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大学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1 02:32:48

民族大学

民族大学范文篇1

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主流文化的文化认同度比较高,均值为4.51分,这也符合我国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现实,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我国多民族和谐社会与文化建设的成果。尤其是当问到我国受到外敌入侵时,95.4%的少数民族学生表示不论是少数民族还是汉族,都应该奋起抗战,这说明他们在维护中华民族主权时拥有十分积极的态度,愿意主动参与维护祖国主权。在谈到少数民族归属问题时,94.5%的少数民族学生表示他们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员,94.3%的少数民族学生十分同意“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大家庭。”这一观点,80.8%的少数民族学生觉得自己的个人命运和前程和国家、民族的命运、前程紧密联系在一起,息息相关,18.4%的学生表示不太清楚。根据费孝通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我国几千年的历史是民族融合的历史,“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接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3]以上调查结论表明,我国已形成一个休戚与共的民族实体,少数民族学生拥有良好的主流文化认同。少数民族大学生在主流文化认同方面,体现了高度的一致性,但他们的积极民族文化认同程度确呈现多元走向,整体均值不是太高(M=2.64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前少数民族大学生拥有比较理性的民族认同,而不是极端的民族中心主义。题1中只有2.4%的学生表示自己一般不参加汉族活动,92.2%的学生表示不同意;题9中只有6.5%的学生表示“当我发现和我一样的少数民族学生和人打架时,我会毫不犹豫地帮助少数民族同学。”,29.2%的学生表示说不清楚,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少数民族的积极民族文化认同是相对理性的;题12中95.7%的学生表示“如果有人问起我的民族身份,我会直接了断地告诉他、她”,这说明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对自己民族身份感到骄傲和自豪,并对自己的归属感到满意。虽然少数民族大学生能理性看待其民族认同,但消极的民族文化认同情况仍然存在,主要体现在对自己民族身份、民族地位、民族语言等认同方面,不是太普遍。题4中2.8%的少数民族学生表示“有时我想,如果我是一个汉族就好了”;题18中,仅有0.8%的少数民族学生表示,如果能有机会重新选择,他愿意选择当汉族;题19中,2.7%的少数民族学生表示并不希望别人知道自己的少数民族身份,并对自己的民族身份产生迷茫和失望。对于民族身份能否带来自卑,仅1%的学生表示当他和汉族学生在一起时,自己有自卑感觉,总觉得自己不如他们,而问及到如果你成为单位的领导,是否会掩饰自己的民族身份时,也仅有1.1%的学生表示他们会刻意隐瞒自己的民族身份,82.2%的少数民族学生以自己是少数民族为荣,对自己的民族身份持肯定积极的态度,只有3.1%的少数民族学生表示自己会常常怀疑自己的民族身份,同时还有8.6%的少数民族学生在公共场合使用民族语言时,会有一种不自在的感觉。在民族行为卷入方面,少数民族学生大多表示愿意积极参与本民族的各项活动,例如食物的制作,传统节日等,他们也愿意参加本民族的亲友聚会。

二、讨论与启示

(一)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主流文化认同程度极高

具有良好的国家观念,能积极肯定和认同由56个民族组成的中华民族统一体。这是我国多年来多元文化一体格局的最佳诠释,生存在同一环境的不同民族,是特定的区域生活使他们之间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乃至社会组织都会变得互相兼容,甚至变得十分接近。作为这个多元一体的核心,即从华夏族到汉族,在不断壮大的同时,渗入到其他民族的聚居区,构成起凝聚作用和联系作用的网络,奠定了在中国疆域内许多民族联合成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的基础,成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经过民族自觉而称为中华民族。因此,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汉文化即中华文化极高的认同是我国多元文化一体格局的最好显现,同时,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社会和谐。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民族地区今后建设的主力军,他们良好的主流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重要保证。

(二)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本民族积极认同程度(M=2.64分)明显低于对主流文化的认同程度(M=4.51分)

这和云南少数民族居住特点有关,居住地区呈现交错分布、大杂居的特点,而且傣族、白族、哈尼族、壮族、彝族、回族、傈僳族均为云南世居少数民族,长期和汉族杂居在一起,他们生活的村子或者社区是汉族人口比本民族人口多(90.3%),要好的朋友当中也是汉族比本民族多(94.2%),汉语学习时间十年以上的占95.4%,所以,从小深受主流文化的影响,尤其是在对部分学生的访谈中,发现他们生活中语言使用多为普通话及当地汉语方言,只有少部分学生使用少数民族语言。此外,他们表示,上大学以后,他们的民族语水平都有下降,况且,还有极大一部分同学谈到他们的民族语水平时,都表示“只能听懂一些,但是不会说”。如此一来,他们对本民族的文化、语言等都处于一种朦胧不太确定的状态。为此,在问到学生,对于家乡小学的授课模式应该采用以汉语为主,还是民汉双语时,他们都认为应该选择民汉双语的教学模式,这也体现了云南省目前民汉双语教学体制改革中还存在需要改进和提升的地方。对民族态度的情况(M=2.56分)也基本和本民族积极认同情况一致,均低于3分。

(三)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本民族消极认同情况虽然存在,但不是很普遍(M=1.46分)

民族大学范文篇2

1.民族大学学生基础相对较差,母语现象严重。在现如今的民族大学英语教学中,由于经济发展的原因,大部分学生受以往教育环境、设施水平的影响,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较城市地区学生而言相对落后。由于处于偏远地区,学生所受英语环境的熏陶较少,使得他们在说英语的过程中存在着非常严重的母语现象,往往不能说出非常流利的纯正英语。

2.教学方式传统,学生积极性不高。有利于学习英语最主要的因素是兴趣。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在如今的民族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学校的教学依然停留在课堂上和书本中,教学模式非常陈旧,依然坚持以往非常枯燥的词汇、短语、句子的结构教学。大部分学生都是来自于偏远地区的民族学生,由于以往英语教学资源的落后,他们的英语基础知识也相对较差,对英语课程的学习缺乏兴趣。同时,机械式的教学方法也使得学生无法在英语课堂上找到乐趣,更加无法调动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从而影响了英语教学的效果。另外,死板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不能够充分利用课堂时间主动讲英语,对于语言的练习程度不够,积极性也不能得到加强,教学始终不够理想。

3.师生比例失衡,影响教学的针对性。在民族大学中,由于所处环境的特殊性,大学英语教师的数量非常少,而学生的数量又相对较多,造成了英语教学大班级的出现。同时,由于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味赶进度,忽略了学生的个人水平差异,不能够有针对性地对每一位学生进行指导,学生的个人意见也不能及时反馈给教师,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缺失,且在无形当中对水平较差的学生产生负面影响,阻碍了他们的发展。

4.师资队伍水平不高,科研后劲不足。由于处于偏远山区,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影响了民族大学对于人才的引进,使得学校英语水平高的教师相对较少,学校往往只将具有专业性的英语教师安排在英语专业系,而公共系的英语教师专业能力则相对较差。同时,由于英语教师教学压力过大,并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教学改革和科研,更加阻碍了民族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由此可见,加强民族大学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科研力量显得尤为重要。

5.教学内容针对性弱,不适宜民族地区高校。在现今我国英语教材编写过程中,往往针对教学大纲进行编写。但是,对于民族地区高校英语教学而言,自然原因、人文原因、学生水平原因,等等,也从客观上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一味按照教学大纲进行教学,而应当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内容,根据具体情况修改教学内容,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现今民族大学英语教学不太注重对于学生语言知识的传输,没有弄清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需求,没有主动丰富和完善英语教学内容,是值得重视的。

二、民族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对策研究

1.加强师资培养,提高英语教学水平。在高校教学过程中,教师资源是最为重要的资源,好的师资队伍往往会对教学产生非常巨大的推动作用。由于环境、经济等原因,民族地区高校对于人才引进相对落后的现状,也促使我们拓展一个新的思路:在现有基础上进行人才的培养,加大对在职教师的培养,从而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同时,应当努力抓住机会让年轻教师走出去,去具有高水平的大学进修,多方面提高教师的英语教学水平。应该充分结合自身条件,将年轻教师作为人才培训的重点,努力搭建教师成长的平台,通过专题讲座、远程网络课程等形式,提升青年教师的专业水平,从而提高民族大学英语教学的质量。

2.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更新教学手段。针对民族大学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不高的现状,必须从教学方式入手改革,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代替原有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技术也有了飞速的发展。在民族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利用网络和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通过利用课件、英语动画、英语电影等手段,优化现有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兴趣。另外,教师还应在教学过程中研究英语教材,改革原有教学方法,通过学生交流、讨论、情景模拟等手段丰富课堂活动,从而加强学生口语的练习力度,提高他们的口语能力。应在英语教学课堂上充分分析学生英语能力的共性与个性情况,通过各种课堂活动将丰富的教学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参与到英语课堂活动中来,提高教学效果。

