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破产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8 15:51:27

企业破产

企业破产范文篇1

在市场经济中,部分企业的破产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那么,企业破产的损失应该由谁承担?市场机制要求谁投资谁承担,但事实上,一般投资者只承担了一部分,即净资本部分,其余部分由信用机构和其他施信企业所承担。由于我国的信用机构绝大部分都是国家所有,国有企业又必占据相当的比例,结果企业破产的损失,有相当一部分是由国家承担的。

(一)空壳企业的破产损失分摊

设企业资产的构成中,自有资本的平均比重为e,信用机构的债权所占的平均比重为r,企业间的相互信用所占平均比重为S;国有企业资产占全部企业的比重为w。则若一国有空壳企业(指无产可破或扣除所欠工资和税款外没有剩余财产的企业)破产,国家作为破产企业所有者承担的资产损失比例L。由下述公式表示:

Lg=e+r+w×s=1-s+w×s…(1)

根据《1999年中国统计年鉴》432-435负与624页,1998年全国工业的自有资本平均比重为e=36.26%,国有企业(以下均指工业企业)的e=35.93%,r=34.4%(其中工业长期贷款按短期贷款的比例计算),全国企业间信用占资产的平均比重为s=1-e-r=29·34%,s=67.84%(比值W为所有者权益之比)。假定信用机构均为国家所有(实际上国家占99%),国家承担的空壳国企破产的平均损失为Lg=35.93%+34.4%+67.84%x×29.34%=90.23%;而非国有空壳企业破产其所有者的平均损失仅为其自有资本部分ef(根据上述数据可算出为36.59%),显然,eg+r+w×s>ef,即一个国有空壳企业破产作为所有者的国家所承担的损失无论从理论还是从现实上看都大大多于非国有空壳企业所有者所承担的损失。

按上述字母的定义,一个非国有空壳企业破产时对信用机构的侵蚀为r,对国有企业的侵蚀为WXS,所以,一个非国有空壳企业破产时要强加给国有资产的平均损失为

Lf=r+w×s………………………(2)

代八年鉴数据,Lf=34.4%+67.84%×29.347%=54.3%。若国有与非国有空壳公司出现的概率相等,则国家对全社会企业破产所承担的损失与非国有企业所承担的损失之比为wLg+(1-w)(r+w×s):ef,即(weg-r+w×s):e………………………………(3)

将数据代人(3)式,结果为2:15:1。

(二)企业破产后的剩余财产能偿还部分信用机构债务

信用机构在破产企业的清产赔偿次序中名列前茅,假定破产后的剩余财产仅够偿还信用机构的部分债务,此时国家作为破产企业所有者承担的资产损失比例Lg,由下述公式表示:

Lg=eg+r1+w×s……………(4)

式中YI为信用机构损失的部分,即信用机构只收回了r-rl的财产。显然信用机构损失越小,国家损失越小,假定r1=0,则按统计年鉴的数据,Lg=eg+w×s—55.83%。

而非国有企业在这种情况下的平均损失仍然是ef=36.59%,也就是说,即使金融机构在企业破产中没有损失,国有承担的国有企业破产损失仍大于非国有所有者所承担的企业破产损失。

(三)企业破产后的剩余财产不仅能偿还信用机构的债务,还能偿还其他企业债务,但所有者权益为零

此时国有企业的平均损失为35.93%,非国有企业平均损失为35.59%,由于国有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高于非国有企业,所以,国有企业在此时平均损失相对较小。

上述数据虽然来自工业企业,但破产分担的公式与数据无关,其原理对全国所有企业均成立。从我国目前破产的情况看,空壳企业占多数,其次是能偿还部分贷款的情况,企业破产没有造成信用机构损失的情况很少。所以,总的来看,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的所有者所承担的企业破产损失极不对称。另外,在这里我们还没有将国有资产与非国有资产的自觉保护的程度和水平考虑在内,而事实上,国有资产的自觉保护意识相当之差,远远逊色于非国有资产,大量的国有资产流失就是最好的证明。而私有财产,我们就很少听说过有流失。

二、国家减少破产损失的策略选择

根据以上的分析,国有企业的经营方式不能与私营相同,过去实行的“关、停、并、转”实际上是一种被动的解决方法,不适合市场经济。为化解破产损失,国家应该从宏观上调控国有资产的经营策略,在全社会破产损失最小化的基础上使国有资产的破产损失尽可能最小化。

(-)减少国有信用机构

根据上面的分析,国家承担巨大破产损失的原因之一是国家保有大量的信用机构。如果国有信用机构的信用规模(以下简称国有信用规模)缩减1/2,则r缩减1/2,不仅国家对空壳国有企业承担的破产损失会减少r/2,国家对非国有空壳企业的破产损失也会减少r/2,国家与非国有破产损失承担的比例变为(weg+r/2+w×S):ef;实际承担比例从2.15:1减至1.68:1。

事实上国家根本没有必要保有大量的国有信用机构,传统经济学(指开放前的政治经济学)认为银行是经济运行的中枢,国家控制了银行就能控制整个经济。然而,经过近100年的践,人们已经发现,国家并不必控制整个银行系统。只要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银行,国家就能够全面控制所有银行以至整个金融系统(传统理论建立时还不知道有中央银行这样一个好的控制工具)。我国现在已经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银行和较全面的监管体系,在这种有力的宏观控制条件下,应该考虑减少国家对信用机构的持股比例。

另外,还有一种观点认为,金融业是具有一定垄断程度的高利润行业,这种垄断利润应归国家所有。然而发展中国家经验表明,金融业一经国有资本经营,效益普遍降低,甚至形成大量坏帐(我国国有银行的问题并非特殊情况)。因此,减少国有信用机构不仅能降低国家对破产损失的承担比例,而且有利于提高金融市场的效率,使全社会的破产损失缩减。

(二)转卖国有企业

根据前述分析,无论是在空壳情况下还是在信用机构债权能够清偿的条件下国有企业破产需要国家承担的损失都很多,所以,国有企业越少,国家所承担的破产损失越少。另外,从国家承担的非国有空壳企业破产损失的公式Lf=r+w×s可以看出,国有企业在社会总资产中所占的比例W越小,则Lf越小。在信用机构债权能够清偿的条件下,国家承担的非国有企业破产损失的公式Lf=W×S,也与W成正比。可见,国有企业的减少不仅可使国家负担的国企破产损失减少,还可使其对非国企破产损失的承担减少。所以减少国有企业资产总值将减少国家的双重负担,意义重大。若国有企业减少1/2,则不仅国家对国有企业破产的损失减少了1/2,对非国有企业的破产损失承担(在信用机构债权能够清偿的条件下)也减少了1/2,在空壳公司的情况下,则减少至Lf=r/2+W×S。

如果国家没有任何国有企业(包括信用机构则)国家就不承担任何破产损失(美国既是如此)。所以,从理论上看,国家不参与市场投资和竞争,国家财政负担最小,市场效率和社会资产的经营效率最高。但人们认为,在发展中国家私人资本没有足够的力量形成现代企业,而且自发的经济难以承担“研究与发展”经费,不利于长期的经济发展等等……总而言之,人们有众多的理由说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需要国家投资。那么,在国家不得不投资举办企业的情况下,怎样才能降低国家所承担的破产损失比例呢?可以采取下面两个办法:

1.尽可能减少用财政资金兴办企业。一些市场自身无法产生仅对社会却又是必须的项目可以通过财政支持(一次性支出,比长年承担责任和风险更好)或减免税收等方法来筹建。在西方国家里,甚至连常规武器都由私人生产,然后卖给国家。这种方法不仅大大减少了财政负担,而且也减少了国家对企业经营的风险承担。如果必须由国家投资,可以采取公私合营的形式,例如部分由国家投资,部分从股票市场筹集,以减少国家持股的比例。

2.将有效益甚至是较高效益的国有企业卖掉,而不是象现在这样将亏损的企业卖掉。具体地讲,是应该卖掉生产成熟产品的企业,因为,这些企业从长远看是走下坡路的。而他们从什么时候开始走下坡路,谁也不可能知道,若待人们已经知道企业的效益开始降低再卖掉,其资产的价值已大大下降,国有资产的经营效益就大打折扣了。国家尽早卖掉成熟产品企业(整体出售)或将国企股份化,并卖出部分股份(部分出售)或卖掉一个或几个生产厂或生产线,有以下两个好处:①可以在资本市场上取回其最初的开发创业成本和利润,而将破产损失转移给非国有企业。如果所有国有资产都如此操作,则国家即使投资也不存在破产损失,国有企业也不会有现在这种被动局面。事实上这种国有资产的经营方式早被其他国家采用过,日本在上世纪末,原西德在60年代都曾将国家开发的国有企业卖给私人(出售股票),获得了很好的收益。如,西德以三倍多的价格卖掉大众汽车公司使国有资产经营效益大大超过私营资产。②可以避免人才和资本浪费。国有大企业有很多高级技术人员,平均劳动成本很高。长期生产一种产品,保有高级技术人员实际上是一种浪费,因为,技术的变革,极少产生在操作旧工艺的技术人员中,特别是现代化的技术更是如此。例如,80年代培养的电脑技术人员不可能编出新世纪的软件,因为,新一代电脑的原理已经改变,旧的电脑技术人员根本不懂新的编制原理。生产成熟产品的企业难以创造出新产品,又不能辞退高技术人员,随着产品的老化,技术人员也随之老化,而工资却不能减少,效益逐渐降低,最终被社会所淘汰(将有用的资本浪费掉)。只要注意一下我国的钢铁冶金,机械制造等传统行业就可看出,我国现有国有企业所处的被动局面正是这种长期生产成熟产品的结果。所以国有大企业中的成熟产品生产厂或生产线,如不及时卖掉就是人才和资本的浪费。

基于上述分析,国家经营企业的基本策略应该是开发高新技术产业,开发成功后再转卖给非国有企业,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国有企业在社会中的地位,而且还能促进全社会技术水平的提高,真正实现通过国家的力量提高全社会科技水平的目的。

(三)强制建立信用评级制度

根据前述公式(2),非国有空壳企业破产后,国家所承担的损失为Lf=f+W×S,这表明,国家可以从两个方面减少非国有企业破产对国有资产的侵蚀,一是减少国有信用规模,减少国有企业的资产比重和企业间的信用;二是尽力提高信用资产质量,使破产企业的r和wXs尽可能减少。

另外,如果将r=1-e-s代入可得公式(2),则

Lf=1-e-s+w×s=(1-s+w×s)-e…………………………(5)

显然e越大,Lf越小,也就是说,如果能够增加非国有企业的自有资本,则国家承担的破产损失就会相对缩小。例如,让非国有企业的自有资本比例从目前的36.59%提升为60%,则金融债务与其他债务的比例之和就小于叙%,若两者比重按原有比例缩小,则企业破产后,由金融机构和其他企业所承担的损失相应缩小:

Lf=40%×54.68%+W×40%×45.31%一34.16%(比原来的58.37%减少了41.47%)

即国家所承担的损失仅占34.16%,如果国有信用规模再能减少1/2,则国家承担的损失就只剩下17.08%。

公式(2)和(5)向我们提出了三个要求:①减少国有信用规模;②提高信用资产质量;③增加非国有企业的自有资本比例。第一个要求我们已经讨论过,那么后两个要求怎样解决呢?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证明,最好的办法就是建立信用评级制度。

