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院校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7 05:57:04

民族院校

民族院校范文篇1

[关键词]壮族传统道德;教育方式;民族院校德育;价值

近年来,民族院校德育改革成绩喜人,但提高德育的实效性仍然任重道远。影响德育实效性的主要因素有德育环境、德育内容、德育方式和方法等。优秀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方法有时要比内容更能够决定德育的效果,而要找到把内容得以贯彻落实的方式方法更重要、更难。壮族传统道德教育通过“歌化”、“故事化”、“活动化”等方式展开,将教育艺术化、美化,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获得诱人的魅力,因而取得良好的效果,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壮族传统道德独特的教育方式

采取何种形式进行教育,这是由各民族的实际情况和特点所决定的。在壮族地区,道德教育常用下面独特的方式来进行:

(一)以歌传教。壮族长期没有自己统一的文字,传承文化最主要的载体是山歌,“以歌传教”就成为壮族传统道德最重要的教育方式。

壮族山歌具有传授知识、教化和解决纠纷的功能。如《劝农歌》“泥鳅不能怕泥土巴头,做人不要嫌弃屎脏身”,告诫人们劳动要不怕脏累;时政歌紧跟形势,如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乡用山歌“夫妇一胎办法全,生男育女是平权;若还个个生男仔,结婚哪处找姻缘?”积极宣传计划生育政策;丧事仪式歌《目连经》唱出父母生儿育女的艰辛,传授孝顺父母的道理;等等。壮族人“稀讼狱”,“以歌代斗”,用对歌的输赢来解决纠纷。

山歌的内容来自群众生活,通俗易懂,旋律、句式优美、易唱易学,耳濡目染,没有文化知识的人也能容易学会。从我们到靖西、德保、西林等地的调查来看,目不识丁的壮族老太太、老公公也懂礼节,能用伦理道德思想教育子女。他们的伦理道德思想,很多内容直接来源于他们经常传唱的山歌。

(二)以故事传教。壮族长辈会利用睡前、亲人团聚、纳凉等时间,以讲故事形式向儿孙们传授伦理道德。壮族的许多故事都含有做人思想,如《两姐妹》《两兄弟》《贪心的朋友》《贪心变蛤蟆》《兄弟分猫》等,批判兄弟、姐妹、朋友之间那种自私、欺诈和贪心的行为,教人要互助、互让和互敬。《刘三姐》是壮族地区流传最广,影响最大,妇孺皆知的故事,它教育人要有不怕困难,不畏强暴,勇于抗争的精神,才能过上幸福生活。

故事为人人所喜爱,它能够满足人的征服欲望,给人上进的力量;满足人的好奇欲望,给人留下美好的理想或幻想;满足人对未来的憧憬,给人坚定的信心和决心。讲述伦理故事,不但愉悦人的精神,而且能够让人在美的享受中接受做人的道德规范。

(三)以文体活动传教。壮族人在重大节日、婚庆、乔迁大喜,特别是在歌圩上,都要举办对歌、抢花炮、抛绣球、舞龙舞狮等文体活动。举办活动的目的,一是娱乐,二是教人做人道理。如板鞋舞,是为了培养人们和谐、团结协作精神而创造出来的。传说壮族女英雄瓦氏夫人为了加强壮族士兵的纪律性,培养协同作战的能力,她命令每三名勇士同穿一副木板鞋“齐步跑”,来训练士兵整齐的步伐,使之步调一致,从而战胜倭寇,为国立功。后人效仿瓦氏夫人的练兵法,穿板鞋竞技以自娱而产生板鞋舞。又如蚂(虫另)舞,其起源据说是人们对为人类作出贡献的青蛙的肯定,出于保护青蛙的目的而模仿它动作的舞蹈,具有保护生态的道德教育意义。所以,参加一次文体活动,不仅能增长见识,而且能使人在欢娱中受到很好的道德教育。

(四)以情景传教。壮族人会根据情景,随时随地向年轻一代展开道德教育。在餐桌上,父母教育子女要给老人或客人盛饭、夹菜,把好吃的菜让给长者,吃饱后,要叫长者“慢吃”;在路上,若看到路上牛粪插有树枝,茅草边上打有小结,便告诉子女,这表示那些东西已经有了主人,不能再取;若遇到长者,便教子女问安、让路,并给予帮助。值得一提的是,壮族家庭教育非常重视榜样的作用,家长在教育子女时,常说“你看人家××多听话,多勤奋”;看到别人在建造房子,会教育子女说:“这是家庭和睦,勤俭持家的结果”等,这种做法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五)以规(约)传教。壮族善于把道德规范纳入族规村约之中开展教育。如宜州市洛东乡坡榄村韦氏祠堂族规规定:“一议:凡我族众……礼当先重人伦,分别尊卑。男女老少,各守廉耻,不得私通奸淫,逆理乱伦,玷辱门风等弊……二议:……礼宜同心相友,不得挟嫌勾生食熟,私心向外,勾贼劫抢,盗窃分赃,以及诡计暗害……”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乡十三寨共同订立的乡约规定,严禁乞丐、烂崽、窝赌、强蛮横行、放牲畜踩禾苗、奸淫偷盗等,否则,会受到严厉的处罚。如龙脊乡乡规规定,盗窃要受到罚款、写悔过书、肉刑、革逐的惩罚。处罚一般由寨老主持,重罚在神圣威严的祠堂里举行,各村群众都来看,这不但给犯者以身体上的痛苦,而且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有的惩罚在今天看来是不人道的,但乡规(约)的不少内容在当时起到了维护壮乡良好社会秩序的作用。

二、民族院校德育借鉴壮族传统道德教育方式的必要性

民族院校德育效果不理想除了具有一般院校所具有的共性原因外,还有自身的不足,主要是脱离学生的地域性、民族性,脱离学生受本民族传统道德影响这个实际来实施教育,割裂了个性与共性、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我们过去往往只是用汉族的共性的教育方式而不注意用壮族等少数民族传统道德的教育方式去教育壮族等少数民族学生,这会打破学生原有的心理中介,是违反民族教育发展规律的,影响了德育的效果。因为“每个民族都是从自己丰富的民族文化中接受道德教育,沟通人际、代际关系的”。

民族院校德育本身所教授的内容总体上看是好的,关键是没有能够找到把内容很好贯彻落实的中介——教育方式。德育的开展必须借助学生已有的中介,如民族禁忌、生活习俗、一些相对固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等,才会进入到学生的心理世界,才会最终对学生产生作用。中介的作用十分巨大,它对外来的影响十分敏感、强烈,有时甚至接近于一种精神本能,直观而感性地决定对其亲疏取舍。1995年,贵州省思想政治研究会课题组进行的一项调查就证明了这一点。调查发现,学生受到本民族风俗习惯影响和影响深切的占被调查对象的66%,如对艺术(音乐、美术)作品的选择上,喜欢传统古朴的和现实主义的占50%;喜欢喝酒的学生占65%;在中学时谈过恋爱(包括父母包办)的学生占30%。中山大学李萍教授把现代道德教育的原则归结为可接受性和发展性两条原则。可接受性的基础是所教育的内容,尤其是教育方式与受教育者的情感和道德需要相吻合以及吻合的程度。

民族院校与一般高校相比,具有明显的民族性和地域性:学校一般设立在民族地区,主要招收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主要为民族地区培养各种专门民族人才。从壮族地区高校的情况来看,学生不少是壮族,长期受到壮族文化的影响。具有壮族的民族性格和道德心理,这是我们开展德育的“落脚点”。所以,作为德育教师一定要从学生的民族心理特点出发,采取那些与学生已有的德育的心理基础相对应的,诸如以歌传教、以文体活动传教、以习俗传教等相同或相类似的教育方式,才会得到学生的确认和接受,才会收到良好的德育效果。三、民族院校德育借鉴壮族传统道德教育方式的措施

壮族传统道德独具特色的教育方式,收到了很好的德育效果。对此,我们要借鉴、吸收其合理因素,加以改造和利用。

(一)借鉴壮族道德教育生活化的做法,在实践中开展德育。壮族传统道德教育方法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通过道德观念和伦理规范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全方位渗透,使人们在参与生产、生活活动的过程中,让道德观念潜移默化而内化为个人的内在要求和自觉自愿的行为。我国著名伦理学家罗国杰先生指出:“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过:生活即教育;美国著名学者杜威说:“学校中道德教育最重要的问题是关于知识和行为的关系。”

课堂教育十分重要,但源于生活的道德教育最具有生命力。笔者所在的百色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道德实践活动。一是在学生人学、入团和入党,或在百色起义、邓小平同志诞辰等特殊的日子里,组织他们到百色起义纪念碑、纪念馆和粤东会馆(红七军军部旧址),开展缅怀革命先烈活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二是利用西部大开发和扶贫攻坚取得的成果,组织学生参观平果铝、百色水利枢纽、广州市帮扶的田林县六隆移民安置地,以及同志两次视察过的、异地安置而走上致富路的田阳县永常村,进行社会主义教育。三是根据学生多民族成分的特点,组织学生参观考察靖西、隆林、西林等地各民族友好相处的“同饮一江水”、“共耕一块田”、“合修一条路”的典型村寨和村屯,进行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教育。四是利用那坡县黑衣壮居住地、隆林县德峨乡的苗族村寨、乐业天坑群等自然、人文资源,组织学生开展采风活动,进行民族风情教育。五是组织学生代表到学院支教点去体验生活,到通水、通路、通电、通广播电视和修建地头水柜大会战现场参加劳动,进行艰苦奋斗精神教育。这些做法,学生有新鲜感、实在感和震撼感,他们能够充分看到党领导的正确性和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能够激发自信心和改变家乡落后面貌的雄心壮志。

(二)借鉴壮族道德教育情景化和“寓教于美”的做法,在美好校园文体活动中渗透德育。壮族传统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根据不同的情景来确定相应的教育内容,以“歌化”、“故事化”、“活动化”等美的方式展开,隐蔽性强。亚里士多德特别强调德育的渗透性作用,他说:“人如果离世绝俗,就无法实现其善行,勇敢、节制、正义、明哲诸善德实际上就包含在社会的公务和城邦的公务和城邦的活动中。”我们应该加强德育的渗透工作。

一要营造良好的育人校园环境。环境既是教育活动的条件,也是教育的内容。我们要借鉴壮族传统道德情景教育的方法,有意识地把道德教育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按照科学性、教育性和有效性的原则进行校园环境建设,造就一个既有人文气息,又有道德教化效果的校园环境,使校园成为一本活的德育教科书。

二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文体活动不仅能够培养人们的美感,净化和美化人的心灵,激发人们追求高尚的情操和奋发向上的志气,而且能够增强人的组织纪律性,培养勇敢、团结和进取精神。民族院校德育可以在民族传统节日,如三月三、中元节、中秋节,开展各种各样的宣传活动,举办民族歌舞、民族体育、民族手工艺制作等活动;在妇女节、青年节和建党、建军、国庆等重要节日或纪念日,组织师生“唱红歌”、“看红片”、“走红路”,在良好节日氛围中,利用各种文体活动特有的美,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举办文体活动,除了文体专业学生外,应该不重技能,重参与;不重竞技,重观赏;不重结果,重风格。

