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焦虑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6 06:00:44

审美焦虑

审美焦虑范文篇1

论文关键词:传媒诱惑社会道德责任消费文化核心审美价值审美焦虑

传媒诱惑是指媒体在传播交流中主动采用引诱的策略吸引大众,以美丽迷人的影像、怪诞离奇的言说冲击大众好奇心,来吸引传统文化审美者变成现代传媒文化受众。为了能够制造更多媒体产业的顾客—受众,提升自身的产业效益,在传媒使用迷人的影像鼓动现代人急躁地追逐梦想的时候,激发了人类沉溺于个人享受的私欲,文化的雅和俗在此合流,传媒在贩卖产品的同时也贩卖了文化所有的终极意义,耗散了传统文化的核心审美价值。

一、尴尬的审美题材

传统社会中,人们的日常生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如此同样地循环,平庸单调的生活方式和内容逐渐消磨了人们对生活的敏锐感受,压抑了对栖居环境审美的热情,如韦伯形象描述的那样,日常生活逐渐变成了一个“铁笼”。人们按规约行动,按计划办事,在物质条件不太富有的生存压力之下,生存成为第一要务,情感和灵性受到控制,个人化的欲望没有机会萌生和满足。进人现代传媒社会,当生存基本问题已经解决,人们急于想从机械刻板的传统日常生活的种种压力中解放出来,走向新意的生活,唤醒自己对生存状态的热情,改变自己对生活的感觉。信息技术革命、传媒时代的到来,应合了这种要求。

现代传媒以书籍、杂志、报刊、电影电视、网络、电话、短信等为媒介手段进行信息传输,媒介种类的繁多,媒体传输内容的复杂,行业激烈的竞争,分散的受众个体化品位,制约着传媒产品的生产。从传媒发出信息的那一刻开始,其唯一的也是终极的目标就是吸引大众的眼球,俘获受众对自己的文化产品产生偏爱之心,进而使受众成为自己生产的文化产品的消费者。但受众是具有自由意志和自由行动的精神主体,他们在不同的时空接受各种传媒信息,之后对信息进行自我判断,除了可靠来源的新闻报道,受众似乎并不轻易上传媒宣传的当。传媒文化要改变谨慎的人们旧有的生活习惯,只能从人们欣赏美接受美的人性原发性心理弱点进行突破,从人性弱点的裂缝灌注现代生活新观念。

以法制类节目播出为例,继焦点类、娱乐类节目后,法制类电视节目越来越成为最受欢迎的电视品种之一。第一,危机、纠纷、新奇、冲突事件在媒体整个播出条目中所占比例虽不呈垄断局面,但由于大众喜欢猎奇,关注生活矛盾的解决,期待惩恶扬善的司法正义实现,渴望摆脱不安,以使心里感受到一种安静和放松。因此,大众积极主动关注法治报道,提供了媒体生存的最好机遇。第二,为了在同质化行业竞争中胜出,法制电视栏目必须在素材深度挖掘和播出特色上下功夫。在文字、影像、声音配置上注重美学效果,注重法制案件深度报道的专业水准。第三,媒体是一种社会性公共资源,乃社会“公器”,是在权力的多元化与社会化大背景下的一种具有社会影响力的社会公共性资源。要得到持续不断广泛的法治案件信息,需要获取司法部门的支持,就得考虑政府和司法部门对媒体的态度。媒体在报道法制信息时,虽有迎合司法意图的味道,但为了保证可持续的收视率,考虑到受众的心理期待,仍必须顾及到媒体的社会责任。由于案件信息并非政法机关所专有,行业竞争又太激烈,受众素质良芳不齐,压力之下的媒体为了留住最大多数的受众,时不时对案件进行显失公正平衡的报道,甚至对法治事件进行煽情性的热炒,报道中充斥色情、俗气和血腥味。这使法治报道的诚信度被降低,削减了“重事实”、寻求终极正义的法治文化的核心价值尊严。

从法制类节目播出内容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传媒产业化要求传媒运作首先应考虑产业自身的生存,获取最大的利润在传媒运作中成为直接目的。为了争取更多利润,必须争得更大市场和更多顾客,为了留住顾客,传媒必须启动诱惑手段,诱惑受众,让受众喜欢并不断消费传媒生产的产品。传媒通过包装传媒文化产品,培养大众情趣,生产大众欲望,刺激大众消费传媒文化产品,把大众卷人一个又一个新的更加舒适的生活意境中去。人们的一种需要如果得到了满足,就会出现另一种需要。传媒的诱惑不断,大众的欲望不止,大众貌似散沙实则凝聚眷顾在传媒创造的信息交易中出钱消费传媒文化而又心甘情愿。现代传媒诱惑与消费文化合谋,快速有效地改变了人们传统生活的内容。在告别海德格尔“诗意栖居”的凝固美,作别中国田园牧歌的原生态文化生存状态后,要让人们永不厌倦、乐此不疲地生活在快意创意的生活中,引领人们不断走向新意的生活,传媒快速地颠覆着旧的生活方式和含义,拆卸了曾经引导人们日常生活方式的传统文化审美语境的美学意蕴,改变了传统文化描述的生活图像。

二、“替感觉”与皮格马力翁审美期待的对抗

个人生命经历中活生生的内心“感受”,不同于现代传媒的受众那种休闲化狂欢化的心理体验。媒体表达出的各种心理状态和情感,欣赏者也能够体会到,但那只是兴趣性趋向的认同,是认同性的情感交流而已,因为冷冰冰的媒介的隔离,受众赏美和传媒文化之美如水火不相容,受众消费传媒产品的美时,内心往往是挑剔、对抗的。荣格认为“精神活动本身都是无意识的;那些有意识的过程只不过是整个精神生活的片断和局部。用通俗的话讲,整个精神生活就像是一座海岛,意识只是露出在水面上的一小部分,无意识则是隐藏在水下,成为意识基础并决定其方向的绝大部分。死匆按照弗洛伊德最初的理解,无意识主要来自个人早期生活特别是幼年生活中那些受压抑并被遗忘的心理内容。当从纷繁复杂的传媒诱惑体验到的混乱观念刺激了受众的好奇心时,就能唤醒欣赏者的无意识。因为活生生的生命感受是真实清晰的,是刻骨铭心的基本记忆,是欣赏传媒之美的感受无法替代的。所以,一旦认同传媒的观念,受众就开始了对传媒创造的新生活图像的复制,追逐传媒描述的新生活仪式,去体验传媒设计的新意境:他们要在传媒图像的模仿中明晰传媒的观念,确定这种新观念的生命真“感受”。

传媒诱惑的艺术可以说是奇妙的,它通过影像、声音、蒙太奇等手段描摹现实世界中并不存在的事物,逼真反映出人们心中观念性的存在。如果说古希腊神话中的皮格马利翁故事是深沉爱情的感动和回报,那么,按照李普曼的说法,后现代的人们生活在传媒制造的“虚拟环境”中,传媒催生了现代人的“替感觉”病症。传媒取悦人们的感觉器官,传媒代替人们耳闻目睹社会现象,代替人们感受生活,代替人们思考问题,传媒在发出信息之时就已经带有意义和立场,在人们可能还未真正了解事实真相的时候,传媒就已经迫不及待地抛出、销售自己的观点,传媒代替了人们的感觉感受,传媒创造的“虚拟环境”给人们装上了感觉的假肢。传媒有长期固定的从业人员,比分散的良芬不齐的受众在控制社会新闻和舆论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现代社会人们不得不依赖于传媒提供的信息而生存。传媒改进旧的有弊端的生活方式,创造新的生活方式和意义,为大众生产快乐、提供方便,试图提高人们的生命质量,这对于受众来说,似乎是一种福社。但另一方面,传媒为了利益采取冒险行为,利用审美手段诱惑受众上当,使受众消费不良传媒产品,这是对传媒文化性的否定。

皮格马利翁对艺术美付出的精神之爱,转换成现代传媒诱惑的生产流水线:梦工厂,造梦,策划梦产品的推销,精心打造逗引受众的推销手段,吸引受众。受众接受传媒文化产品,有的心甘清愿,有的迫于社会流俗身不由己,但都按传媒策划的路径去逐梦。华兹华斯认为强烈的情感起源于在平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因为情感需要一定的沉淀、间离和淡化。皮格马利翁是以精神的付出浇灌出幸福之花,体验到的是一种内敛的个人的真正愉悦。传媒受众却是以物欲追求获得一种社会认同,体验到的是一种外在展示性的群体角色归属的社会成就感,是以物质占有和物欲消费行为为手段。传媒制造的社会影像取代了受众的个人感觉,传媒强大的专业精英集团蔑视个体受众对生活的思考创造能力,对传统文化中张扬的欣赏者个体审美自由的至高无上主体地位不予尊重,传统文化体悟说中“美在我心中”被置换成了现代传媒文化消费论“美被我消费”。传媒贩卖掉文化美的时候,也贩卖了文化所有的终极意义,耗散了传统文化的核心审美价值。

三、审美核心内容的耗散化

文化是人类共同创造的社会性产物,文化必须为一个社会或群体的全体成员共同接受和遵循才能成为文化,才具备审美价值。纯属个人私有的行为,如自私、邪恶、伤人害人等,不为社会成员所理解和接受,就不是文化。毕达哥拉斯学派把美视为一种和谐比例。中国传统文化推崇“文以载道”,认为文化美是一种崇高,一种仁的道德,一种礼的秩序,一种至高的善。

生产力的发展激活了市场对工商业信息和政治生活信息的大量需求,现代传媒产业能高效率提供信息,满足生产和生活的基本需要。另外,为了经济利益的极大获取,留住大众的最大多数,传媒不断走向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成为民意的浓缩机构。传媒提供“公共空间”的大众化、平民化和普及化,传媒散播舆论的巨大无形力量,深深吸纳了大众的关注和参与。当传统文化在信息革命面前,越来越变得具有腐朽的经院气时,精明的人及时地抛弃了它。文化实用主义借助现代传媒的推波助澜,将欲望这种自为的生命状态的东西,变成了一种供理性精打细算的对象,进而给它赐封上一件具有普适性的公允而又合法的外衣。

自从大多数传媒业产业化、市场化之后,政府放权实行宏观管理,司法为传媒事业发展保驾护航,商品交易利润原则对传媒诱惑行为采取宽容态度,大众对传媒诱惑评论离散化,加上宽松的言论环境,现代传媒文化具备了发展的最好机遇。因为产业生存压力和追逐无限利益的野心,传媒除了迎合政府和主流社会意见之外,借助言论自由、思想自由之名,不断偷梁换柱,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一些报纸的副刊、盗版和非法刊印出版的书籍杂志、某些电视广告、淫秽音像制品、淫秽网页等等,成为诱惑手段最集中的使用媒介。另外,一些违法犯罪分子使用虚假信息进行诈骗,信息手段日新月异,媒介和受众是隔离的,人们对没有见过的信息内容和传播往往没有设防,使传媒诱惑成为信息犯罪滋生的源发地。制造欲望,推销欲望,消费欲望,将个体生命潜在意识进行公开拍卖,这正是传媒诱惑的堕落本色。无处不在的传媒诱惑改变了人们的生存状态,这种状态常常表现为一种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悬空状态,它既失去了从前传统文化生存状态的幸福感和道德感,也没有对未来幸福的憧憬。

传媒诱惑之美是实用美学以及平民视角的世俗之美,它颠覆恒久和崇高,以快速产生的新意境动态美(如香车美女、旅游别墅、健康休闲等)代替传统美学历久弥新的文化经典意境静态美(如骏马秋风塞北,杏花春雨江南等)。传媒之美是向着物欲享受快速奔跑的忽略记忆的运动美,文化经典之美是向着生命感觉执意停留的体验真情人生的凝固美;传媒之美是用于文化消费的,经典之美是用于景仰的;传媒之美是冲动的,经典之美是理智的;传媒之美是欲望,经典之美是理想;传媒之美是喜新厌旧的,经典之美具有一种“进展到无限的企图”的终极意义;传媒之美急于颠覆以求新,经典之美追求“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经典美是事物的一种特质,它使人的感官和理智感到快乐和愉悦,使人感官快乐和愉悦的传媒文化消费很难说就是美的。经典美超越了欣赏者的个体局限,将审美活动引向深刻的人类命运关注,唤起一种升华了的崇高体验。没有人类高尚伟大灵魂的震撼,最高贵的艺术作品和自然都必定会永远暗淡无光。

爱·伦坡认为,幸福的四个基本条件是:大自然中的生活;一个女人的爱情;放弃一切野心;创造一种新的美。这四个基本条件是人在传统农业文化中经典的诗意生存。现代传媒诱惑投射的文化状态与这四个条件恰恰相反:反自然原生态的人工制造生活;很多女人的“爱情,’;野心勃勃;毁掉一切美。支撑这四个条件的,是诱惑面前不断产生的欲望,是商品交换时更多占有的消费野心。欲望是快感,不是美感;消费是享有,不是幸福。现代传媒文化没有传统文化的诗意抒情主题,它只是一个个断片的物质影像,在堆积的影像面前,人类迷失了自己的核心精神信仰,影像对记忆的割裂使现代传媒文化之美的核心内容耗散化。

四、大众的媒体形象焦虑症候

从传媒自身的特性来看,舆论“公共空间”的自由游弋是传媒吸引权力和弱者同时关注的独具魅力之处。受众私欲的遮蔽性需求与媒体扩张传播领域以争取绝大多数受众的公开性、透明化特点有对立和冲突。传媒诱惑生产迷人的生活方式和意义,需要相对开放包容的环境,而受众个体隐私要求与社会“公关空间”适当间隔,以便尽量降低社会公德和法律对自己的贬斥和规约。因为任何传媒诱惑都有可能产生不利影响,在大量的信息轰炸下受众个人是弱小的,容易失去自己的适当立场,形成传媒如是说亦如是说的偏见。传统文化中的个体生命自身的生态历史是一种短暂的循环时间:从天亮(醒)到天黑(睡),从子宫到坟墓。这种无法改变的宿命,使孤独的个体生命面对着那些神秘的、不可捉摸的、看不见但又无处不在的对象沉思默想,产生了个体寂寞生命特有的文化:向内积淀记忆和向外诗意抒情。

传统文化经典运用文字浓缩社会各种美的现象,抽象出美的崇高,其文字精密的论说,“是一股不可征服的力量,它对读者的灵魂进行一次愉悦的冒犯;无论何时当它冲破它应该冲破的地方时,就像朱庇特的大炮在吼叫和闪着火光的同时击打目标,显示了一个作家全部统一的力量。叫专统文化教会孤独的个体生命面对着那些神秘的、不可捉摸的对象寻求和谐相处,使寂寞的个体生命经历着不可掌控的悲剧宿命历程时变得勇敢高尚,它是属于自然生命个体的文化,它沉淀生命记忆,用感恩的心体验欣赏生命一路走过的每一道风景,传统文化滋养的个体生命是宁静而审美的。到了后现代,传统文化的写实手法被现代传媒摄像技术取代;文字被图像取代;叙事艺术被新闻报道征用;直接感受、捕捉和表达的生命体悟,渐渐被观赏、模仿、复制所代替。现代传媒使传统文化的生命感悟(或者说诗学经验)变得可疑。

于是,现代传媒文化迅速颠覆了传统文化的经院式诗学经验,重视文化的实用性和商品性,将文化作为交易产品来考虑,文化兜售取代了文化审美。在传统文化语境中“美即善”,而在现代传媒文化语境中“美即实用”。现代传媒文化改变传统文化美学创造永恒美的艺术理想为利用美创造最大的经济收益目的,所以,传媒关注的不是美的问题,而是传媒文化产业生存发展问题。为了保持产业持久发展,媒体重视自己的社会正面形象,在行业竞争激烈、生存压力极大的时候,游离于社会责任和市场经济利益两大目标之间,在市场经济自由竞争规则、言论自由法规的保护下,传媒不断抛出其诱惑机制。深受现实生活压抑的人们对所谓“言论自由”、“权利平等”的传媒给予了极大的期待。为了博取大众的阅读和支持,传媒把自己调整成为倾听弱者哭泣、容忍行为焦躁、斥责暴力阴谋、理解仇恨愤怒的社会知音,人们甚至很大程度上不得不认为传媒是护卫弱者的仁慈使者。同时,传媒启动欲望策划机制,不断制造新的享乐图像、新的生活方式、新的生活意义,使大众在失落中开始躁动,在躁动中寻找生活目标,在寻找中迷失生活方向,在迷失中走向着传媒诱惑指向的意境,在传媒创造的“虚拟世界”中尝试新的生活。于是,信息无处不在的现代传媒社会历练了一种现代人的新人格、新素养:他们善于观察传媒诱惑,能理性解剖传媒诱惑内容中的各种意义价值,越来越精明地选择传媒诱惑可能增进自己益处的内容,抛弃传媒诱惑中的欺骗成分和邪恶用意。当传媒诱惑分裂传统文化审美意蕴崇高感和整体性出卖文化产品时,将传统文化审美活动中的鉴赏者变成了传媒文化产品交易活动中的顾客(即受众),审美主体特质的改变,使传媒文化美的尊严被取缔,现代传媒诱惑促成的消费文化行为耗散了传统文化的核心审美价值,为了保障传媒产业的利益诉求,传媒诱惑陷人了后现代文化审美的危机。现代传媒文化的创新价值在于以满足受众精神需要为指向,使受众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的精神愉悦可以依赖传媒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实现。传媒主动提供文化产品向受众推销,传媒诱惑在文化装饰上可谓用心良苦:策划文化美学意义,用影像声光等组合成梦幻般意境包装生活方式。传媒虽然主动制造诱惑,但在受众面前是十分被动的,甚至处于弱势地位,传媒诱惑迷人的产品需要受众欣赏和消费才具有商品交易的价值。虽然传媒和受众的关系显得比较复杂、困难,传媒与受众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发生良隆互动关系而真正完全拒斥诱惑的危害,两者应当建构什么样的关系,还有赖诸多变项的确定。但有一点是明确的,传媒诱惑面前飘忽不定的情感欲望有碍社会良好风俗的实现。在价值理念与现实经验中,如果认为传媒诱惑数量庞大而且不能固定的受众的欲望可以滥用,精神层面内容不能问罪,则必然会倡导对社会价值理念准则和公序良俗持不信任态度,最后则会使传媒产生诚信危机。当被传媒诱惑的受众因为不能克服自己人性的弱点而上了传媒诱惑的当,堕落为恶劣的人时,受众仍是传媒诱惑活动的主动消费者和自己堕落行为颓废意志的决定者,在传媒诱惑中处于强势位置。现代传媒社会的“消费仪式”是个人欲望的,但更是集体公开的,媒体的透明度逼得现代人无处藏身,欲望这种极端个人化的私有东西越来越公众化群体化。大众借助传媒曝光,展现自我,在传媒信息空间获得“我说故我在”的生存价值,在现代媒体面前全民参与的当代文化消费仪式中,形成现代大众媒体形象焦虑的典型症候。

