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感言十篇

时间:2023-04-05 00:24:17

师德感言

师德感言篇1

诚信立教,首先要做到淡泊名利,敬业爱生,在为人处事上少一点名利之心,在教书育人方面多一点博爱之心;创新施教,要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同时要不断加强学习,与时俱进,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更新教育观念,掌握先进的教学技术和手段。通过此次寒假期间学校组织师德师风教育学习,我简单得谈谈以下几点体会:

一、爱岗敬业

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要对教学工作有“鞠躬尽瘁”的决心。既然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力求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工作,不求最好,但求更好,不断的挑战自己,超越自己。

二、加强学习,不断提高素养。

本人系统的学习了《义务教育法》、《中华人们共和国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等法律法规文件,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奉公守法,恪尽职守,遵守社会公德,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

三、爱心是师德素养的重要表现。

崇高的师爱表现在对学生一视同仁,绝不能厚此薄彼,按成绩区别对待。要做到“三心俱到”,即“爱心、耐心、细心,”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时时刻刻关爱学生,特别对那些学习特困生,更是要“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切忌易怒易暴,言行过激,对学生要有耐心,对学生细微之处的好的改变也要善于发现,并且多加鼓励,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孜孜不倦,积极进取

有句话说的好,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就向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己,以求教好每一位学生。怎样提高自身素质呢?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与时俱进,孜孜不倦的学习,积极进取,开辟新教法,并且要做到严谨治学,诲人不倦、精益求精,厚积薄发,时时刻刻准备着用“一眼泉的水”来供给学生“一碗水”。

五、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学生都喜欢模仿,将会给学生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出榜样,凡是教师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严于律已,以身作则,才能让学生心服囗服,把你当成良师益友。

总之,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从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在行动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责任心,树立一切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提高自己的钻研精神,发挥敢于与一切困难做斗争的思想和作风。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做到业务两过硬。用一片赤诚之心培育人,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人,崇高的师德塑造人。只有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道德素养,才能培养出明礼、诚信、自尊、自爱、自信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不但是实现“”重要思想的重大举措,也进一步提高了加强行风建设的自觉性。现将从教以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丰富自身学识,努力提高自身能力、业务水平,严格执行师德师规,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爱岗敬业。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树立正确的人才观,重视对每个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良好个性的培养,不用学习成绩作为唯一标准来衡量学生,与每一个学生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相互尊重的关系,关心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努力发现和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在优秀品质,坚持做到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在与家长联系上相互探究如何使学生发展的方法、措施,在交往中不收礼、不吃请、不叫家长办事,不进行有偿家教,赢得了广大学生家长的普遍赞许。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科特点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个人以为,师德师风所包含的内容,自古就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但“育人”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有新的内容,现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是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要求老师具有一定的素质、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其中在业务素质上,为了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要求老师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师德师风应注入新内涵新时代的师德师风应注入新的内涵:一是视野和思维不能仅仅着眼于孩子的现在,要像邓小平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第二,不能用过去的社会意识形态来教育现在的学生;第三,在教育过程中,要开发孩子多方面的智力,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而把教学具体化。我觉得新时代的师德师风应该是与传统的标准揉在一起的。我们对班主任的选择标准是:平易近人、严中带慈、公平待人、勤奋好学。严厉并不是苛刻,老师也是有七情六欲的,但不能把学生当作发泄的对象,这不是教育学生。我觉得传统中的师德师风与新时期的师德师风都应该是一样的,但现在存在的区别在于:师生关系的变化。以前的学生对教师要绝对服从,但现在则要求教师对学生也应尊重,这是个进步。因此,新时代的教师在关爱和严格要求学生上要提出新的标准。

通过师德师风的学习,我认为素质教育,事实上,首先应该提高自身素质的是教师、家长、各级领导、公务员和明星们。教师的素质不高,肯定难以教出高素质的学生。家长是子女的第一老师,孩子们在家的时间显然多于在校,如果家长文化素质低下,言行不文明不规矩,孩子们怎会有高质量的成长?各级领导及公务员则无疑代表着政府的形象,如果这些形象代表的文化和能力不及格,品行不端,做事不正,你叫孩子们长大后怎么去尽心地为国为民素质教育提了多年,也实施了好几年,但效果并不理想,我们很有必要先认清究竟什么才是素质,咱们需要具备些什么素质。

强调素质不等于忽视品德。我国古代的教育家早就说过,人者,德为先。未学文而先学文德,未学武而先重武德,学好文武,不光是光宗耀祖,最主要的是报效国民。但是,自从改革开放后,国人片面地以为西方之所以发达,就是因为能以自我为主,于是“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这话一直被歪曲到现在,结果贪污腐化案件层出不穷,而且级别越来越大。这种不良风气已严重影响到了还在校求学的青少年。说起的贪官时,一些学生不仅不以为然,还自以为是地说那是“他们不会做,如果是我,保证不露马脚”。这不能不令人担忧。一个人的品德好坏往往能决定他行事结果的正与负,一个邪恶的天才所造成的灾难,总要好几代人才能扭转过来。如今法治和文明是全球的大趋势,而我们的制度又还不很健全,我们不能再满不在乎于品德素质的培养。自由发展不等于要忽视个性素质。什么是个性素质?就是良好的个性。良好个性体现何在?那就是,合理地进取,合理地忍让,适当时敢于竞争,关键时能顾全大局。其实成功人士们都有很好的个性,他们那很不错的人缘就是最起码的证明。但如今的学生们已越来越不会接受批评,受了点委屈后就要死要活或喊打喊杀,不能不引起大人们的注意。

师德感言篇2

一、言语行为之内涵

教育,需要言传身教,言教占有基础性地位。言教之,行导之,言行结合,方能奏效。这是我们的传统认识。在这里,我们所说的“言行一致”、“言行不一”是把“言语”和“行为”分割开来甚至对立起来的。实际上“,言语”本身就是一种行为表现。说了一句话,就是完成一个行为,即“言语行为”,这是现代语言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按照索绪尔的理论,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而言语是一种心理现象,是个体运用语言符号和规则,表达个人思想情感,达成与他人沟通之目的的行为过程[1]。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则把言语行为分为表述行为和行事行为。表述行为是指用来描写事件、状态和过程的各种陈述;行事行为是指说话本身就是行为。显然,任何言语行为都有一定的语义和言语形式,音、调、形、义要合理排序,恰当结合,才能表达特定的意义,产生一定的言语效果,完成相应的交际任务[2]。

二、教师言语行为之德育功能

(一)言语行为是师生交流的基本方式

在心理语言学中,言语是人们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在言语交谈过程中,言者不仅要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还要关照对方的动机、情绪和思想观念等。教师通过与学生的言语交流,表达自己的意识,了解学生的思想,达到沟通的目的。德国思想家哈贝马斯认为,现代社会有两种不同价值取向的行为:策略行为和交往行为。策略行为是以自我为中心、以个人利益为目标的行为。交往行为是交往双方通过言语交流,相互理解,取得共识的互动行为。达成共识的过程就是理性论证的言语过程[3]。他的理论说明,人们期望借助言语行为,与别人达成相互理解和相互认同,这是一种交往理性。师生之间需要交往理性。当然,由于言语行为双方的角色不对称,教师适当运用一些策略行为是可以的。但是,教师应当把握教育目的,使言语行为符合德育的要求。教师要平等地对待学生,相互尊重才会有效地沟通。师生双方互相信任、互相倾诉时,道德教育才有了坚实的基础。正所谓“亲其师,信其言”。

(二)教师言语行为是师德的表现

语言伦理学者认为,语言的运用与社会道德密切相关,言语行为离不开伦理道德的规制。一个人是文质彬彬,还是污言秽语,是言行一致,还是言而无信,与言语者的道德品质直接相关,也与社会道德环境有关。“任何言语行为都会不同程度地涉及道德问题。”[4]提升公众的言语素养,建立文明的言语交际秩序,有利于提升社会整体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正如王国维所言“:夫言语者,代表国民之思想也,思想之精粗广狭,视言语之精粗广狭以为准,观其言语,而其国民之思想可知矣。”[5]教师的言语行为反映了教师的道德品质,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言语行为和道德品质。

