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1 08:52:05

课程

课程范文篇1

关键词:后现代课程观;教育质量保障

20世纪70年代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出现及发展,产生了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后现代课程观注重多视角、多元化思维,提倡不确定性和差异性,主张人际沟通与关系重建,等新的理念,为课程的发展提供广阔空间。小威廉姆E.多尔对“泰勒原理”进行系统的批判和反思,并创造性的利用了混沌学、过程哲学等思潮,提出了以“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严密性”为标准的“4R”后现代课程设计思路。后现代课程不仅是知识的载体,还是在教师与学生互动中产生不确定因素时,探索出新的内容,拓展教学的过程。

一、体育课程目标:多元性和生成性

课程目标为课程质量保障体系指引方向。多尔认为目标的设定为人类提供了有意识的创造或者摧毁的选择,且课程目标是产生于行动之中[1]。现代主义曲解了目标设定的意义,预先设置的课程目标,具有较好的操作性,却不利于学生的创造性发挥。注重目标的生成性使学生在课堂中通过学习使运动技能提高后身体运动体验的差异,以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为目标。

二、体育课程内容:不确定性和多样性

体育课程内容一般都是预设,按照泰勒的教学模式:连续性即直线地呈现选择好的学习经验。教师课前写好教案,选择学习的动作技能,组织学生学习经验。课程内容偏重知识的“确定性”,而多尔认为将知识的“确定性”解构,形成动态化的知识,使课程内容更为丰富。一方面,学生在生活中曾体会的经验或维度,由于这体会的存在,使学生丰富了对课程内容认识的视角与解读方法,另一方面因为由于内容的体现,学生对真实世界有了更深的了解,在自己我不断认识中构建出新的课程内容。因此加强体育课程内容不确定性、多样性的课程内容,同时增加选修课的比例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能力。

三、体育课程实施:开放和对话

课程质量是对课程实施效果的期望。现代的体育课程按照准备好的课程方案,线性性和程序性的实施,其过程与结果都是预先存在的,阻碍了课堂中“自组织”的形成。在后现代课程观看来课程实施具有复杂性,封闭与静态的观点不可取,应该恢复课程实施的动态与开放的特征。课程与教学是一个混沌系统,“混沌”被认为是一种能产生自我组织的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状态[2]。因此构建课程实施的开放性,有利于学生与学习环境(教师和知识、技能等)相互作用。课程实施作为对话。在解释学看来,课程实施是一个理解与对话的过程[3]。这里所指的对话并不同于苏格拉底的提问法,提问法是以回忆为导向,将知识“在那里”,教师引导学生找到“那里”,这样的对话并不具有开放性和生产性。多尔认为就激发对话而言,隐喻比逻辑更有效。[4]对话中用隐喻的方式可以让我们“更清晰的看见了我们已经看见的”,而不是“看到了我们没有看见的”。在我国体育课程中教师总是在强调“注意观察”,“仔细看”,这种精确化、统一化的课程实践,只是教师在单向的向学生传递文本。对话仅仅是停留在交流层面,学生按照老师设定的线路进行学习,对于课程中出现的干扰和不平衡,教师则会尽力排除。后现代对话的重要特征是理解和反思[5],反思中干扰和不平衡又为关键。对于重复来说,干扰和不平衡是阻碍,而对于反思来说干扰和不平衡成为积极因素。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要不停的反思过去的行为,“保持对话继续”,通过反思去促进和控制干扰与不平衡。解构过去和重新构建内容,对实施过程迅速判断并决策,这样才能为发展提供动力。

四、体育课程评价:协商性和发展性

现代体育课程评价基本上是对学生运动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价。这种课程评价是测量目标达成度的工具或手段,是为课程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但它“具有浓厚的管理主义倾向、忽视了价值的多元性以及过分强调科学实证主义的方法。”后现代课程评价主张创设开放与多元的评价文化氛围,将评价看作一种协商性的意义建构。关注个体的内在体验,在意义建构的协商性评价过程中,评价不再是一种束缚个体发展的机械式框架,课程评价参与者在评价实践活动中相互作用,个体的差异性存在获得了尊重,探宄未知的主体性得以释放。运动成绩绝不是衡量学生进步与发展的唯一标准,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经历,亲身体验课程给自己的身心发展所带来的喜悦与享受。课程评价成为一种反馈基础上的协调转变,而不是一种区别与选拔的等级划分过程。现代体育课程评价注重对于结果的评价,忽视非预期效果和影响的评价。一般认为,能使班级优秀率高,学生测试成绩高的教师就是好教师。学生最终测试分数高的就是好学生。其重视总结性评价,忽视发展性评价。体弱的学生通过努力大幅度提升自身体质与运动技能,教师通过教学促进学生对运动的兴趣和培养学生坚持顽强的精神等,都应作为评价的一部分。发展性课程评价的性质决定了应把促进学生发展作为评价的最重要的准则[6]。促进学生在认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领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评价理念。学生的发展需要目标、导向和激励,评价要考虑学生的过去,重视学生的现在,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同时应该注重评价的反馈。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升,发掘学生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实现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的目的。

作者:周险峰 浦长玲 单位: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1]小威廉姆•E•多尔著.王红宇译.后现代课程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241.

[2]张花.第四代评价理论视角下我国高校学生学业评价研究[D].山东大学.2010.

[3]李子健,尹弘彪.后现代视野中的课程实施[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3.21-33.

[4]小威廉姆•E•多尔著.王红宇译.后现代课程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240.

课程范文篇2

关键词:课程思政;社会医学;专业课程

社会医学课程是从社会的角度研究医学和健康问题的一门多学科交叉学科,医学院校常在预防医学专业、卫生管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本科和硕士研究生阶段开设。对于本课程而言,作为医学与社会科学相互融合的一门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常常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我国卫生工作的不断发展,国家推出了众多关系人民健康的政策、措施,这些社会层面的元素恰恰是我们教学中最适当的思政元素,能够让学生深入体会国家政策落实到实践工作中带来的人民健康状况的变化,因此应在社会医学教学中做好课程思政工作,在促进学生认识水平提高的同时不断推动教师进步,实现专业课与课程思政的融合。

1确立课程思政的基本原则

1.1广大学生正处于“拔节孕穗期”,价值观塑造尚未成型,因此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我国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在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引领。专业课教学要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教育的根本属性,在育人导向、课程内容、呈现方式上多方面多维度加强方向引领和价值落实[1]。在育人导向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引导学生认清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具体到本课程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社会因素如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卫生事业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比较中国与世界各国在改善人群健康状况方面所做的努力,从而树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课程内容上,融入知识创造背后的故事、价值理念、精神力量,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和思想素养。如通过讲述钟南山院士在非典期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杰出表现,感受医生的社会责任和使命,从而激发学生对将来从事的医疗卫生职业的热爱和责任感。

1.2有机融入的原则

每一门课程都有本身的组织结构和课程特点,因此在进行课程思政的过程中,要在清楚认识课程内容和结构的基础上挖掘思政元素,不能生搬硬套[2]。教研室要在开课前组织教师全面系统地进行讨论,总结出哪些内容、以何种方式、在什么阶段与专业课程结合起来效果最佳,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

1.3适度融入的原则

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还要注意与思政课相区别。在专业课的讲授过程中,专业课的内容依然占主导地位,应适度融入思政元素,不能把专业课讲成思政课。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充分发挥其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形成“全课程育人”的一种教育理念。

2构建课程中的思政体系或框架

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当前在各高校均处于起步阶段或构思构建初期,尚未形成完善的教育教学体系,医学教育领域的课程思政研究更是有待进一步发展。在深入研究课程内容的基础上,课程团队提出了课程思政的框架体系。该体系的建立有以下几个方面。

2.1新时代我国卫生事业的成绩

我国的卫生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的发展史是本课程挖掘的主要思政内容。在本课程的内容中,其中一部分的内容是各种社会因素与健康的关系,提过视频展示新中国卫生事业的发展,重在强调卫生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我国经济、政治、环境、人口、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回顾这些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展示我国目前的人群健康水平,展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2新冠肺炎疫情下中国的应对策略

疫情期间,中国政府做了大量工作,对比国外其他国家的应对策略,体现了中国政府科学应对、精准施策的科学治国的理念。选择的题材主要有果断实施武汉封城、大批医护人员援助湖北、疫苗快速研制成功、全国各级社区工作者不辞辛苦长期坚守等。