3.实现教学内容的广、新、趣。在民族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现有教学手段已不能满足大学生英语学习的需要,学校可以通过网络等手段改变现有教学模式,将生动的语言环境引入课堂,使教师能够在新的题材的引入过程中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趣味性,扩大学生英语语言的接触面,让他们更好地了解英语在交际中的用途。

4.因材施教,分级教学。学校教学的宗旨就是“以人为本”。在现今民族大学英语教学中,应当真正了解并掌握每一位学生的现有英语水平,进行分级教学。在学生分配中,将英语水平相近的学生分别纳入不同的班级,根据每个班级学生的水平进行教学内容的选取,并利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积极性,提高民族大学英语教学的质量。

三、结语

民族大学范文篇3

本文作者:努力.赛买提工作单位:新疆伊犁师范学院学生工作处

新疆少数民族大学道德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

(1)封闭保守满足现状问题依然存在。由于受到成长环境的影响,部分学生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向着更加保守、封闭的趋势发展,对外来新事物缺乏敏感性,不利于民族间交流与融合,容易导致民族矛盾与冲突发生。(2)较高民族认同,较低自我意识。如前所述,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本民族及成员有较强的认同感,这对凝聚、约束与维持本民族地区社会和谐稳定有积极作用,但也很容易导致保守,制约自主个性发展;由此导致学生对学业、就业缺乏开拓进取意识,缺少为理想奋斗的自信、激昂与刻苦精神,学生学习动力不足。(3)个人价值观过分趋于功利与实用。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个人价值观受市场经济负面影响较大,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深深地影响了少数民族大学生。部分学生过分夸大个人作用,认为事业成功取决于个人,忽视社会环境与集体主义在其中的重要性;还有部分表现出价值观念上的模糊与摇摆不定,思想和行为上很容易依从他人。(4)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相脱节。多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方面是非常令人满意的,但其表现出的道德行为却令人担忧;有强烈的爱国情怀,但缺乏主人翁意识与责任感;有真、善、美的道德认知,却缺乏良好的行为习惯;有成就一番事业的良好愿望,却缺乏实干精神。

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道德意识问题对策

(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及爱国观。首先,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民族理论与党的民族政策引导教育学生,保证学生树立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信念。其次,努力营造民族间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氛围、思想与风气。第三,借宣传维护边疆稳定、祖国统一之机,激发、培养学生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使命感与责任感。(2)继承发扬本民族优秀文化,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文化是教育资源,但其所具有的教化、激励与导向功能,对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道德意识教育应立足于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围绕本民族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如: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可以结合伊斯兰教、佛教等宗教中有关环境保护的内容,与当代环境理论、状况整合起来,合情合理诠释教育学生。总之,少数民族学生道德教育工作者应充分挖掘与利用少数民族优秀文化内容,在学生道德意识教育过程中,重视与组织好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活动,肯定与赞扬优秀的、美好的民风民俗,找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结合点,做到既尊重少数民族学生民族情感、维护学生民族自尊,又做到转变其观念接受现代先进文化。(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给予充分的尊重、宽容与支持。少数民族学生道德教育工作者,在工作开展过程中要充分照顾少数民族特点,处理好教育规律、思想与民族教育特殊性之间的关系。少数民族大学生受到成长环境、基础教育以及历史上曾有的民族地位不平等性等多种因素影响,尊重他们心理层面的需要就显得格外重要。尽量采取适合少数民族学生特点的教育形式、教育内容以及教育模式,因材施教,发挥学生自身主动性优势,以尊重、宽容、鼓励、支持与欣赏的态度开展教育活动,消极否定的直接评价要少用或不用,从学生角度理解学生,理解学生的错误,理解错误可能产生的原因。教育过程中要允许学生不同言语与行为的存在,注意保护学生的探索问题热情;与少数民族学生建立平等友爱的师生关系,避免造成学生紧张、压力、焦虑与恐惧的体验,保证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4)知行统一,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实践平台建设。社会实践有效地将课堂教育、课外教育与社会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把社会实践纳入到少数民族学生道德教育范畴,在考核中社会实践要占一定比例。少数民族大学生除参加学校组织的校园文化活动加入学校学生社团外,对其形式和内涵还要予以进一步丰富;如:组织、引导学生走进社社区、走进社会参加义工活动,到社区机构服务等;定期组织学生到农村牧区接受劳动教育,接受民风民俗、民情教育,升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质朴善良、尊老爱幼、诚实勇敢等朴素感情为理性选择;最终使少数民族大学生通过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服务活动,教育学生认清责任、理解义务,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感,磨练学生的道德行为,实现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上的统一。

民族大学范文篇4

民族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及研究意义

目前,创业教育已经成为世界现代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重要趋势,成为拓宽就业渠道的重要举措。经过近10年的创业教育探索和发展,我国初步形成了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扶持体系。刘延东在2012年3月29日中国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经验交流会上强调,当前我国形成了“政府促进创业、市场驱动创业、学校助推创业、社会扶持创业、个人自主创业”的生动局面。高校创业教育逐渐形成了三种典型的创业教育模式:一是课堂式教育,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代表,重在培养学生创业意识,构建创业所需知识结构,完善学生综合素质,以专业为依托,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来的创业教育模式。二是实践式创业教育,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代表,成立了创业管理培训学院,建立了大学生创业园,以提高学生的创业知识、创业技能为重点的创业教育模式。三是综合式创业教育,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代表,以创新教育为基础,结合专业教育强化学生基本素质,为学生提供创业所需资金和技术咨询,建立若干实验中心和创新基地,培养学生实践和动手能力的综合式创业教育模式。大学生创业教育在我国已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但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一些高校的研究成果和模式不够成熟,侧重于本校教育,有明显的区域性,广泛性不够,指导性不强,没有成为全国教育改革的主流模式。对于民族院校而言,其创业教育研究几乎无人涉足,尚属空白,亟待教育部门和相关专家学者的极大关注和探索。当前,全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已有高等学校90余所,在校少数民族学生20余万人,以及内地普通高校有少数民族学生20余万,特别是民族院校的少数民族学生达60%以上,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民族地区特殊的历史、地域、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上与普通院校大学生相比有一定的差异,致使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日趋复杂,少数民族毕业生积压日益严重,就业现状令人担忧,开展民族高校创业教育势在必行。目前发达国家大学生创业比例占毕业生总数的20—30%,我国大学生创业热情较高,但参与创业人数较少,2010年全国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人数总计达到10.9万人,虽说比往年有大幅度增长,创业比例也不足2%,少数民族大学生无疑要远低于这一比例,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根据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和创新教育体系建设的需要,积极构建民族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新模式在当前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归因透析

大学生创业水平取决于大学生创业意愿的高低,创业意愿受到诸多因素的响,宏观上包括自身条件和外部条件两大系统,涵盖个人背景、个人特质、创业态度、自我效能感、创业环境、创业氛围、创业回馈、资源获得和未来就业等九个子系统。两大系统及子系统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共处于一个动态的矛盾统一体中,成为影响大学生创业意向的重要变量。

(一)个人背景是影响创业意愿的基本因素

个人背景因素包括就读高校类型、专业类型、知识技能、创业教育、创业经历、性别等,这些因素可统称为文化差异性,对大学生的创业意向有着重要影响。大多民族院校由于录取学生在综合素质上存在着“先天不足”,少数民族大学生从偏远地区到繁华城市,从本民族文化环境到赋予现代气息的城市文化环境,生活环境变迁,文化与教育背景的特殊性,使他们处于多种文化矛盾的冲突之中,民族院校的大学生创业思维和观念主要靠学校灌输和启发。文化背景的局限性导致了人的思维的局限性,个人背景因素决定着创业意愿和创业方向的选择。

(二)个人特质是影响创业意愿的重要因素

个人特质因素包括个人性格、民族属性、创业情感、创业态度、创业精神、主观愿望、冒险倾向、成就动机、创新导向和个体控制等,对大学生创业意愿有着较大的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大多来自偏远的经济欠发达地区,从小接受本民族文化、风俗习惯的陶冶,深深地积淀了本民族文化思维模式。强烈的自尊心与自卑感致使他们的在人际交往中出现孤独感与压抑感,创业情感不强烈,创业倾向性不明显。创业者是创业活动的主体,创业态度是影响创业意向最主要的变量,创业意向取决于其个人特质,并受后天环境的影响,个人特质越突出,大学生的创业意向就越强烈。

