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工具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9 17:52:41

金融工具

金融工具范文篇1

[关键词]金融工具;确认;计量;准则;公允价值

自2005年6月份开始,我国陆续了6批共计21个具体会计准则和一个基本准则征求意见稿,并对以前的16个具体准则进行了修订。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正式了38个具体会计准则和一个基本准则,至此,与国际惯例趋同的可独立实施的我国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在短短的半年多时间内,中国政府制定和修改了如此多的会计准则,并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目标,实属不易,但也由于时间仓促,势必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基于此,本文拟以最具典型的金融工具会计的确认和计量准则①为目标,分析其可能存在的问题。

一、相对于准则征求意见稿的改进

将涉及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的三个准则的征求意见稿与正式的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准则进行比较就可以发现,正式的准则有三个方面的重大改进:语言更加规范;改变了征求意见稿不允许金融资产减值转回的规定;增加了一些征求意见稿遗漏的重要条款。

1.语言更加规范。新准则将征求意见稿中使用不够规范的“会计处理”一词统一更正为更为规范的“计量”一词。因为“会计处理”可能包括了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四个阶段的工作,而原准则征求意见稿中的会计处理实际上只涉及到计量这一环节。《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第52条第2款“企业应当定期使用没有经过修正或重新组合的金融工具公开交易价格校正所采用的估值技术,并测试该估值技术的有效性”[1]中,将原征求意见稿中的“可靠性”改为“有效性”。《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第22条“企业应当对因继续涉入所转移金融资产形成的有关资产确认相关收入,对继续涉入形成的有关负债确认相关费用”[2]中,也将征求意见稿中的“收益”一词修正为“收入”,从而与句中的“费用”相对应。第24条将原征求意见稿中的“非现金质押物”改为“非现金担保物”。

2.改变了准则征求意见稿不允许金融资产减值转回的规定。新准则改变了征求意见稿中的做法,充分实现了同国际准则的趋同。具体而言:(1)对于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其确认减值损失后,如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价值已恢复,且客观上与确认该损失后发生的事项有关(如债务人的信用评级已提高等),原确认的减值损失应当予以转回,计入当期损益;(2)对于以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减值损失不应转回;(3)对于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归类为可供出售的权益工具投资发生的已经计入损益的减值损失,不应通过损益转回,但归类为可供出售的债务工具的公允价值在随后的会计期间增加,并且该增加客观上与减值损失计入损益后发生的事项有关,则应转回减值损失,转回的金额计入损益。在原来的准则征求意见稿中,无论是哪种类型,都不允许减值损失的转回。

3.增加了一些征求意见稿遗漏的重要条款。新准则增加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1)金融资产与金融负债的定义。征求意见稿采用的是2004年修订之前的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定义。新定义将如下两项列入了金融资产的范畴:一是将来须用或可用企业自身权益工具进行结算的非衍生工具的合同权利,企业根据该合同将收到非固定数量的自身权益工具;二是将来须用或可用企业自身权益工具进行结算的衍生工具的合同权利①。而且将与上述两项相对应的合同义务列入了金融负债的范畴。(2)增加了对金融工具终止确认时产生的新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规范[1].(3)增加了企业因卖出一项看跌期权或买入一项看涨弃权而对被转让资产继续涉入的规范[2].(4)更加严格规范了符合套期项目或被套期项目的条件[2].(5)增加了对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组合一部分的利率风险公允价值套期所形成的利得和损失的规范[2].

二、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

新的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准则基本上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IAS39)———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2004)②的趋同。但仔细比较,还是可以发现二者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为:

1.对IAS39进行了极大的简化,从而忽略了很多重要的内容。新的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对IAS39进行了很大程度的简化。IAS39包括准则正文和两个附录(实施指南和对其他文告的修改),伴随其一起的还有结论基础、示例和应用指南等内容。附录构成准则的组成部分,结论基础、示例和应用指南等内容虽然不构成准则的组成部分,但对于理解、应用准则也是必不可少的。而我国的准则却基本上只涉及到IAS39的正文部分和部分实施指南,虽然剩余部分实施指南、结论基础、示例和应用指南可以在随后以应用指南的形式进行,但这几个部分的内容都是相对独立的,且有各自不同的侧重点。通过一个“中国式”的应用指南很难将它们较好地糅合在一起,即使能够做到或在稍后分别将这些内容予以,也不利于准则使用者的理解、学习和执行。本次的会计准则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执行,其间只有短短的10个月时间,企业要在如此短的时间内适应新会计准则难度相当大。另外,从已简化的准则内容来看,新准则也忽略了很多必须的内容,例如缺乏评价套期有效性的方法。

2.公允价值选择权方面的差异。现行IAS39允许主体在初始确认时将任何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并在损益中确认公允价值变动[3].而我国的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却明确规定,只有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才可以在初始确认时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1)该指定可以消除或明显减少由于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计量基础不同所导致的相关利得或损失在确认或计量方面不一致的情况;(2)企业风险管理或投资策略的正式书面文件已载明,该金融资产组合、该金融负债组合、或该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组合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进行管理、评价并向关键管理人员报告[1].可见,相对于IAS39而言,我国对于公允价值选择权做了较大的限制条件。这反映了我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对待公允价值的谨慎态度。

三、新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准则的不足

新的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虽然已较为完善,也基本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但还存在着下列不足:

1.格式、语言表述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我国会计准则采取的是法律法规的条款形式,这是为了与其他法律法规的形式保持一致。这与国际会计准则并无实质性差异,不同的是,我国一般没有将“定义”单列一章或一部分,而是将其置于某一定义所涉及的条款之后。这种方式虽然有利于准则使用者对内容的理解,但也使得准则整体上显得比较凌乱,不能清晰地呈现出本准则所涉及的重要概念,也不利于使用者查找。需要指出的是,某一准则内部各新准则之间也出现了不一致的情况,以《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为例,与其他准则不同,该准则将其中所涉及的三个重要概念(金融资产、金融负债、权益工具)单列一章(第8章)进行定义,但其他一些重要概念如金融工具、衍生工具、金融资产的四种类型③、活跃市场、实际利率、公允价值等概念却分散在各部分中。

在语言表述方面,虽然新准则相对于征求意见稿已有很大的进步,但还存在诸多不足。例如,《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第3条将衍生工具定义为“本准则涉及的,具有下列特征的金融工具或其他合同……”[1].“本准则涉及的”一词就是典型的赘词,难道本准则不涉及的具有准则所列特征的金融工具或其他合同就不是衍生工具了吗?该准则第5条提到“不可撤销授信承诺(即贷款承诺)”,但随后准则中都是用“贷款承诺”一词,因此应将“不可授信承诺”置于括号内与“贷款承诺”一词互换才更符合逻辑。再如,《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第9条第1款和第2款有“已确认资产、负债、确定承诺、很可能发生的预期交易,或经营境外净投资”[4]一句,我们认为,虽然如此排列是与套期会计的几种类型相一致的,但经营境外净投资实际上还是属于资产,因此没有必要再单独列示。

2.概念不清晰。这主要表现在对公允价值的认识上。首先从对公允价值的定义来看,新准则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1],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定义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当事人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3].其差异主要是对交易主体的界定上,我国新准则将其界定为“交易双方”,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则是“当事人”。前者实际上假定了交易只涉及到双方,而且排除了通过假定的第三方来估计资产公允价值的可能性,“当事人”则克服了上述缺陷,不但反映了通过假定的第三方来估计公允价值的新的公允价值计量技术,还为负债的公允价值提供了基础和依据。因为,一般认为负债的公允价值应被定义为交换中的公允价值,即企业将不得不在资产负债表日支付给接收该负债的第三方的金额。如果还将公允价值定位为“交易双方”的话,负债公允价值就不可能被理解为“交换中的公允价值”[5].其次,从内容来看,新准则似乎没有认识到初始计量阶段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的区别,例如,《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第30条规定,“企业初始确认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1].严格来说,应该是“按照所取得的金融资产(或承担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或为取得金融资产而支付的对价(或因承担金融负债而收到的对价)的公允价值来计量”。前半句可以理解为初始确认时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进行计量,而后半句则是一个成本(历史成本)的概念。IASB《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将历史成本定义为“……按照为了购置资产而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可以看出,新准则并未将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计量属性严格地予以区分开来①。

另外,虽然新准则对公允价值进行了定义,也给出了相关的公允价值计量指导,但并未深入分析公允价值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会计计量”部分也没有深入分析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及其与其他各计量属性的关系,而只是按照IASB的《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给出了各自的简短定义②。

3.金融工具的分类。为保持同IAS39的一致,新的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将金融资产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我国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准则解析

作者:沙尘文章来源:不详点击数:2更新时间:2007-11-110:33:46

至到期的投资、贷款和应收账款以及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四大类③。对于IAS39而言,这隐含着两重含义:其一,将原来的“企业源生的贷款和应收账款”改为“贷款和应收账款”,使得任何在活跃市场上没有报价的具有固定或可确定付款额的非衍生金融工具(包括贷款资产、应收账款、债务工具投资和银行存款)都可能符合贷款和应收账款的定义,即从公允价值计量可靠性的角度,扩大了非公允价值计量的范畴。其二,这种分类为公允价值计量选择权提供了基础,从而即使对某项原本可归类为贷款或应收账款的金融资产进行初始确认时,主体也可以将其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并将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或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由此可以看出,虽然基于可靠性和欧盟等一些国家的压力,IASB压缩了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的范围,但公允价值选择权的提出反映了其以公允价值计量所有金融工具的最终目标并没有改变。而我国虽然分类同IAS39完全相同,但由于对公允价值选择权的行使给出了严格的条件,使得我国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的范围要小于IAS39.这也反映出我国准则制定机构对于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可靠性的担心。

4.理论依据不足。新的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对概念的定义、分类、确认标准、计量属性选择等都没有给出一个相应的理论基础,尤其是一些备受争议的以及与国际会计准则尚存在差异的问题。例如,对于金融工具的终止确认,以前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经历了从“风险报酬分析法”到“控制转移分析”的转变,而新的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却是“现金流量收取权分析”、“风险报酬分析”与“控制转移分析”三者的结合。对于为何采用这种新的终止确认分析方法以及采用这种方法的缺点却是只字不提。另外,我国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对公允价值选择权做了严格的规定,也没有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和说明。

5.公允价值计量指导不够完善。虽然《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专门用了一章规范公允价值的确定,但这些不够完善的原则性规定远不足以对实务中的公允价值计量进行有效的指导。

新准则对公允价值的估计分为两个层次:(1)存在活跃市场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活跃市场中的报价应当用于确定其公允价值;(2)金融工具不存在活跃市场的,企业应当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其公允价值。这一简单的分类方法存在着很大的问题。首先,按照准则对“活跃市场”的定义①,如果被计量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存在活跃市场,可直接用其报价对公允价值进行估计,不会存在没有报价的情形,因为根据定义,“市场价格信息是公开的”是构成活跃市场的要素之一。其次,从准则内容来看,金融工具不存在活跃市场而采用估值技术时又分为三种情况:(1)考虑熟悉情况并自愿交易的各方最近进行的市场交易中使用的价格;(2)参照实质上相同的其他金融工具的当前公允价值;(3)现金流量折现法和期权定价模型等。这种分类方法存在一定的问题,因为从估计的第一层次即是否存在活跃市场来看,其划分标准是估计公允价值所获得信息的可靠性和可获得性,但对不活跃市场进行再分类的标准却是估价信息与公允价值估计方法的结合。相对而言,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对公允价值估计层次的研究更为深入、更具指导意义。FASB在其《公允价值计量》最新准则工作稿中[6],根据用于估计公允价值的市场信息的可获得程度将公允价值估计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的信息是指反映报告个体在计量日能够进入活跃市场中的相同资产或负债报价的可观察的市场信息;第二层次的信息也是可观察的市场信息,但不是报告个体在计量日能够进入活跃市场中资产或负债的报价;第三层次的信息是不可观察的市场信息,如通过推断外推法或内插法获得的但不能得到可观察的市场数据支持的信息。以估价信息这一单一标准划分公允价值估计层次更有助于指导实务中公允价值的计量和估价方法的选择。因此,这种划分标准更具合理性和可实施性。

公允价值计量的最大难点在于以公允价值为目标的现值计量以及其他估价技术的应用。我国新的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中的“公允价值确定”部分却没有给出详细的指导,这对以后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的实施以及金融工具公允价值信息的可靠性将产生很大的影响。

