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难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9 08:32:31

融资难

融资难范文篇1

中小企业已成为支撑和推动经济增长、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力量。随着中小企业的发展,其对资金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但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中小企业的融资难、贷款难的问题更加突出,如何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好的支持,已经引起了各界的高度重视。

目前,中小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0%左右。同时,中小企业提供了75%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80%在中小企业实现了再就业,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一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渠道,为缓解就业压力。另外,我国65%的发明专利、75%以上的企业技术创新、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都是由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完成的。

然而,中小企业享有的银行贷款资源不到1/5,而且,这些资金基本上是短期的,主要是用来解决临时性的流动资金,很少用于项目的开发和扩大再生产等方面,中小企业比较难获得长期、稳定的资金保障。据统计,只有2%-3%左右的中小企业才能拿到两年以上固定资产贷款。

二、外部融资困难的原因

1.自身经营风险较大且信用观念薄弱。中小企业经营规模小、自有资本较少、负债较多、生产技术落后,企业经营面临较大的风险。而银行贷款的风险管理责任追究日益强化,使得许多基层银行存在“惜贷”心理,信贷员为了避免日后的企业违约风险,便严格控制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以减少坏账隐患。加上中小企业信用观念薄弱。许多中小企业还款意识淡薄,人员素、还款能力差,银行更愿意贷款给信用良好的大型企业,因此种小企业融资面临很大的困难。

2.财务不透明,缺少足够的抵押资产。许多中小企业财务透明度低且不规范,加上多中小企业还款能力差、还款意识淡薄,银行对这些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贷款资金用途及发展前景等情况难以了解,不敢轻易提供信贷支持。此外,中小企业缺少足够的抵押资产,寻求担保非常困难,大多不符合银行贷款条件。如果不能提供抵押和担保,中小民营企业因难于满足金融机构的贷款条件,获得贷款的机会大大降低。

3.金融危机的影响。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市场波动较大、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上涨,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而人民币升值,使得国外需求量减少,企业出口量减少,这就加剧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需要。此外,银行本身受到次债的影响,加上房地产按揭贷款的坏账大幅提高,从控制自身风险角度出发,惜贷现象非常严重,中小企业从银行贷款的成本大大提高。

三、关于企业外部融资的建议:

从政府角度分析:

中小企业融资畅通离不开政府的扶植和支持,政府在中小企业融资体系建设及完善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政府应尽快健全中小企业法律体系,进一步完善各项相应的政策法规。以《促进法》为指导,制定《中小企业担保法》、《中小企业融资法》等一系列相配套的法律来提高中小企业的地位,确保中小企业的权益,使中小企业的各种融资渠道都有法可依。

2.完善以政府为主体的信用担保体系。建立风险防御机制,各级财政应该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建立信用担保补偿基金;完善中小企业的信用再担保制度,建立再担保基金,帮助担保机构分散风险;鼓励不同经济成分的资本参与担保公司的投资,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信用担保体系;对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特别是一些比较小的信用担保机构,给予政策上的支持。

3.尽快建立和完善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体系,改变中小企业融资单一依赖银行的局面。

一方面,要积极开发国有银行对中小银行的信贷支持措施,拓展面向中小企业的存贷款业务,加大贷款投入。另一方面,要根据各地区具体情况,建立各种中小金融机构和完善现有银行功能,构建新型金融体系。此外,针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中小企业提供不同的个性化的融资产品,加大金融产品研究和创新,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和服务。

4.给予中小企业更多的资金支持,如税收优惠,财政补贴,优惠贷款等,对一些高新技术和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企业,国家可以调拨更多的专项资金支持,从而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良好的保障。

从中小企业自身角度分析:

(1)加强企业诚信建设,建立透明真实的财务制度,减少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企业要切实提高其信用意识和信用水平,遵纪守法、讲求诚信、履行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2)拓展融资渠道,多方面进行融资。逐步规范民间融资,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补充途径在当前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拓展多元化融资渠道,有利于企业广泛吸收利用各种闲散资金,获得良好的资金支持。

融资难范文篇2

1.自身原因

小企业不像大企业,其规模小,技术与设备较弱,无强大后备资金的支持,市场风险大。因此,小企业在很多方面都是处于弱势地位。平常的贷款抵押也无可靠的担保,在融资的时候,信用问题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同时,在市场经济中,中小企业长期发生因管理不善而倒闭的现象,放贷的风险大,导致了金融机构很难信任这些企业。

2.金融信贷机构担保制度不完善

小企业规模小,资金少,在融资的时候,能用于抵押的资产小,因此小企业相贷到足额的资金很困难。金融机构在针对小企业贷款上无特别的制度,而小企业很难满足银行贷款的条件,所以想从银行成功贷款,是很困难的。另外,在市场经济制度下,银行将利益放在第一,成本相同下,能从大企业中获得更多的利益,虽然小企业在贷款上较少,但并没有减少成本。这种不完善的金融信贷机构担保制度也是小企业贷款难的原因之一。

3.政府方面

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不够是其融资困难的主要原因,这主要涉及到资金扶持与制度扶持,对中小企业,政府虽然已注意到了它在市场经济的重要作用,但是并无专门的政策优惠。这直接就造成了金融机构的资金流向国有企业、大企业,而资金很少流入到小企业。并且政府对其资金扶持力度较小,没有直接的资金补贴与财政预算的支持,而且还缺乏完善的融资的服务体系。在我国没有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管理机构,政府支持力度不够,工作不到位的行为阻碍了小企业的融资。

4.融资渠道单一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还有就是融资渠道单一。虽然最近几年融资渠道变多了,但对于小企业而言,可用的融资渠道却还是那些,主要有以下三条:银行贷款的融资渠道,直接融资的渠道,民间融资的渠道。在小企业融资中,银行贷款是最为重要的,虽然银行贷款可用、有效,却也一直阻碍着小企业的发展,二者间的关系无法解决,无法将贷款风险规避好,也是有碍于小企业的发展与融资。直接融资的门槛过高,对小企业来说,有一定的限制。民间融资实际上可操作性小,民间资本虽然雄厚,但缺乏有效的监管,且盛行高利贷,小企业无法为它所用。

5.相关法律规范少

我国较缺在中小企业融资上的相关法律规范,在法律上,融资行为与相关的事项得不到支持,无法解决一些问题。现今的法律难以直接的在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起到作用。使得在面对融资难问题时小企业求助无门,小企业在融资时,因法律的不完善使其无可参照的标准,无法找到融资问题的解决路径,这都直接或间接的造成了其融资困难。

二、解决我国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对策

1.完善金融体系

中小企业融资的特点决定了只有获得金融体系的支持才能获得资金。建立和完善金融体系,完善资本市场,使融资渠道变得更宽,才能让小企业更好的融资,进而将小企业承担的资金风险给降低。将现今的金融体系完善好,最重要的就是将银行的支持体系给完善好,对小企业融资来说,银行贷款其重要的来源,现今,我国无针对中小企业融资的银行,所以要建立把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作为服务范围的银行,这有利于解决其融资问题。在金融体系的完善上,要重视和支持这类银行。除此之外,规范和管理民间的借贷,真正的发挥民间资金的作用。

2.政府加强对小企业的支持

第一,政府能制定与规范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优惠、税收优惠、直接拨款等政策,目的在鼓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与支持新建企业。第二,将企业的负担给减轻、把各种形式繁杂的收费项目给清理掉,将合理的限定收费项目。第三,将小企业在政府采购合同中的份额增加并且对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进行贷款援助与财政补贴。

3.完善小企业制度,健全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结构能够影响企业的融资能力,小企业需要将公司治理结构进一步规范。另外还要将企业财务管理的制度给健全完善好,尤其是在资金管理上。其不但能将企业融资能力提高,还能对企业管理的核心进行加强。对私营企业改变家族式管理方式,引导其资本社会化;对国有中小企业进行重组改制;对于集体企业要促进产权改革,将产权关系明确,将企业财务透明度给增强。同时,中小企业想将融资困境给彻底的摆脱掉,就一定要利用外部资源的同时挖掘内部的潜力。

4.融资渠道多元化

针对我国小企业融资渠道单一问题是有一个不错的解决方法就是融资资渠道多元化。在实际情况的结合下,主要有以下几种值得提倡的方法:①职工参股,这种融资渠道不但能将企业的资金问题给解决掉,还能集合起企业员工的闲置资金来创造规模效益,员工不再单单只是打工者,有利于将员工的积极性给调动起来。②直接融资,中小企业这种融资渠道当中能直接的进入债市,选择符合企业本身的融资方案,还能分摊融资风险。

5.完善支持小企业的法律法规建设

因为较缺乏对小企业的法律法规,影响和阻碍着小企业的发展。加快的去指定有关部门去对有关小企业贷款的规定与法律进行组织和制定,让小企业走上法律化管理的轨道。第一,要小企业的分类标准进行划分,将小企业的界定方法给明确好。第二,将各类金融机构在中小企业信贷制度中的功能与作用给明确好,制定中小企业贷款的鼓励措施与具体管理方法。第三,要将政府支持中小企业贷款的执行机构、财政资金渠道管理办法落实到位。

