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供给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4 13:34:49

金融供给

金融供给范文篇1

1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现状

1.1国有控股商业性银行:商业性银行的投融资行为,受到信用评估成本、信息获取成本、风险控制成本和网点设置成本等方面的制约。面对大量分散的农户、效率低下的经济不规模环境,获取信息的成本就很高,难以对多且散的客户群体进行信用评估和甄别,贷款风险和不确定性增大,这就决定了商业银行难以成为农户投资需求的主导金融机构。近年来,商业银行大量从农村地区撤出,或减少分支机构,且其日益严重的非农化业务,足以证明了这一现象。

1.2国家政策性金融机构:由于农业是弱质产业,在农业领域设立政策性金融机构是各国政府扫的一贯做法,旨在促进农业生产性投资和流通性融资。生产性投资弥补了农业领域长期投资不足的问题;流通性融资主要用于国家对农产品收购,为保障本国农产品供应和粮食安全而进行的。由于政策性金融对农户融资作用的有限性,决定了政策性金融不可能是有效解决农村资金问题的主要途径。

1.3各种形式的民间金融机构:中国民间金融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其组织形式多种多样,如各种互助会、私人钱庄、储贷协会、基金会等。互助会带有储蓄以及互助保险的性质,在我国农村很多地区普遍存在;私人钱庄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较为普遍,既有储蓄也有贷款,甚至可以办理很多汇兑业务,其规模一般较大,有些钱庄成为当地社区融通资金的主要途径。据调查,农村来自非正规市场的贷款大约为来自正规信贷机构的4倍,为“三农”发展作出了贡献。

1.4合作金融机构以及邮政储蓄:合作金融机构一般属于民间性的互助合作金融机构,我国由于特殊原因,各级政府过多介入,从日常运营、管理制度、业务结构来看,我国的农信社是一个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的混合体,导致农信社产权不清,内部人控现象相当普遍,社员代表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形同虚设。商业化倾向也导致合作金融投向农业资金呈下降趋势;邮政储蓄只存不贷制度设计的缺陷,导致农村资金外流现象严重,而且邮政储蓄的迅猛发展直接分流了农信社存款来源,按照商业化原则,通过邮政储蓄与农村金融机构办理大额存款协议,将邮政储蓄资金返还农村,对“三农”的支持毕竟有限。

1.5农业保险机构:当前我国加速向市场经济转型,政府对农业的直接干预将逐渐减少,农民直接承担的风险正在增大,势必对农民生产积极性产生消极影响。从经济学上讲,保险手段应是农业风险管理中有效规避风险的措施之一,但在我国涉农保险业务不断萎缩,难以充分发挥其在农业抗风险中的应有作用。

2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诱因

2.1市场营销的偏颇,缺失对资金的供给力:在市场营销方面,我国农村金融机构没有考虑到农户的金融需求,不仅贷款品种及期限不能够适应农业生产特点,而且为了降低交易成本,金融机构尽量使小额零售业务转变成适合城市居民或乡镇企业需求的批发式的大额业务。另外,只有极少数的农村金融机构从事或者债券及保险类金融产品业务,将广大农村地区农民需要的金融服务排斥在外。

2.2土地制度的局限,缺少对资金的保证力: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土地制度,农村土地及房屋不能抵押,农村金融机构缺少有效的保证手段,签订信贷契约就需要搜寻更多信息,使得农村金融机构信息成本上升,导致农村金融市场低效,必然影响商业金融机构的供给。

2.3投资环境不理想,缺乏对资金的吸引力:首先是农村基础设施落后,抗风险能力较弱;其次是农村金融资源匮乏,分散经营不易取得规模效益,信息不对称导致交易成本相对较高,因此农业生产“投入多,产出少,经济效益低”成为必然。再次是农业生产周期长,资金周转慢,技术进步滞后,特别是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日益扩大的趋势,导致农业比较效益低下。

3农村金融供给改革的设想

3.1建立健全农地金融制度:农地金融是一种以土地为抵押的旨在为农业生产提供长期贷款的资金融通形式。它具有债权可靠、贷款期限长、利率低等特点。在我国,农地所有权属于国家,但农地承包者享有其它权利。这种农地制度通过明晰的产权关系和规定农地使用权归属的内涵,为农地使用权流转和农地金融创设提供制度性基础。农地金融制度是保证,它通过农地使用权抵押来融通资金,以满足农地开发利用和农业发展对资金的需求。

3.2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应逐步加大财政支农的投入力度,调整支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确保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稳定性、持续性和有效性,同时,要分清金融与财政的职能,避免金融承担过多的财政职,能使农村金融萎缩、资金外流、风险加重而造成大量损失,要充分发挥财政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应有作用,加大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投入,减少农民增收的私人成本。

3.3鼓励和引导民间金融发展:民间金融机构不够规范,存在诸多问题,但民间金融对于农业发展有着不可替代和或缺的作用,我们不能不顾客观需要,承袭旧规把民间金融活动视为乱集资,简单地取缔。对于在农村市场经济中自发产生的民间金融,政府应给以承认、鼓励和支持、引导。针对农村市场的特点制定政策,减少限制,逐步规范,使其向正规化方面发展,填补农村金融供给的空白,推动农业健康发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金融供给范文篇2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有关战略部署,坚持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总思路,壮大地方金融实力,加快金融创新步伐,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全面提升金融业竞争力,为全面推进廉洁发展、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安全发展、统筹发展,实现富民强国战略提供有力支撑。(二)基本原则。按照统筹谋划、突出重点、市场主导、循序渐进的原则,充分发挥转型综改试验区“先行先试”的优势,加快推进金融改革发展,力争用较短时间建成与资源型经济转型相适应、市场化程度较高、竞争有序、运行规范、监管科学、功能完善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三)发展目标。综合考虑金融业现实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金融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1.金融产业不断发展壮大,金融机构实力明显增强。金融业占GDP的比重超过10%,成为基础性和关键产业。力争到2020年,全国性金融机构和主要外资金融机构全部设立分支机构;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驻本地分支机构业务规模在本系统内排名不断前移;培育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和较高品牌价值的地方金融机构,将股权交易中心建设成为以资本要素为特征的金融综合交易平台。将打造成为有较强影响力的金融活跃区域。金融机构布局更加合理,功能进一步完善。2.融资总量显著增长,金融市场进一步健全。货币市场交易量显著增加,交易品种不断丰富;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初步建成,证券市场、债券市场、期货市场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股票、债券市场份额占全国比重显著提高,区域股权市场交易规模继续扩大,创业和股权投资市场快速发展,资本规模大幅增加;保险市场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宽,保障功能不断完善;金融中介服务领域不断拓宽,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到2020年,力争形成业态丰富、结构合理、功能完善、服务高效的市场体系。3.普惠金融不断发展。小微企业、“三农”、大学生创业、下岗再就业、保障房建设、棚户区改造以及农村水利建设等民生领域和薄弱环节融资需求得到有效满足。城乡金融服务水平明显提升,金融服务产品和层次更加丰富,城市社区便民金融服务圈基本形成,农村金融服务实现全覆盖。金融改革发展成果惠及社会各个阶层、所有群体。[1]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金融改革主要任务

