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术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6 15:53:47

教育学术

教育学术范文篇1

关键词:法治教育;法制;学术史

法治教育是我国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追溯法治教育的发展历程,经由对相关政策与理论研究的梳理,可以认为我国学校法治教育经历了从法制到法治的演变过程。本文对中国知网上自1978年以后对“法制教育”和“法治教育”收录的547篇相关研究进行分析,发现法制教育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1980年,林秉申[1]首次介绍苏联的法制教育经验,到2014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后,法治教育从学术论争走向政策,对法治教育的研究呈现井喷式发展。

1法制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我国成文法律相对较少,法制教育均是以单个法律的宣传教育为主。1978年以后国家颁布系列相关法律并下达普法工作指示,中小学校开设法律常识课程。该时期的青少年法制教育肇始于改革开放之初,社会处于变革时期及国家的法制恢复建设时期,带有浓厚的时代色彩。

1.1法制教育概念的发展

法制教育的概念形成是逐渐发展的。对法制教育概念的研究,围绕法制教育、法律教育、法学教育和道德教育等概念辨析开展。1982年起,教育部在全国各地初中普遍开设《法律常识》课,法制教育作为一个固定概念出现。20世纪80年代初期,王银、陈烈[2]等人立足于加强青少年(包括失足青年)的教育、感化和改造工作,将法制教育提升到纪律教育、道德教育同等的地位。法律教育是法制教育早期的内涵式表达,是以法律常识、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的普及为主的教育。指导思想上以守法教育为目的,内容限于国家颁发的法律、法规的介绍和学习上[3]。法律教育是法制教育初期的特殊形式,在推行法治教育的初期,普及法律教育的趋向无可厚非。但应认识到,这种思维自然是不全面的。依法学家[4]们看来,法律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和训练法律职业者的法律素养,尤以大学法学院的法律教育为主,这与法学教育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关于法律教育与法学教育,可以看出二者是截然不同的概念范畴,在学科归属、课程内容上都存在较大差异[5]。早期法律教育的误用来代替法制教育的现象,在学者们尤其是法学研究者的明辨中其概念的内涵已经固定下来。法制教育与德育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与德育的内涵有很大关系。德育内涵泛化说认为,除却时事政策以及加入除政治教育之外的德育内涵主要包括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法制教育[6]。窄化说认为,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均为思想教育工作,前者是前提和基础,后者是强化和集中。有学者认为[7],道德教育与法律信仰应互通有无,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

1.2法制教育目的争论

学者们围绕法制教育目的的实现进行了讨论。一方面,大部分学者认为,法制教育最重要的目标是青少年的法制意识培养,把具体法律知识内化于心,着力培养学生的法治精神,属于思想教育的范畴[8]。另一种观点认为,法治教育课程应定位为知识传授课。其目的在于改善补充学生的现有知识结构,其任务是通过法律的教学,系统传授法律知识,增加学生的知识量。我国在初期学习苏联实施法制教育模式中,逐渐形成法制教育的基本观点:法制教育不仅应当包括法律知识,也要发挥法制观念的认识功能、评价功能和调节功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青少年的价值观培养成为法制教育的终极目标。因此,法制教育的目标以意识培养为主的相关言论始终占据上风。

1.3法制教育实施及其困境

法制教育实施对象的界定,决定了法制教育成效如何。该时期法制教育的主要对象经历了由社会公众聚焦到青少年,进而关注特殊群体的法制教育,如中师学生、医学生等,后者也丰富了法制教育的实施群体。法制教育实施困境是学者们研究的一个重点。当前我国中小学法制教育存在学生自身学习目标定位不准、消极心理突出,教育环境缺乏合力的问题。中小学法制教育实施面对的困境,究其本质是实然的教育法治难以落实的限制,为此,法治进入学校教育内容、成为平衡多元价值的平衡器,使德治与法治融为一体亦是现实的选择。高校非法律专业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具有基本知识不足、满意度较低的特点,宜采取主副课相结合、相统一的原则,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兴趣。法制教育师资是法制教育实施的保障。提升教师的教育法律素质,培养教师的法治精神,才能在教育教学中落实法律的实效。师范院校承担培养师资的重任,要结合师范性特征增强法制教育的针对性。

2法治教育

法治教育纳入国家政策文件肯定了该时期学者们对法治教育的思考,法治教育政策的出现也进一步引发了学者对法治教育的讨论。

2.1法治教育意涵研究

法治教育是指,通过对公民进行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法治思想教育和宣传,使公民以法律规定来规范自己行为,同时用法治思维来指导自己行为的一种教育活动。法学教育为我国培养大量高素质法律人才,传播法治理念。法学教育与法治理念二者是相辅相成的紧密关系,前者是后者的温床与载体,后者则是前者的核心与基础。有学者认为可以形成法育这一概念,与德、智、美、体、劳一样,成为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9]。法治教育与法制教育之争围绕两者的内涵展开。法治教育即法律素养教育,包括公民认知和运用法律的素养和能力,以及这些外在能力和素养之运用中构成内在的思维和意识,后者即法治理念教育。重视法律价值的实现过程,是法治教育的核心。法制教育侧重于法文化器物层面上的传播,帮助学生增进对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理解,自觉遵守法纪。从法制教育到法治教育,将法律素养的培养从器物层面提升到法文化的意识层面,是法律文化浸润人心的过程。自此,法治教育与法制教育的不同不辨自明。

2.2法治教育实施困境

法治教育及法制教育开展已有三十年的历史,总结既往经验,现阶段对法治教育的理解认识、内容安排、教师专业素养、管理评价机制上无法满足法治教育开展的需求,主要原因在于:法治教育目标与内容未明确回应现实。法治教育有丰富的内容,而在现有研究中法治教育的内容与目标不做区分,以内容代目标,以部分代整体。将法律知识中的条件性知识的实现作为教育法律培养的重心,通过创造和利用问题情境,采用新型教学手段为载体,实现既定目标[10]。一定程度上来说,这为解决法治教育突破传统的法律知识灌输提供了新的思路。中小学法治教育在价值取向上存在偏差。现有的法治教育在内容与教学模式上都存在问题,譬如高等教育领域中的法治教育常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传统的灌输性教学模式依然存在。法治教育实施动力不足。学者指出了法治教育实施效果不佳的现状并分析了原因,例如张华就认为,法制教育的历史语境决定其组织方式,导致法治教育带有历史局限性,现有运动式的普法逻辑自上而下使法治教育在运行逻辑和现实基础之间的差异妨碍了教育的顺利开展[11]。

2.3提升法治教育有效性的对策

学校法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关于如何实现新时代法治教育的要求,研究者们对法治教育中的实践性问题研究,由以往的经验性描述上升凝练为基础理论研究,涉及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及途径,法治教育的师资培训,明确的评价实践活动的目标及可量化的实践活动考核评估标准,具体而言:①应重视课程资源研究,实施全方位法治教育。实施法治素质教育,要优化教学过程,还应通过完善法治教材、开展课程课题研究以促进法治教育的实效。②应重视法治教育师资研究,提升教师法律素养。为提升教师的教育法律素质,除了改进师范生在校课程,学者们还针对教师继续教育提出了加强法治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建议[12]。③重视建立健全评价机制,开展第三方组织的研究与实践。对域外经验的借鉴,也是学者研究法治教育评估的一条进路。④完善激励机制。

3研究反思与未来展望

关注学科逻辑,提升研究科学性。对于研究的遵循的逻辑问题是判断研究科学性与否的关键。当前法治教育研究的思路沿袭技术理性的路线,对法治教育的课程、师资进一步知识化、实体化,按照学科逻辑、年龄阶段将法治教育的内容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不可否认,在法治教育实施的初期,这种理论指导下的法治教育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此种研究范式,对法治教育作为青少年一种重要的生活体验关涉较少。未来,法治教育研究应基于价值理性,结合生活化、隐性的角度考虑如何构建和开展法治教育。置身社会主义法治,进一步拓展研究内容。从现有的情况来看,学界对法治教育的研究依然较少且具有滞后性,研究对象集中于学校尤其是当代大学生的法治教育,对于法治教育的宏观性研究较为缺乏。通过对文献的收集整理,部分专家围绕新近的热点开展研究,然而法治教育的研究应避免热点式研究,忌以偏概全,以有序而稳定的学科逻辑研究法治教育的全体、大局,进行深入、系统的探讨。未来,法治教育应围绕以下方面开展有建设性的探索:法治教育本体的研究,法治教育的合理内涵研究,规范研究的范式。合理借鉴域外经验,研究中国现实问题。基于国内外法治教育相同点和不同点,对中国法治教育进行前瞻,未来的法治教育实施中应深刻认识其意义和价值,完善中小学法治教育的整体规划和教育方式创新、增强社会参与,健全评价制度。从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的法治教育研究来看,法治教育的实践导向更为明晰,并且凸显出人文关怀的特点,这在国外的研究中更为明显,这也对我国学者的研究关注现实问题,注重法治教育的社会化提出更深层次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林秉申.苏联对青年的法制教育[J].苏联问题参考资料,1980(2):1-5.

[2]王银,陈烈.切实抓好青少年的法制教育[J].宁夏教育,1982(1):12-13.

[3]彭拴莲.法律教育,还是法治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2004(10):31-34.

[4]刘作翔.法制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法律教育[J].中外法学,1994(5):49-52.

[5]刘一睿.我国法制教育和法学教育的比较与启示[J].法制与社会,2008(32):375-376.

[6]张楚廷.论德育的内涵、层次及其相互关系[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4(2):84-90.

[7]徐继超.公民教育与公民法制教育[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72.

[8]贾志民.从法治意识培养谈学校法制教育[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1(10):104-107.

[9]孙霄兵.法育应当是中国教育的基本维度[J].辽宁教育,2016(12):31,34.

[10]张冉.非法学专业法律教育方式之探讨——以教育法律为例[J].教育学术月刊,2012(1):36-38.

[11]张华.青少年法制教育:困境与转型[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5,34(3):1-7.

