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评价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3 08:40:54

师德评价

师德评价范文篇1

[关键词]新时代;师德修养;路径选择;评价策略

师德修养是教师发展的永恒主题。师德不仅是每一位教师的为师之本,也是一个时代的教育之魂,更是反映一个国家、民族的文明素养之魂。这是因为教师从事的是育人事业,师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育人的质量和国家、民族未来公民的素养,影响着未来社会的文明程度,在某种程度上讲,他们的工作决定着国家、民族的未来前途和命运。因此,古今中外,没有一个时代、没有一个国家不对教师提出相应的师德要求。然而,师德不仅是一种个体的品德修养,也是一种社会道德在教师个体身上的内在反映,师德既具有历史继承性,同时又具有时展性。因此,师德的内涵及其具体的规则要求,也必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要求的变化而变化,开展师德评价也需要应时代的要求来进行。

一、新时代师德的内涵

党的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站到了更高层级的历史方位上,对我国社会的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强国,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是我国当前及今后时期最大的政治任务。教育不仅仅是民生工程,更是国家和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培养人才最现实、最直接、最关键的事业,是国家和民族复兴的基础工程。首先,启航伟大的征程,人才培养被提到新的历史高度,因为今天的学生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要培养立足国际视野、家国情怀、集体精神和创新思维的新时代人才,教师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因此,新时代对教师的素质、师德无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自觉地做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才能担负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重任。强调,广大教师要教育和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教育和引导学生心中要有国家和民族,牢固树立为祖国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意识,立志成为党和人民需要的人才[1]。因此,新时代的教师已经不再局限于“敬敷五教”的职责,也不再以“授业解惑”作为唯一工作,教师需要从传统的从“学科人”升级为“教育人”,需要站在国家和民族复兴的高度来对待师德修养。这就迫切需要广大教师要更加自觉地维护以习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更加自觉地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更加自觉地把教书育人的事业追求融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去。教师不仅应成为道德领域中的重要标杆,更应作为立德树人的先锋和表率,坚定地成为“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奉献祖国的引路人”[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意见》[3](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公办中小学教师要切实履行作为国家公职人员的义务,强化国家责任、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和教育责任。”显然,新时代把教师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自觉坚定“四个意识”“四个自信”,自觉地坚持国家至上、民族至上、人民至上,始终胸怀大局,有浓厚涵养、心忧天下的家国情怀,有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自觉承担起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以家国情怀关注社会现实,以爱国精神教育学生,始终与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同向同行,作为师德最重要、最关键的内容。其次,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4],人民对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向往更加迫切,从“有学上”转为“上好学”“获得好的发展”转变。因此,面对以提高质量、促进公平、改善环境、优化结构为主要发展特征的新阶段,作为新时代的教师需要以更加远大的理想、更负责任的态度来对待全面育人工作。责任心、爱心和耐心仍是好老师的关键品质,这就需要教师自觉地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5]的要求,主动改变过去那种只重分数升学率的狭隘的功利主义教育观,转变为从以分数为本到以人为本,重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关键能力的培养,主动担负起塑造灵魂、塑造人、塑造生命的重大使命,履行好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神圣职责,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这是教师应该确立的人才观、教育观和质量观,构成新时期师德的主要内容。再次,人工智能、信息化对学校教育和教师工作不断带来新的挑战。网络教学的广泛应用,迫切需要变革传统的教育与教学,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为有效、发展更全面。面对着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需要不断创新,不仅让学生学好,还要让学生好学,让学生通过校园生活获得生命的健康成长。因此,教师的责任要从以教授知识为主转向以帮助学生成长为主,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由“舞台上的智者”转型为“边上的向导”,从过去知识卡车的“司机”,变为学生心智发展的“营养师”[6]。这就需要教师从过去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和指导者,师生要形成一种新型的学习与发展的伙伴关系。这是新时代教师应该树立的师生观、教学观,并成为师德的基础性内容。由此可见,新时代师德的重要性已经提到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高的位置。就师德内涵的规定性来看,对《中小学师德规范》所规定的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等六条师德标准在内容上进行了新的充实,尤其是把国家责任、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和教育责任置于师德的突出地位,作为教师担负“立德树人”使命的“压舱石”;把“四个引路人”“四个统一”作为师德修养的重要标准,成为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的坚强基石。

二、新时代教师师德修养的路径选择

教师的师德修炼是一个多层次、多途径的复杂过程,是一个从外部他律转向自律的过程,教师师德的养成,需要实践话语、情感过程、教师在场和自主建构。每一位教师不能把师德要求仅仅当作一种外在的约束,而应该自觉地内化为自己的一种文化。那么,新时代教师怎样通过有效的路径实现师德修养的自我提升呢?(一)注重学习,做到学习与思考结合。学习是一个人的成长之母,欧阳修认为“立身以立学为先”。强调,“读书学习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作水平和领导水平,真正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自觉养成读书学习的习惯,真正使读书学习成为工作、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7]孔子强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考是一个人进步的必要条件。师德的修炼首先要做的是学习和思考。在中华文明几千年的发展史中,有许多优秀的知识分子的精神品格和文明涵养值得当代教师学习和借鉴。像我国的孔子、陶行知等如美国的雷夫•艾斯奎斯等,通过研读他们的著述、感受他们育人的故事,学习他们的学而不厌、诲人不绻、爱生如子、勇于创新、心系天下、具有家国情怀的优秀品质,思考他们取得教育成功的原因。同时,要认真学习与思考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党和国家对教师提出的“四有”“四个引路人”以及“四个统一”的新要求。特别是我国许多地方陆续推出了《教师誓词》《新教师宣言》,这些誓词或宣言的内容不仅需要广大教师自觉学习,牢记于心,更重要的是要做到理解其实质,自觉内化于心,使之成为自身成长发展的强大动力。与此同时,还要不断学习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要向学生学,时代在变、学生在变、教育在变,教师要让教育教学有效,就必须通过不断的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理念、专业水平,才能更好地胜任教书育人之责,实现“人师”和“经师”的统一。(二)注重内省,做到内省与慎独结合。内省和慎独是师德修炼的重要形式。师德是一种修于内显于外的品质,它往往在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及其社会生活中通过言与行表达出来的,体现在教师自我成长发展的过程之中。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陶行知先生的每天“四问”“自己的健康有没有进步”“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8],更是一种高超的“自省”功夫。每天“四问”既是陶行知先生为了鞭策自己而选择的一种方式,也是给他人作为进德修业的参考。正如陶行知先生的助手方与严所感慨的,它是我们每天做人做事的警钟,也是一切有血性、有正义感的人做人做事的指南。作为新时代的教师要取得不断提高和发展,不仅需要强化自我发展的规划,更要在每天每月每年的工作中、生活中做到不断内省,把“四问”作为自己不断进步的鞭尺。教师能够不断地有针对性地剖析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日常生活中的言与行,并努力找出自身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寻找解决问题和不足的策略,在实践中不断地予以改进,必定对达到自我完善产生积极作用,并且在执教中获得更多的职业幸福感、成就感。教师工作独立性很强,大多以个体劳动的形式出现,无论是备课、上课、改作业,还是与学生、家长交流等,很少在别人的监督下进行,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慎独的功夫,做到有人监督与无人监督一个样、人前与背后一个样。尤其在面临诱惑而又无人监督的时候,仍然能够做到坚守师道、坚守理想信念与情操,自觉按一定的道德准则规范行为担当起新时代教师的神圣使命,自觉维护教师的良好形象。(三)注重实践,做到实践与反思结合。实践不仅是师德修炼的重要形式,也是反映师德水平高低、好坏的主要表观方式。如果一个人没有他的外在言行表达,我们是无法考量其文明素养、道德水准好坏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只有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才能更好地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教师只有在丰富的教育教学及社会生活实践中,才能更好更深刻地认识到自己行为的是非善恶,检讨自己的师德修养,才能真正把师德理想、师德情感、师德意志付诸于行动。因此,教师既要积极地投身于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教育实践,也要主动参与了解党情、国情、社情、民情的实践活动,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反思是新时代教师的必备能力,也是教师成长的基本功。古人云: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教师的自我觉悟、自我提升离不开反思。著名教育家波斯纳提出过著名的公式:“反思+更新=成长”。教师不仅要经常反思自己的知识结构、自己的专业德性、自己的能力、自己的专业效果,还要反思自己的人际关系、自己的人生态度、生活作风、心理情绪、健康状况以及自己的工作方法、生活习惯、思维能力等。当然,教师的反思必须要以优秀教师为榜样,以“四有”“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为目标,以教育部的“师德规范”和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以及师德考核负面清单为基本准绳。

