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内涵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0 04:51:19

师德内涵

师德内涵范文篇1

一、新时期师德的特点

1.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师德标准具有复杂性

“经济关系表现出来的利益直接决定道德体系的基本原则、主要规范及其适用范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优胜劣汰的社会竞争机制被引入各行各业,价值规律被广泛认同,社会经济主体和价值取向进一步多元化,固守清贫、甘当“蜡烛”的传统师德观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师德价值标准日益复杂化。

2.师德具有一般性、层次性和渐进性

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作为全体教师都要遵守的道德准则,是所有教师都必须而且能够达到的道德底线,是全体教师共向的道德标准,而不是个别教育模范或师德标兵所具有的特殊品质,因此,师德具有一般性和大众性。但是,在平凡的职业当中,除了广大能够恪守一般职业道德的普通教师,学校还拥有大量完全利他的、能够无私奉献的师德模范,教师的道德水平具有层次性。此外,受当前历史、社会条件的限制,师德建设的任务艰巨而复杂,师德又具有渐进性和长期性。

二、师德的内涵

教师的职业道德称之为师德,它是教师和其他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如果把这个抽象的价值准则具体化,那么,师德的主体是教师,施行范围是教育活动,性质是职业道德,边界是职业活动。

1.社会层面的师德内涵

社会层面的师德,指的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合理要求和为师德实践提供的基础和条件。这一层面的师德主要有两方面的价值体现,一是普通公民的道德要求,二是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

热爱祖国、遵纪守法等基本道德,举止文明、乐于助人等社会公德,尊老爱幼、作风正派等家庭美德,是普通公民的道德内涵:而依法执教、严谨治学、精心施教,则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内涵。

除了传统的师道内容,师德的内涵还应随着社会条件的发展与时俱进,体现师德的时代特征。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师德的价值体系并不完整,还需要增加公平竞争、优胜劣汰,按劳取酬,多劳多得等反映社会发展规律的合理因素。必须要看到,阶级社会的道德规范与利益动力机制密不可分,就像马克思所说:“‘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我们在大力提倡“无私奉献”的共产主义道德的同时,必须要承认师德内涵的物质性和现实性。在合理、完善的分配制度没有形成,以人为本的民主决策和管理制度没有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有所欠缺的校园环境下,提高师德水平还需要社会在制度层面的人力支持和配合。

2.个体层面的师德内涵

个体层面的师德,是指教师个人理解社会层面师德的内涵,并把社会对师德的普遍性认识和要求内化为个人的情感和意志并自觉履行道德的行为。这一层面的师德在道德理想层面上主要表现为教师个人的职业理想、职业态度和职业良心,在行为层面上表现为教师的职业责任和职业能力(教学和科研能力)。

其中,职业理想是教师对所从事的职业可望达到的成就的设想和追求,是教师教育行动的指南;职业态度是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的工作态度,其好坏直接影响教书育人的效果;职业良心是教师对职业责任的自觉认识。这三者既是教师履行职业责任的保证,也是教师不断提高职业能力的内在动力。换句话说,师德在价值观层面抽象的道德标准主要通过行为层面表现出来,两个层面之间存在着内在的有机联系:师德是师责和师能的基础,师能是师德的有效载体,师责是师德的具体表现。由此,教师践行师德的过程,就是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积极的职业态度,以称职的职业能力来自觉履行教书育人神圣职责的过程。

、师德建设的有效措施构建师德建设长效机制,需要在了解新时期师德特点和内涵的基础上,从师德的价值层面、制度层面和行为层面采取有力的措施。

1.遵守权、责、义、利相结合的价值准则是师德建设的有效前提

邓小平同志曾经说,“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教师群体虽然不乏先进个人,但大多数教师都是平凡的普通人,在当前社会条件下进行师德建设,必须要重视教师作为普通的“人”的基本需求,承认教师利益的合理性,把教师看作是拥有相应权益的主体,而不是单纯的“义务人”。尤其当前信息社会条件下,知识老化、更新速度的加快,使教师的教学压力和工作强度日益增大。这些事实的客观存在,都要求我们在进行师德建设时要正确地对待教师的利益和要求,把教师的义务与权利、责任与利益有机地统一起来,在精神上予以肯定,在物质上予以承认。

2.建立公正、完善的教师制度是师德建设的突破口制度是价值合理性和工具合理性的统一,“制度比榜样更具强制力和影响力,制度德性比个人德性更具普遍性。”创建平等公正的教师制度,在正义制度的约束下,用制度的力量来保障教师道德的普遍实践,是构建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基本保证。因为,在公平正义的制度环境里,所有成员的基本权利都能够得到切实有效的保障,社会成员可以保持平衡的心态并各尽其责,相应的,其道德素质就会由内而外地改善并不断地提升。在进行教师制度建设时,首先应该追求制度制定时(且不论制度的执行)最大限度的公平,追求制度制定过程的科学性,体现对教师的尊严、价值、权利和利益的尊重,体现学校管理制度的人文关怀,在学校的组织体系、运行机制、管理制度等各方面凸显人本主义思想,最大程度地激发教师的潜能。其次,还要设计相关的配套措施和实施细则,如激励机制、评价机制、监督和约束机制,通过维护教师制度和教育制度的有效性来保障制度的实施。

3.管理层正确的治学理念和实践是师德建设的关键

公正的教师制度的建立,一方面来自教师的要求和推动,另一方面主要来自于以校长、党委书记为代表的管理层的治学理念和实践。在当前金字塔式的行政管理体制下,影响和决定教育的发展方向和教育质量的,除了教师之外,更重要的是学校的管理者,他们通过制定教学管理制度、薪酬激励制度、人事分配制度和各项教师管理制度,引导、激励和约束教师的行为。因此,师德建设的发育和完善程度主要决定于管理层对教师和对教育的正确认识以及办好教育的信心和决心。如果各级领导及管理部门真正把教职工和学生当作学校的主人,真正地依靠全体教师发展教育,就会在广大师生的积极参与和配合下创造出具有人文精神、公平正义的制度环境,也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建立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

师德内涵范文篇2

一、新时期师德的内涵

所谓师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包含了教师的职业理想、职业责任、职业态度、职业纪律、职业技能、职业良心、职业作风、职业荣誉等内容。广义的师德不仅仅包括职业道德层次,还应当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立场和态度、法纪观念和行为等,师德不限于教育活动的需要,也是社会的公民和先进分子应具备的素质。此处我们仅从狭义的角度对教师的职业道德内涵和构建展开论述。

1.爱

邓小平同志说过“我们提倡学生尊敬师长,同时也提倡师长爱护学生。尊师爱生,教学相长,这是师生之间革命的同志式关系。”这是对新时期的新型的师生关系的明确要求。关心热爱学生,是教师的理智感、美感和道德感凝聚而成的一种高尚情感,是教育实践中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和手段,它表现了教师对祖国、对人民、对党的爱,体现了教师的独立人格和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爱生,就是要全方位地关心每一个学生,不只是学习上,而是思想、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爱生并不排斥“严”,某种程度上,严格要求学生是一种更为实在的爱。我们一方面要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从小事抓起,对其不良行为决不姑息迁就,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另一方面,教师又要严格要求自己,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为人师表,身教更重于言教,切忌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大做文章,甚至讽刺、挖苦学生。要懂得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反映了自身的修养,都可能影响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并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2.责任

