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单位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3 03:56:17

企业单位

企业单位范文篇1

第二条民办非企业单位年度检查(以下简称年检),是指登记管理机关对民办非企业单位,依法按年度进行检查和监督管理的制度。

第三条经登记管理机关核准登记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接受登记管理机关的年检。

截至上年度12月31日,成立登记时间未超过6个月的民办非企业单位,不参加当年的年检。

第四条民办非企业单位年检的程序是:

(一)民办非企业单位领取或从互联网下载《民办非企业单位年检报告书》及其他有关材料;

(二)民办非企业单位于每年3月31日前向业务主管单位报送年检材料,经业务主管单位出具初审意见后,于5月31日前报送登记管理机关;

(三)登记管理机关审查年检材料;

(四)登记管理机关作出年检结论,年检结论公告。

第五条民办非企业单位接受年检时,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已填具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年检报告书》;

(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副本;

(三)财务会计报告;

(四)其他需要提交的有关材料。

已经取得执业许可证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应当提交执业许可证副本。

登记管理机关在年检期间,可以根据情况,要求民办非企业单位提交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其他补充说明材料及有关文件。登记管理机关可以要求有关人员说明情况,必要时进行实地检查。

第六条年检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遵守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情况;

(二)登记事项变动及履行登记手续情况;

(三)按照章程开展活动情况;

(四)财务状况、资金来源和使用情况;

(五)机构变动和人员聘用情况;

(六)其他需要检查的情况。

第七条民办非企业单位年检结论,分为“年检合格”、“年检基本合格”和“年检不合格”三种。

年检结束,登记管理机关应当在《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副本)上加盖年检结论戳记。民办非企业单位更换登记证书,应当保留原有年检记录。

第八条民办非企业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由登记管理机关责令改正,情节轻微的,确定为“年检基本合格”;情节严重的,确定为“年检不合格”:

(一)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的;

(二)违反规定使用登记证书、印章或者财务凭证的;

(三)本年度未开展业务活动,或者不按照章程的规定进行活动的;

(四)无固定住所或必要的活动场所的;

(五)内部管理混乱,不能正常开展活动的

(六)拒不接受或者不按照规定接受登记管理机关监督检查或年检的;

(七)不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修改章程未按规定核准备案的;

(八)设立分支机构的;

(九)财务制度不健全,资金来源和使用违反有关规定的;

(十)现有净资产低于国家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规定的最低标准的;

(十一)侵占、私分、挪用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资产或者所接受的捐赠、资助的;

(十二)违反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筹集资金或者接受使用捐赠、资助的;

(十三)年检中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的。

第九条“年检基本合格”和“年检不合格”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应当进行整改,整改期限为3个月。整改期结束,民办非企业单位应当向登记管理机关报送整改报告,登记管理机关对整改结果进行评定并出具意见。

对“年检不合格”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根据情况,可以责令其在整改期间停止活动。民办非企业单位被限期停止活动的,登记管理机关可以封存其登记证书、印章和财务凭证。

第十条登记管理机关对连续两年不参加年检,或连续两年“年检不合格”的民办非企业单位,予以撤销登记并公告。

第十一条登记管理机关实施停止活动、撤销登记行政处罚的,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

第十二条登记管理机关工作人员在年检工作中,应当依法行政,不得滥用职权、徇私舞弊。

企业单位范文篇2

一、复查登记的对象和范围

复查登记的对象是,在本意见下发之前已经有关部门批准或登记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即:(一)各级政府的职能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审批成立的;(二)有关部门自行批准成立的;(三)未经任何部门审批,但经机构编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的。

复查登记的范围,主要包括《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中列举的十个行(事)业中的各类民办机构。未经任何部门审批或登记,自行成立的民办非企业单位,不属复查登记范围,应按照《条例》和《办法》的规定,申请成立登记。

二、复查登记的原则和要求

复查登记工作,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一)统一归口登记的原则。所有民办非企业单位必须统一归口由民政部门登记管理,其他任何部门无权登记和颁发证书。

(二)业务主管单位和登记管理机关双重负责的原则。与《办法》中列举的十个行(事)业的民办非企业单位业务相对应的教育、卫生、科技、文化、体育、劳动、司法、民政等政府职能部门为本行(事)业的业务主管单位。在复查登记工作中,业务主管单位和登记管理机关要根据《通知》要求,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

(三)从严把关的原则。对不符合登记条件的民办非企业单位,一律不得登记。

(四)分级管理的原则。民政部负责国务院有关部门及经国务院授权的组织审批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复查登记;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登记管理机关负责同级业务主管单位审批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复查登记。

申请复查登记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必须符合《条例》和《办法》规定的成立条件,同时,根据中办发〔1*9〕34号文件精神,参照中共中央组织部、民政部《关于在社会团体中建立党组织有关问题的通知》(组通字〔1*8〕6号)规定,在民办非企业单位中,凡是有正式党员3人以上的,2000年6月30日以前都必须建立起党的组织。

业务主管单位和登记管理机关要对申请复查登记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特别是对涉及民族及其他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边缘交叉学科和青少年、妇女儿童等问题的各类研究机构、社会经济调查机构成立以来,在政治方向、业务活动、财务管理、遵纪守法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并在此基础上,本着从严把关的原则,按照规定的范围和要求,切实履行各自审批和核准的职责。

三、复查登记的步骤和时间安排

复查登记工作,从2000年1月开始至2001年12月底结束。按照民办非企业单位自查和申请登记、业务主管单位审查、登记管理机关核准的三个步骤,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民办非企业单位自查、提交成立登记申请材料。民办非企业单位要按照复查登记的规定,认真总结和检查自成立以来,在政治方向、业务活动、财务管理、遵纪守法等方面的情况,写出书面报告。填写民办非企业单位有关登记表格(业务主管单位到登记管理机关统一领取,民办非企业单位到业务主管单位申领),经民办非企业单位拟任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签署并加盖该单位公章后,连同单位章程草案、合法财产和相应从业人员、办公场所使用权等证明、原批准成立该单位的批文和单位党组织建立或党员组织生产的情况报告以及业务主管单位认为需要的其他材料一并提交业务主管单位。已经各级人民政府机构编制部门或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民办非企业单位,还须提交原登记注册机关准予注销的证明文件。

第二阶段,业务主管单位按照《条例》及《关于开展对民办非企业单位复查登记工作意见》的要求,对自查后提出登记申请的民办非企业单位进行审查。业务主管单位对审查同意登记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应出具正式函件,连同其他材料送交登记管理机关。属依法简化登记手续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只需送交自查总结、登记表、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和单位党组织建立或党员组织生活情况的报告。业务主管单位应对所管辖的民办非企业单位情况进行汇总统计,填写由民政部统一制发的表格,并附总体情况的函。

第三阶段,登记管理机关根据有关规定,结合业务主管单位的审查意见,对民办非企业单位依法核准登记。对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登记并符合登记条件的民办非企业单位,依法予以核准登记,发给《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并及时公告:对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登记但不符合登记条件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将其材料退回业务主管单位,并说明理由。对没有通过复查登记的民办非企业单位,要及时通知当地银行和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注销其基本帐户和组织机构代码。对擅自开展活动,又不申请登记的民办非企业单位,要劝其立即停止活动,对不听劝阻的,要命令取缔。

第四阶段,登记管理机关会同业务主管单位对复查登记工作检查验收。检查验收工作采取抽查和普查相结合、逐级检查验收的方法,民政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业务主管单位)对一些重点地区相关业务领域复查登记工作进行检查验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登记管理机关,应和同级业务主管单位对市(地)县复查登记工作进行检查验收。对复查登记工作开展好的单位和地方要给予表彰,对执行政策有偏差的要及时给予纠正。检查验收结束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登记管理机关,要对复查登记工作进行认真总结,并形成报告及时报民政部。

各阶段的时间安排,各地和有关部门可根据实际确定。各业务主管单位送交登记管理机关的材料,最迟不得超过2000年12月底。

四、复查登记的组织领导

复查登记民办非企业单位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难度较大,必须切实加强领导。

(一)各级登记管理机关和业务主管单位要在各级党委和政府领导下,按照《通知》中规定的职责,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管理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实际情况,认真制定复查登记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具体方案,做出具体部署,使复查登记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二)各地应尽快建立和完善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机构,配备专人负责此项工作。民办非企业单位数量大、难点问题多、复查工作任务较重的地方,根据实际需要,可以积极建议政府,成立复查登记工作领导小组或协调小组,核拨专项经费,配备必要设备,保证工作顺利开展。

企业单位范文篇3

一、划小核算单位是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

1995年以来,首钢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困难和问题:从外部因素来看,国内市场疲软,国家对钢铁行业实行限产压库,钢材积压严重,资金短缺;从内部来说,一些新建和在建项目相继下马,压缩基建规模,过去二十万人吃钢铁大锅饭,靠首钢内部项目养活的单位,比如电子公司、建设公司等面临着生存危机。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近年首钢积极稳妥地实行了集团化改革。把单一法人组成的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转变为多法人组成的以资产为纽带的母子公司体制。目前在组织结构上,已形成了"1+12"即总公司加下属12个子公司的模式。各子公司一级已成为法人实体,子公司下属的大到分厂车间,小到科室班组,也相应地扩大了经营自主权,有的还成为自主权较大的法人实体,初步形成了"千军万马闯市场"的局面。

划小核算单位对首钢深化改革搞活经济起到了积极作用,并带来了一些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划小核算单位成立小经济实体以后,由于利益机制发生了变化,个人利益和单位利益紧密挂钩,从而调动了基层单位和职工的积极性。过去单纯依靠公司内部任务来生存的单位,通过发动群众搜集信息,承揽项目,自己生产,自己销售等措施,改变了过去坐等市场和"等靠要"的状态,变被动为主动,成为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的独立竞争实体。

二是小经济实体在经营范围上的广泛性和经营手段、经营策略上的灵活性等方面发挥了优势,逐渐成为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是划小核算单位后,解决了大量富余人员的安置问题,缓解了企业内部人员下岗分流的就业压力,为国有企业三年扭亏创造了条件。仅特钢公司的43个小经济核算单位1999年就解决了1194名原主业职工的就业问题,减少由主业开支的工资费用近1000万元。

二、企业划小核算单位后出现的问题

小核算单位及经济实体的出现,对深化企业改革、增强企业竞争力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随着其经营环境和运行机制的变化,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也随之而来,特别是人、财、物分配权相应下放后,由于制度不健全,管理没跟上,一些单位出现私设"小金库",随意开支,将国家和集体利益划为小集体和个人利益,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甚至发生经济犯罪。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是,划小核算单位后企业的运行机制和经营环境发生变化,监督制约措施没有跟上,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对小核算单位运行机制的主要特征及带来的变化进行研究,从而在"源头"上防止违法犯罪问题的发生,也是纪检监察部门在企业深化改革中,围绕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完善监督制约机制的一个重要课题。从首钢近几年情况看,划小核算单位后对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一些领导干部陷入重效益轻管理的误区,从主观上弱化了企业监督制约机制。

划小核算单位和小经济实体出现以后,有些单位领导急于让这些单位"脱贫"、"解困",出现单纯以经济标准来评价这些单位工作的问题。这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上级主管部门从思想上认为,既然已经划小核算,给了承包者经营管理的权利,承包后怎样搞活,如何经营,是承包者的事情,只要能完成经济指标,上级领导在其他方面就不必再管了。二是划小核算单位的经营者和承包人也把能否完成经济指标和上交承包费用作为唯一标准。

上述这种主管部门、领导及经营者思想认识上的片面性,造成小核算单位和小经济实体重效益轻管理,导致了党风廉政建设和监督制约机制上的弱化,产生化公为私、侵吞公有财产等违法违纪问题。

例如:机电公司设计研究院从1995年下半年划小核算单位,实行以科室为单位对外搞承揽项目,自筹科室人员工资奖金。该院情报资料室和钢研室创收工作的效益一直领先,因此,院领导对这两个室成绩看得多,问题看得少,专业科室对执行制度的情况长期失察,致使这两个室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出现了严重的贪污受贿违法案件。

原情报资料室副主任校亚民在1996年1月至1999年12月,利用主管全科业务工作,外接承揽结算、核发科室人员工资奖金、掌管室内活动资金之便,采取转款提现、截留、冒领等手段,将本科室创收款、科室外借人员工资奖金款等据为己有,共侵占公款14万余元。