(三)教师言语行为是德育教化的载体

教师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就需要言语行为,阐释道德,陈述理由,劝导说服,使学生理解或接受某种道德观念,改变或形成某种思想态度。因此,道德教育本质上就是一个言语行为过程。在德育实践中,教师要想使学生接受所要求的道德规范,就必须与学生平等、自由地说理。可是,教师往往不耐烦与学生说理,不顾学生的认识水平,甚至以自己的权威压服学生,这样就难以达成理想的教育效果。如果师生之间并非平等的交往关系,教师以学生为改造的对象,强迫学生接受教育,当然达不到教育的目的。认知语言学也强调,认知和言语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师恰当的言语表达,有助于改善学生的认知效果。

三、教师言语行为之德育要求

教师,作为德育主体,其言语行为在伦理学视野中当然备受关注。教师的言语行为理应符合伦理道德的规制,才能胜任德育之要求。从此意义上讲,教师言语行为必须符合以下“四化”标准。

(一)教师言语行为规范化

王远新认为,个体的言语活动和语言使用,“必须服从语言的结构规则和社会文化习惯”[6]。教师言语行为也必须符合这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语言规范。服从语言的结构规则就是遵守语言规范。任何言语行为必需首先合乎语言规范。语言规范要求教师一定要使用标准普通话,这是教师特定的职业要求,也是师生顺畅沟通的保障。尤其是在课堂上,教师的言语行为起着主导作用,如果操一口“家乡话”,不但影响教育效果,也有损教师形象。教师遵守语言规范,还表现在具备良好的语言文学修养,字词使用准确,语句严谨简洁,坚决杜绝错别字、曲解词、瑕疵句。从功能和结构的角度看,言语被区分为内部言语和外部言语。一般说来,发出声音的言语被叫作外部言语,默想而不出声的言语是内部言语。外部言语是由内部言语转化而来的,这就需要一个遣词造句的加工组织过程,这也正是言语规范化的过程。格赖斯认为,交谈是一种合作行为,必须遵循一定的准则。言语行为传递的语义信息可分为两个不同的部分:一是说出来的话传递的话语的逻辑内容,二是话语的接受者从具体话语中理解出来的引申的“含义”。影响语义理解的因素很多,如交际双方的身份、地位、思想、观念是否一致,言语环境是否适宜以及社会时代因素等[7]。老师常有感叹,“如此苦口婆心,学生怎么就听不进去呢?”这不是学生的原因,而是老师未能准确界定与学生的关系,忽视了与学生的身份地位、思想观念等各方面的差距造成的。课堂是一个传授知识的庄重的场所,最适合规范化言语行为。结合专业术语,规范并清晰准确地表述,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当然,辅地使用口语化的表述也是允许的。口语化的简洁、灵活、通俗、随意,让人感觉更自然亲切。但是,用得不能太多,不能过于粗俗。二是道德规范。教育毕竟是培养人的事业,不仅涉及知识,更涉及伦理道德问题。我国传统文化非常注重言语与道德的关系,认为言语不仅传达个人的思想,而且展现个人的德性。言语行为是一个人在其内在道德准则指导下的行为。孔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教师被尊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有先进的思想觉悟,有纯洁善良的美好心灵,并且通过言语表现出来。教师要尊重社会文化道德规范,维护法律的严肃性,要言传身教,率先垂范,忧国为民,爱岗敬业。教师要注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社会责任感、集体荣誉感、个人成就感,使之提高道德修养,提升精神境界。俄国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人的语言修养是他精神修养的一面镜子。祖国语言的美好和伟大,力量和表现力是影响孩子,并使他的感情、精神、思想和体验变得高尚的最重要的手段。”[8]

(二)教师言语行为情感化

人的情感需要是复杂的,情感表现是不同的。一个人,拥有丰富而强烈的情感,才会显现出人性的完美和个性的丰满。作为教师,不仅要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不仅要晓之以理,更需要动之以情,需要真诚的情感自然的流露,刚正不阿,爱憎分明,这样才会对学生产生理想的情感效能。情感是“道德信念、原则性和精神力量的核心和血肉;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乏味的空话,只能培养伪君子”[9]。所以,情感是教师言语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应当赋予言语行为充分的感彩。首先,教师应保持热情。热情是一种热烈而稳定的感情。教师应当善于把热情和智慧结合起来,以饱满的热情对待学生,对待社会,对待人生,让学生从教师的言语行为中,感受到真诚和友善,感受到人性的温暖。作为教师,切不可缺少热情,以至厌烦学生,厌倦工作,甚至厌弃生活,那就失去了作为教师的资格。其次,教师应满怀豪情。豪情是一种豪放有气魄的感情,是一种可贵的情感状态,尤其是理想教育,需要豪情壮志。可是,在当代社会,豪情壮志似乎已经过时了,或者被功利主义淹没了。人们沉浸在平淡而实际的生活中,不再讲什么豪情壮志,豪言壮语也听不到了。然而,没有豪情壮志,就没有大作为,就不会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教师应以理想教育为己任,培养学生的崇高信仰和豪情壮志。当然,教师首先要拥有豪情壮志,言语行为才能表达豪情壮志,展现豪迈气魄。再次,教师应充满激情。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式的情感。激情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思想、有追求的人的真情体现,也是人性情感的最高境界。激情使生活更充实,使人生更绚烂,使人性更富有审美情趣。激情使教师言语行为更富有感染力、号召力、说服力。教师也要善于激发和保护青少年内心的纯洁激情。

(三)教师言语行为艺术化

教育,要讲究艺术。讲究言语行为艺术,是对教师言语行为的不可缺少的要求。首先,艺术化应以净化为前提。教师不管是在课堂内外,都要坚决杜绝脏字、粗话,避免侮辱人格、伤害感情、压抑个性的语言,勿用不平等的、监管式的、斥责的、谩骂的语言。“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组委会曾经的一个调查结果显示,81%的被访小学生认为,校园“语言伤害”是最亟待解决的问题。个别教师对学生恶言相送,冷嘲热讽,给学生造成的心理创伤是非常严重的[10]。对教师来说,善于把握自己,克制自己,是一种必要的能力。其次,教师言语行为要美化。言语规范,语汇丰富,修辞考究,富于言语艺术,是对教师言语行为美的基本要求。教师必须拥有细致的美感,要热爱美,创造美,善于保护学生心灵中的美,在学生的心灵中培养高尚的情操。教师应当加强文学修养,追求美化、诗化、哲理化的言语境界。言语形象生动,绘声绘色,就能增强言语效能。当然,言语行为美是建立在心灵美基础上的。语言是心灵的写照,只有心中有阳光,才能播撒光明,照亮他人。再次,追求沟通的艺术。师生沟通是教师的主要职业活动。沟通对象不同,需要不同的言语行为方式;沟通内容不同,需要不同的言语行为风格,这都需要适当的选择。比如,运用比喻,可以由此及彼,用非常简单的道理说明复杂的问题;运用推理,可以用非常清晰的逻辑关系逐步引导出结论。对某些问题,要和声细语,春风化雨;对某些问题,要理直气壮,义正词严。另外,对教师言语行为的声气腔调、动态表情都应有艺术化的要求和训练。

师德感言篇3

思想品德艺术性教学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而又非常专注的气氛中学习思想品德;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情感、习惯、自信心、进取心、坚持性等非智力因素。既然思想品德艺术性教学对于优化教学过程有这么大的促进作用,那么作为一名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又该如何才能使我们的思想品德教学赋予艺术性呢?

关爱与理解——思想品德艺术性教学的情感基础。

一位真诚的教育者必定是一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一位让学生衷心爱戴的教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教师对学生真诚的爱是我们感染学生的情感魅力。教师的爱深沉、博大而崇高,它深于父母之爱而不同于父母之爱,它带有鲜明的教育性,是教师发自内心的对学生关心、爱护、信任、期待以及尽责的美好情感。在这种巨大力量的影响下,那些在思想品德课堂上怯懦不敢开口、怕犯错误、不主动参加实践操练的学生就会在我们爱心的呼唤下大胆起来,敢于开口,不怕犯错误,积极主动地配合学习,从而取得进步,在进步中体念成功的快乐!