三要开展形式多样、格调高雅,以弘扬民族优秀传统道德和现代文明规范为内容的学术活动。这不仅可以提高学校的学术水平和知名度,活跃学术气氛,而且可以影响教师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导向。

(三)借鉴壮族道德教育制度化的做法,建立有效的德育监督、考核和奖惩机制。壮族传统道德教育收到良好效果的另一重要原因是有切实可靠的乡规民约作制度保障。邓小平非常强调制度的作用,他说:“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走向反面。”

在劳动还是谋生手段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道德上的他律强于自律,自律要靠他律来维持。“在规范伦理学中,道德他律的直接涵义,就是指人或道德主体赖以行动的道德标准或动机,首先受制于外力,受外在的根据支配和节制。”新加坡能够成为享誉全球的文明城市,除了进行道德宣传教育和法制宣传教育外,主要是制定并建立了一整套行之有效、运转良好的公共法规和制度,对违犯社会公德及法规的一切不良行为,如随地吐痰、电梯内吸烟、损坏树木等不良行为都施以重金处罚。

民族院校范文篇2

[关键词]壮族传统道德;教育方式;民族院校德育;价值

近年来,民族院校德育改革成绩喜人,但提高德育的实效性仍然任重道远。影响德育实效性的主要因素有德育环境、德育内容、德育方式和方法等。优秀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方法有时要比内容更能够决定德育的效果,而要找到把内容得以贯彻落实的方式方法更重要、更难。壮族传统道德教育通过“歌化”、“故事化”、“活动化”等方式展开,将教育艺术化、美化,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获得诱人的魅力,因而取得良好的效果,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壮族传统道德独特的教育方式

采取何种形式进行教育,这是由各民族的实际情况和特点所决定的。在壮族地区,道德教育常用下面独特的方式来进行:

(一)以歌传教。壮族长期没有自己统一的文字,传承文化最主要的载体是山歌,“以歌传教”就成为壮族传统道德最重要的教育方式。

壮族山歌具有传授知识、教化和解决纠纷的功能。如《劝农歌》“泥鳅不能怕泥土巴头,做人不要嫌弃屎脏身”,告诫人们劳动要不怕脏累;时政歌紧跟形势,如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乡用山歌“夫妇一胎办法全,生男育女是平权;若还个个生男仔,结婚哪处找姻缘?”积极宣传计划生育政策;丧事仪式歌《目连经》唱出父母生儿育女的艰辛,传授孝顺父母的道理;等等。壮族人“稀讼狱”,“以歌代斗”,用对歌的输赢来解决纠纷。

山歌的内容来自群众生活,通俗易懂,旋律、句式优美、易唱易学,耳濡目染,没有文化知识的人也能容易学会。从我们到靖西、德保、西林等地的调查来看,目不识丁的壮族老太太、老公公也懂礼节,能用伦理道德思想教育子女。他们的伦理道德思想,很多内容直接来源于他们经常传唱的山歌。

(二)以故事传教。壮族长辈会利用睡前、亲人团聚、纳凉等时间,以讲故事形式向儿孙们传授伦理道德。壮族的许多故事都含有做人思想,如《两姐妹》《两兄弟》《贪心的朋友》《贪心变蛤蟆》《兄弟分猫》等,批判兄弟、姐妹、朋友之间那种自私、欺诈和贪心的行为,教人要互助、互让和互敬。《刘三姐》是壮族地区流传最广,影响最大,妇孺皆知的故事,它教育人要有不怕困难,不畏强暴,勇于抗争的精神,才能过上幸福生活。

故事为人人所喜爱,它能够满足人的征服欲望,给人上进的力量;满足人的好奇欲望,给人留下美好的理想或幻想;满足人对未来的憧憬,给人坚定的信心和决心。讲述伦理故事,不但愉悦人的精神,而且能够让人在美的享受中接受做人的道德规范。

(三)以文体活动传教。壮族人在重大节日、婚庆、乔迁大喜,特别是在歌圩上,都要举办对歌、抢花炮、抛绣球、舞龙舞狮等文体活动。举办活动的目的,一是娱乐,二是教人做人道理。如板鞋舞,是为了培养人们和谐、团结协作精神而创造出来的。传说壮族女英雄瓦氏夫人为了加强壮族士兵的纪律性,培养协同作战的能力,她命令每三名勇士同穿一副木板鞋“齐步跑”,来训练士兵整齐的步伐,使之步调一致,从而战胜倭寇,为国立功。后人效仿瓦氏夫人的练兵法,穿板鞋竞技以自娱而产生板鞋舞。又如蚂(虫另)舞,其起源据说是人们对为人类作出贡献的青蛙的肯定,出于保护青蛙的目的而模仿它动作的舞蹈,具有保护生态的道德教育意义。所以,参加一次文体活动,不仅能增长见识,而且能使人在欢娱中受到很好的道德教育。

(四)以情景传教。壮族人会根据情景,随时随地向年轻一代展开道德教育。在餐桌上,父母教育子女要给老人或客人盛饭、夹菜,把好吃的菜让给长者,吃饱后,要叫长者“慢吃”;在路上,若看到路上牛粪插有树枝,茅草边上打有小结,便告诉子女,这表示那些东西已经有了主人,不能再取;若遇到长者,便教子女问安、让路,并给予帮助。值得一提的是,壮族家庭教育非常重视榜样的作用,家长在教育子女时,常说“你看人家××多听话,多勤奋”;看到别人在建造房子,会教育子女说:“这是家庭和睦,勤俭持家的结果”等,这种做法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五)以规(约)传教。壮族善于把道德规范纳入族规村约之中开展教育。如宜州市洛东乡坡榄村韦氏祠堂族规规定:“一议:凡我族众……礼当先重人伦,分别尊卑。男女老少,各守廉耻,不得私通奸淫,逆理乱伦,玷辱门风等弊……二议:……礼宜同心相友,不得挟嫌勾生食熟,私心向外,勾贼劫抢,盗窃分赃,以及诡计暗害……”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乡十三寨共同订立的乡约规定,严禁乞丐、烂崽、窝赌、强蛮横行、放牲畜踩禾苗、奸淫偷盗等,否则,会受到严厉的处罚。如龙脊乡乡规规定,盗窃要受到罚款、写悔过书、肉刑、革逐的惩罚。处罚一般由寨老主持,重罚在神圣威严的祠堂里举行,各村群众都来看,这不但给犯者以身体上的痛苦,而且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有的惩罚在今天看来是不人道的,但乡规(约)的不少内容在当时起到了维护壮乡良好社会秩序的作用。

二、民族院校德育借鉴壮族传统道德教育方式的必要性

民族院校德育效果不理想除了具有一般院校所具有的共性原因外,还有自身的不足,主要是脱离学生的地域性、民族性,脱离学生受本民族传统道德影响这个实际来实施教育,割裂了个性与共性、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我们过去往往只是用汉族的共性的教育方式而不注意用壮族等少数民族传统道德的教育方式去教育壮族等少数民族学生,这会打破学生原有的心理中介,是违反民族教育发展规律的,影响了德育的效果。因为“每个民族都是从自己丰富的民族文化中接受道德教育,沟通人际、代际关系的”。

民族院校德育本身所教授的内容总体上看是好的,关键是没有能够找到把内容很好贯彻落实的中介——教育方式。德育的开展必须借助学生已有的中介,如民族禁忌、生活习俗、一些相对固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等,才会进入到学生的心理世界,才会最终对学生产生作用。中介的作用十分巨大,它对外来的影响十分敏感、强烈,有时甚至接近于一种精神本能,直观而感性地决定对其亲疏取舍。1995年,贵州省思想政治研究会课题组进行的一项调查就证明了这一点。调查发现,学生受到本民族风俗习惯影响和影响深切的占被调查对象的66%,如对艺术(音乐、美术)作品的选择上,喜欢传统古朴的和现实主义的占50%;喜欢喝酒的学生占65%;在中学时谈过恋爱(包括父母包办)的学生占30%。中山大学李萍教授把现代道德教育的原则归结为可接受性和发展性两条原则。可接受性的基础是所教育的内容,尤其是教育方式与受教育者的情感和道德需要相吻合以及吻合的程度。

民族院校与一般高校相比,具有明显的民族性和地域性:学校一般设立在民族地区,主要招收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主要为民族地区培养各种专门民族人才。从壮族地区高校的情况来看,学生不少是壮族,长期受到壮族文化的影响。具有壮族的民族性格和道德心理,这是我们开展德育的“落脚点”。所以,作为德育教师一定要从学生的民族心理特点出发,采取那些与学生已有的德育的心理基础相对应的,诸如以歌传教、以文体活动传教、以习俗传教等相同或相类似的教育方式,才会得到学生的确认和接受,才会收到良好的德育效果。三、民族院校德育借鉴壮族传统道德教育方式的措施

壮族传统道德独具特色的教育方式,收到了很好的德育效果。对此,我们要借鉴、吸收其合理因素,加以改造和利用。

(一)借鉴壮族道德教育生活化的做法,在实践中开展德育。壮族传统道德教育方法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通过道德观念和伦理规范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全方位渗透,使人们在参与生产、生活活动的过程中,让道德观念潜移默化而内化为个人的内在要求和自觉自愿的行为。我国著名伦理学家罗国杰先生指出:“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过:生活即教育;美国著名学者杜威说:“学校中道德教育最重要的问题是关于知识和行为的关系。”

课堂教育十分重要,但源于生活的道德教育最具有生命力。笔者所在的百色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道德实践活动。一是在学生人学、入团和入党,或在百色起义、邓小平同志诞辰等特殊的日子里,组织他们到百色起义纪念碑、纪念馆和粤东会馆(红七军军部旧址),开展缅怀革命先烈活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二是利用西部大开发和扶贫攻坚取得的成果,组织学生参观平果铝、百色水利枢纽、广州市帮扶的田林县六隆移民安置地,以及同志两次视察过的、异地安置而走上致富路的田阳县永常村,进行社会主义教育。三是根据学生多民族成分的特点,组织学生参观考察靖西、隆林、西林等地各民族友好相处的“同饮一江水”、“共耕一块田”、“合修一条路”的典型村寨和村屯,进行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教育。四是利用那坡县黑衣壮居住地、隆林县德峨乡的苗族村寨、乐业天坑群等自然、人文资源,组织学生开展采风活动,进行民族风情教育。五是组织学生代表到学院支教点去体验生活,到通水、通路、通电、通广播电视和修建地头水柜大会战现场参加劳动,进行艰苦奋斗精神教育。这些做法,学生有新鲜感、实在感和震撼感,他们能够充分看到党领导的正确性和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能够激发自信心和改变家乡落后面貌的雄心壮志。

(二)借鉴壮族道德教育情景化和“寓教于美”的做法,在美好校园文体活动中渗透德育。壮族传统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根据不同的情景来确定相应的教育内容,以“歌化”、“故事化”、“活动化”等美的方式展开,隐蔽性强。亚里士多德特别强调德育的渗透性作用,他说:“人如果离世绝俗,就无法实现其善行,勇敢、节制、正义、明哲诸善德实际上就包含在社会的公务和城邦的公务和城邦的活动中。”我们应该加强德育的渗透工作。