(一)分类扶持各类机构。1.打造地方金融投资控股集团。以国信投资集团为基础,加快股份制改造,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以资本为纽带,向国内外知名投资者开放股权,引进优质战略投资者,支持集团整体上市或推动控股法人公司单独上市,按照市场化方式,逐步整合保险、金融租赁等牌照,形成集信托、证券、融资担保、股权交易、产权交易、银行、期货、基金等各种要素于一体,有较强影响力的一流金融控股集团。2.做大做强城市商业银行。我国经济学家吴敬琏、刘彦海、文力、张维迎指出:要推动城市商业银行扩大业务和网点覆盖面,逐步成为深耕本地市场、经营稳健、服务领先的现代化商业银行。推动商业银行通过兼并、重组、收购等方式进入保险、基金、金融租赁、担保等领域,形成综合化经营优势,积极争取中票、短融、中债等债务性融资工具发行承销业务资格,向基金管理、资产管理等市场发展,做大做强同业、投行、金融市场、理财等业务,实现全牌照、多元化发展,转变经营方式,调整发展战略,充实资本规模,优化治理结构,加快上市进程,把商业银行打造成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现代化股份制银行。支持本地银行巩固和夯实基础,加快创新发展,通过增资扩股、引进战略投资者等方式,加快风险处置。鼓励地方法人机构争取市场做市商资质,增强市场交易的广度和深度。[2]3.大力发展农村中小银行。以股份制为方向,以建立现代银行制度为目标,全面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加快农村商业银行组建步伐,到2016年6月底,全面完成高风险农信社改制工作,到2020年,县级农信社全部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培育条件成熟的尧都农村商业银行上市。鼓励发展村镇银行,并在乡镇设立分支机构。支持优质小额贷款公司转制成村镇银行。4.规范发展准金融机构。按照“控制总量、注重质量、合理布局、防范风险”的要求,提高准入门槛,完善制度设计,加强行业监管,促进融资担保机构、再担保机构、小额贷款公司等准金融机构健康发展。扶持大型融资性担保机构做大做强,鼓励中小融资性担保机构增资扩股,逐步形成省市县三级融资担保服务体系。加快再担保机构设立,发挥再担保机构提供增信和分担风险的功能。规范发展小额贷款公司,拓展面向“三农”及小企业的融资服务。5.稳步发展新型金融业态。吸收、借鉴各种新型金融服务模式和产品,稳步发展互联网金融,与电商龙头企业密切合作,稳妥发展第三方支付、众筹基金、P2P和互联网理财等业务。支持中国煤炭交易中心开展煤炭现货交易,积极推动场外衍生品交易,拓宽交易品种,逐步建设成为区域能源交易现货和期货市场。推进私募股权基金管理中心建设。推动各市设立城镇化私募基金和各类产业发展基金。6.积极发展地方保险机构。加快中煤财险增资扩股和网点布局,拓宽服务领域,打造全国保险品牌。加快成立人身保险法人机构。积极引进健康保险、养老保险、责任保险、汽车保险、信用保险、农业保险等专业性保险机构。支持符合条件的地区探索建立村镇保险公司,鼓励发展相互制、合作制、专业自保等新型保险企业组织形式。7.支持其他地方金融机构发展。支持金融租赁公司引进战略投资者,增强经营活力。做大做强期货公司,壮大现有财务公司,继续支持大型企业集团组建财务公司,加快组建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二)加大金融市场创新。1.稳步扩大社会融资总量。一是扩大信贷规模。加强与全国各银行机构总行的战略合作,充分发挥信贷投放主渠道作用,积极扩大信贷投放和资金配置。支持银行业机构通过跨业跨区银团(社团)贷款、票据市场运作、发行大额同业存单、绿色金融债券等方式筹集信贷资金。综合利用再贴现、再贷款等政策工具,放大放贷能力。二是加快发展直接融资。扩大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超短融及其他债务性融资工具发行规模。继续做好企业债券和公司债券发行工作。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在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以及境外市场上市。通过公开增发、定向增发、配股等方式,发挥上市公司再融资功能。出台专项改革措施,加快推动中小企业股份制改造,为进入资本市场融资创造条件。加快股权融资发展,丰富直接融资手段。三是推进险资进入。加强与国内大型保险机构的战略合作,拓展保险资金投资领域,鼓励保险资金投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非上市公司股权,参与企业战略重组。2.大力发展区域股权交易市场。按照管理科学、运作规范、功能健全、风险可控的原则,提升股权交易中心功能,近期目标是将其打造成为中小企业投融资平台,中远期目标是建成以资本要素为特征的金融综合交易平台,加快建立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双向“转板”机制,探索赴沪、深证券交易所延伸挂牌的路径。大力培育挂牌企业主体,发展壮大合格投资者队伍。创新交易品种,大力发展中小企业私募债,逐步推出固定收益类、私募债券和资产证券化等新产品。3.加快发展期货交易市场。广泛开展期货市场宣传与培训,进一步提高企业对期货市场的认知和参与程度。充分发挥现货交易的优势,完善市场功能,加快发展期货交易。支持实体企业开展套期保值,发挥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分散风险、套期保值和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作用。[3]4.统筹规划要素交易市场建设。合理设计要素市场品种结构、数量规模和区域分布,促进要素交易市场规范有序发展。加快发展金融服务平台,用市场化手段为资金供需双方提供优质服务。依法处置地方金融机构不良资产。促进物权、股权、债权、知识产权等各类权益产品在产权交易中心平台交易。加快推进股权、农村产权、集体林权、知识产权、碳排放权、土地交易、能源交易等要素平台建设。5.拓宽保险服务领域。一是探索设立再保险金融机构、小额保险公司。支持保险机构加快发展养老、医疗、疾病等商业保险,大力拓展企业年金业务。支持保险机构在做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承办工作、实现全覆盖的基础上,逐步推进城镇职工大病保险承办工作。鼓励各级政府以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具有资质的保险机构开展养老、医疗保险经办服务。积极申报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试点,鼓励符合条件的保险机构投资养老服务业。二是推动煤炭行业实行商业保险与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保险化配套改革试点,创新煤炭安全责任保险发展模式。探索建立环境污染、食品安全、医疗、高危行业安全生产等地方性强制责任保险制度。加强对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的管理与运用,切实保障交通事故受害人权益。试点开展巨灾保险,建立巨灾保险制度,积极探索对地震、滑坡、泥石流、森林火灾、农业旱灾等巨灾的保障模式。三是加快发展“三农”保险。积极开办棉花、马铃薯、育肥猪等国家政策性保险业务。大力发展政策性农村房屋保险。四是引导保险资金通过股权、债权等方式投资交通、通信、能源、农村水利等基础项目建设,参与棚户区改造、城镇化建设和国有大型企业、金融企业重组改制。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支持企业“走出去”。6.引导民间融资健康发展。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建设、新兴战略行业等领域。鼓励民间资本发起或参与设立创投基金、私募股权基金、产业基金等。争取国家政策支持,推进民营银行试点。在民间资本活跃、有一定规模经济辐射效应的地区,试点借贷登记服务中心,为民间资金借贷提供登记、合约公证、资产评估等服务,推动民间融资“阳光化”。建立健全民间融资监测体系,加强民间融资动态跟踪和风险预警工作,坚决遏制脱实向虚和非法集资。(三)提升金融服务水平。1.加大对重点行业和领域的金融服务能力。加大对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金融支持。重点支持先进装备制造业、现代煤化工、新型材料工业、特色食品工业等新兴产业融资。重点加大对推进煤炭科技创新和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建设的金融服务,推动煤炭革命。保证重点在建续建工程和项目的合理资金需求。支持民生工程建设。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进一步发展消费金融,促进消费升级。对产能过剩行业区分不同情况,落实差别化的资金扶持政策。推动金融支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创新城镇化建设投融资机制,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4]2.加强对科技创新的金融服务。创新金融服务方式,促进科技与金融相结合,通过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信托投资计划、保险资金直投等方式,拓展科技型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模式。引导创业和股权投资机构投资科技创新型企业。支持符合条件的科技企业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企业信用债券。支持成长型科技企业完善股权结构,通过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上市或“新三板”挂牌融资。围绕产业链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供销企业,创新产业链融资,提供一揽子金融集成服务。支持科技创新城设立商业银行专业支行、融资租赁公司、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保险专营机构,吸引私募股权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等机构入驻,在科技创新城形成功能较为完善的金融集聚区。3.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在风险总体可控的前提下,确保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水平、增量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实施中小微企业成长工程,落实金融扶持政策,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培育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小巨人”企业。引导银行机构开展动产、股权和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推行贷款保证保险服务,多举措强化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支持企业充分利用人民银行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积极开展应收账款抵押贷款业务。鼓励非银行金融机构开发适合中小企业的信托、保险、租赁等产品。支持中小企业通过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发行集合债券和集合票据、产权市场交易等方式,拓宽直接融资渠道。落实中小企业融资担保、贴息等优惠政策,发挥各级政府性担保机构作用,创新担保方式,满足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需求。发展小企业出口信用保险,支持小企业“走出去”。4.改善民生金融服务。鼓励金融机构提供差别化服务,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加快发展中小金融机构,通过社区银行、小微支行和手机银行等提供多层次金融服务。逐步建立贴近各类客户需求、灵活多样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开发理财产品,支持群众增加财产性收入。创建“信合便利店”“农金服务站”,设立“助农取款服务点”“金融流动服务车”,积极开展“两权抵押”(农村住房、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进一步向乡镇以下延伸金融服务,提高广大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可得性。开展“惠农卡+转账电话”村村通工程,让广大农民足不出村,在“家门口”享受刷卡消费、转账结算、资金汇划等便利的金融服务。完善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机制,发展针对社会弱势群体创业、就业、住房、教育等方面的金融服务,扩大贫困学生助学贷款规模和覆盖范围。大力发展养老、健康、医疗保险,推进建筑施工、环境保护、产品质量、公共安全等领域责任保险。加大对保障性住房建设、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村庄整治的金融支持。5.提升金融信息化水平。加快发展新金融,支持互联网金融发展,促进金融机构布局重心从物理性网点建设向信息化网点建设转变。发展现代支付体系,进一步提升以现代化支付系统为主体、各类区域性电子支付系统为补充的电子支付网络的支付清算能力,提高经济运行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水平,优化企业和居民支付环境。建立地方金融统计体系,为金融工作提供及时准确的统计监测数据。完善地方金融监管信息系统,将信息系统建设、金融业务创新和业务流程再造有机结合,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加强金融信息系统安全保障,增强竞争优势。[5](四)深化金融开放与合作。1.加快引进金融机构。鼓励全国性金融机构在本地增设分支机构。争取所有政策性银行在本地设立分支机构。引进外资金融机构来本地设立机构。引进境外知名金融控股集团、主权财富基金、私募股权投资机构来本地设立投资基金和分支机构。引进金融机构后台服务中心,建设功能完备的登记、托管、支付、结算、清算等系统,增强金融基础服务能力。2.深化与经济发达地区的金融合作。加强与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亚洲投资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的沟通。抓住发展机遇,解放思想,结合实际,找准比较优势,不断深化金融合作,加快“一带一路”金融招商。建立完善与北京、上海、重庆、天津、山东等发达省(市)协同合作机制,积极开展机构、业务、市场、人才智力、风险防范处置等方面的深入合作。3.做好对“走出去”企业的金融服务。鼓励境内外金融机构提供跨国并购贷款、股权融资服务,建立对外承包工程融资担保平台,综合运用跨境担保及出口信用保险等金融工具,为企业开展对外贸易、投资和工程承包活动提供有力支持。发展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推进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直接投资、外债管理等领域外汇管理改革,扩大外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提高外债资金使用效率,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开展出口收入存放境外业务,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发挥出口信用保险政策性金融工具作用,为企业提供信用保险、资信调查、商账追收、保单融资等综合服务。支持开展个人境外直接投资试点。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金融改革的保障措施

金融供给范文篇3

第二,农村金融产品结构单一。除金融结算和少数乡镇开通了针对单位的代收水电费之类的中间业务外,代销国债、基金、银行卡等科技含量稍高的业务几乎没有。由于受支农实力的制约,农村信用社也不能完全根据农业种植、养殖产业化的周期规律来合理安排贷款期限。农村金融信贷服务品种不丰富,造成了农民贷款难的现象,阻滞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

第三,农村金融服务供给较弱。近几年,虽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不断入驻农村金融市场,但由于以前机构缩减、竞争不充分,农村金融服务功能在短时间内,仍未提高,农民难以得到优质的金融服务。

第四,金融环境不理想,缺乏对资金的吸引力。由于农村基础设施落后,抗风险能力较弱,农村金融资源匮乏,信息不对称导致交易成本相对较高,因此农业生产“投入多,产出少,经济效益低”成为必然,从而进一步降低了资金的吸引力。

通过已有研究并结合个人研究,认为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中的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农村金融市场法律法规的缺失。我国农村金融业发展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发展。但是由于我国市场经济正处于转型时期,存在一些空缺,尤其是法律法规方面。而法律法规的不完善正为融资过程中的非法的融资行为的发生提供了土壤。其次,是农村金融市场不完善。金融对农村而言一直都是一个陌生的事物。广大农民并没有理解金融是何物。在农民看来金融就是银行,就是一个可以存款和贷款的机构。同时农村金融主要是由政府主导,而其他的金融机构难以介入农村。这一方面是由于农民对其他金融机构的不信任,另一方面是市场准入限制了其他金融机构的介入。这就造成了一些非法个人和团体以非法的形式渗透到农村,同时以高额收益率吸引农民的闲散资金。这种情况下行程的农村即溶市场必然是不完善的。农村金融市场的不完善也增加了农村金融风险,增加了农民金融风险。

基于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做呢,结合已有研究和个人职业,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完善法律法规。法律法规是金融业的基础,对农村金融而言法律法规尤其重要。这一点不仅是其他金融机构介入农村市场的法律保障。同时法律法规也是金融机构获得农民金融信任的基础。完善的法律法规也是杜绝农村金融市场中非法行为的必要前提。当然在完善法律法规的同时要加强金融意识宣传。通过宣传使农民对金融有个大概的认识,这不仅为其金融行为提供理性认识,同时能够提高其规避金融风险和非法金融行为的意识。

二是要建立完善的农村金融市场。目前农村金融市场中要打破银行一统的局面,要鼓励其他形式的金融机构介入农村金融市场。鼓励农业银行和信用社之外的银行介入农村金融市场。受政策影响,农业银行和信用社是主要的农村金融机构,但是它们承担的业务是固定的并不能满足农村的需要,而且随着社会经济尤其是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有着广阔的金融市场和潜力,这为其他银行介入农村提供了条件。但是就目前形式而言,其他银行对农村的介入非常浅,甚至是没有介入农村的意图。

三是创新业务品种。面向农村不断变化的大市场,各金融机构要积极探索新的信贷方式,创新贷款品种,开发适应科技农业、涉农企业、新时期农民生活消费的信贷业务,不断探索、保险、证券、委托理财、信息咨询服务等新的金融支农方式,大力开拓中间业务,创办个人理财、、结算等业务品种和其他表外业务。积极开发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金融组合产品,组织金融机构联合发放支农银团贷款,以此来推动“公司+农户+市场”的农业产业化发展。