2、随着小核算单位和经济实体经营活动自主权的扩大,出现了企业内以小集团利益、局部利益损害国家和企业整体利益的问题。

企业划小核算单位以后,一些小实体有了较充分的经营自主权。其经营活动包括项目安排、资金使用、奖励分配都有了较大灵活性。自主权的扩大,对于搞活市场、搞好经营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经营活动自主化,也造成了权力的扩大和监督制约机制的弱化。一些单位自主权扩大以后,在经营活动中,不能正确处理小集团利益、局部利益与国家、企业大局利益的关系,将小集体的利益建立在损害国家和企业的利益之上,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甚至发生经济犯罪。

公司修理厂实行车间创收后,修建一车间三个领导在1999年9月和2000年1月,利用为炼铁厂5号高炉和2号高炉承担检修任务的机会,与某耐火材料厂业务员相勾结,先后收受对方好处费2万多元存入车间"小金库",而给对方的条件却是采取重复过磅的手段,虚增耐火材料7283吨,给总公司造成289万元经济损失。

1999年初,首钢某建设公司材料科经营自主权扩大以后,开办了租赁站。该租赁经营部与首钢某建设公司签订了租赁协议,开展对内租赁经营,租赁对象为建设公司下属六个项目经理部。经调查核实,该经营部在经营期间,从建设公司赚取租赁费57.19万元。另据调查,建设公司下属的另一公司采用类似的方式和手段,从公司赚取租赁费50.19万元。调查中发现,以上两个单位在对公司内部开展租赁业务期间,其租赁价格明显高于市场价格,其中一个单位多收租赁费达14.74万元。另外还存在资金被挪用,未交纳个人所得税,租赁工具损失挂帐等问题,给国家和企业带来了经济损失。

3、由于小核算单位不受制约的市场化行为增多,使企业经济交往中的违纪违法和经济犯罪问题更加突出。企业划小核算单位兴办经济实体以后,市场经营问题也不容忽视。从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内部生产活动转向市场经营以后,企业管理体制、成本核算、组织机构、采购营销等管理环节,都明显存在不适应、不健全、不完善的状况。这些漏洞,不仅为社会上的不法经营者获取不义之财提供了条件,也为企业内部一些私欲膨胀的人以权谋私、贪污受贿打开了方便之门。总公司主流程三名轧钢副厂长,利用手中掌握的工程检修、设备改造的权力,收受贿赂,在公司内造成了极坏影响,因而受到了严肃处理。而更值得人们思考的是,向他们行贿的恰恰是首钢内部的一个小经济实体的有关人员,其目的自然是为了承揽工程。因此,企业在走向市场以后怎样规范其市场化行为,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减少违纪违法甚至经济犯罪,也成为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的一个新课题。

4、经营管理分散化和经济成份多样化,使原有的管理模式和规章制度跟不上形势需要。

划小核算单位兴办经济实体,企业从原来的一个经营组织,划分为若干个经营组织,经营范围也从原来的单一经营发展为多种经营,一些经济实体从组织性质上也发生了变化,原来经营组织上的国有一体化,逐渐被多种所有制经济成份(包括联营、承包、租赁等)所代替。在这种形势下,企业原有的许多管理和监督检查制度已不适应,而新的制度又未能很快建立起来,这就从组织制度上造成监督管理弱化。

一些划小的核算单位和经济实体,以联营、承包、租赁等形式和以多种经营为借口,使国有资产变相流失;有的把个人集资和国有资产捆在一起运作,由国有资产承担运作风险;还有的大额度资金不入账,坐收坐支或挪作它用等等。特钢公司下属单位开办的一个经济实体,于1998年3月到1998年7月由承包人先后两次擅自与本单位一名职工签订了汽车租借合同,将该实体承包的两部价值几十万元的汽车租借出去以后,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没有采取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措施,致使两部汽车的租金和油料款共计4万余元以及所租出去的两部汽车至今未能收回。

三、对企业划小核算单位和小经济实体加强监督制约机制的思考

按照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和今年召开的中纪委第四次全会对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的要求,结合首钢在划小核算单位兴办经济实体以后出现的情况,我们认为,在国有企业不断深化改革,"放开"、"搞活"以后,必须针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完善监督制约机制。

1、思想从严,正确处理"搞活"与"管好"的关系。划小核算单位和小经济实体使用的是企业的资产,这些资产的性质都是国有资产。作为这些单位的负责人是代表国有企业在进行管理,不仅应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负有责任,而且也对这些企业党风廉政建设负有责任。因此作为上级主管领导,绝不能因为划小核算单位而产生放松管理以包代管的思想。要转变那种认为既然已经划小核算单位,给了承包者经营管理的权力,至于怎样"搞活",上级领导不应进行干涉,在资金使用、项目安排、收入分配等重大事项上承包者爱怎么办就怎么办,只要能上交承包费用就行了等错误思想。必须坚持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2、组织从严,构筑监督管理体系。

一是明确监控网络对象。主要对象是负责采购供销、备品备件外委、质检计量、取样化验、监装监卸及划小核算单位和经济实体中易发生贪污受贿等经济问题的岗位。监控网络以车间(科室)为单位,由党支部及行政领导具体组织实施,根据业务分工确定监控人和监控责任。

二是建立监控网络。要求各单位调查摸底掌握本单位有业务处置权岗位的具体情况,做到岗位名称清、人员数量清、主要职责清、工作内容清、业务程序清。在此基础上确定监控岗位,绘制监控网络图。网络图要体现监控范围、监控程序、监控责任人及监控对象,做到关系明确,脉络清晰,具有可行性。

三是提出监控的具体要求。监控网络实施遵循"教育是基础,法制是保证,监督是关键"的工作方针。根据监控岗位的业务特点,制定出简明扼要便于落实的制度或措施,体现"教育、建制、监督、查处"四项职能。做到教育有针对性,建制有可行性,监督有权威性,查处有严肃性。随着企业发展和经营范围的变化,有业务处置权的岗位也会发生变化,各单位要实行动态管理,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

3、制度从严,规范企业经营行为。

一是加强财务制度建设。没有严格的财经制度,人们的经济活动就会失去约束,以权谋私者就会有机可乘,也必然导致经济问题的发生。在一些小核算单位和小经济实体,由于缺乏有效的财务监管程序,在资金使用上存在随意性,一本收支流水账替代了财务管理帐目。因此,必须建立会计制度,严格财务审批,禁止坐收坐支,做到收支两条线。

二是完善物资采购工作中的招投标制度。招标采购与过去比价采购相比,不仅是量的不同,更有质的区别。通过公开招标,避免了幕后交易和暗箱操作,从而减少违法违纪等经济问题的发生。

三是建立健全集体领导制度和民主审议制度。小核算单位和小经济实体,也要建立集体领导制度,重点抓好"三重一大"和奖励分配的贯彻落实。凡是重大事项决策、重要人事变动、重大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和奖励分配,必须经过领导班子会议讨论决定。

建立民主审议制度是保证职工当家作主权利、发挥群众监督的必然要求。不管企业经营机制如何转变,职工是企业主人的地位不能变,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的原则不能变。因此,在小核算单位和小经济实体,职工当家作主的权利只有得到保障,群众监督的作用才能落到实处。

4、机制从严,注重"厂务公开"效果。

企业划小核算单位及兴办经济实体,与职工的联系更加紧密。这就要求划小核算单位的经营者要执行国家和企业的有关政策,保证职工的切身利益。同时经营者要尊重和保障职工的民主权利,首先是知情权。1999年6月,首钢党委颁发的"关于实行厂务公开加强民主管理的实施意见"中,明确规定企业领导人员要向职代会公开企业经营管理重大决策、业务招待费使用情况和涉及群众利益、职工群众关心及要求公开的其他热点问题。作为企业的一部分,划小核算单位的领导干部也应该认真执行厂务公开的规定,建立健全职工会议制度。企业的重大项目安排、资金使用、奖励分配等重要事项要向职工报告,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企业纪检监察部门也应定期检查划小核算单位实行厂务公开落实民主监督制度的贯彻执行情况。

5、运作从严,增强整体监督效能。

企业单位范文篇4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职业培训机构,主要指:经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审批设立的,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利用国家非财政性教育经费,面向社会举办实施以职业技能为主的职业资格培训、技术等级培训的教育机构。

第三条职业培训机构须按《社会力量办学条例》的规定审批设立,由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发给《社会力量办学许可证》后,到同级民政部门进行登记。

第四条按照《社会力量办学条例》的规定,国务院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负责职业培训机构的综合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规定的职责,负责有关职业培训机构的管理工作。

各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是职业培训机构的登记管理机关(以下简称登记管理机关)。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负责同级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审批设立的职业培训机构的登记工作。

第五条申请登记的职业培训机构应当向登记管理机关提交下列文件和材料:

(一)登记申请书;

(二)章程草案;

(三)拟任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的基本情况、身份证明;

(四)办学许可证(副本);

(五)其他材料。

第六条登记管理机关对符合登记条件的单位,应当依法简化手续,核准登记。对不符合登记条件的单位,不予登记,并向申请人说明理由。

第七条职业培训机构变更登记事项,应当向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提出书面申请,申请书上应当载明变更事项、原因和方案等。

修改章程的,应当附原章程和新章程草案;变更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的,应出具变更后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的身份证明及《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暂行办法》第六条第六款规定的其他材料;变更资金的,应当提交有关资产变更证明文件等。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同意变更后,由登记管理机关核准变更登记,民办非企业单位应当交回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正副本,由登记管理机关换发新的登记证书。

第八条职业培训机构申请注销登记,应当向登记管理机关提交下列文件:

(一)法定代表人签署并加盖公章的注销登记申请书,法定代表人因故不能签署的,还应提交不能签署的理由的文件;

(二)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审查同意的文件;

(三)清算组织出具的清算报告;

(四)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正、副本);

(五)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印章和财务凭证;

(六)其他文件。

登记管理机关准予注销登记的,应当发给民办非企业单位注销证明文件。

第九条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做出对职业培训机构吊销《社会力量办学许可证》的行政处罚决定后,应当及时通知登记管理机关,登记管理机关应当及时对该机构撤销登记。

第十条在本办法下发之前已经取得《社会力量办学许可证》的职业培训机构,须进行民办非企业单位复查登记。

复查登记工作自本办法下发之日开始,至2001年12月31日结束。

企业单位范文篇5

第一条为了规范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登记管理,保障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民办非企业单位,是指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

第三条成立民办非企业单位,应当经其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并依照本条例的规定登记。

第四条民办非企业单位应当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不得反对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不得危害国家的统一、安全和民族的团结,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违背社会道德风尚。民办非企业单位不得从事营利性经营活动。

第五条国务院民政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是本级人民政府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以下简称登记管理机关)。

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有关部门、国务院或者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授权的组织,是有关行业、业务范围内民办非企业单位的业务主管单位(以下简称业务主管单位)。

法律、行政法规对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监督管理另有规定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二章管辖

第六条登记管理机关负责同级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登记管理。

第七条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管单位与其管辖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的住所不在一地的,可以委托民办非企业单位住所地的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管单位负责委托范围内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三章登记

第八条申请登记民办非企业单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经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

(二)有规范的名称、必要的组织机构;

(三)有与其业务活动相适应的从业人员;

(四)有与其业务活动相适应的合法财产;

(五)有必要的场所。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名称应当符合国务院民政部门的规定,不得冠以"中国"、"全国"、"中华"等字样。

第九条申请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举办者应当向登记管理机关提交下列文件:

(一)登记申请书;

(二)业务主管单位的批准文件;

(三)场所使用权证明;

(四)验资报告;

(五)拟任负责人的基本情况、身份证明;

(六)章程草案。

第十条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章程应当包括下列事项:

(一)名称、住所;

(二)宗旨和业务范围;

(三)组织管理制度;

(四)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的产生、罢免的程序;

(五)资产管理和使用的原则;

(六)章程的修改程序;

(七)终止程序和终止后资产的处理;

(八)需要由章程规定的其他事项。

第十一条登记管理机关应当自收到成立登记申请的全部有效文件之日起60日内作出准予登记或者不予登记的决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登记管理机关不予登记,并向申请人说明理由:

(一)有根据证明申请登记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宗旨、业务范围不符合本条例第四条规定的;

(二)在申请成立时弄虚作假的;

(三)在同一行政区域内已有业务范围相同或者相似的民办非企业单位,没有必要成立的;

(四)拟任负责人正在或者曾经受到剥夺政治权利的刑事处罚,或者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

(五)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情形的。

第十二条准予登记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由登记管理机关登记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名称、住所、宗旨和业务范围、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开办资金、业务主管单位,并根据其依法承担民事责任的不同方式,分别发给《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登记证书》、《民办非企业单位(合伙)登记证书》、《民办非企业单位(个体)登记证书》。

