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培训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6 04:17:39

师德培训

师德培训范文篇1

切合实际,适时而为是我们当前教育教学中所面临的首要任务。

高尚的德行是教师为人师之核心,一些道德失范的教师实际上是失去了教师本质的人。虽然中西方的师道存在较大的差异,但对教师职业道德都很重视。在我国,自古以来对教师的职业道德都有很高的要求,强调为人师表、以身立教,以及对学生的人格感化。西方则一贯强调通过教师的道德、人格感化学生。赫尔巴特指出:“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这要求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行为要具有“教育性”。现代教育的培养目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要求教师不仅要做到“传授知识”,而且还要通过传授知识去实现学生“人格的建设性变化”,这就意味着教师对学生的发展负有更全面的责任。因此,对教师专业素质的要求不只是知识与技能的发展,还要提高教师内在的专业品质,即实现教师个体专业技能与专业精神在知行范畴和道德范畴的高度统一。可见,做教师难,做一个符合标准师德的教师更难。官方给予教师的称号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园丁”,已经到了神的境界,其实我们压根儿就是人。

师德建设作为提高教师道德的系统工程,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从师德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密切关系来看,实现师德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体化是必要的。现在,教师在专业发展中技术至上的倾向仍占优势,加以社会竞争如此激烈,现实如此残酷,如何使师德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相结合,是我们一直探讨的话题。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具有阶段性,在不同的阶段教师面临不同的发展任务,其发展水平、需求、心态、信念也各不相同。所以,我觉得教师专业道德的发展与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特征也应该是有阶段性的,同时也受到教师专业实践与整体专业水平所制约。比如,新入职的教师和学生发生“矛盾与冲突”,很可能是由于教师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不足引起的。因此,师德建设要适应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特征,确定师德建设的目标,在内容、方法上也要有所侧重。

师德培训范文篇2

以党的十八大以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准绳,以更新师德观念、规范师德行为、提升师德水平为重点,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创家长满意的学校,做学生满意的教师”为目标,以“爱与责任”为核心,进一步深化师德建设,强化师德素质,建设一支能够担当起教书育人重任的让人民满意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二、师德建设目标:

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把教师师德教育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突出位置,弘扬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无私奉献精神。以活动为主线,通过参加市、区师德征文、演讲、优秀教师表彰、师德报告等,多渠道、多层次开展形式多样的师德教育。落实好《中小学教师道德行为“十不准”》,做好《中小学教师用语“十提倡”》,加大查处力度,坚决遏制以教谋私、有偿家教现象。年终通过领导评、学生评、家长评、同行评活动,对每位教师的师德表现进行评估,使良好的师德转化为广大教师的自觉行为,转化为广大教师的人格品质。

三、具体措施:

㈠健全组织,强化师德建设观念。

学校要把教师师德建设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定期召开会议,统一思想认识,增强抓好师德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成立教师师德建设领导小组,部署教师师德建设活动,以“现代教育”理念树立起献身教育、教书育人的现代教师的师德观。在师德建设中始终坚持以“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坚定树立起终身从教的职业信念和高度的职业责任感”为主线,有效开展教育活动。

㈡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想素质。

1、有计划有步骤地抓好学习教育活动,组织教师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法律法规,提高教师的法律意识,增强依法治校的能力和水平。

2、严格落实《中小学教师道德行为“十不准”》、《中小学教师用语“十提倡”》等。“十不准”即:①不准参加邪教组织和迷信活动;②不准从事有偿家教和收费补课;③不准上课时吸烟和接打手机;④不准侮辱、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⑤不准在工作时间上网玩游戏、聊天以及其他娱乐活动;⑥不准利用任何形式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言论;⑦不准训斥、指责和羞辱学生家长;⑧不准私自向学生收费、摊派读物及推销商品;⑨不准、酗酒以及说脏话;⑩不准穿奇装异服、戴奇特饰品、浓妆艳抹,留怪发型。“十提倡”即①“你真聪明,真能干”;②“你真可爱,真活泼”;③“你还有什么问题?”;④“你的问题一定能解决”;⑤“别着急,慢慢说”;⑥“别灰心,再来一次”;⑦“看到你进步,真高兴”;⑧“今天,你做得很好”;⑨“相信你,一定行”;⑩“通过努力你一定能成功”。学校将有关规定和工作纪律张贴在教师的办公室,严格贯彻落实教师师德禁令及其他师德规范,教师人人熟知,真正做到令行禁止。特别是违反以下四点之一者,年度师德考核将一票否决。

①周日下午至周五下午工作日期间禁止打牌、严禁;

②上课期间不准接打手机;

③严禁酒后上课;

④不准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3、结合区局师德建设计划要求,对全体教师进行一次“师德与教师职业培训”。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活到老学到老,不断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教师除掌握好专业知识外,还要积极参加进修深造,从而在理论上和社会实践活动中进一步提高能力,以适应教育体制的转轨变型。学期末每位教师要写一篇师德心得。

㈢丰富活动载体,开展系列活动。

1、召开师德建设工作的动员部署大会,增强教师参加活动的自觉性,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师德修养计划。

2、实施“五师”教育工程:

(1)铸师魂教师要具有“四心”:关爱学生诚心,了解学生细心,教育学生耐心,服务学生热心。

(2)育师德教师要做到“三爱”:爱事业,爱岗位,爱学生。对后进学生要有“三心”:爱心、耐心、信心。

(3)树师表教师要实现“一二三四”目标:一强——强化为人师表意识;二严——严肃的自我修养、严谨的治学态度;三种精神——奉献精神、敬业精神、创新精神;四高——高度的觉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高尚的道德情操、高超的教学艺术。

(4)正师风通过制度规范、行为规范、榜样规范,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

(5)练师能对不同层次的教师提出不同的要求,按师德先进集体和师德标兵目标进行培养。

3、学校将结合“五师”教育工程和“十不准”、“十提倡”活动,按要求参加“爱与责任”演讲比赛,及“用爱心开启学生心灵之窗”和“我心目中的好教师”师德征文活动。

㈣完善考核

学校要将教师职业道德确立为年度考核等首要条件,实行一票否决制。不断完善考核评价制度,制定严格的“教职工违纪处理意见”,建立“文明办公室”、“青年文明岗”、“校园精神文明十佳”、“班主任月工作汇报”等系列考核评价机制,进一步推动师德建设工作向纵深发展,塑造教师师德到实处。

师德培训范文篇3

在本次的师德培训中,通过听报告以及去**一小听**老师的讲座,使我对教师这个职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作为教师,不仅要有爱心和责任心,更要学会跟孩子沟通,跟家长沟通,多了解孩子需要什么?而不是一味的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问题

一、教师要有爱心。教育是爱的事业,冰心老人曾说过:“情在左,爱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这种爱是教育的桥梁,是教育的推动力,这种爱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博大无私的爱,它包涵了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其实,当老师的,总是想当个好老师,都知道要对学生付出爱心,用爱滋润每一个孩子的心田。虽然有时也会因学生的调皮而埋怨,因他们的退步而急躁,因他们的违纪而失态,虽然有时也感到很累,很烦,但心中总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我是老师,我要给这些寻梦的孩子引路,在他们心里写一本最美的书。这强烈的意识激励我以真诚去拥抱每一个学生。

二、教师要有责任心。有人说,教师工作是一个“无底洞”,有看不见的深度,摸不着的广度。这就要求一个有志于教育事业的教师,为了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必须爱岗敬业,树立教书育人的社会使命感责任感。要热爱教师职业,把它看成是一种事业,这样才会为教育事业不懈努力,并在工作中时时感到苦中有乐,时时有一种幸福感,这样才能保证所任教的学科取得优异的成绩,让同学们学得舒心,家长满意,领导信任。公务员之家:

三、教师要学会与孩子及家长沟通。**老师告诉我们,要把教育看成是生命与生命的交流,人不是生活在道理中的,而是生活在情感与生活中的。我们要学会站在家长的角度去看待孩子,因为我们与孩子是社会关系,所以内心有一定的标准,规则,会理性的去看待问题。但家长与孩子却是亲缘关系,是以情感为准则的,他们为了孩子,什么都可以但当。所以,我们在与之沟通的时候,可能会出现问题,这时候,作为老师,要学会改变与家长沟通的视角,要从同理性的角度与之看待问题,去了解我们的孩子需要什么,家长最关注的其实不是孩子的成绩,而是孩子的生命,孩子的健康成长。同时,通过观看四个视频,**老师讲了生命的长度,生命的宽度,生命的宽度,生命的厚度,让我对生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让我今后的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孩子的成绩,更要关注他们的成长。

总之,通过这次师德培训,我认识到了加强师德修养对自己教育教学工作的推动作用,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多学习、多研究,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用爱与责任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师德培训范文篇4