三、新时代师德评价的策略

师德评价历来是一项既敏感又复杂的工作。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德”的意义对一个国家而言,意味着进步与文明的程度;对个体来说,德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属性,意味着修养与品质。教师的职业是一种知识育人、思想教人、品德感人、行为导人的工作,师德是决定一个教师价值的先决条件,是教师的立教之魂。但由于师德具有涵盖面广、要求高、受社会伦理道德影响等的特点,能否客观公正地对师德做出评价,对师德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它不仅影响着人们对教师队伍的整体评判,影响着教师队伍的建设和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还影响着教师个体工作积极性的激发和教师的专业成长。因此,确保师德评价的科学性、公正性就显得十分重要。(一)规定性与导向性相结合。教育部在《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9](以下简称《处理办法》)中,列举了包括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言行、不履行保护学生生命安全、在教学和科研等中活动弄虚作假、对学生实施体罚等10类教师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同时,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意见》提出,在开展师德考评时,“推行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这些与《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共同构成了师德评价的基本要件。目前,全国已经有很多地方根据教育部《处理办法》的基本精神,制订了师德考核的负面清单,内容基本涉及教师是否违法的政治纪律与政治规矩、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是否违反教育教学纪律、在考试及科研活动中是否弄虚作假违背诚信、在与学生及学生家长关系处理中是否存在以职谋私等。上述这些规定的师德规范,是每一位教师都必须自觉遵守的最起码的师德要求,它构成师德评价的基本内容,也是最低红线。当然,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从高标准建设教师队伍的目标出发,党和国家从好教师的角度,提出了“四有”“四个引路人”等方面的要求,这是当前每一位教师需要追求的目标和方向,也是当前师德建设的重大任务,因此,在师德考评时,应该根据时展的需要把这些内容和要求纳入其中。(二)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当代教育评价理论强调,评价的基本准则重在改进和激励,其最终目的在于提高促进评价对象获得更快更好的发展。它主张在开展教育评价时应坚持价值多元性的理念,强调评价在本质上应该是一种心理建构过程,评价的出发点在于利益相关者的宣称、担心与问题。学生怕考试,教师怕评价,个中原因是评价的目标主要用作判断鉴定,给人下好与不好的结论,评价的主体没有把被评价者纳入其中,评价时评价者往往缺乏与被评价者之间的回应协商和共同建构。由此导致在开展师德评价时,虽然有正确的评价动机、公平的评价标准、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评价资料的客观真实,但由于得不到教师的理解和支持,甚至在思想上、行动上产生抵触,评价工作常常难以实现预期的目标和结果。因此,必须健全教师个人、学生、家长、学校多方测评机制,让各利益方共同参与师德考评工作。首先要注重教师的自评环节,让自评过程转化为教师自我检视、自我提升的过程。鉴于教师工作利益相关方多的特点,开展师德评价还必须关注学生、家长的评价意见,但考虑到学生、家长了解教师情况的局部性,在设计学生、家长师德评价表内容时,要突出相关点、有所区别、分类设计,让他们了解评价的内容与要求,这样的评价才会有价值,得到的结论才可靠可信,评价工作才会得到多方的认同。(三)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综观当前各地出台的师德考核文件,大多采用的是主观量表测评法。每位参与评价的人员根据测评量表项目及对应的评价标准,按照分值进行逐项打分,再根据教师本人、学生、家长及学校等不同主体赋予不同的分数权重,然后按照90分以上为优秀、80—90分为良好、60—79分为合格、59分及以下为不合格,分成四个等次的评价结果。然而,由于当前普遍采用的师德评价量化指标存在缺乏明确定义、评价内容过于宽泛、评价标准表达模糊、对不同评价对象采用统一的评价准则等缺陷,加上不同的评价主体对评价标准的解读存在差异性,以及评价时受评价主体主观情感的影响,使看似精确的评价数值掩盖了背后的不真实性。实践表明,单一地采用数值来标尺教师的师德,并不能充分反映师德情况,导致评价结果的失真。因此,在定量评价的同时,必须结合定性评价的方法,因为师德也是动态变化的,通过对教师师德的日常表现做出“质”的分析与解释,更能体现师德评价工作的人本思想和发展性评价理念的要求。(四)统一性与分类性相结合。统一性是指对所有学校教师的共同性师德要求,这是新时代所有教师都必须达到的底线标准。如教师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为人师表、廉政诚信等涉及思想政治、基本道德等方面的内容。层次性则是针对不同类别的学校、教师提出不同内容的师德要求,由于学校层次(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类别(普通学校、特殊学校)不同,相应的师德评价内容也要有所区别;另外,教师队伍中有新入职的教师、入职多年的骨干教师、即将退休的老教师,对他们的工作要求与期望不同,进行师德评价也要有所区别,因为师德修养既与教师个人的政治思想、品行修炼等有关,也与他们的成长经历、工作经验有着密切的联系。如处理与学生及家长之间关系、教育教学能力、关爱学生等师能方面,这些与教师的工作经验与方法技巧的积累息息相关,有的年轻教师在工作中出现问题,可能不是出于主观故意,而是不知道怎么处理,如果在师德考评中单纯地采用一刀切的标准,显然在科学性、公正性上存在缺陷,评价的激励性功能就会受到影响。

参考文献:

[1][2].把我国基础教育越办越好———在八一学校考察时的讲话.新华每日电讯1版.2016-09-10.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意见[N].光明日报.2018-02-01(01).

[4].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04:11

[5].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9.(01).

[6]南桥.新技术正在倒逼教育革新[N].南方都市报.2012-07-02.

[7].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N].学习时报.2009-05-18(1).

[8]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四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师德评价范文篇2

关键词:师德;现代转型;现代化;专业化;多样性;评价趋向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道德精神均发生了重要变化。这一变化在教育领域还表现为师德观念的现代转变和教师个体道德的时代特点。社会及其道德的现代转型引起了师德的转型和发展。当今,教育民主、教育平等、教育公正、教育人道主义等正成为社会主导的教育道德观念。这对师德建设和师德评价提出了新要求。从行为主体角度看,在市场经济背景下,教师的独立意识、权利意识、自我意识不断增强,社会成员价值取向的多元化现象在教师群体中同样存在,与师德先进性并存的是教师德性状况的多样性、社会化、个体性,它给新时期的师德评价带来了新的课题。因此,从师德转型的视角全面认识师德的变化和发展,进而寻求师德评价的改进和完善,以积极应对现实,把握师德评价的新趋向,是一个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重要问题。