教育部部长周济曾经提出“爱与责任———师德之魂”这样一个命题,第一次把责任提高了师德之魂的高度,并进一步阐述了教师肩负的岗位责任、社会责任和国家责任。教师责任是社会及其群体对教师个人职业角色的期望,教师对这种期望的认同就是教师责任感。教师承担起责任的首要前提就是分清任务,认识到规定的具体情境中所应承担的任务,学会在不同情境中如何跟学生发生相互作用,选择恰当的策略。如何使学生感到在学校安然自在,不受拘束,充满创造活力,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帮助学生发展学习的一般动机,使每种学习活动切合学生,唤起对各种学习材料和生活问题相互联系的意识,创造有利于学习的情境,也是教师必须承担的责任;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努力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同样也是教师的责任。

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得有清醒的教育意识,有教育理性和教育智慧,能正确评价学生的精神风貌,促使学生发挥更高的自我潜能,增加其洞察力和理解力。教师具有这样的教育责任感,其肩负的教育责任和义务才有可能实现。每一个真正具有责任感的老师,会用自己对教师和教育的理解,明确自己的责任,并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尽心尽责。

3.教育能力

教育能力首先必须有扎实的基本功。学高为师,教师对某一学科知识丰富、业务精通、治学严谨、注重创新,这也是师德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当代社会是信息时代,科学技术发展迅猛,新知识不断涌现。教师应该紧跟社会发展的潮流,培养敏锐的洞察力和思维能力,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把握住学术前沿和先进技术,加快科技创新。不仅要求教师自己要有紧迫感,还要从制度上督促激励教师不断超越自我。教育能力还要求具有引导技巧。教师的本质特征就是教书育人,其教育劳动不是直接创造财富,而是通过培养对社会有用之才而创造财富的。因此,教师不仅自身要有扎实的业务素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还要有很强的洞察学生心理、思想状况的能力,即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实践中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只有这样引导,才能把自己的知识转化成学生的力量。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结合自己的专业,不断探索符合当代素质教育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提升自己的引导能力。

4.与时俱进

传统价值观强调教师的献身精神与牺牲价值,使教师职业具有独特的神圣性,体现了中国教师的传统美德。然而,在市场经济的社会背景和追求自我实现的文化背景下,这一价值观需要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为人师表,要以自身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优秀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为基础。要将学生培养成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科学、积极上进的青年,教师首先要具有这样的道德魅力。良好的师德修养是言传身教的前提和保证。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坚决摒弃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完善的师德,需要宣传、灌输、引导、示范等多种形式的教育和激励。但是,思想教育绝不是孤立唯一的,道德归根到底是一定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教师道德离不开教师利益。师德教育既要反对那种漠视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倾向,也要反对那种忽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行为,要把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与教师个人的利益结合起来。从实际出发,关心理解教师,增强师德建设工作的感召力,从而使师德建设虚实结合,化虚为实。

二、师德监督机制的构建

面对当今师德滑坡现象,探讨加强师德建设的途径显得尤为重要。完善教师职业道德机制是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重要保证。师德监督机制是指对教师的师德状况和其行为目标的选择起督促、制约作用的系列措施与制度。师德监督机制的构成要素包括自律和他律,行政监督和社会监督。但就学校内部而言,主要指他律和自律。

首先,在他律方面,主要是建立并完善学校监督、同行监督、学生监督三位一体的师德监督体系,这个监督体系应该是显性和隐性相结合,包括设立师德建设举报箱和举报电话,进行不定期的问卷调查,建立师德监督网站,领导和教师听课,教师互评,教研室评议,学生评议,聘请有经验的教师、离退休老同志和管理人员担任师德巡视督导员等途径,及时把握每位教师遵守师德规范和教书育人的情况。此外,加强师德督查,对师德考评不合格的教师,或在不同年度考评中有退步的教师,视具体情况分别给予批评教育、调整工作、行政处分,直至撤销教师资格或解聘等相应处理和处罚,对触犯法律的,依法追究有关当事人的法律责任。通过对教师师德加以示范和警戒,营造师德建设的良好氛围,鼓励教师自我加压,严格自律,以期逐步达到“慎独”的崇高境界。

在师德监督机制的构建中,如果师德建设不与教师的切身利益如工资晋升、津贴发放、职务晋升、岗位聘任、培训进修和职称评聘等挂钩,忽视教师的物质需求,缺乏有力的配套政策这个“硬件”的支持,一手硬一手软,效果也不会好,或者难以持久。因此,要使师德建设取得实效并长久保持和深化,就必须关注广大教师的物质利益,建立并大力实施一种物质与精神同步、“硬件”与“软件”俱佳的激励、监督机制。主要包括:制订切实可行的师德师风考核评价制度、师德标兵评选办法及奖励方案、违反师德规范处罚条例等;改革旧的人事制度和现行分配制度,废除教师职业终身制,制定实施“进得来,留得住,出得去”的用人制度,把教师享受的各种待遇与其对教育事业的贡献和师德状况直接挂钩;制订并完善学校师德建设工作条例、师德建设实施细则、教师教学工作道德规范、师德公约和教书育人工作职责等,明确教师应该如何履行师德义务以及怎样才能达到师德的要求。

师德内涵范文篇3

【关键词】道德养成;师德;新时代

教师是教育之本,师德是教师之本。新时代国家高度重视师德建设,《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提出全面推进师德养成教育,将师德养成视为提高教师整体质量和综合素质的首要任务。师德指教师的职业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道德形式,它遵循道德发展的规律。从心理学视角看,道德养成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及道德行为四种心理过程,因此,师德的发展也离不开师德认知、师德情感、师德意志及师德行为。本文即从师德认知、师德情感、师德意志及师德行为入手,详细阐述新时代师德思想内涵,为当前师德养成提供依据,从而提高教师思想道德素质,帮助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1师德认知

师德认知即我们如何看待教师这个职业,是对教师职业规范及教师价值的认识。它是师德养成的基础和前提。韩愈说过“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就是帮助学生传递知识、传授技能和解答疑惑。那么,在新时代背景下,师德要求有没有变化呢?人们对教师的期待又有哪些不同呢?首先,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任务。从古至今,教书育人都是教师的神圣使命,教师不仅仅是经师,更是人师。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关注学生的人格成长,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教书和育人二者都不可或缺。其次,言传身教是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在教学活动中,有些教师会忽视自己的体态语言,根据心理学的理论,交流时内容的影响占7%,语气和态度占38%,关系占55%,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仅应注意讲课内容,也应当注意授课的态度、语气等,同时也应当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合乎规范,要慎其言,更要慎其行。再次,关注社会是教师成长的必要条件。社会在加速发展和变化,知识的更新和迭代也越来越快,一方面,教师在传授知识的时候,只囿于书本或以往经验,已经越来越跟不上时代;另一方面,教师如果只注重知识本身,不思考知识和生活实际的结合,已经不能很好满足学生的需要。因此,教师应主动走出去,在钻研理论知识的同时,多关注社会的发展和动态,努力将所学和社会应用结合起来,一方面让知识发挥效用,为社会造福;同时丰富备课材料,让课堂更生动;同时,教师也可以更快成长。最后,学术诚信是教师道德底线。做科研是教师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学校也大力鼓励和支持教师做研究。教师在做研究时,可以有一定自由度,但不应违背学术规范,杜绝弄虚造价等不诚信行为,应戒骄戒躁,不能贪图眼前利益,将诚信时刻记在心间,用自己的真才实学,造福社会。

