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运动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4 05:36:04

教育运动

教育运动范文篇1

关键词:进步主义教育运动新教育运动

19世纪末和20世纪前期欧美的教育革新运动主要包括美国的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和欧洲的新教育运动。二者皆以反对传统教育为己任,把儿童作为教育的中心,强调教育与社会生活的联系,重视课程的改革,主张以科学和生活代替古典知识在学校中的主导地位,重视儿童的自由、兴趣、主动性、经验及活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提倡个别化的教学方式等。两者之间虽存在着许多共同点,但由于其发生的背景、发展的过程及对改革的着眼点不同,又使其表现出诸多的不同之处。进步主义教育运动试图通过对传统教育的全面清算,建立起一种全新的、符合现代工业社会要求的教育制度,它对传统的批判是彻底的,在教育改革中占主导地位的是激进的批判和全面的指责,力图通过对西方教育传统的深刻反思,在现代工业社会的基础上,以新的理论为指导,建立起以儿童为中心,以人的解放和社会进步为目的的新的教育秩序。而新教育运动对西方教育传统的“反叛”远没有进步主义教育运动那么激烈,他们试图在总结近代教育发展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如果说进步主义教育运动是激进的、全面的教育改革的话,那么新教育运动则是较为温和的、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与改良。他们之间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进步主义教育运动有统一的理论基础,试图对教育进行全面变革;新教育运动缺乏统一的理论基础,对教育的革新也是局部的

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学校与社会》等教育著作以及哲学、心理学和伦理学等方面的大量论述,为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系统的理论基础。在这些著作中,杜威对教育目的论、教育价值观、儿童观、教学论和课程论等方面都进行了全面回顾,分析和批判了自古希腊以来的西方各种重要的教育理论,阐明了他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经验的改造”等观点,这种论述以后被看作是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与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之间的对立。杜威也成为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精神领袖,为美国的进步教育运动奠定了理论基础。

与此同时,杜威也指出,工业革命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全面变革对教育的影响是全面的、深刻的,因此,仅仅对教育作“细节上的变更和学校内部机构的改良”是远远不够的。在深刻的变革形势下,教育所需要的是根本革新、改组、重建。杜威的这种总体教育改革观影响巨大,这可以从进步主义教育协会提出的七项原则,从克伯屈、拉格等进步主义教育家的思想,从学校所开展的进步教育实验上得到充分的证实。他们试图对教育全面改革,打破教育与生活的隔裂,把学校建成为一个小型社会,改革传统的书本式教材,建立起活动性、经验性的主动作业,用单元教学、小组教学来代替班级授课制,这种改革是彻底的、全面的,反映了他们雄心勃勃的教育理想。

欧洲的新教育运动缺乏统一的理论基础,尽管爱伦·凯强调重视儿童,德可乐利注重以“兴趣中心”改革教学,罗素强调自由教育,怀特海认为智慧教育是重要的,凯兴斯坦纳提倡公民教育与劳作学校等,从实验学校的实施来看,既有阿博茨霍姆为代表的新学校,也有凯兴斯坦纳倡导的旨在培养有熟练技能的公民的劳动学校,蒙台梭利所创办的儿童之家等等,新学校之间存在的这种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现象,反映了新教育运动的思想家对教育认识的多样性,从而说明新教育运动缺乏统一的理论基础。所以说虽然新教育运动的思想家也对传统教育进行了批判,但这种批判和反思仅仅是集中在儿童身上,他们认为传统教育压抑了儿童的本性、创造性,要求改革教育,以促进儿童多方面的、均衡的发展,但他们对教育与社会改革之间的关系缺乏深刻地认识,没有看到教育变革对社会变革的意义,这也就决定了他们的教育革新只能是局限在学校的范围之内,对教育进行部分的改革。

二、在教育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上,进步主义教育家强调和加强教育与社会的联系,其目的在于促进儿童发展的基础上带动社会的进步;而新教育则只是强调改革教育以促进学生的发展

杜威强调“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意在加强教育与社会的联系,把学校建成合乎儿童发展的雏形社会,满足儿童的本能与兴趣,使儿童在活动中、在学习中、在学校生活中得到充分的发展。但杜威认为这并不是最终目的,最高目的是在于创造一种高于生活的更加美好的生活,也就是教育为创造美好的未来生活做准备。杜威坚信教育是社会改革的基本方法,社会的改造依赖于教育的革新,杜威希望通过教育改革社会生活,使之更完美、更美好。克伯屈也认为教育不应只关心个人的发展,而应重视一切阶级的共同利益和社会的改善。

新教育家们也对传统教育中理论脱离实际,教育脱离生活的弊端进行了抨击。强调对教育和教学内容等进行改革,使之更能符合儿童的本性,更能满足于儿童的兴趣与需要,以此促进儿童的发展。他们认为,如果把教育促进个体发展与社会进步相联系,不可避免地使儿童的权利、自由、个性、独立性都被忽视或压抑。因此,他们主张把培养完美发展、具有理想品格的人作为教育的最高目的。应指出的是,尽管新教育家把教育目的的重心放在个人方面,但自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爆发后,大多数新教育家逐渐把教育的重点转向社会方面,强调社会合作、人际关系。这种变化集中反映在新教育联谊会章程的修订上。

三、在教育目的上,进步主义教育家强调培养民主社会的公民;与进步主义相比,新教育家们特别是早期的新教育家则强调培养未来社会的统治者

进步主义教育家普遍认为民主不仅是一种政治形式,更是一种生活方式,教育不仅应是民主的,还应是为了民主的,教育应成为发展和完善民主主义的首要工具。因此,教育要强调社会的价值,培养学生具有广泛的社会意识和对共同利益的责任感。教育所培养的人应该成为民主主义的维护者和建设者,既有自由和自我决定的权利,又有纪律、责任感与奉献精神。杜威认为民主社会的公民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责任:第一,具有良好的公民素质,具备民主理想和参与民主政治的能力;第二,掌握科学思维的方法,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三,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有合作意识、社会责任感与服务社会的精神:第四,具有一定的职业素养。杜威认为,在民主社会,劳动是受尊重的,劳力与劳心的对立不应出现在民主社会,以上几方面的素质,鲜明地体现了美国民主化、工业化的发展对教育所提出的客观要求。

新教育家所注重的是未来统治者的培养。他们所倡导的教育是精英教育,最初产生的新学校其目的是培养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所需要的新式统治人才。从这个意义上讲,新教育家们所倡导的教育目的依然是陈旧的,尽管在陈旧的外壳中也包含了一些时代性的要求,例如他们所培养的理想统治者已不完全是传统意义上的绅士,而是具有开阔的眼界,现代的科学知识,特别是善于应变的能力与组织能力的新型人才。他们不仅有会思考的头脑,还要有经过实际操作训练出来的灵巧的双手和强健的身体,有鲜明的个性与坚毅的勇气,这样的人在传统学校中是不可能产养出来的。只有在新学校中用适合时代需要的新的教育内容与方法才能培养出来这种新式人物。因此,新教育的“新”是体现在教育内容与方法上的,就其总的教育目的而言,则仍是与传统教育内容相同—培养有才能的统治者。

四、在教育内容与课程设置上,进步主义教育家提倡以经验式的主动作业取代传统书本式教材的统治地位.而新教育家则主张以知识课程为主体

在进步主义教育家看来,要使学校成为合乎儿童发展的雏形的社会,就必须改革学校课程,将代表社会生活的活动性课程引人学校,“学校科目相互联系的中心不是科学,不是文学,不是历史,不是地理,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应使“代表社会活动的类型和基本形态”的活动如园艺、烹饪、缝纫、印刷、纺织、绘画、唱歌、演剧、讲故事、阅读、书写等科目在课程中占据重要地位。

进步教育思想家认为传统的课程体系是由前人所积累起来的系统的间接经验构成的,是一种符号和文字构成的系统,代表了成人的标准,不适合儿童的现有能力,超出了儿童已有的经验范围。同时,分门别类的学科也破坏了具有同一性和完整性的儿童经验,使儿童对世界的认识失去应有的全面性而流于片面。因此,要以活动课程取代学科课程,让儿童在做中学,在经验中学。他们认为这些活动课程既能满足儿童心理的需要,又能满足社会性的需要,还能使儿童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同一性和完整性。

新教育家们强调学校的教育和教学内容必须与现代社会的发展相联系。为此,他们要求在学校中,为学生开设广泛的、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科学和知识课程,主要包括:现代语言(本国语和外国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社会科学等。与此同时,他们还强调对学生进行社会教育、艺术教育、体育、宗教教育、性教育等。手工、劳动教育也是新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方面,其目的并不在于让学生获得谋生的技能和手段,而主要是使学生通过手工和体力劳动,获得全面发展。但与进步主义教育不同的是,这些手工、劳动课程并不是作为学术课程,而是作为其他教育的补充,在整个课程结构中并不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课程的编制和设计上,新教育家们反对以成年人的愿望安排课程,反对单纯以学科逻辑作为课程编制的唯一依据。他们认为,学校教育和教学的一切内容、科目,都必须以儿童的心理特征和条件为基础加以组织,不仅所选择的教学内容必须符合儿童的心理需要,而且内容的设计和组织也必须与儿童的兴趣、经验等相一致。新教育家虽主张教材的心理学化,但仍强调教材是成人根据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制定的,并未还原到儿童的直接经验。这与进步主义教育家的思想认识有很大的差别,杜威所主张的教材心理学化是要把间接的经验转化为直接经验,即直接经验化。杜威反对成人编写的、以完整的逻辑体系为表现形式的教材为教育的起点,认为必须以儿童个体的直接经验为起点,把各门学科的教材或知识还原到原来的经验,恢复到被它所抽象出来的原始经验。