3社会医学课程思政教学实施

3.1构建专业团队,精心组织课程

课程思政教学单纯依靠专业教师的力量远远不够,需要建立一支强有力的教学团队,形成专业教师和思政课程教师深入协同的教学机制。教学团队在课程教学的不同阶段(如教学开始前、中期以及课程结束后)开展教研活动,针对德育案例的挖掘、资料收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选用进行探讨,把最适用的思政内容选入专业课教学中。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要根据专业课的内容,科学规划好课程思政的目标和形式,并将课程思政明确写入各专业课的教学大纲中,作为课程讲义和多媒体课件的重要内容。具体见表1。要明确专业课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也就是课程的素质目标。比如在社会医学课程“医学模式”这一章中,了解医学模式的演变过程,在其中生物医学模式的学习中就要通过维萨里的事迹融入医学不断探索、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在讲解经济因素与健康的关系时可以联系我国经济在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所取得的成绩给卫生事业发展带来的巨大的推动力。同时,教师应根据自身的知识背景和专业能力,结合学生的知识基础、专业特点、社会热点筛选适合该专业学生的教育案例后再进一步地针对案例进行优化整合,形成有的放矢的教学组织体系。在教案中充分体现课程思政的内容,增加课程思政的教案内容,并且教案要随着德育案例的不断挖掘、社会热点的不断转变不断推陈出新,形成完善的思政元素资料库。在课后作业、考试中体现课程思政的内容,有利于评价课程思政的效果。

3.2采取多种教学方法

适当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提升教学质量,因此在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下,必须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在社会医学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案例教学法让学生体会吸烟的危害,通过小组讨论法在讨论中加深对吸烟危害的认识,有助于公共卫生专业的学生提升职业幸福感和使命感。通过视频展示法展示科技进步对人类的贡献,从而激发学生在未来积极参与科学研究的兴趣。采用课堂小组展示法比较不同国家医疗保障制度的优劣,从而在展示中体现出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优越性。专业课教师要避免以说教形式进行课程思政教育,充分运用案例分析、讨论探究、社会实践等教学方法[3],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

4思政元素融入课堂内容后的教学反馈

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体现是多维度、多方面的,表现形式可以是学生思想认识水平的提升、对国家对民族认同感的增强、社会认知能力的提高以及科学思维模式的形成等。目前在我国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效果评价标准,我们探索在我校2017级预防医学专业74名学生社会医学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并通过学生评价调查来分析课程思政的效果。在网络调查问卷中共设置了6个调查问题,见表2。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还是对专业认知度、满意度方面,学生的满意度均在75%以上,说明课程思政教学促进了学生对于课程的深度学习,认识到了大学生应担当的社会责任,达到了课程思政的教学目的。

5结语

课程思政在公共卫生专业学生社会医学课程教学中的实施,有效地发挥了课堂育人主渠道的作用。同时在课程思政的开展过程中,每一位参与教师在备课、讲课的过程中提升了自身的思政意识,提高了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做到了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统一,为构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模式探索出了一个方向。同时我们也看到在此过程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一方面表现在课程思政的内容还不够丰富,有时会出现为了思政而生搬硬套的现象,因此在具体内容的选取上还需要进一步下功夫;另一方面就是对课程思政的度的把握,社会医学作为一门与社会广泛联系的课程,能够融入的内容较多,但有些课程尤其是一些自然科学的课程,在融入课程思政的内容时就需要下硬功夫进行深度挖掘[4]。因此,在高校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推进课程思政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各方齐心协力,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志鸿,叶频,梁莉,等.病理学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21,39(8):23-25.

[2]彭红军.高校专业课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与实践探索[J].大学教育,2021(5):1-4.

[3]武文利,段虹.课程思政要追求如盐在水的境界[N].中国教育报,2020-07-02(1).

课程范文篇3

一、电脑艺术设计专业的现状

随着信息技术和经济的影响,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日趋成熟,对于师资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信息技术与艺术两个专业的跨度较大,所以造成了教师很难精通两个专业。要做到它们的相互融合并在课程的教学中灵活运用,成为教学中仍需努力的一个方向。在电脑设计专业的教学中,作为教学硬件的配备情况也并不乐观。因正版软件价钱较高,所以很难实现在教学中全部使用正版软件。电脑设计对于硬件也有较高的要求,现实教学中电脑设备更新慢,导致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运行速度迟缓的情况,从而影响了教学进程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材方面,专为电脑设计专业撰写的优秀教材较少。虽然市面上关于电脑辅助设计的书籍很多,但仍有些许不足,尤其在理论与实例的结合方面缺少联系,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辅助专业教学。其中,示范性的讲解只注重单方面的功能,如:操作性,并没有延伸到艺术美学方面,配套的练习也不够丰富。这也是造成这个专业信息技术课程与美术课程分离的一个原因。如:在Photo-shop课程中,对于功能的应用讲解的比较详细,但对于颜色搭配,构图比例等问题缺少分析;在AutoCAD课程中,对于较难理解的空间结构应当配合实例和图片加以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

二、信息技术课程与美术课程结合的优势

信息技术的普遍使用影响到了艺术、制作、生产等各个行业。二十世纪,在包豪斯提倡的“艺术与技术的统一”言论影响下开始了“以人为本”的设计运动。信息技术的介入将设计的内涵提升为技术、艺术、人文三维一体的新境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艺术设计领域带来了新的视觉盛宴、拓展了更为广阔的表现空间。作为一种表现的媒介,它不仅缩短了劳动时间也降低了商业成本,使设计者的创作思路和创作方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电脑美术是对传统艺术创作的一种延伸和拓展。设计工具的改变可以更好地服务于作品的表现,设计师的思想仍然是一切作品的创作源泉。所以,美术课程对于培养设计师的美感和思维是及其重要的。在现代社会中,一名真正的设计师一定要保持不断提高自己专业素质和修养的意识,对设计创意要有不断追求的动力。在一件成功的电脑设计作品中,通过电脑表现出极强的视觉传达效果是打动观者的一个重要因素,但艺术风格和技术功能上应该是统一、融合的,并不是一味的强调电脑特技带来的强烈效果,作品要表现的诉求、内涵、思想才是最重要的。在现代社会中,信息技术对于设计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脱离了以电脑为媒介的设计作品相对比较单一,所以,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对于设计者是不可忽视的。优秀的作品需要作者具备较高的艺术素养和熟练的电脑操作能力,既要表现出作品的与众不同,又要准确、突出的表达作品的思想。因此,电脑设计作为一类综合学科,在教学中我们应当在注重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加强信息技术能力的训练,让学生做到动手与动脑的结合发展。

三、信息技术课程与美术课程结合的形式与内容

目前,在我国的职业教育中,作为教育者,应当正确的认识在电脑设计专业的课程中信息技术和美术的关系。作为教师,既要掌握丰富的信息技术知识,又要具备扎实的美术基本。教师队伍应当将知识面扩宽,将信息量扩大,把所授课程的相关和连带专业知识学习到位,以更好的状态投入课程的开展、开发中,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专业体系,更好地联系实际,服务于教学工作。针对在实际教学中的一些弊端,比如教材的不全面性,可根据所在地区和学生的特点完善教材。保证电脑设计专业的课程以信息技术为工具和基础,展示和体现服从美学构图和色彩的内容与精神。在教学内容上,以实际案例为引导,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对实际工作项目的掌握和处理能力。同时,通过开设优秀作品赏析、参观画展等课程加强学生自身的艺术修养。在教学中鼓励教师带领学生走进企业,通过对实际项目的实施,使学生真切的感受并且掌握项目的制作思路和流程,将课程的任务在实践中完成。从而根据学生情况、城市环境等,整合出一套有针对性的、完整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在充满兴趣的教学氛围中取得更优异的成绩。针对教学与实际缺乏联系的弊端,应加强教学与市场相结合,从而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机会,为锻炼学生的实际能力搭建平台。并充分利用实训室、创建工作室,对内可以承接学校的报刊、活动的宣传工作,对外以公司运行的形式,通过与企业的业务往来,为学生创造实际的练兵场,提倡勤工俭学的作风,也可以磨练学生的意志力、提高合理的经济支配能力和综合素质。

电脑艺术设计是技术与艺术的相互融合的一项综合性应用技术。因此需要信息技术提供的表达手法为表现手段,需要艺术美学提供的思维精神为提升方式,所以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优秀的作品是信息技术与艺术精神的完美结合。在电脑美术的教学中,需要教育者重视这两者的结合与拓展,从而为全面推进职业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郑宏.电脑美术教育之我见[J].中国校外教育,2010(3):167.