媒体形象焦虑症候表现为人们对日常生活程式化的厌倦,文化消费走进日常生活,传统文化审美的对象“陌生化”距离没有了,文化产品被受众在占有中消费,美离欣赏者太近了,近得逼人耳目,令审美欣赏之心紧迫压抑,精神得不到放松,在这种审美紧张中,审美就是消费,审美就是占有。传统文化审美态度被认为是体验或关照对象的一种特殊“无功利”态度。它关心的只是“为自身的原因”来体验对象,这种态度往往独立于任何与实用性、经济价值、道德判断或者特殊个人情绪有关的动机之外。柏拉图预言“美是难的”,作为理想的美的典范,希腊雕塑中女神的美总是那样高贵而完满,神圣而不可企及。在古希腊,美是一种理想,一种神圣的、不可企及的典范,引导着希腊人的生活,温克尔曼把“希腊雕塑的美学风格精辟地描述为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作为生活现象的世俗美学,亚里士多德承接柏拉图的观点所言:“人类由于志趋善良而有所成就,成为最优良的动物,如果不讲礼法、违背正义,他就堕落为最恶劣的动物。现代传媒引领人们不断走向新意的生活,从传统文化审美过渡到后现代的文化消费,传媒诱惑徒有迷人的外表,没有成熟的文化内质。特别是当代中国,古老的农民经验与正在快速生长整合的市民经验、地域本土经验与信息全球化经验混杂。中国现代传媒文化产品虽然丰富,内容却单调划一;传媒产业整合力度大,但特色化产品少,文化品牌意识差。市场运作中传媒诱惑手段文化品位较低,文化内蕴虚空,没有创造出那种真正的审美经典系列,它能跨越中国传统文化,浓缩中华文化现代文明的光荣,凝聚民族精神的高贵灵魂,引导人民走向光荣与梦想同在的全面增进幸福的新生活。

审美焦虑范文篇2

关键词:美术;高考;专业水平;对策;综合素养

美术高考是我国高考的一种考试方式,一般由各省市自主进行。与普通的高考不同,它包括专业考试和文化课考试两方面。其中文化课考试的内容比文史类和理工类要相对简单,专业考试的公共科目为素描、速写和色彩,具体考试内容会根据各专业院校的实际需要有所不同。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美术高考逐渐成为艺术类考生展示才能、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方式。虽然近年来兴起的“艺术热”推动了美术高考的发展,但是目前的美术高考中还存在教育理念、考试制度、学生素质等方面的问题。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当前美术高考教学现状,探究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美术高考教学现状分析

虽然艺术类高考生的数量逐渐增多,但是对于普通高中而言,文史类和理工类考生仍然是大多数,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依旧是高中教学的主要学科。相比较而言,在一所高中里高水平的艺术类教师少之又少,专职艺术类高中也几乎很难见到。学校教育的缺失,导致艺术类考生涌入了社会上的培训机构。南京艺术学院黄从威的硕士论文《美术高考现象的分析及建议》指出,影响美术高考培训的主要因素是考试制度,次要因素是美术类专业的扩招,这说明美术教育的生态遭到了破坏。各种因素的叠加,导致了美术培训机构的盛行,由此也带来了一系列隐患。此类培训机构具有诸多的不稳定因素,功利性的办学目的,很难保证具有高质量的教学水平、教学环境、教学设备、教学管理,更难以保障教学效果和良好的师资水平,尤其是某些校外培训机构的价值观问题还会给学生的心理带来不良影响。由此看来,美术高考的教学形势不容乐观,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如何提高美术高考生的专业水平是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应该共同思考的问题。

二、提高美术高考生专业水平的对策

针对当前美术教学现状,美术教师该如何在教学活动中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1.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提升学生专业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是面对高考这样关键的大型考试,学生只有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进行自我调节,积极面对,这对日常学习和考试都会带来积极影响。下面从日常学习和考试之前两方面,对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行论述。(1)日常学习。在日常学习中,学生难免会面对各种各样的学习问题:因为审美水平和实际能力不匹配而对自己产生怀疑、甚至否定,或者在学习过程中达不到教师的要求而感到迷茫,或因为时间分配不合理而产生焦虑,或长时间练习却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而颇感困惑,等等。这时候,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进行自我调节,或在他人的帮助下冷静地处理所遇到的问题。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特点和潜质,积极进行鼓励和鞭策,促进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同时,教师还要帮助学生找准目标,树立信心,并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辅导,以防止学生在出现心理问题的时候不能进行正确处理。教师还要与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及时进行沟通和交流,帮助学生缓解心理上的压力。(2)考试之前。考试之前更是一个关键时期,不管是最后的高考还是平时的阶段性考试,学生都应该以良好的心态去积极面对,努力化解考试之前紧张焦虑等情绪。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不只是专业水平不高的学生会产生考前焦虑,一些专业水平较高的学生也会产生类似情况。因此,教师在每一次考试之前都要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针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单独疏导,并且根据学生整体状况进行不定期的考前精神放松活动。例如举行交流性班会等,引导学生运用合理健康的方式舒缓紧张情绪,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积极面对考试。2.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提升美术高考生的专业水平最重要的是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学生基础够扎实,才能获得美术专业水平的更大提升。下面从以下三个比较典型的方面进行论述。(1)审美水平。美术不只是一门学科,还是一门艺术。美术专业水平的高低,一个通俗的衡量标准就是,作品是否能够展现艺术美感。要达到这一标准,学生就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也就是学生自身的审美水平要能够达到美术高考的要求。审美倾向决定了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对构图的安排、色彩的运用和题材的选择,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注重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面对这样的要求,教师可以从多方面着手,如在作品欣赏课上要进行正确的引导,不要只是将重点放在实践教学和基础知识上,而要重视名作欣赏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审美水平。(2)文化底蕴。美术不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很多作品都蕴含着道德、文学、历史和宗教等内容。美术与其他学科具有一定的互通性,深厚的文化底蕴能够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欣赏水平,提升学生的创作能力,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因此,美术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文化知识学习,在美术教学中融入文学、历史、书法、戏曲等元素,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开阔学生的创作思路。这样,学生不仅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还能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3)专业技巧。专业技巧的提升是美术教学的重中之重,而练习数量是提升专业技巧的重要保障。美术是一门技能性较强的学科,实践的意义要远远高于理论,熟能生巧,量变才能够产生质变。长时间的练习能够提升学生对美术技巧的掌握,无论是对画面的调节还是素描技巧的提升等,都可以通过练习达到标准。一般而言,高考中所考的内容技巧性较强,除了学生需要具有相应的天分外,还要肯于付出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高考的要求。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反复强调练习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要带领学生进行有效练习,让学生通过对专业技巧的掌握,提升美术专业水平。3.提升学生应试能力。除了心理素质和专业技能外,学生还需要具备应试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有一些学生明明在课堂上表现优异,课下作业完成情况也很好,整体水平完全可以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准,但是往往在考试中表现不佳,这就是欠缺应试能力所导致的结果。教师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指导。(1)进行模拟考试。模拟考试是每一个学科都要进行的,是一种最基本的提升应试能力的方法。学生通过模拟考试能够了解考场情况,熟悉考试流程,积累考试经验,缓解考试的紧张和焦虑。值得一提的是,模拟考试的流程应该尽量与高考贴近,这样才能让学生更真实地感受高考现场的氛围;评卷标准也要尽量贴近高考,让学生能够全方位地感受高考。只有充分发挥模拟考试的作用,提高模拟考试的效果,才能提升学生的应试能力。(2)体会阅卷场景。在模拟考试的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展现高考阅卷的真实场景,让学生能够站在阅卷教师的角度审视自己的作品,体会阅卷教师的审美标准,了解和掌握考试技巧。美术教师要对考试技巧进行梳理,对阅卷教师的审美标准进行说明,便于学生了解和掌握。要在构图、色彩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细致的指导,从而提升学生的应试能力。4.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高考美术教学还存在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师资力量比较薄弱,教师的综合素质不高,教学方式守旧。针对这样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三点建议。(1)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美术教师要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不断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和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只有自身素质过硬,专业技能够强,才能给予学生更好的指导,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2)发挥学生特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不同的美术院校有自己的办学风格和擅长的学科,因此考试内容也会有所不同。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认真分析学生的优势和劣势,再根据不同美术院校的要求和优势对学生报考院校提出合理的建议,并根据学生所选择的院校和现有的美术基础,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做到因材施教,发挥学生特长,使学生的综合水平得到有效提升。(3)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应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包容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教学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会让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更加顺畅,能促使学生更愿意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三、结语

总之,要想在考试中取得成功,就要将提高美术高考生的专业水平放在首要位置。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高中美术教学活动中利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方式,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增加高中美术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教师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让学生在美术高考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许国阳.美术高考应试教学面临的困境与突围对策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7(24).

[2]叶雄.试谈美术高考的教学策略[J].美术大观,2009(05).

[3]胡青青.提高学生美术高考竞争力的方案探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5(19).

[4]章国勇.如何提高高考美术教学质量[J].美术教育研究,2013(06).

[5]冯一帆.激发与培养美术高考生美术学习动机的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14(10).

[6]许国阳.美术高考应试教学面临的困境与突围对策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7(24).

[7]秦一贝.美术高考培训班对高校美术专业教学带来的影响[J].美术教育研究,2015(19).

[8]曾稳定.论现行高考制度下的高中美术专业教学[J].美术教育研究,2015(16).

[9]毛爱宾,孙军.高中美术生专业成绩提高策略[J].江西教育,2013(30).

审美焦虑范文篇3

一、艺术教育与和谐人格

人格,是指个体在适应他人、自然、社会环境与事物时所显现出不同于他人的性格,是行为的方向标。人的和谐首先是人格的和谐,只有具备和谐人格的人,潜能才有望自由、充分的发展,创造力才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个人能量社会化。而艺术教育对人格的优化、激进即和谐作用早已在实践中被证实。33岁的麦克阿瑟奖金获得者罗伯特•鲁特•伯恩斯坦曾经研究了150位科学家的传记,他发现几乎所有的大科学家、发明巨匠,都同时是诗人、提琴手、作家或者业余画家。由此他认为:“在教育过程中,任何放任自流的教育、凭受教育者从个人爱好出发的教育或者不包括艺术在内的教育,都不是完美的教育。艺术教育犹如给心灵加上了眼睛,给理想增添了翅膀,否则,学生们只能置身于混沌的世界而一筹莫展”。由于生命存在的有限性,人类会对终极产生不安和焦虑;由于社会激烈竞争状态的存续,又会导致人类情感、道德的懈怠和软化,它们都是造成人格危机的温床,都是人类人格危机蔓延的加动力。对此,佛洛伊德认为,美是欲望之升华,艺术不仅是人们脱离现实的压抑和束缚的避风港,而且为人本能欲望的满足与宣泄提供了一条合理升华的途径。因为艺术是人本质对象化的主要方式,是对人高尚的生命及精神的再现和弘扬,当人本质的艺术美进入艺术审美视野时,艺术审美所引发的积极情感就是对人的现实本性即和谐、理想人格的体验和肯定。西方美育之父席勒则把人的生命状态分为三种:自然人、审美人和道德人,在他看来,道德的人不能产生于自然状态,只能由审美的人中胜出,即要成为一个道德的人,首先必须成为审美的人。中国近代教育史中记载,蔡元培先生就曾经将美育纳入国家教育方针中,他当时极力提倡“以美育代宗教”来实现道德教育及人格培养的目的。戏剧理论家狄德罗更有一句名言:“只有在戏剧的池座里,好人与坏人的眼泪交融在一起”。美育的核心内容是艺术教育,艺术教育就是通过艺术形象本身及创造性、理想化、多元化的教育过程,在对人情感的引导及净化、道德品质的粘补及修正和心理平衡能力的积累及提高的同时,促进受教育者健康即和谐人格的养成。人格是内在力量的持久组织,它能帮助一个人决定任何情形下的反映,并同行为保持一致,由此,我们可以把“持久性”和“一致性”看作是人格的基本特征。艺术教育过程和艺术本身对人情感的震撼不仅体现在当时的审美愉悦中,更重要的是它会伴随审美者的感受记忆融入道德成分里,逐渐在审美者的感性情欲中消融、历练,在潜移默化中积蓄成人的审美心理因素,进而在形成真善美的价值取向的同时,最终达到左右人的精神气质及规范人格的目的。从一位波兰钢琴家回忆录改编的电影《钢琴师》中我们看到,那位犹太钢琴家虽面临二战时期种族灭绝的考验,但他却泰然自若的坚持用手指虚拟演奏,心境在无声的音乐中定格并坚守,心中的音乐帮助他战胜了困境和死亡。而“形象”、超然并和着灵性的钢琴音乐,也同时唤醒了那位冷酷的德国军官沉睡、麻木的人性。在犹太艺术家和凶残的德国军官之间,发生着音乐与屠刀的搏斗、天使与野兽的较量,最终,是钢琴和音乐的力量战胜了绝望、复苏了人性。德国哲学大师谢林说:“只有艺术和审美的创造,才是唯一战胜生命焦虑的力量和对生命的最终慰藉”,而这种力量和慰藉所产生的结果,会经常超出人们的想象和意料。由此,从人格的持久性和一致性特征出发,艺术素质一旦深入人心即内化,它将对人性即人格起着普遍及恒久的支持作用。善是美的前提,美是真和善的具体表现。事实证明,艺术教育即审美过程中所体验和积蓄的艺术本质化的情感,的确是激发人们心灵深处自觉追求真善美及历练人格的理想营养源,因此,在艺术中追求人格的道德境界和在道德中追求人格的艺术境界,应是通达人格美育即人格和谐的重要途径。

二、艺术教育与和谐交流

人类主要依赖人际交流沟通、存续和发展,社会心理学家把人际交流分为“双向交流”和“信息传递”两种形式。后者的单向性和非对称性,只能使接受者作为客体被动接受主体发出的信息。而前者的平等性,则开发和调动了参与者的主观能动意识,使双方在相互碰撞下,达到交换思想、沟通情感、开拓思维即和谐交流之目的。在艺术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或者心灵与艺术之间,由于他们既具备双向交流的基本条件———双方,又进行着彼此主观能动意识的碰撞,所以,应是社会心理学家眼中的“双向交流”。但他们不是普通的程式化、被动式的人际交往,而是在艺术形态的激发和感召下,心灵与心灵之间、心灵与艺术之间相互碰撞后的下意识自觉沟通。这种各自主观能动意识有感而发的、无功利的和真实的沟通,在艺术“为美”本质的浇灌和给予中,必然产生人心向善的结果即人我和谐的交流。艺术教育的主体形式是“课程教授”与“创作展示”,它们的核心是艺术传播与艺术接受。“课程教授”中的教授者、接受者(学生)之间与“创作展示”中的艺术家、接受者(观众)之间,前者是将艺术作为授课内容教授给他人,后者则是通过艺术创作展示助人接受。虽然二者的传播和接受形式不同,但都是人际交流形式中典型的“双向交流”,它们的传播宗旨皆是传道解惑。就艺术形态本身而言,它的自然、和谐及本质的美,往往使交流者之间即心灵与艺术之间、心灵与心灵之间,永远处在主观彼此下意识的感应、欣赏及愉悦的积极状态中,这自然形成了心灵与艺术之间、心灵与心灵之间忘我、平等、主动的和谐交流,这种潜在的、下意识的审美交流特性,对人的深层心灵沟通起着积极的不可替代之作用。法国作家缪塞在谈创作体验时说:“当作家在书写的时候,是心在说话、在呻吟、在融化,是心在舒展、在流露、在呼吸”。海明威也曾形象地将艺术创作中的审美体验和审美交流比做人与作品在“恋爱”,说“犹如你已经向你所爱的人倾诉爱情一样”。蔡元培先生则说:“食物之入我口者,不能兼果他人之腹;衣服之在我身者,不能兼供他人之温;以其非普遍性也,美则不然”。他认为,以人对美的普遍认同感和美自身的超功利性,下意识的审美结论尽可超越利害,融合人我。当人们随着艺术的教授、展示过程的引导而进入自由、广阔的想象空间时,艺术家、艺术形象、艺术接受者之间便下意识架起了心灵沟通与内在自我交流的桥梁,由此,便自然产生了在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传播者与传播者之间及接受者与接受者之间自然的感情传递和呼应,他们在艺术与心灵的共鸣与下意识的主动交流中,各自实现着对文化及精神实质的判断和理解,即在内心深处本能的实现着“和而不同”的、自觉的和谐交流。在艺术教育活动中,除了艺术传播者和艺术接受者之间的双向交流外,他们各自还处于多方的即彼此兼具的艺术审美交流中。以艺术传播者为例,他们的创作过程,是建立在经历了对人类灵魂的探索和对群体内在律动的窥视之上的,正如诗人荣格所言:“每一位诗人都为千万人道出了心声,为其时代意识观念的变化说出了预言……”。也就是说,诗人只有在接受了(多方)“千万人的心声”和“时代意识观念的变化”的信息,并且与他们沟通和交流,才能赢得优秀艺术作品,就此,艺术传播者已同是艺术接受者。又以艺术接受者为例,在艺术诸因素对其意识及感官、视觉的冲击下,艺术接受者们一会儿置身于作品的人物、情节及环境中,一会儿又徘徊在现实生活里。对此,艺术心理学家维尔茨基是这样描述的:“读者从两个方面观察悲剧:一方面,他通过哈姆雷特的眼睛察看一切;另一方面,他用自己的眼睛察看哈姆雷特,所以,每个观众既是哈姆雷特,又是他的观察者……”。有人把观众即艺术接受者上述的“里出外进”现象称为艺术的表演性,即如台下的艺术接受者,一直都下意识的在观众与舞台形象(表演者和剧中人物)———艺术传播者之间摇摆、重叠。就艺术传播者和艺术接受者而言,除了彼此双向交流外,这种多方的即彼此兼具的深层沟通和审美交流,往往是二者到达理想艺术境界的重要条件。这种超越语言信息传递的、以同一场景与同一情感体验生成的高级心理对话与沟通,在艺术传播者与艺术接受者同在社会、历史、人生、艺术家、作品等之间充分游走至感悟中,在艺术形态本身的超功利境界中,在心灵与艺术之间“为美”因素的碰撞中,定以各自的自觉交流形式赢得人类所追求、需要的美及和谐。从心理学角度看,当人们进入艺术境界时,伴随审美体验的提升,来自外界的干扰逐渐隐退,审美主体随之进入趋向平衡的审美心理场,此时,心理的各种负重、压抑、焦虑得到化解和消释,取而代之的是艺术审美进入高潮的主要标志———情感的净化,而情感的净化则是对人情绪宣泄的极大超越,这种超越可以使人平衡精神、疏导思虑、提升境界,进而实现在个体心理和谐基础上的人与人之间及群体的和谐交流。

