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7 16:40:51

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

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范文篇1

我县集体林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已完成,同时开展了一系列林改配套改革。随着林改的不断深化,改革成效日益突显,广大林农发展林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呈现了全社会关注林业的良好局面。

但同时出现了不少林权纠纷问题,历史遗留的林权纠纷也仍有一些未得到有效化解,影响了社会稳定和林业改革事业的健康发展。为进一步加大林权纠纷调处力度,巩固林改成果,维护林权所有者、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建立稳定和谐的林业改革发展环境,根据省、市林改工作要求,经县政府研究决定,建立林权纠纷调处联席会议制度,现将联席会议成员及职责通知如下:

联席会议主要职责:

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范文篇2

刚才,县长就全面推进我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作了重要讲话,县长的讲话既高屋建瓴,具有宏观指导性,又符合基层实际,具有很强实践性、针对性,与会的各级各部门一定要认真加以学习,并结合各部门工作实际贯彻好、落实好县长的讲话精神。下面,我就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工作强调几点意见。

一、全面把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范围、重点、方式

我县地处“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腹心地带和长江上游地区,既是天保工程实施区又是白马雪山部级自然保护区的主要分布区,生态公益林面积占全县林业用地面积的98.24%,仅余1.76%的商品林也属天然林,如果不将上述林地纳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范围,将无法实现“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的改革目标,无法与下一步的林改后续政策相对接,为此全面把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范围、重点、方式,对于我们开展林改工作关系重大,我们要切实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在保持集体林地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确立经营主体,明晰林地和林木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完善配套改革、健全服务体系、强化科技支撑、转变管理方式,充分调动农民和社会参与林业建设的积极性,进一步改善和发展林业生产力。同时在改革中要认真处理权、责、利的统一,确保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落到实处。根据我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我县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决定分两批推进,第一批推进金沙江片区奔子栏镇、羊拉乡、霞若乡三个乡(镇)。其中,霞若乡集体林面积20.65万亩,奔子栏镇集体林面积32.67万亩,羊拉乡集体林面积63.57万亩,白马雪山保护区内集体林面积67.82万亩。三个乡(镇)集体林总面积184.71万亩,占全县应改面积的55%;第二批推进澜沧江片区升平镇、佛山乡、云岭乡、燕门乡四个乡(镇)。其中:燕门乡集体林面积21.82万亩,云岭乡集体林面积53.98万亩,升平镇集体林面积26.75万亩,佛山乡集体林面积48.19万亩。四个乡(镇)集体林总面积150.74万亩,占全县应改集体林面积的45%。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面大、任务重,在具体林改过程中,各级各部门要准确把握全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的范围、重点、方式,确保林改工作顺利推进。

二、切实保障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组织到位

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切实把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作为一项惠民利民的农村深层次改革,提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我县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关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对做好我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做了大量的政策和县情调研工作,及时成立了××县林改工作领导小组,并抽调全县副处级领导干部及各部门干部职工充实到林改工作队伍,为林改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组织保障,各级党委、政府也要形成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领导责任制。按照“县直接领导、乡(镇)具体组织、村组操作实施、部门指导服务”的要求,县、乡、村三级都成立由党政一把手挂帅,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同时要认真制定协调工作组、驻村工作组、技术指导组及办公室工作职责和管理办法,真正把林改工作责任落实到了各责任主体,把任务分解到了人。

三、强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措施

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加大林改宣传力度,要充分借鉴拖顶林改试点工作的成功经验,继续采取召开群众大会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进行宣传发动,要积极动员老党员、老干部、老组长参与林改工作,各乡镇、各工作队要挖掘林改工作中的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认真总结在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加大宣传力度,塑造工作典型,激发全县广大干部群众投身林改事业的热情,要通过广泛、深入、细致的宣传发动,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努力营造人人关心、人人支持、人人参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浓厚氛围。同时要认识组织好林改业务培训,要采取以会代训、集中培训等多种方式分级组织好业务培训,使各级干部队伍和林改工作人员熟练掌握林改业务技术和政策要求。

四、把关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环节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不仅政策性强,而且涉及面广、工作环节多、要求新,从宣传发动到建档备案,各个阶段、各个环节的工作相互影响、紧密相联,上一阶段和环节的工作出现问题就会直接影响下一阶段下一环节的质量和效果,责任如山,各级各部门要切实落实县、乡、村一把手负责制,层层分解任务、分解责任,做到定目标、定人员、定责任、定进度,同时要严明纪律,严禁徇私舞弊、以权谋私、违规操作、各行其是的不良现象。对在工作中不负责任、工作放任散漫的,县委、县人民政府将对责任人进行行政问责,各纪检监察部门和县林改办要切实加强对林改工作的监督检查,确保责任到人、措施到位。在具体工作中,一要把好把好调查摸底环节。要采取民政、档案部门配合查阅历史档案、知情干部群众指认、山证核对、相邻山主对证等方式开展调查摸底工作,对自留山、责任山、共管山等集体山林进行全面调查,分类摸清村、组的山林和林权情况,准确掌握试点乡的林地面积、户数、人口等相关数据。按照林改界线认定表,组织村民小组共同认定山林界线,并形成书面材料,双方签字盖章认可后,对调查摸底情况进行了张榜公布;二要把好方案制定环节。要根据绝大多数群众的意愿制定乡、村、组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案。在制定村民小组林改方案时,采取先将拟定方案报村级领导小组初审,提出修改意见继续补充完善后召开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户主)会议,由三分之二以上参会人员表决通过后,报村委会审核批准实施,确保方案的可操作性和可行性。村民小组的林改方案实行一村一策,由群众充分讨论后决定,不搞“一刀切”,不强求全县统一。

五、突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重点

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过程中要重点突出两个方面的重点,一是要突出抓好林权勘验这个重点,要充分利用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成果,把“二类调查”村级森林资源数据作为村级山林面积的控制数,以林班小班面积、蓄积量作为村级山林面积分山、分股的依据,精心组织林权勘验工作,明晰林木林地权属。二是要突出抓好纠纷调处这个重点,努力维护基层稳定。要正确处理好改革与稳定的关系,切实防止因确权到户而放松管理,出现乱砍滥伐现象;防止借改革之机与民争利,突击流转,乱征滥占林地行为的发生;防止因工作不到位引发新的纠纷,出现群体性械斗和上访事件。对引发的林权争议,将实行辖区负责制,要妥善处理,要以案结、事了、人稳为原则,尽量让争议双方协商解决,最大限度地将林权争议解决在最基层,把各种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努力做到户与户的纠纷不出组,组与组的纠纷不出村,村与村的纠纷不出乡镇,乡与乡之间的纠纷不出县,同时要认真做好矛盾纠纷的调处工作,要做到既尊重历史又照顾现实,按照政策、依据证据、规范调处的程序,本着有利于改革、有利于林业发展、有利于社会稳定的原则依法进行调处,确保改革不留隐患,努力维护我县和谐稳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

六、认真完善集体林权制度归档发证工作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要求严、标准高,在具体立卷归档工作中,一是要严格规范林权纠纷调处档案资料管理,做到资料齐全,有据可查;二是严格制定方案、规范程序、规范各类表格、规范林权勘验和分山结果公示等制度,做到登记内容统一、操作程序统一、业务标准统一、痕迹资料统一;三是制定林改档案管理办法,将林改资料按归档范围、内容、方法和分级管理的要求进一步细化和明确;在林权证信息录入和制证发证工作中,要认真做好林权信息录入工作,确保各项数据真实、准确,为林改后续改革奠定数据保障。

七、妥善处理好几个政策性问题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林业生产关系的重大调整,政策性强,需要花大力气、下真功夫。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按照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统筹安排好各项工作,在具体工作中要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政策性方面的问题:

一是依法合理地确定林权归属,要保持政策的延续性,杜绝未经林权所有者同意,将对已划定的自留山、责任山收回,打乱重新分配的现象;要妥善处理原林权证书或林权凭证上记载的面积与现实面积不符的问题,如有与现实面积不符的,应以本次勘定界线范围内实际测量的面积为准;要坚持集体民主决策,合理确定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经营山林的权属和经营机制问题,对村集体组织保留的集体林地,一切管理经营方式,都要按两个三分之二的原则表决通过,同时必须明确经营管护的责任,完善收益分配、使用和监督制度。

二是妥善处置国有林与集体林界线不清的问题,在未得到省级明确处置意见前,处置国有林与集体林界线不清问题时,首先确定以林业“三定”图表资料及当时颁发的林权证作为主要依据,以1990年前后绘制的《国有林分布图》作为参考依据。其次各乡(镇)要严格按界定依据和遇事报告制度,对能够界定的林地尽量完成界定。

三是妥善处置好“三区”林改、共山核权发证的联户发证等问题。要严格遵守天保工程区、自然保护区、公益林区等“三区”林改政策,在天保工程实施期间仍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管理,但要以均股、均利等形式确权到户,对于集体商品林,有条件的地方要将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通过家庭承包方式落实到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确立农民作为林地承包经营权的主体地位。

四是对于多村组共山问题,要依法经群众表决同意后,按群众意愿维持现状,不再实行分山,采用多村组联合申请的方式办理林权证,并通过均股、均利方式落实产权。但对大多数村民要求均山到户或确权到村民小组、且有条件并符合规定的多村组共山,要依法予以确权。

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范文篇3

一、我市林权制度改革的基本情况

20*年,我市启动了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当年泗阳人江鹏来到珊瑚镇祯祥村,承包该村的路沟渠等宜林地栽下意杨1.2万株。20*年,*镇引进台商徐雄星投资1000万元开发农田林网绿化工程,全镇路、沟、渠等村级集体公用地,包括镇内干河、中沟、生产沟等两侧的闲置土地,全部租赁给台资企业,租赁期限15年,栽植意杨20多万株。全市各地先后出现了股份合作造林、独资造林、承包造林等多种投资模式,投资主体有机关及镇村干部、社会能人等,涌现出了“镇前模式”、“肖榨模式”、“常桥模式”等改制工作的先进典型,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新局面。非公有制林业在我市林业经济中的比重达90%,我市的森林覆盖率也从5年前的8.5%提高到现在的19%。全市现有有林地面积35.7万亩,定植银杏650万株,意杨800多万株,活立木总蓄积量50多万立方米。基本上消除了栽植姓公的树的现象。

二、面上调研问题

(一)、集体林地资源现状

全市集体林地面积35.7万亩,自从20*年实行林权制度改革以来,除市水务局所有的骨干河道上的1300亩集体林地上的树木没有改制以外,其余的全部采取多种形式承包到个人,由个人承包经营,目前由各乡镇水利站负责管理。林地所有权属各乡镇人民政府,使用权归市水务局,林木所有权和使用权归各乡镇水利站。目前还没有发放林权证,全部为生态公益林。

(二)集体土地林木资源现状

近几年来,为了实现森林覆盖率达20%的目标,我市充分利用高垛田、边角田、中沟、骨干河道、高速公路两侧、农田路渠等大搞植树造林20多万亩,在栽植之前就进行改制,所有栽植林木基本改制到位,其中有48000亩划入省级公益林。未进行登记发证。

(三)林业场圃、森林公园现状

我市现有两个市级场圃,一是市果园场,原来连续多年亏损,土地面积1015亩,职工173人,退休63人。近年来,经多方筹集资金,已进行了改置,置换了职工身份,腾出土地对外招商引资。园区先后吸引丹阳、无锡及本地能人投入1200多万元,投资发展花卉苗木、高效设施栽培、奶牛养殖三个项目,已成为苏中地区规模较大优质葡萄栽培基地。改制后,原场的部分职工继续在场圃内打工,部分职工自己创业,走上致富之路,场圃又重新焕发了生机与活力。二是市第二捕捞公司,

(四)林业管理现状1、机构设置及队伍建设

我市林业主管部门为泰兴市林业局,事业单位,其中事业编制个,参照公务员管理编制个,在职职工人。

全市共有22个乡镇,有镇设立了林业工作站。各乡镇共有在编专职林果员人。

2、财政收入

财政预算内林业行政事业经费万元,纳入财政支出的人数人(含乡镇人员),乡镇林业工作站人员工资市财政补助一点,不足部分有自筹和镇财政补助两种形式。各类林业工程建设项目一般由镇财政投入,市政府实行以奖代补。

3、育林基金征收

20*年共征收育林基金元,征收范围为集体和个人生产、加工、销售木材、林木采伐等,征收标准为12%,上缴比例为,留存部分作为发展林业事业的专项资金。

(五)流转的情况

近年来的我市林权改革主要集中在路、沟、渠等宜林地块,通过转让这些宜林地的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激发广大群众投资绿化造林的热情。5年来,全市路、沟、渠等宜林地两侧共拍卖林木42.83万株,回收资金850多万元,签订改制合同1400多份。针对这些集体权属的宜林地块被改制后用于发展意杨可能会对农民的粮食生产产生胁地的现象,我们通过广泛的宣传发动和做过细的思想工作,吸引农民主动参与林权改制,特别是部分地区采取的4:4:2分成方式,即林木栽植及管护费用全部由投资者承担,其收益得4成,农民得4成,村集体得2成,极大的提高了农民参与林权改制工作的积极性。

