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讨论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5 15:51:13

课堂讨论

课堂讨论范文篇1

以往的讨论一般按原先的座位同桌讨论,或者是前后排的学生讨论,这样可能导致有的小组学习力量强,有的小组学习力量弱的局面,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习惯、性格、兴趣、需要等因素加以分组,分组时不仅要重视学生智力因素的发展,而且要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每组各个层面的学生都应兼顾,这样才能取长补短,同时教师可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使每个学生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发展。

二、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

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践证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正如有的专家所说,“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

为此,应当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同时,教师要放权给学生,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辩论。教师应当给学生时间和权利,让学生充分进行思考,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让学生放开说,并且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说。条件具备了,学生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起来,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只有积极、主动、兴奋地参与学习过程,个体才能得到发展。

三、讨论的时机要恰当

对问题的讨论应把握时机,过早学生的认知水平没有达到最近发展区,学生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白白地浪费时间而一无所获。过迟学生对问题已基本弄懂,讨论的意义不大。教师还应设计多层次的问题满足各层面学生的多元需要,把握好学生思维的高潮,及时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以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此外,讨论时应把握“跳一跳,能摘到”的原则,在讨论的效果上做文章。

四、讨论的方法要科学

常见教师把题一呈现,便马上让学生讨论,讨论了两三分钟,教师便草草收场,只留于表面形式,没有注重效果。教师不能由于时间关系,相互交流未充分展开就终结,应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广大空间。在教学实验中,我曾经把班上的学生分成三组,第一组对问题直接讨论,第二组独立思考,第三组先独立思考然后讨论,经过多次实验结果发现:第三组学习效果最好,第一组效果最差。第一组的学生容易注意到别人的意见,思维活动受到了束缚,容易得出一些倾向性的结论;第三组表现在它的“预热效应”上,学生有各自不同的思维活动,出现了多种解决问题的途径,有利于学生积思广益的学习。第三组的学生无论是在解决问题的途径上、质量上都优于其它两组。可见,讨论的方法很值得推敲。

五、讨论的氛围要和谐

讨论应营造一种氛围,使每位学生不用担心自己的意见被批评,而是坚信自己的观点是受欢迎的,小组中的成员不是批评别人的意见,而是倾听、补充、完善所提出的问题解决方案,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观点即使错了,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才能真正明白问题的关键所在。只有这样,学生讨论起来,才心无疑虑,才能互相启发,取长补短,不同层次的学生才能各有发展。

六、要培养学生“三会”

有的老师将小组合作理解为小组讨论。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教学场面:讨论时,学生各说各的,有的学生不善于独立思考,不善于互相配合,不善于尊重别人的意见,也不善于做必要的妥协。学生讨论后,教师依次听取汇报,汇报完毕,活动便宣告结束。

为此老师要培养学生“三会”:一是学会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努力掌握别人发言的要点,对别人的发言作出评价;二是学会质疑,听不懂时,请求对方作进一步的解释;三是学会组织、主持小组学习,能根据他人的观点,做总结性发言。使学生在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认识,不断产生新的想法,同时也在交流和碰撞中,一次又一次地学会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共享他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成果。

课堂讨论为学生创造了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学习环境,它使学生在获得所必需的数学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等非智力因素方面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当然,课堂讨论还应注意讨论的问题应有多种解决途径,讨论中教师应适时加以指引、点拨,讨论的组织形式应多样化,尽量避免一问一答的形式,如何防止两极分化等问题,这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去思考,去探索。

摘要:怎样才能让学生既能动得了,又能动得好?才能达到讨论的最佳效果呢?一、讨论小组的建立要合理;二、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三、讨论的时机要恰当;四、讨论的方法要科学;五、讨论的氛围要和谐;

课堂讨论范文篇2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堂讨论问题对策

课堂讨论是实现由“教师中心”、“教材中心”教学模式向“学生中心”,教学模式转变的有效方法之一,也是突出教学民主、尊重学生话语权的新课改本质要求,更是培养学牛知识探究能力、思维能力和人际关系沟通能力的有效方法。但目前部分高中学校,由于学生的特殊性,加之一些教师对课堂讨论认识不深刻,把握不准确,使思想政治课堂讨论浮于表面、流于形式,甚至出现了某些问题,降低岔课堂效率。

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课堂讨论中除了几个优秀学生外,大多数学生保持沉默

一这是目前部分高中课堂讨论中最普遍的现象。出现这种情况,一是有些教师在上课之前没有认真做好充分准备,所选讨论的话题要么太难、太抽象,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不会讲;要么话题太简单,或陈旧乏味,学生不愿讲。二是学生本身的原因。高中学生大多处于青春期,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尤其晕女生)存在羞涩心理,怕出风头,担心自己在讨论中表述的观点出现错误或不被认同,被人讥讽。部分同学虽然存在哗众心理,好出风头,但由于知识贫乏,对课堂讨论的内容不熟悉,缺乏信心,所以缄口不言。加之有些同学性格内向,所以课堂讨论时可能出现“鸦雀无声”的情况。

2.课堂获序混乱,学生讨论与课题无关的东西

这是课堂讨论中出现的“另类”现象。一些学生利用讨论时间,乘机谈论与课题无关的内容,私开课堂“地下沙龙”,讨论男女同学之间的关系、老师的私人生活、社会新闻等等。讨论起来眉飞色舞、离题万里,有些学生竟然穿梭于座位或小组之间。出现这种情况,一般是由于教师教学目的不明确,对课堂纪律要求不严格,课堂教学组织松散所致。