一、师德现代转型发展的多重意蕴

师德即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和应具有的道德品质,它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与教师行业道德的有机融合、有机渗透。作为社会道德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师德的类型及其观念形态既反映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也反映社会价值观的变迁和更新。换言之,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生活实践作为外在现实条件,成为师德观念由传统走向现代的客观基础。师德作为社会生活的一种意识,伴随着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并植根于生活世界。首先,经济转型对师德转型的影响。任何社会的道德都要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都要反映特定社会的经济基础,因而是历史范畴。道德是社会关系特别是经济关系的产物。恩格斯说:“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1]师德是社会主导道德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其意识形态性决定了其必然反映社会经济基础。改革开放后,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主义性质,使得我国的意识形态必然体现社会主义的特质和要求,在师德目标上就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体现社会主义道德的导向性。同时,市场经济本身也有自己的道德要求,它是市场活动理性化、有序化的内在条件。因此,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导致了社会道德价值观念的转变,它既反映了时代精神和价值取向,同时也促进了师德观念和道德价值观的现展。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公平、公正、民主、平等、诚信、友善、敬业、法治等不仅是社会普遍的价值理性,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价值准则,因而在现代性意义上带来了师德观念的转型发展。其次,师德转型发展的政治蕴意。恩格斯说:“一切以往的道德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而社会直到现在还是在阶级对立中运动的,所以道德始终是阶级的道德。”[2]在阶级社会,没有永恒的、超阶级的道德,道德为一定阶级的政治服务。毫无政治目的和政治内容的所谓“超政治”“超阶级”的道德是不存在的。师德演变和发展的历史充分表明,师德不仅具有职业性特点,而且还具有政治性和阶级性,受政治的支配和制约。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师德归于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范畴,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也从属于社会主义制度。我国《教师法》规定:“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这是当代师德区别于传统师德的政治意蕴。在全球化背景下,政治和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形势复杂多变,西方国家利用网络媒体进行价值观的渗透和颠覆。它在侵袭学生思想的同时,也在考验着教师的政治态度和政治立场。教育既是专业知识的传授者,也是价值观的传递者和引导者。师德不仅是指教师的道德素质,而且包含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在传统意义上,人们对师德的认识大多集中于道德修养,而不大注意它的政治维度和政治取向,这是一个严重的误区。当代师德评价必须把握其政治属性,良好的政治意识是教师社会责任感的体现。再次,文化转型中师德转型的要义。师德作为教师行为文化受社会文化转型的影响。师德的转型发展在深层次上反映文化的转型发展。文化的精义是道德价值观,它表征着人类精神追求所达到的高度。当代中国社会的转型是“一个包含了人类思想和活动各个领域变革的多方面进程”。[3]相对于以宗法关系和绝对服从为特征的传统文化,现代文化的重要特征在于主体意识的觉醒。由于主体意识的觉醒提升了教师的道德主体性,使得他们对自身角色有了自我的期望和认同,师德被看成是对社会价值期待的实现和生命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一方面,在主体文化主导下,教师成为具有强烈自我意识、价值意识的自由自觉的教育行为主体、传授知识主体和道德实践主体。践行师德不再是被动的、外在的、强加的要求,而是行为主体自身主动的选择、内在的需要。由此,教师成为师德实践的真实主体、责任主体。这种主体文化通过主体间性的自觉为师生建构一种平等、理性、宽容的道德关系提供了文化条件。另一方面,主体文化为现代师德注入了人文精神。“以人为本”成为当代社会的时代精神,它要求教师确立“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把人的意识、人的观念、人的维度体现于师德实践中。教育是培养人、造就人的道德事业,其人文品格体现在尊重学生人格、保护学生权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因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内涵是人自身的发展,而人的现代化取向体现了深刻的文化转型。因此,弘扬人本精神、注重人文关怀是文化转型对师德转型发展的影响。

二、师德现代转型和发展的基本特点

师德是一个综合的概念,是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客观上它是社会对教师职业活动提出的道德要求,主观上它通过教师的德性状况而呈现,并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而变迁,伴随教育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具体来说,师德现代转型发展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师德精神的“现代化”。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和师德评价必须确立具有道德进步意义的价值观,以现代教育伦理精神指引教师道德实践。也就是要使师德精神趋于“现代化”。现代教育伦理精神是现代社会伦理精神和伦理品质在教育中的具体体现,也是当代教育发展对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新要求,体现了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它是对传统教育伦理的积极扬弃和时代超越。传统教育伦理既存在积极的方面,也存在消极的方面,教师道德行为中的教育专制、教育暴力、教育不人道、教育不民主等反映了传统社会教育伦理实践中存在的负面因素,这些因素不仅没有体现教育善的本质,而且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导致了教育关系和师生关系的异化与不和谐。弘扬现代教育伦理精神就是以新的道德理念审视传统意义上的教育关系和师生关系,构建符合现代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道德关系,在教师道德实践中注入教育的道德关怀和价值理性。尤其是教师作为教育者对待教育工作应具有的科学精神、民主精神和人道精神,它们都是现代师德的重要内涵,也是师德精神趋于“现代化”的重要表征。

2.师德发展的“专业化”。在传统的意义上,师德作为调节教育活动中师生关系的道德准则,强调教师行为具有的教育性和示范性。师德规范只是约束教师行为、督促教师自觉履行教育职责和行为义务的外在手段,而忽略了对教师自我完善和保持内心和谐的作用。美国在《国家为培养21世纪的教师做准备》和《明天的教师》报告中,强调教师专业性是教育改革和教师职业发展的目标。师德是与教师的日常教学密切联系的,“尊重学生、尊崇独立、追求正义是美国师德的核心内容”。[4]在此背景下,教师专业道德被看作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核心要素。作为专业人员,教师需要用理性的专业道德来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将自身的道德成长与专业成长相统一。教师专业道德是“教师专业的精神蕴含与文化表征,是教师专业的现代性意义与价值的确证方式”。[5]促进学生发展和坚持自我提高是教师专业道德的基本要求。这是一种师德类型、功能的重构,将过去专注于师德教育功能的德性论与体现师德服务功能的义务论相融合。教师既从事专业性劳动,又为社会提供不可替代的“服务”。因此,师德的专业性与教育的服务性紧密联系,它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专业服务精神和专业服务技能。教师劳动的专业特性使得专业之外的人难以准确判断其是非得失,所以,教师专业道德的建构强调从规约到自律的转变。

3.师德状况的“多样性”。以人的独立性为标识的现代社会,人们的自我意识和权利观念逐渐增强。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也使得人们的价值取向出现了多元化,多元道德的存在具有了现实依据。社会成员道德状况的多样化反映到教育领域,就表现为教师个体德性状况的“多样性”。在教育工作中既有具有奉献精神、忠于人民教育事业的教师;也有仅将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作为谋生手段的教师;还有的教师其行为不仅违背了最起码的师德,而且违犯了法律。上述教师不同的德性水平是我们无法回避的客观现实,是社会成员道德水准的不一致性在教育领域的具体反映。在这种多样性中还存在一种道德功利主义的迹象。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市场经济自身所特有的利益交换机制逐渐成为人们经济生活的主导,在此过程中,市场经济既带给人类以巨大的物质财富,也使市场成为衡量一切的砝码。这种利益分配方式的变革带来了人们价值观念的“革命”,尤其是以自我利益和自我价值为取向的功利主义倾向从社会大众生活层面膨胀到了教育生活领域和教师的精神文化领域。而且,“权利”“公正”“幸福”都成为与教师道德实践相关的概念受到关注和阐释。