从实际情况看,企业对信用机构的侵蚀与企业自有资本的比例关系密切:当一个自有资本比例较小的企业再从其他机构贷款时,它的自有资本比例就会进一步减小。反过来,如果一个企业不增长债务的情况下增加自有资本,虽然负债的绝对额没有减少,但其资产负债率相对减小,破产后能够清偿的债务相应增加,国有机构对破产损失的承担比例相应减少。

企业破产范文篇2

一、“破产”逃债行为产生的原因

1、地方保护主义给破产欺诈提供了繁殖土壤。破产企业的债权人大多跨区域,由于受执法环境的影响,一些地方法院出于各种考虑或屈从于某些压力,在审理破产案件时不顾债权人地位平等的基本原则,对异地债权人有意设卡、刁难,对本地债权人故意偏袒,给破产欺诈创造了机会,特别是清算组,其成员来源于破产企业的上级主管部门、政府财政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更使破产欺诈有恃无恐。

2、部门保护主义,本位主义助长了破产欺诈行为的产生。当今社会上流传了一种说法叫“要破产就破银行”。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地方的企业鉴于对银行债台高筑、不堪重负的状况,再加之政府有关部门为了减轻本地、本系统下属企业因效益不佳对本地财政的压力,指使企业采取“假破产、真逃债”的办法赖掉、甩脱银行或其他的债务,搞破产欺诈。

3、不适当的行政干预也是个别企业搞破产欺诈的原因。破产作为一种法律制度,离不开法院审判的独立与公正。但从目前受理的破产案件看,尤其是涉及国有企业和部分集体企业的,基本上是行政行为。个别企业根本没有达到破产界限,企业也不愿意破产,而当地政府为了某种目的硬性要求企业做假帐、走破产之路甩掉包袱,然后再生。而个别真正达到破产界限的企业,却因上级主管部门的不批准,而不能申请破产。

4、有关破产的法律规定不明确、不具体。为了防止破产企业转移财产逃避债务,损害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破产法(试行)》第三十五条规定了人民法院受理破产案件前六个月至破产宣告之日的期间内,破产企业实施的下列行为无效:(1)隐匿、私分或者无偿转让财产;(2)非正常压价出售财产;(3)对原来没有财产担保的债务提供财产担保;(4)对未到期的债务提前清偿;(5)放弃自己的债权。破产企业有前款所列行为的,清算组有权向人民法院申请追回财产。追回的财产,并入破产财产。但是受人际关系、破产企业法定代表人的思想素质、执法人员的业务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对这五种行为有时难以掌握,客观上有的搞破产欺诈的甚至将时间提得更早,以就难以杜绝破产欺诈的发生。

二、“破产”逃债行为的表现方式及处理

(一)破产资格的欺诈及处理

根据我国现行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乡村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私营企业暂行条例》、《公司法》、《企业破产法(试行)》及贯彻意见等有关破产法律规定看,只有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在达到破产界限,没有破产障碍时才能向人民法院申请破产,非法人企业是不能申请破产的。在人民法院审判实践中,常常遇到破产资格的欺诈方式有以下两种:

1、名为集体或私营法人企业,实为个体企业或不具备法人条件的其它组织。针对这种情况,法院均应以查证、认定的事实,依法确认其为非法人的主体(不管工商登记为何种性质)不适用破产的规定,裁定驳回其破产申请,并告知各债权人按民法及民事诉讼法和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请求司法部门及时保护其合法权益,以挫败债务人企图通过主体欺诈逃避债务的图谋。

2、“母体裂变、死活拨离”重新组建新的企业法人。这种情况一般也表现为两种:

其一,划小核算单位,将原破产企业下属的一个车间或部门分立成独立核算的一个乃至多个“二级法人”或“平级法人”。原破产企业虽然存在但除了所负沉重债务以外,几乎无任何财产。

针对这种状况,法院可以根据《民法通则》有关企业法人分立、合并的权利义务承担原则和《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的有关规定,依法裁定追回所有财产,一并纳入该企业进行破产清算。

其二,利用合资、联营等形式组建新的企业法人或名为联营企业法人实为自己经营,以转移企业财产。

针对这种情况,一是应当将申请破产的企业所投入的财产权益,有偿转让给合资或联营的另一方,将所得价款列入破产财产;二是公开竞卖,如果联营、合资企业的另一方不愿购买,则将破产企业投入到联营、合资企业中的资产依法进行公开拍卖,在同等的条件下债权人享有优先购买权,认购者作为新的出资人向工商机关申请变更联营,成为合资、联营企业的出资人;三是对无人购买破产企业投入到联营、合资企业中的资产,则应裁定将这部分资产收回作为破产财产处理。

(二)财产担保的欺诈及处理

根据《民法通则》、《担保法》及物权法原理,物的担保优于人的担保。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依照《担保法》的规定,以抵押、质押、留置的财产折价或以拍卖、变卖担保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破产法(试行)》第三十二条第一款也规定:“破产宣告前成立的有财产担保的债权,债权人享有就该担保物优先受偿的权利。”即别除权。人民法院审判实践中,常遇到以下三种情况:

1、破产企业在申请破产以前已将其全部或大部分资产抵押给其中某一个债权人。

2、与债权人串通,将原已设立的保证人担保为财产担保。

3、破产企业在申请破产以前,将同一财产分别抵押给两个以上的抵押权人即重复抵押。

针对前两种情况,由于损害了其他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应依照民法原理及有关司法解释确认其抵押行为无效,裁定追回该财并入破产财产。对第3种情况,则应根据民法及《担保法》的规定分三种办理进行处理;一是对在抵押期间抵押物价值已设置抵押部分再作抵押的,抵押物已登记的先于未登记的受偿;二是对抵押物已被抵押人自己占有并负责保管的,抵押物价值与债务相等,且都履行了抵押登记手续的,可以抵押物抵债;三是对抵押物超过债务数额部分的,裁定追回列入破产财产。

(三)程序时限的欺诈及处理

《破产法(试行)》第三十五条规定了破产企业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前六个月至破产宣告之日的期间内不得实施五种禁止的行为:“(1)隐匿、私分或者无偿转让财产;(2)非正常压价出售财产;(3)对原来没有财产担保的债务提供财产担保;(4)对未到期的债务提前清偿;(5)放弃自己的债权。破产企业有这些行为的,清算组有权向人民法院申请追回财产,追回的财产并入破产财产。”第二十五条第二款也规定:“破产企业的债务人和财产持有人,只能向清算组清偿债务或者交付财产。”审判实践中,有的债务人为了搞破产欺诈,在申请破产六个月前乃至一年或更长时间内将有关破产企业的财产进行转移、处分,逃避时限的约束,然后再向法院申请破产。

针对以上情况,人民法院应依据所查明的事实责成清算组汇同审计、物价、资产评估等部门对上述财产予以核定,提请法院裁定追回并入破产财产。同时对明知该企业已破产并收到人民法院或清算组的清偿债务的通知书后仍对破产企业清偿债务或财产的单位或个人给予相应的处罚。

(四)出资单位、上级主管部门的欺诈及处理

破产企业的上级主管部门或出资单位投资不实或已抽回所投资金,致使破产企业财产减少,债权人合法权益得不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针对这种情况,法院可暂不立案,通知其出资单位或主管部门将注册资金补足并列入破产财产后,再立案处理。若其出资单位或主管部门不按法院通知的要求补足注册资金,虽然债务人已被工商机关核准注册为法人企业,法院也可根据其注册资金不到位的实际情况,认定债务人不符合法人条件,不具备法人资格,裁定驳回其破产申请。债务人的出资单位或主管部门,在债务人进行了企业法人登记注册、破产立案后,抽回所投资金的,系抽逃资金、逃避债务的行为,法院应裁定,追回抽逃的资金,并列入破产财产。

(五)对资产范围的欺诈及处理

一个企业的资产既包括有形资产、也包括无形资产。长期以来,人们对“看得见,摸得着”的机器、厂房、设备等这类有形资产的认识是根深蒂固的,而对“看不见、摸不着”的商标权、专利权、技术秘密、商业秘密、商业信誉、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经营特许权、非专利技术、计算机软件与集成电路设计、服务标记、销售网络等这类无形资产的认识则知之甚少。因而,在企业破产清算时,往往仅重视有形资产的清理、评估或追问,忽视了对无形资产的清理、评估、处理,使破产企业的固有资产不能得到真实、准确的反映。

针对以上情况,法院应加强对清算组的管理,把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纳入破产财产中来;发现有隐瞒、虚报、未报、不报无形资产价值的,人民法院应一律裁定追回,列入破产财产。以免企业钻空子,给破产欺诈以可乘之机。

三、对“破产”逃债的法律对策

(一)完善破产立法,加强法制宣传

1、我国现行《破产法》的不足及落后表现。我国企业破产法的立法宗旨是: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保护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合法权益利,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为社会主义竞争创造必要的前提,促使企业自主经营,不断改善企业的经营状况,提高经济效益。现行《企业破产法(试行)》是1986年12月2日颁布的,通过《破产法(试行)》的实践已提出了不少问题,比如:规定过于原则,不便操作等。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对破产法进一步完善,重新颁布一部正式的企业破产法。

2、和世界经济全面接轨,需要新的更完善的《企业破产法》。中国已加入世贸组织,正向市场经济法律制度的国际惯例靠拢,中国经济融入世界市场经济需要更完备的《破产法》。根据国际惯例,破产法不应有意识形态色彩,也没有必要保留政府行政干预的条款,凡不应由破产法规定的问题,都应从破产法条文中删去。以使我国破产法更为规范,有利于提高破产案件的办案效率,尽量缩短在程序上所花费的时间。对于债权人及其他有关方面都是有益的。

3、加强《企业破产法》的宣传。《企业破产法》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基本法规之一,经济生活需要破产法,企业破产法牵涉到各行各业,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破产法随着向市场经济转化,更应在较大范围内开展较为系统的破产法知识介绍,通过报纸、广播、电视讲座等形式宣传破产法的职能,意义,从而引起广大群众的关注,更加有利于人们对《企业破产法》的理解和执行,更有效地防止破产欺诈案件的发生。

(二)建立债务公示、破产警示和强制破产制度

对资不抵债、濒临破产的企业,要作科学地实事求是的认真分析研究。对那些可以经过整顿或通过其他改革形式救活的企业,要通过改革整顿救活,有一些企业办不好,要给它以“缓刑”期,看一看,进行帮助;有的企业整体不好,局部可以用,则想法把局部办好;有的分解或兼并可以办好,则分解兼并。对那些确实无法救活,而破产有较大成功把握的企业,在政府同意,统一规划安排,企业自愿,做好职工政治思想工作的条件下,可按规定程序申请破产。

破产制度是在债务人的财产状况恶化,不能清偿全体债权人的债务时,由国家(法院)对债务人的全部财产实施强制的管理与换价,以对债权人进行公平的清偿为目的制度。根据《破产法(试行)》第八条规定:“债务人提出破产申请时,应当说明企业亏损的情况,提交有关的会计报表、债务清册和债权清册。”进行债务公开,破产警示,执行强制破产制度,使全体债权人得公平的清偿,而免除债务人无法清偿的部分。使得搞假破产,真逃债的企业无机可乘。