三、结语

融资难范文篇3

首先,小企业自身实力较弱是主要原因。小企业的自有流动资金普遍较紧,真正不依靠融资而是靠自身积累扩大再生产的企业极为有限。众多农业小企业发展的起步阶段大多是从技术含量要求较低、资金投入较少的产业做起,产品结构单一、规模偏小、技术含量低。同时,一方面,由于大多数农业小企业是私人企业,实行的是家族管理,高级管理人才医乏,员工素质普遍不高,没有完善的管理机制和则一务体系,企业内部管理水平不高;另一方面,大部分小企业信J自、化基础薄弱、信自、化人刁‘医乏、信息处理落后,企业生产、成本、库存、采购、资金、市场等信自、流无法实现及时收集、分析和共享,普遍存在信启、不畅,开拓市场能力较弱等方面的问题。这些因素都给银行与小企业间良性互动形成一定障碍。其次,小企业经营环境不佳是客观原因。一是促进和规范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不完善、不配套、不具体,缺乏可操作的实施办法和与其配套的规定制度。笔记本行业

近年来,虽然各级政府制订出台了不少政策措施,但由于配套措施跟不上,执行效力不够高,至今仍未建立起真正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二是有关部门为中小企业发展的服务不到位,还存在着职责不明、体制不顺,多个部门多头指挥、多头管理的现象。三是企业税费负担较重。职能部门管理指导较少,收费名目较多。四是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公.益性、扶持性服务机构数量少,中介服务机构收费高、管理不规范,对小企业所需的创业辅导、技术创新、融资担保、教育培一训等服务还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

2、银行方面从银行角度分析。

首先,银行提高了企业准入门槛。金融机构出于降低信贷风险的考虑,对中小企业申请贷款的条件更为严格,强调抵押、质押、保证担保的作用,只认可土地、房产等不动产抵押。不少中小企业场地为租赁经营,资产主要是流动资产,无固定资产可抵押,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很难达到银行的贷款条件。其次,银行审批流程仍然较长。根据农发行相关规定,一般小企业出于成本考虑,融资需求一般在200万元到300万元左右。基层行上报一笔农业小企业贷款,同样要进行信用等级评定和授信、调查、审查、落实抵士甲担保等措施,与上报一笔几千万元的贷款手续和流程是一样的,因此基层行对营销农业小企业贷款积极性不高。再次,银行基层人员服务能力有待提升。农业小企业贷款业务涉及众多领域,行业跨度较大,多数行业是银行信贷人员所未接触过的全新领域,而目前多数银行信贷人员的业务能力仍然有待提高,还不能满足业务发展需要。随着商业化改革的推进,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始普遍遵循安全性、流动性、赢利性的经营原则,注意防范金融风险,现模小、风险大的农业小企业自然不能获得银行的青睐。银行业普遍存在着对小企业贷款意识不强,对小企业信贷政策不配套,贷款担保方式不灵活,创新意识不足,业务产.显!推介不够等问题,农业小企业信贷融资困难重重。硕士论文

3、宏观融资环境方面从宏观融资环境角度分析

融资难范文篇4

一、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1.民营中小企业尚未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财务管理和经营管理不规范。民营企业大多是以家族经营、合伙经营等方式发展起来的。许多民营中小企业(以下简称“中小企业”)没有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产权单一,企业规模小,科技含量低;经营行为短期化以及负债多、积累少,投资规模与市场竞争力不足,抗风险能力低,容易遭到市场的淘汰;财务管理和经营管理不规范。据调查,有80%的中小企业会计报表不真实或没有会计报表。此外,由于一些中小企业存在逃避银行债务、多头抵押等情况,因而其资信等级不高。由于银行对其缺乏足够的信心,为保证信贷资金的安全,降低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银行不愿冒险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2.中小企业板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作用有限。《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分步推进创业板市场建设,完善风险投资机制,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在此精神的指导下,2004年5月27日中小企业板在深圳证交所正式启动。建立中小企业板,可以避免中小企业过度依赖银行贷款,为中小企业创造了直接融资方式,有利于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但是一些经济学家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中小企业板固然为中小企业提供了一条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融资的途径,但并不会成为上千万家中小企业最主要的融资渠道。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访问时指出,发展面向中小企业融资的资本市场的方案,实际上只能部分地解决高风险、高回报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我国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资源禀赋结构的特点都将是资本相对稀缺、劳动力相对丰裕,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将始终在我国中小企业中占据主要部分。但是,由于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的自身特点,多数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很难像高科技型中小企业那样成为高收益、高成长型的企业,因此,通过资本市场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方案,对这些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是没有太大帮助的。3.国有银行惜贷严重。国有银行(以下简称“银行”)惜贷的原因,可以从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的角度来分析。由于信息的不完全和不确定性,借款人拥有信息优势,贷款人很难收集到有关借款人的全部信息,或者收集、鉴别这些信息需要花费巨额成本。中小企业大多处于初创期,不仅数量多、规模小,而且单个企业需要资金量少、财务管理透明度差,这就造成中小企业信用水平极低。此外,大多数中小企业处于竞争性领域,所面临的经营风险和淘汰率高,融资风险大,投资回报相对较低,因此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将可能成为超过其自身承受能力的信贷,而中小企业也不愿按银行的要求提供相关会计信息。为了降低贷款风险,银行必须大规模搜集中小企业信息,如此一来,致使银行的贷款成本和监督成本上升。银行由于缺乏有关中小企业客户风险的足够信息,不能做出适宜的风险评价。此外,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在经营透明度和抵押条件上的差别,以及银行追求规模效应等原因,大型金融机构通常更愿意为大型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而不愿为资金需求规模小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4.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制度不完善。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试点自1998年开始。2000年8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鼓励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若干政策意见的通知》。截至2001年底,全国已组建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各类担保机构360多个,省市两级信用担保体系和商业担保机构覆盖了约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00个地市,已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100多亿元。我国的担保体系是以政策性融资担保为主体,以政府出资为主,民间资本介入很少。政策性担保机构无需自负盈亏,追求的是社会效益,不符合担保的高风险性质,有可能使担保规模过大,使担保变为福利。当银行考虑到一旦出现代偿额过大或集中代偿的情况,担保机构无力代偿时,反而会不愿意向中小企业贷款。此外,我国目前的中小企业信贷抵押折扣率过高。一般来说,中小企业规模小,可抵押物少,但现行的金融制度对信贷抵押物的折扣率规定过高,使得许多中小企业无法获得足够的信贷资金。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1.加强中小企业的公司治理建设。我国很多的中小企业还具有明显的家族特色,用人方面任人唯亲,家族成员占据重要管理岗位,决策上独断专行。这种管理模式不利于中小企业引进优秀的管理人才,不利于提高中小企业经营决策的科学性,加大了中小企业的经营风险,降低了中小企业的信用水平,导致银行和投资者不愿向其贷款和投资。鉴于此,中小企业应走产权主体多元化的道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实行公司制改造,解除家族制对其发展的束缚,进行所有权结构调整,引入优秀的管理人才,提高经营效率,降低经营风险。这样才能提高信用水平,增强融资能力。2.发展融资租赁融资。融资租赁融资的优点在于:①限制条件少,能迅速形成现实的生产力;能使中小企业保持技术及设备的先进性,提高产品竞争力;与发行股票、债券或通过银行借款等方式相比,受到体制、企业规模、信用等级、负债比率、担保条件等方面的限制较少。②融资风险小,中小企业有权选择自己最需要的设备,掌握设备及时更新的主动权。由于租赁期内设备所有权属于出租人,租赁期届满时承租人有购买或归还租赁设备的选择权,设备过时的风险就由出租人承担了,有效规避了设备的无形损耗风险。中小企业出现经营不善无力交付租金时,出租人只能收回设备。与债务融资下的破产清算相比,融资租赁融资的财务风险更小。③保持中小企业财务的合理性与安全性。一方面,避免了流动资金的一次性过多占用,增强了中小企业资金的流动性;另一方面,与股权融资相比,融资租赁融资可避免对股权的稀释。④能够产生节税效应。按照我国税法的规定,租赁设备的折旧由承租人提取,承租人支付的租金中所包含的利息和手续费均可从税前扣除,从而使承租人得到了减税的好处。3.大力发展互助性担保制度。互助性担保的优势来自于民间担保的产权结构、社区性和互助、互督、互保机制。当面临风险时,政策性担保机构通常的做法是将风险转移给政府,而互助性担保机构承担的风险最终由会员分担,容易被潜在的被担保者接受,担保审批人与担保申请人相互