金融工具范文篇2

摘要:对衍生金融工具如何加以计量是财务会计的一大难题。文章对美国FASB和IASC关于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计量准则的内容进行介绍和分析,并结合我国现状,对此作了初步探讨。

会计理论的每次重大变革,都是由于客观经济环境变化而导致的。衍生金融工具会计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西方金融创新活动中产生的,它已给现代财务会计理论和实务带来很大冲击和挑战,其中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计量是最具争议、且分歧较大的核心问题。中国已加入WTO,金融市场必将对外全面开放,外资金融机构很快会带着先进而又复杂的衍生金融工具进入我国金融市场。但由于各种原因,我国目前关于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理论尚未建立,因此,尽快研究和建立中国特色的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已迫在眉睫。

本文拟对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已的最新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计量准则的有关内容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计量问题进行探讨。

一、衍生金融工具的种类和特征

近年来,衍生金融工具得到了迅猛发展,国际上衍生金融工具(商品)已达1200多种。目前美国的衍生金融工具交易最发达,美国FASB和IASC制定的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代表着当今世界上这一领域最高水平。为了研究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计量问题,我们应该首先对其种类和特征有较为清晰的认识。

1.衍生金融工具的种类。衍生金融工具是在传统基本金融工具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通过预测股价、利率、汇率等未来行情趋势,采用支付少量保证金,签订跨期合同或互换不同金融工具等交易形式的新兴金融工具。通常按照其产生的时间先后顺序分类,一般分为基本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两类。基本金融工具主要包括现金、应收(付)款项、应收(付)票据、普通股等,衍生金融工具的内容很复杂,比较典型的有金融远期、金融期货、金融期权和金融互换等等。对于基本金融工具会计的计量问题已基本解决,而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计量问题极其困难,至今仍未取到十分满意的成果。

2.衍生金融工具的特征。对于每个从事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企业,都会形成与企业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资产或负债业务,为了行文方便,笔者将因此而形成的资产和负债称为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它们与传统财务会计的资产和负债相比较,具有以下明显特征:

(1)较高的风险性。规避风险是衍生金融工具产生的直接动因,其盈利性和风险性是共存的。企业的衍生金融工具若操作得当,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基础工具上的风险,给企业带来丰厚的投机利润,如金融期权;反之,企业若操作不当或失误,也会最大程度地释放企业的风险,给企业带来巨额亏损,如美国“安然”公司破产,其衍生金融工具就造成了巨额损失。

(2)价值的不稳定性。衍生金融工具的价值由标的、名义金额和支付条款共同确定,它随标的变化而变化。标的是一个变量,处于不断的变化中。比如,上市交易的股票价格,有时涨跌幅度很大,而股票期权的价值决定于股票价格,这样,股票期权的价值就会发生较大变化。所以,标的变化直接导致衍生金融工具的价值具有很大的波动性。

(3)市场价格的透明性。在资本市场比较发达的情况下,对于绝大部分衍生金融工具,企业都可以通过多种媒介获得实时的市场交易价格信息,以作出适当的投资决策。比如,金融期货的流动性很高,可市场价格也很明确,企业可以通过网络实时跟踪其走势,随时进行一笔对冲交易了结或平仓,以实现出售金融资产或抵付金融负债交易。

(4)盈利方式的特殊性。衍生金融工具“不需要初始净投资或所需初始净投资相对较少。”企业只需要交付少量的保证金或权利金就能签订大额的金融期货等衍生金融工具合同,具有“以小博大”的杠杆效应。在进行市场交易操作中,企业如果将持有一项金融资产或承担一项金融负债在适当的时点进行最佳的交易,即可获得数倍于原初始净投资额的利润。当然,企业在套期保值活动中,最好结果只能损益相抵,使公司的风险得到控制,但不能获得额外利润。

二、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计量分析

由于衍生金融工具本身的复杂特点,关于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计量问题,至今仍是国际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一大难题,现就美国FASB和IASC最新公布的有关准则进行简要介绍和分析。

1.衍生金融工具的计量。由于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分为初始确认和终止确认两个阶段,相应地它的确认包括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两种情况。

(1)初始计量。它是指衍生金融工具初始确认时的计量。美国FASB和IASC有关这个问题的会计准则很复杂,我们将美国FASB的SFAS133、IASC的E48和IAS39所持的观点归纳得出:通常情况下,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在初始确认时,以放弃或收到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而在特殊情况下则以历史成本(收入)进行计量。所谓“特殊情况”是指运用衍生金融工具对确定承诺或预期交易进行套期业务。

(2)后续计量。衍生金融工具交易从合同签订到最后结算,都要经过一个或长或短的持有过程,它的价值在这一时间区间内不断波动变化,对从事交易的公司而言或者盈利或者亏损,有时甚至产生巨额盈利或亏损。如何计量后续过程衍生金融工具的价值,这是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中最关键和最困难的问题。在美国FASB和IASC所公布的最新准则中,解决这一问题总的方法是:针对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按一定标志进行复杂的分类,在后续计量中采用“混合计量属性”,对其中一部分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采取公允价值计量,对其余部分采取历史成本或现值等计量。当然,在具体计量时,二者的操作方法又有较大的差异。

2.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计量的浅析。由于衍生金融工具本身的特点过于复杂,使得它的计量问题变得十分困难。从上述美国FASB和I-ASC的会计准则内容可知,对衍生金融工具计量都采用了混合计量属性,即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我们以下对其进行简要分析:

(1)美国FASB和IASC对衍生金融工具的计量属性。由于衍生金融工具在初始确认时不需要投资或所需投资额很少,初始计量在后续持有过程中,无论持有时间或长或短,衍生金融工具都会发生变化。基于客观性和相关性原则,美国FASB和IASC对衍生金融工具的计量都采用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二者的努力方向是采取公允价值作为衍生金融工具的计量属性,因为使用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基础更能体现出会计要素的信息相关性的特征。但如何客观、恰当地确定各种衍生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仍然是会计学的难题。

(2)对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计量属性简析。美国会计学家井尻雄士认为,“会计计量就是以数量关系来确定物品或事项之间的内在数量关系,而把数额分配于具体事项的过程。”美国FASB和IASC采用的衍生金融工具计量属性是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历史成本最大的局限性在于提供的会计信息缺乏相关性,但它同时具有客观性、可验证性和操作简单等特点,因此,各国在财务会计实务中普遍推崇和应用历史成本计价。公允价值的优点在于提供的会计信息具有很高的相关性,这正是FASB和IASC倾向于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计量属性选择公允价值的主要原因。但是,公允价值在实务中有时很难获取,而且,“一旦初始计量采用公允价值,其后续计量所用的公允价值必须重新开始计算”。

我们认为衍生金融工具初始计量采用公允价值,这将使其后续计量变得更复杂,更难以操作。在衍生金融工具初始计量时,其提供的会计信息的重点是可靠性;在后续计量过程中,主要是反映衍生金融工具市场价格变动信息,其提供的会计信息的重点是相关性。笔者的观点是,在衍生金融工具初始计量时只采用历史成本,在后续计量中主要采用公允价值,但在公允价值难以确定时也可采用其他计量属性,如可实现净值。

三、启示和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结合我国现状,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和建议:

1.尽快开展对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研究。就我国现实情况,要在短期内制定出国内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是不现实的。但我国已经入世,资本市场已逐步对外开放,衍生金融工具交易规模很快会扩大、品种不断增多,会计管理部门应尽快着手研究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有关问题,为将来制定国内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打下基础。

2.在制定会计准则时既要借鉴,又要注重国情。对于近期,我国的当务之急是建立健全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理论和实务规范,以满足现实会计核算的需要,最终目标是建立国内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在准则的制定过程中,我们应该认真研究美国FASB和IASC等其他发达国家的有关准则,充分吸收其科学的东西,同时应注意我国会计从业人员的整体业务素质不高,制定的准则既注意适当超前,又要兼顾可操作性,不要过分倚重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减少企业利用衍生金融工具会计来操控利润的空间。

3.在制定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计量准则时,侧重历史成本原则。我国市场机制健全和完善要经历很长时期,在很多情况下,衍生金融工具很难或者根本不能获取公允价值,加之公允价值主要依靠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或运用数学模型计算,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披露的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因此,笔者建议,衍生金融工具的初始计量采用历史成本。在后续计量中,如果衍生金融工具较易获得得公允价值的,即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在不能获得公允价值的情况下,就采用历史成本或现值计量。正如财政部冯淑萍教授在近期的文章中所言:“就我国目前情况来讲,注重历史成本为基础,为投资者和有关方面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是第一位的”,“无论从满足使用者信息需求还是保护投资者利益的角度出发,现阶段我们都不应过分强调公允价值的作用。”

总之,对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计量问题进行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均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它可为会计很多新领域,如员工认股权计划会计等诸多新课题提供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朱海林.金融工具会计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2.耿建新等.衍生金融工具会计新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王世定等.美国财务会计准则(下册).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金融工具范文篇3

【关键词】新金融工具准则;上市银行;影响

一、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对我国上市银行收益的影响

(一)对上市银行利润的影响

全面实施新会计准则以后,将给商业银行损益确认的标准带来根本性的改变,最显著的就是金融机构所持有的金融资产、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的变化要直接计入损益或权益。金融工具的价值受到利率、汇率、价格等指标波动的影响,随着商业银行衍生金融工具交易量的大幅增加,势必造成期末利润的波动性增加。同时,根据新准则,银行持有金融资产的收益和损失不是在报告期末反映,而是要立刻确认,这将缩小商业银行盈余管理的空间。

(二)对上市银行不良贷款的影响

在不良贷款方面,新准则改变了贷款按五级分类计提减值准备的传统做法,减少了人为因素对减值准备计提额的影响。相比之下,未来现金流量折现法更具有相关性与客观性,也更符合会计信息对外披露的要求,但是在操作上难度也更大。由于减值准备是商业银行经营利润的备抵项目,所以对减值准备计提的规定使得银行利润的可控性进一步下降。同时,也带来了有关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及新增额是否会发生异动的疑问。由于新准则初始运用,贷款减值准备计提方式的改变究竟会给计提准备带来多大的差异,目前还没有具体的数据,因此,对银行损益和收益的影响程度尚不能准确评判。

(三)金融资产转移使上市银行收益复杂化

在终止确认中,银行针对金融资产和负债转移由此引起的损失和收益的确认,有两种可选择的方法,即确认、调整当期损益并先在权益项目中列报或者待金融资产出售后再计入损益。以上述方式确认的损益与按收入费用相配比的传统模式确认的损益共同组成了银行的最终经营利润,这不仅不符合传统会计的权责发生制原则,而且使银行期间净利润的内容更显得复杂化。

二、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对我国上市银行风险管理水平的影响

(一)对上市银行利率风险管理能力的影响

全面引入公允价值后,银行会计核算将与复杂的资本市场和宏观经济环境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市场环境的变化对银行的影响将会通过会计信息反映出来。当市场利率水平变化时,金融工具的重估值随之发生变化,进而导致银行的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产生波动。因此,公允价值的全面引入要求银行对宏观经济和市场环境具有较强的预见能力,这种能力具体反映为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能力。从风险的角度看,公允价值计价属性的引入,不仅仅是一项会计准则的变化,而且会给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观念、风险控制技术手段带来一次巨大的变革。

(二)对上市银行信用风险的影响

在国有银行的存款账户中,存在着大量忠实而低成本的居民储蓄存款。这些存款对市场利率的变化不太敏感,流动性较低,而对国家声誉的依赖性很强,双方形成了强大的资本联盟,是私有银行和外资银行所不能比拟的。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上市后,国家有关部门和国有绝对控股集团成为这些银行的超级大股东,所以即使在国有银行上市后,这一部分的资本仍然非常稳定。但是,新准则的实施特别是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国有银行的广泛应用及其财务报表的充分披露,将导致损益的波动迅速反映到财务报表之中,扩大银行业绩的波动效应。更为突出的是,随着银行经营业绩的下降及随之而来的金融资产贬值,尤其在我国目前这种特殊的资本结构情况下,将严重影响银行的声誉。声誉的损害使核心存款持有者对改制银行信心剧烈恶化,那么这些存款就会退出核心存款行列而转变为一般存款。如果在现有银行体系中盲目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可将单个银行的损益变动升级为银行系统的信用风险。三、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对我国上市银行监管的影响

