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问题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5 04:03:37

课堂问题

课堂问题范文篇1

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把探究性学习方式用好用活呢?我们的体会是:让课堂充满问题,让问题充满思考。

一、问题是探究性学习的核心

探究性学习是当今培养学生创新素质较为先进的学习方式之一,它的学习效果是通过需要探究的问题来呈现的。中学各科大量的学习内容,均可在教师的指导、启发下,以产生问题的形式,通过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来使学生获得知识,增长才力。心理学家布鲁纳说:“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问题是探究性学习的核心,所以,教师能否恰到好处地设置有价值的问题,学生能否在质疑中提出有挑战性和吸引性的问题,是探究性课堂学习能否获得成功的关键。大量成功实验的事实证明,以问题为核心的探究性学习方法完全适合中学生的学习需要。从思维发展的特点来看,中学生的思维已具有独立性、批判性和创造性的特点,他们能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事物加以分析和批判。运用探究性学习方式,能够让学生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合作讨论、相互交往与师生互动中开发潜能,从而增强时代要求的各项素质。从现代心理学角度来说,人是万物之灵,探究、体验、欣赏等需要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学生的这些需要,为提倡运用探究性学习方式提供了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依据。再从哲学的范畴来认识,一切创新都是从问题开始。问题就是矛盾,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要引导学生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善“导”的教师,总会在课之始、课之中和课之尾不断引出发人深省的问题;成功的课堂教学,也总是能够创造问题情境,让课堂充满问题。

二、问题是创新的起点和兴趣的动因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说:“科学家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提出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创新的起点是问题。只有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才能有目的的、有步骤的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得出相应的结论。所以说问题的提出是创造过程中的第一阶段,没有问题就迈不出第一步,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也就无从谈起。纵观人类社会,认识的发展、技术的创新以及科学的发明无一不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熟透了的苹果,从树上掉下来,这是司空见惯的现象,可是牛顿从这一平凡的想象中发现了问题,提出了问题,并最终得出“万有引力”这一伟大的科学定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当然也要从问题开始。

再者,问题最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感到有兴趣,学起来就积极主动,满腔热情。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创新精神的前提是兴趣,而兴趣的动因却是问题。“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即是问题,是引起思考的动因,是激起学生学习欲望和探究精神的最积极因素。课堂教学调查表明:教师采用描述、讲解的方法,时间一久,学生的兴趣便呈逐步下降趋势,学生兴趣率最高达到85%;而设置问题让学生探究,学生的兴趣却呈逐步上升趋势,兴趣率平均高达95%-100%。问题是兴趣的“启发剂”,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充满问题的探究性学习方式最受学生的欢迎。

三、问题要有价值,有意义,充满思考

当然,让课堂充满问题并非意味着一堂课提出的问题越多越好。如果过去那种启发式教学变成了“满堂问”,便是走了极端。课堂教学固然要以问题为线索,但问题应有主次与轻重之分,科学与庸俗之别,难易与适度之标。一句话,问题必须紧扣教材,紧扣学科特点。

问题设置要有价值,有意义,还要有层次。课程中的问题一般来自于三方面,一是教师设疑,二是学生质疑提出问题,三是课文后习题上的问题。教师设疑是学生质疑、解疑的重要前提,直接影响学生解题的兴趣和能力。所以教师在备课中要精心把握设疑的尺标,根据学生知识能力的实际水平,以坚持让学生“跳一跳摘果子”的原则来设置问题。教师设疑可安排在课之初,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教学,使问题起到纲举目张、高屋建瓴的作用;也可在课之中,当学生提不出什么问题时,教师的设疑如同一石投向平静的水面,会荡出层层涟漪;也可在课之尾设疑,让学生感到时已尽而意无穷,拓展课堂教学的吸引力。

学生质疑,是探究性学习的重中之重。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提出问题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要使学生能够提出一些有价值、有意义、有思考性的问题,就需要教师的指导、点拨,这样才会逐步提高学生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更新观念,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构建新型教学模式

现代教学观念认为:不会提出问题的学生,不算是学习好的学生。课堂教学要把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创新能力作为探究性学习的重要内容。可是,当前的课堂教学中多数学生往往缺乏问题意识,提不出问题,也不会提问题。造成这种沉闷现象的根本原因是:长期受传统的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习惯了滔滔不绝的“满堂灌”,学生则养成了以静听代学习的习惯,“好学而无疑”成为普遍现象。

我们在开展探究性学习实验之始,曾作了一次“问题意识”的专项调查,结果表明:60%左右的学生认为,上学就是跟老师学,老师教什么,我就学什么,学会就行;因为老师滔滔不绝地讲,我们不需要提什么问题,也没时间提问题。大约10%的学生是受传统教法影响养成思维的惰性,只愿听老师讲,懒于动脑去思考;20%的学生是课堂上有问题,也有自己的看法,但不愿提出问题或不敢提问题,因为老师喜欢听话的孩子,喜欢上课专心致志听讲的学生,有问题也只好等待从老师的讲解中得到解决;只有10%的学生认为:我们喜欢提问题,与老师交流问题,课堂应给我们提问、讨论的机会,但有的老师允许,有的老师不喜欢这样做。

以上调查可以看出,传统灌输式的教学,虽然已被批判了半个世纪,但是陈旧的教育思想还笼罩在一些教师心头。所以,为了贯彻新纲要精神,真正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师要更新观念、改进教法,学生也要更新观念、改变传统的学法,这样我们才能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

现代教育理论早就指出:民主、平等、宽松、和谐、鼓励的教学情境是促进学生学习意识的重要因素。新型的师生关系本质上不再是一种知识的传授过程,而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平等的精神上的交流,是教师的价值引导和学生的自主学习相统一的对话过程。民主、平等旨在表明教师与学生之间不是一种简单的给予和被动接受的关系,而是一种互相尊重、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平等民主的交往关系。所以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而是师生、生生之间共同探究,共享知识、共享智慧、共享经验、共享探究问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的过程。我们在实践中也深深感到,探究性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来自于一个充满问题研究的情境中。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就特别强调教师要尊重学生的需要,这是教育教学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教师以促进者的角色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和欣赏,将宽松、民主、和谐的情境展现在学生面前,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这些都是教学取得成功的秘诀。

课堂问题范文篇2

读了这篇文章之后,发现自己在教学中也经常出现这样的幼稚、粗糙的现象,这种浅层次的“零问碎答”不仅没有起到提高课堂效率反而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根据这一情况试分析了以下几种情况:

(1)为了相应新课改的要求,但又摸不清新课改的路子,由原来的“满堂灌”教学模式改为现在的“师生互动的满堂问”的教学模式,根本没有真正的领会到新课改的精神。

(2)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起点认识不够,在课前没有认真和学生沟通,随口发问。导致问题要么过于简单,要么太难学生摸不着头脑。

(3)教师课前备课不充分,对教材的把握不准,问题提得凌乱、肤浅。

(4)学生课前没有认真预习所要学的知识,就是老师提出了高质量的问题来,他们也把好问题白白的浪费掉了。

一个好的问题能“牵一发而动全身”,使学生的思维在问题的坡度上步步升高,连续进行,能较好地展现课堂教学中疏与密、缓与急、动与静、轻与重的相互关系,让课堂波澜迭起,抑扬有致。怎样设计出高效的课堂问题?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把问题权交给学生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远远比解决一个问题要重要得多。”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他们对将要学习的相关内容最想知道什么,才是教师最应传授给他们的。