较为了解,缓解了信息不对称问题;互助性担保将银行或政府担保组织的外部监督转化为互助性担保组织内部的相互监督,提高了监督的有效性;处于劣势的中小企业通过互助性担保联系起来,在和银行谈判时可以争取到较优惠的贷款条件;互助性担保减轻了政府财政负担,可以为政府与中小企业沟通创造新的渠道,容易获得政府的支持。为适应今后的发展需要,宜构建以互助性担保机构为主、政策性担保机构和商业性担保机构为补充的担保机构为基础,以地区和市级、省级、全国三级再担保机构为支撑的结构体系。4.大力发展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包括城市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地方性中小企业产权交易市场、中小企业债券市场和地方性风险投资公司。中小金融机构拥有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信息优势:中小金融机构一般是地方性金融机构,通过长期的合作关系,中小金融机构对地方中小企业经营状况的了解程度逐渐增加,有助于解决存在于中小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为了使中小金融机构更好地为中小企业服务,应做好以下工作:①重构中小金融机构的产权结构和制度,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中小金融机构要按各自的优势进行正确的市场定位,把主要服务对象定位于广大的中小企业,全心全意为中小企业服务;②金融业是个风险极大、容易发生欺诈行为的行业,必须改善中小金融机构的监管制度,加强监督力度,控制市场风险,将对中小金融机构的监管纳入整个金融市场的监管体系中,监管的重点落在对其高层管理人员的资格审查和资产负债管理、贷款风险管理等风险监管上;③逐步解决贷款市场的垄断问题,允许非国有中小金融机构进入市场参与竞争,允许有实力的企业出资兴办地方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建立过程中要坚持市场导向,政府只起协调发展和指导监督的作用;④为了中小金融机构的生存和发展,可使利率调节具有一定弹性,在适当情况下允许部分中小企业以低于或高于市场利率的利率获得贷款,适当放宽贷款利率浮动幅度;⑤创建科学完善的中小企业信用等级评估体系,根据中小企业经营者素质、风险保障能力、经营状况、偿债能力及信用记录、发展前景等主要指标,综合评出不同等级,作为中小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信贷决策和重点扶持的依据。

融资难范文篇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速。截止到2006年10月底,我国中小企业数已达到4200多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8%.经工商部门注册的中小企业数量达到430多万户,个体经营户达到3800多万户。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8%,生产的商品占社会销售额的59%,上缴税收占50.2%.中小企业已经成为保证我国经济发展、市场繁荣和实现就业的重要基础,并继续以其灵活的运行机制和市场应变能力,成为推动我国经济体制变革的重要力量。但是,我国中小企业在发展中还面临着许多问题,其中突出的是融资问题。融资困难造成我国中小企业资金缺乏,严重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创业和持续发展,进而影响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深入了解中小企业筹资难的成因,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一、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

一般来说,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主要有两条:一是内源融资,包括业主自有资金、向亲友借贷的资金、风险投资以及企业开设后积累的资金等来源;二是外源融资,其中又可分为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两种形式:间接融资是指以银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为中介的融资,包括各种短期贷款、中长期贷款等;直接融资是指以股票和债券形式公开向社会募集资金以及通过向租赁公司办理融资租赁的方式融通资金。

(一)融资渠道的变化

中小企业大多是靠自我积累、自我筹资发展起来的,内源性融资占比重较高。然而,随着企业的发展,单纯的内源性融资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对外源性融资的依赖程度提高。由于我国中小企业的经营规模普遍较小,一般无法进入股市或债市进行直接融资,而我国的产业基金、风险投资等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我国中小企业目前无论是流动资金还是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筹措,基本上是依靠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间接融资。

(二)融资成本提高

据介绍,目前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一般上浮20%?30%,加上登记费、评估费、公证费、担保费等,估计中小企业的融资总成本高达12%,比大中型优势企业的贷款成本高出一至数倍。业内人士指出,如此之重的资金成本意味着企业的资金利润率至少要达到12%才不致亏本,而我国工业平均利润率能达到12%的行业是很少的。

(三)中小企业获得的银行信贷支持少

据统计,目前中小企业的贷款规模仅占银行信贷总额的10%左右,全国乡镇企业、个体私营企业、“三资”企业的短期贷款仅占银行短期贷款的14.4%。可见,我国中小企业获得的银行信贷支持非常少,这与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8%、生产的商品占社会销售额的59%、上缴税收占50.2%是极不相称的。资金的短缺严重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发展。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不外乎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中小企业自身存在问题或由于内部条件的欠缺,导致贷款融资难;另一方面是外部环境及作用造成中小企业贷款融资难。

(一)内部条件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

1.目前中小企业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中小企业经营规模小、管理水平低、财务能力弱、潜在风险大,同时又存在技术水平差、市场信息不灵等问题,选择合适项目的难度大,银行贷款投放既不经济,风险又大。2.由于不少中小企业重复建设严重,管理混乱,缺少市场竞争能力,从而严重影响了商业银行贷款的发放。3.企业领导者的合同意识、履约水平和诚信观念十分淡薄,恶意举债、转嫁风险的现象时有发生,少数企业逃废或悬空银行贷款、不良融资率高加剧了金融机构的“惜贷心理”,影响了信贷投放的信心。4.从企业负债与盈利情况看,中小企业负债水平整体偏高,盈利能力低下。5.抵押贷款困难。中小企业自有资产少,可抵押物更少,且抵押物的折扣率高。而且,银行抵押担保评估登记部门分散,手续繁琐,评估中介服务不规范,对抵押物的评估往往也不按市场行为准确评估,随意性很大,费用也较高,造成企业抵押贷款困难。

(二)外部环境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

1.从银行方面看

(1)我国商业银行加大了对不良资产的监控力度和责任追究力度。在实际工作中,贷款投向政府支持的大企业、大项目,既使贷款产生问题,也容易从道德风险方面讲清道理,避免或减轻责任,但如果贷款给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却往往不容易从道德风险方面讲清道理,容易受到审查和处罚。另外,《商业银行贷款通则》规定的贷款条件非常严格,很多中小企业达不到规定条件而得不到贷款。因此,贷款准入和监管的严格,使银行向中小企业谨慎贷款。(2)安全性、流动性、赢利性是银行贷款的基本要求,而中小企业存在过高的经营风险,使得银行加强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支持存在天然的困难。国内外研究表明,中小企业具有较高的失败率。如美国的中小企业,在成立2年内,有23.7%的失败,4年内有51.7%的失败,6年内有62.7%的失败。由于中小企业具有较高的失败率,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必然是高风险的,这不符合银行稳健经营的原则,用行政命令的办法强迫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将进一步加大银行的经营风险,得不偿失。(3)由于“跑腿成本”的存在,小企业一般只能在距离较近的范围内寻找金融服务,这就决定了为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必须具备较多的分支机构,而建立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的金融机构存在资金筹措、信息收集、强化监管等方面的诸多困难。(4)中小企业的贷款准入门槛过高,贷款方式设计单一,手续繁杂。而且,小额信贷发放存在诸多法律障碍,主要表现为过分注重担保物、抵押物和第三方担保,而忽略了对借款人本身的现金流量这个第一偿还能力的审视。

2.从政府方面看

(1)配套的法律政策缺失,使中小企业融资难上加难。我国没有从法律上确认中小企业的相对特殊地位。中小企业需要国家专门立法来保障其利益,确定扶持中小企业的方面和领域,同时为金融机构服务中小企业提供法律依据。目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和《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尚缺乏配套的法律、法规,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法律体系。(2)国家对商业银行的管理、考核中,没有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制度和规范,没有把企业客户按大、小区别开来,而是把大、小企业笼统对待。因此,商业银行自然就更青睐大型企业。

3.从资本市场看

目前,我国资本市场还很不完善,大部分企业尤其中小企业难以通过直接融资渠道获得所需资金。(1)从股权融资来看,企业发行股票上市的唯一市场??证券交易所都设置了很高的门槛,绝非一般中小企业所能问津。(2)目前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远远落后于股票市场的发展,大企业都难以通过发行债券的方式融通资金,规模小、信誉等级相对较差的中小企业就

更不用说了。不过,即使将来债券市场发展了,能够进入债券市场融资的也仅限于具备发行债券条件的大企业和部分中小企业。

三、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对策思考

笔者认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对策就是企业能力的提升和企业外部环境的营造。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中小企业来讲,要加强自身发展,增强其内在融资能力

1.中小企业要通过改革转变经营机制,通过改组优化企业结构,通过改造增强企业后劲,同时引导企业加强管理,面向市场,树立竞争意识,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和产品的更新。2.要强化信用观念,构筑良好的银企关系。中小企业必须强化信用意识,保全银行债权,按时还本付息,有困难时与银行协商解决,建立良好的银企关系,为企业融资创造条件。中小企业除应建立起规范的产权制度外,还必须建立起与企业法律地位适应的有效的财务制度,提高信用水平和资信质量。