2师德情感

教师的职业是神圣的,如果对教师这份职业的认识只停留在认知层面,是远远不够的,情感具有更强的驱力作用。如果将情感因素注入教师工作中,更有利于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幸福感。教师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使命,只有怀揣着高度的热忱才可能更好的完成工作。师德情感分为三个维度:信念与情操,知识,学生。第一,信念和情操。教师这个工作是平凡的,但却关系着祖国下一代的成长,关系着民族的未来,只有发自内心喜欢这个岗位,将其作为自己毕生的努力方向,才有可能成为一名好教师。教师虽然清苦,但看着学生的成长,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只有内心真正认同,愿意为其奉献自己的精力和时间,坚定此信念,才能更好完成教育下一代的使命。第二,知识。“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一名教师,如果没有渊博的知识,不可能很好地完成本职任务。知识的储备水平也是衡量教师专业性的重要标准。有人说,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知识是无止境的,教师应有强烈的求知欲,孜孜不倦地追求知识,尽己所能地充实自己的储备,才有可能备好课,上好课,受到学生喜欢。第三,学生。教学是教与学的过程,教师是教学活动主体,学生也是教学活动主体,为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关心爱护学生。只有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才可能亲其师,信其道。心理学中的皮格马利翁效应,讲的就是学生会按老师期待的方向发展,如果教师相信学生,对学生充满信心,学生就会真的成才。

3师德意志

意志是指克服困难,努力完成目标的心理过程。那么,师德意志即克服困难,抵制诱惑,努力做一名好老师的心理过程。在新时代背景下,教师面临着很多挑战,如现在的学生没以前好教了,“00后”“10后”的学生不好懂;知识的更新速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快,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也越来越多,各种线上课程也鳞次栉比,教师备课、上课的难度都在提升;现在的技术发展很快,各种信息技术带来的教学变革层出不穷。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增强意志:首先,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是灯塔,指引着教师前进的方向。教师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认同,深入学习,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师的本职任务是教书育人,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或诱惑,思想上都不能动摇,要从国家建设、学生成长大局出发,拨开迷雾,奋力前行。其次,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终身学习已经是社会共识,作为知识传授者的教师,在社会快速变化的大背景下,更应该坚持终身学习,不断扩充知识储备,不断学习教学方法,时时更新教育理念和教育策略,专注专业知识的学习,通过各种渠道提高自己,保持专业的成长,做好学生的榜样,做学生满意的好教师。最后,牢固树立改革创新意识。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动力,是社会发展的源泉。作为一名教师,更离不开创新。教育的对象在变,“00后”、“10后”作为网络的原住民,和任何一代比,他们生活和网络结合的更紧密;教学的内容在变,知识在快速的更新和迭代;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也在变,翻转课堂、雨课堂、云教育等早已不是什么新词。因此,教师必须克服惰性,挑战自我,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打造金课。

4师德行为

师德养成的最终目的是塑造师德行为,将内化的师德外显于行为,是教书育人的落脚点。教师是学生的灯塔,指引着学生前进的方向。在教学中,教师应做学生品格的引路人、知识的引路人、思维的引路人、奉献的引路人。首先,品格的引路人。学生的身心是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中的,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教师的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上接第273页)主义接班人”。“德”放在第一位,教师在教学中,应时刻关注学生人格的成长和塑造,通过言传身教、榜样示范等各种教育方法手段帮助学生不断完善品格。其次,知识的引路人。教师是知识的继承者、传递者,知识是无限的,教师不仅仅应该教会学生学习书本知识,同时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努力引导学生善学、乐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真正爱上学习。再次,思维的引路人。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是国家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教师应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断开拓学生思维,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学生创新能力。最后,奉献的引路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人才。国家强大了,人民才能真正站起来,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坚定地爱国信念,刻苦钻研专业知识,掌握过硬本领,为国家建设增砖添瓦。

师德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师德认知是基础,师德情感是动力,师德意志是桥梁,师德行为是最终目的。师德的发展不一定遵从“知、情、意、行”这四个步骤,它可以从“情”开始,也可以从“意”开始,甚至可以跳过前三步从“行”开始,师德认知、师德情感、师德意志和师德行为是相互联系和统一的。新时代师德思想具有深厚的内涵,从道德养成的视角看,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提高师德认知,培养师德情感,磨砺师德意志,争取做一名让人民满意的好教师。

参考文献

[1]李晓东.新时代思想政治课教师如何“修炼”师德?[J].中国教师,2019(5):58.

[2]夏文斌.引导教师做“四有”好老师[J].中国高等教育,2019(Z3):76.

[3]闾彬.今天,我们需要怎样的师德?[J].中国德育,2019,243(3):8.

[4]李冰清.新时代高校师德建设内涵研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8(11):74-75.

师德内涵范文篇4

【论文摘要】:文章根据现代教育的现状,结合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八荣八耻"论述,从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等几个方面阐述了新时期教师师德的内涵,同时提出在新时期要重视并加强师德建设。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素质教育已经成为了教育事业的主题。教师作为素质教育的主体,就是用自己的才德、学识,通过言传和身教去启迪、感化、熏陶和塑造学生的心灵。教师的师德如何,对学生的成长和发育有着很大的影响。正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的那样:"这种影响所产生的教育力量,是无论什么样的教科书,无论什么样的思潮,无论什么样的奖惩制度都代替不了的。"

因此,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就成为教师师德的集中体现,这也是增强教师的事业心、责任感,改善教师的工作态度和精神风貌的关键所在。

一、爱岗敬业

爱岗敬业是指教师珍重和热爱本职岗位,奉献和献身于教育事业,是调整教师与教师职业之间相互关系的道德规范,是对教师的起码要求,也是党和人民的殷切希望。爱岗敬业凸显四个意识:敬业意识、乐业意识、勤业意识、创业意识。只有敬业,才能实现人生的重要价值;只有乐业,发自内心的"乐而为之",才会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才会怀着炽热的爱和浓烈的兴趣,以纯洁的思想感情和饱满的工作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事业上;只有勤业,才能打破上下班的界限,打破工作地点的限制,时时为教育事事为教育;只有锐意进取,勇于创新,对知识精益求精,不断进取,深入教学第一线,探索教研教改以及学术论文,这样才能跟上时代节奏,在求真务实中开拓进取,才能为教育事业不断增加活力,推动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热爱学生