课程范文篇4

关键词:化学;课程;评价;对象

正如新课程实验区一位教师所说:“原来的方法已经习惯了,习惯了的东西要打破,对谁都是一种挑战,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目前,从多个层面来认识课程的理念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接受。既然课程存在不同的层次,那么评价课程时只针对某一层次而忽略其他层次,则将扭曲课程的真实面目。所以从理论上讲,我们应该对每一层次的课程都进行评价。即课程评价的对象包括课程政策、课程方案、课程计划、课程目标、课程标准、教材、教师、学生、教育行政人员等。而实际上,对课程目标体系、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课程政策等的评价由受过专门培训的评价人员借助专门的评价方法和技术来进行。与化学教师息息相关的课程评价对象则是学生、化学教师、化学教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化学课堂教学过程、教育管理人员等。

1学生

学生是新课程的接受者,也是新课程的参与者,对于学生行为变化的判断可以作为衡量课程优劣的重要标准。学生是范围最大的课程实施的直接参与者,人数众多,所以学生是课程评价中最为重要也最为复杂的一部分。我们在对学生实施评价时要广泛收集他们对于课程发展的意见,判断学生对于所实施课程的态度,以促进课程更完善的发展。

2教师

众所周知,化学新课程是否能顺利实施,教师是关键。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科研能力是否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而有所改变,新课程是否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这些都要对教师进行评价。当然,中学化学教师直接参与了化学课程的实施,他们了解化学课程实施的各个环节与细节,同时在教育教学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因此,从教师那里可以收集到更多的有关学生、化学课程标准、化学教材、教学方法和课程资源等评价对象的信息。此外,教师还可能对课程的教育价值与社会影响提出客观中肯的意见。在我国,处于教学第一线的中学化学教师参与课程标准和化学教材编写的机会很少,但他们提出的意见对于课程计划和化学课程标准的修订,化学教材的重新编制,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说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也是课程建设的主要参与者,是课程评价中的主要对象之一。

3化学教材

化学教材是化学课程的重要因素,它以文字形式具体呈现化学课程内容、教学顺序以及课程的逻辑结构等。化学教材是化学教学的主要依据,必须反映课程开发者的意图和课程改革的预期目的。在新课程体系中,每一套教材都有各自的特色,哪套教材更符合化学教学规律,它们的科学性、教学内容的深广度、教材编排的合理性等都要经过系统的评价后才能被推广。因此,化学教材也应列为课程评价的对象。

4化学教学过程

化学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目标是通过具体的化学教学过程来实现的。化学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化学课程实施的效果。以往我们通常以教师的活动来评价课堂教学状况,从而判断教师的教学水平。新课程提出,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也应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学生在课堂上的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同伴合作中的行为表现、参与情感体验、思考和探究活动的过程等,即课堂教学评价也应关注学生是怎么学的。从关注教师的“教”到关注学生的“学”,这一视角的转变反映了评价观念的转变,同时对我国现行的课堂教学、教师教学行为及其相关的教学管理等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全新的启示。

5化学课程资源

课程范文篇5

[关键词]课程定位;英语教育;结构性问题;构想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高校自主培养了大批英语专业人才。据冯光武(2016)统计,我国目前有“1300多所本科院校开设英语专业,200多所院校开设商务英语专业,近200所院校开设翻译专业,英语类专业已成为我国名副其实的第一大本科类专业”。据官方数据统计,我国现有的1448所本科院校中有994所开设了英语专业,在校学生达57万人(王俊菊,2015)。事实证明,各类英语专业人才为我国经济建设、对外开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进入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工智能技术也实现飞跃式发展,社会对低端英语人才的需求早已饱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高校要“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当前,疫情使得世界局势动荡,经济不均衡发展加剧,国际竞争趋于白热化,但我们培养的外语人才却越来越不能满足国家的需要。近十几年随着英语专业扩招和社会对仅有单一语言技能的英语毕业生的需求过剩,英语专业这艘大船显示出下沉或搁浅的迹象(蔡基刚,2019)。英语人才培养结构性偏差、水平低端已经导致我国人力资源和财政资源的双重巨大浪费,严峻的现实使得我国外语界亟须国家顶层设计(束定芳,2016),相关教育部门应正视英语人才培养结构性偏差问题,尽快探索出适应国家发展的英语人才培养新格局。在导致英语人才培养出现结构性偏差的诸多因素中,英语类专业与大学英语类课程各自定位不清、培养目标不明;英语类专业与大学英语类课程设置单一;英语水平认证体系与国际脱轨,缺乏可比性等问题突出。

1英语类专业与大学英语类课程各自定位不清、培养目标不明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与教育部颁布修订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8年)》,英语专业属于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但外国语言文学属于一级学科,该文件没有提供二级学科目录。各高校拥有二级学科自主设置权,这诚然有利于各院校充分发挥自身学科与师资优势办学;但负面影响是由于缺少国家宏观层面的顶层设计与指导,当前许多高校出现了英语专业二级学科设置与人才培养同质化的棘手局面,导致英语人才培养在宏观层面上出现严重的结构性偏差。2018年1月,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标》)中外语类(包括英语类专业)培养目标是:外语类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扎实的外语基本功和专业知识与能力,适应我国对外交流、国家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各类涉外行业、外语教育与学术研究需要的各外语语种专业人才和复合型外语人才。1.1英语专业定位的现状与构想。根据《国标》,英语专业的定位可概括为:以英语语言、英语文学和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等为学习和研究对象的学科专业。对于外贸、商务类公司,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更对口;对于基础教育行业,英语教育专业毕业生更合适;对于政府外事部门和国际组织,外事外交英语专业毕业生更专业;对于各类科技、工程技术企业,显然科技、工程英语专业毕业生更能胜任。如果说英语专业的重点是培养专业的外国文学或语言学研究人员,那么按我国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要,可能只需要极少数研究型大学培养外国文学或语言学专业的博士生(徐烈炯,2004)。如果英语专业的目标是为高校培养大学英语专职教师,这就关系到大学英语课程的定位问题:大学英语是基础教育阶段通识英语的延续还是学术英语?杨惠中(2010)指出,我国大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是把英语作为交际工具,通过英语获取专业所需要的信息、表达自己的专业思想,因此大学英语教学在本质上就是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如果认同这样的大学英语定位,那么未来的大学英语教师就应该是学术型英语教师,这显然不是传统教育模式下的英语专业毕业生可以轻而易举胜任的。外语教学定位模糊,应试泛滥,难以培养适应国家发展的国际化人才(束定芳,2014)。每年有近20万毕业生的英语专业是第一大严重超载本科专业,相关教育部门必须尽快对其进行科学分类与分流。根据各类高校的学科优势,除部分研究型高校仍可保留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绝大部分英语专业应该分流为商务英语、法律英语、英语教育、外事英语、科技英语和医学英语等专门用途英语专业(即进行ESP教学)。而非英语类专业的大学英语课程应该以通用学术英语教学为主。1.2商务英语专业定位的现状与构想。依据《国标》中商务英语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的构成,商务英语专业的定位是:以外国语言文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及国际商法等为基础,突出商务语言运用、商务知识学习与实践、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发展的人才培养特色。在此定位中,国际商法是商务英语专业学习的基础。但法学英语本身具有的系统性、复杂性与严谨性决定了高校仅依靠一两门国际商法课程来培养专业法学英语人才是不现实的。而且,从本质上看,无论是以口头还是以书面的形式,商务英语活动和法律英语活动仍属于翻译实践的大范畴。鉴于商务英语专业与翻译专业有诸多交叉重合的部分,高校应对两个专业进行整合,并重新对英语类专业进行划分。1.3翻译专业定位的现状与构想。根据《国标》,翻译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德才兼备,具有国际视野,具备较强的双语能力、翻译能力、跨文化能力、思辨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能够从事国际交流、语言服务、文化教育等领域工作的应用型翻译人才(仲伟合等,2015)。翻译本质上是把一种语言表达的信息准确通畅地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的活动或行为。除了必要的翻译技巧与策略,成功的翻译离不开译者对翻译内容全面、透彻的理解。从翻译的内容上看,除了少数文学作品的翻译,现今绝大部分翻译内容都是商务领域、科技领域、法律领域、医学领域、教育领域和外事领域的材料。译者如果只注重学习翻译学理论研究,却不具备与翻译内容密切相关的专业知识,是做不好翻译实践的。笔者建议各大高校应把当前笼统的翻译专业进行细分,把翻译技能与训练融进专门用途英语的语言习得与运用中,让学生进行系统的专业研究、学习与实践。另外,笔者建议英语类专业采用弹性学制。在大一和大二阶段,教师应着力提升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在大三和大四阶段,教师应具体培养学生在各个细分专业内的英语运用能力。学生在达到学科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可以自主选择个人重点发展的学科方向。例如,英语教育专业可以细分为基础英语教育方向、中等英语教育方向和高等英语教育方向。1.4大学英语定位的现状与构想。大学英语不是一个独立的专业,它没有学位授予权,但却拥有中国数量最庞大的高等教育受众。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关于大学英语定位的争论从未停止过。当前大学英语定位的分歧集中在学术英语和通用英语之争。胡开宝等(2014)认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未来的发展方向应以通用英语和通识英语教学为主、学术英语教学为辅。通用英语是指以语言基础知识传授和语言应用能力培养为主要内容的教学。通识英语是指以英语语言为媒介开展的通识教育。曹艳艳(2015)认为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总方向应该是通用学术英语。对于国家重点院校,大学英语教育内容应设定为以通用学术英语教育为主,以通识英语选修体系为辅,并兼顾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教育目标应设定为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推动学生创新、思辨精神的拓展,提高其综合文化素养和国际学术交流能力,从而为我国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发展与繁荣做贡献。