四是创新结算手段。面向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积极构建城乡通用的现代化支付结算系统。在充分利用人民银行大额支付系统的基础上,加快小额支付系统建设步伐;拓宽支付结算渠道,推广和发展个人支票、通存通兑业务等;充分发挥农村金融机构点多面广的优势,大力开发农村信用卡等现代支付工具。

金融供给范文篇4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村金融;金融机构;金融服务

一、农村金融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农村金融作为我国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相对落后的发展水平与日新月异的农村经济发展不匹配。因此,在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形势下,关于农村金融的改革与创新势在必行。(一)农村金融供给现状分析。1.供给机构多样化但有效供给严重不足。我国农村金融的供给机构主要有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和以典当行、自由借贷、钱庄、民间集资等为主的非正规金融机构。目前,正规金融机构所提供的金融供给只能满足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上近三分之一的需求。另外,供给风险较大、供给成本较高、市场风险上升等因素均加剧了供给机构多样化和有效供给不足。2.农村金融服务效率较低。由于自身管理机制的不完善和受贷款资金来源的限制,我国现有农村金融机构往往忽视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与完善。为节约经营成本,农村金融机构通常将城市金融服务方法和方式套用在农村金融产品及服务上,这样势必会造成支农力度有限。主要表现在:农村金融现有的金融服务还是以传统的存贷汇取等业务为主;农村金融服务网点不足、农村金融从业人员数量较少等问题。(二)农村金融现存的问题。1.农业本身存在的问题。首先,农业是弱质产业,金融支持农业存在高风险与高成本。虽然国家采取多种方式引导金融支农、助农,但农村金融供给侧改革的进程仍旧缓慢。其次,现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农业经营方式使得各种农业问题层出不穷,这些问题都导致农业经营主体的担保能力比较差,与银行的信贷原则背道而驰。最后,农业的从业者——农民自身的特点也导致金融机构的供给不足。2.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供给侧产生的产能问题使得金融机构的传统经营模式问题层出不穷,各类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降低了金融支农优惠政策的吸引力,因此农村金融供给侧改革受到阻碍。另外,政府在新型农村金融市场方面的支持政策并不足,甚至还存在空白。农村金融的需求主体还存在金融信用知识匮乏、自身贷款条件不够等问题;农村金融的供给主体对于农村金融服务创新支持三农工作的积极性不高。(三)农村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1.农业供给侧改革为农村金融改革提供新机遇。农业供给侧改革是一项涉及面很广的综合性改革,在拓宽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同时,也为农村金融的供给主体提供了新机遇。在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实施过程中,为满足各农村主体不断变化的金融需求,农村金融机构的供给主体将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进行,使得农业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调整等各个方面逐步推进,也促进农村金融机构信贷投向的转变。2.农村金融机构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提供支撑。据《2016年农村地区支付业务发展总体情况》公布的数据,截止2016年底,农村地区银行网点数量达12.67万个。庞大的农村金融机构网络是支持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坚实保障和有力支撑。此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农村金融机构针对不同的市场经营主体所积累的金融产品,以及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和相对专业的人员配备,使得在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时更加具有针对性。

二、农村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建议

(一)增加农村金融支农的供给能力。主要包括供给能力和供给意愿。首先,政府应该制定相应的政策提高农村金融机构对于涉农贷款的支持力度,引导农村金融机构创新支农方式,促使农村金融机构加大对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的投入力度。其次,农村金融机构要不断加大创新的力度、提高产品与服务的供给质量,在数量和质量上满足农业经营主体。再者,金融机构需要转变涉农的供给意愿,更好地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二)提高农村金融供给资金的流动性。农村金融机构应深入调研农村金融的多样化需求,提供不同贷款给涉农经营的主体,发挥市场本身的主导作用,合理分配信贷资源。农村金融机构要精细化管理自身的经营,减少业务经营方面的损失,降低金融成本,保证整体的收益可以满足企业运营的需要。农村金融机构还应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起高效便捷的农村金融机构网络,优化网点布局,节约人力和经营成本,为支农建设夯实基础。(三)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首先,要以观念创新为导向,提供差异化和综合化的产品与服务。其次,要以业务创新为核心。创新结算手段,推广网上银行、移动互联网等新型支付业务,开发针对农村经营主体的信用证、信用卡等工具;创新产品和服务,在各种金融证券方面不断地探索新的支农方式;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辟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再者,要以服务和产品的创新为重点。创新融资方案,既满足涉农企业的抵质押担保问题,又可拓宽农村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空间。最后,发挥科技创新的关键作用。运用新兴的信息技术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息数据,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对农村金融机构创新服务的促进作用。(四)降低农村金融风险。农村金融是金融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加之农村金融市场相对宽松的市场准入政策,使得农村金融存在一定风险。在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的进程中,应当做好农村金融的风险防控工作。首先要加强内控机制建设,加大不良贷款的处置力度、强化贷款管理。其次,要建立健全农村金融信用体系,正向引导农村经营主体树立良好的守信意识。最后,要加强金融监管,以风险监管为核心,形成农村金融风险识别、监测、评估、预警、控制等完整的风险监管体系。农村金融机构应该在新一轮的供给侧改革浪潮中,科学定位努力找准自身的优势所在,抓住机遇,迎难而上,实现跨越式发展,为普惠金融事业和农业现代化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一份贡献。

作者:黄京晨 尚小琳 宋丽 单位:齐鲁工业大学金融学院

参考文献

[1]史小燕.农村金融供给侧改革路径创新研究[J].经济论坛.2016年,第7期:38-42.

金融供给范文篇5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农业;金融支持

一、湘西州金融支持农业供给侧改革发展现状

(一)金融支持供给端:聚集金融资源加强支持1.积极争取配套政策对接支持。一是争取专向政策。2014年,提请长沙首次针对一个地区出台了系统的金融支持文件———《关于金融助推湘西州加快发展指导意见》(长银办[2014]156号),从加大信贷投入、优化信贷结构、注重工作实效和加强风险监控四个方面提出13条支持措施。2014年10月,举办湖南省金融支持湘西州政银企对接会,签订了294个银政框架协议和152个银企项目协议,签约金额分别为597亿元和174亿元。推动州政府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长银办发〔2014〕156号文件有关事项的通知》,制定《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信贷政策效果评估暂行办法》等,强化政策对接。积极整合财政资金、扶贫资金,设立贷款担保基金、风险补偿基金,撬动信贷资金。2.不断完善农村金融基础设施。一是丰富涉农金融组织体系。积极支持农信社在全省率先完成改制;长行村镇银行作为全国第一家“总分行制”村镇银行,实现县域网点全覆盖。目前,湘西州已初步形成了以正规金融机构为主导,农村信用合作社(农商行)为核心,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等为补充的“三农”金融体系。二是提高农村金融服务便利性。在湘西州设立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点3740个,行政村覆盖率达100%,基本实现农村居民“足不出村”就能办理小额取现、查询、限额转账、公用事业缴费等业务。3.大力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一是创新特色产业支持模式。对接农业特色产业金融服务需求,探索形成了“农户参股+扶贫资金扶持+关联企业担保+银行信贷支持”的十八洞村模式等特色金融支持模式,推动建成19个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园,家庭农场发展到3300多个,农民收入连续五年实现10%以上的快速增长。二是开展金融产品创新。引导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围绕州内实际,因地制宜推出林权抵押贷款、旅游门票收益质押贷款等多种金融产品。4.稳步优化金融发展环境。一是深入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提请州政府将金融生态环境纳入对县市政府目标管理考核。推动政府将信用报告使用拓展到政府公务活动和行政管理事项中。2016年湖南省金融生态评估中湘西州跃居前三甲。二是逐村评定农户信用。开展农户信用建档、信用农户评定等工作,2014年以来,全州共评定信用乡镇50个,信用村(社区)380个,信用农户31.7万户,占全州农户总数的63.4%。(二)金融需求端:呈现多元化、规模化特点我们基于农户融资调查问卷数据建立Logit模型来分析农户贷款意愿、贷款需求、贷款渠道、贷款用途等是否与农户的地理分布、人均年收入、收入来源、年龄、学历及与村干部关系存在相关性。同时,对农村企业、农户融资调查结果进行简要分析。1.研究方法Logit回归模型通过采用极大似然估计法对其回归参数进行估计。设X1,X2,X3,X4,…,Xm是与y相关的自变量;yi(i=1,2,3,4,…,n),其中,yi是取值为0或1的因变量。yi与X1i,X2i,X3i,X4i,…,Xmi的关系为:E(yi)=pi=β0+β1X1i+β2X2i+β3X3i+…+βmXmi则yi的概率分布函数为:p(yi)=pyii(1-pi)1-yiLogit回归函数为:pi=epi1+epi=11+e-pi其似然函数为:L=Πni=1pyii(1-pi)1-yi对似然函数取自然对数,得:lnL=∑ni=1{yilnpi+(1-yi)ln(1-pi)}2.变量设定(1)因变量。贷款需求主要考察农户融资需求大小;是否申贷主要考察农户对正规金融市场的依赖性;贷款渠道只选取已经取得贷款的农户为样本数据,主要考察农户借贷活动的活跃度;贷款用途主要考察农户的支出结构。(2)自变量。包括农户的家庭收入、收入来源、农户年龄、学历、与村干部关系。引入地区因素考察农户融资是否存在地区差异。表1列出了实证估计所使用的各个变量及含义。3.数据说明我们研究所用数据来源于农户融资调查问卷结果,调查时间为2017年6月,共调查湘西州6个县市120户农户,有效回收率100%。根据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交通等基础建设完善程度、市场供给完备性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程度的区域差异,将农户所在地理位置划分为南北两大区域,北县主要走访贫困乡镇的相对贫困村(非乡镇政府所在地)农户,南县主要走访富裕乡镇的相对富裕村农户。4.实证结果分析使用农户实地调查数据,研究采用二元(多元)Logit模型,借助SPSS分析工具进行估计,贷款需求(模型1)、申请贷款(模型2)、贷款渠道(模型3)、贷款用途(模型4)Logit模型估计结果见表3。模型1显示,农户所在地区、人均年收入、学历、与村干部关系对贷款需求的影响显著为正,农户年龄对贷款需求的影响显著为负,说明农村金融组织倾向于南县、人均年收入高、文化素质高、与村干部关系好、年轻的农户。模型2显示,农户学历对是否向银行申请贷款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与村干部关系对是否向银行申请贷款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说明高中及以下学历、与村干部关系好的农户对正规金融市场的依赖性更强。农户学历越高,沟通谈判能力、信息捕捉能力较强,越容易通过多种渠道融资,而学历越低,借贷渠道越窄,越希望从银行获得贷款。模型3显示,农户家庭人均年收入及学历对贷款渠道的影响显著为负,农户年龄、与村干部关系对贷款渠道的影响显著为正,反映出年收入高、文化素质高、年龄较小、与村干部关系好的农户借贷活动比较活跃。模型4显示,农户家庭人均年收入对贷款用途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家庭收入来源及农户学历对贷款用途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年收入低、学历偏低的农户贷款主要用于农村生产和日常生活,而调查对象中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农户贷款全部用于创业或生意周转。根据收回的120户农户和46家企业有效调查问卷,有25178.3%的农户有贷款需求,资金需求量为301万元,户均资金需求为3.2万元。农户融资渠道存在地区差异。46.7%的农户向银行申请过贷款,其中南县33户、北县23户;40.8%的农户已从银行取得贷款,其中南县32户、48笔,北县17户、28笔;35.8%的农户通过民间借贷取得资金,其中南县20户、39笔,北县23户、31笔。有19.17%的(23户)农户既通过民间借贷又通过银行贷款获取资金。贷款主要用途是日常生活和创业、生意周转,分别占43.3%和36.7%。农户担保方式存在很大差异。北县农户能提供三权担保的为81.7%,南县这一比例仅为24.6%。同时,46家农村企业均有资金需求,平均资金需求量为481.16万。农村企业资金需求量最大的区间是500-1000万元,占比34.78%。46家企业中有44家从银行取得贷款,81.8%的农村企业仅从银行取得贷款。企业借贷资金主要是为了补充周转资金和扩大生产规模。86.36%的贷款为1年(含)以内的短期贷款,而企业主所期望的贷款期限均在1年以上。26.67%的企业认为贷款比较困难。