三、结论

审美焦虑范文篇4

关键词:体育舞蹈;教学;体育院校;非技巧性

技巧性即体育舞蹈教学中一些技术性较强的动作,学生舞蹈的能力等,而非技巧性顾名思义,就是体育舞蹈教学过程中与技巧无关的学生其他素质,品德道德、气质审美、修养等内容的培养,通过分析体育院校体育舞蹈课程现状,提出课程存在的问题,可以解决问题,明确非技巧性培养措施,提升体育舞蹈教学中体育院校学生非技巧性培养水平。

一、体育院校体育舞蹈教学现状

体育院校体育舞蹈需要从教学任务与教学安排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教学目的任务主要体现在基本技术技巧,即理论知识的讲解,学习的舞蹈种类多且系统,理论教学较好,也注重了学生能力的培养,但是在非技巧性培养方面存在不足,忽视了学生气质修养、审美情趣、道德品质以及社交能力的培养,无法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另一方面,教学安排,目前大部分体育院校的体育舞蹈课时安排较小,在有限的学时内,很难完成教学的计划,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够理想。

二、体育舞蹈教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学制与学时的差异,各大体育院校针对体育舞蹈课程安排的学时与学制不同,大部分学制是四年制,但是也有部分院校是三年制,大部分学校从大一就开设体育舞蹈课程,也有的学校会从大二开始讲解课程,可见,学制与学时存在较大差异是体育舞蹈教学中的问题。第二,高校在体育舞蹈教学中,将社交舞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体育舞蹈专业的教学内容主要为社交舞,社交舞作为一种竞技体育舞蹈,与国际标准交谊舞并未较好的结合,致使学生掌握的专业知识不够全面,影响了体育舞蹈教学质量。第三,课程任务、生源以及课程目标存在的差异,各高校将体育舞蹈作为主修课程,主要是由于对舞蹈的热爱以及对舞蹈浅表的认识,因此,在课程目标制定、课程任务设定,生源情况、教学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三、体育舞蹈教学中体育院校学生非技巧性培养措施

(一)确定教学目的

体育舞蹈教学的主要非技巧性培养措施就是确定教学目的,一般情况下,体育舞蹈教学课程的内容集中在基础理论知识与基本技巧,忽视了非技巧培养的重要性,只注重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技术基础,未注重学生道德、审美、气质的培养,因此,培养非技巧性素质尤为重要,确定教学目的任务势在必行[2]。确定教学目的任务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注重学生身体素质与技术基础,体育舞蹈的核心就是身体素质与技术基础,在进行非技巧培养时也不能忽视对身体素质与技术的训练,需要提升训练水平,为学生审美、气质修养的提升创造有利的条件。第二,注重提升学生的实战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体育舞蹈的表演与技术技巧存在较大的关系,同时也离不开舞者的心理素质,应变能力等,通过实战,能够较好的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与应变能力,降低舞者表演时的紧张感与焦虑感,使学生在不小心出现失误时能够合理的应变,实现学生非技巧性素质培养。例如,在体育舞蹈表演过程中,会有许多人观看,表演者很难不紧张不焦虑,但是,经过多次的实战练习,表演者能够,慢慢克服这种紧张焦虑,从而发挥出更佳的水平。

(二)人才培养目标

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定位,可以体现学校认为素质要求与目标,培养高素质,适合社会需求的人才,达到理想的人才培养效果。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注重非技巧性素质的培养,加大培养力度,有效进行人才培养。加大培养力度,可以重视学生非技巧性素质培养,增加课时,安排专门的课程讲解舞者应具备的气质与修养,培养高素质人才。第二,转变观念,使学生意识到非技巧性素质培养的重要性,以免学生过分注重技术与身体素质,只是进行基本功及技巧性练习,过分重视高难度动作,忽视了自身的修养与气质,影响了学生整体气质的提升。

(三)完善教学内容与方法

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完善是提升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体育舞蹈教学也是如此,需要完善教学内容与方法,需要为学生创造有利的学习环境。完善教学内容与方法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艺术气质的提升在于艺术的熏陶,因此,需要体育舞蹈学生在进行训练的同时也进行体育舞蹈鉴赏,通过鉴赏舞蹈,感悟舞蹈者需要具备的非技巧素质,从而明确努力的方向,提升自身的舞蹈素养。第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需要意识到学生存在显著差异,天分、努力、气质都不相同,不能一概而论,需要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进行针对性训练,达到提升学生气质的目的。

(四)合理的教学安排

体育舞蹈教学难度大,内容较多,难以掌握,需要进行合理的教学安排,保证课程安排的合理性,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合理安排教学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第一理论课程的安排,理论课程所占比例较小,需要注重理论课程的比重,不能安排过多理论课程,影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第二,需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加大实践教学力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学生非技巧素质,培养综合型高素质体育舞蹈人才。

四、总结

体育舞蹈教学逐渐成为体育院校的重要课程,教学中应该加强对学生进行非技巧性培养,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更能够适应社会需求,提升体育舞蹈能力与水平,进而促进学生更为长远的发展,不断的提高学生社会竞争力。

作者:赵斯文 单位:吉林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审美焦虑范文篇5

【关键词】魏晋文学自然审美生命意识

前言

魏晋是真正发现自然美的时代。魏晋时期自然美进入士人的生活中,他们以审美的人生态度,将一往深情投入大自然,对山水草木进行自由的审美观照,山水草木开始真正作为独立的对象进入人的审美活动领域,成为一种独特的审美形态,具有了自身的审美价值。更为重要的是魏晋文学将对自然的审美观照与魏晋士人追求个性自由的生命意识融为一体,使山水之文由负载伦理道德的政治文本转变为承载士人生命意识的审美载体。

一、美在形式——本真的生命意识

魏晋时期,自然山水作为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对象进入文学作品,突破了儒家把自然山水作为道德精神的象征之物加以审视的局限,更注重对自然生命存在本身风姿的审美体认,更多地观照自然景物的感性形式之美,更尽情地感受自然的野逸与生机。

魏晋士人以新奇敏锐的眼光发现了大自然的声色之魅和形式之美,他们以细腻的笔触和独特的审美经验描绘自然,突出其色彩、形态和声音等外在特征的美。东晋山水诗的开宗巨匠谢灵运恣意游赏,凡泉林幽壑,朝岚夕霏,尽在其笔底。他极其细致地体察和敏锐地体悟大自然的一草一木的生命形式,借山水诗来表现自然清新生动的生命本色。“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清晖能娱人,游子憺忘归。”(《石壁精舍还湖中作》)远山林壑,落霞夕霭,黄昏暮色,清晖无限,使人沉浸其中流连忘返,在幽暗的色彩和混沌的景象中,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理解和体悟获得了彰显。“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自然时令的变化触动着生命的新陈代谢,包孕着生机的明媚春光,鲜活的生命迹象在诗人心里引起无限的喜悦感。“野旷沙岸静,天高秋月明。憩石挹飞泉,攀林搴落英”。(《初去郡》)“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过始宁墅》)明净的山水,生动的色泽,自然灵动的生命形式,显现出自然的感性形式所蕴蓄的无穷魅力。谢脁的山水诗:“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远树暧阡阡,生烟纷漠漠。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游东田》),则更突出了自然浑融圆润,清新萧散之美。从这些诗句中可以看出,谢灵运、谢脁等魏晋士人已经摆脱了汉儒将自然外化为伦理象征物的束缚,在他们那里,自然既没有为主体的情志所吞没,同时也不是主体有意克制自身的产物。因此魏晋士人“不再要从当下感性之物超越出去,不再要由物见道,当下之物就是值得肯定、值得欣赏的。美不来自于道,不来自于任何外在的他者,美就在于感性事物自身”。魏晋士人以纯净书写的形式和清丽的语言本色地描绘山水草木,其目的不是为了避世,也不是为了寻仙,而是为了更直观更真切地感受和欣赏自然的感性形式之美及其所蕴涵的生命情趣。

自然的生命形式之美的确让人目不暇接流连沉醉,而充溢于其中的恣肆不可阻遏的内在生命力,则更令人震撼。解脱了经学束缚的士人们以敏锐而又极富情韵的感受力,尽情地体验蕴含于山川草木中的生命气息。“青萝翳岫,修竹冠岑;谷流清响,条鼓鸣音。”(谢万《兰亭诗》)“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朦胧其上,若云兴霞蔚。”(《世说新语•言语》)奔流的万壑、竞秀的千峰、繁茂的草木、可人的鸟鸣、哀婉的猿啸、朦胧的晓岚、明朗清新的日月、灿烂的霞光等鲜亮的生命形态,无不蕴藏着无限的生命气象与自得生机,无不回旋着生命的律动,透露着宇宙的生气和灵气,激发出生命独异的回响。

这种对自然感性形式和其内在生命力的审美体悟,甚至还体现在对人物的品藻上。两汉时期人们以儒家所认可的伦理道德标准品评人物,只要具备儒家所要求的道德品行,即便是面如死灰的人也是美的。但是在魏晋士人看来,人不是美在抽象的德行,而是美在呈现人之气质、个性的外在形貌,更美在这种外在形貌所昭示的内在生命力。魏晋士人摒弃了自然之物的教化色彩,往往用自然界的事物直接比拟人的外貌之美。如《世说新语•赏誉》载:“王戎云:‘太尉神姿高彻,如瑶林琼树,自然是风尘外物。’”《世说新语•容止》载:“有人叹王恭形茂者,云:‘濯濯如春月柳。’”“会稽王司马昱‘轩轩如朝霞举’。”“瑶林琼树”、“春月柳”、“朝霞”这些光明鲜洁,晶莹发亮,带有清新气息和明朗绚丽的格调,散发着青春气息的自然意象,是鲜活的生命,诗意的凝结,是生命活力的象征。在魏晋士人看来,只有内蕴着鲜活生命力和神韵气质者,才能像自然山水一样使人为之怦然心动,才是最美的。在魏晋文学中人像自然一样美在形式,更美在生命,其中人的生命已“不是哲学意义上深刻然而抽象的人的生命,而是同样深刻然而具体的人的生命‘呈现’,是种种富有美的意味的生命活动和生命情调”②。从自然草木的生命之中,魏晋士人深深地体味到人自身的生命韵律和生命情调,他们用感性的心灵去拥抱自然,鸢飞鱼跃、树荣草茂、水清山峻的自然界成为他们内心激情萌动和个人生命力鲜活跃动的真切反映。“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亲。”(王羲之《兰亭诗》)魏晋士人以新鲜活泼自由自在的心灵领悟自然,使触着的一切呈露出新的灵魂、新的生命,从中体会到生命性灵的悠远无际,领悟着生命的价值、意义和人性之美。魏晋士人对自然物象感性生命形式和内蕴于其中的生命力的审美观照,深刻体现了他们对自由生命的深情向往。

二、美在深情——感伤的生命意识

魏晋是一个重情的时代,所谓“情之所钟,正在我辈”(《世说新语•伤逝》),正是对魏晋士人钟情于生命的深情写照。魏晋文学表现生命意识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借自然达情是其中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在魏晋自然山水成为生命情感的载体、生命意识的投影,士人们往往借助自然山水最精致的生命形式和最细微的生命颤动映现自己的生命意蕴。魏晋文学所表现的生命意识内涵是多重的,其中最具智慧与深情的是感伤之情。魏晋是一个觉醒的时代,但魏晋士人的觉醒始终挟裹在血腥的现实中,战乱频繁、疫疾肆虐、杀戮成风、死亡枕藉构成了魏晋整个时代与人生悲剧的大背景。对死亡的焦虑、对生命的热切渴望和人生命运的理性确认,在魏晋士人心中交织成一种刻骨铭心的生存悲剧感。正是这种时代的苦难,人生的沉重,铸就了魏晋文学悲剧性的审美底蕴。空前的黑暗,无比的智慧与刻骨的生死体验酿成了魏晋士人沉郁难解的深情和感伤,而当这种感伤的深情借助自然的万千情状表现出来时,其感人的程度也就非同一般了。

予一生而三化,备荼苦而蓼辛,鸟焚林而铩翮,鱼夺水而暴鳞,嗟宇宙之辽旷,愧无所而容身。(颜之推《观我生赋》)嘉树下成蹊,东园桃与李。秋风吹飞藿,零落从此始。繁华有憔悴,堂上生荆杞。驱马舍之去,去上西山趾。一身不自保,何况恋妻子。凝霜被野草,岁暮亦无已。(阮籍《咏怀》其三)

在险恶的环境中,魏晋士人的生命如同秋风吹野草、扫落叶,凋零无常,朝不保夕,他们通过这些灌注了自己悲凉慷慨之情的自然景象,抒发了面对残酷现实时内心的焦虑、孤独、忧伤、凄冷和无奈。这种感伤已不是人生苦短、壮志难酬的慨叹,而是在哲学的高度上对生命的深层感伤、对生命价值新的理解和期待。现实是险恶、僵化和封闭的,只有以本真示人的自然才是唯一可以倾心交流的对象,于是魏晋士人移情山水,把强烈的生命感伤意识移植于山水之中。如《世说新语•言语》载:“卫洗马初欲渡江,神情惨悴,语左右曰:‘见此茫茫,不觉百端交集。苟未免有情,亦复谁能遣此!’”“袁彦伯为谢安南司马,都下诸人送至濑乡。将别,既自凄惘,叹曰:‘江山辽落,居然有万里之势。’”士人们面对浩荡东去的江水,辽阔无际的江山,联想到茫茫的宇宙,短促的生命,飞逝的时光,的确感到“百端交集”,悲不自胜。在这里,乱世中强烈的生存焦虑化作了对岁月流逝的浩叹和对生命消失的哀咏。魏晋士人把自然审美看作一种情感的活动,形成了以缘情为中心的文学观,通过吟咏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在对自然物象的变化和人事变迁的感喟中流溢出深刻的悲情意识。《世说新语•言语》载:“桓公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邪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简短的话语中生命苦短,人生不永的深深忧伤已沛然而出。自然事物可以有变迁有延续,只有人生是无可重复无可替代的,生命的辉煌和人生的满足是暂时的,悲哀与孤独才是人生的底蕴。汉末以来人生苦短的生命之叹,虽然还是一样的深厚,但是这生命之叹已经融入大自然之中了,一种震撼整个生命的悲情油然而生,魏晋士人情感体验的深度和力度已远远超过了前人。

值得注意的是,魏晋文学中借自然所传达的情感与两汉文学中所表现出来情感已经有了质的差别。魏晋文学中的深情感伤既来自于魏晋士人对残酷现实清醒而深刻的认识和由自然生命的永恒所引起的对自我生命的关注(这种感伤进入了生命的深层,回荡在宇宙时空和心灵本体之中);也来自于魏晋士人对传统自然审美观的解构,并在深情感伤的背景下创造出新的自然审美价值观。从情感内容上说,魏晋文学所抒发的感情,既不是歌功颂德之情,也不是对王政得失的忧患之情,而是重在抒写渗透着个人经历和体验的深沉感悟。抒发感情的目的也由怨刺王政转变为排解人生忧嗟的感伤,寻找精神的慰藉。从情感的深度上说,魏晋文学已经远离了儒家“哀而不伤”“发乎情止乎礼仪”的准则,主张任情而动,率直地抒发个人深沉浩茫的人生忧患意识,强调个体情感的深挚动人。从情感形式上说,魏晋文学重在缘物感兴,把深挚的感情寓于鲜明的自然意象,善于将悲怆的感情形式化,审美化。

三、美在感悟——超越的生命意识

魏晋士人对自然的欣赏不只是把山水草木当作“移情”的对象,更是把山水草木当作平等的可以进行心智交流的对象来看待,他们借自然感悟人生,超越现实,追求“自然”的生活,心灵的自由,乘运委化,天人合一。

魏晋士人寄情逍遥于山水,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要任真自适,最大限度地满足对自由人生的憧憬。《世说新语•识鉴》载,张季鹰被任命为齐王的东曹掾,住在洛阳,看见秋风吹起,于是想起家乡吴地的菰菜羹、鲈鱼脍,于是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于是命令御者驾起车马就回归故乡了。张翰忧患备尝,成败毁誉,均不足萦怀,只求能得到使人生适意的菰菜羹、鲈鱼脍、一杯酒。这正是当时魏晋士人一种普遍的人生态度。张季鹰等魏晋士人不为外物所役,不为名利所羁,莫不以心灵的自在自适为贵,渴望沉浸于明山秀水之中,获得宁静的精神天地,忘掉世俗的纷扰。