2英语类专业与大学英语类课程设置单一

课程设置是学校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91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步骤,是对教学目标的具体描述和对课程内容所做的安排和规定。2.1英语类专业课程设置现状与构想。《国标》提出的英语类专业核心课程体系框架对英语专业、(英汉)翻译专业、商务英语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做了描述,但缺乏对于法律英语专业、英语教育专业、外交外事英语专业、科技英语专业和医学英语专业等专门用途英语专业的科学界定与具体描述,相关部门亟须对此进行修正,并且鼓励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以具体课程为载体探索英语类专业科学发展的路径。2.2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的现状与构想。目前,很多高校仍在设置以综合英语、大学英语精读、大学英语听说为主的课程。其原因在于当前的大学英语任课教师多数毕业于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教师无法根据非英语专业学生的专业学习需求、学科发展需要和就业市场需求实施差别化施教,大学英语课程“费时低效”成为必然。2.3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新构想。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应以通用学术英语听说和读写课程为主,辅以与学生专业密切相关的专门用途英语选修课程和跨文化交际类选修课程。高校应在培养通用学术英语能力的前提下,把专业学科内容和跨文化交际策略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总体框架中,把学生过去单纯“为了学英语而学英语”的被动学习,变成积极主动学习。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可以采用语言驱动下的CBI通用学术英语教学模式(Language-DrivenModelofContent-BasedInstruction)。CBI常被译为“学科性辅导”“知识性辅导”或“内容教学法”,是一种语言与内容有机融合的外语教学理念。需要注意的是,CBI并不是指内容教育,而是基于内容进行语言与读写教育。CBI主要包括两种模式:Content-DrivenModel和Language-DrivenModel。Content-DrivenModel又被称为CBI强模式(Stoller,2004),强调在人文、法律、商务等学科领域通过英语系统学习学科内容。该模式适用于学科领域专家在本学科内开设英文专业课或专门用途英语课程,但对于广大大学英语教师来说该模式则未必合适。理由如下:第一,大学英语教师是英语语言读写方面的专家,但未必可以成为物理、会计或社会学等方面的专家。第二,学者们关于Content-DrivenCBI的构成内容存在分歧。有的学者主张聚焦人文主题,有的学者则认为应包括科学、历史、法律和商务等学科内容。现实情况是,在大学四年的学制内,学生很难掌握多门跨学科内容,而让大学英语教师掌握全学科内容也不现实。第三,大学英语教师归根结底应该是语言教师。他们的教育使命是培养使用英语的专业人士,而不是培养通晓全学科内容的专业人才。Content-DrivenCBI只会增加大学英语教师的焦虑与抵触心理。第四,尽管英语教师与学科专家的跨学科合作有可能缓解语言与学科内容之间的尴尬局面,但研究表明在进行跨学科课程合作中语言教师往往被边缘化,学生从中受益很少。同时,不同的院系文化、组织结构和绩效奖励措施的差异往往使得教师的跨专业合作在中国大学中很难实施(Fang,2003)。

3相关英语水平国家认证体系与国际脱轨,缺乏可比性

我国英语类专业水平与能力认证主要包括专业英语四、八级。非英语专业水平与能力认证主要包括大学英语四、六级以及校本英语能力水平测试。这些本土的英语水平测试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认证学生的英语水平,但与国际通用的TOEFL,IELTS,GRE,GMAT,TOEIC,Aptis等国际性测试没有建立对应关系,不能直观反映和客观比较中外学生实际的英语水平与能力。2018年2月,《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由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正式。量表将中国学习者的英语能力从低到高划分为“基础、提高和熟练”三个阶段,共分为九个等级。2019年1月,中国教育部考试中心与英国文化教育协会正式了IELTS和Aptis与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的对接结果,标志着中国英语语言能力标准开始与国际接轨。笔者建议大学英语四、六级和专业英语四、八级尽快与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对接,实现与国际性测试的全面接轨。另外,鉴于越来越多高校毕业生选择去国外高校交流、深造,笔者建议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加大开放力度,把更多国外已经成熟的英语能力测试体系引进到高校测试体系中,避免学生因重复参加国内外两套英语测试认证而造成资源与精力的耗费。

4结语

课程范文篇6

一、课程思政研究现状

我国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做法古已有之,孔子对弟子进行做人做事、言谈举止和个人修养的教育其实就是一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进入新时代,专业教育与意识形态教育日趋融合,课程思政在前期积淀和深化的基础上发展成为一种综合教育理念。在课程名称上,美国没有国内通常所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但有德育课程,其在内容设定上与中国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有许多相同之处,在实施方法、途径上也多采用实践化、渗透式和间接性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除课堂教学外,美国的德育课程还包括校园活动和社区服务,在广泛参与中进行教育,使学生深刻理解德育目标与内容,促进学生行与思的发展变化,使之成长为有道德的人。国内高校以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几门显性的思政课进行的,如“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但是,思政课到底应该怎么教、如何学才能达到良好效果一直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难点。高德毅等人认为开展课程思政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机汇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的一项专门活动,其实质不是增开一门课,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目的在于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1]。张艳红认为应该从教学内容与方法上对思政课进行改革,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与时俱进、教学手段中对新媒体技术利用[2]。佘欢欢提出教师要做好学生思想的引导者,要创新教学内容,在增加教学方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的基础上提升课程育人功能,并在教师教学现状、课程教材现状、课程教学效果、课程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研究[3]。综上所述,以往的研究成果多数集中于论述思政课程应该向课程思政转变、如何转变,以及课程思政如何在某一门具体的专业课中应用实施。研究的成果类似于某一门课程的课程思政实施方案。但高校在进行课程思政探索过程中还存在课程思政目标体系不明确、没有构建课程思政完整的功能体系等问题,这也正是文章的着眼点。

二、微观金融课程群特点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金融没有采取与西方完全相同的发展路径,而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为出发点,创造性地吸收马克思主义货币、信用论,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学科体系[4]。中国金融教学和理论研究始终坚持服务于经济建设的基本思路,在借鉴西方现代金融技术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形成为一个包含宏观金融和微观金融两大研究领域的系统学科。微观金融课程群就是以微观金融理论传授为直接目标的课程群,它是仿照微观经济学建立起来的一套研究如何在不确定的环境下,通过资本市场对资源进行跨期最优配置的课程体系。目前公认的微观金融课程群课程包括“投资学”“金融市场学”“公司金融”“金融工程学”等。微观金融课程群在金融学专业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内容上来说,主要向学生讲解金融最重要的概念、原理和交易机制,包括货币范畴、信用和利息利率、金融市场、货币供需与均衡、通胀和通缩以及货币政策等几乎所有金融范畴。另一方面,微观金融课程群作为实践性很强的一类课程,具有贴近生产生活实际、与国内外经济金融改革实践联系紧密、内容复杂多变、牵涉面广、影响深远的特点[5]。