3.教师对课堂讨论的问题草草结束,没有进行有效评价

在平时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有些课堂讨论,教师没有进行评价;或者仅仅是几句简单的评价,不得要领;或者评价过多(过宽过散),不能围绕教学目的和要求,思路头绪不清。究其原因有:(1)教师时间安排不合理。由于课堂讨论时间不充足,对讨论的内容没来得及深人就草草收场;(2)教师受某种观念的影响,只对个别成绩好的同学发表的观点进行讲评,对成绩差或存在某种偏见的同学发表的观点看法,充耳不闻,不予理会,剥夺这部分学生的话语权;(3)教师只针对自己预备好的讨论结果进行“自我评价”,不对讨论中学生提出的、合理的“意外”观点评述;(4)教师由于自身素养的原因,对讨论中有代表性的观点,不能恰如其分地概括、总结与引导。

4.课堂讨论成了会开课上教师“做秀”,少数优秀学生表演的舞台

部分教师认为,课堂讨论仅仅是公开课、观摩课上做做而已,没有认识到思想政治课也要提高学生“发现学习、自主学习、参与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没有让学生的讨论真正成为思想交流、思维碰撞、集思广益、开阔视野、形成新思路的过程。学生也因此对课堂讨论缺乏正确认识,认为课堂讨论只是老师安排好的优秀学生的“表演”,与己无关。

二、改进课堂讨论的对策

1.正确认识课堂讨论

课堂讨论就是强调“以学生为本”,把师生置于平等的交流主体,对问题情境进行充分的双向交流,让课堂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引起波澜,驱动学生的内在思维机制,让学生在已有的认知经验基础上,使认知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同时,课堂讨论使学生生活在自己的经验世界里,用自己熟悉的语言,把理性的书本知识、课堂内容表达出来,有利于学生知识的主动建构,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此外,课堂讨论有利于发扬教学民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责任意识、互惠思想和开放理念,促进教学活动的和谐顺利进行。因此,每一位教师都要从教书和育人双重角度正确认识课堂讨论的重要性,并帮助学生对课堂讨论树立正确的又见念和态度。

2.精心设计课堂讨论的话题

课堂讨论的话题除了要围绕课本内容和教学大纲要求外,还必须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有利于增加知识的趣味性和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有话可说。(1)教师应选择新颖、具有时代气息、学生感兴趣的健康话题。思想政治课所选的讨论话题要具有新颖性、时代性,能反映社会热点和科技发展的最新成就,而且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为学生所耳闻目睹,使学生有话可说。(2)让学生熟悉与讨论话题有关的背景知识。要使课堂讨论取得成功,关键是课前要做好充分准备,提前布置讨论题目,要求学生围绕题目查阅相关资料,写好发言提纲。让学生做好充分准备,讨论起来就可能非常热烈。

3.精心组织课堂讨论

组织好课堂讨论,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力保障。(1)教师和学生一道采角”自下而上,民主集中制”原则制定课堂讨论规则。经过学生民主讨论的规章制度,有利于提高和加强学生自身约束力,保证课堂讨论的有序进行,提高课堂讨论效率。(2)教给学生课堂讨论的策略技巧。当学生遇到表达困难时,教师可采用替代、转述、重组、释义等方法帮助学生回忆一时难以记起的某些知识;教师也可以指导学生恰当地利用手势、眼神、面部表情或体态动作等形、体语言表达自己。(3)给学生提出明确的目标任务。学习目标具有定向、激励和评价作用,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成效。布置任务时,难度要适中,把握好学生的“最近发展区”。(4)合理分组,分邵角色,责任到人。合作学习主张“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分组原则。组员最好按成绩的好、中、差合理搭配,人数不宜太多或太少。教师还要依据学生的性格特征和特长适当分配成员角色,如主持人、记录员、监督员和发言人等。做到“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5)教师参与讨论,给学生以适当的指导和帮助。在讨论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是调控和辅导,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对交流中出现的障碍及时加以排除,保证讨论始终围绕主题进行。

4.给学生创造一个舒适、宽松的课堂讨论环境

教师要热情鼓励,善于诱导,给学生一个轻快宽松的环境,一张和蔼可亲的面容、一种信任和期待的眼神、一次真诚的表扬,减少学生的顾虑。教师要注意纠错的艺术,采取随机应变的措施,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保证课堂讨论顺利进行。

课堂讨论范文篇3

新课程实验已经3年有余,对课改实验,广大实验区的教师投入了满腔热情,付出了艰辛劳动。新课程给实验区教学带来了新气象,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变化。但是,随着新课程实验的深入,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随之出现,比如当前,课堂讨论主要存在讨论小组的设置比较随意,讨论时机把握的不够好,讨论方法不科学以及讨论氛围没形成等问题,从而导致课堂讨论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实际上没有任何效果。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既能动得了,又能动得好?才能达到讨论的最佳效果呢?本人结合我教学实际来谈谈体会!以便同各位同人共享。