教师对学生的爱,就是对教育事业的爱,简称为师爱。师爱是师德的核心,即师魂。师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计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是一种神圣的爱。热爱学生是建立民主、平等、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在朱小蔓《教育职场--教师的道德成长》一书中我们看到,教师对学生仅有本能的爱是不够的,还必须有理性的爱,"教师的理性之爱是指教师对学生的爱,不仅仅是出于人对人、成人对儿童的自然之爱,更为重要的是具有理性的自觉之爱。这种爱不是母爱,但胜似母爱,她是无私的、不求回报的;她超越了母爱的盲目性。她是教师在对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有了充分认知、对教育本质有了真正领悟、对教师职能和角色有了清晰把握的基础上形成的理性之爱"。学生一旦体会到教师的这种真挚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实现教育育人的根本功能。

三、严谨治学

严谨治学是处理教师和教学之间的关系的道德规范。陶行知先生指出:教师的成功,在于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教师对学生的严,往往建立在对自己严的基础上,特别要严谨治学。严谨治学要求教师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规律,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教科研水平与教育教学水平,即提高师能。英国哲学家怀特海对教师的工作作出了恰如其分的描述:"一切有实际经验的教师都知道,教育是一个一分一分地,一小时一小时地,一天一天地掌握详情细节的孜孜不倦的过程。"传道、授业、解惑、质疑,就是用高尚的思想道德和丰富的科学知识培养学生。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必须是可以信赖依靠的对象,因此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必须要坚持原则,保持适度的威严,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爱而不严不是真正的爱,"严"是培养一流人才的基本保证。

四、教书育人

古人说:"师也省,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就是说,教师在传播知识的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因此,作为教师应既当"经师"又当"人师"。高素质的教师,应当是"人师"与"经师"两者合一,就是要做到教书育人。教师要善于把自己融入学生群体中,与他们打成一片,既做良师,又做益友,做到知情、知性、知心。要根据学生的成长特点,研究和把握他们身心发展的个性差异,长期不断地探索和深入他们复杂的精神世界,在教书的同时,教会他们怎样"做人"。要在纷繁复杂的情况下,把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加工成每个学生都能接受的信息,转化为每个人的智慧和才能;要在多种因素纵横交错的影响下,随时把握学生的心理变化和动态表现,对每位学生精雕细琢,把他们塑造成为艺术品。

五、为人师表

教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学生所特有的向师性,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特殊地位。教师的世界观、学识和言行,时时刻刻在对学生起着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因此,教师是学校里最重要的表率,是学生最直观、最有教益的模范。古人云:"以身立教,其身亡而教存。"教师的言论行为、知识水平和为人处世的态度,都被学生视为榜样而竭力模仿。孔子曾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就要求教师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要学生努力学习,自己就应当学而不厌,手不释卷;要学生认真读书,自己就应当积极备课,教学认真负责。总之,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而且做出榜样。只有这样才能给学生带来好影响,对学生进行教育才有说服力。

在新时期,我们只有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在教育活动中把践行八荣八耻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活动结合起来,不断提高教育者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不断拓展教育的途径,增强教育的实效,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潘树国."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浅析,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06/03.

[2]苏莉.论师德建设,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08.

师德内涵范文篇5

【论文摘要】:文章根据现代教育的现状,结合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八荣八耻"论述,从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等几个方面阐述了新时期教师师德的内涵,同时提出在新时期要重视并加强师德建设。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素质教育已经成为了教育事业的主题。教师作为素质教育的主体,就是用自己的才德、学识,通过言传和身教去启迪、感化、熏陶和塑造学生的心灵。教师的师德如何,对学生的成长和发育有着很大的影响。正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的那样:"这种影响所产生的教育力量,是无论什么样的教科书,无论什么样的思潮,无论什么样的奖惩制度都代替不了的。"

因此,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就成为教师师德的集中体现,这也是增强教师的事业心、责任感,改善教师的工作态度和精神风貌的关键所在。

一、爱岗敬业

爱岗敬业是指教师珍重和热爱本职岗位,奉献和献身于教育事业,是调整教师与教师职业之间相互关系的道德规范,是对教师的起码要求,也是党和人民的殷切希望。爱岗敬业凸显四个意识:敬业意识、乐业意识、勤业意识、创业意识。只有敬业,才能实现人生的重要价值;只有乐业,发自内心的"乐而为之",才会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才会怀着炽热的爱和浓烈的兴趣,以纯洁的思想感情和饱满的工作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事业上;只有勤业,才能打破上下班的界限,打破工作地点的限制,时时为教育事事为教育;只有锐意进取,勇于创新,对知识精益求精,不断进取,深入教学第一线,探索教研教改以及学术论文,这样才能跟上时代节奏,在求真务实中开拓进取,才能为教育事业不断增加活力,推动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热爱学生

教师对学生的爱,就是对教育事业的爱,简称为师爱。师爱是师德的核心,即师魂。师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计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是一种神圣的爱。热爱学生是建立民主、平等、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在朱小蔓《教育职场--教师的道德成长》一书中我们看到,教师对学生仅有本能的爱是不够的,还必须有理性的爱,"教师的理性之爱是指教师对学生的爱,不仅仅是出于人对人、成人对儿童的自然之爱,更为重要的是具有理性的自觉之爱。这种爱不是母爱,但胜似母爱,她是无私的、不求回报的;她超越了母爱的盲目性。她是教师在对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有了充分认知、对教育本质有了真正领悟、对教师职能和角色有了清晰把握的基础上形成的理性之爱"。学生一旦体会到教师的这种真挚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实现教育育人的根本功能。

三、严谨治学

严谨治学是处理教师和教学之间的关系的道德规范。陶行知先生指出:教师的成功,在于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教师对学生的严,往往建立在对自己严的基础上,特别要严谨治学。严谨治学要求教师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规律,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教科研水平与教育教学水平,即提高师能。英国哲学家怀特海对教师的工作作出了恰如其分的描述:"一切有实际经验的教师都知道,教育是一个一分一分地,一小时一小时地,一天一天地掌握详情细节的孜孜不倦的过程。"传道、授业、解惑、质疑,就是用高尚的思想道德和丰富的科学知识培养学生。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必须是可以信赖依靠的对象,因此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必须要坚持原则,保持适度的威严,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爱而不严不是真正的爱,"严"是培养一流人才的基本保证四、教书育人

古人说:"师也省,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就是说,教师在传播知识的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因此,作为教师应既当"经师"又当"人师"。高素质的教师,应当是"人师"与"经师"两者合一,就是要做到教书育人。教师要善于把自己融入学生群体中,与他们打成一片,既做良师,又做益友,做到知情、知性、知心。要根据学生的成长特点,研究和把握他们身心发展的个性差异,长期不断地探索和深入他们复杂的精神世界,在教书的同时,教会他们怎样"做人"。要在纷繁复杂的情况下,把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加工成每个学生都能接受的信息,转化为每个人的智慧和才能;要在多种因素纵横交错的影响下,随时把握学生的心理变化和动态表现,对每位学生精雕细琢,把他们塑造成为艺术品。

五、为人师表

教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学生所特有的向师性,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特殊地位。教师的世界观、学识和言行,时时刻刻在对学生起着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因此,教师是学校里最重要的表率,是学生最直观、最有教益的模范。古人云:"以身立教,其身亡而教存。"教师的言论行为、知识水平和为人处世的态度,都被学生视为榜样而竭力模仿。孔子曾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就要求教师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要学生努力学习,自己就应当学而不厌,手不释卷;要学生认真读书,自己就应当积极备课,教学认真负责。总之,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而且做出榜样。只有这样才能给学生带来好影响,对学生进行教育才有说服力。

在新时期,我们只有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在教育活动中把践行八荣八耻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活动结合起来,不断提高教育者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不断拓展教育的途径,增强教育的实效,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潘树国."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浅析,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06/03.

