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建设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9 19:36:45

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建设范文篇1

企业文化是一种高层次的管理手段,是企业加快发展的最经济的战略资源。在矿区进一步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加快发展的新形势下,某某矿作为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试点单位,怎样更好地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全面打造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是当前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结合我们矿文化创建和外出学习考察的实际,就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浅谈几点体会。

一、制约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瓶颈”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高层次的管理手段,正被人们所认可并广泛应用于企业的管理实践中。就白庄矿而言,经过一年多的积极努力,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并初见成效。但还面临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制约企业文化发展的主要“瓶颈”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职工对企业文化的内涵和本质还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理解。人们往往把企业文化简单地理解为单存的文体活动或者一般性的亲情、教育,没有真正理解和认识到企业文化是激发员工内在动力、推动企业发展的一种管理手段和行为规范这一深刻内涵和本质。这种观念上存在着对企业文化理解程度的局限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文化建设。二是规范化运作机制尚未建立健全。在这方面,尽管也建立了相关的制度和规范,但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运行机制和闭合体系,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文化建设。三是企业文化在安全生产经营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认识和高度重视。

二、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几点体会和建议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应纳入企业的战略规划,并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充分认识和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在生产经营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企业文化作为一种高层次的管理手段,其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它既反映企业员工的企业观念、行为准则、集体意识,又反映企业宗旨,体现企业价值观和伦理观,是企业员工共同认可并自觉遵循的行为规范。可以说,有什么样的企业文化就会有什么样的企业目标、行为准则和制度规范。因此,只有充分认识和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在生产经营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把它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树立“抓企业文化也是抓生产力、抓效益”的思想,党政工团齐抓共管,才能有效地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白庄矿自被集团公司确定为企业文化建设试点单位以来,矿党政高度重视,把企业文化建设提上重要日程,特别是今年四月份矿党委班子调整以来,以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座谈会为动力,以岗位创建为突破口,进一步加大了文化创建力度,先后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公共场所员工文明行为规范及考核办法”,强势推行了区队班前礼仪,分批次对全矿干部职工进行了军训,并加大投入,绿化美化了矿容矿貌,硬化了工业广场和宿舍区路面,为全面提升文化建塑水平奠定了基础。

二要正确认识和把握企业文化的深刻内涵。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内容。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范畴的文化,具有时代性和先进性,充分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确认识和把握企业文化的深刻内涵,对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企业综合管理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说到底,企业文化是被广大员工所接受并共同遵循的、具有先进性和价值观的行为规范。我们的企业文化能否为广大员工所接受并共同遵循,是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因此,必须采取多种形式加强企业文化理念的宣传灌输,使之逐步深入到各级管理人员和广大职工头脑中,成为他们自觉遵循的行为规范,努力营造一个人人关心企业文化建设、人人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人人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浓厚氛围。

三要注重联系企业管理实际提出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和思路。企业文化既然是一种管理手段,就必须融入到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结合企业管理实际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然而,不同的企业又有不同的管理模式,只有企业综合管理素质达到一定层次,才适用于企业文化这一现代管理手段。如果眉毛胡子一起抓,无目的地一味追求企业文化建设,不见得起到应有的作用和效果。同时,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又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思路,有计划,有步骤,逐步深入,不断完善。为此,白庄矿党委结合企业管理实际,通过深入调查研究、自上而下广泛征求意见,提出“一年全面起步,两年升华发展,三年形成特色”的企业文化建设目标和思路,并列入党委工作要点,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特别是矿党委班子调整后,进一步明确了创建思路和目标,提出了“创出白庄煤矿特色,打造集团公司亮点”的创建目标,把企业文化建设贯穿于文明创建的全过程,融入到全矿各系统、专业、岗位。这一目标、思路和要求,既符合上级提出的“用企业文化打造高标准文明煤矿”的要求,又符合新形势下企业管理发展的实际,为提升企业管理素质,实现企业管理向更高层次发展指明了方向。

四要结合行业及企业的特点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每个企业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培育自己的企业文化,但要形成优秀的、有个性的企业文化,必须体现出本行业、本企业的特色。煤炭企业除了具备其他企业所共有的一般属性外,还有着自己的行业特性。煤炭企业文化建设,要根据煤炭自己的行业特性来进行。如煤炭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城乡结合,相对封闭及井下作业又累又险等行业特点,决定了煤炭企业推行文化建设的难度更大,任务也更艰巨。因此,煤炭企业要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进行合理的扬弃和大胆的创新,从企业文化的各个层面作全面、科学的规划,突出企业文化的个性和可操作性,构筑起一整套有行业、企业特色的文化体系。就我们白庄矿来说,要创建具有煤矿特色的企业文化,必须注重企业文化理念的整合、提炼与创新,把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市场意识、民主意识、法制观念等思想文化意识融入企业文化建设之中。尤其是要在观念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以及促进管理上水平、企业增效益、职工群众既能受教育又要得实惠上下功夫。以正规操作、安全生产、工程质量、服务质量、诚信经营、敬业爱岗、遵纪守法等工作为重点,展开深层次的探讨、研究,切实制订出一套标准明确、易懂易记、操作规范、有利推广、促进各项管理工作有新提高、职工群众精神面貌和行为方式有新变化的企业文化建设管理模式,经过较长一个时期的实践和推广,真正达到推进企业持续、稳定、快速、协调发展的目的,不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文化建设范文篇2

一、现状分析

(一)中山供电分公司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优势。

1、企业文化建设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效。

几年来,中山供电分公司一直以两个文明同步建设为支撑,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已经取得了较大成效。先后获得了全国电力系统双文明单位、省一流供电企业、电力市场整顿和优质服务年活动先进单位;连续多年被评为“中山市文明单位”、省电力系统“纠风”工作先进单位。所有这些,都为继续深入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2、制订并实施了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措施。

注重完善并实施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为规范职工行为、加强行风建设和干部廉政建设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丰富了企业文化的内涵,保证了安全生产和营销等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也为进一步完善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

3、在企业行为标识系统方面有了较好的开端。

在企业理念识别方面,征集并通过了一系列引导职工奋发向上、优质服务、敬业爱岗的企业理念,为促进职工转变观念、提高服务质量,发挥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4、在企业形象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

近几年,伴随城农网改造工程的全面启动,电力市场整顿和优质服务年活动的深化,中山供电分公司不失时机地加强了企业形象的宣传。全局形成了包括基建、生产、营销等三位一体的服务体系,提出了“人人都是服务窗口、时时都树企业形象”的要求,开展了与媒体沟通、与客户沟通、与政府沟通等宣传工作,涌现出一批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为全局树立了榜样,使企业形象逐步得到客户的认同,客户满意率不断提高。

(二)中山供电分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的不足和差距。

1、企业文化建设缺乏总体规划

目前,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尚处于比较分散、时断时续的不自觉状态,从组织上尚未形成合力,从部署上缺乏统筹兼顾,从效果上还不尽如人意。因此,制定出目标明确、总分结合、责任落实的企业文化建设规划是当务之急。

2、职工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认识有待提高

在企业文化中,理念决定制度,制度决定技术,技术决定产品与服务,不断创新的企业理念是企业竞争力的源泉,在这方面,尚需做大量扎实的工作。

3、企业文化建设缺乏创新性

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管理体制创新、管理手段创新、管理流程创新,通过这些工作逐步积累和提炼出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这也是许多企业在发展和建设企业文化过程中的一个共同经验。

二、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六大路线为指针,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改革发展为主题,以管理创新为动力,以内抓队伍建设、建立学习型组织,外抓优质服务、提高企业信誉、增强核心竞争力为重点,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实现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构筑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体现中山和供电行业特色的企业文化,为企业的各项工作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三、基本原则

1、实践性原则

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既要体现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又要满足企业改革发展的需要,从规划到措施都必须坚持可行有效。

2、创新性原则

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体现时代精神,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从具体内容到领导体制、管理机制和载体形式等都应坚持不断创新。

3、个性化原则

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个性化,从中山供电分公司的实际出发,借鉴其他企业具有普遍性的经验,逐步形成中山供电分公司独有的企业文化。

4、效益性原则

将投入产出概念引入企业文化建设,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效益,包括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近期效益和长远效益。

5、系统性原则

企业文化本身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应进行总体规划,分步实施。

四、建设措施

体现具有中山供电特色的“六要素”:抓住发展机遇,建设物质文化;坚持与时俱进,培育精神文化;注重以人为本,提练行为文化;围绕客户需求,推崇服务文化;建立科学机制,实施管理文化;追求内外和谐,打造环境文化。

1、以转变观念为切入点,为企业的各项工作奠定思想基础。

当前的重点是在全体职工中树立客户至上、管理创新、终身学习、竞争向上观念,采取广泛深入的思想教育、有效可行的激励机制、不断完善的规章制度、优胜劣汰的竞争环境,去引导和促进思想观念的转变,树立全新的价值观念,形成企业文化建设的良好局面。

2、以树立形象为着力点,提高企业的美誉度和信誉度。

按照企业文化理论,其主要工作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内靠新的理念、价值观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二是外靠完善企业文化标识(CI)系统提高企业信誉和知名度。企业标识(CI)系统必须根据企业所在地区的政治、经济、自然、质量、服务、创新、价值等方面具有的自身特征因素考虑,中山供电分公司的企业标识(CI)系统应包括:

(1)企业远景:立足中山、引领珠三角、创国际一流;

(2)企业精神:坚韧不拔、勇创一流、永无止境的探索、不甘落后的拼搏、更高境界的追求;

(3)客户观;客户至高至上、我当至真至诚。

企业形象应包括5个方面:

(1)企业整体形象:珠三角排头、同行上游、国际一流;

(2)服务形象:优质、方便、规范、真诚;

(3)产品形象:安全可靠,价格合理;

(4)领导形象:决策科学、工作廉洁、作风民主、勇于改革;