师德培训心得体会

师德师风教育活动不但是实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举措,也是改善教育发展环境,转变教育系统工作作风的内在要求,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有力保证。进一步提高了加强行风建设的自觉性。在政治思想方面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奉公守法,遵守社会公德。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丰富自身学识,努力提高自身能力、业务水平,严格执行师德师规,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爱岗敬业。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树立正确的人才观,重视对每个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良好个性的培养,不用学习成绩作为唯一标准来衡量学生,与每一个学生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相互尊重的关系,关心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努力发现和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在优秀品质,坚持做到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在与家长联系上相互探究如何使学生发展的方法、措施,在交往中不收礼、不吃请、不叫家长办事,赢得了广大学生家长的普遍赞许。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科特点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个人以为,师德师风所包含的内容,自古就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但“育人”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有新的内容,现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是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要求老师具有一定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其中在业务素质上,为了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要求老师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师德师风应注入新内涵新时代的师德师风应注入新的内涵:一是视野和思维不能仅仅着眼于孩子的现在,要像邓小平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第二,不能用过去的社会意识形态来教育现在的学生;第三,在教育过程中,要开发孩子多方面的智力,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而把教学具体化。从我们的民族传统上讲,当教师最重要的就是要诚信、守礼,这也是人的品德的形成。受教育者要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还是品德。教师在传播知识的过程中,他的性格、品德包括价值观都会影响到学生的成长。我觉得新时代的师德师风应该是与传统的标准揉在一起的。我们对老师的选择标准是:平易近人、严中带慈、公平待人、勤奋好学。严厉并不是苛刻,老师也是有七情六欲的,但不能把学生当作发泄的对象,这不是教育学生。我觉得传统中的师德师风与新时期的师德师风都应该是一样的,但现在存在的区别在于:师生关系的变化。以前的学生对教师要绝对服从,但现在则要求教师对学生也应尊重,这是个进步。因此,新时代的教师在关爱和严格要求学生上要提出新的标准。通过师德师风的学习,我认为素质教育,事实上,首先应该提高自身素质的是教师、家长、各级领导、公务员和明星们。教师的素质不高,肯定难以教出高素质的学生。家长是子女的第一老师,孩子们在家的时间显然多于在校,如果家长文化素质低下,言行不文明不规矩,孩子们怎会有高质量的成长?各级领导及公务员则无疑代表着政府的形象,如果这些形象代表的文化和能力不及格,品行不端,做事不正,你叫孩子们长大后怎么去尽心地为国为民素质教育提了多年,也实施了好几年,但效果并不理想,我们很有必要先认清究竟什么才是素质,咱们需要具备些什么素质。强调素质不等于忽视品德。我国古代的教育家早就说过,人者,德为先。未学文而先学文德,未学武而先重武德,学好文武,不光是光宗耀祖,最主要的是报效国民。但是,自从改革开放后,国人片面地以为西方之所以发达,就是因为能以自我为主,于是“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这话一直被歪曲到现在,结果贪污腐化案件层出不穷,而且级别越来越大。这种不良风气已严重影响到了还在校求学的青少年。说起倒台的贪官时,一些学生不仅不以为然,还自以为是地说那是“他们不会做,如果是我,保证不露马脚”。这不能不令人担忧。一个人的品德好坏往往能决定他行事结果的正与负,一个邪恶的天才所造成的灾难,总要好几代人才能扭转过来。如今法治和文明是全球的大趋势,而我们的制度又还不很健全,我们不能再满不在乎于品德素质的培养。自由发展不等于要忽视个性素质。什么是个性素质?就是良好的个性。良好个性体现何在?那就是,合理地进取,合理地忍让,适当时敢于竞争,关键时能顾全大局。其实成功人士们都有很好的个性,他们那很不错的人缘就是最起码的证明。但如今的学生们已越来越不会接受批评,受了点委屈后就要死要活或喊打喊杀,不能不引起大人们的注意。素质教育不等于要一味地苛求全面发展。能够全面发展,固然更好,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全面发展,而不全面的人未必就不是人才。世上本无十全十美的人和事,我们也就不必苛求人人都全面发展。但现实教育中,我们却在违背这一规律,不管能否接受,家长们业余都在逼着孩子们学弹琴、绘画、表演等,老师们也都在要求学生们什么都学,争取全科优秀,以为什么都懂才算是素质,丝毫不理会孩子们的感受,结果孩子们更是厌学,完全违背了教师和家长们的初衷。更为可怕的是,招聘部门在录用人时,依然先青睐什么都懂一点的人。但什么都懂一点的人,到头来充其量也不过能成为学者而已,而我们的社会不光需要学者,还需要专家;既需要全才,也需要专才。事实上想面面俱到的话,到头来一面都难到。要是当年清华大学也只招收全科合格的考生的话,中国肯定会少了个历史学家吴晗;要是美国的公司录用员工时一律要本科毕业生的话,现在也就不一定有比尔。盖茨了。也许有的人会担心,不多学一点,以后在工作中碰到来自其他方面的难题时怎么办?这好办,先使专长得到发挥后,即便将后的工作中会遇上其他方面的难题,补起课来也会效率很高,因为这时候的学习是急迫的,有目的的,出于需要,故而兴趣也大。孔子早就说过,要“因材施教”,他的门生们也确实都各有所长。咱们的当代人怎么就糊涂了呢?通过这次师德师风的集中学习,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更进一步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及邓小平理论以及同志“三个代表”的理论精神,及时掌握党的工作重点方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从思想上行动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责任心,树立一切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提高自己的钻研精神,不要遇难而退,要发挥敢于与一切困难做斗争的思想和作风。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做到政治业务两过硬。

师德培训范文篇5

刚刚走上讲台的时候,常常回忆起自己上小学时的情景,那时自己会因为喜欢一位老师而喜欢一门功课,同样,也曾因讨厌一位老师而讨厌那门课的学习。我想一个被学生喜欢的教师,其教育效果总是超出一般教师。本次师德学习体会最深的就是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与心的呼应,教师只有用爱去关心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

不过,在当前教育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面对新的情况,新的现象,我要以本次师德培训为起点,改变自己以往一些不合理的做法,改进工作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努力去做好工作。