五、在学校设置与组织方面,新学校比进步主义运动中的实验学校更具特色

欧洲的新学校是私立寄宿制学校,采用寄宿制的目的在于使儿童从类似家庭的教育环境中得到有力的感化,从而使教育发挥更大的作用。新学校一般设在城郊的风景优美之地,面积很大,树木葱笼,芳草茂盛,一片田园风光,目的是使儿童受到“自然之感化”,既得自然冶情乐性之功效,又得城市文化熏陶之便利。从课程设置上来讲,新学校重视学生的体育、美育等课程的组织,在运动项目上,既有人与人之间的对抗赛,也有人与自然的对抗赛:既有激烈的竞技比赛,又有舒缓的、柔和的个人表演项目。这些课程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的身心健康与和谐发展;新学校也非常重视对学生的艺术教育,旨在用艺术陶冶儿童的情操,在学校组织的各种艺术活动中,音乐是核心,学校除开设音乐、戏剧课程以外,还组织学生进行演出,每逢大小节日,必有音乐会或戏剧晚会,形式多样,由学生根据自己的主题来安排。此外,学生还组织了各种协会,既有学术性的、也有体育性的、艺术性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自由结社,学校不加干涉,各种协会的建立,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合作、组织能力,而且能活跃学生的思想,被新教育家视为富有教育意义的教学活动。

教育运动范文篇2

当前各大院校的自主招生和不断的扩招,直接导致各大院校所招收的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运动专业技能良莠不齐,出现整体水平下降,无专无能的趋势。对此本人通过对西南地区某体育教育专业的在校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法,用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并参考了大量的文献资料进行研究分析。

2宏观领域的研究

本研究对于西南地区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入学之前的运动专项技能、运动员等级、参加专项的训练时间、参加过的专项比赛的级别以及获得最高奖项、高考体育加试等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意在根本上了解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实际专项技能状况才能在之后各方面做到有放失的调整和解决实际存在的种种问题。体育教育专业作为师范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培养目标无疑是以培养体育师资为核心方向的,其培养的质量将会直接影响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体育教师的高素质、专业化与学校体育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这无疑对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和体育教师专业化和运动专项技能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早在10年前教育部就有颁布有关文件,体育教育专业的高校制定的培养目标也确定为:(1)胜任起学校体育的教育教学、专业项目训练和各种竞赛工作。(2)要能对学校体育进行科学的研究工作。(3)胜任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的管理和学校之间交流与社会体育指导的工作。但是随着各省市高校对体教专业学生考试制度的改变如,高考时的体育加试只考身体素质不考专项技能。或高考自主招生方式统一采用网上招生等。加之全国各大专院校不断的扩招使得体育教育专业考生出现良莠不齐、运动技术水平呈现整体下降的趋势[1]。在面临这种整体趋势下,全国各大专院校对于体育师资培方面就应该进行改革,先进行调整包括:招生制度方面、学校课程的设置方面、教学目标和培养方案等方面[2]。本文西南某体育院校的体教专业在校生为研究对象,研究具体对象实体为其运动专项技术能力。首先通过对体育专业院校中的体教生入校前的运动经历和所掌握的专项技能状况进行调查、分类与分析。最后通过各体育专业院校的专业课程设置调查分析其主要因素。

3微观领域的研究

由于本人在查阅了国内外于其相关的文献资料后,未发现有对运动专项技能概念的具体界定,本研究大胆的对“运动专项技能”的概念暂时界定为:运动技术中为人从事运动过程中所具备的较高水平的一种能力。在研究过程中对体育院校的体育教育专业教师和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以及部分大中小学的基层体育教师制定了三大类调查问卷进行整体抽样调查。其中发放于3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问卷1000份,其中有效问卷882份,为88.2%的回收率。通过对以上问卷各项指标和调查结果进行相关数据统计分析与数理统计法检验。再运用逻辑学的相关知识和方法进行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得出研究假设。根据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运动专项技能状况将其掌握运动技能的状况分成一专多能、无专多能、一专少能、无专少能[3],四大类进行研究分析。被调查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大学之前的专项共有15类,其中填写田径类项目共有573人,占全部被调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总人数的65%以上,比例超过1/2这表明田径项目为内容主要占据了大部分中小学的课余运动训练,这无利于学校对其他的项目的开展与发展[4]。其中有100人没有填写专项这在调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中占据了总数的10%之多,由此可见此类学生在入学前没有专项,多是因为文化课成绩不理想或严重偏科在体育教师的劝说下为了上大学或报好大学、好专业临时转报体育专业的,此类学生训练内容也只围绕高考考试项目进行专门的练习,受到系统训练者少之又少一般都没有专项技能。从被调查的600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中,二级以上运动员只有180人,无等级运动员共有230人,其中大部分只接授过田径类项目的训练,除了传统的项目外其它运动项目基本无法接触。在大学之前参加专项训练时间在1年以下的共有288人只占被调查这总数的33.2%呈现出增长趋势。综上所述,被调查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在校期间的专项共计17项,田赛径赛所占比例最大共计118人占总人数的15%左右,但于学生进校前的专项统计所占比重也是有所下降的,并且降幅较大,而学生在进校前无专项的只有70人左右只占总人数的10%不到。通过调查得知出现此类情况主要还是与学校的教学设计有关[7]。排名运动项目训练人数前十的是:1篮球、2田径、3健美操、4足球、5乒乓球、6网球、7排球、8游泳、9羽毛球、10体操,人数都在50人左右。这10个项目项目在中小学基础体育教学中具有一些共性:常见、可行、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喜爱、场地满足允许、与学校传统项目相结合,同时这些共同断也是可以进行大单元的教学内容。

3.1在校期间本专项的运动员等级

调查显示,被调查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二级以上运动员共计330人,占被调查总数的37.4%,与大学入学前的相比下降幅度较明显,从2009~2012年级呈现出来的下降趋势尤为突出;其中无任何运动员等级的学生有400人以上占据总人数的50%左右,而从2009~2012年级中所占总人数的比例则出现明显的上升趋势。通过调查和分析,可知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1)学校对专业课程设计方面;(2)学校给学生提供各类比赛项目方面;(3)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个人的运动专业技术技能水平方面。

3.2目前体教生在校期间所参的专项技能训练的时间

被调查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专业技术技能的训练时间,从2009年级学生专业项目训练时间在4年以上的15人占总人数的15%左右;2010年级学生专业项目训练时间在3年以上的70人占总人数的29%以上;2011年级学生专业项目训练时间在2年以上的有55人占总人数的30%左右;2012年级专项训练在1年以上的有200人以上占总人数的70%以上。通过调查分析其主因和学校开设几年的专业课程相关还和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情况等也相关。

3.3在校期间的各专项比赛的等级和级别以及学生能获得的最高奖项

被调查的体教生在进校之前参加过全国以上比赛的有25左右,而进校后只有15人左右两者所占总人数分别为2.5%和1.3%相差1.3个百分点之多。其主因有两点:(1)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专项技术能力稍差;(2)运动项目之间的竞争相当激烈其中包括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和在校跟读的现役运动员之间产生的竞争。

4建议

(1)根据体育教育专业的特殊性,建议上级教育部门对该专业的招生制度进行优化改革,增加体育高考的专项技能水平测试,对学生进行较全部的综合素质考察。(2)针对新入学的学生,导师因根据每个学生的差异性制定较符合学生本人实际的个人计划,引导学生向一专多能的方向发展。(3)学校、院系、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提高对体育教育学生一专技能的重视。(4)为了更高效率的发展提高体教学生的专业运动技能,学校在课程的设计上应结合实际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例如合理安排:专选、选修、训练、体验课的课时比例,技术与休息时间比例及学生之间的差异性等。

5结论

教育运动范文篇3

关键词:体育院校;优秀运动员;德育教育体系

德育的内涵包括了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品质、政治品质、意志和性格,德育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法律、道德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在体育院校,加强对优秀运动员的德育教育工作是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将从体育院校优秀运动员德育教育的必要性、重要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原因等几个方面分析,阐释对优秀运动员德育教育的方法和策略,以期为高校德育教育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1优秀运动员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1)体育强国战略实施的需要。竞技体育是体育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院校优秀运动员承担着为省、为国争光的光荣使命,他们不仅应具备过硬的竞技水平和运动能力,有无私奉献、坚韧不拔的意志,还要有顽强拼搏的作风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如此才能创造优异的体育成绩,在竞技体育赛场上立于不败之地。作为竞技体育人才培育的体育院校,应着眼于优秀运动员的德育教育,促使其长远发展。2)优秀运动员自身的特点决定。体育院校优秀运动员相对于普通大学生有其自身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在心理上,虽然优秀运动员在长期的训练和比赛中培养了很强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但是他们对情绪和情感控制能力不强,有时在训练和比赛中会因为一时的输赢而患得患失。优秀运动员大多是青少年,正处于教育关键期,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在生理上,优秀运动员正处于青春期,生理发育系统有时会受到训练、比赛的影响,甚至会出现伤病情况的困扰,导致训练和比赛的积极性不足[1]。因此,做好德育教育可以缓解他们的生理负担和心理压力,使其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平时的训练和日常竞技赛事中。