一要营造良好的育人校园环境。环境既是教育活动的条件,也是教育的内容。我们要借鉴壮族传统道德情景教育的方法,有意识地把道德教育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按照科学性、教育性和有效性的原则进行校园环境建设,造就一个既有人文气息,又有道德教化效果的校园环境,使校园成为一本活的德育教科书。

二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文体活动不仅能够培养人们的美感,净化和美化人的心灵,激发人们追求高尚的情操和奋发向上的志气,而且能够增强人的组织纪律性,培养勇敢、团结和进取精神。民族院校德育可以在民族传统节日,如三月三、中元节、中秋节,开展各种各样的宣传活动,举办民族歌舞、民族体育、民族手工艺制作等活动;在妇女节、青年节和建党、建军、国庆等重要节日或纪念日,组织师生“唱红歌”、“看红片”、“走红路”,在良好节日氛围中,利用各种文体活动特有的美,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举办文体活动,除了文体专业学生外,应该不重技能,重参与;不重竞技,重观赏;不重结果,重风格。

三要开展形式多样、格调高雅,以弘扬民族优秀传统道德和现代文明规范为内容的学术活动。这不仅可以提高学校的学术水平和知名度,活跃学术气氛,而且可以影响教师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导向。

(三)借鉴壮族道德教育制度化的做法,建立有效的德育监督、考核和奖惩机制。壮族传统道德教育收到良好效果的另一重要原因是有切实可靠的乡规民约作制度保障。邓小平非常强调制度的作用,他说:“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走向反面。”

在劳动还是谋生手段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道德上的他律强于自律,自律要靠他律来维持。“在规范伦理学中,道德他律的直接涵义,就是指人或道德主体赖以行动的道德标准或动机,首先受制于外力,受外在的根据支配和节制。”新加坡能够成为享誉全球的文明城市,除了进行道德宣传教育和法制宣传教育外,主要是制定并建立了一整套行之有效、运转良好的公共法规和制度,对违犯社会公德及法规的一切不良行为,如随地吐痰、电梯内吸烟、损坏树木等不良行为都施以重金处罚。

民族院校范文篇3

教育部高教司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也明确要求:“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这里所说的“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和“国际交流的需要”,不仅局限于学习地道的英语,了解目的语国家的文化传统,还应以英语为媒介传播中国文化。因此,英语教学不仅是对学生外语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也是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这种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双向的,意味着不仅要吸纳国外的文化,还担着传播本国先进文化的重任。目前,民族高校的大学英语课程教育中多以介绍英美国家文化为主,缺少中国文化内容,对于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宣扬和教学内容几乎没有,与时代的需求和学生的现实需求不符。民族院校的大学英语教育必须肩负起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弘扬的神圣使命。培养少数民族学生在多元文化教育的模式下获得外语能力和文化素养的能力,使其在了解主体文化和外国语言文化的同时,继续发扬和保持民族文化,并且推进文化传承与创新。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我国的语言文字工作及文化工作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其中就包括西方文化对本民族文化的冲击,所以要从战略的高度重视民族文化,在推进外语教育发展的过程中保持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并将其推向世界,让更多的人了解包括各个少数民族文化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对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民族院校大学生对于民族文化国际传播能力需求调查

(一)研究对象本研究对象为中央民族大学2012级和2013级非英语专业的本科生,两个年级总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份,每个年级各100份,回收有效问卷200份。其中,男生56人占28%;女生144人占72%。汉族学生84人占42%,少数民族学生112人占58%。

(二)研究工具本研究采用李克特五点数据量表(Likertscale)进行问卷设计。本问卷共计20道题,每道题分别有1完全不同意;2基本不同意;3不确定;4基本同意;5完全同意五种计分。问卷运用SPSS19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并获得相关数据和结果。

(三)问卷调查统计结果从表1的统计结果来看,每道题分值的平均数都在3分以上,其中最小平均数为3.54分;最大平均数为4.48。标准方差值中最小方差值为0.336,最大方差值为1.373,方差值较小的题为第15题、第2题、第11题、第14题和第20题。此数据结果表明,学生对这几个题目在基本同意和完全同意选项选择是最多的。这几个选项分别是第5题有必要在英语教材中加入中国民族文化的内容,基本同意占44%,完全同意占52%;第2题有提高和学习用英语表达中国民族文化的愿望,基本同意占58%,完全同意占30%;第11题在上大学英语课时,有必要学习中国民族文化的知识,基本同意占54%,完全同意占36%;第14题希望自己能用英语流利地表达我们中国的民族文化,基本同意占40%,完全同意占50%。第20题民族院校大学生在民族文化方面应该具有国际传播能力,基本同意占40%,完全同意占54%。这几个选项的结果已经充分说明,民族院校的大学生有强烈的愿望希望用英语能够表达中国的民族文化,并且希望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和教材中增加民族文化的内容。在其他的选项中,如第1题在和外国人进行交流时,有必要传播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基本同意占32%,完全同意占56%;第7题在用英语表达有关中国文化的知识时较吃力,基本同意占40%,完全同意占50%;第8题对于中国民族文化方面的英语词汇较少,基本同意占38%,完全同意占46%。第13题现有教材中包含有中国文化的内容太少,基本同意占52%,完全同意占26%。这四项数据结果充分表明绝大多数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对自己目前的民族文化英语表达能力不太满意,认为自己在民族文化方面的英语词汇过少,并且英语教材里面包含中国文化的内容过少。再如,第16题需要在大学英语课上能够补充一些中国民族文化的内容,基本同意占48%,完全同意占38%;第17题需要有一门选修课或通识课用英语讲解中国民族文化,基本同意占38%,完全同意占38%;第18题希望能有一本专门的关于中国民族文化的英语学习教材,基本同意占42%,完全同意占42%。这三项数据表达了学生有愿望在英语课堂中补充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这部分内容,且希望有专门的教材和专门的选修课。最后,在第19题民族院校的大学生有责任用英语向世界宣传我们的民族文化,基本同意占36%,完全同意占52%。这道题完全同意的比例很大,表明民族院校的大学生意识到自己在大学英语教育中不仅要进行英语知识的学习的同时,还肩负着用英语向世界宣传民族文化的责任和使命。

三、民族院校民族文化国际传播能力培养途径

(一)民族文化英语课程的设置民族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实行开放性的多样化教学。在课程设置方面要在后续课程、通识课程和选修课程等方面增加中国民族文化方面的课程,如民族文化阅读课和口语课等。如果课程设置方面有困难的话,可以在教学内容方面,合理利用教材的同时,把中国民族文化的英语表达教学内容贯穿到各层次的英语教学之中,将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内容作为补充,提高各民族学生对中国民族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和国际传播能力。例如,口语课程内容可以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相关话题为单元,通过情境导入、词汇认知、主题阅读、讨论练习、拓展话题等环节串联各单元学习内容,使学生基本掌握中国民族文化的英语词汇及相关表达方法,进而能用较为得体的英语向外国友人介绍中华民族文化相关的基本概念、历史背景,以及文化现象等。

(二)校园民族英语文化的建设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可以将有民族特色的建筑物用英文标识;在民族传统节日活动和宣传中注入英文元素;学校英语广播电台可以在内容上增设学生感兴趣的民族英语活动和民族英语新闻广播;组织各项民族文化英语活动,如民族文化英语演讲和翻译大赛;开展民族地区英语导游和模拟对外交流接待等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各民族大学生创办以弘扬民族文化为特色的学生社团;定期出版校园民族文化英语刊物,利用节假日到少数民族地区进行调研等。这些丰富而多彩的活动以多种形式弘扬民族文化,且适合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对民族英语文化学习的热情,使校园民族英语文化建设落到了实处。

民族院校范文篇4

关键词: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就业

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高校的扩招,毕业生人数逐年的增加,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尤其作为民族院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已经引起国家、社会和学校的高度重视。怎样提高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也成为民族院校就业工作的重点。

1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

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生的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民族院校各专业招收的少数民族学生素质参差不齐,民族院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大多来自中西部的民族地区和贫困家庭,由于身处民族地区,落后的基础教育限制了少数民族学生潜能的发挥,加上少数民族大学生接触面窄,民族地区的信息交流面也窄,不利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发挥。从进入大学校园后与城镇的同龄其它学生相比,民族地区和贫困家庭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在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应变能力、适应能力等方面不占优势,导致就业过程中出现就业能力弱的现象。民族院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缺乏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缺乏自信心、心理承受能力不足,入校后没有正确树立就业观和择业观,在就业过程中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少数民族学生的就业能力不足,在校期间没有对自己的就业能力进行提升。

2民族院校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措施

2.1树立就业意识,制订和落实个人职业发展规划

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若想成功的实现就业,必须从入校开始,需要正确的认识自我,树立职业意识,根据自身的兴趣、特长、环境等因素,确定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制定自己的生涯发展规划,尽可能利用自己的一切有利因素,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自身的就业能力,为成功就业做好准备。同时作为民族院校,学校应该提倡学生进校后制定自己的发展规划,有针对性的进行就业能力的培养,做好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成长档案,为以后单位招聘作参考。

2.2民族院校应把就业能力培养纳入教学计划,促进教学改革

民族院校作为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主体单位,不应注重就业率,而应注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把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的培养作为民族院校的就业工作重点。从整体看,各民族院校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还是相当重视,成立了专门的就业指导机构,开设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把学生的就业能力纳入教学计划,让少数民族大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技能与社会接轨,从而促进教学改革。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民族院校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从而让少数民族大学生毕业后能顺利地与社会接轨,企事业单位也不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来给毕业生进行培训,毕业后能直接上岗。

2.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现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能力全程指导

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学生的就业能力离不开一支好的就业师资队伍。首先要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从而形成人人关心少数民族学生就业的良好局面;其次通过开展就业形势、政策、法规、求职技巧、沟通技巧、创业意识培训等活动积极地引导少数民族学生提升就业能力;再就是积极引进专业教师或对教师进行专业化培训,加快民族院校就业师资队伍建设,规范政策,加强宣传,引进高层次师资,针对不同结构的学生群体,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进行个性化指导。

2.4实现校企合作机制,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顺利的实现就业。只有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才能体现出学生的就业能力。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邀请用人单位共同制定课程计划,通过这种方式,有利于民族院校了解用人单位需要的人才类型,从而使少数民族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更有针对性。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邀请用人单位的管理人员作为客座教师任教,给少数民族学生有针对性的提供帮助。与用人单位合作,让少数民族学生通过实习或见习的方式给学生搭建实践平台,这样将他们所学的知识与实践很好的结合,调动他们就业能力培养的积极性。另外,用人单位也可以通过实习或见习的方式了解学生的能力和潜力。这样既给用人单位节约了招聘成本,又让这些学生有了实践的平台,就业竞争实力也得到了加强。

