的石油安全问题历来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

早在1963年,日本产业结构审议会综合能源小组的报告就提出:储备一定量的石油,以应付临时性的供应不足,纠正供求不平衡,作为转变供应来源之前的衔接性措施,保证稳定的能源供应的需要。1979年前,日本的石油储备完全是由民间储备完成的,采取的是民储官助的形式。1979年后,国家储备建立并快速增长,形成官民并举格局。进入20世纪90年代,日本政府石油储备达到5000万立方米,民间储备达90天消费量的水平。

日本的石油储备除以法律形式强制执行外,更明显地表现为商业手段的促进。表现为:

第一,建立石油专门帐户。先是为煤炭、石油和其它能源政策的实施设立了专门帐户,后称石油专门帐户。此后,政府石油储备所需的资金,主要是靠1978年设立的石油税筹集的,这个税对所有的原油和进口的石油产品征收,后来又对LPG和LNG征收。1995年,石油税大约为2040日元/千升,累计征收了5270亿日元。其中用于石油方面的约为4910亿日元,分配情况是政府储备3380亿日元,民间储备77亿日元,石油开发等1452亿日元。

第二,给予财政投资和贷款。为完成国家石油储备计划,日本政府还采取财政投资和贷款措施。这些资金是通过政府和国家信贷部门筹集各种公共基金而来。1995年这些投资和贷款达到7490亿日元。

第三,国家财政政策支持。为维持私营石油企业的石油储备,日本政府采取了强有力的支持措施:A.向日本石油公司(JNOC)提供低息贷款,以购买、储备所需的石油;B.由日本发展银行提供低息贷款,来建造、维护和修理储备设施;C.由JNOC对联合储备公司提供股权投资和建造储备设施所需的贷款;D.允许石油储备设施加速折旧。为维持政府储备,日本政府采取了以下措施:A.由JNOC购买储备所需的原油;B.由JNOC购买储备基地需要的土地,然后租给国家储备;C.JNOC投入70%的股权资金,用于日本国家石油公司的储备运营;D.由来自石油专门帐户的资金支付储备基地设施使用费、私人储油罐租赁费、技术研究费、以及土地税等。

(2)美国的石油安全储备战略分析。美国既是石油资源大国,又是石油消费大国。其石油储量排名世界第十,石油产量排名第二。同时也是世界头号石油消费国和石油进口国,其石油消费量和进口量占世界的1/4。1996年石油进口占消费量的比重已超过50%。因此,美国各届政府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都表现出对石油安全储备的关注,且具有政策的连续性,这些政策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调整能源结构,减轻对石油的依赖。第一次石油危机后,缩小石油在美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一直是各届政府的努力方向。石油消费和进口的绝对数量得到控制。1995年石油消费量为8.07亿吨,低于最高消费年份1997年的8.66亿吨;同期,石油进口量基本持平,都是4.35亿吨左右。

第二,调整石油进口来源,减少从不安全地区进口。西半球历来被视为美国的“后院”。石油危机后,美国增加了从西半球的石油进口。欧佩克主要成员国所在的中东和非洲,被视为政治危险地区,美国从这两个地区的进口减少了许多,而且美国分别于1983、1991和1992年停止了从利比亚、伊拉克和伊朗的石油进口。

第三,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和节能。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和节能,是历届政府能源政策重点之一。1985年,美国GDP比1973年增加31.9%,能源消耗并没有增加;1990年,美国GDP比1973年增加51.5%,能源消费量仅增加9.2%,1995年GDP比1973年增加72.8%,能源消费量只增加17.5%。

第四,增加国内石油战略储备和商业石油储备。1975年福特总统在任时,美国即开始筹建石油战略储备。最初的储备目标为7.5亿桶,布什上任后又将此目标提高到10亿桶。1996年的实际储备量已达到5.92亿桶。海湾战争时期曾动用石油战略储备3000万桶,对稳定当时油价和供应起到了重要作用。

美国国内的商业石油储备早已有之。1995年初,美国国内各种石油储备量为16.53亿桶,比1973年增加72.5%,这些储备对调节市场有很大作用。每周由美国石油协会(API)公布的库存变化报告,已成为目前石油期货市场价格的主导因素之一。石油季节性需求的变化,以及石油消费“淡季不淡、旺季不旺”现象的出现,都是通过调节库存来实现的。

第五,以价税政策引导,推动油气生产。在特定时期,实行的价格管制、暴利税、百分比折耗、滑动矿区使用费以及税收和贷款扶持政策,都是美国政府曾经使用或正在继续使用的经济手段,它们都有效地调节了国内油气生产和消费,配合了战略石油储备计划的实施。

(3)对美日石油安全储备战略的评价。对比分析日本、美国的石油安全储备战略,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广泛使用法律和经济手段来建立战略石油储备。无论是日本这样的资源小国,还是美国这样的资源大国,都需要建立石油战略储备,这是由经济稳定和增长的需要决定的。因此,采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促使民间和官方石油储备目标的实现是较为普遍的。