我们把提问权交予学生,当然,有时学生提不出问题,有时提的问题也是过于肤浅,比如在《从铝土矿到铝合金》一节中,学生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什么?(2)氢氧化钠与氧化铝反应的方程式怎么写?(3)氧化铝在熔融电解时为什么加入冰晶石等等问题。这些问题在教材和一些资料中可以查到,在教材中能查到的问题不是问题,不经思考就提出的问题当然也不是好问题,怎样才能让学生真正的表达出自己所想知道的东西来?这时教师就应对学生做一些引导。

首先,课前先把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给学生,让学生有重点的预习这节课,再发给学生一些将要学习的知识点相关资料,多看多想必然就能发现问题,发现好的问题,把不懂的和自己最想知道的就写在自己的问题本上。

其次,老师就把学生交上来的问题本批阅一下,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给出分类,即可知道哪些是教学的重、难点是学生不会的,哪些是课外知识学生最想知道的,并且还需要怎样进一步的学习,这样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再设计课堂问题就能有的放矢,而且还能起到让学生主动预习的效果。

二、把问题的设计权交予教师

有了学生提供的问题本,作为老师应对学生提供的信息做一下处理,让问题更明确化,更具吸引力。

比如学生问题本上出现这样的问题:浓硫酸和稀硫酸的性质区别是什么?如果把这样的问题直接呈现到学生的面前,可能就起不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不起来学生的思维。这个问题是学生想知道的,又是教学的重点当然必须让学生知道,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可以把问题的问法处理一下,改为:你能用多种方法鉴别两瓶失去标签的等体积且外形相似的浓硫酸和稀硫酸吗?有原来的较死板的问法改成了灵活、开放的一个问题,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思考的能力,由于这样的问题需要同学们相互合作,才能得出比较全面的答案,这样还能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敢于在课堂教学中形成新问题

当教师根据学生的问题本,再根据自己认真的备课等等,这一系列的课前的精心的准备,可以说提出了完美的问题,那么在上课时就根据课前精心准备的问题呈现给学生,当然也有了非常好的效果。课堂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教学过程,不可能我们课前是怎么预设的,我们的课堂就会一成不变的跟着,不会超出我们的预设范围,如果在课堂教学中出现了我们预设之外的东西,而且是学生特别感兴趣的知识,我们应敢于随机设计问题,解决问题。

比如在设计氨气的喷泉演示实验时,当把胶头滴管的水挤进烧瓶内时,竟然没看到预期实验现象,当时心头一惊,但随后计上心头,为何不让学生探究一下实验失败的原因,把原来的演示实验变成探究性实验,于是提出问题:请大家分析一下喷泉实验没有成功的可能原因。激起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学生也积极思考,寻找可能的原因,而且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把形成喷泉实验的条件掌握的更透彻了。

化学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冒出意想不到的问题,当然这些都必须建立在教师课前认真备课的基础上,而且要敢于在课堂上形成新问题。可能有的老师认为这是浪费学生的时间,但从学生的长远发展看是很有益处的。

四、课堂中适时使用问题

教师经过的精心的准备,把学生不知道的知识点均设计出很多的问题,把它们全部拿到课堂去展现给学生,这样会造成满堂问的教学现象。

其实,拿到学生不懂的知识点,我们老师也不要都绞尽脑汁设计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出来。应看看教学内容,什么样的知识点需要设计出问题,什么样的知识没有必要设计出问题来。比如: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大多数学生在这一知识点存在疑问,像这样的教学重点,就不能以提问代替讲解。教师在处理时,应重点讲解:第一步怎么做;第二步怎么做;第三步怎么做……要讲深讲透,这对学生掌握知识大有好处。

课堂问题范文篇3

首先,讨论的内容和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相差甚远,学生很难建立起新旧知识间的联系,致使讨论成了无水之源,无本之本,只能依靠教师的提示,才能勉强有结果。

其次,为完成教学任务而讨论。这样的讨论只是一种点缀,一种故意安排的形式,而不是出于学生的内在需要,忽视了讨论的内容与时机,缺少与其它教学环节的融合,效果亦会大打折扣。

再次,讨论时优等生当代表,以优生的思维代替了中、差生的思维。这样做固然可以节省一些时间,但在某种程度上却失去了讨论的意义,违背了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原则。

最后,对讨论的效果和质量缺乏深刻的反思。这样的讨论存在着形式化的问题,学生在讨论中能得出结论当然好,若得不了结论,教师就把结果直接告诉学生,并不去思考讨论过程中存在着什么问题,该如何解决。

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实际情况,我认为教师在引导学生讨论及讨论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备课时要根据需要和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精心设计要讨论的问题,需要讨论的再讨论,学生经过讨论能解决的再讨论,不能只搞形式。

2.把握好讨论的时机。讨论是为了听到不同的声音,以便互相启发。若众口一词,没有必要了。当发现学生对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见解或思路时组织讨论,效果较好。因此,教师不能只局限于教案设计的环节,真正的讨论需因时机而定,顺其自然才能水到渠成。

3.讨论的组织应有层次性。难度不大的问题可以同桌商量;难度稍大的问题可以放到小组当中进行;对于较难的、可从不同角度思考的问题,教师可以组织全班同学进行讨论。无论采用哪种形式,都要照顾大多学生,多给学生发言的机会。在讨论的内容上,可以设计有梯度的问题,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事可做。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以打破对学生思想的束缚,使学生在学习中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自主性和潜在的创造力。

4.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合作应以独立为基础,如果盲目服从,没有自己的思想,讨论也会失去意义。因此,教师应留给每一位同学表达自己看法的时间与机会,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哪怕自己的观点是错误的,也能达到生生互动、互帮互学、共同进步的目的。同时,教师还应注意对学生个性化的培养,鼓励学生敢于说“不”,敢于否定另人,敢于从不同角度思考,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

课堂问题范文篇4

1.问题中心性

在“问题-探究”教学模式下,问题应该作为教学的起点,教师要设计一定的问题情景或设置一些知识障碍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引起学生认知上的冲突从而产生探究的欲望。其次,微生物学问题应该贯穿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在此教学模式下教师的任务不是直接给学生现成的具体知识,而是要求教师不断地拓展知识,围绕问题的解决思路、方法等展开教学,激发学生多向思维。课堂的最后,问题是教学的归宿,课堂教学的结果不是用所学的知识来结束问题,而是引“问题-探究”教学模式下的课堂管理探讨*刘雪珠出更多的问题,不断把学生推向思考、探索之路。显然,以问题做为中心的课堂实际上没有终止时间,不但要求学生在课堂中积极参与,更要求学生们课后的大量投入。课后的探究必将会产生或遇到问题,学生把这些问题带到课堂或课程交流平台将形成良好的以问题为轴心的循环。

2.思维多向性

毫无疑问,每个学生个体对世界的认识与解读应该都是独特的,但是长期的被动学习让学生的思维产生了强大的依赖性,以等待老师解析或直接塞给答案替代了本应该有的大胆猜想,质疑更是成了稀缺珍品。“问题-探究”教学模式为发展学生的多向性思维创造了条件,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根据自己的理解或知识积累提出质疑或给出解决问题的可能方案,不同学生用不同角度分析问题也带给其他学生多维度的思维空间,思维的辐射性得到极大的增强。同时因为微生物学学科与其他学科一样还存在很多未解、待解及有争议的问题,给学生大胆提出设想,发展多向思维提供了空间。