(5)职工形象: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在明确企业精神、树立企业形象的同时,还必须在企业内部采取多种教育形式,让企业标识成为全体职工的共识,并组织发动职工为实现企业目标、发扬企业精神、树立企业形象努力工作,同时还要加大宣传力度,与客户沟通、与政府沟通、与媒体沟通,在社会上树立起中山供电分公司的品牌。

3、以改革为着眼点,与时俱进地开展企业文化建设。

电力体制改革将是目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任务,企业文化建设应从内容、方法、手段、重点等方面随着改革的深入不断进行调整,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4、以人为本为凝聚点,增强职工民主管理的自觉性。

通过政治理论学习和思想教育,帮助职工树立新形势下的主人翁意识,通过制度建设保证职工民主权利的行使,通过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增强职工的向心力和企业的凝聚力。

5、以整体优化为目标,统筹兼顾地开展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建设应在组织上形成领导重视、责任落实的保证体系,形成部门责任明确、岗位任务落实的责任网络,建立并实施包括工作落实、程序落实、资金落实的规章制度、工作目标、管理标准,以确保企业文化建设顺利开展,取得实效。

6、以终身学习为主线,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面对知识更新的加快,市场竞争的激烈,科技进步的加速,无论是企业还是职工都应把学习作为终身的追求。开展企业文化建设要从行政手段、制度激励等多方面鼓励和督促职工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学习新知识,钻研新理论,掌握新技能,把企业培育成学习型组织,提高竞争力,以适应供电体制改革和电网发展的需要。

企业文化建设范文篇3

文化是什么?查阅各类词典,给出的答案多种多样。若丢开学术的精细界定,则可以得到这样一个基本定义,即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的总和,是借助物质以体现精神的风俗、礼仪、艺术、宗教、政治、法律、制度等,其核心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在对文化大概念有所了解的前提下,可进一步讨论企业文化。尽管国内外对企业文化的定义众说纷纭,但大家对企业文化所包含的企业精神、价值观、经营理念、行为准则、形象标识、产品品牌等基本内涵和功能的认识是基本一致的。由此,大家还建立了这样的共识,即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管理科学理论和哲学理念的创新,是社会文化在企业的延伸。

企业文化建设十分重要。中石油集团党组制定的石油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纲要》明确指出,国有企业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实践,是集团公司实现两个转变、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跨国企业集团的迫切需要,是建设高素质职工队伍的需要。《纲要》对怎样加强石油企业的文化建设,还提出了一系列具体实施办法和要求。对此,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付诸行动。

面对企业文化建设这样一个系统工程,最重要的是需要大家具有文化的自觉性。也就是要对企业文化的本质、规律和企业文化的功能有感性和理性相结合的认识,对本单位企业文化建设充满信心,并有意识地从本单位实际出发,扬其长、展其特,创造性地抓好对《纲要》的贯彻落实。我们坚信,西气东输的企业文化建设,一定能够在取得打造一流工程辉煌战绩的基础上,迈出崭新的步伐。

企业文化建设范文篇4

道德之光,“三德文化”聚人心

大力加强职工思想道德建设,引导职工将个人发展自觉融入企业科学发展之中,是构建和谐企业的一项重要内容。以开展“爱心活动”、“平安工程”活动为契机,把具有公司特色的“一日三德三做”活动即:倡导职工遵守社会公德,在社会做好公民;遵守职业道德,在单位做好职工;遵守家庭美德,在家庭做好成员,与构建和谐企业相结合,用爱心凝聚动力,用道德强化责任,明白肩负的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时刻牢记“一杆一线连着千家万户,分分秒秒代表党和国家的形象”,引导教育每位职工在生活的每一天、工作的每一时,都按“三德”标准去做,把讲“德”与实“做”结合起来,关爱从小事做起,平安从举手投足抓起,深化“三德”文化内涵,将企业文化建设提升到一个新境界,用文化凝聚思想,增强活力,让爱心、平安成为一种习惯,夯实构建和谐企业的思想基础。

安全之光,“两制一诺”保安全

电力安全、可靠、稳定供应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基础。公司全体干部职工发扬光荣的革命传统,创造了连续18年无重大人身伤害事故的业绩。公司领导深刻理解安全发展的丰富内涵,坚持“安全生产要打主动仗”的思想,提出“领导为员工、机关为基层、后勤为一线、公司为社会”的“大安全”观,推行基层单位领导问责制、机关科室问效制和员工安全承诺制。通过一年来的工作实践证明:实行机关干部管理问效,明确工作效能、效果和效益等三方面八项具体要求,激发了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了管理体系的高效运转;在生产部门、单位实行安全问责,签订安全保证书,强化了干部的安全责任和安全压力,解决了安全生产责任“严不起来、落实不下去”的老大难问题;这两项制度得到河北省电力公司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下发正式文件,确定为管理创新,并在系统内大力推广。同时,广大职工签订安全生产承诺保证书,树立“安全措施再多不算多,要求再严也不为过”思想,广大员工的安全意识显著提高,呈现出“人人讲安全、时时保安全”的良好氛围。

服务之光,创新服务打造“光明行”

供电服务涉及千家万户。为强化宗旨,不断拓展优质服务的深度和广度,推出“光明行”服务品牌,将“传送光明、传承文明”的职责使命,体现在“便民利民用好电,亲民爱民服好务”的具体行动中,大力推进和谐社会的进程。公司加强营业窗口人员业务和服务礼仪培训,树立“服务换真情、服务优化环境、服务赢得和谐、服务优就是安全生产好”等理念,学会换位思考,从内心视客户为亲人、为上帝,多沟通交流,用真心换真情,用真情换支持。在公司本部推行服务对标,开展“四比四看”活动——比思想,看谁立足本职做的好;比贡献,看谁争当先进荣誉多;比安全,看谁安全生产抓的严;比服务,看谁优质服务走在前。坚持“缺电不缺服务”,实行首问责任制和“客户制”、推行无缝隙管理,真正实现“内转外不转”。坚持“亲情服务”,对困难家庭、“三无”老人等弱势群体,定期上门服务;推行特色服务,建立VIP客户服务体系,对重要客户“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实行“阳光服务”,成立爱心服务队,走进社区受理办电业务,宣传安全用电、节约用电常识。

企业文化建设范文篇5

一、对企业文化培育的深入调研与系统思考

(一)对企业文化内涵的新认识

1.优秀企业文化的四大效能

效能一:企业文化是经营活动的“路标系”。企业文化的核心就是企业价值观与企业精神,它把企业员工个人的目标引导到企业所确定的目标上来。在激烈的竞争中,企业如果没有一个自上而下的统一目标,很难参与市场角逐,更难在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为了实现企业的既定目标,需要制定一系列的策略来引导员工,而如果有了一个适合的企业文化,员工就会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共同的价值理念,形成一股力量向既定的方向努力。企业文化就是在企业具体的历史环境条件下,将人们的事业心和成功的欲望化成具体的目标、信条和行为准则,形成企业员工的精神支柱和动力,为企业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因此优秀的企业文化建立的实质是建立企业内部的动力机制。

效能二:企业文化是团队建设的“文化场”。企业文化场是一个企业全体员工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创造和形成的,并为企业所有成员认同和遵循的精神风貌、心理状态和价值取向等精神成果的总和,这些精神成果自成系统,可以看作是一种场。对劳动行为来讲“文化场”是自律、他律的舆论氛围。作为一个组织,企业即使有了千万条规章制度,也很难规范每个员工的行为,而企业文化是用一种无形的文化约束力量,形成一种文化氛围和行为规范,制约员工的行为,以此来弥补规章制度的不足。它使信念在员工的心理深层成为一种定势,构建成一种响应机制,只要外部诱导信号发生,即可以得到积极的响应,并迅速转化为预期的行为。这就形成了有效的“软约束”,它可以减弱硬约束对员工心理的冲撞,缓解自治心理与被治理现实形成的冲突,削弱由其引起的一种心理抵抗力,从而使企业上下左右达成统一、和谐和默契。对组织功能来说“文化场”是凝聚力,归属感的动因。企业文化有极强的凝聚力量,它把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人都团结在本企业文化的周围,对企业产生一种凝聚力和向心力,使他们感到个人的工作、学习、生活等任何事情都离不开这个集体,将企业视为自己最为神圣的东西,与企业同甘苦、共命运。在企业的日常生活中,企业文化的建设极大地改善了人际关系,领导与员工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互相关心、密切合作、互相尊重,使企业成员对企业产生一种依恋之情,久而久之,形成了人们的一种心理沉淀。正是在员工中形成的认同感、归属感、荣誉感和依恋感,使企业产生了强大的磁性效应,把企业组织中各种不同国籍、不同民族、不同语言、不同学历、不同爱好、不同身份、不同地位、不同脾气性格、不同目的的成员凝聚为具有共同追求、方向一致、锐不可挡、勇往直前的战斗团体,使企业从胜利走向辉煌,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效能三:企业文化是组织活力的“共振链”。企业文化是共振链,它能产生协调共振,激活组织的功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企业文化的核心是要创造出共同的价值观念,优秀的企业文化就是要创造出一种人人受重视、受尊重的文化氛围。良好的文化氛围,可以形成自身的发展机制,产生激励效应,将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调动与激发出来,把人们的潜在智慧诱发出来,使员工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提高各部门和员工的自主管理能力和自主经营能力。

效能四: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命的“长寿药”。世界上著名的长寿公司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他们都有一套坚持不懈的核心价值观,有其独特的企业文化。企业成长的可持续性关键是它追求长治久安的核心价值观要被接班人确认,接班人又具有自我批判的能力,这样就能使核心价值观在适应技术与社会环境变化的前提下得以继承和延续。

企业文化定义的三处不同:

一是突出地强调了对建行人影响力较强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与既定的企业文化比较,这里所倡导的企业文化,就是紧紧围绕建行人进行定义的中性文化,以及在建行人创造和间接创造形成的所有价值观念、制度建设、行为准则及产品形象的基础上,浓彩重写的是建行人。它涵盖了建行人过去、现在和未来创造或间接创造的、有利于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实现人的价值最大化、具有鼓舞人、激励人和较强向心力、凝聚力的所有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比如:服务热线95533、向党工作站、龙卡、企业标识、行歌、报纸、企业网站、先进的制度和观念,以及具有建行风格特色的办公、营业场所等等。