依照法律、其他行政法规规定,经有关主管部门依法审核或者登记,已经取得相应的执业许可证书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应当简化登记手续,凭有关主管部门出具的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发给相应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

第十三条民办非企业单位不得设立分支机构。

第十四条民办非企业单位凭登记证书申请刻制印章,开立银行帐户。民办非企业单位应当将印章式样、银行帐号报登记管理机关备案。

第十五条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登记事项需要变更的,应当自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之日起30日内,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变更登记。民办非企业单位修改章程,应当自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之日起30日内,报登记管理机关核准。

第十六条民办非企业单位自行解散的,分立、合并的,或者由于其他原因需要注销登记的,应当向登记管理机关办理注销登记。

民办非企业单位在办理注销登记前,应当在业务主管单位和其他有关机关的指导下,成立清算组织,完成清算工作。清算期间,民办非企业单位不得开展清算以外的活动。

第十七条民办非企业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应当自完成清算之日起15日内,向登记管理机关办理注销登记。办理注销登记,须提交注销登记申请书、业务主管单位的审查文件和清算报告。

登记管理机关准予注销登记的,发给注销证明文件,收缴登记证书、印章和财务凭证。

第十八条民办非企业单位成立、注销以及变更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由登记管理机关予以公告。

第四章监督管理

第十九条登记管理机关履行下列监督管理职责:

(一)负责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成立、变更、注销登记;

(二)对民办非企业单位实施年度检查;

(三)对民办非企业单位违反本条例的问题进行监督检查,对民办非企业单位违反本条例的行为给予行政处罚。

第二十条业务主管单位履行下列监督管理职责:

(一)负责民办非企业单位成立、变更、注销登记前的审查;

(二)监督、指导民办非企业单位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按照章程开展活动;

(三)负责民办非企业单位年度检查的初审;

(四)协助登记管理机关和其他有关部门查处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违法行为;

(五)会同有关机关指导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清算事宜。业务主管单位履行前款规定的职责,不得向民办非企业单位收取费用。

第二十一条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资产来源必须合法,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私分或者挪用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资产。

民办非企业单位开展章程规定的活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的合法收入,必须用于章程规定的业务活动。

民办非企业单位接受捐赠、资助,必须符合章程规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必须根据与捐赠人、资助人约定的期限、方式和合法用途使用。民办非企业单位应当向业务主管单位报告接受、使用捐赠、资助的有关情况,并应当将有关情况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布。

第二十二条民办非企业单位必须执行国家规定的财务管理制度,接受财政部门的监督;资产来源属于国家资助或者社会捐赠、资助的,还应当接受审计机关的监督。

民办非企业单位变更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管单位应当组织对其进行财务审计。

第二十三条民办非企业单位应当于每年3月31日前向业务主管单位报送上一年度的工作报告,经业务主管单位初审同意后,于5月31日前报送登记管理机关,接受年度检查。工作报告内容包括:本民办非企业单位遵守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的情况、依照本条例履行登记手续的情况、按照章程开展活动的情况、人员和机构变动的情况以及财务管理的情况。

对于依照本条例第十二条第二款的规定发给登记证书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对其应当简化年度检查的内容。

第五章罚则

第二十四条民办非企业单位在申请登记时弄虚作假,骗取登记的,或者业务主管单位撤销批准的,由登记管理机关予以撤销登记。

第二十五条民办非企业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登记管理机关予以警告,责令改正,可以限期停止活动;情节严重的,予以撤销登记;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涂改、出租、出借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或者出租、出借民办非企业单位印章的;

(二)超出其章程规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进行活动的;

(三)拒不接受或者不按照规定接受监督检查的;

(四)不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的;

(五)设立分支机构的;

(六)从事营利性的经营活动的;

(七)侵占、私分、挪用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资产或者所接受的捐赠、资助的;

(八)违反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筹集资金或者接受使用捐赠、资助的。

前款规定的行为有违法经营额或者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可以并处违法经营额1倍以上3倍以下或者违法所得3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六条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活动违反其他法律、法规的,由有关国家机关依法处理;有关国家机关认为应当撤销登记的,由登记管理机关撤销登记。

第二十七条未经登记,擅自以民办非企业单位名义进行活动的,或者被撤销登记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继续以民办非企业单位名义进行活动的,由登记管理机关予以取缔,没收非法财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第二十八条民办非企业单位被限期停止活动的,由登记管理机关封存其登记证书、印章和财务凭证。

民办非企业单位被撤销登记的,由登记管理机关收缴登记证书和印章。

第二十九条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管单位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六章附则

第三十条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的式样由国务院民政部门制定。

对民办非企业单位进行年度检查不得收取费用。

企业单位范文篇6

第二条民办非企业单位年度检查(以下简称年检),是指登记管理机关对民办非企业单位,依法按年度进行检查和监督管理的制度。

第三条经登记管理机关核准登记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接受登记管理机关的年检。

截至上年度12月31日,成立登记时间未超过6个月的民办非企业单位,不参加当年的年检。

第四条民办非企业单位年检的程序是:

(一)民办非企业单位领取或从互联网下载《民办非企业单位年检报告书》及其他有关材料;

(二)民办非企业单位于每年3月31日前向业务主管单位报送年检材料,经业务主管单位出具初审意见后,于5月31日前报送登记管理机关;

(三)登记管理机关审查年检材料;

(四)登记管理机关作出年检结论,年检结论公告。

第五条民办非企业单位接受年检时,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已填具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年检报告书》;

(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副本;

(三)财务会计报告;

(四)其他需要提交的有关材料。

已经取得执业许可证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应当提交执业许可证副本。

登记管理机关在年检期间,可以根据情况,要求民办非企业单位提交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其他补充说明材料及有关文件。登记管理机关可以要求有关人员说明情况,必要时进行实地检查。

第六条年检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遵守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情况;

(二)登记事项变动及履行登记手续情况;

(三)按照章程开展活动情况;

(四)财务状况、资金来源和使用情况;

(五)机构变动和人员聘用情况;

(六)其他需要检查的情况。

第七条民办非企业单位年检结论,分为“年检合格”、“年检基本合格”和“年检不合格”三种。

年检结束,登记管理机关应当在《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副本)上加盖年检结论戳记。民办非企业单位更换登记证书,应当保留原有年检记录。

第八条民办非企业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由登记管理机关责令改正,情节轻微的,确定为“年检基本合格”;情节严重的,确定为“年检不合格”:

(一)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的;

(二)违反规定使用登记证书、印章或者财务凭证的;

(三)本年度未开展业务活动,或者不按照章程的规定进行活动的;

(四)无固定住所或必要的活动场所的;

(五)内部管理混乱,不能正常开展活动的;

(六)拒不接受或者不按照规定接受登记管理机关监督检查或年检的;

(七)不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修改章程未按规定核准备案的;

(八)设立分支机构的;

(九)财务制度不健全,资金来源和使用违反有关规定的;

(十)现有净资产低于国家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规定的最低标准的;

(十一)侵占、私分、挪用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资产或者所接受的捐赠、资助的;

(十二)违反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筹集资金或者接受使用捐赠、资助的;

(十三)年检中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的。

第九条“年检基本合格”和“年检不合格”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应当进行整改,整改期限为3个月。整改期结束,民办非企业单位应当向登记管理机关报送整改报告,登记管理机关对整改结果进行评定并出具意见。

对“年检不合格”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根据情况,可以责令其在整改期间停止活动。民办非企业单位被限期停止活动的,登记管理机关可以封存其登记证书、印章和财务凭证。

第十条登记管理机关对连续两年不参加年检,或连续两年“年检不合格”的民办非企业单位,予以撤销登记并公告。

第十一条登记管理机关实施停止活动、撤销登记行政处罚的,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

第十二条登记管理机关工作人员在年检工作中,应当依法行政,不得滥用职权、徇私舞弊。

第十三条《民办非企业单位年检报告书》格式,由国务院民政部门制订。

企业单位范文篇7

“单位”用语并非法律名词,早在1986年,《民法通则》的制定者就已经舍弃当时通行的“单位”一词而改用严谨的“法人”概念。但令人遗憾的是,1998年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仍重拾“单位”一词作为团体的泛称。根据该条例第12条,依民办非企业单位依法承担民事责任的不同方式,分别发给《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登记证书》、《民办非企业单位(合伙)登记证书》、《民办非企业单位(个体)登记证书》。换言之,民办非企业单位分为法人、合伙和个体三种类型。该条例将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范围扩张于法人制度之外,产生了语义上的逻辑错误。

首先,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单位是“指机关、团体或属于一个机关、团体的各个部门”[3]。“单位”用语作为团体的泛称,从来与“个体”概念相对,而该条例中作为“法人”术语上位概念的“单位”术语,包括了法人团体、非法人团体(合伙),以及非团体(个体)。“个体”既然不是团体,又怎能被称为“单位”呢?

其次,合伙能否被称为“单位”,也值得质疑。合伙是否为团体,在学说上一直有争论。通说认为合伙与团体有本质的区别,“前者以实现构成员个人之目的为出发点,以相互间债权的契约关系予以联接,构成员之个性显著;后者超越构成成员之目的,以独立之单一体呈现于社会,构成员之个性薄弱”[4]。当然也有相反观点,例如台湾学者刘得宽先生认为:“合伙者,可谓为脱离个人后,其独立存在性极薄弱之团体;社团者,乃具有团体独立目的及有机单一性之独立存在性极强的团体”[5]。传统民法理论将合伙区分为商事合伙和民事合伙。商事合伙又区分为普通商事合伙和有限合伙,普通商事合伙就是无限公司,有限合伙就是两合公司,我国的商事合伙形式主要为合伙企业。合伙和社团之间并非泾渭分明,相反,从极端的合伙到极端的社团之间存在很多阶段,有些团体很难简单地被判定为是合伙还是社团。民事合伙属于个体色彩最浓的合伙形式,商事合伙属于团体色彩最浓的合伙形式,认为合伙是一种团体的观点仅指商事合伙而言。民办非企业单位如果以合伙形式存在,只能是缺乏团体性的民事合伙,能否被称为“单位”颇受质疑。

最后,我国事业单位在法人资格要件上采准则主义,即从成立之时就具有法人资格。因此,所有的事业单位都是事业单位法人,“单位”就是法人的同义语。民办非企业单位既然从“民办事业单位”脱胎而来,为什么在事业单位前冠以“民办”二字就要被区隔为个体、合伙和法人三种类型呢?我们只能认为,民办非企业单位概念中的此“单位”一词已经不同于事业单位概念中的彼“单位”一词。

二、民办非企业单位法律特性的模糊不清

值得回味的是,民办事业单位概念从“事业”到“非企业”的术语转换,其实暗含着民办非企业单位内涵的重新界定过程:民办非企业单位法律属性应该是非营利性而不是公益性。这一判断可以从相关立法规定中推演出来。《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将民办非企业单位定义为“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②。《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对事业单位的定义是:“本条例所称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③。显然,事业单位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区别除了是否以国有资产出资的不同点之外,事业单位具有公益性,而民办非企业单位具有非营利性。所以,依文义解释原则,我国民办非企业单位应该具有非营利性特征,但未必具有公益性特征。

由此就产生了疑问:为什么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特征是非营利性而不是公益性?换句话讲,存在互益性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吗?这涉及一个重要的法律命题: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法律性质到底是社团还是财团?传统民法将组织体划分为社团与财团两种类型。社团是“人的联合”,即“由每个人对其他人做出意思表示,表明成立一个由他们设想的组织从而设立一个社团[6]。财团是“财产的联合”,即“一定的财产,经由人格化而有独自的法律生命,不受捐助人的支配,不因人事变迁而影响其财产的存在与目的事业之经营”[7]。社团有互益性社团,也有公益性社团,但财团均具公益性特征④。我们认为,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法律性质应该是财团而非社团,一个最基本的判断理由就在于民办非企业单位是财产的集合体而非人的组织体。以民办学校为例,非营利民办学校的成立基础来自于捐助财产,“捐助行为与财团设立,其情形恰如自然人之受孕与出生也”[8],这与俱乐部、同乡会、行业协会等社团的成立基础是社员截然不同。如果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法律性质是财团,就进而可以导出两个结论:

结论一:所有民办非企业单位都应该是法人。大陆法系国家的社团有社团法人和非法人社团(一般称之为“无权利能力社团”)之分,财团则均为财团法人。虽然传统民法也有“无权利能力财团”概念,无权利能力财团与其被认为是一种不具有法人资格的财团,毋宁被认为是一种特别财产。这种特别财产并无独立人格,只能适用附条件的赠与规定(德民第525条,台湾地区民法第412条)或遗赠继承条款(德民第1940条、德民第2192条、台湾地区民法第1025条)。各国均没有个体或合伙类型的财团,因为个体或合伙类型的财团完全违背财团机理。财团就是人格化的财产,财团一旦成立,构成其基础的捐助财产就与举办者在法律上区隔开来,成为不同的民事主体。个体或合伙意味着对财产的独立性和人格化的彻底否定,所以“个体性质的财团”与“合伙性质的财团”完全是自相矛盾的法律概念。

结论二:所有民办非企业单位都应该是公益法人。财团就其本质而言,既然没有可以分配利润的成员,作为非营利法人判定标准的“禁止利润分配原则”便自动生效,法律性质为非营利法人是财团概念的应有之义。同时,互益团体在于使自己的成员受益,既然民办非企业单位没有成员,又何以谈得上互益性特征呢?所以,财团没有互益性财团的可能性,所有财团都应是公益法人。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法律性质为财团,当然也就应该是公益法人无疑。

根据上述两个结论,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法律定位应该界定为公益法人。诚如葛云松先生所言:“我国所建立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制度并非什么独创,不过是一个简陋型的财团法人制度”[1]。鉴于我国现在尚无财团法人与公益法人的概念,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法律性质可以明确为“公益性的非营利法人”。总之,我国现行民办非企业单位制度刻意突出自身的非营利性以区隔开事业单位的公益性,有违传统民法财团理论的内在机理,甚至缺乏自圆其说的起码依据,长此以往,必将导致问题丛生。

三、民办非企业单位规则架构的相互抵牾

我国现行制度将民办非企业单位内涵扩充到非营利性,将民办非企业单位外延扩充到合伙与个体,不仅无法用传统民法上的财团法人理论予以阐释,而且造成制度架构内部的规则抵牾。根据《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第4条,“民办非企业单位不得从事营利性经营活动。”该条例第25条还对“侵占、私分、挪用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资产或者所接受的捐赠、资助”的相关行为规定了严格的法律责任。上述条款表明,民办非企业单位财产应该是独立于设立人(出资人)的,因为如果民办非企业单位财产不是独立财产,又何来设立人(出资人)对其“侵占”或“私分”?与此同时,依《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第12条以及民政部1999年《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暂行办法》第2条,民办非企业单位根据其承担民事责任的不同方式分为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民办非企业单位(合伙)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个体)三种。对于民办非企业单位(合伙)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个体)而言,作为设立人或出资人不能享受有限责任利益,却要对单位债务要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上述规定演绎出合伙型和个体型民办非企业单位架构:单位独立财产——设立人(出资人)无限连带责任。这就衍生出一个疑问:单位独立财产与设立人(出资人)无限连带责任之间是否存在规则上的冲突?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

(一)民办非企业单位财产的独立性特征,与个体形态和合伙形态的财产权属性冲突,使得所谓的民办非企业单位(个体)成为伪装的个体,使得所谓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合伙)成为虚假的合伙。

现行制度将民办非企业单位(合伙)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个体)财产确立为单位独立财产,是基于民办非企业单位非营利性特征的规则需要,因为如果不能将单位财产与设立人财产区分开来,禁止分配原则就无从体现。但这就带来法律逻辑上的困境:就民办非企业单位(个体)而言,个体财产就应是单位设立人(出资人)个人所有的财产,不具有任何独立性;就民办非企业单位(合伙)而言,合伙财产仍然应该是合伙人共同所有的财产,也不具有独立性。我国民法理论上共有形态有二:即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合伙财产应属于何者?当然不得视之为可随时请求分割的按份共有,而只能视之为具有应有部分但不得随时请求分割的共同共有。但共同共有的“不得随时请求分割”特点与民办非企业单位(合伙)“不得私分”规则不同,前者是对合伙人对合伙财产所有权行使条件的限制,后者是对设立人(出资人)对民办非企业单位财产所有权的彻底否定。所以,设立人(出资人)对民办非企业单位(合伙)财产并非共同共有。质言之,民办非企业单位“不得侵占”和“不得私分”规则,意味着对单位财产与设立人已经区隔,与个体形态下的单独所有权、合伙形态下的共同所有权均不兼容。在这层意义上,我们认为,所谓的民办非企业单位(个体)是伪装的个体,所谓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合伙)是虚假的合伙。

(二)合伙型和个体型民办非企业设立人的无限连带责任,与单位财产的独立性相冲突,使得民办非企业单位内部权利义务严重失衡。

我们认为,民办非企业设立人无限连带责任与单位财产独立性之冲突,并不在于法律逻辑的错误而在于制度安排的价值失衡,原因在于我国学者关于独立财产与独立责任关系的通说存在理论错误。依我国民法学者一般性见解,“独立财产与独立责任是法人独立人格的两根基本支柱,而独立责任是独立财产的最终体现”[9]。按照此说,民办非企业单位有独立财产,当然就应当承担独立责任,因此,合伙型和个体型民办非企业单位财产的独立性与设立人的无限连带责任存有法律逻辑上的错误。

然而,这一结论并不正确,原因在于我国民法学界关于独立财产与独立责任相互关系的学说在理论上不能够成立。“独立责任”一词来自于我国《民法通则》第37条,该条款明确规定,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是法人成立的一项实质要件。从法律内涵而言,法人独立责任其实就是指法人成员的有限责任;从法律实质而言,其实为公司法上股东有限责任制度的一种投影和扩张。《民法通则》规定独立责任条款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从立法动因看,给以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为方向的国企改革提供法律依据,成为《民法通则》制定者们当时的头等大事。仅仅依据民事主体原理将国家和企业的财产责任关系隐而不彰地区分,是远远不能适应改革要求的。另外,由于当时社会经济背景的极其特殊性,绝无国外范例可以借鉴,再加上《公司法》等民法的特别法尚未出台,难以通过依托具体的条文规定使所欲阐述的法律语言更加精确化,立法上的技术难度可想而知。

更为重要的是,财产责任关系的确立厥赖于财产归属关系的确定。股东有限责任制度是建立在股东和公司之间产权清晰的基础之上,股东承担有限责任应以履行出资义务为条件,而在《民法通则》制定之时,国家和企业之间的财产关系、企业对企业财产的权利性质都是尚未有定论的理论难题。制度前提没有解决,《民法通则》所承担的改革重任愈发困难。于是,在当时“宜粗不宜细”立法思想的影响下,涵义清晰的有限责任制通过模糊化处理和术语转换,摇身一变而成概念全新但内容不清晰的独立责任制,并呈现于世人面前[10]。

但是,作为一种解决紧迫现实问题的“急就章”,《民法通则》对独立财产和独立责任关系的规定难免有理论缺陷和现实弊端。作为法技术构造物的法人制度的产生及其独立人格的确定,完全是立法者价值判断的结果。在法人获得独立人格之后,法人是否承担独立责任抑或法人成员是否享有有限责任利益,同样也是立法者价值判断和利益衡量的结果。事实上,我们很难在对历史的追溯和对现实的探求之中寻觅到这两种价值判断之间的必然联系。如《日本商法典》第54条规定:“公司为法人”,第53条规定:“公司分为无限公司、两合公司以及股份有限公司三种”,同时,第80条又规定:(无限公司)“公司财产不能偿还公司债务时,各股东负连带清偿责任”。由此观之,股东负连带责任的无限公司在日本民法上仍为法人。同时,《德国民法典》第54条虽然规定了无权利能力社团在债务责任的承担上适用合伙条款的相关原则,即其成员以个人的全部财产,对社团债务负连带责任。

但不管立法本意怎样被理解,这一条款已经被判例和学说悄悄地予以修正,因为人们注意到这样一个现实:如果社员对社团债务真的承担无限责任,那么它就成为设立这样的社团和吸收新社员的过程中一个不可逾越的障碍。“交易中,没有人会被认为非经济性社团的社员要承担无限责任,这可以说是一个与之相反的习惯法[6]。所以司法判例和学说就寻找各种可能,将社员对财团的责任限制在社团财产的范围内。总之,法人独立资格的获取和法人独立责任的承担之间并不构成任何直接的因果关系:法人并非必然为独立责任的承担者,非法人团体同样可以承担独立责任。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必须承认,合伙型和个体型民办非企业单位财产独立性与单位设立人无限责任之间其实并不存在法律逻辑的错误——譬如,无限公司有独立财产,但无限公司股东仍需承担无限连带责任。但如果我们透过法律逻辑背后的利益衡量,则会发现合伙型和个体型民办非企业单位制度安排上权利义务的失衡。依《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条例》第4条,不管是合伙型民办非企业单位,还是个体型民办非企业单位都不能从事营利性经营活动⑤。这是因为《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第4条虽然也做出了“社会团体不得从事营利性经营活动”的规定。但此条款已经被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悄然修正。2002年2月4日民政部在《关于社会团体兴办经济实体有关问题的复函》中阐释到,“作为非营利性组织,社会团体与公司、企业等营利性组织的主要区别不在于是否营利,而在于营利所得如何分配。……社会团体不同于机关和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其经费仅靠会费、捐赠、政府资助等是远远不够的。兴办经济实体、在核准的业务范围内开展活动或服务取得收入,是社会团体活动费用的重要补充渠道,目的是促使其更加健康发展”(民办函【2002】21号)。单位设立人由此负担的责任和义务显得极为苛刻。一方面,单位设立人没有任何法定权利。囿于民办非企业单位作为财产集合体的特征,单位设立人不是单位成员,不享有社员权;囿于民办非企业单位的非营利特征,单位设立人不享有收益权和剩余利润索取权。同时,单位设立人的出资行为是一种捐助行为。依邱聪智先生的定义,“捐助行为者,捐助人以设立财团为目的,出捐一定财产之无偿要式行为也。”[8]作为一种无偿法律行为,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出资行为不能从民办非企业单位获取任何报偿性给付,民办非企业单位设立人不享有任何给付请求权。另一方面,如果设立的是合伙型和个体型民办非企业单位,单位设立人不仅无法享有任何法定权利,还需为自己的捐助行为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完全违背了权责一致性原理。单位设立人的捐助出资本是公益行为,为法律充分保护才是应有之义。然而,在合伙型和个体型民办非企业单位制度架构中,从事公益行为的出资人可谓危如累卵!

换个角度思考,又有哪个怀着公益意愿的捐助人愿意设立合伙型和个体型民办非企业单位,从而将自己置于权利义务完全失衡的境地呢?如真有捐助人设立合伙型和个体型民办非企业单位,其公益动机反倒值得怀疑。古人云: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从常理判断,只有贪求单位财产绝对控制权的虚假捐助人才会选择设立合伙型和个体型民办非企业单位。所以,“单位独立财产——设立人(出资人)无限连带责任”的架构压根儿就是一项鼓励以公益之名行营利之实的制度。面对此尴尬场景,我们不禁试问:民办非企业单位(合伙)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个体)的立法安排到底有何妥当性可言?