三、微观金融课程群与课程思政的契合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微观金融课程群与课程思政有很强的内在契合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教学目标的契合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立德树人过程中主要发挥德育功能,即用特定的道德规范、思想观念、政治观点等对学生进行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使学生先学会做人再学会做事[6]。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与德育目标一致,就是要培养在政治上素质过硬、理想信念坚定,能为国家富强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奋斗的合格社会主义接班人;就是要培养团结协作,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这是开展专业教育的前提。专业教育在立德树人过程中主要承载的是“智育”的功能,重点教会学生如何更好地发挥专业能力,出色地完成工作。微观金融课程群的总体培养目标就在于培养具有扎实的金融学科专业功底、基础知识牢固、专业技能出色,具有精准、敏锐、诚信的职业素养,具有开拓创新精神,能够提出、分析和解决金融领域问题的专业人士。这是在德育教育基础上的深化。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课程思政和微观金融课程群培养人才都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整体目标的,二者统一于立德树人总目标之下。因此,从目标体系来说,课程思政与微观金融课程群培养总目标十分契合。

(二)教学方法的契合

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学方法上往往存在形式单一、教法呆板、说教空洞、内容有距离感等问题,导致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排斥。因此,必须从学生关心的现实问题入手,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与可接受性,如体验式教学、实践教学、情景教学、案例教学、翻转课堂和小组讨论等。同样,微观金融课程群由于具有实践性强、与国内外经济金融改革实践联系紧密、案例素材多、内容丰富的特点。因此,非常适合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增强教学效果。例如,哈尔滨学院的教师在“金融市场学”授课过程中,组织学生实地参观货币与票据博物馆等教育基地,结束后搜集资料梳理我国货币及票据发展史,从而加深学生对建国后我国金融领域取得伟大成就的理解。因此,课程思政和微观金融课程群在教学方法上也具有共通性,在专业教育的同时进行各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最大化地发挥课堂主渠道功能,能够起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的效果。

(三)考核方式的契合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教育的目标统一于立德树人总目标之下,且二者具有内容丰富、教学手段多样的特点决定了在考核方式上也是高度契合的。具体到微观金融课程群和课程思政的考核中,应改变传统单一、一刀切式的期末笔试考核方式,建立多阶段、多元化、多主体参与的全方位评价考核体系[7]。多阶段,即更加强调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加大对学生平时表现的考核力度,纠正以往只重期末考核忽视过程考核的错误做法。如考核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参与课堂讨论的次数及质量、案例分析的广度及深度等。多元化,即要评价其情感、意志、综合素质等课程思政方面的进步。多主体,即对学生的评价主体除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课教师外,还需要其他学生、团委、学生会、班主任、辅导员甚至学生公寓管理员的共同参与。如哈尔滨学院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在课程思政考核中的指导作用,采取学生汇报、专业课教师和思政课教师共同点评的方式进行考核。

四、微观金融课程群课程思政功能构建

为更好地发挥课程思政在微观金融课程群教学中的全方位育人功能,明确在微观金融课程群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要达到哪些目标、实现哪些功能,彻底解决为什么要进行课程思政的问题,为其他专业课开展课程思政提供借鉴。通过挖掘微观金融课程群中丰富的思政资源,文章初步构建了微观金融课程群实施课程思政的几个模块,具体如下。

(一)基本道德规范教育模块:深入开展公民诚信教育

青年学生思想单纯,辨别是非能力弱,尤其容易受到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潮的影响,导致在道德上出现滑坡和不诚信行为,因此深入开展公民诚信教育十分必要。信用机制是金融业存在和运行的基础制度,是金融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由于金融业是以货币信用为主要经营产品的行业,从业人员能否在工作中保持诚实守信的品质、能否抵抗各种非法利益诱惑,直接关系着整个金融业的职业信誉[8]。因此,对金融业从业人员开展以诚信教育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教育具有重大意义。微观金融课程群特别是“金融市场学”中,用一定课时数多角度、层级化阐述“信用”的本质与特征,学生通过对信用的产生与发展、信用的社会功能、现代信用的形式、信用工具及我国征信体系的建设运行等的学习,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深刻认识保持诚信素养对于个人、企业、社会的重要意义,从而树立诚信意识。

(二)基本道德规范教育模块:筑牢职业道德与法制观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以来,我国金融行业在改革中不断发展完善,各项法律法规陆续出台,监管内容和手段不断成熟。但行业内的违规操作带来的金融风险时有发生,主因就是部分金融行业从业者甚至公职人员职业道德缺失和法制观念淡薄。金融行业的高风险性与高收益性决定了部分从业者无视法律、铤而走险。金融行业能否可持续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从业人员能否筑牢职业道德和金融法制观念[9]。因此,在微观金融课程群中普及金融领域各项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培养从业人员法制观念显得十分必要。微观金融课程群中有专门章节对“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的业务进行全面介绍,对机构与市场的管理行为展开深入研究,相关法律法规的讲解对学生筑牢职业道德和法制规范意识有很大帮助。

(三)爱国主义教育模块:宣传伟大成就

通过微观金融学的各门课程向学生展示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用事实和资料宣传我国70多年来在金融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揭示资本主义建设成果的两面性,客观还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物质繁荣的历史根源与现实问题,对于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学生的坚定信念有重要意义。在微观金融课程群中“市场篇”“机构篇”“宏观均衡篇”的相关章节中,大量数据和行业事实都是我国金融业取得辉煌成就的有利说明,“一带一路”倡议中的“人民币国际化”内容是中国对人类社会的重大贡献。中国理论、中国工具、中国智慧、中国贡献,成为这些章节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四)理想信念教育模块:树立正确“三观”

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学生成长至关重要。“三观”教育是微观金融课程群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之义[10]。以货币、信用为主线,面对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冲突时的取舍、对待金钱和利益时的价值取向与判断、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平衡,这些根本问题贯穿所有微观金融课程。尤其是“资本的社会属性”“投资与投机”“风险与收益”“最佳资本结构”“货币供给与需求”等一些重点问题,均为“三观”教育的绝好切入点,引导学生用课程思政的思路思考专业问题,以正确的观点引导学生做出正确选择和行为,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微观金融课程群由于自身特点,具有丰富的思政资源,并且在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等方面与课程思政十分契合。教师可以在开展公民诚信教育、筑牢职业道德和金融法制观念、深入宣传伟大成就、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四个思政点上进行功能构建。

参考文献:

[1]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43.

[2]张艳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变革的发展历程及规律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3):108.

[3]佘欢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现状抽样调查分析———以西安某大学为例[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2):79.

[4]陈雨露.中国金融学科60年:历程、逻辑与展望[J].中国大学教学,2010(1):14.

[5]吴晓求,许荣,孙思栋.现代金融体系:基本特征与功能结构[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0(1):66.

[6]付传,谢敏敏.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创新机制研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72(9):41.

[7]孙燕华.创新教学管理推动高校课程思政改革与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9(5):58.

[8]乔法容.论金融业的失信治理及诚信生态建设[J].当代经济研究,2018(12):46.

[9]顾雪金.金融诚信环境建设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2(1):38.