(二)对金融机构来讲,要认真贯彻国家相关法律,改善金融服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第15条规定:“各金融机构应当对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支持,努力改进金融服务,转变服务作风,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各商业银行和信用社应当改善信贷管理,扩展服务领域,开发适应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产品,调整信贷结构,为中小企业提供信贷、结算、财务咨询、投资管理等方面的服务。国家政策性金融机构应当在其业务经营范围内,采取多种形式,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金融机构是中小企业融资的主渠道,改善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金融机构责无旁贷,1.对大企业和中小企业贷款融资要一视同仁、公平一律,通过提高效率降低为中小企业融资的成本,尽可能控制中小企业贷款利率上浮幅度,减轻中小企业还贷压力。2.建立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的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和银企合作的直接信息渠道,健全中小企业融资及信用档案,强化金融内部监管,确保资金投放合理。

(三)对政府来讲,要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融资难范文篇6

关键词:小微企业;融资难;出路

1无锡市现有小微企业生存状况

《江苏经济普查年鉴2013》显示,无锡市截至2013年共有小微企业113660家,约10万家正常经营,约1万家关闭。据无锡统计局调查,无锡市2016年1到8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9624.77亿元,同比增长2.7%,其中,大型企业的工业总产值占比48.7%,增速达4.3%;中型、小型和微型企业的工业总产值占全市的比重分别达到21.7%、29.3%和0.3%,累计增速分别为1.7%、1.2%和-16.9%。整体而言,无锡市经济发展状况良好,但数目庞大的小微企业却出现负增长。倘若通过扶持小微企业,可以使得数量占比庞大并且提供近半就业岗位小微企业健康发展,那么无锡市的经济将更加迅猛地发展。

2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作者在对一些小微企业进行调查走访后发现,融资难问题是小微企业难以持续良好发展的主要阻力。

2.1企业自身原因

在作者调查的企业中,只有小部分企业能够正视自己的经营管理状况。以作者暑期实习的某一小微企业为例。该企业经营管理存在一系列问题。首先,企业采取不当奖惩机制。企业员工法则中过量的惩罚机制,导致企业员工积极性低、流动性强,企业的经营团队一直处于建设状态,致使企业在同行业间竞争力低下,这也意味着企业只能靠打价格战来开拓市场。但市场会很快低消灭价格,而且一味的低价格最终可能导致企业亏损。再者缺乏创造力的企业也将退出舞台,作者认为这也是每年无锡市都会有大量的小微企业破产的原因之一。其次,该企业家族式的管理体制使得领导的某一提议很容易通过并实施。这在提高任务执行效率的同时,也使得错误决定很容易被执行。除此之外,企业不知如何选取适当负债率。于企业而言,较低的负债率,可以保留管理者在公司的决策权,但会使企业丧失许多融资机会;而较高负债率,虽然会获得充足的现金流,又会增加企业风险。只有恰当的负债率才能促使企业更好地发展。

2.2金融中介

我国小微企业资金需求量大,但放贷机构相对较少,这种供小于求的局面使得金融中介在借贷关系中处于主导地位。再者,银行偏好于放贷给大型企业。这是因为放贷给大企业成本低,即小微企业一次性贷款数额相对较小,在放贷出同样的款项时,放贷给小微企业需要花费更高的人力物力。另外,大中型企业的坏账率较低,而小微企业倒闭、老板跑路率高、信用低。企业老板还普遍反映银行放贷审核手续增加、时间长、标准提高,使得企业获得资金难上加难。其中,一些企业虽然拥有有利可图的订单,但由于现有的现金流难以保证订单顺利完成,只能放弃唾手可得的利润。最后,相较于美英等发达国家而言,我国金融机构还存在着机构性缺陷。据统计,无锡市共有760个银行分支机构,主为国有四大行,其他银行只有小部分份额,金融机构间的竞争小,不利于金融中介的整体发展。

2.3服务中介

信息不对称是造成小微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这是因为服务中介如会计事务所贪图一己私利,为一些想走捷径的小微企业提供虚假报表,导致市场虚假现象横生,信息不对称问题日益凸显,导致小微企业整体很难获得资金。另外,小微企业对尽快完善担保机制的呼声很高,他们认为担保公司的介入可以减轻银行放贷顾虑。我国现有信用担保体系表面上已经走上正轨,但是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系列问题。在现有制度中,担保机构只有贷款利率50%的收费空间。也就是说信用担保机构只能获得约2%的利率,若按照现行利润率开展业务,机构未赔付一家企业坏账将花费从几十家企业赚取的利润。再者,机构由政府出资且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特性,使得机构人员在开展业务时只考虑业绩,忽视被担保企业的实际信用,致使大量坏账产生。这种几乎“零门槛”的准入条件,只是一味地将银行承担的风险转移到担保机构中,没有达到政府建立信用担保体系的目的。小微企业在进行抵押时不愿承担专业评估机构的高昂费用,银行却认为小规模评估机构估值不准,使得银企很难达成一致意见。另外,银行抵押权实现困难,一方面,由于体系不健全、缺乏统一评估标准,银行经常在拍卖时发现抵押物被高估;另一方面,因为缺乏相应健全的市场制度和拍卖市场,一些有价值抵押物只能低价卖出。

2.4当地政府

虽然无锡市政府在扶持小微企业发展做了许多努力,但由于许多政策还未完全落实,并没有很大程度缓解小微企业的燃眉之急。

3小微企业日后发展出路

3.1内部

在全球经济疲软,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大环境下,小微企业老板应认识到一味的等待,将使得他们被势如破竹般的市场所淘汰。他们应当通过自身的建设来提高竞争能力,如推出相应的激励政策来发掘员工的潜力。另外企业老板可以考虑,将给予员工的现金奖励转变为股权认购奖励,这样不仅有利于公司进行内部融资,还能激励员工工作。再者,老板还应找到适合本公司的负债率,进而选择适合本公司的融资方式。在日常决策时,参照本公司的财务及经营管理的现状,切记盲目武断。小微企业还要将精力于企业产品创新上,减缓产品同质程度,在竞争中凸显自己的优势,进而在市场上占据一席地位。最后也是重中之重,企业的管理者应该认识到像欧美国家一样构建出完善的信用体系是我国日后发展的必然选择,所以应从现在做起,重视自己的信誉水平,为日后取得资金打下良好基础。

3.2外部

3.2.1积极发展民营银行与互助银行

据调查结果显示,小微企业普遍表示更易从中小型银行获得贷款。由此可见,如若政府积极发展、扶持民营银行与互助银行,不仅能促进小微企业融资,减少中小企业融资难现象,还能弥补金融机构的结构性缺陷。

3.2.2中介服务机构

会计事务所应抛弃自个人私利,尽职尽责完成日常工作,为贷款企业选择放贷对象提供依据,改善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的现象。此外,我国政府对信用担保机构的管制应逐渐放开。只有机构在面临盈利问题后,他们才会意识到合理选择企业的重要性。这样机构就不仅是一个转移等价风险的机构,还将有利于完善信用担保体系。另外,笔者认为信用担保机构应该从单向收费转变为从银行和企业双向收费,这样不仅可以赚取更多利润,也可以降低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为促进抵押机制的更好发展,银企间应积极沟通,尽量达成一致意见。一些小型评级机构也应,加强评估准确度,增加自身的竞争力,在达到一定规模后与专业评级机构分一杯羹。专业评级机构也不能依仗自身的优越条件漫天要价,更不能不思进取,这样才能在日新月异的市场中处于不败之地。

3.2.3政府层面

由于历史的原因,政府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所以政府的正确干预将会引领企业更好发展。政府可以制定相应政策,减免小微企业税收,使得处于发展阶段的小微企业拥有更多的资金进行发展,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3.2.4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有关部门应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大对提虚假信息的企业惩罚力度,从根本上减少信息不对称现象,使得有发展前景的企业可以足额融资,获得高收益。只有严格的法律法规,才能使企业和中介机构严格恪守准则,从根本上小微企业的发展难问题。在完善法规的前提下的推进金融中介自由化,才可以使得金融中介之间形成良性竞争、发挥其融资纽带作用,利于整个资本市场的共同发展。除此之外,还应完善关于信用担保机构的相关法律法规,督促他们建立完善的信用机制,为金融机构放贷提供依据,进而减缓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

4小结

中小企业,金融中介机构应该在政府的主导下,协同合作,贡献自己力量,尽快解决融资难问题,促使我国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

作者:曲鹤 单位:江南大学

参考文献:

[1]吕劲松.关于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思考[J].审计署重庆特派办.

[2]钱乾.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及对策[D].西安财经学院商学院.