三、转型条件下师德评价的新趋向

基于师德的现代转型和发展要求,师德评价必须走出传统的理论阈限,遵循师德建设的基本规律,把握师德评价的新趋向,从而更新理念和改进方法,更好地发挥其对师德发展的导向功能、规范和激励作用。首先,师德评价要体现“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的融合。师德评价基于一定的事实判断,对照评价标准,对教育行为做出应当与否的价值判断。这种价值判断因为是以事实为根据,所以它不是主观臆断的,而应是客观科学的。科学的师德评价就在于它反映了评价客体的道德本质。科学的师德评价依赖于对事实的理性的全面判断,又必须依据合理的评价标准进行。因为师德评价依据的标准不同,得出的评价结论就不同,甚至可能相反。而一种科学合理的师德评价标准至少包含了形式合理性和实质合理性。就前者而言,它应契合师德转型发展的现实,在结构体系上体现专业性、层次性和完整性。就后者而言,它应满足社会的价值期待,即符合教育规律和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行为,在道德上就是善的,应当受到肯定和赞扬;而违背教育规律和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行为,就是不道德的,应当受到批评和谴责。如果说师德评价的科学性体现了它的合规律性,那么师德评价的人文性则体现了它的合目的性。师德转型的社会化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弘扬“以人为本”的时代精神,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教师,评价都应注入一种人文关怀。师德评价的终极目的不是为了测量或证明教师的道德水准,而是为了改进和完善教师的德性,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道德发展。缺少人文关怀的评价容易导致评价的工具化、形式化,也不利于激发教师的道德主体性及其内在道德需要。因此,从转型意义上说,现代师德评价要从把教师当作“机器人”转变成把教师看成活生生的、发展的、自我实现的人。一种人性化的师德评价“应考虑到教师的期望、需要、自尊等内在因素”。[6]这将有利于调动教师在自我评价中的主体性及其在师德建设中的主动性。其次,师德评价要坚持“一元导向”与“多元取向”的统一。在现代多元社会里,“多样性”已成为师德转型的主体化表征。这种教师道德价值取向的多样性,要求人们在对师德进行善恶评价时,坚持社会一元价值导向与个体多元价值取向的统一。因为任何社会都存在反映社会形态和社会性质的主导道德价值观,这是统治阶级意志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体现。由此,我国的师德评价就必须坚持社会主义主导道德的价值导向性,以促使教师的道德成长与社会的普遍要求相一致,否则师德发展就会失去正确的方向,并导致个体多元价值的冲突和无序。同时,面对师德状况多样性的事实,师德评价不可模式化、简单化,应承认教师多元道德价值取向的现实合理性。在教育实践中,师德的一元道德价值是通过多元的方式来实现的。人们总是根据具体的情况、具体的条件以及自身的能力来履行师德规范,从而使教育行为的道德价值以多种形式得到具体的呈现。基于教师德性状况的多样性,对师德的评价就应允许行为主体在不突破道德底线的前提下,确立自身的价值追求。但这种个体的价值追求与社会的主导价值之间只能是距离上的远近,而不应存在方向上的背反。这里,师德的价值导向是普遍、客观和一元的,而价值取向是个人性、情境性和多元的。“一元”和“多样”的统一是建立在基准道德上的价值包容,否则对教育行为的善恶评价就会因是非界限的模糊而失去意义。从专业发展的角度说,对师德多元价值的肯定也表现在,它不仅应有利于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际关系的和谐,而且应有利于教师自身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和人生价值的实现。再次,师德评价要做到“外部他律”与“内部自律”的协同。师德评价借助于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的力量影响着教师的思想和行为,并作用于教师的内心世界。社会舆论的力量对于教师的道德约束是一种外在的他律,没有这种他律,道德的规范功能就无法显示。而内心信念的力量是主体的自我道德要求,依靠的是教师的道德自律,没有这种自律,道德的激励功能就无法显示。因此,师德评价是“外在他律”与“内在自律”的统一,是他评与自评的结合,是“要我做”与“我要做”的融通。在师德建设中,单靠道德评价的强制性约束,不重视教师德性的良心自律,是不可能提高教师的伦理水平的。片面强调道德评价的强制功能,就是把教师仅仅视为管理的对象,而隐匿了教师道德主体的能动性与自觉性。当代中国教师面临的教育伦理问题、教育风气不良、道德水准下降等现象,有许多并不是源于制度和规范本身的不健全或不完善,而是有些教师没有完全具备与制度要求相适应的精神品质所致。相对于规范的他律,教师德性的自律是对自身道德义务和道德责任的自觉承担与自愿履行,是社会评价向个体良心转变的必要环节。黑格尔说:“一个人做了这样或那样一件合乎伦理的事,还不能说他是有德的;只有当这种行为方式成为他性格中的固定要素时,才可以说是有德的。”[7]如果说道德评价的他律性主要是起到抑恶的作用,那么,道德评价的自律性主要是起到扬善的作用。师德评价要发挥他律和抑恶的作用,以规范教师行为;同时也要发挥自律和扬善的作用,以提升教师德性。自律的扬善和他律的抑恶是师德评价功能的两个重要向度。这两个方面,任何一方的不尽如人意,都将使师德评价功能的实现存在缺憾;忽视了其中的任何一个方面,其作用机制都是不健全的。马克思指出:“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8]停留于他律阶段的师德,无论怎样尽职地去遵行它,终究是一种外在于道德主体的“异己”的力量,师德的实现需要道德主体的内在自律和自我反思。他律的评价只有转化为自律的评价,才能充分彰显教育者的道德主体性,形成自觉追求教育善的稳定而持久的精神动力。

作者:糜海波 单位:南京森林警察学院

参考文献: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34,435.

[3]杨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

[4]郭法奇.美国学校教育中的师德内涵及其特征[J].中国教师,2004(5).

[5]刘俊.论教师专业化进程中的教师专业道德[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6(23).

师德评价范文篇3

1.思想政治素质与师德师风的要求存有一定的差距。在日常教学管理工作中总是有意无意地放松自我学习,自我充电,忽视了知识能力的培养,再造学习自觉性,主动性不强。在教学管理理论和教育政策、法规等理论学习还不够用心,对案例分析研究肤浅。特别是对师德师风集中教育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相结合,师德师风集中教育与提高教育质量相结合缺乏深刻思考。结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还没有做到真用,还不能行心应手地运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新课程理论,敬岗创新精神不足,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和改革开放的浪潮下,师德师风建设遇到干扰,日常管理工作属于被动状态,不能及时地开导师生的拓新思想,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2.工作效果与所面临的新课改,师德师风建设的形势要求不相适应,近三年以来,我组织带领全校师生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以身作则,做教师的表率,团结教师,热爱学生积极做好校务的各项工作,但因创新意识不够强,工作力度不够大,考虑问题不够周全,造成有时工作不够到位,教师整体素质提高速度慢,教学法质量达不到要求,全体教师的敬业精神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在师德师风集中教育活动中,急需提高教师的思想职业理想。要爱岗敬业,忠于职守,乐于奉献,自觉地发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3.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不够坚强。那种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将来发展的高瞻远瞩的博爱,时常困扰自已。在学校管理工作中总求六秆见影,有急功近利的思想,在教师管理工作总想以人为本,按章办事,介导民主,但有时因担心工作的效果而显得专制,主观独断。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总要求学生遵守《中学生守则》,学生一旦犯错误或没有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就会有恨铁不成钢的冲动,甚至有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缺乏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触动学生的心灵。

师德评价范文篇4

关键词:新时期;师德师风;评价体系;指标设计

国家的经济水平在新时期发展到了新的高度,随之影响着社会的方方面面,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让他们对于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教育工作近年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近来出现的师德师风案例暴露了高校在师德师风问题中存在的不足。这反映了部分高校师德师风评价体系出现了问题,高校教师师德师风评价落实不到位,无法真实评价部分教师的师德师风水平。高校在评价体系上的不足,如评价标准的不统一、评价机制的不合理、评价人员的不专业等因素导致了评价结果无法起到相应的作用,以致于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进展缓慢,高校中师德师风问题频发。因此,为了高校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贯彻落实,新时期高校师德师风评价体系的优化与改善迫在眉睫。

1优化新时期高校教师师德师风评价体系指标设计的必要性

1.1满足学生及家长对教师的高要求。如今多数家庭的生活条件已步入小康,经济水平相对较高,对于受教育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对教师的能力和素质,特别是师德要求越来越严格。在决定学生人生转折的大学,学生们在毕业后或是直接参加工作、或是出国留学、或是考研考公,这与学生在大学期间所受的教育对其思想的影响密切相关。因此,评价教师素质第一标准———师德师风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在新时期,影响高校教师个人素养以及高校教学质量的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显得十分重要,其相应的评价体系的优化需要得到足够的重视[1]。1.2促进师德师风评价机制的完善。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讲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对教师这一职业的基本要求。但并不是所有教师都有这样的自律,所以必须借助外部的制度对教师师德进行约束。新时期高校教师师德师风评价体系的优化有助于促进师德师风评价机制的完善,帮助高校形成良好的师德师风氛围,带动高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更好地展开。1.3解决当前存在的部分师德师风问题。在北大师生座谈会中讲到:在学生眼里,老师是“吐辞为经、举足为法”,一言一行都给学生以极大影响[2]。因此,高校教师的师德师风对于学生的影响更是不可小觑的,当前高校中存在的部分师德师风问题已经对部分学生素养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实现新时期高校师德师风评价体系的优化也有助于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加速,帮助尽快解决当前高校中存在的部分师德师风问题。

2新时期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评价标准缺乏综合性。新时期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应该展现出新的面貌,结合新时期出现的新问题制定综合有效的评价标准,但许多高校并未落实这一要求,其相应的师德师风评价标准依然采用传统的单一标准,如同考试一般,仅仅通过答题成绩就轻易判定教师的师德师风,缺乏对教师在教学及生活中表现的考量,也缺乏学生们的评价考量[3],合格的师德师风评价标准要求对教师进行全面的评估,只有这样才可以制定出综合评价教师师德师风的评价标准。2.2评价人员缺乏专业性。评价体系在评价高校教师师德师风中扮演着制度保障的角色,极其重要。但制度的落实,需要人去贯彻,因此,师德师风评价人员的素养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实际的高校教师师德师风评价工作中,所挑选的部分评价人员专业素养普遍不足,大都依靠自己的主观心理对教师进行评价,对反馈的师德师风评价甄别能力差,这不仅导致评价结果参考性低,还对教学风格严谨的教师十分不公平,不利于保持该部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师德师风评价人员的专业素养要求使得师德师风评价体系的真正落实更加困难。2.3评价机制缺乏有效性。另外,整个评价过程缺乏严格的监督管理,后续的评价结果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常常是完成评价报告之后就没有了下文,导致评价体系的效果没有发挥出来,失去了应有的作用,该问题应该引起相关人员足够的重视。