对魏晋士人来说,徜徉在自然山水中不仅可以获得自由的生命情调和个性精神,而且可以从中体味自然的生命韵律而忘却自我,心灵与万化冥合,达到与自然浑然一体。嵇康于“目送归鸿,手挥五弦”无拘无束悠闲自得的情景中,忽有所悟,心与道合,“我”与自然融为一体。这“既是对于道的了悟,又是一种审美,一种对于宁静的美的体验”。阮籍宁愿“与造化为友,朝餐阳谷,夕饮西海,将变化迁易,与道周始”(《大人先生传》)。由此可以看出,与自然同体,逍遥游放的高情远趣成为魏晋士人最美妙的追求。在魏晋文学中自然景物高度主观化,心灵化了,魏晋士人于这种主观化心灵化的自然中,忘掉了世俗的纷争,实现了对个体有限生命的超越。士人们完全融入到自然中去了,心灵与自然交融在一起,人的自然性得以重现:“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饮酒》其五)在陶渊明的世界里,村落、炊烟、田野、月色、山涧、树木都和人的心灵相通,安静的山野间生活,一切都是那样的自然,是那样的合理,那样的真实,那样的永恒。人也在这和谐的大自然里自得自足,成了自然的一部分。在天人合一的境界中,以陶渊明为典型代表的魏晋士人暂时摆脱了官场和政治纷争的骚扰,忘却了痛苦和不快,精神与肉体也同时获得了自由和解放。此时,“外在的世界消失了,只剩下一颗通体澄澈的审美的心灵,而这颗心灵也没有了外在的堤防与界限,已与自然融合在一起,在大化流行中自然而然地运行。”在魏晋士人看来,惟有到大自然中去寻求山水之趣、田园之乐,方能使自己的精神获得慰藉,使自己的人格保持完整,拥有一份超脱通达的心境,寻找到人生的自由天地,将超然的心境在悠远无际,广袤无垠的自然中升华到“道”的境界,从中领会人生的真谛。公务员之家:

在心灵与万化冥合的状态中,不是自然万物融化于人的心灵,而是人全身心地融于天地之中。人放弃了自己的社会、伦理身份,也放弃了欲望,回到天真自然的状态,与自然万物融洽无间,人与自然各归其本然,各得其自然,呈现出一幅生动活泼的和谐图景。人在对自然的静观中体味自然之真,也反观自我,发现自我之真,让心灵回归自然。在真正的自然审美体验中,在与自然的默契和交流中,人对生命的领悟质朴而又深邃,“人的内心世界、人的生命情致与宇宙万物形成了一种意趣深远、回味悠长的呼应。人不再是孤立地、仅限于其本身地思考生命存在的意义,而是在与山水中存在的某种精神意蕴、生命韵律中来感应人的存在。”

在魏晋文学自然审美生命意识的内涵构成中,自然的声、色、形等感性形式是自然审美的基础,其内核是自然的感性形式所体现出的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创造力,其中蕴涵着魏晋士人对大自然的深深眷恋,对于自然之美的尽情体味。而自然审美的最动人之处是魏晋士人借自然表达出来的智慧与深情,它是以人生深悲为基础的深情之美。至于自然审美超越的生命意识则是魏晋士人在哲理层面上对宇宙中自然生命意义的一种感触和领悟,它是士人们感伤之情的升华,更是对现实的审美超越。但审美超越不是彻底放弃感情,有时这种超越恰恰是对人生痛苦无可奈何的委顺与怅然,是由极度的痛苦和无奈凝聚成的一种极度静谧超然的存在状态,实质上是一种更具普遍意义的感伤。

参考文献

①李昌舒:《郭象哲学与山水自然的发现》,《复旦学报》,2006年第2期。

②吴中杰:《中国古代审美文化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412页,第426页。

审美焦虑范文篇6

关键词:音乐教育中小学生心理健康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小学生因学习压力等因素导致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重,愈发受到学界的关注。据国家教育部的调查,有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小学生约为13%,初中生约为15%,高中生约为19%,其中4。5%的人有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为此,政府陆续出台了诸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等一系列规范和指导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政策。从心理治疗的角度看,情绪改善是解除患者心理障碍的重要条件。因在情绪调节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音乐教育作为一味“处方”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试图以音乐教育为主线,探讨音乐教育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诸多问题。

一、中小学生常见的几种心理障碍

因中小学生处于脆弱敏感的生长发育期,在生活中极易受到周遭环境的影响。成长中,中小学生的心灵如一张白纸,又处于发育的黄金时期,往往心理对外界影响“免疫力”不高,同时他们敏感脆弱但又叛逆,因此容易受伤害。一般而言,中小学生常见的几种心理障碍包括焦虑症、恐怖症与强迫症三种。其具体特征如下:

1、焦虑症

焦虑性是神经症中一种较多见的临床类型,以发作性或慢性情绪焦虑、紧张为其主要特征。在情绪障碍方面,往往因一点小事而苦恼、自责、夸大困难、烦燥、敏感、对自己的健康忧虑重重等表现。

2、恐怖症

恐怖症是指对特定的事物或境遇具有一种强烈惊恐为特征的一组神经官能症。最早由卡特·F·韦斯特法尔提出,当时为“广场恐怖症”,意指有人害怕在公共场所集会。对中小学生而言,主要为一些特殊类型的恐怖症,如学校恐怖症,他们往往害怕上学,勉强上学就会出现一些诸如恶心、呕吐、头痛等睡眠和饮食上的障碍。[1]

3、强迫症

又称强迫性神经症,是以重复出现患者并不愿意出现的某些观念、意向和行为作为特征的一种神经官能症。患者为这些重复出现的强迫现象所苦恼,虽努力克制,但无法摆脱。

二、中小学生心理障碍形成机理及音乐教育的摄入

心理学上,儿童心理发展过程是一个连续、渐进的过程,既受遗传素质和生理发展的影响,又受环境和教育的制约。其中,遗传素质是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前提,生理发展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而环境和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通常,儿童心理发育表现出一定的阶段差异性。少年时期,生理急速发育,但心理发展迟于生理发展,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整个少年期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复杂的矛盾。青年时期,是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上向成人接近的时期,因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能客观地看待和表现自我,形成了理智的自我意识。同时,该时期对未来充满理想,但又往往出现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导致自我肯定与自我否定常发生冲突。可见,青少年时期,心理矛盾的突出、行为的多元化和复杂化是其重要的特征,导致心理健康问题多频发生。

在心理学的启示下,德国科学家赫尔姆霍茨等将音乐学与心理学结合的基础上,开创了音乐心理学。其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同时汲取生理学、遗传学、美学等众多理论,研究人由原始到高级的音乐经验和音乐行为。研究中,较多侧重于知觉、音乐记忆和音乐想象等方面。在他们看来,人对声音的知觉包括音高、强弱、音色和时值四个要素。这些要素基于人对声音的频率、波形和时程等物理特征的感受而形成。决定某种知觉的物理特征并不是单一的,它往往受其他因素的影响。此外,人对四个要素的感知能力并不平衡,有些人某种能力发展有所偏长而成为某种类型。

由此,针对心理健康问题的中小学生,可以通过分析他们在音乐知觉上的不同类型,给予侧重点不同的施教。如针对音调型,可以侧重于旋律优美、富于变化的音乐。通过有针对的选择给听者最大的知觉共鸣,将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到乐曲之中。同时,通过对听者音乐记忆的研究,可以在音乐知觉的基础上辅以情感浓郁、鲜明的音乐,让听者的情绪随着音乐的起伏而融入其中,渐渐调整心理问题带来的不良情绪。此外,也可以通过教师对学生的诱导,把他们带入音乐想象的世界,给他们以丰富的音乐体验,从而培养他们高雅的审美情趣,使他们的心理得到健康的发展。

三、音乐教育对治疗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功能

音乐在调节情绪方面的作用与优势,这一点古人早就认识到,无论是孔子还是贝多芬,都对音乐陶冶人们心性的功能表示出巨大的赞赏。音乐教育通过美的内容、美的形式使受教者得到美的熏陶,提高审美修养,并通过作品蕴含的积极向上的思想内容和生活态度陶冶受教者的情操,启发他们的心智,从而可以促使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由此,音乐疗法被视为是有效的心理治疗手段,越来越受到重视。

就功能而言,因为“教育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过程”[2],同时,“儿童的发展不是单向的,…感知、情感、想象等感性方面的成展也是儿童发展的重要方面”[3]。因此,作为教育方式的一种,首先,音乐教育的审美教育功能促进中小学生心智协调发展有重要作用。通过音乐教育,可以陶冶学生精神情操,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有重要价值,在感官和心理的美的教育基础上,实现心智协调发展。

音乐的治疗作用主要是通过心理、生理两条途径实现的。心理学的作用机理是通过特别选辑的音乐、语言,最大限度的调动病人的积极性,调整病人的情绪,引导患者将内心的幽怨寄情于乐曲中,以起到移情和疏散的作用。

生理学的作用机理是基于不同的音乐可以对人的生理产生不同的反应,通过利用音乐的节奏达到影响人的行为节奏和生理节奏的目的。例如,音乐可以通过刺激网状结构,提高或降低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水平,对特殊、非特殊投射系统、警觉和注意力等发生影响,实现消除干扰网状结构的不良因素影响。

四、对中小学生实践音乐治疗的意义

通过以上分析,发现对中小学生实行音乐教育治疗不仅在理论上可行,在实践中亦是一种必然。当前,对中小学生实施音乐教育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1、有助于缓解学习压力,减轻心理焦虑

目前,中小学生学习压力普遍较重。音乐教育的实施,可以放松大脑,调整情绪,达到有效地缓解学生学习压力,减轻心理焦虑的目的。

2、有助于情操的陶冶与心灵的净化

因中小学生正处于心理结构形成与发展的关键时期,此时的教育对他们的影响是深远的。音乐教育通过选用一些优秀的音乐作品,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助于精神情操的陶冶与心灵的净化。

3、有助于健康心态的形成

因多数音乐取材现实生活,因此音乐教育有助于在听的过程中达到体验生活冷暖的目的。同时,音乐教育的一些合唱等集体行为有利于中小学生养成合作与群体意识。此外,优秀音乐的积极、向上的主题对于中小学生正确人生价值观的养成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贝内特·雷默著,熊蕾译《音乐教育的哲学》.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年..

[2]张凯.《音乐心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3]《中小学教育》2007年各期.

审美焦虑范文篇7

【摘要题】网络文学

【英文摘要】Networkarthasbeenbecomingapost-aestheticmodel,i.e.,subjunctivesymbolicaesthetics,joininglivingaestheticsandhappygame-playingaesthetics.Thechangesoftheseaestheticstylesareanaturalextensionofpost-modernistculturallogicinthetimesofnetwork.

【关键词】网络艺术/后审美范式/文化逻辑

networkart/post-aestheticmodel/culturallogic

【正文】

随着互连网的迅速普及,网络艺术日渐形成自己的艺术方式——基于网络技术的后审美范式。“后审美”是与现实主义审美、特别是现代主义审美相区分的概念,是网络时代新兴的艺术审美范式,它是后现代主义文化逻辑的必然延伸。

一、虚拟现实的符号审美

网络化的艺术审美是机械复制的“类像”(simmulacrum)符号审美,它运用数字技术“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以拼合实在,形成可复制的无穷摹本,使艺术和自然的原初关系被数字化技术制作所取代,从而导致艺术创作从个性风格的表达向类像的机械复制转变。这便是法国后现代主义思想家波德里亚所揭示的“后审美主义”图景:模拟威胁着“真实”与“虚假”、“现实”与“想象”之间的差别,对象世界以技术逻辑控制主体,“数字化的冷酷宇宙吞噬了隐喻和转喻的世界,模拟原则既战胜了现实原则,也战胜了快乐原则。”[1]经典意义上的艺术审美惯例消失了,我们所拥有的符号远远多于其所指涉的涵义,拥有的影像也远远多于其可以阐释的价值。传播的体制所传播的不过是这个体制自身,影像所指涉的就是影像符号。于是,“文化”就成了并不指涉现实的影像的无限生产和增值。

互联网打造的艺术作品就是这样一种虚拟现实的视觉消费品。网络艺术犹如一种艺术的生物工程,它把一切实在之物拆解为断片式代码,再用数字化技术将这些代码组合成表面真实的虚拟物像,然后将其作为实在的代码来替代物像的真实,使组合拼贴而成的审美符号替代艺术审美本身。如果说过往的平面设计、工业设计、服饰设计、建筑设计、商业摄影、广告招贴等是源于实在的物像仿拟(Simulation)的话,互联网上的“界面影像”,如Flash制作、卡通化的LOGO(标识语)、角色扮演(RPG)的影视剧和MTV、艺术贺卡,以及花样翻新的网络游戏等,则将“真实的虚拟”拼合成了“虚拟的真实”,它类似于转基因生物,表面看来与实在无异,真实得近乎完美,但本质上仍然是人工技术的产物,如法国FredForest所揭示的:“它的基质来自无法触摸的信息技术资料。”[2]如:

虚拟偶像1995年日本就研制出网络虚拟偶像伊达杏子(KyokoDate),她拥有自己的星座、嗜好、三围与血型,上过杂志封面,并灌制过激光唱片《爱之交流》,许多崇拜者还在世界各地为她设立网上歌迷俱乐部。好莱坞的电影《古墓丽影》走红影坛后,女主角劳拉立即被一系列电子游戏打造成了大名鼎鼎的世界头号偶像,她美貌出众,智慧超群,武艺高强,酷爱冒险,常常孤身一人闯荡江湖。号称“中国第一位虚拟偶像”青娜是耗资近300万元人民币,动用200台电脑和京、沪、粤近百名业界精英历经3个月的工作打造出来的数码电影短片中的人物。她的名字是China的谐音,她身上综合了东方美女的优点,有着大而明亮的眼睛、精致而美妙的五官,合乎黄金分割比例的身材,给人以清纯而略带倔强的感觉。她身着飘逸白色纱衣载歌载舞,在北京中华世纪坛数字艺术馆展映百天后,又拓展她的星路历程:短片进电影院做加影片;在电视文娱频道播映;电影音乐在电台播放;开通青娜个人网站;电影音乐和青娜唱的歌出版唱片;开展“寻找生活中的青娜”活动(“青娜”模仿秀),并且还要出版“青娜写真集”!

虚拟主持1999年4月,英国一家网络公司建立了一个庞大的新闻主播系统,2000年4月,他们拼合出了一个因特网首位虚拟新闻主播Ananova。她不仅脸蛋俊俏,而且能说会道,身手敏捷,富有亲和力。她全天24小时报道最新消息,从不休息却永不疲倦;她开辟了自己的档案A-file,向全球观众介绍她的大小轶事;她的面孔出现在海报、鼠标垫、T恤、帽子等产品上,几乎无处不在;她的影迷遍布全球,他们为她设立了许多网站,倾诉对她的爱慕之情。我国的虚拟电视主持人出现于2001年。这年的5月13日天津电视台在晚间黄金时间播出的《科技周刊》节目里,虚拟主持人“言东方”首次与观众见面。她在自我介绍后还诙谐地说:“我的形象和名字是在听取了大量网友的意见后,经过多次‘整容’和‘易名’才确定下来,我的出现不得不使我感叹高科技的神奇力量。”[3]

虚拟乐队世界第一支网络虚拟乐队是崛起于世界的Gorillaz,其幕后总舵手是Blur(布勒合唱团),主唱DamonAlbarn、鼓手Russel等。乐队由4位虚拟艺人组成,他们都有自己的生活空间,并且会不断生成新的刺激,依靠纯粹的音乐和个人性格魅力而成为人们新的音乐偶像。Gorillaz充满未来感的动画形象,以及主唱2D散漫、慵懒的嗓音,吸引了不少世界各地歌迷的注意力。这4名虚拟的艺人只生活在虚拟空间的2D+3D世界里,但他们都有自己的年龄、国籍、肤色、性格,乃至个人成长史、不良嗜好、医疗记录、犯罪案底和教育背景等。2001年9月26日,欧洲音乐盛会“2001MTV欧洲音乐大奖”入围名单中,Gorillaz以6项提名而成为大赢家。在Gorillaz网站,你不但可以欣赏到Gorillaz制作精致的电脑动画音乐录影,还可以玩到最酷的Gorillaz游戏。

随着数字化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类似的符号仿像在电子媒体中还会越来越多、越来越逼真。已经在美国出现的“文学机器”(即专门用于文学创作的电脑),还有不断改进的诗歌创作软件、小说故事程序、剧本程序写作等,可以说是另一种虚拟实在,因为它们是未经大脑加工和心灵体验的文学创造,是自动拼合的虚拟和程序设计的“实在”。

这种计算机网络的虚拟现实不同于复制。复制是一对一的搬用,虚拟现实是“无中生有”;虚拟现实也不同于原子主义的写实,它没有先在的或外在的模拟对象,而是“比特化”的自出机杼;虚拟现实的网络艺术形象与立体主义的造型也大相径庭,因为它在外貌上并不超越实在,甚至看上去还非常真实。不过虚拟现实说到底仍然是一种超现实的符号类像,是数字化虚拟方式和符号代码规则造成的超现实的结果。

今天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进一步将虚拟现实发展为实时交互,用户可以对模拟环境内的物体进行操作,并从环境中得到反馈。用户对虚拟环境的感知除了一般多媒体计算机所具有的视觉感知、听觉感知外,还包括力觉感知、触觉感知、运动感知,甚至包括味觉感知、嗅觉感知等。交互虚拟的物体具有自主性,会依据现实的物体所遵循的规律进行运动(如受重力影响而下落等),同时又可以随着用户的体位、视野的变动而变动,从而产生真实感。如用户可以用手去直接抓取模拟环境中的物体,这时手里有握着东西的感觉(其实手中并无实物),而且,现场被抓的物体可以随着手的移动而移动。[4]当前的交互式虚拟现实系统可分三类:一是桌面虚拟现实系统,使用时设定一个虚拟观察者的位置,可利用三维立体眼镜增强效果,并通过六自由度鼠标或三维操纵杆进行交互,两个身处不同地点的用户可以用自然的手势进行信息交流;二是临境虚拟现实系统,利用头盔显示器把用户的感觉封闭起来,以产生一种身在虚拟环境中的感觉,通过数据手套和头部跟踪器进行交互;三是分布式虚拟现实系统,它以临境虚拟现实系统为基础,将不同的用户连结在一起,让他们共享一个虚拟空间,使该系统局域网中的人可以在这里进行虚拟交往。[5]