(一)对金融监管的影响

从银行稳定角度看,银行信贷质量要在准备金中得到体现,不仅要求对已经发生的损失计提专项准备,还要对可能发生的损失计提一般准备。而新会计制度要求,银行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才应当计提减值准备。计提准备金是资产面值与未来全部现金流量贴现值之差,这与银行内部会计制度预测到的贷款组合发生的损失不一致,也与银行监管的审慎性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是矛盾的。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会改变权益的范围,使监管资本计算的范围也要做相应的调整。特别是部分未实现的利得或损失将计入资本公积,使得监管资本偏离了审慎的要求,不符合会计谨慎性原则,所以监管部门有必要根据新会计准则的会计数据实时对监管资本的计量范围进行调整。主要涉及负债和权益分类,可供出售资产、公允价值选择权以及现金的流套期的会计处理等方面对监管资本的影响。同时,由于资产负债项目的变化与衍生工具的表内核算,计算加权风险资产时信用风险与市场风险的组成部分也发生变化,监管部门应对权重和转换方式进行适当的调整,在审慎的前提下在会计资本和监管资本之间建立必要的联系机制。

(二)对上市银行自身会计监管的影响

1.银行在公允价值运用中,由于客观计量和主观因素会导致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产生,进而影响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这样对会计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客观因素的影响可以通过修改监管资本计量范围的方式进行解决,但是要剔除会计人员主观因素的影响,使公允价值能得到真实的反映,则需要在会计监管方式上进行创新。银行业监管部门要积极推进商业银行按照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要求,加快开发内部评级法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正向激励与严厉惩罚并重的激励约束机制,加强对相关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与专业素质的管理,密切关注会计信息的变动情况,切实防止会计核算方法的滥用,逐步完善银行会计信息披露机制。2.对会计监管队伍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准则非常复杂,要求更高,它的实施对银行业的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管将带来巨大影响,很好地理解银行的会计要素及其处理方法是非现场监管分析和风险评级的必要条件。而现阶段的会计队伍和监管队伍的自身素质令人担忧。所以,开展对银行业务的会计核算,特别是对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方面的培训显得尤为重要,十分紧迫。监管部门要开展专题培训,切实提高会计监管人员分析商业银行财务状况及风险状况的水平,提高银行会计监管能力。

(三)促进了监管协调,解决贷款损失准备的会计处理和税收政策

按照新准则的要求,公允价值计量部分业务时,需要对未实现的损益进行确认,与税务部门据实纳税的基本原则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会影响银行的各项税收负担。此外,我国会计制度、税收制度以及监管当局对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要求也不完全相同,监管部门应与财政部、国税局加强沟通和协调,明确未实现损益纳税的税收政策、贷款损失税前的抵扣标准等,以更好地促进商业银行的稳健运行和可持续发展,实现监督标准和会计标准良性互动,使金融监管和会计监管协调发展。同时,应当改进和完善多元化的金融监管体制,加强银监会与人民银行、证监会、保监会在金融监管方面的工作协调,合理划分各监管机构的监管范围和职责。

四、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对我国上市银行金融风险形成的影响

金融市场的迅速变化和监管机构自身能力的不足,导致我国目前的金融监管与现实之间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使得金融机构普遍存在管理层道德风险问题。由于存在政府公开或隐性的担保,资本实力有限或者监管乏力的金融机构往往会在利益驱使下倾向于投资高风险领域,导致资产的泡沫化。资产泡沫化的微观机制在于金融中介将投资集中在股票、债券和房地产市场,而宏观经济态势和微观经营主体对经营前景的错误预期以及各种基金、保险和投资银行机构的大量出现,再加之全球电子交易系统和国际游资跨越国界的迅速移动,都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资产泡沫的加速生成、积累与演化。当资产泡沫化出现“风吹草动”迹象的时候,由于公允价值的计量模式会将这些金融风险放大,将进一步减少国有银行的核心存款。同时,银行的信用风险也迅速加剧。银行以及其它金融机构的财务状况会由此迅速恶化,很可能陷入经营困境,甚至破产。而银行在经济生活中特有的风险分担机制,此时就会转换成风险聚积效应,促使投资与信贷活动的终止。政府也会因援救倒闭或濒临倒闭的金融机构而支付巨大的财政开支,从而诱发货币危机。这样,就会同时出现银行业危机与货币危机,并相互加强,相互交织,最终加剧金融危机的演化进程。

【主要参考文献】

[1]朱海林.金融工具会计论[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2]陈小悦.关于衍生金融工具会计问题的研究[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3]路晓燕.公允价值会计的国际应用[J].会计研究,2006,(4).

金融工具范文篇4

《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金融资产转移》、《套期保值》和《金融工具列报》(以下称“新准则”)等四个具体会计准则中,前三个准则规定有关要素的确认和计量,但没规范如何列示和披露这些信息。金融工具列报是金融工具会计处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金融工具在财务报表内列示和在附注中的披露。“新准则”共3章45条,第一章为“总则”,说明了“新准则”制定的目的和明确了适用范围;第二章为“金融工具列示”,规定了金融工具确认条件、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列报;第三章为“金融工具披露”,详细地规定了在附注中披露的金融工具信息。

一、金融工具列示

“新准则”第5条规定,企业发行金融工具,应按照该金融工具的实质,以及金融资产、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的定义,在初始确认时将该金融工具或其组成部分确认为金融资产、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参考《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

(一)初始确认为权益工具的情形

从“新准则”第6-8条可以判断,初始确认为权益工具的情形包括以下三方面:

1.发行不以自身权益工具进行结算的金融工具

企业发行的、将来不以自身权益工具进行结算的金融工具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在初始确认时确认为权益工具:该金融工具没有包括交付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给其他单位的合同义务;该金融工具没有包括在潜在不利条件下与其他单位交换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合同义务。

2.发行以自身权益工具进行结算的金融工具

企业发行的、将来用自身权益工具进行结算的金融工具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在初始确认时确认为权益工具:该金融工具是非衍生工具,且企业没有义务交付非固定数量的自身权益工具进行结算;该金融工具是衍生工具,且企业只有通过交付固定数量的自身权益工具换取固定数额的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进行结算。

3.发行以现金、其他金融资产进行结算的金融工具

企业发行以现金、其他金融资产进行结算的金融工具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在初始确认时确认为权益工具:可认定要求以现金、其他金融资产结算的或有结算条款相关的事项不会发生;只有在发行方发生企业清算的情况下才需以现金、其他金融资产进行结算。

(二)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列示

对于是否通过交付现金、其他金融资产进行结算,需要由发行方和持有方均不能控制的未来不确定事项(如股价指数、消费价格指数变动等)的发生或不发生来确定的金融工具,发行方应将其确认为金融负债。

对于发行方或持有方能选择以现金净额或以发行股份交换现金等方式进行结算的衍生金融工具,发行方应将其确认为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但所有可供选择的结算方式表明该衍生金融工具应确认为权益工具的除外。

例如,2006年12月28日,建投公司发行优先股3000万,发行条款规定建投公司在2007年4月28日3500万赎回。此例中,建投公司承担了支付现金的合同义务,所以3000万元优先股尽管从法律形式上看是股票,但根据“新准则”,应将其确认为一项金融负债。

企业发行的非衍生金融工具包含负债和权益成份的,应在初始确认时将负债和权益成份进行分拆,分别进行处理。在进行分拆时,应先确定负债成份的公允价值并以此作为其初始确认金额,再按照该金融工具整体的发行价格扣除负债成份初始确认金额后的金额确定权益成份的初始确认金额。发行该非衍生金融工具发生的交易费用,应在负债成份和权益成份之间按照各自的相对公允价值进行分摊。

例如,建投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价格为3亿元,债券利率(年率)为2%,半年后可以转换成股票。建投公司初始确认可转换债券时应分拆负债和权益成份,以市场上不带转股条件的同类公司债券的公允价值确定负债成份的公允价值(假设负债成份的公允价值为2亿元),并以此作为其初始确认金额,再按照该金融工具整体的发行价格3亿元扣除2亿万元后的金额确定权益成份的初始确认金额,为1亿元。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应在资产负债表内分别列示,不得相互抵消;但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应以相互抵消后的净额在资产负债表内列示:企业具有抵消已确认金额的法定权利,且该种法定权利现在是可执行的;企业计划以净额结算,或同时变现该金融资产和清偿该金融负债。不符合终止确认条件的金融资产转移,转出方不得将已转移的金融资产和相关负债进行抵消。

二、金融工具披露

“新准则”规范的金融工具披露侧重于金融工具的风险数据披露,主要包括编制报表时所采用的重要会计政策和计量基础信息(第15-24条)、套期保值相关信息(第25-28条)、公允价值相关信息(第29-32条)、金融工具及其风险信息(第33-45条)。

(一)重要会计政策和计量基础信息

企业应披露编制财务报表时对金融工具所采用的重要会计政策、计量基础等信息,主要包括: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应充分披露定性信息;指定金融资产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条件;确定金融资产已发生减值的客观依据以及计算确定金融资产减值损失所使用的具体方法;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利得和损失的计量基础;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终止确认条件;其他与金融工具相关的会计政策。

“新准则”第16条规范了应披露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账面价值信息;第17、18条分别规范了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应披露的风险数据信息;第19条规范了金融资产重新分类后,应披露计量基础发生变化的数据和原因;第20条规范了不符合终止确认条件的金融资产转移应披露的信息;第21、22条规范了作为担保物的金融资产及其被出售或再作为担保物时应披露的信息;第23条规范了金融资产减值应披露的定量信息;第24条规范了违约借款应披露的信息。

从上述两部分来看,第16-24条所规范的内容和第5条互为补充,构成了规范重要会计政策和计量基础信息披露的整体,这两部分内容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规范了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资产转移、资产减值等经济事项应披露的信息。二)套期保值信息披露

企业应披露与每类套期保值有关的下列信息:套期关系的描述;套期工具的描述及其在资产负债表日的公允价值;被套期风险的性质。

企业应披露与现金流量套期有关的下列信息:现金流量预期发生及其影响损益的期间;以前运用套期会计方法处理但预期不会发生的预期交易的描述;本期在所有者权益中确认的金额;本期从所有者权益中转出、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金额;本期从所有者权益中转出、直接计入预期交易形成的非金融资产或非金融负债初始确认金额的金额;本期无效套期形成的利得或损失。

对于公允价值套期,企业应披露本期套期工具形成的利得或损失,以及被套期项目因被套期风险形成的利得或损失;对于境外经营净投资套期,企业应披露本期无效套期形成的利得或损失。

(三)公允价值信息披露

企业可以不披露下列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信息:其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相差很小的短期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的权益工具投资,以及与该权益工具挂钩并须通过交付该权益工具结算的衍生工具。

除此之外,企业应按照每类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披露下列公允价值信息:确定公允价值所采用的方法;公允价值是否全部或部分是采用估值技术确定;估值技术对估值假设具有重大敏感性的,企业应披露这一事实及改变估值假设可能产生的影响,同时披露采用这种估值技术确定的公允价值的本期变动额计入当期损益的数额。

对于缺乏活跃市场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采用更公允的交易价格或估值结果计量的,应披露下列信息:在损益中确认该实际交易价格与公允价值之间形成的差异所采用的会计政策;该项差异的期初和期末余额。

(四)金融工具及其风险信息披露

企业应披露与金融工具有关的下列收入、费用利得或损失。披露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的权益工具投资,以及与该权益工具挂钩并须通过交付该权益工具结算的下列信息:因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而未作相关公允价值披露的事实;该金融工具的描述、账面价值以及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原因;该金融工具相关市场的描述;企业是否有意处置该金融工具以及可能的处置方式;本期已终止确认该金融工具的,应披露该金融工具终止确认时的账面价值以及终止确认形成的损益。

企业应披露与各类金融工具风险相关的描述性信息和数量信息。披露与每类金融工具信用风险有关的下列信息:尚未逾期和发生减值的金融资产定性信息(与第23条的定量信息相对应);原已逾期或发生减值但相关合同条款已重新商定过的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在不考虑可利用的担保物或其他信用增级(如不符合相互抵消条件的净额结算协议等)的情况下,最能代表企业资产负债表日最大信用风险敞口的金额,以及可利用担保物或其他信用增级的信息。

企业应披露与敏感性分析有关的下列信息:资产负债表日所面临的各类市场风险(包括货币风险、利率风险和其他价格风险)的敏感性分析;本期敏感性分析所使用的方法和假设。

企业采用风险价值法或类似方法进行敏感性分析能够反映风险变量之间(如利率和汇率之间等)的关联性,且企业已采用该种方法管理财务风险的,但应披露下列信息:用于该种敏感性分析的方法、选用的主要参数和假设;所使用方法的目的,以及使用该种方法不能充分反映相关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公允价值的可能性。