融资难范文篇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速。截止到2006年10月底,我国中小企业数已达到4200多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8%.经工商部门注册的中小企业数量达到430多万户,个体经营户达到3800多万户。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8%,生产的商品占社会销售额的59%,上缴税收占50.2%.中小企业已经成为保证我国经济发展、市场繁荣和实现就业的重要基础,并继续以其灵活的运行机制和市场应变能力,成为推动我国经济体制变革的重要力量。但是,我国中小企业在发展中还面临着许多问题,其中突出的是融资问题。融资困难造成我国中小企业资金缺乏,严重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创业和持续发展,进而影响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深入了解中小企业筹资难的成因,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一、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

一般来说,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主要有两条:一是内源融资,包括业主自有资金、向亲友借贷的资金、风险投资以及企业开设后积累的资金等来源;二是外源融资,其中又可分为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两种形式:间接融资是指以银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为中介的融资,包括各种短期贷款、中长期贷款等;直接融资是指以股票和债券形式公开向社会募集资金以及通过向租赁公司办理融资租赁的方式融通资金。

(一)融资渠道的变化

中小企业大多是靠自我积累、自我筹资发展起来的,内源性融资占比重较高。然而,随着企业的发展,单纯的内源性融资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对外源性融资的依赖程度提高。由于我国中小企业的经营规模普遍较小,一般无法进入股市或债市进行直接融资,而我国的产业基金、风险投资等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我国中小企业目前无论是流动资金还是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筹措,基本上是依靠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间接融资。

(二)融资成本提高

据介绍,目前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一般上浮20%?30%,加上登记费、评估费、公证费、担保费等,估计中小企业的融资总成本高达12%,比大中型优势企业的贷款成本高出一至数倍。业内人士指出,如此之重的资金成本意味着企业的资金利润率至少要达到12%才不致亏本,而我国工业平均利润率能达到12%的行业是很少的。

(三)中小企业获得的银行信贷支持少

据统计,目前中小企业的贷款规模仅占银行信贷总额的10%左右,全国乡镇企业、个体私营企业、“三资”企业的短期贷款仅占银行短期贷款的14.4%。可见,我国中小企业获得的银行信贷支持非常少,这与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8%、生产的商品占社会销售额的59%、上缴税收占50.2%是极不相称的。资金的短缺严重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发展。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不外乎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中小企业自身存在问题或由于内部条件的欠缺,导致贷款融资难;另一方面是外部环境及作用造成中小企业贷款融资难。

(一)内部条件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

1.目前中小企业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中小企业经营规模小、管理水平低、财务能力弱、潜在风险大,同时又存在技术水平差、市场信息不灵等问题,选择合适项目的难度大,银行贷款投放既不经济,风险又大。2.由于不少中小企业重复建设严重,管理混乱,缺少市场竞争能力,从而严重影响了商业银行贷款的发放。3.企业领导者的合同意识、履约水平和诚信观念十分淡薄,恶意举债、转嫁风险的现象时有发生,少数企业逃废或悬空银行贷款、不良融资率高加剧了金融机构的“惜贷心理”,影响了信贷投放的信心。4.从企业负债与盈利情况看,中小企业负债水平整体偏高,盈利能力低下。5.抵押贷款困难。中小企业自有资产少,可抵押物更少,且抵押物的折扣率高。而且,银行抵押担保评估登记部门分散,手续繁琐,评估中介服务不规范,对抵押物的评估往往也不按市场行为准确评估,随意性很大,费用也较高,造成企业抵押贷款困难。

(二)外部环境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

1.从银行方面看

(1)我国商业银行加大了对不良资产的监控力度和责任追究力度。在实际工作中,贷款投向政府支持的大企业、大项目,既使贷款产生问题,也容易从道德风险方面讲清道理,避免或减轻责任,但如果贷款给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却往往不容易从道德风险方面讲清道理,容易受到审查和处罚。另外,《商业银行贷款通则》规定的贷款条件非常严格,很多中小企业达不到规定条件而得不到贷款。因此,贷款准入和监管的严格,使银行向中小企业谨慎贷款。(2)安全性、流动性、赢利性是银行贷款的基本要求,而中小企业存在过高的经营风险,使得银行加强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支持存在天然的困难。国内外研究表明,中小企业具有较高的失败率。如美国的中小企业,在成立2年内,有23.7%的失败,4年内有51.7%的失败,6年内有62.7%的失败。由于中小企业具有较高的失败率,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必然是高风险的,这不符合银行稳健经营的原则,用行政命令的办法强迫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将进一步加大银行的经营风险,得不偿失。(3)由于“跑腿成本”的存在,小企业一般只能在距离较近的范围内寻找金融服务,这就决定了为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必须具备较多的分支机构,而建立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的金融机构存在资金筹措、信息收集、强化监管等方面的诸多困难。(4)中小企业的贷款准入门槛过高,贷款方式设计单一,手续繁杂。而且,小额信贷发放存在诸多法律障碍,主要表现为过分注重担保物、抵押物和第三方担保,而忽略了对借款人本身的现金流量这个第一偿还能力的审视。

2.从政府方面看

(1)配套的法律政策缺失,使中小企业融资难上加难。我国没有从法律上确认中小企业的相对特殊地位。中小企业需要国家专门立法来保障其利益,确定扶持中小企业的方面和领域,同时为金融机构服务中小企业提供法律依据。目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和《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尚缺乏配套的法律、法规,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法律体系。(2)国家对商业银行的管理、考核中,没有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制度和规范,没有把企业客户按大、小区别开来,而是把大、小企业笼统对待。因此,商业银行自然就更青睐大型企业。

3.从资本市场看

目前,我国资本市场还很不完善,大部分企业尤其中小企业难以通过直接融资渠道获得所需资金。(1)从股权融资来看,企业发行股票上市的唯一市场??证券交易所都设置了很高的门槛,绝非一般中小企业所能问津。(2)目前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远远落后于股票市场的发展,大企业都难以通过发行债券的方式融通资金,规模小、信誉等级相对较差的中小企业就

更不用说了。不过,即使将来债券市场发展了,能够进入债券市场融资的也仅限于具备发行债券条件的大企业和部分中小企业。

三、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对策思考

笔者认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对策就是企业能力的提升和企业外部环境的营造。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中小企业来讲,要加强自身发展,增强其内在融资能力

1.中小企业要通过改革转变经营机制,通过改组优化企业结构,通过改造增强企业后劲,同时引导企业加强管理,面向市场,树立竞争意识,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和产品的更新。2.要强化信用观念,构筑良好的银企关系。中小企业必须强化信用意识,保全银行债权,按时还本付息,有困难时与银行协商解决,建立良好的银企关系,为企业融资创造条件。中小企业除应建立起规范的产权制度外,还必须建立起与企业法律地位适应的有效的财务制度,提高信用水平和资信质量。

(二)对金融机构来讲,要认真贯彻国家相关法律,改善金融服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第15条规定:“各金融机构应当对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支持,努力改进金融服务,转变服务作风,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各商业银行和信用社应当改善信贷管理,扩展服务领域,开发适应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产品,调整信贷结构,为中小企业提供信贷、结算、财务咨询、投资管理等方面的服务。国家政策性金融机构应当在其业务经营范围内,采取多种形式,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金融机构是中小企业融资的主渠道,改善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金融机构责无旁贷,1.对大企业和中小企业贷款融资要一视同仁、公平一律,通过提高效率降低为中小企业融资的成本,尽可能控制中小企业贷款利率上浮幅度,减轻中小企业还贷压力。2.建立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的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和银企合作的直接信息渠道,健全中小企业融资及信用档案,强化金融内部监管,确保资金投放合理。

(三)对政府来讲,要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融资难范文篇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速。截止到2006年10月底,我国中小企业数已达到4200多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8%.经工商部门注册的中小企业数量达到430多万户,个体经营户达到3800多万户。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8%,生产的商品占社会销售额的59%,上缴税收占50.2%.中小企业已经成为保证我国经济发展、市场繁荣和实现就业的重要基础,并继续以其灵活的运行机制和市场应变能力,成为推动我国经济体制变革的重要力量。但是,我国中小企业在发展中还面临着许多问题,其中突出的是融资问题。融资困难造成我国中小企业资金缺乏,严重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创业和持续发展,进而影响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深入了解中小企业筹资难的成因,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一、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

一般来说,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主要有两条:一是内源融资,包括业主自有资金、向亲友借贷的资金、风险投资以及企业开设后积累的资金等来源;二是外源融资,其中又可分为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两种形式:间接融资是指以银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为中介的融资,包括各种短期贷款、中长期贷款等;直接融资是指以股票和债券形式公开向社会募集资金以及通过向租赁公司办理融资租赁的方式融通资金。

(一)融资渠道的变化

中小企业大多是靠自我积累、自我筹资发展起来的,内源性融资占比重较高。然而,随着企业的发展,单纯的内源性融资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对外源性融资的依赖程度提高。由于我国中小企业的经营规模普遍较小,一般无法进入股市或债市进行直接融资,而我国的产业基金、风险投资等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我国中小企业目前无论是流动资金还是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筹措,基本上是依靠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间接融资。