一、讨论小组的建立要合理

以往的讨论一般按原先的座位同桌讨论,或者是前后排的学生讨论,这样可能导致有的小组学习力量强,有的小组学习力量弱的局面,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习惯、性格、兴趣、需要等因素加以分组,分组时不仅要重视学生智力因素的发展,而且要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每组各个层面的学生都应兼顾,这样才能取长补短,同时教师可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使每个学生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发展。

二、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

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践证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正如有的专家所说,“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

为此,应当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同时,教师要放权给学生,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辩论。教师应当给学生时间和权利,让学生充分进行思考,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让学生放开说,并且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说。条件具备了,学生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起来,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只有积极、主动、兴奋地参与学习过程,个体才能得到发展。

三、讨论的时机要恰当

对问题的讨论应把握时机,过早学生的认知水平没有达到最近发展区,学生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白白地浪费时间而一无所获。过迟学生对问题已基本弄懂,讨论的意义不大。教师还应设计多层次的问题满足各层面学生的多元需要,把握好学生思维的高潮,及时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以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此外,讨论时应把握“跳一跳,能摘到”的原则,在讨论的效果上做文章。

四、讨论的方法要科学

常见教师把题一呈现,便马上让学生讨论,讨论了两三分钟,教师便草草收场,只留于表面形式,没有注重效果。教师不能由于时间关系,相互交流未充分展开就终结,应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广大空间。在教学实验中,我曾经把班上的学生分成三组,第一组对问题直接讨论,第二组独立思考,第三组先独立思考然后讨论,经过多次实验结果发现:第三组学习效果最好,第一组效果最差。

第一组的学生容易注意到别人的意见,思维活动受到了束缚,容易得出一些倾向性的结论;第三组表现在它的“预热效应”上,学生有各自不同的思维活动,出现了多种解决问题的途径,有利于学生积思广益的学习。第三组的学生无论是在解决问题的途径上、质量上都优于其它两组。可见,讨论的方法很值得推敲。

五、讨论的氛围要和谐

讨论应营造一种氛围,使每位学生不用担心自己的意见被批评,而是坚信自己的观点是受欢迎的,小组中的成员不是批评别人的意见,而是倾听、补充、完善所提出的问题解决方案,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观点即使错了,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才能真正明白问题的关键所在。只有这样,学生讨论起来,才心无疑虑,才能互相启发,取长补短,不同层次的学生才能各有发展。

六、要培养学生“三会”

有的老师将小组合作理解为小组讨论。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教学场面:讨论时,学生各说各的,有的学生不善于独立思考,不善于互相配合,不善于尊重别人的意见,也不善于做必要的妥协。学生讨论后,教师依次听取汇报,汇报完毕,活动便宣告结束。

课堂讨论范文篇4

新课程实验已经3年有余,对课改实验,广大实验区的教师投入了满腔热情,付出了艰辛劳动。新课程给实验区教学带来了新气象,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变化。但是,随着新课程实验的深入,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随之出现,比如当前,课堂讨论主要存在讨论小组的设置比较随意,讨论时机把握的不够好,讨论方法不科学以及讨论氛围没形成等问题,从而导致课堂讨论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实际上没有任何效果。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既能动得了,又能动得好?才能达到讨论的最佳效果呢?本人结合我教学实际来谈谈体会!以便同各位同人共享。

一、讨论小组的建立要合理

以往的讨论一般按原先的座位同桌讨论,或者是前后排的学生讨论,这样可能导致有的小组学习力量强,有的小组学习力量弱的局面,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习惯、性格、兴趣、需要等因素加以分组,分组时不仅要重视学生智力因素的发展,而且要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每组各个层面的学生都应兼顾,这样才能取长补短,同时教师可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使每个学生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发展。

二、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

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践证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正如有的专家所说,“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

为此,应当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同时,教师要放权给学生,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辩论。教师应当给学生时间和权利,让学生充分进行思考,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让学生放开说,并且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说。条件具备了,学生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起来,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只有积极、主动、兴奋地参与学习过程,个体才能得到发展。

三、讨论的时机要恰当

对问题的讨论应把握时机,过早学生的认知水平没有达到最近发展区,学生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白白地浪费时间而一无所获。过迟学生对问题已基本弄懂,讨论的意义不大。教师还应设计多层次的问题满足各层面学生的多元需要,把握好学生思维的高潮,及时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以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此外,讨论时应把握“跳一跳,能摘到”的原则,在讨论的效果上做文章。

四、讨论的方法要科学

常见教师把题一呈现,便马上让学生讨论,讨论了两三分钟,教师便草草收场,只留于表面形式,没有注重效果。教师不能由于时间关系,相互交流未充分展开就终结,应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广大空间。在教学实验中,我曾经把班上的学生分成三组,第一组对问题直接讨论,第二组独立思考,第三组先独立思考然后讨论,经过多次实验结果发现:第三组学习效果最好,第一组效果最差。第一组的学生容易注意到别人的意见,思维活动受到了束缚,容易得出一些倾向性的结论;第三组表现在它的“预热效应”上,学生有各自不同的思维活动,出现了多种解决问题的途径,有利于学生积思广益的学习。第三组的学生无论是在解决问题的途径上、质量上都优于其它两组。可见,讨论的方法很值得推敲。

五、讨论的氛围要和谐

讨论应营造一种氛围,使每位学生不用担心自己的意见被批评,而是坚信自己的观点是受欢迎的,小组中的成员不是批评别人的意见,而是倾听、补充、完善所提出的问题解决方案,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观点即使错了,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才能真正明白问题的关键所在。只有这样,学生讨论起来,才心无疑虑,才能互相启发,取长补短,不同层次的学生才能各有发展。