教育学术范文篇2

【关键词】职业教育;学术环境;存在问题;对策建议

目前,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需要不断地探索与实践,更需要以学术研究作为支撑。然而,我国职业教育的学术环境建设仍然存在科学研究自律规范不足、学术不端行为时有发生、学术活动受外部干预过多、学术评价体系和导向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对于职业教育的发展造成了影响。《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优化学术环境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94号)要求:“优化科研管理环境,落实扩大科研机构自主权。优化宏观政策环境,减少对科研创新和学术活动的直接干预。”《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提出:“加强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机构和队伍建设,加大投入支持相关研究工作。”2017年12月,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所长王扬南在2017年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术年会上对2013—2017年职业教育科研成果获奖数量、科研立项数量、职业教育论文数量、专利申请数量和学术专著数量等数据进行了分析,并对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进行了总结:“过去五年,职业教育科研类型彰显、成果渐丰、发展有亮点。”因此,在职业教育由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的关键时期,加强职业教育学术环境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职业教育学术环境

1关于“学术环境”的研究

学术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是影响学术繁荣与发展的各种因素的总和,是创新人才成长的沃土。国内对于学术环境研究的学者较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对学术环境的理解方面,戚业国认为:大学的发展及其职能的实现都需要以良好的学术环境为基础。唐安奎认为学术环境是相对于特定的主体而言的,主要有学术制度文化、学术权威、学术群体、学术管理以及经济收入等。梁仲明认为和谐的学术环境由学术研究环境、鼓励创新的政策环境、和谐共进的人际环境等构成。许苏豫认为内部学术环境的影响因素有学术发展理念、学科建设、团队建设、学术道德建设、学术规范建设、学术成果产出以及为学术活动服务的相关配套机制等。在学术环境发挥的作用方面,阎光才认为维护大学相对自主的权力,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外在学术环境和一个相对宽松的大学内部环境,是中国高水平大学发展的基本路径。张东海通过调研发现中国学术环境不佳是影响留学生归国意愿的重要因素。荆建华认为学术环境是影响高校教师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职业院校学术环境研究方面,王淑涨和陈永丽提出高职院校大学生开展科研实践活动“机会少”、“支持少”、“指导少”、“动力少”等问题。缪宁陵认为培养和提高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最重要的是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和建设活跃的、自由探讨的学术环境。王进思和汪文敏认为高职院校科研能力是影响产教深度融合的重要因素之一,并提出高职院校科研能力的内涵特征与关键要素:科研战略领导能力、科研文化塑造能力、科研资源整合能力。从上述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关于学术环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校中,在学术环境的构成和作用方面已经有较为成熟的研究。但是关于职业教育学术环境的研究还相对较少,研究的内容也不够全面,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不足,成果的质量还有待提高。

2职业教育学术环境

职业教育的学术环境是能够促进职业教育发展、提升教师研究能力、增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内外部环境构成的有机整体。而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肩负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它的改革与发展更需要以实践为基础的学术研究来支撑。《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提出要加强部级、省级、市(地)级职业教育科研机构建设,加强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宏观政策研究和热点难点问题研究,开展指导教育教学改革和相关标准建设的理论研究,引导广大教师围绕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实践教学、终身学习等方面开展教学研究。《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提出要强化职业教育的技术技能积累作用,制定多方参与的支持政策,推动政府、学校、行业、企业联动,促进技术技能的积累与创新,职业院校教师和学生拥有知识产权的技术开发、产品设计等成果,可依法依规在企业作价入股。因此,要重视职业教育环境建设,充分发挥职业教育院校在学术研究方面的资源优势,促进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二、加强职业教育学术环境建设的必要性

1良好的学术环境有利于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长期以来,职业教育理论体系的缺失一直是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所在。职业教育理论的缺失严重限制了职业教育的发展速度,教育实践缺乏有效的理论指导,资源利用效率不高。随着职业教育综合改革的持续推进,在院校发展、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师成长、学生培养、内部管理、社会服务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影响职业教育发展的问题,需要通过不断的研究与实践来逐步解决。另一方面,职业教育的学术环境和职业教育快速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现有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机制在调动教师积极性、促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方面略显乏力。因此,优化职业教育学术环境,净化学术风气,努力形成职业教育“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新格局,从而促进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2良好的学术环境有利于职业院校的稳定发展

对照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职业教育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依然突出,与提出的新要求相比仍有差距。因此,整合教育资源,实现创新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职业院校发展的核心目标。随着职业教育由规模扩张阶段转向质量提升阶段,优胜劣汰的竞争给职业院校的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部分省份已经开始对职业教育资源进行整合,优化职业院校布局,提升职业教育核心竞争能力。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发展下去就要不断提升办学质量,发挥特色,树立品牌,增强吸引力。而如何做出正确的决策是职业院校发展的关键,这需要以相应的教育教学研究和科学论证为参考,而良好的学术环境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

3良好的学术环境有利于教师的全面发展

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是党和国家的要求,更是高等职业院校事业发展长期不懈的追求。教师的成长是一个不断探索与积累的过程,要提升教师的综合能力和专业化水平离不开不断的探索和研究。近年来,职业院校教师数量、教师素质的不断提升,学历结构不断优化,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逐年增加,部分院校博士研究生比例已经超过20%,他们完全有能力开展科研工作。随着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进一步深化,职业院校和企业联系更加紧密,教师们每年都要去企业进行顶岗或实践锻炼,为教师开展科研工作提供了便利。教师通过参与各类研究项目,不断优化其知识结构,提升教学能力,更有利于其实现全面发展。

4良好的学术环境有利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在国家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是职业院校的重要任务。目前,开展的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互联网+大赛等项目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习积极性,但是在成果转化和推广方面相应的机制还不健全。职业院校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摇篮,学生进入企业后要成长为技术专家和工程师就必须具备创新能力和创造活力。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生态环境,让教师通过不断的研究了解专业的前沿知识、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激励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在技术开发、产品设计等方面取得成果的学生要给予足够的支持,帮助其进行成果转化,有条件的可以指导学生创办企业。随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贯通人才培养立交桥的逐渐建立,为职业院校中有能力且愿意从事科研的学生提供了一条新的成长路径。

5良好的学术环境有利于企业的创新发展

党的报告提出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让职业院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更加紧密。推动形成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共同育人机制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需要不断地创新,而校企合作开展技术开发是其创新的重要途径。当前,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普遍存在企业参与热情不高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企业不能从职业院校中获得能够促进其发展的核心利益。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学校和企业共同努力,完善管理体制和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不断提升职业院校服务企业的技术服务能力,帮助企业实现创新发展。

三、职业教育学术环境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职业院校的学术环境建设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管理环境不利于学术的发展

学术的发展需要建立健全有利于激励创新、人尽其才、繁荣学术的现代科研管理制度。然而部分职业院校的管理观念落后,在管理中仍然存在“行政化”和“官本位”现象,没有履行其服务教学科研的核心职责,依然存在以行政决策代替学术决策问题。在管理制度方面,激励与考核制度不能考虑到教师的实际情况,指标的设计不合理,让教师去从事一些不必要的检查、论证、评估等事务,浪费了时间和精力。在行政管理队伍建设方面,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行政管理人员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较为落后,也没有接受过正规的专业训练,管理水平和能力还有待提升。在日常管理过程中效率低下,严重影响了政策的执行和教师的积极性。

2人才队伍建设还有待加强

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高层次的人才,然而随着本科职业教育的兴起和“双一流”建设的持续推进,本科院校在人才引进方面的高投入,让本就处于劣势的职业院校在人才竞争中更加困难。虽然部分高职院校在人才引进方面,给高素质人才提供了大量的物质条件,也吸引了部分人才,然而由于职业教育学术发展环境远不如本科院校,如:部级项目较少、学术成果奖励政策还不完善、学术行政化等问题,严重影响着人才的积极性,很难留住人才。在职业院校内部科研人才培养方面,相关的政策制度还不健全,专门化的科研能力培训相对较少,青年教师的研究经验不足。虽然实施了导师制,但是导师的水平和能力和本科院校的导师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3科研仪器设备和经费投入较少

职业院校教师除了开展教学研究、管理研究、社会服务研究之外,还有部分专业教师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科研工作的开展需要有相应的仪器设备和实验资源,然而职业院校在实验室建设方面相对落后,所建的实验室主要是应用于日常教学,大部分实验室不能满足进行科学研究试验的要求。在科研经费投入方面,职业院校一般不愿意将大量经费用在投入产出比较低的科研方面。有部分院校由于在校生人数的持续增长,而不得不将经费用于改善教学用房,建设学生公寓方面,在教学仪器设备和实验实训条件方面投入较少。此外,在实验实训管理方面缺乏专业的人才,部分学校实验室管理人员能力和水平较低,缺乏专业的仪器设备维护知识,资产损失情况严重。

4学术中心地位不突出,学术氛围不浓厚

当前,职业院校“一章八制”的制度体系基本建立,学术委员会在推动学校事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仍有部分院校学术委员会建设还有待加强,主要表现在:一是学术在学校的中心地位未能体现,行政权力处于主导地位;二是教师参与学校管理较少,在学术事务方面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三是学校对科研工作的重视不够。此外,职业学校也没有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教师们进行科研工作基本上是为了职称评审和岗位考核,自觉进行科学研究的意识不强。部分院校虽然为教师设立了大量的研究项目,但是项目负责人在人财物支配、技术路线决策等方面的权力有限,不能有效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职业院校尚未建立学术交流合作平台,在教师参加学术研讨、交流活动、学术性会议方面限制较多。

四、关于优化职业教育学术环境的对策建议

1强化管理,鼓励教师参与教学研究

继续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建议在部级课题立项中向职业教育适当倾斜,充分调动职业院校教师参与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的积极性。职业院校的学术环境建设还需要政府和普通高等学校的大力扶持,健全和完善相关政策,创新管理机制,促进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各职业院校应该设立多样化的院级科研、教改、攻关项目,让教师在研究中成长和发展。在各级教学成果奖评审过程中应向教学一线倾斜,提高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加强监督和管理,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学术观,避免学术不端行为。实施项目的全寿命周期管理,做好从项目申报到结题、成果应用推广、成果奖申报全过程的管理和监督,同时注重项目和成果的后评价工作。

2普职合作,带动职业教育快速发展

政府要制定政策加强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之间的合作,积极构建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的人才培养衔接体系,贯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立交桥”,为学生发展创造“立体通道”。开展学校对口帮扶活动,本科帮扶高职,高职帮扶中职,根据地域和行业,探索组建由本科院校、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组建的院校发展联盟。鼓励职业院校教师以培训进修的形式到本科院校进修和学习。建议本科院校在研究生招生中,设置职业院校教师专项计划,提升职业院校教师的学历水平,通过系统的学习提高教师们的学术能力和学术水平。职业院校可以聘用本科院校的教师、研究生到职业院校开展学术讲座、承担教学任务、指导青年教师等,帮助职业院校提升科研水平和技术服务能力。

3健全机制,营造优质人才发展环境

各职业院校应从自身出发,努力寻找问题,不断健全和完善“一章八制”为核心的制度体系,为人才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在人才引进方面,在做好政策宣传的同时要抓好落实工作,让各项政策和福利落到实处,让引进的人才尽快融入职教队伍。在科研奖励方面,要完善和落实相关政策,要重视科研人才的劳动成果,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在学术不端方面,要完善相关制度,严明学术纪律、规范学术行为、预防学术腐败。同时要制定学生科研奖励办法,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帮助学生申请专利,着力解决技能大赛成果转化问题。同时,要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建设,为教师和学生营造良好的物质文化环境。

4学会主导,加强职业院校学报管理

充分发挥中国职业教育学会和各省级分会的作用,探索构建属于职业教育学术期刊评价体系。随着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的不断壮大,他们在教育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大量成果,而职业院校的学报是展示其研究成果的重要平台。然而,当前职业院校的学报建设工作还有待加强,建议由中国职业技术学会主导,建立职业教育期刊数据库,每年评选优质学报、优质学术期刊。随着职称评审权的下放,各职业院校应在职称评审办法中要求在职业教育类优质学报、优质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不断提高职业教育学报的影响力和学术水平。同时,职业院校学报要为学生的学术成果推广创造良好的环境,并将学报优质文章向相关行业企业进行推介,促进企业的技术革新。

5建立团队,提升教师研究能力和水平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创新驱动对科研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要解决实际问题需要更加全面系统的学科知识。然而,个人的能力和精力有限,要实现创新发展需要多学科背景的优秀人才组成团队相互协作、共同进步。良好的学术团队不仅有利于高效率地完成团队目标,而且对于团队成员的成长和发展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哈佛大学教育学院在教师团队建设方面进行了改革,取消了系的建制,围绕研究主题设立了一系列研究中心、项目和行动计划,实现团队化发展。国内本科院校比较重视团队建设,形成了多种类型的教科研团队,并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因此,建议职业院校以教学名师为核心,以青年骨干教师为主体,邀请企业技术专家组建研究团队,不断提升教师的研究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优化学术环境的指导意见[DB/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601/13/content_10591.htm.20160113.

[2]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的通知[DB/OL].http://www.moe.edu.cn/srcsite/A07/moe_737/s3876_cxfz/201511/t20151102_216985.html.20151019.

[3]刘红.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职业教育新局面: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综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1):33—40.

[4]戚业国,宋永刚.论大学的学术生态环境建设[J].江苏高教,2004(2):16—18.