教育事业就是爱的事业,没有爱就不会有教育。作为一名教师,就应关爱每一个学生,在生活上关心学生,在学习上帮助学生,让学生在感受爱的过程中,理解爱,学会爱。霍懋征老师强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也没有教育”。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真诚的、无私的、广泛的、一视同仁的。尽管孩子情况不同,但要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在老师爱的教育下长大成才。对每一个学生的关爱,都应该是毫无保留的,无论是对品学兼优的学生,还是对顽皮、学习成绩不理想、需要心理疏导的学生,教师都要主动去亲近和关爱他们,让学生感到老师是自己最信赖、最尊敬、最亲近的人。其实,每一个学生都是好学生,他们身上有不同的闪光点,只是有的没被发现。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细心,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夸奖学生,激励每一个学生上进,赏识每一个学生的才华,让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期待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我常常把更多的爱,倾注在那些后进学生的身上,倾注在那些需要帮助的学生身上。

以平等的心灵善待学生,用爱的情怀关注学生,这是一股巨大的教育力量,它比任何高明理论的说教都有效。把这种情怀融入平实的生活,把学生的进步当作自己的成功,用坦诚的相待诠释幸福的内涵。以前的学生已毕业几年,却常有他们的家长打电话与他商讨孩子的前途,有许多学生向他倾吐人生的困惑和思考……还有什么比这更幸福呢?每一届学生毕业时的握手言别都让我感动好几天;每一个节日的问候,总让我心头热乎上一阵子。

作为一名教师,要更新观念、努力创新,担负着教育下一代的责任,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主动思考如何从“传道”者转向学习知识的引路人,从“解惑”者转向发现问题的启发人,从“授业”者转向解决问题的参与人。虚心求教,肯干、实干,不断在实践中摸索总结,尽全力把工作做得细致、扎实。同时,细心总结工作经验,在摸索中前进。教师工作千头万绪,需要不断地总结和积累,勇于创新,才能在实践中不断前进。

“昨天的孩子,课本是他们的世界;今天的孩子,世界是他们的课本”,身处课改大潮中的一名普通教师,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面对今天的教育?我想,我应该快乐地迎接每一天,以正确的态度面对自己的事业,面对自己的工作,面对自己的学生,全身心去研究课程、教材、学生、教法等,让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得以提升,做到得才兼备,让每一课的知识变得如此生动有趣,并培养学生的能力,做到教书育人。抓住“课改”带来的发展机遇,树立较强的科研意识,走进新课程,刻苦钻研课堂教学艺术,争做善于吸收的学习型教师,善于研究的反思型教师,敢于探索的创新型教师。

师德培训范文篇6

为进一步加强校长队伍建设,切实增强校长的法制观念,提高校长依法治教的能力,经研究,决定举行暑期中小学校长师德培训考试暨校长任职资格考试,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考试对象:

全县辅导小学以上学校(含民办学校)正、副校长(含校长助理),县一级以上幼儿园园长(含乡镇中心幼儿园园长)。

二、考试内容:以法律为主,政策法规及教育理论为辅,重点侧重通识性、常识性内容。题型为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案例题、论述题。主要内容如下:

(一)法律部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7、《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二)法规政策部分:

1、《浙江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

2、《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浙政发〔〕5号);

3、《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

4、浙江省义务教育阶段及高中学生学籍管理办法;

5、《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安全工作制度;

6、《县委县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苍委发〔**〕7号)。

三、考试时间及形式:

1、考试时间:8月31日下午,具体时间、地点见准考证;

师德培训范文篇7

为做好一年一度的中小学教师暑期师德培训工作,增强培训工作的实效性,现就做好**年全县中小学教师暑期师德培训工作通知如下:

一、培训对象:

全县中小学(含幼儿园)在职教职员工。

二、培训形式与时间:

暑期师德专题培训分两级进行。一级培训参加对象为全县现任校级干部(含校长助理)和县教育局机关、学区全体干部,由县教育局统一组织举办全县教育系统领导干部学习会,时间为8月24日一天,学习活动具体安排另行通知;二级培训参加对象为全体教职员工,由学区、学校自行组织,时间为8月28~31日,集中学习不少于3天,具体时间可由各校根据本校实际掌握。

三、培训主要内容:

1、学习政治理论。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省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和谐校园建设的要求,进一步探索我县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内涵发展、优质发展之策,以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工作业绩迎接党的十七大召开。

2、学习教育政策法规。组织教职工学习贯彻《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办法》,进一步学好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重温《教师法》、《教育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教育法律法规,充实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更好地依法治教、以德治教。

3、学习新课程改革理论。组织学习新课程改革相关理论,学习各级各类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进一步激励广大教师弘扬高尚师德,不断加强自身的教育修养,增强教书育人的本领。

4、组织开展“面对现代家庭,我们怎样做一个好教师”专题研讨活动。继续开展“爱与责任”教育和“让读书成为教师的习惯”的读书活动,提倡每所学校给每位教师赠送一本书,引导教师开阔视野,提升自身科学及人文素养。面对新的教育形势及社会、家长、学生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各学校要组织开展“面对现代家庭,我们怎样做一个好教师”专题研讨活动,引导教师自觉树立良好形象,做让学生爱戴、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人民教师。

5、学校自选材料学习。

四、几点要求:

1、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各学区、学校要加强对培训学习工作的领导,把师德培训作为暑期重要工作抓紧抓好。要认真制订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或学习计划,做到内容落实、时间落实、人员落实。