2对优秀运动员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1)能够推动更多新型体育后备人才的涌现。体育院校优秀运动员是我国体育发展的人才栋梁,他们的个人素质直接关系着我国体育发展的未来。通过德育教育,可以使他们的道德品质、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得到加强,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荣誉感,从而提高新型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质量,为国家体育事业发展输送优秀苗子。2)能够端正优秀运动员思想,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对优秀运动员进行德育教育可以端正其思想,包括对运动员进行世界观、人生观、道德品质、政治品质、意志和性格的教育,激发他们训练和学习的积极性,可以有助于他们综合素质水平的提升;对运动员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诚信道德教育,可以增强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荣誉感,端正训练态度,明确训练目标,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使他们树立为国争光的远大志向,时刻牢记为祖国和集体荣誉而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实现奥林匹克理想的伟大目标[2]。3)能够教育运动员远离兴奋剂。兴奋剂是国际体育组织规定的禁用药物,运动员使用兴奋剂是一种欺骗行为,不仅严重违背体育职业道德,同时也极大伤害自身身体健康。对优秀运动员进行德育教育,可以使他们认识到使用兴奋剂带来的危害,提高他们自觉抵制兴奋剂的能力,增强他们必须远离兴奋剂这一高压警戒线的意识,让他们认识到必须平时刻苦训练才能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3优秀运动员德育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运动员思想德育教育现状。①运动员重视竞技成绩而忽视自身道德素质的培养。运动员竞技水平是由多种主客观因素决定的,其中主观情绪、临场心理素质占据重要地位,它直接影响到运动员竞技能力、比赛水平的发挥,直接影响了竞技成绩。但是在平时的训练中,运动员往往注重体育项目技能的反复练习,而忽视了自身心理素质的培养和主观情绪的控制。②学校和教练员对运动员德育教育重视程度不够。相对于普通高校而言,体育院校更注重优秀运动员竞技体育技能的培养,而对于运动员的文化学习和德育教育往往容易忽视或者抓得不够。为了在有限的训练时间里使运动员最大限度地掌握体育项目动作技能和方法,教练员往往是授课时间多而和运动员思想交流少,因此导致运动员有时出现思想波动而无法及时得到疏导,思想容易走向极端,产生了个人主义倾向,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意识减弱,不利于队伍整体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发挥。③家庭和社会对运动员德育教育的支持力度不够。家庭德育教育作为德育教育体系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社会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方面,往往只关注运动员竞技比赛取得胜利时的荣耀和光环,不会注意到他们在成绩背后付出的不懈努力和承受的巨大的心理压力。2)运动员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①教练员自身素质有待提高。在运动队中,教练员与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朝夕相处,教练员对运动员的思想道德教育和专业技能训练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我国,大多数教练员队伍是由专业退役运动员组成的,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参差不齐。作为运动员的表率,教练员应主动提高自身素质,避免使用简单粗暴的思想道德工作方式,避免以命令和惩罚的方式开展德育教育,应使用科学有效的德育教育方法和策略,取得理想的德育教育效果。②德育教育模式单一。运动员的大部分时间用于日常训练,只有少部分时间用于学习文化课,这形成了运动员普遍文化基础薄弱和思想道德素质不佳的现状。有的学校在德育教育方式上以批评教育为主,没有专门的、科学的德育专家和教师引导教学,不能从根本上起到提升运动员思想道德素质的作用。

4构建行之有效的优秀运动员德育教育体系

1)丰富德育教育的基本内容。①思想政治教育。在优秀运动员体育教育和训练的过程中,往往偏重于体育理论的学习、身体素质的锻炼和体育技能的练习,而忽视了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具体表现为运动员受到新时期不良社会思潮影响,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成绩与金钱、恋爱与事业时不能正确处理其中的关系,导致训练和学习效果下降。因此,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教育运动员运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树立为我国体育事业增光添彩的坚定信念和爱国主义精神[3]。②中华体育精神教育。“中华体育精神”由祖国至上、敬业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友爱、艰苦奋斗等内容组成,是中华民族精神和体育精神共同作用的结晶,是引进、消化、吸收西方文明之后的创新型优秀文化。它位于中国体育文化的核心层,是中国体育的灵魂和精髓。因此,作为中国优秀运动员,接受中华体育精神教育是必不可少的。③奥林匹克理想信念教育。奥林匹克精神就是相互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目的在于促进人类的精神发展,以此造就全面发展的人。当今,体育运动旨在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竞技体育运动也不例外。作为优秀运动员,应认真学习领会奥林匹克精神实质,在训练和比赛中遵守纪律规则,积极树立公平、公正、友谊和奋斗的观念,愉快训练,赛出风格,赛出水平。2)拓宽对优秀运动员进行德育教育的途径方法。①完善管理制度,形成长效机制。运动员德育教育工作需要建立相关完善的体制和工作机制,明确各级领导的分工职责,使德育工作有章可循,有制可依。同时,相关党政领导还应深入到运动员学习、训练一线,积极走访,了解当下运动员的思想动态,除了通过谈话、讲座、会议和文件等传统形式外,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优势,搭建完善的“互联网+德育”平台,从而创新德育教育方式,帮助解决运动员所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真正体现德育教育工作的意义[4]。②运用多样化手段创新德育教育形式。一是课堂、训练间歇教育。在教学课堂、训练间歇有的放矢地进行德育教育,运用具体的动作、实例分析得失。参加公益劳动、社团活动、社会调查、军训等实践活动,在具体经验中感性地认识德育教育的内涵,领会德育教育的本质。二是运动队文化教育。通过中国运动文化教育网等网络载体,抓好运动员基础教育,开展演讲、辩论、书法、绘画等多种形式的文化娱乐活动,寓教于乐,开展融知识性、文化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德育教育。三是榜样示范教育。榜样是最好的说服,示范是最好的引领。运动员模仿性强,道德榜样往往能够打动他们的内心,榜样相对于理论知识灌输更有力量。因此,领队和教练员首先应该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并注意挖掘身边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引导运动员积极向上、健康成长。3)建立高素质的德育专职教师教练员队伍。在实施优秀运动员德育教育过程中,要建设一支领队、教练员、政工干部和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相结合的体育德育教师队伍。运动员的思想政治素质水平要成为教师教练员的一项重要考核指标。在与优秀运动员日常教学和训练过程的近距离接触中,领队和教练员必须自觉参与运动员的德育教育工作,并把它作为自己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工干部和思想政治教师要经常深入优秀运动员队伍,密切观察运动员思想状况动态,对不良苗头及时发现、沟通、纠正,提高德育教育的成效。

5结束语

由此可见,对优秀运动员进行德育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对我国建设体育强国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要正视体育院校优秀运动员德育教育的现状,认真剖析存在的主要问题,丰富德育教育的基本内容,拓宽德育教育的途径方法,以期构建和创新体育院校优秀运动员德育教育体系,为我国建设体育强国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陈燕,陈瑛.合肥体育运动学校学生思想状况调查分析[J].安徽体育科技,2012(6):89-92.

[2]郭凤丽,王知绽.体育教育的德育功能[J].中国科技信息,2006(24):236+238.

[3]华检.浅析高校体育教学中德育思想的培养[J].当代体育科技,2014(18):122-123.

教育运动范文篇4

关键词:家庭体育教育;阳光体育运动;可持续发展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在2006年联合了《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在决定中明确地指出在全国学生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一系列活动。这进一步确定了运动在于学生生涯中的重要位置,本文结合家庭体育教育和学校阳光体育的有效结合进行探讨,力求做到这项工作的有序开展。

家庭体育现阶段的发展现状

家庭体育教育,顾名思义就是在家庭环境中父母对于孩子体育意识的渗透,以及体育运动习惯的养成,这是一种对于学校体育教育的有效补充。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只有家长高度重视和积极配合才能达到学校教育的最佳效果。体育运动也是如此,学校在下大力气开展学生的体育运动,在体育课以及社团建设过程中都在时刻进行对于学生的体育意识的养成以及有效的体育活动的开展,但是仅仅依靠学校的努力是不够的,毕竟学生在学校的时间有限,又要面对学业的沉重负担,所以能够投入的精力也是极其有限的,在此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家庭教育的力量做到合理的补充,才能够做到家校联合,达到最好的效果。目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的经济水平也直接决定着家庭体育运动的发展水平。家庭收入的提升也让家长有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亲子教育和交流之中,这也为家庭体育教育的开展奠定了基础。在周末,更多的家长会选择暂时停止繁重的工作,带领孩子进行相关的体育运动,这种形式可以是一次近距离的旅游,可以去球馆打球,也可以去游泳馆游泳,亲子体育活动可以具有更加灵活的方式,它在运动的过程中不仅可以让孩子进行体育锻炼,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同时也可以增进亲子之间的交流,形成融洽的亲子关系,为后续的家庭教育拉开帷幕,奠定较好的情感基础的铺垫。但是家庭体育教育还是面对诸多问题的,首先很多家长是缺少家庭教育观念的,由于家长平时工作繁忙,在有限的休息时间内更习惯于待在家里看电视、玩手机,这些都会影响孩子的生活方式,于是很多孩子也随同父母的生活方式比较爱静,很少进行体育运动。这就造成了很多孩子平时手机、平板不离手,不仅造成眼睛的近视,还容易形成身体的肥胖,这些都是由于家长的体育锻炼意识淡薄引发的一系列后果,这对于青少年的身体健康情况也是具有危害的,它会间接地造成青少年体质弱、易生病等一系列问题,甚至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