课程范文篇7

【关键词】专业课程;课程思政;课程价值

一、建设《经济法基础》融合课程思政的意义

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若干意见》,要求在发挥好思政课教育学主渠道的同时,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校全部教学活动当中,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一)有助于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生所面对的问题大部分来源于学业、生活、恋爱等方面,往往因为某些问题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造成出现较大的负面情绪,一旦这种情绪找不到发泄的途径,久而久之将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念,酿造悲剧的发生。而在专业课程中加入思政元素,能够有效帮助大学生在学习专业的基础上,深入了解社会现象的本质,有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看待问题更为全面,从而避免思想上钻了牛角。(二)有助于突破专业课程与课程思政不相溶的结界。以专业带动思政,以思政强化专业,这无疑是打破专业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的有效途径。以会计专业中的《经济法基础》为例,课堂上教师传授的教学内容绝大部分依据的是相关法律法规,而法律的制定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也就是说每一条法律制定的背后都有其特定的意义所在。那么在授课的过程中,把制定法律的意义与作用一同传授给学生,必将有助于学生对法律产生深刻认识,提高思想政治的觉悟,同时还能提升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同理,其他专业课程只要找到突破口,与思政元素结合,将会是提高课程价值的有效渠道[1]。

二、《经济法基础》教学的现状

虽然找到专业课程与课程思政的突破口有助于提高课程的价值,事实上,受到教师对课程思政的受教育程度不同、教书育人职能的分离以及教育的方法等多种影响因素,导致《经济法基础》的授课未能与课程思政有机融合。(一)青年专业教师对课程思政的教育缺乏专业性。熟话说:“术业有专攻”,目前,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基本上达到硕士研究生以上的学历,对于专业的知识毋庸置疑地具备较好的专业理论基础,而且同时具有较好的知识框架,但对于思政课程的专业知识、掌握的程度以及理解的程度就难以评判。尤其是青年教师,他们也是刚从学校毕业的3~5年大学生,而越是深刻的思政觉悟,越是需要时间累积与沉淀而来的。尤其像《经济法基础》这类课程,法律条文较多,而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理解和记忆相结合的学习方法,如果思政元素能理解性融入教学,不但有助于学生长期记忆,还可以带动条件反射,遇上类似的事情,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可是,青年教师无论是思政素养还是思政的专业能力,都将缺乏一定的经验。如何把思政元素更好地融入专业课程的教育,对于青年教师来说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二)教书与育人的职能分离导致课程价值下降。教师的天职就教书育人,而在高校的教育过程中,人为地把教书的责任分配给专业课程,而育人责任单独由思政课程来承担。这明显存在职能分离的现象。以《经济法基础》课程为例,该课程一共分为八大章节,每一章都覆盖大量的专业知识点,对于初学经济法的同学来说,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吸收和消化这些知识,而且该课程属于会计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同时也是初级会计职称的考试科目。那么在时间有限的课堂上,教师往往优先选择把课程的专业知识点给学生讲授,通过适当增加习题的训练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融会贯通。这显然教学的过程中忽略了“育人”的教学职能,未能在课堂上体现如何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从而降低了课程的自身价值。(三)“填鸭式”的教学方法难以满足当代大学生的学习需求。当代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基本是“00后”,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黄金阶段,尤其喜欢个性化的追求,对于学校正规教导难以一味服从,他们更偏向依据自身的看法对事情展开判断,尤其对新鲜事物存在较大的求知欲望[2]。而《经济法基础》这门课程,一般选择初级会计师的职称教材作为该门课程的授课教材,但该教材几乎全是文字,大大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教师授课的过程中,一方面为了需要按照教学计划完成全书授课;另一方面为了帮助学生考取证书,“填鸭式”的应试教育方法无疑是最佳选择。换言之,课堂上尽可能把教材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课后学生能够完全理解课上的知识已经相当不易,更何况要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增加学习思想政治,显然是难上加难。对于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最终带来的后果,不仅未能满足学生对该门课程的知识掌握等学习需求,而且还会造成部分学生对该门课程产生厌弃的心态,严重影响学习的积极性。

三、《经济法基础》融合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对策

鉴于目前高校《经济法基础》的教学现状分析,无论是师资对思政的掌握程度、课程价值还是课程思政的融合问题都存在一定弊端,亟需寻找有效的解决途径。(一)强化青年教师的思政教育。课程思政的本质是立德树人,理念是协同育人。教师除了需要具备较好的专业水平,还需要具有现代化的教学理念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故此,这也是教师提高自身思政觉悟需要努力的方向。《经济法基础》作为会计专业新生的专业基础课,不但需要培养其对专业的学习兴趣,还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好时机。作为专业教师,应是“四有”好老师。专业知识给学生带来的仅仅是权威的信服,但是思政教育带来的,却是学生对人品的崇拜,而且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行为。那么如何强化专业教师的思政水平尤其重要[3]。一是青年教师在入职前需要强化思政方面的考核,学校除了需要充分了解教师的学历水平和科研能力,另外还需要对准入职的教师展开背景调查,防止衣冠禽兽这类害群之马进入校园。二是对于刚入职的新教师,及时安排培养教育,例如教师资格证的上岗培训等,而对于入职多年的老教师,也应该定期开展相关思政教育,例如通过党组织生活或者其他组织机构举办的思政研讨会展开强化自身思政素养。三是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质量。教学需要坚持以教书育人、言传身教的教学理念,在专业教育与课程思政融合的道路上,集思广益。以《经济法基础》为例,邀请会计专业的教授、专家等开展专业讲座,拓展会计专业教师的教学思路,从而确保课程之间的形成真正的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的格局。(二)重建教育育人职能强化课程价值。教书与育人本就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而两者结合才能充分发挥该门课程的价值体现。故此,应该打破现有的人为分割局面,重新把教书与育人的职能建立在一起充分发挥以专业带动思政,以思政强化专业的课程价值[4]。以《经济法基础》为例,该课程是会计专业学生进入高职院校的基础核心课程,如何体现课程的价值,不应该只看课程的应用性,还应该从课程对学生的价值观念等带来的作用开展分析。从法律的视角出发,强化学生知法、懂法、守法、用法,既可传授知识实现教书职能,也可以提高学生思政观念达到育人目的,最终实现强化课程的价值。通过教师授课同一件事,达到两种教学效果,这样的课程才是更具有价值的。(三)多渠道教学方法刺激学生的思政活力。引入“课程思政”到专业课程的目的是强化专业课程的内在价值,其实质是解决“学什么”的问题。原来“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只会导致与最初设计的教学效果背道而驰。新增的内在价值该如何有效地传授给学生,首要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学情展开深入探究,并采用多渠道的教学方法到达教育目的。以《经济法基础》为例,教材的内容以法律条文作为核心组成部分,但是每一条法律条文的制定并不是凭空产生,而更多的是基于调节社会的问题而应时而生。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结合眼下社会发生的问题,除了传统的讲授法外,还可以采取案例教学法、小组教学法等办法,并结合线上在线课程,让学生通过网络搜索的功能完成布置的作业。引导学生将被动的学习转向主动的学习,通过他们自己动手,对于知识的掌握才为更深刻,对知识的理解才能更为透彻,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变。

四、结语

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的融合是大方向的发展趋势,那么在两个融合的过程当中,如何有机地融合两者,顺其自然地让学生接受。《经济法基础》作为大学一年级学生的专业核心课程,从专业角度,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学习基础,从思政角度,是学生对法律产生正确认识的启蒙教材。通过学习经济法保障法律主体的合法权益,引导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遵纪守法、爱岗敬业以及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等思想政治觉悟。要想实现这种润物细无声,一是教师的思政教育必须强化,方能立德树人;二是教育育人的观念要回归初心,两者职能分离只会导致结果南辕北辙;三是以迎合当代大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而开展教学方法,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故此,构建专业课程与课程思政相互融合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徐军.高校经济法基础课程思政教学初探[J].现代职业教育,2020,10:126~127

[2]肖琼.高职会计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方法研究[J].上海商业,2020,12:151~152

[3]荣明宇.高职院校经济法基础课程教学困境与对策[J].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9:46~48

课程范文篇8

(一)项目课程定义项目课程是一种课程模式。教育学者将其定义为“以工作任务为课程设置与内容选择的参照点,以项目为单位组织内容并以项目活动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模式”。该模式在整个课程教学中,始终以工作任务为重点,以项目设计为核心,采用模拟情景教学法激发学习者学习热情,完成由单个教学项目所组成的综合模块,最终获得本领域的知识和技能。以此为根据,高职饭店英语项目课程的定义为:“以饭店对客服务为课程设置与授课过程选择的参照点,以饭店各个岗位服务用语和技巧为基本单位,以前厅、客房、餐饮三大一线部门为组织模块,以三大部门的项目活动情景对话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模式”。