2、加强考核,形成制度。师德培训结束后,学校要对每位教师进行考核,根据温教师〔**〕29号文件精神,师德培训考核合格可计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分6学分,各学区、直属学校统一将师德培训考核表按进修学校时间安排上报审批学分。各校要继续完善暑期师德培训形式,把暑期师德培训与校本培训有机结合起来,常抓不懈,与时俱进,形成特色。县教育局、学区要通过听汇报、看材料等进行抽查,各学区、学校要严格过程管理,整理好培训计划专题辅导报告、考勤登记、考核试卷、总结等材料。

师德培训范文篇8

关键词:师德建设 ;山区农村;教师培训

党的报告提出了“要继续坚持将立德树人作为重要任务,努力促进各级各地的师德建设工作”。笔者就山区农村教师师德建设培训做了长期的探索和实践,总结出“通过2种途径,抓住3个主题”的培训策略,以期为推动山区农村教师乃至非山区农村教师师德建设提供有效借鉴。

一、师德的含义

所谓师德,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师的职业活动和师德是密不可分的。师德可以对教师的道德标准进行规范,对每一个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应该履行应有的职责,也对教师应该持有什么样的思想来进行教学,以及怎么样的行为作风都进行了规范,促使教师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师德是表现职业道德的形式,教师在进行教育活动时产生的稳定的道德观念、品质以及行为规范的总和,可以调节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

二、当前的山区农村师德建设现状

1.师德建设重形式轻效果。想要提高山区农村教师师德建设的效果,就需要选择正确的方法和内容。根据调查发现,有60%的受访者认为山区农村的师德建设没有什么效果,30%的人认为有一定的效果,只有10%左右的人认为教育效果良好。同时,有30%的受访者认为导致师德建设没效果的原因是因为政府没有重视,18%的人认为是人们没有积极参与,50%多的人则认为是教育内容和山区农村实际不相符。从当前山区农村师德建设的现状可以看出重形式、轻效果的问题。2.师德建设工作不到位。做好师德建设工作可以提高乡村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有利于培养新山区农村建设所需的人才。但是目前很多山区农村没有切实落实师德建设工作,很多教师并未深入了解师德建设的丰富内涵。在教育内容方面,相关负责人更加注重对于技术和技能等教师专业的培训,在师德建设上未给予较大关注。3.师德建设工作缺乏针对性。我国山区农村数量众多,但是师德建设涉及的内容较为片面,主要是进行师德知识的普及,对于培养师德教育意识和行为,并没有针对性关注。只注重知识宣传,没有和教育教学等工作高度融合,没有和教师的专业发展相结合,导致理论知识和实践工作生活脱节,师德建设工作开展阻力重重。4.对学生关爱不够,不能公正对待学生。关爱学生和尊重学生是师德最基本的要求,但是在山区农村,有一些教师并不明白这些道理,对学生关爱不够,没有公正对待学生。调查显示,有些老师故意冷落和歧视差生,有少部分人对学生表现出漠不关心的态度。还有一些教师教育学生时缺乏耐心,经常体罚学生,或者动手打骂学生。由于滥用教育手段,一些极端事件时常发生。