家庭体育教育和阳光体育运动结合的具体策略

营造浓厚的家庭体育教育氛围

在家庭体育教育的过程中,首先就是要培养有效的家庭体育教育氛围。只有形成了体育教育的意识,才能有效地引导家长带领学生开展体育运动。首先就是要结合各种媒体来宣传体育的重要性。在电视、广播、自媒体等公众媒介上要进行相关内容的宣传,号召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只有国民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才能够精力充沛地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之中,这也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家庭体育教育的开展过程中,父母的意识的改变是最为重要的。很多中国的父母都认为孩子的学习成绩是最重要的,所以就会对孩子说:“只要你学习好了,别的事情不用你管。”于是这些“小皇帝”、“小公主”都成了十指不沾阳春水的样子,除了机械地学习似乎一切事情都与他们毫无关系。并且在繁重的课业任务之中,学生们不仅每天要写作业到很晚,就连周末也要被父母带着出入一个又一个的补习班,根本没有时间进行体育运动。但是究其原因还是父母过于关注学生成绩,而轻视身体素质的原因。现在学校对学生进行体测的过程中就会发现很多学生的体测成绩不达标,身体素质极为低下。面对这种情况就要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以此来引起家长的重视,身体素质是一切问题的基础。想要具有强健的身体,必须结合体育运动让学生得到身体的锻炼和紧张情绪的舒缓。只有家长改变了思想意识,才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开展体育运动。只要具有这种意识,体育运动的开展就是顺其自然的了。家长可以带领孩子进行一系列的体育运动:慢跑、游泳、骑自行车、打球,各种运动都可以结合碎片化的时间开展起来,这一项工作就可以有效地落实下去,并逐渐地产生良好的效果。

促进家庭体育教育环境的改变

在家庭体育教育地过程中,父母的行为习惯尤其是运动的习惯对于孩子是有着直接的影响的。之前就有科学家研究发现父母的体质和遗传性疾病之所以会影响孩子的健康,并不仅仅是遗传基因的作用,还包括生活习惯的影响。例如高血压是具有家族遗传的,这不仅仅是器质性器官变化的问题,还包含生活习惯的影响,例如家庭中习惯高脂肪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又缺少相应的运动,就会造成身体中超标的营养物质的沉积,逐渐造成了血管内血脂物的沉积,也就导致了血压的升高。所以要想改变学生的行为习惯,就要从家长的习惯改变入手,这才是最有效最直接的办法。父母想要塑造孩子的良好习惯,就一定先要进行自身的改变,这样才会为孩子做到良好的榜样作用。示范和激励的作用是无穷的,所以家长能够从改变自身习惯入手,就会成为最好的老师,引导着孩子开始动起来,有好的体质和精神状态,也才能精力充沛地过好每一天,投入到学习当中,实现智育和德育的双丰收。在家庭体育教育环境的营造过程中,还要注意保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作为家长意识到了体育运动的重要性,就要积极地行动起来,但是这也是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的,绝对不能操之过急。在体育训练的内容选择方面也要做到科学的选择。例如在运动的初期可以以慢跑或者骑自行车等轻负荷的有氧运动为主,等到体质逐渐地适应了运动的强度之后再进行一些相应的高强度运动。并且在运动之后也要进行有效的梳理活动,只有这样才能保护学生在运动中不受到伤害。家庭体育教育势在必行,然而“欲速则不达”,必须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为家庭体育的发展营造外部环境

外部环境的打造也是一个有效的配合,首先就是运动场所的兴建。首先就是要修建城市公园、沿江公园等活动场地,促进全民健康活动的开展。其次就是要做好社区的体育设施的配置,例如篮球场、足球场等,要保证进行体育训练的场所的数量充足。可以在城市规划的时候做好区域的划分,根据人口的分布合理的设置,保证最优化的配置。同时还要结合各个城市的生态和地势的特点,开展体育赛事来促进全民体育的开展,也为家庭体育提供实战的舞台。每年都要举行全民的运动会,对于体育项目的设置既要有专业性也要有面对于市民的娱乐性,例如两人三组跑、花式接力赛等有趣的体育形式,这也可以让家庭体育有了努力的方向,因为所有人都会需要相应的赛事来展示自身努力的成果,这是一个家庭体育运动的巨大推进因素。还可以进行城市马拉松长跑计划,这也是对于市民综合身体素质的考量,在这样的活动中可以以亲子合力的形式参加比赛,比赛不仅仅是一项竞技活动,也成了亲子交流、情感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同时也要对于专业的体育知识进行及时的宣讲,可以结合电视、广播、自媒体等节目进行体育技巧的分享,可以采用跆拳道、健身操、瑜伽、广场舞等多种形式进行大众讲堂,提升家庭体育教育的专业性,也能够有科学的知识作为保障,避免不必要的运动损伤。体育运动的开展要结合知识的讲授、运动环境的打造、体育兴趣的培养,用这些丰富而有效的手段来实现家庭体育运动的有效性。在城市体育建设的过程中,还可以吸引社会力量的加入,如今大型的体育场馆不断兴建,很多专业性的健身房也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这些也是城市体育环境改善的有益补充。作为城市的规划者,管理部门也要发挥自己的相关职能,对于这一部分大型企业的招商引资工作也要积极地开展起来。同时要对私营企业的运营模式实施有效的监管,这样才能做到各种运动资源开发的多样性,满足家庭体育教育开展的需求。家庭体育运动的开展是具有巨大意义的,在实际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一定要做到与家长的及时沟通达成共识,同时还要注意城市建设的保障,以及专业体育知识的普及,这样才能在多种手段的共同作用下促进这项工作的有效推进,为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保驾护航[1]。

参考文献

教育运动范文篇5

关键词:体育教育;运动康复训练;身心康复;肢体障碍

随着科学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肢体障碍的的大学生作为特殊人群,开始备受关注,伴随着人权意识的提高和高等化教育在社会上的普及,还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生理上存在缺陷的特殊人群开始进入大学的校园里进行学习,在教育的公平性和教育机会均等的情况下,让每个人都能在大学的课堂里好好学习已不再是一种奢望,而是可以实现的。残疾人体育教育发展程度代表着社会文明程度及以人为本、生命关怀等社会理念。实施“教育与康复训练整合模式”,尤其是实施“体育教育与康复训练整合干预模式”愈发重要。在2007年教育部颁布的《特殊教育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明确的指出“教育与康复相结合”。在这种观念提出来以后,对整个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课并没有产生太大的影响,因为要使用这种模式,就会对特殊教育学校提出很高很高的要求,并且很多的特殊教育学校并没有开设专业运动康复医学与体育锻炼相结合的项目,而且要在一个学校增添一项新的专业项目,必须要符合教育教学的要求和体育课的课程床标准,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这个发展的更好,才能更好的实现课程的具体体现和落实。肢体障碍指因肢体器官损伤或功能缺陷而导致的肢体活动困难,如下肢截肢者行走能力降低,使个人日常生活和参加社会活动等受到限制。体育教育对他们来讲只是“自由活动”的一种形式。

1.“体育教育与康复训练整合”的教学现实意义

1.1在实现“体育教育与康复训练”课程的整合时,我们必须要有“医学康复、心里评价、体育教育”三位一体的专业团队,还要从学生的各个方面建立比较完善的学生健康档案,这个档案必须包括以下方面: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和心里评价等,因为只有这样建立的肢体障碍学生的健康档案,我么才能从各个方面掌握肢体障碍大学生的各方面指标,才能正确的把握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这样有利于我们课程更好更快的发展,为肢体障碍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提供更加良好的基础。1.2在实施这个课程的同时,我们还可以加强对各种项目和各种课题的研究,因为有了这样一些课题的研究,我们可以取得相关基础测试体质的健康数据,为教学提供更加科学的研究依据。例如,辽宁的一所特殊教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就研究了这样一个课题———《肢体障碍大学生体制健康评价标准构建研究》。正是因为这一课题的研究,就使得了这所学校的这项课程开设的特别好,也很是受学生们的欢迎。1.3根据“医学健康、心里评价、体育教育”三位一体的专业团队所提供的健康档案,学校依据这些对肢体障碍大学生进行残疾分类,对其不同的类别,不同的的残疾程度,给每个学生制定一合理的运动方案和康复训练计划,这样既不会让学生进行盲目的训练,也会给学生带来很多很多的益处,这样肯定是会让学生们追捧的。1.4正是因为我们拥有着这样三位一体的专业团队,我们才能更加有效的改进对于肢体障大学生体育教育的培养方案,从而制定一个更适合于肢体障碍大学生体育测试的评价标准,因此,有这样一个非常专业的团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对肢体障碍大学生进行体育教育,同时还能推动残疾人体育教育的改革与创新。

2.“体育教育与康复训练整合”的实践价值

从某些意义上来说,残疾人运动从一开始来说就非常特殊的意义。因为残疾人要锻炼,必须超越自身的缺陷,同时还需要运动者有着较强的意志,掌握很好的技能,通过技能的较量,向自己生命的潜能发起最大的挑战,从各个方面展示人的创造与价值,同时还能够很好的促进自己的康复,陶冶自身的情操,增强自己对于生活的信心和勇气,推动平等参与等等。而且在这样的特殊学校进行这样特殊的教育,我们必须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因为涉及到教育的特殊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握好这一环节,有效的利用我们所用的专业团队进行相关的理论学习,对“体育教育与康复训练整合干预模式”进行体育教学,而且在进行教育教学时,要时时刻刻观察好肢体残疾青少年的健康状况,探索体育锻炼态度、锻炼水平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并通过对比肢体残疾青少年与健全青少年的体育锻炼水平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进一步说明体育锻炼对肢体残疾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3.“体育教育与康复训练整合”教学的具体实施步骤