六、要培养学生“三会”

有的老师将小组合作理解为小组讨论。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教学场面:讨论时,学生各说各的,有的学生不善于独立思考,不善于互相配合,不善于尊重别人的意见,也不善于做必要的妥协。学生讨论后,教师依次听取汇报,汇报完毕,活动便宣告结束。

课堂讨论范文篇5

一、精心命题是保证课堂讨论质量的关键

苏格拉底说:“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维的诞生。”命题的原则是要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以提高学生素质为宗旨,贯彻教学大纲,着重于对基础知识内涵的理解和掌握。命题的范围应是有影响的重大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重要历史人物,以及与当前形势和社会发展联系密切的热点问题。

在命题的技巧上,笔者的主要做法是:

(一)注意命题的综合性。如“19世纪后半期和20世纪初,西方国家的资产阶级已走向反动,而东方国家的资产阶级却表现出极大的革命性,试结合史实分别指出这种反动性与革命性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此题涉及教材《世界近代现代史》和《中国近代现代史》中六章十节的相关内容,这就帮助学生打通因教材章节所带来的知识割裂,使相关的知识体系化、网络化。

(二)加强命题知识的横向联系,即学科联系。因为历史与政治、语文及地理联系密切,命题时充分利用这种联系,将知识的触角延伸到相关学科和现实生活中去,以推动学生思维的迁移、融合和借鉴,加大知识贮量,使之为创造性思维服务。如通过对苏联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列宁新经济政策的讨论,联系到我国1958年的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使学生从历史和现实中借鉴教训,得到启示,深刻地认识到改革开放是强国富民的必由之路,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而正确看待当前出现的国企职工下岗和再就业等社会现象。使学生的认识源于教材,却又高于教材。

(三)注意命题的多角度和新颖性,使学生对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从各个角度、种种联系中进行分析、比较和辨别,捕捉其规律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获得有生命力的知识。如“试分析匈牙利事件和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之春’的性质,若苏联不出兵,你认为捷克斯洛伐克将向何处去?”讨论中,学生们对苏联若不出兵,捷克斯洛伐克的前途提出了三种设想:一是改革取得较大成效,但被苏联开除出社会主义阵营,如南斯拉夫那样,成为不结盟国家;二是随着改革的深化,资产阶级自由化泛滥,捷共领导人把握不住社会主义方向而走资本主义道路;三是捷共出现邓小平式的领袖人物,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改革获得极大成功,给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宝贵经验,则可能避免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那么整个世界历史将可能重新改写。“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就这样被点燃了。

二、师生双方的充分准备是搞好课堂讨论的前提

教师事先公布讨论题,提出目的和要求,布置必读的参考资料,提供某些带启发性的思考点。并事先确定3至5个主要发言人,其余为补充发言人,或按坐位每10人为一组,选出代表汇集小组意见作中心发言。学生则要根据讨论题认真钻研教材,查阅有关资料,写好发言提纲,人人都做发言的打算,发言要力求做到:不离题,不超时、态度认真大方,尽可能讲普通话,口齿清楚,措词得当。

三、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是搞好课堂讨论的核心问题

讨论时,教师要善于启发和诱思,高屋建瓴,掌握好火候。当出现沉默时,老师要拨开话题,打破沉默,启发学生发言;当讨论进入高潮,特别是出现争论时,教师要因势利导,紧扣主题,将讨论引向纵深,最后做好总结。总结时,要表扬质量较高的发言和积极性高、进步快的学生。要特别鼓励学生对书中或前人的一些传统观念提出大胆质疑,对前人尚未揭示的规律勇于探索,即使有不妥之处,得出的某些结论不尽成熟,甚至走入“误区”,教师也要满腔热情地肯定其创新思维,引导学生找出不足,分析原因,走出“误区”,变不足为圆满,变错误为正确,使学生的认识产生质的飞跃。如在讨论美国的罗斯福新政时,有学生将我国目前的经济困难与美国当年的经济危机等同起来,认为要照搬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对此,笔者首先引导学生回忆资本主义的发展史,着力揭露美国无法解决的内在矛盾,认清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本质所决定的。接着,笔者在实事求是地介绍我国目前面临的经济困难之后,启发学生畅谈改革开放20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目前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我国目前的经济困难只不过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过程中的阵痛,是局部的、暂时的,与美国当时的经济危机呈现的“大萧条”、“大恐慌”是根本不同的。只是某些现象有相似之外,况且在程度上也轻微得多。如我国目前下岗待业人员约为1100万人,这对一个拥有12亿人口的大国来说算不了什么,与美国当时约有占劳动人口1/4的1500万人失业更是不可比似的。从而正确理解党中央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倡导有中国特色的“罗斯福”措施,不失为借鉴国际经济发展历史经验的明智之举,这对克服暂时的经济困难,确保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很有积极意义。

开展课堂讨论,收到了如下效果:

(一)开辟了宽松的民主教学环境,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了学术气氛,学生普遍反映:“课堂讨论一道题,课外狠下十分功”。