由于我市没有专门的森林资源评估机构,本地的林木、林地的流转过程中,大多是承包方和镇、村进行自行协商,还没有进行林权登记发证,不存在林权变更登记。最好是有省里面进行专门培训,在各个市县建立一个进行森林资源评估的专门机构,这样就具备了森林资源的评估和对损坏林木的评估的资格。

(六)、投融资体系情况

目前,我市仅开展的以农民家前屋后银杏树定权登记发证工作,全市尚未办理一起林权抵押贷款。而全市大面积的成片造林的发证尚未进行,即这些成片林发了林权证,可能也贷不了款。建议省市部门出台有关林权抵押贷款政策,规范林权抵押贷款的评估机制,建立一套完整的林权抵押信贷体系。

我市地处苏中平原,自然林木资源较少,大多为人工造林,树种单一,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特别是近年来我市高效规模林业发展迅速,我市冬枣、葡萄等特色经济林果和花木种植发展迅速,森林保险的推行将有利于化解由于天气等不可抗逆因素对林业的影响,降低投资者的经济损失,提高其积极性,促进林业产业的健康发展。建议省市部门统一出台森林保险制度,同时采取政府补贴的方式,促进该制度在林业生产领域的推广。

(七)林业社会化服务

我市于20*年由市政府牵头成立了泰兴市银杏协会,建立中介服务组织,对本地的生产、销售等都带来了极大的好处,进一步拓宽了林农信息渠道和增收途径。

(八)关于推进改革的其他问题

林权改制后,我市仍然执行采伐审批制度,通过健全和落实“伐前设计、伐中检查、伐后验收”制度,对各采伐单位提交的采伐申请,我们都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勘查,严格把好采伐审批关,做到责任明确,监督检查到位。通过加大对乱砍滥伐、无证运输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林政管理工作规范有序。

在森林防火方面,由于我市成片林多为新造林,且连片面积不大,每到冬春季节,我们都强化宣传,通过发放宣传资料、落实森林防火工作责任制,至今未发生一起森林火灾。主要表现在四夏期间烧秸杆时有林木被烧现象。但随着造林速度的加快,我市的森林防火工作也不容乐观,一是缺少专业的森林防火人员;二是没有森林防火专用设备。建议上级部门从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必要设备及防火经费等方面加大对县级森林防火投入。

对于我省的林业行政执法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林业行政执法,是一个单独的执法体系,现在有的地方林业行政执法与农业行政执法联在一起,人员不足,执法水平不高,有着单纯的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的,存在以罚代刑的现象。没有真正起到保护资源的作用。

二、点上调研问题

(一)已进行林改的点

近几年来,我市农村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各个村及各个村民小组,都召开了相应的会议,充分征求广大群众的意见,将林改方案进行公示,如我们的*镇,镇政府在与外商签定合同之前,就与各个村签定管护合同,各个村又与各农户签定管护合同,明确了各个农户的责任和管理的棵数。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办理林权证。

目前已经进行林改的地方,有的收入是作为集体公益事业的费用支出,比如修路等,有的村就是直接分到老百姓了。没有强迫流转的现象。

(二)未进行林改的点

到目前为止,我们这儿没有进行林改的只有属于水务局所有的骨干河道上的树木,水务局正在和各个乡镇的水利站进行规划。

三、对深化林权制度改革的建议

一要加大宣传的力度。要组织基层林技人员外出参观学习,解放思想,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吸引能人、外资参与林权改制,从本地实际出发,积极动员本地能人、村干部、群众投资林业产业,对栽植的树木进行收购等,真正形成“户户参与,个个竞买”的林权改革工作格局。

二要加大组织领导的力度。林权改制过程中要成立专门的班子,制订工作计划,确保林权改革有计划、有步骤、有效果的开展。严格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增强透明度,制定完善好改制手续。

三要加大改革资金管理与使用的力度。抓好改制资金的收、管、用等问题,并用于林业产业发展,使资金权属不变,投向合理,滚动发展,良性循环,防止集体资产流失。

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范文篇4

××镇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林改办的大力支持帮助下,林改工作于20**年5月21日启动,通过成立机构、宣传发动、组织培训、调查摸底、制定方案、调处纠纷、踏山认界、张榜公示、确权发证等阶段,于20**年1月底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

现将××镇根据《××县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检查验收工作方案》进行自检自查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自检自查内容

(一)组织领导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行高位推动,“三级”书记抓林改,由主要领导亲自抓,充分体现各级党委政府对林改工作的重视。××镇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由县委、政府直接领导,××镇党委、政府组织实施,县委、政府把××镇作为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试点,充分说明县委、政府对××镇的关心和支持,全镇上下服从大局,站在讲政治的高度来服务好组织实施好集体林权改革工作。按照县委、政府的安排,其他6个乡镇的党委书记到6个村委会驻村任组长,分管林业工作的副镇长任副组长,这充分体现县委、政府对林改工作的高度重视。为了保证林改工作顺利进行,××镇成立了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由书记、镇长任组长,副书记、常务副镇长、分管林业工作的副镇长任副组长,三班子其他成员,镇及有关部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分管林业工作的副镇长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处理日常工作,办公室内设综合办公组、宣传报道组、纠纷调解组、技术业务组、后勤保障组5个组。同时镇三班子领导实行挂钩制,有一名副科级领导挂钩到村,并抽调31名工作队员统一编入县驻××镇各村工作组。各村委会成立由支部书记(主任)任组长,副主任、文书和各村民小组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各村民小组有村民公推直选5-7人组建林改工作小组,直接参与林改工作,新农村建设理事会支持配合好小组搞好林改工作。林改期间镇、村、组共成立林改工作机构89个,人员616人。

(二)经费筹措及使用

1、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按期完成工作任务,经费保障是关键,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县委、政府,××镇党委、政府把经费落实当作头等大事来抓,目前工作经费能够正常保障,有力地促进了林改工作稳步推进。县人民政府至今拨入林改经费13.5万元,县林业局提供电脑、**等办公设施20万元,县直挂钩部门慰问支持驻村工作组3.39万元,镇政府投入林改经费6万元。具体经费落实情况:××村委会××镇人民政府安排工作经费1.5万元,县扶贫挂钩单位统计局安排经费2000元,县委办、国土局、扶贫办安排经费2000元,共计1.9万元。大柏树村委会××镇人民政府安排工作经费1.7万元,县扶贫挂钩单位政府办安排经费3000元,统战部安排经费500元,县委办、国土局、扶贫办安排经费2000元,共计2.25万元。小水井村委会××镇人民政府安排工作经费1.5万元,县扶贫挂钩单位林业局安排经费1000元,县供销社安排经费1000元,民政局安排经费1000元,县委办、国土局、扶贫办安排经费2000元,共计2万元。芦子园村委会××镇人民政府安排工作经费2万元,县委办、国土局、扶贫办安排经费2000元,鸿骏公司支持林改1万元,共计3.2万元。仁和村委会××镇人民政府安排工作经费1.8万元,县委办、国土局、扶贫办安排经费2000元,公安局支持400元,共计2.04万元。大坝村委会××镇人民政府安排工作经费1.7万元,县扶贫挂钩单位国税局安排经费3000元,县委办、国土局、扶贫办安排经费2000元,共计2.2万元。到目前为止,全镇林改共投入林改经费42.89万元,经费全部投入林改工作。

2、建设产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镇党委、政府把培育林业产业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去年在县委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下,大力发展泡核桃、澳洲坚果、膏桐和茶叶种植。通过林改最终实现“还山于民、还林于民、还利于民”,不断提高广大群众护林爱林的积极性,提高林份质量,真正实现林业产业可持续发展。

(三)宣传培训

1、我镇深入贯彻落实市、县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会议精神,20**年4月28日全市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会议在临沧召开,乡镇党委书记参加,根据会议要求和工作需要,××镇5月8日召开全镇干部职工大会,全面贯彻全市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会议精神,镇内全体班子成员、镇直机关、站所负责人、全体干部职工和县驻××镇各有关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会上镇党委书记、镇长胡金伟同志全面传达全市林改工作会议精神,全文传达李国伟书记在全市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和刘明市长的指示和要求。

2、20**年5月21日全县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会议在南伞召开,乡镇党委书记、分管林业工作的副镇长,新农村驻村指导员,林业站全体工作人员和抽调林改工作驻村到组的工作人员参加。5月25日××镇召开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动员暨培训会,会上镇党委书记、镇长胡金伟同志作了全面动员,原文传达县委书记郑建奇同志的重要讲话,县委副书记、县长尚冬红同志和县委副书记赵金祥同志的重要讲话和工作要求,会上镇党委书记、镇长胡金伟同志按照县委、政府的统一部署结合××镇的实际情况,对如何搞好××镇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作了全面部署安排,县林业局长黄志华同志到会指导并对如何把握好政策导向问题作了要求,分管林业的副镇长李会良同志作了具体工作安排和强调。××镇全体班子成员、镇直机关站所全体干部职工,县驻××镇各单位负责人,各村(居)委会支部书记(主任)、副主任、文书,共97人参加会议。5月26日,县、镇工作队员进村开展工作,至今共粘贴宣传标语477条,创办板报51期,采编林改信息81条,发放《致林农朋友公开信》2880份,发放各种宣传资料4022份。发放村委会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会议通知书5000份,村民小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会议通知书20000份,林权勘界通知书20000份。通过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市、县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会议精神,全镇上、下进一步统一了思想,认识到位,行动到位,对××镇全面推进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邀请技术人员到××进行技术培训讲座,培训内容涉及整个林改的技术规程,动员培训会共培训235人,工作组进驻各村以后进行以会代训的形式培训,做到一事一训,召开各类会议431场次,培训人数达37957人次,通过抓培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全镇开展林改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持。

(四)依法依规按程序开展工作

1、组织机构情况;镇、村、组成立领导机构,组建工作班子,形成层层抓林改的情况;各级财政林改经费落实情况。

2、镇、村、组林改方案,是否符合相关政策要求。

3、林改程序是否合法,是否真实全面反映村情民意,实行民主决策,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4、制定林改方案是否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确定。

5、签订的承包经营合同是否合法、规范。

6、林权制度改革工作资料、档案是否规范齐全,并做到专人负责,妥善保管。

(五)调解纠纷,确保稳定

纠纷调处工作是林改工作的难点和重点,根据县委、政府的安排,组长由风尾镇党委书记、(镇长)担任,由县乡镇抽调的工作队员组成,纠纷工作组根据工作需要分成两个调解小组,并制定工作方案,一个小组负责三个村委会的纠纷调处工作,工作组按照分级负责、分类指导、规范程序、属地管理、依法调处的原则,一是实行纠纷调处责任制,明确规定户际纠纷由村民小组负责调处,组际纠纷由村民委员会负责调处,村际纠纷由乡镇工作组负责调处,乡际纠纷由县级负责调处,做到小纠纷不出村,一般纠纷不出乡,大纠纷不出县;二是以村组中德高望重、办事公道的老干部、老党员、老劳模和致富能手等为主体,组建新农村理事会44个256人,用群众说服教育群众,依靠群众的力量化解矛盾纠纷。林改以来全镇共排查出各类纠纷136起,已调处纠纷132起,调处率达97.1%,有效维护了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六)林权明晰,按质按量完成工作任务

××镇林改试点包括××村、仁和村、芦子园村、大柏树村、小水井村、大坝村6个行政村,涉及82个村民小组,其中:××村丙弄坝村民小组、桥头村村民小组因纠纷和其它原因尚未参加林改,目前,已有80个村民小组完成了林地改革工作,最后核实林地,实有集体林面积13.7万亩,已确权面积13.406万亩,其中自留山2.45214万亩,责任山2.43728万亩,均山0.03189万亩,均股2.61926万亩,集体统一经营1.4751万亩,其他方式承包林地4.32009万亩,流转0.**02万亩,纠纷林地0.294万亩,林地确权率95.9%,均山到户率95.92%。

(七)宗地勘测

1、人、地、证、图、表、册是否相符,资料完整无误?特别是宗地面积是否与实地面积相符,并用小班或公里网面积对其所涉及范围内各宗林地面积进行平差。

2、林权权利人是否依法向林业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林业主管部门受理申请后,是否在规定的时间内对符合条件的申请进行受理、核实、公示、登记。