3.1由于肢体障碍的青少年在运动方面是非常不好的,因为他们的运动功能是受损了,造成他们的运动功能低于一般的正常人,对一系列的事物没有很高的接受能力,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素质的承受能力都低于一般的正常人。人格因素、残疾年限等一系列的因素都会影响肢体障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而且在某些时候,肢体障碍人群往往有着内向、情绪不稳定等一系列的人格特征。那么,我们为了解决和改善这一不好的状况,我们可以成立了以“康复治疗、心理健康教育、体育教育教室”为主的专业导师团队,正是因为这样三位一体的专业导师团队的存在,才能在这个特殊教育的教育路上越走越远,而且在教育教学上能够形成统一的思路和战线,让所有的专业交叉融汇,同时还能够推进“体育教育与康复训练整合”的教育教学模式。3.2在教育教学的同时,必须要有一名最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在进行体育锻炼与康复训练的时候,时时刻刻对这类特殊人群的各个方面进行监测,比如:肢体障碍学生的情绪、心理情况的承受能力等等。而且在教学的同时,应该根据学生的心理变化情况定时的作出初心理健康检测,进而对残疾的心理状况做出合理的评价,在作出评价的时候我们应该关注学生的这些方面———心理健康状况、行为习惯、目标态度、行为认知、情感体验等等。3.3同时,有了相应的心理健康教室以后,我们还应该有一个康复治疗师。毕竟我们的课程是“体育锻炼与康复训练”相互结合的。当我们有了康复训练教师以后,我们就可以定期的对学生进行体检,从而得知学生身体各个方面的情况,进而对每个学生制定“一对一”的康复方案,这样我们就可以从最大程度上的帮助学生快速的康复,并时时刻刻的对教学的过程进行全程监控。3.4针对肢体障碍学生的体质个性差异进行相应的教学评估、教学诊断、教学评价。在医学康复、心理测评的指导下进行肢体障碍体育教学。3.5残疾人体质差异可以通过评价工具进行全面测评,研制形成的测量数据可以改进体育课授课方式,提升、增强残疾人体育教学成果,促进残疾人身心全面发展。

4.“体育教育与康复训练整合”具体教学方法

4.1数据采集法:在大学里,每年的春季学期都有一个大学生体能素质检测,这个测试不仅仅只是对体能的测试,同时也是督促学生们主动锻炼身体的动力。在这样的检测里,一般都有立定跳远、50米、100米、800米、1000米、引体向上等等。虽然在这些测试里,有些不太适合这样的残疾人群,但是进行一些适合的体能测试,收集一系列的数据,都是能够很好的帮助残疾人群进行康复训练。4.2问卷调查法:通过制定一系列的问卷,让这类人群来回答,通过他们的答卷程度来判断他们的心里健康状况,进而可以掌握这类人群的情绪动向,以此来制定更加合理、更加适用的康复计划。4.3观察法:在这类人群进行体育锻炼时,我们时时刻刻对他们进行观察,及时发现他们不适应的体育锻炼项目并及时的进行改正,在观察残疾学生体育锻炼的情况时,我们还要及时发现适合残疾学生的锻炼方案,并找到适合残疾学生的教育教学方案。4.4个体研究法:针对与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体育锻炼方案和康复训练方案。4.5经验总结法:定期总结研究心得体会和经验教训,以教育理论为支撑,不断提高研究的应用价值和学术水准,体现研究成果的可操作性和指向性。

5.结束语

经过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只要把“体育锻炼与康复训练”相结合,并找到适宜的教育教学方法,那些肢体障碍的大学生和青少年就可以得到很好的帮助,也可以让他们成为体育锻炼中的一员。这样的教育教学方式,不仅可以让这些残疾人重返体育课堂,还可以很好的提高他们自身的各方面能力,更好地改善身体机能。给他们一个健康生活理念的同时,还能让他们身体和心理都达到一个健康的状态,让残疾人也能更好地融入社会,跟其他正常人一样开心快乐的生活。同时,这样的教育教学方式也是体育课程上的一个大变革,颠覆了传统的体育课教学方式,让这些残疾人在锻炼身体的时候,也得到了一定的康复训练。这样就可以让这些人更有信心、更加自信的去和其他人交流,让残疾人真真正正的回归到社会中来。

作者:宋杰 龚晓飞 单位:中国医科大学

参考文献:

[1]张晓辉,刘书芳,廖八根.不同训练方法对运动员功能性踝关节不稳康复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4(06).

[2]曲绵域.运动损伤后的康复训练问题(第二讲———上)[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83(02).

教育运动范文篇6

关键词:高校篮球课;运动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教学实践与应用

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当前我国篮球课程教学往往还坚持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教学的模式为主。该教学模式虽然有利于篮球技能和知识能力的传授和传承,但事实上却也抑制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可能性,压抑了学生自身的创造性。在进行一些较为复杂的篮球动作教学时,往往也可能造成学生的厌学情绪,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破坏,让学习热情消退。而作为新的教学模式,运动教育模式在经历十几年的教学研究过程中,通过结合游戏理论的方式,对团队学习和情景学习理论进行了补充,进而以教师为指导,通过设计和组织,实现了合作学习的目标[1]。运动教育模式的应用与深入探究是在探索更适合学生水平的教学方式,也是在实现对于传统教学思维的突破,是实现教学教育质量革新的重要尝试与实践,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多种途径之一。

1运动教育模式概述

1.1运动教育模式的重要内涵

运动教育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和文化价值内涵,在于高校运动教学应当赋予学生更为多元化的运动学习员和辅导员的角色,无论学生是否愿意担任学校运动队的教练、球员、裁判、计分员、计时员等角色,学生都希望自己能从运动竞赛中充分体会运动学习感和成就感,成为一位乐于投入运动的参与者。小组活动的团队组织应当釆用异质活动性的团队分组,并在尽可能保证公平竞争的基本原则下,启发广大学生“服从”和“尊重”核心的团队理念,进而减少户外运动员和技术不佳的学生可能存在的对户外运动的各种恐惧感和陌生感,进而极大地增加其可能参与户外运动的机会。运动教育模式的课程目标和课程观念,如表1所示。作为当前运动教育模式的主要目标,如何提高学生自身的运动技能与身体能力的表现,并增加学生之间互动的可能性,才是运动教育的关键。为此需要培养学生对于运动习惯的养成,并鼓励学生通过合作完成运动课程的学习,激发学生自身的责任感与领导能力,进而解决传统体育教学模式所存在问题[2]。此外,在运动学习和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去欣赏他人运动所带来的美感,并系统地学习比赛战术以及理解竞赛规则是运动教育模式的另一个目标。为此,需要着力培养学生对运动的积极性和参与感,进而才能够增强学生对运动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最终达到体育教学的基本目标,即将学生培养为一位能运动且能够欣赏运动的顶级运动人才[3]。

1.2运动教育模式的概念框架

运动教育模式的概念框架来自于生活及游戏理论,即通过对课程的生活化和游戏化设计,达到寓教于乐的间接目标,进而提升学生自身的体育运动技能。通过该教学模式,体育教学不仅能够培养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技能,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教学活动,提高自身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此外,在参与到游戏化模式的团队比赛中时,学生还能够通过游戏复习所学知识,进而改善自身的比赛技巧,达到活学活用的目的,最终成为一名合格且专业的运动参与者和倡导者。目前,运动教育的模式主要分为三大框架。首先,基本动作的练习。这一过程是帮助学生巩固自身技术能力和专业知识的重要环节,主要的课程内容不仅包括教学模式的实施流程介绍,还包括对篮球运动相关知识的讲述以及实践过程中专业技能的展示和辅导工作。其次,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这一环节需要采取分组对抗和赛前演练的模式进行,即将学生按照一定规则进行合理分组,并在对抗练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对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赛前演练,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进攻与防守组织能力。最后,正式的比赛环节。教师需要通过正式比赛,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以及对专业技术能力的掌握程度,进而了解学生自身的优劣势,以便于进一步推动运动模式教学。

1.3运动教育模式的基本目标

运动教育模式即是通过正式体育训练课程的教学设计,将团体运动员的技能训练融入团体运动生活的实际经验中,启发学生主动独立思考,以合理自由分配的组队原则,进行各类运动竞赛,培养学生对于运动的热情,进而充分激发学生参与各类体育竞赛活动的积极意愿。除此之外,还需要通过小组比赛的课程练习模式,达到有效提升学生学习专注力的目的,同时凝聚起团队的向心力,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

2运动教育模式在篮球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性

运动教育模式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尝试,是实现我国体育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而想要将运动教育模式更好地应用到教学实践中,便需要真正了解运动教育模式的关键所在,即了解运动教育模式的重要性和优劣势。

2.1为我国运动教育模式的改革提供了新思路

有效的专业运动教育模式是把体育教学者的目标合理充分地融入体育教学中,是一种对在校学生进行集体运动技能教育的实践,因此实际操作性和实践性相对较强。除此之外,该运动教育模式的主要目标是调动学生对于体育教学和体育运动的热情,因此学校所设计的体育比赛项目需适当降低要求,以达到符合在校学生整体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4]。该基本目标与当前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五大运动目标相互之间构成体系,既能够实现体育运动的全民参与,还可实现对运动体育技能的培养以及对学生身心健康的辅导工作,最终实现学生对社会环境适应能力的提升。而真正围绕我国当前体育课程教育发展现状,解决该教育问题的有效办法之一,便是尽快构建多元化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

2.2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形式更具有多元性和多样性

运动职业技术教育是现代运动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重要基础,运动人员参与的方式多元化,则已经是这个教育模式的显著发展特征。运动教育模式要求高校学生在体育教学中不断通过变换各种角色——如教练员、运动员、裁判员等参与到运动教学课程,进而培养了高校学生对于体育课程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积极参与各项体育技术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真正实现了高校学生和运动员的技术水平的快速提高[5]。运动教育模式多元化的目标是让高校学生积极参与课程教学中,进而使高校学生能够拥有更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体育行为。

2.3促进学生自身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运动教育模式的内核便是通过游戏化和生活化降低运动技能的要求和难度,进而保证学生自身综合能力的多样提升,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自身适应能力的提升,最终实现学生实际运动能力的提高。其中,运动教育教学模式对大学生形成社会发展心理学和适应能力的双重影响,主要表现是成功运动体验、体育学习动机的双重培养以及学生自尊、自信力的双重培养。在整个赛季过程中,与其他队队员之间的密切交流将会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宣传培养工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角色的自我扮演心理过程,实际上也是对一个社会主体角色的双向迁移的心理过程[6]。除此之外,由于不断加强学生之间的联系和合作关系,运动教育模式对于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也具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