(二)融资成本提高

据介绍,目前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一般上浮20%?30%,加上登记费、评估费、公证费、担保费等,估计中小企业的融资总成本高达12%,比大中型优势企业的贷款成本高出一至数倍。业内人士指出,如此之重的资金成本意味着企业的资金利润率至少要达到12%才不致亏本,而我国工业平均利润率能达到12%的行业是很少的。

(三)中小企业获得的银行信贷支持少

据统计,目前中小企业的贷款规模仅占银行信贷总额的10%左右,全国乡镇企业、个体私营企业、“三资”企业的短期贷款仅占银行短期贷款的14.4%。可见,我国中小企业获得的银行信贷支持非常少,这与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8%、生产的商品占社会销售额的59%、上缴税收占50.2%是极不相称的。资金的短缺严重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发展。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不外乎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中小企业自身存在问题或由于内部条件的欠缺,导致贷款融资难;另一方面是外部环境及作用造成中小企业贷款融资难。

(一)内部条件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

1.目前中小企业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中小企业经营规模小、管理水平低、财务能力弱、潜在风险大,同时又存在技术水平差、市场信息不灵等问题,选择合适项目的难度大,银行贷款投放既不经济,风险又大。2.由于不少中小企业重复建设严重,管理混乱,缺少市场竞争能力,从而严重影响了商业银行贷款的发放。3.企业领导者的合同意识、履约水平和诚信观念十分淡薄,恶意举债、转嫁风险的现象时有发生,少数企业逃废或悬空银行贷款、不良融资率高加剧了金融机构的“惜贷心理”,影响了信贷投放的信心。4.从企业负债与盈利情况看,中小企业负债水平整体偏高,盈利能力低下。5.抵押贷款困难。中小企业自有资产少,可抵押物更少,且抵押物的折扣率高。而且,银行抵押担保评估登记部门分散,手续繁琐,评估中介服务不规范,对抵押物的评估往往也不按市场行为准确评估,随意性很大,费用也较高,造成企业抵押贷款困难。

(二)外部环境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

1.从银行方面看

(1)我国商业银行加大了对不良资产的监控力度和责任追究力度。在实际工作中,贷款投向政府支持的大企业、大项目,既使贷款产生问题,也容易从道德风险方面讲清道理,避免或减轻责任,但如果贷款给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却往往不容易从道德风险方面讲清道理,容易受到审查和处罚。另外,《商业银行贷款通则》规定的贷款条件非常严格,很多中小企业达不到规定条件而得不到贷款。因此,贷款准入和监管的严格,使银行向中小企业谨慎贷款。(2)安全性、流动性、赢利性是银行贷款的基本要求,而中小企业存在过高的经营风险,使得银行加强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支持存在天然的困难。国内外研究表明,中小企业具有较高的失败率。如美国的中小企业,在成立2年内,有23.7%的失败,4年内有51.7%的失败,6年内有62.7%的失败。由于中小企业具有较高的失败率,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必然是高风险的,这不符合银行稳健经营的原则,用行政命令的办法强迫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将进一步加大银行的经营风险,得不偿失。(3)由于“跑腿成本”的存在,小企业一般只能在距离较近的范围内寻找金融服务,这就决定了为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必须具备较多的分支机构,而建立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的金融机构存在资金筹措、信息收集、强化监管等方面的诸多困难。(4)中小企业的贷款准入门槛过高,贷款方式设计单一,手续繁杂。而且,小额信贷发放存在诸多法律障碍,主要表现为过分注重担保物、抵押物和第三方担保,而忽略了对借款人本身的现金流量这个第一偿还能力的审视。

2.从政府方面看

(1)配套的法律政策缺失,使中小企业融资难上加难。我国没有从法律上确认中小企业的相对特殊地位。中小企业需要国家专门立法来保障其利益,确定扶持中小企业的方面和领域,同时为金融机构服务中小企业提供法律依据。目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和《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尚缺乏配套的法律、法规,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法律体系。(2)国家对商业银行的管理、考核中,没有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制度和规范,没有把企业客户按大、小区别开来,而是把大、小企业笼统对待。因此,商业银行自然就更青睐大型企业。

3.从资本市场看

目前,我国资本市场还很不完善,大部分企业尤其中小企业难以通过直接融资渠道获得所需资金。(1)从股权融资来看,企业发行股票上市的唯一市场??证券交易所都设置了很高的门槛,绝非一般中小企业所能问津。(2)目前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远远落后于股票市场的发展,大企业都难以通过发行债券的方式融通资金,规模小、信誉等级相对较差的中小企业就

更不用说了。不过,即使将来债券市场发展了,能够进入债券市场融资的也仅限于具备发行债券条件的大企业和部分中小企业。

三、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对策思考

笔者认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对策就是企业能力的提升和企业外部环境的营造。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中小企业来讲,要加强自身发展,增强其内在融资能力

1.中小企业要通过改革转变经营机制,通过改组优化企业结构,通过改造增强企业后劲,同时引导企业加强管理,面向市场,树立竞争意识,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和产品的更新。2.要强化信用观念,构筑良好的银企关系。中小企业必须强化信用意识,保全银行债权,按时还本付息,有困难时与银行协商解决,建立良好的银企关系,为企业融资创造条件。中小企业除应建立起规范的产权制度外,还必须建立起与企业法律地位适应的有效的财务制度,提高信用水平和资信质量。

(二)对金融机构来讲,要认真贯彻国家相关法律,改善金融服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第15条规定:“各金融机构应当对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支持,努力改进金融服务,转变服务作风,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各商业银行和信用社应当改善信贷管理,扩展服务领域,开发适应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产品,调整信贷结构,为中小企业提供信贷、结算、财务咨询、投资管理等方面的服务。国家政策性金融机构应当在其业务经营范围内,采取多种形式,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金融机构是中小企业融资的主渠道,改善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金融机构责无旁贷,1.对大企业和中小企业贷款融资要一视同仁、公平一律,通过提高效率降低为中小企业融资的成本,尽可能控制中小企业贷款利率上浮幅度,减轻中小企业还贷压力。2.建立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的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和银企合作的直接信息渠道,健全中小企业融资及信用档案,强化金融内部监管,确保资金投放合理。

(三)对政府来讲,要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融资难范文篇9

关键词:民营企业融资困境新型政策工具

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我国民营经济得到长足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50%的税收、60%的GDP、70%的技术创新成果、80%的就业、90%的企业数量。但是,民营企业一直面临融资难问题,其中既涉及企业自身、金融机构和政府之间主体关系的问题,又与新常态下民营企业面临的内部环境、外部环境和行业环境下的相互交织影响有关。合理运用新型政策工具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需要找准关键环节,推动政策落地见效,以实现政府、银行和企业协同发力、互利共赢的效果。

1企业融资理论发展回顾

民营企业融资难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难题。1931年,英国政治家麦克米伦在调研了英国金融体系和企业后,提交给英国政府一份研究报告——《麦克米伦报告》。该报告指出,中小企业在筹措其所需的长期资本时,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尽管有担保机制作为支撑,仍存在诸多融资困难,即存在“融资缺口”,需要政府采取某种战略或措施来弥补与治理这个缺口[1]。20世纪70年代以后,新资本结构理论引入信息不对称、成本说、融资优序理论、控制权理论等,从企业内部因素展开分析,把融资难题转化为结构或制度设计问题。BergerandUdell在1998年提出金融成长周期理论。该理论认为,处于不同成长周期的企业,由于信息约束条件、企业规模和资金需求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到企业融资结构的变化。

2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现状

具体到我国而言,在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特定阶段的内部环境,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美贸易摩擦不确定性大的外部环境,以及金融监管日益深化、民营企业家对未来信心有所下降的行业环境等多重因素交织影响下,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更为突出。从当前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实际状况来看,金融业并没有使得金融资源流入具有创新性与发展前景大好的行业与企业,而是让资金在自身行业体系内空转[2]。即使流入实体经济,主要也是流向房地产而没有流入制造业,造成了金融资源配置扭曲,实体经济整体发展乏力的局面。与此同时,以银行信贷为主的间接融资占比过高,以资本市场、债权融资等为主的直接融资占比较低,其占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比例由2016年的15.2%下降到2018年的13.5%[3],导致民营企业中长期资金需求无法得到充分满足。就完善金融服务、防范金融风险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深化对国际国内金融形势的认识,正确把握金融本质,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核心就是“减少无效、低效的金融供给,通过产品创新、理念转变、市场结构调整,改善供需结构,提升金融资源配置的效率,满足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需求的能力”。