[5]唐安奎.论大学学术环境与基层学术人员的成长:学术生态的视角[J].现代教育科学,2006(4):90.

教育学术范文篇3

关键词:高等教育学;学科文化;内涵

高等教育研究中理论、实践不符是促使高等教育学应用性难以充分体现的主因。通常情形下,学界人士把原因集中于理论研究,未注重实践需要,实证研究匮乏,理论研究效果不佳,对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极为不利。因而,有必要从学科文化这一维度入手,对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予以探究。基于此,本文对高等教育学学科文化的内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高等教育学学科文化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一、高等教育学学科文化的研究价值

对高等教育学学科文化加以研究具有如下价值:(一)契合高等教育学学科内涵建设需要。就高等教育学数十年的学科建设而言,学科文化未获取相应关注,直至近段时间方被学术界所重视,且实施了前瞻性研究。学科文化可视为高等教育学学科内涵发展的实际需要。任意学科均具备独有的学科文化,是学科成熟的关键标志。早在上个世纪末期,其便已步入稳步发展阶段,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开始从外部学科建制面向内涵发展,学科文化变为该学科内涵建设的要点。学科内涵建设意在强化学科理论的解释力与应用性,学科文化拥有的学科语言、范式与价值等可谓是学科内涵的核心成分,学科语言可视为学科内涵建设的前提,高等教育学只有具备学科语言方能产生学科概念,并逐步演变成为学科理论,产生高等教育学学科理论体系。然而,因高等教育学学科语言体系中学科语言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因而对学科内涵的建设产生了相应阻扰,基本语言名词“高等教育”等匮乏公认的解释。而学科文化建设能对学科内涵建设在学科语言、情感等层面的缺陷予以填补,强化学科共同体的学科情感与自信。(二)契合高等教育学跨学科研究需要。将高等教育视为目标对象的高等教育学,跨学科研究已演变为主流范式。因高等教育本就属于繁杂的系统,身处在社会这一更繁杂的系统当中,想要全面、合理解读高等教育现象与相关问题,仅经由其自身之力无法达成目标。故而,高等教育研究中不但要对较多学科加以研究,还应跨学科研究。尽管多学科研究对高等教育研究范畴有所拓张,填充了研究成果,然而其具有照搬其他学科理论与方法的情况,没有证明其他学科理论、方法能否处理高等教育问题,更甚者部分多学科研究依旧为单一学科的研究。如此也就使得未有效整合思维的多学科研究,其成果归属备受争论。但跨学科研究正好能处理上述问题,契合现代科学高度分化和综合的形势,基于现代知识生产模式的变化,跨学科研究变为高等教育研究的主流范式,这也就导致其他学科的学科文化会渗透至高等教育领域,但各大学科文化相差甚大,会出现冲突,对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极为不利。对此,高等教育学学科文化需拥有一定的容纳性、和谐性等,以适应高等教育学跨学科研究的需要。(三)解决高等教育学学科危机的需要。“双一流”建设的大力推行,某些高校集拢资源发展主流学科,对教育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撤销与合并,使其生摘要:高等教育学从上个世纪获取二级学科建制后,便将构建独立学科为宗旨。因而,学术界多以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方式存备受影响。究其根本,高等教育学学科危机成因如下:一是学科理论和实践不符,高等教育学未展现其功能价值,具有高等教育学没有作用的情况;二是高等教育学独立学科的身份没有被高等教育管理者重视与认可。学科文化可视为高等教育学学科独立的实际需要。当前,部分学者表示应把高等教育学从二级学科转换为一级学科,把其从教育学的整体中抽离,和教育学有效分割。但实质上,其可否转换成一级学科主要被其应用性可否获取学术界、社会的认可所决定。其本属于外生型学科,并非为教育学自然催生的结果,主要是以社会需要为基础构建所得,因而其社会价值、作用对其学科身份、地位具备直观影响。伴随国家对学科专业领域的不断调整、改革,高等教育学将丧失招生的资格,使其从独立的学科建制退化为多学科研究领域。尽管国外把高等教育研究看做多学科研究领域,具有不菲成绩,但我国却因自身学术体制、环境影响而无法取得较好效果,长此以往将带来较大危机,因而需从学科文化入手,对高等教育学学科文化加以研究,从而解决危机。

二、高等教育学学科文化的内涵分析

高等教育学学科文化的内涵实质上表示其构成要素。不管是文化抑或者学科文化,均非自主生成,均属于人为创造。以人类生产活动三大基本要素为基础,对高等教育学学科文化内涵的理解如下:(一)学科共同体为其生产主体。学科共同体等同于社会团体组织,具有组织责任人与核心力量。就高等教育学来看,国内高等教育学会引领下的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其成员即高等教育学学科共同体,而学科共同体即该学科文化的生产主体,可从如下层面表明:首先,学科共同体属于高等教育学学科知识的构建主体。学科知识表示对高等教育现象与其根本性质的规律认知,要明确学科知识便应充分展现学科共同体的积极性,发掘其求知欲,方可具有有效、科学的学科知识。其次,学科共同体为高等教育学学科价值的构建主体。学科价值具有内部学术、外部社会价值两种,前者即高等教育学对高等教育具有的功能效用;后者即其对社会的功能效用。学科可谓是学科共同体存在的关键,匮乏学科价值或其难以发挥作用,则学科共同体价值便无法被学术界与社会认同,可见高等教育学学科价值即学科共同体的奋斗目标。最后,学科共同体即其学科范式的构建主体。学科范式不但是具体的研究思路,给其研究予以支撑,还是认识论,对学科共同体思考问题的逻辑思维形式进行了明确界定。学科范式的生成是以学科共同体处理问题的过程为基础,多次实践、概括所得的处理问题的对策与建议。高等教育学学科知识、价值、范式均集于学科共同体一身,其研究水平对学科知识的构建、价值的达成与范式生成具备决定性作用。(二)学科知识是其核心内涵。各学科所属知识体系具有较大差异,各学科知识体系间具有差异化知识结构。知名学者托尼•比彻由软、硬科学的对立获知知识强制性与关联性结构概念:强制性结构表示逻辑性强的相关论点,如同拼图,所有新的学术发现均能与图画有效融合;关联性结构即各大论点匮乏较强的关联性与整体发展架构。以上述概念为基础,可见高等教育学学科知识为关联性结构,由于其学科知识体系匮乏逻辑起点与严谨的发展脉络,知识关联性不高,这是因其匮乏特有的研究对象所致。实质上,对特有研究对象根本性质与规律的认识便为学科知识发展的基点,但学科共同体有关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还未产生统一认识,各学者均假设了不一样的研究对象,譬如高等教育、高深学问等。(三)学科范式为其生成渠道。学科范式在学科共同体、学科知识中具有枢纽功能,两端分别与学科共同体、学科知识连接。学科共同体学借助学科范式处理问题,处理问题期间生成新学科知识,丰富学科文化并推动其发展。同时,学科范式对学科研究存在规约性,范式和学科共同体属于相辅相成的关系,且还是学科知识发展的基础。学科范式、共同体、知识活动生成学科文化。因高等教育学学科边界笼统不清,研究问题较为繁杂,因而人文学科的各大研究范式均被用于高等教育研究。人文学科研究范式详见表1。各研究范式下囊括多个详细的研究方法。高等教育学这一新兴社会科学,其研究方法存在显著的学科寄生特征。现阶段,高等教育学需应对新的困境与挑战,在国家“双一流”建设大力实施时,某些高校对教育学院进行了撤并,高等教育学流离失所,出现新危机,其可否脱离当前的困境主要通过其内涵建设所决定,其间最关键的一点便为学科文化建设。就学科范式而言,可视为学科文化的生成渠道,对学科文化建设质量、效果具备直观影响,事关高等教育学发展。

三、高等教育学学科文化建设的策略

(一)大力实施学科制度文化建设。首先,对学科共同体学术行为准则予以界定。该准则即学科共同体在科学研究中依照统一的科学精神、行为操守,基于人为建构与自发生成而构建产生的学术标准与规范,不但能对学科新人予以规训,还能确保学术研究工作严格依据规范开展;其次,对学科规训制度予以健全。学科共同体的学术行为准则无法强制性管理学者的不当学术行为,需借助学科规训制度达成目的。就学科文化建设来讲,学科规训制度即对学科新人予以规训的制度,囊括新人准入要求、培育方案、学术评估制度等。经由该制度的推行与落实,能让学科新人具有较好学术素养。就高等教育学学科制度文化而言,主要由规训制度与学术行为准则构建所得,规训制度可视为学科制度文化的主体,学术行为准则即其内涵,两者双向互动,且学科规训能支撑学科共同体学术行为,反之能对学科规训予以变革、创新。(二)强化学科组织文化建设。第一,对高等教育学学科价值、内涵予以明确,对学科共同体的使命感加以提升。国内高等教育学的形成有赖于高等教育发展实际需要,在匮乏学科知识体系与理论基础时,获取学科建制并非学科内部发展所得,因而高等教育学属于应用性学科,但这并不表示高等教育研究需一直萦绕政府政策文本或科研主题,契合政府与社会实际需要仅为高等教育研究的要点之一,其关键即“只有为革新人类高等教育实践创造价值,方被学术界与社会认可、支持,变为真正的学科”。现阶段,国内高等教育事业正由大众化时期转换成普及化时期,面向高等教育强国发展,因而其应用价值需从给国内高等教育变革出具知识、理论等层面体现。第二,对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方向予以明确。学科建设时,需把构建独立的高等教育学当做学科建设目标,某些学者表示需把高等教育学视为一级学科目标;学科建设方式上,应理论结合实践,先经由学科基础理论的研究构建学科知识体系,而后基于实际问题深入探究,充分发挥学科的应用性与社会价值。第三,对学科共同体的学科归属感予以强化。学科归属感即学科共同体对学科认可的情感,其是学科共同体发展与学术交流的前提,仅有具备较强的归属感方能确保学科共同体构建产生凝聚力较强的学术组织。(三)建设高等教育学学科话语体系。高等教育学学科共同体应基于传承自身学科话语,依照发展需要,对学科话语加以创新,并构建产生高等教育学学科话语体系。同时,因学科话语出自学科实践活动,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生成,学科实践活动为学科话语流变的要点。伴同高等教育从社会边缘面向中心处发展,其已然变为社会发展的核心产业,特别是新经济时代高等教育愈加重要,这也就促使高等教育学应为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予以支撑,展现其功能价值。(四)坚持高等教育学独立学科的信念。对高等教育学独立学科这一信念予以坚持,并非是说把这一信念强制性灌输给所有学科共同体,具体表示基于高等教育学独立理论与实践,对其的独立予以论证。于理论层面而言,高等教育学具备独有的学术范围与研究对象、组织机构等,且其囊括健全的人才培育机制。虽然高等教育学位于学科知识体系与原创理论方面具有不足,对其独立学科的身份构成了干扰,然而并不能以点概面全盘否定其独立学科的身份;从实践层面而言,高等教育的改革需高等教育学予以支持,尽管外界对其学科价值心存疑虑,然而究其根本并非高等教育学自身原因,二是新兴学科不断成熟中难以规避的现象。因而,需对高等教育学独立学科这一信念予以坚持,为高等教育研究奠定坚实的基底。

四、结束语

概括而言,本文从高等教育学学科文化研究的功能价值入手,对高等教育学科文化的内涵进行了分析,并出具了高等教育学学科文化建设的对策与建议,望以此为高等教育学学科的发展予以借鉴。

参考文献:

[1]廖兴灿.对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若干理论思考[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8(05):61-62.

[2]陈兴德.高等教育学的“学科”“领域”之争———基于知识社会学视角的考察[J].高等教育研究,2018,39(09):46-54.