3结语

教育运动范文篇7

首先:由于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秉承“金牌至上”的理念,取得好的运动成绩是运动员职业生涯的首要追求。一旦出现训练、竞赛活动与文化学习活动发生冲突,运动员、运动队都很自然的选择了放弃文化学习。其次,我国运动员竞训安排与文化教学之间也存在着矛盾。文化教育强调知识的系统与连贯性习得,要求学生循序渐进,不间断学习,但运动员经常需要外出训练、比赛,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时,文化学习就自然被中断或终止。运动员很难有机会获得系统性的学习,在影响学习进度的同时,也大大影响学习态度和信心。再者,在我国现有的运动员工资评定与退役安置体系中,比赛成绩是判定的重要标准,这就使得运动员在学训选择上,自然倾向于训练,而忽略文化教育,从而导致其在学习自觉性的缺乏,文化成绩也很难得到提高。此外,运动员文化教育的特殊性使得其文化教育内容跟不上社会需求的变化。现阶段运动员文化教育主要以应付国务院规定与参赛资格相关“语数外”三科为主,对其他如思想道德、心理素质,甚至是新技术(如计算机等)普及等方面都很少涉猎,这就使得运动员在综合素质能力培养过程中处于较为落后的位置。最后,在现阶段我国运动员文化教育的主要基地是各地方体校,他们一般集运动训练与文化教育为一体。由于观念与意识以及其他现实条件限制下,这类体校的文化教育师资力量、教学基础设施配备等方面都较为落后,也很难满足运动员文化知识学习的发展。

二、运动员文化教育发展对策的思考

运动员文化素质教育是一个多层面、系统化、有序性的教育过程,既要依照教育规律也要符合运动员运动训练与竞赛特点。要做好运动员文化教育则应针对其问题从运动员文化教育体制、教学内容、教育理念等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一)加快运动员文化教育体制的改革与完善

1、建立完善运动员文化教育构成体系

运动员文化教育主要由学校教育、运动队教育以及社会教育三个方面组成,在现有学校教育不能满足其文化教育需求的条件下,适度的加大运动队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支撑力度。在运动队教育中有效利用运动队中教练员、指导员的权威性与思想引导作用,督促并鼓励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意识与态度。在社会教育中,积极广泛地吸纳社会教育力量,开放运动员文化教育市场,鼓励社会教育机构为运动员教育提供更多、更新产品。

2、完善运动员文化教育管理机制

首先,要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大对运动员文化教育活动的监管活动,将运动员文化教育问题放在运动员个人素质发展构架中的重要位置,确保文化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其次,加大对集训、竞赛运动员的异地教育安置工作,保证运动员文化教育的连续性。再次,就是切实加强运对教练员、行政人员、教师等动员文化教育的工作人员的管理,要求责任到人,确保运动员文化教育活动落到实处。

(二)加快运动员文化教育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完善

1、完善多层次、系统性教学体系

在教学内容改革与完善过程中要注意教育的系统性特点,根据运动员的学龄阶段合理安排各教育课程,从义务教育阶段到本科学历教育阶段,拓宽运动员文化教育深造的渠道,保证运动员对文化学习深造的需求。此外,还应加强对运动员退役安置工作中的文化教育力度,合理构建运动员职业培训,让他们能获得一技之长,帮助其在二次就业过程中的稳定转变。在保证运动员深化文化教育需求的同时,也为体育事业发展培养更为高层次的体育人才。

2、合理完善教学内容,拓宽文化教育知识面

在教学内容的完善过程中,应改现有的单一应试型教育内容为心理健康、道德价值观、应用性知识等多元化的教学内容构成。一方面为运动员建立良好的文化知识储备体系,另一方面加强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思想价值以及实际技能的素质习得。在完善运动员文化体系的同时也为运动员的二次就业奠定了一定的知识基础。

3、加快运动员文化教育意识的转变

教育运动范文篇8

关键词:优秀运动员;数学教育;困境;对策

一、优秀运动员数学教育的困境

在现有的体育单招体制下,数学科目是四门必考的科目之一,应该说是非常重要的科目。但实际上,从近几年的体育单招数学成绩来看,该项科目平均分经常是20~30分,这是从事运动员数学科目教学的教师必须面对的“尴尬”现实。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如下:

1.学习时间少

运动员(学生)因为训练、比赛,其数学教学时间远少于相同学段普通学生相应的教学时间,而且,最好的学习时间(如上午)往往都是用于运动训练的,造成学时少(时间不够)、学不好(运动后上课体力精力尚未完全恢复,精神不集中、困顿)的情况;运动员(学生)因为经常要参加比赛,且不同运动项目运动员(学生)比赛时间经常不同,导致运动员学习进度难以统一。

2.学习基础普遍较差

优秀运动员的实际情况是运动能力强,数学底子普遍薄弱,如有的就读中专的运动员,小学乘法和除法的基础都没有夯实,讲了中专的知识更不能理解,课堂练习无从着手,有些运动员对数学课基本是放弃的状态;有的运动员初一初二只训练没有学习,直接插入初三班上课学习,学习缺乏系统性,对数学知识一知半解。

3.教学针对性差

笔者任教的中专部,采用的数学教材是普通高中通用教材,而普通高中教材是根据普通高中教育学生基础编写的。很显然,考虑到运动员的实际,这本教材不是很适合学生,与体育单招的高考考纲也不适应。在教法上,一些教师仍然沿用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法,手段单一,课堂气氛沉闷,教师教得艰难,学生学得难受,学习效果自然不会理想。

二、运动员数学教育对策

1.要主动适应优秀运动员数学学习实际

在整体上,对优秀运动员的数学教育要按照体育单招数学考试的大纲要求,不要主观地提高要求或降低要求,不能按照普通高中的标准上课。为了充分高效利用运动员的宝贵学习时间,教材要在精、减、省上下功夫,明确重点。在个体上,学生学习基础、学习进度差别大,齐头并进是行不通的,我们建议采用分层次数学教学法。分层次数学教学法包括分层次数学教学目标、分层次数学课堂作业、分层次课余数学补差。学生知识基础不一样,要有不同的学习要求。如教学目标上,笔者在讲授解一元二次方程时,根据学生实际,划分三个层次的数学教学目标:要求基础最好的运动员(学生)掌握用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三种方法求解,要求基础较好的运动员(学生)掌握配方法、公式法或公式法、因式分解法中的两种方法求解,而基础差的运动员只需掌握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即可。在作业布置上亦要体现出层次差别。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做法,使数学教学适应了不同运动员的学习实际,让各个层次的运动员都能积极参与到数学课堂的学习中来。在教学时间上,教学时间要弹性化。遇上大的赛事年份,及时与各运动中心沟通协调,调整学期长短,避开比赛高峰,减少运动员因赛事造成的缺课。建立个别辅导和集体辅导的制度,对于个别落下课程或基础差的运动员,利用他们训练的业余时间“开小灶”,帮助他们尽快赶上学习进度。

2.数学教学要简洁实用,让运动员易学易懂,建立学习信心

数学之美在于简洁,同样的,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也要树立简洁实用的标准。笔者在为运动员(学生)备考体育单招高考数学数列内容时,对于平面向量的题目模块,一般建议学生不要死记硬背向量的内积公式,遇到平面向量的选择题或填空题时,尽量利用向量的概念把表示向量的有向线段准确地画出来,以此来估测两个向量的夹角即可等等。这样的教学,让学生抓住数学学习的关键,降低了数学学习的难度,增加了数学学习的信心,提高了数学学习的实效,深受运动员(学生)的欢迎。在数学课堂上,努力将数学与鲜活的生活及训练案例相结合,让学生发现数学也有饱满的一面,不再那么干瘪。撇开那些死记硬背的公式,找回数学的真谛,让数学返璞归真。

3.运动员数学教育要发挥教师“魅力”

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很多时候当学生喜欢一个教师,他的该门课程的学习也会变得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反之,就会对该门课程提不起兴趣。这其实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是会教授知识就行了,还要对运动员有爱、有师德、有较高的个人综合素养等,这样才会使课堂变得轻松,运动员提起精神了,学习就抓上去了。教师应该带着“爱”去教,要用“心”关注他们喜欢什么,厌恶什么,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这样才能换回他们用“心”地学习数学知识,更坚强地追逐自己的梦想。

4.运动员数学教育要讲究“手段”“方法”

借助微课、多媒体等先进教学信息技术优化资源、创新数学课课堂教学模式。这些做法,提高了运动员的学习效率,实现运动员“乐学”。例如:在课堂上可以让基础好些的运动员循环充当“个性教师”角色来授课,也可以让运动员充当“资深编书人”角色来编辑教材,也可以让运动员在上黑板板演时彼此“纠错”“找茬”。在教授数学时,尽量做到从最初的概念出发,能结合图形的尽量结合图形,着重培养运动员对概念和含义的真正理解及灵活运用能力,而不是记忆那些繁琐的公式,避免产生运动员畏难情绪。另外,教师应尽量让讲授的内容形式鲜活,特别是与运动员训练、生活相结合,增加运动员对数学教育的亲近度,让运动员体会到数学的用处和学习的快乐,以此来提高他们学习兴趣和激情,真正使其达到“乐学”的状态。

三、小结

数学课对于运动员来说,是一门抽象、艰涩的学科,由于各种原因,运动员数学教学实效不佳。要改变这种局面,需要数学教师自身多做改变,以适应运动员的实际,降低数学学习的难度,增加运动员学习数学的信心,提高数学学习的实效。

参考文献:

[1]宋玉,蔡小松,曾炜.广西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现状之初探[J].广西教育,2015(4).