思想品德艺术性教学在教学内容与形式上的体现。

一位教师怎样才能成功地进行艺术性教学?这不仅要求拥有真挚的爱生之情和对思想品德教学深刻而正确的理解,还必须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灵活多样的艺术性教学形式。首先,教学内容艺术化,即教学内容的形象化、情节化。目前我们所使用的《新目标》思想品德教材,其内容由课堂、家庭逐渐向社会各方面发展,让学生逐步感知真实的世界;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生活的学习情景,符合学生的需要;其内容生动有趣,富有浓厚的艺术性和教育意义,教师在教学中巧妙地用语言、直观教具、肢体语言和表演等使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化,引导学生通过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对其全面细致的把握,加深对思想品德课的理解,从而逐步掌握知识,提高运用思想品德进行实际问题分析和解决的能力。其次是教学形式的艺术化,其主要表现为教学手段应随着特定的教学目的、内容、对象的不同而变化。一位优秀的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在对学生进行实际生活案例教学时,创造不同的情景,每一次都应表现出新的特色。教师的活动有了新意,学生的活动也就有了创意。介绍新的知识之后,就进行问题解决。练习的方式是多变的,一定不能给学生以固定的模式,同时教师提供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尽量让情景真实化,符合学生现实生活,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达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目的。

在教学中,教师要设法创造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消除学生紧张、困窘的心理障碍,使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轻松愉快的活动而不要有压力,从而能更加积极地投入知识运用活动中,进入一节课的高潮。教学形式的艺术化还表现在学生的大量参与和多种感观活动。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每一个步骤都要求学生大量参与,这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之一。教师在平时得加强学生学习目的的培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尽量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进行教学,这样学生认识到现在的学习与将来的生活目标有紧密联系,且与他们兴趣相投时,学习动机会增强;对于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让不同特点的学生有发挥自己长处的机会,获得成功,体念成功,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教与学的活动中。

思想品德艺术性教学是师生双边互动艺术化的结果。

不管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形式的艺术性都得通过师生活动来实现,这其中教师活动的艺术化更为重要。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示范表演者,教师活动的艺术化表现在教态、语言、表演及幽默艺术。

教态也就是教师的衣着仪表、师德风度和神情举止等。教态是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直观性最强、表率性最强的整体形象,它可以体现一个教师的文化素养。服装整洁,仪态大方,精神饱满,动作从容,严肃而可亲可敬,这样首先就确立了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教师亲切的目光、含蓄的微笑、和蔼的态度等饱含着对学生的爱,可以调动学生想要与你合作的欲望。

语言的魅力,一般的语言只能交流思想,艺术的语言才能交流情感,情感的交流才能促进思想的交流。我们面对的青少年的认知过程往往带有情绪性,常常表现出感情多余理智,甚至仅凭感情行事的特征。那我们的思想品德教师应该巧妙地让我们的语言简明、准确、生动、形象,富于条理,幽默,有节奏感,使学生慢慢进入你所创造的情景中,逐渐由爱美而动情,在师生间产生强烈的感情共鸣,完成“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教学过程,部分学生尽管“中不能言”却“心有所思”,从而积极思考,踊跃参与,观察、分析、归纳语言,领会教师意图,悟出语言规则,产生运用语言的冲动。

教师在教学语言的选择中,不要忽视肢体语言的运用,包括表情、眼神、动作、手势等,它本身是一种富含艺术性的表演,总是伴随着一定的语言,是语言的辅助手段。肢体语言的使用,生动形象,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教学效果更佳,演示是以实物展示和动作创设直观情景的常用方法。演示可以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思想品德进行思维的习惯。表演时形象地再现人物行为、心理活动和性格特征,使思想品德教学戏剧化的较好形式。采用种种表演手段,创造种种语言情景,加强师生双边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获得最佳教学效果。

幽默是一种最有趣、最富有感染力、最有普遍意义的传递艺术。在思想品德课堂上,教师要不是时机地抓住环节中的幽默运用,几乎每个环节都能运用幽默。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道理,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意见更能让人接受,把幽默的语言引进思想品德课堂,一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厌学情绪,在笑声中获得知识,把握知识;二来又可以融洽师生关系,保持课堂气氛,完成课堂活动,优化教学过程;三还可以让学生期待着、盼望着上下一次的思想品德课。

总之,在我们的思想品德现代化教学中,应该加大情感和艺术成分,让我们的教学效果得以充分的体现,同时,作为第一线的思想品德教师,我们应该根据自己及本校的实际情况,不断创新,不断进取,进行改革,创造出一套符合自身的思想品德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李镇西.爱心与教育[M].

师德感言篇4

关键词:教师道德 师德 职业道德

道德是“以善恶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的力量来调整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原则和规范”的总和。作为生命价值的判断标准,道德在保证个人的自由本质的基础上还要升华为社会的和谐。“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在对象中体现出来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美的本质与人的本质相通,而按照马克思的说法,人的本质包含了个体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和群体的人类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从哲学本源上看,道德与美同样源于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从目的上看,侧重生命价值判断的道德和侧重生命体验的美追求的都是人类社会的和谐。因此,德与美不仅是五育中的两个重要方面,更是“人”的自由本质的共同体现,两者在哲学根源和目标诉求上具有同质性。当代教师职业道德包含以德性为核心的多项内容,多强调“德”及其内涵,实际上,师德具有鲜明的美学特征,“以美启德”是教师提高自身师德修养和理论素养的重要方面之一。

一、古代文化传统中的美善同源

道德作为伦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其最终指向是“善”,而“美”在审美思想的萌芽时期更多的是从善的角度来解读。当楚灵王面对高大宏伟的章华台自豪地问大夫伍举“台美夫”时,伍举毫不客气地批评说:“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wwW.133229.COm若于目观则美,缩于财用则匮,是聚民利以自封而瘠民也,胡美之为?”在伍举看来,美是对各方面都无害的,而不是像楚灵王那样劳民伤财。伍举的“无害即是美”“美即是善”的美学观在先秦美学中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他赋予了“美”以强烈的政治和伦理意义。虽然后来随着审美意识和美学理论的发展,“美”逐渐从“善”中脱离出来,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善”始终都是“美”的标准之一。孔子说《韶》乐“尽美矣,又尽善也”,说《武》乐 “尽美矣,未尽善也”,看似是将“美”和“善”分开了,但在评价标准上仍然是倾向于“善”的。

在西方美学理论发展之初,也是常将“美”与“善”并举。亚里士多德曾说:“善是一种美。其所以引起快感,正因为它善。”普洛丁也说:“善在美后面,是美的本原。”虽然随着美学理论的发展,“美”渐渐从“善”中独立出来,但“美”和“善”之间的必然联系一直都是美学研究的重点之一。十六、十七世纪,美学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学科,鲍姆嘉登、康德等人也将其定位为连接“善”和“真”的桥梁,在他们看来“美”与“善”并不冲突,“美”之中包含了合目的的善与合规律的真。

二、现代教育中德与美的结合

1.教师的善与美。教师的善是指“对受育者合理的共同利益的谋求、对教师责任与义务之毫不推卸的遵循、对受教育者人格尊重和对受教育者发展负有高度责任的认同”。教师的善体现了人的自由创造本质在生命活动中的升华,它包含着强烈的人格美和社会美。

第一,教师的职业道德与人格美、社会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条指出:“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应当遵从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一名合格的教师必定会对教育事业表现出高度的责任感,视教育为毕生追求的理想,以高度的敬业精神献身于教育事业。从个人的角度来说,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则是人格美;而如果上升到人类建立在共同文化价值体系上的情感认同,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就是社会美。

人格美,是指一个人内心世界的美,“表现在品德、情操等素质方面。品德,体现着一个人的自觉的道德意识和良好的道德行为和习惯。一个人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对于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有所判断,形成关于真、善、美的价值观念,进而对于真、善、美有所追求。这种追求,作为一种比较稳定的有系统的习惯情绪,便是情操的表现。高尚的品德和情操,在人的言行中表现出来,就是一个人的人格美。”由此可见,人格美本身就与道德密切相关。教师职业道德由教师职业理想、教师职业责任、教师职业态度、教师职业纪律、教师职业技能、教师职业良心、教师职业公正、教师职业荣誉八个部分构成。在教师职业道德要求中,人格美也始终贯穿其中。

按照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教师的言行举止应当符合社会发展方向,体现人类进步的理想和愿望;应当充分显示教师作为人的自由、自觉和创造本性,实现教师作为人的价值;应当帮助学生及他人寻找人生价值与人生意义,学会选择人生道路。以上这些又都是社会美的表现。

第二,

崇高的师德与美学的崇高。教师是一种极为普通的职业,但又是一种崇高的职业,这是因为“教师的职业道德责任意识不是自发产生的,它来自于教师对教育劳动崇高社会意义的认识,对学生、对祖国和人民教育事业的赤诚之心,来自于接受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自我道德觉悟的提高”。所以,教师职业的崇高来源于其“树人”的本质,这里的崇高具有强烈的社会意义,事实上也符合美学意义上的崇高。作为审美范畴的崇高在西方的起源很早,古罗马的朗吉诺斯在《论崇高》中强调,作品的崇高风格包括五个方面的内涵,即庄严伟大的思想、慷慨激昂的感情、辞格的藻饰、高雅的措辞和尊严的结构。而从根本上说,崇高来自伟大的心灵,崇高是伟大心灵的回声。这与我们对“崇高”的德性探讨是一致的。