网络以符号代码虚拟现实的后审美异变在于:内容非语境化的“灵韵”(aura)散失。任何艺术的审美意蕴都是依托于特定语境、并在特定语境中生成的,离不开孟子所说的“以意逆志”和陆机强调的“物、意、文”协同与互渗的本体建构,而虚拟现实的符号类像从内容本体上失去了它们作为具有特定指涉的文化符号所应有的价值皈依,其审美的语象(icon)被虚拟的视觉仿拟非语境化(decontextualized)了,不仅仿拟的物像本身失去灵韵,也无从品味其原初的本体意义。直观替代体验,符号解构意境,祛魅消除韵味,技术拼合驱逐了“诗意的栖居”,这便是网络时代虚拟现实打造的后审美范式。

二、在线交互的活性审美

互联网结束了艺术审美的私密空间,却创造了大众参与、交互共享的行动美学;网络文学终止了文学传统认同过去的时间美学,而开辟出在线空间的“活性”诗学。严格来说,网络艺术只“活”在网上,只有在线空间里被网民浏览或参与它才是存在的,甚至是生机四溢、魅力无限的,否则它什么都没有、什么都不是,这与传统艺术原子化的“硬载体”存在方式大相径庭。

弗·杰姆逊曾说,现代主义本质上是一种时间性的模式,而后现代主义则是一种空间性的模式,从时间向空间的转变使得时间的历史感被挤压到平面中,导致历史深度感的消失。[6]这种后现代时空观的变化在网络文学中得到最鲜明的印证。网络文学没有时间的概念,它将时间化为空间,用在线空间改变或延伸时间,将物理的时间挤压在赛伯空间里;网络文学没有终止的概念,因为作者失去了终止自己作品的权力,而把这种权力交给了在线空间的广大网民,除非你的作品让文学网民失去分享的兴致和参与的热情。网络消解了艺术的深度模式,却创造了新的“活性”审美模式,因为网络作品的空间留存性和无可终止性,决定了它是一种“活性”的艺术存在。一部《红楼梦》在传统文学圈里高山仰止、不可移易,续写者不过是“狗尾续貂”,而网络小说《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如果不是下载出版,它将如沧海一粟或过眼云烟,并且其他网民完全可以用“第二次”、“第N次”亲密接触来替代它而不会被指责为挤兑起哄。可以说,传统文学属于时间,网络作品只与空间共舞;传统文学是“死”的,不可更改的,网络文学是“活”的,可以更改和参与续写的。尼葛洛庞帝早就指出过电子艺术的这一特性:

数字化高速公路将使“已经完成、不可更改的艺术作品”的说法成为过去时。给蒙娜·丽莎(MonaLisa)脸上画胡子只不过是孩童的游戏罢了。在互联网络上,我们将能看到许多人在“据说已经完成”的各种作品上,进行各种数字化操作,将作品改头换面,而且,这不尽然是坏事。……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艺术表现方式得以更生动和更具参与性的新时代,我们将有机会以截然不同的方式,来传播和体验丰富的感官信号。……数字化使我们得以传达艺术形成的过程,而不只是展现最后的成品。这一过程可能是单一心灵的迷狂幻想、许多人的集体想象或是革命团体的共同梦想。[7]

无论是展示孤独者的迷狂还是表现集体的共同梦想,都是在一种参与互动的“活性”状态下完成审美建构的,在线空间里的文艺作品就像一个被众人呵护的孩子,它永远不会走向成熟,永远不会被时间定格为经典,但就在这不确定性的无限延伸中,它也许能流溢出生机四溢的艺术活力。

网络艺术的活性审美基于数字化网络技术背景,呈现为两种特有的型态:超文本召唤结构和人机互动的角色表演。

超文本召唤结构“召唤结构”这一概念原本是康士坦茨学派接受美学代表人物伊瑟尔提出的,伊瑟尔所指的是文学作品中包涵了许多“意义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要靠读者的想象和具体化能力予以确定和填充,从而将作品内容转换为读者心目中的内容,实现对文学意义的成功接受。网络的超文本召唤结构与之不同的地方,不仅在于一个指传统印刷品文学,一个是针对电子文本,更在于网络超文本不是“意义的不确定性”,而是文本的不确定性和作品结构的多线性造成的审美活性;它不是寻求对“意义空白”的填充,而是刺激网民对叙事文本的多向选择和能动介入。

超文本作品是“活”的,在线空间的网民正是被活性的文本所激活,而且只有超文本能使欣赏者与文本之间物理上的互动成为可能,并同时为读者向作者转化创造了空前的便利。任何一部传统作品都不像网上交互作品那样有许多分叉,由分布式的诸多作者承担同一的创作任务,只要网民还在非线性或多线性的文本迷宫中漫游,作品就将永远是“活”的,永远是“动”的,一部超文本作品完全可以在不断交互中存活、生长数十年甚至更长时间,作品的终结存在于参与者永无止境的审美召唤之中。在这里,固定的作品结构被读者瓦解、或重新构造了,意义也被新链接的文本得到了不同的阐释。创造性的阅读使静止的结构被召唤式结构所替代,结构成了一种在“运动”中不断发展的东西。

一般来说,超文本作品分为两类,一类是运用计算机网络链接技术设定的多线性阅读作品,这时候读者的活性审美获得的是被动中的主动、制约中的能动,因为他只能选择“怎样读”,而不能选择“读什么”,原创者巧置的“叙事圈套”像一只无形的手在暗中预设了读者阅读选择的可能,文本的结构形态只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结果。另一类超文本作品是交互式创作的合作文学,这也是一种活性结构的动态文本,创作者是在线参与的、不确定的,作品结构是树状的、网状的,更是未定的、无限生成和延展的。国外网站上引人瞩目的“长青树交互小说”,就曾吸纳众多网民参与接龙。在我国,站点上的交互小说《活着,爱着》自1997年开篇以来,曾吸引了许多少男少女前来续写。他们中的佼佼者,还有幸得到“网络文曲星”的称号。交互式小说有多种类型,一类是“人—人非实时交互”型,有点像传统的“接龙”,用户看好了网上所开列的选题,根据选题所规定的情境,参照前人已写的部分,将自己的续作接上去,这就成了共同创造的作品。真正代表网络化交互式文学水平的是“人—人实时交互”型,那些BBS公告板、聊天室和讨论区中具有文学色彩的话语,体现的就是这种交互,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风中玫瑰》即属此类。无论是链接式作品,还是交互式接龙,其文本的都是“有始无终”、穿越界面的,但对于创作和欣赏来说,却是富有召唤性和挑战性的,对文学价值构建也是结构生成、动态演绎、活性生长的,这正是后审美主义的重要艺术表征。

超文本召唤结构是一种拆解时序的活性审美。如果说传统文学是过去时间的再现审美,网络常规书写属于当下时间的在场审美,那么,超文本召唤结构则形成了时序拆解的活性审美。它消解过去、现在、未来的秩序性,把时间拆解为永恒碎片的瞬间,用时间的自由编码营造审美迷宫,以可选择性的叙事空间寻找生活经验与文化内涵的关联,以实现解释的循环,激活主体被遗忘的生存体验。这种时序坍塌的活性审美,一方面是对“时间终结”和“差异性”的强调,另一方面则将时间转换为在线空间,将深度体验转换为感性直观,将瞬间碎片转换为召唤结构,结果便是:“现代性与后现代性时间观之间出现了裂痕和鸿沟,出现了时间链条的拆解,因此,后现代的时间是一种非时间化的拼接,是时间的终结即空间化和同态化。这一结果使得‘所指’的内在时间深度消失,而无穷并置的空间碎片即‘能指’在话语链中漂浮,这就是后现作的状态。”[8]可以说,这也就是网络文学的写作状态。

人机互动的角色表演这在网络文学创作上表现为面具表演和随机写作,在网络艺术上表现为超媒体操作的角色扮演。

网络文学的面具表演基于在线空间的匿名性。“在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同样,在网上也没人理会你是不是英雄。由于网络形象与生活角色的剥离和隔绝,又由于网络自身的虚拟性、平等性、兼容性,以及它非中心化、非英雄化和渎圣化的价值取向,上网者在排除了社会角色的“面具焦虑”以后,尽可以扮演自己想扮演的任何角色,实现平日里实现不了的愿望,说自己想说的任何话语,而不必顾及自己的公众形象、文学的“载道”功能和作品的艺术承担。如聊天室和BBS上的人际交流,网民一般都会匿名或化名登录,即时而又实时地交流个人的观点、感受、情感,其特点是流动性大,话题广泛,基本上不存在制约,这里只有“大师”级网虫与“蔡鸟”级网虫的区别,而没有任何等级划分。那些上网寻求情感交流的网民,往往是看谁的网名有MM的气息,就千方百计跟谁套磁,有时甚至赤裸裸、酸溜溜,文绉绉,说什么的都有。因为是虚拟空间的“面具表演”,不具现实社会的破坏性,网民在面具背后尽可以放言无忌,平等对话。

文学的随机写作是电子化角色表演的活性审美,更是对传统创作体制的彻底颠覆:它不仅绕开了文学主体在创作前的生活体察、创作中的心灵震撼和作品中的真情蕴涵,而且绕开了主体本身,让“作家”失去了饭碗,任机器和技术把创作推向了非主体化和非人化的危途。罗兰·巴特所说的“作家死了”似乎被数字化技术印证成了谶语箴言,因为没有作家同样能写作,甚至写得更快,抑或更好。计算机作画、谱曲、写诗,运用计算机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编制文学程序创作小说、剧本,都早已被人付诸实施。1984年,在我国首次青少年计算机程序设计竞赛中,上海育才中学年仅14岁的学生梁建章,就曾以“计算机诗词创作”获得初中组四等奖。他设计的这个诗词创作软件,收录诗词常用词汇500多个,在程序运行时,以“山、水、云、松”为题,平均不到30秒即可创作一首五言绝句,曾连续运行出诗400多首,无一重复。如其中一首名为《云松》的诗是这样的:

銮仙玉骨寒,松虬雪友繁。

大千收眼底,斯调不同凡。[9]

谁能说这不是诗呢?其绘景寓情、仙风道骨之态与诗人之诗相比亦足可乱真。

电脑程序或文学机器自动产生的“作品”,甚或艺术机器人完成的“作品”,将人机互动的活性审美推进到本体论层面,它要求我们将自己的艺术视野扩大到电脑化的人类、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创造性活动。人类所要做的便是:“把计算机所不具备的直觉、综合、机敏,甚至文艺家的灵感留给人,由人来创造性地开发各种所需的算法、模型、方法;由人来创造性享有计算机所提供的种种数据、信息和素材,帮助人克服机械记忆量有限,数字计算能力低下,空间色彩精密定位能力较弱的不足,让计算机忠实地进行着数以亿次的计算,求解繁复的微分方程和方程组,模拟无法实现或耗资巨大的过程等等。这样,人和机器就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10]

超媒体操作的角色扮演是人机互动的最常见形态,在线空间的活性审美也在这里得到最生动的表现。不过这里的“角色扮演”是真正的“扮演”一个“角色”,即利用特定的应用软件,以信息转换、信息融合和信息交互为目标,将文本、图形、图像、动画、音频和视频等多种信息媒体结合起来,组成超文本和多媒体的复合体,由静态到动态、由二维到三维、由延时到实时,创造一个人机互动、声色谐和的虚拟世界。网络艺术创作的角色扮演就是基于这样的数字化平台实现艺术交互和审美互动的。如我国首部宽频网络剧《见光的爱》,剧情是讲述一个网络三角爱情故事:一对未婚男女David与Grace首先相恋,但Grace不满于David的庸俗,于是在网上爱上了青蛙王子——黑郁金香……。全片约40分钟,分4个层次、9个片断,体现了多路径、多选择、多结局的网络剧特点,可供观众自由地选择、组合剧情的发展。此外,系统播出平台还为观众提供了参与创作的接口,观众既可以对原片重新剪接或重新配音以改变剧情,也可以将自己的创作传送给播出平台以置换原有的片断。北京音像网还策划了我国第一部互动式网络电影《天使的翅膀》,网站先将故事情节在网上公布,动员网友参与从修改剧本到影片创作的每个环节,网友可以自荐当演员,影片边拍摄边播放,互联网使观众成了编剧、导演和演员。还有在成都开拍的网络原创电视剧《幸福女孩》,也采用了同样的网民参与和角色表演的方式。这种把编、导、演的主动权交给网民的做法,体现的不仅是网络活性审美艺术范式,更有后现代文化权力的变迁。

三、游戏世界的快乐审美

网络艺术的后审美范式还表现为零散化的快乐审美。杰姆逊说过,现代主义是关于焦虑的艺术,包含了各种剧烈的感情,如焦虑、孤独、无法言语的绝望等等。因为现代主义文化中的主体和自我是完整的、中心化的,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和历史感,焦虑和孤独就是主体中心化的反应。荷尔德林、尼采的精神失常,凡·高等人的自杀,是这种反应的悲剧结果。在后现代主义条件下,主体已经非中心化和零散化了,失去了孤独和焦虑的主体本原,因而只有零散的、非中心的主体快乐的活动、快乐的审美。网络创作就是这样一种后现代的审美方式。

如果说网络的人性化体现为游戏,网络的本质属性是自由,而网络艺术的审美特征便是快乐——快乐的创作产生创作的快乐,快乐的漫游形成参与的快乐,一句话,在一个自由的世界里快乐地嬉戏,你快乐,所以我快乐,在快乐中走向艺术、走进审美,这便是网络版的后审美主义文化图景。

网上的快乐审美有这样一些常见方式:

打造时尚网络是技术的时尚,网络艺术则是数字化技术打造的文化时尚。与传统创作相比,网络创作本身就是一种时尚行为,而要想使作品成为流行的时尚,作者常常要以灵敏的感觉追逐时尚品味,引领时尚潮流,涵容时尚的新奇,在创造和品味时尚中实现快乐审美。如2001年,网上网下正流行《东北人都是活雷锋》,时值中国申办奥运成功,举国上下一片欢腾,网上立即出现《东北人都是活雷锋》的奥运版:《俺那旮旯都是奥运人》。2002年6月第17届韩日世界杯期间,足球成为最大的时尚,大小网站遍布足球“酷评”。当中国队冲击16强出线未果时,网上立即出现了戏仿任贤齐《心太软》的球评:

你总是腿太软,腿太软,/独自一个人带球到被抢,/你无缘无故地推倒那个人,/我知道你根本没好的下场。/你总是腿太软,腿太软,/把所有好球都射不进网,/头脑总是简单,配合太难,/不能出线,就别勉强。

时尚的东西流行而前卫,容易使人目迷五色、追星逐浪,但时尚追求的是热点和卖点,而不是深度和意义;它溅起的可能是时代激流的一团飞沫,而未必是能够长留青史的永恒价值。一些网络成名之迅速与流芳之短暂成正比,不能不说是追逐时尚之过。

对眼跟贴跟贴在网上一直非常流行,在聊天室、BBS、讨论区、论坛、新闻组、留言薄等,都有跟贴。跟贴的前提是“对眼”,即对话题或观点产生共鸣,能调动起与之交流的兴趣,能让网友从跟贴中找到快乐。小说《风中玫瑰》所演绎的柏拉图式的爱情故事,就是由风中玫瑰主讲、众多网友跟贴完成的。跟贴属于应和性文本,有人依据不同跟贴者的风格将其区分为“小资一族”、“板砖一族”、“白雪一族”、“洋文一族”、“阿谀一族”、“灌水一族”等。下面这种跟贴大抵就属于“小资一族”:

原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跟贴一:走别人的路,让自己说去吧!

跟贴二:码自己的字,让别人去做CEO吧!

跟贴三:说别人的话,让自己流行吧!

跟贴文字是一种抖机灵儿文体,它能酿造某种特定氛围激活语言灵感,激发幻想空间,诱使网友多角度开掘话题,共同打造出快乐文本。

以“名”惊人这在网络文学上表现最为明显,网络文学是“眼球文学”、“注意力文学”,所以上网闯荡首先要取个好名字。网络邢育森在《网络文学攻关秘籍》中曾把“起名功”摆在第一位,他说:“好的名字可以一鸣惊人,可以艳惊四座,也可以让人呕吐不止,在注意力年代,这就是你最大的财富。随随便便起个猫三狗四的平庸名字是很不负责任的,你对自己的要求一定要严格些。你可以找两本形象设计的书来读读,或者找本武侠名著把自己套进某一个人物模式,或者玩酷,或者装傻,或者痴情,或者暴烈,总之定位要准确,形象要鲜明。你要考虑到面向的潜在读者群,你要想那些少男少女们需要什么样的口号和代言人,你不妨就用自己的名字给他们以安慰和满足。你切不可以羞羞答答、遮遮掩掩,有什么好的创意策划你就使劲地往网上扔,诸如血腥玛丽、狂野情人、傻大帽、来吻斯鸡等名字都是值得考虑的。”[11]除了登录上网的网名外,还需要有一个诱人的作品题目。题目的新、奇、怪常常会产生魅惑力和想象力,调起网民的口味和兴趣,增加作品的点击率。如《劝儿子当野兽》、《苍蝇的爱情》、《蚊子的遗书》、《聊天室泡妞不完全手册》、《性感时代的小饭馆》等作品不仅点击率高,而且都成为网络获奖之作,与它们有特色的名字不无关系。邢育森就曾说,他把原名为《我的故乡》的作品更名为《那个使我第一次失去了初吻的地方》,将《春天的故事》改成《美丽母猫在屋顶叫春的时候》,使作品以“名”惊人,夺人魂魄,刺人心扉,不看都不行。这正是由于网络世界的消费式阅读和快乐审美决定的。

戏弄经典嘲讽神圣、戏弄经典、调侃崇高,是网上作品特别是网络文学平民姿态的必然反应,也是网络快乐审美的主要手段和价值取向。拿经典开涮,在名人身上找乐,或戏仿历史典故,在网上作品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今何在的《悟空传》一炮走红后,众多古代文学名著及其名著中的人物都在网络原创文学中被改写、被戏仿;老谷的《我爱上那个坐怀不乱的女子》获首届网络原创文学奖后,网上马上出现了《CEO李煜的悲惨世界》、《蒋干盗书》、《新编〈蒋干过江请凤雏〉》、《鼓曲版〈俞白牙摔琴谢知音〉》等众多戏弄经典的作品。

总之,虚拟实在的符号审美,在线空间的活性审美,以及游戏世界的快乐审美,就是网络艺术基于后现代话语逻辑,向我们不断演绎的数字化时代的后审美主义艺术图景,也是在后现代文化背景中形成的日渐显露出的网络审美范式。

【参考文献】

[1]Poster,M.,(ed),JeanBaudrillard.SelectedWritings,Stanford[M].StanfordUniversityPress,1988.147.