二、“问题-探究”教学模式下课堂的“三维”管理

教师要顺利完成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必须自始至终对课堂进行有效的管理。在“问题-探究”教学模式下,如何吸引学生进入教师设置的问题情景并提出有效的问题,学生提出问题后如何有效地开展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等活动,所有这些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设置及课堂教学定时性提出了挑战。传统的课堂管理显然不能实现课堂围绕着问题进行,课内外让学生施展其多向思维的活动特点。“问题-探究”教学模式下课堂管理必须从空间、时间及评价三个维度进行探索。

1.课堂空间管理探索

课堂空间问题。传统的课堂空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是线与线之间的关系,一个学生给其他学生的空间信息是他的侧影或背影,除了通过语言传递出来的直接知识信息外其他学生不能看到其潜在的信息源(如该学生自己所阐述的信息是否非常坚定等),接受信息的学生不能及时反馈或对信息做出反应或肢体表现,这个反过来影响或削弱提供信息的学生想提供更多信息的冲动和刺激其思维。信息的传播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但没有反射也没有激发,这种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关系显然不是一种空间关系而是一种死板的平面关系。课堂空间重排,形成同学间交互圈。“问题-探究”教学模式下的课堂空间应该让学生与学生之间能够进行立体式沟通,实现所有信息真正共享从而能积极参与问题的提出,解决方案的设计及科学论断的总结或再次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基于大学教室处于流动状态,不可能如中小学提前在教室里布置各种场景,在此模式下学生的座位安排宜采用临时性的课堂座位设计,即学生分成若干组(以4-6个为宜,人数过少导致组别太多易感杂乱,人数过多则组织困难易感松散),桌椅围成3/4圆(也可撤去桌只用椅),另1/4朝黑板,学生可站可坐。每小组的空档位有利于教师穿梭于各组聆听和答疑,也有利于小组成员出列进行演示性讲解,甚至利用教学的视频设备进行展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这种课堂空间安排,学生之间的交互增强了但是对教师的管理提出很大的挑战。首先,教师要精心设计一个良好的引导活动,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最重要的是教师在课程进行中要起到平衡功能,维护每个学生正当的课堂发言、辩论、提问等权利,在掌控互动时间、改变互动方式、转换话题以及指定发言人方面做到平衡与和谐。

2.课堂时间管理探索

课堂时间问题。某种意义上来说,课堂时间是生硬的,学校的铃声规定了一堂课的起始点和终止点。传统的大学课堂里多数学生在整个时间段如碗中之水,他(她)可以看起来非常专注,但只是在专注地听,接受。碗中之水似乎增加了点,但没有波纹,似乎也永远不用担心它会溢出来。当课堂结束后,对于多数学生来说可能也意味着结束对课堂内容的认知,没有思考,没有求证也没有怀疑。课堂时间“自由”与“专注”并存,形成课内课外相交线。“问题-探究”教学模式下的课堂前段时间要求学生千方百计吸引学生,让学生“专注”于教师设计的问题情景,专注的目的不是让学生进入高速记忆,而是慢慢地引导学生的思维进入自由状态。接下来,有的学生可能马上就会产生问题,这时他就可以向其他学生表达他的疑惑,小组成员可能会顺着他的问题而给予解答的思路,也有可能让其他成员产生更大的困惑,显然此时每一个学生的思维都有他独特的方向,对于全班学生来说此时课堂时间被“自由”使用。随着课堂时间渐渐走向终止点,学生的思考不是在走向结束而是在持续地推进。问题的解决显然很多时候不能在课堂实现,这就需要学生延伸课堂时间,用课外时间进行有效的求证,验证或进一步假设,从而实现课内外时间有效结合。课堂中提出的问题要求学生在课堂外首先通过收集各种资料,建立假设或提供现有依据或建议试验思路等,然后设计实施实验或以展板、小论文或PPT等形式汇报问题解决或举证假设。

3.课堂评价管理探索

课堂评价问题。大学里常见的课程考核以书面考试占课程总评的主要成份,平时表现一般控制在20%左右,而这20%又常以学生的到课率做为主要的指标,也就是说对于课程考核有近百分之二十的分数只要求学生到位,而到位后他(她)是否在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教师们很难做出评价。显然,这样的考核没有把学生个体在课堂中的表现纳入参考,结果在课堂里常现三分之一学生在走神,三分之一学生在忙自己的业务,还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偶尔抬头配合老师“演戏”的奇怪现象。课堂表现纳入评价,建立形成式考核。“问题-探究”教学模式下的课堂事实上是一种“翻转式”课堂,也就是说在这个模式下学生在课堂中占有绝对的主导作用。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由原来的教师讲授为主转变为学生的学后交流及现场设疑、教师情景设置和指点解疑为主,实现给学生以表达与实现本能需求的机会和可能。这样的教学形式对学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学生必须建立“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认识到学习首先是自己的事,自己是学习效果的第一责任人,如何让学生建立这种意识我认为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教师对教学评价作出改变。在课程考核中除了关注评价结果,更应注重学生平时的自我探究性,故拟整个课程考核平时表现占60%,其中20%为课堂表现包括学生对课程的投入性,提问的积极性及问题解决的独到性等等;20%为课外表现,课外表现实际是学生对课内问题的探究呈现,包括问题解决的系统性、科学性及形式美等;另20%则彰显学生的个性表现,要求学生具有协作精神,吃苦精神及创新欲望等。这种课程评价机制显然会极大地增加教师的工作量,教师除了在课堂中要及时记录各学生的课堂表现,依赖信息技术(如网络课程的交流平台)的统计数据记录平台上的交流数据外还需利用大量的时间对学生的作品一一作出评价。为了更全面地体现学生的课堂表现水平,将组织学生(把学生若干组)以轮流的形式参与评价,部分替代或补充老师对每个学生的评价成绩。

三、结论

课堂问题范文篇5

关键词:独立学院;课堂管理;互联网

1基本理论概述

所谓课堂,是以班级为教学单位,进行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的场所,并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这四个基本要素构成。课堂管理是指教师为了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维持和谐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把课堂当作无限探索文化的精神的家园,自己才是真正的主角。