[3]刘强.复杂性思维视域下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方法论的省思[J].高校教育管理,2018,12(04):103-110.

[4]李俊义.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之困惑及其破解[J].现代教育管理,2018(05):8-12.

教育学术范文篇4

[关键词] 新时代 ;思想政治教育学者 ;使命担当

总书记指出,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成为“先进思想的倡导者、学术研究的开拓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1]这是对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期望,也应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学者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切实行动。当代社会发展、学科建设和时代要求赋予了思想政治教育学者神圣的使命与职责,思想政治教育学者应当自觉承担起这份光荣而神圣的使命。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者的使命担当之于社会

人是现实的人、社会的人,任何人对于社会的发展都有着一种义不容辞的使命和责任。马克思指出:“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都是无所谓的。这个任务是由于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2]德国哲学家费希特也认为:“每个人都必须真正运用自己的文化来造福社会。谁也没有权利单纯为自己过得舒适而工作,没有权利与自己的同胞隔绝,没有权利使用自己的文化于他们无益;因为他正是靠社会的工作才能使自己获得文化,从一定意义上说,文化是社会的产物、社会所有物;如果他不愿由此给社会带来利益,他就是从社会攫取了社会所有物。”[3]社会的人的使命与责任,对于学者有何不同意涵呢?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学者就是“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学者是知识分子,他们不仅关心学术,亦关心国事民生,富有人间情怀。因此,“学者阶层的真正使命:高度注视人类一般的实际发展进程,并经常促进这种发展进程”。[4]“学者的使命主要是为社会服务,因为他是学者,所以他比任何一个阶层都更能真正通过社会而存在,为社会而存在。”[5]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专门研究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培养人们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学科。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性质和使命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学者为社会而存在,就是要立德树人,要“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6]思想政治教育学者对于青年的成长成才担负着特殊重要的使命,他们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是培养卓越人才的导师和大师。思想政治教育学者应当有高度的政治觉悟和责任担当,认识到自身的特殊职责和使命,不断增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思想政治教育学者要担当起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责任与使命,就要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7]把立德树人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就是要传道、授业、解惑,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关心爱护学生,用爱心和真心滋润学生的心田。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就是既要用语言教育和感染学生,更要通过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表率,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引领学生。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就是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学者既要甘坐冷板凳,潜心、静心做学问,又要时刻关注国家社会的发展变化。要深入实践,搜集新鲜素材,理论联系实际,紧紧围绕国家社会的发展和学生需求开展研究工作,避免理论研究的空洞化。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学者既要在一种自由宽松的学术环境下进行理论研究和理论创新,又要坚持遵守一定的学术规范进行研究和在一定的学术规范下进行学术活动,这是学者应有的责任。思想政治教育学者要增强立德树人的使命感,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就要努力提升自身的素养,做到所要求的“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8]政治要强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学者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理直气壮地讲政治,旗帜鲜明地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敢于亮剑发声,自觉向党中央看齐,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有坚定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只有自己先有信仰,才能对学生讲信仰,才能真正解决学生的理想信念信仰问题。情怀要深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学者要有家国情怀,心里装着国家和民族,要从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高度引导和带动广大青年学生甘于奉献,做新时代爱国者;对于自己的专业,要有深深的热爱,把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毕生的事业追求,以真挚的情感感染学生、打动学生和影响学生。思维要新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学者要有正确认识世界、科学分析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要善于运用创新思维、辩证思维、历史思维等来分析问题,阐明事物发展规律。视野要广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学者不仅要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知识,还要广泛涉猎相关学科如哲学、政治学、历史学、社会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不仅要有宽广的知识视野,同时还要有宽广的历史视野、国际视野,要善于在宏大的历史性维度中来思考问题,在国际国内比较中进行价值判断。自律要严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学者要严格自律。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政治底色和意识形态属性,其学科特殊性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学者在立德树人方面责任更加重大,因而对于自己的言行举止,无论课内课外、网内网外、国内国外,都要格外严谨,把握分寸,自觉弘扬主旋律,积极传递正能量。人格要正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学者要有堂堂正正的人格,要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赢得学生。人格是思想政治教育学者精神面貌的体现,是思想政治教育学者亲和力、影响力和魅力的体现。马克思指出:“‘特殊的人格’的本质不是它的胡子、它的血液、它的抽象的肉体,而是它的社会特质。”[9]思想政治教育学者的人格魅力就在于他是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的楷模,是学生做人的镜子。思想政治教育学者是人类灵魂工程师,是人民心目中的“大先生”和“大丈夫”,他应当将“四个坚持”与“六个要”集于一身,思想政治教育学者“应该是‘经师’和‘人师’的统一,既要精于‘授业’、‘解惑’,更要以‘传道’为责任和使命”。[10]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无疑是思想政治教育学者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的最有力诠释。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者的使命担当之于学科

思想政治教育学者促进社会发展的使命,更为直接的表现是促进本学科的发展。一个学者对于学科所肩负的使命,应当是终身性的、开拓性的、创新性的和引领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学者的学科使命,首先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体系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逐步形成了以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思想政治教育史、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为主干学科,以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为研究对象和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以思想政治教育主干学科和思想政治教育分支学科组成的基础理论学科,以及根据显性与隐性划分和根据不同群体来划分的应用理论学科这样庞大的比较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体系。[11]但是,由于学科建立时间短,学科的很多问题还有待进一步厘清,如标志学科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学科基本概念、学科内涵、学科定位、学科边界等,在学术界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一些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问题,如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范式问题等,还有待继续深化研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专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中坚和支柱,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工作者对于学科建设与发展承担着更加重大的责任和使命,因此应当花大力气、下大功夫去认真研究学科发展中的理论问题,为学科发展开辟更加广阔的空间。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学者要以时代提出的新课题、新任务为契机,从厘清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概念着手,抓紧构建中国特色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体系和学科话语体系,规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范式;厘清思想政治教育学与教育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关系,以学科理论体系的建设不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走向成熟。思想政治教育学者的学科使命,其次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学术发展。学科学术是学科的生命。一门学科之所以成为一门学科,除了要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还要有一定的学术研究成果,这些成果要能够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起到标识性的作用,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学者自觉承担起理论研究的重任。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具有强烈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学科的发展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学者既是理论家又是实干家,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相互配合,又各有侧重和分工。思想政治教育学者,主要是从事理论工作的专家,他们是理论家,是深入实践深入生活的理论家,他们之为学者的标志就是阐明真理、检验真理、澄清认识、发展真理,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发展方面有建树,对思想政治教育学术发展有贡献。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学者要不断修炼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以其深厚的学识修养赢得社会的尊重。他们应当“通晓思想政治教育学术史,通晓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现状及前沿,通晓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通晓思想政治教育历史,了解思想政治教育格局与形势,了解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相关领域的理论与实践”,在此基础上“专门研究、阐释、运用、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做出一流的阐释”。[12]思想政治教育学者的学科使命,还在于培养学科发展后备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哲学社会科学,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后备人才是思想政治教育学者不可推卸的责任。思想政治教育学者培育学科后备人才,主要有如下几种途径:一是善于发现人才。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工作者、宣传思想工作者、高校辅导员、企业党政工作人员、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青年大学生等,都是思想政治教育人力资源队伍的一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学者要善于发现人才骨干和人才苗子,特别是有志于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工作人员和既有“理论感”又有“思想政治教育意识”的青年大学生,将他们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人才资源,进一步培养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专家学者。二是通过孵化培养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学术共同体是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的孵化器,思想政治教育学者要构建学术共同体,以学术共同体的方式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学科发展,这既是国家、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科发展的需要和思想政治教育学者自身发展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学术共同体一旦形成,它的团体凝聚力和学术影响力就会不断吸引游离于共同体之外的单个优秀人才加入进来,而学术共同体的学者通过更加有效的沟通交流,也能使资源信息共享,促进自身发展趋于完善。同时,学术共同体导师通过指导学生,也会源源不断地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因此,学术共同体既能够吸引优秀人才,又能够培养优秀人才。三是在使用中培养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学者要善于营造有利于人才充分施展其才能的学术环境,建立有利于激发人才内在潜能和素质的机制,为思想政治教育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铺路搭桥,让他们拥有更多人生出彩的机会,达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既实现人才价值,又提升人才素质,进而促进他们成长为思想政治教育一流的学者和理论家。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者的使命担当之于时代

教育学术范文篇5

各位领导、各位会员代表:

我受****县教育学会第五届理事会委托,向大会做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审议。

五年来,****县教育学会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双百”方针,本着重视基础理论研究,加强应用科学研究,注重科学普及的精神,在加强学会组织建设的同时,紧紧围绕县委的中心任务,密切联系我县基础教育的理论与实际,有计划地开展了教育科研、教育科普和学术交流活动。经过全体理事和广大会员的共同努力,在组织建设、教育科普、教育科研、学术交流、学会管理研究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较好地发挥了党团结联系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纽带、桥梁作用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参谋、助手作用,为我县基础教育的发展、教育改革的深化和教育科学的繁荣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进一步加强学会组织、队伍和制度建设

县教育局历来十分重视教育学会的组织建设。根据县教育局和县民政局的统一部署,第五届教育学会理事会产生至今,根据《****县教育学会章程》和国务院《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的基本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吉林省教育厅、吉林省民政厅关于转发省教育学会关于加强教育学会建设,进一步发挥教育学会作用的意见》和《吉林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教育科研工作的意见》,2008年我们组织召开了教育科研工作会议,制定了《****县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教育科研工作的意见》和《****县教育科研成果评奖办法》,印发了《****县教育科研工作章程》和《****县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办法》、修订了《****县中、小学(幼儿园)教育科研工作评估标准》等教育科研的规章制度和奖励措施,规范了科研管理,加强了制度建设、组织保证和中小学校长、教师的责任意识,进一步完善了教育学会的组织建设。各基层学校都建立健全教育科研处(室),配备专(兼)职主任,充实和加强教育科研工作力量。

**教育学会现有基层学会26个,专业委员会11个。学会会员876人,其中省教育学会人,市教育学会会员299人。我县教育学会已成为全县社会科学领域最大的群众性学术团体之一。

(二)、深入开展群众性教育科研活动

教育学会始终把群众性的教育科研活动做为学会工作的主要方面。在全县教育科研工作会议上将2008年确定为教育科研年,积极动员各基层学会和广大会员参与到教育科研工作中来,将教育科研工作重心下移,使教育科研工作“校本化”。各基层学会和专业委员会积极申报各级课题。全县各基层学会和专业委员会申报的“十一五”课题,部级6项,省级12项,市级21项,县级25项。各基层学会和专业委员会按照各自确立的课题,结合新课程改革积极开展研究,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如实验中学的《实施有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研究;第一实验小学的《教师自主性专业化成长与发展行动研究》、朝鲜族中学的《民族学校德育特色化研究》、向阳小学的《“新课程新教师新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电化教育馆的《推进现代远程教育“三种模式”的广泛应用》等课题研究都取得了初步的成果,这些课题的确立和研究成果,对推进我县基础教育内部管理体制改、促进革新课程改革和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等方面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和有益的尝试。许多学校的校长已真正尝到教育科研给办学带来的实际成果,已真正认识到科研兴校。