(二)“逼”得学生带着问题去细细咀嚼教材,认真查阅资料,写好发言提纲,并积极争取发言。这样,既动了脑,又动了手,还动了口,印象自然深刻,记忆必然牢固,从而实现了基础知识的再认和深化。

(三)提高了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写发言提纲,培养了学生对各种历史资料的搜集、阅读、综合和运用的技巧。通过发言和争论,又锻炼了学生的胆量,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从而较全面地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课堂讨论范文篇6

六、要培养学生“三会”。

关键词:讨论,“思维参与”,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跳一跳,能摘到”,“三会”,两极分化。

《标准》基本理念第一条中用比以前更为明确的语言提出:“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同时新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中指出:“教师应……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为了实现学生能生动活泼的学习,能充分的展示自己,能在思辨中去探求新知,课堂讨论便成了教学中实现这一理念的主要方法之一。

新课程实验已经3年有余,对课改实验,广大实验区的教师投入了满腔热情,付出了艰辛劳动。新课程给实验区教学带来了新气象,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变化。但是,随着新课程实验的深入,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随之出现,比如当前,课堂讨论主要存在讨论小组的设置比较随意,讨论时机把握的不够好,讨论方法不科学以及讨论氛围没形成等问题,从而导致课堂讨论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实际上没有任何效果。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既能动得了,又能动得好?才能达到讨论的最佳效果呢?本人结合我教学实际来谈谈体会!以便同各位同人共享。

一、讨论小组的建立要合理

以往的讨论一般按原先的座位同桌讨论,或者是前后排的学生讨论,这样可能导致有的小组学习力量强,有的小组学习力量弱的局面,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习惯、性格、兴趣、需要等因素加以分组,分组时不仅要重视学生智力因素的发展,而且要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每组各个层面的学生都应兼顾,这样才能取长补短,同时教师可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使每个学生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发展。

二、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

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践证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正如有的专家所说,“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

为此,应当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同时,教师要放权给学生,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辩论。教师应当给学生时间和权利,让学生充分进行思考,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让学生放开说,并且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说。条件具备了,学生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起来,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只有积极、主动、兴奋地参与学习过程,个体才能得到发展。

三、讨论的时机要恰当

对问题的讨论应把握时机,过早学生的认知水平没有达到最近发展区,学生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白白地浪费时间而一无所获。过迟学生对问题已基本弄懂,讨论的意义不大。教师还应设计多层次的问题满足各层面学生的多元需要,把握好学生思维的高潮,及时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以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此外,讨论时应把握“跳一跳,能摘到”的原则,在讨论的效果上做文章。

四、讨论的方法要科学

常见教师把题一呈现,便马上让学生讨论,讨论了两三分钟,教师便草草收场,只留于表面形式,没有注重效果。教师不能由于时间关系,相互交流未充分展开就终结,应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广大空间。在教学实验中,我曾经把班上的学生分成三组,第一组对问题直接讨论,第二组独立思考,第三组先独立思考然后讨论,经过多次实验结果发现:第三组学习效果最好,第一组效果最差。第一组的学生容易注意到别人的意见,思维活动受到了束缚,容易得出一些倾向性的结论;第三组表现在它的“预热效应”上,学生有各自不同的思维活动,出现了多种解决问题的途径,有利于学生积思广益的学习。第三组的学生无论是在解决问题的途径上、质量上都优于其它两组。可见,讨论的方法很值得推敲。

五、讨论的氛围要和谐

讨论应营造一种氛围,使每位学生不用担心自己的意见被批评,而是坚信自己的观点是受欢迎的,小组中的成员不是批评别人的意见,而是倾听、补充、完善所提出的问题解决方案,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观点即使错了,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才能真正明白问题的关键所在。只有这样,学生讨论起来,才心无疑虑,才能互相启发,取长补短,不同层次的学生才能各有发展。

六、要培养学生“三会”

有的老师将小组合作理解为小组讨论。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教学场面:讨论时,学生各说各的,有的学生不善于独立思考,不善于互相配合,不善于尊重别人的意见,也不善于做必要的妥协。学生讨论后,教师依次听取汇报,汇报完毕,活动便宣告结束。

课堂讨论范文篇7

六、要培养学生“三会”。

关键词:讨论,“思维参与”,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跳一跳,能摘到”,“三会”,两极分化。

《标准》基本理念第一条中用比以前更为明确的语言提出:“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同时新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中指出:“教师应……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为了实现学生能生动活泼的学习,能充分的展示自己,能在思辨中去探求新知,课堂讨论便成了教学中实现这一理念的主要方法之一。

新课程实验已经3年有余,对课改实验,广大实验区的教师投入了满腔热情,付出了艰辛劳动。新课程给实验区教学带来了新气象,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变化。但是,随着新课程实验的深入,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随之出现,比如当前,课堂讨论主要存在讨论小组的设置比较随意,讨论时机把握的不够好,讨论方法不科学以及讨论氛围没形成等问题,从而导致课堂讨论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实际上没有任何效果。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既能动得了,又能动得好?才能达到讨论的最佳效果呢?本人结合我教学实际来谈谈体会!以便同各位同人共享。

一、讨论小组的建立要合理

以往的讨论一般按原先的座位同桌讨论,或者是前后排的学生讨论,这样可能导致有的小组学习力量强,有的小组学习力量弱的局面,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习惯、性格、兴趣、需要等因素加以分组,分组时不仅要重视学生智力因素的发展,而且要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每组各个层面的学生都应兼顾,这样才能取长补短,同时教师可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使每个学生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发展。