二是在这个定义中附加了“间接创造”。我觉得创造与间接创造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如果忽略了间接创造,也就不能明确地反映出由建行人决策并具体贷款支持建设的、社会美誉久盛不衰、或能够彪炳史册、令建行人感到自豪,过去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都不能忘怀的、能提升建行人精神品质的建筑文明,以及服务产品,等等。

三是在新的定义中,规避了对企业文化形成的时间限制。在既定的企业文化定义中,对企业文化形成时间锁定为“近半个世纪”。我认为,就单纯的定义来说,企业文化应该是建设银行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文化,包括过去、现在和将来。因为企业文化还一直在建设、发展过程之中。

企业文化概念和内涵的确立,是人与家园这一天然的、亲切入骨的关系决定的。人是家园的主人也是灵魂。家园是人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归依。人之于家园,就象游子之于母亲、小草之于绿洲、江河之于大海、白云之于蓝天那般自然与美好,那般热爱与眷恋,那般虽九死而无悔的忠诚与自觉……由企业文化熏陶、培养、化育出来的建行人的那种团队精神、敬业精神、创新精神、奉献精神以及品格,才是坚定而持久的,是什么力量也不能撼动的。

(二)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几点构想

企业文化的定义是全方位的,既要兼顾既往,又要考虑来者。而企业文化建设则主要是面向未来的。从今天要看到明天,从现在要想到将来,是一项激励今人,更恩泽子孙的千秋功业;他与建设银行的各项工作既有渗透性、附着性的联系,但又是相对独立的、有所区别的一项系统工程。这里仅以自己对企业文化概念和内涵的认识,谈谈个人尚不成熟的几点想法:

1.对企业文化的系统思考是培育文化的前提。如果说企业规章制度体现了企业文化的直接约束功能的话,那么企业的文化氛围就体现了企业文化的间接约束功能,这种约束虽然是间接的、无形的,但它一旦形成,在一定意义上比直接约束的作用更大。因为,企业规章制度只能规定劳动纪律而不能规定员工的劳动态度,而企业文化氛围则可以引导员工的劳动态度和行为取向。“制度永远都是不完全契约”,制度下的管理只能规范人的基本行为,人的基本行为以外的很多行为不可能都由制度下的管理来规范,而个人的价值观及社会环境的影响决定着人们的很多行为,常言道:“人管人累死人,制度管人气死人,文化管人管住魂”。因此,为了有的放矢的培育我行的个性企业文化,笔者从我行资产负债情况、经营效益情况、市场竞争表现力、人力资源配置状况和员工的地域心理特征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调研,评估了员工地域性负面文化心理特点,即:“理性过犹,热情不足;意见分散,缺乏共识;适己者多干,不适己者应付;安于舒适,失于勤奋”。根据“并非事件决定人的情绪和行为,而往往是人对事件的看法决定人的情绪与行为”的管理理念,针对上述现状和特点,按照“用文化共识塑造行为,以改变认知强化管理”、“因势而变之,择优而固之”的企业文化管理思路,本着易记、易知、易行的原则,提炼出我行企业文化管理纲要及核心价值理念,以增强文化管理的多视角包容性与统摄性。我行的企业文化管理纲要是:依托零售主导型发展战略,坚持提高经营收入和个人收入,全面降低内控风险的战略目标,保持优势,做强业务,拓展来源,强化管理,创建阳光和谐氛围的文化理念;建立“文化统驭、战略牵引、机制保证、执行到位”四位一体的经营管理机制,推行“以始为终”的高效能工作作风,培育“员工成长、客户忠诚、银行发展”的共赢性良好企业文化。基于此,我行培育支行良好企业文化活动的序幕已逐步推开,以期把员工行为规范在企业的统一目标之下。

2.抓住企业文化建设的灵魂。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中所形成的共同规范、共同追求,是企业精神和品质的集中体现,故有人将其称之为企业的“灵魂立法”。正如美国学者劳伦斯·米勒说:“企业唯有发展出能够在激励中获得成功的一种文化,才能在竞争获得成功。”基层行要致力于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用企业价值观构筑企业文化的核心,把它作为企业在追求经营成功过程中推崇的基本信念和奉行的基本目标,作为企业全体或多数员工一致赞同的关于企业价值的终极判断。持续成功的企业价值观都必须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反映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的精华”;二是企业价值观中必然包含成本效益观和效率观;三是必然要强调社会责任,追求精神价值的实现。世界上许多著名的大公司都有特色鲜明而统一的企业价值观。如壳牌公司的价值观是“诚实、正直和尊重他人”;英特尔公司的价值观是“客户至上、纪律严格、质量为本、冒险精神、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注重结果”等等。因此,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重中之重的是要做好“人”的这篇大文章。但目前对建行人的研究似乎还没有专门的学术机构;而对企业文化的概念和内涵一知半解、对企业文化建设无可适从或业绩平平的地方还相当普遍。建议一是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每年对有关领导者和管理者应举办一期企业文化进修班,开展对企业文化及其建设的学习和研讨;二是以报评“五个一工程”那样的规格与高度,要求县级以上机构,每年向其上一级报送一至两个企业文化建设的“拳头”产品,经层层筛选后上报总行评比,并予以重奖。

3.在建设银行系统内的各企业网站建立企业文化信息库,主要承载并敞开以下内容:一是经各分支机构精心挑选的、由建行人自己过去和现在创造或间接创造形成的优秀文化成果,向所有员工展示,以激发其创新意识;二是建立员工业绩档案,对每一位员工的个人工作业绩进行彰显,以激励、鼓舞员工的积极进取精神和建功立业的豪情;三是在尊重个人隐私和确保公共安全的前提下,将员工的自然状况,包括个人简历、特长爱好、以及影像资料等收集保存在相关的文件夹中,为员工之间的相互了解和沟通,创造和谐、阳光亲切的人际关系奠定基础;让员工之间虽隔千山万水却宛在咫尺,虽属千家万户却情同手足成为可能。

4.建立研讨与奖励机制,倡导快乐工作。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非常特殊的工作。它所创造的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的质量高低、价值大小,主要是由其对人的影响程度及其意义决定的。分行领导把员工视为分行发展的宝贵财富,想方设方经营好员工,为员工创造一个和谐快乐的工作环境。让员工在为企业创造服务价值的同时,也能创造和实现自身的价值,体验成就感和归属感。一是重视员工参与。发动员工积极参与,集中员工智慧,使员工体现自身的价值。二是重视员工激励。通过不断优化企业内部薪酬制度和完善各项保障制度,稳定员工的职业心理预期,增强归属感。组织各基层负责人走出去、请进来,学习现代管理经验,纷纷推出一系列人性服务管理方式来激发员工工作激情。三是积极开展活动。为了给员工减负,调节员工心情,让员工充分展示自己才华,举办各种比赛活动等,激发员工的爱岗敬业的热情;丰富多彩的活动既能强化团队精神,又能凝聚人心。

5.要彰显企业文化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先进文明的企业文化不仅是育人塑形的丰腴土壤,也是培育企业经营理念的智慧源泉。日常工作中,要切实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彰显建设银行的核心企业文化内涵,创建一种向上、和谐、信任、互助、团结的人际关系,造就一支勇于开拓、锐意改革、讲求奉献精神的员工队伍。将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转化为服务能力、风险控制能力、价值创造力和综合竞争力。首先让员工满意,要在不同级别的管理层达成齐心协力提高员工满意度的共识。如出台制度时尽量关注到员工特别是基层一线员工的切身利益,以合适的薪酬使员工的贡献与收益一致;以适当的方式使员工接受再教育的程度与时代需求、业务发展相一致;以科学的岗位分布使员工个人发展与建行整体目标一致。让“忠诚满意”建行的“好员工”吸引来更多“忠诚满意”建行的“好客户”,让员工在实现客户满意最大化过程中感受到自身价值的实现,做到各居其位、各行其是、各成其事。

其次要以人为本,善待员工,努力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只有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形成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各级管理者应以满腔的热情、平等的态度善待员工,有的放矢地做好思想疏导工作,实实在在地为员工排忧解难。通过人性化的帮助,使员工真正感受到建行的温暖,从而进一步增强对建行的忠诚度和服务的贡献度。

二、运用培训机制,规范员工在共识文化下的行为

作为基层行,就是要形成自己的共识文化,即在于以“三个代表”、“和谐理念”的要求去认知总行党委关于企业文化建设的政策意图,正确认识到建设有建设银行特色的企业文化,不是总行的一时心血来潮,而是有其产生的必然性,是一个企业保持持续发展能力,适应经济全球化这一客观现实的要求。我行在文化培育的过程中,重点是突出“执行力文化、合规力文化和态度力文化的“三力”企业文化的培育,并按照“文化重理念,理念要共识;共识应认知,认知当明理;明理变态度,态度化动力;动力促执行,执行结硕果”的文化认知心理机制及理性行为动力机制,渐进推进文化建设。其机制原理是:文化价值观的选择和对文化价值观的认同直接影响人的态度;态度属于行为的指导和动力系统,对人的行为有很直接、很重要的影响,它由认知、情感和意向三种因素构成。培育文化就是要通过转变员工对“三力文化”理念的根本认知并形成认同心理后,才能将员工的事业心和成功欲化成具体的奋斗目标、信条和行为准则,为建行共同奋斗目标而努力工作。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管理就是“管得有理”。

(一)通过“三力”企业文化的教育训导,培育全行员工正确认识建设企业文化的必要性,处理好经营与企业文化之间的辩证关系

深入全行开展企业文化理念深度培训,为每一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其价值的自我实现搭建文化平台。在制度及其落实上加以确保。从而,在切实提高个人素质、培养人才的同时,实现建行整体素质的提高,为增强竞争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准备条件。同时,配合文化理念开展一线操作层面争做“五一”劳模和“创优争先”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源正”了广大一线员工的理性文化认识,增强了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