美学意义上的崇高主要指对象以其粗犷、博大的感性形态、劲健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给人以心灵的震撼,进而受到强烈的鼓舞,引起人们产生敬仰和赞叹的情怀,从而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它的本质是一个相对弱小却代表正义与善的主体与强大的敌对势力奋斗抗争的过程,并通过这种奋斗与抗争展示人的精神与力量。因此,崇高是人的精神与力量的动态展示。相应的,师德的崇高也表现出了这一对抗与提升的过程,那些在大地震中奋不顾身地护住学生的教师们,用感性形式的毁灭换来无数人的精神境界的提升;那些兢兢业业地在三尺讲台上默默耕耘的教师们,用一生的时间表现了坚持的崇高;那些甘守清贫的教师们,正在同社会的畸形审美观进行激烈的斗争,其最终结果是精神的升华和飞跃。

2.德育与美育。崇高的师德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保障。从语言学的角度看,德育和美育是教育的两个方面,即我们常说的“德智体美劳”五育中的两种。但实际上,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教育的每一种形式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自古以来,德育和美育就有着密切的联系。《国语·周语下》分析说:“夫乐不过以听耳,而美不过以观目。若听乐而震,观目而眩,患莫甚焉。夫耳目,心之枢机也,故必听和而视正。听和则聪,视正则明。聪则言听,明则德昭。听言昭德,则能思虑纯固。以言德于民,民歆而德之,则归心焉。”这说明,通过人体的主要审美器官眼和耳,人们可以对外界事物进行审美感知,并且感知的内容对人本身有美育作用。因此,在审美对象的选择上必须考虑德育因素,这样才能使人明辨善恶,振奋精神,归心向善。此外,古希腊、古罗马的“净化说”“寓教于乐说”等美育原则也是与德育紧密联系的。

在传统观念中,德育侧重的是说理,用世界观、人生观、善恶观等让人们知道行为的准则和界限;而美育则侧重于用感性的事物和形象打动人,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但北师大檀传宝教授在《德育美学观》中强调,德育美学观是对以往功利主义美学观的超越,是解除功利主义美学观危机的有效途径。不可否认德育与美育具有相互独立的特殊性,但两者也有密切联系,既相融也相成,而且美育能够育德,德育也须立美。

三、师德之美的具体表现

1.身教之美。“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师的以身作则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对学生良好品性的形成有重要作用。以下是一则著名的表现师德的事例:一位北大的新生因为要去办入学手续,让一位看上去像校工的“老师傅”替他看包。在他一个小时办完手续回来时,那位老师傅仍然很尽职地守在原地。在后来的开学典礼上,他惊讶地发现,那位看包师傅竟然是北大副校长、学界泰斗季羡林先生。季羡林先生崇高的师德的确让人感动,而受他帮助的那位新生也必定能够受益终生。

身教之美包含人的外在美和内在美,外在美又包含仪表美、体态美、外在行为美,而内在美则主要表现为主体的人格美。在对教师的审美评价中,气质、风度、性格、知识、修养等方面的审美价值较为重要。虽然它们多是人的内在美,但却能够外化为人的行为举止,体现为外在美。人格是指人在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性格、气质、能力、作风的总和,或者是指行为人在社会活动中具有的行使公民权利责任义务的资格。人格美历来都是生命的最高价值,也是人类所展现的强大的道德力量,体现着个体道德修养的完美程度。

在教育战线上,无数教师忘我奉献,无私耕耘,就是为了实现自己生命的理想境界,在这一过程中甚至有许多教师的自由精神超越了生与死的世俗考量。在不同的话语语境中,典范的人格精神都具有原创性的生命魅力,可以产生强大的感召力,成为时代精神的象征。

2.言传之美。教师的言语表达是一种能力,更是一门艺术,优秀的教师能够将高尚的师德始终贯穿于教育教学语言之中。例如,一位姓缪的教师刚开始给一个新班授课,自我介绍后就听到学生中有人“喵”的一声引起全班哄堂大笑,缪老师并没有生气,接着说:“我还没有讲课呢,你们就夸我讲得妙,那我一定不辜负大家的期望,希望你们能

一直夸我妙。”这样就巧妙地缓和了尴尬的气氛。

师德感言篇5

    [关键词]教师道德师德职业道德

    [作者简介]王瑞(1974-),女,北京人,西安体育学院汉语教研室主任,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文艺学。(陕西西安710068)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0)36-0080-02

    道德是“以善恶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的力量来调整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原则和规范”的总和。作为生命价值的判断标准,道德在保证个人的自由本质的基础上还要升华为社会的和谐。“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在对象中体现出来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美的本质与人的本质相通,而按照马克思的说法,人的本质包含了个体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和群体的人类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从哲学本源上看,道德与美同样源于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从目的上看,侧重生命价值判断的道德和侧重生命体验的美追求的都是人类社会的和谐。因此,德与美不仅是五育中的两个重要方面,更是“人”的自由本质的共同体现,两者在哲学根源和目标诉求土具有同质性。当代教师职业道德包含以德性为核心的多项内容,多强调“德”及其内涵,实际上,师德具有鲜明的美学特征,“以美启德”是教师提高自身师德修养和理论素养的重要方面之一。

    一、古代文化传统中的美善同源

    道德作为伦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其最终指向是“善”,而“美”在审美思想的萌芽时期更多的是从善的角度来解读。当楚灵王面对高大宏伟的章华台自豪地问大夫伍举“台美夫”时,伍举毫不客气地批评说:“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日美。若于目观则美,缩于财用则匮,是聚民利以自封而瘠民也,胡美之为?”在伍举看来,美是对各方面都无害的,而不是像楚灵王那样劳民伤财。伍举的“无害即是美”“美即是善”的美学观在先秦美学中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他赋予了“美”以强烈的政治和伦理意义。虽然后来随着审美意识和美学理论的发展,“美”逐渐从“善”中脱离出来,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善”始终都是“美”的标准之一。孔子说《韶》乐“尽美矣,又尽善也”,说《武》乐“尽美矣,未尽善也”,看似是将“美”和“善”分开了,但在评价标准上仍然是倾向于“善”的。

    在西方美学理论发展之初,也是常将“美”与“善”并举。亚里士多德曾说:“善是一种美。其所以引起快感,正因为它善。”普洛丁也说:“善在美后面,是美的本原。”虽然随着美学理论的发展,“美”渐渐从“善”中独立出来,但“美”和“善”之间的必然联系一直都是美学研究的重点之一。十六、十七世纪,美学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学科,鲍姆嘉登、康德等人也将其定位为连接“善”和“真”的桥梁,在他们看来“美”与“善”并不冲突,“美”之中包含了合目的的善与合规律的真。

    二、现代教育中德与美的结合

    1.教师的善与美。教师的善是指“对受育者合理的共同利益的谋求、对教师责任与义务之毫不推卸的遵循、对受教育者人格尊重和对受教育者发展负有高度责任的认同”③。教师的善体现了人的自由创造本质在生命活动中的升华,它包含着强烈的人格美和社会美。

    第一,教师的职业道德与人格美、社会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条指出:“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应当遵从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一名合格的教师必定会对教育事业表现出高度的责任感,视教育为毕生追求的理想,以高度的敬业精神献身于教育事业。从个人的角度来说,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则是人格美;而如果上升到人类建立在共同文化价值体系上的情感认同,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就是社会美。

    人格美,是指一个人内心世界的美,“表现在品德、情操等素质方面。品德,体现着一个人的自觉的道德意识和良好的道德行为和习惯。一个人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对于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有所判断,形成关于真、善、美的价值观念,进而对于真、善、美有所追求。这种追求,作为一种比较稳定的有系统的习惯情绪,便是情操的表现。高尚的品德和情操,在人的言行中表现出来,就是一个人的人格美。”④由此可见,人格美本身就与道德密切相关。教师职业道德由教师职业理想、教师职业责任、教师职业态度、教师职业纪律、教师职业技能、教师职业良心、教师职业公正、教师职业荣誉八个部分构成。在教师职业道德要求中,人格美也始终贯穿其中。