[2]宋玉,蔡小松,曾炜.广西优秀运动员数学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运动精品,2015(5).

[3]历丽玉.浙江省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2,38(8).

教育运动范文篇9

[论文摘要]美国品德教育运动涉及的内容和人员都比较广泛。品德教育运动虽在实践模式和概念表述上有差别,但其中有一些被基本认同的观点。客观分析品德教育运动,同时结合文化背景对我国的德育实践进行有益的反思是非常必要的。

美国的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一直对其他国家产生着重要影响。近年来,美国教育领域出现的旨在回到过去的品德教育运动(charactereducationmovement)同样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和思考。如何认识和借鉴美国的品德教育运动?我认为应该分析运动产生的背景和了解运动的基本内容,同时结合我国的文化背景与德育实践进行客观的分析和反思。

一道德教育“回到传统”

20世纪以来,美国的道德教育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传统德育阶段、相对主义与过程主义阶段、品德教育运动阶段。在不同的阶段,美国德育表现出不同的德育理念和实践模式。

传统德育阶段的道德教育基本上属于赫尔巴特式的传统教育范畴。在这个阶段,德育强调正面直接地灌输;强调纪律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强调学生自律。在这个阶段,伴随道德教育过程的有被广泛阅读的品德教育读本《麦加菲课本》,呈现给孩子们的是关于英雄与美德的故事。

传统的德育模式在20世纪20-30年代受到了两方面的冲击:一是杜威的实用主义德育理论,另一是休·哈兹霍恩和马克·梅所做的著名的“品德教育调查”。杜威的实用主义德育理论强调儿童中心、儿童自主,提出“生长之外无目的”,这些观点对直接德育、成人权威、道德价值灌输提出了挑战。休·哈兹霍恩和马克·梅的品德教育调查选取了一万多名调查对象,涉及33个行为指标,所得到的结论是“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课堂品德教育能减少学生的不良行为和增加利他行为”。在以上两个因素的影响下,美国的道德教育实践和道德教育理论都发生了变化:在实践上,道德相对论使学校放弃了道德教育;在理论上,出现了以道德相对主义和过程主义为特征的价值澄清学派和道德认知主义学派。这两个学派都把道德教育的重点指向道德思考、判断和选择,强调道德行为产生的过程,不提倡教师给学生提供标准答案,而是引导学生做出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但是实践证明,仅仅发展儿童的道德判断对于儿童道德行为的产生和巩固的效果都是很有限的。

道德相对主义和过程主义与美国20世纪60,70年展起来的极端个人主义相结合,导致了美国糟糕的社会状况。传统的道德环境转变为一个相对主义的道德环境。采取什么样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态度没有一个共同的标准,而完全成为个人的选择。在学校里,教师不敢进行正面的道德教育,否则就有推广自身价值观的嫌疑。在家庭中,父母也逐渐失去正面教育的信心。美国的青少年缺少一个用作态度与行为引导的基本价值标准,再加上信息时代社会发展变化的加快,以及作为社会基本细胞的家庭结构与功能的改变等,这些都使青少年处于一个不利的道德发展环境(50%的离婚率、1/3的婴儿一出生在单亲家庭等)。这种不利的成长环境导致青少年产生很多社会间题:暴力与破坏行为、偷窃、性早熟与性虐待、自毁行为等。例如,每年美国有1,4万14岁以下的女孩子成为妈妈。1988年美国卫生局调查显示:20岁以下的青少年中有自杀企图的占1/7。

从20世纪80年代起,许多德育专家批判相对主义与过程主义,呼吁加强品德教育,主张回归到传统的道德教育模式。这些呼吁逐渐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及行动、资金的支持,“品德关注联盟”、“品德教育伙伴组织”等组织相继成立,“回到传统”的呼吁与行动进一步发展成为涉及很多人和很大范围的品德教育运动。

二品德教育运动的基本观点

如何理解“品德教育”的含义?目前争论很多,下面介绍两个用得最多的定义。一个是阿兰·罗克伍德的定义:品德教育就是指以学校为基础并与社区机构合作进行的,通过直接、系统而非相对主义的价值影响去培养学生良好行为的一种教育;另一个是“品德教育伙伴组织”提出的:品德教育就是学校、家庭与社区在帮助孩子理解、关心和实践核心伦理价值的有意识的活动。虽然在实践模式和概念表述上有差别,但品德教育运动仍然有一些大家基本认同的观点:

1多元社会中仍然存在普遍认同的价值

品德教育运动的支持者认为,普遍价值是存在的,学校可以理直气壮地传授它们。以发展儿童的道德判断力为重点的柯尔伯格也逐渐认识到,道德教育的内容是道德教育者不可回避的问题。柯尔伯格的妻子(也是他的合作者)安·希金斯曾经写到:“作为一名道德心理学家、教育家和倡导者,柯尔伯格认识到他必须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一个哲学家,回答诸如‘什么是美德?’‘什么是公正?’等问题。最后,他相信,在学校和社会中培育道德发展,须由哲学家们评判是公正的。为了界定公正,柯尔伯格求助于柏拉图、康德以及与他同时代的约翰·罗尔斯和于尔根·哈贝马斯。”

品德教育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托马斯·里克纳提出,尊重与责任及其派生的价值是学校能够合理传授的价值。另外,还有其他教育工作者以及教育组织提出的各种价值观标准。这些标准在内容上有差异,在产生过程上值得推敲,但普遍价值观存在并可以在学校传授这一点得到了人们的认同。

2强调正面直接的道德教育

在品德教育运动中,教师的职责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一些学校要求教师努力把鲜明的价值观教育融入到他们的全部教学活动中,期望教师和学校的工作人员成为学生品性学习的典范。芬斯特马赫(G"Fenstermacher)指出,教师从3个方面扮演着道德代言人和道德教育者的角色:第一,他们可以非常直接地进行道德教育,这种指导形式被称为说教式指导;第二,教师可以向学生传授与道德有关的内容;第三,教师以身作则,以自己的道德行为来感染学生,让学生从教师身上看到诸如诚实、公平竞争、替他人着想、宽容和共享等品质。学校实践证明,德育的很多工作需要教师进行直接的解释说明。在某些问题上,学校要求教师有明确的价值观,并让学生感受到这种价值观。

3要求学校与社区、家庭相互配合,建立立体综合的德育系统

20世纪以来,一些社会因素的变化降低了家庭、社区等传统养育机构对孩子的影响。例如,迅速的工业化,从融合着核心价值观的乡村来到大都市的移民,多元文化的迅速出现,媒体提供的多视角的道德与文化观点给父母和孩子带来的困惑,妇女进人职场对孩子养育环境的影响等,这些都使得社会向教育机构寻求帮助。美国德育工作者也强调学校要充当道德教育的主要角色。

在品德教育过程中有很多学校在努力地影响家长:i>让家长重视孩子的道德发展,如提供家长课程,举行早餐会,午餐后在家长工作的地点进行演讲;2)让家长参与品德教育过程,如向家长通报最近时段的活动主题,与家长一起设计品德活动,让家长参加孩子们的主题活动和各种仪式;3)成立家长支持性团体,举办经常性的讨论会。

学校还寻求社区的帮助。例如,社区邀请专家和家长交流品德教育问题,社区为经常缺课的孩子提供帮助等。

4强调实际的行为训练

为纠正价值澄清学派和道德认知学派只关注道德教育过程的不良倾向,很多学校在培养学生品德的项目中都努力给学生提供实践道德价值观的机会,每个品德发展项目都有实践计划支持,如义务服务、校园巡逻队、自主经营管理学校商店等。

对学生品德发展水平变化的评估不是仅仅依据道德知识的测验和道德两难故事的判断。德育效果评估的主要依据是学生行为的变化。在对一所学校的品德教育计划的效果进行评估时,评估者要做的事情是将计划实施之前的有关学生行为的基线数据与受计划影响的数据做比较。

5体现关怀伦理的思想

美国的品德教育运动受到了内尔·诺丁斯关怀理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方面:1)德育工作者从关心孩子所面临的问题人手设计品德发展项目;2)在品德教育过程中注重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爱,为无障碍的师生交流和建立教师个人的积极影响奠定基础;3)在品德发展目标中,把情感教育、关心与自尊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

从品德教育运动的兴起及其基本的实践模式与观点看,它是对道德相对主义与过程主义的否定,同时又体现了关怀伦理的思想。

三对“品德教育运动”的分析

品德教育运动是美国教育领域中的重要现象,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在对这一现象考察和分析的过程中应注意两点:

1)美国的品德教育运动本身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概念问题;“回到传统”与传统德育的本质区别问题;在价值多元的社会如何产生核心价值观、如何避免灌输;等等。

2)结合我国的德育实际和文化背景对其分析和借鉴。以“回到传统”为口号的品德教育运动并不是真的要回到传统德育状态,传统德育赖以存在的社会与文化条件已不存在,品德教育运动是在美国现代化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我国以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为基础的德育实践与美国德育实践有较大的差别,以重群体价值观为特征的文化背景与美国注重个体价值观的社会背景也有很大差异,因此我国德育实践的出发点和德育工作重点都应有所不同。

四品德教育运动的启示

美国品德教育运动可以给我国的德育实践以下一些启示。

第一,关注文学作品对道德教育的价值。工S.列明((J.S.Leming)认为,儿童在文学作品中的体验是一种道德观察学习,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亦支持这种道德观察学习观点。文学作品给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参与美德行为模式的机会,还建立了德育目标与榜样之间的联系,并把道德认知转化为可欣赏的道德行为。

第二,引导学生进行道德哲学思考。虽然在品德教育运动中,一些德育工作者批判只注重道德判断的德育,但他们并没有完全放弃道德思考。道德教育的假、大、空是不行的,但是仅仅停留在行为习惯和规则层面的道德教育同样不是真正的道德教育,教育者应该适时地引导学生进行道德价值与信仰方面的。

第三,重视建立家庭、学校、社区相互配合的品德教育体系,并采取一系列切实有效的保障措施。

教育运动范文篇10

一、新数运动倡导数学教育现代化

众所周知,新数运动是六十年起的一场席卷世界的数学教育改革运动,其主要目标“就是要以现代数学思想对传统的数学教育进行改造,从而实现数学教育的现代化.”[1]新数运动对传统数学课程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小学的数学已经全部作了重新考虑,‘结构’(主要是代数结构)成了中学课程的基础,许多国家里,几何作为独立的实体趋向于从课程中消失.虽然作为补偿,增加了图像和图像表示的应用.特别地,坐标几何倾向于下放小学.”[2]

因此,新数运动所倡导的现代化,实质上就是数学内容的现代化,其前提是“要像20世纪的数学家所理解的那样,去逐步向学生揭示数学结构,从而使学生们进一步领会、应用和爱好数学.”[2]但倡导者们的美好愿望因新数运动的受挫而破灭了.