(八)制证发证

应发放林权证2680本,因纠纷××村委会丙弄坝小组102户,桥头村小组16户未参加林改,无法发证,林改时有19户农户漏证,林地流失查缺补漏时,有1户农户漏证,实际已制证2542本,其中大坝村580本,大柏树村587本,××村184本,芦子园村490本,仁和村250本,小水井村451本,目前,有62宗59户占进国有林界线尚未发证,错乱69户,现已收回,林改结束时,实际发证2414本,占应发证2680本的90%。

(九)档案资料

痕迹管理非常重要,××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痕迹管理工作,镇林改办邀请县档案局高建忠副局长到××镇培训工作人员,培训范围镇林改办工作人员和工作组材料员,共21人参加培训会,培训内容文书档案归档管理,要求妥善保管材料,强化痕迹管理,必须把林改期间形成的讲话材料、会议记录、工作笔记、会议签到册、林改表格等与林改工作有关的材料、图片妥善保管,装订成册,及时归档。

(十)资源管理

通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逐步实现了“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的目的,林农育林造林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同时也促进林业部门职能转变。林改前,林业部门每年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解决偷砍盗伐、林权纠纷、防火防虫、植树造林等问题,林改分山到户后,林业部门传统的“赶着农民种树,管着农民砍树”的工作方式发生了根本转变,随着全县林改的推开,林业部门作为“管理者”的压力逐渐减少,政策引导和产业服务职能将更加突出。

二、检查验收方法和步骤

(一)检查验收的方法

根据县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的要求组建6个考核工作组,由6个林改工作组组长担任验收组长,采取村与村交叉的方式,通过听、查、访、看等形式,对6个村委会82个村民小组进行全面检查。

(二)检查验收的步骤

1、听取各村委会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汇报;

2、查阅村委会、村民小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阶段性成果资料;

3、对抽查的村民小组进行检查;

4、综合听、阅、查的情况对各村委会林改工作按照检查验收项目及评分标准进行评分,作出真实、全面、客观的评价,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三、自检自查及量化评定情况

为全面做好检查验收和自检自查工作,对照《云南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县确权发证阶段性检查验收办法》,××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初验的通知》,成立了六个检查验收工作组,在各村委会自检自查的基础上,对照《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质量评定表》,逐项进行了量化评分。

(一)镇、村、组层层抓林改情况。××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镇、村、组三级分别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村党支部书记、各村民小组长为组长的林改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镇、村、组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镇由分管领导具体抓,具体工作采取县委领导驻××镇直接领导林改工作,××镇具体组织实施,村具体操作,部门搞好服务”的工作机制,县、镇抽调了业务精、素质高的林改工作队员,县、镇、村合力攻坚抓林改,确保了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本项分值5分,自评分5分。

(二)宣传发动面广,群众知情率达80%以上。一是镇、村、组三级层层召开各种会议,学习宣传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相关政策知识,进行广泛动员;二是充分利用书籍、报刊、墙报、专栏、标语等宣传媒体和手段进行广泛宣传,三是创新宣传载体,以编发《××信息》、宣传《××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政策解答》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深入地宣传,营造了全方位、宽角度、多层次的宣传舆论氛围,使林权制度改革政策深入人心,家喻户晓,群众知情率达98%以上,充分调动了人民群众参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本项分值5分,自评分5分。

(三)林改经费纳入财政预算。××镇林改工作经费县委、政府安排了专项资金,县扶贫挂钩单位、驻地企业积极支持林改工作,××镇投入专项资金用于林改工作,整个林改工作共投入42.89万元。经费保障为林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本项分值5分,自评分5分。

(四)林改方案符合《决定》要求,真实反映村情,85%以上村民满意。在制定××镇林改工作方案时,镇党委、政府采取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方式,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多次召开镇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确保林改工作方案符合了市、县要求,村、组也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林改工作方案,村、组的林改工作方案经过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三分之二以上代表票决通过,真实反映村情民意,95%村民满意。对林改方案实行报审制度,镇林改方案报县林改领导小组审批,村、组林改方案报镇林改领导小组审批,确保了林改方案的严谨、科学。本项分值5分,自评分5分。

(五)程序、决策、操作“三公开”履行较好,程序、方法、内容、结果都能做到四公开。在整个林改工作期间,始终坚持以农民为主体,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在方案制定、林改重大事项决策、外业勘查结果、未出让集体林的流转等方面都做到了广泛征求群众意见、面向群众公开,保障了群众的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本项分值5分,自评分5分。

(六)依法签订承包合同。××镇在此次林改工作中,镇林改办以1983年林业“三定”为基础,依据林改相关政策和法规制订了林地承包合同。本项分值5分,自评分5分。

(七)林权改革档案归档完整,内容齐全。为强化档案痕迹管理,认真贯彻落实县林改办先后制定下发的《关于做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档案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并召开了专题业务培训会议,要求做好林改档案痕迹管理。××镇把档案管理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在整理归档过程中得到县林改办的大力支持,抽调技术人员驻××镇帮助支持,镇抽调专门人员进行归档立卷工作,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林权改革档案管理体系。但在林权纠纷调解上,部分林权纠纷为口头约定,调解结果档案痕迹材料不全。本项分值5分,扣0.2分,自评分4.8分。

(八)档案做到专人负责,专柜保管。为做好档案管理工作,××镇配备了专职档案管理人员,专职负责林改档案的整理归档。本项分值5分,自评分5分。

(九)产权对象明晰。××镇在林改工作中共核实林地面积13.7万亩,已确权面积13.406万亩,其中:自留山2.45214万亩,责任山2.43728万亩,均山到户0.03189万亩,均股到户2.61926万亩,其他方式承包林地4.32009万亩,集体统一经营1.4751万亩,流转0.**02万亩。本项分值5分,自评分5分。

(十)采取实物、货币和其他形式,使全村80%以上农户得利。××镇1983年林业“三定”时已将大部分集体山林以承包的方式承包到户,农户已从山林经营中获得了利益。此次改革中,明确规定在对1983年承包的集体林进行确权时,必须召开三分之二村民或村民代表会议征求群众的意见,按村民的意愿依法进行确权,使大部分村民得利。本项分值3分,自评分3分。

(十一)将林改收入用于公益事业建设,村正常开支,全村80%村民满意。由于此次林改是以1983年林业“三定”为基础,只收取5元的林权证工本费,没有林改收入。本项分值2分,自评分2分。

(十二)林权权利人申请登记的面积和确权发证情况。××镇登记发证工作已基本结束,应发证2680本,实际制证2542本,实际发证2414本,占应发证数的90%,按要求确权发证率要达到100%,此项相应扣分,本项分值5分,扣0.5份,自评分4.5分。

(十三)山林纠纷调处率达98%以上。全镇共发生林权纠纷136起,已调处132起,调处率达97.1%。本项分值5分,扣0.2份,自评分4.8分。

(十四)林业主管部门受理权权利人申请后,经审核、确认、录入率达90%以上。全镇林改工作中申请登记的林地已全部录入微机。本项分值5分,自评分5分。

(十五)林权证的填写工作,已填写发放的无漏项,有附图。本项分值5分,自评分5分。

(十六)申请表严格按技术规范要求填写,附图按技术人员实地测绘勾画为准。本项分值5分,自评分5分。

(十七)权属确认无误。除部分林地由于历史遗留的林权纠纷调解未成功,尚未明确权属外,其他大部分林地在明确权属对村民进行公示无异议后,才开展确权登记等相关业务,做到了权属确认准确无误。本项分值5分,自评分5分。

(十八)宗地区域做到四至清楚,面积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在整个林改工作过程中,××镇始终严格技术规范要求,组织参加过1983年林业“三定”的老干部、老党员和老同志对林地四至界线进行实地踏勘,做到四至清楚。同时,采用**辅助定位、地形图勾绘或实地丈量等方法进行实地勾绘,提高技术精度,确保了小班(公里网)面积对所涉及农户宗地面积之和面积误差小于1/50。本项分值10分,扣0.3分,自评分9.7分。

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范文篇5

在全市上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市级林改验收工作完成近半之时,经市林改领导小组决定,召开这次阶段性工作会议。主要目的是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强化责任,做好市级检查验收工作,分析存在问题,切实抓好整改落实,扎实做好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各项扫尾工作。在听取各县区情况汇报的基础上,我讲二点意见。

一、上半年工作的简要回顾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林业厅等部门的大力关心支持下,我们在林改工作中认真落实“省市统一指挥、县区直接领导、乡镇组织实施、村组具体操作、部门指导服务”的工作机制,坚持“高位强势推进,重心下移,打牢基础”的主体改革思路,强化组织领导、宣传培训、方案制订、纠纷调处、确权发证、管理创新、后勤保障、督察指导八个方面的工作,强势推进我市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截止2009年5月31日,全市已完成了141个乡镇、22593个村民小组的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外业勘测任务,分别占全市涉及林改任务乡镇、村民小组总数的98.60%、92.65%;确权面积1226.72万亩,占全市集体林地面积1314.47万亩的93.32%;已确权到户65.6888万户,确权宗地154.0445万宗,平均宗地面积7.96亩;已完成输机128.3293万宗,占确权宗地总数的83.31%;受理纠纷3461起,调处3372起,调处率为97.43%;累计投入林改工作经费7966.524万元。完成了对5个县的市级检查验收,占全市总任务的45%。

根据市委市政府和省林改领导小组的安排和要求,今年8月底必须完成深化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工作,同时启动配套改革工作的总体要求,今年上半年,各县区认真落实今年1月水富林改验收工作会议、2月28号林改暨林业局长会议精神,组织开展了回头看,查缺补漏和县级自查验收等工作,全市基本完成了主体改革工作,整改工作正在紧张进行,质量有了进一步提高;市林改办积极筹备,精心组织,认真培训,统筹安排,把林改检查验收工作作为重点来抓,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一)及时启动了市级验收。

去年林改电视电话会议明确提出2008年底基本完成主体改革任务的要求后,各县加大了工作力度,水富县于2008年底率先提出验收申请。市林改办根据市林改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部署,拟定了验收方案,进行了样本抽取,从市林业局机关、各科室站所抽出50余名工程技术人员组成检查验收组,对检查验收中要熟悉和掌握的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技术操作规程、《林权管理地理信息系统》、档案创建与收集等,进行集中学习和培训,针对《检查验收办法》中所设置的考核评分内容进行讨论,明确了检查验收中须把握的重点、要达到的深度,需把握的尺度;并分别从十个县区抽调了一名业务分管领导和一名技术负责人,通过再次培训后,参与水富深化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的检查工作,在对水富县深化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工作进行了市级验收的基础上,市林改领导小组于1月13日在水富召开了“××市深化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检查验收工作会议”,标志着我市深化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检查验收工作正式启动。

(二)以检查验收促整改,主体改革质量有了进一步提高。

继水富验收之后,4至5月,市林改领导小组集中技术力量、集中优势兵力,在市级相关部门的共同参与下,对彝良、绥江、巧家、盐津四县进行了验收,除彝良县需进行较大整改后复查之外,其余三县一次通过了验收。通过随机抽样进行的定性定量检查分析,找准了林改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及存在的问题和差距,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整改措施和建议。从上午各县的汇报情况看,各县对检查组提出的问题都高度重视,进行了专题研究,就整改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拟定了具体的整改方案,落实了专项经费,组织队伍开展整改,各项整改完善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从对水富县整改情况的复查结果看,各种存在问题得到了有效的整改,主体改革质量有了进一步提高。

通过水富的验收工作,对各县的触动很大,一些以前没有引起重视的环节得到了重视。特别是2月28号全市林改暨林业局长会上,明确了验收时间表,各级各部门积极行动起来,进行倒计时安排,加大了工作力度。一是各县区积极自查和整改。开展了村村见面的自检自查、交叉检查和“回头看”,对一些被平时忽视的细节,进行了查缺补漏。二是市县林改办加大了督查指导的力度。市局挂钩联系各县区的督查组均到县开展了督查指导工作;三是加大了热点难点纠纷的调处力度。在林业、司法、民政、地方政府的共同参与下,密切协作,加大了林权纠纷调处工作力度,一些久拖未决的、涉及县与县、县与林场的林权纠纷(争议)调处有了实质性进展。四是林改档案的收集整理有了进一步规范。各县区相互交流学习,取长补短,不断完善和规范林改档案。通过各县区的自查、整改,主体改革质量有了进一步提高。

(三)验收情况的基本估价。

从水富县开始,我们采取大兵团打歼灭战的方式进行市级验收,目的在于统一标准,统一方法,缩短时间。对五个县的检查验收是认真的,是客观公正的,达到了以验收促整改的目的,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检查验收制度体系。