    按照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教师的言行举止应当符合社会发展方向,体现人类进步的理想和愿望;应当充分显示教师作为人的自由、自觉和创造本性,实现教师作为人的价值;应当帮助学生及他人寻找人生价值与人生意义,学会选择人生道路。以上这些又都是社会美的表现。

    第二,崇高的师德与美学的崇高。教师是一种极为普通的职业,但又是一种崇高的职业,这是因为“教师的职业道德责任意识不是自发产生的,它来自于教师对教育劳动崇高社会意义的认识,对学生、对祖国和人民教育事业的赤诚之心,来自于接受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自我道德觉悟的提高”。所以,教师职业的崇高来源于其“树人”的本质,这里的崇高具有强烈的社会意义,事实上也符合美学意义上的崇高。作为审美范畴的崇高在西方的起源很早,古罗马的朗吉诺斯在《论崇高》中强调,作品的崇高风格包括五个方面的内涵,即庄严伟大的思想、慷慨激昂的感情、辞格的藻饰、高雅的措辞和尊严的结构。而从根本上说,崇高来自伟大的心灵,崇高是伟大心灵的回声。这与我们对“崇高”的德性探讨是一致的。

    美学意义上的崇高主要指对象以其粗犷、博大的感性形态、劲健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给人以心灵的震撼,进而受到强烈的鼓舞,引起人们产生敬仰和赞叹的情怀,从而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它的本质是一个相对弱小却代表正义与善的主体与强大的敌对势力奋斗抗争的过程,并通过这种奋斗与抗争展示人的精神与力量。因此,崇高是人的精神与力量的动态展示。相应的,师德的崇高也表现出了这一对抗与提升的过程,那些在大地震中奋不顾身地护住学生的教师们,用感性形式的毁灭换来无数人的精神境界的提升;那些兢兢业业地在三尺讲台上默默耕耘的教师们,用一生的时间表现了坚持的崇高;那些甘守清贫的教师们,正在同社会的畸形审美观进行激烈的斗争,其最终结果是精神的升华和飞跃。

    2.德育与美育。崇高的师德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保障。从语言学的角度看,德育和美育是教育的两个方面,即我们常说的“德智体美劳”五育中的两种。但实际上,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教育的每一种形式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自古以来,德育和美育就有着密切的联系。《国语·周语下》分析说:“夫乐不过以听耳,而美不过以观目。若听乐而震,观目而眩,患莫甚焉。夫耳目,心之枢机也,故必听和而视正。听和则聪,视正则明。聪则言听,明则德昭。听言昭德,则能思虑纯固。以言德于民,民歆而德之,则归心焉。”这说明,通过人体的主要审美器官眼和耳,人们可以对外界事物进行审美感知,并且感知的内容对人本身有美育作用。因此,在审美对象的选择上必须考虑德育因素,这样才能使人明辨善恶,振奋精神,归心向善。此外,古希腊、古罗马的“净化说(范文先生网 fwsir.com)”“寓教于乐说”等美育原则也是与德育紧密联系的。

    在传统观念中,德育侧重的是说理,用世界观、人生观、善恶观等让人们知道行为的准则和界限;而美育则侧重于用感性的事物和形象打动人,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但北师大檀传宝教授在《德育美学观》中强调,德育美学观是对以往功利主义美学观的超越,是解除功利主义美学观危机的有效途径。不可否认德育与美育具有相互独立的特殊性,但两者也有密切联系,既相融也相成,而且美育能够育德,德育也须立美。⑦

    三、师德之美的具体表现

    1.身教之美。“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师的以身作则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对学生良好品性的形成有重要作用。以下是一则着名的表现师德的事例:一位北大的新生因为要去办入学手续,让一位看上去像校工的“老师傅”替他看包。在他一个小时办完手续回来时,那位老师傅仍然很尽职地守在原地。在后来的开学典礼上,他惊讶地发现,那位看包师傅竟然是北大副校长、学界泰斗季羡林先生。季羡林先生崇高的师德的确让人感动,而受他帮助的那位新生也必定能够受益终生。

    身教之美包含人的外在美和内在美,外在美又包含仪表美、体态美、外在行为美,而内在美则主要表现为主体的人格美。在对教师的审美评价中,气质、风度、性格、知识、修养等方面的审美价值较为重要。虽然它们多是人的内在美,但却能够外化为人的行为举止,体现为外在美。人格是指人在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性格、气质、能力、作风的总和,或者是指行为人在社会活动中具有的行使公民权利责任义务的资格。人格美历来都是生命的最高价值,也是人类所展现的强大的道德力量;体现着个体道德修养的完美程度。

    在教育战线上,无数教师忘我奉献,无私耕耘,就是为了实现自己生命的理想境界,在这一过程中甚至有许多教师的自由精神超越了生与死的世俗考量。在不同的话语语境中,典范的人格精神都具有原创性的生命魅力,可以产生强大的感召力,成为时代精神的象征。

师德感言篇6

幼儿园教师要严格执行师德规范的要求,因为教师的一言一行,幼儿喜欢模仿。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幼儿园教师师德总结,来欣赏一下吧。

幼儿园教师师德总结透过师德师风的学习,让我深深的明白:“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到底什么是师德师风?所谓师德,就是教师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养;师风,是教师这个行业的风尚风气。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诲人不倦,有教无类,这都是师德。教育实践证明,师德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教师是知识种子的传播者,是礼貌之树的培育者,人类灵魂的塑造者,又是人类社发展与进步的开拓者,是祖国花朵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和光辉典范。因而,教师的言行是对学生影响的重要因素之一,它不仅仅影响着学生学习状况及其效果,而且影响着学生人格等心理品质的构成和心理健康的发展水平。

教师应因材施教,一视同仁,对“好学生”关爱备至,而对“差学生”更应加备的关爱与呵护。要倾注全部的爱去发现他们学习上每一点滴的进步,去寻找他们生活、品德上每一个闪光点,加以充分的肯定和激励,让他们感到温暖,增强自信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教师是培养人才的园丁。作为21世纪的教师,应自强不息,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专业知识,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经验,取众人所长,补己之不足,精益求精。

这是我在学习师德师风中得到的一些心得体会,很感谢学校进行这个“师德师风”学习月,让我这个实习教师一下子就学到了这么多有关师德师风的知识。我必须会以师德师风继续加油、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师。

幼儿教师师德总结范文在忙碌的工作中,__年的工作也进入了尾声。回顾这一年多和孩子们的相处,不单单是孩子们在学习,潜移默化中孩子们也深深的影响着我,带动着我。看着他们天真、单纯、清澈的眼神,看着他们一点一滴的进步,我总是觉得很欣慰。在师德方面,我努力以身作则。争取在生活、行为习惯等方面都做到尽善尽美。孩子们处在幼儿时期,分辨力差,他们乐意模仿,教师的一举一动对他们都有着深深的影响。因为爱幼儿,热爱教育事业,所以我用心努力,不断进取,努力提高自身潜力及业务水平,严格执行师德规范的要求,坚持做到“一切为了孩子”。

在工作中,做到尊重和爱护每一位幼儿。不能直接体罚幼儿或变相体罚幼儿。重视对每个孩子的全面素质和良好习惯的培养,与每一个幼儿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相互尊重的关系,关心、呵护、尊重每一个幼儿。爱每一个幼儿,让幼儿感受到幼儿园的温暖,感受到教师给予的温暖。

在工作中,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把握时机做幼儿的引导者。关注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工作中的教师只有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的完善自己,才能带好幼儿。在提高我们的自身素质的同时,更要求我们年轻教师多听取老教师的各种意见。并且自身不断的学习,用心学习,不断开辟新教法。

教师的言行对幼儿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幼儿喜欢模仿,这将给幼儿成长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必须要时时刻刻做出好的榜样,凡要求幼儿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坚持严于律己。同时,正确处理自己与家长的关系,在家园栏上相互探究幼儿发展的方法、措施。

在园内不断学习师德教育,强化了教师的职业道德意识,我意识到在教育岗位上要做到无私奉献,悉心育人,要用爱塑造爱,用心灵雕塑心灵。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会不断加强师德教育学习,努力做一名孩子喜欢,家长放心的教师。

幼儿教师师德总结作为一个从事幼儿教育的教师,感到肩上的职责重大,万丈高楼平地起,启蒙教育是教育基础,如果没有一个扎实、良好的初始启蒙教育,就会影响其后的更高层次的发展。而教师的灵魂在于是师德,强烈的危机感在鞭策着我,培养良好的师德修养已刻不容缓。