(三)、广泛开展群众性学术交流活动

为了活跃会员的学术思想,检阅科研成果,我们还十分重视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定期组织召开教育学会年会,总结一年的工作,评选科研工作先进单位、优秀工作者、评选优秀论文。五年来,县教育学会先后召开了5届学术年会、2次专题研讨会(教育论坛);先后编辑了《教育教学研究》四册,《和谐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一册、《我的教育主张》一册,收集教师论文480多篇。这些论文集的编辑出版使广大教师的教育科研成果得到了很好地收集整理,促进了教育经验与信息的交流。期间还组织编辑出版了《**县“十五”教育科研课题成果汇编》一书和《教育科研手册》。同时,教育学会还不定期地组织专兼职科研人员到外地考察学习,及时了解和掌握先进教育思想和办学经验。2006年我们组织全县中小学校长到江苏洋思中学、启东中学考察学习;2008年组织全县中小学教导主任到山东杜郎口等名校考察学习;组织全县中学教师参加了在长春市召开的“全国著名教育专家吉林省中小学优质课堂教学研讨会”等。同时,我们每年都组织参加省、市召开的“十一五”科研课题经验交流会和课题现场结题会。此外,各基层学会还自发组织教师到省内外一些著名学校考察学习。这些考察学习有力地促进了我县各种学术研究活动的开展,也使外地的先进经验和成果在我县得到推广。2007年在吉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场研讨会上,我县代表*市做了《完善教育体系建设,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典型发言,受到与会者的好评。

(四)、积极主动地推广科研成果

五年来,我们在积极探索群众性教育科研的有效途径和科学方法,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改变过去课题过大、不易操作以及与教育教学实际结合不紧密的状况,将教育科研工作“校本化”。要求各校以新课程改革为突破口,以实施素质教育为目标,围绕本校、本学科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开展群众性的教育科学研究。

教育学术范文篇6

各位来宾、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了**县教育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和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用文化的方式发展生命化教育行动研究”子课题——“实行管理民主化、科学化,促进学生自我教育、主动学习、自主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开题仪式。会上审议通过了**副会长代表**县教育学会第五届理事会所作的工作报告;讨论通过了**县教育学会章程修正案和修改后的《章程》;选举产生了**县教育学会第六届理事会。会上,**市教育学会秘书长、教育科研所所长兼师德办主任**同志代表中国教育学会宣读了课题立项通知,并就如何开展课题研究作了学术报告;课题组副组长、教育局副局长**同志代表课题组作了开题报告。这次会议开得很成功,既简短又有实效。下面我代表教育局对今后学会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要秉承教育学会形成的良好传统

县教育学会在上届理事会领导下,在理事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坚持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服务的正确方向,坚持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学术活动,在学术研究上形成了一批有一定价值和在县内外有一定影响的成果,工作卓有成效,县教育学会被省教育学会评为先进教育学会。刚才仕健同志已作了详细的报告,从中我们深深感受到教育学会多年来形成了非常好的工作氛围和优良传统。归结起来,有以下特点:

1、服务方向明确。学会工作始终紧跟时展的步伐,紧扣教育行政部门的中心工作,紧密联系我县教改实际。

2、研究网络比较健全。我县教育学会多年来在积极开展群众性学术活动中,注重构建和发展县、乡、校网络、充分发挥网络功能,提高了研究工作的组织程度、规范化程度。

3、培育良好的学风。学会形成了“严谨治学、学术民主、团结协作、深入实际”的良好风气和优良传统。

新一届教育学会承担着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的历史重任,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上届理事会的优良传统,结合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实事求是,争取把学会工作做的更好,为全县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二、要理清教育学会今后工作思路

目前,我县教育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教育学会的地位和作用都将发生深刻的变化,这对学会工作是一个难得的机遇,也是新的挑战。为此,我们必须在县教育局党委和县教育局的领导下,在上级教育学会的关心指导下,在县民政局管理支持下,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教育,贴紧**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以创新的工作思路,创新的工作方法,开创学会工作的新局面。

1、学会工作要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学会工作要面向未来,面向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确立的创建“四县一城”的奋斗目标。教育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的作用,必须加强决策研究,加快发展创新,使之走在我县各行各业的前面,为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人才资源。

2、学会工作要适应教育改革发展创新的需要。

目前我县已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日益改善,基本完成了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教师队伍建设逐步加强,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民族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较快,普通高考我县本科录取率、重点院校录取率稳中有升,2008年朝鲜族中学和实验中学高考成绩在全市17所高中中分别列第四、第五名,被市教育局评为“高中教学工作先进集体”。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争荣誉难,保荣誉更难。明年将是实施新课改后高考的第一年,高考从命题内容到考试方法都将有很大的变化,现在各地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单纯靠加班加点的办法不行了,老办法行不通了,要想大面积提高升学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须要加大教育科研的力度,改变质量增长方式,提高科研水平,探索教育发展的新规律,努力办让**人民放心满意的教育。

3、学会工作要适应哲学、社会科学繁荣与创新的需要。教育是哲学社会科学中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的事业,一个地区的群众性教科研实力和水平,从一定程度上反映着这个地区的教育实力和教育发展水平,没有教科研的创新也难以有教育的创新。

4、学会工作要找准定位

就是要依据学会修订的新章程开展工作。工作要到位,不能缺位(无所作为)、不能越位(代替行政),在工作上要上水平,要走好和拓宽与省、市乃至全国教育交流与合作的路子。工作目标上要与我县教育现代化建设的目标相适应,体现转变教育增长方式,深化实施素质教育,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服务的特点,努力创办全市一流、省内外有影响的教育。

5、学会工作要有所作为

要充分发挥理事会、广大会员从事教科研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创新性,扎实工作,使本届教育学会工作能突出重点,提升品位。随着科研兴教战略的实施和政府行政部门职能的转变,学会学术研究的重要性将进一步体现,学会的咨询功能、服务功能将进一步凸现,把群众性教育科研的学术成果更多、更好地转化为现实的教育生产力,全面推广国内外优秀的教育成果,让**的孩子接受最优质的教育,使**的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才,这是本届学会工作“有所作为”的核心要求。

6、学会工作要与时俱进。

在群众性学术研究中要出成果、出人才、出经验、出水平,使学会工作全方位适应我县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始终跟踪全国最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手段,真正做到与时俱进。

三、要把握教育学会工作的侧重点

1、要坚持理论先行,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缺乏理论指导的实践活动是盲目的,漠视和无视事物发展规律的做法是危险的。教育现象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也有其自身固有的规律。我们要探索、遵循和把握教育规律,就必须借助理论的力量和理性的思维。教育学会是以教师为主体的学术性组织,就是要研究探索教育发展的规律,我想这应该是教育学会的任务和使命。我们当中的优秀分子应该有信心,有勇气,有能力承担起这个使命,我们**县的广大教育工作者也应该有这个信心和勇气。

在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的关键时刻,有许多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急需我们去研究探索。特别是面对新课改要求,我们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汲取,如何在新课改背景下,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下,走出一条低负担、高质量的路子更需要我们用创新的理念去思考,用创新的办法去解决。这就要求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以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站在教育科研的前沿,在研究和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上先行一步,在“武装思想”和“指导实践”两方面都取得新的成效。

2、要坚持科研先导,积极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开展群众性的教育科学研究和教改实验活动是教育学会的中心工作。因而,一定要把群众性的教育科研和教改实验活动放在学会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安排,务求取得实效。我县申报了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用文化的方式发展生命化的教育行动研究”子课题——“实行管理民主化、科学化,促进学生自我教育、主动学习、自主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今后要以此课题研究为主体,通过课题研究指导、推进我县教育内部管理体制和课程改革。各校要根据总课题组下发的子课题,选择申报能够指导本校教育教学改革、体现本校特色的课题,认真开展课题的研究工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学会要密切配合教育行政部门,抓住当前课程改革这一中心环节,积极推进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力争尽快走出一条低负担高质量的路子。“十一五”期间,要争取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学生评价标准和考试制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研究领域取得较大的进展,涌现出一批新的研究成果。

3、坚持重心下移,努力加强群众性学术力量的培养和建设。

建设学习型社会和建设学习型组织,对于我们教育系统来说,就是要打造一支学习型、研究型的教师队伍,在这方面教育学会应该给广大教师提供学习、交流和成长的平台,教育学会要成为学术的摇篮,成为优秀教师的摇篮,也成为年轻教师的摇篮,让他们在学习中不断成长,在研究中不断进步。各基层学会、各专业委员会要面向基层,面向一线,在实践中不断选拔、培养和造就科研人才。要本着理论工作者与教育教学第一线人员相结合、专门研究机构和群众性学术团体相结合、老中青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努力,逐步创建一支数量足够、素质较高、思想活跃、结构合理的专兼职教育科研骨干队伍。科研人员要充分发挥传帮带的辐射作用,积极带领广大教育工作者投身教改,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坚实基础。

4、坚持服务大局,发挥学会工作的凝聚带动作用

教育学会的工作同整个教育工作休戚相关,密不可分。教育学会不仅是教育行政部门的参谋助手,同时也是沟通教育部门和学校、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为此,教育学会组织一定要摆正自身的位置,增强大局观念和服务意识,充分发挥凝聚带动作用。一是要进一步加强政策研究和教育调研,为教育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服务。只有这样,才能把握教育改革的重点和方向;才能确保教育改革的深度和广度,教育改革才能被广大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各界所认同和接受,教育改革才能真正取得成效。二是要重视教育科研工作,加强行动研究,为学校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服务。应当看到,我们的专家指导队伍力量不强,教育科研成果推广机制还不够完善,教育科研人员的数量还不足,这些都与先进地区有着明显的差距。但我们的工作只要坚持因地制宜、因人制宜、求实求特,发挥区域自身优势,面向实际,深入基层,进入课堂,理论联系实际,又高于实际,这样就会有活力,就会动态生成,就会闪烁出具有个性化的亮点。三是要服务于一线,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根据新课改对教师的要求,广泛倾听一线教师的呼声,利用调研、观摩、评比、检查、考核、培训等方式,进一步构建教学、科研、培训三位一体的教师培养机制,发挥综合优势,为全县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着力铸造一批名师、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

教育学术范文篇7

(一)“知识本位”的培养目标面临外在合理性与内在合法性危机

1.从社会需求的角度看,“知识本位”的培养目标面临外在合理性危机。我国的成人教育学硕士生培养一直以来采取的是“知识本位”的价值取向,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成人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现代学科在我国起步较晚,理论型人才相对缺乏,因而成人教育学硕士生教育在起始阶段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目标,促进了成人教育学的学科建设,有其合理性与必要性。但是,随着近几年成人教育研究生培养规模的扩大和层次的提高,社会对该专业硕士的需求发生了明显变化,由以成人教育教学、科研岗位为主转向以行政管理岗和教学辅助岗为主,这些岗位对就业人员的实际应用能力的要求远远高于学术能力,对目前成人教育学硕士生的培养目标提出了“能力本位”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我国的成人教育硕士生培养仍旧采取“知识本位”的价值取向,所培养的人才便不能满足社会用人单位的需要,从而出现成人教育学人才供需不平衡、适销不对路的问题。因此,成人教育硕士生教育“知识本位”的培养目标面临着外在合理性危机。

2.从导师队伍现状看,“知识本位”的培养目标面临内在合法性危机。成人教育学硕士生“知识本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过程要求必须有足够的具有较高专业理论知识水平的师资队伍。然而,目前大多数承认教育学硕士点并不具备这一条件。一方面,我国80年代初才开始把成人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现代学科加以研究。相关的理论人才和师资本来就很缺乏;另一方面,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成人教育学硕士生培养规模迅速扩大,师资队伍更显不足,许多硕士培养单位不得不聘请大量兼职导师,以致兼职导师成了导师队伍的主体。兼职导师大多是学校各职能部门领导,他们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成人教育学专业理论知识水平不高。这种以管理和实践能力见长的应用型导师队伍现状与“知识本位”培养目标不相契合,从而使“知识本能”的培养目标面临着内在合法性危机。