3新时期高校师德师风评价体系的指标设计原则

3.1以科学性为原则更新设计理念。在新时期高校师德师风评价体系的设计中,应该以科学性为原则,及时更新设计理念,以新理念为引领,完善评价指标的设定,确保评价体系的关联性。评价体系的科学设置能够为其相应的师德师风评估人员提供统一标准,帮助提高评价人员的专业性,使评价标准不过于单一。不仅如此,科学的评价体系还强调各个评价指标间的关联性,通过不同指标间的相互参考,从而保证评价结果的综合性[4]。以科学性为原则的设计理念有助于评价体系中指标设计的全面性,避免出现走过场的师德师风评价。3.2以公平性为原则设计合理机制。以公平性为原则,设计合理的评价机制,保证评价过程的客观性,提升评价结果的可利用性。公平合理的评价体系可以有效地避免评价过程中评价人员进行主观评判,保证评价过程中评价人员的客观性,即使是在教学生活中较为严格的老师也不致于受到恶意的较低评价,不仅有利于保证较为严格的教师的教学积极性,还有助于确保评价机制的公平性,通过公平性原则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这对于师德师风的建设工作是十分有利的。3.3以有效性为原则保证评价效果。最后,还要以有效性为原则,透过完善的评价体系的设计,让评价结果对于师德师风的建设起到有效的积极推动作用。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提高高校教师的个人素养,帮助高校形成良好的师德师风氛围,为学生提供一个优秀的学习生活环境,因此,一定要确保评价体系的有效性。有效的评价机制可以帮助促进评价体系的可持续性,加上完善的监督管理,能够确保评价过程的真实客观性。评价原则的有效性、评价结果的真实客观性有助于将师德师风评价结果落实到实处,有利于奖惩制度发挥其激励效果。这种落实也可以帮助评价结果发挥其相应的指导作用。

4结语

师德评价范文篇5

高校师德状况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社会环境、高校管理制度和教师个人的自我修养。但个人道德素质的养成不是单纯良心的蜕变,而是各种外在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其中,高校管理制度是师德状况最直接的影响因素,对于高校教师来说,这些制度主要表现为学校所设置的各种教师评价制度。教师评价制度对师德建设有着深刻的影响。科学合理的评价制度有利于高校教师改正不足、发扬优点,促进师德塑造;而片面、有失公正的评价制度则会产生错误的导向,妨碍良好师德的形成。现行高校教师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教师的思想品德、业务能力、工作态度和工作业绩四个方面。其中业务能力、工作业绩的评价与师德建设间接相关。如注重业务能力、工作业绩的评价制度,加上强调物质利益的激励机制和模式化的测算和管理方式,有助于提高高校教师的竞争意识,但其负面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过度强调业务能力和工作业绩的评价制度可能放大人的“经济人”属性,而忽视人作为“道德人”的一面,造成部分高校教师在道德选择和道德行为上产生“功利主义”的趋利性价值取向。教师思想品德和工作态度的评价与师德建设直接相关,对教师道德素质的全面评价与考核能够规范教师行为,引导其形成一定的价值取向,并激励教师的道德践行。首先,通过师德评价,教师中不道德的观念和行为会受到裁决与谴责,道德的行为则会得到褒奖和鼓励,从而促使教师自觉遵守教师职业道德的规范和准则。可以说,没有师德评价,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准则的维护就没有基本保障。其次,师德评价不仅通过外部力量的作用,对教师的行为进行约束或激励,而且可以深入到教师的精神世界,作用于感情和良心,形成一种道德的内在尺度和自我约束。失德之人会由于负面的评价和惩戒而感到不安、羞愧,在不断的自我反省中纠正错误的观念和行为,并努力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水平;有德之人会由于积极的评价和褒奖,感到安慰,受到鼓舞,激发起强烈的职业责任感和道德荣誉感,从而坚定立德树人的职业理想,努力成为师德高尚的人民教师。

二、现行高校教师评价制度的问题及其对师德建设的负面影响

(一)现行高校教师评价制度存在重业务、轻师德的问题

目前,高校教师评价制度一般对教师进行德、能、勤、绩四个方面的考核,力图全面反映教师的综合素质。但这四个方面只是一级评价指标,各个高校往往要根据自身的办学定位,制定相应的二、三级指标。如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和高职院校在科研、教学等方面应有不同的要求。但是,不管哪种类型的高校,对教师的评价都应把师德评价放在首要位置。然而,现行的高校教师评价制度普遍存在着“重业务、轻师德”的现象。由于能、勤、绩这些硬指标易于进行量化操作,既有说服力,又容易见效,绝大部分高校直接将教师业绩等同于科研水平和教学技能,无论是新进教师的选拔录用、教育教学考核,还是教师的职称评聘、进修深造,学历学位、科研成果、论文数量及所发表的刊物级别都是硬性条件和主要指标。应当特别指出的是,在现行的教师评价制度中,科研业绩的权重过大,导致广大高校教师不得不整日埋头科研,他们无心或有心而无力从事好教学工作,更没有时间、精力关注和解决学生的学习、生活困难以及各种思想困惑。如今的大学教师与学生的交集已经缩小到一般课堂教学那点有限的时间和空间了。教师对学生缺乏关心、师生关系冷漠是教师职业道德弱化的最明显表现。对科研成果的过分偏重,还造成了学风浮躁、学术造假,学术道德下滑等问题。

(二)重业务、轻师德的评价制度成为高校师德建设的制度性障碍

1.片面的评价内容造成教师对师德修养的漠视

重业务、轻师德的评价制度造成的结果之一是,师德评价往往流于形式,难以发挥其对教师的教育和激励作用。由于师德评价对教师们的切身利益影响不大,绝大多数教师对师德评价并不关心,或者只关心评价等级,而对于评价过程反映出来的师德问题则关心甚少。他们更多地将主要时间和精力在科研论文撰写、课题申报、学历提升等能够给他们带来实际利益的方面。其结果是教师以应付的态度对待教学工作和学生,师生关系淡漠,高校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能缺失。更有甚者,片面的评价制度还对高校教师产生了错误的价值引导,部分高校教师对学术的钻研沦为投机钻营,造成学术腐败成风,论文抄袭、剽窃、请人论文等现象普遍存在。

2.功利性的评价标准不利于高尚师德的养成

重业务、轻师德的评价制度造成的结果之二是,师德评价标准过于功利化导致部分高校教师急功近利的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为发挥教师评价对高校教师的激励作用,大多数高校将教师评价的结果直接或间接地与教师的职称评定、奖金发放、职务晋升等挂钩。这种做法固然能够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有助于他们提高科学研究水平。但是,这种评价制度无不渗透着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致使高校教师产生给多少钱干多少活,不给钱不干活的信条,职业信念动摇,敬业精神淡化。另一方面,这种评价和激励教师的方式提高了高校教师的竞争意识,但也引发了不当竞争的现象,影响了高校教师的集体意识和团结合作精神。

3.高度量化的评价方式妨碍教师职业道德的良性发展

重业务、轻师德的评价制度造成的结果之三是,日益加剧的量化考评忽视了教师主体的道德选择和判断能力,难以发挥教师主体的自我教育作用。不可否认,量化的评价方式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如果将高度量化的评价方式只是作为一种管理技术和治理手段,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这一看似科学的评价方式最大的弊端就是缺乏人文关怀,由于侧重于外在的制度约束,高度量化的评价方式造成对教师主体性的漠视,挫伤教师在道德选择和道德行为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难以发挥教师自我教育、自我修养的作用。另一方面,高校教师是一个个具体的人,他们之间有着能力、学识、兴趣、爱好等个性方面的差异。高度量化的评价方式往往忽视教师的个性差异,使他们成为千人一面的模型。而教育事业是关注人的心灵的事业,只有充满个性特点和教育智慧的教师才能面对各种不同的教育对象,解决层出不穷的教育问题,做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三、促进师德在高校教师评价制度中的回归

促进师德在高校教师评价制度中的回归,既需要“破”,也需要“立”,一方面要破除高校师德建设的制度性障碍,改革重业务、轻师德的教师评价制度,还师德评价以应有的价值和地位;另一方面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师德评价制度,使高校师德建设实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一)改革重业务、轻师德的教师评价制度