(三)创业自我效能感是影响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内在因素

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是著名的班杜拉(Bandura)社会学习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创业自我效能感(EntrepreneufialSelf-Efficacy,ESE),是指个体相信自己能够成功扮演各种创业角色,并完成各项创业任务的信念强度(Boyd1994,Scherer等1989)。创业自我效能感主要包括创业心理、创业决策、机会识别、风险管理、产品创新、人际网络、资源获取与团队组织等七个维度。少数民族大学生深受地区生活习惯、文化教育背景等因素的影响,给自身的文化适应、人际交往、学业成才、情感需求造成了一定的障碍。中南民族大学硕士生张娜就部分民族院校大学生创业心理调查提出,民族院校大学生总体创业认知水平不高,创业心理素质偏差,甚至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存在着听天由命的思想,回避现实、悲观失望、缺乏勇气和自信,创业意志不坚定,缺乏果断性和自制性,难以充分发挥自我效能感,阻碍了自己聪明才智的正常发挥。大学生的创业自我效能感越强,其创业意愿就越强烈。

(四)创业环境是影响大学生创业意愿的重要外在因素

创业环境宏观上包括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构成创业意愿的重要外在因素。首先是社会环境的影响。在社会环境因素中,创业氛围、创业政策、创业资金、创业回馈、社会评价等对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较大。民族院校是立足于民族地区需要来培养学生的,但民族地区市场经济起步较晚,经济发展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特别是第三产业不发达,竞争、进取和创业的外部刺激不够,学生创业空间较小。由于经济条件与生活习惯的不同,以及民族之间宗教信仰的差别,导致人的思维和情感表达方式的差异,严重影响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社会交往,使少数民族大学生缺乏必要的社会支持系统,少数民族大学生创业的外部环境较差。如果能在全社会形成健全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创业管理和服务体系,无疑会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创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其次是学校环境的影响。高校是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历练创业品格特质、提升创业能力的首要阵地,大学生是否拥有创业意识,程度如何,取决于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水平和指导服务体系的建立。民族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水平和创业氛围浓厚程度落后于普通高校,大学生缺乏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资金不足,缺乏对企业的管理经验和市场的销售渠道与营销经验等,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和信心。少数民族学生缺乏与他人进行信息交流的主动性,对创业相关扶持政策和先进的创业经验了解较少,对创业意愿产生深远的影响。第三是家庭环境的影响。不同的家庭环境对大学生创业意识、创业行为等有着很大的影响。父母所处的社会地位和社会阶层的不同,决定其所占有的社会资源、文化资源、组织资源不同,而这些资源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子女职业的选择。从家庭经济期望看,多数家庭希望孩子毕业后得到一份较稳定的工作,能给家里带来转机,尤其缓解家庭经济紧张状况,在主客观上均影响了少数民族大学生创业意愿和创业行为。

以构建“平台群”为抓手,积极探索民族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新模式

国家“2011计划”提出,高等学校要“以提升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作为核心任务”,要“积极构建协同创新平台与模式”,对新时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立足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借鉴国内外高校创业教育成功经验,构建“七个”有机统一的民族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平台群,形成交叉对接、多轨并行的民族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新模式。

(一)构建基础创新创业平台

构建基础创新创业平台是高校进行创业启蒙教育,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民族高校应着力抓好基础创新创业平台建设,积极构建全覆盖、分层次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首先,深化教学改革,大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民族高校应以市场为导向,根据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推动协同创新战略,完善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推进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打破学科壁垒,发展学科群,大力推动学科交叉和深度融合,使少数民族大学生具有综合性知识结构,为创新创业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以创业为导向,构建创业指导课程体系,将创业课程分为理论、实务、实训和实践四大模块,如一年级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二年级开设《创业准备》等创业课,三年级开设“创业实务”;四年级开设“就业创业指导课”等,形成“梯进式”的就业创业指导模式。第三,推动创业实验课规范化。按“基础性、综合性、设计性”三个层次设置创业实验项目,专设学分用于独立设置的实践教学活动,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以打造创新实验区为试点,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突出课堂理论教学和创业实践紧密结合。

(二)构建系统创新创业平台

系统创新创业平台是在基础创新创业平台基础上的系统化、规模化和集成化。民族高校应根据少数民族学生“多元文化”和“宽思维”的认知特点,构建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首先,构建创新创业模块课程。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综合素质和创业能力为出发点,增开一系列跨学科、综合性、实践性、工程性的创新创业模块课程。例如大连民族学院推出了“创新创业模块系列课程”,各民族高校应借鉴其经验,构建经济管理模块、自然科学模块、人文社科模块、语言类模块、计算机模块等,形成一套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其次,推动校企协同专业建设。积极推进校企“五共同”培养创新人才,即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标准,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设计培养目标,共同开展专业、课程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共同开展学习实践基地建设,推进校内和校外实践教学的有机衔接,不断强化少数民族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综合创业能力。第三,构建产学研创新创业联动新模式。产学研既是教育教学的重要模式,也是创业教育的新途径。要创立民族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双方“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指导”的创新创业教育新机制,努力发挥产学研合作的特色优势和集成优势:一是采取“3+1”的联合培养模式,即学生前三年在校学习专业课程,第四年在企业进行教学实习和创业实训,由合作单位给予创业指导。二是采取“四合一”的教学模式,把毕业实习、毕业设计、顶岗见习和创业指导四个环节合为一体,形成兼顾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和创业指导服务的新模式。在合作企业设立大学生创业辅导站,专门为少数民族大学生创业提供指导服务。

(三)构建科研创新平台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研创新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的重要举措。高等教育部门和民族高校应联合打造科研创新平台。首先,应依托专业,逐年设立校、院两级本科生创新项目,推广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式,形成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载体。其次,启动少数民族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方案工作的通知》精神,结合少数民族学生的专业素质情况,面向全体本科生开展创新训练项目;面向2-4年级学生实施创业训练项目,面向2-3年级学生开展创业实践项目,引导学生以科研为抓手,从事创新创业策划与实践活动。第三,建立各种科研创新实验室和工作室,为学生提供科技创新的实验平台和活动场所,实现个性化培养。第四,实行本科生科研导师制。要求导师指导学生进行科研活动,所有教师的科研项目必须面向本科生公布,吸纳部分学生参与到自己科研项目中。第五,设立本科生科研基金,为学生科研创新提供资金保障。

(四)构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创业实践实训是丰富学生创业经验和强化学生创业能力的重要条件。科技部部长万钢强调,今后要加大支持以大学生创业为代表的科技创业活动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力度。教育部门和民族高校应采取分类或“梯进式”的建设办法,积极构建创业实践实训平台。首先,在校内建立“学生创业工作室、学院创业中心、学校创业园”三级联动的创业实践平台,自主设计创新创业项目和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少数民族学生创业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其次,搭建创新创业竞赛平台,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国内外各种创业竞赛活动,“以赛代练”,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第三,建立区域大学生实践创新基地。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区、工业园区和大学科技园等,重点建设一批适合民族高校情况的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使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全真环境下”尝试创业。

(五)构建创业心理疏导平台

创业是人的一种行为,行为要靠心态和信念来支持。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的内容主要包括创业动机、创业思维、创业意志和创业个性特征等方面。民族高校应结合当前国内外创业教育形势,以及少数民族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偏差等因素,完善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养教学形式和课程体系,借助第二课堂和学生社团组织,从理念、环境、实践、教学及个别指导等多种途径入手,加强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教育与实践活动,培养与锻炼少数民族大学生创业心理品质,增强创业心理意识(自主性、冒险性、创新性、自我效能感和成就动机等)、创业心理能力(抗挫能力、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应变能力和学习能力)。

(六)构建职业生涯规划平台

创业的成功要依赖于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创业缺乏资金、管理经验和人脉关系,加之对市场环境的不了解,需要进行职业规划,加强自我认知,自我完善,选择与自身条件相适应的创业项目。职业生涯规划可帮助克服和规避创业的种种障碍,提高创业的成功率和企业经营管理的水平。民族高校在建立健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之际,应将少数民族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要从国家层面完善“大学生职前教育网络课堂”,使之成为讲授职业生涯规划和少数民族创业成功人士现身说法的“大学生创业大讲堂”,便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创业经验,提高创业能力。