[2]苏莉.论师德建设,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08.

师德内涵范文篇6

爱岗敬业是指教师珍重和热爱本职岗位,奉献和献身于教育事业,是调整教师与教师职业之间相互关系的道德规范,是对教师的起码要求,也是党和人民的殷切希望。爱岗敬业凸显四个意识:敬业意识、乐业意识、勤业意识、创业意识。只有敬业,才能实现人生的重要价值;只有乐业,发自内心的"乐而为之",才会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才会怀着炽热的爱和浓烈的兴趣,以纯洁的思想感情和饱满的工作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事业上;只有勤业,才能打破上下班的界限,打破工作地点的限制,时时为教育事事为教育;只有锐意进取,勇于创新,对知识精益求精,不断进取,深入教学第一线,探索教研教改以及学术论文,这样才能跟上时代节奏,在求真务实中开拓进取,才能为教育事业不断增加活力,推动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热爱学生

教师对学生的爱,就是对教育事业的爱,简称为师爱。师爱是师德的核心,即师魂。师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计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是一种神圣的爱。热爱学生是建立民主、平等、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在朱小蔓《教育职场--教师的道德成长》一书中我们看到,教师对学生仅有本能的爱是不够的,还必须有理性的爱,"教师的理性之爱是指教师对学生的爱,不仅仅是出于人对人、成人对儿童的自然之爱,更为重要的是具有理性的自觉之爱。这种爱不是母爱,但胜似母爱,她是无私的、不求回报的;她超越了母爱的盲目性。她是教师在对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有了充分认知、对教育本质有了真正领悟、对教师职能和角色有了清晰把握的基础上形成的理性之爱"。学生一旦体会到教师的这种真挚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实现教育育人的根本功能。

三、严谨治学

严谨治学是处理教师和教学之间的关系的道德规范。陶行知先生指出:教师的成功,在于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教师对学生的严,往往建立在对自己严的基础上,特别要严谨治学。严谨治学要求教师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规律,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教科研水平与教育教学水平,即提高师能。英国哲学家怀特海对教师的工作作出了恰如其分的描述:"一切有实际经验的教师都知道,教育是一个一分一分地,一小时一小时地,一天一天地掌握详情细节的孜孜不倦的过程。"传道、授业、解惑、质疑,就是用高尚的思想道德和丰富的科学知识培养学生。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必须是可以信赖依靠的对象,因此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必须要坚持原则,保持适度的威严,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爱而不严不是真正的爱,"严"是培养一流人才的基本保证。

四、教书育人

古人说:"师也省,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就是说,教师在传播知识的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因此,作为教师应既当"经师"又当"人师"。高素质的教师,应当是"人师"与"经师"两者合一,就是要做到教书育人。教师要善于把自己融入学生群体中,与他们打成一片,既做良师,又做益友,做到知情、知性、知心。要根据学生的成长特点,研究和把握他们身心发展的个性差异,长期不断地探索和深入他们复杂的精神世界,在教书的同时,教会他们怎样"做人"。要在纷繁复杂的情况下,把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加工成每个学生都能接受的信息,转化为每个人的智慧和才能;要在多种因素纵横交错的影响下,随时把握学生的心理变化和动态表现,对每位学生精雕细琢,把他们塑造成为艺术品。

五、为人师表

教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学生所特有的向师性,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特殊地位。教师的世界观、学识和言行,时时刻刻在对学生起着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因此,教师是学校里最重要的表率,是学生最直观、最有教益的模范。古人云:"以身立教,其身亡而教存。"教师的言论行为、知识水平和为人处世的态度,都被学生视为榜样而竭力模仿。孔子曾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就要求教师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要学生努力学习,自己就应当学而不厌,手不释卷;要学生认真读书,自己就应当积极备课,教学认真负责。总之,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而且做出榜样。只有这样才能给学生带来好影响,对学生进行教育才有说服力。

在新时期,我们只有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在教育活动中把践行八荣八耻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活动结合起来,不断提高教育者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不断拓展教育的途径,增强教育的实效,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潘树国."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浅析,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06/03.

[2]苏莉.论师德建设,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08.

[3]蒋笃运.大力加强师德建设,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河南教育(高校版),2006/09.

[4]树国."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浅析,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06/03.

师德内涵范文篇7

什么才是富有时代气息的、具有新时期时代内涵的师德精神呢?我以为,爱与责任是师德的基本内涵,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是师德的最高境界。教师的魅力是德才兼备的升华,来源于渊博的学识、教书育人的能力和从不满足的执著精神。只有这三者达成完美统一的状态,才能构建出师德精神的整体风貌。

一、“爱与责任”:师德精神的基本内涵

(一)关于爱:

这里所说的爱,特指教育的爱,它是一种兼容并包的爱,一种爱满天下的爱。教育工作者不仅要爱教育事业本身,爱学生(这是教育爱的应有之义),更重要的是,他还应当爱祖国、爱社会,爱人类上的每一个有生命的个体。只有这种博大无私的爱,才能造就出一个为人师者的宽阔胸怀。无论你是城市的,还是乡村的,是资历老的,还是新入行的,且不管你是志愿加入到教师队伍,还是被逼无奈跨入这个行业的,只要你是一位教师,你就注定要铁肩担道义,大义写春秋。教师这个职业,本身并无任何特殊之处,但因其承载着如此厚重的社会责任和历史要义,就格外凸显出教师职业与其它职业之不同。更因为教师是与人类的精神史进行对话的人,是与学生的心灵进行沟通的人,他的劳动自然蕴含着无可替代的精神价值。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职业无尚荣光。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那些对教师不满、对教育行风不满意的人,原因无非是两个:一是教育触及了其它行业的利益;二是教师辜负了家长的期望,满足不了各种不同层次不同要求的家长的美好愿望。这是教育爱的特殊之处,它必须是抛开个人恩怨,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爱民、爱生之情结,投入自己的教育情感,全身心地对待自己的教育对象,从而提升自己的教育品位。试想,一个自私的人,一个狭隘的人,一个只有自己小家、一点小爱的人,怎么能有高尚的师德呢?