三、“新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比较

2005年8月,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公布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7号—金融工具:披露》(IFRS7),IFRS7重新修订了《国际会计准则第32号—金融工具:披露和列报》(IAS32)中的披露部分,并取代了《国际会计准则第30号—银行和类似金融机构财务报表的披露》(IAS30)中的金融披露,IAS32中的披露规定和IAS30被废止,修订后的IAS32只规范了金融工具的列报。“新准则”的实质内容与IFRS7和修订后的IAS32基本一致,实现了国际趋同,只是在一些细节上存在差异。如上所述,“新准则”规范了披露和列报两方面内容,国际会计准则用IFRS7和IAS32规范披露和列报。存在的差异还有以下两点:

第一,“新准则”第3条和第4条规范了不涉及的事项,国际会计准则不涉及的事项包括:雇员福利计划中的雇主权利和义务、保险合同、企业合并、股份支付、联营和合营中的权益。相比之下,“新准则”适用的范围比较狭窄,更加谨慎。

第二,IFRS7要求披露坏账准备信息、嵌入衍生工具信息、复合金融工具信息,“新准则”对此没作要求。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制定,《企业会计准则2006》[S].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

2.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译,《国际会计准则》(2002)[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

金融工具范文篇5

初始确认是对衍生金融工具项目的首次确认,具体是指在特定交易、约定或事项导致的权利、义务、损益等已经发生,这些权利、义务和损益等首次符合确认标准之时进行的确认。

资产或负债在财务报表上的存在是与一定的时间相联系的。按照国际会计准则惯例,与资产有关的交易或事项己经发生,并取得了交易或事项已经完成的凭证,则企业在实质上就拥有或控制了该资产。对衍生金融工具而言,其取得是以签约为标志,但是由于在签约之时,它只能是一份待执行的合约,于是问题出现了:是在合约签订之时,还是在合约实际执行或生效之时确认衍生金融工具。

二、衍生金融工具的初始确认的会计准则比较

1.IAS39中规定:“当且仅当成为金融工具合约条款的一方时,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上确认一项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

IASC提出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概念:“金融资产是指下列资产:(1)现金;(2)从另一个企业收取现金或另一项金融资产的合同权利;(3)在潜在有利的条件下,与另一个企业交换金融工具的合同权利;(4)另一个企业的权益工具。金融资产分为四类:(1)为交易而持有的金融工具;(2)持有至到期投资;(3)企业发起的贷款和应收款项;(4)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金融负债是指具有下列合同责任的负债:(1)向另一个企业交付现金或另一项金融资产;(2)在潜在不利条件下,与另一个企业交换金融工具。”

IASC在IAS39中明确指出:“对于衍生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负债,除非它们被指定而是有效的套期工具,否则应认为是为交易而持有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

2.美国财务会计准则FASB不是在一项综合的财务会计准则公告中规定金融工具的确认,而是将这个问题零星地分布于若干公告中。比如SFAS52(涉及外币套期等)、SFAS80(涉及期货合同等)SFAS125(涉及金融资产转让等)、SFAS133(涉及衍生工具和套期核算),等等。其中,SFAS133指出:“实体应根据合同中的权利或义务,将其所有衍生工具在资产负债表中作为资产或负债确认。”

3.中国企业会计准则CAS22关于衍生金融工具的初始确认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第24条规定:“企业成为金融工具合同的一方时,应当确认一项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

金融资产在初始确认时分为四类:“(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和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2)持有至到期投资;(3)贷款和应收款项;(4)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金融负债在初始确认时分为两类:“(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包括交易性金融负债和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2)其他金融负债。”在22号准则的第二章第九条中明确指出衍生金融工具应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但是“被指定且为有效套期工具的衍生工具、属于财务担保合同的衍生工具、与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且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挂钩并须通过交付该权益工具结算的衍生工具除外。”

4.比较的结论

综上所述,三项准则对于衍生金融工具初始确认的规定基本一致。虽然美国财务会计准则133号只规定应将所有衍生工具确认为资产或负债,而没有规定何时确认,其它两项准则都明确指出当企业成为金融工具合同的一方时应确认一项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但是从其附录所提供的示例来看,该公告实际上要求主体在成为衍生金融工具合约的一方时,就应确认一项资产或负债。另外,在国际会计准则和我国会计准则中都把衍生金融工具归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

实际上,对于衍生金融工具初始确认的规定包含了初始确认标准和初试确认时点,这是一个问题的两种表述方式。衍生金融资产作为一项权利,衍生金融负债作为一项义务,其确认标准就是权利的取得或负债的承担。当企业因为签订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合约而获得了一项权利时,就应将这项权利确认为衍生金融资产。同时,企业为取得该权利必会放弃另一项权利或承担相应的合同义务,放弃的另一项权利就应被确认为另一项资产的减少;承担的合同义务就应被确认为衍生金融负债的增加。而衍生金融工具的初始确认时点应是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合约的签约日。具体而言,比如在签订远期合约时,合约的任何一方均应于合同签订日将远期合约确认为资产或负债;再比如对于期货交易而言,当企业收到交易所发出的成交记录单,即表明已成为合同的一方,应予以确认。

我国原制度对于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没有明确规定。在实践中,招商银行采用了与国际会计准则基本一致的做法,即以公允价值入账,有关损益在利润表内确认。而浦发、民生、华夏、深发展等均以合同面值在表外列示,相关损益在衍生金融工具到期交割时在利润表中确认。我国新准则却改变了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方式,规定企业成为一项金融工具合同的一方时,就应确认相应的资产或负债,从而使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方式由表外披露改为表内确认。衍生金融工具表外业务表内化,有利于及时、充分地反映企业衍生金融工具业务所隐含的风险及其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有利于企业的金融风险管理,有助于外部财务报表使用者做出更优的决策。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企业会计准则(2006)》[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企业会计准则(2006)》[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3]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企业会计准则(2006)》[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4]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企业会计准则(2006)》[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5]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译,国际会计准则第32号—金融工具:揭示和呈报.

[6]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译,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

金融工具范文篇6

衍生金融工具审计的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但是这方面的文献并不多,其中绝大部分文献是关于衍生金融工具的审计风险及管理对策的,如:2002年,王濛、常谷珍《衍生金融工具的审计风险及防范对策》指出衍生金融工具的审计风险及风险防范对策、审计测试的特殊要求;2008年,董博、李莉《金融衍生工具的特点及风险管理》指出金融衍生工具的特点及在这些特点之下如何进行风险管理;2008年,王琰《衍生金融工具的审计风险与路径选择》揭示出衍生金融工具存在的审计风险以及如何在其风险下的审计路径选择;而2007年,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主编的《衍生金融产品审计》指出衍生金融产品存在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以及内部审计人员的行为和金融监管。

二、什么是衍生金融工具

衍生金融工具是指同时具备下列特征,并形成一个单位的金融资产及其他单位的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的合同。

一是其价值随特定利率、金融工具价格、商品价格、汇率、价格指数、费率指数、信用等级、信用指数或其他类似变量的变动而变动;变量为非金融变量的,该变量与合同的任一方不存在特定关系;二是不要求初始净投资,或与对市场情况变化有类似反应的其他类型合同相比,要求很少的初始净投资;三是在未来某一日期结算。衍生金融工具包括金融远期合同、金融期货合同、金融互换和期权,以及具有金融远期合同、金融期货合同、金融互换和期权中一种或一种以上特征的工具。

三、衍生金融工具的特点

金融创新衍生出大量各种新型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衍生金融工具为风险管理和投机行为提供了支持,同时伴随这些便利的是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衍生金融工具与审计相关的特点有:

(一)衍生工具构造具有复杂性

1.金融衍生工具如对远期、期货、期权、互换的模型建立和资产定价涉及金融研究领域。2.采用多种交易方法与组合技术,如:不同种期权的投资方式、股票指数期权、货币期权、期货期权、股票与期权的组合等,使得衍生工具特性更为复杂。

(二)衍生工具设计具有灵活性

金融衍生工具在设计和创新上具有很强的灵活性,为金融市场注入了活力,通过对基础工具和金融衍生工具的各种组合,创造出大量的特性各异的金融产品,如组合投资、程序化交易、复杂的衍生金融组合产品。

(三)衍生工具运作具有杠杆性

金融衍生工具在运作时多采用杠杆方式,即采用交纳保证金的方式进入市场交易。一般只需交付少量的保证金或权力金即可签订远期大额合约或互换不同的金融工具,实现以小博大。这种杠杆效应在使收益可能成倍放大的同时,投资者可能承担的风险也成倍放大,微小的基础金融价格也许就会带来投资者巨大的收益或者损失,杠杆率可以达到100倍甚至更多。期货、外汇交易的保证金和期权交易中的期权费即是这一种情况。

四、衍生金融工具审计程序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要求注册会计师应当针对评估的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确定总体应对措施,并针对评估的认定层次中的重大错报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以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注册会计师应当从下列方面了解可能对衍生活动及其审计产生影响的因素:经济环境;行业状况;被审计单位相关情况;主要财务风险;与衍生金融工具认定相关的错报风险;持续经营;会计处理方法;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

具体应用在风险导向的衍生金融工具审计程序时,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了解具体事项,确定审计措施

1.了解企业控制环境与内部控制,收集有关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信息和资料,分析并得出衍生金融工具的重大错报风险。2.针对认定的重大错报,设计风险总体应对措施与进一步审计程序。

(二)实施控制程序

1.审核被审计单位执行的政策和程序,审核有关风险的审计领域的现行内部审计资料。2.制定被审计单位的主要业务流程图,获得业务流程的可视分析,识别控制缺陷。

(三)实施实质性程序

注册会计师在设计衍生金融工具的实质性程序时,应当考虑下列因素:会计处理的适当性;服务机构的参与程度;期中实施的审计程序;衍生交易是常规还是非常规交易;在财务报表其他领域实施的程序。

具体实施实质性程序时从以下方面展开:在报表日向交易方核对在途交易。检查各衍生金融工具的合同和交易单据。验算年末计价和损益余额调节的正确性。检查衍生金融工具的税收属性,将之与整个应实施的税务方面的审计程序相联系。

五、衍生金融工具模型审计

由于衍生金融工具审计具有特殊性,其涉及到衍生金融工具模型的建立、数据的输入,和结果的输出,其中伴随着复杂的计量和数理模型,所以在衍生金融工具审计过程中,衍生金融工具模型审计成为审计工作的基础。审计人员必须能独立地监督与衍生产品相关的定量技术,其目的不仅在于最小化模型风险及该风险可能导致的损失,而且还在于满足外部监管机构的要求并给高级管理层提供全面、完整的财务信息。就衍生产品的操作而言,管理信息的质量最终取决于提供该信息的模型的健全性和有效性,以及所使用的定量技术。(一)了解和分析模型

衍生金融工具涉及的模型和数理技术非常多,有的模型用于计算债券的久期和凸性,有些模型则用于计算利率期限结构;而布莱克——斯科尔斯欧式期权定价模型则是用一个随机过程来描述构成期权股票价格的动态变化,并根据模型的理论框架导出期权定价公式:无套利定价;还有银行波动性模型、回归模型或插补模型等,这些模型导出的结果常作为定价模型的输入信息。

审计人员应该具体从以下方面了解和分析模型:

1.模型的基本理论假设、金融工具的交易方式。2.所使用的模型的假设条件是否与实际经济现象不符以及该模型的内在的局限性。3.模型常被使用的领域(特别是使用该模型的产品和市场类型)。

(二)模型的控制测试

在实施模型控制测试前,审汁人员应该已了解下列事项:

1.模型是用来做什么,模型用于何种产品的建模。2.模型所赖以建立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假设是什么。3.谁在使用模型,为什么要使用该模型,使用该模型的意图是什么,涉及的风险有多大。

审计人员的关注焦点在于如何筛选和测试已由开发人员所开发的模型。基于此目的,模型错误的可能发生原因,可归纳为以下三大类。一是模型不正确。亦即理论方法本身就是错的。二是模型正确但提供的解答不正确。即理论在运用出了偏差,可能是由于所选择的数值解决方法不当,或者是数据来源问题,而或者是数学计算中的四舍五入所致。三是编程错误。由于程序输入或者数据输入时出现差错。