(三)建立破产清算事务所

根据《企业破产法(试行)》第二十四条规定:“清算组负责破产财产的保管、清理、估价、处理和分配。清算组可以依法进行必要的民事活动。”清算组即为破产企业的法定管理者。其成员由人民法院从企业上级主管部门、政府财政部门等有关部门和专业人员(律师、会计师、工程师等)中指定,非经人民法院认定或裁定不得更换,以防止不正常地撤换人员。此外,清算组还可以聘任必要的工作人员。清算组对人民法院负责并报告工作,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干涉清算组依法行使职权。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从整体上的破产法的实施状况来看,要抓好破产案件的处理,防止局部受益,全局受害无穷的假破产案件的发生,清算组是关键。按照市场原则,有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等,清算组的工作也应走市场化的道路,及时建立破产清算事务所。所长由人民法院从经注册登记的破产咨询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物所等有关机构中指定,成员由所长选聘,报人民法院批准。政府有关部门有责任配合人民法院和清算组事务所的工作。这样,在各有关部门的通力协作下,防止地方保护主义、部门保护主义作祟,就能有效地铲锄“破产”逃债的土壤,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秩序正常运行,有利于社会生产健康发展。

(四)严格把握好破产案件的审查立案关

与一般民事、经济案件相比,破产案件具有特定的程序,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破产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75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对破产案件作出的裁定,除驳回破产申请的裁定外,一律不准上诉。当事人有异议,可向作出裁定的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复议。复议期间不停止裁定的执行。”这一规定使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审理破产案件的指导、监督缺乏途径和措施,使“破产”逃债有可趁之机。因此,准确把握好破产案件的审查立案关是审理破产案件的关键的第一步,要从破产案件的形式要件和实质要件入手,全面审查,其中着重从以下三方面严把审查立案关。

1、严格审查破产企业是否具备破产主体资格。根据《破产法》、《公司法》、《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只要申请或被申请的破产企业是全民所有制企业和非全民所有制企业法人,比如全民所有制企业、集体企业、三资企业、联营企业、私营企业等。我们认为其具备了破产主体资格,予以受理;当然,有的国有企业,如公用事业和与国计民生有重大关系的企业,根据《破产法》不宜宣告破产,所以,对这类企业的破产申请原则上不予受理。对那些不具备法人资格的企业分支机构、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个人合伙等申请破产的,因其不具备法定的主体资格,则依法裁定不予受理。

2、审查破产企业是否达到破产界限,所谓破产界限是指债务人不能或无力清偿到期债务的事实状态。搞破产逃债的常常是为达到逃债之目的,把尚未达到破产界限,通过人为因素,造成达到破产界限的假象。对此,人民法院如何进行审查呢?可从以下三方面审查是否已达到破产界限:一是不能清偿的债务必须是期限已届满,并经债权人请求清偿;二是不能清偿的债务必须是到期的全部债务而非某项债务不能清偿;三是债务人对现有的债务在客观上毫无办法,而非主观上不能。以上三方面的审查,无论是债务人申请,还是债权人申请,均应提供相应的证据,以确认债务人是否达到破产界限,如果债务人停止支付到期债务并呈连续状态,如无相反证据证明,则可推定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

3、对一些相关问题进行审查。A、对无产可破的企业申请破产的,或破产财产不足以支付破产费用的,立案受理后,依《破产法》第三十四条宣告破产程序终结;b、对仅有一个债权人申请企业破产的,只要符合破产申请的实质要件也可裁定进入破产程序。

(五)加强对企业“破产”逃债行为的制裁

《企业破产法(试行)》第四十一条规定:“破产企业有本法第三十五条所列行为之一的,对破产企业法定代表人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破产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和直接责任人员的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第一款规定:“国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根据《公司法》第十章所列的第二百0六条、二百0八条、二百0九条、二百一十一条、二百一十二条、二百一十三条、二百一十四条、二百一十七条、二百一十八条、二百一十九条等的规定,对导致企业破产的人员追究破产责任,视其情节给予党纪、政纪、刑事处分、经济制裁,目的在于通过制裁导致企业破产的违法行为,而惩治那些对企业不负责任的管理者,同时督促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及其上级主管部门对企业的经营尽心尽责尽力,避免发生官僚主义作风和瞎指挥现象,以减少破产欺诈事件的发生,从而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

(六)大力提高人民法院的执法水平。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变化,市场竞争机制的激烈加剧,必然会导致越来越多的企业走上破产之路,然而,破产还债程序是一种特殊的程序,是清理债务的专门手段,是一种既有综合性又具有独立性的程序制度。从破产程序的开始阶段它类似于诉讼程序,具备了双方当事人,双方当事人通过举证,分别支撑自己的主张;从人民法院认定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破产中认定债权、债务均是认定无争议的客观事实,它类似于非诉程序;从债权人通过申请破产以实现债权这一点看,它又类似于执行程序。所以破产还债程序是一种“全能程序”,凡是涉及破产企业的一切权利义务都将归受理破产案件法院一并处理。国家利益、地方利益、部门利益、破产企业的职工利益,债权人利益交织在一起摆在人民法院面前。法院不仅要做债权公平受偿的维护者,还要做国有资产和国家法律的捍卫者,作地方政府破产预案的参谋者,作社会秩序的保卫者,作群众怨气的承受者,更要集中精力去审查、制裁破产欺诈者,防止前述形形色色的破产欺诈行为的发生,总的说来破产案件的审理,千头万绪,涉及方方面面,困难重重。所以,破产案件较之其它的民事、经济案件来说,审理难度大,这就要求人民法官必须具备专门的法律知识。凭经验办事的法官已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为了全面提高法官的整体执法水平,人民法院应加强对法官的业务培训和指导工作,鼓励法官参加函大、业大、电大、研修等法律专业班的学习,不断总结审判经验,推广先进的审判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法官的执法水平,避免因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低下而影响案件的公正裁判,使假破产的企业钻不到法律的空子,使债权人的合法利益得到更好的法律保护。

(七)正确界定破产财产,使破产财产达到最大值

根据破产法的有关规定,破产企业的财产包括:已宣告破产时该企业经营管理的全部财产,即企业被宣告破产时尚存的固定资产、流动资产、货币资金、尚未清收的债权和利息、企业的无形资产等。另外,对企业产权不明的财产、职工的集资款,以及企业使用的土地等应否列入破产财产?由于法律规定不明确,应从“三个有利于”出发,分别处理。

1、对破产企业产权不明确的财产,坚持从实际出发。这主要是针对成立于五六十年代的企业,当时这些企业的资产是靠主管领导一手指划,没造册登记,或产权证也遗失的。对此采用公告寻找产权人,要求主张权利者限期到法院登记,提供相关的证明材料。限期届满无人主张产权,或仅有主张但无依据的,即裁定该资产归破产企业所有,列入破产财产,同时由清算组持法院裁定到相关部门办理产权登记。

企业破产范文篇3

就目前企业破产税务管理情况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没有一个完备的、具体的和系统的企业破产税务管理规范,来明确企业破产过程征、纳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指导和约束企业破产中征、纳双方的行为。从而造成目前税务机关对企业破产的全过程不能实施及时、有效的监控,导致税务管理相对滞后;清算期间,责任不明,程序不清,国家税款仍遭受损失。究其原因:尽管《征管法》增加了税款优先的原则;《征管法实施细则》增加了清算报告制度,但主要还是现行的企业破产涉税法规本身仍存在不够完善的地方,同时相关法律之间也不能依照税收的基本特征,做到相互衔接和惯通一致。

一、对企业破产申请报告制度的思考

《征管法实施细则》第五十条规定:“纳税人有解散、撤消、破产情形的,在清算前应当向主管税务机关报告;未结清税款的,由其主管税务机关参加清算。”这是原《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没有规定的,应该说是开了把企业破产纳入税务管理的立法先河。但从税务管理及时、有效的内在要求和目前实际征管情况看,至少还要在以下四个方面加以完善:

(一)破产企业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报告的时限需进一步明确

从《破产法》相关规定看,从企业或者企业债权人提出破产申请到人民法院依法受理,再到人民法院依法宣告企业破产,成立清算组接管破产企业开始清算之前,都可以说是清算之前。而这一期间因破产企业性质、破产的情况不同,最长可达两年以上;而且在这一期间所发生的每个法律行为所引发的法律后果,都会对税款的清偿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如果笼统地规定在清算之前向主管税务机关报告,必将造成税务管理的滞后和实际征管行为效能的大大降低。因此,必须正确规定破产企业向主管税务机关报告的时限。从人民法院受理企业破产的法律后果分析:从民事实体上看,一是中断诉讼时效的进行,二是债务人(破产企业)对部分债权人的清偿无效。从民事程序方面看,对有关债务人(破产企业)民事诉讼程序分债务人为原告和被告的不同;分已审结未执行和尚未审结等不同情况,而引起民事诉讼程序的中止和民事案件管辖权转移的法律后果。这些法律后果,对税款的清偿次序和税款得以实际清偿的数额均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我认为,应规定企业应在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之日起一个合理的时限内,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报告。以便税务机关对破产企业实施及时、有效的税务管理。

(二)破产企业向主管税务机关报告的方式的资料需进一步明确

从进一步明晰税务机关和破产企业在破产税务管理的权利、义务和对破产企业正确行使税务管理权的信息需求,以及进一步规范企业破产税务管理工作规程的角度出发,必须具体明确:(1)破产企业应采用书面形式向主管税务机关报告。(2)报送资料至少应包括:A、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的裁定书,B、破产企业受理日企业财务会计报表、债权债务清册、企业资产清册。C、受理日之前企业欠税明细表,说明欠税日期、成因和清偿情况。D、企业欠税期前、期中、期后企业用财产但保举债情况。对于人民法院宣告破产的,还应规定在破产宣告日之后的合理时限内向主管税务机关提供(1)人民法院破产宣告裁定书。(2)破产宣告日破产企业资产和债权债务清册以及财务会计报表。以便税务机关及时掌握破产企业的基本信息和破产动态,依法实施有效的税务管理。

(三)对破产企业的清算应由税务师事务所参加清算

人民法院对依法宣告破产的企业,应于破产宣告之日起15日内成立清算组,接管破产企业,开始破产清算。清算组是人民法院破产宣告后,由人民法院依法成立的负责破产财产保管、清理、估价、处理及分配的专门机构。但这并不能改变破产企业作为纳税人的地位。清算组只能对破产企业的涉税事项,代表破产企业在依法享有相应的权利的同时,履行纳税人的纳税义务。而且根据《破产法》规定的清算组职责看,其中相当部份的职责也不宜由税务机关直接履行。因此,税务机关参加清算,将不利于维护破产企业作为纳税人应享有的涉税权利,也不利于税务机关正确行使税收执法权。注册税务师事务所是近几年来适应经济全球化和进一步规范税收征管秩序,推进依法治税进程的需要,而出现的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它和律师、会计师事务所一样,遵循独立、公正、依法合理的原则,有偿服务于委托人。并依法接受税务机关的监督、管理。通过这几年的实践证明,它在促进依法治税,完善税收管理监督制约机制,增强纳税人自觉纳税意识保护纳税人合法权益等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因此我认为,不论破产企业破产宣告时有无欠税,均应规定由税务师事务所参加清算,负责破产企业涉税事项的处理,这样必将在维护破产企业税收合法权宜,保护债权人利益,进一步促进税务机关依法行政和规范破产企业税务管理制度上有新的突破。