综上所述,民办非企业单位非营利特征所要求的财产独立性,是与个体财产与合伙财产的自身属性完全相悖的。申言之,民办非企业单位只能是法人而不可以成为非法人组织,是由其作为非营利性财产集合体的法律性质决定的。正是因循了上述机理,各国民法均赋予财团以法人资格,而我国民办非企业单位(合伙)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个体)的立法安排则毫不可取。即使规定,也为具文。

四、结论:后单位时代的制度重整

作为“民办事业单位”一词的变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名词最初只是1996年出现在中央文件里的一个政策术语,而不是一个严谨的法律概念。1998年颁布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条例》宣告了民办非企业单位制度的正式确立。《条例》舍弃精准的法人概念,重拾含混的单位话语,遂使得民办非企业单位制度成为内涵混乱不堪、外延模糊不清、体系庞杂无序的大杂烩,进而无法为各种具体形态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组织提供统一的制度安排和规则支持。因此,作为制度重整的第一步,民办非企业单位名称应该更改为民办非企业法人。

民办非企业单位名称变更为民办非企业法人,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术语转换过程,它还意味着制度结构的完善和制度性质的厘清。就制度结构而言,民办非企业单位只能是法人而不可以成为非法人组织,所谓个体型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合伙型民办非企业单位将不复存在;就制度性质而言,民办非企业单位应该准确定性为非营利法人,决不允许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以任何形式向任何人分配利润。民办学校要么成为营利法人,要么成为非营利性质的民办非企业法人,而不能在不接受利润分配限制规则的情形下以公益旗号自居。

作为制度重整的第二步,也是关键的一步,民办非企业法人应该被型塑为非营利法人中的财团法人或公益法人。如果我国未来的民法典遵循大陆法系的财团法人—社团法人的类型区分,民办非企业法人和基金会法人共同构成财团法人形态,民办非企业法人即为大陆法系国家运作型财团法人(OperatingFoundations)的同义语,基金会法人则等同于大陆法系国家捐赠型法人(GrantmakingFoundations);如果我国未来民法典采纳普通法系公益法人—互益法人的类型区分,民办非企业法人、基金会法人和部分具有公益性质的社团法人将一起组成公益法人,民办非企业法人的制度功能类似于普通法国家中的公共慈善机构(Charities)。最后需要强调的是,无论采用何种立法模式,民办非企业法人都需要以非营利性规则作为制度重整的基础。

注释:

①当然,各国法律体系中具有地域性或民族性特征的法律概念并不罕见,如中国传统物权法上的“典权”概念,台湾地区税法上的“祭祀公业”概念,日耳曼法上的“总有”概念等等。但此类名词往往是习惯法或民间法的产物,而“民办非企业单位”概念则完全是立法者人为制造的产物。

②参见《民办非企业登记管理条例》第2条。

③参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第2条。

④财团为公益法人,为绝大多数学者认同。史尚宽先生则持有疑问:“然是否以公益财团为限,抑于公益财团之外,尚承认中间财团之存在,不无疑问”(参见氏著:《民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版,第230页)。史尚宽先生的疑问在于,各县同乡会、俱乐部可申请为财团法人之登记。但事实上,同乡会、俱乐部为社团法人,不应归入中间财团之列。笔者以为,胡长清先生的见解颇值赞同:“财团无可受益之社员,财团必为公益法人,实属无疑”(参见氏著:《中国民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版,第103页)。各国立法例一般都将财团限定为公益法人,如《葡萄牙民法典》第157条规定,只有以社会利益为宗旨的财团才可取得法律人格(参见CarlosAlerrtodaMotapinto:《民法总论》,林炳辉等译,澳门法律翻译办公室1999年版,第157页)。

⑤此《复函》把《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关于社会团体不得从事营利性经营活动的条款做了限缩性解释,但留下了一个法律空白点,即“不得从事营利性经营活动”涵义的限缩性解释可否类推于民办非企业单位?

摘要:作为文件术语的法律升级版,“民办非企业单位”一词不是经过批判性反省和提炼的法律概念,它舍弃了严谨的法人概念,重拾含混的单位话语,以致民办非企业单位制度内涵混乱不堪、外延模糊不清、体系庞杂无序,其制度价值颇受质疑,需在非营利法人制度的整体框架内进行重整。鉴于我国现在尚无财团法人与公益法人的概念,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法律性质当前可以明确为“公益性的非营利法人”。

关键词:民办非企业单位非营利法人制度重整

参考文献:

1]苏力,等.规制与发展:第三部门的法律环境[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2]八千里路云和月:我国民间组织管理工作八年备忘录[N].中国社会报,2002-05-16.转引自齐红.单位体制下的民办非营利法人:兼谈我国法人分类[D].中国政法大学博士论文,2003.

[3]现代汉语词典[Z].商务印书馆,2002.245.

[4]吕太郎.无权利能力之社团[A].杨与龄.民法总则争议问题研究[C].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37.

[5]刘得宽.民法诸问题与新展望[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516.

[6][德]卡尔·拉伦茨.王晓晔,等译.德国民法通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7]王泽鉴.民法总则[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147.

[8]邱聪智.捐助行为概念释析[A].杨与龄.民法总则争议问题研究[C].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93.

企业单位范文篇8

近些年杭州市民办非企业单位发展迅速,截止2002年8月底统计,经各部门审批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已达5723家,从业人员3万余人,涉及教育、卫生、文化、劳动、法律、中介、科技等广泛领域。其中民办教育、卫生事业发展尤其迅速,占到市区全部民办非企业单位数量的77%。分析民办非企业单位发展迅速的原因,大体有三个方面:

(一)“政府失灵”问题的存在是社会导因。中国传统的事业单位体制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其基本特征是国家包办、政府部门分工统管、财政统包供给、事业发展和运营直接受制于政府部门。这种事业活动非产业化、事业机构行政化、事业经费供给化、事业资源配置非社会化、事业运行机制非效率化的事业发展格局,在市场经济相对发达的浙江省及杭州市,问题暴露得日益明显:一是以提供公共产品为职能的公办事业单位,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公民需求(即某一部分人的、有限的公共利益)已很难按计划包办满足;二是尽管近年来公办事业单位经费有所增长,但与经济增长及社会需求增长的速度相比,政府事业发展经费投资不足、市场结构不合理以及事业资源、人才资源浪费的问题已日益突出。此外,公办事业单位不同程度存在的服务较差、效率偏低等官僚化现象,也给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生存发展留下了空间。

(二)民营经济发展和民间资本、居民收入的积累是经济动因。杭州市2002年个私经济的工业总产值达2382.63亿元,比上年增长21.8%,非公经济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7.5%。与此相应,一方面一些民营企业家在经营企业的同时,一些业已积累的资金寻求新的投资方向;另一方面,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改善(杭州市2002年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78元,人均生活费支出9215元;恩格尔系数已下降到40.2%),使居民们对教育培养、卫生保健、法律咨询、文化娱乐等的消费需求增加和多样化。再加上户籍制度改革、外来人口增多带来的消费层次的日益多样化以及求学求职等相关制度的改革,更为民办非企业单位事业带来了广阔的发展天地。

(三)党和国家对民办非企业单位发展的引导推动是政策诱因。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政府提出的“小政府,大社会”的改革方向,为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发展提供了宽广前景。这主要体现在:一是随着政府职能向宏观管理的转变和企业逐步从大量社会事务中解脱出来,原来一些由政府、企业包办的社会服务性工作要由新的社会主体来承担;二是国务院在1998年底分别了《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条例》和《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确定了包括民办非企业单位在内的上述三类非营利社会组织的民事主体资格及其概念、性质、范围、监管机制和合法权益及保障机制;三是在鼓励社会公众对民办非企业单位投资方面制订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对卫生机构免除包括营业税、房产税等7个税种,对校办企业服务本校教研的业务在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方面给予减免,以及养老机构在税收、用地、城市建设和公用事业收费以及交通等方面享受优惠政策等。有利的环境和政府的引导扶持,极大推动了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发展。

与民营企业及传统的公办事业单位相比,新兴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具备如下几个明显特征:

(一)产品是“服务”,从业人员文化业务素质较高。民办非企业单位为社会提供的教育、卫生、法律中介等服务产品,属于第三产业和带有“准公共产品”特征的特殊服务产品。与一般民营企业以产业工人为主的情况相比,其间集聚了更多的知识界、业务界的骨干精英。据2002年底统计,杭州市在教育、科技、劳动、法律、中介领域的民办非企业单位从业人员中,本科以上学历的高达23.6%,拥有中级以上职称的占到19.1%。

(二)对象是人,产品的知识和管理含量较高。与民营企业工作对象是物质资料相比,民办非企业单位服务对象的属性是人,是人脑的投资(教育)、人体的健康(卫生)、人的全面发展(体育健身、文化娱乐)、人与人利益关系的仲裁(法律中介)……。同需求各异、利益多元的“人”打交道,这对从业人员的知识水平和管理素质,特别是职业道德、社会良知的要求自然也就较高。

(三)义利兼顾,社会形象和经济动因同在。发达国家的非营利机构,大都享有国家财政资金支持和免税或低税的政策扶持,民间捐赠和私人付费只是财源补充。我国民办非企业单位与国外同类组织相比存在两个背景上的不同:一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家财政状况决定,短时期国家不可能给非营利组织以较多资金支持;二是面对相对强大的公办事业单位,新兴的民办非企业单位既要以优质服务的品牌形象从公办事业单位争夺客源,更要在此基础上通过收费和投入产出差来积累生存发展资金。对社会形象(品牌效应)和经济效益的高度重视和自觉兼顾,是民办非企业单位生存发展的一个突出特征。

(四)产权独立,大都有一段艰苦奋斗的创业史。在国家不投一分钱、社会对民办非企业单位还有很多不理解的情况下,要与公办事业单位分割市场,民办非企业单位创业人员在筹措资金、融通关系、租借场地、争夺客源、争取公平政策等方面,几乎都有一段难忘的奋斗史。艰难困苦的创业历程锻炼了创业人员独立自主、不等不靠的意识和能力,也使他们对政府管理具有更多的理性分析精神;加上在产权上与政府的天然分开,董事会“说了算”,特别是相当一些民办非企业单位是以民营企业的延伸投资作为基础,这就对党和政府引导和团结这支力量提出了新的课题。

(五)机制灵活,市场意识强。单位资产由自然人提供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具有一种本能的适应市场、灵活多变的创业能力。这种体制上的优势不仅体现在内部管理精打细算、对外联络广伸触角上,还集中体现在对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高度关注和手段上的不拘一格,体现在对开设社会需要的不同层次服务项目、“产品”类别的“市场第一”观念和超前眼光。

二、民办非企业单位党建工作的客观需求和主观动力分析

在走访36个和抽样调查1190个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过程中,我们感到,在这些组织中加强党建工作既是党和政府扩大群众基础、调整管理方式的客观需要,也是民办非企业单位生存发展的内在需求。

(一)党要提高对呈多样化趋势发展的各类民间社会组织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必须以党建工作为前提。随着这类组织的增多和从业人员的增加,党传统的“支部建在连上”的经验遇到了挑战,这类“连队”已不再由党和政府直管,今后这类组织的主管部门对其只能采取间接管理的方式,这就对党的执政能力以及对这部份日渐壮大的社会组织的领导提出了新课题。有几个现实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一是近年来在对“民办企业”单位经济发展和党建工作高度重视的同时,对“民办事业”(民办非企业单位)单位的行业管理、政策扶持和政治引导工作明显相对滞后;二是在一些已具备建党基本条件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由于主管部门不明确、组织手续难转接等政策原因迟迟不能建立党组织;三是这类组织中的某些业务骨干申请无望转而参加了派;四是在已建立党组织的民办非企业单位里,党组织与业主的关系、党组织的活动内容方式及作用发挥等,还有一些政策和实践问题有待探索。

(二)党要引导、吸引新生社会阶层以扩大群众基础,必须以党建工作做保证。随着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发展,一个知识层次较高、市场意识较强、善于同知识分子打交道的管理阶层正在形成。他们中的不少人原来就是国有企业、党政机关、公办事业单位中的党员管理干部,新的管理岗位使他们社会知名度提高,接触面扩大,在省、市、区人大和政协及其他社会组织中任职,加上其工作性质决定有广泛的人际交往,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创办者和管理人员已成为代表一部分群体利益和愿望的重要阶层。

(三)党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需要以党建工作做基础。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善,人的素质的问题日益成为关系今后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核心问题。由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性质和特点决定,这些组织的投资人和经营管理层,在迫于解决市场份额争夺、员工技能提高等眼前压力的情况下,不会自然产生对从业人员全面素质的关注;在追求外在形象、品牌效应(涉及到人才吸引和客源争夺)的同时,多不具备要求从业人员公德第一、社会效益第一的内在动力。而这些组织中的从业人员的思想行为,又因其以“人”为工作对象、以“准公共产品”为服务手段,对全社会的影响大而深远。引导和调适这些组织中投资人及经营管理层的经营管理观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不够用,也不完全适用。充分利用已有党员资源和创造条件提供建党前提,是发挥党思想政治优势、推动民办非企业单位素质升级的客观需要。

(四)党和政府要实现管理经济社会方式的调整,必须以党建工作做补充。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中国“人世”的实现,对党和政府管理经济社会的方式转变发出了加快令。在转变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对新兴的组织怎样才算“间接”管,有些问题还不明确,一些政府官员因既怕“越位”又怕“不到位”而犹豫观望;民办非企业单位与政府之间没有直接的资产和隶属联系,直接的行政管理方式由间接的行业管理所替代,加上审批制度的改革和法律规范的约束,一些政府官员又产生了“无利”不想管的心态。在这种背景下,一些民办非企业单位负责人反映,他们像“没娘的孩子”。在政府职能和管理方式调整的转型期,如果在民办非企业单位这类新兴组织中建有党的基层组织,可以真正、及时地起到连接党和政府与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桥梁纽带作用,弥补转型期可能出现的信息失真和管理真空。