(二)项目课程的理论框架与实践应用项目课程理论已经得到大家的普遍认可和采纳,但其教学法的实践研究正处于探索阶段,无现成的模式可搬,无成熟完善的经验可借鉴。我们更要注重的是项目课程从宏观架构上对课程体系进行的分析和探讨,并且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徐国庆认为,项目课程的理论框架可以概括为联系论、结构论和结果论。职业教育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而职业能力的形成只有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要依赖具体工作环境,突出具体工作任务,使学习者身临其境,能够自己体会并构建所学课程和实际工作的各种内部关联,实现个体的成长。因此联系论回答的是何谓职业能力的形成机制。项目课程设计的关键是如何最有效地建立、促进知识与任务的联系。在职业教育课程中,教师必须破旧立新,不能一味地照本宣科,只是按照教材结构组织教学,而是要采用知识模块结构的教学理念,在关注学生所掌握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要密切关注学生获得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方式。结果论是以教学效果来探寻学生的有效学习过程,目的在于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项目课程理论认为实践是在特定工作情境中进行的活动,并且每一个特定的工作情景都要完成一项设计好的、具体的产品或服务。所以说实践是过程与结果的统一体。郝超与蒋庆斌认为,项目课程的功能更侧重于实践体系,其以工作体系为基础,基于工作岗位任务建立各项知识与工作任务之间的联系,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在思考中牢固掌握整个工作流程,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与工作体系密切相关的是工作结构,工作结构决定了学生要掌握的知识技能和与之相关的知识模块结构。项目课程就是注重各种知识的联系论、结构论和结果论,其中联系论是重中之重。

饭店英语项目课程改革目标及实施方法

(一)课程改革目标饭店英语项目课程要以国际星级饭店岗位群需求和工作任务分析为基础进行课程开发,深入到职业英语教育课程的本质,以应用英语能力为主线,以饭店需求为依据,顺应世界酒店业的发展潮流,及时更新知识,激发学生从事饭店工作的热情,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能够实现理论与实践零距离对接。本项目课程设计要符合高职学生思维和学习的特点,教学内容要以国际星级饭店实践岗位要求进行设计;教学组织形式要在具有职业特点的环境中以小组的形式完成工作任务;考核方式要以具有实际价值的产品或服务为目标。新型的教学模式要逐步解决高职学生厌学、学习动机不强的问题,提高高职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以培养专业化、全面发展的饭店人才为课程的最终目标。在激发学生从事饭店工作的热情之上,全面向学生展示知识框架,让学生掌握除了饭店英语之外也是极其重要的相关背景类知识,使学生能够在去饭店工作之前就对要用到的知识和技能了如指掌,这样才能使其在工作中信心百倍,应对自如。

课程范文篇9

【关键词】电子技术;课程改革;电路设计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是为提高电子工程及相关专业本科学生理论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而开设的重要课程之一[1],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实训是电子类专业基础课[2],是基于学习了电路分析、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等课程的前提下开展的一门实训课[3],课程主要是学生利用已学的理论知识设计具有一定功能的系统,着重于学生动手设计能力的培养。本文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中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实训为例,该课程改革前主要是通过购买具有一定功能的印刷板套件,然后学生通过套件的电路焊接文件、电子器件进行焊接调试,最终教师通过学生焊接板子的质量、美观度、功能是否完全等情况进行考评,这样造成了学生对系统中电路的原理不求甚解,只求按照电路焊接文件焊接出结果为目标,虽然很大部分学生都能按照原理图焊接、调试成功,但是经调查,很大部分学生都觉得这样的实训课没有学到什么有用的知识,只会焊接电路板。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结果呢?第一是课程的考评环节太过简单;第二是课程教学中缺乏对电子技术的自主设计环节;第三是实训过程中焊接、调试遇到问题太少,造成这样的问题就是给学生发放的印刷板本来就是经过厂家调试好的电路板了,只要按照原理图焊接,一般情况不会出错。基于这三个方面,有必要对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中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实训进行改革。

1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实训课程设计改革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实训课程主要从三个方面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第一是电路的焊接技术;第二个是电路系统的设计能力;第三个是电路系统的调试能力。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改革前只重视电路的焊接技术,忽视了后面两种能力的培养,造成学生厌学,对电子技术课程技术实训课缺乏兴趣。以下是文章对着这三方面进行改革的看法。

1.1课程设计中电路焊接技术教学的改革

电子电路的组装与焊接在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将理论电路转换为实际电路的过程,组装及焊接的优劣,不仅影响外观质量,还直接影响电路的性能[4]。任何一位优秀的电子工程师都是从焊接技术开始起步的,焊接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后续电路调试的复杂度,如果在电路系统调试前焊接技术不过关,焊接出来的板子错漏百出,估计在后续调试电路中会花费很大的精力在电路的断路、短路、器件放置错误等低级的问题上[5],这不仅给后续加大了难度,而且调试出来的电路也是不稳定的,在工厂里这类产品属于次品。为了提高学生的焊接技术,文章进行了以下几部分改革。第一,增加学生焊接的难度,把之前直接购买的印刷PCB电路板作为焊接改成了直接利用万能板作为焊接对象,这时学生就不会有完美的板子作为焊接的支撑了,需要学生焊接板子需要通过电路原理图进行板子的布局、布线,如果当中遇到跳线或者焊盘脱落了的问题,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第二,增加学生焊接原理图的难度,这样学生焊接的原理图文件就不是单一的功能电路,而是一个完整的电路系统,需要学生在了解电路系统的工作原理上方能更好地进行焊接,这跟改革前不一样,改革前是购买单一的功放电路、流水灯电路等单一功能,从原理图上加大难度,一方面是增加学生对原理的认识和了解,另一方面是让学生重视焊接是为原理图设计做铺垫的,只有很好地理解原理图才能在焊接环节中减少不必要的错误。第三,加大考评的力度和维度,不单是从焊接后电路系统功能是否完成进行考评,从焊接过程的操作方式方法、焊点的圆润情况、功能是否完成、布局布线是否合理、板子是否美观等作为评价学生在焊接技术部分的成绩。不仅焊接技术在进行以上三个方面的改革,同时在改革之中,还要融入思政教育,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工匠精神。

1.2课程设计中电路设计教学的改革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中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实训课程改革前完全忽视了电路设计环节,没有在设计环节培养学生思考解答问题的方法、途径的能力,一味地重视焊接技术。针对这些问题,在该课程中添加电路设计的环节,以2020年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实训中添加的设计环节的题目为例展开说明。在2020年春季期,为期一周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181和182班的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实训中,在学生练习、掌握了焊接技术的基础上,在最后面的三天实训中以课程设计的方式出了一道声控灯的电路设计题目,要求学生完成声音震动的检测,声光报警控制,以及可调节该电路声音震动的灵敏度,调节声光报警延迟的时间。同时要求学生实训后以此为课程设计的题目撰写实训报告,在实训报告中阐明实现题目所有功能可行的方案,并且选出最优方案,而且说明在实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的方法,等等。当设计电路的题目发放给学生以后,本来就缺乏数字电路、模拟电路的电路基础知识的学生,会遇到很多的问题。指导老师会一步一步指导他们分组讨论电路设计的方案,并指引他们利用仿真软件Protues先仿真自己设计的方案,然后仿真功能完成后再进行线下万用板布局布线进行焊接。在利用仿真软件中发现声音传感器根本仿真不了,这时需要指导学生把问题转移,理解声音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后利用滑动变阻器和电阻串联模拟声音传感器电压模拟量的输出,最后完成电路的设计仿真,同时在教学中指导学生通过上网获取有用的资料,比如设计电路中利用的NE555芯片、LM393芯片等资料。教师就是通过在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添加难度适当的课程设计题目,并且在学生设计电路中充当组织、指导、辅导、答疑的角色,让学生感受一下设计电路中从无到有,最终仿真成功的喜悦。

1.3课程设计中调试系统教学的改革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实训课程的调试是整个课程设计最关键的部分,所谓调试就是检验设计的电路系统原理是否正确,焊接技术是否有短路、断路等问题,电子电路本身的类型非常复杂和多样,每个电子电路的设计和调试过程也有很大的不同[6]。当然更需要考虑到电磁干扰等问题,它是决定整个课程设计成败的关键因素。在改革前都是通过指引学生反复利用万用表检测相关电路的某些测试点电压,并以此判断某部分电路是否出现问题。改革后,第一,加大学生对相关仪器设备的使用的种类,不单有万用表,还有示波器、信号发生器、频率计、频谱分析仪等,让学生在调试过程中选择更适合自己的检测工具,比如在测试芯片NE555的时候,指导学生利用示波器观察输出信号的频率以及电压大小;第二,差异化指导,一个班级的学生在调试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问题,这需要教师针对不同学生进行不同的指导,然后将同学出现的类似问题在课后分享给同学们,让他们在自己的调试中获得直接经验的同时也收获间接经验;第三,个性化指导,针对个别学生在调试到某个步骤实在进行不下去,这时就需要教师亲自下沉一线,把遇到的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的方案讲解给同学,让学生知道老师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从而调整自己的调试步骤和方案;第四,严苛考评,针对课程设计已经调试成功的同学进行验收答辩,特别是针对电路设计中某个重要器件的作用进行答辩,让学生在调试中重新认识电路系统的原理,明白理论与实践是有差异的,而且让学生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以此倒逼学生再次深刻理解课程设计题目的原理。