(四)清算分配方案在报人民法院裁定之前应规定必须报经税务机关审查

根据《破产法》的规定,制定清算分配方案是清算组的法定职责,清算组制定的清算方案经债权人会议讨论,并报人民法院裁定后,才具有法律效力。从目前对破产企业税务管理的操作程序看,税务机关在破产企业办理注销税务登记时,才进行税收检查等相关税收管理工作,往往是发现税收问题无法处理,应纳税款也无法追补入库。因为注销税务登记是破产企业清算组在破产终结之前的后期工作,在这之前,企业的破产财产已按人民法院裁定的分配方案分配完结,一般都所剩无几了。因此。规定在清算方案报人民法院裁定之前,报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查,一是能保证税务机关及时、正确行使税收执法权,确保国家税款不流失。二是对清算组工作进行必要监督的需要。三是进一步规范破产企业税务管理制度的需要。四是保证人民法院依法正确裁判的需要。

二、对破产财产清偿税款次序的思考

《破产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破产财产由下列财产构成:“……已作为担保物的财产不属于破产财产,担保物的价款超过其所担保的债务数额的,超过部份属于破产财产。”《破产法》第三十二条又规定:“破产宣告前成立的有财产担保的债权,债权人享有就该担保物优先受偿的权利,有财产担保的债权,其数额超过担保物价款的未受清偿的部份,作为破产债权,依照破产程序受偿。”对于破产财产的清偿顺序,《破产法》第三十七条规定:“……破产财产优先拨付破产费用后,按照下列顺序清偿:(一)破产企业所欠职工工资和劳动保险费用(二)破产企业所欠税款(三)破产债权。《民诉法》第十九章对破产财产清偿顺序也作了相同的规定。按此规定,如果破产企业破产宣告前有欠税,则无论此欠税是发生在有财产担保的债权之前,还是之后,只要有财产担保的债权人不放弃优先受偿的权利,清偿税款的次序一律在有财产担保的债权之后。而《征管法》第四十五条规定:“……纳税人欠缴的税款发生在纳税人以其财产设定抵押、质押或者纳税人的财产被留置之前的,税收应优先于抵押、质押、留置权的执行。”很明显,《破产法》、《民诉法》和《征管法》对发生在有财产担保的债权之前的欠税,在清偿次序上规定正好相反。《破产法》以及《民诉法》关于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的规定可以说是我国民事法律体系中的特别法,但是《征管法》也是调整法定税种税收征收管理及其关系的特定的程序法。而在破产财产清偿顺序上应适用那部法律,目前尚未明确。但是,从现行《征管法》的立法目以及《征管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纳税人有欠税情形而以其财产设定抵押、质押的应当向抵押权人、质权人说明其欠税情况。抵押权人、质权人可以请求税务机关提供有关欠税情况。”来看:《征管法》对欠税在先的企业抵押权人、质权人进行了充分的提醒,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欠税在先,欠税优先于抵押权、质权、留置权执行。因此,我认为应该在相关的司法解释中明确以下内容:破产企业在破产宣告之前有欠税的,而且欠税发生在有财产担保的债权之前;则不论该债权人是否放弃优先受偿的权利,该担保财产一律视破产财产;该债权一律视为破产债权,再按《破产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予以清偿。如果破产企业的欠税发生在有财产担保的债权之后,则仍按《破产法》的有关规定执行。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彻底地体现税收这一不同于一般债务的强制性、固定性和无偿性的基本特征。才能真正贯彻执行好现行的《征管法》,不断提高全社会依法纳税的意识。

企业破产范文篇4

【论文摘要】本文认为,我国应当建立个人破产制度,因此,必须将个人破产立法制度和企业破产制度进行区别和差异研究。

在历史长河中,个人破产立法被优先确立,而后经过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出现,企业破产制度的出现使得破产立法进一步发展,而二者在适用上显然属于两种截然不同的群体。从某些方面来看,虽然个人破产与企业破产在产生的根源、基本原理、原则、制度、程序上有一定的共同性,但因破产主体的不同,个人破产立法的适用主体是自然人、合伙、个体工商户等类型,而企业破产立法的适用主体则是法人企业,因此在适用上也有一定的差异性。研究个人破产与企业破产的不同,有助于更好地把握个人破产制度的基本法律特征,认识个人破产制度研究的独立价值,为我国今后设立个人破产立法制度提供研究价值。再者,区分两种立法的不同也同样可以说明我国今后设立个人破产立法断然不可直接套用企业破产立法的所有规定,也不可将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相关立法直接照搬套用。本文认为,两者除了主体属性的不同之外,还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不同。

一、价值目标不同

个人破产制度中的自然人一般都具有破产能力,即使该自然人是未成年人或者是精神病人,在民法学上这两类人也只是不具有行为能力,而具有权利能力,因此,无论是何种自然人群体都应当具有破产能力。自然人的破产权利能力从出生开始到死亡结束,自然人的身份不因从事商行为而受到任何影响,都具有破产能力。但是,相对于自然人来讲,企业法人的破产能力则有所不同,企业法人的破产能力可以因行业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因此,大部分国家都会在某种程度上限制或者排出那些特殊行业企业法人的破产能力,以达到维护国家公共利益、稳定国内安定团结的目的。这些特殊行业包括维持人民大众日常所需的行业,比如银行、保险、铁路交通、邮政通讯等。

二、破产原因不同

在破产的原因上比较个人破产和企业法人破产也有所不同。企业法人破产的破产原因很单一,当企业法人不能偿还到期应当支付的债务时即说明企业法人已经失去了支付能力,因此自动适用破产程序。而个人破产适用破产程序的原因则较为复杂,这一点本文将在后面专门谈到。由上可知,破产原因是导致民事主体出现破产状态的事由。从实践中看,导致法人破产丧失支付能力、不能支付到期债务的原因较为单一,主要是法人的经营行为。但是,导致自然人破产的原因却相当复杂。在破产法理论中,有学者把自然人破产分成以下三类。

1、经营性破产

这种类型的破产可以是自然人作为自然人的身份进行经济投资导致的投资性破产;也可以是作为商自然人的身份从事经营活动导致的经营性失败破产,比如个体户;还有的人进行黄金期货、证券交易等商事活动导致的投资破产。

2、消费型破产

消费型破产和第一种由于经营产生的破产结果是不一样的。消费型破产是由于个人进行消费活动导致的破产,比如信用卡消费、生活借贷造成入不敷支,最后导致破产的状况出现。

3、宣告型破产

这种类型的破产人一般不会主动申请破产,也不主动从事个人的经营性投资,自身并不担负债务,但由于担任了企业或者工厂等单位的领导人,或者对工厂、企业的破产负有直接或间接责任而被宣告破产。破产不仅以法院公告的形式出现,而且对被宣告破产的主体有一定的惩罚性的要求和条款,并且要求在一定期限之内不能重复担任领导人或管理人员、包括董事等职务。这是三种破产类型之中唯一的被动破产的类型。

三、破产范围不同

破产范围在个人破产与企业破产之间存在着绝对不同。企业破产以后主体资格随之消灭,因此无需考虑企业或者法人今后的生活问题,也不需要考虑企业或者法人的利益问题,企业全部财产以及法人全部财产应当都归属于破产财产的范围。根据法律相关规定,企业应建立公开、透明的财产制度,而且法人财产与企业财产是没有区分的,所以在法院执行破产财产的时候并不存在无法认定或者分割的问题。www.gwyOO.

但个人破产有自然人独有的特性,破产并不意味着自然人的死亡,民事主体的资格仍然存在,这就意味着个人破产需要考虑自然人的最低生活保障问题,以及自然人在破产时已经用自己全部财产清偿给债权人,对于善良自然人破产是否给予免除剩余债务的机会。这在世界各国法律中有着不同的概念,甚至现代破产法理念认为,破产人除了破产人的身份以外还是家庭成员的一份子,因此仍然需要对其进到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从人权的角度来讲,需要给予破产人一定的可以被自由支配、处置、收益的财产,帮助破产人维持日常生活的基本需要,走出破产的阴影。这类财产既可以不用纳入到继续清偿债权人债务的财产,也可以被破产人留作重新生活的保障。这一制度也是作为自然人独特的制度,在企业破产立法中也是不可能存在的。同时,许多国家的破产立法制度中都将自由财产制度进行专章立法,以区别破产财产、免责财产。另外,自然人可以是破产人也可以是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当事人,因此,夫妻共同财产、夫妻共有财产、个人财产的认定存在很大的困难,而且破产前或者破产期间,容易发生藏匿、隐匿、转移、借贷财产,更不方便法院认定是否给予自由财产的权利,再者,免责认定的前提也同样应当建立在当事人无可执行财产的前提之下,因此个人破产比企业破产更难认定范围。

总的来讲,企业破产是以企业法人等经济实体为主体的破产。企业破产以后,民事主体资格消灭,法人、还有企业主体资格随机消灭。因此企业破产不存在与个人破产立法制度相同的财产分配制度,更加不存在自由财产在债务人之间进行自由分配。破产人被宣布破产以后,随即将全部破产财产财产进行公平清偿、分配,这也在最大程度上弥补了债权人的利益。再者,从破产财产进行确认的方式上来讲,企业破产成立的主体是企业法人,因此在设立方式上要严格按照有关法律规定的要求在工商局进行注册登记,且法人资产的注册也同样必须按照法律的要求进行注册,如果发生资产的转移也必须进行更改。这都说明法人企业破产时债权债务关系是很明确的,通过会计报表进行审查就能够很快地详细地统计出完整的财产关系。从这方面比较来看,个人破产在确定债权债务关系上并不如企业破产那样容易,自然人个人财产、家庭财产以及个人破产财产是很难划分的。自然人因债权债务关系隐匿财产、转移财产等行为构成减少或者转移需要清偿的破产财产,在实施破产程序过程中很难确认。

四、法律后果不同

企业法人破产在执行完破产程序之后就意味着该企业法人的民事主体资格不复存在,也就是说企业法人的主体已经“死亡”。但个人破产的适用主体则完全不同,比如自然人适用个人破产立法,在执行完毕后仅仅意味着从前的债权债务关系终结,但自然人本身并未死亡,生活仍将继续。并且,执行破产程序也并不意味着该自然人民事主体资格的丧失,自然人仍然具有民事行为能力以及民事权利能力。从这一点上说,两者在法律后果上的确有着截然不同的结果。

不仅从以上分析过程可以看出个人破产与企业法人破产之间有着根本性的区别,从历史的实证上也同样能说明他们之间的区别。在破产法的立法制度之中,最早开始适用的就是个人破产立法制度,到18世纪上半叶才出现公司法人制度,企业法人出现的则更晚。时至今日,个人破产立法制度在全世界仍然是破产立法的基础,而且在绝大多数国家,个人破产案件的数目都远远超过企业法人申请破产数量。根据美国LundquiSt咨询有限公司对2005年美国申请个人破产的数据统计可以发现,2005年比2004年申请人数增加了31.6%,已达到2043535人。另外,美国法院管理办公室(TheAdministrativeofficeoftheUSCourts)公布了2006年美国申请企业破产的数据仅为35292家,而2005年美国申请企业破产的数据仅为31952家。从美国申请个人破产立法的数据可以看出,个人破产申请与企业破产申请并不相同。况且从历史上看,西方发达国家也是先有个人破产立法,后有企业破产立法,可见,正是因为有了个人破产立法才带动了市场经济发展的成熟和完善。我国如果要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就必须建立一系列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制度,目前我国已经设立了以企业法人为主体的企业破产立法,尚未设立以个人为主体的个人破产立法制度,应尽快设立相关制度,以此更好地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我国现行的破产立法是2006年8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并于2007年6月1日施行的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其中,第二条明确规定:“企业法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的,依照本法规定清理债务。”这说明,目前我国的这部法律仅仅确立了企业法人的破产资格。我国现行的破产法实行的既不是商人破产主义,也不是一般破产主义和折衷破产主义,而是具有我国特色的“企业法人破产主义”。另外,根据1991年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中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这一章的内容,确定企业法人包括全民所有制企业以及具有法人资格的集体企业、联营企业、私人企业以及设在中国领域内的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等。以上我国现行立法的罗列说明,不论是新企业破产法还是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都将我国现行的破产法律限制在了企业法人之中,排除了包括自然人破产、合伙破产等多种经济组织形式的破产资格。笔者认为,将来制定我国的个人破产立法制度可以参照目前我国企业破产立法形成的单行条例,但涉及到自然人失权以及复权制度的细则可以在其他条款中适当增加有关个人破产的立法内容。

【参考文献】

[1]汤维建:破产程序与破产立法研究[M].人民法院出版社,2001.