二、金融支持供求对接中存在的问题

(一)金融供给同质化与金融需求多元化的不匹配。虽然目前农村地区初步形成了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等主体并存的农村金融支持体系,但金融供给同质化特征突出,与金融需求多元化发展不匹配。一是供给主体“同质化”。目前农业支持特别是县域扶贫主力为农信社(农商行),市场份额占比90%以上。二是服务对象“同质化”。农村金融机构市场定位发生偏差,信贷投放向少数行业、客户集中,“垒大户”现象突出,集中度比例过高,难以满足各类农村经营主体的多元化融资需求。(二)农业低利润高风险与金融需求规模化之间的不匹配。一是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低。目前仅有水稻种植保险等6个品种。湘西州区域特色农业(如猕猴桃、茶叶等)均未列入政策性农业种植保险和养殖险的品种范围,得不到相应的保险支持和服务。二是规模化、长期化金融需求难以满足。调查显示,农业企业、农户平均贷款需求分别为481万元、3.2万元,但由于农业生产抵押不足、价值评估难度大,金融机构对于农业企业、农户大额贷款审批通过难度较大。同时,大量小额农业贷款后续管理成本高,金融机构主动开展积极性不高。三是农户信用违约风险较高。农户贷款违约对自给自足农业种养收入模式影响也不大,个人违约成本相对不高。同时农户违约具有一定传染性,少数农户联保中存在“一户逾期,户户逾期”现象。(三)金融服务单一性和农业需求综合化之间的不匹配。一是产品创新能力弱。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的都是上级行授权的业务产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村镇银行等地方法人机构受技术、财力等限制,只能依托省联社或控股商业银行技术支持开展业务,不能根据客户需求自主创新具有地方特色的金融产品。二是金融服务品种单一。农村地区金融服务品种主要集中在存款、贷款和资金结算等方面,专门针对农村居民的低门槛信贷、投资、理财、保险等产品和服务不多。

三、对策建议

(一)优化配套政策支持,协同政策合力一是建立农村投融资机制。推进农村产权登记、资产评估等制度体系建设,破解融资抵押不足难题。二是完善金融风险分担机制。有效整合各类财政涉农等资金,通过奖惩双向措施推进落实贷款风险补偿。在系统梳理现有财政扶贫政策的基础上,落实农户小额贷款税收优惠等优惠政策,健全和完善正向激励机制。三是深化农村金融监管制度创新。建立科学的涉农考核体系,抑制涉农金融机构服务偏离三农的问题。严厉打击不规范的金融平台向农村地区蔓延的情况,有效遏制农村非法集资和金融诈骗。四是深入开展农户信息采集、评价,积极推进信用乡(镇)、信用村和信用户的评定,优化农村信用环境。(二)构建多层次金融支持结构,整合优化金融供给资源一是提高现有金融供给主体经营效率。政策性金融机构加大交通、水利、电力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大中型商业性金融机构重点支持家庭农场、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农村地区网点分布最广的农信社(农商行)为农户等提供更具针对性、便捷性的金融产品。二是积极引入新型金融机构。加大对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中小型商业银行对接引进力度,力争其在湘西州设立分支机构或组建新型银行。积极引进和设立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涉农金融机构。(三)推进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提高农村金融需求适用性一是创新适合多元化金融需求的金融产品。建议充分利用支农再贷款、扶贫再贷款等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结合地区特色和产业特点创新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二是构建覆盖广泛的农村保险市场。加强保险业和银行等机构合作,提高保险、信贷合作的层次和深度。健全再保险市场体系,探索建立政策性再保险机制,从而降低贷款风险。

参考文献:

[1]胡滨,星焱.金融助力农业供给侧改革[J].《中国金融》,2017[10].

[2]李代钰,黄福亮.基层农村金融供给侧改革[J].《中国金融》,2017[10].

[3]杨蕾,杨兆廷.农村金融供给侧改革的主要任务及侧重点分析[J].《农业金融研究》,2016(02).

金融供给范文篇6

【关键词】农村;金融;供给

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就是使农村经济得以发展,但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来看,由于农业比较收益低下,获得的金融支持较少,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如何有效地增加农村金融供给、解决农村金融不足,成为笔者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1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现状

1.1国有控股商业性银行:商业性银行的投融资行为,受到信用评估成本、信息获取成本、风险控制成本和网点设置成本等方面的制约。面对大量分散的农户、效率低下的经济不规模环境,获取信息的成本就很高,难以对多且散的客户群体进行信用评估和甄别,贷款风险和不确定性增大,这就决定了商业银行难以成为农户投资需求的主导金融机构。近年来,商业银行大量从农村地区撤出,或减少分支机构,且其日益严重的非农化业务,足以证明了这一现象。

1.2国家政策性金融机构:由于农业是弱质产业,在农业领域设立政策性金融机构是各国政府扫的一贯做法,旨在促进农业生产性投资和流通性融资。生产性投资弥补了农业领域长期投资不足的问题;流通性融资主要用于国家对农产品收购,为保障本国农产品供应和粮食安全而进行的。由于政策性金融对农户融资作用的有限性,决定了政策性金融不可能是有效解决农村资金问题的主要途径。

1.3各种形式的民间金融机构:中国民间金融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其组织形式多种多样,如各种互助会、私人钱庄、储贷协会、基金会等。互助会带有储蓄以及互助保险的性质,在我国农村很多地区普遍存在;私人钱庄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较为普遍,既有储蓄也有贷款,甚至可以办理很多汇兑业务,其规模一般较大,有些钱庄成为当地社区融通资金的主要途径。据调查,农村来自非正规市场的贷款大约为来自正规信贷机构的4倍,为“三农”发展作出了贡献。

1.4合作金融机构以及邮政储蓄:合作金融机构一般属于民间性的互助合作金融机构,我国由于特殊原因,各级政府过多介入,从日常运营、管理制度、业务结构来看,我国的农信社是一个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的混合体,导致农信社产权不清,内部人控现象相当普遍,社员代表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形同虚设。商业化倾向也导致合作金融投向农业资金呈下降趋势;邮政储蓄只存不贷制度设计的缺陷,导致农村资金外流现象严重,而且邮政储蓄的迅猛发展直接分流了农信社存款来源,按照商业化原则,通过邮政储蓄与农村金融机构办理大额存款协议,将邮政储蓄资金返还农村,对“三农”的支持毕竟有限。

1.5农业保险机构:当前我国加速向市场经济转型,政府对农业的直接干预将逐渐减少,农民直接承担的风险正在增大,势必对农民生产积极性产生消极影响。从经济学上讲,保险手段应是农业风险管理中有效规避风险的措施之一,但在我国涉农保险业务不断萎缩,难以充分发挥其在农业抗风险中的应有作用。

2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诱因

2.1市场营销的偏颇,缺失对资金的供给力:在市场营销方面,我国农村金融机构没有考虑到农户的金融需求,不仅贷款品种及期限不能够适应农业生产特点,而且为了降低交易成本,金融机构尽量使小额零售业务转变成适合城市居民或乡镇企业需求的批发式的大额业务。另外,只有极少数的农村金融机构从事或者债券及保险类金融产品业务,将广大农村地区农民需要的金融服务排斥在外。

2.2土地制度的局限,缺少对资金的保证力: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土地制度,农村土地及房屋不能抵押,农村金融机构缺少有效的保证手段,签订信贷契约就需要搜寻更多信息,使得农村金融机构信息成本上升,导致农村金融市场低效,必然影响商业金融机构的供给。

2.3投资环境不理想,缺乏对资金的吸引力:首先是农村基础设施落后,抗风险能力较弱;其次是农村金融资源匮乏,分散经营不易取得规模效益,信息不对称导致交易成本相对较高,因此农业生产“投入多,产出少,经济效益低”成为必然。再次是农业生产周期长,资金周转慢,技术进步滞后,特别是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日益扩大的趋势,导致农业比较效益低下。公务员之家

3农村金融供给改革的设想

3.1建立健全农地金融制度:农地金融是一种以土地为抵押的旨在为农业生产提供长期贷款的资金融通形式。它具有债权可靠、贷款期限长、利率低等特点。在我国,农地所有权属于国家,但农地承包者享有其它权利。这种农地制度通过明晰的产权关系和规定农地使用权归属的内涵,为农地使用权流转和农地金融创设提供制度性基础。农地金融制度是保证,它通过农地使用权抵押来融通资金,以满足农地开发利用和农业发展对资金的需求。

3.2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应逐步加大财政支农的投入力度,调整支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确保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稳定性、持续性和有效性,同时,要分清金融与财政的职能,避免金融承担过多的财政职,能使农村金融萎缩、资金外流、风险加重而造成大量损失,要充分发挥财政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应有作用,加大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投入,减少农民增收的私人成本。

3.3鼓励和引导民间金融发展:民间金融机构不够规范,存在诸多问题,但民间金融对于农业发展有着不可替代和或缺的作用,我们不能不顾客观需要,承袭旧规把民间金融活动视为乱集资,简单地取缔。对于在农村市场经济中自发产生的民间金融,政府应给以承认、鼓励和支持、引导。针对农村市场的特点制定政策,减少限制,逐步规范,使其向正规化方面发展,填补农村金融供给的空白,推动农业健康发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3.4建立健全农业保险制度:保险制度具有很强的外部性,对增进消费者福利和社会稳定有重大作用,但农业保险本身经济效益低下,而且保险经营是以大数法则为基础,要积聚足够多的保险标的才能有效分散风险和降低保险费率,商业保险公司和农户自愿联合的保险合作社都不愿或无力经营。但政府具有强制性和权威性,可以不以盈利为目的,通过奖励、补贴、政策等手段推动保险机构开展涉农保险,并建立风险补偿机制,降低农业风险,促进供需有效结合。

综上所述,建立健全适合我国“三农”需要的农村金融体系,保证农村金融产品的供给,确保资金有效使用与投放,将成为中国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吴庆念.《我国农村金融理财的困境及其对策》[J].《浙江金融》,2008年第6期