(三)模型的实质性测试

完成模型的审计测试后,应抽取使用该模型的不同业务线的实际交易样本,对该样本再作检验,进行模型的实质性测试。对选出来的交易样本要进行独立评估,同时还需验证其风险数据。这一做法可以强化模型的独立测试。具体为:

1.经交易双方的一致确认,对交易的细节正确记录。2.输入参数的有效性、正确的估价。3.是否经过外部的独立验证。4.正确的风险数据和信用风险流程。

六、、布莱克——斯科尔斯期权定价模型审计

随着布莱克——斯科尔斯期权定价模型的面世,芝加哥期权交易所的交易商们将该模型以及它的一些变形程序化输入计算机应用于刚刚营业的芝加哥期权交易所。衍生工具的扩展使国际金融市场更富有效率,新的技术和新的金融工具的创造加强了市场与市场参与者的相互依赖,不仅限于一国之内还涉及他国甚至多国,使得衍生金融交易全球化与复杂化,使得衍生金融市场更有活力。

(一)模型描述

c=sN(d1)-Xe-r(T-t)N(d2)

其中

S:股票价格;X:期权执行价格;r:无风险利率;T:未来时刻T;t:当前时刻t;σ:股票波动率

(二)模型假设

布莱克斯科尔斯模型基于以下假设:

1.股票价格行为服从对数正态分布模式;2.在期权有效期内,无风险利率和金融资产收益变量是恒定的;3.市场无摩擦,即不存在税收和交易成本,所有证券完全可分割;4.金融资产在期权有效期内无红利及其它所得(该假设后被放弃);5.该期权是欧式期权,即在期权到期前不可实施;6.不存在无风险套利机会;7.证券交易是持续的;8.投资者能够以无风险利率借贷。

(三)模型审计注意事项

期权定价模型审计不仅要实施衍生金融工具模型一般的审计程序,还必须特别注意期权定价模型中假定股票服从高斯过程。高斯过程中假定股价的概率分布偏度为零,峰度为3且为瘦尾的正态分布,而实证研究说明并非如此。研究发现,金融过程的偏度不为零,且峰度大于3,并且是厚尾的。而在高斯过程的瘦尾假定下的期权定价,就意味着忽略了诸如股价大跌等极端情形的概率分布,在实际操作中就会低估风险,造成严重后果。实施审计程序时必须注意不同衍生金融工具标的资产价格的分布是否符合期权定价模型中所假设的高斯过程。

【摘要】次贷危机爆发,衍生金融工具被指为罪魁祸首,尽管如此,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依然成为国内各大银行和证券机构的趋势。由于衍生金融工具的复杂性、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增大了审计风险,增加了审计人员对衍生金融工具审计的难度。本文通过分析衍生金融工具的特点,指出了衍生金融工具审计的一般程序和其中涉及到衍生金融工具模型的特殊的审计程序。

【关键词】衍生金融工具;实质性测试;审计程序;模型

【参考文献】

[1]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生金融产品审计[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2]JohnC.hull.期权、期货和其它衍生产品第三版[M].华夏出版社,2004.

[3]王濛,常谷珍.衍生金融工具的审计风险及防范对策[J].广东审计,2002年第二期.

[4]董博,李莉.金融衍生工具的特点及风险管理[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4月.

[5]王琰.衍生金融工具的审计风险与路径选择[J].财会月刊(综合),2008,5.

金融工具范文篇7

关键词:如实反映;经济后果;预期损失模型

2014年7月,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完成了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工具(IFRS9)的修订,其中争议较大的金融工具减值也终于尘埃落定。我国也修订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CAS22)并于2018年开始实施。准则的变更离不开会计理论的指导,会计准则究竟是如实反映还是经济后果至上呢?金融工具准则的制定表现尤为明显,本文通过梳理金融工具准则发展的脉络,对围绕会计准则制定的根本性问题进行分析,更加准确地把握准则的内涵,结合上市公司的实际应用情况,有助于指导金融工具减值准则的应用。

一、准则制定目标的理论分析

纵观会计准则的发展历程,准则制定的目标一直在如实反映和经济后果至上之间抉择,进而引起不断的争议。为更好地厘清两者的关系,本文首先进行详细的理论分析。如实反映原属于可靠性下的一个重要的次级质量特征,但并不削弱其重要性。IASB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都曾强调可靠性的信息应当能如实反映意在反映的情况。2010年的联合框架用如实反映取代了可靠性,强调会计信息必须能够真实反映客观的经济现象。可见,如实反映一直贯穿于IASB和FASB的准则之中,并成为不断完善和修订准则的动力,公允价值会计和套期会计等都是很好的例证。这就要求企业对已发生而不是期望或估计的信息,有客观的证据,以发生的事实与数量为准绳进行会计处理。之所以如此,从微观角度讲,是因为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产生了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带来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能够缓解这些难题,为使用者提供真实公允的信息,成为决策和评价的重要依据。从宏观角度讲,是因为会计信息影响到资源配置的流向和流量。以政府补贴为例,国家需要根据会计信息对部分企业实施补贴政策,一旦企业会计信息不能如实反映客观经济情况,可能会导致本该获得补贴的企业没得到补贴而不该得到补贴的企业反而得到补贴,那么政府补贴的效果将会大打折扣,甚至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经济后果由泽夫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指出“会计报告对企业、政府、工会、投资者和债权人决策行为的影响”。这些个人或团体行为的后果又会间接影响其他团体的利益。所以,会计报告不再是简单数据的排列组合,其背后有着一定的经济内涵,进而会影响到相关利益集团的权益。具体来说,会计准则经济后果是指无论有效证券市场是否存在,会计政策的选择都会影响公司的价值。同一家企业,选用不同的会计政策会带来不同的净利润。一方面净利润是各种契约(如公司债务契约)最常用的依据,这就可能影响管理者的决策行为,从而改变公司的经营活动,进而影响公司价值;另一方面净利润是很多估值方法的起点,净利润的变化会导致资本市场对企业价值的判断,从而影响投资者的决策以及公司在资本市场的价格。为了保持自身的权益,利益集团有动力干预生成会计数据的会计准则制定,部分人会因此遭受损失,所以,会计准则并非完全中立性的。这加深了人们对会计的认识,也为利益集团干预准则的制定提供了合理解释。通过上面的分析,如实反映和经济后果的立脚点不同,如实反映是从会计准则制定的角度,对其质量的评判标准。而经济后果是从会计准则效用的角度,对其有用性的评判标准。两者并不是完全割裂的,而是统一的。如实反映是经济后果的前提,如果离开如实反映,那么生成的会计信息必然会歪曲经济现象,导致使用者无法进行正确的决策,经济后果的危害性很大。所以,如实反映是会计准则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经济后果是如实反映的价值体现,如果离开经济后果谈如实反映,真实公允的会计信息将会失去存在的意义。正因如此,准则制定时,在保证如实反映的前提下,需要考虑准则的经济后果,更好地保证准则制定的质量。如果一味地追求经济后果而有损如实反映,那么会计准则将成为服务于某些利益集团工具,失去其作为公共产品的意义。

二、金融工具减值准则演变过程及理论分析

在金融危机中,金融资产减值计提存在“太少、太晚”的问题,需要等到有迹象时累计前期的损失一并确认,导致资产和利润的大幅降低,造成严重的社会后果。这导致对金融资产减值准则大量的质疑甚至指责。二十国集团伦敦峰会要求贷款损失准备确认的会计处理需要运用更广泛的信用信息。IASB和FASB试图探索一种能够包含更多前瞻性信息的减值模型,能如实地反映预期信用损失的经济现象,包括金额、时间和企业未来现金流的不确定性等。最先提出的预期损失模型理论上能很好地如实反映预期信用损失,及时、准确地确定金融资产的账面成本、利息收入以及减值的利得和损失,有效地区分初始估计的信用损失和随后信用损失的变化,解决现行准则所存在的问题。但实际应用中存在诸多主观判断的因素可能会对企业尤其是大型金融机构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等形成较大的负面影响,遭到世界主要经济体会计监管机构、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广泛质疑而不得不放弃。IASB针对实施该模型可能遇到的困难而成立专家顾问组,切实提高模型的可使用性。随后的“两分法”和“三分法”均不能满足最大限度的复制预期损失模型而被放弃,但根据金融资产的风险信用、风险状况及其信用质量的变化程度进行分层核算而被IFRS9所采用。最终,IFRS9的完整版本出台。首先,将金融资产划分三类:(1)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amortisedcost),该类资产仅以收取合同现金流为目标,按照该类金融资产的合同规定,在特定日期产生的现金流,仅为本金和利息,如贷款;(2)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FVTOCI),该类资产既以收取合同现金流又以出售该金融资产为目标,按照该类金融资产的合同规定,在特定日期产生的现金流,仅为本金和利息,如大部分的债券;(3)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FVTPL),以上两类以外的金融资产,如大量的权益性资产。在将原来IAS39将金融资产划分为四类调整为以上三类的基础上,新的分类根据企业的业务模式和合同现金流的特点,增强了分类的客观性,减少了主观判断。其次,预期损失模型最终确立。根据报告日所获得能够反映经济实际情况的信息,对信用质量较好的金融资产,即较初始确认时信用风险并未显著增加,需要按照未来12个月的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提减值,对信用质量较差的金融资产,即较初始确认是信用风险显著增加,则按照生命周期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提减值,而对应收账款、合同资产、应收租赁款以及购买的或者源生的信用已受损的金融资产,在报告日则采用简化模型,将按照整个存续期内或自初始确认后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累计变动确认为损失准备。根据实证研究的结论,减值的计提存在三种依据:真实收益观、稳健主义观和盈余管理观。真实收益观意味着减值反映的是对当前资产价值向下调整的过程。稳健主义观指出减值是为了解决在不利的情况高估资产和收益的问题。而盈余管理观则是减值价值估计存在一定的主观性,更多的是在真实收益观或者稳健主义发生的情况下的一种利己行为。而IFRS9的预期损失模型采取了较为激进的减值原则,对于信用风险未显著增加的质量较好的金融资产亦需要计提部分减值,而金融资产信用质量恶化时则需提前计提剩余期间的减值。主要还是为了避免在经济下行或经济危机时减值的较为集中的大规模爆发,更倾向于稳健主义。

三、金融工具准则所采取的预期损失模型的不足

预期损失模型是如实反映和经济后果至上相互妥协的结果。从预期损失模型的提出到最终出台历时5年,其间不少争议和质疑。利用前瞻性信息进行减值的计提,对现行的会计理论和框架实属不易。会计的首要职能是反映,其对象是发生的经济活动,所以,发生在前,反映在后。而判断依据需要获取相关的客观证据进行佐证。但是,有时客观事物发生变化,而获得相关证据却不易,所以会计的这种职能就决定了会计信息会存在滞后的问题。而不能及时反映往往会影响到经济后果。在理想状态下,如实反映和经济后果两者是可以兼顾的,预期损失模型从理论上既能满足如实反映资产减值的要求又可以提供前瞻性的信息。所以,IASB在选择模型时是有所兼顾的在实际操作中,预期损失模型如果要完全做到如实反映,那么新的减值准则要么在IAS39的基础上修修补补,不能完全解决准则滞后性问题,显然不符合IASB的初衷;反之又会因可操作性差而导致会计信息质量的下降。最终形成的预期损失模型是一种妥协的结果。从一开始寻找新的减值模型开始,IASB就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扰,试图在解决滞后问题的基础上,增强可操作性,提供更为审慎和前瞻的信息,与财务概念框架所提倡的如实反映相违背。如果对准则进行评价的话,IFRS9并不能称得上高质量的会计准则,缺乏中立性和无偏性,导致会计信息出现规则性失真。这将会对会计信息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在经济上行时,按照IFRS9的减值模型生成的会计信息将会低估资产和收益,在经济下行时,会计信息则会高估。这看似可以缓解顺周期的效应,有利于维护金融的稳定,事实上并非会计的职责所在。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由于各家金融机构对减值判断的信息有异,在某种程度上存在主观性,降低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会给投资者、存款人和经营者等利益相关者造成损害。