三、山区农村教师师德建设培训策略的实践与探索

1.进一步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为了促进山区农村的师德建设,应该加强社会尊师重教氛围的建设。尊师重教不仅是我国优良传统,也是对教师这个职业的尊重和支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依法规范社会行为,落实各项政策精神,努力解决山区农村教师和学生在教学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和待遇,改善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条件,营造良好的尊师重教氛围,促进师德建设的发展。2.全力开展师德建设全员培训。(1)抓好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着力提高教师幸福指数林语堂先生说:“幸福是感觉出来的。”历史发展到今天,丰富的物质生活极,对从事育人职业的教师影响和冲击非常大。特别是山区农村教师收入不高,工作压力较大,又缺乏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疏通渠道,势必产生诸多心理问题,抓好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是师德建设首要任务。不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不提高教师幸福指数,一切师德建设都是空谈。要强化对山区农村教师的继续教育,构建系统完善的继续教育课程体系,并将心理健康培训的相关内容植入该课程体系之中。对心理健康教育具体课程进行设置,要兼顾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内容,有效结合心理健康常识教育和心理健康咨询辅导,其具体课程要涵盖心理卫生及诊断、心理辅导咨询等诸多内容,并按照层次递进的原则构建课程结构,有效强化对山区农村教师的心理健康培训,使之深入理解并熟练掌握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重点是要增强教师自我反省的能力,要强化心理咨询辅导,并将心理调节和情绪控制的有效方法传授给山区农村教师。从2003年起,我就一直从事教师培训与管理工作。在多年实践当中,针对三天以上的各项培训,我都会植入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一些重点培训班,如德育岗校长班、德育主任班、班主任培训班、骨干教师培训班等,还会科学合理设立心理健康专题内容,聘请专家授课。同时,本人直接参与《教师心理调适》授课工作,着力提高教师心理健康知识水平和自我调适能力,促进教师阳光思维的发展,提升教师幸福指数。再通过这些骨干开展心理健康校本培训,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和自我调适的技能技巧,辐射一线广大教师,以达到心理健康教育全员培训目的,努力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提高教师幸福指数。通过努力,我区安于清贫、甘为人梯、乐于奉献的教师先进事迹大量涌现。问卷调查信息反馈,我区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明显提高,教师的幸福指数明显提高。(2)抓好班主任全员培训,着力提高班主任育人能力良好班风促进良好校风的形成,良好校风促进师德师风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抓好班主任能力建设培训,是至关重要的工作。近年来,我们围绕班主任培养这个主题,开展了多方面的实践:首先,我们开展了班主任全员培训。我们是广州市北部的山区农村,经济和教育都落后广州市各兄弟区。经过研究和努力,我们与国家教师研修网合作,通过远程培训方式开展班主任全员培训,将部级优秀的学习资源输送给全体班主任老师和相关管理人员,使其便捷快速地学习和掌握班主任工作技能技巧,努力提高班主任综合素质。与此同时,我们还与国家教师研修网合作,开展全区中小学教师师德专题全员远程培训,对所有老师(包括班主任)都进行为期一年的师德专题培训。其次,与广东省第二师范学院合作,开展中小学骨干班主任高端培训。聘请省内外知名教育专家和优秀班主任授课,如华中师范大学刘良华教授和佛山南海区首席班主任李俊兴老师等专家和一线老师均参与授课。在介绍理论的同时,配合一线老师实践实操,深入浅出,学员收获甚丰。在骨干班主任培训班策划时,我们就明确提出骨干班主任要肩负本学校本片区的班主任校本(或镇本)培训责任,以此带动广大班主任更好地开展工作。通过努力,我区涌现出一批优秀班主任,其中,吕田中学班主任潘桂林老师被评为全国劳模,为从化山区教育和教师争了光。(3)抓好校本培训,促进师德建设工作扎实开展校本培训,是指基于学校,以教师为培训对象的培训方式。校本培训基于一线,具有针对性强、时效性强、立竿见影等特点,抓好校本培训,抓住师德建设的要害,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抓好培训者培训,是校本培训关键。我区一直重视校本培训工作,我校起草并通过区教育局出台了《关于加强校本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完善了校本培训各项管理制度,并通过深入每一所学校开展校本培训专项检查等措施大力推进校本培训工作。同时,我们着力抓好师德建设培训者培训:首先,抓好德育岗行政人员培训。先后开展德育岗校长专题培训、德育主任培训,采用与高校合作、聘请省内外专家等形式开展培训,提高德育岗行政人员开展校本培训的能力,通过区教育局《关于从化区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实施方案》,赋予德育岗行政人员光荣而神圣的责任,大力推进师德建设校本培训工作。其次,抓好骨干班主任培训。培训后,赋予骨干班主任开展校本培训(或镇本培训)的责任和义务,用学习到的实践理论反哺广大一线班主任,挤掉“理论到理论”“空对空”的培训水分,将师德建设扎扎实实落到实处。

四、结束语

师德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教师培训是师德建设的主要手段,通过全员培训和校本培训两个途径,围绕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培训、培训者培训三个主题,全力推进师德师风建设,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马晓萍.新课程视阈下宁夏南部山区农村初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宁夏大学学报,2012.

师德培训范文篇9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师德;师德修养;课程指导标准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中共中央、国务院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充分认识教师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根本性民生工程切实抓紧抓好。为深化中小学教师培训改革,整体提升教师队伍综合素养,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教育部将制定《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从师德修养、学科教学、班级管理、学习与发展四个方面建立和完善标准体系。受教育部的委托,我们承担了《中小学师德修养培训课程指导标准》(以下简称“指导标准”)的研制任务。历时近两年时间的协同攻关,初步完成了指导标准的支撑研究和课程内容的遴选。本文重点介绍指导标准研制的背景与价值、总体设计、基本理念与框架内容及其实施建议,为有效推进中小学师德培训与建设提供依据。