从五个县的验收结果看,各县始终把深化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工作作为全县的重要工作来抓,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来落实,作为衡量各级党委、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准来检验,形成了县、乡、村三级书记抓林改的格局。结合实际,层层建立领导分片和部门挂钩联系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考核奖惩、质量评价、责任追究、督促检查、技术指导、资金管理、双向承包等工作机制和激励机制,基本做到了组织领导、机构落实、人员、经费、技术服务到位;坚持规范操作,基本做到了“人、地、证”相符,“图、表、册”一致。面积确权率、确权到户率、宗地合格率、档案合格率、群从满意率等指标均达到了《检查验收办法》要求,通过检查,我们认为:各级党委政府是高度重视的,林业部门是全力以赴的,各项准备是基本充分的,工作是基本到位的,成绩是突出的,成效是显著的。

(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对政策的理解和执行有不到位的地方。对改革范围,改革目的(明晰产权、放活经营、提升效益)的理解仍有不到位的地方。在《中共云南省委办公厅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大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力度和稳步推进配套改革的意见》(云办发〔2007〕20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中发〔2008〕10号)出台后,仍有只对集体人工商品林及宜林荒山进行改革的情况,试点阶段的乡镇也没有及时进行纠偏。对均山、均股、均利三种确权方式适用的条件理解不够,把握不准。图省事,把集体统管山简单地以‘均股’的方式确权到户,没有向群众讲清楚三种确权方式的利弊关系,没有依法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同意,就以‘均股、均利’的形式落实集体统管山的产权,没有把“均山”作为主要(第一)的确权到户方式进行确权。

2、部分村组《方案》不具针对性。关于方案,历次会上都在强调,采取印发“范本”、领导带头拟《方案》等很多措施来加以规范,但仍然是问题最多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一是一些方案过于简单。基本内容不全,村情、组情、林情、民意等基本情况不清;二是改革措施不具体。没有针对不同的林权类型提出具体的改革措施,泛泛而谈,缺乏针对性;三是没有认真审核就批复。在一些方案中,存在数据矛盾、无中生有、逻辑错误、甚至违背政策原则的情况;四是缺少民主决策的重要依据。

3、集体统管山、乡、村、组林场改革不彻底,相关合同、协议不规范。一是确权方式上,本应以“均山到户”为主,结果大多数搞成了以“均股、均利”为主要形式,没有以“均山”的形式实现初始产权分配,确立农民作为林地承包经营权人的主体地位,导致确权到户率低。二是缺少重要支撑要件。均股、均利中缺少必要的合同、协议等重要支撑要件,即使有、也不规范完善。

4、外勘技术不规范,新老林改软件对接存在差异。存在部分宗地面积达不到精度要求或出现整体位移,宗地信息因子填写错误,四至描述颠倒、含糊,林种、树种界定不准确等情况;新老林改软件对接存在差异。通过新老两个系统的对接,也检验出原有基础工作的精细与粗糙,有些就对接不了,出现林权证附图整体位移的情况,需要补充大量的基础材料,有的需要推倒重来。新的林改软件使用中,也反映出一些林改队员对新的林改软件系统研究不透、请教不够、运用不熟的问题,因此,在输机录入方面,一些县欠帐较大。

5、档案材料内容错漏,归类不清、管理混乱。有的反复涂改、补充,缺乏真实性,形式与内容不统一、不完整,材料之间相互矛盾,档案分类错误,大多数县两套档案未齐全。

6、纠纷调处不彻底。在纠纷调处上,缺乏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总是搞领导说了算,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林权纠纷。在国家与集体之间的林权纠纷问题上,总是一味追求国家应让利于民,不考虑林业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不尊重历史,不尊重事实,造成国有林地流失。从近期统计报表数据看,全市纠纷排查总数呈下降趋势,减少了一百多起,这些纠纷总数是如何减少的,需进一步查明原因,是原来统计错误、确实没有?是怕麻烦、图省事而隐报瞒报?还是调解了,而当时没有形成相关的记录资料而人为省去了。凡是调解过的林权林界纠纷,必须记录在案,做到有据可查,不能给今后的配套改革工作留下隐患。

上述问题的存在,有其客观上的困难和因素,也有主观上的原因,各级各部门要认真研究,必须采取针对性措施,着力加以解决。

二、下半年工作要求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在保持集体林地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将林地承包经营权交给农民,使农民不仅具有经营的主体地位,而且享有对林木的所有权、处置权、收益权,这项改革旨在建立一个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既能够兴林,又能够富民的林业经营体制,形成林业发展的组织机制,从而带动林业的大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大幅度提高。主体改革阶段工作效果的好坏、工作质量的高低,关系到配套改革的推进和林区社会的稳定。因此,各级林业部门,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扎实严谨的作风,精益求精的要求,认真开展好各项工作。

(一)突出主体改革验收重点,力争在7月底全面完成。

按照2月28日林改暨林业局长会提出的7月底前完成市级验收的总体要求,当前的市级验收任务还很重,接下的三个月,仍是以林改验收为重点。要按照2月28日会上明确的时间、顺序,组织开展好剩下的大关、永善等6个县的检查验收工作,力争7月底前全面完成市级检查验收,8月份提请省级检查。还没有验收的6个县区,一是务必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内外业工作进度,做好自检自查;二是按时提交验收申请和自查验收报告,提交的报告必须是以林改领导小组的名义上报,自查验收报告中,必须按要求准确提供能够抽样的基础数据;三是必须做好相关汇报材料、配合人员、车辆等准备,确保能在较快的时间内,完成市级的检查验收。

(二)抓住整改完善这个关键环节,做好省级验收相关准备工作。

按照省里面的安排,将在8月份对我市进行抽查,我们无法控制抽哪几个县区,因此,每一个县区都必须做好迎接省上检查的各项准备,切实抓好整改完善这个关键环节。已经验收了的县和即将验收的县区,要对照前面提到的、市级检查验收中发现的带共性的问题,认真对照梳理,要对检查组在各县、各乡镇指出的,以及检查组没有提到,而自己已经发现了的存在问题进行认真分析,拟定切实可行的整改完善方案,切实抓好整改落实。对此,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继续加强对整改完善工作的组织领导,继续把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完善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进行专题研究,确保队伍不散、力度不减、热度不降,集中精力,限期整改完善;林业部门要把整改完善工作作为当前的头等大事来抓,力戒盲目自满、自以为好、侥幸过关的心理,克服松劲、厌战情绪,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切实把整改完善工作做得更细、更扎实、更充分一些。

(三)积极稳妥地抓好林权证发证工作。

《林权证》是保护林权所有者产权的法律凭据,是办理林木采伐、林地林木流转、抵押贷款、纠纷调处等的重要依据。发给林农一本经营主体明确、责权利清晰、四权到位、经得起时间和历史检验、群众满意、放心的《林权证》,是主体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为发好这样一本证,我们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做了2年多的基础性工作。打证发证就是将勘测资料转化成为法定成果的过程,必须严肃认真、慎之又慎地把好‘打证、发证’这道关,否则,将前功尽弃。一是必须对内外业输机材料进行认真审核校对,确保宗地数据、宗地信息准确无误,做到人、地、证一致,图、表、册相符;二是做好登记申请材料的收集整理,确保内容规范齐全;三做好发证前的法定公示。平常我们所讲的“三榜”公示,其公示阶段、公示的内容和时间一般是:“一榜”,是将林改前的林权摸底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7天;“二榜”,是按讨论通过的《林改方案》勘界后,对勘测的林权结果予以公示,公示期为7天;“三榜”,是县级以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履行林权登记职责后,登记机关对已经受理的登记申请,自受理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将“林权登记申请表”上所列内容,在森林、林木和林地所在地进行的法定公示,公示期为30天。要求公示的时间,可以是会议形式、可以是张榜的形式、也可以直接到户的形式进行公示,经过群众签字认可,可以缩短时间,在公示期间,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做到有错必纠,并注意原始稿件、痕迹材料的收集、保存;四是做好登记造册,完善申领手续,确保不发错、不发重、不发漏;五是要确保不同类型权利证书的发放。如所有权证、使用权证、流转权证等,要把证书发到该持证的人手中,发证工作要在省级验收前完成95%以上;六是规范建档,建立健全林权信息查询系统,确保有据可查,方便快捷。

(四)抓档案规范收集整理,实现档案的数字化、现代化管理。

林改档案需要日积月累,做到真实完善,并要高度重视档案的安全,实现档案数字化、现代化管理。一是要严格按照市林业局和市档案局联发的《关于转发云南省林业厅、云南省档案局关于印发云南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档案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的通知》(昭林联发〔2007〕15);以及国家林业局、国家档案局《关于加强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档案工作的意见》(林策〔2007〕61号)要求,对林改各阶段、各工作环节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图表、声像、数据、记录等各种原始记录材料和载体进行收集和创建。二是要按“三级四类”的原则进行分类归档;三是永久性档案要形成一式两套规范完整的林改档案,一套交地方档案部门保管,一套(复印件)由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留存;定期档案(分为30年、10年)不移交档案部门。四是林权类档案要形成电子档案,为将来电子信息化网络管理做好准备。五是规范管理,确保档案安全。整理归档完备后,应按有关规定,在省级验收之后3个月内向当地档案管理主管部门移交,办好交接手续。特别要注意纸质材料的防潮、防蛀、防火、防盗,要加以备份,同时要加强电子档案的集中专人管理,防止相关数据信息的丢失和计算机病毒的侵入。

(五)搞好经验总结,做好成果展示。

两年的林改工作中,全市上下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付出了辛苦的劳动,涌现出许多感人事迹,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林权主体改革结束之际,市级准备以市委、政府的名誉进行总结表彰,各县区要提前做好相关准备,要对过去所做的工作进行认真梳理、总结和提炼,把最能代表本县、本乡镇林改特色的典型选出来,把最能反映典型的主要做法、经验、人物事迹写出来,努力挖掘林改中的先进典型、先进人物,撰写典型经验、交流汇报材料,做好市级表彰的推荐上报工作;加强协调配合,在各级新闻媒体的支持、配合下,做好影像资料的收集,制作出全面反映主体改革工作的电视专题片,做好成果展示。

(六)积极调研,推进配套改革。

完成明晰产权、承包到户的改革主体任务,只是整个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第一步。真正实现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建立起现代林业产权制度,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配套出台一系列相关的政策措施,改革才能取得预期的成效,才能达到既定的目标。在抓好主体改革验收的同时,一是要抓紧收集、整理、学习有关配套改革的方针政策,下大力气抓好配套改革的基础研究,在用好、用活现有林业扶持政策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林权的流转机制和林地经营管理方式,为林农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二是要认真学习贯彻邬副市长5月7号在巧家县深化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检查验收会上的讲话精神(政情通报第35期),尽快明确机构和人员编制,加快建立林业产权交易服务中心,组建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构,搭建集‘政策、科技、融资、交易’于一体的服务平台;三是要组织好考察学习,以县为单位,市里适时组织适当规模考察学习。

(七)建立森林资源监测体系,统一森林资源数据。

在林权权主体改革中,要结合我市天保工程总体规划、两类林区划、国家重点公益林区划界定、省级公益林区划界定和二类调查等成果把林权制度主体改革成果有机地统一起来,根据地理区位和森林资源分布特征、结构特点,建立森林资源监测体系,使公益林区划界定和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山头地块、林班、小班与林权制度改革的宗地有机地统一,使禁限伐协议、相关管护合同和承包合同、村组改革方案有机统一,使林权所有者与公益林所在的山头地块、林班、小班和宗地一一对应,使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成果、公益林区划界定成果、林权制度改革成果协调一致,建立健全公益林补偿机制,完善林权制度改革承包关系,为今后的森林资源管理和生态建设、产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在二类调查成果还未正式审定之前,要主动与承担二类调查任务的单位联系,对照林改成果、对二类调查材料进行修正;

2、还没有按标准支付二类调查经费的,要抓紧筹措及时支付,必须在六月底前结清,以确保尽快获得二类调查成果。

(八)加强领导,搞好协调,切实开展好“绿盾三号”行动。

为严厉打击乱砍滥伐林木、乱收滥运木材、乱垦滥占林地等行为,有效遏制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的上升势头,国家林业局、公安部决定于6月5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绿盾三号行动”,8月31日结束,分三个阶段进行。一是摸底排查,深入森林资源破坏严重的地区排查案件线索,摸清辖区内破坏森林资源的突出问题。二是打击整治,集中查处一批大案要案,专项治理森林资源保护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三是总结巩固,认真查摆问题和薄弱环节,加强森林资源监管,完善林区治安防控体系,建立森林资源保护长效机制。各县区林业局要高度重视,森林公安、资源林政要密切配合,认真排查清理,加强与公、检、法、司的协作,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