四、金融工具准则在中国的应用和影响

我国制定的CAS22借鉴吸收了IFRS9的相关内容,CAS22的运用对大部分金融机构尤其是保险业企业带来的巨大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保险公司的财报和业绩、投资策略、组织结构的影响和冲击。保险公司大量持有的股票,不能通过计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平滑业绩波动,而是被动的计入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资产,而这类资产在2018年中国经济下行的环境中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会直接影响企业报表利润。以保险业上市公司中国平安为例,根据披露的2018年中报,截至2018年6月末,中国平安总资产规模6.85万亿元,而IFRS9新准则影响的金融资产达3.16万亿元,占总资产的46%。针对其保险业务,如果执行修订前的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中国平安保险业务2018上半年净利润444.13亿元,同比增长44.7%;执行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报表利润,保险业务的上半年净利润402.52亿元,同比增长31.1%。对该部分业务利润的影响达到10%。截至2018年6月末,中国平安“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资产”为7749亿元,而去年同期仅为1413亿元,增加了4倍多。公允价值变动导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111.47亿元,而平安半年报净利润647亿元。对于IFRS9的影响,保险公司也采取了大量的应对措施。以中国平安为例,持股策略上更倾向持有绩优白马蓝筹股,这类股票估值较为稳定,分红率较高,如大量买入和持有银行类股票,如工商银行H股股票、汇丰控股股票,持股比例分别达到10%和5%以上。长期大规模持有高股息股票的持仓策略,一方面匹配了保险资金量大期长的特点,另一方面也应对了IFRS9D对金融工具减值的严格要求。另一个投资策略是通过增加对所投资企业的控制权,例如谋求董事席位等,实现金融工具计入长期股权投资,这样使得金融资产不受市场价格的影响,投资业绩更为稳健。这方面较为明显的是加大对华夏幸福的投资的同时,提名高管加入董事会。在IFRS9的影响下,保险公司对投资策略和风格的转变也必然带来其组织结构和人员的变化,寻找与其投资风格一致的管理团队以及在长股投企业和行业方面的专业人才成为必然。五、对IFRS9减值模型应用的思考作为经济后果的产物,金融工具准则的实施对金融机构资产和利润等财务指标产生重要的影响。为了更好使用预期损失模型,保证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本文认为:(1)细化信息披露的内容。IFRS9受到金融监管的影响,从而会降低其他使用者的利益诉求。为了降低负面影响的程度,财政部应重视充分的信息披露,必要时要求除了文字的描述外,还需要披露详细的计算过程,有助于使用者更加清楚掌握减值计提金额的来龙去脉,并根据自身的需要进行相关的调整,提高准则的有用性。(2)规范金融资产风险的评估。IFRS9将对金融资产提前计提更多的减值,很大程度上降低以后的利润。信用质量较好的金融资产只需计提未来12个月以及低风险的原因对利润产生的影响有限,而信用质量较差的金融资产需要计提存续期间以及高风险的因素则会对当期的利润有显著影响。这对金融机构加强金融资产的管理提出了新要求,在准则转换之前加强对存量金融资产的摸底,测算,并就如何加强管理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3)做好会计核算与金融监管的协调。IFRS9通过提前计提减值体现了一定审慎性原则,但是与巴塞尔所要求的有所差异,进而会导致两者的差异。为了更好的加强对金融行业的监管,应加强与财政部、金融机构等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强化研究,以减少信息的转换成本以及强化监管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葛家澍.美国关于高质量会计准则的讨论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会计研究,1999(5).

[2]刘小年,吴联生.会计规则的制定目标:信息中立还是经济后果[J].会计研究,2004(6).

[3]徐玉德.如实反映至上还是经济后果至上——危机事件中会计计量的反思[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11).

[4]洪金明、马跃.对预期损失模型进展的跟踪及其实施的思考[J].金融会计,2012(12).

[5]肖永东,周肖萍.关于金融工具减值准则修订的最新动态介评[J].金融会计,2013(9).

[6]洪金明,庄丽琦.金融工具减值准则的最新变革及思考[J].财务与会计,2013(12).

[8]财政部.关于印发修订《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通知.财会[2017]7号,2017-03-31.

金融工具范文篇8

关键词: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中小银行;会计核算

在金融市场日益繁荣的今日,我国的会计准则针对金融工具的核算也在逐渐完善。新金融工具准则的出台让企业在会计核算中更能体现经济业务实质的同时也对占据金融企业主体地位的银行带来了各方面的影响。而中小银行由于自身资源的限制又将面对更多影响和挑战,需依照自身的金融资产情况和软硬件条件来设计应对方案,积极面对新准则带来的变化,保障平稳运营。

一、新准则的主要内容及推进情况

(一)新准则的主要内容

通常所说的新金融准则是指以下四个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会计》和《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新准则与旧准则对比,最大的变化有三点:金融资产的分类和计量、减值处理与套期会计。新准则下金融资产的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类以摊余成本计量;第二类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第三类以公允价值计量及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同时在后续减值的处理上,由已发生损失改为预期损失。在套期处理上扩大了套期范围并采用更关注经济关系的定性测试。

(二)新准则的推进情况

2017年财政部新准则,2018年1月1日境内外同时上市的企业施行,2019年1月1日起其他境内上市企业施行(保险公司除外)、其他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非上市企业自2021年1月1日起执行新金融工具相关会计准则。但是在2020年年终决算前一日即12月30财政部发文,准许实施新准则有困难的非上市银行在新准则的实施时间上又进行了推迟,最终将执行新准则的时间改为2022年1月1日。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作为金融企业的银行,拥有大量的金融资产,会计核算方法的改变会对其带来很大影响,在实施新准则的过程中各类银行面对着各种挑战,其中中小银行因为自身软硬件条件的限制表现得尤其突出。

二、新准则对中小银行会计核算的影响

(一)金融资产的分类与计量

对金融资产的分类来说,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上都产生了较大变化,虽然从数量上由原来的四项缩减到三项,但在内容的涵盖上却变得更加丰富。在分类逻辑和标准上新旧准则也存有差异。在实施新准则之前,商业银行的金融资产分为四类:贷款和应收账款、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额资产和持有至到期投资。旧准则在划分标准上主观性更强,更多依据的是管理层的意图,缺少客观的判断标准。而在新准则中,金融资产被分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AC)、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FVOCI)以及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FVTPL)三类。其分类要结合企业经营者持有该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以及该资产所具备的合同现金流量特征(简称SPPI特征)综合判断,同时经营者具有“有条件的”的指定权。大体而言,权益类投资工具不具有SPPI特征,根据业务模式分为FVTPL类或FVOCI类。而可以通过SPPI测试的金融资产工具(一般为债权投资),若以长期持有收取本息为目的则分为AC类,若以短期出售实获取资本利得为目的则分为FVTPL类,若以前两者兼有则分为FVOCI类。新的会计分类和计量方式能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经营管理的成效。金融资产分类及后续计量上的变化,给中小银行的会计核算带去较大影响。一是由于银行拥有的资产绝大多数都是金融资产,种类繁多数量巨大,导致原有金融资产包括发放的贷款、在金融市场上买入的债券以及进行的大量同业投资都涉及成本、收益等科目的账务调整是个巨大的工程,无须赘述。二是由于后续处理的变化导致金融资产对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影响方式和程度发生了变化,在初始分类是要更加慎重。这也是新准则重视业务模式的顶层设计对财务结果传导机制的体现。例如在进行少量股权投资时,若是不以交易为目的在旧准则时,可作为可供出售类,在持有期间公允价值变动归入其他综合收益,处置时由其他综合收益转入投资收益,影响经营利润。在新准则下,若指定为FVOCI类(之后不得重分类),持有期间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但是终止确认时,之前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累计利得和损失直接转入留存收益,不影响利润,不能体现为管理者的经营成果。因此,需考虑企业对金融资产的投资战略等因素,审慎合理确定金融工具的业务管理模式,而中小银行在这方面本身就有准备不足[1]。

(二)金融资产减值准备计提

在新准则下,减值模型由原来的已发生损失模型变为预期信用损失模型,这种改变使得减值准备的计提更具有前瞻性,但银行可能也需要计提更多的减值准备。新准则下减值的计提变化主要体现减值准备的计提时间和计提方法上。从计提时间上来说,金融资产初始确认之后就有可能需要开始进行减值准备的计提,不论是否出现确定的现减值迹象。而原准则,一般从初始确认时无减值准备的计提,后续在事实上已经发生减值的情况下计提减值准备。新准则旨在提高金融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及时性,解决原准则中减值准备计提“过少、过迟”的问题。以一般模型为例,从计提方法上来说采用三阶段模型,以概率加权平均为基础进行计量,且属于减值范围内的所有项目均采用相同减值方法,例如,针对特点担保承诺和财务担保合同或者持有的承兑汇票也采用同样的方法。银行会计人员需掌握企业所拥有金融资产计提的实际方法,通过适宜的手段来推高其会计核算效果,使企业的金融资产的核算能更及时准确地反映企业经营活动的财务成果。若某些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发生一定程度的恶化,在开展计提测算前要将可能出现的信用损失放置到减值计算中,增加减值的现金数额,并提前开展计提减值工作。从前期已实施新准则的银行年报来看由于减值准备的增加导致净资产的减少,资本充足率也会受到一些影响。特别是资产规模越小的银行,切换日减值准备上涨幅度更大,由此可推测,对中小银行来说,在实施新准则后其还将面临较大的资本补充压力。

(三)套期会计及列报处理

套期会计是一种特殊的会计处理方法,用于对冲相关资产或负债的利得和损失,减少利润的波动,体现企业管理风险的效果。原准则中套期会计的使用有较多要求,导致虽然事实上从事了套期业务但在财务上无法运用套期方法进行处理,造成在会计核算上不能体现企业对损益管理的效果。新准则中引入新模型,提高了适用性,降低了门槛,使其能真正反映企业风险管理的效果。另外由于金融资产分类及核算的改变,也为金融资产的列报带来一些新要求。相关人员要严格遵照当前此类资产的分类,例如,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中的特有的“发放贷款及垫款”项目、“金融投资:交易性资产项目”等,在实施新准则后,其对应的科目及填列方法就是以新的分类为标准。同时因为实施新准则后按规定未调账前期比较财务报表数据的,应按照指南规定在附注中进行披露。

三、中小银行实施新会计准则面对的挑战及应对措施

(一)提前做好已有金融资产分类工作

实施新准则是一个全面系统的工程,要将其全面实施,完整地按照新准则的要求对现有业务进行准确地核算,既对会计核算系统、银行管理水平和专业人员素质等很多方面有一定的要求,也将会需要较长的时间。因此,在实施工作的开展方面要注重渐进性,进行逐步推进。在实施新准则之前,首要的就是将已有金融资产按照新准则的标准进行分类。由于银行拥有的资产绝大多数都是金融资产,种类繁多数量巨大,导致原有金融资产包括发放的贷款、在金融市场上买入的债券以及进行的大量同业投资都涉及成本、收益等科目的账务调整是个巨大的工程。按照新准则要求,进行金融资产的分类一是要经过SPPI测试另一个就是要明确管理者对该金融资产的经营管理模式。对于SPPI测试,要建立相应的测试流程,对现有金融资产进行分析,严格按照流程得出SPPI测试结果。在明确金融资产的经营管理166金融经济FINANCIALANDECONOMIC模式方面,需要与管理者积极沟通,明确该资产持有的目的,以及确认为不同类别金融资产的后续计量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影响是否符合管理者的预期。在做好分类之后,提前测试新分类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变化,因而金融工具的分类是新准则的基础,是企业实施新准则的前提和基础。

(二)提前布局建立新损失模型

相对大型银行而言,中小银行在系统科技投入、历史数据的完善程度以及可获得资源上处于弱势,导致在模型建立等方面更为薄弱,例如很多中小银行都没有构建内评法。在新准则下要求使用预期信用损失模型计算减值,这就需要中小银行根据自身已有的历史五级分类迁移数据,对来预测后续的违约情况。而其实在违约损失率方面中小银行的积累的历史数据也存在数量少,导致难以满足新准则下去估计减值计量参数。普遍情况下,各家机构不得不为采取监管规定的普遍计提标准预期减值[2]。为实现新旧准则平稳过渡,新准则实施之前,中小银行就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要积极准备,提前梳理自身业务做好布局;二是要尽快完善各项业务的基础数据,并建立与减值相关的数据管理标准和收集流程;三是针对不同业务类型设置不同的目标,由易到难;四是建立专业团队,在转换日前用实际数据不修正,使得模型可以更加科学合理;五是新旧准则转换后仍需持续监督、验证、优化不断将模型进行完善和建设。在建立模型的过程中,中小银行内部的财务人员需全面学习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内的重点内容,在建立减估值数据库期间,详细分析该类数据的主要特征,数据库信息会受多重要素影响,质量、细分度与可获得性都会改变数据计量模型的建立。在搭建估值模型时,要利用合适的方式保证数据传输与归集的畅通性,科学设计其内部各项关键性环节,利用适宜的测试与评估来完善模型内部数据,提升其应用的合理性。此外,财务人员还需将会计核算制度与减值模型相结合,利用其内部的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影响会计核算的关键指标,强化制度内部数据的专业度,并完善会计核算流程,加强银行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科学性。同时中小银行在人力、物力、技术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参考已经执行的比较成熟的计量模型和执行标准也是一种成本效益较高的方式,既可节省新旧准则转换的时间并且也可降低实施转换的成本。