[2]刘志平.《金融理财在农村信用社“生根发芽”已万事俱备》[J].《金融时报》,2008年6月4日

金融供给范文篇7

关键词:DEA模型;金融人才;人才供给

1浙江省金融人才供给现状

目前浙江省有本科院校共36所,有浙江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18所学校开设了金融学相关的专业,所占比重为50%。本科院校中金融人才培养较多的为浙江财经大学、浙江工商大学,人数分别达到了1700余人和1400余人,这两所分别设置了金融学院开展了针对性的培养。浙江大学设立了独立金融系,也开展针对性的金融人才培养。其余15所学校开设了金融学、金融工程学等金额培养的相关专业。浙江省目前有高职高专学院49所,只有10所院校开设了金融相关专业,所占比重为20.04%,该比重远远低于本科院校的50%,也远远低于独立学院的52.38%。但是培养学生的总人数15337人高于普通本科院校和独立学院的人数的总和。主要集中在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金融相关专业的在校人数分别达到了9909人,1400人和1260人,三个学校的金融相关专业的在校人数占到全部高职高专金融专业在校人数的81.95%。

2浙江省金融行业现状分析

2.1金融行业人才需求分析。浙江省金融行业从业人员激增是金融人才需求的一个重要表现。我们整理2012年到2016年浙江省统计年鉴,结果显示浙江省金融从业人员的总量有原来2012年的38.7万人增加到了2016年的48.61万人,增长了25.61%。从2012年到2016年,金融人才的需求量增长率也从原来的负增长到2016年增长10%。其中2015年的增长幅度最大,达到了12.27%。从业人员的人数变动往往与浙江省的金融行业发展息息相关。2014-2016年也正是浙江省互联网金融高速发展期,从业人员的需求量也大幅度增长。2.2浙江省金融企业发展现状。2.2.1浙江省金融企业数量指标。浙江省金融企业数量近几年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企业数量由2012年的3492家增长到了2016年的8853家,5年间增加了5361家,增长幅度达到了153.52%。按年份浙江省金融企业增长速度不同,其中增幅最大的为2013年达到了56.87%,最小的年份为2014年为0.37%。但随后金融行业的不断发展,金融企业也开始大幅度的增加。按地区分析,杭州市拥有2240家金融机构占全省金融企业的25.30%。其次为温州市有1965家,占比达到了22.2%。宁波拥有353家,占比为3.99%,金华市有299家,占比为3.38%。2.2.2浙江省金融技术人员现状。从学历角度分析,浙江省2016年金融从业中本科学历的为23.85万人,大专学历的人员为11.03万人,中专及高中的从业人员为10.42万人,初中以下学历的为1.08万人。相比2015年从业人员增长的情况,其中金融从业中本科学历人员增长最大,达到了1.74万人。其中人才需求涨幅最大的是中专及高中学历的从业人员,涨幅为17.21%。这与金融行业的转型升级有直接的关系。

3金融人才供给效率的DEA模型分析

3.1金融人才供给效率的DEA模型运算。本研究选取了江苏省和上海市进行对比研究。得到浙江省金融人才供给效率的决策变量初值θ=0.898097634。表明浙江省的金融人才供给结构并不是最有效,而是相对弱有效或者不是最佳规模。在此基础上,我们对杭州市、宁波市、温州市和金华市也最了DEA模型的检验。杭州市的决策变量初值θ=1说明杭州市的金融人才供给效率有效。宁波市的决策变量初值θ=0.99999999。决策变量初值θ小于1,但是接近1,说明宁波市的金融人才供给弱有效。温州市的决策变量初值θ=1,但是其松弛值有不等0的情况,由此可见,温州市的金融人才供给效率为弱有效。金华市的决策变量初值θ=0.999997658,为小于1,再检验其松弛值有不等0的情况,由此可以判定金华市金融人才供给效率也为弱有效。3.2金融人才供给弱有效的成因分析。浙江省出现的金融人才供给弱有效不是一个单一因子而产生的结果,而是有多重社会因素和行业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机制问题。高等教育人才供给问题我们从金融人才供给影响因素权重可以看出,在校学生的影响因素权重较高,达到了66.87%。其实金融人才供给是一个多维度的系统性供给。不仅需要研究型的金融分析人才,也需要具有实践操作技能的金融高技能型人才。其次,就业过程中金融专业对口率不高。金融专业就业对口率一般维持在60%左右。同时由于近几年金融行业的结构性调整,第三方支付对金融行业的影响。金融行业人才合理配置问题。浙江省金融行业中的行业教育大多以实现金融人才上岗要求,同时强调了行业操作性技能的提升,而忽视了金融人才的职业发展和与岗位的匹配度问题。没有为金融人才创造良好的职业晋升通道,让金融人才看到职业发展的未来。同时在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情况下,传统金融机构需要进行结构转型升级,这对金融人才的需求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金融行业教育都需要把这些当作今后人才培养和人才能力提升的重点。政府人才投资科学性问题。随着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高层次人才的紧缺,政府采用人才引进策略以缓解行业人才需求的压力。杭州市已经成为2017年金融人才引进最多的城市。这有效的提升了行业的竞争力。但是人才的引进和其效能的发挥需要进行合理规划。政府人才投资需要考虑资金的合理分配,科学调整金融人才培养投资与人才引进投资之间的结构性问题。其次,政府在金融管理机制中的投资相对薄弱。人才政策不是单一的人才引进,而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多因素合理配置、合理利用才能实现金融人才供给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4浙江省金融人才供给体系构建

4.1金融人才培养体系构建。金融人才的供给存在着,金融人才培养到金融人才有效配置,再由金融人才配置效率检验反馈给金融人才培养主体进行专业培养调整等过程。传统的金融人才培养过多的侧重于高校的理论培养和个人能力素质培养,往往忽视实践技能培养。这就需要对金融人才的测评指标进行合理调整。高等教育需要转变金融人才培养的方向,将学生毕业能力测评作为其衡量金融人才培养的重要指标。其指标体系可以设置为:金融素质指标体系、金融理论指标体系和金融实践指标体系。作为高等教育则侧重于金融素质指标的评价和金融理论知识指标的评价,而金融实践指标则有金融行业进行合理的评价。4.2金融人才配置体系构建。金融人才的供给是一个多维度的结构。从供给的结构看,主要分为行业前向供给和行业内生供给。作为行业的人才资源监测中心,需要建立浙江省金融人才供给的监测网络。首先需要对浙江省金融行业的发展进行人才需求的预测,并制定《浙江省金融人才战略》。对于需要进行长期培养的金融人才对金融人才培养机构作出《浙江省金融人才培养的指导性意见》帮助其进行合理的人才布局。需要检测金融人才培养机构的金融人才供给、金融行业人才需求预期和外部金融人才供给等数据,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的金融人才规划。需要进行金融人才配置的有效性检测。为行业协同中心提供协同数据,同时为金融机构提供人才配置的有效性数据帮助其进行人才配置的合理调整。4.3金融人才供给机制构建。通过对金融行业和教育行业金融人才供给效率检验,高校人才供给结构性问题、金融行业人才配置问题和政府金融人才科学性投资问题成为影响金融人才供给效率的关键。建议政府成立相应的金融行业考级考证中心和金融行业职称评定中心。考证中心为即将进入金融行业的从业人员提供相应的资质认定。对于已经进入金融行业的从业者而言,需要加大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力度,大力提升其职称等级。尤其是浙江省金融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需要全面提升高级职称的专业型技能人才。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提升浙江省金融人才的供给效率,以此提升金融人才的行业竞争力,服务浙江省金融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晓光,张成.新时代金融人才流动趋势分析[J].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18,(7).

金融供给范文篇8

摘要:农业产业低预期收益和高风险特点是农村金融的需求者和供给者共同面临的约束条件,基于二者理性的选择,最终会形成一个低水平的需求与供给均衡。为了打破这种低水平的均衡,整体思路是降低和分散农业生产的风险、提高农业的预期收益。因此,从需求视角下提出的金融供给的对策更有针对性和现实性。

关键词:农村金融;金融需求;金融供给

在农村金融问题的探讨上,大多数文章提及的关于农村金融的供给状况,是从供给量或农村金融机构的分布与竞争方面来阐述的,结论大多是农村金融的供给不足;有的是从农村金融需求的调查入手,结论是农村金融需求的满足程度低。无论是从供给还是从需求入手,其最后合理的推论都是由于农村金融的供给不足导致农村经济发展滞后,政策建议是增加农村金融供给。纵观历次农村金融改革,基本上都是在这个思路指导下,试图搭建起以商业金融、合作金融和政策性金融为供给主体的农村金融供给平台。但这种自上而下的农村金融改革既忽略了农村真实的金融需求,也忽略了金融机构的供给意愿。

一、对农村金融的重新界定

长期以来,绝大多数学者在思考、研究农村问题时,往往把农村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农村金融往往被理解为服务于农民、农业和农村的金融。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尤其是在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对以简单农业再生产为主要特征的小农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主要体现在:(1)随着通讯、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的改善,农村和城市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传统意义上的、相对封闭的“乡村”正在消失,乡村逐渐“集镇化”;(2)农民与市民逐渐融合。随着户籍制度的松动,农村人口的流动加剧,传统意义上的农村家庭形态正在发生着根本的变化;(3)适度规模化与专业化生产成为农业生产的发展方向。因此,在内外部环境发生变化的条件下,不能简单地把农村金融理解为农民金融或乡村金融。本文认为,农村金融问题既不是简单的农民金融问题,也不是简单的乡村金融问题,其实质主要是农业金融问题。农业是农村和农民存在的基础,而农民与农村的变化又体现在对农业的影响上,因此解决农民与农村问题的关键在农业,解决了农业金融问题也即解决了农村金融问题。

二、黑龙江省农村金融需求分析

一般来讲农村金融需求主要有储蓄、投资、借贷、结算、汇兑、理财等几个方面。随着经济和科技的进步,黑龙江省绝大部分地方的结算、汇兑需求得到了基本的满足,但是与农民关系密切的投资、借贷、理财、保险等金融服务需求还存在严重供给不足,具体分析如下:

(一)农民的资金融出需求供给渠道不畅

统计资料表明,在黑龙江省的农户资产结构中,期内现金流入持续增加,说明人们整体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农户平均手存现金由2000年的31.85%增大到2006年的37.7%,银行存款由2000年的6.19%增大到2006年的10.86%,二者占期内现金流入的比重在逐年增大,这一方面说明,农户对金融产品的潜在有效需求在逐年增加,另一方面说明,农村金融机构为农民提供的投资渠道单一。农户在绝对收入有了明显增加之后,即便在近几年我国银行存款的实际利率较低的情况下,仍将手中闲置的资金主要存放在银行以求安全保值,而更多的资金则以手存现金形式持有,这说明若存在合适的理财产品,农村金融机构在动员资金并促进资本形成方面将会更有效率。