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范文篇6

根据州委、州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经过县林改办近几个月的筹备,我县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工作已经具备了在全县范围全面启动实施的条件,为积极稳妥地推进全县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工作,经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在今天召开全县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工作部署暨培训会议。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大意义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农村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进步,农村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但从整体上看,目前农业基础不强,农民增收缓慢,农村发展活力不足的问题依然突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仍然在农村。这次以“明晰产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为主要内容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目的就是要通过林业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林业生产力,使之成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农村经济加快发展新的动力。这是完善农村经营制度的又一次重大改革,对于加快林业现代化进程,发展区域特色经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相继召开会议并行文下发了做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2006年我县在拖顶乡启动实施了林改试点工作,为全面推进林改工作积累了经验,探出了路子,奠定了基础。目前,我省其他地州已基本进入检查验收阶段,由于受西藏“3.14”事件等客观因素影响,我县截至今天才开始全面铺开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工作。根据林改实施方案,计划从2009年8月起至2010年10月底,利用16个月的时间,分两批完成全县7个乡(镇)335.45万亩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任务。推进集体林权制度主题改革工作任务重、时间紧,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开展林权主体改革工作的重大意义,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高度重视并集中精力抓好落实。各级各部门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上来,要从贯彻落实我县“生态环保立县、特色产业强县、和谐稳定安县”的战略高度,进一步增强搞好林改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切实增强抓好林改工作的责任心和自觉性,把林改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坚定信心,攻坚克难,确保林改工作任务按期完成。

第一,要把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作为富民强县的基础工程来抓。我县林业用地面积占全县国土总面积的77.44%;农村人口占全县人口总数的82%,实现富民强县的目标,重点、难点在农村,特别是在林区。过去,由于林地产权不明晰,经营权未落实,大部分集体山林未能得到规范管理、有效经营和合理开发利用,林业产业发展严重滞后,林业在促进农民增收中的潜力还未能得到充分挖掘,林业“大资源、小产业”的状况并未从根本上得到有效转变,丰富的山林资源并未能有效带动山区群众脱贫致富。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做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经营山林、发展林业的积极性,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林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富民强县打基础,真正把森林资源优势转化为山区经济发展优势。

第二,要把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作为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来抓。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深化农村改革包括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指明了方向。林业属于大农业范畴,林农是农民的一部分,林业和林农问题不解决,“三农”问题就不可能彻底解决,农村改革发展就必然受到影响。我们要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高度出发,通过改革解除林业发展体制障碍,激活林业发展的原动力,加快发展山区经济,推动农村改革发展。

第三,要把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作为建设生态××的根本保障来抓。林业不仅是一项重要的基础产业,更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各级各部门要从实现生态环保立县的战略高度,通过做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切实实现生态保护和权益维护、生态改善和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通过充分调动广大林农造林育林的积极性和爱林护林的自觉性,从根本上缓解乱砍滥伐、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的工作压力,进一步增加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质量,增强森林生态功能,为建设生态××提供坚实保障。

第四,要把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关键任务来抓。××地处云南藏区反分裂、反渗透的前沿阵地,维护社会稳定的责任重大、任务艰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社会关注面大,群众重视程度高,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关键任务,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正确处理好改革与稳定的关系,妥善解决好改革中涉及的利益冲突和新旧矛盾,通过实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明晰山林权属,最大限度地解决好历史遗留的林界纠纷问题,消除因林地权属问题而引发的争端,努力维护森林资源安全和林区社会稳定,确保我县长治久安。

二、正确处理好改革中的几个关系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农村产权制度的重大变革,政策性强,涉及面广,事关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各乡镇、县级各相关部门要把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深化农村改革发展、破解“三农”难题的重要内容。在具体工作开展过程中,我们要着重把握和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一)生态受保护和农民得实惠的关系。

确保农民得实惠、生态受保护,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也是推进林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又要“金山银山”,让老百姓增收致富。“大包干”之所以成功,就在于它实现了耕者有其田、耕者有其权、耕者有其利。在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一方面要把林业作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真正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为惠及千家万户的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另一方面要确保生态环境持续发展,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最大化,促进这一最具生态功能的公益事业加快发展。我们的改革必须要立足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绝不能牺牲生态为代价,要坚决防止出现强行流转山林、乱砍滥伐林木、乱占滥征林地、与民争利的行为。

(二)承包到户和其它林改形式的关系。

承包到户经营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主要形式,是最大限度保护农民利益的体现;集体股份合作经营和招标、拍卖等改革形式也是中央政策明确的集体林权改革的形式。在这方面,县委、县政府针对我县广大农民依赖山林资源程度高,如果实行所有的集体林地承包到户的方式进行改革,必然引发村民之间无休止的利益纠纷,因此,在拟定林改实施方案时就明确了以集体山林均股到户为林改的主要形式。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坚持把村组周边的宜林地和适宜造林的山地承包到户,即把“两山三定”时划定的自留山、责任山要承包到户,确保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承包到户的面积占到一定的比例。在具体工作中,不论选择哪种承包形式,决定权在群众,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由群众自主决定,允许行政引导,但不得包办代替,更不得强迫命令。

(三)主体改革和配套改革的关系。

明晰产权和经营主体是集体林权制度的主体改革,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基础和核心。在推进主体改革的同时,要加快配套改革。一是要积极实行林业分类经营。公益林业和商品林业要采取不同的管理体制、经营机制和政策措施。使广大参与林改的农民真正拥有自己的公益林和商品林,确保把公益林管护住,把商品林经营好,做到公益林生态效益和商品林经济效益相统一。二是完善林木采伐政策。强化天然林采伐政策“刚性”,扩大村组周边、宜林山地的人工商品林种植规模和范围,保障林权所有者的处置权。全面放开房前屋后自产材的采伐,切实保护群众兴林致富积极性。三是建立健全服务组织。引导和支持农民组建经济林果、种苗、林产品加工等专业协会,兴办股份制林场、合作林场等多种形式的合作社,培育和规范森林资产评估、伐区设计等经济组织,建立适应现有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经营方式。四是加强资源保护。由于我县公益林面积比重大,林改后将会出现生态公益林管理难度加大、护林防火、病虫害防治、防偷防盗等新问题。要加强和改进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方式,建立起有效的保护体系,严格执行资源保护法律法规,引导农村制订村规民约,提高村民的自律意识和自我管理水平。五是加快培育要素市场。推进商品林产权交易,使林木所有权和林地使用权在依法、自愿、有偿、规范的原则下,实现有序流转。在推进林地流转时,适度鼓励集体林地向产业发展龙头和能人大户聚集,推进林业规模经营、集约经营,提高林业生产水平。

(四)林权改革和产业发展的关系。

林权改革和产业发展的共同目的是兴林富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促进产业发展的有效动力,林业产业发展是兴林富民的重要途径。林业部门要加强林产业发展规划工作,通过产业发展规划的引导,促进特色水果、干果林产业加快发展。加强分类指导,建立协调机制,把退耕还林、小流域治理、农业综合开发、人饮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等项目统筹安排,加快发展核桃特色经济林,建设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特色经济林基地,同时要高度重视林产品企业的培育壮大工作,加快核桃产品精深加工产业、森林生态旅游等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扩大产业规模,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聚集。

三、加强领导,确保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顺利完成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林业生产关系的一次重大调整,是牵动“三农”工作全局的一件大事。各乡(镇)党委、政府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精心组织、周密部署,高位推动、统一指挥,责任明确、措施到为,确保完成主体改革各项任务。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委、县政府已成立集体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全县林改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各乡镇、各行政村也要尽快成立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要形成县、乡、村三级书记抓林改,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领导格局。这次林改每个乡镇由一名处级领导负总责,每个行政村由一名科级领导负责林改工作的开展,要通过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形成“县直接领导、乡镇组织实施、村组具体操作、部门搞好服务”的工作格局。

(二)落实工作责任。县集体林权改革领导小组已制定了《××县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目标责任书》和《××县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技术操作目标责任状》,各乡镇要认真按照责任书的要求,抓好落实,林改结束后,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将对各乡(镇)进行考核验收。对获得优秀的乡(镇)将给予表彰奖励,对不合格的乡(镇)将按相关规定实行行政问责。全县广大干部职工,在依法维护自身合法利益的前提下,必须做到“两个带头”,即:带头执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带头做好亲属的工作,不利于改革的事不做,不利于改革的话不讲。要明确林改行政工作人员和技术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三)严肃工作纪律。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一项涉及面广、触及群众切身利益、容易引发群体性纠纷的系统工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一要确保政令畅通。林改政策、技术规范、县级林改方案确定的原则性问题,决不允许随意更改,各乡(镇)出现的特殊问题,要实行报批制度,未经批准擅自更改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二要严格队伍管理。县林改办、各乡镇要制定严格的林改工作人员管理制度,县派驻各乡镇、各行政村的负责同志要切实强对林改工作人员的管理,大胆要求、严格管理,对不服从管理、违反工作纪律或在工作中马虎草率、敷衍了事、作风漂浮的人;对在改革中徇私枉法、不负责任、违纪违规的工作人员各乡镇领导小组、驻村工作组要及时研究、及时处理;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上报县委、政府,县委、县政府将责成相关部门依法依纪予以严肃查处。对在林改工作中表现突出、工作出色、成绩显著的同志,要树立典型、大力褒奖。对林改工作开展过程中参与村民群体性纠纷的在职和离退休国家公职人员的要严格按照党纪法规予以严肃查处.第三要严格林改经费的使用管理,县政府安排的每个乡镇10万元、每个行政村2万元的工作经费要做到专款专用,切实用于林改工作的开展,同时要合理安排工作流程,精心配置人、财、物资,杜绝浪费现象。

(四)加强协调配合。各级各部门要认真按照各自职责,紧密配合,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认真做好林改各项工作。

林业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认真贯彻传达好中央、省、州、县有关政策,真正让县、乡村各级干部和林改工作人员领会改革原则,熟悉政策规定,掌握方法步骤,积极稳妥推进。

宣传部门要充分发挥电视、报刊、广播、网络等媒体的作用,广泛宣传改革的意义、方针政策和林改工作的成效。

林改工作组要把工作重点放在解决林权纠纷上,着力解决好乡与乡、村与村、组与组之间存在的林权纠纷,在工作开展之前,一定做好调查摸底工作,全面掌握真实情况,对可能发生的群体性纠纷要大胆冷静处理做到心中有数,要找准问题的关键和症结所在,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工作开展要讲求方式方法,讲究策略,动员一切积极因素全力做好纠纷调处,确保高质量、高标准、高速度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任务。要采取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宣传形式,把林权改革的重大意义、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和主要措施向群众作深入宣传,把群众关心的问题说清楚,把群众疑惑的事情讲明白,真正做到让林权改革的政策家喻户晓;要面对面地摆事实、讲道理,解除群众的顾虑,满足群众的合理诉求,争取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引导和教育广大群众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使广大群众真正认识改革、真心拥护改革、自觉参与改革。

财政部门要加大对改革资金的投入和监管力度,确保改革经费落到实处。

组织、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强对全县在职和离退休国家公职人员的管理,对阻挠改革、暗箱操作、散布谣言、教唆闹事的国家公职人员,要采取党纪、行政纪律措施予以严肃处理,绝不心慈手软;同时要严肃查处林改中出现的违规违纪案件,确保改革依法依规操作,健康发展。

政法委要组织政法系统专题研究林改工作开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类社会矛盾纠纷的应急预防措施,全力保障改革的顺利进行,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公安机关要做好各类情报、信息的收集和上报工作,采取果断措施严厉打击煽动、教唆群众无理取闹、聚众上访、暴力抗法的人员和组织。检察院要对影响改革的违法人员和组织进行立案侦查,该批捕的要坚决批捕。法院要从速立案,从快结案,从严惩处违法犯罪行为,并在电视台公开曝光。

司法局、信访局要从矛盾较为集中的案件入手,认真做好分类梳理和调处工作,及时准确地掌握可能引发不稳定案件的苗头,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疏导、早化解,力求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消化在内部,化解在萌芽状态。

老干局要加强对老干部的政策宣传和正面引导,绝不允许在林改过程中出现老干部组织、参与群体性事件和拒不执行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的现象发生,一旦发现,要严肃追究当事人责任。

发改、农业、国土、民政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及时解决在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要通过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积极引导全社关心、支持、参与改革,确保我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顺利进行。

(五)确保取得实效。各乡(镇)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要清醒的看到工作的严峻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特别是长期以来权属不明等原因留下的历史遗留多、隐患大的问题,要引起高度重视,要确保组织领导到位、工作责任到位、方法措施到位,精心组织、超前谋划、统筹安排。各乡(镇)、村、组都要制定严密的工作方案,方案的制定要要尽量做到考虑周全,对方案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尽可能做到充分估计,对改革的配套政策、工作措施和应对预案尽可能准备完善。同时,要加强对改革动态的跟踪调研,及时了解新情况,妥善处理新矛盾。各乡镇林改工作队由县、乡抽调人员,村两委工作人员共同组成,要重点抽调有农村工作经验、懂法律、有知识的各级后备干部或拟提拔考察的干部及技术骨干,既能保证林改的质量和进度,又可以锻炼各级干部队伍,在组建工作队时,要求专业人员与行政人员搭配,当地干部与抽调人员配合,注重懂民族语言及法律知识干部的配备与使用;要正确处理工作队内部分工协作关系,宣传发动组、纠纷调处组等综合工作人员与确权勘察、档案整理等专业技术人员既要分组落实责任,又要协同配合工作。