第二,石油储备和石油生产并举。被动的石油储备不能实现永久的安全,为争取主动,各国政府都大力推进本国石油公司向更广泛的地区进发,从而拥有更多的油气资源,实现长治久安。

第三,积极探索石油安全储备的商业化运营体系。美国、日本等国都由国家石油公司来经营石油储备业务(官方储备),使储运设施具有商业性运营能力。并能根据国家安全需要顺利调整石油储备规模。

第四,发展能源技术,减轻国民经济对石油的强烈依赖。如用酒精替代汽油,最终完成不可再生资源向可再生资源的转换,以及节能技术等都是国家和社会的长远发展趋势。

3我国石油安全储备战略分析

迄今为止,我国严格意义上的战略石油储备还是一个空白。借鉴国外经验,我们认为,我国石油安全储备的主要对策可归纳为:积极推进本国石油生产,提高石油采收效率,全力开拓国外石油资源,建立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开展国际能源合作,保证本国政治经济安全。

(1)大力推进勘探开发,拥有更多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拥有储量比现货原油储备更安全。我国近年来在鄂尔多斯盆地、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发现,大大增强了我国能源供应的安全系数。不仅如此,我们应扶持本国石油公司向国外油气地区进发,积极投资获得国外油气资源的份额,使石油储备通过商业手段得以实现。

(2)努力使石油进口来源多样化,分散石油进口风险。根据投资组合理论,投资多样化可降低投资的风险,尤其是非系统性风险。所以,我国战略石油储备的建立和进口石油来源的充分多样化,应作为一个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尽快予以筹划和解决。

(3)动用国家和政府的力量,为石油天然气国际合作开辟道路。石油天然气采掘业是商业性和非商业性行为相交融的产业,任何国家的政府和领导人都没有放松过对石油产业的关注。比如美国,在《新世纪的国家战略》中认为,“美国基本能源需求40%以上依靠石油,石油需求大约一半左右依靠进口,而石油进口的大部分来自波斯湾地区(尽管其份额正在减少)。……我们不能忽视这样一个事实,即从长远看,绝大部分已查明的石油储备仍位于中东地区。从更长远看,随着资源趋于枯竭,即使采取了各种节油措施,确保获得这一关键资源对美国仍有着生死攸关的意义。”

从我国国情和面临的21世纪世界局势出发,充分考虑我国改革开放建设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需要,并参考上述西方国家的石油安全战略,笔者认为,我国目前的石油安全战略,仍然缺乏足够的油气地缘政治观念,特别是对建立国家战略石油储备的迫切性和加强国家对石油这一战略资源的控制与介入的必要性重视不够。我们必须充分考虑到石油与政治间的密切关系,具有宽广的石油政治视野。

4我国石油产业的安全经营战略分析

加入WTO后,我国的石油天然气产业进一步融入国际市场,争夺世界资源,抢占国际市场。在这场争斗中,如何保持强大的竞争力,使我国石油天然气企业立于不败之地,这将是我们研究产业安全问题的最终目的。

(1)保持对我国石油天然气企业的国家控制权。美国、日本等国为了实现国家经济安全目标,都设立了国家石油公司来执行国家意志。我国加入WTO后,在控制权问题上有所放开,这是为了大规模引进外资的需要,但是,不能因此而认为可以完全放松国家对主要石油天然气企业的控制,否则,国家的安全储备等意图将很难顺利实现。

(2)转变经营观念,追求市场化经营目标。加入WTO后,我国的国民经济将是世界经济的一部分,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开采序列应在世界范围内形成,比较成本优势原则将迫使我们放弃高成本、低效率的矿区生产,进而将生产和消费转向国际市场,这有利于国家的资源安全,有利于企业的市场化经营。

(3)积极进入国际市场,开发和利用国外油气资源。世界大型石油公司无不开展跨国经营,积极投资开发国外资源。中东的原油和独联体的天然气资源规模大、丰度高,其开采成本是世界上最低的地区。世界各资源消费国都相继在中东、独联体地区寻找合作对象,争取更多的储量份额。比如,在日本政府对本国到境外勘探开发石油的优惠政策支持下,日本公司以多种方式参与国外油气合作,如购买股份参与开发,签订产量分成协议,签订各种转让协议,直接投资开发油田等,以期拥有更多的油气资源和获得更多的股份油。据统计,到1995年,获得国家的技术、财政支援在海外进行石油勘探开发的日本企业达到117家,在1994年度共获得了3879万吨的自主开发原油,即相当于日本石油进口量的14.2%。日本政府提出明确的目标,要求在海外的石油勘探所获得的股份石油要在21世纪初达到进口石油总量的三分之一。日本还大肆从别国购买石油资源储量,企图从中取得一定量的产品支配权。可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对石油企业来说,可以完成其肩负的石油安全储备和石油安全经营的双重任务。

【参考文献】

1杨公补,夏大尉.现代产业经济学[Z].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