1.重视师德评价,引导教师坚定立德树人的职业理想

教师评价制度对教师职业发展具有指挥棒的作用:注重业务、轻视师德的评价制度必然导致教师只关心工作业绩及其带来的物质利益,沦为缺乏德性的经济人;而重视师德的评价制度,则会引导教师加强师德修养,践行师德规范,坚定立德树人的职业理想。因此,高校要重视师德评价的作用,就要适当降低对教师工作业绩,特别是对科研的要求;要把教师的关切点引向更加重要的方面,实现从重视知识传授向重视育人效果的回归。尽管现代社会赋予高校教书育人、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等多项职能,但其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始终是教育和培养具有良好品质、身心健康的新时代大学生,为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相应地,高校教师最根本的职业道德必然是教书育人。但经师易遇,人师难遭,高校要在现行教师评价制度中更加重视师德评价,引导广大教师坚定立德树人的职业理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积极地关心、帮助、引导学生,以高尚的师德给大学生传递道德成长的正能量,做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领导者和引路人。

2.尊重教师的个性差异,探索“三轨制”的教师评价制度

现行高校教师评价制度一定程度上成了标准化的生产设备,用统一的、模式化的指标来训练富有个性的高校教师,而不管他们的学识、能力、特长和兴趣是什么。这种模式化的管理“带给教师更多的是无奈、压抑、倦怠等灰色的心理感受和体验,而沉浸在这种感受和体验中的心灵是不可能有道德感的”[1]33-38。因此,改革重业务、轻师德的教师评价制度必须将充分尊重教师的个性差异作为一条普遍的教育和管理的法则。在遵守教师基本职业道德规范的前提下,对教师的考核与评价应该尊重教师在教书和育人方面的个性差异,可以考虑增加一些非刚性的举措,如探索建立“三轨制”的教师评价制度,使教师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所谓“三轨制”的教师评价制度是指根据教师自身的学识、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分别设置科研型教师、教学型教师和管理型教师三种评价制度,让每一位教师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的特长、实现自己的价值。不同类型的教师,其劳动成果与价值都应得到肯定,并获得大致相当的待遇。唯此,才能改变当前高校教风、学风、校风浮躁和部分教师道德失范的状况,引导高校教师自觉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实现教书育人的社会使命。

(二)建立科学合理的师德评价制度

师德评价范文篇6

幼儿教育工作需要爱幼护幼育幼的优秀教师。我们知道,改变一个人就很难,要改变一批人,改变一代人就更难。而作为幼儿教育,它既不可能像小学那样通过统一的期末考试来进行质量评估,更不可能像高中毕业时那样通过全国统一的“高考”方式来衡量一所学校办学质量的好与坏。他们的工作全凭每位教师的“良知”,要想真正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造就一支德艺双馨的教师队伍。

同全国所有学校一样,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问题也历来是我们不断强调和重视的问题。针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小学教师日常行为规范》、《幼儿教师职业素质和工作职责》,本园认真组织教师学习,搞了无数次大大小小的培训、讲座、报告会,并采用有奖问答和笔答等多种方式进行检测。但是,对许多教师而言,写在墙上和文件上甚至背诵得滚瓜烂熟的《规范》与他们的行动始终是“两张皮”——说话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一个教师的知识水平可以用考试的方法来衡量,然而,教师的师德水平怎样衡量才能让教师心服口服,却没有那么简单。业务园长深有感触,她说:“就目前而言,我们幼儿园教师学历合格率已经达到100%。教师的业务知识水平应该说完全能胜任保教工作,影响我园保教质量的主要因素就是师德问题!”

说实在话,幼儿教师的工作业绩无法考核,更无法量化,她只要按时上下班,不出安全事故,每天的常规工作按部就班,工作好与坏,还真不好界定。如何把‘用教师的爱心、关心、细心、耐心去换取孩子的信心和家长的放心’这一宗旨践行到实处,全凭老师的师德素养。过去,师德建设也想了不少办法,评师德模范,树师德标兵,但那时,对一般教师而言,那只是个荣誉称号,与自己的利益没有关系,甚至有的老师对这种称号表现出一种不屑的态度,认为那不是真本事。如果师德表现真正影响着每一位教师的前途和利益,那么师德规范和师德要求才真正具有了约束力,也才会成为教师自觉修养师德的动力。也许有人会说“师德高尚并不是万能的”,但师德不高尚肯定是万万不能的!

二、探索改革评价方式

如何使师德水平也能像教师的学历水平和教学水平那样成为一种评价任用教师的“硬件”,我园近年来做了有益的探索。我们大胆改革师德评价方法,使师德评价由“虚”变“实”。

1、探索教师的师德水平量化评价模式。从2005年开始,我园就开始了把教师的师德水平进行量化评价的探索。试图用一把尺子衡量教师的师德高低。我们提出:要像当年抓“教师学历合格率达标”一样抓教师的职业道德提高。经过慎重调研,幼儿园出台了《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实施意见》、《教师职业道德量化评分细则》等内容具体、操作性强的内部评价规则。每学年末要对全体教职工进行职业道德专项考核,考核办法由自评、互评和他评相结合。

2、建立教师师德档案。我们依据内部规章对全园教师进行量化考核评价,并提出要像建立教师人事档案一样为他们建立职业道德档案:考核结果出来后填写在《教师职业道德考核登记表》上,评定出“优、良、中、差”,存入教师师德档案。

3、建立考核结果运用机制。我园设立了“师德考核”专项奖,并把考核结果作为教师续聘和评优晋级的重要依据。凡职业道德考核达不到“优”者,年终考核不能确定为“优秀”等次,不得参加各级“教学标兵”、“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等各种表彰奖励的评比。对违反教师职业道德,造成不良影响的给予相应的处分。今年,在推选县级骨干教师候选人的时候,有位业务能力很强的教师就因为去年师德考核没有达到“优秀”(即90分以上)而被“一票否决”。

三、师德评价改革的效果

(一)教师高度重视自身师德建设。给教师建立师德档案的意见出台后,立刻在全园上下引起强烈反响。家长和社会拍手称快,一片赞扬,最受触动的是教师。常常有教师私下抱怨说:“我们的命运掌握在家长的手里。家长就是我们的上帝!”有一次,一位教师在电话里质问我:“凭什么我们的工作好坏家长说了算?谁能保证家长就是客观公正的呢?这样做有法律依据吗?”我给他解释说:“法律依据是什么?它的依据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为了孩子的未来,是幼儿教师这个职业的特殊要求。”接完这个电话,我不但没有恼,反而乐了。抓师德建设以来,不知发了多少文件,不知开过多少次会议,但每次都是泥入大海,毫无反应,这一次教师有了如此强烈的反应,说明教师真正受到了触动。

(二)教师师德素养大幅提高。师德评价改革,不仅改变了教育观念,提高了办园质量,扩大了办园规模,更使每位教师的师德素养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在一次家长会上,一位家长深有感触地说:“我对我儿子的两位老师都非常满意!一天夜里,儿子突然肚子疼得直打滚,嘴里一直喊着‘老师,我要老师’,我在一旁也急得直冒汗。没办法,只好给老师打电话,请她一起陪儿子上医院。”有的家长也随声附和:“是呀,说来惭愧得很啦,我们这些生他养他的亲生父母为孩子做的还远不如老师啊!”“5.12”地动山摇之时,我园一位保育员也有一个刚上一年级的女儿,一位家长奇怪地问她为什么还不去接走自己的女儿时,这位保育员语气平静:“这么多的孩子在这儿,我能走吗?再说,我女儿不也有她的老师吗?”一句朴实的话语,折射出我园一位普通保育员熠熠生辉的伟大灵魂!近年来我园在师德师风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先后被镇党委政府和县教委评为“师德师风先进集体”。

(三)促进了幼教工作质量的提高。教师师德评价改革,使我园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保教质量上了一个新台阶。“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园内开花园外香,花香自有蝴蝶来。因为我园办得红红火火,声名远播,所以,吸引了周边乡镇众多的家长送子女到我园就读。他们不惜花钱,到镇上买房、租房,放弃农田不种,丢下生意不做,为的是“不让农村幼儿输在人生起跑线上”。