一、指导标准研制的背景与价值

(一)落实党对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要求。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师风,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方向和目标,关系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文化的赓续传承,关系人民的幸福生活。因此,党和国家历来都把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多次强调师德建设的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党的提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为落实党的精神,2018年1月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把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摆在首要位置。”2018年5月2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应该是师德师风。”因此,研制和出台指导标准是全面落实党对师德师风建设要求的重要措施。(二)新时代社会发展对师德赋予了新的内涵与要求。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特别是教育事业的发展,党和国家及社会各界对师德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职业道德日益法制化、规范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确立了教师的责任与权利,并对师德提出了明确要求。另外,我国在1984年、1991年、1997年、2008年先后颁布或修订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进入新世纪,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对中华民族师德观的继承和创新下,对师德内容有了更为全面的论述,赋予了新的内涵。主要内容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师德底线,提出每位教师必须遵守的职业道德行为规范。例如,2018年11月教育部颁布了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分别为高校、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明确新时代教师职业规范,划定基本底线。这是国家对新时期各层次教师行为规范和行为品德的新规定、新要求。另一方面是崇高师德,教师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从事的是以心育心、以德育德、以人格育人格的伟大事业,因此这必然要求教师队伍具备崇高师德,每位教师要以具备崇高师德为目标和信念。2014年在北京师范大学与教师座谈中提出希望广大教师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赋予了师德新的时代内涵。(三)师德是教师素质的核心。加强师德建设并不是说当前我国师德问题太多,而是要进一步确立师德在教师队伍建设中的核心地位。教师素质在结构上至少包括五个成分:职业理想(师德)、教师知识、教师观念(对学生的期望值)、教育教学监控(反思)能力以及教育教学行为。其中,职业理想(师德)是教师奉献于教育工作的根本动力,是教师素质的核心成分(林崇德,2014)。师德的实质就是教育事业的“业”字,师德体现的正是对教育事业、教育岗位及其社会地位的道德规范、道德范畴和道德心理的表现。教师的知识如何传授,要建立怎样的教育信念,反思机制能否形成,外化行为质量高低,这些主要是由职业理想即师德来决定。“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弘扬高尚师德就是要引导广大教师把教书育人与自我修养结合起来,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和专业水平。师德实际是反映教师的人文素养和专业水平。”(顾明远,2018)(四)开展师德建设,培养“四有”好老师。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教师职业的对象是人,教育重在育人,任何教育手段都无法取代教师的品德对学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师德直接关系到教育的质量与未来,这也是我国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度的重要原因。当前我国教师队伍的师德总体上是好的,绝大多数教师能严格遵守国家法律和教育相关部门的规定,兢兢业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立德树人。在社会转型时期文化多元、价值诉求多样的背景下,极少数教师理想信念不够坚定、育人意识不强,做出了有违师德的事情,损害了教师队伍的整体形象,造成恶劣社会影响。因此,在遵循教育规律、教师成长发展规律和师德建设规律的基础上,制定师德修养课程指导标准,推动师德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创新师德建设机制,引导广大教师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言传与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相统一,争做“四有”好老师,全心全意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想、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二、指导标准研制的总体设计

总结归纳师德形成的内在规律与培养的特殊性,是研制科学的课程指导标准的前提。在前期文献资料梳理过程中,我们发现与学科培训课程指导标准相比,师德修养培训课程指导标准的研制面临着三方面的独特性。首先,具体学科均有明确的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这使得教师培训具有科学依据与针对性,但是师德没有与之对应的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甚至师德的内涵与表现在社会和学术领域仍然存在争议,不够统一。其次,具体学科更倾向于知识和技能,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清晰划分为不同水平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而师德是属于道德品质层面的,是一种道德价值判断,其水平高低的划分极易与品德好坏混淆,对个人或整体造成负面影响。最后,师德的形成与发展具有自身发展规律,既要明确行为规范与失范的标准以保障和促进师德水平提升,更要鼓励教师自我修养,形成自我约束、自我激励的内在机制,以具备崇高师德为追求目标。“从根本上说,师德是做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张志勇,2018)因此,指导标准的研制首先需要梳理师德的内涵与结构,然后才能据此开展课程内容的遴选与实施。鉴于上述思考,我们确立了以“四有”好老师为指导思想的研制思路,重点解决三方面的内容:明确师德的内涵,建构师德的框架与指标体系,研制师德修养培训课程指导标准。研制指导标准的思路与方法,主要包括四个环节:(1)顶层设计,(2)师德框架研究,(3)指导标准研究,(4)整合与验证。四个方面相互衔接、相互支撑,贯穿整个研究过程。其中,顶层设计提供宏观指导,制定研究整体框架与指导思想,协调各部分之间的信息沟通和共享,并组织指导标准的整合与验证。师德框架研究集中解决我国文化背景和国际教师专业标准中师德的内涵与结构、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政策梳理、教师职业道德内容与培养的国际比较和社会群体对师德的要求与期望四个方面,为指导标准提供直接的理论指导与实证支撑。指导标准研究坚持以“四有”好老师为目标导向和师德发展自身规律,自上而下地细化出师德框架内容。然后,基于师德框架内容,结合师德理论、政策梳理、国际比较和社会调查所提供的具体师德指标与表现,确定指导标准的研制理念,具体化培训目标,遴选研修主题与课程内容,提炼标准实施建议。最后,针对指导标准的有效性与合理性,邀请了相关课程与领域专家、一线教师、教师培训专家与教育管理人员等进行研讨与意见征询,并根据其建议进行了修改与完善。