二、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

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践证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正如有的专家所说,“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

为此,应当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同时,教师要放权给学生,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辩论。教师应当给学生时间和权利,让学生充分进行思考,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让学生放开说,并且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说。条件具备了,学生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起来,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只有积极、主动、兴奋地参与学习过程,个体才能得到发展。

三、讨论的时机要恰当

对问题的讨论应把握时机,过早学生的认知水平没有达到最近发展区,学生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白白地浪费时间而一无所获。过迟学生对问题已基本弄懂,讨论的意义不大。教师还应设计多层次的问题满足各层面学生的多元需要,把握好学生思维的高潮,及时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以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此外,讨论时应把握“跳一跳,能摘到”的原则,在讨论的效果上做文章。

四、讨论的方法要科学

常见教师把题一呈现,便马上让学生讨论,讨论了两三分钟,教师便草草收场,只留于表面形式,没有注重效果。教师不能由于时间关系,相互交流未充分展开就终结,应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广大空间。在教学实验中,我曾经把班上的学生分成三组,第一组对问题直接讨论,第二组独立思考,第三组先独立思考然后讨论,经过多次实验结果发现:第三组学习效果最好,第一组效果最差。第一组的学生容易注意到别人的意见,思维活动受到了束缚,容易得出一些倾向性的结论;第三组表现在它的“预热效应”上,学生有各自不同的思维活动,出现了多种解决问题的途径,有利于学生积思广益的学习。第三组的学生无论是在解决问题的途径上、质量上都优于其它两组。可见,讨论的方法很值得推敲。

五、讨论的氛围要和谐

讨论应营造一种氛围,使每位学生不用担心自己的意见被批评,而是坚信自己的观点是受欢迎的,小组中的成员不是批评别人的意见,而是倾听、补充、完善所提出的问题解决方案,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观点即使错了,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才能真正明白问题的关键所在。只有这样,学生讨论起来,才心无疑虑,才能互相启发,取长补短,不同层次的学生才能各有发展。

六、要培养学生“三会”

有的老师将小组合作理解为小组讨论。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教学场面:讨论时,学生各说各的,有的学生不善于独立思考,不善于互相配合,不善于尊重别人的意见,也不善于做必要的妥协。学生讨论后,教师依次听取汇报,汇报完毕,活动便宣告结束。

课堂讨论范文篇8

以往的讨论一般按原先的座位同桌讨论,或者是前后排的学生讨论,这样可能导致有的小组学习力量强,有的小组学习力量弱的局面,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习惯、性格、兴趣、需要等因素加以分组,分组时不仅要重视学生智力因素的发展,而且要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每组各个层面的学生都应兼顾,这样才能取长补短,同时教师可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使每个学生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发展。

二、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

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践证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正如有的专家所说,“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

为此,应当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同时,教师要放权给学生,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辩论。教师应当给学生时间和权利,让学生充分进行思考,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让学生放开说,并且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说。条件具备了,学生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起来,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只有积极、主动、兴奋地参与学习过程,个体才能得到发展。

三、讨论的时机要恰当

对问题的讨论应把握时机,过早学生的认知水平没有达到最近发展区,学生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白白地浪费时间而一无所获。过迟学生对问题已基本弄懂,讨论的意义不大。教师还应设计多层次的问题满足各层面学生的多元需要,把握好学生思维的高潮,及时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以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此外,讨论时应把握“跳一跳,能摘到”的原则,在讨论的效果上做文章。

四、讨论的方法要科学

常见教师把题一呈现,便马上让学生讨论,讨论了两三分钟,教师便草草收场,只留于表面形式,没有注重效果。教师不能由于时间关系,相互交流未充分展开就终结,应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广大空间。在教学实验中,我曾经把班上的学生分成三组,第一组对问题直接讨论,第二组独立思考,第三组先独立思考然后讨论,经过多次实验结果发现:第三组学习效果最好,第一组效果最差。第一组的学生容易注意到别人的意见,思维活动受到了束缚,容易得出一些倾向性的结论;第三组表现在它的“预热效应”上,学生有各自不同的思维活动,出现了多种解决问题的途径,有利于学生积思广益的学习。第三组的学生无论是在解决问题的途径上、质量上都优于其它两组。可见,讨论的方法很值得推敲。

五、讨论的氛围要和谐

讨论应营造一种氛围,使每位学生不用担心自己的意见被批评,而是坚信自己的观点是受欢迎的,小组中的成员不是批评别人的意见,而是倾听、补充、完善所提出的问题解决方案,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观点即使错了,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才能真正明白问题的关键所在。只有这样,学生讨论起来,才心无疑虑,才能互相启发,取长补短,不同层次的学生才能各有发展。

六、要培养学生“三会”

有的老师将小组合作理解为小组讨论。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教学场面:讨论时,学生各说各的,有的学生不善于独立思考,不善于互相配合,不善于尊重别人的意见,也不善于做必要的妥协。学生讨论后,教师依次听取汇报,汇报完毕,活动便宣告结束。

为此老师要培养学生“三会”:一是学会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努力掌握别人发言的要点,对别人的发言作出评价;二是学会质疑,听不懂时,请求对方作进一步的解释;三是学会组织、主持小组学习,能根据他人的观点,做总结性发言。使学生在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认识,不断产生新的想法,同时也在交流和碰撞中,一次又一次地学会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共享他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成果。