(七)构建创业教育保障平台

高等教育部门和民族高校应整合学校和社会资源,积极构建少数民族大学生创业教育保障体系。首先,以教育部成立的全国高校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为统领,建立各省专门的由教育、劳动、人事、财政等部门组成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创业指导中心,明确职责分工,发挥联动机制和组织领导作用。其次,加强创业政策扶持和创业服务。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建立健全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创业与指导服务政策体系,建立健全小额担保贷款、贴息、税费减免等一系列创业扶持政策等,为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提供各种创业优惠政策。中央和地方政府建立健全“全国大学生创业指导服务网”,邀请相关专家和成功创业者讲授创业知识、介绍创业经验、传递创业前沿信息、解答疑难问题等,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多方面的指导服务。完善资助体系。从国家和地区层面,建立少数民族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设少数民族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民族高校内部设立校园大学生创业基金等,不断优化资助模式。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和办法,建立激励机制,制定创新创业学分替代制度等,为创新创业教育开展提供制度和机制保障。第三,建立健全民族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领导体制。在高校成立大学生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学院建立创业教育指导小组,院团委、学生会建立相应的指导服务部,班级建立创业教育工作小组,形成四级的创业指导服务工作机制。第四,建立创业培训基地,形成规模创业培训体系,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全程化、个性化和专业化的创业实训、创业指导、创业支持服务。如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推行的SIYB(startandimproveyourbusiness创办你的企业和改善你的企业)创业培训体系,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第五,加强创业指导队伍建设,邀请成功校友和企业具有人力资源管理经验的人士加入就业创业指导队伍,对各行各业的创业需求开展专项指导服务。建立少数民族大学生创业档案和数据库,掌握大学生创业的相关信息,有针对性地开展创业指导服务。第六,成立大学就业创业理事会,邀请知名企事业单位和优秀创业校友加入理事会,作为理事单位,成为学校相对稳定的就业创业指导主体单位。第七,创建民族高校创业指导服务评价新体系,采取纵横结合评估办法,完善创业指导评价体系。纵向上实行上级教育、人事等主管部门考评、学校自评、学生评价三级评价机制;横向上实行行业企业、用人单位、校际间、社会中介组织四级评估机制,形成多方参与的评价体系。第八,推动区域协同创新,培养创新人才。教育部门和高校(含民族院校),应探索建立校校协同、校所协同、校地协同等开放、集成、高效的新模式,推动区域、校际间组建教育创新联盟,实行课程互选、学分互认、教师互聘等教育资源共享,以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专业人才。

民族大学范文篇5

关键词: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就业

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高校的扩招,毕业生人数逐年的增加,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尤其作为民族院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已经引起国家、社会和学校的高度重视。怎样提高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也成为民族院校就业工作的重点。

1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

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生的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民族院校各专业招收的少数民族学生素质参差不齐,民族院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大多来自中西部的民族地区和贫困家庭,由于身处民族地区,落后的基础教育限制了少数民族学生潜能的发挥,加上少数民族大学生接触面窄,民族地区的信息交流面也窄,不利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发挥。从进入大学校园后与城镇的同龄其它学生相比,民族地区和贫困家庭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在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应变能力、适应能力等方面不占优势,导致就业过程中出现就业能力弱的现象。民族院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缺乏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缺乏自信心、心理承受能力不足,入校后没有正确树立就业观和择业观,在就业过程中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少数民族学生的就业能力不足,在校期间没有对自己的就业能力进行提升。

2民族院校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措施

2.1树立就业意识,制订和落实个人职业发展规划

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若想成功的实现就业,必须从入校开始,需要正确的认识自我,树立职业意识,根据自身的兴趣、特长、环境等因素,确定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制定自己的生涯发展规划,尽可能利用自己的一切有利因素,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自身的就业能力,为成功就业做好准备。同时作为民族院校,学校应该提倡学生进校后制定自己的发展规划,有针对性的进行就业能力的培养,做好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成长档案,为以后单位招聘作参考。

2.2民族院校应把就业能力培养纳入教学计划,促进教学改革

民族院校作为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主体单位,不应注重就业率,而应注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把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的培养作为民族院校的就业工作重点。从整体看,各民族院校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还是相当重视,成立了专门的就业指导机构,开设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把学生的就业能力纳入教学计划,让少数民族大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技能与社会接轨,从而促进教学改革。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民族院校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从而让少数民族大学生毕业后能顺利地与社会接轨,企事业单位也不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来给毕业生进行培训,毕业后能直接上岗。

2.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现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能力全程指导

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学生的就业能力离不开一支好的就业师资队伍。首先要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从而形成人人关心少数民族学生就业的良好局面;其次通过开展就业形势、政策、法规、求职技巧、沟通技巧、创业意识培训等活动积极地引导少数民族学生提升就业能力;再就是积极引进专业教师或对教师进行专业化培训,加快民族院校就业师资队伍建设,规范政策,加强宣传,引进高层次师资,针对不同结构的学生群体,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进行个性化指导。

2.4实现校企合作机制,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顺利的实现就业。只有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才能体现出学生的就业能力。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邀请用人单位共同制定课程计划,通过这种方式,有利于民族院校了解用人单位需要的人才类型,从而使少数民族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更有针对性。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邀请用人单位的管理人员作为客座教师任教,给少数民族学生有针对性的提供帮助。与用人单位合作,让少数民族学生通过实习或见习的方式给学生搭建实践平台,这样将他们所学的知识与实践很好的结合,调动他们就业能力培养的积极性。另外,用人单位也可以通过实习或见习的方式了解学生的能力和潜力。这样既给用人单位节约了招聘成本,又让这些学生有了实践的平台,就业竞争实力也得到了加强。

2.5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创业能力的培养

创业能力是就业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加强少数民族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首先要加强学生的自身素质。加强少数民族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要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实践能力。民族院校可以通过邀请成功人士或邀请成功创业的优秀毕业生到校进行讲座,让少数民族学生对创业进行了解。同时也可以设立创业机构,由专任教师进行指导,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从学生创业的可行性着手,支持学生社团从事各种营利性经营活动,从而让学生获得经验支持。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与大学生就业是密不可分的,这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要靠国家、社会、学校以及少数民族大学生本人相互合作、共同努力。

作者:肖万武 单位:四川民族学院

参考文献:

民族大学范文篇6

目前,主流观点认为法学本科教育的基本定位为培养“通用法律人才”、“复合型的法学应用人才”,反对过分强调职业性倾向。不少学者对此却有不同意见,孙笑侠认为,法学教育是职业型的教育,而不是通识型的教育。方流芳认为,大学本科法律教育应定位为职业教育,而非培养法学大师的学术教育。培养法律人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法学本科教育只是其中的一个阶段。在这一阶段,其目标也应分阶段。要培养应用性的通用人才,先要培养其单项的职业技能,逐步渗透,最终成为复合型应用人才。所以,笔者认为法学本科教育定位应为职业型教育,这样的定位对民族大学生尤为合适。新疆的民族大学生有其独特的特点,一是他们有自己的语言,用第二语言学习法律,有语言转换带来的困难;二是新疆的法律职业人才奇缺,通过国家司法考试的人数很少,有了资格愿到民族地区工作的人更是寥寥无几;三是民族法官、检察官和律师由于没有语言的障碍,并且深谙民族地区的风俗习惯,他们在民族地区处理案件更得心应手。既然民族地区急需民族的法律职业人才,那么对民族大学生的培养目标定位首先应该是职业型的教育。

二、新疆民族大学生的调查研究

(一)民族大学生的基本特点

1.对国家法生疏

民族学生上大学前大多没有接触过法律,他们接触到的是本民族的习惯法,他们的思维方式、处世态度都按照耳濡目染的习惯进行。加之汉语水平较差,要用第二语言精通法学理论势必难于登天。如果将法条规定对比他们的习惯法讲解,结合具体案例,引导他们讨论、比较,逐渐渗透法学理论,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在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相对失落感”

民族大学生在家乡是各个群体的佼佼者,从小就受到村民、老师的宠爱。然而,到了以汉族学生为主的大学校园,由于语言不通、基础教育落后造成的学习障碍,他们的地位一落千丈,甚至平日的交流也局限在本民族学生之间。虽然学校组织的民汉互动拉近了民汉学生之间的距离,但用第二语言学习的困惑,造成的学业成绩差异使民族学生总处于被帮助的地位,角色变换使许多学生不适应。因此,增强其学习能力,恢复其自信心尤为重要。

3.渴望学习法律

民族法学学生性格直率、坦诚,通过和他们交谈,发现大部分同学选择法学专业是为了将来能够处理好当地纠纷,为民汉和谐社会的建立发展作贡献。他们对本华民族习惯法有一定研究,这为学习中华民族习惯与国家法的互动奠定了基础。

4.熟悉民族习惯

新疆民族大学生都是土生土长的,对民族习惯了如指掌。在以后的法律职业工作中,他们能更好地处理民族纠纷,做好国家法与民族习惯法的调适。如对结婚不登记习惯的处理及以后的离婚财产分割、离婚被告强奸、一夫多妻等案件的裁判、调解更有利。

(二)塔里木大学法学民族大学生的实证调查

1.汉语水平能力较差

虽然民族学生在入学的第一年经过了一年的汉语学习,汉语水平有了很大的长进,但是由于他们在上大学之前基本没有接触过汉语,总体上看,凭他们的汉语水平,要想精通深奥的法学理论有些勉为其难。