[2]邹海林:破产程序与破产法实体制度比较研究[M].法律出版社,1995.

[3]李永军:破产法律制度[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

企业破产范文篇5

【论文摘要】本文认为,我国应当建立个人破产制度,因此,必须将个人破产立法制度和企业破产制度进行区别和差异研究。

在历史长河中,个人破产立法被优先确立,而后经过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出现,企业破产制度的出现使得破产立法进一步发展,而二者在适用上显然属于两种截然不同的群体。从某些方面来看,虽然个人破产与企业破产在产生的根源、基本原理、原则、制度、程序上有一定的共同性,但因破产主体的不同,个人破产立法的适用主体是自然人、合伙、个体工商户等类型,而企业破产立法的适用主体则是法人企业,因此在适用上也有一定的差异性。研究个人破产与企业破产的不同,有助于更好地把握个人破产制度的基本法律特征,认识个人破产制度研究的独立价值,为我国今后设立个人破产立法制度提供研究价值。再者,区分两种立法的不同也同样可以说明我国今后设立个人破产立法断然不可直接套用企业破产立法的所有规定,也不可将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相关立法直接照搬套用。本文认为,两者除了主体属性的不同之外,还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不同。

一、价值目标不同

个人破产制度中的自然人一般都具有破产能力,即使该自然人是未成年人或者是精神病人,在民法学上这两类人也只是不具有行为能力,而具有权利能力,因此,无论是何种自然人群体都应当具有破产能力。自然人的破产权利能力从出生开始到死亡结束,自然人的身份不因从事商行为而受到任何影响,都具有破产能力。但是,相对于自然人来讲,企业法人的破产能力则有所不同,企业法人的破产能力可以因行业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因此,大部分国家都会在某种程度上限制或者排出那些特殊行业企业法人的破产能力,以达到维护国家公共利益、稳定国内安定团结的目的。这些特殊行业包括维持人民大众日常所需的行业,比如银行、保险、铁路交通、邮政通讯等。

二、破产原因不同

在破产的原因上比较个人破产和企业法人破产也有所不同。企业法人破产的破产原因很单一,当企业法人不能偿还到期应当支付的债务时即说明企业法人已经失去了支付能力,因此自动适用破产程序。而个人破产适用破产程序的原因则较为复杂,这一点本文将在后面专门谈到。由上可知,破产原因是导致民事主体出现破产状态的事由。从实践中看,导致法人破产丧失支付能力、不能支付到期债务的原因较为单一,主要是法人的经营行为。但是,导致自然人破产的原因却相当复杂。在破产法理论中,有学者把自然人破产分成以下三类。

1、经营性破产

这种类型的破产可以是自然人作为自然人的身份进行经济投资导致的投资性破产;也可以是作为商自然人的身份从事经营活动导致的经营性失败破产,比如个体户;还有的人进行黄金期货、证券交易等商事活动导致的投资破产。

2、消费型破产

消费型破产和第一种由于经营产生的破产结果是不一样的。消费型破产是由于个人进行消费活动导致的破产,比如信用卡消费、生活借贷造成入不敷支,最后导致破产的状况出现。

3、宣告型破产

这种类型的破产人一般不会主动申请破产,也不主动从事个人的经营性投资,自身并不担负债务,但由于担任了企业或者工厂等单位的领导人,或者对工厂、企业的破产负有直接或间接责任而被宣告破产。破产不仅以法院公告的形式出现,而且对被宣告破产的主体有一定的惩罚性的要求和条款,并且要求在一定期限之内不能重复担任领导人或管理人员、包括董事等职务。这是三种破产类型之中唯一的被动破产的类型。

三、破产范围不同

破产范围在个人破产与企业破产之间存在着绝对不同。企业破产以后主体资格随之消灭,因此无需考虑企业或者法人今后的生活问题,也不需要考虑企业或者法人的利益问题,企业全部财产以及法人全部财产应当都归属于破产财产的范围。根据法律相关规定,企业应建立公开、透明的财产制度,而且法人财产与企业财产是没有区分的,所以在法院执行破产财产的时候并不存在无法认定或者分割的问题。

但个人破产有自然人独有的特性,破产并不意味着自然人的死亡,民事主体的资格仍然存在,这就意味着个人破产需要考虑自然人的最低生活保障问题,以及自然人在破产时已经用自己全部财产清偿给债权人,对于善良自然人破产是否给予免除剩余债务的机会。这在世界各国法律中有着不同的概念,甚至现代破产法理念认为,破产人除了破产人的身份以外还是家庭成员的一份子,因此仍然需要对其进到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从人权的角度来讲,需要给予破产人一定的可以被自由支配、处置、收益的财产,帮助破产人维持日常生活的基本需要,走出破产的阴影。这类财产既可以不用纳入到继续清偿债权人债务的财产,也可以被破产人留作重新生活的保障。这一制度也是作为自然人独特的制度,在企业破产立法中也是不可能存在的。同时,许多国家的破产立法制度中都将自由财产制度进行专章立法,以区别破产财产、免责财产。另外,自然人可以是破产人也可以是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当事人,因此,夫妻共同财产、夫妻共有财产、个人财产的认定存在很大的困难,而且破产前或者破产期间,容易发生藏匿、隐匿、转移、借贷财产,更不方便法院认定是否给予自由财产的权利,再者,免责认定的前提也同样应当建立在当事人无可执行财产的前提之下,因此个人破产比企业破产更难认定范围。

总的来讲,企业破产是以企业法人等经济实体为主体的破产。企业破产以后,民事主体资格消灭,法人、还有企业主体资格随机消灭。因此企业破产不存在与个人破产立法制度相同的财产分配制度,更加不存在自由财产在债务人之间进行自由分配。破产人被宣布破产以后,随即将全部破产财产财产进行公平清偿、分配,这也在最大程度上弥补了债权人的利益。再者,从破产财产进行确认的方式上来讲,企业破产成立的主体是企业法人,因此在设立方式上要严格按照有关法律规定的要求在工商局进行注册登记,且法人资产的注册也同样必须按照法律的要求进行注册,如果发生资产的转移也必须进行更改。这都说明法人企业破产时债权债务关系是很明确的,通过会计报表进行审查就能够很快地详细地统计出完整的财产关系。从这方面比较来看,个人破产在确定债权债务关系上并不如企业破产那样容易,自然人个人财产、家庭财产以及个人破产财产是很难划分的。自然人因债权债务关系隐匿财产、转移财产等行为构成减少或者转移需要清偿的破产财产,在实施破产程序过程中很难确认。

四、法律后果不同

企业法人破产在执行完破产程序之后就意味着该企业法人的民事主体资格不复存在,也就是说企业法人的主体已经“死亡”。但个人破产的适用主体则完全不同,比如自然人适用个人破产立法,在执行完毕后仅仅意味着从前的债权债务关系终结,但自然人本身并未死亡,生活仍将继续。并且,执行破产程序也并不意味着该自然人民事主体资格的丧失,自然人仍然具有民事行为能力以及民事权利能力。从这一点上说,两者在法律后果上的确有着截然不同的结果。

不仅从以上分析过程可以看出个人破产与企业法人破产之间有着根本性的区别,从历史的实证上也同样能说明他们之间的区别。在破产法的立法制度之中,最早开始适用的就是个人破产立法制度,到18世纪上半叶才出现公司法人制度,企业法人出现的则更晚。时至今日,个人破产立法制度在全世界仍然是破产立法的基础,而且在绝大多数国家,个人破产案件的数目都远远超过企业法人申请破产数量。根据美国LundquiSt咨询有限公司对2005年美国申请个人破产的数据统计可以发现,2005年比2004年申请人数增加了31.6%,已达到2043535人。另外,美国法院管理办公室(TheAdministrativeofficeoftheUSCourts)公布了2006年美国申请企业破产的数据仅为35292家,而2005年美国申请企业破产的数据仅为31952家。从美国申请个人破产立法的数据可以看出,个人破产申请与企业破产申请并不相同。况且从历史上看,西方发达国家也是先有个人破产立法,后有企业破产立法,可见,正是因为有了个人破产立法才带动了市场经济发展的成熟和完善。我国如果要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就必须建立一系列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制度,目前我国已经设立了以企业法人为主体的企业破产立法,尚未设立以个人为主体的个人破产立法制度,应尽快设立相关制度,以此更好地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我国现行的破产立法是2006年8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并于2007年6月1日施行的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其中,第二条明确规定:“企业法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的,依照本法规定清理债务。”这说明,目前我国的这部法律仅仅确立了企业法人的破产资格。我国现行的破产法实行的既不是商人破产主义,也不是一般破产主义和折衷破产主义,而是具有我国特色的“企业法人破产主义”。另外,根据1991年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中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这一章的内容,确定企业法人包括全民所有制企业以及具有法人资格的集体企业、联营企业、私人企业以及设在中国领域内的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等。以上我国现行立法的罗列说明,不论是新企业破产法还是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都将我国现行的破产法律限制在了企业法人之中,排除了包括自然人破产、合伙破产等多种经济组织形式的破产资格。笔者认为,将来制定我国的个人破产立法制度可以参照目前我国企业破产立法形成的单行条例,但涉及到自然人失权以及复权制度的细则可以在其他条款中适当增加有关个人破产的立法内容。

【参考文献】

[1]汤维建:破产程序与破产立法研究[M].人民法院出版社,2001.

[2]邹海林:破产程序与破产法实体制度比较研究[M].法律出版社,1995.