(--)传统的培养模式使教育功能弱化

1.培养模式上的趋同性和封闭性。培养模式上的趋同性一是表现在课程设置上多以教育类课程为主,而与之相关的心理学类、管理类、经济类和社会学类课程较少,因而学生选择的范围较小;二是表现在培养方法上主要采用的是课堂讲授、学术报告等,而具有个性特征的实践教学、专题科研、导师指导等培养方法则成为点缀品。另外,当前的培养模式还具有封闭性特征,主要表现在研究生培养一般都是在所在学校内或学院内独立进行,很少让学生走进社会或与外单位联合培养。

2.学生需求的多样性。学生需求多样性的根源是学生来源和特征的多样性。首先,成人教育学研究生专业背景复杂多样,跨专业的多,教育专业的少,知识基础差异很大;其次,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年龄差异大,从20岁到30多岁不等;再次,学生来源性质不同,应届生和有工作经验的学生同在,公费生、自费生、定向生和委培生共存;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学生的职业规划不同,有想直接就业的,有想继续学习深造的。正是这种学生来源和特征的多样性,导致了学生需求的多元化和多样性。

3.教育功能的弱化。多元化的需求必然要求有多样的教学方法、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与之相适应才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目前具有趋同性和封闭性特征的传统的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必然与学生多元化需求产生矛盾,从而使教育功能弱化。

二、成人教育学硕士生培养的现实回归

(一)回归“能力本位”的培养目标

面对“知识本位”的培养目标面临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危机以及培养功能的弱化现象,成人教育学硕士生教育应回归“能力本位”的培养目标,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首先,从其学科性质来说,成人教育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其次,从师资队伍现状来看成人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导师队伍多数是学校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属于以管理经验和实践能力见长的应用型导师队伍。最后,从社会需求的角度看社会对成人教育学方面的人才需求大多来自成人教育的行政管理部门、教学辅助部门与学生事务部门相关岗位对人才的应用性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知,坚持“能力本位”的价值取向,回归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具有外在的合理性和内在的合法性。在成人教育学初建时期,培养一部分硕士层次的学术人才以加强基础理论研究,促进学科发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当前成人教育学博士层次教育已有一定规模,学术型人才的培养应是博士层次教育的培养目标,而成人教育学硕士层次的培养就理应回归其应用性的学科性质,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

(二)坚持培养的多元化和开放性

多元化和开放性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两个方面。要实现培养的多元化,就必须实行培养的开放,而培养的开放则会保证和促进培养的多元化。坚持培养的多元化和开放性,是学生需求和社会需求多样性的现实诉求,也是实现成人教育学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必然选择。具体来说,需要我们在培养过程中做到以下两个方面:

1.坚持课程体系的开放和多元。成人教育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应以培养具有较强管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因此,学生需要掌握大量心理学、管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多种与教育学相关的学科门类的知识和方法。而目前我国成人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多以教育类为主,没有真正走出教育的视域,也没有真正走进成人教育的城堡;学生学习的知识范围较小,课程学习上表现出相对的趋同性和封闭性特征,这与成人教育学的培养目标很不协调。因此,应该建立开放性的课程体系,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增强学生应用能力。一是要做到对现有课程进行合理整合,适当减少教育类课程数量,增加非教育类课程比例同时鼓励学生到其它学院或学校选修其它学科门类课程。为了不增加学生课程负担,可以采取灵活的学分计算方法。二是对现有的课程进行模块设置,以增强课程的多元性,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不同的模块进行学习,满足不同类别学生的需求。

2.坚持培养模式、方法的开放与多元。对于成人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来说,应用能力就是发现、分析和解决成人教育问题的能力,这里的成人教育问题不仅指成人教育管理实际中出现的问题,也包括成人教育理论研究和学习中的问题。因此,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首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因为“一切创新都始于问题的发现,而发现问题又源于强烈的问题意识。”而一切问题都来源于管理和研究的实践与对实践的思考,正如杨振宁所说“科学研究要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就必须面对原始的简单的物理问题,而不是别人的猜想”。所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必须让学生真正深入管理和理论研究的实践,直面原始问题,增强其对现实的思考。这就要求我们在对课程体系进行模块整合、开放设置的基础上,实现培养过程的开放,培养模式和方法的多元化。第一,坚持分类培养,多元指导。学徒式培养模式、专业式的培养模式与协作式培养模式相结合。第二,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开放式培养方法。“请进来”是指积极聘请校外甚至是国外的著名学者、专家、企事业管理者举行不同形式和内容的学术讲座,开展不同层次的学术交流活动以及合作指导学生的科学研究,拓宽学生的视野。“走出去”是指学生的培养不能只局限于校内或院内培养,可以积极走出学院,与不同学院合作培养;要敢于和善于走出校园,与其它各级各类学校、企事业单位、教育机构尤其是成人教育机构开展合作办学,安排学生顶岗实习或见习,进行联合培养。只有实行开放教育,学生才能深入实际、直面问题,才能真正提高应用能力,成人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也才能真正实现。

参考文献:

[1]姚远峰.成人教育学发展的代价研究[J].成人教育,2007(2):36—37.

[2]王永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问题意识[N].光明日报.2005—04—05.

[3]王永斌.高等教育学研究中的“问题”与“主义”[J].江苏高教,2007(4):21.

教育学术范文篇8

美国比较教育系统性研究的确立和开展与其建立的研究组织“比较教育协会”密不可分。美国比较教育协会(ComparativeEducationSociety,CES)成立于1956年,于1968年更名为“比较与国际教育协会”(ComparativeandInternationalEduca-tionSociety,CIES)。它是世界最早成立、规模最大的比较教育协会。[2]它的成立源自1954年在纽约大学举办的主题为“比较教育在教师教育中的作用”的会议,虽然这次会议只有35个学者参加,但会议的组织者威廉•布里克曼(WilliamW.Brick-man)编辑了他们的论文,并将其作为“比较教育年会第一次会议记录”,[3]此举措也预示着该学术团体将在美国比较教育领域里占有一席之地。由于迫切需求成立正式的组织,美国比较教育协会在1956年纽约大学年会上宣告成立,来自纽约大学的布里克曼和肯特州立大学的杰拉尔德(GeraldH.Read)分别就任协会第一任主席和秘书兼财务官。随后,美国比较教育协会于1957年在芝加哥召开第一次年度学术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杰拉尔德指出,“协会为比较教育和其他基础教育领域的教授、学生开放,也为那些致力于比较教育领域的除高校以外的其他组织的人员以及在专业教育和其他学科中对比较教育感兴趣的其他人员开放”。[4]与协会一同诞生的还有《比较教育评论》(Com-parativeEducationReview)(季刊),它在美国乃至世界都享有卓著的声誉,旨在推动比较教育专业知识的研究与教学。来自哥伦比亚大学的乔治•贝雷迪(GeorgeBereday)任第一任主编。比较教育协会于1980年在肯特州立大学档案馆建立“CIES档案”(CIESCollection)以保存记载其发展历史的资料。20世纪90年代以后,比较教育协会因全球一体化时代的到来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比较教育协会也对内部体制进行改革,成立了历史工作室,并下放委员会和特殊利益集团的权利以增建新委员会。[5]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比较教育协会由一些杰出教育家成立发起,这些教育家组成最早的领导团体,定期召开世界性学术会议,这极大地促进了全球比较教育的交流。同时,由于教育质量受到全球的重视以及教育改革浪潮再次兴起,如何提高教育质量以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开始成为比较教育年度会议的关注点,如2011年大会主题为“教育就是重获自由”(EducationisthatwhichLiberates),2012年主题为“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改革”(TheWorldwideEducationRevolution),而2013年主题则为“教育质量:全球最紧迫且争议性愿景”(EducationalQuality:GlobalImperativesandContestedVisions)。这些会议从大教育问题出发,关注教育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并为比较教育学科在新时期可能面临的重大问题做积极准备。比较教育协会以促进跨文化理解、学术成就和社会发展为宗旨,开展教育理念、制度和实践的研究,使协会获得了很大发展。目前,协会已拥有包括学者、从业者、学生在内的会员2000多人,其中1/3的会员来自美国以外的其他国家,《比较教育评论》近年发表的文章中,美国以外的作者占近一半。[6]此外,协会还在芝加哥洛约拉大学(LoyolaUniversityChicago)的比较教育研究中心和博林格林州立大学(BowlingGreenStateUniversity)的国际比较教育中心分别建立两个教学增进项目(TeachingEnhancementProjects),一是比较与国际教育课程档案项目(TheComparativeandInternationalEducationCourseArchiveProject,CIECAP),即一个包括世界各大学所教授的比较教育特色入门课程的在线的数据库;二是比较教育教学档案项目(ComparativeEducationInstructionalMaterialsArchive,CEIMA),即一个收集和分享世界各大学比较教育工作者教学资源的电子公开网站,以加强教学实践,促进大学间的对话和记录比较教育领域发展动态和变化。作为世界比较教育联合会的重要组成成员,美国比较教育协会正不断努力促进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与交流,并通过举办比较教育大会以推进当代全球重大教育问题的研究,进而推动世界比较教育学术研究的蓬勃发展。

二、美国比较教育研究的基本取向

学术期刊所发表的学术论文是美国比较教育研究现实进展的最好反映。从比较教育学者对美国权威性杂志《比较教育评论》在近些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的统计分析结果来看,美国比较教育研究在主题、方法、资金来源等方面都朝着灵活多样的方向发展,且研究的问题也更加具体和深入。

(一)研究主题多元化

“研究主题是论文所反映的主要内容,是研究者在文章中关注的核心话题,折射着研究人员的兴趣所在”。[7]通过学者对近年美国比较教育杂志中出现的众多研究主题的归纳和分析,可发现已有研究:既强调宏观教育制度的深入化研究,又提倡微观教育领域的具体化分析;紧跟时代步伐,关注教育热点问题。斯坦福大学学者乔尔•萨莫夫(JoelSamoff)等人对2004~2008年间《比较教育评论》的93篇学术论文所涉及的381个研究课题进行研究后发现,有关“教育行政与管理”的课题占总课题的32%,主要涉及教育机会、教育评估、教育管理、教育政策、教育改革、教育理论、教育财政等话题,说明教育与政治、文化和经济等校外因素的关系是当今比较教育研究的一大主题。其中“教育政策”研究是最热的主题,达到课题总数的12%;以“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为主题的文章一直是比较教育研究的兴趣点,占总课题的18%,主要涉及课堂教学、考试测验、读写能力、教育质量、学科和外语学习,且以“课堂教学”(8%)与“教育质量”(6%)为主要关注对象。[8]此外,“社会因素”研究这个主题在近年吸引了《比较教育评论》的很多注意,占课题总数的50%。[9]像意识形态、环境教育、全球化教育、教育援助、人权教育、健康教育、跨文化教育等教育思潮和话题经常被讨论,尤其对“全球化与国际化”、“公民教育”和“教育治理”等三方面给予极大地重视。而对教育分散、农村教育、教育冲突、性别教育、宗教教育等主题也有具体探讨,这表明比较教育研究更重视微观教育领域。同时,《比较教育评论》近年所关注的教育层次主要集中在中小学教育研究,这说明国家乃至世界都非常重视基础教育。值得关注的是,比较教育学科建设的纯理论性探讨在近年来有明显下降趋势,《比较教育评论》上反映这一主题的文章2007年只有3篇,而2010年和2011年根本没有这方面的讨论。[10]