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职业道德,就是普通的公民也有公民基本道德,而教育作为一个特殊的行业,因其质的规定性(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对其实施者――教师更是有特殊的道德要求,这种道德要求简言之就是师德。幼儿教师又因其应对的是一个特殊的社会弱势群体,一群少不更事的孩子,就更决定了幼儿教师师德要求的特殊性,师爱是师德的灵魂,是师德的核心和精髓。而随着幼教事业的不断发展,幼儿教师要做好教育教学工作不仅仅应有必须的文化专业知识与技能,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纯洁的爱心,这是幼儿教师最基本的素质,是做好幼教工作的首要条件,也是幼儿教师师德体现的灵魂所在。

幼儿园是幼儿离开多人疼爱的温馨家庭,正式接触的第一个社会群体,生活环境的改变、接触的倚赖对象的转换对幼儿情绪情感的影响十分突出,这时教师的爱对于幼儿新生活的适应起关键作用,教师有爱心便能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心理氛围,使幼儿产生安全、愉快、用心的情感与心理状态,易于将对父母的依恋,转化为对爱他的教师的信赖和依恋,因此师爱对于幼儿生活的适应,对于幼儿的身心健康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师爱可谓是幼儿生活有效的转化剂、滋润剂。所以爱是幼儿身心健康的精神需要。

有爱心的教师能为幼儿身心发展带给精神营养。爱孩子是教师都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而幼儿相对于学龄儿童,更需要用加倍的爱心滋润幼小的心灵。我们常见幼儿园小班的孩子,刚入园时出现"追人现象",总要跟着一位特定的教师。这是由于幼儿人园后,对家中亲人的依恋感很自然地迁移到幼儿园的教师身上,反映了年幼儿童对爱的需要和追求。这时如果教师能用自己的师爱感化、滋润幼儿,他们就很容易适应新生活,身心得以健康成长,相反,如果孩子感受不到教师的爱,就缺乏安全感,对身边的人缺乏信赖,以致对幼儿身心发育造成不良影响。在各种平时的言谈中也能够看出,幼儿对教师的喜爱程度与教师的和蔼程度和对幼儿的喜爱程度呈高度的正相关,幼儿的回答一般是,"因为她喜欢我","因为她总是对我们笑"。事实证明,幼儿最喜欢有爱心的老师,而且越是年幼的孩子越突出。老师的爱使孩子感到欢快,满足了他们精神的需要。其次幼儿教师只有爱孩子才能教育好孩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一种无形的力量,爱能创设自然和谐、温馨愉悦的精神环境,幼儿应在充满爱的环境中理解教育。在幼儿教育中,各种教育手段的运用固然很重要,然而创造良好的精神环境更为重要,爱是最有效的形式。年幼的幼儿园孩子感受到的只有教师为他们创设的爱的环境,感受教师对他们的爱,对他们情感的给予,而体会不到知识和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性,这些的获得是以爱心为基础,以师爱为媒介获得的,教师的爱心是一种具有动力作用的心理品质,因此借助师爱创设的精神环境对幼儿实施教育十分重要。教师有爱心便能为孩子创设良好的氛围,使幼儿产生安全、愉快、用心的情感与心理状态,促使他们乐于去观察、尝试、探索与创造,从而发展他们的智力。

所谓师德认识,就是指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深刻认识和全面理解,要从“德”中体会到献身幼儿教育事业的无比快乐和自豪。我从事幼教工作将近二十年,回顾自己走过的经历,对师德认识有一个由浅到深,由片面到全面的过程。经过各种学习,能够说在师德认识上有了提高,更重要的是在理论上使我爱岗敬业有了具体资料和明确目标,我对自己所担负的幼儿教育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尤其作为从幼儿教师到作为一名幼儿园园长应具备哪些师德,心中基本上也有个底。培养跨时代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其基础就是从良好的幼儿教育开始,幼儿教师的一言一行及教育质量将直接影响到今后小学、中学及大学的学习质量和综合素质潜力的提高。人们形容育人职业是“园丁”那是很贴切的,尤其幼儿教育,从事启蒙教育更加显得重要,能够这样说,什么样的教师就培养什么样的学生,育人之本,关键在于师德。塑造师德风范,潜心练功“给学生一杯水,教师本身就应有一桶水”,此话很有道理。在幼儿教育中,我感到在孩子们眼中,教师是一个完美无缺的人物,是最可值得依靠的人,你的投手举足,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们,孩子从教师身上看到无私奉献,孜孜不倦追求精神,看到社会的形象,师德不只是学识问题,更是塑造良好教师形象的问题。因此对

于师德除了要深刻认识其重要性,更关键就是如何去提高自己的师德。本人结合自己的状况,下决心就以下三方面提高修养。

1.重视学习和实践

认真学习,充分理解《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并以此作为自己言行准则,工作中要时刻牢记自己作为教师的基本职能:育人,只有品德高尚、学识渊博、幼儿教学经验丰富,才能胜任此项光荣的工作。而要做到这些,就就应不断地坚持学习和实践。

2.严以律己,注重言行

为人师表,坚持严以律己,增强自身的自控潜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始终持续良好、平和的心境,精神饱满地投入工作,要把自己看作既是个普通的人,又是个教育者,到了幼儿园就就应把属于个人一切不快和烦恼留在门外,言谈就应和颜悦色,循循善诱,举止就应优美文雅,体现心灵之美,自己的穿着就应朴素大方得体,贴合幼儿的审美情趣。

3.培养良好的内在素养

天生丽质固然能给人以美感,使人愉悦,但是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更重要的是塑造幼儿的内在修养,这样教师本人的学识和内在素养就显得格外重要。

(1)注重积累、陶冶、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在日常生活中应加强学习,开阔视野,不断丰富,充实自己,有意识地从祖国优秀文化中吸取养料,提高自己的内在素养。

(2)音乐既能帮忙人们解除烦恼郁闷,又能使人振奋精神,因此增进自己的音乐修养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平时教学工作中融音乐与教学为一体,让幼儿多感受乐曲中的美感,让其身心不断得到陶冶。

(3)为了调动各种教学要素及幼儿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构成最优化的教学系统,教师务必要了解现代信息技术及使用方法,并适用于教学,由此,可拓宽幼儿的视野。

总而言之,透过师德学习,使我对今后的工作既充满了信心,又增添了危机感。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追求,才能名符其实地对得起幼儿教师的称号,为有一个健全的灵魂而勤奋踏实地去工作,坚信一份耕耘,会有一份收获。

师德感言篇7

师德是教师生涯中的一种职业道德。师德可以体现一种精神、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中是需要遵守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的。教师只有在教学中坚持师德,才能提高教?W效率和教学质量。

1.注重教师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影响

小学生的年龄是比较小的,所以对是非的辨别能力是比较差的,在评价道德行为时,当有学生打架时,小学生会这样说:“老师说过,打人不对。”当有学生乱丢垃圾时,小学生会说:“老师说过,乱丢垃圾是坏习惯。”通过分析这两个事例,我们可以看出小学生已经把教师提的要求当成一种行为准测,教师的言语对小学生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同时教师的行为对小学生影响也是比较大的。例如,一个学生是比较调皮的,每次上课都会和同学聊天,严重影响课堂教学秩序,教师选择的教育方式不是私下和学生交流,帮助学生分析自己的错误,而是当着所有同学的面对学生大声训斥,然后说一些侮辱性的话语。教师的这种方式不仅没有帮助犯错误的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反而使学生产生了逆反心理。教师对犯错学生的侮辱行为不仅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也会让其他学生感觉教师是没有师德的。因为在师德中尊重学生是最基本的,但是如果教师连这个都做不好,就不是一名合格的教师。而具有师德的教师的正确做法是,在小学生犯错误时,会和小学生私下交流,耐心给他们分析问题,这样小学生的人格尊严才能被保护,同时这样的教育也是比较人性化的。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小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如果教师没有得体的言行举止,那么学生会感觉教师是没有师德的,那么这样的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学生不会心服口服。倘若教师的言行举止是得体的,那么学生就会把教师当成自己的道德模范,会时刻像教师学习。从而促进自己的行为变得规范起来。