课堂讨论为学生创造了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学习环境,它使学生在获得所必需的数学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等非智力因素方面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当然,课堂讨论还应注意讨论的问题应有多种解决途径,讨论中教师应适时加以指引、点拨,讨论的组织形式应多样化,尽量避免一问一答的形式,如何防止两极分化等问题,这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去思考,去探索。

摘要:怎样才能让学生既能动得了,又能动得好?才能达到讨论的最佳效果呢?一、讨论小组的建立要合理;二、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三、讨论的时机要恰当;四、讨论的方法要科学;五、讨论的氛围要和谐;

课堂讨论范文篇9

那么如何才能够有效地组织课堂讨论呢?

一、把握教材和学生实际设置讨论

课堂讨论和学生掌握学习的各个环节——认识、理解、应用紧密结合,可促使思想政治教学的诸项目标(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得到全面落实,但这并不等于说任何内容都可纳入讨论范围。过分肤浅的内容会使课堂讨论流于形式,过分深奥的内容会使课堂讨论失去生气,可以进行课堂讨论的有两类内容。一是知识障碍点,包括每课的重点、难点等,这些内容往往是学生理解教材内容、把握知识内涵的主要障碍;二是思维的障碍点,学生思维发生障碍一般是由于学生的认识能力和知识难度的不适应造成的,也可能是因思维定势受某种旧知识或某些传统影响所致。这两个障碍点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主要“拦路虎”,将其作为讨论内容能够保证课堂讨论的质量及效率。例如,我在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主观原因时,提出“如果把洪秀全换成刘邦或朱元璋,太平天国是否还会失败?”让学生讨论。学生们似懂非懂,感到新颖有趣却又把握不准。我马上点拨学生:“大家可以想一想:刘邦或朱元璋穿上了皇袍是否就意味着农民革命的成功?”找到了切入口,同学们思维的波澜随之涌起:农民阶级是小生产者,不是先进生产力和新的生产关系的代表,它不可能彻底摧毁封建社会制度;农民领袖就是夺取了政权,充其量也只能成为地主阶级改朝换代的工具等等,讨论使学生们加深了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单纯的农民战争必然失败的认识。

二、把握教学时机设置讨论

就课堂讨论的时机而言,学生不可能一堂课始终处于兴奋状态,因为人的思维是有间断性、跳跃性的。根据中学生的思维特点,在讨论过程中,出现一个思维高峰后,往往要停顿一定时间,才出现另一高峰,这就需要教师把握最佳时机。

笔者认为,最佳时间一般有两个:一是在课的中段,教学过程达到高潮,学生呈现“心愤愤”“口悱悱”状态时,探究知识的愿望非常强烈,此时学生思维活跃、跃跃欲试,大有不吐不快之感,这时展开课堂讨论,有利于他们充分发挥学习主动性,容易尽言自己的体验,教师也容易接受到准确的反馈信息;二是当老师讲完新课,将要全面小结所学内容时,此时,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状况及对教材内容的熟悉程度与教学目标相差不远,只要“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把“最近发展区”转为“现实发展区”,这时展开课堂讨论,能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使他们通过努力便能享受到成功的愉悦。例如,我在讲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分工的形成”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分工的意义”之间穿插了一个“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分工的形成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历史的倒退?”立即调动了学生为解决问题而思考的积极性,使那些原本对中学生来说十分枯燥乏味的知识,一下子变得引人入胜,并且能很快加以运用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从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分工前后的对比中发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分工使一部分人专门从事脑力劳动,从而推动了科学文化的发展是历史进步的正确结论。

三、采用恰当的方式组织讨论

根据自己十余年教学实践的体验,比较有效的讨论方式主要有四种:

一是“提示引导”式。即在教师的提示指导下逐步展开讨论,由易到难、由表及里,及时调控讨论进程,最后加以总结。这种讨论方式使学生的思维富于逻辑性,能保证课堂讨论的顺利进行和讨论质量。例如,我在讲述“奴隶制走向灭亡的历史必然”时,要求学生讨论“奴隶社会后期新式工具得不到广泛应用会造成什么后果?”然后提出一系列问题,“田地荒芜、经济萧条说明了什么?”“奴隶制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这表明了什么?”让学生最终明确奴隶制到了山穷水尽的境地。

二是“群体互补”式:即教师首先出示讨论内容,然后以学习小组(人数不限、以4-6人为宜,最好把个性特征不同的学生混合编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归纳小结后由组内代表在全班汇报讨论意见,未尽之处本组成员可进行补充。这种方式有利于智力互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前面列举对“野蛮残酷的奴隶制度”的讨论即属此类型)。

三是“自由辩论式”。这种方式对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提高讨论的质量很有帮助(前面列举“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分工”的课堂讨论即属此类型)。

课堂讨论范文篇10

关键词:音乐理论;讨论课

教学经验告诉我们:音乐教学法作为师范生的一门教学能力训练课,其理论部分不仅教师教起来乏味,学生学起来亦深有枯燥、单调之感。因为,仅仅依靠课堂讲授,一是难以让学生认识到教学能力的重要;二是很难转变学生对该学科的偏见,即学教学法理论不如学技巧课(音乐、键盘和器乐)来得快。所以,我们必须从教学方法上加以改革,改变过去单一的“灌注式”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吸收”。经过对近三届学生的教学实践,笔者体会到,课堂讨论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措施。