2.法学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调查

正是由于汉语基础较差,学生用第二语言学习法学就比用母语学习困难得多。况且目前的情况是汉语老师用汉语讲解汉语课本,语言转换造成的知识上的偏差,更增加了民族生理解的难度。这种情况下,学生喜欢案例、举例法的讲课方式就顺理成章了。法学理论对法律条文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在法学教学中必不可少,对民族生讲法学理论时宜用案例、举例法引导。此外,对少数志愿考研、考博的学生,可要求他们多阅读法学理论的书籍,打好坚实的法学基础,因为这部分同学将来要参与民族研究、民族教育,为培养更多的优秀民族法学大学生服务。

3.对学生司考的调查

民族学生毕业后一般在民族地区工作,大部分学生学法学的目标是通过司法考试,成为法官、检察官和律师,他们课外阅读的书籍也大部分与司法考试有关。

4.学生喜欢的课程

学生喜欢的课程集中在案例较多的刑法、合同法,应用较多的婚姻法、经济法上。学生不太愿意上难以理解、案例较少的行政法、国际法等课程。

三、对民族大学生的法学教学的建议

(一)对尖子生个别指导。对少数汉语基础好、志愿考研的同学进行个别辅导,努力培养一批精通法学理论的民族大学生,为以后的民族生教学培养师资力量。

(二)课堂教学重点向司法考试倾斜,以案例教学法为主。笔者认为对民族大学生来说,案例教学法、模拟法庭教学法比较实用。课堂教学以案例为主,用案例、举例等方法导入法学理论,学习法学理论的目标定位是更好地理解法条,将一些较难理解而司法考试不考的课程(如法律逻辑学)改为选修课。尽快为民族地区培养大量的法律人才,以解新疆法官、检察官、律师匮乏之急。

(三)混合编班,加强民汉互动。开展民汉法学辩论赛、法庭对抗等活动,迅速提高民族生的汉语言转换能力,达到学汉语课本像学维语课本、听汉语老师讲课像听维语老师讲课一样,不明白的地方可及时请教汉族同学。加强师生互动,建议老师兼任班主任,多与同学们交流,及时解决民族生学习、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在与民族生交往的过程中学习一定的维语,了解其风俗习惯,为以后的教学、科研打好基础。

民族大学范文篇7

贺卫方认为,大学法学本科教育应培养“应用型通才”。赵相林从知识、能力、素质三个方面构筑了法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即培养基础扎实、专业面宽、人员素质高和适应能力强的高级法律应用专门人才。苏力认为,法学本科教育要完成培养“通用型、法律交叉学科型”人才的任务。目前,主流观点认为法学本科教育的基本定位为培养“通用法律人才”、“复合型的法学应用人才”,反对过分强调职业性倾向。不少学者对此却有不同意见,孙笑侠认为,法学教育是职业型的教育,而不是通识型的教育。方流芳认为,大学本科法律教育应定位为职业教育,而非培养法学大师的学术教育。培养法律人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法学本科教育只是其中的一个阶段。在这一阶段,其目标也应分阶段。要培养应用性的通用人才,先要培养其单项的职业技能,逐步渗透,最终成为复合型应用人才。所以,笔者认为法学本科教育定位应为职业型教育,这样的定位对民族大学生尤为合适。新疆的民族大学生有其独特的特点,一是他们有自己的语言,用第二语言学习法律,有语言转换带来的困难;二是新疆的法律职业人才奇缺,通过国家司法考试的人数很少,有了资格愿到民族地区工作的人更是寥寥无几;三是民族法官、检察官和律师由于没有语言的障碍,并且深谙民族地区的风俗习惯,他们在民族地区处理案件更得心应手。既然民族地区急需民族的法律职业人才,那么对民族大学生的培养目标定位首先应该是职业型的教育。

二、新疆民族大学生的调查研究

(一)民族大学生的基本特点。

1.对国家法生疏民族学生上大学前大多没有接触过法律,他们接触到的是本民族的习惯法,他们的思维方式、处世态度都按照耳濡目染的习惯进行。加之汉语水平较差,要用第二语言精通法学理论势必难于登天。如果将法条规定对比他们的习惯法讲解,结合具体案例,引导他们讨论、比较,逐渐渗透法学理论,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在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相对失落感”民族大学生在家乡是各个群体的佼佼者,从小就受到村民、老师的宠爱。然而,到了以汉族学生为主的大学校园,由于语言不通、基础教育落后造成的学习障碍,他们的地位一落千丈,甚至平日的交流也局限在本民族学生之间。虽然学校组织的民汉互动拉近了民汉学生之间的距离,但用第二语言学习的困惑,造成的学业成绩差异使民族学生总处于被帮助的地位,角色变换使许多学生不适应。因此,增强其学习能力,恢复其自信心尤为重要。

3.渴望学习法律民族法学学生性格直率、坦诚,通过和他们交谈,发现大部分同学选择法学专业是为了将来能够处理好当地纠纷,为民汉和谐社会的建立发展作贡献。他们对本华民族习惯法有一定研究,这为学习中华民族习惯与国家法的互动奠定了基础。

4.熟悉民族习惯新疆民族大学生都是土生土长的,对民族习惯了如指掌。在以后的法律职业工作中,他们能更好地处理民族纠纷,做好国家法与民族习惯法的调适。如对结婚不登记习惯的处理及以后的离婚财产分割、离婚被告强奸、一夫多妻等案件的裁判、调解更有利。

(二)塔里木大学法学民族大学生的实证调查。

1.汉语水平能力较差虽然民族学生在入学的第一年经过了一年的汉语学习,汉语水平有了很大的长进,但是由于他们在上大学之前基本没有接触过汉语,总体上看,凭他们的汉语水平,要想精通深奥的法学理论有些勉为其难。

2.法学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调查正是由于汉语基础较差,学生用第二语言学习法学就比用母语学习困难得多。况且目前的情况是汉语老师用汉语讲解汉语课本,语言转换造成的知识上的偏差,更增加了民族生理解的难度。这种情况下,学生喜欢案例、举例法的讲课方式就顺理成章了。法学理论对法律条文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在法学教学中必不可少,对民族生讲法学理论时宜用案例、举例法引导。此外,对少数志愿考研、考博的学生,可要求他们多阅读法学理论的书籍,打好坚实的法学基础,因为这部分同学将来要参与民族研究、民族教育,为培养更多的优秀民族法学大学生服务。

3.对学生司考的调查民族学生毕业后一般在民族地区工作,大部分学生学法学的目标是通过司法考试,成为法官、检察官和律师,他们课外阅读的书籍也大部分与司法考试有关。

4.学生喜欢的课程学生喜欢的课程集中在案例较多的刑法、合同法,应用较多的婚姻法、经济法上。学生不太愿意上难以理解、案例较少的行政法、国际法等课程。

三、对民族大学生的法学教学的建议

(一)对尖子生个别指导。对少数汉语基础好、志愿考研的同学进行个别辅导,努力培养一批精通法学理论的民族大学生,为以后的民族生教学培养师资力量。

(二)课堂教学重点向司法考试倾斜,以案例教学法为主。笔者认为对民族大学生来说,案例教学法、模拟法庭教学法比较实用。课堂教学以案例为主,用案例、举例等方法导入法学理论,学习法学理论的目标定位是更好地理解法条,将一些较难理解而司法考试不考的课程(如法律逻辑学)改为选修课。尽快为民族地区培养大量的法律人才,以解新疆法官、检察官、律师匮乏之急。

(三)混合编班,加强民汉互动。开展民汉法学辩论赛、法庭对抗等活动,迅速提高民族生的汉语言转换能力,达到学汉语课本像学维语课本、听汉语老师讲课像听维语老师讲课一样,不明白的地方可及时请教汉族同学。加强师生互动,建议老师兼任班主任,多与同学们交流,及时解决民族生学习、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在与民族生交往的过程中学习一定的维语,了解其风俗习惯,为以后的教学、科研打好基础。

民族大学范文篇8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育人模式

指出:“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1]的讲话为地方高校做好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重要指导。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地方高校招收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数量日益增加,做好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教育服务管理工作已经成为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2]。如何准确地把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特点,探索构建地方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实践模式,已经成为地方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课题[3]。研究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点,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加强对地方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对于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培养综合素质全面、专业能力突出的少数民族优秀人才,实现民族地区经济繁荣发展、社会团结稳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地方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及行为特点