2.与人相处要以和为善,以忍为本

在学校这个小圈子里,教师经常和同事、领导、学生打交道,所以会经常遇到缺乏道德修养的人,这时一名具有师德的教师不应该和这样的人用语言回击,而是应该莞尔一笑。因为具有师德的人不应该因为一点小事就和别人相互诋毁,相互挖苦,一点小事斤斤计较。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伟大的人格。例如,一些教师会因为和其它班级的教师沟通课程时大吵大闹,甚至打架,学生看到教师的行为时是会感觉教师是心胸狭隘的,一些学生也会在变得一点小事斤斤计较。教师与人为善,宽容他人的错误,有博大的胸怀,才能让学生在自己的影响下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3.品德课教师的言传

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品德课时,需要教育他们爱父母、爱故乡、爱学校、爱祖国。教师只有在课堂上给学生渗透这些思想,学生才能学会感恩父母的言语之恩,热爱故乡的净土,珍惜在学校受教育的机会,培养自己的爱国之情。通过探究发现,小学生开始会关心自己的父母,在生活中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教师在给学生渗透了这些思想后,在小学生的内心深处,不仅仅是只会想到玩游戏、学习,他们的心智会在教师的思想的灌输下慢慢成熟。

4.用爱滋养小学生

教师如果没有爱对小学生的教育来说是极其不利的,那样的教育将会是一种冰冷的教育,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是十分不利的。没有爱的教师只会命令小学生学习和做事,对于小学生的内心世界漠不关心,教师应该用爱呵护小学生的成长。爱具有无穷的力量,在爱的指导下小学生可以健康成长,快乐学习。小学生在开始对爱的理解是存留表面的,所以教师需要用爱滋养小学生,帮助他们学会爱和懂得接受爱。当小学生生病时,教师需要像母亲一样用温柔的语言和体贴的态度询问小学生,当遇到小学生因为家庭条件差的问题,教师带头给小学生捐款捐物,帮助小学生渡过难关。例如,在班级有一些留守儿童的性格是比较内向的,也是比较自卑的,教师应该私下和这些留守儿童交流,认真倾听他们内心的烦恼,帮助他们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帮他们找回自信。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应该是一直持续下去的,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爱,感受的班级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小学生在教师爱的滋养下也会学会用爱心做事,奉献他人。

师德感言篇8

关键词:高中英语 课堂 德育教育

《全日制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指出:教学中应该遵循英语教学规律,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在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既要注意遵循语言教学的规律,巩固、扩大学生的基础知识,发展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培养他们的交际和阅读能力,又要注意将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于外语教学之中。

那么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呢?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一些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的方法,总结起来大致有以下五点:

一、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渗透德育

新编高中英语教材是一套系列教材,课文所涉及的题材比较广泛,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具有很强的时代感、思想性、知识性和真实性。这些教材的内容涵盖了名人传记、自然灾害、环境保护、生态平衡、能源与交通、行为规范、人际关系、音乐体育、妇女权利等诸多方面,其中都渗透了丰富的德育因素。教师可充分地挖掘利用教材中这些德育素材,强化其感染力。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诱导下,联系自己的实际去思考和讨论,使其思想得到升华。

二、注重语言教学的情感教育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身心整体发展的过程。有研究表明:中学阶段正是情感性学习形成的关键时期。该阶段学生的学习活动带有很大程度的情绪化倾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要把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渗透在英语教学之中,从而把语言教学与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联系起来。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教师应具备较强的亲和力,能够走近学生并与他们和谐相处,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同时,教师自身要热爱英语教育事业,要以投入和热情感染学生的学习情趣。教师更要努力创设趣味化、活动化的课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喜爱课堂并能积极投身于英语学习和自主发展中。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斯基说过:“学校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到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进行心灵接触。” 也就是说,课堂教学不但是知识信息的交流过程,更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只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和谐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才能最大限度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其次,教师要从教学实际出发,运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他们积极学习的心理需要。通过游戏、唱歌、比赛、表演等教学形式,可以把学生的认知活动与情感体验巧妙地结合起来,同时也是向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的极好机会。

2.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进一步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

习惯对于一个人性格的形成、能力的发展等都具有特别的作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对他们的终身学习有益,而且还在客观程度上影响着其综合品格的发展。

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包括听、说、读、写、用等各方面。

在听的方面教师可培养学生多听的习惯,并给学生传授听的方法和技巧,同时在听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增加对西方文化的理解。

在读方面教师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发音和语调习惯。这一方面教师可做的工作很多,笔者在教学中经常要求学生大声朗读课文。

在说的方面,课堂内外的交流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力求声音响亮,语音清晰流畅,语调和谐自然,这样还可激发有些学生的当众说话的胆量和勇敢的精神。笔者还特别创设了课前Free Talk活动,因势利导,进行德育渗透。每天课前几分钟的自由谈话让学生轮流讲小故事、小笑话或者播报当前发生的时事要闻等,还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可根据学生所说的内容进行适当的点评。

对于写的习惯而言,教师首先应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对待板书和作业批改,给学生提供书写的榜样示范。笔者要求学生在高一年级每天练习书写,久而久之学生就养成了良好的书写习惯,同时又培养学生认真的为人处世的态度。

三、精心组织安排教学活动,有机地进行德育渗透

寓德育于英语教学的过程要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但不同的教学环节、教学活动其侧重点也因有所不同。语言的交际性和实践性决定了要在语境中、在活动、在模拟交际中学习英语,感受语言。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精心组织教学活动,设计能引起学生兴趣的语言交际场景、教学游戏和练习形式,以学生学会为目的,以学习情趣为主线,贯穿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教师要在教学的语境中、练习的活动中、模拟的交际中,向学生渗透德育。

四、教师要以自身的高尚道德影响学生,以爱激发学生的情感世界

素质教育要求“因材施教”,提高全体师生的素质。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是教育改革的主要实践者,他们对教育现代化和教学改革的认识和理解,将直接影响这场变革的成败。

在新的条件下,教师的职责不再局限于“传道、授业、解惑”,教师应成为学生的激发者、组织者、引导者。

教师是课堂德育的实施者,他们的世界观、情感、品行及教态,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教师要加强自身的修养,以自身的高尚道德影响学生。

首先教师要树立良好的自我形象,注重自己的言谈举止,树立教师的角色规范,树立威信。

其次,教师要从学习和生活上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乐于与他们交往,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用师爱去包围他们。当教师的这种情感一旦触及到学生内心的情感需要时,学生会处于一种积极的接受状态,并对此有强烈的表示,亲其师而信其道,爱屋及乌,爱教师,爱学科。

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他们以更多的爱护与鼓励,使他们与其他学生一样,在爱的沐浴中逐步发展。

五、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扩大德育的渗透范围

课堂教学中所认识的道理,激发的情绪,最终要转化为道德行为。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要采取多种方式,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不断扩大德育渗透的范围。

如举行英语朗读比赛,英语角,观看英语电影等活动。

另外,随着学校硬件设施的完善,我校每个教室都安装了投影机。自习课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水平,播放一些浅显易懂的英文电影,既能充分地认识和了解英语文化,学习地道的英语发音,也能陶冶学生的情操。

师德感言篇9

一、把中职德育课上得充满趣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理论性较强、较为抽象的中职德育课程,中职德育教师应努力使自己的教学语言像火种,点燃学生心底的兴趣之火;像石块,溅起学生心灵港湾的兴趣之波。生活中没有幽默是乏味的,课堂上没有趣味是枯燥的。

1.了解和研究中职学生的心理活动。对症才能下药,中职生作为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被贴上自卑懒散、文化基础差、学习态度差、行为习惯差等标签。大多在自己心里裹上了一层心理保护防线,不走近他们的心灵,不摸透他们心里的晴雨表。因材施教就变成了一句空话。中职德育教师应真正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从他们希望得到的方面进行引导,进而把其的渴求心理用轻松语言内化成―种学习动力。

2.确定民主的课堂气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民主的课堂气氛,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一个老师在课堂上总是板着脸孔出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从心理上就存在着压力。这种心理压力使学生的兴趣消失殆尽。中职德育教师除了不能摆架子外,还必须走近学生,用理解、信任和支持去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用融洽的师生关系催化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

3.积极探究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新编中职系列德育教材开发了借助网络平台的网络资源、学科网站,内容包括电子教案、演示文稿、Flas等数字化教学资源,教材设置了“相关链接”、“名言”、“互动在线”等栏目,并与图片、漫画等结合起来,给中职学生创造了参与、体验、感悟、内化和提升的机会,为开阔师生的思维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职校德育工作者应时刻从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生活等中搜集“德育信息”。