(二)研究地域广泛化

比较教育是对当代世界不同国家、民族或地区的教育理论与实践进行跨文化的比较分析。从《比较教育评估》的历年年度报告以及中外学者对《比较教育评论》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研究地域的统计和分析,可以发现如下特点。首先,比较教育研究兼顾全球。在2004年到2011年间,《比较教育评论》对世界各国或各地区的关注日益广泛。亚洲国家、非洲国家、欧洲国家和拉丁美洲国家一直是比较教育研究关注的主体,尤其是亚洲国家一直独占鳌头(34篇),非洲国家紧随其后(25篇),欧洲和拉美国家趋衡,分别为17篇和15篇。[11]与此同时,中东和北美国家只偶有涉及,出现频率相对较低。比较特殊的是大洋洲,在近几年一直处于被忽视状态,仅2008年有1篇。[12]其次,在以单一民族国家为单位进行研究的同时,跨文化、跨区域的比较研究也不断受到重视。比较教育历来就有开展跨文化、跨区域研究的传统,全球化时代的到来给比较教育研究也造成一定影响。因此,比较教育研究在认识论问题上既需有本土视角又需兼顾全球视角;在分析路径上既要坚持从本土出发也要从全球出发。[13]此外,美国作为全球化推动者,频繁的文化融合和合作交流也影响到美国比较教育的现实境遇,促使学者用全球视野去看待和研究教育问题。因此,反映跨文化和跨区域角度的学术论文在《比较教育评论》中引人注目,并占有相当的比重。在2004年至2011年间共有相关论文35篇,说明《比较教育评论》在新时代背景下比较重视全球范围内的跨文化趋势和跨区域教育研究。[14]

(三)研究方法多样化

比较教育以前的研究方法相对单一,现在由于许多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在比较教育研究中得到广泛运用,因而具有明显的多样化特征。国内外学者对《比较教育评论》近年所之研究方法的统计分析显示,综合使用不同方法已经成为比较教育研究一大特征。有学者指出,在2004年至2008年的《比较教育评论》的93篇学术论文中,涉及的研究方法有案例研究、比较研究、文献和历史分析、实验研究、田野研究、访谈法、调查法、定量或定性研究等方法,其中绝大多数文章综合应用了多种方法。[15]这体现了美国当今比较教育研究方法的多学科性和多视角性。同时定量和定性研究的大量综合运用也成为比较教育研究的另一趋势。如我国学者徐辉教授对《比较教育评论》十年间(1998~2007)178篇学术论文研究方法的分析显示:有60篇主要基于文献研究,占总数的33.7%;而侧重定性研究的文章有92篇,占总数的51.7%,侧重定量的文章有86篇,占总数的48.3%;同时运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的文章有126篇。[16]可见,定量与定性方法的广泛运用使学者对研究问题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也代表了比较教育学科研究方法今后的发展方向。

三、美国比较教育研究的人才培养

深入研究美国比较教育学科的人才培养,不但对比较教育自身的学科建设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以使我们对美国比较教育学科研究队伍的具体情况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一)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学校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要求,也是教育目的在不同专业和学科的具体化,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目前,全美有11所院校提供比较教育专业的研究生学位教育。[17]其培养目标大同小异,都体现出比较教育学科在全球化背景下与时俱进的人才培养特点。例如,在国际比较教育学专业中最具影响力的斯坦福大学,其培养目标侧重点是“多学科、国际化、跨文化”,强调学生要在国际与比较的视野中解决教育问题,并为师生提供有力的理论基础和经验基础,使他们能在迅速变化的全球背景中学习教育,理解不同社会背景下的教育实践问题,并采取有效的策略改进这些问题,从而培养学生成为当今国际教育舞台上的领导者。[18]

(二)招生录取

在美国,比较教育专业的研究生招生对象一般是世界各国或地区有志于在比较教育领域做出贡献并推动比较教育学科发展的教育人才。但录取标准却没有统一的要求,各大学或学院可以根据专业要求,提出不同的招录条件,因此其招生录取较为灵活。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TeachersColleges)的国际与比较教育专业(InternationalandComparativeEducation)为确保所招学生的素质,其入学条件明确指出:除需提交GRE考试合格成绩单、本科学业成绩单、个人评述以及导师推荐信外,申请者还需具有相关的社会科学教育背景,以便更快进入研究生阶段的专业学习;同时,博士学位申请者还需提交本人的一份学术论文或硕士论文,以便能更好地展示自身杰出的写作能力、分析能力和研究才能。[19]而斯坦福大学的国际与比较教育专业出于对学科性质的考虑,还特别看中申请人的跨文化背景,以期更好体现比较教育的学术价值。

(三)课程设置

美国各院校比较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灵活多样,既重视培养学生学习本学科基本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科研能力。以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ofCaliforniainLosAngeles,UCLA)社会科学与比较教育专业(So-cialScienceandComparativeEducation,SSCE)博士学位课程为例:[20]首先,课程结构合理化。为奠定学生学术发展的坚实基础,其课程结构包括学科核心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方法论课程、同源课程、选修课程和实习课程。其中,学科专业课程(Sub-DivisionSpecialization)是在专业课程之下的核心课程,目的在于使学生更深入、更具体地理解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同源课程(CognateRequire-ment)是指与学位论文和专业志向相关的课程,以便使学生在同源领域具有更好的学术背景。而实习课程则指研究实践系列课程,旨在发展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便更好地从事科学研究。其次,课程内容综合化。就专业核心课程而言,有4门课组成:教育哲学研究、文化研究简介、跨文化事业中的少数民族教育和比较教育简介。课程内容实行跨学科的综合研究,从而扩大了学科范围。就内容构成看,强调学科的应用性和方法论,既有学科研究方法课程又有实践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此外,教学方式也非常灵活,除教师必要的讲解外,更多是实验、讨论和探究。教师授课往往提纲挈领,学生则是课程的主角,需在课前查阅大量文献资料,以便在课堂上进行积极的讨论与交流,以此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精神。

四、美国比较教育研究的发展走向

美国比较教育在近几年的蓬勃发展过程中,在应对全球化时代国际学术环境的迅速变化和挑战的同时,呈现出以下的发展趋势。

(一)继续扩大比较教育学科的影响力

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相互依存,教育也成为沟通国际理解的主要渠道之一,而以洞察现代教育发展趋向、促进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推进全球教育发展战略为己任的比较教育则更是其重要的沟通纽带。美国比较教育协会前主席马丁•卡诺依(MartinCarnoy)指出“,国际比较教育研究能为广义的教育研究提供一个新维度,而随着全球化的到来,教育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日益重要,比较教育未来的影响力也势必要比过去大得多”。[21]因此,继续扩大比较教育学科在世界的影响力应是美国比较教育研究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一方面,需继续加强比较教育协会在世界的影响力。“协会正在改变之前只是白人学者俱乐部的状态,正朝着融合多背景、多民族学者的方向发展”。[22]并将“继续增强协会管理的透明度,积极与国际其他比较教育组织进行合作以推动协会的发展,实现其价值”。[23]另一方面,扩大《比较教育评论》在国际教育类杂志中的影响力。除要继续反映比较教育研究的先进知识与教学,还要紧密追踪世界教育发展动向,进一步建议《比较教育评论》的外部评审者不但要向编辑提供他们的评价意见,还要向论文作者提供具有建设性的批评和建议,因为外部评审是高品质期刊和其领域保持生命力的基本源泉。[24]

(二)不断加强比较教育学科的自身建设

“全球化的到来使学者、政策制定者和实践者对国际事务的兴趣不断增加,因而比较教育这一领域将充满活力并与其周围环境保持新鲜的相关性”。[25]美国比较教育学者爱泼斯坦(EriwinH.Ep-stein)认为,“比较教育应着力把自身建设成一门合法的学科并开发一种主体思想,塑造正确的方法手段去检验教育理论,采用分析方法使这些手段能正确使用,以及建立学术基础设施(通信网络和专业协会)使比较教育学者能共同分享他们的知识和设立中心机构去培养未来学者”。[26]具体来说,美国比较教育学者应在更广泛的分析框架内定位国家与国家的比较;并逐渐转化该领域的研究边界,越来越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无论是英语还是其他语言的学术作品,都将继续扩大比较教育现有的理论和概念框架,最终实现该领域研究的边界转化;同时,比较教育还将继续有助于教育政策和实践的改革,尤其在世界各国和人民“普遍交往”和“互相依赖”的今天,更需比较教育在研究的基础上,完善和扩大我们对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教育政策和实践的理解。此外,比较教育学者还应本着慷慨的精神和深刻的自我认识,在更广大的公共教育领域,传播全球视野并理解影响当今社会和日常生活的主要国际力量。[27]

(三)持续改善比较教育学科的人才培养

教育学术范文篇9

[关键词]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选题

一、选题缘由及样本选取

自1983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起,高等教育学作为教育学二级学科,正式建立了学位点[1]。从厦门大学1984年正式开始招收高等教育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至今已有35年,其间,高等教育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作为高等教育学研究领域活跃的一支重要力量,每年都会有一定数量的学位论文产出,其中一些成果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显现出当前高等教育领域学科研究的繁荣。对近三年的研究成果进行统计与分析,不仅有助于较为全面地反映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与学术水平,也能把握高等教育学的学科研究的前沿和发展趋势,为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二、选题概述及分析