[3]李永军:破产法律制度[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

企业破产范文篇6

为适应审理企业破产案件的需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企业破产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等司法解释及全国法院审理企业破产案件工作座谈会精神,结合我省法院审理企业破产案件的实际,提出以下指导意见。一、人民法院对于经过注册登记并领取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但出资人未出资或者出资未达到法定最低限额,以后亦未在实际经营中形成独立财产的企业,应当认定其不具有破产主体资格,不予受理债务人或债权人的破产申请。但企业在以后的生产经营中已形成独立的财产并具备企业法人实质要件的企业,应当认定其具有破产主体资格,可以受理债务人或债权人的破产申请。二、人民法院受理企业破产案件后,根据破产企业的具体情况,暂未进行破产宣告的,如企业原管理组织不能正常履行管理职责,应成立企业监管组;如受理破产后随即进行破产宣告的,可不成立企业监管组,但应及时成立清算组,负责处理破产企业的相关事务。三、人民法院受理企业破产案件后,应在法定期限内进行破产受理公告。其中国有大中型企业,或者投资主体一方或数方为外资的企业,或者债权人在境外、省外的企业,应当在《人民法院报》或全国有影响的报纸上刊登公告;其他企业的破产受理公告,应当在省级有影响的报纸上刊登。四、人民法院受理企业破产案件后,在清算组成立前,应当自行负责债权人申报债权的登记工作;在清算组成立后,此项工作移交清算组负责,但人民法院应监督指导清算组依法进行申报债权的登记工作。五、人民法院受理国有企业破产案件后,对于已经查实企业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的,可同时进行破产宣告;对于企业具有破产障碍的,或者具备和解、整顿可能的,不应同时进行破产宣告,应当在解决上述问题后再决定是否进行破产宣告。非国有企业符合前款宣告破产情形的,人民法院可直接裁定进入破产还债程序。六、人民法院宣告企业破产后,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组织召开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对于破产财产不足以支付破产费用的破产企业,可以不召开债权人会议,提前裁定终结破产程序;对于参加债权人会议的人数不足应到人数半数的,仍应召开债权人会议,由出席会议的有表决权的债权人以半数以上通过有关决议,但该债权人会议所通过的有关决议不得违反法律和司法解释的强制性规定。七、人民法院宣告企业破产后,应当及时成立清算组。其中国有企业的清算组成员应当从破产企业的上级主管部门、政府有关部门、人民银行以及清算中介机构的有关人员中产生;非国有企业的清算组成员应当主要从会计师、律师等清算中介机构中产生。八、人民法院在处理企业破产财产中,对于实物财产的变现,应当由清算组依法委托进行评估和拍卖。第一次拍卖的保留价应当按照评估价确定。第一次拍卖最高价未达到保留价时,应当继续拍卖,每次拍卖的保留价可在前次拍卖的保留价的基础上降低百分之十,经过三次拍卖仍不能成交时,可经债权人会议讨论通过,裁定将实物按最后一次拍卖的保留价直接分配给债权人。九、人民法院在破产财产分配中,对于职工工资、医疗费、解除劳动合同补偿金等计算标准及具体数额,应由清算组报当地人民政府劳动或社会保障部门确定后,再按破产债权的顺序进行分配。十、人民法院在裁定终结破产程序后,可以根据破产企业的具体情况,保留清算组或者清算组部分成员,负责处理善后事务。十一、上级人民法院应当加强对下级人民法院审理企业破产案件的监督指导。对不服下级人民法院裁定,申请人或被申请人依法可以上诉或申诉的,上级人民法院应当以裁定方式作出处理。对发现下级人民法院在审理企业破产案件中违反法律或行政法规规定的,上级人民法院应当以通知的方式要求其纠正,下级人民法院应当在接到通知后十五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报告有关情况。对下级人民法院违反规定且拒不接受上级人民法院纠正意见的,上级人民法院可以直接裁定撤销相关行为。

企业破产范文篇7

关键词:破产法完善措施

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06年8月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以下简称破产法),以替代1986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以下简称原破产法)。破产法与原破产法相比,其内容有很大的改进。如在破产法的适用范围上,原破产法规定,破产程序仅适用全民所有制企业,而破产法则规定破产程序可以适用于所有的企业法人,因此在破产资格方面,实现了对所有企业法人的平等对待。

在破产的条件上,原破产法规定,企业必须是“因经营管理不善造成严重亏损,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法院才能宣告其破产。但企业的哪些亏损是因为经营管理不善造成的、哪些亏损是因为政策等原因造成的,有时很难确定。而根据破产法的规定,企业法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的,债务人就可以向法院提出重整、和解或者破产清算申请;债权人也可以向法院提出重整或者破产清算申请。至于债务人是否亏损、亏损的原因是什么,都不是能否宣告其破产的条件,这非常有利于保护债权人的利益。

设置了破产管理人制度。原破产法没有规定破产管理人制度,而是规定了破产清算组制度,在破产进行过程中,由破产清算组接管破产企业。破产法设立了破产管理人制度,这种制度是英美法系破产法比较成熟的制度。破产管理人由熟悉破产业务的专业人士担任,其工作成效必然会超过主要由政府有关部门人员组成的清算组,这有利于破产工作的顺利进行。虽然破产法的内容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仍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

破产原因需要完善

所谓破产原因,是指认定债务人丧失债务清偿能力,法院据以启动破产程序,宣告债务人破产的法律标准,即引起破产程序发生的原因。根据破产法的规定,企业破产的原因是其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破产法将“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作为破产原因的组成部分,是不合适的。因为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是指债务人的全部财产的价值低于全部债务的数额;而明显缺乏清偿能力是指债务人的资产明显不具有清偿全部债务的能力。这两个方面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即都是以债务人是否拥有足以偿还全部债务的财产作为能否对其宣告破产的条件。

但是,破产法这样规定破产的原因,对债权人是很不利的。因为根据破产法的规定,债务人的破产财产应当在清偿完破产费用、共益债务、职工工资及其他应向职工支付的费用、税款等以后,才能够向债权人清偿。因此,债务人的财产中,只有一部分能够用于清偿债权。而根据破产法的规定,具备破产原因的债务人已属于“资不抵债”,即使将其全部财产都用于向债权人清偿,债权也不能得到全部清偿。在按照企业破产法的规定优先清偿有关费用和债务后,债务人可用于向债权人清偿的财产数额将更少,因此债权人的利益将会受到更大的损失。这样,债权人更愿意直接对债务人提起普通的民事诉讼,往往还可使其债权得到足额清偿。

从实践情况看,因为破产程序时间漫长、程序繁琐,并且申请破产的债权人要与其他全部债权人共同分配债务人的财产,从而使自己债权的偿还比例很低,甚至为零,因此在实践中,债权人申请债务人破产的情况较罕见,大多是债务人申请自己破产。出现这种情况,与破产法对破产原因的规定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应当对破产法的规定进行修改,以完善企业的破产原因。笔者认为,破产法应当将“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作为企业破产的唯一原因。这种规定,可以避免债务人在“资不抵债”的情况下的破产对债权人利益造成的严重损害。并且,从实际情况看,债权人一般只能知道债务人没有向其偿债,至于债务人的资产状况如何,债权人很难得知。

破产管理人制度的完善

破产管理人是指在破产程序进行过程中负责破产企业的业务经营、破产财产的管理、处分、破产方案拟订和执行的专门机构。破产管理人是破产程序中最重要的一个组织,它具体管理破产中的各项事务,破产程序进行中的其他机关或组织仅起监督或辅助作用。破产程序能否在公正、公平和高效率的基础上顺利进行,与破产管理人密切相关。这一机构在大陆法系国家一般被称为“破产财产管理人”或“破产管财人”,英美法系国家一般称之为“受托人”或“破产信托人”。

(一)目前制度中存在的缺陷

我国原来的破产法没有规定破产管理人制度,与破产管理人相对应的机构为“破产清算组”,破产管理人制度是企业破产法新设立的一项制度,设立此制度,对保护债权人的合法利益、保障破产程序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我国破产法在破产管理人的选任方面需要完善。

目前,各国选任破产管理人的方式有三种,一是由法院选任,大陆法系国家多采用这种形式,如法国、意大利、日本等国家;二是由债权人会议选任,美国、加拿大等国家采用这种形式;三是债权人会议选任和权力机关选任相结合,如英国、德国和我国台湾地区采用这种形式。在这三种形式中,第三种形式吸收了前两种形式的优点,更为合理。

但根据我国企业破产法第22条的规定,破产管理人由人民法院指定。债权人会议认为管理人不能依法、公正执行职务或者有其他不能胜任职务情况的,可以申请人民法院予以更换。由此规定可知,在我国,破产管理人基本上是由人民法院单方面决定的。因为从破产管理人的产生看,其是由法院指定的,债权人没有任何参与、决定的权力;在破产管理人产生后,债权人会议如果认为破产管理人不能很好地履行自己的职务,可以申请更换,但破产管理人是否能够履行自己的职务、是否应当予以更换,完全由法院判定。因此,债权人会议仅有请求法院更换破产管理人的权利,对破产管理人的选任和解任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权力。企业破产法在这方面的规定是不合理的,应当予以改进。

(二)实行以债权人会议选任为主的制度

笔者认为,在破产管理人的选任上,应当赋予债权人较大的权力,实行以债权人会议选任为主、以人民法院指定为补充的形式,这种形式是最合理的。因为在破产程序中,破产财产价值的最大化对债权人、债务人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由债权人会议选任破产管理人,则对债权人、债务人及其职工都是有利的,这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债权人的利益就是使得自己的债权得到最大比例的清偿,而债权得到清偿比例的大小,取决于两个因素:破产财产的清偿顺序和破产财产的总价值。破产财产的清偿顺序是由破产法明确规定的,任何人都无法更改,因此债权人要得到最大的清偿,只能依赖破产财产价值的最大化。在破产案件的各方当事人中,笔者认为债权人是对破产财产价值最大化最为关心的。因为根据企业破产法的规定,债权人位于破产清偿顺序的最后一个,破产财产价值的减少或者评估过低,受到损害最大的是债权人。因此债权人会议选任的破产管理人,实际上就是债权人的代表人,其必然会竭尽全力使破产财产的价值最大化。而如果破产管理人由债务人选任,则破产管理人往往会更多地从债务人方面考虑。正常情况下,债务人考虑更多的将是如何向本企业的职工清偿。我们不能指望债务人会为债权人利益着想,去考虑如何多偿还一些债务;甚至,还会发生破产管理人与债务人串通隐匿财产,以逃避对债权人的清偿责任,从而损害债权人利益的情形。如果破产管理人由人民法院选任,则一般情况下,他们应当能够在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保持中立,但正因为其处于中立地位,在破产程序中没有自己的利益,因此缺少使破产财产价值最大化的动力,反而不利于债权人及其他破产案件当事人的利益。也就是说,破产管理人的中立地位可能会导致对债权人利益的忽视,甚至严重损害。第二,破产管理人作为债权人的代表人,有利于债务人对破产管理人工作的监督。破产管理人的主要工作是管理、处置破产企业的财产。将破产企业的全部财产纳入破产清算,无疑对破产的各方当事人都是有利的。如果破产管理人由债务人选任或者由人民法院选任,则当破产管理人与债务人串通,实施隐匿破产财产、虚构债务等违法行为时,债权人是很难得知的,因为通常情况下债权人并不知道破产财产、债务等的真实状况。但如果破产管理人由债权人选任,作为债权人的代表人,则当其与债权人串通,在破产过程中有隐匿破产财产、虚构债务等违法作为时,则很容易被债务人发现,因为债务人对自己的财产、债务状况等应该很了解。

因此,笔者认为,我国破产法关于破产管理人选任的规定应当改变,以完善该制度。考虑到在破产程序开始时债权人会议不可能召开,不可能亲自选任破产管理人,因此可以由法院在受理破产申请时先指定临时管理人,在第一次债权人会议上由债权人表决决定是否聘用该临时管理人。这实际上就是“以债权人会议选任为主,以人民法院选任为补充的制度”。

破产费用制度的完善

破产费用是指为破产程序的进行以及为全体债权人的共同利益而在破产申请的受理、破产财产的管理、变价和分配过程中产生的,以及为破产财产进行诉讼和办理其他相关的事务而支付的各项费用。根据破产法的规定,破产费用包括破产案件的诉讼费用;管理、变价和分配债务人财产的费用;破产管理人执行职务的费用、报酬和聘用工作人员的费用。上述各项费用中,破产案件的诉讼费用按国家统一规定的标准支付,不存在由谁决定的问题。也就是说,不管由谁决定破产费用的支付,诉讼费用总是一样的,与作出决定的人的主观因素无关。但其他破产费用就与此不同了。