2结果

文章对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实训进行改革,主要针对课程设计中电路焊接、电路设计和电路调试三部分的探索,最后以提交的课程设计报告和课程设计作品为根据评分,图1是近三年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实训学生的期末平均成绩与学生评价授课内容、方式满意度的柱形图,2019年是教学改革前的数据,学生该课程的平均成绩为75分左右,2020年、2021年是教学改革后的数据,学生该课程的平均成绩为82分左右,足足提高了7分左右,而且从学生评价的满意度可以看到改革后比改革前有明显的提高。通过以上分析2019年、2020年、2021年三年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实训课程的教学改革前后效果的对比,教学改革后大部分学生的课程设计都取得不错的成绩,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会了利用模电、数电的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设计能力,提高了学生对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实训课程学习的兴趣,也为接下来学习电子专业核心课程打下牢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朱栋,冯成涛,储开斌.“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项目化教学改革探索:以数字化超声波发生器电路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1(35):57-60.

[2]臧利林,魏爱荣,徐向华.“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教学方法研究[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20(4):83-86.

[3]段凌飞,姚敏,李翔.新工科背景下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教学改革[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1(15):107-109.

[4]咸立伟.谈电子电路的组装与焊接技术[J].科技与企业,2012(24):329-329.

[5]陈晔,黎锦钰,翟亚飞,等.新工科背景下电子信息类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研究与探索:单面印制电路实物制作[J].电子制作,2020(21):69-72.

课程范文篇10

关键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课程改革;课程建设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企业以及其他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苛刻,尤其是近年来伴随着毕业生的每年增多,2008年金融危机对人才需求量的减少,就业已经成了社会公认的一个大问题。如何通过对课程改革和课程建设,使毕业生所学的方向和专业适合岗位要求,这是毕业生顺利实现毕业即就业,而非毕业即失业的一个有效途径,也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必须思考的问题。

1、当前学校课程设置的存在问题

当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课程设置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必须加以改革。

1.1中等职业教育的目的需要进一步明确

中等职业教育与高中教育是不同的,它更加侧重于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因此,中等职校的专业设置必然以社会性、教育性需求为导向。在培养学生的时候,出发点除了培养学生的身心发展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对社会的适应性,自己所掌握的技术的实用性,毕业后就能够被用人单位接受,能够迅速的对岗位胜任。这是我们必须明确的中等职业教育的侧重点。

1.2专业设置的社会性和教育性不够

当今的社会分工已越来越细,越来越具体,已形成一个多样化、多层次密切依赖的整体格局。这种格局要求有各种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人才不断地充实到各种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具体岗位之中。技能型人才是社会所需的人才的一种,它在社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形成有机的劳动整体不可或缺的部分。而现阶段,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则主要依赖于中等职业教育。因此,中等职业教育必须根据社会的需求,依据社会的不同分工,进行专业设置,培养从事各类职业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但是目前我国的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课程设置好多都是相似的,课程设置技能型不够,作为职业技能型的课程有待进一步改进。

1.3以学生为本的服务意识有待加强

无论是学校,还是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树立一种服务意识,树立对学生负责的服务意识。要坚持以学生为本,为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考虑,为他们的就业考虑。不仅要考虑如何吸引学生来到自己学校上学,更要考虑学生从自己的学校毕业以后去哪里工作,是否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建设者。学校要树立为学生全程服务的意识,迎进送出顺利就业,课程设置上和建设上更要充分考虑学生自身的接受能力以及社会的需求,根据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设置相应课程。

2、课程改革与建设需要考虑的几个问题

2.1需要设置以职业指导课程

对于我们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来说,设立职业指导课是非常必要的。时至今日职业指导在绝大多数学校中还没有成为一门正式的课程,或有开设职业指导课而未纳人正常的教学计划,并且仅限于在毕业前的突击指导,多侧重于政策教育,简单的就业技巧教育,内容不全面。职业指导课的师资薄弱,指导课的水平和效果有待加强。因此,职业指导要走上正轨,需要完善课程体系建设,把职业指导纳人正常的教学计划之中,充分发挥第一课堂的作用。还要建立一支高素质、职业化的职业指导队伍。职业指导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内容不仅包括就业形势与政策教育,择业观教育,择业技巧教育,毕业生心理素质教育,适应社会的教育,还包括诚信教育,创业教育,职业意识教育,职业理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职业价值取向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以及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等内容。职业指导课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专业认识;二是职业意识、职业道德;三是职业生涯设计;四是就业政策法规;五是求职技巧。总的来说,职业指导课程要实用化、个性化、现代化。课程要根据企业的用人标准,学生就业目标诉求来制定,使课程实用。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把先进的“体验式、情景式、演练式”模式用在课堂中。还要利用先进的工具,使课堂现代化,以加强接受效果。

通过课程教学,大学生应当在态度、知识和技能三个层面均达到以下目标。

一是态度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应当树立起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念,把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确立职业的概念和意识,愿意为个人的生涯发展和社会发展主动付出积极的努力。二是知识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应当基本了解职业发展的阶段特点;较为清晰地认识自己的特性、职业的特性以及社会环境;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法规;掌握基本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相关的职业分类知识以及创业的基本知识。三是技能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大学生应当掌握自我探索技能、信息搜索与管理技能、生涯决策技能、求职技能等,还应该通过课程提高学生的各种通用技能,比如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和人际交往技能等。

2.2课程改革应该根据社会的需求

在学校课程设置的时候,应该充分调查社会的需求,在未来的几年内,对专业的受欢迎程度做好有效预测,不盲目开设专业,不盲目增加或较少相关课程。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也可以深入企业进行调研,对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有个全面的把握。技术学校课程应该体现职业教育以发展技能为主的本质,而目前有的课程陈旧落后不适应经济发展需求,有的太过高深不适应学生的实际学力,而且大多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重理论轻技能,不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不利于学生的均衡发展。因此,课程综合化是当今课程改革的一大趋势,课程综合化“强调以学习者的经验、社会需要和问题为核心”;同时,培养初中级级技术人才也是经济发展对现代职业教育的呼唤。

2.3课程改革应该考虑培养学生身心发展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无论在生理方面还是在心理方面,都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这都为其接受进一步的教育(其中包括高中阶段的专业教育)创造了条件。特别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自我意识的日益成熟,职业心理的发展,已使他们具备了接受某种专业教育、从事一定社会职业的心理基础。处于中等职业教育阶段的学生,其认知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概念的、判断的认知方式得到了很大程度发展,逻辑的、抽象的思维能力日益强化,其意志的坚定性以及情感的稳定性、社会性、职业性得以进一步加强,外在的技能性活动也进一步熟练,并且也易于形成固定的操作能力。所有这些都为处于这一时期的学生个体的发展提供了身体、心理等方面的支持,使其认知活动、技能训练活动得以顺利展开,从而不断获得新的知识,形成新的技能。这正是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所必须依赖的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所以,在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中,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3、国外职业技术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国外,尤其是美国、日本、德国的职业技术教育理念和方法都比较先进,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3.1课程改革应因地制宜

职业技术教育存在很多有效的课程教育模式。但是没有一种模式可以说是绝对通用的。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存在不平衡现象,不同地域的经济发展不同步,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课程教育改革时,充分考虑到该地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特色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制定符合实际的课程。

3.2课程改革应该建立动态运行机制

课程设置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所以在进行课程设置的时候应该采用发展的眼光,将课程设置纳入到按需增减、按需调整的动态运行机制中去。使课程设置更加符合现代社会的需求,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3.3国外在职教课程改革方面的主要特点和趋势

从国外教育课程改革的特点和趋势来看,现代职教课程呈现出从传统的“教程”向“学程”的转变;从传统的“教育专家导向”向“消费者需求导向”的转变;从传统的“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和“劳动力本位”转变等特点。我们必须要把握这些特点,开展适合时代和国情的职教课程改革。使学生真正成为有能力、有实力、有潜力的求职者。

参考文献:

[1]《中等职业教育课程建设之思考》,谭昌藩,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9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