(二)关于“教育的责任”

与教育爱相伴而生的是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因为教育承载着社会和每个家庭对未来的美好期望,它的责任也应孕而生。一个不具备“爱教育、爱天下”之情怀的老师,一个不愿担当起“历史责任和社会责任”的老师,其师德水平是令人怀疑的。这应该是为人师者最起码的师德要求。但恰恰就是这个最简单的道理,往往容易被人忽视,也被教育管理工作者和教师本人所忽视。

教育系统抓师德建设,往往倾向于要求老师不能做这,不能做那,要这么做,要那么做,多是停留在强制执行的操作层面上,鲜有从教师内心角度出发去分析教师对职业的投入度、热爱度、认同度等深层次的问题。而这些,恰恰是师德教育的根本所在。师德教育要在分析教师从业的动机、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等内驱力上下功夫,引导教师跳出个人生活的小圈子,不局限于教师眼前的小利益,放眼全球,植根于全人类、全社会,以包容万物之心打量我们的生活世界,以一颗博爱之心与神圣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来诠释自己的职业。倘若能这样思维,那么大多数教师的不平衡心态(多由攀比对象不恰当而引起)、不正当要求、不合理思维等就都将得到自我缓解、自我疏导。一旦教师打开心结,心胸得以开阔,思维得到解放,以教师之灵气,定能使自己的精神境界进入到另一番新天地。.

二、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是师德的最高境界

传统意义上的师德规范,大多要求教师“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乐于奉献”等等,一般都从教师从业的态度上做文章,只要教师珍惜教育岗位,对学生关怀无微不至,对各项教育教学任务能不折不扣的予以完成,态度是端正的,行为是积极的,大多数领导就会认为这是一名不错的老师,最起码是师德合格的老师。但我却以为,只有这样是远远不够的。新时期的师德精神应该是师德师风和师能的完美结合。只有一种老黄牛的精神是不足以成全一个优秀的教师的。一个师德高尚的教师,其职业道德中的应有之义还应该包括丰富的学识、渊博的知识、过硬的专业基本功和高超的育人技巧以及堪为人师的高尚风范,亦即教师的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

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是师德的最高境界,并不排斥教师应该恪守的基本的职业规范。《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八条要求,是所有从业教师的职业底线,但守住底线是远远不够的,那只能得到人民群众“基本满意”的评价。倘若在这些基本的行为规范上出了问题,人民群众就会对教师、对教育投“不满意”的票。比如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乱订乱发资料,不搞有偿补课,不参与打牌等基本的行为准则,只是对教师的师德底线的要求,却远远不是一个优秀教师高尚师德的全部。要想得到全社会对教育、对教师的尊重和认同,教师们必须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上下功夫,走内涵发展之路,追求师德发展的最高境界。

教师的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来源于对教育的“爱与责任”,来源于对事业的执着追求,来源于渊博的学识、教书育人的能力和从不满足的精神。教师的魅力是德才兼备的升华。有德无才的教师只会让人惋惜,有才无德的教师则会让人生厌和瞧不起,只有德才兼备的教师才会令人景仰、让人尊敬。目前,我们教育行业内需要的正是大批的德才兼备的人才。社会上对教育的需求也大多表现在对优质师资的争夺和期盼之上。择校热、转班热、超大班额现象等,无不与老百姓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强烈需求有关。人民大众需要“好”的教师来教育自己的子女,而他们对好老师的标准大都暗含着“高超的教育教学技能和值得信赖和放心的职业精神”,要求教师具有令人尊敬的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试想:一个只会埋头苦干、蛮干甚至加班加点拼命去干的所谓敬业的老师,能得到家长、学生和同行的认可吗?这样的老师,即使他有主观上干好的意向,却不具备客观上干好的能力。这样的教师,照样不会成为人民满意的教师。

所以,要想真正提高教师的地位,塑造一批师德高尚的教师,还得从加强教师队伍的自身建设做起。正师风,强师能,二者双管齐下,才能打造出一支优良的师资队伍。

一个教师,倘若他能自觉地肩负起教育的历史使命,有一份师者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当为“敬业”之本义;能爱学生、爱教育、继而爱天下,有一份“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济世情怀,当为“乐业”之思想基础;能在教海中游刃有余,学识渊博,人格高尚,驰骋教坛,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用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去唤起学生乃至全社会的人类良知,开启智慧和美的大门,引领社会更加和谐、健康地发展,当为“精业”之最高境界。此为新时代师德精神之三重境界也。

师德内涵范文篇8

关键词:内涵式发展;师德建设;思考

党的十八大后,高校内涵式发展战略应运而生。内涵式发展战略就是要把大学的办学模式从过去的依靠数量扩张,推动规模化建设转为依靠内生动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大学教育的首要目的。高校能否实现内涵式发展,关键在教师。从一定意义上说,教师素质的高低意味教育质量的优劣,师德又是教师素质的首要体现。习说“:师德是深厚的知识修养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因此,加强师德建设,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和道德品质,是高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2014年10月教育部出台《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的意见》,为高校师德建设提出六大机制,划出七条红线。深入理解高校师德建设,落实《意见》中的要求,这是高校内涵式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高校师德建设中师德概念的质性思考

在讨论高校师德的问题时,人们往往将师德看成是教师个人的道德要求,更多关注师德作为一种道德自律的手段,强调个人内在自觉性,亦即“良心”在师德建设中的作用。师德建设也多是通过提倡和宣传一定的精神观念,从真理性方面激发教师的理想信念,要求教师追求和实现道德完美的理想,成为道德上完美的人,其实质即道德教育。“很容易将适用于全体的和发展的教师角色的道德期望压到单个教师的一言一行上,从而对教师采用绝对主义的评价标准。”然而,审视现有师德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部分教师敬业精神不强,学术境界不高,教书育人的责任意识淡化,学术研究功利化倾向等,我们发现个体期待性的教师道德在实际道德建设中已不具代表性,原有道德教育存在作用道德原则作用过程缓慢、道德教育效果不明显的缺陷。师德所体现的是社会对教师这一道德主体的共同的和基本的道德要求,不应该也不可能对每一个体的具体行为都作出详尽的规定。作为教师这一群体领域中的职业道德,师德实际上更需要一种制度化的规定来明确职业权责,利用人的怀赏畏罚心理,直接作用于人的行为层面,应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所以,师德建设领域讲的师德,属于一种理性建构的道德,是有目的、有计划性的结构性道德,其实质应是一种包含道德精神、道德理念、道德原则的制度化道德。通过制度化的规定,将社会对教师职业领域的道德要求明确表达,将制度的权威性、强制性、直接性与道德的内在自觉性、示范性、超越性等特点结合起来,从制度规定的硬约束入手,逐步过渡到道德标准的软约束,使制度化他律化为道德性自律,将外在约束与内在约束有机统一。

二、高校师德建设机制落实中的关系性思考

1.制度化道德规范要注重师德自律性与他律性的辩证统一。我们已明确师德建设中的师德,其实质是制度化道德。道德和制度是两个范畴,有差别的,道德着重内在的自觉性,制度着重外在的约束性,这二者怎样在师德建设的过程中实现统一,这就涉及师德的自律与他律的内容。所谓自律,指的是人类主动为自己立法并自觉遵守的内在自觉性。“在人的道德行为过程中,始终会受到私欲的纠缠,私欲无限扩张的本性构成道德自律的最大敌人。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借助于道德的外在约束力量,即道德的外部保障机制和外部支撑体系。构成道德外在约束力量的主要东西,就是制度和法律,其中就内含制度化道德。”可以说,道德自律性的形成,是道德规范内化的结果。道德规范首先是一种有目的、制度化的设计,是基于社会对一定群体成员的普遍的道德要求提出的,对个体来说,制度规范的应然性和普遍性本身作为一种外在性的他律,既是一种制约,又是一种导引,更是一种激励。因此,在师德建设的制度化道德规范的设计过程中,将道德的自律与他律统一起来,不但有制裁,而且有褒奖;不光有禁约,而且有示范,既体现出制度的特点,也体现出道德的要求。