2民办高校课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课堂管理模式普遍存在在民办高校中也有很多教师具备很强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也非常迫切想不断增强课堂教学效果,为此也没少付出心血,但往往不能很好地处理知识传授与课堂管理二者间的关系。主要是受传统课堂管理模式的影响,大多数教师对课堂管理的内涵理解并不深刻,对待学生的态度属于严厉强硬型,并不是民主式。对课堂秩序的管理主要倾向于命令控制,认为维持好课堂纪律,不影响课堂教学,就是做好了课堂管理。在高校中还有很多教师滥用教师权威,在处理学生问题过程中不注意方式方法,在无形中刺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如有些教师对学生过于苛刻,学生稍犯错便严厉批评;有些教师太过自命清高,面对学生一天到晚板着脸,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有些教师在教育学生时不会考虑方式和场合;还有些教师居然对学生进行侮骂。这些恶劣行为不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影响教学质量。教师忽略对学生的情感沟通任何管理都要依靠情感因素,课堂管理也不例外,高校教师必须培养这种意识。在进行课堂教学活动中,大部分教师狭义地认为自己的职责仅仅是传授知识,忽视了情感因素对课堂管理的重要性,错误地认为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具备成熟的心理,没有必要像小学生那样在课堂上讲究教学技巧和方法,认为在课堂管理上谈感情问题是浪费时间。很多高校教师在课堂上完全是自我陶醉,面无表情,和学生没有任何互动,仅仅是把书本知识枯燥地传授给学生,不注重人文知识和社会情感的培养,这给课堂教学管理带来很大障碍,不利于学生长期良好地发展。有些教师在讲课时仅仅把自己限制在三尺讲台上,从不与学生互动、了解学生的想法;对违反课堂纪律、课堂上做与学习无关事情的学生,往往熟视无睹,下课后迅速离开教室,不注重学生课堂反馈,敷衍了事。这种教师主宰课堂、吝啬情感投入的行为,不利于课堂教学目标的顺利实施,严重阻碍了学生的求知欲和长期良好的发展。无视课堂问题行为课堂问题的存在不仅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还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目前在民办高校中课堂问题繁多、成因复杂,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大学生旷课问题尤为突出。“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这句流行语对于每个大学生来说都不陌生。由于大学生日渐严重的旷课行为,近年来在高校中出现营利性质的“代课群体”,这不仅反映了当下大学生的思想过于功利,更加体现了高校课堂管理制度漏洞百出。除了这种“代课群体”,大学生为了不上课,又要保证出勤率,还会用各种招式来应对学校的考勤制度。

2)课堂秩序问题层出不穷。在高校特别是民办高校中,学生无视课堂纪律,主要有以下表现。①迟到,上课铃响了半天,学生断断续续进来。②在课堂上随意说话,“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讲”,完全忽略教师在上面讲课。③课堂气氛沉闷,学生不具备积极的学习态度。在教师提出问题时,如果不点名具体到某个学生身上,根本不会有人回答问题、和教师互动,大部分学生上课无精打采。在大学课堂中还经常出现一种状况:教室的前三排经常是空着的。学生在上课前会争先恐后去抢座,生怕后边的位置被抢没了。这充分体现了大学生完全没有积极的学习态度。④学生学习动机不纯。有些学生来上课,完全是为了保证自己的出勤率,取得一个好的平时成绩,有甚者会在教师点名后,趁着中间休息而直接逃课。有些学生简单地认为学习只是为了顺利毕业,还有些学生根本不学习,但在考试中违纪作弊行为越来越猖獗。移动互联网大面积“入侵”高校课堂伴随着手机等通信设备的普及,几乎人手一部智能机,更由于网络的强大覆盖,增加了上网的随意性,加大了教师课堂管理的难度。由于手机上网方便隐蔽,把教师上课过程中提出的问题通过手机一搜索,答案应有尽有,长期发展下去,学生就会产生很强的依赖性,不愿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惰性就会表现出来。手机成为学生上课的必需品,随着手机拍照功能越来越先进,如今在课堂上做笔记的学生越来越少。当教师提到某个知识点在考试中会出现时,学生立刻不约而同地打开手机相机,对着投影仪一阵拍,这样的现象已经不足为奇。

3解决高校课堂管理问题的主要对策

创建人本式课堂管理模式,树立科学的课堂管理理念学生是教学主体,归根到底,课堂管理是对人的管理,一个充满人性的课堂才可称为好的课堂。因此,教师作为课堂管理者,要具备“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了学生”的管理服务理念。在现代管理理念影响下,要求教师以人为本,树立科学的、与时俱进的教育教学观念。教师的职责不单单是传授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应不断进取,形成良好的教风,在课堂上尊重学生人格,注重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使学生的个性获得全面的发展,并有效地依靠班集体中的积极因素,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消除课堂上存在的消极因素,从而保证课堂管理的有效实施。注重情感因素的投入在课堂管理模式中,教师感情的投入也尤为重要。人是一种感情动物。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都离不开感情的支配。感情是影响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教师能够不断对学生及课堂投入自己的情感,师生关系不仅会得到很好的改善,减少隔阂,还会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只有教师真挚的情感,才会让学生感到亲切并发自内心地同教师交往。教师在课堂管理中一定要做到以情感人、以情管人,让学生和教师在有限的课堂里达到最大程度上的情感共鸣,实现师生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构建和谐课堂。变他律为自律,端正学习态度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的双边活动过程构成课堂管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引导并培养学生产生自律行为。自律是指个体的人依靠理性、信念和伦理,靠内心的自省和自慎、自觉和自为来调节自己,以及丰富、发展和圆满自己的言行举止。高校教师要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入手,逐渐启发他们的内在自觉性,尽可能在和学生谈话时以关爱为切入点。教师应纠正学生的错误思想,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思想决定行动,态度关系成败。如果想让学生有自律意识,就要改变学生以往的错误学习观念,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大学是更深层次地学习专业文化知识,不断丰富自己的思想观念。对于移动互联网“入侵”应采取理性的态度移动互联网的“入侵”给教学管理带来严重困扰。但绝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制止方式,这样只会治标不治本,浪费很多精力;应理性对待,有策略地对其进行引导。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准确识别网络信息,合理使用互联网,给学生建立明确的学习目标,让学生真正做到在课堂上屏蔽互联网;其次,教师要严查“出勤率”,在讲课过程中经常观察学生的“抬头率”。要把学生从虚拟网络拉回到现实课堂上,教师首先要改变自己,要花更多的精力完善自己的教学,让课堂活起来,才能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师的教学上来。

作者:莫亚辉 单位: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

参考文献:

课堂问题范文篇6

关键词:中职院校;课堂管理;问题对策

课堂管理一直是当前中职院校教育活动开展中的一个重点内容,其管理质量直接影响了课堂教育管理的效果。中职阶段学生不够成熟,他们的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缺乏足够的自我控制能力。在具体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们往往会出现一些不良的行为问题,从而对管理秩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导致了教师教育管理活动的开展效果难以得到最大化的实现。结合当前中职课堂的管理情况,我们应该做好充分的反思,对当前学生存在的问题行为进行深入的探讨,对课堂管理活动进行有效组织,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空间。

一做好中职课堂管理的必要性

课堂学习过程对学生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让学生的课堂学习过程得到更好的改进,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可以进一步提升课堂管理的整体效率和效果。在现阶段中职课堂管理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我们应重视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培养,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主观意识。最终目标是让学生树立行为自立的思想意识,同时让他们的课堂行为得到良好转化,最终促进他们与教师共同完成教育管理期望。与此同时,我们有必要在实际教育管理活动中,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全方位地培养,这样整个课堂的管理效果才能得到进一步强化,课堂教育管理进程才能够得到更好的改进。中职需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由学习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等几个不同方面的内容组成。在这样一个教育管理目标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具体的教育管理内容,对管理行为进行更好地调整,结合中职院校学生多方面素养的培养诉求,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进行引导,并从更加高效的角度展开教育管理活动。学生在中职阶段,自身的自控能力相对有限,从而导致了中职学生良好学习行为养成的主动性不强,在具体实际教育管理活动执行过程中,学生整体行为规范还有待进一步的引导,教师在相关教育管理活动的研究上也需要不断加强探索。