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范文篇7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林业改革发展全局,宣传报道《中共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的决定》及《××州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精神,按照××县林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大力宣传报道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政策法规和改革的各项工作,进一步明晰集体林木林地所有权和使用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确保收益权,建立和完善林业经营、林业服务、资源保护、资源流转体系,创新林业管理体制,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调动林农和社会各界的积极性,把林业建设成全县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生态、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二、宣传目的及要求

(一)宣传目的:通过对××县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的目标要求,范围内容,方法步骤,原则措施,政策法规等的深入宣传报道,积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加强对热点难点问题的引导,着力解疑释惑、化解矛盾、理顺情绪,使宣传工作真正发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振奋精神、坚定信心,促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

(二)宣传要求

宣传工作要先行,要始终贯穿林改的全过程,必须紧紧围绕《中共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的决定》及《××县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相关精神,广泛开展“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宣传活动。各乡(镇)党委、政府要加强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宣传工作的领导,安排一定的宣传经费,确保林改宣传工作的正常开展,要根据林改推进的阶段、时间安排,宣传的内容重点要有所侧重。各涉及林改部门之间要加强沟通、协调和配合,共同研究制定宣传方案,认真做好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的宣传工作。

三、组织机构

为加强××县全面推进集体林权主体改革,保证宣传工作正常开展,成立各乡(镇)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宣传工作组。

四、宣传内容及其重点

(一)宣传内容:采取各种新闻媒体、简报、音像、影视等多形式多渠道,广泛深入宣传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总体思路(包括指导思想目标和基本原则)、范围内容、政策措施、方法步骤及改革乡(镇)、村的成功经验和主要做法。

(二)宣传重点:宣传报道要以州委、州人民政府,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的各项方针、政策为核心,重点宣传县委、县人民政府对林改工作的组织领导以及各乡(镇)开展林改的活动;各地各族群众对县委、县人民政府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重大决定的热烈反响;各地林改解决农民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农民通过林改在生产生活上出现的新变化;各乡(镇)、村、组在推进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程中涌现出的新面貌;在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典型、新生事物;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进展情况等。

五、宣传措施

(一)新闻媒体宣传报道:要以××报、春城晚报、广播电视、经济日报《民生关注》栏目及××县人民政府网等,以高度的政治敏锐力,精心组织,发挥优势,形成合力,迅速营造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强大舆论声势。具体措施如下:

1、各乡(镇)的新闻、在政府网上必须播放或摘要播出《××县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在××县电视台发消息并作摘要播放,要大张旗鼓进行宣传,使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2、要求××县电视台每周安排一次12分钟专题报道。播出内容由电视台采编,并负责安排固定的时间和栏目播出。

3、各乡(镇)林改宣传组要采取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内容丰富的宣传手段,广泛深入宣传林改。要充分运用电影(视)、文艺演出、民间歌舞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深入各乡(镇),特别是对村民小组进行宣传。各乡(镇)林改领导小组要扶持、鼓励、指导农民(民间)文艺队,通过群众自编自演,自娱自乐,生动形象地宣传林改。

4、各乡(镇)林改办要组织开展林改宣传工作,有会必讲。充分运用广播、黑板报、简报、信息等多种形式,深入广泛地开展林改宣传报道,大力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要根据林改阶段工作要求,及时安排林改宣传任务和要求,要做到有安排布置,有检查落实,确保宣传的数量和质量。

5、各乡(镇)要将每月的宣传报道情况制作简报送县林改办宣传组。

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范文篇8

在全市上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市级林改验收工作完成近半之时,经市林改领导小组决定,召开这次阶段性工作会议。主要目的是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强化责任,做好市级检查验收工作,分析存在问题,切实抓好整改落实,扎实做好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各项扫尾工作。在听取各县区情况汇报的基础上,我讲二点意见。

一、上半年工作的简要回顾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林业厅等部门的大力关心支持下,我们在林改工作中认真落实“省市统一指挥、县区直接领导、乡镇组织实施、村组具体操作、部门指导服务”的工作机制,坚持“高位强势推进,重心下移,打牢基础”的主体改革思路,强化组织领导、宣传培训、方案制订、纠纷调处、确权发证、管理创新、后勤保障、督察指导八个方面的工作,强势推进我市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截止2009年5月31日,全市已完成了141个乡镇、22593个村民小组的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外业勘测任务,分别占全市涉及林改任务乡镇、村民小组总数的98.60%、92.65%;确权面积1226.72万亩,占全市集体林地面积1314.47万亩的93.32%;已确权到户65.6888万户,确权宗地154.0445万宗,平均宗地面积7.96亩;已完成输机128.3293万宗,占确权宗地总数的83.31%;受理纠纷3461起,调处3372起,调处率为97.43%;累计投入林改工作经费7966.524万元。完成了对5个县的市级检查验收,占全市总任务的45%。

根据市委市政府和省林改领导小组的安排和要求,今年8月底必须完成深化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工作,同时启动配套改革工作的总体要求,今年上半年,各县区认真落实今年1月水富林改验收工作会议、2月28号林改暨林业局长会议精神,组织开展了回头看,查缺补漏和县级自查验收等工作,全市基本完成了主体改革工作,整改工作正在紧张进行,质量有了进一步提高;市林改办积极筹备,精心组织,认真培训,统筹安排,把林改检查验收工作作为重点来抓,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一)及时启动了市级验收。

去年林改电视电话会议明确提出2008年底基本完成主体改革任务的要求后,各县加大了工作力度,水富县于2008年底率先提出验收申请。市林改办根据市林改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部署,拟定了验收方案,进行了样本抽取,从市林业局机关、各科室站所抽出50余名工程技术人员组成检查验收组,对检查验收中要熟悉和掌握的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技术操作规程、《林权管理地理信息系统》、档案创建与收集等,进行集中学习和培训,针对《检查验收办法》中所设置的考核评分内容进行讨论,明确了检查验收中须把握的重点、要达到的深度,需把握的尺度;并分别从十个县区抽调了一名业务分管领导和一名技术负责人,通过再次培训后,参与水富深化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的检查工作,在对水富县深化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工作进行了市级验收的基础上,市林改领导小组于1月13日在水富召开了“××市深化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检查验收工作会议”,标志着我市深化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检查验收工作正式启动。

(二)以检查验收促整改,主体改革质量有了进一步提高。

继水富验收之后,4至5月,市林改领导小组集中技术力量、集中优势兵力,在市级相关部门的共同参与下,对彝良、绥江、巧家、盐津四县进行了验收,除彝良县需进行较大整改后复查之外,其余三县一次通过了验收。通过随机抽样进行的定性定量检查分析,找准了林改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及存在的问题和差距,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整改措施和建议。从上午各县的汇报情况看,各县对检查组提出的问题都高度重视,进行了专题研究,就整改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拟定了具体的整改方案,落实了专项经费,组织队伍开展整改,各项整改完善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从对水富县整改情况的复查结果看,各种存在问题得到了有效的整改,主体改革质量有了进一步提高。

通过水富的验收工作,对各县的触动很大,一些以前没有引起重视的环节得到了重视。特别是2月28号全市林改暨林业局长会上,明确了验收时间表,各级各部门积极行动起来,进行倒计时安排,加大了工作力度。一是各县区积极自查和整改。开展了村村见面的自检自查、交叉检查和“回头看”,对一些被平时忽视的细节,进行了查缺补漏。二是市县林改办加大了督查指导的力度。市局挂钩联系各县区的督查组均到县开展了督查指导工作;三是加大了热点难点纠纷的调处力度。在林业、司法、民政、地方政府的共同参与下,密切协作,加大了林权纠纷调处工作力度,一些久拖未决的、涉及县与县、县与林场的林权纠纷(争议)调处有了实质性进展。四是林改档案的收集整理有了进一步规范。各县区相互交流学习,取长补短,不断完善和规范林改档案。通过各县区的自查、整改,主体改革质量有了进一步提高。

(三)验收情况的基本估价。

从水富县开始,我们采取大兵团打歼灭战的方式进行市级验收,目的在于统一标准,统一方法,缩短时间。对五个县的检查验收是认真的,是客观公正的,达到了以验收促整改的目的,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检查验收制度体系。

从五个县的验收结果看,各县始终把深化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工作作为全县的重要工作来抓,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来落实,作为衡量各级党委、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准来检验,形成了县、乡、村三级书记抓林改的格局。结合实际,层层建立领导分片和部门挂钩联系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考核奖惩、质量评价、责任追究、督促检查、技术指导、资金管理、双向承包等工作机制和激励机制,基本做到了组织领导、机构落实、人员、经费、技术服务到位;坚持规范操作,基本做到了“人、地、证”相符,“图、表、册”一致。面积确权率、确权到户率、宗地合格率、档案合格率、群从满意率等指标均达到了《检查验收办法》要求,通过检查,我们认为:各级党委政府是高度重视的,林业部门是全力以赴的,各项准备是基本充分的,工作是基本到位的,成绩是突出的,成效是显著的。

(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对政策的理解和执行有不到位的地方。对改革范围,改革目的(明晰产权、放活经营、提升效益)的理解仍有不到位的地方。在《中共云南省委办公厅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大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力度和稳步推进配套改革的意见》(云办发〔2007〕20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中发〔2008〕10号)出台后,仍有只对集体人工商品林及宜林荒山进行改革的情况,试点阶段的乡镇也没有及时进行纠偏。对均山、均股、均利三种确权方式适用的条件理解不够,把握不准。图省事,把集体统管山简单地以‘均股’的方式确权到户,没有向群众讲清楚三种确权方式的利弊关系,没有依法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同意,就以‘均股、均利’的形式落实集体统管山的产权,没有把“均山”作为主要(第一)的确权到户方式进行确权。

2、部分村组《方案》不具针对性。关于方案,历次会上都在强调,采取印发“范本”、领导带头拟《方案》等很多措施来加以规范,但仍然是问题最多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一是一些方案过于简单。基本内容不全,村情、组情、林情、民意等基本情况不清;二是改革措施不具体。没有针对不同的林权类型提出具体的改革措施,泛泛而谈,缺乏针对性;三是没有认真审核就批复。在一些方案中,存在数据矛盾、无中生有、逻辑错误、甚至违背政策原则的情况;四是缺少民主决策的重要依据。

3、集体统管山、乡、村、组林场改革不彻底,相关合同、协议不规范。一是确权方式上,本应以“均山到户”为主,结果大多数搞成了以“均股、均利”为主要形式,没有以“均山”的形式实现初始产权分配,确立农民作为林地承包经营权人的主体地位,导致确权到户率低。二是缺少重要支撑要件。均股、均利中缺少必要的合同、协议等重要支撑要件,即使有、也不规范完善。

4、外勘技术不规范,新老林改软件对接存在差异。存在部分宗地面积达不到精度要求或出现整体位移,宗地信息因子填写错误,四至描述颠倒、含糊,林种、树种界定不准确等情况;新老林改软件对接存在差异。通过新老两个系统的对接,也检验出原有基础工作的精细与粗糙,有些就对接不了,出现林权证附图整体位移的情况,需要补充大量的基础材料,有的需要推倒重来。新的林改软件使用中,也反映出一些林改队员对新的林改软件系统研究不透、请教不够、运用不熟的问题,因此,在输机录入方面,一些县欠帐较大。

5、档案材料内容错漏,归类不清、管理混乱。有的反复涂改、补充,缺乏真实性,形式与内容不统一、不完整,材料之间相互矛盾,档案分类错误,大多数县两套档案未齐全。

6、纠纷调处不彻底。在纠纷调处上,缺乏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总是搞领导说了算,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林权纠纷。在国家与集体之间的林权纠纷问题上,总是一味追求国家应让利于民,不考虑林业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不尊重历史,不尊重事实,造成国有林地流失。从近期统计报表数据看,全市纠纷排查总数呈下降趋势,减少了一百多起,这些纠纷总数是如何减少的,需进一步查明原因,是原来统计错误、确实没有?是怕麻烦、图省事而隐报瞒报?还是调解了,而当时没有形成相关的记录资料而人为省去了。凡是调解过的林权林界纠纷,必须记录在案,做到有据可查,不能给今后的配套改革工作留下隐患。