(二)农民的资金融入需求供给渠道单一

黑龙江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全省2045万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农村,农业生产以种植业为主,在家庭人均主要收入中,种植业收入占40.4%,养殖业收入占17.3%,外出务工收入占14.6%,其它收入占27.7%,种植业是黑龙江省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但农业投资的长期性、高风险性与商业资金追求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三性”原则相悖。这必然导致农民的信贷需求由于商业银行或信用社对其产生的“惜贷,慎贷”行为得不到满足。由于农村金融机构在金融资源的配置上存在问题,资金供应不足,使得黑龙江省农民的融资渠道主要是个人借款,造成农民资金的融入需求得不到满足。

(三)农村保险服务需求与供给主体缺失

由于农业保险发展缓慢,缺乏专门性的农业保险机构为农村金融机构和农民提供保障,商业保险公司针对农业生产保险的险种的开发几乎是一片空白,农业生产风险难以分摊,农业生产的天然风险完全是由农民自己来承担。在没有保障的情况下,农业生产一旦遇到严重的自然灾害,农民的收成将大大降低,这样必然使得为其服务的农村金融机构面临着不可分散的“天然风险”,加之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起银行存款保险制度,没有形成有效的农村金融市场退出机制,一旦一些农村金融机构因为在竞争中被淘汰,会对农村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产生严重影响,将不利于农村金融供给的增加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造成以上黑龙江省农村金融需求供给不足的原因是黑龙江省农村金融市场不发达,投资渠道少,缺乏合适的理财产品。农业生产本身是高风险、低收益的行业,而农民的收入主要源于种植业,金融机构若将大量金融资源配置到农村或农业上,既不能增加收益,也不能有效地降低或分散风险,因此,导致金融机构的供给意愿不强,纷纷撤并在农村的分支机构。再加上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使得农民在扩大金融需求时心存顾虑,造成黑龙江省的农村金融需求不足。因此,农村金融问题的实质是如何实现在需求者与供给者意愿达成一致基础上的金融资源配置。

三、黑龙江省增加农村金融供给的对策分析

黑龙江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民的收入绝大部分来自于农业,所以将黑龙江省农村金融界定为农业金融有其合理性。农业生产的低收益和高风险的特点是农业金融的需求者与供给者共同面临的约束条件,在这个约束条件下,若双方都是理性的,必定会减少金融需求与金融供给的数量,最终实现的是一个低水平的需求与供给的均衡。基于此,农村金融的需求量与供给量都是农业生产风险水平的函数,并且是风险越高,需求量与供给量越低,那么,解决农业金融的问题就转化为设法降低和分散农业生产的风险问题。

(一)改善农村金融机构自身服务

黑龙江省农村金融机构可借鉴孟加拉格莱珉银行(GREAMEENBANK)和印尼人民银行——村银行(BRI-UD)的经验来增强自身抵抗风险的能力。

1.加强自身实力,提高金融供给效率

首先,大力吸收存款,增加资金来源。黑龙江省的农村金融机构可以借鉴格莱珉银行实行强制存款制度,在放贷时扣下贷款的5%进入个人存款账户。借鉴印尼的村银行经验,即实行差别利率,存款越多利率越高,从而越能有效地吸收农村闲散资金,并针对农村居民的喜好提供储蓄摸奖活动。这样就可以保证农村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为满足农民融资需求提供坚实基础。

其次,培养得力的基层第一线人员。农村金融机构的每个基层人员在农村中都有自己的工作区域,并负责其区域内的上百名客户从筛选到贷款和收回的全部过程,他们的工作时间大部分是在其区域内会见客户,由此来收集信息,建立与客户的紧密联系。印尼的村银行有5个地区培训中心,所有的雇员都必需定期接受培训。格莱珉银行则通过中心会议的方式进行培训,其各分中心定期召开会议,集中放款和还贷,并进行培训,增加业务过程的透明度和团队精神,提高了农村金融机构的金融供给效率。

2.保持高贷款利率,提供灵活的贷款制度

为了保持农村金融机构的持续经营能力以及扩大覆盖面,一般提供给农民的贷款利率都比较高。因为农民的每笔贷款额度较小,但是操作成本却与高额贷款一样,同时贷款缺乏抵押导致风险提高,所以对于一笔相同数额的贷款,农村金融的供应成本相对城市正规金融要高,这样以较高的利率来弥补成本的提高以加强其持续能力就成为必需之举。虽然农村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较高,但农民用贷款投入生产后,不用支付额外的人力成本从而资金的回报率相对较高,高贷款利率通常也在其承受能力之内。另外,相对于地下金融30%左右的高贷款利率来说,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要低得多,实际上降低了农民的融资成本。因此,较高的贷款利率是能够被借贷双方所能接受的。

对于黑龙江省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来说,自然灾害直接影响其收入,导致农民由贷款而取得的投入资金无法回收,这种风险无法避免。在遇到这种情况时,农村贷款机构不应该设法抽回资金,而应该追加投入,以帮助农民走出困境。实践证明,这种做法不但没有影响银行的资金回笼,反而减轻因自然风险而损失贷款的可能,同时带来良好的社会效应。当借款者能按期如约归还贷款时,金融机构应该提高他的授信额度,作出使其更快捷地获得下次所需贷款的制度安排。这种灵活的贷款制度能够有效满足农民的实际融资需求。

(二)完善金融环境配套设施建设

1.设立农村信用担保机构

在中央政策允许的前提下,黑龙江省应在农村金融市场建设中探索实行动产抵押、仓单质押、权益质押等担保形式,鼓励政府出资的各类信用担保机构积极拓展符合农村特点的担保业务,有条件的地方可设立农业担保机构,鼓励现有商业性担保机构开展农村担保业务。在担保主体建设上,可结合信用村镇建设,由政府牵头,按照联保贷款的形式,组建业主联保贷款协会;也可以由县、乡(镇)两级政府财政出资为主,以龙头企业、经营业主筹资为辅,组成农业担保基金,主要为农民和经营业主服务。由政府出资兴办农业担保机构,或鼓励由政府出资的各类担保机构开展农业担保业务。在组建形式上,成立既独立核算,又依附于由政府出资的县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办法管理,这样既可达到资源、技术和人才等共享的目的,又能发挥集政策性担保与商业性担保于一身,融中小企业担保与农业担保于一体的综合担保职能作用。农村金融市场担保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能有效地分散农村金融机构承担的风险,有利于其增加对农村的金融供给。

2.建立和完善农业保险制度

国内外农业保险的实践表明,即使是以大农场为对象,农业保险也不可能完全按照纯商业化模式运作,政府必须通过农业产业政策和财政转移支付等补贴手段支持农业保险发展。因此,国家应在推进组织创新的同时,尽快建立政策支持下的农业保险制度。目前,黑龙江省成立了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规范已有的农业互助保险业务,但是,这对于黑龙江这样一个农业大省来说还远远不够。黑龙江省应建立起经营主体多元化的农业保险经营体系,主要形式应包括商业保险公司代办、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农业相互保险公司、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外资或合资保险公司。除为农业发展提供风险保障外,保险业还要为农民提供养老、医疗等保险服务,向农民提供“一揽子保险产品”,包括房屋、机械、牲畜、收获方面的财产保险,职业工作和个人生活中的责任保险、医疗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养老保险等。作为对社会保障制度的有益补充,农村养老保险体系的建立,解除了农民的后顾之忧,为农民扩大资金融出需求提供了有力保障。

3.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

黑龙江省政府应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建立和完善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以及土地使用权抵押贷款制度,创造条件积极推进土地使用权证券化,开办土地担保、抵押贷款,既有利于农民获得农业资金,又有利于土地使用权的转让,进而拓宽农民融资的渠道。

(三)培育广大农村的金融需求

要培育农村的金融需求,归根结底是提高农民收入。农民收入增加了,农民的可支配收入中除了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的支出以外,还会有闲置多余的资金,可以用于金融投资等。地方政府在其中应发挥重要的引导作用。政府的职责不应当是深度介入金融活动,因为金融资金的安排不同于财政资金的安排,金融资源的配置是市场化的,它只支持那些有市场竞争力的需求主体。所以,政府应当从实体经济的基础和人文社会结构的发展着手,着力减轻农民负担,建立农村公共保障机制和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参考文献:

[1]张乐柱.农村合作金融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2]何广文,王虹,李晓佳.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制度变迁[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3]成思危.改革与发展:推进中国的农村金融[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4]郭田勇,郭修瑞.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农村金融市场博弈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5]何广文.合作金融发展模式及运行机制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6]穆罕默德•尤努斯.穷人的银行家[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7]人民银行哈尔滨中心支行课题组.当前黑龙江省城乡居民收支及金融资产状况调查[J].黑龙江金融,2008(2).

[8]巩月明.我国农村信贷供给制度与农民金融需求的矛盾分[J].金融经济,2007(24).

金融供给范文篇9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导致全球金融、经济危机以来,各国都不能独善其身.我国之前通过拉动投资、消费以及出口的方式进行稳定经济增长发展,而这也带来了一段时期的经济高速增长,但是长期发展会导致出现很多的经济遗留问题。而在最近的几年中,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有减缓的趋势,国家也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改善和措施,但这种宏观调控的手段起到的作用并不明显,经济的问题已经不是单纯的周期变化的问题,而是在经济结构上出现了供应和需求之间的不平衡问题,所以必须要对结构采取变革措施,进行相应经济政策调整,保证经济能够稳定的发展。在过去的一段时间,我国的经济主体是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和资本,而这也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但在面对新的世界经济局面时,为了跟上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的脚步,就必须在创新和制度改革方面做出变革。而供给侧结构性调整就是我国在解决经济困局中的关键性改革,能使我国的金融业向综合性服务性目标转型。

2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定义

供给侧改革就是以市场化为导向、以市场所需供给约束为标准的政府改革,就是改革政府公共政策的供给方式,也就是改革公共政策的产生、输出、执行以及修正和调整方式,更好地与市场导向相协调,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扩大总需求的同时,从生产领域来说,要让优质供给加强,无效和低端供给要减少,有效和中高端供给要扩大,使结构具有适应性和灵活性,生产潜能得以提高,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需求侧改革主要有投资、消费、出口三方面,供给侧则有劳动力、土地、资本、制度创造、创新等要素。

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内容

供给侧结构的改革要从生产、供给端入手,调整供给结构,启动内需,来带动经济发展。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对劳动力、土地、资本和创新的矫正、整合、优化配置经济结构,以提高供给能力来满足需求侧的变化需要,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体来说,就是用增量改革促存量调整。具体表现在优化投资、产权、流通、产业、分配、消费结构方面,达到开源疏流、国进民进、节省交易成本、提高产业和产品质量、升级消费品的目的。

4供给侧改革的原因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我国的经济主体是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和资本,而这也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在经济增速换挡、经济结构转型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三期叠加”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出现供应和需求之间的结构性失衡问题,供需错位,供给量大于需求量,已成为经济可持续增长的一个关键性障碍。从供给侧而言,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如投资品产业、低端制造业以及能源类产业的过度、重复投资使其产能严重过剩,转型步履维艰;而高端消费品和信息技术业产能需要从国外大量进口来填补严重不足。从需求侧而言,国内传统消费饱和而国外需求萎缩,国内不能相应的有效供给,导致有效需求外流,下降三大产业的速度和盈利能力。