企业文化作为广义文化的一个组成部份,必然具有文化的共性,但对于以追求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来讲又有其个性,而对于建设银行这个经济个体来说,还有其独具的特质和形态。总结国际先进企业的实践经验,企业文化对企业的长远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在企业经营的某个历史时期甚至决定着企业的兴衰。但是,在目前企业文化建设之中,或多或少地,在一些领导和管理人员中仍不能将总行党委的政策意图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仍不能坚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硬道理,没有清醒地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对改革工作的支持作用,片面地将股改理解为企业体制地转变、经济指标的一时表现,放松乃至放弃了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

建设企业文化的必然性表现为:一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先进的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代表着未来的发展方向,它通过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推动人类社会的前进。企业是生产力的载体,但生产力本身并不是仅仅限于物质,更关乎人,以及人的力量,而先进的企业文化对人及其力量的整合和效能的有机发挥起着重要作用,同时,随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也是生产力对企业的必然要求。二是建设银行发展的内源性要求。在现代科技和经济全球化的驱动下,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日益突出,企业对文化特别是管理文化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部份,在建设小康生活,保证和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受建设银行发展进步的连续性决定和制约,总行党委将企业发展战略定位于10年之内建设成为亚洲一流银行,这就存在着重新审视并构建企业文化的必要性,以期从文化环境角度保障这一战略的实现。这既是将建设银行铸造成为国际先进银行这一改革历史任务的物质需求,也是建设银行企业面对激烈的金融竞争,应对外资金融机构抢占内地金融市场的内在文化需求。

建设企业文化的内在方向。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如果只跟着感觉走,敷衍于纸面,不坚持“实事求是”,不去正视客观存在的矛盾,以积极解决矛盾的态度,去观察问题、判断形势、解决问题,“企业文化”就不能深入人心,就不能发挥在经营管理中的先导作用。要解决以上存在的不足,一是要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认识我行企业文化建设在当前客观条件下存在的企业文化冲突,在实际工作中把握事物的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保持先进性,着眼于树立全行统一的企业价值观和经营理念,着眼于弘扬和培育团队精神、敬业精神、创新精神、奉献精神等,使“企业文化”始终保持蓬勃生机,充满活力。二是要走群众路线,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作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了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的要求,这是我们在建设“企业文化”中应当牢记的工作标准和行动指南。只有依靠群众才能将“企业文化”推向新的高度;只有依靠群众才能将“企业文化”落实到建行的日常工作之中;只有通过群众的积极参与,员工的自觉践行才能确保“企业文化”能渗透到建设银行的整体组织系统之内。

企业文化建设范文篇6

“做人、尽职、争一流”——这是公司党委和公司企业人文研究会向全体员工和所有人文研究者提出的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理念。这一核心理念的提出,旨在围绕它去建设公司的企业文化,发展公司的企业文化,形成公司的企业文化,进而促进公司员工的全面发展,推动各项工作的全面进步,实现公司的现代化建设目标。这里,本人谨以此文抛砖引玉,愿与公司广大员工就此展开深入的研究讨论,以共同推进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

一、做人

做人,是做事的前提和基础。俗话说:做事先做人。如果做人做不好,那就肯定做不好事。做人,主要是讲做人的品德,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人品”。究竟该拿什么尺度和标准去衡量一个人的“人品”呢?首先要看这个人是时时处处只想着自己还是同时心中也装着别人和社会。就是看他在“该不该”、“对与错”、“是与非”面前,是拿社会的尺度去衡量还是只按个人的尺度去衡量。什么是品德?简单地说,品德就是社会的衡量度。做人,如果只有自己的标准而不顾及社会的标准,那么这个人就没有品德,或者说品德不好。社会标准实际上就是大家共同能够接受的标准,就是多数人能够认可的标准,也是国家认可和社会长期形成的标准。比方说,做人不能去“偷”和“抢”,这就是社会标准。古人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喜爱钱财、追求幸福,这是人的一种天性,也是人的一种权利,无可厚非!你可以去挣钱,去创造财富,但你绝不能去偷别人的钱、不能去抢银行。因为“偷”和“抢”是社会公德所不允许的,并且是要受到国家法律严厉制裁的。社会上的各种罪犯,就是做人做得最不好的真实写照。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清楚,社会是方方面面的,每个方面有每个方面的标准。做人必须按照每个方面的社会标准去做。如果违反了这些标准,那就违犯了做人的品德,就肯定做不好人,严重的迟早会受到国家法律的制裁。这是不争的事实,也是永恒的真理。

因此,每一个人来到世上,都必须很好地思考做人的问题,都必须认真地对待做人的问题,决不能糊里糊涂地做人,决不能不明不白地做人。错了,还不知道错在什么地方;犯了罪了,还不知道因为什么,这是极为可怕的事情。所以要明白做人的道理,要懂得做人的标准,要修养做人的品德,要努力做一个好人,做一个对社会对人民有益的人。同时,这也是在做一个对自己负责的人。许多人年纪轻轻就犯了各种错误甚至罪过,不仅家人、亲朋为之惋惜,就是他们自己,在醒悟后也很愧疚难当、悔之莫及。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他们不会做人,不懂得如何做人,不知道该拿什么标准来作为自己做人的尺度。所以,每一个人,无论是大人物还是小人物,也无论是做大事还是做小事,一定要先做人,做好人,做一个有品德的人。只有这样,你才可能做事,才能把事做好、做大、做成功,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有意义的人,一个有价值的人,一个真正的人。

二、尽职

尽职,是指每一个员工不论从事何种职业,身处哪个岗位,你都应按照这个工作岗位的职责要求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去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一般意义上讲,尽职涵盖两个方面:一方面指履行职责的态度和思想认识要到位,要负责;另一方面指承担该项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履行职责的能力和技能。有的人,工作有能力,但是缺乏认真负责的态度,往往因为工作粗心、马虎大意、不负责任造成失职、渎职、或者不能尽职造成工作损失。有的人,工作态度可谓认真,工作中也敢抓敢管敢负责任,但就是工作能力差,工作方法不当,工作措施不力,乱抓一气,瞎管一通,结果是想负责负不了责,想搞好结果反而把工作搞糟了。这两种人,都不能做到尽职。

尽职,应该说是对所有工作人员的基本要求。无论是管理者,还是具体的作业者,无论是哪个岗位,无论从事何种工作,都应按照职责要求完成指定任务。然而,现实生活中却并不尽然。造成工作效率低下、不能按时完成任务,或者酿成失误、导致惨败,都是由于一些人不能尽职尽责造成的。尽职,可以说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但在实际工作中却是一个严重的问题。这一点,我们决不可以轻视和忽视。如果大家都来关注这个问题,并且人人都能重视这个问题,人人都能从自己的本职工作做起,人人都想尽职,个个都能尽职,许多工作效率就能提高,许多失误、损失就可避免,整个事业就会得到健康发展。

尽职,也是构建和谐公司与和谐社会的需要。当今时代,已经不是单纯的个体活动时代,无论何种工作,都均已高度社会化。一个岗位的工作搞不好,势必影响相关岗位的工作;一个岗位不能尽职,其它岗位就难以尽职。这样,就会带来许多工作上的不和谐,从而造成整个社会的不和谐。从这个层面上讲,尽职,又是一个职业道德问题,一个岗位人的人品问题。谁忽视或轻视这个问题,谁的本职工作就做不好,谁的人生就是一个失败的人生。

尽职,虽然是个简单的问题,基本的问题,但却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不论我们大家身处何位,担当何种职责,都要在其位谋其事,都要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如果能力差,就要努力钻研业务,提高工作能力,满足工作需要,胜任本职工作。如果态度不够端正,工作中存在不负责任现象,就要努力提高思想认识,端正工作态度,对工作认真负责,不管喜欢不喜欢,乐意不乐意,都要在一天岗尽一天职,努力把工作做好,真正做到尽职尽责。做事不尽职尽责,不仅眼前的事做不好,如果养成了习惯,就是以后的事也很难做好。尽职,是做好任何事情的前提,做小事如此,做大事更是如此,做任何事都是先从尽职尽责开始的。

三、争一流

争一流,是公司党委向全体员工提出的一个宏伟目标和战略奋斗目标。做人是基础,尽职是本分,争一流就是与时俱进,勇于开拓,敢于创新,顽强拼搏,努力夺取一流的成绩,创造一流的业绩。

争一流,就不能甘居中游,更不能甘居下游,做人做事都要力争上游。公司的业绩要争一流,公司的员工首先要争一流。有了一流的员工,才会有一流的队伍;有了一流的队伍,才会创一流的业绩。

争一流,不仅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也是时代的基本要求。当今时代,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时代,是中国人崛起的时代。近几年世界财富论坛连续三次在中国举行,奥运金牌一次次让中国体育健儿摘取,五星红旗一次次在世界各地升起,中国人,再也不是东亚病夫;神州大地,再也不是任由列强宰割的羔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所取得的成就,令世人刮目,中国人所创造的奇迹,正在改变着世界。连美国人都在说,二十一世纪是中国人崛起的时代。置身于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争一流不仅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也应是每个有志气的中国人的奋斗目标。

争一流,不仅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同时也是我们的具体行动。要争一流,就要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从眼前做起,从本职岗位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地干,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上,让目标变为行动,让目标变为干劲,让目标变为我们“做人、尽职、争一流”的力量之源。

企业文化建设范文篇7

一、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使企业健康发展

笔者认为,谈企业文化首先要谈对企业文化概念的认识。什么是企业?企业是以市场为向导,以赢利为主要目的,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活动的经济组织。什么是文化?文化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同时也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因此,企业文化就是一个团队在完成一项事业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由于企业文化具有灵魂、凝聚、约束、向导、激励等几方面的重要作用,因此,也就决定了企业文化其实就是一种以做大做强企业为基本内容的企业发展观点和经营理念。企业文化建设只能紧紧围绕这一中心,搞好生产经营和服务,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使企业健康、稳步地持续发展。这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根本所在,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惟一使命。