首先是破产管理人的报酬。根据企业破产法第28条的规定,破产管理人的报酬由人民法院确定。而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企业破产案件确定管理人报酬的规定》第2条的内容可知,破产管理人的报酬,是由法院以债务人最终清偿的财产价值总额为根据,在一定比例范围内确定。也就是说,破产管理人的报酬,并不是按照固定的比例确定的,法院在确定破产管理人的报酬方面,享有很大的裁量权。

其次是其他费用,即管理、变价和分配债务人财产的费用、破产管理人执行职务的费用及聘用工作人员的费用。根据企业破产法第25条的规定可知,这些费用由破产管理人负责支付,但其数额的多少并非固定不变的,与破产管理人的主观努力程度有很大关系。如破产财产的评估、拍卖费用是可以协商确定的;破产管理人执行职务的费用和聘用工作人员的费用,也是可以压缩的,但这需要破产管理人的主观努力。也就是说,这些费用数额的多少与破产管理人的主观努力程度有很大关系。

破产法关于破产管理人报酬和其他费用支付的规定是不合理的。根据破产法第43条的规定,破产费用“由债务人的财产随时清偿”。从表面上看,破产费用是用债务人的财产偿还,实际上是用债权人的财产偿还,因为债务人的财产最终是要向债权人分配的。既然这些费用实质上是用债权人的财产支付,债权人当然有权参与协商决定其具体数额。但根据企业破产法第61条的规定,债权人会议只对管理人的费用和报酬可以进行审查,但没有予以变更的权力。对其他费用则连审查的权力也没有。债权人作为实际的投资者,对投资的数额却没有决定权,这明显不合理;尤其是,上述各项费用都没有国家规定的统一数额,与审理破产案件的法官和破产管理人的主观因素有很大的关系,而他们又不是这些费用的实际承担人。因此,不管是法院还是破产管理人,都缺乏降低、节约破产费用的动力。有时甚至会发生相反的情况,即他们不仅不考虑如何降低、节约破产费用,而是加大一些支出。因此,由法院和破产管理人决定这些费用的支付,极易产生腐败并损害债权人的利益。为了在破产费用方面保护债权人的利益,企业破产法应当改变现行规定,赋予债权人会议对破产费用的最终决定权。

共益债务制度的完善

共益债务是指破产程序中为全体债权人的共同利益由债务人财产及其管理人而产生的债务。破产法将破产管理人或者相关人员执行职务致人损害所产生的债务,规定为共益债务,笔者认为破产法这样规定是错误的。破产法规定的破产管理人有两种:单位担任管理人和个人担任管理人。在单位担任管理人的情况下,实际的破产管理工作由该单位的工作人员负责,该工作人员的行为属于职务行为,其在执业过程中致人损害所产生的债务,应由其所在单位赔偿。因此这种债务应当是破产管理人自己的债务,由破产管理人用自己的财产偿还。在个人担任管理人的情况下,根据破产法的规定,该破产管理人依法应当参加执业责任保险,因此其在执业过程中致人损害所产生的债务,实际上是保险公司的债务,应由保险公司赔偿。因此,不管破产管理人是单位还是个人,其在执行职务过程中致人损害所产生的债务,都不应当作为共益债务不能用破产企业的财产偿还。破产法将这种债务作为破产程序中的共益债务是不当的,应当将破产法的这项规定删除。

参考文献:

1.王欣新.破产法专题研究[M].法律出版社,2002

企业破产范文篇8

关键词:企业破产;审计风险;策略

一、引言

远古时期,渔民们在长期的捕捞实践中深感“风”给他们带来的无法确定的危险,感觉“风”即意味着“险”,“风险”一词由此而来。如今我们所讲的“风险”是指生产目的与劳动成果之间的不确定性。关于审计风险,国内外有许多经典的解释。财政部在2010年11月1日公布的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注册会计师的总体目标和审计工作的基本要求》等38项准则的通知,其中《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注册会计师的总体目标和审计工作的基本要求》中将审计风险定义为:审计风险,是指当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时,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审计风险取决于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本文论述的审计风险就是注册会计师与审计人员在企业破产审计过程中易导致的风险,即在对破产企业进行审计过程中存在的审计与审计成果之间的不确定性。

二、企业破产审计风险

企业破产审计风险的产生,既有客观方面也有主观方面的原因:1.破产企业环境复杂易导致审计风险。企业之所以走到破产的地步,或因经营理念发生了偏差,或因经营陷入低谷而无力反弹,或因企业主要管理人员贪腐至企业资产流失,或因管理混乱一片散沙,或因技术落后缺少创新,林林总总、不一而足。而破产企业领导集体或企业为遮掩如上决策失误、经营无方等行为,往往会不配合正在进行的破产审计或干扰破产审计,并使出花样繁多的“反审计”手段,从而使审计结果出现偏差。审计环境的复杂决定了破产审计结果的不确定性,理应引起注册会计师及审计人员的高度重视。2.破产企业财务人员或第三方舞弊易导致审计风险。破产企业不论性质如何,是国有、还是合资、还是民营,其经济活动的载体都主要是会计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如果破产企业财务人员或第三方为不当利益或为达到某种目的而舞弊,会直接导致庞杂广泛会计账表及相关资料的正确性大打则扣。注册会计师及审计人员为了得出正确的企业破产审计结论,势必要付出较一般审计更多的努力与汗水,势必要对大量的、繁杂的会计报表及相关资料展开去伪存真的鉴别工作。而能否最大限度地还原会计账表及相关资料失真的信息关系,能否得出正确的破产企业审计结论,审计风险不言而喻。3.审计法律体现的不尽完善易导致破产企业审计风险。注册会计师及审计人员在对破产企业进行审计时,需要依据《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和《企业破产法》。《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和《企业破产法》规定了审计的基本原则和主要事项、详尽阐述了注册会计师和审计人员的职责、权限和法律责任等。然而,由于我国其他审计法律体系相对不够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滞后于日趋复杂的社会经济活动,使得注册会计师和审计人员在对破产企业进行审计活动时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作依据,有时只能凭感觉或靠经验行事,加大了审计结果的不确定性。同时,破产企业审计对象有财务责任、经营责任和管理责任;审计范围涵盖会计记录和经营活动;审计职能包括积极监督、经济鉴证及经济评价;审计责任既要检查账表的正确性,又要审查经营活动是否违法违纪。审计对象、审计范围、审计职能和审计责任的外延相继扩大,给注册会计师和审计人员带来了新的挑战和考验,其所承担的审计风险不言而喻。4.破产企业会计信息失真易导致审计风险。破产企业中不乏采用会计电算化的单位,会计电算化能够减轻财务人员的工作力度,促进会计工作的规范化;能够保证会计核算资料的及时性和会计核算的正确性;能够充分发挥会计核算职能和监督职能;能够大为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但会计电算化也存在可靠性、安全性和保密性较差;会计人员归档不及时导致会计资料不完整,软件染上病毒至使会计数据丢失或破坏,改动数据轻而易举不留痕迹等弊端。一旦会计数据失真,破产审计的风险就在所难免了。5.审计人员的水平与素质决定企业破产审计风险的有无与高低。审计人员是否熟悉宏观经济管理知识、政策法规;是否具备综合分析判断能力;是否具有娴熟的政治和业务素质;是否遵守职业道德等行为规范;是否具有应有的职业谨慎和职业关注;是否严于律己不贪不腐;是否能够坚持客观公正的审计立场都直接决定着破产企业审计风险的高低与有无。如果审计人员囿于水平不够、信息渠道不畅、获取信息成本太高等原因,不能甄别破产企业所提供财务、管理、执法信息的真伪,必然会带来审计的信息风险。6.审计方法不当与审计手段滞后易导致企业破产审计风险。破产企业审计通常是在事后或现场,一般靠人工对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等原始文件和业务账簿、报表等有形资料进行审计,而疏于对电子数据等无形资料的审计。如此,审计范围小且不能拓展审计的广度和深度,落后的审计方法和与时代脱节的审计手段费时费力、效率低下,人海战术、难以触及破产企业深层次的经济和财务问题,疏忽和出错的几率较高,容易影响到审计结果的准确性,从而带来审计风险。7.破产企业审计评价不严谨易导致审计风险:破产企业审计评价涉及破产企业的何去何从及职工的切身利益,任何不实或不当的评价,都可能会引起破产企业的抵触与上诉。但凡对非评价审计事项、审计过程中未涉及的具体事项和审计证据不足的审计事项,不应评价而评价的,都会给破产企业审计带来不必要的风险。另外,囿于各种原因,审计评价报告定性模糊、问题含混,用词不妥、语言似是而非、欲说还休;结论模棱两可、不知所云等,也是造成审计风险的重要原因。

三、规避审计风险对策

1.审计人员在对破产企业进行破产审计时,一定要有超强的法律意识,依法审计。一是要对照《企业法》、《企业破产法》对申请破产企业的经营和财务实际状况做出准确界定,绝不能伤及企业员工的合法权益,避免审计失败而遭企业诉讼。二是要通过深入细致深入的到位审计揭露破产企业可能存在的领导贪腐行为和企业违反法律法规的经营行为,彰显破产企业审计的监督功能。三是要严格遵照《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及相关法规对破产企业进行审计,该走的程序一定要走,改下的功夫一定要下,该上的手段一定要上。唯有如此,才能在一定程度上规避破产企业审计风险。2.审计人员在对破产企业进行破产审计时,一定要具有强烈的风险意识。规避风险就要既排除导致审计结果出现不确定性的客观因素,又排除导致审计结果出现不确定性的主观因素。通俗地讲就是,审计人员对破产企业进行破产审计时要严格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等国家法律法规、审计标准开展破产审计,把破产审计风险降到最低。应该强调的是,日趋完善的法律制度,逐渐规范了审计人员的责任制度及责任追究制度,审计人员要习惯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把提高破产企业审计质量建立在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破产审计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之上,以强化破产审计能力,规避破产企业审计风险。3.审计人员在进行企业破产审计时一定要遵守国家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一是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开展审计,对破产企业负责;二是要忠于职守、坚持原则、依法审计,对社会公众负责;三是要严格保守秘密和绝不滥用职权,维护审计工作的神圣;四是要廉洁奉公,“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在审计过程中不搞权钱交易,不接受破产企业给予的任何好处,对破产企业存在的问题该揭露的一定要揭露、该处理的就要严肃处理。如能做到以上四点,就能在一定程度上规避破产企业审计风险。4.严格按照破产审计程序进行审计,以规避风险。破产审计和一般的财务审计依据的都是企业的会计报表,但破产审计的外延较一般财务审计要广、要深、要难。广在要对破产企业的固定资产、在产品与库存及低值易耗品等物资进行全面清查。广在对破产企业破产前六个月的财务行为、会计凭证要全面重点审查。难在确认破产企业债权债务的真实性要建立在对全部往来账款进行全面审计和登门查询核实数额较大债权债务的基础之上。一句话,重点看破产企业有无隐匿,私分或者无偿转让财产等违反《破产法》第35条规定的无效行为。如果破产企业有上述违法行为且拒绝纠正,应在审计报告中明确披露。5.提高审计人员综合素质,规避破产审计风险。审计人员进行破产审计时,不仅要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职业使命感,还要熟悉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和审计专业知识;不仅要提高审计人员起码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还要提高审计人员的职业敏感、洞察力和高度的综合判断能力,使审计人员在破产企业审计中,面对给定的审计材料迅速找到切入点和发现问题;准确找到解决问题的着眼点和有效取得正确判断问题的依据。审计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对规避破产审计风险具有积极意义。