[2](法)马可·第亚尼.非物质社会——后工业世界的设计、文化与技术[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161.

[3]虚拟明星——奇兵突降娱乐圈[N].中国电影报,2001-11-29.

[4]曾建超,徐光佑.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J].PCWORLDCHINA,1995,(12).

[5]黄鸣奋.电脑艺术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8.218.

[6](美)弗·杰姆逊.后现代主义和文化理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187.

[7](美)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261.

[8]王岳川.后现代语境中的中国文艺问题反思[J].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2001,(7).

[9]张寿萱,等.中文信息的计算机处理[M].北京:宇航出版社,1984.264.

审美焦虑范文篇8

【摘要题】网络文学

【英文摘要】Networkarthasbeenbecomingapost-aestheticmodel,i.e.,subjunctivesymbolicaesthetics,joininglivingaestheticsandhappygame-playingaesthetics.Thechangesoftheseaestheticstylesareanaturalextensionofpost-modernistculturallogicinthetimesofnetwork.

【关键词】网络艺术/后审美范式/文化逻辑

networkart/post-aestheticmodel/culturallogic

【正文】

随着互连网的迅速普及,网络艺术日渐形成自己的艺术方式——基于网络技术的后审美范式。“后审美”是与现实主义审美、特别是现代主义审美相区分的概念,是网络时代新兴的艺术审美范式,它是后现代主义文化逻辑的必然延伸。

一、虚拟现实的符号审美

网络化的艺术审美是机械复制的“类像”(simmulacrum)符号审美,它运用数字技术“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以拼合实在,形成可复制的无穷摹本,使艺术和自然的原初关系被数字化技术制作所取代,从而导致艺术创作从个性风格的表达向类像的机械复制转变。这便是法国后现代主义思想家波德里亚所揭示的“后审美主义”图景:模拟威胁着“真实”与“虚假”、“现实”与“想象”之间的差别,对象世界以技术逻辑控制主体,“数字化的冷酷宇宙吞噬了隐喻和转喻的世界,模拟原则既战胜了现实原则,也战胜了快乐原则。”[1]经典意义上的艺术审美惯例消失了,我们所拥有的符号远远多于其所指涉的涵义,拥有的影像也远远多于其可以阐释的价值。传播的体制所传播的不过是这个体制自身,影像所指涉的就是影像符号。于是,“文化”就成了并不指涉现实的影像的无限生产和增值。

互联网打造的艺术作品就是这样一种虚拟现实的视觉消费品。网络艺术犹如一种艺术的生物工程,它把一切实在之物拆解为断片式代码,再用数字化技术将这些代码组合成表面真实的虚拟物像,然后将其作为实在的代码来替代物像的真实,使组合拼贴而成的审美符号替代艺术审美本身。如果说过往的平面设计、工业设计、服饰设计、建筑设计、商业摄影、广告招贴等是源于实在的物像仿拟(Simulation)的话,互联网上的“界面影像”,如Flash制作、卡通化的LOGO(标识语)、角色扮演(RPG)的影视剧和MTV、艺术贺卡,以及花样翻新的网络游戏等,则将“真实的虚拟”拼合成了“虚拟的真实”,它类似于转基因生物,表面看来与实在无异,真实得近乎完美,但本质上仍然是人工技术的产物,如法国FredForest所揭示的:“它的基质来自无法触摸的信息技术资料。”[2]如:

虚拟偶像1995年日本就研制出网络虚拟偶像伊达杏子(KyokoDate),她拥有自己的星座、嗜好、三围与血型,上过杂志封面,并灌制过激光唱片《爱之交流》,许多崇拜者还在世界各地为她设立网上歌迷俱乐部。好莱坞的电影《古墓丽影》走红影坛后,女主角劳拉立即被一系列电子游戏打造成了大名鼎鼎的世界头号偶像,她美貌出众,智慧超群,武艺高强,酷爱冒险,常常孤身一人闯荡江湖。号称“中国第一位虚拟偶像”青娜是耗资近300万元人民币,动用200台电脑和京、沪、粤近百名业界精英历经3个月的工作打造出来的数码电影短片中的人物。她的名字是China的谐音,她身上综合了东方美女的优点,有着大而明亮的眼睛、精致而美妙的五官,合乎黄金分割比例的身材,给人以清纯而略带倔强的感觉。她身着飘逸白色纱衣载歌载舞,在北京中华世纪坛数字艺术馆展映百天后,又拓展她的星路历程:短片进电影院做加影片;在电视文娱频道播映;电影音乐在电台播放;开通青娜个人网站;电影音乐和青娜唱的歌出版唱片;开展“寻找生活中的青娜”活动(“青娜”模仿秀),并且还要出版“青娜写真集”!

虚拟主持1999年4月,英国一家网络公司建立了一个庞大的新闻主播系统,2000年4月,他们拼合出了一个因特网首位虚拟新闻主播Ananova。她不仅脸蛋俊俏,而且能说会道,身手敏捷,富有亲和力。她全天24小时报道最新消息,从不休息却永不疲倦;她开辟了自己的档案A-file,向全球观众介绍她的大小轶事;她的面孔出现在海报、鼠标垫、T恤、帽子等产品上,几乎无处不在;她的影迷遍布全球,他们为她设立了许多网站,倾诉对她的爱慕之情。我国的虚拟电视主持人出现于2001年。这年的5月13日天津电视台在晚间黄金时间播出的《科技周刊》节目里,虚拟主持人“言东方”首次与观众见面。她在自我介绍后还诙谐地说:“我的形象和名字是在听取了大量网友的意见后,经过多次‘整容’和‘易名’才确定下来,我的出现不得不使我感叹高科技的神奇力量。”[3]

虚拟乐队世界第一支网络虚拟乐队是崛起于世界的Gorillaz,其幕后总舵手是Blur(布勒合唱团),主唱DamonAlbarn、鼓手Russel等。乐队由4位虚拟艺人组成,他们都有自己的生活空间,并且会不断生成新的刺激,依靠纯粹的音乐和个人性格魅力而成为人们新的音乐偶像。Gorillaz充满未来感的动画形象,以及主唱2D散漫、慵懒的嗓音,吸引了不少世界各地歌迷的注意力。这4名虚拟的艺人只生活在虚拟空间的2D+3D世界里,但他们都有自己的年龄、国籍、肤色、性格,乃至个人成长史、不良嗜好、医疗记录、犯罪案底和教育背景等。2001年9月26日,欧洲音乐盛会“2001MTV欧洲音乐大奖”入围名单中,Gorillaz以6项提名而成为大赢家。在Gorillaz网站,你不但可以欣赏到Gorillaz制作精致的电脑动画音乐录影,还可以玩到最酷的Gorillaz游戏。

随着数字化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类似的符号仿像在电子媒体中还会越来越多、越来越逼真。已经在美国出现的“文学机器”(即专门用于文学创作的电脑),还有不断改进的诗歌创作软件、小说故事程序、剧本程序写作等,可以说是另一种虚拟实在,因为它们是未经大脑加工和心灵体验的文学创造,是自动拼合的虚拟和程序设计的“实在”。

这种计算机网络的虚拟现实不同于复制。复制是一对一的搬用,虚拟现实是“无中生有”;虚拟现实也不同于原子主义的写实,它没有先在的或外在的模拟对象,而是“比特化”的自出机杼;虚拟现实的网络艺术形象与立体主义的造型也大相径庭,因为它在外貌上并不超越实在,甚至看上去还非常真实。不过虚拟现实说到底仍然是一种超现实的符号类像,是数字化虚拟方式和符号代码规则造成的超现实的结果。

今天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进一步将虚拟现实发展为实时交互,用户可以对模拟环境内的物体进行操作,并从环境中得到反馈。用户对虚拟环境的感知除了一般多媒体计算机所具有的视觉感知、听觉感知外,还包括力觉感知、触觉感知、运动感知,甚至包括味觉感知、嗅觉感知等。交互虚拟的物体具有自主性,会依据现实的物体所遵循的规律进行运动(如受重力影响而下落等),同时又可以随着用户的体位、视野的变动而变动,从而产生真实感。如用户可以用手去直接抓取模拟环境中的物体,这时手里有握着东西的感觉(其实手中并无实物),而且,现场被抓的物体可以随着手的移动而移动。[4]当前的交互式虚拟现实系统可分三类:一是桌面虚拟现实系统,使用时设定一个虚拟观察者的位置,可利用三维立体眼镜增强效果,并通过六自由度鼠标或三维操纵杆进行交互,两个身处不同地点的用户可以用自然的手势进行信息交流;二是临境虚拟现实系统,利用头盔显示器把用户的感觉封闭起来,以产生一种身在虚拟环境中的感觉,通过数据手套和头部跟踪器进行交互;三是分布式虚拟现实系统,它以临境虚拟现实系统为基础,将不同的用户连结在一起,让他们共享一个虚拟空间,使该系统局域网中的人可以在这里进行虚拟交往。[5]

网络以符号代码虚拟现实的后审美异变在于:内容非语境化的“灵韵”(aura)散失。任何艺术的审美意蕴都是依托于特定语境、并在特定语境中生成的,离不开孟子所说的“以意逆志”和陆机强调的“物、意、文”协同与互渗的本体建构,而虚拟现实的符号类像从内容本体上失去了它们作为具有特定指涉的文化符号所应有的价值皈依,其审美的语象(icon)被虚拟的视觉仿拟非语境化(decontextualized)了,不仅仿拟的物像本身失去灵韵,也无从品味其原初的本体意义。直观替代体验,符号解构意境,祛魅消除韵味,技术拼合驱逐了“诗意的栖居”,这便是网络时代虚拟现实打造的后审美范式。

二、在线交互的活性审美

互联网结束了艺术审美的私密空间,却创造了大众参与、交互共享的行动美学;网络文学终止了文学传统认同过去的时间美学,而开辟出在线空间的“活性”诗学。严格来说,网络艺术只“活”在网上,只有在线空间里被网民浏览或参与它才是存在的,甚至是生机四溢、魅力无限的,否则它什么都没有、什么都不是,这与传统艺术原子化的“硬载体”存在方式大相径庭。

弗·杰姆逊曾说,现代主义本质上是一种时间性的模式,而后现代主义则是一种空间性的模式,从时间向空间的转变使得时间的历史感被挤压到平面中,导致历史深度感的消失。[6]这种后现代时空观的变化在网络文学中得到最鲜明的印证。网络文学没有时间的概念,它将时间化为空间,用在线空间改变或延伸时间,将物理的时间挤压在赛伯空间里;网络文学没有终止的概念,因为作者失去了终止自己作品的权力,而把这种权力交给了在线空间的广大网民,除非你的作品让文学网民失去分享的兴致和参与的热情。网络消解了艺术的深度模式,却创造了新的“活性”审美模式,因为网络作品的空间留存性和无可终止性,决定了它是一种“活性”的艺术存在。一部《红楼梦》在传统文学圈里高山仰止、不可移易,续写者不过是“狗尾续貂”,而网络小说《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如果不是下载出版,它将如沧海一粟或过眼云烟,并且其他网民完全可以用“第二次”、“第N次”亲密接触来替代它而不会被指责为挤兑起哄。可以说,传统文学属于时间,网络作品只与空间共舞;传统文学是“死”的,不可更改的,网络文学是“活”的,可以更改和参与续写的。尼葛洛庞帝早就指出过电子艺术的这一特性:

数字化高速公路将使“已经完成、不可更改的艺术作品”的说法成为过去时。给蒙娜·丽莎(MonaLisa)脸上画胡子只不过是孩童的游戏罢了。在互联网络上,我们将能看到许多人在“据说已经完成”的各种作品上,进行各种数字化操作,将作品改头换面,而且,这不尽然是坏事。……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艺术表现方式得以更生动和更具参与性的新时代,我们将有机会以截然不同的方式,来传播和体验丰富的感官信号。……数字化使我们得以传达艺术形成的过程,而不只是展现最后的成品。这一过程可能是单一心灵的迷狂幻想、许多人的集体想象或是革命团体的共同梦想。[7]

无论是展示孤独者的迷狂还是表现集体的共同梦想,都是在一种参与互动的“活性”状态下完成审美建构的,在线空间里的文艺作品就像一个被众人呵护的孩子,它永远不会走向成熟,永远不会被时间定格为经典,但就在这不确定性的无限延伸中,它也许能流溢出生机四溢的艺术活力。

网络艺术的活性审美基于数字化网络技术背景,呈现为两种特有的型态:超文本召唤结构和人机互动的角色表演。

超文本召唤结构“召唤结构”这一概念原本是康士坦茨学派接受美学代表人物伊瑟尔提出的,伊瑟尔所指的是文学作品中包涵了许多“意义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要靠读者的想象和具体化能力予以确定和填充,从而将作品内容转换为读者心目中的内容,实现对文学意义的成功接受。网络的超文本召唤结构与之不同的地方,不仅在于一个指传统印刷品文学,一个是针对电子文本,更在于网络超文本不是“意义的不确定性”,而是文本的不确定性和作品结构的多线性造成的审美活性;它不是寻求对“意义空白”的填充,而是刺激网民对叙事文本的多向选择和能动介入。

超文本作品是“活”的,在线空间的网民正是被活性的文本所激活,而且只有超文本能使欣赏者与文本之间物理上的互动成为可能,并同时为读者向作者转化创造了空前的便利。任何一部传统作品都不像网上交互作品那样有许多分叉,由分布式的诸多作者承担同一的创作任务,只要网民还在非线性或多线性的文本迷宫中漫游,作品就将永远是“活”的,永远是“动”的,一部超文本作品完全可以在不断交互中存活、生长数十年甚至更长时间,作品的终结存在于参与者永无止境的审美召唤之中。在这里,固定的作品结构被读者瓦解、或重新构造了,意义也被新链接的文本得到了不同的阐释。创造性的阅读使静止的结构被召唤式结构所替代,结构成了一种在“运动”中不断发展的东西。

一般来说,超文本作品分为两类,一类是运用计算机网络链接技术设定的多线性阅读作品,这时候读者的活性审美获得的是被动中的主动、制约中的能动,因为他只能选择“怎样读”,而不能选择“读什么”,原创者巧置的“叙事圈套”像一只无形的手在暗中预设了读者阅读选择的可能,文本的结构形态只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结果。另一类超文本作品是交互式创作的合作文学,这也是一种活性结构的动态文本,创作者是在线参与的、不确定的,作品结构是树状的、网状的,更是未定的、无限生成和延展的。国外网站上引人瞩目的“长青树交互小说”,就曾吸纳众多网民参与接龙。在我国,站点上的交互小说《活着,爱着》自1997年开篇以来,曾吸引了许多少男少女前来续写。他们中的佼佼者,还有幸得到“网络文曲星”的称号。交互式小说有多种类型,一类是“人—人非实时交互”型,有点像传统的“接龙”,用户看好了网上所开列的选题,根据选题所规定的情境,参照前人已写的部分,将自己的续作接上去,这就成了共同创造的作品。真正代表网络化交互式文学水平的是“人—人实时交互”型,那些BBS公告板、聊天室和讨论区中具有文学色彩的话语,体现的就是这种交互,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风中玫瑰》即属此类。无论是链接式作品,还是交互式接龙,其文本的都是“有始无终”、穿越界面的,但对于创作和欣赏来说,却是富有召唤性和挑战性的,对文学价值构建也是结构生成、动态演绎、活性生长的,这正是后审美主义的重要艺术表征。

超文本召唤结构是一种拆解时序的活性审美。如果说传统文学是过去时间的再现审美,网络常规书写属于当下时间的在场审美,那么,超文本召唤结构则形成了时序拆解的活性审美。它消解过去、现在、未来的秩序性,把时间拆解为永恒碎片的瞬间,用时间的自由编码营造审美迷宫,以可选择性的叙事空间寻找生活经验与文化内涵的关联,以实现解释的循环,激活主体被遗忘的生存体验。这种时序坍塌的活性审美,一方面是对“时间终结”和“差异性”的强调,另一方面则将时间转换为在线空间,将深度体验转换为感性直观,将瞬间碎片转换为召唤结构,结果便是:“现代性与后现代性时间观之间出现了裂痕和鸿沟,出现了时间链条的拆解,因此,后现代的时间是一种非时间化的拼接,是时间的终结即空间化和同态化。这一结果使得‘所指’的内在时间深度消失,而无穷并置的空间碎片即‘能指’在话语链中漂浮,这就是后现作的状态。”[8]可以说,这也就是网络文学的写作状态。

人机互动的角色表演这在网络文学创作上表现为面具表演和随机写作,在网络艺术上表现为超媒体操作的角色扮演。

网络文学的面具表演基于在线空间的匿名性。“在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同样,在网上也没人理会你是不是英雄。由于网络形象与生活角色的剥离和隔绝,又由于网络自身的虚拟性、平等性、兼容性,以及它非中心化、非英雄化和渎圣化的价值取向,上网者在排除了社会角色的“面具焦虑”以后,尽可以扮演自己想扮演的任何角色,实现平日里实现不了的愿望,说自己想说的任何话语,而不必顾及自己的公众形象、文学的“载道”功能和作品的艺术承担。如聊天室和BBS上的人际交流,网民一般都会匿名或化名登录,即时而又实时地交流个人的观点、感受、情感,其特点是流动性大,话题广泛,基本上不存在制约,这里只有“大师”级网虫与“蔡鸟”级网虫的区别,而没有任何等级划分。那些上网寻求情感交流的网民,往往是看谁的网名有MM的气息,就千方百计跟谁套磁,有时甚至赤裸裸、酸溜溜,文绉绉,说什么的都有。因为是虚拟空间的“面具表演”,不具现实社会的破坏性,网民在面具背后尽可以放言无忌,平等对话。