师德评价范文篇7

师德评价的意义和方法教师道德评价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教师道德原则和规范,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内心信念等方式,对教师道德行为所作的善恶性质及程度的判断。教师道德作为一种客观存在而被人们感觉到的精神力量,不仅是维护一定的教师道德原则和规范的保障,而且是教师道德基本原则和规范转化为教师道德行为和教师规范价值的审定。教师道德评价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它不仅对促进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起重大作用,而且对形成学校和社会良好道德风尚,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因此,一个教师不仅要经常对自己,而且还要对别人进行教师道德评价,这就要求进一步领会教师道德评价的意义、方法和方式。一、教师道德评价得意义正确的道德评价,可以增强教师工作和学习的积极性,规定教师道德修养的指向,促使教师沿着正确的修养道路前进,还可以巩固教师善的行为,逐渐形成善的行为习惯。相反,错误的道德评价,会产生消极的作用,它会抑制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发挥,改变教师修养的指向性,从而导致不符合教师道德原则和规范行为的发生,因此,对教师的评价,关系到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成效,影响到教育事业的发展。其次,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职业道德教育不够深入,有些教育部、学校及教师中间没有掌握正确的教师道德评价标准,而是用一些不正确,甚至错误的评价标准,来衡量教师工作的质量,给广大教师造成巨大的精神压力,对教师道德的贯彻和落实造成了消极影响。因此,有必要消除这些不正确的评价标准。二、正确进行道德评价的方法和方式在教师道德评价过程中,应运用一定的评价方式来进行赞扬或批评、鼓励或谴责、示范或劝阻、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使教师的行为符合社会和阶级的道德要求,给人们起一种榜样作用,产生潜移默化影响。第一,持实践的观点,时间是联系动机与效果的纽带,在实践中进行道德评价,就能够把动机和效果有机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比较,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看一个人动机好坏,不能停留在他的表白、许诺上,而要着重看他的行为是否在实现自己的诺言,即通过时间来检验。第二,评价时应注重动机的客观性、效果的全面性、和效果的系统性。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可能会出现不太好的效果,这时就不能简单地给予评价,而要把这种效果放在事情的全过程中进行系统的考察。第三,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是道德评价的三种方式的内在关系。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内心信念这三种道德方式相互配合,缺一不可,共同构成教师道德评价的完整体系,为教师道德水平的提高和改善,教师道德和社会风貌根本好转,提供了重要保证和力量源泉。总之,教师的道德评价,不仅对教师自身修养起重大作用,而且对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师德评价范文篇8

关键词:高职院校;师德建设;评价考核;机制

一、背景

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经济快速增长、社会急剧变迁的关键转型时期,广大高职院校教师秉承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坚持教书育人、勇于创新,积极推动我国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发展,为社会各领域培养了一大批技术技能型人才,赢得了较高的社会评价。但是,面对新方位、新征程,社会生活的多维度变化,也给高职院校师德建设带来了一定的不良影响。目前,社会上出现的部分青年教师师德失范的现象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和热议,主要表现在:理想信念模糊,重视物质追求;育人意识淡薄、表率观念缺失;敬业意识淡化,奉献精神缺乏;功利意识强烈,学术不端时有发生。分析造成现如今师德失范现象背后的原因,总结得出,既有社会环境影响的客观因素,也有个人自身素质决定的主观因素,既有管理监督制度不完善的因素,也有培训宣传教育不到位的因素,归根结底,就是师德长效机制不够健全。在2016年底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科学有效贯彻高校思想政治会议精神,从根本上说就是要把好师德建设这道关,建立并落实师德建设长效机制。

二、已有做法

高职院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建立和落实是一个复杂的,由多种要素和分支组成的,关联到多项制度、规范甚至法律,以及牵涉到多个部门的综合性的工作,需要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人员查阅足够的文献资料,理清历史脉络,借鉴可用的方法措施,结合社会发展背景,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区域当地对此项工作的支持力度,进行试行实践。就我国目前的有关师德建设工作情况来看,已制定并颁布了部分师德规范和制度,而对师德保障制度部分的细则、分项、配套等研究还普遍缺失。因此,要完善师德保障性制度,就需要建立健全各项下设分支机制,从教师师德教育培训、师德宣传示范、师德评价考核、师德监督惩处及师德内化自律几个方面着手实施,才能有效地促进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形成、落实。以下为笔者所在高职院校在各项分支机制中所做的具体有代表性的工作:1.健全机构。笔者所在高职院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积极贯彻落实《江苏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江苏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积极加强本校师德师风建设,学校特别成立师德建设委员会,由学校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师德建设委员会主任,明确师德建设目标,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2.明确要求。学校要求强化师德考核机制,以促进教师提高自身修养,在人才引进、职称评审、岗位聘任、干部选拔、评奖评优、年度考核、聘期考核等重要环节将师德作为必要的考察内容。3.定期宣传。定期组织开展“强化立德树人,奋力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活动。1)充分利用学校各类阵地平台重点宣传立德树人的重要意义,及时宣传先进经验和典型案例,交流活动成果和工作经验,吸引干部师生广泛参与,营造比学赶帮的良好氛围,在全校营造强大舆论氛围。2)在全体中层领导干部中开展以“强化立德树人、奋力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专题读书调研活动。紧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展校内外调研,针对制约学校高质量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思路、措施和对策。3)围绕“立德树人”主题,积极开展各类特色鲜明、师生参与度高的征文、演讲、主题班会等主题活动,通过活动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学校建设和管理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4)将主题学习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新观念、新思路和共识性成果,转化为切实可行的工作举措,确保工作出成果、见成效,把活动逐步引向深入,并由学校党委宣传部牵头组织开展“三全育人”先进单位和“十大育人”先进个人评选,树立先进典型,分享推广经验做法。4.及时培训。学校积极整合优势资源、精心研制方案,顺利承办了三项高职院校教师部级培训项目,在开班典礼暨师德第一课上,专家从师德建设背景、内涵、要求、策略等四个方面,结合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专业建设特点,给高职教师们开展了一堂精彩生动的“师德课”。5.我校建立并获批首批“全国师德实践与创新基地”唯。一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借鉴国内外先进理论和经验,加强组织建设,在师德理论与实践中积极探索,充分调动和保护全体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和工作积极性,形成与时俱进、富有活力的具有校本特色的师德建设工作机制,为促进学校转型发展、建设一流高职院提供精神动力和师德保障。

三、建立师德评价考核长效机制主要措施建议

师德评价范文篇9

关键词:高等院校;师德师风;评价指标

党的报告为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指明了方向,且《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对师德师风建设做出了总体部署。鉴于此,师德师风建设应该被放在高校工作的重要位置上。高等院校师德建设既涉及教师个人成长,也关系到社会人才培养,师德评价自然而然成为一项重要的外部手段和有效载体之一[1]。高校师德建设及师德评价将是提升高校教师这一特定领域和群体的道德生活状况的具体实践[2]。

一、新时代下对高校教师师德评价的认识和理解

师德评价是对高校教师职业品行的导向和约束,具有“指挥棒”和“红线”作用。社会对高校教师师德具有更高要求:在意识层次上,教师道德比其他职业道德有更高水准;在行为规范上,要求教师为人师表;在影响程度上,教师道德比其他职业更深远、更广泛。首先,社会、学生、家长等对教师师德期望是高的,要求也是不断变化提升的;其次,每位教师由于个人特点,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在一定时间段内的表现肯定有所不同、有一定差异。就像在教学、科研工作中存在差异;最后,在一定时间段内、一定教师群体范围内,个体师德存在以下不同,应该对在实际工作中学生、教职工认可的师德表现优秀的教师予以肯定和认可,予以精神褒奖;并形成必要的等级差异,树立榜样作用,影响带动整个教师群体向更好的师德目标发展,避免“一团和气”“你好、我好、大家好”,甚至轻视弱化师德考核和建设的现象。