5财政金融政策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为了给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有效的助力,金融业就需要在国家的政策指引下变革相应的基础财政制度,以资本为牵引手段,优化产业结构、流通结构、资源配置,发挥其金融杠杆的作用。在面对新的世界经济局面时,为了跟上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的脚步,就必须在创新和制度改革方面做出变革。5.1改革和调整财税体制。供给侧的改革,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对相关税费的收费标准进行改革和调整。根据企业的实际经济效益进行收取的高额的税费导致企业经营成本提升从而加大了企业压力,为了减轻中小企业运作负担,破解各层面的难题,比如创新、创业、融资开拓市场,就要放权、减税(费)让利。从我国减税历史上看,减税手段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借钱减税。一边扩大国债发行,扩大财政赤字,,一边实施减税。另一方面减少政府支出的办法来实施减税降费。比如压缩一般性支出,非重点财政支出,不增加三公经费来减少支出。为了降低企业税费负担之举.削减政府支出与减税降费要并举。5.2制定相应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营造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财政货币政策是国家调整市场而进行的重要宏观调控政策。在制定相应财政货币政策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稳定市场货币供给,使财政赤字现象最大限度地减少来减少由通货膨胀带来的发展压力。2015年以来,结构性改革促进结构调整,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给稳定市场,扩大就业,增长收入,改善环境带来不少实惠。5.3减产能,进一步促进企业重组。减产能就是对企业进行减少过量产能的发展方式,有效的促进、提升、发展企业的管理体制和经济发展。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二产业中制造业大而不强,其中金属冶炼业等支撑产业的产能严重过剩,盈利大大下降;而以传统服务为主的第三产业生产率低。因此,财政政策要注重“减产能”,“补短板”,加强优质供给,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5.4创新财政支持方式,拓宽第三产业融资渠道。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中国整体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发展正加快向第三产业主导的形态转变。①金融业与房地产业成为拉动第三产业发展的主要力量;金融保险、计算机服务、物流配送等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②社会化养老、休闲旅游、社区服务等新型服务业越来越受到关注。鼓励、支持、提升金融业的综合服务水平,积极创新,为我国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助力。5.5促进资源集约与环境保护。资源价格飙升使得生产成本提高,微观经济盈利空间缩小。①这就要求财政加强对生态资源优化配置的引导功能,扶持环保产品在应用领域的扩散,即要加大产品的政府采购,并通过一系列环保组合政策,促使企业技术创新的生态化转向;②财政建立专项资金加强节能减排以及补偿自然资源的生态;③资源环境税制改革要深入推进,扩大资源税的计税范围,改革资源税计税依据,推进环境排污收费制度的费改税改革,增强环境税费的权威性。5.6制度变迁与风险相匹配,以降低制度性成本。企业成本包括经济成本、资源成本、环境成本、老龄化带来的成本。经济成本是资源错配导致的高成本。比如产能严重过剩,杠杆率高,财务费庞大,都是资源错配造成的。资源错配会导致成本上升。没有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成本的转化率就低就形成了低效成本或无效成本。而这种成本是研发投入不足造成的。而企业成本已不是历史成本而是风险成本,由风险定价。因为我国已经进入了风险社会。比如银行贷款利率的高低是由企业的风险大小来确定,中小企业的高风险会使银行贷款利率高,使得所有的生产要素都会变贵,生产成本就会增大。除了有经济风险还有社会风险,比如企业承担的社会养老缴费。而这种成本都是由于制度变迁滞后无风险造成的。所以为了降低企业各种风险,降低制度性成本就需要对现有的制度进行创新、变迁。

6结语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的就是通过经济结构的调整,整合资源,优化要素配置,从而使经济结构得到提高和改善。供给侧结构性调整就是我国在解决经济困局中的关键性改革,能使我国的金融业向综合性服务性目标转型。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不能照搬、复制以往的财政政策的理论和实践,否则会与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的背道而驰。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金融业在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和引导下,加大服务水平,在实体经济重点领域中发挥出金融助力的作用。比如优化和转型传统行业,并购与重组企业;制度变迁以匹配各种风险,减少制度性成本。

参考文献

[1]肖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逻辑[J].科学发展,2016(3)

[2]胡鞍钢,周绍杰,任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应和引领中国经济新常态[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2).

金融供给范文篇10

关键词:农村金融;供给;对策

近几年,我国农村金融需求特点表现为:传统产业资金需求不减并略有递增、多种产业需求快速增长、农村基础建设资金需求趋旺、农业结构调整资金需求量大幅增长。然而,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又普遍存在金融机构网点减少、覆盖率下降、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等情况。为提供有效金融供给,农村金融改革下一步必须触及制度层面,走制度、体制创新和扩张的道路,这也是解决农村金融压抑的基本思路。

目前,我国农村流动性不足、金融资源短缺正面临逐步扩大之势。

一、农村金融资源的供给数量不足

从总体上讲,我国正规金融机构配置在农村地区的信贷资源相当有限,以所有农村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的短期贷款发放情况为例。尽管这些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发放短期贷款总额在逐年增长,但农村短期贷款在涉农金融机构短期贷款总额中的比重依然处于较低的水平(仅从1997年的15.07%上升到2005年的22.22%,而且到2006年该比重又下降到了19.20%)。从金融机构对农业发展的金融支持来看,尽管短期农业贷款自1997年以来也在逐年增长,但在2003年以前,该项贷款占涉农金融机构短期贷款总额的比重却一直低于10%,只是在近4年来才突破10%,2006年底上升到13.40%的低水平。到2007年10月,短期贷款中的农业贷款余额仍不足1.6万亿元,占全部贷款余额的比重仅6.1%。可见,我国涉农金融机构在信贷资源的配置方面,尤其是在农业贷款发放方面,并没有把满足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对资金的需求作为重点,没有向农村地区配置足够的信贷资源。

由于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三农”资金缺口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据测算,2000年至2007年,全国几乎每年平均都有超过1500亿元的农村金融需求得不到满足。2007年底,随着农村金融需求的台阶式上升,资金缺口已经突破了1万亿元。到2020年,新农村建设需要新增资金15-20万亿元,以2006年用于新农村建设的3397亿元衡量,资金缺口之巨大,可以用杯水车薪来形容。

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在资金供给方面的不足,很自然地诱使了各种民间非正规金融的发展。民间金融已经成为农村金融供给的一种补充型融资渠道。当然,目前的民间金融依然还处于地下发展状态,尚不具有相应的合法性,从而在满足农村地区金融需求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二、农村金融资源供给质量不足

(一)农村金融主体供给缺位。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可分为正规金融机构和非正规金融机构两大类型。前者为农村金融的主体,后者为补充形式。在现实的运作过程中,正规金融机构之间的职能分工存在严重错位的现象,造成目前农村金融供给主体少,缺乏合适有效的金融机构为农村和农民提供金融服务,严重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导致了农村金融供给主体出现局部断层或空白,农村金融需求难以得到满足。

(二)农村金融制度供给不足。目前,商业银行普遍推行扁平化管理,处于扁平化神经末梢的农村机构,受全国“一盘棋”的影响,很难发挥应有的支农作用。一是金融机构缺失,金融体系不完善。二是机构缩减,从业人员减少。随着商业银行扁平化管理的推进,机构改革及其战略定位向大城市转移,商业银行在农村地区的营业网点锐减。三是管理权限上收,授权、授信难。“机构扁平化,管理垂直化,经营集约化”,导致基层商业银行信贷权限缺失,农村市场符合授权、授信承贷对象的稀缺,使中小企业很多项目缺少资金支持,流动资金严重短缺。四是信贷投放萎缩,资金供需矛盾加剧。五是资金大量外流。

(三)农村金融服务供给不足。由于机构缩减、竞争不充分,农村金融服务功能不断弱化,农民难以得到优质的金融服务。一是服务设置落后。由于金融机构被大量撤并,大部分网点集中到了县市区域,在地域广阔的农村集镇,网点分布很少。二是服务方式落后。其繁杂的贷款手续、一浮到顶的贷款利率加重了农民的负担。三是服务手段落后。在商业银行瞬息可到账的资金,信用社往往要1—3天才能到账。

(四)农村金融创新供给不足。除金融结算和少数乡镇开通了针对单位的代收水电费之类的中间业务外,代销国债、基金、银行卡等科技含量稍高的业务几乎没有。当农村资金需求出现多样化,农业产业化需要大资金、大投入之时,农村信用社依然钟情小额农贷。支农实力的制约,导致农村信用社不能根据农业种植、养殖产业化的周期规律来合理安排贷款期限。农村金融信贷服务品种创新的缺乏,造成了农民贷款难的现象,阻滞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

(五)农村金融人才供给不足。农村金融从业人员来源缺乏开放性、公平性和竞争性,人员素质普遍偏低,正规高学历人才奇缺。现有金融制度安排使农村地区很难留住优秀的金融人才。

(六)农村金融生态畸形。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劣直接决定金融业的经营方向。农村金融生态畸形主要表现是农村金融环境内生畸形和社会环境外部畸形。农村金融环境内生畸形,一是经营收益低,商业银行不愿介入。二是农村信贷成本高,商业银行不能介入。三是银行资产保全困难,商业银行不敢介入。社会外部环境畸形表现在企业方面,一是企业有效抵押能力不足,难以满足银行贷款条件,主要是土地、房产两证不全。二是抵押评估中介收费高,担保中介机构缺失或担保基金运作不到位。三是中小企业贷款、农户贷款等特殊贷款的税收优惠和监管豁免还没有明确的规定,业务盲区多。表现在农民个体方面,一是农民的金融意识淡漠,投融资意识缺乏。二是金融知识宣传不到位,农民使用金融工具和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滞后。三是农民间融资活动频率加大,融资纠纷和债务纠纷呈上升态势。农村经济金融错位导致农村资金大量外流,法制建设滞后导致金融维权难以受到保护,征信体系欠缺,导致贷款人道德风险加剧,信息披露失真导致银企关系扭曲。

面对日益衰弱的农村金融市场,我们应从农村的现实经济水平和经济结构状况出发,根据农村地区对金融服务需求的结构、数量与特征,来设计和提供相应的制度供给,这是解除农村金融抑制应遵循的基本思路。

(一)充分发挥农信社支持“三农”的核心作用

1.农信社具有交易成本最低的比较优势。可用交易费用等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对农信社满足农村金融需求的优势作一分析。

(1)交易费用是指在事前签订契约和事后监督与实施契约相关的事情上所花费的各种费用。具体地说,交易费用是由于以下一些活动引起的:①搜寻有关商品和要素的价格、质量信息以及潜在的买者和买者行为的信息;②价格未定时,为发现买者和卖者的真实偏好而进行的讨价还价;③签订契约;④监督签约方是否遵照契约行事;⑤当契约方违约时,实施契约规定并商定赔偿问题,甚至诉诸法院或仲裁机构解决;⑥保护产权不受第三者的侵入。上述六项活动引起的交易费用可概括为信息费用和监督管理费用。

(2)农信社在收集贷款人信息方面具有地缘优势,因此信息费用比商业银行低。在农村金融市场上,农村信用社是土生土长的农村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对当地每户农民的经济状况、信誉等级等十分了解,因此在审核农民贷款过程中,人力财力消耗不大。相反,商业银行由于信息不对称,在审核这一关就得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由于农村地区经济落后,交通不便、网络普及面窄等原因,商业银行要想获得贷款人的第一手资料相当麻烦,因此交易费用很高。