2.5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创业能力的培养

创业能力是就业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加强少数民族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首先要加强学生的自身素质。加强少数民族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要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实践能力。民族院校可以通过邀请成功人士或邀请成功创业的优秀毕业生到校进行讲座,让少数民族学生对创业进行了解。同时也可以设立创业机构,由专任教师进行指导,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从学生创业的可行性着手,支持学生社团从事各种营利性经营活动,从而让学生获得经验支持。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与大学生就业是密不可分的,这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要靠国家、社会、学校以及少数民族大学生本人相互合作、共同努力。

作者:肖万武 单位:四川民族学院

参考文献:

民族院校范文篇5

独特的办学性质是党的民族政策的集中体现,为构建和谐民族关系创建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创办民族院校,是中国共产党成功解决民族问题、实现民族平等的一项前所未有的伟大创举。新中国成立之初,党中央就把创建民族院校放在帮助少数民族发展和建设、解决民族问题、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的高度考虑,先后成立了13所民族院校,累计培养出了30余万毕业生,占全国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少数民族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的21%,使许多少数民族从此有了本民族的第一个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民族院校成为了少数民族高级专门人才的摇篮。特殊的贡献和作用使民族院校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影响已超越了高校的一般功能,表现出很强的政治功能和社会影响。从实际效果看,民族院校已成为党的民族政策的有效载体,通过民族院校的培养使广大少数民族更直接地感受到党的关怀和民族政策的温暖,在少数民族心中产生了巨大的亲和力和积极的心理影响,成为维系少数民族与党和国家的感情纽带,增强了多民族大家庭的凝聚力,为构建和谐民族关系创建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对民族理论和民族问题的深入研究为构建和谐民族关系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先进科学的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是实践成功的保证。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成功处理好中国的民族问题,就在于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与时俱进地制定出了一系列符合国情的民族政策,并得到有效贯彻和执行,形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维护了国家稳定和统一,实现了各民族的共同发展、进步和繁荣。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将会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存在着一些不和谐因素,影响到民族关系的和谐,需要民族理论研究的专家、学者未雨绸缪,在认真总结构建和谐民族关系和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成功经验和教训基础上,加强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政策和措施的跟踪调查,对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开展前瞻性的理论探索和研究,为构建和谐民族关系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弘扬和创新为构建和谐民族关系提供了强劲的精神动力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是由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它包含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体多元”文化,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纽带。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其中包含着各民族文化的和谐建设与发展。对于各民族文化既需要挖掘、保护、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同时也需要不断地创新,以适应时代的发展,赋予新的内涵、诠释和表现形式。民族院校是一个多民族文化共存、交流、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各显异彩的“百花园”,相关学科的专业研究人员在发掘、传承、弘扬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与时俱进地对各民族文化进行着新的整合和创新,既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又促进了“一体多元”的中华民族文化的交流、交融和和谐发展,推动了民族文化的创新,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向心力和凝聚力,促进了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为构建和谐民族关系提供着强劲的精神动力。

多民族的学生构成增进了民族间的交流,为构建和谐民族关系营造了良好的情感氛围

民族关系是在民族交往中形成的具有民族性的社会关系,和谐的民族关系以平等为基础、以相互尊重和友好交往为前提,彼此间需要交流和了解、消除误解和偏见。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活动区域在不断扩大、流动性在增强,各民族成员间交往在增多,因对彼此的文化和风俗缺乏了解或尊重不够,有时就可能成为影响民族关系的重要因素,民族政策、民族常识的普及教育显得非常重要。民族院校是一个多民族的校园,学校在对学生实施专业教育的同时,还开设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教育,使各族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56个民族血浓于水的兄弟情结,了解党的民族政策,树立起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和国家观,增强了他们维护民族团结、抵制和反对分裂的自觉性。另外,各族青年朝夕相处在一起共同生活和学习,在交往中使他们对兄弟民族不同文化和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有了更深的了解,消除了不应有的误解或偏见,在沟通和相互帮助中增进了各民族青年的友谊,为构建和谐民族关系营造出良好的情感氛围。

民族院校范文篇6

[论文摘要]民族院校公共体育课有其特殊性,课程目标就不能仅局限于“运动技能目标”和“身体健康目标”,应将“社会适应目标”、“心理健康目标”与其并重,也应重视我国土生土长的民族传统体育。通过体育活动加强各民族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精神,从而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这样就能促进各民族学生的相互交往,能更好地将团结和谐理念融入公共体育课中。

一、选题依据

民族院校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水平、教育水平相对来说不是很高。民族地区的地域环境也很复杂,因为不同的地域环境对学生的体质都有影响,如青藏高原的学生和其他地区的学生的体质就不一样。不同的少数民族学生都有各自的民族语言,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熟练地应用少数民族语言,使学生产生亲近感,就能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注意和兴趣。了解了不同少数民族学生的性格,在教学中就能避免不必要的误会。事实是,当他们来到高校后,基本上受正规的统一模式的教育,教学效果不是很好,学生思想中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样民族院校的教学改革也就迫在眉睫。

中共中央七号文件,也就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出台后,阳光体育强势进校园。在这一大背景下,对民族院校的体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赋予了民族院校体育教学改革新的使命,为体育教学改革跃上一个新台阶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在民族院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中,要充分关注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同时还要关注民族关系等问题。民族院校教师把民族政策融入教学活动中,更能体现出老师的政治水平。本文拟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发现民族院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民族院校体育教师队伍、民族院校学生三个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改变公共体育课传统教学模式,增加少数民族体育项目等一系列措施来树立学生的大中华民族观,提高民族院校公共体育课教学的效果。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文研究对象为民族院校公共体育课教师121人,学生1323人。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本文查阅大量关于教学改革方面的文章,充分了解现阶段民族院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现状与动态。

2.2.2数理统计法

运用因子分析法,将原始数据进行再次优化筛选,得出民族院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的代表性指标。

2.2.3调查法

2.2.3.1专家调查法设计一份“民族院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的专家调查问卷,请12名从事体育教学多年、有经验的专?

2.2.3.2问卷调查法就“民族院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设计两类调查问卷(教师调查问卷和学生调查问卷),采用定点分层次随机抽样法,综合考虑地域因素确定调查对象和范围。共分2个层次:

1)向13所民族院校体育教师发放12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09份,回收率为90。8%。

2)向13所民族院校学生(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发放150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323份,回收率为88。2%。

2.3研究思路

1)通过对民族院校公共体育课教学现状的调查,发现其在这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分析总结。

2)通过对民族院校体育教师队伍的调查,了解他们的教学理念、工作能力等,并针对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去探讨如何有效提高公共体育教学的效果。

3)通过对民族院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并针对问卷结果进行因子分析,从而得出与体育的教育功能相关的因素。

三、目前民族院校公共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2民族院校公共体育课教学现状

3.1.1公共体育课课程目标的调查

根据大多数学生的体育基础和部分学有特长、学而有余力的学生的情况,在考虑学生个体发展需要的同时,又考虑到国家与社会发展的要求。为了体现区别对待的原则,公共体育课程的基本目标和发展,将公共体育课课程目标分为: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社会适应目标。在对体育教师的调查中显示,有55。9%的教师贯彻(ae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身体健康”为出发点,只有5。5%的体育教师以“社会适应目标”,3。696的体育教师以“心理健康目标”为出发点。这反映出教师对民族院校公共体育课课程目标的认识不足,忽略了民族院校的独特性,没有意识到通过体育活动加强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从而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精神,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如表1)。

3.1.2公共体育课组织模式现状

本文将民族院校公共体育课的组织模式分为:分段式、综合型、俱乐部式。分段式:每学期有独立的教学任务、教学目标,一般一二年级为必修课,三四年级为选修课。综合式:将体育课、健康教育、体育兴趣小组、课外体育活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有机结合,统一到体育教育中。俱乐部式:打破原有的系别、班级建制,重新组合上课,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三种教学模式有各自的优越性。分段式教学简单易行,整齐划一,但不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综合式统筹兼顾,可以作为一种向俱乐部过渡的中间形式,但实行起来有一定难度。俱乐部制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提高教学效果,但是受场馆器材、师资力量的影响很大。俱乐部制应该是较为合适的教学模式,多形式体育教学俱乐部以功能为导向,将学生的需要与俱乐部的设置统一起来,使体育教学与课外体育合二为一,为学生结合自己的身心特点、健康水平和运动能力进行俱乐部选择创造了条件,同时有利于吸引各民族学生广泛参与多种体育活动,这为各民族学生的相互交往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从而避免出现少数民族学生接触面窄,只限于本班级或者自己民族的局面,从而也提高了他们的社会活动与交往能力,为各民族学生融入社会、接触社会,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谐奠定基础。但在所调查的12所民族院校中,有91。6%的高校是采用分段式教学组织模式,8。4%的学校采用的是综合式,没有学校完全采用俱乐部式的教学模式(如表2)。

3.1.3公共体育课课程现状

3.1.3.1教材由于各民族院校开展的体育项目不同,因此所使用的教材也呈现出多样化,出现了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教材。根据对13所民族院校109名教师调查的结果可知:大多数教师以教育部统颁教材为主要教材,由于一些少数民族体育运动的开展,自编教材也占一部分的比例。

3.1.3.2民族院校公共体育项目的选择民族院学生在公共体育课的选择项目上,都呈现了项目多样化、娱乐性的现状。本文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对各项目受欢迎程度进行了调查。综合来说,最受学生欢迎的项目依次是:羽毛球、篮球、乒乓球、排球、网球、健美操、跆拳道、足球、游泳、武术从表4中,我们可以看出民族院校公共体育课主要由羽毛球、篮球、乒乓球、排球、网球、健美操等这些“洋体育”唱主角,而我国土生土长的民族传统体育(珍珠球、舞龙舞狮等)的开展程度不够,受重视程度仍有待提高。

本文认为在民族院校,民族体育应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环境,应是“体育”中的重要的和主要的内容。千百年来在少数民族中广为流传,影响深远,是具有特色的体育活动,也是祖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弘扬民族体育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各少数民族在自己的民族节日里,都要举行民族体育表演和竞赛,如藏族的“望果节”、“若木纽”,彝族的“火把节”,白族的“三月三”,蒙古族的“那达慕”等都把体育运动作为自己节日的重要内容,被看作是民族兴旺、幸福吉祥的象征。因此在民族院校根据备少数民族人数的比例,广泛开展民族体育项目,可以加强民族学生之间的凝聚力,各民族学生一同在课堂上分享民族体育的魅力,接受技术的传授,使各民族之间相互了解,产生一种奋进向上、团结一致的局面。

另外,直接影响民族传统体育课开展的主要因素还有师资力量、水平优劣。

3.1.3.3民族院校公共体育课教学组织形式的现状本文将公共体育课教学组织形式分为:按班教学、男女分班教学、兴趣分班教学、俱乐部制。如表5所示,有7所院校采用了“兴趣分班教学”,占61。5%;“俱乐部”占0%。由于“俱乐部”对学校场馆设旌、师资力量等要求比较高,因此大多数院校采用了“兴趣分班教学”逐步向俱乐部教学过渡,这也是一个必然的趟势,因为“俱乐部”常以教学、辅导、小型竞赛的形式开展活动,把运动场变成了交流技艺、增进友谊、展现体育风貌的活动场所,促进了学生互相交往,增进了友谊,推进了各民族的团结和谐。