在地方高校中,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其成长经历、学习水平、生活方式、文化观念、知识结构、宗教信仰等方面与汉族学生存在较大差异,因而容易成为一类相对特殊的学生群体。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思想、学习、生活、文化、心理、就业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思想上总体要求进步。少数民族大学生总体在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在学习上认真勤奋,在生活中诚实守信,能够自觉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遵守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和高校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但是极个别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认知水平有限,对消极腐朽的思想文化缺乏鉴别力,因而容易形成偏激行为。个别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缺乏必要的自律意识,存在情绪自控能力较弱和创新创业能力相对较差等问题。(二)学习上基础相对较差。地方高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大多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先进青年和优秀人才,普遍具有强烈的上进心和求知欲。但是,由于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水平相对落后,师资力量较为薄弱,软硬件条件较差,直接导致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汉语水平相对较差、学习基础相对薄弱、学习能力相对欠缺、知识面相对狭窄、思维模式比较单一等突出问题[4]。因此,当少数民族大学生进入地方高校接受更为专业的课程教育时,往往出现不适应老师的授课方式、无法完全理解课堂上海量的学习内容等问题[5-6]。加之在地方高校中,往往缺乏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殊教育教学方案,学生与任课老师缺乏必要的沟通和交流,又存在考试分数“被照顾”的情绪等,导致少数民族大学生极易产生学习上自我评价较低、自主学习性较差、学习压力较大等问题,进而影响学习成绩和学业进步[7]64。(三)生活上经济水平偏低。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大多地处偏远山区、地理环境相对复杂、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因此,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家庭情况大多比较贫困。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中贫困生所占比例很高,很多少数民族大学生需要依靠国家助学贷款、地方政府补贴以及高校的减免学费、奖学金、助学金等优惠政策,才能顺利完成学业[8]。(四)文化上民族特色明显。少数民族地区大多是多民族聚居地,是文化交流荟萃的地方,具有独特的风土人情和地域文化。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受到本民族的文化熏陶和影响,多具有较为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浓厚的文化意识,具有较好的文艺天赋,在校园文化活动中表现出色。但是,由于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因素,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地方高校中存在突出的文化冲击、文化适应和文化融合等问题。(五)心理上存在一定压力。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汉语水平相对较差,学习基础相对薄弱,家庭经济困难等原因而缺乏自信,加之生活和文化差异更容易让他们产生心理压力。其心理压力主要表现在:语言交流障碍影响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与理解,部分学生极易出现考试焦虑、厌学的现象,进而产生自卑心理;文化背景差异容易导致人际交往障碍,不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家庭经济困难使其容易产生自卑感,加上远离父母和家乡而产生的孤独感、失意感等,严重影响心理健康。(六)就业上范围相对较窄。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受生活习惯、文化差异、宗教信仰等因素影响,多数学生毕业后会选择返回家乡和民族地区就业,就业区域相对较窄。另外,由于地方高校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缺乏具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不能提供系统详尽的就业帮扶政策,导致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就业时可供选择的范围有限,可供参考的资料较少。此外,由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等方面与汉族学生相比存在一定差距,这导致其就业能力相对较差,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失去更多的就业机会。

二、地方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现状与特点

(一)地方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现状。地方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教育管理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工作。虽然少数民族学生人数占在校生的比例较小,但各高校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均给予高度重视。各高校在课程设置、师资配备、生活设施供给等方面都给予其较多的支持[9]。有的地方高校为少数民族学生配备了专职辅导员,或通过省教育厅由新疆派驻教师,有的高校配备了双辅导员,从管理队伍上予以保障。在管理制度上,各高校普遍采用与普通汉族学生相同的学生管理规定,部分高校在课程考察等方面有特殊的倾斜政策。高校通过开展专题报告会、座谈会等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差异化的资助政策为少数民族学生减轻生活压力,综合运用各种方式方法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教育管理。(二)地方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民族类院校相比,地方高校在少数民族学生管理体系的构建和管理模式的创新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其教育管理工作遵循传统的方式方法,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在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教育、学业指导、生活帮扶、心理辅导等方面缺乏系统完善的教育管理体系和制度,管理理念不够统一,管理机制不够健全,缺乏相对稳定的管理原则和思路,缺少长效的管理办法[10]。部分高校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日常管理缺乏有针对性的精准指导,多是按照和汉族学生相同的管理和要求,缺乏针对性的办法和措施。虽然许多高校安排了专职辅导员从事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但是部分辅导员对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语言等缺乏深入地了解,日常思想政治工作难以深入学生内心。在日常管理中部分辅导员担心会影响民族团结,对学生要求不严,容易导致学生自由散漫,缺乏纪律意识。新疆内派教师的工作年限一般为1—2年,工作期满后离任回疆,而新选派的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重新熟悉,前期工作中好的经验和做法难以传承。(三)地方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特点。与汉族学生相比,地方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基础教育水平不高,成长环境、地域文化、生活习惯等与其他学生存在一定差异,进入地方高校后往往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不适应现象[11]。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容易产生自卑、逃避心理,对自身缺乏严格要求,渴望“被照顾”,融入感不强。因此,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具有明显的特点。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应以中华民族认同教育为主线,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在学习方面,应结合少数民族大学生实际学习情况,进行分类指导,探索分层教学的新模式;在生活方面,应立足学生实际制定帮扶措施,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面临的实际困难;在文化方面,应在尊重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注重文化融合;在心理方面,应了解学生所思所想,及时给予关心关怀;在就业方面,应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实际需求,量身打造就业方案。

三、构建地方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新型教育管理模式

地方高校要做好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需要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特点,遵循教育规律和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规律,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多种途径构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教育管理模式。在教育管理过程中,高校要构建覆盖全校各部门的育人机制,建立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库,从思想、学业、生活、文化、心理、就业等方面,构建“注重思想引领、加强学业提升、加大生活帮扶、促进文化融合、给予心理关怀、精准就业指导”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育人模式,不断探索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的新途径。(一)注重思想引领。做好地方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必须牢牢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爱国意识、政治意识和全局意识,培养政治过硬、敢于担当的少数民族大学生。高校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马克思主义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切入点,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公民意识教育和法治教育,强化地方史、民族发展史、宗教演变史教育。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与时代同心同向的远大理想和崇高信念,把实现个人理想融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中[12]。在日常管理中,要密切关注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变化情况,紧密围绕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理想与信念等开展主题教育、素质拓展训练、专题讲座以及新老学生座谈交流等活动,及时做好正确有效的教育引导。(二)加强学业提升。地方高校要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严格要求自己,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树立不畏困难、积极进取、勤奋学习的自信心。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地方高校要积极探索符合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情况的分类指导、分层教学新模式,制定与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特点相适应的教育教学体系,通过分年级、分阶段的教育教学目标,全方位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地方高校应结合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和教育方案,夯实学生的学习基础,强化实践操作和动手能力。通过建立学习答疑平台,加强专业课教师与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课余时间的沟通,提升他们自主学习能力。少数民族大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教育平台,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增加知识储备,扩展知识面。在教学管理中,地方高校可以建立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业“预警”及帮扶机制,对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学习成绩差、学分绩点低的情况进行提前预警。通过建立学习成绩优秀学生与少数民族大学生之间“一对一”的帮扶制度,进行朋辈之间的学习辅导。通过设立专门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进步奖学金制度,对学习进步明显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及时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激励其更加努力学习,追求进步。(三)加大生活帮扶。地方高校要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实际生活状况,对于家庭经济确实困难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应加大生活帮扶的力度,真正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面临的实际困难。地方高校可以通过设立少数民族大学生勤工助学岗位,鼓励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课余时间通过劳动获得报酬。通过设立少数民族学生创业扶持项目,开展多种形式的创业实践,提升其综合素质。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应结合少数民族学生的具体特点,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资助服务,在物质帮扶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精神资助,引导其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3]。(四)促进文化融合。地方高校通过构建文化育人体系,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传统和生活习惯的认知,倡导校园文化的多元融合,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施展才艺提供广阔平台。学校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交流活动,搭建起与少数民族大学生广泛沟通的桥梁,使少数民族大学生充分感受到来自班级、学校、社会的真切关怀和祖国大家庭的温暖[14]。通过成立少数民族文化类学生社团和文化协会,举办民族文化展示活动等方式,开展文化互鉴活动,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存在感和自豪感。在文化交流活动中,学校在尊重学生宗教信仰自由的前提下,严格禁止传教等活动,对于违反校规校纪的学生进行严厉处罚。(五)给予心理关怀。地方高校要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积极探索建立危机预防和干预机制。对于存在心理问题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应及时提供有效的心理咨询服务。要通过开展新生心理普查、个体心理咨询、心理班委培训等工作和心理健康主题教育系列活动,以及成立专门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咨询室,不断建立健全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及心理问题预警机制。辅导员可以通过微信、微博、QQ等新媒体手段随时关注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日常动态,了解他们的日常活动和心理变化。辅导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一对一”谈话或“多对一”团体辅导的方式来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六)精准就业指导。少数民族大学生毕业后大多数会选择回到家乡或民族地区就业,地方高校应针对这一特点,积极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提供精准的就业指导服务,增强少数民族学生的就业能力,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就业率。地方高校通过开设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技能指导和培训班,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提升就业技能;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交礼仪礼节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培训,提高基本就业技能[7]67;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和就业指导,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择业观,能够客观了解并分析就业市场和就业前景,合理地进行自我定位与自我规划,实现顺利就业。