上述问题的存在,有其客观上的困难和因素,也有主观上的原因,各级各部门要认真研究,必须采取针对性措施,着力加以解决。

二、下半年工作要求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在保持集体林地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将林地承包经营权交给农民,使农民不仅具有经营的主体地位,而且享有对林木的所有权、处置权、收益权,这项改革旨在建立一个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既能够兴林,又能够富民的林业经营体制,形成林业发展的组织机制,从而带动林业的大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大幅度提高。主体改革阶段工作效果的好坏、工作质量的高低,关系到配套改革的推进和林区社会的稳定。因此,各级林业部门,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扎实严谨的作风,精益求精的要求,认真开展好各项工作。

(一)突出主体改革验收重点,力争在7月底全面完成。

按照2月28日林改暨林业局长会提出的7月底前完成市级验收的总体要求,当前的市级验收任务还很重,接下的三个月,仍是以林改验收为重点。要按照2月28日会上明确的时间、顺序,组织开展好剩下的大关、永善等6个县的检查验收工作,力争7月底前全面完成市级检查验收,8月份提请省级检查。还没有验收的6个县区,一是务必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内外业工作进度,做好自检自查;二是按时提交验收申请和自查验收报告,提交的报告必须是以林改领导小组的名义上报,自查验收报告中,必须按要求准确提供能够抽样的基础数据;三是必须做好相关汇报材料、配合人员、车辆等准备,确保能在较快的时间内,完成市级的检查验收。

(二)抓住整改完善这个关键环节,做好省级验收相关准备工作。

按照省里面的安排,将在8月份对我市进行抽查,我们无法控制抽哪几个县区,因此,每一个县区都必须做好迎接省上检查的各项准备,切实抓好整改完善这个关键环节。已经验收了的县和即将验收的县区,要对照前面提到的、市级检查验收中发现的带共性的问题,认真对照梳理,要对检查组在各县、各乡镇指出的,以及检查组没有提到,而自己已经发现了的存在问题进行认真分析,拟定切实可行的整改完善方案,切实抓好整改落实。对此,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继续加强对整改完善工作的组织领导,继续把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完善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进行专题研究,确保队伍不散、力度不减、热度不降,集中精力,限期整改完善;林业部门要把整改完善工作作为当前的头等大事来抓,力戒盲目自满、自以为好、侥幸过关的心理,克服松劲、厌战情绪,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切实把整改完善工作做得更细、更扎实、更充分一些。

(三)积极稳妥地抓好林权证发证工作。

《林权证》是保护林权所有者产权的法律凭据,是办理林木采伐、林地林木流转、抵押贷款、纠纷调处等的重要依据。发给林农一本经营主体明确、责权利清晰、四权到位、经得起时间和历史检验、群众满意、放心的《林权证》,是主体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为发好这样一本证,我们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做了2年多的基础性工作。打证发证就是将勘测资料转化成为法定成果的过程,必须严肃认真、慎之又慎地把好‘打证、发证’这道关,否则,将前功尽弃。一是必须对内外业输机材料进行认真审核校对,确保宗地数据、宗地信息准确无误,做到人、地、证一致,图、表、册相符;二是做好登记申请材料的收集整理,确保内容规范齐全;三做好发证前的法定公示。平常我们所讲的“三榜”公示,其公示阶段、公示的内容和时间一般是:“一榜”,是将林改前的林权摸底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7天;“二榜”,是按讨论通过的《林改方案》勘界后,对勘测的林权结果予以公示,公示期为7天;“三榜”,是县级以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履行林权登记职责后,登记机关对已经受理的登记申请,自受理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将“林权登记申请表”上所列内容,在森林、林木和林地所在地进行的法定公示,公示期为30天。要求公示的时间,可以是会议形式、可以是张榜的形式、也可以直接到户的形式进行公示,经过群众签字认可,可以缩短时间,在公示期间,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做到有错必纠,并注意原始稿件、痕迹材料的收集、保存;四是做好登记造册,完善申领手续,确保不发错、不发重、不发漏;五是要确保不同类型权利证书的发放。如所有权证、使用权证、流转权证等,要把证书发到该持证的人手中,发证工作要在省级验收前完成95%以上;六是规范建档,建立健全林权信息查询系统,确保有据可查,方便快捷。

(四)抓档案规范收集整理,实现档案的数字化、现代化管理。

林改档案需要日积月累,做到真实完善,并要高度重视档案的安全,实现档案数字化、现代化管理。一是要严格按照市林业局和市档案局联发的《关于转发云南省林业厅、云南省档案局关于印发云南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档案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的通知》(昭林联发〔2007〕15);以及国家林业局、国家档案局《关于加强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档案工作的意见》(林策〔2007〕61号)要求,对林改各阶段、各工作环节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图表、声像、数据、记录等各种原始记录材料和载体进行收集和创建。二是要按“三级四类”的原则进行分类归档;三是永久性档案要形成一式两套规范完整的林改档案,一套交地方档案部门保管,一套(复印件)由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留存;定期档案(分为30年、10年)不移交档案部门。四是林权类档案要形成电子档案,为将来电子信息化网络管理做好准备。五是规范管理,确保档案安全。整理归档完备后,应按有关规定,在省级验收之后3个月内向当地档案管理主管部门移交,办好交接手续。特别要注意纸质材料的防潮、防蛀、防火、防盗,要加以备份,同时要加强电子档案的集中专人管理,防止相关数据信息的丢失和计算机病毒的侵入。

(五)搞好经验总结,做好成果展示。

两年的林改工作中,全市上下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付出了辛苦的劳动,涌现出许多感人事迹,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林权主体改革结束之际,市级准备以市委、政府的名誉进行总结表彰,各县区要提前做好相关准备,要对过去所做的工作进行认真梳理、总结和提炼,把最能代表本县、本乡镇林改特色的典型选出来,把最能反映典型的主要做法、经验、人物事迹写出来,努力挖掘林改中的先进典型、先进人物,撰写典型经验、交流汇报材料,做好市级表彰的推荐上报工作;加强协调配合,在各级新闻媒体的支持、配合下,做好影像资料的收集,制作出全面反映主体改革工作的电视专题片,做好成果展示。

(六)积极调研,推进配套改革。

完成明晰产权、承包到户的改革主体任务,只是整个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第一步。真正实现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建立起现代林业产权制度,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配套出台一系列相关的政策措施,改革才能取得预期的成效,才能达到既定的目标。在抓好主体改革验收的同时,一是要抓紧收集、整理、学习有关配套改革的方针政策,下大力气抓好配套改革的基础研究,在用好、用活现有林业扶持政策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林权的流转机制和林地经营管理方式,为林农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二是要认真学习贯彻邬副市长5月7号在巧家县深化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检查验收会上的讲话精神(政情通报第35期),尽快明确机构和人员编制,加快建立林业产权交易服务中心,组建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构,搭建集‘政策、科技、融资、交易’于一体的服务平台;三是要组织好考察学习,以县为单位,市里适时组织适当规模考察学习。

(七)建立森林资源监测体系,统一森林资源数据。

在林权权主体改革中,要结合我市天保工程总体规划、两类林区划、国家重点公益林区划界定、省级公益林区划界定和二类调查等成果把林权制度主体改革成果有机地统一起来,根据地理区位和森林资源分布特征、结构特点,建立森林资源监测体系,使公益林区划界定和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山头地块、林班、小班与林权制度改革的宗地有机地统一,使禁限伐协议、相关管护合同和承包合同、村组改革方案有机统一,使林权所有者与公益林所在的山头地块、林班、小班和宗地一一对应,使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成果、公益林区划界定成果、林权制度改革成果协调一致,建立健全公益林补偿机制,完善林权制度改革承包关系,为今后的森林资源管理和生态建设、产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在二类调查成果还未正式审定之前,要主动与承担二类调查任务的单位联系,对照林改成果、对二类调查材料进行修正;

2、还没有按标准支付二类调查经费的,要抓紧筹措及时支付,必须在六月底前结清,以确保尽快获得二类调查成果。

(八)加强领导,搞好协调,切实开展好“绿盾三号”行动。

为严厉打击乱砍滥伐林木、乱收滥运木材、乱垦滥占林地等行为,有效遏制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的上升势头,国家林业局、公安部决定于6月5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绿盾三号行动”,8月31日结束,分三个阶段进行。一是摸底排查,深入森林资源破坏严重的地区排查案件线索,摸清辖区内破坏森林资源的突出问题。二是打击整治,集中查处一批大案要案,专项治理森林资源保护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三是总结巩固,认真查摆问题和薄弱环节,加强森林资源监管,完善林区治安防控体系,建立森林资源保护长效机制。各县区林业局要高度重视,森林公安、资源林政要密切配合,认真排查清理,加强与公、检、法、司的协作,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

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范文篇9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林业改革发展全局,宣传报道《中共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的决定》及《××州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精神,按照××县林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大力宣传报道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政策法规和改革的各项工作,进一步明晰集体林木林地所有权和使用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确保收益权,建立和完善林业经营、林业服务、资源保护、资源流转体系,创新林业管理体制,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调动林农和社会各界的积极性,把林业建设成全县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生态、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二、宣传目的及要求

(一)宣传目的:通过对××县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的目标要求,范围内容,方法步骤,原则措施,政策法规等的深入宣传报道,积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加强对热点难点问题的引导,着力解疑释惑、化解矛盾、理顺情绪,使宣传工作真正发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振奋精神、坚定信心,促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

(二)宣传要求

宣传工作要先行,要始终贯穿林改的全过程,必须紧紧围绕《中共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的决定》及《××县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相关精神,广泛开展“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宣传活动。各乡(镇)党委、政府要加强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宣传工作的领导,安排一定的宣传经费,确保林改宣传工作的正常开展,要根据林改推进的阶段、时间安排,宣传的内容重点要有所侧重。各涉及林改部门之间要加强沟通、协调和配合,共同研究制定宣传方案,认真做好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的宣传工作。

三、组织机构

为加强××县全面推进集体林权主体改革,保证宣传工作正常开展,成立各乡(镇)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宣传工作组。

四、宣传内容及其重点

(一)宣传内容:采取各种新闻媒体、简报、音像、影视等多形式多渠道,广泛深入宣传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总体思路(包括指导思想目标和基本原则)、范围内容、政策措施、方法步骤及改革乡(镇)、村的成功经验和主要做法。

(二)宣传重点:宣传报道要以州委、州人民政府,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的各项方针、政策为核心,重点宣传县委、县人民政府对林改工作的组织领导以及各乡(镇)开展林改的活动;各地各族群众对县委、县人民政府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重大决定的热烈反响;各地林改解决农民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农民通过林改在生产生活上出现的新变化;各乡(镇)、村、组在推进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程中涌现出的新面貌;在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典型、新生事物;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进展情况等。

五、宣传措施

(一)新闻媒体宣传报道:要以××报、春城晚报、广播电视、经济日报《民生关注》栏目及××县人民政府网等,以高度的政治敏锐力,精心组织,发挥优势,形成合力,迅速营造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强大舆论声势。具体措施如下:

1、各乡(镇)的新闻、在政府网上必须播放或摘要播出《××县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在××县电视台发消息并作摘要播放,要大张旗鼓进行宣传,使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2、要求××县电视台每周安排一次12分钟专题报道。播出内容由电视台采编,并负责安排固定的时间和栏目播出。

3、各乡(镇)林改宣传组要采取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内容丰富的宣传手段,广泛深入宣传林改。要充分运用电影(视)、文艺演出、民间歌舞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深入各乡(镇),特别是对村民小组进行宣传。各乡(镇)林改领导小组要扶持、鼓励、指导农民(民间)文艺队,通过群众自编自演,自娱自乐,生动形象地宣传林改。

4、各乡(镇)林改办要组织开展林改宣传工作,有会必讲。充分运用广播、黑板报、简报、信息等多种形式,深入广泛地开展林改宣传报道,大力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要根据林改阶段工作要求,及时安排林改宣传任务和要求,要做到有安排布置,有检查落实,确保宣传的数量和质量。

5、各乡(镇)要将每月的宣传报道情况制作简报送县林改办宣传组。

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范文篇10

根据州委、州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经过县林改办近几个月的筹备,我县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工作已经具备了在全县范围全面启动实施的条件,为积极稳妥地推进全县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工作,经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在今天召开全县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工作部署暨培训会议。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大意义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农村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进步,农村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但从整体上看,目前农业基础不强,农民增收缓慢,农村发展活力不足的问题依然突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仍然在农村。这次以“明晰产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为主要内容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目的就是要通过林业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林业生产力,使之成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农村经济加快发展新的动力。这是完善农村经营制度的又一次重大改革,对于加快林业现代化进程,发展区域特色经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相继召开会议并行文下发了做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2006年我县在拖顶乡启动实施了林改试点工作,为全面推进林改工作积累了经验,探出了路子,奠定了基础。目前,我省其他地州已基本进入检查验收阶段,由于受西藏“3.14”事件等客观因素影响,我县截至今天才开始全面铺开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工作。根据林改实施方案,计划从2009年8月起至2010年10月底,利用16个月的时间,分两批完成全县7个乡(镇)335.45万亩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任务。推进集体林权制度主题改革工作任务重、时间紧,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开展林权主体改革工作的重大意义,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高度重视并集中精力抓好落实。各级各部门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上来,要从贯彻落实我县“生态环保立县、特色产业强县、和谐稳定安县”的战略高度,进一步增强搞好林改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切实增强抓好林改工作的责任心和自觉性,把林改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坚定信心,攻坚克难,确保林改工作任务按期完成。