3.2民族院校体育教师队伍现状

3.2.1民族院校体育教师的教学理念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的教学理念贯穿于课堂内外,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体育课以及课外体育活动的理解。由于民族院校与其他院校差异性的存在,我们对13所民族院校109名体育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多数教师以“促进身体健康,培养终身体育观”为教学理念。虽然这种教学理念与全国大多数院校的教学理念相符合,但是它忽略了民族院校学生的独特性以及民族院校所在地区的特点。众所周知,民族院校学生大多来自各少数民族地区,他们从小受到本民族教育思想、劳动技能的影响,因此他们中间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注重知识学习,交际能力较弱。因此,我们要充分考虑到民族院校公共体育课的特色,建立一种与民族院校发展相适应的教学理念,在发展体育的同时,开展思想教育工作,这样不仅能有效促进身心的健康,而且还可影响到人能力素质全面发展空间的拓展,促进民族院校中备民族学生之间的团结与和谐,从而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

3.2.2民族院校体育教师的组成情况

若要在民族院校广泛开展民族体育运动,使之与全民健身计划开展相适应,与大众体育发展相接轨,并使其具有民族特色、地方特色,就必须对体育教师的组成情况进行调整。因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和地域性,只有从小受当地体育文化的熏陶,才能对当地的民族体育活动有深刻的理解,才能更好地传播民族体育文化。我们对13所民族院校老师组成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仅有17。4%的体育教师为少数民族。

3.2.3民族院校体育教师的工作能力

据调查,大多数体育教师完全能胜任本职教学工作,但离民族院校体育改革要求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表8所示:大部分教师忽略了“寓思想教育工作于体育活动中,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充分体现民族体育文化的凝聚功能”,他们认为体育课更重要的是身体、技能方面的发展。

3。3关于民族院校大学生与体育教育功能相关因素的因子分析

因子提取结果。据学生调查问卷中的第二部分,进行评价计分,对l4个变量进行因子分析,如表8。表8中第一栏为可能的因子编号。第二至第四栏分别为相关阵的特征值、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从中可见大于1的特征值有4个,对应的累计贡献率为80。680%。而下面的因子特征值太小,再多取几个因子效果也不大,所以我们取4个因子。最后三栏分别为4个旋转因子的载荷平方和(即方差贡献)、贡献率及累计贡献率。从表中可见,旋转后由于因子变了,所以因子的贡献率也变了,但4个因子总的累计贡献率不变。

经过主成分统汁后,各因子的含义不是很清楚,也就是各个变量在因子中的系数差别不大。因此,需要进一步对数据运用方差极大正交旋转,旋转后的因子矩阵。由各因子的高载荷指标特征分析可知,第一个因子的高载荷指标主要反映的是健康身心的特性,因此本研究将此命名为健康身心因子;第二个因子的高载荷指标主要反映的是终身体育,因此我们将其命名为终身体育因子;第三个因子的高载荷指标主要反映的是体育精神,因此我们将其命名为体育精神因子;第四个因子的高载荷指标主要反映的是体育娱乐,因此将其命名为体育娱乐因子。公务员之家:

四、结论

4.1民族院校公共体育课教学现状

1)目前民族院校大多数教师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身体健康”为出发点,但是忽略了民族院校的独特性,也没有意识到大多数民族院校学生来自于比较偏僻的地区,其受教育水平与其他院校的学生相比有一定的差距。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大学生不但具备完备的知识,而且还要有健康的身心及适应社会的能力。因此民族院校公共体育课的课程目标不能仅局限于“运动技能目标”和“身体健康目标”,应将“社会适应目标”、“心理健康目标”与其并重,通过体育活动加强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精神,从而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

2)现阶段各民族院校公共体育课组织模式呈现多种形式并存的现状,但仍以“分段式”为主,即:每个学期有独立的教学任务、教学目标。这种组织模式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学习,是一种被动的学习。因此,为了提高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教学效果,民族院校的公共体育课组织模式应向“俱乐部”逐步过渡,这样才能结合民族学院的特点,有利于吸引各民族学生广泛参与多种体育活动,促进各民族学生的相互交往,更好地将团结和谐理念融入公共体育课中。

4.2民族院校公共体育课课程现状

1)目前大多数民族院校公共体育课采用部颁教材、省颁教材,只有少数院校采用自编教材,这从一个侧面反应出各民族院校没有广泛开展土生土长的少数民族体育活动,对这方面还不够重视。

2)据调查所知,民族院校公共体育课仍以篮球、排球、足球等这些大众体育为主。而我国具有民族特色的少数民族体育项目受重视程度不够。本文认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民族院校应被广泛开展,从而加强民族学生之间的凝聚力,使各民族学生之间相互了解,产生一种奋进向上、团结一致的局面。

3)教学组织形式是教学活动赖以开展的必要条件。民族院校的公共体育课为了让各民族学生广泛参与,需由“兴趣分班”逐步向“俱乐部”过渡,扩大学生的自由度,形成一个有特色的、充满活力的教学组织体系,使每个学生真正置身其中,在与教师交往,与同学的交往中做到经验共享,学会合作和发现自我,形成一个团结和谐的集体。

4.3民族院校体育教师队伍现状

1)目前民族院校大多数教师的教学理念与全国大多数院校的教学理念相符合,以“促进身体健康,培养终身体育观”为教学理念,但应充分考虑民族院校公共体育课的特色,发展体育的同时,兼顾思想教育,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2)当前民族院校少数民族教师所占比例太小,应当引进更多少数民族人才,这样才能更好、更为广泛地开展各项民族体育活动,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

民族院校范文篇7

一、民族院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四项社会责任

民族院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社会责任,依据其自身发展定位,在以大学的职能为表征的外在向度上,主要包括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学生的教学育人、创新与发现新知识的科学研究、服务包含民族地区在内的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三个方面;在以内在地存在于大学的本体价值中、以隐形形式作用于社会的内在向度上,主要指引领少数民族时代精神。

(一)民族院校哲学社会科学在教学育人中,应是促进少数民族与包括汉族在内的所有民族在核心就业能力和现代化程度两个向度上同质化民族院校教学育人,面对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指的是“入口”,即他们是主要的招生对象。而从“出口”的角度,并不是说培养目标是让民族院校的毕业生只能服务于少数民族或民族地区,或是只能适应民族地区的生活而不能适应除此之外的其他地区的生活而失去迁徙能力。如果民族院校的培养目标是让自己的毕业生只有在少数民族或民族地区的环境下才具有适应力与竞争力,而失去包括发达地区在内的全国范围内的竞争力与适应力,则是作茧自缚、自我矮化,甚至是为民族问题埋下致命的隐患。

(二)民族院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应区分民族文化研究和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研究,其中应用型研究应追求与其他普通综合性大学的同质化民族文化研究,毕竟只是少数民族学人类学研究者的研究,而对于绝大部分学生,尤其是本科生,他们毕业后,要面对的是激烈的就业市场。对于民族文化研究,应当继续保护和传承,继续保持其民族特色。但对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研究,应当“去少数民族化”,追求与其他普通综合性大学的同质化。对于专门针对民族地区特殊自然、地理、风俗的应用研究,则应该依据解决这些特殊的的问题所需的专业知识走专业化或行业化道路,这本质上也是与普通综合性大学的同质化。

(三)民族院校哲学社会科学服务社会,应当在加大应用型研究与普通综合性大学的同质化进程中,追求服务社会能力的同质化在目前,民族院校服务社会的主要对象是民族地区。但服务的主要对象是民族地区,绝不意味着民族院校服务社会的能力只能服务于总体上还很落后的民族地区。民族院校应该具备服务包括发达地区的在内的非民族地区的能力,用能服务全国的能力去服务民族地区,即具备其他普通综合性大学同质化的服务能力。

(四)民族院校哲学社会科学应当引领少数民族时代精神在践行教学育人、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三大职能的过程中,为少数民族大学生创造机会接触并深入理解先进的理念与思想,保障少数民族学生享有信仰与世界观的选择权,引领他们在自由选择中形成与当代社会、当代文明相适应的现代化程度的同质化。

二、民族院校哲学社会科学在履行社会责任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

(一)教学育人的学科基础弱民族学科在各个民族院校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中都居于主导地位,但在全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中地位也很低。在教育部最新公布的高校重点学科中,一级学科,民族院校是空白;二级学科,只有一所院校拥有。这说明民族院校与国家普通重点高校之间,至少是在学科建设上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1]民族院校的办学特色,首先是民族性。可是对“民族性”应该做进一步深入的解读。本文认为,“民族性”,根本上是坚持把少数民族学生作为主要培养对象,应是促进少数民族与包括汉族在内的所有民族在核心就业能力和现代化程度两个向度上同质化。为此,民族院校应当区分民族文化为核心的基础学科和以培养少数民族具备同质化就业能力的应用型学科。对于后者,本文认为应当去民族化。民族院校的专业,未必非要牵扯民族性。如经济学,未必非得学习民族经济学不可。来自少数民族、民族地区的学生,更需要学习与其他普通综合性大学同质化的课程,获得与普通综合性大学同质化的知识体系、思维体系与专业技能。同样的商学院的教育,如果有北大清华商学院与民族院校商学院的课程可以选择,我们认为民族院校的学生更应该选择前者,甚至如果如果可以接受哈佛商学院的教育,那不是更好吗?难道“民族化”了教育会比这对少数民族学生更好吗?