(一)选题概况。以CNKI“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作为检索数据主要来源,设置关键词“高等教育学”,检索时间段为2016年~2018年,选定“硕士学位论文”选项。经仔细筛选去除重复的论文篇数后,检索出全国在该时间段内共有32所上传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的高等学校,共计1181篇硕士学位论文,由于数据库的原因,输出结果不齐全,有效样本为1178篇,具体情况如下页表1所示。(二)研究领域。对于高等教育这一研究领域而言,当前国内外学术界仍缺乏一套公认可信的范式。文中所用的高等教育研究领域分类,是基于别敦荣教授[2]、李均教授[3]等多位学者的分类方法,综合分类后作出的界定,包括高等教育基本理论、高等教育体制与结构、高等教育课程与教学、高等教育内部治理、高等教育外部治理等18个领域,据此得出表2。从表2看,可将18类选题分为四个方阵。第一方阵主要包括课程与教学、内部管理、国际与比较高等教育,都在100篇以上,比例均超过10%;第二方阵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高等教育体制与结构、高等学校德育、教师教育、考试招生与就业、高等教育基本理论,都超过60篇,比例在5%至9%之间;第三方阵为高等教育史、高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经济与财政,篇数均超过20篇,比例在2%至4%之间;第四方阵为民办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政策与法律、成人高等教育、非高等教育选题、高等教育学科建设以及其他选题等6类,比例均低于2%。(三)分析与讨论。从论文研究主题类别分布来看,2016~2018年,我国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选题相对集中的研究主题分布在第一方阵的高等教育课程与教学、高等教育内部管理、国际与比较高等教育3个主题类别中。这3个主题的学位论文量在整个学位论文总量中占比接近50,说明这3个主题是近3年我国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比较重视的研究领域,是研究的主流;而第二方阵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高等教育体制与结构、高等学校德育、教师教育、考试招生与就业、高等教育基本理论等几大主题研究成果也相对比较丰富;但在第三方阵和第四方阵中,高等教育史、高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经济与财政、民办高等教育、非高等教育选题、成人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等主题的研究相对薄弱。此外,从选题的另一种层面上说,其中不少篇幅对各科类高等教育(如高等工程教育、高等师范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医学教育等)也给予了一定关注。1.第一方阵分析。高等教育课程与教学这一主题的学位论文所占比例最大(为17.23%),说明这一重要领域受到了高等教育学硕士生的重视。在高等教育学的发展与改革中,教学管理与质量保障、教学理论、学科与课程建设、教学评估与评价、本科生和研究生学习、各学科教学也受到不少硕士研究生的重视。需要说明的一点是,高等职业教育、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民办高等教育这三个选题领域中,共有7篇论文是研究课程与教学方向的。据此可知,在高等教育学硕士点中,以“教学改革”为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与关键已是不争的发展趋势。高等学校内部管理领域的研究论文共189篇,在近三年的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分布中排名第二。经分析,其中教师管理和教师队伍建设、学生管理、高等学校管理理论、科研与学术管理等方面都受到了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关注和重视。对这一主题进行总结,可以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研究选题集中在现代大学制度、学术权力与学术自由、内部治理结构等方面。高等教育的改革离不开地区间、国际间的比较。从这三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学硕士生研究的选题看,有关国际与比较高等教育的学位论文占到了10.35%,表明介绍国外高等教育的文章近三年在逐渐增加。中国高等教育学科始终持一种开放的姿态,注重借鉴国外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2.第二方阵分析。自1999年我国研究生迈开扩招的步伐起,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便逐渐受到学界的关注。近年来,全国研究生招生规模一直在不断扩张。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对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方面的研究篇幅虽然不占主流,但也逐渐引起了关注,其选题主要涉及到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生教育质量、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研究生导师、研究生招生,还有关于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学术诚信、就业问题等。高等教育体制与结构在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体制与结构是一个关键环节,有宏观、微观两个方面。在所分析的学位论文选题中,研究的问题有:关于层次结构、布局结构的研究;关于招生制度、教育政策法规(例如免费师范生政策)的研究;关于高等教育结构优化的研究;关于高等教育全球化、国家化的研究;关于教育评估、高校目标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研究;关于后勤管理、学院制管理的研究等。高等教育德育论文,近三年选题篇数近90篇,在整个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选题中占比7.39%。经分析发现,高等教育德育这一主题的研究热点相对其他领域较分散,其中有17篇为德育理论研究选题,除此之外,其他集中在当前的高校德育实践问题研究、德育队伍建设两个领域。另由于“互联网+”浪潮的影响,相关网络德育问题研究也相对较热门。近三年间,关于教师教育与教师发展主题的学位论文比例是6.28%。从其研究主题上看,有关教师的专业化、教师聘任、教师流动、教师继续教育、教师评价、教师培养、新教师的入职培训、教师职称评聘、教师教学等方面问题的研究受到了高等教育学硕士生一定程度上的重视。高等教育改革需要高等教育理论研究,高等教育理论研究推动高等教育改革。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高等教育基本理论研究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越来越为学者们所认识。从上述表格中统计的数据上看,理论方面的研究基本围绕高等教育中的科学主义取向、德育过程问题研究、通才教育、专业设置研究、人才培养目标、大学理念、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问题,作为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对高等教育理论工作仍要进行艰苦地探索和不懈地钻研。3.第三方阵分析。第三方阵的选题中,相对而言,高等教育史、高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经济与财政等三个领域所占总数比例不大,但随着当前“双一流”和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浪潮,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步伐不断深入,此方阵中相关选题的数量与关注热点的范围持续扩宽。高等教育史这一主题的研究主要涉及高等教育家的思想和高等教育制度史料的研究,共42篇,占的比例不多,“论从史出”高等教育学硕士生应注重考察高等教育发展历史,并从中获得启示和论据。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论文占比不多,仅30余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在其中是研究的重点。此外,高职发展政策和师资队伍建设也受到硕士研究生们的一定关注。自20世纪80年代,教育经济学引入我国以来,高等教育经济研究发展最为迅速,进而有了高等教育经济与财政这门分支学科,主要是对高等教育投资与效益的研究。虽然近三年这方面的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并不太多,但涉及面广,高等教育财政、高等教育投资、高等教育产业化、人力资本、教育投资效率研究、高等教育中的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高等教育个人需求、高校负债经营等问题,都是从高等教育经济学角度进行研究的。4.第四方阵分析。第四方阵共包括6类选题。高等教育学既是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也是一门尚未成熟的学科。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不只是指高等教育学一门学科,也包括各个分支学科群的建设问题。而近三年高等教育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却并未将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问题作为重要问题给予关注。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因为高等教育学硕士生的理论功底不够深厚,对高等教育学性质、对象、体系、方法等基本理论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时显得力不从心。综上可知,2016~2018三年间,高等教育硕士论文的选题多数集中于丰富多彩的实际问题研究领域。从第四方阵中的民办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政策与法律、成人高等教育等选题备受冷落的情况来看,这些重要领域选题仍未引起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足够重视。需要特别说明的一点,在1178篇样本学位论文中,存在12篇非高等教育选题的学位论文(占比1.02%)。这表明近三年来,部分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的关注领域在逐渐扩大,并不局限于高等教育问题,研究范围还包括基础教育、教育基本原理、教育史、教育研究方法等领域。除此之外,还有19篇为研究教育领域之外的其他选题(占比为1.61%),如《穿越“次元壁”———大学动漫文化现状调查与策略研究》《河北省大学生消费现状及理性引导研究》等。

三、小结与发展建议

教育学术范文篇10

(一)“知识本位”的培养目标面临外在合理性与内在合法性危机

1.从社会需求的角度看,“知识本位”的培养目标面临外在合理性危机。我国的成人教育学硕士生培养一直以来采取的是“知识本位”的价值取向,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成人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现代学科在我国起步较晚,理论型人才相对缺乏,因而成人教育学硕士生教育在起始阶段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目标,促进了成人教育学的学科建设,有其合理性与必要性。但是,随着近几年成人教育研究生培养规模的扩大和层次的提高,社会对该专业硕士的需求发生了明显变化,由以成人教育教学、科研岗位为主转向以行政管理岗和教学辅助岗为主,这些岗位对就业人员的实际应用能力的要求远远高于学术能力,对目前成人教育学硕士生的培养目标提出了“能力本位”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我国的成人教育硕士生培养仍旧采取“知识本位”的价值取向,所培养的人才便不能满足社会用人单位的需要,从而出现成人教育学人才供需不平衡、适销不对路的问题。因此,成人教育硕士生教育“知识本位”的培养目标面临着外在合理性危机。

2.从导师队伍现状看,“知识本位”的培养目标面临内在合法性危机。成人教育学硕士生“知识本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过程要求必须有足够的具有较高专业理论知识水平的师资队伍。然而,目前大多数承认教育学硕士点并不具备这一条件。一方面,我国80年代初才开始把成人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现代学科加以研究。相关的理论人才和师资本来就很缺乏;另一方面,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成人教育学硕士生培养规模迅速扩大,师资队伍更显不足,许多硕士培养单位不得不聘请大量兼职导师,以致兼职导师成了导师队伍的主体。兼职导师大多是学校各职能部门领导,他们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成人教育学专业理论知识水平不高。这种以管理和实践能力见长的应用型导师队伍现状与“知识本位”培养目标不相契合,从而使“知识本能”的培养目标面临着内在合法性危机。

(--)传统的培养模式使教育功能弱化

1.培养模式上的趋同性和封闭性。培养模式上的趋同性一是表现在课程设置上多以教育类课程为主,而与之相关的心理学类、管理类、经济类和社会学类课程较少,因而学生选择的范围较小;二是表现在培养方法上主要采用的是课堂讲授、学术报告等,而具有个性特征的实践教学、专题科研、导师指导等培养方法则成为点缀品。另外,当前的培养模式还具有封闭性特征,主要表现在研究生培养一般都是在所在学校内或学院内独立进行,很少让学生走进社会或与外单位联合培养。

2.学生需求的多样性。学生需求多样性的根源是学生来源和特征的多样性。首先,成人教育学研究生专业背景复杂多样,跨专业的多,教育专业的少,知识基础差异很大;其次,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年龄差异大,从20岁到30多岁不等;再次,学生来源性质不同,应届生和有工作经验的学生同在,公费生、自费生、定向生和委培生共存;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学生的职业规划不同,有想直接就业的,有想继续学习深造的。正是这种学生来源和特征的多样性,导致了学生需求的多元化和多样性。

3.教育功能的弱化。多元化的需求必然要求有多样的教学方法、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与之相适应才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目前具有趋同性和封闭性特征的传统的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必然与学生多元化需求产生矛盾,从而使教育功能弱化。

二、成人教育学硕士生培养的现实回归

(一)回归“能力本位”的培养目标

面对“知识本位”的培养目标面临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危机以及培养功能的弱化现象,成人教育学硕士生教育应回归“能力本位”的培养目标,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首先,从其学科性质来说,成人教育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其次,从师资队伍现状来看成人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导师队伍多数是学校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属于以管理经验和实践能力见长的应用型导师队伍。最后,从社会需求的角度看社会对成人教育学方面的人才需求大多来自成人教育的行政管理部门、教学辅助部门与学生事务部门相关岗位对人才的应用性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知,坚持“能力本位”的价值取向,回归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具有外在的合理性和内在的合法性。在成人教育学初建时期,培养一部分硕士层次的学术人才以加强基础理论研究,促进学科发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当前成人教育学博士层次教育已有一定规模,学术型人才的培养应是博士层次教育的培养目标,而成人教育学硕士层次的培养就理应回归其应用性的学科性质,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

(二)坚持培养的多元化和开放性

多元化和开放性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两个方面。要实现培养的多元化,就必须实行培养的开放,而培养的开放则会保证和促进培养的多元化。坚持培养的多元化和开放性,是学生需求和社会需求多样性的现实诉求,也是实现成人教育学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必然选择。具体来说,需要我们在培养过程中做到以下两个方面:

1.坚持课程体系的开放和多元。成人教育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应以培养具有较强管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因此,学生需要掌握大量心理学、管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多种与教育学相关的学科门类的知识和方法。而目前我国成人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多以教育类为主,没有真正走出教育的视域,也没有真正走进成人教育的城堡;学生学习的知识范围较小,课程学习上表现出相对的趋同性和封闭性特征,这与成人教育学的培养目标很不协调。因此,应该建立开放性的课程体系,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增强学生应用能力。一是要做到对现有课程进行合理整合,适当减少教育类课程数量,增加非教育类课程比例同时鼓励学生到其它学院或学校选修其它学科门类课程。为了不增加学生课程负担,可以采取灵活的学分计算方法。二是对现有的课程进行模块设置,以增强课程的多元性,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不同的模块进行学习,满足不同类别学生的需求。

2.坚持培养模式、方法的开放与多元。对于成人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来说,应用能力就是发现、分析和解决成人教育问题的能力,这里的成人教育问题不仅指成人教育管理实际中出现的问题,也包括成人教育理论研究和学习中的问题。因此,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首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因为“一切创新都始于问题的发现,而发现问题又源于强烈的问题意识。”而一切问题都来源于管理和研究的实践与对实践的思考,正如杨振宁所说“科学研究要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就必须面对原始的简单的物理问题,而不是别人的猜想”。所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必须让学生真正深入管理和理论研究的实践,直面原始问题,增强其对现实的思考。这就要求我们在对课程体系进行模块整合、开放设置的基础上,实现培养过程的开放,培养模式和方法的多元化。第一,坚持分类培养,多元指导。学徒式培养模式、专业式的培养模式与协作式培养模式相结合。第二,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开放式培养方法。“请进来”是指积极聘请校外甚至是国外的著名学者、专家、企事业管理者举行不同形式和内容的学术讲座,开展不同层次的学术交流活动以及合作指导学生的科学研究,拓宽学生的视野。“走出去”是指学生的培养不能只局限于校内或院内培养,可以积极走出学院,与不同学院合作培养;要敢于和善于走出校园,与其它各级各类学校、企事业单位、教育机构尤其是成人教育机构开展合作办学,安排学生顶岗实习或见习,进行联合培养。只有实行开放教育,学生才能深入实际、直面问题,才能真正提高应用能力,成人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也才能真正实现。

参考文献:

[1]姚远峰.成人教育学发展的代价研究[J].成人教育,2007(2):36—37.

[2]王永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问题意识[N].光明日报.2005—04—05.

[3]王永斌.高等教育学研究中的“问题”与“主义”[J].江苏高教,2007(4):21.