在实践中,每干一件事,每搞一次文化理念的宣传,我们都要思考这样做是否有利于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是否有利于员工的精神和物质需要,是否在搞形式主义,是否在实事求是地塑造具有厦门卷烟厂特色的企业文化。对此,不敢有丝毫麻痹。笔者感觉这其中的每一个过程都是一次严峻的考验,都是一个如履薄冰、负重前行的过程。近几年,厦门卷烟厂的经济效益每年都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其原因就在于这一指导思想的正确性。同时,我们注意到,一些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中高喊科技兴国、为社会服务、为消费者服务等口号,这种做法显然偏离了企业发展的实际,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事实证明,好高骛远是会耽搁企业发展前程的。企业文化建设,很实际的目的就是要让企业健康地活下去,并且要越活越好、越活越强大。俗话说,有用就是真理。离开生存和发展,离开经济效益,企业文化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不能落地,不能扎根,徒剩一堆美丽的辞藻。

二、企业文化建设的中心——经营理念

品牌形象既是企业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企业的品牌之中。曾经有人说,中国的品牌是一流的产品、二流的包装、三流的营销、四流的服务。无论这句话有多少水分,但作为一名企业领导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品牌革命时代已经到来,品牌就是企业的生命。对于日趋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企业领导者必须高瞻远瞩,具备与时俱进的战略眼光,对塑造品牌文化的利弊,要及时果断地扬弃,把职工的整体素质提升上去。并且要不断地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创造出企业优秀的品牌,使企业具备更强的竞争力。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持续稳步地发展壮大。由此可见,搞企业文化建设不能离开品牌谈文化,而要以品牌为载体彰显企业文化,这也是厦烟人的经营理念。

产品是品牌的实物载体,质量是品牌发展的基础。厦门卷烟厂视质量为生命,高度重视产品的内在品质与外观质量,一直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先”,塑企业优秀的品牌。近年来,厦门卷烟厂不断加大质量管理力度,不仅要求结果出精品,更追求过程出精品。1998年导入iso9002—94版质量认证体系,提高产品的质量控制管理水平;1998年第四车间被评为“全国样板车间”;1999年第一、三车间被评为“福建省样板车间”,设备管理达到国家二级管理标准;2001年进行了质量管理体系换版——iso9001-2000版,进一步规范产品设计和开发过程,在行业内首创产品开发过程质量控制的“五书”制度,即:产品设计和开发建议书、任务书、策划书、鉴定书、批量投产准许书,以此提高产品的质量控制水平。2000年以来,厦门卷烟厂大力实施品牌、营销、管理和服务“四大工程”,夯实产品、市场、管理和服务“四大基础”,不断提高企业产品核心竞争力。目前,厦门卷烟厂正在进行新厂建设,投资8亿元,力创七个一流:管理一流,工艺一流,产品一流,效益一流,人才一流,设备一流,环境一流;力戒两个一流:花费一流,享受一流。要求每个员工树立“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形成“现场就是市场,做过程精品,每一道工序质量零缺陷”的认识,从单一追求结果到追求过程与结果的统一。厦门卷烟厂还特别注重综合技术水平的提高,积极与国内外知名烟草研究机构和烟草公司开展技术合作,1986年率先与美国雷诺士烟草企业(现为日本烟草)开展合作,以此提高企业管理、工艺、技术水平。“十五”期间,厦门卷烟厂制定了企业新的发展目标,即向烟草行业同等规模中最具竞争潜力、最有活力的企业行列迈进。

总结厦门卷烟厂的经营理念,笔者认为厦门卷烟厂是在实践中塑造一种适合行业特色的企业文化,它必定会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三、企业文化建设——人本素质管理

企业只有具备一流的素质,才能创造出一流的产品。近几年来,一些颇具远见卓识的企业领导者都尝试着从资本管理向“二本论”管理转变,“二本论”管理即资本管理加人本管理。凡是人本企业都有它明显的管理特征:一是在信任员工的基础上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和能动性;二是倡导员工进行有效学习,推动企业整体素质的提高;三是培养有利于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的价值观。为此,厦门卷烟厂以品牌文化建设为契机,带动企业综合素质的提高,尤其是人的综合素质的提升。企业每创造、培育一个更高档次的品牌,就标志着其综合素质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实现了一次质的飞跃。厦烟人很清楚,企业综合素质不提高,就不可能创造出新品牌来,即使创造出来了也不可能培育起来。企业界有人形象地把靠吹捧走红的企业品牌比作“螃蟹”,意思是经不起市场和时间的考验,一红就死。所以企业品牌的培育过程必须是一个全面提高企业整体素质的过程。

厦门卷烟厂决不做一红就死的“螃蟹”。厦门卷烟厂创建于1954年,有近50年的发展历史,如果从其前身华康烟厂(解放前的一个私营企业)算起,历史就更长了。经过近50年的发展,特别是在厦门成为经济特区以后,厦门卷烟厂借改革开放的东风,充分发挥特区的两大优势——区域和政策优势,抓住机遇,不断发展壮大。今天,厦门卷烟厂的发展水平已处于全国烟草企业先进行列,主要经济指标跃居前15位左右,是烟草行业“36家重点发展企业”之一。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企业素质、员工素质的全面提高。在抓员工综合素质提高的过程中,厦门卷烟厂着重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狠抓解放思想,更新陈旧观念。“变”是惟一不变的真理。企业要发展,靠老思路、老办法是不行的,要学习,要变革。“变则通,通则久”。把“变”的思想、“变”的观念植入员工的头脑之中,让他们想别人所不敢想,做别人所不能做,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开拓进取的创业精神。

(二)狠抓敬业精神,培养认真习惯。厦门卷烟厂要求企业员工牢记这样一个理念:不认真工作者就是“小偷”,在“偷”企业的钱(工资)。员工所做的工作要对得起自己的工资,这是最起码的信用关系。企业要培养员工良好的敬业习惯:操作认真的习惯、负责任的习惯、使命感和事业心的习惯。

(三)狠抓团队建设,营造真诚氛围。一个优秀的企业领导者,是不会把眼光只盯在报表利润的增减上的,而是在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厦门卷烟厂倡导团队精神,倡导团队英雄,就是这个道理。每个人都是团队中的一员,发展个人才能发展团队,进而发展企业。这是必然的因果关系。团队成员之间要坦诚、真诚、零距离,营造团队真诚的氛围。只有这样才能激活员工的思维,发挥员工的聪明才智。

(四)狠抓机制搞活,注重制度创新。我们认为,厦门卷烟厂的企业文化,从宏观层面讲,具有厦门卷烟厂的国情特色,但从微观上讲,并没有中外企业之别。企业机制搞活无非就是解决“原动力”的问题,而“原动力”的主要内容就是“人+机制”。基于这种考虑,从2000年开始,厦门卷烟厂加大、加快改革步伐,大力改革用人、用工、分配机制和考核制度,导入市场经济手段,全面形成“岗位靠竞争、收入靠贡献”的竞争激励机制和考核约束机制,建立“岗位能上能下、收入能高能低、员工能进能出”的动态运行机制,确保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更具活力、更灵活、适应性更强。为保证企业管理水平有一个较大幅度的提高,2003年新厂搬迁后,聘请了一家国内外知名的管理咨询公司,结合管理流程再造,要求他们设计出既符合国情、厂情,又代表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发展要求,还符合员工利益的崭新的运行机制。全方位、脱胎换骨地搭建企业内部公平竞争的舞台,提升厦门卷烟厂的整体综合素质。

四、企业文化的内核——价值观

价值观是关于价值的一定信念、倾向、主张和态度。说白了,价值观就是人的追求。要什么不要什么,追求什么反对什么,喜欢什么讨厌什么,都属于是价值观的范畴。价值观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灵魂,是员工心中的灯塔,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依靠。任何文化建设都是以某种价值观的倾向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建设也不例外。经营思想的革新、企业综合素质的提高都要以某种价值观为指导,中外企业概莫能外。

(一)企业领导的价值观。企业领导的价值观是整个企业文化价值观的“航标”。有人说,先改变张瑞敏,再改变海尔,张瑞敏改变了,海尔也就改变了。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企业文化不是开几次会就能产生的,也不是员工自觉产生的,它来源于企业领导者或企业领导层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企业领导是榜样,是企业文化的影子,企业领导的所作所为传播出去,被员工所接受,就会影响员工的行为、习惯,也就形成了企业文化。厦门卷烟厂在企业中经常传播6种文化,责权文化、亲和文化、制度文化、乐观进取文化、廉洁自律文化和艰苦奋斗文化。

(二)员工主体的价值观。员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角色如何定位,是企业的主人还是雇员?传统的说法是,国企员工具有二重性,既是主人也是雇员。无论是主人还是雇员,企业文化总是建立在以员工利益为主体的基础之上的。企业所有的赢利,所创造的价值,无一不是员工辛勤劳动创造出来的,企业要对他们负责任,不能对不起他们。员工的福利、员工的发展、员工的自豪感都是企业的财富,同时也是以员工为主体的价值观的必然体现。

(三)团队的价值观。团队员工的共同愿望和价值系统对企业有很重要的影响。当好的价值理念、好的愿望在员工心目中不断强化,形成该群体的一致行为后,团队的生产力才能发挥出来。实际工作中,我们把个人利益与企业整体利益融为一体,把“厂兴我有利,厂衰我有失”、“爱企业,爱产品,爱岗位”、“视厂如家”的理念变成员工个人的自觉行动,做到“人人心中有企业,上下左右一条心,拧成一股绳”,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增强团队合力与竞争力。