(二)创新知识的科学研究弱民族院校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与高水平大学相比,由于受地域、发展历史、经济以及其他种种因素的制约,在科研竞争意识、科研环境及条件、科研经费投入、科研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等方面都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民族院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结构单一,学术积淀不深,限制了学术水平和学科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有重大影响的、原创性的学术成果较少,标志性成果少;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的能力还不强;科研的组织化程度不高,科研力量较为分散;科研基础设施总量不足。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出现的大量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都迫切需要民族院校深入进行创新研究,做出解答。少数民族、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和谐社会中遇到的现实问题,都属于其他相应专业的应用型学科范围内的问题,只不过发生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身上。而要解决这些问题,也应该是从相应专业或技术的角度来寻求解决方案,而不必非要牵扯上民族学不可。这就是说,民族院校要提高服务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根本上是要提高与普通综合性大学同质化的专业能力。

(三)服务社会的能力弱随着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大量的现实问题不断凸显出来,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去研究现实性问题,并在研究中能提出对策,为党和政府在处理民族问题上提供决策服务。民族院校哲学社会科学在服务社会中努力进步,也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总的看来,民族院校服务经济社会能力仍然较弱。以2007年民族院校的科研经费投入比例看,在3362.7万元经费中,基础研究是1323.16万元,应用理论研究1686.69万元,应用研究952.87万元。应用研究和对策研究经费不到三分之一。[1]民族院校服务社会能力的弱,不是由于相关学科民族学特色不够,恰恰相反,是解决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问题的学科能力与专业能力不强,即在服务社会的能力上与普通综合性大学的差异化太大。民族院校服务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绝不是说民族院校服务社会的能力只能服务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恰恰相反,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落后,更呼唤强的服务能力。以弱扶弱,永远孱弱。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就要求民族院校实现跨越式发展,形成不仅仅限于服务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而且还能面向发达地区、面向全中国的服务能力,即在服务社会的能力上追求与普通综合性大学的同质化。前述三项如能达成,少数民族大学生,少数民族的精英分子就将在全国范围内自由择业,在祖国的发达地区也能找到建功立业的场所,散居到全国各地,并拥有较好的事业发展的机会,这对民族问题的解决、民族关系的和谐将是至关重要的。

(四)引领少数民族时代精神的气息弱目前,民族院校哲学社会科学在争夺哲学社会科学话语权和引领少数民族时代精神的气息还比较弱。民族院校作为少数民族知识分子和精英分子荟萃的场所,承担着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和批判性地更新和发展少数民族知识、理念的使命,不仅在关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重大判断和决策上,而且在人们尤其是少数民族区分善恶、建立信念和认识真理上,能够代表“社会的良心”,以其新思想、新知识和新文化引导少数民族的时代精神。西方敌对势力在文化上,不断对我国高等教育进行文化和意识形态渗透,企图用民族认同和宗教认同凌驾甚至替代公民认同、国家认同和社会主义认同,要对包括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内的少数民族进行截然相反的精神引领。

三、提升民族院校哲学社会科学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的建议

(一)在国家政策层面上支持民族院校就业方向根本调整应当鼓励一般的综合性大学的毕业生尤其是高水平的一般综合性大学的毕业生服务民族地区,而同时支持和鼓励民族院校毕业生服务于发达地区。以往我们常常认为民族院校的毕业生主要来自少数民族或少数民族地区,因而应当服务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其实恰恰相反,来自少数民族或民族地区的生源更应当走向发达地区,走向全中国。而总体上仍欠发达的民族地区,更需要包括清华北大复旦在内的顶尖大学的一流毕业生的服务。越是落后,越需要水平高的服务与引导。国家应当在就业政策上给予民族院校政策上的帮扶与支持,尤其针对来自落后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在促进少数民族毕业生在包括发达地区在内的全中国范围的就业方面予以政策性倾斜。当然,国家还需要促进劳动力市场的自由流动,打破造成劳动力市场横向分割的制度性障碍,保障少数民族毕业生自由迁徙与择优的能力。

(二)提高民族院校学生就业能力,促进民族院校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同质化。民族院校应当重塑培养目标,应当使得其培养对象尤其是少数民族学生在全国性劳动力市场范围内能和汉族学生具有同等的竞争力。少数民族学生应当具有同汉族学生接近甚至是一致的机会进入到跨国公司管理人员、高精尖技术人员的行列。在全国范围内,而不仅仅限于民族地区范围内,少数民族劳动力的职业结构及其所服务的产业结构接近汉族。[2]作为第一个把国家安全同大学建设联系起来的国家,美国大学的发展也具有国家行为特征,由国家重点支持。[3]在我国具体国情下,民族院校的建设与发展事关国家安全。国家应当加大力度,支持民族院校在教学理念、教师素质、培养模式、硬件建设等方面实现转变与进步。民族院校对学生尤其是本科生培养,应当走应用型的发展方向,且应当与部属普通综合性大学毕业生在知识、技能上具有同等的竞争力。

(三)打造去少数民族化的但又有自身独特核心竞争力的应用型学科群,造就民族院校服务包括发达地区在内的全中国的能力民族院校服务于民族地区,不应当是只能服务于民族地区,更不能以只能服务于民族地区的服务能力去服务民族地区。民族院校中有为数不少的是属于新型的综合性大学。新兴的综合性大学虽然学科门类齐全、学科发展均衡,但往往面临高水平学科不多、学科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校长田长霖认为,世界上地位上升很快的学校,都是在一、两个领域首先突破。一个学校不可能在很多领域同时达到一流,一定要有先后。要根据学校现有的办学实力和发展潜能,集中力量重点建设关键学科,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否则,就会拖累前进的步伐,减缓发展的速度。对于那些没有发展潜力的学科,要限制其发展,甚至淘汰拖后腿的学科。[4]民族院校根本的问题就是一个字,弱。要改变现状,获得自身独特的核心竞争力,民族院校的领导者就决不能优柔寡断,瞻前顾后,迁就现状,否则就会丧失发展机遇,就要犯历史的错误。走外延式的发展道路一定要慎重,再铺新摊子一定要慎重,上新的学科门类,而应该重视那些与优势学科相关的学科,或者尽量使较弱的学科与优势学科形成交叉学科,从而提高全校学科的整体水平。

民族院校范文篇8

MOOCS是当代教育领域炙手可热的新兴培训模式,中文翻译为在线教育平台,也叫‘慕课’。如今MOOCS教育模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较大推广,国内的各类教育培训,如公务员培训、高考辅导等在线教育方式应用普遍。总体来说MOOCS指的是以网络为通道进行课程教授的方式,是现代远程教育的新型表现方式。在欧美国家,21世纪之初各大公司、名校就开始联合研究MOOCS授课模式,尤其是欧美诸国历史上大学教育一直非常发达,具备MOOCS培训生根发芽的优良基础。而MOOCS培训方式在传入我国后,也经历了大数据时代的洗礼,并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浪潮下找到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在线培训方式也席卷大江南北。但大学课程的相关MOOCS培训普及度较低,尤其是关于英语的授课,即便是在线培训,还是传统英语课堂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方式为主。(一)英语MOOCS培训满足现今和将来民族院校对英语人才的培养需求。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和我国经济腾飞的背景下,民族地区对于高素质英语掌握者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基于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英语的先天劣势和民族院校英语教学的传统模式,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学业成果严重限制了他们的就业适应性,因此,民族院校英语教育MOOCS培训造就了外语教学满足现今大学教育的社会期望值,确立大学外语教学新的培养目标,调整英语教学大纲、改革外语教育模式,推进相关设备的更新和转变人才培养方式,以保障少数民族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的积极性。(二)民族院校英语教育MOOCS培训促进了各类文化的融合和交汇。外语教学的根本职能不只是将语言知识进行传播,更重要的是因为英语授课的过程与人文和社会文化紧紧关联。采用MOOCS培训,必然使原本就极易传播外国文化与思想的英语课堂,相关社会政治信息流动速度更加快捷。其中的益处不言自明,然而也并非没有任何不利影响。比如中国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的差异,以及国外各类敌对势力对学生的影响,这是在MOOCS培训快速传播教授英语知识时我们必须考虑到的问题。民族院校英语教育MOOCS培训中,不仅要考虑到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的良性发展和正确引导,也要保障远程教学内容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道德观,确保学生不受到错误思想引导,这是民族院校英语教育所必须担负的责任。民族院校外语教育不单单引导学生更好地了解外部文化,与经济、知识全球化接轨,共享全人类文明成果,更重要的目的是要对中国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进行宣传和播撒,将自己本民族独有的人文情怀和思想智慧进行传播,大学英语教育MOOCS培训在这个过程中起着桥梁和纽带的职责。所以说,对于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教学起着三方面的重要作用:一是让其他国家人民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为少数民族地区和民族院校的进一步发展搭建优质的平台;二是运用MOOCS培训机制中的人文传播和交流机能,消除不同文化之间因差异而产生的隔阂;三是大力宣传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文化价值,形成积极向上的文化风尚。科学的英语MOOCS培训机制是民族院校教学进行的动力,而MOOCS培训必须建立在先进的授课理念、广泛的资金来源支持、教学软件硬件的更新和规模的扩大、教研团队的深入分析这几个要素的综合作用之上。尤其是英语教学过程长、涉及的主体多、对授课方式和教师水平有极高的要求标准,只有保障MOOCS培训内部机制能顺利作用和相互配合,才能激发民族院校英语教育工作的内生动力,从而实现良性循环。

二、民族院校大学英语MOOCS培训学习现状和问题

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教育一直是全国教育发展中比较滞后的环节。这主要是受到地域的限制,以及人才的匮乏,加之经济发展因素的影响,往往比较缺乏良好的师资和先进的教育设备。另外,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负担就很重,他们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存在很多发音上的难点,教育信息相对匮乏,加大了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英语MOOCS培训的难度,造成他们较重的心理负担,不会也不敢开口说英语,长期积累,就会导致少数民族聚居区学生的英语学习状况落后于其他地区,MOOCS培训更是跟不上进度,这是少数民族聚居区英语教育亟待解决的大问题。(一)本民族方言习惯的影响。少数民族地区长大的学生,由于其独特的发音模式和语调,导致英语发音时缺少准确性。由于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偏远地区,加之历史社会造成的教育滞后现状难以改变,且由于少数民族聚居区往往民族成分较多,各民族互相之间常有通婚和往来,少数民族青少年往往从小就掌握了多种方言,在学习英语时受到的干扰就比较大,导致少数民族聚居区学生在学习英语发音时,偏重于本土语调和语音带给他们的影响,与英语标准发音之间存在很大区别。并且少数民族学生往往还要面对汉语的学习,英语对于他们来说是一门非常陌生且极其不常用的语言。熟悉起来缺乏良好的外在环境和条件,在学习语言时会受到自己本地方言和汉语学习进阶的双重干扰,对英语的反馈机制中多出了一种甚至多种语言,延长了反应的间隔,有时即便不停地朗读或背诵也很难取得良好的发音效果和达到标准要求。并且无论学习汉语还是本地民族语言,句式结构都跟英语有很大不同,从语法上加大了学生学习的难度。比如,“我吃晚饭”,苗语会说成“我吃饭晚”,英语则是“Ihavedinner”。这样的学习环境和生活习惯进而会影响学生听力水平的提高,严重影响英语交流时的流畅性和表达准确性。(二)大学英语MOOCS培训教育发展滞后。随着英语学界研究者对语言根本作用在于交际运用这一本质的发掘和认识,MOOCS培训交流能力的提升已经成为英语学习培养中的重点。因此,各大高校开始对MOOCS培训课程的设置给予高度的关注,但是,只能学不能说的应试教育还是让英语MOOCS培训能力的提升面临诸多阻碍。而师资力量在MOOCS培训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在学生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影响并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语言,教给学生运用语言流畅表达的着重点和知识点,提高师资水平是保障高质量英语教学的不二法门。但由于我国目前非常缺乏能熟练运用少数民族语言、普通话和英语的复合型教师队伍,大部分在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授课的英语教师或者是民族大学的教师,由于条件资金限制很难实现去国外培训,接触不到地道纯正的英语环境,对外国的社会环境、人文知识没有深刻的认识和概念,也就看不到语言运用中迁移能力的重要性,能提供的教学资源和先进理念十分有限。另外,目前不仅仅是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其他地区高校仍旧在MOOCS培训教学过程中采取以教师为主导,在模式化上课的传统教学模式中踟蹰不前。以学生为本,让学生主导英语MOOCS培训课堂的科学教学方式并没有得到广泛推广。加之我国生源群体庞大,教学资源有限,语言课程甚至MOOCS培训课程依然采取大班授课的形式,学生注意力往往不能集中,练习次数几乎为零,更遑论提供模拟真实的语言环境来帮助学生进步。长此以往,学生的积极性大大降低,仍是走马观花式地学习英语,加之MOOCS培训教学环境得不到改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进步缓慢。此外,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社会发展现状的制约导致少数民族聚居区的高校英语MOOCS培训相关教学仪器和设备虽然略有进步,一些先进的教学设备和科学辅助工具已经投入到英语MOOCS培训教学运用中,但依然相对落后。另外,由于少数民族学生身处偏远、贫困的农村地区较多,与外界交流机会少,农村学生平时多讲自己的本民族语言,让他们讲英语时,普遍存在羞涩、怕自己出错的现象,加之平时生活和学习中能够感受英语环境的条件也十分有限,在大学的学习过程中,依旧很难张开口多练习,较难达到大学MOOCS培训的标准要求。(三)学生自身的学习误区。应用语言学中所强调建构主义是指在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主导,让学生参与进来,由单纯地接受外部刺激和被动学习转变成主动加工信息,获取信息的个体,积极吸收知识。因为真正决定学习效果的,还是学生自身的知识架构和运用能力。然而,目前影响少数民族学生主动进行MOOCS培训,接受新型培训模式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学生学习动机缺失少数民族地区的大学生对英语MOOCS培训的学习不感兴趣,缺乏原生性动机;同时,鉴于其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对于在择业方面对英语的需求不高,出国深造等功利性动机也明显缺乏,英语MOOCS培训的练习对于少数民族学生来说,是可有可无的教学环节,学生对参加这样的课程没有主动性。另外,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也偏重纸上答题,对于学生来说MOOCS培训的练习度不升反降。在本就稀少的英语MOOCS培训课上,积极思考并主动发言的学生并不多,通常用本民族语言进行讨论,对想表达的想法只用汉语或本民族语言进行加工。2.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不牢固由于学生掌握的词汇量比较少,而语法流利度也不够,想表达的想法一换上英语就无从表达,常常有不懂不会产生高度紧张的情绪,缺乏自信,导致对MOOCS培训表达课更具抵触心理。毕竟,普通高校汉族学生在学习外语时,也能深刻体会到人的语言表达跟其所处的环境是分不开的,不同的社会背景和人文风俗会导致完全不一样的思维模式,对另一种语言和文化有时不仅仅是陌生,还会感到不可思议,这种差异性对于少数民族学生来说就更加明显。目前,中国学生英语MOOCS培训和学习,基本停留在课堂上,而不是面向全社会;英语学习也多取自课本,而很少接触英语语境。人文环境和学习动力的缺失,是英语MOOCS培训教学面临的瓶颈,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这种情况就更加严重。