2.师德建设具体方案要关注人的社会性和个体性的逻辑统一。制度化道德往往使道德的评价结果具有明显的社会性倾向,为他人、集体、社会、国家付出的越多越是道德的,这种对道德社会性的肯定,在不自觉中带有对个体利益的舍弃,带有对个体性的忽视。师德作为一种职业道德,是涉及所有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一切相关的道德理念和道德行为,虽然其规范的对象带有普遍性特征,但这种道德规范要想成为一种可以操作的制度,能够落到实处,不再是一种空洞的“理想”,就必须关注每一个“现实的个人”。这种关注不是要将道德标准作为“个体期待”,而是要从高校教师的实际需要和状况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具体建设方案的设计和组织。要让教师个体成为师德建设过程的关注对象,倡导贴近个体的社会化道德规范,体现出对教师的生存价值的关怀,制度的设计不是用来压抑人性、限制生命发展的多样性,而是用来保证个性的发展,推动教师这一现实群体全面而自由的发展。3.建设过程的实施要重视教师主体性和和生活性的现实统一。制度作为一种社会价值导向,在其原初意义上就使制度范围的道德标准带有了某些超越感性经验的崇高和神圣。师德建设作为融合自律与他律的制度化道德,应当在社会主义道德取向下,关注教师群体的道德生活,重视教师主体性的发挥,在制度设计和践行的道德活动中,体现出对教师的基本尊重,把促进教师主体能力发展、激发教师主体内在精神、内在需要作为重点。制度的设计不是消解主体,而是用来保证教师主体性的发挥。这一主体性的唯物历史前提就是现实人的现实生活。道德反映社会生活,又服务于社会生活,道德必须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师德建设要将教师道德活动、教育活动回归到现实的生活中,立足本校实际,制定师德建设的具体策略和方案,引导教师投身各类教育实践中,培养教师自身的创造性,建立健全科学评价机制,为教师的自我认识、自我实现、自我发展提供一种现实的、制度化的道德生活世界,实现教师在高校内涵式发展过程中的主体性发挥。

三、高校师德建设实现条件的分析性思考

1.经济的发展改变师德建设的社会条件。道德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离不开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已经影响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利益复杂化、价值多元化都会影响主体行为的选择,使得原有的“以个人伦理为核心的”道德运作方式不再全面的占有道德生活。职业领域的道德评价也由直接转为间接,仅靠道德良心已经明显不足,而更多的由某些作为全体成员的代表的群体成员依据一种将道德良心外部化、明文化了的道德规范而间接地做出的。特别是在教师职业———这一群体性的社会交往领域,个体道德良心作为一种道德感情,仍然存在于特定的群体成员的情感思想交流中,调节着教育活动中的人际关系。但由于在教育活动的整体范围里,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与社会之间交往范围日益扩大,已超出了个人直接相关的小团体,与师德相关的一系列道德成为了社会运作模式。因此,师德这一道德生活领域必须冷静地分析社会条件的变化,在确立师德的原则和理念,制定师德相关制度规范,建立长效的师德机制上去寻求适宜的建设措施。

2.教师群体确定了师德建设的主体条件。师德建设是以教师主体为中心而展开的,旨在调节主体行为,提高主体素质的一种道德调控体系。传统师德建设中,强调教师个人修养,更多关注教师个体的作用,对教师群体认识不足,把群体排斥在道德行为主体之外,使大量的道德主体游离于师德调控之外。实际上,群体作为共同体的责任和义务的承担着,体现为优势整合,从本身情况看就具备道德行为主体的特征。群体主体的能动性不是各个个体能动性的简单相加,而是群体为了实现群体主体的目标,按特定结构和要求整合而成,最终统一到新质的能动性。在当前高等教育的发展中,教育教学任务不是由单个教师孤立完成,而是在群体创造的环境中,在教师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中进行的,教育的过程就是群体智慧和情感的交流与转化过程。深化对师德主体的认识就是不但看到教师个人的道德主体作用,而且更要关注教师群体道德主体价值,个体道德行为和群体道德行为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在师德建设中关注对群体行为进行道德调控,通过各种途径将社会对教师群体的道德要求内化为群体道德意识,并转化为群体的自觉行动,发挥群体道德对教师个体行为的导向作用。

3.制度的完善明确了师德建设的基础条件。师德作为一种制度化道德,制度的作用发挥是关键,制度的完善是保证道德活动顺利进行的基础条件。制度是将社会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落实成道德原则的人为制定的规范,应当完善,也需要完善。加强制度完善,应坚持科学性、适用性、系统性的原则。一直以来,在我国的教育领域中存在着教育制度“层级化”,即上级制定,下级遵守,这就需要将制度不断的完善和细化,针对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制定相关的实施细则,形成一个完整的制度体系,才能保证高校师德建设顺利进行。毫无疑问,在制度制定和完善的过程中,都要发挥教师群体的主体性,制度只有体现出参与者与遵守者共同与共通的价值理念安排,才能最大程度地具有道德的合理性,才能在实际的建设中达到良好的效果。加强制度完善,应树立改革创新的观念。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实际的变化而变化,师德建设的各项制度应该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以实现制度的与时俱进,确保改革创新的效果。

作者:刘凌 单位:内蒙古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哲.制度伦理在高校师德建设中的适用与局限[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4,(9).

师德内涵范文篇9

关键词: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师德师风

在“”报告中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任[1],要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式发展,造就出一批批“大国工匠”,作为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高职院校必须以特色的现代教育思想体系为指引,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贯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推进专业建设等各项战略任务的普遍内涵和关键支点。从高职院校的二级学院层面上讲,要注重发挥党总支指导和师德楷模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更多的教师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形成积极的职业道德情感,实践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