三、指导标准的基本理念与框架内容

指导标准坚持以“四有”好老师指标体系为框架,制定目标导向和实践导向相结合的培训内容,并在培训中遵循师德发展规律,注重教师成长需求,分层、分类设置有针对性的研修主题。(一)基本理念。1.价值引领,确保方向培育教师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践行贯穿于师德养成的全过程。引领教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引导教师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推动教师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和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确保教师以“德”为核心的正确发展方向。关注教师职业生活品质,发扬教师的人格魅力、学识魅力和职业魅力,使教师切实成为学生的“四个引路人”。2.遵循规律,培育师德师德修养应坚持以人为本,心中有教师,注重师德养成的规律以及教师群体发展的特点。个人品德的发展是师德的基础,师德是超越个人品德的更高境界。新时代教师不仅需要具备作为一个公民应当具备的良好个人品德,更应当对自己的身份、职责、能力有清醒认识,加强师德的自我修炼,形成一种自我约束、自我激励的内在机制,并作为主体积极参与师德教育的全过程,在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个方面提升自我。师德教育应遵循教师整体发展基础上的师德养成规律和内在逻辑,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启发教师不断提升道德修养和道德智慧,并践行于教育和生活之中,贯穿于教师职业生涯的始终。3.学生为本,立德树人师德发展的最终落脚点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更好地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教育学生是教师的首要任务”。确立高尚师德是教师育人能力发展的关键,提升教师育德能力是促进师德发展的内在引擎,也是教师专业能力全面要求的目的。师德培训旨在帮助全体教师深刻认识、科学把握学校各项工作的育人功能和育德价值。学科教学是师德对学生产生影响的重要途径,科学引导教师以学科本体认识为突破口,合理挖掘教学内容和载体所蕴含的德育元素,实现学科教学中的德智融合,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4.学思践悟,知行合一师德教育应当符合教师成长规律和教师培训工作特点,坚持“四个相统一”。师德培训应当讲究方法的科学性、形式的多元性以及教师的主体性,不应成为一种“灌输”,不应是搬弄概念、照本宣科。应当准确把握不同教师群体的特点,包括年龄差异、教龄长短、学科差异、区域差异和层次差异等,强调案例培训、实践体验、浸润式研修,培育教师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和创造性,启发教师要“学出来、悟出来”,更要“做出来、传下去”,引导教师知行合一。“师者,人之模范也。”通过课程修养,激发教师道德自觉,坚持自我约束与崇高追求,成为年轻教师和学生的榜样。5.系统设计,分类实施师德培训的对象为全体在职在岗中小学教师,师德培训应当做到学科全覆盖,岗位全覆盖,构建一个师德全员培训体系。根据教师群体的整体特性,系统规划和设计“线上-线下”融合的师德培训课程;根据不同教师群体的特点和岗位等实际情况,分层、分类开展有针对性的师德培训;基于跟踪、调研、观察和分析,并根据培训过程教师们的反馈与实际情况等,设计能够满足不同层次需求的课程,增强培训的针对性,促进不同教师群体职业道德素养的整体提升。(二)框架内容。在师德理论、政策研究、国际比较和社会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提炼出了中小学师德培训课程的内容框架。以“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为目标导向,结合国内外中小学教师师德理论与调查研究成果,分别提出12个二级指标。其中,有理想信念包括爱国爱党、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有道德情操包括为人师表、团结协作、廉洁自律;有扎实学识包括严谨治学、科学施教、与时俱进;有仁爱之心包括以人为本、关爱学生、公平公正。从二级指标分别或交叉细化出31个研修主题,围绕各研修主题设计相应的课程专题(见表1围绕每个研修主题,我们构建了包含A、B、C三个层级的师德培训课程。其中,A类层级,是必修的通识性、基础性课程;B类层级,是基于教学资源综合运用的拓展性、体验性课程;C类层级,是以问题探究为出发点的专题化、特色化课程,有利于发挥教师在某一领域的专业特长和创造性。三个层级的课程尤其是B类和C类课程的建设,各地可结合本地实际,自行设计,互相借鉴,资源共享,同时充分发挥教师个人的经验与优势,鼓励师德教学改革与经验分享。

四、指导标准实施建议

师德培训范文篇10

从走出大学校门到现在,一直以为“在其位,谋其政”把自己的教学工作搞好就是很好的完成了任务。通过在市大会堂听到两个先进教师的事迹报告会后,我深深体会到:为为一位教师,不仅仅是在课堂上教好书,给学生讲讲道理那么简单,而是要从社会,学校,班级,甚至每个学生的实际出发,让他们掌握科学知识、养成健全人格,为国家、为社会培养负责任,有用的人才。

教师的职责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师德,什么是师德?师德,是教师工作的精髓,“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其内涵。

第一,高尚的师德必须对学生充满爱。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然而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就更加困难。

记得北师大林崇德教授曾说过,“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教师对学生的爱,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只讲付出不求回报、无私的、没有血缘关系的爱,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极其神圣纯真的。这种圣洁的爱是教师教书育人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真实感情,就会“亲其师、敬其师”,从而“信其道”,从而达到真正教育的目的。在工作过程中我也曾经感叹,为什么有些学生不能体会出我对他的爱呢,有时反而对我的爱充满警惕和不屑。通过培训我真正的认识到,原来我的感情还是没有到位,甚至有点急于求成,其实爱贯穿在我平时的一点一滴,一言一行,相信学生一定会领会到的,就想扎根海岛的那位老师,正是她那无私的、不求回报的对学生的爱,最终得到学生由衷的尊敬,这些是教育的真谛,是我努力的方向。

第二,作为教师必须对某一学科具有的丰富的知识、精通的业务、严谨的治学、创新的教学,这也是师德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备坚实的基础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学术水平,能使学生产生一种信赖感,进而转化为一种很强的人格力量,去激励、鞭策学生。我们学校有很多的优秀的骨干教师,他们的课得到了学生的欢迎和喜爱。这些是我学习的榜样和典范,在今后的工作中,作为一位青年教师,一定要想这些骨干教师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准。

第三,高尚的师德就是教师自己必须严格以教师“以德为本,身正为范”要求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