三、民族院校英语MOOCS培训课程的改革对策

(一)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授课理念。当前我国的英语传统教学模式,是在新中国成立后面对国内发展形势产生的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教学方式,面对日益发展的经济社会,这种模式的缺点日益凸显。要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学模式,首先,就要转变当前教学习惯和思维模式,根据我国目前英语人才需求和社会发展现状,改变以往课堂教师的主导地位,加大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其次,要把提高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放在教学的首要位置上,在授课过程中兼顾好讲授知识、培养独立自主能力和提高英语语感素质之间的关系;第三要处理好语法学习、词汇扩充、言语表达之间的关系,既扩充复杂度,又把握准确度,同时提升流利度;第四,对现有英语教学指导和大纲根据大学生整体英语水平的变化进行修改,改变以往注重阅读理解和单纯的词汇扩充,增强少数民族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二)配备现代科学教育设备技术。要想贯彻以学生为重点的科学教学模式,就必须对相应的教学设备和技术予以提升。要逐步采用适应当前国情、学校现状、教学水平的新办法。既要注重平时在课堂上教学的互动性,营造切实良好的学习氛围,还要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在继承发扬现有教学模式优点长处的基础上,运用网络等高科技手段,发挥现有英语教学软件的优势作用,课上课下相结合,双管齐下,使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模式向着个性化发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使学生学习不受地域限制,开拓学生视野思路,调动少数民族学生和授课教师双方的积极性,因地制宜,对于教育水平较滞后的地区和一部分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要将课堂授课与课外练习加以科学结合,课内教学要着重于启发式、交流式的教学,给学生提供逼真的实践空间和切实的语境模拟,针对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运用不同的激励模式。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运用科技手段,如电脑、手机APP等方式辅助英语教学,要制定相应的检测制度、规范管理评测机制,让少数民族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和兴趣主动地进行学习,让学习时间可控化,地点自由化,减少少数民族学生的不安感,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信水平和融入英语环境的能力。教育者还应该细致考察,精心设立相关英语教学的课外项目,寻找和引进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为目标的国外教材,引进国外师资,尤其是掌握多门语言的少数民族本土优质人才,充分利用新时代大数据的资源,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与此同时,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大学英语教师的能力培养,构建全新的教师形象。教师应从传授者变成引导者,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想法,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主的中心式学习,主动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帮助,积极适应和宣传新的教学理念。各少数民族学生数量较高的高校行政管理层面也要定期利用英语进修和学习来培养英语教师的现代授课理念,提高英语MOOCS培训的先进性和更新迅速性。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发展中西部的时代机遇,建立现代的英语教师培训项目和采取正规、高质量教学指导方式,选派中青年骨干教师去英语国家进行深造和进修,针对国外多民族情况下语言学习进行专项研讨,制订适合中国本土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的相关方案,尤其是MOOCS培训发展方面的相关经验,更是要总结反思,做到举一反三。另外,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相关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完善相应的人事管理制度,增进科学管理意识,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教师待遇,稳定现有师资力量,发掘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MOOCS培训学习的潜能。(三)保障少数民族地区英语MOOCS培训基础教育与大学教育的对接。语言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并非可以一蹴而就。英语学习需要连贯性,仅仅提高大学阶段的教学水平,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少数民族地区学生英语水平低、基础差的现实。尤其是在中小学阶段打基础的过程中,如果不能让学生培养较好的英语语感,那么未来的不能一帆风顺。要掌控好二语习得过程中的平衡点,把英语MOOCS培训相关先进理论和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现状相统一起来,突出不同语言学习阶段的特点,做到衔接有序,深入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和高校进行英语学习的实地考察研究,逐步建立起适应我国民族地区环境的英语流程性教学体系。从我国现实出发,既要结合少数民族当地文化,又要对国外相关语言学习理论进行本地化调整,注重英语MOOCS培训三方面要素的协调性发展,在科学有序地进行语言练习整合的同时,将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教学链条由原本的分散状态整合起来,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可以定期举办相应的MOOCS培训教学班,对中学阶段的英语MOOCS培训教学提供相应的指导意见,举办英语交流会,让中小学生参加,与大学生进行交流,增进少数民族地区青少年对于英语MOOCS培训学习的紧迫性、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相应外语师资的配备,鼓励少数民族大学生学成以后回家乡进行教育建设。对于偏远的农村少数民族聚居区,要开展信息交流活动和送外语知识下乡的活动,搞好远程英语MOOCS培训教育,让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也能了解先进的英语MOOCS培训教学理念,注重少数民族地区英语MOOCS培训在小学、中学、大学各个阶段的衔接,让每一个学生都不掉队,以此促进少数民族地区英语MOOCS培训教育有良好的循环性,维持少数民族地区外语中小学教育的平衡,保证大学英语人才输送的质量,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学生英语MOOCS培训的流畅性、准确性,做到共同进步。做到课程相关理念以人为本,以少数民族现实为依据,提高英语MOOCS培训教学创新能力,推动多元化教育模式成型,丰富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英语教材种类,创新英语教育方式,让现代化高科技设备也能走入少数民族偏远地区中小学,建立更多的外语实验室、现代化阅览室,为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提供丰富的资源和创新的空间。

参考文献:

[1]王连捷.浅析跨文化交际学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2,(1).

[2]赵楠.高校英语教学相关问题浅谈[J].大众文艺,2011,(15).

[3]李艳.关于高校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2,(3).

[4]赵斌,张秋风.哑巴英语的成因及对策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9,(3).

[5]安桂芹,张亚丽,余玲.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下教师职业发展研究———教师作为学习者和研究者角色分析[J].外国语文,2010,(8).

[6]撒露莎.网络辅助自主学习环境下的英语学习策略[J].巢湖学院学报,2007,(9).

民族院校范文篇9

1更新传统观念,提高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

传统的高等教育注重的是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忽视对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综合素质的培养是指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运用的能力,实现知识、能力、素质的同步提升。把实验教学作为提升学生素质的重要平台,教师应该积极投身实验教学改革,制定实验教学改革方案和培养目标,通过实验教学积极推进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同时,教师本身也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实验教学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的作用、地位、认识。在实验中应将分析化学实验从分析化学理论教学中脱离出来,尽量摒弃单纯“验证性”实验,增设综合性和开放性实验项目,在实验教学中教师既要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又要加强对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从根本上转变学生重理论轻实验的观念,使学生认识到实验教学是理论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是培养创新思维、动手能力、拓展视野的重要途径,是化学学习过程中不可取代的重要环节。

2优化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教学内容的合理调整和删减、补充是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难点和重点。合适的实验教材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改革后的教学内容必须遵从新形势下人才培养模式。实验教学必须首先加强基本技能、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强化学生正确使用分析化学常规仪器、规范撰写实验报告的训练。削减纯理论性、验证性实验和演示性实验内容,增加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设计实验和综合实验主要以学生为主,通过学生自己查阅资料,确定实验方案,在教师的指导下,修改完善后加以实施。将实验教学从以教师为主导,转移至以学生为中心,允许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出现适当的失误,大力提倡学生之间的相互讨论交流和补充。为学生创造提高实验设计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平台。同时也可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开发师生最大潜能,使创新思维能力在化学实践中不断得到开发和锻炼。为使学生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学校应该开展社会市场调查,了解社会和地方的化学人才需求背景,对实验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编排进行调整。给学生编写出一些适应地方企业常规分析项目的实验内容,使学生感到实验内容与生产实际和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学有所用,提高做分析实验的兴趣,调动做实验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进一步提高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质量。创造条件进行开放性实验教学,在实验教学内容和实验时间上进行开放,让学生在实验设计和准备上拥有更多的时间,学生可以随时到实验室掌握实验仪器的性能、熟悉药品性质、制定实验设计方案,这样既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实验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同时激发了学生的探究问题的兴趣,使学生养成勤于动脑、善于思考,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创新实验设计、拓展思维方式,提高综合分析能力,养成积极探索创新的习惯,实现提升综合素质的目标。