民族大学范文篇9

在本次研究中,研究者通过问卷调查、个人访谈等方式获得了一些有关新疆南部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语言学习情况的相关信息,如语言能力、语言学习时遇到的困难以及语言学习过程中三种语言之间的思维转换等。通过调查发现,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能影响其英语学习,这对于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的英语教学工作能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1)问卷调查

本研究中设计的问卷调查涉及到塔里木大学各个院系的已完成预科学习的非英语专业少数民族学生,参与调查人数在300人左右。调查内容包括学生们的人口统计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上学地点等)、语言学习背景以及学习动机等。调查还涉及到与少数民族学生汉、英两种语言的写作水平相关的一些信息,主要目的是获得参与调查的学生的汉语及英语能力、英语学习时的思维转换及遇到的困难等方面的信息。

(2)访谈

在本研究中,笔者围绕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汉语及英语语言能力、英语表达时的思维转换及遇到的难题等设计了一些问题,但在大部分时间里,访谈是非结构性的,教师可以根据访谈的进展而即兴提出一些问题,当然学生也能给老师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访谈的目的之一是了解学生的汉语语言能力,尤其是听力及口语表达方面;其次是为了更多地了解学生们在英语学习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此外,访谈也让学生们就自己的汉语能力是否会影响其英语学习发表了各自的意见。

2研究结果

首先,问卷调查展示了塔里木大学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汉语及英语水平现状:就汉语水平而言,基本上所有的学生都通过了MHK三级以上的考试,大部分学生(81%)能完全或基本听懂老师的中文授课;而在英语学习方面,只有51.5%的学生通过正规教育或自学方式获得了一些英语知识,但基本上所有的学生没有参加过任何的英语等级考试;就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的特点及他们在英语学习时的难点来说,虽然只有少部分的的学生(31.9%)认为汉语跟英语在词汇、语法、句子结构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但却有84.5%的学生宣称自己的汉语水平能对其英语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且65%的学生认为两种语言写作能力有一定的相关性。其次,通过访谈,研究者证实了问卷调查中的相关信息并发现了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时思维转换的特点:少数民族学生在进行英语学习时的思维转换方式会受其汉语水平的影响;此外,汉语知识中的一些错误也会转移到他们的英语表达当中。通过访谈还发现了少数民族学生在英语学习时思维转换的另一个特点:一般来说汉族学生在英语学习尤其是英语书面表达时一般会选择直接用英语思维或者用汉语再翻译成英语;而对于汉语水平相对较好的学生来说,在英语学习的初期,他们在英语表达时会先用母语思考,然后再翻译成汉语,最后再翻译成英文;而对于那些汉语水平相对较低的同学来说,他们会先用母语思维然后直接翻译成英语。但由于大部分英语老师是汉族老师,在英语课堂上普遍是英语加汉语双语授课,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正规英语课程后,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英语写作时会转向母语—汉语—英语的一个思维过程。此外,有学生提到,汉语知识中的一些错误也会通过负迁移转移到其英语表达中。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汉语在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写作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起到类似桥梁的作用。

3教学启示

基于以上结果,为了进一步改进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英语教学,应该加强一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根据研究结果表明,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能影响其英语学习。二语、三语间的迁移贯穿于少数民族学生整个汉语、英语学习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对两种语言掌握的程度会发生变化,在不同学习阶段两语言间会表现出不同的迁移特征。因此,少数民族学生首先可以先通过增加词汇量、扩大阅读范围、多听多说等方式加强其汉语知识的积累以提高其汉语写作水平,这样会有利于他们英语写作水平的提高。其次,汉语、英语教师要在教学中充分考虑影响学生双外语习得的认知因素,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心理和言语要求设计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处于集中语言交互中的状态。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在教学诸要素中起主导作用,决定着教学质量的优劣和教学的成败。目前,新疆地区的英语教师整体学历不是很高,胜任少数民族学生英语教学,同时精通民、汉、英三种语言与文化的教师非常缺乏。一般在英语课堂上,教师的课堂用语为英语结合汉语。而总问卷调查及访谈显示,在汉语水平较低的情况下,民族学生更倾向于本民族的教师授课,但民族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避免母语干扰这一不利因素。因此,少数民族的英语课堂上,不管是汉族老师还是民族老师授课,老师和学生都需要使用英语作为主要的交流语言,通过大量的训练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民族大学范文篇10

虽然人类已经进入全球化时代,但基于共同的人性和人类共同的生活境遇,不同民族的人们在所信守的道德价值观念和在日常行为规范中,总会具有共通性。“全球伦理提供的不是抽象的规范,也不是整齐划一的道德规范,而是对世界各国各民族文化精髓的共通性的挖掘和提升。它承认多元或多种族文化和价值观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但也强调扩大我们共同基础的必要性,即认可和接受文化多样性基础上的道德共同性,由此体现了全球性和民族性的辩证统一。它绝不是把某一具体国家和民族、某一类型文化的独特伦理观念作为统一标准,其实,在全球伦理的建立中,每一种特殊道德观念和文化类型都起着应有的作用,它是这种合力的共同结果。所以其所包含的伦理精神都能在不同国家的各种文化中找到其存在。”全球伦理与不同民族的伦理文化传统不是截然对立和不可共存的,作为承载民族伦理文化传统的民族大学生,既不能因固守民族伦理文化传统而拒绝接受全球伦理,也不能因崇尚全球伦理而放弃本民族的伦理文化传统。高校在对民族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时,必须兼顾全球伦理与民族伦理文化传统两个面向。

第一,高校道德教育应重点培养民族大学生的多元道德文化意识。在承认不同道德文化具有独特价值的前提下,以反思、批判的态度审视各种道德文化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帮助民族大学生作出既体现本民族道德传统又符合人类基本道德规则的行为选择。重点培养民族大学生的多元道德文化意识,既是在行动策略上对多元道德文化的主动应对,更是在提高民族大学生适应和面对复杂社会生活的生存能力。要增强民族大学生对多元道德文化价值的理解,明晰多元道德文化对人类的发展所具有的独特价值和意义;要引导民族大学生对本民族道德文化的自觉和自信,并在创新和发展民族传统道德文化中实现民族传统道德文化的自强;要塑造民族大学生对异质道德文化的尊重情感,学会承认并尊重不同道德文化间的差异,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接纳异质文化,并在差异中实现对自我文化的丰富。

第二,高校道德教育应提升民族大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明确道德判断标准,是培养民族大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前提。然而,面对多元文化和多元价值并存的局面,人们对是否存在共识性的道德判断标准、道德判断应依据“谁之标准”等问题则是见仁见智。其中,不乏有观点认为,对多元道德文化的尊重和倡导,有可能从根本上取消道德判断的标准。实际上,多元文化和多元价值虽然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道德困惑,人们对善的理解可能有所不同,但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却是相同的。而且,从尊重和倡导文化多元的目的来看,它不是要否定道德价值的普遍性,而是要承认各种生活方式都具有特定的历史或伦理的合理性。因此,道德文化多元化不是要颠覆道德的普遍性。根据“和而不同”的立场和原则,道德价值判断的标准存在于多种多样文化之中,这就意味着在不同的道德文化之间存在着协商和沟通的可能,从而尊重和认可具有普遍意义和底线意义的价值观,比如道德生活领域的“黄金规则”。当然,在现实的道德生活中,道德判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这需要结合具体的条件和环境对具体的道德问题作出分析和判断。在高校道德教育中,教师要给予民族大学生进行道德判断的自主权,使得他们能够依据掌握的道德知识和自己的生活经验,自主作出道德判断。高校在道德教育中要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展现现实生活中面临的道德冲突和道德困惑,及时解决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引导民族大学生明辨是非和善恶。高校还应组织民族大学生走向社会生活实践,亲身感受道德生活世界。通过组织民族大学生参加公益劳动、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活动,打开他们的生活视野,增强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

第三,高校道德教育应帮助民族大学生形成核心价值观。价值观的多元性和变动性容易导致道德判断标准的缺失,使得民族大学生道德观念模糊和混乱。高校道德教育应传递那些带有共识性特征的相对稳定的核心道德价值,使这些核心价值观深深地植根于受教育者的内心之中。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当前世界道德教育的普遍趋势。20世纪80年代以来,源自美国的新品格教育运动明确主张要向学生传授具有普适性的核心价值观,譬如同情、勇敢、礼貌、公正、诚实、善良、忠诚、坚毅、尊重等。我国的道德教育也日渐重视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有学者提出了四个核心价值观,即诚实守信、责任心、爱国和自我完善。另有学者认为,尊重和公正是道德教育的核心范畴,前者主要指尊重生命,而后者旨在追求一个好的社会秩序。尽管中外学者提出的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有所不同,但基本上都涵盖了处理与自我、他人、社会等关系的价值观。在确定了核心价值观之后,高校要在民族大学生群体中广泛地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在课堂教学中,使民族大学生能正确地理解核心价值观。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深入渗透核心价值观,树立行为典范,并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引导民族大学生践行核心价值观。此外,教师在讲授核心价值观时,要充分考虑民族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背景,充分吸纳民族传统道德文化作为民族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文化资源。将民族传统道德文化以适当的形式纳入高校道德教育的内容体系,也是坚持道德教育“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客观要求。