(三)积极准备,加快信息系统的改造

新准则的实施后,银行现有会计核算系统的核算规则应复核其对金融工具的核算规则,那么会计核算系统的改造和升级就是必然要求。而要在经营管理活动中将其全面实施,则需要将与会计核算系统相关的系统进行全面的升级和改造,例如与银行在金融市场上进行业务活动相关的前台操作系统、报告系统、估值系统等都需要配合进行改造,一是为会计核算系统提供相关数据以进行正确的计量;二是自身在业务管理方面也要达到新准则在信息披露、会计核算方面的要求。虽然是中小银行,但就其现有的信息系统而言也是非常庞大的,中小银行现有系统大多非自身开发,需要依靠外部资源,各系统本来就相对落后且整合度不高,导致改造难度大。因此,如何对企业现有的信息系统进行升级换代,是中小银行在实施新准则过程中面临的又一项挑战。中小银行应该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利用后发优势,积极借鉴前期已进行新旧准则实施的大型银行的经验,明确改造思路,以加快系统改造工作。或者利用自己现有的外部资源,跟现有的系统开发商加强沟通,利用其在专业领域的经验和资源,将系统业务外包,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做,在前进的路上少走弯路,准备好新准则的验证工作,把好关键的验收关,尽快实现新准则的全面应用。

(四)建立沟通机制,提升会计核算质量

新金融工具准则的实施不止涉及核算规则的改变,还涉及风险模型的建立、资产经营管理的方式确定等各方面,新准则的核算规则改变的目的在于让会计核算更好地体现企业的经济业务,若各部门的沟通连接较弱,信息不能及时传递,业务不能有效沟通,将会使其最终的会计核算质量大打折扣。因此,新准则的实施也给银行内部的业务协作流程提出了要求[5]。一方面,中小银行内部需建立会计管理系统,利用专业性制度来逐步规范会计管理流程,将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与各项会计业务相融合,切实增强财务管理水准。管理人员应将财务管理系统划分成多项内容,理顺财务业务的管理流程,强化会计管理的专业性。在实际工作中,相关财务人员可借助网络信息系统来全面分析新金融工具内会计准则的各项内容,充分理解该准则下的各项管理要求,切实提升增强业务流程的合规性。另一方面,银行内部的财务人员需在日常的工作与生活中加强沟通交流的力度,及时考察财务业务或相关数据可能遭受的风险。在新会计准则的带动与影响下,银行内部金融产品的管控内容将极为分散,其内部涵盖了多项管理内容,为探究相关产品的实际价值,财务人员需与信贷业务部门、风险管理部门和投资业务部门等进行通力合作,依照准则要求,及时发现该产品背后的各项价值,精准判断其给银行经济带去的影响,提升准则实施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多种金融工具与各项新准则的出台,中小银行应及时加强对该准则的学习,理解背后的含义,通过有效的措施积极推进新准则的全面应用,并在后续的工作总持续优化自身会计核算质量和经营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巫银华.中小银行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大众投资指南,2020(23):120–121.

[2]陈静.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差异解读[J].中国集体经济,2020(25):121–122.

金融工具范文篇9

关键词:新金融工具准则;上市银行;影响

一、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对我国上市银行收益的影响

(一)对上市银行利润的影响

全面实施新会计准则以后,将给商业银行损益确认的标准带来根本性的改变,最显著的就是金融机构所持有的金融资产、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的变化要直接计入损益或权益。金融工具的价值受到利率、汇率、价格等指标波动的影响,随着商业银行衍生金融工具交易量的大幅增加,势必造成期末利润的波动性增加。同时,根据新准则,银行持有金融资产的收益和损失不是在报告期末反映,而是要立刻确认,这将缩小商业银行盈余管理的空间。

(二)对上市银行不良贷款的影响

在不良贷款方面,新准则改变了贷款按五级分类计提减值准备的传统做法,减少了人为因素对减值准备计提额的影响。相比之下,未来现金流量折现法更具有相关性与客观性,也更符合会计信息对外披露的要求,但是在操作上难度也更大。由于减值准备是商业银行经营利润的备抵项目,所以对减值准备计提的规定使得银行利润的可控性进一步下降。同时,也带来了有关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及新增额是否会发生异动的疑问。由于新准则初始运用,贷款减值准备计提方式的改变究竟会给计提准备带来多大的差异,目前还没有具体的数据,因此,对银行损益和收益的影响程度尚不能准确评判。

(三)金融资产转移使上市银行收益复杂化

在终止确认中,银行针对金融资产和负债转移由此引起的损失和收益的确认,有两种可选择的方法,即确认、调整当期损益并先在权益项目中列报或者待金融资产出售后再计入损益。以上述方式确认的损益与按收入费用相配比的传统模式确认的损益共同组成了银行的最终经营利润,这不仅不符合传统会计的权责发生制原则,而且使银行期间净利润的内容更显得复杂化。

二、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对我国上市银行风险管理水平的影响

(一)对上市银行利率风险管理能力的影响

全面引入公允价值后,银行会计核算将与复杂的资本市场和宏观经济环境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市场环境的变化对银行的影响将会通过会计信息反映出来。当市场利率水平变化时,金融工具的重估值随之发生变化,进而导致银行的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产生波动。因此,公允价值的全面引入要求银行对宏观经济和市场环境具有较强的预见能力,这种能力具体反映为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能力。从风险的角度看,公允价值计价属性的引入,不仅仅是一项会计准则的变化,而且会给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观念、风险控制技术手段带来一次巨大的变革。

(二)对上市银行信用风险的影响

在国有银行的存款账户中,存在着大量忠实而低成本的居民储蓄存款。这些存款对市场利率的变化不太敏感,流动性较低,而对国家声誉的依赖性很强,双方形成了强大的资本联盟,是私有银行和外资银行所不能比拟的。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上市后,国家有关部门和国有绝对控股集团成为这些银行的超级大股东,所以即使在国有银行上市后,这一部分的资本仍然非常稳定。但是,新准则的实施特别是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国有银行的广泛应用及其财务报表的充分披露,将导致损益的波动迅速反映到财务报表之中,扩大银行业绩的波动效应。更为突出的是,随着银行经营业绩的下降及随之而来的金融资产贬值,尤其在我国目前这种特殊的资本结构情况下,将严重影响银行的声誉。声誉的损害使核心存款持有者对改制银行信心剧烈恶化,那么这些存款就会退出核心存款行列而转变为一般存款。如果在现有银行体系中盲目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可将单个银行的损益变动升级为银行系统的信用风险。三、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对我国上市银行监管的影响

(一)对金融监管的影响

从银行稳定角度看,银行信贷质量要在准备金中得到体现,不仅要求对已经发生的损失计提专项准备,还要对可能发生的损失计提一般准备。而新会计制度要求,银行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才应当计提减值准备。计提准备金是资产面值与未来全部现金流量贴现值之差,这与银行内部会计制度预测到的贷款组合发生的损失不一致,也与银行监管的审慎性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是矛盾的。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会改变权益的范围,使监管资本计算的范围也要做相应的调整。特别是部分未实现的利得或损失将计入资本公积,使得监管资本偏离了审慎的要求,不符合会计谨慎性原则,所以监管部门有必要根据新会计准则的会计数据实时对监管资本的计量范围进行调整。主要涉及负债和权益分类,可供出售资产、公允价值选择权以及现金的流套期的会计处理等方面对监管资本的影响。同时,由于资产负债项目的变化与衍生工具的表内核算,计算加权风险资产时信用风险与市场风险的组成部分也发生变化,监管部门应对权重和转换方式进行适当的调整,在审慎的前提下在会计资本和监管资本之间建立必要的联系机制。

(二)对上市银行自身会计监管的影响

1.银行在公允价值运用中,由于客观计量和主观因素会导致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产生,进而影响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这样对会计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客观因素的影响可以通过修改监管资本计量范围的方式进行解决,但是要剔除会计人员主观因素的影响,使公允价值能得到真实的反映,则需要在会计监管方式上进行创新。银行业监管部门要积极推进商业银行按照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要求,加快开发内部评级法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正向激励与严厉惩罚并重的激励约束机制,加强对相关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与专业素质的管理,密切关注会计信息的变动情况,切实防止会计核算方法的滥用,逐步完善银行会计信息披露机制。2.对会计监管队伍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准则非常复杂,要求更高,它的实施对银行业的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管将带来巨大影响,很好地理解银行的会计要素及其处理方法是非现场监管分析和风险评级的必要条件。而现阶段的会计队伍和监管队伍的自身素质令人担忧。所以,开展对银行业务的会计核算,特别是对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方面的培训显得尤为重要,十分紧迫。监管部门要开展专题培训,切实提高会计监管人员分析商业银行财务状况及风险状况的水平,提高银行会计监管能力。

(三)促进了监管协调,解决贷款损失准备的会计处理和税收政策

按照新准则的要求,公允价值计量部分业务时,需要对未实现的损益进行确认,与税务部门据实纳税的基本原则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会影响银行的各项税收负担。此外,我国会计制度、税收制度以及监管当局对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要求也不完全相同,监管部门应与财政部、国税局加强沟通和协调,明确未实现损益纳税的税收政策、贷款损失税前的抵扣标准等,以更好地促进商业银行的稳健运行和可持续发展,实现监督标准和会计标准良性互动,使金融监管和会计监管协调发展。同时,应当改进和完善多元化的金融监管体制,加强银监会与人民银行、证监会、保监会在金融监管方面的工作协调,合理划分各监管机构的监管范围和职责。

四、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对我国上市银行金融风险形成的影响

金融市场的迅速变化和监管机构自身能力的不足,导致我国目前的金融监管与现实之间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使得金融机构普遍存在管理层道德风险问题。由于存在政府公开或隐性的担保,资本实力有限或者监管乏力的金融机构往往会在利益驱使下倾向于投资高风险领域,导致资产的泡沫化。资产泡沫化的微观机制在于金融中介将投资集中在股票、债券和房地产市场,而宏观经济态势和微观经营主体对经营前景的错误预期以及各种基金、保险和投资银行机构的大量出现,再加之全球电子交易系统和国际游资跨越国界的迅速移动,都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资产泡沫的加速生成、积累与演化。当资产泡沫化出现“风吹草动”迹象的时候,由于公允价值的计量模式会将这些金融风险放大,将进一步减少国有银行的核心存款。同时,银行的信用风险也迅速加剧。银行以及其它金融机构的财务状况会由此迅速恶化,很可能陷入经营困境,甚至破产。而银行在经济生活中特有的风险分担机制,此时就会转换成风险聚积效应,促使投资与信贷活动的终止。政府也会因援救倒闭或濒临倒闭的金融机构而支付巨大的财政开支,从而诱发货币危机。这样,就会同时出现银行业危机与货币危机,并相互加强,相互交织,最终加剧金融危机的演化进程。

【主要参考文献】

[1]朱海林.金融工具会计论[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2]陈小悦.关于衍生金融工具会计问题的研究[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3]路晓燕.公允价值会计的国际应用[J].会计研究,2006,(4).