二中职课堂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学生自身控制能力和学习基础方面的问题。中职院校学生的自控能力和学习基础相对有限,在面对某些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如果学生学识水平低而学习门槛相对较高,会导致学生会丧失足够的学习信心;同时部分教师在进行备课和教育管理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具体情况了解不足,从而导致了课堂上一些规范化管理和教学环节安排的不当。第二,学生对教育管理的参与度有限。良好的教育氛围和学习兴趣,是学生们能按照规范化管理要求去完成教育管理计划的动力来源。教师在管理和教育的过程中,没有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展开相应的改进,学生们自身的学习主动性难以得到有效的发挥。在后续教育管理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学生的知识学习过程也较为被动,往往会出现“停滞”现象。如何结合中职阶段学生特点,在课堂教育管理中融入更多的兴趣要素和互动因素,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提升参与度,这是我们当前中职课堂管理中应该考虑的一个问题。第三,教育管理方法相对单一。中职课堂管理中,教育管理一些教育管理方法的选择上和具体的实施手段上存在一定的“脱节”。在教育管理方面上,管理方法比较简单直接,教育方法较为单一,不能够培养学生自身成长的积极性,不能满足学生对相应知识的需求,学生们在心理接受和理解方面往往产生一定的抵触情绪和认识不足,产生的负面情绪影响到学生的进取心。

三中职课堂管理的开展思路

(一)做好课堂管理方面的设计和准备。为了提高中职课堂管理的效果,教师需要对课程进行合理的设置,制定科学的教育管理计划,在传授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通过技能训练提高他们的创作能力。在中职教育活动中,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基础理论教学以及创作教学,只有进行合理的安排,才能不断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而教学管理活动中,管理条例的实施也应该广泛研究当前学生思维的状态,引导他们提高自身的思想成熟度和自控能力。教师还需要定期了解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心理状态的动态,发现他们的优势与不足。在具体教学目标和的设定和管理目标实现上,教师应该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为作为教育管理的总体目标,确定基础理论课程与创作课程在总课程中的比例,确定学生对教育管理活动整体反馈的成效,并制定并及时修整针对性的教育管理计划。我们在展开教育管理方面的设计上,也应该重视学生能否在参与教育管理活动的过程中,得到了能力方面的有效提升和发展,并且为学生潜力的激发提供一个良好的契机和环境。可以说,充分的教育管理方面的准备,结合学生具体情况做好教育管理计划设计,对整个课堂教育管理活动的开展来说是具有十分积极意义的。(二)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充分培养。在中职阶段教育管理活动开展的过程当中,我们应该重视对学生自身学习兴趣的培养和个人素质的提高。教师通过对课堂这个学习场所进行转变,让学生在教育管理过程中畅所欲言,对于他们自身学习行为和自我约束能力的改进与提高尤其重要。在传统的建议管理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作为执行者和主导者,学生则是被动的接受者,针对这方面的问题,我们在课堂教育管理活动的开展上,也应该对于学生自身的主体性学习地位进行体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人翁意识,同时也能够为后续课堂教育管理活动的开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契机。在实际教育管理过程中,应构建更加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对师生之间的传统的关系进行更好地转化。教师要突出为学生学习过程提供服务的教育管理理念,并且注重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他们解决在教育管理过程中所遇到的诸多问题。学生取得成绩时达到管理目标时,教师应该进行适当表扬,并给予肯定;在学生们遇到困难时,教师则需要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和帮助,让他们意识到教师的重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三)丰富教育管理方法。教育管理方法的拓展,这是中职院校课堂教育管理活动开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切入点,同时也是提升课堂管理效果的一个必要举措。我们应该结合中职学生的阶段特点,选择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各种教育管理方式。在实际教育管理活动中,教师需要通过具体教育管理情境进行描述,倡导学生在这部分情境当中开展研究与讨论,通过具体案例的思考与讨论对学生的潜能进行诱发。在课堂上,并通过教师的适当引导加强学生认识水平,实现其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在加强交流的基础上使学生获得更高的问题洞察力。在资料选择方面,则需要保证资料的全面性,即实现国内同国外资料的结合。在教育管理案例提供方面,教师需要联系实际寻找先进案例,保证其生动性以及真实性和典型性,在实际对案例进行选择与编排时,则需要充分联系教育管理目的、兴趣以及内容做好案例的制定,确保其能够和当前中职课堂教育管理方面的需求契合。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现阶段中职课堂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从科学的角度,对当前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充分了解,引入新的教育管理思路和教育管理理念,为学生构建一个愉悦的课堂环境。教师在展开教育管理研究的过程中,也应该积极地进行调研,不断地学习新的教育管理理论,丰富教育管理方法,满足当前新时期中职院校教育管理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袁晓文.浅谈如何开展中职有效课堂建设[J].教育教学论坛,2013(25).

[2]王竞.在中职学校打造高效课堂的策略[J].中国电力教育,2011(34).

[3]段光中.中职教育课堂学习过程及学习状态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08).

[4]纪学青.浅谈如何打造中职高效教育课堂[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5(04).

课堂问题范文篇7

一、问题设计———“有效问题”选择策略

在“问题式”教学课堂中,设计优质有效的问题是关键。即教师必须要向学生提供若干的“有效问题”。“有效问题”一般要体现三个原则:首先,教师要使学生的活动围绕着教学中心,针对重点难点加以适当的控制与诱导。这样问题解决了,教学的重难点也就掌握了。其次,学生能在已经掌握的知识的基础上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讨论等形式进行探究,取得一定的收获。再次,要有新问题或新知识的生长点,能够在部分更改条件下能产生新的问题,或是问题能够迁移等。如在探究《罗斯福新政》一课中,针对罗斯福当选总统这一内容,教师提出问题:“罗斯福在接受总统候选人提名的演说词中关键词是‘新政’。最初罗斯福所说的‘新政’(NewDeal),其实没有具体计划,只是表明如自己上台一定会采取与胡佛反危机措施不同的新的应对措施。那么,为什么这么一个空洞的‘新政’使得罗斯福在当年以绝对多数当选为新一任的美国总统?”这样的问题紧紧围绕课堂活动的中心,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激发了学生主动去探究罗斯福上台相关历史背景的兴趣。并得出结论:大危机的爆发及蔓延,说明“自由放任”政策已经无法适应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发展,美国普通人民在危机的打击下,绝望情绪普遍存在。大多数的美国人期盼出现一个强有力的政府,直接干预经济,克服危机。同时,还可以生成新的问题:“除了新政的魅力,罗斯福上台与他个人的性格有没有关系?”这个问题为接下来探究罗斯福大刀阔斧进行新政埋下伏笔,是能促使“问题式”课堂取得比较明显的效果的。

二、问题提出———探究情境创设策略

设计好了“有效问题”,教师必须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创设一种有意义的、开放式的、富有挑战与激情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内心的真实需要出发,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继而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罗斯福新政》课堂导入时,教师采用了最普通的“猜猜我是谁?”的方法来导入:“我是美国杰出的总统;我和华盛顿、林肯齐名;我是美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连任四届的总统;我是一个坐在轮椅上的总统。”这样的内容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他们迫切地想知道这个历史人物是谁。学习的激情与兴趣迅速高涨起来,教师这样的创设情境导入设计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可以满足学生学习需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大家得出了谜底是罗斯福之后,教师进一步抛出问题:“这样的一个坐在轮椅上的人,到底做了什么事情,让他能与华盛顿、林肯齐名,能连任四届总统?”从而引出对《罗斯福新政》的探究。