文学的随机写作是电子化角色表演的活性审美,更是对传统创作体制的彻底颠覆:它不仅绕开了文学主体在创作前的生活体察、创作中的心灵震撼和作品中的真情蕴涵,而且绕开了主体本身,让“作家”失去了饭碗,任机器和技术把创作推向了非主体化和非人化的危途。罗兰·巴特所说的“作家死了”似乎被数字化技术印证成了谶语箴言,因为没有作家同样能写作,甚至写得更快,抑或更好。计算机作画、谱曲、写诗,运用计算机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编制文学程序创作小说、剧本,都早已被人付诸实施。1984年,在我国首次青少年计算机程序设计竞赛中,上海育才中学年仅14岁的学生梁建章,就曾以“计算机诗词创作”获得初中组四等奖。他设计的这个诗词创作软件,收录诗词常用词汇500多个,在程序运行时,以“山、水、云、松”为题,平均不到30秒即可创作一首五言绝句,曾连续运行出诗400多首,无一重复。如其中一首名为《云松》的诗是这样的:

銮仙玉骨寒,松虬雪友繁。

大千收眼底,斯调不同凡。[9]

谁能说这不是诗呢?其绘景寓情、仙风道骨之态与诗人之诗相比亦足可乱真。

电脑程序或文学机器自动产生的“作品”,甚或艺术机器人完成的“作品”,将人机互动的活性审美推进到本体论层面,它要求我们将自己的艺术视野扩大到电脑化的人类、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创造性活动。人类所要做的便是:“把计算机所不具备的直觉、综合、机敏,甚至文艺家的灵感留给人,由人来创造性地开发各种所需的算法、模型、方法;由人来创造性享有计算机所提供的种种数据、信息和素材,帮助人克服机械记忆量有限,数字计算能力低下,空间色彩精密定位能力较弱的不足,让计算机忠实地进行着数以亿次的计算,求解繁复的微分方程和方程组,模拟无法实现或耗资巨大的过程等等。这样,人和机器就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10]

超媒体操作的角色扮演是人机互动的最常见形态,在线空间的活性审美也在这里得到最生动的表现。不过这里的“角色扮演”是真正的“扮演”一个“角色”,即利用特定的应用软件,以信息转换、信息融合和信息交互为目标,将文本、图形、图像、动画、音频和视频等多种信息媒体结合起来,组成超文本和多媒体的复合体,由静态到动态、由二维到三维、由延时到实时,创造一个人机互动、声色谐和的虚拟世界。网络艺术创作的角色扮演就是基于这样的数字化平台实现艺术交互和审美互动的。如我国首部宽频网络剧《见光的爱》,剧情是讲述一个网络三角爱情故事:一对未婚男女David与Grace首先相恋,但Grace不满于David的庸俗,于是在网上爱上了青蛙王子——黑郁金香……。全片约40分钟,分4个层次、9个片断,体现了多路径、多选择、多结局的网络剧特点,可供观众自由地选择、组合剧情的发展。此外,系统播出平台还为观众提供了参与创作的接口,观众既可以对原片重新剪接或重新配音以改变剧情,也可以将自己的创作传送给播出平台以置换原有的片断。北京音像网还策划了我国第一部互动式网络电影《天使的翅膀》,网站先将故事情节在网上公布,动员网友参与从修改剧本到影片创作的每个环节,网友可以自荐当演员,影片边拍摄边播放,互联网使观众成了编剧、导演和演员。还有在成都开拍的网络原创电视剧《幸福女孩》,也采用了同样的网民参与和角色表演的方式。这种把编、导、演的主动权交给网民的做法,体现的不仅是网络活性审美艺术范式,更有后现代文化权力的变迁。

三、游戏世界的快乐审美

网络艺术的后审美范式还表现为零散化的快乐审美。杰姆逊说过,现代主义是关于焦虑的艺术,包含了各种剧烈的感情,如焦虑、孤独、无法言语的绝望等等。因为现代主义文化中的主体和自我是完整的、中心化的,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和历史感,焦虑和孤独就是主体中心化的反应。荷尔德林、尼采的精神失常,凡·高等人的自杀,是这种反应的悲剧结果。在后现代主义条件下,主体已经非中心化和零散化了,失去了孤独和焦虑的主体本原,因而只有零散的、非中心的主体快乐的活动、快乐的审美。网络创作就是这样一种后现代的审美方式。

如果说网络的人性化体现为游戏,网络的本质属性是自由,而网络艺术的审美特征便是快乐——快乐的创作产生创作的快乐,快乐的漫游形成参与的快乐,一句话,在一个自由的世界里快乐地嬉戏,你快乐,所以我快乐,在快乐中走向艺术、走进审美,这便是网络版的后审美主义文化图景。

网上的快乐审美有这样一些常见方式:

打造时尚网络是技术的时尚,网络艺术则是数字化技术打造的文化时尚。与传统创作相比,网络创作本身就是一种时尚行为,而要想使作品成为流行的时尚,作者常常要以灵敏的感觉追逐时尚品味,引领时尚潮流,涵容时尚的新奇,在创造和品味时尚中实现快乐审美。如2001年,网上网下正流行《东北人都是活雷锋》,时值中国申办奥运成功,举国上下一片欢腾,网上立即出现《东北人都是活雷锋》的奥运版:《俺那旮旯都是奥运人》。2002年6月第17届韩日世界杯期间,足球成为最大的时尚,大小网站遍布足球“酷评”。当中国队冲击16强出线未果时,网上立即出现了戏仿任贤齐《心太软》的球评:

你总是腿太软,腿太软,/独自一个人带球到被抢,/你无缘无故地推倒那个人,/我知道你根本没好的下场。/你总是腿太软,腿太软,/把所有好球都射不进网,/头脑总是简单,配合太难,/不能出线,就别勉强。

时尚的东西流行而前卫,容易使人目迷五色、追星逐浪,但时尚追求的是热点和卖点,而不是深度和意义;它溅起的可能是时代激流的一团飞沫,而未必是能够长留青史的永恒价值。一些网络成名之迅速与流芳之短暂成正比,不能不说是追逐时尚之过。

对眼跟贴跟贴在网上一直非常流行,在聊天室、BBS、讨论区、论坛、新闻组、留言薄等,都有跟贴。跟贴的前提是“对眼”,即对话题或观点产生共鸣,能调动起与之交流的兴趣,能让网友从跟贴中找到快乐。小说《风中玫瑰》所演绎的柏拉图式的爱情故事,就是由风中玫瑰主讲、众多网友跟贴完成的。跟贴属于应和性文本,有人依据不同跟贴者的风格将其区分为“小资一族”、“板砖一族”、“白雪一族”、“洋文一族”、“阿谀一族”、“灌水一族”等。下面这种跟贴大抵就属于“小资一族”:

原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跟贴一:走别人的路,让自己说去吧!

跟贴二:码自己的字,让别人去做CEO吧!

跟贴三:说别人的话,让自己流行吧!

跟贴文字是一种抖机灵儿文体,它能酿造某种特定氛围激活语言灵感,激发幻想空间,诱使网友多角度开掘话题,共同打造出快乐文本。

以“名”惊人这在网络文学上表现最为明显,网络文学是“眼球文学”、“注意力文学”,所以上网闯荡首先要取个好名字。网络邢育森在《网络文学攻关秘籍》中曾把“起名功”摆在第一位,他说:“好的名字可以一鸣惊人,可以艳惊四座,也可以让人呕吐不止,在注意力年代,这就是你最大的财富。随随便便起个猫三狗四的平庸名字是很不负责任的,你对自己的要求一定要严格些。你可以找两本形象设计的书来读读,或者找本武侠名著把自己套进某一个人物模式,或者玩酷,或者装傻,或者痴情,或者暴烈,总之定位要准确,形象要鲜明。你要考虑到面向的潜在读者群,你要想那些少男少女们需要什么样的口号和代言人,你不妨就用自己的名字给他们以安慰和满足。你切不可以羞羞答答、遮遮掩掩,有什么好的创意策划你就使劲地往网上扔,诸如血腥玛丽、狂野情人、傻大帽、来吻斯鸡等名字都是值得考虑的。”[11]除了登录上网的网名外,还需要有一个诱人的作品题目。题目的新、奇、怪常常会产生魅惑力和想象力,调起网民的口味和兴趣,增加作品的点击率。如《劝儿子当野兽》、《苍蝇的爱情》、《蚊子的遗书》、《聊天室泡妞不完全手册》、《性感时代的小饭馆》等作品不仅点击率高,而且都成为网络获奖之作,与它们有特色的名字不无关系。邢育森就曾说,他把原名为《我的故乡》的作品更名为《那个使我第一次失去了初吻的地方》,将《春天的故事》改成《美丽母猫在屋顶叫春的时候》,使作品以“名”惊人,夺人魂魄,刺人心扉,不看都不行。这正是由于网络世界的消费式阅读和快乐审美决定的。

戏弄经典嘲讽神圣、戏弄经典、调侃崇高,是网上作品特别是网络文学平民姿态的必然反应,也是网络快乐审美的主要手段和价值取向。拿经典开涮,在名人身上找乐,或戏仿历史典故,在网上作品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今何在的《悟空传》一炮走红后,众多古代文学名著及其名著中的人物都在网络原创文学中被改写、被戏仿;老谷的《我爱上那个坐怀不乱的女子》获首届网络原创文学奖后,网上马上出现了《CEO李煜的悲惨世界》、《蒋干盗书》、《新编〈蒋干过江请凤雏〉》、《鼓曲版〈俞白牙摔琴谢知音〉》等众多戏弄经典的作品。

总之,虚拟实在的符号审美,在线空间的活性审美,以及游戏世界的快乐审美,就是网络艺术基于后现代话语逻辑,向我们不断演绎的数字化时代的后审美主义艺术图景,也是在后现代文化背景中形成的日渐显露出的网络审美范式。

【参考文献】

[1]Poster,M.,(ed),JeanBaudrillard.SelectedWritings,Stanford[M].StanfordUniversityPress,1988.147.

[2](法)马可·第亚尼.非物质社会——后工业世界的设计、文化与技术[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161.

[3]虚拟明星——奇兵突降娱乐圈[N].中国电影报,2001-11-29.

[4]曾建超,徐光佑.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J].PCWORLDCHINA,1995,(12).

[5]黄鸣奋.电脑艺术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8.218.

[6](美)弗·杰姆逊.后现代主义和文化理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187.

[7](美)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261.

[8]王岳川.后现代语境中的中国文艺问题反思[J].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2001,(7).

[9]张寿萱,等.中文信息的计算机处理[M].北京:宇航出版社,1984.264.

审美焦虑范文篇9

何为“场所精神”?从组织文化管理的角度来看,我们认为“场所精神”的本质是关于茶馆空间内形成的一种独特的、特殊的文化氛围和文化气质,在这种文化气质下人们会形成一种稳定的心理归属感和消费依赖感。作为现代中式茶馆空间设计的一种柔性化的软实力之表征,“场所精神”成为一种新的艺术设计时尚,其兴起的深层次动因包括这样几个方面:1.1消费者对于茶文化体验式消费的需求强烈。茶馆服务业属于典型的“消费驱动型”行业,因此现代中式茶馆无论是从硬件的装修、布局、设计上还是从软性的“场所精神”的塑造、服务品质的改善、管理水平的提升、营销传播的创新等方面来看都必须善于捕捉到主流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消费需求。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在城市圈当中我国的“文化消费”开始兴起,其重要的表现一方面是在传统的文化消费对象上“教育消费比重增长迅速、书报杂志消费异军突起、文娱消费浪潮不断高涨、旅游消费持续升温、休闲消费成为时尚”,另一方面则是消费者对于外在的文化氛围的消费情趣趋于高涨。茶馆场域内的消费正是典型的“文化驱动”型的消费,尤其是随着现代中式茶馆纷纷走向高端竞争路线,而高端消费群体除了关注茶叶、茶水本身的品质,更为关注“场所精神”这种带有品牌号召力的文化消费因素。1.2现代中式茶馆的“供给侧”改革更为趋向于文化创意。从整个茶产业链条、茶价值链条角度来看,主要可以分为茶叶种植、茶叶生产、茶叶包装与物流、茶叶营销与服务等几个清晰的环节,茶馆相对来讲属于价值链较为顶端的环节,但是相比较于传统茶馆的社会功能(文化功能、休闲功能等),现代茶馆的社会功能更为多元化、更为突出消费群体的个性化、商务化、私密化、高端化等消费倾向,因此中式茶馆走向现代化的一个核心要义就是在“供给侧”上要趋于现代社会群体的消费心理。而走向“文化创意”则是中式茶馆现代化的一种尝试,简单来说茶馆的“文化创意”激活是茶文化创意产业的一个表现形式和实现方式,代表着人们对于“茶文化资源”的消费,而非仅仅是对“茶叶茶水”本身的消费。因此,现代中式茶馆的“场所精神”便成为展现这种文化创意的一个窗口。1.3“场所精神”的复古化内涵切中了现代人的返璞归真情趣。当代学术界探索现代茶馆的“核心价值”和“精神要义”,绝大多数都是从我国传统的茶文化及其承载的价值哲学入手的,在人们看来当代我国快速变革的市场经济要远远超前于人们的社会心理的发展,因此,人们在这种现代化的过程中纷纷陷入了情绪焦虑和心理上的不适应,诸如职业焦虑、工作压力、职业倦怠、“人的异化”、情感困惑、高离婚率、隐私泄露等等均属此列。因此,人们渴望从传统的、复古的文化氛围(如禅宗提倡的“禅茶一味”、儒家思想提出的“天人合一”、道家的“道法自然”等)中寻找到心灵的栖息地和归属感。

2基于“场所精神”的中式茶馆空间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从企业竞争、企业管理的角度来看,每一个茶馆只有形成了自身独特的企业文化和组织氛围,并且将自身的场所精神形成稳定的消费者依赖,才能将这种柔性的、软性的精神转化为自身的“软实力”,否则便是失败的设计。基于“场所精神”的中式茶馆空间设计应主要遵循这样两个原则:2.1审美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原则。现代茶馆是典型的营利性、市场性的组织,因此茶馆的设计即便是围绕着特定的“场所精神”(如禅文化、和文化、书法文化、中西结合文化等)展开,也必须将茶馆设计的审美追求置于“实用性”的框架内,将满足茶馆的营业需求、利润需求、经济功能需求(归根到底都是消费者的主流需求)作为审美设计的首要原则。2.2可观赏性与可体验性相结合原则。我国茶文化的一大特色就是可欣赏(如茶艺、茶道、茶曲、茶乐、采茶戏等)、可品味(如茶叶、茶画、茶花等)、可审美(如茶园自然生态环境、茶哲学)、可顿悟(如儒家思想、禅宗思想、道家思想)、可体验(如采茶、制茶等)。对于当代中式茶馆的空间设计来讲,在追求特定的场所精神的过程中,应当根据当前我国茶文化消费的特点,在设计中增强人与茶馆互动的内容,将消费者与茶馆从物理接触到精神接触结合起来考虑,而不是纯粹追求一种“只可远观而不可体验”的设计理念。比如说,在对待茶馆内的仿古家具方面,家具本身既要有一定的艺术观赏性,又要允许消费者可以坐下来体验,从而彻底将开放性、包容性的场所精神打入消费者内心,而不是那种拒消费者于一米开外的设计思路。

3基于“场所精神”的中式茶馆空间设计策略例举

本文认为,“场所精神”代表的是现代中式茶馆以传统茶文化审美观为核心、以茶馆自身的组织文化为底蕴、以体现当代消费者主流社会心理为内涵的一种文化观念及其氛围表达元素的集合,基于“场所精神”的中式茶馆空间设计策略可以尝试这样几点:3.1多功能主题空间设计策略。与当代茶馆行业分化相适应的一个现象是茶馆消费者消费倾向的多元化、市场细分化、消费的个性化等。因此,我们建议现代茶馆的空间设计和布局要采用多功能主题的空间设计策略,按照茶馆的承载力和场所精神的基本定位,相对灵活地设计多个功能空间,每个空间设定不同的场所精神主题(如和谐主题、自然审美主题、市井文化主题等等),从而借助于这种多元化的场所精神来吸引尽可能不同消费偏好和价值审美的消费者群体来消费。3.2情感化设计策略。在艺术设计、工艺美术等的理论当中,“情感化设计”本身是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型的产物,代表的是茶馆空间设计朝着消费者驱动转变的一种产物。在这里,情感化设计的核心要义在于通过激发人的本能层次、行为层次和反思层次的情感体验来增加产品设计的生命力。对于讲究“场所精神”的茶馆空间设计来讲,情感化设计可以从物质器物层面上的茶文化符号(如历朝历代的茶具、知名的茶画、经典的茶文学作品或茶语、茶词等)进行布局,致力于营造出一种宾至如归、恍如隔世、返璞归真的文化意境。3.3绿色化设计策略。现代茶馆的“场所精神”应有的一个内涵即是“绿色设计”,即一种寻求人与茶馆良性互动、潜行修为的设计思想,因为现代人对于茶文化养生更为注重、更为关心生命的健康和质量。因此,茶馆的设计从硬件设施(如家具、茶具等)角度看,应当采用节能化、生态化、无污染化的材料进行布局和装修;在软件方面,更应当通过多媒体植入的绿色养生理念、健康生活理念等向消费者宣传现代绿色养生理念,致力于给消费者提供一个不错的养生平台,进而也就拓展了现代茶馆的社会功能。

参考文献

[1]姜天喜.论中国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6(6):30-32.

[2]张太原.20世纪90年代中国城市居民的文化消费———以北京为例[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7(1):102-110.

[3]龚永新.茶文化产业是这样提出来的———对茶文化产业内涵的揭示[J].广东茶业,2010(3):36-38.