(四)管理的价值观。笔者认为,从管理的文化梯次看,有科学管理、人本管理与文化管理三个层次。做企业,科学管理是前提、是基础;人本管理是企业发展的方向,没有科学管理就勿谈人本管理;文化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无声的监督,是无为而治。在实践中,厦门卷烟厂对这三个层次的管理价值观是这样理解的:第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学管理也是生产力,员工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这是企业科学管理价值观的基本体现。要使企业兴旺发达,就必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发挥人的聪明才智,依靠人才兴业,依靠科技兴企。第二,抓好企业科学管理的过程,同时是改造人的过程,是改造人的习惯系统的过程,也是人本管理不断提升的过程。人本管理就是要关心人、体贴人,一切为了尊重人的责任感服务,一切为了人的发展服务。第三,文化管理最终表现在制度、机制上,制度、机制是文化管理价值观一个很重要的方面。长江、黄河没有人管却能东流到海,其原因就在于它有一种机制保障,是中国地形加河流的机制。厦门卷烟厂怎样才能像长江、黄河那样,不需要管理就能自然成功?同样需要一种机制。厦门卷烟厂目前正在和一家管理公司合作,寻求适合企业发展的文化管理机制。

(五)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观。世界上没有单纯的经济工作,也没有单纯的政治工作。深化企业改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调动员工积极性,进行生产经营都离不开宣传政治工作。经济发展为社会现代化服务,而思想政治工作则为经济发展开辟道路。这是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的统一性表现,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和价值所在。尤其是在变革的时代,更需要用新的理论武装头脑,与时俱进,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宣传思想政治工作。任何轻视或忽视思想政治工作的行为都将付出代价。

企业文化建设范文篇8

一、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使企业健康发展

笔者认为,谈企业文化首先要谈对企业文化概念的认识。什么是企业?企业是以市场为向导,以赢利为主要目的,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活动的经济组织。什么是文化?文化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同时也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因此,企业文化就是一个团队在完成一项事业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由于企业文化具有灵魂、凝聚、约束、向导、激励等几方面的重要作用,因此,也就决定了企业文化其实就是一种以做大做强企业为基本内容的企业发展观点和经营理念。企业文化建设只能紧紧围绕这一中心,搞好生产经营和服务,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使企业健康、稳步地持续发展。这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根本所在,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惟一使命。

在实践中,每干一件事,每搞一次文化理念的宣传,我们都要思考这样做是否有利于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是否有利于员工的精神和物质需要,是否在搞形式主义,是否在实事求是地塑造具有厦门卷烟厂特色的企业文化。对此,不敢有丝毫麻痹。笔者感觉这其中的每一个过程都是一次严峻的考验,都是一个如履薄冰、负重前行的过程。近几年,厦门卷烟厂的经济效益每年都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其原因就在于这一指导思想的正确性。同时,我们注意到,一些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中高喊科技兴国、为社会服务、为消费者服务等口号,这种做法显然偏离了企业发展的实际,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事实证明,好高骛远是会耽搁企业发展前程的。企业文化建设,很实际的目的就是要让企业健康地活下去,并且要越活越好、越活越强大。俗话说,有用就是真理。离开生存和发展,离开经济效益,企业文化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不能落地,不能扎根,徒剩一堆美丽的辞藻。

二、企业文化建设的中心——经营理念

品牌形象既是企业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企业的品牌之中。曾经有人说,中国的品牌是一流的产品、二流的包装、三流的营销、四流的服务。无论这句话有多少水分,但作为一名企业领导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品牌革命时代已经到来,品牌就是企业的生命。对于日趋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企业领导者必须高瞻远瞩,具备与时俱进的战略眼光,对塑造品牌文化的利弊,要及时果断地扬弃,把职工的整体素质提升上去。并且要不断地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创造出企业优秀的品牌,使企业具备更强的竞争力。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持续稳步地发展壮大。由此可见,搞企业文化建设不能离开品牌谈文化,而要以品牌为载体彰显企业文化,这也是厦烟人的经营理念。

产品是品牌的实物载体,质量是品牌发展的基础。厦门卷烟厂视质量为生命,高度重视产品的内在品质与外观质量,一直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先”,塑企业优秀的品牌。近年来,厦门卷烟厂不断加大质量管理力度,不仅要求结果出精品,更追求过程出精品。1998年导入iso9002—94版质量认证体系,提高产品的质量控制管理水平;1998年第四车间被评为“全国样板车间”;1999年第一、三车间被评为“福建省样板车间”,设备管理达到国家二级管理标准;2001年进行了质量管理体系换版——iso9001-2000版,进一步规范产品设计和开发过程,在行业内首创产品开发过程质量控制的“五书”制度,即:产品设计和开发建议书、任务书、策划书、鉴定书、批量投产准许书,以此提高产品的质量控制水平。2000年以来,厦门卷烟厂大力实施品牌、营销、管理和服务“四大工程”,夯实产品、市场、管理和服务“四大基础”,不断提高企业产品核心竞争力。目前,厦门卷烟厂正在进行新厂建设,投资8亿元,力创七个一流:管理一流,工艺一流,产品一流,效益一流,人才一流,设备一流,环境一流;力戒两个一流:花费一流,享受一流。要求每个员工树立“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形成“现场就是市场,做过程精品,每一道工序质量零缺陷”的认识,从单一追求结果到追求过程与结果的统一。厦门卷烟厂还特别注重综合技术水平的提高,积极与国内外知名烟草研究机构和烟草公司开展技术合作,1986年率先与美国雷诺士烟草企业(现为日本烟草)开展合作,以此提高企业管理、工艺、技术水平。“十五”期间,厦门卷烟厂制定了企业新的发展目标,即向烟草行业同等规模中最具竞争潜力、最有活力的企业行列迈进。

总结厦门卷烟厂的经营理念,笔者认为厦门卷烟厂是在实践中塑造一种适合行业特色的企业文化,它必定会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三、企业文化建设——人本素质管理

企业只有具备一流的素质,才能创造出一流的产品。近几年来,一些颇具远见卓识的企业领导者都尝试着从资本管理向“二本论”管理转变,“二本论”管理即资本管理加人本管理。凡是人本企业都有它明显的管理特征:一是在信任员工的基础上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和能动性;二是倡导员工进行有效学习,推动企业整体素质的提高;三是培养有利于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的价值观。为此,厦门卷烟厂以品牌文化建设为契机,带动企业综合素质的提高,尤其是人的综合素质的提升。企业每创造、培育一个更高档次的品牌,就标志着其综合素质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实现了一次质的飞跃。厦烟人很清楚,企业综合素质不提高,就不可能创造出新品牌来,即使创造出来了也不可能培育起来。企业界有人形象地把靠吹捧走红的企业品牌比作“螃蟹”,意思是经不起市场和时间的考验,一红就死。所以企业品牌的培育过程必须是一个全面提高企业整体素质的过程。

厦门卷烟厂决不做一红就死的“螃蟹”。厦门卷烟厂创建于1954年,有近50年的发展历史,如果从其前身华康烟厂(解放前的一个私营企业)算起,历史就更长了。经过近50年的发展,特别是在厦门成为经济特区以后,厦门卷烟厂借改革开放的东风,充分发挥特区的两大优势——区域和政策优势,抓住机遇,不断发展壮大。今天,厦门卷烟厂的发展水平已处于全国烟草企业先进行列,主要经济指标跃居前15位左右,是烟草行业“36家重点发展企业”之一。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企业素质、员工素质的全面提高。在抓员工综合素质提高的过程中,厦门卷烟厂着重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狠抓解放思想,更新陈旧观念。“变”是惟一不变的真理。企业要发展,靠老思路、老办法是不行的,要学习,要变革。“变则通,通则久”。把“变”的思想、“变”的观念植入员工的头脑之中,让他们想别人所不敢想,做别人所不能做,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开拓进取的创业精神。

(二)狠抓敬业精神,培养认真习惯。厦门卷烟厂要求企业员工牢记这样一个理念:不认真工作者就是“小偷”,在“偷”企业的钱(工资)。员工所做的工作要对得起自己的工资,这是最起码的信用关系。企业要培养员工良好的敬业习惯:操作认真的习惯、负责任的习惯、使命感和事业心的习惯。

(三)狠抓团队建设,营造真诚氛围。一个优秀的企业领导者,是不会把眼光只盯在报表利润的增减上的,而是在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厦门卷烟厂倡导团队精神,倡导团队英雄,就是这个道理。每个人都是团队中的一员,发展个人才能发展团队,进而发展企业。这是必然的因果关系。团队成员之间要坦诚、真诚、零距离,营造团队真诚的氛围。只有这样才能激活员工的思维,发挥员工的聪明才智。

(四)狠抓机制搞活,注重制度创新。我们认为,厦门卷烟厂的企业文化,从宏观层面讲,具有厦门卷烟厂的国情特色,但从微观上讲,并没有中外企业之别。企业机制搞活无非就是解决“原动力”的问题,而“原动力”的主要内容就是“人+机制”。基于这种考虑,从2000年开始,厦门卷烟厂加大、加快改革步伐,大力改革用人、用工、分配机制和考核制度,导入市场经济手段,全面形成“岗位靠竞争、收入靠贡献”的竞争激励机制和考核约束机制,建立“岗位能上能下、收入能高能低、员工能进能出”的动态运行机制,确保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更具活力、更灵活、适应性更强。为保证企业管理水平有一个较大幅度的提高,2003年新厂搬迁后,聘请了一家国内外知名的管理咨询公司,结合管理流程再造,要求他们设计出既符合国情、厂情,又代表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发展要求,还符合员工利益的崭新的运行机制。全方位、脱胎换骨地搭建企业内部公平竞争的舞台,提升厦门卷烟厂的整体综合素质。

四、企业文化的内核——价值观

价值观是关于价值的一定信念、倾向、主张和态度。说白了,价值观就是人的追求。要什么不要什么,追求什么反对什么,喜欢什么讨厌什么,都属于是价值观的范畴。价值观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灵魂,是员工心中的灯塔,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依靠。任何文化建设都是以某种价值观的倾向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建设也不例外。经营思想的革新、企业综合素质的提高都要以某种价值观为指导,中外企业概莫能外。