综上所述,企业破产屡见不鲜,但缺乏规范与监督,因破产使企业资产流失和职工权益受损的事情也时有发生。破产审计作为保全破产企业资产、维护破产企业职工切身利益和为破产企业资产重组扫清路障的一种必须实施的程序,有法可依但具有一定风险。规避破产企业审计风险并非难事,只要注册会计师及审计人员在对破产企业审计时能坚持依法审计、公正审计、规范审计和廉洁审计,规避审计风险就不会是纸上谈兵,也不会是一句空话。

作者:周丕全 单位:青岛大信英德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丁和平.防范审计风险的对策研究.技术经济,2005(6)

企业破产范文篇9

大陆法系国家的破产规范对于形成破产别除权的权利基础,也即破产别除权的设定范围的较为广泛,除担保物权作为其权利基础之外,还包括:民事特别法及行政法所特别规定的优先于抵押权的优先权;让与担保权;共有物所产生的共有债权等。依据我国现行《企业破产法》的规定,破产别除权的权利基础主要指担保物权。但需要明确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担保物权都能够产生别除权,必须要符合破产别除权的特征和要素:

1.1抵押权

抵押是指债务人与债权人协议在不转移抵押物所有权的情况下,以特定财产保证在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优先就此财产清偿债权人债权的一种方式。抵押权的设立是担保物权产生破产别除权的主要权利基础。将抵押权分为一般抵押权和特别抵押权,其中一般抵押权主要包括动产抵押和不动产抵押;特别抵押权包括最高额抵押权、财团抵押、浮动抵押等。对于一般抵押权来说,一般抵押权作为破产别除权的权利基础基本都没有异议,而对于特别抵押权是否能够成为破产别除权的权利基础还存在较大的争议。最高额抵押权,是指在债权人和债务人事先约定的最高数额内,以抵押物担保一定范围内的不特定债权,在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抵押权人有权在最高债权额限度内就该担保财产优先受偿而形成的一种抵押权。最高额抵押权的设立能够满足一定时期内频繁交易的需要,使抵押担保的功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主要是为了适应信用经济高度发达的社会趋势,解决一般抵押权所不能解决的不同民事主体之间频繁的连续反复交易内容的不确定性。最高额抵押权是抵押权中的一种特别形式,其特别主要表现在它的作业从属性、内容特定性、适用范围及债权实现上,只有在主债权经过当事人协商确定后或依据法律规定被特定化以后,内容不特定的最高额抵押权就会转化成为特定的一般抵押权,此时最高额抵押权就应当成为破产别除权的权利基础。财团抵押,也称之为企业抵押,是企业以其所有的动产、不动产及权利的集合体作为抵押权的客体而进行的抵押。在我国《担保法》中有规定,抵押人可以一并抵押所有能够抵押的财产。此条规定被认为是我国财团抵押的依据,由此可以看出财团抵押具有以下特点:首先,抵押财产的范围是特定的,即法律所允许的能够被抵押的财产,每一个抵押物都是抵押人现有的特定财产;其次,法律所允许范围内的抵押财产是以一个集合的方式共同为一个债权设定抵押权,各个部分共同保证一个债权的优先受偿。因此,财团抵押也是破产别除权的权利基础。浮动抵押是特别抵押的一种,抵押人在其现在以及将来的所有的财产或者部分财产上设定担保,在行使抵押权之前,抵押人对抵押财产保留在正常经营过程中的处分权。浮动抵押是英美法系国家设立的抵押制度,在抵押人破产时,经过登记和公示的浮动抵押具有优先受偿的权利。在浮动抵押权的实现上,因为在担保权需要行使时,浮动抵押的担保财产已经确定,因此已经有特定担保财产的担保债权,浮动抵押已转化为普通抵押,浮动抵押当然可以成为破产别除权的权利基础。

1.2质权

根据我国《物权法》的规定,质权是债权人和债务人协议的一种转移担保财产占有,以保证在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或在法律规定的情况下,债权人就质物优先受偿的权利。质权的标的分为动产质押和权利质押,这两种标的质权都是以特定财产的形式才能作为债权的担保。同时根据我国《物权法》和《担保法》规定,在质权的存续过程中,质权人对质物进行占有,如当事人没有特别的约定,质权人对于质物的孽息有权收取,并将收取的孳息用来清偿收取费用、主债权利息和主债权,此规定明确了质权人对占有质物的孳息享有优先受偿权。

2.3留置权

留置权是债权人已经合法占有了债务人的动产,在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或发生法律规定的情况下,债权人有权依法留置该动产,并可以该动产折价或以拍卖、变卖该动产的价款优先受偿的担保物权。债权人能够就留置的财产实现优先清偿其债权的目的,留置权就可以成为破产别除权的权利基础。根据我国《物权法》的相关规定,债权人行使留置权必须要满足以下条件:首先,债权人合法占有债务人的动产,如果不是合法占有就没有留置的权利;其次,债权人留置的财产应当与债权属于同一种法律关系,即留置的财产要有关联性,企业之间的留置除外;再者,债权须已到清偿期,并给债务人一个行使留置权的宽严期限。但在债务人已经破产时,为了保护债权人权利,留置权人可直接就留置财产优先受偿,不足清偿部分向破产人申报债权,多余部分用于普通债权人清偿。

2不同权利基础的破产别除权行使的冲突及解决

破产别除权是以债务人的特定担保财产为标的的,根据我国《物权法》和《担保法》的规定,在某些情况下,同一标的物上可以设定多个类型的抵押权,就会导致多个担保物权同时存在于同一标的物的情形,以至于依据不同或者相同担保物权为基础的破产别除权行使优先权时产生冲突,作为别除权权利基础的担保物权竞合的情形具体表现为:同一财产上存在多种相同的担保物权;同一财产存在抵押权与质押权并存;同一财产上抵押权与留置权并存;同一财产上留置权与质押权;同一财产上担保物权与特别优先权并存。

2.1同一财产上同种类别除权竞合时的清偿顺序

在同一财产上的担保物权所构成同种类别除权间的清偿顺序,根据我国《担保法》规定,一般按照合同登记时间或合同生效时间的先后来确定,按比例清偿,已登记的先于未登记的清偿。对于质权来说,在质权被转质的情形下,按照转质权人优于质权人的原则进行清偿。对于同种类的留置权,因其生效是以占有标的物为要件,因此不同留置权人之间的清偿顺序应当以其占有留置物的时间,由后顺序的留置权人行使优先受偿权。

2.2同一财产不同种类别除权竞合的清偿顺序

企业破产范文篇10

关键词:企业破产抵销;法律问题;破产程序;抵销权

在破产程序中企业破产抵销权是民法抵销权的延伸,企业破产抵销具体来说是企业破产债权人如果在宣告破产还对债务人负有债务,那么都可以向破产管理人申请使用债权抵销债务,此方法不涉及债务、债权种类及债权债务是否到期或有其它附加条件,均可适用。我国《破产法》第40条的相关规定虽然很好地解决了一般性的企业破产抵销问题,但其存在的问题也是非常明显。

一、我国企业破产抵销的相关法则

(一)企业破产抵销的一般规则

我国《企业破产法》第40条有明确的规定,债权人可以于债务人的破产申请受理前向管理人主张抵销。这项规定具体来说可以做以下解读:①要想行使企业破产抵销权,必须要进行债权申报,对于债权人来说,抵销是一项特殊赋予的权利,破产抵销权人依然是债权人。如果没有依法申报债权,债权人会议没有审查确认债权的准确性真实性,那么就无法主张抵销[2]。②破产管理人与破产债权人在主张抵销这一理念上属于相对人,破产债权人向破产管理人作出抵销的申请时就尅是行使抵销权,如果破产管理人通过抵销申请,那么即可抵销;如果破产管理人没有通过抵销申请,那么破产债权人也有权实施诉讼。③破产抵销权是法律赋予破产债权人的特殊权利,破产债务人和破产管理人都不具备此项权利。④企业破产抵销权与民法抵销权存在一定的差异,在企业破产抵消权中,无论哪种类型的债权、无论债权是否到期或者具有其他附加条件都可以实施抵销。⑤在实施债权抵销权之后,其余还没有抵销的破产债权应进行破产分配。

(二)企业破产抵销的限制性规定

为了避免一些不法人员滥用企业破产抵销权,对他人的利益造成侵犯,我国《企业破产法》第40条又对破产抵销权进行了限制性规定,指出以下三种情况不适用企业破产抵销:①债务人的债务人取得他人对债务人的债权发生在破产案件受理后,不得抵销。破产债务人应严格遵守破产程序,完全履行债务,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产生利益则应纳入债务人财产。②在明知道债务人破产申请或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时,债权人仍然要承担债务人的债务,不得抵销,不包括破产申请发生在一年前或法律规定而负担的债务[2]。③在明知道债务人破产申请或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时,债务人的债务人依旧取得对债务人的债权,不得抵销,不包括人破产申请一年前发生或法律规定的原因,债务人的债务人明知道对债务人的债权很大可能转化为破产债权时,依旧取得对债务人的债权时在法律上会被推定为恶意,可禁止其行使抵销权。

二、如何更好的完善我国企业破产抵销相关法律

(一)对企业破产抵销权行使时间进行明确规定

现行的《破产法》中只是规定了企业破产抵销权的行使人、行使方法和行使限制条件,但是没有明确规定其行使时间。笔者认为需要通过法律来对这一行使时间进行明确规定,双方当事人应在这一时间段内及时决定是否抵销,若超出这一时间段或者在时间段内做出不抵消的决定,那么即可判定破产债权人放弃了破产抵销权,并直接进行下一步分配程序[2]。

(二)明确规定管理人违法行使破产抵销权的效力

现行的《破产法》没有规定在债权人不能旅行债务又拒绝抵销时,管理人能否行使抵销权,也没有明确破产人作为债权人时,管理人能否行使抵销权,且管理人主张破产抵销权的效力问题也没有明确解释。绝大多数学者认为应禁止管理人行使抵销权,但对于管理人违法行使破产抵销权的效力却又不同的结论,或有效或无效。在实际的企业破产程序中,债权人大多数都没有参与破产程序,破产管理人行使抵销权缺乏有效监督,若破产管理人承认破产抵销权有法律效力,那么债权人的利益就很难得到保障,有失破产程序的公正性,因此笔者认为无效更为合适[1]。

(三)对企业破产抵销债权的禁止范围做进一步的详细规定

我们的《破产法》关于企业破产抵销权的禁止性规定只有三项,且较为粗疏和非常简单,只进行了原则性的规定,具体细节仍待进一步加强。例如,针对因注册资本未到位债权人对债务人负有债务能否抵销这一问题,根据我国《企业破产法》第40条的反对解释和文义解释,我们可以理解为股东欠缴出资的债务也被包含在可抵销的范围内,这明显是不合适的[1]。故而,应进一步详细规定和注释企业破产抵销债权的禁止范围,以确保含义准确、明确,提高操作性。

三、结语

相信随着经济的发展及国家法制建设的推进,我国的《破产法》会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在完善企业破产抵销权的条文和规定时,应多参考发达国家的经验,但也应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维护法律的公正性,提高实际的可操作性,解决好效率不高的问题。

作者:常国进 单位:江苏济恒律师事务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