[4]龚永新.略论新时期茶文化产业化趋势———由以虚为主向以实为主的茶文化产业发展[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8(2):61-63.

审美焦虑范文篇10

关键词:演奏心理训练;高校;钢琴教学;素质教育;赏识教育

演奏心理是演奏者面对紧急情况、问题情境、真实演奏环境等所呈现的心理状态、心理调适能力。从高校钢琴演奏教学可以发现,部分学生演奏基础扎实、审美素养及文化素养较高,对钢琴作品有着自己的理解与审美感悟,但在钢琴表演时便会出现怯场、畏惧、焦虑不安等现象,究其根本在于学生缺乏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以及应对与解决问题的心理素质、心理调适能力。对于音乐专业学生而言,其未来会从事音乐创作、表演等相关领域的工作,缺乏演奏心理素质不仅会影响身心健康发展,而且会缩小其职业发展空间。因此,在高校钢琴教学中,有必要把握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多措并举,以训练学生演奏心理,为学生健康发展、能力提升奠定基础。

一、演奏心理训练概述

演奏心理是演奏者在演奏准备阶段、演奏过程中表现出的心理倾向、心理状态,是演奏者正常发挥乃至超常发挥的心理基础与必备条件。

(一)钢琴演奏心理构成要素

钢琴演奏心理由审美情感结构、音乐表现力两大支点构成。其中审美情感结构具有稳定性、具体性特征,源于演奏者对钢琴作品的深入、细致分析,对钢琴音乐的审美感知、审美理解。演奏者在演奏实践前研读曲谱、把握好作品的情感与情绪色彩,与作曲家产生心灵交互,理解并感悟作品所表达的核心思想、复杂且深刻的情感,可以让演奏者积累与凝练审美体验、感受;音乐表演力是指在审美情感结构的驱动下对钢琴音乐的天然表现欲望,以钢琴之声表情达意的固有能力,在钢琴演奏中融入自身审美追求及主观意志的心理态度。演奏者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二度创作,以更加契合时代审美语境的音乐处理方式,并克服种种外界因素对演奏效果的影响,以进行音乐表现。

(二)钢琴演奏心理影响因素

就高校学生而言,影响其钢琴演奏心理因素如下:1.钢琴演奏兴趣。如果学生兴趣薄弱,在演奏前没有深入分析作品的情感内涵,那么演奏时也会平淡无奇、情感不足,可见兴趣是影响学生演奏心理的因素之一;2.演奏能力。演奏能力对于学生而言是良好演奏心理构成的基础,也是审美情感结构的支撑力量,若学生演奏能力不足,便会导致其出现畏难、焦虑不安等不良心理;3.自信心。学生对钢琴演奏的自信心不足,便会导致其产生自我认识偏差,在演奏中或是循规蹈矩,或是因紧张出现失误;4.应变能力。钢琴演奏表演中会遭遇诸多突发状况,此时学生能否保持高度注意力,可否以自己娴熟的技巧化解危机,将会影响学生演奏心理状态及稳定性。

二、演奏心理训练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重要性

演奏心理是钢琴演奏的心理基础与必备条件,YiShuPingJian在高校钢琴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

(一)提升学生钢琴演奏实践力的必然选择

钢琴演奏实践力不仅局限于学生高超娴熟的钢琴演奏技巧之上,还包括学生的钢琴音乐表现力、艺术感染力、与受众的交互等。尤其是在新时代背景下,人们对钢琴表演的需求有所转变,不再片面追求炫技式表演,而是希望能够为其心理与行为提供导向,可以引发其情感共鸣,并产生审美余韵的钢琴表演艺术。演奏心理训练是提升学生演奏心理素质、改善学生演奏心理状态、提高学生演奏心理调适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唯有具备良好的演奏心理,才能够在演奏中喷薄情感、热情高涨、情绪收放自如,在兼顾主体意识与受众意识中将自身的情感情绪、观念态度、审美追求等巧妙融入到钢琴中,在满足受众多样化审美需求的同时彰显自身的艺术造诣与演奏技艺。因此,加强演奏心理训练是提升学生钢琴演奏实践力的必然选择。.

(二)帮助学生提前适应演奏环境的必要条件

高校音乐专业学生未来会从事音乐创作、表演等领域的工作,会面临多种多样的钢琴演奏场景与情境。学生在校期间通过演奏心理训练,提前适应演奏环境,认识到演奏作品前分析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了解到演奏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逐步掌握应对突发情况、处理自身失误、保持演奏热情张弛有度、维持情感情绪收放自如,并与受众进行情感交互。同时,在演奏心理训练中逐渐找到适合自己心理调适与情绪疏导方法,日常训练中有意识地调控自身心理与演奏表现,可以帮助学生提前适应钢琴演奏的真实环境,提升学生对突发状况的应对能力,并且使学生在演奏实践中保持理性与清醒的头脑。

(三)体现钢琴教学育人价值的必由之路

素质教育理念下,高校钢琴教学不再以钢琴演奏理论知识逐一讲解、钢琴演奏技巧逐项训练为单一目标,而是注重学生审美素养、文化品格、实践能力、创新创造精神等关键能力、核心品格的综合提升。演奏心理训练指向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兼顾审美教育、道德教育等,如在训练学生建立自身审美情感结构时,需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审美空间,让学生深入作品当中感受其音乐美、情感美、思想美与创新美;再如演奏实践中加强演奏心理训练,使学生学会调适不良心理、疏导负面情绪,让学生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演奏训练与实践,迁移至学生生活与未来发展中,使学生拥有独立面对困难、敢于尝试解决问题的坚毅品质。可见演奏心理训练是体现钢琴教学育人价值的必由之路。

三、演奏心理训练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基于对钢琴演奏心理构成、影响因素及高校钢琴教学中加强演奏心理训练重要性的分析,建议教师采取以下策略提升学生钢琴演奏心理素质,帮助学生树立演奏信心,并教授学生基本的心理调适方法与应变策略。

(一)创设轻松愉悦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可以为学生演奏心理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条件,以良好的氛围调动学生心理功能,深化学生对钢琴作品的情感体验,从心理层面端正学生演奏学习态度、提升学生钢琴音乐认知水平,并使学生放松身心,主动学习,有助于促使学生养成积极健康的演奏心理状态,帮助学生在实践与训练中提升演奏心理素质。例如在钢琴演奏理论知识讲解中,教师不宜采用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主要原因在于灌输式教学侧重于知识点逐一讲解、钢琴演奏技巧逐项训练,制约学生抒发自身情感、宣泄自身情绪的本能欲望,进而压制学生天性,以及对音乐天然的追求心理,最终导致学生情绪低下、心理状态不佳。教师应当结合具体教学内容、理论知识的难易程度、学生心理发展水平,以及兴趣特长等,精选教学方式,以创设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如探究式教学法注重学生内心感受与情感体验,教师播放蕴含本节课钢琴演奏理论、艺术观念等的钢琴演奏视频,使学生在欣赏中开启钢琴音乐世界之旅,在品悟中走进演奏者的内心世界,并与之产生心灵交互。观赏结束后,教师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视频内提炼出钢琴演奏技巧、钢琴演奏风格及演奏者的“二度创作”,帮助学生自主建构钢琴演奏理论体系,进一步提升学生钢琴音乐审美素养,激发学生表现自我、以钢琴演奏表情达意的内在动因,从而以具体的审美情感结构、强烈的创作热情构成学生良好的演奏心理,对于提升学生演奏心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度重视演奏基础教学,提升学生演奏能力

演奏能力是影响演奏者演奏心理的关键因素之一。演奏者钢琴演奏基础不牢固、演奏实践能力较为薄弱,演奏中难以灵活应用及组合多项演奏技巧,其在演奏前的心理准备中便会产生焦虑不安、紧张压迫、畏难逃避等一系列不良心理。在钢琴演奏中会因不良心理的作用发生失误,加之演奏者应变处理能力较低,难以通过调整演奏技巧化解失误,这会进一步使学生产生不安感、畏惧感,从而使其陷入消极的心理状态之中。由此可见,扎实的演奏能力是学生演奏心理的支持与基础,在高校钢琴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演奏能力培养与提升。钢琴演奏基本技巧包括音高音准、音色调整、节奏把控等,在此基础上还需要结合自身的理解感悟,在钢琴演奏中融入主观意识、意志与审美追求,以此对钢琴作品进行“二度创作”。对于高校音乐专业学生而言,掌握钢琴演奏基本技巧较为容易,但在演奏实践中灵活应用演奏技巧绝非易事。教师应当优化钢琴演奏基本技巧、教学方法,将抽象的钢琴演奏理论、笼统复杂的演奏技巧直观化、具象化、形象化,以Flash动画、虚拟影像等呈现钢琴演奏慢放视频,通过“放大镜”功能展现不同演奏技巧下的手指触键形式、触键力度等。在实际教学中注重回归本源、简化教学,凸显学生钢琴课程学习中的主体性地位,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结合自身的演奏习惯汲取其中对自身有益、适合自身演奏需求的技巧、指法等。除此之外,积极开展钢琴即兴演奏创作活动,为学生引入激动、兴奋、悲伤等不同的情绪场景,引导学生结合自身所学的知识技能以钢琴之声传递情感情绪,以钢琴之声模拟自然声音等,不仅可以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钢琴演奏中,形成稳定持续的心理状态,还可以提升学生审美创造能力,为学生心理素质的进一步提升做好铺垫。

(三)遵循因材施教基本原则,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自信是演奏者演奏心理的支撑力量,也是演奏者演奏热情的源头活水。部分学生钢琴演奏基础薄弱,演奏技巧应用的灵活性不足,因此在钢琴课程学习与钢琴演奏中自信心薄弱,未能认识到自身的潜能与价值,并且对自身的未来发展持有茫然无措的不良心理。高校钢琴演奏教学应当遵循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为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差异化、针对性的钢琴教学及演奏心理训练,使学生通过钢琴课程学习在原有的能力水平基础上获得不同程度的提升,达成“跳一跳摘桃子”的学习成效,让学生在钢琴学习中获得成功感、满足感与自豪感,进而对钢琴演奏、未来发展、适应社会保有强大信心,形成高涨情绪、饱满热情及积极心理。契合因材施教原则的钢琴演奏教学与演奏心理训练方式为分层教学方法。首先,与学生建立和谐平等的沟通关系,消除学生顾虑,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内心想法、演奏实践中的内心感受、钢琴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等,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等,从学生话语、神态中总结学生的演奏心理问题,按照演奏能力、创新能力、演奏心理素质等将学生划分为不同层次。其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差异化的教学指导与演奏心理训练方式。如C层次学生演奏基础较好、演奏理论水平较高,但性格内向、不善表达,教师要通过提高学生演奏表现力对其进行演奏心理训练,逐步指导其以多样化形式再现钢琴音乐内容与音乐形象,使其感受到钢琴演奏中的蓬勃动力,消除学生演奏中的拘谨、害羞;再如A层次学生性格开朗、心理状态良好,但难以保证演奏中的热情张弛有度。针对该层次学生,可以通过激发学生“受众意识”以加强演奏心理训练,使学生有意识的与“受众”(由教师与同学扮演)进行心灵交互与情感交流,避免演奏中过分激动,使学生在演奏中头脑清醒,情感与情绪收放自如。最后定期与学生沟通、观察学生钢琴演奏中的表现,经过一段时间后重新对学生演奏心理素质进行评价,以评价结果为依据适当调整学生分层,既可以针对学生个性精准化进行演奏心理训练,又能够兼顾共性,从整体上提高学生演奏心理调适能力。

(四)采用情境模拟教学方式,促使学生具备健康心理

演奏者焦虑不安、紧张等不良心理往往源于初次登上钢琴艺术舞台,不熟悉钢琴演奏环境、未应对过突发情况,不知如何面对受众的赞赏或批评。若想在高校钢琴教学中强化学生演奏心理,便需要为学生创设真实可感、生动形象的钢琴演奏情境,通过对钢琴表演场景的模拟、再现与还原,带给学生身临其境般的感受,以此提升学生演奏心理素质。教师可以应用信息技术助力情境模拟教学法。其一,布置课前任务:分析钢琴作品。设计并向学生发送包含作曲家生平经历、钢琴音乐流派、钢琴音乐艺术评价等在内的微课,制定囊括音乐特点分析、情感情绪分析、核心思想分析在内的预习任务清单,课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以清扫知识障碍。不仅如此,作品分析是演奏心理的准备阶段,可以让学生深入作品中,与之产生交互,引领学生积累与凝练审美感受,从而激发学生演奏的热情,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表演欲望。其二,在正式授课时以预习交流为起点,请学生汇报预习成果,分享自己的感受,阐释自己的演奏思维以及拟运用的演奏技巧等。教师对学生的表述进行补充与完善,为学生演奏心理提供“支架”。同时,指导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演奏令自己感触最深的乐段,教师利用多媒体音频营造情境。如当学生表现突出时,教师可以播放“鼓掌”音频,使学生感受到“受众”的热情及鼓励,并保持平稳心态完成演奏;再如故意制造“孩子哭声”“灯光熄灭”等“事故”,当学生手足无措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全神贯注地投入到音乐情感中,不能因外界因素与环境的影响而分散注意力。通过这种情境化的演奏心理训练,学生会提前适应真实的钢琴音乐表演环境,其演奏心理素质也获得了大幅度提升。

(五)积极运用赏识教育理念,疏导学生不良情绪

赏识教育理念是以赞赏、激励为核心的教育思想。在钢琴课程学习中,学生会因各种因素与条件的影响产生负面情绪,如钢琴教学枯燥乏味,导致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在反复的实操训练中学生会因身心疲劳产生抵触情绪;在难以掌握演奏技巧时学生容易产生畏难情绪等。这些负面情绪长期得不到正确宣泄与排解便会积累在学生心中,当超越学生心理自适应、自调节能力后,便会诱发一系列不良心理,影响到学生对钢琴音乐的审美感受、在演奏中的心理状态以及身心健康。为此,在高校钢琴教学中,若想加强演奏心理训练,便需要在训练中积极运用赏识教育理念,及时疏导学生的不良情绪。其一,高度重视过程性评价,观察学生演奏时的行为表现、神态动作等,注重学生对待钢琴课程学习的态度、情感与观念等。当学生出现不良情绪并反映在行动上时,教师要第一时间与学生进行沟通,秉承高度的责任感予以学生人文关怀,倾听学生的心理诉求。在与学生沟通时,为消除师生间的疏离感,教师可以以身示教,为学生讲述自己曾经学习钢琴的经历、在钢琴演奏中遇到的困难与突破方法,在班级内激荡榜样力量,使学生产生积极面对困难的勇气。同时,毫不吝啬地赞扬学生每一次小小的进步,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其的鼓励与支持,对学生产生激励作用,以此端正其学习态度,使其以更加饱满的热情面对钢琴演奏。其二,当学生情绪不佳、演奏能力薄弱或经常出错时,教师要以引导启发代替指责不满,宽容与接纳学生的不足之处,及时为学生提供指导与纠错,委婉指出学生的薄弱环节。同时,教师能以合作者、协助者等角色参与到学生钢琴演奏过程中,与学生合奏或为学生示范演奏技巧,鼓励学生跳脱固定思维与僵化的演奏形式,在学习借鉴教师演奏方式的同时对作品产生新理解、对演奏采用新技巧,让学生感受到钢琴演奏创作的乐趣,消除学生厌倦、抵触等负面情绪。

(六)大力开展钢琴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钢琴演奏实践活动是学生登上钢琴音乐舞台,在实践内训练自身演奏心理的最佳途径。受制于演奏场地、演奏机会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学生难以获得充足的演奏实践训练,教师需在学校的领导下,依托传统节日、校园文艺表演活动等为学生创造钢琴演奏实践机会。例如中秋节来临之际,钢琴专业、舞蹈专业、声乐演唱专业等可以合作开展“庆中秋”文艺表演活动,请学生跨专业组建表演小组,结合中秋节的特色及传统习俗等自主选择钢琴曲目,创编舞蹈等,在编排训练中体会到钢琴演奏前加强训练、勤奋刻苦的重要性。同时,各专业教师要形成合力,为各个小组的编排表演提供实践指导,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贯通古今、中外探索演奏与表演的新路径、新方法等,将活动的决定权、主动权交给学生,最大程度上发挥学生的潜能与艺术创造力,激发学生诠释与表现音乐的强烈热情,让学生在演奏实践前做好、做足心理准备,产生独特的审美体验感受。此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由各小组合作对舞台进行布置、调试灯光的明暗与色彩等,保证舞台布景与钢琴作品、演奏与表演内容等交相辉映,提升文艺表演的艺术感染力,让学生获得成功感与满足感。另外,教师可以拍摄学生的演奏视频,并到新媒体平台上,一方面可以展现学生风采,进一步强化学生演奏信心;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接受来自不同群体的意见、建议,使其能够正确认识到自己的优劣势,从而在钢琴演奏实践中保持理性、清醒的头脑,保证主体意识与受众意识的平衡。

四、结语

演奏心理训练有助于提升学生钢琴演奏实践能力,帮助学生提前适应钢琴艺术表演环境,有利于彰显钢琴教学的育人价值。为此,教师应创设轻松愉悦教学氛围,高度重视演奏基础教学,遵循因材施教基本原则,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方式,积极运用赏识教育理念,并大力开展钢琴实践活动,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钢琴演奏心理素质,为学生当下学习及未来发展奠定坚实、有力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倩倩.高校钢琴教学中的演奏心理训练与培养研究[J].戏剧之家,2020(27):105-106.

[2]潘利红.对高校钢琴教学中演奏心理训练方式的研究[J].艺术品鉴,2019(35):107-108.

[3]杨倩.对高校钢琴教学中演奏心理训练方式的分析[J].北方音乐,2019(13):183-184.

[4]刘钦.论演奏心理训练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重要性及策略分析[J].戏剧之家,2019(22):197.

[5]金美廷.高校钢琴教学中演奏心理训练方式分析[J].东西南北,2019(08):171.

[6]高菲.高校钢琴教学中演奏心理训练方式分析[J].黄河之声,2019(03):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