(一)企业领导的价值观。企业领导的价值观是整个企业文化价值观的“航标”。有人说,先改变张瑞敏,再改变海尔,张瑞敏改变了,海尔也就改变了。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企业文化不是开几次会就能产生的,也不是员工自觉产生的,它来源于企业领导者或企业领导层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企业领导是榜样,是企业文化的影子,企业领导的所作所为传播出去,被员工所接受,就会影响员工的行为、习惯,也就形成了企业文化。厦门卷烟厂在企业中经常传播6种文化,责权文化、亲和文化、制度文化、乐观进取文化、廉洁自律文化和艰苦奋斗文化。

(二)员工主体的价值观。员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角色如何定位,是企业的主人还是雇员?传统的说法是,国企员工具有二重性,既是主人也是雇员。无论是主人还是雇员,企业文化总是建立在以员工利益为主体的基础之上的。企业所有的赢利,所创造的价值,无一不是员工辛勤劳动创造出来的,企业要对他们负责任,不能对不起他们。员工的福利、员工的发展、员工的自豪感都是企业的财富,同时也是以员工为主体的价值观的必然体现。

(三)团队的价值观。团队员工的共同愿望和价值系统对企业有很重要的影响。当好的价值理念、好的愿望在员工心目中不断强化,形成该群体的一致行为后,团队的生产力才能发挥出来。实际工作中,我们把个人利益与企业整体利益融为一体,把“厂兴我有利,厂衰我有失”、“爱企业,爱产品,爱岗位”、“视厂如家”的理念变成员工个人的自觉行动,做到“人人心中有企业,上下左右一条心,拧成一股绳”,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增强团队合力与竞争力。

(四)管理的价值观。笔者认为,从管理的文化梯次看,有科学管理、人本管理与文化管理三个层次。做企业,科学管理是前提、是基础;人本管理是企业发展的方向,没有科学管理就勿谈人本管理;文化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无声的监督,是无为而治。在实践中,厦门卷烟厂对这三个层次的管理价值观是这样理解的:第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学管理也是生产力,员工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这是企业科学管理价值观的基本体现。要使企业兴旺发达,就必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发挥人的聪明才智,依靠人才兴业,依靠科技兴企。第二,抓好企业科学管理的过程,同时是改造人的过程,是改造人的习惯系统的过程,也是人本管理不断提升的过程。人本管理就是要关心人、体贴人,一切为了尊重人的责任感服务,一切为了人的发展服务。第三,文化管理最终表现在制度、机制上,制度、机制是文化管理价值观一个很重要的方面。长江、黄河没有人管却能东流到海,其原因就在于它有一种机制保障,是中国地形加河流的机制。厦门卷烟厂怎样才能像长江、黄河那样,不需要管理就能自然成功?同样需要一种机制。厦门卷烟厂目前正在和一家管理公司合作,寻求适合企业发展的文化管理机制。

(五)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观。世界上没有单纯的经济工作,也没有单纯的政治工作。深化企业改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调动员工积极性,进行生产经营都离不开宣传政治工作。经济发展为社会现代化服务,而思想政治工作则为经济发展开辟道路。这是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的统一性表现,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和价值所在。尤其是在变革的时代,更需要用新的理论武装头脑,与时俱进,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宣传思想政治工作。任何轻视或忽视思想政治工作的行为都将付出代价。

企业文化建设范文篇9

关键词:东北国有炼化企业;抚顺石化公司;企业文化

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1]。东北地区作为国有企业主要聚集区,国有企业在东北国民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其中国有大型炼化企业占比最大。如何发挥好文化优势助力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已成为一项重要课题。

一、东北国有炼化企业企业文化现状

建国以来,我国国有企业经过60年的实践探索,企业文化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培养了一大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和优秀企业文化的企业品牌,并且在理论研究方面形成了符合国情、富有国有企业特色又不断创新的企业文化建设框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2]。2011年2月28日,《中央宣传部、国务院国资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增强企业文化对职工的号召力和影响力[3]。东北国有炼化企业经过不断地实践探索,企业文化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培育了一大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和优秀企业文化的企业品牌,如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五型班组文化等,企业文化在大型国有企业中发挥的助力企业生产经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更多的企业愿意花费人力、物力、财力在企业文化建设上,更多的企业领导者也充分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做大做强的重要意义。目前,随着中国经济的体量不断加大,适逢“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国有企业走出去的步伐逐年加快。面对国际竞争环境,伴随国有企业同国外百年企业接触的增多,人们越来越感觉到我国企业在文化建设方面还缺乏系统性、整体性、持久性的战略部署,更多的人开始关注深层次的企业文化建设问题。

二、东北国有炼化企业企业文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迪尔和肯尼迪把企业文化整个理论系统概述为5个要素,即企业环境、价值观、英雄人物、文化仪式和文化网络[4]。下面以中国石油抚顺石化公司为例,分别从价值观、企业环境、典型人物、典礼和仪式与文化网络方面分析企业文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1)企业员工价值取向上出现偏差。伴随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企业员工接受外界信息的渠道日益扩大,微信、QQ、手机APP等新兴媒体及传统的电视、报纸等媒体将各类信息灌输到企业员工头脑中,原有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受到严重冲击,企业员工价值取向出现多元化的态势。一些员工在价值目标选择上开始重视个人理想,轻视社会理想,更多地注重自己的发展和现实的利益,对他人、社会、集体都莫不关心,缺乏责任感。特别是企业中的青年员工,虽然对企业具有一定地认知度,有集体荣誉感,但由于在生产一线工作,从事现场操作,日复一日地从事重复性工作,觉得自身价值没有得到充分体现。(2)广大员工参与建设的积极性不高。企业文化需要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需要员工身体力行,但是现在企业员工中参与建设企业文化的积极性普遍不高。这一方面是由于部分企业员工个人主义至上的思想作祟,不愿意拿出个人的时间去参与企业文化建设,更不愿意违背自己的意愿服从整体文化的约束。另一方面,企业在对员工进行企业文化宣传教育的过程中,由于老套的宣传方式方法很难得到员工的认可,调动不起他们的兴趣,有些员工更是游离在整体企业文化建设之外,更有甚者违背整体企业文化我行我素。企业文化已经不是企业中每个员工都认同的观念和制度,企业文化建设是可有可无的事情,这就导致企业文化建设不能被主要群体接受,从而也就降低了企业文化建设的时效性,失去了推行企业建设的意义。(3)典型人物示范作用不明显。东北国有炼化企业分布在东北三省的主要工业城市中,由于建设时间和地域文化的差异,对典型人物的认可理念也存在一定差异,各企业树立的典型人物在其他企业中推广时易出现水土不服现象,企业员工对典型人物的事迹认知程度出现偏差。同时,鉴于各企业的规模、装置、产品、人员结构、机构设置等都不尽相同,各公司虽然有典型人物,但是由于每个单位的单一性和独特性,很难将一个典型人物和事例做统一规范、统一推广,这样就带来典型的示范作用不明显,很难形成群体效应。(4)在典礼和仪式方面,重形式轻内涵现象明显。企业在自身文化建设时,大多采取主观臆断的方式提出一些华丽的企业理念,而并非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提炼出企业理念,这些理念多注重表层的东西,从而忽视了企业文化的真正内涵。由于过度重视表层的物质文化建设和行为文化建设,更多地关注厂容厂貌、统一着装、佩戴胸牌、员工的言行举止、内部报刊、庆典活动等,或将文化局限在宣传标语、企业歌曲、组织旅游活动等较低层次上,不能真正将企业的精神、企业的理念、企业的价值观融入到员工人文素养的培育和提高过程中。同时,企业文化建设脱离企业生产实际,没能形成统一整体相互促进,造成企业文化手册上说一套,生产管理实际中还是老一套,出现了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生产经营实际“两张皮”现象,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意义丧失。(5)文化建设的体系不完善。虽然企业文化建设取得了很多成绩,也制定了相关的规章制度,设立了单独的企业文化部,但是,在企业文化建设中配套的规章制度、实施办法都没能很好地建立,致使部分员工置身事外,完善、有效的反馈和激励机制没有形成,导致反馈不及时。有些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对企业文化发挥的作用过于高估,违背企业文化发展客观规律,试图将生产经营出现的问题用文化来解决。