二、把中职德育课上得饱含情昧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是学习的动因。融洽的情感关系,能使师生亲密合作,形成愉快的课堂气氛,使学生乐于接受教育。中职学生由于是中考的失败者,自卑心理情感封闭不在少数。倘若德育课堂教学互动成为空白,育人效果不言而喻。创造师生交融的情感氛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1.设计出以情为纲的课堂结构。我们中职德育工作者要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情感因素,站在中职学生的角度去思考课堂结构。备学生所需,教学生所求,努力寻找教材的情感因素和学生的情感意向的共同点。做到课堂导入要“引情入境”;课堂提问要“步步扣情”;课堂总结要情贯始终。   2.设计出融情入境的课堂演示。一是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把多媒体引进课堂教学,图文并茂,音形俱备,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诙谐滑稽的教育图片一辈子会根植在学生脑海中。二是通过课堂表演进行,以增强德育课的生动性和形象性,把教材感情、教师感情、学生感情有机地融入具体的授课环节之中。可充分发挥教材中“互动在线”的作用,进行分组讨论和活动,德育教师不应当“编外人员”。

3.设计出化物为情的导析。课堂是教材、教师、学生三位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教材是客体,学生是主体,教师则是将主体和客体连接起来的纽带。教师要通过一定的情感手段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接受其思想熏陶。

师德感言篇10

关键词:品德与生活教学;情境体验;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9-088-2

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情境体验是指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教师创设情境,学生主动参与的,以学生学习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的,以教材和学生相结合为载体的,以主动探索、变革活动对象为特征的,以实现道德素质不断完善为目的的主体性学习方式。

一、当前品德与生活课中实现有效情境体验存在的问题

(一)流于形式的“假生活”情境,带来情感体验的失“真”。

生活性是《品德与生活》这一课程的显著特点之一,为此我们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过真生活,学生只有在他们能感受到的、观察到的、正在过的生活基础上,才能过更有意义的生活。只有真生活才会有真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让学生体验“准生活”,甚至尝试“真生活”,而不是形式花哨但目标不明的无效体验活动。

(二)缺少诚信的教师言行,带来了品德教育的失“效”。

“在我们的教学中,有时创设现实的富于挑战性的情境体验是十分必要的。”然而不能不说的是,我们有不少老师,常常是为了“情境体验”而“情境体验”,“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是《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的三个基本理念之一。而教师的言行则是学生真实生活的一部分。关注孩子的生活世界,同样应重视教师的一言一行。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如果教师连真实性这一点都做不到,那还谈什么品德教学,还谈什么品德教育呢?

二、实现有效情境体验的教学策略

(一)引入情境,激发体验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只有学生把学习看成是一种快乐,是一种需要,才会激发强烈的求知欲,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非智力因素才能充分调动起来,进而在特定的情境中活跃思维。所以,课堂教学通过创设情境,营造民主、和谐的师生氛围,使每个学生都感受到教师的期待,受到鼓舞,感到振奋,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之从“心欲求而不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状态中,认真思考,主动学习,积极探究,使学生与品德对象融为一体,产生“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如一位教师教学《喝水的学问》一课时,没有从教材上的几幅静态图片入手,而是从学生的真实生活环境说起,教师问学生:“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在操场上跑了两圈,你有什么感觉?”这一源自学生自身生活中的话题,如激起千层浪的巨石,学生在争先恐后地回答之时,内心受到了强烈的冲击:水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素,水对人的作用很大。学生在对话中强烈地体验到了“谁也离不开水”这一现代生态观。

(二)创设情境,优化体验内容。

1.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注重在课堂上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重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要帮助学生与当前情境积极联系,实现角色置换和情感认同,从而获得新的自我体验。平等、合作、和谐的师生关系能给学生以自由舒展的心理空间,能使学生沉浸在一种丰富、和谐、温暖、疏朗的氛围中,因而教师的情感是开启学生情感的钥匙。师生在“我——你”对话式关系中,各自将自己的经验置于一个更为广阔的文化背景中予以解读,就共同的对象交换意见,扬长补短,求同有异,加深对教学世界的共同理解。在平等、理解、欣赏的关系中,师生进行着知识与智慧的交流、精神与意义的沟通。师生双方作为完整的人,以整体的人格“相遇”并相互影响,双方在对话中共享知识与经验,真正达到相通相融,共同体验生命的涌动与拓展。

2.创设源自生活的情境。新课程标准把《品德与生活》定位为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性课程。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生活、道德规范、社会知识、生活常识均出自于生活的需要,道德教育更是如此,生活实践是学生形成真善美的信念的基础。杜威曾强调“教育即生活”,陶行知先生也曾经说过“生活即教育”,两者的共同之处在于他们都强调教育与生活的联系。从教材内容的编排不难发现,编者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身边的生活出发,通过创设源自生活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体验、感悟、发现、探究与创新,从中获得道德感知,体验道德情感,提升道德判断,践行道德规范。当鲜活求真的社会生活情境再现于课堂时,一下子就引领着学生入境生情,碰撞反思。这有利于帮助学生从真切的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既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又给孩子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和吸引力,也使品德与生活真正融为一体。

3.唤醒儿童沉睡的生活经验。“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是《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的三个基本理念之一。新课程强调儿童自身的真实生活经验,努力促进他们在自身实践经历的体验中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让儿童的生活经历和生活经验变为自己重要的教学资源,使课堂教学成为儿童交流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扩展、深化、提升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和创造美好生活的过程。对儿童而言,听到的东西容易忘记,看到的东西记忆不清,只有亲身实践和体验到的才能刻骨铭心。因此,唤醒学生沉睡的生活经验,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是德育课程走向生活的一个全新理念。在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过程中,现有的知识和经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不是教会学生什么,而是从学生学习的现实出发,创设良好的课堂实践体验环境,引导学生亲历知识形成过程,让学生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中,去体验、去感悟、去探究,从而获得学习价值的体会、学习动因的激发。

(三)优化情境,活化体验方式。

1.音乐渲染情境。音乐是最富情感召唤力的,通过播放与课文内容相宜的音乐,极力创设唤起感受、体验的情感氛围,使学生处于内心世界开放的状态,发挥学生所有的敏感和体验禀赋。如在教学《父母的疼爱》一课,教师先让学生欣赏了《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曲,并且让学生随着音乐哼唱,轻柔的音乐、动情的歌曲使课堂上洋溢着浓浓的爱的氛围,接着教师提问一个话题:“说一说爸爸妈妈疼爱你的故事。”孩子们争相说出了自己的故事:在寂静的深夜,妈妈悄悄地为我盖好蹬开的被子;在我生病的时候,爸爸顾不上吃饭,焦急万分地带我去医院看病;在雨天,妈妈为我送来雨伞,一路同行,雨水打湿了她的衣服……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感动着课堂。借助多媒体播放音乐,在如倾如诉般的旋律中,创设浓烈的“情感场”,唤起学生对人物的真切体验。

2.语言描绘情境。在品德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生动的语言描述,展示课文画面,以准确传递情感、创设情境,拨动学生情感的琴弦,引发他们涌动情思,引领他们走进文本,亲历事情,感受场景。教师通过这种形象生动而又充满着激情的语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很快融入作品所描绘的世界中,一任思想感情的野马与其一同驰骋,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情感冲撞力。

3.图画再现情境。某种情景或场景的直接刺激有利体验的产生,因此借助具体、形象、鲜明的图画再现情境,是激发学生感受、体验的有效途径。如教师在教学《春天在哪里》一课时,一名学生上台展示了一幅关于春天美景的画,她在描述春天美景的时候,说了这样一句话:“春天的花太美了,我舍不得把它采下来,所以我用笔把它画下来。”教师即时抓住学生的发言,充分利用这一生成性资源,展开了联想性对话的引导:“你们听了她刚才的发言,有什么话想要对她说的吗?你还想到些什么?”有的学生说:“我想对你说你很爱春天,因为你画的春天很美。”有的学生说:“我想到了我们要向你学习,像你一样爱春天,不采春天的花,让春天更美丽。” ……通过展示一幅关于春天美景的画,以具体、可感的画面再现春天美景,激发学生的感受与体验。

4.表演体会情境。在品德教学中让学生即兴表演,是促进其对课文进行全身心感受的有效手段。学生在领悟文本内容的基础上,通过表演,将书面语言外化为表演语言,必将促进对文本内蕴与感情的深度体验。通过表演,学生进入情境,亲历现场,对文中人物的动作、表情、语言乃至心理活动都有了深度的感受与体验,进而对文本所蕴含的情感思想有了深刻的理解与感悟。

(四)深化情境,体验品德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