三、问题探究———观点质疑及开放性策略

(一)“为学患无疑,疑则进也”。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思考问题,才会有所发展、有所创造。在以往的课堂中,学生规矩地走在教师设计好的路线之中,不敢越雷池半步,学生“被填鸭”,其创造性受到压抑和扼制。因此,在“问题式”教学课堂中要突出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去发现和提出问题。让学生摆脱机械接受,转向主动探索,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同时也让学生懂得学习是为了更好地运用,让学生把学习历史当作一种乐趣。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由单一思维向多向思维拓展。如在讲述新政的农业方面的内容时,教师引用1933年5月通过的《农业调整法》,“授权农业调整管理局用政府津贴鼓励农民缩减耕地面积、销毁大量农产品、屠宰大量幼畜”,此时有学生提出了疑问:当时很多人失业,人民生活很困难,为什么要毁灭农产品?这样的疑问是大多数同学心里所共有的。教师因势利导:“是呀!为什么如此多的人失业,生活无着,政府却引导农民大规模毁灭农产品?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这样的问题可以鼓励学生对历史的质疑问难,帮助学生形成强烈的问题意识,频频撞击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阀,从而逐渐养成自主质疑的思维品质,最终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真正让学生获得提高和发展。

(二)教师“无为”———培养学生历史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布鲁姆的发现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要学生参与建立该学科的知识体系的过程。在新课程的课堂中教师主要作用在于对学生的有效的尝试指导。就是要通过精心设计科学的教学程序,让课堂“无为”,尽量减少对学生的干预,让学生在自由的时间和空间里进行主动探究,共同讨论,互相交流。从而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推理能力、分析能力,和对历史史料的处理能力。在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的探究中,一个学生提出疑问:“我认为罗斯福新政不新!”全班哗然!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此时,教师形成问题:“有同学认为罗斯福新政是新的,有同学认为罗斯福新政并不新!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能说说你的理由吗?”学生在讨论中灵感飞现,新意迭出。他们有的从彻底打破胡佛的自由放任政策的角度去分析;有的从罗斯福新政的本质去分析;还有其他一些角度去分析,以此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当然,有些看法不一定科学,但这种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思维品质确实难能可贵。教师则做适时的指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和历史史观。学生是一个蕴藏着巨大潜能的教学资源宝库,只要我们充分相信学生,高度尊重学生,放手解放学生,我们的课堂就会充满生机。学生历史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也会得到发展。

四、问题解决和升华———真实构建和问题发展升华策略

(一)强调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真实建构

“问题式”课堂教学以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全面参与为导向,强调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真实建构。解决问题并不仅仅追求问题结果的成功、有效,而且强调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亲身体验与主动建构,形成自己科学的价值观以及积极的学习品质、学习态度等,从而实现学生的综合发展,这才是教学的价值所在。在《罗斯福新政》的探究中,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罗斯福新政的很多措施都是很有效的。假如你是当时的罗斯福智囊团的成员,你还会向罗斯福建议实施哪些措施?假如你是当时美国的一个普通的老百姓,你将如何看待罗斯福新政?假如你是一名当时苏联的官员,你会怎样评价罗斯福新政?这样问题有利于学生主动去体验和构建。并在体验和构建的过程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课堂问题范文篇8

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把探究性学习方式用好用活呢?我们的体会是:让课堂充满问题,让问题充满思考。

一、问题是探究性学习的核心

探究性学习是当今培养学生创新素质较为先进的学习方式之一,它的学习效果是通过需要探究的问题来呈现的。中学各科大量的学习内容,均可在教师的指导、启发下,以产生问题的形式,通过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来使学生获得知识,增长才力。心理学家布鲁纳说:“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问题是探究性学习的核心,所以,教师能否恰到好处地设置有价值的问题,学生能否在质疑中提出有挑战性和吸引性的问题,是探究性课堂学习能否获得成功的关键。大量成功实验的事实证明,以问题为核心的探究性学习方法完全适合中学生的学习需要。从思维发展的特点来看,中学生的思维已具有独立性、批判性和创造性的特点,他们能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事物加以分析和批判。运用探究性学习方式,能够让学生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合作讨论、相互交往与师生互动中开发潜能,从而增强时代要求的各项素质。从现代心理学角度来说,人是万物之灵,探究、体验、欣赏等需要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学生的这些需要,为提倡运用探究性学习方式提供了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依据。再从哲学的范畴来认识,一切创新都是从问题开始。问题就是矛盾,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要引导学生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善“导”的教师,总会在课之始、课之中和课之尾不断引出发人深省的问题;成功的课堂教学,也总是能够创造问题情境,让课堂充满问题。

二、问题是创新的起点和兴趣的动因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说:“科学家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提出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创新的起点是问题。只有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才能有目的的、有步骤的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得出相应的结论。所以说问题的提出是创造过程中的第一阶段,没有问题就迈不出第一步,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也就无从谈起。纵观人类社会,认识的发展、技术的创新以及科学的发明无一不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熟透了的苹果,从树上掉下来,这是司空见惯的现象,可是牛顿从这一平凡的想象中发现了问题,提出了问题,并最终得出“万有引力”这一伟大的科学定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当然也要从问题开始。

再者,问题最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感到有兴趣,学起来就积极主动,满腔热情。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创新精神的前提是兴趣,而兴趣的动因却是问题。“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即是问题,是引起思考的动因,是激起学生学习欲望和探究精神的最积极因素。课堂教学调查表明:教师采用描述、讲解的方法,时间一久,学生的兴趣便呈逐步下降趋势,学生兴趣率最高达到85%;而设置问题让学生探究,学生的兴趣却呈逐步上升趋势,兴趣率平均高达95%-100%。问题是兴趣的“启发剂”,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充满问题的探究性学习方式最受学生的欢迎。

三、问题要有价值,有意义,充满思考

当然,让课堂充满问题并非意味着一堂课提出的问题越多越好。如果过去那种启发式教学变成了“满堂问”,便是走了极端。课堂教学固然要以问题为线索,但问题应有主次与轻重之分,科学与庸俗之别,难易与适度之标。一句话,问题必须紧扣教材,紧扣学科特点。

问题设置要有价值,有意义,还要有层次。课程中的问题一般来自于三方面,一是教师设疑,二是学生质疑提出问题,三是课文后习题上的问题。教师设疑是学生质疑、解疑的重要前提,直接影响学生解题的兴趣和能力。所以教师在备课中要精心把握设疑的尺标,根据学生知识能力的实际水平,以坚持让学生“跳一跳摘果子”的原则来设置问题。教师设疑可安排在课之初,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教学,使问题起到纲举目张、高屋建瓴的作用;也可在课之中,当学生提不出什么问题时,教师的设疑如同一石投向平静的水面,会荡出层层涟漪;也可在课之尾设疑,让学生感到时已尽而意无穷,拓展课堂教学的吸引力。

学生质疑,是探究性学习的重中之重。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提出问题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要使学生能够提出一些有价值、有意义、有思考性的问题,就需要教师的指导、点拨,这样才会逐步提高学生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更新观念,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构建新型教学模式

现代教学观念认为:不会提出问题的学生,不算是学习好的学生。课堂教学要把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创新能力作为探究性学习的重要内容。可是,当前的课堂教学中多数学生往往缺乏问题意识,提不出问题,也不会提问题。造成这种沉闷现象的根本原因是:长期受传统的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习惯了滔滔不绝的“满堂灌”,学生则养成了以静听代学习的习惯,“好学而无疑”成为普遍现象。