3新型政策工具运用的现状

面对新情况、新特征,一些传统政策工具表现得“力不从心”。比如,2018年以来的多次定向降准虽然释放了上万亿资金,提升了商业银行的流动性,但是数据表明由于流出渠道受阻,这部分资金并未充分流向实体经济。传统的贷款贴息、挂牌奖励更多是解决融资贵而非融资难问题,风险补偿、担保补贴对金融机构有一定正向激励作用,但面对金融严监管下的融资渠道收缩也“鞭长莫及”。对此,各级政府部门应该尊重市场,补齐短板,坚持以“市场化方式+政策性手段”畅通融资渠道。而运用新型政策工具,有利于实现积极财政政策、稳健货币政策、精准产业投资政策、普惠金融政策的更优组合和更大效果。3.1纾困基金。去年以来,针对不少民营企业出现的股权质押等流动性风险,深圳、北京、上海、杭州、重庆、成都等地纷纷宣布组建百亿级别的政策性救助基金(纾困基金)。截至2018年12月,各地方政府所设立纾困专项基金规模合计2825亿元,加之保险业、证券业、基金业等金融机构所设立的纾困资金,目前中国纾困基金的总规模已经超过5000亿元(数据来源:wind数据库)。从资金来源看,主要是地方政府、证券公司和保险资管等牵头发起,吸纳国有、金融、社会资本等组成纾困基金。从支持对象看,以上市公司和大中型企业为主,重点帮助区域内产业龙头、就业大户、战略新兴行业等关键重点民营企业纾困。从运作方式上看,依托股权、债权、资产收购等,灵活运用股权投资、优先股、可转债、代股权质押解封再质押、可交换债,以及债权收购、委托贷款、担保、资产并购等组合工具综合施策,以满足不同民营企业的融资需求。作为一种政策性、临时性工具,纾困基金具有方式灵活、投资快速、支持规模大、见效快等优点,但也存在投资门槛较高、风险较大、支持对象面窄、项目落地慢等不足。3.2转贷周转金。在我国,一年期的流动资金贷款是中小企业主要融资工具,贷款到期后,企业必须按时还贷才能续贷。为了借新还旧,很多企业通过小贷公司、民间借贷等方式借款还贷,成本和风险都很高。同时,部分企业还贷后,银行基于谨慎性原则还可能断贷缩贷。为此,部分省市通过设立转贷周转金,满足中小企业短期“过桥”周转需求。例如,浙江省金华市在推出企业应急周转金政策后,仅2015年上半年,全市周转金总额达到21.2亿元,使用3541次,应急保障企业2034家,转贷266.1亿元(数据来源:《金华日报》2015年8月31日)。2016年,重庆市通过市与区县财政、国有平台出资组建超过10亿元的转贷周转金,与20余家银行合作,政府为企业提供最长7个工作日的低成本转贷资金,银行帮助企业实现续贷。企业申请使用单笔转贷应急周转资金额度3000万元,自筹资金比例10%。截至2018年10月,累计为3511家企业转贷4408笔,转贷总额298.6亿元,节约企业成本8.5亿元(数据来源:《重庆日报》2018年12月11日),有效帮助企业解决了融资难和转贷难问题。转贷只是提供了一种短期应急资金,更重要的是通过实施转贷,引导银行创新开发“无还本续贷”“连贷通”等续贷产品,两者互补能较好解决企业续贷难题。3.3知识/商业价值信用贷款。一直以来,小微企业因为生产规模不大、固定资产缺乏、反担保措施有限等问题,导致金融机构不愿向其贷款。2017年,重庆市在全国率先推出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改革试点,以企业知识产权为核心,通过对研发投入、人才团队、创新产品、创新服务等创新要素进行综合评价,给予A、B、C、D、E5个特定信用等级,对应40万元到300万元授信额度。银行据此以央行同期贷款基准利率向科技型企业提供贷款,且不收保证金。已有500家科技型企业获得贷款13.03亿元,企业融资成本降低约50%(数据来源:《重庆科技报》2019年2月19日)。在此基础上,重庆市于2018年底启动中小微企业商业价值信用贷款试点,通过打通各部门机构的信息渠道,采集企业各类数据并建立信用数据库,建立“4+19+1”的商业价值评级体系(注:“4”即4个一级基础指标,包括企业的创新能力、健康经营能力、品牌影响力和社会责任;“19”即19个二级核心指标;“1”即1张负面清单。通过赋予各项指标不同权重,最终形成量化的评价模型),进而形成对每户企业的信用评价。合作银行依据评价结果给予符合商业价值信用贷款条件的企业300万元以下的指导授信额度,从而实现不需要抵押、质押,也不需要担保的信用贷款。开展知识/商业价值信用贷款的核心是政府建立了风险补偿机制和银行绩效奖励机制,解决了银行不愿贷、不敢贷的问题,其难点在于打通跨部门的信息渠道,重点在于全面采集数据信息并形成科学的价值评级,风险点在于企业违约成本低,因此需要在政府、银行、担保公司间形成风险分担机制。

4新型政策工具在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总体来看,新型政策工具在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方面的作用值得肯定。纾困基金作为一种政策性、临时性工具,在缓解民营企业流动性风险方面具有方式灵活、投资快速、支持规模大等优点,备受中大型民营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青睐。转贷周转金以其应急性、低成本、短平快的特点,在帮助中小企业“过桥续贷”上作用明显。知识/商业价值信用贷款通过运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整合工商、税务、银行、水电、不动产等各行各业数据资源,形成企业信用评价,较好解决了银行和企业间信息不对称问题,让优质小微企业能够更好获得银行贷款。各级政府创新举措,加大投入,实施各类新型政策工具纾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对整个市场无疑是重大利好。但也应注意到,运用新型政策工具还面临三个方面的难题。4.1项目落地难。以纾困基金为例,目前各地公告的认缴规模累计已超5000亿元,但形成实质性投资的案例还不多,资金大规模落地还需要较长过程。究其原因,一是资金募集难度加大。中央对地方政府债务、政府投资基金的监管有明确要求,而资管新规下对金融机构的监管趋严,导致纾困基金募资渠道变窄。二是项目筛选不易。优质标的占比小,大部分需要纾困的项目或多或少存在瑕疵与风险,需要基金管理人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不同企业的特征、需求差别大,使得在“一企一策”做好产品结构化设计上要花费更多精力。三是投资决策关注点冲突。不同出资人的政策目的有差异,政府更偏重于政策性导向和社会效益,而金融机构、社会资本还要关注稳健的财务回报,各方在投资决策中需要找到一个利益平衡点。4.2风险管控难。民营企业分布广泛,领域复杂多样,新型政策工具面临的风险点较多,在加强监管防范风险上还需完善工作机制。一是市场风险。在全球经贸投资规则和标准变化、新一轮技术革命变化加速、“三期叠加”带来经济转型阵痛以及金融环境新常态等因素的影响下,民营企业依然面临较大的内外部市场风险和变数。从行业领域看,传统行业面临的融资难和流动性风险大于新兴行业,快速扩张企业面临的融资风险大于稳健型企业。如何有效甄别行业风险和市场变化情况,进一步完善新型政策工具的监管体系和应对策略是一个难题。二是信息不对称风险。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政府和金融机构短时间内难以准确判断企业真实状况,在利用纾困基金、转贷周转金、商业价值信用贷款等政策工具时,需要防范因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企业投机、隐性债务等风险。三是退出风险。无论是纾困基金或转贷资金,都是政府提供的一种临时、短期救助,不应成为企业长期依赖的政策工具。如何在快速投资的同时,建立完善有效的退出通道是值得关注的问题。4.3政策协同难。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关键在于处理好“政银企”三端关系,通过政府创新政策工具,加强协同联动,引导资金供给方(金融机构)和需求方(民营企业)有效对接。但从实际情况看,政策协同还不够畅通。从政府端看,单纯依靠政府有限的资金资源无法满足民营企业庞大的融资需求,出台的政策工具更多还是一种引导、征信和撬动的作用。从金融机构端看,这些新型政策工具固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其加大信贷投放,但在金融严监管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考核压力下,金融机构的内生动力还未从根本上激发,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还不够高。从企业端看,公司治理问题较为普遍,例如所有权和经营权没有实现分离,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模式不健全,激励约束机制不完善、企业信用观念不强、整体抗风险能力不足等,都使得新型政策工具落地难度增大。