一、学校层面重视,指引方向明确

高职院校作为施教的主体,必须始终把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放在首位。党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对师德师风建设做出了具体部署,从学校党委到基层党支部和党小组,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师德养成,形成“以生为本”、“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和谐育人环境,全面性地提高高校教师的师德师风水平。一支思想坚定、品德高尚、功底扎实的教师队伍,才能保证高职院校各项事业顺利建设和发展。抓好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是学校的办学之本[2]。广大高校教师,特别是高校青年教师努力成为“四有”好老师,自觉肩负起“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重担,才能为国家培养出思想素养优秀、技术技能水平高超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学术与职业道德素质作为师德师风的核心,对青年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成为高职院校的校风与学风的基础和关键。通过不断地加强对学校青年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全面有效地提高其师德师风是高职院校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办学品位的重要保障。从二级学院层面上讲,要求领导班子凡事以师德师风建设为主要抓手,从积极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做起,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二级学院首先要立足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动摇,定期召开党总支工作会议,及时了解教师的思想动态,领导班子间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交流,并及时走访支部和教研室,虚心听取教师意见。学院各项事务既能做到分工明确,在突发性事情和重大事情上班子成员也能齐心协力、共渡难关,关键问题上坚持做到“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会议决定”,切实将教师和学生的思想整治建设放在首位,保证学院各项事业顺利发展。高职院校办学的成功与否,在于是否把教师的思想道德建设摆在重要的位置,是否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培养。加强师德建设也是我们的创新之源,只有不断加强师德建设,不断强化教师的创新意识,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性思维的学生。为了保证教师的思想素质和道德水平不断提高,学校要注重理论引导,要以二级学院和基层单位党支部的“”为载体,通过多种方式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副科级及以上党员干部每年按时通过网络平台认真完成相关学习任务,学院班子成员及支部书记通过参加党务干部培训班提升整治思想觉悟和基本素质能力。通过组织新进教师集中学习《教育法通论》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有计划安排教师参加理论学习,用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使教师时刻保持头脑清新,主动要求学习法律法规中对教师这一职业的基本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政治理论修养。通过观看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和《青年马克思》等思想政治教育影片,进而深入学习各项政策纲领和了解共产党人的艰辛与付出。通过这些措施,有效地增强了教师的集体荣誉感和光荣使命感,促进了校风、学风的建设。

二、树立典型,以点带面

围绕上述要求,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化工学院在师德师风建设过程中,始终把注重归纳总结身边关于党员先进和师德师风建设中的典型事迹,把加强师德建设作为开展学校各项工作的前提条件,通过“互联网+”和多种媒体表现形式,大力宣传先进典型的好思想、好作风、好经验、好方法,进而带动学校的校风和学风建设。学校通过每年的“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评选,激发教师们完善和提高自身师德师风的积极性。通过挖掘标兵们师德师风中最有影响力的闪光点,青年教师感受到高尚师德师风的可亲、可近、可学,更加热爱教学工作,对前途充满了信心,能全身心投入到教书育人工作中[3]。学校对每年当选先进的教师通过评选表彰、宣传事迹、展现面貌等形式,达到了宣传个别典型、带动一大片的效果,促使教师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明师道、立师德、正师风、强师能、铸师魂。有了个体的带动,才有了整体的发展进步,高职院校的教师,要以“”报告的精神为引领,加强个人道德修养,要站在新时代的历史高度来分析解决问题,不能以经验主义判断,要根据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来武装自己,指导自己的言行统一,坚持自身教书和育人统一,以德立身、立学,才能保证学校各项事业的顺利发展。

三、言传身教,带动专业发展

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在于培养更多从事企业一线生产的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而学生的爱岗精神、敬业精神,精于技能操作、勤于技术革新,只有通过教师言传身教的日常点滴示范才能加以体现、得以实现。教师在学生高职教育的三年学习生涯和生活过程中起到了关键因素,教师个人首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和严谨自律的科研精神,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完成各项教学和科研任务,这些日积月累所形成的思想素养、价值观念、道德修养、工作态度等师德师风都会在教师个人日常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具体显现出来[4],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陶冶学生性情的作用,从而对学生今后的思想道德、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的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所谓“教学相长”不单单是在学术上,教师素养的提高和学生素质的培养也是一种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这两个作用其实都是师德师风长期影响的结果。师德师风的建设,也是专业建设和学生提升的重要途径[5]。为此,高等职业院校积极响应国家关于设立党建和学科“双带头人”的发展措施,将党建与专业建设有机融合在一起,充分发挥了党在高职院校教学和科研过程中的枢纽作用,为全体教师打造“思想-学术”综合性的交流平台,既发挥了党的指导引领作用,也为学术科研和专业的健康向上发展提供了新形式和新思路。

四、结论

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以培养出一支政治素养高超、专业技能过硬的教师队伍为根本目标,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过程中要解决的首要任务。师德师风建设直接决定着高职院校的学风和校风,是提升高职院校办学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等内涵建设重要指标,展现出高职院校的精神风貌和人文素养。高职教育要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社会认可度,就一定要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一项长期战略性的、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工程来抓,坚持从学校发展的战略高度引起重视,从而增强全体教职员工搞好师德师风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为建设高水平的高职院校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当下,以党的“”报告精神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共产党人要从工作实际出发,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党员队伍为使命,打造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先进基层党组织为任务,不断加强党员队伍的思想政治、组织作风建设,发挥党员引领作用,为高职院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强的思想、组织、作风保证,确保各项活动平稳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毛林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打造优质教师队伍[J].职业,2018(24):64-65.

[2]凡菊.新形势下我国高等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110-116.

[3]廖志平.推进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的考量[J].教育与职业,2016(6):73-75.

[4]蔡小葵.从德育工作者的视角看高职院校师德建设[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4):126-127.

师德内涵范文篇10

所谓师德,是教师应有的道德和行为规范,是全社会道德体系的组成部分,是青少年学生道德修养的楷模之一。师德,是教师工作的精髓,可以用“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概括其内涵。

“师爱”是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它是师德的核心,即“师魂”。在很大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然而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就更加困难。据报载:去年的全国劳模、北师大林崇德教授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因为教师对学生的爱,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只讲付出不求回报、无私的、没有血缘关系的爱,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极其神圣纯真的。这种圣洁的爱是教师培桃育李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真情友谊,就会“亲其师、敬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书育人就实现了其根本功能。因此,师爱是魂。

回想5.12汶川大地震那最危难的一刻,教师用生命为学生开道,其行感天动地、山川哀鸣!

谭千秋、瞿万容、张来亚、王周明、汤鸿、向倩、周汝兰、赵霞……还有许多留下了姓名的、没有留下姓名的教师和许多已经被发现的、还没有被发现的英雄教师们,他们用自己的生命保护着学生;有的为了抓住一线生机,奋不顾身,为了一个学生生命他们逃出去再回来;有的忍受着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坚守一线,抢救被掩埋学生;更有的用自己家庭的不幸换取千家万户的幸福……。

在那极度困难的情况下,在接受生死考验的危机时刻,我们的英雄教师们心里装着的还是学生。就是在那一刻,英雄教师们仍没有忘了他们身为教师的职责,不放弃最后一次的教育机会,用沉着、冷静、机智的义举教导着他们最爱的学生,奏响的生命颂歌成了最好的教材,学生成了他们延耀生命光辉的继承人。他们用自己的无私无畏向世人展示着他们的良知,用顽强的意志和滚烫的热血染绘了最可敬的师德风采。

学高为师。教师对某一学科知识丰富、业务精通、治学严谨、注重创新,这也是师德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备坚实的基础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学术水平,能使学生产生一种信赖感,进而转化为一种很强的人格力量,去激励、鞭策学生。

复旦大学研究生院的四千名研究生,从全校457名教授中选出自己心目中的“十大杰出教授”。荣获该校荣誉称号的陆谷子、苏步青教授等十人,个个都是在专业领域里造诣深厚,无一不是师德高尚和教风严谨的顶尖楷模。公务员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