我们在开展探究性学习实验之始,曾作了一次“问题意识”的专项调查,结果表明:60%左右的学生认为,上学就是跟老师学,老师教什么,我就学什么,学会就行;因为老师滔滔不绝地讲,我们不需要提什么问题,也没时间提问题。大约10%的学生是受传统教法影响养成思维的惰性,只愿听老师讲,懒于动脑去思考;20%的学生是课堂上有问题,也有自己的看法,但不愿提出问题或不敢提问题,因为老师喜欢听话的孩子,喜欢上课专心致志听讲的学生,有问题也只好等待从老师的讲解中得到解决;只有10%的学生认为:我们喜欢提问题,与老师交流问题,课堂应给我们提问、讨论的机会,但有的老师允许,有的老师不喜欢这样做。

以上调查可以看出,传统灌输式的教学,虽然已被批判了半个世纪,但是陈旧的教育思想还笼罩在一些教师心头。所以,为了贯彻新纲要精神,真正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师要更新观念、改进教法,学生也要更新观念、改变传统的学法,这样我们才能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

现代教育理论早就指出:民主、平等、宽松、和谐、鼓励的教学情境是促进学生学习意识的重要因素。新型的师生关系本质上不再是一种知识的传授过程,而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平等的精神上的交流,是教师的价值引导和学生的自主学习相统一的对话过程。民主、平等旨在表明教师与学生之间不是一种简单的给予和被动接受的关系,而是一种互相尊重、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平等民主的交往关系。所以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而是师生、生生之间共同探究,共享知识、共享智慧、共享经验、共享探究问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的过程。我们在实践中也深深感到,探究性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来自于一个充满问题研究的情境中。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就特别强调教师要尊重学生的需要,这是教育教学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教师以促进者的角色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和欣赏,将宽松、民主、和谐的情境展现在学生面前,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这些都是教学取得成功的秘诀。

课堂问题范文篇9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要想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语文课堂的前几分钟是最为关键的。课堂前五分钟,语文教师可以和学生形成互动,让学生走上讲台,不论何种形式、何内容,只要让学生表达最想说的就可以。这样既有利于课堂气氛的活跃,增加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又利于培养学生在众人面前表达自己的能力和勇气。另外,学生只有在课下不断地丰富自己,站在讲台上才能有东西表达,这样也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在诗歌或者散文的教学中,教师可采用朗读的方法,让学生进入文章情境,感悟作者的思想,使学生受到感染、触动。以人教版高中二年级语文课本中苏轼的《赤壁赋》为例,这是一篇散文赋,但它更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诗。苏轼用清风、江水、明月、小舟,描绘了诗一般的意境。通过写水的流逝、月的盈缺抒发对人生的感慨,把友人所表达的卑微渺小、人生短暂的悲观之情,转换为一种物我无尽、寄情山水的乐观心态。通过教师的朗读来带动学生的反复朗读,让学生进入当时的情景,自己仿佛与苏轼同游赤壁,这种感受对学生学习的帮助是教师用大量枯燥无味的资料和条分缕绪的讲解所无法相比的。在小说、戏剧部分的教学中,教师应该采用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的方法去授课。正如前人所说“:如果教师不去设法在学生身上形成一种情绪高涨的内在状态,那么知识只会引起冷漠与疲劳。”以人教版高中二年级课本老舍先生的代表作《茶馆》为例,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自主分成小组,扮演小说中的人物,模拟情境对话,用恰当的肢体语言表达人物的情感,使学生通过自己扮演的人物来感受旧中国的黑暗与腐朽,感受当时广大人民的苦难生活。这种方法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而且提高了课堂理解的效率。议论文的教学大概是整个高中语文教学中最纠结的一部分。就整体而言,议论文的内容枯燥乏味,格式基本固定,领域内的专业名词较多,这些对学生而言,根本没有任何吸引力。这就需要教师带动课堂氛围。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新颖的话题来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关注程度,激发学生自己去文章中找答案,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本文章的理解,而且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语文教师一般会在课下布置作业,其中不乏大量的阅读题,而教师有时会因为工作量较大而导致批改时间长,有些老师甚至把作业压下来,导致反馈不及时,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巩固。针对这些问题,建议教师在课堂上进行阅读练习,通过当堂课的训练,及时提示学生易犯错的地方,这利于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强化记忆,使教师教得不辛苦,学生学得不痛苦。

二、从多角度发掘学生的潜力,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

语文教师在布置课下作业时,要着重抓住学生的兴趣所在,根据课堂的反应,布置相关的问题,要求学生运用发散性思维作答,发挥创新性,自主解决问题,鼓励对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理解。这样学生的思维会越来越活跃,对于文章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刻,对于语文课的兴趣也会越来越浓厚。语文教师可以在教室内设立读书角,放置一些读书资料,定期开展读书会活动,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用审视性、比较性的眼光学习,还可以增加学生课下的知识累积,针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延伸。如果学校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和硬件设备,那么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发挥网络优势,让学生在大量的知识链接中广收博取,以增加对知识理解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有兴趣地高效率地学习。但是,高中的学生正处于升学压力大的时期,有一部分学生可能会在形形色色的网络资源中释放压力,尤其是在网络游戏中迷失自己,教师要把握学生的思想,不能让学生陷于网络游戏中不能自拔。在新课程改革的步伐中,教师不能只站在台上。正如有人说:“真正的教育者会使自己同学生建立细腻的情感联系。”所以教师要关注的不仅仅是学生的学习,更要走进学生的生活,与学生交朋友,关注学生的发展,这样在备课环节教师就可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备什么”的同时,更着重思考“怎么教”。只停留在常识性描述说明的教师,用资料堆积、枯燥乏味,不被学生接受。对于高中语文教学来说,教与学要相辅相成,不仅要依靠教师的“教”,更要依靠学生的“学”。学生怎么学,如何学的快、学得好,与教师如何教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三、结束语

课堂问题范文篇10

论文摘要: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干扰教学的现象,造成教育秩序混乱。如,有的学生对教学形成逆反心理,违反教学纪律;有的学生则过于焦虑,恐惧不安;有的学生由于自制力差,频繁发生与教学不相干动作;有的学生性格内向,神经过于敏感,不敢回答老师的问题;有的学生对学习失去信心,在课堂上从不参与交流等。所有这些问题都是课堂问题行为。

一、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

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出来的问题行为可能是家庭问题行为或社会问题行为的延伸,也可能是受同伴团体的不良影响,也可能是不良的课堂教学环境或教师的教学失策导致的,总之,学生的问题行为是与其学习、生活环境、社会风气等有关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各种问题的综合反映,而不是由某种单一因素造成的。综合起来,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一)教师的教育失策

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与教师的失策直接相关,甚至有些问题行为还可能是教师直接造成的,因而决不能把学生的问题行为完全看成是学生自己的问题。教师的失策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错误的教育观、学生观。教师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会直接影响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式,从而引发学生的问题行为。如教师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念,把将升学率作为指导思想,把分数作为唯一指标。教学上搞题海战术,无休止地上课、补课、考试,学习成了无边的“苦海”。这样,学生就会产生厌倦情绪、逆反行为,甚至产生较严重的对抗性行为。而且,学生会因考试、课业负担过重、同学间的剧烈竞争而产生巨大的压力,这样神经整天就会处于紧张之中,得不到调整就会产生脑功能失调,出现干扰学习的问题行为,如注意力涣散,多动。