三、企业文化建设对策

企业全体干部员工从思想上要深刻认识到企业文化构建对公司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要从宏观战略的高度认识企业文化构建的重要性,企业文化是企业精神和企业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5]。企业文化主要分为四层次结构,即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1)坚持“外化于行”,塑造企业品牌,进行物质文化建设。通过直观上的展示,塑造良好的形象和良好的工作环境。一是强化企业形象宣传,通过形象宣传潜移默化地感染企业员工。企业文化建设应该根据集团公司的统一要求,重新制作统一的企业精神、企业理念、企业核心价值观和企业发展目标及战略的宣传牌匾、宣传册及宣传灯箱等“外化”形式载体,不断从物质文化角度潜移默化地影响员工,让企业员工对企业文化有第一感官直觉。二是强化企业硬件环境建设,用舒适的工作环境影响企业员工的日常行为。整洁、宽敞、人性化、秩序井然的企业环境,能让员工一走进厂区、工作岗位就感到神清气爽、心情舒畅,使员工感到家的温暖。首先,从企业厂区环境入手,公司通过总体统一规划建立一套适合每个生产企业的厂区环境规划,由固定的绿化企业去对各企业非生产区的环境进行建设和日常维护,形成企业员工一进入企业就有一种到了花园的感觉,从而对企业有一种发自内心的认同感。其次,从员工日常工作环境入手,通过5S定置化管理工作,规范员工的工作行为,使其树立到工作岗位就应该保持工作环境的井然有序,这样通过约束形成习惯,最后培育文化。此外,从食堂、浴池等后勤服务场所入手,使后勤服务场所更具人性化,尽可能为员工提供优质服务,让员工体会到企业的关爱,形成良好的物质文化氛围。(2)坚持“物化于制”,提升企业管理水平,进行制度文化建设。企业的管理制度,对员工来讲是外加的行为规范,这外加的行为规范是否与员工内在的行为和道德规范,也即是否与员工的群体价值观协调一致,是创建企业制度文化的关键。对人的行为影响最大的是制度,有什么样的制度就有什么样的行为。因此,以尊重人、关心人为核心的“公平、公正、公道”的制度、机制是形成良好的制度环境的关键。首先,应结合当前形势建立一套公平、公正、公道的以“效益”为中心的激励机制。企业发展,首先要有一个公平的机制与氛围,不能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一个成熟的企业要有理性之辨、是非之分、良莠之别。好的受不到表彰,坏的就不能以坏为耻;坏的受不到惩戒,好的就不能以好为荣。其次,应梳理已有制度,用“以人为本”的尺子量一量。东北国有炼化企业大多都有几十年的历史,由于历史原因这些企业有很多的制度已经跟不上时代的脚步,有些制度过于苛刻,缺乏人性化,所以公司要尽快成立制度梳理部门,对已形成的各项制度进行梳理,不合适的尽快废弃,同时建立一批融入人性化管理的规章制度,让员工体会到制度的文化氛围。此外,制度管理是基础,自主管理才是真正的目标。正确认识制度管理与自主管理的辩证关系,对规章制度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企业管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制度管理是自主管理的前提和基础。自主管理是严格管理的升华和目标。制度管理重在外在“他律”,自主管理重在内在“自律”。(3)坚持“情化于通”,打造和谐团队,进行行为文化建设。在企业内部全力打造“真诚”文化,通过各种手段在员工中形成对企业真诚、对同事真诚、对合作方真诚、对家庭真诚的真实诚信、表里如一的企业文化环境。首先,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真诚”文化。通过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加强优秀中国文化传统的宣传,不断释放员工在企业工作中的“真诚”潜能,让每名员工在工作中体会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工作中少些推诿、扯皮,逐步提高工作效率,形成公司整体范围内的良好人文环境氛围。其次,实现企业与员工之间的“真诚”文化。一是企业要对员工真诚。企业领导者要秉承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处理好涉及员工各项利益的工作,坚持从员工的利益出发制定好各项制度,为员工工作生活提供良好的保障,提升员工以企业为家的情感。二是员工要对企业真诚。真诚是相互的,企业不能光对员工真诚,反过来员工也要对企业真诚,真正把企业当做“衣食父母”,当做家,共同建设好幸福家园。只有我们的企业好了员工才能有更好的保障,真诚对待企业,企业才会给予你真诚的回报。真诚不能只停留在嘴上,需要所有员工共同以行动践行,体现在日常的岗位工作中,最终形成一种真诚的行为文化。(4)坚持“内化于心”,铸造企业之魂,进行精神文化建设。各企业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会孕育出不同的企业文化,因此,应将各企业优秀的文化内涵融入到整体文化中。一是要注重对企业几十年传统文化的提炼、挖掘及与时代特点有机结合,将传统的文化理念赋予新时代的特征,增强传统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从而带动企业员工主动践行企业文化;沉淀下来的东西才是真正有价值的,包括制度、文件、技术等,是永远取之不尽的财富;要将易于各单位接受和能够共同践行的核心价值观注入到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中。二是要使员工清楚地了解他们的幸福生活离不开企业的发展,企业发展也离不开“有效益意识、有技能的优秀员工”。近几年东北地区发展动力不足,各省GDP增长速度持续放缓,作为东北地区GDP大户的国有炼化企业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亏损企业范围有增无减,企业员工的收入不断降低,此时企业员工应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员工的幸福离不开企业的发展。困难时刻更需要所有员工共同努力,协同一心,真正将企业当做家,共度难关。企业员工要不断增强效益意识和技能水平,只有提高创效意识,增长了技术能力,助推企业形成自身品牌优势,相信无论市场如何波动,企业都会保持较好的发展态势,企业员工也会得到企业发展红利的惠及。三是要注重企业精神和员工共同价值观的统一。现阶段就是以创造效益为最根本的出发点,真心关注企业发展的方向,全力做好各项创效措施的落实,让企业的发展目标与员工的努力方向高度一致。同时企业也要将发展的成果及时传达给企业员工,并为员工谋取发展的红利,真正形成两者的高度统一、互利互惠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不动摇开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0-12(1).

[2]杜秀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国有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研究[D].郑州:河南理工大学,2012:39.

[3]中央宣传部、国务院国资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EB/OL].中国新闻网,[2011-2-28].www.chi-nanews.com/gn/2011/02-28/2873740.shtml.

[4]特伦斯•迪尔,艾伦•肯尼迪.企业文化-企业生活中的礼仪与仪式[M].李原,孙健敏,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

企业文化建设范文篇10

关键词:企业展厅;企业文化;运行管理

一、企业文化及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价值准则、行为规范、使命愿景、宗旨目标、伦理道德、制度理念等组成的一个复合体系,是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的行为准则和“精神支柱”。企业文化具有导向、约束、凝聚、激励等作用,在激励企业员工、规范企业管理、塑造企业形象、凝聚企业力量等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是提升企业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动力源泉”,推动企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强心剂”。

二、企业展厅运行管理及现状概述

企业展厅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其核心功能是展览、宣传、教育,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场所。展厅的运行与管理就是有效组织并利用展厅的人、财、物、环境等各种资源,有效运用各种管理手段,充分发挥其宣教功能的过程。良好的运行管理方式是有效展示和传播企业文化的重要手段。但是据不完全统计,当今企业展厅的运营管理模式普遍较为粗放,展厅的有效管理问题也是困扰各大企业的一个难题。面对企业展厅面积相对较大、管理人员偏少或缺少专业素质、企业管理层重视不足、缺少有效的运行管理方法等问题,企业展厅多数发展成多人“观赏”、少人问津,更无人“力行”的场所,成为各大企业的一大“冷宫”,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着实惋惜。基于此,笔者尝试总结个人工作经验、通过身边一些实际案例、来分享和探讨充分利用展厅各种资源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推动企业资源合理利用,从而促进企业健康和谐快速发展的路径、方法,以期对企业有效运用展厅资源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有所裨益和借鉴。

三、促进企业文化建设的展厅运行管理方法研究

1.领导层的高度重视

设立企业展厅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经营决策,因为涉及场地、财力、物力、人力等资源的较大支出,所以在构想之初就应高度重视,提上公司战略高度,目标是建成公司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场所,而不是供客户、员工观赏消遣的休闲场地、或提升公司“逼格”的手段。从理念上树立正确的意识,才能自上而下从根本杜绝资源的巨大浪费。

2.切实提升展厅工作人员的素质

展厅工作人员是展厅运行管理中的最重要的因素,其人员素质直接影响展厅运行管理的效果。在人员选择时应优先考虑专职人员、或热爱展厅工作、主观能动性强、积极乐观、善于学习创新的高素质人员。并不断进行学习培训,加强其学习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首先,作为一名合格的展厅工作者,应积极学习前沿的展厅管理知识,打好知识功底、业务功底和理论功底,并不断进行实际演练,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增强宣传教育、演讲引导水平,做一个学习型、创新型的展厅工作者;其次,展厅工作者要有责任重于泰山的压力感,不折不扣地扛起展厅宣传教育工作的大旗,不应处于被动、应付状态。经常思考下自己应该做点什么,为企业的发展贡献点什么,充分利用好展厅这个平台,增强责任意识,做到责随职走、心随责走;应增强展厅工作者的服务意识,以服务客户、员工、企业为宗旨切实做好宣传和践行企业文化,使企业文化在展厅这个平台真正发挥出价值导向、激励人心、凝聚力量的巨大能量。

3.展厅设计和策划应精心布局、与时俱进

企业展厅的设计、策划就是企业理念、文化的物化,这里不仅要求展现公司的品牌形象,更应展示出企业的精神风貌,因此要通过合理布局,将企业概况、发展演变史、领导关怀、发展纪实、荣誉奖励、重大项目、产品演示等内容如实展示,更应将愿景、目标、价值观、党团建工作、员工榜样纪实等内容有效呈现,大胆合理运用。同时应考虑布展密度、展品体量大小、互动参与效果等因素,尊重展览品的客观现实环境。此外,更应利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契机,加大网络载体的建设以达到增强宣传效果的结果,如展板之间嵌入显示屏,加入演示、播放视频,增强观众参观印象;利用无线网络,提升互动体验效果。

4.简化展厅参观流程,以人为本,调动观众的参观兴趣

建立健全的展厅管理制度,从观众的角度考虑,设置便利和人性化的参观预约流程,在参观过程中协助和保障观众和展品间进行安全、有效的互动,使观众轻松获得体验,引导观众更好地理解展览内容从而获得更大地收获。

5.展厅宣传应重在传播企业发展理念、分享企业发展成果,宣传正能量,从而振奋员工精神风貌

企业发展理念包括企业方针政策、愿景、目标、价值观等,应充分利用展厅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员工认同企业价值观,企业愿景目标、具体规划的展示宣讲及各种标识、口号的协调使职工憧憬美好未来,激发信心和工作热情,统一意志、思想加快到企业发展进程中,形成强烈的归属感,并无形中形成共同的价值观体系。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建所纪念活动视频的播放,不仅全面展示了企业风采,而且有利于增强和谐的氛围。通过寻找和发现身边的榜样、推广先进典型,使广大职工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创造积极向上的内部发展环境。每年新生入职时可组织参观展厅,加强公司企业文化宣传教育,增强他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6.用发展创新的理念开展展厅管理工作

企业在不断发展变化,企业文化也在不断更新发展。因此要,展厅展板需要不断更新和调整,在节约开支的前提下,要不断将新的管理思想、价值观、理念渗透到展板宣传展示中,做传播先进企业文化的“先锋队”,使企业员工逐步感受和接纳企业文化的变化和调整。展厅是企业的“风水宝地”,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个宝贵的资源更好地为企业的发展服务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作者:楼甜甜 单位:中电海康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