第一,要把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作为富民强县的基础工程来抓。我县林业用地面积占全县国土总面积的77.44%;农村人口占全县人口总数的82%,实现富民强县的目标,重点、难点在农村,特别是在林区。过去,由于林地产权不明晰,经营权未落实,大部分集体山林未能得到规范管理、有效经营和合理开发利用,林业产业发展严重滞后,林业在促进农民增收中的潜力还未能得到充分挖掘,林业“大资源、小产业”的状况并未从根本上得到有效转变,丰富的山林资源并未能有效带动山区群众脱贫致富。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做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经营山林、发展林业的积极性,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林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富民强县打基础,真正把森林资源优势转化为山区经济发展优势。

第二,要把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作为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来抓。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深化农村改革包括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指明了方向。林业属于大农业范畴,林农是农民的一部分,林业和林农问题不解决,“三农”问题就不可能彻底解决,农村改革发展就必然受到影响。我们要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高度出发,通过改革解除林业发展体制障碍,激活林业发展的原动力,加快发展山区经济,推动农村改革发展。

第三,要把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作为建设生态××的根本保障来抓。林业不仅是一项重要的基础产业,更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各级各部门要从实现生态环保立县的战略高度,通过做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切实实现生态保护和权益维护、生态改善和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通过充分调动广大林农造林育林的积极性和爱林护林的自觉性,从根本上缓解乱砍滥伐、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的工作压力,进一步增加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质量,增强森林生态功能,为建设生态××提供坚实保障。

第四,要把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关键任务来抓。××地处云南藏区反分裂、反渗透的前沿阵地,维护社会稳定的责任重大、任务艰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社会关注面大,群众重视程度高,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关键任务,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正确处理好改革与稳定的关系,妥善解决好改革中涉及的利益冲突和新旧矛盾,通过实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明晰山林权属,最大限度地解决好历史遗留的林界纠纷问题,消除因林地权属问题而引发的争端,努力维护森林资源安全和林区社会稳定,确保我县长治久安。

二、正确处理好改革中的几个关系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农村产权制度的重大变革,政策性强,涉及面广,事关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各乡镇、县级各相关部门要把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深化农村改革发展、破解“三农”难题的重要内容。在具体工作开展过程中,我们要着重把握和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一)生态受保护和农民得实惠的关系。

确保农民得实惠、生态受保护,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也是推进林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又要“金山银山”,让老百姓增收致富。“大包干”之所以成功,就在于它实现了耕者有其田、耕者有其权、耕者有其利。在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一方面要把林业作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真正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为惠及千家万户的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另一方面要确保生态环境持续发展,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最大化,促进这一最具生态功能的公益事业加快发展。我们的改革必须要立足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绝不能牺牲生态为代价,要坚决防止出现强行流转山林、乱砍滥伐林木、乱占滥征林地、与民争利的行为。

(二)承包到户和其它林改形式的关系。

承包到户经营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主要形式,是最大限度保护农民利益的体现;集体股份合作经营和招标、拍卖等改革形式也是中央政策明确的集体林权改革的形式。在这方面,县委、县政府针对我县广大农民依赖山林资源程度高,如果实行所有的集体林地承包到户的方式进行改革,必然引发村民之间无休止的利益纠纷,因此,在拟定林改实施方案时就明确了以集体山林均股到户为林改的主要形式。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坚持把村组周边的宜林地和适宜造林的山地承包到户,即把“两山三定”时划定的自留山、责任山要承包到户,确保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承包到户的面积占到一定的比例。在具体工作中,不论选择哪种承包形式,决定权在群众,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由群众自主决定,允许行政引导,但不得包办代替,更不得强迫命令。

(三)主体改革和配套改革的关系。

明晰产权和经营主体是集体林权制度的主体改革,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基础和核心。在推进主体改革的同时,要加快配套改革。一是要积极实行林业分类经营。公益林业和商品林业要采取不同的管理体制、经营机制和政策措施。使广大参与林改的农民真正拥有自己的公益林和商品林,确保把公益林管护住,把商品林经营好,做到公益林生态效益和商品林经济效益相统一。二是完善林木采伐政策。强化天然林采伐政策“刚性”,扩大村组周边、宜林山地的人工商品林种植规模和范围,保障林权所有者的处置权。全面放开房前屋后自产材的采伐,切实保护群众兴林致富积极性。三是建立健全服务组织。引导和支持农民组建经济林果、种苗、林产品加工等专业协会,兴办股份制林场、合作林场等多种形式的合作社,培育和规范森林资产评估、伐区设计等经济组织,建立适应现有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经营方式。四是加强资源保护。由于我县公益林面积比重大,林改后将会出现生态公益林管理难度加大、护林防火、病虫害防治、防偷防盗等新问题。要加强和改进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方式,建立起有效的保护体系,严格执行资源保护法律法规,引导农村制订村规民约,提高村民的自律意识和自我管理水平。五是加快培育要素市场。推进商品林产权交易,使林木所有权和林地使用权在依法、自愿、有偿、规范的原则下,实现有序流转。在推进林地流转时,适度鼓励集体林地向产业发展龙头和能人大户聚集,推进林业规模经营、集约经营,提高林业生产水平。

(四)林权改革和产业发展的关系。

林权改革和产业发展的共同目的是兴林富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促进产业发展的有效动力,林业产业发展是兴林富民的重要途径。林业部门要加强林产业发展规划工作,通过产业发展规划的引导,促进特色水果、干果林产业加快发展。加强分类指导,建立协调机制,把退耕还林、小流域治理、农业综合开发、人饮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等项目统筹安排,加快发展核桃特色经济林,建设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特色经济林基地,同时要高度重视林产品企业的培育壮大工作,加快核桃产品精深加工产业、森林生态旅游等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扩大产业规模,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聚集。

三、加强领导,确保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顺利完成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林业生产关系的一次重大调整,是牵动“三农”工作全局的一件大事。各乡(镇)党委、政府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精心组织、周密部署,高位推动、统一指挥,责任明确、措施到为,确保完成主体改革各项任务。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委、县政府已成立集体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全县林改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各乡镇、各行政村也要尽快成立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要形成县、乡、村三级书记抓林改,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领导格局。这次林改每个乡镇由一名处级领导负总责,每个行政村由一名科级领导负责林改工作的开展,要通过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形成“县直接领导、乡镇组织实施、村组具体操作、部门搞好服务”的工作格局。

(二)落实工作责任。县集体林权改革领导小组已制定了《××县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目标责任书》和《××县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技术操作目标责任状》,各乡镇要认真按照责任书的要求,抓好落实,林改结束后,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将对各乡(镇)进行考核验收。对获得优秀的乡(镇)将给予表彰奖励,对不合格的乡(镇)将按相关规定实行行政问责。全县广大干部职工,在依法维护自身合法利益的前提下,必须做到“两个带头”,即:带头执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带头做好亲属的工作,不利于改革的事不做,不利于改革的话不讲。要明确林改行政工作人员和技术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三)严肃工作纪律。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一项涉及面广、触及群众切身利益、容易引发群体性纠纷的系统工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一要确保政令畅通。林改政策、技术规范、县级林改方案确定的原则性问题,决不允许随意更改,各乡(镇)出现的特殊问题,要实行报批制度,未经批准擅自更改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二要严格队伍管理。县林改办、各乡镇要制定严格的林改工作人员管理制度,县派驻各乡镇、各行政村的负责同志要切实强对林改工作人员的管理,大胆要求、严格管理,对不服从管理、违反工作纪律或在工作中马虎草率、敷衍了事、作风漂浮的人;对在改革中徇私枉法、不负责任、违纪违规的工作人员各乡镇领导小组、驻村工作组要及时研究、及时处理;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上报县委、政府,县委、县政府将责成相关部门依法依纪予以严肃查处。对在林改工作中表现突出、工作出色、成绩显著的同志,要树立典型、大力褒奖。对林改工作开展过程中参与村民群体性纠纷的在职和离退休国家公职人员的要严格按照党纪法规予以严肃查处.第三要严格林改经费的使用管理,县政府安排的每个乡镇10万元、每个行政村2万元的工作经费要做到专款专用,切实用于林改工作的开展,同时要合理安排工作流程,精心配置人、财、物资,杜绝浪费现象。

(四)加强协调配合。各级各部门要认真按照各自职责,紧密配合,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认真做好林改各项工作。

林业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认真贯彻传达好中央、省、州、县有关政策,真正让县、乡村各级干部和林改工作人员领会改革原则,熟悉政策规定,掌握方法步骤,积极稳妥推进。

宣传部门要充分发挥电视、报刊、广播、网络等媒体的作用,广泛宣传改革的意义、方针政策和林改工作的成效。

林改工作组要把工作重点放在解决林权纠纷上,着力解决好乡与乡、村与村、组与组之间存在的林权纠纷,在工作开展之前,一定做好调查摸底工作,全面掌握真实情况,对可能发生的群体性纠纷要大胆冷静处理做到心中有数,要找准问题的关键和症结所在,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工作开展要讲求方式方法,讲究策略,动员一切积极因素全力做好纠纷调处,确保高质量、高标准、高速度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任务。要采取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宣传形式,把林权改革的重大意义、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和主要措施向群众作深入宣传,把群众关心的问题说清楚,把群众疑惑的事情讲明白,真正做到让林权改革的政策家喻户晓;要面对面地摆事实、讲道理,解除群众的顾虑,满足群众的合理诉求,争取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引导和教育广大群众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使广大群众真正认识改革、真心拥护改革、自觉参与改革。

财政部门要加大对改革资金的投入和监管力度,确保改革经费落到实处。

组织、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强对全县在职和离退休国家公职人员的管理,对阻挠改革、暗箱操作、散布谣言、教唆闹事的国家公职人员,要采取党纪、行政纪律措施予以严肃处理,绝不心慈手软;同时要严肃查处林改中出现的违规违纪案件,确保改革依法依规操作,健康发展。

政法委要组织政法系统专题研究林改工作开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类社会矛盾纠纷的应急预防措施,全力保障改革的顺利进行,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公安机关要做好各类情报、信息的收集和上报工作,采取果断措施严厉打击煽动、教唆群众无理取闹、聚众上访、暴力抗法的人员和组织。检察院要对影响改革的违法人员和组织进行立案侦查,该批捕的要坚决批捕。法院要从速立案,从快结案,从严惩处违法犯罪行为,并在电视台公开曝光。

司法局、信访局要从矛盾较为集中的案件入手,认真做好分类梳理和调处工作,及时准确地掌握可能引发不稳定案件的苗头,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疏导、早化解,力求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消化在内部,化解在萌芽状态。

老干局要加强对老干部的政策宣传和正面引导,绝不允许在林改过程中出现老干部组织、参与群体性事件和拒不执行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的现象发生,一旦发现,要严肃追究当事人责任。

发改、农业、国土、民政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及时解决在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要通过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积极引导全社关心、支持、参与改革,确保我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顺利进行。

(五)确保取得实效。各乡(镇)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要清醒的看到工作的严峻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特别是长期以来权属不明等原因留下的历史遗留多、隐患大的问题,要引起高度重视,要确保组织领导到位、工作责任到位、方法措施到位,精心组织、超前谋划、统筹安排。各乡(镇)、村、组都要制定严密的工作方案,方案的制定要要尽量做到考虑周全,对方案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尽可能做到充分估计,对改革的配套政策、工作措施和应对预案尽可能准备完善。同时,要加强对改革动态的跟踪调研,及时了解新情况,妥善处理新矛盾。各乡镇林改工作队由县、乡抽调人员,村两委工作人员共同组成,要重点抽调有农村工作经验、懂法律、有知识的各级后备干部或拟提拔考察的干部及技术骨干,既能保证林改的质量和进度,又可以锻炼各级干部队伍,在组建工作队时,要求专业人员与行政人员搭配,当地干部与抽调人员配合,注重懂民族语言及法律知识干部的配备与使用;要正确处理工作队内部分工协作关系,宣传发动组、纠纷调处组等综合工作人员与确权勘察、档案整理等专业技术人员既要分组落实责任,又要协同配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