(3)农村传统的关系型信用决定农村信用社在贷款的监督管理费用方面比商业银行低。长期以来,由于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民拿不出有价值的抵押品,农民获得正规金融机构贷款的机会很少,一般都是向亲戚邻里借钱。因此,我国农村金融基本上不是以正规合约为基础的契约型信用,而是农户之间依靠血缘和友情而形成的关系型信用。在这样一个特殊的背景下,农民如果在当地信用不良,他的机会成本就相当大。而农村信用社作为土生土长的合作金融机构,可以充分利用农民的这一心态,因此在监督贷款人行为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另外,农村信用社本身是适应农民分散的、小额的融资需求,其管理费用较为低廉。相反,商业银行面对的是集中的、大额的融资市场,小额零售贷款的收益与所耗费的成本相比较往往无利可图甚至亏本,这也正是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纷纷撤离农村金融市场的原因所在。

从以上交易费用分析可以看出,农村信用社在满足农村金融需求方面所需的信息费用和监督管理费用相对较低,能较好地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为更好提供有效供给,必须对农信社进行重构。宏观方面:(1)政府的行政干预转向政策导向。我国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历经多次变更,与农行脱钩后,1997年起收归中国人民银行领导,而后交给地方政府。但不管是由农行、人行领导管理,还是下放给地方政府,都逃不脱官办色彩,农民一直把农村信用社当作政府的附属机构,而不是属于自己的合作互助组织。因此,政府应适当退出,以政策导向、提供服务、协调关系等为主,从而为农村信用社的健康发展提供相对宽松的环境。

(2)明确农村信用社的法律地位。西方大多数国家的合作金融是在相关专门立法通过之后得到蓬勃发展的。美国有《联邦信用社法》及各州颁布的关于信用社的法案;日本有《农业协同组合法》、《农林中央金库法》两部综合性的农村合作金融法律。这些法律保护和指导着合作金融的健康发展。在我国,由于缺乏法律依据,有关部门对农村信用社的监管也是比照《商业银行法》执行,将商业金融和合作金融混为一谈。因此,在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进程中,应尽快制定《农村合作金融法》作为配套措施,对农村信用社的性质、地位、组织形式、权力义务及其与社会各方面的民事关系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

(3)借助舆论宣传,重塑农村信用社在农民中的形象。我国自上世纪成立的农村信用社其实是集体经济所有制形式,它否认了个人财产所有权,农民所有财产归集体所有、充公,最后形成吃大锅饭的局面,农民对合作社有很多认识上的误区。在信用社改革中,观念的转变至关重要,首先得让农民对农村信用社有正确的认识,重新塑造农信社在农民中的形象,这样农民才会心甘情愿地参与和发展农村信用社。政府可以通过各种媒体宣传合作金融的真正原则、意义以及国外合作金融的丰富成果。

微观方面:(1)强化约束机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是由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以及经营管理层等机构之间形成相互制衡的权责利关系的制度化表现。而长期以来,在农村,农信社三会流于形式,甚至根本就没有建立股东会、理事会、监事会制度,约束机制徒有虚名,导致农信社出现内部人控制与外部人控制局面。所谓“内部人控制”是指农信社管理层为谋取自身利益,利用自己掌握的控制权,通过经营或决策行为而损害广大社员利益的现象。按照国际通行的原则,农信社应是社员自愿入股,实行民主管理。而在我国由于农信社产权不明晰,社员权利没有法律保障,民主管理流于形式,农信社权力控制在管理层手中。“外部人控制”是指外部人利用直接或间接的权力影响农村信用社管理人作出不一定符合经营原则的决策。或者说,在产权非人格化情况下,行使委托人权力的人以放弃对人的制度控制权,换取以非制度控制权控制人的行为。从农村信用社诞生之日起,农村信用社就与政府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带有浓厚的官办色彩。与国际通行的合作制“倒金字塔”体制相比,目前我国信用社的管理体制和权力分布形成了“正金字塔”结构。

因此,农信社改革必须解决内部人和外部人控制问题,建立现代企业的管理机制,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内部,明确社员对信用社法人财产最终所有权和经营管理层对法人财产权的独立经营权,探索对经营管理层的激励约束机制,改革薪酬机制,防止经营管理者的短期行为和道德风险。在外部,政府对农信社的管理应逐步淡化,把信用社基本决策权交给所有者、理事会和其任命的经营管理者。

(2)提高人员素质,加强队伍建设。农村信用社要实现最终战略目标,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进行资源整合,其中人力资源整合无疑是首当其冲。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电子商务的普及,知识的更新,农村信用社对人才的需求更大、要求更高。目前,在基层信用社的从业人员中,一线人员走向老龄化,文化偏低,对新鲜事物的适应能力明显滞后,真正精业务、懂技术、善管理、高素质、富有开拓精神的人才不多。传统的僵化的人事管理理念、狭小的个人发展空间、缺乏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因此,农村信用社要借改革之风,不断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增强内部活力。同时,积极引进高素质人才,为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献计献策,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农村信用社电子化建设。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农村信用社系统结算工具单一、结算手段落后、结算渠道不畅,成为制约农村金融市场资金吞吐流转、资金使用效益的“瓶颈”。因此在尚未实现计算机联网的地区,要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实现业务网络化运作,例如:加快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加强管理决策信息系统建设等,提高金融服务效率。

总之,必须立足现实,在政府政策导向、明确法律地位、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队伍建设、引进先进技术等方面重构现有的合作金融性质的农村信用社,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在改革过程中,需要政府、农民、农信社管理者等各方面共同协调好各方利益,以大局为重,避免“穿新鞋走旧路”的现象发生,确保通过改革使农村信用社真正成为农村金融市场的主力军。

(二)组建和发展农村民营金融

我国农村经济应当以民营经济为主。农村金融机构要为农业服务,也就是为民营经济服务。当前的农信社体制对于民营经济而言是外生的,并不是所有的农信社都能通过改造之后和民营经济实现对接。支持民营经济的融资机制只能从民营经济的资金活动中生成,它不可能从当前的农信社体制中找到生长点。也就是说,应当让民营经济通过内部资金融通来缓解资金供求矛盾。

民营金融的产生应当市场化、多元化。以民营银行为例,可以从头开始,让具备条件的民营企业发起成立民营银行,也可以在原有的农信社基础上改组为民营银行,还可以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县以下机构的基础上吸收民间资本组建民营银行。这是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制度创新的重要步骤:1、通过民营银行试点,实现制度创新,争取尽快建立起金融机构准入、监管和退出各项规章制度。在给农信社摘除历史包袱以后,如果仍出现经营失败而需要退出市场的时候,应当严格按照退出机制清算、关门。2、通过新生的民营银行完善金融市场竞争机制,为下一步金融改革创造较好的外部环境。3、通过新生民营银行完善金融人才市场,大量培养合格的农村金融技工和金融家。4、通过民营银行为广大农村提供必要的金融服务,促进农村经济发展。5、当民营银行发展到一定时期,拥有足够的资金和人才之后,应鼓励他们通过市场竞争来兼并、收购现有的农信社。

(三)创新农村金融供给,服务新农村建设

1.创新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金融供给体系

新农村建设对农村金融需求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单靠个别金融机构无法实现农村金融的有效供给,因此,必须培育多元化、有序竞争的农村金融供给主体,促进多种金融机构的发展,提高农村金融资源配置的竞争效率和规模效益。要创建一个以政策性金融为基础,以农村合作金融为主力,以各种所有制形式的金融组织为补充的农村金融供给体系。农业发展银行应逐步向综合型政策性银行转变,在“风险可控、保本微利”的前提下,应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信贷投向逐步向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倾斜,重点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推广、农村环境保护等经济效益见效慢、资金回收期长的项目,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的支农作用。农业银行要充分发挥商业性资金融通功能,重点满足农村内部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的资金需求。

2.创新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金融交易工具

(1)创新业务品种。面向农村不断变化的大市场,各金融机构要积极探索新的信贷方式,创新贷款品种,开发适应科技农业、涉农企业、新时期农民生活消费的信贷业务,不断探索、保险、证券、委托理财、信息咨询服务等新的金融支农方式,大力开拓中间业务,创办个人理财、、结算等业务品种和其他表外业务。积极开发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金融组合产品,组织金融机构联合发放支农银团贷款,以此来推动“公司+农户+市场”的农业产业化发展。

(2)创新结算手段。面向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积极构建城乡通用的现代化支付结算系统。在充分利用人民银行大额支付系统的基础上,加快小额支付系统建设步伐;拓宽支付结算渠道,推广和发展个人支票、通存通兑业务等;充分发挥农村金融机构点多面广的优势,大力开发农村信用卡等现代支付工具。

3.创新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资金回流机制

(1)通过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政策加大对农村信用社等农村金融机构的支持,通过法规及考评制度,督促金融机构履行农村服务的责任和义务,防止农村金融的“非农化”。

(2)建立财政贴息、税收优惠等激励机制,引导和规范商业银行增加对“三农”的信贷资金投放。同时,立法规定商业银行每年新增存款的一定比例投放到农业或涉农领域,要求商业银行在县域内所设立的分支机构的存贷比不得低于60%。

(3)积极引导邮政储蓄资金回流农村。当前,应以新组建的邮政储蓄银行为契机,让邮储成为既吸收存款又发放贷款,兼做其他各项中间业务的金融百货公司,扩大农村经济活动的资金供给。

(4)建设面向农村企业、农业产业化和招商引资等领域的农村社会化综合服务体系,通过组建小额贷款公司等形式,鼓励和吸引各种民间资本服务“三农”。

4.创新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金融制度环境

(1)构筑农村土地流转体系。深化农地经营改革,在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法律性质和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将农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改革为土地使用权,由国土部门发给土地使用证,并在立法上明确规定土地使用权具有收益权、买卖权、继承权和抵押权。

(2)建设农村信用保障体系。首先,政府和金融机构应健全信用文化,广泛开展诚信宣传,提高农户的信用素质;其次,加快建设和健全企业与个人的征信系统,加快征信立法,实现银行、政府、执法部门之间的社会信用信息数据互连互通,提高社会信息的共享程度。最后,要运用法律、制度、行政和经济手段,健全信息披露制度,强化对失信企业和个人的约束处罚机制。

(3)健全金融法制建设,为农村金融体系的运行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加快修订《破产法》,加强对农村债务人的约束。执法部门应完善执法环节,强化公平执法,提高执法力度,保护农村金融债权,维护农村金融秩序。wWw.gWyoO

(4)建立农业保险制度。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决策中,要尽快建立农业农村政策性保险制度,把农业保险纳入农业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组建多种形式的农业保险组织,开发符合农村实际的农业保险业务;运用财政、税收、金融、再保险等经济手段支持和促进农业农村保险发展,逐步建立多层次体系、多渠道支持、多主体经营的农业农村保险体系。

参考文献:

[1]于海恒.论金融创新推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思路[J].经济纵横,2007,(2).

[2]焦瑾璞.农村金融何去何从[J].财经,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