3改进实验教学方法,提高实验教学效率

在实验过程中,必须要坚持让学生个人独立完成实验,给每个同学提供充分的动手机会,要求学生实验前必须完成详细的预习报告,设计实验方案,明确使用的仪器设备、确定实验方法和操作步骤。在实验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巡视引导,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勇于探索、允许失败、善于总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善于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和承受失败的能力,从失败中总结归纳提炼出新思路的能力。长期的教学改革和探究已经证明,只要在实验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放开手脚让学生大胆探究,才能调动学生实验的积极性、主动性,才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操作实验的能力。为了更加充分调动学生实验的积极性和能动性,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我们在有些实验教学中采取了学生准备实验,学生讲实验,师生共同讨论实验的教学模式。实验完全以学生为主,教师只起到辅助作用,从而达到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这种教学深受学生的欢迎,教学效果比较理想。在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也可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开发和利用实验教学软件,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生动、形象、立体、活泼,信息量大、操作方便等特点,丰富实验教学内容、简化实验步骤,使学生在有限的教学资源上获得更多的知识。这样不仅可以使枯燥的讲述变为直观的感受,加深实验印象,激发学生实验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驾驭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能力。

4科学设计成绩考核办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成绩考核是学生学习成果最直接的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考核办法能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学生的学习产生直接的动力。因此,学生十分看重成绩考核的公正性。分析化学成绩考核的重点应该放在学生对实验原理、仪器操作技能、综合实验设计、实验现象分析、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方面,尤其是对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考核。为了全面、规范、客观地评价学生实验能力和实验态度,我们对分析化学实验成绩考核办法进行了修订,实验考核总成绩划为三部分:平时成绩、实验理论成绩和实际设计操作成绩。其中平时成绩占40%,主要体现在实验考勤、实验预习、实验态度、实际操作能力、实验报告书写的条理性、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是否规范、实验结果是否符合精密度和准确度等几个方面。实验理论部分考核成绩占30%,主要考察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原理的掌握情况,通常采用试卷笔试的方法。实验设计与操作成绩占30%,采取独立的实验设计和操作考试,题目由老师拟定,考试内容学生抽签决定,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查阅有关书籍及资料,设计实验原理、确定实验方案、实验数据分析、完成实验全过程,并当堂提交实验报告,教师现场评定给分。这种综合考核的形式使得考试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避免了一次考试决定学生成绩的片面性、随机性等情况,学生普遍比以往更加重视实验课,实验中既注重自己动手操作,书写实验报告更加认真规范,通过实验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为提高。

实验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在实践过程中进行不断探索,才能形成一种科学、合理、有效的教学新模式。民族院校实验教学要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以强化能力为主,开展具有开阔视野、提高认知能力的教学方法,才能适应民族地区人才培养上的层次多样化、专业多样化、能力综合化的需求。

作者:任永丽 董海峰 单位: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实验中心.分析化学实验[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2]殷慧.分析化学实验课程中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和措施[J].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5(2):78-79.

民族院校范文篇10

论文关键词:文学鉴赏;文学批评;写作实践;教学策略

对于中文系的师生来说,文学鉴赏和文学批评实践课,有着不同于其它课程的特点和难度。和其它纯理论课程相比,这门课不仅对师生的知识状况有着一定的要求,而且还要求师生同时必须具备具体的操作实践能力。对于学生而言,这门课不再是单纯的纯理论式掌握,不再只停留在“形之于心”的阶段,更为关键和重要的是怎样把所学知识和阅读作品的感受、体验、思考结合起来对文学作品进行鉴赏和评价,而这无疑是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体现——所学、所感、所思、所读、所写,完美地结合起来才行。对于老师而言,不仅自己要有相关的知识和能力,而且通过讲解、引导和具体操作,把相关知识传授给学生,要把相关的能力在学生身上培养起来,而这涉及的不仅仅是专业素养,而是职业素养和专业素养的结合。所以,这门课对于老师和学生而言,都有着很强的操作性和实践性,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解决这些问题的难度,在民族院校中尤其显得突出,笔者根据自己上课的经验和体会,意欲从教师的角度总结、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且在民族院校中易于实施且便于实践的的授课策略。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但是,对于我们而言,不是先让学生“利其器”,而是先让学生学会“用其器”。因为,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之“器”的打造和磨练,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在民族院校中尤为如此,也不是我们在本课程之内就能解决的问题。对于本课程而言,我们必须先让学生事先明白,我们用大学专业所打造的器皿,在本课程当中怎样使用。所以课程之初,我们必须讲解文学鉴赏和文学批评的性质以及两者的联系和不同之处,这不是老生常谈,而是很多专家和学者也都分辨不清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在我们给学生们所布置的历次文学鉴赏和文学批评写作的作业当中都有明显的体现。笔者对我校汉语系的历届学生布置形式和要求不同的文学鉴赏及文学批评作业,发现约60%的同学不知道文学鉴赏和文学批评的联系,近乎100%的同学不清楚文学鉴赏和文学批评的不同之处。大多数同学将文学鉴赏和文学批评写成了印象式和臆测式的读后感,还有很多同学将文学批评写成了文学鉴赏。虽然,地方民族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可能逊色些,这方面的问题可能更为突出一些,但是这些问题的出现绝不是个案,据笔者的阅读经验,即使杂志上已发表的文学鉴赏和文学批评作品,这样的毛病也并不鲜见,可见课程之初讲解这些问题的重要性。在此,笔者就这个问题略表拙见,以期使问题清晰化,有益于课程之教学。

关于如何给文学鉴赏下个科学定义的问题,笔者同意吴俊忠先生的定义方法,但不同意他的部分结论,所以在引文中笔者没有取其结论部分,结论部分用省略号代之,他说“文学鉴赏的科学定义,首先要分清欣赏与鉴赏的区别(客观存在着欣赏与鉴赏的概念混用或通用的现象),……;其次,要界定文学鉴赏、文学欣赏与文学批评之间的内在联系,……”笔者认为,“欣赏”一词不是一个学术用语,而是一个生活用语。语言学常识告诉我们,生活用语具有模糊性,不具有学术和科学用语的精确性,所以“欣赏”一词是一个含混概念,是指人们不刻意地抱有某种目的、观点、眼光,对事物进行随意的审美关照,但事实上没有人在“欣赏”时不抱有某种观点眼光和标准,这种关照一般不形成正式的发言和文字。并且“欣赏”的对象,可以是自然事物也可以是艺术品。而“鉴赏”要比“欣赏”严肃、认真、理性地多,且“鉴赏”的对象一般只指艺术品中的艺术因素,一般不牵涉更多更广泛的内容。所以“鉴赏”是指人们抱着某种目的、观点、运用既定的审美标准对艺术品进行审美关照和艺术上的分析与评判。所以,文学鉴赏,一般只是对文学作品的艺术审美关照和艺术评判。而文学批评则不同,除了包含有文学鉴赏层面的内容外,还必须树立和表述更多关于作品的外层标准以及依此对作品的评判和看法,比如文学作品的终极价值、社会意义、社会影响、人文关怀等等。如果说文学鉴赏主要是从艺术标准的角度来评判文学,那么文学批评则除此之外还必须有其它的标准来评判文学,比如社会历史标准、伦理道德标准、时代科学标准等等。所以,在文学鉴赏中我们一般只采用艺术方法和理论来进行鉴赏,而文学批评则需采用诸如社会历史学批评法、伦理道德式批评法、女权主义批评法、殖民主义批评法等方法和理论,具体采用何种方法与理论还要看我们批评的目的和既有观点、标准如何。除此之外,文学鉴赏中鉴赏者一般很少有自己的创造,而在文学批评中,批评者却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文学鉴赏必须依赖于具体的文学作品,而文学批评则不然,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有其独立的地位,正如批评家陈晓明所说“文学批评应该在创作实践中占据主动地位,这并不是说批评要去领导文学创作实践,而是批评始终有自身的文化/美学目标,它和创作是一种对抗性的关系,而不是相互抚慰,共同投机的关系。创作可以有它自身的目标,创作非常个人化的特征,使得创作总是顽强地逃离批评,创作不是简单地呼应批评,或者与批评毫无关联的情况随遇而安,而是在与批评构成的呼应逃离紧张关系中,两者的内在对抗性,形成文学创作实践和批评实践的革命冲动。创作每一次的背叛,都是对批评权力实践的质疑,它促使批评不断去探索新的起点,解决新的疑难,迎接新的挑战。”所以,我们给文学批评的定义是:文学批评是指人们在多样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下,采用多重艺术的和非艺术的标准对文学进行评判和要求。文学鉴赏和文学批评的内涵虽然不尽相同,但两者之问的联系却非常紧密。文学批评要以文学的艺术鉴赏为基础,并且在此基础上有所提高,而文学鉴赏也不能完全忽略非艺术的评判,两者常常处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融状态。对于初涉文学鉴赏和文学评论的写作者来说,弄清两者的联系和区别,才不至于在写作实践时将两者混淆。概念阐释清楚后,学生在上文学鉴赏和文学批评实践课的时候,在方法和操作上就会很明确,不会将文学鉴赏写成没有艺术标准的主观臆想和主观感受,也不会将文学批评写成纯艺术式的鉴赏。

这样,我们的文学鉴赏和批评实践课便拉开了序幕。不过,根据笔者的上课体会,我们还需要注意一个总的原则,那就是切不可操之过急,对于民族院校的师生来说更是如此,学生素质普遍较低的情况也决定了文学鉴赏和文学批评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分阶段、分层次进行,否则学生容易忽视某些重要的环节。分阶段、分层地次进行文学鉴赏、文学批评实践教学,有这样几个优点:对于教师而言,可以使课堂清晰有序,便于教师的表述和操作,能够保证教学质量;对于学生而言,一方面,他们在接受和训练的过程中有个由浅人深、循序渐进的过程,便于学习和接受,不至于茫然不知所措,另一方面,可以强化文学鉴赏和文学评论各个必须阶段的处理和实践能力,并为以后各个阶段的综合和取舍奠定基础。为了节省课堂时间和提高课堂效率,笔者提倡将文学鉴赏和文学评论合起来进行分阶段、分层次教学。行之有效的做法是:把文学鉴赏和文学评论写作糅合起来分为四个阶段,在这四个阶段中分别训练不同的能力,但必须同时兼顾到鉴赏和评论的联系及其区别。当然,阶段和层次的划分,不同的学校、师生可以采用不同的做法,这要根据学校、师生的实际情况而定。笔者是将杨守森先生的“四种形态”和“四重境界”说作为划分课堂阶段和层次的依据。杨守森先生认为“依据内容构成,文学批评大致可分为复述归纳、体悟阐释、分析评判、提升创造四种基本形态,依次相对应的是传播文学信息、丰富作品内容、探讨创作规律、开拓思想空间四重境界。”闭同样。我们可以将文学鉴赏和文学批评实践课分为“复述归纳、体悟阐释、分析评判、提升创造”四个阶段,相对应四种境界,我们评判学生在各个阶段表现的标准也便有了,那便是学生在各个阶段是否做到了“传播文学信息、丰富作品内容、探讨创作规律、开拓思想空间”。杨先生此文虽然是专对文学批评而言,我们可以将文学鉴赏也纳入到这四个阶段之中,而且将文学鉴赏写作纳入到第三个阶段进行专业训练。下面,笔者将四个阶段的关系以及具体处理和课堂操作办法简要叙述之,以期和各位老师探讨且能得到专家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