二、新时代下高校师德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一)高校师德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以现实师德内涵为基础,以科学性、逻辑性、导向性、相对性、主客观结合、可操作性等为原则,将教育行为的内在动机与外在效果相统一,引导教师在道德价值追求上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时代要求。(二)高校师德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内容。定性评价是对教师的内在道德品质和外在教育行为进行评价,以“好”或“不好”作为评价指标。若采取定量评价,片面地强调量化评价会导致教师道德的僵硬化和表面化,因为师德具有相对性、可比性的特征,在师德评价中更为主要的是主观评价。参考归纳师德评价的基本认识,提出了师德考核量表,从依法执教、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团结协作、为人师表等五个方面及师德考核“一票否决”情形进行综合评价,列举提出了25项负面评议参考因素,将相对模糊的软性因素,明确为硬性的自律约束条件,形成师德考核评价的细节要求,便于具体操作过程中的实施参考。1.依法执教。明确国家兴办教育的目标,使知识传授的目标服务于国家要求,且遵守宪法和法律的规定、自觉遵守《教师法》、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负面评议因素:①散布、传播与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相悖的言论;②不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③滥用互联网散布与师德规范有悖的言论、信息或话题;④违反学校规章制度;⑤其他不依法履行教师职责的行为。2.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积极投身教学、科研、管理工作;廉洁从教,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和规范要求;志存高远,乐于奉献,实现专业成长。负面评议因素:①擅离岗位或不遵守工作纪律;②不执行教学计划,造成教学秩序混乱;③学生评价满意度低下或同事评价满意度较低;④泄露试题、擅改学生成绩或批阅试卷时标准出现明显偏差等;⑤其他敷衍塞责的行为。3.关爱学生。爱护全体学生,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人格,注重教育方式;耐心教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负面评议因素:①有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②有歧视、讽刺、刁难学生的言行,造成恶劣的影响;③散布有害于学生成长的消极落后言论和不健康思想;④对学生放松教育管理或教育方式明显不当;⑤其他损害学生的行为。4.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善待他人,同事间相互支持、帮助;正确处理与同事、领导之间关系;虚心听取校内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积极争取社会单位或人士的支持;积极参与院校系所的公共事务。负面评议因素:①恶意诋毁他人名誉,引发争执、冲突;②破坏团结,干扰学校工作;③在对外交往中,言行影响或损害学校利益和形象;④缺乏合作互助精神,影响学校工作;⑤其他违背团结协作的行为。5.为人师表。遵守社会公德,举止文明,作风正派;服饰衣着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严于律己,以良好的品行教育引导学生;未有以教谋私的不良倾向,教风清正廉洁。负面评议因素:①弄虚作假行为,学术不端行为等;②在公共场合言行严重不当,产生消极社会影响;③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接受学生或家长宴请或财物;④组织或参与向学生乱收费、乱摊派,从中牟利等;⑤参与政府明令禁止的活动;⑥其他损害教师形象行为。另外,师德考核“一票否决”情形有:①损害国家利益,损害学生和学校合法权益的行为;②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违背党和国家大政方针、违背宪法法律、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行;③在科研工作中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篡改侵吞他人学术成果、违规使用科研经费及滥用学术资源和学术影响;④影响正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兼职兼薪行为;⑤在招生、考试、学生推荐、保送研究生等工作中徇私舞弊;⑥索要或收受学生及家长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等财物;⑦对学生实施性骚扰或与学生发生不正当关系;⑧其他违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三)高校师德评价指标体系的组织形式。本文的指标体系为了能够达到可比定性评价,不仅列举了师德应该达到的目标和水平要求,而且更实际的是提出了负面评价因素和底线因素。可根据院校特点,灵活采取得分制或等级制进行评价。将师德考核作为年度考核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尊重个人自我评价的基础上,通过系所、学院的综合评议开展对比评价,得出师德评价结论,体现公平性、合理性、全面性。首先,教师自身总结一定时期内的师德情况,总结有关师德方面的工作情况和表彰,参照评价表自我评定;其次,发挥教学单位自主性,由系所结合教师实际表现,综合评议、公示;最后,由学院结合各自特点,结合学生、社会意见及师德师风举报反映等情况,组织审定及公示,接受申述。

三、新时代下高校教师师德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应用

首先,师德评价考核等级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其次,年度师德考核中“优秀”比例不高于35%,对推荐的年度优秀教师、教书育人先进个人、优秀本科生导师,师德考核必须为优秀;再次,查明违反高校教师师德禁行行为“红七条”,给予师德考核不合格,对于处于调查阶段人员,师德考核暂按待定处理,并且年度考核暂不评价,停止评优资格;待结果明确后按规定处理,并不追溯考核待定期的评优机会;最后,因师德考核“一票否决”或者综合评定为结果为“不合格”者,年度综合考核评为不合格。

四、结语

教师发展,师德为要。面对新时代下高校教师道德领域出现了诸多新情况、新问题,高校要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施教、以德育德,以提高广大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为目标,构建符合实际需求的教师师德评价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DB/OL].(2014-09-29)[2018-08-22].https://baike.sogou.com/v99652132.htm?fromTitle.

师德评价范文篇10

高校教师由于从业人员层次多、学历多样化、人才队伍良莠不齐、评价标准不统一,对高校中具有高尚师德、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教师没有准确的界定,对责任心不强、功利心过重、责任感淡薄的教师没有统一的要求。这些都影响了教师教学与科研工作的热情,打消了具备良好师德教师的积极性。

二、当前高校师德师风评价体系建设的现状及不足

1.评价体系的科学性不强

由于高校的办学特色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对于教师师德师风的要求也相应不同,但高校建立师德师风评价体系时没有充分考虑这些差异,照搬照抄其他学校的评价体系,创新度不高。评价体系的科学性不强造成了评价结果的偏差性。

2.评价机制的单一性制约了教师师德师风评价的开展

目前,我国高校教师师德师风评价往往一把尺子量,具有单一性,对于不同职务、不同岗位、不同学历的教师采用相同的评价机制,所得出的结果就不能准确地反映教师差异性,从而影响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3.评价体系中的主观性评价影响了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当前很多高校的教师师德师风评价体系主要包括四大部分:自我评价、领导评价、同行评价和学生评价。这种评价机制的缺点在于:教师往往不能客观地评价自己的工作与思想状况,自我评价流于形式;领导为了将来能够顺利开展工作,不轻易对教师进行“挑错、纠错”;同事之间一般顾及到同行关系,不能真正地按照评分标准对教师进行评价;学生对教师的认同标准不统一,往往教学认真严谨、对学生要求严格的教师反而考核结果较差,这些评价的主观性影响了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4.评价结果的运用度不高

虽然高校每年都对教师进行师德师风评价,但过于注重评价过程,而忽视了评价结果的运用。在教师职务晋升、评奖评优等方面没有真正发挥评价作用,没有体现考核结果的价值,造成了师德师风评价流于形式。

三、对高校师德师风评价体系建设的建议

1.需要进一步树立正确的评价理念

评价理念贯穿于师德师风评价体系的全过程,直接影响着评价体系的构建与运行。学校的管理部门在设计与构建师德师风评价体系时,必须树立正确的评价理念,将现代化人才评价理念和先进的教师评价理念融入到高校教师评价工作中,要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教师,在保证评价结果准确性的同时建立长效考核机制。

2.调整评价内容,保证评价体系的全面性

高校建立教师师德师风评价体系时,首先,要严格遵照《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兼顾教师在人才培养、思想品质素养、教学与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多方面的要求与贡献,将“德、能、勤、绩、廉”作为教师的综合评价标准;其次,评价体系要考虑到教师的差异性,充分结合教师队伍结构特点、教师职务差异、教师岗位差异等因素设立不同考核指标;再次,评价体系要保持长期性与连续性,要结合当前的新情况及时修订,不断充实、完善考核指标;最后,要尽量杜绝过于空洞的考核指标造成的评价结果同一性,保证考核结果的客观性。

3.保证评价方式的多样化,避免评价体系的主观性

高校在进行教师师德师风评价时,既要兼顾教师个人、领导、同事、学生的评价主体作用,又要考虑到教师的个人特点和岗位特点,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岗位、不同特点的教师设定不同的评价项目。既要全面要求,又要兼顾差异,采取灵活与多样的评价方式,变一次性评价为发展性评价,考虑评价结果的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尽量避免评价体系的主观性。

4.明确评价的奖惩机制

为了将高校教师师德师风评价体系的作用真正发挥出来,必须建立、明确与评价体系相对应的奖惩机制,将教师师德师风评价结果真正运用到与教师工作和个人发展密切相关的环节中,明确高尚的师德师风是教师能获得各种荣誉称号的前提和基础,提高教师对师德的自觉关注度。对师德师风评价结果不合格人员,在职务晋升、评奖评优时实行“一票否决”。奖励评价结果优秀的教师,惩处评价结果不合格的教师,增强教师的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

5.将教师师德师风评价结果及时公布,加强公共监督与个人自律的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