5提高新型政策工具效用的建议

5.1明确标准条件加快项目库建设。企业筛选标准体系不健全,项目库建设滞后是影响政策落地的重要因素。在帮扶对象的选取上,纾困基金和转贷周转金要坚持“有市场、有前景、有竞争力”的基本条件,坚持“救急不救穷”,“扶先进不扶落后”的政策初衷,建立各方认可的投资标准和项目库,并明确负面清单。对属于过剩产能的行业不宜参与救助,更多依靠市场手段推动破产重组或者自然退出;对存在环保、安全等重大隐患的行业加强研判、审慎投资;对快速扩张企业的经营能力和投资方向进行重点调查,找准潜在风险点。而知识/商业价值信用贷款作为纯粹依赖企业信用获取贷款的政策工具,更需要明确项目的基本条件和门槛,通过多方面信用信息的采集、分析,构建精准管用的信用评价体系,并建立对企业所有者的约束绑定机制,在源头上降低标的风险。5.2坚持在稳增长基础上识别和预防风险。通过运用新型政策工具支持民营企业稳增长,推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是防范风险的前提与基础。面对各类风险,关键在于如何识别和有效防范。针对市场风险,各类政策工具应以推动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和技术创新步伐为根本,发挥政府和金融机构的资源优势,在提供财务救助的同时,也能更多为民营企业拓展业务提供信息和渠道帮助,以增强核心竞争力应对各类市场潜在风险。针对信息不对称风险,在实施大额投资前,有必要做好项目尽职调查,引入第三方法律或审计机构,全面了解企业经营状况,防范隐形债务和风险。在投资决策中,要引入专业管理团队进行市场化决策,避免政府过度干预;在投资完成后,要对已投资项目做好跟踪管理和信息披露,确保实时把控项目运作情况。针对退出风险,纾困基金应通过投资协议约定退出方式和期限,并对大股东形成责任约束;转贷周转金应当通过银行封闭运行,政府实时监控,避免企业因直接占用发生违约风险。5.3完善风险共担机制。在做好风险防范的同时,还应进一步完善“政银企”风险分担机制,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对各级政府而言,可通过完善风险补偿、担保补贴等配套政策,为新型政策工具的推行“保驾护航”。如财政出资设立风险补偿资金池,对银行在知识/商业价值信用贷款中发生的损失给予一定比例补偿,对担保机构为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按新增担保额给予补贴等。对金融机构而言,应当做好与政府新型政策工具的配套政策设计,加强协同联动,实现互利共赢。如针对不同行业、类型、规模的民营企业,开发与之经营周期相适的不同金融产品,实施差别化信贷方案,提供量身定制的融资服务。此外,要充分发挥保险、证券、担保等金融机构作用,通过政策性担保、信用保险等缓释银行风险。对民营企业而言,要树立风险主体责任意识,加强自我管理,坚持依法规范、审慎稳健经营,健全财务管理和内控制度,增强产品技术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使企业符合新型政策工具的支持标准,提高自身对金融机构的吸引力。5.4构建激励和容错纠错机制。一方面,进一步优化金融机构内部业绩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把银行业绩考核同民营企业信贷投放挂钩,提高民营企业业绩权重,构建一套权责清晰、指标细化、操作性强的新型考核体系,重点对服务企业数量和信贷质量进行综合考核。各级政府应出台引导激励制度,对金融机构为民营企业贷款取得的利息收入在一定时间内可加大税费减免力度,对纾困基金、转贷周转金中政府出资实现的收益,可通过让利、奖励等形式反哺给金融机构。另一方面,建立合理的民营企业贷款容错纠错机制,如适当提高贷存比指标容忍度,对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容忍度可比平均贷款不良率容忍度高出1~2个百分点。落实小微企业授信尽职免责制度,明确基层银行和一线员工的尽职免责条件和认定标准,从内部构建“敢贷、能贷、愿贷”的良好环境。

6结语

(1)面对民营企业融资难的新情况、新特点,各级政府探索运用纾困基金、转贷周转金、知识/商业价值信用贷款等新型政策工具,在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上发挥了积极作用。(2)新型政策工具在实践运用中,还存在项目落地难、风险管控难、政策协同难等现实问题。(3)提高新型政策工具的效用,需要在稳增长基础上,明确项目筛选标准、加强项目库建设、针对性防范化解几类风险,还要完善“政银企”风险分担机制,构建激励和容错纠错机制,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让政策落地更实、更准、更有效。

参考文献

[1]张建伟.法律、民间金融与麦克米伦“融资缺口”治理——中国经验及其法律与金融含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50(1).

[2]张婷.金融供给侧改革的思路与对策[J].时代经贸,2017(18).

融资难范文篇10

关键词: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

0引言

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在地区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维护社会稳定、增加财政收入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中小企业“融资难”这一世界性的难题,一直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如何较好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有效地缓解中小企业资金紧张状况,已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尤其今年是我国继续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一年,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显得更加突出。笔者认为应主要从以下几个途径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

1企业自身要规范管理,提高融资能力

1.1规范企业公司治理机构

公司治理结构是企业融资能力的必要条件,但中小企业大多是以家族经营、合伙经营等方式发展起来的,股权结构单一、家族化管理、独裁型机制,造成管理基础薄弱,普遍缺乏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由于在经营策略和经营手段上存在短期行为,经营随意性比较大,抗风险能力差,容易遭到市场淘汰。金融机构从自身经营风险方面考虑,对这些中小企业避而远之。因此中小企业应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实行改造,进行所有权结构和管理层结构的调整,解除家族制对其发展的束缚和负面影响,引进优秀管理人才,降低经营风险,提高信用等级,增强融资能力。

1.2强化企业财务管理

企业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健全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是提高企业融资能力的重要前提。毋庸讳言,目前中小企业大多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状况不透明,财务报表不健全,会计信息缺乏应有的完整性和准确性,银企之间由于信息不对称,给企业的融资带来很大困难。因此中小企业要规范企业财务制度,强化企业财务管理,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充分沟通与合作,争取获得资金支持。

1.3提高信用意识

部分中小企业信用观念较为淡薄,自我约束力不强,逃废金融机构债务现象时有发生,不仅使企业自身信誉受损,还给中小企业整个群体带来信用不佳的恶劣影响,使金融机构望而生畏。因此每个中小企业应从自身做起,强化信用意识,打造诚信企业,从而提高中小企业整体信用形象。

2商业银行应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支持力度

2.1抓住机遇,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业务

加大对中小企业金融支持力度,不仅是商业银行主动适应市场变化,推动战略转型,增强竞争能力的内在需求,也是落实国家“保增长、扩内需”宏观政策,承担社会责任的现实需要。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国家在税收减免、财政补贴、贷款核销等方面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为商业银行发展中小企业业务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商业银行应积极适应市场变化,努力扩大客户基础,正确处理好调整信贷结构、防范经营风险与支持企业发展的关系,为中小企业提供优质金融服务的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2.2从区域、行业等多渠道挖掘优质中小企业客户

首先,明确重点发展区域。在区域内重点选择信用生态环境良好,市场发展规范,中小企业客户资源丰富的地区。例如高新技术企业相对集中的开发区、产业集群、经济强县等,从中发现优质客户并确定重点客户。其次,明确重点支持行业。针对各个产业集群、特色行业和市场特点进行整体分析和汇总,提出重点投向的行业和产品建议,研究信贷政策和规模资源等方面的支持。再次,明确重点营销客户。通过详细的客户考察,建立多方面优质客户信息收集渠道,并明确专人对客户进行调查评价或重点营销。

2.3加大产品创新力度,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商业银行应对中小企业市场进行必要的细分,制定符合中小企业特点的市场策略,积极开展产品创新,推出满足中小企业不同需求的贷款产品和金融服务。如针对企业土地、厂房等传统抵押物不足的情况,根据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周期特点,扩大抵质押贷款范围,提供订单质押、仓单质押、动产质押、应收账款质押、国内保理等供应链融资产品;对无抵质押物的企业,通过企业抱团增信,提供联贷联保产品;对信用度高的企业,甚至不需任何抵质押物,直接提供小额无抵押贷款;对技术含量较高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专利权等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对资信良好、产品供销状况稳定的企业,签发使用商业承兑汇票、办理贴现、转贴现和再贴现业务,加快企业资金周转。通过积极实施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开发适应中小企业发展的新产品,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开辟适应企业自身发展特点的中小企业融资方式。

2.4优化流程,提高服务效率

针对中小企业客户“短、频、快”的融资特点,商业银行应突破传统大中型企业的信贷经营模式,用全新的理念、方式差别化运作,逐步建立起适应中小企业特点的“专门、专业、专注、高效”的业务运作流程,提高服务效率。如可借鉴国际先进的“流程银行”经营理念,设置中小企业“信贷工厂”,信贷业务流程各岗位成为流水线上各“生产”环节,通过明确各岗位的职责、职能和时效要求,确保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申报、审批效率和质量显著提高。

2.5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放宽对中小企业的风险容忍度

相对大企业而言,中小企业融资的特点是户数多、金额小,因此应建立适宜中小企业贷款不良资产分类认定标准,在风险可控、收益覆盖成本和风险的前提下,放宽对中小企业的风险容忍度,允许中小企业贷款不良率适当高于大企业,防止片面追求“零风险”。

3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中小企业信用度低、抵押物不足是造成其融资难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应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多层次的信用担保体系,为中小企业扩展各方面融资渠道提供强有力的信用支持。一是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应继续加大对担保机构的投入,从上而下建立以政府为主体的信用担保体系,不以赢利为目的,为中小企业进行担保或对其它担保机构进行再担保;二是建立商业性担保体系,实行商业化运作,坚持按市场原则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业务;三是建立互助型担保体系,由商会或协会牵头组织企业集资成立互助基金。

4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拓展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