(五)民办非企业单位确立规范、科学的形象和机制,需要党建工作做依托。目前杭州市规模稍大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负责人,大都对建立党组织表现出较大的热情。业主主动与组织部门联系催办建党事宜,建立党组织后又拨出经费提供党组织活动的事例很多。他们似乎认为,建立党组织对民办非企业单位有诸多“好处”:一是有利于扭转民办单位“小儿科”、“不正规”的社会形象,让顾客和社会各界消除戒心;二是有专门的机构考虑思想动员、说服安抚等人际关系的协调工作,有利于管理机制的科学化和工作效率的提高;三是有利于吸引人才,留住已是党员或有入党要求的人才。如果一个单位连个党组织都没有,会使一些人才因心存疑虑而另谋出路。

(六)民办非企业单位从业人员、服务对象在政治上的进步,需要以党建工作为载体。目前在没有建立党组织的民办非企业单位里,存在一系列政治建设上的难题:从原单位“跳槽”或高校应届毕业的党员从业人员,对“党费没处交,活动没人管”的政治环境普遍不满;而一些要求入党的从业人员又因“申请没处交,进步没人管”而打消了政治上的要求。事实上,在许多民办非企业单位里,潜在着巨大的政治热情。杭州市创办较早的民办春晖专修学院,1983年就建立了党小组坚持正常活动。据统计,在杭州市已建立党组织的民办学校中,党员占到教职工总数27%,民办专修学院中要求人党的学生一般占到在校生的30—40%,如杭州育英专修学院已有699人写了入党申请书,占到学生总数的41%,目前该校已建立了8个系党支部、65个党章学习小组。尽管学生入党的动机各有不同,但这正说明建立党组织以引导、教育、锻炼和筛选这些申请者的工作不仅重要,而且十分繁重。

三、民办非企业单位党建工作的待解难题

(一)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法律环境障碍使党建工作意识难到位。调研中反映最多、最强烈的,是民办非企业单位生存发展法律政策环境上的障碍。如民办教育、医院等是需要雄厚资金实力支持的长线投资产业,现阶段用国外非营利组织“不以营利为目的”作为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定位,而实践中人们又把“非营利”与“不得赢利”视为一谈,这在一定程度上堵塞了民间资本进入的通道;再如一些以“公办民助”或“民办公助”名义开办的学校、医院等,资金、职工身份都姓“公”,收费和待遇却大大提高,使民办单位吸引生(客)源和人才处在不利地位。民办非企业单位负责人终日为了生存发展基本的公平条件奔走求助,从追求更高发展层次上考虑党建工作的精力和热情势必受到牵制。

(二)有关党建工作的政策条例滞后使党建工作的手脚难施展。民办非企业单位作为一种新兴的民间组织,在其中开展党建工作涉及到管理权限、隶属关系、活动内容和方式、支部成员的权利义务以及一系列在民办非企业单位比较特殊的政策问题。这些政策问题的不明朗,使地方党组织及民办非企业单位在开展党建工作时缺少统一认识和行动依据,一些党组织的作用发挥还不理想。在我们抽查的1190个民办非企业单位中,共有中共党员994人,其中正式组织关系转入民办单位的有578人,只占到党员总数的58%,还有四成多的党员因离退休身份、跨地区流动、忙于业务、临时观念等,没有将组织关系转入现在供职的民办单位。

(三)属地化管理中“一锅煮”的粗放式活动使党的工作难“对口”。由于现任的党组织负责人大都有过在原公办学校、医院、机关做党的工作的经历,对现在属地党组织管理中的“一刀切”、“一锅煮”问题感受(对比)深刻、意见强烈。如属地管理单位开发区党组织每会必讲的是招商引资、投资环境,令民办医院、学校的党组织负责人莫名其妙;如果属地管理单位是街道党组织,开会常讲的又是军民共建、社区服务,令民办单位党的负责人感到是局外人在“陪会”。民办单位党组织负责人反映,属地党委开展活动形式单一,基本上是开开会、发发表格、搞搞“双评”等,“属地党委对我们‘理解’但不‘了解’……”。

(四)兼职支委业务压力大、精力不到位使党的工作难“深入”。由于一些民办单位的支委一班人,同时兼任着院长、校长、所长、主任、律师等职务,业务压力和党的工作在时间、精力上有冲突,加上经常出差、应付一些突击性突发性工作,做党的工作的精力不到位、工作不深人的情况就很难避免。一些党组织活动只是一般性地在党员中学习一下方针政策,不过问党员、群众思想问题;一些例行的活动因缺乏新鲜内容和与单位实际的结合而缺乏吸引力,“”的到会(课)率难以保证。

(五)跨单位建立的党组织开展活动难协调。据初步统计,在杭州民办非企业单位已建立的党组织中,联合支部数约占14%。联合支部的建立在起到了“申请有人接、组织关系有人转、党费有处交、活动有人管”等基本作用的同时,工作开展还存在一系列协调上的困难,如党员分散、活动时间难安排、单位较多活动内容难统一、向行政申请活动经费因有外单位党员参加难开口等等。

四、加强民办非企业单位党建工作的若干认识问题和政策建议

在民办非企业单位开展党建工作,要从这类组织的基本特征和开展党建工作面临的待解难题出发,从提高这类组织中党建工作实效性的目标着眼,创造性地分析问题和寻求对策。

(一)从民办非企业单位发展不平衡、类型多样化的实际出发,树立“支部建在连上”等原有基层党建思路“不够用”需要大胆创新的观念,着力探索对这类组织党建工作分类指导的基本思路。要着重解决两个认识问题:一是“党建不等于建党”,关键在于业务主管单位的责权明确。由于大多数民办单位目前尚不具备建党基本条件,一些地方勉强建立起来的临时支部、联合支部存在的“三不主义”(不缴党费、不发展党员、不过组织生活)、形式主义问题,反而损害了党组织的吸引力和外在形象。事实上,借助业务主管单位的有利地位对未建支部民办单位中的党员及积极分子进行针对性强而有力的统一管理,还有大量工作可做。二是任何管理方式都有利有弊,应从不同民办单位的实际出发选择不同方式。实践中存在的民办单位党组织分别由行业协会、行政主管单位、临时挂靠单位(如人才中心等)以及所在地(属地)的党组织管理等多种模式。挂靠行业协会有利于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融合但没有普遍意义(多数民办单位没有成立相关行业协会,同一区域相近的行业依法只能建立一个协会),挂靠主管单位有利发挥行政权威,落实管理措施,但容易延续党的工作行政化倾向,挂靠属地党组织便捷且有利社区两个文明建设,但难免出现属地党组织活动内容与民办单位业务“两张皮”的问题。可从以下三方面探索党建工作分类管理的思路。

第一,分类“挂靠”不同单位。在明确隶属关系的前提下,对民办单位已建立的党组织可采取4种挂靠方式。(1)业务主管单位管理模式:这应作为对学校、卫生、文化、劳动、科技等民办单位党组织的基本隶属关系。民办单位参照同类公办事业单位管理方式,这样做有利于民办单位党组织及时掌握上级党委和政府对本行业方针政策的调整及同行业信息动态,提高党的工作的有效性。(2)属地管理模式:随着政府职能逐步到位和社区“发育”程度的提高,这应成为对大多数中小规范民办单位进行管理的基本模式。即根据市场经济条件下流动人口和人才市场以地缘管理为主的情况,以流动党员相对集中的住宅区、商业区、开发区等为基本单位建立党组织,使民办单位中的“口袋”党员无论流动到哪里,都可以找到相应的党组织接纳自己。(3)行业协会管理模式:在具备建立行业协会的律师、会计师协会等新兴社会中介组织层面,成立律师协会、会计师协会党委,对本行业党组织和党员进行统一管理。(4)临时挂靠管理模式:在人才市场、劳动职介中心等人才机构成立党组织,对那些有人事档案挂靠关系但其所在民办单位没有党组织的党员实施挂靠管理,待党员所在单位成立党组织后再将组织关系转出。

第二,分类确定管理深度。要根据党建基础条件分类确定党建管理工作深度。(1)已建立的党组织隶属于业务主管单位和属地党组织的,在尽可能发挥民办单位党组织工作主动性的前提下,主管单位或属地党组织对其实行上下级领导管理。(2)民办单位党组织挂靠在行业协会党组织的,根据行业协会松散性、自主性的特点,业务主管单位党组织要明确专人加强对行业协会党组织及其领导的民办非企业党组织党建工作的指导和监督。(3)对于暂没有建立党组织的民办单位,业务主管单位党组织的工作不是少了而是更应抓细抓实。一是要向没有党员的民办单位派出政治指导员(或称政治联络员等),作为沟通主管单位与民办单位之间的政策引导、党建动态(积极分子递交申请)的桥梁;二是将民办单位中不足3名的党员直接纳入主管单位党委的某一相应支部(如行管办支部、后勤支部等),如零星党员加起来人数较多则可建立联合支部,但联合支部的支委最好有主管单位或属地党组织的1名党员参与进去,疏通党员正常的党内生活渠道;三是根据民办单位建党条件的改善,敦促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使其及早建立起党组织。

第三,分类区别工作重点。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建党基础条件可分为3类:一是具有良好建党现实条件或发展趋势的(如全日制中学和大专院校、综合性医院等),二是处在“过渡期”暂无建党条件但逐渐在积累条件的(如基本以离退休人员为主组成的民办单位、规模暂时不大的中介组织等),三是短期内不会具备建党条件的(如卫生系统的个体诊所、劳动系统的短期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等)。短训班与全日制学校相比,个体诊所和综合性医院相比,离退休人员为主与新老已在交替的民办单位相比,后者建党基础条件更好,应作为党建管理工作的重点甚至“龙头”单位集中精力先抓好。

(二)从民办非企业单位产权独立、从业人员文化业务素质较高的实际出发,在调整党建工作“行政化”传统思路的同时,注意研究这类组织中党的工作重心的特殊性,着力在提高党组织活动的思想性和服务性上下功夫。

——争取理解支持。不论主管单位直管民办单位党员还是在民办单位建立党组织,争得民办单位投资人对党建工作的理解支持是决定工作实效和可持续性的重要一环。

——健全工作机制。由于多数民办单位尚不具备建党条件,主管单位或属地党组织建立相应工作机制是落实党建工作的基础。这主要是,明确党委(组)一名副书记分管民办单位党建工作,落实一名职能处室负责人(组织处处长、政治部主任等)担任民办单位政治指导员(或联络员),将零星党员编入主管单位或属地党组织相应支部参加正常活动。制订在民办单位培养积极分子的具体操作办法,建立主管单位或属地党组织定期向民办单位负责人通报方针政策、党员情况的制度等。

——选好支部书记。在具备建党条件的新兴民办单位建立党组织,关键在于选好支部书记。

——建立培训制度。这应作为地方党委推进民办单位党建工作的一项新的重要职责。首先抓好支部书记党的业务知识培训,解决现在一些支部书记不懂党务业务、边摸索边管理的突出问题;其次适时举办重大方针政策出台后的党员短训班,弥补民办单位党员学习培训的机会少、条件差的不足。

企业单位范文篇9

近些年杭州市民办非企业单位发展迅速,截止*年8月底统计,经各部门审批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已达5723家,从业人员3万余人,涉及教育、卫生、文化、劳动、法律、中介、科技等广泛领域。其中民办教育、卫生事业发展尤其迅速,占到市区全部民办非企业单位数量的77%。分析民办非企业单位发展迅速的原因,大体有三个方面:

(一)“政府失灵”问题的存在是社会导因。中国传统的事业单位体制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其基本特征是国家包办、政府部门分工统管、财政统包供给、事业发展和运营直接受制于政府部门。这种事业活动非产业化、事业机构行政化、事业经费供给化、事业资源配置非社会化、事业运行机制非效率化的事业发展格局,在市场经济相对发达的浙江省及杭州市,问题暴露得日益明显:一是以提供公共产品为职能的公办事业单位,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公民需求(即某一部分人的、有限的公共利益)已很难按计划包办满足;二是尽管近年来公办事业单位经费有所增长,但与经济增长及社会需求增长的速度相比,政府事业发展经费投资不足、市场结构不合理以及事业资源、人才资源浪费的问题已日益突出。此外,公办事业单位不同程度存在的服务较差、效率偏低等官僚化现象,也给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生存发展留下了空间。

(二)民营经济发展和民间资本、居民收入的积累是经济动因。杭州市*年个私经济的工业总产值达2382.63亿元,比上年增长21.8%,非公经济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7.5%。与此相应,一方面一些民营企业家在经营企业的同时,一些业已积累的资金寻求新的投资方向;另一方面,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改善(杭州市*年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78元,人均生活费支出9215元;恩格尔系数已下降到40.2%),使居民们对教育培养、卫生保健、法律咨询、文化娱乐等的消费需求增加和多样化。再加上户籍制度改革、外来人口增多带来的消费层次的日益多样化以及求学求职等相关制度的改革,更为民办非企业单位事业带来了广阔的发展天地。