一、讨论课的前提

首先,课堂讨论这一教学方法的使用应有选择。在讲授概念集中、观点和理论较难理解的章节(如“音乐教育与德、智、体、美四育之间的关系”、“国外五种音乐教学体系”、“怎样评价一堂音乐课”、“音乐欣赏是一切音乐教育的基础”)时,适合采用这种方法,也可以安排在前后内容有密切联系的章节之后、以及在实践课和见习课之后。对于一般容易理解部分的章节,不必搞讨论,以免流于形式。其次,讨论必须建立在平时课堂精讲和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只有当学生对课程的内容有了一定的理解,而对某些概念吃不透,掌握不准,通过看书、见习或做模拟教学之后又发现存在疑雁点时,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展开讨论。再次,教师事先必须做好安排,为有效利用课堂时间,应有意识地拟定几名学生重点发言,内容要尽量要求既有深度,又有广度,还要有说服力。这样可以避免课堂上面面相观,即使是启发,也需要时间。

二、讨论课的准备

课堂讨论的准备工作,应该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教师方面,二是学生方面。教师方面主要是要恰当地选择讨论思考题,这是确保讨论成功的至关重要的一环。值得注意的是,讨论题不是太抽象(太抽象容易使学生望而生畏,讨论不起来),也不能太简单(太简单容易人云亦云,大家没兴趣)。在这个问题上,笔者主要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考虑的。

(1)加深对比较难的概念的理解。如“奥尔夫教学体系中‘节奏人手’的核心”、“奥尔夫教学法中学生年龄阶段的心理差距”、“原始的歌唱与情感”、“审美心理的形成”等等。

(2)前后概念的比较。如“达尔克罗兹的‘体态律动’学说与奥尔夫的‘节奏’入手的异同”、“唱歌是提高识谱能力的简捷方法”、“节奏训练在视唱教学中的作用”、“歌唱的潜意识与审美”等等。

(3)综合思考题。如“音乐教育与德、智、体、美四育之间的关系”、“中学音乐课为什么不能以唱歌教学为主”、“欣赏是一切音乐教育的基础”等等。学生方面,要根据思考题立意,除参阅教师提供的辅助资料之外,还要根据线索扩大范围,多查阅、多搜集有关文章、报导及实例,必要的还可以做些调查和实践,以掌握更多、更准确的理论依据和数据,为在课堂讨论中言之成理、言之有据而做好充分的准备,使之既有深度、有具体事例剖析,又有广度,能举一反三,以理服人。但是这两方面的准备工作仅仅是为了课堂讨论取得好的效果的一种手段,真正的目的是希望借助于思考题的启发,使学生头脑中的模糊想法归结为一个系列问题,并通过讨论暴露出来,以达到对音乐教学法理论理解。

三、讨论课的实施

课堂讨论的实施一般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布置阶段,二是反馈阶段。布置阶段是指在课堂讨论的前一周,先把思考题发给学生,人手一份,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准备。与此同时,要向学生讲清课堂讨论作为音乐教学法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音乐教学法概念的有效方式,希望大家根据各自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多查阅、多观摩、多思考,认真准备思考题,相信通过讨论肯定会有所启发和收获,但如果马虎对待,收获当然不大。提示他们在准备中对暂时不理解的概念和内容可以记下来,在讨论课上提出来,以求其问题的解决。此外,还要要求学生将发言材料整理成书面文章交上来,作为一次平时考核。文章确有见地的,将被推荐给有关报刊和杂志。这样一来,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课堂讨论的热情和兴趣,其认真程度也相应地得到了提高,课堂效果和教学质量也逐渐上升。可见,课前的布置交代是课堂取得较好效果的必要保证和先决条件,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反馈阶段主要是指课堂上的组织讨论。一般可以分小组进行,也可以全班集体讨论。如果教学计划安排的好,时间允许的话,我们主张以小组形式为宜,这样可以使海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尤其对那些有胆怯心理的学生,既可以减少心理紧张程度,又为培养其口头表达能力提供必要的条件。在进行小组讨论时,人员不宜过多,以五到八名为宜,其中要设组长和记录员各一名。组长负责正常讨论,记录员负责把讨论中碰到的难点及不同看法的争论焦点记录下来。教师可巡回参加各个小组的讨论,但只发表一些启发性的意见和提示,尽可能利用这个机会,多听取来自学生方面的教学反馈,千万不能让自己变成小组的主角。对学生讨论中不完整或不正确的发言,教师也不必急于纠正,可以在适当的机会,有的放矢地提些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即使争论起来也无妨。这种采用“生问生答”的教法,可以使他们在激烈的论辩中,自己发现问题、纠正错误。

小组讨论结束后,要安排一次各组长及记录员的集中汇报,因为教师不可能完全了解每个小组的讨论情况。这样的汇报,实际上是安排各小组的代表集中再讨论,老师从中可窥一斑,同时,各组的意见也相应地得到了沟通和交流。此外,教师还应该把各组的原始记录加以整理,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一次课堂总结,既是对讨论中遗留问题的解答,也是对全部内容的归纳。

四、讨论课容易出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