二、从新数运动看数学教育的现代化

1.数学教育的现代化是一项系统工程

新数运动之所以受挫,就是因为过多地注重了数学内容的现代化,而忽视了数学教育现代化的其他方面.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数学教育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它由一系列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子系统组成,同时它又从属于数学教育这一更大的系统.因此,在研究该系统时,既要从系统总体出发,综合考虑诸子系统及其相互作用,又要把它放到更大的系统中,研究它和外界环境的关系.

1.1数学教育现代化必须综合考虑

各子系统间的相互关系数学教育的现代化,简言之就是创造符合时代要求的数学教育.其中,数学教育观念的更新.数学内容的现代化、教学方法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学习方法的现代化、师资队伍的现代化、数学评价的现代化等要素均为该系统的子系统.诸子系统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

新数运动的宗旨是实现数学教育的现代化,它顺应了社会对数学教育的要求,是完全正确、合理的.但倡导者们没有认识到,数学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包含着一系列要素的大的系统工程.数学教学内容(或学习内容)突出了现代化,而数学教学方法、数学教师素质却没跟上现代化的步伐.用传统的方法去实施新课程的教学,难免会出现“异化”、“落伍”的现象.同时教师面临的是“放弃他们熟悉的东西而去追求他们感到陌生的东西,”[2]这样,不仅存在心理上的障碍,而且有知识结构上的障碍.可见各子系统间若不相互配合,便会产生负作用.只有综合考察,使它们相互促进、相互协作,才能形成实现数学教育现代化的合力.

1.2数学教育现代化必须置于数学教育这个更大的系统中考虑

数学教育现代化又从属于数学教育这个大系统,因此研究数学教育现代化,还必须探讨教育学、心理学、科学方法论等相关学科对它的影响,即考察它与环境间的相互关系.新数运动虽然符合社会发展,又有现代数学提供理论基础,但它只注意充实现代化的内容,而没考虑学生的心理结构,违背了教育学、心理学规律,以至学生接受不了新的数学课程体系,这是新数运动受挫的最直接原因.也就是说,新数运动没有注意吸收相关学科的理论、方法或成果,忽视了和环境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导致了失败.

可见数学教育现代化是一项复杂浩大的系统工程,我们不仅要研究该系统的诸要素,而且要探讨系统所处的环境,忽略其中任何一个因素,都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2.数学教育现代化需要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任何一项教育改革都必须采取谨慎的态度,数学教育的现代化当然也不例外.缺少典型的实验和评价过程也是新数运动失败的原因之一.因此,实现数学教育的现代化必须要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其一现代化的内容要渐进,其二现代化的范围要渐进.现代化的内容要渐进是指,现代数学必须经过教材上的技术处理,将其思想方法由浅入深地渗透到中小学课程中去,以螺旋上升的形式出现,使学生逐步理解、接受现代数学思想.现代化的范围要渐进是指,进行数学教育现代化的改革,必须要有一个从小范围到大范围、由试点到推广的过程.首先在小地区、小范围内进行试点,如果收效良好,则总结经验,宣传推广,进而普及;如果出现问题,则及时修正、调整,再投入实验,在完善的基础上再进行大范围普及.

数学教育的现代化也必须要有一个渐进的过程.一方面,数学教育改革不同于一般的实验——具有可重复操作性,它的失败将意味着付出贻误一代人的惨重代价,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数学教育的现代化要尽量避免失败,慎重从事.另一方面,突如其来出现的新事物,会给传统的思想观念(在头脑中已形成固定模式)以巨大冲击,人们于心理上难以接受,而且从知识水平上讲也难以接受.从这个角度来看,缺少渐变过程的数学教育改革不易成功.新数运动就是典型的实例.3.实现数学教育现代化必须充分调动各方人士的积极性

新数运动轰轰烈烈的展开是与欧美各国政府的支持、教育界的热情欢迎分不开的.但由数学家和数学教育理论工作者组成的领导者们并不太了解学校教育的实际情况,除了他们是积极的参与者外,其他人士如教学第一线的数学教师、学校管理工作者等均是运动的响应者.因此新数运动的课程体系重视了现代数学的因素,但脱离了学校教育的实际情况,“居高”而不够“临下”.

新的课程结构使“许多父母因再无力帮助子女而担忧”,“部分不知所措的父母把它看成是代沟的又一新象征”.[3]教育界虽然表现出“热情地接受新课程、新概念、新符号”,[3]但教师自身素质达不到新体系的要求,面对一系列的新术语,他们也是一片茫然.因而,新数运动必然遇到来自社会、家庭、学校的阻力.

事实上,社会各方在数学教育改革中均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尤其是教师,他们是改革试验的直接实施者,熟悉、了解第一线的实际情况,因此来自他们的意见、建议是极有价值的.“如果教师是改革的发起人,或者在设置新目标、确定新目的或者在实践中起了作用,或者就只是……要在他(她)那儿进行改革,那么他(她)实际上就是这项创新的一个‘股东’:他(她)得到一种明显的激励,这将有助于克服事业开头所遇到的困难.然而,如果决定是上头做出的——有时情况很可能是这样的——,那么情况就大为不同了.这时就必须使教师信服改革的必要性,并对他们提供适当的支持和鼓励.”[2]可见,使广大教师成为现代化运动的积极参与者意义重大.同时,政府的支持、公众的理解、家长的协助,对促进数学教育的现代化都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进行数学教育改革必须充分发挥各方人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特别要把“由数学教育理论工作者和数学家所组成的共同体在全国范围内的领导作用,和广大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及家长等在各个具体区域内的创造性工作”[1]协调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减少阻力,加快现代化的进程.

4.数学教育现代化具有动态性

其动态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纵观改革的历史,它具有时代性和相对性;二是就每一项具体的改革而言,它具有过程性.

4.1数学教育现代化的时代性和相对性数学教育现代化是符合新的时代要求的数学教育,是时展的产物,因此它具有时代性.同时,随着社会进步,现代化的内涵也必定不断发展,因此就其内容而言又有相对性.从而数学教育现代化不是一个固定的、僵化的模式,而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工程.六十年代正好是布尔巴基学派的结构主义思想时期,因此结构主义学派就为新数运动提供了理论基础,所倡导的数学教育现代化就是以结构主义思想来重建数学教育.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正在改变着我们的世界,当然也在影响着数学教育的发展,或者说数学教育要符合这一时代特征.因此近年来又出现了这样的说法“数学教育的现代化就是要以计算机为基础来‘重建’数学教育”.[1]可以预见,随着时代的前进,数学教育现代化又必将有新的发展和突破.

4.2数学教育现代化的过程性新数运动的以现代数学思想改造传统数学教育的指导思想是深入人心的,正因为此,人们对新数运动寄予了很大希望,也正因为如此,人们容忍不了它所暴露出来的弊病,以致招来暴风骤雨般的尖刻的批评、指责,令支持者也无力摇旗呐喊.

事实上,任何事物都是过程,都是作为过程而出现、而发展的,数学教育的现代化也必然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当它以崭新的面貌问世时,难免会有一些不尽人意之处,它在过程中得以成长、壮大、完善.充分认识其过程性,就可“善待”改革:数学教育的现代化很难一步到位,而需不断发展,对其弊端,不应刻薄攻击,而应客观评价,也就是给它一个“宽裕”的反思环境,使之在调整中发展,在改进中完善.从新数运动的现代化一下子“回到基幢,“回到祖父一辈的数学上去”,就是没有正视其过程性.

5.数学教育现代化具有可行性

新数运动所倡导的数学教育现代化,一直是世界各国数学教育改革的方向,我国在1958年~1960年间和1978年~1983年间,也进行了现代化改革的尝试,增加了概率、统计、逻辑代数、微积分等近现代数学知识[5].但由于不符合我国实际情况,改革没有实施下去或进行了调整,其情况与新数运动有某些相似之处.于是,人们不禁要问:究竟能否在中小学充实先进的数学内容?

布鲁纳认为,可以将任何数学教给任何水平的任何学生.A·A·斯托利亚尔指出:可以把现代数学的重要思想转化为儿童能接受的语言[6].这就为数学教育现代化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持.同时,新数运动并不是全军覆没,法国教改的成功,从实践上论证了在中小学阶段充实近现代数学内容是完全可行的.国外许多心理学家、数学家、教育学家也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反驳了关于不可能进行小学数学现代化的意见[6].因此,我国应当对数学教育现代化充满信心,不能因为新数运动的受挫而裹足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