2.管理的缺失。许多教师过于将注意力放在学科内容方面,忽视自己在课堂管理能力方面的锻炼和提高。实际上,学生中问题行为的出现与任课老师在课堂管理上的不当和失败密切相关。美国哈佛大学1968年证明了这一点研究者采用因素分析的方法分离出教师的3种管理行为:随机应变、专横与惩罚。学生的7种行为是:合作、积极参加、活动、探索、求成、助人与凝固。研究结果表明,教师的随机应变与学生的合作积极参加以及求知特征成正相关,教师的惩罚与学生的合作、积极参加活动、求知和助人的特征成负相关。相反,教师的专横与学生的合作、积极参加活动、求知和助人的特征成相关。

3.教学的偏差。教师不认真备课或根本不备课;教学方法呆板,千篇一律,枯燥乏味,不善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对学生缺乏了解,教学内容过难或过易,讲课速度过快或过慢;表达能力差,语言和要求含糊不清;教师缺乏活力,精神不振,懒懒散散等等,这些教学上的偏差很容易导致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降低,引起课堂问题行为。研究表明,教师的威信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越高,学生越不易产生问题行为。

(二)学生的身心因素

课堂中大量的问题行为同学生的身心状况直接相关,是由学生自身的因素引起的。即使同一年龄阶段的学生,其问题行为也因其身心条件的差异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1.性别差异。学生的性别特征对问题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这在低年级中尤为明显。美国心理学家曾将男女孩的性别差异与纪律问题作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男孩在纪律问题上要比女孩“勇敢”得多,违反纪律的现象或次数也更多。

2.生理障碍。学生生理上的障碍使学生容易产生问题行为。如学生视、听、说等方面的障碍,会削弱学生学习能力和动力,妨碍学习活动的正常进行,会使学生在课堂上常常出现不烦躁不安、自行其是等问题行为,这种现象容易导致学生注意涣散、活动过度、冲动任性,从而在课堂上难以控制自己的行为,出现活动过多、情绪不稳、大声怪叫、注意不集中等多种问题行为。

3.心理偏差。它主要反映在焦虑、挫折和个性等方面。如性格过于内向的学生,往往容易产生一直性退缩行为,而性格过于外向的学生,往往容易产生攻击性逆反行为。

(三)环境的因素

心理学家勒温关于人的行为的研究表明,行为是人与环境的函数,这一研究结果揭示了人的行为与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环境影响主要包括家庭、大众媒体、课堂内部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1.家庭因素。许多心理学关于离异家庭子女的行为研究表明,单亲家庭对孩子的行为会产生消极影响,这些孩子在行为上常表现为自制力差,容易产生对抗性逆反行为。另外,家长的教育方式也会影响学生课堂上的行为。

2.大众媒体。在当今信息时代里,社会各种信息通过多种信息媒体大量涌入学校,学生的知识总量中,有一半左右是通过学校以外的大众媒体获得的。学生受不良内容的影响,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甚至盲目模仿和具体尝试其中的动作与行为,这些行为也常延伸到课堂中。

3.课堂内部环境。课堂内部环境,诸如课堂内的温度、色彩、课堂气氛、课堂座位的编排方式等都会对学生的课堂行为产生十分明显的影响。

二、处理课堂问题的基本原则

课堂问题出现的形式多种多样,出自的对象也各不同。在选择处理方法上应因时因地因人而异,不可生搬硬套,且运用时要讲究策略,把握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冷静性原则。冷静性原则是处理课堂问题最基本的原则。唯有冷静,才会想出处理问题的好主意、好点子,惟有冷静,才会化干戈为玉帛。

①思想上要“冷”。一旦发生课堂问题,教师思想必须保持冷静,用理智驾驭情感。就是在学生屡教不改的情况下,也要坚持做到不急躁、不厌烦、不发火。绝不能为了让学生害怕,出口气而头脑发热、意气用事。

②处理上要“冷”,即通常所说的课堂问题“冷处理”。具体表现为明示与暗示以暗示为主,当众批评与个别谈心以个别谈心为主,课堂问题以课下解决为主,给学生以自我反省、自我教育的时间。尽量避免与学生直接冲突,不分青红皂白严厉批评,甚至变处罚为体罚,例如罚作业、罚值日、罚站、殴打等等,这样违纪学生不但不会反悔,还会产生心理上的对抗。结果是压而不服,容易从违纪走向违法,也导致教师自食恶果。

2.“治病救人”原则。解决课堂问题的出发点在于使学生认识缺点,改正错误,悬崖勒马,迷途知返。俗话说:“一句话说得人笑,一句话说得人跳”。批评的语言不同,其教育效果也不大一样。无论学生的错误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批评教育时,教师语言一定要和蔼可亲,循循善诱,要用火热的爱心和真挚的诚心善待学生,要坚信只要正确疏导,他们一定会幡然醒悟,弃旧图新的。

3.巧妙性原则。无论发生何种情况,教师都必须积极思考对策,力求变被动为主动。视具体情况做到机智灵活,随机应变,从而绝处逢生,云开雾散,柳暗花明。

课堂问题是课堂教学中不和谐的“音符”,若思想不重视,态度不端正,不把握正确处理的原则,选择的解决方法不适宜,小事也会变大,闹得不可收拾。

三、课堂问题行为的管理策略和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常常作出一些与课堂要求不符的行为,姑且称之为课堂问题。虽然事因不大,但如果处理不当,教师往往陷入尴尬的境地,甚至后果严重,以致于对簿公堂。那么如何正确的处理好课堂问题呢?我认为,除了要把握好处理课堂问题行为的几个原则之外,还要采取恰当有效的方法。

第一类,“放任法”,即对学生出现的问题不施加影响。学生在课堂上出点小错误,是常有的事。教师应宽容一些,大度一些,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思考它,看待它,并努力替学生的错误寻找“合理性”。如果问题的负面影响较小,出事的学生平时表现良好,出现的问题却属偶然,且学生有悔改之意或即刻改正了,就无须小题大做,立即采取严厉的措施。

第二类,暗示法,也就是间接提示、批评正在犯错误的学生。可分为静态揭示法、语调变换法、“借题发挥”法、表扬法、直接提问法等。

1.静态揭示法,即教师通过肢体语言引起学生对自己存在问题的认识,如凝望、摇头、摆手、走近学生等以提醒学生,迫使其在无形的压力下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2.语调变换法,也就是运用适宜的高音、音强和语素、停顿引起学生注意的方法。当教师讲解问题时,可突然加速语调,可突然加重语调,提高声音或减慢节奏,突然不语,以吸引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

3.“借题发挥”法,教师发现课堂问题时,可结合教学内容“即景生情”以帮助学生认识错误。

4.表扬法,表扬好的就是间接批评了差的,如发现学生在某一方面出现了问题,就看准时机,表扬这方面做的好的学生,或表扬他本人做得好的方面,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问题。

5.间接提问法,当即提问正在犯错误的学生,提问的问题一般与教学内容紧密相连而与学生的缺点无关,只要中止了学生的行为,即可达到了目的。

第三类,明示法,可分为明确强调法,“施行处罚”法等。公务员之家:

1.明确强调法,有时学生是由于对教师的讲解不甚明白而有意无意的干扰课堂秩序。如不按教师的设计思路回答问题,胡蒙瞎侃,教师应立即强调所学的内容。若遇个别学生趁“混水”之机故意向教师发难,教师要及时纠正。否则精心准备的一堂课也会被搅的一塌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