二、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遵循道德生成的规律

反思现有的高校道德教育模式,其弊端在于把德性的建构过程等同于智育的认识过程,贯穿于道德教育过程的是识别、形成概念、记忆、反复练习等传统套路。从根本上来讲,道德教育是在人与人的交往和理解中形成意义,并经由人的自我意识建构个体的德性。这就要求在对民族大学生实施道德教育的过程中,使教育活动符合道德生成的规律。

第一,道德理性的教育。这是培养民族大学生道德信念的基础,“道德知识对于个体的多少价值不仅在于实现从‘不知’到‘知’的跨越,更在于从‘知’到‘信’的(信服、信念、信仰)的提升。”实现“知”到“信”需要道德理性能力。道德存在的基本形式是道德规范,而道德规范是建立在道德理性认识基础上的,因此道德教育首先要向民族大学生传授道德知识,解决其道德思想认识问题,培养其道德理性认知能力和道德思维素养。道德教育之所以可能,在于构成道德的知识内容具有理性的基础,而理性是道德生活的基本精神。通过道德教育,民族大学生将获得能够进行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的知识基础,同时也能提高民族大学生进行道德推理的理性思维能力,这是民族大学生道德品性生成的基础性条件。在民族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实践中,学生往往表现出对课堂道德教育的反感,其重要原因就在于道德教育的课堂变成了道德规范的知识灌输,只是向学生提出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而不能深入地解释各种道德规范背后的理性知识基础,这也是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实效性普遍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大学作为培育理性精神的殿堂,在道德教育中,不应该只是表面化地强调道德的顺从,而要致力于培育学生的道德理性能力,只有从根本上理解和认同了道德规范,才能转化为民族大学生的道德自觉,道德教育才能具有实效性。

第二,道德自觉的培育。道德自觉是将道德规范内化为内在自觉的行为过程,道德认知能力只是实现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基础。从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来讲,是要将道德规范内化为民族大学生的道德自觉,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即实现由内在的“知”到外显的“行”,这是民族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民族大学生道德自觉的培育和道德品质的形成,要求道德教育的过程符合和体现这一特征。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重视道德实践和道德体验。因为,道德认同感的形成离不开受教育者对所学和所用道德知识的亲身体验和感受。只有在亲身的道德体验中,民族大学生才能真正意识到那些在课堂教学中表现为文字或声音符号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这些道德规范和价值也才能在民族大学生的心中真正萌发,成为一种道德自觉。因此,在道德教育的过程设计上要体现出这样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设置各种道德情境,让民族大学生在具体的道德情境中获得道德情感、道德态度的真实体验,获得道德行为的角色感受,在道德教育情境中实现道德自觉。此外,要加强各种校内外道德实践活动的组织和教育,让学生在情境化的道德生活中“排练”和“表演”道德内容。

第三,日常生活的回归。从道德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来看,道德源自于生活,生活是道德生成的普遍性前提。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亦即人类最基本的生活活动。在长期的生活、生存实践中,人类逐步形成了一种具有道德指向的生活方式。在这种生活方式中蕴涵着具有道德内涵的文化和精神气质,即道德是生活的内在构成,它的功能在于引导生活向着善性的生活发展,贫乏的生活由此衍生出意义。作为生活形态的道德,融合了道德的多重规定,生活中的道德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换言之,在生活中,道德是作为整体发挥作用的。为此,不论是道德知识、规范或个体的德性,一旦脱离了生活道德的整体性运行,就会成为无意义的存在,其功能和作用也会化为虚无,甚至会成为一种异化物。主张道德教育回归日常生活世界,是相对于灌输式道德教育的弊端提出的。灌输式道德教育的主要弊端就在于使得道德教育与日常生活世界相分离,由此导致了道德知识成了从生活经验抽象、概括、总结出来的道德符号,是道德符号而不是符号所代表的丰富的道德意蕴成为了道德教育的目标。回归日常生活世界能够帮助民族大学生建构道德教育的根本指向,即构建其关于日常生活世界的意义观念。生活的本性是实践性,这一本性使得人与环境相连接,同时也使以人为主体的交往和沟通成为可能,生活由此提供了意义建构的基础。回归日常生活世界,并不是无视或者忽视课堂道德教育,而是指出在课堂道德教育的内容设计、方法选择、情境设置、教育路径、教育评价等方面,对民族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世界予以回应和考虑,这是民族大学生道德教育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根本要求。

三、在道德教育的方法上坚持平等性的对话

道德教育从本质上来讲是不同主体之间在平等意义上的一场文化对话,这个过程是一种对话、理解、生成与共享的过程,是师生在交往中通过对话和理解而共享道德经验的过程。师生之间的交往和对话是两个平等的道德教育主体间生活意义的交流。大学生反感道德灌输,其原因在于,这种教学方法把道德教育的过程仅仅视为一种单纯传授既定道德规范知识、施加道德影响的过程。实践表明,真正有效的道德教育是不可能通过灌输来完成的,只能在平等的对话交往中实现。

第一,在平等对话中建构道德生活的意义。道德是一个意义世界,是人类对世界理解的对象化、形第一,在平等对话中建构道德生活的意义。道德是一个意义世界,是人类对世界理解的对象化、形式化的意义凝聚,它蕴涵着人类对世界进行理解的方式、路径与结果。道德是人类自身存在的方式,道德为人们的生活服务,人们通过道德理解世界、理解人类自身,在此基础上理解自身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个人的存在和发展需要价值观和道德观为其提供指导,而道德规范不仅是社会生活的准则,也是个人安身立命的精神支柱。人与他人的交往过程,就是尝试理解生活世界的过程。人在日常生活中与人交往必须遵守一定的规矩,认同已有的社会伦理规范。“人在生活中理解道德的意义并选择道德生活。……他们通过理解来区分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不断形成自己的对道德的认知,掌握相应的道德规范,提高自己的道德判断水平和能力,从而建构一个道德价值意义的世界。”道德生活的意义需要通过交往和对话才能揭示出来,因此,道德主体之间的平等对话和沟通成为高校道德教育的重要方式。“教学就是教师与学生运用想象力来从事意义创造和分享的过程。……因为对话真正地使教师和学生在相互作用中达到了理解”。道德教育中的交往和对话,使得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获得了对道德价值的新的理解,通过不断地视界融合,丰富与扩展大学生已经拥有的道德意义世界。民族大学生的对话式道德教育方式,不仅是与教师对话,而且是与德育教材对话,更是与本民族的道德文化传统对话。通过与教师的对话,学习和汲取教师的道德生活经验;通过与德育教材的对话,体悟人类道德文明的发展脉络通过与本民族道德文化传统的对话,感受道德文化的多样性和切身性。对话式道德教育能够帮助民族大学生自主地理解自己生活的道德文化环境,从而实现对道德世界的历史的和现实的理解。从而实现对道德世界的历史的和现实的理解。

第二,在平等对话中践履道德。“真正决定一种交谈是否是对话的,是一种民主的意识,是一种致力于相互理解、相互合作、共生和共存,致力于和睦相处和共同创造的精神的意识,这是一种对话意识。”在我国现今的道德教育中,教师权威主义盛行,而要形成平等对话的氛围,关键在于教育者观念的转变。关于道德的对话,是两个以上道德主体自由和平等的交流,师生是平等的交流伙伴,因此,在道德教育中展现对话的平等,这一行为本身就是一种道德实践。言传身教是道德教育的传统方式,而“言传”就是高校道德教育实践中最常用的方法———说服法。教师和学生可以依据一定的道德规范、运用自己掌握的论据就某一道德事实进行平等的、自由的讨论,教师以这种方式而进行的有效的说服法,本质上就是一种对话的过程。教师与学生通过对话拓展了各自的道德经验世界,同时也校正了各自可能存在的片面看法,实现了道德品性发展过程的自我超越。把有效说服视为一种对话的过程,意味着教师与大学生需要运用大量的生活事实和生活故事来支持自己的道德观点,并真诚地希望对方予以理解和认同。生活事实和生活故事是当事人的人生经历与生存经验,蕴含着一定的道德价值与道德规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事实和生活故事,个人的道德观念与道德信仰也只有在自己的生活事实和生活故事中才能得以理解。而对话则是通过生活事实和生活故事来反思各自所秉持的道德价值与道德规范是否适宜、是否合乎善的要求。师生间的平等对话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通过教师、他人和学生的生活事实和生活故事,来理解人们所置身的生活世界及其通行的道德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