金融工具范文篇10

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开始,金融市场波动剧烈,不断发生企业衍生金融工具投资巨额亏损案例。从豪赌原油期货而巨亏5.5亿美金的中航油,至法国兴业银行股指期货投资巨亏71亿美元,再到雷曼兄弟次贷资产投资巨亏破产,再到我国红筹公司中信泰富外汇合约巨亏,公司衍生金融工具投资一而再成为众多大型公司投资的梦魔。如何控制公司衍生金融工具投资风险,成为我国监管部门和公司的急迫的课题。下面我们对中信泰富远期合约巨亏案例进行系统分析,探讨我国公司该如何有效的控制衍生金融工具投资风险。

一、中信泰富巨亏案例简介

1.中信泰富公司简介。

中信泰富是大型国企中信集团在香港的6家上市公司之一。中信泰富的前身泰富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1985年。1986年通过新景丰公司而获得上市地位,同年2月,泰富发行2.7亿股新股予中国国际信托投资(香港集团)有限公司,使中信(香港集团)持有泰富64.7%股权。至此,泰富成为中信子公司。

中信泰富于香港注册成立,现于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并为恒生指数成份股之一。中信泰富之最大股东为中国国际信托投资(香港集团)有限公司,是北京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的全资附属公司。

2008年10月21日,中信泰富的股价暴跌55%,该公司此前承认其手中的杠杆货币头寸有可能导致近20亿美元的损失。这家颇具声誉的公司在两个交易日中市值蒸发掉了三分之二,成了在全球金融危机中首批中箭落马的中国企业。

2.中信泰富巨亏案简介。

中信泰富集团为了减低西澳洲铁矿项目面对的货币风险,签订若干杠杆式外汇买卖合约以对冲风险。自今年9月7日察觉到该等合约带来的潜在风险后,公司终止了部分合约。但今年7月1日至10月17日,公司已因此亏损8.07亿港元。

这起外汇杠杆交易可能是由于澳元的走高而引起的。中信泰富在澳大利亚有一个名为SINO-IRON的铁矿项目,该项目是西澳最大的磁铁矿项目。这个项目总投资约42亿美元,很多设备和投入都必须以澳元来支付。中信泰富直至2010年对澳元的需求都很大。整个投资项目的资本开支,除目前的16亿澳元之外,在项目进行的25年期内,还将在全面营运的每年度投入至少10亿澳元,为了减低项目面对的货币风险,因此签订若干杠杆式外汇买卖合约。

2008年10月20日,中信泰富(00267)公告称,公司为减低西澳洲铁矿项目面对的货币风险,签订若干杠杆式外汇买卖合约而引致亏损,实际已亏损8.07亿港元。至10月17日,仍在生效的杠杆式外汇合约按公平价定值的亏损为147亿港元。换言之,相关外汇合约导致已变现及未变现亏损总额为155.07亿港元。

二、对中信泰富对冲风险外汇合约风险分析

外汇杠杆合同被普遍认为投机性很强,属于高风险产品。今次导致中信泰富巨额亏损所投资的杠杆外汇合约,正是变种Accumulator。那Accumulator是什么?

1.对冲风险外汇合约Accumulator是什么?

“Accumulator”(累股证),因其杠杆效应在牛市中放大收益,熊市中放大损失,被香港投行界以谐音戏谑为“Ikillyoulater(我迟些杀你)”。

“Accumulator”的全名是KnockOutDiscountAccumulator(KODA),一般由欧美私人银行出售给高资产客户。累股证其实是一个期权产品,发行商锁定股价的上下限,并规定在一个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以低于目前股价水平为客户提供股票。

银行向客户提供较现价低5%~10%的行使价,当股价升过现价3%~5%时,合约就自行终止。当股价跌破行使价时,投资者必须按合约继续按行使价买入股份,但有些银行会要求投资人要双倍甚至三倍的吸纳股份。

举例来说,假设中移动现价为100港元,KODA合约规定10%折让行使价,3%合约终止价,两倍杠杆一年有效。也就是说,尽管中移动目前股价为100港元,但KODA投资者有权在今后的一年中,以90港元行使价逐月买入中移动股份。如果中移动股价升过103港元,合约就自动终止。但是如果中移动股价跌破90港元,投资者必须继续以90港元双倍吸纳股份,直至合约到期。

这样的产品在牛市来说,无疑是“天上掉下的馅饼”。去年股市高峰时,不少股票特别是中资股单日暴涨的不在少数,这对于KODA投资者来说,就像“捡钱”一样,合约也经常在签约后数天甚至是当日自动终止,投资者超短线收益20%的例子不胜枚举。据统计,2007年在香港的私人银行中,有超过七成的银行以KODA形式购买股票。私人银行的资金占香港散户资金一半以上,客户人数不多但是金额庞大,而且多采用杠杆借贷。

不过,当市场越走越高,行使价也越来越高,尝到甜头的富人们开始加大筹码,他们似乎不知道风险也在悄悄倍增。在去年11月以后,港股节节败退,不少KODA挂钩的热门中资股出现三成、四成甚至五成的跌幅,KODA投资者们也只有照单全收,如果合约要求双倍吸纳,那么连续几个月的跌势对于这些富人来说真是不堪回首。

2.中信泰富投资的累计目标可赎回远期合约。

今次中信泰富错买的杠杆外汇合约,可说是变种Accumulator。不同之处在于其对的目标,不是股份而是汇价。至于促销对象,股票Accumulator会集中售予个人投资者,而变种的外汇Accumulator,则主要以上市公司及中小企为对象。

累计目标可赎回远期合约的英文原名是Accumulatedtargetknock-outforwardcontracts。这种产品的原理可近似看作中信泰富向对手方购买一个澳元兑美元的看涨期权以及卖出两个看跌期权,行权价格都是0.87。当澳元汇率高于0.87美元时,中信泰富以低于市场价的0.87每天买入1个单位外汇而获利,但当汇率下降到0.87以下时,则中信泰富必须每天以0.87的高价买入2个单位外汇。这意味着,中信泰富把宝完全押在了多头。

3.外部原因:可能由于澳元汇率波动。

在合约开始执行的七月初,澳元对美元价格持续稳定在0.90以上,澳元一度还被外界认为可能冲击到“平价美元”的地位。这样的一个合约似乎看上去是个好买卖。但是到了八月上旬,国际金融市场风云突变,澳元兑美元接连走低,特别是十月初澳元出现暴跌,巨亏就此酿成。

澳元兑美元汇率从2000年以来一直呈单边上行趋势,即使在调整期跌幅也较小,因此当时很难预料到短短三个月内,澳元不仅跌破0.87,而且还出现30%的跌幅。可以说这都是全球金融动荡惹的祸。

4.对中信泰富的财务影响。

受该事件拖累,中信泰富本年度可能出现净亏损。在截至6月底的中信泰富中期业绩报告中,公司披露总负债由2007年上半年286.54亿港元急升至419.06亿港元,净负债则从上年同期的206.09亿升至312.11亿港元。该公司中期净利润43.77亿港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2%。这笔可赎回远期合约实亏:8.07亿港元,浮亏147亿港元,总计155.07亿港元。

三、中信泰富衍生金融投资控制缺陷分析

1.风险评估:投资风险的评估不足。

中信泰富对远期合约风险评估不足是这次投资巨额亏损的第一个原因。这类杠杆式外汇买卖合约交易者只需支付一定比例的保证金,就可进行数十倍的额度交易,本质上属于高风险金融交易,外汇价格正常的波动会因杠杆放大。尤其在当前金融危机的肆虐下,部分国家货币汇率波动剧烈。类似波动在经杠杆放大后,其导致的风险将是惊人可怕的。

在中信泰富签下合约中其套期保值的功能其实相对有限。因为每份合约当达到公司可收取的最高利润时(幅度介于150万美元至700万美元之间),合约就将终止。如果澳元大幅升值,过低的合约终止价格使得中信泰富声称的“套期保值”作用相当有限,但是如果澳元走软,中信泰富必须不断以高汇率接盘,理论上亏损可以无限大。过于乐观对澳元汇率的判断,使得中信泰富这种半投机性质的衍生金融工具使用,在全球金融危机下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2.授权审批:无授权审批下的投机。

从中信泰富的公告中指出,这批导致147亿港元损失的远期合约投资竟然没有通过公司董事会授权审批。授权审批作为公司内部控制中最基本的一个控制原则,应该在所有公司重大的决策行为中加以执行,更不用说是如此巨大的衍生金融工具的使用和投资行为。正是中信泰富在这最基本内部控制原则上的缺失,使得这笔远期合约合同的投资行为无法在事前得到有效的管理控制。

3.直接原因:没有遵守远期合约风险政策。

如果单纯出于避险的目的进行类似外汇保证金交易,那么这类可赎回远期合约亏损基本在可控范围内。如果跟未来的实际交易行为做对冲,以最简单的“锁汇”为例,交易者损失的上限即为已支付的保证金金额。然而,中信泰富的财务主管没有遵循远期合约的风险政策和尽到应尽的职责,使得远期合约的风险无限放大。

4.根本原因:整个内部控制可能存在严重缺陷。

中信泰富在发现问题6个星期之后才对外公布,其做法令人惊讶,显示出其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和漏洞。中信泰富作为最早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大型国有控股公司其应该建立完善的重大事项对外信息披露制度,明确规定重大信息的范围和内容,确保在成本效益原则的基础上披露所有重要信息,以保障投资者的利益。然而,现实情况是中信泰富在发现问题6个星期之后才进行相应的信息披露,从一定程度上使得我们对于中信泰富整个内部控制体系的设置和执行的有效性产生了巨大的怀疑,中信泰富的内部控制体系和公司治理机制可能存在重大缺陷。

四、构建金融衍生工具投资内部控制的框架

全球金融危机下,如何控制公司衍生金融工具投资风险成为我国监管部门和公司的急迫的课题。下面我们结合1995年COSO《金融衍生工具使用的内部控制指引》探讨我国公司有效的控制衍生金融工具投资风险的框架。

从整个公司层面的内部控制制度上,公司应以成文的方式制定政策和程序,以明确规定其衍生金融工具业务风险管理的指引。这些政策至少应当确定董事会的风险容忍度,并明确规定金融衍生工具交易风险管理的权限与责任。与金融衍生工具业务相关的每个人都应当充分了解与其职责相关的所有政策和程序。衍生金融工具使用的内部控制的基本原则包括:(1)董事会成员和高级管理人员的适当监督;(2)充分的风险管理程序,包括审慎的风险限额、良好的计量程序和信息系统、连续的风险监控和经常性的管理报告;(3)完备的内部控制和审计程序。管理层应当使用COSO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中的五要素来评价用于管控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管理过程的适当性。

1.控制环境。

公司董事会应该审查管理层对金融衍生工具的战略和定位是否合适而有效。比如,董事会应该调查对过去结果的解释以判定金融衍生工具交易活动是否有效地达到了他们预期的目标;审计委员会应该与内部和外部的审计人员合作来审查风险管理政策、程序和限定条件的执行情况;高级管理层应该认识到他们的管理哲学和运营风格将会对公司产生深入的影响。

因此,管理层应该认识到他们的控制责任、只有在充分的认识到了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和好处之后再授权交易,并且就衍生品交易的目标和期望展开充分的交流。高级管理层必须就衍生品交易的授权范围作出明确的决定。从事衍生品交易的雇员要具有必须的技能和经验。公司还要开展培训以培养员工与衍生品交易的责任和期望相关的技能。

2.风险评价。

从风险管理的角度来看,与衍生金融工具的使用相关的公司目标应该与风险管理的目标是一致的。公司必须具有基于其特殊环境,识别和评价公司风险的的一套机制。金融衍生工具的使用必须建立在对业务风险的仔细评估的基础上。

管理层应该将金融衍生工具使用所带来的好处与公司总体目标相联系,同时具备对人员、管理运营系统、价值评估方法和假设、记录的理解,并将其作为辨识和评价管理衍生品交易风险的能力。管理层还应该提供特定的计量标准,以达到衍生品交易的目标,比如风险价值。对衍生品交易的风险分析过程应该包括发现风险、估计它的重要性程度以及评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3.控制活动。

关于金融衍生工具使用的政策应该清晰的描述并且在整个组织范围内进行交流。风险管理政策应该包括辨识、计量、评价和限制风险的程序,这些程序作为风险管理目的下使用衍生工具的基础。衍生工具风险管理的内容应该包括管理层的监督和责任,衍生品交易的性质和范围,对衍生工具的使用限制以及报告程序和经营过程控制。风险管理政策还应该包括对限制条件的监督,及时而准确的向风险管理系统报告情况,以及向管理信息系统提供价值评估的控制,比如为了维持和整合风险计量系统而提供的资源的价值评估。

4.信息和沟通。

金融衍生工具投资的信息对控制的有效实施非常必要,因此必须建立一套系统来获取这些信息,并且对它们进行必要的报告和交流。信息沟通是为了保证衍生品交易的职责和控制责任能够在组织范围内得到认识。公司必须有一套合适的系统来获取、处理、解决和报告相关信息,并以此保证衍生品交易能够在一个有序而有效的方式下运作。有些必要的机制必须建立以使公司能够能够获得和交流与衍生品交易相关的信息。董事和高级经理人应该获得充分和及时的信息来监督衍生工具使用中是否达到了目标和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