(三)党和国家对民办非企业单位发展的引导推动是政策诱因。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政府提出的“小政府,大社会”的改革方向,为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发展提供了宽广前景。这主要体现在:一是随着政府职能向宏观管理的转变和企业逐步从大量社会事务中解脱出来,原来一些由政府、企业包办的社会服务性工作要由新的社会主体来承担;二是国务院在1998年底分别了《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条例》和《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确定了包括民办非企业单位在内的上述三类非营利社会组织的民事主体资格及其概念、性质、范围、监管机制和合法权益及保障机制;三是在鼓励社会公众对民办非企业单位投资方面制订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对卫生机构免除包括营业税、房产税等7个税种,对校办企业服务本校教研的业务在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方面给予减免,以及养老机构在税收、用地、城市建设和公用事业收费以及交通等方面享受优惠政策等。有利的环境和政府的引导扶持,极大推动了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发展。

与民营企业及传统的公办事业单位相比,新兴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具备如下几个明显特征:

(一)产品是“服务”,从业人员文化业务素质较高。民办非企业单位为社会提供的教育、卫生、法律中介等服务产品,属于第三产业和带有“准公共产品”特征的特殊服务产品。与一般民营企业以产业工人为主的情况相比,其间集聚了更多的知识界、业务界的骨干精英。据*年底统计,杭州市在教育、科技、劳动、法律、中介领域的民办非企业单位从业人员中,本科以上学历的高达23.6%,拥有中级以上职称的占到19.1%。

(二)对象是人,产品的知识和管理含量较高。与民营企业工作对象是物质资料相比,民办非企业单位服务对象的属性是人,是人脑的投资(教育)、人体的健康(卫生)、人的全面发展(体育健身、文化娱乐)、人与人利益关系的仲裁(法律中介)……。同需求各异、利益多元的“人”打交道,这对从业人员的知识水平和管理素质,特别是职业道德、社会良知的要求自然也就较高。

(三)义利兼顾,社会形象和经济动因同在。发达国家的非营利机构,大都享有国家财政资金支持和免税或低税的政策扶持,民间捐赠和私人付费只是财源补充。我国民办非企业单位与国外同类组织相比存在两个背景上的不同:一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家财政状况决定,短时期国家不可能给非营利组织以较多资金支持;二是面对相对强大的公办事业单位,新兴的民办非企业单位既要以优质服务的品牌形象从公办事业单位争夺客源,更要在此基础上通过收费和投入产出差来积累生存发展资金。对社会形象(品牌效应)和经济效益的高度重视和自觉兼顾,是民办非企业单位生存发展的一个突出特征。

(四)产权独立,大都有一段艰苦奋斗的创业史。在国家不投一分钱、社会对民办非企业单位还有很多不理解的情况下,要与公办事业单位分割市场,民办非企业单位创业人员在筹措资金、融通关系、租借场地、争夺客源、争取公平政策等方面,几乎都有一段难忘的奋斗史。艰难困苦的创业历程锻炼了创业人员独立自主、不等不靠的意识和能力,也使他们对政府管理具有更多的理性分析精神;加上在产权上与政府的天然分开,董事会“说了算”,特别是相当一些民办非企业单位是以民营企业的延伸投资作为基础,这就对党和政府引导和团结这支力量提出了新的课题。

(五)机制灵活,市场意识强。单位资产由自然人提供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具有一种本能的适应市场、灵活多变的创业能力。这种体制上的优势不仅体现在内部管理精打细算、对外联络广伸触角上,还集中体现在对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高度关注和手段上的不拘一格,体现在对开设社会需要的不同层次服务项目、“产品”类别的“市场第一”观念和超前眼光。

二、民办非企业单位党建工作的客观需求和主观动力分析

在走访36个和抽样调查1190个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过程中,我们感到,在这些组织中加强党建工作既是党和政府扩大群众基础、调整管理方式的客观需要,也是民办非企业单位生存发展的内在需求。

(一)党要提高对呈多样化趋势发展的各类民间社会组织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必须以党建工作为前提。随着这类组织的增多和从业人员的增加,党传统的“支部建在连上”的经验遇到了挑战,这类“连队”已不再由党和政府直管,今后这类组织的主管部门对其只能采取间接管理的方式,这就对党的执政能力以及对这部份日渐壮大的社会组织的领导提出了新课题。有几个现实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一是近年来在对“民办企业”单位经济发展和党建工作高度重视的同时,对“民办事业”(民办非企业单位)单位的行业管理、政策扶持和政治引导工作明显相对滞后;二是在一些已具备建党基本条件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由于主管部门不明确、组织手续难转接等政策原因迟迟不能建立党组织;三是这类组织中的某些业务骨干申请无望转而参加了派;四是在已建立党组织的民办非企业单位里,党组织与业主的关系、党组织的活动内容方式及作用发挥等,还有一些政策和实践问题有待探索。

(二)党要引导、吸引新生社会阶层以扩大群众基础,必须以党建工作做保证。随着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发展,一个知识层次较高、市场意识较强、善于同知识分子打交道的管理阶层正在形成。他们中的不少人原来就是国有企业、党政机关、公办事业单位中的党员管理干部,新的管理岗位使他们社会知名度提高,接触面扩大,在省、市、区人大和政协及其他社会组织中任职,加上其工作性质决定有广泛的人际交往,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创办者和管理人员已成为代表一部分群体利益和愿望的重要阶层。

(三)党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需要以党建工作做基础。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善,人的素质的问题日益成为关系今后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核心问题。由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性质和特点决定,这些组织的投资人和经营管理层,在迫于解决市场份额争夺、员工技能提高等眼前压力的情况下,不会自然产生对从业人员全面素质的关注;在追求外在形象、品牌效应(涉及到人才吸引和客源争夺)的同时,多不具备要求从业人员公德第一、社会效益第一的内在动力。而这些组织中的从业人员的思想行为,又因其以“人”为工作对象、以“准公共产品”为服务手段,对全社会的影响大而深远。引导和调适这些组织中投资人及经营管理层的经营管理观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不够用,也不完全适用。充分利用已有党员资源和创造条件提供建党前提,是发挥党思想政治优势、推动民办非企业单位素质升级的客观需要。

(四)党和政府要实现管理经济社会方式的调整,必须以党建工作做补充。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中国“人世”的实现,对党和政府管理经济社会的方式转变发出了加快令。在转变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对新兴的组织怎样才算“间接”管,有些问题还不明确,一些政府官员因既怕“越位”又怕“不到位”而犹豫观望;民办非企业单位与政府之间没有直接的资产和隶属联系,直接的行政管理方式由间接的行业管理所替代,加上审批制度的改革和法律规范的约束,一些政府官员又产生了“无利”不想管的心态。在这种背景下,一些民办非企业单位负责人反映,他们像“没娘的孩子”。在政府职能和管理方式调整的转型期,如果在民办非企业单位这类新兴组织中建有党的基层组织,可以真正、及时地起到连接党和政府与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桥梁纽带作用,弥补转型期可能出现的信息失真和管理真空。

(五)民办非企业单位确立规范、科学的形象和机制,需要党建工作做依托。目前杭州市规模稍大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负责人,大都对建立党组织表现出较大的热情。业主主动与组织部门联系催办建党事宜,建立党组织后又拨出经费提供党组织活动的事例很多。他们似乎认为,建立党组织对民办非企业单位有诸多“好处”:一是有利于扭转民办单位“小儿科”、“不正规”的社会形象,让顾客和社会各界消除戒心;二是有专门的机构考虑思想动员、说服安抚等人际关系的协调工作,有利于管理机制的科学化和工作效率的提高;三是有利于吸引人才,留住已是党员或有入党要求的人才。如果一个单位连个党组织都没有,会使一些人才因心存疑虑而另谋出路。

(六)民办非企业单位从业人员、服务对象在政治上的进步,需要以党建工作为载体。目前在没有建立党组织的民办非企业单位里,存在一系列政治建设上的难题:从原单位“跳槽”或高校应届毕业的党员从业人员,对“党费没处交,活动没人管”的政治环境普遍不满;而一些要求入党的从业人员又因“申请没处交,进步没人管”而打消了政治上的要求。事实上,在许多民办非企业单位里,潜在着巨大的政治热情。杭州市创办较早的民办春晖专修学院,1983年就建立了党小组坚持正常活动。据统计,在杭州市已建立党组织的民办学校中,党员占到教职工总数27%,民办专修学院中要求人党的学生一般占到在校生的30—40%,如杭州育英专修学院已有699人写了入党申请书,占到学生总数的41%,目前该校已建立了8个系党支部、65个党章学习小组。尽管学生入党的动机各有不同,但这正说明建立党组织以引导、教育、锻炼和筛选这些申请者的工作不仅重要,而且十分繁重。

三、民办非企业单位党建工作的待解难题

(一)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法律环境障碍使党建工作意识难到位。调研中反映最多、最强烈的,是民办非企业单位生存发展法律政策环境上的障碍。如民办教育、医院等是需要雄厚资金实力支持的长线投资产业,现阶段用国外非营利组织“不以营利为目的”作为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定位,而实践中人们又把“非营利”与“不得赢利”视为一谈,这在一定程度上堵塞了民间资本进入的通道;再如一些以“公办民助”或“民办公助”名义开办的学校、医院等,资金、职工身份都姓“公”,收费和待遇却大大提高,使民办单位吸引生(客)源和人才处在不利地位。民办非企业单位负责人终日为了生存发展基本的公平条件奔走求助,从追求更高发展层次上考虑党建工作的精力和热情势必受到牵制。

(二)有关党建工作的政策条例滞后使党建工作的手脚难施展。民办非企业单位作为一种新兴的民间组织,在其中开展党建工作涉及到管理权限、隶属关系、活动内容和方式、支部成员的权利义务以及一系列在民办非企业单位比较特殊的政策问题。这些政策问题的不明朗,使地方党组织及民办非企业单位在开展党建工作时缺少统一认识和行动依据,一些党组织的作用发挥还不理想。在我们抽查的1190个民办非企业单位中,共有中共党员994人,其中正式组织关系转入民办单位的有578人,只占到党员总数的58%,还有四成多的党员因离退休身份、跨地区流动、忙于业务、临时观念等,没有将组织关系转入现在供职的民办单位。

(三)属地化管理中“一锅煮”的粗放式活动使党的工作难“对口”。由于现任的党组织负责人大都有过在原公办学校、医院、机关做党的工作的经历,对现在属地党组织管理中的“一刀切”、“一锅煮”问题感受(对比)深刻、意见强烈。如属地管理单位开发区党组织每会必讲的是招商引资、投资环境,令民办医院、学校的党组织负责人莫名其妙;如果属地管理单位是街道党组织,开会常讲的又是军民共建、社区服务,令民办单位党的负责人感到是局外人在“陪会”。民办单位党组织负责人反映,属地党委开展活动形式单一,基本上是开开会、发发表格、搞搞“双评”等,“属地党委对我们‘理解’但不‘了解’……”。

(四)兼职支委业务压力大、精力不到位使党的工作难“深入”。由于一些民办单位的支委一班人,同时兼任着院长、校长、所长、主任、律师等职务,业务压力和党的工作在时间、精力上有冲突,加上经常出差、应付一些突击性突发性工作,做党的工作的精力不到位、工作不深人的情况就很难避免。一些党组织活动只是一般性地在党员中学习一下方针政策,不过问党员、群众思想问题;一些例行的活动因缺乏新鲜内容和与单位实际的结合而缺乏吸引力,“”的到会(课)率难以保证。

(五)跨单位建立的党组织开展活动难协调。据初步统计,在杭州民办非企业单位已建立的党组织中,联合支部数约占14%。联合支部的建立在起到了“申请有人接、组织关系有人转、党费有处交、活动有人管”等基本作用的同时,工作开展还存在一系列协调上的困难,如党员分散、活动时间难安排、单位较多活动内容难统一、向行政申请活动经费因有外单位党员参加难开口等等。

四、加强民办非企业单位党建工作的若干认识问题和政策建议

在民办非企业单位开展党建工作,要从这类组织的基本特征和开展党建工作面临的待解难题出发,从提高这类组织中党建工作实效性的目标着眼,创造性地分析问题和寻求对策。

(一)从民办非企业单位发展不平衡、类型多样化的实际出发,树立“支部建在连上”等原有基层党建思路“不够用”需要大胆创新的观念,着力探索对这类组织党建工作分类指导的基本思路。要着重解决两个认识问题:一是“党建不等于建党”,关键在于业务主管单位的责权明确。由于大多数民办单位目前尚不具备建党基本条件,一些地方勉强建立起来的临时支部、联合支部存在的“三不主义”(不缴党费、不发展党员、不过组织生活)、形式主义问题,反而损害了党组织的吸引力和外在形象。事实上,借助业务主管单位的有利地位对未建支部民办单位中的党员及积极分子进行针对性强而有力的统一管理,还有大量工作可做。二是任何管理方式都有利有弊,应从不同民办单位的实际出发选择不同方式。实践中存在的民办单位党组织分别由行业协会、行政主管单位、临时挂靠单位(如人才中心等)以及所在地(属地)的党组织管理等多种模式。挂靠行业协会有利于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融合但没有普遍意义(多数民办单位没有成立相关行业协会,同一区域相近的行业依法只能建立一个协会),挂靠主管单位有利发挥行政权威,落实管理措施,但容易延续党的工作行政化倾向,挂靠属地党组织便捷且有利社区两个文明建设,但难免出现属地党组织活动内容与民办单位业务“两张皮”的问题。可从以下三方面探索党建工作分类管理的思路。

第一,分类“挂靠”不同单位。在明确隶属关系的前提下,对民办单位已建立的党组织可采取4种挂靠方式。(1)业务主管单位管理模式:这应作为对学校、卫生、文化、劳动、科技等民办单位党组织的基本隶属关系。民办单位参照同类公办事业单位管理方式,这样做有利于民办单位党组织及时掌握上级党委和政府对本行业方针政策的调整及同行业信息动态,提高党的工作的有效性。(2)属地管理模式:随着政府职能逐步到位和社区“发育”程度的提高,这应成为对大多数中小规范民办单位进行管理的基本模式。即根据市场经济条件下流动人口和人才市场以地缘管理为主的情况,以流动党员相对集中的住宅区、商业区、开发区等为基本单位建立党组织,使民办单位中的“口袋”党员无论流动到哪里,都可以找到相应的党组织接纳自己。(3)行业协会管理模式:在具备建立行业协会的律师、会计师协会等新兴社会中介组织层面,成立律师协会、会计师协会党委,对本行业党组织和党员进行统一管理。(4)临时挂靠管理模式:在人才市场、劳动职介中心等人才机构成立党组织,对那些有人事档案挂靠关系但其所在民办单位没有党组织的党员实施挂靠管理,待党员所在单位成立党组织后再将组织关系转出。

第二,分类确定管理深度。要根据党建基础条件分类确定党建管理工作深度。(1)已建立的党组织隶属于业务主管单位和属地党组织的,在尽可能发挥民办单位党组织工作主动性的前提下,主管单位或属地党组织对其实行上下级领导管理。(2)民办单位党组织挂靠在行业协会党组织的,根据行业协会松散性、自主性的特点,业务主管单位党组织要明确专人加强对行业协会党组织及其领导的民办非企业党组织党建工作的指导和监督。(3)对于暂没有建立党组织的民办单位,业务主管单位党组织的工作不是少了而是更应抓细抓实。一是要向没有党员的民办单位派出政治指导员(或称政治联络员等),作为沟通主管单位与民办单位之间的政策引导、党建动态(积极分子递交申请)的桥梁;二是将民办单位中不足3名的党员直接纳入主管单位党委的某一相应支部(如行管办支部、后勤支部等),如零星党员加起来人数较多则可建立联合支部,但联合支部的支委最好有主管单位或属地党组织的1名党员参与进去,疏通党员正常的党内生活渠道;三是根据民办单位建党条件的改善,敦促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使其及早建立起党组织。

第三,分类区别工作重点。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建党基础条件可分为3类:一是具有良好建党现实条件或发展趋势的(如全日制中学和大专院校、综合性医院等),二是处在“过渡期”暂无建党条件但逐渐在积累条件的(如基本以离退休人员为主组成的民办单位、规模暂时不大的中介组织等),三是短期内不会具备建党条件的(如卫生系统的个体诊所、劳动系统的短期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等)。短训班与全日制学校相比,个体诊所和综合性医院相比,离退休人员为主与新老已在交替的民办单位相比,后者建党基础条件更好,应作为党建管理工作的重点甚至“龙头”单位集中精力先抓好。

(二)从民办非企业单位产权独立、从业人员文化业务素质较高的实际出发,在调整党建工作“行政化”传统思路的同时,注意研究这类组织中党的工作重心的特殊性,着力在提高党组织活动的思想性和服务性上下功夫。

——争取理解支持。不论主管单位直管民办单位党员还是在民办单位建立党组织,争得民办单位投资人对党建工作的理解支持是决定工作实效和可持续性的重要一环。

——健全工作机制。由于多数民办单位尚不具备建党条件,主管单位或属地党组织建立相应工作机制是落实党建工作的基础。这主要是,明确党委(组)一名副书记分管民办单位党建工作,落实一名职能处室负责人(组织处处长、政治部主任等)担任民办单位政治指导员(或联络员),将零星党员编入主管单位或属地党组织相应支部参加正常活动。制订在民办单位培养积极分子的具体操作办法,建立主管单位或属地党组织定期向民办单位负责人通报方针政策、党员情况的制度等。

——选好支部书记。在具备建党条件的新兴民办单位建立党组织,关键在于选好支部书记。

——建立培训制度。这应作为地方党委推进民办单位党建工作的一项新的重要职责。首先抓好支部书记党的业务知识培训,解决现在一些支部书记不懂党务业务、边摸索边管理的突出问题;其次适时举办重大方针政策出台后的党员短训班,弥补民办单位党员学习培训的机会少、条件差的不足。

企业单位范文篇10

第一条为了规范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登记管理,保障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民办非企业单位,是指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

第三条成立民办非企业单位,应当经其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并依照本条例的规定登记。

第四条民办非企业单位应当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不得反对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不得危害国家的统一、安全和民族的团结,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违背社会道德风尚。

民办非企业单位不得从事营利性经营活动。

第五条国务院民政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是本级人民政府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以下简称登记管理机关)。

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有关部门、国务院或者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授权的组织,是有关行业、业务范围内民办非企业单位的业务主管单位(以下简称业务主管单位)。

法律、行政法规对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监督管理另有规定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二章管辖

第六条登记管理机关负责同级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登记管理。

第七条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管单位与其管辖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的住所不在一地的,可以委托民办非企业单位住所地的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管单位负责委托范围内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三章登记

第八条申请登记民办非企业单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经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

(二)有规范的名称、必要的组织机构;

(三)有与其业务活动相适应的从业人员;

(四)有与其业务活动相适应的合法财产;

(五)有必要的场所。

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名称应当符合国务院民政部门的规定,不得冠以“中国”、“全国”、“中华”等字样。

第九条申请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举办者应当向登记管理机关提交下列文件:

(一)登记申请书;

(二)业务主管单位的批准文件;

(三)场所使用权证明;

(四)验资报告;

(五)拟任负责人的基本情况、身份证明;

(六)章程草案。

第十条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章程应当包括下列事项:

(一)名称、住所;

(二)宗旨和业务范围;

(三)组织管理制度;

(四)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的产生、罢免的程序;

(五)资产管理和使用的原则;

(六)章程的修改程序;

(七)终止程序和终止后资产的处理;

(八)需要由章程规定的其他事项。

第十一条登记管理机关应当自收到成立登记申请的全部有效文件之日起60日内作出准予登记或者不予登记的决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登记管理机关不予登记,并向申请人说明理由:

(一)有根据证明申请登记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宗旨、业务范围不符合本条例第四条规定的;

(二)在申请成立时弄虚作假的;

(三)在同一行政区域内已有业务范围相同或者相似的民办非企业单位,没有必要成立的;

(四)拟任负责人正在或者曾经受到剥夺政治权利的刑事处罚,或者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

(五)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情形的。

第十二条准予登记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由登记管理机关登记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名称、住所、宗旨和业务范围、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开办资金、业务主管单位,并根据其依法承担民事责任的不同方式,分别发给《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登记证书》、《民办非企业单位(合伙)登记证书》、《民办非企业单位(个体)登记证书》。

依照法律、其他行政法规规定,经有关主管部门依法审核或者登记,已经取得相应的执业许可证书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应当简化登记手续,凭有关主管部门出具的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发给相应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

第十三条民办非企业单位不得设立分支机构。

第十四条民办非企业单位凭登记证书申请刻制印章,开立银行帐户。民办非企业单位应当将印章式样、银行帐号报登记管理机关备案。

第十五条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登记事项需要变更的,应当自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之日起30日内,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变更登记。

民办非企业单位修改章程,应当自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之日起30日内,报登记管理机关核准。

第十六条民办非企业单位自行解散的,分立、合并的,或者由于其他原因需要注销登记的,应当向登记管理机关办理注销登记。

民办非企业单位在办理注销登记前,应当在业务主管单位和其他有关机关的指导下,成立清算组织,完成清算工作。清算期间,民办非企业单位不得开展清算以外的活动。

第十七条民办非企业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应当自完成清算之日起15日内,向登记管理机关办理注销登记。办理注销登记,须提交注销登记申请书、业务主管单位的审查文件和清算报告。

登记管理机关准予注销登记的,发给注销证明文件,收缴登记证书、印章和财务凭证。

第十八条民办非企业单位成立、注销以及变更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由登记管理机关予以公告。

第四章监督管理

第十九条登记管理机关履行下列监督管理职责:

(一)负责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成立、变更、注销登记;

(二)对民办非企业单位实施年度检查;

(三)对民办非企业单位违反本条例的问题进行监督检查,对民办非企业单位违反本条例的行为给予行政处罚。

第二十条业务主管单位履行下列监督管理职责:

(一)负责民办非企业单位成立、变更、注销登记前的审查;

(二)监督、指导民办非企业单位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按照章程开展活动;

(三)负责民办非企业单位年度检查的初审;

(四)协助登记管理机关和其他有关部门查处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违法行为;

(五)会同有关机关指导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清算事宜。

业务主管单位履行前款规定的职责,不得向民办非企业单位收取费用。

第二十一条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资产来源必须合法,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私分或者挪用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资产。

民办非企业单位开展章程规定的活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的合法收入,必须用于章程规定的业务活动。

民办非企业单位接受捐赠、资助,必须符合章程规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必须根据与捐赠人、资助人约定的期限、方式和合法用途使用。民办非企业单位应当向业务主管单位报告接受、使用捐赠、资助的有关情况,并应当将有关情况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布。

第二十二条民办非企业单位必须执行国家规定的财务管理制度,接受财政部门的监督;资产来源属于国家资助或者社会捐赠、资助的,还应当接受审计机关的监督。

民办非企业单位变更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管单位应当组织对其进行财务审计。

第二十三条民办非企业单位应当于每年3月31日前向业务主管单位报送上一年度的工作报告,经业务主管单位初审同意后,于5月31日前报送登记管理机关,接受年度检查。工作报告内容包括:本民办非企业单位遵守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的情况、依照本条例履行登记手续的情况、按照章程开展活动的情况、人员和机构变动的情况以及财务管理的情况。

对于依照本条例第十二条第二款的规定发给登记证书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对其应当简化年度检查的内容。

第五章罚则

第二十四条民办非企业单位在申请登记时弄虚作假,骗取登记的,或者业务主管单位撤销批准的,由登记管理机关予以撤销登记。

第二十五条民办非企业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登记管理机关予以警告,责令改正,可以限期停止活动;情节严重的,予以撤销登记;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涂改、出租、出借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或者出租、出借民办非企业单位印章的;

(二)超出其章程规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进行活动的;

(三)拒不接受或者不按照规定接受监督检查的;

(四)不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的;

(五)设立分支机构的;

(六)从事营利性的经营活动的;

(七)侵占、私分、挪用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资产或者所接受的捐赠、资助的;

(八)违反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筹集资金或者接受使用捐赠、资助的。

前款规定的行为有违法经营额或者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可以并处违法经营额1倍以上3倍以下或者违法所得3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六条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活动违反其他法律、法规的,由有关国家机关依法处理;有关国家机关认为应当撤销登记的,由登记管理机关撤销登记。

第二十七条未经登记,擅自以民办非企业单位名义进行活动的,或者被撤销登记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继续以民办非企业单位名义进行活动的,由登记管理机关予以取缔,没收非法财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第二十八条民办非企业单位被限期停止活动的,由登记管理机关封存其登记证书、印章和财务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